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艺美术现代性转换思考论文(共10篇)
传统工艺美术现代性转换思考论文 篇1
传统工艺美术现代性转换思考论文
一、传统工艺美术现代性转换的意义
传统工艺美术是别具魅力的我国传统艺术形式,由于地域和民俗的差异而形成了多样化的美术形式。其中涵盖了我国传统文化当中的重要内容,发展至今,仍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但是当前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在新的社会环境下,传统工艺美术的关注度正在逐渐下降,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传统工艺美术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新的美术工艺层出不穷,以新的形式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当前,人们的消费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艺术审美也与时代的发展靠拢,引领着新的艺术流行趋势。在这样错综复杂的环境下,传统工艺美术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为了不被新时代所遗忘,实现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扬。需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当前社会发展形势,满足大众的艺术需求,传统工艺美术需要进行现代性转换,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创新。应用先进科技,与传统美术生产工艺相结合,将传统工艺美术的魅力充分的发挥出来,促进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二、传统工艺美术的创新
传统工艺美术包含了我国传统艺术的多种形式,比如陶瓷、刺绣、刻瓷、雕刻以及木作等多项艺术工艺,是经历了长久的发展和历史的沉淀而形成的艺术形式。传统工艺美术也曾经历辉煌的阶段,名扬海内外。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墨守成规的传统工艺美术形式逐渐丧失了优势,伴随着新的.工艺美术形式的兴起,传统工艺美术行业逐渐的衰落,在市场竞争中缺乏优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局面。传统工艺美术的改革创新已迫在眉睫,不仅对于重新获得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1、传统工艺美术的产业化发展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与社会形态的变化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有着重要的联系。为了解决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困境,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形势,现代化转换是最有效的途径。传统工艺美术变的只是形式,不变的是其中的文化底蕴。传统工艺美术的现代化转换,是在现代社会为传统工艺美术创造良好的发展机遇,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在改革与创新当中,传统工艺美术开始呈现产业化发展的势头。传统工艺美术的产业化发展面临着其目标定位的问题,存在着经济产业和文化产业之间的矛盾,这是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社会相融入所要面临的现实问题。传统工艺美术是以我国传统文化作为基础,并将其艺术价值转换成为经济价值。当今社会的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其经济价值的体现是十分重要的。传统工艺美术作为一种经济产业形式,通过艺术作品的生产,创造出经济价值。同时,传统工艺美术又不同于一般的经济产业形式,是具有文化艺术性质的经济产业,凭借艺术价值的发挥来创造经济价值,是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化发展的良好出路。既没有丢失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内涵,又充分提升了传统工艺美术自身的价值。使传统工艺美术更具有时代的气息,推动传统工艺美术的产业化发展。
2、创新与保护
传统工艺美术现代性转换,创新是关键性的内容。但值得注意的是,创新不等于改造,不能实现了现代性转换,却丢失了传统工艺美术独有的魅力。传统工艺美术的民族和区域气息浓烈,各地区各民族的传统工艺美术都有着相应的特征,是传统工艺美术的精髓。传统工艺美术创新的目的不在于改造,而在于保护,为了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社会更好的生存下去。首先,要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对传统工艺美术其中蕴含的文化加以理解,转换视角,从现代的眼光出发,以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作为基础,适当的加入现代化的元素,并与其完美的融合。以经济性发展为基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作为目标,创新与保护并举。其次,传统工艺美术代表着民族的文化,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传统工艺美术加以保护,不仅是传统工艺美术本身,同时也是对传统美术工艺的发扬与传承。当前,已经有许多传统工艺美术由于没有得到保护和发扬,已经失传和消亡。为了避免其发生,加强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是十分重要的。传统工艺美术现代性转换是实现传统工艺美术传承与保护的重要途径,在技艺创新的基础上,实现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
三、知识产权的保护
传统工艺美术现代性转换除了对传统工艺美术进行创新改革之外,还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传统工艺美术从兴盛到衰落,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就是传统工艺美术品的知识产权受到侵害,大量仿制品的出现,缺乏相关法律制度的管理,破坏了传统工艺美术品的市场秩序。传统工艺美术现代性转换需要吸取过去的教训,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尤其是在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传统工艺美术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
1、知识产权立法
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严格知识产权立法,为传统工艺美术提供法律保障,鼓励传统工艺美术的创新,提升创作者的热情。知识产权保护要针对传统工艺美术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保护,包括艺术品外形设计、制作工艺等多个方面,有效保证传统艺术创作者的基本权益。同时严厉打击侵权现象,并予以严惩。知识产权立法为传统工艺美术现代性转换提供了有力保证。在法律的保护措施下,传统工艺美术能够深入的进行,更好的发展于现代社会。
2、加强产权意识
在严格的知识产权立法基础上,传统工艺美术创作自身也要加强产权意识,对于传统工艺美术的产业化发展来讲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工艺美术正在朝着品牌化的方向发展,而往往一些传统工艺美术创作对品牌和产权保护不重视,就会发生品牌商标被抢注的事情发生,在很大程度上侵害了该传统工艺美术品牌的合法权益,维权难度大。为了更好的打造传统工艺美术,就需要加强产权意识,为传统工艺美术品牌化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实现传统工艺美术现代性转换。
传统工艺美术现代性转换思考论文 篇2
一、地域传统文化的发掘传承
群文美术创作来源于群众, 贴近于生活, 是人类精神文化生活最直接的表述, 是构建地域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自古以来, 群文美术崇尚自然、和谐的审美思想, 抒发群众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 构成中华民族文化遗产, 这些古典传统美术是历代群文美术创新的重要基础。村落、社区是群众生活的固定区域, 不同的村落、社区具有不同的村落社区文化, 以村落风俗、自然景观为题材的美术作品更是能体现当地的文化风格和民族风情。
古来就有以村落文化为题材的美术作品, 最为典型的就是《清明上河图》了。张泽瑞的这幅作品向人们展示了宋代人们的生活, 作者通过散点透视法的摄取景象将众多的人物都融入画中。在画中共815个人物, 且衣着不同形态各异, 淋漓尽致的给后人完整的呈现了宋代景象;绍兴明代大写意水墨画家徐渭, 他开创水墨大写意花鸟画的独特画风, 成为四百多年来的中国绘画的主流品种, 古越绍兴文化历史悠久, 画坛俊彦辈出, 在中国绘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这些不可多得的具有深厚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为当代群文美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深厚文化土壤。
二、新时期群文美术创作理念的转型
在新时期, 传统美术走在漫长而曲折的道路上, 这就是所谓的转型, 进一步来说是更加全面的转型, 其实质是传统美术赖以生存的社会和环境的转型, 是存在性质还有应用方式的转型, 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长远的发掘创造传统美术中最本质的传承元素和精髓, 并且进行创新和创造实现延续。基于此, 我们应该重新传统美术的生存状况, 进而找到合适的概念和形式。现代美术已经成为当下流行的艺术形式, 和传统的美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只有深入探究传统美术和现代美术的联系才能对传统美术的转型发挥出关键性的作用。
现代美术包含着很多的种类并和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 比如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下的数字艺术、多媒体艺术、图像艺术等等。然而不同的艺术都是以文化作为内涵, 用科技作为依托, 以传统美术为根基创作发展的。所以说, 现代美术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发展、艺术审美和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了。我们在探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问题中看到他们之间的联系并且为其建立沟通, 可以为传统美术的发展和生存有帮助, 所以也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了。
三、繁荣群文美术创作
现代科技信息技术可以促进传统绘画方式的改变, 群众美术创作的繁荣昌盛, 进而成为群众业余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我们可以以一些成功的事例看一下, 被誉为“书画之乡”“花样设计之都”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 许多百姓都积极的参与书画创作和花样设计, 而且许多作品都被群众所喜爱和收藏, 他们使生活成为艺术的生活, 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时尚。柯桥是国际现代纺织之都, 现代纺织美术将传统手工创意绘画艺术与现代工艺相结合, 创作出很多优秀的作品, 比如黄倩慧的《迷彩之风》、严蓓蓓《水波》等作品获国际面料花样设计大赛高奖。随着科技的发展, 这些艺术与科技结合, 通过数码相机以及电脑技术与电脑连接, 使之更加快捷和精彩的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群文美术创作是传统与时代的融合
传统美术与现代相融合也表现在其大众性的基础上, 群众文化美术创作也就是针对普通人们, 传统的美术就是劳动人民在生活中创造而得的, 从而被鲁迅称为“劳动者的艺术”, 其主要实质是反映大众的本质情感, 反映生活的大众文化。而现代的美术艺术的核心就是服务大众, 为了改变大众的生活而进一步设计和创作。所以说传统和现代的融合对于群众文化具有滋养的作用和效果。
再者来说, 传统美术和现代艺术本质上都是造物文化, 二者的时代、哲学思想基础还有社会背景都不相同但是二者在文化系统中发挥的本质功能和属性是相通的, 现代美术的发展离不开传统美术的基础, 应该在二者共通的前提先加以融合发展, 这是现代美术的发展必然, 也是群众文化美术创作的契机和创新点。
现代美术与传统美术有着深刻的渊源, 传统美术的最佳传承途径就是与现代美术相结合, 一方面从传统美术中汲取营养, 另一方面, 将对民族精神的情感完全的吸收和表达, 将传统美术发扬光大, 在国际上占得一席之地。一个优秀的群文美术创作是地域性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特征的融合, 地域传统文化是群文美术创作的出发点和个性, 时代性决定了作品的优秀与成败与否, 只有合理的把握和运用传统和现代的关系, 才能创作出真正优秀的群文美术作品。
参考文献
[1]项建富, 徐国萍.新传媒时代民间美术的教育与传承[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
[2]赖小军.试谈如何做好群众文化美术创作和辅导工作[J].大众文艺:学术版, 2011 (18) :202.
传统工艺美术现代性转换思考论文 篇3
传统工艺美术行业的创新
工艺美术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影响地位,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展现了我国历史上某阶段的风俗特点、民族文化等,其中蕴含着定的意义。并且,在我国历史文化中是重要组成部分,其包含的形式有雕刻、染布等技术。
但是,依据对我国传统工艺美术行业发展情况的分析,可以发现其存在定的问题。在抗日战争时期,通过战争环境的影响,促使我国织布、染布的技术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战争之后很少有复苏的情况。在1949年,更多国外的工艺技术和产品出现在中国市场,以此对传统意义上的技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新中国政府建立之后,织布、染布的技术得到了拓展和应用,新的技术和理念促使其成为中国当时最优质的工艺美术行业。但是在1989年之后,更多的技术被国外的产品所替代。同时,雕刻技术也受到了定的影响。
研究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其主要受到两个技术问题的影响:第一,大部分传统意义上的手工技能被机械化技术理念所替代。第二,很多传统意义上的技能逐渐在历史的舞台中消除。这些因素促使传统意义上的技能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消灭。传统工艺美术现代化转换,其特点就是行业在实际发展中依据时代发展的需求和能力,不断的拓展工作理念、提升技术能力、找到发展平台等,以此更好的发展传统工艺美术行业。
现阶段,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工艺美术在我国发展和传承文化的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主要因素就是每一种形式的传统工艺美术产品都包括了非物质文化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以及文化内涵等。并且,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传统工艺美术在市场传承的过程中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平台和机遇。在现阶段的发展中,其是种具有特点的发展形式,对于其他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依据实践案例证明,传统工艺美术具备文化特点,还展现出文化事业的特点,是一种经济产业。依据文化产业的方面研究,传统工艺美术现代性转换是一个发展的机会。
传统工艺美术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
在进行现代性转换的时候,不但需要改善思想、结合时代、提升方案,还需要提升对传统工艺美术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主要原因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具有多重特点,其促使传统工艺美术品也存在多样化的特点,同时包含了外观和工艺上的设计。有效的保护模式需要依据传统工艺美术品的特点和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进行有效的创造
通过我国知识产权法的建立,其构建的目标是为了更好的创造人类历史文明,维护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文化,促使创造理论和技术不断的得到发展和传承,从而为我国社会发展奠定有效的基础。但是对现阶段情况的分析来说,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情况不满足创建法律的原则。目前,我刚又在进行工艺品外观设计的时候,只关注其专利的保护工作,但是在申请的过程中消耗的时间、金钱等非常的高,以此阻碍了工艺美术品行业的发展,同时相关人的合法权利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以此为其带来了精神和物质上的损耗,严重的影响了人创造和努力的信息。由此可见,目前的专利保护工作需要结合实际研究工艺美术作品外观案例和经验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以此制定有效的创作权法保护方案。
依据著作权法保护模式的前提,需要结合工艺美术品自身的特点,创造有效的、合理的法律法规。通常情况下的艺术作品,在其作者创造完成之后,自动受到法律的保护,但是工艺美术作品的外观设计与其并不相同。对于工艺美术品的保护工作需要结合生产、市场等多方面工作,对其的新鲜性要高于通常的作品。由此,可以创造相关的外观设计登记表格,明确其工作的公平、公正和有效性。同时,将版权管理单位和工艺美术行业有效连接到一起,构建有效的、相互调整的互动机制。在法律规定上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系统。并且,可以依据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案加大对美术品的保护工作。例如,可以通过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提升相应工艺美术作品的保护工作,促使其得到有效的发展和传承。
结束语
传统工艺美术现代性转换思考论文 篇4
关键词:传统工艺美术 现代展览展示设计 影响
在当今社会中,传统工艺美术已经愈加清晰地分流成为两种主流发展势态,一种趋势是指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继承和发展,而另一种趋势是指作为传统工艺美术本身其与现代设计的高度融合。我们不难看出,展览展示设计作为现代设计的一种形式,也很明显的承载了第二种发展趋势,从而与传统工艺美术相协调,相磨合,相影响。
一、元素:形式上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现代展览展示设计中,大量繁多而又微妙的元素成为收获不同程度效果的关键。然而,如果说要搜寻传统工艺美术进入现代展示设计的痕迹,那么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在元素的运用上寻到线索。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的互相渗透的证据则垂手可得。
(一)造型元素
首先,在造型元素方面,传统工艺美术渗透到现代展示设计的例子就比比皆是,在很多展示设计作品中,设计者都会为其带入传统工艺美术遗留下的古典元素,比如剪纸元素的装饰,古典纹样的运用,镂空形式的雕琢等。
很多设计者为了获取元素带来的复古观感,赢得更多思想复古的观者的青睐,采取运用传统元素进行设计展示的方式。设计者刻意强调“民族特色”,收获其在本民族观者心理投射出的效果。更有甚者,或许将多种传统元素强行杂糅后加至现代展览展示设计中却得到了与之相反的效果。然而我们却可以看到传统工艺美术中基本元素进入现代展览展示设计的痕迹,这其中也自是不乏应用优秀的作品。
很多设计设计者都会选择将古典“菱格纹”带入符合传统主题的展示设计之中,如东阿阿胶的展示设计平台中,一些专业设计团队为其设计的展示效果图,菱格纹的纹样华美而庄重的装饰在展柜之上,而作为古代药房这一木结构建筑遗留下的其他传统元素吗,也适时的配合着古典纹样设计在展柜的上方,以此取得仿古拟古的效果。
(二)色彩元素
设计者一方面将传统元素果断的带入展览展示设计方案之中,另一方面,他们又极尽所能摄取对于观者想要获取“传统”这一效果的心理期待所需要的视觉冲击力,这种冲击力也顺其自然地反应在色彩的表现与传达之中。
在展览展示设计中,多种色彩的结合可以传递出设计师的极度用心,设计师们希望通过这种直观的表达方式传递出其自身所欲表达的情感,而观者亦可以在观看后的第一时间内得到这种传递出的情感,并映射出受众们早已无意识的预设好的心理期待。
设计者们迎合的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展览展示作品走在“仿古”的道路上,那么,展示设计作品中表达“古意”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运用具有传统工艺美术中常见的色彩元素,如大红色、赭石、石绿等等。比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设计,其所用的主色即是属于传统工艺美术中倍受青睐的红色,也被人亲切的称作“中国红”。红色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是一种裹挟着极深寓意的颜色,有时它以“警示”、“辟邪”的意义出现,有时他又寓意“吉祥”、“喜庆”,而又有时,它以“自信”“高贵”的身份展现在大众眼前。在传统工艺美术的语境之中,他亦是以此三种身份频繁出现,很显然,“中国馆”携着如此富有极端意义的红色出现,既是表现出一种对于“传统”的延续,亦是表达出国人给予的积极的心理期待,同时又极尽所能的传递出设计者赋予其“东方之冠,鼎盛中华”的深刻含义,完美的将传统工艺美术语境与现代展示设计融而合一。
二、美学:现代对传统的审美意趣的继承
传统工艺美术元素无处不在的渗透在其中,很多设计者认为,对于当代设计而言,要走出一条“民族个性”的道路,就必须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中,向传统工艺美术学习,并进行具有创造性的转化,使中华传统设计元素用在当代设计中既具有“民族个性”又有“时代性”,这样才能真正走向“国际化”。
当传统工艺美术进入到现代展览展示设计作品中,展示设计作为现代设计的一个部分已经为其所深深影响,现代展示设计自然也不会单纯的摄取古典元素而排弃其内在蕴含。自然而然的,一部分展示设计作品已经深刻的继承了传统工艺美术语境下的美学观念。
(一)传统工艺美术语境下的“意境”之美
早在南北朝时期,刘勰就已经提出“神与物游”的美学观念,在此他强调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认为“物”是承载主体本身在创造过程之中“神”游的载体。那么,古代艺术家们在创造作品的同时也多是认为艺术作品可以传递出艺术家们的主体观念,这一美学思想也深深影响着当今社会的一部分艺术家。于是,在进行工艺制作的时候,古代一些艺术家打破了工匠们常常为了“用”从而制作的功利性制作,在很多传统工艺创作时候融入了主体的思想感情。理所当然的寻求艺术表达过程中的“意境”美。传统艺术的语境下,那些现在被我们分类在工艺美术的一类中的艺术家们就是在探寻艺术品的内在“意境”美,他们极力寻求“象外之象”、“无声有声”的艺术效果。
然而,艺术家们苦寻的“意境”美学终于体现在传统工艺美术的各个方面。如美轮美奂的宋代影青瓷,如寓意深广的皮革镂花,如以娱众乐的灯影戏等。这里每一种艺术创作都是艺术家追求探讨“意境”美的结果。
(二)“意境”美对于现代展览展示设计的影响
艺术家们努力营造的“意境”也是现代设计者们多年研究后所追求与承袭的美学思想,代代相传的工艺不仅在形式上走进了现代展览展示设计,在思想上也逐渐成为评判具有“民族意识”的展示设计是否带有“感情”的标准。这种传统文化语境下的特有的审美思想,对于那些携带“民族意识”的“中国化”的展览展示设计走向世界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的。
《考工记》曾经提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和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辩证统一都阐释在这句话中,设计者既要具备工具的丰富,又要孕于天时,且加诸以自身变化之功,则“可以为良”。“意境”的主观阐释与客观结合,造就成功的设计作品。如在一些展览展示设计的橱窗设计之中,雕花楼空与古典园林中窗户的结合常常被挪用在橱窗设计中,这就可以配合设计者本身的趣味营造出“意境”美,达到“移步观景”的效果。
很多设计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传统工艺美术常常追求的“意境”美,不仅影响曾经,亦随着时代的变迁,影响着其后的许许多多,这是影响,也是继承。传统工艺美术是历史的产物,准确地说是历史生活的产物,对于其传承并且影响,甚至改变,都将是展示设计乃至设计本身的根本主题,发展,创新与改进,都将是现代展示设计的永恒目标。这里一方面揭示出传统工艺美术传承和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也验证了传统工艺美术在美学思想上对于展览展示设计的影响。
三、功用:现代异化传统的本质体现
以上这些无论是形式美,还是意境美,都是虚幻的美学观念,而展览展示设计的根本竟也还是未曾脱离“功能化”这个永恒不变的话题。现代展览展示设计在面对功用本身时,更加注重对于“形式美”的追求,而这对于传统工艺美术来讲,却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新解。
传统工艺美术是建立在“致用”的目的上产生的,对于青铜器、陶器、玉器、丝绸制品等来讲,他们的“功用”大于“审美”;如一场大型人文展览的展厅设计,一次艺术品的拍卖展场设计,一个博物馆永恒主题的展示设计等,都将被观者要求达到“赏心悦目”,从而吸纳大批的参观者进行参观行为。那么,我们就可以说,现代展览展示设计的目的都应当是“审美”大于“功用”的,或者,我们还可以委婉的表达成为,作为现代展览展示设计来讲,都是“审美”偕同“功用”展示在观者面前的。这将是有异于传统工艺美术的极大的不同之处。
按照什克洛夫斯基的看法,“艺术的目的不是提供认知的对象,而是提供感知的对象,是要恢复人们对事物的鲜活的审美感觉”。展览展示设计本身作为一件供观众欣赏的“艺术品”来讲,应当是提供给观者感知的对象,为观者提供可以感觉到美感的设计作品,那么从传统工艺美术的角度来看现代展览展示设计,我们将会发现,这将是现代展示设计对于传统工艺美术的异化体现。
四、展示:传统前提下如何适应世界
传统工艺美术对于现代展览展示设计作品的影响无处不在。然而,在保持完整“民族意识”的“中国化”的现代展览展示如何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面对高速发展的现代化并走入全球化语境呢?这将是一个永恒的问题,笔者在欣赏现当代艺术作品之余,略加小议。
我们可以清楚的在现当代艺术品中寻到线索。如1998年蔡国强展示在纽约当代美术馆的《草船借箭》,陈丹青曾经这样描述过他看见这件艺术品时的所见:“《草船借箭》的出现,使这件制于泉州的大装置显得触目而冥顽,浑身带着彻头彻尾的陌生感。它的材质全然是异国的:一架废弃的南中国木船,一簇簇仿制的古中国的箭,那么“土”,那么“草根”,与纽约无数装置的材质――金属、塑料、泥土、石块、垃圾、纺织物、电子废料、凝固的汁液、腐朽的生命物――大异其趣。现在,犹如野蛮的闯入者,它被悬挂在纽约,像是一场被主动邀请的挑衅;而作者的思路,或者说,动机,尤其对西方主流艺术构成陌生感。”很清晰的,陈丹青点出了该件艺术品之所以成名的根本原因。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蔡国强的这件作品的材料与原始都是传统工艺美术中常见的元素,而他将这些元素重新组合于纽约当代美术馆,则赋予了他另一番新意。这新意无疑是成功的,而他他之所以成功,也正如同陈丹青所说的那样,“对西方主流艺术构成陌生感”,从而汲取不同于这个国度感觉的另一种眼光,满足了他们对于这个遥远国度的异域风情的无线猜测。
传统工艺美术现代性转换思考论文 篇5
[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现代设计也不例外地要融入国际现代设计中。发达国家各种艺术思潮的涌入,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我们正面临着一个传统文化在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的问题 那种对西方现代艺术纯粹模仿、简单挪用将使我们的艺术丧失民族性。我们应该意识到,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内质和精神,是当代设计中传统文化的现在时[1]。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经过长期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对现实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文化特质或文化模式,他蕴含着合理的、可延续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内容,与现代化发展有着相适应、相协调、相促进的一面,是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前提、立足点和出发点[9]。在此,我将对传统文化在现代标志设计、城市环境设计、本土服装设计现代室内设计等设计领域说明,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设计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主题]
艺术设计是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结合的产物。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也更加注重产品的品位、文化内涵,因此,对现代设计的深层次内涵有了更多的要求。为了适应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我们必须把具有传统特色的审美追求同现代现代设计结合起来,形成具有民族个性的设计风格[2]。当今设计领域五花八门、良莠不齐,要在“众多”中凸现“唯一”,在“雷同”中彰显“个性”,就要选择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现代设计的血脉中。从传统文化中提炼更多的精神元素为己所用,在传统的基础上力求创新才可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化市场格局
[4]。
一、传统文化在与现代艺术设计的联系
二位作者在《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艺术设计的关系》一文中如此表达:“国人欣赏具有‘高雅’、‘雅致’格调的物品,实际上是受传统老庄美学思想 ‘恬静淡泊’的影响。对竹、梅、兰等的特殊喜爱,也是受到古代文人思想和作品的影响而形成的特殊文化情结。”中国各民族文化是我们的设计有更多营养、选择、依托、发展取向。加入传统文化元素可表现神秘的东方色彩,也可弘扬我国文化[3]。在《浅谈现代艺术设计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中,宋晓建议,对传统文化,要“在在理解的基础上取其“形”,延其“意”,从而传其“神”。用传统文化的精粹,以现代国际化的语言来表达,把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之中,使民族文化精神和世界设计语言,共同融汇成现代艺术设计的主流[2]。前人创造了昨天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创造明天的传统文化。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标志设计
标志不仅是产品的识别符号,更是表达企业理念和企业文化的载体。作为一个企业或团体最直观的视觉认知和识别符号,对企业形象的确立和传播有深远意义。作者在《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标志艺术设计》一文中用汉字、篆刻、纹样在标志中的应用表明,只有充分挖掘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才能设计出一流的具有中国文化特点和民族风格的现代标志,才可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化市场格局。此外还通过传统哲学思想对现代标志设计的影响阐明,要“以形写意、形神兼备”“大音稀声、大象无形、大巧著拙”为中国的造型
艺术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创造空间。现代标志设计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设计中将二者结合,设计出既具中国特色,同时又不失时代性的设计作品,赋予它新的时代感和生命力,才能让古老的艺术可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不断的延续下去[5]。
三、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城市环境设计
城市环境设计包括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室外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等。中国现代的城市建筑和城市发展一样迅速,但这种轰轰烈烈欣欣向荣的迅速发展带来——中国的城市与建筑正在失去其特有的文化与品格——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张春秘,洪京在文中列出了城市环境设计的矛盾:1.建筑与环境设计的矛盾:忽略了建筑本身和环境的综合设计。2.现代与传统之间的额矛盾:为体现“现代”精神,为了跟国际接轨,雇来的具有民族传统的建筑正在消失。而克隆千篇一律的建筑,盲目西化,缺少民族特色。他们提出建议:要根据各种因素定位城市文化,保护民族特色:建筑要考虑建筑文化与民族精神;审美与道德观念结合。
四、传统文化与本土服装创新设计
作者指出,我国本土服装起步晚,不成熟不完善,一直处在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再现状态而没有突破创新的现状。提出服装设计师们要“提高自身修养,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积累、消化、吸收,将这种精神文化内涵化为一种自然的情感,巧妙的体现在现代设计中”。“在服装创新设计上体现出世界性、传统型和现代性的平衡与融合”[8]。
五、传统文化与现代室内设计的融合作者在文中指出,“要使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室内设计风格相融,孺要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合理运用和借鉴传统空间分以获得独特的装饰效果,并使室内界面及组成室的家具、陈设、灯具等要紊带有传统色彩或具有传统韵味;最后在现代室内设计中摇要借鉴运用传统的象征的表现手法,创造具有深层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的饰形式 ,最终达到传统与现代的共融”。并举出在空间的隔断、空间的装饰、中式家具陈设中融合传统的屏风、碧纱橱博古架、和带有寓意气节情操品行等的装饰。
[总结]
设计大师们若自身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挖掘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韵致,就能让我们感受到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即共同的民族心理认知。“传统文化是共同语言,是让设计与人走到一起并带着一定的时代特性向前发展的语言。[6]”所以我们应该去传统文化之精华,去传统文化之糟粕,扬长避短,让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让古老的艺术可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不断的延续下去[5]。”要“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粹,以现代化国际化语言来表达,把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之中,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界的设计语言,共同融汇成现代艺术设计的主流[4]。”我们的前人创造了昨天的传统文化,我们正在创造明天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曾经成就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辉煌,它也必将对人类不可能终止的文明发展,继续发挥着巨大的,无处不在的影响。“传统文化元素之对于我们今天的现代艺术设计,如鱼得水,须臾不可离开[4]。” 参考文献
【1】 肖慧芬。当代设计中传统文化的现在时[A]。Writer Magazin(作家杂
志)2009 08期227-228
【2】 宋晓。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艺术设计的关系.Arts Circle 2009
01期
【3】 岳伟 夏祺。浅谈现代艺术设计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成功(教育)2009
03期 262
【4】 张鹏。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标志艺术设计[A]。WriterMagazine 2009 08
期 217-218
【5】 刘斯。传统文化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体现。New West(新西部)2009 02
期 140-142
【6】 陈超。从传统文化的继承看现代设计与人的关系[A]。科教文汇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2009 01期 263
【7】张春秘 洪京。从中国传统文化谈中国现代城市环境设计。中国校外教育
下旬刊 2010 02期 163
【8】 李晓鲁 张媛媛。论本土服装创新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Art and
Design(艺术与设计)2010 02期224-225
【9】 李振化 齐霞。浅议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美的契合。文教资料 2009 02
期 71-72
【10】姚彬彬。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室内设计的融合[A]。Charming China(魅力
传统工艺美术现代性转换思考论文 篇6
【关键词】水利;档案管理;传统;现代
自古以来,水利事业就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柱,从前的水利档案管理工作大多是管理各种纸质档案,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不断应用于生产实践,同时我国正在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在这种形势下,水利档案管理工作也要与时俱进,从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转变,在各部门的不懈努力下,目前我国水利档案管理工作正在向现代管理方式转变,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果,但是不得不注意到,水利档案管理工作从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转变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以解决,解决这些问题有利于水利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进步,有利于水利事业的良好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可见本文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水利档案管理工作从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
现如今,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得到普及,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学习当中,水利档案管理工作中也应用到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与此同时,水利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方式也需要转变,现代技术对传统的水利档案管理方式提出了挑战,近些年以来,我国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各部门不懈努力,不断将水利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转变,在此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笔者认为,阻碍水利档案管理工作从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主观认识不到位。人的主观认识对实践活动具有很大影响,如果人的主观认识不到位,会对实际工作产生很大干扰,目前在水利档案管理工作中,一些工作人员尚且没有认识到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转变的重要性,认为水利档案管理工作只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没必要大费周章,工作人员的这种错误意识,无疑会阻滞水利档案管理工作从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转变,例如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工作人员认识不到位,人们往往忽视了水利档案管理工作,会导致档案管理工作与建设管理工作不同步,资料收集没有及时性,资料传递也比较滞后,未来水利档案管理工作想要更好的从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转变,必须要解决这一问题,纠正工作人员的主观认识。
二、水利档案管理工作从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转变的基础条件及途径
(一)水利档案管理工作从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转变的基础条件
笔者认为,水利档案管理工作想要从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转变,还需要一些基础条件,只有具备了这些基础条件,水利档案管理工作才能良好发展,顺利的向信息化工作模式转变,而这些基础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法律保障。任何一项事业都离不开法律保障,只有具备了健全的法律保障,在实际工作中才能有法可依,实践工作才能规范化,水利档案管理工作想要从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转变,必然离不开法律保障,在以后的发展中,应该进一步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健全相关的技术标准,这样一来,水利档案管理工作从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就具备了法律保障,可以在争取的轨道上前进。笔者认为,在实际工作中应该通过相关法规,进一步明确电子档案的凭证价值以及证据资格,进而避免人们对电子档案产生“信任危机”,同时制定完善的技术标准,使实际工作更加有章可循。
2. 技术措施。在信息化建设大潮中,不可缺少的是现代化技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各个领域都已经离不开技术措施的支持,水利档案管理工作想要从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转变,必然需要相应的技术措施,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对传统的纸质档案进行处理,使之不断实现数字化,充分应用手工录入、扫描等各种措施,将其它载体形式上的档案资料输入计算机当中,这项工作比较繁琐,比较耗费精力,但这是水利档案管理工作从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必须细心做好这项工作。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数字化档案生成等技术,同时运用信息安全技术,为水利档案管理工作从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转变提供技术支持。
3. 人才支持。信息化建设需要人才储备,水利档案管理工作想要从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转变,也离不开人才支持,在以后的发展中,水利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吸纳更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只有全面提高工作队伍的整体水平,才能顺利实现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转变,有了专业人才的带动,工作人员才能更快的从传统工作模式中得到突破,专业人才熟识水利档案管理工作的新理念,对各项业务比较了解,熟悉行业标准,擅长运用现代化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水利档案管理工作从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转变。
三、结语
水利事业就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柱,目前我国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不断推进,各行各业都向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各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不断应用于生产实践,我国水利档案管理工作正在向现代管理方式转变,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果,但是不得不注意到,水利档案管理工作从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转变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以解决,笔者认为,水利档案管理工作想要从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转变,应该具备法律保障、技术措施、人才支持,同时应该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纠正工作人员的主观认识,转变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以此来推进水利档案管理工作从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转变。
传统工艺美术现代性转换思考论文 篇7
中国民间美术是由中国人民群众创作的, 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民间美术的实用性应大于审美性, 也就是说民间美术不是一种单纯的审美创造或艺术创造, 其创造目的首先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在这种实用功能实现的同时创造了具有审美性质、意义的作品。
民间美术品种极多, 且目的、用途各不相同, 如有供赏玩的造型艺术, 亦有以实用为主的工艺品。总的来说, 大致可分为:1、绘画 (版画、年画、壁画、灯笼画等) 。2、雕塑 (有彩塑、建筑石雕、金属铸雕、木雕、砖刻等) 。3、刺绣染织 (蜡染、印花布、刺绣、补花等) 。4、家具器皿 (日用陶器、日用瓷器、木器、竹器、漆器、铜器等) 。5、戏具 (木偶、皮影、面具等) 。6、剪纸。7、纸扎灯纸。8、编织 (草编、竹编、柳条编、棕编、纸编等) 。
中国民间美术随着鸦片战争的到来小农经济的解体, 它的生存空间遭到重大破坏, 民间美术日渐衰落。由于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发展, 农村日益城镇化, 民间美术在社会的夹缝中求生存, 为了追求经济利益, 很多民间美术没有得到传承而失传乃至消失。
二、中国民间美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及应用
在构成形式上, 我国现代艺术设计的创作深受民间美术中阴阳哲学观的影响, 如阴阳相对的格局和两两成双的造型方法在我国民间美术中称之为喜相逢, 喜相逢是中国民间喜闻乐见的传统吉祥图案, 这种方法被人们大量的使用于刺绣、染织和陶瓷等方面, 现代设计者把这种喜相逢的造型运用到他们的设计中, 如香港凤凰卫视电视台的台标借用了民间彩陶上的凤凰图形, 两只凤凰旋转互动而成, 这种喜相逢式的创作, 透过阴阳哲学的理念, 蕴含着变化无穷的宇宙法则, 寓意着企业的前景的美好。
适形造型法中的限制类造型方法对现代艺术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适形造型法是指在各种形状、材料的限定范围内的一种能动性设计创作, 是一种融入感情和想象力的设计, 是根据图形规律进行的一种再设计, 适形造型法常常采用连续、对称, 均衡的设计方法, 如扬州的玉雕工艺, 在一块开采的玉石上, 如何根据玉石本来的形状进行雕刻设计, 从而在尽可能保证玉石体量不变的情况下创作出优秀的作品。现代艺术设计创作则是适形造型设计的一种传承发展。如建筑设计中的有机建筑派, 它是现代建筑运动中的一个派别, 有机建筑主张建筑应与大自然完美结合。把室内空间尽量的向自然伸展, 把大自然的景色引入室内。其中最著名的是赖特, 他的代表作是位于美国的现代建筑杰作“流水别墅”, 流水别墅背靠大山, 建于小瀑布与巨石之上, 室内外空间相互穿插、自然延伸。流水别墅在空间上的整体设计是适形于所处的地理环境, 是将建筑的各个布局与粗犷的山石、潺潺的溪水、秀美的树木极其自然的融合为一体的设计, 这种人与自然、建筑与景观相互交融的设计会给人们带来良好的视听感受。
在中国民间美术中, 象征造型是在民间应用的数量最多、最为大众所接受的一种造型思维表达的方法。我国民间美术象征造型法包括谐音、喻意等两个方面, 如玉雕白菜, 谐音就是“百财”象征着荣华富贵。如杨柳青的木版年画连 (莲) 年有余 (鱼) , 画中的小朋友手里抱鱼, 手持莲花。喻意是在民间美术中, 人们用一件物件、一组画面来传达对美好的生活向往。如石榴、莲蓬等喻意多子多福, 松树、寿桃代表长寿, 百合象征百年好合。现代设计者根据这一设计思路设计出了如北京08年奥运会的福娃, 通过不同的造型颜色象征着海洋、森林、火、大地和天空, 而他们的名字“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 合在一起谐音就是北京欢迎你。
中国民间美术对于色彩的理解不仅限于色彩本身, 更多的融入了一种特殊含义在里面。在民间美术中, 他们赋予了颜色以生命, 用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意义, 并将这种意义表现在美术作品创造上中。现代设计中运用了这一点, 奥运的五环由5个不同颜色环圈连接在一起, 代表着五大洲:欧洲 (天蓝色) 、澳洲 (草绿色) 、美洲 (红色) 、亚洲 (黄色) 、非洲 (黑色) 。五种颜色不同的环圈紧紧相连, 象征着世界各国运动员和人民之间的友好和团结。同时这五种颜色也正是中国的五行—金木水火土相对应的色彩, 这是奥运精神和中国文化最精彩的结合, 把中国金、木、水、火、土的哲学思想与奥运五环相匹配, 向世界展示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
中国民间美术其独特的造型语言一直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其质朴又富有创造性的造型及配色方法, 对于现代设计来说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吸收中国民间美术的设计思路、制作工艺, 创造性地运用在现代设计中去, 对于开发我们的思维, 丰富我们的设计思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后我们可以形成一整套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体系。
三、扬州民间美术漆艺为例, 它在现代设计中的转换与应用
扬州, 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 扬州靠水而生, 因水而兴, 也因水而衰。扬州是我国木胎漆器的发源地, 也是重要的漆器生产地。秦汉时期, 扬州有所发展, 特别在汉代, 社会富庶起来, 在扬州挖掘出万件汉代漆器, 体现了汉代扬州漆器的生产规模与技艺水平, 唐代扬州手工业发展迅速, 对外特别是对日本交流频繁, 扬州大明寺主持鉴真东渡日本, 带去了扬州的漆工与玉工。宋元时期扬州漆器已雕漆和软螺钿工艺而著称, 在《髹饰录》中描述“壳片古者厚而今者日渐薄也”反应了当时软螺钿工艺的发达。明清两代, 扬州漆器鼎盛时期, 扬州城内以漆器命名的巷名有十几条, 成为全国漆器的制作中心。鸦片战争后扬州的漆器走向衰亡, 很多工艺逐渐失传。
新中国成立后扬州现代漆器受到国家重视, 成立了扬州漆器厂, 从而扬州漆艺逐渐走向复苏, 不仅多次为国家领导人出访提供国礼, 还为众多场所提供陈列产品。
如今扬州漆艺与扬州地方的礼品, 旅游纪念品设计相结合, 设计出台屏, 小挂件, 漆砂砚, 收纳盒等家居用品, 工艺与材料是漆艺最基础的语言, 产品最基本的切入点就是工艺和材料的创新, 现代设计中将各种技法综合运用, 并以现代机器与设备进行辅助, 缩短生产周期, 例如我们引进电脑激光雕刻机, 刻出的花纹准确, 清晰, 快速。我们尝试使用非传统的材料, 在旅游纪念品胎骨的制作过程中引入现代雕塑所用的玻璃钢, 可以大规模成批量生产, 减少了大量的成本与工时。
随着漆艺的不断探索和创新, 现代设计师将新的设计理念和手法融入到漆艺家具设计中, 更加贴近现代人家居设计的时尚口味。如今简约风格大行其道, 同时出现了中国特色文化成为室内设计新潮流的趋势。在这种情形下, 极富古典韵味的漆器家具将会大受欢迎。要体现中国传统文化, 纯粹的元素堆砌是行不通的, 要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将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结合在一起, 在古典艺术与现代审美情趣的结合上下大功夫, 如将写意、抽象等现代艺术手法巧妙地融入扬州漆器的创作, 使之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现代产品。使之成为更多人喜爱的室内装潢、陈设的艺术珍品。通过古典吉祥之意, 传递出现代的时尚潮流。特别是在具有不同风格的家居设计中, 如果点缀几件漆艺家居作品, 像条案、琴桌、桌几、花台则可以起到相互映衬、互为补充的视觉效果。
将漆壁画运用于现代公共空间, 是漆艺与现代环境艺术融合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漆壁画画面风格与墙体、窗框部位自然衔接, 浑然一体, 能获得整体和谐的视觉效果。漆壁画运用到公共环境中, 不但能装饰墙面, 而且还能弥补和修整了空间, 实质上已经实现了装饰材料的主要功能, 它使得装饰性与实用性的有机结合在一起, 这种设计形式在宾馆、饭店、会议厅等空间较大的室内中效果尤其突出。
现代设计师还将高档食品 (酒、茶叶、月饼等) 、高档滋补品 (人参、鱼翅、燕窝等) 、文化产品 (骨牌、笔、文具四宝套装、印章等) 、工艺品 (茶具、瓷器、水晶、金银铜饰等) 、首饰 (手表、项链、手镯、戒指等) 搭配扬州的漆盒, 提高产品的档次。
四、民间美术在现代设计得到传承与重生
民间美术强调的是艺术中的情感和艺术为人服务的原则, 这对现代工艺创新和现代设计发展有明确的导向作用, 这样的艺术作品就容易被大家所接受。
中国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之间是一种既矛盾、又统一, 既斗争、又融合的关系。面对这样辩证统一的关系, 我们要有大量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石, 并通过实践工作来印证。我们就能够正确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 正确对待并处理, 逐步形成一个既有深厚的中国民间美术文化, 又符合现代设计发展规律的中国现代设计体系, 让他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五、结语
总之, 中国民间美术作为中国传统之路的奠基人, 他的重要性以及对现代设计的影响是永远不会消失的。西方现代设计发展历史, 从工艺美术运动到建立包豪斯学院, 西方设计艺术无论从其创作特征或者思维方法都不能彻底摆脱其传统民间美术的影响。这些历史和现实对于如今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而言, 其意义是巨大的。因此, 从现代设计视角学习和研究我国民间美术, 将现代设计理念和传统美学思想进行比较、分析,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创造性的将二者合二为一, 将是中国现代设计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玫.扬州现代漆艺发展研究[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2.
[2]乔十光.漆艺[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0.
传统工艺美术现代性转换思考论文 篇8
对纸版面而言,这件事情是天经地义的,我要它长什么样,它就要,而且也就会长成什么样;但在电子屏幕上这却行不通——你不可能精准规划你的内容在屏幕上要长成什么样,也许你有可能针对一个屏幕完成精准规划,但你不可能针对所有屏幕做同样的事。纸编辑特别难以理解的就是这件事,为什么电子屏幕伟大的高科技,竟然办不到低科技纸张能做的事?
在纸版面上,如果有缺字,我们就补缺字;如果字压图,我们就改边界。打不出游锡堃的“堃”,王建煊的“煊”吗?我们就打游锡“方方土”、王建“火宣”,由美编在排版软件上组合拼字,只要最后印刷版上显示的是正确的字,前面到底用什么方法完成,根本不重要。
在更早的时代,编辑还会用剪刀糨糊的技巧,把应该出现在完稿纸上的东西,剪剪贴贴,缝缝补补出来。这个精神一直延续到桌上排版时代都可以一脉相传没有误差。当然专业排版软件更“清洁”一点,编辑不用实际拿针笔画线,或拿相片胶贴图了。
由于纸张尺寸是死的,因此编辑只要用所有力气对付最后会印在纸上的印刷版就好。五百年来的编辑的心力都花在这件事上面,不管用什么手段,只要印刷版符合要求,印出来就一定符合所需。这种固定的刺激与反应传承太久,以致于我们一旦面对新媒材,脑筋就很难转过来。
最近我参加的一个讨论会,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这个电子时代注音符号表示法的讨论会,出席的有传统编辑,也有电子世代的编辑,而大家对注音符号的表示法,也刚好分成两种意见。一种是延续纸书时代的想法,注音符号应该用字型直接定死跟着文字一起走;另一种则是现代许多浏览器上支持的ruby注音标记法,把字型和注音符号切开分别标记。
维基百科上有个范例,我把截图贴过来,ruby语法长得像这样:
每个看到语法的传统编辑当场就崩溃了,怎么可能这样写注音符号的文章?以前排版注音文章,并不需要另外写注音,字形本来就内建好了,你照普通字排版,只要选了配有注音的字形,注音自然在上面,编辑再花力气校对一下多音字,换成正确注音即可,并,不,需,要,写,内,码。
但对程序人而言,ruby注音标记法才是合理的做法,这种做法是“字形独立”的,不仰赖某种特定字形才能显示,任何程序只要支持这种标记法,就可以用任何字形显示出注音来。
以前我也是传统编辑派,认为这种注音方式根本不切实际(竟然还要写内码!)。但这几年下来,我越来越明白“内容与表现分离”的价值。
用字形内建注音,意思就是没有那种字形,你就显示不出那种注音,为了要到处都可以显示,你的文件就得带着那种字形。而且因为多音字太多,每个多音字你都要额外指定适用的不同字形,所以你不能只带一套字,你可能要带两套甚至三套注音字形,才能满足一本书的显示需求(如果不幸你又有明体,又有楷体,那搞不好你得带上六套字)。
这种做法的原始文字文件上,显示的“语意”是:这个字用A字形,下个字 B字形,再下面换回A……如果你把文字文件单独打开,你只知道换了字形,而无法知道是换了哪个读音(因为读音只显示在字形上)。
而ruby注音标记法没有这样的问题。单独解开文字文件,你仍然可以知道哪个字跟着哪个发音。语意完整,任何字形都可以显示出正确读音。它只欠一件事:ruby注音标记法需要的是一个“所见即所得”的编辑器,消除“低打字还要写注音,甚至还要写内码”的误会。不管任何解决方案,绝对是不可能让作者、编辑、排版者动手写注音、写内码的。作者只要写字,注音是编辑器自动产生,然后经由校对修正多音字,最后由程序输出完整的ruby注音标记文文件。这才会是真正的流程。
这样的流程其实跟纸书时代并无差别。纸版本的工作逻辑,不需要管文字文件长成什么样,纸编辑只要确保印出来是正确的注音就行了。但电时代的工作要求,得要往前延伸,要要求到文字文件包含了什么必要的东西。可以满足纸版面的解决方案,可能不能满足电屏幕的显示需求,而这正是纸电交界的时代,传统编辑得要转换的思想。
电书的要求不再是“控制准确的形状”这件事了(反正你也控制不了),电书的要求是文字文件必须有完整的“结构语意”。更白话说,就是要有完整的结构标记(再白话一点就是你要好好下tag啦)。这件事情是新时代编辑要赶快学会的事。
试论马克思现代性批判范式的转换 篇9
试论马克思现代性批判范式的转换
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哲学家们把“理性”视为现代性的`基石,确立了以“理性”为基础的现代性理论范式,与之相反,马克思从“资本”的角透视现代性,实F了从“理性现代性”到“资本现代性”的范式转换.异化劳动是马克思现代性批判范式转换的枢纽,具体表现为两个转向:即从“国民经济学”研究维度的契入到“伦理道德”的转向;从“道德评价优先”到“历史评价优先”的转向.马克思现代性批判范式的转换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作 者:余玉湖 张有奎 YU Yu-hu ZHANG You-kui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哲学系,福建,厦门,361005刊 名:上饶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GRAO NORMAL COLLEGE年,卷(期):200727(5)分类号:B03关键词:马克思 现代性批判范式 理性 资本 异化劳动
传统工艺美术现代性转换思考论文 篇10
关键词:传统工艺美术; 艺术设计教育; 影响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7-0123-02
收稿日期:2016-05-01
作者简介:毛一山(1983-),男,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教师,本科。研究方向:艺术设计教育。(广东 广州/510000)
一、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的关系
我国的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的传统工艺美术主要是通过手工技艺来完成的,也就是说手工艺术家的审美观以及手工艺术家的手艺水平决定了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方向,但是现代艺术设计通常都是通过工业化大生产来完成的,这就导致作品带有浓厚的工业时代的特点。第二,传统工艺美术除了满足工艺品的实际使用价值功能之外,更加注重的是传统思想道德品质的传达,而对于现代艺术设计来说,主要是为了满足市场发展需求,满足人们对物质实用功能的追求,所以现代艺术设计的产品图案、装饰或者色彩等是建立在现代工业化批量生产基础上进行的,统一的工业流水化的生产,本质上,导致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工艺设计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除了存在一定的区别之外还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两者之间紧密关联,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首先,对于现代艺术设计来说,设计灵感来源于现实文化生活,所以现代艺术设计作品的外形、图案、色彩、风格等都具有一定的现代文化心理结构,这也反应了当前社会不同的审美观念以及社会价值取向,同时也体现了当前社会的文化风貌。现代艺术设计受到当前社会的生产力及文化影响,设计形式来自于生活,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变化,当前现代艺术设计也会成为历史,势必也会作为某种传统工艺美术而传承。第二,现代艺术设计是在继承传统工艺美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而来的。设计并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每一位现代设计师的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以及表现手法等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传统的参照物上不断的鉴赏与理解逐渐形成的,虽然当前很多新锐设计师追求的是全新的设计品,但是如果没有传统工艺美术的对比,何来新旧之分,所以传统的工艺美术能够促进现代美术设计的发展。第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文意识也开始得到了回归,人们逐渐开始去了解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特点。信息的全球化,新科技、新材料的不断涌现,使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前景更加广阔,也有了更好的生存条件。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工艺美术的生命力该如何延续呢?这就需要我们在充分了解传统工艺美术特点的前提下,运用现代艺术设计的手法,将传统工艺进行创新设计,使传统工艺美术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求,满足人们的审美观,满足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二、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作用
(一)给予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传统的美学思想指导作用
一个民族美学思想的形成受到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民族美学思想通常从个体出发然后不断深入到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根部,形成一定的心理定势,传统美学思想对现代艺术设计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传统的工艺美学思想要表达的最重要的元素就是情感与气韵,让人们形成以人为本的观念,让人们更加乐观、开朗、豁达地进行生活,有着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设计师在进行现代艺术设计的时候自然而然地运用到这种元素,就可以让设计更有活力。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与科技的发展水平越来越发达,人们对物质生活水平的追求也越来越高,生活方式也有了明显的变化,传统美学思想给人们一定的审美意识以及文化精神,这也给予了现代美术艺术设计教育一定的指导作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现代审美观念,将艺术设计带入到我们生活当中。
(二)让现代艺术设计具有民族传统符号特色
不同的符号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发展过程,一般来说同一个民族或者国家会用已经约定的符号来代表某一种事物,这样能让人们对信息的沟通与交流更加的方便,符号形成了人们沟通交流的有效桥梁。在传统工艺美术中我们能看到这样的符号,它们的形成来源于当时的民族文化背景,体现出当时我国的民族文化特征以及我国民族精神文化特点。我国传统文化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这也为我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打下了深厚的历史基础,民族传统符号特色在我国现代艺术教育中如果被合理运用,就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到传统工艺所代表的民族文化特征,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展现出民族文化精神。
(三)让现代艺术设计传承民族工艺及技法
我国传统的美术工艺讲究的是工艺技法的运用和工艺技法的传承,传统的工艺作品体现的是工匠的手工技巧与特有的审美观,发挥了工匠精神。工匠的巧思、巧技、巧用等都在传统工艺设计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工匠特有的工艺技法也是传统美术工艺的一种标志,传统工艺美学思想正是体现在人的作用上。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传统工艺的关注度不高,导致我国传统美术工艺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特别是现代工业经济的冲击,让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觉得传统的工艺设计比较落后、制作时间长、过程麻烦等,导致许多传统美术工艺要么被淘汰,要么作为收藏品收藏在博物馆供人观赏。其实传统工艺对现代科技发展一直贡献良多,比如我国传统铸造工艺失蜡法,在我国古代用于制作青铜器,在上世纪20年代初德国人用这种方法来制作精细物件,比如假牙、齿轮等,后来美国人用这种原理铸造了喷气式飞机的涡轮叶片,这些都体现了传统工艺对现代科技发展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传统工艺美术融入到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想法
(一)以明确的项目为导向,建立起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教育体制
我国的艺术教育很多时候只是纸上谈兵,教学、科研、生产没有相结合,不能形成一条有效的教育体制,各环节严重脱节,所以应建立起有效的艺术教育体制,让我国的手工艺术更具有现代生机,让传统工艺美术元素与现代设计思想相碰撞,进而发展良好的文化创意产业。比如以我国北京和台北的故宫博物馆项目为例,通过竞赛的方式让两地的学生进行创新性纪念品的设计,教师引导学生对传统文物进行深入的了解,掌握故宫的特色,学生融合自己的创新设计,设计出具有代表性和实用性的创意纪念品。目前我们看到的比如“朕知道了”的胶带,比如“朝珠”耳机等这种创新的产品都是来自于学生的设计,并且受到了极大的欢迎,产品中融入了故宫具有代表性的符号就让人们记住了这个纪念品来自于故宫博物馆,胶带、耳机都是现代经常用到的一些物品,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从这个项目我们看到一个优秀的创意产品资源平台及销售推广平台的重要性,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借助这些平台实现自己的创作梦想,并将这些创作变成现实产品,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设计积极性,对教师来说也能够有一套有效的体制,直接体现出教学效果。
(二)充分发挥学校专业优势
在我国开设设计专业的学校有上千所,特别是很多综合性的大学将许多学科多领域地进行相互融合,以便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艺术设计也应该将各学科相互融合,特别是在我国教育改革之后,精英式教育已经逐渐转向为普及式教育,艺术的教育也从培养专业型人才向培养综合艺术素质型人才发展,因此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融入传统工艺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艺术涵养,通过传统工艺的学习让学生的设计变得更加具有欣赏性。此外,学校应该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到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性,这样就能够让传统工艺美术得到有效的保护与传承。比如可以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进行传统工艺设计展览,发扬民间美术的魅力;可以建立专属校园宣传渠道,定期进行传统工艺的宣传,让传统工艺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
(三)借助网络资源与平台
网络时代的到来让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加多元化,也更容易获得信息资源,微时代的到来让信息内容变得丰富多彩,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快速地阅读大量的信息。在这样一个网络微时代下,传统工艺就可以借用网络平台得到有效的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传统工艺,比如通过社交软件的转发信息快速广泛传播,所以在进行艺术教育的时候利用多媒体宣传渠道进行辅助教学,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借助当地特色地域文化,有效融合
我国地域广阔,民族分布较多,传统工艺也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传承者也往往分布在各个地域中,所以在进行现代艺术教育的时候如果想有效融入传统工艺,不妨借助当地特色地域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比如进行民族图案写生的时候,可以去当地少数民族参观,让学生充分观察少数民族图案、用色、造型等特点,并进行讨论分析形成这些民族元素特色的原因,这样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这些传统民族工艺特色,在这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达到传承传统民族文化以及现代美术创新的目的,取得良好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郭惠.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设计教育体系中的运用初探[J].中华少年,2016(01).
[2]朱宁.传统工艺美术融入现代艺术设计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J].艺海,2015(05).
[3]陆君玖.持久保护与融合创新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设计教育体系中的实践与思考[J].上海工艺美术,2012(09).
[4]朱宁,熊瑛,何小力.传统工艺美术融入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几点思考[J].艺海,2011,(12).
[5]诸葛铠.在夹缝中生存:“设计艺术”与“工艺美术”的是与非[J].装饰,2009(12).
[6]张舸,魏琼.“静态”保护向“活态”传承的转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开发的互动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3(08).
[7]张幼云,杨柳.在历史机遇中创造辉煌——尹定邦谈广州美术学院的设计教育[J].装饰,2012(01).
[8]朱名燕.工艺美术专业课程设置初探和教改实验研究[J].2004(11).
[9][日]原研哉著.朱锷译.设计中的设计[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传统工艺美术现代性转换思考论文】推荐阅读:
岭南广绣传统工艺论文09-22
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论文12-10
论从云锦看中国传统的丝织工艺论文05-29
传统工艺07-01
传统处理工艺05-15
传统生产工艺06-23
传统工艺包装07-06
民间传统工艺08-28
传统工艺方法09-08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