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舞蹈教学

2024-09-13

音乐舞蹈教学(精选12篇)

音乐舞蹈教学 篇1

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 体育舞蹈教学已经在各高校中广泛的开展起来, 虽然受到教学者和学习者的热捧, 但是由于对体育舞蹈的文化渊源并不能十分了解, 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致使体育舞蹈教学的质量大打折扣。我们急需要解决的是使体育舞蹈教学方式多样化,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充分贯彻终身体育意识。

1 体育舞蹈起源及发展

1.1 体育舞蹈的起源

体育舞蹈起源于英国, 盛行于欧美。是一种在音乐的伴奏下, 通过人体各环节有节奏的变化而塑造出不同难度的形体动作和造型, 表现不同的情感和技艺, 达到自娱自乐、增强体质或进行竞技的体育运动。不同的舞种呈现出不一样的风格, 热情奔放与浪漫柔和并存, 对培养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和社交能力提供了一个平台。

1.2 体育舞蹈的在高校的发展

1991年国家教委颁发了《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教学计划》把体育舞蹈列为普修和选修课程, 全国各高校也开展了体育舞蹈的教学, 体育舞蹈以其独特的活动方式逐渐成为在校大学生的主要教学内容和锻炼手段。随着终身体育观念的深入, 对体育舞蹈的教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尤其是在教学方法上更应该符合现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

2 体育舞蹈教学开展的价值

2.1 心理学价值

长期的学习生活会使人感到压抑、枯燥无味, 良好的心理素质会使这些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所以心理健康对一个人的发展就特别重要。参与体育舞蹈活动能够使人从紧张的情绪中走出来, 使人的注意力从学习转到运动上来,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疲劳, 愉悦心情, 也会使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2.2 社会学价值

体育舞蹈是一项男女共同进行的双人或集体运动, 在运动中能够体会到集体的力量, 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对于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更能迅速的适应新的环境。

3 影响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的因素

体育舞蹈教学方法是指为了完成体育舞蹈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所采用的多种手段和途径的总称。使学生在教师有计划、有组织的安排下进行观察和练习的过程。由于体育舞蹈不仅仅是向学生单一的传授运动技能同时还肩负着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礼仪等, 因此要受到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3.1 体育舞蹈教学方法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

本文根据体育舞蹈教学的特点, 参阅了相关的文献和走访了多位专家, 筛选出影响体育舞蹈教学的因素, 进行问卷的发放和回收。通过SPSS17.0软件对所回收的问卷进行因子分析, 经过球形检验结, 因子模型的显著性水平达0.000, 所建立的模型可以被采用。

3.2 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参与因子

参与因子主要包括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 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说过:“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 这是任何教学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学方法的有效与否主要通过学生表现出来, 所以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运动天赋、性格、性别、生理和心理因素都对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的选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教师的教学经验、运动技术水平、语言表达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性。

3.2.2 教学因子

教学因子主要有教学原则、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组成。教学原则是进行任何教学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 在整个体育舞蹈教学和各环节教学中教学原则的指导作用都应该放在首位。教学目标是进行体育舞蹈教学活动的起点和终点, 任何情况下选择的教学方法都是为了完成所制定的教学目标, 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选择的教学方法应该有所不同, 适合才是最好的。而教学过程则是一个动态的系统过程, 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不同的发展规律。新授课以教为主, 复习课以练为主, 只有在充分的把握住体育舞蹈教学过程的特点, 才能够选用最佳的学习方法完成最佳的学习任务。

3.2.3 环境因子

体育舞蹈教学的课时总数以及场地器材的设备是否完善, 对于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影响, 没有充足的课时总量, 学生进行学习的机会将减少, 导致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难以多种多样, 学习效果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水平, 场地器材的不完善很可能打击学生学习的热情, 是体育舞蹈运动在大学中难以持续的发展下去。学生人数的多少对教学方法的选择起到影响作用, 如果人数过多, 只能过多的采用集体教学, 难以做到个别指导和因材施教。

3.2.4 思想科技因子

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的选择不仅受到教学理论的制约还要受到教学指导思想的影响。只有在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下, 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才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说体育舞蹈教学不但要向学生传授体育运动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智力, 发展学生的思维, 这样才符合开展体育舞蹈教学的最终思想。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使传统的方法得到了补充和更新, 有利于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

4 提高体育舞蹈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

体育舞蹈教学质量的体育不但要有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解法、师范法、分解法、完整法等, 同时还要有与现代学生思想相符合的快乐体育教学法、诱导学习法等, 只有做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兴趣, 体育舞蹈的教育价值。

4.1 快乐体育教学法

快乐体育指在教学过程中, 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在付出努力获得成功后, 从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快乐体育不是散漫体育, 并不是完全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而是让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一种方式, 真正实现高效协调的学习机制。在快乐体育教学中, 学生不只是学习和模仿教师的动作还要学会自觉的参与这项运动, 和教师进行相互交流, 探讨学习心得, 是体育舞蹈教学的教育价值得到放大。快乐体育教学主张启发式教学, 强调发现学习,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实践学习法

实践学习法指在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操作中去, 在实际操作中边改进边提高的方法。体育舞蹈是一门注重社会交往的体育运动项目,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适当的教学内容放到舞厅中, 使学生体会到舞会上特殊的氛围, 在场景音乐中更能够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 培养乐感对肌肉的感觉, 同时还可以学到社交礼仪, 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要使学生明白, 只有把所学的技术动作灵活自如的运用到实际中才算是真正掌握了。由于体育舞蹈是男女共同配合的一项运动, 更应该教育学生注重行为举止, 建立正常的男女交往关系。

4.3 C AI教学法

CAI教学法是把多媒体, 摄像机等现代化技术运用到体育舞蹈教学上来。CAI可以让学生亲眼看到自己动作的错误之处, 让学生自己检查自己, 自己纠正错误动作, 以达到教学的目的。同时CAI还有利于个别教学, 对于技术动作接受比较慢的学生来说可以更好的巩固练习, 对于技术动作接受比较快的学生来说还可以提前自学。CAI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料,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给学生, 使学生学习起来更加便捷。

4.4 双语教学法

体育舞蹈双语教学法是指在体育舞蹈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传授过程中全部或者部分采用外语 (主要指英语) 的一种教学方法。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可以使学生掌握体育舞蹈技能同时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看到进行双语教学的学生对待体育舞蹈学习的兴趣高于没有进行双语教学的学生, 说明进行体育舞蹈双语教学时可行的, 这也符合我们一直提倡的素质教育理念。但是在双语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不但有精湛的运动技能同时还要良好的英语基础, 这对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5 和谐教学法

和谐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使多种教学方法相融合, 同时做到教学的诸要素与教学过程、环境之间始终保持一种动态平衡的关系, 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减负”能够全面和谐发展。和谐教学法要求从受教育者的自身需要出发, 整体规划自身所需要的教学方法, 减轻学生的身心负担, 排除外界的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使学生在和谐的教育环境下进行学习。和谐教学法是辅助体育舞蹈学习最好的助手, 更能够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

4.6 动作示范法

作为体育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示范法仍然是最基本并且也是最重要的教学手段。动作示范法是指教师以自身的完成的动作为例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动作示范法能够使学生近距离感受到体育舞蹈动作的优美, 有利于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使自己的技术动作更加完美。动作示范法的特点是简便灵活, 使用范围广。

总之, 提高体育舞蹈教学质量的方法有多种多样, 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来选择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是有利有弊的, 我们要取之所长, 是我们的教学方法做到最优化, 这样才能够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思路, 才能够真正的做到素质教育, 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摘要:体育舞蹈是集体育、艺术、教育于一体的一种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 它不但具有娱乐性和健身性, 同时它还具有一定的竞技性, 具有多元化的教育价值。随着体育舞蹈课程在高校中的广泛开展, 受到了很多爱好者的追捧。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必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很多教育工作者也在探索最优化的教学方法来充分体现出体育舞蹈的教育价值。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和自身的教学经验, 在本文中提出了一些有关于体育舞蹈教学的创新型建议。

关键词:创新,体育舞蹈,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军.高校体育舞蹈的创编及教学方法[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2008 (1) :119.

[2]鲁春霞.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的运用及其影响因素[J].文史博览, 2008 (7) :42.

音乐舞蹈教学 篇2

【内容摘要】本文以《茉莉花》音乐为主题的命题舞蹈课教学为例,阐述了“音乐鉴赏—示范表演—创造实践—总结发展”的教学探索模式,结合高中音乐与舞蹈的课程标准、现代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师的教学特点,着重启发学生对舞蹈音乐的理解能力,从舞蹈的基础技能入手培养学生舞蹈思维,调动学生的音乐与舞蹈潜能。使学生对舞蹈的学习兴趣、舞蹈的审美与创作能力得到了提升。通过在音乐鉴赏、舞蹈技能、创作表演等方面的学习与积累,厚积薄发,体会“闻乐起舞、身随律动”的意境,感受音乐、舞蹈为我们的身心带来的愉悦。

【关键词】音乐与舞蹈,积累,赏听,学跳,乐跳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音乐与舞蹈”教学模块作为高中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等方面都具有的重要价值。

在高中音乐的选修模块中,参与“音乐与舞蹈”模块学习的学生大部分是有兴趣但没基础,甚至有部分学生既没兴趣也没基础(以行政班授课情况下)。笔者在高中“音乐与舞蹈”模块的教学中,首先遇到的就是学生的三个“缺乏”,即:缺乏对舞蹈音乐的理解和体验;缺乏舞蹈基本技能;缺乏舞蹈表现的信心。如何立足于学生参差的原有舞蹈知识与技能条件下,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有机结合音乐与舞蹈,有效实施模块教学,成为本文将探讨的问题。

在经过一学期的“音乐与舞蹈”的学习,同学们初步地掌握了一些舞蹈的基本技能,了解了舞蹈的起源、发展、体裁及相关文化知识。能够鉴赏和评价中外民族舞、古典舞、现代舞、芭蕾舞、社交舞等不同舞种及其音乐的特色及风格。为了更好地展示同学们的学习成果,并对一学期的学习进行评价,笔者以脍炙人口、蜚声海外的“茉莉花”为命题,引领学生鉴赏和律动,最后能充满创意、感情、自由地舞蹈,共同享受了音乐与舞蹈的魅力,展开了一次有益的“音乐与舞蹈”模块教学探索之旅。

一、赏听—激发兴趣,学会聆听与体验舞蹈音乐

俗话说:“闻乐起舞”。“乐”即音乐。舞蹈是形体艺术,它与声音艺术—音乐密不可分、相辅相成。舞蹈动作的连续、节奏的变化、情绪的表现都有赖于音乐。因此,学跳(舞)前必须先“会听(音乐)”,而且要“赏听”。

节奏、旋律、和声是音乐表现人类内在情感的三要素,而舞蹈则依据音乐所表达的情感,用人的“外在”肢体、身段、面部肌肉的动作来表现人的精神生活,在诸多艺术门类中,音乐与舞蹈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因此我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学生对“音乐”理解能力的培养。以《茉莉花》为例:《茉莉花》音乐近几年在国内、国际上被广泛传播,表演。在我的音乐与舞蹈课里,就曾以《茉莉花》为命题音乐,进行舞蹈的创编与表演。同学们在舞蹈的创编与表演前,首先要赏听与了解《茉莉花》音乐。在全国各地有许多不同版本的《茉莉花》音乐,反映出各地区的民族音乐特色。我广泛搜集了几乎所有风格的《茉莉花》音乐,在课堂上先让同学们欣赏,并让他们自由发表看法。同学们在欣赏《茉莉花》音乐的过程中,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不同风格的《茉莉花》音乐。有的同学喜欢江苏的《茉莉花》;有的喜欢东北的《茉莉花》;有的同学喜欢溶入了现代流行音乐元素的《茉莉花》;特别有兴趣的同学还根据自己的爱好,用REP的音乐风格改编了《茉莉花》音乐。同学们在赏听《茉莉花》音乐时,感受到了中国民间音乐旋律的美,体会了地域差异带来的音乐风格的变化,也感受到不同地区《茉莉花》音乐的不同民族风格美。

最有代表性的如江苏民歌《茉莉花》和东北辽宁民歌《茉莉花》。同学们在交流与讨论中总结出:这两首民歌无论在音乐旋律、节奏上,还是在歌曲的情绪和歌词表现力上都有突出的地域性的民族特点。同学们在聆听了《茉莉花》音乐,并对音乐有了认识和理解后,欣赏了一段绸扇表演的江苏民歌《茉莉花》舞蹈录像。

“好 一朵 美

丽的 茉 莉

花,好 一朵 美 丽的茉 莉

花,”韵味悠长、清纯甜美的音乐,配合演员柔美、青春的舞姿,绸扇上下飞舞,在水墨画似般的舞美衬托下,让人们仿佛置身在江南水乡茉莉花园的晨曦中,迷雾轻浮,茉莉清香四溢,让人有置身其境,身随律动的感觉。“好一

呀,哎

一朵

茉 莉

花 呀”。

而东北辽宁民歌《茉莉花》,那豪放又抒情的旋律、欢快又跳跃的节奏,把东北人民的豪爽、风趣、热情的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音乐一起,同学们就有要蹦、要跳的冲动。

从这两首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情感的差异上,同学们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需要用不同的肢体语言表现。

能“闻乐起舞”,就要有很好的音乐感受,只有通过音乐鉴赏的学习与积累,同学们赏听与体验舞蹈音乐的能力加强了,他们才能更好地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为创编舞蹈打下基础。

二、学跳—架设桥梁,引导学生在音乐体验中学习舞蹈基本技能

在“音乐与舞蹈”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会舞蹈”。这里的“会舞蹈”,和专业意义上的“会”有区别,它是依据新课标对高中音乐与舞蹈模块的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和对舞蹈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树立学习舞蹈的愿望。做到闻乐起舞、身随律动,这就要求我们学生还要有舞蹈的基本技能的积累。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的舞蹈能力,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师的舞蹈教学优势,我有选择的教给学生一些基础的舞蹈组合:如,汉族舞蹈----秧歌舞组合;古典舞蹈组合;芭蕾组合;踢踏舞组合;现代舞组合;集体舞组合;傣族、藏族、新疆等少数民族舞蹈的组合;同学们从什么都不懂到渐渐学会了什么是手位、舞台的方位、舞蹈的移动线;甚至是立身射燕、斜探海、云手、金鸡独立、老鹰展翅等等舞蹈专业术语及动作。这些舞蹈组合及舞蹈技能的学习,训练了学生动作的连贯性和节奏感,丰富了舞蹈的表现力,启发了学生的舞蹈思维和想象力。使同学么们渐渐了解什么样的舞蹈动作要配合什么样的音乐,也就是什么样的音乐要用什么样的舞蹈动作来表现。同时我也鼓励学生对自己有兴趣的舞蹈风格进行重点学习和练习,这对调动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很有益处。

经过分单元、分内容、分组合的舞蹈学习,同学们有了一定的舞蹈技能与基础,因此,在以《茉莉花》音乐为主题的命题舞蹈课上,同学们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空间就宽敞多了。根据对音乐的理解和自己的兴趣,他们采用了不同的舞蹈组合来进行创作表演。如江苏民歌《茉莉花》,有位同学用了中国戏曲中常用的水袖做道具表演,而没有采用江南女子常用的花纸伞、绸扇等来表演,老师对他们的创新感到惊讶,那位学生在老师的询问下解释道,江苏民歌《茉莉花》在国际上那么有名,我就想用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古典舞蹈组合来表现它,在甜美的歌声、温婉的旋律伴奏下,用白色的长水袖表演了一段柔美、秀丽的古典舞蹈,体现了江南音乐的委婉、抒情,更表现了江南女子的温柔与秀美。在这位同学的带领下,喜欢古典舞的同学也跟着她,学跳起水袖舞,水袖随江苏民歌《茉莉花》的音乐上下舞动,飘洒清逸,形成一朵朵流动的茉莉花,表现出了茉莉花的清香与美丽。而在表现东北辽宁民歌《茉莉花》的时候,另一组同学创编的舞蹈一下子就引起了同学们的共鸣,那豪放又抒情的旋律、欢快又跳跃的节奏同学们太熟了,他们采用的是汉族的民间舞蹈----秧歌。因为同学们学习舞蹈组合的时候,学得最快、最好的就是秧歌了。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聪明的同学们很快就用秧歌舞蹈的“十字步”、“十字跳跃步”、“原地十字步”、“行进十字步”,拿着红手绢、长绸、绸扇等道具,跟着那组同学一起跳了起来,大家边跳,边模仿,各人跳着不同的动作,情绪高涨,表现出了东北音乐《茉莉花》的那种欢快、活泼、甚至有些诙谐的舞蹈情绪来。在教学中,适当给学生自由的学习空间,放弃以往教学中的“我教你学”、“我问你答”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对学生有创意的学习方法、独特见解给予鼓励,引导学生在音乐体验中学习舞蹈基本技能。让学生把学习的过程,当作创作过程,当我们的学生把有限的学习展拓到无限的创作学习过程中的时候,我们离“教学相长”的教学目标也就越来越近了。

三、乐跳—鼓励创新,自信自如地表现音乐舞蹈

舞蹈是通过身体来表达内心的艺术,舞蹈的天赋每人都有,在教学中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坦言:“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的启发而来的①”。教学设计环节中,给学生相对自由的时间,让学生自由体验音乐与舞蹈的美,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及时鼓励和保护他们的每一个观点,那么短短的一堂课有可能改变学生对音乐的态度,学生从中得到的将是多元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张扬,以及和谐、自主、全面的发展。在《茉莉花》音乐为主题的命题舞蹈课里,老师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他们喜爱的舞蹈形式来表现他们心中的《茉莉花》。

在音乐与舞蹈的教学过程中,同学们最有兴趣的就是街舞的学习了。街舞是美国黑人青少年宣泄情绪的一种舞蹈,特色是爆发力强,舞动时,以全身的活力带来热情澎湃的感觉。街舞因其轻松随意、自由个性和反叛精神而理所当然地受到年轻人的喜欢。在逐渐的发展中,青少年们以街舞来张扬个性,展示青春的活力和激情,表达勇于进取的生活态度,他们强调的是“做自己,享受生命,勇于挑战“的理念。因此,在《茉莉花》的命题舞蹈课里,喜欢跳街舞的同学选用了十二女子乐坊演奏的《茉莉花》音乐,在节奏感鲜明而又充满民族韵味的《茉莉花》音乐伴奏下,学生尝试着把最时尚的街舞和充满着中华民族韵味的音乐结合,表现了他们时尚而又现代的茉莉花,也很好地表达了街舞“做自己,享受生命,勇于挑战“的理念。

在当今的流行音乐中,RAP音乐的形式最为学生喜爱,特别是男同学。因此,在课余,班里会音乐midi制作的同学,制作了以《茉莉花》音乐为主旋律的RAP音乐风格的舞曲,来编排他们喜欢的舞蹈。在音乐制作上,他们还多次找老师和他们合作,一起编曲、录制音乐,推敲说唱性的《茉莉花》歌词。在上课的时候,其他同学一听说音乐是班里同学自己制作的时候就特别兴奋。当那节奏强烈的RAP音乐响起,那组男同学唱着饶舌的歌词,跳着别具一格的舞步,在同学们面前亮相时,大家鼓掌、大叫,好象他们是偶像般,有的同学们更是按赖不住,身子早就不知不觉地动了起来,一下子就有了“闻乐起舞、身随律动”的感觉。

在以《茉莉花》音乐为主题的命题舞蹈课上,同学们用水袖、秧歌、街舞以及RAP音乐创编与表演了不同风格的《茉莉花》舞蹈,充分了发挥学生的舞蹈的天赋和创造潜能。大家还对不同风格的舞蹈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探讨与总结,觉得RAP音乐风格的说唱舞蹈形式最能体现大家的舞蹈情绪,最后同学们在自己制作的RAP音乐《茉莉花》伴奏下,进行了现场的音乐与舞蹈的创编活动,擅长舞蹈的同学在跳起了自己喜欢的舞蹈,擅长演唱的同学就在一起大声地念唱RAP音乐风格的歌词。每位同学都发挥着自己的特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舞蹈与音乐的创编活动中。那几位自己创编了音乐的男同学更是十分的卖力,看他们一招一式的跳着自己喜欢的舞蹈时,大家早已忘记他们平时老是找借口不愿上舞蹈课的情形了,学生对音乐与舞蹈课的学习兴趣得到了真正的提高。这就是我们的学生,这就是那些在第一堂音乐与舞蹈课里,连手和脚都不知放哪里的学生,当他们在舞蹈课里一点一点的积累,从不懂音乐、不会舞蹈动作、不敢舞蹈表演,到现在的在美妙的音乐声中,闻乐起舞,随律而动,用肢体语言表达心灵情感的诉说。谁说他们不会舞蹈,谁还说他们没有音乐与舞蹈的天赋。

在“音乐与舞蹈”的教学中,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完全的调动了起来,学生就成了课堂的主人。无论是舞蹈基础好的同学,还是平时因基础和条件弱而不太愿意表现自己的同学,这时都找到自己可以表现的机会。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无论发生怎样的变化,对学生都不再是难题,学生已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对舞蹈和音乐的表现中去了。

音乐舞蹈教学 篇3

关键词:舞蹈教学 民间舞蹈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4(a)-0215-0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悠悠数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民族文化,润养出民间舞的多情绚丽。不仅汉族地区具有丰富完整的民间舞艺术,而且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傣族、苗族、彝族、朝鲜族、满族等许多兄弟民族,都有他们自己十分丰富多彩的传统和独特的舞蹈形式,它使得中国民间舞的基质长久鲜活,使得各民族舞蹈的生衍浩荡不息。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对民族舞蹈教学非常重视,然而,舞蹈文化的多元化使得我国民间舞受到了现代舞蹈的巨大冲击,民间舞蹈课程教学与民间舞蹈文化的融合不尽如人意,民族舞蹈的教学质量不高,老师厌教,学生厌学,导致学生不管跳什么民族的舞蹈,风格、情感的表现没有特点、平淡无味。因此,对舞蹈教学中的民间舞蹈教学模式的探讨,有利于改善如今越来越严峻的民间舞的生存状态,促进民间舞蹈教学良性发展。

1 民间舞蹈教学模式的特点

民间舞蹈艺术是一种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形式,发展民间舞蹈教育教学本身是发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方法之一,人们开始认识民间艺术在未来素质教育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纵观民间舞教学模式的建设,其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系统性

民间舞蹈课程设置在统一明确的教学理念和目标指导下,根据循序渐进的自然教学法则,以及不同的专业培养方向和学年,相应地开设不同的科目和安排不同的课时。民间舞的教学在整个舞蹈教材体系中应以藏、蒙古、维吾尔、朝鲜、傣为主线,兼容其他边疆少数民族的舞蹈,不断补充、丰富其内容,构建具有浓郁少数民族文化的教材体系,确保民间舞蹈教学的整体风格和特色。

1.2 精练性

首先要以终极教学目标为核心,课程设置应泾渭分明,主次有别。其次民间舞教材提炼应体现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训练性等“三性原则”的指导下,提炼出最具代表性的动作元素和核心动律,使之贯穿教材的始终,加上风格化的综合组合来更好地把握它的韵味。这里的“精”,就体现在动作中的文化性,动作的精练就体现在其凝聚了各自民族舞蹈的特点和文化,让学生能在学习中掌握好不同民族的风格,并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1.3 整合性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全方位的,所以舞蹈人才的培养也应该是全方位和多方面的。舞蹈,这门综合的艺术文化对人的要求更是应该全面和苛刻。在知识爆炸的今天,一天所产生的知识量足够一个人学习一辈子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学的目的就应该从教授知识到教授方法。因此,应对民间舞教学体系进行整合,并制定各自的教学目标,凸显潜移默化的整合性。

2 完善舞蹈教学中的民间舞蹈教学模式的途径

2.1 民间舞教学应保留原式风格

首先,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在民间舞的教学中,我们应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扎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树立强烈的现代意识和时代精神,博采众家之长,吸收各种精华为我所用;牢记没有吸收就没有发展,没有继承就没有提高。

其次,完善民族舞蹈教学的教材结构。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应潜心研究民间舞发展的轨迹,追本溯源,挖掘和发现其原生态动律的遗存,将有益的成分补充进教材内容中,让人们更加完整地了解民间舞发展的源流。

再次,发挥现代媒体的教育功能,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如电视、网络、多媒体等,将更多的民间舞资料与学生分享,让他们在欣赏中领会民间舞原生态的风格与特点。

最后,在教学活动中,请民间舞蹈的老艺人或传人来课堂上授课或讲座,积极开展民间舞的艺术交流活动,使更多的学生多层面、多角度领悟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精华;也可以组织学生以社会实践的方式到民间舞发祥地进行实地考察和采风,感受不同民族舞蹈特色和原生态风韵。

2.2 强化“载歌载舞”的教学模式

在一些传统组合教学课堂上,教师不仅可以教动作,同时也可以边唱边跳,最好是有民乐队现场伴奏。如朝鲜族的古格里、维吾尔族的赛乃姆、藏族的旋子、云南花灯反崴等,都是可以“载歌载舞”的形式授课的。所以,授课过程中不但学生们很容易地进入那个民族所特有的教学语境,而且在歌唱中还加深了动作运动的气息与轨迹的调整,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呈现出来的教学效果肯定是非常明显的。它无形中成为课堂中民间舞教学与民间现存“载歌载舞”的形式巧妙的对接,传承了民间传统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认知。加之民间舞专业教师教学的主体性特征,他们以身示范对音乐强化的时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他们对未来中国民间舞“载歌载舞”的教学特点进行更好的突破。

2.3 开设完善相关的音乐课程

现今舞蹈教学课堂中依然有许多中国民间舞传统组合是以音乐集合法整理、编撰的。如维吾尔族的其克提曼、赛乃姆组合,朝鲜族的古格里、安旦、许摩里、查津古格里等组合。这类组合中音乐或节奏的名称,也就是组合的名称。组合的内容是根据音乐或节奏的特点来编排的。随着音乐的长短、节奏的快慢、情感的内涵调整动作的层次与顺序,同时表达音乐的情感,是这组合编创模式的共同规律。因而,用此种方法编排出的组合具有风格性强,情感表达丰富,能很快地将学生带入到组合新体现的民族地域文化场景中去。

因此要开设、完善相关的音乐课程,来保证民间舞教学人才培养的需要,没有具体的行动和做法是不符合当前教学形式发展的。在具体的课程中,将《中国民间舞基础乐理知识》、《中国民间舞打击乐》、《中国民族民间伴奏歌曲演唱》等三门课程在教材体系的必修和选修课中固定下来是极为必要的。一方面有利于教学的深化;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4 扩充文化视野和表现技巧

在众多的民间舞中,如何去掌握它们各自不同的风格,掌握体态是最基础的。体态贯穿于舞蹈动作的始终,是舞蹈语汇彼此相连接的骨架,是动作越落的基础。例如,在维吾尔族民间舞蹈中,“挺拔刚毅”是一个重要特征,它是维吾尔族刚强、勇敢、无畏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质、民族性格的高度凝聚。但舞蹈中也有很多柔美流畅的曲线动作,这个特征是与它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密不可分的。为世人所熟知的“丝绸之路”经西域绵延伸向西方,沟通欧、亚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通路。生活在这里的维吾尔族在文化艺术上也受到很大影响,如维吾尔族舞蹈中很好地吸收了西方芭蕾舞蹈的“挺拔向上”体态,又融入了东方舞蹈的“柔美曲线”韵味,从而结合为现在这样特殊的神态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了解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这是让学生准确掌握教材、又能跳出其独特风格韵味的关键之一。

2.5 积极开展“以情带动,动中有情”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中的民族民间舞蹈已不再是纯粹的动作模仿,课堂教学不能忽视“情”。在发挥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民间舞动作中,有些人通常只注重其“形”,而忽略了其精神实质——“情”。所以,体现在民间舞课堂教学中的东西,看多了就觉得乏昧。由此看出,民间舞蹈教学,不应该是单纯的体态、元素、动作短句、组合训练,还应该在训练体态的同时,融入舞蹈的“情”,才能让民间舞在教学中产生舞蹈效应。“情”是民间舞生命的标志,是民间舞生存的根基,一旦失去生命的真实,就感染不了观众,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民间舞讲究“以情带动,动中有情”,这就说明“情”与“动作”的关系缺一不可。“情”是人的心理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民间舞教学中的“情”与“动作”就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统一、相互协调,不可分割的整体。以“情”带“动”与“动”中有“情”,要求在“情”与“动作”的融会贯通基础上,强化以“情”带动,为的是让舞蹈者必须从生活的基础上激发情感,从而产生“动”中有“情”的艺术效果,展示出民间舞气度及内在的艺术素养,“情”的贯穿使得有限的空间变得无限。总之,民间舞课堂教学如果贯穿了“情”所发生的效应,能使民间舞在教学中产生质的飞跃。

3 结语

民间舞蹈教学中教师应有目的地导入与舞蹈艺术有关的各种知识,以此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丰富学生的舞蹈内涵,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个民族的文化,并分析、领悟这种民族文化在其舞蹈中的表現。这样在舞蹈教学中,就超越了表面层次上的动作的模仿,而能达到通过舞蹈动作对民族精神的体悟和表现。真正从“中国民间舞”的意义上继承和弘扬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是中国民间舞学科所处的特殊地位要正视的,这也是我们舞蹈学生所应达到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俊.探析中国民间舞教学[J].科教文汇,2009(12).

[2] 惠妮.中国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教学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1(26).

[3] 石嘉.浅谈民族舞蹈的教学改革[J].活力,2010(4).

[4] 王敏.民族舞蹈教学策略分析[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3).

音乐舞蹈教学 篇4

一、形体舞蹈概念

形体舞蹈不等同于舞蹈。舞蹈是通过美的人体动作语言表达某一思想内容。思想情感的造型艺术;形体舞蹈则是把舞蹈训练作为改善形体的主要手段, 通过人体正确姿势的培养和身体各部位肌肉的锻炼和脂肪的消耗, 达到塑造形体, 提高气质, 从而达到形体美的一项体育运动。它的目的是健康和健美, 不像舞蹈那样具有表达社会性和思想性内容的目的。这二者的训练对象和训练目的都不同, 因而训练方式也要区别对待。形体舞蹈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体育运动, 锻炼身体的过程也就是进行美感体验的过程。美的形体是大众普遍的愿望, 那么究竟形体舞蹈课会给我们的身体和思维带来哪些改善呢?首先, 通过形体舞蹈课堂我们明白怎样的形体是美的, 动作及姿态如何完成是正确。在正确的指导下来实现对肢体的雕塑, 达到健康美与体型美。其次, 在正确的指导下学会运用和表现自己的肢体, 提高自身舞台形象、表演表现能力。最后, 形体舞蹈的训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毅力和不骄不躁的精神。朝气蓬勃、健康健美应该是每个大学生的基本外在形象, 而内在美又是外在美的核心, 因此在提升外在形象的同时, 要更加注重内在气质的培养, 注重心灵美的实践。这样内在和外在的结合体现才是全面综合的美。

二、明确形体训练的入门风格

大多数的学校会把形体舞蹈课安排在低年级, 这是学生求知欲望强烈也是最容易雕刻的阶段。但是此时的他们却缺乏对学习的选择性和方向感。因此, 兴趣会是促使他们上好一门课的关键。应该如何打造这个好的开端呢?第一堂课就告诉学生, 这个课堂是能够让你充分释放激情的, 你是来解压的。音乐专业的学生平时的实践练习多以练琴为主, 而练琴是长时间的作业, 这就很容易引发一些局部肢体上的不舒适, 如颈椎、肩、腰椎这些常见部位的酸痛, 长期来说是不易于健康的。通过形体训练为目的的形体舞蹈课是很好的解决方式, 特别是在音乐结合下肢体更容易得到活动和屈伸。在进行系统教学之前, 要让学生充分地热身, 打开身体的各个关节, 使肌肉兴奋起来。这种热身不能盲目的, 而是有指导性和针对性的活动, 既要解放长期冻结的肢体又要在思想上得到放松。基于这种目标, 选择现代舞风格的活动组合最为合适了。现代舞是一种自由性很强的舞种, 它具有很强的反判性, 而这在一定意义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通过简单的地面练习, 充分活动头、颈椎、肩膀、胸、背、腰椎、胯、膝、踝、脚背及四肢是进行形体舞蹈教学的重要程序, 是进行下一步练习的必要准备。所以, 选择形体训练的入门风格, 有助于树立形体美的教学目标。

三、选择恰当的音乐和语言

不同的训练组合, 所配予的音乐是有区别的。在舞蹈专业学生的课堂中, 多以钢琴伴奏为主要配乐。根据组合及训练部位的不同弹奏不同节奏和意境的曲目。如:训练肌肉线条的音乐, 有连绵不断的特点;训练肌肉收缩能力的音乐有节奏感强, 具有弹性的特点;而训练跳跃动作的音乐具有跳跃性强的特点。恰当的音乐必将推进对动作的理解和强化。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 这一点也不例外, 需要注意的是, 避免选择过于枯燥的音乐, 正由于学习对象具有良好的音乐基础和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所以他们往往在视听方面有更高的要求。

再者就是如何运用课堂语言了, 语言是一门相互沟通的艺术, 基本上所有的舞蹈基础动作都有固定的术语。芭蕾舞中的动作术语是从法文翻译过来的, 在法文中有它特定的意思, 但是通过音译后就体现不出原来的含义。而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总是在课堂上使用舞蹈术语是很枯燥的, 还因为课时少的原因可能导致不能个个都记得。所以, 教师能够运用其它更生动的词汇来讲述动作和要领是很必要的。舞蹈课堂中的交流无非就是语言的表达和动作的示范, 通过幽默的语言词汇来形容某些特定的动作赋予它比舞蹈术语更深刻的形象性也是一种积极的教学手段。

四、注入一些与时代结合紧密的艺术形式配合教学

当今社会的生活方式以现代化为首要特点, 生活节奏较快, 内容形式丰富多样, 加上当代大学生活泼奔放的个性, 所以选择与他们生活方式及个性相契合的形体舞蹈是必要和重要的。爵士舞就是可以选择的一个很好的样本。以下列举几点将爵士舞运用到形体课堂的积极作用:

(1) 爵士舞融合了芭蕾舞、现代舞等多种因素。芭蕾舞的审美原则是“开、绷、直、立”, 动作线条舒展、流畅;爵士舞动作洒脱、帅气, 动作线条干净、清晰。在形态, 舞姿这些方面, 符合形体基础训练的审美, 将形体训练与爵士舞相结合有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

(2) 爵士舞的身体各部位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全身协调运动。从肌肉与各关节的灵活性来说, 它以一种热情主动的风格, 全身协调的运动, 充分地训练到关节及四肢, 使关节更加灵活, 肌肉更富弹性。

(3) 有助于营造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形体课的目的是塑造美的形体和学会运用肢体进行舞蹈创作。简单的爵士舞练习, 即不会占用太多时间, 也不会让基础较落后的学生感到压力。每堂课进行30分钟左右的爵士舞练习, 既可以强化和丰富动作的训练, 又可以较好地延伸课堂。如果之前的训练学生觉得过于细腻乏味和过分讲究, 那么课堂中的半小时爵士舞蹈可以说弥补了一板一眼的基础训练带来的枯燥。这种从学院派到自由派的教学、从单一的基础动作到可以释放心灵舞蹈的学习可以将课堂的气氛调整到一个很好的状态。

五、让学生自主创新, 主动参与课堂

一个教师的教学成果, 归根到底是在学生身上体现的。仅仅教会他们如何学习是不够的, 最重要的是学会触类旁通, 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后的实践中。关于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在平时的课堂中或是课后作业里要体现出对他们自主创新的要求。以下举两个例子简单说明:第一, 布置课后作业, 学生可以以个人也可以以组合的形式, 每一个人或者一个组合算作一个单位, 每个单位选择一首歌曲, 根据所选歌曲的歌词、意境、及节奏编出相符合的舞蹈动作, 要求边唱边跳。由于课时的限制, 不必要求太难。这种练习不仅有利于动作的开发, 更重要的是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在表演方面的培养有特殊的意义。第二, 利用课堂的时间, 做即兴舞蹈的练习, 选择表现情感内容明显清晰的音乐。最

学校体育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作用的研究

付芳

(中北大学体育系山西太原030051)

【摘要】运用体育学、保健学、教育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等学科理论知识,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 对当代大学生身心理健康状况等进行了调查, 探讨高校体育对大学生身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影响, 提出建议。

【关键词】学校体育;大学生;身心健康

一、前言

在面向新世纪的人类自身的发展历程中, 维持和保障健康的体魄是全世界人最受关注的一个话题。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在世界面前展现了她前所未有的活力, 仅仅30年时间, 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整个国家爆发出了蓬勃的生机,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 身心上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飞速发展的科技给人们带来了舒适的生活, 同时也引发了许多的健康问题。不仅仅是在中国, 健康问题在全人类是统一的话题, 全世界都在对不同人群的健康问题进行着不同的研究, 对于大学生这群体的研究比较突出, 因为他们是祖国的希望。

二、大学生身心理健康状况及原因分析

1. 从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的成绩看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

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表明:学生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 营养状况继续改善, 握力水平有所提高;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包括肺活量水平继续呈下降趋势, 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 肥胖检出率继续上升, 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 这个局面表明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笔者进行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总成绩的调查结果是, 体质健康测试总分不及格的学生占20.2%, 及格的大学生占29.3%, 良好的占48.3%, 而优秀的学生仅占2.2%。2006年9月山西晚报登载山西省教育厅向社会公布了山西省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优秀率为5.39%。从这组数据很清楚的看出学生的身体状况不是很乐观, 体质良好和优秀的学生只占一半, 关键是不及格的学生比例太大, 很是让人担忧, 尤其是我们这些身处体育教育战线的老师们。

开始可以先规定题目 (与平时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相关) 如:“避雨”、“饥饿”等等表演性强而又有趣的内容。又或者模仿一些动物的形象, 如:“骄傲的天鹅”、“开心的小狗”等对姿态有要求的内容。充分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动作局限。同时, 通过即兴表演让学生感受舞蹈学习的乐趣, 使他们觉得原来舞蹈也可以这样跳, 可以如此自由。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 形体舞蹈的学习并不仅仅是学习压腿、下腰这些舞蹈技术, 没有这些技术, 同样也能学好这门课。

总之, 不必把音乐专业学生的形体训练等同于舞蹈专业学生的舞蹈教学, 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激情限制在那些条条框框的技术要领之中, 而应当更多地认识舞蹈的本质, 训练的功效以及一个美的形体对他们的益处。新鲜的事物总是首先激发人的兴趣, 我们可以将形体舞蹈的课堂装扮一新, 尝试运用各种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方式。不断注入新的生活、时代等活力因素, 让音乐专业

2.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况

根据《大众心理学》刊载,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比率为16%-42%, 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对高校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及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有文献记载2003年的一个研究数据是中国大学生有17.8%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另有文献显示, 在我国, 23.25%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 20世纪90年代上升到25%, 近几年有的大学已经达到了30%。20世纪末国家教委的调查报告显示:在调查的12.6万名大学生中有20.2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可以看出各类文献显示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应该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

3. 原因分析

导致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总的说离不开社会的大背景:本科毕业生就业日渐艰难, 自主创业需要大量资金和适合的机遇, 对大部分学生来讲这不太现实, 学生从入学第一天就背负着就业艰难的巨大心理压力, 尤其2008年金融风暴对全球经济的冲击, 更是让大学生们对未来的就业感到迷茫和无助, ;农村学生家庭经济困难, 也给这部分学生施加了巨大的心里压力;学生就读学校水平高低也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心理, 学校设立的健康指导中心的利用情况不尽如人意。学校的体育设施的完善情况、校园环境的好坏、学校的生活氛围是影响学生锻炼积极性的重要原因。大学生对自身健康和体质状况认识不够, 学生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并不了解。

三、学校体育对大学生身心健康产生的积极影响

1.学校体育对大学生体质发展的积极影响

体育锻炼能够有效的改善一个人的体质, 这是大家公认的。体育锻炼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 增强心肺功能, 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 有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 提高抗病能力, 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 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的最积极、有效的手段之一, 可以减少你过早进入衰老期的危险, 体育锻炼能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提高神经系统对人体活动时错综复杂变化的判断能力, 并及时做出协调、准确、迅速的反应;使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保持肌体生命活

的天之骄子们真正体会到何为“歌之不尽则舞之”的真谛!

摘要:形体训练与舞蹈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然而两者却不能等同。音乐专业学生的形体训练不能过多程式化, 一味追求高难度, 而要更强调怎样通过营造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一种享受的状态下学会鉴赏美的形体, 学会运用自己的肢体语言。

关键词:形体训练,舞蹈教学

参考文献

[1]王锦芳.形体舞蹈[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3

[2]杨德伟.动作的完成与完美——气息在形体训练中的重要性[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1987, (01)

[3]杨红仙.形体训练:充满美的教育[J].东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04)

音乐舞蹈教学 篇5

大家好,我们是北京七斗星科技有限公司,从事音乐教学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自2015年开始,我们就研发了一款数字音乐教学仪,软硬件结合,可以减轻老师的教学压力,提升教学效率,用百分之五十的精力,教出百分之两百的效果!数字音乐教学仪是一款信息化、数字化的教学产品,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利润高,可控标,可以帮助广大经销商拓展市场,打动校长与领导!详情请联系:马经理 ***

一、数字音乐教学仪授课软件: 1.歌唱教学

1.1★在同一页面内可以分别播放五线谱和简谱乐谱。可从任意位置选择任意范围进行播放。可跨小节播放,可播放单音符。

1.2★在同一页面内对可播放的五线谱和简谱谱曲课件进行范唱播放、伴唱播放、谱曲播放、节奏播放和唱名播放,五种播放模式可从任意位置选择任意范围进行切换。1.3★可通过选择任意歌词确定播放范围,包括多段落与跨段落歌词选择,对所选范围可进行范唱播放、伴唱播放、曲谱播放、节奏播放和唱名播放。

1.4★范唱播放、伴唱播放、曲谱播放、节奏播放和唱名播放时乐谱和歌词同步高亮显示。

1.5★唱名播放模式下可改变调式、速度。

1.6★谱曲播放模式下五线谱与简谱谱曲课件的音符、歌词、虚拟钢琴键盘同步高亮显示。

1.7★支持段落、反复、跳转、省略等播放顺序标记,能实现乐谱的完整播放。包括终止符在中间位置,例如《歌唱祖国》能正确播放。

1.8★课件谱曲播放时,可直接操作电子琴或电钢琴的音色按钮改变音色进行播放,可任意调用电子琴或电钢琴的音色通过电子琴或电钢琴的扬声器发声。1.9★用户可以自行添加VSTI音色库。

1.10★歌唱教学模块下具有完备的电子白板讲解标注功能。包括:笔迹标注,擦除,手势操作放大/缩小/页面漫游,标注的笔迹可与课件同步缩放。

1.11★歌唱教学模块下可将曲谱与笔迹标注内容完整转移到电子白板互动教学模块进行曲谱编辑与修改。

1.12★歌唱教学模块下可将曲谱与笔迹标注内容完整导出为DOC、PDF、JPG、PNG格式的文件。

2、乐理教学

2.1MIDI键盘、虚拟钢琴键盘与五线谱表相互映射。教师在进行MIDI键盘演奏示范过程中,虚拟钢琴键盘同时显示乐符在键盘上的弹奏位置。

2.2★虚拟钢琴键盘可一键显隐音名、唱名,包含等音显示,并可随调式同步转换。2.3支持15种调式讲解,14组音程尺,32组和弦同时对照讲解。

2.3★虚拟钢琴键盘上的等音,可以根据键盘触摸区域输入升音和降音,并在五线谱表上显示有升音符和降音符的变音音符。

2.4支持乐理知识课件讲解,包括:记谱法、音、音律、乐音体系等。2.5可在五线谱表上直接弹奏发声,并在五线谱表的相应位置进行标记。

3、演奏示范

3.1与音乐教学仪演示终端硬件无缝挂接,MIDI键盘琴键影像与虚拟键盘琴键一一对应。3.2★虚拟钢琴键盘可一键显隐音名、唱名,包含等音显示,并可随调式同步转换。3.3可直接操作电子琴或电钢琴的音色按钮改变音色进行播放,可任意调用电子琴或电钢琴的音色通过电子琴或电钢琴的扬声器发声。

3.4通过音乐教学仪演示终端硬件教师可进行演奏示范,在电子白板/触控一体机等设备上显示。

4、五线谱与简谱混合教学

4.1★同一页面内满足五线谱乐谱与简谱乐谱的混合编写与讲解。支持五线谱与简谱所有音乐元素的编写。其中简谱至少包含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连音线、延音线、高音、低音、变音标记等。

4.2★支持五线谱乐谱的关联、移动、组合与拆分。4.3★支持简谱乐谱的关联、移动、组合与拆分。

4.4★支持可播放的五线谱、简谱乐谱与文本、表格混合编辑,可将谱表中的乐符和乐符组直接拖动至文本或表格中,可设置文本或表格中乐符的大小、颜色、行间距、基线。4.4★可在五线谱与简谱混合编辑页面内直接插入文本框,并可设置四种边框类型:矩形、圆角矩形、菱形、圆形。可对文本框进行旋转。4.4★可在五线谱与简谱混合编辑页面内直接插入表格,并对表格单元进行拆分、组合,可对表格整体进行移动、复制粘贴及克隆,可设置表格颜色、层次。

4.5★支持五线谱与简谱混合编辑页面内,直接播放课件中的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对象。

4.4★五线谱与简谱混合编辑页面内具有完备的电子白板讲解标注功能,标注内容与课件同步移动、缩放、保存。笔迹类型包括:铅笔、荧光笔、虚线笔、直线虚线笔、箭头虚线笔、直线笔、毛笔。其中毛笔具有智能笔锋功能。

4.5支持五线谱与简谱混合编辑页面的手势操作:放大/缩小/页面漫游。

4.6★五线谱与简谱混合编辑页面内可将曲谱与笔迹标注内容完整转移到歌唱教学模块。4.7可在五线谱与简谱混合编辑页面内进行音乐知识讲解。

5、视频展台

5.1★可与标准USB接口的视频实物展台无缝连接,独立的展台讲解功能。

5.2★可进行板书书写、页面缩放、参照等操作。一键抓取展台页面内容,以图片形式保存到固定目录。

5.3★书写笔迹类型包括:铅笔、荧光笔、虚线笔、直线虚线笔、箭头虚线笔、直线笔。书写笔迹可自动识别为直线、三角形、圆形、矩形等。5.4★可一键抓取展台下的内容进行参照,参照窗口与展台窗口可分别进行移动及缩放。

6、白板工具

6.1常规白板教学工具包含:幕布、聚光灯、局部快照、提醒等。

6.2局部快照包含:以图片形式插入到五线谱与简谱混合编辑页面内,以背景形式插入到五线谱与简谱混合编辑页面内,插入到视频展台的参照窗口。6.3窗口录制、全屏录制两种录制方式,实时将教学内容录制成高品质FLV、MP4、SWF、AVI等格式的视频文件。

二、数字音乐教学仪备课课软件: ★独立的音乐教学备课软件。★支持五线谱、简谱、图像、音频、视频、动画、文本、表格、图形混合编辑排版。3五线谱课件编辑与制作,包括音符组输入、和弦输入,并具有符尾自动调整功能。4简谱课件编辑与制作。可选择一个或多个音符添加减时线等。5乐理课件及音乐知识课件编辑与制作。

6完备的乐谱符号库,包括谱表、谱号、调号、拍号、音符、歌词等。7丰富的乐谱标注符号库,包括变音演奏标记、演奏记号、谱曲标注等。8谱表、音符、连音线、小节线、歌词等元素智能关联、移动。9歌词智能对齐与歌词自动添加拼音功能。

10★可以输入文本,插入标题字、常用图形、表格,可对表格进行编辑,单元格合并、拆分。文本框与表格可插入任何形式的音符、谱表、谱号、调号、拍号、乐理符号、演奏记号等。

11★音符可以字符方式进行编辑。

音乐舞蹈教学 篇6

关键词:高中音乐;重要作用;教学措施;民族精神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各中学对文化课程考试成绩倍加关注的情况下,很多高中都将音乐教学的课程一再简化、将教学时间一再压缩,导致学生对音乐学习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更不要说民族音乐的教学。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推广,这种现象有所改善,高中音乐课堂主要活跃在各大高中的教学列表中,而民族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也凸显出来。通过民族音乐教学,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我国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学习我国深厚的文化知识,进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是素质教育下不可或缺的教学方法。

一、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作用

1.培养中学生的民族精神

民族音乐具有丰富的民族特色和地方文化,通过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能够让学生通过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去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民族历史和民族精神,对丰富学生对各民族的认识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这些民族文化的学习,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这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2.加强中学生的艺术素养

民族音乐具有丰富的表达形式和文化内涵,每一个民族的音乐都具有其不同的特点,通过深化民族音乐教学,能够加强学生对这些民族音乐的认识。在歌唱和欣赏的过程中,能够学习和体会这些不同的民族文化和艺术,久而久之,能够加强学生的艺术素养,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3.促进中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促进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音乐着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各个民族的艺术家通过音乐符号将他们生活的经验、传承的文化和特有的习俗变成优美的旋律表达出来,通过对民族音乐中词、曲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感受和欣赏到不同民族的特有文化和生活精髓,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

二、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措施

1.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渗透民族音乐教学

学习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在深化民族音乐教学时,首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多元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习惯于对民族音乐的聆听和学习,如利用校园广播在课件中播放民族音乐,在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中加以运用,进而培养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习惯和兴趣,同时也可以请比较有名的民族艺术专家去学校开展讲座,让学生学习和接触比较前沿且具有权威性的民族艺术文化,进而在敬畏感和向往心理的驱使下使学生产生进一步深入学习民族音乐的想法,这对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心理接受度有着重要影响。例如,利用每天的课间活动时间、中午饭时间,学校可以通过广播站播放《王大娘钉缸》《孟姜女哭长城》等比较著名且富有故事性的民族音乐,在播放的过程中也可以变换形式,增强学生收听的兴趣,如在播放这些叙述性的民族音乐时,可以先讲故事再播放音乐;也可以规定特定的主题,如以地区、派系、时间、情感等元素作为区分对象,可以将这些民族音乐分为各种各样的模块,在特定的时间播放某一个模块内的歌曲,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这些特定元素的理解。

2.加强对多元文化的了解,深化民族音乐教学

高中音乐教学是活跃学生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艺术素质、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重要途径。新课改中明确要求高中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深化民族音乐教学,让学生学习民族音乐、了解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在进行民族音乐的深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以一首歌代表一个民族,在学习歌曲的同时也讲一讲这个民族生活的习俗和发展过程以及现存的一些特色文化,使这些民族音乐饱满起来,让学生能够更有兴趣去学习这些音乐,在提高学习效果的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些民族演变的过程认识一个个鲜活的图腾,进而更加理解我们的民族精神。例如,在学习《辽阔的草原》这一内蒙古民歌时,教师可以用内蒙古的一些纪录片和图片向学生展示蒙古族人民基本的生活,从游牧民族到城市生活,从策马奔腾到汽笛声响,这个民族所经历的改革和一直传承的精神,只有了解了蒙古族人民那种对草原的热爱和渴望,才能够真正明白《辽阔的草原》这首歌所表达的情感,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爱护生态文明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加强对民族音乐内涵的了解

兴趣是学习的关键,深化民族音乐教学同样也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方式为主。由于我国有56个不同的民族,这些民族的音乐和表达方式也大不相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音乐形式、表达方式、表达情感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时刻保持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进而能够更好地吸收这些音乐中所蕴含的文化知识及内涵,改善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广陵散》这首民歌时,由于其是一首古筝曲,教师可以先从乐器的艺术性和特点出发进行教学,增强学生对民族乐器的了解;其次,由于这首曲子是表现聂政从怨恨到愤慨,到刺杀秦王的壮阔、豪迈、悲凉的情怀,因此,教师可以采用联想的教学方法,从情感角度出发,以实际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各种情感,再去详细体会曲子中的情感历程,就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4.教导学生学民歌、唱民歌,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深化民族音乐教学,仅仅只是在生活中加强对民族音乐的接触是不行的,还要教学生多学民歌,多唱民歌,让民歌那种特有的韵律和曲调在学生口中多加传唱,经过时间的沉淀和积累,才能更好地增强学生对这些民族文化的理解,进而树立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让学生在生活中也能够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和国家,提高民族凝聚力。教师可以对特有民族文化分类教导学生学习民歌,例如,蒙古族的《飞翔的鹰》、东北的《大秧歌》、苏州评弹《乱鸡啼》等,这些民歌内容多样、题材丰富,具有浓浓的地域特色,能够在学生学习民歌的过程中顺便了解各个地区的特色文化,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作用。

5.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

科技的发展使得教学方式更加丰富和便捷,在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些科学技术来进行教学,增强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立体性。多媒体教学软件是教学中应用最为普遍的科学技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将自己不熟练或者没法演唱的民族音乐在课堂上进行演示,也可以将各种民族乐器的演奏方法和特点通过多媒体向学生进行介绍,更可以将各个民族音乐的发展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其中的不同。例如,在学习《国之瑰宝——京剧》这节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的经典表演向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多多欣赏和接触大师的作品,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

综上所述,因为民族音乐教学具有独特的作用和不凡的力量,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深化其教学内容和力度也是时代和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这种发展趋势才能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加强对多元文化的了解、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教导学生学民歌唱民歌、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等方法,在教学中逐渐渗透民族音乐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让学生从心里接受和喜欢民族音乐,进而更加主动地体会和鉴赏民族音乐的美和力量,达到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方千鑫,仲巉岩.浅析高中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方法与途径[J].中外科技教育,2016(3):217-219.

[2]张魏雨,魏钟霞.关于高中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意义及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育(中学版),2014(13):139-140.

[3]张全芳,任如意.试论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作用及提高措施[J].大众文艺(理论版),2015(22):161-163.

音乐舞蹈教学 篇7

关键词:初中音乐,融入,舞蹈教学

在《乐记·乐象篇》中说:“诗, 言其志也, 歌, 咏其声也, 舞动其容也, 三者本于心, 然后乐器从之。”在汉代《毛诗序》中也讲了这个道理:“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言之不足, 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 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 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舞蹈从一产生起便和音乐结成了最紧密的联系, 舞蹈离不开音乐, 音乐在舞蹈艺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舞蹈艺术总的概念中, 音乐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舞蹈与音乐的密切关系从根本上说, 是舞蹈离不开音乐, 舞蹈总是在音乐的伴奏下展示出来。舞蹈与音乐共生存, 不存在没有音乐伴随的舞蹈。原始的舞蹈也有敲击出来的节拍或歌唱相伴和。“音乐是舞蹈的灵魂, 舞蹈是音乐的回声。”原苏联著名舞剧编导和舞蹈理论家扎哈诺夫也说过:“音乐──这是舞蹈的灵魂。音乐包含了并决定着舞蹈的结构、特征和气质。”中国舞蹈家吴晓邦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作了验证。他认为:“任何舞蹈在艺术形象上都必须通过音乐, 才能把它的‘意思’完整地表现出来。”他并且公开宣称自己曾从《义勇军进行曲》中“获得舞蹈形象”, 他还指出“就是一个无伴奏的舞蹈, 虽然没有声音, 但他从无声中也有一种节奏动作, 会使人感到无声胜有声。”‘’虽然有些舞蹈家为了强调舞蹈艺术的独立性, 致力创作了不用音乐伴奏的作品。但还是用走踢踏, 通过脚铃、手铃来随着身体的动作而发出有节奏音响来替代音乐伴奏。从广义上说, 这种有节奏的音响, 就是音乐的基本因素。概言之, 舞蹈和音乐不能分离。

一、把学生的思绪与情感牵动到舞蹈语汇、舞蹈情节之中, 最终达到表现美的目的

舞蹈本是一门情感的艺术, 建立情感沟通是舞蹈教学的条件。它既像是催化剂, 促使学生们热情高涨, 克服困难, 勇往直前;情感在舞蹈训练中, 又像是黏合剂, 使来自各个年级的同学融合在一起, 互相帮助, 团结合作。首先, 真诚相待, 保护学生热情。俗话说:“知者, 不如好之者;好知者, 不如乐知者。”心理学研究证明, 人的情感分为情感知觉和理智知觉, 当这两种知觉到达完全协调时, 人的思维才最活泼, 想象才最丰富, 记忆力才最强。初中生的特点往往是情感外露并支配理智, 情绪容易波动, 在舞蹈训练中, 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能在一个充满爱的氛围中, 充分地把体验舞蹈的感觉表现出来。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绪, 提高参与舞蹈教学活动的活动性和积极性, 两种环境的结合, 激发学生参与舞蹈学习的兴趣。其次, 创设环境, 让学生更好的融合到舞蹈当中也十分重要。引导学生去认识舞蹈、理解舞蹈、感知舞蹈, 同时更要去表现舞蹈, 使之升华为自身的素质, 用自己的心灵、自己的肢体语言去表现。例如在编排舞蹈《桃红柳绿》时, 通过舞蹈语言、服饰语言、道具语言描绘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统一的局面。在排练时, 笔者深入浅出地引导他们, 让学生们尽快地进入到各自的角色当中。让他们体验到花儿的娇美、动物们或优美、机灵或笨拙、憨厚等各自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小朋友们的健康、活泼与快乐。孩子们的思绪、情感被牵动到舞蹈语汇、舞蹈情节之中, 最终达到表现美的目的。

二、形体美与音乐美进行交融, 进入艺术的境界

自古以来, 舞蹈与音乐就是一对有机的结合体, 是形体美与音乐美的交融。《乐记·师乙篇》记载道:“故歌之为言也, ……嗟叹之不足, 故不知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也。”说的是唱歌唱到激动时, 不知不觉手也舞起来了, 脚也跳起来了。由此可见, 舞蹈是唱歌时感情的升华。如果音乐教学中, 能做到根据歌曲的内容, 创作一些舞蹈动作, 让学生边唱边表演, 定能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内心体验与理解, 拓展学生的“音乐想象”。“音乐想象”是一种心理现象, 它是音乐由抽象感受到形象感受的一座桥梁。人们在欣赏、演奏或演唱音乐作品时, 往往通过“音乐想象”来重新塑造音乐中的“形象”, 从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含, 达到审美的目的。

三、合理分配教学实践, 保证有效地课堂教学

在初中课堂教学中, 一节课四十五分钟显得尤为珍贵, 教师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既要教一定的音乐知识技能, 又要教学一定的舞蹈知识技能, 只有合理地分配按排好时间, 才能保证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如教师可以每节课都按排出5-8分钟的时间做一些形体基训动作的教学, 可以结合音乐教材中的歌曲, 来合理地学习舞蹈知识或欣赏舞蹈技能技巧。

总之, 舞蹈和音乐是艺术中两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密切的分支, 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 在初中舞蹈教学中融入音乐教学是一种立即可行的教学方式, 也是一个值得每一个音乐教学工作者去尝试与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赫勃尔特·茨达齐尔: (Herbert Zdarzil) 《教育人类学原理》,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年。

音乐舞蹈教学 篇8

最早的舞蹈一般都是歌、舞、乐三者合为一体的, 随着舞蹈的发展, 舞蹈与音乐的结合越来越紧密, 舞蹈使得音乐可视化, 音乐使得舞蹈更加具有表现力度, 音乐可以使舞蹈从无声变为有声, 舞蹈可以使音乐从无形转换为有形。

一、音乐与舞蹈的联系

1. 舞蹈与音乐在节奏上的联系。

舞蹈与音乐都有节奏, 舞蹈将音乐的节奏更加具体化。例如, 我国的民间舞蹈, 往往都是载歌载舞, 节拍规整, 节奏明快。这些民间舞蹈之所以可以与音乐结合在一起,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有着共同的节奏。再如, 历代有节奏的集体劳动都有着劳动号子。在许多舞曲中, 节奏的表现尤为重要, 例如, 舞曲《小路》《奈何》中, 舞步的进退、长短、顿挫以及力度都取决于音乐的节奏。同是4/4节拍, 新疆舞常运用的是切分音的, 朝鲜舞运用的是带附点的, 这在舞蹈节奏表现上也有所不同。同是手臂的舞动, 但是新疆舞着重表现手和臂的柔, 运用“绕、捧、摊”等手法, 而朝鲜舞则注重力度, 用“柳手”和臂圆润地甩动。

在舞蹈编创上, 舞蹈更加离不开音乐的节奏, 舞蹈家要反复听音乐, 熟悉音乐节奏、音乐点, 从而理解音乐的意境和情感, 激发创作的灵感, 不断修改舞蹈动作, 以到达与音乐完美的契合。

2. 舞蹈与音乐在旋律上的联系。

旋律使得各种音乐元素形成统一体, 使音乐获得真正的“灵魂”, 同样, 旋律使舞蹈的各个动作形成组合达到艺术风格的统一。舞蹈与音乐在旋律上的联系就在于舞蹈的旋律是音乐旋律的具体内容。例如, 体育课中活力四射的韵律操, 蒙古舞中铿锵有力的马步舞旋律动作, 傣族舞中轻柔优雅的孔雀舞旋律动作。也许最让大家难以忘却的就是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中的《画卷》舞蹈, 舞蹈演员用肢体完美的配合演绎出中国博大精深的书画艺术, 其中的每个动作都与音乐中悠扬的旋律完美结合。

舞蹈与音乐除了在节奏、旋律上的联系外, 还在段落安排、组合逻辑、美学抒情以及思维逻辑上有所联系, 他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二、音乐与舞蹈的互相作用

1. 音乐需要舞蹈的表现。

音乐是时间、听觉的艺术, 音乐往往需要舞蹈将其内涵表现出来。舞蹈用重复、变化、展开等手法表现出音乐的重复和主题, 烘托出音乐的主题。例如, 舞蹈《路灯下》, 舞蹈演员的每一次爆发性、跳跃性的动作和呐喊都衬托出音乐的高潮点, 让观众的情绪随之牵动, 达到视觉、听觉全方位的效果。舞蹈演员在表演时将自己与音乐融为一体, 将自己的肢体语言化着音符表现在观众眼前。再如, 福金编创的芭蕾舞《天鹅之死》, 舞蹈演员运用饱含情感的双臂、面部表情及其他肢体语言生动地展现了天鹅在垂死前奋力求生的情境。伴随着音乐节奏的手臂颤抖、脚尖离地的碎步漂浮、低垂的头部和面部表情以及整个身躯都表现出一副痛苦挣扎的感受, 都烘托出梦幻如诉的音乐。

2. 舞蹈需要音乐的激发。

音乐有着渗透人心的特点, 可以引起欣赏者的感情共鸣, 可以直接打动观众的感情。曾经有位舞蹈家说过他在扮演舞蹈中角色之前都是以音乐为“起点”, 让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激发内心的感情, 并且他还说过, 好的音乐就是在对自己“指示舞蹈动作的表情和意义”。同样, 我们还是以舞蹈《路灯下》为例, 舞蹈中利用纯音乐中穿插电影原声的人物对白激发情感。运用电影《谁说我不在乎》的人物原音激发演员与观众的情感, 使得他们很快进入舞蹈情节中, 体会那种即将失去温馨家庭与父母关爱的心情。舞蹈演员通过音乐传递出来的感情将自己幻化为故事中的小女孩更真实、动人地演绎出舞蹈的精髓, 观众也在通过视觉欣赏的同时, 从听觉方面感受舞蹈中酸楚的情感, 将舞蹈由“无声”变为“有声”。再如, 舞蹈剧《好大的风》中, 用音乐模拟刮风的效果, 把观众带入故事氛围中。同样在剧中, 利用唢呐的演奏将舞蹈推向高潮。

音乐与舞蹈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只有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才能提升对舞蹈作品的演绎。然而, 目前高校舞蹈专业的音乐课时却十分有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宜采用纯生理训练, 而是要加强学生对艺术表现力的培养, 深化学生对舞蹈乃至音乐艺术的认知。

参考文献

[1]雷娟娟.舞蹈编创中音乐的运用策略[J].魅力中国.2008 (21)

[2]汤凌.浅谈舞蹈与音乐之间的关系[J].科教文汇 (中旬刊) .2007 (01)

[3]孙玲.舞蹈与音乐密切结合的原因所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01)

音乐舞蹈教学 篇9

关键词:初中音乐,舞蹈元素,融入方法,教学探究

音乐与舞蹈有着比较紧密的联系,初中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应该要将舞蹈元素充分融入到音乐课堂中来,这样能够增强音乐的情感性与表现力,让音乐变得更加形象,有助于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最终达到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目标。在进行舞蹈元素融入教学中,教师要从初中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不断提升舞蹈元素在音乐课堂的渗透力,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力,这样不仅能为他们今后的音乐学习奠定基础,还可以帮助他们养成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他们生活的艺术性。

1 初中音乐教学中舞蹈元素融入的重要性

1.1 能够降低学生音乐学习难度

音乐知识包含丰富的内容,如果教师单纯进行理论讲解会大大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难度,进而会降低他们对音乐的兴趣。通过舞蹈元素的融入,教师可以将音乐形象化,一些学生能够在舞蹈元素寻找与音乐的共性,然后去把握音乐中所包含的各种情感,在提升其音乐欣赏能力的同时可以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认知习惯,满足他们的实际学习需求。除此之外,在舞蹈元素的融入过程中,初中生也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音乐学习方式,将音乐元素与舞蹈元素充分结合,逐渐提高他们的艺术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用艺术性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事物,使其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耳朵,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1.2 能够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艺术具有一定的共性,因此音乐与舞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初中音乐教师通过舞蹈元素的融入可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使其感受到音乐中所包含的各种情感,掌握音乐的节奏变化规律。尤其是对于一些感悟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在舞蹈元素的融入下,他们能够深入了解音乐内容,通过舞蹈动作体会音乐中所包含的情感,加深他们对抽象音乐的理解,从而达到音乐课堂教学目标。舞蹈元素的融入还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理解的持续性,在脑海中形成较强的画面感,通过画面来带动他们的情绪,使音乐对他们的影响更加持久,让学生在反复的回忆中提高对音乐的认识。

2 初中音乐教学中舞蹈元素融入的方法

2.1 做好舞蹈元素与音乐元素的讲解

初中音乐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要做好舞蹈元素与音乐元素讲解,只有将两者的共性与特点理清,才可以让学生在舞蹈帮助下更好地进行音乐学习,提高学生音乐艺术的欣赏能力,满足他们的音乐学习需求。对于大多数初中生而言音乐比较常见,他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各种形式的音乐,但受到不同个体因素的影响,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存在差异,再加上音乐理论比较抽象,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初中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教师通过舞蹈与音乐的讲解,能够丰富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并在音乐审美中形成一种惯性,学生也可以在体验的方式下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提高他们的音乐情感。

比如笔者在让学生学习《松花江上》《救亡进行曲》时,就为他们搜集一些与这些音乐相关的舞蹈视频,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被舞蹈画面所感染,感受到抗日时期中国人民不屈不挠、顽强奋战的爱国情怀,并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培养自己的爱国精神,让舞蹈与音乐情感达到统一的境界,使学生对音乐形成正确的认识。

2.2 增强舞蹈元素在音乐课堂的表现力

初中音乐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差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教师要想转变这一状况就要做好音乐课堂教学设计工作,增强舞蹈元素在音乐课堂上的表现力,让学生对音乐有着更深入的了解。以往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两种教学方式:一种是“满堂灌”的方法为学生讲解单纯的音乐理论知识,另一种是纯粹的音乐欣赏,这两种方法都过于单调,在一定程度上都会降低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因此教师需要通过舞蹈元素的融入来提升音乐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以达到音乐课堂教学目标。

比如笔者在让学生学习《茉莉花》这首民歌时,就让学生自己去编排一些舞蹈动作来展现茉莉花的特点。学生通过自己的舞蹈编排可以加深对这首音乐的理解,在不同舞蹈动作中感受民歌的魅力,体会中国音乐的特点,增强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3 提升舞蹈元素在音乐课堂的渗透力

提升舞蹈元素在音乐课堂的渗透力非常重要,它能够提升初中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让他们的音乐素养有所积累,也可以满足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在音乐节奏和舞蹈动作中调节自己的身心、放松心情、端正学习态度,为以后工作学习提供帮助。但是在音乐课堂上舞蹈元素的渗透要做好度的把控,不能将过多精力投入到舞蹈元素之中,这样会让学生对音乐产生误解,不利于他们音乐知识的学习。

比如笔者在让学生学习《东方之珠》《七子之歌》这些歌曲时,首先让他们去了解与这些歌曲有关的历史背景,让学生感受歌曲中盼望回归的主体情感,然后再引导学生结合歌曲编制舞蹈,在音乐之中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爱国情怀,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发挥舞蹈元素在音乐课堂上的渗透作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4 激发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创造力

音乐艺术的发展需要创造力的支持,如果学生没有较强的创造精神,将不利于他们今后音乐知识的学习。传统初中音乐课堂中,大部分音乐没有与之匹配的舞蹈元素,因此需要教师自己进行舞蹈创作,由于个人差异,同一音乐可能会存在不同的表达方式,有时教师的舞蹈创作并不适合学生,这就需要发挥学生的创造力,积极拓展自己的思维,用独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让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形式更加丰富,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

比如笔者在让学生学习《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歌曲时,就带领学生去真正欣赏了一下田野的风光,然后让他们结合自己的感受来编排舞蹈动作。接着笔者又引导学生去深入学习这首歌曲,结合歌词来分析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并结合歌曲来调整学生的舞蹈动作,做到歌曲元素与舞蹈元素相结合。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可以充分把握这首歌的情感方向,增强其音乐欣赏水平,在舞蹈创作中感受到音乐艺术的博大精深。

3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音乐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做好舞蹈元素的融入工作,让学生通过舞蹈来更好地认识和学习音乐,降低音乐学习难度,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让他们感受到艺术的魅力。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通过舞蹈元素的融入增强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在单调的音乐符号中寻找学习乐趣,端正他们的音乐学习态度,为今后艺术知识的学习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朱静.初中舞蹈教学中融入音乐教学的意义[J].才智,2010(26):144.

[2]罗德瑞,叶升平.将音乐与舞蹈元素融入到课程《情商训练》中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8):41-42.

[3]刘佳.论舞蹈元素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价值与实施方略[J].科普童话,2015(39):93.

幼师音乐舞蹈教学模式改革例谈 篇10

一、琴法与欣赏结合的情感体验型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教师以“美”为突破口, 以“趣”为纽带, 以“思”为核心, 以“练”为手段, 通过学生对乐曲的欣赏所产生的学习兴趣, 并使之转化为学习动力。

主要教学程序:设计教学情境———欣赏体验———积极参与练习。

通过实验课教学实例分析:在钢琴课《捉迷藏》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突破了以往钢琴教学的常规途径 (即教师主述———学生被动训练) 。通过播放有关的多媒体画面和进行课堂游戏, 采用看、赏、说、体验多种学习方法, 使视觉、听觉、触觉得以交融, 从而引导学生进入自我训练的最佳学习状态。同时, 从兴趣入手, 激发学生进行辨听和强化积极思考的主体意识, 使教学中的游戏与训练互为补充, 达到了体验音乐情感的教学目的。

二、师生讨论探究型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教师通过提供适合于学生进行“想象”的思考题和教材内容, 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个别、小组和全班不同形式的讨论和探索, 逐步弄清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从中发现知识的结论和发展规律, 培养学生的“思、说、创”的综合能力。

主要教学程序:列出思考题———多种方法讨论探究———思、说、创———归纳总结。

通过实验课教学实例分析:在讲述《乐段结构歌曲的创作》这一章节时, 教师首先让学生欣赏不同的歌曲片段, 然后结合所列出的思考题, 进行课堂讨论和研究, 使学生了解并学会进行不同乐段结构歌曲的分析和写作。在讨论探究中, 引导学生提高对所学知识容量的概括和提炼的处理能力;培养学生进行思考、语言表达、感受音乐作品以及课堂“五分钟快速作曲”特色教学的综合能力。从而避免了音乐理论课照本宣科的沉闷教学气氛。同时, 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灵活多变的不同教学方式来实施教学, 以营造师生互动、积极学习讨论、勤于思考的良好和谐的教学环境。

三、舞蹈与名曲主题结合的情景型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脍炙人口的中外名曲主题为课堂教学的主线, 通过音乐对学生的启发和感染, 巧妙的融入相应的技能技巧训练, 使学生在规定情景里得到潜移默化的情感享受, 同时又获得了表现音乐主题的学习方法和手段。

主要教学程序:感受名曲主题———融入技能训练———体验表现。

通过实验课教学实例分析:在进行舞蹈课《古典舞的手眼练习》的教学中, 教师选用名曲《梁祝》作为背景音乐, 利用该乐曲所表现的优美意境, 启发学生对舞蹈情景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在舞蹈技能技巧的学习当中, 通过动词教学法强调学生对舞蹈中动词的理解, 从而引导学生在规定情景的良好氛围里更好的掌握动作。

四、唱歌与唱游结合的学以致用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在上课时, 学生根据教师有目的的布置和指导, 通过课堂不同的练习方式。如口头表达、唱歌和律动的技能技巧练习;模仿练习、变换练习和即兴创编, 等等。有意识、多层面地完成某一中心教学活动, 借以巩固知识、以形成技能技巧。同时, 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手脑并用, 学以致用。

主要教学程序:唱歌情感体验———唱游互动感受———提炼总结运用。

通过实验课教学实例分析:在进行唱歌课《春之歌》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把学生的唱歌和唱歌教学两方面的技能培养, 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尝试在以前单一性的唱歌课教学中, 融入“唱游”活动的内容, 引导学生从感性和理性上认识“唱游”活动的本质。通过教学活动的变化和展开, 引导学生用身心去体验唱歌课中歌曲的思想感情, 激发学生在“唱游”律动的编排上进行创新, 从而促进学生在幼儿园音乐课与音乐活动教学中组织能力的提高。

五、琴法与即兴伴奏结合的练习型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按照预定的目的和要求, 在钢琴上进行独奏、合奏和即兴伴奏等多种方法的变换练习。在练习中既有统一的共性, 又发挥了学生的个性, 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取直接的经验, 从而培养和锻炼学生钢琴演奏的综合能力。

主要教学程序:乐曲学习———提炼伴奏素材———即兴运用。

通过实验课教学实例分析:在钢琴课《洪湖水浪打浪》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有意识的将钢琴的技巧性与实用性结合在一起, 引导学生运用技术去领悟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并努力把即兴伴奏融入钢琴课之中, 从乐曲中提炼伴奏素材, 拓展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意识, 注重学生实用性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六、琴法与多媒体手段结合的集体课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电子数码钢琴教室为媒介, 带领学生进行学、析、对比、练习等一系列活动。这种教学方法以视觉和听觉的直接感知为主要形式, 使学生从中掌握知识。教学方法生动形象、具体真实, 学生视听练结合, 记忆深刻, 适合集体班大课的钢琴教学。

主要教学程序:集体教学———个体、分组教学———多层次混合性教学。

通过实验课教学实例分析:在钢琴课《快乐的农夫》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电子数码钢琴教室进行集体教学。通过形象直观的五线谱显示、键盘演示板声光电的多媒体运用, 采用灵活多变的个别、小组和集体弹奏练习等不同的教学方法, 既兼顾了个性与共性教学, 提高了教学效率, 又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独奏和合奏能力。同时, 教师还将欣赏与钢琴的学习予以结合, 通过欣赏作品, 建立听觉印象, 启发学生感受音乐、描绘音乐, 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进一步理解和表现作品。

七、合唱指挥课以动手为主的实践型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生亲自动手指挥合唱作品来进行实践性的体验, 突破了以前“教师演示、学生唱”的传统教学方法。特别是在实践练习中, 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与具体的要求, 有恰当的份量与适当的难度, 唱中有练、练中有唱, 有个别与集体的练习, 有及时的检查与练后的总结归纳, 从而达到了唱练结合、练用结合、气氛热烈的良好教学效果。

主要教学程序:合唱———指挥实践———不同作品片段的多样化练习。

通过实验课教学实例分析:在《合唱指挥课》的课堂教学中, 通过《不同情绪歌曲的指挥》的学习,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不同的歌曲进行音乐处理, 体现动手指挥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采用不同风格的歌曲片段, 来扩展课堂教学的知识容量。同时, 在练声上进行了改革, 根据教学的需要, 将练声曲与合唱片段相结合, 使以前单调的常规练声转变为富有情趣的音乐活动, 使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充分体验合唱与指挥的魅力。

八、音乐基础学科的综合型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实现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内容的合理交融。教师将以前分散进行教学的不同内容整合在某一教学时间内, 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 有主有次, 精讲多练, 并且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促使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感官去充分感知学习对象, 逐步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 以形成正确的观念和表象。

主要教学程序:分块教学———条块结合教学———综合性练习。

通过实验课教学实例分析:在《乐理视唱练耳课》的综合性教学中, 针对乐理知识中的和弦以及视唱练耳的学习, 教师运用编制好的课件, 形象的将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归类。图像、表格以及声音的立体化使用, 使得教学思路于“教学内容多”中而显清晰、重难点突出, 课堂教学时间少而容量大, 且内容丰富。涉及到乐理、视唱练耳、钢琴的音位关系、即兴伴奏和唱歌等相关的学科, 运用了动静结合、讲练结合、唱练结合、节奏乐的即兴表演等教学手段, 从而有效避免了学生的学习“疲劳期”, 使学生充分的、多方位的感受了音乐, 体现了师范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教学特点。

第斯多惠指出:“凡是能够引起学生的思想、工作和智力上的主动精神的方法, 是最好的方法。”目前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已经从单一教学模式向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发展;由归纳型向演绎型的教学模式发展;由以“教”为主向重“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发展, 同时教学模式的日益现代化, 在当代的教学模式研究中, 越来越重视引进现代科学技术的新理论、新成果。教学条件的科学含量越来越高, 充分利用可提供的教学条件来设计教学模式。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课程的综合化是现代教育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 只要把握了这个课程改革发展的主要方向, 我们就能够在丰富的教学实践中创造出更优化、更适合当代形势所需求的新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许卓娅.音乐教育体系[J].江苏社会科学, 1996, (6) .

浅谈音乐舞蹈教学的三要素 篇11

关键词:音乐舞蹈 舞曲 舞步 舞伴

音乐舞蹈是融艺术、娱乐、音乐、舞蹈于一体的休闲健身项目,是在特定舞曲伴奏下由舞伴二人共同完成的。

一、舞曲节奏

音乐舞蹈离不开音乐。而音乐的基本手段——旋律和节奏,更是自始至终贯穿于舞蹈之中。因此,在音乐舞蹈专项课教学中,应把舞曲节奏的训练放在突出的位置上。首先,要对一个舞曲的节拍、旋律有一个深刻的理解,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应选择节拍性强,旋律明显的,最能代表所教舞蹈的舞曲,每次课安排一定的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听,在听的过程中教师可辅助口令帮助学生对舞曲的理解,也可把教学用的舞曲录制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后加深对舞曲的理解,以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二、舞步

音乐舞蹈是一种以人的身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是通过身体动作来表现生活的一种无声语言,所以学好音乐舞蹈,掌握好基本舞步至关重要。

2.1舞步的力效及表现形式

力效是人体在进行舞蹈过程中,所具有的柔韧性、灵敏度、协调性、自控能力、爆发力、延续性、重点变化和各关节、肌肉的极限生理运动变化。力效在音乐舞蹈项目中,是做好一切动作的基础。

2.2加强力效在教学中的训练

在进行音乐舞蹈教学过程中,应加強对学生力效的专项性项目。首先进行把木干练习,通过擦地、下蹲、大踢、上踢、弹腿、划弧等腿部练习,训练腿部肌肉的柔韧性、控制力、收缩力量以及增强关节的灵活性。其次应加强学生形体的训练,通过形体基础训练,使学生体会空间感觉和肢体的对称、平衡感觉。

音乐舞蹈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只有在音乐舞蹈教学中,克服重视舞步而轻视舞曲和舞伴配合的现象,把舞曲、舞步、舞伴三个音乐舞蹈的基本要素同等对待,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李世功.音乐舞蹈教学三要素.中国学校音乐2007.4

音乐舞蹈教学 篇12

一、舞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1. 提升学生的节奏感

音乐中的节奏是音乐旋律形成的基础, 而舞蹈是节奏、动作与旋律的综合体, 节奏对于舞蹈来说是重要的构成核心, 同时也是舞蹈存在的基础。在音乐的伴随下舞蹈动作更加适合学生自由发挥, 也能够给音乐教学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2. 提高学生身体协调性

舞蹈是一种肢体形语言,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融入舞蹈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使得身体更加协调。小学生处于身体生长的关键阶段, 在这一阶段进行舞蹈锻炼能够帮助学生的骨骼与肌肉生长, 协调身体的灵活性。

3.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舞蹈教学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其好奇心很强, 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而将舞蹈融于音乐教学, 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气氛, 并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 教师还可以采用舞蹈的方式来理解歌词、记忆歌曲内容, 对小学生学习歌曲有一定的帮助。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舞蹈的教学实践

1. 根据音乐教学内容融入舞蹈

小学音乐教学可以分为低年级与中高年级的教学, 因此教师在音乐融入舞蹈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低年级的音乐融入舞蹈教学可以以模仿性教学为主。目前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的内容主要以动物、劳动等为主要教学内容, 例如《三只小猪》、《洗手绢》等。这些歌曲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都会接触到, 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模仿。例如在进行模仿动物的歌曲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以领导者的角色, 带领学生一起扭动起来, 形成和谐的教学氛围。在进行劳动等类型的音乐教学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动作的方式将对歌曲的理解表达出来, 让学生跟着音乐的节拍进行律动, 模仿歌曲中的动作。低年级学生在音乐课堂中进行模仿性的舞蹈不仅仅能够在舞蹈动作中感受音乐的律动, 同时还能够在律动中找到乐趣。在动作行为上充分发挥想象力, 进而对音乐与舞蹈产生兴趣。中高年级学生的音乐教学中考虑到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舞蹈基础, 因此教师可以在音乐课堂中将舞蹈作为巩固知识来带领学生一起进行舞蹈。简单的成品舞能够满足学生好动的需求, 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合理运用舞蹈, 提升学生欣赏水平

小学生具很强的可塑性, 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运用舞蹈来提升小学生对于音乐的欣赏水平, 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同时, 在舞蹈动作的伴随中, 小学生的神经会始终处于一种刺激兴奋的状态, 让学生随时都保持注意力。例如在进行《天鹅湖》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高贵、轻盈的芭蕾舞表情, 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与舞蹈结合的独特魅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告奋勇来模仿天鹅湖的舞蹈动作,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爱上音乐课堂。

3. 编排简单舞蹈动作, 吸引学生注意力

小学音乐教学课堂应该是快乐的、享受的, 教师要让学生觉得小学音乐学习是一件很放松的事情, 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在音乐课堂上可以与教师尽情的互动, 愉快的合作。教师可以编排简单的舞蹈动作, 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 在进行歌曲《郊游》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先淡化歌曲的教学, 而将其作为背景音乐, 同时展示孩子们在春天里嬉戏玩耍、郊游外出的照片, 然后再编排简单的舞蹈动作, 例如转圈、拍手、踏步等。让学生将这些动作在这首歌的背景音乐中连贯的跳出来, 然后在舞蹈的过程中朗读歌词。如此反复循环, 学生就能够大致掌握歌曲的节拍、旋律与歌词。这个时候, 教师再正是的开展歌曲教学。由于学生在之前的舞蹈环节都十分愉快, 印象十分深刻, 所以在歌曲教唱过程中效率很高。这样的音乐课堂十分有趣, 学生也十分喜爱, 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征。又例如, 教师在进行《表情歌》的教学时, 教师可以选择几位学生来模仿不同的表情, 高兴、愤怒、哭泣、生气等。在模仿完毕后, 让学生安静的听完整首歌曲, 然后再与教师一同分析歌曲中的旋律、情绪等。然后教师可以结合之前学生进行的表情表演, 编排成舞蹈动作, 让学生一边听, 一边跳。这一教学方式不单单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编创简单舞蹈的能力, 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舞蹈动作中领悟出歌曲的情绪与感情。

上一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下一篇:粉体喷射搅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