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题材论文

2024-06-07

教学题材论文(共12篇)

教学题材论文 篇1

《夜莺的歌声》和《小英雄雨来》这两篇描写战争小英雄的课文放在战争与和平的专题单元中,希望中外战争小英雄的故事激发学生对于和平的热爱。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把握好思想情感,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战争而不是铭记仇恨,才能够激发学生珍爱和平。

一、罪恶的战争引起的仇恨

《野莺的歌声》讲述的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叫做夜莺的孩子利用口哨学不同的鸟鸣叫,为游击队传递信息,帮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的故事,表现“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精神。《小英雄雨来》讲述的是聪明勇敢、游泳本领高强的雨来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毫不屈服,坚持保卫交通员的故事。“小夜莺”和“小雨来”都还是小孩子,本来应该拥有无忧无虑的童年,但是由于罪恶的战争他们却不得不成为战争年代的小英雄。如果不是“日本鬼子又来扫荡了”,小雨来还是那个无忧无虑戏水惹妈妈生气、在夜校跟着老师好好读书的小孩子,但是战争却让一个小孩子遭受狰狞的表情和无情的毒打。如果没有战争“小夜莺”就可以和一群小伙伴一起学鸟叫,跟着叔叔去钓鱼,但是战争带来的却是“大道两旁全是黑色的碎瓦。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和“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

战争不仅毁了“小夜莺”的家园,同样毁了无数“杜鹃”、“猫头鹰”的家园,战争中挨打的也不仅仅一个“小雨来”,无数可怜的孩子被残忍的杀害,遭到毒打,年幼的孩子无家可归,只能参与到保家卫国的战争中去做小英雄。如今,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再次读这样的文章,在珍惜和平的同时,心中总是会升起复杂的感情。“忘记就意味着背叛!”“牢记历史、勿忘国耻!”这样的字眼在每一个国家重大节日都会大量涌现,孩子对于战争没有直观的认知,但是通过读这样的文章,孩子们相对于和平的热爱来说,更容易产生对于小英雄的同情和崇拜,同时滋生对于敌人的仇恨。引导孩子热爱自己的祖国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容忍甚至纵容孩子怀着一颗仇恨的心成长,则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仇恨更容易引发战争,威胁到和平的存在。每一个曾经备受战争残害之苦的国家和民族努力发展壮大,不是为了将自身曾经承受的痛苦加诸于他人身上,而是拥有维护世界和平的能力,保卫世界和平。反思战争,热爱和平才能够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新时期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是要防止军国主义好战分子再次发动战争破坏和平,这需要全世界人民一道,共同努力维护世界反思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维护世界和平。

二、反思战争向往和平

战争给百姓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战争引起无数的百姓流离失所,给儿童的心理留下阴影和仇恨,对于战争进行反思是比铭记仇恨更重要的事情。单纯强调铭记历史其实也是在强调铭记仇恨,对于敌人的仇恨滋生的不是热爱和平的心,而是对于复仇的狂热和追捧,所以反思战争是比铭记仇恨更重要的事情。在《铁丝网上的小花》等战争作品中没有儿童直接参与战争的描绘,但是勇敢善良的小女孩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为犹太儿童送去食物的宝贵品质更能够反映出人性中的美与善良。因为战争,整个城市都缺少食物和水源,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苦难,这在这两篇描写小英雄的文章中的描写有所欠缺,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引导孩子们珍爱和平。

法西斯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铭记战争带来的伤痛并不是有朝一日能够向发动战争的国家和民族复仇,而是要反思战争给世界带来的沉痛灾难。在鲜血和战争中长大的孩子,去掉战争英雄的光环,他们要如何走出战争带来的阴影?《夜莺的歌声》和《小英雄雨来》两则故事中缺乏对小英雄的心理进行描写,只是突出了他们对于祖国的热爱和机智勇敢,忽视了孩子的心理感受而只是夸赞他们的英雄行为,这是对孩子的一种残忍。在和平年代要呼吁孩子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牢记历史并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反思战争的残忍和罪恶,激励青少年奋发图强拥有保家卫国的能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孩子们需要的不是战争英雄的光环,而是和平年代快乐的歌声。教师讲解这两篇课文的时候,在引导学生热爱祖国、敬畏英雄的同时,要让孩子明白和平的珍贵,不要让孩子们在心中埋一颗仇恨的种子。不要引导孩子们当战争英雄,也不要引导孩子滋生对于敌人后代的仇恨,其他国家的人民并不代表其他国家的军国主义者,战争给所有国家的人民带来的都是痛苦的生活和沉重的灾难,要反思战争,珍爱和平。

教学题材论文 篇2

江苏兴化市垛田中心小学(225754)孙晓芳[摘 要]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一些革命传统题材的课文。这些课文有助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对这类课文的教学,要搭梯架桥,让学生了解背景;聚焦语言,让学生深入体验;依托文本,丰富学生的人文内涵。这样才能发挥它的应有价值。[关键词]阅读教学 革命传统 课堂教学 题材[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0-025当前的语文教材,有不少革命题材的课文。这些课文取材真实,人文内涵丰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要注重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由此可见,教好革命传统题材文章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教学优势。那么,对这种题材的文章怎样教学才能更有效呢?

一、搭梯架桥,把握阅读起点由于革命传统题材

江苏兴化市垛田中心小学(225754)孙晓芳[摘 要]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一些革命传统题材的课文。这些课文有助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战争类题材课文教学例谈 篇3

《夜莺的歌声》和《小英雄雨来》这两篇描写战争小英雄的课文放在战争与和平的专题单元中,希望中外战争小英雄的故事激发学生对于和平的热爱。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把握好思想情感,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战争而不是铭记仇恨,才能够激发学生珍爱和平。

一、罪恶的战争引起的仇恨

《野莺的歌声》讲述的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叫做夜莺的孩子利用口哨学不同的鸟鸣叫,为游击队传递信息,帮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的故事,表现“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精神。《小英雄雨来》讲述的是聪明勇敢、游泳本领高强的雨来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毫不屈服,坚持保卫交通员的故事。“小夜莺”和“小雨来”都还是小孩子,本来应该拥有无忧无虑的童年,但是由于罪恶的战争他们却不得不成为战争年代的小英雄。如果不是“日本鬼子又来扫荡了”,小雨来还是那个无忧无虑戏水惹妈妈生气、在夜校跟着老师好好读书的小孩子,但是战争却让一个小孩子遭受狰狞的表情和无情的毒打。如果没有战争“小夜莺”就可以和一群小伙伴一起学鸟叫,跟着叔叔去钓鱼,但是战争带来的却是“大道两旁全是黑色的碎瓦。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和“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

战争不仅毁了“小夜莺”的家园,同样毁了无数“杜鹃”、“猫头鹰”的家园,战争中挨打的也不仅仅一个“小雨来”,无数可怜的孩子被残忍的杀害,遭到毒打,年幼的孩子无家可归,只能参与到保家卫国的战争中去做小英雄。如今,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再次读这样的文章,在珍惜和平的同时,心中总是会升起复杂的感情。“忘记就意味着背叛!”“牢记历史、勿忘国耻!”这样的字眼在每一个国家重大节日都会大量涌现,孩子对于战争没有直观的认知,但是通过读这样的文章,孩子们相对于和平的热爱来说,更容易产生对于小英雄的同情和崇拜,同时滋生对于敌人的仇恨。引导孩子热爱自己的祖国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容忍甚至纵容孩子怀着一颗仇恨的心成长,则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仇恨更容易引发战争,威胁到和平的存在。每一个曾经备受战争残害之苦的国家和民族努力发展壮大,不是为了将自身曾经承受的痛苦加诸于他人身上,而是拥有维护世界和平的能力,保卫世界和平。反思战争,热爱和平才能够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新时期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是要防止军国主义好战分子再次发动战争破坏和平,这需要全世界人民一道,共同努力维护世界反思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维护世界和平。

二、反思战争向往和平

战争给百姓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战争引起无数的百姓流离失所,给儿童的心理留下阴影和仇恨,对于战争进行反思是比铭记仇恨更重要的事情。单纯强调铭记历史其实也是在强调铭记仇恨,对于敌人的仇恨滋生的不是热爱和平的心,而是对于复仇的狂热和追捧,所以反思战争是比铭记仇恨更重要的事情。在《铁丝网上的小花》等战争作品中没有儿童直接参与战争的描绘,但是勇敢善良的小女孩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为犹太儿童送去食物的宝贵品质更能够反映出人性中的美与善良。因为战争,整个城市都缺少食物和水源,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苦难,这在这两篇描写小英雄的文章中的描写有所欠缺,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引导孩子们珍爱和平。

法西斯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铭记战争带来的伤痛并不是有朝一日能够向发动战争的国家和民族复仇,而是要反思战争给世界带来的沉痛灾难。在鲜血和战争中长大的孩子,去掉战争英雄的光环,他们要如何走出战争带来的阴影?《夜莺的歌声》和《小英雄雨来》两则故事中缺乏对小英雄的心理进行描写,只是突出了他们对于祖国的热爱和机智勇敢,忽视了孩子的心理感受而只是夸赞他们的英雄行为,这是对孩子的一种残忍。在和平年代要呼吁孩子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牢记历史并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反思战争的残忍和罪恶,激励青少年奋发图强拥有保家卫国的能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孩子们需要的不是战争英雄的光环,而是和平年代快乐的歌声。教师讲解这两篇课文的时候,在引导学生热爱祖国、敬畏英雄的同时,要让孩子明白和平的珍贵,不要让孩子们在心中埋一颗仇恨的种子。不要引导孩子们当战争英雄,也不要引导孩子滋生对于敌人后代的仇恨,其他国家的人民并不代表其他国家的军国主义者,战争给所有国家的人民带来的都是痛苦的生活和沉重的灾难,要反思战争,珍爱和平。

教学题材论文 篇4

一、关于题材

题材是作文训练的“物质”基础, 是为训练写作能力服务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的教学建议中指出:“在写作教学中, 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 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由此可见, 小学生习作训练用的题材, 是学生熟悉的人、事、物、景, 是学生的见闻、感受、想象和幻想。

有这么丰富的写作材料, 为什么还会出现小学生写作文无从下笔、无话可说的窘状呢?原因之一, 教师对学生作文的题材要求过高, 对选材指责太多。原因之二, 小学生不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不善于积累材料。要解决作文的题材问题, 一是教师要多组织活动, 丰富学生的生活, 在活动中指导学生进行观察, 让学生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二是教师要提倡学生写日记, 这样既练笔, 也积累材料。三是教师放宽对作文题材的要求, 只要是学生的真情实感, 教师均应给予肯定、鼓励。

二、关于训练

小学生作文教学就是训练小学生的书面言语表达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过:“小学生作文无要求, 唯在理真情切而意达。”《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第三学段的习作要求是:“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内容具体, 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 分段表达。”要达到这些要求, 就离不开循序渐进的反复训练。

小学高年级习作常为整篇的训练, 综合性极强。但如果在习作训练中教师全面兼顾, 贪多求全, 就无异于拔苗助长。所以, 高年级习作训练, 每次要选择好训练点, 一练一得。训练中, 教师要依托教材又不囿于教材, 从学生实际出发, 从有利于达成该次训练的目标出发, 采取不同的方式, 运用不同的内容让学生反复训练。

三、关于评价

习作评价, 重在评价写作的过程和修改的过程。习作评价, 旨在肯定成绩, 激发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评价对人格形成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评价得当可激发人的积极性。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取决于他们是否有写作的积极性。因此, 教师要改变习作评价的方式、内容和标准, 组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活动, 促进学生乐写、善写。

1. 与家长沟通, 家、校同步评价。

教师要与家长统一对小学生作文实质的认识, 达成共同的评价标准, 以鼓励为主, 但不滥用表扬, 实事求是, 要重过程轻结果, 肯定学生积极写作的热情、认真写作的态度、反复修改的习惯。

2. 纵、横比较结合, 分层评价。

通过对小学生本人习作水平前后的比较, 让小学生发现进步。与其他同学的习作比较, 让小学生找出自己的差距, 激发迎头赶上的动机。教师要注意横比对象的水平, 可将班上习作水平相当的分在一组, 开展组内竞争。这样可让小学生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一学期结束, 教师应根据写作水平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新分组。

托业阅读题材 篇5

根据托业已经考过的试题进行统计发现,托业托普阅读题材主要来自于下面的杂志和网站:国家地理和卫报,还有自然杂志。这些文章大部分选自国外人文类、经济类和科学类的知名报纸、杂志或各政府、组织的研究报告。如:new scientist、financial times、the economist、popular science、national geographic、scientific american 等。

同时阅读还有一些实用性强的功能性短文,如菜单、产品说明、通知、住宿安排和广告等,非常贴近西方的实际生活。这就要求考生们争取每天阅读一定量的原版英文报刊、书籍,如time、reader’s digest等,尤其注意其中的各种各样的广告。并非要读懂每一个字,或完全理解,只要能理解其中大至含义既可。 http:///study/abroad/toeic/

托业的一些考试技巧

 http:///TOEIC_4762/

中国教育在线-托业 对于现在的新托业真题,难度最接近真题的是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托业全真模拟试题集》是人民大学引进的韩国的辅导书,韩国对于托业考试研究很早而且很重视。

科学出版社的《新托业官方考试全真模拟》这本书有些简单,比真题简单很多,推荐刚开始复习时用,同时该出版社还推出了《新托业官方考试指南》分为一、二、三等级,难度也逐渐加大,这本书对于有充分时间并且想系统复习的考生比较有用。

但是个人还是觉得按规定时间做真题效果比较好,因为托业考试单个题难度并不大,但是完整的答整套题就有些难度了。本人还买了一些托业词汇方面的书,觉得帮助不大,主要还是六级词汇,通过做真题积累词汇就可以了,除非你有完全的毅力坚持背枯燥的单词。托业考什么

TOEIC考试是单项选择的纸笔考试,考试时间为2个小时,共200道题,分为听力理解和阅读两大部分,分开计时。

听力理解部分共100道题,计时45分钟,由盒式录音带给出,你将听到各种由英语录制的陈述、问题、简短对话和短文,然后根据听到的内容回答问题。共分为4类问题,分别为图片题(20题,四选一)、问答题(30题,三选一)、简短对话(30题,四选一)和短文(20题,四选一)4种题型。

阅读部分共100道题,计时75分钟,考生根据给出的资料按照自己的速度回答问题。此部分包括3类问题,分别为完成句子(40题,四选一)、错误识别(20题,四选一)和阅读文章(40题,四选一)。

考生所获得的分数是由正确回答的试题数量决定的,答错不扣分。考生在听力和阅读两大部分中所获得的分数加起来,就得出一次考试的总分。托业考试的满分为990分。

首先,分析一下目前仍在实行的TOEIC(接下来简称老托业),是由两大部分组成:

听力部分:(Listening Section)由4个子部分组成,分别是图片题(Part 1)20题,问答题(Part 2)30题,简短对话(Part 3)30题和简短谈话(Part 4)20题。一共100题,满分495分。

阅读部分:(Reading Section)由3个子部分组成,分别是句子填空(Part 5)40题,句子找错(Part 6)20题和语篇阅读(Part 7)40题。一共100题,满分495分。

考试的总时长为120分钟,听力部分45分钟,阅读部分75分钟。每次考试开始前的30分钟需要填涂问卷调查。

从11月起将要实行的TOEIC(以下简称新托业)对内容的改革为:

听力部分:原看图题(Part 1)从原来的20题减少为10题,简短谈话题(Part 4)从20题增加到30题,并确定为3个听力段子,每段10道题。

阅读部分:原句子找错题(Part 6)取消,转为完成段落(12题);语篇阅读(Part 7)改为两种考试形式——单语篇阅读(28题)和双语篇阅读(20题)

加入口语和写作部分作为选考部分

其余诸如考试长度、考试流程、满分等元素,依然保持不变。

有考生担心从形式上看,考试难度增加了。确实无论是减少听力语篇数量,增加单篇考察量,还是双语篇阅读题,都是我们所不熟悉的考试形式。但是从ETS以往改革的经验来看,大家完全没有必要恐慌。为了保证证书具有等同效力,考试的难易程度不会出现大幅度的变化。而且对现有的样题进行分析之后,笔者得出的结论是考察的能力并没有本质的差别,方法略有不同。因此,不必去抢报10月份之前的考试。

从过往的经验分析,原来中国考生在准备考试时存在的最突出的两大问题是:对听力注意力集中训练不足和轻敌大意。从上面的题型分析可以看出,不管新老托业如何改变。听力部分的时长为45分钟,超过了几乎目前所有的英语考试。因此对考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而如果想要在托业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听力成绩保证在450左右是一个必要条件。

第二个考生容易犯的毛病是:轻敌大意。因为从单道题角度来看,托业考试的难度和托福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问题恰恰就出在“单道题”思路。托业,作为商务考试,考察的是考生的实用英语的能力。而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英语的要义就是简单明了。因此,如果仅仅做某一道题或者某几道题,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托业考试真正的特点就是题量大,考察考生大量快速阅读的能力。有很多考生甚至出现不复习就去考试的情况,出现比较低的分数就不足为奇了。

历史题材品德教学的六个“关注” 篇6

一、关注学生

要上好历史题材品德课,首先要关注学生。历史远离儿童生活,学生对历史的认知非常有限。教学之前,我们要研究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的了解程度;研究学生对相关历史的价值取向;研究学生对相关历史的情感基础;研究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表现⋯⋯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设计。这样基于学生认知经验与情感原点的教学设计才会有针对性,才能在根源上解决历史远离儿童生活的难题。

笔者在上《悲愤的吼声》和《筑起血肉长城》两课之前,开展了以“我眼中的抗日战争”为主要内容的相关调查,发现学生对抗日战争的认识有三个倾向:一是片面化:大多数学生对这段历史缺乏了解,认识比较片面;二是浪漫化:学生对抗战的认识有浪漫化倾向,甚至有部分学生认为抗战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三是淡漠化:这段历史已经过去了60多年,很多学生对这场战争持一种淡漠的态度,他们对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的民族耻辱感没有深刻体会。

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我再度审视教材,整合教学内容,定位教学目标,从中探寻最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的教学设计思路,于是就有了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目标定位与资源取舍方向。

二、关注目标

历史题材品德教学目标定位要把握两点,即:理性化和精准化。

我为《悲愤的吼声》一课的教学确立了这样的目标:初步懂得理性地看待目前的中日关系,培养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的强烈意识。《筑起血肉长城》一课的目标则是:初步形成强烈的民族意识与爱国情感,让伟大的抗战精神深度激荡学生的内心世界。为什么会有“理性爱国与深度体验抗战精神”这样的目标定位?这源于我对本课教学的本质思考,即:抗战是为了什么?我们应带着怎样的视角与心态去解读历史?是为了激发仇恨还是以史鉴今?我们对日本这个邻居到底了解多少呢?我们需要从抗日战争中汲取什么东西并世代传承下去,成为伟大的民族精神?由于种种原因,有些人解读这段历史的时候无形中会有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容易简单地选择仇恨与抱怨,其实,我们没有很好地梳理抗战精神并把它上升为世代传承的民族精神层面。但是,很多现实的考虑让我们不得不选择理性!

这两节课的目标定位也体现了精准化的要求:历史题材品德课教材有着内容多、知识点杂的特点,容易让教师在目标定位上出现求大、求多、求全的毛病,容易造成历史教学不深刻、走过场,无法使学生深入领会历史的价值本质的偏差。因此这两节课的目标定位,我都力求精准,小而实,针对性强,紧紧围绕“日军暴行带给我们的民族耻辱感与理性爱国的艰难抉择”以及“体验伟大的抗战精神”的重点目标指向。这就保证了教学的可操作性,力求在有限的40分钟里集中精力达成目标,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三、关注教材

要教好历史题材品德课,教师除了要用足教材所提供的文本素材,还要进一步深度拓展资源,广泛收集和利用与本主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和声像资料。

1.用足文本资源

历史题材品德课教学首先要以教材文本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学习体验。对于远离学生生活的历史题材品德课,只有首先吃透教材,然后在此基础上深度了解历史,我们的教学才能一步一步地深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帮助他们构建起正确的历史观。如:教学《筑起血肉长城》第二课时“认识抗战人物”环节,我让学生用了约7分钟的时间安安静静地阅读课文中相关的历史材料。学生通过学习教材,对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就为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历史打下了基础。

2.深度拓展资源

但是,如果教师仅仅局限于教材文本,仅仅用教材提供的历史素材来开展教学,那肯定是不够的。历史是宏大的,我们要为儿童建构一个客观、真实、立体的历史图景,就要梳理与本课教学主题相关的各种历史素材资源,并巧妙地引入课堂教学中。在执教《筑起血肉长城》一课时,我让学生用心阅读了5段经历过那场血战的老兵的回忆录。这些回忆录是我阅读了大量素材后,精心挑选出来的。在那些真实的回忆录中,我们的学生将会见证一个更完整的台儿庄战役。

阅读这些素材后,我开始引领学生深度体验台儿庄战役所体现出来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日军用了那么长的时间,死了那么多的人,却还是攻不下小小的台儿庄?哪些细节深深地触动了你的内心?透过这写材料,你看到了这些军人身上怎样的精神?由此,学生深刻感悟到真正让日军攻不下台儿庄的原因,是我军将士那英勇顽强的民族精神、宁死不屈的战斗精神、视死如归的勇士精神。正是有了这些对教材文本的智慧补充,学生才能对台儿庄战役有了深刻的认知与感悟。

四、关注细节

很多老师感慨历史题材品德课难处理的一个原因是历史远离儿童生活世界,教学策略选择上有难度。如何让历史题材品德课上得具体生动、有血有肉、入木三分?我的体会是:只有通过抓住关键性历史事件、关键性历史人物以及关键性历史细节来开展教学,才能教得具体、深刻。下面我就以《筑起血肉长城》一课中对认识抗战人物——杨靖宇的教学环节的处理为例进行说明。

师:故事中的哪些细节深深震撼了我们的心灵?

生1:高寒、缺氧,粮食、服装、药品完全断绝的恶劣环境下,坚持同日军日夜鏖战,最后只剩下7个人⋯⋯

生2:身患重病,衣服破烂不堪,直到最后实在跑不动了,壮烈牺牲⋯⋯

生3:他牺牲后,残暴的敌人剖开他的腹部,发现胃中竟然无一粒粮食,只有野菜、树皮和棉絮!让凶残的日军大为震惊!

师:如果说野菜还能勉强吃下去的话,那么树皮能吃吗?棉絮能吃吗?

生:不能!

师:你们想想!一个人要把树皮和棉絮吃下去,那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吗?

生:非常困难!

师:那么,是什么力量让杨靖宇将军吃得下这些东西?

生:为了活下去,为了抗日!

师:让我们来看这样的一个材料吧!

日军的迷惑:日军根据连续追踪估算,杨靖宇缺粮有半个月,完全断食在5天以上,能够在零下40多度的气温下存活并坚持战斗,简直是一个谜。他们疑惑杨靖宇到底是靠什么坚持战斗到最后一刻?为了解开这个谜,敌人解剖了将军的胃,发现胃里竟没有一颗粮食,只有棉絮、树皮、草根,在场的日伪人员无不震撼和胆寒⋯⋯

师:孩子们,现在能否告诉那些凶恶的日本鬼子关于杨靖宇的谜底吗?他到底靠什么坚持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生:这个谜底其实就一是种精神,一种中华儿女艰难负重的浩然正气与宁死不屈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是不可战胜的!

案例中,我抓住有关历史细节,特别是紧紧抓住野菜、树皮和棉絮以及日军的疑惑等细节来开展教学,让学生一层一层地感悟杨靖宇这个杰出的抗日英雄,有血有肉、入木三分,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五、关注情感

学生的情感对拉近他们与历史之间的距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对此,我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课前情感基调的正确定位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走近历史,课前情感基调的定位尤为重要,因为它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贴近历史,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如《悲愤的吼声》一课的情感基调是凝重。为此,课前我先让学生看一段《松花江上》的音乐视频。沉重的画面、凄凉悲壮的曲调,瞬间就抓住了学生的心,让他们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进入了学习状态。

2.课中情感基调的层层推进

定下了情感基调,课中就要让学生的情感随着课堂教学的进程而得以层层推进。如《悲愤的吼声》一课的教学中,我始终遵循课前定下的情感基调,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处理,每一句课堂语言引领都围绕该基调,在层层推进中,让历史情感在学生的心中沸腾。

3.课尾情感基调的理性回归

如果说课中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层层推进中深度感知了历史,那么,在课的结束时就要注意实现情感基调的理性回归。如《悲愤的吼声》一课结束的时候,我引领学生从悲壮的历史中走出来:

我们不能简单地选择仇恨。

抱怨没有用,咒骂没有用,仇恨也没有用。

有用的只有一件事情——做好自己的事情!

自强不息,努力拼搏!

只有强大的国力才能洗刷民族的耻辱!

只有强大的国力才能赢得地位和尊严!

只有强大的国力才能换来真正的和平!

六、关注方法

我们要引导儿童学会学历史、看历史、用历史、分析历史、思考历史的方法。这种方法意识的渗透,不仅体现在课前调查中,更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进程中。

教学《悲愤的吼声》一课前,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图书馆、报刊、电视、电影、网络等途径收集相关的历史资料,掌握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的证据,以及今天的日本民众对待这段历史的态度,并引领学生思考:战争结束已经六十多年了,除了牢牢铭记历史的苦难,我们更应该思考:为什么有些日本人至今还拒绝认罪?还不断地掩盖罪恶的历史真相?我们更应该思考:日本的经济与科技为何那样发达?我们要靠什么才能赢得真正的和平?我们最需要做些什么?要求学生据此整理一份完整的调查报告。

在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下,学生开始尝试用适当的方法去了解这段历史,并尝试着思考,形成个性化的调查报告。在此过程中,他们不仅了解了历史,更学会了如何去认识历史、思考历史。

除了课前调查要注重方法的指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要随时进行方法的指导。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这样告诉学生:学习历史要带着问题学,要学会思考历史、探究历史;通过对一些历史人物的了解,历史就会在我们的面前鲜活起来,这是学习历史很重要的一种方法;学习历史要关注史料的细节描述,关注细节可以让历史变得更加清晰,对历史的认识会更深刻。能让学生在了解历史知识、感受历史情感的同时,受到学习方法的指导,这应是品德教师的自觉追求。

(作者单位:平阳县中心小学浙江温州325400)

小学品德地理题材内容的教学策略 篇7

一、文本与生活共融, 唤醒情感体验

没有任何一个人的生活可以按照学科分为“历史”、“地理”、“公民”等, 道德的生活总是寓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学品德地理课时, 笔者结合文本内容, 抓住“儿童社会生活”这条主线, 引导学生学习生活地理、社会地理, 从而唤醒他们内心的情感体验, 课堂彰显出浓浓的品德味。

1. 激发兴奋点, 感染真情

学生通过地理知识来建立自身的空间感, 因而地理题材内容的教学首先要将文本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地理知识生活化, 用学生的生活知识来诠释地理知识, 努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奋点, 挖掘知识背后所蕴涵着的丰富情感, 以真情来感染真情。教学《我们的地球》时, 若仅靠教材中所编排的这几幅图画和简单的几句文字, 无法让学生感受到地球面貌的多姿多彩, 难以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笔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将教学内容与他们的生活进行了有效整合, 课上设计了“游览”地球美丽风光的环节。随着优美音乐的响起, 蔚蓝的大海、洁白的冰雪世界等画面呈现在大屏幕上。鲜明的色彩、动感的画面, 引发了学生的兴趣, 再加上笔者动情的话语, 更是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有的说地球真美啊, 有的说很喜欢大海, 有的说很喜欢冰川, 想亲手摸一摸……通过旅游情境的创设, 借助媒体, 笔者用自己的真情感染了学生, 他们不仅被地球的美所震撼, 还发出了由衷的赞美和祝福。

2. 找准切入点, 引发真情

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等都是教学的重要资源, 更是品德地理题材教学的源泉。选择好教学切入点, 紧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赋予静态的文本中的地理知识以动态的生命活力, 从而放飞学生的思维, 引发学生的真情实感。《我们的祖国有多辽阔》一课, 如何让学生形象地感知“祖国很大”这一概念呢?笔者先出示学校平面图, 让学生在感知了校园面积之大后, 结合我市的地图, 比较学校与我市的面积大小。随后, 又让我市地图和我省地图相比, 紧接着, 又与我国地图相比。此时, 学生惊奇地发现:我市地图只在我国地图上占了一小块, “很不起眼”……只有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 才能引发学生最真实的情感共鸣。教学中, 笔者巧用地图, 从学生最熟悉的校园开始切入话题, 准确把握住了教学切入点, 让文本与学生的生活相交融。这样的教学, 为学生搭建起了体验的舞台, 巧妙地引发了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 从而拉开了情感的序幕。

3. 精选链接点, 点燃真情

对于知识性较强的品德地理题材, 我们更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连。教学中, 笔者着力将地理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 精选教材与学生生活的连接点, 使之对学生产生吸引力, 从而点燃内心的情感。教学《我们的祖国有多辽阔》时, 除了利用书本、图片、文本描述等“外在资源”, 笔者还格外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等“内在资源”。如请旅游过的学生讲述他们的旅途经历, 并随机出示一组同一时期我国南北方的不同风景图片及人们的生活场景图片, 并组织学生讨论:同是我国领土, 气温相差会如此之大, 这是什么原因呢?品德教学以学生的生活为本, 面对知识性较强的内容, 笔者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 打通了地理教学与学生生活的通道, 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了祖国的幅员辽阔, 点燃了他们心中“祖国真大, 为祖国骄傲”的真挚情感, 品德课堂充满了活力。

二、亲历与感悟共鸣, 强化情感体验

“只有品尝了橄榄果, 才能理解苦涩的滋味;只有喝了蜂蜜水, 才知道香甜的美好。”只有儿童以身“体”之, 以心“验”之, 正确的价值观念才会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1. 引入生活实例, 以感悟促真情

学生的主体体验过程应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 引导学生在生活案例中体验, 在新知学习中体验, 并在体验中感悟。只有这样, 才能使静态的地理知识在学生心中被激活, 从而促进学生德性的发展。如在教学《日新月异的交通》时, 先出示一则真实的案例:2001年, 湖州毛笋产量很高, 但因连日阴雨, 再加上山路泥泞弯曲, 收购车无法进山, 致使农户损失惨重……此案例的引入, 激发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他们为农户的重大损失而惋惜, 为山区交通的不便而遗憾。此时, 笔者引导学生交流他们课前调查到的爷爷奶奶小时候出行不便的事例, 并出示现在当地的公路建设图, 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家乡交通的大发展。随后, 再出示全省高速公路线路图, 引导学生了解“四小时公路交通圈”, 并让他们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说“四小时公路交通圈”给我们生活所带来的便利。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 把握他们的认知起点, 引入生活实例, 让学生掌握了真知, 并以真知激起了心中的真情。

2. 再现生活情景, 以思考激真情

生活是品德教学的源头活水, 教师只有及时把握住生活中的“源头活水”, 才能让品德地理教学焕发出生活的气息, 展现生命的活力。如执教《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时, 课件出示了一组遍布生活垃圾的河流照片, 当堆积着大量垃圾的河道以照片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时, 带给他们的无疑是一种震撼。真实生活情景的再现, 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 他们意识到保护环境已经刻不容缓, 保护家园需要从我做起。此时, 再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 思考“我可以做点什么”……聚焦现实生活中有价值的教育话题, 再现生活情景, 既让学生目睹了现状, 认识到了危害, 又促使学生认真思考。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 闪烁着内心强烈的环保情感, 地理教学回归现实生活, 为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3. 捕捉生活热点, 以行动育真情

品德学习的过程不仅是学生知识达成的过程, 更是他们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关注社会生活热点, 鼓励学生课前收集、采访, 深入挖掘活动或事物表象后面的本质和道德因素, 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在真实的行动中孕育真情实感。水资源缺乏、核污染、天气的反常等, 都是全世界极为关注的热点话题, 教学时要善于捕捉这些热点。如《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可探讨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现状。教学《天有不测风云》时, 关注我国一些地区的干旱等, 从而了解天气变化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关注生活中的热点问题, 鼓励学生课前开展生活资料的收集、调查等活动, 为课堂情感的萌发打下基础。课上, 借助一组组数据、一张张列表、一个个典型案例等, 激发了学生的情感, 唤醒了他们内心的忧患意识。在真情流露的课堂中, 让环保的种子深深埋藏于学生的心底。

三、知识与实践共存, 彰显情感张力

实践是情感产生的基础, 拓展教学时空, 让学生参与生活实践, 引领学生在真实的生活过程中进行学习体验。

1. 协调好“大”与“小”, 拨动学生的心弦

品德学科所涉及到的文化背景是几千年来的传统道德文化, 那么, 该如何分解并达成这些情感目标呢?惟有在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活动中, 在有意义的生活实践中, 拨动学生的心弦。教学《我们共同的家》时, 笔者采用了“家庭、班级、学校、家乡、祖国”五个教学环节:出示学生的家庭照片, 感受“小家”的宽敞明亮、温暖和睦;出示班级、学校的照片, 感受班级、学校之大和其中的幸福快乐;出示家乡地图, 并配以学生乘车、走亲访友等生活场景介绍, 感受家乡的美好;把家乡地图与中国地图相比, 感受祖国的幅员辽阔。最后, 布置“呵护我们共同的家”的主题宣传活动。这样的教学安排, 使多个教学目标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从小到大, 循序渐进, 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诸多地理知识, 同时还在“润物细无声”的学习中, 感受到了“祖国的大与美”。激发起了学生热爱家庭、热爱集体、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为他们步入社会生活奠定了坚实的认知基础和情感基础。

2. 把握好“远”与“近”, 引领道德生活

品德课程教学旨在让学生学会过有道德的生活, 地理题材的教学也不例外。要跨越时空给学生以道德生活的引领, 它的用力点就应该落在情感上。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 将地理教学同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如根据学生思维的感性化、直观化的特点, 将地理教学中一些抽象的概念、数字“生活化”, 转换成学生能够体验、实践的形式, 化远为近。《我国的行政区》的教学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较远, 教学前, 笔者先给学生发了一张文化菜单, 菜单中包括名人、特产、风景名胜等, 教学中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它们相应的省级行政区, 并将菜单贴于行政区位置上。课后, 让学生到超市调查, 看看各类食品的产地, 走上街头观察各型号汽车并了解产地等。这样由远及近的趣味教学, 拉近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 给学生带来了无穷的乐趣。面对与学生实际生活较远的地理知识, 打破时空距离, 牵手生活, 准确把握好远与近的关系, 让知识教学与生活实践有效整合, 将情感体验有效融于教学之中, 实现以“理”载情, 以“理”育德, 引领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

3. 处理好“虚”与“实”, 深化道德行为

很多时候, 学生明白该怎么做, 但却难以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进行地理题材的品德教育时, 尤其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切身的体验、理性的感悟来达到“化虚为实”的目的。保护环境, 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一说起此话题, 学生的话语滔滔不绝, 但真正能够付诸行动的却不多。教学《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时, 笔者结合我市的“创卫”活动, 课前布置学生进行社会调查, 发现了诸多环保问题。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归类, 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随后, 鼓励他们再次深入调查、采访, 小组成员合作写下调查报告。这样经过调查、交流、讨论、撰写等, 学生在实践中既习得了知识, 又培养了道德的主体性。

品德地理教学最终目的是揭示知识背后更为深厚的人文底蕴。牵手生活, 有效整合地理教学资源, 以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组织教学, 以“理”载情, 以“理”育德, 能使品德地理课堂教学变得趣味盎然、情意浓浓, 品德教育也真正达到了“情感为纽, 德育无痕”的境界。

参考文献

[1]邬冬星.品德与社会课程史地内容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中小学德育, 2011 (6) .

[2]桑丽红.情感激发:让地理题材品德课堂充盈生命活力.中小学德育, 2011 (6) .

[3]杨德文.让品德课堂教学真正融入生活.小学德育, 2010 (8) .

历史题材类课文教学的操作要义 篇8

而面对语文教材中选取的不少历史故事类课文, 很多教师由于学生对过去历史和故事的人物一无所知, 所以阅读课上成了资料汇报课、历史知识课、品德教育课, 甚至把叙事类的课文当成写人的文章, 去重点分析历史人物的光辉事迹和伟大功勋。这都违背了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

笔者根据课标的要求和语文教学的特点, 经过一些摸索和讨论, 总结出在执教历史故事类课文的时候应该做到:把握语言文字训练主线, 拓展历史知识学习领域。具体操作要点为三段式:分类理解历史性词语。根据文体定阅读重点。确定目标拓历史资料。

一、分类理解历史性词语

所谓历史性词语是指只有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才会使用的词语。这些词语现在读起来十分生僻, 但对了解当时的历史却非常必要。可是, 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这些词语的处理却不能面面俱到, 要根据感悟课文中心的需要有选择地进行理解。只有围绕语言文字训练这一主线开展阅读教学, 才不会使阅读课上成历史知识课。例如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中的《西门豹治邺》一课中, 出现了大量的历史性词语:“战国时期、邺、魏王、西门豹、漳河、河伯、巫婆、官绅、绸褂、开凿、渠道、灌溉”等。根据文章要表达的中心, 这些词语的理解就要有所侧重, 选择不同的策略来理解。

(一) 阅读中自然了解

“战国时期”一词,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 知道这是一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就可以了, 不需要对战国时期是从哪一年到哪一年作深入了解。“魏王”是派西门豹去治邺的君王, 在本文中不是主要人物, 所以在课文中读一读就可以了, 不需要作过多的解释。

(二) 联系上下文理解

“邺”和“漳河”这两个词, 要让学生知道这是故事发生的地点, 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知道“邺”是个“田地荒芜, 人烟稀少”的地方。“漳河”就是“河伯的所在地, 从没有发过大水, 年年闹旱灾”。关于“邺”和“漳河”位于魏国的什么方位?现在又在什么地方?都不需要补充资料。

(三) 根据插图理解

“巫婆、官绅、绸褂”这些词语的理解, 结合课文中的插图, 巫婆的样子、官绅的穿着、绸褂的款式一目了然, 不需要讲解。理解的重点还是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了解巫婆和官绅都做了什么?他们是怎样迷惑老百姓, 骗取钱财的。他们面对西门豹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怎样“面如土色, 磕头求饶”的, 从而感悟他们骗人的本质, 这是课文内容方面理解的重点。

(四) 结合旧知理解

历史题材类的课文中出现的词语也可以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帮助理解。“开凿、渠道、灌溉”这些词语, 虽然是西门豹治邺时使用的一些方法, 但是学生对这些词语并不是特别陌生, 可以结合学生在马路上看到的修管道、浇灌马路两旁的树木等现象帮助理解这些词语。

对文中“战国时期、邺、漳河、巫婆、官绅、绸褂、开凿、渠道、灌溉”这些“历史性”词语的理解我们都不作为重点。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 我们确定要重点理解的词语有:“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提心吊胆、面如土色。”

由此可见, 历史题材类的课文中出现的历史性词语, 使用一些巧妙的策略理解起来并不难, 而且也并不都是理解的重点。

二、根据文体定阅读重点

历史题材类的课文中往往伴随着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经历的不平凡的历史事件。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首先要分清课文的文体, 是写“历史人物”还是“历史事件”, 根据文体确定课文的阅读重点。写历史人物的课文要侧重体会人物的思想和精神。写历史事件的课文要重点理解事件的历史价值。

例如《西门豹治邺》一文, “西门豹”是课文中的主要人物, 他在历史上是一个怎样的人?在治邺的过程中又表现出怎样的聪明智慧, 我们无需作重点的理解, 这篇课文重点不是历史人物, 而是历史事件———了解西门豹是怎样治邺的, 他是怎样破除迷信的, 这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感悟的中心。

比如《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文中介绍了许多徐霞客经历的事件, 他荒野露宿, 栖身洞穴;他燃松拾穗, 走笔为记;他遭遇抢劫, 勇闯深洞。但是在了解这些历史事件的同时, 重点却是感悟徐霞客是一个卓尔不群的奇人。感受历史人物的精神是这篇课文的中心。

三、确定目标拓历史资料

小学课本选入的历史题材课文, 往往是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一部分内容, 要帮助学生走进文本, 拓展资料是必要的, 但是资料的补充不能由教师一厢情愿, 补充多了, 失去了课文的作用, 喧宾夺主, 还会使语文课失去了“语文味”。

(一) 辅助学文, 升华情感

例如要把一篇小小的《三顾茅庐》讲明白, 我们似乎有讲完《三国演义》的冲动。可是, 课堂时间毕竟有限, 怎样处理这些看起来都很有必要讲一讲的资料呢?

首先, 《三顾茅庐》是一个历史故事, 写事的文章, 所以, 要果断地摒弃对于人物的分析, 直奔课文的中心“刘备是怎样诚心诚意拜访诸葛亮的?”

其次,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刘备的诚心诚意, 可以适当补充“刘备从前一年的秋天去拜访诸葛亮, 大雪纷飞的寒冬第二次拜访都没有见着, 冬去春来, 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只是补充了三顾茅庐的时间, 让学生感受到刘备的执著和诚意。这点资料的补充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中心。

(二) 培养兴趣, 拓展阅读

在讲完《三顾茅庐》一文的最后, 鼓励学生自己去搜集《三国演义》中的小故事,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自主地进行资料的拓展。这些资料的拓展放在课外, 全凭学生兴趣, 因此每一篇历史题材的课文都可以鼓励学生这样做。

(三) 审视历史, 公正评价

利用课余时间拓展历史资料还有一个目标就是对于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的功过不照本宣科, 还给学生一个认识和判断的机会, 让他们学会如何正确地审视过去的历史, 学会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功与过。

语文历史性题材有效教学路径研究 篇9

一.教师做好充分的教学铺垫

历史性题材的文章中故事发生的背景往往和现在学生们所处的时代很不一样, 这让学生在理解上比较难, 并且容易进入误区。针对这样的状况, 在学习历史性题材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很有必要让学生做好相应的预习工作, 这样才能为理解文意打好基础。

例如在讲《龟虽寿》 (曹操) 时, 大部分学生对于写作背景和作品中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并没有很确切的认识。因此在布置学习任务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尝试去了解三国的背景, 进而去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这些都能够很好的为课堂教学做铺垫, 学生对于文章接受起来更容易, 理解起来也更轻松。教师在教授历史性题材的教学内容时相应的铺垫也是很有必要的。可以用通俗易懂的和学生生活较为接近的表达方式向他们讲述曹操的人生经历, 讲述他跌宕起伏的人生中给予他的那种满腔的壮志与抱负。引导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思考, 思考诗作中人物想要表达的情怀, 当学生进入作者的文字中, 自然对于诗作的理解会更透彻。

二.教师准确把握文意

历史性题材的内容往往不那么容易理解, 并且富有深意, 在教学过程中, 只有教师首先对于文意有准确的把握与清晰的认识后, 才能将正确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由此可见, 教师对于文章理解的深度与准确度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陶渊明不仅是古代田园诗作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这篇文章也是其所有作品中非常有价值的一部。首先, 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准确的明白文意, 对于学生而言这是一篇理解上难度较大的文章, 对文意有了准确的认识后, 再来引导学生慢慢欣赏作者为我们展开的这一幅美好的画面。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首先要对文章的情感与作者的那种情怀有很好的认识, 有了这样的基础, 才能带领学生从文字中走进这幅图画, 欣赏作者为我们展开的世外桃源。

三.教学方式更灵活, 帮助学生理解与领会历史题材

历史性题材的教学本来就是较为有难度的部分, 课堂上如果教师不能创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课堂气氛过于沉闷, 很容易让学生觉得所学的内容枯燥乏味, 这样更不利于学生对于文意的理解。在历史性题材的教学过程中, 首先教师的教学方式要更多样, 这样才能更好地抓住学生注意力, 提升课堂效率。

很多历史性题材的故事中都配有生动的插图, 尤其是故事情节很生动的教学内容, 这些插图是很好的教学辅助工具。图像是比文字更有感染力与说服力的表达方式, 很多时候对于文字的理解学生没有那么快, 但如果能够适时将插图呈现出来, 将会很快将学生们带到那个故事与情境中, 这不仅能够让学生的想象力与思维能力得到发挥, 对于理解文意也有很直观的帮助。

很多有代表性的历史性题材故事还被拍成了影视作品, 有的甚至拍成了动画片, 这些生动的表现手法通常都深得学生喜爱, 例如木兰诗 (《乐府诗集》) 就被拍成了很优质的一部动画片, 并且深受学生们喜爱, 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利用某个时段给学生播放这部影片, 影像是比图片更生动的表达方式, 它让整个故事活灵活现, 很多故事不需要老师讲解, 学生看完后马上能明白故事讲的是什么, 这是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最有效的途径。看完后教师也不忘提问, 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故事背后的内涵, 故事中体现出的人物的哪些值得学习的优良品质, 帮助学生真正抓住历史性题材的精髓, 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教学题材论文 篇10

一、感受相应文本题材的艺术美

在教学爱情类题材的选文时, 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充分理解文本, 能够感受文章的内核。高中课本中爱情类题材的选篇大多来自一些非常经典的名篇, 并且不乏中国古典文学中对于爱情展开描述的篇目。这些文章通常在语言上都很优美细腻, 文本自身的艺术美体现得非常明显。在教学这类文本时, 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文章的艺术美, 让学生融入文本的语言情境中体会那种优美的场景, 感受作者内心的心境。这不仅是深化阅读教学的一种方式, 这其实也是在潜移默化地将学生引入作者的内心, 让学生跟随作者的思维理解其对于爱情的看法和感触, 让文本作者成为学生的向导, 带领学生在爱情的世界中徜徉。

课本中有很多爱情题材的选文, 不少经典的古诗词作品其实都一定程度涉及了爱情主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细细分析与品味这些文章, 让他们在感受文本的语言美和艺术美的基础上领会作者对于爱情的表述与描摹。比如, 在进行“蝶恋花”这部分知识点教学的时候,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感受文章艺术之美。《蝶恋花》是晏殊写的一首词, 词中的意境十分优美, 其中的“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这一句更是成为名句, 词人借助清晨栏杆、雾中野菊以及当空明月表达出自己对远方恋人的思念之情。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述这首词的特别之处, 而且还应该让学生透过晏殊的词句感受整首词的艺术之美。学生会在优美的语境以及语言所描摹的那种美丽画面中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思, 也能够体会到作者内心对于远方恋人的想念。这种爱情较为纯美, 同时也流露着丝丝凄美之情, 整首词可以充分让学生置身于作者当时的那种心境, 进而体会到爱情带给作者的愁思。

二、让学生对于爱情形成正确认识

爱情题材类文本的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使命就是让学生对于爱情形成正确认识, 这是青春期很有必要传达给学生的一些基本理念。很多教师对于爱情类话题在教学中不太愿意提及, 刻意回避其实并不是最好的做法。这个时期的学生其实已经有了青春期的萌动, 他们对于异性、对于爱情其实充满了好奇与渴望, 但是很可能对于爱情的理解和认识并不太合理与深入。这时, 教师要充分正视这个话题, 可以多和学生聊一聊这类话题, 遇到学生有早恋倾向时要懂得巧妙地处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中的爱情题材来给予学生一些引导, 让学生对于爱情的认识更加充分, 并且形成正确的对于爱情以及对于异性的观念。这不仅会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积极向上, 这对于学生今后的人生都能够给予非常正面的引导。

课本中有一些很有代表性的爱情类题材的选篇, 教师在教学这些文本时可以充分展开对于学生的引导。比如, 《边城》出自著名作家沈从文之手, 这部作品十分经典, 而语文教材中节选的部分和翠翠的爱情相关。根据“看着天上的红云, 听着渡口飘来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这一句, 就可以从中体会到一个正值青春的少女所独有的情怀。其中, 也涉及很多的心理描写, 作者通过描写翠翠的心理情况来表现她内心的情愫。课本部分只是这部小说的一个选篇,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课下自己去读这篇小说, 并且可以在学生读后和他们进行相应的交流, 看看学生对于作品乃至对于小说中呈现的爱情的理解与感受, 并且适当给予学生一些引导和启发, 这会让学生对于爱情的理解更加深入。

三、在交流讨论中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

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 教师可以慢慢尝试在爱情类题材的文本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 让学生能够更理性且深入地看待爱情。爱情类题材的文本通常学生会很感兴趣, 他们也会有着较为浓厚的阅读欲望, 所以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完后或者是文本教学结束后和学生进行一些相应的交流探讨, 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话题或者问题来考查学生对于文章乃至对于爱情的一些基本理解, 看看学生基本观念的形成。教师在和学生进行沟通时还能够给予他们一些引导和点拨, 这会让学生对于文章的认识更充分, 同时也会帮助学生一点点形成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题材论文 篇11

一、找准学情原点,走近历史

品德历史题材教材编排蕴含着螺旋上升的设计思路,同一个主题,在不同的年级会有不同的要求。同一年级的要求也会因学生不同的生活经验、家庭背景、兴趣爱好、课外知识等而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思想、对周围世界的理解以及在智慧、意志和性格的个性特点方面,没有完全相同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只有在了解了这个‘世界,了解了它的全部奥秘以后,培养个性,形成人的精神风貌才会成为可能。”因此,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地域特点、区位特点、群体特点,才能精准定位,为后续教学实施立好标杆。

《圆明园在哭泣》是《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文明古国的荣辱”的第二课,前有《从四大文明说起》,后有《悲愤的吼声》,整个单元都是落实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对于这节课笔者在第一次教学时由于目标把握不准,在短短的一节课里,选用了大量的图片、录像、数据等史实资料对学生进行“狂轰滥炸”,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要了解这么多的历史知识是有困难的。重叠的知识,让学习变得无味且疲倦。为此在第二次教学时,笔者分析了学生的知识起点,发现在五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中学生已学过《圆明园的毁灭》,对圆明园有一定的了解。基于这样的学情,笔者通览了整个教材体系,把握历史单元主题以及同一单元主题在不同年级的递进目标。认真分析、仔细寻找学生已有认知、情感、行为等水平与教材要求之间的差距,寻找造成差距的原因,思考调整解决差距的策略。改偏重知识学习为全面地把握“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目标,具体做法是:1.创设情境,启发思考,了解圆明园昔日辉煌和毁于一旦,知道圆明园的被毁体现了外国侵略者的残暴和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2.合作交流,探究体验,感受落后就要挨打,增强民族自尊心,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最终,较好地达成了预定目标。

因此,根据学情,做充分的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状况、认知基础、能力水平、行为习惯……结合学习主题”,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走近历史。

二、整合资源散点,走进历史

品德教材编写遵循主线清晰、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原则。历史题材教学点是按照教学内容需要以“散点”的形式呈现在各个学习单元中,其教学的重点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来串联历史内容的学习,强调的是学生自主探究和人文感受,关注生活文化和民族文化,以增强民族自豪感的学习。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取舍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才能让学生走进历史。《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也指出:“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因此,学生要认识一个客观、真实的历史,就需要教师梳理出与本教学主题相关的各种历史素材资源为学生所用,把教材上没有呈现出来的内容,进行一定的拓展,把原本平面化的教学立体化,做强质感,学生的感受就会更加深刻。

对此,笔者在教学《圆明园在哭泣》一课时,进行了如下探索:散点聚焦。重点让学生深刻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聚焦“不可估量”。笔者从圆明园中的珍贵文物入手,课前指导学生收集资料,查找被掠夺的珍贵文物,选择书上的兽首铜像图片这个点,深入挖掘。课一开始,笔者就发布了这样一条消息:“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于2009年2月25日晚(北京时间昨天凌晨)在法国巴黎分别以1400万欧元被一买家通过电话竞拍买走。按照现在人民币兑换欧元大约7∶1的比价,你算得出这两件宝贝值多少钱吗?如果按你父母的收入,他们要工作多少年才能赚到这个钱?”“这仅仅是我国曾经拥有的皇家园林圆明园中的两样宝贝,这样的宝贝何止千万,就连整个辉煌一时的圆明园也不复存在了,这又是怎样的价值?谁应该对此负责呢?”课堂上,学生沉默了。一段时间后,许多学生的正义感瞬间得到爆发,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感悟。此时,笔者适时补充了2013年4月26日,法国企业家将向中国捐赠圆明园流失鼠首、兔首的相关资料,并了解其中曲折的回归历程。学生从中真切地感受到由于祖国日益强大,所以法企会归还我们流失的鼠首与兔兽。这样,尽可能将历史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使他们愿说、能说、会说。笔者还和学生一起观看了《十二生肖》电影片断,更加真切直观地了解圆明园流失文物的巨大价值。一下课,学生们围拢在讲台前,向教师要有关清朝时期政治、科技、经济等方面的资料卡,从课堂教学的效果看,学生学习近代这段屈辱的历史的兴趣是浓厚的,通过课后收集不平等条约等资料,把学习引向深入,进一步丰富他们的历史知识。这个知识点的教学设计,既符合五年级学生学情的特点,又成功地对课程内容和课程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宏大的历史可以通过关键性历史人物、关键性历史事件以及关键性历史细节来开展教学,以小见大,以点带面。

《品德与社会》教材图文并茂,这些图文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用好这些图文,挖掘这些图文,树立广义的教材观,重组和整合教学资源,筛选重点、解决难点,能让学生顺利地走进历史的殿堂,享受其中的快乐。

三、借用比较学习,深入历史

比较学习法是历史研究中一种很好的方法。品德历史题材教学引导学生做同期不同地的比较或者同地不同期的比较,就能习得一种学历史、看历史、用历史的好方法。以史为鉴,比照现实,还能面向未来,这样的历史学习才会是刻骨铭心的,才能更好地了解历史、铭记历史、思考历史、传承历史。

还是以《圆明园在哭泣》一课的教学为例,笔者让学生观看今昔对比的两组圆明园的图片,引发思考:怎么会变成一片废墟的?使学生一开始就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迅速地融入课堂。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逐步了解了圆明园曾经的辉煌,深刻地认识到圆明园“规模宏大”“景点繁多”“奇珍异宝不计其数”。又如数字的对比,“圆明园中当时陈列和库存的欧洲各式钟表就有441件,劫后幸存的只有一件大钟。事后经查被英法联军抢走的物件有1197件,而这只不过是圆明园内物件的千分之一!”悬殊的数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透过数字的背后,学生了解了当时文物被损坏、掠夺的不计其数。他们自发地提出了:“为什么侵略者可以肆无忌惮地掠夺和毁坏我国的国宝?”从而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感悟。笔者还通过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文字描述,让学生想象了当时欧洲宫廷与圆明园的比较,从一个外国名人的角度进行了印证。这样,学生通过图片、数据、文字的比较,强烈地感知了侵略者洗劫、焚毁圆明园的肆无忌惮,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对野蛮侵略者的痛恨。

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同类的比较、正反的比较,是研习历史的最佳方法,在比照中,可以让我们的学习、感悟走得更深、更远。

四、巧用现代媒体,活现历史

历史题材的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生活世界,要把学生带进久远的历史事件,让学生对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产生心灵认知交流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此,教学要尽可能地克服时间、空间的局限,用好现代媒体,可文可图,可声可视,能有效缩短历史与学生间的距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达到以媒入境、以境生情、以情化人的目的,求得品德教学的鲜活效果。

一百多年前的火烧圆明园与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课本中呈现的简约的文字与平面的几幅图无法给予学生感性的认识、丰富的体验,不足以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笔者通过播放纪录片《圆明园》达到了这样的效果。

另外,笔者还在教学《金字塔下留个影》时,让学生看“金字塔和巨石”的图片与视频,在教学《奥林匹克的故乡》时,结合2008年中国举办奥运会观看奥运发源地和取圣火过程……

历史题材教学不能光说不看,空对空地讲解是泛味的。好的教学应学会借用音乐、图片、板书、录像、学习资料卡以及教师本人的情绪等各种力量,营造具有生命冲击力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走进历史的深处,感受历史学习的魅力,震撼学生的心灵,诱发学生生命持续长久的感动。

五、倡导自主学习,走出历史

《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通过创设任务情境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笔者在教学这类历史题材课时,会抛给学生一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问题,从而引发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如在教学《从四大发明说起》时,笔者问学生:“万里长城、京杭运河、圆明园……但这些大都是古代的最高统治者发动建造的,秦始皇下令造长城,隋炀帝下令挖运河,清慈禧下令修颐和园,如果你是皇帝,你会把国库中的钱用来做什么?”在教学《圆明园的哭泣》时,笔者问学生:“现在有人大代表提出,我们应该重修圆明园,让万园之园重新绽放光彩,你觉得应不应该重修?”在教学《奥林匹克的故乡》时,笔者问学生:“2008年,我们中国举办奥运会,是百年的梦想,是我们中国伟大复兴的标志,你觉得应该办得风光些还是节俭些?”诸如此类的问题,让学生越思越深,越辩越清。

学习这些历史题材的内容,既要让学生走进历史,又要走出历史;既不能纠结于过去的耻辱,也不能狂妄于现实的强大;既不能沉醉于昔日的辉煌,也不能自卑于现实的弱小。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才是历史题材教学的真谛。

总之,“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历史题材的教学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只要教师能找到历史与现实、文本与学生、目标与学情、内容与方法之间的恰当连接点,就一定能走出一条教学最优化的灿烂之路。

教学题材论文 篇12

高中生本来就对美好的爱情充满了向往, 如果老师见爱情题材的篇目而避之, 只打擦边球, 不能抓住文章的重点来分析, 不能切实地解决学生遇到的难题, 有时还会被一些调皮的学生故意刁难, 不仅不能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编者的用意, 反而会起到不良的效果。 学生总是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 在如今比较开放的文化环境下, 面对爱情题材的教学, 教师更应该把握重点、讲究方法, 注意到教学的对象, 有取有舍, 既要让学生体会到文章的真情、学会应该掌握的知识点, 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面对纯洁美好的感情。 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社会的重要任务, 首先是家庭和学校的重要任务, 是培养道德高尚的、美好的爱情”。 下面我将主要以 《边城 》这篇课文为例, 同时结合一些其他爱情篇目, 谈谈我的理解。

一、从“真”入手, 体会感情的真挚

一篇篇动人的爱情课文, 一个个温情的故事, 一幅幅感人的画面, 这些古今中外优秀的爱情作品, 情感真挚, 动人心弦,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这些篇目的编排根据的是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需要, 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也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 这就要求语文老师正确对待这一题材的篇目, 无论什么篇目都是学生生活中的教科书, 高中生的心理和生理都在急剧发展并迅速走向成熟, 社会上的不良文化常常会误导和诱惑他们, 这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巨大挑战, 不能因为是爱情题材就避而不谈, 老师应顺势而导, 而不是回避禁锢。

爱情这个话题的敏感性, 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对教材的处理不当, 就会让课堂变得无聊低俗, 老师成为学生早恋的点火者, 其后果不堪设想。 我认为, 对于教材中以爱情为题材的作品, 课堂上可以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 让情感的气氛涵盖课堂, 让学生能体会到真挚的情感。 例如在 《雨霖铃》中, 可以让学生配乐结合动作朗读, 来体会“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的难分难舍, 品味凄美动人的离情美;在《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 可以给学生讲一讲苏东坡的爱情故事, 让学生感受断肠的思念;在《孔雀东南飞 》中, 讲一讲当时的社会背景, 让学生充分地融入情境, 尽情地享受爱情的真与美, 这对教师和学生的审美体验和文化素养都有一定的提升。

《 边城 》 虽然是一部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 但它主要表现了湘西的风土人情和人性的善良美好。 在教学中, 有的老师始终围绕翠翠的爱情故事展开讲解, 会发现效果并不理想, 一堂课下来学生不能理解小说的内涵, 也没有把握主人公的特征, 只是对翠翠和傩送的爱情故事一知半解。 作品丰富饱满的内涵, 是它广而流传成为经典的原因, 除爱情之外, 作品还描述了湘西地区淳朴的民风和质朴的乡民, 宣扬了人性之美和自然之美。 如果教师盯着文中的爱情不放, 忽视了其他情节和内涵, 轻则影响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 重则是语文学习方法的误导, 这不仅是对教育时间、教育资源的浪费, 也是教师的失职乃至语文教育的失败。

二、从“美”突破, 赏析语言的魅力

爱情饱含丰富的情感和人文气息, 爱情教育更是一种审美教育, 应该自然地渗透在语文课堂中。 在语文课堂上通过生动的形象和感人的情节, 引导教育高中生认识爱情、理解爱情,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爱情观, 从而最终达到欣赏文本, 完善情感态度的教学目的。

爱情为题材的文学作品, 语言优美, 抒情自然, 手法多变, 形象生动, 意境深广, 不仅有丰富的个人情感世界, 也展示了世间百态, 尤为美妙。 再看《边城》这篇课文, 翠翠喜欢上傩送之后, 她的语言、神态都产生了一些变化, 我们可以让学生从选文中寻找相关语句, 看看作者是如何优雅自然地表现爱情之美的, 如何表现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的心情的, 品析这些文字的魅力。

“ 但是另外的一件事情, 属于自己不关于祖父的, 却是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

“ 留下一个热闹的印象, 但这印象不知为什么原因, 中不如那个端午节所经历过的事情甜美”。

“翠翠虽装作眺望河中景致, 耳朵却把每一句听得清清楚楚”。

“翠翠还正想起两年以前的端午节的一切事情哪”。

……

翠翠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流露出她的爱慕, 这正是一个15岁的少女展现出来的美感, 它有一丝忧伤又带有几许甜蜜, 这种感觉穿越了湘西、跨过了时光, 直达我们的心灵世界, 带给读者阅读的美感, 这种含蓄温婉的表达方式, 正是我们可以学习, 也是我们需要教给学生的。 对比今天的爱情快餐, 粗俗的字眼、盲目的追求, 少了美感而多了疯狂, 少了温暖而多了炫耀。 我们学习《边城》或者其他的以爱情为题材的篇目, 一方面为了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另一方面也为了让学生感受情感的真挚, 学习情感的表达。 当这些学生长大想谈恋爱的时候, 脑海中回荡的是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人道海水深, 不抵相思半”、是“只愿君心似我心, 定不负相思意”, 而不是“死了都要爱”、“爱情像糖, 甜到忧伤”、“ 爱情不是你想卖, 想买就能卖”……

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注意对课文语言的琢磨、分析, 如《长亭送别》、《边城 》、《罗密欧与朱丽叶 》等都是著名的篇目, 其中有不少优美深刻的语句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这样, 不仅能让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文章的深意, 而且也学会了赏析文段。 笔者认为课文就是阅读理解中的精华篇目, 我们在分析课文的同时也是学习阅读文章的方法, 只有学会了阅读才有可能达到理解的功效, 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而不是迅速地上完课文, 然后通过题海战术来提高阅读成绩。 在课文中感受了语言的魅力, 就应该让学生试着学会表达, 如可以在课后安排一个小练笔, 写一段小短文, 内容不一定要与爱情有关, 可以让学生运用到亲情、友情中来, 想想什么时候适合直抒胸臆、什么时候适合委婉含蓄, 如何才能把自己的感情表达的恰到好处又不失优雅。

三、从“情”提升, 学习文化的特点

“情”是文章主线, 但一段情感的发展往往与当时当地的环境以及政治文化因素有关, 一些以 “爱情”为题材的篇目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传达的也许是国仇家恨、也许是文化制度、 也许是爱国之情, 通过情感来探索文化的特点, 正是学习爱情为题材的篇目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师的教学活动不能仅仅停留在人物关系的表层, 而应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情感变化的原因、相恋的结果, 探求结果背后的风俗或者文化, 只有如此, 才能学习到文章的精髓。

还是以《边城》为例, 《边城》这么美, 边城中的人也这么善良, 关系纯真。 作者一方面歌颂人情美、人性美的湘西世界, 为什么一面又要把翠翠的爱情处理成一个悲剧呢? 这就涉及到了文化的原因, 这也是爱情题材的教学为什么不能停留在表层而要深入文本的原因。在翠翠爱情的悲剧中, 最能撼动人心的是翠翠爱情生命自然萌生和对自由生命的本真追求以及这种自然萌生与本真追求被无端的“阻隔”及被动消解的悲剧性。 翠翠和傩送对自己爱情的把握, 是作者从生命无为到自觉的人生体验, 他表现出少数民族在封闭的农业文明中人们精神的孤寂, 这是备受压迫而又赋予生命激情的湘西人民心中的隐痛。 他不仅唱出了少数民族的心声, 也唱出了旧一代知识分子的心声, 这就是它的深刻之处。 又如老船夫一生渡船而不被人理解, 是湘西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岁月中, 被压迫和歧视的写照, 以及作者作为一个“乡下人”, 在大都市生活中精神上有所压抑的情感流露。

除了 《边城》、《孔雀东南飞》、《西厢记 》等众多爱情篇目, 不论悲剧还是喜剧, 之所以成为名著, 都与其背后的文化因素分不开。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故事揭示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度对美好爱情的破坏, 此外他们自身的思想也不能摆脱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意识形态。 《长亭送别》中, 作者让张生与莺莺的爱情故事成为喜剧, 正是歌颂了以爱情为基础的结合, 否定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 并把爱情置于功名利禄之上的进步思想。

语文学科既具有人文性, 又具有工具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 有关爱情题材的选文要兼顾两者, 一方面要注重学生人文情感的培养,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 其情感方面的健康发展关系到人格的健全发展。 语文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 充分利用教材里的情感因素, 帮助他们梳理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才能更大的发挥其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 语文课不能等同于思想政治课, 教师还应当注意爱情题材中语言的运用、情感的表达、文化的积累, 鼓励学生多读古典爱情名篇, 搜集国内外有关于爱情题材的经典名著, 使学生在阅读品鉴名著的同时, 激起对爱情、对生活的向往, 熏陶个人情感。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 爱情题材的篇目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关于爱情话题的讨论也越来越广泛。这引起了很多人的质疑, 担心对中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利, 这也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既要满足语文课程文化审美的需要, 又要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上一篇:动画短片创作研究概述下一篇:产业转型升级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