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及反思(共12篇)
现代性及反思 篇1
自1951年6月, 在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经济增长委员会主办的学术刊物《文化变迁》杂志编辑部举办的学术讨论会上, 与会学者讨论了贫困、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并且首先使用“现代化”一词来描述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特征[1], 自此现代化研究就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开展。现代化研究在中国已经成了受到各个学科重视的“显学”[2], 当然这一情况也同样体现在体育研究中。
文章以我国体育领域现代化研究现状为对象, 分析资料主要来源于自1979年以来国内学术期刊发表的关于体育现代化研究的学术论文。纵观我国体育领域现代化研究30年的历程, 学校体育现代化、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和体育现代化研究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但是体育现代化研究还是存在着理论基础薄弱、研究内容偏窄、理论研究未能与体育发展现状紧密相联等问题。
我国体育领域现代化研究概况
通过CNKI数据库检索, 截至2008年共检索到体育领域现代化研究学术论文191篇。从我国体育领域现代化研究论文发表数量统计情况 (见表1) 看, 我国体育领域现代化研究论文发表数量总体上呈增加趋势。
表1 我国体育现代化研究论文发表数量统计
Á对研究论文内容进行的分析, 可以将我国体育领域现代化研究分为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现代化研究、学校体育现代化研究、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研究、体育现代化研究、体育科技和体育情报现代化研究和其他研究。应当强调的是在此分类中体育现代化是作为广义概念来使用的, 出于本研究的目的将它与体育领域内其他方面的研究相并列。从我国体育领域现代化各类论文发表的数量上来看 (见表2) , 学校体育现代化研究、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研究和体育现代化研究为三个主要的研究方面, 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现代化研究则较少。1979至2008年群众体育现代化研究2篇, 竞技体育现代化研究3篇。
表2 我国体育领域现代化研究论文研究内容统计
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在当今体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 关于此两者现代化研究却如此之少这一现象确实令人疑惑。难道是因为群众体育 (包括社会体育) 与竞技体育在我国已经天然地完成了“现代化”, 还是因为群众体育 (包括社会体育) 与竞技体育在我国已经得到高度发展而不存在“现代化”问题?这是值得研究者进行思考的地方。
理论研究是我国体育领域现代化研究中的主要研究方式。现在体育现代化指标和地区体育现代化的研究都从量化的角度探索了我国体育现代化的发展水平 (表3) , 这为我国体育现代化研究提供了更为客观的研究结果。
表3我国体育现代化研究论文研究内容统计
我国体育现代化研究视域
1. 对体育现代化概念和内涵的认识
熊斗寅在1980发表的《现代体育与体育现代化问题初探》一文中最早对体育现代化进行了论述, 他认为体育现代化“是否可以说就是体育的科学化, 也就是把现代最新的科技成就和理论知识在体育中广泛应用, 从而使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几个方面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3]。
江苏省统计局课题组 (2001年) 认为, 体育现代化是体育发展的理想目标与未来趋势, 它是指体育制度、物质、人在某一特定阶段的发展水平和状态, 是一种为实现这一理想目标所进行的高度理性、自觉奋斗的过程。体育现代化的内涵包括体育思想现代化、体育内容现代化、体育条件现代化、体育管理现代化、体育水平现代化及体育队伍现代化[4]。
李香华 (2002) 等认为中国体育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过程, 它既是中国传统体育向现代体育转化并相互结合的过程, 也是现代体育不断实现国际化、信息化、产业化、科学化等等的过程, 同时, 体育现代化又是现代人对现代体育的心理态度、价值观念和体育生活方式的改变过程, 是代表现代社会的体育文明形式[5]。
厉丽玉 (2003) 等认为体育现代化可以理解为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成功地把现代的体育价值观念、体育管理方式、体育运动过程、体育科学理论、体育方法手段和体育场馆设施应用于人类身心健全发展和全面挖掘人类运动能力所能达到的一定水平, 也可以理解为以人类身心健康发展和全面挖掘人类运动能力为目的, 体育价值观念、体育管理方式、体育运动过程、体育科学理论、体育方法手段和体育场馆设施等方面逐步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动态过程[6]。
韩会君 (2003) 等、陈国立 (2007) 认为体育现代化是指向未来体育发展目标且具有阶段性特征的动态过程[7,8]。
张宏 (2004) 、吕树庭 (2004) 等认为体育现代化是指在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 体育朝向一组复杂的, 与社会其他组成部分相协调的相对目标集合的动态过程。在他们的研究中将体育现代化的内涵表述为以“生活质量为中心”的第二次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含了推进体育现代化持续发展的动力表征, 衡量体育现代化发展程度的质量表征, 以及判别体育现代化差异程度的公平表征三条基本主线[9,10]。
蒋彬 (2007) 等认为体育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存在着发生、发展, 由低级向高级的演变, 是体育自身发展的必经之路, 包含了物质层面, 制度层面, 精神层面的现代化, 是不断更新、自我完善的量变过程, 其最终目标是现代化的体育[11]。
周登嵩 (2007) 等认为体育现代化是在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 以改善人们体育生活方式, 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为目的, 并指向未来体育发展目标且具有阶段性特征的动态发展过程[12]。
王平 (2007) 认为体育现代化是指在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 体育朝向一组复杂的、具有时空边界约束的、具有时代内涵的与社会其他组成部分相协调的相对目标集合的动态过程[13]。
以上对于体育现代化概念的认识均将体育现代化视为体育发展的一种动态过程来看待, 并主要是以未来发展作为其指向。除熊斗寅将体育现代化限定为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内的科学化并以世界先进水平为目标, 其余均是将体育作为复杂系统来看待并不断发展以期达到更高水平的过程, 其本质是对体育发展问题的认识。
研究者之间对体育现代化内涵的认识存在非常大的分歧, 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均不同程度地作为体育现代化的内涵而为学者所理解, 更有学者将体育现代化的内涵扩大至与体育相关的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体育现代化内涵的理解对体育现代化研究起着方向性的作用, 我们在下面关于体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的讨论中将会看到因体育现代化内涵差异而导致体育现代化指标和体系的巨大差异。
2.体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
目前我国体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主要有苏州市4, 浙江省6, 广东省10和北京市12四个省市级体育现代化体系研究, 甘肃省县级体育现代化测度指标体系14和学习型城市体育现代化指标体系8, 各体育现代化指标体系见表4。
通过比较以上几种体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指标, 可以看到人均占有公共体育场地面积、每万人拥有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人均体育消费占人均收入的比重、体育人口、国民体质合格率 (良好) 、体育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体育组织成员占体育人口的比重、国民体育意识等具有较高的认同度[15]。
由于研究者和问卷调查专家对体育现代化特别是对其体育现代化内涵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体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从其基点开始就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以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为例, 到底应不应该被列入体育现代化发展指标体系就存在着争议[7]。在以上几种体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中, 浙江省和广东省体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参照了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的研究[6,10], 他们认为现代化的本质度量包括三个最基础的内涵识别———现代化动力表征、现代化质量表征和现代化公平表征, 并以此为基准构建体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其他的体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则主要是从对体育系统的划分开始进而构建体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由于研究者对体育现代化内涵认识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很难对已有体育现代化指标体系进行比较, 而大量指标的差异使这种指标体系的比较更加困难, 这当然也与我国体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刚刚起步有关。
非等权重综合评价法是目前几种体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的主要评价方法, 通过分类、加权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区间为0-1间的综合指数, 通过比较体育现代化指数可以判断体育现代化实现程度的高低。通过设定体育现代化实现程度得分可以评定该地区是否已经实现体育现代化或实现体育现代化的程度, 如广东省体育现代化的综合实现程度得分在0.85以上可认为基本实现了体育现代化[10]。但是如何对这种指数进行解读仍是一个需要密切注意的问题。首先, 该种指数只具有相对性而并不具有绝对性, 比如体育现代化指数为0.8的地区其体育现代化状况并非就是体育现代化指数为0.4地区的2倍, 另外我们也很难区分体育现代化指数0.85———已经基本实现体育现代化的地区与体育现代化指数为0.84的地区的差异。其次, 在用该种指数进行比较时也应注意比较对象的具体情况, 将省和市之间的体育现代化进行比较是不合适的, 将不同规模的省与省之间的体育现代化进行比较也是不合适的。再次, 各地区体育发展的基础不同形态各异, 农村地区与城市体育现代化发展的路径不同, 少数民族地区与非少数民族地区体育生态差异巨大, 如果我们机械地将个人的体育现代化观念加之于其上则必产生谬误。
对我国体育现代化研究的反思与建议
1.体育现代化研究理论基础薄弱
社会发展理论、现代化理论、体育基本理论被普遍采用作为目前我国体育现代化研究的理论基石, 但是体育现代化理论的缺乏严重影响和阻碍着我国体育现代化的研究。没有体育现代化理论的支撑, 体育现代化研究更多的时候只能攀附着现代化理论和体育理论而开展, 其所取得的成果更多的似可称之为现代化理论指导下的体育研究或者是体育在社会现代化中的研究。现代化理论作为社会发展的高度抽象理论对于包括体育在内的各种社会现象均具有指导意义, 仅仅用其去解释体育发展其意义必然有限。只有结合体育发展现实提炼出用于指导体育现代化的体育现代化理论才是更重要的工作, 不然当现代化理论由经典现代化理论向生态现代化理论、再现代化理论发展时, 没有体育现代化理论作为支撑的体育现代化研究将最终只能随着现代化理论的发展而亦步亦趋。
2. 体育现代化研究内容需要扩展
目前我国体育现代化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 主要集中在对体育现代化的概念、内涵等基本内容的论述与体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的研究上, 而对于体育现代化的动力、目标、途径、阶段等方面的研究仍处于空白。体育现代化的认识过程固然重要而且非常必要, 但是体育现代化的推进过程更值得研究者进行深入的探讨, 因为体育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一个需要实践并加以实现的过程。在北京奥运会后, 我国提出了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发展战略, 体育现代化研究也应该抓住这一战略转变的时机开拓体育现代化研究思路、拓展体育现代化研究内容。
3. 体育现代化研究应以我国体育发展现状为起点
已经走过240年[16]历程的世界现代化已呈全球“现代化”之势, 中国社会亦是如此, 在我国社会的宏观“现代化”背景下我国的任何事业都具有了“可现代化”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与社会现代化具有其自身的历史跨越起点相比, 产生和发展历史较为短暂的现代体育在实现其现代化时绝不可忽视其跨越起点的问题。在上文中也提到过研究者们都将体育现代化视为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既然是动态过程必然有其历史起点才能有现代化。体育发展现状应当是作为我国体育现代化研究的一个历史起点, 没有对我国体育发展现状和特征的总体把握也就难以对我国体育现代化的发展作出进一步正确的判断。我国体育发展现状的一个重要特征即是差异性, 这种差异的产生有其自然、历史、经济等方面的多种因素, 能否在这种差异性背后对我国体育发展现状进行抽象化是我国体育现代化研究的重大挑战。
4. 体育现代化研究应当抓住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
在现代化研究中以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协调程度作为其研究主线是一种主要的研究思路, 通过把握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从而提出了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进而信息社会整体发展趋势。本人认为在体育现代化研究中也应当以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作为其研究的主线, 没有这条主线我们就不知道体育是否需要现代化、体育现代化的进程和目标在哪。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在于体育资源与人的体育需要之间的矛盾, 在过去体育资源缺少但是人的体育需要也相对较低所以矛盾并不明显, 现代社会体育资源增加但是人们对于体育的需要在深度和广度上也在增长, 于是矛盾凸显, 体育现代化的要求也应运而生。只有抓住体育资源与人的体育需要之间的矛盾这条我国体育发展的主线才能够解答体育现代化的一系列问题。
5. 体育现代化研究应重视人的主体地位
体育的主体是人, 离开人谈体育则体育成了无本之木, 体育现代化也离不开人———无论是人作为体育现代化的构建者或者体育现代化被用来发展人, 离开人也就不需要也不会有体育的现代化。而当前我国体育现代化研究更似为离开人而谈体育现代化, 这至多只能被认为是“体育事业”现代化的研究, 虽然体育事业现代化是我国体育现代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但体育现代化的内容绝不止于体育事业现代化。既然人作为体育现代化的主体, 那么人对于体育的看法、观点、需求就应当成为体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提高和满足人的体育需求应当被作为体育现代化的目标。只有这样体育现代化研究才不会出现只有“体育”而不见“人”的状况。
摘要:文章通过对1979年以来我国体育领域现代化研究学术论文进行分析, 结果发现我国体育领域现代化研究以学校体育、民族传统体育和体育现代化研究为主;体育现代化的定义、内涵和指标体系研究存在较大差异;我国体育现代化研究还存在理论薄弱、研究内容狭窄等情况。在今后的体育现代化研究中应以我国体育发展现状为起点, 抓住我国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 重视人在体育现代化研究中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体育现代化研究,现状,反思
现代性及反思 篇2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现代通讯工具
活动目标:
1、知道现代通讯工具是多种多样的,它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2、能关注生活中的先进科技产品。
3、有操作现代通讯工具的兴趣,乐于与他人交流。
4、引导幼儿认识蔬菜,让幼儿知道常见蔬菜的名称并能说出他们的作用。
5、让幼儿了解常见蔬菜的营养价值,知道多吃蔬菜有利于身体建康成长。
活动准备:
1、家庭调查——现代通讯工具。
2、幼儿自己准备会使用的通讯工具。
3、幼儿用书人手一份。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现代通讯工具》
活动过程:
一、幼儿交流自己认识的通讯工具。说说它可以用来干什么?
二、教师创设情景,幼儿了解各种通讯工具的用途。
1、小红在家有急事要告诉外婆怎么办?用什么通讯工具?
2、爸爸和小红到公园玩,走到半路,突然想起一件事要告诉妈妈,应该用什么通讯工具?
三、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了解现代通讯工具。
1、观察画面,说说画面上有哪些现代通讯工具?它们有什么特点?
2、仔细观察电话机键盘,说说少了什么?请幼儿添画数字号码?并说说键盘上符号的意思。
3、启发幼儿说说其他的现代通讯工具的特点及优点。
四、小结:现代通讯工具是很多的,它能给人们带来很大的方便。
教学反思:
1、现代社会是飞速发展的社会,通讯工具时刻伴随着我们。对于我们现在的孩子来说,认识通讯工具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我设计这节课,让孩子们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去感受通讯工具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和快乐。本节课学生积极性高,充分与别的小朋友交流,达到了预设的目标。
2、只有个别孩子似乎交流的较少,可能是准备的时间不是很充分,我会在以后的活动中逐步渗透有关通讯方面的知识,让每个孩子都有所收获。
大班科学教案《现代通讯工具》含反思这篇文章共2044字。
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沉与浮》》:大班教案《沉与浮》适用于大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初步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培养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沉与浮》教案吧。
对中国的现代性建构的反思 篇3
关键词:现代性 中国现代性 现代性反思
·【中图分类号】D61
对现代性的探讨一直是当前理论界关注的热点。我们当前正处在现代性引起的巨大漩涡中:计算机化的世界把电脑这种智能工具的终端和人类的想像力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虚拟的网络提供着与现实世界平行的另一种生存空间,传播媒介所营造的国际信息流动空间使人们切实地体会到时空的压缩,生物基因技术的革命正在引发对生命和人的概念的重新界定,解体的往常惯例与新出现的社会法则正颠覆着人的思维,飞速的变化和多元的选择不仅构成社会变动基本的特征,也成为一种日常生活全新体验。
一、对现代性的理论阐释
何谓现代性?正如伊夫·瓦岱言:“现代性概念正像它所表示的既复杂又矛盾的现实一样,一直不明不白。” 我们很容易分辨现代性产生的一系列现象,但要用一个确定的命题来概括它时又感到十分困难,“现代性这一概念就像其他一些与时间有关的概念一样,我们认为能马上回答这个问题;但一旦我们试图表达自己的想法,就会意识到,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需要更多的时间。” 很多学者做出了自己的阐述:安东尼·吉登斯认为: “现代性是指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大约十七世纪出现在欧洲,并且在后来的岁月里,不同程度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影响。” 在这里,他主要把现代性归结为现代社会和工业社会带来的剧烈变化;而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利奥塔则认为:“资本主义是现代性的名称之一。” 把现代性看成是资本主义社会特定的产物。
总体上看,现代性指的是自启蒙运动以来社会所呈现的新型特征和性质,以及这些特征和性质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后的表现,它是一个对现代社会人类生存状态进行抽象概括的总体性概念。这种不同的特征与性质可以参考吉登斯用“断裂论”来区别现代性社会与前现代社会的理论,他在《现代性的后果》一书中说道:“现代性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把我们抛离了所有类型的社会秩序的轨道,从而形成了其生活形态。” 作为从传统社会“脱域”出来的社会生活模式,现代社会较之前现代社会有其不同的特质,概括来说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作为现代性社会行为准则的理性。
在现代性社会,传统的原则、经验不再成为人们行为的准则和依据,人们行为的依据成为了个人的理性,人们通过自身的理性,对实践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形成“反思性的知识”,再通过对这些理论的运用建构了整个现代性社会。
2、作为推动现代性社会发展的自由经济。
现代性最初在欧洲的产生,就是因为自由经济发展的需要。要开拓市场就得打破封建庄园的割据,要获得买卖的平等地位和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就必须打破宗教神学对人的束缚,正是在这样的斗争中诞生了现代性。
二、中国现代性构建的反思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关于现代性问题也有诸多的讨论,其中讨论最多的就是中国如何应对现代性的冲击。也许有人会拿我们这些年取得的成就来证明中国的现代性已达到与西方国家相媲美的程度,然而现代性在中国至多只体现在它在工业化中经济运行方面获得的成果。现代性还远远没有深入到精神文化的层面。现代性在当代中国社会“只是以碎片的、枝节性的萌芽的形态或方式出现在某些个体的意识中,出现在社会理论和精神的流动之中,出现在社会运行的某些方面或某些侧面,而没有作为社会的深层的和内在的机理、结构、图式、活动机制、存在方式、文化精神等全方位地扎根、植入、嵌入、滲透到个体生存和社会运行之中。” 因此,反思中国的现代性是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
第一,我们应该认识到现代性已经突破了它的西方起源,具备了适应不同国家发展的多元性。现代性从它向非西方传播的那一刻起,就面对一个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问题。现代性的普遍性要面临一个被改造和转化成为特殊性的过程,也只有在不同地区人们现代化实践的比较和选择之中,现代性的普遍性才有意义。客观而言,在现代性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始终存在一种可伸缩与谈判的张力,接受现代性不会只导致单一的同一性,它也可以带来多元的发展。
第二,对于现代性一般都是从两方面去理解:其一是社会的组织结构,标志着资本主义新的世界体系趋于形成,世俗化的社会开始建构,世界性的市场、商品和劳动力在世界范围的流动,民族国家的建立,与之相应的现代行政组织和法律体系;其二是思想文化的内容,以启蒙主义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对社会历史和人自身的反思性认知体系开始建立,教育体系以及大规模的知识创造和传播,各种学科和思想流派的持续产生,这些思想文化不断推动社会向着既定的理想目标发展。如果说社会的现代性有一个较为统一的模式可循,如市场经济、民主和科学的话,文化的现代性就没有这么简单,它和不同国家的深层文化结构密切相关,呈现出多元特色。
对于正处于21世纪的中国来说,现代性转型而今已跨越了三个世纪,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应当认识到中国的“现代性方案”仍是一个亟待完成的任务,是一个需要对现代核心价值观、对未来发展模式重新认识、定位的历史使命,是一个决定中国未来走向的、不可逾越的现实问题。因此,只有辨明西方现代性产生的社会语境和基本内涵,厘清中国历史上现代性建构的过程和基本特征,并对东西方现代性进行比较和反思,才能重构一套真正适合中国国情和满足中国社会可持续和谐发展的现代性理念。
参考文献:
1.[法]伊夫·瓦岱.文学与现代性[M].田庆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M].顾爱彬、李瑞华.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4.[法]利奥塔.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利奥塔访谈书信录[M].谈瀛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5.[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现代性及反思 篇4
1 现代农业技术给农业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1.1 现代农业技术与实际生活相契合
工业革命以后, 科学便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用来作为创收的手段。当前, 无论是农民自身, 还是国家的权力机构、企业或者科研人员, 都对现代农业技术饱含憧憬。因此, 在现代农业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使得现代农业技术与实际生活越加契合[1]。
1.2 现代农业技术给农民的生产带来了方便
应用现代农业技术不仅可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还可以促进农业本身的发展, 给农民的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 使农民可以在正确的引导下使用各种高科技育种和与种子配套使用的化肥, 进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农民通过选择各种适宜的先进农业技术, 不仅方便了生产, 缩短了农业作业的时间, 而且可以腾出更多精力投入到其他活动中。
1.3 现代农业技术具有发展性和科学性
现代化的农业技术遵循的是科学性、发展性和功能性的原则, 目的是推动整个农业社会的全面化发展。通过现代化技术整合各种乡土资源, 使新型农业在农村普及, 塑造出来符合科学化、城市化以及现代化建设的新型农民。因此, “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农民”, 都在很大程度上使当代的农村、农业和农民自身发生了扭转性的变化, 不仅解放了农民禁锢于土地的人身自由, 也缩小了城乡之间的现实差距, 在现代化技术的引导下, 使农业发展更加科学化。
2 过度依赖现代农业技术的弊端
现代化农业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但在农业技术不断普及使用的发展过程中, 存在一些过度依赖农业技术的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如现代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广泛的投入使用, 最终使农产品的产量难以增长甚至下降。以往的农业技术, 由于受到科学技术等的限制, 尚处于依赖土地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辅助农民实现增产。因此, 在该阶段, 人与自然之间的发展是和谐关系;现代农业中, 各种先进技术的研发和使用, 是的农民盲目的追求生产量, 忽视了对自然的保护[2]。随着能够实现增产的种子、化肥、农药以及各种机械设备的大量投入使用, 导致土地逐渐出现疲态, 过度的人力以及物力的投入给土地造成了破坏。因此, 过度的使用现代化农业技术产生了部分异化的问题, 具体如下。
2.1 土地的异化
自20世纪以来, 各种新型的农业技术越来越具有生物学的特征。当前, 人们注重化肥和饲料的改良。随着基因在现代农业技术中的研究和应用, 人类培育出了各种新品种。如杂交育种以及诱变育种等, 但改良后的饲料在提高农民收益的同时, 也会破坏到土地以及植物法的原有状态。此外, 农药和化肥等对土地甚至是整个生物链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
2.2 农事劳动的异化
在传统的农业中, 人民更加重视的是天时、地利及人和的情况, 现代农业则更加注重依托于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操控天气, 如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缓解旱情等;同时, 以各类农药和化肥对土地进行催化, 通过相关专家的判断和推测影响着整个农业活动。因此, 科技在不断帮助农民调节出农民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产条件的同时, 从某种程度上说, 农民也逐渐从劳作者和收获者转变成为农业的参与者和施行者。
2.3 农民自身的异化
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 各国开始研究如何通过先进的机械设备省时省力的完成农业生产, 其中, 拖拉机的研制和投入使用是农业渗透工业化的开端。机械化的大生产使很多农民选择离开农村走向城市, 甚至逐渐变成了地地道道的“农业商人”。但是, 也有一大部分农民应在城市的完全工业体系中难以生存和发展, 被城市遗弃。
3 完善农业技术的有效策略
3.1 进行农业科研的相关机构的改革
进行农业科研的相关机构的改革, 一方面, 相关部门应该注重借鉴各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 并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农业发展特点, 建设出全面化的农业科研平台, 通过不断提高各种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来增加收益, 有效避免各科研机构之间的重复研究和恶性竞争行为的出现, 最终实现我国农业生产和科研技术的科学结合。此外, 相关部门应该注重肯定农民的农业主体地位, 只有使农民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农业生产, 才能提高农民参与现代化农业科技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最终实现农业推广、技术研发与农民需求的紧密结合。
3.2 构建农业发展的信息化平台
当今, 信息已经逐渐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对于现代化农业而言, 信息已经作为一种基本要素, 是积极的发展现代化农业的手段。构建农业发展的信息化平台, 具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定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 革新农村农业信息技术服务体系, 推动农业各部门与多媒体以及多运营商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合作。二是扩大农业信息服务的覆盖范围:相关部门应该构建出电台、电视、电话以及计算机网络的综合性农业信息服务的平台。三是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建立并完善出重要农产品的安全预警体系, 通过提高自然灾害以及各种病虫害的有效预测及预警水平, 提高农业生产活动所需各种资源和农产品质量的安全监督力度[3]。四是实现农业信息资源的共享。坚持我国政府的主导地位, 科学进行市场运作, 提倡多元参与的模式, 实现农业信息资源的共享, 打造全面化的服务性信息平台, 最终实现农业信息的长效机制管理。构建农业发展的信息化平台, 可以使农业各部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相互配合, 打破部门间的界限, 最终实现农业各部门数据的高效衔接和共享, 使农业信息全方面的为人民服务。
3.3 健全创新农业技术的保障性体系
当前, 很多农业比较发达国家为了实现农业技术的创新, 不断推广出了一系列与之相匹配的政策及措施, 并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中国是农业大国, 正处于发展阶段, 借鉴发达国家在创新农业技术中的经验十分重要。相关部门应建立与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并在国家法律的保障条件下, 建立更为合理的农业教育、推广和科研体系三者间相互协调, 构建成为具有综合性功能的科技管理系统。
4 结语
综上所述, 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化技术可以促进农业的平衡和稳定发展。农业本是一种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互动和改造的生产方式, 即农业可以依靠自然给予人类生存所需的物质产品, 而人类则可以依靠自然, 通过对其进行合理的利用和保护, 实现收获生活必需品的过程, 农业的最大特点应该是乡土性、劳作性以及有限性。因此, 人类应该认真反思现代农业技术的弊端, 避免采用征服自然的方式过度地向自然索取, 进而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敬忠, 王为径.规训农业:反思现代农业技术[J].中国农村观察, 2013, 1 (2) :6.
[2]孙旭光.现代农业技术发展推广新模式的探索[J].中国农业信息, 2013, 1 (23) :215.
现代性及反思 篇5
活动目标:
1、对现代通讯工具感兴趣,有创造、发明的欲望。
2、发展观察、比较的能力和语言表演能力。
3、了解现代通讯工具是多种多样的。知道它能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方便。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电话机、手机、子母电话机、教师名片。
电视机、摄像机、实物投影仪、大屏幕、射屏仪。
活动过程:
⒈通过观察比较,了解电话机、手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⑴引出课题:
(大家坐定后,电话铃声响起)教师去接电话,然后告诉小朋友,新馨花园幼儿园的小朋友请你们去做客。
(手机铃声响起)谁愿意接着个电话?电话里告诉你什么?
提问:第一个电话是用什么接听的?第二个电话又是用什么接听的?
⑵比较电话机和手机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请幼儿仔细观察,电话机和手机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小朋友可以把你的发现告诉旁边的小朋友)
教师小结:电话机和手机都有数字按键和其他功能键,都能打电话和接听电话,但手机是一种移动电话,它没有电话线,它是靠天线发射和接受声音和各种信息的,可以随身携带,比一般电话机更方便。
⒉根据已有经验,让幼儿回忆、讲述电话机、手机的使用方法,了解其用途。
⑴你们打过电话吗?你是怎样打电话的?(打电话或手机时都要先拨对方号码。)
⑵你给谁打过电话?为什么事情打电话?(亲人问候、联系朋友、请假、遇急事通知别人等)
⑶还有什么特殊情况也需要打电话?(报警110、火警119、查电话114、查时间117、天气预报121等)
⑷象这些紧急电话能随便打吗?为什么?
⒊了解其他通讯工具,扩大幼儿知识面。
⑴你们还见过或打过哪些电话?(幼儿讲述后看录像)
⑵除了用电话和别人联系外还有什么工具也能使我们相互联系,把消息告诉其他人?(幼儿讲述后看录像)
⑶这些东西都是干什么用的?
⑷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什么好处?(方便、传递消息速度快)
⒋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发明的欲望。
科学家们可真聪明,发明了这么多的通讯工具,我们小朋友也来做个小小发明家,你想设计什么通讯工具?
时间不早了,你可以把你的发明用各种通讯工具告诉我们。这是我的电话号码、手机号码、传真号和e-mail地址,我等着你们的发明哦!
教学反思:
交通工具是四年级上册第17课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交通工具的认识、对交通工具的分类、对交通工具的选择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知道常见交通工具的名称以及使用简单的交通工具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发展学生的能力。在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学活动要有意识地学生的探索情况,并帮助学生完成探索结果的表达。
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参与活动的兴趣。
活动一:通过观察和分析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各种现代交通工具,并指导学生自定标准,对交通工具进行分类,让学生通过比较、分类、以及交流讨论等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动的交通工具有多种类型,而且用途不同,特点也不同。因为学生对交通工具比较熟悉,所以学起来很感兴趣,再利用多媒体加以辅助,学生学起来生动有趣。
活动二:重在问题解决的情景活动,引导学生从所需时间、价格、舒适、和便利程度等方面来考虑自己对交通工具的选择,帮助学生比较几种交通工具的优缺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部分对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训练尤为重要,所以,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进行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开展学生互评活动,制定旅行方案。并且让学生说明理由。通过练习,使学生懂得了要从多角度分析各种因素,综合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积极参与是优化课堂的出发点,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落脚点。教师应关注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通过个体活动、小组活动、全班活动的交替和补充,使学生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过程。
本节课教学的成功之处: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以学生实际上学方式导入交通工具,让学生体会交通工具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提高了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兴趣。
2、较注重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通过学生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提高认知水平,为每位学生创造了参与的机会。
3、教师在设计环节中遵从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层层递进,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浅析日本动画电影中的现代性反思 篇6
我们首先要对“现代性”这一概念有一个基本的界定,因为现代性问题作为百年来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得到众多学者的认真反思;但是,迄今我们仍然不能对现代性问题有一个共同认可的定位、理解和阐述。笔者援引一个相对普遍认可的定义:“‘现代性’指从文艺复兴、特别是自启蒙运动以来的西方历史和文化。其特征就是‘勇敢地使用自己的理智’来评判一切。它表现在两个方面:(1)对于自然世界,人类可以通过理性活动获得科学知识,并且以“‘合理性’、‘可计算性’和‘可控制性’为标准达至对自然的控制。其口号是‘知识就是力量’(2)在社会历史领域里,人类应当相信历史的发展是合目的的和进步的。人们可以通过理性协商达成社会契约,把个人的部分权力让渡给民选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就能够逐步实现自由、平等和博爱的理想”[2]。但是,在上世纪60年代前后,随着欧美等西方国家经过战后重建和经济腾飞相继进人“后工业社会”,西方文化也发生了重大变迁。近现代文化开始遭到越来越多的怀疑和抨击,批判之声在各个文化领域里响起。这就是所谓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滥觞。
日本,作为一个较早步入现代化的亚洲国家,其动画作品中同样弥漫着一股对现代性批判的气息。这里,笔者选取三代具有代表性的动画大师,宫崎峻、大友克洋和押井守,对其作品中关涉现代性的反思做一分析。
一、宫崎峻:回“家”的路
我相信,宫崎先生若见到狄更斯先生的话,必也会引为知音。因为其一生的电影实践都在讲述着同一个主题:现代性的反思。
宫崎峻在司马遼太郎过世时曾说过这样的话:“日本人正在沉沦,我却非得目睹这个难堪的时代不可。司马先生无须见到不堪便离开人世,反倒让我松了一口气。”[3]一针见血的话语里透露着对大时代的激愤与无奈。在接受采访时,宫崎峻说:“所以说到日本人的沉沦,最令我担心的已经不是经济成长,也不是多媒体将会如何发展,而是我们国家的儿童能不能健健康康。只要国民活得健康,国家穷一点也无所谓。你想想看,现在全世界就属东亚国家的人口爆炸与经济等问题,最有可能造成日后的混乱。我们这一代年轻的时候都认定‘未来总是光明的’,可是现在大家都心知肚明,那样的年代不会再回来了。想到自己的子孙将在这当中生存,我便会想,我能给他们什么?想想,什么也没给。”[4]
什么都没给吗?当然不是,宫崎峻通过一系列动画作品对这个时代做出了自己的反思与批判,给了大家对过去那个美好时代的追忆与怀旧。
宫崎骏透过他隐喻的现代社会,清晰地看到了在现代化进程中现代人的迷失。宫崎骏的现代性反思主要通过两个层面进行:对工具理性的思考和对人与自然之关系的思考。工具极大地扩充了人类有限的力量,成为人类力量的有力延伸。自从进入现代社会,工具随着科技的发展,自身的地位不断提升,作用也日益增大。而人的真正力量,抑或本质力量,在宫崎骏看来,存在于人自身之内,尤其是人的内心与情感之中。随着个体的成长,人类的进步,这种情感的力场被成年的个体和人类渐渐遗失,但仍存活于年幼的个体和原初的人类身上,宫崎骏不断以纯真的少男少女为主角,去解救成年人和成年人的世界,旨在唤醒人类回归自身,回归自身最纯粹的阶段去寻找无穷的力量。宫崎骏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进行了深刻反思。《天空之城》中,片名出现之后有一段版画风格的背景画面:长发飘飘的风之神以她吐出的气息为雷帕特人开辟鸿蒙,并推动着文明的演进和岁月的流转。自然创造人类的史观得到最为直观的阐释。而在《风之谷》中,我们看到人类文明毁灭之后的重生,依然在森林新生后的荫泽之下,也再次印证了人类历史从来都应从属于自然的观点。贯穿于宫崎骏动画始终的是自然对于人类的宽容之爱。
人类应在现代文明的迷失中反省自己。
二、大友克洋:“超人”哲学
在大友克洋的动画世界里,其审美现代性的批判力量主要体现在对“超人”的深刻思考里。在大友克洋编导或监制的系列动漫电影中,有着三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超人”,分别是《阿基拉》中的铁雄,《大都会》中的蒂玛,以及《遗迹守护者》中的马克多鲁。三个“超人”在大友克洋的精心调制下,似乎源于一系,都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超能力和破坏力。从蒸气机到高端科技,机械在提升了无数倍生产力的同时,终于和人类合而为一。从改善人的物质生活水平,直接突进到篡改人类的构架。这是大友克洋对当今“机械化”的一个暗喻,也是对科学技术以及科技思维迅猛抢占一切滩头而敲的警钟!科技本是把双刃剑,人们自以为得到了天下无双的神器,岂料居然是架在脖子边上的自残血刃[5]。
众所周知,“超人”哲学是尼采的标志性思想。尼采所宣称的“超人”是在他宣称“上帝死了,要对一切传统道德文化进行重估” 的基础之上,用新的世界观、人生观构建新的价值体系的人。超人具有不同于传统的和流行的道德的一种全新的道德,是最能体现生命意志的人,是最具有旺盛创造力的人,是生活中的强者。尼采提出“超人”哲学的历史语境是,在传统价值全面崩溃的时代,人如何重新确立生活的意义?尼采正是在追寻这个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提出了他的“超人”哲学。在尼采看来,普通大众面临双重选择,要么选择和信奉“启蒙理论”,和庸常大众这类“末人”一起堕落苟活,一起沉沦在永不来临的美好幻像中自渎一世。要么跟随“超人”,在他的权威中得以被拯救。于是,我们在大友克洋的动画中看到了一种对尼采的回应。尼采式“超人”因为能越出我们的视野,带领我们在前进中跳出现代性的困境,给我们以终极的伊甸园。因此,我们才会看到成为巨无霸的铁雄要率领民众,成为活着的“神”,建造出新东京。蒂玛会被推上王座,然后被删除掉属于人的记忆和感情。马克多鲁则一脸坏笑的操纵诺亚方舟,来换取新人类的诞生。“超人”,就是要带领我们突破迷网,获得新的价值和真理。
但“超人”终究只能是一个理想的童稚梦幻,他不可能让我们重回古老大地和再次扎根在习传的体系中,超人们带来的世界不过是个略为高级一点的虚无主义罢了。这便是“超人”的悖论。所以,金田用肉体的力量击溃了铁雄,乱石林立的新东京里成为王者的是这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热血青年。蒂玛毁灭后,健一发现满是狼藉的城市变成了一个没有强权,人人和平相处的新社会。马克多鲁终于被御神苗所击败,而御神苗靠的正是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爱。面对亦人亦械的强大超人,还是人类共通的情感大获全胜,这当然让人欣慰,也合乎常人的理解界限。但是这样用情感力量来凑合出一个大团圆的结局是不是太过“诗意”和“浪漫”[6]?
而这,正是大友克洋动画的深刻所在,甚至可以说,大友克洋较之宫崎峻,在审美现代性上走的还要更远。
三、押井守:丢失的“小红帽”
与宫崎峻与大友克洋相比,押井守的动画显得晦涩难懂,但也要来得更为深刻。从《机械战警2》开始,到《攻壳机动队》,再到《人狼》,押井守所编织的故事里一直隐藏着对人类本性的深深怀疑甚至是否定。
在《人狼》这部影片里,押井守通过《小红帽》把自己对现代文明下人性的迷失与恶化表达出了最为彻底的失望,同时也表达了回到童话年代的愿望,虽然在影片的最后,“故事的最后结局,是大灰狼终于吃掉了小红帽。”可是真的如此吗?枪声响过后,当我们在影片中看到夕阳中伏一贵痛苦万状的身影,我们才发现射出子弹的是半田在远处的伙伴,而不是握着枪仰天长啸的伏一贵。伏一贵作为“狼”的一员,最终没能够像童话里所讲述的那样把小红帽吃掉。在经历过现代文明的洗礼以后,我们惊讶地发现,童话故事里的“人”与“狼”的定位早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或者说掉换了位置,童话里天真的“小红帽”所代表的人性早已经被这个时代张扬理性的人类之间的算计和尔虞我诈所代替,而即使童话里原本狡猾邪恶的“狼”处在这样一个日益文明的时代里也不能够逃避开被“人”所算计和利用,就像影片中的伏一贵,面对不能当成敌人的对象,即使是野兽也会对自己产生怀疑而犹豫不决,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深深焦虑。但人却在毫无顾忌地利用各种手段,其中包括友情、爱情、信任、真诚和怜悯,和其他动物的天真本性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小红帽》在这部影片里显得那么的凄美与单薄,就像押井守对人性那一点点渺茫的眺望一样,转瞬即消失在那一声脆响的响声之中[7]。
继宫崎峻和大友克洋之后,不能不说押井守将对现代性的批判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因为这次押井守直指的已经不是科技、器械、战争、环保等外界的问题,而是直指问题的内核:人性的迷茫与失落。如果借用马克斯•韦伯把理性分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分类法来讲,宫崎峻和大友克洋提出的问题还只是停留在对工具理性的批判上面,而押井守则已经走到了对价值理性解构的地步。因为如果说仅仅是工具理性的过度崇拜和迷失的话,人类还可以通过节制和约束来加以改进,但如果是价值理性都已经崩溃,那么人类就真的成了无家可归的弃儿。这与现代文明所张扬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现代文明以张扬理性来宣言一个瑰丽无比的彼岸“家园”的存在,可是,现代文明发展的现实却是相反的,人类没有因为现代文明的日益发展找到更美好的“家园”,反而连原来的“家园”也丢失了,而成了无家可归的弃儿,这构成了对现代文明最深刻的反讽与解构。押井守的意义就在于指出这一点,也是他深刻于宫崎峻和大友克洋的所在。
四、结语
从宫崎峻到大友克洋再到押井守,我们看到的是对所谓的现代文明越来越深入的质疑与批判,这种批判构成了对从启蒙运动以来所张扬的理性及其所代表的工业文明最为彻底的解构。工业文明所宣扬的未来图景虽美,但那终是一个无法抵达的海市蜃楼,人类在饮鸠止渴般的期待里却日益陷入无法自拔的泥淖之中。这些大师们用他们的动画作品在告诫着人们: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莫要再埋头盲行了!就像《故乡的云》那首歌里所唱的那样: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别再四处漂泊。踏着沉重的脚步,归乡路是那么地漫长,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吹来故乡泥土的芬芳。
[1]狄更斯著 双城记[M]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第1页
[2]余碧平编著 现代性的意义与局限[M]三连书店出版社 2000年版 第2页
[3]宫崎峻著 章泽仪 黄颖凡译 出发点[M]台湾东贩出版社 2006年版 第12页
[4]宫崎峻著 章泽仪 黄颖凡译 出发点[M]台湾东贩出版社 2006年版 第13页
[5]内容参考援引了网文《“超人”悖论》,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ilmtv/1/142414.shtml
[6]同上
现代性及反思 篇7
关键词:侠,儒,武德,信,义,勇
侠与儒在思想理念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甚至常有人误以为侠的精神即是儒家道德思想。其实,侠与儒之思想理念的相似大多表现在枝节上,侠的精神有其不同于儒家道德思想的特异性。把儒与侠做一个比较性分析,就可以从中领会到武德中的“信”、“义”、“勇”之真谛。
1 武德中具有儒和侠双重气质的精神理念———信、义、勇
1.1 信
信的含义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是“诚实不欺”和“守信用,实践诺言”。儒家的尚信观念对侠是有影响的,但儒家之“信”不是绝对的,当“信”与至高道德规范(礼、义)发生冲突时,“信”就不必遵守了。而侠中的“信”的理念重点在“信用”上,主要是针对与朋友交往而言的,而侠所注重的友情,主要来自江湖兄弟。因而,重诺守信既是早期侠的重要气质类型体现,也是侠贯穿始终的信念。因为侠作为“替天行道”的正义体现者,可以违背人君却绝不愿违背天道既定的“信”。于是“信”,就更加被确认为侠的最起码的、无可争辩的自律准则。侠常常处于个体与正统社会抗争的处境,决定了“信”对于侠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讴歌侠的史学家司马迁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把这一人格要素作为战国时期侠的重要精神内涵。在《史记·游侠列传》中司马迁对侠给予了高度评价:“布衣之徒,设取予然诺,千里诵义,为死不顾世,此亦有所长,非苟而已也。”在谈及“侠之义”时,司马迁两次指出“守信重诺”,他还强调说:“要以功见言信,侠之义,又可少哉!”他把侠的精神气质概括为“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这可以说是侠的精神和观念中最核心的部分之一。最能反映这一精神的人物便是季布。
需要指出的是,“信”并非侠的独有精神品格,儒家也很提倡“信”,但任侠之士却把“信”的原则强调到了至高无上的地步,使它成为了侠义人格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司马迁满腔热情地赞美道:“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诺必诚,不爱其躯”。他说的“正义”,在这里指朝廷礼法,而侠对于朝廷礼法基本上是蔑视的,他们只忠于自己行侠仗义的道义责任,言出必行,行必果,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要信守诺言。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信用,真正的大侠也因此成为绝对值得信赖的人,成为绝对安全保障的象征。信义人格还不仅仅是外在的行为要求,更成为内在的道义责任。在信义中,侠获得自足的人格力量。如果说侠义人格使平不平成为一种可能,那么,信义人格就使这种可能成为现实。
“言必信,行必果,诺必诚”,是武林人士最根本的人生观和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信”作为传统武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历代武术家的道德修养的影响是深远的,多数武术家都认为信是一个人道德的基本立足点,是立身于社会的根本。信并非完全指对他人的信任或他人对自己的信任,习武者还要自信,即忠实于自己的本质,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从而肯定自身存在的价值。古代武术家家训,历代拳谱、训上都贯穿和渗透着做人要守信的道理,展示了他们的人生追求。《少林戒约》:“对待后辈须和顺、温良、诚信;八卦掌派门规要求学武者练武之人,最宜注重道德,为国尽忠,为双亲尽孝,对友要信,对师要恭,见义勇为,当仁不让”。这些都是“信”的体现。
1.2 义
为祖国,为人民才是大义与公义,是“义”的最高境界。“小义”是“大义”的基础,“大义”是“小义”的升华,从而集义为仁。外在则表现为平民大众互相扶助、彼此团结的深挚情谊,可以说助人为乐的新时代精神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这种侠精神在民间泛化的结果。尽管儒之“义”的使用比较宽泛,但与侠的精神结构中的“公义”之“义”也有一些类似,甚至相互契合。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里“义”是与“利”相对的一种价值观,而这正是侠所崇尚的重义轻利的理念。朱家“先以贫贱始”,“行侠仗义”,“决不图报”。孟子更推崇“义”,“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公孙丑上》);“义,人之正路也”(《离娄上》);“舍生取义者也”(《告子上》)。从上面引述中可以看出,孟子所倡导的知羞耻憎恶之心和以义作为行为标准和四海皆准的伦理价值观念构成了君子、圣人、侠客共同的内心信念。侠是伐社会之不平,寻求正义,即龚鹏程先生所说的“替天行道”,其目的是希望让“正义”充满人间。儒亦有类似的说法,“行义以达其道”(《季氏》)。因此,侠与儒二者从“公义”的角度为出发点,在形而上趋于相同。侠之精神为历代各个阶层所钦慕与实践,同侠的这一特质是分不开的。
但是,我们必须明确,侠之“义”与儒家之“义”在“私义”方面是相冲突的。《孟子·离娄上》:“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而侠却将“言必信,行必果”作为必须遵守的金科玉律。“私义”多等同于“义气”。“义气”,是指由于私人关系或小团体利益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义气”是以“家”为基本单元的传统农耕社会的产物,主要来流传于民间,来源于以血缘亲情伦理为核心的人际关怀。它既是下层社会富于情感特征的行为规范,也是秘密社会凝聚人心、自我保护的基础,无论哪一个帮会,如果不以“义气”作为道德律令,在行为上约束会众,在感情上联结会众,在利益上平衡会众,它就一天也不能存在。“江湖义气”作为“私义”的极端化的形态,确实具有负面的、落后的因子。这导致侠的信义最终与正统文化相背离,在“私义”的道路上与儒分道扬镳并推至极至,最终发展为狭隘的朋友义气和谨守绿林集团内部利益的“行帮道德”,它使侠之义行为盲目化,甚至反动化,成为中国侠文化中的糟粕,是应该批判和抛弃的。就现代社会而言,“侠义精神”并非要挑战或者推翻现有的社会制度和法制裁判,而是对国家制度出现空白后的一种民间力量的补救。单个的“侠义精神”体现为救助困难、弱势群体,而放大了的“侠义精神”则体现为民间力量和舆论声音,是对国家和社会的一种责任和态度。如果不对侠义精神辩证分析,而全盘接受的话,其结果必然导致不太健全的人格,所以“义气”必须以正当合理为基础。在现代社会中“义”的本质内涵逐渐定向为道德伦理范畴。义具有某种稳定性,即是为正义、为群体、为群体中的其他个体去主动承担某种责任。主体的行为之所以无愧地被称之为义,不仅是由于其不谋私利,且往往是因为其损己而利他,或者是慷慨地奉献。
概括起来,侠的“公义”之“义”有以下几点:(1)救人于危难,舍身也在所不惜;(2)施恩义于人,不贪图回报;(3)仗义疏财,贩穷济困;(4)施财役贫,不依附豪强欺凌孤弱。侠以“利他”为目的的“仁”和“义”主要表现在为民上。武林中所倡行的“义”,体现为主持正义和伸张正义,其行为往往表现为“挺身而出”、“扶弱济贫”、“惩奸除恶”、“奋不顾身”、“赴汤蹈火”、“两肋插刀”等,简言之就是抑恶扬善。各门派也均有相应的要求:如“不得恃强凌弱,任意妄为”,“济危扶倾,忍辱度世”,“为人正直,见不平之事,遂挺身而出”等,这些除恶扬善的义举在法纪薄弱的社会里曾在一定程度上为苦难的下层人民伸张了正义。在今天,法制相对完善,所有人的行为都要对法律负责,受其约束,倘若依旧效仿古人,玩哥们义气,势必触犯法律,为社会不容。因此现在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法律允许的前提下去帮助别人。伸张正义也就是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而侠“为民”的另一层意义则是当外族入侵,人民惨遭蹂躏之时,表现出的爱国精神。在中华武术发展史上,涌现出许多救国家于危难,救民众于水火的武林豪杰。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振兴,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高尚品质,教育和激励着后代习武者。南宋民族英雄岳飞,在金兵进犯中原时,率师抗金,为祖国立下汗马功劳,使金兵闻名丧胆;明代抗倭英雄戚继光,为了抵抗倭寇的侵略,率领四千余精兵力战疆场。近代武术家霍元甲不甘忍受欺凌,挺身而出,使帝国列强的拳师不敢在中国的武坛上耀武扬威,使中华民族的国威大振。
由此,可以说“义”是侠精神的核心,也是侠的精神的其它品质的原点,侠的精神的其它方面都是“义”的延伸,
1.3 勇
勇:(1)勇敢,敢于,《论语·宪问》:“勇者不惧”;(2)勇气,《左传·成二年》:“贾余馀勇”;(3)勇士,士兵,蔡邕《释诲》:“带甲百万,非一勇所抗”。侠之勇是以侠之仁、义、忠、孝、节为前提的勇,侠之勇之所以能够豪气万丈不能不说是有侠的独特性的,否则侠之勇就无法做到常人难以企及的地步,即使是诸子百家及其信众也望尘莫及。
侠的勇猛更是普通人难以做到的,因为凡是侠都具有超越常人的非凡勇气,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事迹。春秋末鲁国人要离被别人称为“细人”,即比较瘦小的人,但是他的勇敢却着实令人钦佩不已。要离虽身单力薄却胆识过人,不仅能够辱杀齐勇士淑丘诉而且还受人之托刺杀庆忌。另外除了要离外还有很多以勇称名于世者,诸如:东汉中后期勇助反阉斗士的孙宾硕;东汉末虎胆侠客两壮士的许褚和典韦;东汉灵帝时期复仇自首救母不仕的赵娥和鲍出;南朝捷足莽侠麦铁杖等等。
“勇”既是道德标准又是行为实践,有“大勇”和“小勇”之分。武德中提倡的“大勇”,是通晓仁义道德,在明辨是非善恶之后采取的举动,如为国为民、匡扶正义、除暴安良、惩恶扬善、扶弱济困等。为私利或意气用事而逞强斗狠,则被视为“小勇”,为武林人所不屑。“勇”也是自强不息、独立不惧的品格。杀身成仁是勇,为国尽忠是勇。“勇”是武德得以实现的主要手段。
武林嘉许的勇,是能“安天下之民”的大勇,是为赴国难、匡扶正义的勇,体现着对崇高理想的追求,而不是那种逞能显技的小勇,真正的武林高手,表现为大智若愚,人勇若怯。心怀大勇,自能豁达大度,为报效国家民族,扫除奸邪,为民除害,会毅然决然,行果敢之举。武林志士大多勇武刚强、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武术之所以延承到现在,正是因为这种勇武刚强、自强不息的精神的传承,才得以使武术得到不断的创新、发展。武林志士的浩然正气,也影响着平民百姓,他们从中吸收精神力量,并将它作为自己的准则,敢于同一切邪恶势力做斗争,敢于主张正义,维护正义。传为宋人调露子所撰的《角力记》中说:“夫角力者,宣勇气,量巧智也。然以决胜负,骋矫捷,使观者远怯懦,成壮夫,己勇快也。”无论是对习者还是对观者,他都倾注了一种勇武顽强,一往无前的强者争胜的精神。《少林戒约》曰:“纵于技术精娴,只可备自卫,切戒逞血气之私,有好勇斗狠之举”。“勇”,是中华民族的可贵品质,也是战胜困难、克敌制胜的法宝之一。拳谚便说“一胆,二力,三功夫”,“一练胆,二练眼,三练力,四练闪”,将“胆”(勇敢)放在首位。要求习武者既不畏惧凶恶的侵略者,也不畏惧残暴的统治者;既不畏惧恶霸地痞,也不畏惧土匪强盗。侠之勇对于现代社会仍有借鉴意义,如面对艰难险阻要勇于进取、勇于吃苦,面对歪风邪气要勇于斗争,面对工作中的缺点和失误要勇于承担责任。当今之世,创新成为人们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关键时刻要敢突破常规为常人所不敢为,这就是开拓创新。
2 信、义、勇的当代意义
现代性及反思 篇8
后现代主义起源于对现代主义的反省和批判,“志在向一切人类迄今为止所认为究竟至极的东西进行挑战,志在摧毁传统封闭、简单、僵化的西方思维方式。”[2]后现代主义者认为,现代理论研究中,人们总是试图从“多”中发现“一”,从“异”中求取“同”,透过“现象”发现“本质”,以试图扭转或弥补现代思维方式的不足。统一的后现代理论似乎并不存在,但如果我们要从总体上对建构后现代师生关系的后现代基本理论进行把握,可以发现,概括起来其内容主要包括:消解中心,倡导多样性;反理性主义,崇尚非理性;反基础主义,推崇开放性;反本质主义,强调不确定性。这些基本理论对后现代师生关系研究的价值取向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以至于后现代师生关系的研究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取向。
一、交往、互动:二元对立师生关系范式的消解
现代主义者主要以一种主客二分的二元对立视角来看待世界。当人类以主客体关系来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自认为是主体的个人往往将对方视为被改造的对象和用以达到自身目标的工具,人人都从自己利益出发,人人都想把别人作为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而不顾对方的感受,以至于现代教育中,教师和学生构成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两项对立。现代性对理性、对终极价值观等的追求致使教育的最终目的仅是为了传递给学生一些有限的、实用的知识,教育的本质也被视为与生产无异的机械物理过程。这就意味着学生作为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生命都被“加工”成为统一规格的“标准件”。针对现代师生关系范式中流行的主客二分带来的弊端,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师生关系是一种交互作用、相互作用的共生关系。这种关系是有机的、相互联系的,而不是无机的、相互分离的;这种关系是内在的、构成性的,而不是外在的、非构成性的;这种关系是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而不是一方支配另一方的关系。
二、过程、生成:目标预成师生关系的批判
毋庸置疑,无论是“教师中心论”,或是“学生中心论”,或是“主导主体说”,还是“学生单主体说”、“教师单主体说”、“双主体说”等现代师生关系,其实它们都没有超越主客体的认识范畴,都受到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的制约。无论是将学生视为客体的物,还是客体的人,学生始终没有摆脱受控制、受支配的地位,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都是作为教育教学、培养人的“工具”的主体价值,而不是对教师作为“人”的存在的理解和尊重。教师总是被要求培养和发展作为教师职业所需的品德和技能,而忽略了本身作为“自在”的人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需求。现代教育没有意识到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本身的表现方式,没有认识到师生关系作为教育活动本身所富有的教育价值,总是试图在教育之外谋求一种静态存在的目标预成关系,因而现代师生关系在教育生活中往往表现为专制性、疏离性、对象性以及缺乏教育性。现代师生关系可以说是一种被扭曲、异化了的师生关系。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不应该是上述的目标预成的现代师生关系,而是一种动态的师生关系,未来的不可预知性就意味着过程的生成性,教育世界是不断流变的、生生不息的生活世界,我们完全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去创造一个控制它的世界。师生之间的地位界定始终是处于一种过程中不断变化的生成的创造之中。
三、平等、对话:单向度知识授受师生关系的扬弃
通常我们把现代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理解为教师和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中产生的一种交往关系,看作是附属于教育或教学的,被认为是知识教学的工具,“师生关系围绕知识的传授和接受而形成”[3]。师生关系就是这样一种由教师到学生单向度知识授受关系,师生之间并没有也不可能发生真实的直接的精神交流,其“教育意义”不复存在。事实上,师生交往关系的本质是教育性的,没有积极沟通对话和平等理解的师生关系,学生精神的积极发展是不可能的。后现代师生关系就是把对方视作是完整精神整体的呈现,在共同参与平等的对话中获得知识和智慧的。这种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是后现代师生关系研究的核心向度,一般具备以下特征。
1.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相互作用的交往以理解为前提
理解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和特征,强调沟通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尊重差异。后现代师生关系的性质决定了理解的复杂性,不仅有对语言的理解,还有对对方思想、态度、情感和心理状态的体验等等。因此师生之间的理解既包含着人际关系的理解,也包含着对知识、思想等的意义理解,在教育活动中,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知识、对生活的理解,引导其形成独特认识。为了实现相互理解,教师和学生双方必须平等相处,相互信任,必须抛弃自己的偏见,真诚开放地接纳每个人的独特性。这样,师生才能真正相互理解、互相沟通,师生间呈现的应该是“彼此倾听的关系”[4]。
2.教学相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
史密斯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互联身份与互为因果的关系:“一种教师和学生之间互惠式而不是从前那种传授式和控制式逻辑衍生的教学关系”[5]。但这并不是说,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教学不再需要教师,相反,教师的作用不仅未被抛弃,而且得以重新建构。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权威”,学生也不再是只能被动接受的“无知者”,教学也不再是上施下效的纵向注输,而是对话互学的促进交流。正如弗雷尔所说:“通过对话,学生的老师和老师的学生之类的概念不复存在,一个新名词产生了,即作为老师的学生或作为学生的老师。在对话过程中,教师的身份持续发生变化,时而作为一个教师,时而成为一个与学生一样聆听教诲的求知者,学生也是如此。他们共同对求知过程负责。”[6]
3.师生之间真正的平等对话,是一种民主的意识
对话真正使教师和学生在相互作用中达到了理解,即精神获得了沟通。对话不只是教育交往的方式,而且也是教育情境。在对话中,师生都为教育活动所吸引,师生共同参与、投入、合作、创造和分享,以求发生真正的精神层次上的交互作用。师生之间的交往并不都是对话,“真正决定一种交谈是否是对话的,是一种民主的意识,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共生和共存,致力于和睦相处和共同创造的精神的意识,这是一种对话意识。”[7]
四、关心、理解:人文情怀师生关系的回归
现代社会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理性主义的基础之上的,是在理性保障下的师生关系。理性保障下的师生关系运用一些条条框框只加强了师生之间表面的形式化的联系,而疏远了师生间心灵的实质性的情感交流。在后现代主义看来,师生关系不只是奔向目的的手段,而是一种现实生活的体验,具有本身的内在意义:“它是一种充满了痛苦和欢乐的强烈情感。换句话说,师生之间的尊重、热爱和情感在他们相互体验到的现在的快乐中和满意中,而不是在将来的利益中。”[8]现代理性主义者最根本的原则是功利和效益的最大化,致使人类精神领域中的情感因素,尤其像直觉、妙悟、禅悟等具有非理性特征的心灵因素,在现代主义工具理性文化之下被大大地排斥、压抑和弱化。后现代主义者则批判现代理性主义者这种对感情的压制,主张建立情感保障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是一种建立在感情基础上的师生关系,它是一种情感的约定,这种约定使得教师或学生出于自我的责任而对对方做什么,而不是只考虑外在的规范和任何功利性的结果。师生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彼此、面对一切,师生间是一种自然情感的真诚流露,是心灵的碰撞和师生生命内在的需要。总之,情感保障的师生关系,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加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心灵的默契。
五、个性、多元:全面超越的师生关系的凸显
面对现代社会各领域的危机,后现代主义者对师生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们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进步,最高的本质不复存在,终极的理想也已消失,知识传输的方式也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惟一的知识源,在人的发展中并没有一个最高的顶点等待去实现,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固定的人之要求来规范所有的个体。后现代就是要打破现代教育设定的培养一种通体为善的“标准化”的完人目标,认为教师应以每个学生个体的独特发展为目的。教师应以培养个性、鼓励创造、以开放和多元的心态处理师生关系。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在保持各自个性的基础上达到“和解”,而不是一定要追求师生之间的一致性。利奥塔的“纷争哲学”概念的提出说明后现代的师生关系要保存差异而不是压制差异,人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是多样的和歧义的,而教师也应该从多视角出发认识和理解教育过程中的学生。追求多元、个性、差异是后现代思想的主要特征。“后现代要强调的是多元性、多样性、差异性和他者性。”[9]以多元思维来重新定位师生关系既是有益的,也是面临多元社会的必然选择。
总之,后现代主义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肯定后现代主义对现代师生关系的多元观照的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其不足。后现代师生关系对差异性、多元性的提倡有过于绝对化之嫌,往往会使人忽视一些共同性的规律。后现代师生关系在消解中心的时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师在教育中应有的地位,它夸大了人的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过分强调教育过程中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反对规律的探求和遵守,很容易滑入相对主义的窠臼;它过分强调教师或学生的独立个性而排斥其社会代表性,很容易导致无政府主义。对此,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
参考文献
[1][美]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16.
[2]王治河.论后现代主义的三种形态.国外社会科学, 1995 (1) :50.
[3]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7.186.
[4][日]佐藤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20.
[5][加]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郭详生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198.
[6]Freire.Pedagogy of oppressed.New York:Continuum, 1970.67.
[7]滕守尧.文化的边缘.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7.177.
[8][加]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99.
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反思 篇9
“钠”这节课是我利用多媒体讲授的一节课, 限于上优质课的条件“必须使用课件”之外, 同时我也考虑到本节是学生认识碱金属的第一课, 如果能在第一节课就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以后的关于碱金属的知识也就迎刃而解了。于是我收集了大量的素材、费尽心思的制作了一个课件, 课件中有视频、图片、音乐、背景、动画, 包括幻灯片之间的切换都制作的有声有色, 整个课件相当美观, 吸引力十足, 当时自以为课堂效果会差不了。但在教学过后我却发现, 效果和我预想的相差太远了。由于过于追求手段的多样性, 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现代教育技术仅成为了“花瓶”, 中看不中用。
这样一堂课下来虽然老师操纵了多媒体, 但老师的精神和意识却被媒体所牵制;学生虽然被媒体所吸引, 但学生的思想却被媒体所束缚。课堂上气氛确实相当活跃, 学生们是你说我赶;课后学生反映也很强烈, 他们都认为课件很好看, 很具有吸引力, 学习形式也很新颖。但学生光顾着好看了, 知识却没掌握住, 甚至在课上有的同学竟然在美妙的音乐中睡熟了。这样的课表面上看很精彩, 殊不知是一节很失败的课。
经过反思, 我发现多媒体手段的利弊充分体现在多媒体手段的使用上, 巧用多媒体: (1) 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 分散教学难点。只要一点击鼠标, 就可以进行大量演示, 通过色彩的对比, 字体的变化, 图像的更迭, 声音的渐变, 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不仅准确展现了变换的过程, 更为学生的思考和探究作出了提示。 (2) 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 增强学习成功的可能。漂亮的界面和不断变化的图、文、声、形, 在深深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 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也增加了学习的成功性。 (3) 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4) 利用学科与多媒体资源的有机整合, 避免了多媒体充当投影仪的现象, 避免了多媒体独占课堂的现象。
反思现代英语教学 篇10
一、外语学习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客观原因
谈起英语教学的实际效果, 我们的英语教师都有深切的体会。中国的孩子们学习英语的时间近十年, 而最终大多数收效甚微。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 英语在中国只能算是foreign language (外语) 而不是second language (第二语言) 。这是长期以来, 一直被我国中、小学教师所忽视的一个问题。
首先, 在语言环境方面, 第二语言与外语有着根本的差别。第二语言学习者一般都有一个比较自然的语言环境。周围有众多的该语言的本族语使用者。由于种种原因, 他们之间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联系。同时, 由于该语言可能是“官方语言的一种 (如英语、法语在加拿大, 英语在印度等) , 新闻媒介、官方文件、广告等等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比较真实和自然的语言环境, 而“外语”学习者一般来说则很难有这样的语言环境。
其次, 从语言输入来看, 第二语言学习者一方面有自然的语言环境, 另一方面, 如果通过课堂教学学习该语言, 教师的语言程度、同学的语言程度等都给学习者提供了较理想的“可理解性输入” (comprehensible input) , 其中包括“针对外国人的谈话” (foreigner talk) , “教师语” (t eacher t alk) 、“同伴语” (peer t alk) 等;而外语学习者则不同, 他们一般不可能得到f or ei gner t alk之类的输入, 由于外语教师语言水平总体上不能与第二语言教师相比, t eacher t a1 k的质量和数量都不如第二语言教学课堂, peer t alk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限制。所以, 要想提高英语教学, 我认为:教师们必须有非凡的才能, 是多面手, 又懂得高技术。
中国学生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不乏姣姣者, 那么他们学好外语的秘诀是什么呢?从近年来上海外国语大学附中的毕业生情况来看, 他们的外语基本功非常扎实, 进入大学后与普通中学的学生相比, 其整体外语能力远胜于普通中学的毕业生。虽然外语附中对外语教学有着特殊的要求, 课时较多, 但学生的其他各门功课成绩不但没因为在外语上花的时间多而受到影响, 反而超过了其他重点中学的学生, 前几年上海外国语大学附中曾出了一批上海市文理科高考总分的状元。这当然是多方面因素的作用, 但其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深思。这种外语好, 其他功课也不差;其他功课好, 外语却不一定好的现象, 更值得我们去探讨。
二、“学会做人, 学会学习”是外语学习者成功之首要因素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 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学习者的情感控制。近几十年来,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 学习者的情感因素, 包括动机和态度等对外语学习的效果乃至成败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如何将素质教育理论引入外语教学是当前外语教学战线的一大课题。外语学习成功的因素中, 除了智力因素外, 更重要的是那些非智力因素。
外语教师的教学重点是放在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和考试形式上呢?还是将教学重点转移到学生的性格、兴趣、情绪等方面的培养和控制上?这是现代教育思想转变的重大原则问题。事实证明, 认为自己“民主、开放、平静、友好、体贴、乐于助人、聪明、富于逻辑性和快乐”的人, 一般来说, 其学习外语成功的可能性要大于与上述性格相反或相差极大的学习者。
外语学习区别于婴儿学习母语过程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情感”。一般来说, 婴儿学习母语是一个自然的社会过程, 学习语言是学习一种表达情感的方法, 而外语学习则涉及到角色转换等诸多的社会心理因素, 有时甚至涉及到个人尊严、伦理道德等方面的问题。
现代文明反思录(上) 篇11
智慧才是力量
中国文化不是知识的积累,而是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和运用。是一种智慧的文化,中国文化不是为知识而知识,而是更好地运用知识。
“知识就是力量”,其实知识本身是死的东西,不是力量,只有运用起来发挥了它的作用才是力量。智慧才是力量。我们从基础教育到大学教育,并没有继承传统理念,还停留在知识的传承,所以没有创造性人才,没有继承优良的传统。
我们提倡启发式教育,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而现在,我们是在灌输,学生是被动式接受,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学生是背着麻袋来学校背知识。中小学那种应试教育,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没有学习的主动性,把学校看做监劳。
所谓“因材施教”,我们现在是统一的标准,统一的答案,包括语文。学生只能去背诵,不可能去创造性,因此教育应该是启发式的因材施教,否则无法培养出创造性人才。
我们的教育是一种“为己”教育
孔子说,古人学习是“为己”,今人学习是“为人”。字面上,古人学习是为自己,今人学习是为别人,实际不是,这也恰恰是我们学习的根本,荀子对孔子这句话有解释,“为己之学,美其深也”。学习是为了完美自己,先体悟,然后落实到行动中,让自己有所受益,成为“美人”。屈原楚辞中有很多赞扬“美人”即君子。
教育的目的是为让每一个受教育者有所收获。“为人之学以为轻度”,“入目而出乎口”没有经过心,就不会落实到行动中去。而中国的教育是“为己之学”是为了完美自己。
要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正名。现在这句话成了自私自利作恶的借口,实际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不能通过学习来完美自己的话,天地也不会容忍他。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完美自己,否则天地不容。这也是中国教育的根本目的。再进一步,若要成为社会大众的楷模、表率,就要成圣成贤。
天生、地养、人治
在这个世界,所有的学问知识都是围绕天、地、人。天生万物,地养万物,人在中间,人本身是万物中的一员,没有其特殊性,其他的万物在天地中被规定好的,没有任何主动性,而人不仅被规定好,而且有独立性和主动性。“天生、地养、人治”三者并列,人的治是参与到天生、地养之中。我们如何运用天地、万物?现在医院普遍有个问题,得了病不知道挂什么科,其实无非“天地人”之间的关系,统一的规律,统一地贯穿在其中的道理。
近代,分门别类学科兴起,自然科学是狭义的称谓,使得天文、地理、人文完全割裂开来,使得事物与事物之间根本性关键的东西被割裂。认为只有定量、定性地去分析才是科学,否则就不科学。
离开人的主观性,就不可能客观地认识人类的客观世界,从量子学以后,客观世界与人的主观世界是不可分的,人的精神世界参与到客观世界的运动之中。
现代的科学家逐步向传统回归,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取之不尽的启迪现代科学发展的智慧。
文化要保持多元性
从上个世纪之末,中国受到西方列强的冲击,中国对自己的传统丧失了信心,当时的确是一个时代的课题,船坚炮砺,看到了物质文明的强大,从洋务运动学习物质文明,经过30年到1893年学习成功,打造成北洋水师,但甲午战争击垮了北洋水师,所以洋务运动破产,认识到光是物质文明还不够,还需要学习制度文明,1898年戊戌变法,到1900年的辛亥革命。而百日维新告吹,于是想模仿法国大革命,虽然推翻王朝,但是整个社会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步。
人们开始反思,还是在人民的观念上,制度是以家为国的宗法血缘观念,这是儒家立脚点,认为儒家是为封建王朝服务的,于是就有了批判儒家文化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达了高潮。彻底批判儒家中国宗法血缘关系,提出“德先生”、“赛先生”,即科学、民主,要彻底推翻中国文化,提出要以西方文化为根本。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提出“和魂洋才”,中国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但在当时遭到了批评,认为体用不能分开,当时有人比喻:牛有牛体,所以牛有牛的用,可以负重;马有马体,所以有马的用,跑的快。认为文化要全盘的西化。当时10位著名的教育学者提出“中国本位文化”宣扬,认为现代化不等于欧化。虽然坚守中华民族的主体,在社会实践中越来越西化,甚至全盘西化了,但这个斗争并没有结束。
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文化是否也应该趋同?出现了文化讨论热,在文化这个问题上,很多学者也认为经济一体还有时间的检验,而文化应该保持多元化,文化不应该单一,文化只有在多元下才能交流,取长补短,如果缺乏相互参透、映证,那么发展就缓慢了,所以要保持不同传统、不同文化。各地非物质的文化已在急剧消失,所以要保持多元性。
现在很多人认为现代化就是西化,全球化就是西化,认为我们要办成哈佛、牛津才是一流,曾经提出过:“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要让世界认可,恰恰要保持特色,保持独一无二,那是追随者,那是附庸。我们到外地旅游,有什么特色的产品,民居建筑,现在大家都觉得千层一面,这是大家都能体会到。
中国传统文化丢失最可怕的思维方式的丢失
80年代有部电视剧《河殇》,认为中国的文化是跟土地打交道的,这种文化是封闭的,保守的。西方文化是海洋文化,是蓝色的,是开放,是不断更新的。这部电视剧的结论是放弃黄色文化,拥抱蓝色文化,不能说中国文化封闭。另一个角度,中国文化恰恰是不断更新的文化,开放的文化,中国人恰恰是最赶时髦,甚至丧失气节去赶时髦。
大丈夫应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胡适说,还应加一条:“时髦不能赶”,看似玩笑,但他看到了中国人的毛病。衣服是文化认同的标志,我们环顾世界,亚洲哪个国家不在传统节日穿传统服饰,欧洲也是如此,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所以在文化主体意识缺失最大的隐患是什么?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丢失,在形式上丢了很多,人家说我穿的是时装,一鼓动,大家都来穿,难的是灵魂的丢失,一个是价值观,一个是思维方式,看不到,但是它指导你,统领你。
这就是一种智慧,灵魂丢失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就相当困难。几年以前,到广州中医院大学,我们现在古文很少,因为读不懂,读不懂有两层,一是字义搞不懂,如“学而优则仕”,优不是优秀,是“悠”,有空闲的时候;“仕”不一定是做官,还可以做其他事。学习和做事怎么结合的问题,勤于翻工具书,前人注解都可解决。难于在理念,思想读不懂,因为我们的思维方式变化了。
关于西方现代音乐的美学反思 篇12
西方现代音乐从广义上讲可追溯至印象派, 而严格意义上的现代音乐则始于表现主义, 从字面上来看现代音乐是相对于古代、近代而言的时间上的分期, 但其意义内涵则更多地在于风格上的改变, 是一列新音乐现象与流派的总称。这一时期, 西方音乐呈现出多元化的纷繁局面, 音乐主义观念纷纭, 甚至相互否定, 各有独创性、叛逆性, 总体来讲, 呈现出对于传统的否定甚至解构。
一、西方现代音乐的历史文化背景
相比传统音乐来讲, 对于西方现代音乐的研究更多的应当结合其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 在这方面从社会学角度对于西方现代音乐的研究较有突出代表的是宋瑾的《西方音乐——从现代到后现代》, 笔者结合其相关研究从总体上认识到, 2 0世纪以来, 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与两次经济危机爆发后的西方社会普遍产生浮躁焦虑情绪与精神危机, 对由科学技术所产生的人类文明的进步是否能够带给人类以幸福产生怀疑, 对上帝的存在失去信心造成信仰的丢失, 哲学领域以叔本华为代表的“悲观哲学”影响着艺术文艺界, 即反对传统、解构权威, 以自我为中心, 追求艺术表现的极端个性化, 至后现代甚至出现以哲学观念统摄音乐整体, 削弱了艺术本体的存在。表现主义主张表现现代人内心世界的夸张、怪诞, 反映在音乐上也表现出相应的音乐本体感性样式的怪诞离奇;另一方面则是与之相反的音乐自律性质的极端发展倾向, 之后则出现反对深刻的宏大叙事而多采用实验性质的手段与方法的趋势。因此, 总体来看, 由于其产生的特殊历史文化背景, 西方现代音乐相比传统音乐或可称为音乐文化现象, 与人类多元而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现象显现出相似的性质。
二、新的音乐语言与形式审美探究
虽然人类音乐的历史发展从未间断对于新的音乐语言与形式美的追求与扬弃, 但从1 9世纪末开始, 西方音乐作曲技术的创新开始向人类的身心感受规律发出挑战, 虽然最初并不明显, 仍具有相当程度上的审美可感性, 而且是出于对新的音乐形式语言的探寻, 作曲家们仍考虑其在听众之中的回馈反应;然而约自微分音音乐、噪音音乐始, 作曲家们当中的实验性倾向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以个人主观为依据, 而不关心欣赏者的感受;至后现代主义的各种流派, 音乐语言已完全脱离传统言路, 从而使西方现代音乐经历了由美到“不美”再到“反美”的本体形态发展历程, 在短短半个世纪的时间中几乎穷尽人类音乐可能性的极致, 当然不能说是审美的可能性, 而是手法与观念的可能性。
1 9世纪末, 理查德·施特劳斯的“乐队织体”、斯克里亚宾的“神秘和弦”、瓦格纳的“半音和声”、德彪西的“模糊调性”为现代音乐语言作出准备。
德彪西所开创的印象主义中旋律开始丧失主导地位, 以零碎、简短的主题动机进行自由、不对称的发展, 节奏上作不规则的细分, 使用人工性的全音音阶与不协和的特殊和弦等等, 但其效果从总体上来讲仍以追求审美为最终目的。笔者以为印象主义的探索仍体现出音乐审美追求的良性发展态势。瓦格纳音乐中虽然已出现半音进行与不协和和弦的连续运用, 包括印象主义, 但它们仍保持在传统大小调体系范围内, 表现主义则对传统音乐语言、技法进行了具有现代主义话语意义的体系性的突破, 以无调性为其基本特征。勋伯格所创立的“十二音体系”将十二个音作为同等重要的音乐结构要素来看待, 取消旋律中的中心音地位, 即以无主音为特征, 并在其音乐中大大解放了不协和音, 与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绝望、不安等相适应而呈现出音响上的怪诞与极端的不协和。客观来讲, 十二音体系的创立在音乐创作技法上作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尝试, 带来了音乐表现的更多的可能性, 为以后现代主义的各种创新作出了典范, 但过分突出的形式技法上的严格规律, 为思想内容的表达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束缚, 并且不能够给欣赏者带来审美上的感性满足。笔者以为并不能简单地视为欣赏者欣赏习惯没有得到调整, 而是音乐本身突破了人类感知体验的规律。
在人类的审美感知体验中存在着一定的心理——生理的规定性, 人类感性可感的范围远远小于理性可以抵达的世界, 而以纯理性方式结构的整体序列主义, 通过逆行、倒影、逆行倒影、倒影逆行等手法造成欣赏者感知上的困惑, 使之不能将感性与理性结构的方式相互结合起来。总体来讲, 在达达主义反传统、解构权威的精神引领下, 后现代主义以明确标榜的“反美”、反形式的观念进行各种音乐创造的尝试, 噪音、偶然、简约、拼贴等的无序化、行为化大大挑战了人们对于音乐概念的传统理解与感性体验。1
结语
之所以产生上述各种音乐可能性的探索是与历史时代的特殊文化背景相关的,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新的形式语言的追求、反对宏大叙事、追求自我观念等的深层原因影响着各种新音乐现象的产生, 而不能简单冠以体验的客观规律来讲, 现代主义音乐不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感性体验, 而唯有听众的肯定性反馈才是实现音乐社会价值的唯一途径。笔者在前面已经指出印象派的创新反映出人类审美探索的良性发展态势, 而当现代主义的各种精神危机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给音乐带来畸形发展 (笔者观点) 的必然阶段的时候, 我们应当从中得到什么样的反思呢?反逻各斯中心有其进步之处, 但不能将人类延续千年的核心价值观一同剔除, 反映在音乐上即是要保留人类音乐审美的性质与人性的内在, 而不可一味追求实验性的新奇效果, 在作曲技术上打破的同时要有所保留, 新的形式可以与旧有的形式同时并存, 人类的音乐语言才因此更加丰富。
摘要:从现代主义至后现代主义, 西方音乐的历史风格与传统音乐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西方音乐呈现出多元化的纷繁局面。由于其产生的特殊历史文化背景, 西方现代音乐相比传统音乐或可称为音乐文化现象。本文将在结合现代主义音乐本体的基础上对之进行相关的美学思考, 从人类音乐历史发展的总体规律及其人类审美感受规律方面进行反思性评价。
关键词:现代音乐,感知规律
参考文献
[1]宋瑾《音乐美学基础》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8年第1版, 47——48页。
【现代性及反思】推荐阅读: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现代交通工具》及教学反思08-08
现代反思08-05
现代文明反思08-08
现代科技的伦理反思10-06
[英语]现代英语教学理念之反思10-21
现代平差技术及应用06-19
现代汉语习题及答案05-11
焦急现代文阅读及答案07-07
现代教育发展及现状08-08
《启示》现代文阅读及答案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