意识形态与国际关系

2024-05-22

意识形态与国际关系(共12篇)

意识形态与国际关系 篇1

社会形态, 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特有范畴, 主要是指建构于一定物质基础之上的社会上层建筑及其表现形式。按照生产方式的区别, 社会形态的演进历史一般被区分为: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以及信息社会。战争形态, 是指战争的时代特征在人类社会认识平台上的集中反映, 战争形态演进的进程, 一般被区分为:冷兵器战争、火药战争、机械化战争以及信息化战争。从人类历史的发展看, 社会形态与战争形态的嬗变, 相互之间有着紧密而又复杂的相互影响和联系, 而科学技术总是联系二者最紧密的耦合点。但是,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 科学技术只是推动物质基础发展的一个方面, 如果仅仅局限于科学技术发展史, 我们并不能准确、全面地发现并认识社会形态与战争形态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因此, 要对未来战争形态发展的趋势作出一个准确的判断, 必须充分把握社会形态与战争形态的辩证关系, 必须全面、科学地研究社会形态中所包含的物质基础、表现形式以及上层建筑等各方面要素, 并分析这些要素与战争形态中相对应的武器装备、作战方式以及军队上层建筑等要素之间的复杂互动和深刻影响, 最终在认识战争形态演变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把握并确立中国防建设与军队发展的正确方向。

一、从物质基础上分析社会形态与战争形态之间的辩证关系

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看, 物质 (经济) 基础是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第一性的、决定性的因素, 构成物质基础的决定性要素是生产力, 而代表社会生产力水平革命性变革的第一标志, 则是社会生产工具的重大革命与普遍运用。同样, 在军事学领域, 战争形态的嬗变也必然是以武器装备的重大革新及实践运用为标志。从历史的发展来看, 推动社会生产工具进步的科学技术, 必然会通过向军事领域的渗透, 从而推动该社会军队战斗力的提高。例如冶炼技术的发展和成熟, 不仅为农耕和渔猎生产提供了先进的生产工具, 同时, 也决定着冷兵器时代的武器装备, 必然从石制兵器向青铜兵器、铁制兵器发展。如果从相反的角度研究, 促进武器装备飞跃式发展的相关技术发明, 最终也一定能够拓展到相应民用领域, 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例如, 互联网技术、航空航天技术以及核能技术的开发与利用, 其发端均以发展军队武器装备为目的, 但最后都不可阻挡地拓展到了社会经济生产领域, 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极大发展。

社会生产工具与军队武器装备, 分别作为社会形态与战争形态各自物质基础中的关键要素, 二者之间的发展总是呈现出相互促进、交融发展的趋势, 在一种社会形态或战争形态上层建筑许可的框架内, 二者均以“量变”的模式进行发展, 但无论是决定社会形态演变的生产力, 还是决定战争形态发展的战斗力, 其一旦完成“量的积累”, 都必然要冲破制约其发展的上层建筑, 最终发生“质变”。从社会形态的发展来看,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已经很清楚地阐明, 当现有的生产关系无法再容纳因为生产工具进步而带来的生产力发展时, 物质基础与上层建筑便必然会产生尖锐的矛盾, 当第一性的物质基础冲破旧有的上层建筑, 社会形态便发生“质变”, 从而形成新的社会形态。同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标志着战斗力水平的武器装备发展的“量变”阶段早晚也会完成, 作为战争形态的物质基础, 战斗力的发展同样也会受到旧有的军事思想、体制编制、作战方式等军队上层建筑的制约, 形成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也正是这对矛盾, 成为驱动军事革命的原动力, 从而强制推动战争形态发生质变。正如恩格斯所说:“一旦技术上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目的, 并且已经用于军事目的, 它们便立即几乎强制地而且往往是违反指挥官意志而引起作战方式的改变甚至变革。”因此, 社会生产工具与武器装备之间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辩证关系, 是决定社会形态与战争形态辩证关系中的物质基础, 同时, 由它们所代表的社会生产力与军队战斗力, 也是决定着社会形态与战争形态嬗变的第一性要素。

二、从表现形式上分析社会形态与战争形态之间的辩证关系

事物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但从本质上来说, 表现形式总是对实质内容的反映。因此, 社会形态的表现形式必然由其本质属性———物质基础的表现形式所决定, 而物质基础的表现形式总是以其形成的方式为代表。因此, 社会形态的表现形式即为该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同样, 战争形态最直观也是其最本质的表现形式, 则是该社会军队在战争实践中所采用的主要作战方式。

一个社会和地区的主要社会生产方式, 往往会受到地理、气候、科技水平以及阶级关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起点看, 自然条件是影响并形成社会生产方式的主要原因。例如, 在大江、大河以及湖泊密集流域的民族, 比较容易发展出农耕社会;在海岬、岛屿密集地区的民族, 则更容易进入“手工业—商业”社会;在气候条件不利、土地条件贫瘠地区的民族, 往往只能停留在游牧社会。随着人类历史和文明的不断发展, 大部分社会的生产方式虽然都趋向于复合, 但如果从整体的角度来观察, 在一段历史时期内, 总有一种生产方式占据着该社会经济领域的主要地位。

一支军队所能够采用的作战方式, 并不取决于军事思想家或军事统帅们个人的主观愿望, 而是取决于这支军队的物质基础。军队的物质基础, 则取决于该军队所属社会的经济条件、生产方式以及社会成员结构。因此, 如果将社会主要生产方式与军队主要作战方式, 进行不同历史阶段纵向变迁上的研究以及同一历史时期横向比较上的分析, 我们就能够透视出社会生产方式与军队作战方式之间相互影响的客观规律。

从“马镫”这一生产工具及作战工具对人类历史中的推动作用的研究分析中, 我们可以发现, 社会主要生产方式, 制约并决定了该社会军队的主要作战方式, 马镫的出现, 在整个农业生产社会中, 引起了先进生产方式 (农耕) 与落后的生产方式 (游牧) 在军队战斗力水平上的倒挂。当人类社会进行工业时代之后, 社会生产方式与军队作战方式的先进性不再“倒挂”, 而是重新统一了起来, 从后续的战争形态与社会形态发展规律来看, 生产方式决定作战方式这一规律可以继续得到证明。例如, 在前工业时代, 航海技术、海外贸易与海军力量, 成为决定一国国力和军力的决定性因素, “手工业—商业”社会迅速压倒了游牧社会和农耕社会;进入工业时代, 一国的机械化工业水平和机械化军队, 开始主宰战场的胜负, 新兴的、工业生产能力强大的国家 (如德国、美国) , 又压倒了以“手工业—商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国家 (英国、西班牙) ;后工业时代, 信息化水平以及精确制导武器, 成为决定机械化军队战斗力水平高低的要素, 谁都不能否认, 在当今世界, 谁占据了信息制高点, 谁就能取得社会生产和军队作战的优势。

三、从上层建筑上分析社会形态与战争形态之间的辩证关系

在十七大报告中,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必须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而这里的上层建筑, 就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形成的思想关系及其制度表现”。同样, 如果将马克思关于国家与社会的研究方法, 运用到军事学领域, 那么, 构建于战斗力基础之上的军事思想体系及其军队制度表现, 我们也可以将其称之为“军队上层建筑”。从社会上层建筑与军队上层建筑的内容和含义上分析, 军队上层建筑所包含的各种要素, 如军事思想、军事哲学、军队意识形态以及军队体制编制等等, 本身就是社会上层建筑的从属部分。

从人类历史的发展阶段来看, 决定某次军事革命物质基础的科技或者科技群的发明创造, 并不能立即推动战争形态的演进, 例如, 在火药发明数百年后, 人类战争形态才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火药时代。而且, 相比较社会形态的转变与成熟, 战争形态依然表现出了明显的滞后性。决定这种滞后性的主要原因, 除了军事领域本身过分依赖实践经验而呈现出的相对保守性外, 还有两个重要方面:第一, 无论是社会还是军队, 其上层建筑的成熟和完善, 本身必然滞后于物质基础的发展;第二, 军队上层建筑的发展程度, 受到社会上层建筑发展的深刻影响。

以工业革命与机械化战争形态的形成为例。早在19世纪初, 欧洲大陆便率先踏上了工业革命的征程, 在社会生产力水平发生飞跃式发展的同时, 许多对于战争形态演进具有重要影响的各种发明、各项技术也陆续问世。如:1807年, 第一艘蒸汽动力船航行成功;1833年, 电动发报机问世;1876年, 电话发明;1885年第一艘海军潜艇建成;1887年, 汽车问世;1903年, 飞机试飞等等。毫不夸张地说,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机械化战争形态的物质准备便已完成。然而战争形态从火药战争时代向机械化时代的跨越, 却比这些技术和发明的问世, 晚了整整半个多世纪, 而且, 即使是二战末期, 当飞机、坦克、航母等大量机械化装备被运用于战争实践之后, 也仅有德、美、苏等少数几个军事强国的军事指挥员和理论家, 能够真正理解和运用机械化战争的理论, 建设符合机械化战争特点的合成军队。同时, 我们也可以看到, 在二战中, 那些能够建立机械化军队、熟练运用机械化战争理论的国家, 无一例外的都是当时先进的工业国家。这些国家最明显的标志是其国民生产总值中, 工业产值远远超过农业和金融业产值;同时, 从事工业生产的国民比重大大超过从事农业生产的国民比重。这样的工业国家, 不仅在物质基础上为本国军队提供了机械化战争所必需的武器装备和充分的优质兵源。更重要的是, 在工业国家中, 政治领袖和军事将领, 能够更容易地从大工业生产所特有的细化分工、流水作业以及协调运转的生产模式和实践中得到启示, 思考机械化战争形态的本质特征, 逐步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军事理论, 并在机械化战争理论的指导下, 建立起一支适应战争特点的合成军队;而这些国家军队的中下级军官, 也能够从企业的管理和组织经验中、从工厂的生产模式中, 思考机械化战争中战役、战术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汲取领导和组织机械化军队的经验;即使是机械化军队中的普通士兵, 也因为入伍前的大工业生产实践, 而比农业国的士兵更容易学会操作机械化装备, 理解和运用战术层面上的分工与协同。因此, 从机械化战争形态演变以及机械化军队建设的历史中, 我们可以认识到, 一支军队要适应战争形态的演进, 不仅仅是指武器装备等物质基础的进步, 还必须包括由军事思想、价值观念以及体制编制所构成的军队上层建筑, 而这样的军队, 也只能存在和发展于实现工业化改造的国家。

摘要:主要创新在于运用唯物主义观点以及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 借鉴比较分析法和历史分析法, 科学地研究社会形态中所包含的物质基础、表现形式以及上层建筑等各方面要素, 并分析这些要素与战争形态中相对应的武器装备、作战方式以及军队上层建筑等要素之间复杂的互动和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社会形态,战争形态,辩证关系

意识形态与国际关系 篇2

当代大学生如何培养国际意识与国际竞争能力

土木工程 1004班 王见祥

【摘要】:当今时代是个伟大的变革的时代,任何人任何国家都不能孤立与世界之外,关起门来搞建设不符合这个时代的要求,否则只能在残酷的国际竞争之中败下阵来,湮没于历史。所以我们必须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问题,逐渐培养自己的国际意识与国际竞争能力,当然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我们更有义务来这样做,因为我们接受了国家的高等教育的培养,相较于其他人群我们有更多机会和条件来接触国际的前端思想与事物,只有我们武装了自己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建设祖国的大潮中更多的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祖国以更加文明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关键词】:思想 实践 创新 合作

武汉理工大学《形势与政策》论文

一.内心深处要认识到国际意识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性

(一)解放思想坚持党的领导

我们都懂的一个道理,思想正则目标明确,所以说端正思想问题是一切事情办好的前提条件。[1]一个忙忙碌碌的富人要比单纯的穷人更可怜,富裕和贫穷完全取决于个人的看法,财富、光荣、健康也不像拥有者所说的那样美好和快乐。是好是坏全凭自己的感觉。对自己感觉满意的人才会高兴,而不取决于别人是不是对你满意。

1.改革开放的成就表明我们要解放思想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已有30多年了历程,这30多年的巨大变化我们都是可以看得到的。国际形势在以90年代的苏联解体结束了两极格局,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邓小习近平总书记以深远的眼光告诉我们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同时世界的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渐加强,我国也加入了WTO组织,与世界各国的经贸联系日趋加强,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国内政治体制逐渐完善,经济上通过不断努力逐步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现在,在社会改革方面又出现了许多新情况,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等伟大命题不断提出,是整个社会充满活力。在文化方面,我们与国外的交流日益频繁,在潜移默化中我们吸收了很多先进的文化,使国内文化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现象。[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30年的创造性实践中,我们经过艰辛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

2.坚持党的领导是我们的思想堡垒

这些证明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所以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西方国家从来都没有放弃对我国的和平演变,我们要时刻惊醒,如“茉莉花革命”等等,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整个的国际大环境,在接受外来事物的时候一定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决不可以全盘的接收,我们在培养国际意识与国际竞争能力的时候一定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来作为自己的思想堡垒。

一.落实培养国际意识与国际竞争力的方法(一)实践出真知做好国际交流与国际竞争能力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曾经告诉过世人,实践是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所以在我们培养国际意识与国际竞争能力的过程中也不能例外,我们不仅要在理论的层面上来了解国际,按照固有的思维来看待世间的变化,要通过自身的切身体会来看待。我想我们需要做的有很多,以下应该是对我们的作用有很大帮助。

武汉理工大学《形势与政策》论文

1.日常生活中要善于培养自身国际意识

首先我们应该养成爱看新闻的好习惯,因为新闻不仅可以开拓我们的思维和眼界,而且可以在无形中把我们培养成具有很高情趣的人,有利于我们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当今社会我们了解信息的手段除了广播电视外,还有网络等。然而我们还是处在学习阶段,我们看新闻不能没有节制,没有时间节制,否则会影响我们的学习。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影视剧的欣赏来培养国际意识与国际竞争能力,我们要有目的的看一些国际上优秀的影视剧,让我们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下了解世界各地的风俗习惯,通过比较鉴别,培养自身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做一个合格的世界人和一个永远的中国人。然后,我们在大学阶段可以有很多机会认识很多国外留学生,我们要充分利用这样的机会和条件,应该主动大胆的与他们交流培养自己的国际心态,放眼世界,开拓眼界,提升境界。

2.大学生应树立人才竞争全球化意识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必然会导致人才竞争全球化,人才不可能像过去那样,只是简单的在某个企业,或某个城市与其他人进行小范围竞争。现在的人才必须面对整个人才市场的竞争,这个人才市场是跨区域的,全国性的乃至全球性的。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开放的,面向国际的,所以具有国际竞争的人才才能给企业带来全球的竞争力。

(二)创新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的能力

1.创新在当今世界的重要性

世界科技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我们要充分把握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从实际出发,努力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

[2]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支持企业加强研发中心建设,承担国家和地区重大科技项目。引导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科研力量为企业研发中心服务,更好地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推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完善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倡导学术诚信,鼓励独立思考,保障学术自由,弘扬科学精神。坚定不移地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2.我国大学生在创新方面的不足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意义重大,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我国大学生目前创新能力普遍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创新兴趣,二是缺乏创新思维,三是缺乏创新毅力,四是缺乏观察能力。我们大学生要有意识地进行创新训练,特别是思维上的,进行创新思维训练时,至少要做到三点:(1)选

武汉理工大学《形势与政策》论文

择多种结论的问题,否则思维容易缭绕在一颗树上无法散开。(2)开导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精确性,尤其要在变通性方面下功夫。(3)鼓励自己大胆运用假设,对一个问题提出的合理假设越多,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

3.我国大学生在创新方面的不足

大学生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时间任重而道远的任务,但它对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振兴民族科技和发展民族经济起着重要作用,也是调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担负建设中国和谐社会重任的必然要求。作为大学生应该刻苦学习深入钻研,积极主动地成为创新活动的重要角色,为成功推行自主创新伟大战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合作更具有竞争力

1.合作成为获取成功的利器

当今和未来世界,没有综合就没有创造发明,没有综合就没有技术、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没有综合就没有未来。在这样一个时代,任何一项研究成果都需要跨学科、跨部门人才的通力合作,任何一项跨地区、跨部门的研究都需要研究者具有强烈的合作意识和高度的协调能力。更需要那些具有广博知识和精湛技能的综合型人才。要培养这样的人才,需要开始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培养学生智力的综合机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造就更多的综合性人才。为了适应这种社会需要,许多专业性学院正在向综合性大学发展,以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

[3] 一个人像一块砖砌在大礼堂的墙里,是谁也动不得的;但是丢在路上,挡人走路是 要被人一脚踢开的。

总之,当今社会是一个法制初步完善,科技飞速发展经济快速增长的社会;是一个社会急剧变革,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更加激烈的社会;是一个交往更加频繁,联系更加紧密,合作机会更多的社会;是一个正在逐步向国际化、信息化、现代化迈进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要求大学生必须要具有健全的体魄和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要求大学生不仅要具有最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掌握最基本的学科理论和基本技能,而且还要具有最基本的社会公德和法制观念,对己、对人、对事、对物都要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既具有自尊、自重、自爱的独立人格,又具有尊重、理解、宽容和学习他人的美德;既具有民族自尊和爱国主义精神,又具有尊重、理解其他民族的宽阔胸怀和帮助贫穷落后国家的国际主义精神;既具有高度发展的认知能力,开拓创新的精神,丰富的情感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又具有勇敢承担风险的事业心和敢于承担重任的社会责任感,并且能够脚踏实地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不断提高自己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变革自我的创造能力。

武汉理工大学《形势与政策》论文

[4]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未来是个未知的概念,但我们相信未来是美好的。21世纪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世纪,而小康社会是全社会都在从事教育、全民都参与学习,通过学习发展个性,提高素质,改善生活质量,逐步向学习化社会过渡的社会。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要建立起适应社会发展的全新教育体系,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交叉,创造全方位的教育发展环境。这种发展环境就是要保证社会上每个人时时处处都能接受教育,连续不断的进行学习。学习的目的不只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同时也是为了发展自身个性,创造美好生活,学习本身成为了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学习的内容不只是科学文化知识和掌握现实的技能和本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中要预测、设计和创造未来。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就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去迎击挑战,去发展自我。在这个充满活力的竞争社会中去拼搏,去贡献自己的青春年华。

武汉理工大学《形势与政策》论文

参考文献

[1] [蒙田《蒙田随笔集》

[2] 温家宝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 [3]艾思奇 《大众哲学》 [4]梁启超 少年中国说

[5]胡锦涛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

意识形态与国际关系 篇3

关键词:互联网自制剧 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大众艺术形式

★基金项目:省级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15103

20084Y

一、互联网自制剧发展现状

2014年被称为“网络自制剧元年”,2015年互联网自制剧的发展势头更为迅猛。各大视频网站在对待各自推出的自制剧问题上都有了大的提高,除了在投资力度上的增加之外,互联网自制剧的演员阵容,题材模式上也呈现出了制作精良的新特点。2015年互联网自制剧数量远远赶超去年。根据2015年上半年全网网络数据统计显示,2015年仅上半年的制作总量7000多集已超越2014年年制作总量1400多集。互联网自制剧成为足以与传统电视剧抗衡的新兴力量。互联网自制剧灵活的运作机制,由于拍摄周期短,投入成本小,盈利模式多样化的特点,互联网自制剧被各大视频网站所看好,同时互联网自制剧也深受年轻网民的欢迎。

对于互联网自制剧来说,审查制度相比电视剧要宽松很多,某些方面尚属“真空”,同时制作人对观众主体诉求的妥协,导致互联网自制剧出现了良莠不齐的局面。大部分互联网自制剧以吐槽、恶搞、猎奇、血腥、情色为吸引点,来达到吸引观众,增加点击率的目的,例如乐视网自制剧《东北往事之黑道风云20年》,血腥暴力的镜头不加掩饰并成为主打内容,搜狐卫视自制剧《屌丝男①士》拿低俗,恶搞为卖点,并且互联网自制剧出现剧情单一,抄袭严重,同类题材内容大同小异;投入资本少,粗制滥造,艺术性不高;广告泛滥,强行植入,使得互联网自制剧总体呈现出的现状为:数量多,质量低。点击率高,艺术性低。互联网自制剧所传输的价值观并不高,产生的副作用让人为之担忧。

二、互联网自制剧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构的必要性

(一)电视剧是主要的大众艺术形式

传播的信息不仅具有商品属性,也具有文化属性。时代的进步,外来文化的影响,思想的冲击,使得八个样板戏的时期早已一去不复返,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也不再停留于官方的单纯理论宣传层面,而是渗透到更具亲和力和渗透力的建构载体中。在大众文化生产和消费中,由于电视剧相较其他文化艺术形式如话剧、电影、诗歌、散文等来说更加通俗易懂,其对于受众的层次和专业素养要求不高,于是电视剧在大众文化中具有相对广泛的受众,电视剧成为建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来源。

(二)网络影响下互联网自制剧兴起

由于网络新媒体的兴起,互联网自制剧对电视剧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于是,建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任务顺应的从传统的影视电视剧转移到互联网自制剧。

马克斯·韦伯在他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著作中阐述了这样一个原理:“任何一个国家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都必须有一种“核心精神”(价值取向),作为经济发展的“动源”,也作为一种“利益驱动的截至或平衡。”②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今天,建构积极向上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在电视剧的发展历程上,出现为数不少优秀的电视剧作品,历史题材如《汉武大帝》忠诚地向观众讲述汉武帝刘彻叱咤风云的一生,谍战题材《潜伏》真实地反映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国共政治斗争对小人物影响。军旅题材《亮剑》,情景剧《我爱我家》等等举不胜举,反观当前的互联网自制剧无论从人文性还是历史性再到艺术性都没有达到电视剧的基本水平,互联网自制剧排在榜首的《匆匆那年》、《万万没想到》、《屌丝男士》、《极品女士》、《盗墓笔记》等,构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任务更是无从谈起,互联网互联网自制剧80%的受众是20—39岁的群体,诚然这个群体可能追求的是互联网自制剧的轻松愉悦,但这绝不意味着互联网自制剧制作人可以粗制滥造,一味迎合观众的视觉体验。青年尚在世界观,价值观的成型阶段,视野还不够开阔,大部分人还没能形成自己的一套看问题的方式和思维方法,所以这群人很容易收到非主流非正统思想的影响,事实证明也是如此,网络流行语“何弃疗”“我也是醉了”等短短时间内就可以普及到社会大众,网络段子在生活中屡见不鲜,足以说明网络的影响力。而在互联网如此发达普及的今天,官方建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已不再处于当仁不让的位置。对于大众来说,更需要更能接受的是以一种大众艺术形式来建构当前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而这种大众艺术形式最佳的选择就是互联网自制剧。

(三)建构相互服务的关系

互联网自制剧应该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构一种相互服务的,相互注入的关系。互联网自制剧应以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为导向和创作基础来进行创作,弘扬社会正能量,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应为互联网自制剧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与时俱进的同时保留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服务。

三、互联网自制剧如何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构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一个社会转型期,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相比过去难度深度都有所增加。我们应该建构的这种关系,应该是相互服务,相互注入的。互联网自制剧要以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为基础和核心来进行节目制作。

(一)广电总局要对互联网自制剧形成一套严格的规章管理审查制度。目前为止,国家还没有出台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来审查互联网自制剧,而互联网自制剧投资人又容易向受众主体诉求妥协,于是一大批水平低,口味重的互联网自制剧应运而生。国家增加监管的力度,会有效地控制这一情况的出现。

(二)政府投资一笔高质量,高水准的互联网自制剧。政府部门与互联网视频门户网站合作,将商业性与文化性进行适度的融合,这样一批高质量的互联网自制剧出现后,受众将会对互联网自制剧的要求和欣赏水平提高,从而致使低质量,粗制滥造的互联网自制剧没有点击率,没有了市场,能有效地提高互联网自制剧的整体水平。

nlc202309032240

(三)互联网自制剧制片人要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互联网自制剧的受众广泛,自身要有建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认识,不可一味向金钱利益妥协。

2014年中国网络视听产业论坛上,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司长罗建辉对网络原创内容提出了三点要求:“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输出发挥互联网特性,把握新媒体的传播规律,生产出有时代特征、互联互动特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将爱国主义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彻到节目的传播当中性、受网民热爱的思想性、观赏性俱佳的作品;努力给专业人才成长提供平台和便利正能量。”

互联网自制剧在当下的社会时期,单纯以吐槽,恶搞,猎奇,血腥,情色等来作为吸引点以及对生活表层的临摹完全不能满足建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互联网自制剧应该承担其自己的社会责任,对大众精神需求进行有营养的满足,能反映普通人真实的生活状态和生存危机,弘扬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的家庭论理,个人对梦想的追求,使观众在对这种大众艺术互联网自制剧的欣赏的同时,也能从其背后提取感悟到更深的意义内涵,完善个人价值观,从而完成互联网自制剧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在此同时,也促进互联网自制剧稳固的向前发展。

互联网自制剧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构,要从互联网自制剧作品自身出发,创作者在创作时,不仅要以增加收视率点击率为前提,在此同时还要增强互联网自制剧的艺术性,人文性,以及思想深度,在此基础上和谐的完成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

从互联网自制剧的主角人物形象上分析,互联网自制剧人物形象性格,价值取向来看,主角形象多为生活中的普通人物,甚至是现实生活中的底层人物。以《屌丝男士》为例,《屌丝男士》中的大鹏是毫无疑问的主角,剧中配角多为服务员,文身师,算命大师等,整个剧以无厘头的形式,将生活情景进行穿插,表现出来的是以大鹏为主角的这类普通人的自嘲生活态度。这部剧受到了年轻人的热捧,“屌丝”也成了一种活跃在网络和现实生活的流行文化,但是这种流行文化却是一种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相悖的文化。这就要求互联网自制剧创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在拓宽人物类型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人物的“厚度”,人物的抉择要以人物性格为大前提,而人物性格是以社会背景,家庭背景为基础的,背景基础则要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融入其中。同时,互联网自制剧表现的人物性格要具有多面性,拒绝创作人物的扁平化,要娱乐的同时注重精神层面的培养。

从互联网自制剧的主题分析来看,我国互联网自制剧内容主题对单一,且主要集中在搞笑喜剧,剧情类。这两类形式相对来说,更容易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这样就会增加网站的点击率,从而获得相应的市场份额。于是各大视频网站纷纷看好这块“大蛋糕”,同质化严重,类型单一的互联网自制剧局面由此而来。互联网自制剧的受众人群相对电视剧来说,更加多层次,市场也更为广阔,所以各大网站应该积极的创作投资新题材的互联网自制剧,推陈出新,创作出积极向上优秀作品,且要契合时代的发展要求,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相融合。

四、结语

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下,互联网自制剧切合时代的发展应运而生,发展势头越来越迅猛。除了看到它所带来巨大商业利益以及休闲娱乐的同时,更要注意它所潜在的负面影响。互联网自制剧必须要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相融合,采用有效的手段来保证其长远发展。

注释

①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73.

参考文献

[1]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饶军. 罗建辉重申:新媒体一定要遵守总局的政策[EB]中国通信网, 2014—12—04.

[3] 梁英. 大众叙事与主流文化[J].现代传播, 2007(3).

意识形态与国际关系 篇4

一、生产力处于初级阶段的交往形式:性别分工和物质资料生产的分工

马克思讲:“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 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1]就是说, 首先要有人的存在, 然后才能谈论与之相关的一切。当有生命的人类出现之后, 那么首要的伴随着它的存在始终的问题就是生存问题, 而生存是与人的劳动分不开的, 最初的人类是借助于自然界先于他们而有的石头、木棍等来获得天然的食物以维持种的存在;当他们借助于自己制造的工具来获取食物时, 人类的第一步生产就开始了。

马克思讲:“一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 (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 , 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 同时也就间接地生产着他们的物质生活本身。”[1]24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 可以说制造工具是人类最初的生产, 借助于工具, 人在获取自己生存的食物方面能力愈来愈强, 食物愈丰富人的身体愈来愈好, 反过来更有能力获取更多样的食物, 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这样生产力因生产工具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在社会群体的交往关系变迁的过程中, 就出现了私有制。马克思认为, 人们是什么样的, 这同人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 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 个人是什么样的, 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又包含他们是以何种方式结合在一起进行生产的, 即怎样生产的。私有制是生产力提高结果, 也是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的原因, 私有制与分工伴随在一起的, 分工与生产力是既为原因又为结果的关系。最原始的天然的分工就是性别的分工, 这种分工使人类得以存在和繁衍, 这就人类的两种生产当中的一种:人口的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的生产两者是结合在一起的, 两者的结合与交往密切相关;因为天然的男女性别的分工, 男人与女人之间必须有交往活动, 才能有人类世代相传。而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与工具水平的提高相联的, 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不可能只局限在一个人身上, 而生产工具作为人的延伸了的能力, 会为每一个在社会中相关联、求生存的人所重视, 因此谋求自身能力的提高便与为获得高水平生产工具的交往相关联, 这种交往最初局限在家族、氏族、部落等关系之内, 但终会扩至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更大的范围;当世界历史形成时, 这种交往就会延伸到世界各个角落。马克思明确指出, 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 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这也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一种历史活动, 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而纳入历史发展过程的第二种活动就是: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活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 即增殖。“这样, 生活的生产———无论是自己生活的生产 (通过劳动) 或他人生活的生产 (通过生育) ———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 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1]33。这两种关系贯穿于历史发展的始终;但是在私有制条件下, 对自然关系的这种生产对个体来说会产生一种扭曲, 人们被屈从于分工的限制, 屈从于它被迫从事的某种活动,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交往不能得到实现。

二、生产力高度发展阶段的交往形式:三次大分工和不同形式的所有制

当人类通过生产工具来获取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 就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而“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1]24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从来都是跟人与自然之间的交往纠缠在一起的, 脱离最初的性别分工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更加的需要人们之间的协作。马克思讲:“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任何新的生产力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 因为它不仅仅是现有生产力的量的增加。”[1]24生产力的发展引起分工的发展, 分工又带动交往形式和内容的发展, 而交往方式的多样化对分工又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人类历史上出现的三次大分工, 无一不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 这次分工的生产因素是专职化劳动的出现;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 这次分工的生产因素是生产劳动的多样化, 人们之间的交往程度加大;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商业与农业、手工业的分工, 经过这次分工, 劳动活动越发专门细致, 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业。商业的分离, 引起城市和乡村的分离, 从而也使城市和乡村的交往关系发展了起来, 最终迎来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阶段发展得比以前任何阶段都快的多, 就像马克思感叹和描述的:“资产阶级争得自己的阶级统治地位还不到一百年, 它所造成的生产力比过去世世代代总共造成的生产力还要大, 还要多。自然力的征服, 机器的采用, 化学在工农业中的应用, 轮船的行使, 铁路的通行, 电报的往返, 大陆一洲一洲的垦殖, 河川的通行, 仿佛从地底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 ——试问在过去哪一个世纪能够料想到竟有这样大的生产力潜伏在社会劳动里面呢?”[2]的确如此, 轮船、铁路、电报, 哪一个不是人们之间交往的新产物?哪一个不是人们之间交往的新手段?资本主义在其发展的最初阶段是自由竞争的交往方式, 这种方式表现在资产阶级在一天天地消灭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等的分散状态, 它使人口密集起来, 使生产资料集中起来, 使财产聚集在少数人的手里, 由此必然产生的后果就是政治的集中。“原先各自独立的, 各有其不同利益、法律、不同政府、不同税则的各个地区, 几乎只是在一定地域之内活动的人们之间的关系, 现在已经结合成为一个拥有同一政府、统一的法制、统一的民族利益、统一的税关的民族了”[2], 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随之形成了, 这是与生产力、分工程度紧密相关的。“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 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 ”[1]25马克思精辟地概括了这一过程。

三、生产力、分工和交往是一个和谐的动态发展过程

分工和交往是相伴相随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 生产力愈发展, 交往就愈加自由和开放, 人们之间因分工能够优势互补, 相得益彰。马克思曾归纳亚当·斯密和萨伊对分工和交换的论述:“分工给劳动以无限的生产能力。它起源于人所特有的交换和交易的倾向, 这种倾向大概不是偶然的, 而是运用理性和语言的结果。人的才能的差别与其说是分工及交换的原因, 不如说是它的结果。动物不能把同类的不同特征汇集起来;它们不能为同类的共同利益和方便作出任何贡献。人则不同, 各种各样的才能和活动方式可以互相利用。”[3]萨伊的观点是:“没有交换不可能有生产。分工对于创造社会财富来说是一个方便的、有用的手段, 是人力的巧妙运用。”[3]人类的分工是人类的一种能力, 同类动物之间即使差别甚小, 也不能优势互补, 而人类则不同, 他们可以交换各自没有的东西, 各自擅长的能力, 这种交换就是人们之间的交往, 在这种本能交往的基础上才发展出分工的能力。在分工的初级阶段, 人是屈从于这种分工的, 他的个性是受到压抑和束缚的。但“社会活动的这种固定化, 我们本身的产物聚合为一种统治我们的, 不受我们控制的、与我们愿望背道而驰的并抹煞我们的打算的物质力量, 这是过去历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1]37。在这种分工下, 人类社会的生产是继续向前发展的, 只不过分工产生的个人的特殊利益使人类的交往成为一种商业交往, 社会本身, 严格说来也成为了商业社会, 这也是货币占据统治地位的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二种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然而, 即使在这种状态中, “受分工制约的不同个人的共同生活产生了一种社会力量, 即扩大了的生产力。由于共同活动本身不是自愿地而是自发地形成的, 因此这种社会力量在这些个人看来就不是他们自身的联合力量, 而是某种异己的, 在他们之外的权力。”[1]那么, 如何去消除这种不受自己支配的异化的权力呢?马克思的论述表明, 必须坚持分工基础上生产力的发展, 否则一切丑恶的东西又会死灰复燃, 因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 民族之间的特色优势才能互为补充, 趋向同一。狭隘的、民族的、个人的交往才能为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遍的个人交往所代替, 真正的共产主义的普遍交往才能形成。固定的分工被突破, 异己的力量将消失。分工造成的普遍交往和生产最后消灭了分工。

交往随人类社会的形成而形成, 随生产力的发展而扩大。最初的简单的性别交往和低级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的交往, 都因分工的发展而发展了, 但马克思讲:“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才真正成为真实的分工。”[1]35“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 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1]城市的存在, 完全是交往的存在, 它集中了人口、享乐、资本等, 贸易成为不可避免的, 以劳动和交换为基础的所有制就在城市和乡村的分离的分工下出现了。获得自由的农奴, 仅有一点手艺的平民, 保卫自己城市的武装力量, 师傅与徒弟之间、战争、商人阶级等等包括各种个体与地方性的团体的交往中产生出市民阶级, 各种联系人们之间交往关系的所有制形式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按照历史发展的阶段, 马克思将其依次分为部落所有制, 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 马克思对此作出总结:“由此可见, 事情是这样的: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 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1]在个人的生产活动基础上建立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的互动中, 分工产生的普遍交往逐渐消灭分工, 人类发展到了共产主义社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23、33、25、37、38-39、35、56-57、28-2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471.

浅析新唯物主义与意识的关系 篇5

浅析新唯物主义与意识的关系

本文论述了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高度重视人及其实践活动;高扬科学,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实际上赋予了当代人类精神世界一种内在的理性精神;以及人类生存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辩证的、理性的.、积极的生活态度.

作 者:王杏娥 作者单位: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北,荆州,434020刊 名:辽宁行政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ADMINISTRATION COLLEGE年,卷(期):9(7)分类号:B0-0关键词:马克思 新唯物主义 人类精神 关系

试论绘画思维与观察意识的关系 篇6

【关键词】绘画基本能力;应试能力;绘画思维;观察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33.955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09)6-0033-02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怎样使学生提高绘画能力?” 、“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绘画素质?” 这是些听起来简单但却难于简单回答的问题。因为其牵涉面极广,很难快速得出一个有效的结论,我们只能将某些方面作为突破口去尝试提出研究性的观点,并且在教学实践中逐一解答和印证它,从而丰富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

一、研究性观点的确立

当前高考模式的结构性弊端也同样体现在美术高考当中,大家都迫于无奈地追求表面的升学成绩,无意间忽视了对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无奈中教师背离了专业思想,也迷失了自我。它使我们确信“考试标准”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课堂教学也在此“标准”的引领下反复进行着程式化的技法训练,而这样一种急功近利式的教学方式值得我们去深刻反思与探究。如何从基本能力入手提高学生高考得分能力,“以不变应万变”,这是我们专业教师应面对的重要课题,恐怕也是高考制度的初衷吧!

通常一个人的绘画基本能力包括审美素养、观察意识、绘画思维、动手能力、想象能力等多种因素,而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对“绘画思维”与“观察意识”的积极引导对于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1.绘画思维的创造性特点

人类思维的根本目的在于创造,而没有创造就没有“进化”。余秋雨这样谈论艺术思维“艺术思维在本质上不是理性思维,它的起点是感觉,它的终点是形式。”可见艺术思维贯穿了整个艺术创作过程,那么作为艺术最重要门类之一的绘画当然也应强调绘画思维。

绘画思维是人的形象思维、审美习惯、画面组织能力以及对于观察反映的积极性等的总和,属于创造性思维范畴,是人在长期的学习与生活中受社会环境、教育程度以及个性特征等各方面影响逐步养成的独特思维方式。

2.观察意识的主观性特点

罗丹说“对于我们来说,自然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所说的美源自艺术家内心的感受,是对审美形式的直觉敏感,而并非是单纯的现实美。可以说绘画离不开现实世界的影响,但绘画却总能超越现实的束缚而创造出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绘画是一种视觉艺术,画家通过双眼去观察、去感受真实的现实生活,捕捉生活中最美的瞬间,这是一种主观的判断与选择。

在绘画中观察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它受我们的观察意识控制。观察意识决定了观察方法的不同,也决定了画面处理方法的不同。

二、研究性观点的深入分析

1.绘画思维决定了观察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在绘画训练过程中,绘画思维的培养是一项最根本的基础任务。它引导我们去发现美与构建美,积极活跃的绘画思维状态激发了我们的直觉感悟,激起了观察的兴趣,形成主观积极的观察意识,这是进行专业练习或创作的必备前提。观察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并不是偶然的,是绘画思维拓展积累的成果。

2.观察意识反过来丰富了绘画思维的内涵

唐代著名画家张璪所讲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艺术家要以他所要表现的对象为师,才有可能进入创作佳境。所谓“外师造化”,是指艺术家要以自然为师,要深入地观察、细微地体验生活,这是绘画思维创造形象的基本要求,因为只有生活才能提供创作的素材和依据。但现实提供的往往是琐碎的细节和繁杂的片段,这给绘画者带来了视觉上的干扰,如何摆脱现实的束缚,让观察意识自由地发展,在不断提炼整合过程中得到感觉的升华,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这反过来也丰富了绘画思维的内涵。

3.绘画思维与观察意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相互依存,在绘画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也逐步构建起一个绘画学习者自己的思想体系。

在绘画中我们首先会对描绘对象进行观察——结构的观察、透视的观察、空间的观察、色彩的观察,一旦形成这种态势便都会自觉指向对画面审美形式的直觉性把握,而不是依靠空洞的分析,黑格尔说:“知性不能掌握美”,美只能用心去感悟。在绘画中我更相信行为是思想的延伸,绘画思维与观察意识对绘画过程乃至结果都起到了根本性地影响。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单纯的技法训练很难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技法对于整个审美过程来说只是工具而已,如何利用工具去展现绘画思想才是教与学的重点。

对绘画思维与观察意识的正确引导有利于学生从绘画练习与创作中找到了一般人最缺乏的“感觉”,这种感觉也必将成为个人绘画思想体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三、研究性观点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和体会

高考美术的专业教学从形式上看一般可分为三个方面:作品欣赏与评析、绘画理论学习、技法训练与实践。然而在今天的现实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能被动接受以技法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一种单纯的填鸭式的方法,这中间至少缺了一项最根本的基础:绘画思维或者称之为“感觉”的培养。这种教学思路阻碍了学生艺术视觉洞察力的开发、绘画思维能力的拓展、绘画表现能力的提升,甚至养成学生狭隘、低俗的艺术审美观,同时也造成对美术高考制度认识的偏差。

1.专业高考现状的解读

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快速发展对艺术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使得美术类考生人数连年倍增,这直接导致了考生专业综合能力的明显下降。这是一个普遍性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人数剧增后考生本身的素质良莠不齐;考试形式大多采取不合理的默写;各地学校和培训机构教学中的投机心理;由美术类高考衍生出的商业化运作。美术高考存在种种弊端这是勿容置疑的,但这并不会对正确的教学思路产生影响,反而可以促使我们去寻找高考要求与平时课堂教学的联系,找到提高应试能力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从绘画的本质问题入手着力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我相信这也是美术专业教学的最基本目的所在。

2.专业教学过程的实践

林崇德在《学习与发展》一书指出“实践活动是智力和能力发展的源泉,离开了实践活动就不会有心理的源泉,也不会有智力与能力的源泉,也就是说智力与能力是在活动中发生与发展。”在绘画学习中除了动手更应强调对欣赏能力与观察实践的重视,这对于目前普遍通行的美术高考训练方案而言是一个重大的缺失。

下面主要论述运用各种方法参与教学,开发学生独特、有价值的绘画思维方式,挖掘他们的观察潜力,促进其基本能力全面发展的几点做法:

(1)引导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

专业思想类似于价值观或使命感,当前的学生普遍因生活条件富裕而缺乏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个问题在美术类考生中尤其严重。培养积极性使其找到学习的动机、学习的兴趣,从教育层面解决教与学密切配合的可能性,使教学目的能够顺利实施,这是美术教师应首先注重的,也是教学基本功之一。专业思想也类似于信仰与崇拜,《梵高自传》一书曾经使得无数艺术爱好者黯然落泪,并激发了绘画学习的高涨热情,我相信直至今天艺术的教化功能依旧存在,对艺术真诚的态度不会因为时代的发展而蜕变沦落。

(2)激发学生绘画思维的创造性体验

教师常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讲:“尊重和相信你的感觉”,这也就是这里所讲的绘画思维与绘画感。重视是必然的,但怎样培养并使学生自信地驾驭这种感觉,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我们可以采取:在教学中增加作品欣赏这一形式,选择的内容可以是优秀习作也可以是名画,通过分析讲解使学生认识到基本的审美形式法则;在练习辅导时应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加以改善;作业讲评应以学生为主,教师在旁仅作组织者,鼓励学生表达各种观点和想法。这样做的好处是减少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度,从中也逐步形成了积极自信的审美观。

(3)鼓励学生观察意识的主观性尝试

我们可以看到普通的向日葵在梵高的笔下显现出了生命的真谛,这是画家主观的观察意识的结果。由此可以启发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积极调动自己观察的兴趣,鼓励他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敢于表现个性化的观点,在练习过程中形成有效地观察方法。

(4)帮助学生形成具有个性特征的画面处理方法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看到每个学生都具备不同的个性与潜能,我们也深知对于艺术教育而言应当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放在首位。本着这种原则,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避免粗暴的注入式风格,善于发现学生中的个体差异并因材施教,帮助其形成具有个性特征的画面处理方法。甚至在很多时候教师要敢于向学生学习,研究其独特的思维特征及有效地处理手法,以拓宽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中更不能以套用简单标准作为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充分发展自身潜力,避免越俎代庖,当然教师这样做并非是将自己置身事外、图个悠然自得,而是将自己定位于教学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在教与学之间把握平衡的原则,对学生的专业发展要有前瞻性。

3.对于实践的体会

再独特的观点也要经得起实践的考验,再行之有效的方法唯有坚持才会产生明显的效果。在实践中我鼓励学生从感觉入手到“怎样观察”再到“怎样画”,逐步形成有价值的绘画思维方式和有效的画面组织手段,并且在技法方面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我更发现学生在自信活跃的思维带动下,使得原来枯燥的训练过程变得富有情趣,学生普遍养成了积极的学习心态,这是我非常乐于看到的结果。通过长期的实践我更明确了今后实施教学的思路。

高考美术教学是一项繁杂而艰巨的工作,教师所面对的不仅仅是有个性差异的学生,同时也面对着快速发展的社会,这也要求教师应该注重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与时俱进,对教学的发展和将来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以迎接可能面临的各种挑战。

【参考文献】

[1]陈丹青,退步集[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余秋雨,艺术创造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意识形态与国际关系 篇7

关键词:巴赫金,话语符号,意识形态

一、引言

巴赫金的符号学观点提出与20世纪20年代, 而符号学直到60年代才成为热门话题。伊万诺夫在70年代初说:“提出于20年代, 而仅仅在今天才成为研究者们注意中心的符号和文本系统的思想的功劳是属于巴赫金的。” (钱中文, 1988:31) 巴赫金在《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哲学》一文中较集中地论述了符号与意识形态、符号与意识、符号与心理、意义、感受以及内部符号的相互关系等问题。巴赫金的符号学观点也见之于有关话语的论述。由于符号和话语都是意识形态的现象, 话语的整个现实完全融入符号功能之中。话语的一切都与符号功能有关, 而符号交际的一些基本的一般意识形态形式正是在话语的材料中能最好的揭示出来。话语是意识形态科学的基本研究客体。本文主要概括的论述巴赫金的话语特征以及符号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二、话语符号的特征

受笛卡尔二元论的影响, 索绪尔严格区分实际的语言行为和经说话人语言能力内化了的抽象规范系统。他说:“在将语言从说话中分离时, 我们同时从个体的东西分离出社会的东西以及从附属的、多少偶然的东西分离出基本的东西。” (Saussure,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p.14-19) 对此, 巴赫金不同意把语言系统和话语绝对分离。他论述了人的思想和意识都要通过符号才能表现, 而符号的功能就是为了社会交往的需要, 但它又受物质基础的制约, 如人类交际在初期采用了手势、舞蹈等非语言形式, 后来有了口语, 以后又有了书面语等。

所以作为最纯粹和最巧妙的社会交际手段的话语, 在巴赫金看来, 也是最纯粹和最典型的符号。巴赫金认为, 只有在语言里, 符号的特性和交际的全方位的制约性才能表现得那么清楚和充分。他认为话语的整个现实完全消融于它的符号功能之中, 话语里没有任何东西与这一功能无关。

1、话语符号的普遍适应性

巴赫金不仅认为话语是最典型和最纯粹的符号, 还强调话语具有普遍适应性。因为许多领域在意识形态创作中都有自己专门的符号, 这些符号是不能适用于其它领域的。而话语符号能普遍适用于各个领域, 它可以承担任何的意识形态功能, 如科学、美学、伦理、宗教等。 (巴赫金, 1975:355) 鉴于“科学的、美学的、伦理的、宗教的”意识形态功能本身就是专门化的, 巴赫金似乎承认两种符号的同时存在, 一种有关专门化意识形态领域, 一种有关普遍性较强的意识形态领域。例如, 我们的语言可以描述任何一个领域, 每个领域都有相应的语言, 但是同时每一个领域当中都存在共通的核心语言。

2、话语符号的社会性

巴赫金认为符号客观存在与社会当中, 社会性对符号话语起决定性作用。因为任何符号都建立在具有社会组织的人们之间, 在他们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符号话语只有在人们相互影响、相互交往中真正起作用, 例如劳动协作、意识形态的交流、生活交往、相互的政治关系等等。离开有社会组织的人们, 不存在对符号形式的使用。改变这些形式, 也就改变了符号。因此在这个意义层面上来说, 话语符号具有社会性。

3、话语符号的对话性

巴赫金认为话语总是针对对话者的, 所谓的抽象的对话者是不存在的。“话语是一个两面性的行为, 它在同等程度上由两面决定, 即无论它是谁的, 还是它为了谁。它作为一个话语, 正是说话者与听话者相互关系的产物。” (巴赫金, 1975:436) 他提出, 人们说话是往往是“自我”和“他人”的对话。说话人的措辞和思想中包含着“他人”的措辞和思想, 反之亦然。例如, 小说作者在作品中既要让角色说话, 有时又要让该角色代自己说话, 反映自己的观点。

三、话语符号与意识形态

从符号学的角度说, 人们使用符号的正确与错误, 美与丑都受制于意识形态的评价标准。反过来说, 任何意识形态的东西都具有符号价值。巴赫金认为“哪里没有符号, 哪里就没有意识形态。”“符号的意义属于整个意识形态。” (巴赫金, 1975:349-350)

1、话语伴随和评论着任何一种意识形态行为。

作为意识媒介, 话语是伴随整个意识形态创作必不可少的成分。如果没有内部语言的参与, 无论哪一种意识形态现象例如绘画、音乐的理解过程都不会实现。但这并不意味着话语可以替代任何一个意识形态的符号。

2、意识形态具有独特性。

一方面, 在符号领域的内部, 既意识形态领域的内部, 存在着深刻的差异, 诸如艺术形象、宗教象征、科学公事、法律准则等等。另一方面, 人们总是以自己的语言方式来面对和反应现实, 这必然表现出个体以及不同群里的差异。如果我们忽略意识形态的独特性, 或者说我们忽略话语符号材料的独特性, 意识形态现象就会被简单化。

四、如何理解话语符号

在巴赫金看来, 只有符号才有意义。想要研究符号的意义, 就必须从理解符号开始。巴赫金论述了以下三种理解话语符号的情况:a) 通过熟悉的符号弄清新符号的意义。这种方法把符号归入一个整体, 其意义的发展是连续不断的。b) 无论是外部符号, 还是内部符号, 对它的理解都是与该符号实现的整个环境的密切联系中得以完成的。因为符号的符号性在于它和社会环境的不可分割的联系。c) 内部符号使人们得以感受和理解外部符号。因为没有内部符号就没有外部符号。我们在理解符号时会经历四个过程: (1) 对话语符号 (词语) 在心理和生理上的感知。 (2) 对这一话语符号的认知 (包括已知的和未知的) 。 (3) 理解话语符号在语境中的意义。 (4) 理解能动的对话。这个模式过程概括为感知——认知 (概念意义) ——认知 (语境意义) ——能动的对话。

五、结束语

根据巴赫金对话语符号的论述, 我们可以看到研究符号学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符号学与语言学息息相关, 巴赫金不同于索绪尔及其后的发展, 他不是把能指与所指分开来研究, 而是更关注与二者之间的联系。其次, 充分理解话语符号的意识形态能帮助推动文人科学的研究。对人类及其生活的研究, 只有通过以创造的或正在创造的话语符号这唯一的途径。人的生理活动也就是行为, 要理解行为就要从行为背后的符号表现来入手。此外符号学与哲学、心理学、人类学、伦理学的关系相当紧密。本文仅仅从巴赫金的话语符号与意识形态方面进行论述, 这对符号学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

参考文献

[1]巴赫金.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哲学——语言科学中的社会学方法基本问题[A].巴赫金全集 (第二卷)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69.

[2]胡壮麟.当代符号学研究的若干问题[J].福建外语, 1999 (1) .

[3]胡壮麟.走近巴赫金的符号王国[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 (03) .

意识形态与国际关系 篇8

在对部分高职院校青年师生的调查中发现, 真正理解“共产党员”———意味着对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 真正愿意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国家、为党和人民的利益牺牲个人的一切而入党的只占, 但因为这些师生大多是骨干教师或学生会干部、班团干部, 他们还是顺利地入了党, 共产党的肌体里输入了新鲜血液, 但这些血液是否是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化的血统还有待检验。

二、课程发展沿革、教学改革及其解决的问题

1. 主要历史沿革。

2005年初,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和实施方案。根据有关规定,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必修课。各高校根据课程改革的实效, 积极实施“05方案”, 在不同专业学生中统一开设了“基础”课。至2011年, 该课程教学内容已经修改五次, 基本上能够满足不同高校、不同专业学生学习要求。

2. 教学改革情况。

课程在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需要, 努力贴近学生生活, 突出实践性, 注重案例教学, 以案说法, 以案析理, 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改革。 (1) “基础”课程从合班制改为实行小班制教学 (每班50人或60人不等) , 按照规定课时组织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中进行课堂理论与课内、课外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式, 理论学习为3.5课时, 实践学习为每周0.5课时, 拓展学习为1课时。 (2) 在教学改革中使课程教学适应高校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 突破理论知识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 采用多样方式方法让学生参与教学和社会体验, 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活动的比例为2.5∶0.5,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全程教学。 (3) 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高度重视课程实践教学, 落实实践教学的课时和经费, 主要采取形式有选择一批具有典型意义的乡镇、社区和企业等开展学生实践训练。暑期, 带领学生对企业的发展情况、人员结构、人才需求状况进行调查研究, 学生在社会调查后书写调查报告。 (4) 积极参加课程改革和考试考核方法。综合评定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情况、马克思主义的应用能力、思想政治素质和法律知识水平。其中, 理论水平考核占55%, 能力考核占30%, 素质考核占15%。

3. 解决的问题。

(1) 整合教学内容体系。根据新课程的教学要求, 把原有的思想和法律课程融合为一个全新的、科学的课程体系。新课程绝对不是原有两门课简单、机械的拼凑, 而是有机的统一与整合。 (2) 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为了提高教学效果, 积极推进教学形式和方法的改革, 制作精品课程, 努力实现网络教学。 (3) 完善教学效果的科学评估体系。针对“基础”课程特点, 建立不同于专业课的教学评估体系。同时改变对学生原有的单一考核方式, 建立起一套互动的、全面的评估体系, 力求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在多大程度上能把知识转化为行动。 (4) 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基础”课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探索和建立富有成效、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甚至是训练模式对提高本门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三、科学性教学改革体验

1. 拓展训练与法院旁听:

在课程教学中, 积极配合各院系组织学生到拓展训练营或校园锻炼学生的社会交能力、勇于攀登的勇气和团结协作精神;到法院旁听提高学生对审判工作程序和实体法应用的熟悉程度, 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参与体验:

实行“户外拓展锻炼”和“参与体验”型教学模式。开辟一定的户外空间, 让学生参与拓展训练和社会体验, 到法院旁听, 增强学生学习和掌握法律基本知识的兴趣和能力, 将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活动的比例为3.5∶0.5+1,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课堂上除使用多媒体全程教学外, 依托网络技术推进PPT教学中的视频教学, 专门拍摄课程录像, 让学生感受真实的现实生活, 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

3.“四德”培育:

在课程实践教学中, 申请一定实践教学经费, 选择典型社区和企业, 吸纳企业总经理或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校外教学实践基地校企合作组织, 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四德” (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 教育, 开辟学生进入社会的便捷通道,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

四、建立“基础”课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联系导向

注重“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的科学性和加强党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主导地位是学界肩负的重要使命。针对中国意识形态所处的国际国内复杂环境, 思想领域各种杂音和噪声此起彼伏对高校思想文化建设形成的威胁, 如何慎重面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流变方向, 尤其是经济全球化、新科技革命、多元化价值取向、网络经济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扭曲和冲击。我们施教时, 注意在意识形态领域, 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范, 通过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克服。

1.把意识形态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形式调节到意识形态功能建设中来, 在意识形态领域, 通过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弊端进行反思和批判, 让青年学生构筑未来社会的理想发展蓝图并将蓝图和理想内化为政治意识形态, 转化成对理想社会追求的一种精神支柱, 进一步强化意识形态的价值导向和理想信念教育, 从而提高青年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可度, 提高青年群体素质, 使他们自愿为国家效力。

2.把意识形态功能整合为预测、调控、教育、引领的功能, 把党的指导思想、国家的发展战略、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作为主流, 注入青年的意识中, 加强“基础”课的教育力度和思想道德、法制教育的渗透性, 使其真正愿意融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洪流中, 愿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3.拓宽青年的制度化参与渠道。“学校应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1], “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2], 把政治参与和实践体验纳入他们的整体教育中, 让他们在《选举法》中真正行使一个中国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力, 进一步放开大学生信访、申诉、举报等政治渠道, 特别要提高行政决策过程中的民主化程度, 使政体意识与青年零距离接触, 让处于社会转型期的青年们少受市场经济体制中出现的经济主义的影响, 少受西方存在主义侵袭和实用主义思潮的冲击, 能经受得起来自于自身、家庭和社会的各种压力, 挺起高度负责的脊梁, 为国家效力。

4.代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引领青年师生朝着无产阶级的理想目标发展有一定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在操作时既要考虑各阶层利益诉求的价值观念和价值理想, 又要把握意识形态构成的内在层次中应坚持的无产阶级政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的崇高性, 既要看到主体信仰———社会主义信念的崇高性, 也要承认作为主体道德———无产阶级道德品质原则的现实性, 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单纯看成是社会的理想, 而是具有社会实践性的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法律、道德和宗教一起构成的实体, 这样, 我们在青年中引导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才能使他们不再感到是假、大、空的说教, 才能使意识形态“软力量”成为党和政府提高执政能力的帮手。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简称“基础”课) 的科学性表现在时刻把握时代脉搏, 拨亮学生心灵, 将政治的、思想的、人生价值取向的、社会科学的多学科结合在一起, 在拓展实践教学渠道方面,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对当代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予以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回答, 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净化灵魂。意识形态是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形成并与政治直接联系的大众的、系统化的观念、观点和概念的总和。从“基础”课程建设的实际教育功能考虑, 它的科学性与主流意识形态引导有着不可分割的互联性。

关键词:“基础”课,科学性,意识形态性,关系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251.

谈交通模式与城市形态的关系 篇9

吕梁市位于山西省境西部, 属于晋陕蒙能源开发区的东南缘, 西隔黄河与陕西相望, 东与太原市和晋中市相邻, 南与临汾市接壤, 北与忻州市为邻。巍巍吕梁山纵贯全境。吕梁是山西省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 具有优越而重要的区位条件。

吕梁市中心城区位于吕梁市域偏西南的东川河、北川河交汇处, 地势呈东高而宽, 西低而窄状态, 是典型的山地沟谷城市, 现状 (2012年) 人口26.8万人。

2 城市交通现状

1) 对外交通设施布局不尽合理。307国道和209国道穿城而过, 对于吕梁市狭长城区的分割较为严重。2) 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截止2012年年末, 吕梁市建成区路网密度2.78 km/km2, 远低于全国建成区平均路网密度7.2 km/km2。3) 公交系统的发展不能适时的跟上城市发展步伐。4) 停车设施建设滞后, 供需矛盾突出。

3 交通发展趋势

1) 对外客运需求将不断增加。随着太原都市圈规划的实施, 吕梁与太原、晋中等城市的一体化交通需求将日益增加。2) 居民平均出行距离将跨越式增长。随着中心城区继续向北和向东扩展, 北城区最北面距离李家湾附近的距离将达到25 km左右, 因此居民中长距离出行将明显增加, 居民平均出行距离也将大幅增加。3) 机动化交通需求将快速增加。

4 交通发展战略

1) 交通发展战略选择。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慢行交通;合理引导机动车使用。

2) 城市交通发展愿景。a.晋西交通门户。充分依托高速公路、快速铁路、航空等区域交通资源, 提升吕梁市中心城区的交通枢纽地位, 将其打造成晋西交通门户。b.绿色交通示范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慢行交通, 合理引导小汽车使用, 降低居民出行交通能源消耗, 将吕梁中心城区建设成为绿色交通示范城市。c.幸福交通城市。积极改善交通出行环境, 提高交通出行效率, 加快智能交通系统建设, 全面提高居民交通出行的服务水平, 从而将吕梁中心城区打造成为幸福交通城市。

5 规划思路

5.1 对外交通系统规划

1) 航空。加快吕梁机场建设, 积极开通与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中心城市的航线。加强吕梁机场快速通道建设, 提高吕梁机场的区域辐射力。

2) 铁路。规划铁路线路3条, 分别为太中银铁路、孝柳铁路和太中银铁路吕临支线。

吕梁中心城区规划2座客运站, 总体呈“一主一辅”布局, “一主”为吕梁站, “一辅”为北部新区站。

吕梁中心城区规划1座货运站, 为北部新区站, 该站为客货两用车站。

3) 公路。高速公路网呈“十字加一环”的布局, 主要由青银高速公路、西环高速公路和西北环高速公路构成。

规划期内, 调整G209和G307的走向, 原G209改线东移至环城高速东侧, 原G307改线南移至青银高速以南。

规划三座一级公路客运站, 分别为离石客运总站、离石客运北站和离石客运东站, 日发送能力达到4万人/d。

规划两座公路货运枢纽, 分别为北部新区物流中心、交口物流中心, 年理货能力达到400万t/年。

5.2 城市主干路系统

1) 城市快速路。按照GB 50220-9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提出“规划人口在200万以上的大城市和长度超过30 km的带形城市设置快速路。快速路应与其他干路构成系统, 与城市对外公路有便捷的联系”。吕梁市南北跨度达35 km, 规划快速路是吕梁市的必然选择。

规划形成“双环三放射”快速路网布局结构。

一环指南环路 (原青银高速吕梁城区段) —前进路—育英街—东一环路—北环路—西环路形成的城市环状快速路;另一环指南环路 (原青银高速吕梁城区段) —东二环路—盛地大道—东一环路。

三放射指盛地大道、离柳快速路、离中快速路。

2) 城市主干路。规划主干路网呈“五纵八横”结构。五纵分别为纵二路、纵三路、吕梁大道—凤山路、新城大道—滨河西路、龙凤大街;八横分别为横一路、横三路、横四路、横六路、横九路、横十二路、长治路、交通路—马茂庄路。

3) 慢行网络布局规划。充分利用吕梁市自然资源优势, 沿东川河和北川河两侧绿地打造慢行专用道路。同时应加快公共自行车站点建设。

4)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3条快速公交走廊, 总长66.7 km, 其中1号快速公交走廊, 远期升级为现代有轨电车线路。

快速公交1号走廊:沿新城大道、龙凤大街, 联系北部新区、吕梁火车站、离石客运总站、离石西, 全长29.7 km。

快速公交2号走廊:沿吕梁大道、晋绥路, 联系北部新区、老城、离石西, 并与骨干公交1号走廊在晋绥路和交口路交叉口相接, 全长25.7 km。

快速公交3号走廊:沿滨河北路, 联系离石老城区、东部组团, 并与骨干公交1号走廊和2号走廊相交, 全长11.3 km。

6 结语

城市形态与交通模式息息相关, 本文就吕梁市狭长带型城市形态为例, 试图探索出一种特色交通模式。

摘要:结合吕梁市的城市交通现状, 分析了其交通发展趋势, 提出了交通发展战略, 从对外交通系统规划与城市主干路系统规划两方面介绍了交通规划思路, 以期探索出一种特色交通模式, 带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交通,城市,规划,思路

参考文献

[1]吴森明.探究城市规划中的交通布局问题与解决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 (10) :70-72.

[2]邹德慈.路网、交通与城市规划[J].城市交通, 2011 (9) :87-89.

[3]路紫, 张会巧.石家庄市交通导引系统的实施对城市空间格局的积极影响[J].经济地理, 2003, 23 (2) :242-246.

[4]罗宗斌.浅析城市规划与交通的关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 (5) :132-133.

论民主制度与民主意识的辩证关系 篇10

制度是社会活动规则, 哈耶克在“社会理论”2中将制度分解为成文制度和非成文制度, 笔者选取成文制度作为分析的对象。

意识原本是一个心理学词汇, 但自近代精神现象学派将其拿来作为分析社会精神状态的一个要素后, 意识又在政治哲学里找到了位置3。意识并非从来就有, 它是一个不断渐进发展的过程, 当人们看到这个世界的时候, 人们并不一定能够意识到这个世界的存在, 也并不一定能够意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的存在。因此, 当人们意识到有“自我”的时候, 那个一个多么伟大的进步, 因为“自我”是由“他我”返照得来。

一、分合性关系

(一) 由分到合

意识来源于知性对事物的反思4, 社会上众多人各有各的不同的社会实践和对民主的反思, 因此人们在大脑中所构建出来的民主思想、原则和期望绝不会完全一致的。同时, 社会上还有另外一批人, 他们首先是社会成员, 和普通民众共同经历着同样的社会生活, 但其次他们还是思想家, 他们不仅会将普通民众的对民主的不同的构思和要求总结起来, 而且还会借鉴以往的经验, 考虑现实的可能性, 并进行他们的“再创作”的过程, 因此民主思想家们的民主意识并不完全是他们原有的民主意识。这时的民主意识已经经过了初步的整合, 但是社会上绝不会只有一个思想家, 我们不敢指望不同的思想家们的民主意识是完全相同的, 正如我们不敢指望有人会找到两枝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于是当民主思想家们把他们的民主意识展露台面, 并相互交流、批判甚至是冲突时, 民主意识的下一轮整合已经开始了。我们知道民主制度是一个固定下来的民主运行规则, 一个规则不可能整合所有思想家们的内容, 于是不管处于什么原因占了上风的民主思想家们的整合和创造的“民主意识”变成了现实, 即变成了约定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公共规则———民主制度。笔者在这里的观点是在理论层面, 任何的民主制度都来源于不同的民主意识的不断的整合和提炼。

(二) 由合到分

民主制度是对民主意识的阶段性的整合, 但这并不意味着普通民众和民主思想家们的民主意识就此打住。按照历史主义的观点,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断的在创造历史, 人们创造历史的过程就是民主意识不断演进的过程。事物是不断的发展变化的, 民主意识也是。但是与民主意识相反, 民主制度是相对静止的规则, 即使改变也是一个“被改变”的过程。于是随着时间的发展, 相对固定的民主制度将会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民主意识的发展的需要, 于是民主制度对社会民主意识的整合力将越来越被削弱, 接着社会又将经历新的民主意识的整合的过程。

(三) 分合循环

经过一段时间, 在通过思想家的再整合和再创造以及政治家们的再协商、再妥协以后, 新的民主制度将会改写甚或是代替旧有的民主制度。这又将是一个新的整合的过程, 以此循环反复, 分分合合, 以至无穷。于是在分合性关系下, 民主制度不断的整合民主意识而不仅仅是众多民主意识的简单体现, 民主意识是正在实现着的民主制度的构造的过程, 民主意识的能动性绝不会一直满足于现存的民主制度, 民主制度从确立的那一刻已经变得陈旧了, 这一陈旧的民主制度又不会马上被代替, 需等到下一次民主意识的一定程度的聚合。过程需要时间, 整个一段循环的过程就是一段历史。

二、内外性关系

(一) 有内及外

从心理学上看, 意识是潜在的一种主体对客体的一种反思, 民主意识属于社会民众对社会实际存在的反思, 当社会大多数人通过各种方式产生了民主意识并对此产生认同的时候, 民主意识本身就会成为社会约定俗成的习俗, 是一种潜在着的规则。当民主意识不断的在社会实践中积累、改变, 社会中已经存在着的作为潜在的社会约定的民主习惯将会逐渐的显性化, 于是将民主规则的本身确定下来成为了必要, 这一将民主规则确定的过程就是民主制度被制定的过程。

(二) 由外及内

民主制度一旦产生, 它就会立马的作用于现行的民主潜规则, 或者将民主潜规则改变, 或者因不适应具有“先入为主”的价值认同优先性的民主潜规则而被“解构”。不论是改变还是被修改, 民主制度是绝对不会停留在民主制度本身, 民主制度作为一种民主的一种显性的约定, 不论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它被制定下来, 它都会作用于现实, 努力去改变现实让现实来适应民主制度这一外在的框架, 于是可以说作为外在性的民主制度本身同时具有约束内在民主意识的性质。在民主制度通过社会实践不断渗入进社会民众的意识的过程中, 社会民众的原有的民主意识将会与民主制度或者相和谐、或者相冲突、或者平分秋色。当社会成员原来没有民主意识的时候, 外在的民主制度或者将完全侵占到人们的意识之中形成民主意识、或者被人们所完全的拒斥、或者在人们意识中留下一段印迹。总之, 有一条, 民主制度深入社会民众的民主意识之中的程度与这一制度能否与当时的社会民众的生活实践相契和的程度正相关。

(三) 内外交互

社会实践中的社会民众相互活动而自觉产生的民主意识将不断的化为社会生活中的潜在的规则, 这一潜在的规则将随着人们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化而不断的显性化, 最终会因成为必要而被制度化为显在的民主规则;这一显在的民主规则一经产生就会接受实践的检验, 并作用于实践, 即作用于人们的民主生活之中, 这一作用的过程不仅是人们内在的民主意识不断得到匡正和修改的过程, 也是民主制度不断被修改甚至是解构的过程。于是由内及外和由外及内的过程是个不断交互作用的过程, 而社会实践将成为这一交互过程顺利与否的试金石。

三、质与量关系

(一) 从量到质

民主意识总是呈现出增量性的变动, 社会民众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生活, 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主意识, 民主意识在社会实践中不断的得到检验, 这是一个强化的过程;于此同时民主思想家们不断的积累过往的民主经验, 将之加工再创造, 这又是一个进步的过程。可是民主意识和作为民主意识的整合的民主思想并不一定立刻通过确定制度的方式呈现出来, 正如前文所述, 民主意识和民主思想都是一个增量的过程, 它们虽然都在进步和深化, 但是确定为民主制度的民主意识必然是要达到一定质点的民主意识。

(二) 从质到量

当民主意识积攒到一定程度并创立了民主制度后, 民主又会突然从质点转向下次增量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时间, 因此在量增的过程中, 作为质的民主制度会一直保持着总体形式的不变, 而实质上这一总体不变的过程也是个不断“小变”着的过程, 作为量的民主意识一直是在暗潮涌动。

(三) 质与量的相互递进

从民主意识的增量性的积累到民主制度质点性的确立, 再到下一个遵循着同样的逻辑循环着的过程, 组成了民主意识和制度的相互作用的关系, 在这一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民主作为一个整体总是保持阶段性的质的内涵的不变, 而不管从民主发展的每个阶段还是从整个历史的发展来看, 民主总在进步中。

四、总结

民主制度与民主意识在分合性关系上相互循环, 在内外性关系上相互转化, 在质与量的关系上相互递进。以上三对关系皆能相互转化, 且不断的将民主制度和民主意识推向更高的层次。

摘要:随着国家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建设, 培养公民的民主意识以配合国家的民主制度建设愈发显得重要和紧迫。但是至今人们还习以为常但却少有人搞清楚民主制度与民主意识的关系。本文力图借用辩证法的思想对民主制度与民主意识之间的分合性、内外性、质量性等三对重要的关系做出分析。从辩证法的角度看, 民主制度与民主意识在分合性关系上相互循环, 在内外性关系上相互转化, 在质与量的关系上相互递进。

关键词:民主制度,民主意识,辩证关系

注释

1[1]参见萨托利.民主新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8年, 23。同时, 亦有学者批判此民主定义, (参见王绍光.民主四讲[M].北京:三联书店, 2008年, 97) 。

2[2]参见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 (上) [M].北京:三联书店, 1997年, 序言1-65, 正文67。

3[3]参见斯坦福大学在线哲学词典:plato.stanford.edu/entries/consciousness。

意识形态与国际关系 篇11

【关键词】自我意识 文化程度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

1.问题的提出

自我意识是个体自身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状态的知觉和主观评价。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自我意识尤其是儿童自我意识再次成为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研究的热点。儿童从婴儿期起自我意识就开始萌芽,至青春期渐趋成熟。如果在发育过程中受内外因素的影响,使儿童自我意识出现不良倾向,则会对儿童的行为、学习和社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使儿童人格发展偏异。Freeman的研究发现,一般自我意识的发展曲线是起伏变化的,这种趋势发生的时间,起伏的高度因自我意识的内容不同而不同。许多发展性研究也发现自我意识的发展曲线是起伏跌宕的,尤其在某些关键期和转折期,如幼儿期、少年期,尤其是初中二年级。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所处的环境、文化相联系。对青少年而言,环境因素,尤其是家庭因素(如父母婚姻状况、父母心理行为特征和亲子关系等)在自我意识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石淑华等的研究表明,在家庭环境中父母的文化程度、性格、教养方式、家庭关系等对学龄儿童自我意识均有影响。家庭环境对学龄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都起重要作用,改善家庭不利环境因素,可减少儿童自我意识偏异的发生。

因此,本研究选择了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最关键时期初二、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家庭因素中的父母文化程度作相关的研究,另外还考察了性别对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

2.研究方法

2.1被试

随机选取重庆市初二年级学生152人,发放问卷152份,回收的有效问卷121份,其中男生56人,女生65人,年龄跨度为13~15岁,平均年龄为14岁。

2.2材料和仪器

采用了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hildrens self—conceptScale),该量表使用于8~16岁儿童。

2.3测验程序

本测验采用了团体施测。将被试集中在教室,由主试先分发问卷,然后主试宣读一段指导语,要求所有学生明白指导语的含义。学生当场独立完成问卷并回收问卷。回收问卷后,采用PSS软件对有效的问卷进行描述和推断统计。

3.结果及其分析

3.1自我意识与性别关系

男生在“焦虑”分量表上分数高于女生,且差异显著,t=一0.28,P=0.005<0.05。这表明女孩存在更多情绪问题。男生在“幸福与满足”分量表-上分数高于女生,且差异显著,t=2.1,P=0.04<0.05。这表明女孩主观上认为自己更不幸福快乐,更不容易满足。

3.2自我意识与父母文化程度关系

用SPSS软件包对父亲文化程度与母亲文化程度进行频数分布检验。

用SPSS软件包对父亲文化程度四个水平上的量表得分进行One—wayanova分析。

在父亲文化程度各个水平上,各分量表得分及总分差异不显著。这说明了父亲的受教育水平对子女的自我认识水平没有影响。

用SPSS软件包对母亲文化程度各个水平上的量表得分进行One—wayanova分析。

“躯体外貌与属性”、“合群”分量表得分随着母亲文化程度的升高而升高,并且差异显著。进行多重比较发现在“躯体外貌与属性”上,母亲文化程度小学与高中两组差异显著,p=0.02<0.05;在“合群”上,母亲文化程度小学组与初中组差异显著,p=0.037<0.05,小学与高中组差异显著,p=0.008<0.05,小学与大学组差异显著,p=0.006<0.05。这说明了母亲的文化水平,对儿童躯体外貌、合群性这两方面的自我意识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尤其是小学文化水平以上的母亲和小学文化水平的母亲相比,对儿童这两方面自我意识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在母亲文化程度各个水平上,其余的分量表得分及总分差异不显著。这说明了母亲的受教育水平对子女的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焦虑、幸福与满足的自我意识发展没有影响。

3.3总体情况

总分:根据常模,总分51-63分之间为正常范围,总分低于51分为自我意识水平偏低,总得分高于63分为自我意识过高。经SPSS频数分布检验,总体自我意识水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布为46±11.40,小于51分自我意识偏低儿童占69.4%,51~63分自我意识正常儿童占22.3%,高于63人自我意识偏高儿童占8.3%。提示半数以上儿童存在某些情绪或行为问题或社会适应不良,有信心不足、自我贬低或自暴自弃倾向。

4讨论

4.1焦虑、幸福与满足自我意识与性别

本研究表明,女孩比男孩存在更多情绪问题,这与经验以及以往的研究都相符合。女孩的主观幸福感比男孩更低,这和经验相符合,女孩子比男孩子更多愁善感、要求更多,因此感到不幸福。但是没有找到相关的研究支持,可以作进一步研究。

4.2躯体外貌、合群性与母亲受教育水平

在日常生活经验中,女性对自己的外貌更注重,比起男性女性自我暴露得更多,更愿意和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在女性比男性更乐群上,有很多的研究都支持。但是没有找到研究表明女性的受教育水平和女性对自己外貌的认识、乐群成正相关。因此在这方面可以作进一步研究。

4.3如何提高儿童自我认识水平

有研究表明,父母对孩子的情感和关注持积极的态度,多一点鼓励和赏识,可以使个体趋向于肯定的自我,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有利于孩子更好发展。家庭教养方式也对自我意识有影响,孩子感觉父母用关怀、奖励、宽容、赞赏、爱护、温暖和高期望的态度来管教他们,他们的自我意识就高。我国学者张秀阁研究显示:孩子自我意识总分与父母采取情感温暖的教养方式呈显著正相关,严厉、惩罚、否认式教养方式(严厉型父母)与自我意讶的总分及行为、幸福呈负相关。另外,父母对孩子教养的一致性,也能使珐子形成统一的价值观,有助于避免在社会交往中发生内心;中突的痛苦。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对孩子的自我意识有令人惊异的作用——自我意识低下者常缺乏与父母的交流。

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尤其是在关键性能转折期。教授有关自我意识的知识,充分认识行为和个性品质之间的复存关系,正确理解个性品质中出现的变化,从而增强自信心,学习过程就是一种认识过程,通过自己的努力,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不断认识世界,也不断认识自己,促进自我调控和自我完善。

家长和教师对儿童进行正确评价,使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步入正确轨道。在教育过程中,经常提出正确的评价,有助于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经常对儿童做出适当的正确的评价,会使儿童的自我意识逐步提高到一个新的较高的水平。儿童一方面体验着自己在学习中的成功与失败,以便做出进一步的努力,另一方面也逐步学会独立地、带有批判性地来评价别人和评价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经常对儿童提出正确的评价,对于培养儿童的自我评价能力及发展其自我意识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和家长的评价,对儿童的成长具有指向性,是个性塑造的重要方面。因此,评价一定是正确的、适当的、及时的。应坚持科学的分析问题的方法,通过评价引起儿童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一种需要,从而促进其自我意识的发展。

5结论

女生比男生存在更多情绪问题,女生主观上认为自己更不幸福快乐,更不容易满足。父亲的受教育水平对子女的自我认识水平没有影响。母亲的文化水平,对儿童躯体外貌、合群性这两方面的自我意识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尤其是小学文化水平以上的母亲和小学文化水平的母亲相比,对儿童这两方面自我意识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

参考文献:

[1]官旭华,儿童自我意识[J]国外医学:社会学分册,2001,18(3):14—17.

[2]周国韬,贺岭峰11一15岁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3:37—942.

意识形态与国际关系 篇1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5月在武汉市抽取4所小学,自三年级开始,每个年级抽取2~3个班级,将班级全体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调查小学生1 575名,有效样本1 503名,有效率为95.43%。其中男生775名,女生728名;平均年龄(9.78±1.17)岁。

1.2 方法

1.2.1 Achenbach儿童行为问卷(Child Behavior Checklist, CBCL)(父母问卷)中文版[5]

该量表共包括113个条目,对6~11岁的男、女儿童分别归纳为9个因子。若某一因子得分大于中国常模得分[6],则该因子被确定为异常;若有1个因子异常,即判定该儿童有行为问题。此外,根据《精神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简称DSM-Ⅳ)将儿童行为问题分为2类,即外向性问题和内向性问题。本调查中,男孩外向性问题包括多动、违纪和攻击,内向性问题包括分裂样、抑郁、交往不良、强迫性和体诉;女孩外向性问题包括多动、性问题、违纪、攻击和残忍,内向性问题包括抑郁、社交退缩、体诉和分裂强迫。经检验,本量表的Cronback' s α为0.85,结构效度为0.85,信、效度均较高。

1.2.2 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7](children's Self-Concept Scale, CSCS)

该量表适用于8~16岁的儿童青少年对自我意识水平进行自评,共包括80个条目,分为6个维度: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每个条目按0,1记分,80个条目相加即为自我意识总分,得分越高,表明自我意识越高。总分低于P30(相当于粗分51)提示自我意识偏低,而高于P70(相当于粗分63)提示自我意识偏高。量表的Cronbach's α为0.74,结构效度为0.75,表明该量表信、效度较高。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 3.0录入,经逻辑检验无误后采用SPSS 11.0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方法主要包括定量资料描述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等。

1.4 质量控制

调查组全部由本专业在读研究生组成,调查前统一进行培训,且提前与学校沟通争取最大配合。家长问卷由学生带回家给家长填写,次日上交,学生问卷则当场由学生填写,并及时核对缺项、漏项等不合格问卷。

2 结果

2.1 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及自我意识情况

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总检出率为19.6%,男生为21.9%,女生为17.0%。男生检出率较高的因子分别是交往不良(11.2%)、强迫性(10.1%)、抑郁(6.7%)和多动(5.4%),女生行为问题检出率较高的因子分别是分裂强迫(7.7%)、多动(6.6%)、残忍(6.0%)和社交退缩(5.9%)。自我意识水平按标准划分,自我意识过低338人(22.5%),正常513人(34.1%),过高652人(43.4%)。

2.2 不同自我意识水平儿童行为比较

以学龄儿童的行为总分作为分析变量,以自我意识水平过低、正常和过高作为分组变量,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自我意识水平的学龄儿童的行为问题结果。自我意识水平过低、正常、过高儿童行为问题总分分别为42.57±1.43,33.99±0.95,26.54±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30,P<0.01);经SNK两两比较发现,自我意识越低,发生行为问题的可能性越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学龄儿童行为问题与自我意识各维度的相关分析

将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和自我意识6个维度进行相关分析,行为问题与自我意识各维度均呈负相关(P值均<0.01)。见表1。

注:P值均<0.01。

2.4 学龄儿童行为问题与自我意识各维度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分别以外向性和内向性行为问题为分析变量,以自我意识各因子得分以及年级、年龄为解释变量,经共线性诊断后,拟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表2显示,学龄儿童内外向性问题均与自我意识中的合群和行为有关。相对于低年级,高年级可以保护儿童外向性行为问题的发生;高幸福与满足和焦虑意识则是学龄儿童内向性问题的保护因素。

注:*P<0.05,**P<0.01;b值和b'值分别为偏回归系数和标准偏回归系数。

3 讨论

3.1 学龄儿童的行为问题

本次调查显示,武汉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总检出率较高,为19.6%。通过对最近几年文献研究发现,武汉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呈显著上升趋势[8,9]。可能原因为,当今学龄儿童面临着较大的学业压力和其他方面的竞争压力;此外,当代社会的日新月异也给很多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以3人为核心的小家庭逐渐代替了传统的大家庭,且父母普遍是双职工,儿童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大为减少,因而他们的某些需求可能未得到及时满足,进而为后期的行为发展埋下隐患。此外,单亲家庭、离异家庭也日渐增多,这些巨大变化均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社会性和人格发展。

3.2 自我意识对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

本研究表明,高自我意识尤其是对合群、焦虑、行为和幸福与满足的意识,是儿童行为问题的重要保护因子,而低自我意识则预示着行为问题的发生,与以往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0,11]。据埃里克森有关心理社会性发展的观点[4],学龄期儿童正处于勤奋对自卑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此阶段儿童不仅要努力掌握学校要求的大量学习任务,还要找到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而自我意识不仅包括个体对于自己作为生物个体的认识,还包括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即所处的社会地位的认知。有研究指出,高自我意识的个体总体上更活泼,在解决问题时,更多表现出积极的合作性行为,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行为问题的发生[12]。Ybrandt[14]的研究也表明,积极的自我意识是儿童青少年自我调节的最重要因素,也是一般行为问题的保护因素;相反消极的自我意识是内向性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据报道,自我意识与家庭功能有关,低自我意识的儿童青少年往往认知更多的家庭功能适应不良,而后者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我意识与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14,15]。此外,相对于没有安全依恋的青少年,有安全依恋的青少年具有更高的自我意识,而后者在依恋与行为问题的关系中有着介导作用[16]。可见自我意识既可以单独影响儿童的行为问题,又可能与其他因素协同影响。

综上所述,学龄期儿童自我意识是其行为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旨在提高儿童自我意识的干预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减少行为问题的发生。

摘要:目的 了解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现状及其与自我意识的关系,为提高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问卷(家长问卷)和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随机抽取的武汉市4所小学1 503名三至六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学龄儿童的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9.6%。自我意识各维度与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各因子均呈负相关(P值均<0.01)。回归分析显示,合群、焦虑、行为和幸福满足的高自我意识是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重要保护因素。结论 高自我意识可以抑制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提高自我意识的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减少儿童行为问题。

上一篇:新型农村经纪人下一篇:女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