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人生

2024-08-26

寻找人生(精选12篇)

寻找人生 篇1

告别了年少轻狂,无知懵懂,我步入了人生的成熟期。怀揣一把梦想的碎片,徘徊在凄风苦雨的黑夜,努力寻找人生的坐标。我是一株不甘寂寞的生命,虽然伤痕累累,失落重重,但我从未放弃,总是用心去思考,用自己的灵魂去解读人生的密码。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梦想的深处,执着地等待,等待生命的开放。凋零是一次美丽,飘落是一种重生,荒芜乱生的古道,一颗不屈的灵魂,踽踽独行,生命的欢乐颂自远而来…

我是个不喜欢眼泪的人,固执地认为那是软弱的表现,甚至毫不同情那种逆来顺受的人。我与一切社会上的丑恶现象为敌,高高地扬起自己真、善、美的旗帜,但却被人视为另类。我是那样的孤独,孤独的只能与我的灵魂交谈;我是那样的无助,无助的没有一个可依赖的臂膀。我固执地守着自己天真的城堡,任时间慢慢溜走,却等不到自己梦中的王子。

其实生命中的每一段经历,都是一种收获;喜悦也好,痛苦也罢,都印着岁月的痕迹。这样的磨砺,拓宽了我们生命的厚度和宽度,人生因此与众不同。累了时,我会将淡淡的哀愁涂在纸上,用纯洁与真诚去体验生命,自在地抒臆,感觉着无常的世态炎凉。这些心事便被珍藏在记忆的最深处,如玻璃一样易碎,轻轻触摸,便会有故事抖落。

公众号:明月原创

寻找人生 篇2

北京市海淀区五一小学的办学理念是“奠基教育”,即在小学阶段为学生健康的身心素质、良好的道德习惯、浓厚的学习兴趣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一理念是怎么提出的呢?我想,这同我自身的成长经历和我对基础教育的理解是有很大关系的。

初为人师

1981年,我师范毕业,被分配到了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小学。

由于在校读书期间一直担任班干部,所以,初为人师,我并没感到太多的不适。但因为缺乏教学经验,我常常向老教师请教。每天放学把学生送走后,我都要到同年级各班教室去转一圈,把老教师们出练习题的小黑板都收集到自己的教室,仔细研究他们的出题思路,从中总结经验。可以说,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的努力给大家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当时的大队辅导员焦老师,也就是后来的太平路小学的校长,每次一见面她会对我说:“陈姗,从你一来我就感觉你不像一个新教师,你可能天生就是做教师的料……”焦校长这段话可能有点言过其实,但正是得益于自己的勤奋钻研,使得自己的表现在几个年轻教师中还是比较突出的。我所带的班级风气正、学风好,而且总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就像《亮剑》中李云龙说的“是一只嗷嗷叫的部队……”一些“调皮捣蛋”的孩子在我的教育下,没多久就会有较大的转变,我自己也说不清是怎么做到的!可能正像同事所说,学生就是班主任的影子吧。记得那时我所任教的班级成绩也很好,每次考试总在全学区各校中名列前茅。正因为这些,工作没多久,我就被评为了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

在教学中成长

刚到太平路小学的时候,我被安排到三年级语数包班。我的心理素质比较好,尤其是讲课的时候,从容沉稳,而且特别不怕领导和同事听课。慢慢地,领导和同事都觉得我是上公开课的材料。

那时候,每个假期我几乎都会把下学期所有要上的课准备好,我也会把我的教案毫无保留地与大家分享,有时还与老教师们研究备课中遇到的问题。每天下班后,别的老师都离开学校了,我依然留在办公室,或对照教案准备教具,或为第二天的教学设计冥思苦想,或记下自己在教学中的点滴感悟……

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地,我在太平路小学变得小有名气了。领导感觉这个年轻人有天赋、有激情,于是开始让我尝试在学校做教学研究课。有一次,五一小学的王副校长到太平路小学听课,正好听了我的一节《葡萄沟》,听后王校长对我大加赞赏。这似乎是我和“五一”人的第一次接触。

1983年,可以说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这一年,海淀区举办了“文革”以后的“第一届课堂教学大赛”。“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许多教学高手跃跃欲试,都想一展身手。学区与学区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都暗暗较着劲儿。派谁去参加比赛呢?太平路小学的领导们经过反复斟酌,最终决定选派我这个工作不满三年的“牛犊”去参加。接到通知,我既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欣喜躁动,又有一种受宠若惊的诚惶诚恐,我怕上不好课辜负领导的栽培,但是我没有退却,毅然接受了这项艰巨的任务。记得准备比赛的那段时间,我整天都在琢磨应该讲什么,怎么讲,由于过于紧张与疲劳,临赛前我竟发烧了。我躺在床上,敷着湿毛巾,迷迷糊糊中仍看着教案……

当然,这次比赛我并没能如愿获得一等奖,但却给所有评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海淀区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及其它学校的领导,都知道太平路小学有一个年轻人,课上得好,叫陈姗。

这以后,我开始经常在学区做课,在不断的磨练中,我逐渐形成了果断、自然、精细的教学风格。我所做的《草原》《威尼斯小艇》《翠鸟》等研究课和公开课,赢得五棵松学区语文教师的高度称赞,我也很快就成为了五棵松学区的教学骨干。

1988年海淀区举办“第一届作文教学大赛”,我再次代表学校参赛,并一举夺得全区一等奖。可以说,在不断的课堂教学探索中,我的业务水平在快速的成长。

在管理中提升

工作中,我用真诚、坦率的处事风格和扎实、厚重的业务功底,赢得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1986年,机会再次降临到我的头上,通过筛选,我被海淀区教委选派到北京教育学院脱产学习两年,专业是教育管理。

两年的学习,我的理论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同时也给了我更多的机会。不久,在学校领导、教师的一致推举下,我担任了太平路小学教学副主任一职,主抓语文教学工作。

当时太平路小学主抓教学的是胡校长,我很尊重她。胡校长是数学教师出身,有着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我自己虽然对语文教学有些研究,但对教学管理工作却比较陌生,尤其是不会评课。所以每次听完课,我都会向胡校长请教应该如何点评。

在我担任教学主任期间,海淀区教育局针对教学工作发出了“少一些口号,多一些践行”的号召。于是我和胡校长一起加班加点,出台了一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方案,受到了海淀区教委领导的好评,更重要的是,这套方案使太平路小学的教学工作在短时间内有了较大的提升。直到现在,太平路小学的教学工作仍然保持着求真务实、稳扎稳打的作风。

在学区工作中完善自我

1996年,为了加强五棵松学区教学管理工作,五棵松学区准备从基层选调一位干部。经过多方考虑,学区领导一致认为我是最佳人选。得知消息,我并没有像他人想象中的那般兴奋,甚至有点失落,因为我热爱自己现在的这份工作。所以,当时学区的王书记几次找我谈话,我都婉言谢绝,最后五棵松学区给太平路小学下了“死命令”,我才最终接受了组织的安排。

“既受之,则安之”。就这样,在众人的羡慕、冷眼、疑惑的眼光中,我来到了学区,并很快投入到工作中。我想,既然接受了这份工作,就不能有丝毫杂念,唯有尽职尽责、做出成绩方能不负领导厚望。

俗话说:“万事怕‘认真’”。我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认真”,不管做什么事都一丝不苟,肯钻肯学。因此,虽然学区工作与学校工作有很大区别,但我很快就适应了,并以自己的热情感染着周边的同事。用王书记的话说:“学区大多是老同志,你的到来给学区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到任新岗位后,我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给全学区所有的教学干部做一个学区教学工作报告。接到任务后,我马上把上学年学区所有学校的教学工作总结翻出来,进行分析、归纳。同时,我还抽调了各校的一些试卷,针对考试的各种题型做了一个试卷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本学期的工作思路。会议在海淀区群英小学召开,汇报中,我凭着清晰的思路、独到的视角、富有新意又切实可行的计划,受到了与会领导的一致肯定。后来听说一些原来认为我不适合做学区教学工作的干部,在这次报告之后也彻底改变了看法。

之后,我开始更为细致的工作。工作中我发现,在学区之间的多次教学竞赛中,五棵松学区一直处于下风。而此时又恰逢北京市即将举办第一届教师基本功大赛。于是,我决定以这次竞赛为突破口,开创学区教学工作的新局面。为此,我做了一个详细的赛课方案,并深入到每一所学校,与教师们一起备课、听课。那个时候五棵松学区共有13所学校,为了让他们拧成一股绳,我打破学校界限,从每所学校抽调一位教学主任组成一个备课小组,把整个学区变成了一个“战斗团队”,一个学习型组织,大家共同备课、听课、评课,营造出一种团结向上的工作氛围。在这次竞赛中,五棵松学区以团体总分第一名和五个单项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一举实现五棵松学区教学竞赛史上的“零”突破。我也因此代表五棵松学区在海淀区教学大会上做了典型发言。

这个优异的成绩,给五棵松学区很大的鼓舞,各项工作也以此为契机有了突破、创新与提高。同时我也开始进一步思考如何引领和提升学区教学工作问题。

四年之后,也就是2000年年底,学区王书记又一次找到我谈起工作调动的事情,我意识到自己又将迎来一次新的机遇与挑战。

在反思中孕育理念

在职业生涯的初期,我一直从事教学工作。从教师到教学主任再到学区教学副校长,我几乎从没脱离过教学一线。在近20年的教学工作中,课堂是我的主阵地,我因课堂而成长,因课堂而成功。那段时间,我经常为自己所上或指导其他教师所上的一节节精彩的公开课而感到沾沾自喜。

然而,由于阅历的不断丰富,在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常常反思我的那段经历:许多时候我们只是在为自己巧妙的课堂设计和表演而自喜,却不是为学生的收获和成长而欣慰;许多时候我们只关注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却忽略了某种更加重要的东西—基础教育的价值本位。

那基础教育的价值本位到底是什么呢?

经过不断地思考,我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基础教育本身就是为人的全面发展打基础的,因而基础教育的价值本位除了关注学生的双基,更应关注人的发展动力的激发,关注人的发展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培养,教导学生如何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因此,我们的教学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方式,建立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从“重教”向“重学”转变,从“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从“重模式化”向“重个性化”转变,从“接受式学习”向“体验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让学生学会质疑、学会合作、学会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寻找别样的人生 篇3

广告词其实来自鲁迅的《〈呐喊〉自序》。原文写道:“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我要到N进K学堂去了,仿佛是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每个时代都会有自己时代的主流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在鲁迅的青年时代,进新式学堂、出国留洋者尚被视为走异路,如今这已成主流和时尚了。

从小学到大学,努力考重点、考名牌,毕业时千方百计在大中型城市找一份既体面又收入不菲的工作,然后买房买车结婚……这大概就是今天许多人规划的人生轨迹,也是很多父母天天在孩子耳边灌输的“理想”。

在许多父母看来,这就是他们看得清楚、比出高低的“光明大道”,设计虽然简单,目标却极其明确。是他们在自己人生饱尝艰辛后,所能给儿女们最深情的告诫,最满足的期待,最负责的努力。

但古今中外,总有许多青年人要背离父母为自己设计的、大家认同羡慕的模式。他们最怕重复和别人一样的道路,最不愿意按照别人为自己设定的生活轨迹,最有勇气挑战自我、挑战传统,走异路,去追求别样的生活——

退学创业的IT少年冯健、杨慎,上山养猪的留美博士陈声贵,义务教中小学生诵读国学经典的逄飞,寻找有意义的教育的范美忠,以《老鼠爱大米》一曲成名的杨臣刚,赴宁夏和云南志愿支教的冯艾,捐助178个孩子上学的歌手丛飞,长眠于澜沧江中的阳光男孩马骅……

他们都年轻,走着异路,开创着与多数人不同的人生,丰富着我们对世界的理解。

在云南德钦志愿教书的马骅出事后被媒体广为宣传,树为典型,但他的朋友这样解释他的志愿行动:“马骅喜欢体验不同的生活,也总在变化生活方式,他似乎不能固定在一种生活里。并且马骅每次的体验都要做到极致、做到透彻,就像他在云南踏踏实实地教书。”

这就是原汁原味的青春,熊熊燃烧的激情。青春本能地拒绝从众、因循、流俗;激情不可能在人云亦云的生活里闪出异样的光彩。

在当今时代,主动选择到西部去,到乡村去,到艰苦偏远地区去,也属于走异路,去异地,寻找别样的人们别样的生活吧。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这句耳熟能详的话中,其实包含有深刻的哲思和经济学原理。当我们的市场经济越来越发达、开放、自由、理性时,“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才能获得最高身价,也最有机会实现自我。

一位连续两次援藏的干部曾这样回答人们不解的发问:中国人那么多,在你一生中,一个单位或一个地方真正需要你、认为离不开你的时候是不多的。有地方需要你,这本身就是对自身价值的最好认可。

看看今日中国领导人的简历,他们本身往往便是从基层干出来的榜样。他日又会从今天沉至底部的年轻人中涌现出什么样的人物,谁可预言?

请别误会,我们不想把将来的升官、发财或成名成家当作画饼许给正在考虑去基层、走异路的年轻人。升官、发财、成名成家都是可贵的人生价值,可以是成功的标志。但我们相信,正如道路是多样的,人生的价值也是多元的,衡量幸福、美好的尺子不只一把。年轻人到基层去的动机也是多样的。

一位志愿者在自己的“博客”中曾经分析,志愿者的动机有的是因为理想主义,一心要为某种事业献身;有的是因为工作或者感情出了问题,想要换个环境;有的仅仅是想体验一种不一样的生活。

这些不同的动机都有其正当性。其实,不管出于个人需要或兴趣,还是有着崇高志向,只要契合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就会焕发出同样高尚的光辉。

马骅的朋友曾说,马骅到德钦教书,一方面是想做些实事,另一方面是出于对当地文化的兴趣,是对另一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如果不是意外,他的故事也许永远不会被大众所知。他只是做了他想做的事,却无意中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

寻找榜样把握人生内容 篇4

光阴似箭,暮然回首,我们已经在家网课学习了两个多月了,从最初的忙乱无序到今天的井井有条,家长和我们都经历了共同的磨合和考验,我们都已经适应了每天按部就班的打卡、上课、做题、对答案、复习,一切都是水到渠成般的自然有序。总结这段时间的学习,在没有老师现场监督的情况下,要想最大限度的利用好网课,我觉得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自律自律对没有家长陪伴的孩子来说,尤为重要,大部分时间我都是自己在家上课,处于无人监管的放纵状态,这对自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做不到自律,那么我将有大量的时间自由挥霍,网课的效果将大打折扣,只有时时刻刻做到自律,才能紧跟老师的步伐,做到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二、认真上课时间,如果认真听课、记笔记、做课堂练习,那么我们基本掌握了每节课所学内容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课后认真做课外练习题,对所学内容进行必要的复习和拓展,那么我们每节课的内容基本就掌握的差不多了。认真和不认真,就意味着每个环节是否做到了滴水不漏,是否对所学知识做到了融会贯通。“读书须有疑”,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认真到极致就是较真,我们要拿出较真的劲头对待学习中的每一个困惑。三、积累及时对各科错题进行积累分析,错题是自己掌握不好的薄弱环节,需要更加重视和加强,要针对错题类型进行针对性复习,做到错题越来越少,并要经常性复习强化。比如英语这学期的知识点很多,内容很散很乱,需要及时积累语法、词汇和例句,反反复复的进行复习。四、坚持学习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我们永远在路上。学习就像一场马拉松长跑,每门学科、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我们在规划好自己学习的日常安排后,剩下的就是坚持,这就是学习最累最难的事情,谁坚持到最后胜利就属于谁。除了身体上的累,挫败感、烦躁、沮丧等不良情绪也会经常伴随着我们,我们要尽量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以饱满的热情将学习进行到底。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疫情阻击战已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我们开学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回首百年不遇的网课时光,这将是我们这一生中难得的一段经历,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这段时间收获满满,待到山花烂漫时,我们都在丛中笑。

赵建华:寻找人生钻石 篇5

赵建华:大家晚上好!非常感谢有这样一个机会,寻找人生钻石,人生,每个人有很多的含金量很高的钻石,如果找到了,有人成功,如果找不到,就非常难成功,找到了人生钻石,不用费劲,选择大于努力,因此我们在这个前提下,我在全国十五规划中,申请了一个课题,这个课题就是职业定位,今天我把职业定位一部分内容,给大家汇报,首先要解剖人的案例,我想解剖这么几个人。

首先是我自己,一个比较笨的人,然后再介绍几个成功的人。第一个人就是我,刚刚出生的时候,生下来不会哭的,医生狠狠的摔在沙发上,证明我活着,我懂事的时候,见到人脸红了,上学的时候,老师敲我的脑袋,不让我打呼噜,四年级为了挽回自尊心,我拼命的学习,语文老师当场宣读我的作文,赵建华写的文章在我们班里最差,我想水路不通走旱路,我慢慢开始改变,通过我自己的努力,我最终高中毕业,然后就开始进行我的,75年毕业,开始考大学,77年考大学,第一年差170分,第二年差100分,第三年差90分,第六次还是没考上,我考第九次,考上了大学,我的确感到了由衷对一个弱智者的同情。有些人可能不相信,哪有考九次,我有个助理,我的研究生,帮我把准证件找出来,78年考理工失败,79年考音乐失败,80年考音乐失败,考理工失败,1981年我第一名考进了艺术系,我指挥合唱,取得过第一,但是我上二年级,我听到唱歌的声音,浑身起鸡皮疙瘩,最后做一个测试,证明该同学毫无音乐天赋,最后证明这个同学当老师还不错,转到教育系,研究心理学,然后就悟出一个道理,人就怕定位对,如果定对了位,傻瓜都能成为天才。然后转系不到一年,写了一篇文章,就是发表在教育研究杂志,有一个教育学家,在书中引用我的发表,后来写了第一本书,我这个傻瓜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称为我为中国教育之星。中央书记处在全国选择了十大演讲家,大家都知道刘淇部长等十个人,我被列最后了,后来我演讲了三千多场,在前年云南又讲了六十场,这是刘淇部长。

大学毕业的时候,彭佩云同志亲自接待了我,清华大学聘我作为转聘教授,我作为清华大学讲课,为什么一个傻瓜竟然能在北大、清华讲堂上侃侃而谈。

向十五规划办公室递交了一个报告,我说根据人生选择钻石的理论,我想在我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如果每一个中国人的潜能,平均哪怕提高1%的话,那么在五年内,中国的国力将是美国的两倍。因此,国家批准一笔经费,做职业定位课题组组长,我的力量也扩大了,慢慢悟出一个道理,如果经过良好的定位,找到人生的钻石,傻瓜能变成天才,如果找不到钻石,天才也能变成傻瓜。现在三百万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研究生找不着工作,博士生也被炒鱿鱼了,海归派也变成海带了,说起来很痛心的,中国的教育是失败的,很多老师用昨天的经验告诉今天的学生怎么做好明天的事,中国到现在没有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十流华盛顿大学培养出21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我跟龙永图探讨人格的魅力,今年五一在人民大会堂给五一劳动奖获得者,探讨找到人生的钻石,这是人大常培养了很多化妆行业的人,与电影演员于洋同志探讨把一个普通人怎样培养一个天才,我讲人生定位。大家一定要选择高质量的团队在一起,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孟子开始住在杀猪厂长旁边,后来搬到一个地方,旁边有办丧事,就学会吹丧,后来搬到有学问的家旁边,后来成了文学家。我大弟弟考了体育,考了三年,没考,我弟弟没有体育天赋,有医学天赋,北京和谐医院专家,我的二弟弟,身高1米9,一开始不适合学理科,后来学的文科,考了第一名,我弟弟被推荐中央二台采访柳传志,在我弟弟在我策划下,上了北师大的博士,清华传播学博士后,现在是中央台台长助理。还有一个弟弟,这个弟弟看起来有问题了,一脸严肃了,我爸爸为了改变性格,学公共关系,专科没有拿到,那么多人策划成功了,我用软件一测,我弟弟不能搞公关关系,是我弟弟的弱项,现在的父母专门让孩子学专项,让弟弟自己在家写文章,十篇,五篇被刊登在国家报纸上,后来成为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张海迪小妹妹,没考过大学,我给她做职业规划,你画一张演唱会门票,我用真票进去了,她用假票进去了,毕业之后不到三年,就是百万富翁,现在已经是亿万富翁了。还有一个舟舟,只有30分,正常人110、130分,不认识人民币的傻瓜舟舟出走一百多个国家,30多个元首为他碰过杯,采取的是定位法则,开始学数学,舟舟听说学数学,一个苹果加另外一个苹果,爸爸一个桃子加另一个桃子等于两个,苹果相加实在不知道,但是经过定位测试,舟舟找到了自己的音乐天才,然后才气聚焦成才了,最后就成才了。

还有一位小姑娘,这个姑娘叫贾蔚,生下来也不会哭,通过定位成为了一个摄影师,这位摄影师就在你们面前。

很多的人并不是没有天才,没有钻石,是没有找到,我们一定要坚信一点,在家里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事的父母,没有坏的学生,只有不会教育的老师,没有做不好的员工,只有不会定位的领导。我在友谊宾馆主持了职业规划论坛,我做了七步定位。美国和德国人不用脑袋想东西,我一定要注意人才测评。运用到我们企业,用人才招聘、干部选拔、职业发展、人员管理、团队建设和岗位设置,经过测评和不测评,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经过测评应用到各个领域。我在国美做一个实验,做了二十年,我在十八年前,我用我的左手拍着中国首富黄光裕肩膀,你已经三个店了,你的事业一定非常强大,我为国美电器制定帝国主义第一套规章制度,打拼 16年,成为了中国首富,最后他硬挺下来了,解决四十万人的就业。这是我对国美电器每一期做培训,我与黄光裕了沟通,在国美大赛上我作为主持,这是永乐董事长,是黄光裕太太,今年年初由我主持了国美二十周年的会,就是站在这个位置。我在对话中谈到客户第一,什么是客户,好多老板不知道客户,一个是内部客户,一个是外部客户,外部客户分配第一客户应该是供应商,第二客户才是消费者,消费者从来不知道消费什么,就像病人跟医生,说该吃什么药,医生吃这个药,医生说两千,病人说太贵了,两千吃一次吃根,有两块吃三年见效,你吃哪个,做企业一定要清楚谁是真正的客户,国美第一客户是供应商,才能让消费者得到最实惠的东西,客户第一,然后内部是客户,内部第一客户是老板,因为老板拿出钱买了员工八小时工作,买单的人应该是客户,可是现在好多找不到客户的感觉,找不到皇帝的感觉,而感觉非常痛苦,第二客户是下级,在这个对话中,我谈了这样一个理念,在这个舞台上,指挥了国美二十周年的大合唱,然后面对国美唱国美梦想之歌,我给国美起草的第一套规章制度,在这个情况下,我感觉到一个人经营公司,一定要遵循如下的原则:第一就是政治原则,一定要清楚,政治是有些时候,不大讲道理,我给大家谈的是有些精明老是讲理,能讲出什么理,讲道理的一定是弱者,强者从来不讲理。国情原则,中国是清理法,中国不大讲法律,报纸上讲的东西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缺的对象,因为在历史上,有几千年没有经济法,一定要明白中国怎么做人,美国人怎么做人,美国就直接画花子,中国人画花从来不这么画,画一个马蹄子,旁边有小蜜蜂和蝴蝶,这叫踏花归来马蹄香。美国都特别精明在这个情况下,大家学习中国,在刘景斓先生倡导下,人们学会了学习,学习的个人,首先把自己归零,心就像这杯水,本来是满的,纵使有太多的智慧也收不了了。在于自信,有多大自信,就有多大成果。

寻找生活的石子的人生哲理 篇6

生活就是个池塘,你就得接连不断地往里投掷石子。

哪怕它是一片死水,至少你要让它起点漪澜,让它有点生趣。

人生是个过程,不到百年的风景。快乐是一生,忧郁也是一生。其间,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快乐走过。人生要快乐,这是当代人很难做到的。现今世界,愈来愈多的人对生活厌烦不满,离快乐越来越远。

有一位母亲,她身体健康,孩子活泼可爱,家庭舒适,经济宽裕。丈夫是一个电子工程师,前途光明,但不知为何她总觉得不满足。她的丈夫建议她度假休息一阵子,但她觉得自己需要的并不是休息,她连独自坐下来看书都不能做到。孩子午睡时,她就会在房间里走来走去,等着去叫醒他。有时早晨醒来,她会觉得一点盼望也没有。

这位女性的“无名病”其实就是厌烦病。现今世界的文明和优越的物质生活是前所未有的,但是人们却愈来愈厌倦生活。很多人本想寻求娱乐,却常常觉得索然无味,甚至当剧院上演一幕精彩的`戏剧时,演到中途就走了好几批观众。还有一些人,坐在电视机前,看着电视剧,但脑子里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看报章杂志的时候也是心不在焉,大多数人在说“我累了”的时候,实际上是指他们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厌倦了,对自己的生活感到索然无味。

每个行业、阶层的人,不分性别都会患上厌烦病,无论贫富、聪愚、雅俗,都不能保证你不会患上厌烦病。

一个商人往医院看病,却说不清自己哪里有什么不妥。医生给他做了彻底的检查,也找不到他有任何毛病,于是这个人再往医生处做进一步查询。

经过一段轻松的谈话后,医生对他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的体格检查完全正常,我不用在你的病历卡上写任何东西。”

这个商人听了并不显得高兴,他说:“医生,我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没有一刻不觉得疲倦的。”

这时,医生才意识到他的病人患的是“厌烦病”,而不是一般的身体不适。于是医生就开始指出这个商人所拥有的一切:生意兴隆、家庭舒适、妻子漂亮、孩子可爱,还有其他能用金钱买到的许多东西。但这个商人听了以后却说:“我对这些简直厌烦透了,让别人把这些东西都拿去吧。”

厌烦是常常引起你疲劳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无精打采的感觉会使你经常疲惫不堪。它还是引起家庭破裂的一个促成因素。因为厌烦,一些丈夫或妻子跨出家门就再也不回来了。

在生活的旅途中,我们总是经年累月地按照一种既定的模式运行,从未尝试走别的路,这就容易衍生出消极厌世、疲沓乏味之感。我们如何才能超越寂寞、空虚和内在的贫乏,寻找新的目标?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而且一种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又会产生新的需要,心情也随需要的变化而变化。一个人总是过着一种生活方式,那叫活着,却不能称之为生活。因为这里面缺少了生机。生活就是个池塘,你就得接连不断地往里投掷石子。哪怕它是一片死水,至少你要让它起点漪澜,让它有点生趣。

那些幸福的人们,在当下生活已经不再新鲜时,他们会马上向新目标进发,寻找新的石子,荡起生活的涟漪。然而,大部分的人觉得寻找新的事物很麻烦,所以宁愿保持现状,这正是超越寂寞、空虚的困难所在。

寻找李有才 篇7

李有才的家乡

秋季的太行山区, 太阳早已经失去了夏日的威力, 把一抹灿烂的阳光洒落在山间的角落里。漫山遍野的植被大部分早已经失去了郁郁葱葱的颜色, 不断凋零的树叶在山间小路上铺了厚厚一层, 整个山上看去, 一层灰蒙蒙的颜色。

经过艰难的跋涉, 终于到达晋东南的这个普通小山村。这个被叫做交家沟的自然村只有十几户人家, 属于山西左权县辖内, 翻过一道山梁, 就是河北省了。而如今作为交家沟村的一个村民小组的李家岩是李有才的老家, 也是赵树理曾经居住的地方, 更是山药蛋派代表作的诞生地。

1943年秋天, 赵树理和李有才因为都是村干部, 所以同吃同住同劳动, 整天都在一起。李有才是一个爱说爱笑的人, 擅长做一些即兴的快板, 作出的快板大都是当地的方言土语, 非常受当地老百姓喜欢, 所以广为流传。赵树理很早就注意到一个现象:只要是李有才的板话, 很快就能在村民之间传唱, 传播效果非同一般。擅长观察生活细节的赵树理想起了当年在省城上学的情景。当年赵树理在太原上学, 回到家乡之后, 把一些太原的所见所闻说给乡亲们听, 可是乡亲们听了几句就都不愿意听他说了, 都说“书生气太浓, 很多听不懂”。赵树理于是转变表达方式, 按照村里人的语言表达。这下可好, 大半个村子没出过门的乡亲都来听。

赵树理明白了, 要和老百姓打交道, 必须用他们自己的语言, 才能融入他们, 这样一来, 即使不识字的人也能接受, 这样能让百姓们更好地了解党和边区政府的各项政策。按照这个思路, 到了年底, 《李有才板话》就出版了。开篇第一句:“阎家山有个李有才, 外号叫‘气不死’。”从此, 爱编顺口溜的“板人”李有才就进了文学史, 直到今天, 课本里还在讲述着他的故事。

李有才曾经是赵树理工作上的搭档, 也是赵树理的房东。这个擅长即兴快板创作的农民干部官名叫李有才, 小名叫李乃顺, 家住在今左权县麻田镇李家岩村。按照赵树理小说里的说法, 《李有才板话》里的阎家山村村民的官名只有有钱有势的人才配称呼, 其余的人称呼都用小名, 即使在官方文件上的签名也都不能坏了规矩, 只能签上小名:“西头那些大户人家, 都用的是官名, 有乳名别人也不敢叫——比方老村长阎恒元乳名叫‘小囤’, 别人对上人家不只不敢叫‘小囤’, 就是该说‘谷囤’也只得说成‘谷仓’, 谁还好意思说出‘囤’字来?”

“比方说陈小元前几年请柿子洼老先生给起了个官名叫‘陈万昌’, 回来虽然请闾长在闾账上改过了, 可是老村长看账时候想不起这‘陈万昌’是谁, 问了一下闾长, 仍然提起笔来给他改成陈小元。” (选自《李有才板话》)

因为有这层缘由, 李有才的大名在村里并不是如人们想象的那么妇孺皆知。即使是现在也是这样, 在村里要问村民“李有才家住哪儿?”多数上了年纪的人会很茫然, 但是改口问“李乃顺”, 则多半会热情地给你当向导了。

在这个被群山包围的村子里原本住着李家岩的老老少少, 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 才陆续有人开始搬离这里, 到半山腰供了电的交家沟居住了。在山腰坡度稍缓的地方, 还能看到散乱的残垣断壁, 只有摆摞整齐的石头显示出与乱石嶙峋的山间环境的不同来, 才能让人分辨出这里曾经住着人家。

来到交家沟, 村民热情地招呼着:“采访李有才的吧?”看来, 这里是经常迎来山外人的访问的。从交家沟到李家岩, 尚有约十公里的山路, 一路上踩着石块垒叠的羊肠小道, 还得时刻注意路边的荆棘挂住衣裤。一个小时之后, 最靠近山口的一户老夫妇的家就在眼前了。老头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收割着高粱, 向导向他问好, 他回头笑笑并不说话, 随即便专注于手头的工作了。

这对老人是李家岩唯一的居民了, 在这个尚未通电的村子里, 他们维系着整个村子的人气, 如若不然, 这个村子就成为空置的村落。

李有才和赵树理住过的老宅子就在这里不远处, 两间没有房顶的石头房里已经长起茂盛的山草, 房子紧靠着的山体上伸出错综复杂的树根来。两间房子半围出一进院子, 十几平米的样子, 如今成了鼠辈们的乐园, 随处可见老鼠洞。

就是在这样的房子里, 李有才和赵树理度过了他们各自人生中的一段光阴。可以想象, 这个如今仍然没有通电的村子当年是怎样的贫困和艰难。在这里, 李有才随口编出或悲戚或者快活的板话, 赵树理在一旁会心地听着, 不时地在昏暗的油灯下记录着这些后来流传久远的故事。

左权县西关村抗战纪念馆的王艾甫认为:“与其说山药蛋派的开山鼻祖是赵树理, 倒不如说是李有才。李有才的板话其实是最原生态的‘山药蛋’作品。凑巧的是, 李有才遇到了赵树理, 这是一个偶然现象, 但是假如没有李有才和赵树理的相遇, 还会出现另外一个李有才, 而且就在左权这块土地上。从本质上说, 是左权厚重的民间文化的积淀, 成就了山药蛋派作家的辉煌。”

李有才其人

李有才并不是李家岩人, 像小说里说的那样, 他是一个人在这个村子生活的, 过着“一人吃饱, 全家不饿”“锁上门也饿不死小板凳”的苦日子。据李有才的孙女回忆, 李有才的身世很苦, 原本生在桐家峪一个贫苦农家, 因为家里实在太穷, 不得不将其过继给生活稍稍好一点的李家岩一户王姓人家寄养。王家的生活还算过得去, 但是后来王家有了自己的孩子, 李有才便要被送回原来的家。但是在这里长大的李有才实在舍不得离开, 索性就另起炉灶独立撑起门庭过日子。

李有才从小聪明伶俐, 脑子快。但是由于家里穷, 没有上过一天学, 尽管如此, 李有才对当地的民间文化有着天生的悟性, 戏曲、说唱这一类民间艺术一学就会, 后来还会自己创作, 当地人称“板话”, 也就是快板。当地的板话是从民间戏剧演变而来, 有一定的格律和节奏, 语言简洁明快, 多是以方言朗读。一些村民还能想起以前的原版“李有才板话”, 只是用当地方言读起来很顺口, 翻译成普通话很多并不押韵, 没有了味道。赵树理很大程度上对这些板话进行了语言和艺术的加工, 所以用普通话读起来依然能朗朗上口。

李有才性格耿直, 好打抱不平, 却也开朗乐观, 在当地有很好的口碑。当年在村里, 李有才作为村干部管理村务, 村民咸服。当年和赵树理共过事的何老回忆说:“乃顺 (李有才小名) 不财迷, 人好, 办事公道。”但是李有才对家里人却极其严格, 甚至严格到苛刻的程度。李有才的儿媳妇回忆, 李有才在任村干部期间, 对村里的事情非常上心, 当做自己家里的事情来做, 家里的事情却不管不顾。不仅如此, 大队分东西, 李家每次都是最后一个分, 而且分到的都是不好的或者数量不够的, 在这上面家里吃亏很大。

1984年出生的李秀芳是李有才的第二个孙女, 如今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 她7岁那年李有才去世, 对自己爷爷的印象是“嗓门大、脾气大”。她回忆, 当时山上的果子每次是集体先摘, 摘完之后一些质量不太好、卖不掉的村民往往打发孩子们去捡摘, 李有才却从来不允许她们姐妹 (李秀芳还有一个姐姐) 去, 有一次她们偷偷去捡柿子, 回家被李有才知道, 受到了极其严厉的批评。

李有才的儿媳妇说, 因为在赵树理的小说里出了名, 上世纪80年代, 有个日本人给李有才来过一封信, 但李有才把信给了别人, 他不愿意和日本人打交道。村里老人说:“抗日时候, 这个村子死了60来人。汉奸领着日本人上老虎山杀老百姓, 那山就改叫老汉奸了。有一回, 日本人来了, 八路军印刷厂的工人都在李家岩, 赵树理就让李有才到沟里去, 往洋油桶里放炮仗, 把日本人引到西边, 部队才从南边走了。”

李有才的家庭现状

由于家境并不富裕, 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 在很多村民都在山下盖了房子很久之后, 李有才家里才有了在山下如今居住的地方盖房子的能力, 然而盖那三间小瓦房的中间却不时就没钱了, 后来在借了债之后, 才将房子修整得可以勉强入住。然而在山上住了几十年的李有才不愿意到山下居住, 他不顾众人的劝说, 一个人继续住在他和赵树理曾经住过的老房子里, 一直到1991年临去世前也不曾离开。

李有才唯一的孩子李德胜生于1950年, 之所以取名“德胜”, 李有才认为:“共产党胜利了, 我儿子也出生了, 所以叫得胜”, 于是取谐音“德胜”。李德胜的女儿李秀芳说, 李德胜继承了父亲性格里面正义、为公、不屈的秉性, 事关村民福利的事情都乐意出头, 不惜得罪任何人。

作为村民代表, 李德胜常常顾不上家里的事情, 一切事情都要靠多病的妻子来做。李德胜的妻子身体一直不好, 在两个孩子尚在上学的时候, 这样的身体素质对于一个刚刚达到温饱的农民家庭来说, 无疑是灾难, 加上李德胜光为村民忙活, 家里的光景就更不如别人了。李有才贫困一生, 总算将三间房子扎在了交家沟这个通了电的村子里, 但之后再没有多大的变化。李德胜的妻子不能从事重体力活儿, 两个原本成绩非常好的女儿不得不在初中没有毕业的时候辍学回家。

二女儿李秀芳回忆, 当初毕业之后, 尚不满18岁的她只好去榆次给人当保姆, 用一点微薄的收入补贴家用。由于辍学, 李秀芳早早结了婚, 今年25岁的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在这个用打工赚来的钱盖起的仅20平方米得砖瓦结构房里, 李秀芳抱着她刚出生的女儿和记者交谈:“家里还是穷。没有太多的机会可以赚钱。土地只有那么多, 勉强糊口, 要过日子还得出去打工。”这个人均收入不足1000元的村子里, 几乎家家都在温饱线上挣扎。

李秀芳的母亲说:“要不是当年农业学大寨修的那些梯田, 这里的人可真是活不下去了。”整个村子的口粮完全依靠这400亩人工制造的梯田。其他的要花钱的地方, 就只能靠山里的野花椒、柿子、核桃、金银花等原生态农产品了。“这些根本卖不了多少钱。李有才不在了。他在的话把这些编成快板, 给村里宣传宣传。”村民说。

李德胜上过几年学, 由于家里贫困, 小学没有毕业就不能读书了。但是他利用有限的知识读了很多书, 也尝试过写作。他自己创作的《赵树理和我的父亲李有才轶事》, 用圆珠笔写了300页稿纸, 最终整理出满满当当的41页, 还用白纸做了目录和封皮。他自觉文化水平不高, 曾经将书稿交给当地一位学者, 请学者修改, 最终因为上访的事情而没有了结果。现在的书稿仍然放在李德胜的家里。那位学者对他书稿的评价是:“这个东西, 能不能当史料用, 是一回事, 但对他一个农民, 很不容易。”

目前热心李有才的似乎只有李德胜了。包括李秀芳在内的李有才的第三代, 已经对这本书不闻不问了。而且李秀芳自己也说:“我并没有看到过《李有才板话》, 我也没有条件看这些东西。”据介绍, 整个村子只有老支书有一本线装的《李有才板话》, 其他人, 看过的都很少。60岁的村民老何是为数不多的看过这篇小说的人, 他的印象是:“似乎说的都是跟前的事, 但是又说不清说的是谁。”老支书何甫生说:“这里面有一半是真的, 一半是假的。”

卢朋:寻找人生的“生趣” 篇8

在等待采访时,我注意到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他拍的照片:在巴基斯坦一条湿润的乡间车道上,两位似乎刚刚结束劳苦工作的女人面对面地坐在道旁,一只小鸟悄然地落在旁边的路标上。

一刻间,世界少了狰狞,岁月静好的气氛流淌而出。

我有些诧异,在这样的办公室,常见的多是壮美的风光照片,摄影者的志趣多在奇峡峻险或是珍禽异兽;而卢朋似乎更愿意在质朴平淡的真实感中捕捉人生的“生趣”。

人们经常会说风景即心景,所谓“境由心生”。而对卢朋来说,可能更多的是 “心境相生”。

为什么要寻找“生趣”呢,卢朋说缘于他对完美的追求。他认同作家林清玄所说:“追求完美能减轻压力,自在放怀也是重要的,如果不能放松,自己会痛苦不堪,身旁的人也会倍感压力……追求完美的达成,不是完美主义者的终站;追求完美,还能自在,才是完美主义的终站。”

人总是缺什么拍什么

卢朋开玩笑地说:“人总是缺什么拍什么。”

等待不久,他和助手来到办公室。在北京炎夏,两人依旧穿着衬衫、西服裤子。刚刚有些事情可能还在收尾中,两个人快速地完成工作,没有多余的话,表示抱歉后打了两三个电话沟通、确认,像是精确运转的机器。

作为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卢朋手下带着正式员工数万人,“算上辅助人员数十万”,承接的大型工程项目也是“地域广,难度大,国内国外都有”,“人经常是今天在北京,明天去西藏,后天就到印度尼西亚了。”

而工作的复杂程度,也难以想象,“集团所做的事情特别综合,有工程方面,要管好物资、物流、财务、市场营销等等;你还要做好沟通工作,国家领导人视察要去陪同,拆迁遇到不愿搬家的老太太我们也要亲自去聊。做工程的,有时还会遇到武力、经济、感情等方面的问题。”

日复一日地经历、处理这些复杂的工作,要剥除表面的纷杂,人必然要经历思考的历练,而这种漫长养成的独自思考过程也会让人觉得孤独。

“难处理的事情太多,可能我需要一个出口,哪怕只是休闲一下。”

由于每天在世界、全国各地跑,卢朋正好有条件拍点“大家一般见不到的”,比如巴基斯坦的民间集市,伊斯兰堡的傍晚,倒不是“炫耀风景”,在长期养成的独立思考的习惯中,他希望能记录下“那些经常看到,但可能不会有人去想的场景。”

所以,在卢朋的照片中,都是些简简单单的情景。我们可以看到清晨在旅店窗口花盆旁,落下的两只小鸽子;可以看到巴基斯坦街头的日常生活,神情坦然的修鞋匠;还有城市角落的山坡上俯瞰的、茫茫无边的伊斯兰堡天际线。

这些看似没有冲击力的“第二眼”照片,却会让观者在看后的某个瞬间,心底似乎产生一丝共振。看似平淡的人物、场景背后,有一种宁静美好的质朴之感。

我问他:“照片是一种诉说吗?”

卢朋低头笑笑:“实际上是。人应该都有两面性吧,谁说过这么一句话‘人一生要隐瞒多少问题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这句话我还是有点感触的。照片想表达的可能就是我现在缺乏而又向往的吧。”

带上相机和“思考力”

在采访时,卢朋讲起来一段看似与摄影没有什么关系的经历。

前几年,他跟同事一起去美国杜克大学参加管理学培训课程。美国教授将他们五个同事分为一个小组,给他们做测试。

老师出了一道题,从五个人里随机选一人,让他提出现在自己最困惑的问题是什么,其他四人来当辅导老师。卢朋那组被选出来的人是公司总经理,提出最困惑的问题是人际关系问题。“我当时就说,这事儿我明白啊,以前我在集团下面的二公司当过总经理,三公司当过董事长,每个岗位什么心态,我太清楚了。当时一顿狂讲,觉得讲得特别对。老师在旁边全程录像。”

等到测试结束,回放自己片段的时候,卢朋说“自己都不好意思看”;“我在视频里说完一段,老师就问那个人‘他说得对不对’,‘不对’,讲完第二句话,‘他说得对不对’,‘不对’,从头到尾都说我说得不对,但视频里我的样子很肯定,觉得自己说得是极端正确的。”

在经历那次“观察自己”之后,卢朋觉得坏了,“以前在单位可能做过一些武断的决策,现在想想可能都是有问题的。”这次课程对卢朋的冲击很大,他开始意识到“思考力”在处事中的重要,需要从多个层面、新的角度思考后,再做出决策。

而思考的过程,是心静的过程,也是剥丝抽茧的过程。这种思维不仅在日后改变了卢朋的一些工作方式,也潜移默化地融进卢朋的拍摄思路中去。你想象不到,他拍摄的巴基斯坦照片,不少都是在“警察举着AK47的环境下”拍下的,但是从画面中丝毫感受不到拍摄者的不安心绪。

“摆在表面上的事情没有意思,拍的照片应该让人去发现,生拉硬拽、观念先行,打造一个故事往照片上按,太刻意了。最好的状态是,讲了故事,但让人感觉和什么都没讲一样。”

由于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友好,当地人见了中国人都非常热情,所以他们愿意将正常的生活展示出来,卢朋眼中,并不富裕孩子身上鲜艳的衣服,公路旁限速80公里的路标牌,剃头匠手里掉齿的红色塑料梳,都是这个国家的故事。

以往,还不懂摄影的时候,卢朋攒齐了尼康最新机型以及各式尼克尔镜头——这源于他曾一度对机械很感兴趣——出门背个大包,差点兴师动众地走上器材党之路。而他的阅历让他走上另一条平行之路。如今在拍摄时,卢朋随身携带的只是一台奥林巴斯无反相机和自己的“思考力”。

用心路为照片做注脚

虽然周围不少人对卢朋的照片赞誉颇多,有人怂恿他“多把照片送出去”,但他鲜少拿照片去比赛、展览。

有时,这些照片只是属于他的“私摄影”。在朋友圈上,他写着:“从摄影中发现生长的意义,生命的美好,生活的真谛。”

有时可以看到他利用有限的假期时间,一夜奔赴草原,并写下:“我愿意用余下的时间,找回自己,我有时像挤压机里的

面粉,最终我要做出拯救自己的决定。”

有时,可以看到他发的照片中,会有些苍茫而美好的夕阳,“在不断地肯定与否定后,重新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路,突破自己去创新,浮云来去无牵绊,明月不曾落谁家。”

有时也会打趣自己,在照片旁写:“听说试着和生活死磕,还没有被现实淹没,仍旧苟延残喘的人会喜欢我的摄影作品?”

卢朋最近在读一本书,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的《乌合之众》,他说自己一直对心理学很感兴趣。心理学是让人更了解人心,以便能更好地了解世界的科学。卢朋似乎可以将这些都糅杂在一起,观察,思考这个世界。

卢朋的外公是大学中文系教授,从小跟外公长大,他经常在外公的书房里摸摸这本书,翻翻那本画册。现在肩上工作担子重,不过亦如办公室墙上挂着的那幅照片,透露出他另一个向往的平行世界,就像林清玄所写:“完美主义者的终站不是一尘不染,不是绝圣弃智、超越意识,而是在纯净中,还有美的弹性与感受。完美者不抵达高尚,也不抵达贫穷,而是创造一种‘高尚的贫穷’;在优美与精微中,达到的是朴素的简单境界。”

关于寻找人生的随笔:雾中寻真 篇9

在我看来,上帝在创造你时所给予你的一切都是有原因的,无论你所接受的是什么,你都应当自信的去面对。美国有一位女士因具有先天性的免疫缺陷,外表呈现出了畸形,从小他就被嘲笑,甚至在他二十多岁时被某杂志评为世界上最丑的女人之一。她曾一度想着要自杀,经她父亲开导后,她重拾信心,取得了博士学位,并进行全国巡回演讲。此类事例有许多,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自信地面对那个真实的自己。

与之相反的,亚洲许多国家出现了“求美”过度的现象,许多高中生都到整形医院去整容,并且这一趋势还在向低龄化发展;网络上的网红数不胜数……在此现象下在人群中,人们变得不仅是脸,还有心。在那一张假面之下,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信任可言,连那张脸都是假的,你凭借什么赢得别人对你的信赖。

在雾中徘徊了许久,眼前的那一抹金黄的光亮透过浓雾,吸引着我向它走去……

“好看的皮囊千篇 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即使是丑陋的人,如果他有一个“有趣的灵魂”,人格的光芒也会散发出来,让他的外表看起来是那么的不值一提。“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不可否认的,但什么美应当是去追求的呢?真正的美藏在你的人格中,藏在你的心里。

曾有一篇报道称,著名主持人董卿在参加某节目彩排时,一副眼镜架在头上,身着一件非常普通的T恤衫,没有了平日里节目中精致的妆容,纯粹是一幅中国大妈的形象。但有许多网友评论,即使没有了华丽的外表,董卿的气质依然深深感染着他们,董卿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最好体现。试问,我们所熟知的古代文人墨客,有谁还能够清楚地记着他们的容貌?是那个“醉里挑灯看剑”的辛弃疾,那个“西北望,射天狼”的苏轼,还是那个“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李清照?他们所流传是他们心中真真实实所沉淀下来的积淀,也正是那些积淀组成了我们中华文化。

雾气渐渐消去,眼前的宝箱中露出一丝金色的光,它正静静的等着我们去打开。

寻找人生 篇10

会不会觉得你所做的一切是在为将来的欢乐时光做准备?或许你听过“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的最后一天来过”这样的话,但也只是听听罢了从不会把它放在心上。

要享受欢乐时光就不得不付出一些努力。事实是,快乐在于选择。生活在日趋忙碌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记得做好时间规划,适当放缓脚步去享受当下生活。

快乐对于人的的意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定义。即使在你最忙碌的日子里,也应该尽力让自己停歇一会,去想想人生中什么才是重要的,然后按照自己所重视的人和事去生活。(人生感悟)

我们有能力在当下的生活中找到快乐。再没有比当下更适合去体验新奇有趣的事情了。每一天都会有让你快乐的事,快乐的机会也无处不在。

在寻找快乐和自我满足时以下事情值得考虑:

1、花足够的时间跟家人在一起。

虽然家庭聚餐不失为一个好主意,但仅仅花足够的时间跟自己爱的人在家度过会让你发现更多快乐。有人享受跟家人游戏的夜晚,而有人更乐意谈论和分享彼此生活种种。

2、做自己喜欢的运动,放松自己。

你是否为了睡前多做点家务,而牺牲了放松自己的时间?选择让自己放松的运动,玩电脑游戏,看看书或是泡泡澡,总之要切实执行。

3、到户外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没有什么事能比亲近自然,呼吸新鲜空气更能让你享受时光了。在自然中,你可以从内心的纷扰中解脱出来,意识到自己只是这广博世物中的渺小一部分,享受那片刻的宁静。任由幸福与快乐之感沐浴心中,洗尽铅华。

4、尝试无压力的生活。

一旦掌握了在生活中寻找快乐的真谛,接下来就看你怎么去尝试新的方式去增添快乐了。不需要做很大的改变,仅需要尝试新事物,偶尔走出安乐窝,这样就可以消除疲惫,重新出发。

以下附尝试新事物的小贴士:

给自己的人生寻找一块石头 篇11

世间万象,事理相通。绿萝的成长方式,蕴涵着人生的大智慧。没有土壤,绿萝照样可以生长;但缺乏一块石头,绿萝就只能蔫儿吧唧地算是活着:只有抱着石头,绿萝的生命才能绿意盎然。这块石头,其实就是绿萝牢牢扎根的基石,就是绿萝生机勃发的依托。人生亦复如是。生活上的贫困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灵上的贫瘠,可怕的是内心缺乏一种对精神的固守。事实上,物质生活的困窘是完全可以通过勤奋耕耘努力改善的,而真正折磨人的恰恰是精神家固的缺失。失去對精神的固守,人生就会像水中的绿萝一样飘呀飘的,迷失了方向。

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放了大型连续剧《雪域高原》,全剧史诗般是再现了中国三代铁路建设者修建青藏铁路的感人故事。在极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风云突变的政治斗争中,建设者们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他们靠的是什么?奖金,福利?什么也没有。靠的就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定要把铁路修到拉萨去,造福藏区同胞。正是因为始终固守这种信念与精神,建设者们才得以在极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风云突变的政治斗争中“我自岿然不动”,从而最终成就了雪域高原的辉煌。

是的,“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然而,现实生活中,不少人把目光投向了财富、投向了物质,表现出赤裸裸的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结果是,精神的石头荡然无存,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休的躯体,以致许多人正在变成钱和物的奴隶。君不见,多少花季少女贪图荣华富贵,拿青春作赌具,拿尊严作祭品,做有钱人的“二奶”,背自道德沦丧的“十字架”;多少年轻的直至已经不太年轻的人们,向往的是靠投机钻营去升官发财,成为千万富翁,以便香车豪宅,一掷千金,颐指气使;多少政府官员迷恋金钱美色,拿原则作交易,拿权力作筹码,最终锒铛入狱失去人身自由。

耶稣布道有云,当潘多拉魔盒打开的刹那,伴随着灾难、疾病、恐惧、死亡一起飞向人间的还有一样东西,叫做欲望。毋庸讳言,人要生存,离不开诸如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活条件。但人最可悲的是贪婪地占有钱和物,而缺乏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与固守。如果占有超过了界限,其结果往往不是人占有了外物,而是外物支配了人。为了眼前一时的幸福而牺牲了永远的幸福,为财富所作出的一切努力和付出还有什么意义呢?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块石头,都需要自己的精神家园。固守心中的精神家团,即使暂时看不到成功的彼岸,可是一旦黎明到来,终会放出耀眼的光芒。正如彼得逊所说的:“人生中,经常有无数来自外部的打击,但这些打击究竟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最终决定权在你自己手中。”冰心也有首诗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幕它出现时的明艳。当初它的花芽,浸透了牺牲的血雨,洒遍了奋斗的泪泉。”没有风吹雨打,哪会有秋实的成熟;没有刺骨寒风,哪会有松柏的坚韧。陶渊明的精神家园是桃花源,刘禹锡的精神家固是陋室,梁晓声的精神家园是读书与写作,他们固守心中的精神家园,都创造了不俗的业绩而流芳于后人。

寻找“错误”的根源 篇12

一、发生在学生中的几种现象

一天早晨, 适逢我值班, 发现有两个初一的小男孩在教室前面的花池里跳来跳去, 问他们:“你们在做什么?”一个男孩子回答着:“这是我们的包干区, 得捡干净垃圾, 要不然会扣我们班里的分。”“那么你呢?你为什么不捡?”“是老师叫我出来的, 我怕挨骂, 所以只好出来。”听了两个学生的话我都无法高兴起来。虽然前面一个孩子非常热爱他们的集体, 但他并没有意识到, 草地本身的洁净、文明的行为远比扣分重要得多了。后面一个男孩子并不把此事当作自己的责任, 只是怕挨骂, 说到头, 我们的育人只是用了一种相当于“暴力”的手段。我们是该清醒一下了, 道德教育的方向到底在何方?

在学校吃饭的学生都知道, 第四节课下课都要排好整齐的队伍进入食堂用餐, 可是究竟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竟然一无所知。一天在食堂外边拉住了两个正在横冲直撞进食堂吃饭的学生, 问之知道这样做对吗?回答:“这是不对的, 我们班主任最头疼的就是被扣掉分数了。”另一个答道:“这个道理太简单了, 我们一窝蜂过去, 乱糟糟的, 万一有人来检查, 岂不是给学校抹黑?下次我们一定会注意。”这样的回答令我啼笑皆非。反复强调的文明、安全就餐被演变成了这样。

一天放晚学, 我老远就发现一个背着书包的学生, 左手握着车把, 右手扬着一个方便面袋子, 双脚奋力地蹬着, 仰起脖子正往嘴巴里倒着零食, 倒完后, 手往后潇洒地一甩, 袋子就在空中飞舞。

二、反思

我们说一种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的确需要一种严格的制度去辅助, 但是对于分辨是非对错能力相对弱的青少年来说, 首先应该让他们知道错在哪。要了解错误的根源, 不要因为怕扣分、不被挨骂才去遵守。如果在学校一套, 走出校园又一套, 那我们的教育还是失败的。所以我们必须作一次深刻的反省, 要解决“源头”问题。

“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学生是人, 而且是未成年人, 不是圣人, 在成长过程中有待于我们教师去培养造就, 难免会犯错误, 而作为被冠以“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善待学生的失误, 善待犯错误的学生, 告诉他们错在哪, 为什么错了, 给予他们改正的机会。不能以“你看看你, 又害得我们班被扣了十分。”“你怎么就不能安安份份地不犯错?”这种口气来教育学生。长此以往, 岂不是会让孩子们丧失是非判断能力?所以我们要耐心细致地解释为什么错了。错误的源头不解决, 下次再犯的机会肯定会很大, 如果错误的行为上升到了意识的高度, 那么后果就会不堪设想。

当然, 教育方法非常重要, 但揭示错误源头的时机更为重要。见到别人做错事了, 很多人直接反应就是开始骂人。一个人刚犯错的时候, 内心难免焦躁、很不安, 这个时候你再火上浇油不大好, 所以见人错事不指责, 要赶快协助, 赶快把状况收拾收拾, 然后告诉他刚刚错犯在哪儿。很多时候学生一犯错, 老师马上就发脾气, 劈哩啪啦骂一顿, 学生常常被老师骂, 信心都不见了。所以学生犯错的时候, 老师当下要冷静, 先协助他把这个错事打理好, 之后再问他今天为什么会犯这个错, 情况了解清楚了, 学生就会觉得老师处处体谅他, 处处指导他, 就会觉得老师说得是对的, 进而对老师也会倍加尊敬。

在学校里, 教师每天都在向学生传授知识, 教师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 便被无形地放大, 学生则会以为教师讲的、做的都是对的。因此, 教师也是源头的一部分, 教师不但要用真理去激励学生, 而且要用自身人格去影响学生, 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 不断地受到熏陶和教育。凡要求学生做到的, 教师首先要做到。这无声的语言, 是最有说服力的, 它将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

家庭教育在素质教育中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前一阵子, 儿子生病了, 作为母亲的我陪他去医院, 长廊里塞满了人。儿子不懂事, 尽往医生前面靠, 不小心将医生前面的病例卡往前推了推。我无意识地小声警告着他:“别捣蛋, 小心医生叔叔要发火, 打你的小屁股了。”突然间, 耳边传来一声大吼:“你们怎么这样教育小孩子?你应该说这是不对的, 不能说医生叔叔要发火, 要不然孩子始终无法知道是自己错了。”真的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是啊,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竟然犯了这样一个大错。家长对这个错误的源头的影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家里往往父亲的拳头、母亲的责骂就是真理。有的家长往往在孩子犯了错误时还要掩过饰非, 源头就此被掩埋。因此学校应加强和家长的沟通联系, 为解决错误的源头问题共同努力。

上一篇:写景抒情散文的语言赏析下一篇:诚信建设考核评价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