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文化

2024-07-28

傣族文化(通用12篇)

傣族文化 篇1

傣族在我国是云南省特有的少数民族, 大多聚居于热带北缘。傣族村寨主要散布在滇南西双版纳州和滇西德宏州, 两地气候温润, 夏热多雨无酷暑, 冬暖无雪少风霜。因此, 植被丰茂, 秀雅富饶, 为傣族村寨景观营造提供了绝佳的物质基础[1]。此外, 傣族几乎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 有男子年少时短期出家为僧的传统, 寺院即是村寨中不可或缺的宗教兼教育场所。因此, 南传佛教文化可视为傣族村寨景观营造中的精神源泉。当地“砍山三年富, 山秃几代穷”的生态思想, 保护了原生态环境, 使得傣族村寨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

1 选址布局

傣族建寨常选址于山环水抱、土地肥沃的平坝地区。村寨借势以茂林修竹、溪水河流分界, 因而无需寨墙。大青树被奉为树神, 往往建寨时会被预留。佛寺和塔是村寨中最大的公共活动中心, 民居则散布周围。村寨四周入口设有简单的寨门, 老树、石块、木桩、土台等都可作为寨心。寨心周围的空地成为了村寨中的小广场, 以作村民祭祀场所。

2 景观营造

傣族村寨中多有南传佛寺, 寺与塔常选址于形势显要且环境优美的高地或主要入口处, 寺院内其余建筑及民宅楼面高度都不得超过佛像座台, 从而使寺院成为村寨中最为突出的地标景观。寺前广场形成村寨中日常佛事活动及社交的主要公共场所, 是傣族生活的中心场地。质朴简雅的民居宅院散布在庄严富丽的佛寺周围, 两者形成色彩、体量、形态的对比关系, 极大地丰富了傣族村寨的景观层次[2]。

2.1 寺院景观

西双版纳州南传佛寺总体布局多自由灵活。完整的村寨佛寺大致由寺门、门廊、大殿、戒亭、经堂、佛塔和僧舍组成。德宏州的村寨佛寺多建在中部或西边, 一般由佛殿、泼水亭和僧舍等几个部分灵活组成。佛寺体量高大、金碧辉煌, 可视为傣族村寨中建筑技术的最高典范, 主要由干栏式民居“竹楼”演化而来。其中涵盖了空间划分、建筑造型、木构技术、宗教艺术及民族审美意识等内容, 堪称傣族人民的文化艺术宝库。因此, 建筑选材精良, 用的木材是笔直、坚硬、抗虫蛀的柚木、毛麻楝、云南石梓和山白兰。寺内各种木雕造像、神兽、法器等选材与建筑类似。景观雕塑均为南传佛教及当地崇拜的瑞兽, 工艺精湛, 造型夸张, 设色艳丽。

2.2 宅院景观

傣族宅院因地制宜分散于村寨中, 以竹篱、果木、绿篱分界。“户多楼居”, 下层架空为干栏式竹楼, 既利于坡地造屋, 且较少破坏原生植被, 又能避开滨水地带周期性的洪涝, 防潮通风, 减少因下湿上热的气候而产生的热毒和瘴疠。干栏式建筑“楼出陛谓之掌, 晾衣物, 其下畜六畜”, 竹楼楼面悬挑延伸于地基之外, 可以晾衣物。楼下则饲养家畜, 现在也可作为私家停车场, 最大程度地合理利用空间。建筑就地取材, 多用竹木, 构件常以竹篾捆扎。竹楼“覆屋多展, 门开顺眷”, 屋顶舒展空灵, 俗称“孔明帽”, 以挂瓦或草覆盖, 少有装饰, 是傣族村寨景观最大的特点。全寨民居方向一致, 因而显得景观形态统一、秩序井然[3]。

3 景观植物

傣族村寨与植物渊源深厚, 创寨建房需要砍树, 但傣族认为植物皆由庇护村寨的树神掌管, 故而需要祭完树神之后才敢取材。由于对树神的敬畏和自觉的保护行为, 使得傣族村寨植被丰茂, 古木参天。寺院中常栽植百余种具有佛教寓意的植物, 其中以“五树六花”最为典型。宅院植物不仅具有实用价值, 还有烘托塔寺及点景功能, 更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及生态思想。

3.1 寺院植物

南传佛教规定建寺时必须栽种一些特定植物, 这些植物因独特的形态而被赋予了深厚的佛教内涵。如28 代佛主不同的“成佛树”, 以及“五树六花”。通常“五树”指菩提树、大青树、贝叶棕、铁力木和槟榔, 或糖棕和椰树。“六花”指荷花或睡莲、文殊兰、黄姜花、黄缅桂、鸡蛋花和地涌金莲。此外, 构树、柚木、凤凰木、菠萝蜜及金凤花等也是常见的佛教植物, 因而寺院俨然一个“佛教植物文化园”。

3.2 宅院植物

傣寨民居宅院植物以实用为主, 前庭常种植翠竹、芭蕉、椰子、铁刀木、柚子、芒果、荔枝、槟榔、阳桃和酸角等树木, 并移植、养护一些奇花异草以供欣赏。后院多种植蔬菜瓜果。村寨附近、道路两旁或农田边缘常栽种薪炭林。傣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唯一传统种植薪炭林的民族。粗壮的铁刀木因土壤适应性和萌芽能力强, 以及生长快、材质坚硬、耐火力大等优点, 是绝佳的薪炭材料。另外, 傣族人民还常于村寨中栽种佛教寓意植物, 并精心加以保护, 认为是培增福报的善举, 使得傣族村寨原生动植物免遭破坏, 进而维护生态环境和谐自然。

4 结语

傣族村寨中人造景观与自然环境浑然天成, 乡土材料的运用, 使得村寨景观别具风韵。在南传佛教文化的熏陶下, 傣族人们具备了较强的生态意识, 完美实现了物质与精神的和谐共存, 造就了园林式的聚落形态, 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下的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摘要:傣族文化深受南传佛教影响, 有着较强的生态意识。村寨选址多依山傍水, 佛寺布置于村寨高地或主要入口处, 民居则散布在四周。寺院植物主要配置“五树六花”, 村寨植物则以实用为主, 完美体现了物质与精神的和谐共存。

关键词:傣族村寨,景观,文化

参考文献

[1]马建武.云南少数民族园林景观[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6:9-41.

[2]林萍, 陈坚.云南主要少数民族园林植物特色及文化内涵[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02 (2) :35-38.

[3]季熊.乡土材料在环境设计中的运用[J].乡村科技, 2016 (2) .

傣族文化 篇2

一、上课班级:

二、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傣族的音乐文化,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达到热爱祖国、热爱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目的。

2、知识目标:通过欣赏傣族的民间音乐和舞蹈,了解傣族的乐器葫芦丝,掌握音乐知识五声调式和傣族舞蹈的艺术特征。

3、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创作表演能力。

三、教具: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电子琴、葫芦丝

四、板书设计:

1、《月光下的凤尾竹》曲谱片段

2、音乐知识:五声调式:由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组成的调式就是五声调式。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这节课上老师带大家进行一次短暂的旅行,大家仔细观察我们旅行的地方是我国那一个少数民族的地区?从哪看出来的(电脑演示播放《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学生观看)。生1:傣族,从歌曲中听出来的。生2:傣族,从画面上的风景看出来的。

师:很好,回答的非常正确。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走进傣族来了解这

个地区及它的音乐文化。(出示课题《傣族情韵》)

师:上节课我布置了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有关傣族的资料,下面就有请每个小组的代表来向大家介绍。

生1:大家好,我是第一组成员齐振宇,由我来向大家介绍傣族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概况……谢谢大家!

生2:大家好,我是第二组成员徐若峰,由我来向大家介绍傣族重大的节日泼水节……谢谢大家!

生3:大家好,我是第三组成员康迪,由我来向大家介绍傣族的服饰……谢谢大家!

生4:大家好,我是第四组成员张驰,由我来向大家介绍傣族人居住的房子竹楼……谢谢大家!

生5:大家好,我是第五组成员李阳,由我来向大家介绍傣族的佛教……谢谢大家!

师:同学们都准备的很充分,提出表扬,大家已经初步了解了傣族,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学习傣族的音乐文化。傣族音乐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师:,我们先来了解傣族的民族乐器(拿出葫芦丝)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乐器吗? 生(齐):葫芦丝 师:谁吹过 生(齐):赵本山

师:葫芦丝傣语叫“荜郎叨”,当地汉语也叫“葫芦萧”。分为高、中、低三种类型。这种乐器以葫芦做音斗,葫芦咀做吹口,一根为主管,其余为副管。主管上有七个音孔,前六后一。音域在9度,最多不超过11度。音乐柔美迷人。

师:我们这节课就来欣赏一首由葫芦丝演奏,施光南作曲的在傣族很著名的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我们先来了解作曲家施光南,找个同学为大家介绍一下。生:(出示大屏幕)学生朗读

师:大家拿出歌篇,看一看这首乐曲没有哪两个音。生:4和7 师:很好,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音乐知识五声调式,大家看黑板…… 师:这首《月光下的凤尾竹》由葫芦丝独奏,主要描写了月光皎洁,竹影婆娑,傣族青年诉说自己内心的情感的情景。乐曲3/4拍,乐曲的节奏带有很强的傣族舞蹈性质。乐曲分为三段,近似于三部曲式,主题A段为羽调式,第一遍由葫芦丝演奏,第二遍与伴奏乐器形成二重唱,旋律宁静、悠扬,加入了人声的伴奏,显得更加柔和。主题B段旋律舒展、轻柔,用宫调式与A段形成节奏调式对比。第三段音乐根据主题A段改编,音乐在渐慢、渐弱中结束。欣赏时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带给你怎样的美感?

师:通过大屏幕演示播放《月光下凤尾竹》。

生1:通过欣赏这首乐曲能够感觉到旋律非常优美、宁静,使我们联

想到了傣族人民非常热爱自己的生活,热爱自己的家乡。生2:通过欣赏这首乐曲我联想到了古代故事……

生3:通过欣赏这首乐曲我感觉到傣族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生活,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这首乐曲的旋律非常优美,我们视唱一下这首乐曲的主题片段。(教师范唱)提问:3/4拍的强弱规律? 生:强弱弱。学生一起视唱,加入3/4拍的指挥图式,后随琴视唱。师:刚才我们欣赏了傣族的乐曲,已经感觉到了傣族音乐的美,但值得一提的是傣族的舞蹈更美。傣族的民间舞蹈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具有造型美,舞蹈动作多模仿孔雀。有一位舞蹈家就是靠跳傣族的孔雀舞一举成名,大家知道是她的名字吗? 生(齐):杨丽萍。

师:我们就欣赏一段杨丽萍的舞蹈《雀之灵》。

师:看了舞蹈家的表演,老师也教大家一点傣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动作。(老师示范,学生模仿)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傣族舞蹈的基本动作,下面老师放一段音乐,请同学们能根据老师教给的动作,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即兴创编一段舞蹈。谁愿意为大家表演一下。生:学生表演自编的舞蹈。

师:大家表演的非常好,我们用热烈的掌声给他们以鼓励!师:我们以前也接触了一些少数民族的音乐,大家是否还记得我们在初一的时候我们学习的是哪个民族的音乐?初二上学期学习的是哪

个民族的音乐? 生:新疆、藏族。

师:好,我们就通过一个练习来复习巩固一下以前学过的知识。第一题为看图分辨是哪个民族的特征?第二题为听音乐分辨是哪个民族的乐曲?(学生分组讨论)生:回答问题。

六、总结与评价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傣族和它的音乐文化,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对这节课的感受。

生1:通过这节课我的收获挺大的,我了解了傣族的乐器葫芦丝,感受到了傣族的音乐和舞蹈的美。

生2:通过这节课我了解了傣族和它的音乐、舞蹈,我们应该增进友谊,热爱我们自己的祖国。

师:我们的祖国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就有55个,每个少数民族都有它的地方特点,我们应该多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开阔我们的视野,热爱我们的祖国。最后,用一首《爱我中华》来结束我们今天的课。

七、课后反思:本课我通过教学讲述、课件演示、分组讨论及课前收集等教学手段,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集体的智慧,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但在教学中,还有不完善的地方,如:准备不是十分充分,各环节之间连接还不是很完整,教学手段还不是很丰富。

傣族文化 篇3

在千百年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文山州傣族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独具特色的民族节庆。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三是傣族传统的“锦库”节(即民间常说的花饭节),在节日里傣家人把糯米用不同颜色的植物染料(对身体无任何副作用)染成各种各样的颜色,把它送给亲戚朋友表达祝福和友谊。制作花饭要选当年产、颗粒大、色泽好的优质糯米做饭。用于染饭的颜色为:用红饭叶煮汁染红色,用杨咪咪花煮汁染黄色。人们分别将这些植物染料洗净放在锅里加水煮至汁成红色、黄色,然后将糯米分别用不同颜色的水汁浸泡十多个小时后控干,用甑子蒸熟后即可食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化的发展,傣族“锦库”节既展现了傣家人传统的节日习俗,又体现了现代因素。

少数民族文化是一种集体性的文化沉淀,是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来源于民间根植于民间,传承于社会,蕴含了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传统文化的保护离不开原住地人民的努力。

挖掘节庆文化的深层文化内涵

节庆文化是了解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最直接最直观的材料。任何仪式典礼活动甚至语言、传统知识和生活习惯都蕴含着本民族人民的某种意愿并由此而展现出多姿多彩的文化形态。文山傣族“锦库”节寄托了傣族人的愿望,是傣族文化意识的反映和表现。而这些都需要文化工作者的记录。文山州傣学研究会成立于2008年11月,这一研究会的忠旨是通过考查深藏湮没于民族群众中的本土文化将原型详细地记录在案,或文字或影像,使其更好地保存下来。文山州傣学研究会和马关县傣学会的成员都前来参加了席草寨的“锦库”节,并收集整理了流传在民间关于“锦库”节来历的传说。

“锦库”,傣语的意思是“娘娘姑妈”节,即“小姨姑妈”节。傣族民间有句谚语:“锦蒋召勐素,锦库召勐夯”。锦库节是文山傣族一个以迎接出嫁妇女回娘家团圆辟邪,隆重而古老的节庆活动。凡是文山傣族老布涛老牙涛(爷爷奶奶 )都能讲出“布岩召蒋,布疑召库”的传说,通晓“锦库”节庆的文化含义。据考证,此节庆活动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从元朝初年至今,在傣族民间从未间断。锦库节分为四个主要内容:一是节庆节庆前夕千家万户的“接亲迎亲活动”;二是吃团圆花饭“串百家门”活动;三是“连卜少,连卜冒”的对歌恋情活动;四是求火把魂,栓“五色花线”保平安活动。锦库节的来历有两个传说:

其一,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傣族大寨子叫曼新亨(千家寨),寨子里有个心地善良、求神很灵的布疑(二爷)。他年年都要在六月农闲时,为村里的同胞们祈求囡娥女神,保佑人们五谷丰登、人畜平安,免受妖魔、病魔、旱魔、洪魔危害。有一年农历六月的一天,布疑惯例开始求神,囡娥女神仙灵说:“布疑,人间洪水就要登天了......”他吃惊地问:“怎样解救呢?”囡娥女神不吭声。布疑心中有数,喊来了很多乡亲帮忙,杀了九九八十一头大肥猪,八十一条壮黄牛,染了千家人的花糯米饭,香喷喷地摆放到了供桌上,全村念了七天七月的经,终于感动了囡娥女神。她显灵对布疑说:“你那出嫁的女儿和所有出嫁的女人,最好要在六月二十三日前接回千家寨,她们仰仗你的洪福袒护,就能逢凶化吉”。布疑立即选派了八个壮士骑着八只大老虎,将这一信息很快地传遍了天下所有的傣族村寨,人们争先恐后地在囡娥女神所讲的时限内把“娘娘姑妈”这些出嫁在外的亲人接回到千家寨,如愿躲过了这场毁灭性的洪水大灾难。只有一家人忘记了这件事,没有派人去“接亲”,他家的女儿在洪水登天时,哭天叫地地被淹没了,变成大河里一块大石头,至今遇到天旱时,人们还可以清楚地看到她在那里流淌着心酸的眼泪。所以傣家人每年在六月二十三以前,无论多忙路程多远,家家户户都要派人出去把出嫁的娘娘、姑妈们接回老家来团圆,并在农历六月二十三这天用大鱼大肉和花糯米饭敬献囡娥女神和“布疑召库”祈祷保佑。傣族人称作“锦库”节,一直传承到了今天。

同一民族各村寨轮流定期举办隆重的民族节庆

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自古以来就生存繁衍着众多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各民族在长期交往中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分布特点。文山州境傣族多居住马关、麻栗坡、文山县境。2009年的花饭节由文山县席草寨承办,为了区别于其他民族类似的节日名称(如文山壮族的“红饭节”)和体现席草傣寨的特色于是就用傣语“锦库”节来改称“花饭节”。节庆内容包括节庆前夕千家万户的“接亲迎亲活动”;吃团圆花饭“串百家门”活动;民族歌舞表演等等。其中“接亲迎亲活动”不仅仅是迎接傣家出嫁的姑娘回娘家,同时也是迎接来自各地的亲朋好友和各民族同胞。表演结束后所有观众和全体村民欢聚一堂,共吃团圆花饭。民族歌舞表演同时吸引了来自各地的电台和记者,加大了对“锦库”节这一民族节庆的宣传。举办这次节庆活动的费用一部分由乡政府财政支持,一部分由本村自己承担,各民族同胞可以尽情享受欢乐的节日氛围。这些形式响应了党和政府关于各民族之间团结的号召,增进了民族内的团结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促进了文山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用舞台形式来实现村民参与、展现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热爱唱歌跳舞,歌舞娱乐是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而言,在传统的少数民族社会中,歌与舞是人们劳动之余重要的休闲娱乐方式。从文化功能的角度讲,歌与舞还是人们在各种生存压力之下的一种情感宣泄方式,也是人们消除孤独寂寥、相互交流、充实生活的主要手段。在歌舞娱乐过程中,因繁重的生产劳动造成的身心压力得到缓解,心理平衡得到有效保持,通过舞蹈、歌曲等艺术的加工与提炼真实地再现民族独特的文化,使歌舞表演与当地民族艺术、民俗风情、民族审美、民俗生态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锦库”节日里同样少不了傣家人的歌舞表演。席草寨是一个具有开放思想的村寨,2009年六月的“锦库”节,邀请了众多文山州、县、乡领导,文山知名企业,临近村寨(小陆寨、稼依镇等)的领导干部和村民参加“锦库”节,其中许多前来的贵宾也带来了自己的歌舞表演。文山傣学会文艺队带来了《欢迎您到傣寨来锦库》、《锦库山花》、《锦库花饭敬嘉宾》等歌舞表演。文山蚌卡文艺队表演了《锦库之夜》等舞蹈。文山席草寨文艺队是节日里的主要表演团体,表演的节目有舞蹈《祝福祖国》、《孔雀戏鳞》、《山傣俏》,傣装展演《多韩踮窈》等。舞台表演中展现了文山州各分支的傣族艳丽多姿的民族服饰,这些服饰体现了傣族的审美观念,凝聚着傣族群众的聪明才智。傣装展演使傣族平日里很少穿戴的盛装呈现在世人面前,这些盛装花饰颇多,非常精致,特别富于传统的民族色彩,这些盛装只有在节日集会、走亲访友时才穿。全体村民男女老少都来席草寨小学校观看了这场演出,其中还有其他村寨的壮族、苗族、汉族等同胞。席草寨文艺队的所有成员均为本寨村民,小到五岁的儿童,大到五六十岁的老人,体现了傣族人民的能歌善舞。尤其在节目《祝福祖国》中祖孙三代同台献艺,赢得各民族群众的热烈掌声。傣装展演《多韩踮窈》,更是结合了现代的艺术,以走台的形式展出了傣族人民不同的节日盛装,让人眼前一亮,这便是民族传统的保留与现代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的表现。

节庆中,歌舞表演者大多为中青年和青少年,他们是民族文化的主要传承者,这些传承主体在参加这样的文艺活动中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了保护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表演的节目及形式完全由村民自己决定,真正做到了村寨参与,充分体现了民族意识和自我意识。村民乐于将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融于节庆歌舞表演中,凸显了本民族的本色。村寨参与可以强化村寨居民的自我意识,增强村民认同感即凝聚民族认同感,形成民族自觉意识,促进传统文化的延续。锦库节期间的歌舞演出固化了席草寨傣家人的身份认同,凝聚了民族归属,增强了村寨族群的自尊心、上进心和奋发精神。

民族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是一个民族、一个区域文化得以持续传承、发扬光大并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和主要手段。人们只有对自己的文化产生强烈的情感,才不容易被外来文化所渗透和替代,才能采取积极的措施保护、传播、发展自己的文化,使那些即使是由于时代的变迁而失去了“实用”价值的民族传统文化也能转化其生存方式和用途,继续传承下去,实现民族文化的良性发展。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旅游文华学院)

傣族泼水节源流及其文化价值分析 篇4

关于傣族泼水节的起源, 有学者从中外交通史的角度进行考察, 认为泼水节最早可溯源至由波斯传入的泼寒胡戏 (又名乞寒胡戏) , 向达先生在其《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一书中对其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在“西域传来之画派与乐舞”一节中向达提到“唐代又行一种泼胡乞寒之戏, 戏时歌舞之辞名《苏摩遮》。此风曾及于两京。”向先生言及“乞寒胡戏”起源时说:“所谓苏莫遮之乞寒胡戏, 原本出于伊兰, 传至印度以及龟兹;中国之乞寒戏当又由龟兹传来也。”但仅此而已, 并未说泼寒胡戏与流行于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泼水节有何关系。

二、泼水节与我国古代的上巳节的比较

泼水节期间人们纷纷涌入佛寺, 将浸有鲜花的香水洒在佛像上为佛“洗尘”。之后, 人们用花枝蘸香水点洒老人, 表示对他们的祝福。青年人则相互泼洒清水, 洗去疾病和灾难, 祈求吉祥和幸福。由此, 使我们联想到上巳节。艾菊红在《泼水节与古代上巳节的比较》一文中指出两个节日具有许多相似之处, 都以水为节日的文化核心, [1]尤其是早期的泼水节举行的许多活动仪式与上巳节所行的都有很大的相似性。二者虽有很大的相似性, 但认为泼水节的源头即是我国古代的上巳节, 笔者以为是不妥的。

因为就时间上来说, 两者举行的日期虽然都在农历三月份, 时间仅相差几天, 但这个日期在古代中原地区人们和云南傣族人各自的岁时观念中所具有的意义有相当大的差别。其次, 就内容上来说, 古代上巳节最主要的活动就是在水边祓禊, 后来又发展出曲水流觞的雅事以及不论男女郊游踏青的活动。古代上巳节虽然自宋代以后因礼法森严之故渐渐消失, 但其遗俗在有些地区和其他节日中确实保存了下来。就以水祓除不祥而言, 云南初春时, 妇女洗脚大会即是遗风。而上巳节的郊游踏青却是融入到了清明节中。民俗学家高巍认为, 如今的清明节习俗源自寒食节、上巳节以及清明节气, 清明踏青的风俗就是上巳的遗风。而傣族泼水节的节日内容虽也与水密不可分, 但其最原始最重要的中心内容却是求雨, 因为泼水节的日期是傣族地区由旱季转为雨季之时, 未来雨季的雨水是否丰沛将直接决定傣族人农业收成的好坏。

三、泼水节不等于浴佛节

一部分观点认为泼水节的起源主要与佛教的传入有关。因为现在傣族的泼水节活动中敬佛, 礼佛, 浴佛几乎贯穿了活动的全过程。《中国风俗辞典·泼水节》条亦称:“此节日起源于印度, 后随小乘佛教传播, 经缅甸、泰国和老挝传入我国傣族地区, 故又称‘浴佛节’。”[2]该词条的解释主要观点是, 泼水节就其内容来说主要是印度的佛教节日, 就传播方向而言是由印度传播而来的。

我认为, 浴佛节和泼水节并不完全等同。一方面, 浴佛只是泼水节诸多活动之一, 并不等同于泼水节本身;另一方面, 正如我们在汉传佛教以及其他佛教地区见到的, 浴佛节并不一定泼水。况且从名称上看, 泼水节也不是纯粹的佛教节日浴佛节。[3因此, 泼水节并非来源于印度的浴佛节, 而是包含了浴佛的内容和仪式。同时, “泼水节”中的泼水这种习俗, 和各方面也都互有影响。但不能就此便简单地认为“泼水节”是佛教的“佛诞节”、“浴佛节”, 也不能笼统下结论说它是印度的。[4]

四、泼水节起源探讨

《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所列“泼水节”词条言其起源时说它“与小乘佛教的传入有密切关系, 其活动包含许多宗教内容。但就其以泼水为主要活动的原始意义来说, 也反映出人们征服干旱、火灾等自然力的朴素愿望。”该词条后半部分的解释道出了泼水节起源的原始性, 也更能反映这一节日的真正内涵。为还原这一节日朴素而又真实的面貌,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泼水节的起源进行探讨。

1. 当地关于泼水节来源的传说。

胡琰在其硕士论文[5]中基本上涵盖当前傣族泼水节起源的所有传说。这些傣族泼水节来源传说可以为我们推论它的真实来源具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

2. 泼水节与当地的生态环境的关系。

泼水习俗之所以能够在傣族地区流传, 这是与傣族人民常年栖息的生态环境, 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德宏州和西双版纳州是两个主要的傣族聚居区, 河川平坝布满全境。怒江、澜沧江分别流经这两个地区, 形成许多大小不一的冲积平坝和盆地。傣族就居住在这些沿江的平坝和河谷地区。故而称傣族是“近水居”民族。在云贵高原的红土地上, 傣族分布地区的海拔是最低的, 对水便产生了深深的依恋之情。元代李京《云南志略》载:“风土下湿上热, 多起竹楼居濒江, 一日十浴。”《景泰云南志》也载:“黑齿百夷……, 其地下缭上雾, 四时热毒, 民多于水边构楼以居。”[6]“水”边筑楼借水降酷热, 近水居而便于沐浴。以上史料真实再现了云南傣族温热的地理环境, 它为泼水节的产生埋下了伏笔。事实上, 凡是有泼水习俗的各地区及各民族发生泼水的时段都是一年干旱闷热转为雨季的时间。

3. 泼水节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

泼水节是一个岁时节日, 以农为本的岁时节日一般都会与农时息息相关。傣族社会的农业经济, 是促成泼水习俗向泼水节过渡的重要载体。傣族是从事农耕历史久远的民族。从族源上追溯, 傣族属于古代越人族属。是我国古代南方最大的一个族系。古代越人很早就从事农耕, 栽培水稻, 从河姆渡出土的栽培稻谷种, 距今已约七千年。《史记》所记的“滇越”, 是指云南境内的越人, 今天傣族的先民。傣族自古以来就掌握了一套水利灌溉知识和管理水利制度, 对水十分重视。傣族在远古时代, 就产生了颂水、祈水的活动。

傣族泼水节的形成绝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泼水节首先作为一个岁时节日, 它是当地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仪式, 这与当地人的生态、生计密切相关, 这一点也反映在当地的社会、文化之中。只是后来随着佛教在当地的传播, 泼水习俗又融入了小乘佛教的内容, 才渐演变成为一个宗教节日。[7]

五、泼水节的文化价值

1. 从民族学的意义上来说, 每年一次泼水节的举办有助于增强傣族人民的民族认同。

泼水节是一种远古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聚合体。透过这个聚合体, 使我们看到了傣族文化的凝重、深邃、神奇和悠远。透过泼水节的外部形式, 充分展示出傣族人民的性格特征和心理趋向。通过节日的形象演示过程, 不断强化着民族群体的凝集力, 随着节日的年年欢度, 把整个民族紧紧的联系在一起。通过对泼水节起源的探讨有利于提振民族精神、突出民族特点、传承民族文化、加强民族聚合力, [8]有利于增强傣族人民的民族认同。

2. 泼水节是傣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载体, 具有重要的民俗学价值。

从民俗学的角度来讲, 活动中人们多姿多彩的服饰装扮, 体现了傣族人民的艺术审美观、高超的工艺水平和独特的服饰文化。它是展现傣族服饰文化和手工艺文化的大展台, 也是传承民族民间工艺的一个重要途径。此外, 泼水节的举办也是一种民族歌舞文化的传承方式。在泼水节活动中, 傣族人民会唱山歌、表演傣剧、武术, 举行“嘎秧”舞活动等, 这些文化活动是傣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泼水节的举行, 更是傣族民间文化艺术、民族文化的充分呈现。

3. 从民族心理的角度来讲, 透过泼水节的外部形式, 充分展示出傣族人民的性格特征和心理趋向。

贯穿节日最核心的动作是“泼水”。节日体现的抒情性, 正是傣民族情感表达的最佳方式。泼水节是傣族丰富多彩的生活写照, 是傣族人民性格、情感、理想、信仰, 以及风情、习俗的综合而统一的象征, 是傣族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所形成的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

摘要:泼水节已成为傣族文化的一张响亮名片。本文评述了前人对傣族泼水节起源的种种说法后, 从该民族的历史记忆以及所处生态环境的特征出发, 结合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 探讨了泼水节的起源问题。这一节日是在当地特定的生态生计环境的作用下产生的, 是傣族社会生活中一项重要的民俗文化现象, 文化事项庞杂, 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学、民俗学及民族心理价值。

关键词:泼寒胡戏,上巳节,浴佛节,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云南大学贝叶文化研究中心.贝叶文化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4.

[2]叶大兵, 等.中国风俗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0.

[3]施之华.傣族泼水节探析[J].民族艺术研究, 1994 (1) .

[4]艾菊红.泼水节与古代上巳节的比较[J].云南社会科学, 2003 (2) .

[5]刘祖鑫.金沙江河谷傣族泼水节的历史记忆与文化认同[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5) .

傣族导游词 篇5

村寨的竹楼掩映在绿树花丛中。每一座村寨,都是一座精巧的花园;每一栋竹楼,都托着一个绿色的梦。在热情的阳光下,它的每一棵椰子树都舒展着硕大的叶柄,在宝蓝的碧空里婆婆成一幅剪影;它的每一棵槟榔树都挺立着笔直的躯干,意想成为一位位哨兵忠诚的形象,静静地守护在竹楼旁;它的每一棵柚子树都坠满圆圆的硕果,在小道旁频频地向游人点头;它的每一丛香蕉树都扇动着肥硕的绿叶,煽起一阵阵香甜的诗风……

傣族园里最煽情的活动项目要数泼水了。人们把西双版纳傣族人民的泼水节被称为“东方狂欢节”。泼水节仅限于每年傣历新年,但在傣族园里人们可以不受季节时间限制,可以感受到“天天泼水节”的狂欢。

傣族的风味小吃 篇6

只需将新鲜竹节砍下,将优质糯米装入竹节,加水浸泡若干小时,用干净的芭蕉叶或甘蔗叶塞住筒口,放在火塘内用文火烧或置于烤炉上烘烤把水煮干,将竹筒放在平整的木板或地板上轻敲数遍,剥去竹筒的薄皮,便获得一条圆柱形的米饭。融糯米香、青竹香于一体,是色香味俱佳、最具民族特色的风味食品。

辣咪是傣语对各种酱的统称,其种类有“辣咪布”(螃蟹酱)、“辣咪帕”(菜子酱)等近10种,平时最常见的是“辣咪帕”。其做法是:把开花结籽的青菜棵腌四五天,发酸时连酸汁倒进锅里煮,煮到水分基本完时,取出晒干即成。食用时,加盐、葱、蒜、芫荽、味精。辣椒,舂拌均匀盛入碗内,就可用其他鲜菜蘸着,也可以用糯米饭直接蘸吃。

酸笋煮鸡是傣族一道较为独特的菜肴。做法是:将酸笋用水洗净,然后放入锅里煮透,再把准备好的鸡肉放入锅里同煮,待鸡肉煮熟后起锅。随后将辣椒、姜、葱等佐料放入油锅里炒热,再把酸笋鸡肉倒入锅里回一下锅,即可食用。

香茅草烤鸡把宰好的鸡洗净,放在火炭上烘烤至六成熟,然后把肉剔下来,用春盐棒捶软捶碎。把预先切好的拌拢的葱、蒜、芫荽、青椒、盐等拌合在一起,捏成拳头大的一坨,用洗净的香茅草捆住,用竹片夹起来放在火炭上烘烤几分钟,去掉捍茅草就可以吃了。

油炸牛皮其原料是牛皮和食用油。制作时先把牛皮煮熟,把毛刮净,用刀划成15 cm长、6 cm宽的若干块,洗净晒干备用。待食用时,把油倒入铁锅里加热,然后把晒干的牛皮放入能浸没牛皮的油锅里,慢慢地油炸,使牛皮发泡,微黄时即可取出。

傣族文化 篇7

一、地域文化的特色

傣族人民居住在平均海拔500~1000m之间的平坝地区和江河之畔。那里风光绮丽、土地肥沃, 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史书记载, 大约两千多年前, 傣族的先民们就已进入“盖房建寨、定居种瓜”的农耕时期, 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傣族长期生活在丰衣足食的安定环境之中, 故而人们具有清新、雅致、平和、善良的民族心理。

一千多年前, 小乘佛教传入, 成为傣族的全民信仰, 对傣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都有着深刻而巨大的影响。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的“普度众生”不同, 只主张“自我解脱、自我拯救、积善行、修来世, 最终达到涅槃”。因此, 它的舞蹈风格不似大乘佛教那样雄阔、壮美, 有救众人于水火的气势, 而是比较柔婉、秀美, 与秀丽的山水风光融为一体。如“蜡条舞”, 这是一种由女子表演的仪式性舞蹈, 舞者两手各托一支燃烛, 在鼓、钹等乐器的伴奏声中起舞。主要动作是两手向内或向外划圆旋绕, 或半蹲, 或跪下, 形成各种“三道弯”的舞姿, 十分柔美。有时做缓步流动, 烛光随着舞姿的变化而摇曳, 营造出端庄、典雅、安静、祥和、虔诚、神秘的气氛。烟烛在佛教中喻意光明, 因此舞蹈带有祈福、祝愿的含义, 希望通过这种舞蹈仪式求得佛祖保佑, 使自身能够在光明中超脱、升华。又如广为流传的孔雀舞, 也是按佛经中孔雀明王的故事改编的。舞者身穿白衣, 头戴璎珞, 手执莲花, 乘金孔雀传经, 这些白衣、莲花、金孔雀都是佛祖降福的吉祥之物, 是民族审美心理的写照。再如狮舞、象舞等都源于佛经, 且都形成了固定的表演程式。这种“佛在舞中”的现象也是傣族舞蹈风格的一大特征。

二、水文化特征及亚热带风情

(一) 傣族民间舞蹈的亚热带风情的成因

傣族多居住在群山环抱的河谷平坝地区, 这里土地肥沃, 山川秀丽, 四季常青。如德宏和西双版纳等地的傣族村寨, 多依河傍水, 椰树高耸, 蕉林处处。人们都住在干栏式竹楼上, 翠竹掩映, 溪流环绕, 优美宁静, 一派南国田园景象。在这种得天独厚自然环境的哺育、陶冶下, 傣族人民性情温和、善良, 民间舞蹈洋溢着亚热带特有的风情。

1.安详、舒缓的动律

傣族民间舞蹈安详、舒缓的动律, 来自他们劳动生活的环境, 来自他们传统的审美情趣。傣族生活在天气炎热的亚热带地区, 人们自然喜欢树阴和水, 喜欢明月和繁星, 劳动生活的节奏也不能过于激烈, 劳动后归来清洗洁净, 饭后大家和着轻缓的鼓声自由跳舞。素以洁净、爱美和擅长歌舞闻名的傣族, 就是这样把水的清纯和水波流淌的轻柔, 化为他们安详、舒缓的舞蹈动律。此外, 人们生活在亚热带与动物相处, 舞蹈中自然也融入了对这些珍禽异兽的艺术升华, 使之成为动态的文化因素。

傣族群众不同程度地保存着原始崇拜和万物有灵的观念, 以及农耕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 这使他们对自然界充满亲切感, 人们之间和谐、融洽。小乘佛教传入后, 教度所宣扬的“唯我独善”、以佛祖为榜样的积德行善与原有的传统观念相结合, 形成傣族人民平和、善良的性格和独特的审美心理, 融为安详、舒缓的动律, 贯穿于舞蹈动作和表演之中。

傣族民间舞蹈的动态形象上, 舞者多保持半蹲的舞姿, 重拍向下, 在均匀的节奏中, 以膝部的屈伸带动身体上下颠动和左右轻摆;舞步或踏或跺, 看似着力而下, 却是重起、轻落, 全脚掌平稳着地。这种均匀的舞蹈动律中, 有孔雀的轻盈、柔美的舞姿, 有大象漫步森林和缓、稳健的步态, 更在象脚鼓、钹等乐器和谐打击的伴奏乐声中, 像河水、小溪汩汩流淌, 赏心悦目, 沁人心脾。鼓平稳的节奏、绵延的乐音和舞蹈均匀的动律相呼应, 增强了安详的气氛和热带的风情。

2.“三道弯”与“一顺边”的舞姿造型

傣族传统的审美心理还体现在舞姿造型上。

傣族舞蹈中的“三道弯”和手臂关节的弯曲, 其渊源是古代百越人的“蛇鸟图腾崇拜”和对水的深切感情。从古越人的鸟图腾到今日傣族的孔雀崇拜, 是千百年来民族生活和民族心理的发展。孔雀的自然形态也有“三道弯”的特点, 傣族人民通过对孔雀的仔细观察, 进行孔雀舞的艺术创作并于后来融入宗教因素。傣族舞蹈中“一顺边”的美, 则源于高原地区的劳动生活, 手与脚同出一侧而形成“一顺边”的特点。傣族虽然居住在山谷间的平坝上, 但山地的动态特征也反映在人们的劳动生活中, 尤其是妇女, 她们在担水、挑谷、扬场等劳动的步态和形体中就有“一顺边”的特点。作为舞姿造型的“一顺边”, 又和审美情趣有关。“三道弯”与“一顺边”两者融合后形成的体态, 才是傣族特色的舞蹈造型。

3.亚热带风情的舞蹈

傣族民间舞蹈都充满亚热带风情, 比较典型的是“孔雀舞”“象脚鼓舞”“嘎光”“依拉贺”“嘎甸 (蜡条舞) ”等。

(二) 水文化特征的成因

水是生命之源, 滋润万物, 勤于洗濯, 有益健康。傣族人民喜爱水、勤于洗濯, 是水文化的特征之一。人们劳动归来, 先洗濯后才吃饭。村寨内的水井上, 设有精致、美观、塔形井盖式的小建筑物, 以保持水源清洁。这种风俗是古代祓禊习俗的延续。祓禊, 源于祓禊与“三月三”有关的习俗, 后来虽因地区与民族之不同, 日期不一定在这一天, 或者内容已与水无关, 但水节是辞旧迎新的年节, 其形式虽和“浴佛节”的宗教活动结合在一起, 但沐浴更衣、以水互相泼洒、赛龙船等项目, 依然是“洗濯祓除, 去宿垢契”的古风, 又是古越人“习水便舟”的发展, 泼水节的三四天中, 人们欢歌起舞, 表演各种民间舞蹈。在带有祓禊古风的节日中, 人们所表演的各种舞蹈也就带有水文化的特点。

三、拟兽舞及图腾崇拜

在亚热带丛林中, 常有珍禽奇兽出没。比如孔雀、马鹿、猴子、大象、鱼、蝴蝶等动物, 是原始游猎时期的傣族先民最常相处的善良伙伴。人们观察它们的种类、形态、习性, 久而久之, 这些动物就在他们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狩猎而归、喜庆捕获的时候, 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 所跳的动作自然是那些穿梭印在他们头脑里的动物形象及其动作姿态。无意识地再现这些动物的简单动作, 逐渐成了他们表达满足、喜悦等情绪的方式。随着见识范围的扩大, 他们就能模仿更多动物的更为复杂的动作姿态, 于是也就产生了早期的孔雀舞、马鹿舞、猴子舞、鱼舞、蝴蝶舞等舞蹈。

以象舞为例, 傣族地区气候炎热、森林茂密, 古时即有“乘象国”之称, 至今仍常有象群出没其间。人们对象怀有好感, 以掌心手背相合, 前后甩动来模仿大象鼻子的动作。傣族人民只要一跳舞就用象脚鼓为之伴奏, 小象脚鼓舞动起来, 舞步灵活跳跃, 舞蹈以斗鼓、赛鼓为基本内容。斗和赛中以灵活机智的进攻、退让、躲闪, 最后抓住对方包头或帽子为胜。只要有节会、庆丰收、大型仪式或舞蹈就要打象脚鼓, 而傣族人民只要一听到鼓声就会从四面八方拥来合着鼓声尽情舞蹈。

另外, 傣族人民对孔雀的喜爱和崇敬已经带有一定的民族图腾崇拜性质。这对傣族舞蹈风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傣族是个崇尚和平的民族, 据说“傣”的含义就是和平, 傣族就是和平的民族。他们把美丽、善良的孔雀视之为吉祥、幸福、纯洁、和平的象征, 把自身的情感都寄托在孔雀身上, 并把它看作自己民族的象征。傣族人民喜爱孔雀、崇尚孔雀, 当他们赞颂孔雀的时候, 也就是在赞颂自己的民族。孔雀舞代表了傣族舞蹈的最高水平, 是傣族舞蹈风格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艺人及艺术家对傣族舞蹈风格的影响

谈论傣族舞蹈的风格, 就不得不谈到杨丽萍这位著名的傣族舞蹈艺术家。她对推动、发展傣族舞蹈, 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文艺当随时代。今天创造的民族民意舞蹈作品是根据时代的需要, 在继承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再创造而成的。白族舞蹈家杨丽萍的《雀之灵》甩脱了表层的描述, 把创作的意向、内含的意蕴, 与由此而生发的形式美, 融合成一个趋于完美的统一体。使人们在耐人寻味的形式美中, 仿佛看见一个纯洁、高尚、典雅的精灵, 漂游在森林中, 徜徉在小溪边, 是那样坦荡自如、高尚妩媚。她在表演舞蹈《雀之灵》时, 每片肌肤都好像在吟诗, 都好像在讲述一个美丽的故事。她的手乃至每根手指的关节, 都能表演出极其细微的舞蹈诗情, 有如五根琴弦一样发出令人难以置信的震颤和频闪。她用手和手臂的细腻动作描绘了孔雀走路、喝水、抖翅、觅食等情态, 让人们通过她的手和手臂的动作, 感受到一只活生生的、人性的孔雀。她把这种手影艺术提高到了一个审美的高层次。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任何东西, 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 那就是美的。”傣族民间舞蹈是中华民族舞蹈艺术苑中的一朵奇葩, 它体现着傣族人民的灵魂、心声。今天的傣族民间舞蹈在艺术内容、表现形式、舞蹈风格上有着飞速的进展, 在不失其古朴、稚拙的原始风貌的同时更真挚直率、浪漫自由。傣族舞蹈正走着一条由传统娱乐方式向舞台艺术升华的道路, 其审美趣味也更具有时代感。人们在参与和观赏傣族舞蹈的同时, 也在追求自我个性情感的呼应, 并获得自娱和超脱的审美感受。

中国民间舞在不断孕育时代精神的过程中流传数千年不衰, 在不断加入新的审美情趣、新的文化因素中, 愈发生机勃勃。另一方面, 只有在对本民族文化深切理解的基础上, 以最富特色的形式美、情趣美体现本民族的文化精粹, 才能使舞蹈文化更具生命力。面对现代文化的冲击, 傣族舞蹈更需在本民族丰沃的传统文化土壤中博采众长、立足传统、锐意创新, 创造属于自己的舞蹈精品, 在绚丽纷呈的舞坛中独树一帜, 以崭新姿态迈向新世纪。 (该论文在全国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论文评比活动中荣获国家级三等奖, 湖南省三等奖。)

摘要:傣族民间舞蹈是中华民族舞蹈艺术苑中的一朵奇葩, 它体现着傣族人民的灵魂、心声。本文拟从地域文化特色、水文化特征及亚热带风情、拟兽舞及图腾崇拜、艺人及艺术家对傣族舞蹈风格的影响等四个方面来探寻傣族舞蹈风格的形成原因和发展趋势, 以求对其有一个文化层次的深层把握。

傣族文化 篇8

傣族的佛教文化, 确切地讲, 是外来文化与傣族的稻作文化相遇后, 佛教的平和、和谐、包容文化与傣族的和美、和合文化不断地交织、交融、交流, 最终演绎出的本土文化。“赕”一词是外来语, 是古印度的佛教语言, 在词典中解释为“奉献”, 是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专用名词。[1]信仰佛教的傣族信徒们基于奉献、捐献的本意, 将其延伸和发展, 如功德、支持、赞助、祭典等都是赕的范畴。赕不分贫富, 从佛门延伸到社会, 由奉献化为贡献, 由积善化为功德;规模由个人扩大到集体。赕的名目繁多, 有赕佛寺、赕塔、赕经书、赕“玛哈邦” (傣语, 为来生祈福) 、赕“沙拉甩” (傣语, 抽签) 、赕“帕杆厅” (傣语, 僧侣们御寒的袈裟) 、赕“林曼” (傣语, 村寨神灵祭典) 、赕“林勐 (傣语, 祭祖) 、赕“鲁教” (傣语, 指当日剃度出家的孩子) 、赕“沙腊” (傣语, 路边过路人休息的凉亭) 、赕“帕芭” (傣语, 佛祖的脚印) , 赕 (建) 桥、赕 (修) 路等等。

由于“赕”有多样性, 所以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有不同。在此举两例加以说明:一种是赕“玛哈邦” (傣语, 为来生祈福) , 直白讲就是为来生投资、为来生的幸福做铺垫。所赕的物品是实物, 按照自己的意愿, 想赕什么就赕什么, 而不能造假, 至于投放在来生则是一种意念, 有没有来生他们并不深究。但有一点是肯定的, 即傣族民众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脚步从未停过, 渴望和美、和合的生活不仅在今生, 也希望来生如此。这是一种对和谐美满生活的理想追求, 是一种心理和精神满足的需要。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 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而努力在今生多多行善;另一种赕是感恩而赕, 这种感恩并非对佛祖, 而是现实最直接地对自己父母。傣族有个习俗, 进入夏季时有一个“入夏节”。这也是佛事赕的活动, 起源于古印度。那时, 为了让民众摆脱各种洪灾、泥石流灾和其他因雨水引发的种种灾害, 僧侣们在入夏时、雨季前聚集在一起, 为民众诵经符咒, 祈求平安, 也称“夏安居”、“夏安节”。经过千余年的演化, 入夏节逐步变为对父母“苏玛波米” (傣语, 给父母请安, 苏玛为请安, 波米是父母) 的“感恩节”了。每年的那一天, 子女们无论身在何方, 都要回到父母的身边, 给父母进赕, 以感谢父母给了自己生命, 给了自己幸福。由对父母的感恩, 不断向外延伸, 有的人家, 父母双亲过世后, 要对自己的长辈或者寨子里德高望重的老人进行感谢和请安。这种感恩有的是定期的, 有的是不定期的, 凡遇到老人病痛或是其他的事情都可以请安和感恩敬孝。给父母的赕一般就是用一个盘子, 放上所要赕的物品, 子女们在父母亲的身边双膝下跪, 双手合十, 听候父母亲的赐福。[2]从“苏玛波米”中可以看到傣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在傣族的赕文化里, 赕 (奉献) 是一种文化 (包括祭祀祖先神灵) , 是信仰佛教的信徒们向庙宇捐献财物, 以求佛消灾赐福。赕是一种信仰, 是实现自己信仰的最高境界, 是佛教培养的慈悲之心。从信徒们的角度讲, 无论哪一种赕, 实际上都是把自己的劳动果实捐献给佛门;从一般的普通人来讲, 赕是一种功德, 是给社会公益的赞助, 或者是支持傣族的文化教育;从僧侣的角度看, 无论出自何种赕, 也无论赕的数量和份额轻重, 都是支持傣族“教教”的繁荣与发展。因此, 赕是积德积善、培养行善、心植善根的行为, 是信徒们心灵净化、修炼成佛、没有外人支配、没有外力胁迫、完全出自内心的一种悟性举动。总之, 傣族赕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实际上是一种和谐美满生活的追求及为公益事业奉献社会的一种行为。

二、傣族“赕”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当代启示

佛教自创立起就直指人性最难克服的三大弱点:无知、贪欲和憎恨。佛教认为, 贪欲是一切恶的根源, 抑欲才能扬善, 其途径就是不断地培养人们的善意和行善、积善, 善积得越多, 贪欲的思想就越少。佛教认为, 在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需要爱, 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都需要爱, 而这些“爱”需要不断的培养和积累。在傣族文化里, 关于教人行善的方法和措施有很多, 在南传佛教里更是充满着各种和谐、和睦、和合的理念, 而赕 (奉献) 实际上就是培养爱心、善意和积善的最直接、最有效的一个举措。在傣族寨子里只要有佛事的活动, 如修缮佛寺、建筑佛塔等, 所有的建筑材料都会被各家各户认购, 大家都自觉去赕。因为傣族民众、信徒都有一颗善意的心, 相互之间有着一种大爱, 他们的族群里积淀着雄厚的爱心文化。

时代在向前发展,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或多或少带有当时社会的烙印。对赕文化我们也需要辩证地分析。客观地讲, 傣族的赕文化虽然更多的是有利的一面, 但也有不利的一面。不利的一面是, 无论什么样的赕, 都得摆酒吃请宴宾客, 更有甚者杀猪宰牛, 导致不必要的财物负担与浪费。这与当今社会大力倡导的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要求相悖。但是, 赕 (奉献) 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对当代的启示毋庸置疑。赕文化积淀着傣族民众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才能开辟未来, 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地创新。对傣族赕文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 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 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针, 认真总结其深刻的启示。赕作为佛教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同样也是傣族文化不可忽视的重要行为, 必须从文化的角度辩证地观察和考察, 不能一叶蔽日不见泰山, 而把赕文化误为消极的东西。我们从傣族民众行善、修善根行为来观察, 同时从赕品最终落到孩子的教育经费来解读, 再把眼光放远一点, 从功德、奉献、捐献而考察, 不能不说它是傣族民众的一个智慧, 是文化中的一个闪光点。否定了傣族的赕文化会玷污傣族的文化, 同时会导致人们在思想出现抵触, 甚至会出现不和谐的声音, 从而导致不必要的麻烦。尤其是赕公益事业的大项目, 它利在当代功在千秋。不论手段和方法如何, 它的目的和结果是为公众、为社会作贡献的。[3]俗话说, “善不积, 不足以成名;恶不积, 不足以灭身”, 在傣族伦理哲学里, 保持正直向善才是真正的悟道, 只要一心向善那就是品德修养。傣族的伦理道德教育比较重视行善, 坚信德本财末的思想不动摇, 德是他们的文化之根、文化之本, 是核心价值, 是人人都尊重和不变的道义。但是, 人的思想观念千变万化, 行为也是变化多端, 人人都有个别差异, 不能求其一同。所以, 赕文化对民众的教育和约束也同样有多种方式。不仅有约定俗成, 还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乡规民约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2014年2月24日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从根本上说, 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所以说, 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 有效整合社会意识, 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 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 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 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 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任何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只有内化为人民的信仰, 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才能真正起到指导思想的作用。这个内化工程是社会的灵魂。只有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 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三、结语

傣族的赕 (奉献) 文化让我们知道了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 必须融入社会生活, 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即:把价值观所提倡的主流思想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 传播主流价值, 增强民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众心中, 吸引民众广泛参与, 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 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 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 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摘要:以傣族“赕”文化为切入点, 分析了傣族“赕”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及其当代启示——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 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 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 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关键词:傣族,赕文化,奉献,核心价值观,启示

参考文献

[1]梁荔, 刘军.威远梵印[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 2013:55-62.

[2]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傣族文化大观[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1999:98-104.

傣族文化 篇9

关键词:元江县,傣族,饮食文化特色

1 引言

傣族是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的三大主体民族之一, 主要居住在澧江、东峨、甘庄等平坝、热坝地区。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 元江的傣族在民间文化艺术、饮食服饰、居民建筑、奇风异俗等方面都拥有自己的独特魅力, 并独具吸引力, 而饮食文化上的区别, 是最为感观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 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交融, 各民族之间的差异在逐渐减少, 元江傣族的饮食也慢慢具有其他民族特别是汉族饮食的特点。但是, 也因为这种饮食上的交融, 才使得元江傣族饮食更凸显特色。

2 元江傣族饮食的特点

2.1 以米饭和糯制食品为主食

元江傣族终年以米饭和糯制食品为主食, 尤其喜爱糯食, 其糯制食品较多, 种类丰富。傣族具有特色的糯制品有笼粑、棕粑、麻脆粑粑、圆粑粑、米花、白饼粑粑、油炸团圆子、油炸小圆粑粑等等。这些糯制食品基本上在每个元江傣族人家都能吃到, 特别是在傣族的传统节日期间, 这些糯制食品更是不可少。现在, 许多糯制食品不仅是元江傣族待客的佳肴, 而且已经成为元江的特产, 送客的礼品。

2.2 口味以酸、辣为主, 喜食腌制食品

元江傣族嗜辛辣成性, 素有“无酸不成菜”、“不食酸脚打飘”的说法, 很多菜肴里爱放小米辣, 以增加食物的鲜味, 也喜食腌制食品。但元江傣族的酸辣味不及德宏、西双版纳一带的傣族的酸辣味浓。德宏、版纳的酸柠檬酸味为主, 辣味以新鲜小米辣的辣味为主, 辣味较浓。元江傣族的酸主要是酸角水的酸味, 酸中带点甜, 辣味主要是凉拌菜和作料中的小米辣味, 辣味稍偏淡。常见的腌制食品食品有酸猪肉、酸鹅肉、酸鸭肉、腌弯根、腌韭菜花、腌羊奶菜、腌鸭蛋;凉拌菜主要有凉拌芒果、凉拌黄瓜、凉拌韭菜等。

2.3 饮食制作以蒸、油炸为主

元江傣族的大部分糯制食品的制作都需要蒸的过程, 而且还不止蒸一遍, 如粽粑的制作。在包粽粑的过程中, 首先要用冷水将糯米泡软, 大概要10h左右, 然后将泡好的糯米蒸熟, 蒸熟后将糯米倒入容器中, 放入各种配料, 采粽子叶或芭蕉来包。包好后还需再蒸一遍, 让所放的配料入味方能食用。而常见的傣族油炸佳肴有油炸肉、泡皮、干黄鳝、油炸糯米花等。

2.4 食物品种多样

元江傣族常年有蔬菜食用, 除了普通的青菜、白菜、瓜果、猪鸡牛羊鹅鸭这些种类外, 元江傣族平常食用的菜类是其他民族菜肴中很少见的。元江傣族谚语中有说到“有头会动的都是肉、绿色的都是菜”。各种昆虫和植物的花、叶、根、茎、果实都可以食用。比如:蚂蚱、蚂蚁蛋、苦菜、臭菜、细芽菜、扁金刚、芭蕉花、凤凰花、弯根、弯根花、甘蔗尖等。这些菜肴都是原生态的野菜, 且一年四季都有。并且, 元江傣族还好食狗肉, 在傣族节日, 家中办红白事、乔迁, 或接待客人的时候都会有凉拌狗血这道菜肴。虽然说元江傣族在饮食上无太多的禁忌, 但是, 元江一些傣族支系在办丧事的宴席上, 忌食韭菜。因为在他们的意识中, 认为韭菜生长很快, 割了有生长, 如果在丧事中食用韭菜, 会有家中很快又有人要去世的预兆。

2.5 佐料种类较多且独特

元江傣族饮食强调佐料的配制, 佐料的种类多种多样, 并且这些丰富多样的佐料都是天然的香料, 傣族食物中很少用人工合成的香料。元江傣族饮食中比较独特的天然佐料有香草、大芫荽、零陵香、料草等。当然, 元江傣族饮食中的佐料还有柠檬、小米辣、八角、草果、大蒜、葱、姜、薄荷、芫荽等。不过, 元江傣族在调制清炖类菜肴的佐料时, 一般不把作料直接放入汤内, 而是习惯将调制好的佐料另放一碗, 拿清炖好的食物蘸佐料吃, 这样食物和佐料都不容易变味。

2.6 饮食器具大部分比较天然

元江傣族的饮食器具主要是木制餐具、竹编器具、芭蕉叶、粽粑叶, 器具基本都比较天然。元江傣族吃东西除了吃小食品习惯用手拿着吃外, 一般在餐桌上吃饭都是用木制的或竹制的筷子。

3 元江傣族饮食文化特色的成因

3.1 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中南部, 东经101°39′~102°22′, 北纬23°18′~23°55′之间, 地势西北高, 东南低;山脉南北走向, 以元江 (河) 为界, 西南支属哀牢山脉, 东北支属横断山脉, 两山脉逶迤向南延伸, 使元江河谷形成了东峨坝、元江坝等河谷盆地。元江县城气候全年炎热, 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元江傣族居住的地方物产丰富、动植物易生长、水资源丰富, 给元江傣族人民饮食提供了物质基础, 也影响了傣族人民的饮食结构。

比如, 元江傣族的食物材料种类多, 地上跑的各种家畜、禽类;水里游的鱼、黄鳝;田间地头的各种植物等等。这些丰富的饮食原料生产都依托于元江独特的干热红河谷气候。同时, 炎热的气候也大大影响傣族人民的饮食结构, 丰富的物产使元江傣族的饮食中荤素相对平均。因为气候炎热, 元江傣族糯制食品较多, 因为糯制食品含的水分底, 不容易腐烂。而且元江傣族比较喜欢吃酸和辣的食物, 一是可以增进食欲;二是元江雨季长潮湿, 食辣可以驱潮;再有就是元江傣族的食品腌制类和油炸类偏多, 这是因为当地气候炎热, 腌制和油炸食物不易变质, 能长时间保存。并且傣族饮食器具多以木制餐具、竹编餐具、植物叶子为主。这些植物除了能增加食物的香味外, 还对食物有保鲜作用。这是元江傣族人民的传统经验, 也是元江傣族人民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写照。

3.2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素的影响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元江饮食的影响主要反映在饮食结构和食物保鲜技术的改进上。民间流传着元江傣族人民的理想生活状况是“糯米饭、干黄鳝、腌鸭蛋、二两小酒天天干”。可见, 元江傣族的饮食最先是比较简单的,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 元江傣族的饮食结构慢慢从简单变丰富、从荤素相对均衡到荤食偏多的转变。再从食物的保鲜上来看, 由于以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 虽然天气炎热, 但无经济能力购买冰箱等冷藏家具。这也是元江傣族食品以腌制、油炸、天然餐具的另一原因。

3.3 元江傣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元江傣族的饮食丰富多样, 除了因为“天然温室”的自然气候外, 还与元江傣族人民的勤劳息息相关。因为傣族人民的勤劳耕作与管理, 善于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 促进了元江傣族饮食的多形性发展。并且元江傣族也是一个善于观察并且智慧的民族。元江傣族的许多食物都很重视“包装”, 比如用粽粑叶包的粽子、用芭蕉叶包的笼粑、用竹子编制的小笼装糯米饭和咸鸭蛋等等。这些“包装”最初并不是为了好看, 而是因为是这些植物都能增加食物的香味, 更重要的是能保鲜食物。并且现在许多元江傣族的菜肴最初也不是真正拿来做食物的, 而是作为药用。由于居住环境较为炎热, 为了预防痢疾、瘴气等带来的疾病, 就食用一些野生植物来增加抵抗力和免疫力。这些野菜有降热解毒、预防感冒等功效, 比如苦菜叶、苦菜花、臭菜、苦籽等。细芽菜还被元江傣族人民称为“睡眠菜”, 因为食用细芽菜能促进睡眠。这些野菜慢慢被放上餐桌, 不仅丰富了元江傣族的饮食, 还让元江傣族饮食向健康、生态的方向发展。

4 元江傣族饮食文化特色的传承与发展

饮食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给予传承和保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之间的交融, 元江傣族饮食具有了一些其他民族的特点。这样的饮食特点能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 使其他民族更了解元江的傣族, 也能促进元江傣族各方面的发展。同时, 对元江傣族饮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同样重要。因为现代电器的普遍使用, 傣族食品中许多因为便于保存的食物和特色“包装”的数量和品种将会减少。许多年轻一代已经不会包粽粑、笼粑、腌制各类酸肉和酸菜。因此, 对元江傣族饮食的传承和保护很有必要。用饮食特色文化发展经济是传承和保护元江傣族饮食文化特色的一条有效途径, 比如, 大力发展傣族“农家乐”。同时, 在原来的饮食特色基础上发展新的傣族特色菜肴也是促进元江傣族饮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傣族协会.元江傣族文化 (一) [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2010.

[2]元江县志编篡委员会.元江志[M].北京:中华书局, 1993.

[3]杨文娟.新疆哈萨克族饮食文化特色的成因分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 (6) :49~51.

[4]张昀, 成世勋.伊犁地区民族饮食文化研究 (之一) ——民族饮食文化结构的形成[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 2001 (4) :52~58.

[5]蒋英.川西各民族饮食文化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 2010.

[6]刘亚朝.德宏傣族民间的饮食文化[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5) :54~58.

傣族象脚鼓舞的民族文化启示 篇10

人类的生命延续就其生物性而言, 需要与人类生存环境中的其他生物进行经验的交换。从认知的角度来说, 不同文化的人们对相同事物可能会有不同的认知图式, 认知图式是由不同的格栅组成的。1象崇拜渗透到傣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是贝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象脚鼓舞是傣族在艺术方面的生灵崇拜的表现。

傣族自古就有养象的历史, 大象与傣族社会关系密切, 因而对于象的认知自然有自己的特殊理解。在傣家人的思维意识里, 大象象征着五谷丰收, 遍及傣族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傣族的土地是象的家园, 村寨和寺庙中有象的雕塑, 贝叶经中有关于象的传说故事, 家中摆设着象壁画、象织锦、象工艺美术品, 宗教书中有赕白象, 而象脚鼓舞是从原生态舞蹈中所解读出的傣族祖先经往昔岁月的集体经验凝聚成的原始意象。象脚鼓舞在傣族社会群众活动中参与性最强, 尤其在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等主要的节日。这是傣族先民在捕象、驯象、养象等一系列生产活动中的感受和创造。

然而, 仅从象脚鼓舞的表面字意理解是不够的, 我们应当对象脚鼓舞的舞蹈形态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舞蹈生态学提倡研究舞蹈首先从舞蹈形态入手。舞蹈形态浸润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 传播着一个民族文化的信息, 舞蹈源流的烙印、舞蹈功能的演化、播布区的转移都是通过舞蹈形态有所反映的。2

傣族象脚鼓分长、中、小三种, 长象脚鼓的鼓身长为一米八至两米, 大象脚鼓鼓声宏大, 主要出现在群众性舞蹈场合, 舞步比较简单。打鼓以右手为主, 左手按住鼓面起配合作用;中象脚鼓的鼓身长约一米多, 舞蹈扎实稳重, 以鼓音和鼓尾摆动大小定优胜;小象脚鼓的鼓身长约六十厘米左右, 以灵活见长, 可进行斗鼓、赛鼓活动, 以踢中对方或扯下对方的头巾者为胜。

象脚鼓舞自娱性比较强, 傣族男子肩垮象脚鼓边击鼓边跳着出场, 表演者迈开舞步, 分别用拳、掌、指有节奏地击打鼓面, 脚有力地向前移动, 模仿大象在森林中踱步。舞者腰、腹、臀部随着膝部的起伏前后晃动。3慢动作表现孔雀、鹭鸶等的情态, 温和可亲、悠闲自在;快动作表现孔雀、鹌鹑的跳跃, 轻快腾跃, 无拘无束。常会有马鹿舞、白象舞、蝴蝶舞伴舞。

由此看来, 象脚鼓舞的起源与生灵崇拜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它又并非只是我们表明理解意义上的与象有关, 它是一种对生活环境中各种生灵崇拜的集合体。从这一层面来解读象脚鼓舞的艺术起源, 实则融入了某些模仿说的成分在里面。学界对于舞蹈的起源说众说纷纭, 以笔者的理解, 舞蹈起源于生灵崇拜与舞蹈模仿说本就有着通融之处, 图腾崇拜与模仿应该是同时进行的, 模仿是建立在崇拜的基础之上, 象脚鼓舞正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二、民族生态与舞蹈风格特点

民族舞蹈风格与民族生态环境有着一种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关系。傣族舞蹈文化是人类能动性适应生存环境的社会成果, 与生态密不可分。象脚鼓舞之所以关乎以上所描述的与大象、孔雀、鹭鸶相关的舞蹈形态, 还主要取决于它在一定程度上受其特定的民族生态环境的影响。以舞蹈生态学的的观点来分析, 主要包括:民族心理, 民族意识, 民族精神, 民族性格, 民族生产方式, 民族生活习俗以及宗教信仰等等。我们将象脚鼓舞放入生态环境中理解, 不外乎是从自然环境、人文社会环境两方面。

生态人类学的先驱者斯图尔德认为文化与其生态环境不可分离, 各民族文化的发展会随着生态的差异而走不同的路。从自然环境的角度来说, 傣族生活在低纬度、低海拔的河谷坝区, 水域富足、生活充裕、悠闲自得, 其性格具有“水”的特征。其生活的平坝周围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具有“动物王国”之称。亚热带丛林中的象与生活在亚热带河谷平坝的傣族长期以来友好相处。

傣家人以大象为特征用木头雕成象脚形的鼓, 配上铓和钹一起敲响合成了美妙的象脚鼓声。象脚鼓的材料也是选自自然, 用一整段木材掏空制作, 上端是杯形共鸣体, 鼓面蒙皮, 鼓身外表涂漆, 鼓腰和鼓的下半部雕有装饰图案, 图案多为孔雀, 有的还在象脚鼓周边插上几根孔雀羽毛。

从舞蹈形态来看, 象脚鼓舞动作节奏性比较强, 手的敲打, 腿的踢踏, 胸部的拱缩, 肩的耸动, 身躯的仰俯都按固定的节奏动作。人体运动中相对运动幅度最大的部位称作显要动作部位。形体运动通常存在这样的规律性:当某个部位相对运动幅度较大时, 动感的中心往往集中在这个部位上, 视觉也以对这个部位感受最深, 因此, 相对运动幅度最大的部位必然很显要, 容易成为注意的焦点而具有特征性。4环境对舞蹈的影响、制约最终也要通过舞蹈形态的变化体现出来, 势必会在舞蹈形态上留有遗迹。象脚鼓舞的步伐很丰富, 有踏步、斜步、点步、转圈步、弯腰斜上步、弯腰击鼓步、蹬步、二人穿花步、吸腿跳、踢腿跳等。击鼓方式有:一指打、二指打、四指打、拳打、掌打、肘打、脚打、头大等5, 因此象脚鼓舞的显要部位在四肢。

傣族人民崇拜孔雀、大象, 因此在象脚鼓舞里边融入了包含这独具傣族民族心理的动态, 在其舞蹈形态中得到独特的诠释。因此, 人们面对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 认识世界并形成相应的宇宙观念, 由此呈现各自的特点。然而当这种宇宙观渗透到舞蹈中时, 那特定的傣族舞蹈风格特色便显现出来。这特定生态环境下形成的舞蹈形态风格, 2008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民族舞蹈是民族情感的符号再现

苏珊朗格在《艺术的起源》中的观点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他认为艺术最初的功能是交流思想和感情, 是一种符号, 这无疑是民族成员的偶然创造, 约定成俗的成为大家共同的交流工具。我们应当把舞蹈看做一种在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存在的人类的有目的的行为。傣族社会中, 从一个人生命出生的庆贺到生命的终结, 都与象脚鼓分不开, 当寨子发生危机情况时敲响象脚鼓, 大家一起解决困难;有人不幸去世, 敲响象脚鼓一起去哀悼;有喜事敲响象脚鼓, 全寨一起去庆贺;庄稼播种前敲响象脚鼓, 大家跳起欢快的舞蹈, 祈求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过年节敲响象脚鼓, 傣族人民和着鼓点跳起欢快的象脚鼓舞, 新的一年又充满希望。

因而, 在与自然的交流过程中出现了与艺术活动相关的话语, 舞蹈不再仅仅是几何动作, 而是公共性、社会学话语, 艺术背后的意义凸显。从符号意义上说, 民族舞蹈是民族情感的符号性再现, 是傣族重要的民族特征, 象脚鼓舞隐含着傣族的审美情感, 存在着一种按照本民族情感逻辑自动编排的形式序列关系。

西海固民间社火的文化价值与内蕴

高旭 (宁夏师范学院美术系宁夏固原756000)

摘要:西海固民间社火具有十分鲜明的地域性特征, 强烈的显现出“生命繁荣”的文化价值和审美理想, 体现出当地人们团结和谐、避邪纳福和坚定乐观的精神信念, 表达人们对来年丰收、喜庆、健康、欢乐的美好愿望, 寄托了西海固人对幸福理想世界的美好祝愿以及乐观的精神追求。

关键词:西海固;社火;文化价值

2012年宁夏艺术科学规划项目课题项目编号:12NXYECA27项目类别:自筹经费项目

一、关于社火

“社火”又称“射虎”, 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风俗, 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每逢农历正月, 西海固各个乡村、城镇的每个角落都被耍“社火”的热烈气氛强烈的包围着, 这种约定俗成的民俗活动为何在民间广为流传, 而且经久不衰。其原因是社火不仅有其鲜明的民俗艺术特征, 是广大农村劳动人民的集体娱乐活动, 具有最广泛地群众基础, 而且寄予着民众诸多的精神追求, 蕴含了当地老百姓的对自然界、宇宙世界和人世间的总体理解和体悟, 具有强烈的人本思想价值和深刻的精神内蕴。

社火本是先民在远古时代的古老祭祀仪式, 是古代祭祀土地神和火神活动的遗俗, 其意义是祈求保佑国家巩固、发展。这种国家社祭与民间祭祀形式都可能是并存的, 只不过存在于民间的这种社祭是国家社祭演化而发展而来的, 其目的主要是通过祭祀土地神, 包括祭祀四方诸神和祖先等内容, 以获得好收成。在远古时期, 人们祭祀时还要由上通神灵下系凡人的巫师的祝词祷告, 并伴有敬神娱神的舞蹈活动, 场面庄严神秘, 而民间社火发展到后来这种神秘肃穆因素逐渐减少, 其他诸如民间舞蹈、戏曲等娱乐成分愈来愈多。总的来看, 社火作为一种礼仪和祭祀形式, 体现了“天人合一”哲学思想, 是农村老百姓对待自然界神秘力量的客观态度, 通过社火的祭祀形式和崇拜上天神灵, 希望人们在这种虔诚的仪式中祈求远离疾病、瘟疫以及一切的天灾人祸, 也希望神灵能降吉祥与人间, 风调雨顺, 国泰民安, 这种把希望寄托于神明是社火的本质目的, 也就是说这种诞生于民间最

象脚鼓舞作为一种符号, 是民族成员产生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归属感的关节点, 它凝结了民族的意志、性格、情感和价值取向, 并通过其表现形态使民族成员从中真切地感受、把握民族精神, 鼓舞民族斗志, 集结民族的力量。

因此象脚鼓舞的文化意义已不仅停留于舞蹈的独特性、审美性, 它已超越舞本身的编排与技巧, 引发了人类天性中共存的对原始的舞蹈记忆的认识。它并非仅仅是一个道具、一种乐器, 已经成为傣族的一种情感需求, 一个民族的代名词, 从而发挥符号传达感情、引起心理共鸣的审美功能。从观众的角度来说, 使得观赏者从符号提示的内在生命中深深体验概念语言无法传达的审美愉悦。

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有责任坚守勤于思考的信念, 珍爱我们民族的舞蹈文化, 时刻感知实践发展的脉搏, 理性判断与思考。把舞蹈放在人类有目的的行为中去比较、考察、为之界定, 并结合文化印记——舞蹈形态, 以此深入理解集傣族的审美视觉和背后的文化底蕴于一身的象脚鼓舞。

朴素宗教信仰是社火的发展最基本的根基。

二、西海固民间社火的文化价值及其内蕴

处于宁夏南部山区的西海固地区, 及时一个神秘的地方, 同时又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民间艺术相对较发达的地区, 文化形式和民俗民风通过民族融合, 受到中原文化辐射的强烈影响, 其地域文化也随着时间空间的孕育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模式和艺术形态, 既有强烈的地域风格。千百年来, 西海固民间社火形式和其他文化艺术一样, 汲取、继承了中原文化古朴、原始的艺术形式, 并经过历代的演变与创造, 逐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从而在这一带形成了粗狂、刚烈、坚毅、爽朗、倔强的文化个性, 并且体现出当地人“自尊、自信、自强”的人文精神, 这里虽然地处偏僻, 干旱少雨, 但是这里的老百姓却不为生活的困窘、贫瘠的土地和断粮缺衣而甘愿被残酷的自然束缚, 他们有无与伦比的纯朴民风, 有丰富的民风民俗, 有坚强自信的文化氛围和“地域精神”。

西海固民间社火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主要内容有演地摊子、走高跷 (高脚、高拐子) 、扎高台 (高架、铁芯子) 舞狮子、跑旱船、舞旱龙、串马社火、顶纸马 (竹马灯、跑竹马) 、秧歌舞、脑阁、彩车等, 这种集祭祀样式、民间舞蹈、民间戏曲等表现形式, 把传统的西海固民间社火与地方文化以及民俗民风的融合的炉火纯青, 并滋养了当地社火新形式的脱胎成型。西海固民间社火表演的时间一般是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 (有的地方要到正月二十三) , 在西吉县的苏堡、马建、平峰等乡镇也有在其他时间如端午、中秋、重阳操办社火的习俗, 主要形式是唱神戏、办庙会等, 无论合时何地, 社火的原始祈福功能却从来不会改变, 目的很明确, 就是在这些年头节下, 是农人休养生息的时日, 也是人神共乐的日子, 人们通过办社火和庙会来娱悦神灵。那么社火表演的目的就是通过送神的节目让神赐福于人间, 所以社火的又一功能就是表达人们对来年丰收、喜庆、健康、欢乐的美好愿望。这也说明在人还不是世界主宰的时候就是充满乐观精神的, 不断的社火延续说明人们从古至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是不改变的, 这也是所有民间活动不一样的形式外表下, 相同的本质属性。

摘要:傣族的象脚鼓舞是在傣家地区流传甚广的男子舞蹈, 储存了傣族社会发展的特殊文化印记。它不仅属于艺术现象本身, 更是社会的、文化的、人类的、生活的, 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意义。本文着重从生灵崇拜、民族生态环境以及民族舞蹈的符号学意义三方面予以阐释其文化意义。

关键词:傣族,民族舞蹈,象脚鼓舞,文化启示

参考文献

[1].王建民.《艺术人类学新论》.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221页.

[2].资华筠、王宁、资民筠、高春林.《舞蹈生态学导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第9页.

[3].杨德明.傣族象脚鼓.今日民族.2010、4.

[4].资华筠、王宁、资民筠、高春林.《舞蹈生态学导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第18页.

傣族泼水节的来历 篇11

很早很早以前,有一个凶恶的魔王,他身有魔法,落在水里淹不死,掉在火里烧不尽,刀砍不断,枪刺不入,弓箭射不着。他自恃法力过人,傲慢自大,整天横行霸道,为非作歹。那时,天有十六层,他就成了其中一层的霸主,对人民欺压掳掠,无恶不作。他已经有了六个美丽的妻子,但哪一家若有美丽的女儿,他都要霸占为妻。有一次,他看到人间的一个公主名叫婻粽布的,长得比他的六个妻子都漂亮,于是,又把她抢来,作了他的第七个妻子。有一年六月,正是人间过年的那一天,魔王为婻粽布贺年,招来了魔臣魔将,在宫中饮酒作乐。酒过三巡,宾主都已经醉醺醺的了。婻粽布乘机对魔王称颂道:“我尊贵的大王,您法力无边,德行高尚,凭着您的威望,您完全可以征服天堂、地狱、人间,您应该做三界的主人。”魔王听了洋洋得意,沉思了一会儿,转过脸对爱妻说:“我的确能征服三界,我的弱点是谁也不知道的。”婻粽布接着又问道:“大王有如此魔力,怎么会有弱点?”魔王小声回答:“我就怕别人拔我的头发勒我的脖子,这会使我身首分家,你可得经常看着点儿。”婻粽布假装惊讶地追问:“能够征服三界的大王,怎么会怕头发丝?”魔王又小声地說:“头发丝虽然小,但我的头发丝却会勒断我的脖子。”婻粽布听了以后,暗暗打定主意。她继续为魔王斟酒,直到酒席散尽,她又扶魔王上床睡觉,等魔王睡熟之后,她小心地拔下魔王的一根头发,未等魔王惊醒就勒到了魔王的脖子上。魔王的头立刻就掉到地上,头上滴下的血,每一滴都变成了一团火,熊熊燃烧,而且迅速往人间蔓延。这时,婻粽布赶忙把魔王的头抱起来,大地上的火焰也就熄灭了,可头一放下,火又烧起来了。于是,六个王妻也都赶来,她们轮流抱着魔王的头,这样火才不再烧起来。后来,婻粽布回到人间,但她仍旧浑身血迹,人们为了洗掉她身上的血迹,纷纷向她泼水。血迹终于洗净了,婻粽布幸福地生活在了人间。婻粽布死后,人们为了纪念她,在每年过年的时候,就相互泼水,用洁净的水洗去身上的污垢,迎来吉祥的新年。

傣族文化 篇12

1 傣族文化特质

1.1 傣族水文化

傣族源于古代的百越族属,居住地西双版纳、德宏等地由澜沧江、大盈江和瑞丽江等诸多河流穿过,支流干渠密布,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了非常便利的灌溉系统。全年气候温和,雨热充沛。年降均水量为1400~1800 mm,土地肥沃,是历来非常重要的米糖生产基地。自耕自种,物产丰富,竞争意识淡薄。傣族人对水怀有特殊的亲切感,能够将水提升到当地信仰中哲学层面中,把水当作本源,将水看作是一切物质产生的源泉。傣族人的“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将傣族人对水的信仰融入在傣族日常生产、生活当中,并不断在相互结合过程中交流互动,形成傣族人特有的“水文化体系”。

1.2 傣族宗教文化

傣族人非常相信万物有灵,灵魂不死,这在公元6~8世纪时的小乘佛教传入之后得以强化。在傣族社会不断佛教化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傣族先民相信“人空、生空、我空”的理念,并相信只有不断摆脱生老病死这些“苦”,勇于积德行善才能修的来世之福,达到最终涅槃的理想境界。这样导致傣族全民互助,互爱,温存善良,朴实无华的民风特点以及与人为善、与人为伴的基本生活准则。

2 傣族体育健身项目

2 . 1 傣族传统娱乐项目

2.1.1 泼水节泼水

说起傣族,必然会提起大家所熟知的泼水节。泼水节起源最流行的传说是民女智杀魔王后,魔王头颅落地就会起火,于是民女们轮流抱着魔头,每人抱1 d,交换之时互相泼水冲洗。傣族泼水是表现对水的崇拜之意。无论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相互泼水祝福,大泼3 d,小泼7 d,消灾祛病,吉祥如意。用水浴佛,然后用浴佛之水擦拭眼睛可以明目,给老人泼水可以祝福,然后是青年男女们的泼水狂欢。

2.1.2 孔雀舞

孔雀舞是傣族艺术形象的代表。在漫长发展过程中,孔雀舞经过不断的丰富和完善,逐渐演变成一种能够独立于宗教之外,并且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舞蹈。优美的身段、明快的步伐、灵动的眼神和变化多端的手形使得舞者更加高贵典雅。双人孔雀舞更能表达出舞蹈所传承的相亲相爱、神圣吉祥和幸福美好的愿望意向。

2.1.3 象脚鼓对踢

傣族有声音浑厚的长、中、短三种不同类别的象脚鼓。象脚鼓对踢是傣族男子从小必学的体育健身项目,通过跳、转、蹲、躲等动作伴随鼓声起伏以脚跳、谈腿跳、撩腿、悠腿、错步、弓步、点步和旋转等步伐较力斗计。无论一人、双人还是多人,都可进行。

2.1.4 踢藤球

藤球是傣族青少年用藤片编制而成的空心球体。活动时画地为界,均分人员反复互踢,落地为败。这是一个需要团队合作,默契配合的健身项目。

2.1.5 丢包

傣族花包是四角缀有飘带,内装糠、木棉或者攀枝花及少量沙子的物体,五寸见方。青年男女携礼物相约投掷花包,以未能接住花包为输,输者需将所带礼物送予对方,是一项轻松愉快的健身项目,也是傣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良好方式。

2.1.6 赛龙舟

和其他民族一样,傣族青年男女在泼水节期间同样进行赛龙舟活动,男女分别操浆,快速竞赛。

2.1.7 跳谷堆

每逢收获季节,互相帮助的小伙子们都会以晒在谷场的谷堆为目标,比不碰谷粒跳过谷堆的数目多者为胜,一般50箩、80箩和一百箩筐的比赛比较多,能跳过100萝的可以扬名,能跳过200箩的被称作奇人。

2.1.8 爬杆

傣族青少年们喜爱爬杆,将竹竿顶端固定在大树之上,比速度,比耐力,同时巧劲,先爬到顶端为胜,能多次上下多次会为人称道。

2.1.9 打陀螺

傣族人的陀螺直径约12 cm、13 cm,高13 cm,重约1公斤左右,最大直径可达16 cm、17 cm,重约1.5公斤。是抽轴木制作而成的铁尖头大腰细椎体。场地400 m2见方,分不同级别攻击区域,比赛双方分攻守,陀螺先“死”为输,输的一方对调攻守角色。攻击成功者晋升下一级别,一次轮换,先升完所有级别者为胜利。

2.1.10 打弹弓

傣族弹弓分蔑弹弓和橡筋弓两种,蔑弹弓很早就被应用于战争、狩猎、生产和生活当中。现在傣族人依然用弹弓吆打立群牛羊、调动畜群走向。弹丸呈圆形,可由胶泥烧制,也可用红木树果、橄榄果或小石子代替。傣族打弹弓比赛也会以10 m、15 m或20 m为距,相同数量下射中靶子最多者或打裂靶子最多者为胜。更有实践性的比赛是,规定时间内外出打鸟兽等猎物。打回最多者为胜利,熟练者打弹弓可以百发百中。

2.1.11 顶棍

两人相对而立,中间横置一竹棍,比赛双方用肚子或双臂夹紧,相互用力对推,后退着为输。

2.2 傣族武术

傣族武术源远流长,历代傣族男子在14、15岁的时候就要学习武术用以防身、御敌和抵抗野兽袭击。逢年过节也能看到傣族人民武术的练习和表演活动。傣族武术广泛吸收太极拳、形意拳、气功以及太极拳,同时引进缅甸和泰国的拳术,形成了独特风格。

2.2.1 傣族武术类别

傣族武术类别较多,总计可达130多套。流派分以拳术为主的本地流派,以棍棒为主的汉族传来流派,以短刀为主的泰国传来流派和以长刀为主的缅甸传来流派。而单从类型上来分则有以下几类。

(1)拳术类:三坑式、四坑式、五坑式、六坑式、十二坑式、四门拳、美人拳、木桩拳、虎拳、猫拳、打狗拳、孔雀拳、象牙拳、卧式翻桩拳、25掌梅花拳等。

(2)器械类:单刀、双刀、三把刀、四把刀、贯线式、象牙刀、傣族大刀、匕首、长棒、两节棍、三节棍、铁铣、铁齿、铜夹等。

(3)对练:单刀对双棍、双刀对棍、四门拳对练、徒手对双刀、象脚鼓对踢等。

除此以外,傣族拥有相传至今的32套拳术拳路,弥足珍贵。

2.2.2 傣族武术特点

傣族武术多以跪步、四平马步或者弓步为基础,节奏分明,刚柔并济,多借力发挥,以巧取胜。多注重实践,特别是针对身体灵敏度和判断力的训练水平较高。

3 傣族文化特质与体育健身内在关联性

3 . 1 傣族文化是傣族体育健身的信仰支撑

傣族无论经济文化还是生活习俗都与水密不可分,而这种“水文化”形态同样影响着傣族体育健身的不断发展。加上佛教的洗礼,更加培养了傣族人朴实、善良的民俗民风。正是因为傣族人的性情温和,品性温厚才使得傣族舞蹈类健身活动都以柔美、细腻见长,使得傣族泼水节欢乐祥和,使得傣族武术善于和乐于接受其他拳种文化,并善于利用本土山水飞禽走兽的自然资源加以创造。无论是抵御外敌侵略还是生产生活,傣族文化无时不刻在傣族体育健身活动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信仰支撑和指导作用,更是傣族文化能延续体育健身传统,教育傣族子民全民健身理念和终身健身意识的黄金命脉。

3 . 2 傣族体育健身项目是傣族文化特质的有力传承

从古至今,世界多种少数民族文化共同发展,如何保持本民族传统文化精华显得尤为重要,在经过诸多洗礼和完善之后,傣族文化经久不衰。归其根本,就是傣族健身项目将傣族文化精华真正实体化表达出来,并不断延续。而这种延续就是傣族文化得以不断传承、发展和完善的有力保障。

4 结语

上一篇:微利时代下一篇:亚硫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