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历史人物

2024-08-20

中国近代史历史人物(共8篇)

中国近代史历史人物 篇1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教训。(P44-46)

历史意义:

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承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第二,太平天国起义时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它把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出来。

第三,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第四,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利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还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失败教训:

太平天国一起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2、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P49)

第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企图在不改变中国固有的制度与道德的前提下,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严重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第二,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西方列强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控制,他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处处依赖外国,企图以此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与虎谋皮。

第三,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確是封建式的,企业内部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中饱、挥霍浪费等腐败现象。

3.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P72-74)

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帝国主义与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

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地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4、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历史局限。(P98-99)历史意义:

第一,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是切中时弊的。第二,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并没有因为批判孔学就否定中国的全部传统文化。首先,他们并没有否定孔学的历史作用。再次,他们也没有把孔学说得一无是处。第三,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历史局限:

第一,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批判孔学,是为了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第二,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

第三,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的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

5.在20世纪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屡次出现严重“左”倾错误的主要原因。(P134)

第一,主要原因在于,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对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不了解,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一句话,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

第二,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敢于和瞎指挥。

第三,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地清理。

第四,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中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占大多数,使党处在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包围之中。党内出现只注重书本知识,不注重实际的教条主义,只注重感性知识而轻视理论的经验主义。影响党的思想、路线和政策。

6、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P155-156)

“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进步势力主要是指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中间势力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

顽固势力是指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即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

7.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P257)

战略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步骤: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地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中国的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8、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面临的主要任务。(P199-200)第一,完成民族革命的遗留任务。第二,领导国民经济恢复工作。

第三,巩固民族独立和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第四,加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9、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见六个为什么讲义)

中国走上社会主义的主要原因:

第一,中国社会经济状况不允许走资本主义道路。

第二,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的新特点促使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第三,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决定了中国必然走社会主义道路。

五、论述题(1题,16分)

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P12)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三:一是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是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三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和两个中国之命运及其历史启示。(P91-95)

建国方案:

第一种是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第二种是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

第三种是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

两种基本的选择,两种中国之命运:或者是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或者是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历史启示:这个。我今天非常愚蠢地跑上去问老师,这个答案书上没的。老师说这个是你自己的启示呀!--然后我灰溜溜地走了。被一男一女嘲笑了。。。

3、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哪些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说明了什么?(P204-207)

第一,从争取经济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二,从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三,从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四,从打破封锁到全方位对外开放。

第五,从“小米加步枪”到逐步实现国防现代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50多年的历史昭示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近代史历史人物 篇2

一、试卷考查特点

近两年的全国新课标卷涉及近代中国历史的试题共9道选择题、2道材料解析题。近代中国历史是高考的重要板块, 考查力度很大。

从考查内容看, 主要集中在三个知识点上, 一是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 包括列强的商品输出、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等;二是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 从“师夷长技”到“德先生”“赛先生”;三是抗日战争。

从考查角度看, 考查事件过程的试题不多, 大多数是考查事件的起因、影响等。

从考查方式看, 一是坚持设置新材料、新情境的命题思路。试题均设置新材料、新情境, 且材料丰富多彩、新颖别致、来源广泛。材料来源包括档案资料、中央文件、评估报告、报纸报道、会议发言、统计数据、史书记载等。二是在教材知识的“边界处”做文章。试题中的某些知识学生似曾相识, 要么在教材中有简单涉及, 但没有深入, 要么是与教材知识类似的其他知识。这实际上就是教材的“隐性知识”, 也就是打“擦边球”。三是与教材无关的史实和学术研究新观点频频入题。随着史学研究的新发展, 大量新材料、新观点出现, 而教材编写明显滞后, 于是试卷中就出现了与教材观点不一致甚至完全相左的一些新观点。

二、复习备考建议

一是合理使用教材。重视对教材文本的解读, 同时要适度拓展。充分关注课文中的“历史纵横”“资料卡片”等, 适当补充与教材有关的一些知识, 并注意挖深教材的“隐性知识”。

二是抓住主干, 简化知识、网化进程。所谓“主干”, 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最能反映历史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的内容, 是指能形成一个系统并能说明一个问题的历史知识体系, 它能够起到统领全局的作用。“简化知识”是指将历史知识简要化。“网化进程”是指抓点理线, 将历史发展进程要点化、线索化、网络化, 做到点线清晰。

三是注重史料阅读。史料选择要慎重, 不能滥用。所选史料一般应是对教材知识的说明、解读、补充或延伸, 没有必要什么都搬过来。要注意史料的权威性, 最好选取经典史学著作、名家作品中大家都比较认可的材料。同时要学习使用史实的基本方法, 如甄别材料、准确解读、信息提取、观点论证等。并且, 针对史料要提出有思维含量的问题, 这样就达到了真正使用史料的目的。

【金题点睛】

示例1 (2015 年全国新课标Ⅰ卷文综第29 题) 《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 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 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 皖直交斗, 滇蜀不靖, 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答案】D

【解析】本题可使用排除法。“南北相攻, 皖直交斗, 滇蜀不靖”反映出军阀割据与混战的局面。这种局面出现在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之后, 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时期均未形成军阀割据, A、B、C三项错误, D项正确。

变式练习美国吉尔伯特·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中说道:“政治结构成了一堆废物, 对于现代化道路上任何有意义的行动, 它都毫无所用。政治上的失败乃是解释中国现代化起步缓慢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此处的“政治上的失败”是指

A.晚清政府进行腐朽统治

B.戊戌变法失败

C.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

D.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答案】A

【解析】本题可使用排除法。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现代化起步缓慢”,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中国近代化 (现代化) 在洋务运动中开始起步, 而洋务运动时期的政治结构为晚清政府进行腐朽统治, A项正确。其他选项所述事件发生时, 中国近代化早已起步, 并有一定的发展, 因而均可排除。

示例2 (2015 年全国新课标Ⅱ卷文综第30 题) 1938 年, 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 发行“联银券”, 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 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B.转嫁战争负担

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D.强化物资管制

【答案】B

【解析】抗日战争爆发后, 平、津、鲁、豫等地相继被日军占领, “国统区”的表述与史实不符, A项错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是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 实行的侵华政策是“以战养战”, 其发行“联银券”“军用票”是为了获得中国的物资以维持战争, B项正确;流通“联银券”“军用票”的地区是沦陷区, 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流通的货币, 没有体现对物资的管制, D项错误。

变式练习罗荣渠曾指出: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宏观视野看, 这场空前绝后的战争“把近三十年来的中国逐步推进的工业化进程完全打断”“至少使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延误了二十年时间”。“这场战争”是指

A.甲午中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侵华战争

【答案】D

【解析】材料主要叙述了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影响极大, 这场战争有这样几个特点或影响:一是“空前绝后”, 二是战前中国工业化已进行“近三十年”, 三是“使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延误了二十年时间”。甲午战前, 洋务运动开展了三十年, 但这场战争并非“空前绝后”, 也没有“使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延误了二十年时间”, A项错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并非“空前绝后”, 对中国工业化的影响也不大, B项错误。一战期间,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迎来了“短暂春天”, C项不符合史实。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侵华战争从规模和影响来说, 都是空前的;战前,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已有了近三十年的持续发展;中国的工业化重新起步是在新中国成立后, 延误了20年, 三个要素都具备, D项正确。

【阶段特征】

第一阶段中国近代化的孕育阶段 (1840—1860年)

1840—1860 年, 西方列强连续发动了两次侵华战争, 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同时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 中国社会开始发生变化。

第二阶段中国近代化的起步阶段 (1860—1895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形成了中外“和好”的局面, 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洋务派开展了洋务运动, 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 但仅停留在物质的层面上。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标志着近代中国第一次工业化的尝试失败。

第三阶段中国近代化的整体发展阶段 (1895—1927年)

甲午战后, 随着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进一步传入, 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近代化全面展开, 呈现出勃勃生机。

第四阶段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前进阶段 (1927—1949年)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 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但由于日本侵华战争和内战的影响, 近代化历程艰难曲折。随着人民革命力量的壮大, 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2 个小题, 每小题4分, 共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 是纪念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一百周年的邮票, 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①这套邮票发行于1953 年 ②它描绘了金田起义等史实 ③它呈现了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④它反映了太平天国发行过的钱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 陈旭麓先生形容:因西方势力楔入而产生的经济变化, 只能像水面波纹一样层层翻出, 缓缓荡开, 这一过程, 终近代百年尚未完结。据此表述最全面的是

A.近代百年中国经济始终处于变化之中

B.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是逐渐的

C.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但在近代中国始终存在

D. 近代中国经济变化都是由西方势力引起的

3.“在改革范式上, 这是史上第一次输入式改革, 意识形态上的破冰难乎其难。而就其经济来说, 这又是本民族从千年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惊险一跃’。”这场改革是指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新政”和“预备立宪” D.新文化运动

4.“方今机器之利, 粤人知其益者, 十之八九;两江闽浙, 十之二三;河洛以北, 万不得一。名卿巨公, 以为是者半, 以为非者亦半。”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当时中国人重农思想依旧

B.半数国人有了近代工业意识

C.近代工业地区发展非常不平衡

D.沿海地区大都赞同近代工业

5.“民国初建的时候, 无论是政治制度、国民思想还是经济制度, 一切坚硬壁垒都烟消云散了。”这表明中华民国的成立

A.实现了从专制到民主的根本转变

B.确立了资本主义经济的主导地位

C.迎来了思想极度活跃的时期

D.完成了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

6.1922 年, 北京、上海的报纸举办“成功人物民意测验”, 投票选举全国“最景仰人物”, 70岁的张謇得票最高。这表明

A.新文化运动深入人心

B.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C.发展资本主义成为时代潮流

D.民族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7.1923 年, 中共中央通过的《宣传教育问题决议案》强调:“凡能与工人接触之党员, 当尽力运用《前锋》《新青年》《向导》《社会科学讲义》等材料, 使用口语, 求其通俗化。”这说明中共早期报刊

A.已经失去通达民情的作用

B.无法完全满足大众的需求

C.遭遇理论化与通俗性尴尬

D.没有认识到普通民众的作用

8.某誓词称:“国民痛苦, 水深火热;土匪军阀, 为虎作伥;帝国主义, 以枭以张。本军兴师, 救国救民;总理遗命, 灿若晨星。”该誓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武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卢沟桥抗战

9.长征中, 共产党的军队转战西南各地时, 被迎接他们的农民称为“天兵”。这是因为

A.受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B.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国民革命运动中农民运动不断发展

D.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影响扩大

10. 图2 是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图 (部分) , 导致1938年后数据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B.国民党军队进入缅甸作战

C.敌后抗日武装成为中流砥柱

D.国民政府消极抗战

11. 第一封信说:妈妈病重……第二封信说:妈妈成天念你之名, 茶不思饭不想……有时精神错乱, 四壁乱摸, 放声大哭。第三封信说:妈妈走了……第四封信说:你的孩子死了, 你的妻子谭氏改嫁……往后几封信, 姐姐气急地质问他, 且追问部队:怎忍心不回信?……果然已死, 死在何处?这位写信的姐姐最终也没有收到匆匆出川 (四川) 抗战的弟弟的回信, 她弟弟可能

A. 已经在日军攻占沈阳城的战役中壮烈殉国

B. 因为日军围困延安而无法突出重围并回信

C. 因武汉会战正酣致信件被部队扣留不知情

D. 在台儿庄会战中畏敌不前被林彪师长击毙

12.“傍晚的重庆, 鞭炮声冲破了嘈杂的夜市的空际!千千万万的市民拥到街头, 一片海涛似的欢呼, 连珠炮似的鞭炮, 狂烈的鼓掌声, 顿时掩盖了整个山城。”这一天最有可能是

A.1936年12月12日

B.1945年8月15日

C.1945年10月10日

D.1949年10月1日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2 个小题, 其中第13 小题25 分, 第14 小题27 分, 共52 分)

13. (25 分) 社会习俗是一种历史记忆, 也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它的变化是以非文本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变迁。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当代学术界普遍认为:缠足起源于北宋或之前稍早的五代十国, 在南宋时开始流行化, 明朝时开始普遍化和更加小型化, 清朝时登峰造极。国民政府颁布政策禁止缠足, 在新中国建立后缠足这一陋习终于彻底消失!

——《从宋朝后持续一千年的缠足陋习的起源和发展》

材料二20世纪初, 大多数人都主张剪去发辫。服饰上, 人们穿衣“务趋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完美时髦”。当时一般人认为, 西方的社会生活是依据天赋人权等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理想社会模式, 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 谁就是文明、开化, 属于新派人物。

——王文泉《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到民国时期, 经历了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几次大的社会洗礼, 节俭意识相对弱化。近代社会工商业发展, 重商之风日益兴盛, 人们对传统社会崇尚节俭和力戒奢侈的消费观念提出质疑。

——《民国初至抗战前长江三角洲洋布与土布之争》

材料四过春节、贴春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习俗, 春联的内容往往和历史变迁相联系。“种责任田仓里储粮翻两番;行大包干银行存款增十倍”, 这是一幅曾流行一时的春联。

(1) 缠足陋俗从宋代开始愈演愈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分) 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4分)

(2) 根据材料二、三, 概括近代中国社会形成的新观念, 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9分)

(3) 分析材料四春联内容产生的历史背景。 (4 分) 有人说习俗变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有人说对习俗要合理引导。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举例并说明理由。 (6分)

14. (27 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我们从大量的历史文献和资料中发现, 从第一届世博会起, 中国便有展品参展并有摘金夺银的记录。历史上的世博会几乎都留有中国参展的记录。早年中国参加世博会的展品多为传统的工艺品、农产品等, 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分布状况及工业落后的状况。当时中国有不少仁人志士正是通过参加世博会, 从这个窗口知道了世界, 并感悟到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

1851 年伦敦世博会:中国商人和一些在中国经商的外商, 将丝绸、茶叶、中药等中国传统商品带去参展并获得多项奖项。“荣记湖丝”作为展品引起了轰动, 并荣获金、银大奖。

1873 年维也纳世博会:当时任清政府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曾派了一个名叫包腊的英国人代表中国参会。

1876 年费城世博会:第一次由中国人选派代表参加, 在这次博览会上, 中国展馆占地“仅八千平方尺”, 精心的布置, 以及浓郁的中华民族特色吸引了参观者。中国参展的商品共计有720 箱, 6801 种。中国的丝、茶、瓷器、绸货、雕花器、景泰蓝等在各国展品中被推为第一。

1904 年圣路易斯世博会:中国首次以官方形式率商人正式参加世博会。当时清政府相当地重视参展, 花巨资修建了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中国村和中国展馆。此次参展被视为历史上中国政府首次正式参与世博会。

1905 年列日世博会:1905 年时值中国光绪末年, 世界博览会在比利时小城列日召开, 清政府派员参加了世博会的展出活动。本次世博会我国得到超等荣誉奖及金银各等奖牌共100枚, 得奖数量与英、美、奥、意等国不分上下。

1915 年旧金山世博会:1915 年巴拿马世界博览会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中国展品所获奖项计1211 枚, 包括大奖章57 枚, 名誉奖章74枚, 金牌奖章258 枚, 银牌奖章337 枚, 铜牌奖章258枚, 状词奖章227枚。

1926 年费城世博会:除了东道主美国之外, 当数中国与日本为参展作品之大家。中国以生丝、茶叶、江浙绸缎、江西瓷器、福建漆器、手工刺绣及翡翠等展品为主, 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在现代工商业展品方面, 也有印刷工艺、化妆品、革制品、电器、铜钢制品等展品, 并在各个奖项的角逐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中国与世博会的历史》

(1) 根据材料, 概括近代中国参加世博会的特点。 (6分)

(2) 结合材料一中中国在历次世博会上的展品及获奖情况, 分析近代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缺陷及其原因。 (7分)

(3) 中国展品为什么能在1915年旧金山世博会上取得巨大成功? (4分) 1927—1982年, 中国为何不再参加世博会? (4分)

(4) 近代中国参加世博会的历史反映了哪些社会现象? (6分)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C 【解析】太平天国运动始于1851 年的金田起义, 纪念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00 周年的邮票应发行于1951年, ①的表述错误, 排除。

2.C 【解析】抓住关键词“经济变化”“缓缓荡开”“尚未完结”, 这种变化从鸦片战争后就已经开始, 但整个近代一直没有完成, C项正确。三个信息都要涵盖, A、B两项没有涵盖第三个信息, D项没有涵盖第二、三个信息。

3.A 【解析】从“就其经济来说”, 可以看出材料所述的主要是经济改革。洋务运动只是单纯的经济改革, 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在意识形态上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A项正确。维新变法不是“第一次输入式改革”, B项错误。“新政”和“预备立宪”不仅是经济领域的改革, 而且是政治体制的改革, C项错误。新文化运动推动的是意识形态的变化, D项错误。

4.C 【解析】从“粤人”“两江闽浙”“河洛以北”, 可以看出材料强调的是地区不平衡, C项正确“。是者半“”非者亦半”, 由此不能说重农思想依旧, A项错误。材料说“名卿巨公”约有半数赞同, 不能说半数国人赞同, B项错误“。两江闽浙”也是沿海, 但赞同者并不太多, D项错误。

5.C 【解析】中华民国初建时, 并没有实现从专制到民主的根本转变, A项错误。近代中国, 资本主义经济始终未占主导地位, B项错误。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是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 D项错误。中华民国建立以后, 民主共和、实业救国成为两股思潮, 随后又出现了新文化运动, 思想界极度活跃, C项正确。

6.C 【解析】张謇是近代民族资本家, 甲午战后投资近代企业, 一战期间得到迅速发展, 当时有“南张 (謇) 北周 (学熙) ”之称, 他入围“最敬仰人物”, 足以说明发展资本主义已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 C项正确。张謇并不是思想家, 他与新文化运动无关, 也没有宣传马克思主义, A、B两项错误。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一直没有掌握国家政权, D项错误。

7.C 【解析】“凡能与工人接触之党员……使用口语, 求其通俗化”说明中共早期报刊理论性较强, 普通民众看不懂, 故作这样的要求, C项正确。题干所引材料只能说明宣传材料理论性强, 并不能说明其完全失去了大众读者, 排除A项。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 D项说法和材料所反映的内容相反, 均排除。

8.B 【解析】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本军兴师”的对象是“土匪军阀”和“帝国主义”, 目的是完成“总理遗命”, 以“救国救民”, 这与国民革命运动的史实是一致的, B项正确。武昌起义的斗争矛头指向清政府, 南昌起义的斗争矛头指向国民党反动派, A、C两项与材料不符。卢沟桥抗战的斗争矛头指向日本帝国主义, D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主旨。

9.A 【解析】天京变乱以后, 石达开率领的太平天国军队转战西南地区, 给当地的老百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长征中, 共产党的军队在西南地区被农民称为“天兵”, 与太平军不无关系。辛亥革命的影响与共产党无关。国民革命运动中的农民运动主要集中于湖南、江西、广东等地, 西南地区的农民运动并没有发展, C项错误。国共十年内战中, 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影响也主要集中于以江西为中心的各农村革命根据地中, 与西南地区无关。

10.A 【解析】1938 年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 停止了对中国的大规模进攻, 中国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这才是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下降的主要原因。国民党军队进入缅甸作战是在1942 年初, 时间不吻合。1938 年, 敌后抗日根据地还处在初创阶段, 不可能成为中流砥柱。国民政府消极抗战不是主要原因。

11.C 【解析】九一八事后, 日军占领沈阳, 但当时中国军队没有抵抗, A项不符合史实。抗战期间, 日军并没有围困延安, B项不符合史实。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正面战场徐州会战的组成部分, 由李宗仁指挥, 林彪并没有参加, D项不符合史实。C项符合史实, 完全有可能。

12.B 【解析】“山城”是重庆, 抗战期间重庆是国民政府所在地,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对中国人民, 尤其是都城的人民来说无疑是重大喜讯, 因而人们欢欣鼓舞。A项事件与重庆无关;C项事件发生在重庆, 但其意义远逊于B项事件;新中国成立时重庆还未解放。

二、非选择题

13. (25 分) (1) 原因:理学兴起并逐渐成为官方哲学;受士大夫审美观的影响。 (2分)

影响:摧残了妇女的身心;限制了妇女参与社会活动的权利;破坏了社会生产力;不利于整个民族的发展进步。 (4分)

(2) 新观念:崇尚西方;重商;享乐等。 (3分)

原因:西方科技文化的传播;辛亥革命等社会变革的推动;近代社会工商业的发展;社会心理的认同;西方物质文明先进性的吸引;进步人士的提倡等。 (6分, 任答其中3点即可)

(3) 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4分)

同意“习俗变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分) 习俗变迁源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革, 如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众多新风俗。 (5分)

同意“对习俗要合理引导”。 (1 分) 习俗变迁是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出来的, 人的行为受各种因素制约, 要积极引导, 才能形成健康文明的新习俗, 如近代的享乐观、现今婚俗中的大操大办等要积极引导。 (5分)

14. (27 分) (1) 从首届起就频频参加;从私人参加到政府组织;展品大多是传统工艺品、农产品, 具有民族特色;展品频频获奖;现代工商业展品也有出现。 (6分, 任答其中3点即可)

(2) 缺陷:经济发展畸形, 产品结构不良;以传统工艺品为主;片面发展轻工业, 大机器生产技术水平低, 工业产品落后。 (3分)

原因:中外反动势力阻挠;民族企业先天不足 (缺乏资源、资本、市场和技术) ;工业基础薄弱;长期战乱。 (4分)

(3) 成功原因:辛亥革命后, 政府鼓励发展民族工业, 重视开辟国际市场;列强忙于一战, 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一战期间, 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 产品品种增加, 质量提高。 (4分, 任答其中2点即可)

不再参加原因: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长期战乱, 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帝国主义对新中国封锁包围和长期受“左”倾错误等的影响。 (4分)

中国近代历史的一页 篇3

实藤先生是早稻田大学教育系教授,早年曾著有《中国人日本留学史稿》。

早在四十年代,实藤惠秀和他的《史稿》等论著便被介绍到中国。一九四二年九月《留日同学会季刊》第一期由张铭三译介了《史稿》,一九四一年七月《更生周刊》十一卷六期登载筱珊所译的实藤《中国留学生的分析》,一九四四年三月至九月,在《日本研究》第二卷三——五期、第三卷一——三期上又有张铭三所译的实藤《留日学生史话》等。战后,实藤先生怀着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感情,对《史稿》改易、增订,于一九六○年以《中国人留学日本史》为名首次出版,一九七○年又经修订再版。

实藤研究留日运动史和中日文化关系已历半个世纪,读者可从这本著作中感到作者厚实的治学功力。他长期广事搜求档案文献、报章杂志、日记手稿等珍贵史料,对留日运动的原因、过程,留日学生的社会政治活动、组织团体、日常生活以及在教育、语言、翻译、文学、出版等方面对近代中国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客观和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不少值得重视的研究成果。

实藤惠秀是一位严肃的学者,在这本书中,他尊重历史,并不隐讳日本侵略中国的罪行,慎重评价在这次中日文化大交流中日本所处的地位,笔端时常流溢出对中国人民不屈的民族精神的深情赞美。

这本著作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重视思想文化的研究。辛丑条约之后,中国国势日蹙,清廷统治摇摇欲坠,被迫改弦更张,实行变法,谕令废科举、办学堂、遣留学,出洋学成,分授举人、进士等。科举入仕,已为蕉梦,原先以科举老路为宦达之途的学子们,便转视留学为终南捷径,利禄之阶,争相往赴。然而,也有很大一批留学生是抱着寻求救国救民真理之目的,踏上东渡里程的。这一过程,常常是研究留学日本原因时的注意力所在。然而,实藤并不着力于此,他认真比较了中国人与日本人对西方文化的不同反应,以及由此所造成的后果,分析了中日近代化的差别,从思想上去探索中国近代化落后于日本的原因,从而解决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人留学日本的必然性和思想渊源。实藤在社会历史的各种因素中,比较重视思想、意识和文化的因素,特别是重视思想与政治之闻的联系。读者不难看到,贯穿全书的一种研究和论述的方法是:从思想文化的影响、承接和演变来分析、探讨留日运动的历史。这是很有独到之处的。

第二,本书引证了大量日文报刊、文稿、报告等,为国内研究留日学生史提供了可信的、重要的史料,有助于许多疑难的解决。例如关于中国留日学生一九○六年所达到最高数字,史学界过去便言人皆殊。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中国第一次教育年鉴》称达到万余。实藤则根据《东京朝日新闻》一九○五年十二月八日《三论中国留日学生问题》、一九○六年一月《太阳》时事评论栏《清国留学生同盟归国》、一九○七年八月《每日电报》上的《清国留学生之减少》等材料,指出:“一九○五与一九○六两年,留日学生人数都在八千左右”。笔者以为,实藤这一结论是正确的。一九○六年中国驻日公使兼留学生监督杨枢密陈清廷:“奴才初抵任时(一九○三年)在东官费自费学生仅逾千人,日增月盛,迄于今日,已至八千余人。”(《东方杂志》三年六期)此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六十九、《辛亥革命回忆录》第四集第210、228页。也说是八千人左右,恰可与实藤的材料相印证。

第三,本书并未严格按时间顺序去写历史,每章一个专题,分别论叙,使每一事件的每一过程,始终连贯,结构严密,条理明晰,这与我国目前流行的写史体例大相径庭。这使作者得以将广博的史料,系统、集中地加以运用,读者也能分别对留学生的留日原因、留日始末、留日生活、与日本人之关系以及政治活动等有一个整体概念。

不过,这本专著在内容上也并不是没有商榷之处(作者观点本文拟不讨论),比如留日学生的政治活动的篇幅就未免嫌少。对一些重大事件,诸如一九○二年暮春留学生的“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周年纪念会”事件、一九○三年的拒俄运动等,都有所忽略,不能说不是一个缺陷。特别是一九○三年的拒俄运动,是留学生从爱国迈向革命的转折点,轰轰烈烈,惊动中外,是值得大书特书的。本书在史料方面相当博洽,但仍难免挂一漏万。如第二章十节“在中国的日本教习”中谈到日本教习之分布,指出一九○九年前后,全国有日本教习四百六十一人。应该说还不完全,以四川为例,武备学堂、顺庆府中学、自流并私立树人两等学堂、泸县女子师范学校的日本教习都未收入。当然,这些不足并不影响本书在学术史上的地位。

中国近代史人物评析——孙中山 篇4

报告书

题 目 《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述评》 姓 名 李秀秀 专 业 艺术设计 班 级 2011级(3+2)1班 学 号 201111310112

枣庄学院教务处、思政部

二〇一二年四月

内容简介:

孙中山,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将陵墓永久迁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他最大的成就是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孙中山是20世纪站在时代前列的一位伟大人物,他发动和领导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终结了中国封建专制统治,推开了中国跻身现代化国家的藩蓠;他提出和倡行“三民主义”主张,关注民族、民权、民生问题,开凿了实现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先河;他坚持实业救国,致力于变封建农业国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构筑了中国未来经济现代化的蓝图;他传承先进文化,努力用近代文明荡涤封建主义思想意识污秽,推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本报告主要从孙中山的人物简介、早期革命活动、主要成就、历任职务 及历史评价来评析孙中山这一伟大历史人物。

目录索引:

导言-----------------------4

孙中山人物简介-----4

早期革命活动-----------4

主要成就------------5

人物名言-----------5

历任职务-----------------------5

历史评价--------------------6

参考文献-------------------10

正文:

导言:

孙中山是20世纪站在时代前列的一位伟大人物,他发动和领导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终结了中国封建专制统治,推开了中国跻身现代化国家的藩蓠;他提出和倡行“三民主义”主张,关注民族、民权、民生问题,开凿了实现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先河;他坚持实业救国,致力于变封建农业国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构筑了中国未来经济现代化的蓝图;他传承先进文化,努力用近代文明荡涤封建主义思想意识污秽,推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关键词:民主; 革命; 中华民国; 封建专制

这个学期学习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温了中国历史人物以及历史事迹,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近现代的重要历史人物——孙中山。

通过我对孙中山的了解及学习,我想任何一个历史人物都是一样的,有对的方面也有其错的方面。我们应该客观的来评价他们,毕竟人无完人,每个都是一样的,历史伟人也一样。

人物简介:孙中山,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将陵墓永久迁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他最大的成就是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早期革命活动:

1、孙中山建立兴中会:1894年,孙中山联络海外华侨在檀香山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并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纲领。这之后,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革命团体,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派渐渐形成,为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作好了准备。

2、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及其纲领: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小团体,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4

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同盟会的成立,推进了民主革命形势的发展,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3、领导了多次革命活动:黄花岗起义等,宣传了革命思想,鼓舞的志气,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4、提出了三民主义:孙中山在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三大主义,称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的提出极大的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主要成就:他最大的成就是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人物名言:

▲驱除鞑虏,振兴中华。▲天下为公。▲五权宪法乃兄弟我所独创。▲君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物色有志学生,结为团体,以任国事。▲凡百事业,收效愈速,利益愈小;收效愈迟,利益愈大。

▲疾风然后知劲草,盘根错节然后辨利器。▲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当大官。

▲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心信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

▲努力向学,尉为国用。▲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危难无所顾,威力无所畏。[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

▲事功者一时之荣,志节者万世之业。▲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

▲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

▲学者贵知其当然与所以然,若偶能然,不得谓为学。

▲自己应为之事,勿求他人;今日应为之事,勿待明日。

▲古人进步最大的理由,是在能实行。能实行便能知,到了能知,便能进步。

▲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历任职务:

1900年1月————1905年8月20日 兴中会会长 英属香港 伦敦蒙难记

1905年8月20日——1912年8月25日 中国同盟会总理 日本东京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1912年1月1日——1912年4月1日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中国南京 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8月25日——1914年7月8日 国民党理事长 中国南京 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 1914年7月8日——1919年10月10日 中华革命党总理 日本东京 孙中山与宋庆龄结婚 1917年9月10日--1924年3月21日 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 中国广州 护法运动 1919年10月10日 – 1925年3月12 中国国民党总理 中国广州 中国国民党全国第一次代表大会

1921年5月5日 – 1922年6月16日 中华民国大总统(非常时期)中国广州 第二次护法运动

历史评价: 孙中山是近代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特别是在学医行医期间结识了不少国际友人华人华侨等为以后革命奠定了基础与支持。孙中山是最早提倡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建立民国政府的革命家之一。由于孙中山早年即接受西方教育,认识西方世界较深,通晓外语,有医生学历,在中国内外都享有知名度;故被多数外国人视为革命领袖。而在国内,多数革命者也认为他的声望与能力足以成为革命组织的代表人物,也因此孙中山在武昌起义后顺利被选为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去世后,蒋介石领导他创建的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在名义上完成中国的统一。由于当时参与革命的主要领导人物,特别是蒋介石、汪精卫两人,均为孙培育出来的领导人物,故当时的国民政府当以孙为最高的精神领袖,并推举三民主义为治国的最高指导。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孙成为蒋介石之外,凝聚全国向心力的象征人物之一。国民政府与旗下将领也往往以“保障孙总理的革命成果”为号召,鼓动人民建设和将士作战。因此到战争中后期,孙中山很自然被推举为中华民国的国父。孙中山亦为中国政治经济现代化之重要阶段性人物。他较全面地整合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重要成分,包括宪政民主,人民主权(选举、罢免、创制、复决),权力分立制衡,与社会主义等等。另加上其个人认为有必要保留的中国传统制度机构——监察权与考试权,形成五权宪法学说。对西方重要思想在中国的普及,具有推动者的作用,促成西化民主派和共产主义派对中国未来建设的深入探索。而孙中山在其中采取某种折衷立场,却坚持共和民主之宪政体制,至今仍有其价值。

因此经历史证明孙中山确实是近代倡导共和革命,成功组织成分复杂的各种反满势力,并注入西方现代政治理论与宪政思想成分的领导人。孙中山与历代反抗封建王朝的农民起义英雄和同代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之显著不同之处在于:一是通过其他方式独到的认真学习和深入思考,将欧美资本主义制度之精华 6

与中国落后封建专制制度之国情相结合,从“以民为本” 的宗旨出发,不仅提出了“三民主义”基础学说,同时还就改造落后旧中国的伟大目标,从国体、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诸方面作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设想和规划,形成了系统化的革命理论;二是他自发动和组织革命伊始,终其一生,在领导整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历程中,始终不渝地坚持彻底的反封建立场和坚定的革命方向,面对满清朝廷的通揖、反动军阀的围攻、帝国列强的威逼、维新保皇派的论战、阵营内部的叛乱、同党战友的分歧,在极其艰难充满风险的环境中,几番组织和改造革命政党,多次发动武装起义,“愈挫愈奋,再接再厉”,不屈不挠,战斗不息;三是他始终坚守“一心为公” 的崇高精神境界,从建立兴中会、同盟会,发动广州、惠州、黄花岗等十次武装起义,到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临时政府、举行二次革命,到组织和改造国民党、组建黄埔军校、实施国共合作,直至积劳成疾英年早逝,抛却个人名利,大公无私,一生操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孙中山的理论学说、立场信念和品德情操,可说是独秀一枝,也正是由于孙中山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与革命理论的宣扬,才使得广大中国民众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走出对民主共和的“反动”政治思想认识误区,有力的促进了中国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扩大了民主革命运动的影响,使得民主共和深入人心。但是孙中山虽亦重视掌握领袖权力,但较具理想色彩,能为制度建设之需要而放弃政治资源。孙中山虽倡导武力推翻君主专制,武力弭平军阀割据,但使用之手段较为温和,善后措施较为宽容,不采彻底铲除之作法,与蒋介石或毛泽东等强调组织纪律而严厉惩处反对者不同。

孙中山之让位于袁世凯,是导致袁世凯窃国、革命政权旁落、共和制度倒退的起始成因,有些史论、史说由此引申出“孙中山一大失误”的评价,似乎顺理成章。然而,从客观现实来看,把此事件放在当时清末民初的历史大范围和社会大环境中考察,却自然而然地得出截然相反的评价——孙中山之让位于袁,不仅 7

不是失误或局限性,相反,是促成清帝退位和推翻封建专制制度,促使民主共和旗帜飘扬和革命思潮深入民心的一大历史功绩。

他所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宗旨被采纳为同盟会纲领。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同盟会的成立,有力地促进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但是他同样对当时旧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状态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特点尚缺乏深入的研究,他对袁世凯、段琪瑞、陈炯明、一类新旧军阀的两面派面目有失洞察,他对革命党内部严重的矛盾分歧团结乏力,他对建立革命军事力量的认识姗姗来迟等等,都是他个人思想行为的局限性。但是,与当时旧中国的历史大范围和社会大环境的客观现实相比照,他个人的这些局限性皆属局部性的和微不足道的失误,无碍于整个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方向大局和历史轨迹,更无损于他创立革命学说、领导革命运动和开创历史新篇的光辉形象。

所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未能彻底实现革命目标,是时代的局限和国情的制约,中国近代史上这场旧民主主义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正是这场轰轰烈烈和正义悲壮的革命,为其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作出了演示、提供了经验、准备了条件。故而,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孙中山先生有过一句名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孙中山追逐世界潮流,结合中国情,在政治理论上提出了一些颇有新意的思想。第一,民族主义思想内容的发展民族主义是中国的传统思想;第二,民主政治思想的丰富。提倡“直接民权”批判“代议政体”,提出“权能分离”思想,提出训政时期的构想。当然,其思想也有局限性:经济思想切合国情不足。国家资本主义思想是研究西方社会经济的产物,对民生主义有两个办法: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节制资本”节制私人资本主义,发展国家资本主义不利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原因:其一,当时中国近代工业极其落后,急需扶植民营工业,调动 8

人民大众的投资积极性。其二,当时国家财产极端困难,无法筹集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的大量资金。在政治谋略上的主要失误:缺乏摧毁传统的皇权专制主义思想的有效措施论战;革命三十年,为建立自己的革命军队,直到皇埔军校建立;整治活动也缺乏行之有效的谋略。理论基础:进化论,互助论。在思想方面主张道德政治。在政治活动方面,孙中山相信人类进化靠互助,而不是靠竞争;他不是从人类为追求利益、充满竞争的现实状态出发,而是从仁义道德互助的愿望出发,观察并解决实际问题。他看不到事物的复杂性,忽视了行之有效的军事政治谋略的建构。

总之,孙中山是一个伟大的革命领袖,他一生都在为革命事业做贡献,虽有一些在革命上的不足,但是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这些事无法避免的,故他是一个令人敬仰的革命前辈。参考文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高等教育出版社

国父的传奇人生:《天下为公——孙中山传》 „„„„„„„„„„„„„„„„„„ 华文出版社 李菁 著

《孙中山全传》 „„„„„„„„„„„„„„„„„„„ 江西人民出版社 李守鹏 汪鹏生 倪三好 著

中国近代史历史人物 篇5

活动简报

2016年3月27日星期日

金陵科技学院动漫分院

近日,我们开展了中国近代历史人物学生讲台的活动,全班同学积极参与。

我们组介绍的人物是李鸿章,下面是介绍: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

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

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

约》等。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演讲稿如下

中国的现代化是痛苦而漫长的过程,近代史诸多英雄人物各领风骚,一次次失败后的重新探索,一次次侮辱下的奋起反抗,才争取到中国的日渐富强。今天我向大家介绍的也是中国现代化历程中不可不提的一个人,他也是一位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有人称它为历史的钉子户,作为一位历史钉子户,他还身兼大清装修工。但他坚守一辈子,装修了一辈子,却没有获得美誉。他也自嘲自己为“裱糊匠”——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是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终究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休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在他去世后,梁启超曾这样评价他的一生:吾敬先生之才,吾惜先生之识,吾悲先生之遇。以一人之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此所谓敬其才。只看到外国船坚炮利的表象,而不知制度才是其富强的根本原因,洋务运动东施效颦,邯郸学步耳。梁启超言其“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源”,此所谓惜其识。生于那个时代的中国,妇人当政,满朝宵小,外忧内困,鞠躬尽瘁却得卖国贼之骂名,此所谓悲其之遇。他就是李鸿章。我们在高中课本中一定见过这样一幅图,西方十一国威胁清政府签下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最右边这个人就是李鸿章,作为大清重臣兼外交官,他代表大清帝国签下许多不平等条约,这使他背负重重骂名,成了清政府最大的替罪羊。在1901年签订完辛丑条约后不久,李鸿章变去世了。

1901年,清政府把这个78岁高龄的老人推到了北京去处理烂摊子,去直面八国联军的威逼。这个人当时已经接近油尽灯枯了。他一边忍着胃出血导致的濒临死亡的大吐血,一边指挥着下级官员,与联军谈判。经过努力,将联军方面一开始提出的赔款10亿两白银降到4亿5000万两。这已经是走到生命尽头的他能够为国家尽的最后一份力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到来时,他还在病榻上与俄国公使签字。与此同时,国内的舆论还把攻击的矛头指向他,说他:“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为了国事耗尽了生命的他,成了清政府最大的替罪羊。李鸿章的一生可以用六句话来概括:少年科第,中老栋梁 镇压起义,死忠朝廷 洋务运动,运筹帷幄 甲午风云,老臣残梦 师夷长技,诟病颇多 身后蒙冤,千古骂名。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李鸿章在庐州府学被选为优贡。时任京官的父亲望子成龙,函催鸿章入北京,准备来年顺天府的乡试。鸿章谨遵父命,毅然北上,并作《入都》诗10首,以抒发胸怀。其中: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

表达了他立志要水击三千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决心。当时20岁的李鸿章就立志“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而这些有道人中最重要的一位就是——他一生中的贵人,也是他的恩师——曾国藩。1845年李鸿章正式投帖拜在曾国藩门下,在此后京师备考的日子里,李鸿章深受曾国藩的影响,一在于诗文词章、治学方法;二在于学习曾的经世义理之学。之后,曾国藩奉命组建湘军抗击太平天国。不久,李鸿章再次投奔了老师,当了他的幕僚,而曾国藩也对其倾囊相授,教诲有加。很多年后,当李鸿章再次回忆这段历史时,非常庆幸在自己人生道路的开始,就遇到了曾国藩这样一位亦师亦友的关键人物,愿意教他带他,使他在这段时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1860年闰三月,清政府赖以抵御太平军、屏障苏沪的江南大营被攻破,绿营军主力瓦解。于是湘军便成了清政府镇压太平军唯一可以依靠的力量。清政府继续整顿军备,重建江南大营,任务落在曾国藩头上,在组建新军的人选上,他斟酌再三决定给李鸿章一次机会,让他回家乡招募新勇。李鸿章回到家乡合肥后,尽心竭力,快速就组建了一支由团练为主的武装。因为这支队伍主要是从淮河流域招募的,所以叫“淮勇”(“勇”以区别于清朝国家的正规军),史称淮军。

1862年4月至6月间,他又用英国商船将淮军分批全部运抵上海,淮军开始了对太平天国革命的镇压。他和淮军就此崛起,逐渐成为晚清政治舞台上最重要的一支势力。同治年间,适逢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媾和,及太平天国被消灭(1864年),政治上出现了一个和谐时期,史称“同治中兴”。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发展就是“洋务运动”。这段时间正值李鸿章四十岁年龄段,一直在苦心经营他的根基,消灭天平天国之后,他不仅煞费苦心的保存了淮军使其成为当时最具实力的一支军队,还成为了“洋务运动”的先锋和领袖。期间有一大批有志之士依仗李鸿章的影响力,团结在他周围,为其尽心尽力共创这亘古未有的改良事业。洋务运动的最终结果虽然是失败,但是其对中国近代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至此,李鸿章进入政治中心的同时,开始勤勉的全心致力于自己圈层体系的构架。据不完全统计,从1870年到1911年,李鸿章统帅的淮军中先后出任总督、巡抚、尚书、侍郎等要员共有38人,而在淮军和北洋海军量大军事系统中担任过提督、总兵以上的将领多达1300余人,尊其为老师者举不胜举。正因为他的提携和支持,这些人中很多都成为了晚清近代化事业的主要开创者。稍加考查就会知道,中国的现代化军事、机械制造、近代的采矿、铁路、电报、轮船运输、纺织等工业和交通运输及信息企业,无一不同李鸿章和其门生弟子的推动有关。而在办新式学堂、派留学生出洋等方面也有他们不可磨灭的贡献。50多岁的李鸿章正是因为桃李满天下,门生遍朝野,形成强大的势力,才成就了他“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梁启超 语)之功。

当他到了位极人臣地步时,他遇到了瓶颈。他面对着一个从软件到硬件都落后于世界,而且落后到无法和周遭对话的中华。顶头上司是个不无才华、御下有方,但同时悍辣固执,拒绝与世界交流的老泼皮。所以他很难用正常的方式来促进一切。只好用尽各类方式,委婉、迂回、偶尔不免卑鄙、甚至为虎作伥地,推进着宏图大业。一点点试图让中华纳入与世界其他国家对话的轨道上。他当时中华仅有的几位,可以和世界其他国家做现代外交的人——在他掌权之前,中国掌权的大多是些会乱杀使臣、关税白送、把他国都当藩属的土鳖。他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几位,可以算得上外交家的现代政治家。做了及倡导无数的实业。经过他、曾、左、胡这一群人的努力,使汉人大臣们逐渐有了话语权,考虑到袁世凯是他的人,简直是他完成了反清复明啊„„最后他还是在夹缝之间,保留了一些火种,在大乱之间,为中华争取了尽量多的利益。某种程度上,在实际的领袖已经昏聩了的情况下,他是中华最后一缕现代文明的火焰。而且他想法子,在举国被**分子(嗯,我说的是义和团)祸乱的情况下,还保留着一丝清明。在本该灭国的时刻,最后争取了点东西(辛丑之乱,虽然赔款数额巨大,但没有割地)。

纵观李鸿章一生,进行了一场半推半就的改革,签署了几张不得不签的条约,前者以失败告终,后者以凄凉收场。与陆秀夫相比,李鸿章面对的不是一个“已死之国”,而是“将死之国”,他还需要把国家治理好,所以他不能像陆秀夫一样杀身成仁的殉国,去做一个纯粹的忠臣。与张居正相比,他没有凌驾于孤儿寡母之上,反而受制于孤儿寡母之下,而且他还面临着严峻的外交压力,所以他不能像张居正一样大刀阔斧的改革,去做一个纯粹的能臣。1901年11月7日,深秋的北京贤良寺,晚清肱骨之臣,洋务运动领袖,一代名相李鸿章在萧条、惨淡和悲凉中走完了他的跌宕起伏的一生。去世前,他还挣扎着全部的力气,口述诗道:“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此刻的他一定想起了58年前,20岁入京赶考提笔抒怀而作的“一万年来谁著史?八千里外觅封侯。”诗句,从傲娇的“觅封侯”,到无奈的“吊民残”,耗尽了李鸿章几近一生的宦海时光。

最后我想用李鸿章人生中的最后一首诗结尾: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谢谢大家

最后,活动圆满成功。

参与者:钱晨 王静怡

对中国近代历史的感悟 篇6

我于大二初秋之际选修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门课。十分感激老师备课的用心,为了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最大程度的让同学对中国近代史有个全面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老师很是用心的找来许多短片让学生观看,几乎是每次上课都有不同的纪录片观看。比如“复兴之路”等。在我选此课程的时候,我知道中国共产党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进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但为什么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中一节课老师说的一句话我很认同。有许多人认为如果没有历史上的“大跃进”事件,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事件,中国便不会落后于其他国家至少30年,但这种说法在我看来是绝对的。因为他排除了这些事件是历史走势的必然性,它没有“早知道”“如果没有··”这些假设性的话来庇佑。是福是祸不是单单从结果而概括出来的。他应该从选择的这条道路后的一系列“多米诺”效应推断出的。如果真要说如果,如果没有“大跃进”事件。中国百姓还沉浸在假象的欢乐之中,中国百姓仍被一种急躁的,急功近利的心态侵蚀着,在那一次时间后,表面上一切归于平淡,但如果深思其中的利弊,也不见得全是坏处。被暂时击败的中国人民陷入沉思,归于理性。他们开始思考中国的未来之路,开始思考完完全全的工业大国是否适合于我们,开始思考“十五年赶超英国“的”壮志豪言“是否过于浮夸?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类似的话,只能靠记忆拼凑起来,大跃进运动的发生与其说与赶超思想有关,还不如说与反“反冒进”思想有关。这句话引起了我的不解。1957年4月,毛泽东在听取叶飞的工作汇报时说反冒进的人强调稳妥。我们这样大的国家,老是稳慢就会出大祸。对反冒进的人,办法就是到了一定的时候,提出新的口号,使他们无法稳。“冒进”是他们反对“跃进”的口号,我们要用“跃进”“代替”“冒进”,使他们不好反对。这就很可以说明,大跃进名词的由来也直接与反“反冒进”有关。

其实,早在1955年下半年毛泽东就有了大跃进思想的萌芽。在这一年7月和10月举行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和中共七届六中会议上,毛泽东对邓子恢在农业合作化问题上的所谓“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进行了严厉批判,人为地掀起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在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完成的情况下,毛泽东又进一步认为,中国工业化的规模和速度,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项事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都应当适当地扩大和加快,在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也应当批判和克服“右倾保守思想”。在有关八大的准备工作中,毛泽东提出,八大的“中心思想是要讲反对右倾思想,反对保守主义”。指出现在的问题是右倾保守思想在许多方面作怪,使许多方面的工作不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发展。因此农业和农业以外的各项工作都必须迅速发展,以适应社会主义革命高潮的新形势。从1955年第四季度开始,我国经济建设,出现了一股层层抬高数量指标和忽视综合平衡的冒进势头。1956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为全面地提早完成和超额完成五年计划而奋斗》,明确提出了又多、又快、又好、又省的要求。在批判“右倾保守”,“提前实现工业化”的口号激励下,国务院各部纷纷修改长期计划指标,把15年远景设想和《农业四十条》中规定12年或8年的任务,提前在5年甚至3年内完成。基本建设项目也随之纷纷上马,“各方面千军万马,奔腾而来”,出现了急躁冒进错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次冒进是“大跃进”运动的前奏。

这样急躁的心态不就是需要时间降降温?需要时间平淡一下?

此外,除了对中国近代史重大事件的感想外,也让我初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必然性。

以下我将就中国共产党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谈谈我的认识。

首先,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中国要独立和自强就必须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人民的选择和历史的必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选择的符合国情的唯一正确道路,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唯一正确道路。

鸦片战争,打破了长期封闭的中国社会,使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一代民族精英觉醒: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龚自珍“智者受三千年史氏之书,则能以良史之忧忧天下”。林则徐、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洪秀全领导的反清农民起义;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图强”;孙中山的国民革命。正是他们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为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同仇敌忾,英勇奋斗,前赴后继,拼搏不息,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这让我们看到了民族的内部团结和力量凝聚是抵抗外辱和实现复兴的基本前提。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的。

共产党最初登上历史舞台时就是无产阶级(即工人阶级)利益的代表。鸦片战争,打破了长期封闭的中国社会,但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中国没有走上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而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这就决定了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而,要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反动统治的任务,就不能不经过一个长期的艰苦奋斗过程。

从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人民进行了近80年的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其中包括太平天国革命、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维新等,这些斗争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统治,但最终都失败了。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但辛亥革命没有把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进行到底,最终以同旧势力妥协而告终。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给人们以重要的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革命取得最终胜利,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必须有新的阶级领导和新的思想指导。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迅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来考察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状。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的传播和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两者走向结合的初步实践,表明建立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已经具备,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他与以往任何政党不同,一开始便旗帜鲜明地表示自己是中国工人阶级利益的代表,也是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代表。他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找到了使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并且把被外国列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在一起,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

选择共产党的必然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因辛亥革命失败而迷茫的人民群众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为他们的斗争开拓了通向胜利的新航道。从此,领导反

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身上。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为之一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

选择共产党的正确性:中国共产党一开始便旗帜鲜明地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观点来观察和分析中国的问题,并且深入到工人中做群众工作,它作为最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是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根本对立的;它掌握着马克思主义这个锐利的思想武器,正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为中国人民对于中国社会问题的解决指出了一条基本线索,指明了走向胜利的道路。中国共产党破天荒地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的全部活动都是为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是为他们的解放事业服务的,它就敢于相信、发动和依靠群众。中国共产党采取群众路线的革命方法,这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也不可能采取的。这个情况表明,它能够胜利地担当起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

毛泽东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由此可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人民选择了共产党的领导,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道路是中国的必然出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是与其历史发展走向密切相关的,都有其历史决定性。总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巩固和发展,体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得出的必然结论。

此外,社会主义制度有着无比的优越性。作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是针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而产生的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现实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第一,社会主义的产生,彻底改变了人民群众受压迫受剥削的社会地位,无产阶 和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保证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一切爱国人士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权力和他们的民主权利。

第二,社会主义不是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上,而主要是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解决了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第三,社会主义提倡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方式,不断扩大社会福利,实现社会平等,避免两极分化。

第四,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在对内剥削、对外掠夺的基础上,并用低价商品摧毁弱小国家的民族企业,用坚船利炮把它们变为自己的附属,尤其是对第三世界国家实行不等价交换。而我们的社会主义,主要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通过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

如今拥有中国共产党已经拥有7000多万名党员的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在总结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党提出了适应新的时代要求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把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落实到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来,把满

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努力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问题上来。

总的来说,党的性质、宗旨,坚定了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党为领导核心。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但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长期执政是所有政党追求的目标,共产党也不例外.面对新世纪新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共产党已经在适应执政环境,加强执政能力方面,做出了相当的努力,而且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面对新世纪、新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和战略高度,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一鲜明地提出来,自觉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与时俱进的先进的政党。

中国近代史历史人物 篇7

然而, 封建体制强调中央集权而限制地方实力发展的劣根性矛盾和满汉之间固有的国内民族矛盾, 使“洋务运动”湮灭在甲年海战战败的硝烟中。甲午战败, 老大封建帝国被刚刚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不满三十年的东夷小国所败, 证明在封建体制内拯救国家危亡是行不通的, 对近代中国思想与政治变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救亡图存, 维新变法与立宪、革命, 成为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轴。

可是, 认识到社会变革之必要, 仍然经历了一个复杂而血腥的过程。1898年戊戌变法, 以六君子被杀害而告终。但是变法所引起的社会震动, 不仅在一般民众中产生了巨大影响, 对于封建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 其影响作用也是巨大的。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革命斗争, 也给封建最高统治者变法维新才得以“图存”的巨大压力。

义和团运动的发展, “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 不啻给慈禧太后及其势力以民心可用的讯号。由于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的入侵, 满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了《辛丑条约》, 其直接后果是中国史上最大的一笔对外赔款和中国主权的进一步沦丧, 中国正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 正因为有恶劣的后果, 也带来了新的开端, 甚或说是有利于制度变迁的可喜变化, 满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开始认识到改变国体、发展资本主义新政改革的迫切性。1901年1月29日在西狩的归途中慈禧太后发布上谕, 将盲目排外之臣如载勋、载漪、载谰、英年、启秀、徐桐等或自尽、或赐死、或监禁、或正法、或革职等等, 于是曾在朝中享有强大权势的守旧力量几被“芟除殆尽”, “转为国家权力结构里奄奄一息的一方”, 其结果是袁世凯、张之洞、刘坤一等督抚大臣进一步走向权力中心, 出现了著名的“江楚会奏变法三折”。更为重要的是朝中士大夫再无明目张胆反对政治改革者, 甚至出现“群臣争言新政”的局面。无论是出于自保、亦或是真诚地认识到变革的需要, 这种政治气氛显然是新政改革的必要基础。正如因慈禧太后西狩而得宠的岑春恒所言:“朝廷自庚子之变, 知内忧外患, 相迫日急, 非仅涂饰耳目, 所能支此危局。故于西狩途中, 首以自强为询……辛丑回銮, 即陆续举办各项新政。”清末立宪运动就此兴起。在慈禧太后的支持下, 清末出现了资产阶级立宪派主导的宪政运动。

清末资产阶级立宪派主导的宪政运动, 得到了清末广泛存在的各种政治团体与政党支持, 包括清八旗组织在内的社会各阶级阶层人士都参与到了宪政运动之中, 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幸的是, 倡导宪政运动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于1908年先后逝世。封建统治的继承者, 对不断发展的宪政运动持消极对抗的态度, 缺乏政治权威的统治集团无法及时将社会变化的情势和人民的意愿予以制度化, 加速立宪进程, 导自了三次大规模的开国会请愿活动。满请封建统治者在请愿活动中威信尽失, 最终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夺取了引导社会变革的主导权。“孙中山领导的党和人民一起推”, 埋葬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 建立了中华民国。

因此, 辛亥革命胜利绝对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 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清末各种社会政 (下转327页) (上接263页) 治力量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 具有历史的客观必然性, 不存在“速胜”之虞。

同样, 纵观世界历史, 辛亥革命也不存在“速败”之说。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了, 不能因此认为辛亥革命“速败”了, 它只是按照自己的轨迹, 不断地延续着革命的使命。纵观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反封建斗争, 没有一国的革命是一蹴而就的。美国资产阶级革命从独立战争开始, 直到南北战争解放黑人宣言的实施, 其反封建斗争才基本结果。英、法、德亦如此。英国资产阶级政体的确立, 始于1640开始的议会斗争, 其间经过内战、克伦威尔统治、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到辉格党人与托利党人发动光荣革命, 前后经历了四十四年。法国大革命从1789年巴黎起义攻占巴土底狱开始, 三年后废除君主立宪, 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经历吉伦特派、雅各宾派专制、热月党人统治, 到拿破仑帝国建立、波旁王朝复辟, 直至1848年欧洲革命, 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才基本结束。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启蒙阶段发育最充分, 外有英美法资产阶政革命的熏陶, 内有以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古典思想家的启蒙, 资产阶级革命发端于欧洲革命, 在19世纪60年代经过三次王朝战争, 建立了普鲁士帝国, 经过铁血宰相俾斯麦统治, 严格地讲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其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才基本告一段落, 而希特特封建法西斯主义, 更是封建思想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翻版。亚洲的日本, 虽然明治维新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 日本的社会实质是以封建武士为主体的封建法西斯社会。从严格意义上讲, 日本现代资本主义政体的真正建立, 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自民党结束其长期执政才开始的。因此, 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历程看, 中国的辛亥革命没有“速败”, 它只是按照自身的轨迹在不断地运行和发展。我们今天反对的一言堂、家长制等官僚主义作风, 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反对封建专制思想的延续。辛亥革命是伟大的, 其后一百年在辛亥革命精神的鼓舞下, 中华仁人志士不断探索, 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了独立自主的人民共和国。经过六十多年的奋斗, 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 改革开放, 在第二、三、四代领导人的领导下, 在辛亥革命跨入第二个百年之前, 中国重新崛起, 迈入了世界第二大国的序列。展望末来, 虽然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仍然很底, 但我们有理由相信, 有辛亥革命伟大精神存在, 有辛亥革命后一百年不屈奋斗精神的鼓励, 在辛亥革命后第二个一百年中, 伟大的中华民族一定能够取得伟大的成就, 我们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的能力和我们优秀文化传统与日月同辉, 光照世界。

摘要: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 中国的仁人志士就开始了在封建体制内探索富国强兵的道路, 甲午中日战争宣告了此路不通。于是, 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立宪派、革命派相继走上历史舞台, 在封建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的倡导下, 清末出现了波澜壮阔的立宪运动。但是继任的封建统治者对不断发展的宪政运动持消极对抗的态度, 缺乏政治权威的统治集团无法及时将社会变化的情势和人民的意愿予以制度化, 加速立宪进程, 导自了三次大规模的开国会请愿活动。满清封建统治者在请愿活动中威信尽失, 最终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夺取了引导社会变革的主导权。“孙中山领导的党和人民一起推”, 埋葬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 建立了中华民国。

关键词:封建体制内探索,清末立宪运动,辛亥革命

参考文献

[1]蒋翊武.沉寂的辛亥革命英雄[EB/OL].http://www.xinhai.org/yanjiu/191103185.htm.

[2]刘伟.清末地方官制改革与辛亥革命[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11, (5) .

[3]雷颐.从历史性思维看辛亥革命何以发生[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1.

[4]王晓秋.辛亥革命与20世纪初留学日本风潮[EB/OL].辛亥革命网, http://opinion.hexun.com/2010-10-26/125268030.html.

[5]郭展礼.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与意义, 台湾海洋大学亚太中心[EB/OL].http://www.hncsmg.com/newsshow.asp?id=1586.

[6]涂鸣皋.清末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及辛亥革命之比较[J].贵州文史丛刊, 2010, (12) .

论中国近代化历史的起点 篇8

关键词:鸦片战争;积极影响;现代化

1 中国闭关锁国政策的终结

中国应不应该打开国门?我们现在不觉得这是个问题,160多年前的中国人也不觉得这是个问题,但他们的理解和我们是相反的。他们以为中国是“天朝上国”,向中国朝贡的国家是藩属国,不愿朝贡的国家为化外各邦。英、法、美等国不向清政府朝贡,清政府那就不愿和它们作正式的官方交往,连其国名上都加“口”字旁,蔑称为“口英夷”、“口佛夷”、“口米夷”。在清政府心目中,通商是天朝施于蛮夷的一种恩惠,怀柔远人的一种策略。 正如乾隆大帝1793年在复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中所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这种政策和思维,使中国长期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它阻碍中国与世界的交往,保护了落后的小农经济,有害于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助长了封建统治者和国民的枉自尊大心理,充分显现了中国封建君主专制集权制度的落后性。由此观之,寄希望于传统思想和传统体制变革中国社会,使中国顺利地顺应世界大潮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使中国经济转入工业化是毫无希望的。

闭关锁国的政策不但没能挡外敌于国门之外,反而被人搞得丧权辱国,还使得中国与西方的差距越来越大。鸦片战争的战败使自明朝中期以来推行的闭关锁国政策遭到了沉重打击,再也无法推行,日益增多的“洋夷”不断涌入,使清政府不得不改变以前对待列强“理藩而已,无所谓外交也”的轻视态度。当然,这种改变是被动的。正如历史学家蒋廷黻所写:“中西关系是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鸦片战争证明了落后就要挨打,要想不挨打,国家必须强大;鸦片战争同样也证明了国家要想强大,必须对外开放。《南京条约》里中国开放了五处通商口岸,英国实现了打开中国大门的愿望,从而方便他们入侵,但同时也方便我们向西方国家学习。可以说是危险与机遇共存。

战争失败的教训使中国的少数精英终于开始意识到“夷有所长,华有所短”,需“师夷长技以制夷”。林则徐、魏源、姚莹等一批优秀人物出现了。他们主动地去看世界、了解世界、向国人介绍世界。公然提出鼓励传习技艺和器物制造,而不是注重礼仪道德。为后来的洋务运动开了先河,同时也是中国对外开放之始。

2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道分水岭,曾经执世界文明发展之牛耳长达千余年的中国,在这次对抗中,一败涂地,整个社会制度的弊端暴露无遗。但是,在这场撞击的中西文化潮流的推动下,中国人对西方对世界的认识也逐渐发生改变,并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中国的地理环境较为特殊,三面由高原崇山峻岭环绕,只有东面通向大海。这种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是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同时又长期使中国处于一种相对闭塞的状态。中国地理条件的封闭性和华夏农业文明的先进性,使中国人形成了只知“天下”、“九州”,而不知世界的华夏中心论。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大兴“八股取士”和“文字狱”,更是把读书人逼入脱离实际,钻进故纸堆状况之中,尽一步助长了中国人不知地球大小而又夜郎自大的文化心态。以至于在“康乾盛世”时期,竟不知与中国通商已久的英吉利地处何方,直到鸦片战争打了近两年,道光皇帝才想起应知道交战英国在哪里,有多大、有没有旱路与之交通。鸦片战争的炮声,粉碎了清政府“天朝上国”的美梦,也使到中国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了解世界的重要性。19世纪四十年代,林则徐在广州组织翻译研究外国的书籍报纸,随后,他又编成《四洲志》,其好友魏源据此编著了中国第一部世界地理历史巨著《海国图志》,其后又有姚莹的“康輶纪行”徐继番的《瀛环志略》等,它们比较完备地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和基本状况,以及相关的地理知识,开始洗涤中国愚味的尘垢,更新了中国人的世界地理知识,开始放眼世界,认识到“神州者,东南一州也”,这为中国有识之士探索救国救民之道打开了一扇窗户,为中国的近代化起步提供了条件。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水平,与中世纪的西欧相比,更是耀眼夺目。但是,到了明清时期,却呈现出垂暮之气,这一时期的科学技术虽有一定发展,但大多是属于对前代科学技术的整理和总结,没有质的变化。在16世纪未至18世纪初,这一段时期里,虽然出现了“西学东渐”,西方传教士将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宗教思想传入中国,但由于中国封建政治造成的桎梏,“西学东渐”过程在明未清初进展缓慢,清康熙未年,中西文化发生激烈冲突,特别是雍正时期,西方传教士基本上被逐出国门,中西文化交流便全然中断了。

鸦片战争前,中国作为东方大国已经经历了两千年的封建文明史,中国的封建传统思想以儒学为主,从孔子开始就日益注重论理道德研究和完善,强调“学而优则仕”,而忽视对自然科学的研究,而历代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统治,更是注重强化“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要求人们“存天理,灭人欲”。即便是被欧洲人称为机会均等,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中国科举制度,它的考试内容也一般限于儒家学说,到明朝的八股取士则更进一步禁锢了人的思维和实践能力。与此同时,科技人员则社会地位低下,既无法在仕途上发展,也无法得到政府的支持鼓励。在这种社会氛围中,鄙视技艺成为时尚,科学技术被视为“奇技淫巧”。以至于18世纪未英国特使马嘎尔尼展示18世纪工业革命成果时,乾隆帝竟说:“至尔国所贡之物,天朝原亦有之”,而且对于显示英国当时军事力量与科学技术的军舰模型及新式枪支武器等也漠然视之,毫无兴趣。

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一部分士大夫开始意识到近代科学技术对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开始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当中首推“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鸦片战争前他就广州组织翻译研究外国书籍报纸,派人仿制外国船只,购买先进的外国武器。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也第一次介绍了哥白尼的学说,为近代中国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洋务运动则将新思想真正付之实践。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统治阶级中的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师夷智”、“自强”“求富”的洋务新政。开始了以“强兵”为中心的近代国防、工业、交通、教育和科学技术研究事业的建设,使中国拥有了第一批军事、民用工业,建立了第一支海军舰队,开设了第一批外语、科技学校,派谴了第一批留美、留欧学生,出现了近代第一代科技人才,造就了中国第一代产业工人等等。洋务运动虽然在“中体西用”方针指导下进行,但它却是中国人顺应世界大势而进行的第一次现代化尝试,是对固步自封“天朝上国”观念的一个否定,开始引导中国走向世界,拉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

3 鸦片战争加速了封建專治统治的灭亡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主观上是为通过鸦片贸易来打开中国的大门,但客观上英国打击了中国封建统治的基础,加速了是中国封建专治统治的终结。从经济上看,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前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经济,尽管从明朝中期开始就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在清朝前期也有所发展,但由于封建主义的异常顽固,资本主义在中国一直没能发展起来,所以经济上仍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然经济占绝对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随着国门被打开,五口通商的开辟,外国商品开始倾销,同时大肆掠夺中国原料,中国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在通商口岸甚至出现了外国人办的新式企业。其结果使中国经济逐渐失去了独立性,手工业(包括那些具有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纷纷破产,给中国封建经济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从而,作为封建统治经济基础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了。

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的局面开始形成。从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了“师夷长技而制夷”、“君民共主”的思想。到洋务运动中,王韬、马建忠、薛福成、郑观应等人在“师夷长技而制夷”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现行经济、文化、军事乃至政治的改良思想。再到“戊戌维新”运动开始在思想上接受西方工业文明与先进的社会制度,他们认识到西体和中用是分不开的,如果只学技术思想而不对社会制度加以变革,技术则缺失了生存发展的土壤,因此必须从制度上首先变革,效仿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封建专治统治的思想基础动摇了。

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认为:“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工业的破坏性影响、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造成了两个后果:旧税更重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所有这些同时影响着中国的财政、社会风尚、工业和政治结构的破坏性因素,到1840 年在英国大炮的轰击之下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英国的大炮破坏了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至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中的木乃伊——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政治经济危机到来,而皇帝权威的丧失更加剧了危机。此后,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出现,无一不预示着封建统治的即将终结。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对中国来讲是一次深重的灾难,但我们也要从这个灾难中看到它给中国历史的发展客观上带来了一些推动因素。历史长河不停向前流淌。鸦片战争过去160多年了,改革开放也已走过30年历程。

参考文献

[1]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2005.

[2]马克思,恩格斯.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72.

[3]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大纲[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上一篇:有关世界水日的起源:世界水日由来下一篇: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