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民族服饰

2024-10-10

傣族民族服饰(精选9篇)

傣族民族服饰 篇1

对民族服饰文化的研究同样可以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心理层面展开,对傣族服饰文化进行描述和解读。民族服饰除了外表质地、面料、款式、色彩、花纹等表象文化,还应关注其背后特质及内涵,以使服饰民俗和各民族的整体文化相整合,进而全面了解各个民族的文化形态及特质,它集中地表现了民族文化、性别文化以及民族的装饰艺术,沉淀了历史的、民族的、自然的信息。

服饰由头饰、衣饰和足饰三部分组成。头饰又称冠帽, 有冠、帽、巾、帕等形制,其功能是保护头部;衣饰即有袍、 衫、褂、裙、裤等多种形制,就我国古代服饰的基本形制来看,上身着服装为衣,下身着服装为裳;足饰指脚上的衣着, 有靴、鞋、袜等,目的是保护脚不被冻伤和受创。

一、头饰

傣族常戴笠。笠是西南民族特别是雨水较多地区的一种服饰,且形制多样。其帽面要比帽圈大二寸多,固定在上下支撑的竹条上后,才会有中间似塔尖高耸、帽周圆略往上翘的优美造型。斗笠是傣族妇女心爱之物。斜戴额前既可遮阳又防晒避风雨。傣族未婚少女戴一顶镶满银泡,帽沿缀满银芝麻铃的小圆帽;已婚女子结发于脑后,缠上一串串银铃、 银泡,外戴尖顶的竹编漆质笠帽。

二、衣饰

傣族妇女中上衣由长内褂和短外衣两部分构成。上衣身短袖子长。身穿无领无袖右襟内褂,前胸成排缀满上千颗闪亮银泡,衣领由一条宽约两寸镶满银泡的布条挂在颈部;外套为无领直襟青色短衫,比内褂稍短,穿上外套,正好将内衣镶满银泡的衣边显出来,外套左右两边到颈部镶有一排约两寸的银泡,衣下摆绣有宽约四寸的各色条纹及花纹,色彩艳丽、明快,袖口由红、绿、黄、蓝、紫等绸缎装饰而成。

三、筒裙

傣族妇女下穿筒裙,一至三条不等,习惯从上向下套穿, 裙摆镶嵌彩色花边,数条裙子重叠着穿,一条比一条短,让每条筒裙下摆花边外露,每条裙摆向左提,形成左高右低。 筒裙用一米多长,饰有植物、几何纹的绣花腰带逐条裹在腰间束紧。腰系三块至五块呈长方形,有青色布打底花围裙, 上绣有彩色花边,数条围裙重叠,一件比一件低,显露每件花边。傣族女子臀部缠戴一块三角形或梯形镶满银泡和各色绒花的布块,银泡上有成条的珠片,横竖交叉形成菱形图案, 并在交点处装饰毛线绒球。傣族女子将其系于腰部向下覆盖三分之二的臀部。将三角形饰物斜缠于后腰部。四、足饰

傣族妇女过去多穿自制自染布鞋,黑色或者红色。现多是在市场购买布鞋、皮鞋等。

五、发式

傣族妇女其椎髻立于头顶。其过程,先束发盘绕于头顶, 把头簪子插在发中固定,再用一条长丈余、宽两寸的青布头帕将头发裹住,再用一条一尺长、四指宽,两端绣有各色花纹图案的青布护耳,加一条鲜红缨穗垂于两耳,又用一块自织的长半米、宽半尺的红色条纹布从前额沿头顶披至后脑, 再用一条宽两寸、两端绣有花纹的青布条捆稳,又将披于前额和后脑的红色条纹布撩起别进头帕内,再用一条长两尺宽三寸、上面缀满银泡、银穗的青布条围绕头部披在前额上。 打好的发髻是直立的就像古代中原秀才或宫女头顶高高耸起。

幼年: 编发并盘于头上为饰。少女: 发型同幼年。凡出嫁者,发辫变为发髻,用一极长的条形青布包头,缠裹于头部,外以丝条束紧在头上,包好后可高达30厘米左右,像一顶特制高帽。各地之间,在款式和装饰上有一定差异。现代傣族头饰,以头帕或头巾缠头。少女,多为覆盖于头顶, 已婚妇女则重叠紧束头部和发髻,老年人则包缠较为随意。

六、银饰

傣族妇女以银饰品为主,有手镯、镂花银戒指、发簪、 银项圈、银腰带、胸花、耳饰、手镯等。手镯,中空开口, 两端呈龙头,面刻鱼鳞纹。银腰带,由长方形银牌相连而成, 两端配置挂扣。银牌上的花饰有几何纹、动物纹等做工精致。 银饰多为本族银匠打制。

(一)银钮。女性服饰中极具特点。钮呈半圆形中空, 弧面镂刻为蜜蜂纹,或其他花纹。多镶钉于上衣襟边。

(二)耳饰。多为银制,也有银镀金和镶嵌宝石,款式多样。以环式和柱式两种。环式称为耳环,多以银丝线盘成, 一端有一活扣,打开后即可穿入耳洞。也有方形。耳环多为银镀金。柱式当地人称为耳柱。形制有筒形、象足形、蘑菇形等,多为镀金。其中蘑菇形较典型,在圆柱体有螺母式的设置,可以扭合或开启。用时旋扭开穿入耳眼再拧合。

(三)戒指。呈不规则圆环状,前宽后窄。平时只戴一至二个,盛装时多达10多个。

(四)手镯。为银制,粗细口径不一,多菱形,中空面刻各种阴刻图案,有点纹、动物纹等。也有戴玉镯的。

(五)银项圈。分镶珠和平素两式。镶珠式,环形开口, 两端为反向鹭头形纹。圈面自上而下渐宽。整体面纹为二龙戏珠,龙身为镂空花,上镶嵌红、蓝色珠。做工精致,造型别致,为同类饰品做工最为繁琐,纹饰最为丰富。

服饰镶芝麻响铃、银泡等。常用小银泡在内褂前胸处横列成三角形图案、领口处缀成菱形图案;在领边及下摆边沿镶有宽窄不一成几何图形的小银泡带,银泡间饰银穗,象征吉祥;腰后系的三角巾也缀有银泡;另外,还有一条装饰性的银花腰带从背后斜挎前面,末端也坠有一团银芝麻响铃。

摘要:服饰是动态的文化,是民族文化体系中最直观、最真切的文化事象,它深刻反映着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文化传统的生产和消费、历史演进、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审美情趣以及文明程度,是人类精神文化的积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傣族,服饰,基本特征

傣族民族服饰 篇2

云南是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而版纳又是云南少数民族最多的自治区。

来到街上,满街都是民族气息,不管房子还是路灯都散发出浓浓的少数民族独有的气息。

由于少数民族太多,只能去两个最大的民族。我们先参观的是以黑为贵的爱伲族,走进爱伲族便听见优美 而激情的爱伲山歌。爱伲族是版纳第二大民族,独特的是他们以黑为贵,姑娘越黑越美,乌鸦是他们的吉祥鸟 。爱伲族能歌善舞,传有爱伲人只要会走就会跳舞,会说便能唱。欣赏了他们的歌舞表演,果不其然,名副其 实,是让人折服。爱伲人不仅脚上功夫了得,手上功夫更是一绝,敲起鼓来干脆利落,摘片绿叶化为神笛。

拜访完爱伲山寨,又来到了版纳第一大族—傣族。为了能够更入俗。路上我们特地学了基本傣语,女士— —哨多利;男士——毛多利;男孩——小毛;女孩——小狗;老男人——老蜜桃;老女人——老波桃;小孩— —小龙虾;女士漂亮—好哨好哨等。不知不觉来到了傣家园。给我留下映像最深的是傣族独具特色的建筑—— 吊脚楼。都有二层楼高,四角翘起,上层倾斜,从下望去,好像要倒下来似的;门也别具风格尤其是材质,有 铁的、木的、还有的是榕树垂下的须,很是原生态。整幢房子的材质都是木的`,这不仅是就地取材,关键是能 适应热带雨林独特气候,当洪水淹没房子,整幢房子也可以浮在水上,不会轻易倒塌。这让我不得不惊叹于人 们与大自然相处的智慧。

激情篝火

来西双版纳,篝火晚会是一定不能错过的。入公园我们先品尝了雨林美食后,一群姑娘用她们动人的歌声 迎我们进入表演会场,粗犷的歌声、神秘的文化习俗、主持人风趣幽默组成了上半场;下半场篝火点燃了,随 着音乐响起人们手拉着手,围着篝火尽情的欢乐舞蹈,此时场上不分你我、不分男女、不分种族,只有欢乐的 海洋。时间就在这欢乐中一闪而过,篝火晚会结束了,云南游也接近了尾声。

八天云南游是快乐的旅程,云南让我感触颇多,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山也是云南美,水也是云南美;云南 美真是看不完的美;云南美真是七彩的美。”

虔诚的佛教圣地

飞机顺利着陆,四周耳目一新,这就是西双版纳吗?

一点也没有热带雨林的气息,也没有丝毫的民族气息——只是一个破烂简陋的机场罢了。当走出机场,我 才迟到什么叫做“开门见山”:民族建筑比比皆是,民族雕塑也数不胜数。上了车我们要去大佛寺。在云南佛 学之人最有地位,因此西双版纳人全民信奉佛教。

来到那儿,便听见僧人正在念经,那平静缓和的语调,平静地传向四方。

首先我们来到了太子广场,小佛祖立在中央,他的脸是那么平和,嘴角没有留下丝毫表情,真不愧是感化 万物的佛祖啊。

傣族民族服饰 篇3

关键词:傣族舞蹈;红是红啊绿是绿;民族风格

一、傣族舞的概念及特点

傣族舞蹈属于民族舞蹈,蕴含着十分浓厚的民族气息,具有极高的文化品位,傣族舞蹈具有的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显示出强烈的东方韵味。傣族舞蹈动作十分优美,舞蹈动作中表演者的头、手臂、肩、腰等每一个关节都要尽量弯曲,傣族舞蹈表演者在表演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身体的无线组成,鲜明丰富的舞蹈造型会使观众感受到傣族文化的丰厚和秀丽山河的自然律动美,感受到傣族人民自然朴实、宁静祥和的生活状态。通过观看傣族舞蹈和查阅傣族舞蹈相关资料可以发现,傣族舞蹈中孔雀舞和象脚鼓舞的流传较广,傣族神鸟和圣象在傣族舞蹈艺术意境中得到了升华,将孔雀和大象的形象和傣族舞蹈有效的融合到一起,有效体现了傣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特征。傣族人民通过舞蹈表达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舞蹈中蕴含着吉祥、幸福的文化内涵。

二、《红是红啊绿是绿》的表演形式

傣族舞蹈《红是红啊绿是绿》属于民族民间舞,该舞蹈不仅具有中国舞蹈特有的柔美特点,还表现出华夏民族舞蹈独具的坚毅特点。傣族舞蹈属于南方舞蹈,和北方舞蹈相比,南方舞蹈整体动作比较优美,傣族舞蹈更加注重躯干部的动作,尤其是表演者腰、臀、胯和膝的运用。该舞蹈中表演者的手、脚和头部都极具表现力,表演者的下体舞蹈动作也具有一定的讲究,多半保持着半蹲的姿势,膝盖部分应做到柔美起伏,表演者的身体和手臂要保持特定的三道弯形态,这是该舞蹈表演中应该注意的地方。表演者在表演该舞蹈时,要注意下肢的动作,要灵活运用自己的小腿,是自己的步伐丰富多样,表演者还要注意上身舞姿的把握和控制,舞蹈着的身姿应该尽量保持优美的状态,通过手式的变换增强舞蹈的美感。

傣族民间舞蹈《红是红啊绿是绿》以独特简练的方式着重强调手中的红伞,舞蹈中红伞的一收一放中都透视着生命的呼吸,表演者绿裙的一摆一动都蕴含着生命的色彩和律动。展现出的和谐自然、多姿多彩和红绿相映,都体现出自然的宽容和和谐,色彩的律动与美丽。该舞蹈选用了傣族舞蹈特有的温柔、动感和美丽的民族特点,舞蹈中展现出美丽的傣族少女和自然色彩交相辉映的状态,舞蹈中在表演者服装的搭配上使用红色和绿色,表现出醉人的春色,在红与绿的交相辉映中,表现出傣族少女的婀娜多姿和秀丽明艳。

三、傣族舞蹈《红是红啊绿是绿》的民族风格特点

傣族舞蹈《红是红啊绿是绿》就是对傣族人民生活和傣族人民性格的反映和描绘,反映出傣族人民礼貌谦和、外柔内刚、聪明诙谐的性格特征,傣族人民具有水文化特征,具有像水一样温柔细腻的性格,也具有刚劲勇猛的性格,由此可见傣族人民的性格具有一定的多样性特征,傣族人民性格的差异在傣族舞蹈中也具有充分的体现。傣族舞蹈动作大多较为舒缓平稳,表演者的体态婀娜多姿,且具有外柔内刚的特性,充满着内在的力量。该舞蹈在表演的过程中节奏时而缓慢,时而快速多变。当节奏变慢时,表演者放慢舞步和动作,舞蹈动作体现出傣族人民内在含蓄的性格特点,当节奏变快时,表演者的舞蹈动作轻盈灵动,其感情表现出狂放而又豪迈的性格特征。在傣族舞蹈表演中,表演者应该对三道弯舞蹈动作的演绎和展示,加强自身体型的塑造和锻炼,增强自身体型的柔韧性,采用刚柔并济和动静结合的形式进行舞蹈表演,能将傣族柔和温情的风格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

傣族舞蹈《红是红啊绿是绿》这一舞蹈节目,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并且经久不衰,就是因为傣族舞蹈能够深刻的表现出傣族人民恬静温尔的性格和平和温静的民族风格特点。傣族舞蹈中多用动物的姿态来表现出表演者妩媚、婀娜多姿、千娇百媚、目眩神迷的舞姿和情态,傣族舞蹈的舞蹈之美尽在展示表演者的身体形态之美,和舞蹈的意境之美。演员在表演该傣族舞蹈时,就抓住了这一要点,通过对舞蹈动作的完美要求展现出舞蹈的意境,该舞蹈还在服装形式上做到了和舞蹈名称的统一,表演者身着绿裙,撑着红色的油纸伞,转动着红伞,摇摆着绿裙,给观众带来美的感受,这可以说是表演者指间传情,步步留意,最能打动观众的心。在傣族舞蹈中表演者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棵树、一条鱼、一只鸟,甚至是一条蛇,并且可以在舞蹈中表现出自然的沧桑,通过傣族舞蹈创造出一个被深化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鸟语花香,有潺潺流水,傣族舞蹈带给人美的视觉感受和精神享受时,还能让观众自由展开联想,幻想一个个鸟语花香、环境优美的世外桃源。

总结: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华夏文明源远流长,我国各民族的风格特点都流传了下来,傣族舞蹈只是中国民族文化长河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但是傣族舞蹈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它同样闪闪发光,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只有这样傣族舞蹈中的民族文化才不会消亡,傣族舞蹈中的民族文化才会根植于华夏文明沉淀的历史土壤中,人们应该站在民族风格和文化的核心价值和审美角度,对傣族文化加以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傣族舞蹈传承下去,经久不衰,以《红是红啊绿是绿》为代表的傣族舞蹈才能受到国内观众乃至国际观众的喜爱,傣族文化和民族风格特点才能得到大力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张大鸣.傣族生态环境与傣族舞蹈[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2]张志萍.傣族舞蹈教程[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

[3]李赞.论中国民间舞蹈艺术[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

[4]王峰,张晓琴.中国少数民族风情游丛书——傣族[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傣族民族服饰 篇4

1 傣族服饰的文化内涵

1.1 审美价值的探究

作为审美基本物质材料的延展, 服装是最贴近作为基本物质材料的运动人体的。傣族服饰作为民族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傣族服装多姿多彩、风格各异, 是傣民族文化构成美的重要因素, 对表现其民族情节, 民间元素的艺术设计, 具有重要的价值。

1.2 体现生活美

傣族服饰以地域文化息息相关, 地理环境造就了浓烈的民族风俗人情。傣族以自身文化为主干, 同时吸收外来文化, 形成一套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本民族服饰文化。其展现出美的物化形态就在自然和生活中, 表现出生活美的特性是真实、生动、艺术、丰富和完整性的结合。

1.3 服饰的审美体现

傣族女子的穿着习惯和习俗与审美密切相关, 包含唯美因素在内。她们穿着窄袖短衣和筒裙, 款式保留“上短衣狭袖, 下长裙……裙长及地”的传统, 将人体的线条勾勒得更加流畅。如筒裙的穿着, 过去傣族姑娘洗澡时, 从岸边往河里走, 边走边将筒裙向上卷, 等身体完全浸泡在水中, 就把筒裙包裹在头上。洗完澡, 她们又会用相同的方法, 边向岸走, 边穿好裙子, 从此可看出传统傣族服饰中的实用性功能。傣族服饰优美含蓄, 有特有的动律而形成的手、脚、身体“三道弯”的造型特点, 不仅展现“线”的美, 还体现出审美角度的节奏与韵律!

2 对傣族服饰文化的思索

服装的审美内在规律值得探讨, 从考察人类认知在服装审美活动中的作用及表现入手, 将认知美学理论与服装审美实践相结合, 对现代服装设计审美多元化趋势中的“和谐论”、“自然论”、“个性论”等进行分析探讨, 使得具有浓郁文化艺术内涵的民族设计美学理念耕植于现代服装设计理念中。

2.1 现代服装设计理念的基本特征

中国服装对民族化的选择即对个性化的选择, 体现服装设计美学发展的文化指向, 迎合了现代人情感与心理需求的选择。人们渴望回归自然, 寻找曾经的宁静、自由、真诚与温情, 作为一种艺术形象, 服装生动地记录了社会活动和思潮, 社会审美标准和生活方式。

2.2 傣族服饰文化的设计理念——注重生态美

傣族人民善于将自己的本质自然化, 并赋予天地万物以生命, 将自己与自然融汇于生命的共同体中, 与宇宙众生和谐相处、共存共荣的哲学观反映了他们强烈的生命意识。

正如美学所说, 一切艺术活动都是人的生命活动向精神领域的扩展和延伸。在服饰上, 傣族人民以另一种特殊的语言, 直率、真挚的反映了他们的生活及思想感情。傣族服饰淡雅美观, 既讲究实用, 又有很强的装饰意味, 颇能体现出傣家人民热爱生活, 祟尚中和之美的民族个性。

2.3 设计理念的结合

在审美活动中, 将自己的生命感性形式作为美的感性形式, 万物与美皆是活生生的感性存在。崇尚自然、热爱自然、与自然一体的生态观念和傣族服饰所散发的优美、自然、生动、含蓄的自然情调正迎合了当今人们的环保意识、审美取向和对大自然的眷恋之情, 是我们在服装设计中应深刻体会并加以弘扬之处。今天我们在设计中所要把握的正是这种生命力的展示与张扬, 是值得我们细细品位和学习的地方。

3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

3.1 傣族服饰文化对现代服饰设计的思想启迪

傣族崇尚自然, 民族文化体现“自由”与“和谐”。西双版纳秀美的山川, 宣人的气候, 优越的自然环境, 给生活在其间的少数民族以无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她赋予了人们许多美的启迪, 成为服饰文化经久不衰的创作源泉。

3.2 傣族服饰元素应用于现代服饰的举例分析

中国传统元素与时尚结合的设计, 来自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 更了解时尚, 更了解对于民族与时尚相结合的审美, 和这个民族文化中最有趣、最有特色、最有内涵或最令人遐想的某个点或某个元素, 来与最时尚的服装设计相结合。

傣族服饰的程式, 丰富多样、带有寓意, 并加以人格化, 可多采用对自然, 物种元素的提携与借鉴。古老的民族元素, 体现出傣族崇拜自然图腾的特性, 保持原始属性, 体现氏族的高贵特征。造型体现美观大方, 简洁实用和很强的装饰意味;款式中具有代表造型的孔雀裙、花腰傣、水傣服饰等, 运用在现代设计中具有明显特色;色彩可参照傣族服饰的明快素雅、鲜艳斑斓;图案纹样凝重素雅、古朴雅致, 有各种珍禽异兽, 奇花异卉和几何图案等, 如主体纹样中象征吉祥的孔雀图案、象征五谷丰登的大象图案等, 都可拓展到结合点上;还有傣族人喜欢用银作装饰, 如项圈、臂环等, 作为装饰品设计, 体现浓郁的地域风情, 这些都可应用在现代的服饰设计中。

3.3 民族服饰文化是生命美的展现

在传播时尚潮流信息的同时, 设计师所担负的是怎样去保留珍贵的民族美设计元素, 将它引导入现代的设计中, 同时将更多更好的服饰文化继承下去, 在世界的服装舞台中, 去展现中国的服装文化。在民族风格的大前提下创构适应潮流需求的新的穿着风格与新的搭配形式。将中和之美的民族个性传承和发展, 让民族风情更浓郁。

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和文化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 这要你去亲身体验她, 感受她。在与时俱进的今天, 越是民族的, 就越是世界的。用自己民族服饰中最传统与最优秀的文化元素与世界服饰文化交流, 其中所绽放的艺术之花, 是具有无比魅力和动人神采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我们将民族服饰的元素融于现代服装设计中, 开拓丰富了设计的思路, 也使民族文化得到继承。

摘要:傣族民间服饰独具特色, 蕴藏着神秘而浓厚的民族特征。体会傣族服饰文化深邃的内涵, 将民族服饰与现代服饰结合, 使傣族的精神风貌和最具特色的服饰文化情趣展现出来, 对于今天的服装艺术创作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傣服,审美,现代,设计,运用

参考文献

[1]钊韬, 陈启新.中国民族学概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5

[2]玉腊, 百彩千辉——云南民族服饰.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2000

傣族象脚鼓舞的民族文化启示 篇5

人类的生命延续就其生物性而言, 需要与人类生存环境中的其他生物进行经验的交换。从认知的角度来说, 不同文化的人们对相同事物可能会有不同的认知图式, 认知图式是由不同的格栅组成的。1象崇拜渗透到傣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是贝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象脚鼓舞是傣族在艺术方面的生灵崇拜的表现。

傣族自古就有养象的历史, 大象与傣族社会关系密切, 因而对于象的认知自然有自己的特殊理解。在傣家人的思维意识里, 大象象征着五谷丰收, 遍及傣族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傣族的土地是象的家园, 村寨和寺庙中有象的雕塑, 贝叶经中有关于象的传说故事, 家中摆设着象壁画、象织锦、象工艺美术品, 宗教书中有赕白象, 而象脚鼓舞是从原生态舞蹈中所解读出的傣族祖先经往昔岁月的集体经验凝聚成的原始意象。象脚鼓舞在傣族社会群众活动中参与性最强, 尤其在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等主要的节日。这是傣族先民在捕象、驯象、养象等一系列生产活动中的感受和创造。

然而, 仅从象脚鼓舞的表面字意理解是不够的, 我们应当对象脚鼓舞的舞蹈形态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舞蹈生态学提倡研究舞蹈首先从舞蹈形态入手。舞蹈形态浸润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 传播着一个民族文化的信息, 舞蹈源流的烙印、舞蹈功能的演化、播布区的转移都是通过舞蹈形态有所反映的。2

傣族象脚鼓分长、中、小三种, 长象脚鼓的鼓身长为一米八至两米, 大象脚鼓鼓声宏大, 主要出现在群众性舞蹈场合, 舞步比较简单。打鼓以右手为主, 左手按住鼓面起配合作用;中象脚鼓的鼓身长约一米多, 舞蹈扎实稳重, 以鼓音和鼓尾摆动大小定优胜;小象脚鼓的鼓身长约六十厘米左右, 以灵活见长, 可进行斗鼓、赛鼓活动, 以踢中对方或扯下对方的头巾者为胜。

象脚鼓舞自娱性比较强, 傣族男子肩垮象脚鼓边击鼓边跳着出场, 表演者迈开舞步, 分别用拳、掌、指有节奏地击打鼓面, 脚有力地向前移动, 模仿大象在森林中踱步。舞者腰、腹、臀部随着膝部的起伏前后晃动。3慢动作表现孔雀、鹭鸶等的情态, 温和可亲、悠闲自在;快动作表现孔雀、鹌鹑的跳跃, 轻快腾跃, 无拘无束。常会有马鹿舞、白象舞、蝴蝶舞伴舞。

由此看来, 象脚鼓舞的起源与生灵崇拜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它又并非只是我们表明理解意义上的与象有关, 它是一种对生活环境中各种生灵崇拜的集合体。从这一层面来解读象脚鼓舞的艺术起源, 实则融入了某些模仿说的成分在里面。学界对于舞蹈的起源说众说纷纭, 以笔者的理解, 舞蹈起源于生灵崇拜与舞蹈模仿说本就有着通融之处, 图腾崇拜与模仿应该是同时进行的, 模仿是建立在崇拜的基础之上, 象脚鼓舞正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二、民族生态与舞蹈风格特点

民族舞蹈风格与民族生态环境有着一种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关系。傣族舞蹈文化是人类能动性适应生存环境的社会成果, 与生态密不可分。象脚鼓舞之所以关乎以上所描述的与大象、孔雀、鹭鸶相关的舞蹈形态, 还主要取决于它在一定程度上受其特定的民族生态环境的影响。以舞蹈生态学的的观点来分析, 主要包括:民族心理, 民族意识, 民族精神, 民族性格, 民族生产方式, 民族生活习俗以及宗教信仰等等。我们将象脚鼓舞放入生态环境中理解, 不外乎是从自然环境、人文社会环境两方面。

生态人类学的先驱者斯图尔德认为文化与其生态环境不可分离, 各民族文化的发展会随着生态的差异而走不同的路。从自然环境的角度来说, 傣族生活在低纬度、低海拔的河谷坝区, 水域富足、生活充裕、悠闲自得, 其性格具有“水”的特征。其生活的平坝周围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具有“动物王国”之称。亚热带丛林中的象与生活在亚热带河谷平坝的傣族长期以来友好相处。

傣家人以大象为特征用木头雕成象脚形的鼓, 配上铓和钹一起敲响合成了美妙的象脚鼓声。象脚鼓的材料也是选自自然, 用一整段木材掏空制作, 上端是杯形共鸣体, 鼓面蒙皮, 鼓身外表涂漆, 鼓腰和鼓的下半部雕有装饰图案, 图案多为孔雀, 有的还在象脚鼓周边插上几根孔雀羽毛。

从舞蹈形态来看, 象脚鼓舞动作节奏性比较强, 手的敲打, 腿的踢踏, 胸部的拱缩, 肩的耸动, 身躯的仰俯都按固定的节奏动作。人体运动中相对运动幅度最大的部位称作显要动作部位。形体运动通常存在这样的规律性:当某个部位相对运动幅度较大时, 动感的中心往往集中在这个部位上, 视觉也以对这个部位感受最深, 因此, 相对运动幅度最大的部位必然很显要, 容易成为注意的焦点而具有特征性。4环境对舞蹈的影响、制约最终也要通过舞蹈形态的变化体现出来, 势必会在舞蹈形态上留有遗迹。象脚鼓舞的步伐很丰富, 有踏步、斜步、点步、转圈步、弯腰斜上步、弯腰击鼓步、蹬步、二人穿花步、吸腿跳、踢腿跳等。击鼓方式有:一指打、二指打、四指打、拳打、掌打、肘打、脚打、头大等5, 因此象脚鼓舞的显要部位在四肢。

傣族人民崇拜孔雀、大象, 因此在象脚鼓舞里边融入了包含这独具傣族民族心理的动态, 在其舞蹈形态中得到独特的诠释。因此, 人们面对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 认识世界并形成相应的宇宙观念, 由此呈现各自的特点。然而当这种宇宙观渗透到舞蹈中时, 那特定的傣族舞蹈风格特色便显现出来。这特定生态环境下形成的舞蹈形态风格, 2008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民族舞蹈是民族情感的符号再现

苏珊朗格在《艺术的起源》中的观点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他认为艺术最初的功能是交流思想和感情, 是一种符号, 这无疑是民族成员的偶然创造, 约定成俗的成为大家共同的交流工具。我们应当把舞蹈看做一种在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存在的人类的有目的的行为。傣族社会中, 从一个人生命出生的庆贺到生命的终结, 都与象脚鼓分不开, 当寨子发生危机情况时敲响象脚鼓, 大家一起解决困难;有人不幸去世, 敲响象脚鼓一起去哀悼;有喜事敲响象脚鼓, 全寨一起去庆贺;庄稼播种前敲响象脚鼓, 大家跳起欢快的舞蹈, 祈求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过年节敲响象脚鼓, 傣族人民和着鼓点跳起欢快的象脚鼓舞, 新的一年又充满希望。

因而, 在与自然的交流过程中出现了与艺术活动相关的话语, 舞蹈不再仅仅是几何动作, 而是公共性、社会学话语, 艺术背后的意义凸显。从符号意义上说, 民族舞蹈是民族情感的符号性再现, 是傣族重要的民族特征, 象脚鼓舞隐含着傣族的审美情感, 存在着一种按照本民族情感逻辑自动编排的形式序列关系。

西海固民间社火的文化价值与内蕴

高旭 (宁夏师范学院美术系宁夏固原756000)

摘要:西海固民间社火具有十分鲜明的地域性特征, 强烈的显现出“生命繁荣”的文化价值和审美理想, 体现出当地人们团结和谐、避邪纳福和坚定乐观的精神信念, 表达人们对来年丰收、喜庆、健康、欢乐的美好愿望, 寄托了西海固人对幸福理想世界的美好祝愿以及乐观的精神追求。

关键词:西海固;社火;文化价值

2012年宁夏艺术科学规划项目课题项目编号:12NXYECA27项目类别:自筹经费项目

一、关于社火

“社火”又称“射虎”, 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风俗, 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每逢农历正月, 西海固各个乡村、城镇的每个角落都被耍“社火”的热烈气氛强烈的包围着, 这种约定俗成的民俗活动为何在民间广为流传, 而且经久不衰。其原因是社火不仅有其鲜明的民俗艺术特征, 是广大农村劳动人民的集体娱乐活动, 具有最广泛地群众基础, 而且寄予着民众诸多的精神追求, 蕴含了当地老百姓的对自然界、宇宙世界和人世间的总体理解和体悟, 具有强烈的人本思想价值和深刻的精神内蕴。

社火本是先民在远古时代的古老祭祀仪式, 是古代祭祀土地神和火神活动的遗俗, 其意义是祈求保佑国家巩固、发展。这种国家社祭与民间祭祀形式都可能是并存的, 只不过存在于民间的这种社祭是国家社祭演化而发展而来的, 其目的主要是通过祭祀土地神, 包括祭祀四方诸神和祖先等内容, 以获得好收成。在远古时期, 人们祭祀时还要由上通神灵下系凡人的巫师的祝词祷告, 并伴有敬神娱神的舞蹈活动, 场面庄严神秘, 而民间社火发展到后来这种神秘肃穆因素逐渐减少, 其他诸如民间舞蹈、戏曲等娱乐成分愈来愈多。总的来看, 社火作为一种礼仪和祭祀形式, 体现了“天人合一”哲学思想, 是农村老百姓对待自然界神秘力量的客观态度, 通过社火的祭祀形式和崇拜上天神灵, 希望人们在这种虔诚的仪式中祈求远离疾病、瘟疫以及一切的天灾人祸, 也希望神灵能降吉祥与人间, 风调雨顺, 国泰民安, 这种把希望寄托于神明是社火的本质目的, 也就是说这种诞生于民间最

象脚鼓舞作为一种符号, 是民族成员产生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归属感的关节点, 它凝结了民族的意志、性格、情感和价值取向, 并通过其表现形态使民族成员从中真切地感受、把握民族精神, 鼓舞民族斗志, 集结民族的力量。

因此象脚鼓舞的文化意义已不仅停留于舞蹈的独特性、审美性, 它已超越舞本身的编排与技巧, 引发了人类天性中共存的对原始的舞蹈记忆的认识。它并非仅仅是一个道具、一种乐器, 已经成为傣族的一种情感需求, 一个民族的代名词, 从而发挥符号传达感情、引起心理共鸣的审美功能。从观众的角度来说, 使得观赏者从符号提示的内在生命中深深体验概念语言无法传达的审美愉悦。

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有责任坚守勤于思考的信念, 珍爱我们民族的舞蹈文化, 时刻感知实践发展的脉搏, 理性判断与思考。把舞蹈放在人类有目的的行为中去比较、考察、为之界定, 并结合文化印记——舞蹈形态, 以此深入理解集傣族的审美视觉和背后的文化底蕴于一身的象脚鼓舞。

朴素宗教信仰是社火的发展最基本的根基。

二、西海固民间社火的文化价值及其内蕴

处于宁夏南部山区的西海固地区, 及时一个神秘的地方, 同时又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民间艺术相对较发达的地区, 文化形式和民俗民风通过民族融合, 受到中原文化辐射的强烈影响, 其地域文化也随着时间空间的孕育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模式和艺术形态, 既有强烈的地域风格。千百年来, 西海固民间社火形式和其他文化艺术一样, 汲取、继承了中原文化古朴、原始的艺术形式, 并经过历代的演变与创造, 逐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从而在这一带形成了粗狂、刚烈、坚毅、爽朗、倔强的文化个性, 并且体现出当地人“自尊、自信、自强”的人文精神, 这里虽然地处偏僻, 干旱少雨, 但是这里的老百姓却不为生活的困窘、贫瘠的土地和断粮缺衣而甘愿被残酷的自然束缚, 他们有无与伦比的纯朴民风, 有丰富的民风民俗, 有坚强自信的文化氛围和“地域精神”。

西海固民间社火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主要内容有演地摊子、走高跷 (高脚、高拐子) 、扎高台 (高架、铁芯子) 舞狮子、跑旱船、舞旱龙、串马社火、顶纸马 (竹马灯、跑竹马) 、秧歌舞、脑阁、彩车等, 这种集祭祀样式、民间舞蹈、民间戏曲等表现形式, 把传统的西海固民间社火与地方文化以及民俗民风的融合的炉火纯青, 并滋养了当地社火新形式的脱胎成型。西海固民间社火表演的时间一般是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 (有的地方要到正月二十三) , 在西吉县的苏堡、马建、平峰等乡镇也有在其他时间如端午、中秋、重阳操办社火的习俗, 主要形式是唱神戏、办庙会等, 无论合时何地, 社火的原始祈福功能却从来不会改变, 目的很明确, 就是在这些年头节下, 是农人休养生息的时日, 也是人神共乐的日子, 人们通过办社火和庙会来娱悦神灵。那么社火表演的目的就是通过送神的节目让神赐福于人间, 所以社火的又一功能就是表达人们对来年丰收、喜庆、健康、欢乐的美好愿望。这也说明在人还不是世界主宰的时候就是充满乐观精神的, 不断的社火延续说明人们从古至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是不改变的, 这也是所有民间活动不一样的形式外表下, 相同的本质属性。

摘要:傣族的象脚鼓舞是在傣家地区流传甚广的男子舞蹈, 储存了傣族社会发展的特殊文化印记。它不仅属于艺术现象本身, 更是社会的、文化的、人类的、生活的, 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意义。本文着重从生灵崇拜、民族生态环境以及民族舞蹈的符号学意义三方面予以阐释其文化意义。

关键词:傣族,民族舞蹈,象脚鼓舞,文化启示

参考文献

[1].王建民.《艺术人类学新论》.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221页.

[2].资华筠、王宁、资民筠、高春林.《舞蹈生态学导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第9页.

[3].杨德明.傣族象脚鼓.今日民族.2010、4.

[4].资华筠、王宁、资民筠、高春林.《舞蹈生态学导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第18页.

傣族民族服饰 篇6

一、传承群体的民族化

傣族泼水节的主要传承人是特定的浴佛中的和尚和赞哈。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推广与普及, 这些土生土长的傣族民众也受到了新技术的影响, 开始接触、学习新的技术。虽然新媒体技术给他们带来了很多实用的先进性的信息, 但在无形中也对其民族的原生态文化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冲击。现代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数不清的利益, 地球村打破了地域间的差异, 面对面的交流打破了时空间隔, 快速精准的信息传播摆脱了以往的信息滞后现象, 新媒体技术给我们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时空场所。但如果我们把中华文化视为一个特定的大文化圈层, 其实我国版图范围内的55个少数民族文化也同样构成了一个个不同的小文化圈层。任何民族文化的发展都不可能是封闭式的, 它总要或多或少地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 或是以某种特殊的方式去影响别的民族文化。这就决定了不同的文化圈之间必然存在着文化的传播与交融, 从而也导致了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文化现象会存在于不同的民族之中。新媒体技术的背景下, 傣族人民在生活、文化方面会无意地慢慢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 他们的传承已不再是单一的个体, 而是群体的民族化。

二、传播方式的多样性

在新媒体的背景下, 民族文化已由远古时期的实物记事、图画文字、口语传播和教育传习符号方式的传播走向了由报纸杂志、广播电视, 直至今天的网络编织的广泛而多样的传播。有学者曾说, 大众传媒正日益介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文化传统展示、地方文化身份塑造以及族群与社区认同的建构和维系过程。新媒体的大背景下, 民族传统节日的传播方式更加多元化, 渠道传播更加多样。网络媒体为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打造了一个宽广的平台, 使得民族节日文化能以视觉、听觉的方式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现给观众, 给他们带来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在新媒体时代, 数字技术、三维动画、立体影像等已变得越来越普及, 它们打破了传统媒体时代的平面视觉效果, 延伸了时空的距离, 使得文化传播的方式越来越多样, 也越来越吸引受众。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多样性的传播渠道得到了受众的普遍认可与接受。因为在新媒体的大背景下, 受众可以获取更多喜闻乐见的信息, 由传统媒体时代一味地作为被灌输的对象转变为积极主动地搜寻符合自己切身利益的主动者。新媒体赢取了一批忠实的拥护者。在当下, 传统民族民众需要借助新媒体这一有利的武器, 来打造属于他们本民族的文化。譬如, 当下流行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等, 傣族民众可以利用这些新技术、新方式来传播他们独有的文化。在微博建立账号, 适时地发送关于傣族泼水节的一些深层内涵, 而不让外界的观众仅仅停留在泼水节游戏的浅层意识中, 同时微信公众号也可以成为傣族民众推送本民族文化的传播方式。新媒体时代带来了全新的高科技技术, 现在的人们成了手机一族, 微博、微信更是他们热衷的软件和交流平台。

三、传承内容的多元化

民族节日中民族文化要素的集合关系一旦建立, 就会形成特定的文化场, 各种具有符号意义的文化要素就会在这一特定的文化场中借助各种文化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产生张力, 符号的文化意义也是因此而产生的。具体的指示物只是具有符号学中的“能指”意义, 只有被投放到规定的“场”中, 才会产生“所指”意义, 转换为文化符号。索绪尔提出了符号的“能指”和“所指”, 民族节日作为民族文化中的符号, 具有了文化的内涵, 其包含着“能指”和“所指”两方面。其本身所蕴含的神话意义以及传承下来的傣族族群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文化是它的“能指”资格, 但是, 我们只有把傣族泼水节放在新媒体背景这样一个大环境中, 其所指的民族节日文化意义才能显现出来。美国著名的学者马康纳借用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的“前台”和“后台”理论在旅游研究领域中提出了“舞台真实”理论。马康纳认为, 在旅游场景中向游客展示的不只是戈夫曼的“后台”, 而是一个“舞台化了的”后台, 一个活的博物馆。傣族泼水节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开始填充节日的内容, 无论是傣剧的舞台表演还是本民族的服装、饮食、住宅等, 都加上了新的元素, 丰富了节日的内容, 提取了节日中蕴含文化的“能指”, 树立了本民族的文化品牌。只有形式没有内容, 传统民族节日就会慢慢被同化, 直至消失。傣族泼水节之所以沿传至今并成为大家都熟知并慕名而来观赏的傣族传统节日, 不仅是因为其传播方式多样、传播渠道广, 更重要的是它本身所蕴含的特殊文化精髓。泼水节已成为傣族的符号。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傣族人民告别了把“贝叶”和“毕摩”作为民族文化的存储器的远古时代, 迈向了包含新技术的网络时代。互联网、APP等新技术的应用, 使得傣族人民传承、发展本民族节日文化的载体丰富多样, 多渠道、多方式的传播也提升了傣族节日文化的内涵, 使得它们的民族文化体系不断完善, 更好地体现和展示了傣族多元化的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庄晓东.传播与文化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301.

傣族民族服饰 篇7

一、傣族舞蹈与朝鲜族舞蹈相同

(一)傣族舞和朝鲜族舞都保留着乐舞遗风

傣族和朝鲜族都是擅长歌舞的历史悠久的民族,一直到现在古老的乐舞之风都保留较好。在节日,祭祀和日常生活中都有音乐和舞蹈作为重要的娱乐活动。都热爱即兴的随性的的表演性强的舞蹈。傣族称它为“依拉贺”、“嘎光”指许多人在一起跳舞男女都能参与,边唱边跳。朝鲜族称“玛克村”指即兴舞蹈是传统表达农耕生活特点的舞蹈。两个民族在民间都有许多舞蹈方面的人才,表演性民间舞蹈之所以到现在都有着它的艺术特点离不开民间艺人们的努力传承。许多民间舞蹈形式都是经过艺人们的研究加工后才搬上舞台,其舞蹈表演以鼓作为主要的乐器,舞者根据鼓声节奏来改变动作变化,将动作与音乐紧密配合。例如:傣族的象脚鼓和朝鲜族的杖鼓都是将舞姿和鼓的节奏以及鼓尾饰物摆动结合起来,让舞蹈和鼓结达到人鼓合一。因为两个民族都具有相同的舞蹈遗风,所以在他们的舞蹈风格中都具有细腻、祥和等相同的特点。

从地理上看傣族和朝鲜族分别位于在中国南北两端两地相隔甚远,但是其在生活和经济方面有着不少的相似之处。两民族都是以农耕文化为主导同时也喜水爱干净的民族,两个民族的舞蹈中也都有表现水文化的形式。两者在观念上都较多的保留了非常原始的自然崇拜认为万物有灵同时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两个民族的人民对大自然都充满了敬畏。同时在儒家、佛教、道教的影响和原有的传统观念下,使得两个民族都有着温柔、善良的个性。这种个性决定了两个民族的舞蹈风格。所以在他们的民族舞蹈中都有恬静、和谐、安详的特点以及优美的舞姿和意境并以含蓄的心态来体现他们民族的内涵。

(二)相近图腾崇拜的民族

两个民族都以美丽,吉祥的鸟为图腾。傣族喜欢孔雀,并将孔雀作为神鸟,傣族人认为孔雀美丽、善良、智慧是吉祥的象征。所以对孔雀怀有崇敬的感情,并将孔雀作为自己民族精神的象征,在一定程度上孔雀形象就代表着祥瑞吉祥,因此孔雀形象被广泛的运用于傣族舞蹈中,我们可以看见傣族舞蹈中很多舞步造型都是建立在孔雀形象的基础上的,通过舞步展现出孔雀的温驯、善良以及华丽,借以表达舞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朝鲜族喜欢鹤,朝鲜族人们认为鹤形象象征着善良、纯洁、长寿由于长期对鹤的崇拜,所以朝鲜族心目中纯洁、善良、长寿就成了舞蹈的固有形态。民间舞蹈中不乏鹤的优美形象。其中“柳手鹤步”是朝鲜族舞蹈的特点。而仙鹤典雅、飘逸、和潇洒的风韵在朝鲜族舞蹈中显现出来。从而形成了朝鲜民族舞蹈的动律与优美的形象。

二、傣族舞蹈和朝鲜族舞蹈的不同

(一)水文化舞蹈表现形式意境的不同

傣族和朝鲜族都是喜欢大自然的民族,对于水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在其舞蹈中对于水的表现是重要的舞蹈元素。但是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两民族对水的认识和理解也有说不同其舞蹈中所表达的水的形象也有所不同。在水的表现方面两个民族的舞蹈都有“一顺边”和“三道弯”的基本形象。傣族更多是侧向的,横线式的动态造型。它特有的膝盖屈伸动律,手、腿、身体的“三道弯”的造型特点,刚柔并济,动静结合的表演都体现了水文化的柔和温情。而朝鲜族舞蹈还有更多的是朝着前方或者斜方向的动态造型。而在意境上,傣族舞蹈膝部的屈伸,颤动所形成的舒缓的动律,舞姿的柔美端庄都体现了水的绵延,水的涟漪波动。朝鲜族舞蹈则更强调体现水的清澈和涌动。

(二)舞蹈风格的不同

傣族生活地区温暖,人民性格温柔,不喜欢激烈的运动。舞蹈风格比较柔美。舞蹈动作大多婀娜多姿,有棱有角。节奏多是2/4拍连绵不断的节奏型。主要动作是两腕由外向内画圈旋绕或半蹲,或缓步前进,烛光随着舞姿的变化摇曳显现了小乘佛教的文化。朝鲜族历来受汉族儒家“中庸”思想严重使其舞蹈具有风韵典雅,含蓄的特色。舞蹈动作都以圆形为主,手臂,身体,运动路线都是圆形运动。不管是静态造型还是动态运动轨迹都是“对称”的方式。朝鲜族舞蹈节奏多以6/8拍为主,节奏丰富多变,还有跳动感。不同的节拍节奏型被人们称为“长短”将它特有的呼吸、节奏、动作相融合形成了朝鲜族民间舞蹈内韧外柔的风格特点。

三、结语

地处南北两极的两个古老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极少交集,却存在着很多的相同,即使在差异中也能感受到相同的呼吸,这不能不说中华民族的同根同源。虽然地大物博,但相似的哲学观,相近的信仰,造就了大中华民族的善良,勤劳,中庸,崇尚自然,天人合一民族性格。56个民族,56种舞蹈,流淌着共通的血脉,各种不同的舞蹈节拍传递出共通的信仰,从傣族,和朝鲜族两种舞蹈的中,既能感受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能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1]王金子.浅析傣族舞蹈中表现的宗教信仰与图腾崇拜[J].文学界,2012,05.

[2]谭俊峰.浅析朝鲜族舞蹈风格特点的形成[J].潍坊学院学报,2011,01.

傣族民族服饰 篇8

关键词:民间舞,教案,傣族

本人以傣族民间舞课教案为例, 对中专民族民间舞课的教案结构进行分析, 从教学内容与目的、教学重点与突破、教学方法与过程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傣族舞是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专4~5年级民间舞课学习的重要环节。傣族舞蹈有极其鲜明的风格特点与韵味美, 婀娜多姿的“孔雀舞”、厚重平稳的“象脚舞”、活泼欢快的“嘎光舞”等广为人民所喜爱, 因此傣族舞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民间舞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人针对中专四年级民间舞第一课, 通过自己的实践教学方式, 进行实际教案之分析。

一、傣族民间舞实际教学内容与目的

1. 教学内容。

傣族舞蹈第一课的教学内容, 以基本体态、动律、手位与手型等单一训练、基础组合训练为主, 主要教学内容有: (1) 上身挺拔姿态感与“三道弯”体态训练; (2) 屈伸动律, 慢下快上训练; (3) 屈掌手、掌型手、爪型手、屈掌手与嘴型手训练; (4) 傣族七个手位变换训练。再辅以综合性“体态与动律短句组合”与“手位与手型变化短句组合”两项内容。教学内容中穿插本人独特的教学方法, 最终让同学们充分认识与掌握傣族舞蹈的基础内容, 并对接下来的傣族教学产生学习兴趣。

2. 教学目的。

技能目的:通过第一节傣族民间舞的基础训练, 使学生了解与掌握傣族舞蹈的基本风格特征、舞姿特点、体态特征与基本节奏等特点;并能够准确掌握基本体态与动律、手型和手位等训练动作。知识目的:通过第一节傣族舞蹈学习,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傣族人民生活、环境、习俗、服饰与音乐等相关的人文知识, 培养民族情感和尊重民族文化;扩展知识面, 提高鉴赏、审美与思考能力。思考目的:通过傣族舞蹈学习, 培养学生学会反思傣族舞蹈与已学过的东北秧歌、藏族、蒙族舞蹈中的动作区别与质感区别, 向学生渗透傣族“情、韵、美”的舞蹈风格特征, 感受傣族舞蹈独特的风格。

二、傣族民间舞教学重点与突破

1. 教学重点。

“三道弯”体态特征之重点:在傣族舞蹈第一课中, 教师必须让学生掌握“三道弯”的基本体态特征;并启发他们了解“三道弯”的形成与运动方式, 让学生将此体态贯穿在整个傣族舞蹈学习中, 是学好傣族舞蹈的第一大重点。手型、手位变化与动律之重点:丰富的手型与手位变化速度训练、屈伸动律节奏训练, 是增强傣族舞蹈的立体感与节奏感的基础。尤其是手型与手位的变换, 相比之前东北秧歌、藏族、蒙族来说丰富很多, 对于初学傣族民间舞的学生, 要做到边学边思考, 傣族与之前学过的民族舞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

2. 重点突破。

针对教学中的重点, 教师在课前必须有预见性和重点突破的能力, 也是一种课堂的控制能力。体态特征之突破:通过形象示范、生动比喻, 讲解傣族体态的特点与重点。例如, 傣族舞蹈“三道弯”与蛇、鸟、孔雀等图腾崇拜的关系, 再配合傣族视频资料, 直观地启发同学们对重点体态的认识与思考, 从而掌握体态特征的关键点。手型与手位变化、动律训练之突破:此环节可以教师示范, 学生模仿、对比, 教师逐一纠正手型、手位准确位置, 对比屈伸动律的节奏处理, 从而初步感知手型、手位变换的基本规律与屈伸动律的膝盖弹性。

三、傣族民间舞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

1. 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中, 教师要遵循舞蹈教育学的根本原理来“总结、提炼、升华这些规律, 使之理论化, 更好地去指导实践, 这就是舞蹈教育学最根本的任务”。 (1) 示范法。是民间舞教学的基础, 对教师的舞蹈表现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教师准确的示范动作, 才能让同学直观感受到傣族舞蹈的基本风格特点、舞姿体态特征与动作韵律等。是学生对傣族舞蹈课程产生兴趣与学习动力的重要环节。 (2) 动作讲解法。在示范法后对傣族基础动作进行分解讲解, 讲解过程贯穿趣味性的傣族课外知识, 多比喻、对比, 使学生在视觉与听觉双重感受中对傣族舞蹈动作进行思考。 (3) 师生互动。通过以上两种教学方法, 学生能清晰地了解傣族舞蹈基本特征, 再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单一动作模仿环节, 老师带领学生体验傣族舞蹈舞姿造型练习, 屈伸动律练习, 手位、手型练习。并展开互动讨论环节, 学生提问, 教师纠正与解答。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多观察、多练习, 教师多鼓励、多引导、多帮助,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特别强调, 对不同能力的学生, 应有不同的要求, 秉承因材施教的原则。并尽可能地亲自纠正与解答每一位同学的问题, 做到以仁爱之心面对所有学生。 (4) 综合训练。通过以上几种教学方法后, 配合音乐从单一训练—基础组合训练—短句组合训练这样的步骤进行训练, 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最终完成“体态与动律短句组合”与“手位与手型变化短句组合”。

2. 傣族民间舞教学过程。

在以上宏观的对傣族舞蹈课程框架结构简述后, 下面将进行实际教学过程阶段的详细分析。 (1) 新课导入方法。导入课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准备动作”, 成功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 为课堂教学打好基础。导入方式:新授课导入利用3/1的时间, 由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多媒体视听手段, 将傣族图片、舞蹈视频加入教学中进行赏析与认识, 使同学了解傣族的风土人情、文化特征、民族性格、民族服饰、舞蹈形态与舞蹈风格后, 启发学生思维能力, 有效地引起学生对傣族舞蹈学习的求知欲。导入介绍:傣族居住在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地区, 属亚热带气候, 常年服饰都是以短衣筒裙为主。上古时期傣族就对蛇、鸟图腾有所崇拜, 故舞姿特点呈现出与蛇相似的“三道弯”并一直贯穿在当今傣族舞蹈中, 形成了傣族舞蹈重要的舞姿特征之一。在傣族舞蹈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孔雀舞”、“象脚舞”, 许多舞蹈动作模仿孔雀的挺拔与高贵的造型感;模仿象脚的沉重、全脚踏地的厚重动律感等;这些都是形成傣族民间舞蹈元素的基本条件。 (2) 新授课教学方式。初步示范与讲解:教师配合音乐先进行傣族舞蹈组合动作示范, 将基本体态、动律、手位与手型贯穿在示范组合舞蹈中, 让同学直观感受到傣族舞蹈的基本风格特点、舞姿体态特征与动作韵律等。讲解一之“三道弯”的形成:“三道弯”的形成与他们对蛇、鸟、孔雀的崇拜有关;与姑娘穿紧身上衣、长筒裙有关;与他们信仰小乘佛教有关;与他们视孔雀为圣鸟有关等。讲解二之动律的形成:动律形成与西双版纳地区天气湿热、人们不喜欢激烈的运动有关;与模仿大象的动作有关等。训练步骤及要求:训练步骤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至繁的教学规律, 分为单一训练、组合训练与综合训练。单一训练及要求:注意上身挺拔与直立、掌握身体“三道弯”造型为主, 要求第一道弯从脚部至弯曲的膝部, 第二道弯从膝部到胯部, 第三道弯从胯部到倾斜的上身。单一屈伸动律训练以节奏2/4拍的音乐连绵不断的节奏型进行训练, 舞蹈基本动律多保持双腿半蹲状态, 屈伸动律慢下快上、脚多为后踢, 踢起时快而有力, 落下时稳而不拙, 并在屈伸基础上带动身体左右晃动与摇摆, 这种动律如同大象在森林中漫步, 具有一股内在含蓄稳健的力量美。单一手位与手型训练以屈掌手、掌型手、爪型手、冠型手与嘴型手的变换为主, 并配合手型进行七个手位的复合训练, 需注意手指的力量与变换的速度。组合训练及要求:在单一训练完成较好的基础上, 进行组合训练阶段。“体态与变化组合”, 要求注重体态与舞姿间的韵律美;“动律变化组合”, 要求动律快慢的对比与连贯性;“手位与手型变化组合”, 要求位置的准确性。综合训练:把以上单一与组合训练相结合, 最终在本堂课中体现“体态与动律短句组合”与“手位手型变化短句组合”两个综合性组合训练。训练方法:首先, 同步型训练, 要求教师带领学生做同一组动作, 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过程, 边做边强调教学的重点, 加深学生边动边思考的能力、模仿能力与动作记忆能力。其次, 反射型训练, 针对同步性训练时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 请几名同学依次示范, 老师再进行示范, 其他学生对比与思考老师与同学动作的不同之处, 最终得出结论, 达到学生纠正动作的能力与学生对比反思的能力。最后, 重复训练, 是在前两种训练方法的基础上, 学生掌握了老师的动作要求与要领后, 独自重复进行组合练习并配音乐, 边做边思考老师的要求, 起到肌肉记忆与重复思考的能力。

四、傣族民间舞课堂小结

课程的最后对本节课知识与技能进行归纳总结。本节课是傣族民间舞“开范”的重要环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学生应该对傣族及傣族舞蹈有基本的了解与认知, 能基本掌握体态、动律、手位与手型变换的重点要求, 并对本节课教学重点与学生学习状况进行思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学生对所学动作的掌握与学习程度是怎样的?例如, 本人在实践教学中的总结如下:“体态与动律短句组合”训练中还存在衔接上的问题, 膝盖的弹性不够, 体态“三道弯”变换时胯部摆动等问题;“手位与手型短句组合”, 基本位置掌握得不错, 但还需注重手型变化的干净利落与手指的感觉;并要求课下反复练习与琢磨。

对课下练习提出要求。让学生以集体、分组与个人的练习方式进行复习。从单一动作练习到短句综合练习, 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为接下来的傣族民间舞蹈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9, 4.

[2]潘志涛.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17.

[3]王昑.关于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的学习与思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2, (1) .

傣族民族服饰 篇9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

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低、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单一、民族文化差异等因素,农村金融需求还停留在层次低、单一化的基础阶段。通过普惠金融对目标人群金融需求的有效满足,推动当地金融体系与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完善,有利于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达到城市化水平总体提高的效果。

2 民族地区农村金融普惠水平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

2.1 居民收入

根据统计数据,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5年增长9%;人均消费支出增长6.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人均消费支出增长13.9%。可以发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率大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率。这得力于大力度的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从2009年开始,其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0%以上,2010—2011年期间达到统计数据最高水平的22.3%(见图1和图2)。

虽然农村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较过去有了明显的提升,但与城镇居民相比,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依旧不容忽视(除2014年以外,呈逐年递增趋势),根据相关数据计算,从2009—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三倍。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西双版纳州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得到一定提升,但西双版纳州的扶贫开发工作受历史、自然、社会等因素的影响,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基础薄弱、发展条件差,产业滞后、群众收入低等状况仍然没有根本改变,仍然与城镇居民存在明显差距。

2.2 居民储蓄

根据数据统计,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居民储蓄存款两者呈正相关关系。同时,人均储蓄也保持增加,但在人均收入中占的比例开始下降。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在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生活水平也在提高,人们除了储蓄,消费需求也在增加,持有货币的意愿较过去有所增强;同时农村居民可以享受到多样化的金融服务;此外,农村居民的思想观念也与时俱进,财富资金以多元化的方式来持有。由此看来,农村居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呈正相关关系。

普惠金融随着西双版纳州经济的发展,以各种形式逐渐渗入居民生活中,如:信贷资金积极介入政府农村危房改造、整村推进和整村搬迁等政府扶贫惠民工程,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见图3。

2.3 GDP水平

在2014年,全州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2.2%。其中,第一产业增长6.3%;第二产业增长18.3%;第三产业增长10.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8.06%,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0.7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1.16%。人均生产总值26507元,增长11.8%。见图4。

由此可以看出西双版纳州的经济发展整体环境较好,并且经济活跃程度逐年增加,商业机会多,金融需求旺盛,金融承载力强。从而可以加快贫困地区发展特色农业。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把培育壮大特色生物、旅游文化、加工制造、健康养生、现代服务五大生态产业作为主攻方向,以建设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和生态茶园为切入点,改造提升传统特色优势产业。

3 启示与建议

3.1 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带来的启发

“十二五”期间,人民银行西双版纳州中心支行根据《关于全面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加大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及民生金融支持力度,并形成了“勐海经验”。

另外,结合辖区特色推出的政策性橡胶树种植险、农业政策险种,对全州主要经济作物实现了全覆盖,为农民的收益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同时,在勐海县,推行了农村支付体系及信用体系建设的试点工作,对西双版纳州其他县、市的农村征信体系的建立也具有参考价值。

3.2 结合普惠金融对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1)大力推进政府、农业、金融业等领域信息化进程。进一步推进、推广农村支付环境建设。政府应鼓励各类支付机构向农村地区提供安全、可靠的网上支付、手机支付等服务,支持农村支付服务市场主体多元化发展。

(2)利用普惠金融提高农业现代化率。通过普惠金融对不发达地区的金融建设基础,由地方政府牵头引导,充分运用当地自然气候,建立作物生产集约化、加工一体化、销售品牌化,形成现代化农业生产销售网络。

(3)加强经济类教育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普及教育,同时在发展自身的前提下,制定政策吸引外来人才,鼓励外地大学生返乡建设。运用多种媒体、多种渠道,多层面、广角度长期有效普及基础知识。

(4)积极应用普惠金融成果,加快城镇化建设。运用普惠金融理念,建设民族地区金融业,从而拉动农业、工业的发展,最后推进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通过民族地区的普遍城镇化建设,扩大我国内需,拉动国家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郝宁.云南省沿边金融开放中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研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5.

[2]国务院.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Z].2015.

[3]谢丽霜,李可.我国民族地区农村金融普惠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5(7):111-116.

[4]西双版纳州统计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C].国家统计局西双版纳调查队,2015.

上一篇:铁路应急通信系统下一篇:小学女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