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悖论

2024-06-14

现代性悖论(共10篇)

现代性悖论 篇1

摘要:寻根文学是八十年代文化场域里发生的一场比较重要的文学思潮。它试图跨越本土文化因为“五四”“文革”等造成的断裂带, 带着重构民族文化的野心。但是八十年代两个方向的历史文化即现代启蒙意识和重构传统文化的力量相互拉扯, 加上本身价值评价标准不清, 寻根文学最终只能走向了“新历史主义”。

关键词:寻根文学,现代启蒙,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启蒙

寻根文学发生了两年就陷入了自身发展的矛盾之中, 很多评论家认为是 “知青作家们的功利目的和寻根文学自身包含的文化意义无法长期结成亲密无间的伙伴关系”①。

寻根派作家都有做知青的经历, 他们被时代抛洒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 比如李锐的吕梁山, 韩少功的汨罗江边, 张承志的蒙古草原……李锐说:“如果不是曾经在吕梁山荒远偏僻的山沟里生活过六年, 如果不是一锨一锄地和那些默默无闻的山民们种了六年庄稼, 我是无论如何写不出这些小说来的。 ”②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对民间掌握了绝对的话语优势, 他们对民间的赞美有一种潜在的猎奇和优越的心理, 对本身藏污纳垢的“民间”概念只能捕捉到浮光掠影的片段而已。 不只是寻根派, 无论是五四时期的乡土派还是京派作家, 无论侧身其中还是匆匆而过, 在触摸到民间复杂的本相时, 都出现了一种把握的无力感。 除了这种无力感, 寻根与五四那一派相同的是都带有文化启蒙的野心。

作为知青作家, 他们的成长和受教育经历决定了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受到了知识分子精英思想的教育和熏陶, 五四新传统在他们身上尽管稀薄, 却仍有影响。 尽管在寻根派作家看来, 五四造成了文化断裂, 但是五四的启蒙思想的余音依然萦绕在他们的潜意识里。 只是五四是“立人”, 而寻根是“立文”而已, 方式不同。

这种重构文化的野心可以从他们那几篇被目为寻根的宣言中得以一窥。 阿城和郑义认为, 必须跨越五四造成的文化断裂带, 重新认识传统文化, 因为“一代作家民族文化修养的缺失, 却使我们难以征服世界”③。 李杭育和韩少功则把传统文化分为规范的和非规范的两部分, 并认为规范的、中原的儒家文化根已经枯死了, 而民族文化之精华大都保留在中原规范之外, 而这种非规范的文化是楚文化、吴越文化等。 眼下民族文化又热起来了, 我们要理一理我们的“根”, 再选一些西方的枝, 嫁接过来, 才能开始让民族文化开花结果④。

这种乌托邦文化幻想正是“五四”启蒙思想和救世情结的当代表现。 在认识到了五四的全盘西化造成的文化断裂后, 却不能站的更高, 还是囿于西方启蒙现代性的价值起点和问题框架中。 一方面, 正统儒家文化已经失语, 那我就去边缘化的地域文化、 原始性的民间文化和未被现代文明侵扰改造的乡土文化之中去寻找立论之根。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李杭育和韩少功会把文化一分为二———一边是居于中心位置的虚伪腐朽、封闭没落的“规范文化”, 一边是与之截然不同的存活于民间的边缘的自由不拘的“非规范文化”。 可是他们在这非规范的文化场域里开疆拓土, 并没有寻找到重构民族文化的灵丹妙药。

这是一种不无尴尬的姿态, 这种创作心态的关照之下, 我们看到的寻根作家笔下的传统文化在现代世界里失落了, 他们将其唱成了一曲文化的挽歌。 《小鲍庄》里捞渣天生仁义却在救人的时候死亡, 这座有古老仁义之风的庄子也陷落入现代文明的困顿之中, “仁义”之味荡然无存;《最后一个渔佬儿》中, 福奎老爹一方面坚守自己的生活方式, 一方面又不得不接受对面已经灯红酒绿的现实。 朱水涌认为:“除了惋惜, 寻根作家并没能给传统文化的衰败和失落以合理的阐释, 他们的笔下, 传统文化只是一面镜子, 它照出了现代性的某些欠缺, 却无力照出这欠缺背后的真实, 不少作品又不知不觉地落入了启蒙文学的‘揭示国民性’的反传统圈套。 ”⑤

当然寻根作家也已经意识到了这种欠缺, 因而显得有些气虚, 于是他们有意无意暗示他们是将重构传统文化放在文化审美的层面进行。 于是他们有意在避免五四时期奉为不二法则的西方式的现代式的价值评判标准, 甚至故意拉开距离。 努力建立自己的东方式审美逻辑, 确定价值范式。 西方的审美中强调对客体世界的认知, 而在东方的审美语境里, 则强调主体境界的升华。 比如李杭育的《最后一个鱼佬儿》, 强调孤独是一种对现实生存超越的境界, 这与西方现代作家的审美趣味相去甚远。 而卡夫卡笔下的孤独则是一种处境, 在于反映一种现代生活对人的异化后人所感到的颇具荒诞感的孤独。 我们无法比较孰优孰劣, 但是李杭育笔下的“孤独处境”是对“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式的中国古意的遥远呼应。 西方现代派作家致力于对客体的反映, 不管对这个客体做了怎样的变形。 而寻根派作家所做的努力就是与现代主义潮流拉开距离。 尤其在“后殖民主义”语境下, 第三世界作家的成功也为他们这样做找到了信心。

二、价值尺度的取与舍

但是仅仅做到有古意是完全不足以支撑他们重构文化的诺言的。 丁帆认为, 寻根作家没有在寻根追寻地方性的古意与领受现代文化冲击的精神图景间建立相互融合的通道。⑥一方面他们扬传统文化而贬现代性, 但是这又与他们激进的启蒙目的背道而驰, 没有现代性的批判尺度正是导致寻根文学迷失的原因。 作家陈冲曾用“观照”一词来嘲讽寻根文学作品中现代意识之不足和价值取舍的迷误:“寻根文学多数作品起‘观照’作用的, 决非现代意识, 而是传统的或乡土的意识。 有一些作品虽然对它所描写的传统文化持批判态度, 但批判态度本身并不等同于现代意识的观照。 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 作者批判了他所写到的那部分传统文化, 但没有指出或暗示出应该用什么去取代他们。 批判只表明了一种倾向性, 通常只是基于一般的道德准则或伦理准则的批判。 批判的武器并不是现代意识。 第二种情况是:作者批判了他所写到的一部分传统文化, 而批判的武器则是同一个传统文化中的另外一部分文化。 这类作品突出的共同特征, 就是其思维定势是向后的, 从道德范畴来讲, 它充其量是以传统的美德来批判传统的恶德。 ”⑦而张清华的观点与陈冲相反, 他认为, 寻根失败的原因恰恰是因为使用了现代价值标准, 在重构传统文化时, 寻根作家应该放弃启蒙心态, 取而代之以对历史神话本身虔诚的、非功利的、自由自在的创造或重历的心境。⑧然而我们知道, 如果完全放弃启蒙重负, 对传统文化无选择的赞颂或纯粹审美的呈现, 这又与寻根作家文学启蒙和重构的出发点相背离, 莫言曾不无自信地声称:“要通过表现农民文化中那些善的东西, 为中国指一条道路, 使中国文化有个大体的取向。 ”但很快他又否定了这一想法, “有时觉得这是不可能的, 这样发展下去, 又是一个恶性循环, 又回到原来的起点上去了。 ”⑨所谓的起点即是追求纯粹感性的审美体验的“新历史主义”的写作。 实际上寻根派后来确实以游戏的姿态走上了这条路。

对传统文化“复魅”还是“祛魅”? 又如何实现重构民族文化的现代性呢? 从美国哲学家德里克的这段论述中, 我们或许可以得到启发:“启蒙运动既成为使人们从过去中解放出来的工具又是对民族的主体性和智慧的否定; 而过去则成为一种民族特性的源泉又是加诸现在的负担; 个人既是现代国家的公民又是全民族解放的威胁因素; 社会革命既是把阶级和社会群体解放出来从而建立一个真正民族的工具又是导致民族解放的分裂因素; 乡村既是古老的民族特性的根源又是发展的绊脚石……诸如此类的矛盾无穷无尽;它们在不同的社会视野里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 但是它们都属于现代性的矛盾。 ”⑩可见寻根文学也不可避免的陷入了这种矛盾和困境之中。 启蒙主义话语中注定的二元对立和一元选择在这些复杂的历史文化现象中是无法实现其判断的, 寻根只能由文化启蒙的起点出发, 却最终又走向传统的泥淖之中。

三、语言与文体变革

那么存在内在悖论的文化寻根究竟为文坛带了什么。从上面的论述可以发现, 当时围绕“寻根文学”出现的文化之争, 是一场关于寻根文学这一现象的人文价值取向的辩白 (传统还是现代, 复古还是先锋……) 。 一场文学运动却并没有引起多少文学上话题。 在八十年代, 人们还习惯于插手宏大的话题, 习惯把文学争论导向民族文学走向的重大层面。 寻根作家本身受“后殖民主义”的语境下第三世界国家拉美文化的勃兴的影响, 抱着文化启蒙和渴求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急功近利的心理。 他们的在宣言中就明确提出要抓住八十年代兴盛的文化热, 让中国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当然这种争论无所谓对错。 然而抛开这些评价尺度, 寻根文学究竟能给八十年代的小说形式带来些什么。 李洁非认为是语言的革新11。

比如阿城的《遍地风流》, 情节和人物都变轻变淡, 只剩下片段性的场景。 而语言被从故事中剥离开来, 成为重点表现的对象。 颇似古人的笔记体小说, 寥寥数字得语言之精妙处。 比如《溜索》中写马帮过怒江之上的铁索, “脚一用力, 飞身离岸, 嗖地一下小过去。 ”将一险字写的不着一字, 尽得风流。 《峡谷》写独行骑手闯入峡谷及谷中野店。 “被直着劈开, 于是当中有七八里谷地”此处省略了主语“峡谷”, 着一“劈”字, 极言其险峻。 “近着峡口, 倒一株大树。 ”此处则颠倒了主谓语, 是“大树”“倒”了, 但是“倒”放在大树前, 好像大树就在峡口正中, 冲入眼帘。 这种省略和颠倒, 十分有文言的节奏和韵律。 这种写法其实是对周作人-废名-沈从文一派的遥远回应。 废名用唐人写绝句的方法写小说, 讲究炼字和留白。 所谓留白, 就是是它的情节和行文间的诗式跳跃, 疏能跑马。 比如《桥》里, “春女思’。 琴子也低眼看她, 微笑而这一句。 ” (《芭茅》) 这里的“微笑而这一句”本应是“微笑, 说了这一句”, 但是废名故意省略了一个“谓语”, 仿佛这一句并不是“说”出来的, 而是 “微笑”出来的, 只是微笑, 如果动嘴 “说”了, 仿佛就显得锐利, 破坏了整体风格的柔和。

而韩少功的小说语言又与阿城的文言式留白和简练不同。 《爸爸爸》和《归去来》风格都极具韩少功个人特色。 韩少功的《文学的“根”》追寻楚文化的源流, 追问“绚丽的楚文化到哪里去了? ”但这种追寻和追问, 仅仅止步于“在汨罗江边插队的时候, 感到当地有些方言能与楚辞挂上钩”;寻访湘西, 发现那里的人惯于“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披兰戴芷, 佩饰纷繁, 萦茅以占, 结苣以信, 能歌善舞, 呼鬼呼神。”“是活着的楚文化。”这点对楚文化模糊的感知从语言形式到审美指向都不确定、明晰, 仅仅是原始部落文化游客性的赏玩, 并不足以让韩少功建构起真正的战国时期的楚文化。 这导致了韩少功在行文时无法可依。

而正是这种“不得法”, 却让韩少功的寻根与现代派的先锋在某处胜利会师了。 在《爸爸爸》中, 故事背景和人物都做了虚化处理, 抽掉了时间概念, 在现实与虚幻、时空的此岸与彼岸构成交错的状态中, 韩少功的哲学意识转化成小说情节, 弥漫在整个情境之中的氛围, 而故事情节和结局变成了一种象征和寓言。 关于寻根派对先锋派的影响, 许多评论家都做过详细的论述, 比如张清华认为寻根文学已经具备了“语义的历史、文化和神话维面, 乃至其叙述的本体时间逻辑、 价值二元对立在在实际上的取消、 普遍的魔幻情境, 神话化故事化的叙述方式和风格”12这些“新历史”和“先锋文学”所具备的要素。

由此, 在短暂的寻根之旅尝试了超越现代的批判标准而开辟主流之外的非规范文化的叙事策略的失败之后, 作家们放下启蒙重负, 开始从审美角度以游戏之态, 进入了先锋和新历史阶段。

注释

11陈思和.民间的还原——“文革”后文学史某种走向的解释.文艺争鸣, 1994 (1) .

22 李锐.生命的报偿.厚土.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215.

33 郑义.跨越文化断裂带.文艺报, 1985 (7) :13.

44 李杭育.理一理我们的“根”.作家, 1985 (9) .

55 朱水涌, 张静.传统重建为何尴尬——以“寻根文学”为例.文艺争鸣, 2009 (6) .

66 丁帆, 主编.中国新文学史 (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233.

77 陈冲.现代意识和文学的摩登化.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0:66.

88 张清华.历史神话的悖论和话语革命的开端——重评寻根文学思潮.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1996 (6) .

99 莫言.我的农民意识观.文学评论家, 1989 (2) .

1010 萧延中.在历史的天平上.中国工人出版社, 1997:219-220.

1111 李洁非.寻根文学:更新的开始 (1984-1985) .当代作家评论, 1995 (4) .

1212 张清华.历史神话的悖论和话语革命的开端——重评寻根文学思潮.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1996 (6) .

现代性悖论 篇2

投票悖论是严格的逻辑悖论吗?--投票悖论逻辑结构浅析

严格意义上的逻辑悖论有三大构成要素:公认正确的`背景知识、严密无误的逻辑推导、能够推出矛盾等价式.投票悖论是指在群体选择的投票决策过程中,根据潜在的公共背景知识:理性人假设、传递性规则和多数规则,投票群体最后得到自相矛盾的投票结果,而这一矛盾结果是经过严密无误的逻辑推证得出的,因此投票悖论是一种典型的逻辑悖论.

作 者:刘春生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93刊 名:自然辩证法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年,卷(期):21(1)分类号:B81关键词:逻辑悖论 公共背景知识 多数规则 偏好顺序

现代性悖论 篇3

关键词:“特里芬”悖论;新“特里芬”悖论;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产业资本

中图分类号:F8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1-0087-02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4年7月,44国的代表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举行会议,起草并签署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希望建立一种国际货币体系来实现国内的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并使各国在不限制国际贸易的条件下实现外部平衡,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下形成的国际货币体系后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美元与黄金挂钩,其比价固定为35美元/盎司黄金,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保持固定汇率;(2)成员国官方的国际储备以黄金或美元资产的形式持有;(3)要求在经常项目交易中实行货币的可兑换,限制资本项目上的外汇交易;(4)美国承担着为外国中央银行用美元兑换黄金的责任,成员国有权向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以官方价格兑换黄金。

二、“特里芬”悖论

美国耶鲁大学的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认识到:随着各国中央银行国际储备的不断增加,外国所拥有的美元储备可能会超过美国所拥有的黄金,在美国许诺以1盎司黄金赎买35美元的情况下,如果所有的美元持有者同时向美国要求承兑的话,美国将无法履行它的诺言。问题就随之而来:外国的中央银行如果认识到它们所持有的美元将不再像黄金那样值钱时,可能再也不愿意持有美元,而宁愿将它们马上兑换成黄金,信心引起的挤兑可能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这就是所谓的“特里芬”悖论。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1967年底到1968年初,私人投机者由于预期黄金价格可能会上升而开始囤积黄金,美联储与欧洲各国中央银行大量出售黄金仍无济于事,英格兰银行在1968年3月15日关闭了黄金市场,两天后宣布实行黄金价格的双轨制,即官方价格与私人价格的并存——私人买卖黄金价格将实行浮动,各国中央银行继续以35美元/盎司的官方价格进行黄金交易。

1971年美国公布国际收支不利的消息导致私人在外汇市场上大量购买德国马克,仅在1971年5月4日当天,德国中央银行不得不购进10亿美元以保持其固定汇率,5月5日清晨,在外汇市场开盘交易的第一小时,德国中央银行就买进了10亿美元,此时,德国中央银行不得不放弃努力并允许其汇率浮动。

1971年,为了保持经常项目平衡,美国政府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对美元进行实际贬值,遇到其他国家的阻挠,同年8月15日,尼克松总统采取了强硬措施,宣布从此以后美国不再自动向外国中央银行出售黄金换回美元。1972年12月,美国与其贸易伙伴在位于华盛顿特区的史密森学会达成《史密森协定》,黄金的官方价格上升至38美元/盎司。美国不再承担用美元兑换黄金的责任,美元与黄金比价的变化,少数国家放弃固定汇率等现象预示着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逐步走向解体。

四、新“特里芬”悖论

最早提出新“特里芬”悖论的是马克麦考利,他在2003年从美国与东亚国家资本流动关系出发,考察在美国经常账户赤字不可持续条件下,美国国际金融中介地位与其吸收国际投资头寸状况恶化之间的冲突时发现:美国通过负债吸引东亚资本以弥补其国际收支逆差,而东亚地区美元的供给又依赖于美国对东亚地区的直接投资和美国经常账户赤字,若美国经常账户赤字不可持续,东亚地区的美元供应就会收缩,流入美国的东亚资本就会减少,从而影响美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进而影响美国国际金融中介地位。在美国经常账户赤字不可持续下,通过资本账户盈余平衡美国的国际收支是矛盾的,被称为新“特里芬”悖论。

五、对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矛盾在于国际清偿力和国际流动性完全依赖于一个国别货币——美元的外部供应,即美元的国际核心货币地位——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为发展各自的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美元在海外不断沉淀。美元在海外不断沉淀的结果一方面会导致美国发生长期贸易逆差,另一方面美元作为国际核心货币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是互相矛盾的,而这个矛盾就是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走向解体的核心矛盾。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首先,对黄金而言,其需求是无限的,而其供给却是有限的,黄金的有限供应最终会满足不了无限的需求,从而导致黄金价格的改变和美元与黄金按官方价格兑换承诺的破产;其次,美元作为世界结算与储备货币,可以长期沉淀海外而不会形成对美国产品的需求,其他国家为获取美元而需向美国提供产品,美国则可“印刷”自身的国际支付手段,从而不费吹灰之力支配外国创造的财富,美国享有的这种“美元特权”会随世界经济格局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从而动摇布雷顿森林体系;最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使限制资本项目上的外汇交易显得更不合适宜,且限制资本自由流动对保持固定汇率和一国资本市场的完善有一定的阻碍作用,这又会影响一国的国内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目标的实现。

新“特里芬”悖论的形成也有其必然性。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货币脱离了黄金,庞大的金融交易额与货币交易额基本上与物质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不相关,世界资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虚拟资本”时代。随着美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美国国内物质产品生产逐渐不能满足国内物质产品消费,出现了不可修复并持续扩大的贸易逆差。2004年,美国的贸易逆差已扩大到6 667亿美元,已远不是靠每年数百亿美元的海外沉淀所能弥补的。从海外投资看,2004年美国已经变成了超过3万亿美元的负差,美国每年为此需支付的利息与股息已经超过千亿美元,不仅不能作为平衡贸易收支的资金来源,反而成为扩大贸易逆差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美国平衡贸易收支的途径就只剩下了一条路,就是用资本项目顺差来平衡贸易项下的逆差。但这又取决于全球产业资本创造的物质产品净剩余的绝对数量,也决定于美国所出售的金融商品数额是否能足够支付本国物质产品需求所必须的进口,这就要求资本项下的顺差必须大于等于贸易项下逆差,并且贸易项下逆差的扩大,必须依赖于资本项下顺差的扩大,如果资本项下的顺差缩小,问题就出现了,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如果国际收支逆差持续且不断扩大,就会影响美元币值的稳定及世界经济的正常运行。

克服这些难题的一个关键就是建立一种新的世界货币体系,在新的世界货币体系中,某种或某几种货币发挥世界货币的职能,它们要脱离某一种国别货币,单独行使国际结算和国际储备的职能。目前,各国正在积极探索,欧元的诞生就是探索的产物,尽管它只是“区域性货币”,但对公正有效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及亚元的提出都是探索的表现,但建立一种有效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的任务是艰巨的,需要我们在今后不断地研究世界货币体系及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不断地探索,从而为有效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冉生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不对称性及其启示[J].新金融,2006,(2).

[2] 迈克尔·P.杜利,桑特·克鲁兹,喻桂华.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演变[J].中国物价,2005,(4).

[3] 王瑾,王国忠.经济虚拟化与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延续[J].管理现代化,2005,(2).

[4] 赵秀臣.论当今世界货币体系的本质谬误兼及欧元[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2).

现代性悖论 篇4

关键词:自由,孤独,逃避

西方最知名的人道主义哲学家、新弗洛伊德主义创始人埃里希·弗罗姆在《逃避自由》一书回顾了人类追求自由的历史, 他把《圣经》“伊甸园”中男人违反上帝的命令偷吃善恶之树上的果实, 破坏与自然的和谐状态作为人类自由的开始, 意味着人类使自己从高压的统治下解脱出来, 使人类生活从之前的无意识形态升华到有意识形态, 这是人类第一次追求自由的行动。接着中世纪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更是宣扬人要从宗教和权威的束缚下解脱出来, 强调个人意识, 使人认识到自己已经是“个人”, 是独立的整体。现在人类几乎摆脱了宗教及其他诸种传统权威的束缚, 在物质生活上得到了基本满足, 基本上成为了“独立的个人”。然而, 现代人在这种自由面前却感到越来越孤独、渺小、虚无、不安全、无能为力乃至恐惧, 于是他们选择了逃避, 那么现代社会人类为什么逃避自由呢?现代社会自由之悖论在哪里?

一、自由

马克思认为自由不是先天就有的, 而是历史的产物, 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随着历史变化而变化。所以, 自由不是一成不变的, 且每个历史阶段人类追求的自由都不一样, 它表现为人类的不断追求过程。马克思强调自由“必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 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本身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化上的每一进步, 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1) , 所以自由是与物质生产、社会文化进步相联系的, 是随着物质生活和社会文化的进步而发展的。而弗罗姆在《逃避自由》一书中以历史观点阐述了人类对不同时期自由的追求, 人先是摆脱上帝的权威, 接着又从宗教和传统束缚下解脱出来, 而进入现代又被束缚在良心、公众舆论和责任感等隐性权威上。所以, 人现在需要从隐性权威下解脱, 实现真正的自由。对此, 弗罗姆认为自由分为两种, 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 而人们现在逃避的是消极的自由。

(一) 消极的自由

弗罗姆认为当人从与自然界同一的状态中脱离出来, 认识到自己是个独立整体并逐渐走向个体化进程, 随着个体化过程的日益发展即“自我力量的增长”, 但由于个人的条件, 主要是社会条件的限制, 诸如社会无法提供良好的平台发挥个体的潜能, 使个体化进程中孤独感日益增加。当一个人是世界的组成部分时, 他就认识不到个人行为的可能性和责任, 就不需要害怕这个世界, 然而当他成为一个个体时, 他就孑然一身, 充满无助和恐慌。所以, 他放弃个人独立的冲动, 使自己完全隐没在外界中, 或屈从于权威, 或追求权力, 企图掌控他人以克服孤独感和无权力感。这是在被动状态下获得的自由, 一方面, 人类想努力获得自由, 摆脱束缚, 而另一方面, 人类为了克服自由之路上的孤独、无权力、不安全等又想逃避自由。现代人想逃避的正是这种消极的自由。

(二) 积极的自由

积极的自由就是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自发性关系, 在不否定个人独立性的前提下, 把个人和世界联结起来, 即自发性的爱和工作。它是基于总体人格的完整性与力量上, 所以只服从有利于自我发展的那些限制。它是个人自我的得以实现, 在这种状态下, 个体不会否定自己, 不会感到孤独和无力感。积极的自由可以使人的个性和潜能获得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真正解脱自我, 摆脱自然和社会的绳索, 成为真正的、完整的个体。因此, 现代人应该追求积极自由的生存方式。

二、现代人的自由枷锁

(一) 心理枷锁

弗罗姆认为当人从与自然界同一的状态中脱离出来, 认识到自己是个独立整体并逐渐走向个体化进程, 随着个体化过程的日益发展即“自我力量的增长”, 但由于个人的条件, 主要是社会的条件的限制, 诸如社会无法提供良好的平台发挥个体的潜能, 使个体化进程中孤独感日益增加, 就如儿童从世界中脱颖而出后, 他就领悟到自己是与他人相分离的个体, 世界是强有力的, 是带有威胁性和危险性的, 所以就产生了一种无权力和忧虑的感觉。

弗洛姆说:“人需要与自身之外的世界相联系, 以免孤独, 感到完全孤独与独立会导致精神崩溃, 恰如肉体饥饿会导致死亡。”人是社会性动物, 从原始社会的群居生活到现代社会的团队合作无不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各个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都是在人与人相互联系和合作中的共存。人一旦脱离整体, 认识到世界的强有力, 就感到自身的渺小和无力。

(二) 社会枷锁

“车水马龙的大都市 (生活在这种城市里的人们都有失落感) 、高耸入云的高楼大厦、震耳欲聋的无线电广播、一日三变的新闻报道 (人们搞不清究竟哪种报道是真实的) 、眼花缭乱的各种演出 (在这些演出中, 女孩子们像一台小巧玲珑的机器一样运转着, 她们的动作像钟表一样准确无误, 可同时她们的个性也被摧残了) , 跳跃有致的爵士音乐……” (2) 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里, 在这股无法控制的力量面前只是一粒尘埃罢了, 他所能做的只是如一个听从上级命令的下属和流水线上的工人一样机械地工作, 随波逐流罢了。

(三) 经济和政治枷锁

经济和政治形势比以往更要错综复杂和深不可测, 人们越来越感觉到来自经济和政治的威胁, 虽然国家企图采取种种措施解决就业问题, 但大多数人仍然感到巨大的就业压力, 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季的浮躁心理, 对就业的忧虑, 已就业的人笼罩着害怕失业的阴影等, 都给人们造成不堪忍受的心理负担, 政治上亦有公信力、手续繁琐等问题, 都可能导致人心理的失落和无力感。

三、现代人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

(一) 屈从和统治

现代人为了逃避自由, 为了弥补无力感, 不惜放弃自我, 而与外在于自己的他人或他物结合在一起, 要么屈从, 要么进行统治, 心理学上称之为被虐待狂和虐待狂倾向。被虐待狂倾向主要表现为深感自卑、软弱无力和个人的无足轻重, 所以往往依靠自身以外的力量, 而虐待狂倾向则强使别人依赖他, 对别人进行绝对的控制, 把别人当做自己的工具使用, 还要进一步剥削、利用、蚕食他们, 包括精神和情感上的蚕食。

(二) 破坏性

破坏性是一种企图逃避不堪忍受的软弱无力感的内在冲动, 它企图消灭一切给他带来威胁的对象, 人类不断受到来自外界的威胁, 从而使现代人产生不断的忧虑感, 陷入孤独和软弱无力的境地, 然后对外界威胁产生敌对情绪。“破坏性是生命遭受挫折的产物”, 当生命遭受压抑需要发泄时, 就产生了破坏性冲动。如新教的禁欲主义, 法西斯主义的崛起都诉诸破坏性冲动。

(三) 机械地自动适应

个人完全按照他人的要求塑造自己, 完全丧失自我, 就好比动物的保护色, 使自己与周围环境相似协调, 与环境融为一体, 难以区分, 此时他的思维、他的感觉、他的思想都被这个环境同化了, 丧失了自发性思想、思维、感觉和情感等, 就如没有感情的机器人, 行尸走肉一般。表面上是想克服孤独和无力感, 实际上使他产生了盲目性和价值虚无, 机械地自动适应, 使他不想改变导致这种境地的社会环境。

四、逃脱自由之悖论的出路

现代社会, 个人从传统束缚中解脱出来, 又陷入孤独、无权力和不安全中, 这是一种消极的自由, 是现代社会自由之悖论, 那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即积极的自由?让自己自由又不孤独, 既敢于批判又不怀疑一切, 既独立又不与世界相脱离?弗罗姆认为这种自由只有通过实现他的自我, 使他真正成为他自己, 即追求积极的自由:在此独特的个人自我之上, “人就是他生活的中心与目的;人类特有个性的成长与实现是唯一目的, 决不可拿起他假定及尊敬的目的, 取代此一目的。” (3) 也就是“积极的自由在于全面、总体的人格的自发性活动”。

我认为, 解决现代社会的自由问题, 最主要的还在于经济和政治变革, 心理因素只是在经济和政治条件下引起的人的异化形成的, 而不能作为导致现代人自由之悖论的主要原因, 而弗罗姆过分强调个人的性格结构、心理因素的作用, 是唯心主义的体现。他没有意识到一些客观环境对心理的扭曲。而将人的命运和发展视为个人选择的结果, 是人的本性使然, 弗罗姆没有客观地看待社会、经济、政治等对人的影响, 甚至是决定作用, 是片面的, 是对心理作用的夸大。

弗罗姆在《逃避自由》一书中仅提到要通过自发性的活动实现人的真正自由, 但是由于现代人在当前社会各种舆论导向面前已无法判断哪些是自身真正的思想, 我们做出的选择都是为了适应社会需要、家庭重压、父母期许产生的, 我们往往在做我们应该做的事, 而非我想做的、我愿意做的, 我们丧失了自发性冲动, 那么如何重拾我们原始的本真, 做回最真实的自我?我认为, 社会、家庭应减少对个体的束缚、限制, 而应提供更多机会和条件, 让个体充分发挥自身潜能, 使个体真正自由自在地成为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

参考文献

管理悖论(定稿) 篇5

一个小镇上有个理发师,他宣称“我只给那些不自己理发的人理发”。那么,他该不该为自己理发呢?

这个问题是一个经典的悖论,仔细琢磨一下你就会发现,无论他给不给自己理发,都会违反自己的宣言。

理发师陷入了困境。

不幸的是,悖论不仅存在于故事当中。生活中,悖论无处不在。

如何与老板相处的比较融洽,而又能保持合适的距离(古人曰伴君如伴虎)?

如何与下属打成一片,而又能保持自己的权威?

如何给客户充分的承诺,而又不损害公司的利益?

如何给员工充分的激励,而又保证自己的那一部分收入?

如何给子女良好的照顾,而又能让他/她们在生活中经历风雨的洗礼?

„„

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和不确定性就构成了各种各样的“悖论”。人们总希望在早晨出门之前确切地知道今天会不会下雨,但可惜至今我们的气象台做的仍然不够理想。

身处不确定的漩涡当中会让我们觉得痛苦,但正如老子所说,“有无相生”。“对确定性的迷恋阻碍我们对本质意义的探究,事实上,正是不确定性促使我们人类开发出自己的潜能。”

对悖论的管理成为优秀企业与平庸企业的分水岭。

企业需要积极地变革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吗?当然。那么请注意,积极的变革恰恰需要稳定的基础。成功的管理者会在领导变革时牢牢把握那些促成稳定的关键因素,使之如灯塔一般引导组织前进。

企业文化重要吗?当然。企业文化通过对员工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对组织战略的实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对企业文化改造的时候,又不能仅仅盯着企业文化本身。优秀的企业在塑造企业文化的时候,更多地关注领导者的风范、企业的愿景以及组织内的竞争气氛的营造等。

“改造企业文化既要单刀直入,又要以迂为直”。这是普华永道咨询公司的《管理悖论》一书中指出的五大悖论管理原则之一。

既然悖论无处不在,听听顶尖咨询公司的专家们通过大量研究提炼出来的如何管理悖论的建议,应当是一件可以试试的事情。

悖论何以破解? 篇6

根据专家的分析, 出现这一发展悖论的因素有很多种, 既有移动宽带网络自身建设的技术和成本局限, 也有运营模式、手段不合理的问题。对于后发的国内运营商而言, 更该较多地借鉴参考国外发展经验, 力争以综合手段减缓甚至破解这一悖论。

精品移动宽带可例外

从建设角度来说, 中兴通讯3G产品线马姓专家认为, 精品移动宽带存在破解这一收入增长悖论的可能性。

“流量耗费大而收入少, 还是因为每单位流量资费太低。国外许多经营移动宽带的运营商, 多是只顾打价格战, 并不在意高层次的体验和服务, 很多还采取粗放方式经营移动宽带。而如果网络能保证精品, 保证优质的用户体验, 从长期发展来说, 用户会愿意为它的流量付出更多的费用。”

他举了个例子, 澳洲电讯、瑞典和黄3都是靠始终保持自己网络的优质稳定性能, 吸引着更多的用户, 并可以维持一定的价格溢价。据了解, 相比澳大利亚其他运营商, 澳洲电讯的移动宽带资费最高, 但却仍拥有着澳大利亚一半以上的移动宽带用户, “在不受经济大环境影响的前提下, 收入增长速度相对比较快”。

“目前国内运营商正在加紧建设移动宽带, 都想争先, 但能否把握质量与速度的平衡点将决定长期的投入产出。”该专家表示。

同时, 对流量的灵活控制也是专家认为应该尽快进行的。一份网络监测显示, 10%的用户占用了85%的移动宽带容量, 这一使用状况下, 不仅运营商收入受到极大负面影响, 还会影响到其他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这一方面, 爱立信和华为无线方面专家都建议运营商识别和分析网络流量, 为不同带宽需求的用户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 以尽量节源, 减少流量支出;此外, 他们还认为移动宽带建设应学习固网宽带, 将语音网络和宽带网络适度分离, 提供简单的QoS策略, 保证敏感业务的宽带资源。

收购方式快速拓宽收入

从根本上来说, 移动数据业务流量剧增而运营商业务收入增长缓慢, 关键还在于业务手段、营收模式单一。

加强内容和业务已是一个老话题, 而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相关专家建议, 目前国内运营商较为快速可行的办法是学习国外运营商, 通过对各种有潜质内容提供商的收购或控股, 尽快丰富自己的收入手段。

仍是以澳洲电讯为例, 它是全球最早实现全国性HSPA+商用网络部署的运营商, 对于移动宽带的重视不需多说。但在重视带宽的同时, 澳洲电讯也非常重视同步内容、商业模式的积累。早在HSPA+网络建设前一年, 澳洲电讯即开始出手整合可服务自己收入的网络资源, 且动作范围跨越洲际。

仅在中国市场, 澳洲电讯几年间就收购或参股、控股了搜房网、北辰传媒、泡泡网、汽车之家、IT168、CHE168等多家互联网企业。这些企业的共同点在于, 都是垂直网络媒体, 澳洲电讯对它们的收购意图并不在于后者的专业性, 而是与自己旗下分类广告公司Sensis在线业务进行对接, 占领更多在线广告市场份额, 拓展自己的收入渠道。

据了解, 一些日韩运营商也是如此, 会在移动宽带网络建设的同时就及早考虑各种收入模式的扩展, 其中最简捷的方式就是收购、参股。

“控股一家细分领域的内容企业, 可能最多也只需要几亿元人民币, 对于运营商来说, 这种出资并不算难。”该专家认为。

计费配合调整

一定程度上而言, 基于时长或流量的简单计费政策的持续使用, 也是造成运营商收回投资周期长、数据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之一。同时它还难以令用户满意, 一份关于国内3G上网计费标准的调查显示, 有接近80%的投票者认为运营商3G上网资费标准还是过高。随着3G上网卡、上网本近期的风行, 业内专家越来越多地呼吁运营商有必要采用多样化的计费方式。

专家认为, 一方面, 内容计费方案可以根据用户使用的具体业务类别进行计费, 在提高计费精细化程度的同时, 也满足了运营商部分业务推广中必需的流量扣减的要求, 可增加运营商收入, 提高用户满意度;同时, 针对数据域的实时计费方案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内市场预付费用户所占比例较高, 运营商只有具备准确的实时计费能力, 才能没有负担地在预付费用户群中大力发展数据业务, 避免增量不增收或少增收的局面, 同时防止恶意欠费欺诈。”

教学的悖论 篇7

教与学本来就是相悖的。近来流行的“翻转课堂”, 其实也部分地颠倒了“教”与“学”, 把很大一部分应该由教师执行的“教”的部分转移到学生的“学”中了——教学的艺术也就轻易地转换成教学的技术了。

信息技术天翻地覆般的变化, 使得教师也如夸父逐日般地应接不暇。信息技术教师边教边学、现学现卖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也就此练就了很多教学高手“教中学”、“学中教”的绝世本领。大卫·K·科恩的《教学及其困境》, 我们不用去读, 不说没有时间, 而是我们无时无刻不处于这样的困境中。

给我们一个杠杆, 我们撬不起来地球, 因为我们就在地球上。要跳出教学之外来看待教学, 何其难也!也许我们刚刚得到一个看似真理的结论, 还不明白自己已走进自相矛盾的主题。

一次听课, 上课教师讲到Excel的筛选, 强调数据处理的“自动化”, 也就是让电脑自己去处理, 避免人工操作。显然, 教师是想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或者“计算机思维”。然而, 当教师演示完“自动筛选”后, 学生忽然指出:我怎么觉得这个自动筛选, 还是需要我们用眼睛去找啊?

课后评课和讨论, 再次提到这个筛选的悖论, 意见有分歧, 不过最终肯定了上课教师对“计算机思维”的强调。在程序设计的教学中, 这种思维培养尤其重要。最常见的累加求和算法, 求1+2+3+……+n的值, 我们都是用循环结构来写, 但是如果学生用高斯公式n (n+1) /2直接让电脑得出结果呢?虽然结果正确, 却决不可取!因为这个问题你知道公式, 换个问题你可能就不知道公式了!在你无法解决时用你的算法思想让电脑来解决, 才是算法教学要解决的问题。这就是计算机思维。放下活人的思维, 采用计算机的思维用笨方法来解决问题, 这似乎也有些悖论的味道。

信息技术课程涉及的领域众多, 每项教学内容又会有不同的深度, 深度和广度问题向来都处于争论之中。曾有教师主张少教少学, 尤其是有难度的教学内容, 因为学生以后用到时可以方便地从网上搜索到解决办法。我是坚决反对这种抹杀教学技术含量的看法的, 因为, 学生不知道、没有接触过的东西, 是否有方法可以实现都不清楚, 不知道其中的相关术语, 甚至无法表达自己想要实现的功能, 也就根本无从搜起, 这本身就是个悖论。曾经请一批信息技术教师来实验, 让他们扮演学生, 我布置一个任务, 在Excel中实现点击“职称”列下的单元格可从下拉列表选择职称, 并在“工资”列自动显示相应的职称工资 (给出我的效果演示) , 让他们通过网上搜索来解决。结果, 这个不是很难的问题, 除了两个本来就会的教师, 一个通过网上在线请教高手的教师, 其他教师通过网上搜索的方式都没能解决!实际上, 搜索“单元格联动”就能找到方法, 但是没接触过的不知道这个术语啊——悖论。

浅谈语义悖论 篇8

1.1 什么是悖论

悖论是逻辑方面的一个分支, 是数学哲学中极难而又极重要的问题。悖论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命题是真的, 我们能根据命题中的条件推得这个命题的否命题也为真;反之, 如果以这个命题的否命题为前提, 我们也能推得这个命题为真。如果一切数学定理都符合逻辑, 这就需要数学具有可靠性。悖论的发现使得数学的可靠性得到质疑。一般情况下, 我们将悖论分为语形悖论 (即逻辑数学悖论) 和语义悖论, 本文将对语义悖论予以简要介绍。

1.2 语义悖论及谎言者悖论

语义悖论是指与语义概念相关的悖论。最早的语义悖论是在公元前六世纪, 由哲学家克利特人Epimenides提出的。他说:“所有克利特人都说谎。”我们把这句话叫做命题A, 若其为真, 那么从逻辑上可以推得命题A是假的, 否则起码有一个克利特人 (即说这句话的Epimenides) 说了真话。这说明了我们能由一个命题为真推出这个命题为假。此时A作为一个命题, 它是完整的判断句, 却由真推出假, 这就超乎了当时人们对事物理解, 产生了矛盾。

谎言者悖论可以说是最早的悖论, 是逻辑学史上悖论的起源。这一发现震动了当时的数学界, 产生了人类对逻辑的初步认识, 使得逻辑学呈现萌芽的态势。在语义悖论领域, 罗素的理发师悖论和格雷林的他谓悖论都是著名且有代表意义的。

2 理发师悖论

2.1 理发师悖论简介

罗素在1902年给出了著名的罗素悖论, 理发师悖论是罗素悖论的日常语言变形。在萨维尔村, 有一位理发师挂出一块招牌:“我只给村里所有那些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有人问他:“你给不给自己理发?”理发师顿时无言以对。

这是一个矛盾推理:如果理发师不给自己理发, 他就属于招牌上的那一类人, 他应该给自己理发。反之, 如果这个理发师给他自己理发, 根据招牌所言, 他只给村中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 他不能给自己理发。因此, 无论这个理发师怎么回答, 都不能排除内在的矛盾。

2.2 简要分析

显然, 理发师悖论里存在着一个不可排除的“自指”问题。首先可以规定当某物归属于以一个类为其外延的概念是, 我们说它属于这个类。那下面要考虑的就是“不属于自身的类”。假设一个类K不属于自身那么K里的东西属于K, 这样就有K属于自身。同理可知另一个方向也矛盾。面对这样一个悖论难题, 数学家们的第一感觉便是“惊骇”:数学素有最严格的科学之称, 然而这个数学大厦的基础居然是自相矛盾的。

罗素悖论引起了人们对数学大厦的构建的质疑, 使得人们收起过去对悖论认为是“文字游戏”的想法, 对悖论进行研究, 目的是消除悖论。罗素自己也没有放弃这方面的研究。他先是试图用“分层法”分析简化问题, 但是这一方法并没有取得成效, 所以他断言从数学基础的逻辑上彻底地解决这个悖论并不容易。悖论里总是会存在这样一种“反身的自指”, “它包含讲那个总体的某种东西, 而这种东西又是总体中的一份子。”在1905年, 理查德在发表他的悖论是提出“要限定一个总体之中不能含有那种只能借助于这一集合才能定义的元素”, 这一想法得到了庞加莱的高度评价而罗素在看到庞加莱文章后也迅速地接受了这一思想;1908年, 罗素在理查德思想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恶性循环原则”, 后来哥德尔把这个原则简洁概括为:没有一个整体能含有一个只能借助与这个整体来定义的分子。这个原则充分地广泛到能阻止所有有关的悖论性论证, 但却过于宽泛使得一些必需保留的结论损伤。如“如果一个实数集合有上界, 那么它有最小上界”这样重要的定理便无法表达。迄今为止, 仍未有一个比较完备的定理能对悖论给予良好的解释。

3 他谓悖论

3.1 他谓悖论简介

他谓悖论是由德国人格雷林于1908年提出并发表的, 所以亦称格雷林悖论。他把所有形容词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于自身适用的, 如“中文的”, “短的”;一类是对于自身不适用的, 如“英文的”, “红色的”。前一类词称为“自谓的”, 后一类词称为“他谓的”。现在的问题是:“他谓的”这个词本身是自谓的还是他谓的?人们通常认为这个词不是自谓的就是他谓的。假如“他谓的”这个词是自谓的, 即适用于自身的, 则它是他谓的;假如它是他谓的, 则它也适用于自身, 即它是自谓的。结果是:他谓的是自谓的, 当且仅当, 他谓的是他谓的, 这是一个明显的悖论。

3.2 简要分析

他谓悖论是语义悖论, 它涉及语言表达式与其意义的关系, 其产生的根源在于把“自谓的”或“他谓的”概念应用于“他谓的”一词。我们问:“他谓的”一词是自谓的还是他谓的?现在考虑“他谓的”这个词是他谓的这个命题。有必要先指出:当把包含一自由变元的定义应用于处在该变元值域内的个别事物时, 用来替换定义中变元的是处于变元值域内的事物的名称, 而不是事物本身;同理, 如果定义所应用的事物是名称时, 用来替换定义中变元的就必须是名称的名称, 必须给它加引号。于是我们将命题改为:“‘他谓的’是他谓的, 当且仅当, 并非‘他谓的’具有某种性质并且是该种性质的名称。”这个命题的真实性取决于“他谓的”一词是否具有被认为命名了的性质。论题的成真条件因此变成:“他谓的”是他谓的, 当且仅当, 并非“他谓的”是他谓的。显然这仍是一个逻辑矛盾。

4 结语

悖论的研究仍在进行, 此刻, 我想借冯·赖特的一段话表明了我对悖论和悖论研究的看法:“逻辑悖论并不要求解决悖论的任何“一般理论”——无论它是逻辑类型区分的学说, 禁止恶性循环原则, 还是关于概念定义的某些另外的一般限制。悖论并不表明我们目前所知的‘思维规律’具有某种疾患或者不充分性。悖论并不是虚假推理的结果。它们是从虚假前提进行正确推理的结果, 并且它们的共同特征似乎是:正是这一结果即悖论, 才使我们意识到 (前提的) 假。倘若不发现悖论, 前提的假可能永远不会为我们所知——正像人们可能永远不会认识到分数不能被0除, 除非他们实际地尝试着去做并达到自相矛盾的结果。”

摘要:悖论是逻辑方面的分支, 可分为语形悖论和语义悖论。本文以科普目的出发, 通过对说谎者悖论、理发师悖论和格雷林悖论予以简要介绍分析, 说明语义悖论的趣味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语义悖论,说谎者悖论,理发师悖论,格雷林悖论

参考文献

[1]张建军.科学的难题——悖论[M].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

[2]克莱因.古今数学思想 (中译本) [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3]罗素.逻辑与知识——1901-1950年论文集[J].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4]李建华.两个语义悖论研究[J].求索, 1997 (4) :70~74.

[5]张铁生.“典型语义悖论”及其单义句预设[J].安徽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1, 30:29~33.

引力发散悖论研究 篇9

从经典的无限宇宙出发, 1894年, 德国天文学家西利格提出了所谓的引力发散悖论。经典宇宙观念认为宇宙空间是无限的欧几里德空间, 无限多的宇宙物质大体上以均匀的密度分布于宇宙中, 即宇宙中物质的密度处处不等于零。万有引力定律是普适的。

下图画出了来自某小锥体中物质的引力 (对质元O) 。把锥体分成无数个厚度为dr的薄壳, 考虑距O为r的壳,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讲, 引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 而与壳内质量成正比。即

undefined

而壳内的质量又正比于r2。即

m∝r2

因此远近不同的壳对质元O产生同样大的引力。那么, 这小锥体中物质对O的总引力是无穷大。当然, 对顶方向上的物质将在相反方向上也产生一个无穷大的引力。那么, 两个无穷大之差是多大?这在数学上是没有明确答案的。但在天文观测中, 并没有发现这种情况。经典宇宙学理论和观测事实之间的这个矛盾, 就是引力发散悖论, 或称西利格佯谬。

引力发散悖论的提出, 直接对宇宙的无限模型发出了诘难。为了解决这一困难, 人们曾提出多种有限宇宙模型, 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大爆炸模型, 又称标准宇宙模型。

2 标准宇宙模型

2.1 膨胀的动力学

虽然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没有特殊性, 但为研究方便, 依然把坐标原点取在我们所在的银河系。其他质元 (星系) 的位置由广义的球坐标r, θ和φ标记。这里用的是随体坐标, 意即在宇宙运动 (膨胀或收缩) 中, 每一质元的坐标r是不变的。它与我们的距离的变化将由尺度因子R (t) 来描述。这样, 纯用数学可证明, 四维距离的平方总能写成

undefined

这种描写均匀各向同性时空的度规叫Robertson-Walker度规。当仅考虑到均匀和各向同性, 式中的尺度因子R (t) 可以是任意函数。宇宙的具体运动情况应由动力学方程决定。此外, 式中还含有一个任意常数k, 其大小只能由实际测量来确定。k=1时, 宇宙空间的曲率为正, 宇宙是有限封闭的。k=0时, 曲率为零, 为平坦空间。k=-1时为负曲率空间。后二者均为无限开放宇宙, 这三种是理论上的一切可能。实际的宇宙只能是这三种可能类型中的一种。

宇宙介质作为引力源, 它被看成均匀的理想“气体”。其物理性质用密度ρ和压强P来描述。在宇宙膨胀或收缩的过程中, 随尺度因子R的变化, 密度和压强也将在变化。也就是说, ρ和P也都是时间t的函数。考虑到所有有关的物理量都只与时间有关, 而与空间点无关。所以所得到的必定是一组简单的常微分方程。

把宇宙的Robertson-Walker度规代入爱因斯坦方程

undefined

中, 在适当整理后, 得出两个常微分方程如下:

undefined

这里, 我们采用undefined的自然单位制。

把 (3) 式两边对时间求微商, 曲率因子k将不在出现。然后与 (5) 式联立消去R, 即可导出

d (ρR3) =-Pd (R3) (5)

由上式可知, 宇宙膨胀 (或收缩) 时, 坐标r固定的求内的质量 (即能量) 的贡献。因热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 所以对实物有P<<ρ。人们常把这性质写成P=0, 叫实物的物态方程。这样易于从 (5) 式解出

ρmR3=常量 (6)

我们对物理量加下标0代表今天的值。利用

ρR3=ρ0R03 (7)

(3) 式可重写作

undefined

用于今天, 可得到一个代数关系

undefined

其中H0是哈勃常数。用k和H20作为输入参量。当k=0时, 由 (8) 式可得

undefined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关系:时间增大三个量级, 则尺度因子增大两个量级。

宇宙膨胀的加速度常用一个无量纲量

undefined

来描写。q被称为减速因子。

哈勃常数H0和减速因子q0均为可观察的量。当H (t) >0时, 宇宙是膨胀的。H (t) <0时, 宇宙是收缩的。通过对遥远星体的红移观察, 哈勃常数最佳估计近似值为55±7公里/秒。所以, 宇宙是膨胀的。

2.2 有限的宇宙

利用哈勃常数H0是可观测的量, 定义一个密度量纲的量

undefined

它也是能用观测确定的量。把H0写作

H0=100h·km·s-1·Mpc-1 (13)

H0的不确定性表现为

H=0.5~0.8 (14)

它实际上是以100km·s-1·Mpc-1为单位的无量纲哈勃常数。这样, ρc的大小为

ρc=1.9h2·10-29g/cm3 (15)

引入了ρc, 由 (9) 式可以得到

undefined

从上述关系式可以看出, 若今天的宇宙密度ρ0比ρc大, 则表明曲率因子k是正值, 即宇宙封闭有限, 反之若ρ0等于ρc或比ρc小, 则表明k是零或负数, 即宇宙开放无限。ρc是这判据中的临界量。因而它被称为临界密度。

2.3 热大爆炸模型

如果宇宙在长时间内一直膨胀着, 那么物质密度就一直在逐渐变稀。往前追溯至尺度为今天的百分之一时, 宇宙密度将达到今天的106倍, 超过了星系的密度 (约为今天宇宙密度的105倍) , 于是星系将挤在一起。实际上, 它们不能存在。由此可见, 宇宙的结构在某一时间之前是不存在的, 它只能是演化的产物。

在没有结团之前, 宇宙一大片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均匀气体。在热平衡下有均匀的温度, 称为宇宙温度。气体的绝热膨胀将使宇宙温度降底。反之, 往前追溯, 越早的宇宙就有越高的温度。这样, 甚早期的宇宙就应当是温度很高, 密度很大的气体, 它以很大的速率膨胀着。可以设想宇宙诞生的时候, 物质密度为无限大, 这时, 空间是高度弯曲的, 能量集中为引力能。随着宇宙的膨胀, 引力能逐渐转化为粒子能, 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粒子。这个大爆炸模型由于只用了已知的物理学规律, 非常简单地描述了宇宙的性质、运动和演化, 并得到了观测事实的支持, 现在已为大多数学者所认可, 称之为宇宙学的标准模型。在这个模型中, 空间是与物质联系在一起的, 爆炸的含义是空间本身在膨胀, 并不是说有一团物质在已经存在的空间爆炸碎裂而散开。

3 有限宇宙的困难和引力发散悖论的进一步讨论

3.1 有限宇宙的困难

大爆炸模型是建立在有限宇宙基础之上的, 而有限宇宙则存在“蒸发”和最后开放式爆炸而死亡相矛盾。

爱因斯坦在批驳恒星宇宙是无限空间海洋中的一个有限岛屿时写道:“它导致了下述结果:从恒星发出的光以及恒星中各个个别恒星不断奔向无限的空间, 一去不返, 而且永远不再与其它自然客体相互发生作用, 这样一个有限的物质宇宙将注定逐渐而系统地被削弱。”

然而, 有人提出 (如Gurk) , 宇宙本身就是最终的黑洞, 这样似乎一切物质都不能逃逸出去了, 宇宙可以是有限的。其实不然, 因为黑洞也还是要向周围“蒸发”物质的, 随着黑洞不断发射粒子, 它的质量和大小将逐渐减小, 这终将使黑洞因辐射耗尽而不复存在。

这种蒸发过程也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 如果宇宙是有限的, 热寂说将成为可能, 由热力学第二定律

undefined

在绝热过程中, dQ=0。则上式ds≥0, 即在绝热过程中熵永远不会减少, 对于可逆过程, 系统的熵不变, 对于不可逆过程, 系统的熵增加。如果宇宙是有限的孤立系统, 那么宇宙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绝热过程, 也就会出现克劳修斯所说的“宇宙的能量是不变的, 宇宙的熵趋于极大值”即“热死”来临了。

在宇宙的年龄问题上, 标准模型也不能够很好地解决, 当英国物理学家米尔恩用标准模型计算宇宙的年龄是二十亿年时, 可是地球的年龄比它还大, 当人们又计算它的年龄为100亿年时, 可在远离我们200亿光年的地方发现了类星体, 加上类星体的年龄50亿年, 这样宇宙的年龄至少为250亿年, 这显示了标准模型的基本些不适当因素。

有限宇宙的困难说明了它的无限, 然而这又使问题回到了本文开始所述的有限无限之争而出现的引力发散问题上来了。

3.2 引力发散的进一步讨论

在无限宇宙模型中, 牛顿引力理论是需要作适当修正的, 物质通过交换吸引子相互吸引, 对于无限宇宙, 每视线方向必然存在任意多恒星和不发光物质, 这样引力场就要逐步被吸收, 衰减是必然的对频率为ω的引力子的吸率为

undefined

由于吸收作用, 有限物质在无限远处的引力势必然为零, 如果宇宙的物质是分布均匀的, 各向同性的, 有限物质的引力势范围应是一个有限的球。我们可以取修正的牛顿势为:

undefined

它随距离的增加比牛顿引力理论更快地减小, 这样牛顿理论的困难就克服了, 宇宙是无限的, 然而对某一点的引力势作贡献的物质是有限的。

4 宇宙的无限子宇宙模型

宇宙是无限的, 大爆炸也属可能, 这二者似乎矛盾。其实它们同时存在是那么的和谐自然, 大爆炸宇宙学所描述的有限宇宙不过是无限宇宙中无限个孩子-子宇宙-中的一个。这无限多个子宇宙也包括封闭与开放三种形式, 以及反物质子宇宙 (也应有上述三种形式) 。子宇宙之间距离极大, 使得子宇宙本身成为近孤立系统, 大爆炸所需状态条件得以满足。这样, 宇宙的无限和大爆炸就自然和谐地统一起来了, 在子宇宙之间稀疏存在从场、基本粒子到尘埃物质, 从恒星到星系等暂不属于某一子宇宙的物质形式。

各子宇宙之间仍存在一定的联系, 微弱的引力, 相互射出的光子, 及各种基本粒子, 乃至于宇宙由膨胀到收缩过程中由于速度涨落而逃逸的单个星体, 星系等。

这一模型既可以解释大爆炸模型可以解释的哈勃红移, 2。7k背景辐射, 氦丰度, 天体年龄等观测事实, 又可以解决有限宇宙模型不可避免的蒸发和开放式爆炸而死亡的困难。同时还解决了宇宙中正反物质不对称的困难。

和其它宇宙模型一样, 无限子宇宙模型只是一种近似, 必然存在某种局限性, 这是面对无限的宇宙, 我们对它了解的实在是太少的原因。宇宙是无限的, 为一定时间和空间所局限的人所认识的宇宙是有限的, 不断探索观察, 扩大视野, 修正模型, 才可能逐步趋近于被认识的无限宇宙的真面貌。

摘要:无限宇宙遇到了一系列的困难, 引力发散悖论就是其一。于是, 科学家提出了一些有限宇宙模型,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大爆炸模型, 又叫做标准宇宙模型。标准模型能很好的符合实验观测结果, 但也存在着一些根本性困难。而无限子宇宙模型将无限宇宙与标准宇宙模型有机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指出宇宙是由无限个有限子宇宙构成。它克服了无限宇宙和有限宇宙所各自面对的困难, 因而是一种较为可信的宇宙模型。

关键词:引力发散悖论,标准宇宙模型,膨胀动力学方程,无限子宇宙模型

参考文献

[1]赵侃士.牛顿的宇宙和西利格佯谬[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1.

芝诺悖论的中学理解 篇10

一、不运动说

物体永远不可由甲地运动到乙地. 运动着的物体要达到终点, 首先必须经过路途的一半, 为此它又必须先走完这一半的一半, 依此类推, 以至无穷. 假如承认有运动, 这运动着的物体连一个点也不能越过, 因为你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越过无穷的点.

二、运动员跑不过乌龟说

阿基里斯 ( 在希腊神话中善于跑步的人) 永远追不上乌龟. 因为, 他要追上龟, 他首先必须到达乌龟出发的地点. 这时候乌龟向前走了一段路. 于是阿基里斯又必须赶上这段路, 而乌龟又会向前走了一段路. 他总是愈追愈近, 但是始终追不上它.

三、飞矢静止说

飞着的箭是静止的. 因为, 飞着的箭在不同的时间处于不同的位置, 甲时在A点, 乙时在B点, 在连续的时间中, 箭相继地静止在一系列的点上. 既然是在某一点上, 怎么能运动呢? 运动实际上是一系列静止的总和. 那么它就不能动了.

四、一半等于全部说

一半的时间可以等于全部的时间. 首先假设在操场上, 在一瞬间 ( 一个最小时间单位) 里, 相对于观众席A, 列队B、C将分别各向右和左移动一个距离单位.

B、C两个列队开始移动, 对B而言C移动了两个距离单位. 也就是, 队列既可以在一瞬间 ( 一个最小时间单位) 里移动一个距离单位, 也可以在半个最小时间单位里移动一个距离单位, 这就产生了半个时间单位等于一个时间单位的矛盾, 因此队列是移动不了的.

从本质上来说芝诺的四个悖论可分为三类, 其中“不运动说”与“运动员跑不过乌龟说”的核心问题都是“有限的时间是否能一一接触无穷个点”, 本质相同.“飞矢静止说”研究的是运动的概念.“一半等于全部说”研究的是位移的运算.

这四个悖论看上去非常有道理, 但与现实的确存在很大矛盾, 那么究竟错在哪里呢? 下面一一进行解释.

首先, 最容易解决的是第四个悖论. 显然, 芝诺的错误在于否定相对位移. 举个例子, 假设你坐在车上行驶了10公里, 而你相对于车来说是静止的, 难道10 公里与0 是一样的吗? 同理, 当B对A走了一段时间, 则C对A也走了同一段时间, 由于B与C反向, 所以造成在同一段时间内相对位移增大一倍, 因此“C的时间要比它用来越过A的时间长一倍”是错误的.

接着我们来解决“不动说”. 显然芝诺将运动的概念归结为是没有位移. 因为所有的物体在瞬间都是没有位移的, 因此他否认运动的存在. 好比我们给运动员跑步时拍照, 拍出的照片人都是静止不动的, 但运动员在跑步过程中的确都保持着运动. 学生容易理解的是运动要有速度, 而问题正是出在速度的计算上, 也就是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上. 芝诺认为速度等于位移比上时间, 如果位移为零速度即为零, 但在瞬时时间间隔时间同样为零, 因此速度为0 除以0, 没有意义. 我们知道, 瞬时速度的计算公式为:, s为物体在时间间隔t内所通过的位移, 它是位移关于时间的导数, 是一个极限值, 因此就不能割断某一瞬间与前后时间的关系, 芝诺在这里采用的方法是把时间和空间分割成不可再分的小点, 肯定了这种无限的离散性, 但在时间上又不承认“流逝性”, 在究竟上又不承认“统一性”, 于是错误就不可避免了.

上一篇: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下一篇:复合金刚石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