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的抒情散文

2024-09-15

故宫的抒情散文(精选13篇)

故宫的抒情散文 篇1

故宫遐想散文

北京一行,故宫是不能不看的。因为故宫赢得了中国古建筑之最——最辉煌壮丽的皇家宫殿建筑群。查阅一下故宫的历史,有五百多年,可称得上是历史悠久,规模宏大,保持完好的皇家宫苑。

未进故宫,始终有一种好奇心理,期盼着能亲眼看看这在明清两朝上演五百多年风云历史的皇家禁地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气派。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终于渐渐地跨入了登进宫苑的门槛。重重门楼显然是保卫宫苑,但也有了另外一层深意:侯门深似海,更何况这不是侯门,而是古代封建帝王朝觐诸臣商议国事制定国家大计的地方,也是帝王们与妃嫔们休闲生活的快乐场所。逝去的帝王们谁能想到昔日他们的禁地变成了今日的大众参观之所,昔日威武森严的九五之尊之地变成了如此透明的瞻仰品。这恐怕是那些高高在上集大权于一身认为帝业可以一代又一代继承下去的`帝王们不曾想到的事情。历史的潮流浩浩荡荡,谁也难以预料一百年后要发生哪些变化?就如一百年后的我们竟然也能在昔日的宫廷禁地来来往往,谈笑风生。倘若放在一百多年前,不要说平民没有机会进入宫廷,除非是因功名受到圣上考核,或者是因朝廷选秀极其个别的人之外,其他的人员倘若要靠近宫墙半步,都是处以杖毙或者砍头之罪,哪有今天我们这么多平民这样来来往往,谈笑风生,讲古论今呢?

故宫的建筑面积之大,宫苑之多,建筑之富丽堂皇是令我们这些平头百姓瞠目结舌的。走在古老的石阶上,踏着厚重的斑斑驳驳的地砖,我们分别进了端门,午门,看着高大的城墙式的保卫建筑,我似乎看到一个个身着盔甲手持利器的武士们眈眈虎视,两旁亦是旗帜鲜明,手持刀枪的的武士们逼视着众人。当然我们不是上朝的臣子,即若是臣子在这一种肃杀的气氛下也会个个噤若寒蝉,哪敢有放肆之心。故宫的建筑之威严可见一斑。

从北向南望去,宫苑深深深似海。一进又一进的院子,院子里又都是古木参天,遮天蔽日。而每进入一进院子,都有一主体建筑,上面题有宫名,旁边也有侧房,其房屋建筑特点俱具备中国古代建筑之特点,外面飞檐重檐,里面雕梁画栋,巍峨壮观,令人叹赞!这里不愧是保存最好的中国古宫苑建筑的杰出代表,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和高超,这些都应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值得人们代代珍惜与保护。皇帝朝见大臣的金銮宝殿成为众人朝觐的对象,人们纷纷围观,都想挤到前面瞻仰。于是,可见得到万头攒动,手中相机频闪。

在人们的朝觐和膜拜中,谁又曾想,曾经不可亵渎的帝王们的宝座,曾经被那些拿着洋枪洋炮的鬼子们而践踏,古老宫廷里的一切宝贝于是被这些强盗们抢劫一空。只顾逃命的慈禧太后哪里顾得上那么多,在临走惶惶之日还下命令把那个支持“新政”的珍妃推下古井,这给古老的宫廷蒙上了一层暗影,显示出了生活在这里的嫔妃们并不是如平民百姓们想象的那样自由自在,幸福如意。于是,在这个后宫层层暗影中那些喜欢想象的作家们于是大展其才,编出了一部又一部的宫廷大剧。

出了故宫,离开了宫墙森森,我面前是高大的景山横亘眼前,我长舒了一口气。故宫外面的天地多么开阔,多么自由。身后,是两个王朝的象征,也是一个两千年封建帝制终结的象征。面对开阔发展的世界,我忽然想到:不开放,不革新,是终究要被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所淘汰的。

故宫的抒情散文 篇2

一、以读者的身份初读文本

抒情类散文是作者“情动而辞发”的产物, 重在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 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其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不论教师还是学生, 都是文学作品的阅读者, 阅读时应如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所说:“慢慢走, 欣赏啊!”即读此类文章, 首先要有一种欣赏的态度, 把自己当成最普通的读者, 以放松的心态去欣赏作品, 以获得最自然的阅读体验和最真实的审美直觉, 这种感性的阅读是进行抒情类散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教师一开始就把文章当做教材去阅读, 必然会带上许多功利性因素, 从而破坏作品本身的整体美, 影响对作品的欣赏与解读。

二、以教师的身份再读文本

古人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章不是无情物, 尤其是抒情类散文, 它是作者彼时彼地一种情感的迸发, 每一字每一句都传递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不可能完全地将文章“回位”, 但至少应尽可能地还原作者最初的创作意图。为此, 教师必须进行拓展性阅读, 弄明白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和情境。

1. 通过“文眼”来理解内容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理解抒情类散文, 要善于抓住能够体现散文之“神”的“文眼”。“文眼”就是课文中最能体现文章主旨的词句, 它能揭示作者为文的缘由与目的。“文眼”可以是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细节、一缕情丝, 乃至一景一物。它有时显而易见, 有时则委婉含蓄;有时在篇首, 有时在篇末。解读时只要抓住这个“文眼”, 就可以把握住文章的主旨了。例如《再见了, 亲人》中的后半部分这样写道:“再见了, 亲人!再见了, 亲爱的土地!”这是全文的中心段, 也是全文结构的中心轴。全文围绕这个“文眼”, 描写了中国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感人场面。抓住了“文眼”, 理解文章如何行文、如何传情达意就迎刃而解了。

2. 凭借想象来感悟意境

在抒情类散文中, 作者往往运用独具质感的优美的语言, 来创设特定的意境。作者在这种意境中, 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地娓娓道来, 表达其真情实感, 实现物我的统一。在这个过程中, 在经意和不经意间, 作者会在文本中留有一些空白。这些空白, 是催生读者想象的空间。感悟此类散文的意境, 就要抓住文本的这些空白,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进行想象和补充。丰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 填补文中的结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 读者就会品出其中之味, 获得艺术的享受。如《大瀑布的葬礼》一文, 文中第三、四两个自然段描绘了大瀑布昔日的壮观。虽然篇幅不长, 但是意境开阔, 富有诗情画意。在鉴赏的时候, 必须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充分调动视觉、触觉、听觉甚至嗅觉等多种感官来感悟文中的世界;只有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 才能体会出作者构思的精妙, 感受意境中蕴含的感情。

三、以学生的身份三读文本

抒情散文中直接和间接抒情的使用 篇3

关键词:抒情散文;写作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167-01

抒情散文是通过对景物或事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的文章。抒情,是作者把自己对客观事物的喜、怒、哀、乐等主观感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加以表现抒发的一种作文技法。抒情的目的是倾吐情感,引人共鸣。文章重点在于抒发作者的内心之情。写人、写景、叙事、观物都是为抒情服务的。那如何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来抒发情感便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使用“直接抒情”

作者在文中直接表达自己被现实生活所激发起来的感情,叫直接抒情,一般称之为“直抒胸臆”。感情是比较抽象的东西,它存在于人们的内心,别人不容易捉摸,自己也不是那容易表现的。一般而言,直接抒情要同具体的描述结合起来,还可以同想象和联想结合起来。直接抒情的语言,往往蕴含着生活哲理,或是借助一定的修辞方法,或是语言的色彩、间节、节奏、句型上富有特色。

例如朱自清《背影》中,朱自清先生的四次“流泪”,均情动于衷,做到了寓情于理;使人毫无矫揉造作之感。层层铺垫,泪洒全篇,从正面有力地衬托了父亲的感人之深,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先看文章的开头。开篇点题后,直述家庭的变故:祖母去世,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这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回到徐州,看到“满院狼藉的东西”;回到家中,又看到“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今不胜昔之感油然而生,因而不禁簌簌地流下了眼泪。这是伤感的泪,伤丧亲之凄楚,感人世之多艰。面对此景,“我”热泪潸然是人之常情。如果不这样写.而是表现出一副铁石心肠,那反倒有悖情理。

再看文章的主体部分。写父亲到车站为“我”送行,作者两次写到流泪。第一次是写父亲越过铁道为“我”买桔子而流泪。作为父亲,对已成年的儿子外出就学,尽管事忙,但仍挤出时间亲自送到车站,再三叮嘱,细心关照。为了给儿子买桔子,拖着肥胖的身躯,蹒跚地走到铁道边,在爬月台时,看到“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父亲把全部感情都倾注在儿子身上了。此时此刻,怎能不使儿子感动呢?所以,“我的泪很快流下来了。”这是激动的泪,是“我”对父亲一片爱子之情无限感激的自然流露。

车站送行第二次写到流泪,是与父子分别时。父亲把送儿子的各个环节都安排好以后,又嘱咐儿子一番,才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再也找不着了。此次分别后,父子何时才能再相见?父亲的差使已经交卸,以后他赋闲的日子怎样度过?“我”思前想后,是“我”为父亲晚年生活境遇的不测而担心流出的泪。流泪自然,亲切感人。

最后一次写“我”流泪,是在文章结尾部分的补叙中。回想父亲奔波一生,晚年仍不得舒心,从来信中得知,他已年老多病,恐不久将别于人世。于是,“我”的眼中又闪出“晶莹的泪光”。这是思念的泪,思父亲之近况,念父亲之不幸,以泪代言,由情而发,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且与前几次流泪相互照应,起到了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作用。

总之,文章写“我”的四次流泪,均属情之所至。

二、使用“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就是作者在文中借助于一定的媒介来抒发感情。它包括通过叙事抒情。这种抒情性叙述,侧重于以情叙事、融情于事。它可以写完整的事件,如朱自清的《背影》,也可以写事情的片断,如孙犁的《亡人逸事》。但是,作者的主观情感充溢于叙事的文字之中。通过写景抒情,作者的情感间接地附丽于山川名胜、自然景象之中,或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或借助自然景象的烘托来体现内心的感受,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对地坛景物的描绘,以达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达效果。通过状物抒情,作者往往把外物当作感情的激发物和寄托物。感情是内因,外物是诱因,如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综上所述,间接抒情包括以事件为媒介的缘事抒情,以景象为媒介的借景抒情和以物体为媒介的托物抒情。下面举详细例子说明。

例如胡适的《追悼志摩》一开头不是抒写作者的巨大悲痛,而是精妙不凡地引用了徐志摩最富盛名的诗《再别康桥》的最后一节: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大家知道,志摩是死在“那淋漓的大雨里”,死在“那迷的大雾里”,死在飞机失事的“烈焰里”。

然而,当人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打开这篇悼文,展现在眼前的却是一个风度潇洒、满怀柔情的青年,正用他那神奇的彩笔勾画出一个情意缠绵、凄婉低回的境界,以柔和轻盈的旋律吟唱着对康橋对生活如痴如梦般的依恋,为了不破坏这和谐统一,他“悄悄地”“轻轻地”离开,竟连一片云彩也舍不得带走!这是徐志摩生前为我们创造的意境,一个飘逸幽邃的境界。作者还没有抒写一个字,但作者内心的那种惨痛欲绝之情已跃然诗间,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

思念的抒情散文 篇4

那个年代,交通还相当落后。下午三四点才到达成都,又遇宝成铁路塌方,不得不转道回家。在近40个小时漫长的旅途中,我如坐针毡,母亲的音容笑貌始终萦绕心头:母亲最疼爱我这个小儿子!她为我,真是倾注了人世间慈母所有的爱心!在我的童年时代,国家遭受自然灾害,家中吃了上顿没下顿。印象中,母亲白天参加劳动,回家后就操劳家务,一天到晚一刻也不闲着。到了晚上,当全家人休息后,母亲还在纺线织棉。半夜三更我们醒来时,母亲的纺车仍旧没有停止转动。她老人家以单薄的身躯,昼耕夜织,节衣缩食,撑起了我们这个十口人的大家庭。但是母亲深明大义,当祖国需要的时候,她把自己的小儿子,义无反顾地送到了军营。我入伍时,正值中苏交恶珍宝岛事件发生,全国都在备战,到处都在准备打仗。我在祖国的西藏边防服役,老母亲整日里提心吊胆,以泪洗面。每当提及此事,姊妹们都伤心地直掉眼泪。后来,我在军中成为干部,国际形势也趋于稳定,母亲才愁眉舒展,宽心了几年。前年初春,我在祖国的南疆参加了保卫边疆作战。儿子在前线,后方的母亲急得吃不下、喝不好,常常彻夜不眠。那一段时间她最喜欢听广播,关心战况。有时不由自主地走到村外,望着火车站,盼望我平安归来!两个月后,当收到我们凯旋而归的消息,母亲才放下心来,竟然躺在家中昏昏沉沉睡了一天多,仿佛患了一场大病!这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何况两军交战时!母亲把她的全部心血倾注在自己的儿女身上,而远在异乡的游子也时刻惦念着母亲的健康,盼望着她能安度晚年。现在母亲病危,一路上我都在默默祈祷,盼望着她老人家能转危为安,再创奇迹。我恨不得插上双翅,立刻飞到母亲的身边。

列车疾驰到了县城,我一分钟都不敢耽搁,心急火燎地赶回故乡。走进村中,看到人们异样的眼神和略显深沉的问候时,我心中七上八下,犹如乱箭穿心。当看到家门前搭起的灵棚时,我顿时才明白,自己还是晚回来了一步,几天来的期望变成了泡影,霎时泪如泉涌,差一点昏倒过去。原来,母亲没能看上他的小儿子最后一眼,竟然在一天前撒手人寰,离开了我们!是亲人们搀扶着我来到了母亲的灵前:当看到母亲躺在冰冷的棺木中时,我万念俱灰,哭地天灰地暗!

母亲没有读过书,但她却做事明礼守信,待人宽厚仁慈,在村中乐善好施,这是出了名的。她经常教导我们要老实做人,厚亲睦邻,给我们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母亲一生中经历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初到我家时,家境贫寒。她既持家务,又协助父亲做些小生意,忙里忙外,昼作夜纺,呕心沥血。平日里他勤俭持家,禅精竭虑,把自己一生心血献给了儿女,献给了这个家庭。晚年家道依然艰辛,农村实在困难,母亲一辈子只为他人着想,心中只有他人和儿女,唯独没有顾及自己,一辈子没有享过几天福。

母亲溘然长逝,我真悔!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作为人子,我未能端茶递水伺候老母,未能在床前尽守孝道,我悔、悔!妻告诉我,母亲病危后躺在床上好几天昏睡不语,顽强抗争不肯离去,是在等待着她远在军中的小儿子!弥留之际当亲人为她穿上寿衣时,她自知不久人世,才睁开眼睛拉住妻的手说:“我等不到老七了,看到你,就是看到了老七。”说完这话,妈好似了却了终生的夙愿,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人世。

人生最大的悲伤,莫过于生别死离。而母亲离世,作为老人最为牵挂的小儿子,我未在床前尽孝,弥留之际没能看上最后一眼,这成了我今生今世永远的痛!

感恩的抒情散文 篇5

乌鸦反哺,是对父母的感恩;藤绕枯枝,是对支持者的感恩;悬崖之树,是对生命的感恩。他们收获了爱与支持,得到了利与生命。他们也并没有忘记感恩。

收获是以自我为中心,自我的圈子是很小的,快乐也是独自一人。而给予却是以他人为中心,而“他人”的圈子是浩瀚的。数百年前,梁惠王便知“独乐乐不若与众乐乐”的道理,何况我们现代人呢?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方能在社会中游刃有余。以前歌手们上台便说:“我来了”。这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吗?这便是索取,索取观众们的关注,索取观众们的呼声。可现在,随着演绎事业的发展和竞争,他们也学会了感恩,完成了由“我来了”到“谢谢,你们来了”的蜕变。尽管只是一个字的改变,却引起了由以自我为中心到以他人为中心的变化,由索取到奉献的变化。也因为他们没有忘记感恩,他们收获了更多的掌声。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精神不正是对刘备三顾茅庐的感恩吗?才高八斗的他对他的“伯乐”精心尽力,绝无二心。满溢忠情的《出师表》又有谁能不为之动容呢?他怀着感恩的心辅佐朝政,令历朝历代敬佩不已。

对生育我们的父母难道不应怀着感恩的心吗?抚育了我们十几年毫无怨言,在紧张的高三生活中,他们把我们生活的各方面都安排妥当,让我们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学会感恩吧,在感恩中,你将感受到快乐!

古人的智慧给我们留下了财富,当我们看到雕琢精美的画壁神彩俱全的绘画,形态各异的陶器,我们会感叹。当我们看到蒙娜丽莎那迷人的一笑时,我们会感叹。那断臂得到的维纳斯,那不全的《红楼梦》,那“爱”,“二”不分的史湘云,虽不完美,却仍使我们感叹。在我们感叹的同时,我们不也应该感恩吗?感恩他们的智慧和才华。

初雪的抒情散文 篇6

拈起风中飞舞的柔弱,指尖的余温划过心头……

“您还好吗?您那里下雪了吗?”

虽已记不起上一个大雪纷飞的早上是在何年何月,但却忘不了您的大手拉着我的小手那掌心的温度。记不起那时披了玉装的风景有多美,却忘不了大雪覆盖您满头白发的沧桑……

“您在那边还好吗?”

被您牵着的小手不安分的挣扎着,想去抓住天空那一片片的飞舞。“别淘气,手会冻坏。”您拉住我想要挣脱的小手。我任性的张大嘴巴,用舌尖去体会雪的味道,甜甜的,香香的,就像棉花糖一样。雪,真甜。

雪花飘落在鼻尖,您坐着轮椅,我带您去看雪。像鹅毛,像白花,如轻烟,如柳絮……粉妆玉砌,整个世界都变得迷迷茫茫,那飘落的雪花,远不及您满头的银发娇艳。雪,融化在鼻尖,冰凉的感觉划过心头,入口即化的雪,怎么是涩的?雪,好涩。

放眼一片银装的大地,手中仅留着您当初赠予的温暖,万籁俱静。

“您那里下雪了吗?”

指尖拈来的雪花,早已化水而去,轻尝其味,却没有了香甜,没有了苦涩,只有冰冷。雪,好凉。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如今我已有了我的.家,有了那个想挣脱我的小手,可您“认真做事,用心待人”的谆谆教诲不能忘,不敢忘。现如今我认识了一群热心助人的同事,有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和可以展示自我的大舞台……

您在天上看到了吗?

浅析韩愈散文的抒情性特征 篇7

一、韩愈散文对抒情手法的借鉴与发扬

抒情散文萌芽于先秦, 在先秦的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中, 蕴藏着作者充沛的情感, 《庄子》中的许多篇章都可被看作是较成熟的哲理抒情散文。汉代的历史散文和政论散文, 如《史记》《过秦论》等, 所用的表现方法主要是议论和叙述。“到辞赋体文学兴起, 才发展了描写和抒情的技巧, 但两汉以下的辞赋却走上了“雕虫篆刻”的道路, 因而被韩愈以前提倡“古文”的许多人所鄙弃。韩愈则注意继承、发展前人包括辞赋作家使用描写、抒情方法的成就, 特别是唐代传奇文学和诗歌发达, 古文家中许多人善写传奇和诗歌, 韩愈把它们的写作方法用于“古文”, 更加提高了散文描写和抒情的水平。”[1]

韩愈的散文中有议论叙述, 更有率真大胆的抒情之作, 这类作品往往因为饱含真情实感, 写起来形象生动, 气势充沛, 非常容易感染读者。如悼念亲友的祭文《祭十二郎文》;给好友写的书信文《与孟东野书》;为“文以明道”而作的论说文《师说》《答李翊书》;还有为人才发“不平”之声的论说文《杂说》 (其四) 等, 这些文章体裁多样, 写人写事都富有极强的感染力, 对抒情手法运用自如, 增强了散文的表现力。

二、韩愈散文的抒情性特色

(一) 为明道而抒情

唐代古文运动, 是一次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的文学革新运动, 韩愈以儒家道统的继承者自任, 文以载道、文道合一, 是韩愈古文理论的核心。然而作者的“明道”并非直白生硬的陈述, 他以强烈的自信与信仰感染读者, 把真诚的感情注入到文章中去,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使文章达到“文以明道”的目的。

如《与冯宿论文书》与《答李翊书》这两篇文章, 同样是“论文”, 以宣扬“古文”为主题, 作者在文章中积极地表明了自己的思想观念和理论主张。从“不知古文直何用于今世也。然以竢知者知耳”“以此而言, 作者不祈人之知也明矣。直百世以竢圣人而不惑, 质诸鬼神而不疑耳。足下岂不谓然乎”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于“文以明道”的坚持与实践, 感受到作者的真诚与热情。

(二) 为理想而抒情

韩愈在《与凤翔邢尚书书》中说:“愈也布衣之士也。生七岁而读书, 十三而能文, 二十五而擢第于春官, 以文名于四方。前古之兴亡未尝不经于心也, 当世之得失未尝不留于意也, 常以天下之安危在边……”[2]这段话表明了韩愈的理想, 他是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 他虽然提倡“复古”和儒家道统, 但绝不只埋头于书堆, 他的文章能真实反映现实社会生活, 为自己或他人发出“不平”的声音。

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 结合自己不得志的感受, 提出了“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的理论, 全文由物及人, 由人及天, 再由天及于人言, 浩浩荡荡地用了四十个“鸣”字, 充分表现出对友人孟郊的慰藉与支持。在《荆潭唱和诗序》中他进一步阐发了这一理论:“夫和平之音淡薄, 而愁思之声要妙;讙愉之辞难工, 而穷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 恒发于羁旅草野……”[3]韩愈意识到, 只有这种具有真情实感的不平之鸣, 才能成为那个时代优秀文学的代表。作者对于这种现象是感同身受的, 因此能够写出抒情特色鲜明、具有现实意义的文章。

(三) 为抒情而抒情

韩愈散文除了论说文、记叙文还包括抒情文, 抒情文多见于祭文、赠序、书信之中, 如《祭十二郎文》等, 作者在文章中寄予了深厚而真挚的情感, 或怀念亲友, 或给予友人后生鼓励和祝福, 或向知己倾诉情怀, 无一不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祭十二郎文》曾被后人誉为“千古绝调”, 孙昌武先生也说“这篇文章抒写悲情兼有喷薄雄肆和哀婉深沉的特点, 文字如强抑悲痛, 脱口而出, 未加修饰, 实则精心结撰, 是真情流出的至文”[4]。作者在文中回忆与十二郎生前的深厚情谊, 全篇几乎字字句句都在写情, 即使是纯粹叙事的语句, 也无不渗透着无限深情, 使人读之不禁为之动容, 发自肺腑的真挚情感正是这篇祭文的魅力所在。

三、小结

韩愈的散文是唐代散文革新的鲜明标志, 他的散文在古代散文的基础上, 吸取新的语言成分, 形成一种宜于说理、抒情、叙事的新散文, 而成为中古以来最流行最实用的文体。李汉在《昌黎先生集序》中说:“呜呼!先生于文, 摧陷廓清之功, 比于武事, 可谓雄伟不常者矣!”[5]古往今来, 韩愈的散文都被给予很高的评价, 这不仅与他“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古文理论息息相关, 更与他革新文体、语言创新、丰富表现手法包括描写和抒情息息相关, 其散文的抒情性特色是不容忽视的, 可以说, 正是韩愈等人将浓郁的情感注入散文之中, 大大强化了作品的抒情特征和艺术魅力, 为抒情散文的发展做出了有力的贡献。

摘要:韩愈的散文在中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其散文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 无论是论说、记叙、抒情, 都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本文着重分析韩愈散文的抒情性特征, 通过其对散文抒情手法的继承和发扬, 结合时代背景、个人理想和情怀, 对其散文的抒情性特征进行深入分析, 揭示其对唐代散文革新的贡献与影响。

关键词:韩愈,散文,抒情性

参考文献

[1]孙昌武:《论韩愈散文的艺术成就》, 辽宁师院学报, 1981年02期。

[2][3][5]马其昶:《韩昌黎文集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

抒情散文的阅读与写作对应指导 篇8

一.从抒情散文构思套路解读名篇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曾经有一位散文作者总结出了一套散文构思法,他设置了一套散文的八股,并说自己按照此法流水线创作,一个月内发表了近二十篇散文。当时曾被斥为对散文文体的亵渎。现在,据说输入写作程序的电脑,写出的文章水平也不在一般人之下,只是诸多原因没能普及。其实,散文写作确实存在基本套路。作为初涉者总结并学习基本套路,未尝不可。以贾平凹的《丑石》和朱自清的《绿》为例,我们试作归纳。

首先,题目往往有象征意义,本义之外有另外的寓意,如《丑石》既指石头形状外形之丑,也指世人偏见之丑。《绿》既指自然之美,也指善良心灵之美。

其次,开文主要集中在描写对象的三方面,色彩,形状,质地。色彩例举:《丑石》中“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绿》中“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形状例举:《丑石》中“它极不规则,没棱角儿,也没平面儿”,《绿》中则更细致,“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质地例举:《丑石》中“石匠看了看,摇着头,嫌它石质太细,也不采用”,《绿》中那一段,“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

很明显,在描写这三个方面时,作者都充分运用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拟人等等,使描写对象生动具体,渲染铺陈,制造氛围。在描写形状时,还运用了俯仰视角、远近变距等手法。

第三,描写对象本身写足了,怎么办?描写背景,设想背景。《丑石》如此写下去:“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竟锈上了绿苔、黑斑”,“雨天就盛满了水。常常雨过三天了,地上已经干燥,那石凹里水儿还有,鸡儿便去那里渴饮。每每到了十五的夜晚,我们盼着满月出来,就爬到其上,翘望天边”。借雨借夜色了。《绿》是借风,“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这类似我们现在的ps照片,世间万物,只要能突出描写对象特点,皆可为我所用。或明或暗,或动或静,这就有了以暗写明以动写静诸多办法。

第四,纵比或横比,在比较中凸显描写对象特点。纵写,也就是追溯时间,从《丑石》中可见:“这使我们都很惊奇!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呢!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了。”也就是问从哪里来,倘若有神话传说典故之类也可。梅雨潭没有,或者作者不知,《绿》中用横比,横比是空间比较,“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你看,北京杭州西湖秦淮河,都来捧场子了。

第五,放进事件中,没有事件,那就放进想象中。《丑石》写了天文学家来解读丑石,《绿》只能用想象完成提升,“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

第六,结尾,散文是作为哲理散文还是作为抒情散文,在这里区别明显。《丑石》是这样: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绿》是这样: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前者是哲理,明明白白。后者是抒情,呼应开头,但不说明白,抒情讲究个含蓄。

二.从抒情散文构思套路解析阅读鉴赏对应考点

对照全国和省市高考《考试说明》,再比对一下我们在前面概括的散文写作套路,搜集历年高考语文文学阅读题,加以整理,不难勾勒出散文阅读题考查的写作技巧简图。

第一类是有关题目的命题。主要考查题目象征意义,与套路中第一点吻合。

第二类是从开篇中命题,考查a,点题。b,为下文铺垫。c,与结尾呼应。d,渲染烘托气氛。与套路中第二点相关的考试内容有: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等等;衬托手法,包括反衬映衬等;还有变换视角侧面描写等。

第三类是对应套路第三点,以暗写明,以动写静,环境描写,烘托气氛。

第四类是对应套路第四点,对比描写,想象描写,时空变换,引用典故等。

第五类考查细节描写,包括动作对话神态心理描写等。

第六类考查主题思想,与第一类题相联系,象征意义,哲学寓意。若分值较大,则从全文构架中考不散之“神”。

三.按抒情散文构思套路进行作文训练

笔者在高三作文课上曾以随身携带钥匙为话题在全班进行口头作文。

色、形、质,多用修辞手法。

每个人身上都带着钥匙,有家门的,有办公室的,有小汽车的。钥匙多了就有了钥匙环,钥匙包,据说贫穷年代,腰上挂一串钥匙曾经是男人流行的装饰。你想,不管那钥匙是铜的钢的,那闪亮的金属光泽是耀眼的。而长长短短钥匙排列一起,让人想到边民们脖子上的银饰品,举手投足之间,钥匙也会在你腰间或口袋里欢乐地嬉闹,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生机。

靠背景描写,钥匙环,钥匙包等。

单个的钥匙往往是挂在孩子的脖子上,那是父母怕孩子丢失它。随着孩子的奔跑,那枚钥匙敲打着孩子的小胸脯,时时提醒该回家了。或许,它会藏在门口的某个老地方,共同拥有的人探手可得,他们因为这个秘密彼此更加信任和亲密。而生活中,更多的是钥匙们被集合在一起,有了钥匙环和钥匙包,人们的财富多了,秘密多了。钥匙环多是年轻人用,除了钥匙,往往还挂着卡通小工艺品。那钥匙环不是藏着掖着,干脆吊在小背包上了。而钥匙包,多是成人用,有布的、塑料的,高档的是真皮的。据说名品店的品牌货,一只就要上万元。试想,躺在那样钥匙包里的钥匙,一定像那些豪车上的土豪,养尊处优。

纵比写钥匙产生,从绳结到管钥到十字钥。横比写,从铜质到不锈钢到指纹。

最早的钥匙是什么?是绳结。某位老祖宗有次打了个死扣,自己也解不开了,于是就发明了管钥,铁的或铜的,不光能开家门的锁,也能开城门的锁。铅合金出现,不锈钢出现,钥匙用料也越来越牢固了,而且越来越精致复杂了。现在最先进的钥匙是指纹,还有数字密码。钥匙似乎有一天将消失于生活中。

想象:老师交给你教室钥匙;第一辆新车钥匙;刘邦咸阳交钥匙给项羽。

一个新生报到,班主任将教室钥匙交给你,那是信任鼓励和责任,你一定设定时钟,每天成为第一个到教室的人。当你拥有第一辆心爱的自行车或摩托车,你接过那枚车钥匙的喜悦不亚于考了一次满分,车钥匙是快乐的拥有权。想当年,先克咸阳的刘邦俯首将国库钥匙呈给项羽时,项羽收下的不仅是钥匙,还有谦卑和敬畏,项羽因此骄横而踏上不归路。

哲理:锁再复杂总有钥匙可开,不设防是最美境界。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钥匙和锁的博弈无休无止,钥匙从有形走向无形。但我们渴望有一天锁消失钥匙也消失,人人坦荡,夜不闭户。更渴望有一天,人与人的心不设枷锁,不系心结,相亲相爱,天下大同。

整理出一套散文结构法,只是想通过它从写作的角度阅读理解散文,便于解读文本。从写作的角度言,也只适合初学写作者入门练笔,因为倘若多读散文,你会发现,优秀的散文并不受教条的限制。所以,作为也在写作的语文老师,我深知,它仅能作为对付考试的伎俩。

雨花的抒情散文 篇9

凝视着白瓷碗里美轮美奂的雨花石,凝视着你们上面的雨痕,波痕,泪痕, 如花灿烂、如雨凄迷。

你们在水中绽放。水浸润了你的身躯,你含着水的光影,玲珑,别致,丰润。色含情:红是相遇时的羞涩,蓝是相诉时的.纯真,橙是相搀时的喜悦,黄是别离后的思念。姿动人:灵雨如花,落花如雨,轻盈,婀娜,曼妙,千娇百媚,仪态万方。你们在水中,你们是精灵,水是你永恒的情人,你们相映,相衬,相融。

你们在水中温情。似娇羞的少女,似初恋的情人,含情脉脉,秋波微传。随着水的跃动,随着水的摇曳,在水中释放最美的心思,表露深藏的情怀。水醉了,你也醉了。

你们在水中狂欢。你们和水的融合,汹涌着精神上的着恋,惊涛骇浪般,淹没着彼此,朵朵浪花,都是心灵和心灵的投契。你们深情交融,你们万物俱无,像是天空中几万枚烟花同时爆发,像是全世界的交响乐队合奏着《欢乐颂》,那种境界,才是生死,才是永恒。

你们来到我身边,我幸运地拥有你,存在一秒就是永恒。

新年的抒情散文 篇10

第二天,第三天还是如此,去楼下药店买了一盒三七贴片,觉得好些了。可是第二天疼痛排山倒海般的来了,躺在床上我竟然起不来了。无奈孩子开车送我去医院,此刻,走路都是困难事,老公背着我穿梭电梯之间……从医院回来便一直躺在床上,思绪纷纷乱;若是不能瑜伽咋办?若是很严重怎么办?那一刻,疼痛袭来时不想活的心都有。我不否认我有厌世心理,尤其悲观、痛苦、绝望时。中午时分,医院打电话过来,通知我们早些到。那天在医院约好了今天去做磁共振,因为是过年期间,相对能不去医院都不会去的,不是类似我这种情况的急诊患者是不去医院的。第一次做那个磁共振,感觉怕怕的,索性耳塞戴上就闭上眼睛,随它去!机器轰鸣。怨不得进房间,操作员递上耳塞呢,我问道;声音挺大吗?他说是的,戴上耳塞会好些!

很快片子和我一起回家,女儿看了片子,又请别人帮着看看【当然是她的同学,骨科的】她们一致说没什么大碍,当然,还是要注意休息……那一刻,我觉得神清气爽,脚步也轻盈了。

躺在家的这几天,真是饭来张口,走不了几步,总是小心移动脚步,疼痛时立即躺下了。暗想;什么时候才能好?平时能跑能跳的根本感觉不到不能走路的痛苦,此刻,多想站起来,去逛逛街,和家人一道看风景,漫步在蓝天白云下啊,无奈,疼痛由不得自己,望着零乱的房间真真的心有余力不足。体会着健康身体尤为重要!

古代抒情散文三鉴 篇11

唐代王维《山中与秀才裴迪书》是抒情散文的名篇。王维写此文是为了约请好友裴迪在次年春天科试之后,来自己的山中别墅一游。主题思想是劝诫裴迪不要热衷功名、留恋仕途,希望裴迪在仕隐的抉择上保持清醒的认识和超脱的态度。

这一主题思想决定这封信的内容结构:第一段说明作者了解裴迪在这年冬天忙于温经,准备投身次年春天科试,因而不便邀请裴迪今冬同去山中别墅,只能独自归山;第二段描述自己到达山中别墅时十分想念裴迪;第三段约请裴迪在次年春天务必来山中同游。它的第二段和第三段,都是著名的写景抒情文字: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

第二段分三个层次。“北涉”二句概括途中情景,突出明月,寓有兴意,显出清高独往,“夜登华子冈”九句,即景抒情。登华子冈,便到达此行归宿的目的地,也就是本来希望裴迪同来的山中别墅所在地。登冈夜望,一派冬天月夜的山村景象。寒冬天气,山里更冷,作者点出“寒山”“寒犬”,但主要却不写冷。

“辋水”四句写山水夜景,显示出一种空旷寂静的意境;“深巷”四句写山村田园,渲染一种单纯朴素的情调。作者对这惬意的环境和理想的归宿,内心满足,精神愉悦。“此时”五句写沉思和回忆。点出“独坐”,说明僮仆并不理解他此时心情;而曾经与他一起在此地同游赋诗的好友裴迪,此时却不能同来,要忙于温经科试。在这缺少知己的孤独惆怅之中,既有对好友的思念和关切,也有不同道的遗憾。因此,第三段便以暂时的遗憾心情写明春邀请的希望,所以说“当待春中”。

“草木”六句是描写山中春天景象,生气蓬勃,自由自在。然而这只是作者所喜爱的山中春色,对于裴迪则未必了解。所以反问一句:“到那时候,你果真能来山中共游吗?”这就是说,明春科试你榜上有名也罢,不幸名落孙山也罢,你还会有兴致来欣赏山中春色吗?其含意是希望裴迪摆脱仕途功名的束缚,无论考中考不中都一定来山里共游,所以说裴迪是“天机清妙”,能够理解山中闲游的“不急之务”的“深趣”。可见这一段的邀约,实质是希望裴迪隐逸超脱。

总体看来,此信主题思想的逻辑结构是:王维因为裴迪要温经考试,与自己志趣发生分歧,使自己失去一位同道好友,感到孤独,深为思念,更觉抱憾,但希望裴迪终于能对仕途清醒超脱,重归清高隐逸的道路。但由于作者以独归和邀约同游山中为主题,态度委婉,表现含蓄,不直接以逻辑语言表达,因此必须分析它的具体写景抒情的形象,把握它的逻辑联系。由此也可看到,它的思想内容的结构决定它的艺术形式结构,而它的艺术形式结构是它的思想内容结构的具体体现。

景语皆情语

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古代优秀的抒情散文,抛开立意与谋篇,字字扣着情来描写的。写景是游记的载体,抒情是文章的灵魂。在写景中借景抒情才能体现作者的写作主旨。比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被称为他的“压卷之作”,其中描写自家庭院的明月之景,更是堪称经典。“三五之夜,月明半墙,桂影班驳,风移影动,姗姗可爱”。这段文字看似笔墨疏淡却情韵绵远。十五之夜,圆月高悬,倍感思亲,而作者的亲人却已亡故;桂影姗姗可爱,而赏景之人却“斯人独憔悴”;景致依然,人事已全非,这样的景物读来,谁人不能体味到作者的悲凉?此外,作者以动态的景物来衬托内心的寂寥,将心底深深的无奈与对亲人的无限追思,化作清冷的月光,摇曳的树影,读来使人不禁为之心动,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也于须臾之间表现得委婉动人。

再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句句是血,字字是泪。其叔侄之亲情、友情天地可鉴,日月可表。作者与十二郎名为叔侄,实则情同手足。两世一身,形单影只,这在家族观念浓厚的古代引起韩愈的切肤之痛是理所当然的。今十二郎先死,作者有心追随而去,怎奈子女幼小,其悲痛之情是无法言表的。故作者只能借对日常生活中普通小事的追忆来绵寄自己的哀思,给后人留下祭文中的千年绝唱。

又如苏洵的《六国论》面对北宋统治者采取妥协退让、屈辱求和的政策,作者痛心疾首,他借古讽今,纵横恣肆,痛陈利弊,文章的字里行间包含着作者的感情。不仅有“呜呼”“悲夫”等感情强烈的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流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

还有上文引用到的王维那封信中“夜登华子冈”一节,也是优美生动的写景,那如何做到景语皆情语呢?就必须先抓住这些景象的特点,指出它是空旷寂静、单纯朴素的山中村落的冬夜景象,然后分析它运用光照、音响比衬的表现技巧,动中见静、象外有神的表现手法,以及由远而近的层次结构,出色地完成融情于景的艺术形象表现。

洗练质朴的语言

作为一种文艺样式,散文的物质手段只有一个,就是语言。它既不如诗歌有声韵格律,更比不上戏曲有音乐、舞台和演员。因此,散文可谓最单纯的语言艺术。作家用语言进行艺术创作,读者从弄懂字句开始接触作品,而最后要归结到欣赏它的语言艺术。由于古代抒情散文大多属于文学性强的应用散文,因而语言的技术和技巧就显得更为重要而突出。

韩愈倡导古文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文从字顺各识职,有欲求之此其躅”(《樊绍述墓志铭》),认为写作古文必须以此为起点。也就是说,首先要求准确掌握词汇意义,正确运用语法规律,恰当利用修辞技巧。因而分析古代抒情散文语言也就必须熟悉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其次,古代抒情散文作品语言的一个优良传统是“唯陈言之务去”(韩愈《答李翊书》),不断从生活中汲取新鲜口语,提炼成为生动的书面语言。因此,分析古代抒情散文语言应当注意到语言的时代特点,从而了解和掌握作品语言的时代风格。第三,每一位优秀作家的散文作品都有自己的独特的语言风格,这也是分析语言艺术时应当注意到的。总起来说,古代抒情散文作品的语言分析,实质上是古代汉语语法修辞的技术技巧的分析,是文学表现手法技巧赖以实行的工具手段的分析,并非文学性的分析。

因此,在学习中,应仔细品味课文的语言运用之妙,体会不同文章或质朴自然、或典雅华丽的语言风格,并积累一些名言警句。

写景抒情类散文教学谈 篇12

一“、传神”:领悟语言表达的情意

“传神”,就是教师利用适切的系列方法激发学生积极主动领悟语言所传达的情意。课堂中,在丰满的“形”中一层层深入,“神”渐渐浮现,由模糊走向清晰,从而真正抓住散文教学的精髓。

1.感受“神”之影

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把文章原原本本地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读、去体验、去感悟,力求对文本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整体的”感知,对文章思想感情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如《田园诗情》一课,揭题后学生交流眼前浮想的画面。然后读文,想想荷兰给自己的印象,这样对文章的情感基调有了粗浅感知。然后进一步理清写作顺序,弄清文章写了什么内容,每部分浓缩成标题式,有:奶牛天地、奔驰骏马、家禽乐园、宁静夜晚,当然列标题要说出自己的理由。再将文题与内容观照,弄清这篇文章是以“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介绍荷兰的田园风光,首尾的总写与呼应对荷兰的田园风光有了进一步整体的感受。再如,教师将第二课时导入的复习与本课的“神”相链接,在开篇中就唤醒朦胧的感受。《田园诗情》一课,通过想象画面朗读这两组词组“仪态端庄的老牛、骠悍强壮的骏马、悠然自得的绵羊“”如丝绒般的草原、辽阔无垠的原野、天堂般的绿色草原、鲜艳的郁金香、野草遮掩着的运河”,集中播放荷兰如诗如画的风光,内在的神韵也在心中若隐若现。

2.体悟“神”之真

以形传神、创设意境是写景类散文最重要的写作方法,通过具体形象的描绘传达出抒情主体的精神意蕴,并传递出文中主人公的主观情感。阅读这类文章“,循其形,入其里”,在“活画”中,体会了诗画意境,然后进一步推进,聚焦那些一字传神的词句,品味其中传达的情意,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进行由此及彼的想象、联想和补充。把自己的感情和作者的思想融合在一起,以体察作者的情感,探明散文的内在精髓。如精读《田园诗情》,先指名读第2自然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课文描绘的景象,然后浏览第2自然段,这样的奶牛图什么地方最吸引你?想想喜欢的理由。学生交流牛犊、老牛的句子时结合“活泼顽皮“”仪态端庄”想象自己就是小牛犊会怎样顽皮,父母就是老牛仪态端庄的样子。再读这部分,体会这样的意境带来的感受。在这样的聚焦词语,再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补充中,那种家的幸福温馨之感自然流淌出来,相机再通过朗读表达情感,这样的“神”丰满厚实了。

3.析出“神”之形

散文中有些重点句子或词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主题、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表达作者的情感,也就是散文的“神”。这就是文眼,也是“神”眼。这些点睛之笔往往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教者引导学生抓住文眼,挑破“点睛”之笔,准确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了解散文之“神”。如《田园诗情》最后一个自然段“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就是散文的“神”眼,在已经通过一系列意象感悟荷兰的幸福、自由、悠闲、宁静后,对“真正的荷兰是什么”学生一定能透过景看到情,透过田园看到诗情。再补充作者的写作背景,“这篇文章的作者叫卡尔·恰佩克。他在荷兰游历时,写下这篇文章。当时,作者的家乡正在遭受战争的侵扰,人们不得安宁。他写下这样的文字,仅仅是介绍荷兰吗?”学生一定能透视出景物背后作者表达的情感———对自由、平静、幸福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二“、长言”:迁移言语表达的智慧

“长言”,在这里指向的是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笔者认为,在阅读课堂中,语言文字的实践应是对文本语言文字学习效果的检验,是文本语言表达方法运用、内化的过程,是学了本节课获得的语言的生长。但在教学中,语言文字的运用没有源头,只是为了升华文本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表达,只是一种写的练习,这种语言能力是学生本身就具有的,没有看到学习此文本后独特的生长点,提高点。这种语言文字的实践是一种伪实践,从生长角度看是一种低效的徘徊。作为抒情类写景散文,可以尝试从哪些方面实现语言的生长呢?

1. 传神词语中寻找

品味写景类文章的语言,要重点品味那些能一字传神的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等,品味这些词对描摹景物、传情达意的表达效果。并将这种对文字的敏感能力内化成为自身的语文涵养,这也是语言的一种生长。

《槐乡五月》是三年级上册的景物类散文,文中多处传神之词值得品味。第1自然段感受槐花的香时,教师让学生读读体现槐花香的语句,然后想想句中哪个词语很特别,表达了怎样特殊的感受?学生体会到“浸”的特别之处:“浸”是物体没在水里,而水可以看见,可以摸着。这里说槐乡浸在香海中,就让人感到这种表达的多种独特的韵味,如:香味可以看得见,摸得着了;香味令人陶醉,一直香到心里了;整个槐乡的每一个角落都飘着香味。然后再想象整个槐乡浸在香海中的情景,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巧妙地达到由香悟浸、由浸悟香的效果。有了这样的词语感受经验,再寻找文中类似特别的词语,表达了什么样的特殊感受?学生自然关注到文中“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中的“飘”体会到槐乡孩子的快乐。在此基础上发现写作的秘密,写景时,可以运用能传达神韵的动词,往往会更加生动。最后,学生进行练习。读描写广玉兰的句子,填写一个动词,说说怎样传神。“五、六月份是广玉兰花盛开的季节。在绿油油的叶丛中,花朵是那样的洁净、高雅。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色彩,说它纯白吧,又似乎有一种淡淡的青绿色出来。”这样学生的品词用词能力达到历练和生长。

2. 形神结合处寻找

散文文辞优美,语言韵味十足。散文形散神聚,形式上自由活泼,不受约束。根据这样的文体特点,寻找散文类各年段语言学习和练笔的点。

片段一:

交流第4自然段

1. 除了骏马,还有许多家畜,它们哪里吸引你?

2. 老师把这一段换了一种形式排列(诗的形式),我们一起合作读。

3.经过这样一排列,感觉读起来怎样?能给我们带来这种美感的不仅仅是排列,还有句子的表达形式,你有什么发现?

4.像这样有对称感的句子还有很多,浏览第2自然段,找一找。

交流中出示第2自然段中的句子,说说在哪里找到了对称?

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正在低头吃草;有的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什么。

牛犊跑前跑后,活像顽皮的孩子;老牛仪态端庄,好似牛群的家长。

(点拨推进:结构相似,尽管字数不同,读起来仍朗朗上口。)

5.发现这样的特点,咱们也来试试,使句子工整对称。看一看。

绵羊那么悠然自得,小鸡、长毛山羊显得多么安闲,它们又有哪些具体的活动状态,请你选择其中一种展开想象也写上几句,注意表达形式的对称。

本课语言工整对称,富有节奏美。因此,将感受语言的美到发现如何表达这样的美,以及运用展示这样的美作为本课语言的生长点。

3.析神总结中寻找

红尘的抒情散文 篇13

过往风起云涌,趁往事里的古曲还未凋凌,寻一曲音弦清澈的小曲,于星辉斑斓的夜静静聆听,细细品尝。我将醉心遥寄明月的耳畔,寻求一首古诗遣绻;我将宫灯放逐浩渺的夜空,与日月争辉夺映,月光下波涛松华,将氤氲洗成沙影婆娑。偶然掠过脸颊的春风,扑入满鼻的香甜。亮如白昼的夜,沁心入脾的是湖光十色的潋艳波光;嗟叹连连的是措手不及的.韶华飞逝。

顾盼红颜,多愁善感,抱一沓残卷,寻找满行的诗意;品一杯香茗,看花赏月;搓一g黄土,筑起星下的孤坟;捧一汪清泉,浸心润肺;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恰逢夜会,月高风清,境意相投,却难品这意境高深的措辞。沙滩月华如洗埋葬老妪不死的牧笛,尘封千年的雨露冰霜。过往小桥流水的江南,青涩的嘶鸣,婉转的轻唱,经年过往,而后沉寂如水。

轻拢烟纱,夜照无眠,将玲珑的心沉寂在无边的岁月,蹉跎年华,铅尘未洗,风尘仆仆地赶来,寻一处风水绝佳的墓穴,听风赏月,静静等待岁月的潮水漫过胸腔,封口绝目,嗑然长辞。

小径幽宣,竹影相从,轻舞蛇影,灯火阑珊。苦涩的夜,支篙从流,顺风顺水,抵达江淮两岸,观赏千年的风姿绝朔,风拂轻舟,荡起漪涟阵阵,音律不绝,起舞相伴。不觉江湖高远,不思庙堂社稷,万丈红尘,只盼千里共婵娟。云海深处,你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笑靥,笑如桃花,桃花似梦,梦醒过后,却是山高云重,渺如仙境,佳人难觅。

暮云初歇,晚风轻唱,瑶台初开的莲花,摇曳着轻柔的丰姿,浓情蜜意对境梳妆。月下相逢,似春风扑面,如甘泉润心,情难断,月难圆,辗转一生,情丝难系,情缘难续。

上一篇:聚力拥抱新时代 开启招商新征程下一篇:2020临床药师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