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历史人物是秦始皇

2024-08-24

我喜欢的历史人物是秦始皇(共13篇)

我喜欢的历史人物是秦始皇 篇1

我喜欢的历史人物是秦始皇

我喜欢的历史人物是建立起我国历史第一个统一的多民 族封建国家的主人---秦始皇。

根据我现在对他得了解,他犯了一些错误,也做出了人难以忍受的酷刑。当然,他也对中华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起了重要作用。电视剧把秦始皇演的是一个暴君。事实上,电视剧里的秦始皇跟事实上相比,当然是两者差别很大。

秦始皇兼并六国,创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专制帝国。但专制暴虐、焚书坑儒、大兴土木,使秦始皇饱受抨击。这个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帝王就是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他在13岁即位9年后亲政,迅速平定太后的舍人嫪毐发动的叛乱,并以放纵嫪毐的罪名罢免吕不韦。通过这些行动,秦王嬴政把权利完全集中到自己手中。他花费10年时间,实现了统一各国的雄心,也适应了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成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大国。在政治方面他推行以郡县制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制和三公九卿制分权独立又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金字塔统治体制,确保皇帝对全国的统治,组建了一个空前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在文字方面全国改用小篆,文字的统一对各地的文化交流和共同文化进一步形成具有深远意义。同时,他下令统一货币度量衡,方便了各地的贸易来往和国家的财政税收。并且还修筑驰道,疏浚鸿沟开凿灵渠,为抵御匈奴,修建长城,有效阻挡北方少数民族侵扰。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采取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权巩固的措施,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权机构。

秦始皇也是一个唯我独尊、专制暴虐的君主。他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制;无限制地使用民力、物力,超过了当时人们所能忍受的限度。为了修建宫殿、陵墓和满足秦始皇奢侈的生活,秦王向民众征收大量的赋税,造成“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力织不足衣服”的悲惨状况。为了稳固其同志,还制定严酷的刑法。

秦始皇也对国家作出了贡献。他即统一了文字,又促进了各地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即派出击匈奴,又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中原农业生产的发展。即派兵统一东南,岭南地区,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他还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从这些事情来看,他还是个军事家,不仅会打仗,还会管理国家。

秦始皇对许多有才干的人,如李斯,蒙恬,尉缭,王翦,竟然能放下国王架子。有一次赢政因末采纳王翦的意见,用人失当,伐楚失败,就亲自赶到王翦家,当面检讨,再三请求他率兵伐楚。一个国君竟能放下国王的 架子,对一个臣当面检讨,放眼天下,历史上没有几个皇帝对臣当面检讨。所以,人们不要从主观上来看,换个角度来看也要从客观的方面来看,电视剧上的秦始皇与实事上的秦始皇两者差别很大。看人不能专看他人的缺点来对他下定论,要公平的看人来对他下定论。我不仅从主观看他的为人处事,还从客观的道德上来看。他是一个会用有才干的人,并且一些非常有才能的人还会得到他的“尊宠”。所以从某个角度,某个因素,某个方位来评论他,我们这些后人不得不承认秦始皇对我国的中华文明有巨大的贡献。

我喜欢的历史人物是秦始皇 篇2

《我喜欢去的地方》是一节生活经验讲述课, 属于谈话活动。 在目标的制定上, 我从重视幼儿的情感、态度和情绪体验, 强调以幼儿发展为本考虑。让孩子积极参与活动, 体验活动的快乐, 以及能对2———3幅图产生联想, 能大胆地表达出来。而小班孩子年龄小, 生活经验不够丰富, 语言表达不是太清楚, 在语言交流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因此, 孩子对谈话活动并不是十分感兴趣。所以在设计本活动时, 我们寓谈话于游戏之中, 主要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生活经验进行设计。《我喜欢去的地方》, 对于小班孩子来说, 只有贴近他们的生活, 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首先, 从幼儿带的照片自己喜欢去的地方开始,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照片上自己喜欢去的地方。然后利用课件, 启发幼儿联想讲述, 并逐步加深难度, 接着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 在游戏中进行拼图联想讲述, 然后再由小到大展现我们家乡及祖国各地的美丽风光, 来继续拓展幼儿思维, 激发幼儿对喜欢去的地方的向往。最后利用幼儿熟悉的幼儿园生活环境,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在幼儿园喜欢去的地方, 并满足他们的愿望, 带他们到幼儿园里喜欢去的活动区去玩。整个设计, 从幼儿已有生活经验的照片开始, 再回到幼儿熟悉的生活中结束。让每个孩子都有所感触, 都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出来自己喜欢去的地方, 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 让活动目标在孩子的游戏中, 在师生的互动中, 在孩子快乐的笑声中潜移默化地实现。这些只是作为老师我的预设活动和目标, 接着, 我们可能会根据孩子的情况有一些生成活动, 如: 用各种手段把 “我喜欢去的地方”表现出来, 让大家都喜欢! 怎样让 “我喜欢去的地方”更美丽等等。

在活动实施中, 为了满足小班孩子好奇、多动的特点, 我先创设了一个幼儿外出到喜欢地方游玩的照片展, 孩子有一定的实际经验。在此基础上, 启发让孩子在寻找与发现中, 在与同伴或老师交流中, 感受表达的乐趣, 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孩子的注意力与兴趣点始终在照片和交流上, 达到了我预想的目的。为了更深入地引导孩子对两到三幅图联想讲述, 把孩子的注意力引进下一个环节, 我使用了现代技术教育手段, 制作了孩子喜爱的动画课件, 让课件中的形象自然地把孩子吸引过来。

然后, 由简到难, 先利用课件中的两幅图, 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讲述: × × × 喜欢去什么地方。接着, 加深难度, 启发幼儿: 看到两幅图联想到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出来。这样既符合幼儿的现有水平, 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对小班孩子来说虽然有一定的难度, 但在前面逐步引导的基础上, 孩子还是能够表达出来了, 这一点大家也看到了, 本次活动的难点之一也迎刃而解了。

《纲要》指出: “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 注重活动的趣味性、活动性, 寓教育与生活和游戏中”。因此, 紧接着进入游戏: “连图说话”环节。让孩子在游戏中联想, 在游戏中讲述。为了便于让孩子对讲述中的人物和环境进行联想, 不至于让找到朋友的孩子拿到两张同样内容的图片, 我对游戏进行了男女分组, 这样也增强了游戏的趣味性。在游戏中, 不断增加游戏的难度, 让孩子更换朋友, 让孩子增加朋友, 三个或者更多的在一块联想讲述、交流, 体验游戏的乐趣。从而, 活动的重点难点不知不觉中, 孩子掌握了。在这一环节中, 也出现了一个小插曲: 当出示放图片的小青蛙时, 孩子们一时没有适应过来, 没有响应我的问题, 我灵机一动, 学了几声青蛙叫, 一下子就让孩子明白过来了。

对于整个活动来说, 我考虑到, 既要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 又要有长远发展; 既要贴近幼儿生活, 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 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 有了以下环节。考虑到把幼儿的注意力从游戏中拉回来, 我再一次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 让孩子再一次自然而然地走进我们家乡和祖国各地优美风光的环节里, 从而扩大了幼儿视野, 增长了知识, 增加了自豪感, 真正拓展了幼儿对喜欢去的地方的思维, 紧扣主题和活动目标。这一环节中, 孩子的出色表现, 出乎老师的预料, 老师奖励他们图片时, 孩子竟然在老师没有任何提示与引导的基础上使用了礼貌用语: 谢谢! 由此也可看出: 生活在他们心中的印记会在不知不觉中表现, 正如本次活动设计初衷和我的标题一样, 生活是幼儿活动最神奇的源泉。

最后环节, 再一次联系幼儿生活实际, 回到幼儿喜欢的幼儿园生活中, 让幼儿大胆表达在幼儿园里喜欢去的地方, 进一步让幼儿体验活动的乐趣, 同时, 带幼儿到幼儿园里喜欢去活动区的玩, 满足孩子的愿望。也是再一次地深化主题。从而做到游戏中开始, 游戏中结束, 来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又回到生活。

当然, 本次活动, 活动中也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 最后环节, 尽管孩子对活动区恋恋不舍, 由于时间关系, 没有让孩子在喜欢的活动区玩的尽兴, 另外教师奖励性的措施也有点少了。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历史后果 篇3

秦以后两千多年的历史过程中,对知识分子的迫害和屠杀,对书籍的焚毁,对言论的限制,都是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一种延续,一种有意识的继承,甚至是一种秘而不宣的治国方略,后果是灾难性的。

焚书坑儒后果之一:秦始皇焚书坑儒开了一个先例,而且是个灾难性的先例。这个先例怎么发生的,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为后来的统治者屠杀知识分子和烧书找到了理由,找到了可以援引的案例,屠杀和烧书有案可稽。历史上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秦始皇的罢黜百家,独尊法术——尽管秦始皇没有提出这样的口号——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要一家之言,都是要扼杀所谓的异端邪说于摇篮,都是要知识分子失声。明成祖朱棣一口气杀了大知识分子方孝孺十族,不是朱棣发怒才这样做的,更不是方孝孺是朱允炆的臣子,朱棣才这样做的。朱棣杀方孝孺十族是要给天下所有知识分子看,所谓杀一儆百而已。吕留良死了,雍正都不放过,把死了的吕留良从坟墓中挖出来鞭尸。雍正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对待吕留良,就是要震慑天下所有的知识分子。至于后来发展到“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都成了罪,清乾隆一朝,文字狱就高达两百多起,文字狱恐怖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知识分子被杀被砍书籍被烧,不是满人建立的清朝才会做,汉人建立的朝代也会这样做。扑杀知识分子、焚毁书籍在历史上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发生,秦始皇开的这个先例后果之烈影响之深,人类历史上实属罕见。

焚书坑儒后果之二:中国知识分子自焚书坑儒之后,几乎丧失了独立思考的精神。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诞生了数量众多的思想巨人,老子、孔子、墨子、孙子、孟子、庄子……所谓诸子百家。老子曰道,孔子曰仁,墨子曰爱,孙子曰兵,孟子曰义,庄子曰逍遥,其思想之博之精,其影响之深之远,直到今天,我们还沐浴在他们思想的光辉里,享受着他们带给我们的思想盛宴。何以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诞生出如此众多的思想巨人?只有一种可能,就是那个时代有独立思考的条件。思想是自由的,精神是独立的,言论是没有限制的。而到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这个独立思考的时代条件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专制,是铁血统治,是烧书,是杀人。后来的两千多年,焚烧书籍,残杀知识分子,迫害知识分子,变成了中国社会专制统治者的一种常态。在丧失独立思考精神的时代下,在知识分子随时都可能掉脑袋的恐怖中,不可能出现像孔子、老子那样的思想巨人。独立思考精神的丧失,意味着自秦以来,中国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一个思想巨人,整个中华民族的悲哀竟至于斯,皆因秦始皇焚书坑儒所致。

焚书坑儒后果之三:中国知识分子自焚书坑儒之后,彻底沦为专制制度的附庸。中国历史上两个短命的王朝,做了对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波及最深的两件事:秦朝的焚书坑儒与隋朝的科举制度。秦朝拿的是大棒,棒杀了460多个儒生;隋朝拿的是胡萝卜,把知识分子诱骗到磨盘边,变成了蒙着眼睛拉磨的驴,只管干活不得叫唤。一朝又一朝、一代又一代这样延续着。如果只有生与死两种选择,理性的人只会选择生。对专制统治者来说,你要选择生,你就得成为制度的附庸,否则就得死,甚至比死都惨。所谓的魏晋风度,就是知识分子活不好,活得憋屈,活得窝囊,活得窒息,只能用酒精麻痹自己,是不是比死都惨?竹林七贤,看似潇洒的背后,是无法言说的悲怆。用酒精麻醉自己,用玄学糊弄司马家族,用丹药折磨自己,没有比这样的自虐更悲怆。作为制度的附庸,中国知识分子哪里还会独立思考,哪里还有自由的精神。沦为制度附庸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哀,也是中华民族的悲哀,这种悲哀到了近代,演变成了连续百年的灾难。中国人在外敌入侵面前毫无还手之力,国土沦丧,国民受难。一部近代史,就是一部耻辱史。谁之罪?是焚书坑儒把知识分子变成专制制度的附庸造成的罪。

焚书坑儒后果之四:焚书坑儒埋葬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尊严。孟子说,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知识分子的尊严、孟老夫子的浩然正气跃然纸上。自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知识分子还有尊严吗?还有浩然正气吗?明朝皇帝发明了廷杖制度,一言不合,在朝堂之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扒下大臣裤子就是一阵地动山摇的杖击,打得皮开肉绽。明朝皇帝就是这样摧残大臣尊严、侮辱大臣人格的。清朝皇帝乾隆怒斥纪晓岚:“朕以你文学优长,故使领四库书,实不过以倡优蓄之,尔何妄谈国事!”大知识分子纪晓岚在乾隆眼里只不过“倡优”,何况他人!自秦以后,中国历史上再也没有出现过像孟子那样的顶天立地、自尊自信、浩然正气的知识分子了。知识分子的尊严被彻底击碎了,人格被彻底侮辱了,连说一句人话的勇气都没有了。没有尊严的知识分子如何能成为国之栋梁,如何能成为顶天立地的抗击外侮的英雄?中国近代受尽屈辱,不是列强的船坚炮利,而是知识分子尊严的丧失,以及丧失尊严的知识分子无法推动文明进步的结果。

焚书坑儒后果之五:焚书坑儒造就了权钱一体化的制度形态。秦始皇焚书坑儒埋葬了知识分子的自由精神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后来的王朝不间断地扑杀知识分子,限制言论,焚烧书籍,造成了作为群体的知识分子使命感的丧失。丧失了使命感的知识分子通过科举制度进入到王朝的制度内,就只能有一个目标,攫取金钱。拥有权力的目的,也只能是攫取金钱。真正有使命感的知识分子不是制度的主导力量,在历史上也是凤毛麟角,比如包拯、海瑞,少得可怜。作为官僚,不能有思想,更不能有异端思想,甚至除了四书五经不知道还有别的思想,更不能自由发表言论。进入制度内,除了捞钱,就不知道还能干什么。所有的人都在腐败,不腐败的无法立足官场。这就是官场上的劣币驱除良币的过程,也是权钱一体化的制度形态在官场上的终极表达。所以,造成权钱一体化的制度形态往深处追究,就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从这个意义上说,焚书坑儒是权钱一体化制度形态的源头,是第一推动力。

焚书坑儒后果之六:焚书坑儒埋下了中国社会集体无意识的奴性社会心态。奴性心态是指,一切唯主子马首是瞻,主子说对的就都是对的,主子做得对的是对的,做得不对的还是对的。作为奴才,人格、尊严、独立思考能力、自由精神都丧失,整个社会充满着形形色色的行尸走肉。奴性心态对上极度献媚,对下极度傲慢,平行之间相互倾轧。这种心态发端于知识分子,又扩散到民间各个阶层,最后形成整个社会集体无意识的奴性心态。一个社会处于奴性心态的状态下,个人是麻木的,整体是麻木的。历史上无数次的异族入侵后的大屠杀就印证了这个麻木,清初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如此,抗日战争时期南京大屠杀也是如此。

这中间有两个相互联系的因果链条,一是通过不间断地迫害和屠杀知识分子,消灭知识分子的思想自由和独立意志,把作为各级官僚的知识分子变成了奴才,形成知识分子官僚的集体奴性心态。二是通过专制制度的示范效应,把知识分子的奴性心态扩散到了整个社会,最终形成了整个社会集体无意识的奴性心态。在一个奴性心态为主导的社会,奸臣频出是很自然的事,只要成全了主子,至于民族大义、社会责任,全都抛在了脑后。奴性心态的形成、无意识化、泛社会化的根源,都可以在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事件里找到答案。

关于秦始皇的七年级历史作文 篇4

《真秦始皇》这本书以正反论证的方式分析了历史,并对秦始皇做出一个公允的评价。确实,他用“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方式统一了中国;他“焚书坑儒”毁坏了众多的文化典籍;他征发七十万罪犯来为自己修建宫殿、陵墓……但是,他在位三十七年却没有妄杀一位大臣;他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保护人权的法案;他灭六国却未诛灭其王公大臣,而自己却被六国贵族夷灭三族……这众多的历史事件夹杂在一起,让我有些凌乱,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位君主?

秦国在攻打楚国前,老将王翦提出要用六十万军队才能灭楚,而大将李信却说只要二十万人。秦始皇听信了李信的话,而王翦因为计谋不被采用,负气卸甲归田了。不久,李信大败而回,在秦始皇面前有三条路:第一,斩李信。以秦始皇暴君的名声斩了他毫不奇怪;第二,不杀李信,再发兵让他戴罪立功;第三,向王翦认错,请他出征。历史上大多数君主都会选择第一条路,例如:诸葛亮斩马谡,汉武帝斩王恢……明明是自己的错却要斩杀将领。而秦始皇是怎么做的呢?他得知李信兵败,大怒。不过他没想怎么处置李信,而是驾车前往一百多里外的王翦的老家频阳,当面向王翦认错。

秦始皇用几乎恳求的语气对王翦说:“楚军正在向西推进,我知道将军您有病在身,可是您怎肯心抛下我不管?”秦始皇真的害怕楚军吗?非也!以秦国之力,现在的楚国不可能撼动秦国江山。而王翦依旧不依不饶:“老臣年迈体衰,大王您还是另择良将吧。”秦始皇再次认错:“老将军别说这样的话了……”王翦说:“大王如果你非逼不得已让我去打楚国那就非六十万不可。”这话有点欺人太甚了吧,敢和一个暴君这样说话,他活够了?秦始皇怎样回答呢?“都听你的!”一个君王对自己的臣子这样,其胸襟可见一斑了吧!

秦始皇还是你印象中的暴君吗?王翦作为一个六十多岁的老谋深算的将军,如果不是深知秦始皇为人,怎么敢这样说话呢?能做到像秦始皇这样主动向自己的臣子认错,在历史上的君主之中又有几人?再看看历史上众多被公认为“贤明”的君主,他们就没有暴行了吗?“一将功成万骨枯”,历史上哪一位开国君主不是踏着鲜血登上王位的,难道他们就应该被称之为“贤明”吗?不尽然吧。秦始皇统一了六国,结束了那个战乱、动荡的年代;他书同文、车同轨,使整个国家融为一体;他焚书,但它却保留了所有书籍的副本,最终却被项羽付之一炬。他真的是暴君吗?

历史小故事秦始皇 篇5

就像普希金所说,黑暗的日子总会过去,等到嬴政还不到十岁的时候,他便结束了自己的质子生涯,和他的母亲赵姬回到了秦国。他远离了自己出生,成长,又充满困顿,不堪和恐惧邯郸,他将要去秦国,去一个自己从未去过,毫不熟悉地方,在那里,他的父亲已经是秦王。他作为秦庄襄王的一个丝毫不起眼的儿子,他到了这个地方,他就该为自己考虑了。他作为质子时,躲藏在外祖父家里时,他都是孤独的,他没有朋友,他也不擅长与人交往,他,很孤僻。但是他却是个聪明的,他心思细腻,懂得洞察人心,察言观色。他知道自己作为秦王的长子,夺位之争是他无法避免的,而他一直不曾放下他的敬畏戒备之心。

最后,在他十三岁时,他成了秦国少主,这是出乎他意料之外的。虽然他已经成了秦国少主,但是那些臣子没有几个是真心实意的尊重他的,毕竟他没有权势,没有仰仗,没有依靠。特别是他的祖母,偏向他同父异母的弟弟,这还不算,还想要把他除之而后快。回到秦国的日子,多亏了吕不韦,吕不韦也是个著名的人物,他是赵国的商人,而秦始皇还好有着吕不韦这个坚实的后盾做支撑,不然他就只有被人碾压的份。但他对一直帮助支持他的吕不韦也是抱着复杂的心情,因为他的母亲赵姬,曾经是吕不韦的妾,后来才被秦庄襄王抢走的。现在的我们仍然对秦始皇的身世感到好奇,因为确实搞不清楚他是吕不韦的儿子还是秦庄襄王的儿子。

最后,秦始皇上位成功,在他二十一岁的时候,开始亲政。他除掉了想要反叛夺位的异母弟弟,他杀了他母亲的男宠嫪毐,和他母亲和男宠生下的两个弟弟。他对他的母亲一直抱着复杂的心情,他母亲和他都是曾经被父亲所抛弃的人,但是他有恨他的母亲,恨他母亲的放荡,恨她竟然和男宠生了孩子,并且想要以此来夺取自己的权势,纵容自己的男宠叛变。秦始皇的心毕竟不是铁做的,他也会伤心,也会难过,最后他选择了把自己的母亲送走,再也不见。

秦国从公元前230年起,到秦始皇灭了齐国为止,10年之间,逐步的吞并瓦解了六国,所战胜的国土,都推行郡县制,直系属于他。自他统一六国后,贵族王侯独裁统治的时代就此结束,成为过去式,进入了君主专制的帝国时代。公元前2,大概也就是嬴政四十五岁的时候,觉得称他为王已经不足以显示他的功绩,故此称为皇帝,而他便是中国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然而他成为皇帝不到五年就去世了,而他的儿子,秦二世也没能在位很长时间,就发生了陈胜吴广起义,秦国就此被推翻。他统一了六国,本应该越来越强盛,却因为统治不当,使秦国成了一个短命的王朝。

秦始皇统一措施及历史意义 篇6

1.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的`时期出现了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3.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4.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巩固祖国的边疆。

如何让学生们喜欢历史课 篇7

一、成绩好坏一视同仁

不放弃学习差的学生。我了解到很多学习差的学生是遇到了困难, 他们渴望老师的帮助却又不敢, 于是我分别找他们谈话, 了解他们的真实感受, 表示了我愿意帮助他们的心情。学生都很感激, 于是我提出了一些要求, 让他们分批利用课间、自习等时间来找我背书、做练习。他们平时没有养成坚持的习惯, 容易忘记, 于是我就经常提醒和督促他们, 或者直接到班上去找他们, 使他们养成习惯, 终于都能够按时找我复习, 甚至一有空就来问问题, 因此在会考前, 他们的成绩都获得了很大的提高。我看到了进步的喜悦挂在了他们的眉梢和嘴角, 心里也默默地祝福他们会考能有个好成绩。

二、教学语言风趣幽默

语言风趣诙谐, 语调抑扬顿挫, 讲起课来才能把历史课堂搞活。在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的古今中外历史上, 涌现了一代又一代天之骄子, 他们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 纵横捭阖, 推动着历史的进步, 从而演绎出一幅五光十色的历史画卷。

历史人物教学重在突出人物的鲜活个性, 展示出生动的形象, 揭示其精神风貌, 如分析历史人物诗人李白时, 就可以说嗜酒如命, 如果诗写得不好, 就是一个浪子形象, 但是人家才华横溢, 斗酒诗百篇, 被称为诗仙 (说到这, 学生都笑了起来) , 从而使学生对李白形成了生动的形象。

三、自我挑战教学相长

现在的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的年代, 思维发达, 获取知识的途径多样化:电影、电视、书刊等, 因此获取的知识是多样化的, 也有真真假假的。他们上至天文, 下至地理, 各方面都知道一些, 知识可谓五花八门。当然, 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历史知识。他们憧憬未来, 关注现实, 经常对现实的问题要问个为什么, 却似是而非, 容易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敏捷的记忆力。这就使他们想象力丰富, 思维能力具有极大的广阔性。这又给当前的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给历史老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长期以来, 在考试指挥棒的指挥下, 历史这门学科成为单纯的复述性学科, 强调记忆性成为历史教学的一大特点。具体而言, 从教学方法来看, 还比较单一、陈旧, 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很大程度上是教师的“一言堂”。如何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 让历史课焕发出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这是历史教学反思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教学结构来:看现在很多历史教师大多以历史知识经验传授型的教学为主, 这就使得学生很难形成具有主体意识的人文精神。从教学内容来看, 历史课的内容是讲述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 人类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地点进行的,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就成为历史课内容的四要素,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太偏重于四要素的传授而容易忽略搜集与处理信息、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学生在解析材料时普遍觉得有一定的难度, 不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 新课程实施后, 如何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提高自己的能力, 成为历史教师共同面对的一个难题。

秦始皇是英雄吗? 篇8

王立群教授在《百家讲坛》宣讲历史,有不少时日了。宣讲来,宣讲去,终于把秦始皇宣讲成了“英雄”。古往今来,中国人一直视秦始皇为暴君。修长城、焚书坑儒,就是他实施的暴政的实例。忽然之间,居然有人把这个千年定论翻转过来,变成了“英雄”和“仁君”,实在很新鲜。只此一点,足以说明当今的中国社会多么民主,言论多么自由,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了。

那好,我们也来畅所欲言吧,与王立群教授商榷一下,秦始皇究竟是暴君,还是“英雄”。

王立群教授称秦始皇是“英雄”的主要依据,是说秦始皇“顺应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统一了六国”。这里我们首先不赞成“统一”的说法。一个国家内部发生了战乱或割据,统治者平息战乱,消除割据,使国体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方叫“统一”。春秋时的秦国和其他六国,都是平等的独立的国家,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主权”国家。秦始皇只是秦国的君王,有什么权利去“统一”其他国家呢?难道他领有“圣谕”或是“上天”的旨意?都不是。秦国对六国的征伐占领,只能说是吞并或兼并,是弱肉强食。

“顺应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应该是与人民有关,对人民有益,得到人民拥护的事情。秦始皇吞并六国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举两个例子。其一,秦始皇的母亲是赵国人。秦军占领赵国之后,秦始皇赶到邯郸,把过去与秦母有过仇怨的人全都杀了。《资治通鉴》是这样记载的:“王翦击赵军,大破之,遂克邯郸,虏赵王迁。王至邯郸,故与母家有仇怨者皆杀之。”其二,秦始皇每吞并一个国家,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该国的美女掳到秦国,并模仿该国的王宫,在咸阳再造一座宫殿,让美女住入,供其淫乐。《资治通鉴》是这样记载的:“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殿屋、复道、周阁相属,所得诸侯美人、钟鼓以充入之。”这说明,秦始皇吞并六国,只是为了实现他的野心,满足他的私欲,与“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云云没有任何关系,与人民也没有任何关系。如果有关系,也只是使他的暴政殃及更多的人民,使人民遭受更多的痛苦罢了。历史的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阐述这个问题。在宋代,也曾发生过金兀术入侵中原、岳飞抗金的事。金国是在吞并了北方的辽国之后,继续向南进犯,企图将宋国也吞并了。由于岳飛的坚决抵抗,金国没有得逞。对于这个事实,我们该怎样评价呢?金兵的入侵与岳飞的抗金,哪一种行为是正义的?我们当然应该支持后者,当然不应把金兵的入侵说成是“顺应历史发展大趋势的统一”。这绝不是因为金兵的“统一”没有得逞。再后来,元朝的统治者忽必烈吞并了金国,再次进攻南宋,文天祥抵抗被俘,英勇就义。这一次忽必烈的吞并成功了。对于这个事实,我们又该怎样评价呢?忽必烈的吞并与文天祥的抵抗,哪一种行为是正义的?我们当然还是应该支持后者。我们当然不能用“胜者王侯败者贼”的逻辑来解释历史。正义的行为即使失败了,也是正义的;非正义的行为即使成功了,也是非正义的。

在民间,一直流传着屈原的故事。屈原就是吞并行为的反抗者。人们对这位爱国诗人永久的尊崇和纪念,从某种意义讲,不也是对秦始皇吞并行为的否定和谴责吗?虽然屈原的爱国行为没有奏效,楚国最后还是沦陷了,但人民还是赞颂他,如同赞颂岳飞、赞颂文天祥一样。这种赞颂就代表了一种是非评价。秦始皇吞并六国的确成功了,但这不是“英雄”之举,只是一个“枭雄”的强盗和霸道行为。所谓“顺应历史发展大趋势的统一”,不过是王立群教授在事后为粉饰秦始皇的强盗和霸道行为而胡诌的一个概念罢了。

如果把秦始皇、金兀术、忽必烈的吞并行为都视为“顺应历史发展大趋势的统一”,屈原、岳飞、文天祥岂不成了违背历史发展趋势的反动派了吗?能这样解释吗?

再说修长城和焚书坑儒。王立群教授认为秦始皇做这两件事是为了“帝国的安定”。或许是吧。然而这种所谓的“帝国的安定”也不会给人民带来任何的幸福和利益。相反,秦始皇是用摧残和屠杀人民的手段,用千千万万人民的生命,来换取他的“帝国的安定”。那么,这种“帝国的安定”就不是什么好东西,而是可诅咒的了。在民间,一直流传着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这个故事就代表了人民的心声,表明了修长城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的灾难,人民对这件事是否定的。不仅是人民,秦始皇以后的封建统治者对修长城也是否定的。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始皇方毒天下,而蒙恬为之使,恬不仁可知矣。”蒙恬是秦始皇的心腹爱将,也是修长城的总指挥官。“堑山,堙谷,起临洮,击辽水,力不足而尸有余,忠不足相也”。司马光曾任宋朝的丞相,也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分子,但他主张仁政,反对暴政。司马光首先肯定秦始皇修长城是“毒天下”的行为,是一种罪恶,而蒙恬甘愿听其驱使,实施这一罪恶,挖山填沟,西起临洮,东至辽水,绵延万里,人力不足,死尸却遍地都是。蒙恬虽忠于其君,也不能抵消其罪恶。之所以说是罪恶,是因为秦始皇不管人民死活,不把人当人看,漠视生命。人民就像是一群动物,一群牲畜,他可以随便使唤、奴役、蹂躏、折磨、杀戮,毫不顾惜。因修长城而被冻死、饿死、累死、病死的人不计其数。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就真实地反映了这一惨状。

然而“草根学者”居然说,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是“瞎编”出来的,根本没有这回事。这是胡说!历史上或许没有“孟姜女”这个人名,但故事反映的现实却是完全真实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可能是编出来的,但不是“瞎编”,是以当时的现实——“力不足而尸有余”为依据的。人们之所以编这个凄惨的故事,就是要抨击和控诉修长城给人民造成的痛苦。如果修长城给人民带来的是幸福,人们自然会编出另一个欢乐的故事去颂扬这件事。

秦始皇焚书,是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而实施的。《资治通鉴》是这样记载的:“天下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处死刑),以古非今者族(灭九族)。”此时有两个儒生曾非议秦始皇,十分害怕,赶紧逃跑了。秦始皇知道了,十分恼怒,命御史对咸阳所有的儒生严厉讯问,将其中的四百六十人活埋掉,其余的贬往边疆。这就是所谓的“坑儒”。《资治通鉴》是这样记载的:“侯生、卢生相与讥议始皇,因亡去。始皇闻之,大怒曰:‘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察问,或为妖言以乱黔首。’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余发谪徙边。”非议秦始皇,就要被坑杀,这是令人发指的行为,是野蛮的封建法西斯主义。这件事典型地反映了秦始皇的暴虐无道。中国延续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对人民实行思想专制、文化专制、言论专制,就是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开始的。这种专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生机勃勃的“百家争鸣”文化现象的反动和倒退。

王立群教授还引述鲁迅的一句话为秦始皇的暴行辩护。鲁迅在《准风月谈·华德焚书异同论》中曾谈到秦始皇:“德国的希特勒先生们一烧书,中国和日本的论者们都比之于秦始皇。然而秦始皇实在冤枉得很,他的吃亏是在二世而亡,一班帮闲们都替新主子去讲他的坏话了。”这句话好像是说,秦始皇本不是暴君,也没有干坏事,只是因为“二世而亡”,才让秦始皇跟着背了黑锅。其实这样的理解是不对的。

首先,说到鲁迅,的确很伟大。他的许多思想见解都是很精辟的。不过,一个人再伟大,也不是神仙,不是上帝,不能去迷信他,不能認为他的每一句话都是绝对正确,也不能用教条的僵化的态度去照搬他的每一句话。王立群教授拿鲁迅的话来佐证秦始皇不是暴君,是从概念到概念,是不对的。一个概念是否正确,只能用事实本身来证明。不能说鲁迅认为什么是对的,就一定是对的,鲁迅认为什么是错的,就一定是错的。

说秦始皇是暴君,冤枉吗?当然一点不冤枉。秦帝国固然是“二世而亡”,祸根却是秦始皇种下的。人们对他的种种暴行,早已是怨声载道。譬如,公元前238年,秦始皇发现其母有奸情,还生了两个孩子,就把她迁到外地囚禁起来,并杀死奸夫,两个私生子也装在布袋里摔死。有人谏言,认为不妥,秦始皇便将其杀死。又有人谏言,又杀死,接连杀了二十七人。这时有个叫茅焦的就此事再次向秦始皇进言,说:“陛下有狂悖之行,不自知邪?车裂假父,囊扑二弟,迁母于雍,残戮谏士,桀、纣之行不至于是矣!今天下闻之,尽瓦解,无向秦者,臣窃为陛下危之!”又譬如,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坑杀儒生四百六十人,他的长子扶苏就极力反对,说:“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茅焦和扶苏都预见到了秦始皇的暴行将会产生的后果,也说明了秦王朝的灭亡与秦始皇的暴政是有着直接关系的。

不过,当秦始皇在世时,在他统治下的秦帝国,的确是“安定”的,没有一个人敢说秦始皇一个“不”字。这种“安定”就是以残酷的镇压和屠杀来维持的。公元前211年,天上掉下一块陨石,有人在石上刻字,骂秦始皇,咒他早死。秦始皇大怒,下令将刻字石头附近所有村庄的居民统统抓起来杀死。石头也烧毁了。《资治通鉴》是这样记载的:“有陨石于东郡。或刻其石曰:‘始皇死而地分。’始皇使御史逐问,莫服。尽取石旁居人诛之,燔其石。”这件事既反映了秦始皇的残暴,也说明了人心所向,对秦始皇暴政的不满。所谓的“帝国的安定”,只是一种假象,“安定”下面潜藏着巨大的危机。这种危机迟早会迸发出来。这也是秦王朝如此短命的原因所在。公元前220年,秦始皇吞并了六国。十年后,公元前210年,也就是在他残忍地捕杀刻字石头附近居民的第二年,秦始皇死了,秦二世登基。第二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起义,项羽、刘邦跟着造反,将罪恶的秦王朝一举推翻。起义军提出的口号就是:“伐无道,诛暴秦。”

所以说,秦王朝的灭亡,与秦二世其实没有太大关系。秦始皇刚死,二世刚登基,起义就爆发了。这个恶果完全是他自己酿成的,赖不到别人,怎么能说“冤枉”呢?

还有一个问题。起义爆发之后,原先被秦始皇吞并的六国,也纷纷起兵抗秦,反抗秦王朝的统治。公元前207年,秦王朝灭亡前夕,秦国的最后一个丞相赵高宣布:秦国过去为王,从秦始皇吞并六国之后才称帝。如今六国又自立为王,秦地更小,应仍旧改称王为是。《资治通鉴》是这样记载的:“秦故王国,始皇君天下,故称帝。今六国复自立,秦地益小,乃以空名为帝,不可。宜如故,便。乃立子婴为秦王。”历史发展到这里,又回到了起点,回到了秦始皇吞并六国之前的状态。这是很富有戏剧性和讽刺性的一幕。不可一世的秦帝国只是昙花一现,转眼间帝国的大厦就坍塌了,“皇帝”的称号也挂不住,又改称“王”了。那么再请问王立群教授:当初秦始皇吞并六国而称帝,与后来“六国复自立,秦地益小”而改称王,究竟哪一种状态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呢?若是前一种,为什么后来又“六国复自立,秦地益小”而改称王了呢?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趋势”呢?王立群教授又该如何自圆其说呢?

秦始皇焚书坑儒之谜历史故事 篇9

这件事使秦始皇十分恼怒,于是他下令,对所有在咸阳的方士进行审查讯问,欲查出造谣惑众的侯生、卢生两人。方士们为保全自己的性命,只得相互告发,秦始皇最后把圈定的460余人,都在咸阳挖坑活埋。

秦始皇的“坑儒”是“焚书”的继续。至于坑杀的人究竟是方士还是儒生,学术界各持己见。从分析“坑儒”事件的起因看,秦始皇所坑杀的人应该是方士;但从长子扶苏的进谏“众儒生都学习孔子的学说”来看,秦始皇所坑杀的又好像是儒生。

而且东汉卫宏在《诏定古文官书序》中记载,秦始皇在骊山温谷挖坑用以种瓜,以冬季瓜熟的奇异现象为由,诱惑博士诸生集于骊山观看。当众儒生争论不休、各抒己见时,秦始皇趁机下令秘杀填土而埋之,七百多名儒生全部被活埋在山谷里。于是有人便根据这一点而偏向于传统的说法,认为秦始皇确实有过“坑儒”的行为。

我喜欢的历史人物 篇10

王迪平

他,是智慧的化身,“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空城计”这些神话般的故事和他一起再历史长河里闪着耀眼的光芒。他是成功的象征,“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他原来只是个隐士,他念着“非但泊无从明志,非宁静无从志远”,躬耕于南阳,一心只想过着“检以养德,静以修身”的生活。可是,他这样的智者,历史是不会让他如蜉蝣一般消失,于是演绎了“三顾茅庐”的佳话。

他足智多谋,初出茅庐就火烧新野,即使是曹操手下“八虎骑”之首的夏侯淳也落得狼狈而逃。他巧借大雾,草船借箭,略施小计,就让周瑜陷害他的奸计破灭,同时还大大挫伤了曹军的锐气。他六出歧山,屡战屡胜,是魏军中首屈一指的司马懿也闻风丧胆。

他大智大勇。面对兵临城下的15万大军,依然笑容满面地在一座空城上弹琴。他为了孙刘联盟,泰然入吴,虽然他知道那里有周瑜的百般刁难,甚至是生命危险。萌霞关下,他为了刘备的事业,毅然决定冒着生命危险,前去说服马超归降。虽然最后去的不是他,但我仍然不得不佩服他勇气可嘉。

他是一个忠心的大臣,真的是鞠躬尽瘁,他呕心沥血的为了蜀国,帮助刘备打下了半壁江山,最后却因为刘备不听劝,只顾为关张报仇,却大败夷陵。后来刘备去世,阿斗即位,阿斗才识浅薄,整天无所事事,昏庸无道。而他在朝中掌握大权,他其实可以谋权篡位,自立为王,但是他没有这样做。刘备临终前特意叮嘱:“汝与臣相从事,事之如父。”他没有辜负刘备,把刘禅当亲儿子对待,尽心尽力的辅佐他。刘禅当政时,他处处出面,处处帮刘禅处理国家大事。有一次,他和刘禅一起到野外骑马,刘禅不幸跌下马,手臂轻微骨折,他就无微不至的照顾刘禅,直到刘禅的伤好了。

我喜欢的历史人物是秦始皇 篇11

一、“坑儒”事件的缘起与发生

“坑儒”事件发生在公元前212年 (秦王嬴政即位第35年)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一方面认为自己功德超过了三皇五帝, 大肆加以夸耀;另一方面则积极寻求长生不老药来延长自己的寿命。公元前219年 (秦王嬴政即位第28年) , 秦始皇到东方的郡县去巡行, 遇到了齐地的徐巿等人上书, 说海里有三座叫蓬莱、方丈、瀛洲的神山, 是仙人居住的地方。他们请求秦始皇能让他们斋戒沐浴后率领童男童女前往寻觅。于是秦始皇派遣徐巿带着几千个童男童女, 到东海去寻求仙人。公元前215年 (秦王嬴政即位第32年) , 秦始皇巡行到碣石, 派燕人卢生寻求名叫羡门和高誓的仙人, 又派韩终、侯公、石生去寻求不死的仙药。公元前212年, 一直替秦始皇寻求长生不死药而不可得的侯生、卢生互相商议说:秦始皇的为人, 天生脾气刚强暴戾, 自以为是。他从诸侯出生到兼并天下, 凡事称心如意任意妄为, 于是就自以为从古到今没有人能胜过自己。他专门任用与宠幸治狱的官吏。博士虽然有七十个, 只不过是充个人数, 从不曾被他采用。丞相及大臣都是接受已经决定的命令, 一切事情都倚靠皇帝办理。皇帝喜欢用刑法杀戮来建立威严, 天下人都害怕触犯法网而小心翼翼地保存自己的俸禄, 不敢竭尽忠诚。皇上听不到自己的过失, 一天比一天骄狂, 大臣们整天提心吊胆净说些谎言欺骗他, 以博取他的欢心……天下大事不论大小都由皇帝决定, 皇帝要批阅的文书多到用称子量, 白天夜晚都有上呈的文书, 不回复上呈的文书皇帝就不休息。我们不可以替贪恋权势到这种地步的人寻找长生不死之药。于是侯生、卢生两人就私下逃走了。秦始皇听到二人逃走的消息非常愤怒, 就派御史审问居住在咸阳的跟随侯生、卢生的那些人, 这些人为了免除自己的罪行“传相告引”, 竞相揭发他人, 结果发现其中触犯法令的就有四百六十多人, 秦始皇最后下令把“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 皆坑之咸阳”[1], 以昭示天下, 警告后人, 还有更多的触犯法令的人被发配到边境。这就是“坑儒”事件。

二、“坑儒”事件中所坑杀的是触犯了秦朝法律的方术士

虽然“坑儒”从字面意思理解是“坑杀儒生”, 但“坑儒”这个词语是后人发明使用的, 当时秦始皇坑杀的根本就不是“儒生”, 更不能说是“坑杀读书人”。从《秦始皇本纪》中的记载来看, 让秦始皇不满的并不是儒生, 引发“坑儒”事件的也不是儒生, 而是那些在愚弄秦始皇、骗取耗费了大量的国家钱财后, 还诽谤朝廷、蛊惑人心的方术士们。如前所述, 秦始皇为了长生不老, 先后委派韩终、徐巿、卢生、侯生等为其寻找、炼制长生不老药。但“韩众 (同“终”) 去不报”[1];“徐巿等费以巨万计, 终不得药, 徒奸利相告日闻”[1];而卢生等人则在耗费巨资、三番五次地戏弄秦始皇之后又大肆诽谤秦始皇。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 三十二年, 当秦始皇前往碣石时, 曾派卢生访求仙人羡人、高誓。卢生出海没有找到仙人, 回来后为了推脱责任, 就用鬼神之事来愚弄秦始皇。他们向秦始皇献上谶纬图书, “曰‘亡秦者胡也’”[1], 意思是说他们之所以没有能找到仙人仙药, 是因为“胡”人的存在阻碍了仙人的出现。“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 略取河南地”[1]。过了几年, 他们仍然无法找到仙人和仙药。于是在三十五年, 卢生又游说始皇说:臣下等人寻求灵芝奇药以及神仙, 老是找不到, 这是因为一些东西在妨碍我们的行动。方术中, 君主要经常隐藏行踪以躲避恶鬼, 恶鬼避开了真人才能出现。君主居住的地方被臣子知道了, 就会妨碍神的出现……现在陛下您为了治理天下, 生活无法安静平淡, 希望您居住的宫殿不要让人知道, 然后才能找到长生不死药。秦始皇听后, “乃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 帷帐钟鼓美人充之, 各案署不迁徙。行所幸, 有言所者, 罪死”[1]。在这种情况下, 卢生、侯生依然找不到也制造不出长生不老药, 于是他们又把责任都推到秦始皇身上, 说他“刚戾自用”, “贪于权势”, 说正因为秦始皇是这样的人才导致他们“未可为之求仙药”[1]。秦始皇知道后气愤地说, “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 今乃诽谤我, 以重吾不德也。诸生在咸阳者, 吾使人廉问, 或为妖言以乱黔首”[1]。在这种情况下秦始皇才派御史进行察问, “御史悉案问诸生, 诸生传相告引, 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 皆坑之咸阳”[1]。这里用的词语都是“诸生”, 不是“儒生”, 这些“诸生”主要是指那些追随卢生、侯生的方术士们。而这些“诸生”们在遭到查问时竟“传相告引”, 互相揭发彼此的违法行为。正是在掌握了“诸生”所犯的罪行之后, 秦始皇才下令把“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 皆坑之咸阳”[1]。可见, 被秦始皇坑杀的并不是“儒生”, 而是“犯禁”的“诸生”, 即那些追随侯生、卢生的方术士们。这些方术士或者是参与了挪用或贪污秦始皇拨给他们用来寻找仙药和炼制仙药的钱财, 或者是参与了诽谤朝政、蛊惑民心, 从而触犯秦王朝的法令。《史记·儒林列传》则把与读书人有关的“焚书”“坑儒”两件事直接写成“焚诗书, 坑术士”[2], 由此可见, 当时被坑杀的人主要是“术士”。《剑桥中国秦汉史》也认为, 正是侯生、卢生谩骂秦始皇、并逃之夭夭的事件惹怒了秦始皇后, 他才“下令调查与两个方术士有往来的文人。这些人互相指责。秦始皇于是亲自挑出460名触犯禁令的人, 把他们全部处死”[3]87。

三、有秦一朝对儒生还是重用的

从文献记载来看, 秦始皇乃至整个秦朝对读书人特别是儒生都是加以重用的。秦朝设立有专门的博士官, 而且人数众多。在秦朝的众多活动中皆有儒生和博士官们的参与。如三十四年引起焚书的那次秦始皇寿宴上, 就有“博士七十人前为寿”[1], 其中鼓吹分封诸侯的齐人淳于越就是一位博士官。如二十八年, 秦始皇东巡到邹峄山, 要在山上树立石碑, 就“与鲁诸儒生议, 刻石颂秦德, 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1]。由此可推知以后秦始皇巡行时在各地刻石立碑写碑文都应该有儒生的参与。三十五年侯生、卢生逃走的消息传来后, 秦始皇还说自己“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 欲以兴太平”[1]。三十六年, 有人在一块陨石上书写“始皇帝死而地分”的语句, 秦始皇派御史追查没有结果, 秦始皇下令把居住在石旁的人通通抓起来杀了, 并用火烧掉这块石头。秦始皇闷闷不乐, “使博士为仙真人诗”[1], 当他出游天下的时候, 传令乐工演奏歌唱。也在三十六年, “始皇梦与海神战, 如人状。问占梦, 博士曰:‘水神不可见, 以大鱼蛟龙为候。今上祷祠备谨, 而有此恶神, 当除去, 而善神可致’”[1]。秦始皇听取了博士的建议, 派人射杀了海里的大鲛鱼。陈涉起事后, 秦二世也召集博士们进行咨询, 其中主张赶快发兵攻打陈涉的就有“博士诸生三十余人”[4]。西汉初年的一些著名的儒生, 都在秦朝做过博士官。如《古文尚书》的传世者济南人伏生, “为秦博士”[2];如帮助西汉初年刘邦制定朝廷礼仪的叔孙通, “秦时以文学徵, 待诏博士”, 而且叔孙通降汉时, “从儒生弟子百余人”[4]。另外, 西汉初年的著名儒生中, 还有“陆贾, 秦之巨儒。郦食其, 秦之儒生”[5]。以上这些儒生在秦朝都没有遭到坑杀与迫害。不仅如此, 秦虽然焚烧民间的《诗》、《书》, 但统治者自己还是很重视《诗》、《书》的作用的。当秦二世整天沉湎于声色娱乐时, 曾经提出焚书的丞相李斯进谏说:“放弃诗书, 极意声色, 祖伊 (注:商纣时的贤臣) 所以惧也;轻积细过, 恣心长夜, 纣所以亡也”[6]。由上述事实我们可以看出, 秦始皇虽然对儒家鼓吹的恢复古代分封诸侯制的主张不采用, 并限制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诸子百家思想在民间的传播, 但儒生和儒家的一些思想在朝廷中依然是很受重用的。这也说明了有秦一朝, 虽然以法家思想为根本治国原则, 但并没有完全排除对儒家思想的借用。正如南宋郑樵根据上述《史记》中所记载的史实得出的结论说:“齐、鲁之风原未尝替……则知秦时未尝废儒。而秦始皇所坑者, 盖一时议论不合者耳”[5]。因此, 儒生遭到大规模迫害甚至被“坑杀”的说法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从以上史实的分析中, 我们不难看出:在以法家思想为统治指导思想的秦王朝, 统治者们并没有轻视与憎恨儒生, 更没有无缘无故地大规模地坑杀儒生。相反, 儒生是得到了重视与使用的。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坑儒”事件中所坑杀的是那些追随卢生、侯生并触犯了法令的部分方术士们, 根本不是“儒生”。

参考文献

[1]史记·秦始皇本纪.

[2]史记·儒林列传.

[3]崔瑞德、鲁惟一.《剑桥中国秦汉史》[M].杨品泉、张书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

[4]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5]通志·校雠略一.

我喜欢的历史人物“周处” 篇12

一天清晨,周处刚刚把一个农人打成重伤,在空无一人的街上大摇大摆的时候,突然看见一个老头坐在小凳子上哀声叹气:“哎,我们的县好苦啊!”

周处上前吼道:“俺们县物产富饶,今年收成又好,苦什么?苦个毛啊!”

老头一愣,抬头看了看周处:“哎,壮士,你有所不知,收成再好,有那三害,就苦透了!”

“哪三害,我来收拾!”周处捏了捏拳头。

“一害是山上的白额虎,二害是长桥底下的巨蚊,第三害是……是……,老头咽了咽口水,吃力地说:“他不是牲畜,也不是虫子,是……是一个人,比老虎,巨蚊都可怕。”

“是谁?快说!”周处喝道。

“我不说!说了我会没命的!”老头收了板凳,起身刚要走,周处一把抓住了老头:“说!保你无事!”老头又叹了口气:“他……他姓周,叫周处。”

“啊!!!”周处大叫一声,这句话如晴天霹雳打在了周处身上,他呆住了,头上直冒冷汗,老人见他如此反应,上前问道:“敢问壮士大名?”周处胡子抖着,“我就是周处啊!”说完,便跑走了。

事后,周处变了,他张弓搭箭,路上南山,一箭射死了老虎,又不顾劳累,挎上腰刀,脱掉上衣,与桥下的大蚊搏斗了三天三夜,桥下的水都变成了红色,最后,周处斩死了巨蚊,默默地离开了义兴县。

周处最后勤奋读书,还写了《默语》、《风土记》,成为了一名文武双全的人才。

秦始皇与古代运河灵渠考略 篇13

关键词:秦始皇,灵渠,水利工程

灵渠位于今天广西兴安县境内,建成于公元前214年的秦始皇时期。两千多年前,秦始皇以统一中国为目标发兵五十万人南征百越,为解决粮草运输问题,作出了修建灵渠以运粮的战略决定[1]544。灵渠的修建为中国统一大业、岭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为秦始皇的历史功绩增添了精彩的一笔。

一、粮草运输难题催生灵渠诞生,宏伟水利工程考验匠人智慧

秦始皇决定兴建灵渠在主观上是为了解决军饷运输的难题,客观上也具有水利技术条件。灵渠开凿之前的公元前256年,秦昭公命李冰在四川主持兴建都江堰工程,为后来秦国的各项水利工程提供了开创性的宝贵经验。该工程由宝瓶口、飞沙堰、鱼嘴三个部分相连形成了工程的主体部分。其中鱼嘴起分水的作用,与灵渠的铧嘴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后来水利学家大多认为铧嘴分水的构思源于都江堰鱼嘴的启发,毕竟两条渠的开凿相距只有35年,不同工程之间技术交流的可能性也非常大。除了都江堰,郑国渠的修建也为灵渠储备了技术经验。郑国渠解决的最大问题是实现建闸的控制,尽管目前尚无水利史料证明郑国渠的建闸控制技术被应用到了灵渠的修建,但前后相差仅25年的两条渠道要传承这项技术并非没有可能。

有了前期其他水利工程的技术储备和传承,灵渠的修建只需秦始皇的一声令下。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发兵征讨岭南地区,也就是现在的两广地区和印度半岛北部的广袤地区。当时,秦国大军要进入岭南,最近的路线是穿过五岭中部,但由于该路线上自然条件恶劣,只能选择五岭东西两端作为突破口。五岭的东端往南是东江发源地,往北是汇入贡水的细流,要在这里将陆路打通是可行的,而要打通水路却非常困难。五岭的西端往南是漓江的发源地,往北是湘江的发源地,这两处江河的发源地相距不远,所以从地形条件上看非常有利于渠道的开凿。秦始皇在详细了解了不同的地形条件和各方面考虑之后决定在此地打通水路,灵渠因此而诞生。毗邻桂林的兴安县是灵渠开凿的不二之地。五岭中有两岭耸立于该县,南边是都庞岭,北边是越城岭。两岭不相接但相望,中间形成的通道让两股水源各走南北、比邻而流,相距不超过5公里。该通道可以利用的天然河床不多,基本只能靠凿石开山夯建河道,最后凿出了深5米、宽10米、长35公里的灵渠,实现了湘江之源和漓江之源的相连。与此同时,灵渠与海河连接的地方修建了长500米的水坝。该水坝将大约30%的水量顺着灵渠流进漓江[2]125。自古绝无可能相互谋面的漓江和湘江就这样连接在一起。中原地区的船只由洞庭湖进入湘江再逆流而上,通过灵渠进入漓江,再于梧州进入西江,最终驶入南海;岭南地区的船只进入漓江后通过灵渠下到湘江,经由洞庭湖进入长江再扬帆而下,或一路东行驶入东海,或借道大运河北上可直达北京。由于灵渠的修建,一条河的水流注入两大水系再汇入两个大海,这种情况在世界水利史上至今还未出现过第二例。

与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工程不同,灵渠这一伟大的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据传由三任负责人主持完成。第一位主持该工程的是一个姓张的工匠,但由于工程难度大、时间紧,加上能力有限,张姓工匠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被秦始皇下令斩杀。继任者为一位姓刘的工匠,也因同样的原因丢了性命。第三任负责人姓李,他在前两位负责人的工作基础上继续主持完成了灵渠修建大业。秦始皇得悉工程完成后论功行赏,将最大的功勋授予了这位李姓工匠。但他对前人累积的功劳一直深深追思着,也不想独享盛誉,未曾想仍然被世人误会谴责,说他贪图荣华、忘恩负义。李姓工匠忍受不了世人的压力愤而自杀。自杀取义的李姓工匠终被世人接受,被民众深切缅怀,将他与前两任负责人合葬在一起,被封为将军,墓名被称为三将军墓。该墓位于灵渠之畔,日夜伴随着灵渠之水潺潺流过的吟唱之音。

二、灵渠承载军事政治水利目的,设施设计反映古代人民才能

灵渠的修建并非出于水利防洪抗旱、灌溉农田的目的,而是完成出于军事、政治的需要,秦始皇对疆土开拓的无限欲望无意之中让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跨越五岭实现完美交融。这一成就恐怕是秦始皇和灵渠修建者们没有想到的。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前,岭南被称为是扬州的徼外之地,并不在中国的版图之内,中原政权也从未真正统治过这一地区。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五岭的绵延千里将中原与岭南几乎隔绝,很少有岭南人翻越五岭进入中原,而中原先进的文化也几乎不能飞跃五岭的阻隔进入岭南。秦始皇在灵渠修建成功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并非用它来运送军用粮草,而是下令勘察岭南地界,设南海、象郡、桂林郡,正式对该地区施行郡县制,实现政治统治。此后,为了开发这一地区,秦始皇下令军队必须在此长期驻守,还发配数以十万计的代罪之人到岭南成为第一批来自中原的移民。中原移民通过灵渠为岭南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极大促进了岭南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文化素质较高的中原移民也为提升岭南的文化水平和岭南人的素质发挥了明显的作用。

除政治、文化上的意义,秦始皇下令修建的灵渠当然不失其在军事和水利上的重要历史功绩。灵渠修建完成后将秦始皇军事统一岭南的进程大大提速,对中国统一进程产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3]381。灵渠将珠江水系和长江水系联通起来,加强了中原与岭南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各方面联系。即便在秦始皇和秦代之后,灵渠依然被历朝历代用作粮饷运输和转运兵员的重要通道。明清两朝的安南贡使就是通过灵渠由湖南北上入朝朝贡的。有着楚粤咽喉美誉的灵渠也是粤盐北运和湘米南运所依赖的水运通道,以至兴安县成为五方辐辏、千帆云集的重要商业中心。

灵渠由陡门、渠道、铧堤、天平及大量附属设施构成,设计精妙、灵巧、科学。天平也就是人字形拦河坝,是一条重力式的砌石溢流坝,出水处用条石平铺,楔形槽凿于接口处并以铁锭嵌镶,条石的后方用长条形的片石直立嵌入,如同鱼鳞,被称为鱼鳞石。在天平的顶端是以巨石堆砌而成的石堤,石堤呈犁铧状,朝前突出在河道的中心位置,被称为铧堤。天平与铧堤一起发挥着平衡灵渠水位的功用,当枯水期来临时,它们将海河水引入南渠和北渠,确保灵渠水位达到航运要求的高度;当汛期来临时,洪水可以越过天平流进湘江的故道,确保灵渠水不至威胁两岸百姓人身财产安全。灵渠的主干部分是完全由人工利用天然地形开凿出来的渠道,正是它沟通了湘江与漓江。渠道分为南渠和北渠,南渠自天平一路向南,至灵河河口汇于大溶江,再流入漓江,全长30多公里。北渠从铧嘴北曲折迂回向北直到湘江故道,全长4公里。为了在不同时期降低或提升灵渠水位以方便通航,南渠和北渠设有数十个陡闸。经过上千年岁月的洗礼,现存的陡闸有21个,其中14个保存较为完整[4]72。在秦始皇的亲自过问下,秦朝的水利工匠们精心设置的天平、铧嘴、陡闸等设施让灵渠充分发挥了航运、防洪、分水等功能,它们均是中国水利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水利工程创新,反映了秦始皇的雄才伟略,更体现了秦朝劳动人民的才能与智慧。

三、灵渠景点刻录秦皇历史沧桑

1. 飞来石。

飞来石的传说自秦朝以来就与前文所提的三将军墓密不可分。传说灵渠刚开始修建时,被妖魔化的猪婆精时常出没毁坏渠道,盛怒之下的秦始皇因此斩杀了委派的两个主持工匠。第三位主持工匠被派来后得到神仙帮助,一块从远在四川峨眉山飞来的巨石将正在毁渠的猪婆精压在河堤上,永世不能翻身。就这样,灵渠由于这块飞来石而得以修建成功。但第三位主持工匠不想独享功名于湘江河畔自杀,于是就有了飞来石与三将军墓的传说。数千年来,沧桑变迁、时光流逝,默默静立的飞来石在灵渠堤上一直担负着守卫渠道的神圣使命。

2. 娘娘桥。

娘娘桥又被称为天后桥。在我国沿海地区,居民们尊称妈祖为天后。妈祖即海上的女神。根据我国宋代史书记载,妈祖原是福建省莆田地区一个大户林姓人家的六女儿。她从出生的那天开始就从来都不哭闹,她的父母非常喜欢这个乖巧的女儿,于是给她取名叫做林默。林默在十六岁的时候受到了神的感化,随后在她二十八岁的那个重阳节成仙得道。在她成仙后,她家乡的父老乡亲们经常能够看到她驾着彩云飞翔于在海上,为在茫茫大海上迷失方向的人们引路,还经常拯救那些处于危难的渔民。由于她的善良与无私感动了无数的乡亲,人们自发地在当地为她修建了祠庙,以供后人敬奉朝拜。由此,中国部分沿海城市便有了信奉妈祖的传统和习俗。在繁荣的天津港就流传着妈祖庙先于天津卫而存在的说法。在宋代,杭州、华亭、广州和泉州四个城市的市舶司附近都建有妈祖庙。自从秦始皇的灵渠开通之后,它有效地将珠江和长江这两大水系连接起来了。因此,从灵渠坐船向着北方行驶,可以通往长江,之后驶出东海。从灵渠向南行驶,能够在到达珠江后通往南海。因此,灵渠起到了连接南北水路的作用,是我国古代海上贸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娘娘桥也反映出通过灵渠的有效连接,我国南北文化相互交融的景象。

3. 望楼。

望楼始建于两千多年前,在秦朝,望楼的作用在于瞭望和预警。当时,秦始皇为将四分五裂的国家统一起来,曾率领五十万军队向岭南进发。由于遇到了当地人民的奋起反抗,使得这场战争持续了近三年的时间。期间,秦军在兴安开凿修建灵渠的同时,又在灵河边屯兵筑城,修筑起了最古老的秦城。在这之后,直到唐代,这些大小不一的秦城成为了历朝历代军队的屯兵重地。直到现在,在兴安境内还有五处秦城遗址。今天,人们在对这些秦城遗址的考古挖掘中发现,在每个秦城内都修建有望楼。这些望楼主要集中在秦城的四个角上,为保卫秦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 浮雕。

秦朝修建的灵渠两岸原本并没有浮雕,但由中央美院教授袁运莆主持完成的百米浮雕作品充分反映了秦朝工匠在秦始皇的高压下修建灵渠的大致过程。百米浮雕的开端展示了秦始皇在统一中国之前的中华文化成就。如何可以确定是统一之前的文化成就呢?因为古代帝王将相们的坐骑规定严格,有着九五之尊身份的帝王,其坐骑为五匹马拉的马车,诸侯们按规定只能乘坐由四匹马拉的马车。而浮雕中的秦始皇并未坐在五匹马拉的车中[5]106。此外还有一些与早期秦国文化有关的浮雕内容,例如人物腰间佩戴的饰物、编钟等等。在秦始皇所乘坐的马车后方雕刻着秦朝最为宏伟的宫殿阿房宫。阿房宫工程耗费了大量物力和人力,在尚未建成时即被项羽率众烧掉了,这把火烧了数十天,足见工程量之浩大,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暴虐与奢靡。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 1992.

[2]史念海.河山集[M].北京:三联书店, 1978.

[3]林剑鸣.秦史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

[4]郑连第.灵渠工程史述略[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1986.

上一篇:村委会卫生工作计划下一篇:关于初二安全的班会主持词3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