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反思

2024-08-05

现代反思(精选12篇)

现代反思 篇1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教育技术的革新, 多媒体教学已经深入班级。似乎人人都认为一堂课有了多媒体课件, 教学的质量会无限上升。真的是想像的那样吗?学生真的学到了应该学到的知识吗?我也一直在反思, 是不是每一节课都适用于多媒体呢?下面就以我的一节公开课为例, 谈一谈我个人的感受。

“钠”这节课是我利用多媒体讲授的一节课, 限于上优质课的条件“必须使用课件”之外, 同时我也考虑到本节是学生认识碱金属的第一课, 如果能在第一节课就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以后的关于碱金属的知识也就迎刃而解了。于是我收集了大量的素材、费尽心思的制作了一个课件, 课件中有视频、图片、音乐、背景、动画, 包括幻灯片之间的切换都制作的有声有色, 整个课件相当美观, 吸引力十足, 当时自以为课堂效果会差不了。但在教学过后我却发现, 效果和我预想的相差太远了。由于过于追求手段的多样性, 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现代教育技术仅成为了“花瓶”, 中看不中用。

这样一堂课下来虽然老师操纵了多媒体, 但老师的精神和意识却被媒体所牵制;学生虽然被媒体所吸引, 但学生的思想却被媒体所束缚。课堂上气氛确实相当活跃, 学生们是你说我赶;课后学生反映也很强烈, 他们都认为课件很好看, 很具有吸引力, 学习形式也很新颖。但学生光顾着好看了, 知识却没掌握住, 甚至在课上有的同学竟然在美妙的音乐中睡熟了。这样的课表面上看很精彩, 殊不知是一节很失败的课。

经过反思, 我发现多媒体手段的利弊充分体现在多媒体手段的使用上, 巧用多媒体: (1) 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 分散教学难点。只要一点击鼠标, 就可以进行大量演示, 通过色彩的对比, 字体的变化, 图像的更迭, 声音的渐变, 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不仅准确展现了变换的过程, 更为学生的思考和探究作出了提示。 (2) 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 增强学习成功的可能。漂亮的界面和不断变化的图、文、声、形, 在深深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 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也增加了学习的成功性。 (3) 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4) 利用学科与多媒体资源的有机整合, 避免了多媒体充当投影仪的现象, 避免了多媒体独占课堂的现象。

总之, 多媒体的使用不能盲目, 只有适时使用, 才能发挥出最佳效果;只有选择最佳时机, 教学的质量和价值才会无限上升。这也是伟大的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的“思维经济原则”的体现, 也就是说用最小的消耗获得最大的效益。一旦使用失误必“事倍功半”。

现代反思 篇2

《走近现代建筑》是节欣赏课,现在就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谈谈这节课的教学反思!

一开始,我出示一些代表性的建筑图片让学生欣赏,并用比较方

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引入新课。学生一下子就被这些图片吸引,他们

活跃大胆地举起了一双双小手!接着我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建筑的多样

性,让学生尝试用简单语言评述现代建筑的特点。这一环节,因我引

导得当,学生学习氛围很活跃,我不由得增加了信心和勇气。

接下来,我从造型与材料方面具体分析了现代建筑,通过设疑与

互动,再结合小组讨论,让学生有很强的参与感,而不是老师单方面

地满堂灌,这就体现了新课标的指导意图,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接着我让学生尝试做设计师来为这些建筑搭配“衣服”,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了,浮想联翩。听着学生一个个创意无限的设计,我仿佛也走进了学生的想像世界里。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切身体会与感受建筑之美,我选了一段三维动

画《中国馆》供欣赏。接着我带着学生畅游世博会的国家馆,让学生

了解与关注身边的一些信息,加深对现代建筑的认识,同时也丰富了

学生的课外知识。

最后我展示凤岗本土建筑,激发学生做凤岗的建筑师,让学生为

凤岗设计一座有标志性的现代建筑。转眼间,一幅幅小小建筑设计师的作品就张贴在黑板上,从一幅幅作品中,我看到了未来的一个个小

设计师。

回想比赛历程,我得到很多收获,也得到很多启发:

1、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

动性。

3、及时表扬积极回答问题与肯动脑的同学,让学生有成就感。

4、要让学生分享成果的快乐,让更多展示学生作品,强调整体的参与感。

5、作为教者,要能善于把握整个教学流程,让每个教学环节很

现代文明反思录(下) 篇3

把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看做是时代的差别,想当然的工业文明创造的文明优于农业文明,更重要的是类型的差异,不是优劣差异,而是一种互补,文化观念的互补。所以,凡事都要用分析的方法,定量定性的方法,这是不对的。

中国智慧集中的整体关联的特征上,不应该把人和其他的物对立起来,而是要把它放在天地之间去,所以中国的文化整体关联的智慧,是一种动态的智慧,不是分割的,绝对化地去认识事物。

西方的军事思想是理想主义的绝对观念,孙子兵法是现实主义的中庸观念。西方,我就是我,敌人就是敌人,是敌人就要消灭光,而中国最好的就是不战而胜,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西方医学中癌是敌人,手术割掉,化疗化掉,中国是调理,不一定要彻底消灭他,可以共生,达到平衡就好。目前西方也渐渐提出了可以与癌共存、并生。中国文化的智慧,还体现在天地人之间的处理,人有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能凌驾于天地之上。

天是生命的来源,天是“气”,阴阳之气,“和”了就是生命的出现,生命的健康也需要阴阳的平衡,天地和气阴阳共生。天地是生命的本源,人不能做天地的奴隶,要靠自己的德行。德行提升可以得天下,中国的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万物是财富,相互的养育,人不能过分追求,否则就成为物的奴隶。

西方文化中的“天是上帝”,一切物包括人都是上帝创造的,中国的万物是自然生成的,不同,因此人们感恩天,对上帝绝对的服从,“地”是财富,人可以随意攫取它,对天没有绝对的独立性,在地面漆又是绝对的贪婪。

人本主义并不是“人类中心主义”

人本主义并非从西方传来,恰恰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以人为本,民为邦本,西方传统中是以“神”为本,所以整个西方世界,人都是在神脚底下。第一阶段,文艺复兴,冲破“神本”文化,第二阶段16世纪的宗教内部改革新教,第三阶段,启蒙运动,一批西方人来中国发现中国人的道德自觉,自律来维持着社会,把中国的文化传到了西方,他们找到了人自己做主的文化,可以冲破神,可以冲破一切的文化,高倡人本主义的旗帜。当时的伏尔泰、狄德罗鼓吹中国的文化,其实欧洲的近代人本主义文化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密切的关系,这种人本主义在欧洲取得胜利,在欧洲文化传统思想中觉醒,于是提出“征服自然”主宰万物。

所以各种各样科技发展,都是为了主宰世界,于是发生了世界大战,都是为了财富、资源的摄取,反思欧洲的文化出了问题,重新提出树立新的“人本主义”。

在神的面前丧失自我,在物的面前又丧失自我。

一致认为要确立人本主义,自然资源只有到东方文化中去寻找。西方现在正批判“人类中心主义”,而我们正在把已经变化了的西方人本主义再传回来。

北京的水资源其实相当丰富,可是现在却把几百年、上千年甚至上亿年的水资源破坏了,人类想要把破坏的资源再恢复,是很难的,所以我们要把征服自然重新回到尊重自然。

西方的人本主义是偏颇的,原来是要把从“神”那里解放出来,如今却成了“人类中心主义”。

我们要从我们的传统中,把人本主义根本的意义发掘出来,我们要防止人对物欲的过分追求。

天、地是人效法的对象,中国人描述升入:“德配天地”,天地那种“诚”、“广大”。

中庸,我们把握了两边,但用的可能是中间。

中国有宗教有哲学不能用西方的标准来评判

宗教文化现象,我们上世纪以来,中国人都认为没有宗教信仰,这是用西方人概括的宗教特征来衡量,宗教一是一种有神信仰,二绝对服从,三宗教是关注未来世界,四现在的科学是冲破宗教束缚发展起来。

这是对西方中世界宗教的概括,但它不适合一切宗教。

中国宗教的特色1、无科学;2、关注现实;3、自觉;4、所有的神都跟人在一起,神是一切变化莫测的现象的总称。宗教可以是以人为本,多神,一神都可以。中国都是实践哲学,没有思辨哲学,认为中国没有宗教、没有哲学,没有艺术,这严重打击中国人的自信心。

中医不是治病医学是生命成长系统

中国的医学有相当完整的理论体系,与中国的文化是一体的,不是简单的治病医学,而是尊重、保护,让生命健康成长的文化系统。

西医是治疗的科学,结果把中医也比作治疗,与西医比治疗效果,中医是中国传统的概念,而不是跟西医想对立的。中文应该称“国文”,中医也应该称为“国医”,上中下之“中”,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上世纪末世界卫生组织发表了重要的观念变化,把人对并的关注转移到生病人的关注。

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服药为中医,曾国藩给他儿子写信,“治心病,以广大二字为要”;“治身病,以不药二字为要。”是药三分毒,最好的医生十个人,只能治好七八个人。“不药”通过日常生活、饮食、起居来调整。最核心的中医“致中和”,“道”是气,气是物质,老子是唯物主义者,道是事物本来面目,不在万物之外,也不在外物之上,我们要尊重事物的本来面目,它的本性。

以儒治国以道治身以佛治心

中国的传统智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唐玄宗亲自选了三本书《孝经》、《道德经》、《金刚经》,让全国人民去读,确立了儒释道三者的关系,以儒治国,以道治身,以佛治心。现代社会的矛盾,主要是三种“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人的矛盾”,“人与自身的矛盾”,用儒释道针对了这三大矛盾,顺应自然,顺应昼夜,顺应势时。

现在的中国妇女更年期很强烈,穿衣保暖上不懂得保护,坐月子是对中国妇女的保护,它是适应人体的变化的,适应环境的变化,中国的节气很有科学道理。

道家告诉我们如何顺其自然,达到“和”的状态,达到“真性”。

儒家强调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有这样的身份就担当相应的权责,社会之所以不稳定,不和谐,人们都不愿意各守本分,所以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佛教看到生命的痛苦来源于人心,八苦缠绕,三苦攻心。道家讲知足常乐,度身而衣,量腹而食。身体统一,熄灭贪嗔痴,就达到了和谐,用儒释道三教,解决面临的三大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根本的支柱。三教不能偏废,各有功能相互配合。但不是一副灵丹,一吃就好,而是要努力,首先要正确理解,用正知正见去引导,过程中肯定有邪知邪见在影响,任务繁重,我们用了一百多年,洗了脑子,变成了西方的思维模式,恢复过来至少也得要一百多年,西方提出的很多东西是现象,事实描述,但是深入思考,却是最正常的东西,不有了事实的分别引起烦恼,恰恰要冲破分别,解脱烦恼,只有智慧才能解决,要拘泥于知识和事实的层面,要超越知识和事实给我们的错觉,这就是“转识成智”的智慧。

反思现代英语教学 篇4

一、外语学习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客观原因

谈起英语教学的实际效果, 我们的英语教师都有深切的体会。中国的孩子们学习英语的时间近十年, 而最终大多数收效甚微。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 英语在中国只能算是foreign language (外语) 而不是second language (第二语言) 。这是长期以来, 一直被我国中、小学教师所忽视的一个问题。

首先, 在语言环境方面, 第二语言与外语有着根本的差别。第二语言学习者一般都有一个比较自然的语言环境。周围有众多的该语言的本族语使用者。由于种种原因, 他们之间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联系。同时, 由于该语言可能是“官方语言的一种 (如英语、法语在加拿大, 英语在印度等) , 新闻媒介、官方文件、广告等等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比较真实和自然的语言环境, 而“外语”学习者一般来说则很难有这样的语言环境。

其次, 从语言输入来看, 第二语言学习者一方面有自然的语言环境, 另一方面, 如果通过课堂教学学习该语言, 教师的语言程度、同学的语言程度等都给学习者提供了较理想的“可理解性输入” (comprehensible input) , 其中包括“针对外国人的谈话” (foreigner talk) , “教师语” (t eacher t alk) 、“同伴语” (peer t alk) 等;而外语学习者则不同, 他们一般不可能得到f or ei gner t alk之类的输入, 由于外语教师语言水平总体上不能与第二语言教师相比, t eacher t a1 k的质量和数量都不如第二语言教学课堂, peer t alk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限制。所以, 要想提高英语教学, 我认为:教师们必须有非凡的才能, 是多面手, 又懂得高技术。

中国学生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不乏姣姣者, 那么他们学好外语的秘诀是什么呢?从近年来上海外国语大学附中的毕业生情况来看, 他们的外语基本功非常扎实, 进入大学后与普通中学的学生相比, 其整体外语能力远胜于普通中学的毕业生。虽然外语附中对外语教学有着特殊的要求, 课时较多, 但学生的其他各门功课成绩不但没因为在外语上花的时间多而受到影响, 反而超过了其他重点中学的学生, 前几年上海外国语大学附中曾出了一批上海市文理科高考总分的状元。这当然是多方面因素的作用, 但其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深思。这种外语好, 其他功课也不差;其他功课好, 外语却不一定好的现象, 更值得我们去探讨。

二、“学会做人, 学会学习”是外语学习者成功之首要因素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 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学习者的情感控制。近几十年来,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 学习者的情感因素, 包括动机和态度等对外语学习的效果乃至成败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如何将素质教育理论引入外语教学是当前外语教学战线的一大课题。外语学习成功的因素中, 除了智力因素外, 更重要的是那些非智力因素。

外语教师的教学重点是放在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和考试形式上呢?还是将教学重点转移到学生的性格、兴趣、情绪等方面的培养和控制上?这是现代教育思想转变的重大原则问题。事实证明, 认为自己“民主、开放、平静、友好、体贴、乐于助人、聪明、富于逻辑性和快乐”的人, 一般来说, 其学习外语成功的可能性要大于与上述性格相反或相差极大的学习者。

外语学习区别于婴儿学习母语过程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情感”。一般来说, 婴儿学习母语是一个自然的社会过程, 学习语言是学习一种表达情感的方法, 而外语学习则涉及到角色转换等诸多的社会心理因素, 有时甚至涉及到个人尊严、伦理道德等方面的问题。

后现代人学观反思 篇5

后现代人学观反思

以福柯、德里达、里奥塔德、罗蒂及大卫・格里芬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想家站在后现代视野中,高举反形而上学、反主客二元论、反人类中心主义旗帜对于后现代文明提出前所未有的反省、批判与控诉,其人学理论是后现代的重要部分,对后现代人学观的探讨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反思是本文力图阐述的问题所在.

作 者: 马艳利 作者单位: 陕西理工学院,陕西,汉中,723001 刊 名: 文教资料 英文刊名: 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年,卷(期): 2007 “”(9) 分类号: B0 关键词: 后现代 后现代主义 人学

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反思 篇6

关键词:生态建筑 设计 分析

一、引言

生态建筑与现代建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现代建筑的设计思想强调以人为本,强调科技为人服务,强调人是自然的主人,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现代材料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玻璃工业为现代建筑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特别是近代新的结构技术、智能技术、照明技术,使得现代建筑业超过任何历史时代,为人类提供更加舒适优越的工作环境和人文环境。生态建筑设计的技术套路。

为了把建筑业整个从传统的手工业作坊转到大机器工厂中,把住宅视为住人的机器,批量进行生产。一方面体现了为人类建造的民主思想,另一方面,在整个过程中,强调对自然界模式的了解。在现代建筑的领域中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一方面人的自信战胜了大自然的自信,再一个是对大自然的漠视。

从世界范围来看,生态建筑还处于前期发展阶段。从技术上来讲,新的材料、新的技术、新的思路正在不断地出现,但到目前为止,生态建筑还没有一个固定的技术套路。

二、对现代建筑的思考

生态建筑的设计思想是在本世纪不断发生地区性的环境污染和全球性的生态环境恶化的过程当中,不少学者和建筑师对现代工业文明开始进行深刻的反思。

美国学者提出:住宅设计结合自然首先要用生态学的观点从宏观上研究自然环境和人的关系,特别是研究现代工业在高速发展中对自然进行开发所造成的破坏和灾难,要适应自然、创造必要的生态环境;其次,用生态学的理论证明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批判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要研究自然界的生命和非生命的依存关系,强调现代的城市建筑应该适应自然规律,设计结合自然。

人类在发展过程当中应该体现集约的原则,并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应用这些原则,美国学者提出九项设计原则,首先尊重当地的生态环境,第二要有正确的环境意识,第三增强对自然环境的理解,第四结合公众需要,采用简单适用技术,针对当地的气候运用被动式的设计策略,第四使用节能建筑材料,第五强调集约原则,尊重自然,要与自然协调,这应该说是生态建筑基本的设计思想。

从设计目标上看,一般现代建筑以功能和空间设计为目标,满足功能的需要,创造适合公众需要的空间;生态建筑在满足功能和空间需要的同时,强调实现资源的集约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生态建筑强调资源和环境,强调建筑在整个寿命周期内要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和降低环境污染,大致归纳起来,生态建筑在整个寿命期内基本目标有:第一尽可能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第二把环境直接和建筑的污染降到最低,第三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第四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外环境,第五使建筑功能质量目标统一,第六使建筑生态、经济取得平衡。

三、生态建筑设计

生态建筑要实现它的基本目标,必须要有现代技术的支持。从国内外来讲,对什么是生态技术?有什么样的定义?哪些内容?认识上还很不一致。日本建筑中心在《建筑要项》一书中提出生态技术有55种,环境共生的建筑与技术77种。1978年在加拿大召开绿色挑战会议上提出的生态技术更是五花八门。到现在为止大家对生态环境包含的内容并不统一,从比较宽泛的角度说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目前来讲都认为是生态技术。

对生态建筑和使用技术的要求可以用三点来判断,首先技术本身的功能与生态环保功能是一致。第二要求采用的技术和制造的产品有利于资源能源的节约。第三个采用的技术和产品有利于人的健康。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生态建筑目前技术上应该说还是非常广的,包括门窗节能技术、屋顶节能技术等等。

所谓生态技术,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在传统的技术基础上,按照资源和环境两个要求,共同改造重组所做成的新技术。第二种把其它领域的新技术,包括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等,按照生态要求移植过来。从技术层次性来讲,可以把生态技术分为简单技术、常规技术、高新技术。一般来讲简单技术和常规技术属于普及推广型技术,高新技术属于研究开发型技术,从我国实践来看,应该以常规技术为主体。

在应用生态建筑技术过程当中,技术选择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一个是经济性,由于生态建筑采用哪个层次的技术,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要受到经济的制约。在我们国家普遍采用高新技术是非常困难的,我们经常碰到环保和生态利益和经济利益不完全一致。在这个取舍当中,经济性就是非常关键的。

目前在欧洲,特别是在德国、英国、法国,在所建立的生态建筑上,它是以高新技术为主体。在2000年健康建筑住宅会议曾提出过高生态就是高技术的口号,所以这是在戰略基础上建造生态的建筑。目前在我们国内把整个生态技术发展建立在高新技术的基础上比较困难,一个是经济发展水平,另外一个是技术和材料不太完善。

第二要因地制宜的原则,各个地方的气候不一样,自然资源不一样,在选择生态建筑,选择什么样的技术,应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特点来进行。

我国北方地区主要冬季采暖,能源消耗非常大,对自然环境污染非常严重,首先要解决采暖问题。我国南方比较炎热、潮湿,通风、降温是夏季的主要问题,在南方生态建筑设计当中注重遮阳和自然通风,降低夏天的空调的能源消耗。

四、建筑生态化的关键是设计

从一定意义上讲,生态建筑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在考虑材料再利用,新能源开发等很多问题上都不应该停留在个体建筑这个尺度上,应该把它放到整个城市或者一个区域内通盘考虑,也可以把生态建筑认为是一个技术的集成体,许多技术问题,比如能源优化问题、污水处理问题,太阳能的采用和处理问题,并不是建筑专业范围内的问题,需要建筑师和各个专业的工程师共同合作。

从技术层面上来讲,首先规划选址合理,减少环境污染,资源高效循环利用,降低能源消耗,采用太阳能、风能等等。从过程上来讲,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实现建筑防晒,自然采光照明等,这是生态建筑采用基本的技术策略。

建筑通风是生态建筑普遍采用的比较成熟的技术,自然通风应该取代机械通风和空调制冷,一方面可以不消耗能源而降温除湿,另一方面提供新鲜的自然空气,有利于人的健康。

建筑通风可以分为风压通风和热压通风两种,要有比较理想的外部风环境,一般来讲风速不小于每秒两到三米,房间进深大于15米。我国土地资源非常紧张,如果建筑住宅房间进深太大,对土地使用很不利,建筑要面向夏季主导风向,一般房间不大于15米,自然通风还是可以得到比较好的解决。

同时要强调地理空间,建筑物前后包括围墙和植被都可以改变自然的风向,改变风力。利用这些东西进行自然通风。

对现代科技的伦理反思 篇7

(一) 生命技术发展中带来的问题

在某种意义上, 每一次技术变革都会带来新的社会问题。生命技术较之传统医学伦理学的研究范围, 是大大地扩展了。传统医学伦理学所依据的是传统医学科学的基础, 是以消除疾病, 恢复健康, 纠正不健康产生的变化, 它的信条是同情病人, 为病人消除疾病服务, 并以此作为判断善恶的标尺, 相反, 生命技术则是以当代科学的巨大进步, 特别是以生物工程为基础的, 它追求的目标不仅是消除疾病, 更重要的是完善生命的质量, 增强和发展人的活力, 完善和发展生命。但应指出, 这些现象的出现, 正是资本主义制度腐朽的表现, 而不是科学技术本身的必然结果。

(二) 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的问题

从现象层面来说, 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是网瘾问题, 即沉溺在网络之中, 把网络作为自己主要的生存方式。二是网恋问题。这是目前非常突出而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网恋在一部分人特别是青少年中成为时尚, 而且波及一些中年人, 对传统的婚恋观念和社会交往方式形成了冲击。三是黑客问题。黑客是一些对网络技术十分在行的人, 他们可以揭露现有网络的不完善之处并改正它, 但也可能对网络结构和交往具有破坏性。四是网络犯罪问题, 即通过网络取得非法的经济收入或从事反社会的破坏行为。五是个人隐私问题。网络是一个公共空间, 具有信息共享的特征, 这本来是它的优长, 但其负面影响是个人隐私权在网络中得不到有效的保护, 可能被他人侵犯。

二、科技发展对伦理道德的促进

(一) 科技进步影响伦理道德的发展

科学技术作为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 其进步发展必将极大地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以及人本身, 包括人的创造能力和需要等等, 从而使人们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 形成人类新的生活条件, 进而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改变。而伦理道德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指导人们行动的规范, 不可避免要受到人与人之间关系变化的影响。科学技术通过改变人类生活条件而影响伦理道德的发展可称之为科技对伦理道德的间接影响。当然, 科学技术进步也可直接影响伦理道德的发展。科学技术发展对伦理道德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 它既可能促进伦理道德的进步, 对伦理道德的发展产生积极正面的效应或后果, 也可能产生消极负面的效应或后果, 导致伦理道德的败坏。

(二) 科技进步需要伦理道德的正确引导

人们现在已清楚地认识到,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社会带来的不都是福音, 也会带来许多消极的后果。同样, 如前所述, 科学技术的发展既可能促进伦理道德的进步, 也可能对伦理道德产生一些消极负面影响。科学就其本身目的而言, 是一种求真活动, 科学所要做的是揭示客观世界固有的本质和规律, 使人们获得真理性的知识, 提高人类认识世界的水平和能力, 技术则是把科学理论应用于实践, 提高人类改造世界的水平和能力。科学技术本身并不涉及怎样从事科学研究、怎样发展科学技术才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 不负责如何运用科学技术才是正当合理的和有价值的, 即科学技术本身是无所谓伦理价值的。科学技术的伦理价值, 科学技术对社会发生什么样的影响体现在它的应用上。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科技维度

(一) 现代科技:和谐社会文化的精神支撑

建构和谐社会离不开科学传播和科学普及, 尤其要大力宣传科学文化, 积极开展科学普及事业, 在民族精神中培育、光大科学精神与科学理性, 在和谐社会中, 每个公民都需要科学文化的熏陶和培养, 特别是用科学理性、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指导自己的行为, 才能最终使和谐社会建立在现代科学文明之上;同时, 现代科学文化也需要渗透到和谐社会的每个公民和组织中, 发挥科技文化的精神支撑作用。

(二) 现代科技: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第一生产力

20世纪以来, 以相对论和量子论两大发现为标志的科学革命, 以生物、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技术兴起为标志的技术革命, 对人类社会、经济、文化、思想观念、教育、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同时以科学技术为基础与动力的全球化浪潮正风起云涌地向纵深推进。一个积极参与全球化事务的大国, 离不开科学技术作为硬实力;一个充分和谐与发展的社会, 离不开科学技术作为推动力。我们必须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第一生产力的推动作用, 在经济建设中通过广泛采用先进科学技术, 大力革新工艺与生产手段, 提升科学技术水平, 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鼓励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活动中的自主创新, 优化科技创新的环境与机制, 不断实现国家层面的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

摘要:科学技术进步间接和直接影响伦理道德的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对伦理道德的直接影响变得越来越突出。科技进步对伦理道德的发展既有正面效应, 也有负面效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应在正确伦理道德的引导下进行。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跨世纪伟大战略, 建构一种新的科学技术观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科学技术,伦理道德,伦理反思

参考文献

[1]冯元均:《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双向运动》, 《科学学研究》, 1997年6月第2期, 第25页。

[2]戴素芳:《关于民主、法制、科技与伦理关系的辨证思考》, 《洛阳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年9月第3期, 第16页。

[3]高建明、杨爱华、管锦绣:《现代科技发展对伦理道德的影响及启示》, 《江汉论坛》, 2002年第1期, 第60页。

关于西方现代音乐的美学反思 篇8

西方现代音乐从广义上讲可追溯至印象派, 而严格意义上的现代音乐则始于表现主义, 从字面上来看现代音乐是相对于古代、近代而言的时间上的分期, 但其意义内涵则更多地在于风格上的改变, 是一列新音乐现象与流派的总称。这一时期, 西方音乐呈现出多元化的纷繁局面, 音乐主义观念纷纭, 甚至相互否定, 各有独创性、叛逆性, 总体来讲, 呈现出对于传统的否定甚至解构。

一、西方现代音乐的历史文化背景

相比传统音乐来讲, 对于西方现代音乐的研究更多的应当结合其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 在这方面从社会学角度对于西方现代音乐的研究较有突出代表的是宋瑾的《西方音乐——从现代到后现代》, 笔者结合其相关研究从总体上认识到, 2 0世纪以来, 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与两次经济危机爆发后的西方社会普遍产生浮躁焦虑情绪与精神危机, 对由科学技术所产生的人类文明的进步是否能够带给人类以幸福产生怀疑, 对上帝的存在失去信心造成信仰的丢失, 哲学领域以叔本华为代表的“悲观哲学”影响着艺术文艺界, 即反对传统、解构权威, 以自我为中心, 追求艺术表现的极端个性化, 至后现代甚至出现以哲学观念统摄音乐整体, 削弱了艺术本体的存在。表现主义主张表现现代人内心世界的夸张、怪诞, 反映在音乐上也表现出相应的音乐本体感性样式的怪诞离奇;另一方面则是与之相反的音乐自律性质的极端发展倾向, 之后则出现反对深刻的宏大叙事而多采用实验性质的手段与方法的趋势。因此, 总体来看, 由于其产生的特殊历史文化背景, 西方现代音乐相比传统音乐或可称为音乐文化现象, 与人类多元而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现象显现出相似的性质。

二、新的音乐语言与形式审美探究

虽然人类音乐的历史发展从未间断对于新的音乐语言与形式美的追求与扬弃, 但从1 9世纪末开始, 西方音乐作曲技术的创新开始向人类的身心感受规律发出挑战, 虽然最初并不明显, 仍具有相当程度上的审美可感性, 而且是出于对新的音乐形式语言的探寻, 作曲家们仍考虑其在听众之中的回馈反应;然而约自微分音音乐、噪音音乐始, 作曲家们当中的实验性倾向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以个人主观为依据, 而不关心欣赏者的感受;至后现代主义的各种流派, 音乐语言已完全脱离传统言路, 从而使西方现代音乐经历了由美到“不美”再到“反美”的本体形态发展历程, 在短短半个世纪的时间中几乎穷尽人类音乐可能性的极致, 当然不能说是审美的可能性, 而是手法与观念的可能性。

1 9世纪末, 理查德·施特劳斯的“乐队织体”、斯克里亚宾的“神秘和弦”、瓦格纳的“半音和声”、德彪西的“模糊调性”为现代音乐语言作出准备。

德彪西所开创的印象主义中旋律开始丧失主导地位, 以零碎、简短的主题动机进行自由、不对称的发展, 节奏上作不规则的细分, 使用人工性的全音音阶与不协和的特殊和弦等等, 但其效果从总体上来讲仍以追求审美为最终目的。笔者以为印象主义的探索仍体现出音乐审美追求的良性发展态势。瓦格纳音乐中虽然已出现半音进行与不协和和弦的连续运用, 包括印象主义, 但它们仍保持在传统大小调体系范围内, 表现主义则对传统音乐语言、技法进行了具有现代主义话语意义的体系性的突破, 以无调性为其基本特征。勋伯格所创立的“十二音体系”将十二个音作为同等重要的音乐结构要素来看待, 取消旋律中的中心音地位, 即以无主音为特征, 并在其音乐中大大解放了不协和音, 与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绝望、不安等相适应而呈现出音响上的怪诞与极端的不协和。客观来讲, 十二音体系的创立在音乐创作技法上作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尝试, 带来了音乐表现的更多的可能性, 为以后现代主义的各种创新作出了典范, 但过分突出的形式技法上的严格规律, 为思想内容的表达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束缚, 并且不能够给欣赏者带来审美上的感性满足。笔者以为并不能简单地视为欣赏者欣赏习惯没有得到调整, 而是音乐本身突破了人类感知体验的规律。

在人类的审美感知体验中存在着一定的心理——生理的规定性, 人类感性可感的范围远远小于理性可以抵达的世界, 而以纯理性方式结构的整体序列主义, 通过逆行、倒影、逆行倒影、倒影逆行等手法造成欣赏者感知上的困惑, 使之不能将感性与理性结构的方式相互结合起来。总体来讲, 在达达主义反传统、解构权威的精神引领下, 后现代主义以明确标榜的“反美”、反形式的观念进行各种音乐创造的尝试, 噪音、偶然、简约、拼贴等的无序化、行为化大大挑战了人们对于音乐概念的传统理解与感性体验。1

结语

之所以产生上述各种音乐可能性的探索是与历史时代的特殊文化背景相关的,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新的形式语言的追求、反对宏大叙事、追求自我观念等的深层原因影响着各种新音乐现象的产生, 而不能简单冠以体验的客观规律来讲, 现代主义音乐不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感性体验, 而唯有听众的肯定性反馈才是实现音乐社会价值的唯一途径。笔者在前面已经指出印象派的创新反映出人类审美探索的良性发展态势, 而当现代主义的各种精神危机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给音乐带来畸形发展 (笔者观点) 的必然阶段的时候, 我们应当从中得到什么样的反思呢?反逻各斯中心有其进步之处, 但不能将人类延续千年的核心价值观一同剔除, 反映在音乐上即是要保留人类音乐审美的性质与人性的内在, 而不可一味追求实验性的新奇效果, 在作曲技术上打破的同时要有所保留, 新的形式可以与旧有的形式同时并存, 人类的音乐语言才因此更加丰富。

摘要:从现代主义至后现代主义, 西方音乐的历史风格与传统音乐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西方音乐呈现出多元化的纷繁局面。由于其产生的特殊历史文化背景, 西方现代音乐相比传统音乐或可称为音乐文化现象。本文将在结合现代主义音乐本体的基础上对之进行相关的美学思考, 从人类音乐历史发展的总体规律及其人类审美感受规律方面进行反思性评价。

关键词:现代音乐,感知规律

参考文献

[1]宋瑾《音乐美学基础》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8年第1版, 47——48页。

我国现代教育创新的反思认识 篇9

关键词:现代教育,反思认识,创新发展

当今, 人类社会历史进程发展的“三大时代特征” (经济全球化浪潮、知识经济挑战、可持续发展战略) , 无不与教育创新息息相关。科教兴国、以人为本、社会全面进步、教育创新是灵魂。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培养人才的基础, 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适度超前发展, 走改革创新之路, 这是加快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行动纲领和思想指导。

面临我国教育改革这场深刻的革命, 笔者认为:只有深刻地认识和全面总结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及其教训, 才能正确把握和准确定位当今时代潮流的创新与发展脉博, 更好地推进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事业并健康发展。

一、不同时代的需求和教育观的形成

(一) 传统教育。

我国传统的教育之职责似乎是“唯古至上”。这种“返古”式教育职责, 与当今时代特征、社会发展的“三个面向”差异何等之大。致使国人错过和失弃了18世纪以“英国工业革命”为先驱的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第一次现代化进程的大好契机, 教训可谓深刻。这里, 笔者特别强调指出:在教育观念和思维创新上, 我们仍然需要继续解决重大难题,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内外诸多原因, 我们还必须克服中西文化意识的差异, 克服长期以来极“左”思潮的影响, 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 特别是打开五千年来国民尚存的“固守疆城”的禁区意识, 才能迈出思维创新的步伐。

(二) 农业时代的“小农经济”式教育。

其教育的真实代表是“知识改变命运”, 改变“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务农命运。其根源在于数十年的封建意识, “重义轻利”、“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 似乎, 读书做官的追求, 胜过科教创新的贡献。这种“先天生农而忧, 后天科举而乐”的教育, 或许也算是一种“成才”之路和“奋斗”之途吧!当然, 这种“井底之蛙一线天”的教育目标, 只能是培养“灌木丛材”, 何能培养出“森林巨木”。

(三) 工业经济时代给人们提供了较丰裕的物质生活条

件和基础, 加之一种享受与从属意识的萌发, “绵羊”式的“三好生”培养教育也应运而生。把学生当成“驯服工具”的示范标准, 要“三好”就必须唯唯诺诺、绝对服从、唯书至上、师道尊严。这种“负罪感”的教育, 带来的是:创造性灭失, 个性沉没, “羊群效应”式的圈内教学, 怎能培育出“蝴蝶飞舞”、“斑烂之彩”的太空型“超人”。

(四) 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时代, 信息社会知识爆炸, 人才

竞争伴随“高智化”、“高知型”的教育必上“风景线”。长期以来, 应试教育为核心, 追求读名牌大学, 留学海外, 考研中举, 高薪回报, 利益驱动似乎已成“时尚”。而素质教育,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创新改革步伐尚为艰难。但无论如何, 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教育改革的战略决策已定, 全国人民衷心拥护和支持,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制和知识创新工程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在深化改革的趋势中得以实现。

二、我国教育创新的战略思考

(一) 重新审视和定位高校教育的职能和地位

传统观念认为:高校只是培养人才的基地, 这是单一职能的定位, 制约和影响了高校教育“三个面向”的发展。把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三大教育功能和职责结合起来。一是培养高知型、高能型、高素质的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二是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产、学、研一体化, 高校是主力军之一;三是服务社会是当代高校职能的延伸。总之, 高校不仅是培养人才的基地, 而且也是从事科研的基地, 同时, 又是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的创业基地。在当今经济初见端倪, 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挑战时期, 大力发展我国的大学科技园、创业园具有时代特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 教育体制、教学模式的转变

笔者认为:我国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最根本、最关键的“切入点”。应从一次性的学校教育, 一锤定学历的单向教育, 封闭式的校园教育, 向多层次、多渠道、多选择、多功能的“专才与通才”结合的全方位教育转变, 向终身教育。网络式、多媒体、开放教育转变。这是突破传统观念的办学体制和模式, 走向“三个面向”的现代化教育的必要而有效的途径。

(三) 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的转变

教学形式应从学年制、学分学年制向完全的学分制和弹性学分制转变。教学内容从全国统一、固定又较陈旧的教科书中, 转向既要打基础, 又要创新意、更新知、追前沿面向新时代、新教育改革趋势转变。特别是名牌高校更要追踪世界知识创新潮流, 网络信息教育资源、开发人才精英工程, 使我国的高校真正办成“名牌大学、顶极大师、一流学生”的人才培养基地, 使中国的教育走向现代化。

(四)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主要体现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全面发展上, 准确地说, 它不仅是对学生这个受教育主体而言, 同时也是对教师这个教育者而言的“双重主体”。因此, 教与学这个“双边”素质的提高尤为重要。“填鸭式”、“满堂贯”与死记硬背的机械功能, 对于获取新知识, 发挥和运用其学生的创新能力, 可以说是一种潜在的“扼杀”。教师本身必须具有素质教育的先知才能, 才能启发式地教育学生。当今西方发达国家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多种学科和广视野的角度出发提出的发散型、智慧型等, 有机结合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方式, 从教育学、心理学的全方位角度出发, 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故“为创造性而教”已成为现代教育科学的主要目标之一。

这里, 笔者特别强调指出的是:我国的素质教育实施和推行为何艰难与缓慢, 其主要原因之一, 不在于学生, 而在于先生, 在于教育制度、运行机制、教育观念、师资人才培养的滞后性上。对此, 应引起教育界和专家的高度重视。

三、实施知识创新工程

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知识是一种特殊的“稀缺资源”。正因为如此,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经济”才是当今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知识创新”被称为“第二次现代化进程的前沿”。

从经济学的意义上讲, 知识具有“四大特征” (永恒性、公用性、创新性和物化性) , 其中物化性和创新性是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知识必须物化和创新, 才能真正发挥出“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推动力作用。离开这个前提和条件, 所谓知识可能变为陈旧的、束之高阁的、甚至成为“历史的垃圾”。

当今国际经济竞争的核心, 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知识和技术创新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建立国家知识创新体系, 推动知识创新工程。这是邓小平理论的创新和重大的贡献。

我国的知识创新系统主要涵盖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创新系统以及知识传播与应用系统的四个子系统。其核心组成是产业企业、科研机构和研究型大学, 即“产、学、研、政”联姻“四位一体”。这是我国特色的知识创新体系和基本模式。

我国的知识创新工程, 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论证后, 获得一系列有价值意义和经济效益的创新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动态发展过程。并且构成生产、扩散、应用这些新知识的各种机构、组织和网络体系。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的逐步健全完善过程中, 笔者认为:这种知识创新的体系和模式应逐步突破单一的国家及科研部门和专业研究型大学的模式, 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功能、多选择的复合型、开放型的网络体系和模式。即以“国家级知识创新工程为主”, 以“市场型知识创新工程为辅”, 共同发展的知识创新工程, 才是我国社会主义的特色体现。

据统计, 1995年我国研究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GERD/GDP) 为0.5%, 远低于发达国家2%以上水平。而我国高校研究开发经费又只占全国GERD的13.7%。新加坡国立大学1995年从政府获得的研究开发经费高达3200万美元, 使之成为一流的研究型大学, 该校当年在SCI收入的论文超过1000篇, 相当于我国当年居全国第一、二名的南京大学 (452篇) 和北京大学 (269篇) 的总和的1.4倍。同时, 该校当年在EI (工程引文索引) 收录的论文达504篇, 也大大超过当年居全国第一名的清华大学的343篇。1995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我国科学技术的决定》所制定的2000年GERD/GDP达1.5%的目标, 至今未能走出0.5%的低谷和徘徊局面。可见这是一项多么艰巨而重要的任务和投入。

这里, 笔者特别强调, 任何创新的主体都是“以人为本”。因此, 人才创新和教育创新是一切创新的灵魂。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计的专门人才, 发挥我国巨大人才资源优势, 关系到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 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学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才是科教兴国的根本战略指导思想和国家创新体系最本质、最关键的环节。

笔者认为:当今世界的一大趋势是经济全球化, 首先是知识创新和人才创新一体化, 没有跨国型的创新人才和创新知识, 经济全球化就断了通路之“桥”和顶梁之“柱”。因此, 经济全球化不仅包括有形商品和资本融通, 而且更重要还包括知识、信息和人力资源等无形“稀缺”资源的融通。

人才是科学进步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 要建立一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坚持教育创新, 深化教育改革, 优化教育结构,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据初步统计, 1978年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出国留学的34余万精英弟子, 学成回国报效者仅11万。仅去年, 中国去美国的留学生多达5万余人, 相当于中国20多所名牌大学一年的毕业生, 而这些高才生学成回国者尚不足三分之一。其中关键的制约因素, 就在于人才创新的机制和环境, 不利于其才华的发挥和创新的潜能。对此, 必须把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高度重视知识创新和人才教育创新的培育。当今世界的竞争, 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实质则是知识总量、人口素质和科技实力的竞争。党中央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人才是根本的“科教兴国”战略极其高度重视。特别是把高科技人才的“含金量”价值贡献, 提高到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最高生产力高度来认识和实践, 这是我国科技史上从未有过的首创。

综上所述,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新时期下的中国教育事业, 在知识创新、人才教育创新、科教兴国、与人为本的战略决策上, 已给我们开辟了新时代的良好发展机遇和氛围。作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 必须深刻领会和把握这一难得的契机, 从反思中得到启发, 获得力量, 从而为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创新作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新贡献。

参考文献

[1]朱清时.《创新人才的素质》.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8.12

[2]江泽民.为美国《科学》杂志撰写社论.《科学在中国:意义与承诺》.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1

回眸与反思:武术套路现代化 篇10

项目繁多的套路内容在为武术构建一道特殊而绚丽的风景线的同时, 也给武术的现代化发展带来了障碍。在西方中心主义主导的现代化浪潮中, 武术现代化选择以竞技化为主导与核心。技术风格和动作标准的迥异给武术竞赛评判带来很大难度, 成为制约武术竞技化发展的瓶颈。

在中西体育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 马良发起创编的《中华新武术》应运而生。《中华新武术》是以传统武术拳技和摔跤术等为素材, 结合西方“兵式体操”的操练方式而创编的新式武术教本。《中华新武术》的推出不仅解决了传统武术不便竞技的难题, 还为武术的社会化推广提供了超越门户藩篱的新的武术技术内容。

新中国成立后, 为适应武术竞技化发展的新形势, 原国家体委组织有关专家按照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要求, 在查、华、炮、洪和花拳等拳种的基础上, 创编了长拳和长拳类器械三个等级的规定套路;进而按照长拳的技术规格制定了自选拳械的技术标准和要求;此后又进一步规范了太极拳和南拳, 逐步形成了以长拳、太极拳、南拳为主体的竞技武术套路技术体系。

在计划经济时代“举国体制”的助推之下, 竞技武术套路不仅是武术竞赛的核心内容, 而且是武术社会化发展的技术依据, 由此造成运动员的技术等级、学校武术的教学内容, 武术的国内普及乃至国际化发展, 都以竞技武术套路为主。武术拳种繁多、各呈异彩的传统特色, 逐步演变为竞技武术套路的“一枝独秀”。

竞赛规则的导向作用使竞技武术套路向着“高、难、美、新”的方向发展, 平时的训练以难度动作、功架练习和演练水平为主要内容, 以控制训练负荷为主要手段, 套路编排以运动员的具体条件为前提, 对武术技术动作的理解也更多地体现于衔接顺畅与艺术审美, 不去探究动作的攻防用法, 导致只知其然, 而不知其所以然。随着老一辈竞技武术人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竞技武术套路对技击属性的体现日趋淡化。

为实现武术进入奥运殿堂的国际化发展目标, 竞技武术套路逐步去适应奥林匹克运动的竞技规范。随着难度动作的不断加大与运动员演练水平的日益提高, 竞技武术套路在竞艺的道路上越走越尖端。当观众在对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高飘优美的动作演练所叹为观止的同时, 自然也会产生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作为一项竞技体育运动, 竞技武术套路的精英化现象是其在竞技化道路上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 但脱离大众也是武术套路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正视的现实。

竞技武术的迅猛发展对整个社会的武术活动形成强大冲击。世代承袭的传统武术寻觅不到交流与认同的机会, 纷纷抛弃传统, 效法竞技。在当前的传统武术套路演练中, 经常会看到一些选手为了追求套路的观赏性, 将一些竞技武术套路的难度动作大量添加于传统武术套路之中, 以致形成差异较大的两种技术内容, 使传统武术失去了原有的风格与特色。更有甚者, 除了起势与收势, 中间的技术内容基本上全是长拳类的竞技武术动作。照此以往, 传统武术将逐渐失去其固有的风格与特点, 而走上竞技武术发展之路。更令人担心的是, 一些区域性武术拳种套路, 虽然动作朴实, 注重实用, 由于未能迎合现代人的审美取向, 习练人群日渐减少, 以至于处于濒危的境地。

丰富多彩是传统武术套路的突出特点, 但在竞技武术套路的强势引导下, 武术套路趋同化趋势日渐明显。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现代竞技武术套路已经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模式:套路完成时间一般在1 分20 秒左右, 有难度动作, 必须有起式和收式等。传统武术套路则是从实践出发, 以实用为核心, 套路可长可短, 很少有跳跃和旋转的难度动作, 也不一定都有起式和收式。譬如翻子拳短小精悍, 一气呵成, 素有“双拳密如雨, 脆快一挂鞭”的说法。如果按照竞技武术套路的模式来审视传统武术套路, 必然会对武术套路形成错误与片面的认识。全面而深刻地认识武术套路的功能与价值是当代武术发展中必须予以重视的问题。

反思高中现代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篇11

【关键词】高中现代散文;教学内容;确定;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广大教师形成的共识。它符合“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规律。构建运用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模式,充分内化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地“动”起来,自主地去学习新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自学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作适时地引导和点拨,以实现课堂教学时间有效、高效地运用,从而避免教学的微效劳动和无效劳动,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是当前教师的首要任务。

反思性教学是在新形势下教师自我约束的表现。时代发展到今天,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已成为时代潮流的今天,那种突出教师主体地位,“以教定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和陈腐的教学观念已经严重不适应新时代的学生了,有遭淘汰的危险。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改变习惯与定势思维,变传统的“以教定学”的教学模式为“以学定教”的模式,切实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不断挑战新领域,克服惰性,突破自我,以新的姿态适应未来的形势和未来的学生,为自身的专业发展开辟新的途径。

“以学定教”,我们教师在具体实施教学行为时往往是“以教定学”,“目中无人”,忽视学生的实际需要,忽视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的主体地位缺失,而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严守教师的神圣权威不受侵犯。比如说现代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有的教师认为应该教知识,既然是散文,就应该是“形散神不散”,问题是这老生常谈的“形散神不散”,初中老师不知道教了多少遍,学生还会有什么新鲜感呢?再说“形散神不散”并不是所有散文的灵丹妙药,甚至文章的主题性在当今都受到了挑战,也并不是所有选到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现代散文都做到了“形散神不散”。“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作家的个性不同,他们写出的散文也不同,你不可能以“不变应万变”。有的老师认为要教语言,问题是语言是不需要教的,它必须通过学生的反复朗读和品读,去感知优秀作家的语言的魅力,而习得成为自己的书面语言,从中受到感染或影响,成为自己人格架构的一部分。

所以我们的反思首先是对观念的反思。我们究竟是以学生为本还是以自己为本,究竟是“以学定教”还是“以教定学”?要“以学定教”就必须关注学生当前的需求和将来的发展。这就要运用到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来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能够独立解决的智力任务;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方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我们要通过学生的预习反馈,及时了解哪些是学生凭现有的经验可以解决的问题,哪些是凭学生现有的经验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关注最近发展区域,确定我们的教学内容,调整我们的教学策略,修改已经确定好的教案。

比如说在教史铁生的《合欢树》时,我告诉同学们,要深入把握《合欢树》的文本内容,必须要回到它所反映的那个时代。史铁生在《合欢树》中所反映的那个时代,不是仅仅史铁生一家窘困,大多数的中国平民,包括北京四合院中生活着的人们都不富裕。我举了与史铁生同时代,也有着相似经历的梁晓声的散文《感激》,他说:“时常,我脚穿的是杨志松的鞋;头上戴的是王嵩山的帽子;棉袄可能是王玉刚的;而裤子,真的,我曾将张云河的一条新棉裤和一条新单裤都穿成旧的了。当年我知道,在某些知青眼里,我也许是个喜欢占便宜的家伙。但我的好同学们明白,我根本不是那样的人。他们格外体恤我舍不得花钱买衣服的真正原因——为了治好哥哥的病,我每月尽量往家里多寄点儿钱……”我也以自己的经历与学生进行交流,这说明那个年代,作为底层的平民,大家都活得不容易。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种精神和一种力量支撑。这种精神与力量的象征就是母亲种下的那棵合欢树,开始“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竟是一棵合欢树”。这便是母亲的伟大,她不仅给史铁生以坚强活下去的力量,而且给那个年代的所有人以精神力量。

那个孩子又象征谁呢?象征未来。这便是母爱的第二层含义,不仅给当时的人们以精神力量,也给未来以精神力量,能把中国人民的这种坚忍的精神传续下去。

我们该如何理解“悲伤也成享受”呢?这我们要从史铁生的生命本体出发。史铁生是一位残疾作家,从二十岁开始双腿残废,到后来发展成尿毒症等多种疾病,直至突发脑溢血去世,他这一生几乎是在病中度过的,用他自己的话说,“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因此,史铁生笔下的母爱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母爱,而是上升到一种哲学的层次,从哲学的高度来关注母爱,它是“泛爱众”的。在这种情况下,作者的悲痛、愧疚和孤单等所有的悲伤感情,都化作一种宽慰,都趋向于人类的终极关怀。经过这样一番思考之后,悲伤当然成为一种享受了。

这便是我对《合欢树》这篇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的反思。反思也包括对合作的反思,如学生的集体活动;也包括对同行相互评课的反思,比如我听一位同行上这一课,就仅仅停留在母爱这一层面,虽然思路清晰,但我总觉得缺少点什么,我觉得,缺少的就是我上面所说的东西。

反思不光是对自己的反思,还包括对他人的反思。我们通过听同行的课,或观摩公开课,可以反思别人的教学,同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这样达到多方共赢的目的。

反思我们对高中现代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可以发现许多新的东西。对我们过去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我觉得所需要走的路还很长很远。

我国体育现代化研究现状及反思 篇12

文章以我国体育领域现代化研究现状为对象, 分析资料主要来源于自1979年以来国内学术期刊发表的关于体育现代化研究的学术论文。纵观我国体育领域现代化研究30年的历程, 学校体育现代化、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和体育现代化研究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但是体育现代化研究还是存在着理论基础薄弱、研究内容偏窄、理论研究未能与体育发展现状紧密相联等问题。

我国体育领域现代化研究概况

通过CNKI数据库检索, 截至2008年共检索到体育领域现代化研究学术论文191篇。从我国体育领域现代化研究论文发表数量统计情况 (见表1) 看, 我国体育领域现代化研究论文发表数量总体上呈增加趋势。

表1 我国体育现代化研究论文发表数量统计

Á对研究论文内容进行的分析, 可以将我国体育领域现代化研究分为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现代化研究、学校体育现代化研究、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研究、体育现代化研究、体育科技和体育情报现代化研究和其他研究。应当强调的是在此分类中体育现代化是作为广义概念来使用的, 出于本研究的目的将它与体育领域内其他方面的研究相并列。从我国体育领域现代化各类论文发表的数量上来看 (见表2) , 学校体育现代化研究、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研究和体育现代化研究为三个主要的研究方面, 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现代化研究则较少。1979至2008年群众体育现代化研究2篇, 竞技体育现代化研究3篇。

表2 我国体育领域现代化研究论文研究内容统计

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在当今体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 关于此两者现代化研究却如此之少这一现象确实令人疑惑。难道是因为群众体育 (包括社会体育) 与竞技体育在我国已经天然地完成了“现代化”, 还是因为群众体育 (包括社会体育) 与竞技体育在我国已经得到高度发展而不存在“现代化”问题?这是值得研究者进行思考的地方。

理论研究是我国体育领域现代化研究中的主要研究方式。现在体育现代化指标和地区体育现代化的研究都从量化的角度探索了我国体育现代化的发展水平 (表3) , 这为我国体育现代化研究提供了更为客观的研究结果。

表3我国体育现代化研究论文研究内容统计

我国体育现代化研究视域

1. 对体育现代化概念和内涵的认识

熊斗寅在1980发表的《现代体育与体育现代化问题初探》一文中最早对体育现代化进行了论述, 他认为体育现代化“是否可以说就是体育的科学化, 也就是把现代最新的科技成就和理论知识在体育中广泛应用, 从而使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几个方面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3]。

江苏省统计局课题组 (2001年) 认为, 体育现代化是体育发展的理想目标与未来趋势, 它是指体育制度、物质、人在某一特定阶段的发展水平和状态, 是一种为实现这一理想目标所进行的高度理性、自觉奋斗的过程。体育现代化的内涵包括体育思想现代化、体育内容现代化、体育条件现代化、体育管理现代化、体育水平现代化及体育队伍现代化[4]。

李香华 (2002) 等认为中国体育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过程, 它既是中国传统体育向现代体育转化并相互结合的过程, 也是现代体育不断实现国际化、信息化、产业化、科学化等等的过程, 同时, 体育现代化又是现代人对现代体育的心理态度、价值观念和体育生活方式的改变过程, 是代表现代社会的体育文明形式[5]。

厉丽玉 (2003) 等认为体育现代化可以理解为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成功地把现代的体育价值观念、体育管理方式、体育运动过程、体育科学理论、体育方法手段和体育场馆设施应用于人类身心健全发展和全面挖掘人类运动能力所能达到的一定水平, 也可以理解为以人类身心健康发展和全面挖掘人类运动能力为目的, 体育价值观念、体育管理方式、体育运动过程、体育科学理论、体育方法手段和体育场馆设施等方面逐步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动态过程[6]。

韩会君 (2003) 等、陈国立 (2007) 认为体育现代化是指向未来体育发展目标且具有阶段性特征的动态过程[7,8]。

张宏 (2004) 、吕树庭 (2004) 等认为体育现代化是指在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 体育朝向一组复杂的, 与社会其他组成部分相协调的相对目标集合的动态过程。在他们的研究中将体育现代化的内涵表述为以“生活质量为中心”的第二次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含了推进体育现代化持续发展的动力表征, 衡量体育现代化发展程度的质量表征, 以及判别体育现代化差异程度的公平表征三条基本主线[9,10]。

蒋彬 (2007) 等认为体育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存在着发生、发展, 由低级向高级的演变, 是体育自身发展的必经之路, 包含了物质层面, 制度层面, 精神层面的现代化, 是不断更新、自我完善的量变过程, 其最终目标是现代化的体育[11]。

周登嵩 (2007) 等认为体育现代化是在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 以改善人们体育生活方式, 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为目的, 并指向未来体育发展目标且具有阶段性特征的动态发展过程[12]。

王平 (2007) 认为体育现代化是指在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 体育朝向一组复杂的、具有时空边界约束的、具有时代内涵的与社会其他组成部分相协调的相对目标集合的动态过程[13]。

以上对于体育现代化概念的认识均将体育现代化视为体育发展的一种动态过程来看待, 并主要是以未来发展作为其指向。除熊斗寅将体育现代化限定为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内的科学化并以世界先进水平为目标, 其余均是将体育作为复杂系统来看待并不断发展以期达到更高水平的过程, 其本质是对体育发展问题的认识。

研究者之间对体育现代化内涵的认识存在非常大的分歧, 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均不同程度地作为体育现代化的内涵而为学者所理解, 更有学者将体育现代化的内涵扩大至与体育相关的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体育现代化内涵的理解对体育现代化研究起着方向性的作用, 我们在下面关于体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的讨论中将会看到因体育现代化内涵差异而导致体育现代化指标和体系的巨大差异。

2.体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

目前我国体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主要有苏州市4, 浙江省6, 广东省10和北京市12四个省市级体育现代化体系研究, 甘肃省县级体育现代化测度指标体系14和学习型城市体育现代化指标体系8, 各体育现代化指标体系见表4。

通过比较以上几种体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指标, 可以看到人均占有公共体育场地面积、每万人拥有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人均体育消费占人均收入的比重、体育人口、国民体质合格率 (良好) 、体育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体育组织成员占体育人口的比重、国民体育意识等具有较高的认同度[15]。

由于研究者和问卷调查专家对体育现代化特别是对其体育现代化内涵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体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从其基点开始就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以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为例, 到底应不应该被列入体育现代化发展指标体系就存在着争议[7]。在以上几种体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中, 浙江省和广东省体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参照了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的研究[6,10], 他们认为现代化的本质度量包括三个最基础的内涵识别———现代化动力表征、现代化质量表征和现代化公平表征, 并以此为基准构建体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其他的体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则主要是从对体育系统的划分开始进而构建体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由于研究者对体育现代化内涵认识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很难对已有体育现代化指标体系进行比较, 而大量指标的差异使这种指标体系的比较更加困难, 这当然也与我国体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刚刚起步有关。

非等权重综合评价法是目前几种体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的主要评价方法, 通过分类、加权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区间为0-1间的综合指数, 通过比较体育现代化指数可以判断体育现代化实现程度的高低。通过设定体育现代化实现程度得分可以评定该地区是否已经实现体育现代化或实现体育现代化的程度, 如广东省体育现代化的综合实现程度得分在0.85以上可认为基本实现了体育现代化[10]。但是如何对这种指数进行解读仍是一个需要密切注意的问题。首先, 该种指数只具有相对性而并不具有绝对性, 比如体育现代化指数为0.8的地区其体育现代化状况并非就是体育现代化指数为0.4地区的2倍, 另外我们也很难区分体育现代化指数0.85———已经基本实现体育现代化的地区与体育现代化指数为0.84的地区的差异。其次, 在用该种指数进行比较时也应注意比较对象的具体情况, 将省和市之间的体育现代化进行比较是不合适的, 将不同规模的省与省之间的体育现代化进行比较也是不合适的。再次, 各地区体育发展的基础不同形态各异, 农村地区与城市体育现代化发展的路径不同, 少数民族地区与非少数民族地区体育生态差异巨大, 如果我们机械地将个人的体育现代化观念加之于其上则必产生谬误。

对我国体育现代化研究的反思与建议

1.体育现代化研究理论基础薄弱

社会发展理论、现代化理论、体育基本理论被普遍采用作为目前我国体育现代化研究的理论基石, 但是体育现代化理论的缺乏严重影响和阻碍着我国体育现代化的研究。没有体育现代化理论的支撑, 体育现代化研究更多的时候只能攀附着现代化理论和体育理论而开展, 其所取得的成果更多的似可称之为现代化理论指导下的体育研究或者是体育在社会现代化中的研究。现代化理论作为社会发展的高度抽象理论对于包括体育在内的各种社会现象均具有指导意义, 仅仅用其去解释体育发展其意义必然有限。只有结合体育发展现实提炼出用于指导体育现代化的体育现代化理论才是更重要的工作, 不然当现代化理论由经典现代化理论向生态现代化理论、再现代化理论发展时, 没有体育现代化理论作为支撑的体育现代化研究将最终只能随着现代化理论的发展而亦步亦趋。

2. 体育现代化研究内容需要扩展

目前我国体育现代化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 主要集中在对体育现代化的概念、内涵等基本内容的论述与体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的研究上, 而对于体育现代化的动力、目标、途径、阶段等方面的研究仍处于空白。体育现代化的认识过程固然重要而且非常必要, 但是体育现代化的推进过程更值得研究者进行深入的探讨, 因为体育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一个需要实践并加以实现的过程。在北京奥运会后, 我国提出了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发展战略, 体育现代化研究也应该抓住这一战略转变的时机开拓体育现代化研究思路、拓展体育现代化研究内容。

3. 体育现代化研究应以我国体育发展现状为起点

已经走过240年[16]历程的世界现代化已呈全球“现代化”之势, 中国社会亦是如此, 在我国社会的宏观“现代化”背景下我国的任何事业都具有了“可现代化”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与社会现代化具有其自身的历史跨越起点相比, 产生和发展历史较为短暂的现代体育在实现其现代化时绝不可忽视其跨越起点的问题。在上文中也提到过研究者们都将体育现代化视为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既然是动态过程必然有其历史起点才能有现代化。体育发展现状应当是作为我国体育现代化研究的一个历史起点, 没有对我国体育发展现状和特征的总体把握也就难以对我国体育现代化的发展作出进一步正确的判断。我国体育发展现状的一个重要特征即是差异性, 这种差异的产生有其自然、历史、经济等方面的多种因素, 能否在这种差异性背后对我国体育发展现状进行抽象化是我国体育现代化研究的重大挑战。

4. 体育现代化研究应当抓住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

在现代化研究中以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协调程度作为其研究主线是一种主要的研究思路, 通过把握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从而提出了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进而信息社会整体发展趋势。本人认为在体育现代化研究中也应当以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作为其研究的主线, 没有这条主线我们就不知道体育是否需要现代化、体育现代化的进程和目标在哪。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在于体育资源与人的体育需要之间的矛盾, 在过去体育资源缺少但是人的体育需要也相对较低所以矛盾并不明显, 现代社会体育资源增加但是人们对于体育的需要在深度和广度上也在增长, 于是矛盾凸显, 体育现代化的要求也应运而生。只有抓住体育资源与人的体育需要之间的矛盾这条我国体育发展的主线才能够解答体育现代化的一系列问题。

5. 体育现代化研究应重视人的主体地位

体育的主体是人, 离开人谈体育则体育成了无本之木, 体育现代化也离不开人———无论是人作为体育现代化的构建者或者体育现代化被用来发展人, 离开人也就不需要也不会有体育的现代化。而当前我国体育现代化研究更似为离开人而谈体育现代化, 这至多只能被认为是“体育事业”现代化的研究, 虽然体育事业现代化是我国体育现代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但体育现代化的内容绝不止于体育事业现代化。既然人作为体育现代化的主体, 那么人对于体育的看法、观点、需求就应当成为体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提高和满足人的体育需求应当被作为体育现代化的目标。只有这样体育现代化研究才不会出现只有“体育”而不见“人”的状况。

摘要:文章通过对1979年以来我国体育领域现代化研究学术论文进行分析, 结果发现我国体育领域现代化研究以学校体育、民族传统体育和体育现代化研究为主;体育现代化的定义、内涵和指标体系研究存在较大差异;我国体育现代化研究还存在理论薄弱、研究内容狭窄等情况。在今后的体育现代化研究中应以我国体育发展现状为起点, 抓住我国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 重视人在体育现代化研究中的主体地位。

上一篇:干线公路养护与管理论文下一篇:扩张治疗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