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度中医药文化建设总结

2024-09-26

医院度中医药文化建设总结(通用11篇)

医院度中医药文化建设总结 篇1

医院度中医药文化建设总结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中医医院是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我院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建设。现将一年来我院

中医药文化建设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我院中医药文化建设以中医药文化为主体,以大力培育和倡导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为核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进一步增强我院中医药文化底蕴,彰显中医药文化氛围。从我院实际出发,制定了《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了中医药文化建设的领导组织,以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学术研究、人才培育等各项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通过中医药文化建设,使人民群众从诊疗环境、就诊方式、服务态度等方面切实感受到我院独具的中医药特色优势服务。

二、开展医院文化建设

(一)价值观念体系 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中“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等价值观念,在思想理念、价值取向、培育方针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

1、发展战略 坚持以中医为主的办院方向、保持中医药特色优势。确定了 “科技兴院,树立品牌,患者之上,关爱生命”发展战略,不断强化技术含量,引进现代化的诊疗设备,营造专科特点,打造专科优势,为每一位患者提供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人性化、充分体现中医特色的医疗服务。

2、确立了“文明行医、亲情服务、廉洁自律、人诚勤和”的服务理念,把维护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尊重人、关心人、感动人,通过开展以“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次详细的入院介绍、一张舒适的病床、一壶热水、一个整洁的环境”的活动,为病人提供温馨、细心的服务。

3、医院宗旨 坚持“真诚关爱、信守承诺、规范服务、科学管理”的宗旨,推动医院文化建设,行风建设,不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4、医院精神 弘扬医院 “团结勤奋、敬业严谨、创新立业、博爱济世”精神,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扩大社会影响,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管理文明的有机统一。

5、院歌:集中集体智慧,编写了院歌,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中医人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医优秀文化的历史使命和人民群众健康的希望,要团结自强,拼搏向上,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用爱心点燃生命的太阳。

(二)行为规范体系 在完善医院行为规范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我们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各种规章制度、工作规范以及《员工守则》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建立并不断完善行为规范体系,使其言行、举止、思维、诊疗工作无不体现中医药文化的内涵,鼓励各科室建设富有自身特色的个性化科室文化。形成富含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服务文化和管理文化,促进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的提升。

1、诊疗行为规范,是开展诊察疾病、处方用药等技术服务的行为准则。明确了在诊疗服务中做什么、不做什么,应充分体现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的运用,注重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主要是在“望、闻、问、切”等诊疗过程中体现中医药特色。

2、言语仪表规范。我院开展了服务礼仪培训,我院多次开展服务窗口岗位技能竞赛及考核,制定了《员工守则》,在全体员工中开展行为规范的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开展亲情服务等活动,立标杆,树典型,发挥先进的模范带动作用。要求医务人员在接待患者和家属时,必须遵循文明服务用语规范,使用“您好”、“请”、“对不起”、“谢谢配合”等文明词语,做到一要有称呼,二要有礼貌,三要用亲切的语言,提倡文明敬语,禁止使用忌语等等。

、教学传承规范。规范了教学传承行为,有利于我院中医文化的发展,也有利于我院人才的培养和医院的长期发展。教学传承规范,是传道授业、学医习业等方面的行为准则,弘扬中医尊师重教、教学相长的优良传统,老师应为人师表、修身正行,平易待人、乐育英才,乐教敬业、口传心授,因材施教、循循善诱,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示人规矩不示人以巧;学生应尊师重道、谦逊恭敬,持之以恒、精勤不倦,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学贵专

一、思贵沉潜,继承创新、与时俱进。

(三)环境形象体系 在优化医院环境形象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

1、建筑外观和庭院建设 目前我院正在进行环境改造工作,独特的建筑风格,淋漓尽致地体现“人文关怀”的精神。建筑的色彩,结合中国古代建筑习惯,选用黄、米、灰、褐色等,因地制宜,合理搭配,体现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内部的大厅、走廊、候诊区、诊室,住院部的大厅、走廊、护理站,办公区等装饰方面将充分展示中医文化丰富内涵,营造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2、我们要在施工完成后,制作一些中医知识宣传

医院度中医药文化建设总结 篇2

1 评价体系编制意义

以“互联网+”为依托,以“中医药+”为基础,重构基层中医医院服务体系,再造诊疗服务流程,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探索分级诊疗模式,打通医院、医生、患者之间的关系,夯实医院、医生、患者三方的互联互通基础,增进医患和谐。作为全国基层中医医院医患友好度试点单位,医患友好度项目要通过建构一个可操作、可量化的评价指标———医患友好度评价体系,来客观评判医院流程是否遵从人性化理念,是否落实以患者为中心。研究探索在互联网新常态下反映上述精神的评价指标,创新编制符合基层中医医院实际的、逐步完善的、可以复制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基层中医医院崇尚医患友好,实践院内人性化的“全病程服务”模式。

2 评价体系编制方法

信息化是推进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重要支柱,但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亟待评价工作的发展和介入[1]。基层中医医院医患友好度试点正是基于信息化的背景、互联网的平台,引入美国PET(患者参与指数,patient engagement index)理念,旨在建立具有基层中医医院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可持续性的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医患友好。

2.1 邀请专家老师的指导

健康报移动健康研究院成立了医患友好度项目组,《健康报》设计了医患友好度徽标(logo),开设了医患友好度专栏,先后在温州、杭州、长沙成功举办医患友好度高峰论坛,促进了医患友好度理念的提升,创造了医患友好度良好的舆论环境。我院邀请项目组专家老师指导帮助开展试点工作,把握了试点工作方向,保证了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2.2 参照示范单位的实践

全国分别有三甲医院、基层医院、社区医院完成试点并成为医患友好度示范基地,他们的成功实践为我们的试点工作打下了理念基础、树立了成功榜样、提供了借鉴经验、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对他们的评价指标体系解读,转变了我们的观念,加深了我们的理解,坚定了我们的决心,为编制基层中医医院医患友好度评价指标提供了参照样本。

2.3 结合中医医院的特点

中医医院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和中药医文化特色,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为其特点。编制评价指标旨在体现简、便、廉、验的中医药方法,延伸中医药服务领域,传承中医药精髓,促进中医药诊治、养生、保健发展,评价指标外延不断扩大内涵不断深化,使“以病人为中心”不停留在文件里、口头上而以看得见的措施、摸得着的事项流行于实践中。

2.4 运用线上线下的载体

所谓线上指标即为评价互联网+的措施、方法、手段,如在线预约挂号、诊疗费用支付、检查结果查询等。所谓线下指标即为评价中医药+的硬件、制度、行为,如中医文化建设、服务能力提升、就诊流程规范等。从而,把医患更大范围联系起来,既是医患友好度建设的载体,也是检验医患友好度的平台。

3 评价体系编制上线公布

通过多轮讨论、筛选,最后确定指标项目共计106项,经《健康报》社及项目组专家审核通过,于2016年1月31日上线公布。

根据患者体验的不同渠道和手段,评价指标分为线上、线下2大类9个维度106项。其中,线上指标48项,占45.3%;线下指标58项,占54.7%。导医系统友好11项占10.4%;患者安全友好5项占4.7%;健康促进友好4项占3.8%;健康管理友好6项占5.6%;就诊流程友好11项占10.4%;虚拟环境友好10项占9.4%;医患沟通友好27项占25.5%;硬件环境友好10项占9.4%;中医服务友好22项占20.8%。评价体现既体现医患友好度的重点是医患沟通(27项占25.5%),又凸显中医医院特色(22项占20.8%),见表1。

4 思考与讨论

医疗服务的发展经历了“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医疗服务模式到“以病人健康为中心”的新的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并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医院改革与发展的主题[2]。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尊重、沟通就是影响服务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制度可以缓解医患关系[3]。医患沟通被人们越来越关注,而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减轻患者身心痛苦,能促进医患之间的理解和支持[4]。医患友好度的评价体系及其评价工具是评价以病人为中心、医疗服务、主动提供信息、增进医患沟通的手段和方法,对全国基层中医医院医患友好度推广具有指导意义。具有以下特性:

4.1 行业性

该评价体系不是行业标准,更不是强制性法规,仅仅是针对行业特点所提出的倡导性要求,引导“不做没错,做了更好”。

4.2 实践性

王学军[5]认为美国PEI包括三个维度,即个人健康管理、社交媒体和患者满意度,归结为患者的体验感受。不同等级、类别的医疗卫生机构有不同的版本,基层中医医院医患友好度评价体系必然具有其个性特点。

4.3 开放性

基层中医医院医患友好度评价体系是一个包容、开放的指标体系,没有排他性,注重理念不断转变、内容不断更新、实践不断深入。

4.4 可持续性

受区域文化、行业文化等限制,基层中医医院医患友好度评价体系不可能包罗万象但也不可能一成不变,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创新不断发展,指标体系将不断充实、完善和升级。

参考文献

[1]梁力帆,肖兴政,肖树发,等.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分级模型初探[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2015,12(4):409-413.

[2]王小万,刘丽杭."以病人为中心"医疗服务模式的理念与发展[J].医学与哲学,2002,23(3):24-27.

[3]王玉霞,张美玲.浅谈医患沟通的方法和技巧[J].吉林医学,2009,30(10):940-941.

[4]孙慧敏.医患沟通技巧的探讨[J].中外健康文摘,2012,9(6):1-5.

建设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中医院文化 篇3

关键词:中医药特色医院文化中医医院

中医是以哲学、宇宙观、生命观为基础,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望、闻、问、切”,重视“脉象”的变化。[1]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特有的医药文化,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主题,注重中医药文化建设,打造了一个中医药特色文化浓厚的中医医院。

一、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中医药特色文化建设,关键在内涵建设,即是要在医院形成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从医院员工的行文规范及文化娱乐等在内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管理文化着手。龙川县中医院创建于1963年,是全省建院最早的33间中医院之一,广东省首批“中医名院创建单位”,是一所中医特色突出,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医医院。近年来,医院在中医药文化建设方面不断深入,吸收各方面的优势文化,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思想理念、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团体形象等。医院建立了以德术兼修、大医精诚的医院精神;弘扬国粹、惠福于民的医院宗旨;仁爱、精诚、求知、致和的院训;铸就名医、打造名科、创建名院的医院发展战略。

二、作为中医医院,要深刻认识到中医医院在突出中医药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要性,因此,医院按国家《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的要求,把中医药文化建设作为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为抓手,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

1、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活动,加大中医药文化传播与普及力度,加强中医药传播能力建设,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形成“信中医药、爱中医药、用中医药”的浓厚中医药文化氛围。[2]医院从内部装潢、诊疗环境等方面入手,充分利用了庭院、大堂、走廊、候诊区等区域,广泛宣传了中医药文化。同时结合科室业务特色,以科室开展的中医药优势病种为主题,制作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文化知识宣传栏,以及中医药护理手册,在科室走廊悬挂、张贴,积极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

2、医院规范管理上,将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融入各种规章制度、工作规范中。医院制作具有中医药特色文化的院徽、院歌、院训、员工手册,对中医文化的价值观、行为观等进行了全面阐述,对全院员工进行培训学习,广泛倡导、大力弘扬大医精诚的中医文化和医院文化精神,在广大的员工心目中建立起导航系统,让员工进一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医院的规章制度。

3、科室制作传画册和健康教育处方,介绍科室中医特色服务、宣传中医药相关知识,向人民群众宣传中医药文化,推介中医药特色优势,让人们在中医院感受到中医药的魅力,同时主动接受中医药服务,加深对中医院、对中医药的认知、认可。通过诊疗环境和流程、行为规范的改进,彰显医院特有的中医药文化特征,提高医院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加强中医药文化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造就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培育一批中医药文化与科普专门人才,培养一批中医药文化管理工作者,建立一支适应中医药文化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探索建立从事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的人才激励机制。[3]我们坚持一条:“重视人才、爱护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提升人才”的人才理念。“要想县中医院这艘船在医海中不落伍、不沉没,中医药人才的建设和培养至关重要。”基于这种认识,我院在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上从不含糊也舍得投入。根据医院实际,先后制定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引进、培养、使用人才的机制,真正做到用好、管好、提升好中醫院人才。近年来,通过引进了中医专业硕士研究生,招聘本科学历以上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共30余名。在对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上,医院始终保持每年选送10余人到上级中医医院进修学习。通过对中医药人才的的培养,有效地促进我院中医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开展中医药科研课题20余项。

四、中医医院作为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加强中医院文化建设,有利于巩固中医医院的发展方向,有利于提高核心竞争力,更好地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医院的核心价值体系是医院精神理念、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的总和,是医院员工信奉和遵守的共同观念,是中医药文化的灵魂。[4]在医院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应结合医院自身特点以及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等特点,通过将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融入医院宗旨、发展战略、院训、院歌以及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加以体现。

中医药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全面加强中医院文化建设是中医院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中医院未来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坚实基础,通过不断加强中医院文化的内涵和实践建设,提升中医院新形象,提高核心竞争力,促进中医院持续和谐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上海中医药大学《魅力中医药》2010年第4期.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2012年4月.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2012年4月.

医院度中医药文化建设总结 篇4

关于医院文化建设阶段性总结

广元市中管局:

青川县中医院自建院二十多年来,始终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不动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的中医药政策和发展规划,以继承发扬中医药传统为已任,狠抓中医特色医疗和发展创新工作,坚持中医和中西结合互为补充、协调发展,强化基础设施、医疗设备和专业人才三支力量建设,成效显著。特别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在省、市、县主管局关于中医院灾后重建发展规划和中医药文化建设方向的具体指导、部署下,我院将医院文化建设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视为同等重要,再抓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同时,不忘不松医院文化建设,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以文化人”的原则和“重建促发展,发展起跳和脱胎换骨” 医院建设要求,在加快推进医院灾后重建中注重精神文化全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建设活动,基本形成了理念识别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现将我院文化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以科学发展观创新医院文化建设 我院领导深刻认识到医院文化建设能够引领广大职工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模式,高度重视并积极抓好医院文化建设。成立了医院文化建设领导委员会,由院党支部书记、院长董润泽任主任委员,下设制度及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建设三个推动组负责具体工作,形成各职能部门分工落实,职工广泛参与的工作体系。同时加大医院文化建设的软硬件投入,为医院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物质保障。在灾后重建之年,我院又安装和更新了一批医疗设备。CT机、X光机、B超仪、病房空调等设备设施全部投入使用。新购了麻醉机、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尿机等医疗设备。培养了一支多学科、多层次的专业人才队伍,针灸、骨伤、儿科及心血管病、肝胆病、老年病、疑难病诊治水平享誉县内外,走出了一条贫困山区中医事业发展的特色化道路。在财政投入不足、医疗市场激烈竞争中从未停止创新、发展步伐,就诊患者最多、社会效益最好、最受农民欢迎,是我院多年工作的主要特点。

二、以人为本,发挥医患互动的协同作用

以人为本理念是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具体体现。医院的职责是服务,服务的对象是病人,服务的手段是医生。因此我院认为,医院以人为本就要体现在以病人为本、以医生为本两个方面,充分调动医患双方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共同为战胜疾病、恢复健康而努力。在以病人为本方面,我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把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贯穿医院工作的始终,把提高医疗质量、优化就医环境、降低医药费用、改善服务态度作为医院工作的长,持续深入地开展了医院管理年活动,深化了便民服务各项措施,落实了多种形式的惠民帮扶行动,有效破解了“看病贵”难题。在以医生为本方面,我院创造性地提出了“员工第一、患者至上”的辩证观点。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实践工作,最终实现患者利益最大化。为此,我院牢固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强力推进人才强院战略,积极优化行医环境,努力改善医务人员福利待遇,多渠道筹集资金培养专业人才。今年来先后培训各级各类进修人员16人次,完成县内培训卫生院58人次,乡村医生22人次继续教育学习82人,送卫生下乡6次,推广适宜技术11项,卫生科教及培训学习经费投入高达25.2万元。与去年同比,住院人次增长45%,门诊人次增长3%,床位使用率增长10%,业务收入增长137%,职工个人收入增加90%。全年2580名住院患者中,共有1608名新农合住院患者报账261万元,报销人次、补偿金额比例分别达到62.3%和54.3%。通过这些措施,有力缓解了群众“看病难”问题。

三、秉承中医药文化精髓,努力推动医院文化建设向前发展

(一)突出重点,狠抓特色医疗和专科建设,内强素质

中医缺乏特色便无力生存,没有专科就谈不上发展。我院注重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突出优势,以中医药治疗慢性病、疑难病、老年病和中医药预防保健为重点,以中医专科专病建设为切入点,重点发展针灸、骨伤、肛肠和中医妇产4个重点中医专科,组建了风湿病、脾胃病、疼痛病等5个专病组,开展了对胸痹、肋痛、消渴、白翳、石淋等10个专病的临床诊疗与研究,形成了从辩证、诊断、治疗、用药、预防各环节为一体的诊疗常规。肛肠、针灸和中医妇科已建成为市级重点中医专科,针灸科已达到省级重点中医专科标准。专科效益和服务人次逐年递增,今年全院专科人次占全院总服务人次的XX%,专科收入占业务总收入的XX%,分别比上年增长XX%和XX%。专科的不断壮大促进了医院的全面发展,彰显了医院文化建设的特色“亮点”,形成了医院精神,塑造了医院形象。

(二)发扬抗震救精神力,全力推进创先目标实施,外树形象,内强素质

我院作为全县创先工作的基地和龙头单位,承担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的艰巨任务。今年重点抓了医院建设、医疗质量、规范操作、“四房”建设和基层业务指导等工作。成立了创先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创先办公室,组建了创先工作专门机构,安排了3名专职工作人员,分年分项落实了创建工作目标,实行了指标到科、责任到人的目标考核与管理办法,狠抓了“三基”培训考核与核心制度的逗硬落实。多次组织人员外出学习考察,邀请浙江援助专家来院指导,开展创先专题讲座。优势组合临床科室、管理部门和精干人员力量,在全院形成了强大的创先工作合力,形成了人人当先进、个个为创先的良好工作氛围,从而确保了各项创先目标的顺利实现。

四、和谐为本,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增强了医院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

和谐文化是医院为民服务的不垮基石。是医院加快发展的不朽灵魂,是激发员工努力分行的竭动力。中医药在县壶济世、治病救人的伟大实践中,赋予了鲜明的民族特色,积淀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留下了世代景仰的宝贵精神财富。我院始终坚持继承传统文化保持共性发展,建设医院文化注重个性特色的量念,把培养以服务为目的、以和谐为基调、以文明为统率、以满意为标准的和谐文化建设作为医院文化建设的主线。通过政治引导、思想教育、纪律约束、典型示范、行业自律、团队吸引、文化凝聚等形式,经常性开展职工文化教育,正面强化院规、院训、院纪,大力“大力依法治院”和“以德治院”的有机结合,建立健全科学管理与民主决策机制,注重发挥职工在医院发展建设中的主人翁作用。对专科科室、装饰装修、标语展板和医院的颜换貌中,逐步引入古朴典雅的中国元素,逐渐体现中医药历史遣风和传统特色,开展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学习考试,重温中医昔日辉煌巨献。逐步塑造了尽职守责、团结和睦、互相包容、爱院如家的医院文化形象,培育出了公平透明、和睦融洽、简单轻松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医院形象,全力打造出了万众一心、和衷共济、坚如磐石的团队精神,大力提倡以患为重、以德为先、以和为贵的新时期医务人员道德新风尚,努力增进科室之间、职工之间和邻里之间的团结友谊,消除不和谐因素,把全体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医院工作、加快灾后重建步伐上来,让医院文化在医院发展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中坚力量。

五、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深化医院内部改革,形成了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近十多年来,由于财政对医院的投入微乎其微,医院的一切建设和发展全靠自己,医院名为事业,实为企业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特别是“5.12”特大地震以后,加之又遭遇今年的“7.16”特大洪涝灾害,医院的损失惨重,条件变得非常艰苦,但医院作为特殊的公益性服务行业,如何统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面发展、兼顾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呢?对此,我们采取以综合目标考核为手段的全员绩效工资制,将诊疗人员、病历质量、患者投诉、医疗质量医德医风、岗位职责等10项指标纳入目标考核,与个人工资收入挂钩。每月预发70%工资,每季度末按综合目标管理办法进行考核,奖优罚劣并补发其余30%工资,取缔了开单提成、将工资效益直接与业务收入挂钩等管理办法。制定了针对不同科室、不同工种人员的分级质量考评标准,逐步推行成本核算管理办法,建立了一整套考核机构、考核制度与考核办法,形成了公平竞争、工作有序、赏罚分明的激励约束机制。总的说来,这是一套比较成功的方案,既符合国家卫生政策,又体现了多劳多得,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好现有卫生资源,努力改善服务态度,尽最大诚意服务患者。尽管也还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陷,但我们仍坚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在完善中不断发展壮大,确保了医院全面建设,特别是灾后重建呈现出和谐、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

医院度中医药文化建设总结 篇5

为认真贯彻执行云卫发[2008]1165号文件精神,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加强中医医院中药房建设,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我县中医院“中药房”建设项目进展顺利,现将开展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项目实施的基本情况

自项目下达后,各级领导十分重视,及时成立了项目管理领导小组,由中医院医务科具体负责日常工作的管理和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组织实施,组织药剂科根据医院现有条件,针对目前中药房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论证,拟定项目实施计划。先期对中药库、中药房、煎药房、炮制室按相应标准进行改造。及时选派调剂、炮制人员分批分期到上级医院学习,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积极主动和上级部门联系,及时上报有关设备购置材料和相关的参数,不影响项目的进度。

二、项目实施的效果

加强县级中医医院中医特色建设,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而只有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作用,才可能拥有自己的特色。县级中医医院要发展,走中医兴院是重要途径之一。针对当地的常见病、多发病,突出中医药特色并逐步形成专科(专病)优势,1

形成以中医药服务为特色的医院。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经过中药房标准化建设项目的逐步开展,对医院的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项目实施,中医院在硬件方面加强了投入,共改造房屋面积180余平方米。修改和制定中药的采购、验收、储存、炮制、调剂、煎煮等技术、操作规程、质量监测控制等规范。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中药采购、验收严把质量关,有效地杜绝质量差和不合格的中药在医院使用;中药储存按要求进行分类,把霉变和虫蛀率降到最低,中药霉变率由原来的9%下降到现在的4%,有效地提高了中药的临床疗效;中药调剂原来使用手工称量的原始方法,现在改用电子计量,提高了中药称量的准确性,中药计量准确率由原来的97%达到了现在的99.5%,同时已提高了中药方剂的临床疗效。中药煎煮严格按操作流程进行,每季度进行一次质量检测和煎药机的检修,保障药物的疗效得到充分的发挥。目前共选派2名人员到上级医院学习炮制和调剂。通过一系列的综合、配套建设,院内中药使用率由原来的 24.78 %提升到现在的36.47%。同时带动了其他科室的发展,中医针灸、推拿科就诊患者由原来的平均18人/日增加到目前的平均32人/日,全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和巩固。

三、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近半年的运行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管理不规范

由于项目管理人员少,相关的专业知识不够丰富,缺乏经验,管理过程中存在资料收集和整理不规范的情况,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要认真负责,按相关要求处理好日常管理工作。

2、资料收集、整理不及时

相关科室工作人员思想意识淡薄,在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不及时,导致项目进度缓慢,不能按计划进行,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项目的实施,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提高认识,及时、准确地提供相关的数据,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3、落实不到位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在具体落实某一件事的过程中,没有按计划进行,最后形成个别情况落实不到位。

四、下一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县中医院项目领导小组及时研究,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项目管理过程中的监管力度,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途径、多方式加强中医药人员中医药理论和技能的培训,提高服务水平,不断地改善就诊环境,加强县级中医医院中医特色建设,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XX县卫生局

六院星级医院半年度工作总结 篇6

2011年上半年度创建星级医院工作总结

今年上半年,我院在市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密切结合星级医院的创建标准,同时结合患者安全年活动和三好一满意等主题活动,稳扎稳打,很好地开展了我院的创建星级医院等有关活动,有利于提高我院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有利于促进我院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现将半年来的星级医院创建工作开展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分解任务,责任到人

1、成立领导组。根据医院实际及市局有关精神,院部认真制定了创建星级医院领导小组,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任副组长,有关科室中层干部任组员的领导小组。

2、细化目标,分解任务,将星级医院的有关标准逐一细化,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对疏于管理或明知不对、听之任之的责任人予加重处罚,并将此作为对中层干部考核的标准之一。

二、扎实开展,务实创新,不断完善

(一)、认真动员发动,营造创建氛围

按照市局及院部的有关要求,医务科认真制定有关实施方案,并多次在中层干部及全员职工大会上动员发动,让全院每一位职工都明确理解星级医院创建的目的及意义所在,了解星级医院的有关标准,从而保证实施到位。

(二)加大检查力度,不断完善创建工作

各科室每月组织自查一次,对自查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及时总结归纳,不断完善星级医院的创建工作。

为更好地了解院部星级医院创建的实施情况,医务科每季度一次,领导小组成员不定期抽查,对查处发现的问题及时总结归纳,将责任落实到人,按照有关要求认真考核,并督促及时整改。

(三)、上下联动,同步考核

对我院分管的分中心分院,我院采取同步考核。第一时间成立了管理领导小组及巡回工作组,细化对分中心分院的有关要求,基本上每一至两月一次,先后四次组织了医疗、护理、药械、安全保卫等职能科室有关人员对分中心分院的有关工作进行具体检查与指导,尤其加强医疗护理工作的临床指导,对查处的问题及时反馈,总结归纳,按照有关要求严格考核。

(四)、突出重点,放大效应

在医政方面,医疗质量是医院工作的核心,是医院发展的关键。上半年,我们从加强医务管理着手,把主要工作和精力放在初始质量和环节质量上,一是重视病历质量的提升,每半月开展住院病历质量飞行检查,每月抽取部分归档病历进行总评,对实施打印病历过程中存在的重点问题进行重点督查,确保病历质量的持续提高,上半年医院开展了一期病历质量评比活动,邀请专家对所挑选的病历质量进行分析考评,内科的施黄燕医生夺得桂冠。二是加强三基三严训练,针对医院实际,医务科把三基考试实行分开试卷、分期考试、分解内容,每月抽取部分科室进行考试的形式,共对临床、医技、药械等16个科室分别开展了二期三基考试,并对医院所有45周岁以下人员开展了“心肺复苏”实践考核,对80分以下人员予以经济处罚,做到个个过关,确保质量。三是加强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尤其是加强安全核查制度、麻醉前后访视制度、医患沟通和知情同意制度的落实,上半年组织了核心制度的专项学习考试,考试成绩令人满意。

在医疗服务方面,针对卫生局对“星级医院创建”“三好一满意活动”“患者安全年活动”等三项活动的总体部署,我院认真制订了相关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在医院硬件方面,由于病房楼的拆除,医院将原门诊楼内进行初步改造,对病房及走道内墙面予提亮增白处理,并在每个房间内安装了空调,医院同时跟进相关配套设施,如耗资十余万元重建了三个楼层的厕所,并整理了科室的标识牌、指引牌,病区内的安全告示、院务公开栏等相继跟进,虽然病房相对拥挤,但住院环境较前明显改善。设备方面,部分设备陈旧期待更新,彩超探头、胃镜、五分类血球计数仪、高压灭菌锅等已向卫生局、财政局提出购置申请并通过审核,亟待购置。软环境方面,加强对职工的经常性教育,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杜绝生、冷、硬、顶、推等不良现象,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能努力做到多沟通、多理解,增加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充分尊重并自觉维护病人的知情权、选择权和隐私权等合法权益,如在基建桩基施工过程中,虽然噪音让人心烦,但通过医务人员的解释与关怀,一个月的施工过程中无人对施工噪音予以投诉,亦无一名病人因为噪音而转院。通过改善服务态度,有效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构建了和谐的医患关系。

在安全生产方面,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年初医务科全面梳理和排查医疗、护理、医技等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存在或潜在的医疗安全隐患;深入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加强对医院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人员、重点时段的管理,重点整治手术科室和麻醉科、手术室与消毒供应室的安全隐患,加强护理管理、医院感染管理等工作,积极查找医疗安全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并认真加以整改。对欠缺的东西分阶段分批次的逐步整改到位。人防方面,强调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保卫科严格落实每月、每季度的安全

生产检查工作,加强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加强对全院各重点要害部位的安全检查工作,尤其是加强基建施工的安全监督工作,及时排查和消除各种不安定因素和安全隐患,有效地维护了医院的安全。

在廉洁行医方面,医院作风关乎医院的生命、建设和发展,关乎医院的医疗服务竞争能力。年初,医院召开专题会议,对行风工作进行专项布置,要求全院各科室把民主评议行风、巩固创建无红包医院以及治理商业贿赂等三项常规性工作做实,配合把医德考评和院务监督两项重点工作做亮。上半年,共组织了两期正反两方面典型事例的学习,分别召开了巩固创建无红包医院和治理商业贿赂的专题会议,从上至下层层加以贯彻,组织职工开展了承诺活动,落实三级承诺,层层签订了行风责任状,分解责任,细化落实,逐月对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落实情况进行考评打分、落实绩效奖惩,上半年,共收到病人家属赠送的锦旗两面、感谢信四封,在拒绝患者及亲属馈赠红包、物品和宴请中,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共18人次拒收或上交红包7500元。对行风工作落实好的科室和个人,医院坚持鼓励为主并实施少量奖励的政策,上半年共奖励3500元。在每月开展的病人问卷调查中,满意率均达90%以上。先后共有9人次在病员的函调回信中点名表扬。院务监督工作是今年行风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医院为院监委设立了专门的工作场所,并就三重一大事项、药品设备招标采购、基建工程招标施工等主动接受院监委成员的监督,半年来,院监委工作成绩令人满意,先后参与了党支部换届、团支部换届、党代会代表产生、中层干部竞聘等重要人事工作的监督,直接参与了手术室改造、门诊楼厕所新建、污水处理间新建、医院加工灶改造等施工项目的询价议价,为医院直接节约资金近三万元,院监委的工作也得到了局领导的肯定。

总之,我院今年上半年为星级医院的创建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严格比较星

级医院有关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存在以下几个不足:一是医务人员的三基三严训练有待加强;二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需要着力加强;三是职工的服务宗旨和服务意识需要增强;四是在打造医院特色专科、树立医院品牌效应上下功夫。下半年我们着重在这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的三基三严训练,并严格与绩效考核挂钩;二是加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指导考核,把政府的惠民政策切切实实落实到位;三是打造一个启东市特色专科;四是贯彻落实卫生精神,打造服务品牌,落实患者安全措施;五是加强一体化管理,全面提升分中心分院医疗服务水平;六是全面落实门诊病房综合楼基建工程,争取早日开工建设,改善医院硬件建设。

启东市第六人民医院

医院度中医药文化建设总结 篇7

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传统习俗和精神的集中体现, 是社会行为、生活习惯的历史积淀。

医院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继企业文化兴起之后被医院管理者所重视。它是全院职工在自身实际工作中凝聚下来的精神财富, 是根植于他们内心的行为准则。本文主要是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方面来论述医院文化。

医院文化建设是对医院文化的健全与发展, 是全院职工在工作实践中认同的基本信念, 被大家所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 潜移默化在员工的各项工作之中, 这使得职工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技能, 克服各种陋习, 互相学习, 共同进步;促使医院职工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关注患者的思想动态, 不断强化全心全意为公民服务的健康服务的意识, 为患者提供更为满意的医疗服务。

二、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在经济文化相互融合的今天, 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不仅是人才、技术层面的竞争, 同时也是文化层面的竞争, 其重要性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 有利于加大管理者对医院文化的重视程度

医院管理者作为一个医院代表, 不仅是医院文化建设的倡导者和推动者, 同时也是医院文化建设的策划者, 对医院发展至关重要。医院管理者经过院务会把文化建设纳入医院日常工作中进行统筹规划。医院管理者坚持以思想理念创新促进医院管理创新, 将优良的医院文化贯穿于医院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过程中。同时, 医院管理者不断加强自身修养, 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引导职工在工作中践行医院文化。

(二) 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在这里包括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医务人员与患者家属的关系。医院管理者通过对医务人员的各种业务、知识技能等培训, 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技能;通过职业道德教育、道德讲堂等医德教育, 牢固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 把患者、患者家属当成朋友。医院通过开展“患者是亲人、我为患者护航”等主题活动, 增强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 贴近他们的生活, 了解患者的心声, 尊重他们的隐私, 做到对于患者的问题有答复, 解决力所能及的事情。对于年纪过大、行动不方便的患者, 医务人员还要加强与患者家属之间的交流, 告诉他们患者的近况与内心需求, 一起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 让患者早日康复。

(三) 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

医院形象是一个医院留在大部分人民群众的印象, 是人民群众对医院各种服务的一种评价, 是一个医院知名度和名誉度的集中体现。医院形象的好坏, 直接影响着患者对医院的信赖程度。医院可以通过微信、网络、宣传栏、社区义诊等途径进行宣传, 宣传传统医学、特色中医的治疗方法, 新的科研项目以及名老中医专家, 减少患者就医的盲目性, 满足广大患者日益增长的就诊需求。

三、南宁市中医医院在医院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 医院通过院训、院徽、院歌、院景不断完善医院文化建设的内涵, 丰富特色中医文化。

(一) 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作为医院文化的灵魂所在, 根源于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 是医院文化的核心内容。精神文化是全院职工在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行为文化, 是大家大脑中形成的一种思想。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医院的核心价值观、经营价值观、管理价值观和职业价值观等方面, 具体如下:

1. 以“仁、和、精、诚”体现医院的核心价值观

医院的核心价值是通过“仁、和、精、诚”表现出来的, 用“仁、和、精、诚”的核心价值观来武装医院文化, 统领南宁市中医人的思想, 弘扬医院精神, 增强医院凝聚力。“仁”, 即是仁爱, 体现的是中医仁者爱人、生命至上的伦理思想, 在医疗服务中表现为尊重、敬畏、爱护患者生命。“和”, 包括了医患信和、同道谦和, 表现的是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阴阳平和的健康观, 调和致中的治疗观以及道德观。“和”中医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精”, 即中医人在治学、医道、医术上不断追求精益求精, 体现中医的医道精微。“诚”, 则是要求中医人在为人处世、诊疗规范、著述科研等方面贵诚笃端方, 心怀至诚于内, 言行诚谨, 这是中医人格的最高境界。

2. 明确“如意”品牌的经营价值观

医院明确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 为公民健康服务”为办院宗旨, 明确“中医为本, 服务大众”的定位, 勾画“三甲、集团、实体”的发展愿景, 明确医院发展的终极目标, 以一流的管理、精湛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 创建让政府、社会、群众、患者、职工都“如意”的品牌。这有利于凝聚南宁市中医人的力量, 引领医院健康发展。

3. 坚持“三讲”和两个“务必”的管理价值观

医院坚持从“为社会服务、为患者服务”的理念出发, 要求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中坚持“三讲”的服务理念, 真正做到把病情向患者讲清楚, 把患者当作亲朋好友;让患者“明白消费”, 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医务人员在医疗工作中要务必保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工作态度。医院的管理价值观可以准确定位医务人员的工作角色, 使全院职工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 以端正的工作态度完成本职工作, 提升医院服务水平, 形成优质服务的良性循环, 提高医院综合竞争力。

4. 以“承古纳今, 精医厚德”的职业价值观为提领

“承古纳今”体现医院的发展思路不仅要与时俱进, 还要从传统的中医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广纳现代科学技术, 辩证地认识中医药发展的精髓, 取之精华。“精医厚德”, 展示了中医人医道精微和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南宁市中医医院秉承着“承古纳今、精医厚德”的职业精神, 更有利于提高南宁市中医人的职业道德和文化素养, 使其践行人道主义精神, 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二) 医院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是一种制度文化

医院文化要发展, 就必须有一个制度来约束, 以制度来做保障。正所谓“无规矩, 难以成方圆”。好的制度文化对医院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制度文化是医院管理者根据医院发展需求, 结合各种实际制定出符合本院实际的各种规章制度并且要求全院职工在医务服务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 体现了医院管理者整个团队的素质。医院管理者必须结合各种实际情况, 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包括组织制度、人事制度、医疗制度、管理制度等, 并汇编成册。用制度来规范全院职工的行为, 围绕医院中心工作, 做到有计划地工作。从行为规范、言行举止, 穿着打扮约束职工, 做到“有章可循, 有度可依”。

(三) 医院文化建设的动态外在体现是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是一种信仰, 是被全院职工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取向, 是医院文化的主体。医务人员的行为是中医文化在医院医疗过程中的外在表现, 是保障医院及其职工行为遵循和体现中医药文化的主要途径。医院将《行为规范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十不”纪律要求》、《文明服务用语规范 (公共用语部分) 》等编入《员工手册》。通过全员培训、技能比赛、情景模拟等方式, 使职工们正确认识并遵守医院的各项规定。这不仅表达了传承的精神, 体现了中医文化的特色, 而且增强了医生、护士们的职业荣誉感。

(四) 医院文化建设的静态外在体现是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主要通过院徽、医院标识等体现。院徽“葫芦”体现了医院的品牌意识, 显示出中华中医文化渊远流长, 沉积中医之古朴、神秘和精髓, 凝聚中医灿烂的文化特色。在医院标识上采用古色古香的褐色色调, 在色彩上选用褐色与银灰色搭配, 在规格上做到灵活统一。如:医院大厅的地贴、壁画;各诊室悬挂的中草药植物图片;走廊的壁画、特色地贴、文化镜框字画、灯柱挂画等。在一定程度上美化了医院环境, 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温馨的环境, 还可以让患者在接受治疗时了解到中医药知识。

四、对医院文化建设的展望

(一) 创新门诊服务方式

医院根据广大患者的不同需求, 在预约方式上采取电话预约挂号、网上预约挂号、微信预约挂号的方式, 切实满足患者的就诊需求。对于患者的就诊时间, 在原来专家门诊工作日的基础上, 增加周末专家门诊制, 满足患者的就诊需求。在就诊的过程中, 增加便捷门诊, 优化门诊工作流程, 改变过去的传统的诊疗模式, 增加护士陪同的诊疗模式, 对于危重的患者允许全程陪护, 实现人道需求型的服务理念。

(二) 努力探索“治未病”模式

治未病是医学的最高境界, 其核心就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 它的思想贯穿于医疗诊疗的整个过程。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 以及现代人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 亚健康群体在人群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 医院应积极响应国家和卫生部门“治未病”健康工程的号召, 不断探索“治未病”模式。坚持以“中医见长, 西医为辅”, 通过采取中药调理、针灸、推拿、平衡膳食等系列健康干预措施对亚健康人群提供预防、保健、诊疗、康复等服务。开发中医体质辨识软件, 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养生食疗药膳、亚健康保健等服务, 开展“治未病”课题研究, 通过中医适宜技术进社区等形式不断推进“治未病”工作的开展。

(三) 加强“数字国医堂”建设

“数字国医堂”是一种全新的人机交互技术, 是以交互性与构想为基本特征的计算机高级人机界面。医院结合中医药文化知识, 通过“数字国医堂”与实体国医堂的辅助, 利用 (AR) 生成一种逼真的视、听、力、触和动等感觉的虚拟环境, 对实体国医堂数字资源 (包括文字、图像、声音等) 进行整合、加工、提升和频繁更换, 在试教室、会议室进行网络远程教学、专题教育、定期讲座, 更为直观深入学习。同时, 利用医院论坛、Q群、微信群、医院网站留言版、专家邮箱等途径让广大人民群众发表意见和建议, 不仅尊重了广大群众的个人隐私, 而且满足患者的问诊需求。医院通过各种传感设备使广大群众“沉浸”在一个逼真的体验环境中, 实现体验者和医师及各种治疗手段直接进行自然交互, 突破空间、时间及其他客观条件的限制, 获得在真实世界中无法实现的体验。

参考文献

[1]沈志明, 刘萍萍.医院文化建设-内强职工的向心力, 外树医院公益形象[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2, (3) .

[2]安娜.试论医院文化建设与医院发展的关系[J].医学信息, 2013, (3) .

医院度中医药文化建设总结 篇8

关键词:专业英语教学;中西文化;跨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2-0108-02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通过语言传承下来。学习一门语言实际上就是走入一个民族灵魂深入,语言的掌握过程也是了解一个民族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的过程。高等中医院校的专业英语课堂上,时时都会出现

源语与目的语两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不断的发生碰撞、转化与融合,文化导入有助于剔除交际中的障碍,教师是否注入中西文化知识讲解决定了课程质量。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老百姓口中的文化常常说的是一个人的读书识字能力、道德修养素质、社会常识或者对某一领域知识的掌握。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把文化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文明社会所创造的精神财富,这包括文学艺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学术思想等;广义的文化着重于人类与动物和自然界的区别,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尤指社会意识形态。

人类学习一门语言,使用这门语言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了解一个民族精神财富,获得整个文化的过程。因此,在学习任何一门语言时,必须要同时了解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的社会风情、文化全貌。在学习一门语言的过程中,如果只注重单词的记忆、词组的运用、句子结构的分析甚至是做题技巧的获得,而对语言中的文化现象无动于衷,不仅会影响对语言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在交际过程中还会产生严重的交流障碍。反过来说精通一门语言,必定对该民族的特征、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了如指掌,并被它深深吸引和影响。

二、医学英语教学中西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上个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Sapir在《Language》一书中写到:“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相依相存的关系,决定了教师要把文化知识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把文化导入作为课程计划中的重点。高等中医院校的医学英语教学,是用英文表达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药知识,在课堂上要不断的进行中英文两种语言的转换,实际上是中西方文化和思维的交替出现,任何一方文化背景知识欠缺都会造成交际障碍。

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主要是知识文化,指的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政治、经济、宗教、信仰、道德标准、价值观、思维方式等。中医是在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历史积淀逐步发展形成的。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在治疗方法上注重整体观,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中医以中国传统哲学为基础,同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相互印证,相互关联。这些文化特征使得中医与西方医学存在巨大差异。西医以古希腊文化为背景,大量医学词汇的词根与古希腊神话故事有密切联系。文艺复兴时期,西医发生了巨大变化,受元素论和原子论影响,认为人由元素和原子组合而成,是可以分解的。中西医文化的巨大差异是中医英语教学中的一大挑战,源语与目的语两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不断的发生碰撞、转化与融合。教师是否注入中西文化知识讲解决定了课程质量,注入途径选择成为课堂组织的关键要素。

三、中西文化导入的途径和方法

以中国几千年积淀的传统哲学为根基的中医和以希腊文化和文艺复兴为背景的西医存在巨大差异,中医英语教学中西文化的适时导入有助于剔除语言教学中由文化缺失或误读引发的交际障碍。

(一)利用中西医文化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中西医是不同的医学体系,但是究其本质都是以身体研究为对象,以人类健康为目标。所以,中西医文化既泾渭分明,又存在联系。利用比较分析法对医学英语教学中涉及到的中西医文化因素进行深度挖掘,剖析和对比,可以看到各自的个性,又会发现人类文化共性,加深对文化的理解。通过比较将中西医文化联系起来,加深对医学英语知识的巩固,促进知识的迁移,使原有知识结构不断扩大。例如,中医中的“心、肝、脾、肺、肾”翻译成英语为“heart, liver, spleen, lung, kidney”,实际上是从西医的解剖概念角度理解的。而中医讲究的是整体观,“心、肝、脾、肺、肾”指的不仅仅是身体的某一器官,主要是其功能。比如中医上认为“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主血脉”将血液输送到全身,统领身体各个器官的运作。除此之外,心“主神志”、“主神明”、“藏神”,也就说明了“心”与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的关系。西医中对“心”的理解从解剖学出发,把血液比作运送到全身的一个泵。教师在课堂中根据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有意识的对医学知识中的中西文化进行讲解和对比,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加深理解,顺利完成从源语到的语转换。

(二)开展专题讲座,系统了解中西文化。中西方不同的生存背景、地域地貌、生态环境等造就了不同的文化,中国属于大陆文化,西方属海洋文化。文化的差异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哲学观、价值观、风俗习惯等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这些差异表现在语言中是显而易见的。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学生虽然接触英语的时间比较早,但是学习过程中大多只注重语言形式和做题能力,忽视了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大学英语公共课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交际能力,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为目的。在课堂中导入文化知识,不仅符合语言学习规律,并且为向专业英语过渡提供了必要条件。有基础文化知识作为积淀,开展中西医文化专题讲座,有助于系统的了解文化差异,可以使医学英语课堂心无旁骛,更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

nlc202309030942

(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有機结合。医学英语专业课上的文化导入应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多媒体的恰当应用使导入途径更加广泛和灵活。构建主义者认为知识不是通过传授得到的,而是利用一定的学习资料,在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下(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构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从而逐步形成个人认知结构的过程。受构建主义的影响,语言习得的最佳途径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与他人的交际活动获得个人知识的构建。多媒体图文并茂的特点是语言学习尤其是更复杂多样的文化习得的有力手段。比如:利用图片、影像,再加上文字讲解玄妙的中国传统哲学以及中医文化;观看影像资料是了解西医文化的起源-希腊文明的有效手段;利用图表对比中西医文化差异等等。利用多媒体技术有助于为学生创建良好的交际氛围和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课堂氛围,有助于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方法的实施。但是在多媒体使用中要注意一些常见的问题:形式不能大于内容,过于追求文化传授的生动性,往往会本末倒置,阻碍更系统深刻的思考。应根据交际情境,注意图片、声音、文字和影像的有机结合。多媒体演示不能代替传统讲解,应灵活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比如,实物展示要更生动,印象深刻。

(四)加强教师专业文化素养培训。教师对中西医文化知识的理解,以及传授技巧的掌握决定了课堂质量。医学英语授课教师应该注重个人专业素质的提高,这既包括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精通,又包括对医学知识的掌握;既富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又熟知西方文明。专业课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原有知识库,还有向各行专家虚心求教,积极参加培训和经验交流活动,与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保持一致,促进医学院校专业英语课堂上的文化导入,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语言研究出版社,1989.

[2] 赵桂华. 语言. 文化. 外语教学[ J] . 黑 龙江高教 研究, 2002( 4) .

[3]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语言研究出版社,199

[4] 刘春艳,阎伟静. 论希腊文化在医学英语中的作用[J] 齐齐.2008, 15) : 1876-29(1877.哈尔医学院学报)

作者简介:李晓婧(1982-),女,河南郑州人,河南中医学院外语学院 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及教学

[基金项目]2012年河南中医学院科研苗圃工程项目:高等中医院校医学英语教学中西文化导入探讨(编号:MP2012-68)

[作者简介]:李晓婧(1982-),女,河南郑州人,河南中医学院外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及教学

[基金项目]2012年河南中医学院科研苗圃工程项目:高等中医院校医学英语教学中西文化导入探讨(编号:MP2012-68)

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总结提纲 篇9

1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总结提纲

一、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基本情况

1.当地(本部门)综合医院(包括西医专科医院,下同)设置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科室和中药房(应有中药饮片)的数量及占当地(本部门)综合医院的比例;

2.当地(本部门)综合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科室拥有的床位数及占当地(本部门)综合医院床位总数的比例;

3.当地(本部门)综合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科室2006年门急诊服务人次及占当地(本部门)综合医院门急诊服务总人次的比例;

4.当地(本部门)综合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科室2006年出院人数及占当地(本部门)综合医院出院总人数的比例;

5.当地(本部门)综合医院执业注册的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人数及占当地(本部门)综合医院执业注册的执业(助理)医师总数的比例;

6.当地(本部门)综合医院中药专业技术人员数及占当地(本部门)综合医院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

7.当地(本部门)综合医院近年来在中医药方面开展的主要科研课题及取得的成果;

8.当地(本部门)综合医院主要的中医药特色优势领域。

二、主要做法、采取的工作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1.当地(本部门)主管部门,在促进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方面的主要做法、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取得的主要成效;

2.当地(本部门)综合医院在中医药工作方面的主要做法、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取得的主要成效。

三、经验与体会

四、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医院度中医药文化建设总结 篇10

市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方案汇报材料

市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方案汇报材料

xx市中医院是集医疗、保健、教学、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中医院,是xx医科大学教学医院。为深入推进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医院创建活动,彰显中医药特色优势,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广大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我院结合实际工作制定本建设方案:

——深挖中医药核心价值理念

在确定医院的宗旨、服务理念、医院精神、院徽、院训、院歌、院报等方面,都特别强调将中医药文化“仁、和、精、诚”这一核心价值理念融入其中。过宣传教育、培训学习、举办活动等方式,让“医者仁术”“悬壶济世”“以人为本”等思想植根于全体医务工作者心中,号召大家牢记神圣特殊使命,热情服务患者。

1.院训是医院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是医院的“气”和“神”,是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医院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为此,我们修订和完善了院训“传承中医、弘扬国粹;医乃仁术、天人合一”。

2.我们的院歌以热情的笔触、优美的旋律,表达了全院职工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和对中医文化执着追求的情感。

——建立规范的行为制度

规章制度是保障医院职工的行为遵循中医药文化的最有力手段。我们把诊疗行为、言语仪表、同道相处、教学传承等行为规范和特定礼仪通过制度固定下来,还在此基础上形成具体、明确、切实可行的《医院服务承诺》《优质服务十条标准》《医务人员“十不准”》,全部纳入医院《员工手册》范围。

将《员工手册》作为全员培训的重点,并制定考核和奖惩办法,树立学习典型。从而使全院工作人员在思想准则上明白“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在行为价值上明白“追求什么,放弃什么”,最终形成一种自觉行为。

——打造浓厚的中医药文化环境

医院环境反映的是医院的综合实力,美观的建筑、整洁的环境、醒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目的指示牌、有序的诊疗秩序都会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为了让人们感受到中医院文化的特色建设,我们不仅创造一种干净、整洁、舒适的就医条件,还从内部装潢、诊疗环境、形象识别等方面入手,全面展示中医药文化。

1充分利用大厅、走廊、候诊区、诊室等区域,悬挂古代名医的画像、古医训、古医德等;改建门诊、药房、候诊室,引入传统的药铺装饰风格,处处展示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亮丽风景。

2充分利用医院的宣传栏、墙报、电子屏等各种设施,从中医药的起源、基本知识、特色疗法、养生保健方法等方面,广泛宣传中医药的经络文化、诊疗文化、本草文化、养生文化等。

——大力践行中医药文化行为

我院建立治未病中心,打造中医特色服务,独创《脊柱保健操》,以非药物疗法治疗韩国友人的颈椎病。在病区开展健康课堂,并定期面向社会开放中医药文化宣讲课堂,发放宣传资料和光盘,还与xx电视台合作《中医养生》栏目,普及健康知识和中医养生文化。

我院组织职工对贫困家庭进行一对一健康宣传教育,充分利用节假日深入到农村、企业、社区等,为广大群众提供健康义诊、健康体检、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疾病预防,疾病诊疗、健康咨询等服务。每年受众益人群20000余人,内容涉及如何预防治高血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饮食治疗,吸烟的危害等知识。

xx市中医院将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为核心,努力打造特色品牌医院,更好地服务于一方百姓。

中医院中医实习工作个人总结汇报 篇11

中医实习总结1

传统中医,很多人很奇怪,这是什么科室,一般医院似乎好像都没这个科室的。是的,好像只有在我们医院才有。虽然省人是中医院,但其实基本上已经西化了吧。为了保留,或者说是特色,或者说是应付检查,设立了这么个科室,治疗疾病时,保留中医传统特色,辨证论治。确实,在这里感受到了比在其他任何一个科室都要浓郁的中医氛围,也只有在这里有这种氛围吧。这里的病人在治疗上首选是中药治疗,不得不承认,主任开得方是在是好,很多西医无法诊断的疾病,在这里都得到很好的解决。但也不得不否认,传统病房给我感觉,像是个养老院,很多老人常年累月住在这里不肯走,有些是绝症患者,在这里等待那个day。

这三周,真的是很好的休息了下,实在是太闲了,跟之前的科室打仗似的工作状态比起来。我跟的这个带教因为一些个人的原因这几周都没有收病人,我就只好守着手上这两三个少的可怜的病人。还好其他组的老师有收病人,可以学习学习。在这里,闲也有闲的好处,赶上专业认证的关口,非常多的考试和培训,正好趁这三周好好看了看书,充实了下理论基础。其实我们一直在抱怨说考试太多,培训太多,还让不让我们好好实习?其实仔细想一下,这样也很好,理论知识的强化对上临床的我们是很有必要的,此外,我们还有很多临床技能方面的培训,突然觉得自己能在这里实习,是多么幸运,不能再这么一次次的应付,应该认真对待!

这个科室实习结束,就意味我要正式开始大内科的轮转了。后面的安排是呼吸内科,心内科,肾内科,内分泌科,过年,消化内科,神经内科,急诊科。真正充实忙碌,真正要认真学习的时候来了,终于要来了。前两天心内科的病例讨论,着实让我着急了一把,对于那个讨论的病例,我是如此的一头雾水,太久没看西内了,什么心梗、心绞痛,稳定型不稳定型,诊断鉴别诊断,评级等,居然一窍不通,真的真的觉得好难过,觉得自己要学习的东西真的还好多好多。一定要好好认真的血,不喜欢那种一无所知,不知所措的感觉。

好吧,接下来,收下心,认真实习。

中医实习总结2

我在一个省级中医院实习。虽然时间还不长,但感慨良多。

一、西医排头阵,中医靠边站。

以前看书经常看到有人提过这这种情况,但体会不深,现在深深体会到问题的严重性。

到医院的第一天,老师就问我会不会看化验单,我说不会,他就不太高兴了。他说,现在无论在哪里做医生,你都要懂西医,会开西药,稳住病人,这是最基本的。至于中医该怎样,针灸该怎样,那都是你用西医西药把病人的病情稳定住以后的事。你的中医如何厉害,针术如何了得,那只是提高你的知名度的东西。

我明白他的意思。在他看来,无论大病小病,都必须先上西药,实在不行了,再考虑用中医。换言之,中医就是不行!

当然,事实并非中医不行,而是他的中医不行——他压根就没学好中医,甚至还没入中医的门。我没有轻视老师的意思,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因为有一次查完房,开好了医嘱,医生们都没事了,就坐在办公室里边看报纸边闲聊。不知是谁首先问了一句我们实习生说:“你们现在医学课程都是怎么安排呀?我们当年中西医的比例是7:3。”我们的组长说大概是五五吧。我说:“哪里,几乎已经是4:6了!”我的口气有点重,本来是想发发牢骚的——我们现在中医四大经典都已经沦为选修课了,因为选的人少,有些课甚至开不起来。孰料某老师接口道:“这还差不多!应该多学点西医,才能跟临床相衔接。我们当年就是学的西医太少了,中医也没学懂。”又有老师道:“中医就是有点玄,不好懂。”主任说:“学中医啊,讲究悟性。像咱都不是那个料。”

主任平时好开玩笑,但说这话的时候不像是开玩笑。他平时就是以开西药为主。一科之主任尚且如此,其他人还用说吗?<莲山课~件 >

二、西医抓襟见肘,中医束之高阁

不可否认,许多方面西医有其长处,西药对不少疾病确有良效。可是同样不容否认的是,西医的发展有限,极多西药在愈病的同时其副作用亦“蔚为壮观”。比如降脂药阿托伐他汀常可以导致头晕、视力模糊;镇静药艾司唑仑常让病人口干、嗜睡、乏力;脑血管扩张药长春西汀也可见头痛、头重、眩晕和困倦感。在我所在的神经内科病区里,因为都是西药治疗为主,中风(脑梗死、脑出血)病人因为用阿托伐他汀、长春西汀等药,腰腿乏力会长期无法好转,经常可见头晕等;如果病人合并焦虑症的,便用艾司唑仑和(或)阿普唑仑,随即又产生嗜睡或者睡眠紊乱,甚至抑郁症;帕金森病人因为长期使用盐酸苯海索而产生严重幻觉的亦大有人在。

每个病治到一定阶段,症状已经很难再有改善,西医西药没有办法了,这时“中医师”们才会想起可以用汤药。可是因为本来就学的不怎么透彻,又极少运用,临时开中药也就成了瞎胡闹——一点都不讲究辨证论治,又不识变方加减,只是套用成方。像脑病科,凡是中风病人一律是气虚血瘀证的,方子几乎永远是补阳还五汤。当然,效果并不理想,于是又得出结论——中医就是不行。于是更加不用中医中药了!

三、摆脱恶性循环,扬我中医

我们是中医院,就应该以中医中药为主。当然这就要求我们中医师有扎实的基本功和极强的临证能力,要求我们中医师有敢于面对和解决急症、重症的自信和胆量。

这又要溯源于中医的教育现状了。教育是人才的基石。中医教育如果出了问题,人才培养或者说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必然会有问题。教育的话题历来就是比较大的话题,不好讨论。但有一点是谁都很容易理解的,就是,如果中医教育的主修课程不是中医而是西医,那培养出来的人才还能叫中医么?许多中医院校的课程设置中,中西医比例是5:5,甚至是4:6的,也就是说大学四年(除去一年的实习时间)的理论学习有至少一半的时间是学西医的。这样的后果是,少数只钟情于中医的人因为排斥心理,西医课程都学的不好;有一半的人偏向于转学西医(既“科学”,又赚钱);剩下的一大批人便成了“中西医结合”——中医学了点皮毛,西医也懂那么一点点。我曾N次听到有同学抱怨说,都快五年了,他却感觉自己中医还没入门!这样的教育现状,实在令人忧心,别说培养什么中医大师、一代大家,只怕中医将后继无人矣!中医的教育有其自身规律要求,需要重视经典,重视对前人的继承,重视对基础理论的掌握。诚如国医大师邓铁涛所言:“只有继承好了,才能谈创新和发展。抛开前人的理论、经验而一味求新,只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还好已经有不少有识之士提出注重经典,并做了一些教育改革。作为一个中医者,我希望中医教育改革往更有利于中医的发展的方向前进!

人才是中医事业发展的基石。有一大批志于中医事业的人才,中医才能发展。<莲山课~件 >

一旦有了人才,我们就要让其发挥作用。也就是说作为一个中医,我们就要运用中医。所以无论是中医诊所还是中医院,中药要随时可以配备,随时可以急煎,有医院制剂,成药等等,以应付急危重症。这不是说要抵制西医,更不是无视现代科技成果,而是寻求中医的进步,让中医在当代环境下遵从自身发展规律来发展自己。

不过光有人才还不够,还要有让人才施展才华的环境和条件。为什么许多学中医的会转西医?为什么许多中医师不愿用中医中药而喜欢用西药?因为用西药获利大,经济效益好。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没有人不想多挣点钱,没有医院不想获取更大利润。而西医西药正是这种大环境下的产物。西医讲究精细,用某个药必须有哪几个指标都很明确,每个病人必须做这个那个检查,必须什么都查个清楚才能用药,好像这样就能保证药到病除。可惜经常事与愿违,有些病根本就查不出来什么;查清楚的,很多又没有办法;有办法的,不是开刀切这割那就是用价格昂贵的西药——而且这些药往往有许多相当明显的毒副作用。看看这个过程,我们就会发现,首先各项检查就是一宗大生意了;然后动手术的话——手术费有多高大家都知道的;再就是上西药了,西药再便宜,也要比中草药贵的。反观中医,中医历来以“验、便、廉”著称,本来就没有注重经济效益的传统——她更注重的是疗效!中医也没有强调借助器械做什么检查的传统,望闻问切四诊都主要依靠医生对病人面对面、手把手的操作,所以没有什么检查费收入;中医不主张轻易动刀,崇尚内治法,加之大多数中草药价格便宜,经济收入自然无法与西医相提并论。今年两会有代表指出:“……医生劳务技术价值长期偏低,医生不能通过“阳光收入”实现自我价值。由于劳务技术定价远远低于成本,违背了价值规律,导致很多医生开“大处方”,从药品回扣中进行补偿。”西医尚且如此,中医更不待言。中医师的劳务、技术价值一直严重偏低,不但与其他行业相比基本工资收入偏低,也与西医师的基本收入偏低。西医还可以从处方用药上刮油水,真正的中医却无法这样也不忍心这样做!许多学中医的人会被告诫“中医不赚钱,西医赚钱——还是转西医吧”!就是在这种一切都追求经济增长的大浪潮下,西医正在以强大的攻势同化中医。

因为不赚钱,很多疗效极佳的简易方药都在慢慢被人遗弃;因为不赚钱,中医会慢慢没有人愿意使用;因为不赚钱,中医会慢慢没有人愿意学……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要摆脱这个恶性循环,政府、医院、教育机构和中医师个人都要努力。政府应该发挥导向作用,加大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提高医生尤其是中医师的经济待遇,不能一切以经济利益为目的,让医院成为只追求经济效益的企业——试问健康和生命是金钱可以衡量的吗?医院和教育机构是改革和发展中医的切入点,中医现代化不应该是一个口号,更不应该是偷天换日以中医西化取代中医的现代化,需要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广大中医师是继承和发展中医的主体,要勇于承担责任,自强不息。

附:

中医在20世纪已经走了许多的弯路,最初是政府的作为对中医不利,中医处于从属地位。自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之后,这个从属转到中医本身对中医自己不相信,没有信心。为什么没信心呢?因为他没有掌握真本事,没有学到真本事。感觉自己对病人没有把握。所以就只有追求西医的东西,搞内科的,就打开《实用内科学》去对吧,他也能找到一点路。而对中医,他心中没底。但,他如果跟到一些老师,看过老师用一些中医中药的方法解决问题,这个信心就会生起来。树立信心之后,他自己再读书,再临证,就上路了。他不一定都要带。带入门很重要,入门就是相信中医,知道中医能够解决问题。

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来培养中医的信心,这一点很重要。要培养中医的信心,<莲山课~件 >首先你的学术水平要提高,过去这个水平所以下降,就是把四大经典作为选修课,这是个最大的错误!以为用一千七百年前的《伤寒》、《金匮》来做课本,这在全世界都是没有的。但是,他们不知道美国的西点军校还要读《孙子兵法》。

中国的文化跟外国的不一样,你不知道读了四大经典之后,中医的辨证思维才能树立起来。中医跟西医不一样,像心脏的病名中医都没有,所以一来就不相信中医。像失音这个病,我们没有讲它是脑血管的病,可是治疗后能使他讲话,后来脑CT一做,说它是脑中风,其实中医就是治疗脑中风,可他们认为是我们误诊了。其实病人在好,能讲话了。所以,有些人拿西医的病名来做标尺,你都没诊断出这个病,你怎么会治这个病呢?现在的人就很容易这样来理解。他不知道去罗马是有好多条道可走的,可以从法国去,可以从德国去,也可以从土耳其去,是吗?我们中医有我们自己的路,现在我们忽视了自己的路,而去搬别人的路,所以,水平就会下降。只要我们的辨证论治,中医的系统理论你能够熟练掌握了,任何新的疾病谱,只要我们用我们这一套去进行研究,慢慢就会摸索出对付的方法,而且把它根治。

中医实习总结3

中医院内科20_年上半年的工作在院领导及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力求突破,争创一流,狠抓医疗服务质量,强化全方位管理,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内科的主要工作成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医内科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住院病人量明显上升,总出院人数460人,比去年同期增长28%,病床使用率110%,比去年同期增长20%,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都在95%以上,药品品使用率43.34%,平均住院天数14.18天。上半年业务总收入200万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2.由于内科业务收入的好转,第二季度实现奖金1万多元。

3.加速人才培养。科内积极开展业务学习和技术练兵活动,积极参加_的一些学术活动,了解最新的医学动态。并于x月选派一名医生去_x中医院进修学习肝病,根据医院的发展状况和需求,在现有人才的基础上,本着以内部培养为主,有计划地培养专业技术人员,逐步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

4.积极参加院内举行的各种文体活动,通过科室的团结协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二、存在的不足

1.由于科主任及护士长管理经验不足,管理工作不到位,不能上传下达,出现工作滞后,不能及时完成院里按排的工作任务。

2.抓医疗服务质量力度不够,医疗技术和护理水平提高不明显,服务意识不强,医疗差错时有发生,仍有患者不满意的事情发生。

3.对医保政策的理解和把握还不够深入,合理检查合理用药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平均住院费用未达到医保线,未能体现利润化。

4.病历质量有所提高,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乙级病案率仍较高。

5.住院病人量大幅度提高,但收入未相应增高,科室增收节支力度不够。

中医实习总结4

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习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这两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学到了人生难得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见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中医学岗位工作实习这段时间自己体会和心得:

一、努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在中医学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习,你就会落伍。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并结合中医学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的中医学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围绕工作,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在中医学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中医学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中医学岗位工作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根据中医学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优势,把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尽

心尽力完成中医学岗位工作的任务。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我经常得到了同事的好评和领导的赞许。

三、转变角色,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从大学校门跨入到中医学岗位工作岗位,一开始我难以适应角色的转变,不能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认为没有多少事情可以做,我就有一点失望,开始的热情有点消退,完全找不到方向。但我还是尽量保持当初的那份热情,想干有用的事的态度,不断的做好一些杂事,同时也勇于协助同事做好各项工作,慢慢的就找到了自己的角色,明白自己该干什么,这就是一个热情的问题,只要我保持极大的热情,相信自己一定会得到认可,没有不会做,没有做不好,只有你愿不愿意做。转变自己的角色,从一位学生到一位工作人员的转变,不仅仅是角色的变化,更是思想观念的转变。

四、发扬团队精神,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协同其他同事。

在工作间能得到领导的充分信任,并在按时完成上级分配给我的各项工作的同时,还能积极主动地协助其他同事处理一些内务工作。个人的能力只有融入团队,才能实现最大的价值。实习期的工作,让我充分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团队的精髓是共同进步。没有共同进步,相互合作,团队如同一盘散沙。相互合作,团队就会齐心协力,成为一个强有力的集体。很多人经常把团队和工作团体混为一谈,其实两者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优秀的工作团体与团队一样,具有能够一起分享信息、观点和创意,共同决策以帮助每个成员能够更好地工作,同时强化个人工作标准的特点。但工作团体主要是把工作目标分解到个人,其本质上是注重个人目标和责任,工作团体目标只是个人目标的简单总和,工作团体的成员不会为超出自己义务范围的结果负责,也不会尝试那种因为多名成员共同工作而带来的增值效应。

五、存在的问题。

几个月来,我虽然努力做了一些工作,但距离领导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如理论水平、工作能力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中医学岗位工作岗位还不够熟悉等等,这些问题,我决心实习报告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努力加以改进和解决,使自己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中医实习总结5

现就中医药技术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取得的成绩

全县有中医药技术人员113名,其中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中医卫生技术人员47人(其中包括参加市级培训11人),村卫生室中医卫生技术人员66人。按计划应培训113人,实际培训109人,培训率为96%。经过培训每个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适宜技术知晓率达到了90%以上,乡镇卫生院开展不少于10项,村卫生室不少于4项的中医药适宜技术,中药处方也有所增长,比开展培训前增长了10个百分点,群众的满意度达到了90%以上。

二、具体做法和体会

(一)建立我县中医药人员培训工作组织领导体系,保证工作顺利开展。

卫生局及时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_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医政股全面负责推广工作,并明确了各股室的具体职责。同时还成立了以县医院院长为组长,业务院长为副组长,中医内、外科、理疗科和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专家指导委员会,组织实施全县基层推广工作,提供相关技术咨询指导,从组织上保证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卫生局通过各种会议反复向各医院院长、分管人员强调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使大家充分认识到提高我县基层中医药人员的业务素质,对于振兴中医、发展中医,贯彻新时期卫生工作“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县当前和今后卫生工作的重点。希望能引起各医疗单位负责人和广大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从而在思想认识上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切实保障了最广大基层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三)采取多种培训学习方式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我县中医药人员综合素质。

1.加强县中医院对基层中医药人员的指导。县中医院依托市中医医院的对口帮扶支援积极利用下乡、义诊等活动对基层的中医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指导查房等业务培训,并且深入到病床旁指导基层中医药人员进行临床实践和技术操作,全年共指导基层20余次。同时,市级培训结束后,县中医院及时承担了培训人员为期15天的临床实践操作实习,充发发挥了中医院对基层中医药人员的技术指导作用。

2.以乡镇为单位开展培训。我县山大沟深,人员居住分散,结合我县实际情况,以乡镇为单位进行了培训。从x月1日起,各乡镇医院陆续成立了培训领导小组,确定主讲老师,制定培训课程表、准备培训教材以及培训地点、教室等各项工作,并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专人负责技术培训全过程的考勤,以督促教学和培训效果。县医院和各乡镇卫生院均集中对本单位和村卫生室的中医药人员进行了为期20天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在理论培训结束后,进行了统一闭卷考试,真正确保了培训效果。_、_、_中心卫生院还在培训期间为学员统一安排了食宿,准备了学习用具,各医疗单位还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对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中医药知识的再培训,从而保证了医务人员中医药适宜技术知晓率达到了100%。

(四)落实措施,保障中医药培训工作得到落实。

上一篇: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开题报告下一篇:英语四级作文常用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