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永恒的记忆

2024-07-20

寻找永恒的记忆(共7篇)

寻找永恒的记忆 篇1

在当代中国, 多数孩子的学习生活是累的, 但老师们的教学生活似乎更累, 双累的结果换来的是“累累硕果”, 倘若这些硕果带来的不是学习的深入与延续, 不是对知识的渴求与真理的追求, 而是更多的丧失自我和失去向上的动力, 我真的不知道这是教育的悲哀还是社会的悲哀。好在我们还有静下来思考的时间, 假以时日, 连思考的时空都被各种未知的无名所占据, 那我们就真得是带着枷锁跳舞了。多年前, 我怀揣梦想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基础教育作为我的人生追求, 并没有体会到会面临如此多的艰辛, 好在这一切都让我面对现实更好地成长。我们的泱泱大国有几千年的文化传统, 而我们生活的年代恰恰是传统受到外来挑战最多的时代, 传统与现实的矛盾、外来思潮的影响、多元文化的冲击以及自我求变的多方需要都使我们的教育观产生了诸多困惑和众多变化。好在我们的社会在不断前行, 教育的求索也在不断继续, 谨以此文献给教育战线一代代不断探索求知、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人们。

也许跟学校有着太多的不解之缘, 也许是渴望纯真的回归, 我的快乐记忆多半都和我的求学生涯紧密相联。从小学到大学, 经历了多少老师, 一时半会我一下子也说不清楚, 但我的内心告诉我:时空的间隔没有拉远我们的距离, 老师们的言传身教至今还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运行在我的行动中。春节快到了, 很想温馨一下记忆深处的永恒, 让自己回到那梦一般的仙境, 再次亲身感受一下恩师们的教诲。

小时候的我有两三年是在东北的山区度过的, 山区的条件不算好, 但是有山有水有真情。五岁时, 我上了小学一年级, 其实最真实的原因是儿时的小伙伴们都上了学, 母亲怕我孤单, 加之表哥在学校里做老师的缘故, 我也就幸运地成为了一名旁听生。我的老家有一条很深很长的隧道, 据说这条隧道是日本人挖的, 抗战时很多的物资都从这里被日本人运回了日本国。辽沈战役时国民党、共产党的军队也交相使用这条隧道, 因为一百公里后的终点就是锦州, 那是国共军队争夺的焦点。我的学校就坐落在隧道旁边, 它也就有了“洞口小学”这一名称。由于年龄小, 再加上孩子的天性, 上学对我来说, 就是换着法子玩。那时的我真正享受到了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观在我小的时候就得到了最好的验证。记得我在学校里最快乐的事就是坐在教室里听火车驶过隧道的声音, 随着“卡塔、卡塔”有节奏的韵律声由远而近, 我们的桌椅也会随着美妙的旋律跳起舞来, 我们坐在板凳上尽情地享受着城里多数孩子几十年后才能享受到的电影院里3D、4D的效果, 飘飘然像神仙一样, 短暂而又美妙, 每天我们都可以享受到四次这样的经历。因为学校本身就是防空洞, 我们可以在类似迷宫的教室过道里钻来钻去, 下课后捉迷藏就成了我们必不可少的游戏。那时我不懂旁听生与正式学生有什么差别, 唯一不同的待遇是作业、考试我都被取消了, 跟现在的学生相比, 那时的我接受的教育已全然跟国外接轨。

我的第一位老师也是我的启蒙老师, 老人家姓陆, 自我离开东北, 有三十几年未见, 但是陆老师的音容笑貌依然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倔强竖起的头发、轮廓分明的脸颊, 除了浓浓的东北乡音, 哪一点都像鲁迅先生。陆老师是个全才, 给我们上语文、数学、美术、音乐等诸多课程, 现在回想起来, 陆老师最适合教综合实践课程。陆老师对我们很严, 我坐在第一排, 稍有过分之举, 他的教鞭就准确而又小心地落在我的头上, 真是很享受这种充满爱意地敲打, 因为在以后我的学习生涯中再也没有出现过这种类似的“爱的传递”了。在学校里吃饭是同样快乐的事, 因为没有食堂, 母亲们都是把备好的饭菜装在饭盒里让我们带着, 中午的时光温馨而又幸福, 阳光底下的孩子们说着着数不尽的快乐, 分享着可口的食物, 吃过之后就一溜烟似地跑到山上疯去了, 随着陆老师“叮铛叮铛”的敲钟声, 我们从山上一路小跑下来, 冲进自己的教室, 又开始跟着陆老师画画、唱歌、读课文……

在东北的旁听学习生活仅仅维系了一年, 我就跟随父亲去了上海, 因为妈妈说我要真正“上学”了。带着太多的未知和茫然, 一个山里的孩子就这样去了一个自认为很大的都市。因为已经开学两个星期了, 我在同学们的众目睽睽之下惴惴地进了教室, 语言的不通和上海人特有的优越感, 让当时我幼小的心灵产生了诸多的不适。胆小而又陌生的我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 以至于我的橡皮被旁边的女同学拿走了, 我也不敢吭一声。当时的蔡老师是我的班主任, 她那时没结婚, 人很漂亮。在我的印象中, 蔡老师和蔼可亲, 对同学总是很体贴。山里的孩子不讲卫生, 同学们有时会略带嘲讽, 蔡老师每天会都会检查我的手, 看到我的手指甲长了, 她都帮我剪掉, 并嘱咐我要注意个人卫生并提醒我每天带手绢。在她的精心呵护下, 我的行为举止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我最喜欢上蔡老师的语文课, 她不但讲解的非常有趣, 更重要的是她经常鼓励我大声朗读课文, 在有人听课的时候, 她更是让我当众朗读, 尽管长期的东北生活让我平翘舌音不分, 但在她的心里孩子能勇敢表达自己就是最棒的。蔡老师教了我们三年, 在三年中我顺利地度过了不适期, 在三年中我适应了城市的教学环境和与人交往, 更重要的是, 蔡老师在给予我极大的自信的同时也让我更加明白人要学会爱人。

邓小平同志支援苏北的政策将爸爸带到了淮阴, 我的中学生活也就从这里开始了。远离了大都市的喧嚣, 来到了我从来不曾听说的淮阴, 说实话, 淮阴给我的第一印象并不好, 总觉得这里是个乡村, 尘土飞扬下驴车、马车、自行车承载了更多的运输任务, 公交车、汽车很少, 唯一看到的高楼就是清江商场, 大概有三、四层吧!带着失望, 带着巨大的视觉反差, 我开始了自己的中学求学之路。现在想想那时可能是我的虚荣心在作怪, 上海人的排他心理不小心也在左右着我。在淮阴教我的老师有很多, 但对我产生重大影响的却是我在淮中上高一时的一位实习老师。记得周老师在我们班实习了两个月, 临走前要给我们上一节语文汇报课。因为有他的老师、领导一起听课, 周老师准备得极为充分。可是不知怎么的, 上课后同学们一点也不配合, 任你如何启发, 同学们就是不予回应。坐在座位上的我心里非常难受, 觉得自己应该站出来了, 于是周老师每提一个问题我都一一作答, 即使是不知道答案的我也会说出一二, 整个课堂成了我们两人的问答训练。下课后, 周老师感觉还不错, 他说我是一个勇于表现的人, 这真是大大误解了我, 我想他是不会知道是我的爱心推动我做到这一切的。他还建议我可以尝试演小品, 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并且希望我能在他们毕业时能到淮阴师专来演一下, 当时我连一点思考都没有就爽快地答应了。于是我开始了自己的创作和演绎, 经过两个星期的准备, 我的处子演出终于亮相师专, 演出很成功, 周老师在演出后给了我最热烈的掌声, 并且鼓励我坚持演下去。从此我开始了自己的小品创作演艺生涯。在淮中的艺术节中, 我登台亮相, 以后的日子只要学校有活动我都会激情出演。在那个舞台上, 我有最大的自由, 我不断地完成人物的塑造。现在看来, 那些略显稚嫩的演出很难登上大雅之堂, 但他毕竟给了我别样的人生演绎, 在十几年的演出生涯中, 我更加自信, 更加乐意分享自己的心得, 更加珍惜自己的真情投入。直到现在, 我都会发自内心的感谢周老师给我拉开的“艺术人生”之幕, 尽管我不知道周老师现在人在何方, 但我相信倘若他能看到我现在在不断延续开启我的学生的创新实践之路, 他一定会感到欣慰的。

大学生活也许人生必不可少的经历, 尤其像是对我这样缺乏自我认知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我大学时在北京读的是哲学专业, 要说我最欣赏的老师当属教我们《中国哲学史》的陈老师, 在陈老师的思维中他最认同的是弘毅笃行、知行合一和涤除玄览、复归于婴儿, 我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夫子”, 而最令人信服的是陈老师在现实生活中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尽管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自己的坚持, 他遇到了很多的不顺, 但在我看来他是真正的学者, 为了心中的那份认同, 他可以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 不管世俗对他有怎样的偏见和误解, 他都始终如一地坚持着自己的认知。陈老师坚毅的性格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至今仍在影响着我, 因为我知道那是一条通往自己人生理想的精神之路, 我也从中深深体会到“身教”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有多么的重要。我想陈老师给予我的宝贵精神财富, 我一定会坚持下去, 因为只有真正做到了这些, 我也才会真能“心安理得”。

在我成长的路上, 还有很多老师给了我默默的支持、鼓励与帮助, 我很难一下子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在此, 我也只是选择了几位自己求学生涯中印象深刻的老师加以记录。做学问有做学问的套路, 育人有育人的方法, 真的感谢我成长中的许多“老师”, 这里也包括我教过的许多学生, 是他们给了我教学相长、共识人生的机会,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率真求实, 才有了不断求索、不断向前、永不言弃的我。

我相信自己一定会坚定地走下去, 因为在我的记忆深处有老师和孩子们留给我的永恒!

永恒的记忆 篇2

上午,我像往常一样,在房檐下横着扫帚就在板凳上练习写字、做数学题。就在这时,一名身材魁梧的汉子在村主任肖昌明的陪同下来我家收教育附加费,当他看到我聚精会神地学习的情景,说:“这娃学习蛮认真的呢,上几年级了啊?”

村主任说:“他老子因神经病死了,娘愚笨又双眼几乎失明,现在他们一家人都被他残疾叔叔领养着,哪还有钱上学。”

那个高个子又问:“没上过学他学习的还是二年级的课本,谁教你的呀?”

我红着脸怯怯地说:“是、是我每天看到别的孩子上学的时候,我总是羡慕得不得了,于是就远远地跟在他们身后,在教室后的窗台下听讲学到的。”

那个高个子很是惊讶,于是翻开二年级第二册《春晓》一文的诗句让我背诵并默写,还让我背诵了九九八十一的乘法口诀。当我顺利地完成了这一切后,他微笑着说:“还行呐,你想不想上学呀?如果想,我就通过教师会研究让你下一年上学的事好不好?”

那一刻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看看这个陌生的高个子一脸慈祥的笑容,又看看村主任肯定的表情,一时愣在了那里。当我终于意识到这是真的时,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好、好、好”地一迭声回答着跳了起来,那一刻我泪流满面,真的太激动了!

“这是我们乡中心小学何永能校长,还不赶快谢谢何老师!”村主任大声向我介绍并提醒我。

也许这突如其来的喜事把我搞懵了,也许是我的意识仍然被这巨大的幸福感所充斥,我只是站在那里“哦,哦,哦”地答应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直到何老师和村主任离开我家,他们的背影在我视线中逐渐模糊,我仍连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说出口。

从那以后,我真的如愿以偿地正式入学,成为一名正式的学生。从那以后,我更加如饥似渴地学习,立志要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在求学的日子里,我又得到了学校老师、同学和社会各界的热心帮助,直到初中毕业。

毕业后,我疯狂地迷上了写作,并且在一些报刊杂志上发表了许多作品。人生的理想正离我越来越近,而这一切都是从那一天的转变开始的。

永恒的记忆——难忘湘西支教情 篇3

2002年5月, 一个普通的日子, 碧空如洗。清晨的阳光洒在阳台上, 儿子还赖在凉席上做着甜美的梦, 学校校长把我叫到了办公室。

“刘老师, 学校研究后拟派你去张家界民族中学支教, 我想听听你的意见!”“支教?”那一刻, 我的内心像打翻了五味瓶, 既有不熟悉支教的忐忑不安, 也有想外出锻炼的决心。

8月28日早上, 阳光灿烂, 碧空万里, 澄澈如洗。鲜花簇拥, 娇艳欲滴, 在师大附中高级顾问赵尚志的率领下, 我们一行四人登上了前往张家界的专车。上车后, 耳边不时回响起常校长的话:“在这次支教活动中, 希望大家尽快进入角色, 让自己的教学实践在张家界开花、结果, 把附中的经验和办学理念带到湘西, 促进湘西的教育发展。”

去往一个陌生的地方, 一切得从头开始, 有一种担心, 但更多的是一种按捺不住的使命感。混杂的心绪, 竟让我有一种刚参加工作时的壮志满怀。怀揣一颗真诚的心, 激情饱满地, 对自己说一声:张家界, 我来了!

经过大致7个多小时的颠簸, 我们终于来到了坐落于子午西路边张家界民族中学 (以下简称“民中”) 。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不期而至, 雨中的校园, 一种浑然天成的自然美, 扑面而来, 目不暇接。目光所到之地, 绿草如茵;鼻息所及之处, 空气怡人。校长王兆业亲自迎接我们, 他一边握手一边微笑着说:“贵人出门招风雨, 贵客呀!”作为支教组组长, 我热情地回应道:“张家界风调雨顺, 人杰地灵, 是我们深造的好地方啊!”

我们被安排到学校教工宿舍东边的房子里住宿, 这是学校为我们支教教师提供了;特意腾出且布置一新的套房。走进房子, 日用品一应俱全, 被子、床单等都“换然”一新, 心里顿时涌上一股暖流。晚餐后, 忙碌了一天的我, 躺下去就迷迷糊糊睡着了。大约晚12时, 我醒了, 出门一看, 夜色茫茫, 悄然无声, 漆黑一片。山区的秋风早有凉意, 雨小了, 但依旧淅淅沥沥地下着, 不时传来鸟的叫声, 一股寂寞之感袭上心头。初到此地的我, 倍感落寞, 跟家里通了多次电话, 家人温馨的话语, 让我静下心来, 去思考更多, 去承担责任, 去履行使命, 然后不负众望。

我开始在高一上课, 学生们基础较好, 积极活跃, 我的课也受到了热烈的欢迎。站在三尺讲台上, 看到一双双求知欲极强的眼睛, 听到一句句异口同声的“Good morning, Mr.Liu”, 我感觉到了肩上担子的沉重, 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我想我一定要好好教, 认真教, 一定要对得起这群山区的孩子们, 一定要对得起孩子们期待的眼神与崇敬的目光。可每节45分钟的课总显得那么的短暂, 短暂得我还没来得及把自己知道的、学到的都教给他们, 把科学的思维方法介绍给他们。铃声已响, 此时的我多想倾囊相授呀!

学校的老师们大都是性情中人, 大家很友好, 闲暇之余, 谈笑风生, 不时相互插话打趣, 妙趣横生, 整个大办公室因为有了我们, 业余时间气氛非常活跃。他们向我介绍了张家界美丽的自然风光与独特的民族风情, 也带我品尝了张家界的各种独有的风味小吃, 如“脆肚”。在学校的篮球场、乒乓球场、排球场上, 我也结识了不少志趣相投的老师。课下时间, 老师们经常来我这走动, 要是周末有丰富多彩的晚会活动, 他们更是不舍得让我错过……通过他们, 我知道了民中不仅有一群勤奋学习、天资不错的学生, 更有一群默默奉献的老师。民中的同事们对我如此嘘寒问暖, 如此无微不至的关怀, 让我在感动之余, 也使我的支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更加热情十足, 能够与一群志同道合的老师们共事, 何乐而不为呢!久违的温暖, 冲淡了刚来时的那份寂寞和陌生感, 凭添了昂扬的斗志与热情。支教前的临危受命、忐忑不安早已远去, 民中学生们、老师们, 用他们的激情与活力, 点亮了一个远道而来的支教老师的双眸, 这双眸子, 炯炯有神, 因其浸透了对学生的关怀, 浸透了对教育的热爱。

时间在充实中流走, 元旦节已过, 学校给我布置了一个任务:在高一年级上一节英语公开课。经过几天紧锣密鼓的准备, 我正式登上了公开课的讲台。迎着台下齐刷刷的眼光, 我镇定自若、滔滔不绝, 学生们都认真听讲, 积极配合, 全场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前来听课的领导、老师们, 时而满意微笑, 时而深思颔首, 时而眼神示意。我心里想:应该成功了!课后, 领导、老师们一起评课交流, 他们都给予了我极高的评价。得到了学校一致的肯定, 这让我颇感欣慰。接下来的日子里, 我每天都在奔忙, 上示范课, 研讨课, 座谈交流, 开展英语角活动等等。年轻老师们要提升教学水平, 不断进步, 我告诉他们务必做到:课前准备充分、详细;课中生动、精彩;课后认真反思, 这些都是我从教二十多年来一直奉行的。看到年轻老师们若有所思, 若有所悟的神情, 我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初出茅庐、乳臭未干的自己, 当时虽然略显稚嫩, 但却初生牛犊不怕虎, 意欲用满腔的教育热情, 去开拓一片广阔的天空。民中拥有这样一群渴求上进的老师, 对于学生来说, 是何等的幸事啊!英语角活动中, 看到同学们热情活跃、乐而好学的面孔, 满足之情赶走了身心的疲惫, 内心的愉悦更是激发了全身心投入的热情。我暗暗思索:用一颗真诚的心, 去与民中老师们、同学们互相交流;用一颗热情的心, 去点燃民中学子们的内心求学之火。为这, 我将乐此不疲;因这, 我不虚此行。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这所学校的学生, 我利用休息日陪同班主任到学生家中走访, 山区家访只能走山路, 往往一走便是一两个小时。在淳朴的乡村里, 教师备受尊敬与爱戴, 每次家访, 谦卑的家长们总是热情地拿出最好的茶水土产款待我们, 待我们如贵宾一般。有一天, 走访到一个男生的家, 他家原住在山里, 后来山洪把一切都卷走了, 只好寄住在伯伯家。一见我们来了, 他母亲便激动地握着我们的手, 含着泪讲了家里的一些情况。方言虽然听起来费劲、难懂, 但我还是大致地了解到了他家的艰难与窘迫:土地少, 人口多, 一年下来自己种的粮食还不够吃。可生活再苦, 他的父母依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好好读书。于是, 他父亲就外出打工供养孩子读书, 但微薄的收入又如何供得起几个孩子读书的费用呢?父亲出去后, 家里耕种田土的重担也就自然而然地落到了他和母亲身上了。我被这种境况深深触动, 出于对这个家庭的怜惜和学生的疼爱, 我掏出了身上所有的钱, 尽绵薄之力, 这是我最真诚的心意。每次家访后, 离开学生家时, 那些醇厚且心怀希望的家长都要亲自送我们一程, 直到很远很远, 那是发自内心的对老师的敬重。

在民中, 有许多家境贫寒的学子, 他们的父母迫于生计, 多数出外打工。这些学生, 从小到大, 没有享受到父母的唠叨, 哪怕这种唠叨是城市孩子所最为厌烦的, 他们学习的压力, 情感的压力, 往往无人分享, 无处释放。可是, 这群学生, 却是上课最为认真的, 最积极提问的, 最勤奋刻苦的。他们认真的学习态度, 积极的求学精神, 让我这个初来此地支教的老师感动不已, 也让我心甘情愿地为他们付出更多心思与精力。

时光飞逝, 为期一年的支教转瞬即逝, 回忆起来, 点点滴滴, 历历在目, 心之所及, 感慨万千。我不知道怎样在这次支教活动中去获得胜利和成功, 但我知道: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是真正的胜利者。这次支教, 我问心无愧。回想过去工作的时光, 我领略过各式各样的喜悦、暗淡与荣耀。但我坚信:人有一样可以自己选择, 那就是心态。调整好心态, 敞开了心扉, 把支教当成一种生活的馈赠, 尽情地享受, 尽情地获得愉悦与成就。

在支教的这一年里, 我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快乐。勤奋努力地教书育人, 与孩子们一起感受进步与成长;谦逊地与老师们交流教法, 一同分享感悟与收获。多少次在孩子们的爱戴中流下感动的眼泪;多少回在老师们的信任中寻求自我超越。多少个停电的夜晚, 映着烛光, 忘我地伏案工作到深夜;又多少回, 疲倦的身躯, 抵制不住心中蓬勃的教育理想。在这一年里, 我时常梦见那川流不息的澧水幻化成一片茫然无际的大海展现在自己面前, 让我心胸开阔无比, 让我能够毫无畏惧, 勇往直前。

民中的生活, 纯粹而质朴;民中的校园, 朝气而蓬勃;民中的老师, 率直而热情。季节更换, 时光流转, 他们或踩着深秋霜后的第一缕月色, 或迎着严冬降温后的第一缕晨光, 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都是他们忙碌的身影, 诲人不倦, 无悔青春。他们真正把自己的韶华留给了学校, 把岁月献给了那片充满深情的土地。这种敬业精神时刻感染着我, 震撼着我。

享受支教, 享受奉献。虽然艰苦磨砺, 却大有所获, 它使我从中受到了触动, 让我有机会在平静如水的生活中, 再次领悟到自己人生价值之所在。我深知不能给那里带来多大变化, 可我仍然尽力发掘孩子们放眼看世界的勇气和力量, 激发他们追求自身价值的信念和决心, 让孩子们纯净期盼的目光自由闪烁。送别晚会上, 学生们纷纷给我递上赠言, 有个学生写道:“老师, 您在我们心中永远是善的使者, 美的旗帜, 无论我成为挺拔的白杨, 还是低矮的小草, 我都会以生命的翠绿向您致敬!”又有学生写道:“您像银杏般俊秀, 像松树般顽强, 像蓝天般深沉, 您不仅有学问, 还有一颗和我们相通的心。”简洁的话语, 字字有声, 铿锵有力, 情真意切, 朴实纯真。面对学生的赞美, 我无比激动, 却也深知教育之路, 任重而道远。确实, 过去的那一年是对我人生的一次重大考验, 我接受住了考验, 也接受到了锤炼与震撼。

临别时, 我望着身边一个个天真可爱、泪眼汪汪的孩子, 泪水自然地滚落了下来。回想起来, 就是这些纯朴、真诚的孩子们那纯净的心灵, 让我接受了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当教师, 是我今生最大的光荣、自豪与幸福。这段难忘的时光也将成为我永恒的记忆!

感谢这群可爱的孩子!

感谢张家界民族中学!

感谢湖南师大附中!

永恒的记忆 篇4

小伙子叫雷,他所说的那位熟人就是我。在我的记忆里,与雷面对面只有两次。第一次见面是在他的家里,那时,雷是我所负责学区的一所村校的三年级学生,由于家庭困窘,辍学了,是普及六年义务教育的东风,圆了他的上学梦。还记得,“普六”回收辍学生,雷家是“钉子户”,村社干部、村主任教师、班主任多次登门,无论怎么劝说,家长就是不答应让雷复学,理由很简单,他那年龄完全可以帮助料理家务、放牛放羊了!听说后我很气愤,决定见识见识雷的家长!

由于地处偏远,那时,我们乡村没有任何交通工具,从乡中心校出发,沿着崎岖的山路步行四个多小时才到达村校位置,短暂休息几分钟后,再经过四十多分钟的艰苦跋涉,才到达雷家。

到达的那一刻,我倒吸了几口凉气,不大的三间干打垒的土房,布满着裂缝,房顶全是薄薄的青石板,难道真的穷得上无片瓦?带着疑问,我随着村支书和村主任教师一道走进正堂,映入眼帘的是一张桌子、三条板凳,还有少量的劳动用具,仅此而已!

正堂左边是厨房,泥土堆砌的偌大的灶上,一只铁锅斜躺着,也只能斜躺着,因为已经残缺了一半!此情此景,除了心酸,还是心酸!唯一温馨的是,一个小家伙穿着半截裤衩,从卧室跑出来,面对村主任教师,啪地一个立正姿势和一个并不标准的队礼。那个小家伙就是雷,在村主任的“引荐”下,雷知道了我是中心校的校长,并羞涩地叫了声“校长好”……

紧接着,是坐下来寒暄,我把雷叫到身边:“想读书吗?”“想!”他的回答干脆、响亮,“上学认真读书,放学后就帮家里放牛羊,行吗?”“行!”回答时他带着兴奋……做通他父母的工作,的确很难,直到我承诺免收他的所有费用后,雷的父母才勉强答应让雷复学……

第二次见面是第二年的暑假,我陪同县教育工会的同志去进行“1+1”结对救助摸底工作。有了“1+1”爱心结对,雷不但有了新书包、新衣服,还获得了每年的定额资助……

“老师!吃点东西吧!”我的思绪被雷友好的声音打断,他先是递给我一次性手套,然后从背包中取出一小袋一小袋食品……

“得感谢您呢!不然就没法圆我的读书梦!也不可能找到现在这么好的工作!”雷满脸真诚。或许,雷不知道,是普六、普九的政策东风以及结对救助、助学贷款等爱心工程、惠民工程的開展,才使得他重获读书的机会,才可能圆他的大学梦!而我所做的,只是我工作分内应尽的责任而已!

雷很健谈,他告诉我,现在是省城一家房地产公司的中层干部,为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已经将父母接到省城居住了。

不知不觉,车已到达终点站,他非要帮我拎行李出站,并为我找好出租车,分别时,还特意索要了我的电话和QQ号。

第二天,雷打来电话,说一定要抽时间来拜望我,同时告诉我,在他职责、能力范围内能办到的事情,让我尽管开口,我笑着回答:“暂时没有,以后一定会烦劳!”其实,我正在思考如何进一步强化班级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虽说都不缺吃少穿,但依然有相对贫困的家庭存在,这类家庭的留守儿童更应该得到精神的、物质的关爱,若雷能说服公司老总,定会给部分留守儿童带去福音!

当晚,我梦见雷连夜起草留守儿童关爱策划书,并将策划书送呈公司老总,老总热泪盈眶地品读着:我们企业也应该像教育一样,唤醒员工的良知,培育员工的爱心,担负应尽的责任,感恩社会,回报社会……

寻找永恒的记忆 篇5

那么, 祖索尔是凭借怎样的设计理念和建筑成就脱颖而出的呢?下面, 笔者就对祖索尔的成就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 为读者介绍一个享有声誉的著名建筑大师。

(一)

1943年4月, 祖索尔生于瑞士巴塞尔。据了解, 祖索尔在山中隐居数十年, 他设计的作品数量非常有限, 且位置偏僻, 大部分在他的故乡瑞士。设计生涯中, 他不愿接商业大单, 拒绝掉诸多找上门来的设计项目, 却为设计一所乡村温泉浴场花费了数年光阴。然而, 在建筑学界, 彼得·祖索尔是个令人尊崇的名字。在评奖词中, 普利兹克奖评审委员会主席称其作品永远带着永不妥协和特立独行的气质。

评论家安德烈·赫劳斯基也对祖索尔有着极高的评价, 他说:“如果说今天的瑞士代表了现代建筑思想最重要的中心之一, 那么彼得·祖索尔的作品就是其中的主要成就。不仅仅由于其作品形式的漂亮及其表现出的精巧的材料知识, 而且更在于他对建筑物流露出的最终空间印象的巧妙控制。”

其实,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 祖索尔就为人所熟知了。1986年, 祖索尔为邱尔古罗马考古遗址设计了围栏。那种运用半闭的威尼斯百叶窗原理创造出的魔幻光感引来建筑界的惊异目光。三年以后, 他在苏姆威格设计的松·贝勒德格礼拜堂又一次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关注。

到了90年代, 他的作品更是层出不穷, 这些作品有着重建永恒价值的独特视角, 令人刮目相看。比如瑞士丘尔艺术博物馆 (1990年) 和老房子 (1993年) , 瑞士沙芬托的古格伦宫 (1994年) , 瑞士瓦尔斯热澡堂 (1996年) , 奥地利布雷根茨艺术博物馆 (1997年) 等等。从1995年开始, 他的作品分别在柏林、伦敦、苏黎世等地巡回展览。

这些优秀作品使他从候选的25名国际知名建筑师中脱颖而出, 荣获了1998年度有世界建筑最高荣誉奖之称的卡尔斯伯格建筑奖。由于布雷根兹艺术博物馆在建筑设计和思想上的杰出成就, 他与安那特·基根、迈克·古耶和若姆·库尔哈斯一起又成为1999年度艾维米斯·冯·鲁尔欧洲建筑奖得主。

(二)

多年来, 祖索尔的设计作品和著作很多, 在欧美和日本等国十分流行, 代表着建筑艺术中力挽传统的潮流。

他曾说过, 他希望用心去创造新空间, 使这些空间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且区别于对世界的普通模造。在他那里, 日常的往往就是永恒的, 所以简朴风格和充分利用材料本身的特点成为祖索尔的坚定信念。

在1998年出版的《审思建筑》一书中, 他明确地讲:“一件建筑作品形成的创造性行为超越了所有历史和技术的知识。”

比如他设计的瓦尔斯热澡堂, 是从超越历史的层面重新焕发出古罗马和土耳其澡堂的沐浴欢乐。又如设计老房子时, 他通过双层板来揭示一扇窗的主旨, 材料则是用了从斯洛文尼亚运来的石头, 这无疑显示了大师非凡的材料运用能力。针对建筑设计界纸上谈兵的不良倾向,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些建筑师对真正的建筑没有兴趣而仅仅止于建筑理论或建筑物的某些方面。他那句“我基本上对作为一门职业的纸上建筑毫无兴趣”的名言, 道出了立足于与时代对话的建筑新思想。

他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呢?

他说:“我仔细观察这个建筑的世界并在工作中尽力容纳看来正在丧失的有价值领域、修正各式干扰以及再创那些日益匮乏的东西。”从他的作品中, 可以看出那些日益丧失的东西正是建筑艺术久远的传统。

另外, 他的《三种观念:瓦尔斯热澡堂、布雷根兹艺术博物馆和柏林恐怖地带》、《彼得·祖索尔作品:建筑物和设计1979—1997》等书也都反映了重建永恒价值的理想。

(三)

“他为他的每一件作品仔细地思量, 寻找到了独特的建造方式。”普利兹克奖的九人委员会这样评价祖索尔, “他发展了建筑伟大的整体性和永恒性——不为一时的潮流和狂热所侵蚀。只有当他感到和这个建筑物之间有着某种契合, 他才会接受这个项目, 这种使命感在当今的建筑界正在逐渐消逝。而一旦产生了这种使命感, 他将全心投入, 彻底检视在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 以确保呈现出最完满的效果。”

在获得普利兹克奖后, 身在瑞士小镇的祖索尔接受一些媒体的电话采访。他依然言辞平静:“你只是在工作, 在做事情, 然后就被认可了。”而这个偏远的小镇也是祖索尔至今工作和生活的地方。

祖索尔最被世人所了解的是其在1996年在阿尔卑斯山的瑞士小镇Vals中为此地的温泉旅馆所建筑的Spa。这一建筑运用了石英岩的厚片, 让人回想起古罗马时期建筑中那到处可见的堆砌砖块。祖索尔借鉴了古罗马和土耳其的浴场造型, 并从中抽象出现代性。在他那里, 日常的往往就是永恒的, 所以简朴风格和充分利用材料本身的特点成为祖索尔的坚定信念。

“这些材料都体现出各自的特质, 并一同为建筑的永恒性服务。”

祖索尔对于建筑材料的运用十分有名, 比如对于木材, 在圣Benedict礼拜堂——一件位于瑞士Sumvitg的作品中, 用树枝和木料做成的内外装饰尤为引人注目, 整个建筑形似一个巨大的浴盆。

此次, 普利兹克奖对祖索尔对于材料的运用也给予了褒奖, “就像那些追求完美的手艺人, 无论是用雪松制成的墙面板还是磨砂玻璃, 在祖索尔灵巧的双手中, 这些材料都体现出各自的特质, 并一同为建筑的永恒性服务。”委员会评价道, “剥下了建筑的各种虚幻外皮, 而裸露出其最本质的, 同时也是最高贵的要素, 祖索尔重申了一个建筑师在这个脆弱的世界上不可替代的位置。”

祖索尔说他的作品大多从材料本身获得灵感, “我基本上对作为一门职业的纸上建筑毫无兴趣”。“我的工作方式有点像一个雕塑家。”他说, “当我开始创作的时候, 我对于一个建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和材料一同产生的。我相信, 建筑就是因材料而生的。建筑不是在纸上, 也不是关于形式, 而是关于空间和材料。”

(四)

“一件令人吃惊的现代艺术品, 但是同时和其原有的历史脉络融为一体。”

祖索尔的作品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形式, 它们从高的、圆形建筑到低矮悬挂的或是方形的建筑。在2007年在德国完成的礼拜堂建筑中, 祖索尔用112根树干做成了整个礼拜堂的内部装饰, 就像是一个木头的帐篷。在24天的时间中, 一层层的混凝土向这一结构上倾倒。然后, 在三周的时间中, 内部用火持续燃烧来使得干燥的树枝能够从混凝土壳中被方便地移出来。而这个礼拜堂的地板被铅所覆盖, 这些铅土是当场融化并人工舀取铺上地板的。

在奥地利的Bregenz艺术博物馆——一座四层的长方形混凝土建筑中, 祖索尔则运用了大量的钢筋和玻璃。到了晚上, 这些玻璃幕墙能转换为巨大的广告牌或是屏幕。祖索尔对于材料的把握, 就像此次普利兹克评委会评价的那样, “这些材料都体现出各自的特质, 并一同为建筑的永恒性服务。”

祖索尔于2007年在德国科隆建成的作品Kolumba艺术博物馆, 则是从哥特式建筑圣Kolumba教堂的废墟中重生的, 这座教堂毁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普利兹克委员会称这座建筑为“一件令人吃惊的现代艺术品, 但是同时和其原有的历史脉络融为一体”。

祖索尔说, 他努力使自己的工作室维持在一个小规模上, 不超过20个人。“这是我工作的方式, 这样我才能成为每一个细节的创作者。”他说。

“我并非一个视觉艺术家。”他补充道, “我是这样一个人, 一旦接受了一个委托, 我将从头到尾、从里到外, 任何事都亲历亲为, 带领我的团队。”祖索尔说, 他所生活的小镇对他来讲是灵感的来源, 也是一个避难所。“它使得你的生活变得具体, 同时, 我的伙伴们在这也能不受大城市的种种影响。”

寻找永恒的记忆 篇6

一位名人说过:“所谓的文化, 就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摄影艺术的成功离不开对生活的感悟与升华。把握时代主旋律, 讴歌真、善、美, 弘扬民族精神, 是摄影家的职责所在。大凡优秀摄影艺术作品, 无不给人以心灵的启迪和情感的震撼。情感是摄影作品的灵魂所在。在摄影作品中, 我尽力表达着家乡人民乐观向上的精神和朴实, 善良、勤劳的传统美德, 因为我深深地爱着生我养我的这片黑土地, 和这块土地上生息的人民。

改革开放三十年, 社会的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摄影工作者必须站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 有责任和义务用镜头反映社会的变革和时代的发展。摄影艺术创作和其它姊妹艺术一样, 是通过人来表现社会的。要表现新时代, 就要塑造各种各样的时代形象;特别是要塑造当代社会的新形象。这些新形象强烈地体现着我们时代的精神, 给人以启迪与鼓舞、催人奋进。

记得一次采风, 我在繁荣路铁岭中央大街上, 看见道旁的一片片低矮的小平房, 一夜之间已经被推土机推倒, 变成了断壁残垣。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大爷, 拄着一根拐杖坐在自己房宅基地上, 眼睛静静地看着自己的老房子变成了平地, 眼神里既有对过去的恋恋不舍、又有对未来的憧憬, 坐在那里久久不愿离去。此情此景深深地震撼了我, 激发了我拍摄的冲动和热情。这些变化不正是改革开放新面貌、新气象、新成果的最好见证吗!于是我毫不犹豫地按下了照相机的快门。

我们知道, 生活的本身是流动的, 许多动人的场面、姿态、表情、都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 可以说稍纵即逝。摄影是再现艺术, 比起其它艺术种类, 对生活的依赖性更大。摄影家只有深入

和业余文化队伍, 提倡科技文化下乡, 各级文化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科技、书法、美术、摄影、文学、舞蹈、器乐等各种培训, 为农村培养科技文化人才。再次, 要健全必要的奖励机制。区乡一级应建立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 对于文化工作开展得好的乡镇、村应予以奖励;对于长期在农村工作并做出一定贡献的文化工作专业人员, 应给予适当的物资奖励。

5、要积极探索“三下乡”活动的长效机制, 使“三下乡”变成“常下乡”, 同时在活动内容上力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真正使活动成为反映农民呼声, 满足农民需求的有效载体。文化下乡的重点应放在加强城乡交流和挖掘利用当地民间文艺资源两个方面。各级文化部门可利用专业队伍的优势, 编排一些内容健康向上, 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文艺节目, 利用节假日经常到农村巡回上演。乡镇文化专干要深入基层, 指导和帮助农民开展一些自娱自乐的文化娱乐活动, 使专业演出和农民的自娱自乐有机地结合起来。各级主管部门应定期组织农村文艺汇演, 带动和推动农村文化工作。

6、对文化干部实施“以钱养事”, 既可体现社会主义的分生活, 才能准确把握那些最生动最美好的瞬间, 用镜头使之成为永恒。摄影创作要反映时代精神, 就要求摄影工作者必须到做到贴近现实, 贴近群众, 贴近生活, 善于观察, 善于探索。只有这样, 才能使我们的摄影创作深扎在现实的土壤之中, 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多年来, 我深入银州古城的每一个角落, 甚至到百姓的田间地头, 先后创作了《母亲》《牧归》《锦上添花》《金色的路》《瑞雪迎春》等多幅反映新时代变化作品。《银州古城的记忆》在铁岭市博物馆展出期间, 受到了大家一致的好评, 甚至有几位年高八旬的老人观看后思绪万千, 站在照片前久久不愿离去。

摄影艺术是一门技艺性很强的造型艺术。摄影家只有勤学苦练, 掌握高超的摄影技法和技巧, 才能准确把握选择最生动最美好的瞬间。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现实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每个摄影家都涉足于人类社会的一切生活事物之中。现实生活是艺术的储备, 你的库藏越多, 创造力也就愈强。党的富民政策给全国人民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大的变化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城乡建设。昔日农村祖祖辈辈的草房, 如今变成了大瓦房;城市变化更加显著:一片片的低矮的小房在人们的记忆中逐渐消失, 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在党的领导下, 正在创造美好而幸福的生活。正象毛主席诗词描绘的那样“到处是莺歌燕舞, 旧貌换新颜, 换了人间”, 这些都是摄影创作的最好题材。

为此, 我用相机把银州城内的老红旗电影院、人民影剧院、钟鼓楼、老广裕街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都记录了下来。重点从银州古城到中央大街到铜钟街、柴河街全部进行了拍摄, 总共拍摄逾二百余幅老照片。2008年9月22日在市博物馆展出期间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每天参观的人数多达万人。铁岭电视台、铁岭日报都做了大量报道, 让人们再一次目睹了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的巨大变迁。人们对老照片的关注、留意、既是对流逝岁月的深深眷恋, 也是对我多年创作生涯的肯定, 我从中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摄影工作者的光荣与自豪。

我衷心的希望自己拍摄的每一个“瞬间”, 能让人们在回忆过去的同时, 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更加深刻地感受党的伟大, 从而用勤劳的双手, 去描绘我们铁岭更加美好的明天, 这就是我追求的“永恒”!

配原则, 又可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但切不可“退出财政供养序列, 取消干部编制”, 这种做法“断了他们的后路”, 使他们不能安心搞好文化工作。

总之, 群众文化在农村文化建设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基层文化馆、乡镇 (街道) 文化站、村居文化室要紧跟时代步伐, 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工程, 自觉形成科学的、先进的文化理念, 引导和构建农村文化建设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推动农村文化工作与时俱进,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简介

2008年,永恒的精神记忆 篇7

阅读2008年河南省思想品德中招试题B卷活动探索题,我们不难发现:在活动探索题中,伟大的民族精神与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和平、友谊、进步的国际精神等交相辉映,这启示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发扬民族精神、奥运精神,热爱人民,服务社会,承担责任,积极进取。

第14题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数万人不幸遇难!数百万人失去家园!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牵动了全中国,震惊了全世界!一场抢救群众生命、抗击地震灾害的斗争,在中华大地迅速展开: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把抢救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人民子弟兵上演“生死突击”,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挥最关键的作用;共产党员、白衣天使、专业救援队、广大志愿者为灾区人民撑起一片天;灾区群众用勇敢、执著、坚毅和博爱书写着中华民族在大灾大难中的自强史……灾难无情,人间有爱,爱的传递铸就了坚不可摧的精神长城!

某中学九年级二班正在举行“情系抗震救灾,弘扬民族精神”主题班会,请你参与探究以下问题:

(1)正在进行的抗震救灾行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哪些民族精神?(两个方面即可)

(2)你打算怎样以实际行动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三个方面即可)

面对灾害,中国坚强:“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灾情的发生,瞬间让所有的中国人心手相连;“里面的人不放弃,外面的人不抛弃”,以人为本,全力救援,中国人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13亿骨肉同胞血脉相牵,瞬间汇聚成爱的海洋;“友爱互助,自强不息”,灾后重建依然牵动着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弦……是的,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是的,多难兴邦,多难砺党,大灾铸就了大爱!让所有人感动的,不仅仅是抗震救灾行动,更是从抗震救灾行动中体现出来的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展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本题以抗震救灾为主题,对考生进行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第15题点燃奥运激情,传递人类梦想。2008年3月24日,北京奥运圣火在希腊奥林匹亚市古竞技场成功采集;4月1日,以“和谐之旅”为主题的火炬接力在五大洲展开;5月2日,“祥云”点亮“东方之珠”(香港),奥运火炬开始在国内传递;5月8日,奥运圣火在中国人的手中首次登顶珠穆朗玛峰……这是奥运史上传递线路最长、传递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火炬接力活动。

“世界给我十六天,我给世界五千年”。2008年北京奥运会,必将充分展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巨变;必将全面展示中国人民期盼奥运、参与奥运、奉献奥运的精神风貌;必将架起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友谊的桥梁;必将实现十三亿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百年期盼,中华梦圆。今天,距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43天。据悉。你校准备在暑期开展一次“奥运进行时,你我共参与”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圣火耀中华,“和谐”传世界一

(1)请谈谈奥运圣火在全球传递,主要“传递”了哪些精神。(两个方面即可)

奥运大舞台,青春展风采——

(2)暑假期间,你准备怎样以实际行动关注奥运、支持奥运?(三个方面即可)

面对奥运,中国自豪:百年期盼,中华梦圆;点燃奥运激情,传递人类梦想。“和谐之旅”火炬接力所传递的不仅仅是火炬,更传递了和平、友谊、进步的国际精神,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顽强拼搏的超越精神,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自主创新的科学精神……这些精神,让中国自豪,让世界感动。

以上两道试题,通过关注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把四川与中国、中国与世界紧密结合起来,把中招考试与重大社会热点紧密结合起来,把思想品德教育牢牢根植于丰富的社会实践沃土之中,将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犹如清澈见底的一泓清泉,洗涤着考生的心灵,引领考生提升精神境界;恰似光芒四射的一座灯塔,指引着考生的航向,引领考生进行价值判断、理性思考!

以上两道试题,注重以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中华文化陶冶、感染、激励学生,弘扬了主旋律,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关注了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集思想性、教育性和人文性于一身,融时代性、综合性与实践性为一体,引领考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上两道试题的命制,遵循了思想品德学科的课程性质,贯彻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体现了新时代中学生的成长需要,突出了2008年的重大时政主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上一篇:五人制篮球下一篇:FPGA模块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