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的情感

2024-10-06

人物的情感(共12篇)

人物的情感 篇1

人物采访是一种人际沟通过程, 成功的人物访谈应该是记者和采访对象间由浅入深的沟通交流过程, 是心理和情感上由表入里、循序渐进的过程。采访中, 如果能够在采访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和采访对象建立起良好的情感联系, 设身处地地从对方的角度出发, 激发采访对象倾诉、诉说的愿望, 就能形成良好的采访局面;相反, 采访之前没有对采访对象进行深入的了解, 采访中不体会采访对象的心情和需要, 而是一味地提问, 不给采访对象倾诉的机会, 则会造成人物采访的失败。因此, 情感引导在广播记者的人物采访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广播记者情感的引导决定了人物采访的品质。

一、广播记者的情感引导有利于为人物采访创造轻松和谐的采访氛围, 从而激发采访对象倾诉、诉说的意愿。

情感一词是指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 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 人物采访不仅仅是采访者和采访对象之间语言上的交流, 同时也是双方情感和心理上的交流。虽然广播采访只闻其声, 但广播记者也要和采访对象建立情感上的联系, 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问答访谈, 不仅呆板、无趣, 而且也是不真实的, 所以广播记者应该具备记者应有的敬业精神和探索精神, 在采访前就对被采访的人物进行深入的了解, 挖掘当事人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同时还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 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简单敷衍了事, 要提前拟定采访提纲, 使采访不至于陷入无话可说的尴尬境地。

人物采访的本质是记者与采访对象间的互动。在传统的人物采访中, 记者往往处于主动的地位而采访对象处在被动地位, 这种关系不仅不利于双方建立良好的交流关系, 更容易使采访陷入尴尬境地, 难以达到预期的采访效果。将记者的情感引导加入到人物采访中, 不仅有利于采访的顺利进行, 更重要的是, 能够使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建立起类似于朋友的情谊, 方便记者挖掘当事人的内心世界, 让人物采访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顺利进行。

二、情感引导有利于采访对象接受采访

人物采访面对的是各种不同性格的人。有些采访对象性格内向、腼腆, 不擅长诉说, 有些采访对象则因为新闻事件本身而不愿意敞开心扉, 因此在采访初期, 记者可能会遇到采访对象三缄其口的现象, 这个时候就应该充分发挥情感引导的作用。

首先, 要设身处地地为采访对象思考, 寻找一个对方能够接受的、感兴趣的话题, 让采访对象感受到记者对他的尊重和理解, 这样做能够卸下采访对象内心的重负, 敞开心扉, 畅所欲言, 保证采访的真实和生动。

其次, 采访时最好到被采访者家里去看看, 这有助于全面了解人物的生活环境、性格习惯、志趣爱好、人物成长的道路、思想成熟的脉络, 进而多侧面、多角度地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快速进入到采访情境中去。

三、情感引导有利于实现采访的互动性

在传统的人物采访中, 广播记者往往采取简单的你问我答或逼问式的采访方式, 导致采访对象没有诉说的意愿, 报道出来的人物也缺乏生动性和真实性, 而情感引导可以改变这一局面, 使采访者和被采访者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实现互动性采访。为此, 记者除了要在采访前全面了解采访对象的职业、个性、喜好、家庭背景等之外, 更要在采访中运用情感引导来建立和采访对象之间的联系, 并尽可能地成为一名倾听者和引导者, 给予采访对象充分的诉说空间, 所提的问题也要有助于互动氛围, 以不断推动话题的深入, 让采访对象有话可说。

许多人物采访的成功之处在于挖掘并艺术地再现了人间真情, 这个情不是煽情也不是矫情, 而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的, 既要充满激情, 又要细心把握, 拿捏好分寸, 过分夸张或者虚假做作, 不但不能打动人, 反而会引起听众的逆反心理, 影响访谈的效果。所以, 在进行人物采访过程中, 一定要发挥情感引导的作用, 拉近采访中双方的距离, 让采访更加生动。■

参考文献

【1】柯怀兴, 记者情感在采访中的作用, 中国地市报人, 2008年 (04)

【2】符刚, 如何在人物采访中实现互动, 记者摇篮, 2009年 (03)

【3】张敏, 如何创造良好的采访氛围, 视听界, 1995年 (03)

人物的情感 篇2

总想看到对方,总想打开电脑对方就在线,总想和对方无拘无束地叙述自己的故事,也曾想过把自己的生命与对方联系在一起。忧对方之忧,乐对方之乐,为对方突然患病而焦急,为对方遇到烦恼而不安,却从不敢让自己介入到对方的命运之中。

虽说彼此相爱,也有过一瞬间彼此拥有的念头,但双方只是在爱与喜欢的夹逢里走得从容自然,倒向任何一边都不是彼此的期待。都有各自的情感世界,谁都不是对方人生或爱情故事的主角,但是爱人、朋友不能给予的,彼此却能从对方身上得到满足。

或许因为彼此是那么遥远,但双方仍然可以在性格、心理上相互取长补短、相互激励启迪。因为有了这种默契、理解,所以更加相互欣赏。

这种超乎寻常的感情有时就象冰与水的关系。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升温,冰会化为爱情的水;降温,水会凝为友情的冰。不冷不热间,便是爱情与友情的暧昧。人陶醉在爱情里的时候是醉着的,交往在友情里的时候是醒着的,而拥有了这种超乎寻常感情的时候则处在半醉半醒之间。所以有一种飘然欲仙的醉意,但脚步没有踉跄,路也走的稳当。不会象从狂热的恋爱中晕晕乎乎走向弥漫婚姻时那么容易摔跤,然则,它比清醒的友情多了一份迷醉,所以便可以享受到亦真亦幻的快感。感情不是化学元素,分不清那种是氢那种是氧,也许感情就是氢二氧,是一咱混合体。

多样的心理描写,丰富的人物情感 篇3

一、直接描写心理,揭示人物品质。

心理描写,一般运用第一人称,把人物想说的话说出来,就是平常我们写日记常用的内心独白方式。袒露的心声一下子就能揭示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和思想来。比如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一文,写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看见他们正在空织布机上忙碌地工作。有一段精彩的心理描写:

“愿上帝可怜吧!”老大臣想。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

“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但是他没敢把这句话说出口来。

“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決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因为是不可告人的,是内心的活动,这位老大臣自私、虚伪的性格品质,只能通过心理描写来表现出来。

二、动作暗示心理,表现人物思想。

人的动作、行为总是受心理活动的支配,从行动中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世界,也是表现人物思想品格的一种方法。如孙犁的《芦花荡》一文中的一段描写: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

这一段多用的是动作描写,却生动地写出了“老头子”那种复杂的心理活动,“举起篙来砸”“狠狠地敲打”写出了他对日本鬼子的极端仇恨的心理;“向着苇塘望”写出了他想让两个小姑娘看到此景的心理。两种心理活动正好体现了“老头子”勇敢无畏又自尊心极强的性格特征。

三、景物衬托心理,展现人物性格。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句诗很明白地告诉了我们,情、景常常是交融在一起的。通过景物来衬托,能够很委婉地表达出人物的心理,从而展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比如李森祥的《台阶》一文的一段描写:

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阴。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桃树”“柳树”“烟雾”这些景物描写,是从侧面来写人物心理的。父亲抽烟时专注地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他向往,他在谋划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羡慕。这样就传神地写出了父亲的心理。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体会到心理描写的多样性和重要性。不过,任何一种描写方法都不是孤立的,我们要学会灵活和综合使用各种描写方法,才会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来。

历史人物教学与学生情感的培养 篇4

关键词:历史人物,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国主义,民族英雄

“借鉴历史, 服务现实, 创造明天。”这是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 也是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历史教学从本质上讲, 就是通过对客观史实的了解去影响学生的主观意识, 形成积极健康的道德情感。历史人物, 指那些在历史发展中起过重要影响, 对人类社会起推动作用的人物。历史人物教学, 有利于学生形成广阔的历史视野、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健全的人格, 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树立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也具有极大的教育意义。

一、学历史成就, 树立民族自豪感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 是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既创造了璀璨夺目的文化, 又创造了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优秀品格和气质, 形成了以杰出人物为脊梁、以博大精深的思想宝库为源泉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为特征的精神财富和物质文明, 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孔子是世界上公认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被后人尊称为“万世师表”,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 并名列第一, 与穆罕默德、耶稣和释迦牟尼一起, 被称为缔造世界文化的“四圣”。他的思想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影响了中国2000多年的历史进程。张衡于公元132年制造的“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测量地震的仪器。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推算到小数点后七位的数学家是祖冲之。为了纪念他的功绩, 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 将小行星1888命名为“祖冲之星”。在教学中, 教师充分利用这些人物的历史功绩, 可以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教育, 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 树立民族自豪感, 勇敢地担当起历史重任, 立志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以历史人物为榜样,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它凝聚着炎黄子孙的思想、智慧和力量, 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华民族屡经艰难而生生不息, 不断发展壮大, 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力量的维系、凝聚、鼓舞与促进。用中国近代的志士仁人为拯救民族危亡不断探索, 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最后终于找到了走社会主义道路这一史实, 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真挚情感。他们对祖国家乡的深切眷恋, 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强烈企盼、对祖国繁荣昌盛的坚定信念, 对祖国主权和尊严的坚决捍卫等爱国主义情感无不对青少年产生极大的教育作用。从被法国人民誉为“奥尔良姑娘”的英雄贞德, 到出生入死、使黑人奴隶获得自由的塔布曼;从美国的开国元勋华盛顿、杰弗逊及其所起草的《独立宣言》, 到印度甘地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凯末尔党人制定的《国民公约》, 他们为了民族的独立自由奋斗不息, 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 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三、感人物言行, 悟人间正气

许多优秀人物的言行体现了他们正义在胸、勇斗邪恶、真理在手、顶天立地的君子气概。岳飞精忠报国, 一首《满江红》, 表达了他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精神;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不为高官厚禄所动, 宁死不屈, 从容就义的爱国精神和高风亮节;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谭嗣同为国为民快哉赴死, 甘愿做“为变法流血牺牲第一人”;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顾炎武“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余光中的《乡愁》, 对祖国大陆的一片真挚感情和对国家统一的强烈渴望等等, 如此事例不胜枚举。在教学中,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感悟这些言行, 充分体会其内在的思想品质, 培养学生不惧邪恶、敢于斗争、坚持真理、匡扶正义的崇高品质, 从而明白应该怎样去做一个正直的人, 一个有骨气、有正气的中国人。

四、以史为鉴, 培养改革创新精神, 树立开放意识

中国历史的发展表明, 只有不断改革, 坚持对外开放政策, 国家才会快速发展。相反, 因循守旧、闭关锁国, 社会就会停滞不前, 失去前进的动力。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开元盛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等重大治世局面的出现, 无一不是改革的结果。教师可通过“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北宋王安石变法”的教学, 教育学生树立改革发展的思想意识, 懂得只有改革才能加速社会的发展,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加速器。通过丝绸之路, 东西方文明得到了广泛的交流与传播;玄奘西游天竺, 大唐的开明开放政策造就了辉煌灿烂的盛唐文明。这些历史事实告诉我们, 民族要发展, 就要开放交流;文化要发展, 就要兼容并蓄, 继承和交融。因此, 弘扬开放交流精神, 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必要素质。

五、以民族英雄为榜样, 增强民族责任感

民族英雄是指维护国家领土、领海、领空主权完整, 保障国家安全, 维护人民利益及民族尊严, 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 作出杰出贡献甚至献出宝贵生命的仁人志士。他们崇高的民族精神和气节鼓舞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为祖国、为民族利益而奋不顾身, 建功立业。“封侯非我愿, 但愿海波平”的戚继光;置生死于度外、誓与军舰共存亡、威震黄海的邓世昌;宁死不食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 等等, 无一不是将国家利益和尊严置于个人的利益之上。我们要通过这些人物故事, 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勇敢地担当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 激励他们为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使命而奋发图强。

参考文献

[1]卫刚.关于历史课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几点认识[J].中小学教材教学, 2004 (5) .

人物的情感 篇5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欣赏感受外国美术作品中的任务造型及情感表现;

2. 初步了解外国美术作品的性观历史知识及艺术美。

教学重点、难点:

从欣赏中了解外国美术作品的情感表现,主要通过人物造型、动态、表情,了解人物的真实情感。

人物丰富的情感在艺术作品中是如何造型表现的。

课前准备:

相关的挂图、作品图片、笔、纸

教学活动:

一、导入

多媒体展示外国美术作品,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进入外国人的情感世界。

二、欣赏活动

1. 活动一:欣赏与思考——《萨布罗什人写信给土耳其苏丹》

你观察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手执鹅毛笔的人士画面的视觉中心,他神情专注,突出了写信的主题。周围的人各具情态,有的冷静,有的蔑视,有的微笑,由的捧腹,有的忘形……把各种人物的情感表现描绘得淋漓尽致!

细节观赏启示1:明亮的眼神,思考的表情,可看出他冷静的神情、睿智的头脑。

细节观赏启示2:双手捧腹,仰头眯眼,是典型的开怀大笑神情。

2. 活动二:欣赏与思考——《加莱义民》罗丹雕塑群

你观察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外国雕塑作品中的人物情感:中间的长者,步履沉重,低头沉思,露出坚强不屈的神情。右一中年男子,挺胸而立,神情悲愤,毫不畏惧。左一举手的义民,仿佛在谴责上帝未能主持正义而愤愤不平,

细节观赏启示1:严肃地底下头,询问自己的灵魂。不迟疑,不恐惧,以长者的坚强鼓舞着其他人。

细节观赏启示2:双眼平视,若有所思,嘴角抿起,神情坚定。表达了义民坚韧、刚毅的品格与悲愤的情感。

教学反思:

人物的情感 篇6

《氓》中当女主人公与男子不相识之初称对方为“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氓,民也(《说文》)。自彼来此之民曰氓,也就是特指外来的人。按照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嫁制度,男女之间在谈婚论嫁之前,少有自由恋爱(当然也有特例),对彼此的称呼在这里可见一斑,可以看出女主人公在此时对于这个做生意的男人也是毫无感情可言,只是把他当做一个普通的换丝商人。

但是当女主人公知道这个男人“匪来贸丝,来即我谋”的时候,女性渴望爱情的特有心理和对这个男人的认同感使得她有了“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的行为和语言。从这个文段中可以看出女主人公对男子的称呼已经转为“子”,古汉语中,第二人称代词主要有“女、汝、尔、而、乃、若”等。其中以“女、汝、尔、若”四个为常见,“汝”、“女”本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寫法。例如: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等等。而“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也就是现在的“您”。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等。为什么这里偏偏用“子”来称呼男子,可见女主人公通过第一次的观察与接触已经中意于男子,原意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给这个被她称为“子”的人。

在经过了充满温情与甜蜜的恋爱之后,二人心心相惜,“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真可谓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可见女主人公对男子的感情到了一往情深、朝思暮想的地步。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这里是叙述婚嫁的经过,过程简单明了,是一个简朴的婚礼,在这里女主人公对男子的称呼又转变为“尔”。在古代汉语中“尔”就是一个“你”的意思,在清代黄宗羲《柳敬亭传》中有这样的句子“其市井小人昔与敬亭尔汝者,从道旁私语:‘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这其中彼此以尔和汝相称,表示亲昵,不分彼此。由此可知“尔”和之前的“子”相比可以看出二人的关系随着感情的深入更进了一步,由之前的“您”变成了现在的“你”。

后来,两人的生活从甜蜜的恋爱逐步到了面对柴米油盐的现实生活,“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从这里可以看出,男子娶了女主人公后,目的达到了,激情也过了,完全失去了当初的“氓之蚩蚩”那温文尔雅的样子,甚至露出了凶相。在古代社会“商人重利轻别离”的现象很多,这里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也许是男子有了外遇,因为经常外出经商,或者是女子因为“三岁为妇,靡室劳矣”的缘故,使得容颜已逝,最终让男子变心等。

于是女主人公发出了“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和“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的感叹,注意这里女主人公对男子的称呼又变成了“士”。在古代汉语中“士”,是作为封建社会中最基础的贵族,也是最高级的百姓。欧洲有骑士,日本有武士,而中国是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士族阶级。

子贡曾向孔子提出“何如斯可谓之士矣”的问题。孔子回答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论语•子路》)这句答话中,既表明了“士”的官吏身分,同时也指出了作为一名“士”的最基本条件和责任:一是要“行己有耻”,即要以道德上的羞耻心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二是要“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即在才能上要能完成国君所交给的任务。前者是对士的道德品质方面的要求,后者则是对士的实际办事才能方面的要求。而这两方面的统一,则是一名合格的士,也就是一名完美的儒者的形象。

由此可以看出女主人公在这里的感叹,不仅仅是对自己命运的叹惋,也包含了对男子的控诉和讽刺,既然封建社会给“士”赋予了一种圣神的道德含义,那男子在《氓》中的背叛爱情、背叛婚姻的行为与传统的“士”的形象背道而驰。这里难道没有强烈地讽刺吗?

人物的情感 篇7

关键词:沟通的缺失,表达方式,寻求理解,孤独处境

《母亲》是安德森作品《小城畸人》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篇, 小说全篇笼罩在一种阴郁苦闷的氛围中, 每个人物都沉溺在幻想所构建的世界里不可自拔, 压抑内心的渴望和需要, 不愿意借助对话这一最简单、最直接的途径来释放情感, 使得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子之间无法建立正常的交流方式, 人物之间的关系也因此显得怪异甚至扭曲。造成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就是交流和沟通的缺失。人类世界不是一个寂静无声的世界, 而是一个众声喧哗的世界,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是靠对话来维系的, 没有对话, 或者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具有实际内容的对话, 人与人之间就会出现无法逾越的情感障碍, 巴赫金说:“一切莫不都归结于对话, 归结于对话式的对立, 这是一切的中心。一切都是手段, 对话才是目的。单一的声音, 什么也结束不了, 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 生存的最低条件。”人们在对话中表达思想、交流感情, 让对方充分而完整地了解自己的真实意图和心底最真切的感受, 离开了对话, 这一切就不可能实现。情感的交流不仅仅依靠心灵的对话, 语言的直接交流往往更能表达彼此的内心。当正常的语言交流无法实现时, 隔膜就会产生, 双方都无法自由地表达真实情感, 于是彼此的关系也就变得疏远而冷漠。

《母亲》中的每个人物, 从内心来说, 都抱有深沉而强烈的感情, 却苦于找不到正确的宣泄方式, 因此不得不承受无人理解的痛苦和孤独的煎熬。汤姆·威拉德和妻子伊丽莎白都一味地执着于各自的梦想而不肯去理解对方的想法, 除了敌视对方就是苦恼自己的抑郁不得志, 他们永远试图避开对方, 从来不曾付出努力去消除彼此之间的憎恨;汤姆丝毫不了解他的儿子乔治在想什么, 或者说他从来都不愿意去了解, 即使在与儿子的交谈中, 他也只是一味向对方灌输自己的期望, 而不是试图去聆听对方的想法;小说中提到伊丽莎白和乔治之间“有一种深刻的、不可言喻的感情上的联系”, 然而双方都不知道如何在日常的交谈中将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伊丽莎白习惯于以祈祷的方式默默倾诉对儿子的期望, 乔治则习惯于在自言自语中宣泄无法诉诸于口的内心, 他们之间的交流“毫无意义, 只是一种形式”。小说中发生在母子间的几处对话都没有任何具体的内容, 而且形式几乎没有任何差别。

第一次对话发生在伊丽莎白生病, 乔治来看望她时, 气氛沉闷而尴尬, 只能用这样的对话来减轻窘迫感:

“我想你最好出去和小青年们玩玩。你在室内待得太久了。”

“我想我出去散散步吧。”

第二次对话发生在小说结尾处, 乔治告诉母亲自己不愿意接收父亲的建议, 希望远走他乡, 在令人难堪的沉默之后, 母子之间又出现了这样的对话:

“我想你最好出去和小青年们玩玩。你在室内待得太久了。”

“我想我还是去稍微散步一下吧。”

对于伊丽莎白和乔治而言, 母子之间自然亲密的交谈是他们完全不熟悉甚至试图逃避的, 如此苍白无力并且丝毫不能折射人物所处境况的对话却重复出现。语言在这里失去了交际功能, 更谈不上交流情感, 只是苦闷生活中的不得已而为之。伊丽莎白对儿子的爱找不到表达的方式和宣泄的出口, 乔治面对母亲也总是感到尴尬和不知所措。母子二人都试图让对方理解自身的感受, 然而表达的方式却显得生硬而别扭。这些机械、沉闷的对话正是人物缺乏沟通能力的体现。无法正常地交谈, 无法倾诉情感, 无法将真实的内心世界展现给对方, 内心的欲望得不到缓解, 令人难堪的场景才会经常出现。

在这样的处境中, 小说中的人物只能封闭内心, 压抑倾诉的渴望, 依靠独白的方式来袒露内心的情感。在乔治身上, 伊丽莎白寄托了她最大的希望, 她期盼着他能实现两个人共同的理想, 那是她从少女时代延续至今却一直无法实现的理想。尽管这种期盼是如此强烈, 她却无法以一种最简单、最自然的表达方式让乔治感知到她的心意, 与乔治的每次交谈都是以毫无意义的对话告终, 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独处时, 在乔治的房间里跪地祈祷:“‘即使我死了, 我也要想法使你不致失败, ’她嚷道, 她的决心是这么大, 全身都颤动了。她的眼睛灼灼闪光, 她握紧了拳头。‘要是我死了, 看见他变成一个像我一样没价值的、乏味的角色, 我一定要重新活过来的, ’她声明道, ‘现在我恳求上帝给我这个特权。我要求这个特权。我情愿为这个特权偿付代价, 上帝不妨用他的拳头打我。我心甘情愿承受任何可能遭到的打击, 只要允许我的孩子为我们两个人有所表现。’妇人踌躇地顿了一下, 瞪着眼扫视小青年的房间。‘可是也别让他变得精明而发迹啊。’她含含糊糊地补充道。”母亲将希望隐藏在心底, 并且期待着乔治能够体会到她的心意, 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在缺乏沟通对象的情况下, 仅仅依靠自我内心的呼喊是无法获得感情上的回应的。

同他的母亲一样, 乔治不善于交流, 不知道该如何表达真实的想法和感受, 面对母亲时, 他总是感到尴尬和心烦意乱, 而不愿意向母亲敞开心扉, 抚慰母亲备受压抑而又苦苦挣扎的灵魂;面对父亲的指责, 他选择沉默不语, 而不是将自己真实的想法告诉父亲。就像伊丽莎白习惯于偷偷祷告一样, 乔治习惯于自言自语, 当他无法面对面地与母亲进行沟通时, 他只能通过自言自语来抒发心中的情感。乔治的自言自语给予伊丽莎白“特殊的愉快”, 因为她可以从中获得她渴望的情感慰藉, 而这正是她在正常的交谈中无法得到的。母子之间的感情交流就是通过这样略显怪异的方式来维系的。如果说这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加深了存在于他们之间的“秘密联系”, 却也阻挠了双方自由表达各自想法的意愿, 使得原本应该自然亲密的母子关系变得生硬。

伊丽莎白从乔治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她希望乔治能够完成她当年的梦想, 然而一旦面对乔治, 她却只能选择沉默, 向乔治倾诉她内心的愿望和憧憬无疑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乔治目睹了母亲的悲哀与挣扎, 继承了母亲的梦想和迷惘, 从内心深处来说, 他对母亲的痛苦和母亲寄托在他身上的期望有着深刻的感触, 他也期望母亲能够理解他的想法并给予鼓励和支持, 然而不幸的是, 他无法坦诚自然地面对母亲, 对于母亲渴望的感情上的抚慰, 他总是感到无能为力。毫无疑问, 感情上的回应是每个人物内心强烈的需求, 然而在寻求这种回应的过程中, 伊丽莎白和乔治都放弃了最简单直接的方式, 在不知不觉中回避着内心向对方倾诉的愿望。语言的匮乏、沟通的缺失, 导致了他们得不到所渴望的理解和支持, 无法排解内心的孤独, 无论是母亲还是儿子, 都只能在孤独中、在无人处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孤独地生、寂寞地死, 是他们无法摆脱的命运。

参考文献

[1]Crowley, John W., ed., New Essays on Winesburg, Ohio.《<小城畸人>新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2]刘树蕙、付宇、张凤英, “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意识流’——舍伍德·安德森和他的《母亲》评介”[J], 长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6) .

[3]舍伍德·安德森, 《小城畸人》[M], 吴岩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4]杨梅, “逃脱不了的命运——解读舍伍德·安德森的《母亲》中人物的悲剧性”[J], 考试周刊 (文学语言学研究) , 2007, (37) .

[5]虞建华等, 《美国文学的第二次繁荣》[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人物的情感 篇8

在20-30岁的阶段,人们开始追求全部属于自己的爱情价值观。在这个阶段他们已经经历过物质的诱惑,在某种程度上,物质的诱惑是对爱情美的憧憬的强烈刺激。这时的大部分男女会更加渴望自己梦幻中的最完美的爱情故事的发生。所以在寻求爱情的大路上会不同程度的夸大爱情的比例而忽略了物质条件的分量。

就如佟丽娅在电影中扮演的人物所说,他没有房,没有车,没有户口,但他——真!这里的真可以解释为,面对生活真实;或者更贴切的说他能给我最真实的爱情……我不得不承认,大部分处在20-30岁阶段的年轻人都会这样相信——爱情胜于一切!这恰恰抓住了大众对爱情的憧憬和回忆,并实现的观众跟随演员的心理变化而接受这样的心理安排。

二、忍耐生活的平淡,不容爱情的背叛

在30-40岁的阶段,男人和女人都承受着不同程度的社会压力。大部分女人会主持家庭,每天柴米油盐负责孩子学习生活的平淡日子,除了工作以外的附加工作她们一并承担,没有怨言。除这些事情,她们再也不会像上一个阶段有自己的时间,此时的女性朋友会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落差。个性好一些的她们会找寻自己释放解压的方法,而个性本就不开朗的女人就会将情感寄托在爱人回到家后的情感沟通上。

这阶段的大部分男人,刚刚走进成熟的区域,正是事业有成诱惑增多的时候,释放压力就会成为这个阶段男人们出轨的借口。家中的“黄脸婆”与外面正直年轻貌美的女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恰巧给男人的心理防线重重的一击。就如电影中看到的,王学兵扮演的角色每晚“喝醉”后瘫软在妻子的怀中。

这时妻子的心理变化是有的,习惯,抱怨,心疼等等复杂的情感纠葛在一起,一直压在她的心里。此时,爱情的坚守似乎是他们维系关系的唯一出路。直到她看到了手机中刺激心灵的视频及图片。这种不爆发的呐喊似乎更加能给观众思索的时间,妻子说出“离婚”的平静与王学兵扮演的角色痛彻心扉的哭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爱情的心理比例失衡打破了这原本幸福的家庭。

三、爱情融化为亲情,不可缺失的完整

跨过30-40阶段的人们,大部分对爱情的看法显然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们开始习惯生活中的平淡,并可以将爱情恰当的转化,更爱“忠诚”的比例。到了40-50的阶段, 电影中演绎的爱情故事恰当的反应了事业有成的家庭中两人的爱情观,价值观。

到了这个阶段,爱情这个词只有在特殊的日子才会表现出它的作用。激动、兴奋、羞涩、感动这样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才会重新上当。经历过了背叛,修复的过程使他们的感情更加坚定而平稳,更多的是彼此的习惯、了解和默契。 经历了那么多才知道爱情占据的比例似乎没有想象的那么重,更多的是“不可或缺”的一家人的完整。

四、爱你大于爱自己,生命结束而爱不熄

我想在观众心中这段小故事是最赚取眼泪的,最让人心痛的莫过于相爱的两个人的生离死别。陈思成导演能够将离别前对老伴儿的关心以“相亲”的形式表现出来是别出心裁的一段。以一个个引人笑的场面而引出面对生死的无惧,将爱分隔两个世界的故事推向高潮,给观众的心灵又一重锤。

记忆最深刻的就是老人要离开人世时说的,谁先离开谁就是幸福的,而遗憾的是在那个未知的世界你能不能找到我……两鬓斑白的老人,爱对方大于自己。死亡不是爱情的终结,唯一不幸的是不能照顾你,陪你到最后。

这无疑是对爱情的最好升华,从自己拥有爱情到将爱情,更恰当的说将爱完全献给对方,给观众最丝丝入扣的情感切入,让不同年龄段的观众理解这样的爱情观,和爱情心理转变的过程。给观众带来一次最细腻的心灵洗礼。

五、最简单的爱情,最纯真的祝福

初恋,对于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解读,但大多人都会有那么一段回忆不会讲出来而深埋在心里。初恋可以是积极的乐观的,也可以是胆怯的悲观的。

在朦胧的月色下看到真实的你,美丽而心动。初恋是心灵的超人,行动的白痴。第一次有了想要努力奋斗的动力, 即使面对无法改变的离别的伤感也会选择祝福着离开的遗憾。初恋是手心紧张的汗与脸颊的泪水交织的温柔。

人生中的情感是最处及心灵的部分,而爱情恰恰是最难以捉摸,最难以割舍的部分。《北京爱情故事》这一电影, 恰当的将不同年龄阶段对爱情的解读完整的表现出来。将每个阶段爱情在自己、在对方心中的比例变化展示给观众,在观众欣赏各位演员的精彩表演同时也经历了一次爱情的洗礼,潜移默化的将爱情的心理转变透露给观众,使人们体会到爱情在人们心理变化中的转换值……

摘要:爱情作为情感的一种占据着人们四分之三的生命。从不到二十岁懵懂的初恋到步入花甲不离不弃的相依相伴,爱情始终是美的情感化身。在电影《北京爱情故事》中,以四对间接相关联的爱情故事作为线索,恰当的诠释了,在不同阶段,对于爱情美的心理变化的深入探讨。本文将就电影中不同时期不同人物对爱情如何感动观众的思想变化进行简要分析。

人物的情感 篇9

影片主要讲述的是医生日瓦戈和美丽热情的女护士拉娜之间的爱情故事。日瓦戈从小失去了双亲, 他被儿时同伴桃妮的父母收养长大。他和桃妮从小青梅竹马, 长大后顺理成章的结为了夫妻。在俄国社会的动荡背景下, 他结识了女主角拉娜, 并在两次相遇后对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十月革命爆发后俄国进入了混乱的内战, 日瓦戈被迫与妻子桃妮分离到前线救治伤员。在此期间遇到了作为女护士的拉娜, 两人便对彼此产生了爱慕之情, 但并没有明确的表示。随后日瓦戈带着妻子重回故乡时又遇见了拉娜, 这时两人终于表露了彼此的心迹, 坠入了爱河。随后日瓦戈被红军再一次扣押往, 奔赴前线救治伤员, 当他趁乱逃回家乡时已与妻子失散, 是拉娜收留了他, 两人再次团聚。但是当两人打算长相厮守时, 命运却又一次让两人分离。许多年后, 日瓦戈在追逐拉娜的背影时心脏病突发, 从此与拉娜天人永隔。

一、三段情感的艰苦历程

影片的女主角拉娜的形象不仅具有非凡的魅力而且还极富诗意。她拥有一般女性所没有的坚韧的精神力量, 她一直追求的是个性的自我完善。虽然陷入过不伦的恋情但是在人们的心中她依然是纯洁的化身, 她的内心同她的外表一样洁白无瑕。影片中描述的拉娜一生屡遭不幸, 她所经历的一切既曲折离奇又充满苦难。但与日瓦戈的相恋使她内心所承受的苦难和折磨得到了慰藉。他们能够互相理解、心心相印, 一起度过了一段世外桃源般的生活。虽然只有短短的十三天, 但是让两人的爱情不再充满遗憾。拉娜的一生经历坎坷, 最终也没有与日瓦戈长相厮守。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 这段感情也是时代造就的悲剧。

1、情感挣扎与抗争

女主角拉娜的形象一直是贯穿全片的主线。虽然片名为《日瓦戈医生》, 但拉娜却总能吸引观众的目光。不但因为她美丽的外表, 更因为她与命运不断抗争的坚强意志。美丽的外表、善良的内心让三个男性都不能自拔的倾心于她。但这三段感情带给她的不完全是快乐, 面对那些对她极具诱惑但又痛苦的感情, 她用自己的方式在进行不断的抗争。首先令她最为恐惧的就是与维克多的感情, 年龄的差距让这段感情一开始就让人充满忧心。维克多是一名事业有成的中年男人, 是拉娜母亲的法律顾问。他迷恋拉娜的年轻外表, 而他能够带给拉娜的是满足一个女性的虚荣心。他能够带她出入上流社会, 穿华丽的衣服戴漂亮的首饰。但这也成为这段感情中致命问题, 即两人地位的不平等。拉娜最不能忍受的就是维克多对她人格的不尊重。她在这段情感中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 还不断的受到人格侮辱。维克多用他成熟老道的经验告诉她, 她的命运本该如此, 她是一个永远离不开男人的荡妇。最终两人的不平衡关系终于被打破, 拉娜选择了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这段感情。她闯入舞会想要开枪打死维克多, 但并未成功。但是这一枪不仅使维克多得到了警告, 也使拉娜得到了内心的解脱, 彻底结束了这段不伦的恋情。拉娜与维克多的感情从来都是不平等的, 处于弱势地位的拉娜只能选择屈服和顺从, 但维克多在多次强暴她后又进行了语言上的侮辱, 这使拉娜终于忍受不了这段感情选择了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这一切。

2、再一次的情感悲剧

告别了与维克多的这段感情纠缠后拉娜终于可以选择和最初的恋人勃夏一起生活。勃夏是一名拥护布尔什维克党的激进分子, 他与拉娜的感情也同样深厚, 他没有责怪拉娜移情维克多并选择和她生活在一起。但这段看似幸福的感情却潜藏着各种危机。战争开始前两人都还平静的生活在一起, 不久勃夏跟随激进的布尔什维克党参加了战争。随后拉娜孤身一人带着他们的孩子过活。在勃夏参军打仗的过程中拉娜并未停止过寻找自己的丈夫, 但是勃夏全身心投奔到自己的理想中, 并没有寻找过拉娜。拉娜与他的感情和他的革命理想相比始终是微不足道的, 也许曾经被他重视过, 但当他为自己的理想可以放弃一切甚至生命时, 拉娜的感情就会变得轻而又轻。这样的情感关系注定了拉娜与勃夏的感情也不会长久。影片中日瓦戈被勃夏带领的部队逮捕时将拉娜的思念转告给他, 得到的却是冷漠的态度。这暗示了观众拉娜与勃夏的恋情最终会由于勃夏的冷漠而成为悲剧。

3、绝望中的救赎

影片进行到这里, 我们不得不怀疑这位美丽的女主角的爱情是否注定都是悲剧。但是与日瓦戈的再次相遇为我们解开了疑团。这段感情是她人生当中最完整和美好的一段, 虽然时间短暂, 但是对于拉娜来讲是刻骨铭心的。两次失败的爱情使拉娜有些绝望, 而日瓦戈的出现使她在绝望中萌生了希望。这段感情是他们二人彼此在绝望中的救赎。但完美的爱情总是与坎坷和挫折相伴。两人第三次的相遇在战场的前线, 随后互相爱慕, 但因为彼此都有家庭而不得不将感情埋在心底。但再次的相遇后日瓦戈与勃夏的交谈感受到了勃夏的冷漠, 开始怜悯这个充满着悲剧色彩的女人。这时的两人再也不用掩饰对彼此的感情, 迅速坠入爱河。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 这样的感情不能被正常的伦理道德所允许的。日瓦戈面对养育自己多年的岳父、深爱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总是倍受道德上的拷问。他的责任感使他做出了艰难的选择, 放弃了拉娜。日瓦戈忍痛割爱后在回家的路上又遭遇不测, 被红军挟持到前线治疗伤员。几年后他重返故乡, 家乡已经面目全非, 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已经被迫搬迁。在饥寒交迫的关头是拉娜收留了他, 并给带给他妻子和孩子的消息。拉娜的不计前嫌再一次打动了他, 这一次他终于放弃了一切与拉娜生活在了一起。

与日瓦戈的这段恋情是拉娜一直追寻的, 不仅是两人关系和地位上的平等, 更是心灵上的交相呼应。这些都是维克多和勃夏不能给予的。这里再一次揭示了爱情的真谛, 爱情不在于是否具有丰富的物质基础, 不在于是否具有轰轰烈烈的经历, 而在于长久的、锲而不舍的执着相恋。就像影片中拉娜和日瓦戈, 他们寻找的是一个真正懂得自己的内心并且尊重自己的人。这段恋情让拉娜的理想得以实现, 善良的她也可以拥有一份单纯、炙热的情感。她漂泊了许久的心终于得到了最终的归宿。她一直寻求的感情不需要丰富的物质、热烈的追求, 只需要彼此心心相印的长久陪伴。他们真正带给彼此的是情感上的解脱和救赎, 从此她结束了与自己情感命运的抗争, 找到了生活下去的动力和希望。

二、知识分子的爱情悲剧

拉娜与日瓦戈的爱情是影片花费浓墨重彩来描述和刻画的。但日瓦戈与另一位女主角桃妮的爱情同样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片中的日瓦戈始终背负着两种爱情的挣扎和抉择, 寻根溯源可以发现, 这与日瓦戈的人物形象和心理特征是分不开的。影片将日瓦戈的形象塑造为典型的俄国知识分子。受到俄罗斯动荡的社会背景影响的他们具有与其他国家知识分子不同的群体特征。这种特征主要表现在双重性格、极端性与批判精神、自由的精神, 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和使命感。日瓦戈的父亲是有名的富翁, 母亲患病早逝, 死后留给了他一笔巨额的遗产。他从小就寄居在罗梅科 (桃妮的) 家中, 受到了良好的学校教育, 长大后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一名有身份和地位的医生。成人之后的他经历了数次革命的洗礼, 亲眼见证了当时俄国社会的动荡与变革, 因此表现出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典型特征。这样的心理特征充分地体现在了日瓦戈的两段恋情中。

日瓦戈与桃妮的爱情体现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对国家和人民的使命感。日瓦戈本是一位涉世未深的医学院学生, 他的人生轨迹是可以预见的。但世事无常, 每个人的命运并非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他与大部分的知识分子一样愿意为了国家和人民而奋斗在战争的最前线。那时他已经与桃妮成婚, 不仅要完成国家的使命更要完成作为一个丈夫的使命。为了尽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责任, 日瓦戈压抑住了对革命以及拉娜的狂热情感。但是知识分子的极端性和对自由精神的向往又使他陷入了对拉娜的疯狂爱恋。生活在二十世纪的俄国知识分子都经历了血雨腥风般的革命考验, 唯有经得起考验的青年们才能保持真正的政治自由和精神自由。在理想与现实严重脱节的情况下日瓦戈很难融入社会, 这使得他在社会面前表现的像个怪人。他主观上不想与新的社会融入一体, 但新社会的发展却是大势所趋, 因此日瓦戈的内心想法无人能够理解, 他也无法向他人倾诉。但是与拉娜的相遇和相恋使他找到了知音, 拉娜的自尊和自强让日瓦戈看到了这个时代的精神所在。他们在精神的惊人相似让彼此漂泊的内心找到了最终的归宿。

三、两段爱情两种精神

日瓦戈在精神探索的道路上充满艰辛, 这样的艰辛投射到他的感情生活中就渲染了部分悲剧的色彩。在其精神探索的主要阶段出现了两位女性, 分别是青梅竹马的桃妮和红颜知己的拉娜。从他和两位女性的情感中不难发现, 两段爱情自始至终都与日瓦戈的精神世界密切相关, 体现了不同的精神图景。日瓦戈的爱情悲剧不仅能够感动观众们的心灵, 更能引发人们的深入思考。他与两位女主角的爱情强烈程度各不相同, 通过以下两种比喻与阐发将其进行透彻的分析。

日瓦戈与桃妮的爱情发生在战争之前的俄国, 那时的他们同属贵族阶层, 拥有安逸的生活。从小一起长大两人对彼此无所不知, 有着共同的生活习惯和爱好。他们的婚后生活依然平静, 两人的关系也比较稳定。但因为一次枪击事件拉娜闯入了日瓦戈的生活, 从此两人平静的婚姻生活开始有了变化。由此可见, 日瓦戈与桃妮的爱情一直是平静而柔美的, 如同战争之前的俄国。沐浴在这样爱情中的日瓦戈的精神世界是和平的, 无欲无求的。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写道:“日神本身理应被看作个体化原理的壮丽的神圣形象, 他的表情和目光向我们表明了‘外观’的全部喜悦、智慧及其美丽”。日瓦戈和桃妮的爱情世界是日神统治的世界, 这个爱情世界呈现出美丽的外观和梦境般的幻觉。以致于桃妮沉浸在这样的幻觉当中无法自拔, 如果没有拉娜的出现或许她与日瓦戈的爱情梦境就永远不会破碎。

残酷的现实总是不给人们留下思考的时间, 战争爆发后日瓦戈赴前线治疗伤员。他经历了一系列血雨腥风的考验。从此他的精神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 爱情观也随之改变。与此同时, 日瓦戈与拉娜之在黑山旅馆的默默凝视萌生了对彼此的爱恋。动荡的社会背景并没有让两人长久的厮守, 但这段情感的热烈程度足以震撼每一位观众。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对酒神精神有这样的描述:“酒神象征着情绪的放纵。酒神状态是一种痛苦与狂喜交织的癫狂状态”。与拉娜之间的爱情世界是酒神统治的世界, 情感的热烈如同狂歌醉舞, 能够忘记人生的悲惨和痛苦。伴随着美好爱情的消失, 日瓦戈的精神探索过程也将终结。

综上所述, 《日瓦戈医生》这部荣获了奥斯卡多项大奖与提名的影片, 在如今的社会当中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其中塑造了许许多多典型人物形象, 处于影片的中心地位的始终是日瓦戈与拉娜的形象。因为他们的形象反映了导演、编剧以及原著作者对革命和战争的主要看法。维克多和勃夏这两个人物角色是与日瓦戈对比出现的。维克多是战争中典型的投机分子之一。勃夏是革命中的激进分子, 他怀着个人的仇恨和对社会的不满参加了革命, 也是当时的典型社会现象之一。除此之外, 影片中对象征手法的使用展示了人物的性格与命运的变化。环境与空间的设定为故事的产生和发展, 人物性格的展现, 以及人物内心的刻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总而言之, 典型的环境中塑造了一群典型的人物形象, 但是其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内容值得人们深入的挖掘和探讨。

参考文献

[1][苏]帕斯捷尔纳克, 著.日瓦戈医生[M].顾亚玲, 白春仁, 译.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7.

[2]包裹红, 主编.风风雨雨“日瓦戈”——《日瓦戈医生》[M].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1.

[3]赵山奎, 著.拉拉:反抗卑贱——析《日瓦戈医生》中的拉拉[J].俄罗斯文艺, 2002 (5) .

[4]尼采, 著.悲剧的诞生[M].周国平,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人物的情感 篇10

一、游戏导入,理解“给予”

游戏是小学生喜欢的活动形式之一,通过开展与教学相关的游戏,可以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上课伊始,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现在我们就来玩一个“猜猜看”的游戏,仔细看画面猜一猜是什么节日?(课件依次出示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圣诞节的画面,教师相机出示课文后面圣诞节的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圣诞节。)在学生初步了解圣诞节的基础上,教师顺势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与圣诞节有关的课文,(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课题,并指导学生读准、理解课题)“给予”应该怎样读?谁来试一试?“给”还可以读什么音?读jǐ的时候是什么意思?“予”是什么意思?“给予”合在一起还是“给”的意思吗?这样做不仅引出了课题,让学生产生阅读期待,还为学生学习课文奠定了基础。

二、检查预习情况,认读生字词

1.读生字词。(出示生字词:沉默不语、如愿以偿、兴高采烈、圣诞、分享、仁爱、到处逛、援助中心、棒棒糖、宽裕、立即)指名读,齐读。

2.理解生字词。“援”左边提手旁,右边是暖的右半部分。伸出双手帮助别人,给他人温暖,这就是“援”。课文中出现了“援助中心”,对援助中心你有哪些了解?(给别人提供帮助的地方)

3.猜字谜。“丰衣足食打一字”(裕)。

4.教师巡视指导,展示评议。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学生对课文生字熟知后,让学生自读课文,检查学生学习生字词的掌握情况,一方面引导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一方面训练学生概括语言的能力。

1.自读课文。现在请同学们认认真真地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指名交流。谁能用一两句话简单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总结方法。在归纳这类课文主要内容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归纳。(出示:抓住时间、地点、人物还有发生了什么事情来说,就能完整地归纳课文内容了。)

4.回答问题。这篇课文主要写谁呀?(板书:金吉娅)看来,金吉娅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跟老师一起念念她的名字。

四、抓住重点词,揣摩人物内心活动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是体会人物美好品质的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学会阅读的好方法。

1.体会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1)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透过塑料口袋,我发现,她只买了一些棒棒糖!我有些生气:她到底用这二十美元做了什么?”(2)齐读这段话。(3)圣诞节是大家期盼已久的节日啊,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联系课文内容动脑思考。(4)指名交流。(①哥哥姐姐买了好的礼物,而她只买了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很廉价啊?②她为自己没有给家人买到好的礼物而难过。③金吉娅害怕妈妈责怪她。)

2.对比哥哥姐姐的“兴高采烈”,更深刻地理解金吉娅沉默不语的原因。(1)金吉娅沉默不语,而哥哥姐姐们的心情又如何?出示句子: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突出“兴高采烈”)(2)指名朗读这段话,“兴高采烈”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的内容理解)(3)哪些动作词能让我们感受到哥哥姐姐兴高采烈?能读出哥哥姐姐兴奋的心情吗?指名学生朗读。(4)看见哥哥姐姐兴高采烈,此时金吉娅心里怎样?(板书:担心、难过)(5)指名读: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她担心、内疚、难过)(6)透过沉默不语,我们体会到金吉娅没有为家人买到好的礼物而难过、内疚,同时也担心家人的责备。同学们,通过一个词,我们能读出词语背后人物丰富的心理活动,这就是语言的奥妙,只有好好学语文才能发现。(7)金吉娅的沉默不语是这个洋溢着快乐的家庭里的不和谐的画面,让我们印象深刻,请同学们一起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五、品读重点句,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质

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以读促思,以思促读,可以通过一步步的讨论和追问,引发学生思考,体会金吉娅不仅具有善良、仁爱的优秀品质,还有同情、体贴的良好品质。

1.面对有些生气的妈妈,金吉娅又是如何跟妈妈解释自己的行为呢?(1)指名学生交流。(2)相机出示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句子,指名朗读。(3)小组讨论:从金吉娅的做法里,你体会到什么?(善良、仁爱、同情、体贴)

2.出示句子:可是妈妈,我们有那么多人,已经能收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也没有。(1)朗读这句话。(2)请同学猜一猜,圣诞节到了,那个小女孩可能没有什么?也有可能没有什么?(可能没有亲人送的礼物,也有可能没有小伙伴的祝福……)

3.尽管金吉娅的家庭不富裕,这20美元也是妈妈省吃俭用省下来的,可是,与小女孩相比已经很幸福了。因为这个圣诞节,金吉娅有妈妈送的礼物,有哥哥姐姐送的礼物,甚至还有小伙伴送的礼物,就是在这样的对比中,金吉娅走进了这个陌生小女孩的内心。

六、创设情境,深入解读人物内心

阅读教学要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换位思考,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理解文本内涵,体会人物的情感。可以这样展开教学。

1.播放音乐:金吉娅来到商场,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

圣诞节又到了,每当圣诞节我都想哭,我不记得爸爸妈妈的样子,也没收到过圣诞节的礼物。我多希望拥有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呀!我想做她的妈妈,不让她像我一样成为孤儿。圣诞老人啊,您在哪儿呀?

爱您的小爱丽莎

2.假如你就是金吉娅,当你看到这张心愿卡,你会想些什么?你想对小爱丽莎说些什么?请把它写下来。

3.指名交流。

4.齐读句子:“于是,我取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

这一环节的教学是为学生创设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思维、想象、表达的能力,把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七、回归课题,理解“给予树”的含义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当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再引领学生回到课题上,理解课题的真正含义,进一步升华课题,明确学习课文的目的。

1.(播放圣诞节的音乐)听!圣诞节来临了,援助中心在商场放置了一棵与众不同的树,一方面是为了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告诉人们—要学会“给予”!所以,这棵树就叫作——给予树。

2.这个圣诞节,八岁的金吉娅给予了你什么?(1)指名交流。(2)出示句子:“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学生齐读这句话。

从标点符号中感悟人物情感 篇11

课文《维生素C的故事》讲的是16世纪意大利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带领船队在大西洋上乘风破浪,远航探险,无意中发现维生素C的故事。通过教学,学生不仅知道了发现维生素C的前后经过及补充维生素C对人体的重要性,而且在我的引导下体会到了标点符号在突出人物心理变化,表现人物情感方面的作用。

在课文中,作者使用了一个省略号、两个感叹号来表现哥伦布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情感。例如:“哥伦布噙着眼泪点了点头……”这个省略号表达了哥伦布的感动与无奈。航海期间,有十几个船员得了一种叫做“海上凶神”的怪病,先是浑身无力,走不动路,接着是全身出血,最后慢慢死去。为了不拖累大家,这些得病的船员主动请求将他们送上荒岛,等船队返航时把他们的尸体运回家乡,这种精神怎么不令哥伦布感动?在别无良策,万般无奈下,哥伦布噙着眼泪点了点头……这个省略号,包含着哥伦布的复杂心理和万分悲伤的感情。在文中,作者又用两个感叹号先后表达了哥伦布的沉重心情与意外惊喜。如:“这次探险的成功,是用十几个船员的生命换来的呀!”这句话中的感叹号,让我们感受到哥伦布率领船队探险的艰难以及探险成功所付出的代价。虽然胜利返航了,但离荒岛越近,哥伦布心情越沉重,想到那十多个丧生荒岛的船员,他心里无限悲伤。“他们还活着!”这个感叹号在随后出现的情景中,有力地表现了哥伦布的又惊又喜。他居然见到原以为是一具具死尸的留岛船员狂奔而来的喜人景象。至此,吃完了食物,只好采野果充饥(内含大量维生素C),使这些船员存活的秘密才被揭开。文中这几个重要的标点符号对于感悟人物的情感,把握文章的脉络,弄清故事的情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见,尽管是科普文章,但只要我们在阅读文章时注意解读标点符号的用法,就可以更好地感悟人物情感,理解语言文字,并让科普文章透出浓浓的语文味来。

作者单位 昆明高新一小

人物的情感 篇12

一、范围极广的人物塑造

T·S·艾略特认为:“狄更斯塑造人物出色, 科林斯以情节擅长。” (1) 可见, 人物塑造, 是狄更斯小说创作中重点中的重点。

狄更斯长篇小说涵盖极广的社会面貌, 从上流社会的宴会到底层社会的贫民窟, 从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的矛盾到工人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斗争, 几乎涉及到英国社会的各个方面。狄更斯凭借自己敏锐的观察, 细致的描写, 抓住了社会生活的本质, 通过鲜明的人物形象塑造, 为我们展现出了一个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但是由于狄更斯最熟悉的还是小资产阶级和中产阶级, 特别善于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悲惨生活遭遇, 以写实笔法揭露了当时社会上层的虚伪、贪婪、凶残, 从满怀激愤和深切的同情出发, 展现出了下层社会人民的生活图景。

狄更斯的小说往往篇幅十分庞大, 内容繁复, 并且没有一个完整的事件或者相互之间有一定联系的事件贯穿始终, 而支撑起这些长篇小说整体框架的正是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和这些人物形象引发的一系列事件。这些人物根据相互之间的关系, 形成许许多多的叙事单元, 并且通过这些叙事单元构成狄更斯的小说。《艰难时世》中的庞得贝单元, 由四个事件组成, 一是庞得贝对罢工工人的处理, 二是庞得贝与斯蒂芬的交谈, 三是庞得贝与路易莎的婚姻, 四是庞得贝的母亲被人发现和他的反应, 四个事件本没有什么联系, 都是通过庞得贝这个人物串联起来, 四个事件也是为了揭示庞得贝性格特点而服务。第一个事件从工人角度, 表现庞得贝的冷漠无情;第二个事件揭示庞得贝的狡诈, 与自以为是社会上层的高傲;第三个事件从婚姻角度出发, 揭示庞得贝的卑鄙;第四个事件通过描写庞得贝对自己身世的隐瞒, 揭示了他的虚伪和厚颜无耻。通过四个角度, 将庞得贝的丑恶面目刻画的栩栩如生。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不仅为情节服务, 对于主题的表现同样具有重要作用。主题与人物形象的关系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人物的一切活动控制在主题需要表达的范围之内;另一种是主题随着人物形象的塑造而有所侧重, 狄更斯的长篇小说多趋于后者。如《匹克威克外传》, 人们普遍认为表现的是“古老快乐的英格兰”, 但小说的人物形象并不完全受主题的限制, 全书是乐观的感情基调, 但还是会出现一些反映社会阴暗面的场景, 如债务人监狱的凄惨状况, 使得好心的匹克威克先生心情沉重, 闭门不出等等。但这些小的方面并不影响整篇小说的基调。狄更斯小说中的人物很少循规蹈矩的在某个条条框框的限定内活动, 他们往往十分活跃, 冲破了主体对他们的限制, 朝着更符合自己性格内在逻辑的方向发展, 在没有大部分影响小说主题的情况之下任意活动, 反而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异常出彩。

二、外化手法下的人物内心世界揭示

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节发展与主题表现密切相关, 形象塑造的方式也值得关注的。如果把一个人比作世界, 它一定是由内外两重组合成, 内心世界只能通过外部世界表现出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同样也分为内外两重世界, “运用种种艺术手段, 把人物的内心世界转化为可感知的外部形象, 通过人物得外部世界, 把人物的内心间接地显示出来。” (2) 即内心世界的外化, 是狄更斯人物塑造的主要手法之一。狄更斯较少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而擅长使人物内心世界通过可感知的外部形象, 更加直观的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通过人物的动作表情, 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是情感外化的重要表现手法。如在《大卫·科波菲尔》中描写到, 大卫第二次到辟果提家去做客, 有一次去沙滩迎接放学回来的小爱弥丽时, 这样写到“我发生了一种奇怪的感觉, 使我装作不认识她, 仿佛我在望远处什么一般走过去。”而爱弥丽呢?“她清楚地看见我, 但是她不但不转过来在我后面叫我, 却笑着跑开去了。” (3) 最后, 大卫捉到了她。“我正要过去吻她, 但是她用手遮住她的樱唇, 并且说, 她现在不是个孩子了, 于是更加笑着跑进屋里去。”这段描写生动的表现出了大卫和爱弥丽二人当时的心境, 他们初识时还都是孩子, 拥有着一份纯真的友谊, 再见时, 双方都已长大, 那份感情多了一点男女意识的束缚, 有了害羞之感, 一些奇怪的举动正表现出了他们内心深处蕴藏的对对方深深的情感。

细小的暗示也是情感外化的一种表现。在《荒凉山庄》之中, 医生伍德科特与他的母亲一起拜访约翰·贾迪斯, 艾丝特在介绍了他的情况之后, 接着写道:“他比我大七岁, 这本来是不必提的, 因为这简直同什么事情也不相干。”他们一起聊天, 伍德科特太太有一阵子大讲他们的门第, 作者本身描写了一些艾丝特当时听起来似乎有些矛盾的话语。艾丝特一再强调, 伍德科特与她没有任何关系, 但有时候又情不自禁地把自己和他联系在了一起, 这种矛盾的做法正好说明了艾丝特对伍德科特的一种内在情感。尽管她自己表面上一直在试图否认, 但不知不觉的意识流露更加凸显了他们之间的感情。

狄更斯还会通过另一个人物之口, 说出某个秘密, 使无从解释的一些行为得到解释。如《小杜丽》中, 很长一段时间, 当克林兰姆到马夏尔监狱拜访杜丽先生之时, 小杜丽总是会找出借口, 不与他见面, 这使得他十分纳闷。最终, 是小约翰解开了这个谜团, 他告诉克林兰姆, 在他不在的整个期间, 小杜丽一直在阁楼窗前注视着他, 原来, 她已经爱上了他, 又怕在他面前掩饰不住自己内心深处那份浓浓的感情, 所以避而不见。一个忠诚、腼腆、多情的女孩的世界展现了出来, 十分生动。

三、二元对立下的人物形象塑造

人物形象塑造也要遵循一定原则。二元对立, 在人物的对立和冲突之上, 使作品的主题更加突出。“二元对立”的原则, 作为是狄更斯小说中形象塑造的基本原则。

狄更斯长篇小说的二元对立, 首先表现在人物形象的整体塑造之上。这些二元对立的人物形象当然不是完全绝缘, 彼此毫无关系的, 而是相互联系, 互相影响, 相辅相成的。狄更斯的长篇小说, 往往把道德作为作品中的评判尺, 是小说创作和人物形象塑造的基本出发点之一, 特别是在人物形象塑造上, 从道德角度把人物分为正面人物、中间人物、反面人物三类。如《双城记》中的卡尔登和克朗丘, 卡尔登是作者笔下无私奉献的利他主义者, 有非常多优秀的品质, 也绝不是没有缺点的。他的生活道路异常曲折, 所以有些玩世不恭, 但是从道德角度看, 他的缺点丝毫不影响优秀品质的展现, 反而会使人物更加真实亲切。克朗丘虽然很有正义感, 但是在他身上有伦敦下层平民的流气, 常常为生活所迫做不光彩的事情, 成为了理所当然的“反面人物”。

另一种多见的形式对立是贫富对立, 但也不是阶级意义上的对立。他曾明确表示:“我想避免使用两个对立的名词—贵族与人民。我是一个相信两者都有一些优点和积极作用的人, 决不愿意剥夺任何一方或者任何一个人正当的权利。” (4) 说明他主张阶级之间的调和。他的长篇小说中这样的对立十分多见, 从生活优裕的中产阶级到偷盗为生的盗贼集团, 从资产阶级的珠光宝气到工人阶级的备受压迫, 但是这种贫富对立绝不是道德意义上的贫富对立, 狄更斯笔下的穷人和富人, 都有他们品质上的优点, 虽然作者多站在同情穷人一方, 但这种贫富对立主要是表现在精神和气质方面。这种贫富对立往往会通过一些手段表现出来, 如通过人物形象的起居饮食、生活方面表现贫富差距, 凸显穷人和富人身上某些不一样的品质。《荒凉山庄》中, 德洛克夫妇、屠金霍恩等人坐着四轮马车, 喝着陈年佳酿的时候, 孤儿乔却拖着扫把, 被人赶得无处安身, 就是一种贫富对立的体现。

总之, 人物在狄更斯长篇小说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小说的整个系统基本上是围绕着人物构建的。它对小说情节的推动, 小说主题的阐释都有重要作用, 狄更斯在人物形象塑造中所采用的情感外化和二元对立的方法也是值得后世借鉴和学习的。吉·基·杰斯特顿认为:“衡量狄更斯的作品从来就是看人物, 有时是看各类人物, 更多的时候是看故事片段。……狄更斯的作品单元—基本组成元素—并不是故事, 而是那些影响故事的人物, 或者说, 更常见的是那些不影响故事的人物。” (5) 他的看法是十分贴切的。

摘要:在狄更斯的创作中, 成就最高的是长篇小说, 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狄更斯长篇小说创作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一、范围极广, 小说中范围极广的人物形象塑造对于小说情节推动的作用。二、情感外化, 通过人物的动作表情、细小的暗示以及其他人物之口表现小说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三、二元对立原则, 使小说对立双方的特点更加突出、形象更加鲜明。

关键词:狄更斯,长篇小说,人物形象,外化,二元对立

参考文献

[1]、罗经国编选《狄更斯评论集》第105页,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

[2]、参阅《狄更斯长篇小说研究》第305页, 赵炎秋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3]、参阅《大卫.科波菲尔》第165—166页, 董秋斯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4]、1855年6月27日得演讲。

上一篇:上课前导入下一篇:国企全面成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