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傣族叙事诗(精选3篇)
寻找傣族叙事诗 篇1
冷冶夫将纪录片分为三个层次:仅仅"客观记录人物事件"的为下乘,能够"记录人物故事(将纪录片故事化)"的为中乘,在"故事化的纪录片中具有戏剧性矛盾冲突的"为上乘。(冶夫:《纪录片的故事化》,载《当代电视》,2002年第8期。)
2012年,一部10%内容由iphone拍摄的纪录片《寻找小糖人》,获得了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片长片奖。影片上映十个月(2012.7-2013.5),"豆瓣"论坛(http://movie.douban.com)即发表了5687条大众短评和116条长篇影评,其中约2/3作者对影片"叙事手段"的运用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认为是《寻找小糖人》成功的关键。部分评论摘抄如下:
桃桃林林2013-01-07创作者有意让这个故事更充满悬念,也让影片在后面出现了很戏剧性的感动。
唐小万2013-01-13充满悬念的故事很吸引人。
LORENZO 2013-01-06大过于完美的叙事,大过于名誉、财富的诱惑。
清平子2013-04-26故事悬念。传奇人生。时代背景,希望在别处。
《乐坛传奇的另一种可能》:作为一部纪录片,《寻找小糖人》一开始显得过于精心铺排,影片一开始聚焦一个唱片店老板和一个音乐记者在上世纪90年代寻找罗德里格斯的过程制造出"罗德里格斯是谁?他究竟怎么样了?"的悬念,其叙事性堪比好莱坞电影。
《寻找隐世巨声》:相信是故事的曲折与传奇性都帮了电影一把,为这纪录片添了很多戏剧性。
由此可见,在大众文化步步紧逼的今天,在真实题材的基础上,以一种怎样的表述方式,使故事变得更生动,更富吸引力、说服力,成了当今纪录片创作的关键。本文选择从叙事学的角度分析《寻找小糖人》的"叙事艺术",探寻其成功之奥妙。
一、"纵横式结构"玩转"叙事美学"艺术
人们对于纪录片的总体认识可概括为两句话:1.非虚构,一种活动影像;2.有一定思想性和艺术性,客观纪录。而生活本就充满了多样性与复杂性,要求真实地记录它,并有高度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可见难度非同一般。要达到此要求,记录者就必须做到多角度的深度记录,努力让观众看到相当全面的素材,从而引发观众最准确的理解与思考。
《寻找小糖人》正是为了追求这种深度记录,在情节安排上则采用了纵横交错的叙事结构。
1. 主干结构:激励事件→第一幕→第二幕→高潮结局
2. 纵横结构:
二、"限制视角"玩转"悬念"艺术
在叙事学里,叙事视角是叙事者观察事件而展开叙述时的角度,它决定了叙事者对事件的认知、判断和情感等。法国作家热奈特为此提出了三分法:全知视角(叙述者>人物)、限制视角(叙述者=人物)、纯客观视角(叙述者<人物)。(《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法】热奈特著,王文融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版,129页。)三类视角里,热奈特认为,"限制视角"是制造悬念的视角。
《寻找小糖人》中,每一位被采访者的访谈都可以看作一个限制视角的叙事,通过被采访者的讲述推进故事进展,层层地破解悬念,把观众带入不断接近真相的"探险旅程"。
影片一开始就以开普敦一家唱片公司老板Stephen Segerman的视角来展开叙述,通过不同视角的转换开启了曲折、充满悬念的故事之旅。"视角"列表如下:
限制视角不仅使影片《寻找小糖人》的故事,在探索、曲折中逐步展开,而且,每一个视角都是一个精彩的悬念设置,大大地提升了人们观看影片热情。
三、"灵活多样的表现手法"玩转"氛围营造"艺术
纪录片中发生已久、没有影像资料留下的事件大多是无法还原的,就算是当下正发生的事件,也因内容的取舍,不可能完整的呈现。而纪实不等于真实,它对于纪录片只能是一种"虽不能达,心向往之"的境界。所以,利用纪录片镜头的写意功能,"营造一种真实的氛围"才是纪录片该努力的方向。
《寻找小糖人》的导演,Malik即灵活地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成功的营造了一种真实的氛围。
1. 色彩+三维动画绘画手段
影片"空间转换"时,先以一段黑白色的三维动画设计出来的素描画开始,接着是跟素描画一样的具有色彩的现实建筑物,这样,虚构的动画场景与真实的现实场景进行了完美结合,达到了亦真亦幻的影像效果。
2. 相关"已发生事件"镜头+小糖人音乐
《寻找小糖人》中运用"非洲反对种族隔离政策运动"的相关细节镜头,加上小糖人极具煽动性的歌曲,还原当时受压抑的人们追寻自由平等的焦急愤怒的情绪,增加了影片感染力。
同时,影片还原已发生的事件及人物感受时,没有简单、粗糙的大篇幅的运用人物采访,而是运用相关意象镜头与节奏适合的小糖人音乐,形象直观地展现,使观众沉迷其中,产生强烈的认同感。
3. 城市风景镜头+小糖人音乐
影片的每次场景转换,总会选用不同风格的小糖人音乐,加上相关城市的特色风景镜头,为新场景奠定适合的情绪基调。
当然,影片《寻找小糖人》还有很多成功的亮点,但我们发现"叙事手段"才是其成功的重要支点。
摘要:如调查、研究“豆瓣”网上十个月发表的短评、影评之后,我们发现“叙事手段”是影片《寻找小糖人》成功的关键所在。“纵横式结构”、“限制视角”、“灵活多样的表现手法”是《寻找小糖人》的三大叙事手段。
参考文献
[1]方秀莲.新媒体环境下的纪录片创作[D].扬州大学,2010.
[2]任远.电视纪录片新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寻找傣族叙事诗 篇2
大概是因为她的父母怕她不充实,就别有用心的取了这个名字。
小满很爱笑,笑的时候露出两个可爱的小酒窝。她的牙齿很白,就像雪一样。大大的眼睛扑闪扑闪的,像颗玻璃球。小满的笑声就像风一样,那么清朗。小满很疯,一天到晚快乐得像只小鸟。
小满向我们夸耀她的家庭有多民主,她的父母有多开放,弄得我们都好像是阶下囚似的,对她可羡慕了。小满的性格就像风一样透明,纯净得没有一点暇疵。
小满说,她很喜欢风,风是她的朋友。她最喜欢站在草坪上,张开双臂,就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让风灌满自己宽大的T桖,撩起她轻柔的头发。那感觉就像是在和风一起飞。小满相信,她看得清风的足迹,她知道风的家在哪里。可是,她却说,她其实一点也不快乐。
原来,小满骗了我们。其实她真的不快乐,她就像一只关在笼子里的小鸟,没有蓝蓝的天空,没有自由。
终于有一天,小满留给了父母一张纸条,她走了,什么也没带。
她说,她去寻找风的足迹了。
小满的父母急匆匆的跑到学校,一对中年夫妇,看上去还是知识分子。小满的父母又后悔又着急。风的足迹到底在哪里?
突然有一天,就像风一样,小满奇迹般的回来了。
还有小满银铃般的笑声,也都回来了。小满说:“我随着风儿一直找啊找,风儿带我到了它的家。风的家好大好大,可以容纳一切的不开心。风儿说,它一直都伴随着我,它的足迹就在我生长的地方,它的爱一直都在。”所以,小满就带着风的话回来了,她相信,风一直都会在她的身边的,还有它的爱,永远永远。
寻找“叙事类文章”的教学基点 篇3
一、剖析, 寻找“叙事类文章”教学路径
剖析, 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清教学的行为, 理清教学的意思, 寻找教学的路径。
1.“人”、“事”相依。所谓“叙事类文章”, 顾名思义, 就是以“叙事”或“讲故事”为主体的文章。既然是“叙事”, 就自然离不开具体的“事件、情节、人物和场景”等要素, 在这几大要素中, “人”与“事”无疑是主角, 那么我们是强调“人”的重要, 还是强调“情节”的重要呢?解决这一问题, 一方面我们要看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以“塑造角色”为主旨, 还是以“表述事件”为目标的;另一方面我们还得服从于教学意图———是引导学生去关注“行动中的人物”, 还是关注“人物的行动”。但不管如何选择, “叙事类文章”都有一个根本的原则, 那就是“人不离事”、“事不离人”———人只有在事件中才能呈现他的特征, 事只有在人的参与下才能发展。为此, 在教学“叙事类文章”的时候, 我们一定要带领学生以人物为基点, 弄清这个人物或这些人物所参与的事件, 梳理出事情的来龙去脉, 并把握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 从而揣摩人物的情感, 只有这样, 才能把握住“叙事类文章”的根本点。
2.“情”、“景”共存。叙事类文章之所以长存, 不仅在于它叙述了“经典事件”和“个性突出的人物”, 还在于它呈现了一大批“美景”与“真情”。小学阶段的学生, 由于思维还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 因而他们特别需要通过“鲜活的物象”与“感动的情感”来理解文本的内容, 为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我们一方面要借助文本中的物象、景象来帮助学生走进文本, 另一方面还要借助文本中所渲染的情感来激发学生入境动情, 以产生共鸣, 形成刻骨铭心的感受。
3.“小”、“大”成线。在理解、剖析、把握叙事类文章的时候, 我们既需要从整体出发, 把握文本的主旨, 又需要从细节入手, 欣赏、把玩一些章节或词句的精彩, 这就叫做“看全篇、品细节”。但是, 不管是“看全篇”还是“品细节”, 都必须遵循一个原则, 那就是必须基于一个主题思想的“看”与“品”, 只有这样, 才能形成清晰的思索。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我们一方面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 把握文本的主旨, 了解文本的梗概;另一方面, 我们要引导学生对重点句段进行咀嚼、揣摩, 领会其字里行间所洋溢着的情, 体会作者的意。
二、权衡, 确立“叙事类文章”教学基点
权衡, 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教学的落脚点, 把控教学的全局。
1.关注细节, 以小搏大。“成人不惑, 学生专注。”意思是说, 经历岁月洗礼的成人们已经不为一些小细节所干扰, 转而去关注全局时态;而学生呢, 无法做到成人那样, 去把握全局, 而只关心一些细小的事情。从这一点来说, 我们的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心理特征, 从文本的细节入手, 带领学生有序地把握全局。 (1) 具体场景。场景是“叙事类文章”的重要内容, 它将人物、事件、环境、氛围等统统纳入其中, 因而解读它、学习它, 就成了我们走进文本、了解人物内心、理解事件的关键。为此一旦文本中出现具体的典型场景的时候, 我们应引导学生进行品读, 从而为其理解全文做铺垫。 (2) 矛盾冲突。“困难面前见真情, 矛盾面前见性格。”人物性格常常是在矛盾冲突中展现, 并不断地向纵深方向发展。为此在叙事类文章的教学中, 我们应不失时机地抓住文本中的矛盾冲突来设计教学活动, 让学生在矛盾冲突中认识人物, 了解性格, 丰富体验。 (3) 典型言行。“言, 乃内心之物。”什么样的人物、什么样的心理就会产生相应的语言, 所以揣摩人物的言行, 可以知晓人物的内心世界, 为此, 我们要带领学生去品析人物的语言, 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语言背后的价值取向。
2.关注线索, 掌控全局。不管事件有多么繁杂, 也不管人物有多少, 每一篇叙事类文章都有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只要我们抓住了线索, 就能拨开云雾见青天。为此,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紧紧围绕“线索”这一切入口, 为学生打开一个理解文本的突破口。
3.关注方法, 凸现效果。叙事类文章基本上是以“记叙”为主要的表达方法, 但其中也大量地穿插“描写、议论和抒情”。由于有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众多的表达方式, 从而使得叙事类文章丰富多彩, 但这几种方法在作用上是各不相同的, 所产生的效果也是千差万别的, 因此在教学中, 我们要带领学生适当地关注表达方法, 体会它们的不同, 可以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方法的指导与借鉴。
总之, 我们剖析叙事类文章的结构, 权衡教学策略, 可以更加清晰地看清教学的行为, 理清教学的思路, 寻找教学的路径。
摘要:小学的教材体系中, “叙事类文章”占有绝大多份额, 因此挖掘其教学价值, 寻找其教学路径, 权衡其教学基点, 就成了我们必须面对的事, 本文以“寻找叙事类文章的教学路径”与“确立叙事类文章的教学基点”为抓手, 试图建构“叙事类文章”的教学策略。
【寻找傣族叙事诗】推荐阅读:
傣族儿童05-24
傣族文化07-28
傣族舞蹈09-10
傣族生活习俗12-01
傣族剪纸艺术08-09
傣族民族服饰10-10
《傣族舞蹈》说课稿10-22
德宏傣族历史文化11-10
傣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06-20
傣族历史档案研究述评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