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的现代性

2024-09-20

编辑的现代性(精选12篇)

编辑的现代性 篇1

如何更合理有效地将电视资源充分地利用是媒介一直探讨的课题。将电视资源从资源到质量转变的过程, 可以从外来资源中吸取和借鉴, 实现从内到外的知识扩展, 但是怎样对繁琐的节目剧本进行有序的整理和编排也是电视编导需要面对的又一大挑战。正确面对电视编辑的思维状态, 树立正确的观念, 使电视节目的空间发展得丰富充实。

一、电视编辑工作性质 (1) 创意

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是很复杂的, 要经过前期的策划、选题、采访等一系列的过程, 而这些过程都需要充满创意。创意对于电视编辑来说既是灵感又是资源, 那么电视编辑在创作中就要融入最佳方案和途径。从另一个方面来说, 电视创意即是电视节目的创新, 就是打破传统媒体电视传播的形态, 将每一个环节进行改革。

(2) 工种

电视编导是电视节目整体中关键的职务, 所以他的职业性质不仅是电视工作的领导者和实施者, 他也为工作负责, 承担对整个节目在播出前后所有可能出现的一切整个播出后果责任。

二、电视编辑职业特性 (1) 传播性

现在的电视节目一般都是以“直播”的形式传播, 这就增强了节目真实性、实效性的效果, 在一场直播的节目中, 现场的气氛很重要, 能够直接影响到整体节目的水平, 那么这就需要节目富有新意, 能够让人们产生兴趣, 并将情感融入当中, 这就是节目和观众之间的互动, 这里面的学问很大, 就需要电视编导体会其中精髓, 将自身专业水平发挥极致, 创作出深入民心的节目。

(2) 选择性

作为一档电视节目的观众, 他并非只专注于一个电视节目, 观众是电视媒体的衣食父母, 他们有选择欣赏哪个节目的权利, 所以, 电视节目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创作, 能够满足观众不同层面的需求。

(3) 艺术性

从媒体的角度来看, 艺术可以分为很多种形式, 包括视觉艺术、听觉艺术等等, 那么这些艺术都可以通过电视媒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当然也可以通过音乐、舞蹈、文学等形式。这就是艺术的强大魅力所在, 所以, 电视编辑的职能是和艺术家的完美结合。

三、电视编辑观念

电视节目具有真实性和实效性的特点, 那么对事物真实性的探究成为了电视节目在创作过程中的必经流程, 人的天性在好奇中会得到完美释放, 人天生就有对视觉和听觉的敏感度, 对于好听好看的事物会更容易接受, 就像人天生就爱看故事片或是爱听音乐等。电视节目五花八门, 以各种形式存在, 并向人们传播不同类型的节目, 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精神的食量。所以, 电视编导要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关键, 并对其具体分析。

(1) 多元素

电视的视觉部分主要是电视的画面, 听觉部分就是电视节目中的解说、音效等。将这些元素充分结合起来, 就会为观众呈现出一档优秀的节目。

(2) 共时性

并不是有了图像的出现, 文字就变得落后, 他们两个应该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共同参与传播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 并使得功能更加强大。在很多电视节目中, 特别是新闻节目, 将图片和文字进行完美的结合, 使得节目让人耳目一新, 深入人心。这就是电视编辑的创意结晶, 当然在以后的电视节目中, 电视编辑还应该发挥作用, 从民众的角度创新理念, 更好地发展电视事业。

四、电视编辑注意环节

(1) 电视编辑在工作中应该注重节目的准备环节, 也就是该想办法调动观众的注意力, 这就要充分发挥编辑的观察能力和对材料的捕捉能力, 有了这样的准备, 再结合摄像师的专业角度能够在生活的平凡无味中找出用真情传达的对象, 那么整个节目就变得丰富多彩。电视编辑的任务重大, 还要从电视的摄像工作中进入延续阶段, 但是不管节目再怎么创新, 也要以观众的需求为前提, 这是创作者进行创作的关键。

(2) 电视编辑要充分发挥想象力, 将各种零碎的信息进行整合, 这也是电视编辑需要具备的素质。

(3) 采用恰当的手段和根据电视自身规律进行信息的协调, 这是主要阶段, 也就是信息的创作阶段, 电视拥有独特的想象空间, 要通过电视标记对信息的加工来实现。电视编辑与观众的沟通能力十分重要, 将已经储存好的信息传播给受众, 是电视编辑的完善阶段, 也证明着自己的身份向成熟阶段升级。

五、电视编辑思维形态

电视编辑的思维有多种形态, 首先是形象思维, 就是将电视节目要表达的内容用一定的电视符号进行阐释。电视摄像是对内容视觉化的表现, 电视编辑塑造的也是形象, 形象是构成电视节目的基础。大多数情况下, 人们惯用思维工具对事物进行形象的分析, 比较笼统地展开联想, 让形象创新化, 这种不根据实际就胡乱创新的行为是不被支持的, 一定要根据客观实际, 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

以物质客观存在的形态对信息进行表达, 是形象思维的概念, 那么逻辑思维也是电视编辑思维的一种形态, 他运用概念和推理的形式表达事物, 或是用抽象的逻辑进行节目创新, 这种思维方式可以让节目的内容有据可依, 更能够使信息获得传播的实效性。

电视编辑在现实生活中, 应该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 他们对现实应该有自己的想法, 并且有不断的创造性, 这种思维就是创造思维。创作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来进行大量的信息储备, 再用立体的表现形式去传播各种信息, 使编辑思维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得到利用。

结语:电视编辑的工作崇高而又伟大, 他们是人们精神生活的创造者。对电视编辑来说, 他们在工作中不仅要将视觉与听觉结合起来, 还要准确运用编辑的各种思维为观众创作更好的电视作品。■

参考文献

[1]苟海宁.电视编辑思维内涵及作用.[J].青年记者.2011年17期[1]苟海宁.电视编辑思维内涵及作用.[J].青年记者.2011年17期

[2]丁海宴.赵莉.纪录片特质随想[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7年05期[2]丁海宴.赵莉.纪录片特质随想[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7年05期

[3]黄丽君.“把关人”理论视野下的电视编辑能力需求.[J].新闻研究导刊;2011年03期[3]黄丽君.“把关人”理论视野下的电视编辑能力需求.[J].新闻研究导刊;2011年03期

编辑的现代性 篇2

2.1制作校园新闻节目和电视专题片

前者要求较高的`制作效率,突出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后者要求节目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和艺术表现力。

校园新闻节目主要面向校内师生,在宣传教育、提供教学科研信息方面都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向外界展现本校的一个良好平台。制作时先要根据新闻主题进行节目策划与拍摄,然后将视音频素材采集到非线性编辑系统中,进行镜头的组接、切换和字幕的添加等,再由播音员对照画面进行配音。节目制作完成后,可以输出为Mpeg-2格式做成DVD光盘,经校园闭路电视系统播出,或者输出为rm、wmv格式到校内新闻网上,供师生点播观看。为提高工作效率,可以选用新闻制作专用非编系统,其工作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只含有少量的实时特效和实时字幕,剪切、串编速度快。对于时间性强、工作量大的新闻制作,则可以配备低成本、高效率的电视新闻制播网络,全数字状态有利于实现素材资源共享,既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成本,又提高了新闻节目的制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高校的电视专题片包括对学校、院系、师生以及大型活动的报道,为了方便节目的修改和再编辑,在节目录制过程中最好将同期录音、解说和音乐等分声道录制。制作电视专题片对特效的运用较多,但要遵从于内容的需要,还要考虑画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注意转换方向和持续时间,防止无目的的滥用。例如,淡出淡入通常用来表示一个比较完整的段落结束和另一大段落的开始;叠画通常用来表示时间的流逝,连接回忆、想象等回叙段落。除此而外对素材本身的操作往往体现在亮度、对比度、色彩、抠像效果等的调节中。电视片头是电视专题片中特效运用最容易出彩的部分,运用软件的多视频轨、强大的视音频特效和字幕制作功能,能够制作出富有视觉冲击力的效果。

2.2开发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课件和电视教材

教学资源是数字化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字化学习方式能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整合与建构,其本质是非线性的学习方式。传统教学资源按教学大纲、知识点顺序进行编排,而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在内容上普遍具有非系统性、拖拉式知识传递的特点,要支持学习者非线性学习模式就必须开发相应的教学资源。

现代教育技术许多影视资料都可以在非线性编辑系统上进行剪辑制成教学课件,化抽象为形象,大大降低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难度。在各个学科的教学课件制作上,非线性编辑系统以其强大的特技功能、数百种视频、音频滤镜、多种转换效果、多种字幕效果和字幕叠加功能,使创作者教学设计的思想能够自如地表达,大大提高了课件制作的质量。比如讲授地球引力时,会讲到物体下落的实例,这时可以运用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倒放效果处理使物体从下垂直往上飞,这一特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进行课件设计时首先要设计好脚本,要综合考虑用户界面、教学内容及音视频画面的配合问题,尽量开发具有交互式性能好、可操作性强、界面较为活泼的多媒体教学软件。

电视教材是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制的一种视听教材,能从多维度传递教学信息。考虑到当代学生知识领域宽的特点,同时考虑到教材的生动性,编制者完全可以将大量具有辅助教学功能的外景、动画及要点提示等各种视听素材嵌入到虚拟电视屏幕中,并与教师讲授同步推进,其教学效果将明显改观。通过非线性编辑系统处理的镜头既兼顾了电视教材的教学性,又突出了电视教材的生动性、活泼性和可视性,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并留下深刻印象,也为电视教材的制作带来空前方便、灵活的制作手段。

2.3录制精品课程

精品课程的录制既要体现教师授课的个性特点,又要体现课堂的互动性,还要反映课件内容,因此最好采用3个机位进行拍摄。在拍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诸多的干扰,如环境噪音、教师口误等现象,因此需要进行后期编辑。精品课程录像节目中的主角是教师,而教师授课的声音是该节目的主要元素,所以在编辑时,既要遵循电视节目制作的方法和规律,又要牢牢把握声音这一主线。精品课程录像中最常用的特技有:切、淡入淡出、叠画、划变等,以保证镜头过渡舒缓流畅。图像编辑一般不需要过多的剪辑和特技处理,尽可能保持课堂教学的原貌,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全方位教学研究。另外根据课程实际要求对画面增加图片、音乐、字幕等,穿插不同的表现形式,丰富画面内容,烘托气氛,渲染情绪。在符合科学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保证精品课程录像在网络上能够按需收看和任意播放,需要将其输出为ASF、rm、wmv和QuickTime等流媒体格式。

编辑的现代性 篇3

【关键词】拟话本小说;编辑思想;读者意识;市场意识;图书宣传;图书发行

【作者单位】宁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

明朝是我国古典文化的集大成时期,也是图书出版发展的黄金时期。从中央到地方,从官家到坊间,编书刻书蔚然成风,图书出版的种类和体例也极为丰富,不仅有朝廷主导编刻的制书、类书、史书,还出现了一些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科技读物,如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

明朝中后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江南新兴城市和市民 阶层日渐兴起,人们对小说尤其是通俗小说的兴趣不断增强,过去仅供艺人和书会先生说唱的底本开始变成专供阅读欣赏的文学作品。随着小说地位的提高和印刷手段的进步,当时出现了大批以编写和出版为目的的短篇小说,即拟话本小说。明代出版的拟话本小说数量很多,种类也很丰富,打破了以经史子集和八股文选本为主体的图书市场格局,涌现了冯梦龙、凌濛初等一批改编、辑录此类小说的编辑学者,在编辑思想和出版形式上出现了具有商业化气息的“现代”出版萌芽。

一、明代资本主义萌芽与拟话本小说的繁荣

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是明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虽然当时的中央政府仍坚持“重农抑商”方针,但商品经济却在广度和深度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万历初期,宰相张居正去陈革新,采取了一系列改良措施,如丈清全国土地,实行“一条鞭法”的新税制,大规模兴修水利等,社会经济趋向繁荣[1]。此时,在东南地区的纺织业中出现了雇主与佣工的资本主义性质生产关系,并逐步从纺织业发展至整个手工业。“记日受值,各有常主”的手工业者们,脱离了生产资料,以出卖劳动力为生,具有了工人的特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明代中叶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苏杭一带新兴商业城市日渐兴起。根据《明书》卷八十一记载:“宣德中,令于顺天(北京)、苏、松、镇、常、扬、仪征、杭州、嘉兴、湖州、福州……计三十三处皆立署,曰钞关”,即立钞关征税,可见当时这些城市商业之繁荣。由于新经济因素的刺激,这些新兴商业城市出现了专门依靠手工业和商业生存的市民阶层。城市日渐繁荣,市民阶层也相应地扩大,形成一定的社会力量。因此,当他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一定的满足之后,其对文化生活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戏曲、小说等市民文学大量产生,为图书编写和出版提供了丰富的稿源和广阔的市场。

“在中国传统的文学观念中,诗文才是正宗,而小说、话本、戏曲等一直被视为俗文学,不仅受到文学家本人的鄙薄,而且官方也制定了相关政策予以压制……但与向来被视为阳春白雪的诗文相比,小说戏剧等艺术形式娱乐性更强,更易为大众接受”[2]。明中叶,新兴市民对小说尤其是通俗小说的兴趣不断增强,其中最受欢迎的是模仿宋元话本小说体制编写的白话短篇小说,即拟话本小说。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略史》中将其称为拟宋市人小说。明代拟话本小说集共有二十余种,如金木散人的《鼓掌绝尘》、周清源的《西湖二集》、佚名的《石点头》、于麟的《清夜钟》等。其中以冯梦龙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凌濛初的“二拍”(《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惊奇》)流传最为久远,被鲁迅先生评为为市井细民写心的代表。

二、拟话本小说编辑出版的“现代”萌芽

虽然目前学界对我国出版历史的分期尚有争论,但一般认为,晚清至今的出版被视为现代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对出版的定义为:“将作品编辑加工后,经过复制向公众发行”,即要具备编辑、复制、发行三要素。“中国古代的出版概念,是两要素说。最早,宋代出版物上的新词如‘刊行’‘印行’‘板行’‘梓行’等,现在看来都是‘出版’的意思。这些宋代时新出现的词语中,‘刊’‘印’‘板’‘梓’等,系指印刷,就是复制;‘行’为行布,大致相当于发行。从历史上考察,各国古代最早的出版活动大都没有编辑这一环节。” [3]据此,纵观明代拟话本小说的出版,虽无现代的印刷手段和出版制度,但也开始萌发“现代出版”的特征。

1.鲜明的编辑思想和明确的选题目的

明朝中后期,一方面,城市工商业日渐繁荣,社会财富增长;另一方面,政治腐败,自明宪宗后皇帝大多不理朝政,宦官当道,加之苛捐杂税严重,整个社会矛盾锐化。空前繁盛的商业文化和巨大的贫富差距强烈刺激着人们对物质和金钱的追求,传统道德体系土崩瓦解。一些“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具有传统意识的传统文人”[4]开始尝试借助当时受众广泛且流行的拟话本小说来实现“济世”与“教化”之目的。

泰昌天启年间(1620—1632),冯梦龙的“三言”刊行于世,因其选题接地气、语言通俗易懂、故事内容情理皆真而吸引了大批的读者,极大地提升了拟话本小说的水平和地位,也带动了拟话本小说集的创作、编辑和刊行。“三言”集中体现了冯梦龙浅、俗、真的编辑思想。冯梦龙认为,“理着而世不皆切磋之彦,事述而世不皆博雅之儒”(《警世通言叙》)。对于村夫稚子、里妇估儿而言,其“以甲是乙非为喜怒,以前因后果为劝惩,以道听途说为学问”(《警世通言叙》),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情真理明的故事更容易打动他们,继而达到教化训诫之目的。而《孝经》《论语》,“其感人未必如是之捷且深也。噫!不通俗而能之乎?”(《喻世明言叙》)冯梦龙编辑“三言”的目的也很明确,即劝谕、警诫、唤醒世人。“六经国史而外,凡著述皆小说也。而尚理或病于艰深,修词或伤于藻绘,则不足以触里耳而振恒心。此《醒世恒言》四十种,所以继《明言》《通言》而刻也。明者,取其可以导愚也;通者,取其可以适俗也……崇儒之代,不废二教,亦谓导愚适俗,或有藉焉。以二教为儒之辅可也,以《明言》《通言》《恒言》为六经国史之辅,不亦可乎?”(《醒世恒言叙》)“里中儿代庖而创其指,不呼痛,或怪之,曰:‘吾顷从玄妙观听说《三国志》来,关云长刮骨疗毒,且谈笑自若,我何痛为?’夫能使里中儿顿有刮骨疗毒之勇,推此说孝而孝,说忠而忠,说节义而节义,触性性通,导情情出。”(《警世通言叙》)

nlc202309090353

继冯梦龙之后,小说编辑家凌濛初也转而投入到拟话本小说的编辑中,撰辑了著名的“二拍”,作品充分地表达了凌氏讽时劝世的编辑意图。凌濛初出身刊刻世家,其父凌迪知“日校雠群书,雕版行世”,叔父凌稚隆也曾刊行大量史书,而他自己由于三个哥哥的早逝,在二十一岁时便成了凌氏的一家之主[5]。明嘉靖起,以拟话本小说为代表的通俗小说逐渐成为畅销书,这使得图书刊刻出身的凌濛初发现了商机。凌濛初对冯梦龙“三言”极为推崇和赞赏,“龙子犹氏所辑《喻世》等诸言,颇存雅道,时着良规,一破今时陋习”,故其效仿冯氏,“因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听睹、佐谈谐者,演而畅之,得若干卷。其事之真与饰,名之实与赝,各参半”(《拍案惊奇序》)。凌濛初编辑刊刻“二拍”,除希望“闻之者足以为戒”外,也有商业出版的目的。

明崇祯年间刊行的《型世言》(全称《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也是当时流行的优秀拟话本小说集,作者陆人龙。《型世言》刊行时“三言”和“二拍”已经问世(另有专家认为《型世言》与《二刻拍案惊奇》同时刊印或时间相差无几),可供编纂选择的题材已极其有限。因此,陆人龙“将目光主要集中在明代当时的名人传记资料和野史笔记上” [6]。全书选取题材均为强调劝诫教化之功,编辑思路清晰,章法分明。

2.强烈的读者意识和市场意识

(1)读者意识。读者是出版工作的目标和服务对象。图书要走向市场,要被读者接受,就必须要有读者意识。具体而言,就是要明确读者定位,研究读者的阅读需求、阅读兴趣和接受能力,进而有针对性、有目的地进行出版工作。明代中后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商业城市的迅速发展,市民成为有别于传统封建社会地主阶层和农民阶层的新型阶层,活跃在新兴城市的各行各业。这一时期的市民阶层包含范围很广泛,如商人、作坊主、手工业者、艺人、妓女、隶役、平民、一般的文人士子、乞丐等皆属于这个阶层。拟话本小说的主要读者即是这些新兴的市民和“村夫、里妇”,而此类小说在编辑出版过程中已显露强烈的读者意识。

在小说人物选择上,相较于以往通俗小说中的皇亲贵胄、官宦巨贾、才子佳人,明代拟话本小说人物更多选择的是市民阶层——商人、妓女、小商小贩、村夫里妇等。如,《喻世明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里忠厚老实的小商人蒋兴哥,水性杨花、红杏出墙的蒋妇王三巧儿,明为掮客实为老鸨的薛婆;再如,《二刻拍案惊奇·青楼试探人踪 红花场假闹鬼》里贪图家产、“弄得身子冤死他乡”的张贡生。市民的文化阅读具有娱乐性、流行性、通俗性倾向,拟话本小说对这类小人物的选择,使作品更加贴近社会,真切地反映了市民阶层尤其是底层市民阶层的生活,更符合他们的审美意识和阅读口味。

拟话本小说的读者意识还体现在文学语言的表达上。语言表达的形式有两种,书面语和口语,即为文学作品中的文言和白话。活跃于商业市场的市民阶层有其独有的文学需求:一方面,他们的文化水平和阅读需求不同于官宦仕人,决定了“阳春白雪”的文字表达并不还合他们;另一方面,由于市民阶层不从事农业劳动,他们大多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身上或多或少承載了一些民族文化传统,因而又有别于目不识丁的农民。因此,拟话本小说的语言以通俗浅白的口语为主,同时将浅显易懂的诗词等韵文运用到通俗的语言中。“诗(词)文结合、韵散相间的文本框架达到了叙述、议论、戏谑三位一体的独特效果,呈现了中国古代市民阶层审美文化雅俗共赏的独特审美情趣”[7]。

(2)市场意识。拟话本的作者(编辑)除自身的文人属性外,还或多或少地与图书刊刻市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凌濛初自不必说,他出身刊刻世家,刊刻的图书涉及诗集、戏曲、佛教经典等,其中《〈西厢记〉五卷附解证》除亲自点评外,凌濛初还在书中附上精美插图,增添了图书的附加值,据此可见凌氏的商业意识极强。而其继冯梦龙后刊刻(撰写)“二拍”,除想借此讽时劝世外,也是看到了商机。冯氏的“三言”和凌氏的“二拍”带动了拟话本小说出版市场的繁荣,书商们见有利可图,竞相效仿,甚至出现仿造或剽窃的作品,如《觉世雅言》《醒世奇言》《警世奇观》等。虽然这些作品与现在市场上的“康师博”(康师傅)、“请风”(清风)一样都是“李鬼”,但从中也可以窥视当时图书出版市场意识的萌芽。

3.多样化的宣传方式和发行渠道

图书出版的最终目的是刊印发行,将书中内容传播出去。因此,在商业出版中,图书宣传和发行历来是出版商(社)十分注重的环节。明代的统治者注重图书的收集和典藏,加之活字印刷的推广和彩色印刷技术的出现,图书出版市场十分繁荣,并呈现商业化出版趋势。明中后期,传奇、话本、戏曲等通俗读物的流行,刺激了图书市场的商业化进程,一时间书坊林立,仅金陵(今南京)的书坊就有155家[8]。随着图书出版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急于成书射利”的书坊商采取各种手段,加大对所刊图书的宣传力度。

明代坊刊小说的宣传手段很多,其中广告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除了在标题上增加新刊、新刻、精订等广告语,借助“名牌(名人)效应”也是图书宣传的重要手段。虽然当时市面上拟话本小说作品颇多,但质量良莠不齐,因此名家名作更受书商和读者的欢迎。例如,崇祯元年(1628年),尚友堂刊行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十分受欢迎。于是在尚友堂主人的极力邀请下,凌濛初撰写了《二刻拍案惊奇》,并为其撰序[9]。而《二刻拍案惊奇》能够在种类繁复的话本小说市场脱颖而出,与《初刻拍案惊奇》的热销和作者的名人效应有着密切关系。此外,书商们还通过加印插画增加可读性、刊行注释疏导本方便读者理解等方式,增加图书的销售量。

明代的图书发行渠道较之前代不断拓展。自宋以来,书肆是通俗文学最主要的销售场所。明代的很多书肆为书坊主所开,前面售书后面刊印,因此在书坊云集的地方,书肆林立,如南京的三山街、北京的大名门。由于有名的书肆都集中在经济文化发达的城市,无法满足全国旺盛的图书需求,于是湖州书商“购书于船,由至钱塘,东南抵松江,北达京口,走士大夫之门,出书目袖中,低昂其价,所至每以礼接之,客之未座,号为书客”(郑元庆《湖录》),用书船将书卖到全国各地。这种“流动书摊”增加了图书销售的流动性和灵活性。而明代永乐年间宁波帮商人首创的用以寄递信件、物品、经办汇兑的“民信局”,也为图书流通增加了渠道。

拟话本小说兴起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逐步萌芽的明代中后期,日益发展壮大的市民阶层为小说的创作和出版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而独特的经济和文化背景又深刻地影响了小说的编辑出版活动。明代拟话本小说的编辑出版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并逐步呈现“现代”出版的特征。明朝末年,皇帝昏庸,官场腐败,农民起义和市民运动不断,初露头角的“资本主义经济”湮没在内忧外患的动荡时局中,拟话本小说的创作和出版随即没落。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中国文学史(下)[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788.

[2]曹鸿涛. 大明风物志[M]. 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8:189.

[3]刘光裕. 中国出版史的对象、范围与分期[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67-73.

[4]聂付生. 冯梦龙研究[M]. 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98.

[5]表野和江. 明末吴兴凌氏刻书活动考——凌濛初和出版[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3):57—67.

[6]陆人龙. 型世言:上册[M]. 覃君,点校,中华书局,1993.

[7]洪畅. 论中国古代市民阶层审美文化的发生、发展及特点[D]. 广西师范大学,2003.

[8]张献忠. 明代南京商业出版述略[A].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 明史研究论丛[C]. 北京:故宫出版社,2012:57-74.

[9]杜信孚. 明代版刻综录[M]. 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5.

关于编辑工作现代化的思考 篇4

1 编辑工作现代化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1.1 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我国, 编辑工作很早之前便已存在, 在商朝时期便已经有了利用文字来记录的典著。随着社会的发展, 编辑工作也在不断地延伸与拓展。在现代化进程不断前进的环境下, 编辑工作也需要顺应时代的步伐, 走上现代化道路, 更好地实现其价值。例如, 如何增加刊物的信息容量、如何加快出版频率、如何增强出版物的美感以吸引更多读者, 等等, 都需依靠编辑工作的现代化来达成。因此, 编辑工作现代化发展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1.2 是一个优化的整体结构

编辑工作, 其自身便是一个系统, 它是一个需要通过人类创造性的思维劳动而进行精神产品生产的系统结构。所谓编辑工作现代化, 主要指的是组成这一系统的多种基本要素的不断优化的现象以及优化过程的总和。可将这一系统分为两大组成部分:内系统与外系统。内系统主要是由编辑人员、稿件以及编辑手段组成, 内系统是其系统的核心以及物质基础;外系统主要是由方针政策、管理制度以及领导体制组合而成, 它是其系统的外部条件以及组织保证。内系统与外系统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要真正实现编辑工作的现代化, 就需使得编辑工作系统处于一个优化的状态之下, 使各个要素协调有效地发挥出最大功效, 让编辑工作能够适应时代的特点和需求, 以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1.3 是社会竞争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的来讲, 要全面实现编辑工作的现代化, 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实现方式上来讲, 不但受到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同时也需要物质的积累以及资金的保障, 因而它是一个无止境的、有序的、不断提高的动态发展过程。我国的编辑事业与我国的学术文化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 也正是因为有了编辑活动, 才能够使得学术文化得以保存。现代化的编辑理念讲究的是创新、要做到与时俱进, 它鼓励编辑工作者具有开阔的思路与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当前,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之下, 竞争日趋激烈, 要想不在竞争中被淘汰就需要融入竞争当中, 走现代化发展道路, 不断改革创新。由此可见, 编辑工作现代化也是社会竞争发展的必然选择。

2 编辑工作现代化实现途径的分析

2.1 编辑理念的现代化分析

从编辑主体的角度来看, 编辑理念主要指的是编辑理论、编辑程序、编辑技术、编辑管理、编辑经营等一系列同编辑工作息息相关的多项因素所形成的综合理念。要实现编辑工作的现代化, 不但要强调质量、关注读者、注重效益, 更应该具有改革创新意识, 在选题方面要具有超前意识、价值意识、竞争意识以及经营意识等。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编辑, 必须做到与时俱进, 其思想观念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而改变。总而言之, 作为一名优秀的编辑, 必须更新编辑理念, 摒弃那些不适应现代化需求以及出版物发展的理念, 以树立新型的编辑理念, 真正实现编辑理念的现代化。

2.2 编辑手段的现代化分析

编辑手段的现代化, 它是编辑工作现代化的标志与前提。现如今,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编辑工作当中的广泛应用, 编辑手段也产生了较大的改变, 它帮助编辑人员逐渐从事务性劳动中解放出来, 为其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转向创造性劳动提供了条件。首先, 编辑能够有效地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文献检索, 能够在巨大的信息资源库当中查询检索有效信息并且掌握学术动态以及学科发展趋势。这种自动化的检索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编辑的工作效率, 这为编辑搜集信息提供了便利, 使其组稿、编稿有了更加充分的选择余地, 对提高书稿的学术质量具有积极作用。除此之外, 利用计算机进行文字编辑与手写相比, 修改更加直观方便, 这对激发编辑的工作热情, 提高工作效率也有着积极作用。

2.3 编辑管理的现代化分析

编辑管理的现代化, 它是编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因此, 做好编辑管理工作, 促进其现代化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编辑管理的现代化进行分析。

2.3.1 编辑管理组织的现代化分析

编辑管理组织的现代化主要指的是办公的电脑化与自动化。当前, 现代化的编辑工作与传统的编辑工作相比, 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工作方式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与传统的笔录书稿形式相比, 现在更多的是以电子书稿的形式呈现, 作者将电子文稿发送给编辑, 然后编辑能够在计算机上对书稿进行处理, 可提高工作效率。并且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 编辑还可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与作者进行交流沟通, 方便快捷。

2.3.2 编辑管理制度的现代化分析

科学的管理都必须有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 许多出版社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首先在财务管理方面, 需要具有健全的管理制度, 要严格核算;其次在用人制度以及分配制度方面也必须做到公平公正。在这样的管理制度之下, 才能够充分调动编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以提高其创造性与责任感, 进而为出版物的质量与出版效率提供保障。

2.3.3 民主管理的科学化分析

毋庸置疑, 民主的发展与法制的完善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主要标志。要做到民主管理, 首先, 管理人员要做到公平公正, 要做到平等待人、不谋私利;其次, 应该让群众参与监督管理工作, 要听取群众的意见以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再次, 还需树立团队合作精神, 提倡团队合作, 发挥出团队的作用。总而言之, 作为一名管理者, 必须做到以身作则, 要紧跟时代的步伐, 甚至具备超前意识, 要做到广纳贤才、群策群力, 以更好地实现编辑工作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兰桂杰.论期刊编辑工作的现代化[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1 (3) :94-96.

[2]周憬.谈现代编辑人员的若干素养[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04) :119-121.

[3]黄海珠, 熊伟.现代化图书编辑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J].新闻传播, 2014 (6) :247-249.

编辑的现代性 篇5

论文关键词:编辑;学术作用:艺术作用;理论建设

论文摘要:科学、艺术等文化现象是人类符号活动的结果,普通编辑学的确立与发展应以符号世界为论域,编辑理论建设应充分重视对符号学研究成果及方法的借鉴。结构主义是认识论主体的认识模式,是编辑学术(艺术)把关的钥匙。科技编辑的学术把关和文艺编辑的艺术把关可分为不同层面,符号本质是这两大类编辑的共同点,由此两者相融合;同时,两类编辑理论建设对人类文化成果的吸纳也各有侧重。

有关学术(科技)期刊定级(分级)文献多数由期刊编辑完成,但令人不解的是无论赞成或反对分级者都没有提及编辑的学术作用。是因为编辑们谦虚?但编辑界为提升学科地位,不正是需要展示自身的学术作用?是因为编辑的学术作用微不足道,只是文字性的劳动、文化商品的经营或者文化活动的组织?但编辑们是不会甘于认可的,二十多年来编辑理论研究的原动力不正是“学术”情结?并且有论者鼓吹和宣扬编辑的学术作用。或许,可以这样认为:“编辑的学术作用”在编辑界仍未形成共识,更不用谈作者和社会大众的普遍认同。近几年编辑理论研究的冷清,和这一问题是内在关联的。作为一名编辑,在科学(以及文艺)过程中,编辑不是知识的直接生产者,相对于作者而言足“外行”,需要什么样的学术素养才能与作者进行学术对话,甚至学术把关?

一、编辑学术(艺术)把关

符号行为是人独有的行为,使用符号能力的出现才导致了文化序列的产生,人类全部文明都是从运用符号中产生,并借运用符号而继续,神话、宗教、语言、艺术、历史、科学等人类文化现象都是人的符号化活动创造出来的“产品”,人类文化史就是人不断解放自身的历史,而人类文化具有相对的自主性(这在人符号活动本性存在的前提条件下是成立的)。抓住以符号世界为对象开展理论研究是编辑学发展的根本。编辑的学问就是认识和研究人类符号世界的学科之一。

科学和文艺均是人类把握经验的符号活动。在科技编辑领域,钱文霖先生一再重申的“方法论路径”应该受到编辑学界同仁的重视。首先,媒体形态的变化对此研究路径基本上不构成阻碍;其次,此路径表现为能够灵活吸收利用人类已有的文化成果,如系统论、信息论等;再则,此路径研究成果既可以直接指导编辑实践,又可以为进一步的理论建构奠定坚实基础。钱先生及其团队历经二十多年的奋斗,在科技编辑方法论方面已经有丰硕的成果;但美中不足的是尚未将研究领域拓展到文艺(包括新闻)编辑,并且他们在科技编辑方面也大多涉足的是自然科学(技术),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关注不多;对从文稿表述形式细节去发现、改正内容方面疏误的关注较多,对文稿整体方面的关注较少,尤其是缺少对各学科认识结构及说明模式等的研究。要真正扭转学术期刊定级中轻视编辑的学术作用的局面,让编辑的学术作用得到以广大作者为首的社会大众的认可,作为认识论的结构主义可能对我们有帮助。

各种具体科学的发展趋向要求按照数群这样的模型进行说明,表示为类似的形式化或其近似形式即控制论的模式。结构主义为“认识论上的主体”的认识模式,可以为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推动力——“当人们一旦做到了把某个知识领域归结为一个有自身调整性质的结构时,人们就会感到已经掌握这个体系内在的发动机”。对于编辑而言,正是可以通过掌握各学科认识结构的特点来进行学术把关。一些科学家“无师自通”担任编辑,办出了高水平、高质量的刊物,一些学校教育毕业后再无或只有短暂科研经历的编辑办出了优质刊物,他们的共同点可能就是因为他们掌握了该学科的认识结构并自觉加以运用。科技编辑的素质或者说编辑学造诣的最高境界,可能正是对结构主义方法论的掌握。 编辑对作品内容把关(编辑学功能的体现),可分为不同层面。通过对各学科认识结构的解剖,不断提出推动学科发展的论题和学术审查,是第一个层面;对各学科说明模式的认知、把握和运用,即体现为对作品论证方法的编辑把握,是第二个层面;钱文霖等开创的从“形式到内容”的认识途径,即从作品表述范式的规律把握内容疏误,是第三个层面;各种编辑规范的研制和运用,如科技书刊标准化等,则是第四个层面。

科学认识领域存在结构主义,而文艺认识领域是否也存在呢?作为“与文学有关的全部学术研究和鉴赏活动”的“文学批评”,不是文学本身的派生形式,而是一个独立的学科,是整个文化的“基础部分”之一。正是基于这种观点,弗莱着重研究西方整个文学的结构形式,试探性地设计出“一种特殊的.概念框架来论述文学”,写出一部划时代的被欧美学术界公认的“当代经典著作”,此书也是西方最早的一部结构主义文学批评著作。弗莱之前的弗·雅·普罗普的《故事形态学》开创的结构形态分析方法,成为2O世纪中期欧洲结构主义理论家的精神源头,而当代的叙事文本理论也深受其影响(《故事形态学》中译本代序,谢尔盖·尤里雅奇·涅赫留多夫)。20世纪6o年代后发展起来的符号学,是与结构主义运动分不开的。这些成就表明,文艺认识的发展也是趋向结构主义的。文艺编辑要真能与作者对话、进行“文艺”把关,依然离不开对结构主义方法论的运用。因此,科学认识领域编辑学的各功能均会在文艺认识领域编辑学中再现。

作为人类文化最高最独特成就科学的诞生,与之前人类的文艺经验不可割裂。从人类认识演化过程来看,“野蛮人的思维”在文明人之中也永远存在,只是构成科学思维的低一级水平,个别主体的认识结构要达到“认识论上主体”的水平,要经过不断的“除中心作用”。由此可以认为,在有限生命个体的人的身上,文艺认识和科学认识也必然共存。非文学散文修辞的可能、科学修辞学的现存性以及以隐喻为代表的非字面语言广泛存在于科学话语中,即是这种状态的证明。因此,面向科技和文艺的编辑学不存在“鸿沟”而是交融的,这是因为它们均归于人的本性(符号活动)所致。

二、编辑理论建设

已经有50多年发展史的符号学研究领域,主要研究对象是“意义问题”,其相当丰富的成果应当对编辑学特别是人文领域编辑学的建设有重要借鉴价值。陈力丹在新近出版的《新闻叙事学》的序中说,此书作者运用符号原理研究具体的新闻文本,“将符号学的一种分析方法(话语研究方法)与新闻学研究结合,为深化新闻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科学方法论”,“达到了对新闻本身进行深刻地分析”。一位新闻编辑只有对新闻本身有深刻的认识才能真正成为一位优秀编辑,此书研究路径及其本身应当对编辑学至少对新闻编辑学的建设者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符号学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了元知识和新的方法论”(陈力丹语),而且有人直接提出话语分析为传播研究的新路径,可见新近传播学界对符号理论的重视。国内编辑学界以媒介形式分类进行的研究,如书籍编辑学、期刊编辑学、报纸编辑学等虽然取得了相当丰富的阶段性成果,但是没能将编辑活动的符号本质充分挖掘出来,要取得更大的成果其困难无形加大,非但普通编辑学的建立是“遥远”之事,就是编辑有学与否的问题也难以真正解决。虽然编辑学界有人提出了“编辑学为中国特色的传播学”,但是现实情况可能是传播学界因对符号原理的积极运用而走在了编辑界的前面,将他们的研究拓展到了编辑领域,已知文献【14—15】就是例证。

编辑的现代性 篇6

【关键词】期刊;青年编辑;素质培养

期刊是传递文化知识、展示科研成果、交流学术信息的平台,是培养学科与研究领域科研队伍的基地。在知识经济时代,编辑承担着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普及科技知识、传播和交流学术信息、促进我国科技蓬勃发展的历史使命。青年编辑作为期刊的新生力量,是开拓创新、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力,更是我国科技飞速发展的希望。青年编辑因加入编辑工作时间较短,经验尚显浅薄,为适应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就需要对青年编辑进行必要的素质培养。编辑的政治素养、职业道德修养、出版业务知识与专业文化知识等是衡量编辑基本素质的标准,也是需要对青年编辑进行重点培养的方向。

1.政治素养与职业道德的培养

政治素养与职业道德是期刊编辑应具有的最基本素质。作为期刊的主力军与骨干力量,青年编辑的政治思想水平与职业道德修养直接影响着期刊的质量,也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繁荣与稳定。青年编辑必须掌握党的基本方针政策,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在政治上、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抵制一切错误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1政治素养的培养

期刊作为宣传正确舆论导向,传播优秀文化的载体,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发展以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坚定的政治方向、过硬的政治素养是每一个青年编辑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素质。青年编辑要时刻把自己的工作看作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保持清醒的头脑,具有敏锐的政治识别力、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正确的政治观点,把握正确的政治倾向,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待学术研究,积极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与办刊宗旨,为社会输送有益于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向健康方向发展、宣传先进科技文化知识的优秀论文,为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青年编辑要从政治方向、全局上观察问题、考虑问题和把握问题,不给任何有政治性错误、危害国家稳定、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思想倾向与言论提供传播渠道。

1.2职业道德的培养

青年编辑作为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者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职业道德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期刊的质量。从某种意义上说,编辑工作具有一定的严肃性,从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加工、校对等每一个环节都应对青年编辑进行职业道德培养。青年编辑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编辑工作,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认真的对待每一篇论文和每一位作者,始终坚持公正客观、勇于坚持的原则,以平常心对待每位作者,不因作者的名人身份而放松对论文的审查,也不能对于普通作者存有偏见。在审稿过程中,要尊重作者的观点与风格,不要将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强加于作者,要善于发现学术水平高、质量好的论文,更要善于发现适合期刊发展的作者。青年编辑还要培养出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勤于主动地独立思考问题和发现问题,严格要求自己,扎实、严谨、认真地对待每一项工作,完成编辑出版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拥有强烈的奉献精神与“为人做嫁衣”的服务意识,甘愿无私的为作者、读者和社会服务。

2.编辑出版业务知识的培养

青年编辑对编辑出版业务知识的熟知直接影响着编辑今后的日常工作。熟悉和掌握出版法律法规体系是青年编辑进行出版工作的前提与基础,出版法律法规以其强大的约束力贯穿期刊出版的整个过程,制约着编辑的行为,引导期刊向着正确的政治方向、道德方向、舆论方向和文化传播方向发展,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等领域起到了引领作用,保证了各个主体的利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熟练掌握出版流程的各个环节,有利于青年编辑进行日常工作,还可以保证期刊的质量。

2.1熟悉编辑规范

出版政策法规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贯穿着期刊出版的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加工及印刷出版等每一个环节,青年编辑要认真学习《著作权法》、《出版管理条例》、《印刷业管理条例》及《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熟悉和系统掌握期刊出版工作中的各项政策规定,时时运用出版法律法规的相关知识来要求自己、监督自己的工作,依法对论文进行编辑、修改,维护著作权人的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复制权、发行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和财产权等。及时发现论文中存在的政治性错误,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对论文进行修改,如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计量单位的规范使用、数学公式的编排、数字的规范用法、表格与插图的编排、参考文献的标准格式等,在保证期刊质量的前提下,更利于期刊进行交流与传播。

2.2熟练掌握出版流程的各个环节

出版流程由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加工及印刷出版等多个环节组成,青年编辑要认真钻研编辑出版业务,熟悉了解出版流程的每个环节。青年编辑要掌握专业研究领域的现状、了解专业研究领域的科技前沿信息、及时掌握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与科技进展,认真而细致的进行信息搜集。对于不了解、不掌握的专业研究信息要进行学习、思考和分析。发挥青年编辑所特有的充满生机、创新精神的特点,紧跟学术动态进行具有个性化、前瞻性的选题策划,在吸引作者围绕选题撰写论文的同时,还要更多的去吸引读者产生阅读的意愿。成功的选题策划,还要做好组稿工作,这是贯彻期刊选题策划、保证期刊高质量稿源的关键。青年编辑要对专业内的专家学者进行细致的研究与分析,了解专家学者的研究方向、学术水平等,要就选题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约稿,在与作者进行约稿沟通的同时,还要反馈作者的建议,对选题策划进行不断充实与完善。青年编辑在对论文进行初审的过程中,先要了解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时发现论文中存在的政治错误和问题,从论文的专业特色、学术观点以及科学性、创新性等进行审查,判断稿件质量。对通过初审的论文送交专家审稿,待专家审查合格后,青年编辑应结合审稿单,对论文进行认真而细致的编辑加工。对于不清楚和不明白的地方要和作者进行反复沟通,协助作者进行修改,直到论文达到出版要求。青年编辑还要负责论文的校对、核红等工作,校对质量也是保证期刊质量的重要环节,校对过程中要对论文中的序号、图、表、公式推导、数据单位及引文等进行逐个核实,严格遵守《校对符号及其用法》,便于修改与校正。青年编辑还要认真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相关知识,并了解相关流程。

3.文化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培养

青年编辑要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才能胜任编辑工作,深厚的语言功底,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专业领域的研究范围、现状和发展是进行论文编辑加工环节的基础。

拥有熟练的语言驾驭能力才能对论文进行准确的编辑和修改,雕琢润饰,使论文最终达到出版要求,保证期刊的质量。掌握科技专业知识,了解科技专业前沿动态可以帮助青年编辑筛选具有创新性、科学性、理论性的优秀学术论文,推动期刊发展,提升期刊品牌,提高期刊的学术研究水平,促进学科发展。

3.1掌握文化基础知识,熟练驾驭语言能力

青年编辑要熟练运用规范化现代汉语文字,具有基础的文化知识与驾驭语言能力,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简化字总表》及《标点符号用法》等相关语言文字规范的要求,对论文逐字逐句的在文字运用、语法知识、修辞学运用、逻辑推理、标点符号使用等方面进行反复推敲和修改,使修改后的论文做到语句通顺、条例清晰、观点鲜明、详略得当、用词准确。青年编辑熟练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的,要将提高语言文字能力作为长久的任务进行培养,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慢慢累积,逐渐提高。

3.2掌握科技专业知识

期刊是交流学术思想,传播学术成果,促进学术发展的载体,所刊登的论文都是反映专业领域内具有较强学术性与理论性的论文。青年编辑必须要具有广博、扎实的学科专业领域内的科技基础知识,掌握科技动态,了解科技前沿信息,才能更好地了解论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论文所述的新观点、新理论与新方法。青年编辑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学科专业基础知识,才能甄别论文的创新性、学术性、理论性和科学性,也才能发现和纠正论文中存在的学术错误和问题。青年编辑要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与研讨会,随时更新与完善科技专业知识,掌握科技专业研究领域的学术发展现状,了解学术发展动态和前沿信息。

4.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培养

在经济高速发展、信息量激增的时代,信息以多样化的形式通过多种方式得到迅速传播,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在期刊的编辑出版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网上采编系统、在线投稿、远程编辑、计算机软件排版、黑马校对等,实现了通过网络进行信息采集、组稿、收稿、审稿、编排、校对、发排等出版的每个环节。为适应期刊出版与科技发展的需要,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可以加快论文的审查速度,更有效地处理论文,提高编辑加工效率。青年编辑要认真学习计算机知识,善于利用网络,发挥使用计算机与互联网的优点,充分利用网络迅速、快捷传递信息的特点,进行信息搜索,检索科技成果,掌握专业领域的最新学科动态信息及热点问题,发布期刊信息等。网络方便了青年编辑与作者进行沟通、交流与互动等,利用网络可以很便捷的围绕选题策划对作者进行组稿与收稿,利用计算机审稿可以将审稿意见清楚的进行标示与修改。青年编辑还可以利用排版和校对软件对期刊进行排版与校对工作,校正人工校对盲点,减少论文的文字错误率,提高期刊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劲松.青年编辑的基本素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0(2):117-118.

[2]吴俊玲.中医期刊青年编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2010(7):648-649.

[3]蔡炳华.论学报编辑的基本素质[J].学报编辑论丛,1998(5):134-137.

[4]张丽枫.论新形势下期刊编辑的基本素质[J].河南社会科学,2009(5):192-194.

[5]田华华.关于高校学报青年编辑培养的几点思考[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8(2):223-226.

[6]王建青.对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素质的思考[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42-144.

[7]宋瑛.论现代编辑的基本素质与能力[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3):161-163.

[8]舒干.再谈期刊编辑人员基本素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16-120.

[9]陈严,江润林.浅谈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的基本素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3(3):83-85.

[10]郭焕芳,郑爱莲.新形势下科技期刊编辑的素质浅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3):381-383.

作者简介:

朱维维(1980年7月~),天津市建设工程技术研究所信息研究室、天津城市杂志编辑部责任编辑。

(作者单位:天津市建设工程技术研究所

谈现代科技编辑的素质要求 篇7

现代的编辑要求走出去, 要做“活动家”, 要求对出版市场具有一定的敏锐度, 了解行业的信息和发展动态, 善于发现市场的热点和需求点;作为科技编辑, 有着自己的专业背景, 在市场细分的模式下, 更要熟悉专业领域中最前沿、最热门的研究成果和新技术, 要紧跟时代与科技的发展, 否则就会落伍, 就不会做出有创意的、适销对路的好选题。这就是选题策划能力的培养。当然, 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这是一种综合能力, 需要平日里下工夫。平常读书看报时, 多带个问号, 想想这个信息能否提供选题素材。选题的灵感离不开知识和信息的积累, 只有在大量积累的基础上才有偶尔的灵光激发。平时要多留心, 多看, 多问, 多思, 多想, 做生活的有心人, 日积月累, 策划能力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以提高。常常惊讶于那些畅销书的编辑是如何挖掘到这么好的选题的, 其实那也是厚积薄发的结果。

策划选题不是闭门造车, 不是凭空臆造, 而是必须植根于社会生活。要深入生活, 把握社会脉搏, 这也就是作为“活动家”所包含的意思:

第一, 要多参加各种相关会议特别是学术会议, 以获取足够的信息, 结识足够的读者, 挖掘潜在的作者, 找到好的选题。在参加会议期间, 要充分利用每一点时间, 要尽可能多地与参会人员结识、沟通, 收集尽可能多的资料, 包括就餐、游览以及考察时, 都不能忘记自己的职责。

第二, 积极开展图书市场调研活动, 要充分有效利用每年一度的全国图书订货会和图书展览会, 对展会这样一个巨大的集束性的图书信息场, 要加强对出版社图书市场、图书选题趋势、出版社竞争对手、品牌推广、渠道创新、客户服务等的研究, 以指导自己的选题策划方向。同时, 平时也要注重经常到大型的书店去走走, 了解读者的阅读取向, 以使图书选题更切合读者的需求。

第三, 要加强与行业学会、协会的合作, 在进行选题资源开拓的同时, 也要进行图书信息的送达以及产品的推广。

第四, 积极参加图书的营销与宣传, 与销售、发行部门的人员加强沟通, 只有懂得市场营销、人们的阅读和购买心理, 才能知道在策划选题时如何去引导需求、满足新需求。

第五, 要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活动。目前, 知识更新日益频繁, 节奏越来越快, 不抱定终身学习的理念, 很难胜任本职工作。而各种相关培训恰好是弥补知识的一条便捷途径, 要利用各种机会去增强自己的能力, 哪怕是自己自费去培训。

现在刚参加工作的编辑常常急于求成, 不愿意从一本一本的书稿看起, 一开始就要去做策划。试想, 一个连最基本的稿子都不看的编辑, 又怎么去做策划呢?同样, 如果策划了一个非常好的选题, 倘若没有把好质量关, 错别字连篇, 漏洞百出, 同样也算不上是好书。所以, 编辑首先要练好加工稿件的基本功, 这也就是传统的“文字匠”的角色, 这是一个编辑能否成长为“名编”的根基。加工稿件可是一个细活, 要静下心来字斟句酌, 认真细致地对稿件进行审读和全面的编辑加工整理。如果没有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 这件事情也不是那么容易做好的。编辑加工有许多的规范和标准要去熟悉、牢记, 修改稿子时小到一个标点符号、一个字母的正斜体等等都要注意。这些看上去像是小事, 实则不小, 因为图书面向的是读者, 可能一个不起眼的小错误或是一句宣传语都会给读者造成歧义或误解, 给出版社造成荣誉损伤, 所以一定要养成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

编辑加工的过程, 实际上是培养编辑不仅要从知识、文化、导向的角度来分析把握作品、加工整理作品, 提高作品的文化含量, 而且要从出版现代化的要求来整体设计图书, 包括对整个流程中各种细节的把握, 以提高图书的综合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现代的编辑虽然要求走出去, 做“活动家”, 但组稿后, 同样要求坐下来, 做“文字匠”, 二者不可偏废。一定要脚踏实地, 切勿浮躁, 亦不可急于求成, 要兢兢业业, 事无巨细。出版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有许多环节, 每个环节都要去熟悉、掌握。

编辑的“文字匠”与“活动家”的角色必须融合到一起, 要坐下来, 同样也要能走出去, 这是新形势下现代出版的新要求、新挑战。编辑如果固守过去只负责案头加工的单一角色, 势必要被这个时代所淘汰。编辑角色的双重化甚至多重化, 是出版社现代化、企业化、市场化的必然趋势和结果。

摘要:编辑作为出版社的核心与灵魂, 在当前国内外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 工作性质发生了变化。编辑不仅要做走出去的活动家, 也要做脚踏实地、静心加工的案头文字匠, 这是新形势下现代出版对科技编辑的素质要求。

论现代文学编辑中的审美意识 篇8

现代文学编辑中,编辑是该项活动的实施主体,他们通常是将自己的审美观念附着到文学作品中对其进行润色、加工,从而达到提升作品审美要素,增加文学作品价值,优化文化作品的目的。因此,可以说编辑活动实质上是文学编辑将其精神,即审美意识通过“物态化”的文学作品呈现出来, 编辑出版活动中的设计、润色等都是实现“物态化”的手段。 审美意识影响着编辑主体对文学作品、出版物的“装潢”水准。传播性和教育性是现代文学作品的重要特征,读者们在阅读中注重的是视觉感受,从而影响他们的精神心理。文学编辑活动中,编辑要注重作品中人、物、图书版式的审美协调度,从而提升现代文学作品的精神财富。

审美意识在现代文学编辑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是我国早期著作中提出的有关系统设计理念,将其应用到现代文学作品编辑中也自然是如此。现代文学编辑中必须要具有系统化的审美意识,将审美活动与编辑活动交互融合,审美意识也指导着文学编辑活动的进行。编辑内容要与审美意识的标准相契合,要注重给读者们带来的精神体验, 让文学作品内容蕴含更多的精神要素,实现视觉美感和内容美感的统一,真正体现现代文学作品的文化价值。

二、现代文化编辑中需要具备的审美意识

( 一 ) 审美健康意识。现代文学编辑中,编辑主体必须要具备审美健康意识,即编辑自身的审美思想必须是正面向上的,从而能够保证文学作品可以正确地引导读者。健康、 正确的审美意识对于现代文学编辑主体来讲是必不可少的文化素质,此外编辑主体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审美判断力,即能够明确辨别文学作品的内容是否可以出现,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读者倾向于哪种视觉效果。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一些审美意识也在发生着变化,旧社会所推崇的“三从四德”已经被“女权主义”所取代,文学编辑的审美意识要与时俱进,符合当代的审美潮流。 此外,对于涉及政治、历史、科研的文学作品,编辑主体更要发挥实事求是的审美作风,秉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审美意识的思想性、政治性和先进性。

健康、积极向上的审美意识能够帮助编辑主体在现代文学编辑活动中进行作品的优化选择。去其糟粕,留其精华, 在出版物中传递正确的审美意识及观念,潜移默化地提高读者的审美鉴赏水平,传递正确的精神理念给读者,实现现代文学作品的价值。

(二)审美创新意识。现代文学编辑中,编辑主体应当具备审美创新意识,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浅析。通常情况下,一篇文学作品,编辑主体需要至少阅读两遍,第一次粗略阅读,是对文学作品的整体评估,确保作品的清晰度、 组织等方面不存在问题。第二次是仔细阅读,实行文学编辑活动,发现需要原作品作者修改的内容。作为编辑主体, 其实际上没有权利在原作品中添加自己的东西,他们要做的就是对原作品作者进行适当地引导,将作品变成符合编辑主体审美意识的新作品。此外,编辑主体的审美创新意识还影响着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判断力,预见他们正在编辑的文学作品在未来是否能够有巨大的影响力。我们所熟知的文学作品 《戴维·哈伦》在他风靡全球之前也曾被数家出版社婉拒, 直到这部作品碰到了编辑希契科克,其命运才发生改变。这位编辑家充分发挥自己的审美创新意识,引导作者进行原作品的重组和修改,最终创造了出版上的奇迹。

因此,现代文学编辑主体必须具备审美创新意识,发挥审美判断力,真诚、认真地给出自己的建议或者意见,引导作者进行修改,直到作品没有一点点瑕疵或者能够达到作者和编辑主体的要求。

(三)审美策划意识。现代文学编辑活动中主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和读者们的视觉感受来决定是否需要策划。一般情况下通过选题策划、营销策划,能够激发受众们的阅读欲望, 引发读者的理性思考和情感享受。在现代文学编辑活动中, 编辑主体必须要具备审美策划意识,通过一系列的策划活动,丰富文学作品的内涵,创造文学出版物中的精品,让文学作品传播范围更广,传播量更多,实现社会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三、总结

美学常识在现代编辑活动中的运用 篇9

(一) 何为美学

美学 (希腊语:Aesthetics) , 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在1750年首次提出来的, 是研究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在中国, 美学起源于老子, 他提出和阐发的“道”“气”“虚”“实”“玄鉴”等, 对中国古典美学影响重大。在当代, 美学在人文学科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它既是一门思辨的学科, 又是一门感性的学科, 与文学、传播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联系紧密。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 是人的一种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 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具象于媒体编辑活动中, 主要是研究编辑所创作的作品的审美活动, 使之与其产品购买者——受众 (读者或者观众) 的审美需求尽量统一、协调、一致的一项活动。这里包含了两层意思:其一是产品创作者, 如报刊编辑、电视制作人等对于自身创造的产品有着“美”的评判;其二是他们也需要了解受众对于美的喜好和认识。

(二) 媒体产品美的构成

任何事物的美都是由一定的内容和形式相结合而成, 没有内容的形式和没有形式的内容都不可能产生美。构成一个媒体产品 (报刊、图书、音像节目) 的美也不外乎这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美。媒体产品的内容美首先反映在它的新闻性和传播性上, 同时还要看作品的思想深度、社会反响、构思布局以及写作技巧。美的新闻作品要具有广泛的传播性, 能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 能够给受众带来思想的启迪、阅读的愉悦感, 从而产生精神上的满足和美的享受。二是形式美。形式作为内容的载体, 它的创作不能是漫无目的和想当然的, 它必须遵循从内容出发的原则。换句话说, 内容须借助形式才能得以表现, 形式须与内容相结合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二者相辅相成, 构成一个媒体产品的整体美。

(三) 美学在编辑活动中的作用

媒体作品生产者对于美的评判标准应与所处时代大众的审美价值观一致。对此业内有着共识, 行业内岗位的设置可见一斑, 如美术编辑、视觉总监、视觉创达设计师等。但从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来看, 在不同的时代, 受众对美的喜好和认识标准是不统一的, 但无论出于什么时代背景之下, 受众审美观的形成不外乎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多样性。既受地域、民族以及文化背景的影响, 也受个人价值观、经历、兴趣爱好等的影响。因此, 受众审美呈现出的第一特点就是它的多层次、多侧面和多样化。二是能动性。在潜意识里, 人们总是渴望通过阅读报刊、图书或者观看影视节目 (收听广播) 等方式解决自己在家庭、工作、生活、爱情等方方面面中遇到的种种难题, 或者找到直接的答案或者得到有益的启示, 因此受众对媒体的选择带有很强的主观性。三是变化性。一个人的审美随着自身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个人社会阅历的积累、对外界认识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实际上, 大多数人即便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美学知识培训, 也能耳濡目染地获取普世下的大众审美观。因此, 就目前个人的理解, 编辑活动, 所说的美学形态, 更多的是以经验主义去归纳美和从理性主义去演绎美。正因为此, 在实践过程中, 要格外注意处理好内容与形式、变化与统一、特殊与大众、现实与艺术、主观意愿和客观规律等方面的关系。一般来说, 形式要服务于内容, 变化不能损害统一, 特殊要服从于大众, 艺术不能脱离于现实, 主观意愿要遵循客观规律。编辑只有处理好这些关系, 才能通过对受众审美观的捕捉和对美学知识的日益普及以及对美学知识认识的不断深化, 让美学常识成为自己手中为作品点睛的妙笔。

二、美学知识是方便传播的“利器”

美是和谐, 是运动统一。传播媒介是固化的, 信息是流动的, 如何将这瞬息万变的信息更快地通过固化的媒介传播出去, “广而告之”?我个人认为, 良好的美学知识功底是提升媒体产品传播效果的一个利器。

(一) 在报刊中的展现

主要体现在版面设计水平方面, 这也是一份报纸 (杂志) 留给受众最直观的第一印象——这份报纸 (杂志) 美与不美, 受众能否产生阅读的欲望,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此。版面设计涉及点、线、面的组合, 字体与色块的运用, 照片的尺寸与选择, 栏数的变化及留白等, 既要独具匠心、突破固有模式, 又要统而不死、活而不乱, 注重局部与整体的均衡与和谐, 这主要依赖于编辑自身的美学功底。以2012年7月28日出版的《约翰逊市闻报》 (Johnson City Press, 美国田纳西州约翰逊市) 头版为例。当天, 该报头版主要报道了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 主图采用的是一张在高空俯拍的奥运开幕式现场全貌, 灯光绚烂, 气氛热烈, 场面宏大。大多数报纸头版用这样一张大图片也就可以了, 但《约翰逊市闻报》的编辑显然不满足于这样的设计, 围绕这个主图, 在它的四周又安排了20张小图片, 围成一圈, 来烘托奥运盛会的气氛。这些小图片大多是对来自世界各地观众的面部特写。画面张张精彩, 放在一起更为醒目。

为什么要大量使用人脸的特写?因为这里隐含着一个视觉美学的基本规律。人类对所有的画面印象最深刻、能够最快被大脑接受的视觉信息就是人类自身的面孔。

为了突出这些照片, 编辑还特意给这组照片铺了一个黑底, 每张照片下用统一的字体标出反白图说, 将视角、景深不同的画面统一。有强烈黑白对比的统领, 让千姿百态的画面更加和谐, 外加规整、一致的视觉符号 (反白的图说) 将画面中可能出现的撞色、各种视觉噪音协调一致。这里如果没有一定的美学知识功底, 很难让出自不同光线、背景、角度的画面和谐一致, 赏心悦目。

(二) 在广播电视中的重要作用

美学知识在报刊上有着应用, 在广播电视的包装中也体现美的概念。目前的广播电视包装所涵盖的要素大致有音乐音效、标识设计、版式安排、录音 (镜头) 剪辑、色彩配置等诸多方面, 这些要素对一个整体广播电视节目的包装互为辅助, 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视听语言中的众多要素, 与人类的感知纷纷对应, 色彩配置是其中之一。掌握好色彩本身属性, 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视听语言的传达度和审美品位。

我们看到央视综合频道的频道包装, 以及世界上很多国家大台如CNN等, 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深沉稳重的蓝色。这是因为蓝色表现了海纳百川的宽广、包容、冷静、客观, 这与世界大台的定位有着必然的联系。而对于丰富的色彩, 配置的思路则更加开放。

三、应用美学原理给作品穿靓装

(一) 形态结构

身为东方人, 从小耳濡目染传统的东方美学理念。东方的美学更多的是在讲意境, 写意画就是最典型的作品表现方式, 如虚谷的《花果图》、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 等等。意境是审美意象中特别富有形而上意味的一种类型, 其基本规定性是“境生于象外”, 具有无规定性、无限性的特点。

这种东西需要长期的积淀和经验总结。“纸上无墨、心中有画”。这类学问可复制性太差, 所以推广有难度。而西方的一些美学概念, 如黄金比率、黄金矩形、黄金分割、基本色彩搭配等, 是美学形态与结构的重要内容, 掌握好这些原理, 对于做好美编工作是十分有益的。

美是一种和谐, 蕴藏在自然万物中。媒体的编辑活动是创造性的工作, 需要深刻了解这些赋予了宇宙结构统一形态的基本原理, 并了然于心, 用于媒体产品, 给产品“靓装”, 有美的外形。

(二) 色彩

首先我们要学会区分色彩的差别, 每一类色彩的差异, 会使受众的感受有着天壤之别。

纯色的运用:纯色是指100%饱和度的单一色彩。当两种纯色配在一起时, 它们就能形成强烈的对比, 令人觉得一种颜色在向前凸起, 另一种颜色在向后退却, 而这种反差便产生强烈的立体感。但需要注意的是, 强烈的纯色对比会产生冲撞效应, 所以在运用时要格外小心。

明暗的运用:黑白是最强烈的明暗对比, 这种对比同样能够制造鲜明的立体感。《纽约时报杂志》封面上曾经出现过一把黑色调的枪, 边缘被挖空, 而底色是白色, 在视觉上形成了三位空间, 使得这把枪就像搁放在画面上, 伸手便可以拿下来一样。

冷暖色调的运用:在一个画面将冷暖色调合理地交织在一起, 冷色调会向后退, 暖色调则扑面而来。印象派画家十分注重这种对比手法, 在他们的风景画汇中, 背景的天空和云彩等往往是明亮的、流动的、远远的, 用淡淡的冷色调, 画面主体则往往是暖色调, 显得稳定、突出, 仿佛就在近前。

深浅层次的运用:利用同一种颜色的不同深浅形成对比, 自然地显示立体感, 是彩色报纸设计常见的手法。《圣何塞信使新闻》及其杂志的封面照片就是这样处理的, 加大了反差, 使立体感更加鲜明。

五光十色的标题和图片确实能够使作品漂亮起来, 一下子吸引一些人的注意, 但这并不是现代媒体产品的标准。要编好符合现代要求的彩色产品, 编辑必须对色彩的构成和功能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 并根据现代受众的需求合理使用色彩, 使色彩成为传播的手段, 让它说话、传情, 显示媒体产品自身的格调。

四、结语

综上所述, 美学基础是一名现代媒体编辑的必备知识, 只有运用自如, 才能得心应手地开拓市场、赢得受众, 迅速实现媒体产品的价值, 从而实现个人价值。

摘要:在当代社会中, 美学常识在编辑活动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作为一名编辑, 如何通过对受众审美观的准确捕捉和自身对美学知识认识的不断深化, 让美学常识成为为作品“点睛”的妙笔?这是本文试图探询的主题。

关键词:美学知识,编辑活动,审美观

参考文献

[1]张琦, 刘康宪.谈编辑美学原则在编辑活动中的运用[J].编辑学刊, 1996 (5) :13-15.

[2]吴瑞云.书刊形式美的内涵和标准概述[J].南昌高专学报, 1996 (3) :31-34.

[3]王左军.对编辑美学原则及其特征的探讨[J].编辑学报, 1995 (4) :224-226.

[4]张惠民.编辑美学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5) :167-171.

[5]潘非寒.新闻编辑中的艺术美学应用[J].今传媒:学术版, 2011 (6) :143-144.

现代编辑培养模式探讨 篇10

一、传统编辑培养模式的弊端

传统的编辑培养模式在我国已经存在了几十年,为我国的出版事业培养了大批的优秀编辑人才。传统的编辑培养模式主要是依托高等院校的培养,从毕业生中尤其是从文科专业的毕业生中选拔进入出版单位,然后在实际的工作环节中来培养基础的编辑技能。在传统的编辑培养模式中,不难看出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是大学,第二个是出版单位。这两个环节基本是分开的,大学负责文化知识的教授,而出版单位则完全通过自己的力量来进行编辑技能的培训。在传统的编辑培养模式中,主要是出版单位自身来培养编辑,大学在专业技能的培养上没有什么作为。同时,编辑培养模式单一,所培养出来的编辑适应面较小,培养的关键环节仅仅依靠出版单位自身,而且培养模式延续时间较长,培养成本也很高。这些都是传统编辑培养模式的弊病。

二、现代编辑培养的主要模式

现在出版市场瞬息万变,出版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出版业中求生存、谋发展,一支优秀的、具有强烈市场意识的编辑队伍是出版企业的发展源泉。因此传统的编辑培养模式亟待更新,需要建立起适应市场的现代编辑培养模式。

(一)立足高校培养编辑人才

立足高校培养编辑人才,这是编辑培养体系的基础组成部分。高校作为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的培养地,拥有庞大的资源和各类型的教师,因此在现代编辑的培养中高校的重要作用无法被其他培训机构所替代。现在高校正在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以更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和市场的需要,专业技能培养的比重在高校教学中正在逐渐加强,以往只重视理论而忽视技能培训的现象正在逐步得到改观。尤其是编辑学的学科地位得到了国家的承认,编辑学被列为二级学科,结束了以前只能在传播学和图书馆学下面挂靠专业的尴尬境地,这使得建立现代编辑培养体系有了较为稳固的学术基础。传统编辑知识面要求较为狭窄,只需要拥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和编辑知识就基本能够胜任传统的编辑工作。而现代编辑则需要较为宽广的知识面,专业知识不单要过硬而且要广博,既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又要懂得传播出版、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所以这就决定了现代编辑的培养模式不可能是一个单一的、线性的培养模式,而只能是一个复合的、开放的、多目标相结合的培养体系。

高等院校是现代编辑培养模式的基础部分,因此高校要摒弃以前传统的培养模式,从不注重培养编辑技能转变到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技能并重的方向上来。简单地说,首先就是高校在低年级阶段要大力加强文化知识素质的培养,为培养合格的编辑来奠定扎实的文化基础。文化基础决定了编辑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因此不能因为要提高应用技能就削弱理论知识所占的比重。其次,要通过高校学分制改革,在高年级阶段开设一系列的编辑理论课程,课程涉及的范围要尽量广泛,如传统的编辑理论、编辑技能等。还有就是要增加出版印刷技术、文化产业营销等涉及新媒体和文化产业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课程的深度要适中,主要的目的在于学生对具体的编辑事务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强化毕业实习阶段的技能培训,尽量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编辑工作当中去。高等院校要与传媒出版单位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让学生在这些合作单位顶岗实习,达成双赢。顶岗实习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的编辑实务操作中综合运用自己所学到的各种知识,提高实践能力,而用人单位则能够借此从中挑选满意的人才。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在现代编辑培养体系中,高校所承担的任务较之以前传统模式,责任更为重大,比重也大大加强。高校承担的培养任务分为三个阶段,即文化知识学习、技能培养和实习运用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依次进行,环环相扣,目标明确。

(二)出版单位出版技能的短期强化培训和长期培养相结合

现代编辑培养体系离不开人才使用单位的参与,传媒出版单位是现代编辑培养体系的中心环节。这并不意味着高校在编辑人才培养体系中不重要,而是说传媒出版单位才是真正使用编辑的地方,培养出来的编辑人才是否符合单位和市场的要求,合格的编辑人才的标准是什么,这些都需要得到传媒出版单位的最终认可。因此,在现代编辑的培养中,要始终指向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和市场的满意度。

传媒出版单位在编辑人才的培养上要采取初期短时的强化培训和以严格的管理制度为依托的长期培养模式相结合的方法。短期强化培训即对刚刚进入出版企业的毕业生进行为期两个月到半年不等的短期编辑知识强化培训,由出版企业的总编、副总编和业务骨干对其进行业务强化培训,业务骨干承担较多的培训课程,总编和副总编则开设一两次讲座,对编辑技能进行强化,着重在编辑实务和技术使用能力上。因为短期培训结束之后,就会马上上岗,开始实际的编辑工作。编辑工作时效性强,业务压力大,要求少犯错,不然出版成本就会大幅增加。因此这一阶段就是要教会怎样进行图书校对、图书选题、策划、组稿等具体的实际工作。计算机使用能力是一个重点,要让其能够熟练使用常用的文本编辑和图像编辑软件。在短期培训中,可以适当安排他们参与到一些具体事务中去,如校对等,当然要安排有经验的老编辑进行指导。长期培养则是出版企业依照企业内部严格的出版管理制度,定期对编辑进行业务指导,即每一个月进行一次业务总结会,结合出版发行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来对编辑进行业务反馈,在日积月累中提高编辑的业务能力。同时还要组织编辑参与到市场发行的工作中去,编辑要与市场发行人员一起参与市场调研,摸清市场的需求,使编辑在进行选题策划时能够更加紧密地贴近市场,提高编辑人员的市场敏锐度,编出市场认可度高的畅销图书。长期培养中要有意培养骨干编辑,即对那些基础扎实有潜力的编辑有意识地让其参与一些重大选题策划活动,让其在业务骨干的带领下快速成长起来。根据这个原则,要让这些具有潜力的编辑能够较多地参加一些出版发行活动和权威单位组织的业务培训活动,使其各方面的综合业务素质得到较大提高。

在现代编辑培养体系中,归根结底都要落实到人这个层面,因此在体系的构建上要充分调动受训者的积极性。从高校层面则是尽量将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使得课程深入浅出,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把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密切结合,培养用人单位需要的出版人才。而从用人的出版企业层面,则要从现代企业管理体制上对优秀编辑进行充分的物质奖励,在分配制度上向有贡献的编辑倾斜,做到多劳多得,避免传统事业单位吃大锅饭的弊病,充分调动编辑提高编辑技能和业务水平的积极性,形成一个尊重人才、让人才充分发展的宽松环境。

三、现代编辑培养要尊重市场规律

在现代编辑培养体系的构建中,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要塑造合格的现代编辑,需要有完善的制度,同时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没有充足的资金,培养合格的编辑只能是一句空谈。从高校的角度,就是要对人才培养提供足够的软硬件支持,即要聘请一批具有丰富编辑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同时要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尤其是在多媒体数字编辑的培养上更要注重硬件设施。同时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习机会,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从使用人才的出版企业来看,则需要人事部门和财务部门对编辑人才培训要有足够的资金预算,在人才培养上要舍得投入资金。市场经济时代,编辑人才的培养需要足够的资金作为后盾,没有资金来谈构建现代编辑培养体系只能是一句空话。现代编辑培养体系是一个开放性的体系,因此不能说编辑培养只是在高校和出版企业中进行,其实市场是最好的试金石,也是最好的培训者。合格的现代编辑必须具有敏锐的市场意识和精明的经济头脑,投入和产出比也是现代编辑需要注意的方面。在编辑培养中,我们要避免理想主义和技术主义的误区,出版的音像和图书制品,并不是装帧越精美就一定会有良好的市场反应。在编辑培养中一定要注意灌输“合适”原则,即投入与产出比。一个优秀的编辑一定要有成本意识,适应市场的不一定是合格的编辑,但是合格的编辑一定要适应市场的需求。

总之,现代编辑培养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开放性是现代编辑培养体系的显著特征,市场主导是根本性原则,只有市场才是最后的检验者。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继续深化,我国出版业编辑培养模式也必须按照市场的要求进行变革。首先,立足高校培养编辑人才,这是编辑培养体系的基础组成部分。其次,出版单位出版技能的短期强化培训和长期培养相结合。最后,在现代编辑培养体系的构建中,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要塑造合格的现代编辑,需要有完善的制度,同时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总之,现代编辑培养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开放性是现代编辑培养体系的显著特征,市场主导是根本性原则,只有市场才是最后的检验者。

编辑出版现代化认识上的几个误区 篇11

~编辑出版主体的现代化不等于编辑出版主体办公的自动化

在编辑实践活动中,编辑出版主体在对其客体进行选择加工时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具体地说就是编辑出版主体对客体的信息选择、储存、加工改造过程始终是在编辑出版主体的支配下,为实现编辑出版主体的行为目的而自觉、自主地进行的。因此说,编辑出版的现代化在本质上是编辑出版主体的现代化。

“什么是编辑出版主体?简单说来,编辑出版主体就是在编辑出版实践活动中从事编辑出版劳动的工作者。它不仅指作为个体的编辑出版劳动者,而且还包括存在于一定组织形式下的作为群体的编辑出版劳动者。”…而编辑出版主体的现代化,是指在编辑出版实践活动中,编辑出版主体的主体意识、人格素质及编辑出版手段由传统性向现代性转变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体现为编辑出版主体努力使自己的人格、文化知识、工作手段适应编辑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从而促进编辑出版的现代化。它不仅要求编辑出版主体在工作方式(也就是编辑出版手段)上实现现代化的转变,更要使编辑出版主体在主体意识、人格素质等方面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编辑出版主体办公的自动化,是指编辑出版主体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部分编辑出版活动物化于人以外的各种现代化办公设备中,由人与技术设备构成服务于编辑出版业务目的的人机信息处理系统。它主要强调的是编辑出版主体的工作方式,是编辑出版部门在短期内便可实现的。因而有些编辑出版部门或单位便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为每个参与编辑出版的人都配上了计算机,相关部门还举办了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使他们的编辑出版主体基本上实现了办公的自动化,于是便高呼他们实现了编辑出版的现代化。殊不知他们只是把过去的手工包饺子改成了机器包饺子,皮还是那个皮,馅还是那个馅,试想这样的转变能包出比以前更美味可口的饺子吗?殊不知,编辑出版主体办公的自动化只是编辑出版主体现代化中的一小部分。在编辑出版现代化的过程中,即使拥有最先进的现代化的编辑手段和管理制度,但如果操纵使用它的主体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这些现代技术和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那么,失败和畸形是不可避免的。“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人的手中变成废纸一堆。”因此,我们绝不能把编辑出版主体的现代化简单地认为就是编辑出版主体办公的自动化。

二编辑出版客体的现代化不等于纸质编辑出版物的电子版化

编辑出版客体是编辑出版主体在编辑出版行为过程中所作用的对象,是编辑出版过程中主体力的行为的承受者,它包括编辑出版每一阶段中的劳动对象,也就是从作者交到编辑出版部门的稿件一直到最后成品的出版物这一过程中的每个阶段的劳动产品。编辑出版客体最终的结果是出版物,但我们不能把编辑出版客体简单地说成是编辑出版物。编辑出版客体的概念在外延上包含了编辑出版物,编辑出版物只是编辑出版客体在最后一阶段的表现形式。

编辑出版客体的现代化,是指编辑出版每一阶段为下一阶段所提供的劳动产品在内容上、形式上、贮存状态上要符合下一阶段的要求,以便最后能生产出符合现代化要求的出版物,这当然包括作者向编辑出版部门交付稿件的这一阶段和编辑出版部门向读者提供出版物的这一阶段。因此,编辑出版客体的现代化要求从作者提供的稿件开始到最后成品的出版物,其每一阶段在内容、形式、贮存状态上应有一个统一的要求,每一阶段的劳动都应该为最后生产出现代化出版物的目标服务。要实现编辑出版客体的现代化,必须要求每一阶段的编辑出版客体在内容、形式、载体等方面向着这一要求看齐,编辑出版的各个部门不能各自为战,必须有统一的管理者,并且事先要对每一阶段的工作作出明确的要求,尽量保证每一阶段的编辑出版客体都处于一个高度的统一状态。

随着科技的发展,纸质出版物独霸天下的局面已被打破,形形色色的电子出版物已经像空气一样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有些出版社为了吸引读者,在自己原有纸质出版物的基础上推出了电子版,也就是将自己的纸质出版物通过一定的技术照搬到了电脑上,并且利用网络在电脑屏幕上呈现给了读者,读者只需支付少量的费用即可阅读。这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出版物流通过程的时间,也给读者的阅读提供了一定的方便,但它只是在原有出版物的载体和形式上发生了变化,从严格意义上讲它连真正的电子出版物都算不上,它只是纸质出版物的一个副产品。从纸质到电子版的变化只是编辑出版物表现形式上的变化,根本不能代替编辑出版客体现代化的全部内容,我们不能以点代面地认为把纸质出版物变为电子版就是实现了出版物的现代化,进而说实现了编辑出版客体的现代化。产生这种错误认识的原因就是没能正确认识编辑出版客体现代化的内容和要求,没有用正确的理论去指导我们编辑出版现代化的实践活动。因此,弄清编辑出版客体现代化的内容和要求,进而用科学的理论去指导其实践活动,就成为编辑出版客体现代化过程中的关键所在。

三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的现代化不等于编辑出版过程的计算机化

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的现代化,首先表现在对现代出版技术的应用上。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以来,由于计算机技术在编辑出版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光纤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才使编辑出版史上最深刻的一场革命得以发生,从而形成了作者、编者、出版者、印刷者、发行者、读者都与计算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美妙景观。作者写稿用电脑,投稿用网络;编辑在屏幕上审稿、编辑加工和校对;印刷厂用激光样片制版印刷;发行靠计算机网络刊登广告和征订。读者的阅读除了纸质型出版物以外,还有了多媒体光盘、网

络等诸多的媒体。可以说,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是一个集写、采、编、审、读为一体的全方位的变革过程。

现代化的编辑出版技术至少包含以下三个方面:桌上出版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出版技术。桌上出版技术是指编辑出版工作中的编辑、设计、排版、校对、出胶片等工作同时由一人在桌上完成,编辑加工均在计算机屏幕上进行,编校合一,并同时由编辑完成版面设计和版面组合。桌上出版技术的采用,大幅度地突破了传统编辑出版排版工作的局限,拓展了编排手段,丰富了文字、图像的表现形式。多媒体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将人类各种交流表达形式(数学、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综合处理(包括存储、传输)的技术,它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集成性、交互性和数字化。网络出版技术,就是在“计算机网络”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来传递信息的一种全新的出版方式。其特点有三:传输的便捷性、搜索的简易性和反馈的及时性。在这些技术中,计算机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硬件因素,但并不能说用了计算机就一定能实现这些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需要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多方面的结合,并且在各个环节中都处于高度统一的状态。因而,我们绝不能简单地认为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的现代化,就是编辑出版过程的计算机化。

再从微观方面来说,现在各行各业中对于计算机的应用已是习以为常的事了,而计算机只是使各种技术得以发挥的一个平台,它只有与相应的软件相结合才能真正地实现计算机化。就拿编辑出版行业来说,相应的软件真是五花八门,常用的文字处理的有Word、金山汉字处理等,表格中常用的Excel,图片编辑软件有Photo-shop、金山画王等,还有专业的版面编辑软件如方正飞腾等,其他的音频、视频、图像、动画编辑软件也是数不胜数,即使同一个软件也会有不同的版本。所以,兼容性的问题也就在现代化编辑出版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不但要用计算机,而且要保证我们用现代化手段所获得的成果能被别人所用,别人的亦能为我所用,真正地实现资源共享,这也是在计算机化的基础上对我们编辑出版技术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从这一层面来说,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更是不等同于编辑出版过程的计算机化。

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是一个各种先进技术综合应用的结果,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编辑出版过程中是否用了计算机或是否实现了计算机化作为衡量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的标准,我们应该以在这一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是否都引进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否从根本上减少了工作时间和工作量,是否真正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作为现代化的标准。

四编辑出版管理的现代化不等于编辑出版管理的市场化

编辑出版管理的现代化是编辑出版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管理就是服务,只有编辑出版管理实现了现代化,才能真正做到为编辑出版的现代化服务,促进编辑出版工作的繁荣发展。编辑出版现代化的进程是与现代化的科学管理相伴随的。现代化的管理首先在于管理体制、机制的现代化,其中包括市场竞争机制和用人激励机制等,在竞争中充分调动编辑出版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与高度的责任心,从而保证编辑出版活动的高质量与高效率。编辑出版管理的现代化还表现在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上。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凡科学化的管理必有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作为保证,在科学化、制度化的管理之下,我们的编辑出版行业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编辑出版管理的现代化还充分地体现在国家、政府对编辑出版活动管理的法治化上。法治化是现代化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编辑出版现代化最重要的内容。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十分重视编辑出版法制的建设,先后制定、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一系列出版法律法规,有效地保证了我国编辑出版工作在现代化的轨道上不断健康发展,对促进编辑出版业的发展繁荣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市场化是指在开放的市场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竞争的优胜劣汰为手段,实现资源充分合理配置,效率最大化日标的机制,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自负盈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大,国内大部分的编辑出版行业先后走上了市场化之路,出版社、报社、杂志社、电视台都先后跻身于市场的洪流之中。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被淘汰,它们一切以盈利为目标,一切以市场为准则,用市场去衡量业内的一切是非成败,如某某出版社盈利多少万元,某某报社的销量达到多少万份,某某电视台的广告收入上升到多少万元。在此种大环境的影响之下,我们的某些学术性期刊也以管理创新为由,以是否盈利、盈利多少来衡量期刊的优劣。他们认为,市场化是衡量现代化的最主要的标准之一,只要实现了管理的市场化也就是实现了管理的现代化。为了盈利,他们不择手段,其中从投稿者身上收取版面费便是惯用招数,有钱优先,没钱靠边,不论文章的好坏,要在刊物上发表一律得交相应的版面费,有些数目还相当大。如此一来,期刊社是盈利了,效益是上去了,但这样办出的刊物质量又在哪里呢?这种舍本求末,以牺牲刊物的质量为代价的管理方式还能称得上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现代化的编辑出版管理应该以能生产出现代化的出版物为目标,以不断提高出版物的质量为己任,不同的编辑出版部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不能随波逐流,一概而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管理能正确有效地服务于编辑出版现代化的实践活动。

编辑出版现代化不是一个静态的目标,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它也会不断地变化,因而要求我们编辑出版从业人员要树立起与时俱进、终身学习、止于至善的思想观念。编辑出版主体的现代化是编辑出版现代化的关键,编辑出版客体的现代化是编辑出版现代化的结果,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是编辑出版现代化的前提和支撑,编辑出版管理的现代化是编辑出版现代化的保证,只有正确认识这四个方面,使其协同发展,在编辑出版现代化的道路上我们才会一帆风顺。

参考文献:

[1]何菊玲,论编辑主体现代化[J],编辑学刊,2001(6)。

[2]殷陆君,人的现代化[A],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1)。

[3][4]张积玉,出版新技术与电脑在编辑出版工作中的应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

[5]张积玉,编辑出版现代化综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编辑的现代性 篇12

一、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概念及内容

(一) 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概念

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指将现代化的编辑出版技术融入编辑出版各工作环节之中, 以达到提高编辑出版质量和效率的目的。它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编辑出版相结合的产物, 是社会发展的外在体现。

(二) 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内容

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涉及编辑出版诸多工作环节, 因此只有明确各工作环节运用的现代化手段, 才能全面地分析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存在的问题。编辑出版技术现代化内容包括很多层面, 概括起来具体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下面逐一对其进行阐述。

1. 策划选题运用的现代化手段。

选题是编辑出版工作的基础, 能够对出版物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高质量的选题需全面了解多种信息并加以综合分析, 同时经过市场调研和科学的论证。所以, 策划选题手段的现代化一方面体现在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另一方面体现在论证选题运用的现代化手段。例如, 可通过网络等实现信息的收集等。

2. 编辑加工运用的现代化手段。

编辑加工技术的现代化主要体现在计算机和文字、图片软件技术的运用上, 即利用专门的文字和图片编辑软件实现稿件的加工、排版等, 不但能够显著提高编辑加工效率, 而且还能进一步完善出版物内容, 使其封面装帧、图文版式以及结构等更为大方、合理, 进而提高出版物的质量。

3. 印刷装帧运用的现代化手段。

众所周知, 编辑出版技术发展先后经历铅、火、光、电阶段。目前已实现印、校、排、录等一体化, 并且在印刷之前还可整体进行预览, 减少了出版物印刷过程中的问题。另外, 出版物的装帧经过漫长的发展也取得了较大进步, 目前不管是简装还是精装均实现了自动化, 大大减少了装帧工作量和装帧时间。尤其是在当前网络技术发展推动下, 出现了电子及网络出版形式, 提高了出版物的装帧、印刷以及设计的艺术价值。

4. 宣传发行运用的现代化手段。

传统出版刊物宣传发行主要利用其他书籍或报刊等进行推广, 或召开新书发布会等, 另外, 考虑到利用电视进行宣传的成本较高, 因此电视宣传并不常见。但是手机、互联网的发展为出版刊物的宣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途径, 借助网络平台以及手机等不但能够达到较好的宣传推广效果, 而且还能减少成本开支, 能够较好地提高出版刊物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存在的问题

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 概括起来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 意识观念转变落后于技术发展

在科技快速发展推动下编辑出版技术手段发展速度惊人, 无论是装帧设计技术还是编辑加工技术, 目前均可通过操作电脑实现。同时印刷技术也由之前的胶片印刷发展为激光照排印刷, 而且经过发展每项技术的功能越来越强大, 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另外, 编辑加工排版软件更新周期明显缩短。部分软件每年都会出现新的版本且功能越来越人性化。这样的发展速度让之前部分编辑人员始料未及, 因此部分编辑有关技术的认知和思想观念均落后于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的发展。部分编辑人员虽对现代化编辑出版技术手段有所了解, 但仍抱着落后的观念意识从事编辑工作, 这些问题的存在给编辑出版现代化进程带来较大阻碍。

另外,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之前不少编辑出版部门性质由事业单位转变成企业单位, 市场上出现了合资创办、民营、私营等出版机构, 结果就会导致不同出版机构之间争夺出版资源的问题, 因此为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 要求编辑应主动与作者加强联系。另外, 有时编辑还需依据选题计划要求作者完成某项作品。这种工作方式和思路的变化要求编辑出版主体不仅要学习和掌握新手段和技术, 而且还应转变观念, 树立服务和竞争意识, 以满足当今社会对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的要求。

(二) 技术标准统一难度加大

当前科技蓬勃发展的环境下, 编辑出版相关部门应鼓励和支持该行业向多元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众所周知, 美国首先将计算机应用到编辑出版行业, 因此推出的很多编辑软件多为英文,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编辑人员的使用难度。为改变这一情况, 国家相关部门积极鼓励和支持部分企业勇于创新, 终于我国先后开发出了Wp S汉字处理软件以及专门用于排版的方正飞腾软件。目前, 我国在图片处理、排版设计软件以及文字处理软件等方面的开发发展迅速, 尤其汉化的软件不胜枚举, 为我国编辑出版技术快速、稳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编辑出版技术多样化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新的问题, 尤其在技术标准统一方面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当前软件开发语言较多, 编写软件规范有所区别, 因此开发出的编辑出版软件往往存在兼容问题。例如, 部分编辑人员习惯使用Word2003编辑文字, 但是也有部分编辑人员使用Word2007编辑文字。如使用Word2003无法打开用Word2007编辑的文档, 给编辑人员的工作带来不良影响。

3. 编辑手段与结果存在偏差。

排版编辑软件在推进编辑出版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前, 排版设计软件、图像处理软件、文字编辑软件等不胜枚举, 而且利用一些功能强大的图片编辑软件处理图片完全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其中较具代表性当属photoshop软件。目前photoshop可谓是图片处理的佼佼者, 利用该软件不但可以对图片的色相、饱和度、亮度等进行调整, 而且为达到某种效果可运用相关滤镜处理。同时处理人物图片时可更改衣服、皮肤颜色等, 将处理后的图片进行编辑出版往往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

三、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面临问题的对策

如上文所述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不少问题, 因此相关部门应认真分析进而找出应对策略, 为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使其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一) 注重理论学习, 转变编辑观念

为避免传统编辑观念给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产生不利影响, 部分编辑应加强现代编辑出版理论知识的学习, 转变陈旧编辑观念, 以满足当今社会和行业发展的要求。

1. 加强编辑主体意识转变。

所谓的编辑主体意识指通过参与编辑客体实践活动而形成的对编辑活动规律和本质的反映, 其内容包括多元意识、竞争意识以及开放意识, 其中在多元意识方面要求编辑面对不同的文化产品、思想观念应抱着公正、客观的态度, 尤其不能一味的相信名家, 同时还应善于发现和培养新人才;竞争意识方面要求编辑有危机感, 转变传统编辑思想观念, 同时还应积极主动地了解和分析市场以及读者需求, 在此基础上规划选题, 并与作者取得联系, 从而生成可读性强、价值高的出版物;所谓开放意识要求编辑应抱着开放的态度和意识选择精神文化产品, 并能尽快接受新的编辑观念和思想, 同时还应加强学习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的管理制度和思想。

2. 加强编辑主体人格素养的培养。

编辑主体人格素养包括信念、知识结构、创造力等多方面内容, 其中创造力处于中心位置。编辑主体在传播和承载社会文明上发挥重要作用, 所以编辑主体应对时代精神进行准确全面的把握, 在适应社会发展环境的同时, 能够准确及时的判断和预见时代未来发展方向。同时还应把握好精神文明和时代发展的契合点, 从而为改造现有文化环境、引导文化未来发展方向奠定基础。编辑知识结构是编辑主体开展工作的根本, 不管是编辑的创造力还是业务能力均和编辑主体的知识结构有着密切联系。因此, 编辑主体应认真分析现有知识结构存在的问题, 进而不断完善和丰富基础知识;信念主要指面对工作压力、困难, 编辑主体表现出的勇气和信心, 是完成任务、克服困难的精神动力, 因此编辑主体工作中应不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敢于承担困难任务的勇气, 增强工作信息, 进而创造出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 加大监督力度, 实现技术标准统一

针对编辑出版技术手段多元化现象, 引起的标准统一难度大的情况, 国家相关部门应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加大监督力度, 尽快实现技术标准的统一, 为编辑出版行业的稳步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1. 加大监管力度, 逐步实现标准统一。

任何行业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管, 而且需要行业内部的自律和监督。在与编辑出版关系密切的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发展过程中, 为占据竞争优势部分生产厂商生产的摄像头、扫描仪以及打印机等产品时对接口进行处理, 仅限于连接自身生产的电脑, 给消费者使用带来诸多不便, 不利于编辑工作效率的提高。为此, 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协调, 统一电脑其他附件产品连接标准, 以实现不同品牌产品之间的连接, 为编辑出版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

国家相关部门尤其应及时调节不同软硬件生产企业因竞争而出现的产品不兼容问题。要求相关部门紧跟社会发展潮流, 加强监督部门建设, 尽快制定出行业规范和技术标准。针对无法统一标准的方面, 相关部门与相关企业应加强沟通交流, 以促进计算机行业的长远、稳步发展。

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促进编辑出版行业法制建设。

当今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 任何行业的产生和发展均需在法律法规约束下进行, 作为社会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编辑出版行业更应如此, 不管编辑出版技术手段发展如何同样离不开法律法规的约束。为此, 为适应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国家相关部门应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不断推进编辑出版行业法制化建设, 使行业的发展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同时相关部门还应清楚地认识到, 随着社会的发展编辑出版行业也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 该行业的法制化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因此要求国家立法部门树立坚定的信念, 做好长期准备, 并且相关部门应积极维护法律权威, 自觉遵守各种规范规定, 进而构建一个法制、和谐的社会环境。

(三) 注重思想教育, 提升编辑素质

当前, 编辑出版行业对编辑自身素质要求较高, 不仅要求其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 而且还要求其具有较高的精神和思想品质。

1. 端正工作态度, 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

编辑工作过程中应端正态度, 尤其在组稿和选稿环节应公正、客观, 坚持以稿件质量为原则, 避免出现有偿稿件、人情稿件以及关系稿件等, 因此, 应注重编辑道德品质的提高。同时, 编辑出版部门还应改进经营模式。当前, 部分学术期刊市场销量欠佳, 为了生存不得不从作者身上赚取利润, 即凡发表的论文要求作者缴纳一定的版面费用。这种不良之风不但给出版物的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一定程度上还扰乱了编辑出版秩序, 而且编辑的价值取向也因此受到影响。另外, 部分编辑人员为获得额外收入, 利用一定的编辑技巧刻意满足商家要求。针对上述问题国家相关部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加强不同岗位编辑的思想道德教育, 鼓励和引导编辑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客观、正确地认识编辑工作性质, 进而保证编辑出版技术的正确运用。

2. 提高编辑判断力与观察力。

一个合格的编辑要求具有准确的判断力和敏锐的洞察力, 这是从事编辑工作的基本要求。因此编辑应能通过审阅稿件及时发现稿件中存在的问题, 尤其新闻编辑的要求更高, 要求其能凭借自身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准确辨别稿件的真实性, 同时还包括一些新闻图片。但是目前部分编辑人员受多种因素影响不能准确辨别稿件真实性的情况时有发生, 这些稿件一经刊登往往会造成不良影响。为此, 编辑出版部门应定期组织编辑开展专业的培训活动, 提高编辑的观察和判断能力。同时编辑自身也应努力向经验丰富的同事学习观察和辨别稿件技巧, 并总结工作经验教训, 逐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从而有效阻断虚假信息的传播。

3. 注重编辑奉献精神的培养。

编辑所做的工作不仅是加工编辑稿件, 使稿件的文字更为优美、结构更为完整, 最重要的工作还在于保证稿件的真实性, 从而满足出版规范标准要求, 出版出更多高质量的刊物。现实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作者, 而忽略编辑的劳动。针对这种情况编辑出版部门应加强编辑职业道德教育, 使其端正工作态度, 逐渐培养其乐于奉献的精神, 从而自觉认真负责地完成每件稿件的编辑, 为整个编辑出版工作的顺利开展贡献力量。

四、结语

在社会现代化推动下编辑出版技术现代化不断迈向新的台阶, 编辑工作效率也因此获得显著提高。不可否认将来更多的现代化技术会应用到编辑出版行业, 因此, 为保证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稳步发展, 无论是国家相关部门还是编辑出版部门均应对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 进而寻找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 从而推动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不断发展, 使编辑出版行业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突出贡献。

摘要: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重要组成部分, 其对编辑出版现代化进程产生直接影响, 因此加强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问题研究, 对编辑出版行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鉴于此, 本文对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马俊.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11.

[2]马俊.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新闻世界, 2013 (6) .

[3]马俊.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编辑之友, 2013 (9) .

[4]于秀丽.试议技术升级对编辑出版的影响[J].出版发行研究, 2010 (6) .

[5]马俊, 李亚妮.编辑出版现代化认识上的几个误区[J].编辑之友, 2010 (8) .

[6]李虹.谈编辑现代化[J].企业家天地, 2011 (1) .

[7]于海, 王巍.现代技术条件下的编辑出版工作[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2011 (3) .

[8]张积玉.出版新技术与电脑在编辑出版工作中的应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7 (2) .

[9]龙仕林.编辑出版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0 (6) .

上一篇:拉伸力学特性下一篇:儿科学临床实习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