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传统工艺研究

2024-05-09

马来西亚传统工艺研究(精选7篇)

马来西亚传统工艺研究 篇1

马来酸二甲酯(DMM)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1],能与多种有机溶剂混溶,可用于生产油漆、涂料、杀虫剂、防锈添加剂等。

以往的工业生产中,顺酐酯化反应通常在反应釜内进行,这种方法工艺成熟,但存在原料消耗大,需要大量携水剂,且副反应多,二酯产量低等缺点。特别以硫酸为催化剂时,设备腐蚀严重,后续处理复杂[2],不符合现今社会的环保要求。

催化精馏工艺是将反应与分离两个过程结合在一个设备中同时进行[3,4,5],精馏塔内生成的水连续不断的被移出反应区,破坏酯化反应平衡,达到深度酯化的目的。相对传统酯化工艺,工艺简单环保,产品收率高。

本试验利用颗粒状强酸性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了DMM的固定床与催化精馏相结合的酯化合成实验,通过该工艺,顺酐的转化率达到100%,马来酸二甲酯的收率可达到99%以上。

1 马来酸二甲酯合成原理

以顺酐为原料合成马来酸二甲酯需要两步反应。

第一步:不需要催化剂作用,顺酐迅速酯化生成单酯。

第二步:单酯转化为双酯。反应速率慢,为平衡可逆反应,是合成顺丁烯二酸二酯的控制步骤。只有在催化剂存在下才能迅速反应。

2 实 验

2.1 实验原料

顺酐,天津中河工业级优等品;甲醇(纯度大于99.5%),工业级。

将顺酐与甲醇以一定的摩尔比混合,在55 ℃下机械搅拌经3~5 h单酯化反应,溶液中大部分为甲醇和马来酸单甲酯,此外还有少量的顺酐、马来酸二甲酯和水。表1 为4:1醇酐摩尔比时酯化实验的原料组成。

机械搅拌反应后形成均相溶液。溶液中大部分为甲醇和单酯,还有少量的顺酐、双酯和水,酯化实验的原料组成见表1。

2.2 分析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使用两台气相色谱仪分别进行马来酸二甲酯与水含量分析。

2.3 催化剂筛选实验

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有效的酯化反应催化剂,已成功地应用于醚化、水解、水合、酯化、烷基化等反应中[6]。本实验使用三口烧瓶进行釜式反应对若干种国产与进口树脂催化剂分别进行了性能评价与筛选。

筛选催化剂时工艺条件为:采用甲醇与顺酐物质的配比(摩尔)为4:1、反应温度80 ℃,釜式反应时间6 h(搅拌),催化剂用量为整个反应液质量的5%。不同催化剂对顺酐的转化率及马来酸二甲酯收率的结果见表2。

根据表2实验数据,A型和I型树脂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较好,但同时考虑树脂的耐温性与稳定性等其他性能数据,在考察的范围内,选择I型树脂为顺酐酯化催化剂。

2.4 固定床与催化精馏装置联合酯化合成DMM实验

2.4.1 固定床合成DMM实验

顺酐与甲醇原料液在进入催化精馏装置前,首先进入固定床进行预酯化反应。预酯化反应实验条件为反应温度90 ℃、压力0.5 MPa,空速0.5 h-1,原料醇酐摩尔比4:1,以I型树脂为催化剂,马来酸二甲酯的固定床单次反应收率达到85%~90%。表3为预酯化反应出口即催化精馏装置第一股进料典型组成。

2.4.2 催化精馏合成DMM实验工艺流程

通过催化精馏来实现的化工过程,其中反应段用特定装填方式,既起到催化作用,又具有填料塔传热传质的功能,因而具有转化率高,产品纯度高,降低能耗和操作费用等独特优点,使得催化精馏在醚化、酯化、加氢、烷基化、异构化等反应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研究[7,8,9,10]。

催化精馏实验所采用工艺流程如图1,预酯化反产物进入催化精馏塔中继续进行深度酯化反应,生成的马来酸二甲酯从催化蒸馏塔的底部流出,过量的甲醇和生成的水从塔顶流出进入冷凝器冷凝,冷凝后的液相物料流入回流罐,部分经回流泵回流至塔顶,另一部分出装置。同时,为保证反应段的醇酐比能满足反应及分离的要求,补充一定量的甲醇作为催化精馏塔的第二股进料。

催化精馏塔内分为反应区和分离区。反应区由催化剂筐与气相通道构成,分离区装填分离填料,两区交错分布,每一对分离区和反应区构成一个平衡级。在每一平衡级中,马来酸单甲酯与甲醇发生反应,同时进行分馏作用,移走生成物。这样,经过多个平衡级的反应——分离作用,以达到马来酸单甲酯深度转化,同时也使在预反应器中未反应的顺酐反应完全。

2.4.3 催化精馏装置二股甲醇进料量对酯化反应收率的影响

催化精馏装置在常压,泡点进料,塔釜温度为95 ℃的实验条件下,表4数据显示:催化精馏装置塔提留段二股甲醇进料量对马来酸二甲酯深度转化具有很大的影响。当二股甲醇进料与第一股预反进料质量比大于1.8:1时,马来酸二甲酯收率大于99%,同时水含量保持在较低水平;当二股甲醇进料与第一股预反进料质量比为1.6:1时,马来酸二甲酯收率下降,略低于99%,而当二股甲醇进料与第一股预反进料质量比低于1.6:1时,马来酸二甲酯收率明显下降,水含量也迅速上升。

2.4.4 催化精馏合成DMM

利用催化精馏工艺合成DMM,在一定的条件下,顺酐的转化率达100%,DMM的收率≥99%以上。表5为催化精馏合成DMM典型试验结果,说明了催化精馏工艺合成DMM的可行性。

3 结 论

(1)采用固定床与催化精馏联合工艺合成马来酸二甲酯是可行的,顺酐的转化率达到100%,马来酸二甲酯收率≥99%以上。

(2)催化精馏装置二股甲醇进料量对二甲酯深度转化具有很大的影响。随催化精馏装置二股甲醇进料量增加,马来酸二甲酯的收率提高。

摘要:以工业顺酐和甲醇为原料,强酸性大孔阳离子树脂为催化剂,采用固定床反应与催化精馏相结合的技术。实验结果表明:在所筛选树脂催化剂和合适的工艺条件作用下,顺酐的转化率达到100%,马来酸二甲酯的收率达到99%以上。

关键词:顺酐,马来酸二甲酯,酯化反应,催化精馏

参考文献

[1]化工部科技情报研究所.世界精细化工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402-403.

[2]陈勤勇.顺丁烯二酸二甲酯的生产和应用[J].涂料工业,2001,31(11):103-108.

[3]Doherty M F,Buzard G.Reactive distillation by design[J].ChemEngRes Des,1992,70(A5):448-458.

[4]Degarmo J L,Parulekar V N,Pimjala V.Consider reactivedistillation[J].Chem Eng Prog,1992,88(3):43-50.

[5]Stadig W P.Catalytic distillation-combining chemical reaction withprocess[J].Chem Process,1987,50(2):27-32.

[6]Yadav G D,Thathagar M B.Esterification of maleic acid with ethanol o-ver cation exchange resin catalysts[J].Reactive&Functional Poly-mers,2002,52:99-110.

[7]Smith L A.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methyl tertiary butyl ether[P].USP:4978807,1990.

[8]Ward D J.Etherification of isomylenes by catalytic distillation[P].USP:5196612,1993.

[9]Siirola J J.An industrial perspective on process synthesis[J].AI.Ch.ESymposium Series,1995 91:222-233.

[10]Lee J.W,Hauan S,Westerberg A W.Circumventing an azeotrope inreactive distillation[J].Industrial and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2000,39:1061-1063.

马来西亚传统工艺研究 篇2

【摘要】中国是个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国家,其中,吉祥图案就是传统文化精髓之一,吉祥图案本身所具备的吉祥寓意使其具有浓厚的文化艺术价值,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展现出来。本文主要就吉祥图案的产生和发展展开讨论,简单的阐述了传统工艺美术中吉祥图案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工艺美术; 传统; 文化意蕴; 吉祥图案

吉祥图案是将中国历代能人的创作设计及智慧融合在一起,并不断完善其政治理论、道教和民情风俗,使其成为最具民族特色的一种设计体系。该吉祥图案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1吉祥图案的产生和发展

人们对图腾的崇拜之情造就了吉祥图案,原始社会初期,人们将自己的美好愿望和图腾观念在雕塑中体现出来,用以寄托其美好的愿望,理论上这是最早的吉祥图案。自华夏民族产生后,龙凤便替代了原来的图案成为了华夏的图腾,在人们心中,龙凤是最神圣不可侵犯的守护神,直至今日,人们仍然自豪的称自己为龙的传人,龙与凤是封建社会最尊贵的吉祥图案,后来逐渐被寓意为尊贵身份的男女。至尧舜时期,先民开始以山河为神灵,崇拜天文,各类祭祀活动也由此演变而来。颇具代表性的有星辰、日、月、龙等吉祥图案,后来被帝王之家绣在朝服上,以示身份尊贵,该习俗一直延续至清朝末期。商周奴隶时期一直沿用的是自然崇拜,并不断被神化,在商朝的青铜器上开始流行龙纹、豹纹、鱼纹和鸟纹等,西周后,敬天保民的思想逐渐取代了侍奉神灵的观念,具体表现在青铜器上的豹纹等逐渐被夔凤纹所取代,同时,四瓣花纹、云雷纹等吉祥图案也应运而生。自秦汉时期,各类民间艺术,包括雕塑、建筑和绘画图案的出现逐渐被赋予确实的意义。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思想的发展,以宗教内容为主的吉祥图案逐渐演变出来,例如莲花纹。隋唐时期,吉祥图案逐渐被世俗化,各阶层的人民开始将美好愿望寄托在吉祥图案中。吉祥图案发展到鼎盛时期是在明清时期,加上各类绸缎样式的多样化,使得吉祥图案以各种不同的样式表现出来,其应用范围也逐渐趋于广泛。

2吉祥图案的文化意蕴

2.1信仰的意蕴

所谓意蕴,就是将社会意义和生活意义以艺术形态的方式表现出来,并在思想上进行不断延伸。过去,吉祥图案就是信仰的代表物,不管是祖先崇拜,图腾崇拜,还是自然崇拜,甚至包括宗教崇拜,都属于信仰,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趋吉避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龙凤图案,不仅表现了中华民族对大自然的赞美,更凝聚了各民族对祖先的崇拜之情。龙的文化意识渗透到中华民族的骨髓里。作为代表图腾和神话意象的动物,赋予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生命力。凤也是一种神鸟,传闻中对于凤的描述是,只要凤凰出现了,世界就太平了。龙和凤的吉祥图案是自原始社会就开始沿用的,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直延续至今,历经上千年历史,龙凤图案一直带着吉祥色彩和政治色彩,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文化图案。

2.2思想的意蕴

儒、道、佛三家造就了我国的.传统思想观念,社会的维护和运转主要以此为哲学思想,因此,这一思想观念也避免不了在传统吉祥图案中体现出来。儒家学派的基本观念讲究的是用伦理道德对伦理道德进行维护,讲究老幼尊卑。传统吉祥图案中的五翎(燕子、鸳鸯、白头、白鹤、凤凰)就象征着儒家学派等级制度的朋友、夫妻、兄弟、父子、君臣。儒家学派比较重视修身养性,因此大多文人学士均将梅兰竹菊四君子或松竹梅三友作为高洁情操的礼赞。而道家思想倾向于追求长生,因此“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样的吉祥字眼也就衍生出来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比较盛行佛家思想,并直接影响着我国的文化思想。佛教的发展和盛行直接关系到吉祥图案的形成。例如佛堂中所供奉的菩萨,不仅仅局限于供佛教所用,还在日常生活中可见。吉祥图案反映了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并经久不衰,使人们更乐于接受该类艺术性的语言。

2.3民俗的意蕴

工艺美术主要来源于生活,对生活和社会的阐述,我国传统的工艺以装饰的吉祥图案将民俗意蕴充分的表现出来了。中国是个比较重视家庭延续的国家,比较看重对子嗣的传承,为了能够将这种美好的愿望表达出来,吉祥图案中就出现了象征“望子成龙”或“榴开百子”的图案,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我国劳动人民比较重视对生活的热爱,因此,劳动人民祈祷有美好的现实生活,并期望能够延续这种美好现实,这种观念在吉祥图案中的表现形式就多种多样,千姿百态了,这是劳动人民最朴实的生活愿望的表达方式,将民族品德和性格直接的反映出来了,并自发的形成凝聚力。

3结语

吉祥图案是数千年传统文化的重要支流。不仅凝聚着国人的审美情趣、伦理情感和宗教情怀,更多的是帮助人们更好的去生活,将人们追求吉祥和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在吉祥图案中体现出来,把人们的美好愿望艺术化、象征化、社会化,让其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构建吉祥的美好画面。

参考文献

[1]段建华.中国吉祥装饰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卞宗舜,周旭,史玉琢.中国工艺美术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王园,许云,尹雅琪.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工业设计的融合——关于形成中国风格的思考[J].艺术与设计(理论).(12).

马来西亚传统工艺研究 篇3

关键词:工艺美术运动;传统手工艺;复兴;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238-02

一、19世纪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一)19世纪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历史背景。

艺术与工艺美术运动简称手工艺运动,最先掀起起于19世纪后半叶的英国,最初主要是设计行业的一场革命,针对由工业革命大生产而引发的房屋建筑、室内装潢,以及手工艺制作等设计水准下降所带来的问题思考。手工艺运动在英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运动发展的初期,主要发生在思想领域,理论倡导者拉斯金;第二个阶段是运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时期,也是运动发展的高潮阶段,以莫里斯为代表用大胆、简洁和巧妙的设计征服了维多利亚后期的矫揉造作的设计风格;第三个阶段工艺美术运动后期,是以阿什比等将手工艺运动扩散到世界各地的阶段。手工艺运动与工业革命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时序的发展,既从最初的理论排斥,到后来的接受,再到最后的工艺与工业生产的结合。

(二)工艺美术运动初期。

工业革命率先发生在18世纪的英国,当时也只有英国具备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英国资产阶级依靠强大的武器装备和殖民野心扩大疆土,成为当时欧洲最大的帝国,为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与原料,为工业革命的兴起与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时统治阶级想炫耀下本国的工业的成品,于是在1851年举办了世界博览会“水晶宫”,邀请世界世界各国拿出自己国家的工业产品,在大众的眼里,这场世界博览会中还是让大家大开眼界,这时只有一个人看完觉得非常失望。英国作家、艺术家、艺术评论家约翰·拉斯金,他对博览会里所展出的简单粗陋和繁琐的装饰极为不满,尤其是对那种脱离生活的装饰非常厌恶。他通过演讲、撰写文章和著作来倡导英国工艺美术运动,阐述自己的设计主张。拉丝金主张艺术与工艺、艺术与技术相结合,提倡艺术家应该向大自然学习和艺术设计大众化得社会主义理性等,对英国乃至世界工艺美术美术运动的兴起与发展都起到积极得、进步的推动作用。特别是他的艺术设计思想和理论直接影响了威廉·莫里斯和他领导的英国工艺美术的兴起与发展。工业革命避免不了带来产品的大批量生产,虽然工业革命下产品效率大大的提高,降低成本,扩大销售额。却使的产品千篇一律、粗制滥造毫无设计感,与历史悠久的手工艺所做的产品质相比相差甚远。

(三)工艺美术运动的高潮时期。

产品质相比相差甚远。工艺美术运动的高潮就不得不提一个人,威廉·莫里斯,他被设计界尊称为“现代设计之父”是工艺美术运动的实践者。莫里斯不仅是一个杰出的画家而且也是一个设计师,从小就很喜欢大自然,沉醉与英国的传统手工艺、中世纪哥特式艺术设计,促使他从事艺术设计的直接原因是来源与拉斯金的思想。莫里斯运用自己的才能,开设了第一间建筑设计事务所,在英国郊区买了一栋房子,就是著名的“红房子”,请好友菲利普·韦伯设计房子,其平面根据功能需要布置成L形,墙面采用红砖本来颜色,不加粉刷和装饰。“红房子”设计大胆抛弃了传统建筑贴面装饰特征,而表现初材料本身的自然属性,体现出“田园牧歌式”的情调。它简朴的外观造型,极富戏剧化的色彩,把功能、材料与艺术造型结合起来的设计创新,被称为“高尚的维多利亚哥特式”建筑样式,因此“红房子”也成为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最早的建筑实体之一。后来的设计师纷纷效仿莫里斯,将工艺美术推向高潮。

(四)工艺美术运动后期的反思。

阿什比、沃塞为代表,将手工艺运动扩散到世界各地到的阶段。手工艺运动与工业革命关系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时序的发展,即从最初的理论排斥,到后来的接受,再到最后的工艺与工艺的结合。以历史发展的动态来看,手工艺运动是西方美学发展历史上重要的一座桥梁,是沟通前后时代的艺术风格和品味、拨正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而造成文化艺术与生活断裂的关键一环。工业革命虽重要,倘若想要联系社会普通的家庭生活来谈工业革命的影响,那么手工艺运动则是不得不提到的一个重要环节。手工艺运动与工业革命错综复杂的关系,让19世纪末世纪初英国社会的审美发生了翻天覆地得变化。

二、中国传统工艺美术

(一)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历史背景。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是世界上四大古国之一,中国是一个从不缺历史的国家。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上都有很大的成就。中国有四大发明,一直以来我国人民以此为的骄傲,而这些与传统工艺有着直接的关系或者可以理解为就是工艺文化的一种产物。中国工艺美术史从旧石器时代第一件打制石器的出现就开始了。在历经无数个朝代的更替过程中,工艺美术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从古代到现代的传统手工艺一直是以口述相传和传内不传外的方式流传下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工艺会随着科技技术的提高,时代的需要以及外来文化的传入不断完善着。手工艺既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历史长河中,工艺美术作为各个朝代主要的经济财政来源及对外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交流的媒介,起到了重要作用。工艺美术产品如青铜器、陶瓷、丝绸、刺绣、金银器、玉器、漆器等通过陆路贸易、海上贸易——“丝绸之路”等途径输往世界各个国家与地区。

(二)中国工艺美术起源与本质。

在中国古时,工艺美术的含义是指有含艺术价值的手工制品。其生产形态和手工业一样,文化性质则属于造型艺术。

“工艺美术”这一名词是在新中国左右才从欧洲引入的,但它涵盖的很多种类的产品却是最早的艺术创造。可以追溯到从新石器时代,除了基本特征石头制作的工具外,还包括制陶和纺织的出现。这些旧石器时期的物品我们可以了解到祖先卓越的艺术才华,不仅具有实际的功能作用并且还加以美观。例如新石器时代的“人面鱼纹彩陶盆”。

新石器时期中国绘画、雕塑等纯艺术还未出现,就已经有在工艺品上装饰,我们可以大致确定在中国的原始社会,工艺美术比美术更为成熟辉煌。

(三)古中国工艺美术发展历程。

从原始祖先打造的第一件劳动工具开始,就标志着中国工艺美术的开始。凝聚在原始工具里的实用功能和精神内涵就确立了中国工艺美术的初始形态,也确立了工艺美术作为中华民族造型艺术先导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演进,手工艺从最初的对自然物理的改造,经历了极其漫长的岁月。科技的进步,可以对自然进行化学作用的变化,已经可以通过手工艺可以满足人们生存和生活需要的基本要求。从中国奴隶制度的社会转向封建社会,一大批手工艺人脱离了奴隶制的束缚,开始有了人身自由。自然手工业产业的生产规模持续的扩大。在我国几千年封建制度里手工艺产业主要是分为官营手工艺产业与民间的私营手工艺产业互为补充。官营手工艺主要是为宫廷里的上层阶级而服务的,集民间精湛的手工艺着,一般产品选材精良,制作讲究,精巧华美,代表着时代的最高水平。相比之下民间的私营手工艺较为简单用料简单,当然价格一般平民百姓都能消费的起的。在封建社会里,手工艺人都很受尊重的,因为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能获得一项比较复杂的手工艺技能是非常不容易的,往往需要几代人的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因此,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手工艺的传承有着非常复杂的师承制度和神秘的仪式,其技能和技艺多为家族世传。所以在古代中国很少有关于手工艺的一些书籍。并且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崇尚“形而上之道”,形而下之器”。因此,以功用为目的的工艺美术一直被视为“雕虫小技”,这种偏见显然抑制了理论方面的建设,致使中国工艺美术缺乏完备系统的理论著述。

但还是有些许文人注意到手工艺的特色,把它总结起来,供后人来学习借鉴。

例如春秋时期末年,齐国官府工匠所记载有关工艺的书籍《考工记》,也是中国第一部工艺专著。在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是一部有关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总结了各个生产领域的知识。是中国科技史料中保留最为丰富的一部,它更多地着眼于手工业,反映了中国明代末年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地生产力状况。

中国手工艺的历史与我国的社会性质、经济状况、文化是共同进步的,我国的传统手工艺风格带着非常鲜明的民族性质。传统手工艺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与技艺的结晶,当之无愧的是国粹。

三、中国传统手工艺复兴启示

(一)中国传统手工艺现状。

1.传统手工艺的市场。

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功,影响了整个世界的社会形态,从农业时代走向了工业时代。手工艺慢慢不再是社会生产的主要形态,大批量的工业生产代替了手工业的生产方式。现代工业冲击给手工艺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一直以来传统手工艺都是需要“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等条件的限制,往往一件作品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经历才能够完成,而机器生产就不同,一件制品经过批量化生产之后,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大大的节约了成本,精美的作品大众都能消费的起了。导致手工市场日益减少主要缘由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农业时代传统手工艺从封建社会制度到社会主义制度,社会阶级阶层不再有贵贱了,工艺品也不受阶级限制。另一方面,西方的工艺品不断的输入中国,受到人的欢迎,占领了大城市的市场,这样一来中国传统手工艺必然会受到排挤。而且,它们是活着的不象故宫博物馆里的藏品们,精美绝伦,但是,制作它们的人已逝去,工艺已失传。

2.对传统手工艺品的认识。

传统手工艺品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高档品,既有观赏性又有收藏价值,另一类则属于具有实际用途的实用品,服务于大众。在封建社会,主要是帝王所享用或者是奖赏达官贵人,是极少人所拥有。清王朝后,越来越多富商地主对高档工艺品的喜爱,使得高档的工艺品收藏价值日益提高,而普通的工艺品无人问津。这样使得传统手工艺发展的不平衡性。手工艺是一个活态的,不应只限制于在收藏。

3.手工艺难以与时具进。

近代中国传统手工艺发展的非常缓慢,在这个金钱至上节奏飞快的社会里有多少年轻人愿意静下心来做一件工艺品?几乎没有,而那些老手艺人也年事渐高开始放下手中的手艺了,不是不愿意教而是现在的年轻人都到大城市里面去找梦了。

(二)中国传统手工艺可持续发展性。

19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机械化批量化大生产迅速的占领了主市场。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倡导者莫里斯有着强烈的“乌托邦”思想,他看到工业化下的弊端,积极提倡复兴欧洲中世纪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反对大机器生产,片面地怀旧思想精神,无法改变工业化,试图逃避等。是不切合实际社会发展规律和客观社会生产生活的,在某些方面是不可取的,最终19世纪的工艺美术运动还是没有抵抗住工业化下的批量化生产。工艺美术运动与我国的手工艺复兴有许多不同之处。:1. 工艺美术运动完全提倡手工艺术,反对大机器生产,我国复兴手工艺不反对大机器,而是手工艺与机器结合。2. 工艺美术运动推崇中世纪哥特式艺术,我国复兴是力求传统手工艺风格与时代的风格结合创新。3. 工艺美术运动艺术设计面向大众,面向广大劳动人民,我国复兴现在显然是无法做到手工艺做主导地位,手工艺品的设计面向大众的,只是现在的大众无法做到只用手工艺品,很多方面工艺品作为纪念品、收藏价值等。但我们可以从其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中挖掘艺术与设计的创作动因,积极进行现代设计革新的思维方式方法,来促进当代与未来中国把外来文化艺术、艺术设计与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艺术设计结合起来发展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

传承应该是人类不断发展的自然规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当客观的认识到传承背后的传统文化美德,对于未来以及所处社会的发展,传承都具有普遍而积极的意义。要想我国成为一个文化大国,如果不去了解古人的历史,难以进步,难以创新。现实中找问题,历史中找答案。天空需要研究,地洞也得研究。地洞寻回历史,天空展望未来。有历史才完美,有未来才想的开。

因此,复兴中国传统手工艺,应积极面对,借鉴19世纪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经验,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出有中国特色的手工艺复兴之路。使中国再次成为世界上的文化大国。

参考文献:

[1]尚刚,天工开物—古代工艺美术[M].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 店,2007.

[2]郑立君 郑筱莹,现代艺术设计简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3]诸葛凯.山西寺观壁画新证[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尚刚(宋)著,俞剑华译.宣和画谱[M].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

[5]李淞.中国传统手工艺的蜕变与再生[C].论坛 Forum 2006年12月第一期.

[6]李晓岑.中国手工艺复兴?[C].北京:自然辩证法通讯,2013年12月第35卷 第六期

[7]徐艺乙.手工艺的传统—对传统手工艺相关的知识体系的再认识[C].装饰 2011年第8期.54页

[8]姚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发展探析[C].江苏:maga ne,121页。

作者简介:胡惠雯,1990年12月07日生,女,汉族,籍贯:湖北省,学校:华南师范大学,学位:硕士;研究方向:美术与设计关系的研究。

马来西亚传统工艺研究 篇4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的原料和设备

木薯淀粉(食用级),顺丁烯二酸酐(AR),盐酸(AR),氢氧化钠(AR),丙酮(AR),甘油(AR)。

转矩流变仪(RM-200A型)。

1.2 木薯淀粉马来酸酯的制备

准确称取一定量绝干淀粉,加入淀粉25wt%的甘油在高速混合机混合均匀后放入密封袋中密封过夜,密炼共混前加入一定量的马来酸酐在密炼机中进行共混改性一段时间,出料。待反应产物冷却后,粉碎,在丙酮中索氏提取72h,产物在50℃烘箱中烘至恒重。

1.3 测试与表征

1.3.1 取代度(DS)测定[5]

利用酸碱反滴定法将0.5g索氏提取后的纯样和10mL 75%的乙醇水溶液置于250mL碘量瓶中,加入10mL 0.5mol·L-1的NaOH溶液,在常温下搅拌1h,进行皂化,加入2滴酚酞指示剂,用0.5mol·L-1盐酸溶液进行滴定,直至颜色消失为止。以原木薯淀粉作为空白实验,通过公式(2)计算取代度。

式中,WMA为马来酸酐取代基的含量,%;m为样品的质量,g;V0为空白试样消耗的HCl体积,m L;V1为空白试样消耗的HCl体积,mL;C为HCl溶液的浓度,mol·L-1。

1.3.2 FTIR测试

采用IS10 FTIR红外分析仪,将索氏提取后的纯样,溴化钾压片法测试,扫描范围:4000~500cm-1,扫描分辨率:4cm-1,结果取32次扫描的平均值。

2 结果与讨论

2.1 密炼温度对淀粉酯取代度的影响

固定密炼时间、密炼转速以及MA与淀粉的质量比,研究不同密炼温度对淀粉酯DS值的影响,结果见图1。由图1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淀粉酯的DS和MA的反应效率均呈缓慢增加的变化趋势,特别在130℃以后,DS随着温度变化的增长趋势很小,150℃的DS值仅比140℃的值高0.002,且在150℃下密炼后的产品颜色较深,可能是过高温度导致淀粉发生降解碳化。故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适当提高反应温度以提高淀粉酯的DS,但温度不宜过高,选择130~140℃为宜。

2.2 密炼时间对淀粉酯取代度的影响

密炼时间对淀粉酯取代度的影响见图2。由图2可知,随着密炼时间的不断延长,淀粉酯的DS和MA的反应效率均呈先增加后基本不变的变化趋势。当密炼时间达到10min时,DS的增长变得不是很明显;特别是密炼时间超过12min后,DS曲线变得很平缓,无明显的变化。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反应时间不宜过长,以12.5min为宜。

2.3 密炼转速对淀粉酯取代度的影响

密炼转速对淀粉酯取代度的影响见图3。由图3可知,随着密炼转速的不断增大,淀粉酯的DS和MA的反应效率均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当密炼时间为70r·min-1时,DS达到最高;超过70r·min-1后,DS反而降低。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密炼转速为70r·min-1比较适宜。

2.4 马来酸酐用量对淀粉酯取代度的影响

马来酸酐用量对淀粉酯取代度的影响见图4。由图4可知,随着MA含量的不断增加,淀粉酯的DS也随之不断增加,近似呈线性增长的趋势。但是MA含量过高,密炼之后产物变得很稀,不易取料,这可能是由于过多的马来酸酐未反应完全,在体系中起到了增塑的效果。

2.5 FTIR分析

将不同取代度的淀粉酯和纯淀粉经溴化钾压片后,通过红外分析仪进行表征,其FTIR的测试结果如图5所示。原淀粉的特征吸收峰中3200~3400cm-1的吸收主要是-O-H和氢键的吸收峰,2927cm-1左右主要是C-H的吸收;1153cm-1和1020cm-1附近的吸收峰主要是C-O的振动吸收。然而,马来酸酐淀粉酯除了原淀粉的特征吸收峰之外,在1720 cm-1附近还出现了C=O的振动吸收峰。由于淀粉酯已经过3d的丙酮索氏提取,除去了未反应的马来酸酐和增塑剂,故由图5中的1720 cm-1处C=O的中强羰基吸收峰,可以初步判定该方法下合成的产物为马来酸酐淀粉酯[8]。同时,随着DS值的不断增大,当DS≥0.184时,在820cm-1处丁酯的特征吸收峰也逐渐明显,进一步表明产物是马来酸酐淀粉酯。故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无催化剂,以甘油为增塑剂可以熔融共混合成马来酸酐淀粉酯。

3 结论

以上研究表明,以甘油为增塑剂,密炼机反应共混法可以制备木薯淀粉马来酸酯,且取代度随着密炼温度的升高和密炼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当密炼温度为130℃或密炼时间为12.5min时取代度变化变得比较平缓;随着密炼转速的增大,取代度先增大后减小,转速为70 r·min-1时达到最大值;随马来酸酐含量的增加,木薯淀粉马来酸酯的取代度近似呈线性增长,但是MA用量过多会给加工带来不便。FTIR进一步表明了马来酸酐成功接到淀粉链上。

A.木薯淀粉B.DS=0.101 C.DS=0.184 D.DS=0.251

参考文献

[1]严瑞煊.水溶性高分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363.

[2]王佩璋,王澜,李田华.淀粉的热塑性研究[J].中国塑料,2002,16(4):39-43.

[3]Sagar D A,Merril W E.Properties of fatty-acid esters of starch[J].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1995,58(9):1647-1652.

[4]王金玲.淀粉酯化及酯化淀粉/PCL共混物性能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6.

[5]杨龙,左迎峰,张彦华,等.反应温度和时间对干法制备马来酸酐酯化淀粉性能的影响[J].功能材料,2013,44(15):2283-2286.

[6]左迎峰,张彦华,杨龙,等.干法马来酸酐酯化淀粉的合成工艺研究[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3,33(4):88-92.

[7]郑志立,方庆红.马来酸淀粉酯的制备研究[J].沈阳化工学院学报,2008,22(2):141-144.

马来西亚传统工艺研究 篇5

【摘要】目的:比较黑豆蒸制首乌与酒制熟地黄传统工艺与改进工艺炮制的效果差异。方法:首乌与生地黄均分为A、B两组,A组药材采用传统工艺进行炮制,B组药材采用改进工艺进行炮制。比较传统工艺与改进工艺两种炮制方法的辅量使用量、辅料制备时间、蒸制时间、蒸制时耗煤量、干燥时间、干燥时耗煤量、成品率以及药物成分的改变情况等。结果:改进工艺炮制黑豆蒸制首乌与酒制熟地黄辅料使用量、辅料制备时间、蒸制时间、蒸制时耗煤量、干燥时间、干燥时耗煤量均明显少于传统工艺炮制,成品率高,药物成分的含量无明显改变。结论:改进工艺炮无黑豆蒸制首乌与酒制熟地与传统炮制工艺相比,具有节省辅料,缩短辅料制备时间,蒸制时间以及干燥时间,节省蒸制时耗煤量以及干燥时耗煤量,能最大程度地节省能源,保持制成品的药物含量,对实现经济化地大量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制首乌;熟地黄;传统炮制工艺;改进炮制工艺

【中图分类号】R943.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21-0026-03

Comparison of Black Beans and Steamed with Wine Radix Rehmannia Traditional Technology and Process Improvements Concocted Effect

YANG RongyingCHEN JianmingHUANG Xiuyu

Department of Pharmacy,Maomi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aoming 525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black beans and steamed with wine Radix Rehmannia traditional crafts and the effect of improving the process concocted difference. Methods Radix Rehmanniae and were divided into A, B two groups, A group using the traditional technology of processing herbs, medicinal Group B using improved technology for processing. Time more traditional process and improve time use accessories, materials preparation process two kinds of processing methods required, the time required for steaming, steaming steaming coal consumption, required for drying, drying coal consumption and yield Wait. Results Improved process steaming black beans cooked with wine and the amount of Radix Rehmannia use of materials, the time required for preparation of materials, time required for steaming when steaming coal consumption, drying time required, when dry coal It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tradition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high yield. Conclusion The improved process when the gun black beans and steamed with wine Radix Rehmannia and tradition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compared with saving materials, shorten the time required for preparation of materials, steaming time and the time required for drying needs, saving steaming consumption the amount of coal and coal consumption when dry, can maximize energy savings,keep the drug content and is significant for economic mass production.

Keywords:Radix System; Rehmannia; Traditional Processing Technology;Improved Processing Technology

黑豆蒸制首乌、酒制熟地黄具有较强的滋阴补血作用,是临床常用药。但是传统工艺炮制黑豆蒸制首乌、酒制熟地黄方法操作复杂,炮制过程较长,煤耗量过大,成品率较低等原因导致黑豆蒸制首乌和酒制熟地黄的价格明显高出其他药物[1-2]。笔者选取首乌以及生地黄,分别采用传统工艺和改进工艺进行炮制黑豆蒸制首乌和酒制熟地黄,比较两种炮制方法的辅料使用量、辅料制备时间、蒸制时间、蒸制时耗煤量、干燥时间、干燥时耗煤量、成品率以及两种炮制方法对制成品内在含量的影响等,以比较黑豆蒸制首乌和酒制熟地黄传统工艺与改进工艺炮制的效果差异,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炮制方法

1.1.1传统工艺炮制方法

1.1.1.1黑豆蒸制首乌蒸法炮制方法首先将相同数量的生首乌和黑豆同煮1h,在蒸煮的过程中注意取汁。对于药品残渣进行加水,再煮0.5h,将2次所获得的煎液进行调和,倒入首乌片中不停的翻动,使煎汁能均匀充分的渗入生首乌中,该过程中需要保持炒锅的温度,温度过高会使首乌炒焦,温度过低会造成煎汁无法充分渗入首乌片中,会降低成品率(《药典2015》)[3-4]。待首乌片翻炒后,将翻炒后的首乌片置于木蒸桶中内蒸4~5h,在蒸制的过程中应先用武火,发现冒气后改为文火慢蒸,蒸焖一夜后取出。若发现蒸木桶中有药汁剩余,则淋到首乌片上,待药汁全部吸尽后,将首乌片晾干,反复多次蒸制,直至首乌片蒸至首乌片内呈棕黑色为止。然后将首乌片切成0.15~0.2cm的薄片,晾干即得制首乌。

1.1.1.2酒制熟地黄蒸法炮制方法首先将生地黄洗净放于腌制缸内,缸内放人适量黄酒,在腌制的过程中,要注意定时对生地黄进行翻覆,使生地黄充分接触黄酒,提高成品率。待黄酒吸尽后,将地黄取出,放置到笼屉中,先用武火蒸制,发现冒白气后再用文火蒸制,在蒸制的过程中需注意收集地黄汁,待发现地黄中央部位虚软后取出,晾晒到7~8成干后将收集地黄汁与黄酒拌入,再次进行蒸制待地黄呈现口味酸甜、内部呈现黑色为宜;最后然后取出再晒至7~8成干,晒干即得(《本草纲目》)[5-6]。统计使用辅料使用量、辅料制备时间、蒸制时间、蒸制时耗煤量、干燥时间、干燥时耗煤量及成品率等。

1.1.2改进工艺炮制方法

1.1.2.1黑豆蒸制首乌蒸法炮制方法首乌在进行蒸制法与煮制法两种炮制方法之前,先对其进行挤压膨化处理。将生首乌放入40℃的烘箱中进行干燥,然后进行切片、粉碎、过筛。将多的首乌颗粒放入膨化机中,预先将膨化机中的螺杆、外筒及模头清洗干净和预热,将何首乌颗粒放入,何首乌会不断的被膨化出,得到何首乌膨化品。然后将何首乌膨化品与黑豆同煮1h,其余程序与传统工艺相同。统计辅料的使用量、辅料制备时间、蒸制时间、蒸制时耗煤量、干燥时间、干燥时耗煤量及成品率等。

1.1.2.2酒制熟地黄蒸法炮制方法采用加压蒸制工艺进行熟地黄的炮制,首先将生地黄洗净放于加压蒸制器中内,在加压蒸制器中内放人适量黄酒,对加压蒸制器进行充分的密封,根据原材料的用量,选择合适的压力和蒸制时间,最后然后取出晒干即得。统计辅料使用量、辅料制备时间、蒸制时间、蒸制时耗煤量、干燥时间、干燥时耗煤量及成品率等。

1.1.3内部含量变化情况

1.1.3.1黑豆蒸制首乌分别选取传统炮制工艺制成的0.1g黑豆蒸制何首乌以及采用现代改良工艺配制的0.1g黑豆蒸制何首乌,比较两种炮制方法所制成的成品所含5-羟甲基糠醛、二苯乙烯苷、大黄素以及大黄素甲醚的含量。

1.1.3.2酒制熟地黄分别选取传统炮制工艺制成的0.1g酒制熟地黄以及采用现代改良工艺配制的0.1g酒制何首乌,比较两种炮制方法所制成的成品所含5-羟甲基糠醛以及粗多糖的提取率。

1.2评价指标比较辅料使用量、辅料制备时间、蒸制时间、蒸制时耗煤量、干燥时间、干燥时耗煤量及成品率以及制品含量的变化等[7]。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传统炮制与改进炮制辅料使用量及辅量制备时间比较改进炮制方法使用辅料量、辅料制备所需要时间均少于传统炮制方法,表明改进工艺优于传统工艺。具体见表1。

2.2传统炮制与改进炮制蒸馏技术对比改进炮制方法蒸制需要时间、蒸制时耗煤量均少于传统炮制方法,显示改进工艺优于传统工艺。具体见表2。

2.3传统炮制与改进炮制干燥及成品率对比改进炮制方法干燥所需要时间、干燥时耗煤量及成品率均优于传统工艺炮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3。

2.4传统炮制与改进炮制含量变化对比传统炮制与改良炮制方法黑豆蒸制何首乌含量的改变,具体见表4。传统炮制与改良炮制酒制熟地黄含量的变化,具体见表5。结果表明改进工艺优于传统工艺。

3讨论

黑豆蒸制首乌和酒制熟地黄均具有活血滋阴的作用,市场需求量大,是中药处方中的常用药,且首乌和地黄炮制工艺繁复、制品较多。唐代《理伤》中就记载了黑豆蒸、黑豆酒煮、醋煮、水煮熟等炮制方法[8]。宋代在《圣惠方》以及《圣济总录》中又增加单蒸、酒炒等,以及在炮制过程中适量加入生姜、甘草、牛膝等药物为炮制辅料,汲取生姜、甘草等药物的药性进行炮制。明清《景岳全书》总结了先人的诊疗方法,其中对中药炮制方法中进行详细论述的同时又增加了乳拌蒸法。制首乌和熟地本均具有补肝益肾,益精填髓的作用[9]。传统炮制方法繁琐,对技术要求高,不易掌握,同时在炮制过程中消耗时间较多,通常成品制成一般需要3~5d。在煮制和蒸制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造成了环境污染、加大了能源消耗,随着现在环境的恶化以及社会市场对制首乌以及熟地黄的需求增加,继续沿用传统炮制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市场和社会的需要,因此进行炮制工艺改进就现的十分重要[10]。本次试验改进工艺炮制首乌与熟地与传统炮制工艺相比,传统工艺炮制黑豆制何首乌需要辅料(12.34±3.62)kg,改良工艺需要(10.3±2.2)kg,传统炮制工艺的蒸制时间为(15.20±1.89)h,改练工艺蒸制时间为(12.42±1.25)h,传统工艺干燥时间为(45.20±6.89)h,改良工艺干燥时间为(35.31±5.15)h。传统工艺炮制酒制熟地黄需要辅料(22.34±3.92)kg,改良工艺需要(15.25±2.61)kg,传统炮制工艺的蒸制时间为(15.22±1.79)h,改练工艺蒸制时间为(12.18±1.32)h,传统工艺干燥时间为(46.83±7.45)h,改良工艺干燥时间为(21.63±3.64)h。改良炮制工艺在缩短蒸制时间的同时可以减少蒸制过程中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且本研究发现改良炮制方法对药物制成品各成分的含量无明显影响。由此可知改良后的炮制工艺具有节省辅料,缩短辅料制备时间,蒸制时间以及干燥时间,节省蒸制时耗煤量以及燥时耗煤量,能最大程度地节省能源,保持制成品的药物含量,对实现经济化的大量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吴向维,邵艳华,丁平.中药炮制后的成分变化及其炮制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9):82-83.

[2]丁朝柱.中药饮片炮制工艺的现代研究与创新[J].中国医药指南,2013,14(32):684-686.

[3]袁荣献.制首乌与熟地黄传统工艺与改进工艺炮制效果的比较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13(4):295-296.

[4]钟凌云,龚千锋,杨明,等.传统炮制技术流派特点及发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3,32(19):3405-3408.

[5]朱云,刘树红,王伽伯,等.何首乌及其制剂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2):1442-1447.

[6]何丽君,陈豪,郑婉玉,等.论炮制对方剂多方位的影响[J].海峡药学,2015,12(11):28-31.

[7] 王庆,薛天乐,叶敏,等.制何首乌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8):27-28.

[8] 许佩兰.滋阴口服液质量标准的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6):18.

[9] 徐俊.论切片厚度对何首乌干燥过程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7):15,17.

[10] 董晓春,杨廷仙.《傅青主女科》中熟地黄用药配伍规律探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22):40-41.

马来西亚传统工艺研究 篇6

马来酸酐接枝POE是应用于聚合物特别是尼龙产品中的一种高效增韧剂,如杜邦公司的MN-493D。而马来酸酐接枝产品的生产本身属于反应挤出,反应挤出是指在聚合物和/或可聚合单体的连续挤出过程中完成一系列化学反应的操作过程[3]。目前反应挤出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聚合物降解、接枝[4,5]、本体聚合、交联及反应性共混[6]等方面,并在聚合物制备、功能化及高性能化学改性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是高分子材料反应加工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马来酸酐接枝产品最终接枝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接枝反应工艺条件(比如设备、螺杆组合、挤出温度、螺杆转速、喂料量等)的影响。如果接枝反应不充分,最终接枝物就起不到好的增韧改性效果;而如果反应过度则会引发部分交联反应,同样起不到好的增韧效果[7]。因而为接枝反应找到最佳的反应挤出工艺条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在不同螺杆组合、加工温度、螺杆转速、喂料量下生产马来酸酐接枝POE产品,对接枝产品通过化学滴定法测定接枝率,并通过接枝物与PA6树脂按一定比例共混后得到产品的缺口冲击强度来验证接枝产品的增韧效果,最终找到了不同工艺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和规律,以及接枝物的接枝率与其增韧效果的对应关系。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设备、仪器与原材料

同向双螺杆啮合挤出机:TSE-75A(L/D=36:1),南京瑞亚弗斯特;高速混合机:SHR-400A,张家港市科达机械有限公司;注塑机:CJ80M30V,震德塑料机械有限公司;冲击测试仪(TO-890),德国Zwick/Roell;索氏抽提器:型号SER148,嘉盛科技有限公司;布氏漏斗:上海西域机电系统有限公司。

PA6(VOLGAMID),俄罗斯古比雪夫;POE(DF610),新加坡三井化学;马来酸酐(顺酐):福建中闽化工有限公司;二(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苯,阿克苏诺贝尔过氧化物有限公司;二甲苯(分析纯),淄博天元化工;丙酮、乙醇、氢氧化钾(分析纯),江都市宝利化工厂;DMF(分析纯),浙江瓯华化工进出口有限公司。

1.2 接枝率的测定[8]

1.2.1 接枝物纯化

将粗产物(接枝物)在索氏抽提器中,用丙酮抽提约24 h,以去除少量游离态MAH和低聚体MAH,抽提结束后将产物置于烘箱中烘干备用。

或者将接枝物溶于二甲苯,回流溶解1 h后倒入过量丙酮中沉淀,沉淀物经布氏漏斗减压抽滤,丙酮洗涤数次后,70 ℃烘干4 h,备用。

1.2.2 接枝率的测定(直接滴定法)

精确称取0.15 g 纯化后的接枝物,放入100 mL二甲苯中,加入2~3 滴去离子水和2~3滴DMF促进酸酐的水解,回流溶解1 h,直接用0.05 mol/L的KOH-乙醇标准溶液(参照GB/T 601-2002方法配制)直接滴定,以酚酞-乙醇溶液作指示剂,并做空白实验。按下式计算接枝率:

G=(V0-V1)×C×ΜΜAΗW×2×100×100%

式中:G精——精制后的接枝物的接枝率,%

V0——空白实验消耗的KOH-乙醇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1——接枝产物消耗的KOH-乙醇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KOH——乙醇标准溶液浓度,mol/L

W——纯化接枝物的质量,g

MMAH——马来酸酐的分子量,98.06

1.3 实施过程

按照POE:马来酸酐:引发剂=100:1:0.1的重量比例称取一定数量的物料,在高混机的混合条件下将配方中的各种组分混合均匀,通过喂料电机均匀喂料,然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实施过程见图1。

其中PA6与本实验的接枝产品共混的比例为3:1。共混后的产品注塑成标准ISO力学样条,并通过对样条缺口冲击强度(执行ISO180标准)的检测来表征接枝物的增韧效果。

接枝率测试按照上面1.2所述方法进行。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主机转速对接枝产品接枝率及增韧效果的影响

反应条件:挤出温度190℃;喂料量24(喂料量可在0~40区间内调节,下同);同一条主机螺杆

从图2、图3可以看到,随着主机转速的增加,马来酸酐接枝POE的接枝率明显提高,这主要是因为随着螺杆转速增加,螺杆对物料的剪切大大加强,接枝反应明显加剧所致。而从缺口冲击强度的趋势图中,我们看到,当接枝率在0.6%左右时,接枝物的增韧能力最强。这主要是因为接枝率比0.6%低时,接枝反应尚未进行完全;而超过0.6%时,接枝物就开始发生部分交联,增韧效果自然也就开始下降。

2.2 不同挤出温度对接枝产品接枝率及增韧效果的影响

反应条件:主机转速:300 rpm;喂料量24;同一条主机螺杆

从图4、图5看到,挤出温度升高,带来反应的加剧(与提高转速的效果等效),接枝率也随之提高;与实验2.1比较相似的是,本实验也是在接枝率为0.6%左右时,接枝物的增韧能力达到最高值。

2.3 不同喂料量对接枝产品接枝率及增韧效果的影响

反应条件:主机转速:300 rpm;挤出温度190℃;同一条主机螺杆

喂料量的增加带来的最直接效果就是主机负荷的增加,从而带来主机电流的增加。但影响主机电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喂料量的影响最直接外,主机转速和螺杆组合等对实际生产中的电流也有很大影响。为了便于准确研究,本文直接针对喂料量这一单一参数的变化对接枝产品接枝率和接枝产品增韧效果进行研究。

从图6、图7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随着喂料量的增加,螺筒中物料填充度变高,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位物料发生接枝反应的时间(物料在螺筒中停留时间)变短,最终接枝反应也就越来越不充分,这也是导致接枝率逐渐下降的直接原因。

而与前面两项研究相似的是,在接枝率在0.6%附近时,接枝物的增韧能力处于峰值,接枝率再变大和变小都会导致增韧能力的下降,这与前面结论的原因也是基本类似的。

2.4 不同螺杆组合对接枝产品接枝率及增韧效果的影响

从以上的研究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接枝反应必须处在一个相对适中的条件下进行。既不能反应过于激烈而导致发生交联影响接枝产品增韧效果,也不能反应条件过于柔和而导致达不到接枝反应所需的基本条件或者反应不充分。而螺杆组合则是一个调节范围非常宽的变量,其积木式不同的组合,既可以取得非常强的剪切效果,也可以非常柔和。这样一来也同样要求螺杆对物料的剪切和分散必须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点,既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一想法,本文也将具有不同剪切条件的螺杆进行了对比实验。

*反应条件:主机转速:300 rpm;挤出温度:190 ℃;喂料量:24;**最佳接枝率是根据接枝率与0.6%的接近程度来判断;***实验2.1-2.3中所使用的螺杆组合即为表中所示的螺杆组合1,偏弱偏强是相对螺杆组合1而言。

螺杆组合图见图8~图10。

以上结果也进一步说明:过强的螺杆或过弱的螺杆均会导致接枝物增韧水平的下降,接枝物的接枝率必须控制在一个中间水平才能起到好的增韧效果。而当螺杆组合相对不是很合理或恰当的情况下,我们也能利用前面实验的规律通过其它工艺参数的调节进行弥补(见调节后数据),但这种调节也是有限的,只能在螺杆组合偏出合理范围不多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如螺杆3因为偏弱过多,导致即使通过其它工艺参数的调整来进行弥补,也很难使接枝反应工艺条件达到最佳。

从以上实验可以看出,螺杆组合、主机电流、喂料量、加工温度对接枝产品的接枝率和增韧效果有着明显的规律。实际生产中,当某一参数并非处于平衡值时(特别像螺杆组合这类不便即时调整的情况),就完全可以利用上述规律,通过调节其它工艺参数,以控制接枝率的方式来获得或靠近接枝物的最佳增韧效果。

3 结 语

(1)马来酸酐接枝反应过程中,螺杆组合、主机电流、喂料量、加工温度均会影响到接枝产品的接枝率,而接枝率与最终接枝产品的增韧效果息息相关,接枝率太高或太低增韧效果都会下降;

(2)当接枝率在0.6%左右时,接枝产品取得最好的增韧效果(实际中测试杜邦的马来酸酐接枝POE产品MN-493D的接枝率也在0.6%左右),也就是说0.6%是马来酸酐接枝POE接枝率的最佳控制值;

(3)螺杆强弱、主机转速、挤出温度以及喂料量都必须处于一个平衡状态下才能达到理想的接枝反应条件,过大(强)或过小(弱)都不好;

(4)马来酸酐接枝POE的接枝率随着螺杆的变强、主机转速的提高、温度的提高、喂料量的减小而提高,反之亦然;

(5)利用上述规律,并通过控制接枝率来确定最佳的接枝反应条件,不同的工艺条件间可以通过互相配合和补充而达到或接近最佳接枝反应条件。

参考文献

[1]钱知勉.同向双螺杆挤出机的共混技术[J].上海塑料,2002,6(2):14-17.

[2]刘青烽.同向双螺杆挤出过程不同螺杆组合的混合性能分析[D].北京化工大学,2006.

[3]Xanthos M.瞿金平译.反应挤出原理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71.

[4]Xie X M,Chen N H,Guo B H,Li S.Polym Int,2000,49:1677.

[5]Machado A V,Covas J A.Adv Polym Tech,2004,23(3):196.

[6]Kim S J,Kim D K.Polym Eng Sci,2003,43(6):1298.

[7]吴京,殷敬华.热塑性聚合物的反应基础与双螺杆挤出机[J].塑料,2003(1):16-18.

马来西亚传统工艺研究 篇7

在创新设计的语境下,分析了传统竹工艺面临的传承保护困境,为竹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的发展路径,探索了传统竹工艺品在现代竹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从竹产品创新设计的视角出发,分析了竹产品设计研究的现状,提出了竹产品在传统保护、产品设计以及创新模式上存在的问题,并对传统竹工艺应用与现代竹产品设计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传统 竹工艺 创新设计 应用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4-0098-02

近年来,浙江省把发展竹产业作为“十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加以重点培育和扶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竹材工业化利用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全省竹产业产品存在着高端产品少,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等一系列问题,阻碍了竹产业的健康发展。竹产品生产企业面临的市场压力越来愈大,同时更为严重的是,优秀的传统竹工艺面临失传的困境。虽然竹产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较小,但是传统竹产业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具有较大的保护和传承意义。通过对竹产品生产发展中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利用工业设计的相关设计理论及设计方法,把传统竹产品中的优秀形态元素融入到现代竹产品设计中去,提高竹产品设计水平,同时实现传统竹工艺品的保护和传承。

1 竹产品设计研究概述

目前,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在产品设计领域,寻求更加绿色环保的替代材料成为众多设计师进行创新设计的首选。由于竹材具有的独特材料特性和文化特色,越来越多的产品设计中运用了竹材。由于地域的差异,国内设计师对传统竹工艺品的设计研究较多,国外设计师则研究竹材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较多。现代产品设计需要创新,提倡绿色环保,优秀的传统竹工艺需要传承,国外运用竹材进行现代设计的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1.1 相关理论研究分析

国内竹产品设计大都囿于传统造型与工艺,缺乏现代设计理念,打破传统竹文化、工艺所形成的思维定式,在竹文化、工艺传承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基于产品符号学理论,通过对传统竹产品和现代竹产品功能传达方式上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构建以继承和更新为核心思想的再设计模式。通过整合设计理念,依靠设计的艺术性、科技性及商业性的有机结合,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竹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满足可持续的整合设计理念。从功能与文化两个方面,来对竹产品在产品设计中具有的功能性进行研究,并深入挖掘竹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中的非物质生产特性,研究竹艺的艺术形态、文化意蕴和生态意义与现代竹产品设计相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终以传统竹产品中的情感元素来实现对现代竹产品设计的启发作用。

1.2 竹产品设计现状

通过调查发现,虽然市场上竹产品种类繁多,但是大部分设计水平较低。传统竹产品材质单一,样式陈旧,产品功能和形态缺乏创新性。竹产品的创新设计是对竹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重要环节,传统竹产品工艺需要在好的设计带动下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

然而,与国外竹产品设计相比,国内对竹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处在粗放式阶段,加工制造技术落后,产品附加值较低,很难看到具有设计感的现代产品。传统的竹工艺品没能与现代设计实现对接,与现代的家居环境格格不入,只能成为怀旧的装饰点缀。现代设计也没有起到对传统竹工艺的继承作用,传统竹工艺越来越边缘化。竹产品需要的创新设计,把传统竹工艺中的精髓运用到现代竹产品设计中去,提高竹产品的文化品质,让使用者在使用现代产品的过程中还能感受到传统竹工艺品的文化感,这需要对竹产品进行深入的设计研究。寻找新的竹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成为现代竹产品行业面临的紧迫任务。

1.3 国外竹产品设计现状

由于竹材绿色环保,以及独特的文化特征,受到了世界众多设计师的青睐。甚至许多没有竹资源国家的设计师也开始尝试利用竹材进行各类设计创作见图1-图4(图片摘自百度图片),充分表明了运用竹材进行设计的巨大潜力。这些产品既符合现代的生活方式,又具有现代审美感,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由此可见,在竹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充分利用竹子的环保和文化特征,有助于提高竹产品的附加值,使我国竹产品在世界竹产品创新设计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

2 竹产品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现代竹产品同质化严重,创新乏力

在工业化生产快速发展的经济模式下,现代竹产品行业发展迅速,成长起一批具有现代化规模和水平的竹材加工企业。但是这些企业的竹产品样式粗糙,结构单一,制作方式原始,价格低廉,直接导致人们对竹产品产生了“原始、贫穷、落后”的印象。仅仅把竹资源当作一种原材料进行规模化利用,只是最低层次地实现了“以竹代木”的生产模式。竹材具有的独特材料特性,以及内在文化特性还远远没有被很好地挖掘利用,更没有实现“以竹胜木”的目的。

研究发现常见的竹材产品具有以下缺陷:

(1)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不同企业生产的竹产品品种较少,造型形态大同小异,产品差异化程度较低。

(2)产品工艺简单,品质粗糙,大多数竹产品的表面处理工艺水平较低,品质感较差。少见竹材与现代其他材料的结合使用,产品缺少时代感。

(3)产品设计缺失,竹材具有独特的造型塑造能力,高水平的设计更能彰显竹材本身的文化底蕴和地方文化特色。设计的缺失导致产品视觉效果欠丰富,且生产效率低,也让竹产品失去了与现代生活化衔接的机会,很难更大范围地融入到现代人的生活中去。

2.2 传统竹工艺产品面临传承困境

浙江竹林资源丰富,但是与现代竹产品产业“蒸蒸日上”的发展现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统竹产品行业的渐渐衰落。竹刻竹编工艺水平很高,技术精湛的手工艺人利用竹子的特性制造了大量优秀的竹产品。但是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传统竹工艺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在慢慢消失,出现了“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由于对竹产业缺乏足够的信心,使得原有的技术人才纷纷转而投向别的行业。传统竹工艺人才急剧流失,已经使传统的竹匠手艺处于濒临失传的边缘,传统竹工艺产品加工和制造行业后继无人已是不争的事实。人才流失所造成的直接影响便是传统竹工艺技术停滞不前,而且已经面临失传的尴尬境地。

nlc202309031937

2.3 竹产品产业亟需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模式

在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浙江竹产品出现了发展瓶颈。基于以上分析表明,虽然现代竹产品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了规模化,产品数量巨大,但是附加值较低,只是实现了对竹资源的物质性的开发利用。相比较,传统竹工艺品在对竹资源的非物质开发方面独树一帜,但是更多的竹工艺品只是充当了日常装饰品的角色,原有的器物功能性特征几近消失,这也造成了竹工艺品需求量较低,产业规模不大,怎样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成为了浙江竹产品行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挖掘传统竹工艺中蕴含的丰富设计元素,通过创新设计运用到现代产品设计开发中去,实现传统竹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模式的转变,同时也为现代的产品设计融入新的元素。

3 传统竹工艺应用与现代竹产品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3.1 传统竹工艺与现代竹产品设计的关系

传统竹工艺品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既有功能性特征,也满足了那个时代竹产品的装饰性需求。在现代生活中,传统竹产品更多地发挥了装饰性功能,艺术性大大超过了其原有的功能属性,而现代的一些竹产品则满足了人们对竹产品功能性的需求。这就出现了一种现象,传统竹工艺品艺术性有余功能性不足,现代竹产品功能性尚可艺术性较低。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设计的缺失,设计能够实现二者的融合,对整个竹产业产生积极的作用。

3.2 传统竹工艺对现代竹产品设计的作用

在现代竹产品设计过程中,从传统竹艺技艺中汲取营养,寻找其与现代竹产品设计的结合点,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是保护竹艺技艺并实现传承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传统竹工艺形态、功能、表面装饰等进行设计创新,在功能上进行重新定位,结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功能需求进行创新设计。设计出兼具传统韵味和时尚气息的竹产品,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需求的有机结合。这对实现传统竹工艺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积极的催化作用,更能为现代人们提供更多功能好品质高的竹产品。

4 对策与建议

4.1 培养设计人才,提高从业者设计意识

设计在本质上是基于需求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进行的创新活动。对传统竹工艺的保护传承与提升现代竹产品的品质就是竹产业紧迫要解决的问题。任何设计活动中人永远是第一位的,竹产品制造行业设计人才的缺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本行业的发展。通过大力培养懂设计的专业竹产品从业者,不断提升现有竹产品从业者的设计意识,只有让行业内人员懂得设计的价值,有意识地运用设计的手段进行竹产品的创新设计,才能不断从传统竹工艺品中汲取有价值形态元素,设计制作出更多符合现代生活需求的竹产品,让设计的作用在竹产业转型升级和传统竹工艺保护传承过程中发挥作用。这需要加大对原创设计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奖励力度,鼓励企业投入更多资源进行原创设计。同时发挥行业协会等平台,为传统竹工艺老艺人与现代设计师搭建互相交流的平台,实现二者之间的融合,为竹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持续的设计原动力。

4.2 竹产品原创设计模式的构建

通过对传统竹工艺品中的设计元素、设计工艺、设计文化等进行归纳提取,让保留下来的工艺通过转换,结合现代竹产品的设计需求,融入到现代竹产品设计中去,变成可以融入我们现代生活的产品,这种方式并不只是单纯的去附和环保潮流,而是从手工艺与现代工艺的结合中让我们感受传统工艺的艺术魅力,同时也使流水线产品变得鲜活生香,实现传统竹工艺的传承和创新发展,也为现代竹产品设计提供丰富的设计“营养”。

4.3 借助设计来加快实现竹产业的转型升级

结合产品语义学等设计理论,从竹产品创新设计的视角出发,针对传统竹工艺品中的造型语义元素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设计符号化归类,结合现代竹产品设计需求进行设计应用,最终探索构建适合地域特点的传统竹工艺品和竹产品发展的新模式。对传统竹工艺品造型语义的研究属于竹材非物质特性范畴,主要对传统代表性竹产品进行的形态语义分析,挖掘传统竹工艺的造型工艺等元素,再利用现代的设计方式进行新产品的设计开发,最终通过传统竹工艺品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实现对传统工艺的保护和传承,也为现代竹产品的设计提供丰富的设计元素。

5 结语

传统竹工艺需要传承保护,现代竹产业发展需要转型升级。研究提炼传统竹工艺中的经典形态语义,并应用于现代竹产品设计中去,构建二者结合发展的新路径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传统竹产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能为现代竹产品设计提供丰富的形态语义元素,国外优秀的竹产品设计为我们提供了有价值的设计模式,通过学习借鉴,最终设计出具有本土特色的竹产品。

上一篇:课程建设思路下一篇:高层建筑的消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