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散文的语言赏析(共11篇)
写景抒情散文的语言赏析 篇1
写景抒情散文的语言赏析
——例文《春》《济南的冬天》 教学目标:
1、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基础上,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赏析写景抒情类散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总结归纳语言赏析类题型的答题思路,学习多角度赏析语言。教学难点: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教学方法:
互评与自改相结合;教师引导和学生探究相结合; 讲与练相结合;小组合作。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先请同学朗读:
“花开过,鸟飞远,水流逝,星隐没,雨飘洒,静静坐在无人知晓的角落,与自己的影子相依相守,看朝霞满天,看暮霭四合,看流行划过蓝色的苍穹,看落红化作春泥,把失败、喜悦、感悟盛满年轻的酒杯,让成长沉淀出几许香醇。”
美丽的话语,动人的意境,怎一个好字了得!只有用心去欣赏其中的滋味。板书 语言赏析
展示新《课程标准标》要求,新《课程标准》对语言赏析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今天我们就专门探讨写景抒情散文的语言赏析问题。出示幻灯课题
二、回顾课文,归纳整理。
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春》《济南的冬天》是两篇文情并茂的借景抒情散文,朱自清的诗情画意,老舍的情有独钟无不流动在朴实鲜活,意味隽永的语言中。
1、回顾原文,整体感知
《春》和《济南的冬天》借什么景,抒发作者怎样的感情?
2、互评,修改,展示(展示预习作业中的问题):
老师从课文中选出了几个句子,同学们做了预习赏析,从中发现了不少问题,请同学们集思广益,找出他的长处你来借鉴,发现他的不足帮他修改。小组讨论,其他小组补充。
(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吹在脸上的感觉。对春风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溢于言表。(—1)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春风轻柔、温暖的特点,对春风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满分)(2)“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给小草赋予人的动作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小草破土而出的情景,表现作者惊喜之情。(—1)运用拟人修辞,将春草人格化,给小草赋予人的动作情态,生动形象描写了春草在不经意之间破土而出的情景,表现作者惊喜之情。(满分)
3、自评,修改,展示(自己修改,请学生展示)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和意味,表现了冬天的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体现了对济南冬天的由衷的喜爱。
4、通过以上练习,请同学们独立思考,总结语言赏析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分析?写在学案中。板书展示修辞→特点、情感
5、强调补充
刚才我们以修辞作为切入点进行赏析,还有其他切入点吗? 再看预习赏析(1)(2)
(1)多角度赏析(修辞、关键词、各种感官等)补充板书修辞、关键词、多种感官→特点、情感
修辞、关键词、各种感官是赏析语言常用的切入点,而特点、情感的把握则是赏析的核心,在这方面我们要怎样做呢?语段(4)(2)整理感知,结合具体语境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提示:
1、画线句子描写了哪些景物?水藻、垂柳
2、结合上下文,本段重点写什么?济南冬天的水。
3、这样写的目的是?衬托水清澈透明。
4、冬天水为什么如此清澈透明?温情
——整体感知,结合语境
6、最后幻灯片出示总结内容
三、拓展练习《窗前的树》
1、默读全文,标明段落序号。
2、思考:作者对洋槐怀有怎样的情感?
描写四个季节的洋槐,分别体现其怎样的性格?
3、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
老师更希望你能选择不同的切入点进行赏析。
四、作业:阅读写景抒情散文《雨的四季》,多角度赏析语言。
写景抒情散文的语言赏析 篇2
写景抒情散文是景和情的自然融合。有的重在抒情, 感情随着景物的描摹喷涌而出;有的以写景为主, 景中深蕴着作者的感情;有的亦景亦情, 感情的表达深沉执着;有的看似纯粹的描摹景物, 但也处处可见作者的情思。
写景抒情散文中动词的使用, 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如宗璞《西湖漫笔》中关于花港观鱼场景的描写如下:“那是满地的新荷, 圆圆的绿叶, 或亭亭立于水上, 或婉转靠在水面, 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 跳跃满池。绿色, 本来是生命的颜色, 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 那样鲜, 那样亮, 柳枝儿一摆, 似乎蹬着脚告诉你, 春天来了。荷叶, 则要持重一些, 初夏, 则更成熟一些, 但那透过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 是一样的。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 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 翩然起舞了。”
其中“新荷”点明了时节, “立”、“靠”、“跳跃”等动词的使用将文章充满了蓬勃的生机。特别是“跳跃满池”给人一种新荷初长, 池内荷叶不多。但叶子却一点一滴慢慢地嵌入池中, 宛若轻盈无比的仙子一般。“立”显出亭亭少女的清新优雅。“靠”则有相互依偎安抚的柔美感。又如:“从花港乘船而回, 雨已停了。远山青中带紫, 如同凝住了一段云霞。波平如镜, 船儿在水面上滑行, 只有桨声欸乃, 愈增加了一湖幽静。一会儿摇船的姑娘歇了桨, 喝了杯茶, 靠在船舷, 只见她向水中一摸, 顺手便带上一条欢蹦乱跳的大鲤鱼。她自己只微笑着, 一声不出, 把鱼甩在船板上, 同船的朋友看得入迷, 连连说, 这怎么可能?上岸时, 又回头看那在浓重暮色中变得无边无际的白茫茫的湖水, 惊叹道:‘真是个神奇的湖!’”一条不起眼的“鱼”打破了整副画面的静态, 使一切笼上了一层神秘迷蒙的美感。动态的画面不仅激荡着那波平如镜的湖面, 更激荡着读者的心灵。
一边好的文章犹如一幅优美的画卷, 不受时空的阻隔, 任凭想象无限的延展开来。而那动人心弦处或许就是那些稀松平常的一、两个动作。通过动词的介入使得我们能在写景抒情的散文中徜徉于美景, 又随着故事情节而跌宕起伏。
细腻观察和体会我们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艺术源自于生活, 却又高于生活。”如实的描绘不免使文章显得呆板, 它还需要作者进行合理、大胆而独特的联想、想象, 使“一切景语皆情语”都能反映作者的情感。很多名家的美文景致都是浮想联翩, 这样就给了读者阅读上的美感, 也激发了读者的思绪, 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写景抒情诗赏析的几点体会 篇3
一、反复诵读,整体感知
诗歌的语言是浓缩的精华,只有反复诵读,才能感知语言顿挫的节奏美与和谐自然的声韵美。古人非常重视诵读,正所谓“闭门谢尘鞅,展卷自朗读”,这也是诗歌鉴赏的入门法宝。基于此,在写景抒情诗歌赏析教学中,教师要从诵读开始,让学生整体感知诗歌,品味诗歌的整体氛围、情感,细读诗歌的题目、作者、背景、注释等,精读诗歌的好词佳句,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
在《声声慢》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反复诵读,体味诗歌字里行间蕴藏的孤寂、悲愁之情。在初读过后,我用大屏幕展示了李清照的一生,着重点出其南渡前后的不同词风,让学生在理解词人经历的基础上解读诗篇。学生开始精读,并揣摩诗句的意蕴。从读入手,我们谈诵读的体会。有的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开篇真好,易安是排字的高手,连续的叠音字,代表的就是自己无处安放的心情。”学生在一字一顿中,体会了语言背后的情绪。有的说:“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是诗人的道白,写出了这样季节中自己身体的感受。”有的则说:“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此句明写雁,实写人,应是作者睹物思人。”学生读诗,读出了诗歌背后的故事,读出了独特体验,初步实现了从言语到情感的切入。
“诗”与“歌”是一体的。通过诵读、反复咀嚼,学生披文入情,在头脑中描画出语言传达的声音形象,走进诗人的内心,触摸他们的灵魂,感受诗韵、诗情之美。
二、锁定意象,重构画面
经过千百年的积淀和传承,许多意象的内涵是比较固定的,可以成为我们解读诗歌的钥匙。如“梅兰竹菊”(君子的品质)、红豆(爱情)、杨柳(离别)、月(思念)、长亭(送别)、流水(年华流逝)等。在教学中,我会让学生锁定这些带有诗人独特情感的形象,明确作者描写景物的角度和手法,并运用联想,重构当时的画面,把握诗歌的内容,深悟诗歌的主旨。
在《沁园春·长沙》的教学中,我采用了由抓意象、构意境到明情感的教学策略。这首诗,通过写深秋的景象,构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橘子洲秋景图,表达了革命青年大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诵读完毕,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和自己的体会。整体感知之后,我让大家找出秋景中的典型景象——山、林、江、舸、鱼、鹰,本来很普通的景象,在诗人的如椽巨笔之下却变得与众不同,这是为何?有学生回答,这些景象被诗人写进自己的诗歌中,特点鲜明,融为一体;还有的说,从这些景物描写中看到了诗人当时的情感。这就是我们要说的“意象”:远处的山林,色彩斑斓;江边的帆船,竞相出发;水中的鱼儿,在江中自在畅游;天上的雄鹰,正在搏击长空。词中描写的大自然景物在深秋争相发展,生机勃勃,正如上阕的结尾“万类霜天竞自由”,作者也不禁感叹:“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由景到情,自然过渡,不着痕迹。诗人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用诸多意象构建了宏阔的意境,表达革命者的豪迈之情和伟大抱负。学生掌握了这种解读思路,在鉴赏写景抒情诗歌时,就会举一反三、事半功倍。
三、补全留白,升华情感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中国诗歌的魅力就在于含蓄蕴藉,诗人们将“景”与“情”完美融合,表达自己的生命感悟。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透过语言,还原诗歌的真实意境,并设身处地地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感想。我让学生在把握意境的基础上,用散文化的笔触描写出诗歌的意象,实现学生与文本、与作者的多重对话,升华学生的情感。
《归园田居》是陶渊明的代表作品,体现了中国诗歌写意的特点。诗歌选取了富有田园特色的景象,韵味独特。在鉴赏中,我让学生通过诵读抓意象,通过联想构画面,补写诗歌的留白,并用散文的形式进行扩写,做到情景交融。有的学生这样写道:“在南坡儿的开阔地上,几间草屋并排而立,简单而古朴。屋前,桃树、梨树迎风招展;屋后,榆树、柳树遮住了屋檐。几个孩童正在大树下面斗草……夜深了,深巷中传来几声狗叫声……乡村,静谧而美好。”
在描写中,学生想象合理,表现出了景物的特点,还原了诗人所处之境。他们恰当地使用了修辞手法,锤炼了自己的语言,逐步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摘抄写景抒情的散文 篇4
写景抒情的散文
1盛夏的一个周末,艳阳高照,酷暑难耐,我和好友相约驱车前往平利天书峡游玩。
刚入谷口,一个造型奇特的巨大石门就跃入眼帘,矗立在前方不远处,上面雕刻着几个龙飞凤舞的遒劲大字:“天书峡”。
走进石门,但见一潭如茵的湖泊似一颗碧绿的翡翠镶嵌在层巅翠峦的云杉苍松之间,安详、典雅、静然。这就是有名的“天池”。“瑶池仙境绝世殊,王母巡界览天书。洗浴梳理划玉镜,琼浆天露积成湖。”正在我惊叹之余,工作人员却招呼我们上一辆中巴游车。原来,我们要从天书峡谷的下游往回游览。
峡谷长12公里。据说,天书峡原属自然封闭、相对原始的无人居住区,当地人俗称“黑老朳”。因十分荒野,又有虎、豹、熊出没,一般无人敢随意进入。2008年,平利县委、县政府才正式启动开发天书峡。2009年,天书峡景区开发列入全省重点生态旅游精品项目。
一路上,山势回环,路随峰绕。夹岸层峦叠嶂,巍峨多姿。200多种国家一二类珍稀动植物,100多种名贵药材在这里不期可遇,被誉为“中国西北最大的生物基因库主体。”游车在连绵起伏的空谷穿梭约摸一、二十分钟光景,便在一通幽曲径处停了下来。
游人鱼贯而下。一阵清风拂面而来,顿感神清气爽,酷热全消。还未来得及抬眼观望,四周清脆婉转的百鸟啾鸣便充斥双耳,像是在召开一场轰轰烈烈的音乐盛会。我闭了双眼,静静地聆听这大自然赐予的天籁之音。这时,同行的一年轻女子大声叫道:“哇,空气好清新啊!刚在车上头还是晕晕乎乎、沉甸甸的,现在一下轻松了许多。”可不是,这是一个天然大氧吧。吸吮这清新的气息,感觉骨子里都弥漫着淡淡的幽香。这上天赐予的人间仙境,大约是安康最后一个未被污染的人间胜地了!
睁开陶醉的双眼,环顾四周,两岸青山高耸对峙,裸露的鱼鳞般断层岩石像一卷厚重的历史巨著,静静地躺在岁月深处,默默地诉说着曾经的沧桑和变迁,任凭游人随意浏览、想象解读。传说八位仙人在巴山中修炼时,汇集天上奇书万卷,阅尽人间世俗万象,修成正果而云游四海后,让这些天书化成为奇石,堆放在山谷中。其岩石呈垂直节理,千层叠合,像似偌大书架上一层层、一叠叠的无字天书隐藏着无法破译的天机,故名“天书峡”。
山原秀木郁郁葱葱、蒙络摇缀、遮天蔽日。艳阳穿过秾叶间隙筛下斑驳陆离的光点,随着微风闪烁,在灰青石径上跳跃欢快的舞蹈。一时间,我们也如同穿上一身妖冶斑斓的迷彩服,和这阳光、绿叶融为一体。
“三秦皆炎热,清凉唯化龙。”沿着龙洞河依山而建的迂回曲折的长廊逆流而上,我们不但没感到丝毫的酷热,相反,还感到深深的凉意。由于植被丰润,龙洞河的水清澈明净,鱼翔浅底,中有怪石嶙峋,巧夺天工,山色云影,清晰可见。“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我想说:“龙洞河之水清兮,可以养我目;龙洞河之水冽兮,可以沁我心。”看着这清幽的河水,忍不住掬一捧细品,果然如饴甘露,甜彻心底。
由于河床落差较大,这条穿过化龙山的龙洞河,既有大山汉子的悠阔,又有深山闺秀的恬静,千姿百态的溪谭在这里随处可见。河床平缓时,河水温顺娴静;河床陡峭时,河水欢快活泼;若有巨石阻拦,河水绕过巨石从两侧激流而下,惊涛骇浪。腾起的水花、溅起的水珠如散落的珍珠,明亮耀眼。声音如鸣佩环,时时变换。最令人惊喜的是,那一幕幕大大小小的瀑布从山峰一泄而下,飞湍喧豗,砰崖转石,落涧之后立马变得温顺起来。瀑流两侧盛开着姹紫嫣红的小野花,把绿水青山打扮得分外妖娆。泉溪漫过乱石,欢快流动。若是在青月流光下,定会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别样景致。不知过了多久,有人发出了惊呼:“快看,好大的瀑布!”果然,又见前方一条几百米的白链凌空而挂,飞花溅玉。那气势,如千军万马,浩浩荡荡;那声音,如滚雷狂掠,振聋发聩。阳光照在上面,呈现出一条条放射状的彩虹,甚是雄伟壮观,李太白眼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飞瀑壮景也不过如此吧。友人的女儿对如画景致无比新奇,一路欢呼雀跃,不时地问长问短,游人也选择各自喜爱的胜景,摆着各种pose,把这美好的瞬间留住。
我们一路说着、笑着、拍着、赏着,尽情地享受这美好的时光。“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平日的浮躁、烦闷都似乎被这清澈的河水冲洗,心灵唯有沉静平和。
“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当我们带着满足、不舍离开这里时,我还在想当地友人的话:化龙山和龙洞河是天生一对,地配一双。山成就了水的灵性,水又赋予了山的秀美,才使天书峡如此秀美迷人吧!
写景抒情的散文
2虽说时间已进入冬季,但今年的冬天仿佛特别留恋秋天那一抹金黄,迟迟不肯进入冬的世界。太阳就像一位初上花轿的小媳妇,扭扭捏捏的,时而露出半截身子洒下一抹金辉,时而躲进云层,送来一抹清寒。让人回味着秋的悲凉,冷落与萧瑟。
群山显得更苍翠了,松柏换上了那一身身坚毅的绿色,把山林点缀得威猛严肃。漫山遍野的花柳木把那原本青绿的叶子着上一缕金黄,在秋风这位美容师的精心打扮和设计下打起了美丽的褶皱,漫天飞扬給大地镀上了一层灿灿的沙金。枫树姑娘绽开了久违的笑容,将红色的连衣裙尽情地摇摆,嫣红的脸上不时挥洒出两行清泪,把一片片火红的叶子抛撒在淡淡的天空。逗乐了正在闹腾的铁甲木。它把青绿的叶子涂上一层金色的颜料,远远望去就像春天里那一簇簇金色的水仙欣然怒放。低矮的救命粮树上结满了密密麻麻红艳艳的果实,像集市上葫芦架上插满的一串串酸溜溜的褶褶生辉的冰糖葫芦。这黄的叶,红的果,苍绿的树,把山林染成一副浑然天成的水彩画。
田间地头,金黄的冬菊花绽开了那张张太阳般的笑脸,万花朵朵,分外妖娆,和着煦暖的阳光,让原本冷酷的冬季也然起浪漫般的遐思,再加上枯草下那刚刚冒出的一丛丛嫩嫩,绿绿的小草,给庄严的冬天增添了一份春天的浪漫。
轻拈一朵冬菊,嗅着那浓浓的花香,让阳光打开心灵的窗扉。陶醉在冬的空旷,漫步在宽阔的马路上与三三两两穿行的人群并行,疾步,领略冬的轻键。
山坡上那一丛丛翠绿的竹林中传来几声犬吠,使你不得不驻足凝望。粉墙琉瓦下一串串白色的玉米棒子和鲜红的柿饼撩拨了你的眼球。家家户户的蚕架早已一溜儿摆在了院中,上面放满了蚕箔。不过里面装的不是蚕,而是红艳艳的薯条。一群喜鹊围着它戛戛直叫,偶尔叼起一根薯条,停落在掉了叶子的柿子树上,让冬天多了一份淘气。
远处叮叮当当的马蹄声打破了你的思绪,一头头膘肥体壮的牛从朦胧的薄雾中驶来,随后是羊群咩咩的合唱曲。摩托车的滴答声给这冬的盛会又谱写了一首华丽的篇章。
初冬,它总是用梦幻般的笔,给大自然来一幅写意画,让人为之惊叹,陶醉;初冬,它总是用大自然有节奏的音符来为世界谱写一曲雄浑的欢歌。初冬是神奇瑰丽的,它让世界在沉寂中活跃起来,赋予人们纯洁与健康的心灵。给人以希望,因为明年的春天,它将还你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
写景抒情的散文
3奎屯大峡谷,习惯上是指农七师红山煤矿所在的安集海河大峡谷多叫红山大峡谷,以及奎屯河大峡谷,有标牌指示为独山子大峡谷。
是日,驱车往红山大峡谷,沿312国道东行去奎屯约四十公里,向南进巴音沟牧场。
春天的巴音沟牧场,浅草茸茸,一色新绿和横亘的山峦不停地闪动,视野的两边拉起宽阔的彩带,远端漫着越来越显著的艳丽。那正是行将驻足之所。
霏霏细雨宛若轻雾遮掩着原野,雨腥拂着草和泥土的芳香扑面而来,牧草的波浪从脚底展开,越过砂卵砾石地、碱滩,一直漫延到谷边。砂卵砾石地和碱滩上也长满了更顽强的植物。洁白的是稠密的苦刺花,淡红的是簇生的琵琶柴,灰绿色的是多分枝的驼绒藜,绿里泛黄的是直立丛集的芨芨,青翠的是叶鞘光滑的三芒草,金黄的是含苞的蒲公英,葱绿的是一块连一块的野韭,碧绿的是纤细的三棱草,黄棕色的是阔叶的苍耳子,整个牧场宛若一张秀美的大毯。
安集海河发源于天山的依连哈比尕山主峰,在通古特附近冲出天山北坡,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冲击扇,又经年下切为长近30公里,最深处达400米的大峡谷。
在巴音沟牧场一带,大峡谷像一条万米长的云锦飘着,红山、黄峦、褐丘、黛崖、青峰、蓝岩、绿梯、彩滩、花水尽缀其上,绝色盖世百般难描。
组成红山的峰峦,似瀚海里的巨浪、似神话的鹰兽或科幻的城堡楼塔,峰峦的岩体,有的成榛榛石林,有的成钝角或锐角摞放的千层饼,有的成筋骨暴露肌肉突出的脊背。红的色泽因光线变化而变化,夕阳里血染的风采,犹如一幅活了的油画,风流酝藉、气吞虹霓的景象层出不穷。
厮处,站在崖边如临万丈深渊。前方,梯田阶地越往上越开阔,至把眼界带到无垠的天际,继而,一级级瀑布又披碧挂翠从蓝天流向谷底。谷底布满漂石、砂卵砾石,河水穿过,留下形状各异的小岛,小岛又使河水成缠绵态辫状结构,好似拉起的网。无数支水流在兴奋的流淌,互相呼唤着,不停地说着分别又相聚的话。往上游看,河水像广袤平原上奔腾的千军万马,呼啸着,分成无数支队伍时分时合穿插前进。下游遥遥可见由几个弓字组成的盘山路,像舞动的银蛇驰向河谷。
乳酱般的河水表达着不透明的纯净和不纯净的透明,它的浑浊具备诉诸心灵的清澈。你可以听到流水的孤愤,感觉到它的悲壮;你可以听到流水的忧患,感觉到它的暴烈;你可以听到流水的甜笑,感觉到它的柔情;你可以听到流水的夙诺,感觉到它的慷慨和慈爱!
天山钟灵毓秀,依连哈比尔尕山是天之骄子,它还孕育了奎屯河。奎屯河聚冰川之浩气、雪雨之风情,纳松柏桦杨榆柳之精神、香花芳草之祥瑞,行蜿蜒流水,不舍昼夜。当来到浅山一带,它更强悍了,浸蚀阶地,冲击砾岩或砂质泥岩,使大地敞开胸怀,毕现举世无双的大峡谷。
在独山子南十五公里处,大峡谷沟壑深切,基岩裸露,槽壁峻峭,蔚为大观。大自然的一万年只是一瞬,一瞬又一瞬,槽壁南面被锋利的水冲凿出一条条沟,或粗或细或深或浅或直或斜或浮或悬,交叉的沟造出松峰,一排排松峰连绵成片。不同颜色的岩石又排成平行线切割各种形态的沟,产生不断幻化的图案。长数公里高几百米的槽壁上,像是排列着一张张不同时空的老人的布满皱纹的脸或一尊尊智者的大脑雕像;还像是超级打印了松涛浩荡的森林或波浪奔涌的竖立的长河;更像是再现着一幕幕万国部队进行分列式表演继而厮杀混战的魔幻场景。
峡谷北面呈三级阶梯地貌,两级已发育为天然牧场。最低一级糟壁陡、直,内侧突峰成群,个个锋芒毕露。有勇者上危顶,动辄砂石落下者众,峡谷异动,又高声呐喊,河水与之共鸣。须臾风急雨骤、云迷雾锁,勇者金鸡独立引气归元,亦然超凡脱俗往去神秘梦境矣!
仲秋,所有的轻歌曼舞更加苍劲了,拂过心头的,不仅仅是那熠熠生辉的片片鹅黄、殷红、铁灰,更有隐在岁月里的一抹抹豪壮。它充盈在身上,仿佛触及着人间最高级的繁华。
偎依着大峡谷,听着河水的轻吟,草原这般恬静。而它的青春像燃烧的火,在蔓延澎涨、四处舔砥,什么也不能阻档。草原以温良、博爱、乐善好施的品格印证着仁者生生不息的真理。那些牧羊人,继续了前辈的传承,逐水草而居,用最自然的方式增彩千里画廊,打造绿色工厂,从不言放弃。我们要做的,不应该是改变它,而是推进现代化。
天山、河流、峡谷、草场、羊群、毡房、牧民、游人共同承托着大自然赋予的梦,幸福奎屯梦。愿智慧的力量能早日使牧场草更多更绿!
写景抒情的散文
4一年四季中,最喜秋季。秋季不仅能有宜人的温度,更有晃得人眼花缭乱的色彩。
在最佳的季节去最好的地方,才能观看到最美的风光。今年秋季,我再次选择了新疆。为的,就是那个叫“禾木”的小山村。
禾木村是图瓦人的集中生活居住地,是仅存的3个图瓦人村落(禾木村、喀纳斯村和白哈巴村)最大的村庄,总3040平方公里。的房子全是原木搭成,充满了原始的味道。禾木村最的就是万山红遍的醉人秋色,炊烟在秋色中冉冉升起,形成一条梦幻般的烟雾带,胜似仙境。
走在禾木村的大街上,会看到很多矫健的图瓦人骑着马飞一样地驰骋着。看着地上腾起的烟尘,心头不觉产生一丝敬佩。这个群体人数虽少,但是生命力极为强悍,他们擅长骑射、滑雪、狩猎;他们又是非常善于忍耐的一个整体,想一想,这里每年有一半的时间都会被大雪封住,与世隔绝,漫长的时间,冰天雪地的绝域,日子竟是如何地消磨 白桦树白桦树下的山坡上,一队羊群在夕阳下欢快的跑下山坡,羊群穿过白桦林时扬起的灰尘,朝下是最充满诗意的,仿佛尘世的一切都被抛诸脑后,只剩下自己。
禾木村的木屋很有特色:村民将木头两端挖槽后,相互嵌扣,一根根向上垒建而成,屋顶普遍采用人字形坡屋顶。每家的门一律朝东开,盖新屋上梁的时候要扯白布子,当地人说是祈福的意思。他们用松木搭建出的一幢幢屋舍之中,每一根木头缝隙的连接处都要用一种叫“努克”的草填满在木头缝里,这种草吸水后膨胀将缝隙填满,墙壁就会变得密不透风,这样就能遮挡风寒。
清晨一缕阳光洒在远处的山顶上,山头被染成粉红色的,慢慢地,阳光穿过村子上空的淡淡水雾,慵懒地斜照下来,似乎很不情愿打扰这个还在睡梦中的美丽村庄。木屋围栏在阳光的照耀下拉出长长的光影,像是书写在大地上跳跃的音符。几户早起人家已经开始准备早饭,屋顶冒出淡淡的炊烟,的牛马也开始走出来,在围栏中悠闲地散步,等待着新一天的开始。
禾木河自东北向西南流淌,原始落村与大草原和谐自然的融为一体。顺着禾木河在白桦林中悠闲的走着。累了,躺在林中厚厚的落叶上,惬意地享受着那一份宁静。
禾木村能让人在色彩中感触到最为激昂的音乐形象。我无法想象那会是怎样的旋律。广漠、辽远、浓重、澎湃且又酣畅淋漓红色的欧洲山杨、黄色的白桦、绿色的雪岭云杉,界限鲜明的色彩相互搭配,大风吹来,色彩都流淌成运动的急流,山谷轰鸣中,音乐响起,云卷云舒。
写景抒情的散文
5萧萧寒风催赶着秋的脚步,绵绵细雨敲打着秋的背影。在季节的尽头,秋翩然消逝的刹那,岁月深情回眸,嫣然莞尔,如此灿烂。
与久违的阳光重逢,心里满是欢喜;与志趣相投的文友同行,更是满心舒坦。
车子在前往茨沟的路途中奔驰,文友的风趣幽默,博得阵阵欢笑,笑声飘出窗外,洒下一路快乐,在晚秋的上空回荡。秋冬更替的时节,室外已是寒意切切,车内,却温暖如春。
暮秋的朝阳,透过明亮几净的晴窗,柔柔地洒在身上,舒适惬意。一抹明媚直入双眸,是醉心的温柔。此刻,我的眼里一定如这久雨之后的暖阳,柔和温馨。
车转途次,有幸目睹了谭坝镇松坝社区,如明珠般镶嵌在秦岭腹中,折射出现代风采;更有幸领略了平日一群温文尔雅的文友,在茨沟镇绿健生态养殖园区,体验限时捉土鸡比赛活动时,所展示的粗犷与豪迈。
那些高傲的雄鸡,全没了往日趾高气扬、威风凛凛的气势。一时,左冲右突逃窜时的“咯咯”惊叫声,不顾一切飞跃展翅的“扑棱棱”声,和着林子里受到惊吓的鸟儿啾鸣声,围观人群和捉鸡健儿的开怀大笑声······此起彼伏,搅翻了空旷寂静的山林。
当采风团抵达茨沟镇文化旅游广场时,那里早已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许多人都是慕名自驾,前来参加“秋韵红叶·最美茨沟”文化旅游推介活动开幕式的。
看过那一幕幕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赏完广场上一幅幅精美的摄影和根雕艺术展;品尝了极具特色、富有传奇色彩的神仙豆腐,沾着儿时妈妈味道的浆水面鱼······我的心便早早飞到了王莽山上的红枫林里。
陕南的山水似一对相亲相爱、不离不弃的恋人。河流始终紧紧环抱着山峦,绕着山脚而过。车顺着付家河的上游逆流而上,前往王莽山。清澈的河水,在阳光下闪烁着炫目的光芒。绕过形态各异的乱石,如鸣佩环,似有一双隐形的纤手,弹奏着曼妙绝伦的秋之华章。
秋风虽无情地剥落了一季的繁华,但河畔两岸的残柳,在徐徐秋风中依然妩媚含情,临水照影。河里,一对雌雄大白鹅在柳荫下,时而悠闲地并肩漫步,时而伸着颀长的美颈,相互梳理对方漂亮的羽毛。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谁说秋天就一定是荒凉的呢?萧瑟之前,是沉甸甸的果实。秋,以匍匐的姿态倒下,是回报大地最美的姿势。
山脚下、乡村公路的两旁,散落的农户村庄,低矮斑驳的土墙,素淡灰蒙的青瓦,或鱼鳞般的青石板檐下,垂吊着一梭梭散发童年气息的金黄玉米,一串串落满岁月味道的火红辣椒,印刻着淳朴村民的勤劳与善良。房前屋后,一盏盏红得透亮的柿子,在枝头招摇着,不时地招来一群群觅食鸟儿前来享受饕餮盛宴。因为今秋难得这样一个艳阳高照,家家都在院坝晒场、打场。粒粒圆滚滚、肥嘟嘟的黄豆,在男人高高扬起的连枷下,从黑色的豆荚里蹦出,又在女人娴熟的簸箕、筛子里翻滚、起舞······似见一脉乳白色的豆奶从中缓缓溢出,又见一块块白嫩嫩的豆腐向八方客人频频招手。男人、女人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隔着光阴远远望去,似一帧旧时光里泛黄的黑白老照片。
沿路,不时可见露天的土灶,以及土灶上空,不紧不慢飘着的缕缕炊烟。一路嗅到的浓浓醇香,就是从这里飘出的。真正的粮食精华啊!滴酒不沾的我,早已醉了。其实我知:“酒不醉人人自醉。”醉了的,不只是这美酒,还有美景,更有同行采风的文友。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此时,菊花正肥。黄的、白的、紫的争奇斗艳,明媚这一季的色彩。
河流越来越窄,行到水穷处,最后以一泓清泉为句号,给付家河的源头画了一个完美的休止符。
穿过软绵绵、金灿灿的草甸,终于站到了王莽山制高点——王莽山革命纪念公园。此处,一脚踩三县。相传,当年刘秀为躲避王莽追杀,逃到这一带。情势危急时,突然山崩地裂,大山中间塌陷数十丈,将王莽兵马阻隔在后,从此,此山名为王莽山。1932年,贺龙率军进行“七千里小长征时”时,也打此处经过。
“雨打青松青,霜染枫叶红”。凭栏远眺,一览众山小。眼前,漫山的红叶,似二月之花,又如夏日的晚霞。还没哪种叶子像枫叶一样,远看是花,近看是叶。叶非叶,花非花,是叶也是花。
北有枫叶,南有红豆。两处闲愁,一样相思。满山的枫叶,在丽日下,闪烁着惹眼的红。是美酒醉红了脸,还是相思漂染了红颜?正午的阳光,透过树叶罅隙筛下的细碎光影,交织如梦。清风拂过,斑驳的树影随风摇曳,似美人轻盈的舞姿。片片飘舞的枫叶,抒写着无言的思念,随风飘向远方的伊人。
西湖的写景抒情散文 篇5
这个美丽的西湖意象,是一个美丽的杭州知青给我的。
那时,我还是个懵懂的乡下少年。为了搞清楚鱼是不是也像人一样睡觉,我偷了爷爷的电筒,悄悄地摸向剡溪。还未到溪边,我就听到了哗哗的水声。溺死鬼洗衣服?我被这个念头吓得竖直了浑身的汗毛。但是偷一次电筒不容易,我还是硬着头皮摸过去。天哪!两个雪白的身子在相互泼水。这不是知青苏堤和白堤吗?她俩已经忘乎所以,好像整条剡溪都是她俩的。
她们的真名不叫苏堤、白堤,只是一个姓白,一个姓苏。初来乍到,知青屋还未造好,临时搭伙在我家。她俩向我爷爷介绍姓名,爷爷笑道,真是巧了,一个是苏堤,一个是白堤。她俩惊呼,爷爷去过西湖?爷爷说年轻时做生意经常去杭州,要是不打仗,早就在西湖边买了房子住下了。
苏堤说,爷爷是与西湖擦肩而过?白堤问,爷爷是喜爱西湖了?爷爷怅然说,不说风景人物,光说说西湖这名字,就够你回味大半天了。汉字东南西北的四个方位词,西是最有味道的一个字。东,太热烈;南,太温和;北,太萧飒;只有西有诗意,阴郁中感伤,感伤中有凄美。湖,配个西字,桥,配西泠两个字。西湖、西泠桥,太诗意了。钱塘之地有文化,还有风雅啊!别地的湖,也有叫作西湖的,但别地的桥,绝不会有叫西泠的。西泠桥的名字已经够绝了,桥边上还筑了个苏小小墓,真是……真是……爷爷想说句古话来赞叹,又怕被红卫兵听到会挨训,一时“真是”不出来。白堤接过话来,赞叹爷爷太有文化了。我趁机插了句,我爷爷是秀才。爷爷赶紧让我闭嘴,那是旧社会的事。苏堤听了叹息道,在爷爷面前,我们是文盲了。爷爷赶紧谦虚,你们才是革命的知识分子。
我嚷着要去看西湖,爷爷要我学好了文化再去看西湖。我叫嚷,爷爷蒙人,看风景只要有眼睛就行啦。爷爷说那是瞎看。苏堤和白堤赞同爷爷说得对,我们生在西湖长在西湖边的人,至今也还没爷爷看得懂。他们越说越热烈,我却越听越落寞,西湖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想看上一眼都要等到学好了文化。我悄无声息地走开了。
知青们陆续回杭探亲,返乡后,苏堤送给爷爷一包西湖牌香烟,白堤送给我一把折扇。在普遍使用麦草扇子的乡村,一把折扇,显得格外新颖风雅。它竹骨架纸扇面,扇的正面上方有一行草书:人间天堂,下方是一幅西湖全景图。扇子的另一面是苏堤春晓、平湖秋月等十景分图。我们乡野也有山有水有草木,但为什么西湖的山水草木特别美?爷爷说等你有文化了就会知道了。
得此宝扇,我日日观赏,天气最热,我也不扇它一扇。有人来串门,我便取出它来显稀奇。在我手上,扇子已不是扇子。
只要白堤和苏堤不出工,我便会拿着扇子,缠着她们给我讲十景。苏堤爱往大队书记家里跑,往往敷衍了事打发我。白堤会给我讲,而且很认真。白堤文静,不出工时便呆在家里看看书,或者帮我妈烧烧火,扫扫地,有时高兴了会拉着我姐跳起舞。红色娘子军啦,白毛女呀,她跳得可好看了,两只脚尖能直立在地上跳好久。
白堤会给我细细地讲。比如白堤和苏堤是怎么来的,雷峰塔是怎么来的,有时讲着讲着就滑出了十景,超越出了西湖,往很远很远的地方讲了去,牵出了法海,扯出了宋高宗赵构。她在娓娓道来时,我的眼光会聚成针头那么细,久久地停留在她的鼻尖上。她被我盯窘了,会在我后脑勺上轻拍一记,小伢儿,认真听!那神情,有点嗔又有点憨,好看极了。有次被她拍了后,我会突发奇想说,白堤姐,你肯定是白居易的后代。她被我这话惊着了,双眼瞪得滚滚圆,也忘记拍打我的后脑勺了,颤颤地轻轻说,你别瞎说,我们是外地迁徙来的,十辈子也搭不上边。
我不知道她为什么害怕与白居易有关,我们村里有户姓岳的,常常说他们就是岳飞的后代,动不动就要精忠报国。
大队的知青屋造好后,知青们住了进去,从此,她们就得自己打柴烧饭。我每次从山上放牛回来,会给白堤带一捆柴。有天我一个人赶牛回家,孤独地走在桐树坞的山岗上,太阳正在西下,天蔚蓝空旷,山峦巨大,连绵无际,我忽地觉得自己是那么地渺小孤独。四下里又寂静无声,只有山风吹拂着,松林发出一阵又一阵呜呜的叹息声,更渲染出了空寂孤独的氛围。我全身的汗毛慢慢竖起来,泪腺也在膨胀,一会儿眼泪就下来了。我边流泪边走,脑海里尽是些寥廓天宇,苍茫山野,唯我一人的旷世绝后感。
你怎么哭啦?我被这声音吓了跳,伤感全跑光了。白堤从山坡边的树下走出来,她是来接我的。我赶忙背过身去拭干了泪,我要求她为我保密。她说为什么呀,为什么流泪呀。我说不为什么,反正你不要说出去。她嬉笑着接过柴禾,不告诉我为什么,我就要说出去。我着急了,我说我也有为你保密的东西。她止住笑,瞪圆了眼,我有什么可叫你保密的呀?我脱口而出,你们晚上在溪里泼水。啊?她慌忙掖了下衣领,盖住脖颈口,然后像一棵树一样不会动了。你现在又没光着。我想调侃她,但她恐惧的模样让我害怕,我慌忙说,我对谁也没说过,我保证永远不跟别人说,烂在我肚子里好吗?她这才像被唤醒了过来似的,把柴禾换了个肩,说,小伢儿,刚才我是逗你的。
把牛关进牛栏后,我说白堤姐,我不为什么,是山,是风把我弄哭的。她摸着我的脑袋说,你是被它们感动了。
公社成立了宣传队,白堤演了吴琼华,苏堤演了李铁梅。我经常去公社礼堂看她们排演。白堤跳的娘子军比电影上的还好看,但公社请来的老师说她缺少一点吴琼华的苦大仇深。公社管宣传的头头就经常来找她,要她苦大仇深。他还经常把苏堤找了去谈李铁梅。她们排演了很长一段时间,要正式演出了,苏堤突然不见了。有人说她去杭州拜师学李铁梅,也有人说她回杭州打胎了。不久,知青屋里流出了一个段子,在村里传开了:小伢儿搞搞儿,搞得不好闹架儿,大伢儿搞搞儿,搞得不好生伢儿。
我觉得这肯定与苏堤有关,但我一个小伢儿,羞于问关于生伢儿的事情,白堤也只字不提。我只得无话找话,你跳得那么好了,为什么说你不像吴琼华。她来了兴趣,她说要像他们说的那样跳,太假了。我不解,她做了个动作,为我作进一步的解释。她踮起脚尖,扬起双手过头顶,又慢慢垂下到小腹前,翘起几个指头固定住,再把眼睫低垂下来,脸上露出忧郁哀伤的神情。收起动作后,她说吴琼华在绝望的时候是这个样子的,哀伤凄美,这才是女人。我愣怔了会,恍然说,你是学苏小小的吧?她得意地笑了,你这伢儿真聪明,跟你说过的故事都记住了。
正式演出那天我病了,久久的期待落了空。我昏睡了三天三夜,妈说我得了寒热,喝姜汤蒙头睡,农村伢儿命硬,没有看医生的习惯。我在昏睡的梦里尽是白堤和吴琼华,一个片段一个片段地交替出现,不是在公演的叶家祠堂,而是在公社的排演厅。当我康复下楼时,爷爷告诉我白堤死了,是从叶家祠堂的戏台上摔下来死的。戏台小娘子军多,是被挤下台的。我疯了似地奔向知青屋,门上了锁,我又扑向叶家祠堂。戏台不高,才二米的样子,我们捉迷藏情急之下还会往下跳,她怎么就会摔死了?我不信,在厢房和戏楼里拼命找。我爷爷赶来让我别找了,人确实没了,都葬山上了。
不葬杭州?不葬苏小小旁边?
我爷爷伸手来摸我的额头,寒热还没退?葬在这里是她父母的本意,公社也有这个意思,让她真正扎根农村了。
我在白堤的坟边坐了许久,捏着那把折扇,也不打开。心,比桐树坞水库底下流出来的水还凉。我想不明白,一个西湖边的女子,怎么就死到这里来了?
白堤死后,就没人给我讲西湖了,但生活中任何关于西湖的片言只语,我都会十分敏锐,并把它们添加进白堤馈赠给我的西湖中去。如今,我心中的西湖已美得让我掉魂,以至于让我害怕看到它。太美的东西会让我不自在,我会猥琐自卑到颤抖。我距西湖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公里路,可从没打算去看看,即使路过,也会绕着它走。
写景抒情的优美散文三篇 篇6
幻·江南
(一):
琴音从窗户外面透进来,像洇透那薄薄的窗纸。伸手推开古雅精细的木雕窗,琴音就迎面扑过来,撞在怀里,嘤嘤地低泣。
对面楼台,红木的坐椅上,直坐着暗灰色旗袍裹身的清清女人。女人怀中抱着一把琵笆,琴弦像从窗外的细细雨丝里扯下一把,紧紧地拉张在这琴身。粉嫩纤细的手指在这雨丝上拨拨划划,就拨划出几响绵密沉郁直坠人心的凄冷之音。女人端端坐着,双目凝视着远方,像怀念着谁,又像是低怨着谁。
女人身后立着位白衣男子,男子目光迷离,像被这琴音深深打动,垂手肃立的画般模样,看了直叫人心疼。那琴声越来越密,越来越沉,重重叠叠地摞在心头,像给心上了锁,憋闷的人心慌。无形的网一层层盖下来,捆得人动弹不得。有要呼喊的,喉头却干涩的厉害。
忽然一阵清清越越的箫声在头顶划过,像是无边暗夜上划过的一道流星。那高而远的音色,一下子又将人拉到仙境,脱了这悲苦凡俗的世界。是白衣男子,唇边不知何时多了一支洞箫,洞箫玉制,白里透红的温润。相较男子苍白的嘴唇,竟更多几分颜色。修长的玉指轻按箫洞,那些出尘入云的小鸟,便争相从指缝里挤出来,冲向天空,像支支小巧冲宵的羽毛。玉指轻灵的起伏,仿佛手指上系着通往天国的线,一拉一扯间,传递着天国的讯息。
而琴声也杂进来,悲伤的情感像不断积聚的愁云,一点点将脱凡的天国罩住。那箫声在四面围拢的云中挣扎,不脱幽雅的格调,忽地一气窜高,将那云穿出一个透光的窟窿。
两股力交缠在一齐,一个惨苦,一个空无。谁也吞不下谁,谁也盖不住谁。最后交交杂杂,繁混在一团,将听的人个个震傻。根根琴弦,仿如精钢利刃,在女人好端端的手上,凭添出些许刀痕。而那温润的玉箫,也丝丝地吸着男子精血,弃下一张胜雪苍白的脸。
曲已毕,而韵无穷。胸中被涤荡得干干净净,似屋宅外晾晒出一片洁白的被单,干干爽爽地随风轻扬。
燕子披一身黑衣,俊巧地穿窗而入,又从那边飞出去,急向下掠,仿要一头扎进这烟云缭绕的湖水里。那燕一掠而入白烟,不见了踪影。低头细看,全化做一尾一尾游鱼,在水面不深处张扬着乌黑的背脊。几尾游鱼时聚时散,忽地一条长线甩过来,啪地钉在湖中。是有人挥竿钓鱼,鱼儿不避不散,反而一扭身都聚过来。钓鱼人并不提竿,只右手在空中挥挥划划。是了,他是在从这些鱼游走的姿态中,领悟书法的笔意。也许,数百年前,书法大家在这湖心泛舟,随性在湖面走笔,那些横竖撇捺、点折弯勾,就都从纸面上拆散了游走下水,化成这一尾尾墨脊灵性的鱼儿了。
那些一次次在湖中晕染的墨水,就像次第开放的莲花,等待有心有灵的后世文人,到这湖边来采摘。而那笔走龙蛇的气、的神,就这样藉着这江南水乡,一代代流传下去。
湖后面是一座葱葱竹林,竹林中又不时响起清脆的声响。本就极静的世界,添了这脆响,却衬得更静了。而微风动竹,笔挺的翠意要淌下汁水。大平静中又潜藏了不平静,那随风飒飒而动的竹叶,像是铮铮做响的剑气。
随那声音遣步入林,满目的绿意畅人胸怀,而那隐隐约约的剑气,又随着不断的脆响,凝成肃杀的威势。几片叶子落地,又随风卷起,像是纤手一指,指给我一盘未下完的棋局。棋局未完,而下棋的人却已然不见,留下一座空落落的林子,和一盘永不完结的棋。
不远的林外,传来“空空”的声音,渐渐弱下去,最后听不大到,是竹蒿点水的声响。那船似是远去了,载着我的心,还有我的江南之梦。
落叶飘零
(二):
叶飘零,花魂散,悲凉刹那间,瑟瑟寒风伴。冷霜袭,绿梦残,落寞红颜怨,无奈秋致远。
秋天里的你寂寞吗?
不然你的目光
为何带着一丝幽怨与哀怜,你在向我昭示着什么?
伫立于冷风中,感受秋的寂寥,目视以前的绿意----如今的枯黄,无语地、悠然地随风翩然落于红尘之中。闭上眼睛,来全身心地去感受你,感受那来自自然又回归自然的伟大与洒脱,还有那一种深深的不愿舍弃的爱......爱——有爱不孤单,想——只有想才倍感寂寞。明明是深爱,却无法表达;明明明白要放下,却又不甘心就此离开。是对生命的留恋?还是以前的美丽让人缅怀明明明白是煎熬,却又躲不开;明明明白无前路,心却早已收不回来。轻轻俯身轻拾起枯叶一片,抚摸你苍凉的伤口叶脉,和你一齐来品味人生,一齐感受对生命的热爱。以前的一切是那么自然,是那么简单,又是那么让人留恋。我愿意为这份单纯朴素的飘零而惋叹,更愿意为这种生命的情操与胸怀而泪落。
你----一片小小的落叶,却蕴含着世上最简单的爱,用平凡的一生写就生命的亮丽,演绎着生命的归向,宛如一首哲理诗。花飘离,暗香留,香消风起雨后,无人来嗅。你的爱在告诉我走下去,即使心在灿烂中燃尽,爱也会在灰烬中重生,用笑容为自己送行,即使情如落叶般消尽,而爱的清香却永远弥新。
风中的落叶,凝结着淡淡的思愁!如火中的飞蛾,追求着片刻的温暖!
在寒冷中飘落,在雪的怀抱里晶莹。静静地谛听那隔山踏雪的脚步声,滑过宁静,是那么亲切,又是那么遥远。多么渴望你能把脚步停留,多么期望再现你往日的温柔......情愿与你一齐化做泥土,化做风,盘旋在来时的路上。
深巷里的野菊花
(三):
就是开放在深巷,我才看见了寂寞的野菊花。除了野草以外,还有的就是清冷的石板,碎石,少许的泥土,而它却是悄然开放。除了众多的绿色以外,就只是这么的一朵黄色的花。
那里没有人走过,石板上看不到尘土的模样。我只是偶尔飘过那里,我要走过的巷弄也是前面的地方,即使我也是要过去,也不会走近它。我看见了它,就蹲了下来,我想仔细地看看,是什么样的品种,竟然如此有蛮劲,开放在冷落的巷弄。
我蹲在那个地方仔细地端详着,一株没有什么特色的野草,绿的叶子也就几片,但是顶上一朵黄色的花朵却是在告诉我,她正开着花呢。放眼再看看四周,我看见了一幢古老房屋的门口。门是紧闭着的,上面的铁锁好像已经有了蛛网缠着,肯定是生锈了,肯定是很长时间没有打开门了。怪不得这株野菊花能够开放在路的中央,亭亭玉立的是一个孤傲的女人。
我在那里蹲了很久时间,旁边走过一位老人。影子告诉我,他是一个年过古稀的老人。他走到了我的身边,想看看我在看什么。
“孩子,你在看什么啊?”老人的语气很温和。这是一个慈祥的老人,拄着一根拐杖,那种咔叽的中山装,脚上是布鞋。我望望他,“伯伯,我在看这朵花。”我回过头来,担心老人是不是会笑话我。
“哦,什么花啊?”老人很认真地蹲下来,那种倾斜的姿势告诉我,他很不容易。我赶快站起来说:“伯伯,您慢些!我让你看看!”
“不要紧的,我老了。这么深的巷弄里,居然还能开花?呵呵!”老人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去。“不错,一株不错的野菊花。很有精神,不容易啊”老人嗫嚅着。
我侧着身子,想看到老人的眼神是怎样的。“巷弄不是很宽,能够看出来,那里的地面比较潮湿,有了野菊花生长的环境。但是阳光呢?”我环视着四周说。
“喏”,老人的手一指他的那一侧。我惊讶地看见,墙上居然有阳光。我没有想到老人居然明白我在找阳光,我仔细地看着那阳光,已经是下午了,西斜的阳光是透过对面石头窗棂照过来的。只要一份阳光,只要一份雨露,生命就有了,我不禁释然了。
“这株野菊花,不容易啊!”我对这老人说。
“是啊,不容易。这条巷弄很少有人走,这间房有好多年没有人住了,这条路也没有人走了。……”老人或许是说快了一些,有些气喘。
我仔细地端详着野菊花,好让老人有口喘气的机会。“多美啊,一朵小小的花瓣。它和别处的菊花一样的光彩”我对老人说。
“不错,它毕竟是花啊。是花,总是要开放的。”老人跟着我站了很久的时间,好像不感觉累的样貌,一向在跟我说这株深巷的野菊花。
“如果有人走过,人们是不是会注意她呢?”我问起了一个意外的问题。老人好像顿了一下说:“或许会避开她,或许会踩掉她”。
老人看来是一个有文化的人,说的话逻辑性很强。“但是像你这样的关注这株野菊花的人,可能不会多”。
我纳闷了:“为什么?”
“这条弄我走了很多年,打那边的出口闭好以后,我就没有进去过。那时那里都是种菜园的人经过,人们才不会去注意这株野草呢,更何况这不是什么名贵的花卉”老人对着我分析着。
“是花,就要开放。您这话说得太好了,”我对老人说。“年轻人,你是工作的吧。工作中肯定会遇到困难,千万不要消沉。即使你的工作是最不引人注意,必须要相信自己,你总有被发现的一天。就像这株野菊花一样。”
我的脸红了,好像老人猜中我的内心一样。这是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有着丰富的人生经验。我答应着,我又仔细的看着这株花。
“它会开花,就会结籽吗?”我问道。“可能很难啊,没有足够的阳光。它一向在争取阳光,但是也不必须,”老人跟着我分析着。
“那里没有人经过,就是带给了安全的环境。相信它会开放的很美!”老人补充着说。
我笑了,我懂得了老人的意思。尽管我没有跟老人说起什么,但是他明白我们这些年轻人跟他有着共同的人生遭遇,所以他的提醒对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这时,巷弄里吹来一阵风。这样的风是寒冷的,我对老人说:“伯伯,这风冷。我们走吧。”
老人点点头,和我离开了巷弄口。在拐弯的地方,他站住了。他说了这样的一句话:这菊花是最耐寒的,这样的风对他没有影响。一个经历的风霜考验的人,是能够承受任何的职责的。
此时,我最后明白。这巷弄的野菊花为什么这么艳丽,有机会就要争取,千万不要浪费了大好的青春时光。生活的道路没有一帆风顺的,坎坷是正常的,只要你有准备,有着用心向上的念头,那么短暂的一瞬间又有何妨?
写景抒情散文的语言赏析 篇7
苏联作家巴乌托夫斯基说:“真正的散文是充满诗意的, 就像苹果饱含果汁一样。”那如何品尝散文的“果汁”呢? 首先我们要来认识一下让散文充满诗意的山水之美。宋朝著名的词人王观在《卜算子》里说:“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若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盈盈”道出了山的灵性和水的神韵:山有肃穆之静态美, 水亦有柔清之动态美, 都是大自然灵异到极致的美。然而这种美需要我们细细观察, 慢慢品玩, 认认真真地领悟, 才能真真切切感受到美的妙处。 那么, 我们应该如何细心察景呢?
苏轼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既可以说是苏轼对人生的一种体悟, 也可以说是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指导。从苏诗中, 我们可以知道, 站在正面与侧面、远处与近处、高处与低处, 就会产生正看与斜视、远眺与近看, 仰望与俯瞰的不同视觉效果。同时, 我们还可以从局部与整体两个不同的角度, 去更深层次地把握山水的整体。事实上, 除了调动视觉, 我们还可以调动听觉、嗅觉、触觉、感觉, 从颜色、气味、 形态、声音、感受等方面去观赏山水, 多层次地去品玩山水之美。
例如, 在教授朱自清的《绿》时, 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大自然中, “绿”可以说是随处可见、俯首即拾, 为何在朱自清的笔下却能幻化成“醉人的绿”?这与作者细致地观察景物分不开。接着, 教师可以用简笔画一张作者的游踪图, 引导学生追随作者的足迹去观察景物的特征。通过学习, 我们可以看到, 作者一开始并没有直接写梅雨潭, 而是先写梅雨瀑为下文作铺垫。作者先写站在水边, 仰望瀑布; 次写来到梅雨亭正面平视瀑布;再写站在亭上俯瞰梅雨潭。 这样, 课文在不同的立足点、不同的观察角度, 从局部到整体, 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了梅雨潭充满诗意的美。不仅如此, 作者还调动了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 从形态、颜色、质地等方面, 运用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对梅雨潭的绿做了细致而逼真的描绘, 于是便有了那“醉人的、奇异的、令人不可琢磨的绿”。
二、移情品情美
伟大的学者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在观赏景物的同时, 个人的感情不知不觉地附染在景物上, 情悲则景黯淡, 情喜则景亮丽。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移情。“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所以, 我们要品味作者真情所在, 就要移情入景, 移情入文。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散文大家, 他的作品感情充沛, 蕴籍深厚, 是散文中的精品。所以, 在学习他的作品时, 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品味文中字里行间流淌的浓情。例如, 在教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 我们可以与《绿》进行比较教学。 在《绿》中, 作者在当时看到北伐战争的胜利, 觉得国家民族有望了, 不觉欣喜万分。作者带着那份欣喜, 游了梅雨潭。 作者在文中连用了三个“呀”, 反复地呼唤, 呈现了空前的抒情高潮, 表达了对绿由衷的赞叹, 对美好境界的挚爱和追求。而在《荷塘月色》中, 作为曾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爱国知识分子的作者把对当时黑暗现实的不满、悲愤, 想参加革命又不敢参加的纠结, 对现实无法理解的孤独苦闷带进文中, 将淡淡的愁绪融入字里行间, 情感基调忧愁低沉, 一切都是扑朔迷离、朦朦胧胧的, 令人读后伤感不已。同是写景抒情散文, 《绿》的文韵热烈绚丽, 而《荷塘月色》却幽深灰暗, 这是作者的游情不同所致。
三、深思悟理美
“形散神不散”是散文的主要特征。散文的“神”总是包含着耐人寻味的哲理。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赏析美景、 品味真情的基础上深入思考, 挖掘出作者独到而深刻的体悟。刘勰说:“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 理定而后辞畅。”语言文字是表情达意的载体, 因此在散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细心推敲揣摩文中抒情议论的语句, 反复品读这些能体现作者思想精髓的句子, 而这恰恰是文章的“文眼”所在。《我与地坛》这篇散文语言深刻, 充满哲理。教师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关键句“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 一条走向自己幸福的路”, 结合作者的亲身经历, 从而理解了作者史铁生在对地坛公园春华秋实和一草一木的不同感受中, 经过长期的沉思流连, 对人生百态和命运有了深切体悟, 认识到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抒发了对命运和生死的感悟, 也使我们体会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的真正内涵。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所以, 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写景抒情散文时, 必须凭借散文自身的文体特征, 充分挖掘和利用作品的人文因素, 让学生在领略山水之美的同时, 感悟人生哲理, 培养审美意识;形成健康完美的人格。
摘要:文学作品的人文熏陶作用是语文教学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功能。本文从细察观景美、移情品情美、深思悟理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以期对语文教学实现培养目标有所帮助。
关键词:人文教育,细察,移情,深思
参考文献
[1]李雪峰.高校大学语文改革与人文素质培养[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12) .
秋写景抒情散文 篇8
篇一:秋写景抒情散文
或许是因为生在秋天,我对秋天总有一种莫名的喜爱与眷恋。哲人说。秋天是死亡与新生交替的季节。秋果和秋叶,似乎是秋的代表作,也是秋的象征。盛秋时节,气候宜人,是很受人喜爱的。
然而我最爱的还是深秋。孟浩然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王唯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媛。许浑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都是寒秋佳作。读来不免有一层淡淡的凉意。那是秋特有的幽冷与寂静。也为凉秋蒙上了轻纱般朦胧的诗意。
天凉了,这时秋叶的枯黄逼退了翠绿,如果说盛秋的枯黄色还尤抱琵琶半遮面的话。这时它便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要是恰巧一阵风吹过,一经树梢,枯叶便如一只只黄蝶轻巧地悠悠落地,树下便如铺上了一幅百蝶图,倒给这萧瑟的气氛以一点凄美的慰藉。多美呀,叶儿象树的第二批果实,完整地奉献给了大地。
天凉了,晨起经常与秋雾打个照面。这秋雾可跟别的雾不一样,是秋姑娘在给大自然化妆呢。雾很清凉,恰到好处使人感受到深秋的寒冷意味。英美的诗人认为,雾很轻,附在小猫的足上。我还觉得,秋雾还总比别的雾湿润些,象牛奶的蒸气一样,雾中迷蒙的湿气钻进眼睛里,凉凉的象刚洗过眼一样。
江南的深秋是一半阴一半阳的。这是因为阴天总和晴天平分每个日子。晨暮的秋意,在正午热量稀薄的阳光映衬下。是更加明显了。
去翻翻古往今来的名家名篇,每一个都吟咏过这寒秋。也许寒秋本身就是一种意境,且先不管她各种各样冷艳的体态和谜一样的面容,单是她清冷的气质,就能醉了人的心,夺了人的魂。
现在的生活节奏可是越来越快了。热闹的春天,喧燥的夏天,冬天倒是不错,又总让人带着些许懒惰和倦意。秋无疑是最让人清醒而沉着的季节,而深秋则是其中最富于哲理的一段。我沉醉与这一段凄冷的日子。凉了,凉了,越来越富于凉意,给冬以一个完美的连接和过渡,给浮躁的心灵以冷静和沉思。无怪乎郁达夫先生要特特地赞一番秋景了。
篇二:秋写景抒情散文
春夏秋冬,尽显绝代风华。在尘世中流连的我们是否应该驻足,体味人生
——题记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夏末,荷花疏懒地进入梦乡,花田间似乎不再蝶影纷飞。一片枯黄的叶子无奈的随风而落,是的,秋天还是来了。
事物总是两极化,兴奋活跃的夏天过后必然是悲情千古的秋,并如千年冰封般永恒不变。而我们,也只能望叶哀叹。
秋天是伤,是岁月的割痕。百花争艳、百鸟争鸣在秋天的压抑下躲躲藏藏;沧桑百年的枯枝上泪迹漫漫;已入暮年的老者唯有摇曳着蒲扇轻点茶几,回忆着年少的痴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亦是木,亦会经历叶落的残年,经历秋风的无情压迫,亦会心怀恐惧地面对严寒冬季。然,我们,是否如同随风飘曳的枯叶顺水长流?是否延续千古的惆怅?我不能作出回答,因为路在自己脚下。
逢秋悲寂寥。在厦门,春天不暖,夏天不热,冬天不寒。但是秋天却一如既往的令人伤感,空中的气息麻痹着每个人的思绪,天气萧索而令人不悦。独自漫步期间,带来的是令人彻骨的寒意,这种时候并不冷,是自己的心冷了。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豪情千丈的汉武大帝亦有感于斯。而最负深情的柳三变却是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纵横古今,秋天的伤悲淹没了豪情亦掩盖了深情,为之换上了迷惘的外衣。
一叶知秋,陶潜榈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早已诠释。但叶落悲秋却已持续万年,这份伤感,是否还会一如既往的蔓延呢?
其实,人自多愁善感。闻秋之际,借景宣泄不也是一种真情的流露,自然而悲或许是秋天能给人的一种别样的享受,我们大可将一年的伤苦尽数抛弃。
这也是一种美,一种感伤的美。叶的飘落不会停止,我们也不会因悲秋而遗世。
篇三:秋写景抒情散文
因为矛盾,秋有了遐想,有了希望......——题记
萧瑟的秋风弹奏着一曲长恨歌,哀怨地长裙扫地,泪洒大地。无尽飘落的叶,旋转、飞舞,最后无奈地落地。
不知已几次这样品秋了。我似乎很欣赏文人墨客们的悲秋情怀,总是模仿着,一个人,走到楼梯口,用痴痴的双眸看鸿雁南飞,看秋风卷叶,心中也不免凄凉。尝试着,去感受所谓悲秋,让我对秋的认识有所不同。
秋在笔下似乎总是悲的,就像一条规律一样。我欣赏那不同的风骚,领略不同的秋韵。“银烛秋光冷画屏”的落寞,“大风起兮云飞扬”的豪情,“断肠人在天涯”的孤苦。历史的轮回,在秋风中回荡,曾经的哭泣,欢笑,呐喊,远古的马蹄声,黄尘中的战斗,叹息,在秋风中远去,被几度春秋淹没,销声匿迹。
回忆小时侯,同是写秋,当时不懂怎么写,老师列举了一大片写秋的“经典”,当然是什么丰收,什么吃水果。当时,我“聪明的”随大流写了“农民伯伯高高兴兴的丰收”,结果一个A+还被当范文。童年的我幼稚的认为,这就是秋吧!
经历了十几回秋的我,在陌生的初中,又一次迎来了这个矛盾的季节。风,依然凛冽,雨,依然斜飞,叶,依然飘落,雁,依然南飞。不同的,是我,我不再是那个幼稚的男孩,我有了自己的思考与认识。
然而,花开花落,岁月流去,我所面对的,仍是那个矛盾的秋,是那把双刃剑,一刃悲,一刃喜。有人说,悲,有人说,喜。或许,两样都是。
我所面对的,仍是这样一个秋。那么别致精巧的秋月,那么别有情趣的秋雨,那么充满诗意的落叶,那么美丽如画的秋日风情。在秋风中,我思绪万千,以往的事,浮现,刻下一道道秋痕......篇四:秋写景抒情散文
落叶在空中盘旋飘舞,曼妙绝伦的舞姿,是在感恩滋养它的大地;鲜花褪尽芳华,花瓣枯黄殒落,化为明朝的春泥,清香犹存于秋风。没有春的繁花似锦,没有夏的火热激情,秋是安静的,宁谧的,悄无声息地融入我们生命的点点滴滴。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再美丽的团扇也终于要等到秋天,如霜似雪,形如满月的团扇,在秋这个落寞的季节里,要么被收起,要么被弃置,发黄的扇面早已不复初见时的皎洁团圆。若秋不来得这般匆匆,时光能驻留在初见时海棠花畔,团扇怀袖的美好时刻,那该有多好。然而,即便是销魂的芳华,经历过秋的洗礼,一切都只是曾经的昙花一现。
秋意渐浓,乍暖还寒,放眼四望,苍老的梧桐落寞地静立于绵绵秋雨中,满地堆积的黄花,憔悴损,无声地诉说着昔日的旖旎与芳华;古道西风下的瘦马,踽踽独行,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落寞的身影与漫天秋色融为一体。
秋,总能那么轻易地勾起人的哀思与愁情,让人为之伤怀。秋,就似毁灭梦幻的魔王,汲取芳华,仅留下失却生命气息的枯叶与凄清苍茫的芦苇,静静地叹息着秋的落寞。
然而,秋,并非总是单调的,凄清的,它也有明丽的色彩,豪迈的底蕴。刘禹锡的晴空一鹤排云而上,飞过杨柳堆烟的庭院,飞过忧伤的雨丝与明媚的山河,将无限诗情引到九天碧霄。自古多少文人雅客逢秋悲寂寥,刘禹锡却独树一帜,偏言秋日远胜今朝。诚然,秋以其独特的色彩点染四季的画卷;秋风吹熟了累累硕果;淅淅沥沥的秋雨也为平淡无奇的生活添了几分韵致。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万类霜天竞自由,秋也是豪迈的,意气风发的。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也是简约中泛着明丽,绿意盎然的青叶固然惹人喜爱;而秋叶也是别具风情的,红艳似火的枫叶燃起如火如荼的激情,即便是满地堆积的枯叶,静静地踩过,也有一种舒心的感觉。秋天的颜色,火红的,金黄的,都会带给人沉甸甸的喜悦。
秋,没有春夏的灿烂,倒更让我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沧桑,更有深沉韵味。秋,并不总是落寞单调的,怀着豁达的心境,我们就能尽情领略秋景的豪迈与内在底蕴。
名家写景抒情散文 篇9
十月,晚秋,天气不是很冷,也不热,天空因为湛蓝显得更高,更明亮。
在季节的交替下,田野开始出现淡淡的黄色,尤其是路边的树叶,黄的可爱。远山却是绿色的,因为山上种的全是苍翠的松树。古城的路边,鲜花依然开得娇艳,小河里的鱼儿和往常一样畅快的游动,它们丝毫没有感觉到冬的气息。从四方街光滑的石板上可以看出这座城的古老,远处悠扬的纳西古乐和现代流行曲混杂在一起。人们喜欢回忆过去,但更喜欢现代文明。有人说丽江商业气息愈来愈浓了,古城越来越多的酒吧说明了这点。昂贵的价钱,换来游客们的笑脸。不过不要羡慕别人,拉着纳西老奶,围着篝火,在广场上尽情的跳,快乐随处可见。在丽江,我们找到的是更多的清幽,舒服的空气,灿烂的阳光。
而晚秋的夜,夜凉如水,比冬少一份沉寂,比夏多几分淡泊。
院子里的玫瑰开了,花香透过窗户轻轻的飘来,像月光一样弥漫在室内。把头伸到窗外,却无意看见一只孤燕从房檐掠过,看它匆匆忙忙的样子,不知道是不是在准备冬天的暖巢?
打开电脑,打开音乐,却是那首忧郁伤感的歌声:“我再等一分钟,或许下一分钟,看到你闪躲的眼,我不会让伤心的泪挂满你的脸。我在等一分钟,或许下一分钟,能够感觉你也心痛,那一年我不会让离别成永远”。
一些淡淡的说不清什么感觉的湿润随着旋律在心底流淌,赶紧关了歌曲,静静的在沙发上呆呆的愣了几分钟。那些远去的东西,如同大学毕业时的欢送会一样,纯真,善良,不想用世俗的烟雨去诬蔑,而脆弱虚伪的心,再也体会不到明朗流畅的曲调了。让心的底版多一些清爽与平静吧。
其实我和很多人一样喜欢在逃避和无法逃避之中循环着,也许是太年轻了,疏狂而轻率的想法总是不堪一击。满以为用成熟去伪装自己的眼神,激情就不再流淌;满以为只要关掉书签,文字就不再对谁开放。“渐行渐远更生”。自己掩盖不了自己的思想。“如果你感到不快乐,那么唯一能找到快乐的方法,就是振奋精神,使行动和言词好像已经感觉到快乐的样子”。
晚秋过后,很多花都要明年才开放了。“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从中笑”。西风过后,便是冰雪,那孤傲的梅花和幽兰将在那个季节开放,赏花的心情是否和今夜一样?明天,当黎明推开黑夜,是不是又将面对满地落花,那些躺了一地惨淡的花色,像极了那些的苍白的笑容,暴露出压抑过的黑夜的哭泣。
中考写景抒情散文 篇10
那是一种怎样的美,带着蓬勃的别样的一种气质。
当春天刚来的初期,它还是小小的花骨朵,瑟缩在一片嫩绿之中。但却是粉嫩的,浅浅的粉色,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再过了几个星期,它就盛开了。那粉色并未深多少,极浅极浅的,仿佛只是在画纸上不轻易的点了一点。却可爱得喜人,恰到好处的浅粉色。它一改往日的娇羞,有半张脸露在外头,只剩下那一个小角被绿叶遮住。它们像一群高傲的舞者,拥有傲人的身姿和卓越的舞步。它们笑着、嚷着,宛若一群孩子般淘气,天真烂漫。它们,展现出它们特有的秀丽芳华。
那时花开。
他们抱着书籍,微笑着结伴而过。这样的一群少男少女,散发着岁月的芳馨。当初的他们都是娇小的,需要家人精心呵护的,就像初生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但慢慢地,他们开始离开家人为他们设下的保护壳。他们迈出属于自己的步伐,创建自己的世界。他们的身上沾染着轻狂的印痕,萦绕着沉稳的气息。少男少女脸上挂着抹淡淡的笑,极淡极淡,却勾勒出史上最美的图画。他们明媚而阳光。他们,展现出他们肆意渲染的浮光织锦。
那时花开。
写景抒情春天散文 篇11
人们还浸润在欢喜里,心根本没有一丝防备。我只记得爸爸昨天在客厅里还说起雨水,没想到春雨这么经不起期盼。突如其来的雨不知打湿了多少“梦里的人”?我撑着伞漫步在鲤塘坝,只愿沉下心来慢享着这难得的欢乐。
猛一抬头,我看见雷电划过了天空。你瞧!这天昏暗了明晰,明晰了倾刻又昏暗,如同川剧里惊奇的变脸。乌蒙蒙的云在空中如不息的奔流,它乘着耀眼的闪电把天切割成了两半。耳际的雷声有些羞涩腼腆,褪去了老舍笔下的那般惊悚悲情,也没有了周立波写得那样强猛。于我而言,只觉得这雷声是来自心里。
我比较幸运,在春雨来临之际幸而借到了一把伞。我也不知道如何描摹这种力量,只觉得这种力量似乎就源自混沌之时。眼前的这一幕,让我一下子想到了远古神话。
雨一开始下得很小心,似乎害怕打湿了人们的衣衫。伞上滴滴答答坠落的雨珠早已把我的伞当做了乐器,它们似乎隐约打起了节拍。渐渐的雨势越下越大,把整个世界都笼罩在它的喜悦里。和两旁的树一样,大地似乎正欢快地享受在这场春的洗礼仪式里。雨真是个急性子,骤然干脆下个痛快!眼前一下子全是雨的海洋。豆大般的雨疯狂撞击着大地之门,脚下的马路一下子也汇成了小流。树枝上的树叶喝得酣畅淋漓,他们要借这场雨洗净了全身的污垢,掏空自己心里满腹的苦闷。车鸣声此刻变得软弱无力,我耳畔的声音顿然成了交织不清的线团。我似乎能听到大地正在“咕噜咕噜”地畅饮,就连万物仿佛都要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春雨中彻底“改头换面”。
我想,此刻的雨是最快乐 !它们长久地沉默在等待的苦闷中,今天终于换来了此刻的自由和欢乐。我的心里由衷地替它们高兴,因为人又何曾不是这样。
等待是莫名的艰难,等待是一场思念 的持久战。儿女团聚、父子重逢又何曾不是一种人生 的喜庆。我为留守在山里的孩子们高兴!因为他们真的太苦了,他们的心早已微颤得如雨后残破的蜘蛛网。数载的离别最终换来了重逢的幸福 ,而那最痛苦的记忆在此刻也消融殆尽。我一想到那山里面的孩子们,我的心就一阵阵剧烈地心酸。孩子们那原本一张可爱的脸蛋上,而今却多了些忧郁和感伤 。那一幅幅画,那一句句发自肺腑的句子 一次次猛然撞击我的心门。我同他们一样,自己度过这号寒啼饥的十二年。而今人们似乎开始懂得:那喜气洋洋的春节不是用烟花就能达到完美,那血浓于水的亲情 不是几张汇款单就能寄托。在新闻里,我看到许多在外务工的人们踏上了艰辛了归途,他们载满希望和思念悄然回到自己的家园。那沉寂多年的乡村开始变得热闹,常日里抑郁寡欢的孩子们脸上也开始释放的一丝丝笑容。今年很多孩子因为和父母团聚,兴奋地迫不及待打电话给我。如今我听到孩子得到了久违地团聚,不知多少次热泪盈眶。
春雨里的欢乐是难得的欢乐,而风雨过后同样会收获另一份感动。我还没来得及赞颂昨日的春雨,而今却早已换了人间。
我可舍不得这份美景,只想走出门去感受这搏动心跳的春季!今天的天虽没有放晴,白茫茫的天却透出几束暖暖的光亮。春天似乎就跟在年的背后,你看!远处山上已经有了新绿。那一些耐不住的树,已经绽放了一簇簇洁白的花瓣。不信你闻闻,那空气里隐约还能嗅到花香。只恨自己叫不上它们的名字,不然我可以为它们写上一些文字。雨后过后的麻雀不知何时绕上了高高的枝头?我一觉醒来只觉得自己跌进了春里。你听听!那“叽叽喳喳”的麻雀声响彻了旗山的片片树丛里。我停住脚步侧耳细听,清晰地感受到那种摆脱许久沉寂后的欢悦。
【写景抒情散文的语言赏析】推荐阅读:
写景叙事抒情散文10-22
写景抒情类散文教学谈06-30
写景抒情的作文11-07
写景抒情的诗歌欣赏07-17
写景抒情诗词07-14
高中写景抒情作文06-20
写景抒情作文800字05-30
写景抒情随笔300字11-22
怀抱的抒情散文05-17
盛宴的抒情散文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