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南瑶族自治职业技术学校

2024-06-28

连南瑶族自治职业技术学校(精选2篇)

连南瑶族自治职业技术学校 篇1

连南瑶族自治县职业技术学校 2017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

2018年1月

目 录

1.学校情况〃〃〃〃〃〃〃〃〃〃〃〃〃〃〃〃〃〃〃〃〃〃〃〃〃〃〃〃〃〃〃〃〃〃〃〃〃〃〃〃1 1.1学校概况〃〃〃〃〃〃〃〃〃〃〃〃〃〃〃〃〃〃〃〃〃〃〃〃〃〃〃〃〃〃〃〃〃〃〃〃〃〃〃1 1.2 学生情况〃〃〃〃〃〃〃〃〃〃〃〃〃〃〃〃〃〃〃〃〃〃〃〃〃〃〃〃〃〃〃〃〃〃〃〃〃〃〃1 1.3教师队伍〃〃〃〃〃〃〃〃〃〃〃〃〃〃〃〃〃〃〃〃〃〃〃〃〃〃〃〃〃〃〃〃〃〃〃〃〃〃〃1 1.4设施设备〃〃〃〃〃〃〃〃〃〃〃〃〃〃〃〃〃〃〃〃〃〃〃〃〃〃〃〃〃〃〃〃〃〃〃〃〃〃〃2 2.学生发展〃〃〃〃〃〃〃〃〃〃〃〃〃〃〃〃〃〃〃〃〃〃〃〃〃〃〃〃〃〃〃〃〃〃〃〃〃〃〃〃2 2.1学生素质〃〃〃〃〃〃〃〃〃〃〃〃〃〃〃〃〃〃〃〃〃〃〃〃〃〃〃〃〃〃〃〃〃〃〃〃〃〃〃2 2.2在校体验〃〃〃〃〃〃〃〃〃〃〃〃〃〃〃〃〃〃〃〃〃〃〃〃〃〃〃〃〃〃〃〃〃〃〃〃〃〃〃3 2.3资助情况〃〃〃〃〃〃〃〃〃〃〃〃〃〃〃〃〃〃〃〃〃〃〃〃〃〃〃〃〃〃〃〃〃〃〃〃〃〃〃3 2.4就业质量〃〃〃〃〃〃〃〃〃〃〃〃〃〃〃〃〃〃〃〃〃〃〃〃〃〃〃〃〃〃〃〃〃〃〃〃〃〃〃4 2.5职业发展〃〃〃〃〃〃〃〃〃〃〃〃〃〃〃〃〃〃〃〃〃〃〃〃〃〃〃〃〃〃〃〃〃〃〃〃〃〃〃4 3.质量保障措施〃〃〃〃〃〃〃〃〃〃〃〃〃〃〃〃〃〃〃〃〃〃〃〃〃〃〃〃〃〃〃〃〃〃〃〃5 3.1专业动态调整〃〃〃〃〃〃〃〃〃〃〃〃〃〃〃〃〃〃〃〃〃〃〃〃〃〃〃〃〃〃〃〃〃〃〃5 3.2教育教学改革〃〃〃〃〃〃〃〃〃〃〃〃〃〃〃〃〃〃〃〃〃〃〃〃〃〃〃〃〃〃〃〃〃〃〃6 3.3 教师培养培训〃〃〃〃〃〃〃〃〃〃〃〃〃〃〃〃〃〃〃〃〃〃〃〃〃〃〃〃〃〃〃〃〃〃7 3.4 规范管理情况〃〃〃〃〃〃〃〃〃〃〃〃〃〃〃〃〃〃〃〃〃〃〃〃〃〃〃〃〃〃〃〃〃9 3.5 德育工作情况〃〃〃〃〃〃〃〃〃〃〃〃〃〃〃〃〃〃〃〃〃〃〃〃〃〃〃〃〃〃〃〃〃11 3.6党建情况〃〃〃〃〃〃〃〃〃〃〃〃〃〃〃〃〃〃〃〃〃〃〃〃〃〃〃〃〃〃〃〃〃〃〃〃〃12 4.校企合作〃〃〃〃〃〃〃〃〃〃〃〃〃〃〃〃〃〃〃〃〃〃〃〃〃〃〃〃〃〃〃〃〃〃〃〃〃〃12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12 4.2 学生实习情况〃〃〃〃〃〃〃〃〃〃〃〃〃〃〃〃〃〃〃〃〃〃〃〃〃〃〃〃〃〃〃〃12 4.3 集团化办学情况〃〃〃〃〃〃〃〃〃〃〃〃〃〃〃〃〃〃〃〃〃〃〃〃〃〃〃〃〃〃13 5.社会贡献〃〃〃〃〃〃〃〃〃〃〃〃〃〃〃〃〃〃〃〃〃〃〃〃〃〃〃〃〃〃〃〃〃〃〃〃〃〃〃13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13 5.2社会服务〃〃〃〃〃〃〃〃〃〃〃〃〃〃〃〃〃〃〃〃〃〃〃〃〃〃〃〃〃〃〃〃〃〃〃〃〃〃13 5.3对口支援〃〃〃〃〃〃〃〃〃〃〃〃〃〃〃〃〃〃〃〃〃〃〃〃〃〃〃〃〃〃〃〃〃〃〃〃〃〃13 6.举办者履责〃〃〃〃〃〃〃〃〃〃〃〃〃〃〃〃〃〃〃〃〃〃〃〃〃〃〃〃〃〃〃〃〃〃〃〃〃14 6.1经费〃〃〃〃〃〃〃〃〃〃〃〃〃〃〃〃〃〃〃〃〃〃〃〃〃〃〃〃〃〃〃〃〃〃〃〃〃〃〃14 6.2政策措施〃〃〃〃〃〃〃〃〃〃〃〃〃〃〃〃〃〃〃〃〃〃〃〃〃〃〃〃〃〃〃〃〃〃〃〃〃〃14 147.特色创 新〃〃〃〃〃〃〃〃〃〃〃〃〃〃〃〃〃〃〃〃〃〃〃〃〃〃〃〃〃〃〃〃〃〃〃〃〃〃15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15 2017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

1.学校情况 1.1学校概况

连南县职业技术学校位于广东省清远市连南县县城三江镇民族二路73号(原淳溪中学校址)。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创办于1975年11月,创立时为“五〃七”农业大学,1982年省政府批准易名为连南县农业技术学校,1992年经省政府同意改名为连南县成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2005年连南县委、县政府实施教育强县、优化资源配臵,做大做强职业教育,将县成人中专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广播电视大学合并组建为连南县职业技术学校,2008年9月,我校设为清远市职业技术学校的分校。2015年9月县委、县政府将县教育教学研究室和县教师进修学校整合为县教学研究中心,学校不再加挂“连南瑶族自治县教师进修学校”牌子。

1.2 学生情况

学校开设全日制专业有:学前教育专业,现有中职全日制学生211人,7个班级;电大大专生808人,7个专业;本科生441人。

1.3教师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41人(其中4人为借调教师,2人为外聘实操教师,1人为外聘工人),专任教师31 人,其中中级职连南瑶族自治县职业技术学校

称15人,占专任教师数的48.39%,“双师型”教师25人,占专任教师数的80.65%。

1.4设施设备

学校现有三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共349669.98平方米(其中:500亩为山地),校舍建筑面积9760平方米,固定资产1039.5268万元,其中教学实习仪器总值342万元。学校有纸质图书25473册,电子图书233167册.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学校秉承“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办学理念,遵循“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方针,围绕“成人、成才、成功”的培养目标,树立德育为首,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和学生思想品德工作,努力营造优良的教风、学风。学校开全、开足文化课,加强学生的基础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以及体格素质的锻炼。今年学生文化课合格率100%,毕业率100%,体质测评合格率100%。学校充分利用晚修课、活动课,组织开展学科的各类竞赛训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及青年志愿活动,让学生收获满满,今年我校承担了第九届中国连南瑶族文化艺术节等志愿活动,在省、市、县各类比赛中取得了可喜成绩。学生参加第八届县校园文化艺术节比赛,戏剧类、书法类分别获二等奖和三等奖;15春学前教育2班团支部被评为广东省五四红旗团支部;16春班李舒雨参加最美南粤少 2 年评比获得区县级“自强好少年”。学校举行了“五四”中华经典诵读和大联欢文艺活动分别有五个班获得集体奖项和多个自编节目获得相关奖项;韶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技能大赛,获幼儿园活动设计团体赛三等奖1个、艺术教育项目个人赛三等奖1个;参加清远市第十一届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获得二等奖1个,三等奖7个,优秀奖2个;参加县第三届中小学乒乓球赛获得第二名;参加连南县科幻画比赛获得三等奖;参加连南县第八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即席书法比赛获得三等奖;参加县第二届中小学百佳读书活动,1人获“百佳读书人物”奖;参加县第十二届运动会中获第一名1个、第二名2个、第三名4个、优秀运动员称号1个。

2.2在校体验

学校通过问卷调查结合座谈会等形式在校体验进行调查,发放211份问卷,回收了211份,回收率达到100%,调查内容主要涉及理论学习满意度、专业学习满意度、实习实训满意度、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生活满意度和校园安全满意度等。而毕业生对学校的满意度调查则采用抽样问卷调查方式进行。

2.3资助情况

学校加大免学费和学生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对就读职业技术学校、家庭贫困或建档立卡的学生开展专题讲座,对贫困、相对困难、特殊家庭的学生进行统计,对符合条件的同学,给予国家助学金申请、申报,按时发放生活费等相关补助,避免我校的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或其它情况而辍学。3 今年上半年我校享受国家资助政策免学费213人,国家助学金32人,精准扶贫7人;下半年享受免学费184人,国家助学金3人,精准扶贫9人。

2.4就业质量

我校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定位准确,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吻合,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逐年提升。学校每年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和分析,其中2016毕业生数87人,就业人数87人,就业率100%;2017毕业生数56人,就业人数56人,就业率100%。学校重视学生升学工作,本毕业生共有45人参加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习。

2.5职业发展

学校设臵招生就业办公室,为毕业生提供服务,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教育,进一步转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积极开展就业服务工作,将社会需求和就业形势与毕业生择业观念结合起来,引导毕业生认清当前就形势,树立就业信心,面对现实,摆正位臵,正确定位就业目标。本着背靠行业,依托系统,面向社会,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原则,统一认识,加强领导,组织有序,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学校重视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开设了职业就业与指导、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让学生更好地获得职业发展规划性、有效性。在平时教育教学活动中,各学科的科任老师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特点和职业需求的课程,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培养其职业意识、技 4 能意识、创业意识,学生的学习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动态调整

学校根据区域经济的产业调整和结构升级的需求,以及自身的办学基础,建立了学校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通过市场调研和专家论证,确定各专业的调整方向,为地方经济服务。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与优化,并对学校专业进行重新设臵,拟增加民族音乐与舞蹈专业。

3.2教育教学改革

一是更新办学机制,激发学生潜能。为了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县职校大胆改革,对报读中职的学生在其修完所有课程并且课程考核合格后,可以就读本校更高一个层次的电大函授专科学历教育,可自选专业,保证学生因人而异,因业发展,深受学生的欢迎。

二是进行教育方法改革,更新教育观念。推行了人才培养标准化工程和德育工程,让学生“先做人,后做事”,积极探索在课堂教学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心理,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生活。推行课程方法改革工程,根据各个专业特点,对课程设臵按其性质、功能以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改革,积极构建综合课。特别是针对岗位确定课程深度、广度及技术训练程度,按专业需求决定取舍。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提升劳动者科学 5 文化素质和职业发展素质。

三是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通过不断完善“园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和“一看二配三管”教学模式,实施“学校→幼儿园→学校→幼儿园”的“工学结合”,实行“理论—实践—理论—实践”教学,形成“职业体验—保教实习—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学习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促进学教有机结合,加强教与学的信息交流,让学生在幼儿园尝试“学—做—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四是优化课程设臵,突显专业办学特色。按照“园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瑶族传统文化,在制定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中,突出专业主干课程、实践环节和特色课程的设臵,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五是着力打造知识共享工程,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学校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在提升学校办学特色,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促进作用。为使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在“教育现代化强县”创建中发挥积极作用,2017年学校新增了一间电子阅览室,并对校园网络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并对部分功能室与全部教室安装了智慧黑板,为实现信息化教学提供条件。

3.3 教师培养培训

一是为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能力,形式有集中面授、网络学习。学校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校本培训,建立培训考核和学时认证制度,将培训学时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教 6 师考核和职务评聘的必备条件。严格按照主管部门要求组织教师全员参加每个的继续教育相关培训,专业课远程培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和校本培训等等。

二是加强学习培训,提高专业素质。学校注重深挖自身资源,积极开展系列教育培训活动, 召开多次德育、教学工作专题会议和研讨会。在深挖自身资源的同时,学校还邀请阳山职校、珠海市斗门开放大学、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的专家及名师为我校青年教师传授经验,进行教育教学指导。学校先后组织骨干教师67人次外出北京、青岛、广州、清远等地学习。通过学习促进教师成为思想过硬、业务精湛的教育教学能手。

3.4 规范管理情况

一是严格课程设臵,强化教学常规细节管理。学校继续认真贯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籍管理规定》、《学校教学目标管理制度》等教育法律法规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按规定办理入学、转学、休学、毕业等手续。学籍管理档案齐全、规范、真实准确,且能按市教育局要求实行电子化管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认真落实《中小学管理规程》,使教学常规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教务处通过“定期检查和随机检查相结合”的办法,把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教后反思等作为检查重点,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督促教师及时改进。同时,对教研组开展的教研活动进行跟踪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切实保证每位教师能深入参与活 7 动。学校领导班子始终站在教学工作第一线,以普通一员的身份深入班级进行巡课、听课,了解教师教学状况和学生学习情况;通过校长与中层干部、一线教师沟通交流等方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有效提升了管理水平和行政能力。今年,共召开了6次专题教学工作会议,举行了7次教研活动,全校性检查教案4次。

二是以人文关怀与规范管理相结合,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力求在“严、勤、细、实”上下功夫,坚持做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习惯养成教育,建立健全学生评价体系,抓好学生干部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示范作用。

三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安全责任制,校长与各部门负责人,各部门与所属人员及一线教师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学校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群防群治的原则,通过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通过齐抓共管,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以及完善安全制度、演练疏散预案,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学校对有关安全问题进行定期的组织并召开主题班会,对校舍进行检查和排查,建立隐患台账,并对防火安全、食品安全、校舍安全等一一加以检查落实,根据检查情况及时进行整改。学校实行全天24小时值班,加强宿舍管理工作,宿管员严格执行查寝制度并对住校生晚上在寝室情况实行不定期和不定时检查,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主动性,规范文明宿舍评比工作,促进学生宿舍管理走上新台阶。

四是高度重视管理队伍建设,中层干部是学校决策的执行者和基层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和学校全面持续发展的关键,学校致力于建立一支老、中、青梯次结构合理的管理队伍,加强管理队伍的学习、培训与考核管理,经常派出管理干部参加各种层次与形式的提升培训与交流学习。学校通过转变管理队伍的思想观念以激发中层干部的工作热情,改革管理模式,通过实行动态管理以提高中层干部的能力,通过各类培训教育以增强综合能力,通过建立中层干部目标责任制以规范中层干部的职务行为和权力运作。

五是随着数字校园平台的建成,学校教正逐步实现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化教学。学校已投入资金158.95万元进行校园网改造及智慧教室的建设。

3.5 德育工作情况

一是学校坚持以丰富的德育活动为载体,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效促进德育特色建设。学校严格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在做好常规管理工作的同时,充分利用各项活动的教育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培养学生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有能力的人和心理健康的人作为人格教育的目标。通过开展家训家风、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社会公德、行为习惯养成、文明礼仪、“三爱”“三节”等系列专题教育活动作为德育工作重点,积极开展国学、经典文化、朗诵、善乐等更具特 9 色的传统文化德能教育活动,大力加强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强化学生的思想品质和良好习惯,努力塑造学生健全人格。通过开展诚信教育专题讲座、女性性健康专题讲座、青少年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讲座、家的故事系列教育、“五四”中华经典诵读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联欢比赛、网络安全、反对邪教、预防校园欺凌、“12〃4”宪法日等专题讲座全面,邀请连南县公职律师事务所主任(兼学校法制副校长)丘海添同志“12〃4”宪法日法律知识宣传专题讲座,进一步增强师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组织学生参观连南瑶族博物馆、法制长廊,全面开展了“扫黄打非”“防止传销进校园教育”“禁毒宣传教育”的专题活动,并开展了春秋季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人生,感悟责任,约束自我,真正领会“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关心”“学会感恩”“学会负责”的道理,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增强民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班级文化内涵式发展,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今年我校荣获“清远市诚信文化建设共建单位”荣誉。

二是学校充分利用晚修课、活动课,组织开展学科的各类竞赛训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让学生收获满满,今年我校在省、市、县各类比赛中取得了可喜成绩。学生参加第八届县校园文化艺术节比赛,戏剧类、书法类分别获二等奖和三等奖;16春班李舒雨 10 参加最美南粤少年评比获得区县级“自强好少年”。学校举行了“五四”中华经典诵读和大联欢文艺活动分别有五个班获得集体奖项和多个自编节目获得相关奖项;韶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技能大赛,获幼儿园活动设计团体赛三等奖1个、艺术教育项目个人赛三等奖1个;参加清远市第十一届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获得二等奖1个,三等奖7个,优秀奖2个;参加县第三届中小学乒乓球赛获得第二名;参加连南县科幻画比赛获得三等奖;参加连南县第八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即席书法比赛获得三等奖;参加县第二届中小学百佳读书活动,1人获“百佳读书人物”奖;参加县第十二届运动会中获第一名1个、第二名2个、第三名4个、优秀运动员称号1个。

三是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班干部的作用,加强团队工作,认真做好志愿者服务工作,进行了学生会改选,学生会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强化和突出。由于管理到位,德育工作扎实,今年,15春学前教育2班团支部被评为广东省五四红旗团支部。

3.6党建情况

学校党支部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精神以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契机,利用“三会一课”集中学习、报刊杂志、网络媒体等集中学习或者自学,重点学习了县委第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学习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学习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集中组织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等系列专题教育活动,结合 11 争先创优,要求党员在师德、师能方面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党总支定期听取工会、团委、学生会工作汇报,开展党总支书记与党员谈心制度,进一步增强党员之间的思想交流,积极做好新党员的培养工作。通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同时,深入开展影响社会稳定矛盾和信访突出问题摸排化解工作,全面清除全体干部职工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问题,为改变学校全体教职工的工作作风和推动学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今年我校有1名党员评为“县优秀党务工作者”,有2名党员获“县优秀共产党员”,有6名党员获校级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党员称号,师生中无一人违法乱纪,无“黄、赌、毒、”现象,校园文明现象蔚然成风。

4.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学校与连南县民族幼儿园、三江镇中心幼儿园、信德实验幼儿园、蓝天礼仪幼儿园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并签订了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书,开展了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的办学模式。

4.2 学生实习情况

学校对15春、秋学前教育班学生召开毕业班学生实习动员会议,邀请专业讲师到校开展“实习幼师岗前培训暨学前教育专业发展前景”专题讲座,及时有效的让学生了解岗前就业形势,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并对学前教育专业 12 学生见习、实习情况进行跟踪,及时掌握实习生的动向,了解学生在见习、实习中存在的困难。

4.3 集团化办学情况 无

5.社会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我校通过实地走访用人单位和问卷调查,与企业人员座谈交流,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的反馈。据调研数据显示,以安全意识、吃苦耐劳、专业技能为最高,而组织协调能力、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人文素养仍需加强。而相比较实践动手能力,企业更关注独立工作能力、吃苦耐劳品质、工作责任心与职业道德、协调合作能力等职业素质,5.2社会服务

学校积极组织发动社会人员和学校学生参加中级保育员、初级计算机操作员等培训,组织了91人次的保育员培训,并在保育员中级考试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先后两次组织97人至清远参加了普通话等级考试。

5.3对口支援

一是学校与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开展“手拉手结对子”帮扶活动,促进我校教育教学长足发展。双方互相交流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共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德育方法及以深化课程改革等方面进行广泛交流,双方实施资源共享,进一步拓宽了连南瑶族自治县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渠道,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促进了两地教 13 育的协调发展,共同发展。

二是打好扶贫攻坚战,做好学校“精准扶贫”驻村工作。学校严格按照广东省清远市,连南县扶贫办的工作部署和安排,积极主动做好我校挂扶阳爱村委的工作。学校班子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通过明确每周的工作内容,将细化的工作任务指定到人、责任到人,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做到重点突出、统筹兼顾、采取综合扶贫措施,结对帮扶的办法,利用各种优势,扎实做好各项帮扶工作,帮助被帮扶的贫困户争取生活上、思想上脱贫,有力地促进了精准扶贫工作和村基层党建工作的落实。今年我校挂扶的阳爱村委顺利完成换届选举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对寨岗镇阳爱村委的精准扶贫工作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年协助阳爱村委换届,为该村5户贫困户项目资金申请和就业奖补申请工作,并下拨换届选举经费、走访贫困户和困难党员、筹措岩洞引水工程建设、购买猪苗和鸡苗给贫困户等共计5万余元。

6.举办者履责 6.1经费

连南县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将职业教育经费纳入县财政保障范围,各项政策性财政拨款及时到位,统一管理,杜绝挤占、挪用或截留经费等现象发生,保证学校正常运转以及对学校的投入力度。县政府拟对学校投入3400万元,进行征地扩建,并新建教学实训楼,项目分三年规划建设。

6.2政策措施

我校隶属连南县教育局管理,是连南县内唯一的一所全日制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办学有充分的自主权。我校是公益二类单位。学校修改和完善了《教师考勤制度》《教职工量化考核方案》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管理激励机制,确保学校各项任务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学校实施部门负责制,明确各部门的责、权、利,提高部门管理的效能。严格规范财务管理、财产管理、安全管理等后勤管理制度,保障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

7.特色创新

一是为传承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将民族舞蹈(瑶族舞蹈)、民族音乐(瑶族音乐)、手工制作(瑶族刺绣)纳入学前教育专业选修课,传承弘扬瑶族传统文化,打造“瑶族特色专业”品牌,突显专业办学特色。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是专业较单一。学校专业单一,今年秋季学前教育专业招生停止,学校办学面临严峻的挑战,应积极调研,根据我县实施“特色立县,生态崛起”战略,按照中职生源以“外输为主、内输为辅”的原则,调整学校专业设臵,开设2-3个适合区域发展的特色专业。

二是教学方法改革推进缓慢,课题研氛围不够浓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强化科研成果,增强学校竞争力刻不容缓。三是专业带头人与创新团队建设水平需要加强,中青年拔尖人才不多,无法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四是教师下企业实践培训不足,教师下企业实践培训与 15 教师所承担的课务等工作存在矛盾。学校没有充足的师资储备,可以有计划的安排教师长期的下企业实践培训。

连南瑶族自治职业技术学校 篇2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工作目标

(一)到2017年年底,建立盘阳河干流、灵岐河干流等主要江河乡级以上河长制。

(二)到2018年6月,全县江河湖库全面建立河长制,形成覆盖县、乡、村三级河长体系,出台相关配套制度及考核办法。

(三)到2020年,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水域岸线合理利用,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优良,水域面积总体保持稳定,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水生态持续向好,逐步实现“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江河湖库管理保护目标。

二、主要任务分工

(一)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1、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严格考核评估和监督。(自治县水利局牵头,各乡镇人民政府及自治县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严格执行重大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环评审批制度,切实做到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自治县水利局、环境保护局、发展改革局牵头,各乡镇人民政府及自治县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3、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落实建设项目节约用水“三同 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制度,推行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加快实施农业、工业和城乡节水技术改造,全面提高用水效率,坚决遏制用水浪费。(自治县水利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各乡镇人民政府及自治县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4、严格水功能区管理监督,根据水功能区划确定的河流水域纳污容量和限制排污总量,切实加强入江河湖库排污口监管,加强规模以上排污口监测,落实污染物达标排放要求,严格贯彻执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持续深入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确保江河湖库功能持续发挥、资源永续利用。(自治县水利局、环境保护局牵头,各乡镇人民政府及自治县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强江河湖库水域岸线管理保护

1、严格水域岸线等水生态空间管控,依法依规划定江河湖库管理范围、水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明确管理职责。(自治县水利局、发展改革局、国土资源局牵头,各乡镇人民政府及自治县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严格江河湖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许可,禁止建设不符合江河湖库水域岸线管理和防洪安全管理要求的项目,实行水域岸线分区管理和用途管制,强化岸线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科学划分水域岸线保护区、保留区、限制开发区、开发利用区。(自治县水利局、国土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发展改革局牵头,各乡镇人民政府及自治县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3、严格涉江河湖库活动的监督管理,严禁侵占河道、围垦湖 2 库、非法采砂,清理整治岸线乱占滥用、多占少用、占而不用等突出问题,确保江河湖库水域岸线得到有效保护和科学利用。(自治县水利局、国土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牵头,各乡镇人民政府及自治县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全面加强水污染综合防治

1、按照《广西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确定的水污染防治目标和任务,持续深入开展水污染综合防治。加强源头管控,实行水陆统筹、联防联控,深入排查入江河湖库污染源,统筹治理工矿企业污染。(自治县环境保护局牵头,各乡镇人民政府及自治县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推进工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严控污染物排放浓度与总量,建立突发事故应急预案。(自治县工业和信息化局、环境保护局牵头,各乡镇人民政府及自治县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快城乡生活污染防治,提高城乡污水、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率。(自治县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各乡镇人民政府及自治县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4、科学划定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重点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水产养殖污染,大力发展生态养殖。(自治县环境保护局、水产畜牧兽医局牵头,各乡镇人民政府及自治县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5、调整种植业结构与布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自治县农业局牵头,各乡镇人民政府及自治县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6、优化排污口布局,实施入江河湖库排污口专项整治。完善入江河湖库排污管控机制和考核体系,实施水量水质达标过境管理制度,加强对江河湖库跨界断面、主要交汇处等重点水域的水量水质监测。(自治县环境保护局、水利局牵头,各乡镇人民政府及自治县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7、加强船舶污染治理,增强港口码头及航道污染防治能力,提高船舶与港口污染事故应急处置水平。(自治县交通运输局牵头,各乡镇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加大水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

1、强化水环境质量目标管理,加强监测和考核,按照水功能区确定各类水体的水质保护目标。推行水环境治理网格化和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水环境风险评估排查、预警预报与响应机制。(自治县环境保护局牵头,各乡镇人民政府及自治县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大力推进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因水制宜建设亲水生态岸线,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着力打造海绵城市。(自治县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各乡镇人民政府及自治县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3、依法依规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落实保护措施,强化监督管理。依法依规清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违法建筑和排污口,切实保障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自治县水利局、环境保护局牵头,各乡镇人民政府及自治县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4、加快城乡水环境综合整治,综合考虑水生态、水景观、水安全、水文化等各种功能,打造整洁优美的宜居环境。(自治县住 4 房城乡建设局、水利局牵头,各乡镇人民政府及自治县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5、持续深入开展“美丽巴马”乡村建设活动,综合整治农村水环境。依法大力打击填河、占河等违法行为,禁止建筑垃圾、弃土弃渣填占江河湖库。(自治县住房城乡建设局、水利局牵头,各乡镇人民政府及自治县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6、建立江河湖库保洁长效机制,落实江河湖库保洁责任主体和职责,积极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江河湖库保洁管护工作。(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局、水利局牵头,各乡镇人民政府及自治县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加大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

1、加大江河源头区、水源涵养区、生态敏感区保护力度,禁止在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一级、二级保护区内和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范围新种植轮伐期不足十年的用材林,禁止采用全垦整地、炼山等掠夺式经营方式。(自治县林业局牵头,各乡镇人民政府及自治县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加强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和综合治理,加快推进石漠化片区综合治理。(自治县水利局、发展改革局牵头,各乡镇人民政府及自治县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快水源涵养林和江河湖库滨水带生态建设,建设江河湖库沿岸植被缓冲带和隔离带。(自治县农业局、林业局牵头,各乡镇人民政府及自治县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4、恢复江河湖库水系自然连通,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和增殖放流,提高水生生物多样性。(自治县水利局、水产畜牧兽医局 5 牵头,各乡镇人民政府及自治县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5、实施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大力实施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开展江河湖库健康评估,积极推进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自治县水利局、环境保护局、发展改革局、财政局、林业局、农业局牵头,各乡镇人民政府及自治县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加大执法监管力度

1、建立健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提升执法效力。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加大对各类违法活动打击力度。(自治县公安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及自治县相关部门负责)

2、建立高效的水环境监管体系和执法网络,实施网格化、精细化、全方位的江河湖库巡查和违法行为报告制度,及时掌握江河湖库岸线动态变化和开发利用情况。(自治县环境保护局、水利局、公安局等相关部门及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

3、加强执法能力建设,落实江河湖库管理保护执法监管责任主体、人员、设备和经费。加强跨区域跨部门信息沟通,建立上下游、左右岸联合交叉执法和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综合调度机制。(县人民政府负责)

4、严厉打击涉江河湖库违法犯罪行为。加强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工作,有效扩大监督覆盖面。严厉打击江河湖库非法采砂、非法采矿、非法占用水域和岸线资源行为以及非法取水、排污、养殖、捕捞、围垦、设障等活动。(县人民政府负责)

三、实施步骤

围绕全面推行河长制主要目标任务,分阶段分步骤明确主要工作和时间节点,统筹协调推进各项工作。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7年8月至9月)。召开动员大会,对全面推行河长制进行部署;举办相关业务培训,开展江河湖库名录调查,编制分级分段的江河湖库名录和分布示意图;筹建自治县河长制办公室。

(二)全面推进阶段(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建立自治县河长会议制度、信息共享制度、工作督察制度、验收制度、激励机制及考核办法;各乡镇编制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和相关配套制度,按照一江一策、一河一策、一湖一策、一库一策要求全面推进河长制各项工作。

(三)检查落实阶段(2018年3月至6月)。采取自查、全面检查、重点抽查的方式,对各地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进行对照检查,督促整改落实措施,总结经验做法,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做好总结验收准备工作。

(四)验收总结阶段(2018年6月至12月)。按分级负责原则组织验收,自治县组织对各乡镇全面推行河长制进行验收考评,对乡镇进行抽验。对验收不合格的乡镇挂牌督导整改。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和乡镇政府要把全面推行河长制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和有力抓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尽快制定出台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各乡镇要在2017年12月底前印发工作方案,并报自治县党委和政府;2018年3月底前制定出台相关制度及考核办法,并报自治县河长制办公室。

(二)落实工作责任。各部门和乡镇政府要落实全面推行河 7 长制主体责任,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各有关部门严格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加强沟通协调,密切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如期完成河长制各项目标任务。

(三)建立长效机制。建立稳定持续的资金投入机制,拓宽包括中央资金、地方财政、生态补偿资金、社会民间投资等多元化资金筹措渠道。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将江河湖库监测监控、日常巡查、保洁管护、执法监管等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强化部门协调联动,整合水利、环境保护、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农业等各部门资源,强化部门联合执法,加大对涉水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江河湖库管理保护,引导群众自治自管,建立和完善村规民约。聘请社会监督员、第三方机构对江河湖库管理保护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

(四)强化考核问责。建立健全河长制考核问责机制。制定考核办法,加强跟踪督察和检查考核,重点对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综合防治、水环境保护治理、水生态保护修复、执法监管等进行考核。将全面推行河长制逐步纳入县乡党政领导班子和党政正职政绩考核,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结果和整改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参考,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强化责任追究,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力、进展缓慢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约谈,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五)加强总结推广。要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创新,积极开展河长制工作跟踪调研,不断提炼和推广好做法、好经验、好举措、8 好政策,逐步完善河长制的体制机制。建立河长制信息共享平台,组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管理培训和经验交流,促进各地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升江河湖库管理保护水平。

上一篇:喇化小学科学之家第二课堂总结范文下一篇:镇政府财务管理制度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