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舞蹈教学体系

2024-06-14

瑶族舞蹈教学体系(共6篇)

瑶族舞蹈教学体系 篇1

自1935年“广西省立特种教育师资训练所”开展的少数民族舞蹈采集和教学、演出工作, 瑶族舞蹈教育从民间的自发传承逐步形成了较规范的的教学体系, 并在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中不断完善。

一、瑶族舞蹈教育体系的构建

建国以前, 广西的瑶族舞蹈教育主要依托于民间的家族传承、师徒传承以及宗教传承得以延续, 随着50年代初期新中国舞蹈专业教育的萌芽, 广西的瑶族舞蹈教育也从非专业的舞蹈学习转轨到正规的课堂教学。

目前,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师范大学以及贺州学院皆开设了相关课程, 并涉及瑶族舞蹈组合、剧目以及理论教学。三所高校的教学体系的构建都较为独立, 每个学校提炼素材、形成训练体系的方式以及教学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广西艺术学院的教材强化了长鼓舞中的身法带动, 在步伐和节奏处理上借鉴了其他舞蹈的元素, 拓展了长鼓舞语汇;广西师范大学则在教材中强调其原生态意味, 并专辟学时来展开瑶族音乐文化与舞蹈文化的理论学习;贺州学院的教学则是建立在当地教师与北京舞蹈学院教师交流合作创编的长鼓舞教材以及广西师范大学的瑶族舞蹈教材基础之上。

除了舞蹈类专业, 一些院校的教育类与音乐类专业也在舞蹈类课程中加入了瑶族舞蹈教学, 如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河池学院等。大部分高校都设置了大学生艺术团舞蹈队, 通过剧目排练来让学生学习瑶族舞蹈、了解瑶族文化。

二、当代瑶族舞蹈教育对传统的传承与革新

(一) 典型动律与舞蹈文化的挖掘

在瑶族各支系风格独具的舞蹈中, 以长鼓舞的分布最为广泛也最具影响力。上述开设了瑶族舞蹈课程的三所高校, 在典型动律提炼与发展中, 瑶族长鼓舞成为素材提炼的核心。例如广西艺术学院教材的编创者就在《瑶族长鼓舞动律所体现的民族文化》中将瑶族长鼓舞总结为“屈弹”“拧弹”和“矮弹”三大动律。无论哪一所高校, 舞蹈动作所体现的民族文化内涵也是教师教授组合时十分强调的。

(二) 各支系舞蹈文化差异性的重视与研究

随着瑶族长鼓舞训练不断系统化, 其他支系的舞蹈也受到了重视并运用于教学。如广西师范大学就将桂西北地区布努瑶支系和白裤瑶支系的舞蹈纳入了教学范畴。与布努瑶人山中艰难生活紧密相系的“蹲颤”动律还有白裤瑶“勤则格拉”中体态佝偻如猴状、低重心的跳与旋的特征都体现了这两个支系舞蹈的独特风味。这些教学内容的拓展是与理论研究密不可分的, 该校的教师们正深入各瑶区, 不断地从共性中寻找个性, 再从个共性中重新审视个性, 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双管齐下, 更深入地研究瑶族舞蹈艺术。

(三) 审美追求的时代变化

在原本既零散又随意性较大的原生语汇系统化、规范化的过程中, 瑶族舞蹈审美上的变化是难免的。

1. 三度空间的变化

师公们口口相传的“矮、稳、颤”的审美追求, 后两者是无论哪一所高校都不约而同去把握或进一步去强化的, 它们成为了瑶族舞蹈在教学演变中保持民族属性的重要因子, 而“矮”则受到了现代审美的冲击。过去瑶族艺人评价长鼓舞的标准是“打得矮不矮”, 低重心基础上的跳跃、耍鼓花, 还有拧身与舞伴侧身而过的空间变化使得瑶族长鼓舞具有独特的风格特征。但遗憾的是, 这一独特性得到的开发不够。

原生态的瑶族舞蹈往往以二度空间为主, 即便出现一些跳跃动作也往往是小幅度的轻跃, 脚的起落几乎贴地。艺术化以后, 为了追求舞台效果, 除了加大动作幅度, 还借鉴了其他舞种的技术, 三度空间的变化丰富了。和其他民族的舞蹈相似, 由于受到西方现代舞的影响, 出现了地面一度空间的动作, 丰富了视觉效果和空间表现力。

2. 三维空间的变化

当代舞蹈编创技法对瑶族舞蹈三维空间的变化影响也很大。传统舞蹈表演地多在室内或屋前, 活动范围较小, 不少地方的长鼓舞, 两人仅在一张方桌的小小天地间击鼓起舞。此外, 瑶族舞蹈往往与宗教祭祀相系, 具有一定的表演程式和方位、空间转换要求。“罡步”“走十字”及“拜四方”是瑶族舞蹈最常见的空间流动方式, 不管是独舞、双人舞、四人舞还是群舞, 空间流动往往成圆成钜。这样的限制既营造了瑶族舞蹈独特的审美特征, 也约束了空间的变化。

到了组合编创中, 宗教因素的限制被打破了, 出于艺术效果的追求, 点、线、面的层次处理与转换丰富了瑶族舞蹈的表现空间, 使其从传统的空间审美走向了多元化。

3. 新的动作语汇的创生

当代的蒙古族舞蹈较之其原生形态呈现如此缤纷的舞蹈语汇, 与当年艺术工作者对草原文化的挖掘密不可分。如根据游牧生活特征提炼与创造的“人与马”结合的艺术形象——“马步”, 大大丰富了该民族的舞蹈语汇。在瑶族舞蹈的发展演变过程中, 也出现了大量与创作相伴相生的新语言。如白裤瑶群舞《白白的裤子, 黑黑的哥》, “瑶山之中, 女子常常背着沉重的背篓倾身微颤而行, 这种独特的行走方式让编导巧妙地捕捉于作品之中。由于深山阻隔, 外界文化影响不深, 至今白裤瑶女子仍保留了裙下不着衣物的习俗。方便之时, 胯部一扭蹲下, 百褶裙撒开遮地。在外来人看来这或许有些可笑, 但在编导这里, 加上手臂的顺势摆动, 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甩胯动律。同样关于百褶裙, 姑娘们行走中手臂与裙摆随着坑洼山路拧晃着的一幕也让编导妙手偶得, 成为双臂随腰部拧动形成的拧摆动律。”

这些动作语汇在广西师范大学的教材中发展成了“拧摆动律组合”, 还有“蹲颤动律组合”, 出现了布努瑶人山路上背着背篓负重行走的生活语汇提炼, 这些都是基于民族文化基础之上的动作拓展。

当代的瑶族舞蹈教学体系从无到有, 从探索到变革,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对瑶族舞蹈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瑶族支系众多, 每个支系的舞蹈都各具特点, 目前, 瑶族舞蹈教学资源的开发都主要集中在桂东北地区的长鼓舞这一典型代表上, 如何把典型做深入, 如何把其它地区和支系的舞蹈更好地纳入教学体系, 有待各支系舞蹈研究的更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刘慧明.呢呢喃喃动衷肠痴痴憨憨尽真情:评瑶族群舞《白白的裤子, 黑黑的哥》[J].大众文艺, 2014 (15) .

瑶族舞蹈教学体系 篇2

《瑶族舞曲》教学反思

【内容提要】《瑶族舞曲》是一节欣赏课。我在课堂教授的过程中,课堂教学设计、遵循音乐课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导入和拓展部分的教学环节都取得了成功,但也存在学生欣赏音乐和想象音乐场景、教学容量过大、音乐活动的效果等方面的不足,我都进行了认真地课后反思,并提出了改进设想。

【关键字】《瑶族舞曲》教学反思

《瑶族舞曲》是八年级音乐的一节欣赏课。本课以创设情境、聆听感受、创造表现的模式设计教学环节,以聆听、感受《瑶族舞曲》音乐情绪和音乐要素特点为教学重点。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主动体验,积极参与,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

一、课堂教学中的几点收获。

1、课堂教学设计比较成功。在设计这节课时,我对学生情况和教学内容进行了综合分析,设计了切实可行,符合实际且细化的教学目标,因而获得了良好、有效的教学效果。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能合理安排教学环节,让学生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获得音乐感受和知识。另外,我注重细节的设计,包括每个教学环节的衔接,教师的引导语言,音频的效果,课件的设计等,这些细节都是为取得良好教学效果而服务的。

2、这节课遵循了以音乐为本的教学原则,始终引导学生关注音乐。如聆听方式有分段聆听,也有完整聆听。在聆听过程中设计了随音乐律动、哼唱主题旋律、打节奏为音乐伴奏、对比音乐要素等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能透彻地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3、课堂教学方法的运用比较恰当。第一,体验式音乐学习法。音乐

学习需要学习者自身去经历、去感悟、去操作,才能获得属于学习者个人的音乐感受。体验式音乐学习强调身体的参与。因此,在欣赏《瑶族舞曲》的过程中,我十分注重学生亲身的音乐体验。在聆听每一段主题时都通过唱旋律、打节奏等活动,使学生获得音乐感受。在完整欣赏时也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边想象,让他们始终沉浸在音乐中,获得最直观的音乐感受。第二,比较式音乐学习法。运用比较的方法欣赏音乐,有利于学生形成对音乐的深刻印象。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审美注意力,还有利于学生音乐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与评价音乐能力的提高。在本课的欣赏环节中,我多次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对比四个主题在节拍、节奏、速度以及音乐情绪方面的异同。在欣赏完四个主题后,还通过表格列举各主题的异同音乐特点,帮助学生梳理音乐思路。

4、课堂中教有特色的两个教学环节。一是,导入部分。导入环节采用了音乐热身的方式,选择了彝族歌曲《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新唱版),请学生跟随音乐律动起来。这首少数民族歌曲学生比较熟悉,能创设出少数民族载歌载舞庆祝节日的情境。同时,新编版本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这是学生所喜欢的,于是我设计了跟随音乐节奏律动的活动,通过不断变化敲击方式和节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这个导入方式我第一次尝试,觉得教学效果不错,可以运用在日常教学中,成为每节音乐课的固定环节,从一点一滴让学生养成听音乐律动的习惯,培养他们的乐感。二是,拓展部分。本课的拓展环节设计为学生对所学作品的创编活动。学生在熟悉作品音乐主题,获得音乐感受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对音乐进行个性化的创作,并且用演唱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个环节既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掌握的音乐技能,又展示了学生个性,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表现力。学生能积极参与创编,并有较好的成功展示,这有赖于平时音乐语汇的积累和音乐

创作能力的培养。

二、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和改进设想。

第一,在完整欣赏作品时,设计的学生活动太多,以至于学生不能集中精力聆听音乐,破坏了音乐的完整性和美感。这个环节可以修改为,学生聆听音乐,教师用板书写出出现的主题,而后由学生总结作品的曲式结构。

第二,聆听音乐想象音乐场景这个环节的教学效果不是很好。主要原因是,在完整聆听时既要求学生听辩主题,又要求学生想象场景,多数学生无法做到一心多用。因此,可以考虑把这个环节改为在欣赏每个主题后,学生用语言描述想象的音乐场景。

第三,《瑶族舞曲》共有四个主题,本节课完整欣赏了这四个主题,因此教学内容可能有些多。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侧重欣赏a、b两个主题,或者将本课分为两个课时,有待尝试。

瑶族舞蹈教学体系 篇3

一传承瑶族传统舞蹈的意义

1. 瑶族传统舞蹈在广西贺州的分布情况

瑶族的支系非常多, 而且分布广, 各个支系各个地区的舞蹈都各不相同。在广西贺州, 只要是信奉盘王的瑶族支系都有“盘王舞”, 主要流传在贺州市部分地区及贺州管辖的富川瑶族自治县。舞蹈一般是在瑶族人民“还盘王愿”仪式中出现, 其功能主要为娱乐神灵、保佑家畜平安、五谷丰登等。“盘王舞”包括:做屋长鼓舞、铜铃舞、上元棍舞、打铁舞、约标舞等舞蹈。在富川瑶族自治县的大井村、虎马岭村为平地瑶支系, 主要流传着芦笙长鼓舞, 舞蹈共有七套动作, 分别是“头拜上四拜”“竹鸡扒泥”“美女双双”“坐边七”“座堂七”“堂堂上”“五脚尖”;而在钟山县两安瑶族乡的瑶族主要有“春堂舞”“猪头舞”“仙女出堂”“跳头堂”“羊角长鼓舞”等;还有“单人还愿长鼓舞”“赶羊做鼓长鼓舞”等舞蹈主要分布在贺州市各瑶族地区。

2. 生产劳作、节庆、祭祀中的瑶族传统舞蹈

人类在远古时期, 劳作知识的传播、相聚愉悦的节庆、求拜神灵的祭祀等活动都要有舞蹈。瑶族先民由于长期不断的迁徙, 世世代代过着游耕的生活, 舞蹈大都是直接反映生产劳作的生活题材, 从流传至今的舞蹈中还能看到瑶族先民辛勤的劳作场景, 此类舞蹈蕴含着几千年以来瑶族的文化内涵, 极具民族性和历史性, 可称得上是瑶族历史的“活化石”。瑶族的节庆活动特别多, 大大小小的节庆数不胜数, 除前面提到的盘王节以外, 还有春节、祝著节、社王节、六月六、耍望节等, 这些节庆在瑶族中属于大节。除了大节以外, 瑶族还有非常多的小节, 瑶民几乎是月月过小节, 这应该与他们的“大分散、小聚居”的居住格局有很大关系。由于瑶民居住得较为分散, 节庆成为他们沟通、交流情感的一种方式, 瑶族人利用举行节庆的日子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 在娱乐中交流生产生活的经验, 增进彼此间的感情。舞蹈也是瑶族节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瑶族的宗教信仰比较特别, 他们信奉多神和崇拜祖先。瑶族先民长期生活在大山中, 认为自然现象中的风雨雷电是由神灵控制的, 他们对此产生了崇拜心理, 认为万物皆有神灵, 认为生产生活中所有事物都是由“神”“鬼”主宰。进入深山打猎前要先拜祭山神, 劳作耕地时要祭拜五谷神, 遇到病痛时要请求祖先庇佑消除疼痛。这些祭祀活动都会有舞蹈贯穿当中, 并且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生产劳作、节庆、祭祀活动中的瑶族舞蹈与瑶族先民一起迁徙, 在历史的长河中传承发展, 这些舞蹈传递着瑶族人民的思想信仰与文明, 这些舞蹈为我们深入了解瑶族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对在不同领域中研究瑶族文化也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二瑶族传统舞蹈的保护现状及教育传承情况

1. 瑶族传统舞蹈的保护现状

瑶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的一员, 它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国家大力支持和倡导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下, 贺州市人民政府做了很大的努力, 贺州瑶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如:成功申报并公示了12项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瑶族盘王节”“瑶族芦笙长鼓舞”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会跳瑶族传统舞蹈, 精通瑶族传统技艺的民间艺人, 也陆续被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虽然这些措施为保护瑶族传统舞蹈做了很大的贡献, 但是随着瑶族生活环境的变化, 瑶族传统舞蹈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主要表现在外来文化的冲击, 瑶族人民的民族思想、风俗习惯逐渐淡化, 传统的节庆、祭祀活动越来越少;年轻人对传统技艺不感兴趣, 学习者不多, 老艺人的相继去世, 导致会跳瑶族传统舞蹈的民间艺人越来越少。

2. 瑶族传统舞蹈的教育传承情况

笔者通过走访发现, 广西贺州瑶族传统舞蹈的教育传承主要有两种方式: (1) 家族的教育传承, 如:贺州市贺街镇联东村瑶民李××, 瑶族师公 (法名:法贵) , 62岁, 会跳瑶族传统舞蹈。李××的爷爷是一名师公, 其主要在爷爷的引导下开始学习瑶族的传统技艺, 其后还主动跟随其他师傅学习。爷爷去世后, 家族中只有他一人是师公, 为将这门传统才艺传承下去, 现已经开始传授给自己的儿子, 并准备以后还要传给孙子。 (2) 通过学校进行传承, 如:贺州学院艺术学院舞蹈学专业开设了一门“广西民间舞代表性舞蹈”, 这门课程为舞蹈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 课程内容主要以广西贺州当地的瑶族舞蹈为主, 并邀请贺州当地瑶族舞蹈方面的专家来授课。贺州市还在富川瑶族自治县新华初中建立“瑶族长鼓舞”传承保护基地, 在当地文化馆的配合下, 学校邀请长鼓舞艺人进校担任舞蹈老师, 教学生学习长鼓舞, 学校晨练的内容就是练习瑶族长鼓舞, 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晨练方式, 同时也很好地巩固了长鼓舞的学习内容。贺州市第一实验小学还邀请了贺州瑶族舞蹈专家, 采集瑶族传统舞蹈中的动作元素, 创作了一套“盘王操”, 作为学生的课间操。

但是, 由于瑶山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 瑶族青年逐渐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失去了兴趣。家庭教育的传承方式变得乏力, 没办法让瑶族传统舞蹈得到正常的发展和传播。虽然一些学校也致力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但是迫于升学的压力、经济的压力等情况, 其传承效果并不理想。

三传承瑶族传统舞蹈的对策

1. 从青少年人群中培养

青少年是国家的接班人, 是一支新生力量, 他们有着旺盛的精力和求学的欲望, 要让他们认识到保护国家宝贵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使他们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生力军。要给现在的青少年制造有利的学习环境, 将传承瑶族传统舞蹈的思想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孩子们身上。具体方式如下: (1) 从感知开始, 带青少年下乡体验生活, 参与瑶族节庆、祭祀活动, 感受瑶族的民族风情, 欣赏瑶族老艺人表演舞蹈。 (2) 在活动课中安排他们学习瑶族传统舞蹈, 学习过程要从简单易学的动作学起, 先培养孩子们的舞蹈感觉, 让他们有了学习的成就感后再加深学习。

2. 加大学校教育的传承力度

虽然贺州市已开始在学校中传承瑶族传统舞蹈, 但辐射的面还不够广, 力度还远远不足。“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和灵魂, 是一定的文化精神的载体, 对学生产生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人类学认为, 学校课程是文化中筛选出来的精品, 被列入课程的文化就有可能被传承、发展, 是教育文化功能的具体化。”因此需要聚集贺州的文化部门、教育部门的力量, 一起编制瑶族传统舞蹈的校本教材, 力争把瑶族传统舞蹈纳入学校教育的课程中, 大力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

3. 利用网络平台传承

网络是现代人学习、掌握信息、搜集资料的重要途径, 瑶族传统舞蹈的传承也可以利用网络这一平台来实现。我们可以先把瑶族艺人们表演的舞蹈摄录好, 通过后期制作成纪录片和教学视频等, 再将制作好的视频文件上传到网络数据库中, 实现资源共享。这种传播方式不但节省资源, 其辐射面也广, 能让更多的人欣赏、学习瑶族独特的舞蹈表演, 以提升瑶族传统舞蹈的知名度。

参考文献

[1]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

《瑶族舞曲》教学设计 篇4

学情分析:

我校从一年级开设音乐课,此时,学生接受过视唱、练耳、唱歌、律动、音乐知识、音乐欣赏的学习,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有一定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思维活跃,具有独特性.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音乐,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感受音乐作品三个段落的不同速度、情绪,并说出自己联想到的画面,场景。

2、能够熟悉作品的A段主题,并用打击乐器、声势等方式参与表现。

3、能够用课堂器乐演奏作品的A段主题。

教学重点:了解瑶族地区音乐风格及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音乐旋律中变化的力度、速度、节奏与塑造音乐形象的关系。

教学学法:音乐视听欣赏与对比分析、谈论探究相结合。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问题探究(10分钟)

1、上节课我们去了羌寨,这节课我们要去瑶寨访问。瑶族的服饰非常漂亮,也是一个善于歌舞的民族,我们今天要欣赏的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就是由瑶族民歌《瑶族长鼓舞歌》改编而成的。(大屏幕显示:瑶族的资料。教师补充:瑶族遍布我国的南方,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海南等省区都有瑶族的身影,他们大多住在山区,因此,被称为山地民族。瑶族虽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有自己的语言,不过,他们在与外人交往时,都使用汉语。瑶族以农业为主,精于织染和刺绣。他们本民族的节日也很多,瑶族人民特别尊敬祖先,吃饭前都要念祖先的名字数遍,表示祖先尝过后子孙才能受用。)让我们来看看瑶族的铜鼓、长鼓 、服饰、风景(出示图片)和他们载歌载舞欢度节日的情景(出示图片)。

二、交流点拨(20分钟)

2.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

(1)播放音乐,完整感受。

(2)了解瑶族。大屏幕显示:刘铁山,1951年到中南少数民族地区采风后写成合唱曲《瑶族长鼓舞曲》,1955年茅沅根据此曲改编成管弦组曲。

乐曲生动地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旋律优美动听。教师介绍:《瑶族舞曲》描写在节日之夜,瑶族人民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的情景。乐曲分为三个部分,课本中列出的是第一部分中的两个主题,主题A非常优美动听,主题B矫健活跃。现在我们先来学唱主题A。

学生随教师琴声轻声歌唱,反复多次,要求边学唱边记忆。

(3)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大屏幕显示第一部分旋律)

A、播放音乐,想象描绘了怎样的场面。(生答)

师:这一部分先有一个简短的引子,随即主题A多次出现,描写身着盛装的瑶族姑娘们翩翩起舞,气氛逐渐热烈。主题B进入后,速度加快,刚强矫健,描写小伙子们也加入到歌舞的队伍中。

B、随琴唱。

请学生静静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提示两个不同主题的进入。

(4)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

A、播放音乐,想象描绘了怎样的场面。(生答)

这一部分乐曲调性发生了转变,拍子也变成四三拍子,旋律安宁,深情委婉,与瑶族特有的柔美舞姿结合起来,很有诗情画意,仿佛是人们在亲切地交谈。

B、随录音哼唱。

(学生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教师可用微小的指挥动作提示这是三拍子的轻柔舞曲。)

(5)欣赏乐曲的第三部分

A、播放音乐,想象描绘了怎样的场面。(生交流,简短回答)

这一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现,但气氛越来越热闹,并加了一个结尾,结尾的音乐速度更快,力度更强,表现歌舞达到高潮,全曲在热烈欢畅的情绪中结束。

B、随琴唱。

(6)完整地听赏一遍《瑶族舞曲》

教师可用指挥提示音乐情绪的转换,也允许学生在欣赏时身体有所反应,甚至轻声哼唱。

三、巩固拓展(10分钟)

3.用主题A作声势练习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图示:●跺脚、△捻指、×拍手、摇手。

(2)先随音乐练前8小节,只用跺脚(左脚)和拍手两个动作。

(3)再练后8小节。前4小节,学生在手腕上套上自制的手铃套(需在课前准备好)摇手,使手铃发出清脆的响声。最后一小节是最难的,摇手、捻指与跺脚三个动作同时出现,其中摇手要持续两拍的时间,但只要稍加练习,也就不难做到了。

(4)将整个练习连起来做几遍,其中也可穿插小组或个人做。

4.用课堂乐器演奏主题A

(1)再将主题A背唱几遍,在此基础上,学习演奏,注意调高要改成l=C。如用口琴演奏可使用手震音的技法。

(2)在多次练习的基础上,由教师指挥,全体学生齐奏,力求节奏整齐、音色优美,使学生陶醉在自己演奏的音乐声中。

(3)加入课堂打击乐器。

浅析瑶族民间舞蹈的原生态性 篇5

一、瑶族民间舞蹈的生活性

民间舞蹈是民间艺术的一种, 而民间艺术体现民间文化, 民间文化又来源于民族社会生活, 从瑶族民间舞蹈的漫长发展史可以看到, 它的根基牢牢扎根于民间沃土, 集中展示了瑶族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

在瑶族地区, 很多舞蹈都融汇着民间的传统文化, 且有不少精髓。如在瑶族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长鼓舞。相传瑶族始祖盘王非常喜爱打猎, 一天他独自上山打猎, 追赶羚羊跌落山崖, 被梓木叉死。太阳落山了, 盘王子女不见父归, 就满山遍野寻找, 最后在山崖梓木树下找到了盘王与羚羊的尸体。盘王子女悲痛不已, 将梓木砍下挖成长鼓身, 剥下羚羊皮蒙鼓的两端, 遂有了长鼓。盘王子孙拿长鼓拼命敲打, 边打边跳边呼喊:“回来吧!回来吧!”一方面是泄心中之恨, 另一方面是招其父之魂, 从此, 瑶族就有了长鼓舞。也就是说, 民间舞蹈在最初产生和流传时, 与生产实践息息相关, 有些还和宗教祭祀等有关, 它们慢慢地成为了一种原始艺术[1]。再如广泛流传的盘王歌, 它与民间舞蹈融为一体, 更加具体化, 更具艺术感染力。这些都反映了瑶族的民族性格, 也是其原生态的体现, 直观地体现了瑶族的民族文化, 而这些传统文化又在民间歌舞中得到了最充分、最具体的反映和展示。

二、瑶族民间舞蹈的娱乐性

瑶族民间舞蹈丰富了瑶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是瑶族社会生活的写照, 它的原生态还体现在族人以它为桥梁, 达到自娱、自教和观赏的目的。瑶族民间舞蹈贯穿于瑶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中, 它不计较场地的宽窄, 不追求观众的多少, 花草树枝都可成为道具, 情起即兴, 兴起即舞, 自吹自唱自舞, 对于相对闭塞的瑶族地区来说, 这能使他们原本单调枯燥的生活变得五彩缤纷。民间舞蹈不仅迸发出一种勃勃向上的生机, 更使观赏者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 促使瑶民自尊、自爱、自强, 凝聚力与亲和力也在其中表露无遗。当然, 瑶族民间舞蹈中, 也不乏寓教于乐的好作品, 如盘王舞、开山舞等, 这些舞蹈内容健康、主题鲜明、影响深远, 主要演绎主题为勤劳奋进、团结友爱、尊老爱幼。舞蹈本身就具有观赏性, 瑶族民间舞蹈更是极具美的观赏价值。不论是舞者还是观众都身着五彩斑斓、绚丽迷人的民族服装和佩戴琳琅满目的金银首饰。舞者在场中, 观众在周围, 构成了一幅多彩多姿的“花边式”的美丽图案。每逢节日, 瑶族地区更是热闹非凡, 或热烈、或舒展、或粗犷、或优美、或淳厚、或雅致的瑶族民间舞蹈都会令千人注目、万人喝彩。如长鼓舞, 它以深邃的内涵、丰富的技巧、生动的表演展示民间舞蹈的艺术精华, 令舞蹈家们叹为观止。另外, 瑶族地区通过舞蹈来表达情意也是比较有特色的一种示爱形式, 青年男女通过舞蹈如采茶舞来互倾爱慕之情, 实现感情交流, 进而互订终身, 可以说, 这时的舞蹈就是瑶族的感情纽带, 维系着他们的和睦相处。

三、瑶族民间舞蹈的传承性

瑶族是一个不断迁徒的不屈不挠的民族。他们的舞蹈突出地表现了这个民族所具有的明显的特质:对以盘瓤为主神的无限美好的厚望, 对祖先传统美德的赞颂, 以舞蹈传播民族淳朴的道德观念和精神, 发扬本民族传统的群体意识, 这正是瑶族民间舞蹈所具有的原生态内涵。

当前, 是人类文化大交流的时代, 在日新月异的今天, 原生态瑶族民间舞蹈的生态环境需要加以保护和传承, 才能让这块民族文化中的瑰宝永存, 避免失传。众所周知, 舞蹈是人体文化, 其存在方式是保留在人的身体上, 其传承方式是口传身授, 所以, 当无人相传时, 舞蹈就会失传。随着时代的变迁, 娱乐方式各式各样, 人的兴趣也会被光怪陆离的世界转移, 或者去跳街舞, 或者去跳劲舞, 导致人们对单调无聊的原生态民间舞蹈缺乏兴趣。还会使得原生态的民间舞蹈失去依托, 特别是那些民俗化的舞蹈和作为特定节日的舞蹈, 一旦这些节日不再是民族活动日, 之前依附于这种特定节日而生的舞蹈就成了游离的分子, 久而久之, 也会面临失传的危险。为了让其持续流传, 需要对其做好保护措施, 提高对保护原生态民间舞蹈的认识, 并明确理解对其进行保护的积极意义。

瑶族的原生态舞蹈, 植根于社会生活, 与瑶族的生存环境、生产劳动、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有密切的关系。瑶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 以日常生产生活为根基, 创作出了许多形式各样的舞蹈形态。它们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为继承和发展民间舞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后代继承、发展瑶族舞蹈文化有很重要的作用。要知道, 要发展就得先有继承。而要继承, 就得有继承的东西。原生态的民间舞蹈也是如此。

四、瑶族民间舞蹈的价值性

瑶族文化历史悠久, 经过社会、自然环境的生息繁衍, 独具特色。极具代表意义的作品当数长鼓舞, 它源于民族崇拜先祖的传统文化, 又在生产劳动中发展, 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缩影。在长期的社会变迁中, 长鼓舞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色。它一方面融民俗、舞蹈、音乐为一体, 民俗、艺术和谐统一, 多种民族传统文化方式交融、渗透, 相互溶汇, 承载着大量的民族传统精神。既是民族文化相互深汇, 形成双向结合, 又是多种民族文化形式借助娱乐活动作为外在的表现形式, 形成一种新型的综合性民族文化, 极大地丰富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

现在的人都想逃离大都市的喧嚣, 向往深山老林的青山绿水, 这就为原生态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如, 瑶族地区要是能保护好原生态的民间舞蹈, 并持续流传下去, 其吸引力自然不小, 随之产生的经济效益也就不可小觑了, 因为它作为宝贵的文化资源, 可以助旅游观光业一臂之力, 这样, 不仅让原生态的民间舞蹈为更多人知道并喜爱, 还能创造可观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可以是说双赢, 从这个角度来说, 对原生态的瑶族民间舞蹈更要做好保护工作。

诸如长鼓舞等瑶族原生态舞蹈, 是后人研究瑶族历史的重要参考史料, 有着很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在相对封闭而稳定的情况下, 容易形成统一的文化形式, 这些都会带有比较浓厚的民俗文化和宗教祭祀的气息, 所以, 我们要正确认识瑶族原生态舞蹈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要在去糟粕存精华的基础上, 实现对原生态民间舞蹈的传承, 就是说要去除一些封建的、迷信的、不健康的成分, 保留那些积极的、向上的、鼓舞人心的因子, 真正让更多的人受益。另外, 要努力挖掘和整理, 在社会多元化发展中, 各地的地理环境、生活方式、习俗文化等都差别不小, 原生态的舞蹈可以为人们提供交流的平台, 有助于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健康交往, 进而增强民族凝聚力, 促使共同发展。总之, 要让古老的瑶族舞蹈艺术不断发扬光大, 最终成为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花园中一朵盛开的鲜花。

俗话说,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保护瑶族原生态民间舞蹈也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 才能实现有法可依。可以在法律条文中, 明确指定保护的程序、方式等。当然, 应该借鉴国内国外的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另外, 可以通过设立瑶族民俗博物馆等形式来进行保护, 就如韩国由国立国乐院专门保存流传下来的宫廷、民间音乐和舞蹈。此外, 可以根据瑶族民俗, 设立一些民俗节日, 让一些已失去生态环境的民间舞蹈在人为的环境中存活并流传, 这样就使得瑶族原生态民间舞蹈能在人为造成的空间里代代相传。不过, 保护要尽量维持原貌, 不能走样, 更不能恶搞。假如瑶族原生态民间舞蹈被人为地加工或改变, 它的历史文化价值就会丧失, 所以, 不能因为它原有的舞蹈形态略显简单而去加编一些动作, 只有维持原貌, 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 也才具有保护的意义。总之, 要清醒地认识到瑶族原生态民间舞蹈在现代化过程中失传的可能性, 提高对保护瑶族原生态民间舞蹈意义的认识, 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使瑶族原生态民间舞蹈绵绵流长, 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奉献力量。

摘要:瑶族历史悠久, 在社会历史变迁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形式, 如民间舞蹈, 它是瑶族古老的原生态与艺术表演形式, 融歌舞为一体, 充分反映出瑶族的社会生活和民风习俗。瑶族民间舞蹈的原生态性主要表现为生活性、娱乐性、传承性、价值性。

关键词:瑶族民间舞蹈,原生态性,保护传承

参考文献

[1]陶立潘.民俗学[M].北京:学院出版社, 2003

[2]纪兰慰.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8

瑶族舞蹈教学体系 篇6

1 长鼓舞的历史演变

关于长鼓舞的起源, 据史料记载, 瑶族长鼓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周礼·春官·旄人》:“野人为乐之善者, 长鼓矣。”野人, 很可能就是今瑶族的先民。因为瑶族自称尤或尤棉, 即尤人。他是古代的狩猎民族, 曾在黄河流域与淮河流域之间居住过, 这正与古代称为野人的人居住地相吻合。另外, 从考古挖掘看, 瑶族长鼓起码在春秋战国就有, 殷墟出土过木鼓, 河南楚墓出土过绘漆木鼓, 战国秦汉画像资料中即有大小、种类、形制不同的木鼓, 所以, 楚国大诗人屈原在其《楚辞·九歌·东皇太一》中记述到:“扬抱兮拊鼓, 疏缓兮安歌。”这种且歌且舞的情形与今瑶族舞长鼓的形式完全一样。东汉王逸在《楚辞章句》中亦写道:“昔楚国南郢之邑, 沅湘之间, 其俗信鬼而好祠, 其祠必作歌乐鼓舞, 以乐诸神, 男女并舞。”沅湘之间正是瑶族先民居住的地方, 其俗与今瑶族“还盘王愿、度戒”完全一样[3]。这充分证明了在春秋战国时, 瑶族先民就已经跳起长鼓舞用来娱神和娱乐。另外, 在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周去非《岭外代答》、沈辽《踏盘歌》、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等史料都有记载着瑶族长鼓舞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几千年以来, 长鼓舞与瑶族人民共度苦难、共历沧桑、共享欢乐, 不仅加强瑶族人民之间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同时也生动地表达了瑶族人民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与追求, 推动着瑶族传统文化不断地发展, 是瑶族民俗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 长鼓舞的文化特征

2 . 1 山地农耕文明的生动体现

在现代化的浪潮冲击下, 瑶族长鼓舞至今仍保留着自然而独特的原生态文化。首先, 长鼓仍作为长鼓舞惟一的道具。长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大长鼓, 主要流传于广西金秀瑶山巷乡坳瑶地区、广东粤北连南瑶族自治县排瑶聚居地等。这类长鼓敲打起来声音醇厚而雄浑, 音域宽广, 远近可闻;另一类是小长鼓, 主要流传于广东粤北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乳源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等过山瑶聚居地。这类长鼓可以击出清脆声音, 但音量较小。总的来说, 不同地区长鼓大小不一, 但都共同作为长鼓舞惟一的道具。其次, 长鼓舞作为瑶族传统节日的重要节目。盘王节又叫盘王还愿, 是瑶族人民纪念其祖先盘瓠的重大节日, 也是瑶族历史悠久、特色浓重、规模最大的传统节日。跳长鼓舞是盘王节祭祀盘王的主要内容之一, 从而明确了其表演的价值和目的。节日期间, 人们跳起长鼓舞, 用以祭祀祖先、庆贺丰收, 以及预祝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另外, 长鼓舞在婚礼喜庆、乔迁、庆贺丰收等日子也进行表演, 为节日增添喜庆的氛围。再者, 在我国众多舞蹈当中, 长鼓舞内容变化是最多的。长鼓舞的内容变化包括有生活动作、造屋动作、宗教祭祀动作、模拟动植物动作、制鼓动作等, 这些动作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瑶族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如, 生活动作包含有舂米、磨米、筛米、穿鞋、扎腰带、穿人衣、画山棋等, 这些舞蹈动作展示了瑶族人们的日常生活情景。从以上分析可知, 人们在瑶族地区可以观看到原生态的长鼓舞, 真切地感受到瑶族文化厚重的历史沉淀。

2 . 2 古老宗教信仰的文化载体

在瑶族众多的民间节日当中, 盘王节是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它是瑶族人民祭祀祖先盘瓠的盛大传统节庆。盘王节又叫“跳盘王、还盘王愿、祭盘古”等, 一般是在农历10月16日或秋后择一吉日举行。盘王节每隔3年举行一次规模小的还盘王愿活动, 5年举行一次大规模的还盘王愿活动。恩格斯指出:“舞蹈尤其是一切宗教祭典的主要组成部分。”的确如此, 在还盘王愿的民间祭典活动中, 瑶族人们手拿长鼓跳起长鼓舞, 一般为双人或4人对舞, 舞蹈动作与宗教祭祀活动紧密相联, 如, 起步、拜鼓、拜天、拜地、起地、起天、行礼、串天、串地、放鼓等, 用以祭祀其祖先盘瓠。这些舞蹈动作反映了瑶民祭祀盘王的原始宗教意识, 也使得整个还盘王愿活动洋溢着浓郁的远古文化气息。长鼓舞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这与瑶族古老神秘的宗教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瑶族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 认为“万物有灵”, 因此, 信奉神灵。瑶族人们在神灵面前表演长鼓舞, 其目的是为了取悦神灵, 使神灵能够在精神得到满足, 然后祈求神灵为子孙消灾除难、保佑平安, 进而达到祭祀神灵的目的, 体现了瑶族古老而神秘的宗教文化。

2 . 3 健身娱乐的重要途径

柯斯文在《原始文化史纲》 (1956) 一书中指出:“原始舞蹈具有纯粹锻炼的性质。在晚间, 已从当天工作的劳累休息过来之后, 原始人感到一种自然的生理要求, 要活动一下自己的肢体, 以轻松的形式把自己的心情和感受传达给别人, 表现一下自己的满足, 适意和从原始式生活中得来的欢乐[4]。”瑶族长鼓舞属于原始舞蹈, 产生于古代的狩猎时期, 是瑶族先民一种自娱和娱人的文化现象。原始舞蹈的内容和形式许多都直接、间接地与劳动相关。瑶族长鼓舞的舞蹈内容和形式多为模仿动植物的动作、模拟生产劳动的动作、宗教祭祀动作等, 属于原始舞蹈的重要内容。如, 模仿动植物的动作。瑶族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山区, 经常接触自然界的一些事物, 他们通过观察来抓住表现对象的特点, 然后摸拟其动态, 并融入到长鼓舞的舞蹈动作中, 形成了长鼓舞动作的“ 仿生”特色。如, 模仿植物的动作有“ 扫地莲花、扫地梅花、雪花盖顶”等;模仿动物的动作有“猴子拜年、山羊反臂、老鹰反腰”等。瑶族先民通过模仿动植物的动作跳起长鼓舞, 从而产生一种创造的愉悦, 藉以达到自娱或娱人的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 长鼓舞的动作程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有了新的内容, 如, 36套做屋长鼓舞, 由36套动作组成, 舞蹈动作包括有选地、砍茅草、量基地、挖基地、刮地、剥树皮、砍树、盖屋、压屋顶等, 细致地描写了瑶族人民建盖房屋的全过程。舞场亦由家中走出庭院, 观赏者也有家庭成员转向村寨的男女老幼。舞长鼓成为瑶族人民日常生活中自娱和娱人的文化娱乐形式。

3 结语

长鼓舞是深受瑶家人喜爱和珍惜的一种民间舞蹈, 它源于古老的祭祀文化, 又与日常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 融汇了瑶族的历史、宗教、风俗、民间文学、体育、舞蹈、音乐等元素, 形象地反映了瑶族人的道德伦理、艺术风格、民族精神、文化认同等。如今, 这一祭祀性的民间舞蹈正借助现代体育的形式重新焕发生机, 发展成为一种新样态的民族文化, 在瑶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一现象值得体育学界持续关注。

参考文献

[1]王丽萍.江永瑶族长鼓舞的传承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 2014 (4) :114-115.

[2]陆文东.集体记忆和族群认同:以瑶族长鼓舞为考察对象[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1) :68-72.

[3]李本高.瑶族《评皇券牒》研究[M].长沙:岳麓书社, 1995:134.

上一篇:产生原因及解决对策下一篇:燃料电池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