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瑶族长鼓舞(精选5篇)
广西瑶族长鼓舞 篇1
中国人对鼓都有着独特的情感。《风俗通义》中释义“鼓者,郭也,春分之音也,万物郭皮甲而出,故谓之鼓”。这说明,在农耕经济生产方式的民族中,鼓与老百姓有着深厚的情感,既是激励人们辛勤耕耘的精神力量,更寄托了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景。人们通过鼓与神灵进行对话的工具,通过鼓声来传递信息,表达愿望。瑶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也是一个世界性的民族,支系繁多,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瑶语支。瑶族先民早在秦汉时期便生活于长江中下游一带,与南方的其他少数民族被统称为“蛮”,南北朝以后,汉文史中出现了“莫徭”的记载。长鼓舞是瑶族人民最有代表性的舞蹈形式,每逢重大节庆或是祭祀活动,特别是每年的农历十月十六日祭盘王时,广西很多地区的瑶族人民会跳起长鼓舞,歌颂族群的英雄气节,期盼族部的平安繁盛。由此可见,长鼓舞在瑶族文化中的地位自不待言。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长鼓舞的文化内涵也随之慢慢演变,这种演变并非地位角色的转换,更多的是其内在精神实质的升华,从单纯的英雄主义自励、美好愿望表达的虚拟文化逐渐演变成提升生活品质、增强民族自信、繁荣社会生产力的现实主义文化。
鼓的本体改造上所体现的民族心态。长鼓的外形设计方面,原来的长鼓是用木头掏空,两端蒙上羊皮,再抹上黄泥以使其声音清脆,一切的都是从长鼓的实用角度切入。随着社会审美文化的变迁,人民已不仅仅停留于实用的层面,而是从艺术审美的视角开始对长鼓进行设计,这主要集中体现在鼓身的色彩装饰、绘图点缀以及鼓两端的黄穗补充,从而提升其观赏性。经过新涂饰的长鼓,色彩斑驳,更显层次,同时以穗相称,鼓为静,穗易动,在鼓与穗的结合中实现了更加完美的动静融合,提升了长鼓的艺术魅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瑶族人民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体现其日益开放的民族心态。
从祭祀到生活的文化渐变。过去长鼓是伴奏的乐器,更是祭祀的礼器。人民通过舞动击打长鼓,祭祀神灵、缅怀先祖、表达愿景、祈福祥和。随着文化多元化的发展,祭祀文化不再成为瑶族人民生活中的主要文化支柱,这也决定了长鼓功能的多元化,长鼓已经从神圣的祭坛开始走进瑶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成为自娱性的表演艺术形式,喜庆丰收、寄思传情、休闲消遣时,处处可见长鼓舞的身影。瑶族长鼓舞的艺术内容涉及方方面面:祭祀神灵、祖先、叙述民族历史、描述人们的现实生活等等。内容的多样化与生活的直接联系,使它成为既是文化现象也是瑶族人民的一种生活方式。由此可见,长鼓舞过去明确的目的性正在逐渐淡化,在另一层面说,也就是,瑶族长鼓舞的功能性更具广度,既有纪念先祖的庄重,又有愿望的表达的美好,更有纯粹舞动的快乐。瑶族长鼓舞从一种不可撼动的认祖归宗的艺术形式逐渐演变成全民性的艺术活动甚至健身活动。据笔者所了解调查,广西桂林市恭城县的学校就已经将长鼓舞引入校园,通过击打长鼓这样的方式,传承长鼓舞的文化精神,增强师生体魄。长鼓舞已不再高高在上,拘泥于沉重肃穆的祭祀文化中,而是以一个普通的群演角色,开始与当下人民生活的主题紧密结合,既有瑶族人民的精神气质体现,也满足了人民快乐和健康生活的普通心理诉求。
由低向高、由简到繁动态下的审美文化嬗变。在民间,从空间角度看,传统意义上的瑶族长鼓舞主要以“低矮”为优秀的标准,谁打的矮,谁的技能就越高,这与过去瑶族人民的身体气质存在一定的联系,瑶族人民在长期的压迫中,精神气质上缺乏自信心,畏惧心理下形成的常态;此外,瑶族大部分生活在山区,没有耕地,人民当时的生活水平低下,生活难以自给自足,因此在身形上整体个子偏低,或许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当时的艺术审美。然而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审美文化的变迁,当下的长鼓舞不再仅仅停留于低空间上的表演,而是在保留低空间表演的基础上,把空间延伸至了二维或是一维空间,多维度的进行表演,从而丰富了舞蹈的表现空间,舞蹈动作更具张力和表现力,舞蹈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得到提升。从动作上看,过去传统的瑶族长鼓舞单一的动作居多,动作往往都是带有固定的程式,贯穿于仪式情节中,或许是审美多元化的渗透发展,使得瑶族人民开始有着更加开放包容的心理特征,因此在保留完整的程序结构的基础上,动作的套路上由以往的单一开始走向复合,使舞蹈具极具观赏性。
由内向外的商业文化推行。当下,瑶族长鼓舞的传统节日已经逐渐演变成文化旅游的方式,这一方面是对瑶族长鼓舞的显性地传承和推广,同时也有经济效益的诱导的成分。不难看出,瑶族长鼓舞确实有其潜在的商业文化价值,我们姑且不评价这样的一种模式,就其本体剖析,这样一个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瑶族人民更加现代化的视角,同时也窥探出瑶族人民对于自己独具的艺术形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可以说这样的一种商业文化演变,在一定程度上是瑶族人民心理认知的进化。
瑶族长鼓舞历经千年的洗礼,沉淀着瑶族人民不屈不挠、坚韧团结的民族精神,从历史的长河中一路走来,从肃穆庄重到自娱健康、由低向高、由简到繁、由内向外不断进行着自我蜕变和修复,紧紧地跟随着时代的步伐,在其过程中不断嬗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在我们探讨瑶族长鼓舞文化内涵变迁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清晰地看到瑶族长鼓舞所传承保留下来的那种民族风骨、文化精神以及瑶族人民不断进步发展的民族心理认知和更加开放包容的民族心态。
参考文献
[1]金美月.瑶族长鼓舞动律所体现的民族文化[J].艺术探索,1998(02).
[2]韩德明.瑶族长鼓文化现象之我见[J].民族艺术,1995(03).
广西瑶族长鼓舞 篇2
[关键词]瑶族长鼓舞 长鼓 瑶族服饰 舞台加工
2013年,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申报了题为《广东瑶族大长鼓舞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研究》的广东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笔者为项目组成员之一,为了更好的了解瑶族长鼓舞,我们一行五人于2013年12月到粤北地区开展了舞蹈采风活动。在这次访问中有幸观看了瑶族村落原生态的瑶族长鼓舞表演。瑶族长鼓制作的精湛工艺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感叹于瑶族人民心灵手巧的同时,更被原生态瑶族长鼓舞的气势和魅力所打动。在和舞台表演中的瑶族长鼓舞比较后发现,瑶族长鼓舞这种典型的少数民族特色舞蹈所具有的魅力在于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在舞台加工和教学提炼的过程中一旦将其民族特色剥离,必然会导致此类舞蹈整理艺术性的降低。
一、关于瑶族长鼓
瑶族长鼓是瑶族长鼓舞的精髓,瑶族长鼓的选材比较讲究,为了便于舞者携带,只选用木质较轻的木材制作,例如樟木或桐木。长鼓的长度一般在70到200公分之间,两端鼓面直径在10到30公分之间。在所有类型的鼓中,瑶族长鼓的长度和鼓面直径比是非常大的,长鼓的名称由此而来。
瑶族长鼓制作工艺的精美程度也是其他类型的鼓无法比拟的。瑶族长鼓的“精”主要体现在长鼓的外形和图案的繁复程度。瑶族长鼓的整体形状特征是两头宽,中间细,制作精良的瑶族长鼓从两端到中间的直径缩小是以有规律的形式逐渐缩小的,长鼓两侧呈对称的喇叭形或锥形[1]。这种制作形式制作难度较高,给人带来的视觉美感更加强烈。瑶族长鼓“美”主要体现在其图案上。瑶族长鼓的图案有一定的规律,具有很强的层次感,通常是以鼓轴心为中心,在鼓表面绘制连续的圈形图案。绘画内容以自然界中的事物,例如日、月、花草、鸟兽为主。制作精良的瑶族长鼓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完美的艺术品。
瑶族长鼓美轮美奂的外观和便于携带的外形使之成为了瑶族人民舞蹈表现的理想道具。长鼓上独特的瑶族民族图案可以很好的表现瑶族文化的魅力。用于舞蹈表演的长鼓一般为中、小型长鼓(当地也称为“花鼓”),作为乐器,长鼓的两端分为阴、阳两面,发出的声调有所不同,阴面鼓皮较厚,发出的声音较为低沉,阳面的鼓皮教薄,發出的声音较为清脆,中间以彩带捆绑,或挤上铜钱,配合舞者的表演可以起到很好的动态效果。
二、瑶族长鼓舞的特点
(一)男性在舞蹈中的主体地位
和大多数民族的舞蹈不同,瑶族长鼓舞中男性占有绝对的主体地位。这和瑶族长鼓舞悠久的历史有很大关系。从母系社会时期开始,充满艺术表现力的瑶族人民就已经开始用舞蹈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父系社会相比,母系社会中男性的社会作用是恰恰相反的,男性会自然就成为了艺术表演的主体。这种传统沿袭至今,成为了瑶族长鼓舞的主要特点之一。
传统瑶族长鼓舞通常以集体舞为主,在表演中最少需要两男或两男两女的形式表演。在表演中,女性主要使用花鼓、花伞或手帕为表演道具,起辅助作用,敲击的鼓点中有领鼓和跟鼓,领鼓在表演中起主导作用,通常领鼓者一定为男性。虽然近些年来瑶族聚集地长鼓舞有了一定的创新,但是这种以男性为表演主体的形式仍然没有改变,男性不论是在演员数量还是表演重要性上仍处于主体地位。
长鼓是瑶族长鼓舞的精髓,携带长鼓的男子自然也就成为了长鼓舞的焦点。舞蹈时男女演员分工区别明显。男子用一只手徒手敲击鼓阴面,另一只手持细长竹片敲打阳面,女子手持花鼓或手帕,整个舞蹈以男子的动作和鼓点引导为主,女子的舞蹈跟随男子的舞蹈进行。
(二)独特的舞蹈规则
除了特点鲜明的道具——长鼓以外,瑶族长鼓舞还具有很多独特的舞蹈规则,包括固定的仪式套路、重心的大幅度起伏、舞者的贴身、奔放的表现形式等。
瑶族长鼓舞在表演前都要先做“大莲花”的仪式套路。“大莲花”的细节在不同的长鼓舞中有所不同,总体的特点是每套动作都要重复四次,分别朝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在每套动作完成后还要变换表演者的位置,称作“走角”[2]。
瑶族长鼓舞的分类比较简单,按照舞蹈的动作幅度可以分为“文打”和“武打”两类[3]。文打的舞蹈动作相对柔和、灵巧,使用中、小型长鼓作为道具。“武打”的舞蹈动作较为粗狂,动作幅度较大,需要使用大长鼓。
瑶族长鼓舞的重心起伏非常大,舞者在表演时的屈膝、下蹲动作非常多。这是由于舞者必须将双手用于握住和敲打长鼓,因此需要相对的夸大下肢的表现。瑶族长鼓舞多以两人以上的群体表演为主,讲究动作的互相配合和一致性。舞蹈者在移动时往往也同时或交替使用半屈膝的舞步。
瑶族是一个热情、奔放的民族,颜色鲜艳的民族服饰、夸张的银饰都是瑶族人民独特性格特点的写照。瑶族舞蹈也充分的反映出了瑶族人民的这种特点。如上文所述,瑶族长鼓舞可以分为“文打”和“武打”两种,其中“武打”的动作复杂、粗狂,舞蹈技巧难度较高。舞蹈的节奏由慢到快,主要以瑶族人的日常生活为主题,例如建房、种植,也有模仿野生动物的主题,另一方面瑶族长鼓舞也跟瑶族人民的祭祀活动有很大关系。常见的动作有屈膝并以膝盖为轴旋转身体、单脚踢鼓、对角移动互换走位等。
三、瑶族长鼓舞的舞台表演和教学的误区
(一)瑶族原生态文化元素的缺失
瑶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个性非常鲜明的民族,瑶族人具有很高的智慧,除了我国广东、广西、湖南等省、自治区外,在东南亚、北美和欧洲也有很多瑶族人定居。瑶族人的艺术表现力非常突出,瑶族的绘画、印染、刺绣、工艺品制作、服装设计和装饰品设计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和很高的艺术价值。瑶族长鼓舞在国内外获得的广泛关注在一定程度上源自于舞蹈中包含的非舞蹈文化元素。
和瑶族长鼓一样,瑶族的服装和饰品也非常的精细。瑶族人高超的印染和刺绣技巧为瑶族服装提供了充分的表现空间。瑶族服装样式种类繁多,可以分为多个种类,包括“蓝靛瑶”、“红头瑶”、“白头瑶”、“过山瑶”、“大板瑶”等等[4]。服装就像是瑶族人的画布,瑶族人喜欢在服装上尽情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力。规则的几何图形、自然界的各种事物、神话传说、甚至历史事件都是瑶族服装图案的素材。
瑶族人对美的追求从头到脚表现的淋漓尽致,所有可以利用的身体部位和装饰方法都被瑶族人利用了起来。除了服装外,瑶族人的装饰品也非常有特色。制作精美、造型夸张的银饰和著名的苗族银饰相比毫不逊色。瑶族人的头饰种类繁多,有月牙形、盘龙形、塔尖型等多种形状,除了纺织材料外,还会使用竹子、白银等其他材料[5]。
瑶族长鼓舞作为一种优秀的舞蹈种类,已经被广泛的引入现代舞蹈教学和舞台表演中。在各个学校和舞蹈团体,不论是舞台表现还是教学,瑶族长鼓舞都经过了不同程度的加工。这种加工的本意是积极的,目的是希望吸取瑶族长鼓舞的精华,融入现代舞蹈的优点,使瑶族长鼓舞与其他形式的舞蹈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提升瑶族长鼓舞的魅力。
在对瑶族长鼓舞的提炼、加工过程中,必然会剥离其中的某些元素。舞蹈是审美是一种多元化的审美,不同的个体会站在不同的角度审视舞蹈和舞蹈中的非舞蹈元素。对于舞蹈中的非舞蹈元素,每个人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在很多人的观点中服装、装饰等非舞蹈元素在舞蹈表现中是次要的,有些人甚至会认为过多的非舞蹈元素会影响观众对舞蹈本身的关注。本文认为非舞蹈元素对于舞蹈整体的表现是否有益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这些情况包括表演的场合、观众的类型、表演的主题思想、以及非常重要的一点——舞蹈的种类。对于瑶族长鼓舞来说,原生态的服饰是瑶族长鼓舞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超越了演出道具的意义,更不是哗众取宠的外形包装。长鼓舞中有大量的重心起伏和旋转动作,在舞蹈的过程中,瑶族的长裙、头饰和各种装饰挂件随着舞蹈动作上下舞动,可以从舞蹈动作本身以外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审美冲击。
在对瑶族长鼓舞的提炼、加工时,舞蹈编排人员应该充分的考虑长鼓舞中非舞蹈元素对舞蹈表现效果的影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精心选取原生态的瑶族服饰可以很好的体现瑶族长鼓舞的特点和舞台表现效果。
(二)长鼓在舞蹈中的地位
舞蹈是一种抽象的表现形式,在舞蹈设计和舞蹈表演中,舞蹈本身和舞蹈中的道具往往被抽象化。現代舞蹈理论中抽象思维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甚至有人认为缺少抽象化思想的舞蹈是难登大雅之堂的。在这种趋势下舞蹈中的道具更多的以象征、隐喻的形式出现在舞台上。
瑶族长鼓舞中长鼓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究竟应该对长鼓进行表达呢?在这次粤北采风过程中,观看了当地歌舞团的瑶族长鼓舞表演。该团对瑶族长鼓舞进行了大幅度的加工,在提炼的过程中对长鼓舞的特点把握的非常准确,包括舞蹈开始前的“莲花”套路、重心的起伏、低重心屈膝移动等动作表现的都非常到位,唯一的缺点在于忽视了长鼓在瑶族长鼓舞中的作用。表演中的长鼓纯粹成为了象征性的道具。表演者在整个舞蹈中几乎没有真正的击鼓动作,而是随着音乐的伴奏象征性的击鼓。另外,舞蹈中融入很多其他舞蹈的特点,跟人的感觉非常优美、高雅,但缺少了瑶族传统文化的特色。应该说这样的表演并没有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然而在对瑶族村落的访问中,有幸观看了由土生土长的瑶族村落居民表演的瑶族长鼓舞,受到强烈的震撼。男子群舞表演中舞者按照长鼓舞特有的鼓点节奏敲击长鼓的那种气势和韵味是其他舞蹈无法比拟的。这次对瑶族村落的访问使笔者直观的体验了瑶族长鼓舞中长鼓的魅力。
纵观长鼓舞在各个团体和学校现代舞蹈教学和舞台表演中的情况,长鼓这种核心元素被不同程度的加工、变形。表演瑶族长鼓舞的舞者很少有真正掌握长鼓敲击技巧的。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长鼓舞作为一种引导学生练习舞蹈动作的手段,主要是从舞蹈动作上入手,很少讲授有关长鼓敲击的内容。本文认为这样的表演和教学方式并不适合瑶族长鼓舞的特点,应该说是瑶族长鼓舞舞台加工的一种误区。
结语
本文从自己在粤北地区的所见、所闻出发,分析了瑶族长鼓和瑶族长鼓舞的特点。从分析中可以看出瑶族长鼓舞独特的舞蹈动作规则和表演道具非常适合于现代舞台表演和教学。对于原生态舞蹈的提炼、加工需要注意原生态元素的保留。要演好瑶族长鼓舞,一定要先从学敲长鼓开始,掌握敲长鼓舞特有的鼓点的敲击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瑶族长鼓舞的精髓。
参考文献:
[1]张国明.瑶族与长鼓[J].民族艺术,1986(1): P024;
[2]蒋文.赵明华:瑶族长鼓舞的守望者[J].民族论坛,2011(4):P 017;
[3]王桂忠.广东瑶族长鼓舞的历史与现状分析[J].韶关学院学报,2008(2): 006;
[4]廖莎.瑶族服饰图案的文化内涵[J].大众文艺,2013 (22);
[5]黄小明,陈利敏.论瑶族“还愿”仪式中“长鼓舞” 的多元文化性——广西恭城瑶族民间舞蹈现状田野调查[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 (3): P67-71。
广西瑶族长鼓舞 篇3
关键词:瑶族,长鼓舞,文化内涵,意识形态
广西瑶族长鼓舞的文化内涵以其历史神秘悠久、造型精致独特、舞姿沉稳、色彩绚丽而博得人们的青睐, 而瑶族的长鼓美, 又集中的反映在他们与历史、舞者合二为一的共性上。广西瑶族长鼓舞各具特色又和谐统一, 在丰富的历史底蕴中不断孕育独有的多彩神韵和迤逦多姿。
一、深邃迷离的多彩文化
(一) 宗教文化
宗教文化是瑶族长鼓舞文化探索的组成部分, 多元性宗教文化是的瑶族长鼓舞的特点之一。瑶族的宗教信仰最原始的是信封巫教, 宋元时期, 道教、佛教陆续传入瑶族部落, 并断断续续与瑶族社会原有的宗教相结合。在恭城瑶族地区将哪吒的神像立于宗庙之中, 供人们敬奉, 恭城瑶族的另一个独特习俗, 是信封婆王, 婆王是瑶族祖先盘王的妻子, 汉族国王的公主, 恭城瑶族对婆王和李王的崇拜, 表明了瑶族文化和汉族文化的渊源, 而恭城的文庙武庙, 同样是汉瑶文化影响的结果, 而且在鸦片战争之后, 教堂在瑶族地区曾昙花一现, 些许的瑶民可能还信奉天主教, 神秘多元的文化中形成了五彩斑斓的瑶族宗教文化体系。
(二) 生产生活习俗
瑶族长鼓舞大部分反映的是生产劳动、生活习俗, 反映了瑶族的思想和愿望, 由于瑶族生活在高山峻岭之中, 常以动植物为伴, 长期观察, 模拟形态, 如“金鸡展翅”“古藤缠根”“扫地莲花”等内容, 用舞姿充分表现出来。在表演的形式和程式中, 都充分体现了瑶族当地的特征。瑶族长鼓舞也属于喜庆舞蹈, 每逢“过新年”“耍歌堂”等传统节日, 或者是丰收、新婚和添丁场合, 人们即兴而舞, 一呼百应, 热闹非凡, 壮观新颖。
长鼓舞在“还盘王愿”的节日中最为隆重和盛行, 过去瑶族人民告状也要打长鼓, 以鼓作为原告族人身份的证物;富川瑶族秀水村每当村子里有学子考取了进士或状元衣锦还乡时, 村子里的人就会跳起长鼓舞。而且瑶乡婚嫁对象的自行选择是瑶族的古俗遗风, 从记载中我们体会到:长鼓舞不仅用于祭祀活动而且成为男女相识、社交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 以鼓传情、以鼓顺事成为瑶族男女青年生活中谈情说爱的特有方式。
(三) 山地文化
“高山瑶, 半山苗, 汉人住平地, 壮侗住山朝”, 有史以来, 瑶族就是一个依山而居的山地民族。山地的特色文化使得长鼓舞有了审美价值, 也成为了他的文化象征。在古代瑶民总是过着迁徙随居的生活方式, 为了繁衍和延续生命, 总是在不停的寻找聚居地, 所以舞蹈中会出现砍伐平地的体态。长鼓舞的特点是“弹、扭、稳、矮”, 在“弹”的基本特征中又分为“屈弹”和“拧弹”。上下屈膝称为“屈弹”, 这一动作正是瑶族人民上山、下山、背篓、挑担等身体动律的真实写照。而“拧弹”在舞蹈中则侧身而过, 拧身而让等, 他的形成与瑶族人民常年居住在高山险壑中, 行路遇人需侧身相让, 所以这些动作都是山地民族文化的缩影。
(四) 地方特有文化
1. 神话传说
在地方文化浓郁、特色鲜明的的瑶族地区, 神话传说在本族人的心中起到了决定性的指引作用。恭城瑶族地区的民间传说中讲到:“远古高辛帝时, 养了一只狗, 身有五种色彩, 名为盘瓠。当时吴军作乱, 高辛帝下旨能斩吴将军首级者, 赏金嫁女, 后来盘瓠胜利, 带着公主一起到山中生活, 有天盘瓠到山上狩猎, 被山羊撞到于崖下, 挂在梓木树上而死。当他的儿子长大后砍了梓树, 打死山羊, 用梓木做长鼓, 山羊皮做鼓面。之后, 建立祠堂, 十二年祭一次, 祭祀还愿打长鼓, 以示杀父之仇。”在富川传说“盘瓠是与野牛搏斗, 后跌落悬崖, 死在一颗树上, 人们便挖空树心, 剥下牛皮蒙成长鼓。日夜敲打, 祭祀盘王。”长鼓舞也逐渐成为几年盘王的一种仪式。
2. 祭文经书
瑶族长鼓舞的记载往往与流传下来的童谣诗歌、祭文经书有几许联系。如《蓝山县志》所载:“徭于岁首, 往往携细腰长鼓, 走乡村庆贺新年, 二人或四人对舞, 集以歌谣, 如秧歌花鼓之类。”此情形现如今实属少见。瑶族的支系中还有“五龙”“九娘”等四十多个神位, 这些都没有神像, 但是都有他们的来历和传说, 如“五龙”是与自然斗争的英雄等, 这些神像都有世代相传的祭文, 祭文为诗, 七字一句, 句尾押韵, 人们通过这些记录用长鼓舞来表演和诠释对神灵的尊敬;在长鼓舞的36套, 72层打法中就配有口诀传诵, 还有在还愿仪式中的经书《送行歌》就是流传下来的送神之曲, 配合长鼓舞, 崇高与神秘更加凸显。
二、执着信仰的虔诚意识
(一) 宗教意识
长期居住的恭城瑶族、金秀瑶族、富川瑶族等地区, 是瑶族聚居并且发展较为稳定的支系民族。这些地区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宗教文化得到了自我性, 生活中婚丧、病痛和遇到未曾经理的事情之时都要祭神求卦。瑶族长鼓舞是师公在还愿的祭祀仪式中与神灵交流的媒介, 在金秀瑶族地区秋后开鼓, 正月十五封鼓, 平日不可轻易敲打。古时富川瑶族地区每迁徙到一处后总是先造鼓, 民谚道:“宁卖良田一亩, 不卖长鼓一个”。长鼓舞在进行中不是舞为主, 而是因仪式而存在, 而且必须在特定的环境、时间、地点进行。
(二) 崇拜意识
1. 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一则来自“漂洋过海”的故事让他们铭记祖先的恩德, 是因为祖辈的坚持才有了今日瑶族同胞的生命延续和发展。二是源于对先祖、先民灵魂不灭、不散的理想观念, 认为亲人家眷死后还有灵魂, 不属一界, 但分阴阳而已, 阴可察阳间之事, 并且可以给家道、子孙庇佑, 带来吉凶祸福。因此在屋中便设家属头像供之, 死者可以在特定节日回家探望, 此行为一解家人的思念之情, 二为死去的亲人尽安福之心。
2. 英雄崇拜
(1) 瑶族普遍信盘王, 但是广西都安、巴马、南丹等县的布努瑶地区, 流传“密洛陀”为创世创业之母, 神通广大, 为此每年的农历五月二十九, 为密洛陀的诞辰, 就会隆重的举行“达努节”。
(2) 对“盘王”的崇拜。主要流行于广西恭城瑶族地区, 经典和歌谣传诵盘王是族人的祖先, 开天辟地, 繁衍生息。“还盘王愿”是比较大型的祭祀活动, 长鼓舞在此要担任祭祀、狩猎等表演神器, 以鼓击声表示对盘王的敬重和慕仰。
(3) 盘瓠的神奇传说。在瑶族支系中大多认为盘瓠为始祖, 也有祭祀盘瓠的习俗, 多传在勉瑶和金门瑶地区。有一些地区将盘瓠和盘王同为一人, 有的却说盘瓠为南蛮之祖, 史载先有盘古后出盘瓠。
3. 女性崇拜
从母系原始社会向父系近代社会的演变中, 由于瑶族人口稀少, 成活率低, 人少兽多, 所以增加人口对于他们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鼓励生育, 就产生了女性的生殖崇拜, 瑶族部落女性地位提高的真实原因就是不可替代的生殖和哺育功能, 这种行为不属于个体, 而是个人服从整体利益的表现。在许多瑶族地区, 如:白裤瑶, 家家门口都有图腾石, 这块石头的造型就是母性的生殖器, 也是母性之神。他们不仅对生殖器官有所崇拜, 而且对女性崇拜也甚为流行, 女性乳房是哺育后代的典型实物, 瑶族妇女的“两片瑶”不遮双乳, 就是对母性的崇拜。
4. 自然崇拜
在远古时代, 人们在无知由天的氛围中生存, 无可奈何的被自然所支配, 他们被自然所折服, 相信自然一切的超能力。由于不能对发生的一切作出合理的解释。“万物有灵”的思想开始在原始人类的心中生根发芽, 相信人、动植物和自然都有着某种神秘的关系, 皆可沟通。在瑶族的信仰之中, 雷神是赋予社会职能的全神, 关键为生殖功能, 以农业为主的瑶乡把繁衍和粮食放在首位, 所以雷神在瑶族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瑶族先民把生殖寄盼于雷神, 他们认为打雷便有雨水, 所以祈求一定会多子多福。
5. 图腾生灵崇拜
在瑶族先民中以龙犬为图腾, 是由于犬在先民的狩猎中的作用自然产生, 广西钟山县瑶族鼓舞分为“母鼓”为核心, “公鼓”绕之流动, 女性歌唱, 男性跟歌击鼓起舞, 这和先祖狩猎取食有一定的关系。瑶族在衣着、饮食方面模拟图腾, 有的地方衣服裁剪前短后长, 腰带在臀部掉一截, 如狗的尾巴, 每逢祭祖要先喂狗。
在富川瑶族的九套动作中, 第四套为竹鸡爬泥。在河池南丹瑶族地区, 他们以鸡为图腾崇拜, 衣服上有盘王的五色彩线, 裤子上有手指印记, 图腾的造型贯穿于他们的服饰和日常生活中。
6. 巫术崇拜
瑶族地区习惯用迷信来解释梦中的情景, 通常会说为“预兆”, 即将要发生的事情, 如梦见木头滚落下山, 预兆将要发财;梦见被蛇追咬, 认为有灾病产生等。在瑶族的禁忌礼仪中, 为了摆脱不好的征兆, 通常会用长鼓舞来祈祷坏事变好, 逢凶化吉。他们认为鼓是祖先的灵魂之物, 可以传递消息干于人事, 能保佑他们祈如所愿, 所以瑶族长鼓舞在本民族中不仅可以拿来祭祀, 也要拿来祈祷直至娱乐助兴的多功能道具。
广西瑶族长鼓舞的文化状态还需要更细致化的深入剖析, 鼓舞的圆、沉、稳联系着整个民族的生存意识和状态, 在文化人类学的基础上可以科学的对其研发和讨论, 瑶族长鼓舞推动的不仅是瑶族的文化史程, 更是在不断的发展中崇高了民族的凝聚与感情, 通过鼓来奉天敬地, 通过鼓让别族瞻仰, 长鼓舞是广西瑶族人民的血液, 也是他们永不屈服的民族灵魂和脊梁, 在文化提高的当代突显了长鼓舞的美学价值, 更丰富了民族历史科学发展的谱册。
参考文献
[1]王熙远.《广西瑶族丧葬中的文化学探源》[J].《学术论坛》, 2001.06.
[2]龙文波.《瑶族长鼓舞的文化阐释》[J].《吉首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04.
[3]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江永瑶族长鼓舞的传承研究 篇4
1 . 1长鼓舞的发源地
位于湖南省最南端的江永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江永县)是我国瑶族同胞的发源地。这里的瑶族人民,一直居住在山里,远离喧闹的大都市,因此一直保留着瑶族流传的很多原生态技艺。例如在节庆期间我们看到的长鼓舞,是瑶族民间歌舞的典型代表。
1 . 2长鼓舞的类型
长鼓舞分“单人舞”、“双人舞”、“群舞”等类型。它有72套表演程式,而每一套又分“起堂”、“移堂”等若干动物细节。其动作特征是粗犷、勇猛、奔放、刚强、雄劲、彪悍、洒脱。不管是跳、跃、蹲、挫或旋转、翻扑、大蹦、仰腾等动态,都表现了瑶族人民热情奔放、坚强勇敢的性格特征。
1 . 3长鼓舞的风格特点
长鼓舞大部分反映瑶家人的生产斗争和生活习俗,反映了瑶胞的思想感情和理想愿望,具有瑶族独特的风格。在表演形式和程式上,都充分表现瑶胞的性格特征和气质。舞蹈的动作粗犷、勇猛、奔放、雄劲、洒脱;节奏明快、敏捷。舞蹈语汇模仿上山落岭、过溪越谷、伐树运木、斗龙伏虎等等,形象生动,一看就懂。瑶族舞蹈几乎全是群众性、广场性的,并且都有一定的道具,如长鼓、花鼓、牛角等,并有芦笙、锣笙等伴奏,构成本民族的风格,为群众喜闻乐见, 易于流传。因此,在节日、婚事、宗教、丧葬等各种场合,有歌有舞, 热闹非常。(图1)
2长鼓舞走出大山
2 . 1建国后长鼓舞开始走出大山
建国以后,为促进文化的交流,在1951年和1954年国庆节,江华瑶族长鼓手盘天丰、盘永明与周德成、赵庚妹,先后进京表演,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从此长鼓舞走出大山,以其最原始的状态展现在观众面前,为人们所认识,这种原生态舞蹈表达的思想使其他各族中国同胞所倾倒。人们开始走进瑶族世界, 探究瑶舞文化。
长鼓舞开始受到各地的邀请,参加表演或各种赛事。1982年9月,江华瑶族长鼓手冯茂林、黄文贵在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作了精彩的表演。
2 . 2长鼓舞参与的各种表演与比赛
能最多的欣赏与参与到的长鼓舞,还是在瑶族人民自己的各种大大小小的节假日里,在这些日子里,长鼓舞表演队会着华丽的瑶服,尽情展现所有的舞蹈,到场的群众无论男女老幼,都可以参与到表演舞蹈的队伍里,场面非常壮观。
每年的农历十月十六日举行的“盘王节”,是瑶族同胞的重大节日。2012年11月29日“第十二届中国瑶族盘王节暨中国首届香柚节”在江永县千家峒盘王广场举行,这一天不仅湖南的瑶族人民, 广东、广西、贵州的瑶族同胞从各地区相聚在祭奠盘王的雕塑前, 经过一系列的仪式之后,各族瑶胞为人们献上各自带来的瑶舞。不同地区的瑶舞风格各不相同,例如: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带来的舞蹈《酿勉》、江华瑶族自治县带来的舞蹈《芦笙长鼓舞》、连南瑶族自治县带来的舞蹈《排瑶思》等。
农历的三月三、六月六、八月十五、“过新年”等节日里,长鼓舞作为喜庆的舞蹈形式表现出来,或是喜庆丰收,或是恭贺新婚等, 所有会跳长鼓舞者着瑶族服装即兴而跳,一呼百应、龙腾虎跃、气势磅礴、实在壮观。
2006年,瑶族长鼓舞,被国家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遗产编号为:III-21。2008年被评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13年11月8日至10日,在吉首举办的“2013吉首国际鼓文化节”上,江华瑶族自治县以最具代表性又颇具原生态的瑶族长鼓舞《跳九州》参加此次展演。瑶族“长鼓王”赵明华大师将应邀参加与苗族鼓王登台亮相,一展湘西湘南鼓色鼓香。(图2)
2013年11月15日,湖南科技学院舞蹈队表演的《跳盘王》,在中央综艺频道《舞蹈世界》栏目参加比赛,并获得“全民星舞蹈”奖。
3长鼓舞的传承
3 . 1设立保护机制
近年来对于民间民族流传技术国家已经纳入正式保护机制, 成立了中国瑶学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瑶族文化加强保护。永州政府对瑶族文化也采取了相应的传承措施,比如成立了民间艺术保护小组、设立瑶文化研究所、成立沱江镇一小为瑶文化传承学校。对与掌握长鼓舞表演技巧的男性、女性人群提供场所和资金, 以便于他们练习和排练,鼓励长鼓舞大师接收学徒,教授表演技术,为长鼓舞的后继培养人才,使瑶鼓舞文化可持续性发展。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该继续努力,加强保护力度,把瑶族长鼓舞融进中国这个大家族中,长鼓舞不仅仅是瑶族的舞蹈更是汉族等多民族的甚至世界的舞蹈。
3 . 2鼓励群众参与
在江华的各种节日里,人们总能看到长鼓舞的热闹场面。特别是盘王节,长鼓舞作为表演和比赛项目,更加深受参观者的喜爱, 在热烈的舞蹈的影响下,有的直接加入队伍跟随着舞蹈起来,所有人变的激情四射。在舞蹈着中中老年人居多,我们要鼓励年轻群众多参与,使长鼓舞保持年轻活力。
在旅游节日,鼓励当地居民为旅游者传授鼓舞文化,带领他们参加各种鼓舞活动,领会瑶族舞蹈的原生态之妙,为瑶族舞蹈的广泛传播奠定群众基础。
3 . 3把长鼓舞引进校园
沱江镇第一小学位于江华县城名胜“豸山凌云”脚下,学校始建于1951年,现有师生1600多人,其中瑶族师生超过千人,占师生总数的70%。据了解,沱江一小是湖南省民族文化传承示范基地,全国首批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聘请瑶学研究专家举办瑶文化知识讲座,开展瑶文化知识竞赛、‘盘王故事’演讲会、‘瑶汉民族是一家’主题班会、‘我心中的瑶乡’手抄小报比赛和瑶族征文竞赛等。学校每两年都要举办一次‘校园瑶文化节’系列活动。”学校瑶文化传承办公室主任赵娟 告诉我们,2011年学校根据瑶族长鼓舞完成了对校园瑶族长鼓操的创编及推广工作,同时还把陀螺、踩高跷、踢毽子、耍草龙、滚铁环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到体育教学中。学校老师刘宇雁说: “我们学校课间操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全国中小学的通用广播体操;第二部分是我们自创的瑶族长鼓操,我们去看看吧。”只见学生们手持长鼓从教室鱼贯而出,欢快地走向操场。“现在开始做第八套广播体操。一二三四,二二三四......”,“......第一套瑶族长鼓操现在开始,继往开来,第一节,喜迎宾客。一二三四,二二三四......第八节,源远流长。一二三四,二二三四......”。(图3)
长鼓舞已经在沱江镇第一小学得到传承,可是仅仅一所还不够,需要把这个项目作为一个体育活动项目引进永州市各个小学、中学直至大学。湖南科技学院音乐系已经有意向将长鼓舞引进教学内容,利用地方文化特色,将长鼓舞推向大舞台。
3 . 4开展丰富的活动
江永位于湘南地区的大山里,这里少数民族很多,流传下来的节日也很多,在这些节日活动期间,当地组织部门要积极安排长鼓舞的表演与比赛,充分展示长鼓舞的特色。除此之外,长鼓舞项目还应该走出大山,比如参加省市舞蹈大赛、国家级比赛及活动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江永瑶族的长鼓舞,并乐于将之流传。
4结语
金秀瑶族长鼓舞传承的文化生境 篇5
1 瑶族长鼓舞的由来与现状
据瑶族《过山榜》记载长鼓舞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长鼓是瑶家祭祖的道具,跳长鼓舞以示怀念先祖,以求保佑祈福。根据史料记载,早在宋代瑶族人民就有歌舞长鼓的习俗南宋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中就有记载:“饶鼓瑶人乐,状如腰鼓腰长倍之上锐下侈亦以皮鞭植于地,坐村之”。宋、明、清时称长鼓为饶鼓,可见年代之久远。[1]
在走访六段的调查中,发现金秀六段人的生活,现今已经没有传统对山歌、听彩调的影子。最近几年自发举办联欢晚会,为了筹备晚会,各家村民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在田间地头一有空闲就排练,其中长鼓舞是必须上演的节目。据村里的书记介绍,每年距春节一个月前,村委就召集村民和回家过年的乡亲排练节目。到了大年初二的晚上,联欢晚会在村里的小礼堂隆重举行,最精彩的节目就是村里小伙子舞长鼓和姑娘们的对歌,年轻人边歌边舞,过年的气氛达到了高潮。据村支书介绍,那里的村民,逢年过节,都喜欢跳长鼓舞,传统“过新年”、农历十月十六“耍歌堂”等节日,以及喜庆丰收,恭贺新婚等喜庆场合,青年人即兴而跳。现今在金秀瑶乡无论是平常的日子还是岁时节日,长鼓舞一年四季,几乎随影随行。此活动在解放前,一般由同姓宗族组织进行,彰显宗族势力。解放后,一般由政府组织,号召乡里以村为单位进行,开展活动不限于上述节日,国庆节、春节或庆贺丰收时,都可打长鼓,为的是活跃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和娱乐乡民。过去的传统逐渐消失,人们选择新的事物来填补文化缺失的空白,这就是变迁与发展注入瑶族人民向往、争取美好生活的鲜活血液。
2 传统在当代的延续:金秀瑶族长鼓舞的当代生境
2.1 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
唐代兴提出“自然为人立法,人为自然立法”的生存法则,主张人类要有限度地生存,应该建立起人与环境相协调的原则,平等的善待原则,持续发展的再生原则和以代内生存公正与代际生存公正为基本内容的公正原则。[3]瑶族文化是顺应人与自然和谐原则,它的产生与发展是其对其生态环境选择、适应和创造的过程。瑶族是一支山居民族,传说“无山不瑶”。例如,金秀县的茶山瑶,自称为“拉珈”,其意是“住在山上的人”。花蓝瑶自称“穹咧”,其意也是“住在山上的人”。盘瑶自称为“绵”,其意也是“山里人”。山子瑶其意是“大山之子”。[4]这些从不同时期、不同地域迁入这个山区的人,进山之后凭着险恶的山势,生存下来。金秀瑶族深居大山,现代化进程速度慢,受到外界的冲击小,致使瑶族本土文化“原色”保存的较为完好。在今天,瑶族即使面对与新世纪一起到来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民族传统文化生存空间的萎缩。作为一支山居民族,利用其天然的大山地貌,开发难度大,为金秀瑶族的体育文化,保存了良好的生存空间,也说明了只有与环境相适应的民族体育文化才能得到最优的持续发展路径。
2.2 复杂的社会生态环境
瑶族是典型的山地民族,靠山吃山,由于山多地少,且山地土地贫瘠,一直以来瑶民经济落后,生活困难。改革开放以来,瑶民走出大山,到广东及一些富裕城市打工。经济的改善加之城市生活熏陶,喜爱唱歌跳舞的瑶民精神需求也随之提高,他们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一旦空闲,尤其岁时节日,瑶民聚在一起唱歌跳舞,一些民俗活动跳盘王、长鼓舞搬上了舞台,老年人、年轻人、儿童载歌载舞,欢聚一堂,甚是热闹。
在走访、调查金秀瑶族的传统体育文化中,发现六段保护的较为完整。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六段的经济、政治制度、文化等多方面受到巨大影响,市场经济的潮流冲击着中国的每一个角落,六段也被淹没其中。经济的快速发展直接影响文化的发展,六段的民族文化在近70年的社会巨变中,不断与现代文明相互碰撞、磨合,有的消失,有的发生了衍变,彰显时代气息的同时也保存了传统的灵魂。如传统的宗教仪式“跳盘王”,祭祀过程分为开坛、安坛、交头牲、度兵马、看堂、送神。这一系列过程中先有师公作法,领唱《贺喜歌》,恭请盘王,从庙里请来盘王,住进新楼,用过大餐,在阴间兵马的保护下,再观看各种民间表演活动(即看堂仪式),先由木叶娘吹奏木叶,木叶声声,一高一低。木叶声后,开始跳起欢快的瑶族各种舞蹈,其中长鼓舞是必不可缺的。这时跳盘王仪式达到了高潮,欢快场面一直可延续到第二天早晨。
2.2.1 科学技术
20世纪中国进入了科技时代,地处偏僻和大山里的瑶族也深受影响。尤其是媒体、电子数字媒介的发展,给身居大山瑶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带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轨道。如《瑶都神韵》——金秀瑶族自治县大型原生态歌舞剧;美在广西之少数民族风情游——世界瑶都金秀等。在金秀瑶族,其中六段茶山瑶民俗保持的较好,旅游开发潜力很大,当地政府正策划在六段建立生态旅游村,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提高村民收入。现在六段已将美丽的茶山风光与浓郁的茶山瑶风情有机结合,开发旅游项目,实现民俗、农业与旅游业的“双赢”。在六段村口已建成集住宿、餐饮、茶山瑶风情表演于一体风格独特的生态旅游山庄,这也是金秀发展的第一个生态民俗旅游项目。
2.2.2 政治因素
近年来在日渐高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呼声中,各地政府及体育文化相关部门对金秀瑶族特色体育文化开始重视,现今瑶族已有石牌习俗、黄泥鼓舞、做盘王、度戒、跳甘王、过山音、织绣技艺、瑶医瑶药耍歌堂和长鼓舞1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自治区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长鼓舞作为一种民族文化价值的确认,对瑶族传统文化起到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助推作用。在金秀瑶族自治县,瑶族的传统体育文化被看作当地不可替代的民族文化遗产,各级政府对其保护传承都很重视,组织基层文化部门和传统文化爱好者对当地民族文化进行调查、整理、保护,深入并开展“民间文化进社区、进校园”活动,这些都是对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全球化环境下被边缘化所作的积极反应。同时当地政府部门经常举办各种规模的比赛、展演活动,如金秀五一展演《瑶都神韵》,三月三:瑶妹对山歌,长桌宴,民俗表演等,滴水瑶寨“度戒”仪式,正月初九、初十,六巷乡古陈赶庙会,坳瑶的男女身着盛装,杀猪宰鸡,敲鼓祈福,唱瑶族古歌,跳传承古舞,展示神秘而又古老、原生态的仪式。在六巷古陈乡乡长做裁判举办篮球赛,《嫁郎》七彩乡音乐队,自创自编自演,《山瑶》在来宾得创作金奖等,这种有官方组织,从多方面刺激了金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内在活力。官方活动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一种表征,容易吸引年轻人,一旦年轻人加入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队伍中,便为古老的传统注入了新的血液,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2.3 多元的文化生态
在广西长鼓舞主要流行于金秀、河池等瑶族聚居地区,多在瑶族传统节日、庆祝,丰收、乔迁或是婚礼喜庆的日子表演。在传统的瑶族祭盘王仪式中和在一些驱鬼逐邪、治病占卜的巫术活动中瑶民也常跳长鼓舞。现在瑶区以及广场等公共场所也常跳长鼓舞,瑶族长鼓舞已经成为群众性文娱活动。瑶族长鼓舞是多种文化,多种民俗,多种功能,民族心理于一体的集合体,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文化财富,自觉的保护和传承长鼓舞,让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永保民族的魅力,是当前我们的重大任务。
2.3.1 金秀长鼓舞传统深厚
瑶族长鼓舞属于喜庆舞蹈,瑶家逢“过新年”、农历十月十六“耍歌堂”等传统节日,或是喜庆丰收,恭贺新婚等喜庆场合,青年歌者们即兴而跳,一呼百应,龙腾虎跃,气势磅礴,实在壮观。传统文化总是与当地居民的民风民俗、生活习惯、风土人情、民族心理、宗教信仰等密切相关。长鼓舞的舞蹈动作来源于生产、生活,其一招一式都积淀着瑶族人民的生存意识、风俗习惯、民族心理。如长鼓的击鼓动作大多是表现生产、生活内容,形象地反映瑶族人民期望自己的祖先保佑他们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可以说长鼓舞是瑶族历史、文化、生活的缩影,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当代传承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2.3.2 不同传承人的加入,给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源源不断地输入新鲜血液
在过去,瑶族民众世代生活在大山里,民间民俗传统体育文化代代相传。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在1992年之后,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青壮年农民不断向城市流动。涌动的打工潮使乡村成了“38-61-99部队”(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九·九老人节部队),造成乡村缺乏活力。[4]长期生活在山上的瑶民迫于生活生计的原因,也不得不融进时代的大潮。近年来广西许多边远贫困山区的农民,为了生计,大批的青壮年涌入城市,大部分瑶族居住区只剩下老年和少年儿童留守。瑶族传统体育文化存在于民间,即广大瑶族聚居区,随着人口的大批流向城里,瑶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人出现了断层。金秀瑶族长鼓舞,面临着打工潮带来的空巢化,年轻人传承主体锐减的窘境。在金秀有个良好的传统,即出外打工的年轻人能够在节日定期或不定期地回来,自发或有组织地举办大型民运会、歌舞剧以及民族文化活动,如三月三,盘王节,周末的“民族风情”展演等,这离不开喜爱瑶族传统文化的瑶族民众的不断生发。二是热爱长鼓舞的老人的不断加入,有效地壮大农村传承主体。这些老人深受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濡染,他们有的是空闲时间,长鼓舞作为一种健身、娱乐、交友、聚会于一体的活动方式,成为空巢老人业余生活的首选。三是学校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增添了主体力量。据调查,广西大部分中小学都开设民族体育课,如长鼓舞、竹竿舞、板鞋等。大学体育专业课把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作为专项、兴趣特长来培养,这为民族体育传承提供了后备资源。
2.3.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2008年长鼓舞作为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成功,自此长鼓舞在歌舞类中榜上有名。长鼓舞作为瑶族典型舞蹈,在各种活动、仪式中担当重要角色,是最具有瑶族民族色彩的代表性文化,在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民间广泛流传。长鼓舞的保护与发展必须与周围的环境发展相适应,由于瑶族历代居住在大山里,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形成的生产方式、风土人情、民风民俗等的独特性。对其保护不应仅从形式上下功夫,只追求比赛,节日活动,而应对其进行文化生态的活态传承,促使其进社区、进校园,发动群众,宣扬长鼓舞,参与长鼓舞,使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形成活态的传承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长鼓舞有效地进行新陈代谢、自我更新,从而获得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
3 结语
金秀瑶族长鼓舞是一种极具生命力的民族传统文化,它的生成、传承和发展与当地的自然、社会、人文等生态环境息息相关。金秀瑶族长鼓舞现今长盛不衰的原因,基于当地的多元文化生态是长鼓舞的传承发展的土壤;封闭且独特的自然环境为其传承发展创造了天然的条件;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有利的政治环境为其传承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时代环境;浓厚的传统,传承主体造血输血的供应,促进了金秀瑶族长鼓舞的源源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小明,陈利闽.论瑶族“还愿”仪式中“长鼓舞”多元文化性[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3:67-71.
[3]唐代兴.生态理性哲学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8.
[4]庄孔韶.中国乡村人类学的研究进程[EB/OL].(2008-01-08)http://www.anthropos-sinica.com.
【广西瑶族长鼓舞】推荐阅读:
谈体育人类学视阈下的瑶族长鼓舞论文10-03
瑶族学生09-14
瑶族服饰图案08-03
瑶族服饰艺术11-16
瑶族风俗习惯05-20
瑶族舞蹈教学体系06-14
大班音乐瑶族舞曲教案08-13
连南瑶族自治职业技术学校06-28
《瑶族舞曲》ppt配套讲课稿09-09
富川瑶族自治县地方税务局文件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