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传播

2024-06-27

中医文化传播(共12篇)

中医文化传播 篇1

毛嘉陵,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副主任委员。多年来, 他倾心于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推广。2004年, 他在《中国中医药报》任总编助理兼总编室主任期间, 执行主编了《哲眼看中医》一书 (2005年1月1日由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 极力推动医药科学文化问题的研究。2007年, 他编著出版了《第三只眼看中医》, 并提出“中医属于东方科学”的概念, 为学术界开拓了一个全新的科学认知模式。近日, 记者约到了百忙中的毛嘉陵主任, 聆听了他关于“中医文化”和“东方科学”的详细阐述。

中医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

记者:毛主任, 作为我国专业从事中医文化研究与推广的专家, 您对“文化”的概念和内容是如何理解的?

毛嘉陵:世界上对“文化”的解释有很多, 虽然实质上人们已经对“文化”太熟悉了, 但要给“文化”下个定义却并不容易。迄今为止, 世界上有一定影响的关于“文化”的定义就高达数百种之多。在这些繁杂的定义中, 有一个较为普遍接受的观点, 即“文化是一个与自然相对应的概念, 与人类有关的一切都可以纳入文化范畴”。所以, 有专家说, “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化。”总体来说, 文化就是人类智慧成果和实践活动的概括, 包括不同国家、地域、民族所特有的道德情操、学术思想、价值观认知、思维、审美、宗教、信仰、习俗习惯、行为方式、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和各种制度等要素。

记者:有了对“文化”的基本认识, 您又是怎么理解“中医药文化”的呢?

毛嘉陵: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人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等特有的智慧成果和实践的概括, 包括对生与死的价值观、健康理念、认知思维模式、诊疗方式、养生方式、生活方式、药物处方、医患关系和运行体制等医学知识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

记者:发展中医是不是必须从发展中医药文化入手?应该注重哪些方面?

毛嘉陵:“从文化入手发展中医药”, 目前已成为业内的共识;但往常不少人认为, 中医药文化工作就是讲中医历史故事, 写名医传奇, 传授中医养生知识, 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儒释道对中医药的影响等。我们认为, 这些虽然没错, 也很有必要, 但仅仅如此却还不够, 因为这没有抓住“文化”的核心。可是如果再按照“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化”来理解, 那么, 中医药的一切都应属于中医药文化, 似乎有关中医医疗、教学、科研等一切中医药工作都可以纳入中医药文化的范畴。很显然, 这样又太宽泛了, 在现实中也没有任何可操作性。因此, 中医药文化工作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也不能高谈阔论、附庸风雅, 而必须抓住问题的关键, 即挖掘和把握中医药文化的核心, 只有这样, 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中医药文化工作, 从而强有力地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记者:什么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呢?又有哪些具体工作呢?

毛嘉陵:根据以上对“文化”的理解, 我们认为, 中医药文化具有三大核心——“中医的价值观、认知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一是价值观, 即“天人合一”;二是认知思维模式, 即“象思维”;三是行为方式, 即“道法自然”。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不仅是中西医之间最根本的区别, 也是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之所在。

因此, 我们必须围绕这三大核心, 做好中医药文化的三大中心工作:一是, 大造声势, 宣传中医药的“价值观”。创造中医药文化氛围, 为中医药发展提供“推力”和“造势”;塑造良好形象, 维护中医药利益, 与有损中医的言行进行“斗争”;宣传中医药的健康观和临床上的特色优势;二是, 合理解读中医药“认知思维模式”形成的知识体系。例如, 在现代科技文明背景下, 如何认识中医药知识体系, 如何认识科学, 科学应是一元化还是多元化, 中医药是不是科学, 为什么说中医药是东方科学, 中医药学科知识体系的发展规律是什么……三是, 创意策划和推广中医药的“行为方式”。汇集中医药发展思路, 为中医药行业发展战略、规划、标准、产业模式的制定, 发挥咨询参谋作用;发展中医药创意产业, 构架面向国内外的大型中医药文化传播平台和连锁机构;实现中医药学术和科普信息更大范围和更大规模的有效传播。

以上这些, 也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的主要工作和奋斗方向。我们希望更多的业内人士认识到围绕“中医药文化”核心开展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共同探索如何才能更好地开展中医药文化的中心工作。同时, 也为提升国家的“软实力”而努力。

记者:为什么说做好中医药文化三大中心工作可以提升国家“软实力”?

毛嘉陵: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首先提出“软实力”的概念后, 人们发现, 在信息时代, 仅将眼光盯住GDP、军事、资源等“硬实力”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关注“软实力”, 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软实力”甚至比“硬实力”更重要。“软实力”中最核心的要素就是文化。正因为如此, “文化”成为现在使用非常普遍而又十分热门的一个词汇。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 要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这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已经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战略着眼点。中医药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一是中医药是我国的原创科学知识体系;二是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知识方面唯一延续至今、仍然自成一体的一个行业;三是中医药是具有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振兴和发展中医药事业有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 不断扩大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东方科学”:认识发展的新主张

记者:毛主任, 您首先提出了“中医属于东方科学”的概念, 您能否解释一下“东方科学”指的是什么?

毛嘉陵:首先需要说明的是, 关于“东方科学”的概念, 据我所知, 最早是由中国科学院朱清时院士和新华社高级记者姜岩提出的, 而我仅仅将其引入到了中医药领域, 以对中医药学术体系进行更准确的诠释。现在有人认为, 只有文化才能搞多元化, 科学不是文化, 只能有一个标准, 其实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即使在西式的现代科学体系中, 也难以用一种方式解决所有问题, 就连英国科学家霍金也承认:“不太可能建立一个单一的、能协调和完善地描述宇宙的理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 科学的认知形式、科学知识体系的形态、科学的标准和科学的模式也应当是多形式的, 单一的科学认知和管理模式已不适用于当今丰富的科学实践活动。

因此, 在世界向多极点、文化向多元化发展的今天, 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 科学并非只有西方现代自然科学这一种认识方法、一种表述形式和一种评价标准, 它也有多元性。不同的国家和地域都存在不同的文化传统, 不同文化传统影响下形成的认知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的认知方式必然会产生不同形态的知识或科学。

基于以上学术观点, 我认为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是东方和西方两大文化体系, 它们有着不同的表述形式、认知思维模式、评价方法和学术标准, 甚至在很多情况下都是难以相互“沟通”的, 以此形成的知识体系或科学, 必然是两套不同的体系。为了促进科学研究和知识创造的“百花齐放”, 我们认为有必要将东、西方不同的科学知识体系进行区分, 分别称为“东方科学”和“西方科学”。

记者:那么, “西方科学”和“东方科学”的具体界限或区别是什么?

毛嘉陵:“西方科学”有着鲜明的西方文化背景, 起源和盛行于欧美等西方国家, 对世界各国具有较大影响, 为目前国际上的主流知识形态, 也即现代主流观念所认可的“知识真理”。它以现代逻辑思维方式为主, 强调以物质为中心的可证实性;是对客观事物进行分解、还原研究而形成的知识体系。“西方科学”常常通过对低层次物质运动的研究来解释高层次的物质运动, 但这种方式并不能解释所有高层次物质运动的问题, 这也是其局限性所在。“西方科学”强调可视的物质性、理化性、空间性、结构性, 重视普遍规律性, 具有微观化、定量化、标准化、统一化、机械化、线性化等特征。其优势是能够得到精确的数据, 了解到较为准确的物质变化情况, 从而得到针对性强的解决办法;不足是忽视了对人体整体的把握, 忽略了对人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

“东方科学”起源和盛行于中国, 流行于亚洲地区的日本、韩国、朝鲜及东南亚等东方国家, 目前处于弱势地位。“东方科学”以“象思维”方式为主, 包括灵性思维、模糊思维等, 是对客观事物进行整体的形象概括而形成的知识体系。“东方科学”常常通过一些宏观的观念、经验和理论来诠释所有的事物变化, 但也有部分知识来源于微观研究的认识;强调事物的整体性、类别属性、时间性、功能状态, 重视个体特性, 具有宏观化、定性化、非标化、个性化、随机化、非线性化等特征。其优势是能够在不破坏对象整体的基础上, 进行宏观的研究, 并获得有关知识;不足是难以避免一些较主观的臆想, 缺乏数据的支持。

“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等是“东方科学”最重要的价值观, “太极”、“阴阳”、“五行”、“气”是“东方科学”最基本的学术表述形式。“东方科学”的这些特色和以“人学”为中心的世界观, 与“西方科学”以“物质”为核心的还原论思想正好相对应, 可以完美地形成优势互补, 共同造福人类。

记者:您提出“中医属于东方科学”, 是出于何种思考的呢?

毛嘉陵:中医学是一门不同于西方现代科学的知识体系。我引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的观点来回答您的这个提问。朱清时院士认为, 人类自古以来就有还原论和整体观两种认识方法。它们都既使用推理法, 又使用归纳法, 只是前者较多使用推理, 后者更多使用归纳。它们都以实践为检验理论的标准, 它们的理论都经过了大量实践的检验, 因此它们都是科学。不同的是, 还原论方法把复杂事物的整体进行分解, 并加以抽象, 然后研究得到简单的基本单元, 进而从这些基本单元的性质推出整体的性质。“西方科学”的主流就是使用这种方法。但是, 持“整体观”的人认为, 复杂事物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对它进行分割和抽象会丢掉一些东西, 这样研究得出的整体性质并不真实。因此, 他们坚持从整体上研究复杂事物。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东方科学”的主流, 就是持这种观点。所以我认为, 中医是科学, 中医揭示了人体和疾病一些整体层次的规律, 虽然理论还停留在古朴的状态, 但是这些经验已经过人类几千年文明反复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科学的。中医可以说是粗粒化的“大写意”生命科学;更准确地说, “中医应当称为东方科学”。

我认为, “东方科学”这个新主张的提出, 不仅使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式知识创造有了一个恰当的学术“名份”, 是对中医学术体系的一种科学合理的诠释, 也将推动世界科学进入到多元化发展的新时代, 亦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必然和社会进步的大势所趋。

中医文化传播 篇2

文化建设指南》的通知

国中医药发〔2009〕2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

为指导各级中医医院做好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我局在总结部分中医医院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试点经验基础上,组织制定了《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现予印发。

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要根据《指南》的要求,加强对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的指导和督促。各中医医院要根据《指南》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切实做好中医药文化建设的组织实施工作。

工作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与我局医政司联系。

中医药局

二○○九年八月四日

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

二○○九年七月

第一章 总则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

中医医院作为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有利于体现中医医院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巩固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有利于提高核心竞争力,更好地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范围非常广泛,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在建设中,要坚持突出特色,以中医药文化为主体,融合时代文化特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坚持统筹规划,中医药文化建设与医院总体发展规划相衔接,与医院文化建设相结合,做到价值观念、行为

规范、环境形象的有机统一;坚持因地制宜,按照总体要求,从医院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建设工作充分体现医院个性特征和区域文化特征;坚持促进发展,紧紧围绕医院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以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管理等各项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第二章 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医院的核心价值体系是医院精神理念、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的总和,是医院全体员工信奉和遵守的共同观念。在医院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应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中医药文化的灵魂,决定着中医药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是中医药几千年发展进程中积累形成的文化精髓,是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在中医药中的集中体现。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大家普遍认为,主要体现为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理念,可以用仁、和、精、诚四个字来概括。

“仁”,体现了中医仁者爱人、生命至上的伦理思想,以救死扶伤、济世活人为宗旨,表现为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爱护生命。

“和”,体现了中医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表现为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阴阳平和的健康观,调和致中的治疗观,以及医患信和、同道谦和的道德观。

“精”,体现了中医的医道精微,要求精勤治学,精研医道,追求精湛的医术。

“诚”,体现了中医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要求心怀至诚于内,言行诚谨,表现在为人处事、治学诊疗、著述科研等方面贵诚笃端方,戒诳语妄言、弄虚作假。

在医院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是坚持以中医为主的办院方向、保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灵魂,是改进医院各方面工作、增强员工凝聚力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医院创造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中医药事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证。

在医院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应结合医院自身特点以及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等特点,通过将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融入医院宗旨、发展战略、院训、院歌以及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加以体现。

一、医院宗旨

医院宗旨,应当充分体现中医医院的办院目的和任务,是指导医院制定方针、发展战略和各项制度的依据。

医院宗旨的确定应深刻阐明中医医院存在的价值和目的,找准医院自身的定位;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反映时代特征,具有前瞻性;有利于激发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应当在中医医院宗旨的指引下,全面分析医院的外部环境(机遇与风险)和内部情况(优势和劣势),明确实现医院宗旨的策略和方法,是制定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基础。

确立医院发展战略,要明确医院继承发扬中医药的使命、愿景与中长期发展目标;要体现医院在发展中医药事业、提供中医药服务等方面的总体定位;要突出中医药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三、院训

院训,应当充分体现中医医院宗旨,是医院全体员工奉行的准则。

确立医院院训,要紧紧围绕中医医院宗旨,充分体现中医医院的独特气质和历史文化底蕴;要立意高远、催人奋进,言简意赅、朗朗上口。

四、院歌

院歌,是医院宗旨的艺术表达形式。

院歌的歌词,要在充分体现中医医院宗旨的基础上,着重体现医院的追求和精神,要言简意赅、具有韵味。

院歌的谱曲,应注重民族性、地域性,便于合唱,易于传唱。

五、行为规范

将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融入各种规章制度、工作规范以及员工手册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从语言、举止、礼仪以及服务方式、服务流程等方面,建立并不断完善行为规范体系,形成富含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服务文化和管理文化。

六、环境形象

优化医院环境形象建设,通过医院的建筑外观、庭院建设、内部装饰以及医院标识等,使医院的核心价值以视觉的形式得以外化。

第三章 行为规范体系建设

行为规范是中医药文化在医院的执行方式,是保障医院及其职工的行为遵循和体现中医药文化的主要手段。在完善医院行为规范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是医院加强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在医院行为规范体系建设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有利于坚持中医为主的医院发展方向,有利于在服务中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有利于提高医院全体员工的综合素养。

在医院行为规范体系建设中,应充分体现医院宗旨,体现中医药的行业要求,兼顾基本道德与道德理想的统一、协调性与进取性的统一。

医院行为规范体系内涵丰富,涉及方方面面,其中诊疗行为、言语仪表、教学传承、同道相处等方面的行为规范以及特定礼仪,最能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

一、诊疗行为规范

诊疗行为规范,是开展诊察疾病、处方用药等技术服务的行为准则。应明确在诊疗服务中做什么、不做什么,应充分体现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的运用,注重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

二、言语仪表规范

言语仪表规范,是医院员工在提供服务过程中,言语、举止、衣着服饰、服务态度等方面的行为准则,应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言语温和、待患若亲,动须礼节、举乃和柔,勿自妄尊、不可矫饰,诚信笃实、普同一等。

三、同道相处规范

同道相处规范,是处理同道关系中所持态度、沟通方式、交往方法等方面的行为准则,应体现中国传统所倡导的人格修养,一体同道、互资相长,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谦逊礼让、顾全大局。

四、教学传承规范

教学传承规范,是传道授业、学医习业等方面的行为准则,应弘扬中医尊师重教、教学相长的优良传统,老师应为人师表、修身正行,平易待人、乐育英才,乐教敬业、口传心授,因材施教、循循善诱,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示人规矩不示人以巧;学生应尊师重道、谦逊恭敬,持之以恒、精勤不倦,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学贵专

一、思贵沉潜,继承创新、与时俱进。

五、特定礼仪

特定礼仪,是医院员工在重大活动或特定场合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如庆典活动、职工大会、就职仪式、拜师仪式等。在医院的各种特定礼仪中,应安排体现医院宗旨等方面的内容,注重采用中国传统形式,如在庆典活动中、职工大会上齐唱院歌,在就职仪式上齐

诵院训,在拜师仪式上学生向老师行礼敬茶等。

医院行为规范体系建设中,应通过以下方式加强规范的落实和执行:

(一)建章立制。建立健全保障中医药特色优势充分发挥的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将各种行为规范通过制度固定下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具体明确、切实可行的体现中医医院特点的《员工手册》。

(二)教育培训。将《员工手册》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全员培训中,并注重培训形式的多样性、趣味性,提高培训效果。

(三)实施考核。将行为规范的执行情况纳入目标管理,制订考核指标,建立奖惩办法,落实考核结果。

(四)树立典型。在全体员工中开展执行行为规范的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立身边标杆,树身边典型,发挥先进的模范带动作用。

第四章 环境形象建设

医院环境形象是中医药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展示与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方面。在医院环境形象体系建设中充分彰显中医药文化,有利于体现中医医院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巩固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更好地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有利于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管理文明的有机结合,达到医院内部的和谐统一;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竞争力。医院在环境形象体系建设中,在充分体现医院宗旨、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坚持统筹规划的前提下,还应注重以下原则:

大众化原则:注重通俗易懂,直观简约,学术与科普统一;

实用性原则: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与医院各区域的总体功能相适应;

个性化原则:注意地域特点和民族特点,充分体现医院的个性,切忌简单模仿,千篇一律;

审美性原则:注重大众审美需求,做到艺术与实用的统一。

环境形象体系建设中,应主要从建筑外观、庭院建设、内部装饰、医院标识等方面体现中医药文化特点。

一、建筑外观和庭院建设

医院建筑及其庭院是展现医院文化的重要方面,是医院文化的重要载体。

(一)建筑外观

医院建筑的外观是对自身环境的营造。良好的医院建筑外观,可以使职工产生归属感和领域感,使公众产生信任感和温馨感。

医院建筑的外观应注入中国传统建筑元素,融入地方建筑特色,主要从屋顶、门楼、窗户、梁柱和颜色等方面体现,不宜采用浓郁异域风格。对原有建筑,如建筑物的外檐轮廓无法改变,可以通过门楼、建筑色彩等的改造,以体现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建筑物的色彩,可以结合中国古代建筑习惯,选用红、棕、米、灰、褐色等,但要因地制宜,合理搭配,因需选择,避免生搬硬套。

(二)庭院建设

医院庭院包括医院建筑物周围和被建筑物包围的场地,是医院环境形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注意与医院周边环境的和谐,与医院建筑布局、外观、色彩等因素协调统一。在满足庭院使用功能、美化环境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庭院建设的各种表达方式,着重体现中医药的历史、理念和知识等,营造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表达方式主要有园林小品、主题文化墙、主题雕塑、名医塑像、建筑小品、亭榭、山石、盆景、碑刻、地面文化造型等。

园林绿化尽量采用药用植物,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等条件、有观赏性的中草药,并

配以药物功用等文字说明。

(三)标志性构筑物

标志性构筑物是指不具备、不包含或不提供居住功能的人工建造物,是医院最显著的标志,有条件的可以选择适合的位臵建造标志性构筑物,作为能够使公众留下长久记忆的标志。如在主楼前等庭院的显著位臵设立构筑物,作为彰显医院宗旨、医院特色等的标志。

标志性构筑物应充分体现中医药元素,如体现中医理念或表达医院价值观的抽象艺术雕塑,医史人物或本地历史上有贡献、影响较大的中医药人物的塑像,典型的中医器物或某些中药植物的造型。

二、内部装饰

医院内部装饰的部位主要包括门诊部的大厅、走廊、候诊区、诊室、候药区,住院部的大厅、走廊、病房、医生办公室、护理站、治疗室,办公区域等。通过平面装饰、立体装饰等形式,起到营造氛围、弘扬历史、传播理念、崇尚医德、宣传知识、介绍方法、彰显特色的作用。

营造氛围,主要是营造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可以通过装饰风格、装潢、色彩搭配等来表达。装饰风格应体现中国传统特色;装潢可以通过含有中医药元素的陈设、摆件、字画、图片等体现;色彩搭配应注意与医院总体色调、区域服务功能相协调。在同一区域内的装饰风格、装潢、色彩应和谐。

弘扬历史,主要是弘扬中医药历史或医院发展史。可以通过文化长廊、壁画、雕塑、中医药器具模型等来表达,有条件的可建立开放式的陈列馆或橱窗、展柜。

传播理念,主要是传播“天人合一”、“阴阳平和”、“上工治未病”等中医药学的核心理念以及医院宗旨等。可以通过历史人物和本院名医塑像、院训、主题墙、雕塑、墙饰等形式来表达。

崇尚医德,主要是宣传“大医精诚”、“医乃仁术”等中医传统美德。可以通过古代名医名言警句的书画作品、木刻、石刻、文化墙等形式来表达。

宣传知识和介绍方法,主要是宣传和介绍中医药的基础知识、养生保健方法,以及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方法,常用中药的识别和功效、中药煎煮常识等。可以通过招贴画、橱窗展柜、实物、触摸屏、视频网络来表达。

彰显特色,主要是展示医院特色、科室特色以及专家特长等。可以通过文化长廊、橱窗展柜、触摸屏、视频网络等方式来表达。

根据医院各区域的特点,确定各区域通过装饰所起到的作用,即明确各区域的装饰主题,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一)门诊部

门诊部是医院接触患者时间最早、人数最多、范围最广的地方,是医院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应是医院环境形象体系建设中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最重要场所。

1.门诊大厅。门诊大厅人员流量大、停留时间短,内部装饰应以营造氛围为主,兼顾彰显特色,不宜作过多的知识、方法宣传,不宜过多设臵易引起患者驻足的景饰。门诊大厅中的导诊台,应与大厅的总体风格相协调。

2.门诊走廊。是患者进入诊室的通道,有些医院走廊兼作候诊区,患者在此停留时间较长,内部装饰应以传播理念、宣传知识和介绍方法为主,兼顾营造氛围。传播理念、宣传知识和介绍方法的具体内容应与所在区域的科室特色相结合。

3.候诊区。是患者等候诊疗的场所,内部装饰应以宣传知识和介绍方法、彰显特色为主,兼顾传播理念。宣传知识和介绍方法的具体内容,应与区域所在科室的特色相结合,应根据区域所在科室涉及主要病种的变化而及时调整。

4.门诊诊室。是医生为患者进行诊疗的场所,医患直接接触,内部装饰应以营造氛围

和崇尚医德为主。根据诊室的特点,内部装饰的总体格调应体现典雅书卷气息,诊桌、诊椅、诊柜等应注重融入中医药元素,不宜装饰过多而转移医生患者的注意力,不宜张挂纷乱的锦旗。

5.中药候药区。是患者诊疗结束后等候取药的场所,内部装饰应以介绍方法和宣传知识为主,兼顾营造氛围。介绍方法的内容应以中药饮片煎煮、服用方法为主,宣传知识的内容应以常用中药的药性、功用、主治、药品真伪鉴别等为主,营造氛围应注重采用常用或名贵中药的标本、煎煮中药的器具等。

(二)住院部

住院部是患者在一段时间内集中接受诊疗并休养、在医院内停留时间最长的场所,是照顾和探视患者的亲友往来频繁的地方。

1.住院大厅。是住院患者以及照顾、探视者经常出入的通道,部分医院还兼有休闲、休息的功能,内部装饰应以营造氛围和传播理念为主。兼具休闲、休息功能的,可以设臵药吧等具有中医药特点的服务,可以摆放具有药用功能的鲜花或常绿植物。

2.住院部走廊。是患者及照顾、探视者经常驻足的地方,内部装饰应以宣传知识和介绍方法、彰显特色为主,兼顾传播理念、营造氛围。宣传知识和介绍方法、彰显特色的具体内容,应与所在区域的科室特色相结合。

3.住院病房。是患者治疗康复、休息生活的场所,内部装饰应以营造氛围为主,但不宜过多,可以点缀一些以中医药为主题的书画、实物等。

4.医生办公室和护理站。是医护人员的办公场所,内部装饰应以崇尚医德、传播理念为主。

5.治疗室。是患者接受治疗、停留时间较长的地方,内部装饰应以宣传知识和介绍方法、彰显特色为主,兼顾传播理念。

(三)办公区域

医院的办公区域主要面向内部员工,内部装饰应以崇尚医德、传播理念、弘扬历史(医院发展史)为主。装饰范围应包括楼道、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等。

三、医院标识

医院标识主要包括院徽、标准院名、标准色系三个基础要素及其在指示标牌、办公用品、宣传用品等方面的应用。

医院标识具有整合医院精神、规范行为文化、突出视觉个性、增强公众印象的作用,是医院环境形象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

院徽,是医院标识中最重要的基础要素。内容上应构思深刻,充分反映医院核心价值。形式上应注重体现中医药元素,力求构图简洁、形式典雅、色彩庄重、特色明显。

标准院名,是医院标识中最直观的基础要素。医院名称应使用按规定经有关部门核准的名称,汉字使用规范,字体端庄易识别,不宜采用草书等字体。配用拼音字母、外文字母应规范。地处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医医院应配用当地少数民族文字。

标准色系,是保持医院环境形象整洁美观的基础要素。标准色系要有主辅之分,但数量不宜过多;色彩要注重体现中医药行业特色,并注意对识别和人们心理的影响。院徽、标准院名、标准色系要协调,实现视觉一体化。

论英语为中医药文化传播服务 篇3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 英语 文化传播

一、前言

语言是人类伟大的文明成果,它承载着文化和信息。而文化是一个民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的总和,包括历史、地理、语言、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社会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语言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基础,反映特定的文化特征。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是全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在其形成过程中,中医药文化吸取了天文、地理、哲学和文学等诸多思想,融汇了佛学、道学、儒学等各家学说的精华。

二、中医药文化的现状

中医中药在中国这一片古老的大地上经过几千年的应用。在西医未传入中国之前,我们的祖祖辈辈都用中医中药来治疗疾病,无数的病例证实了中国的中医中药是有效可行的。在治病、防病或养生方面,都是有优势的。但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西医强势入侵,中医存废论一直以来从未停止过。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医学得到国家的政策扶持并迅速发展,形成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并存的局面。随着西方自然科学和哲学的进入,现代科技手段的发明,西方医学对中医学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面对挑战,中医药学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一路以来,中医中药在各界舆论的夹缝中生存。中医中药一直顶着被指责为不科学的压力。2003年以来,中医药管理局就中医药“申遗”工作列为专项进行研究,并成立了“申遗”委员会,酝酿中医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006年,国家颁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传统医药作为第九大类共9个项目列入名录。2011年2月,在全国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会议上,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指出未来十年是实现中医药全面走向国际、在世界范围获得丰富与发展的关键时期。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时表示要促进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药在海外发展,推动更多中国生产的医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由此可见,得到了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中医药走出去的步伐在加大。

中医的危机从根本上讲就是文化的危机。中医的命运是中国传统文化命运的一个重要缩影。中国传统文化要发扬和推进,中医药是绝对不能废除的,相反还应大力传播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于发展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而语言则是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关键手段。因此,迈出发展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脚步,用语言传播文化,达到交流的目的,发展和加强中医药英语是关键。

三、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对策

然而,加强中医药英语,促进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有很多困难,主要表现在:

第一,中医药翻译人才匮乏。理想的中医药翻译人才应该是既精通汉语包括医古文和英语,又精通中医和西医的全能人才。然而目前从事中医翻译的专家学者要不就是英语专业,自学的医学知识;要不就是医学专业,有一定英语功底。显然都不能满足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建设一批中医药翻译队伍是很紧迫的。可以鼓励中医药院校的英语教师利用自身的英语基础,培养对中医药的兴趣爱好,加强自身的继续教育,有目的地进修医学相关课程,或参加各种医学相关会议与讲座,增长见识和医学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也可以通过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来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为英语专业学生开设医学相关课程,鼓励英语专业的学生辅修医学,或者提倡英语专业学生报考医学研究生,积极为我国的中医药翻译事业贡献力量。

第二,中医药英语缺乏统一的标准。例如翻译中医著作时,往往会找不到对应的词汇,中医的概念如“阴、阳”,“虚、实”等,如果仅仅依据字面意义进行简单翻译,无人能懂,因此必须做深层次的阐释。中医药要走向世界,就必须靠用英语合理翻译来把中医的内涵介绍给世界。英语是中医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要积极利用语言解释和传播文化的功能。

第三,中医药自身理论有待改进和发展。中医药就研究的对象和目的而言,应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然而,在中医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它提出的抽象概念和理论极具人文色彩。我们应该加强中医药理论建设,克服不足,改进思维模式,走中医现代化道路,让人们从根本上接受中医。

第四,中医药英语教学很薄弱。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而国内中医药英语教学还处于摸索和起步阶段。课程设置不全,教学研究质量偏低,中医药英语方面的教师缺乏,学生对中医药英语重要性认识不足。这都需要在国内的中医药高校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加强教育力量,使学生和教师都能重视中医药英语,齐心协力改革现状。

四、结语

因此,中医药文化的传播除了自身理论的加强、政策的鼓励与扶持以外,还需要加强中医药英语语言和人才的建设,只有这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中医药文化才能得以发扬光大,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中医药,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参考文献】

[1] 陈德凤. 医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思路研究[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3).

[2] 陈媛,姚洪武.中医药对外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

[3] 李璐娜. 医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J]. 科技信息, 2008(6).

中医文化传播 篇4

关键词:中医国翠,中医文化,处处有形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集中体现了传统的科学文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发展中医药事业, 必须弘扬中医药文化。中医医院作为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 发展和传播的重要场所, 只有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 形成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风格与内涵, 才能有利于巩固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 提高竞争力。

我院是以中医为特色的三级甲等医院, 作为武汉市唯一的中医医院, 从建院到今经历了60多年的历程。从仅靠两只手和一个脉诊, 医生凭借着望、闻、问、切的经验和传统手法进行看病到如今拥有数千万医疗设备, 应用现代技术和传统相结合的方式, 拥有内、外、骨、妇、儿、中风、脑病科等科室的中医综合医院, 床位由200多张增至600多张。医院的就医环境不断改善。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医, 弘扬中医文化, 提升医院更显中医特色, 体现中医优势, 我院在门诊、病房等场所营造了全方位的中医文化教育氛围, 使患者始终处于浓郁的中医文化教育氛围之中。

走进医院门诊大厅, 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3幅巨幅名医画像醒目地挂满一墙面。每幅画的下面标注着名人的简介。让病人一进医院就感受医圣气息。由中药名命名的“银杏”楼 (主大楼) , “远志”楼 (办公楼) , “南星”楼 (医技) , 3栋大楼被“莲芯”桥相连与一体。

来到聚集了本市最有名望的中医名流人物-“名医堂”。走廊里悬挂了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多块大名鼎鼎的古代中医名人和《本草纲目目录》。一间间古典优雅的应诊单间, 古香古色的装饰环境更让人感到了来到这里就如进入中医世家。各地许多慕名而来因西医无法解决的疑难杂症, 来到这里将会绝处逢生得到治愈。

再看“银杏”楼 (主大楼) , 每层电梯过道悬挂了《中医四季养生典方》;《传统中医疗法介绍》如针灸、拨罐、推拿等传统手法及适应病种;《金元四大家-中医四个学派》介绍刘完素、张以正、李杲、朱震亨四大学派名人。人们在侯梯间隙也能感受中医文化。病区走廊有许多药典名故, 保健知识等多种内容的宣传画。整栋大楼充满着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充分展示了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让患者在就医同时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熏陶, 了解中医药发展历史, 认识中医药的特色优势, 并享受中医药治疗, 中医美容, 中医治未病和中医保健服务。

医院建立了中医药传统文化教育展室-金匮坊。通过文字、实物、照片等形式展现了医院历代名医名药专家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学术成就, 精神传承的历史过程, 弘扬中医药历史和我院发展历程。帮助中医人树立“大中医”的意识, 提高中医素质和中医能力。在“金匮坊”里, 关于医院中医发展历史的介绍细致而全面, 自建医院以来取得的科技成果成列其中。图文并茂地集中展示了医院中医药传统文化及其特色优势。六七十年代中医人手写的病历字体俨然打印一般, 有许多早期医院中医人野外采药, 下乡巡回医疗的照片, 使中医人意气风发, 送医送药下乡的昂扬气息扑面而来, 集中体现了传统的科学文化、人文文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每年的来医院新职工教育也会安排在这里进行, 以提高新职工的中医药文化素养。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医院建立了中草药样品室, 在那里我们可以见到各类名贵的中草药, 标本瓶中展示了各类名贵的中草药真假, 冬虫夏草, 灵芝, 柴胡、黄连、大黄等为人熟知的草药也从药房被搬到现场。让人们可以更直观地认识中草药, 了解中草药的功能和作用, 也学会对中药材的真假鉴别。

中药炮制再现中医文化的体现, 医院有着相当规模的药学基地, 在那里传统的中药手工炮制已被现代炮制设备取代。全自动中药提取罐、中药灌装机和中药煎药机, 能将原生的中药材炮制成汤剂, 丸剂, 膏剂。人们不再需要每天抱着药罐守着炉灶煎药。煎药自动化让人们喝中药象喝牛奶一样方便。小包装中药饮片, 是中药炮制的创新, 减少了外界环境对药物的污染, 有利于药物的存放, 使中药计量更精更准。最具中医特色的冬病夏治敷料, 冬令进补膏方的提制, 让人们感受中药制剂的科学发展更贴近生活, 更具人性化, 充分体现中医国翠, 中医文化与科技发展融为一体。

中医药文化建设, 以中医人文关怀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医院经常组织专家教授, 走进社区, 企业, 学校, 农村, 大力开展中医预防常见病, 多发病和重大疾病的科普教育。周末以病友会为载体, 通过发布信息通知, 把住院病人和门诊病人组织起来, 相继成立了糖尿病病友会, 眼科病病友会, 风湿病病友会, 股骨头坏死病友会。主要是宣传和介绍中医药的基础知识、养生保健方法, 以及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方法, 常用中药的识别和功效、中药煎煮常识和我院特色治疗方法。传授防止疾病发展, 传授养护知识, 引导患者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 鼓励病友互相交流及沟通,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中医文化知识贴近百姓, 融入百姓生活。

中医文化详解 篇5

3月3日,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将在北京开幕,接下来是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为中医做了啥“代言”?从本期开始,我们邀请部分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说说他们的中医提案。

中医文化的生活就是养生

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之际,总书记在贺信中强调:“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与国医大师座谈时明确提出:“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重要的生态资源。挖掘利用好中医药资源,具有重大现实和长远意义。” 健康是一个大的系统,它不纯粹指机体的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道德健康、行为健康等。健康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人的内心,包括心理、心态、心灵、心智。内心决定行为,而行为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度占到60%。

行为方式是受内心思维方式决定的,人的思维方式、理念观念都属于文化的范畴。中医文化里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生命哲理,倡导将人放入自然系统中考量,饮食、运动是人为,也是自然,更是人的生活本身。中医文化主张凝练内气,形神俱养,发明了诸如吐纳打坐、导引练气、太极拳等“运动方式”(或称之为“生活方式”),可以通过调节自身能量平衡以利于身体有序化,从而避免慢病发生。所以说,中医文化的生活就是养生。

文化入髓更基础也更困难 基于上述几点,笔者建议:

1.将中医文化融入所有政策,使中医文化成为多部门参与和协调的国家战略行为。相比较而言,国内对中医药医疗技术比较重视,但对中医文化的“软实力”却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实际上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后者既是前者进入人心的润滑剂,也是前者深入人心的固化剂,理应受到重视。

2.将中医文化纳入“健康中国”的顶层设计中,助推和谐医疗、和谐社会。中医文化中原本就有关于医患关系的引导教育,一方面以“大医精诚”教育医者恪守医德,另一方面以“治未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扶正祛邪”等理念引导患者将健康后果的责任归于自身。

3.将中医文化纳入“健康中国”中医药硬实力发展,助推塑立行业精神。比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五大理念的具体落实中,“创新发展”可以鼓励互联网、物联网、智能科技等新技术与传统中医服务“简、便、廉、验”的本质结合,快捷抵达终端,服务民众;“绿色发展”可以鼓励使用中草药(去工业化),因为植物药炮制、使用有环境友好的优势,而且植物药种植还有一定促进环境改善的作用;“共享发展”则可以大力发展中医文化旅游养生项目,在顺应气候变化、个体身心健康条件的前提下,能动性地选择适宜自身健康的自然生态环境,共享健康资源等。

4.将中医文化纳入“健康中国”的社区建设、个体生活方式建设,助推个体健康。伴随着“治未病”国家战略、《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的推进及落实,基层和社区将存在常态中医文化宣教,其中应以中医文化的普世内核、卫生观念、健康理念等内容,倡导养生文化、养老寿亲文化,充分发挥中医文化宣教的功能;充分发挥中医文化能为个体生活设计衣、食、住、行的具体健康路径的能力,整合中医文化的生命哲理、长寿之乡的生活智慧,使健康生活方式深入人心。

5.将中医文化纳入“健康中国”相关国家级科研规划,深入研究中医文化的价值。中医文化既是传统的,又是当代的、未来的;既有很强的国家、民族辨识度,又有极大的普世价值。伴随着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中医药科技侧的知晓度、认可度提升很多,但对中医文化侧、人文侧的内容却认识不足。笔者认为,“健康中国”国家级科研规划中应该深入研究中医文化的价值,如健康促进、健康公平研究,促进社会健康、道德健康、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的研究,中医文化展现形式、传播语言、适宜媒介的研究,中医文化海外交流、传播研究等。

总之,将中医文化纳入“健康中国”需要重点考虑。因为社会、道德、心理的健康和健康公平,比健康促进的“一招一式”要基础得多,也困难得多。

关于中医 有话想对“两会”说

2016年全国两会即将启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汇聚北京,将在10余天时间内共话改革发展,共商国是。

近段时间,中医界喜事连连。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考察江中药谷发表重要讲话;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医药法(草案)》并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等重要文件;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讨论中医药,印发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这么多利好消息、有利因素和条件是前所未有的,中医药事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将是中医药大发展、大繁荣的一年。前景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无论您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医药从业者,还是热心于中医的圈外人士,我们都期待听到您的建议和意见。如果您有想咨询的问题,我们将会梳理后把“您的话儿”捎给代表委员,让权威人士为您解答。

突出中医药发展规律

中医药立法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日益进步,西医的精细化手段发展日趋繁茂,但依然难以应对各类疾病的不断演化。当代中医药的式微在很大程度上受西医西药发展思维方式的影响,另一方面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的独特性与现代社会发展理念相冲突也不无关系。

西医西药是以人体解剖科学等形态学和生理、生化指标为基础的现代唯物科学,而中医药学则主要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如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早在1913年,毛泽东就在《讲堂录》笔记中写道:“医道中西,各有所长。中言气脉,西言实验。然言气脉者,理太微妙,常人难识,故常失之虚。言实验者,求专质而气则离矣,故常失其本,则二者又各有所偏矣。”《中医药法(草案)》中第三章第二十一、二十二条分别有述:鼓励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传统中成药;支持以中药制剂为基础研制中药新药。这两条的出发点是积极进步的,却少了研究和遵从中药用药原理与特性的限定,容易引导以西药研制思维来开发中药。

在中医传承与人才培养过程中,传统的师徒传承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但也有其局限性。历史上中医师带徒有技术传承、光大门派之意,但徒弟学成出师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这与当代经济社会的效率为重理念有着很大的冲突。政府在中医人才培养上不仅应鼓励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更应采取适当措施激励传承活动。如中药传统炮制技术和工艺是中药发挥作用的关键,但其处于相对不显著地位,诸如此类的现象都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传承 三大模式都值得肯定

传承是中医药学术进步的前提。因此,中医药学传承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核心工程。如何抓好中医学的传承?首先需要厘清传承的内涵与外延。

中医药学传承的内涵主要是:医德、医理、医术。

医德的传承,主要是以老带新传承体现“大医精诚”的医德,坚定中医药学的文化自信。通过传承,使中医人坚持“生命至贵,病人至上”的服务理念,做到以“诚”执业、以“净”执业、以“严”执业、以“精”执业,树立“普救含灵”的医风。

医理的传承,主要是以老带新传承“勤求博采”的治学方式,坚定中医药学的理论自信。通过传承,使中医人坚持“精研经典,博极医源”的治学原则,做到“上通灵素,下悉百家”,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中医药学的理论。

医术的传承,主要是以老带新传承“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中医思维方式,坚定中医药学的方法自信。通过传承,使中医人坚持“燮理阴阳、调之使平”,采用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进行临床医疗保健,也就是如何从病征认知病证的本质、如何掌握病情缓急和病机变化而立法组方、如何方证对应而运用或化裁经方、如何临证用药、施术等具体方法。

中医药学传承的外延可以有:志向、言行、文化。

志向的传承,主要是以老带新传承“为国为民”的思想,坚定职业自信。通过传承,培养学术继承人的大视野、大胸襟。

言行的传承,主要是以老带新传承“诚信谦恭”的大医风范,坚定道德自信。通过传承,使中医人坚持“言和身正”的律己原则,培养学术继承人的正确言行。

文化的传承,主要是以老带新传承“博通古今”的兴致,坚定文化自信。通过传承,使中医人坚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兴趣与志向,涉猎儒、释、道各家之言,通识书法、镌刻、音律、民俗等多种传统文化元素,做到以医通文、以文育医。

根据中医成才规律,有效的中医传承的最佳方式是名老中医口传心授的传承。历史及近现代、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的中医学传承模式主要有三:一是传统家传与拜师模式;二是现代师承教育模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经在全国主导了五批师承教育,此外还包括北京中医药大学及各院校的岐黄班、卓越班、“三强”班等);三是研究型师承模式(包括第一、二、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模式及老中医药专家工作室等)。

笔者结合自身师承、带教经历以及长期的观察与实践,认为近年来创造的“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是传承的不二法门,上述三种模式都值得肯定,既不可、也没必要统一师承模式。根据当今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有必要重申并建议采用下列路径与方法传承中医药学。

一是正本清源式传承:通过古籍整理、事迹搜集、理论研究,廓清中医药学术的概念与内涵,包括生命理论、正邪观念、疾病认知、求衡思想、医德修养、医学理念、医疗行为、方药技术、养生方式、膳食宜忌等,从中医通史、中医通典、中药通考三个角度立项,以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为首,联合各大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社会力量开展专业、专题研究,正本清源,使中医药学传承有所遵循。

二是师承授受式传承:通过多种模式开展师承教育,着重于中医看病的六大程序,即一方面重视辨证元素的提取,另一方面重视传承辨证施治的程序:从四诊审证、审证求因、求因明机到明机立法、立法组方、组方用药,然后再确认、继承、研究当代每一位名老中医在哪一道程序中确有自己独到、有用、有效的见解和技术,使中医药学传承适用临床、重在临床、指导临床。

三是文化科普式传承:通过博物馆、陈列室、工作室、巡讲团、大讲堂以及电视、网络等平台,组织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第二轮活动“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提升工程”,使中医药学传承通过文化科普的方式进一步走进家庭、走进农村、走进基层、走上“一带一路”,走向世界。

提升中医文化建设别“瞎点兵”

提升中医文化建设的实效性,应成为各级各类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如何进一步凸显中医文化建设的成果,提升实效性,增强中医文化建设的现场感,增加受众的感受度,营造浓郁的中医健康文化环境呢?笔者认为,除了必要的场景布置外,应该从历史与今天的联系、理念与项目结合以及体悟和实用的融合“三项对策”上再下工夫。

追溯历史,形成共鸣

中医历史浩渺,文献如潮,经过了时间的考验并流传至今。如何把历史和今天的中医服务建立一根有血有肉的红线,把今天的适宜技术与先辈的经验总结形成和声共鸣,需要梳理。各地中医院的中医药发展陈列馆是一种区域性的中医历史展示,从中不但可以看出中医院主流业务的源流脉络,还可以看出该院名老中医的学术传承。

此外,更有将针灸科列为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传人的方式宣示深受群众欢迎的独门特技在业界难以被替代的权威性。追昔抚今,虔诚梳理出的和声共鸣不仅是提升中医文化建设实效性的有效之举,更是中医对快节奏生活中人们的一种安慰。

中医服务,理念先导

中医的服务理念和我们经常强调的医学人文观很接近,文化气息浓重,所以突出宣传中医理念最好的办法是把理念和服务项目结合起来,起到“以文教化”的目的。把体现中医理念的经典妙语布置在走廊、诊室,与服务项目空间距离最近,既是对病人的渗透性宣传,也是对医务人员的警示和提醒。没有医务人员的参与,中医理念缺少展现的机会;没有具体服务项目的支撑,中医理念就成了空洞的说教。所以,真正把理念和服务项目联系起来的是在诊疗过程中的中医人,中医人就是中医理念的诠释者和实践者。文化作为“一群人的存在方式的集中描述”,中医人要主动展现、善于展现。当然这还不在于有“可看性”,而是释放一种特殊场景中的感受。中医馆不仅装修上要古色古香,还得有相关的影像、书籍、实物,更需要热爱中医、以中医为骄傲的人。

中医体悟,融合技术

中医文化既有教行迁善之妙,又具融于具体物质之实。各地的中医针推科有许多已被列为地方甚至国家级重点学科,其多数技术都可以看、可以试。如各地膏方节、冬病夏治活动的广泛举办,中医体质辨识,送香囊、解暑汤,在院内种植本地中药等,都能增加群众体验感悟中医药魅力的机会。其实这方面的开发余地还很大,如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和演示,免费的社区中医药讲座,中药辨识咨询。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要帮助人们尤其是青年学生认识中医,教会他们实用的中医技术,这是扩大中医药文化影响力的实招。要把中医文化建设的阵地从中医科延伸至院内的其他科室,从中医院扩大到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并扩散到社区。当然,还得在直面的推广和感受基础上,借助互联网技术,将中医文化渗透和引导渠道变为“线下”、“线上”齐头并进。(李水根整理)

养育,独特的中医文化 篇6

中医顺应自然 西医征服“来犯”

中国文化以中原(河南、山东)地区为发祥地。该地区物产丰富,在原始生产力低下的古代,造就“靠天吃饭”的农耕文化。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只有顺应天时,劳作合拍于天时,才可以生存、繁衍。天地养育、顺应自然成了中华先民的生存智慧,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影响的中国医学“养生”成为主要的生命救助办法。

大部分西方国家呢,生活在北寒带地区,每年10月到第二年5月都是冰天雪地,不具备庄稼农作物生长条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不是该地区的生存之道。这些国家通常要靠与外界物质交换或者掠夺外民族、外部落的生活资料来生存,蕴育出“征服”的文化。受西方文化影响的西方医学内科以“杀毒”“灭菌”为主要思想,外科更以“切除”“移植”为重要手段。

老人要“扶助" 小孩要"提携"

中医立足于生命颐养,首先是扶老携幼,凡事重视始点与终点,这来自于《易经》中“慎以始终”的教诲。

对待衰老的生命,因为其虚衰,需要扶持,不在于治病。好比心衰又有肺部感染的咳嗽病人,如果接受抗感染输液,心脏反而不堪重负,将衰竭而亡;如若以中医温阳利水、化痰止咳,扶助其阳气,就可以求生。再如对虚弱的癌症病人,如果一味杀灭癌细胞,杀伐同时将伤及人体本身,身体虚弱到不堪承受杀毒负担时,结果就是同归于尽。还不如选择带瘤生存,相安无事。

对待幼小的生命,因其还在成长,需要提携,应以良好的饮食和锻炼来鼓舞阳气,激发自身的生长。而现在的小孩却动辄吃药打针,反复接受消炎输液治疗,好比还没来得及长大的秧苗,频繁受到风雨打击,待到成人,体内毒素已经埋下后患,造成间质性肾炎,引起肾衰的大有人在。

养血不是输血 养生需要时间

农耕文化注重的是凡事有自身规律和过程,庄稼生长顺应大自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中医立足于生命颐养,也需要“生、长、化、收、藏”的时间过程。“养”,就是一个顺势而为的过程,所以养生不会一蹴而就。

比如说养气血,见效需要一段时间,这不同与西方医学的输血,因为前者需要机体自身气血的再生、再造;养激素,也不同与西方医学的外源性激素补充,而需要促进自身垂体分泌功能的做功;养颜驻容,不是简单的外涂化妆品,而需要自身容光焕发……

人的自身机体能力决定了生命质量,一切一切都是自身功能生命力的体现。中医信奉的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农耕文化的思维方式决定了养育主题,也决定了养育需要时间。所以,养生效果的“快慢”,取决于自身机体状况,体质好自然反应快,体质弱自然反应慢。

中西方形成了“养育”与“杀灭”不同的生命救治思路。中国文化注重大自然是人类的,也是细菌的、病毒的、癌细胞的,谁也杀不绝谁。一味杀菌也会导致细菌、病毒与时俱进,造就超级病毒、超级细菌。所以,我强敌弱、带菌生存、带瘤生存、带癌生存,是生命存活的最大前提。这就是以人为本,以生立意的中国医学文化。

中医文化传播 篇7

一、在学术文化建设中传承仲景文化

面对中医经典教育在中医药院校需要进一步强化的趋势, 学校立足于中原经济、社会、文化环境, 于2010年9月, 在多方论证的基础上实施了“仲景实验班”工程, 开办以继承仲景学术思想为主的中医传承型人才实验班, 以中医核心课程为主线, 突出传统、突出经典, 加强临床实践, 强化经典背诵, 探索一条弘扬“仲景之光”的办学之路。这一试点的辐射带动作用, 正在培养出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及扎实的中医理论功底、具有坚定的中医职业信仰和中医诊病的思维方式、具有熟练运用中医传统方法诊疗各科疾病及疑难杂症的能力、具有对仲景学说有系统的学习和研究的中医专门人才。为继承和发扬医圣张仲景的思想, 传承仲景文化, 营造特色鲜明的高品位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成立有仲景学术研究所, 在《中医学报》开辟了《仲景文化》专栏。2010年4月至5月, 学校举办了“首届大学生仲景文化节暨第九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在仲景文化节开幕式上, 千名师生齐诵《〈伤寒杂病论〉序》, 在大学生中掀起了诵读经典的热潮。艺术节期间, 学校聘请中医中药大家和文化名人开展学术专题讲座20场, 举办中医经典、歌唱比赛等竞赛活动10多项, 参加人数2万余人次。通过这些活动, 加深了大学生们对医圣张仲景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 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中医经典的兴趣。在教师的学术活动方面, 学校坚持海纳百川、博采众长, 大力弘扬学术民主、学术自由与学术创新, 摒弃学术腐败, 创新和发展了学术文化。此外, 学校还举办了“河南中医学院第一届仲景学术文化节”, 以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仲景学术思想, 推动和促进仲景学术思想的研究工作, 提升学校仲景学术研究在全国的影响力。

二、在文艺产品开发中彰显传统文化

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近年来, 学校充分利用50多年办学历史的优势, 积极开发中医药文化艺术产品, 宣传和弘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 探索文化育人的新途径。为宣传和弘扬首届“国医大师”、全国名老中医、原院长李振华教授所代表的老一辈中医专家的优良品质, 学习和继承他们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医德医术和视病人如亲人、精究方术博极医源的精神, 启迪后人, 教育后学, 学校自筹资金于2010年8月与有关部门联合拍摄了电影《精诚大医》, 以李振华和众多中医泰斗的生活经历为素材, 以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为底蕴, 精心刻画了一代国医大师的艺术形象, 被业内人士誉为影坛上极为少见的中医大片。2011年3月, 《精诚大医》一举夺得第16届美国洛杉矶国际家庭电影节“最佳启蒙电影奖”和“组委会鼓舞奖”。此外, 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河南中医1958》目前正在紧张的拍摄中。该片记录了我国中医师承教育向院校教育转型时期, 老一代河南中医学院人在建校初期极其困难、极其艰苦的条件下, 边学习医学知识、边建设学校的艰难历程。电视片真实地记录了从学校这些奠基人当中走出的一批德艺双馨、人民爱戴、饮誉省内外的全国名老中医, 他们中至今还有许多人依然默默无闻地在省内外各地为百姓解除病痛。观看电影《精诚大医》和电视文献纪录片《河南中医1958》将成为学校新生入校教育的必修课。

三、在环境文化建设中突出中医文化

在环境文化建设中, 学校通过设计和建设幽雅别致的校园人文景观, 营造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矗立在老校区的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等医药大家的雕像、长达50米的中医药文化碑廊和历代名医名言, 塑造了深厚、广阔、灵慧的精神空间。在新校区文化建设中, 通过中医特色校园文化工程整体设计, 与新校区各项建筑工程浑然一体、交相辉映。赋予天一湖文化内涵, 点缀山石、花木, 建设水文化景观, 以彰显校园的灵性美;中轴线南北两侧分别树立了张仲景、李时珍等中医药名家塑像, 在北大门内建设了“中药百草园”, 在教学大楼走廊悬挂了历代名医的画像, 在教室和学生活动中心张贴学校退休教职工为学生书写的以中医经典和格言警句为题材的大幅字画等, 使学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浓厚气息。在学生宿舍和食堂墙壁上悬挂了大批人物画、山水画、油墨画, 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启迪学生的心智, 成为学生增长见识、优化人格的源头活水, 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此外, 学校还计划通过建设河南中医药文化博物馆、中草药植物园等工作, 使学校成为人们了解河南中医药文化的窗口。

四、在精神文化建设中体现先进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 体现着学校的办学宗旨、培养目标, 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等方面。多年来, 学校在精神文化建设中, 秉承“厚德博学、承古拓新”的校训, 努力打造诚信自强的育人品牌, 坚持“立德铸魂、培养德术兼备的中医药人才”的办学理念, 形成了优良的校风。发挥国医大师、教学名师等的示范作用, 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和学术道德教育, 积极建设优良的教风, 以人为本, 铸造了爱与责任相统一的新时代师魂。同时, 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 强化教育引导, 增进师生共识, 创新方式方法, 建立健全制度保障,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 涌现出了以“全国道德模范”“河南省十大道德楷模”王一硕和“全国大学生三好学生标兵”“中国大学生十大自强之星标兵”白云苹为代表的优秀大学生先进群体, 在全省乃至全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广大青少年的积极效仿, 大学生追求理想、崇尚科学、艰苦奋斗、诚信自强、团结互助蔚然成风。继王一硕、白云苹等大学生先进群体之后, 在学校学生中又涌现出到四川灾区做抗震救灾志愿者、荣获河南省五四青年奖章的邱永华, 勇斗拦路抢劫歹徒的陈子涵, 智擒拐卖儿童犯罪分子的李萍, 带着弟弟上大学的张瑞娟, 在禽流感、手足口病流行期勇挑重担、主动请缨到隔离门诊工作的贫困县志愿者郑五洲, “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苏国磊、白丽萍、白丽娟等一批新的优秀大学生先进典型。2011年5月, 双胞胎姐妹白亚平、白亚娟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 并获得由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提供的“中国大学生新东方自强奖学金”。

中医文化传播 篇8

1 中医药学根植于传统文化, 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和个性

200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第一章总则中指出:“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医药学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 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知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 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中医学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母体发生、发展起来的, 融合了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 参与和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性, 并成为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医学在基本理论、认知方法、医药实践、医学伦理等诸多方面形成了鲜明的个性和文化特征。如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重

层, 并且这种合作也是在不平等、不协调的氛围中进行的。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里, 大学的教育学院和中小学的合作是全方位、多层次的。一方面, 要打破大学教育学院与中小学两种不同教育机构互不相通的教师教育模式, 两者要以教师培养与培训为结合点加强合作。另一方面, 大学教育学院的教师要深入到中小学实践中, 同时也要为中小学教师走进大学提供机会, 通过讲座等方式请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将丰富的实践信息带入大学, 使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

4.4教师教育改革应与中小学教育改革同步进行

中小学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 而且是教师成长和专业化发展的基地。长期以来, 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式改革。这种改革往往不能触及中小学发展需要, 不能有效解决中小学发展中的问题, 也不能调动中小学师生参与、支持的热情。而没有教师参与的教育改革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因此, 在教师教育改革中, 应深入实地考察中小学发展面临的困境, 使改革措施发挥实效。

视整体、恒动和天人相应的生命观;要求医生“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 中傍人事”的自然—社会—形神医学模式;在儒家思想影响下诞生的大医精诚和医者仁术伦理规范;以中和思想认知生命活动, 以中和思想指导临床诊治的思维模式;依赖经验传承、个体感悟的学术思想;以追求实效为目标, 务实与求旧并存的治学理念等。这些与现代医学迥异的文化特征就是中医的内在精神与思想基础。

2 中医药文化认同在中医教育中的重要性

如果一位中医对中医药文化没有深刻理解, 不能在内心认同并归属这个文化体系, 那么他就不可能成为一名真正的中医。中医药文化认同感的建立是学习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根基和前提。

中医人才培养过去以师承学习为主, 自学为辅, 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中医的继承和发展, 但因学习时间相对较长而能更深刻地受到中医药文化的熏陶。现代院校培养模式以批量生产的方式培养了大量各种层次的中医人才, 但由于种种

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作为一种新的教师培养模式, 既不是职前师范教育的组成部分, 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在职进修, 而是一种全新的教师培养和成长模式。其在促进教师专业化方面的一些成就, 拓宽了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视野。在借鉴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成功经验的同时, 应结合我国教师教育的实际情况, 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教情、学情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谷峥霖, 傅淳.美国教师教育的新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2011 (1) :51-54.

[2]苏智欣.美国教师教育改革中的思想争论[C]//国际教育纵横———中国比较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3]田宝军, 王德林.美国专业发展学校的教师培训模式述评[J].教育纵横谈, 2002 (10) :58-61.

[4]亨利·西斯克.工业管理与组织[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5]张塔娜.我国学者对美国专业发展学校的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 2005 (11) :70-75.蒉

原因, 中医人才在数量与质量上很难对等。特别是近年来, 受就业不景气、远期经济收益相对较低、大众认同感不强等社会因素的影响, 许多中医师对自己从事的中医事业没有足够信心, 事业感、成就感不强, 对中医的实际疗效无客观正确的认识, 有些人甚至摒弃中医而完全西医化, 严重影响了中医职业价值的自我实现, 使真正的中医人才呈现萎缩的现实。

要改变这一严峻的现实, 就得从中医教育着手, 并且必须从中医药文化认同感的建立开始, 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

3 中医教育中实现中医药文化认同的举措

3.1 开展针对性入学教育, 感受中医药文化氛围

新生入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不同的教学模式, 确立学习目标和成长目标。我国的基础教育以西方现代教育体制为主, 在这种体制下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不能适应中医学习的需要, 而且学生在学习中医之前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缺乏系统性, 对中医药文化更是知之甚少。因此, 中医院校的入学教育应以中医药文化价值观、认知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这三大核心为主线, 向新生讲述中医药科学文化知识体系的本质特征, 以及中医药学理论和临床的特色与优势[1], 使其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魅力。除参观医史、校史馆、图书馆外, 可带领学生进入各实验室、附属医院各科室, 了解中医诊疗疾病的过程和特色, 中药饮片和主要剂型的生产工艺及流程, 并可由学生会组织欢迎新生的中医药文化主题晚会, 组织观赏专题影视剧, 在开学典礼上诵读医学生誓词和大医精诚等, 让新生近距离地感受中医药文化, 让浓厚的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其专业认同感。

3.2 进行课程改革, 加强学生对中医经典和传统文化的学习

医学院校课程及课程文化的主旨内涵应深刻体现医学的精神文化, 并指向医学本质——不仅是作为智力上的科学, 而且是有着深刻而明显人文印记的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2]。中医学发轫于中国传统文化, 无论是基本理论、思维方法还是诊疗的行为模式, 无不与传统文化同源。中医药学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 受易、道、儒、释、文、史、哲等不同文化体系的渗透与滋养, 形成了中医药学文化鲜明的特征。中医院校在开设课程时, 应考虑传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一方面加强经典学习, 增加中医相关经典课程的课时, 举办经典诵读活动和学术讨论, 并严格考核制度;另一方面, 在公共课程中加入传统文化课程, 如易经、儒学、古汉语文学、史学等科目。在强化医学经典的基础上, 教师应教会学生以唯物主义史观学习《易经》, 使学生所学知识与文、史、哲、逻辑学融合, 从而提高学生的“悟性”与思考思辨能力[3]。通过课程改革使学生在学习中医药学知识的同时, 学习传统文化, 并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理解中医的基本理论, 建立中医药学特有的思维模式和医疗行为模式, 具备中医的精神气质和个性特征, 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医人。

3.3 改革教学实践, 认识中医药文化认同的现实意义

中医学和现代医学一样也是实践科学, 学生必须经过长时间严格而规范的实践训练才能适应临床工作。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核心的中国传统医药文化以《黄帝内经》为其代表著作, 以家庭为其主要的诊疗空间和护理手段, 以师徒授受为其主要的医学教育模式, 集诊断、医疗、司药等于一身, 一医多能的诊疗模式[4], 注重个体体验和经验传承, 注重心法和顿悟, 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特征。开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是在具备扎实理论和经典研习的基础上, 在实际临证、解决疑难病证之时, 犹如“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受。因此, 有必要加强实训、见习和实习环节。 (1) 增加时间。适当延长实习时间, 特别是中医内科的实习时间。 (2) 改变方式。重新考察、探讨太医院的教习模式, 阶段学习结束后, 在门诊和病房安排见习, 参师襄诊, 强调案例教学, 加强教学查房, 弘扬与推广策论的撰写[5]。如此, 学生既体验到中医工作的环境和氛围, 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又能很快适应中医的工作方式, 形成心理定位。 (3) 尝试师承学习模式。让愿意深入学习中医的优秀学生拜师学艺, 传承名师学术思想和经验, 更重要的是学习名师的中医药文化修养和治学态度, 让中医药文化重塑学生的精神气质。

3.4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 是学校本质和特色的集中体现, 反映着学校的文化价值观和精神品格, 能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深远影响, 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选择性、渗透性和持久性, 而且这种影响是任何课程教学所不能替代的, 甚至可能持续终身, 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

中医院校的校园文化应突出传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特色, 可在物质文化建设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校园主体建筑和景观设计尽量符合中国传统审美观, 打造和谐的、与自然统一的校园环境, 以中医名家塑像、中草药花园、中医药文化墙等形式突出学校文化特征。

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建设, 成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术团体, 举办中医药文化艺术活动, 将中医药知识技能竞赛制度化, 定期邀请中医药著名专家和学者开办各种形式的讲座, 与学生进行包括学术问题在内的中医药文化交流, 以公寓文化为载体宣传中医药文化知识等。从不同方面建设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校园文化, 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受到中医药文化的熏陶, 改变自身思维模式和精神面貌, 认知中医药文化的特征并认同中医药文化, 为其职业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 中医药事业的继承和发展面临许多挑战, 其中人才培养最为严峻。对中医药文化认识不足, 不能从内心认同并归属这个文化体系, 就很难树立职业理想, 更不可能热爱这个职业。只有从中医教育这个源头着手, 在中医院校学生中建立起中医药文化认同感, 提升中医药人才文化素养, 中医药事业才能真正迎来发展的春天。

参考文献

[1]谭欣.不可忽视中医文化入学教育[N].中国中医药报, 2012-06-07.

[2]刘向莉.论医学院校课程文化的内涵及重塑[J].医学与哲学, 2012, 33 (4) :40-42.

[3]王永炎.为培养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开展读经典做临床的读书活动[J].中医杂志, 2007, 48 (1) :18-19.

[4]王莹莹, 杨金生.传承文化, 创新医术[J].医学与哲学, 2012, 33 (4) :68-69.

中医文化传播 篇9

1 坚持传统原则

特色教学本质上是特定专业特色的体现, 具体表现为对自己所在学校的教学文化和专业特色的主动适应和超越, 与专业特色剥离的教学绝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特色教学[2]。特色化中医人才主要指具有深厚中医药理论知识和中医临床医疗技能, 中医基本功扎实的传统型高级人才。此类人才必须具有坚实的中医经典理论基础, 宽广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精通中医辨证和临床, 具备承载和传承中医原始基因的素质[1]。传统文化教育是传统中医方向人才培养的基础, 我校自2005年起面向全校中医各专业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课程, 取得了良好效果, 颇受学生欢迎及各方好评, 并于2007年正式出版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教材。

探索适合传统中医方向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教学内容是十分必要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关系的探讨, 可以从四个层面上看:与中国相关、与文化相关、与传统相关、与医学相关。其中“传统”尤为重要, 它跟该专业方向具有密切的吻合性。所谓“传”, 即传递。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 这些都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 重点在中国古代文化, 具体而言, 是以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化为主要对象;而“统”, 是指主流的。民族性、国度性是文化的重要属性之一, 而中华民族是中国文化的创造主体。中华民族是现今中国境内由华夏族演衍而来的汉族及55个少数民族的总称[3]。因此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在中国文化的“昨天”, 主要探讨以汉族文化为主的古代文化与中医学的关系。

传统中医方向实行传统师承教育与现代高等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师承授受, 使学生学到名师纯正的学术经验和思想精髓。在课程设置上, 削减外语、计算机、西医类等课程的课时, 增加中医经典、古代哲学经典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要义, 多被记录在汗牛充栋的古籍之中, 研读这些古籍, 尤其是其中具有经典意义的文献, 对于我们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非常必要的。在针对传统中医方向的教学中, 应增加中国古代哲学及医学经典名篇的选读。但这种阅读不同于《医古文》《大学语文》等课程的从语言文学角度, 而应从文化解析角度来阅读。例如, 通过阅读《周易》选段掌握易学精神, 学习《论语》《孟子》篇章了解儒家文化, 从《老子》《庄子》节选认识道家思想, 从《内经》《伤寒论》及各医家著作中解读其中蕴含的儒、道、释思想原理。这样既深刻把握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的关系, 又是对《医古文》《大学语文》等课程的补充与提升, 对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作用很大。

2 体现精英模式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届传统中医班是1999年在中医本科1998级中, 经自愿报名、专家考核、择优录取后, 选拔20名优秀的中医专业学生组成的。之后传统中医方向每届学生人数一般均在二三十人左右, 在理论教学上保留以班为单位的现代教育统一授讲的形式;在临床见习和实习上则采取“一师一徒”的师承教导模式, 并延长实习期一年半, 使学生既能了解一个普通中医临床学生在毕业后从事临床工作前必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又能继承导师的丰富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 为成为新一代名医打下基础, 是精英教育模式的体现。而本课程目前对中医学各专业方向的授课均为36学时, 并采用统一教材, 对传统中医方向并无侧重, 不能反映不同专业方向在学时和知识需求上的差异。鉴于此, 传统中医方向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课程不但在课时数上应多于其它专业方向, 而且有必要提高课程地位, 将该课程设为必修课, 并且建立专用教材体系, 编写传统中医方向的专用特色教材。

“学医贵于明理, 明理方能艺熟”, 掌握建立在传统易学、道学、儒学基础上的哲学思维方式, 对传统中医方向的学生而言更有实际意义。《周易》之象思维、道家的宇宙观奠定了中医学的整体观, 儒家的中庸之道奠定了中医学的阴阳平衡观, 传统的元气学说奠定了中医学的生理病理哲学基础等, 这些无一不是传统医学中开启智慧的重要哲学基础。因而掌握古代哲学思维方式, 并将它运用于中医学的理法方药, 足以开拓多维学科的研究思路[4]。所谓学以致用, 学习中医文化、培养传统思维, 归根结底是为了在专业学习、工作中轻松理解现象, 注意发现问题, 善于分析问题, 能够解决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课程力求切合中医学而实际化, 切实发挥实用价值。传统中医方向的学生不应仅仅满足于了解一般文化或中医学现象, 而应探讨中医学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及审美情趣等深层次问题。在教学当中, 教师应当具备将理论与实际问题相联系的能力, 从文献中发现和收集具体事例, 帮助学生分析其中的文化内涵, 揭示中医哲学基础、理论渊源、思想方法, 把传统文化精神贯穿到中医学基础理论中, 真正领悟中医之真谛。

3 采用个性化教学

特色教学是提倡“以人为本”的教学[2]。传统中医人才由于每届招生人数不多, 宜采用更为灵活、科学、有效和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在兼顾整体的基础上, 更能从学生掌握、领会知识的角度、不同层次教授给学生更多知识。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小组或个别指导的方式, 通过自学或讨论来进行微型教学, 不仅有利于学生较为全面地继承导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实践经验, 同时有利于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对知识的领会程度, 采取因人施教, 更有利于教学活动组织和安排, 从而提高教学活动效率。在教学形式上可以采用讨论会、小组学习、自导学习和实践教学等多样化形式, 使学生在单位时间里学到更多知识。

国际班学生的语言文化、民族情感、宗教信仰以及自我意识等心理方面与内地班学生不同。内地班学生均通过相关考核择优录取, 中医及中国传统文化 (含古汉语) 基础相对扎实;而港台学生大多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方面薄弱, 缺乏基本的古代历史文化常识, 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更是陌生。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与学生谈心沟通的形式, 了解学生的相关意识及知识基础;根据内地班与国际班的不同特点进行本课程特色教学模式、方法手段及考核方式的比较研究。另外, 在国际班内部, 还应针对学生不同年龄、不同阅历及不同知识基础情况因材施教。教师之间开展教学心得体会交流及集体备课活动, 制定适合传统中医方向的教学手段及方法, 并总结教学实践经验、成果及问题。

4 注入活力趣味

教师在课堂上拼命读讲, 学生完全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这种单向的“授-受”格局无异于“满堂灌”, 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热情。应更新教育理念, 变革教学模式, 采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引导、辅导、因势利导的“导学”, 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实践。“导”与“学”相结合, 形成师生互动, 使学生由“被支配”“被灌输”变为“主动学习和求知”, 而教师的角色则相应地由高高在上的主宰者变为平等的指导者、帮助者、合作者, 拉近师生距离, 活跃课堂气氛。

与此同时, 还应该研究辅助促进传统中医方向传统文化教育的其它活动形式。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 收集相关文字、图片及影音资料, 设计制作相关特色教学课件。多轨式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实践, 在课堂教学基础上, 开展小组学习、自导学习、古文背诵、知识竞赛、学术讨论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创建相应的文化环境。在教材中插入相关图片, 使教材图文并茂, 既可增加感性认识, 又可缓解纯文字的视觉疲劳。

中医文化本身独具魅力, 有很多内容充满趣味性, 可以努力挖掘各种趣味因素, 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例如, 古代医家大多亦儒亦医, 不但传统文化底蕴深厚, 博览经、史、子、集, 而且有着良好的文学修养, 故常常以歌诀、诗词等各种形式对自身的医学经验加以总结, 句式整齐, 押韵成章, 读来脍炙人口、简明易记。如李时珍《濒湖脉诀》、高武《百症赋》、窦汉卿《标幽赋》, 以及广为流传的《汤头歌诀》《药性赋》等。中药历史悠久, 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在文化上也有生动的反映。药名隐语、药 (穴) 名诗词及药名对联、书信、散文等, 构思之奇特, 用词之精巧, 令人赞叹不已。通过阅读鉴赏药 (穴) 名诗词文, 猜药 (穴) 名谜语等, 分析其中的文体、修辞和语言结构, 不但有助于学生对医药知识的记忆, 更能增添不少文学欣赏趣味, 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还能重温语言学和文学方面的知识;另外像《草木传》一类的戏曲作品, 以戏曲特有的形式介绍了500余种中药, 并以奇巧神妙的手法将各种药的性味、形状、功能、效用、主治以及中药的“十八反”“十九畏”等配合禁忌、加工炮炙等, 别开生面地表现出来, 有角色行当 (生、旦、净、丑等) , 有故事情节, 有科白 (动作和说白) , 有唱段, 结构完整。同时还介绍了常用的方剂和大量行之有效的民间土方、单方、验方[5]。可以戏曲剧本为依据, 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 寓学于乐, 既可掌握方药知识, 又能领略文学风采。总之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 教师乐于教、轻松教, 学生乐于学、愉快学, 可为课程注入无限的活力与趣味。

针对传统中医方向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课程的特色教学研究与实践, 根据该专业方向的特点及需求设计教学内容, 改革教学模式及方法, 突出中医传统特色;根据学生特点, 扬长避短, 提高教学效率, 改善教学效果, 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及专业素质, 突出其鲜明的传统特色与精英教育特色, 具有极大的创新性。为该专业方向学生学习中医经典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该专业方向其它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为将本课程打造成精品课程积极准备条件, 在充分体现我校专业优势及专业特色、吸引更多学生尤其是港台及国外学生来学习中医、将传统中医发扬光大等方面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

[1]朱乔青.特色化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8 (2) :120-121.

[2]郭纲军.论特色教学之规定性[J].高教研究与实践, 2011, 30 (3) :36-37.

[3]张岱年, 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8.

[4]黄海波.如何提高中医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8, 20 (5) :23.

中医文化传播 篇10

翻译不仅是双语间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间的交流,作为中医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翻译质量的优劣至关重要。中医文化脱胎于中国古代哲学,以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为指导思想,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工具,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为核心,以医古文为古典医籍知识结构,语言的模糊性、描述的抽象化很大程度造成概念的歧义性,这些因素都使得中医语言语义深奥转译不易,尤其是源语中的文化缺省给中医翻译增添许多困难。所谓文化缺省是指交际双方在交流时共有的相关背景知识的省略,不属于该文化的接受者面对文化缺省时会出现意义真空,无法将语内信息与语外知识相联系,从而造成理解时的语义不连贯[1]。如何既能易于西方受众接受和理解又能实现文化缺省补偿已成为中医文化翻译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运用文化图式理论探讨中医文化缺省及其翻译策略选择,以期为中医文化文化缺省翻译难题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2 文化图式理论与中医文化缺省

图式是人脑中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的组织形式,是人们赖以认识和理解事物的基础,它既有语言的,也有非语言的和文化的[2]。文化图式就是指人脑中关于“文化”的“知识结构块”,是人脑通过先前的经验已经存在的一种关于“文化”的知识组织模式,可以调用来感知和理解人类社会中的各种文化现象[3]。同一文化环境中的社会成员长期形成共同的背景知识,因为这些背景知识的存在,双方交流时为常为提高交际效率而省略一些彼此不言自明的内容。但对于不同文化环境的交际双方而言,本族语交际双方认为是不言而明的文化背景知识,来自其他文化的读者读来则往往会觉得不知所云。在跨文化交际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输入信号却激活不了应激活的空位,因而激活不了比较完整的表示,或者根本没有激活图示,甚至记忆里根本就没有相关的图示备用[1]。

语言自产生之日起就与文化息息相关,文化是语言的土壤,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中医语言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而发展壮大,汲其养分而根深叶茂,已成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经历了历史文化的积淀,反映了汉民族的社会状况、宗教信仰、语言修辞、价值观念,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图式[4]。然而中西方在意识形态、思维方式、社会心理、价值取向、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目的语读者对于中医语言所蕴含的文化图式存在认知空白,无法在自身文化中寻找到相应的图式并将其激活,于是出现文化缺省现象,造成了读者理解障碍。

3 文化图式理论下中医文化缺省翻译策略选择

文化图式的可译性包括三层意思,即源语文化图式可理解、译者可表达、目的语读者可接受[3]。也就是说译者要实现文化图式的补偿翻译,首先要激活头脑中与源语信息相对应的文化图式,其次对目的语进行恰当的编码,最后转换为目的语读者可以接受的文化图式。任何背景知识的缺失或文化认知的偏差都会导致图示激活的失灵,造成文化信息传递的失真。译者不仅要以读者的身份与源语作者进行交际,尽最大可能将自己关于目标文化的世界知识和经验达到原作者的理想读者的水平; 同时译者又要充当作者,与译文读者进行交际,准确预测到译文读者的先有知识和经验,这一预测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译者在实际翻译交际中的策略选择[1]。

3. 1 书名、篇名、方剂名翻译

例1中医历史上有两版名为《红炉点雪》的医籍,其一为明代江西金溪医家龚居中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的痨瘵( 结核病) 治疗专书。另一本为明代浙江湖州医家陆岳所著,是一本治疗天花的专著。如译者仅仅将书名译作A Little Snow on Stove Fire,对于文化氛围迥异的国外读者则会一头雾水,难以通过语篇外知识获得充分理解和认同。为避免引起读者误解,译者在翻译时需要添加注释分别译成: A Little Snow on Stove Fire( Key to Treatment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 A Little Snow on Stove Fire( Key to Treatmentof Smallpox)[5]。该译者敏锐的意识到源语中存在的文化缺省,通过意译加注的方法很好的弥补文化背景知识的缺失,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了最佳语境信息,减少了读者推理的努力。

例2《银海精微》书中的“银海”一词来源于道家术。明代方回《派奎律髓》引北宋王安石之说,谓道家以肩为玉楼,目为银海。“银海”一词提示该书为眼科专著[6]。如若将书名直译为Essence of Silvery Sea,不仅没有传递将该书作为眼科学著作的信息,反而给国外读者带来理解难题。出于对读者可接受性的考虑,译者采用文内加注Essence of Sil-very Sea: On Ophthalmology,读者既领悟到该书的医学信息,也较好的传递中医语言中的文化精髓。

例3《灵兰秘典论篇》中“灵兰”为灵台兰室的简称,相传乃帝王藏书之所,“秘典”即秘藏的典籍,旨在凸显内容的重要性,本篇专题探讨十二脏腑的各自功能及相互关系。由于缺乏背景知识的作用,此处的文化图式缺省会给目的语读者带来理解困扰,译者适时的音译加注Linglan Midian Lunpi-an: Discussion on the Secret Canons Stored in Royal Library,有效地言明其中文化背景知识,读者借此建立了语义连贯,填补了意义空缺。

例4更衣丸为中医用于治疗肠解便秘之证的常用方剂,“更衣”一词源于“古人入厕必更衣”,故此方有泻火通便,安神宁心之功效,对于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国读者,此处蕴含的文化缺省是一目了然的,然而不同文化的国外读者却是很难清楚地理解。为了帮助目的语读者建立语义连贯,传递原文中蕴含的文化信息,需要对此处文化缺省的内容加以注释译为Change Clothes Pill for Promoting Bowel Move-ment。类似译法还有百合固金汤( Lily Decoction for Strength-ening Lung) 、五味消毒散( Five Ingredient for Eliminating Tox-in) 、人参养营汤( Ginseng Decoction for Nourishing) 等。

3. 2 名词术语翻译

西医语言是中医走向世界的桥梁,西医语言中有潜在的中医对应语,是中医名词术语翻译标准化的基础[7]。当中医术语与西医术语出现自然贴切对等时,译者可以参照西医为我所用,寻找到与目的语读者头脑中相对应的文化图式,促进中医文化在西方世界的传播。带下医虽然是中医术语,但却与西医的妇科医生概念对应,译者完全可以将其译作gynecologist。雀目与西医的夜盲症 ( night blindness) 自然对应。常见疾病如消渴、咳嗽、水肿、痫病、瘿病均可译为dia-betes、cough、edema、epilepsy、thyroid enlargement。类似的还有女子胞( uterus) 、水府( bladder) 、精明之府( brain) 、水谷之海( stomach) 、真牙( wisdom teeth) 、喉核( tonsils) 、小舌( uvu-la) 等。

兰凤利[8]认为中医学术语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由借用自普通语言的词汇组成,如心、肝、脾、肺、肾、发热、头痛、咳嗽、心悸等; 第二类由中医用以描述特定专业概念的词语组成; 如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 第三类由中医学来源词语组成,如《说文解字·疒部》中的某些形声字,如疝、疸、痈、疡、痔等。借鉴西医术语可以减少中医传播文化隔膜,但此种译法主要集中在解剖部位、具体病症及治疗方法方面,源语与译语存在语义的自然贴切对应,其他中医名词术语尤其是特定术语仍需认真分析区别切忌滥用。中医理论源自古代哲学思想,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辨使得中医文化中出现大量的相关联的哲学名词术语,而这些特色术语在英语中是完全缺失的,无论直译或是意译都难以传递源语丰富内涵。比如中医文化中的阴、阳、气、三焦等核心概念在西医文化图式中是完全不存在的,目的语读者无法寻找找到相对应的文化图式,因此译者一般将其音译为yin、yang、qi、sanjiao,目前看来已经获得越来越多国外读者的认可,此种中国英语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也保持了中医文化的民族性特质,最大限度的展现了源语信息。

3. 3 语句篇章翻译

例5咸知溯原《灵》、《素》,问道长沙。( 《〈温病条辨〉叙》)

译文: ( famous doctors) all know to seek for the origin ofmedicine through Lingshu ( Spiritual Pivote ) and Suwen ( PlainConversation) ,and to study medical theory from the books writ-ten by Zhang zhongjing.[7]

分析: 本例证包含众多文化图式,涉及到文化缺省翻译中常用策略。《灵》和《素》是《灵枢》和《素问》的简称,通过音译加注的方式便于读者理解书名内涵。长沙则是长沙太守的省略,因张仲景曾任辞职,常以此借指张仲景,通过意译解决了意义空白,构建目的语读者的文化图式,沟通了上下文间关联,从而建立起语篇连贯。文中“道”一词是中医典籍中屡屡出现的文化图式,此处涵义为“医道”,但其常常具有多种引申之义,如方法、规律、医学理论和学说主张等,因此“道”的文化图式翻译需要结合上下文联系才能准确译出其真正涵义。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Yin-yang is the principle of the universe) ,《素问·金匮真言论》“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 The teachingmethod is to teach the right people the right thing) 。前后两文中“道”的图式涵义就有所不同,前者为“规律法则”,后者则是指“方法”。

例6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 《灵枢·本神》)

译文: chronic fear affects the renal essence,which givesrise to bone atrophy and cold limbs,causing frequent seminal e-mission.[7]

“精”一词同样也是中医文化特有的图式,在不同语境中涵义也不同。文中的“精”就具有两种文化图式涵义,前两个“精”的图式涵义指的是“肾精”,后一个“精”的图式涵义则是指“精液”,这需要译者正确理解源语中的文化图式为前提灵活处理,才能避免新图式构建中的语义失真。除上述两种语义外,“精”一词还有其他文化图式涵义,比如“肾藏精”( the kidney stores vital essence) 中“精”是指“精气”,“脉理精微”( the theory of pulse is quite abstruse) 中的“精”是指“精深”,“壮者之气血盛……故昼精而夜暝”( strong peo-ple are usually vigorous in the day time and fall into a soundsleep during the night) 中的“精”是指“精力”,而“水谷精微”( cereal nutrients) 中的“精”则是指“精华”。

4 结语

通过上述例证分析不难发现,实现中医文化缺省补偿,适当的注释在所难免,也是解决文化缺省问题最常见、最有效的策略,但是任何翻译方法的使用在实践操作都并非一成不变,因为任何文化补偿策略的选择都应是解决翻译实务的需要。因此译者从跨文化传播的全局出发,对文本进行适当的调整加工,填补语义真空,为目的语读者构建相对应的新的文化图式,使读者充分了解源语语言中蕴含的文化信息,量体裁衣灵活多变的处理各种文化缺省翻译问题。译者要寻找到源语作者与目的语读者间的最佳契合点,考虑到译文在读者中的可接受性,读者对于中医文化现象理解的越深入,认知中的文化图示构建就越完整,其真空点填充能力也就越强,中医文化对外传播进程也就越顺畅。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医药文化 篇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术语一经传入中国,立刻就成为文化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传统文化也因此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传统文化重要方面的中医药文化理所当然在其关注和研究的视野当中。也就是说从此以后,我们可以从保护文化遗产的角度研究中医药文化,这对于近现代以来在科学技术理念挤压下日益萎缩的中医药文化来说,无疑是得到了一个发展的机遇。

中医药不仅是一门技术知识,更内涵着中国人的文化生活方式,凝聚着深刻的民族情感和文化记忆,体现着传统文化的精神,代表着中国人的生活情趣。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六淫”、“七情”等理论不仅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哲学思想,而且也反映出中国文化对人体和生命系统的独特认识,千百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国人了解自己,认识疾病,分析现实,预测未来。这些知识和文化在传承过程中逐渐内化为中国人所特有的生命态度,凝练出中国人独特的生命智慧,造就了无以伦比的技巧工艺和方式方法,它已经融入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民族身份的标志。中医药虽然是一种古老的知识文化体系,但从它产生到现在就一直活在中国人的现实生活中,并且不断在发展变化,理论体系日趋完善,思想认识不断深化,技巧工艺日益创新。对这些具有历史感和认同感的,并且在不断变化、发展和创新的文化知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敦促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义对其进行关注和保护。至此,中医药文化完全进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域。我们再无需依据西方科学文化的标准对其进行“先进”与“落后”的观念定性和“有用”与“无用”的价值判断,更无需遮遮掩掩,而是应该认真地将其归纳整理,进而准确无误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并全面阐释这种文化被认同的历史渊源。这是当今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中各种民族文化应该担当的责任,也是构建文化生态平衡的要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推动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制度,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成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之一。从此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了轰轰烈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2000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了“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申报、评估工作,并于2001年5月18日公布了世界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2004年中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518项,其中传统医药有9项。2008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扩展项目名录,其中传统医药有13项。200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启动中医药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工作,2007年9月确定了第一批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录,包括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中医诊法、中药炮制技术、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针灸、中医正骨疗法、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胡庆余堂中医药文化、藏医药等9个项目。2010年11月16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中医针灸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但是与民俗、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等其他传统文化事项的申报相比,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申报在数量上不够丰富,在种类上还很不全面,在文化特性上也不够细致。中医学界内部对申报工作热情不高,甚至有些地区的申报工作至今还未启动,这种态度促使我们不得不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

首先,对于中医学界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令人费解的概念,人们很难将“非物质”的概念与具有形形色色物质现象的中医药文化联系起来。其实这种困惑不仅出现在中医药文化中,也是困扰文化学界的一个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词不是来源于学术界,而是国际性的官方组织给定的一个文化概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补充完善“文化遗产”的概念提出的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对应的一个文化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启动的保护世界遗产工程,制定了《世界遗产公约》,将世界遗产划分为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而其中的文化遗产则是特指文物、古建筑和遗址,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物质文化遗产”。尽管这些文化遗产都有“物质性”的特征,但“物质性”不是它的唯一特性,甚至也不是它的根本特性。如果认真地加以分析,我们就会发现不论是文物、古建筑还是遗址,它们都蕴含着某一时期特定的知识技能、审美情趣和价值理想等非物质的文化元素,只是这些文化元素已经随着这些特定的物质材料固化在特定的历史时空里了,它们既不能变化,也不能发展,只能作为已经逝去的文化形态遗留下来的物质形迹供人瞻仰。也就是说“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并不是它的“物质性”,而是它的物质材料成份和内含的文化意蕴的凝固性和确定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词语中的否定词“非”否定的不是遗产的“物质性”,而是它的凝固性和确定性,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传统文化中那些在一定民族文化心理或风俗中被认同的、具有生命活力的不断变化发展的文化形态和文化方式,其中既有“物质”的层面,也有“非物质”的层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对这些特定文化形态生命活力的维护。中医药文化是几千年来积淀在中国人心理上的生活方式和生命态度,这种生活方式和生命态度并没有凝固在某种特定的物质形式之中,而是以强大的生命力在世代传承,并不断发展变化着,因此将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理所当然的。

其次,是科学技术理念对中医药文化的挤压。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在西方科学与技术的强势挤压下中国文化一直努力朝着西方文化的标准向前发展,希望以此克服传统中所谓的“愚昧”和“落后”,对传统的中医药进行科学改造几乎成为现代中医的共同理想。从目前中医药开展的基础理论、临床诊疗、中药制剂、针灸原理等方面的研究来看,大多数研究方式都是按照西方科学模式建立的。对中医药的这些改造的确让它显得时尚而科学,中医药也逐渐摆脱了传统的阴影走上了科学的路径,2005年11月,中国中医研究院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费尽周折才取得了科学技术某种认同的中医药文化,也就没有强烈的亲近传统的愿望。但是,在中医科学化的道路上,我们的研究大多只是沿用着已有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模式,中医药科学化的结果是中医越来越像西医,或将成为西医的一部分。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保护民族文化、促进文化多元化发展、构建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的观念是不相符的。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有巨大使用价值和发展前景的实用技艺,科学理性地发展揭示了中医药的自然科学属性,但同时也遮蔽了它的文化价值,文化的东西需要用文化的方式去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的提出,改变了人们对待传统的态度,这不仅为中医药提供了全新的学术思路,也使它得到了新的发展机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语境中,中医药的文化属性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中医药学术研究的方向不再完全受制于现代科学研究的模式;站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中医药文化的研究重在分析研究中医的存在状况、发展趋势,认识中医药的文化特征,正确判断它的价值和意义,传播它的基本思想理念,尤其是它关于生命的本质解说和对生命的态度、对疾病的认知方式和医学伦理道德等思想;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义保护中医,就是要让中医药的文化思想被世人充分认知,并不断得到更广泛的认同。

中医文化传播 篇12

1 茶文化发展史

茶文化最早要追溯到2000年前东晋常璩撰的《华阳国志》,古代巴蜀所产茶最早在商周之际就有记载[2]。自汉代以后,饮茶成为一种休闲的精神活动,茶艺的本身已经不再是一种纯粹喝茶行为而存在了。魏晋南北朝以后,贵族所崇尚的奢靡之风,以及暴殄天物、浆酒藿肉的生活方式,让一些仁人志士为表现自己清雅不俗的操守,用品茗的方式代替酒馔,即“以茶代酒”,通过这一方式来扭转世风[3]。

茶文化兴起于唐而盛于宋。唐代随着佛教禅宗的不断壮大和发展,更加促进了茶饮的进一步的普及,僧俗转相仿效,茶禅一体,饮茶之风发展日盛。到宋代有了新茶的专业生产基地,建安所产建茶名闻天下,贡品龙团凤饼贡茶更是品质优良。到了元代茶艺变得简约清新,因元人除保留少量饼茶作为贡茶以外,大量生产各种散茶。散茶的普及很有力地推动了饮茶方式的发展和变化,也就促进了茶艺的简约和普及,这主要是因为蒙古入主中原后对传统汉文化冲击的结果,旧的茶文化繁琐的茶艺也同时被摒弃了;到了明清时期,饮茶者对茶艺有了更为深刻的追求,追求茶学至精至美,水美、器美、茶美、环境气氛美,意趣也更美[4]。当前的很多传统都流传至今,茶器中的至美之器紫砂壶,备受各种茶客的青睐,因而出现了很多专业的制壶名匠,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研究茶器的著作。到清代以后,茶饮已经成为一种很普及的大众化的行为,随着贸易的发展茶叶贸易也空前扩大。饮茶方式更是别出心裁,表现出明显的地域特点,有大壶冲泡法、盖碗冲泡法、工夫饮法等各种饮茶方式,处于社会不同阶层的人采取不同的方式饮茶。茶文化是中国文化繁衍生息的产物,茶因为其医药效果更是与生活产生了密切的关系,茶文化还会不断的发展,进一步发扬其传统特色,为世界文化做出应有的一份贡献。

2 茶文化与中医文化

2.1 茶的药用历史

古籍如《神农本草经》《华佗食论》《药书》《茶谱》等都记载了茶的各种奇特功效,特别是在唐代,医药学家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称:“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几乎神化了茶的药用价值。到了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茶叶中所含有的各类有机化合物经过多种临床的实践检验证明了其药用价值,经过研究得知茶叶的主要药理作用包括减肥、强心、补血、降压、降血糖、抗癌、抗动脉硬化以及抗辐射等特殊功效。医药界近几年从绿茶中提取了一种水溶性植物色素——茶色素,在相关的医学临床研究中证明其具有抗凝促纤溶、调节血酯、改善免疫功能和增加微循环等功效,可以更好地抑制肿瘤扩大,这一突破性的茶药理研究在国际相关领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此外由于饮茶可以很好地促进人体健康,有人预言,茶叶将成为人们最受欢迎的健康饮料之一[5]。依照当前医药用茶的方法,只要科学饮茶和适量饮茶,茶对人体健康和长寿有百利而无一害,这是中国从古至今茶文化与医药文化关系密切的主要物质基础。随着现代各项医学研究对茶叶生物化学的深入探索,到当前为止,已经探索和分离出各种化合物共有600多种,其对于人体的药用效果都经过多种实验和临床证明,目前中国在茶的药理研究方面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6]。

2.2 茶文化与养生

茶可以药用也可以作为一种养生饮品,饮茶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只要提到饮茶,人们就会说出很多关于茶的典故和喝茶对人体的作用,这就是中华茶文化与养生关系密切的主要原因。中华茶文化可以看做是传统品茗技艺和各地的饮茶风习相结合的一种结晶,具有深厚的东方文化意蕴。并有一种受到传统哲学思想影响的贯穿中华茶文化的主流精神,这种思想和“禅”关系更为密切,并随之产生一种修身养性的理念,这种思想在历代相袭而不易。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般把培养德行作为养生的第一要义[7]。有很多关于这一观点的记载,如明代著名养生家高濂所著《遵生八笺》,曾把茶道与中国养生学精神相吻合。明代顾元庆《茶谱》曾引《梦余录》记载:“大中三年东京一僧一百三十岁,宣宗问服何药?云:性唯好茶”,据史书记载,公元九世纪中国茶传入日本。日本建仁寺开祖,入唐前权僧正法印大和尚荣西著有《契茶养生记》一书,称“茶也养生之仙药也”,这也是一个深刻阐明茶与养生的因果关系的论点[8]。

中华茶文化在世界上被称之为“中华茶道”,与日本茶道有着本质不同,日本茶道源于唐代的径山文化嫡传,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到明代中期,经绍鸥、利休等人总结和倡导,逐渐演变成为既具宗教哲理(所谓和、敬、清、寂),又有着严格繁琐程序的文化体系,被誉为“宗教的美学”。但中华的茶道则因时代不同,茶类不同而形成不同类型的茶道和仪式,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刻意追求繁文缛节,而是着意于品尝和发挥各种茶类的色香韵味,追求一种融洽宽松的气氛,达到“释躁平矜,怡情悦性”的精神境界,其茶道程序和仪式与科学饮茶密切配合,相得益彰,把茶的保健价值、养生价值和欣赏价值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是一种精神和物质和谐结合的活动[9]。这正是中华茶道兼有健身与养生功能的道理所在,又是中华茶道能够从古到今,从宫廷到民间,从文人到僧侣,从中原到边疆流传不息,并达到空前繁荣的原因。

3 茶本是一味中药

3.1 茶的药用功效

在古代,茶为中药,茶即是药,并被很多医书所载录。在较早的《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有“神农尝遍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由此可知,茶的起源最初是作为药用的。后人们发现茶的效果,并作为一种常用的饮品,魏晋南北朝时代饮茶已经成为一种很普遍的生活习惯,并且影响到了制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10]。相关的研究表明制茶技术在茶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饮料之前已经有了非常充分的发展,最初的这些发展主要是在药用领域得到进步和推广的。后来茶成为人们嗜好的饮料,人们在药用的基础上保持茶生物特征的前提下,把茶进一步的加工,使其成为一种美味可口的饮品,这个时期是中国制茶技术发展最受瞩目的时期,为其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嗜茶并使其成为一种饮料,是茶的发展世界里的另辟蹊径,尽管茶饮料在概念上与药物分道扬镳了,但是在技术上却没有根本的变化。茶本是一味中药,就其药性而言,微苦、微寒、微甘,入心、脾、胃、膀胱经,具醒脑提神,清火解毒,消食美容之功。然而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逐渐将茶演化成一种饮品,并进一步发展了茶艺、茶道。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又发现许多饮茶的好处,医家用之以治病,名流雅士品茗以求情趣,养生家饮用以求长寿。从一定意义上讲,香茶一瓯,是一种意境,是一种品位。唐代以后茶文化、茶行业也日渐兴盛起来并远播海外,茶也成为世界上第一健康饮品。在中国,茶的历史非常悠久,茶圣陆羽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有关茶的文字记载,最早可见于《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一旦遇七十二毒,以荼而解之。”文中的“荼”是当时人们对茶的称呼。《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新修本草·木部》中讲:“茗,苦茶,味甘苦,微寒,主痔瘘,利小便,去痰热渴,令人少睡,春采之。”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茶苦而寒,最能降火……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清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北宋官方编写刊行的《和剂局方》中有一则治疗头目不清、头痛的名方“川芎茶调散”,至今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11]。《本草求真》一书则总结茶的治疗范围是:“凡一切食积不化,头目不清,痰涎不消,二便不利,消渴不止,及一切便血、吐血、衄血、血痢、火伤目疾等症,服之皆有效。”真可谓功效不凡。近代医学大家蒲辅周对茶叶的药性及作用也颇有研究,他说:“茶叶微甘、微寒而兼芳香辛散之气,清热而不伤阴,辛开而不伤阳,芳香微甘有醒胃悦脾之妙。”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16种古医书记载茶保健作用的有20项,219种药效,如提神明目、止渴治痢、去腻醒酒等。《广雅》称:“荆巴间采茶作饼……其饮醒酒,令人不眠”,陆羽《茶经》中说:“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新修本草·木部》中说:“茗,苦茶,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渴,令人少睡,春采之。苦茶,主下气,小宿食。”又称“下气消食,作饮,加茱萸、葱、姜良。”南宋时虞载《古今合壁事项外集》“茶有理头痛、饮消食、令不眠”之功效。李时珍《本草纲目》:“茶苦而寒,最能降火……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闿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12]

3.2 不同的茶有不同功效

由于千百年的茶文化发展,茶叶的炮制衍生出各种不同方法,成就了不同品种的茶。而不同炮制方法做出来的茶,在成分和功效上也大有不同。红茶气质偏热,功效为温筋活血、暖胃养颜、化解瘀滞,适宜长期虚弱、胃寒腹冷、面暗无华、心情抑郁等症状的人饮用;普洱熟茶五行属水,气质温凉,功效为去腻化湿、轻身解毒。针对饮食过度、肥胖、脂肪肝、痰湿瘀滞等症效果明显;乌龙茶对经络不通、元气不足、脾胃虚弱、肥胖、高血脂、糖尿病、骨质疏松、精力不足的人有一定的保健疗效;白茶气质偏凉收敛,功效为清凉解毒、明目降火、醒神通心,针对上火烦躁、高血压、心脏病、皮肤病、近视眼、感冒、喉炎等症作用明显;绿茶具升发性,偏寒凉,营养丰富,功效为清心降火、恢复生机,有助于人体正常功能的发挥。

茶虽然有一定的养生功效,但并不是人人都适合长期大量喝。对于普通人来说,一日饮茶12 g左右,分3~4次冲泡是适宜的。吃油腻食物较多、烟酒量大的人可适当增加茶叶用量;神经衰弱者、心动过速者,饮茶量应适当减少。而泡茶,掌握温度很重要,像普洱这种以“陈”著称的茶,要用沸腾的水冲泡,以达到杀菌的效果。但饮茶最佳的温度应该是60℃左右,不要超过70℃,否则会对食道造成损伤。

4 结语

上一篇:开车撑起一个家下一篇:生物恶臭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