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困境

2024-09-11

现代性困境(共12篇)

现代性困境 篇1

摘要:现代性问题是个复杂而综合的问题。在追求现代性的过程中, 资本主义国家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困境。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兴起的新保守主义思潮, 其观点反思了资本主义社会在追求现代性过程中产生的困境。

关键词:现代性困境,新保守主义,反思

一、现代性的内涵

现代性观念首先是由西方的学者提出的。对现代性的理解:马克思从批判社会学中去思考现代性, 主要批判资本主义制度;迪尔凯姆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来理解现代性, 认为社会失序是现代社会的主要问题, 提出要建立集体意识;马克思·韦伯从理性的角度理解现代性, 认为现代性最大问题是形式的合理性和实质的非合理性。总之, 我们现在所理解的现代性可以这样认为:时间上指启蒙时代以来的新的世界体系声称的时代, 一种持续进步的, 合目的性的, 不可逆转的发展的时间观念。实践中指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现代社会在重新规划社会组织制度, 新的法制体系, 世俗化的价值观和审美认识方式等方面展开的一项强大而长期的社会变革和精神变革。

二、现代性的困境

现代社会以现代性为指导, 现代社会的发展史一个不断向前追求现代性的过程, 而现代性的要点包括:无线进步的时间观念, 民族国家的形成及组织机制与效率问题和一人的价值为本位的自由、民主、平等、正义等观念。

它具体表明现代社会的性质或主要特征。基于此, 西方社会在现代性发展中取得了一系列的伟大的成就, 如启蒙运动, 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工业化等。但同时, 在西方发展过程中, 也出现了现代性困境。1工具理性困境.现代社会受资本主义洗礼后, 理性的权威压倒一切。当人们都变成了理性主义者时, 便只会相信的理性的权威。2文化道德困境。现代性发展与资本主义联系密切。而资本主义经济社会是一个追求经济利润至上的社会, 以物质财富的无限增长为中心。因此, 货币成为量化一切的标准。3多元化困境。现代性中有普遍主义信仰。但随着历史的发展, 现代世界的多样化。4自我中心困境。在现代性发展中, 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现象。这些都表明了一个问题:人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当人类的自我中心思想越演越烈时, 人与自然的矛盾, 人与人的矛盾,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 都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三、新保守主义对现代性困境的反思

1、新保守主义的兴起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新保守主义形成于美国的。它继承了一些保守主义的观点, 同时又提出了自己新的理念。认为美国价值观是普世的, 极力捍卫美国的价值观和传统制度。认为当前美国的危机根源在于文化的危机, 文化的危机根源于人性的软弱和道德的堕落。强调家庭、宗教以及传统价值观对于克服当前文化与文化危机的重要性。

2、新保守主义本质上是对现代性困境的反思。

(1) 、主张自由的平等和有限民主, 以反思工具理性。新保守主义主张自由的平等, 认为人们要在自由的基础上追求平等。因为人们在才能、智慧、品德和性格等方面是有差异的, 所以人们在经济方面和政治方面是要有差别的。在一个理想的社会中, 这应该是自然的现象。所以经济上推崇自由主义, 认为市场能够自动调节资源的配置, 能够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使人们会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去奋斗, 去争取。新保守主义者主张有限民主, 认为当前美国的一些运动如反战运动、民权运动、反歧视运动等破坏了美国的民主和价值观, 动摇了美国的社会根基。这主要是美国的“民主过剩”, 因此认为有限民主才是正常民主运转的基础。主张政府干预个人的生活, 认为要更好地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 必须节制民主, 把人们的参政范围和程度加以限定。尊重个人自由的同时也要尊重权威和秩序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 维护传统的宗教与道德, 以反思文化道德困境。新保守主义者不同于自由主义者的激进, 提出强调传统的道德、伦理、宗教信仰、法律和秩序。这些传统的道德伦理包含着追求真善美, 追求勤劳节俭, 追求着宗教宽容、诚实守信、节制情欲、维护社会秩序。这些主张是对目前资本主义出现的文化、道德的困境的反思。因为现代西方资本世界的享乐主义、超前消费主义, 文化上的堕落, 行为生活中的放纵, 等其他现象。这些现象正在动摇着资本主义的正常统治的基础。因此, 新保守主义者面对现实, 提出解决这些困境的主张, 为了更好地维护统治的进行。

(3) 坚持普世价值观, 以反思多元化困境。新保守主义者坚持普世价值观, 认为美国的价值观是最经典的表达, 美国人民富有向全世界传播这种价值观的神圣使命。认为体现美国价值观的自由民主制度是世界和平的保证, 反对专制国家。现代性主张以西方为中心, 但现实却是世界的多元化政治状况的存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强大生命力, 民族国家的独立的意识形态, 还有一些国家处于专政统治中。所有的这些都与美国的普世价值观相冲突。为此, 新保守主义者强调普世价值的存在, 甚至认为可以用武力手段去建立新帝国, 来实现辅助全人类的重大责任, 使世界更加文明、民主与和谐。

(4) 强调意识形态进攻, 以反思自我中心困境。新保守主义者以意识形态来划分敌友, 与美国的相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就是朋友, 反之就是敌人。同时认为与国家利益相比, 意识形态具有优先地位。美国要向全球输出其意识形态, 抢占制高点。只有这样才能营造有利于美国国家利益的政治环境, 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他们认为自由民主制度是美国价值观的体现, 是世界和平的保证, 要向那些特别是专制国家输出美国的价值观。尽管这个主张仍然体现了美国自我中心的思想, 但其改用意识形态作为进攻手段, 而不是像以往那样直接使用武力来征服他国。这也可以算是一个进步, 起码对自然和人类的伤害没有战争那样明显和巨大。但新保守主义者仍然代表着资本主义的态度, 仍然强调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优越性和先进性。在对现代性的自我中心困境的反思中, 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其态度, 而只是换了一种征服和进攻策略。

参考文献

[1][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 译.黄平, 校.北京:译林出版社, 2000:1.

[2]高华.对现代性的解析.新乡学院学报, 2009, (5) .

[3]李志东, 梅仁毅.冷战后美国的新保守主义思想运动[J].美国研究, 2006, (2) .

现代性困境 篇2

社会转型催生了传统一体化社会格局的逐步解体.社会伦理要求因为文化转型的不同步而缺乏支撑,难以发挥作用.现代社会格局及其伦理要求与传统文化及其规范之间显现出摩擦和冲突.社会伦理在文化断裂中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困惑.

作 者:刘怀光 刘巧凤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河南,新乡,453007刊 名:呼伦贝尔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LUNBEIER COLLEGE年,卷(期):15(5)分类号:B82关键词:现代伦理 文化断裂 传统文化 文化依托

现代科技的哲学困境 篇3

[关键词]现代科技困境我国《后天》

一、引言

美国影片《后天》(The dav aftertomorrow)给我们展现了一幅人类末日的可怕景象:巨大的冰雹,狂暴的飓风,几乎毁灭人类的新冰河时代。当然,聪明的导演也不会忘记在里面加上一些大众化的佐料:家庭的亲情、朋友之间的友情,还有年轻人的爱情。在两个小时的视觉冲击之余,这部给制片商带来巨大利润的科幻大作也给人们带来了思索:科技是天使,还是魔鬼?“后天”是制片人耸人听闻的想象还是真的有可能在某一天来到我们这个蓝色的星球?

二、现代科技的哲学困境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科技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从马克思关于“科学是生产力”的预见到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洞察,深刻地刻画出了理论随着时代不停前进的脉络。早在一百多年前,在现代科技的发展还处在萌芽阶段时期,马克思就提出了“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的论断。马克思的真知灼见已经被科技发展的历史所证明。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又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结论,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马克思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越来越大,就无可辩驳地论证了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性。科技发展具有加速度的这个内在特征,以及发展高科技对提高综合国力的巨大意义,使得当今世界上的绝大部分国家把发展高科技视为政府的重要职能。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基础产业,甚至可以说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重要的产业。

借助于现代技术所提供的手段,人类不断地从微观、宏观和宇观三个方向拓展着对物质世界的认识。随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入,现代科技所具有的改造世界的能动性越来越大。现代科技不但改善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结构,在很大的程度上科技还改造了人类的整个生存环境。可以说,地球上人类未曾涉足的处女地已经越来越少,甚至连外太空都留下了人类活动的足迹。但辩证唯物主义早就告诉我们,事物总是要一分为二的,从这点来讲,科技也不是完美的,不恰当的、无限制地利用科技成果在给人类到来幸福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类后患,即使这些后患在眼前是看不到,但总有一天会暴露出来的。有些技术在发明时曾经给人类带来了福音,但当它露出狰狞的面孔时,人类已经为自己的盲目付出了巨大的、甚至是不可挽回的损失。农药DDT的发明与推广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DDT发明于二十世纪中期。刚刚发明时,DDT作为一项伟大的技术成果马上显示出了其良好的应用前景,在农业、医药等方面获得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发明者也因此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但数十年以后,人们发现,DDT正是导致许多动物灭绝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滴滴涕在自然环境中非常难降解,长期使用势必会造成其在动物体内的累积,从而引发生态方面的问题。虽然DDT已经在全球绝大部分地区被禁用,但其负面影响是在短时间内是难以消除的。可以说,人类在享受着科技带来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喝下了自己所酿的苦酒。《后天》中冰河时代之所以会提前到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类的工业生产和汽车尾气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合物等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在大气中含量的增加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导致了全球气候的突变。实际上,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迹象是十分明显的,气候变暖已经使一些高山的雪峰开始融化。科学家甚至预测,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上的积雪将在数十年内全部消失,到那时,现在这座终年积雪的雄伟的山峰将成为人们的记忆。同时,气候变暖还导致了干旱、水灾、飓风等异常天气的增多,如近年来的印尼、马尔代夫的海啸,科学家都认为与温室效应导致的气候反常有关。

除了气候反常外,盲目应用技术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这个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明显。如在我国,环境污染问题可以说是和工业化相伴而生的。五十年代前,我国的工业化刚刚起步,工业基础薄弱,环境污染问题尚不突出。五十年代后,随着工业化的大规模展开,重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初见端倪。但这时候污染范围仍局限于城市地区,污染的危害程度也较为有限。到了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渐呈现不断加剧之势,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环境污染向农村急剧蔓延,生态破坏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时至如今,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一样,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难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多项进展,但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在2005年第八届科博会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高峰会上,国家环保总局科技司副司长罗毅透露,我国流经城市的河流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河段都受到比较严重的污染,全国百分之七十五的湖泊出现了富营养化的问题,每年沿海地区的赤潮发生次数比上世纪八十年代超过了三倍以上,酸雨的影响面积已占到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到三百五十六万平方公里,森林资源总量不足,生态系统退化。罗毅还指出,中国经济增长目前有三分之二是在透支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的,2003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经占到GDP的百分之十五左右。因此,同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环保工作正在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

科技的发展使人类陷入了一个由自己设置的困境:科技使人类享受到了由科技所带来的巨大的物质文明,再让人们远离这些成果已经是不可能了。设想一下让现代人生活在没有电、没有现代交通工具的环境中,会是怎样的一幅景象?这无异于是世界末日。显然。再让人们回到远离现代科技的石器时代是不可接受的。但另一方面,人类已经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了科技的种种弊端。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R,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中,以大量的科学事实论述了DDT等农药对空气、土壤、河流、海洋、动植物与人类本身的污染。警告人们要全面权衡和评价使用农药的利弊,正视由于人类自身的生产活动而导致的严重后果。1972年,在由米都斯等人提交的罗马俱乐部的第一份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中,学者们以整个世界为研究对象,对全球的人口增长、粮食产量、资源消耗、工业发展和环境污染等五种因素的变化进行了定量的分析研究,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按指数增长。按照他们的计算结果,如果维持当时的人口增长和资源消耗

的速度不变,那么,全球性的粮食短缺、资源枯竭或环境严重污染等因素中的任何一个爆发都将可能导致现代社会的崩溃。从此以后,西方社会对科技的社会价值的激烈争论就一直没有停顿过。面对全球问题的严酷现实,人们又不得不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进行新的理性思考。自从西方文艺复兴以后,科学技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伴随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不断深化和生产工具的不断改善,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大大加强,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时人们把科技看成了一盏照亮整个世界的明灯,培根也因此而发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呼喊。科学技术在那个时代被看成了一位无所不能的神。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渐渐地发现这位神不是万能的,它给人们带来的不全部是幸福,还有恐怖甚至是巨大的灾难,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期末期,美国在日本投下了两颗原子弹,造成了两个城市的毁灭和数十万民众死亡以后,现代科技更是在人们心中留下了巨大的阴影。

三、如何走出现代科技的困境

人类社会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如果以社会技术体系为尺度来分析社会历史的发展,我们可以把它划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三个阶段。(P293)信息社会最主要的特征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科技把整个世界联结成了一个“地球村”,科技进步已经成为了经济竞争前沿争夺的焦点。冷战结束以后,科技进步将人类社会的发展推入了新一轮的全球竞争,这轮竞争的特点是以经济为核心,以科技为基础。离开了科技的快速进步,想要在未来的世界中站住脚跟是不可能的。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深刻地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知识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发展重心的今天,我们因为科技在其自身发展中出现的弊端而轻言放弃,则无异于是因噎废食,自毁前程。因此,想要走出现代科技给我们造成的困境,最重要的是从新认识现代科技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科技长远发展规划。以我国为例,就目前而言,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理智地认识现代科技的“双刃剑”效因。美国著名的技术史家Kranzberg认为,技术既不好也不坏,但也不是中性的,并将这一结论称为“Kranzberg第一定律”。(P544~566)显然,Kranzberg认为,对技术的评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它的目的和具体的社会环境,使用目的和环境改变了,对使用结果的评介可能就会太相径庭。爱恩斯坦也曾经形象地指出:“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利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中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P56)的确,科学技术所反映的是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价值作为一个关系范畴,不能离开关系的主体来评介,离开了使用科学技术的人来谈论科学技术的价值是没有意义的。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们要承认现代科技在发展国民经济、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所具有的重要作用的同时,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盲目无序地推广一些重污染,或者具有很大潜在危害性的科技成果的弊端,破除对“科学技术万能论”的迷信。

其次,是确立正确的发展观念——可持续发展观。我们现在讲到发展,往往仅仅把它理解为经济的发展,这种狭窄的观念很容易使人产生社会发展等同于经济发展的错觉。实际上,发展经济是发展的主要内容,但发展不单单指物质财富的增长,它还有更广泛的含义,它应该包括经济、科技、社会生活、人的素质以及生态环境等因素在内的多元的进步,是整个社会体系和生态环境的全面提高,它可以概括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但从当前我国的情况来看,有一些地方官员片面地把发展经济看成是发展的全部内容,而GDP则又是发展经济的全部。认为GDP上去了,整个社会就发展了。许多地方为了发展经济,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甚至提出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口号。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整体环境所遭到的前所未有的严重破坏与这种指导思想有莫大的关系。其结果是,从短时间内看,经济总量是上去了,人民生活条件也改善了,但从长远来看,由于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使得经济和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后劲被遏止了。因此,这种这顾眼前、不管将来的外延型发展模式是与现在党中央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相违背的。

现代性困境 篇4

关键词:围城,钱钟书,人生,现代性,时代色彩,方鸿渐

一、主题表现的现代性

在《围城》中,最能表现出来的现代性的方面就是批判和否定精神。《围城》用无处不在的讽刺精神,描绘出一个人性的世界。在这部小说里,我们能看到的还有在人生困境中的勇气,永远不放弃,永远存在着。没有前途的阶层人士过着虚无缥缈的没有意义的生活,带有一种超越历史与现状的态度来看待整个事情,它塑造的是一个颠沛流离的世界。《围城》的主题现代性就在于此。这是一种无处为家的孤独与凄凉,更是一种与世隔绝的绝望人生。

《围城》是钱钟书对现代文明的思考,这是一种哲学的思考,主要是通过表现方鸿渐而体现出来的。通过方鸿渐表现出来的《围城》,有教育、事业、爱情、婚姻几个阶段,非常全面的诠释出了现代性的特点。尤其是现代教育这一点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写方鸿渐人生最重要的四个阶段,深刻地指出了现代教育的岌岌可危,这也是主题表现的现代性的一个方面。这里所说的现代性是,它不能给人以力量,不能给人生活所需。这是钱钟书对现代教育实用性的思考,也是对时代性的反思。人的生活中处处有危机,人在面对困境的过程里,人与人的相处、心灵的沟通,现代人普遍存在的这些情况都在文章中有所体现。

二、形象主题的现代性

从时代性的角度来看,我们都被世俗所桎梏,像方鸿渐一样,从我们第一次因为自己的利益而同他人恶语相向开始,社会就慢慢地对我们揭露开它原始的狠毒。方鸿渐的一生,都在寻求归属感和认同感。这是《围城》字里行间里逸散出来的。钱钟书是大师,一位深谙俗世的大师,他写出了很多人。他在嘲笑我们这无常的生活的同时,又将我们不能一言以蔽之的事情感受写尽。方鸿渐是孤独的,在他出国的时候,在他恋爱的时候,他也是独自的迷迷糊糊地活,他曾经快乐过那么些日子,可就如我们的生活一样,苦得多,喜得少,他最后和孙柔嘉闹翻,又是一个人了。

从方鸿渐这个人物来看,他也有追求,他也有想过的生活,那种令他目眩神往为之努力的生活,离他又有着距离,他始终算不上一个成功者。而他却还是要活,还要计算着一日三餐,柴米油盐。以后也许会成为人间的尘埃,成为普罗大众的一员。但起码现在不是。因为他还心存幻想,就算你我他面对这一整个世界,还是显得那么平庸,他的水准和他想要向命运索要的生活相比显得羸弱,方鸿渐还是执着地活着。很多人在这个时代里像方鸿渐一样平庸地活着,每天心上有很多事情压着。这就是书里说的“城里的人想冲出去。”所以看方鸿渐的生活就像在看自己,看他在公众场合毫无脸皮地卖弄,看他的爱恨情仇,看他的家庭生活,看他处理世事时的窘迫谨慎,人情丝毫不练达,考虑毫无周到,就像在看你我。

传统思想总是压抑人性,所以无论如何还是无法走出这个围城。这里或许还能看出,国人自以为是知识的代表后,便会忽视思想的突破和道德的把握。《围城》中很多女性形象就形象地诠释了典型中国妇女的思想。《围城》的形象主题带有现代性,无论是方鸿渐、孙柔嘉。还是唐晓芙、苏小姐,他们的性格塑造上都有钱钟书先生想要表达的时代感与人物自己的特征。他们的言行、思想是跟这个时代挂钩的,他们的爱情、家庭也是这个时代中小小的一个代表,从小见大,这里面的时代性在读者不知不觉中就能体会出来。

三、话语表达的现代性

《围城》一书中话语表达非常有特点,具有很强的现代性,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特色与作者自身的文化色彩与文化追求。《围城》没那么清高,也没那么愁苦深重,有的是对最平凡大众人性心理和真相的揭示。相比很多作家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单面化甚至是严重心理问题的描写,围城让人有所触动,但是看完之后也不觉特别压抑。

书中写道:他们到了辛楣所住的亲戚家里,送进名片,辛楣跑出来,看门的跟在后面。

一般的情况是,来访者递了名片,门房送进来,再回来告知。而书中是辛楣跑出来,看门的反倒跟在后面,可见辛楣急切的心情。

《围城》里很妙的细节真的很多,最容易忽视的恐怕就是描写方鸿渐与唐晓芙间的那些文字,方鸿渐最真挚和细腻的情感以及心理大概就是在这个阶段所发生并体现的,每每读到方鸿渐冒雨在唐晓芙家楼下那段,不自禁会陷进去。

四、叙事方式的现代性

从叙事方式来看,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上的叙事方式,都带有时代性的色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具有现当代意义的,话语中现代与旧时代的文化碰撞。社会文化、时代变迁,社会转型的痕迹随处可见,叙事形态上也是在愉悦中以小见大。

西方现代发展观的困境与出路 篇5

西方现代发展观的困境与出路

现代社会,人们在尽情享受发展所带来的丰盛宴席的同时,却不自觉迷失到这种发展观及其实践设定的困境之中.虽然伴随工业革命的`现代化进程,人类创造了一个个关于发展的神话,但是在西方发展理论支配下,发展日益凸显出一系列带有全球性、人类性的问题与困境,西方发展观的价值危机与伦理危机也进一步地暴露出来,人类中心主义、消费享乐主义、发展至上主义与技术乐观主义的西方现代发展观念已使发展本身处于它的内在矛盾之中.本文旨在从价值和伦理的角度揭示西方现代发展的危机所在,并指出解决西方现代发展危机的唯一出路是建立一种新的发展观-一种以人类生存为基础的有约束、有节制、有评价、有规范的发展观.

作 者:柴婷婷 CHAI Ting-ting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刊 名: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33(5) 分类号:B82-02 关键词:价值危机   伦理危机   新发展观  

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篇6

【关键词】丹·布朗;精神世界;信仰危机;人文关怀

丹·布朗的小说,在美国刮起了一阵文化悬疑小说的旋风。他的《达·芬奇密码》(The Da Vinci Code)自2003年问世以来始终高踞畅销书排行榜首,他的其余四部小说分别是《数字城堡》(Digital Fortress,1996)、《天使与魔鬼》(Angels & Demons,2001)、《骗局》(Deception Point,2002)、《失落的秘符》(The Lost Symbol,2009)。他的小说已不仅仅是单纯的恐怖、悬疑、侦探,文本逐一消解了人性与神性、善与恶、科学与宗教在传统价值体系中处于二元对立的中心概念。图文信息化的今天,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念在不断“滑坡”,精神世界在失去道德原则的指引下,也越来越虚空和迷失。而丹·布朗的作品重点就在于揭示人类精神的荒芜和信仰危机。

一、宗教信仰中的危机

(一)宗教信仰的强大与迷惘

宗教信仰,是完善道德的途径,是人们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树立的规范条约。在信仰危机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宗教却越来越困惑和无知,它就像熟悉的陌生人。宗教信仰的力量是强大的,可当人们在自己的信仰中走错方向,迷失自我时,又该靠什么来指导精神呢?

人们对上帝无条件的虔诚,不仅仅是为了赎罪,而是精神力量的来源,是完善道德的标准。宗教的力量是强大的,强大到成为人类的价值判断标准。

在《天使与魔鬼》中,物理学家维特勒和教皇就是这种通过信仰而拥有强大精神力量的人。维特勒是一名特殊的神学物理学家,作为一名科学家,他却相信上帝的存在。他用一滴反物质论证了宇宙的能量,证明了上帝的力量。维特勒依靠自己的精神信仰,完成实验来证明了上帝的力量。同样,教皇也坚持着自己的信仰。虽然和一女子相爱,但彼此仍能克制欲望,而后借科学的力量成为父母。在教皇身上,我们看到信仰力量的强大,看到一个有信仰的人在面对欲望时的冷静克制,在面对进步力量时的接受认同。

《失落的秘符》中,虽然所罗门·彼特是所罗门家族的领头人,却从没有沉浸于金钱中。尽管所罗门家族拥有庞大的产业,可彼特更喜欢自己的另一个身份——共济会的最高领导。这不是权力的诱惑,而是彼特对知识的渴望。共济会守护着古代奥义,拥有古代智慧的钥匙,只有真正的博才学者才能理解它的奥义。为了拥有与理解奥义相匹配的知识,彼特不断学习宗教与科学知识,甚至资助妹妹在意念科学领域的探索。对于彼特而言,真正的财富是精神智慧的获得,而不是对物质享受的追求。

宗教信仰给予我们强大的精神力量,但同时,也带给了我们怅惘和迷失。当人们在自己的宗教信仰中因为偏执而走向极端时,很容易失去道德的准则而迷失人生方向。

《达·芬奇密码》中的白化病信徒塞拉斯就是在自己的宗教中迷失了。弑父的他一直作为流浪汉、偷盗者而生活,直至遇见神父给了他新的生活和新的生命。为此,他抛弃以前的自己,坚持肉体的苦修来忠诚于上帝。“肉体的痛苦可以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耶稣所受的苦难,身体的刺痛可以压制肉体的欲望,最主要的是,肉体的疼痛可以清除他灵魂中的罪恶”。塞拉斯认为肉体的痛苦是渺小的,精神才是真正的内在,但他却走错了道路。当他得知神父让他进行肉体苦修实现灵魂净化,又让他充当了实现卑劣阴谋的窃杀工具和替罪羊时,他精神崩溃的说“我快变成鬼了!”。宗教信仰并没有带给塞拉斯强大的精神力量,反而让塞拉斯被人利用,陷入彷徨与迷惘中。塞拉斯一直在苦修中寻找解脱,却不知上帝就在身边。

《天使与魔鬼》中的教皇内侍,更是迷失了自己的心智。他的母亲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在一次爆炸事件中为保护他而死亡。从此他的使命就是虔诚的相信上帝,“对上帝的承诺是一切承诺中最重要的承诺”。为了上帝在大众中的信仰,他可以做任何事,包括杀死科学人员与教皇来维护宗教的强大。教皇内侍因为盲目的欲望与崇敬,杀死了深爱自己的父亲——教皇。在他眼里,宗教是上帝,是至高而无法碰触的。但正是自己的偏狭使自己在信仰中走向偏执而失去了信仰的指导。强大的宗教让自己的信徒陷入现实的怅惘中,以致以死亡的方式去结束生命。他深信不疑的上帝,并没有带给他拯救。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在宗教道路上的抉择。我们相信信仰的力量,那是自我道德的完善和自我价值的指引。但人们总是迷失于自己对信仰的错误理解中,因为自己的偏执和狭隘而失去方向。从而在宗教的七宗罪——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饕餮和色欲中走向极端。在强大的宗教信仰面前,如何让我们在获得精神力量的同时又保持自我价值而不陷入黑暗迷惘中,似乎亟待解决。

(二)宗教与科学的矛盾

人们总是认为宗教与科学是一对死敌,水火不相容。宗教在于证明上帝,科学在于证明人类自身。而在丹·布朗看来,“科学和宗教并非相互抵触”,“科学只是太年轻,还认不出宗教是它的朋友。”

《天使与魔鬼》中,教皇内侍绝对忠诚于宗教,而无法容忍科学。与之相对的则是马克西米利安·科勒——欧洲原子核研究中心的主任。尽管他是一名残疾科学家,却是“坐在电动轮椅宝座上的君王”。年幼时,因为高烧,治疗不及时而失去双腿。他的父母却认为这是上帝的奇迹,残疾是上帝的惩罚。自此,他对科学的力量坚定不移,终身服务于科学。最后用自己的死揭露了教皇内侍的阴谋。宗教本来是精神的皈依,但对科勒来说,宗教是欺骗。相反,科学才是他的宗教。科学每天上演的奇迹,是宗教无法追随的。

宗教与科学的矛盾似乎每天都在上演。人类需要信仰,宗教是道德的约束。从车轮到汽车,从汽车到太空探索,科学进步的速度是飞跃的。然而科学令人类的裂痕越来越深,当宗教被人遗忘时,人们不自觉的陷入了绝望、孤独和痛苦中。宗教信仰不是无知,教皇内侍说,“宗教信仰,告诫我们有些事物是我们无法理解的,有些事情是我们要承担责任的……由于有了信仰,我们就会对彼此负责,对自己负责,对一种更高的真理负责。”宗教是让我们完善自我,聆听自己。但同样,面对科学,人类需要进步。我们生活所依赖的一切,都离不开科学。当宗教思想对某些人已成为精神毒药时,科学却充当了拯救者。人们信仰宗教,它让灵魂有了依托。但对宗教的偏执,有时会让人走向极端。人们热爱科学,它让生活充满奇迹。但对科学的偏执,难免不会产生另一种极端。现代社会中,随着科学的进步,信仰被动摇,当人们热衷于外部感官世界时,却忘了内部精神世界。宗教是强大的,在我们真正面对抉择时,却是无助的。科学是强大的,在我们真正呼吁道德时,却是无力的。

丹·布朗认为,宗教与科学并不仅仅是抵触,二者可以相互合作。“真正的科学发现上帝等候在每扇门后”,神学院的学生没必要在物理学院门口游行抗议基因工程的研究。为何就不能正确对待二者的联系,我们需要宗教信仰作为人生航灯,但也需要科学在生活上演奇迹。

二、科学的威力与迷失

科学产生于宗教,因为科学,人类打开了另一扇认识世界的大门。科学在如鱼得水的进步发展,造就了我们如今的信息化时代。科学的强大威力,大到让我们登上月球,探秘宇宙;小到让我们研究原子、质子,解密生命。但在科学的威力下,人们却常常违背其初衷,不是造福而是毁灭。在科学的世界中,人们也容易迷失自我。

《数字城堡》中的远诚友加,曾经是国安部的解码人员,却不满国安部的万能解密机对普通人类隐私的截获而愤然辞职,走上了与之对抗的道路。友加是日本广岛核爆炸辐射的受害者,也是一个电脑天才和虔诚的佛教徒。他认为万能解密机是对公众隐私的践踏,从而编造了“数字城堡”这个程序,破解了解密机。国安部的工作并没有使友加深陷科技带来的利益中,反而一直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学会宽容。信息时代的今天,人类真正要恐惧的是自己权利的丧失,因为我们都有权保守自己的秘密。

国安局副局长斯特拉斯莫尔,为了自己退休前会被人们崇拜与谨记,为了自己的权力欲和自尊心,他迷失在自己的高科技中,他所坚定的科技力量使自己在爱国道路上,走向了偏执,毁灭了自己。

高科技的信息化时代,人们在享受快捷网络的同时,往往忽略了个人隐私的安全问题。人们在依赖高科技时,很少去怀疑自己密码的安全与否,自己信息的泄漏与否。殊不知,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个人隐私早已被他人所盗取。我们一直谈论的人权问题,在虚拟的网络中,也已消失殆尽。这让我们不得不去审视高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当人类身边充斥着高科技的电脑、手机和虚拟游戏时,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是必然的。心灵缺少的交流,是科技无法弥补的。人类很容易陷于科技的沼泽中,而忽略了道德的准则,失去价值判断。科学本应是生活奇迹色彩的制造者,却成了不少犯罪者的帮凶。科学的威力是强大的,却也容易让现代人迷失于其中而陷入尴尬的生存困境。

三、政治与道德的监控

丹·布朗的政治惊悚小说《骗局》以美国总统大选为背景,关注政治与道德。本应是监控政治的道德,反而被政治和个人私欲所扭曲。

作为总统候选人,赛奇威克·塞克斯顿无所不用。他猛烈抨击现任总统的航空航天政策,背地里却与各大航空公司相勾结,取得金钱支持。一方面处处宣扬他节俭的政治竞选宣言,另一方面却不惜收受贿赂、挪用巨额资金进行高消费。为了竞选,他可以牺牲家庭、出卖亲情甚至无情地排除一群无辜的科学家。“他的眼睛可以在一瞬间闪烁着泪花,又能在一瞬间变得清澈如水。他可以有办法打开原本冷漠的心灵,带给所有人一种信任感”。在竞选的背后,他为了自己的利益,抛弃道德与良心。

在《骗局》中,我们感受到政治、道德和国家安全间的对立。本应该民主的政治,却在私欲膨胀下而失去了一切原则,彷徨的人们总是不顾伦理道德而做出错误的抉择不知悔改。在《数字城堡》中,丹·布朗反复谈到,“谁来监控这些监控者”。我们不禁思考,道德与政治,究竟是谁在为谁服务。丹·布朗认为,道德不应该被政治利用,而应该成为监控政治执行的手段。在我们面对利益诱惑时,道德要确保政治的公正和民主。但同时,我们也要确保自己的道德是符合准则的。因为政治可以靠道德监控,而道德的监控只能靠我们自身。如果我们的政治和道德公正完善,监控者自然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现代社会中,人们经常接触自己的黑暗面而迷失方向,越来越身不由己和陌生。丹·布朗的作品正是在警示我们,“这是一个失去了信仰的世界,人们不知不觉陷入了精神的荒原;那些孤独而痛苦的现代灵魂在绝望地呼唤”。在新时代中,我们摒弃传统的信仰开始掌握自己而独立思考时,不可避免的陷入迷雾中,被利益蒙蔽双眼和心智。我们要做的,就是拨开迷雾,展露自己最初的心智。在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提出的解决途径。在大学教授戴维·贝克身上,被寄寓的是追求。追求自己内心的声音,追求无限的知识。在符号学家罗伯特·兰登身上,被寄寓的是坚持,坚持自己的原则和高尚的品德。在政治情报者雷切尔·塞克斯顿身上,被寄寓的是真理,不管自己的政治身份如何,遵循的只是本来的真理,真理往往是信仰的标杆。还有探索、真诚、勇敢等等。我们缺少的正是这些精神力量为我们指引道路。正确对待自己,充满自己的信仰和精神斗志,坚定自己的方向。无论过去还是未来,我们活在当下。

【参考文献】

[1]耿秀萍.从丹·布朗小说看现代人的精神生态现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1):105—109.

[2](美)丹·布朗著.朱振武,王巧俐,信艳译.天使与魔鬼[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89.

[3](美)丹·布朗著.朱振武,赵永健,信艳译.数字城堡[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4](美)丹·布朗著.朱振武,王巧俐,信艳译.骗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5](美)丹·布朗著.朱振武,吴晟,周元晓译.达·芬奇密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6](美)丹·布朗著.朱振武,文敏,于是译.失落的秘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7]高尔聪.浅议丹·布朗小说的主题与悬疑特色[J].世纪桥,2009,(6):48—50.

[8]朱振武.解码丹·布朗创作的空前成功[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4):42—46.

【作者简介】

现代人的三种困境 篇7

现代人的第二个困境是“无心”。每个人都有内心的世界,也有外在的世界。外在的世界可以与人分享,内心的世界则很难与人分享。但是不管怎么样,你需要一个内心的世界,而我们经常忽略了这一点。现代人的无心,也是工商业社会所造成的,它让每个人在社会上扮演一个角色,表现一种功能。你在与一个人来往的时候,他如果对我来说有用的话,他才有意义。以功能代替意义来衡量一个人,是一种非常可怕的心态。功能,是一个角色所发挥的外在作用;意义,是一个人内心里真正自我的了解和要求,这两者是不一样的。功能是外向的,所以,我们与别人来往的时候如果考虑的是功能,便不能以真心相待。

现代人的第三个困境是“无情”。现代人并非愿意无情,但是,想要有情却非常困难。原因在哪里?古人一辈子所交的朋友,现代人一年就可以交到了。我们无法去跟那么多人作朋友,我们的力量与时间是有限的,情感于是日益淡薄。现代人变得无情,还有一个真正的凶手,那就是我们的传播媒体。当我们透过电视,了解到全世界有那么多灾难的时候,我们能够承受吗?初看了之后非常感动,但看久了之后,我们就不知道该如何反应了。弄到最后,只好变成无情的人。一个人刺激久了就麻木了,麻木之后就不仁了。

生命是一个向前、向上开展的过程,所以如何在一个变迁的社会里掌握一些值得珍惜的价值,是十分重要的。有几个问题请大家一起思考:什么是值得我们追求的?什么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什么是值得我们珍惜的?假如说,没有什么是值得我们追求的,没有什么是值得我们尊敬的,没有什么是值得我们珍惜的,那么,这样的生命将是一片空白,我们只是活着而已,却不知道为什么活着,这实在是莫大的遗憾。

我们在确立生命重心的时候,有三个方向可以去发展:第一是“知”,第二是“情”,第三是“意”。“知”是指人类有求知的兴趣与能力,因此,需要透过理性的了解,认识这个世界的一切。认识愈多,愈会觉得生命值得珍惜。“情”是指情感,一个人情感的发展,可以直接诉之于爱情、友情、亲情,也可以间接透过艺术的欣赏,而使情感受到滋润。“意”是意志,是一个人在选择、决定的时候所运作的条件。我们有自由意志,所以我们做这样的选择,选择会有对或错、善或恶的结果。所以,知、情、意可以扩展我们的生命视野,让我们进入一个不同的时空,使自己的生命境界不断地提升。人生是有境界的,从知、情、意各方面来看都可以发现,我们也知道有些人是值得尊敬的,我们也知道自己的知识每天在增加,展现不同的境界;境界不是抽象的,而是实际存在的。

请问,我们这一生有没有目标?什么是值得我们追求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最喜欢的答案是:“自我实现”。“自我实现”四个字很动听,但也很危险。一个从小在运动方面表现杰出的人,他的自我实现是取得奥运金牌;一个喜欢写文章的人,他的自我实现是得到诺贝尔奖。这些外在的成就,其实都是“自我表现”,而不是“自我实现”。换言之,“自我表现”受制于外,而“自我实现”是要从内在开始的。人活在世界上,如果有一个目标叫“自我实现”的话,它必须具有两个特色:第一,它必须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得到的;第二,这种“自我实现”必须伴随着快乐,每个人都可以求得快乐。人类真正的自我实现,应该是我们跟任何人相处的时候,都能注意到相互之间的关系之和谐、圆满。因此,当我们自我实现的时候,同时就能帮助别人,别人也会感受到我对他的尊重与协助,然后会有一种响应。结果,当我们自我实现的时候,别人也就实现自我了。

现代人的无心,也是工商业社会所造成的,它让每个人在社会上扮演一个角色,表现一种功能。

现代大学精神重构的困境与出路 篇8

关键词:大学精神,人文价值理性,现代大学制度,去行政化

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内在孕育形成的具有独特精神气质的文明成果,其内涵包括自由独立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考察我国大学发展历史和现实不难看出,大学精神的传统价值元素正在被市场经济所改变,伴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到来,大学精神的新理念新价值也在逐渐生成,因此,重构现代大学精神,已成为我国大学发展的时代性课题。

一、大学精神重构之困境

就目前中国大学发展之现状来看,大学精神重构主要面临三大困境:一是价值困境,二是制度困境,三是管理实践困境。所谓“价值困境”,主要是指大学精神陷入了媚俗化泥潭,越来越趋于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其最显著表现形式是高校官本位和学术功利性意识的日益膨胀化,对于大学而言,本是研究学问探求真知的场所,教师应以治学传道授业解惑为主业,可现实并非如此,相当多的大学教师热衷于做“官”,过分追求“名”和“利”。大学里潜心学术者少,把学术当作追逐名利之途径者多,学术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越来越失去其本真意义。这不仅降低了学术的品位,而且更是对大学精神的无情践踏。长期以来,大学精神缺乏正向的价值导引,越来越陷入“价值”的困境。

所谓“制度困境”,主要是指大学的主事者们片面追求规范化管理,针对大学的各种事项,各个环节都设计了详细而全面的规章制度。从管理科学的角度来看,如此设计无可厚非,但从大学教育独有的运行规律而言,如此缜密的制度设计往往扼杀大学教育的“人文”性,对于教师和学生个性的发展与成熟而言,自然弊大于利。更为重要的是,过分依赖于制度化管理会造成大学生活的单调与乏味,使大学生活失去浪漫主义色彩。更何况,现实的大学校园深受社会“人情关系”的冲击,往往使大学的各种规章制度在执行的实践中大打折扣,最终陷于形式主义的“桎梏”,为了迎合或无奈遵循形式主义的逻辑,生活在大学里的教师或学生变得如同钟摆一般,每日里只顾按照各种规则摆来摆去,这显然不利于大学精神的形成,更谈不上大学精神的弘扬。当前大学的教学制度、考试制度、学生日常管理制度等形式繁杂,名目繁多,很多规定都带有“专制”的色彩,不仅束缚学生个性的培养,更是扼杀着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性。这些弊端无疑是现代大学精神重构的现实困境,要建构现代大学精神,就必须打破这种“制度困境”。

所谓“管理实践困境”,主要是指大学管理的高度行政化倾向。大学管理的高度行政化倾向是我国高等教育转向内涵式发展进程中的一大弊端,也是必须加以解决的现实性问题。我国大学现行管理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虽经三十多年来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其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政府大包大揽高等教育的人、财、物等一切权力,形成了高度集权、行政化和官本位的管理体制,不仅严重制约和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正向发展,也干扰和阻碍了学术的活力和创造力,更严重损害了大学独立、自由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发展。久而久之,大学逐渐沦为行政机关的附庸和行政指令的执行者,大学师生失去了创新的活力和正当的竞争力,如此以来,大学精神已无从谈起。诚如有些学者所言:“在政治力量的介入下,中国大学成为政府控制下的事业性单位,大学的工具理性逐渐占据上风,价值理性的缺乏侵蚀着大学精神的内核,大学逐渐失去其批判意识,大学精神也就走向失落的晚秋。”[1]

二、大学精神重构必须重塑人文价值理性

重塑人文价值理性是突破大学精神重构“价值困境”的必然选择。所谓人文价值理性,是指大学应当关注高雅人性的培养,以造就至善的人性为终极目标。英国教育学家纽曼曾经提出“大学是一个提供博雅教育、绅士的地方,是一个训练和培养人的智慧的结构,大学讲授的知识不应该仅仅是对具体事实的获得或实际技能的发展,而是一种状态或理性(心灵)的训练”。[2]由此可见,大学是实现人性至善和谐发展的文明场所,大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还要注意造就学生良好的人格,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文价值理性精神。人文价值理性精神是消除大学功利主义价值误区的有力武器。通过人文价值理性的熏陶,大学可以营造出求真向善的学习学术氛围,使大学脱离世俗化的困扰,逐步回归其本真状态,形成“修身治学,止于至善”的完美境界。

人文价值理性也可以强化大学内在的凝聚功能。民族需要民族的哲学,国家需要国家的信仰,对于一所大学而言,自然承载着对民族和国家传统文明的延续使命,这就需要大学具备人文价值理性。只要在人文价值理性的引领下,大学才会形成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也只有在一个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师生们才会安定团结,乐业乐学,具有强劲的凝聚力,使整个大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大学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文明场所,重视人文价值理性的培养是其基本任务之一,大学只有关注人文价值理性的培育,突破传统的“重智轻德”的误区,才能实现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完成民族和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

三、大学精神重构必须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大学制度是大学人学习、生活、工作的重要保障,它规定着大学人所要追求的目标,并规定着实现目标的方式方法,也塑造着大学人的精神面貌。正如罗尔斯所言:“社会的制度形式影响着社会成员,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想要成为的那种人,以及他们所是的那种人。”[3]可以认为,大学制度不仅仅是一种规范性约束,更是一种塑造大学精神的重要力量。就现代意义而言,大学精神的核心在于实现大学人人性和自由精神的良性发展,因此,现代大学制度的建构应当以人为本,以关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然而,目前的大学制度缺乏对人性的关怀,过于体现的是其工具性价值,在这种制度下,人成了被任意驱使的对象,大学失去了思想的理性和行为的活力,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无奈地遵循着制度的指引,忙于各种琐碎事务。大学制度只有在人本理念的支撑下,才有助于现代大学精神的形成,也只有在人本理念的支撑下,大学制度才会成为大学人思想自由的保障,大学人需要思想自由、学术自由。人本理念是现代大学精神的灵魂,失去了人本理念,大学制度会沦为大学精神的桎梏,大学人也会失去思想和创造力,大学的本真价值和意义也就无从谈起。只有坚持人本理念,建构现代大学制度,才能重构大学精神,“切实保证大学应有的学术自由空间,使大学的办学宗旨与大学活动逻辑一致,大学的性质与大学活动规律一致。”[4]

四、大学精神重构必须实现去行政化管理

对于大学而言,去行政化不是简单地取消其行政级别,而是要立足全局,科学设计,理清政府与大学的关系,政府要简政放权,给大学以充分的自主权和资源配置权,优化大学的管理机制。就本质而言,大学去行政化就是给大学以充分的自主管理权,提升大学管理的自由度,这也正是大学精神重构必须突破的“瓶颈”之一。而要实现去行政化,需从以下方面推进:

1. 实施教育体制改革。

大学行政化不是一个简单孤立的问题,而是一个错综复杂的体制性问题。实现大学的去行政化不仅是深化高等教育领域改革的需要,也是我国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必须加以解决的现实问题。毋庸置疑,高校去行政化也是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客观需要,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在教育领域开展的具体表现形式,只有在实施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实现大学的去行政化管理,才能积极稳妥地实现大学的自主管理,依法办学,确保大学教育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2. 完善大学治理的法律法规。

在大学治理方面,我国应借鉴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依法治校的先进经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依法治理的水平。虽然我国《高等教育法》已经规定大学是独立法人机构,不是行政附属机构。但对于大学的地位和权利尚缺乏权威的规定,存在很多漏洞,这需要通过法制的认可进一步明确和保障大学的法人地位和权利,切实实现大学的社会事业性,消除其行政化色彩,对于大学教职员工也要去除其传统的公务员色彩,强化其大学人身份。

3. 消除权力本位,倡导育人本位。

教育行政化实质上就是行政权力过度介入和干预教育,权力作为一种强制力,具有易于膨胀的特性,当它进入治学育人的领地极易导致教育活动的失真,偏离教育运行的内在规律。大学发展的历史已经反复证明,只有坚持大学的自由独立、学术自治才能符合人才培养的规律,提升大学的品位。大学要去除行政化,首要解决的是让公权力退出它不该介入的领域,合理界定政府与大学的权限与职责,实行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实现大学的自主管理自主发展。当然,公权力退出并不意味着政府对学校彻底放手,放任不管,而是意味着各级学校不再是教育行政部门的主管对象,政府更多地扮演着出资者和监管者的角色,作为出资者,政府要确保教育经费的合理投入。作为监管者,政府要防止大学违规违纪,监督大学依法办学,依法治校。

参考文献

[1]吴立保.中国大学模式的现实困境与建构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1,(3):5~8.

[2]张雪荣,马渭源.中国教育十二讲[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230.

[3]约翰·罗尔斯,万俊人译.政治自由主义[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285.

试论现代中医临床诊断之困境 篇9

中医学在历史上所形成的辨证分类方法有多种: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等。脏腑辨证, 是临床最常用的辨证方法, 就是结合八纲、气血津液等辨证方法, 对疾病的症状、体征及有关病情资料进行分析归纳, 从而确定病变的脏腑部位、性质等, 并据此给出正确的治疗方法。

笔者在临床实习的过程中, 深切感受到, 目前中医临床被诸多问题困扰。现就以脏腑辨证为例, 浅谈现今中医临床诊断之困境。

1 过度强调辨证

过度强调辨证, 忽略了辨病, 即使有了辨病, 在最终的诊治过程中, 也大多从“证”入手, 忽略了疾病的基本矛盾。

虽然中医诊断学强调病证结合, 认为辨病有利于从全程、特征性上认识疾病的本质, 病为基本矛盾。辨证有利于认识当前阶段证候的病位与性质, 证为当前阶段的主要矛盾。但是在临床实践中, 总是会出现二者不能兼顾的情况。

刘敏如、谭万信主编的《中医药高级丛书-中医妇产科学》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辨证分型为:肾虚夹瘀证、肾阴虚夹瘀证、气虚夹痰证、肝气郁结证;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辨证分型为:气滞血瘀证、寒凝血瘀证、痰湿血瘀证、热郁血瘀证、肾虚血瘀证。王永炎、鲁兆麟主编的《中医药高级丛书-中医内科学》对中风- 中经络的辨证分型为:肝阳爆亢证、风火上扰证、风痰瘀血证、痹阻脉络证、痰热腑实证、风痰上扰证、气滞血瘀证;对胸痹心痛的辨证分型为:阴寒凝结证、瘀阻脉络证、痰热壅塞证、心气不足证、心肾阳虚证、心肾阳微证等。

多囊卵巢综合征之肾虚夹瘀证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之肾虚血瘀证, 二者的证型“肾虚血瘀”是基本相同的。在治疗过程中, 所取治法都是补肾益气、活血化瘀。所选方药大多是补肾活血之类。

子宫内膜异位症之气滞血瘀证与中风-中经络之气滞血瘀证, 二者的证型“气滞血瘀”是完全相同的。在治疗过程中, 所取治法都是活血化瘀。所选方药基本上都是以王清任的逐瘀汤加减化裁而成。

中风-中经络之痹阻脉络证与胸痹心痛之瘀阻脉络证, 二者其中的证型“阻滞脉络”也是基本相似的。在治疗过程中, 所取治法都是活血化瘀。所选方药都是王清任的五个逐瘀汤。

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 是两种不同的疾病。由于脏腑辨证的结果相似, 导致治法相似, 所用方药相似。中风-中经络与胸痹心痛, 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临床治疗的最终方药也是相似的。以上4种疾病分属中医妇科和中医内科两大学科, 但是, 最终治疗的方药中, 也都含有活血化瘀的药物。

虽然中医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说法, 但是, 不同的疾病有着不同的基本矛盾。每一种疾病, 必然有不同于其他疾病的个体特征。无论脏腑辨证的结果如何相似, 我们也不应该忽视基本矛盾的存在。同样的证型 “气滞血瘀”, 一个属于子宫内膜异位症, 一个属于中风- 中经络。二者的区别到底在哪里?脏腑辨证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2 脏腑辨证未体现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 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认为: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 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脏腑辨证的结果, 无法体现出经络学说的具体内容。例如肺肾气虚证, 它指的是肺肾气虚, 摄纳无权, 以久病咳喘、呼多吸少、动则尤甚等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但是, 肺肾气虚的结果, 究竟影响了哪条经络?如何影响的?从肺肾气虚的概念里, 我们无法找到答案。

3 脏腑辨证的结论名目繁多

脏腑辨证的结论名目繁多, 缺乏统一标准, 辨证依据缺少客观证据。临床中, 经常可以遇到这样的情况:同一种疾病, 因为辨证的操作者不同, 会出现很多种证型。以轻度认知障碍为例, 何迎春等将轻度认知障碍分为:脾肾两虚证、湿热壅滞证、痰湿阻络证、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等;李映红等将轻度认知障碍分为髓海空虚证、痰浊阻窍证、气滞血瘀证。由此可见, 同一疾病, 辨证的结果繁多。

临床中, 中医师辨证大多是依靠患者的主观描述, 通过四诊收集资料, 然后分析、综合, 进而得出结论。可以发现, 辨证的过程中, 存在太多不可控制因素:医生知识水平的高低, 临床经验的多寡, 患者配合的情况等, 都会影响辨证的结论。整个辨证论治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客观证据。

4 对策及方法

辨证与辨病的兼顾、经络学说的应用、客观证据的寻找是困扰中医临床诊断的三大根本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4.1 应用现代技术

技术上立足当下, 应用现代科技, 寻找出符合中医学自身特点的诊断学工具。中医与西医相比, 最欠缺的就是诊断学工具。西方人发明了X光、CT、MRI、B超以及多种多样的内窥镜。在古代社会, 通过把脉、看舌来确诊疾病。现代社会的大环境要求我们, 诊断必须要清楚、明白、可提供客观证据。目前为止, 整个中医界处于群龙无首的混乱状态, 其根本原因就是诊断缺失。可以预见, 诊断是中医发展的必经转折点。如果中医界不能寻找出符合自身特点的诊断学工具, 那么中医理论也就只能存在于书本之中, 然后成为空洞的说辞与没有意义的口号。

4.2 理论上回归传统

中医学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典籍, 为我们的中医学研究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关于生命, 古人有很多论述, 值得现代人深思。古人认为有形生于无形。老子《道德经》指出:“道生之, 德蓄之, 物行之, 势成之”。《庄子·外篇·知北游》说:“人之生, 气之聚也”。《黄帝内经·素问·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 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 命之曰人”。古人的观点, 其大概意思是一致的:人的产生是宇宙自然运动变化的结果, 是按照日月星辰、春夏秋冬四季的法则生长。人的生命源于阴阳二气的结合。人体是精气聚合之器, 生命是精气运动的体现。

古人还讲, 人除了有形的形体之外, 还有无形的精神, 中医学称之为“神”。《黄帝内经·灵枢·本神》曰:“生之来谓之精, 两精相搏谓之神”。阴阳两精结合就产生神。神在形的基础上产生, 但对形体有主宰作用。人体各脏腑器官的生理活动, 是在神的支配和调节之下协调有序地进行。

我们中医学研究, 应该参考古人的观点。古人关于生命起源的论述, 关于“神”的论述, 对现代人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我们应该进一步从古书之中发现一些闪光点, 然后应用现代技术手段挖掘出有价值的东西, 最终进一步充实中医基础理论。

4.3 采用中药学研究方法

中药来自于自然界, 有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环境优美、姿态万千的名山大川, 是很多中草药生长的乐园。现代化学药物的研究方法, 对于中药学研究来说, 有一定价值, 但是不能取代中医理论对中药的指导作用。古代中医理论对于“毒”的认识, 就与现代有很大差别。古代药、毒不分, 认为凡是治病之药, 就有偏性, 有偏性就是毒。中医理论认为人生病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 药物治疗疾病的根本目的是纠正阴阳的偏差, 以偏纠偏, 即是治病。中草药与食物的来源本质上是相同的。食物的偏性小, 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有助于增长正气。药物的偏性大, 去祛除人体内的邪气, 最后等待人体正气的自行恢复, 从而使人体能够再次回到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这些都是传统中医理论对中药的认识。现代中药学研究, 一味地套用化学药物的研究方法, 容易走进死胡同。如何找出符合中药学自身特点的研究方法, 是摆在研究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5 结语

综上所述, 辨证与辨病的兼顾、经络学说的应用、客观证据的寻找, 是困扰目前中医临床诊断的三大根本问题。技术上立足当下, 理论上回归传统寻找出符合中医学自身特点的诊断学工具, 挖掘出符合中药学自身特点的研究方法, 有助于中医学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永炎, 鲁兆麟.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272-312.

[2]刘敏如, 谭万信.中医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335-360.

[3]王洪图.内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559-565, 721-724.

[4]陈才俊.庄子全集[M].北京:海潮出版社, 2008:460-480.

[5]李耳等.道德经全集[M].北京:海潮出版社, 2009:185-200.

[6]何迎春, 张如富.轻度认知障碍的中医证候分布[J].辽宁中医杂志, 2006, 33 (11) :1464

儿童观的现代困境与出路 篇10

一、儿童观的演变

从历史上看, 人们对儿童奥秘的探索从未中断, 儿童观也处于不断变化中。通过对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中儿童观演变历史的梳理, 可以了解到西方现代儿童观始于18世纪, 教育家卢梭对西方儿童观变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卢梭认为, 儿童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 他提倡遵循儿童自然天性进行教育。在这种儿童观的影响下, 19世纪教育领域中出现了“教育心理学化”运动, 主要代表人物有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福禄贝尔, 他们主张教育应以心理学规律为依据, 由此来科学地认识儿童。随后一些生物学家、教育家开始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观察记录, 并发表关于儿童心理和儿童发展方面的著作。19世纪80年代以后, 有关儿童的观察研究大量展开。

进入20世纪, 杜威、蒙台梭利等著名儿童教育家提倡以儿童为本位的现代儿童观, “儿童本位”在实践方面具体体现在新教育运动所确立的宗旨以及“新学校实验”中, 由此推动了儿童教育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上半叶, 杜威的“儿童中心主义”引领着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但是在20世纪下半叶出现的新传统教育理论流派“要素主义、永恒主义、新托马斯主义”开始对进步主义的儿童教育观进行尖锐地批评。20世纪50年代后, 西方兴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罗洛·梅等, 日内瓦学派的代表人物皮亚杰等, 存在主义教育哲学流派的代表人物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等, 他们的观点都对儿童观及儿童教育产生了一定影响, 并在一定程度上引领西方现代儿童观向21世纪演进。20世纪中后期, 学术形态上的儿童观逐渐以国家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 国际儿童组织先后通过了《儿童权利法案》和《儿童权利公约》, 而后者确立的“儿童优先”的原则, 是对“儿童本位”的权利宣言。

20世纪中国儿童观的研究历程则数度出现对儿童认识和看法的钟摆现象, 有时甚至出现严重倒退。[2]引入与输入的现代儿童观在复杂的历史背景中曲折地变迁着, 出现了“柔弱”“病弱”的状态。[3]改革开放后, 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和观念变革才有了巨大成就。但是目前在中国教育界, 儿童观问题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二、儿童观的困境及原因

从儿童观演变的历史中, 我们可以看到儿童观随着时代的变化与人们认识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当今儿童教育中存在的困境是儿童认识理论层面和儿童教育实践层面不同步, 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有以下这些原因。

(一) 来自理论层面的原因

儿童观的问题本身是一个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 当今围绕思想理论层面的儿童观争论主要表现在现代性和后现代性这两个视角上。研究视角不同, 反映出来的儿童观也相异。现代主义的儿童观认为, 儿童是教育的客体, 是接受概念和知识的容器, 是一种“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后现代主义则认为, 历史和文化背景不同, 儿童观也不同, 因此提倡对儿童和儿童期多样化的理解。儿童是在与他人交往中通过对话、协商进行自我建构的, 教师与儿童是平等的对话关系, 提倡以“儿童为中心”。

后现代主义批评现代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分离, 因为“现代主义总是从智力和认识活动出发, 而未将注意力放在实在的日常生活上。将他者客观化为公式化的、可操纵的、理论的范畴, 便意味着自我与他人之间任何必要的联系被切断了”。[4]后现代为我们重新审视儿童观提供了新的视角, 然而有些研究者对后现代的儿童观也提出了质疑, 认为它忽视了儿童自身发展特点和规律, 过于神话儿童, “儿童的概念在后现代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被消解了”。[5]后现代与现代关于儿童观的争论继续存在, 它们共同的困难是理论如何向实践转化。此外, 我国教育理论工作者在理论层面并没有给教师提供更多的解释说明、实践范例与指导, 并且多数幼儿教师不是通过自我学习理论, 而且依靠教师培训机构等进行继续教育, 所以会导致教师歪曲理解或片面理解理论。

(二) 来自实践层面的原因

1. 工具理性对儿童观带来的负面影响

工具理性思想最初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 当工具理性被等同于理性本身应用时, 就会出现工具理性的异化, 具体表现为人持有一种独断性、控制性、功利性思维, 失去感情、个性特点和创造力, 受制于科技的程序性、规范性、强制性, 人的能力片面化畸形发展, 人的主体性变得不确切。如今工具理性已经侵入到我国社会各个领域, 当然也包括教育领域。工具理性的片面发展将会导致儿童观研究上的科学崇拜主义和大众儿童观的功利性。

对于教育理论研究者来说, 科学领域中的脑科学、发展心理学、神经科学等的确为人类了解和认识儿童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但在教育研究或教育实践过程中, 如果研究者将其作为研究与认识儿童唯一依赖的手段, 就会陷入科学崇拜和工具理性崇拜的观念误区, 导致儿童观的研究依赖其他学科的发展, 而不注重儿童观已有的研究, 忽视儿童观在实践中产生的一些重要问题。

对于社会大众来说, 在工具理性的支配下, 当前社会上普遍流行功利主义儿童观:教育内容上, 盲目灌输儿童成人文化, 追求眼前“效益”;教育目标上, 追求高分数、高智商, 为国家培养未来的“人才”;教育评价上, 片面追求量化的指标, 并且由国家的发展需要来安排、度量儿童的发展。极端化发展的工具理性下错误的儿童观, 从根本上扭曲了儿童的发展, 摧残着儿童的身心健康, 背离现代儿童教育宗旨, 造成儿童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巨大反差。

2. 教师教育观念的不易改变性和家长教育观念的落后性

大众儿童观念暗中支配人们的行为。教育实践中, 教师教育观念的不易改变性和儿童日常生活中家长教育观念的落后性共同阻碍了现代儿童教育理念与实践的接轨。

“观念是教师在实际行为时的指导, 观念左右着人们对于价值观的判断。”[6]我国幼儿教师教育观念不易改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大部分幼儿教师没有树立现代教育观念。他们关注的往往是教育实践所带来的外在效果, 并不太会关注理论的合理性。二是幼儿教师不敢也不愿意实践先进理论。教育管理部门和家长持十分谨慎的态度, 要求幼儿园不出事故;幼儿教师迫于外界的压力和家长的要求, 向儿童灌输小学教学内容等, 这样紧张的氛围迫使教师不自觉地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不愿意去进行实践创新, 实践先进理论。

至于家长方面, 即使出于爱孩子的初衷, 家长落后的儿童观也会造成儿童教育方式方法上的简单粗暴。一些家长“合情”“合理”地安排儿童的生活, 包办一切, 另外一些家长认为只有在训斥、教导孩子的时候才算是教育孩子, 只有通过说教、恐吓、疏远的方式才能获得在孩子面前的威信。而孩子学习方面, 家长的压迫与折磨更是永无止境。

三、儿童观的走向与出路

综上所述, 观念提倡主体本身和不同教育主体之间都存在着从理论向实践转变的困境, 现代儿童观的走向与出路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 从儿童观理论层面来讲

在我国, 教育理论研究者应当重视儿童观研究, 加以批判地吸收国外儿童观研究成果, 还要结合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需要, 建立我国的现代化儿童观。同时, 教育理论研究者还应注意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一切从教育实际出发, 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 而不是从某些理论或理念出发”[7], 以免陷入儿童观理论与实践层面脱离的困境。此外, 教育理论工作者还应在对西方儿童观的介绍过程中做出清晰的解释说明, 否则就会造成教育实践者在实际操作中的困难。比如, 《儿童权利公约》关系到科学儿童观的阐述, 但其本身对儿童权利的说明就十分模糊, 如果教育理论工作者不加以说明与指导, 就会造成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不知所措。

(二) 从儿童观价值取向来讲

我们无需对工具理性进行彻底地否定, 因为它有一定的合理性,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防止片面发展的工具理性对儿童观造成的负面影响。当前社会提倡的是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融合, 因此, 在儿童观的研究和形成过程中, 我们应以价值理性来引导工具理性, 克服用工具理性思维来处理问题,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儿童观, 以儿童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的。只有这样, 才能走出科学崇拜和工具理性崇拜的观念误区;才能去儿童观功利化;才能在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上更关注儿童的精神生活、兴趣和需要, 在教育目标上更关注儿童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在教育评价上听到更多儿童的声音;才能使教育对象面向所有儿童。

(三) 从儿童观实践层面来讲

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观念的现代化。树立现代化儿童观, 需要更新观念。第一, 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修养。虽然科学的儿童观早已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被确定下来, 但是儿童观的发展还受到国家意识形态、科技发展、文化水平等的影响, 一些错误的儿童观不会立即消失, 还会占据一部分人的观念与意识。因此, 要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和修养, 向全社会宣传一种通俗易懂、易被认可的现代儿童观, 扬弃根深蒂固的偏见, 正确认识儿童, 对待儿童。第二, 部分幼儿教师持有科学的儿童观, 但这种儿童观也许只停留在表层。关于幼儿教师如何更新儿童观, 真正实现从观念到行为上的转变, 笔者提出了如下建议。

1. 为幼儿教师营造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

幼儿园的管理者要为教师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 使得教师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园长、教师、家长有了科学、一致的现代儿童观, 就会促使教师之间合作, 建立教师与家长之间和谐的沟通氛围, 幼儿教师才敢且愿意去实践新理念, 实现从观念到行为上的转变。

2. 为教师提供具体转化策略和实践范例

我们可以为幼儿教师提供更多的具体的转化策略和实践范例, 例如瑞吉欧案例, 通过学习他们如何在教育实践中体现儿童观, 促使教师从观念到行为上的转变, 然后在教育实践结果中获得信心, 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 更新儿童观, 再努力践行新理念, 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3. 幼儿教师应增强自我反思意识, 加快自身专业发展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中明确指出, 幼儿园教师应当以“师德为先, 幼儿为本, 能力为重, 终身学习”。教师在树立现代化儿童观的过程中, 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 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学习, 更新现有的观念、知识技能, 提高文化素养, 在实践中不断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 才能发现自身的儿童观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

摘要:我国现代儿童观中存在着儿童认识理论层面与儿童教育实践层面有较大差距的困境。针对此困境, 笔者提出了相关建议:教育理论工作者应当加强儿童观的研究与阐述;儿童观树立和研究过程中应注意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提高国民文化素质修养;促使幼儿教师更新儿童观, 真正实现从观念到行为上的转变。从这些方面入手, 希望能寻求到现代儿童观的走向与出路。

关键词:儿童观,困境,出路

参考文献

[1]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8.

[2]王海英.20世纪中国儿童观研究的反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 (2) .

[3]刘晓东.学前教育理论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的路向[J].教育学报, 2010 (5) .

[4][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郭洋生,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5]马健生, 王勇.试论儿童在后现代视野中的消失[J].教育科学, 2005 (5) .

[6]高潇怡, 庞丽娟.论教师教育观念的本质与结构[J].社会科学战线, 2009 (3) .

现代视野下的儒学困境 篇11

尽管遭到当时知识界猛烈的批判和抨击,汉娜·阿伦特依然坚持质疑针对纳粹战犯艾希曼的“耶路撒冷审判”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并在当年引发了一场巨大的舆论风暴。

身为犹太裔哲学家和法学家,阿伦特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犹太人身份,就认为必须站在犹太民族甚至以色列政府的立场上思考和说话,而是保持了一个独立知识分子的基本立场和品格,并由“耶路撒冷审判”的命题,延伸出了至今看来依然极其深刻而独到的政治哲学思考。

阿伦特与整个西方知识界的这场战争,大约是发生在50年前西方社会的一幕文化景象,50年后,出现在中国社会的一道文化奇景,则是从幼儿园到小学甚至高校、从校园到社会突然盛行起来的跪拜礼,以此为背景的儒学热、国学热大行其道,阉割独立人格、扼杀自由精神的行为和论调随处可见,俯拾皆是,形形色色打着“新儒学”旗号的伪国学大师则怀着难以示人的企图,进行着各种学术或其他不可告人的投机。

阿伦特当年充满争议的思考和言说,已为今天的西方知识界所普遍认同,西方知识分子已经在独立思考、独立人格的价值维度上走了这么远,我们却依然停留甚至是倒退到老祖宗那一套不明不白、三纲五常的礼教秩序之中,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和深刻反思。

全体主义:走向暴力的根源

在今天,很多人已经将梁漱溟视为国学大师、一代大儒,他本人也确实是现代新儒学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但令很多人想不到的是,至少在早期,梁漱溟本人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竟然可以用深恶痛绝来形容。

梁漱溟曾回忆,他在北京上小学时仅读教科书,根本未读四书五经,到了中学,还是对传统文化“无一不厌恶”。

尽管梁漱溟后来转向对以儒学、佛学等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研究,但其宗旨始终为革新儒学、革新传统文化,而非守旧固本。

“西方文化是以意欲向前要求为根本精神的……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

这三句表述出现在上世纪20年代梁漱溟著《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毫无疑问,梁漱溟本人对于东西文化差异有着相当清醒的认知,对西方文化尤其有着某种兴趣和向往,对于传统儒学,梁漱溟则有明确的批判:只有私德,没有公德,而强调私德只因压抑个体,没有公德则因缺乏公共性。

有学者认为,东西文化最根本的差异,其实在于全体主义和个体主义的不同主张。东方文化主张全体即集体主义的价值观,西方文化则更张扬个人的价值。

阿伦特关于“耶路撒冷审判”思考的一个重要结论是,虽然法西斯已经战败,但全体主义在西方并未寿终正寝,因此西方社会恐怖犹存,精神依旧处于紧张状态,远未从噩梦中醒来。在阿伦特看来,为希特勒种族主义献身的人,恰恰不是那些从生命经验出发,而是凡事都依据所谓国家或集体名义的“原则”、“计划”去实行的人,所以走向暴力是必然归宿。

著名学者袁伟时针对近期中国社会兴起的伪儒学风潮,专门撰文《现在的某些儒学提倡者走的是歪道》,可谓是对那些打着所谓新儒学旗号的伪国学大师们的一次有力而及时的反击。

“所谓国学不过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准确和不恰当的表达。学术无国界。日本人造出‘国学’一词,旨在压抑外来的儒学和佛学影响,抬高本土的神道和武士道。中国人跟在他们屁股后面鼓噪,意欲何为?”袁伟时在文中这样直斥道。

作为历史学家、思想史家,袁伟时对儒学、对传统文化其实有着非常深入的研究,对儒学某些合理的内核也并非一味排斥,他反对的只是当前某些学术投机者对儒学的无限推崇与上扬。

“数字后面是制度落后、文化落后。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是:承袭宗法专制制度的大清帝国没有靠自己内生的力量转型为现代社会。更令人痛心疾首的是,从1840年起计算,仅仅辩论是不是应该接受人类创造的先进文化就花了60年!义和团闯了弥天大祸,京师第二次被占领,赔了巨款,大清帝国才开始老老实实全面学西方。主要障碍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依据这个文化体系建构的社会制度……在儒家三纲六纪固化为制度后,人都成为等级差序格局下的臣民、子民,任何超出圣人和经典教导的行动都是不容许的。”袁伟时这样说道。

而最令袁伟时痛心疾首的是,时至今天,“仍有自封或互相吹捧的儒家‘大师’,信誓旦旦地断言儒学可以医治中国乃至世界的痼疾。他们故意回避17世纪至19世纪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型失败的主要障碍就是儒学!”

真正的当代新儒学代表人物、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杜维明则对当前内地一些儒学“大师”借用官方力量推广儒学的趋势表示了担忧。

据传,在山东曲阜等地出现用金钱奖励推行儒学的方式,有村民为5元钱的奖励去听所谓儒学课,就跟国家在海外推行孔子学院一样,其金钱耗费的方式是令人匪夷所思的。

对此,杜维明表示:“我也有一些担忧,因为儒学强调人的自主性,要民众自愿去学。如果只从上而下强迫民众学习.怕很难起到好的效果。儒学植根民生,生成民间,政府应该接受它的内在价值。儒学最好由民间推行,效果肯定比行政命令好。商人、学者、政府都不能把儒学当成手段与工具。”

契约精神:儒学的真正困境

对于儒学的未来,杜维明更是强调,要从更宽广的视野和更长的时间来解读,儒学必须更开放、多元和自省。

“儒学的包容、开放、多元化,有助于促进市民社会的出现。学术、媒体、企业、宗教等领域的权威,相对独立,与政治权威可以平行对话,也可以抗衡,甚至批评,而后达成共识,以形成政策。这样的社会就弄活了。”杜维明说。

学者许锡良最近所撰《中国人最缺乏契约精神》一文,可能最深刻地道出了儒家文化在现代视野下的困境。

许锡良认为,直到现在,中国人还是极其缺乏契约精神。对于什么是契约的认识简直一塌糊涂。许多儒家学者把儒家文化解释为契约文化,轻浮附会,随心所欲地作出解释,不讲逻辑,不尊重历史事实,不顾一切地美化儒家文化,不对契约精神与契约的内涵作起码的界定,就说儒家文化是契约文化。

另一个常见甚至可以说在国人中根深蒂固的误读,就是将法治与中国传统的法家統治混为一谈。

其实中国的法家本身就是儒家的变种,或者说是儒家的另一个面孔,是儒家政治的一体两翼之一。法家始祖本身也是儒家子弟,只不过中国的法家继承了儒家性恶论一说,并且在人性恶的基础上搞出的一套以法、术、势为标志的统治系统,显示了统治的残酷性。法家的统治通常叫“霸道”,儒家的统治通常叫“王道”。

“霸道强硬一点,王道温和一点,但是,都是主张枪杆子里出政权,都是维护帝王将相的根本利益,都不是建立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的真正的契约关系。”许锡良写道。

真正的契约关系永远建立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这也是法治精神的根本。

生活于11世纪阿尔萨斯的一名僧侣,同时也是一名思想者的曼尼戈德,是西方社会契约论的古典源头之一,他说过一段精辟的话:“没有人能够自立为皇帝或国王,人民提升某个人使之高于自己,就是要让他依据正确的理性来统治和治理人民,给予每一个人他所有的,保护善良的人,惩罚邪恶的人,并使正义施行于每一个人。但是如果他妨碍或搅乱了人民建立他们所要确立的秩序,也就是违反了人民选择他的契约,那么人民就可以正义而理性地解除服从他的义务。因为是他首先违背了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信仰。”

这个契约精神简单明了,说明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实际上是管理与参加管理的关系。这种平等、自愿的原则,恰是强调君臣父子等级差序的儒家最为缺失的,这也是中国人长期以来缺乏独立精神与思考能力的最主要根源。没有独立精神与思考能力的人当然就没有契约精神。

(据《华夏时报》)

现代性困境 篇12

一、现代学校制度面临的现实困境

我国市场经济发育和深刻的社会转型, 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有关学校制度尚未作出相应的调整。学校制度建设相对滞后, 成为当前我国学校发展的瓶颈。学校制度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制度安排滞后不适、制度运行不利、制度环境缺失三个方面。

1. 制度安排滞后不适。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 社会、大众对学校不断提出新要求, 加上新的办学观念、教育理念和学校管理模式的不断出现, 使得我国现行学校制度与学校实际和教育教学发展规律不相适应, 制度安排滞后, 制约了学校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现行学校评价制度有一些负面引导作用, 导致素质教育难以全面实施, 学生的充分、全面、多元发展的目标难以实现;大部分学校的产权制度不完善, 资产的数量、比例构成、归属、流转等不够清晰, 国有资产流失或减值比较严重;制度因素导致部分学校的人力资源、设备设施资源、信息资源、无形资产等未能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部分学校校长缺乏民主意识, 个人专断作风比较严重, 经验化、非制度化的现象比较普遍;制度的分割, 导致部分学校不能与社区、家庭沟通, 使他们难以有效地参与、配合学校管理和学校教育, 学校也很少介入社区的文化建设[1]。

2. 制度运行不利。现行学校制度的运行不利、执

行走样也是制约学校功能正常发挥的不利因素。它大致有以下表现:低效或无效运行, 即制度在执行或实施过程中没有达到应有的绩效水平, 有些甚至根本没有表现出任何绩效, 致使制度徒有虚名。例如, 当前素质教育制度在某些学校的运行就存在明显的低效或无效现象;不公正运行, 即在执行或实施某项制度时, 制度运行主体不能做到公正地执行或实施制度的有关规定, 从而导致制度运行过程或运行结果的不公正。教育中的乱收费现象、忽视和不公正对待“差生”现象等, 都是对追求全面发展的学校制度的不公正运行所造成的后果;不合理变通, 即按照对自己或对本部门、本单位有利的原则来故意改变既定的制度规则或借制度之名来施行有悖于制度初衷的行为, 以达到为“自我”牟利的目的。常见的不合理变通有“钻制度空子”、曲解规则、打“擦边球”、“改头换面”等。

3. 制度环境缺失。

制度体系由制度环境、具体制度安排和实施机制构成, 制度环境是制度变迁的外生变量, 对制度实施有着重大影响。我国现行学校制度不科学、不合理制约着学校的发展, 一方面是由于学校制度本身存在某些缺陷, 不能应对学校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是因为学校制度环境存在某些缺陷, 不能为学校制度的正常执行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致使某些学校制度在执行时遇到阻碍。例如, 我国现行的学校制度存在着明显的城市中心取向, 学校的教育内容、考试内容基本上是以城市为中心的, 这使得农村或偏远地区的教育处于劣势或不公正地位。造成这种制度倾斜的原因主要是我国当前的制度环境具有明显的城市中心取向, 城市中的社会成员占据着当前的主流意识形态, 经济资源和社会权力也都明显地倾向于城市中的社会成员。而农村或偏远地区由于地理条件或传统文化的影响, 限制了它们成为制度主体的可能性, 而只能处于制度主体的边缘。只有当农村或偏远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获得了快速的进步, 逐渐缩小与城市的差距, 这种因城市中心取向而造成的农村或偏远地区教育发展的劣势才可能得到弥补和纠正。

二、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对策思考

构建现代学校制度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鉴于现行学校制度存在的现实困境, 我们认为应该从政府、学校自身和社会三方采取相应措施, 共同致力于现代学校制度的构建。

1. 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前提———正确处理学校与政府的关系。

立足政府层面, 正确处理学校与政府的关系, 清晰界定政府与学校各自的职能, 是现代学校制度的首要内容。为此, 政府应该转变教育职能、提供法规政策引导和培育资源市场以服务学校发展。

(1) 重塑政府角色, 确立有限责任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正确处理学校与政府关系的关键是转变政府的教育职能, 政府角色应该由“全能”转向“有限”, 确立“有限责任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要实行“政校分开”, 建立新型政校关系。具体表现为:第一, 剥离学校与政府之间的直接隶属关系, 使政府能够在公开、公正的前提下向所有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良好、公平的服务;第二, 政府成为教育活动秩序的维持者、公共教育供给多样化的倡导者和公共教育各主体关系的协调者, 在宏观调控、教育公平环境建设、教育制度和法规健全等方面可以有所作为;第三, 建立学校法人制度, 赋予学校充分的自主权, 学校内部的干部聘用、职称评聘、报酬待遇等职能要下放给学校, 政府只要把住教育的质量关即可;第四, 强化政府的服务角色和责任意识, 使政府主要从以单方保护学校利益为重点转变为兼顾学校利益与保护公共教育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重点[2]。

(2) 提供政策法规引导, 制定《学校法》。当前, 与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息息相关的是应尽快制定、颁布《学校法》。《学校法》“旨在解决长期以来政府集举办者、管理者、办学者于一身, 学校是政府行政附属物的问题。要重塑政府的角色, 以适应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要求, 使学校成为依法自主办学的主体, 并承担相应的权利和责任, 增进学校办学活力,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从法律上讲, 《学校法》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学校办学与发展的权利和义务问题, 这涉及学校与政府、学校与社区、学校与校长、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学生等方面的多种教育法律关系。在学校与政府的关系上, 核心是学校的独立经营权与政府产权的分离;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是解决学校功能转变的双向服务责任问题;学校与校长的关系核心问题是学校与校长之间的协约约束;学校与学生的关系则是学校执行教育方针的法律体现。

(3) 培育资源市场, 服务学校发展。在现行体制下, 教育的财政投入和人力资源, 教育的物质资源配置和知识产品的开发, 基本上都是政府提供的。这种教育“资源市场”的缺乏无疑会对学校的发展产生限制和约束。学校要自主发展, 就需要在市场上找资源, 因此政府有责任把这个市场培育起来。我们可以通过制度创新, 例如建立教育研究与开发基金, 列出学校需要的开发项目, 通过市场化的招、投标来进行或引导教育技术与产品的开发等。一方面通过市场机制开发高水平的教育专业支持技术和产品, 可以加速培养高质量的社会化现代教育服务能力, 形成高效能的教育支持专业队伍。另一方面, 学校具有了社会化教育资源市场的支撑, 不必事事依赖政府, 自主办学、个性发展也就成为可能。

2. 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关键———优化学校内部治理制度。

学校作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主体, 优化自身内部的治理结构和制度设计是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关键。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实质上是一个促进学校他律———自律———自治的过程, 学校主体地位的确立和自主运行要求健全学校内部管理机制。

(1) 健全完善制度设计。首先, 是学校民主管理制度建设。构建现代学校制度, 教育管理权从教育行政部门下放到学校, 学校在拥有更大权力的同时, 也意味着必须对权力进行制衡, 以保证权力的有效使用。应该实行校务公开, 学校各部门必须根据各自的职能分别落实校务公开的具体内容、公开的形式、公开的时间和公开的范围, 并使之程序化和规范化。同时, 应该强化监督制衡机制, 使责任、权力、利益三者平衡, 在责、权、利的授予或转移时, 要做到同时、同向、同力度。其次, 是学校教育教学评价制度建设。构建现代学校制度必须首先从改革现行评价制度入手, 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性评价机制。对教师的发展性评价, 可以从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师档案袋评价两个方面入手。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上, 采用教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专家领导评课、同行评课、学生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在教师档案袋评价方面, 可以将“教研活动记录”、评课记录、公开课教案等相关资料都收入教师档案袋, 从综合教育、教学、教科研等多方面对教师的工作过程进行追踪评价。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 学校可以采用纸笔评价、活动表现评价和档案袋评价三种方式, 从学生的思想道德、学业成就、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个性发展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彰显学生的优秀品质, 突出个性化教育。最后, 是学校文化制度建设。在设计现代学校文化制度时, 要特别关注以下几点:在办学理念方面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学校教育围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适应学生的发展、一切促进学生的发展”展开;在管理理念方面以教师的发展为本, 政治上确立教师是学校主人的地位, 业务上提供教师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生活上提供物质与精神和谐统一的必要保障;建立健全科学管理制度, 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如目标管理岗位责任制、目标管理全员工作绩效考评制、全员职等职级工资制等。这些文化制度实质上是学校人本化与科学化相结合的价值体系的外在表现形式, 它能使全校学生、教职工的学习观、价值观得到统一, 最终促进学校的稳步发展。

(2) 确立实施制度运行机制。“政策执行过程是执行组织和受影响者之间就目标手段作相互调适的互动过程, 政策执行的有效与否取决于两者相互调适的程度。”[4]因此, 我们应该确立现代学校制度的纵向互动、横向合作等运行机制, 从而确保现代学校制度遵循一定的运行规范有效运行。 (1) 纵向互动机制。对制度制定者而言, 在制定制度之前, 要充分了解制度对象的实际情况, 从而使制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制度实施的过程中, 要密切关注制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并分析成因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以保证制度顺利运行;在制度运行一段时间后, 要及时对制度运行的效果进行评估, 总结经验和教训, 为制度下一阶段的运行作好准备。对制度执行者而言, 在制度制定之前, 要积极配合制定者的调研和搜集信息的工作, 真实全面地反映现实情况;在制度运行过程中, 一方面要充分领会制度的精髓, 认真执行各项制度规定, 另一方面还要及时反映制度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制度运行一段时间后, 制度执行者凭借已经对制度规则的熟悉和掌握, 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自觉地、主动地履行各项制度规则, 为以后的制度执行奠定良好基础[1]。 (2) 横向合作机制。首先, 现代学校制度的运行要处理好现代学校制度与既有的其他学校制度之间的关系, 使各种制度之间能够进行沟通与协作, 求同存异, 从而实现现代学校制度的有效运行。其次, 现代学校制度的有效运行还要求制度执行者之间相互沟通与合作。不同类型的执行者之间应当加强交流与合作, 共同探讨有利于促进现代学校制度运行的有效途径, 从而保证现代学校制度的顺利运行。 (3) 运行监控机制, 大致包括三个步骤:运行前监控, 即对现代学校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进行监督和控制;运行中监控, 即对现代学校制度运行情况的监督和控制;运行后监控, 即对现代学校制度运行结果的监督和控制。这三个步骤是相互衔接、密不可分的整体。 (4) 信息沟通机制。现代学校制度的运行必须依靠有效的信息沟通和交流, 克服制度运行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以实现上情下达和下情上陈, 并及时发现制度运行中的问题, 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

(3) 改善优化制度环境。现代学校制度的合理安排和有效运行必须依靠良好的制度环境, 没有良好的现代学校制度环境作保障, 现代学校制度的良好设计将不可能变为现实。 (1) 建设与现代学校制度相配套的社会基本制度规范。现代学校制度的有效安排和运行必须依赖与之配套的社会基本制度的保障, 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目前, 我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适应现代学校制度有效安排与运行的社会基本制度规范, 如素质教育制度的运行、终身教育体系以及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目标等, 只是这些制度规范尚未得到有效的运行。因此, 营造良好的现代学校制度环境, 需要更好地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制度, 构建完善的全民教育体系, 使终身教育思想和学习型社会的理念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意识, 把构建学习型社会作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自觉行为, 从而为学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氛围, 为现代学校制度的有效安排和运行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2) 构建良好的奖惩机制和监督机制。“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 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停止”[5]。现代学校制度的有效安排与运行也离不开有效的奖惩和监督机制。因此, 对于那些认真遵守和执行现代学校制度的行为, 应当给予应有的奖励和褒扬, 以激励和坚定人们遵守和执行现代学校制度的信心和行为;对于那些违反或背离现代学校制度的行为, 应当进行必要的惩罚, 引起人们的警戒, 以维护现代学校制度的权威。同时, 应该增强制度安排与运行的透明度, 保证专门监督机构的独立地位, 落实和完善各项社会监督制度, 以此充分发挥监督在现代学校制度安排与运行中的积极作用。

3. 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保障:

构建和谐的学校———社区互动机制。正确认识学校和社会的关系, 构建和谐的学校社区互动机制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基本保障。它可以从密切学校与社区联系、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和建立教育中介机构三条路径展开。

(1) 加强学校与社区的联系。“学校要加强和社区的沟通合作, 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丰富多彩, 文明健康的教育活动, 营造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社区环境。”首先, 学校要服务社区。一方面, 学校资源要向社区开放。社区应努力实现对学校资源的共享, 做到互惠互利, 有助于学校在社区良好形象的树立, 增进社区居民对学校的感情, 从而优化学校的社区环境。另一方面, 学校要发挥自身的优势, 主动协助社区改善社区教育环境。学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各种教育教学资料和设备, 以及作为传播知识的专门场所, 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 主动协助社区进行社区教育, 为满足居民的学习需求做出贡献。其次, 吸纳社区参与学校管理, 增进社区居民对学校的了解和支持, 从而有助于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社区参与学校管理主要应以间接的建议、监督或评估为主, 这些都将优化学校的管理, 促使学校的管理走向民主化, 最终实现学校的良性发展。

(2) 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一般而言, 学校要让家长在不同程度上参加学校的决策过程和各级管理工作, 让家长和教师、学校领导处于平等的地位研究和讨论学校中的重大问题, 使其体验到自己的利益与学校发展密切相关而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在具体的操作上, 学校可以安排教师和家长代表对学校管理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 根据讨论的结果, 再作出最终的决定;学校领导先向教师和家长代表提出问题, 然后反复征求意见, 最后作出决策;当在某个问题上意见不统一时, 就可以采取合议的办法, 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评议表决等。由于家长的身份、知识背景、参与管理程度等原因, 当前家长参与仍比较薄弱, 有待进一步加强。

(3) 建立教育中介组织。实行政校分开, 建立以市场为主体的社会参与机制, 需要大力培育和发展教育中介组织。教育中介组织是连接政府、社会和学校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是介于政府和学校之间的双向服务、双向沟通的中观管理层。它既不是政府的附属物, 也不是学校的代言人, 但又与二者密不可分。我国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国务院关于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为保证政府职能的转变, 使重大决策经过科学的研究和论证, 要建立健全社会中介组织, 包括教育决策咨询研究机构、高等学校设置学位评议与咨询机构、教育评估机构、教育考试机构、资格证书机构等, 发挥社会各界参与教育决策和管理的作用。但是, 目前的教育中介组织仍不够健全, 不能承担政府分离出来的职能;中介组织变样成了政府的附属机构;中介机构成员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不高, 评估结果缺少权威性和科学性。因此, 建立健全教育中介组织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 政府应从统包统揽的局面中解脱出来, 给教育中介组织以充分的生存空间。其次, 增进教育中介组织的合法性和权威性。政府不仅应在政策上保证教育中介组织的合法性, 而且教育中介组织的行政人事部门应该与政府部门脱钩, 以保证其公正性、权威性和自主性。

最后, 教育中介组织自身需要加强组织建设和自身素质的提高。政府行政部门除了要对申报建立中介组织的机构进行严格审批、认定之外, 还要对中介组织成员的专业素质进行严格的考核, 以提高其教育服务的质量。

三、结语

构建行之有效的现代学校制度, 关涉社会的方方面面, 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从学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来看, 政府应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 管理方式从直接行政管理转向间接的宏观调控管理;从学校内部的治理制度来看, 应该着重致力于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有效的制度运行机制的确立以及制度环境的优化和改善;从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来看, 学校应该向社会提供开放式服务, 加强社会参与, 并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的育人模式。同时, 还应致力于学习型学校的建设, 努力使学校成为社区学习中心。

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体制以及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的过程中, 在理顺政府、学校、社会关系, 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过程中还横亘着诸多问题与困难, 如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与权力相联的利益、教育资源短缺、教育信息不公开或信息不对称、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社会中介机构的培育及其自身的资源与公众信任度等问题, 都成为困扰现代学校制度建立与完善的障碍。在教育制度迫切需要变革的情况下, 成功实际上依赖每个人根据其作用和能力所作出的负责任的承诺, 依赖于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学校校长以及那些从事教育日常工作的人。可见, 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构建现代学校制度中都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京:商务印书馆, 1978.154 (责任编辑付一静)

参考文献

[1]李兴洲.重构学校精神.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5:93, 189.

[2]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119.

[3]范国睿.政府·社会·学校——基于校本管理理念的现代学校制度设计.教育发展研究, 2005 (1) :12-17.

[4]郭巍青, 卢坤建.现代公共政策分析.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0.109.

上一篇:文体意义下一篇:历史人物题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