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材特色

2024-06-29

题材特色(精选5篇)

题材特色 篇1

一、明清“忠义”题材美术作品

忠义题材的作品是美术发展到明清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充分表达了儒学“见义不为,无勇也”“多行不义必自毙”的理念。利用艺术的渗透作用将忠义的观念传达出去起到教育的意义。这一时期忠义题材的美术作品体现在很多方面。在版画上,比较流行的题材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年画中流行的题材如门神画、《西游记》等。另明清的石刻、陶瓷、剪纸中也有很多忠义题材的美术作品。以忠义为题材的美术作品在明清时期所体现出来的艺术性不高,大多都是民间代代相传喜闻乐见的题材故事。但其作为“成教化,助人伦”的形象教育,使得忠义题材一度居于主流美术的重要地位。

二、明清美术中“忠义”题材艺术特色

明清“忠义”题材的美术作品艺术特色分为两个时期,在明中期以前,“忠义”艺术具有鲜明的历史性,艺术作品多以重大的历史事件为题材。反映“忠义”的思想,气势宏大,成为了统治阶级宣传思想理念即儒家思想的工具,同时展现了封建时期以儒家为中心思想的美学。在明代中期后,“忠义”艺术多以戏曲为主要表现形式,带有浓厚的江湖色彩。因此更显豪放、粗野,与优雅精巧的美术作品区别开来,形成了一种带有民间特色的艺术形式。

(一)脸谱倾向的艺术形象

民间百姓在创作以忠义为题材的艺术作品时,为了表现出人物正面和反面的性格,通常会结合脸谱的特点去创作,使得作品具有浓郁的脸谱特色。由于在戏曲表演中所使用的脸谱通过不变的模式传达不同的人物形象,因此可以明显区分出每个脸谱所代表的人物是虚伪的小人、光明磊落的英雄还是明辨是非的贤者,并使人们逐渐接受了这样固定的符号。脸谱通过绘制不同的颜色所表现出来的人物形象也是不同的,例如《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斩经堂》里的吴汉,都是忠义、血性的代表,通常用红色作为脸谱的颜色;“包公戏”里的包拯、“杨排风”里的焦赞都是严肃、勇猛、智慧的形象,脸谱的颜色通常为黑色。《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打严嵩》里的严嵩,多疑、凶诈的角色,通常用白色作为脸谱的颜色。另外,一张脸谱必然无法将人物各方面性格以及社会历史地位完全展示出来,因此为了展现人物的突出性格,可以用戏曲中的道具、人物形象以及故事背景渲染出所表现人物的特性,使美术作品符合大众审美,又迎合了当时社会的需要。

关羽在戏曲中的脸谱以红色为主,体现了忠义以及其血性,在画中的英气极为突出,笔直挺拔,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曹操,以白脸为形象,向关公低头弯腰、讨好奉承。纵观整幅画作,利用脸谱将人物性格鲜明地表现出来,使人们观后能够得到一定的冲击,使忠奸的形象深刻地反映在心理上。这种戏曲化的艺术作品能够使其内涵通俗易懂,便于发挥其教化的作用。

(二)情节倾向的艺术作品

忠义题材的作品一直以来都是通过人物来表现的。通过对人物相关的历史事件去体现忠义,突出忠义主题的作用和价值。汉至明中期,在进行经史儒学创作时,对细节并不重视,而是直观地描绘出故事情节,直抒胸臆,使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意义和价值更加明确。因此能够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同时,在描绘故事情节时,不对整个故事情节详细描述,而是简单地将整个故事的结局描绘出来,直接地对人物的忠义形象进行创作,反映忠义的主题,将人物性格展露无疑,不加赘述,使观看者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明确画作所要体现出来的价值观。以《二桃杀三士》为例,故事讲述了古冶子、田开疆、公孙接三位勇士恃功而骄,被晏子设计用两个桃子兵不血刃地被除掉的忠义故事。画中直接对人物形象进行展示,三位勇士皆为勇力之士,身材魁梧,画作的内容鲜明,人物特征明显,通过对外形的直接刻画,突出了作品忠义的主题和内涵。

绘画作品发展到这一时期,以忠义为主题的画作多被民间传说以及文字作品所感染,相比于径直地以故事结果为主要创作对象,更倾向于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来影响观看者。而故事情节之所以能够跌宕起伏,是由于在绘画创作时,对细节的创作以及情节的挑选更加注重,相比于对人物的鲜明性格进行刻画,更倾向于使故事情节生动。例如《火烧翠云楼》取自《水浒传》中“时迁火烧翠云楼”的故事。这一作品将多种情节在一个平面中展现出来,包括时迁放火、大街小巷厮杀的场景等。运用创造性的构图将复杂的情节内容展现出来,使人们很快地接受,而伦理道德的教化功能则更加深入人心。

(三)多元倾向的艺术表现

忠义题材的艺术作品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有一定的特点,特点分为两个时期,首先是明朝中期前,对同一个具有忠义色彩的故事情节或人物进行刻画时,通常采用类似的表现形式,通过同一类型的模式对忠义的主题进行刻画。如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与《列女传图》来自于同一母题,即汉代刘向《列女传》中的故事。其次是明中期以后,这时对同一个忠义题材进行创作时,相比于前半时期单一的艺术表现形式,这个时期的创作模式更加丰富,会采用不同类型的艺术表现形式对这个主题进行描述。例如《水浒传》被不同的方式进行刻画,同样的故事情节有着众多插图样式,同时在每个地域,描绘的风格也不尽相同,其中福建建阳双峰堂的刊本《京本增补校正全像忠义水浒传评林》中插图相对较多,插图对细节的描绘也十分精彩,每页除了有正文,还配有相关的评语部分,对故事情节的讲述较为清晰,不加赘述,使得故事情节较为紧凑,像一本连环画。

三、明清美术中“忠义”题材的价值体现

士风自明朝中叶以来,逐渐偏离了曾经义肝忠胆、义薄云天的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形象,相反变得自私自利、见利忘义、不知羞耻、纵欲无度,越来越多的读书人背离了初衷变成了小人形象。虽然存在部分士人仍然保存着忠义的理念,但总的来说已经误入歧途,甚至把整个社会的形象带离了正面的道义。然而与之相对的是,普通民众越来越以忠义的理念行事,以忠义的思想为标准。因此,这个时期传播儒学发扬忠义理念的重担已经不再由士人所挑起,而是放在了普通百姓身上,据此,顾炎武在明朝晚期大叹士人的衰败之风,并发出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感慨,以表达出民间百姓有能力去改变当前的窘况,使得国家重拾旧业的想法。从古至今,儒士追求“吾日三省吾身”的自我要求、“权力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的道德操守、“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的处事风格以及“大丈夫”的精神气概等已经逐渐没落,而民间百姓虽然阶级层次不高,却重新拾起这样的价值观,并在平时的生活中深深地遵循着这样的标准,从内心深处敬佩忠义之士,效仿有识之士的作为。

结语

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商品经济愈发繁荣,统治阶级大力宣扬“忠义”的理念,帮助提高社会的稳定性,同时集中力量共同抵挡外敌的侵略。而士人包括部分统治阶级却无视这样的号召反而终日饮酒作乐沉迷于享受,将忠义弃之不顾。因此,这个时期的众多艺术作品虽部分宣扬了忠义的主题,但却逐渐脱离了艺术感,变得更加通俗易懂、贴近生活,逐渐被普通大众所接受,飞入寻常百姓家,并融入了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注释

1思履.四书·五经[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4.

2张岱年.中国哲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

3谢志强.左传[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

4司马迁.史记[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4.

题材特色 篇2

一、地理背景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 地处陇中黄土高原与陇南山地相互交接地带, 有着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历史, 历来是中国西部重镇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作为秦文化和秦王朝的发祥地, 城镇建设历史跨度长, 建筑文化积淀深厚。天水原为盛产林木地区, 故建筑有条件选用优质松木制作柱、梁和檩, 多数柱梁较粗, 远远超过结构需要的断面尺度。该区明清民居几乎全为土木结构, 青瓦土墙, 质地朴实。“秦州城区内至今还保留有明、清、民国院落百余处, 楼房50多座, 垂花门30多座。”天水传统民居建筑及建筑装饰就是在这样一个既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又有着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的氛围中, 形成了既有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 又保持和延续着传统民间艺术的特点。

建筑木雕作为木结构建筑的伴生艺术, 几千年来经历了由简到繁又由繁到简的多次轮回, 至明清两代, 木雕装饰不论在使用数量还是装饰的内容题材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 进入了鼎盛时期。天水传统木雕装饰主要集中在檐口之下的装修上, 由雀替、大小耍头、柱上铺做和柱间铺做以及铺做间花板组成。内檐装饰有碧纱橱、落地柜、神架等, 美观而不繁琐花哨。天水传统建筑的木雕不同于南方徽派民居和北方晋商民居的精雕细刻, 显得较为质朴敦厚, 但其总体布局疏密有度, 主次分明, 开合并举, 外封内敞, 线条回转流畅, 简洁粗犷, 具有美观大方而不细密繁缛的雕刻风格。

二、工艺手法

天水传统建筑用木雕进行装饰非常普遍, 几乎是可装饰的部位都有木雕的存在, 它们主要集中在建筑物的木构件和配件上, 其雕刻分布广泛、题材丰富, 雕刻手法有浮雕、透雕、线雕和圆雕, 雕刻手法全面。

浮雕是木雕中运用得比较广泛的一种形式, 如门窗、厅堂隔扇的绦环板、裙板、檐下额板等都比较适宜浮雕的装饰。浮雕就是在木料上将所要表现的图案凸起, 与浅雕相反, 浅雕是在木版上雕刻出较浅的简洁明快的线条, 其题材多见于山水、花鸟、人物等独幅作品。透雕又称镂空雕刻, 是在木板上用钢丝锯条镂刻空洞, 并施以平面雕刻的一种工艺技术, 在木雕装饰中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它能使人醒目地看雕刻的图案, 视线不受障碍, 玲珑剔透而有强烈的雕刻艺术风格, 在隔扇门的隔心、绦环板、裙板、栏窗以及雀替部位的雕刻工艺中非常多见, 并根据需要, 各种手法相互交替运用, 例如天水古民居中的垂花门木雕内容丰富, 雕刻手法回转流畅, 惟妙惟肖。这些雕刻, 或透雕或浮雕或为垂柱圆雕, 往往一座垂花门就是几种雕刻手法的集大成品。飞将巷9号院的二道垂花门为二柱柱廊式门楼, 造型气宇轩昂, 前后各有两个花蕾短柱垂下, 正面垂柱间为“锦鸡牡丹”缠枝舒叶纹浮雕通间阑板, 铺做两侧耳板为卷叶云纹, 铺做之间花板为花鸟纹透雕。背面垂柱间为“五福捧寿”浮雕通间阑板, 另外垂花门上还有大小锦鸡和花木透雕与刻有“渔”、“樵”、“耕”、“读”四幅浮雕, 手法细腻, 细致耐看。

三、表现题材及特色

具有普遍意义的象征性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是中国文化体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 在民间这种象征意义和象征功能无所不在, 象征性表现手段也是木雕艺术中广为运用的一种表现形式。而民间装饰图案往往是“有图必有意, 有意必吉祥”, 吉祥图案不仅体现了民众的信仰观念, 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天水传统建筑装饰木雕的创作题材广泛, 有人物、花鸟、虫鱼、龙凤、八宝等各种吉祥图案。天水木雕在题材的选择上既有具象的人物、鸟兽, 也有抽象的纹样, 反映出不同层次的审美要求, 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

1. 美化与教化

建筑装饰木雕反映的是一定群体的意识, 是人们在满足建筑的实用功能后, 追求精神满足的具体表现, 民间艺人根据世俗情感和传统观念来确定内容和形式, 既达到了装饰美化的效果, 同时又具有“成教化, 助人伦”的作用, 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以达到敬祖启后、修身齐国等教化的目的。天水人以耕读传家, 人宗伏羲“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 所以天水古民居中众多的大门门额和雕饰都表达耕读文化意念, 表现出天水人耕读传家的传统和对儒家秩序文化的宣扬。如三星巷25号垂花门上“耕”、“读”浮雕图案, 澄源巷哈锐故居正房的窗花图案“冰梅图”, 许多片梅花落在一方方冰裂纹上, 寓意“梅花香自苦寒来”, 这种“冰梅图”是汉族传统的耕读文化在建筑中的表现。另外, “三元及第”、“忠信孝悌”等内容也往往含蓄而不直白表示孝道、仕进之意。

2. 祈福与象征

木雕艺术因其来源于民间, 是为满足最原始的审美需求而引发的, 因此, 祈福内容占了很大比例, 祈求合家幸福、人财两旺和健康长寿是各地人们普遍的心理和精神需求, 人们借助木雕雕刻出自己想表现的事物、理想、追求与情趣。如“喜上眉梢”、“龙凤呈祥”等以麒麟、蝙蝠、鹿、鱼虾等为表现对象, 采用象征、谐音的手法, 既寓意福禄吉祥, 生活美好, 又达到使人赏心悦目的效果。有以蝙蝠和祥云组图象征“福运吉祥”的, 也有以花瓶插牡丹组图象征“太平富贵”, 有意指八宝照天、洪福及地的佛八宝、道八宝;有寓意人的高尚品德和气节的“岁寒三友”、“岁寒四友”, 诸如此类图案多出现在天水古民居隔扇门的绦环板部位。

3. 植物及其他装饰图案

不论是在民居建筑的木雕或砖雕的装饰中, 在表现自然界的花草时, 通常不是按其自然生长的状态而是以构图的需要重新排列组合的, 依据的是植物的象征意义, 如象征富贵与吉祥的牡丹, 象征文雅的兰花, 暗寓多子的石榴、葡萄、南瓜。较常用的缠枝纹则是以花草为基础的纹样, 其原型为各种藤萝和卷草, 如葡萄藤、忍冬等, 缠绕不绝, 枝细叶卷, 这种图案委婉多姿, 富有流动感和连续感, 在天水古民居垂花门和铺做层阑板部位比较多见。另外, 寓意福寿吉祥、深远绵长的回纹图案、祥云图案、方胜图案以及文字组成的图案, 都在天水古民居木雕装饰中多有体现, 象“寿”字、“福”字等就常常用到吉祥图案中, 直接用字意来表达吉庆祥瑞的感情。

“从根本上讲, 内外环境的雕镂、彩绘装饰是一种深层的文化心理的反映, 它本身也作为一种媒介和载体, 凝聚着深层的精神与理念的文化内涵, 通过绘饰与建筑构件的装饰图文表现出来, 展示了民居的人文精神。”1天水传统建筑木雕艺术, 反映了植根于天水民间的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在传承中融会积淀, 作为天水地域文化的载体, 蕴含了天水的社会生活和人文观念。事物都在发展变化着, 因此, 加强对天水木雕的研究, 加深我们对天水文化的精髓的认识和理解, 也有利于挖掘和保护这些传统艺术形式, 古为今用。

参考文献

[1]《天水古民居》南喜涛著[M], 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7

题材特色 篇3

职业题材电视剧最扎眼的名词是“职业”, 剧中的主角们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做着特例的职业, 是在某个领域中如鱼得水的一群人。他们都是白领, 在社会中属于中产阶级, 又因为职业之故, 他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从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十几年的时间中, 香港的职业剧已经拍了很多, 有写警察的《刑事侦缉档案》、《皇家反千组》、《鉴证实录》等, 有写法官的《一号皇庭》系列等, 写海关的《缉私群英》等, 写消防的《烈火雄心》系列, 写医生的《妙手仁心》系列、《天涯侠医》, 写飞机师的《冲上云霄》, 写法政高级化验师的《法政先锋》, 甚至还有一部《随时候命》描写的是一个中国内地没有的职业———空中救援服务队。香港职业剧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剧作特色。

一、普及行业认知, 传达职业精神

警察故事我们看得太多, 对于警察这个职业的了解也相当深入。然而医生、飞机师是我们平时很难接触到的职业, 对于他们的工作我们更是了解甚少。医生是伟大的, 看到那些医生在病房里穿梭的背影, 看到他们为救生命垂危的伤者而大汗淋漓, 看到他们那种饱含关切的目光, 他们就像蜡烛燃烧自己, 为病人服务。我们为之深深地感动。医生这个职业在病人的眼中, 一定是高大的, 有力量的, 因为当你握住他们的手时, 就会感到有丝丝温暖流入你疲惫瘦弱的身体。但普通的观众, 尤其是很少与医生接触的观众, 当他们在电视剧这个虚拟的“现实世界”中, 近距离地观看他们的工作状态和心灵路程时, 情不自禁地为他们的职业的艰辛和奉献而感动。记得在《妙手仁心Ⅰ》中, 有一场戏是说妇产科医生Anson (邵美琪饰) 这边在帮人接生, 另一边却正在发生劫持案, 而她却一脸镇静地对身边的人说:“别管别人, 做好自己的事。”这就是可贵的专业精神。没有一个人在面对劫持案的时候是不害怕的, 但是专业精神让她在危险面前顾不得那么多, 对于她来说病人的安危是最重要的。《妙手仁心》系列剧中, 在医院场景中描写得最多的就是急症室, 当一个病人送进医院时, 医护人员都要先询问情况, 然后测量血压、脉搏、氧饱和指数等, 然后再根据不同情况实施不同的抢救方法。这些都是普通观众平时无法了解的东西, TVB通过电视剧的形式让我们了解了这些步骤和过程。看了程志美 (吴启华饰) 给病人开脑做手术的场景, 真的是壮观。他是全香港最有名的脑科医生, 他的专业技能是无可挑剔的。观众看到人的头盖骨是怎样被撬开的, 看到医生怎样用手术工具在病人的脑子里娴熟地操作着, 这样的场景是我们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无法看到的。这些真实的场景满足了观众的窥视欲, 也给观众心灵的震撼。“电视剧是社会性的艺术, 它的受众面之广大, 介入社会生活的程度之高, 使它的思想性带有极强的社会影响力。一部好的作品应当以健康向上的思想影响受众, 以高尚的道德和理想引导受众。”[1]香港职业剧中的这些职业精神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 传播着感染受众精神的文化。

飞机师也是伟大的, 每一次飞行, 他们都担负着整个航班几百人的生命安全, 在飞行任务中不能有一点闪失, 他们给予乘客的是安全感, 是温暖。《冲上云霄》中的唐亦琛 (吴镇宇饰) 也是一个相当专业的人才。有一场戏, 他与他的弟弟唐亦风 (吴卓羲饰) 一同执行飞行任务, 他的弟弟患了感冒, 为了飞机上几百名乘客不受到感染, 他毅然将他的弟弟赶下了飞机。他的专业精神让他大义灭亲, 这是多么难得啊!看过一篇评论, 对他的评价是“作为一个飞行机师, 他技术全面, 遇事沉着冷静, 以安全飞行为准则并且持之以恒地落实到实践;作为一个航校老师, 他朴实尽责, 授课深入浅出, 全心全意地指导着那些怀着飞行梦想的年轻人实现愿望展翅高飞”。[2]《法政先锋》中, 法证部的高级化验师高彦博 (欧阳震华饰) , 专责在犯罪现场辨证、采证与化验证物, 令真凶无所遁形。他经验丰富, 工作出色, 备受赞许, 遗憾的是妻子古泽瑶 (刘锦玲饰) , 因为意外而瘫痪, 但是, 多年来他对妻子不离不弃, 情深一片, 赢得众人的赞美, 尤其是舅仔兼法医科医生古泽琛 (林文龙饰) 的佩服与赞誉, 故而两人感情要好。剧中每一集刑案的发生, 从标示、搜证、化验、辨证, 加上法医的解剖分析, 真是符合大胆假设, 小心求证的原则。这样一个完全陌生又专业的行业让观众获得了大量的有效信息, 同时在设置环节的紧张气氛中让人对他们从事的这个职业产生一种敬佩感, 更让我们学会尊重和体谅别人。另外, 该剧还大量介绍了一些高科技的侦破技术, 比如运用DNA技术、STR技术、Simon技术、化骨还原技术、声音重组技术, 其中有些技术还在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

《随时候命》也是讲述香港特区政府七支纪律部队中人数最少, 但服务范围却最大的精锐飞行服务队上山下海执行任务的职业剧。飞行队的主要职责是搜救, 另外, 飞行服务队还为香港市民提供空中医疗服务、警务支持服务、消防服务、空中测量服务以及为政府部门提供运输服务。这个职业对于大多数普通民众而言都是新鲜的, 对于这样一个特殊职业的了解也就更加深刻和全面。同时这些陌生化的情节也激发了观众的观赏兴趣。“陌生性情节的新颖奇特, 易于引起观众的注意, 迅速激起观众的情感反应, 留下难忘的印象。”[3]

二、激励观众审视生命价值, 战胜不幸和挫折

《妙手仁心Ⅲ》的宣传海报上有这样一段话“从沙士中走过, 往后的道路会否豁然开朗, 妙手精英继续昂首上路”, 《妙手仁心Ⅲ》是在沙士后拍摄的, 据说是因为沙士才有了这部电视剧, 虽然故事没有过多地涉及到沙士, 但是大家的回忆和心痛依然刻骨铭心。最后, 医生面对和沙士同样可怕的猴天花危机, 吸取教训采取最有效的方式再一次战胜了困难。原来这个故事还有一层更深的含义———“有勇气的香港人希望用这些剧集提醒自己和后人不要忘记过去, 更提醒大家要继续乐观地迈向未来。”[4]在沙士之后, 程志美 (吴启华饰) 患上抑郁症;MC (陈豪饰) 要面对骨枯给他带来的痛苦;Sarah (吴美珩饰) 的子宫颈癌痊愈五年却又转移, 患上了骨癌, 而且正好是她自己这一科。经过这些病痛起伏之后, 他们会更了解自己, 而且告诉我们比较积极的做法是预防胜于治疗, 无论对自身或是身边的人。而面对疾病亦不能讳疾忌医, 虽然生命走向尽头, 如同鲜花会衰败, 草木有枯荣, 但这些世间的生命在自己有限的时间中展现了那么绚丽的风采, 我们也应该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坎坷。

香港职业剧中的医生剧就是通过一件又一件病例个案, 以及医生和病人的点滴的人性感受历程, 告诉观众要善待身体, 善待我们的生活环境, 推而广之, 善待我们的人伦关系、父母、朋友、伴侣, 善待我们短暂生命中的每一刻、每一秒。

职业剧中的飞行题材也同样激励观众珍惜生命, 勇敢地面对困难。《冲上云霄》从凌云志 (马德钟饰) 因救人而意外去世, 到苏怡 (胡杏儿饰) 患上心脏衰竭而差点离去, 穿插在剧集中的这个概念浮出水面, 也使每一个观众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但同时它也是很坚强的, 可以和疾病抗衡, 可以战胜许多强大的细菌, 可以创造出许多连科学都无法解释的奇迹。

《法政先锋》中, 编剧就在案子的“新颖奇特”上下足了工夫, 什么听起来不可思议, 什么就可以被用来当作题材。变性人、双性恋、伦常惨案、变态连环杀手等等各种形式的命案让观众觉得, 编剧似乎不在乎凶手犯案的合理性, 但求案不惊人死不休。但是在这样的恐惧和困难面前, 身为政法化验师不惧怕任何的挑战和危险, 即使自己身临险境也将生命置之度外。从反面督促着人们要爱惜生命, 珍视眼下的幸福生活。

《随时候命》中的情感生活描写细腻而丰富。康友岚 (佘诗曼饰) 意外失忆, 而男友高可风对其不离不弃, 在等待昏迷了三年的女友清醒时我们觉得这个男人很深情, 面对女友醒来后的失忆, 他的无奈和迷茫让人会觉得惋惜, 不过他积极的性格让他从头追起, 最后获得了迟来的幸福。编剧之所以这样安排细节正是告诫我们对于生活要严谨对待, 对于感情要执着专一, 要积极热爱我们的生活, 珍惜我们身边的人。

总之, 活着就是希望。活着真好。在TVB诸多职业剧中, 我们都能感受到那些人物身上体现出来的对于生命的珍视与热爱, 更能直观地感受到他们遭遇不幸时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抗争精神, 这正体现了所有香港人内心的对于未来生活的美好希冀。

三、贯穿感情生活, 洋溢浓郁人情

美国和日本也有很多类似的职业剧, 但笔者还是最喜欢香港职业剧。美国的职业剧偏写实, 而日本则以励志为主, 香港的职业剧既有励志也有写实, 而且在这些元素中浸润着浓浓的人情味。

缘分, 是《冲上云霄》中反复强调的, 编剧特意设置了一个Triangle (缘分娃娃) 穿梭在整部剧集中, 唐亦琛因为它在罗马邂逅乐以珊, 又因为它认识了苏怡, 找到了真爱。缘分兜兜转转, 谁规定了最初爱上的就是一辈子的真爱呢?或许乐以珊就是唐亦琛和苏怡的Triangle (缘分娃娃) , 考验了他们的耐心, 也促成了他们的爱情。

《妙手仁心》系列三部剧集中, 不变的男主角是程志美 (吴启华饰) 和黎国柱 (林保怡饰) 。三部剧集, 他们身边的女人换了几个, 每一部都会有一个新的女人在他们身边出现。剧集情节也是围绕着他们感情的变化发展的。黎国柱, 从第一部就知道他是一个花心的男人, 他身边的女人无数, 却没有一个能留在他身边的。程志美, 温文尔雅的男人, 三部剧集中他的身边有三个女人。第一部中, 他在病床前为昏迷的唐姿礼 (蔡少芬饰) 读《小王子》的场面令人感动, 第二部虽然唐姿礼醒了, 但最终还是离开了我们。第二部, 他的身边又出现了Tracy, 但她或许只是一个过客, 在程志美的身边短暂的停留。第三部, 程志美和Frances (黎姿饰) 总算有个好结局, 他们一路走来, 经历了太多的风雨, 但终究在雨后又重新见到了阳光, 他们凭着心中对对方的爱, 又重新走到了一起。三段感情, 三部剧集, 通过同一个主角连接在一起。

同样, 《法政先锋》中的情感戏也是让观众为之动情。经过一次生死考验的高彦博 (欧阳震华饰) 终于明确了自己的心, 也明白小柔 (蒙嘉慧饰) 的顾虑, 所以, 他很聪明地让小柔看到自己已经不带戒指的手。当经历过那么多的风雨, 所有的误会都解开时, 我们看到了大家企盼已久的幸福。

感情生活在《随时候命》中同样占据了很大的表演空间。不管是高可风 (郑伊健饰) 与康友岚 (佘诗曼饰) 的爱情, 还是叶青云 (林保怡饰) 与前妻以及周小娟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 或是施楚淇 (钟嘉欣饰) 及蒋加诺 (黎诺懿饰) 之间的朦胧而动人的爱情, 都显示出了香港职业人士在工作之余, 渗透着对于优质感情生活的渴望, 对于人与人之间人情味回归的追寻和探求, 以及对于香港社会风尚重回理性和高尚的盼望。

可以说, 人物内心塑造和外部环境刻画结合着浓郁人性魅力的TVB职业剧, 在香港电视剧发展进程中还是

徐夤诗歌

用韵考

刘冰

摘要:晚唐诗人徐夤的诗作繁富且在当时影响很大。通过对徐夤的诗歌采取穷尽式的调查研究, 归纳总结其韵部的分合、用韵的特点发现, 徐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实际的语音面貌, 同时也印证了王力先生考证的晚唐—五代音系的正确性。

关键词:徐夤诗歌用韵晚唐—五代音系

徐夤, 字昭梦, 闽越莆田人。唐昭宗乾宁元年 (894年) 进士, 梁开平元年 (907年) 再试进士, 成为福建历史上第一位状元, 还乡后为闽越王审知幕僚。徐系晚唐五代著名文人。《全唐诗》收录徐夤诗作267首, 全部为近体诗。本文拟对徐夤诗歌韵字进行穷尽性研究, 归纳其韵部的分合、

独具特色的。“平民是构成我国社会结构的主体和中坚力量, 他们的价值取向、审美趣旨、 (电视) 收视习惯都在社会上产生着相当重要的影响, 因此, 对于一部电视剧来说, 这个群体对它的收视反应是至关重要的, 有时候甚至能够左右一部电视剧的命运。”[5]这种散发着浓郁情感的职业电视剧在满足观众窥视欲的同时, 能使普通的观众在人情的浸润中获得心灵的释放。

四、艺术构思独特, 表现手法多样

在艺术构思上, 《妙手仁心》、《冲上云霄》、《法政先锋》和《随时候命》等职业剧所展现的都是以当今香港社会和时代的变迁为背景的一幕幕生活缩影, 同时又具有相当的时代感, 制片构思宏大。在把握时代脉搏的TVB眼中, 怎样将故事人物的命运和时代的命运结合在一起成为了最关键的攻关点, 而这恰恰是职业剧的最大看点和卖点。例如, 《妙手仁心Ⅲ》就是这样一部顺应时代背景产生的剧集。沙士过后, 香港市民处在沙士后遗症的恐惧之中, TVB通过《妙手仁心Ⅲ》告诉香港市民应该如何去面对沙士后遗症, 减低市民的恐惧感。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在表现手法上, TVB所涉及的剧种领域中, 基本呈现出以下几个特色:

一是在剧情设置上, 往往通过某些小细节来以小见大式地显现人物个性;另外还采用看似理所当然的机遇巧合来推动故事情节的进一步发展。

二是在人物塑造性格层面上, 其中的主人公都具备比较复杂的性格面, 真实而生动, 在某些特殊事件的处理上又显现与常人不同的方式方法来, 从而达到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的收视效果;在人物塑造形象层面上, 男主人公一般都比较有绅士风度, 女主人公却显得有独特的香港式的气质, 这或许与香港地域土壤的独特性有关, 从这些人物身上, 我们就可以很清晰地发现现代香港人的生存状态和思维模式。

我们看到, 在TVB的正确运营下, 不管是在画面制作用韵的特点, 进而了解晚唐五代实际语音的情况。徐夤诗歌用韵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徐诗用韵较宽。

大多数韵部即为一个韵摄:冬东钟 (通摄) 、支脂之微 (止摄) 、模虞 (遇摄) 、真谆臻文魂痕 (臻摄) 、桓寒删山先仙 (山摄) 、歌戈 (果摄) 、麻 (假摄) 、庚耕清青 (梗摄) 、尤侯 (流摄) 、阳唐 (宕摄) , 只有蟹摄分为两部:齐、灰咍。

在上述韵摄中, 有几个摄的诗歌数目比较多:

(1) 通摄:《和尚书咏烟》、《纸帐》、《咏灯》、《咏笔二首》、《萤》、《鸿》、《风》、《蝉》、《忙》、《烟》、《尚书筵中咏红手帕》、《苔》。

(2) 止摄:《两晋》、《蝴蝶二首》、《郡侯坐上观琉璃瓶

上还是在人物塑造以及情节安排上, 所出现的职业剧基本都体现出了其宏伟的艺术构思和丰富的表现手段。

总之, 相对于美国职业剧的发展, TVB有着自身的发展轨迹。它在4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 诞生了无数的明星, 从早期的周润发、周星驰、汪明荃、赵雅芝, 到后来黄金时代的无线“五虎将”, 再到最近的古天乐、罗嘉良、佘诗曼、蔡少芬, 他们塑造的一个个角色, 令人刻骨铭心。同时又是这些演员将TVB的发展带进了新的时代。我们有理由相信, 随着这些新星的出现, 香港TVB的剧目发展前景将一片晴朗。

香港职业剧的趋势之一就是它往往紧扣社会发展的时代脉搏, 越来越多的以前不是很被关注和了解的行业不断地得到深发, 面向社会大众的行业信息不断涌现, 带领着普通民众向着更高层次的社会认知度和生活质量迈进。另外一个就是, 香港职业剧呈现出周期和生命力强盛的趋势。以上面所列举到的一些作品为例, 它们几乎都成系列的推出, 播放的时间跨度长, 播放的频率高, 这正迎合着观众对于剧情深度了解的心理需求。

另外, 凭借着这么多年来的发展经验, 再通过吸收和借鉴国外职业剧的先进制作和运营理念, TVB的发展将迎来新阶段。

通过以上对TVB诸多职业剧的分析论证, 我们可以见出香港职业剧在发展道路上取得成功的众多因素, 同时我们更会相信在未来香港职业剧市场上, TVB仍然会以其独特的创作灵感和不断创新的剧目特色, 以及先进的运营战略在众多对手中独占鳌头。

参考文献

[1]刘晔原.电视剧鉴赏.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6:5.

[2][4]电视剧, 2007, (14) :21.

[3]刘隆民.电视美学.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0.10:40.

题材特色 篇4

一、永乐时期青花瓷艺术特征

(一) 纹饰

明代永乐时期青花瓷纹饰丰富多彩、形式多样, 既保留了传统图案, 又有受外来文化影响的图案。纹饰具有笔意自然和疏朗秀丽的艺术风格, 不管是用粗笔写意还是用细笔描绘均以一种清秀的特质呈现出明代永乐这个时期的鲜明特征。多留白地是永乐青花瓷图案的一大特点。双勾填色的图案花纹, 使用小笔触, 改变以往大笔涂抹的方法, 以使纹饰颜色呈现深浅不一、错落有致。对于圆器, 其纹饰采用器心绘画的装饰手法实现内外加花。永乐青花纹饰的线条有时会因钴料研磨不细而常有钴铁的结晶斑。其艺术选材多为花卉和瓜果等植物类的题材, 也少有虫鸟、龙凤和人物的题材。

纵观整体, 永乐时期的青花瓷器纹饰布局大部分都比较疏朗, 只有少量的纹饰布局较为繁密。采用花卉题材的花纹的绘制比较纤细。纹饰既有摹仿外域风格明显的锦纹、卷枝纹等, 还有完全继承或融合中国传统纹饰的青花纹饰。例如缠枝花纹的缠枝画法就沿用中国传统画法, 但又与传统画法有别。明永乐青花瓷器的装饰纹样在用青花绘制之中有时还少量掺用金彩描绘及刻划的表现手法。

(二) 胎釉

明永乐时期青花瓷器风格端庄秀美, 青花器物的线条也非常柔美流畅。器形十分规整, 讲究修胎。制作过程中非常注意淘炼, 因此瓷胎的胎质少有杂质, 非常纯美, 胎色洁白清秀, 胎质细腻光滑, 胎体厚薄适度且灵巧凝重。永乐时期的青花瓷以脱胎器名传于世, 随着烧造温度的提高, 胎釉的釉面具有肥厚、光滑、平净、细腻和莹润的特点, 虽然少部分的器物釉面开片, 但是却没有橘皮釉纹。胎釉的釉色大多呈现洁白色, 类似甜白釉, 白中泛青。除民窑器普遍缩釉, 大多器物里外釉面较均匀。

(三) 器形

明代永乐时期青花瓷器造型灵巧、圆润、清秀, 在继承了前朝器形的基础上, 还大量吸收了外来的元素, 制作出了许多器形美观新颖的创新器物。例如传统器物的梅瓶其器形底物丰满、线条流畅。玉壶春瓶器形造型清秀、颈部纤细。僧帽壶则线条刚柔相间, 呈现均匀端庄的风格。青花瓷器形造型多样, 大小式样亦是多样, 例如青花瓷碗就有撇口、敛口的式样;各种大盘的制作工艺精细, 用成熟的绘画技法绘制的纹饰多样。此外, 永乐时期多有创新的器形, 例如大型天球瓶、尖底莲子碗以及多系的盖罐把壶等, 造型别致, 具有厚重感。受域外文化影响的器形自成一番风格, 例如双系扁壶、如意耳扁瓶、折壶、水注、花浇等。

(四) 款识

相对于宣德青花瓷而言, 永乐时期的青花瓷一般无款识, 据记载只有像官窑压手杯中“永乐年制”的四字篆字款或“大明永乐年制”六字篆字款等极少数有年款。对于官窑压手杯中的款识标于器物内部的中心, 通过单圈线、双圈线以及花瓣飘带围绕。此外, 偶有“福、禄、寿”等款字的民窑产品。明正德年便出现仿永乐窑器款, 此后历代陆续都有字体、手法均不同的仿款出现。款识的外围多用花瓣形图案等装饰, 围以单圈或双圈。明代永乐时期青花器物的款识虽少, 却开启了明清两代官窑器物书写朝代年款的先河。

二、宣德时期青花瓷艺术特征

(一) 纹饰

绘画是明代宣德青花瓷的主要装饰手法, 以纹饰取胜的宣德青花瓷, 其画笔可分为两种, 分别是实笔和勾勒渲染, 艺术家用实笔绘制青花瓷图案中的细线条, 用勾勒渲染的手法绘制粗线条等;以绘画勾勒出的线条流畅, 纹饰的纹路清晰, 依据器型自由变换画法布局。对于图案纹饰多取材于山茶、莲花、灵芝、牡丹、琵琶等花卉和缠枝以及三爪、四爪的龙纹。其中宣德龙纹描绘在整个明代最富有生气。小笔渲染填色的手法使得在纹饰上留下深浅浓淡的笔触痕迹。通过取舍、概括和夸张的表现手法达到了图案豪放粗重、纹饰粗犷随意、构图具有很强的装饰性且笔法苍劲的艺术效果。

(二) 胎釉

明代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厚重, 胎质坚硬洁白且细腻精密。其制作原料既有苏麻泥青的进口料也有进口国产混合料, 用进口料制作的青花瓷有厚重感, 它的胎质细腻, 青花颜色也非常浓艳。用进口料与国产料混合后的原材制作的青花瓷则质地细密, 但是青花颜色相对较淡。宣德青花釉面分为亮青釉和橘皮釉, 亮青釉白中透青、肥厚滋润、光泽均匀柔和;橘皮釉似橘子皮, 它的釉面比较不平整。此外, 宣德青花瓷器胎体多使用高岭土加瓷石制成, 胎体减薄, 白净且瓷化程度好。

(三) 器形

多为日常生活器具的明代宣德青花瓷, 拥有器形大小不一, 造型圆润柔和、敦实古拙的特点。宣德青花瓷器的造型丰富, 形体多种多样, 十分富于变化。不管是几厘米小的鸟食罐, 还是几十厘米的大罐大缸, 总之应有尽有。观察盘形器具, 可发现小盘足底为施釉, 而大盘足底不施釉则为砂底, 用手触摸瓷器内壁与底部交接处会略感粗糙, 此外器具还有凹棱。器形整体呈现出雄伟浑厚和庄重古朴的风格, 制作大件器物较多, 具有制作规整、没有变形、比例协调的特点。对于小件器物其制作精致细巧且厚薄适度, 具有秀美、典雅的艺术风采。

(四) 款识

明代宣德青花瓷与永乐青花瓷不同之处在于明宣德所有瓷器都有落款, 而永乐青花瓷极少有款识。宣德青花瓷写款多, 有所谓“宣德年款遍器身”之说。早期宣德青花瓷的款识为篆书四字款, 晚期款识则为“大明宣德年制”纪年款字样的六字楷书款。款识标注器身位置依据不同的情况或标于底足, 或器身肩部、侧面以及折沿下。

明代时期的青花瓷制作迅速发展, 以永乐、宣德时期产青花瓷品质最好, 最受藏家青睐且名传于世。明代永乐宣德青花瓷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以及思想观念, 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举足轻重。永宣青花瓷器融合中国传统文化, 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 两者有机的结合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作品一直被后人推崇, 成为了青花工艺的典范。

参考文献

[1]马希桂.中国青花瓷[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

[2]白明.世界现代陶艺概览[M].江西美术出版社, 1999.

[3]苏沛权.明代青花瓷中外文化交流研究[M].澳门理工学院出版社, 2007.

题材特色 篇5

一、少数民族文化在影视传播中的缺失

现在, 许多人将目光聚焦在充满神秘情调的少数民族文化上, 在媒介发展的进程中, 影视作品成为展示少数民族文化风采的重要窗口。 然而, 对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浓郁民族特色的恩施土家族题材影视的创作研究在某种程度上讲还处于空白状态。 关注度不够, 作品的深度、广度及影响都处于相对薄弱的状态。 这里拥有《苗鼓》、《龙船调》、《恩施玉露制作技艺》等1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和《滚龙莲湘》、《石工号子》、《女儿会》等6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影视创作者应立足恩施区域文化特色, 对题材和内容进行创新, 让少数民族影视艺术彰显文化魅力, 深刻挖掘土家族的精神层面, 站在人类和历史的高度关注民族自身的生存境遇、变迁或发展, 解读恩施的灿烂文化。

二、恩施土家族题材影视作品现状

鄂西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 中华文化“走出去”宣传国家形象, 扩大文化软实力。 鄂西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 应该在影视制作产业上下足工夫, 充分运用艺术手法, 以鄂西土家文化为底蕴, 凸显其独有的文化魅力, 传承浓郁的民族特色。

(一) 地域风情的视听元素

法国电影理论家马塞尔·马尔丹说:“画面不仅含有某种言外之意又有各种思想的延伸, 构成影片的不是画面, 而是画面的灵魂。 ”从这个角度审视影视作品, 观众在观看影视作品获得的最深刻的印象, 往往是画面所传达的感情与营造的意境。 恩施土家族题材影视作品往往通过这种方式借景抒情, 在画面上出现连绵群山、崇山峻岭、碧波绿水等一些自然景物。 在这些看似毫无生命、冷漠无情的自然物体面前, 人们将自己的感情投射于其中, 使得物体随着人物的感情而变得更有表现力。 电视剧《血誓》, 镜头对准云海缭绕的群山, 它们若隐若现, 似有似无, 缥缥缈缈, 朦朦胧胧, 恰似一幅山水画。 观众感受到美似仙境的云海奇观的同时感受淳朴的民风、善良的村民等, 恰似人间仙境。 导演通过丛山、河水等景物的展示, 使这些景物被赋予淡淡感情, 传达着导演对这个世外桃源的向往, 镜头中的这些景物共同构成和谐、宁静、优美的境界。

声音是影视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声音可以充分调动观众的审美心理, 从而使其产生联想意境, 让观众的感情与剧中人物融合。 影视剧《血誓》中的音乐不仅是一种独特的故事叙事手段, 更与剧中的主题和谐统一起来。 例如该剧具有恩施民族风情的片头曲, “泪是下不完的雨, 梦是雨花石……”歌词中里蕴含浓浓的土家人情怀, 奔放的旋律和歌词像是被赋予某种力量, 这种力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唤起观众对土家人文的热爱。 除了音乐组成外, 音响也参与影视的叙事, 在营造意境上有重要的地位。在《血誓》中, 运用号角声、纤夫号子人声、铃铛声等营造神秘的气氛。 这部作品无论是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是艺术手法的运用都顺应时代要求, 有利于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有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有利于更好地向外宣传和推介恩施, 了解恩施多彩的民族文化。

(二) 缺失对独特民族文化的展现

自古以来, 鄂西少数民族地区就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重地, 其民族文化传播及文化事业的发展独具特色。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 影视剧《血誓》中有一段结婚场面, 大家齐聚恩施土司城跳摆手舞欢庆佳节的到来, 导演通过摆手舞壮大的场面和跳舞的气势表现恩施民俗风情。 这些富有特色的民俗画面与作品内容交融在一起, 创造出恩施地区民俗风情特有的韵律, 使作品洋溢浓郁的恩施土家民族气息。 但这样的作品少之又少。 恩施是土家族、苗族文化的摇篮, 积淀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 不仅是一片旅游休闲的乐土, 更是一片民族文化的厚土。 土家族的吊脚楼、侗乡的风雨桥、七月的女儿会、耕耘时的薅草锣鼓、葬礼时的撒尔荷、吉庆时的摆手舞等, 都展示着绚丽多彩的恩施风情。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 民族性成为中国影视创作的理念, 鄂西丰富的文化资源, 差异性鲜明, 文化传播上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应努力探寻传承及传播独特民族文化走出去的路径。

三、鄂西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策略

近年来, 恩施地区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地域民族文化, 以当地影视基地为传播平台, 加强恩施文化生态旅游的宣传, 开阔恩施土家族地区人们的视野, 同时增进不同地区之间的互相了解和信任, 由此促进恩施旅游地区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发展。

(一) 制作精良的影视作品

影视艺术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和综合性, 是文化交流的传播的重要途径。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个观点充分说明在当今全面开放的局势中, 保持原汁原味的民族特色是吸引观众焦点的有效手段, 同样也是赢得市场的主要途径之一。 制作精良的影视作品, 受众获得地域文化认同的同时进行自我情感的透射和宣泄。 鄂西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 并不只是对区域民俗风貌的机械展示, 而应是一个符合影视艺术欣赏和市场发展规律的艺术创作过程。 在影视作品中传达出恩施特有的地域文化, 深化文化内涵, 传达出鄂西少数民族人们的精神面貌与价值观, 从而全面展示民族文化的精髓。

(二) 开发影视旅游资源

影视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必须与文化紧密结合。 旅游者的旅游目的是体验异地的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 感受与日常生活环境中迥异的文化和生活魅力, 对异文化的追求和体验是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在这种意义上旅游产业就变成文化产业。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提出全力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 壮大湖北省旅游产业, 鄂西地区地理资源丰富, 古迹众多, 同时又是少数民族集聚地区, 因此有不可多得的区域优势, 这为恩施地区大力发展恩施影视旅游业夯实了基础。 2015年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遗址的申遗成功, 又将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一个引爆点。 打上世界遗产的标签, 也就在世界范围内打出一个文化旅游品牌。 借此时机, 打造品牌化的影视旅游, 带动影视产业的发展, 实现区域文化的有效传播。

(三) “名人效应”带动文化宣传

名人效应强大的号召力及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 如名人代言广告能够刺激消费, 名人出席慈善活动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等等, 在少数文化的影视作品中更不能忽视名人的影响力。 如蒙古族题材电影《狼图腾》之所以取得票房, 与冯绍峰、窦骁两位明星有巨大关系。 电影作为表演艺术, 演员的知名度与号召力至关重要, 然而在以鄂西少数民族文化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却缺乏这种意识。

四、结语

传播鄂西少数民族文化, 要深化地域特色, 创新品牌, 打造影视产业链, 让受众从心底接受并欣赏从而赢得受众对影视作品在精神、价值层面上的高度认同。 鄂西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国影视文化中一道色彩绚丽的彩虹, 构成中国影视的多元景观, 让其融入现代电影市场之中, 促使其多样化发展, 用客观的视角记录鄂西少数民族的人文情怀, 展现鄂西少数民族文化魅力, 使鄂西少数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 在国家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宏大背景下, 加强对文化的影视传播, 对鄂西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少数民族影视文化是中国影视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 不仅记录着少数民族的生活及生产方式, 而且是展现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然而, 少数民族影视文化的传播存在数量少、经济效益差等问题, 如何通过影视艺术手段传播少数民族的真善美, 彰显独特的地域文化值得探究。本文以鄂西少数民族影视文化作品为研究对象, 探讨独特生产方式孕育下的恩施土家文化及影视对土家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影视文化,土家文化,恩施土家族

参考文献

[1]恩施州政府网.http://www.enshi.gov.cn, 2014-4-10

[2]邱仁富.论民族影视文化对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文化的影响及对策[J].桂海论丛, 2008 (1) :26-28.

[3]徐开芳.精彩恩施——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94:3-56.

[4]高慧然.中国影视作品与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中国传媒人学出版社, 2011.6.

[5]饶曙光.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概念·策略·战略[J].当代文坛, 2011.2.

[6]黎芷伶.少数民族题材原生态电影美学研究[J].博奇博纪文学选刊, 2010.6.

[7]卢家鑫.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及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2, VOL6 (1) .

[8]易红, 彭瑛.论鄂西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的途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14 (8) .

[9]详解恩施唐崖土司城为何能成功申遗.http://news.cn hubei.com/xw/hb/es/201507/t3303422.shtml.

上一篇:电力电量下一篇:支气管扩张并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