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母亲的抒情散文

2024-10-05

描写母亲的抒情散文(共11篇)

描写母亲的抒情散文 篇1

我锁着母亲,锁着她半年了。我把她的白发和叨唠锁在了四楼。她趴在阳台边,像一棵半枯的藤蔓,在阳光里呼吸,在风雨里憔悴。她,在淡然地承接着岁月的眷顾。

最让母亲不堪的,这座灰旧的小楼还不是我的家。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母亲常独自诉说。那时的母亲是孤独而忧郁的,她的叨唠里,最大的心结是走不回月下的故乡了。

这是我工作的学校,现在也是母亲没有预计的旅店了。母亲常说,无事莫如三堂。三堂,就是学堂、庙堂、祠堂。年初,我连哄带骗、好说歹说,让母亲离开了她空巢的老家。短短几天,母亲便意兴萧索了。我知道,离巢的老人比老人空巢更加无助、冷清和落寞了。

锁着母亲,其实是我最大的心殇。年前,要强的母亲、88岁的母亲,终于用一根拐杖走上了暮年。她是摔伤的,卧病一年后又奇迹般地站起来了。只是她迈上几步,两腿颤颤巍巍的,让一边看的人更加着急。刚开始,母亲在我房间里走走,坐坐。一次,母亲居然一个人走下了四楼。我看见她的时候,她坐在一丛石楠树下,她和一个老婆婆在大声地闲聊。两位耳背的老人,大多听不清对方讲的什么,但这不影响她们交谈,她们聊得那么的开心。

可是有一回,我下班回家的时候,发现我母亲不见了。我找遍了整个校园,不见她的拐杖,也没听见那熟悉的叨唠声。我走出校门,看见母亲了。她坐在路边,正在揉着那条萎缩的腿脚。我很生气,大声地凶她:“谁叫你出来的?再摔一次怎么办?碰着车了怎么办?走丢了怎么办?”

母亲怯怯地看着我,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唉,再不出来了。我就想看看这条路能走到哪里。”我没听她细说,我一把驮起母亲。我直起身的一瞬,心里微微一疼。母亲是那么轻,好像我背着的就是一片叶子,又像是我背着的小时候的女儿。

我背着母亲,轻轻地,走过一片艳阳,走过学生的目光。

这以后,母亲不出去而我上班时,我便锁着母亲了。

锁着母亲的日子,我自己回家更勤了。我害怕她摔倒了,害怕她烫着了,更害怕她年迈的孤独了。有次,我出门,母亲明明是坐着的,可我走出楼道,偶一回头,母亲趴在阳台上了,她一动不动的看着我。这种情形,就像小时候母亲送我上学、迎我回家是常见的,可这时候她的目光里多了一份依赖和不舍。

母亲是听不见我的脚步声的,她一定在心里默数着我的步履,数着我走下四楼、三楼,再看我走出一楼的那一刻。我想母亲是老了,她能看见我一定是她最大的心安了。母亲眼睛不好,她的目光抵达不了远方,但她浑浊的目光总能锁住儿子的背影。即使人来人往,亲情这个坐标,母亲说什么也不会丢失的。

阳光满天时,母亲喜欢看云,喜欢看落在阳台上的麻雀,喜欢看楼下忙碌的人影;下雨天,阳台上的母亲叨唠更多了,我想母亲此时更落寞,一定在回想着她青春的往事。

每次上班,当我落锁的`那一刻,母亲便走向了阳台,她会准时地守候在阳台边。她目送着我的离去,搜寻着我渐行渐远的轨迹。

我狠心地,有时是快速地逃离楼外那块平地。每当我走入石楠树下时,我闭着眼,静静地站一会,我轻轻地说:

“母亲,我会很快回来的”

描写母亲的抒情散文 篇2

一、以读者的身份初读文本

抒情类散文是作者“情动而辞发”的产物, 重在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 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其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不论教师还是学生, 都是文学作品的阅读者, 阅读时应如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所说:“慢慢走, 欣赏啊!”即读此类文章, 首先要有一种欣赏的态度, 把自己当成最普通的读者, 以放松的心态去欣赏作品, 以获得最自然的阅读体验和最真实的审美直觉, 这种感性的阅读是进行抒情类散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教师一开始就把文章当做教材去阅读, 必然会带上许多功利性因素, 从而破坏作品本身的整体美, 影响对作品的欣赏与解读。

二、以教师的身份再读文本

古人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章不是无情物, 尤其是抒情类散文, 它是作者彼时彼地一种情感的迸发, 每一字每一句都传递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不可能完全地将文章“回位”, 但至少应尽可能地还原作者最初的创作意图。为此, 教师必须进行拓展性阅读, 弄明白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和情境。

1. 通过“文眼”来理解内容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理解抒情类散文, 要善于抓住能够体现散文之“神”的“文眼”。“文眼”就是课文中最能体现文章主旨的词句, 它能揭示作者为文的缘由与目的。“文眼”可以是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细节、一缕情丝, 乃至一景一物。它有时显而易见, 有时则委婉含蓄;有时在篇首, 有时在篇末。解读时只要抓住这个“文眼”, 就可以把握住文章的主旨了。例如《再见了, 亲人》中的后半部分这样写道:“再见了, 亲人!再见了, 亲爱的土地!”这是全文的中心段, 也是全文结构的中心轴。全文围绕这个“文眼”, 描写了中国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感人场面。抓住了“文眼”, 理解文章如何行文、如何传情达意就迎刃而解了。

2. 凭借想象来感悟意境

在抒情类散文中, 作者往往运用独具质感的优美的语言, 来创设特定的意境。作者在这种意境中, 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地娓娓道来, 表达其真情实感, 实现物我的统一。在这个过程中, 在经意和不经意间, 作者会在文本中留有一些空白。这些空白, 是催生读者想象的空间。感悟此类散文的意境, 就要抓住文本的这些空白,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进行想象和补充。丰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 填补文中的结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 读者就会品出其中之味, 获得艺术的享受。如《大瀑布的葬礼》一文, 文中第三、四两个自然段描绘了大瀑布昔日的壮观。虽然篇幅不长, 但是意境开阔, 富有诗情画意。在鉴赏的时候, 必须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充分调动视觉、触觉、听觉甚至嗅觉等多种感官来感悟文中的世界;只有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 才能体会出作者构思的精妙, 感受意境中蕴含的感情。

三、以学生的身份三读文本

抒情散文中直接和间接抒情的使用 篇3

关键词:抒情散文;写作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167-01

抒情散文是通过对景物或事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的文章。抒情,是作者把自己对客观事物的喜、怒、哀、乐等主观感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加以表现抒发的一种作文技法。抒情的目的是倾吐情感,引人共鸣。文章重点在于抒发作者的内心之情。写人、写景、叙事、观物都是为抒情服务的。那如何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来抒发情感便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使用“直接抒情”

作者在文中直接表达自己被现实生活所激发起来的感情,叫直接抒情,一般称之为“直抒胸臆”。感情是比较抽象的东西,它存在于人们的内心,别人不容易捉摸,自己也不是那容易表现的。一般而言,直接抒情要同具体的描述结合起来,还可以同想象和联想结合起来。直接抒情的语言,往往蕴含着生活哲理,或是借助一定的修辞方法,或是语言的色彩、间节、节奏、句型上富有特色。

例如朱自清《背影》中,朱自清先生的四次“流泪”,均情动于衷,做到了寓情于理;使人毫无矫揉造作之感。层层铺垫,泪洒全篇,从正面有力地衬托了父亲的感人之深,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先看文章的开头。开篇点题后,直述家庭的变故:祖母去世,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这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回到徐州,看到“满院狼藉的东西”;回到家中,又看到“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今不胜昔之感油然而生,因而不禁簌簌地流下了眼泪。这是伤感的泪,伤丧亲之凄楚,感人世之多艰。面对此景,“我”热泪潸然是人之常情。如果不这样写.而是表现出一副铁石心肠,那反倒有悖情理。

再看文章的主体部分。写父亲到车站为“我”送行,作者两次写到流泪。第一次是写父亲越过铁道为“我”买桔子而流泪。作为父亲,对已成年的儿子外出就学,尽管事忙,但仍挤出时间亲自送到车站,再三叮嘱,细心关照。为了给儿子买桔子,拖着肥胖的身躯,蹒跚地走到铁道边,在爬月台时,看到“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父亲把全部感情都倾注在儿子身上了。此时此刻,怎能不使儿子感动呢?所以,“我的泪很快流下来了。”这是激动的泪,是“我”对父亲一片爱子之情无限感激的自然流露。

车站送行第二次写到流泪,是与父子分别时。父亲把送儿子的各个环节都安排好以后,又嘱咐儿子一番,才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再也找不着了。此次分别后,父子何时才能再相见?父亲的差使已经交卸,以后他赋闲的日子怎样度过?“我”思前想后,是“我”为父亲晚年生活境遇的不测而担心流出的泪。流泪自然,亲切感人。

最后一次写“我”流泪,是在文章结尾部分的补叙中。回想父亲奔波一生,晚年仍不得舒心,从来信中得知,他已年老多病,恐不久将别于人世。于是,“我”的眼中又闪出“晶莹的泪光”。这是思念的泪,思父亲之近况,念父亲之不幸,以泪代言,由情而发,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且与前几次流泪相互照应,起到了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作用。

总之,文章写“我”的四次流泪,均属情之所至。

二、使用“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就是作者在文中借助于一定的媒介来抒发感情。它包括通过叙事抒情。这种抒情性叙述,侧重于以情叙事、融情于事。它可以写完整的事件,如朱自清的《背影》,也可以写事情的片断,如孙犁的《亡人逸事》。但是,作者的主观情感充溢于叙事的文字之中。通过写景抒情,作者的情感间接地附丽于山川名胜、自然景象之中,或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或借助自然景象的烘托来体现内心的感受,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对地坛景物的描绘,以达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达效果。通过状物抒情,作者往往把外物当作感情的激发物和寄托物。感情是内因,外物是诱因,如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综上所述,间接抒情包括以事件为媒介的缘事抒情,以景象为媒介的借景抒情和以物体为媒介的托物抒情。下面举详细例子说明。

例如胡适的《追悼志摩》一开头不是抒写作者的巨大悲痛,而是精妙不凡地引用了徐志摩最富盛名的诗《再别康桥》的最后一节: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大家知道,志摩是死在“那淋漓的大雨里”,死在“那迷的大雾里”,死在飞机失事的“烈焰里”。

然而,当人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打开这篇悼文,展现在眼前的却是一个风度潇洒、满怀柔情的青年,正用他那神奇的彩笔勾画出一个情意缠绵、凄婉低回的境界,以柔和轻盈的旋律吟唱着对康橋对生活如痴如梦般的依恋,为了不破坏这和谐统一,他“悄悄地”“轻轻地”离开,竟连一片云彩也舍不得带走!这是徐志摩生前为我们创造的意境,一个飘逸幽邃的境界。作者还没有抒写一个字,但作者内心的那种惨痛欲绝之情已跃然诗间,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

母亲的厨艺抒情散文 篇4

已经很久没有看到母亲了。

这么多年来,自己从没有离开过母亲如此长的时间——近一年了,相见的时间竟也不过两个月。

我并不是一个很恋家的男子。不知是贪玩亦或者是其他什么缘故,自己从小就习惯了在外面行走和奔波。事实上,当我自己孤身在外的时候,心中充溢着的总是好奇和兴奋的交错,所有的目光、所有的心灵都被外面的世界所吸引,满腔都是欢喜和惊叹的符号。即使偶尔给自己的母亲打一个电话,也不过是在电话的一端听着母亲用略带欣喜和关心的语气向我诉说。

如今,我却在这个沉静的夜晚陷入深深的思念之中不能自拔。我已经离开母亲太久太久了,久到我已经忘记了母亲的呼吸和温暖。

可是,总有一些东西是无法忘记的,其中就包括母亲的菜肴。

母亲的厨艺很好,很多人都这么说。

说的多了,母亲也就习惯了。但我有时候却很奇怪:母亲是典型的家庭妇女,从没有接受过什么厨艺培训,也从来不看厨艺类节目,为什么母亲会做的菜肴却很多?这么多年来,我都不知道答案。

父亲却不管这些,对于他来,平生最得意的事情,便是娶了一个不仅贤惠能干,而且烧的一手好菜的妻子。正因为如此,每当父亲来了知心的好友,都会叫到家里来,让母亲做好大一桌菜。这个时候,母亲就会安安静静的在厨房,用白净的双手,烧出一盘盘漂亮而又可口的菜肴。每次看到这一幕,我就会很羡慕那个客人,居然可以吃到如此多母亲亲手做的饭菜。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逐渐没有了当初的那种感觉。好像母亲的菜肴不再那么可口,母亲的手艺也不再那么精湛,吃饭的时候,会和母亲说自己想吃点其他的。母亲听了总会慢慢的沉思一会儿,然后轻轻说好。几天后,桌上的饭菜便和原来略有不同,但也仅仅是略有不同而已。但我没有注意到,就为了这简单的不同,母亲默默地在厨房里尝试着做了好多次,直到新菜肴的味道令她感到满意为止。母亲本是个很看重时间和金钱的人,却为此将这两样都耗费了很多。

高中毕业后,我离开了家乡,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每天,我都在食堂里吃饭。食堂很大,饭菜的种类和口味也很多,价格却很便宜,一切的一切看起来都很好。

然而,每次在食堂吃饭的时候,我都会在唇齿之间感到嘴里的饭菜似乎缺少了一种味道。可当我我仔细品味的时候,却又无从体会。这种情况发生的次数多了,也就不放在心上了,只是偶尔猜测可能是自己尚不习惯的缘故。

直到半年后,我回到了故乡。当母亲从厨房慢慢端出了我最喜欢吃的土豆丸子的时候,我就从心底涌现出一阵说不上来的感觉。什么没有说,我匆匆拿起筷子,将热气腾腾的饭菜送入了嘴巴。

菜肴里是熟悉的味道,而这种味道,我已经有半年没有品尝到了。

那一瞬间,我心里面充满了感动。我以为我已经离开了故乡,我以为我忘记了故乡,可到了最后,却连我的`味蕾中都充满了对生活在故乡等候我归来的母亲味道的渴望。

母亲用味道把故乡的气息都收拢起来,贴紧我的唇舌。贴紧我唇舌的,是母亲菜肴的味道,是她平静等待的心情。

现在的我,时常会涌现出一股冲动:买回一些锅碗,亲手“复制”母亲的菜肴。我想静静地在厨房里做那些熟悉的饭菜,沉入母亲可能有的那种心情里。或许是孤寂和苦闷的,但在孤寂和苦闷中,却沉淀出一种仁慈、安详和宁静。

多少年后,我还会留在故乡吗?也许我,也许不会。但那又如何,我的的味蕾已经保存下了母亲的味道,保存下了母亲菜肴中那不可或缺的味道。

我想起了那些不能忘却的回忆,我想起了那些无法失去的感觉。

感恩大地母亲的抒情散文文章 篇5

这植物,学名地梢瓜,别名:奶瓜瓜,驴奶头等。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从每年的夏季到秋天都开花挂果。果实纺锤形,两端短尖,中部宽大,长约半乍,宽如拇指。果有不少白色乳液,非常香甜,清脆可口。那时我们找草的少年儿童若在草丛里意外遇见,格外惊喜。当时把大揪着吃了,并悄悄记下地理方位,过几天找草再来,把又长大了的果实揪了吃。

小小蒿瓜,引起了大家的点赞。群内一位有文学浪漫气质的朋友,更是“触图生情”,感慨不已: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非常热爱大地,特别是对土地中生长的好东西情有独钟……

是啊,民以食为天,饿了要吃饭。从饥饿年代走过来的我们农村长大的孩子,对大地上生长的食材有着情有惟牵的钟爱,有着刻骨铭心的烙记。尤其如今年过半百,在城里呆久了,偶尔到农村,行走在生机盎然的大地上,遇见各种各样的食材,爱切之情油然而生。在农家院子里的小菜园:萝卜,葱叶,韭菜,茄子,辣椒,西红柿,黄瓜,茭瓜,南瓜,豆角等等,仿佛一种天然的磁吸,总要扯些放在嘴里,大口咀嚼,深情体味。

在耕种的大田里,麦子,玉米,高梁,谷子,麻子,糜子,荞麦,洋芋,西瓜,甜瓜,向日葵,豆子,总要捋上一把,在手掌间娴熟的揉搓,吹净。满满的吸到嘴里,那个香啊。即是翠绿的糜杆杆,也要嚼的甜水满嘴,嚼的腮帮子发酸。

那时,饿的前胸贴后背,饿的嘴里淌酸水。在田间地头,第一要务就是眼睛瞪的牛铃般大。在寻找,在发现,想方设法、饥不择食的要把干憋的肚子填充———苦苦菜,蒲公英,马齿苋,地软子,野蘑菇,沙葱,野蕜莱,野山果,野峰蜜,植物根茎,以及地里的庄稼……

说是在寻寻觅觅,其实多是偷偷摸摸。因为地里生长的粮食,是生产队里的,有人看管。偷些快熟的小麦,偷些白嫩的洋芋,找个偏僻的地方……总是快烧熟了,看护的人就骂骂咧咧来了。大家做鸟兽散,看护的那家伙就高高兴兴的享受其成。仿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春天树上的榆钱,夏天坡头的杏子,秋天园子里的枣子,桃子,沙枣。都是“计划内”的填补物。即使树梢最高处仅剩的掩藏在树叶里的一颗紫红发亮的枣子,总要找来胡基或小石头,执着地打下来。还来不及擦掉沾着的泥土,早已放在嘴里,甘甜如饴。

山水田川沟,草丛树木丘。饥荒的年代,凡是能吃的东西,都没逃过我们的法眼。“大地开了春,不会饿死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最应该敬畏与感恩的就是大地对人类的母亲般地无私奉献。也更加理解了常年劳作的农人对大地那份深深地情感。

让我们这些曾经生长在农村,受恩于大地,如今在城市钢筋水泥中呆傻了的高级动物们再次尊呼一声:大地,母亲。

作者|李向荣

缅怀母亲抒情散文 篇6

今年九月是母亲离世五周年,五年弹指一挥间。在世间忙碌习惯的母亲,天堂里可否安闲?您九十大寿时影像时时在电脑里映现,那亲切地音容,和蔼地笑貌,仿佛就在昨天……喊一声“妈妈,妈妈,儿女对您一直肝肠牵挂!”

您的重孙女五岁了,记得她刚出生时,您拿着她的照片,在村邻亲友们面前赞夸,而今,她看着您的影像,常问:“老奶奶,去了哪?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了,还不回家?”这,让我该怎么回答,怎么回答?!因为,在她稚嫩纯洁的心灵里,您没有离去,就是出了趟远门。因为,您过大寿的场景在她心目中新美如画!请您看看——母亲过大寿的幸福时刻吧。

为母亲过九十寿辰,是在姊妹几个反复做妈妈思想工作后才定下的。按农村风俗,贺寿不一定按出生的月份,只要在农历年前哪个月贺寿都可以。初春,儿女们便商量着为母亲过九十大寿。春夏秋三季,儿女们或外出打工或在家劳作,是没有时间的,只有进入腊月才可能在一起团聚,有贺寿的时间。

于是姊妹几个商定,贺寿放在儿孙们尽可能回家过年团聚的腊月。那时颗粒归仓,天寒地冻,四季忙碌的母亲和她的钊钩、草筐、草筢也可以休闲休闲了。

一生操劳简朴,不愿养尊处优,听不得恭维好话的母亲不同意。她的理由是:快过年了,各自都在忙年,贺寿搅得别人忙碌,自己心里不安;二是既然贺寿,亲戚朋友少不得过来,让他们铺张,自己心里过意不去……

母亲怕花钱不示彰显的心态,儿女们心知肚明,为使她有一个顺畅的心情,只好顺应她的心理,求得互谅互让,约定农历腊月二十七日贺寿,不彰显铺张。

尽管如此,为母亲贺寿那天亲朋好友还是络绎不绝,充满热闹喜庆气氛。也许是巧合吧,前来为母亲贺寿的人多达九十,正应了九九鸿福,好运长久之意……

阳光灿烂罩住了冬日的严寒,热闹喧哗映衬着人们内心由衷的喜庆和祝贺。看着亲人们相聚围拢,畅谈说笑,整日忙里忙外闲不住的母亲,掩饰不住内心的高兴与激动,妈妈今天要会见的亲戚朋友很多,要说的话很多,要接纳的祝福很多……昔日刨草挖菜不善言语的妈妈真有些不适应这种应接不暇的局面了。是啊,能有这么多人为自己贺寿,是幸福啊!

对我们来说,姊妹五家在一天内相聚,机会很难得,只是还要忙于贺寿的接待安排,无暇坐下来面谈;江苏姨哥家的18位来人更增添了热烈喜庆的气氛,亲朋本家和我们一样为贺寿忙碌着。好的是喜庆场面见面熟,大家很快就会找到可供彼此感兴趣的话题。

十二点,鞭炮声拉开了贺寿的帷幕。前来贺寿的每一家都带来了鞭炮,鞭炮燃放在院里院外的三处同时进行,即使这样鞭炮声响了近九十分钟。九十分钟鞭炮的鸣响,预示着和谐、和睦、安康;预示着喜庆、喜悦、吉祥!九十分钟鞭炮的鸣响,是母亲欢乐、幸福、长寿的诠释,是母亲平凡、俭朴、勤劳生活的凝聚!每一张阳光下灿烂的笑脸,都洋溢着真挚的祝福,每一份真挚的祝福,都有一份感激的心跳回应着……母亲,祝你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鸿福满堂,子孙兴旺!

与母亲合影留念,让脸上的欢笑和心头的幸福定格、传承、延续;围拢母亲身旁,让诚挚的微笑常住、福寿长存。

点燃贺寿的蜡烛,为母亲祝福。母亲,您是一支红蜡烛,一生默默的燃烧,释放着对儿女,对亲朋好友、对乡邻的善良、友爱与耿直;母亲,您是一支红蜡烛,簇拥在您身旁,我们感受着温暖、温馨,憧憬着未来和光明;母亲,您是一支蜡烛,消耗着自己,照亮着别人。尽管您的言语不多,可是您身体力行,默默耕耘的精神熏陶影响着我们:巧舌如簧与勤奋实干,坐着谈与起来行,缥缈的幻想与实际的分析,我们像母亲一样脚踏实地的实践着后者,我们很欣慰的体味着勤奋、努力、与人为善所带来的顺畅、宽慰。

唱起贺寿的生日歌,为母亲祝福。这只有一句歌词的生日歌,是儿女亲友们对母亲九十大寿的真诚祝福,“祝你生日快乐”是我们的心愿,是所有来宾的心愿,从这些欢笑颜开的脸上可以读得懂;九十年了,母亲是第一次听这么多人为她唱生日歌;第一次在众亲友的祝福中感受人生的和谐幸福;第一次在这么多人赋予的温馨祥和中欢度生日。

寓意生活美满甜蜜的生日蛋糕,让每个人甜到心里。从艰辛中走来的人,从困顿和饥饿中走来的人,对苦涩和甜蜜分辨最清。每一份甜蜜都是艰辛的汗水和勤奋的努力换来的,“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有清香扑鼻来”的诗句,就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在艰辛和困顿中看到光明的曙光,看到甜蜜的前程,从而在艰辛和困顿中不畏挫折坎坷,不畏清苦贫寒,一心向上向前!九十岁的母亲对这些也许体会得最深……

端起酒杯向母亲敬酒,所有的祝福汇成一句话:祝母亲健康长寿!美酒飘香,释放出的是儿女们的心意,是亲友们的深情厚谊,是对未来的祈祷赞美。

跪下磕头向母亲拜寿,祝母亲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跪下磕头,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表达了晚辈对长辈的尊重和崇拜,表达了晚辈对长辈的祈福和谦恭。贫穷的年代孩子多意味着艰难,养家糊口就成了父母们当时最大的任务,其他不敢奢想。为了儿女们能吃上饭,父母们没白没黑、起早贪黑的劳作着,生活的酸涩已使父母把苦和累看作寻常事,渐渐长大的儿女使父母们心里充满着欣慰和希望……

父母把儿女养育大,所付出的艰辛难以想象,笔直的`腰累弯了,白嫩的手变得粗糙,黑发在岁月的劳顿愁苦中变白,可是父母们没有一句怨言,儿女们的一句问候、一次看望就足以让他们欣慰满足;儿女们和睦相处生活无忧,不用父母惦记牵挂,就足以让他们幸福自豪;儿女们的成功进步,更会令父母激动欣慰不已……为儿女们奔忙再苦再累,父母们也认为是理所当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哪个父母心里都有这样的心愿,但实现不了他们也不背负奢望的负担,而是坦然直面现实,乐观的面对未来的生活,他们最实际,那就是望子女成人。这是多么朴实无华的思想,它体现出的是博大、宽容、务实,这就是中国父母们的高尚品德修养,是中国美德最具体的闪光。这,足以让晚辈对长辈的尊重和谦恭,并将这份精神传承下去。儿女们也应该有一种姿态:常到父母家看望,让父母享受天伦之乐,沐浴和睦幸福的温馨,常帮父母干些家务,给父母送去体贴、宽慰……乌鸦反哺,羔羊跪乳,儿女们做这些是应该的,因为儿女是父母的骄傲和依靠啊……

父亲性格内向、宽容明智、善良厚道。父亲记性好,说书卖艺讲述的故事,他能段落不落复述下来,小时候常听父亲讲三皇五帝、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故事,西游记、水浒传、封神榜、岳飞传也是父亲常讲的,这种启蒙教育伴随着我长大,有些故事现在还记忆犹新。父亲对儿女没有严厉责罚过,我们做错了事他总是耐心指出,做对了的他给与热情鼓励。记得七八岁时,和一群小伙伴滚木车轮把家里唯一的水缸碰碎了,当时吓坏了,可晚上父亲干活回来,默默的把盛粮食的瓦缸搬出来盛水。

那时家里草房年久失修,草房生了蛴螬,家鸡爱上去刨食。父亲临下地干活总叮嘱我们看好,由于贪玩有时失职,父亲就每人发三五分钱激励我们尽职尽责……

母亲一生勤劳。在她的履历上,除了生病,其他用于专休一天的时间找不到。妈妈的眼里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风雨霜雪,泥泞坎坷伴随着妈妈,草筐铲子、拾挖搂薅是妈妈每天的劳动内容。春天,万物复苏时,妈妈对田野有无限的向往,不说挖野菜、药草的奔波辛苦,单就广阔的大自然让人陶醉其中,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不光是物质,还有爽心悦目的美景的精神陶冶,这也许是劳作中锻炼身体,使妈妈身体健康的原因。夏天,勃勃生机的大自然让妈妈有些应接不暇,到田野拾麦穗,收获可作药用的草根、草种,如果外面下雨,妈妈还学会了用包装带编织筐篮。田野劳作之余,妈妈还要薅草喂养兔子。秋天,妈妈不分上下午,劳作的时间是每天天蒙蒙亮起床,到天黑得看不见田野里的东西。在妈妈眼里,每一粒收剩的粮食都应该捡拾归仓,不管是否富有,扔掉了都是浪费,太可惜。有这样抢时间的精神,妈妈午饭几乎不能按时吃,或与晚饭叠加一起吃,或干脆带个馒头在田地里吃。捡拾的粮食常把妈妈压得本直不起来的腰更弯了。冬天,虽然颗粒归仓,可喂养兔子、鸡鸭、剥花生、编织篮筐等活落仍让妈妈在快乐的陶醉中忙得不可开交……

妈妈劳作的时间是全年全天候,而不是哪个季节……

母亲一生节俭。九十岁的母亲至今仍自己提水做饭,在饮食上从不讲究,一年四季粗茶淡饭,农活忙碌时简单凑合一顿是常有的事;饭桌上的大鱼大肉,妈妈并不十分喜欢,接她到县城居住那是对她最大的约束,妈妈已适应了家乡的生活习惯;姐家送给的鸡蛋,妈妈嫌太多吃不了也要拿到街市上卖掉。妈妈粗粮淡饭的饮食习惯也许是她健康的长寿的原因之一。妈妈在穿戴上很朴素,一件衣服穿在身上三五年,儿女们买来的新衣服,她总舍不得穿,新被褥舍不得铺盖,理由是原来的还能用。要让她换新的,只有想法把旧衣物处理掉。给妈妈添置沙发电视时,听到妈妈的唠叨不少,现在妈妈适应了,中午在沙发上躺一会看看电视,倒成了她不可或缺的精神享受,但多数时候还是舍不得打开电视和电灯,怕浪费电。妈妈这样节俭,对别人可不吝啬,亲戚朋友间的礼尚往来,她出手还是尽其所能的大方的。

妈妈是虔诚的善良者。“扫地恐杀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用在妈妈这里很合适。在生活困难时期,自己吃不饱还想着别人,接济着更为贫困的人,妈妈把这看作一种义务,一种作为,一种心理满足,这也许是妈妈乐善好施的精神动力。对喂养的动物妈妈从不伤害他们,而是尽其所能的去疼爱。记得小时候,跟妈妈去集市卖自家为养大的山羊,她总要问买主买去是喂还是杀,当买主说买去杀时,她说什么也不卖给人家,直到下午才卖给一家真正喂养的买主。

对于儿女的教育,父母传教的是诚实守信,乐善好施,尽职作为。对妈妈,我们也劝她要懂得疼爱、关心自己,懂得珍视身体,提高生活质量。

走过九十年人生历程的母亲,对生活对未来健康乐观,不用儿女们服侍操心;她倒是经常牵挂着儿女们,要求他们团结和睦,尽职作为……

母亲在过完九十大寿后的第三年秋,满怀眷恋地离开了她心爱地儿女们。从此,那份善良地慈祥,殷殷地教诲,在儿女心海回荡……那热腾腾地水饺,那散着甘醇的牛奶,那一壶老酒,母亲再也无缘消受,只能化作坟前的祭奠。一抔黄土,一片翠柏,满坟碧草,没白没黑地陪伴着母亲;拜托翠柏、碧草们的终日地陪伴——不肖子孙们却只能在节日里看望祭奠。

母亲,愿您在天堂安息,佑护子孙们健康茁壮,一帆风顺。

浅析韩愈散文的抒情性特征 篇7

一、韩愈散文对抒情手法的借鉴与发扬

抒情散文萌芽于先秦, 在先秦的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中, 蕴藏着作者充沛的情感, 《庄子》中的许多篇章都可被看作是较成熟的哲理抒情散文。汉代的历史散文和政论散文, 如《史记》《过秦论》等, 所用的表现方法主要是议论和叙述。“到辞赋体文学兴起, 才发展了描写和抒情的技巧, 但两汉以下的辞赋却走上了“雕虫篆刻”的道路, 因而被韩愈以前提倡“古文”的许多人所鄙弃。韩愈则注意继承、发展前人包括辞赋作家使用描写、抒情方法的成就, 特别是唐代传奇文学和诗歌发达, 古文家中许多人善写传奇和诗歌, 韩愈把它们的写作方法用于“古文”, 更加提高了散文描写和抒情的水平。”[1]

韩愈的散文中有议论叙述, 更有率真大胆的抒情之作, 这类作品往往因为饱含真情实感, 写起来形象生动, 气势充沛, 非常容易感染读者。如悼念亲友的祭文《祭十二郎文》;给好友写的书信文《与孟东野书》;为“文以明道”而作的论说文《师说》《答李翊书》;还有为人才发“不平”之声的论说文《杂说》 (其四) 等, 这些文章体裁多样, 写人写事都富有极强的感染力, 对抒情手法运用自如, 增强了散文的表现力。

二、韩愈散文的抒情性特色

(一) 为明道而抒情

唐代古文运动, 是一次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的文学革新运动, 韩愈以儒家道统的继承者自任, 文以载道、文道合一, 是韩愈古文理论的核心。然而作者的“明道”并非直白生硬的陈述, 他以强烈的自信与信仰感染读者, 把真诚的感情注入到文章中去,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使文章达到“文以明道”的目的。

如《与冯宿论文书》与《答李翊书》这两篇文章, 同样是“论文”, 以宣扬“古文”为主题, 作者在文章中积极地表明了自己的思想观念和理论主张。从“不知古文直何用于今世也。然以竢知者知耳”“以此而言, 作者不祈人之知也明矣。直百世以竢圣人而不惑, 质诸鬼神而不疑耳。足下岂不谓然乎”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于“文以明道”的坚持与实践, 感受到作者的真诚与热情。

(二) 为理想而抒情

韩愈在《与凤翔邢尚书书》中说:“愈也布衣之士也。生七岁而读书, 十三而能文, 二十五而擢第于春官, 以文名于四方。前古之兴亡未尝不经于心也, 当世之得失未尝不留于意也, 常以天下之安危在边……”[2]这段话表明了韩愈的理想, 他是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 他虽然提倡“复古”和儒家道统, 但绝不只埋头于书堆, 他的文章能真实反映现实社会生活, 为自己或他人发出“不平”的声音。

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 结合自己不得志的感受, 提出了“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的理论, 全文由物及人, 由人及天, 再由天及于人言, 浩浩荡荡地用了四十个“鸣”字, 充分表现出对友人孟郊的慰藉与支持。在《荆潭唱和诗序》中他进一步阐发了这一理论:“夫和平之音淡薄, 而愁思之声要妙;讙愉之辞难工, 而穷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 恒发于羁旅草野……”[3]韩愈意识到, 只有这种具有真情实感的不平之鸣, 才能成为那个时代优秀文学的代表。作者对于这种现象是感同身受的, 因此能够写出抒情特色鲜明、具有现实意义的文章。

(三) 为抒情而抒情

韩愈散文除了论说文、记叙文还包括抒情文, 抒情文多见于祭文、赠序、书信之中, 如《祭十二郎文》等, 作者在文章中寄予了深厚而真挚的情感, 或怀念亲友, 或给予友人后生鼓励和祝福, 或向知己倾诉情怀, 无一不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祭十二郎文》曾被后人誉为“千古绝调”, 孙昌武先生也说“这篇文章抒写悲情兼有喷薄雄肆和哀婉深沉的特点, 文字如强抑悲痛, 脱口而出, 未加修饰, 实则精心结撰, 是真情流出的至文”[4]。作者在文中回忆与十二郎生前的深厚情谊, 全篇几乎字字句句都在写情, 即使是纯粹叙事的语句, 也无不渗透着无限深情, 使人读之不禁为之动容, 发自肺腑的真挚情感正是这篇祭文的魅力所在。

三、小结

韩愈的散文是唐代散文革新的鲜明标志, 他的散文在古代散文的基础上, 吸取新的语言成分, 形成一种宜于说理、抒情、叙事的新散文, 而成为中古以来最流行最实用的文体。李汉在《昌黎先生集序》中说:“呜呼!先生于文, 摧陷廓清之功, 比于武事, 可谓雄伟不常者矣!”[5]古往今来, 韩愈的散文都被给予很高的评价, 这不仅与他“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古文理论息息相关, 更与他革新文体、语言创新、丰富表现手法包括描写和抒情息息相关, 其散文的抒情性特色是不容忽视的, 可以说, 正是韩愈等人将浓郁的情感注入散文之中, 大大强化了作品的抒情特征和艺术魅力, 为抒情散文的发展做出了有力的贡献。

摘要:韩愈的散文在中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其散文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 无论是论说、记叙、抒情, 都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本文着重分析韩愈散文的抒情性特征, 通过其对散文抒情手法的继承和发扬, 结合时代背景、个人理想和情怀, 对其散文的抒情性特征进行深入分析, 揭示其对唐代散文革新的贡献与影响。

关键词:韩愈,散文,抒情性

参考文献

[1]孙昌武:《论韩愈散文的艺术成就》, 辽宁师院学报, 1981年02期。

[2][3][5]马其昶:《韩昌黎文集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

浅析诗歌的抒情技巧和描写技巧 篇8

一、抒情技巧

抒情技巧从大的方面看,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臆,是指作者直接出面就某种事物或情况抒发感情。间接抒情是指作者不直接出面,通过其他方式来抒发感情,语言比较冷静客观。它具体包括借景(物)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典抒情和说理抒情,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借景(物)抒情。

1.借景(物)抒情

借景(物)抒情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感情,其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如李瑞的《溪行逢雨与柳中庸》:“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该诗将直接抒情和借景(物)抒情相结合,“那堪”是直抒胸臆,而“落日”“昏山”“暮雨”“猿”则是作者用来抒情的景物。

2.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和刻画,间接表达出作者的志向、意愿。如骆宾王的《在狱咏蝉》:“露重飞难尽,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诗人借蝉来表达纯洁无瑕的报国诚心。郑肖思的《画菊》:“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首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诗人借助宁可在枝头枯萎也不愿意飘落风中的菊花寄托了自己宁死不屈,坚守民族大义的高尚气节。

3.借古讽今

借古讽今是指借评论古代的人和事来影射讽刺社会现实。如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打败了吴王夫差,凯旋后,便过起了荒淫奢侈的生活,已然忘记了当初的国耻。胜利、威武、富贵、荣华曾经存在,现在所剩下的,只是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罢了。李白在此诗中就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来影射人事变迁、盛衰无常的道理。

4.借典抒情和说理抒情

借典抒情是指借用典故间接地表达内心的情感。说理抒情是指借助自然界中许许多多蕴含道理的事物来间接地表达情感。如宋朝徐照的《三峡吟》:“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该诗便是将借典抒情和说理抒情相结合,一方面借用了屈原《楚辞》中的典故写愁;另一方面说明了一个道理,“猿声”本身没有愁苦,只是因为人的内心充满愁绪罢了。

5.以景结情

古代诗歌中有一种特殊的借景抒情,它是将景色的描写放在诗词的最后,这便是以景结情。如五代词人温庭筠的《梦江南》其一,“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该词运用了以景结情的手法,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摇曳之景表现心绪不宁,以碧云斜落之景表瑰心情低落。

二、描写技巧

1.直接描写

直接描写又叫正面描写。它包括直接描写景物和人物。直接描写景物可以采用多角度、多结合、多色彩、选取典型景物、白描、细描等描写手法。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选取雨、月、松、泉、石等典型景物,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直接描写了一场秋雨之后,山中清新自然的美丽景色。直接描写人物就是直接对人物的肖像、神态、心理、语言、行动进行描写。“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就是通过杨玉环的肖像和神态写出其倾国倾城貌。

2.间接描写

间接描写又叫侧面描写,它是指在诗歌创作中,诗人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如宋朝黄公度的《暮春山间》:“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诗人没有直接写桃花的形状、颜色等,而是间接地通过描写周围的人物在洗手时闻到流水中有桃花的香味来写桃花。又如宋朝张镃的《竹轩诗兴》:“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人,叶声轻逐篆烟来。暑天倦卧星穿透,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第二联描写精妙:从视觉、听觉的角度描写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同时诗人还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叶声轻逐篆烟来”一句中,将“叶声”人格化,它追逐着篆烟飞起,间接地写出了叶声与篆烟相伴升起的动态美。

如若我是你,母亲抒情散文 篇9

孩子们都平安,有事业的鸿运祥程,一帆风顺;没有事业的家庭和睦,万事如意;子孙后代努力不骄,成绩菲然。

心忘了倥偬时空,心忘了锅炉里的羹汤,心忘了自个的腰酸背痛。膝盖骨的破损,龃齬的牙齿,年华里的皱纹,飘香的饭肴,这些都抛之云霄,操劳一生的母亲让我如何提醒一点,你才会想得周全,为自己描绘一幅万里奔波的锦绣壮图,如若我是你,那沉厚的经书将搁置蛛网里,口角春风的阔谈人生饶裕,不落窠臼的追悔曾经失去和不拥有的东西,颔笑窗台的一帘春媚,品享着那杯热腾缭绕的茗茶。

如若我是你,母亲,我会擦净琉璃上的斑疮,神溢明亮的色彩,映出朝霞里的凤冠,碧湾里的翡翠钗,从镶金牙的木雕匣子里拿出滑圆的铜镜,把青丝柔顺的梳理一遍,照涂绛唇,笔点黛眉,微然吟哦一句唐诗宋词,端雅云海卷变的世态,让过去的怆凉不再复辙与惊慌,让难忘的艰苦随着冲动的哽咽化一缕细月银光,吮咂着道不尽的甜润。

傍晚,天边的余辉越过树杈斜洒墙院,一棵老古槐漫着风沙倔强的弯挺,几只暗灰色的小鸟活泼的在树枝上跳来蹦去,雨打过的花瓣带着昨日的泪珠粉艳晶莹,盆里的蒜苗又嫩绿了一圈,母亲掏出厨架上的擀面杖,不时的压搓着面团,直到桌子铺上一层匀薄的面饼才停放了手里的擀面杖,又拿起菜刀把面饼叠切,用手抓筛几下,丝状的面条就堆显出来,母亲煮好了高汤面条,每个人盛一碗,放一些调料,有滋有味的吃起来,至今,我依稀闻到了咸汤子里的葱花味。如若我是你,母亲,我也拿起家中的擀面杖,做一顿色味俱全的高汤面条,让一家人吃得开心。

尾夏,院子里很少人去串门,母亲从屋子里抱出一捆旧衣裳,并且熬了一锅浆糊,她坐在小板凳上,解开了捆衣裳的绳疙瘩,旧衣裳被她撕成了布条,母亲在台桌上铺了一张硬纸板,她迅速的把布条用浆糊粘连一块儿,经过日晒,这些浆糊粘的布条就打成了厚的袼褙,纳鞋底就不愁问题了,做一双平底鞋蛮喜欢。

如若我是你,母亲,我会劫富济困,穿着华丽的衣裳炫耀世人,踏着名贵的鞋履走千里,行九州,我不穿平底鞋经途,那样低贱三分,折破鞋底尽漏洞,乘不了江河巨浪,却湿透了一双粗布鞋,母亲,省点心血钱买皮鞋吧,别顾得补贴家里的油盐酱醋,鞋,闯天下的拐杖,不可缺少的“护足符”。

清晨,母亲趟着带露水的藤蔓,轻巧的摘掐着架子上搭垂的长豆角,屏住了菜田丰收的喜悦,浅绿色的豆角仿佛一串绿色的梦,让我的童年在小河缓流般的日子里度过,一畦豆角秧染绿了周围,无数个美妙纷至沓来,这个天空因为有了母亲种植的豆角而变得蔚蓝。

如若我是你,母亲,我盼望开垦一方泥土,铲碎坷垃,撒播生命里的种子,让它成熟在烂漫的春季和秋天。母亲,我给你送去一篮“福娃脸”的小油菜,让它炒香红火的生活。

如若我是你,母亲,我会舀一瓢清澈的泉水,洗净南半球落雨后的脏污,凉爽闷热的天气,冲漱莫名的疼痛,凝结成脱蚌的珍珠。

多姿多彩的蝴蝶翩翩起舞,如若是你,母亲,我会变作最轻盈的那只蝴蝶,淡雾下,寻觅梁山泊孤魂的冢坟,让传奇的故事重温人间。

如若我是你,母亲,一切的构思将似枯树开花惊叹这流年风华的尘世。

例谈散文中的借景抒情 篇10

关键词:意境;交融;相辅相成;和谐;相异;辩证统一

“文章不是无情物”“一切景語皆情语”。散文中的情与景是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情是景的魂,景是情的形。古诗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雅人深致,正在借景言情,若舍景不言,不过日春往冬来耳,有何意味?借景抒情是写景类文章最常用的表现手法,即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大自然绚丽多姿,一草一木、一花一鸟、一枝一叶,时时会触动我们的心灵。古人有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写作时如果把景物描写和抒情结合起来,就可以创造出深远的意境。那么怎样使情感融入到景物之中?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触景生情法

“触景生情法”也就是“情以物兴”,触及外界景物而引起情感,发出感叹抒怀的方法。《故乡的榕树》写久居异乡的“我”,带着小儿子在大榕树下散步,触景生情,由眼前的景引出故乡的情,通过对榕树的描写抒发思乡之情。“故乡的亲切的榕树啊,我是在你的绿阴的怀抱中长大的,如果你有知觉,会知道我在这遥远的异乡怀念着你么?如果你有思乡,你会像慈母一样,思念我漂泊天涯的游子么?”这哪里是对榕树说的,分明是呼唤着故乡的亲人,作者面对榕树捧出一颗赤子之心,抒发感人肺腑之情。又如茅盾《风景谈》中有这样一个写景片段:“这时候,太阳已经下山,却将它的余辉幻成了满天的彩霞,河水喧哗得更响了,跌在石上的便喷出了雪白的泡沫,人们把沾着黄土的脚伸在水里,任它冲刷,或者掬起水来,洗一把脸……”既有自然之景,又有人的活动,接着作者借这一特定景抒发内心的感受;“在这里,蓝天明月,秃顶的山,单调的黄土,浅濑的水,似乎都是最恰当不过的背景,无可更换。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借风景的描绘赞颂了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的活动。

二、情景交融法

“情景交融法”是指在描写景物时,句句流露出感情,将写景和抒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达到“水乳交融”的境地。即作者在描绘景物时,不直接抒情,而是借描绘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来渗透自己的主观感情。如苏雪林的《溪水》:“水是怎样的开心呵,她将那可怜的失路的小红叶儿,推推挤挤的推到一个漩涡里,使他滴滴溜溜的打圆转儿;那叶向前不得,向后不能,急得几乎哭出来;水笑嘻嘻的将手一松,他才一溜烟的逃走了。”溪水的快乐,融入的其实是作者的快乐。再如朱自清的散文《绿》中对于梅雨潭绿的描写:“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借写景传达出作者对梅雨潭绿色的无比喜爱之情。又如朱自清写《荷塘月色》,抓住了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中的景物特征来写,写景之中流露出一种不满现实,幻想超越现实的淡淡的喜悦之情。内心的“不宁静”和环境的“静美”相辅相成,清单朦胧的景色和淡淡的喜悦、哀愁紧紧的融为一体。

三、寓情于景法

“寓情于景法”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寄托到景物中去,以景衬情的写法。即作者带着自己的某种主观感情(如欢乐、悲哀、苦闷等)去描写客观景物,自觉不自觉地把这种主观感情熔铸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中,达到景与情的和谐统一。朱自清的《绿》,通过描绘梅雨潭的绿抒发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激情。全文依次写了瀑——亭——潭,处处流露出狂喜之情,把倾慕、欢愉、神往的感情寄托在这一片绿色之中,融情于景,还常常直接赞叹:“那醉人的绿啊”、“那满是奇异的绿啊”,抒发出难以抑制的浓烈的喜悦之情。茅盾的《风景谈》描写北国清晨,朝霞粉红,喇叭嘹亮,两个战士如雕像一般站在岗位上的情景,则烘托了作者对这些英雄战士的由衷敬仰之情。

四、情景相异法

“情景相异法”就是指作者描绘的景和抒发的情似乎是相异的,或是景美情悲,或景丑情美,然而却是一种自然的反衬,辩证的统一,能够更深刻地表达作者的情感。茅盾的《风景谈》,写沙漠风光的单调、平板,反衬了人类活动创造“风景”的庄严、妩媚;石洞雨景画面,写了一个沉闷的雨天,在寂寞荒山的原始洞里,一对青年男女促膝读书的情景,自然界的贫乏,却反衬了人的精神生活的高尚。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应充分体现“融”字,由景生情,由景入情,融情入景,都应该是非常自然和谐的,不能有丝毫的牵强附会,虚情假意。只有真情实意地写景,才能打动读者,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总而言之,完成以写景为主的文章,要借景抒情,达到情景交融,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也绝不是“难于上青天”的事。只要掌握了方法,再多下点工夫,就必定能写出好文章来。

写景抒情类散文教学谈 篇11

一“、传神”:领悟语言表达的情意

“传神”,就是教师利用适切的系列方法激发学生积极主动领悟语言所传达的情意。课堂中,在丰满的“形”中一层层深入,“神”渐渐浮现,由模糊走向清晰,从而真正抓住散文教学的精髓。

1.感受“神”之影

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把文章原原本本地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读、去体验、去感悟,力求对文本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整体的”感知,对文章思想感情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如《田园诗情》一课,揭题后学生交流眼前浮想的画面。然后读文,想想荷兰给自己的印象,这样对文章的情感基调有了粗浅感知。然后进一步理清写作顺序,弄清文章写了什么内容,每部分浓缩成标题式,有:奶牛天地、奔驰骏马、家禽乐园、宁静夜晚,当然列标题要说出自己的理由。再将文题与内容观照,弄清这篇文章是以“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介绍荷兰的田园风光,首尾的总写与呼应对荷兰的田园风光有了进一步整体的感受。再如,教师将第二课时导入的复习与本课的“神”相链接,在开篇中就唤醒朦胧的感受。《田园诗情》一课,通过想象画面朗读这两组词组“仪态端庄的老牛、骠悍强壮的骏马、悠然自得的绵羊“”如丝绒般的草原、辽阔无垠的原野、天堂般的绿色草原、鲜艳的郁金香、野草遮掩着的运河”,集中播放荷兰如诗如画的风光,内在的神韵也在心中若隐若现。

2.体悟“神”之真

以形传神、创设意境是写景类散文最重要的写作方法,通过具体形象的描绘传达出抒情主体的精神意蕴,并传递出文中主人公的主观情感。阅读这类文章“,循其形,入其里”,在“活画”中,体会了诗画意境,然后进一步推进,聚焦那些一字传神的词句,品味其中传达的情意,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进行由此及彼的想象、联想和补充。把自己的感情和作者的思想融合在一起,以体察作者的情感,探明散文的内在精髓。如精读《田园诗情》,先指名读第2自然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课文描绘的景象,然后浏览第2自然段,这样的奶牛图什么地方最吸引你?想想喜欢的理由。学生交流牛犊、老牛的句子时结合“活泼顽皮“”仪态端庄”想象自己就是小牛犊会怎样顽皮,父母就是老牛仪态端庄的样子。再读这部分,体会这样的意境带来的感受。在这样的聚焦词语,再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补充中,那种家的幸福温馨之感自然流淌出来,相机再通过朗读表达情感,这样的“神”丰满厚实了。

3.析出“神”之形

散文中有些重点句子或词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主题、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表达作者的情感,也就是散文的“神”。这就是文眼,也是“神”眼。这些点睛之笔往往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教者引导学生抓住文眼,挑破“点睛”之笔,准确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了解散文之“神”。如《田园诗情》最后一个自然段“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就是散文的“神”眼,在已经通过一系列意象感悟荷兰的幸福、自由、悠闲、宁静后,对“真正的荷兰是什么”学生一定能透过景看到情,透过田园看到诗情。再补充作者的写作背景,“这篇文章的作者叫卡尔·恰佩克。他在荷兰游历时,写下这篇文章。当时,作者的家乡正在遭受战争的侵扰,人们不得安宁。他写下这样的文字,仅仅是介绍荷兰吗?”学生一定能透视出景物背后作者表达的情感———对自由、平静、幸福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二“、长言”:迁移言语表达的智慧

“长言”,在这里指向的是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笔者认为,在阅读课堂中,语言文字的实践应是对文本语言文字学习效果的检验,是文本语言表达方法运用、内化的过程,是学了本节课获得的语言的生长。但在教学中,语言文字的运用没有源头,只是为了升华文本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表达,只是一种写的练习,这种语言能力是学生本身就具有的,没有看到学习此文本后独特的生长点,提高点。这种语言文字的实践是一种伪实践,从生长角度看是一种低效的徘徊。作为抒情类写景散文,可以尝试从哪些方面实现语言的生长呢?

1. 传神词语中寻找

品味写景类文章的语言,要重点品味那些能一字传神的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等,品味这些词对描摹景物、传情达意的表达效果。并将这种对文字的敏感能力内化成为自身的语文涵养,这也是语言的一种生长。

《槐乡五月》是三年级上册的景物类散文,文中多处传神之词值得品味。第1自然段感受槐花的香时,教师让学生读读体现槐花香的语句,然后想想句中哪个词语很特别,表达了怎样特殊的感受?学生体会到“浸”的特别之处:“浸”是物体没在水里,而水可以看见,可以摸着。这里说槐乡浸在香海中,就让人感到这种表达的多种独特的韵味,如:香味可以看得见,摸得着了;香味令人陶醉,一直香到心里了;整个槐乡的每一个角落都飘着香味。然后再想象整个槐乡浸在香海中的情景,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巧妙地达到由香悟浸、由浸悟香的效果。有了这样的词语感受经验,再寻找文中类似特别的词语,表达了什么样的特殊感受?学生自然关注到文中“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中的“飘”体会到槐乡孩子的快乐。在此基础上发现写作的秘密,写景时,可以运用能传达神韵的动词,往往会更加生动。最后,学生进行练习。读描写广玉兰的句子,填写一个动词,说说怎样传神。“五、六月份是广玉兰花盛开的季节。在绿油油的叶丛中,花朵是那样的洁净、高雅。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色彩,说它纯白吧,又似乎有一种淡淡的青绿色出来。”这样学生的品词用词能力达到历练和生长。

2. 形神结合处寻找

散文文辞优美,语言韵味十足。散文形散神聚,形式上自由活泼,不受约束。根据这样的文体特点,寻找散文类各年段语言学习和练笔的点。

片段一:

交流第4自然段

1. 除了骏马,还有许多家畜,它们哪里吸引你?

2. 老师把这一段换了一种形式排列(诗的形式),我们一起合作读。

3.经过这样一排列,感觉读起来怎样?能给我们带来这种美感的不仅仅是排列,还有句子的表达形式,你有什么发现?

4.像这样有对称感的句子还有很多,浏览第2自然段,找一找。

交流中出示第2自然段中的句子,说说在哪里找到了对称?

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正在低头吃草;有的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什么。

牛犊跑前跑后,活像顽皮的孩子;老牛仪态端庄,好似牛群的家长。

(点拨推进:结构相似,尽管字数不同,读起来仍朗朗上口。)

5.发现这样的特点,咱们也来试试,使句子工整对称。看一看。

绵羊那么悠然自得,小鸡、长毛山羊显得多么安闲,它们又有哪些具体的活动状态,请你选择其中一种展开想象也写上几句,注意表达形式的对称。

本课语言工整对称,富有节奏美。因此,将感受语言的美到发现如何表达这样的美,以及运用展示这样的美作为本课语言的生长点。

3.析神总结中寻找

上一篇:《宋史·李允正传》原文及译文赏析下一篇:大学迎新会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