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转变

2024-05-25

现代性转变(精选12篇)

现代性转变 篇1

1 信任的基础

信任是人们建立健康的社会关系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国内著名的社会学家郑也夫教授在其《信任论》中对信任的定义和性质作了详细的说明。他将信任定义为一种态度,一种相信某人的行为或周围的秩序符合自己的愿望的态度,在这一定义中信任包含了一种不确定性和缺乏客观根据的性质(郑也夫,2001,19)。在这一意义上,信任是在确信缺席的情况下的一种替代性策略。

而信任的来源或者说信任的基础主要有三种。一是亲密关系,即人们在各种初级群体中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中的双方经常有面对面的互动,因此联系十分紧密。韦伯在研究中国时曾写道:“作为一切买卖关系之基础的信赖,在中国大多是建立在亲缘或类似亲缘的纯个人关系的基础上的(韦伯,2003,188)。”

显而易见这种以亲密关系为基础的信任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其适用范围较小,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社会生活的需要。其次,这种信任也不能保证失信问题不发生以及对其所造成的损害的补偿。所以基于亲密关系的信任并没有消除他人行为的不确定性,并始终与风险相伴随。

第二个基础是过往经验,即各社会生活主体———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和组织———在社会生活中所接受的所有信息。吉登斯在论述人们为什么可以去信任时指出信任与本体性安全有关,而这种安全感与个体在婴儿时期的经历有关,与其和监护人之间的基本信任有关(吉登斯2000,80-84)。吉登斯还指出人们对于专家系统的信任会受到知识更新的影响,这些知识更新主要来自大众传媒(吉登斯,2000,79)。这种信任与建立在亲密关系上的信任一样也具有明显的局限,其范围较小且没有保障。

信任的第三个基础是权力。韦伯对权力有一个经典的定义,他认为权力意味着在一种社会关系中哪怕遇到反对也能贯彻自己的意志的任何机会,不管这种机会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韦伯,1997,81)。权力与信任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挪威学者哈罗德·格里曼认为权力的来源有时是出于信任(哈罗德·格里曼,2011)。但权力也有可能是信任的基础,如果我们将权力与信任的定义进行对比则不难发现,权力可以使他人贯彻自己的意志,这样就可以使我确信他人的行为会最大程度的符合我的愿望,从而可以去信任他人。

在传统社会中运用权力的技术还不够成熟,信任大多数是建立在亲密关系和过往经验的基础上的。在现代社会中运用权力的技术极大地得到完善,基于权力的信任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就出现了一个信任的转变的问题。

2 信任的转变

信任经历了一个现代性的转变,这种转变是因为在现代社会之中越来越精细的分工使得个体之间的异质性越来越大,人们必须相互依赖。所以个体需要进行的社会交往的频率增多、范围更广。这势必要求人们与各种陌生人建立社会关系,将信任扩展到陌生的环境中去。

2.1 替代

而现代性的重要产物之一科层制。科层制的概念由韦伯提出,作为一种组织原则其核心之一便是要消除一个组织的成员在组织管辖的范围内的行动的个人性,即严格的职务纪律原则。所以依照科层制原则进行建构的组织不会因为其工作人员的更迭而影响到其运作。这样一来我们无需了解组织中的个人也可以确信、预测一个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行动。而且这种组织原则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韦伯认为其可以在经济、宗教、政治等各个领域中都得到应用(韦伯,1997,246)。所以现实中,吉登斯所谓的由技术成就和专业人士所组成的专家系统也就在社会中的各个领域中依照这一原则建立了起来。

这就产生了两个结果,其一如果我们在与其进行交往的陌生人是作为一个专家系统的工作人员,那么我们只要了解甚至是部分的不精确的了解这一专家系统的规章制度就可以信任他。其二,如果与我们交往的陌生人虽然不是作为某个专家系统的工作人员,但我们确信有一种借助某个专家系统所运行的权力施加于其之上,那么我们也就可以信任他。这就使我们可以去信任陌生人,使得信任的范围得到了扩展。这种信任我们可以称之为系统信任。

但是一些学者认为这种信任实际上是将信任替代了,是在权力的帮助下以确信来代替信任。这种现象在经济领域中十分常见,著名的经济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就指出制度的设计并不是用来产生信任,而是取代它(格兰诺维特,2007,10)。国内学者张康之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契约型信任是信任的异化形式,因为如果人们之间相互信任的话是不需要契约的,只有在不信任的时候才会有契约(张康之、2005)。

我们不能绝对地将系统信任排除出信任的队列,但也应该看到系统信任和人们所描绘的现代社会中已经成功得到扩展的信任的不同。所以系统信任只具有不完全的普遍性,它还需要再进行一次转变,完成真正的扩展。

2.2 扩展

人们通过系统信任而构建的非人格关系与人格化的关系是相互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而且非人格的关系可以成为人们建立人格化关系的起点。在最开始我们得以建立关系的信任其最大的来源是权力,这是在真正的信任缺席情况下的一种替代策略,此时的关系是一种高度非人格化的关系。但是随着交往的深入,我们将逐渐了解对方,陌生人渐渐变为熟人,非人格化的关系引出了人格化的关系并与其共存。这样在人际关系中人格化的部分将产生信任,而权力从信任的基础位置滑向保障的位置,人们也就无需再借助规章制度也能够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

随着这一过程的循环往复,在社会中生活的人们都可以经验到陌生人也是可以信任的,从而在面对陌生人时首先采取一种信任的态度。这样一来人格信任便突破了亲情人伦的限制,获得了一种普遍性,在范围和内容上都得到真正的扩展。人们也就不必处处依靠制度法规来进行社会生活,整个社会也就获得了较高的信任度。

3小结

综上所述,在信任的现代性转变过程中有两次关键的变化,一是以权力为基础建立了一种系统信任,使得我们可以信任陌生人。二是以系统信任为开端,使人们在与陌生人之间的社会交往的过程中意识到陌生人是可以信任的,从而不必借助系统信任也可以信任陌生人,法律制度等仅作为信任失效的补偿和保障。如果信任可以顺利完成这种转变,那么系统信任和人格信任在现代社会中就可以相辅相成、各司其职,在不同的领域发挥作用,共同协调我们的社会生活。

摘要:随着现代性的到来,信任势必需要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其中有两个关键的变化,一是以权力为基础建立了一种系统信任,使得我们可以信任陌生人。二是以系统信任为开端,使人们在与陌生人之间的正常的社会交往过程中意识到陌生人是可以信任的,从而不必借助系统信任也可以信任陌生人。最终使信任获得了一种真正的普遍性。

关键词:信任,现代性,系统信任,人格信任,普遍信任

参考文献

[1]郑也夫.信任论[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2]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译林出版社,2000.

[3]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商务印书馆,1997.

[4]哈罗德·格里曼.权力"信任和风险——关于权力问题缺失的一些反思[J].哲学分析,2011(06).

[5]马克·格兰诺维特.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6]韦伯.儒教与道教[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7]张康之.在历史的坐标中看信任——论信任的三种历史类型[J].社会科学研究,2005(01).

现代性转变 篇2

日期:2007-08-31 作者:赖碧添 邱标仁 来源:烟草在线

现代烟草农业——“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烟草农业的转变,就是要打牢一个基础,努力实现“四个化”,即全面推进烟田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现代烟草农业,一要实现适度规模化种植,讲规模化种植,必须从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农民土地流转的意愿。二要实现集约化经营,把粗放的、传统的烟叶生产方式变为集约化的、现代的生产模式。三要实现专业化分工。现代农业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要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现代烟草农业对烟农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要通过培训提高烟农素质,实现烟农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在专业化服务方面,要实现专业化育苗、机耕、病虫害防治和烘烤。四要实现信息化管理,从烟叶的经营环节延伸到生产环节。

示范基地建设构架现代烟草农业基础条件

姜成康局长在福建烟区考察时指出:福建烟叶工作通过生产水平、管理水平的这“两个提升”,正在加快实现烟叶生产从传统农业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初步具有了现代烟草农业的特征。福建烟区在改良土壤、集约育苗、病虫害防治、烤房改造等方面,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努力提高科技水平,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创新是福建烟叶工作的显著特点,福建烟草积极推进烟叶经营模式创新,即推行原收原调,不断提升烟叶工作信息化水平,技术革新也在积极推进。

2004年以来,龙岩烟区依托示范基地建设这个平台,努力推进烟叶生产经营模式创新,构架了现代烟草农业的基础雏形。

一、有了较好的生产基础

2005年以来,龙岩烟区实施烟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248个,造价16517万元,受益烟田24.7万亩,受益农户12万余户,水渠1573条、1796公里;田间道路337条、318公里;简易桥梁71座;防洪堤25处;水塘、水坝184处;电灌站、机井45个,新建标准化密集式烤房3400余座,普通烤房改密集烤房3005座。新建及改造标准化烟草站6个。使烟叶生产有了一个比较牢固的基础设施,为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迈进提供了基础条件。

二、规模化种植初具雏形在示范基地建设过程中,我们针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业规模扩张、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劳动力大量转移、种烟比较效益不明显等制约因素,通过建立一系列完善、规范的烤烟生产机制,引导培育了一批“有一定文化、有一定实力、有较丰富的技术经验、有一定的组织协调管理能力”种植10亩以上适度规模生产的大户烟农,采取“租赁、承包、农田入股、资金入股、技术入股”等形式推进烤烟生产朝规模化方向发展。

龙岩市近四年10亩以上规模种植大户情况表

三、集约化经营常态发展

集约化育苗、商品化供苗呈常态发展,减少了普通烟农的育苗环节,减轻了烟农劳动强度,提升了烟叶生产管理水平,有力地推动了烟叶生产规模发展。

2005年,全市集约化育苗、商品化供苗占总种植面积的80%,其中,上杭县推广集约化育苗、商品化供苗5.3万亩,占全县烤烟种植面积86%。2006年,全市集约化育苗、商品化供苗分别占总种植面积的95%、91.5%,其中,上杭县全面推行集中育苗(漂浮和湿润育苗)、商品化供苗,全县5.7万亩育苗任务由530户育苗专业户承担,单户最多育苗面积680亩。2007年全市集约化育苗、商品化供苗分别占总种植面积的95%、92%以上,其中上杭县集约化育苗、商品化供苗率达100%。

四、专业化分工不断加强

集约化育苗、商品化供苗。2007年全市建立2451户专业育苗户,负责全市3.4万多户种烟农户22.52万亩的育苗、供苗任务。集约化育苗、商品化供苗减少了烟农的育苗环节,使烟农轻松种烟。

组织专业化机耕。县(市)分公司统一购置2600台翻土起垄机,组织机耕专业队按统一核定的价格承包作业,统一实施烟田翻土起垄工作,基本解决了烟农的烟田耕作问题。

探索专业化烘烤。长汀县示范基地科技园2006、2007年探索“半托”形式专业化烘烤,即专业烘烤技术人员提前与农户签订烟叶烘烤承包合同,并由烟草站在烤前对烟农进行鲜烟分类、绑竿等操作培训;农户按烘烤专业户的技术要求提供绑好竿的鲜烟,然后交由专业户烘烤,并按适当的干烟收费标准向专业户缴付加工费用。实践专业化烘烤,不仅减轻了烟农在烘烤环节的繁重劳动,而且降低了烘烤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每公斤烟叶的烘烤成本平均降低0.3元左右。

五、信息化管理不断完善

基层烟站信息化硬件设备不断完善,目前,全市每个基层烟草站至少配备电脑6台以上,部分条件成熟的烟站每名烟技员配备一台电脑,为真实、准确收集、统计、上报烟叶生产和收购数据奠定了坚实基础。建立了功能丰富的公司网站,全面实行合同农户电子合同及基本信息管理,推行烟叶收购远程监控,掌握实时信息。全面实行“烟叶收购在线支付系统”,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核算效率,减少了烟农因携带现金被盗、丢失等风险,同时有效避免了烟草部门的资金风险,从资金源头杜绝了不规范行为,维护了烟农利益和烟草行业的形象。

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的对策烟草现代农业,简而言之就是“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信息化”。要加快实现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笔者认为:必须“狠抓‘三基’、实现‘四化’”。狠抓“三基”

(一)狠抓烟田基础

2005年以来,国家烟草专卖局制订的烟田基础设施建设五年规划,通过前二年的烟区排、灌水渠和田间道路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被广大烟农称赞为民心工程、责任工程。使龙岩烟区百分之二十的烟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增强,田间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升,为发展规模生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然而,要实现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在做好烟区的排、灌水渠和田间道路建设的同时,必须狠抓烟区烟田生产力这个基础。虽然,各地结合烟田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了基本烟田保护区,但大多为烟草部门一方行为,没有法律效率也就约束力不高。种植密度大的烟区连年种烟,致使烟田有效土壤肥力下降,严重影响烟叶产品质量;或者农民在烟田轮作区种植与烟草相克的茄科作物,造成病害互相感染,严重影响烟叶生产健康发展。狠抓烟田生产力基础,一是切实抓好烟田土壤改良,培肥地力,促进提高优质烟叶生产能力;二是有计划地实行休耕制,做到用、养结合,为优质烟叶生产提供良好地力基础。

(二)狠抓烟站基础

基层烟站是烟草商业系统烟叶产区的前沿阵地,起着连结地方政府、广大烟农的纽带作用。就龙岩烟区而言,目前还有半数的基层烟站存在面积小、功能差、设置不合理的问题,烟叶生产技术员的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实现烟草农业现代化,基层烟站的全面标准化显得突出而重要,适当改善好烟叶生产技术人员的生产、生活条件,做到每人有一个单间套房、有文化娱乐场所,对稳定烟叶生产具有基础作用。

(三)狠抓人才基础

能否加快实现烟草农业现代化,人的因素至关重要。现代烟草之人才,包括技术人才和烟农能手。只有培养了人才,事业才能得到发展;只有培养了烟农,烟叶生产才能稳健发展。因此,必须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培养技术人才、培养烟农能手纳入长期工作规划,培养一支技术过硬、能够扎根基层、热心烟叶生产的技术人才队伍,确保每千亩烟田有2名技术人员;培养一代有文化、懂烟叶、善经营的职业烟农队伍。

实现“四化”

(一)实现规模化种植

烟叶生产规模化有三个内涵,其一是数量规模化;其二是质量规模化;其三是效益规模化,三个因素必须相互协调。烟叶生产规模化,不能简单地认为达到多少数量。烟叶生产是计划生产,现代烟草农业,就是采用现代烟叶生产组织方式,通过技术创新,从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使烟农种烟效益和烟草企业效益最大化。

规模化种植要从烟区、烟农的实际出发,要解决好土地流转、成本资金、烤房设施、技术等问题。在发展规模化种植的进程中,市、县级烟草公司应成为土地流转、烤房设施、提供技术的协调主体。

烟叶规模化种植,实行与劳动力价格、农副产品价格可比的烟叶价格政策,使烟农有适当合理的种烟利润,鼓励烟农从事规模化种植,是重要前提。实现规模化种植的途径:一是培育20~30亩的种植大户租赁生产达到规模化种植;二是发展股份承包制生产达到规模化种植;三是发展烟农合作社,通过土地入社、劳力入社达到规模种植。

(二)实现集约化经营

集约化经营的内涵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烟叶质量、实现集约高效。除了采取科学措施降低直接成本外,最重要的是必须实施减工措施,提高工效,增强烟叶种植者的积极性。减工措施就是要把研发、推广适用轻型烟草农机械作为烟叶工作的重大工程来抓,加大诸如“起垄覆膜机、中耕施肥机、烟叶采收机、轻便式鲜烟编杆机”研发和推广应用力度,达到减工增效目的,实现集约化经营。

(三)实现专业化公工

烟叶生产环节多、技术性强,烟叶生产专业化分工要解决好环节分工和技术分工的问题,要考虑到烟农的自愿程度。专业化分工在于逐步引导、在于扶持。大体上,烟叶生产可以从“育苗、烟田耕作、采收、烘烤”环节和技术层面进行专业分工。尤其是专业化育苗和专业化烘烤,可以很好地解决烟农因缺技而影响生产和质量效益的问题。

(四)实现信息化管理

现代性转变 篇3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经济转型;文学现代转变

自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封建农业、手工经济等发生了质的变化,迎来了崭新的格局。随着西方势力的入侵,我国经济形态受到巨大的冲击,逐渐向封建性、殖民性相互混杂的经济形态转变。随之,中华民族的经济生存方式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影响到了社会大众的物质生活、精神等方面,他们的情趣、表达等,而文学创作是他们最重要的表达形式。但由于受到经济转型的影响,中国文学发展之路特别坎坷,在走出古典形态后,又和新的经济形态相融合,为现代性文学的不断生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中国近现代经济转型

在清朝末期,西方现代资本主义势力借助强而有力的军事力量,优化利用非市场的方式,逐渐进入中国市场,大肆侵占农耕大地。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下,中国旧的经济格局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逐渐瓦解,封建经济形态被颠覆。就我国西部来说,大部分地区仍然以小农经济方式为主,靠天吃饭,自给自足。就沿海地区而言,特别是一些发达的城镇,各种新型的工业不断发展,商业贸易也有打开了全新的局面,冲击着固有的农业经济。在此基础上,工业、商业等和西方政治、经济势力相融合,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不断显现,生产关系、社会矛盾等变得极其复杂。比如,地主和农民之间的矛盾日渐激化,西方经济势力、中国民族经济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农村自然经济受到城市工商业经济的严重影响。

站在世界历史的角度来说,中国近现代城市经济形态并不复杂,但对于中国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国度来说,是极其复杂的。随着中国近现代经济转型,上海等城市逐渐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工业、商业等极度发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城市经济发展中逐渐占据核心位置。不同类型的政治与经济势力错综复杂,新型的市民阶层应运而生,成为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和上海相比,北京这座古都正在经受着新、旧转变的痛苦,经济关系极其复杂,半封建、半殖民经济同时存在,社会阶层也复杂化,官私资本相互纠缠。

就中国经济而言,其经济转轨,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下,农村自然经济逐渐走上衰亡,已有的生活方式逐渐消失,经济结构体系瓦解,处于裂变、转型中。在此基础上,城镇工业、商业不断兴起,新的社会经济关系应运而生。

二、文学现代转型

在中国近现代经济转型过程中,文学也逐渐走向现代转型的道路。在近现代经济转型过程中,都市工、商业都在追求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传统的人伦关系受到巨大的冲击。随着经济生活方式不断变化,社会大众的思想、情感都发生了新变化,作家们书写的内容、价值取向等也在发生质的变化,可以说文学将发生一次全新的蜕变。鲁迅、郭沫若等年轻作家在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后,纷纷离开乡镇,走向城市乃至海外。他们开始在新的世界格局、经济关系中,去思考人生的价值,去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更好地适应新的社会经济关系。在此过程中,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等都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开始反思封建文化,批评已有的封建等级制度,呼吁人的解放,追求自由、尊严,并以新的观念去批判半封建半殖民地这种社会现象。在此期间,他们写下了很多具有时代气息的作品,不同于古典文学作品,比如,鲁迅的《阿Q正传》、《祝福》,王鲁彦的《黄金》,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罗淑的《生人妻》,这些作品都很好地展现了半殖民半封建经济形态下的人与事。同时,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不断侵略,很多年轻人在出初获世界眼光后,开始思考、追问自己,并用文学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比如,矛盾的《春蚕》、《秋收》、《残冬》,新型经济形态对农民身心的摧残,也在摧残着新的文学形态。农村题材逐渐成为现代文学史的核心组成要素,农民成为重要的描述对象,比如,阿Q、闰土。

随后,在1930年,海派小说把中国现代都市文学推向了更高的高度,以现代化的形式去呈现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物质与精神面貌,折射出在殖民化的经济社会中,人们被扭曲的生活,畸形的大都市经济生活,比如,《夜总会里的五个人》、《两个时间爱的不感症者》,而作家们的表达方式也在发生新的变化,现代主义文学营运而生,具有鲜明的殖民文化气息,充分展现了那个时代背景下那群现代派作家的观念。比如张爱玲的小说,畸形的都市是不争的事实,但不需要去抵触,可以深刻剖析其中颠倒道德、有悖伦理、藐视生命的各种社会现象,对殖民化、商业化的都市有着一种全新的文化认识。

三、结语

总而言之,经济生活形态是主体思维、意识的核心决定者。在中国近现代经济转型过程中,作家们的经济生活、思考方式都有新的变化,不会避讳谈及关于金钱、物质的话题,并以经济基础为切入点,去思考、追问,经济生活、人的解放等成为他们笔下的新内容,为文学的现代转型做好了铺垫,不同于古典文学。

参考文献:

[1]耿传明.天人关系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变[J].中国社会科学,2013.

[2]方舟,方长安.中国近现代经济转型与文学现代变迁[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

[3]耿传明.天人关系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变[J].中国社会科学,2013.

中国现代版画审美价值的转变 篇4

关键词:中国现代版画,审美价值,雏形品格,审美意识,新语境

对于中国现代的版画, 它完成了脱胎换骨的质变, 形成了现在的形态。在经历了特殊时期以后, 现代版画由传统的复制木刻到创作版画, 其变革是由内到外的一次彻底转变, 既变革了创作方式, 又改变了视觉形态, 既获得了新型话语, 又铸就了现在版画的魂魄。

一、现代版画的雏形品格

李叔同作为变革版画的第一人曾指导浙江第一师范的学生艺术团体乐石社搞过创作木刻, 并印有《木刻画集》。上世纪20年代丰子恺也自绘自刻过版画。[1]到了鲁迅时期版画既有精神内涵与社会启蒙, 又有形式话语与对象的接受习惯的相悖的一面。前者使其具有了生存发展的土壤与可能性, 后者使其在艰难的举足中又经历了语言转化的自我改造。但是因为社会的种种原因, 当时的版画艺术过分地注重因画册、办展览的社会效益而忽视了版画家个人的造型功底和艺术修养, 致使作品粗略不精。而当时鲁迅介绍的大多是外国的版画, 资源单一, 导致中国新兴版画模仿存有欧化的倾向。李桦曾在《十年来中国木刻运动的总检讨》中写道:“目前中国木刻太西洋化了, 我们要把它变成中国的东西, 所以要创作出木刻的民族形式。”[2]

但从历史的角度看, 这种取向是时代的选择, 在当时是合理的。正是这种选择, 不仅改变了中国美术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而且在民族解放运动中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当时的美国记者说:“历史上没有任何艺术比中国新兴木刻更接近人民的斗争意志和方向, 它的伟大之处由于它一开始就是作为一种武器而存在的。”[3]当然把艺术等同于工具, 忽视艺术本身的性质是不合理的。鲁迅曾说:“木刻是一种作某用的工具, 是不错的, 但是万不能忘记它是艺术, 它之所以是工具, 就因为它是艺术的缘故。”[4]

上世纪40年代我国版画的民族化, 即以中国传统的阳刻取代欧洲的阴刻与明暗处理, 简化背景以至于对黑白的忽视, 向复制版画靠拢, 使版画趋向民间艺术。直到40年代后期, 一些版画家才意识到这个问题, 在《审问》、《人桥》等中西语汇融合的作品中, 通过刀法、黑白的精心组织, 阴刻阳刻的巧妙结合, 把版画创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艺术层面。40年代的版画总体来说是以反映现实生活的真实性、揭示社会本质的深刻性和情节表现的叙事性为特征的。它们表达了对具体情节的生动描述和典型人物的性格刻画, 使作品更加具有历史的深厚感。

二、审美意识的转换

建国以后的十几年里, 新兴版画在语境、语式的转化中, 实现了对此前版画的超越。此时的版画基本是在民族传统艺术体系中发生、再造, 呈现出欢愉化和雅化的趋势。

由功利型转向审美型, 由悲愤情境转向欢乐精神, 由社会批判转为讴歌赞颂, 这是社会改型给版画带来的最明显变化。[5]当战乱结束, 相对平静的局面到来的时候, 版画家的地位也相对改变了。这种转变使得版画家的情感态度和审美心理发生了转变, 使人们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希冀。这种情怀转化在作品上, 便是风景与人物版画《黎明》、《早春》、《瓜叶菊》等。审美欢悦是对建国前版画审美愉悦性缺乏的一种补充, 是对艺术的最根本、最本质的属性、审美功能的确认。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 对忧患意识的缺乏, 导致版画语境的肤浅, 建国前版画意识的厚重感消失, 有些作品只是流于表面, 虽然能够赏心悦目, 但是缺少精神震撼力。

版画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呈现出雅化的趋势, 标志着版画在审美取向的改变和专业品味的提升。整体上这种趋势表现为对苦旧感的摒弃和民间传统的疏离。农民夫妻识字、养娃生产的挂图式版画及年画风、剪纸版画消逝。《北海之春》、《玉带桥》等黑白讲究、设色雅致的城市景观版画增多。在像《蒲公英》之类的乡村题材的作品中也蕴含了一种文化气息和高雅情趣。虽然这个时期的版画家仍然关注民间艺术并从中汲取营养, 但是已经不再是趋同于早期的模仿, 版画家们站在了更加专业的高度对民间艺术进行整合、提纯, 从而达到超凡脱俗的境地。

雅化趋势的出现, 是欣赏主体转化的必然结果。建国后版画的主要欣赏者已经向市民化、知识化过度。而与之相关的, 是版画使命的转化, 战争结束后版画的主要功能是陶冶情操、美化生活、愉悦情感的审美作用。这种需求促进了版画题材由人物向风景、花卉的拓展, 手法由叙事向抒情的变化。那些以教谕的主题性版画减少, 风情版画兴起, 如以抒情而著称的江苏、黑龙江版画家。

雅化趋势出现的根本趋势在于创作主体的专业化和审美情趣的转变。新中国的良好的环境使得版画家有了更多精力去钻研版画、思考问题。上世纪50年代中期兴起了水印版画的热潮, 其中的文人情趣发展了创作中的雅化趋势。如江苏版画家从传统水墨、四川版画家从古代笺谱中汲取营养。尤其是正规版画教育的发展, 极大地提高了版画家的专业素质和艺术修养, 从而使中国版画由业余的、通俗的艺术向专业的、高雅的层面迈进。审美愉悦和雅化趋势使得版画摆脱社会负荷, 向本体与画家内心回归并走向了自立的表现。

三、新语境的重构

带着“文革”时期的伤痛, 新时期的版画发展举步维艰。但是伴随着文艺界的思想解放运动, 版画家们不断地更新观念, 在乡土写实与风情描绘中, 实现了对新兴版画的复兴。随后, 西方现代主义的猛烈冲击, 将版画艺术置于跌宕起伏的文化大背景中, 于是, 在视觉革命和语境变易中, 开始了版画艺术的重构。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我国版画经历了两方面的转变, 一方面是精神层面和价值取向上, 由单一的、附属型的, 向多维的、本体的自主型的转变。另一方面是语言形态和视觉方式上, 由民族的、传统的向现代的、国际性的方向迈进。而这两种转变的前提条件都是因版画家观念的转变形成的。

版画观念的更新对传统观念的挑战与否定, 以及现代意识的增强与确立起到了作用, 如对版画本质的认识等。这个时期侧重从版画本体角度探究, 或阐述其媒体转变的间接性特征, 或把“复数”与“印痕”作为版画的两大关键特点进行探讨。[6]在关于版画与生活的关系问题上, 一些年轻的版画家提出要“扭转重‘生活’无‘生命’的审美倾向”, “把深层的精神体验作为版画的发展的前提, 使我们版画家在本质意义上明确版画是表达自己精神、思想的一种视觉语言”[7]。即使像李桦这样的老版画家也认为:“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 这种提法是片面的、狭隘的, 它会使文艺创作只满足于反映生活, 显得干瘪乏味。生活只是文艺创作的源泉之一, 还应有一个文艺家思想感情的源泉。可以说, 前者是外源泉, 后者是内源泉。”[8]这种观念的转变, 使版画创作与过去相比, 明显疏离生活, 淡化主题, 而更加注重生命体验、情感表达, 以及形式技艺的探索。在版画中注重表现个人情感, 群众观念弱化, 一向以大众为取向的版画传统受到消解。有的青年版画家甚至认为:“我的作品与观众没有太大的关系, 我从不在意观众对我的作品怎样评价的, 我不是厨师, 没有责任适应大家的口味, 艺术创作在我看来是个人的事情, 因为我的经验就是我个人的。”[9]在这种认识的

WENJIAOZILIAO

支配下, 创作中注重个性追求, 并有意与大众的审美和欣赏拉开距离。

虽然缺少系统性, 个别观点显得偏激并有极端主义之嫌。但就本质而言, 版画观念的转化具有深层次的精神革命, 它强化了版画家的主体意识, 对于摆脱束缚, 加快现在形态的转化起到了促进作用。版画语境的变易的主要特征是削弱传统意义上的绘画主题性, 摒弃以往陈旧的套路去表现一种理性情境。作品的视觉表象有具象写实, 也有抽象、变形, 有的还借助超现实主义的手法, 时空错位的结构方式等, 营造一种超常的语境氛围, 而使作品具有一定的精神含量和学术品格。这种改变为我国的版画文化品位提升与发展开拓了新的情境。

新时期版画语言的变革与社会转型与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念的改变是分不开的。这些新的语言观念的改变, 使得美术领域展开了一场视觉革命, 开始了版画新语系的构建。

在这场对旧版画语系的改变中, 首先表现为脱离传统的造型和色彩体系, 打破以往的视觉方式, 借助西方的资源, 开发本土资源, 营造出有别于传统话语的新锐的创意。其次, 版画图式的改变, 特征是突破三维空间的局限和传统的透视法则, 往往以时空错位的构成方式追求失衡感。这批新生代的版画家对版画语言的纯化及在技艺上的刻意求索, 促进了我国版画的现代化, 不同程度地解决了版画语言的陈旧、印制粗糙的问题, 而趋向精良和新颖。

四、结语

作为现代版画既要发掘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内涵, 重塑版画的精神结构, 又要将本国和异国语言整合, 营造当代版画的艺术文本。版画建设是版画创作成果与研究成果的双重积累, 这就要求我们把版画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 将现代版画审美价值的转变作为研究当代版画的重要课题, 把创作与理论相结合, 相信21世纪的中国版画将会更加丰满、成熟。

参考文献

[1]齐凤阁.中国新兴版画发展史.吉林美术出版社, 1994.

[2]李桦.十年来中国木刻的总检讨.《木艺》第一号, 1940.

[3]爱泼斯坦.作为武器的艺术—中国木刻, 1949.

[4]张望编.鲁迅致李桦的信.《鲁迅论美术》增订本.

[5]齐凤阁.20世纪中国版画论评.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

[6]梁越.困境中的尴尬——对中国当代版画的断想.美术观察, 1996.

[7]张力, 齐凤阁.当代中国美术家画语类编[M].吉林美术出版社, 1989.

发展现代农业关键要转变观念 篇5

黄梦其

发展现代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是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规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更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此,作为基层干部群众特别是基层领导,务必有清醒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十分注重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积极破解“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来。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发展方式。传统发展方式的背后,就是落后的发展观念。要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其关键还是在于我们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必须进一步突破思想障碍,转变发展观念。那么,我们又应当在哪些方面实现观念上的转变呢?

一、必须加快转变小打小闹观念,切实增强规模经营意识。和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具有生产规模大、标准化水平高、质量效益好等特点。因此,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问题上,首先我们就得突破和克服、抛弃和放弃原来以一家一户为单位从事农业耕作的传统生产方式和落后经营模式,下“苦”功、下“真”功、下“硬”功破解土地、资金“瓶颈”,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一方面,要稳步推进土地管理制度创新,积极探索加速土地合理有效流转的途径和方法,使农用土地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与综合开发,以不断提高土地规模经营生产效益。另一方面,要稳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不断加大涉农资金投入和整合力度,重点扶持并集中用于农业规模生产经营大户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发展层次。

二、必须加快转变封闭狭隘观念,切实增强开放合作意识。开放合作,作为一种发展手段和方式方法,不仅仅是工业的事、城市的事,而且也是农业的事、农村的事。发展现代农业,首要的问题,就是必须破除自给自足、自斟自饮的封闭观念,具体需要做到“四破四立”,即大胆破除就农业生产抓农业生产的观念,牢固树立农业生产流通一齐抓的思想;大胆破除封闭的区域市场观念,牢固树立国内国际两大市场全面开放、自由流通的思想;大胆破除自然经济、产品经济的观念,牢固树立以市场为导向,按产品需求安排农业生产经营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思想;大胆破除小市场、小流通的观念,牢固树立大市场、大流通思想,迅即以抓工业的思路来谋划现代农业的发展。一方面,广大基层干部群众要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提高开放意识和市场意识。全面优化发展环境,切实转变行政职能,更加重视调整改善农村党群干群关系,努力营造开放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主动把长期以来封闭的农村市场打开,更加注重搞活农业经营方式,大力引进农业战略投资者,并积极开发新的农业产品和新的农业市场,同时,着力于农业生产经营的内在市场化。另一方面,农村基层干部要积极引导并重点扶持供销社、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村经济能人创办或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同时,特别要注意针对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普遍存在规模小、实力弱、合作水平低、作用发挥小,与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形势还不相适应的问题,注重着力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社会服务化水平。

三、必须加快转变因循守旧观念,切实增强科技创新意识。创新农业科技、强化科技支撑,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点。可以说,科技创新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有鉴于此,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基层领导干部和农业科技工作者,要更加重视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大力弘扬学用科学、敢于创新的精神,努力摒弃凭过去的经验、按传统的模式发展农业,在广大农村积极营造科技创业、创新兴业的浓厚氛围,努力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一要加快农作物育种技术及新品种选育,集中突破一批节能、节水、节地、节肥、节药和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始终坚持用现代技术改造农业,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二要加快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和生产经营信息化的进程,始终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不断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三要通过各种途径和办法,加快培养新型农民,重点培育、大力扶持种养专业大户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四要积极引导农民群众依托当地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挖掘潜力,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特色农业,包括蔬菜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观光业、生态旅游业、农村现代服务业,等等,走一乡一业、一地一品以及集种、养、加,产、供、销于一体的新型农业经济格局,充分挖掘农业发展优势,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四、必须加快转变片面发展观念,切实增强人本民生意识。发展现代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而以人为本又是坚持科学发展的关键环节和基础核心。因此,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其最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始终坚持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农业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以更高认识、更多精力、更大力度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不做吃子孙饭、断子孙路的蠢事。一方面,要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粮食生产、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涉农项目建设、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以及现代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制订出台切合当地实际、有利于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规定。同时,坚持用科学发展观考核评价农业农村工作和基层领导干部。另一方面,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措施,切实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始终坚持把农业生产、农业消费引导到可持续农业生产、可持续农业消费上来,从而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变成当地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现代性转变 篇6

【关键词】 面容;绘画表现;现代转变;现代性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巴特认为,“脸构成了人体裸露部分的一种绝对状态,既不可触及,又无法舍弃”[1]81,这是在说面容作为身体之“头面”的某种独特性。齐美尔也认为,面容对于整个人体来说“犹如一个半岛,独处一隅”,而它“在造型艺术方面所起的作用,可以说是无可比拟的”。[2]176-177在本雅明看来,当机械复制时代的“展示价值”开始全面取代“膜拜价值”时,面容成为了后者退守时的“最后一道防线”,散发着“光韵”最后的芬芳。[3]65

即使仅凭日常经验,我们也能体会面容在人体上高度的独特性。它是人们互相辨识的最鲜明标志,是人情绪、性格、身份等的直观呈现,是公共交往中最引人注目的“头脸”。在造型艺术中,面容一直是被精心刻画的重要表现对象;但西方绘画史上的面容表现也呈现着变化,这种演变与印象派以来的整体艺术革新密切相关,也足以成为反映“美术现代性”乃至整个社会、文化领域现代性生成的直观而鲜明的“脸谱”。

一、传统的“脸”

在古典的造型艺术中,面容表现遵循着“美”的标准,人脸在摹仿、写实的原则下被精细地刻画。亚里士多德就认为,优秀的肖像画家“画出了原型特有的形貌,在求得相似的同时,把肖像画得比人更美”[4]113。温克尔曼在分析《拉奥孔》雕像时指出,拉奥孔“并不像在维吉尔的诗里那样发出惨痛的哀号,张开大口来哀号在这里是在所不许的”,也就是说,“拉奥孔面部所表现的苦痛并不如人们根据这苦痛的强度所应期待的表情那么激烈”。[5]1-2德国古典美学家莱辛在他的理论名著《拉奥孔》中将温克尔曼立作一面反对的“靶子”,但他对温氏的这一观点却完全认同。

莱辛指出,“美”是造型艺术的“最高法律”,和美相容的东西要服从美,与之不相容的东西则要“让路给美”。为了“美”的法则,艺术家可以牺牲表情;对于“激情”的处理,他们或是“完全避免”,或是加以“冲淡”:“把忿怒冲淡到严峻”,“哀伤则冲淡为愁惨”。[5]11-12对于史诗中描绘的拉奥孔哀号的面容,造型艺术家必然要有所处置,因为“哀号会使面孔扭曲,令人恶心”;如果张口哀号,不仅会因“扭曲”造成“惹人嫌厌的丑的形象”,还會在画里造成“大黑点”,在雕塑里造成“大窟窿”,产生“最坏的效果”。因此,拉奥孔面部和身体的痛苦在雕像创作中被“冲淡”了,他的哀号也化作“轻微的叹息”。[5]13

在古典的艺术家和理论家看来,艺术创作赋予表现对象某种“常住不变的持续性”,所以“凡是可以让人想到只是一纵即逝的东西就不应在那一顷刻中表现出来”;这些稍纵即逝的“激情”的瞬间如果被造型艺术凝定,“就会获得一种违反自然的形状,以至于愈反复地看下去,印象也就愈弱,终于使人对那整个对象感到恶心或是毛骨悚然”。[5]16这就是西方传统艺术遵循的古典美学原则:要展现静穆、温和、合乎长久性的“优美”。

在面容的表现中,这种古典“美”的原则尤为重要。狄德罗指出,即使要表现“激情”,也一定要防止所谓的“怪模样”,同时“千万别把媚态、怪相、微翘的嘴角、撅嘴,以及万千幼稚的装腔作势跟优雅混为一谈,更不能跟表情混为一谈”。[6]395对面容“美”的这种摹画,还应当是写实的,要“把这张美丽的面孔的一切线条都照原样保存下来”[6]391。传统绘画中的透视和明暗非常重要,写实的人物肖像也要遵循透视原则、展现光影效果,让光和影渲染出面部表情。古典的面容表现还要捕捉表现对象的个性特征,突出面容作为身份标志的“头面”意义。不同职业、阶层、年龄、性格的人具有不同的面部特征和表情[6]393-394,画家应该善于表现这一切。

为了突出面容的个性特征和精神性内涵,传统的“脸”还要被精细刻画。面容是一个有机组合而成的统一体,五官的细微变化都会引起整体效果的显著差异,“人体中再也没有一个在美学意义上自成一体的别的部分会因个别地方的变化而这么容易地引起整体美的改变”[2]177。因而画家要对嘴角、眉毛等细节在画面上的位置、质感等用心经营,要懂得“一根线条,如果位置移动了一根头发丝的宽度,就足以使所画的面貌美些或者逊色些” [6]395。

在古典美学原则下,西方绘画中的传统面容表现基本呈现出这样的特征:人物表情平和、温静,合乎身份;面部在外来光的照射下被敷以均匀过渡的光影效果,体现立体感;五官被细致刻画;皮肤质感细腻,不留笔触。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可以视作这种传统面容表现的典型代表,它展现了持久性的美,经受着长久的观看,体现了西方艺术绵延甚久的古典美学原则。

二、印象派以来的“面容”

印象派是西方绘画向其现代形态发展的转捩点,对面容的表现自此也发生了明显的现代转变。在印象派的许多画作中,人物面部显得模糊不清,以往那种对五官精细刻画的表现方式被完全颠覆了。人物的面部轮廓与五官轮廓都不鲜明,色彩很不匀称,整个面部甚至整个画面的立体感都已被大大削弱。在莫奈《撑阳伞散步的女人》中,女主人公面部被处理得朦胧漫漶,远处男孩的面容则几乎不能被完整辨识。一些画作中的人物面容被留下粗粝的笔触,有些只剩下几个模糊、简略的斑块,甚至彻底略去五官,使人脸完全失去个性特征。

传统的面容表现要呈现静穆、长久的优美,现代绘画却着力表现“怪模样”的瞬间,对人物面容进行平面化的变形与扭曲。印象派的一些画作已经呈现出面容的某种变形趋势,有的肖像面部并不对称,眼睛、嘴角等显出高低差异。而现代绘画对面容变形、扭曲表现的突出代表,可以举表现主义画家蒙克的名作《尖叫》为例。

在杰姆逊看来,“画面上的这个人几乎不是完整的人,没有耳朵,没有鼻子,也没有性别,可以说是没有完全进化为人的胎儿”。[7]152尊奉古典原则的造型艺术家和美学家一度以张口哀号为戒,但蒙克恰恰把握、展示了这个张嘴、瞪眼的瞬间。画面上流动性的色彩宛如声浪,整个人形也在这种扭动中变形。远处的两个人更是没有“脸面”,他们的面容融化在背景的色彩之中。传统画论认为“画家应该描绘各种事物最持久的状态”[6]389,这种持久状态又应该是合乎“美”的。《尖叫》却展现了一个稍纵即逝的“激情”片刻,并以极端化的扭曲變形将其凝定下来。在现代绘画中,这样的“怪模样”不再产生“令人嫌厌的坏效果”,而是成为创作主体情感、体验的形式表征。在毕加索代表的立体派画家笔下,原本占据一个立体空间的面容更是被“裁开”、铺平,甚至错置,面容表现中的扭曲、变形达到极致。

现代绘画中的面容表现还产生出对“脸面”的挑战、颠覆意味。作为人体之上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面容是人与社会连接的纽带,具有某种符号性的象征意味:它“为它所指代的躯体作出符号意义上的定位,致使躯体成为一个文化成分而存在”,令“躯体变得可以衡量、可以褒贬、可以排列不同等级”。[8]56在“面子”、“脸面”这些意义上,符号性的面容都具有隐喻、象征的指涉,紧紧联系着人的身份与认同。因此,任何对脸面的涂改、毁弃都具有亵渎甚至颠覆性,现代面容表现中的变形、扭曲就不仅是创作形式上的变革,还具有内容、意义层面的冲击力。

通过变易“脸面”实现挑战性的冲击,这在雷尼·马格利特的作品中有突出的表现。他在《情人》中将人物的头脸完全用布裹盖起来,但情侣的头颅依然那样贴近。作为超现实主义代表人物的马格利特并不是在面容表现的摹画精细度、写实性等形式层面求变革,而是通过画面内容寄寓深意。我们能看到裹布上高度写实的清晰的褶皱和明暗,更关键的是能看到裹布之下隆起的鼻头。撑起布料的面部器官强调了“脸面”的“在场”,但它是被轻软的织物生生遮盖的。作为象征符号和身份标志的脸面切实存在着,但情人之间其实就像有这两层隔布一样彼此不可辨识、难以沟通。《情人》大概就是以被遮蔽的脸传达着“隔膜”的挑战性主题。

如果说这还不够有挑战性和冲击力,那么他的画作《强暴》足以令人震惊。即使在远离古典“美”理想的现代审美体验中浸染已久,今天的观者看到这幅画仍不免感到“嫌恶”甚至“恶心”。马格利特将躯干与面容叠合在一起,在头发之下的脸面上绘出了身体器官,胸部与眼睛、肚脐与鼻子、阴部与嘴巴之间相关涉。将最公共性的头面与最私密性的身体部位结合在一起,以“脸”的形式进行令人感到“丢脸”的持久性裸露,其中的矛盾、悖反意味令人深思。结合画作的题目,马格利特是在挑战和亵渎“脸面”的荣光,传达一个颠覆性的主题。传统的“脸”必须是美的,现代的面容却可以表现丑,甚至表现恶。既然面容是人体上最鲜明、最具独特性的象征符号,那么通过对它的变易(简化、省略、变形、扭曲、碎片化、遮盖、置换……)进行的艺术呈现也就具有最直观、最强烈的表现力和冲击性。

三、“变脸”与美术现代性

西方绘画面容表现在印象派以来的“变脸”大致呈现了这样的趋势:打破传统肖像画古典“美”的原则,以面部表情的情绪化瞬间传达现代体验;突破写实与精细刻画的形式原则,弱化面部光影效果和立体感,以平面化的方式对面容进行模糊化、简化、变形、扭曲,暴露笔触,大胆着色。这些现代转变的趋向其实正折射出印象派以来西方绘画演变的总体特征,也就是所谓美术创作中“现代性”要素的生成。与传统相比,西方现代美术不再关注“辨认性视看的对象内容”,转而追求“光色变幻和瞬间印象”的“视觉效果”[9]266,因而产生了透视消解、景深削弱、笔触造型、平面化等“美术现代性”的形式特征。

在传统艺术家那里,“表情就是情感的形象”,“一个不懂看相的画家是一个蹩脚的画家”[6]390;所谓的“看相”,就是要通过对面容的细心观察和精致刻画传达出某一特定被画者的性格、身份特质,也就是要充分彰显面容作为代表个体的象征性符号的“头面”意义。因此,传统的“脸”必定浸润于特定的语境、情境之中,蕴含了传达人物身份、生平等背景信息的叙事性内容,也就是所谓“辨认性视看的对象内容”。现代绘画的“变脸”则将面容表现从特殊性的“内容”与认知背景中拔擢出来,通过追求形式上的视觉效果传达更为普遍性的情感体验。现代“变脸”不再以内容性的“像似”标识出表现对象的性格、身份,而以主观化的形式传达对象的个性与创作者的感受;它削弱“头面”对于特定个体的提喻性意义,更趋向于一种群体性的代表和象征。蒙克的《尖叫》显然不是在表现画面中的那个个体,而是通过这一特定情境中的特定面容传达整个时代的情感体验。

“变脸”的现代性意味生成与摄影技术的产生、现代都市体验等密切相关。许多传统艺术家一度靠画肖像谋生,摄影的诞生大大挑战了传统肖像画的纪实功用,“摄影的真正牺牲品并非风景画,而是小肖像画”[3]16。肖像画对“像似”的追求、对面容的精细刻画失去优势,艺术家转而以主观化、个性化的方式表现面容。他们不再要观众看到内容性的精确对象,而要呈现“画本身”,突显画的媒介,即平面外观、形状、颜料特性等在画作中的作用。[10]205面容表现中的模糊化、简化、变形与扭曲、笔触暴露等于是发生了。

“现代性”的来临改变了人们的体验,标志着“过渡、短暂、偶然”[11]485。在这一背景下,传统面容表现对于持久性、精确性的“优美”的追求显然已经不合时宜。在大都市来来往往的人群中,人们彼此观看的方式也改变了,很少对面容静观凝视,而是像波德莱尔描绘的那样“交臂而过”地“一瞥”:“去了!远了!太迟了!也许永远不可能!/因为,今后的我们,彼此都行踪不明”(《给一位交臂而过的妇女》)[12]232。在这样瞬时性的瞥视之间,面容大概就是模糊、简略甚至变形的。无怪乎本雅明认为印象派的绘画技巧可以“被视为大都市人的眼睛已熟悉的那些经验的自然结果”[13]133。

“美术现代性”可谓社会、文化领域的现代性生成在视觉艺术中的一重投射,而西方绘画中的面容表现又足以成为这种现代转变直观而鲜明的“脸谱”。既往的经典文献中有不少对面容及其特性的零散论述,但正如一些理论家洞悉并指出的那样,“很遗憾在艺术史中没有针对各个时期对脸面的作用进行特别的研究”[14]66。本文也就是在这一视角下进行的一点探索和尝试。

浅议现代考试研究方法的转变 篇7

对于考试研究要从动态的过程中合理把握, 考试研究方法是研究考试过程的基本工具。自从科学化测量理论建立以来, 考试研究方法不断发展, 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

一、基本理论———从经典测量理论到现代测量理论

考试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基于测量理论, 真正意义上的标准化的考试产生于西方, 其标志是1905年比纳与西蒙编制的应用于智力测量的比纳—西蒙量表。传统的经典测量理论 (CTT) 在五六十年代走向成熟, 标志是1950年Gulliksen Theory of Mental Test一书的出版, 理论上总结经典测量理论发展脉络, 以及主要成果。CTT有其自身的不足:首先, 对误差的估计粗糙;其次, 考试结果的推论范围不恰当;再次, 考生的能力参数严重依赖试题样本;最后, 题目难度参数与考生的能力参数定义在不同量表上。

正是CTT的不足, 催生了概化理论 (GT) 与项目反应理论 (IRT) 。概化理论将实验设计的思想引入对测验的分析, 突出的特点是:对一次测量, 可以根据研究目的不同提供多个测量信度。目前, 概化理论应用于高考研究、表现性评价与结构化面试等领域。项目反应理论将项目特质与考生的能力参数定义在相同量表上, 这就意味着不同测量量表的分数可以统一。项目反应理论通过项目特征曲线对各种项目分析的资料进行综合研究, 可以直观地看出项目难度、鉴别度等项目分析的特征, 从而起到指导项目筛选和编制测验比较分数等作用, 其在计算机自适测验、测验等值问题研究、题库建设方面有广阔的前景。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一种理论对以上三种提出了挑战———认知诊断理论。综合运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与测量理论, 对于测验的编制到结果解释的全过程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理论的新的关注点。认知诊断理论, 注重对学生学习的认知过程、认知方法的解释, 不瞒于经典理论的线性的解释, 在评价分数的背后应该阐明学生在认知方面的优势与缺陷。目前这一理论的应用范围不广泛, 只在美国的PSAT中应用, 但是越来越多的人承认, 这是今后测量理论发展的新方向, 某种程度上具有革命意义。

二、数据处理———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的转变

数据处理问题上传统的数据分析要求所研究的数据是连续变量并且正态分布, 这一要求在物理、化学等领域中是比较容易获得的, 但是在教育之中有许多特质是不能用严格的比率量表测量的, 满足不了对于数据处理的要求。这是对于数据的横向比较。对于每一个个体的纵向比较而言, 依据总分对个体评价也是不合适的, 相同总分的个体不代表他们的能力特质与结构相同, 虽然总分相同, 但是题目的作答组合有很多, 所体现的能力也很可能有质的差异。潜在类别模型 (LCM) 是探讨潜在变量的模型化分析技术, 潜在类别分析处理的是类别变量。类别变量虽然没有连续变量的技术特征, 所得结论与统计方式都相对单一,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类别变量在教育中有广泛的适用性, 尤其在考试研究中许多变量类型属于潜在变量。潜在类别分析的优势在于把类别数据与潜在变量的观念加以结合, 提高了类别变量的分析价值。潜在类别分析方法能体现考生具体的能力倾向, 尤其是在多维的试题中或者是需要综合各科成绩进行分析时, 能更客观地刻画考生在各种能力维度上的表现。

三、变量关系———线性与非线性的转变

考试研究中变量关系的分析, 往往关注变量之间的直线关系, 运用一元或是多元线性回归, 探讨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回归分析通过建立变量间的数学模型对变量进行预测和控制。有时研究者会关心两个学科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 是否可以用一科成绩预测另外一科成绩, 这时候就要运用一元回归分析。如果自变量的控制不是一个, 那么预测源的分析就要用多元回归。但是这种回归分析只能在两变量或多变量是线性关系时才适用。在考试研究中许多特质之间存在非线性相关, 例如, 考试焦虑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 可以用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来解释呈倒U型关系。这就是一种非线性相关, 可以运用曲线回归来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 可是现在没有一种软件用来进行多元曲线回归。而且, 回归分析并不能说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为了克服变量之间关系探讨的多形态、多维度, 以及因果关系的分析, 考试研究中引入结构方程模型 (SEM) , 展开探索性与验证性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是在研究的初始阶段用来简化数据与初步探索潜在维度, 以统计为导向的;验证性因素分析与探索性因素分析的不同在于, 验证性因素分析是以理论为导向, 先是进行理论建构, 之后再对其检验。20世纪80年代以来结构方程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被誉为是应用统计的第三次革命, 尤其是验证性因素分析, 通过建立测量方程与结构方程, 探寻全变量之间的关系。对考试试卷的潜在维度分析、题目与所测特质一致性关系分析, 以及题目本身性质, 均可以运用结构方程。

四、结果解释———单维与多维的转变

考试结果的解释是考试研究中重要的一环, 可以说对结果解释正确与否决定了考试分析过程的意义。传统上的考试结果解释, 运用信度、效度、难度与区分度四大指标。以难度为例, 难度通常用通过率来表示, 通过率越高说明题目越简单, 实际上用通过率表示是值得商榷的。难度是一个相对指标, 与被试群体特质相关, 被试群体能力越强, 同一题目的难度就越小, 难度的解释是相对的。如此来说, 运用某一指标来解释考试分析结果受外在因素影响, 应该从多维度角度来阐释考试结果。在大规模考试中, 像中考、高考这样的考试往往人员涉及多, 社会影响大。同时考试的群体来自差异较大的不同省、市、自治区, 不同类型的学校。通常会以地区平均值等指标来评定考试状况, 实际上不同水平被试由于其自然与社会条件所限, 某些群体之间的比较会掩盖一些更小群体的特性。将所处不同地位的群体分开来研究的思想正是基于此。多层线性模型运用不同层面嵌套的方法处理不同分层的群体。例如上面提到的学生嵌套于学校, 学校嵌套于地区。多层线性模型考虑了变量之间的不同水平, 符合考试的实际情况。

整体看来, 在我国现代考试研究中还没有一种思想与方法是可以解决所有的考试中的问题, 不同的研究者依据自己的研究目的, 立足不同视角。最终的目标就是在传统考试的基础上构建一个科学的教育与考试评价体系, 实现从考试到评价的跃升, 这既是对现有考试制度进行改革的核心问题, 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

摘要:考试研究方法对高效、科学的考试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学意义, 更新考试理念, 创新考试研究方法是我国考试研究的发展方向之一。本文从理论基础、数据处理、变量关系、结果解释四个方面探讨我国考试研究方法发展的新方向, 并从这四个方面分别介绍了新进考试研究的转向。考试研究方法的科学发展有利于完善我国的考试研究。

关键词:考试,研究方法,转向

参考文献

[1]邱皓政.潜在类别模型的原理与技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

[2]张厚粲, 徐建平.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浅谈现代门诊药师职能的转变 篇8

关键词:门诊药师,职能转变

门诊药房发药工作是药学工作人员执行医师书面指示的瞬间服务工作, 是将药品转运到患者手中的一个终端服务过程。随着社会的进步, 医药改革方案也快速提升。就门诊药房而言, 基本从传统封闭窗口发药模式转向面对面大窗口敞开式服务[1,2]。这种敞开式发药服务, 不仅顺应药学发展的趋势, 为患者提供了优质服务, 也实现了门诊药师职能的多方面转变。

1 转变服务模式, 及时更新观念

1.1 调剂工作模式

调剂工作应转变模式面向社会服务型拓展, 而不是一味从事传统的简单窗口模式。在过去, 配方发药一直是医院药房调剂工作的中心, 药品管理一直是药房调剂工作管理的重要环节。实际上就是将窗口服务作为工作重点, 却将内部管理作者为终结的一种被动服务模式。这明显有其不足之处, 忽略了药物本身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也忽视了医院药房作为社会服务的本质。这就要求现代药学工作者不仅要有足够的药学技术更应具备与患者沟通的知识和能力。

1.2 明确药师的职能

如果仅仅只是为患者提供准确、质量合格的药品, 已经远远无不足, 现代药师的职称应该进一步丰富, 在此基础上, 还要做到保证患者安全、有效服用药品, 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服务。另外还要确保医疗费用经济合理。因此, 作为现代药师应从多方面对患者进行指导, 不仅在用药上提出合理化建议, 还要在饮食及心理护理方面进行指导, 从而全方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3 门诊药房职能

门诊药房是医院药学的组成部分, 从某种含义上讲是医院的形象化窗口。随着医院药学的发展, 以及人们对药师需求的进一步提高, 这就对药师的工作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在门诊的工作中, 药师要面对大批多品种、不同疗效的新药以及换代产品, 还要面对丰富医疗保健知识的患者群体, 这说要求门诊药师不断更新知识, 努力研究合理用药, 不良反应, 评价新老药, 调查分析处方用药情况。调剂是积极开展药学监护工作的一个基础环节, 药剂师直接面向病人提供直接的服务来实施。

2 增强服务深度, 提出更高要求

2.1 增大透明度, 有利于医患沟通

由于大窗口敞开式发药增加了服务过程的透明度, 对药剂人员的监督作用大大增强。大窗口服务将药剂工作人员的瞬间服务过程全面、立体化地展现在患者面前, 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 都会立体的呈现在患者朋友面前。因此药剂人员不仅仅要衣着整齐, 耐心服务, 认真仔细, 确保准确无误调配。从而缩短医患之间的心理距离, 从而增强患者按医嘱用药战胜疾病的信念。药师无阻隔地与患者进行面对面交流, 不但可以将用药方案介绍给患者, 还可以从患者口中得到更多的药品信息, 从而加强自身学习, 还可以及时为患者解答相关疑难问题, 保证用药的有效性。

2.2 加强自身业务学习从而提高业务能力

医院药学工作管理模式已从传统的供应保障型转向了技术服务型。这就要求药师要站在一定的高度, 要有较强的服务意识, 要断精进学习精湛的技术和知识底蕴。但就目前情况来看, 门诊药师的专业水平与现行的管理模式脱节, 有一定的差距, 但是自开放式窗口服务模式实行后, 药师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得到改善, 这也大大提高了服务质量, 增强了患者对我院的信任。与此同时, 我院领导也非常重视调剂人员的业务进修学习, 每年定期其进行业务培训, 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的提升。

2.3 定期开展药物咨询服务活动

如果仅靠调剂药师在发药时与作者短暂的沟通, 在患者对各类药品的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很难解决患者的合理用药问题。因此, 我院门诊药房新增了特色服务, 定期开展药物咨询服务活动, 为患者病人解答各种疑难问题, 从而提高病人用药的依从性。此活动最大的优势就是突出了医院机构的社会服务性, 最大的体现了现代药师对患者、对生命的敬畏、尊重, 与此同进也大大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开展咨询服务活动, 也向社会展示了现代医药人员的精神文风采。

自我院开放式窗口服务新模式实行以来, 大大提高了服务质量, 患者评价良好。实践证明门诊药师职能的转换是医院药学发展的需要, 也是药学人员专业发展和价值认同的需要。一方面讲这一模式的实施不仅体现了患者的最根本利益, 也体现了我院以“以患者为核心, 质量为中心”的精神得到了良好的体, 同时也使我院药学管理迈向一个崭新的台阶, 使我们的药师充分展现出新一代药学工作者的文明风采。通过我院领导及员工的共同努力, 也会使医院门诊发药窗口成为患者最为满意的一个文明服务化窗口, 也维护、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新培.药学监护与临床药学[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96 (10) :496.

现代性转变 篇9

我国的传统文化倡导多子多福, 追求家族繁盛, 自古就有“早生”、“多生”、“生男”的生育偏好, 农村社会尤盛。而自从二十世纪70年代初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 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人口生育水平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人们的生育意愿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政府强制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本质上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生育文化, 导致人们的“生育”发生很多变化, 而这便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从“计划生育”开始实施到目前的“二孩”政策出台, 学者从各种角度对人们的“生育”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成果颇多。其中, 生育意愿是最具代表性的研究之一。

生育意愿是指人们在生育问题上的一种愿望, 是人们在生育决策过程中的一种意向, 主要包括数量、性别和时间三个维度, 即理想子女数、性别偏好、理想 (婚) 育龄和生育间隔。关于“生育意愿”的研究, 学者们多以研究对象为标准进行了分类研究, 其中包括城乡的对比、低生育水平地区的农民、农民工、多年龄阶段人群等, 侧重于量化的描述。当然, 也有学者侧重于分析特定生育意愿背后的影响因素。虽然研究成果广泛, 但是大部分研究停留在量化研究的层次上, 而针对个案的质性研究则相对较少。同时, 多数研究都使用全国范围的大数据进行概括性研究, 但是这样却忽略了不同地域的异质性。2015年4月, 笔者走访了江村 (江苏吴江开弦弓村) 全村25组, 以访谈的方式调研江村农民生育意愿的转变。

2 江村农民生育意愿的转变

2.1 从“男孩偏好”到“生男生女都一样”

60岁以上的老年人的生育旺期大部分处于二十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 他们正好处在了一个社会巨变的时期。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社会变革, 百废待兴。而其后, 又经历了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年自然灾害以及文化大革命等自然灾害和社会事件, 整个社会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农村地区更是极为贫困, 人们的价值观念依然十分传统, 传统生育观念所主导下的生育意愿在性别偏好上依然保持着“男孩偏好”这一倾向。

事实上, “家本位”文化观念对农民性别偏好具有深刻影响。传宗接代的宗祧观念、单系 (男性) 重的继嗣制度、农业劳动对于体力的依赖以及养儿防老的现实需要, 这些因素的合力是造成农民男孩偏好的基本原因。而在第一代村民处于生育旺期的时候, 传统的文化观念依然浓厚, 村里依然以农业劳动为主, 生育男孩无论是从文化意义上还是现实工具性需求上都是重要的。但是, 在60年代, 国家开始呼吁“节育”, 到70年代的时候, 江村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实施较为严格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改变了村民的实际生育行为, 干部带头、妇女主任游说、强制节育等手段大量实行, 首先从生育数量上对村民进行限制, 而当时检测手段还未发展起来, 村民不可能提前知道孩子的性别, 所以生育的女孩开始增多。不过, 计划生育政策本身的强制力在于实际生育行为, 在村民的生育意愿里, 男孩偏好依然盛行。T主任家里只有一个女儿, 因为当时村里计划生育政策的限制, 身为干部的他需要起到表率作用, 成为村里最先“独生”的那批人之一。但是T主任当时是想要男孩的, 因为他觉得中国传统思想上都是想要男孩, 男孩无论在体力、生活、地位上都比女孩更强一点。村里大部分都是这样的想法, 生育男孩是一件让人抬得起头的事情。男孩的强壮可以支撑整个家庭, 代表家庭在村里争取更高的地位, 同时也能够不断延续血脉。但是, 村里当时还是有人违反了计划生育政策。村里二组的XXM家有3个孩子, 大女儿40岁, 二女儿36岁, 儿子30岁。儿子是在80年代出生的, 在此之前家里已经有了两个女儿, 但是家里男人传统观念很强, 十分想要个儿子, 当时也是很巧, 第三胎生出来就是个儿子。但是, 80年代, 江村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非常严格了, XXM家违背了政策生了3个孩子, 而且最后一胎还是个男孩。所以, 当时村里罚了他家3000元, 这在当时是一笔很大的数目。XXM家宁可冒着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所带来的风险也要生育男孩, 由此说明家里的男孩偏好思想是很重的。

随着改革开放, 江村开始兴办缫丝厂, 工厂的兴办给予了女性更多的工作机会和获得高收入的能力, 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女性的地位。当地工厂的兴办也使得大量外来人口涌入江村, 这些外来人口开始和江村人接触来往, 并成为本地人的结婚对象。这些外来人口, 无论男性还是女性, 家里基本都有兄弟姐妹, 因为当时计划生育政策只有在江苏等地实行较为严格, 在其他地区依然允许多生。这种状况使得村里独女家庭能够通过“招赘”的婚姻形式延续香火, 补充家庭劳动力, 由此进一步推动了“生男生女都一样”观念, 减弱了村民对于“传宗接代”的顾虑。女性地位的提升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 例如“婆媳冲突”。村民都了解婆媳关系很难处理好, 而传统时期婆婆地位高, 进而能够完全支配媳妇, 但是现在媳妇独立性增强, 二者的关系很难调和, 使得一部分村民开始偏好女孩, 因为在他们的经验里, 上门女婿从来都是很好相处的。

如果说, 从第一代到第二代, 男孩偏好逐渐减弱, 那么到第三代, 性别偏好已经基本消失 (或者变得多元, 即有人想生男, 有人想生女) 。第三代人的生育观念更接近现代生育观念, 他们多是在城市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受到城市地区的文化观念影响较大, 同时现在大众传媒对于男女平等观念的传播, 都是潜移默化改变着他们的观念。而且, 生育已经不再是工具化的结果而更多是情感的结晶, 男孩女孩在工具化层面上的差异已经不是第三代人考虑的重点了。他们大多经济条件较好, 思想较开放, 文化程度较高, 这些都是其生育意愿改变的原因。

2.2 从“多子多福”到“少生优生”

在理想子女数上, 村民的意愿发生了很大改变。这种改变与计划生育政策从强制到内化有关, 同时也与整个村庄的经济状况和文化观念的改变有关。第一代人依然是传统的, 他们希望自己能够拥有3到4个孩子。家里孩子较多是“人丁兴旺”的表现, 在村民的观念里, 这就是“吉利”。而且孩子数量较多可以增强家庭的实力, 提高家庭在整个村里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时, 家里能够劳动的人也较多, 能最大限度提高家庭经济收入。但是, 第一代的“多子多福”意愿并没有顺利转化成实际生育行为, 因为村里当时已经实行了计划生育, 对于干部来说, “独生”是强制的;对于普通村民来说, 最多只能生育两个孩子, 除非之前生育的孩子在生理上有残疾。这样的政策极大限制了村民的生育数量, 扎根在他们观念中的“多子多福”只能停留在观念中。

到了第二代人, “多子多福”的观念已经基本消失了。第二代人基本从出生就在计划生育的环境中了, 他们的成长也是随着政策不断严格进行的。加上改革开放以后, 村里经济状况的改变, 农耕经济逐渐被工业经济取代, 越来越多的村民进入了工厂从事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活动, 经济收入开始增多, 当然物价水平也开始上涨。由于只能生育一个孩子, 第二代人在生育之前就做好细心呵护孩子成长的打算, 尤其是希望在教育上为孩子增加投入, 这种优生的观念极大增加了村民的经济压力。正像E姨说的, “ (就算) 能养两个了, 谁养啊, 养小孩那么贵, 现在上学要花很多钱, 还得给孩子吃好的、用好的。你像你们一年上大学都要三万左右。要是厂里好一点, 还能支撑, 要是厂里不好, 谁还有三万。”

第三代人的生育意愿事实上已经很现代了, 他们不再抱有“多子多福”的观念, 大部分人抱有和他们的父母一代一样的观念, 更希望只生育一个孩子。但是, 不同于第二代人的是, 第三代人无法继续依靠招外来媳妇或外来女婿来延续家族, 因为90年代以后全国范围内已经基本普及计划生育政策, 全国基本都是独生子女。村民只能转而进行“两头婚”, 即夫妻双方同属于两家人, 生育的孩子姓氏结合两家姓氏。不过, “单独二胎”政策的出现, 使得生育状况发生转变, 原来只生育一个孩子变成现在生育两个, 第一胎随男方姓, 第二胎随女方姓。这就改变了第三代人的实际生育数量。可是, 笔者在询问过程中意识到, 第三代观念里并不想要两个孩子, 很多人还是希望只生一个孩子。但是, 江村一直以来影响力很大的“传宗接代”观念不断延续下来, 这改变了他们的生育数量。

2.3 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

江村第一代人的结婚年龄基本在20岁左右, 村里很多女性在18岁左右就嫁人了。对于他们来说, 成人就代表着结婚生育, 只有结婚生育之后, 一个人才算真正的成人, 能够脱离父母的保护, 逐渐成为家庭的权力中心。而且早婚早育可以在自己身体条件最好的时候尽快完成孩子的抚养, 及时补充家里的劳动力。村里人的早婚早育是集体默认的, 年龄大的男性或女性在婚姻市场上都不具有有利地位。当然, 村里也有结婚相对较晚的, 比如T主任, 他年轻的时候入伍当兵, 27岁才回来, 28岁才结婚, 这在村里是很少的情况。而他的妻子比他小6岁, 因为在村里没有与他年龄相仿却还没有结婚的人。

第二代人的婚龄有所延迟, 因为计划生育政策要求晚婚晚育, 村里的人基本要到22岁以后才能结婚生育。但是这不足以阻止村民早婚早育的观念, 当地人会通过订婚的方式提前确定一桩婚事。事实上, 一旦订婚, 那夫妻双方就只需要等待国家法定年龄领取结婚证了, 而在这之前已经有一些人发生了事实婚姻。虽然说婚恋正在逐渐推后, 但是育龄的退后是被动的, 村民“结婚即生育”的观念一直没有改变。在村里, 如果一对夫妻结婚两年还没有生育, 村里人就会在背后说闲话, 他们就会被认为没有生育能力 (尤其是妻子) 。而且, 村民意愿上仍然希望早育, 就像E姨说的那样, “早点生好, 赶紧养大了, 让他自己去念书。反正现在一家人就生一个, 赶紧大了。年轻的时候带孩子很容易, 要是年纪大了, 带孩子也很累。”“生育是责任, 不早点生, 别人就认为你生不出来, 生不出来可不行。”

在婚龄方面, 第三代人的变化是最大的。第三代人的结婚时间不再考虑计划生育政策的规定, 而是自己倾向于选择晚婚。这主要是因为年轻人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业、事业方面, 他们更希望在年轻的时候完成更好的学业、找到更好的工作。他们的结婚年龄一般在25岁以后, 但是结婚即生育的观念一直没有改变。对于第三代人来说, 可以暂时不结婚, 但是一旦结婚就需要生育。因为他们依然在乎生育的责任性, 以及他人对自己生育能力的肯定。

3 结论

透过上文的叙述与论证, 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 江村农民的性别偏好已经减弱甚至基本消失, 男孩女孩都一样的观念基本占据主导地位。

第二, 村民的理想子女数逐渐减少, “多子多福”观念消退, 但是随着“单独二胎”政策的放开, 第三代村民的实际生育数量增多, 这与其生育意愿不同。

第三, 理想婚龄逐渐推后, 但是育龄却始终跟随婚龄, 结婚即生育的观念一直未变。

转变畜牧生产方式发展现代畜牧业 篇10

1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2007年, 全市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 全市肉类总产量达到134.8万吨 (预计数, 下同) , 同比增长8.3%;禽蛋总产量达到27.4万吨, 同比增长14.3%;牛奶产量达到14.7万吨, 同比增长39.1%。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90.96亿元, 同比增长24.8%, 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7.65%, 比上年提高1.75个百分点。畜牧业为农民人均收入贡献399元, 比去年增加117元, 增幅41.45%。生猪出栏1198.9万头, 同比增加48.4万头、增长4.2%;小家畜禽出栏2.2亿只, 同比增加2711.6万只, 增长13.9%。

1.1抓规模化生产, 推进畜禽养殖方式的转变

一是推进畜禽优势产业向主产区集中发展。

按照市委、市政府“三个集中”和“三大工程”的工作要求, 《成都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和《成都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对生猪、小家禽、奶业和优质羊、肉兔和肉牛等优势产业进行了全面规划, 规定了各优势产业的主产区布局、牵头县和重点发展县。我委出台的《成都市现代农业投资指南》将优势产业带列入鼓励投资的重点区域, 予以重点支持。

二是畜禽基地由禁养区向适养区转移。

《成都市畜禽养殖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了畜禽禁养区和适养区, 明确规定在禁养区内原有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限期关闭或向适养区搬迁, 政府依法给予补偿。鼓励在适养区内发展畜禽适度规模生产, 新建、扩建、改建畜禽养殖场符合当地环境承载量的要求, 鼓励适度规模、种养结合。

三是推进畜禽生产由分散养殖向规模养殖集中。

2007年8月, 通过规划引导、政府扶持、业主运作, 集中开展存栏500头以上的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小区) 建设工作。市财政对每个500头存栏的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单元补助15~20万元, 共投入资金1.4亿元;政府现代农业投资公司协调银行对所需建设资金给予贷款并提供担保, 贷款额达6.2亿元。部分区 (市) 县级财政共投入补助资金0.49亿元, 业主自筹6.8亿元, 合计投入14.9亿元。目前, 全市已建成1662个单元的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可出栏生猪250万头以上, 全市生猪规模养殖比重可由2007年的38.1%提高到53%。其中, 年出栏100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增加103个, 3000~10000头的增加172个, 1500~3000头的增加277个。

1.2抓质量安全, 推进畜牧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是着力品种改良, 提高畜产品质量水平。

近几年先后引进托佩克猪等优质畜禽品种20多个, 大力推广PIC猪、DLY和DYL纯外血三元杂交猪, 罗曼、海兰褐高产蛋鸡, 铁脚麻肉鸡、樱桃谷肉鸭, 西杂肉牛等优良畜禽品种。除了用好中央、省能繁母猪补贴、生猪良繁体系建设、品种改良等资金外, 2007年市财政落实专项资金1000万元, 扶持重点种猪场的改造和扩容建设;同时对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在2007年6月1日至12月30日期间新增的种母猪, 市和区 (市) 县两级财政分别给予每头100元和25元补贴。全市纯外血三元杂交猪、优质肉牛、优质肉羊、优质小家畜禽的比重分别达49%、48.3%、95.7%、70.2%。

二是抓标准化养殖, 提高畜产品安全水平。

我们制定了《成都市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和规定, 会同其他部门重点把好“四关”:开展专项执法检查, 打击各种制售、使用违禁兽药、饲料的行为, 严把“源头”关;通过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落实“六统一”, 严把养殖关;严格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 严厉打击加工、销售病死动物的违法行为, 严把检疫关;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 实行畜产品质量安全通报制度, 严把监测关。根据农业部、省、市农产品监测机构畜产品兽残检测结果汇总, 2007年我市禽肉、禽蛋合格率为100%, 猪肉合格率为98.9%, 牛奶合格率为95.0%。

三是抓质量认证, 提高畜产品安全水平。

对2007年市政府资助的规模生猪养殖场 (小区) 的生猪, 实行强制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 下发了《成都市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管理制度和外观设计方案》, 要求新建的大型规模生猪养殖场 (小区) 强制执行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345-2002, 并规定在建好的2年内必须通过无公害农产品或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质量认证。目前, 全市通过认证的无公害畜产品基地47个, 通过认证的无公害畜产品、畜禽绿色食品、有机畜产品共82个。

1.3抓污染防治, 推进畜牧发展方式的转变

近几年来, 我市畜牧业的高速发展, 养殖污染已经成为影响居民生活和城乡发展环境的社会问题。如何既要推进畜牧业的发展, 确保市场供应, 又要保护环境, 确保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 组织专家组成专门班子, 对我市畜牧主产区和重点保护区的养殖污染现状、承载能力进行了调研, 形成了《成都市农业区畜禽养殖业粪便污染现状及其治理对策》和《成都市现代农业建设中的生态保护问题研究》两个调研报告, 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成都市畜禽养殖管理办法》及其细则, 提出了我市防治养殖污染的总体思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规模、种养结合、综合利用、分类治理”。2005年底, 召开转变畜牧生产方式工作会, 重点对养殖污染防治工作进行部署。

一是划定禁养区, 对重要区域实行保护。

会同规划、环保、水务等部门根据城市规划、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将养殖区划分为禁养区和适养区。绕城高速以内中心城区、生活用水取水的河道两侧500米以内、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等为禁养区, 3年内养殖业及屠宰业全部退出, 畜牧业向适养区进行产业转移, 确保城市环境质量和用水卫生安全。

二是推行适度规模, 减少养殖污染面。

根据《成都市农业区畜禽养殖业粪便污染现状及其治理对策》, 我市养殖污染的重点是小型养殖场, 超大型养殖场防疫和污染处理的问题也较多。因此, 我们提倡适度规模养殖, 重点支持存栏生猪500头以上、1万头以下, 禽1万只以上、3万只以下的大中型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的发展。

三是用好法律武器, 开展养殖污染治理。

以小型养殖场为重点, 依据《环保法》、《水污染防治法》、《畜牧法》和《成都市畜禽养殖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与环保部门联手执法监管, 严防超标排放。对现有的养殖场进行全面治理, 对新开办的规模养殖场严格落实“三同时”, 实行“三分离 (雨污分离、干湿分离、净道与污道分离) 、两配套 (沼气池配套、沼液池配套) 、“一结合” (种养结合) ”。2007年, 市财政列支1060万元, 对181座大中型养殖场畜禽粪便处理沼气工程给予了补助。同时, 鼓励和扶持有机肥生产企业, 实现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

四是推广种养结合, 发展循环经济。

根据当地种养业现状, 选择畜-草、畜-果、畜-粮、畜-花木、畜-鱼、畜-蚯蚓、畜-蘑菇等循环经济模式, 解决养殖污染问题, 实现了“零排放”。推广林果地立体养殖和高床生态养殖, 目前我市在邛崃、双流、金堂、龙泉等地的小家禽林果地立体养殖量达千万只。鼓励在畜禽集中发展区建设有机肥厂, 我市不少区 (市) 县建成了一大批有机肥厂, 出现有机肥供不应求和抢收干粪原料的现象。鼓励养殖场沼气供暖发电, 今年我市将有一大批养殖场实现沼气供暖, 少数特大型养殖场将实现沼气供电。

1.4抓机制创新, 推进畜牧投资方式的转变

2007年, 我委牵头组建现代农业发展投资公司、小城镇建设投资公司和现代农业物流业投资公司, 形成了推动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政府性投资“三驾马车”, 建立了现代农业多元投融资体系。改政府直接拨款为运用市场机制间接投入, 通过信誉担保、担保贷款、参股扶持、贴息投入等方式, 实现了农业投资的几何级放大。2007年, 开展仅先期运作的现代农业发展投资公司在畜牧产业上主要有三种投入方式:一是组织担保贷款。2007年, 市现代农业发展投资公司为我市畜牧养殖融资达7.2亿元。二是推进商业保险。2007年, 市现代农业发展投资公司投入648万元的保费补贴, 将我市43.5万头能繁母猪及256.5万头商品猪纳入了商业保险。三是推动互助养殖保险。2006年, 我们采取“企业出大头、农民出小头、政府补一点”的办法, 在邛崃金利猪业合作社和成都市家禽产业协会分别建立了养殖风险基金。邛崃金利猪业合作社风险基金由金利公司出资40万元, 合作社社员按每头猪1元滚动出资20万元, 成都市和邛崃市两级政府补助40万元, 建立了100万元的养殖风险基金。养殖户出现病死猪情况时, 合作社将从风险基金中按当日实际价值的30%给予补偿。2007年, 按照上述思路, 市现代农业发展投资公司投入100万元, 帮助邛崃伊利奶业基地建立了养殖风险基金。

2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2008年, 我市畜牧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全域成都”的理念, 坚持“三个集中”的原则, 加快“一区三中心” (西部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集中发展区, 农产品加工中心, 现代农业物流中心, 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转化中心) 建设, 以规模化和标准化养殖为重点, 大力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全面推进都市现代畜牧业发展。加速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 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抓好动物疫病防治, 确保畜牧产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奋斗目标是:全市肉类总产量达143.0万吨, 禽蛋总产量达29.6万吨, 牛奶总产量达16.3万吨。出栏生猪1298.0万头, 出栏小家畜禽2.3亿只。畜牧业为农民人均增收贡献55元, 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8.8%。

现代文学思潮与丁玲创作风格转变 篇11

关键词:丁玲;现代文学思潮;创作风格

一、具有女性主义色彩的出道

二十世纪初,近代中国正处于动荡时期。在危机四伏的大环境下,思想界与文学界开始谋求新的出路,黄遵宪的“诗界革命”、梁启超的“小说界革命”以及白话文运动等为文艺界首开了新风气。有了这些前期的积淀,加上外国思想、文艺的传入,在的特定时代条件下,由陈独秀、胡适、鲁迅等先进知识分子发起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思潮開始风行。随后文学思潮进入了一段多元化时期,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甚至“游戏的消遣的金钱主义的”和复古主义的文学思潮互相争鸣。

就在这样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下,1927年,丁玲以一部《梦柯》开始了她的创作生涯。身为一位女性作家,丁玲前期的创作,如《梦柯》、《莎菲女士日记》,关注于描绘女性心理与女性生存状态,尤其是“小资产阶级女性和下层劳动妇女生活中的婚恋的矛盾心理与感情宣泄”,她的女性意识、对封建礼教的反叛与大胆的心理揭露在当时是独树一帜的,给文坛造成了巨大的震动。丁玲笔下的人物充满了反叛性、甚至革命性,这些女性人物从诞生起就渴望着光明,梦柯在男权社会面前颤抖着、呼号着,莎菲则不顾一切的追寻着自我以及自我的爱情,丁玲以冷静的剖析和狂热的袒露表现了女性视角里的那个时代,创作中的这些反叛元素使得丁玲自出道之初就蕴含着倾向“左翼文学”的可能性。这一时期的丁玲显然也受到了二十年代文坛的“革命文学”口号的影响。丁玲的创作初期既是富有女性主义与个人色彩的,又蕴含着更为革命的元素,可以说是其“左翼思想的孕育期”,显示了其创作阶段的连续性。

二、左翼文学思潮与丁玲的创作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期,后期的创造社与太阳社一起倡导革命文学,三十年代初“左联”成立,左联决议艺术要反对资产阶级,要求“文艺承担历史政治责任”,为解放无产阶级而奋斗。“左”的文学思潮成为了主流,革命与无产阶级也成为了主要的创作对象。

在“左”的文学浪潮中,创作了《梦柯》、《莎菲女士日记》、《暑假中》后的丁玲,开始朝革命题材靠近,她于1929至1930年写作了《韦护》、《一九三〇年春上海》(之一、之二),运用了当时颇为风行的“革命加恋爱”模式,并在1930年加入了左联。写作这样的题材对于丁玲来说已属于一次不小的转变,革命与爱情的对立里,原先叛逆的女性已经开始了成长,叛逆的个性成长为革命的觉悟、革命的热情,比如《一九三〇年春上海》(之一、之二)里的丽嘉与美琳。丁玲自觉的加入到了这场“左的文学思潮”中,自觉的向左翼靠近,同时也染上了“革命+恋爱”模式的固有弊病,人物显得单薄且模式化,并且,丁玲还大量保留着曾经的女性笔触的痕迹,丁玲虽然肯定了革命对爱情的战胜,但是,作品里女性角色的个性意识与独立姿态彰显了丁玲身上无法隐藏的女性意识,这使得原本旨在倡导革命的小说,其主题与其给人的客观效果发生了偏差。只能说,这个时候的丁玲还处于过渡阶段,这时候的她身上混合着此时“左”的文学思想的利与弊、以及她前期创作的痕迹。但是,到了1931年创作的《水》,丁玲已然完成了一次向“左”的文学思潮之创作的完整蜕变,在《水》这部作品里,丁玲没有继续使用“革命加恋爱”这个创作模式,她采用了“重大的现实题材”,将视角投射到了自然灾害里的受难群众,刻画了一幅群像画,与她以往长于心理描写、个体描写的风格相比,这是相当大的一次挑战与转变。之后丁玲创作了《田家冲》、《某夜》、《法网》、《消息》、《夜会》、《母亲》、等,得到了鲁迅与翟秋白的肯定。丁玲融入左的文学思潮的过程应该是成功了的,尽管她舍弃了旧有的风格、模式后还显得不完全成熟,对于革命现实接触的不多,有主题先行的毛病,笔下的事件稍缺真实性,具有一种想象的色彩,人物剖析也少了以前的尖锐大胆,大部分的作品的艺术性受到了限制。

三、革命现实主义与丁玲后期创作

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左右,经过了国民党特务的长达三年的绑架,丁玲来到了解放区延安,在这个特殊的地方,在毛主席正开展延安整风运动的特殊时期,丁玲恰好掀起了一股革命现实主义的思潮,这股革命现实主义的思潮同样要求文学为革命发挥积极作用,它强调文学真实反映生活,对于光明的一面与黑暗的一面都要反映。解放区是革命圣地,在当时歌颂延安的作品有很多,但是逃脱魔爪才来到延安的丁玲对于延安的态度是非常理性的。在延安,丁玲写作了《三八节有感》、《在医院中》等等,揭露延安这片圣地热土上依然存在的一些不公平不合理的阴暗面,《在医院中》以年轻共产党员陆萍的视角,揭露了医院里从院长到病人们身上残留的落后性、保守性,对于党内的官僚主义与小资产者思想习气进行揭露与反思。

1942年,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标志着新文学与工农兵群众相结合的文艺新时期的开始,《讲话》确定了文艺的服务对象是工农大众,确定了文艺如何为文艺服务的问题,还提出要建立文艺统一战线等,一股‘为工农兵服务’的文学思潮兴起。在‘为工农兵服务’的文学思潮的影响下,许多作家得到了新的发展,在塑造工农兵形象与表现革命的深度、广度上达到了新的水准。

丁玲也不例外。丁玲的革命现实主义进一步发展,到了1948年,丁玲写出一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部小说以土地改革为题材,以具体的革命运动为基础来进行创作,这相比以前的虚构、概念式的创作是一大进步,丁玲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里力图对于土改中的农村社会进行全面描写,将土改中新旧势力、思想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进行真实的展示。丁玲运用自己对生活的悉心观察,加以自己的艺术创造力,以这部《太阳照在桑干河》作为对毛主席的《讲话》一次文学诠释与呼应,使之与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一起成为‘为工农兵服务’的文学思潮的代表性作品。(诚然《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并不是完满无缺的。)

四、结语

动荡的中国近现代,文学,尤其小说的作用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其影响力和吸引力也不断提高,中国近现代产生了诸多的作家和文艺作品,而丁玲,则是不可多得的一位。

在“左的文学思潮”、“革命现实主义思潮”的淘洗下,丁玲在创作道路上不断的调整着自己的视角与风格,她的路途显然不平坦。中国近代文艺作品虽多,但是以真切的女性视角去描绘那个时代、那个社会、那些动荡的事件的作品却很少,萧红与丁玲是极为珍贵的两位,萧红一直坚守着其细腻的女性笔调与独特的女性视角,而丁玲则不同,对于自己早期创作时的那种女性主义的风格,她不无眷恋(这种风格依然还偶尔出现在丁玲的一些作品里),但是敏感如她,必不会置时代风潮于不闻不问之境,被“左”的文学思潮感染,她以非凡的勇气走出了原来的圈子,在舍弃的同时也获得了收获———她的文学世界更开阔了。丁玲的从《梦柯》一路走来,她的创作几乎都与其时的文学思潮紧密相连,既将优点融会贯通,也自然而然的在相当程度上受制于文学思潮,她的《田家冲》、《水》都是进步与缺陷并存,这正是不断前进者的姿态。

丁玲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之路上是勇敢而努力的,一个作家离不开她所处的时代,丁玲离不开那些潮起潮落的文学思潮,无论她自己是否意识到了这一点,这是无可辩驳的。她既是清醒的、自我的,也是不断尝试、不断融入主流文学思潮的。丁玲注定属于时代。

参考文献:

[1]邵伯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3.

[2]陈华积.论左翼文学思潮对丁玲创作的转变[J].怀化学院学报,2007(11).

分析现代图书馆管理模式的转变 篇12

1 当前我国图书馆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随着文化建设的逐渐发展, 我国图书馆管理已经逐渐走向良好的发展轨道, 积累了不少先进经验, 建立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制度与方法。但是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 使得我国图书馆管理模式在与国外先进的国家管理模式相比, 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首先, 部分图书馆对于图书分类不科学。众所周知, 人们在查找图书的时候, 都是按照合理的分类去寻找所需要的书籍, 但是部分图书馆对于人员甄选到图书管理过程中, 都不注重图书的分类, 使得图书馆的书籍粗看整齐有序, 细看杂乱无章。

其次, 图书馆人员工作效率低, 管理水平较低。我国大部分图书馆的管理制度都缺乏“以人为本”和人性化的核心, 使管理制度缺乏统一性和权威性。管理人员观念都停留在传统管理服务方式上, 创新能力较差, 让读者觉得服务质量低下。

第三, 缺乏科学性的规划。许多图书馆对于自身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都没有或者缺乏合理的科学规划。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管理方法去进行图书管理, 守旧、应付过日子的比较多, 使图书馆管理职能根本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2 现代图书馆管理模式的转变

2.1 以知识共享为目标的组织结构创新。

2.1.1 减少组织层次

在传统的文献信息部门组织结构中, 中层组织的作用是监督检查、组织协调文献采集、分析、评价、开发和利用, 这种业务职能随着广泛的数据资源获取与共享、电子邮件、多功能通讯系统利用等, 正在逐渐减弱。减少中间层次与环节, 缩小文献信息部门组织结构层次, 可以缩短决策的时间, 提高信息收集、整合、服务、发布等工作的效率, 从而使组织结构变得柔性化, 反应更加敏捷。课题项目组将成为基本决策层, 实施灵活机动的以项目为核心的攻关组织, 无论是分散作业还是集约作战都可以随任务的要求, 随机应变。而避免了传统组织模式下, 复杂项目统筹联合运作困难, 以及课题分散研究, 难于集成等弊端。

2.1.2 建立团队体制

传统文献信息部门组织结构形式服务空间呈封闭型, 部门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 难以根据读者需求做出迅速反映或相应的调整。而且由于决策者、文献管理者和读者之间的信息沟通、交流渠道不畅, 决策迟缓、滞后, 读者需求与信息资源发展与服务难以一致。近年来, 随着用户知识需求的增多, 一些文献信息部门及时进行组织结构调整, 小组或团队已被视为图书馆新组织结构的中心环节, 小组的优点表现在灵活性强, 它的组建、重组和解散较为容易, 可避开传统的等级制度, 能够随形势的不断变化和需要, 随时调整人员和策略, 吸收不同技能的人员参加相关工作, 灵活应变性强, 也可以始终保持小组或团队的优势, 在应对知识需求和资源共享中必不可少。

2.1.3 优化人员结构

组织创新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和开发。新世纪文献信息部门的工作人员应掌握文献信息管理、知识管理、计算机、网络、外语和某一专业知识, 要形成一个高智能的知识体系, 为特定的用户群服务。要吸引和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利用, 必须作到知人善任, 发挥每一个人的特长, 使每个人的特长、知识和经验都能够在适当岗位得到充分的发挥, 而不是一系列人为的定位和角色的安排, 或主观地、随意地安排人员去承担某项工作。人尽其才, 物尽其用是发挥好整个知识系统优势的关键。一个馆员的工作效果来自最终结果、可信度、同类专家的评价和网络化关系, 而非正规的、固守的工作程序和等级关系。

2.2 以知识共享为宗旨的管理模式的转变

2.2.1 由“资源为本”向“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转变

长期以来, 在图书馆实施现代管理过程中, 虽然也强调人的管理, 但实际上仍是更重信息资源的管理。“资源为本”的思想十分明显, 因此, 在协调采集, 联合加工、资源共享中往往总是议而不果, 难以实现。只有“以人为本”, 才能充分发掘人们的潜能, 以人为本的创新管理的关键在于馆员参与管理。可以将岗位的设定、工作制度的制定、工作量的考核标准等交由每个部的部主任和全体馆员自己制定, 让所有馆员参与管理, 这样更多的管理权限和任务被赋予馆员, 大大地调动了管员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馆员不仅能够提出更好的建议, 同时可锻炼并提高管理能力, 制定出更切实可行的具体管理制度, 以馆员为主导完成的新方案更有利于在工作中的顺利实施, 为实现管理的最高境界打下基础。

2.2.2 由“固性化”向“柔性化”管理模式的转变

图书馆信息资源组织沿袭的是分层负责的管理模式。分层负责制的管理模式强调组织的每一个工作环节, 都以拥有一定职责的人员来完成相应的任务, 实行下级对上级负责的制度。如目标管理, 定额管理, 承包管理等,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的大环境下, 它是适宜的。其高度格式化、固性化、各司其职和分散独立的特点, 以及对协调性工作流程的依赖, 使之适宜于处理例行事务。然而, 在开放机制下的知识管理环境中, 这种分层式管理模式就有着明显的不足和缺陷, 不适应知识资源的开发、整合、获取以及共享和传递。在优势集成, 资源共享才能出成果、出人才的新的形势下, 作为开放机制中单一的个体, 并不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当图书馆遇到新的变化或新的课题时, 很难集中优势资源, 应对新的挑战, 而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无所适从, 或者对环境变化的反应速度较慢, 应变能力低, 导致组织在急剧变化的竞争中失利。因此, 需要组织的柔性化管理模式来应对多变的外部环境的影响。

2.2.3 由“金字塔”式向“扁平化”模式的转变

图书馆金字塔式的等级管理模式和其他行业的管理模式一样, 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 这种管理模式必须随之改变, 才能适应环境与形势的要求。而这种金字塔式组织结构不但造成了某种资源的严重浪费, 而且还在一定层次上造成了管理不利、资源优势难以集中、不能形成合力和学术气氛淡化, 影响了知识交流渠道的便捷与畅通, 影响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等问题。因而, 减少各种形式化的组织机构, 减少中间管理层, 从而使组织扁平化, 可以极大地提高组织的管理效率, 易统筹协调, 易沟通交流, 易集成整合。组织的纵向缩减, 必将进一步促进横向联系和交流, 有利于在统一的平台上建立全面的知识管理体系。

摘要:近年来,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 图书馆已经发展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 如何在图书馆的管理方面进行转变, 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网络化和信息化趋势, 成为当前图书馆管理工作中一项首要的任务。本文将对现代图书馆管理模式的转变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现代,图书馆,管理模式,转变

参考文献

[1]周丽.试论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管理理念[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 2008, (1) .

[3]牛亚芳.新时代的图书馆管理[J].内蒙古图书馆工作, 2006, (4) .

[3]林霞.现代图书馆管理的经营思想[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 2006, (3) .

[4]周丽.试论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管理理念[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 2008, (1) .

[5]陈瑜.论现代图书馆管理模式[J].浙江图书情报工作, 2008, (4) .

上一篇:系统下一篇:医院网络管理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