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绿色情怀

2024-09-11

永恒的绿色情怀(共3篇)

永恒的绿色情怀 篇1

摘要:乡愁诗是我国千年以来就流传的文学创作形式, 近现代台湾诗人将这种创作形式发扬光大, 寄托对祖国大陆无限的思念和爱恋。余光中是台湾最著名的乡愁诗人之一, 本文通过对余光中本人成长经历、诗歌意象运用、诗歌内容的时空跨度、诗歌所表达的对祖国山川地理、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的热爱进行了简要分析, 试析余光中乡愁诗中血浓于水的爱国情怀。

关键词:余光中,乡愁诗,爱国情怀

乡愁文化是我国千年以来就有的文化。乡愁诗便是传承这一文化的不朽载体, 千百年来名篇名句不断。

时至近代, 中华民族多灾多难, 在凄风苦雨中成长起来的旅居他乡的诗人们在乡愁诗中更是包含着对祖国母亲无尽的爱恋。1949年大批大陆移民带着背井离乡的愁绪来到台湾, 反攻大陆的迷梦破灭后, 千百万人承担着的与故土永世隔绝的苦痛。在那个两岸隔离的年代, 台湾文坛涌现了很多乡愁诗人, 但是无论从诗作数量还是影响的广度, 余光中都可堪称之最。

余光中作为台湾乡愁诗人的典型代表, 他的诗歌中既包含对祖国家乡的深切思念;也包含对中华民族的归依认同;更包含对民族文化传统的挚爱归宿。

余光中的乡愁诗选用意象往往简单而质朴。融无限大爱与简单而质朴的意象里, 让人顿感亲切、温暖。《乡愁四韵》中, 诗人选取了四个意象, “长江水”、“海棠”、“雪花”、“腊梅”, 诗人也没有对这四个一样做更多渲染, 可是这四个意象哪一个不能让你想家, 想念亲人:“酒一样的长江水”, 祖国的山川如此让人陶醉;“血一样的海棠红”, 对祖国的爱比一腔热血还激烈;“信一样的雪花白”, 还有什么时候比雪花飘零的时候更会勾起人们对故土的思念;“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或许只有母亲才能在寒风中用体温温暖自己的孩子, 那是母亲体温的香。余光中就是用这样你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意象, 一点点的渗透到你的心里去, 让你沉醉在他无尽的思乡意、浓浓的爱国情中。在那首最著名的《乡愁中》, 又是“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 这四个意象共同的特征就是, 每一个都带给我们思念, 邮票是邮递的思念、船票是水流的思念、坟墓是故人的思念, 海峡是大陆的思念。这些思念揉在一起就是无限的爱啊。

余光中的乡愁诗有一种宏大的时空感, 置身于这种时空中, 会加剧我们对故土的思念和对祖国的热爱。正如诗人所说, 余光中的乡愁诗在空间地理和时间历史是上跨度很大, 常常纵横神州、飞跨长江黄河, 几句诗就尽览几朝几代。《乡愁》中, 诗人从“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连贯的铺陈了一代人成长的时间背景。乡愁伴我成长, 乡愁伴我老去。诗人用“这头”, “那头”, “里头”, “外头”代替了具体的空间地点, 转换交替运用, 给我们勾勒清晰的空间版图。时间和空间语言的穿插运用, 让我们仿佛置身于诗人成长并经历的世界, 同诗人一同感受乡愁带给他的思念和爱恋。

余光中的乡愁诗中饱含着对祖国山川地理的热爱。乡愁实质上是一种被隔断的思念, 几十年来台湾的乡愁诗人只能凭借儿时的模糊记忆去描绘祖国的壮美山川, 更多的时候是展开富含深情的想象。诗人在大量的诗作中提及长江、黄河、西湖、太湖等等, 但是都没有形象的描摹这些祖国最壮美的大山、大川。概念、符号的色彩始终占据主要地位。余光中的乡愁诗中饱含着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余光中说“乡愁有着不同的层次, ······更高层次的, 则包含文化、历史、习俗的乡愁, 对文化传承、对历史背景的认同。”[1]余光中乡愁诗中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首先是一种对中国人身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这是一种浓重的民族意识。《五陵少年》中诗人说;“我的怒中有燧人氏, 泪中有大禹”。诗人的血管里流的是华夏族的血液, 诗人更以拥有这样的血统而觉高贵、自豪。《当我死时》中诗人信誓旦旦的说:“当我死时, 葬在/在长江与黄河/之间, 枕我的头颅, 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 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 睡整张大陆”。诗人在内心中激烈的呼喊:我是一名中国人, 没什么能阻挡我融入我的祖国, 哪怕我只是剩下一堆白骨!余光中对祖国瑰丽的文化的热爱, 发源其爱国的情怀, 其浓浓的爱国情又让其深深的沉浸在祖国伟大的传统文化、历史之中, 让他的诗作与历史、文化、爱国情浑然一体, 句句都如烈火熔炼着中华儿女的爱国之心。

大爱轻言, 大音希声。诗人从没直白的喊过“我爱你, 我思念你, 祖国!”可是, 他的诗中每个字, 每个标点不是此意?浓浓的爱国情怀, 始终在诗人的血管里喷张, 感染着台湾, 感染着大陆, 感染着中华民族每一个人。将爱写在诗里, 融在血里, 洒在土里——大爱永恒!

参考文献

[1]王尧:《诗意尽在乡愁中》, 大象出版社, 2003年版。

[2]刘登翰、陈圣生选编:《余光中诗选》,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0年版。

[3]吴乐央、汪启平:《论余光中诗文的现代文化意识》, 《唐山学院学报》, 2005年6月。

永恒的绿色情怀 篇2

晚会主持词

(女)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能为您主持今天的演唱会,我深感荣幸!(男)各位朋友,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能和大家欢聚在一起,我倍感温馨。我衷心祝愿“永恒的旋律——飘逸情怀开业庆典晚会”圆满成功!(女)秋日的飘逸情怀,花红叶绿,一片花的海洋。

秋日的飘逸情怀,艳阳高照,层峦滴翠。

(男)秋日的飘

逸情怀,到处欢歌笑语,一片歌的世界~~~

就在这不同寻常的秋日里,“飘逸情怀

——再现自我,今天又如期和您见面

了,今天我们推出的是主题为“永恒的旋律—永远的友谊--庆祝飘逸情怀语音聊天室开业庆典大型晚会”

(女)同耘一方土,共饮一水。自从我们的聊天室和朋友们见面以后,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网友的热情早晨与深切关注,这样的大型活动已举办过多次,深受大家赞赏,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参与的面也越来越广。实践表明,这一形式非常有利大家的交流与互助,也正是借助了这一形式,彼此之间才能更进一步有了了解认识的过程,朋友们敞开心扉,吐露心声,分享喜悦,宣泄烦恼,寻觅知音,发现机会,促进合作,共同进取!我深信,因在座各位的积极参与,今天的飘逸情怀开业庆典晚会活动也一定会取得圆满的结果。(男)气洋洋敲键盘,我们交流不要钱。祖国山河红烂漫,欢歌声中同欢乐。(女)你爱的是春天,我爱的是秋季,秋季和我的年龄相似,春天象不甘寂寞的你。你那爽朗的笑声,是春天的玫瑰,我那疲惫的眼光,就象秋日的光辉。(男)如果我退后一步,你跨前一步,我们就共同进入了冬季,风雪过后太阳依然升起。如果你向前一步,我退后半步,我们将一起迎来夏季,汗水浇灌的季节格外美丽。(女)正因为在红土地上播撒过同一行新绿,所以今天我来了,传递我的信息,倾听你的声音,正因为在你抵御过同一场春寒,所以今天我来了,献上一份爱心,送去一份祝福;

(男)啊,朋友,让我们怀着共同的喜悦,同声祝福我们的飘逸情怀!啊,朋友,让我们带着同样的思念,再次回望我们的飘逸情怀!(女)带着炎炎夏日之年的光荣与梦想,带着飘逸情怀网友的嘱托,与其说我们的飘逸情怀的朋友们是在用情歌唱,不如说他们是在呼喊对美的追求,呼唤对人生的追求正如我们飘逸情怀朋友们所说的:能在飘逸情怀演唱,是一种荣幸。因为他们爱飘逸情怀,飘逸情怀值得歌

颂、飘逸情怀值得爱戴。他为我们竖起了人生的标杆,人格的魅力。下面我宣布飘逸情怀开业庆典晚会现在开始!结束词:(男)历史是一条长河,绵绵不绝,滚滚流淌。人在河中沉浮,“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纵有百年之旅,亦很短很短。岁月流逝,沧海桑田,作为历史的见证人,我们已有幸见证了发生在我们网络之中,发生在我们飘逸情怀所有感人的故事。我们飘逸情怀的各位好朋友们用他们的歌声在述说在感人的故事(女)我们的个人命运始终与共和国风雨同舟。正因为如此,我们已无可挽回的失去了很多很多,包括我们的青春岁月。虽身边已是新潮涌动,百舸争流,千帆竟发,万象更新,但历史给予我们这代人的机会却并不多。我们飘逸情的朋友们用他们的歌声在回忆过去的往事(男)事实表明,我们的脊背仍将承受因社会转型而伴生的巨大压力。是徘徊于往昔而伤感,还是立足于现实而奋起,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在新世纪初不可避免的选择。又是我们飘逸情怀的朋友们用他们的歌声在为我们唱响了希望的进行曲。(女)而一生中,坚守或者失落的梦想,此刻也正让我们快乐或痛苦地疲惫着。不再年轻的生命,已经由不得我们太多的随意挥洒,像少不更事时的天真无邪,一派张狂。由此,不知你可曾想过如何使后半生活得更有意义?不知你可曾展望过如何使事业在新世纪能继续辉煌?更是我们飘逸情怀的朋友们用他们的歌声在为我们的明天,我们的幸福在呐喊!(男)飘逸情怀开业庆典晚会就要结束了,正基于此,我们飘逸情怀愿为一切今天在座及不在座的朋友与来宾,经常性的提供一个可供大家广泛接触的平台,让大家的爱心与奉献,让一代人对昨天的感悟,对今天的执着,以及对明天的追求,都能在此得以真实留驻

(女)人海沧茫,你我只是沧海一粟。由陌路而朋友,由相遇而相知,不相疑,长相守,“百年修得同船渡”,谁说这不是缘份?

路漫漫,岁悠悠,,世上难道还有比这更珍贵的吗?请记住,我们务必要守住这份珍贵。

朋友,让我们再一次荡起双桨,在飘逸情怀这块大舞台共同去寻觅希望。(男)非常感谢我们的朋友们在这秋天丰收的日子里为我们带来的这份艺术大餐,同时也非常感谢为今天演会付出辛勤劳动的红衣管理们,在这里真诚的向你们道一声: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

绿色建筑的人文情怀 篇3

目前, 人类面临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两大问题, 而这两者又紧密联系, 由此带来的环境变化已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所遇到的巨大挑战之一。根据世行报告 (2007) , 中国污染的经济损失达到了5.8%GDP。中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达到二千八百三十亿元人民币, 其中, 仅水污染一项, 估计一年造成经济损失约五百亿元。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二百亿元, 由于城市燃煤、工厂排放废气及汽车死气污染, 大气中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毒悬浮微粒弥漫在城市上空, 空气污染导致许多城市肺癌死亡率增至万分之二, 全国酸雨覆盖面积已达百分之三十, 所有这些损失加起来也等于二百亿元。

而生态环境破坏和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估计高达二千亿元, 森林覆盖率由四九年的三成左右, 现已下降至不足一成四, 草原的严重退化, 水土流失面积达一百五十五万平方公里, 占国土面积的百分之十六。建筑作为人类文明最重要的产物, 耗费了地球约50%的资源, 建筑业已成为最不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而在今后50年的建筑设计和建造中, 还将有大量的建筑维系着过去5000年的模式, 因此, 探索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已成为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绿色建筑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1 绿色建筑

1.1 绿色建筑定义

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 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 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 指建筑对环境无害, 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 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 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 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 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 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

1.2 绿色建筑国内外发展现状

在20世纪60年代, 国际上出现了“生态建筑”新理念。70年代, 石油危机的爆发, 使人们意识到, 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高速文明发展史难以为继。耗用自然资源最多的建筑产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80年代, 节能建筑体系逐渐完善, 并在英、法、德、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广为应用。同时, 由于建筑物密闭性提高后, 室内环境问题逐渐凸现, 以健康为中心的建筑环境研究成为发达国家建筑研究的热点。

20世纪90年代后期, 绿色建筑概念引入我国。2001年始, 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制订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建设技术要点》 (试行稿) , 同时《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商品住宅性能评定方法和指标体系》和《上海市生态住宅小区技术实施细则》也陆续推出。基于绿色建筑理论研究成果,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经济发达地区, 也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开展了绿色建筑关键技术体系的集成研究和应用实践。例如北京的北潞春绿色生态小区、锋尚国际公寓, 广州的汇景新城, 上海的万科朗润园等。以“上海生态世博”和“北京绿色奥运”为背景的“上海生态建筑示范楼”和“清华超低能耗示范楼”等绿色建筑示范项目业已建成并向国内外开放, 成为我国绿色建筑技术展示、教育基地和后续研发平台。

2 人文情怀

人文就是以人为本, 充分尊重人性的各种合理要求, 在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充分创造一个适合人发展的人文环境。人文环境属于意识形态范畴, 是在当代生产力和经济基础上形成的观念形态, 是一种意识觉醒, 存在于人居精神和物质空间的各个角落, 是城市文明的载体。一个人居空间有了独特的人文环境, 这个人居空间就有了深厚的内动力。同时人文环境又需要一些物质的因素来支撑, 才能更好的去构建这种更好的人文环境。而应运产生的绿色建筑就成了完成这个人环境的载体。

3 绿色建筑与人文情怀

绿色建筑是近几十年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恶化和人们对生活空间的安全、健康、舒适性有求越来越高而产生的具有人文主义关怀的人居建筑。绿色建筑在其全寿命周期内,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现在就绿色建筑的内涵和其设计理念分析其人文情怀。

首先绿色建筑的节约能源的这个理念就是要求建筑充分利用太阳能, 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 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这样就可以减少温室效应发生的可能性, 防止过多CO2的产生使得全球变暖, 更好地保护了人们生存的环境。而且绿色建筑因为充分利用自然界的能源, 减少了在建造过程中的一些不必要的材料、人工、机械等费用的支出, 大大降低了建造的成本。在中国, 老百姓的收入不高的情况下, 房价就成为一个敏感的话题。低造价的绿色建筑将成为老百姓购房的首选。绿色建筑的这种设计理念就充分体现了其人本主义的精神。

其次绿色建筑提倡回归自然, 要求建筑物要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同时也提倡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绿色建筑给人提供一个惬意的人居环境, 使得人在和大自然充分接近, 不但是人具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同时也陶冶了人的情操。让人感觉到一种舒适闲逸的感觉。同时绿色建筑的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室内空气清新, 温、湿度适当, 使居住者感觉良好, 身心健康。这些接近自然的设计和室内的人文主义关怀, 是绿色建筑关怀人性的充分体现。

再次绿色建筑的定位不是在在高端、贵族化, 而是确定为中国式、普通老百姓式、适用技术式的人居建筑。绿色建筑不是把职能化停留在保安、音响控制等方面, 而是在信息时代中, 多用信息, 少用能源。比如采用的智能开关, 用手机就可以控制家里的能源开关, 冬天走的时候, 就把供热开关关掉, 下班之前半个小时, 手机一按, 就能把供热开关启动。这样既达到了节约能源的目的, 而且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舒适化, 充满了人文主义的关怀。

最后绿色建筑不仅局限于新建筑。据建设部统计, 新建建筑在设计阶段执行强制性节能标准的执行率由2005年的53%提高到了2007年的97%。近些年来在一些既有的老建筑中开始应用。比如引进欧洲的先进技术, 在每个散热片上装一个计量表, 成本低, 非常适合我国的计量改造。这使得供热也像供水、供电一样, 是严格计量的, 是可以调控的。这就为使那些冬天用暖较少的家庭以及根本不需要供暖的家庭提供了方便, 既节省了能源浪费, 又使这些家庭充分体会到了节能的绿色建筑给她们带来的便利, 这也是绿色建筑人文关怀的一种体现。

4 结论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 绿色建筑以其特有的设计理念和自身所具有的特征从各个方面都体现出人本主义关怀的理念。这种新兴的、动态的和发展中建筑, 将随着技术与社会的进步而逐步充实人本主义的意义。有理由相信沿着人文主义道路的方向, 绿色建筑的发展前景将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聂梅生, 秦佑国.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1]聂梅生, 秦佑国.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建设部, 2006, 3.[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建设部, 2006, 3.

上一篇:空穴来风下一篇:国际贸易反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