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动作的作文

2024-10-15

人物动作的作文(通用10篇)

人物动作的作文 篇1

我们在玩“看动作猜成语”。一些同学排成一列队伍,开始传动作。昱达来了个“开门红”,他自编、自演、自导。只见,他伸出一支后,捂住胸口,然后一挥而过。就这样,左一手,右一手的表演开了。我的好奇劲儿又蹦了出来,是“心胸宽广”吧!好像没有这个成语。我坐在位子,脑子里不断跳出一个个称誉。在昱达身后的同学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过,游戏还是要继续的。他干脆依样画葫芦,向他身后的同学表演。慢慢地,这个动作被他们演变成了胸口很疼痛的样子。“哈哈哈,咯咯咯”同学们满堂哄笑。最后一个同学紧紧盯着他前面的同学,仔细琢磨着他的动作,可还是一问三不知。突然,“心旷神怡”从我的脑海里冒了出来。于是,我便脱口而出。赌一把啦!我也不十分确定。“对。”老师点着头说。同学们都向我投来了赞赏的目光。

终于轮到我啦!我胸有成竹地走上讲台。站在最后一位。到底是什么成语呀?“小黄花”昱达拍了拍我的肩膀,我转过头。昱达一会儿发“羊颠疯”,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他使出浑身解数,可我还是一连迷茫。唉,这“小黄花”在搞什么鬼呀!到底是什么成语?怎么难倒我啦!最终,我还是以失败告终。原来是“哭笑不得”……

同学们的笑声此起彼伏,教室里简直成了笑的海洋、欢乐的世界。

玩归玩,笑归笑,玩笑中我们明白了:做个演员真难!尽管今天我们这些末级演员连一个简单的成语也表演不到位,但是也博得了同学们的开心一笑,我们已心满意足。

★ 描写人物动作好句

★ 人物动作描写段落

★ 描写人物动作的片段

★ 人物动作描写的段落

★ 描写人物动作的词语

★ 描写人物的动作的词语

★ 描写人物动作的语句

★ 人物动作神态描写成语

★ 描写人物动作的优美段落二

★ 描写人物动作外貌神态的词语

人物动作的作文 篇2

一、三维动画中对人物的设计以及运动的规律

1、三维角色动画中运动规律对人物设计的作用

三维动画发展到现阶段,动画师对动画角色的动作设计需要借助三维动画制作软件进行手动调节,并利用计算机计算出动画的中间张,从而设计出角色的各种动作。在三维动画制作的各个环节,都要考虑到运动规律,动画人物或物体的运动需要符合运动规律[1]。在对二维动画的制作中,对运动规律的考虑较为全面,因此二维动画与运动规律结合的较好,而如何在三维动画中,将动画物体的运动与运动规律完美相结合,需要三维动画师在熟练掌握三维动画软件的基础上,充分的将运动规律和物体表演需要相结合。要制作出好的三维动画,首先角色的动作需要符合运动规律,并且在角色的动作中体现角色的性格,让角色表现的更加鲜活[2]。

2、三维动画中的运动规律

运动中的物体,每一个动作的变换都是符合运动规律的,依据这些现实中的运动规律,才能对三维动画中人物的运动进行设计。与现实中的运动规律不同,动画中的运动规律是对动画中运动的规律总结,并且,动画中的运动作为一种动画艺术形式,表现的是动画人物的性格特点,而现实中的运动规律是不同结构、不同形态在力的作用下产生的运动的规律总结[3]。在三维动画的制作过程中,对角色的动作设计需要遵循动画的运动规律,在需要时,可以对角色的动作进行一定的夸张与变形,使角色的性格表现更加饱满,并且角色的动作需要符合观众的视觉经验,并符合观众所能接受的自然规律。

二、运动规律是动作设计的根本

1、运动对动画时间的作用

动画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可以充分的展现人脑想象出来东西,并且可以模拟现实中的一切活动。制作三维动画的关键就在于运动规律,运动规律使角色拥有了生命。并且,一部动画的最基本的部分就在于运动,一旦运动产生,就可以将时间的流逝过程体现出来,而如果物体不运动,就无法体现动画时间的流逝与故事的变化。因此,在对三维动画制作时,需要借助动画编辑器里的关键帧,来记录动画物体的动作姿势,从而形成对时间关系的控制。在对动画物体的关键姿势进行时间关系的确定之后,才可能进行动作设计[4]。动画也可称为时间艺术,这个称号表明了动画对时间控制的重要性。在掌握了动画物体的时间关系之后,才能完整而灵活的表达出物体的动作节奏、体积以及物体运动的速度。同时借助对时间的安排,可以直观的表现物体的力量变化与速度的变化。

2、提高角色动作的表现力

在三维角色动画制作中,需要依据现实的参考素材,对角色的动作进行一定的夸张与变形。因此,在对动画角色动作节奏的掌握上,还需要掌握角色动作的夸张与变形。在三维动画的设计制作过程中,对角色动作的变形也是一种动画设计艺术,对角色的同一种感情,可以通过同一个相似的夸张动作来表达,可以使动画角色的表现更加饱满。也可以利用压缩与伸展的动画原理,更好的表现动画角色动作的张力。比如,可以在动画角色的动作上增加一些拉扯、碰撞的效果,表现出角色的力量与质感,提高动画的表现力。在三维动画的设计中还需要注意的是角色在运动之前的预备动作,从预备动作中可以让观众清晰的知道角色下一步将要做的动作。角色在做跟随运动时,有些身体部位要先行移动,有些部位要延后移动,就是在角色运动时,角色身上的物体会在角色的身体运动之后才运动,这在三维动画的设计中需要注意。

3、角色运动与运动规律相结合

在三维动画的制作中,是通过角色的动作来推动剧情发展的,并通过角色的运动来营造动画的气氛,因此角色的动作是动画制作的重点。对动画角色的动作设计需要保证大多数观众都能心领神会,因此角色的动作需要具有普遍的共性[5]。并且只有将角色的动作准确的表达出来,才能使角色形成鲜明的性格特征,那就需要在进行三维动画设计时考虑如何将角色的动作与运动规律结合起来。

三、结语

由于当前三维动画制作软件技术的成熟,因此对于三维动画中人物的设计也越来越成熟。在二维动画的制作中,由于对运动规律的考虑较为全面,因此二维动画与运动规律结合的较好,但是如何在三维动画中,将动画物体的运动与运动规律完美结合,这是困扰三维动画制作许久的问题。三维动画制作的关键就在于对运动规律的合理运用,合理的运动规律才能使角色拥有生命,角色的表演才能深入人心,而一部三维动画的核心部分就在于运动,通过角色的运动,就可以将时间的流逝过程体现出来,从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营造动画的气氛。因此,只有准确的表达角色的动作,才能使角色形成鲜明的性格特征,这就需要在进行三维动画设计时,要考虑如何将角色的动作与运动规律结合起来。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三维动画的制作越来越成熟,制作三维动画的软件也在不断增加。而在三维角色动画中,对动画人物的动作设计是三维角色动画。制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对三维动画的制作软件和三维角色动画的人物动作设计进行分析,从而讲解了三维角色动画中人物动作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三维,角色动画,动作设计

参考文献

[1]钱群.浅析动画原理与表演在三维动画中的重要性[J].福建电脑,2014,04:107-108.

[2]沈萌耀.新媒体时代动漫创意融进高职教育的本土化策略——以三维动画中角色个性化动作的设计与实现为例[J].上海城市管理,2014,04:80-85.

[3]魏林红.论角色动作在国产动画中具体运用与实际动作的契合——以动画片中的人物行走的动作为例来进行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2:88-224.

[4]高伟,郭瑾,郭舒婷.中国传统皮影艺术在数字化动画中的应用与发展[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4:475-481.

人物动作的作文 篇3

《韩非子·显学》中说:“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这里的“参验”就是体验。《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就表明作文是文字化的生活,如果学生对生活、生命和生存没有自己独到的经历与感受,就很难写出具有生动曲折、感受独特的文章来。那么如何在作文指导课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内心体验呢?张萍老师的“举手投足间,个性魅力现——人物动作描写””的写作指导课给我们做了较好的示范。

一、角度:教学活动设计要明确指向学生的自我体验

写作行为的发生,是将“外在的生活”转换为学生心中“内在的生活”,在这个转换过程中,作者的主观体验和心理感受、思维活动起着重要作用。张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赏析经典,感知特色——探究材料,归纳方法——设置情境,运用方法”的三步分解式教学活动。

张老师首先用“哑女卖刀”的故事激趣导入,接着通过赏析经典范例初步感知体验,了解动作描写对凸显人物个性的作用,然后探究材料,让学生发现并体验作者的写作技法,最后学以致用,设置情境,运用方法进行写作。张老师设计了“你们一家三口吃饭的动作一样吗?”“同学聚餐的时候,环境比较随意轻松,你会怎么吃?”“一大早没吃饭就来学校了,肚子饿得咕咕叫,好不容易等到放学回家了,你又会怎么吃饭?”等这样的问题,相继激发了学生的生活体验,为下面的探究写作方法作了很好的铺垫。这两种体验,一是属于对于写作话题所涉及的生活的唤醒式体验,二是属于写作此类文章所需要的写作知识、方法、表达技巧的明示性或探究性体验。无论哪种体验,最终都要落在学生的自我体验上。

二、深度: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体验

写作教学中的体验,仅仅是“粗略地感觉到”是不够的,而要有一定的深度。写作内容其实是生活经验的发酵、长大或变形,要对作者的心理造成足够的震撼才行。

在上述案例中,张老师精选了《背影》《故乡》《走一步,再走一步》《福楼拜家的星期天》《阿长与〈山海经〉》和《药》等几个文质兼美的片断,分别设计了三个自主探究活动,从动作的细化分解、动词的选择、修辞的运用等三方面引导学生悟出动作描写的技巧。

三个活动设计循序渐进,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和课堂展示有机结合,环环相扣,学生在辨析中品味,在品味中感悟,在感悟中形成共鸣,从而激发起积淀在心底的生活积累,对动作描写的技巧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然后又运用吃饭众生相的图片、刘翔夺冠的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从视觉、听觉等多角度来引导学生感受动作描写的妙处。

这些文本体验、自我体验以及学生们之间的合作体验,因其不断地激发、碰撞,会形成一个“体验场”,使大家的经验彼此激发并共同分享。

三、态度:体验活动要促进学生人格个性的和谐发展

张老师精心设计了“赏”、“悟”、“练”三个活动板块,力求让学生在品读中赏,在辨析中悟,在情境中练,层层深入,步步分解,由易到难。让作文指导不再是笼统而空泛的说教,而是变为具有可操作性的学生个性体验的过程,课堂因学生个性体验的差异而显得精彩纷呈。

德国哲学家加达默尔说:“生命体验在所有个体中具有不同的形式。”写作作为生命存在的一种独特方式,我们理应用手中的笔,来勾描多彩的人生,用敏锐的眼光来洞悉现实世界,用灵动的文字来表达生命的体验。

目前学生作文千文一面、毫无生机的写作局面,既与学生自身个性化写作习惯的缺失和个性感受与思考能力低下有关,也与教师对学生的限制和捆绑过多有关。要克服以上弊端,教师则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空间,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学生“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个性化写作,从而促进学生人格个性的和谐发展。

人物动作作文汇总 篇4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物动作作文9篇,欢迎大家分享。

人物动作作文 篇1

今天钟老师又和我们见面了。

钟老师先问我们:“从我进来到现在我做了几个动作?请你们写下来。”有人写了1个;有人写了3个;有人写了7个;而我呢,写了5个。我写了:开门、进、站、说话和眨眼。最后我数了一下,同学们一共说了22个!

做完这个游戏后,老师又让我们玩一个游戏叫“你说我做”。游戏规则是:一个同学当表演者,另一个当指挥。指挥可以看大屏幕上的人,并且告诉表演者要做什么,但是不可以做动作。表演者呢,他不能看屏幕只可以做动作。

好了下面我们开始吧。

第一个被叫上来的表演者是:林子为,而第一个指挥是:江一扬。哦,已经开始了,第一张图是:一个男孩子坐在床上,双手交叉表情非常伤心。江一扬终于开始了“林子为,你坐在讲台上.”林子为坐下后,江一扬立刻发出下一步的指令“你装出一副伤心的样子,把右手放在头上。”林子为做了后,江一扬大声说:“好了”。可林子为转身一看大屏幕,发现江一扬说错了。

最后钟老师说:“以前你们都说大家不听你的指挥,不是因为别人调皮,而是因为自己语言表达的不清楚。”

今天我要感谢钟老师给我们上的课,教会了我们平时话的时候一定要表达清楚,这样别人才不会误解。

人物动作作文 篇2

男孩吃饭

中午十二点,王小明的肚子已经饥肠辘辘了。他悄悄的拿起勺子,紧紧地捏在手心里,怎么也不放开。他的屁股慢慢浮上来,沉下去,身体半蹲着,眼睛四处张望,竖耳倾听着下课的铃声。终于“叮铃铃”下课铃响了,他伸好长脚,准备冲刺,老师终于说了一声下课,他焦急万分,一个箭步冲出教室,快速跑向食堂,大地被他那脚步声蹬得好像山崩地裂一样。他跑到食堂,食堂已经有许多人在吃饭了,那排队拿饭的人就像一条长龙,他不顾一切地冲到第一,抢到饭,找了个位子坐了下来开始吃饭。他把脸埋进碗里,狼吞虎咽地吃着,嘴巴旁边全沾上了米饭。接着,他抓起一只鸡腿,塞近嘴巴里开始啃起来,他就像一匹饿狼一样贪婪地吃着,鸡腿进嘴里时还是一只完好无损的鸡腿,可被他取出来时,已经是一根干净的骨头了。他又把头埋进饭里,端起汤开始喝。吃完后,他响亮的打了一个饱嗝,可他还没吃饱,他的眼睛盯住了旁边同学碗里的鸡腿,目不转睛的盯着,忽然,一把抢住那同学碗里的鸡腿,塞进嘴里,开始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女孩吃饭

中午十二点该吃饭了,可李小红因为十一点半时,刚刚吃过两个面包,所以她不想吃饭,可是为了避免老师的催促,只好慢悠悠地拿起勺子走进食堂。她瞥了一下菜,说:“哎,怎么又是鸡腿啊!都吃腻了。”说完他盛了一点青菜和汤,找了一个位子坐下来。她左手托着腮帮子,右手拿着勺子,舀了半勺汤,放进嘴里,细嚼慢咽地吃,又过了好一会儿,她吃了两口饭,实在吃不下去了,只好推掉盘子,走出食堂。

老人吃饭

一个八十岁的老人生病了,躺在病床上,听到粥煮熟的声音,慢悠悠地爬起来,拄着拐杖,颤悠悠地走到厨房,掀开锅盖,吹了吹,用勺子一勺一勺地盛起来,她的手颤抖着,忽然半勺粥掉到衣服上去了,他喝完碗里的粥,伸长脖子舔了舔衣服上的粥,舔得一滴都不剩。

指导老师 吴老师

评语:文章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分别从男孩,女孩和老人吃饭三个方面进行刻画,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将人物的`形象克刻画的十分传神。

人物动作作文 篇3

叮铃铃,下课了,班上的机灵鬼蹑手蹑脚地走到小胖墩座位跟前,坏笑了一下,唰的一下把小胖墩的作业本抢走了。然后,后退几步,把作业本藏在了自己的身后。

小胖墩察觉到了,大喊:还给我!

嘿嘿!有本事来拿啊!机灵鬼拿着小胖墩的作业本,高高地举在头顶,嬉皮笑脸地说着。

小胖墩急红了眼,霎时间脸胀得通红,似一只凶猛的饿兽。喘着粗气,步步紧逼机灵鬼,好似蓄势待发的炮弹。可机灵鬼不以为然,神情淡定地靠着桌子与小胖墩周旋。

大约四五回合后,小胖墩沉不住气了,猛虎一般地扑了上去。机灵鬼眼疾手快,倏地一下闪开了,靠在桌子旁,随时等待下一次的袭击。但小胖墩根本不给机灵鬼喘息的机会,只见他踮着脚顺着桌子,飞一般地跳了过来,伸出双手准备把机灵鬼按住。可机灵鬼也不是浪得虚名,只见他朝右边迈出一步,再朝前面猛地一跳,一个转身,双手靠住小胖墩的后背顺势抓住他的双手,一扭再一扳,小胖墩动弹不得了。

机灵鬼得意起来,开始向小胖墩炫耀他的作业本。小胖墩恼羞成怒,用尽全身力气,把腿往后一扫,机灵鬼没来得及防备,被绊了一下,趔趔趄趄地撞在了桌子上。小胖墩抓住机会,跳到了机灵鬼的正面,把机灵鬼牢牢地按在桌子上。机灵鬼乱了阵脚,任他怎么挣扎,也无法挣脱。小胖墩的手就像如来佛的五指山一样,纹丝不动。机灵鬼感觉到要窒息一般,面色发紫,眉头紧皱,百般无奈之下,只得投降了小胖墩。

小胖墩抢回了自己的作业本,狠狠地把机灵鬼推开。机灵鬼面色发红,逃之夭夭了。小胖墩得意洋洋地喊着:你给我等着,下次有你好受!

人物动作作文 篇4

爸爸的工作十分繁忙,几乎每天中午用来吃饭的时间都很少。无论吃什么,他总是我们家最先吃完饭的。

这一天中午,我们家吃皮皮虾,我想,这下我要细细的品尝鲜美的大餐了。

来到桌前,我立即抓起个一只皮皮虾,用嘴吹了吹,仍然很烫手。这时爸爸也快步赶来。只见爸爸熟练地拿起皮皮虾,随意地将脑袋和尾巴掐掉,只留下了中间包着一层带刺甲壳的肉。为了不扎嘴,整个倒着放进嘴里。他为了不弄脏衣服,低下头,接着桌子上的碗,一只手抓住皮皮虾的一端。同时,上下两排门牙不停地快速张开合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将肉完整地挤进嘴里。又像打印机一样,将空壳小心翼翼地吐了出来。空壳仍完好无损,只是一丁点肉也不剩。

转眼间好几个皮皮虾变成了空壳儿。我被爸爸一连串的动作惊呆了。忘记了剥手中的皮皮虾。此时爸爸已经站了起来,拿起一张纸擦擦嘴,说:“我吃完了。”随即快走到电脑旁,又开始埋头工作。

啊,爸爸太辛苦了,吃皮皮虾这样的美味也能如此的快,顾不得享受,只为能多挤出时间来工作。

人物动作作文 篇5

我的弟弟非常的调皮,我姥姥的腿又一瘸一拐的,走路非常不方便,但我的弟弟还是很调皮:跑过来,又跑过去,偶尔又撞我姥姥一下。

因为姥姥的腿一瘸一拐的,所以,她走路时看起来一上、一下、一上、一下。

一天,因为姥爷有事出去了,所以姥姥自己在家里面看着弟弟。一会儿,弟弟搭完积木后要喝水,姥姥一瘸一拐的去给他倒水;一会儿,弟弟上完厕所后让姥姥去冲厕所,姥姥又一瘸一拐的去了;一会儿,弟弟又要出去玩,可是姥姥正在做饭没有时间陪弟弟出去玩,就说:“你自己先去玩吧!奶奶一会就下去。”弟弟倒也没说什么,蹦蹦哒哒地跳下去了。因为姥姥没有跟着弟弟,所以不放心,抽空闲忙的从厨房的窗户里往外瞅一眼······

姥姥已经快70岁了,但她还是为自己的儿女子孙们操心,真不容易啊。

人物动作作文 篇6

海涛找到了麻雀窝后,就把电筒往腰里一别,往手心里吐了口唾沫,吭哧吭哧地往上爬。爬到了麻雀窝前,他头一低,对我们说:“喂,看准了,准备接麻雀!”说完,就站在另一枝树杈上,直起身子。不料,头正好碰到麻雀窝,把麻雀们吓惊了。只听得窝里一阵蠕动声,接着,几只麻雀不顾一切地冲了出来,海涛一急,伸手一抓,才抓得一只。他用手电筒往窝里一照,还剩下一只,大概因为挤不出来,叽叽喳喳地乱叫着。海涛伸手一捉,又得一只,他用塑料袋装好,朝下一扔,正好扔在小胖面前,小胖高兴地捡起来,把麻雀从袋里掏出来,看着麻雀扑腾着,扇着翅膀,他高兴地叫:“真好玩儿,真好玩儿……”

人物动作作文 篇7

“动作”,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词语,但又有哪些人能看透它其中的奥秘呢?看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动作,或许能让迷茫的人找回生活前进的方向;看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也许能让人去反复思考,去品味。动作不仅仅是一个单调的颜色,更是一个充满五颜六色的颜料盘,它包含的意义很多,需要你细细地去体会它......自从我上了小学开始,妈妈就变得严格了。他对我的期望很高,但不会太苛刻。他对我说的每一句话,我也会铭记在心,但唯独那句话,那个动作,我却怎么也记不住。

“背,挺直!”我正在写作业,妈妈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了我身后。无奈!我只好挺了挺背,妈妈这才走开。每次妈妈对我说这句话时,她总会用她那温暖的手拍拍我的背,时间一长,妈妈只需要拍拍我的背,我就会条件反射般的挺直腰杆。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妈妈始终重复着这个动作,不厌其烦。而我呢?却非常烦,也很无奈。

妈妈又来了。她用她粗糙的手拍了拍我那已经成了一座拱桥的背,我立刻挺起身子,妈妈这才出去。我手上的笔忽然停了下来,我的大脑也愣了一下。哦!我想起了这些年妈妈一直用同样的动作让我的背挺直,我似乎也体会到了妈妈对我的无限关爱。也包含着一丝批评:“为什么总是不把背挺直?!”当然,我还感受到了一丝淡淡的讽刺,似乎在嘲笑我连背都挺不直。我有些羞愧,但我却更加懂事了。我再也不会认为妈妈烦了,因为我已不再是那无知的小女孩!

专家点评:

本文以“一个动作”开篇展开叙述,作者运用了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使人物形象突出,如“她用她粗糙的手拍了拍我那已经成了一座拱桥的背”,引起读者的思考,不露雕琢痕迹而颇有情韵。

人物动作作文 篇8

星期五下午格子正在教室扫地时,妈妈像火箭一样冲进了格子的教室,把格子吓了一跳。妈妈说:“格子,回家时你走的慢一点,我今天没带钥匙,还得去你爸爸公司拿钥匙呢。”

干完值日,格子和卉子一起回家,路上她们一边走一边聊。路走了一半,格子才想起了妈妈的话,但是格子仍然想和卉子一起聊天,于是便和刚才一样迈开了矫健的步伐。

一级、两级、三级······终于走完了所有的台阶,好不容易到了家门口,格子手搭凉棚往屋里看去。“嘿,门还真关着!”

格子提心吊胆的拧了拧把手,手倒是转了,但是把手没转。格子很伤心,快要哭了,真想大声喊:“怎么办啊?妈妈,这让我等到什么时候?”

格子转到房子后面,拿出语文书,大声地读了起来。过了一会,门响了,“格子。”妈妈叫到。

格子急忙跑了过去,边跑边想和妈妈开个玩笑。格子急忙脱了鞋,提着书包,拿着语文书,轻手轻脚地上了二楼。

“躲在什么地方呢?”格子看见了壁橱,便拿着语文书躲了进去。

妈妈在叫格子,但是格子一言不发。过了好长时间,妈妈还是没有来找格子。

“不要紧,妈妈回来找我的,因为门口有我的鞋。”又过了好久,妈妈还是没有来找格子。

格子渐渐不安起来,她探出身子叫到:“妈妈!”没有回音。格子从壁橱里面跑出来,叫了好多遍,还是没有回音,格子下了楼,看了看,连妈妈的影子也没有。

过了许久,妈妈回来了,她“呼呼”的喘着气,脸红红的。原来,妈妈去学校找格子了。

格子的泪水涌了上来,“妈妈!”格子叫道,紧紧地抱住了妈妈。

人物动作作文 篇9

感动,有时似乎是在顷刻间,那顷刻间的感受,却能让人记忆深刻,回味无穷,好像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照亮了我们的心。

那一天烈日炎炎,地板热得好似一个大火炉,狗热得吐出了舌头蝉在树上,热的不知如何是好,而在一边的柳树叶也耷拉着枝叶,涂了柏油的铁桥上也变得软软的,这时,一位交警指挥着整个铁桥的交通,一有不对的时候就跑去上前查看,不一会儿头上就不停的冒出大汗,那滚滚的汗珠有黄豆儿般的大小,可他的脸上没有一丝痛苦的表情,这尽职尽责的工作,为的不就是我们的祖国吗?

还记得有一次,下了一场大雪,那雪花如同白色羽毛,缓缓落下,落到地上便与积雪融为一体,轻轻摸了一下积雪,冰冰凉凉,再感受了一下寒风,我便冷得受不了了,这时候,穿着大衣的环卫工人拿着铁铲在雪中铲来铲去,不一会儿积雪堆积在了空地上,看到环卫工人正辛苦的工作着,要换做我,我都撑不到几分钟,环卫工人是为了城市美丽的风景而辛苦。

人物动作作文 篇5

三胖自告奋勇说:“我先来!我先来!”说完,就起身来到了游泳馆。他深吸一口气,跳下水去,游起蛙泳来。他那胖胖的身体在水里游动着,活像一只胖青蛙。这只“胖青蛙”一下子就游到了游泳池那边。小柱子、二福惊讶得张开了嘴,连连夸道:“绝招,绝招!”

二福来到篮球场,抓起篮球就往篮球架投。“哇!”伙伴惊叫起来,篮球和篮球架好像约定好似的,篮球一次又一次地钻进篮球架的怀里。

轮到小柱子,小柱子来到钢琴房。她的两只手在黑白相间的琴键上跳舞,从指间流出了美妙动听的音乐。小柱子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曲子弹完了,伙伴都是深深地沉浸在了音乐里。过了好一会儿,大伙儿才回过神来,给了她热烈的掌声,夸道:“绝招!真是绝招!”小柱子不好意思地说:“过奖了,过奖了!”

人物动作作文 篇6

牛皮甲:随着裁判一声“预备!”,只见红蚂蚁和黑蚂蚁队双方,在起点线前竖线排开。比赛开始了,红方的先锋是一个号称“滚地瓜”的大个子男同学,只见他把肚子翻过来,两手撑在地上,两脚弯曲蹬在地上,像个四脚朝天的巨型青蛙。裁判把求放在他的肚子上。黑方派出的.是一个小蚂蚁“排骨精”。哈哈!一胖VS一瘦。看“滚西瓜”两手一左一右向前移动,后面两腿也一左一右弯曲,向后蹬,向前迈。他刚移动3米,不好了,可能肚子太圆,球一下子,就骨碌一下滚到地上,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滚地瓜”慌忙再用右手圈回篮球,重新放在肚子上,并使劲把肚子向内弯曲,真够难为“滚地瓜”。再看“排骨精”动作可真麻利,“四脚”并用,眼看就过了10米处。

牛皮B:同学们的加油声一浪高过一浪,有跳起来喊的,有握拳头喊的,有扯着嗓子喊的。加油声此起彼伏。突然,不好了。可能“排骨精”太瘦。肚皮太窄,球一不小心,也掉在了地上。呵呵!“滚地瓜”滚了上了,只差半米就赶上了“排骨精”,“排骨精”一个左勾腿,慌忙把球勾了回来。重新上路了。在阵阵加油声中,“排骨精”第一个到达了终点。马上抱球,像疯马一样,窜了回来,把球传给了下一个同学。“滚地瓜”也不甘示弱,虽然球掉了两三次,还是坚持到了终点。

人物动作的作文 篇7

一、综合把握戏剧动作

相对于歌剧、舞剧、音乐剧等舞台表现形式, 话剧对于戏剧动作的要求更具有综合性。戏剧动作在演出的过程中是直观的, 也是流动的, 他的流动性体现在,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 舞台动作自然展现出来, 而非刻意安排出来的, 允许即兴表演的出现, 这是由于舞台的表演是一次通过的, 不同于电影和电视剧可以多次搬演。演员要想呈现给观众舞台形象就要对话剧作品整体上有着深刻的了解, 对作品表现的精神实质有着独到的理解。这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一) 对剧本全貌的宏观把握

演员拿到剧本后, 要通读剧本, 把握剧本反映的精神实质, 并且与导演和其他演员进行探讨, 以期留下剧本的整体印象, 演员产生对人物的细腻情感, 并用这种情感来指导舞台动作的创作。将情感融于动作的细节处理中, 做到不漏痕迹, 达到无招胜有招的效果, 这才是宏观把握剧本的实质性作用。

(二) 将外部动作、内部动作、语言动作自然结合

演员的舞台表演并不是一种动作做到底, 而是需要适时地将外化的动作, 内心的动作, 台词自然结合, 通过情节的发展, 自然串联起来。有些话剧中, 演员对动作和台词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 不能融会贯通, 使得塑造的形象缺少精、气、神, 给人生硬、造作之感, 这就丧失了话剧表演的表现力。而有些话剧, 动作和台词, 外部动作和内部动作虽然也能结合, 但是结合的方式处理不当, 脱离生活, 显得刻意而为, 缺乏自然之感, 让观众觉得别扭。

(三) 戏剧动作与时俱进

随着时代的发展, 特别是信息社会各种传媒形式不断革新, 各种观点的爆炸式出现, 人们的思想对各种社会现象的碎片化接受, 使人们反思话剧的前景是固步自封还是与时俱进。要用创新的思路革新戏剧动作, 让戏剧动作体现时代性和生命力, 而不是因循守旧, 将戏剧动作进行量化批量处理。这种创新体现在戏剧动作更符合现代人的行为方式和动作习惯, 轻松随意而不是高大上的动作表现, 台词也融入新的时代元素, 达到让现代人听懂的目的, 减少传播障碍。

二、外部动作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英国的舞台艺术革新家戈登·克雷曾经说过:“观众来剧场, 不是为了在两个小时里去听上万字的台词, 而是去看行动的。”可见外部动作对观众的吸引力。

外部动作也就是演员的五官、身体、四肢所表达的能直观看见的动作。他不同于台词这类关于人物的平板叙述, 而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将人物经历浓缩成典型化的行动展现出来, 演员的动作是鲜活的、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自然流畅的、美观的, 对于表现情节, 深化冲突作用巨大。

(一) 生活体验是把握外部动作的基础

在戏剧表演中, 虽然外部动作有所夸张, 但仍是符合生活真实的, 举例言之, 在戏剧《茶馆》中, 演员濮存昕饰演的常四爷, 这个侠骨豪情的“旗人”, 性格耿直, 具有正义感和爱国心。他的行为举止, 尽管经过濮存昕的夸张性的再创造表演, 但他给观众的印象仍然是真实的、没有脱离生活的。如果这种夸张的表演存在脱离实际的偏差, 就会让观众感觉到造作不舒服, 长丝也的形象也就会被喜剧化, 脸谱化, 感觉像是丑角, 角色的性格也会与故事情节设置相左。因此演员的外部动作的创造要建立在生活经验之上, 这是塑造成功的舞台形象的基础。虽然戏剧演员的表演有着固定的程式, 但在实际演出中要想让表演更加鲜活, 就要加入生活元素, 不能产生“程式化”的僵化表演, 这就需要演员在日常生活中搜集生活细节, 多观察揣摩生活, 积累素材, 并将平时的观察体验所得, 与所学得表演程式融会贯通, 运用到舞台实践中, 让假戏真做。

(二) 想象力是把握外部动作的翅膀

将所有表演人物的精力都体验一遍也是不现实的, 这就需要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加入合理的想象, 想象是戏剧表演的重要手段之一, 当然这种想象也是在演员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的。如果没有想象力, 就完不成外部动作和角色的塑造。台上的人物明明是女青年, 怎么可能是小学生, 这就要依据生活真实想象而且要想更多的背景材料, 如小学生的动作怎样, 行为习惯是什么样.语言习惯是什么。没了这个想象, 眼神和动作会变得很假。想象中觉得情况紧急, 那做出动作才会急促, 才会逼真。以小品《昨天、今天、明天》的表演为例, 演员在表演中, 为了展示了老两口东北人的特点, 拖鞋上炕, 盘腿而坐。表现他们恋爱情境, 老两口脸上的表情的展现, 黑土憨厚狡黠的笑容, 让人印象深刻。演员明明是中年, 演绎的却是东北两个近八十岁的老年夫妻, 表演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 使艺术的夸张和想象符合逻辑顺序和人物情感的节奏, 使观众会心、会意、动情。因此, 应该使观众从演员的表演中, 诱发观众的思索和想象, 联想到更多其他的东西, 从而使表演达到完美的艺术境界。

(三) 二度创作与即兴表演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生活中的东西不能直接搬演到舞台之上, 而要经过去粗取精、思考再创造的过程。艺术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真、善、美的东西, 表演中, 如果太拘泥于刻板的生活, 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不雅的小动作随便地搬上舞台, 那么艺术作品就会失去艺术的美感。表演和生活的有着很强的辩证关系, 如果演得不真, 就违背生活了;如果真是真了, 和生活一点不差, 也不行。好的表演, 既要符合人物心情, 又要有艺术夸张。所以, 演员有了生活体验, 还必须用优美的技巧表现出来, 这就是演员的二度创作, 这就需要演员舞台全方位的修养。这种修养的表现不外乎在传承的基础上, 在新的生活中提炼创造新的表演程式。这就需要演员具备丰富的文艺修养, 在剧本的基础上将人物的动作行为加以补充, 设身处地地感受角色, 产生创作的灵感, 甚至出现即兴表演。戏剧表演要求演员全身都充满艺术细胞, 将戏剧融入自身的血液, 做到会做戏会演戏。这里的“做戏”, 就是艺术技巧。

(四) 符合角色定位和情节发展

戏剧中, 由于角色的身份地位、生活环境, 文化教养的不同, 为符合情节发展的规律, 剧中角色的行为举止也各不相同。比方说, 老板、医生、小偷、教师身份。这种特殊的身份决定了他有着特殊的思维逻辑、行为方式, 而独特的行动决定了其别具一格的舞台艺术风貌, 使得在戏剧舞台中观众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例如, 在曹禺的作品《家》中有一个角色叫“冯乐山”, 曹禺给这个形象的定位是一个残忍卑鄙, 色厉内荏的病态形象。有了如此的定位, 演员在表演的过程中就要通过肢体的表演突出这种形象的特点。在第三幕第一景中, 情节设置是冯乐山逼迫婉姑要他招供她给王氏说的话时, 他“拿起桌上还在燃烧着的烟蒂头, 吹了一下, 抓着婉姑的手腕, 就按在上面”, 这一连串外部动作充分揭示了冯乐山的性格本质。因此在戏剧创作和戏剧表演的过程中动作的设定及表现都是为了突出其角色的定位和人物性格。戏剧中人物性格、动作和情节三者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 性格决定动作, 动作构成情节。具体说来, 一方面, 性格是情节发展的内因, 另一方面情节反过来又是展示性格的手段及过程, 情节与人物性格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因此人物性格理应是构成戏剧情节发展的一个有机部分。又推动剧情的发展。

三、静止动作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静止动作也叫内部动作, 要与外部动作协调一致, 赋予角色丰富细腻的心理活动, 给予角色鲜活的生命, 不能只重视外部动作轻视内部动作, 这样演出的角色只能脸谱化、躯壳化。在戏剧中, 揭示人物隐蔽的心理活动最为主要的方式就是通过剧本“舞台提示”中所说的“沉默”, 或“停顿”, 指戏剧舞台上出现的外部动作和语言停顿之后的静默场面。但这种停顿并不意味着戏剧动作的绝对静止, 往往蕴含着戏剧角色无比丰富的心理动作, 甚至比外部动作更难把握。例如在《雷雨》第二幕第一景就是用静止动作揭示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的一个非常精彩的例证。当四凤将自己的爱情全部寄托于大少爷周萍时, 周萍这个内心懦弱, 具备资本家的虚伪本质和两面性的富二代不敢承担责任, 想将四凤抛弃。

四凤:可是大少爷, 太太已经发现我们的事情了, 我已经没路可走了……

周萍:四凤, 你还是回去吧。

四凤: (愣住) 大少爷? (两人沉默, 天空中响起一阵阵雷声)

四凤: (片刻后) 大少爷, 你真的这样忍心, 你知道, 我已经有……

(雷声起, 四凤大哭, 两人相背而立)

此时四凤的表现就是内心极度矛盾与痛苦, 用静止动作来表现。这一静止动作是极富有动作性的, 通过角色的静止可以发掘出丰富的内心独白, 起到了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在此时四凤内心的苦楚就象沉重的顽石压在所有观众的心头, 让人深深地体会到四凤心中涌起的无比痛苦的内心雷雨, 使得四凤这一性格塑造极具戏剧性。而且, 这种“静止”又预示着人物性格的向前发展, 预示着四凤和周萍将要有一系列新的动作。同时, 表演要不温不火, 有的演员为了表达人物的厚重感故意出现不必要的停顿和静止, 让观众感觉表演过温, 影响剧情的正常发展, 让观众产生反感。

四、言语动作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言语动作也是戏剧最为基础的表现手段之一。无论是说明剧情、过场连接, 刻画人物性格、还是展示冲突都离不开戏剧语言。可见语言也是戏剧表演过程中展现人物性格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手段。舞台语言的技巧主要有重音, 停顿, 语调几个方面。例如试用停顿不同来区分以下这句话的语意:

哥哥批评我不对

1.哥哥批评我不对。——我错了

2.哥哥批评我不对。——我没错, 哥哥错了

在整理台词的过程中, 就要非常清楚人物所要表达的思想, 不要太随便停顿, 才能做到准确生动。台词要求“抑扬顿挫”, 同时要注意台词“说什么, 为什么说, 怎样说”和谐处理这三方面的关系。舞台上不能用电视剧的台词方式, 否则重音会被忽视。轻重是在比较中得出来的, 不能强调了重音, 又忽略了其他, 使得舞台语言不够自然。所谓在重音的地方要加强, 突出, 但不要把其他部分弱化。而语调, 是人物情绪的展露, 要符合人物的语言习惯, 同时要有人物自己的语言特色, 在台词上, 恰当的语调对角色的塑造会有很大的帮助。

结论

演员要把握戏剧动作就要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综合员用各种技巧, 调动演员的创造性和情感, 协调外部动作、静止动作和言语动作之间的关系, 相信这样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才能更加鲜活和具有艺术感染力。

参考文献

[1]刘岩.行动是戏剧的生命线[J].戏剧之家, 2010.

[2]胡导.戏剧表演学[M].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9.

[3]马虎虎.谈话剧表演的动作性[J].艺术科技, 2012 (5) .

透过动作描写 把握人物特点 篇8

展现内心世界 品味人物精当传神的动作,可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等。比如《再见了,亲人》一课中写道:“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为了“背”志愿军伤员,大娘“丢”下了自己唯一的亲人,这种失去亲人的痛苦可想而知,这一“丢”一“背”,饱含着朝鲜大娘对志愿军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啊!

表现精神风貌 透过人物在特定环境之中的随意或惊人之举,不难展现出人物的精神风貌与思想品质。比如《夜莺的歌声》中写道:“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小夜莺的一系列看似随意的动作,其实是在迷惑敌人,让敌人确信自己是一个不懂事儿的孩子,为与游击队员联络做准备。这动作描写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通过抓住普普通通、平淡无奇的动作,可以感知人物坚忍不拔的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地震中的父与子》中有这句话:“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好一个“挖”字!他挖了38个小时,他不吃、不喝、不睡!这是多么惊人的举动,多么艰辛的拯救历程。为了儿子,父亲决不放弃,动人心魄的行动实现了对儿子的承诺。

刻画人物本性 抓住人物做事情的一举一动,可以体会出人物的兴趣爱好与个性风采。比如《科利亚的木匣》一课中写道:“科里利亚丢下铲子,坐在台阶上,用手摸着脑门想。”“丢”、“坐”、“摸”几个动作把科利亚天真、可爱、积极动脑思考的神态活现出来了,体现了科利亚不把事情弄个水落石出决不罢休的人物个性。而抓住描写坏人的动作,可以看出其凶恶、残暴的丑恶嘴脸与本性。《小英雄雨来》一课中写道:“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的脸上打了两巴掌,又把他脸上的肉揪起一块,咬着牙拧。雨来的脸立时变成白一块,青一块,紫一块。鬼子又向他胸脯上打了一拳。雨来打个趔趄,后退几步,后脑勺正碰在柜板上,但立刻又被抓过来,肚子撞在炕沿上。”透过鬼子的动作,不难看出丧心病狂的鬼子多么残忍,毫无人性,把雨来折磨得惨不忍睹。

突出思想品德 品味朴实无华的动作,可以感知人物可贵的品德,高大的形象。比如《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中有这句话:“李博士带着刚抽取的骨髓,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赶到杭州,和当地的医护人员一起连夜为小钱做了骨髓移植手术。”李博士刚刚冒着生命危险在余震中成功抽取了骨髓,马上又不辞辛苦地奔波,真是医德高尚,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用博大的爱心创造了生命奇迹。

描写人物动作作文 篇9

自从我上了小学开始,妈妈就变得严格了。他对我的期望很高,但不会太苛刻。他对我说的每一句话,我也会铭记在心,但唯独那句话,那个动作,我却怎么也记不住。

“背,挺直!”我正在写作业,妈妈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了我身后。无奈!我只好挺了挺背,妈妈这才走开。每次妈妈对我说这句话时,她总会用她那温暖的手拍拍我的背,时间一长,妈妈只需要拍拍我的背,我就会条件反射般的挺直腰杆。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妈妈始终重复着这个动作,不厌其烦。而我呢?却非常烦,也很无奈。

妈妈又来了。她用她粗糙的手拍了拍我那已经成了一座拱桥的背,我立刻挺起身子,妈妈这才出去。我手上的笔忽然停了下来,我的大脑也愣了一下。哦!我想起了这些年妈妈一直用同样的动作让我的背挺直,我似乎也体会到了妈妈对我的无限关爱。也包含着一丝批评:“为什么总是不把背挺直?!”当然,我还感受到了一丝淡淡的讽刺,似乎在嘲笑我连背都挺不直。我有些羞愧,但我却更加懂事了。我再也不会认为妈妈烦了,因为我已不再是那无知的小女孩!

专家点评:

关于描写人物动作作文 篇10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描写人物动作作文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描写人物动作作文 篇1

今天下午,我们按照上午的计划去打球。我们到了广场,活动了一下身体,便开始打球了。我先发球,哥哥顺势一挡,不偏不倚,正好打在了球台上。哥哥先发球,我挡了过去,我还想抽一个,没想到哥哥把拍一挥,一个飞球直冲我的鼻梁飞来,嘭!正好打在了眼镜框上,吓得我半天没缓过劲来,我气的把球一打,直冲云霄。有一次我们对抽了好几次一直没有分出胜负,那才叫一个激烈!经过我们激烈的对抗,我知道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通过这次打乒乓球,既锻炼了我的身体,还加强了我的反应能力。

描写人物动作作文 篇2

写人,免不了要描写人的动作,因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性格和作风,往往能通过行为动作来表现。如同学们学过的《金色的鱼钩》一课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老红军的话:“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着眉头硬咽下去。”

这段话描写了红军老班长连续五个动作。用“坐、捧、嚼、皱、咽”五个准确的动词,写出了老班长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为照料小战友、日夜操劳、精神疲乏的神态。“捧”字,突出了老班长对那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的珍惜;“嚼”、“皱”、“咽”三个动词,写出了草根和鱼骨头难以咽下以及老班长饥饿的程度。通过这些动作的描写,表现了红军老班长在艰苦的条件下,顽强抗争的坚毅性格和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描写人物动作,最重要的是注意观察。在日常生活中要格外留心,观察周围各种人形形色色的行为动作,特别要注意不同的人的动作特征,抓住特征仔细地反复地进行观察。

如下面例段:

小丽抿着嘴,弓着腰,蹑手蹑脚地,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它。靠近了,靠近了,又见她悄悄地将右手伸向蝴蝶,张开的两个手指一合,夹住了粉蝶的翅膀。小丽高兴得又蹦又跳。

他弯着腰,篮球在他的手下前后左右不停地拍着,两眼溜溜地转动,寻找“突围”的机会。突然他加快了步伐,一会左拐,一会右拐,冲过了两层防线,来到篮下,一个虎跳,转身投篮,篮球在空中划了一条漂亮的弧线后,不偏不倚地落在筐内。

捉蝴蝶、打篮球,都是我们常见的活动,有的甚至是同学们亲自参加过的。但写起来却不具体。上述两段描写,由于作者观察仔细,把捉蝴蝶,打篮球的动作、神态写得栩栩如生。

二是要抓住最能突出人物特点的动作描写。请看下列例段:

他50多岁了。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他战战兢兢取下眼镜,用衣服的下摆随手擦了擦镜片。“嗯嗯……”他刚要讲话,忽然想起了什么,手忙脚乱地在盘子里找了找,又匆匆往口袋里掏了掏,掏出了一盒火柴,这才放心地又“嗯嗯”两声,站直身子,用特别响亮的声音说:“现在开始看老师做实验!”

教室里打得乌烟瘴气。毛老师气咻咻地站在门口,他头上冒着热气,鼻子尖上缀着几颗亮晶晶的汗珠,眉毛怒气冲冲地向上挑着,嘴却向下咧着。看见我们,他惊愕地眨了眨眼睛,脸上的肌肉一下子僵住了,纹丝不动,就像电影中的“定格”。我们几个也都像木头一样,钉在那里了。

老人的双手很灵巧。一个泥人在他手里诞生,只要几分钟。看他又拿起一团泥,先捏成圆形,再用手轻轻揉搓,使它变得柔软起来,光滑起来。接着,又在上面揉搓,渐渐分出了人的头、身和腿。他左手托住这个泥人,右手在头上面摆弄着,不一会儿,泥人戴上了一顶偏偏的帽子。

上述三段都抓住了最能突出人物特点的动作。

例一写的是一位高度近视的老教师。通过“用衣服的下摆擦镜片”、“手忙脚乱地在盘子里找”、“匆匆地往口袋里掏”等动作的描写,写出了一个高度近视、动作不利索且有点“糊涂”的老教师的特点;例二,主要抓住性格暴躁的人生气时,面部表情动作的特点来描写的。如:“气咻咻地站在门口”、“头上冒着热气”、“眉毛怒气冲冲向上挑”、“嘴向下咧着”、“肌肉纹丝不动”等,把生气时的面部表情写得生动而逼真。例三则是抓住捏泥人的`动作特点,写出了一位心灵手巧的老艺人形象。

三是要准确而恰当地运用动词。读读下列例段,看看各段中带点的词的作用。

说时迟,那时快。那个摔倒在地上的运动员,手一撑,脚一踮,猛地爬了起来。左脚尖顶住起跑线,膝盖一弯,稳稳地蹲着。两手就像两根木柱插在地上,整个身体微微前倾,那架势,就像一只起飞的雄鹰。

这短短的几句话中,用了“摔、撑、踮、爬、顶、弯、蹲、插、倾、飞等”10个动词,把赛场上运动员起跑的预备姿式描写得准确而逼真。

她挤进大门,把担子撂下地;走上前去,将地上的草揽好,用膝头压着,俯下身,双手使劲勒紧草腰子,提起来,扔到院墙角落。

段中带点的这些动词用得非常贴切。写出了一个能干、利索、有力气,干活熟练的农村姑娘的形象。

她看见奶奶站起来,双手抓着锅盖向上揭。吃力地揭了几次,才稍稍揭开一条缝。一股浓烟从灶口冲出来,差点熏着奶奶的脸。奶奶随便用袖子拂了拂布满皱纹的脸,又摇摇头,自言自语地说:“老了,不中用啰!”

这段话描写的是一位老奶奶干家务活的动作。用“揭、冲、熏、拂、摇”等动词,准确而恰当地写出了老人干活动作的特点。上述各例说明,描写人物的动作必须选用准确、恰当的动词,才能具体形象地写出人物的动态形象。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一读下面例段,想想作者是怎样描写人物动作的。认真完成后面的练习。

他轻轻一跳,双手就握住了单杠,紧接着收腹、抬腿,拉臂引体、抬头挺胸,轻而易举地上了杠。他那匀称的身材,再加上这灵巧的动作,就好像凌空欲飞的雄鹰。

①这一段话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段中带点的动词具体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立刻瞪起眼睛,眉毛一根根竖起来,脸上的肌肉不停地颤动,脖子上暴起一道道青筋,像扑鼠的猫盯着我。

这里描写的是人物面部表情的动作,用了不少恰当的动词。请找出来写在下面:______。想一想,这些动词起了什么作用?

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准确而恰当的动词。

我()起一张饺子皮,笨手笨脚地往里()着馅儿,然后把皮边儿往中间一(),又()了一下,再往两边一(),捏得又扁又平,往桌上一()。嘿,还真像老手做出来的饺子呢!

3.按下列要求练习描写人物动作。

①仔细观察妈妈炒菜的过程,把炒菜的动作具体地写下来。

②通过动作描写,反映出你熟悉的人的性格特点。

描写人物动作作文 篇3

今天,我和雨轩、梦洁两个小伙伴来到公园里玩“猜动作”游戏。

这个游戏的规则是:三个人首先来黑白配,出法不一样的人排第一位,后两人经过猜拳决出第二、三位。首先由第一人小声告诉第二人一个成语或词语,由第二人作出相应的动作,第三人来猜出这个词语(成语)。如果猜对了,就换成第二人猜,猜错了,就要给予第三人相应的惩罚。

游戏开始了。我们三人进行黑白配时,“倒霉”的我和前不久闹别扭的雨轩分配到了一组。我只好硬着头皮和她配合。雨轩告诉我一个好笑的词语——“蹲马桶”。我又气又好笑,这个词语该怎么做呢?这下把我难住了。蹲马桶好做,可马桶该怎么表现呢?我想了想,把空地当成马桶“坐”在上面,手还作出拿手纸的样子给梦洁看。本以为梦洁会说出正确答案,谁知她却说:“写作业!”逗得我们捧腹大笑。于是我又做了一遍。她又猜:“缝衣服!”我们笑得蹲到了地上。梦洁见我们笑成这样,不知所措。当我们告诉她正确答案后,她也忍不住大笑起来。微风吹过,旁边的小树苗似乎也被我们的欢笑声感染,不时摆动着身子,发出“呵呵”的“笑声”。我和雨轩也在欢笑声中不知不觉地拉起了手,蹦啊,跳啊,整个公园仿佛都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同学们,你们觉得“猜动作”游戏有意思吗?我觉得这个游戏不仅能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还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你们说呢?

描写人物动作作文 篇4

今天钟老师又和我们见面了。

钟老师先问我们:“从我进来到现在我做了几个动作?请你们写下来。”有人写了1个;有人写了3个;有人写了7个;而我呢,写了5个。我写了:开门、进、站、说话和眨眼。最后我数了一下,同学们一共说了22个!

做完这个游戏后,老师又让我们玩一个游戏叫“你说我做”。游戏规则是:一个同学当表演者,另一个当指挥。指挥可以看大屏幕上的人,并且告诉表演者要做什么,但是不可以做动作。表演者呢,他不能看屏幕只可以做动作。

好了下面我们开始吧。

第一个被叫上来的表演者是:林子为,而第一个指挥是:江一扬。哦,已经开始了,第一张图是:一个男孩子坐在床上,双手交叉表情非常伤心。江一扬终于开始了“林子为,你坐在讲台上.”林子为坐下后,江一扬立刻发出下一步的指令“你装出一副伤心的样子,把右手放在头上。”林子为做了后,江一扬大声说:“好了”。可林子为转身一看大屏幕,发现江一扬说错了。

最后钟老师说:“以前你们都说大家不听你的指挥,不是因为别人调皮,而是因为自己语言表达的不清楚。”

今天我要感谢钟老师给我们上的课,教会了我们平时话的时候一定要表达清楚,这样别人才不会误解。

描写人物动作作文 篇5

爸爸的工作十分繁忙,几乎每天中午用来吃饭的时间都很少。无论吃什么,他总是我们家最先吃完饭的。

这一天中午,我们家吃皮皮虾,我想,这下我要细细的品尝鲜美的大餐了。

来到桌前,我立即抓起个一只皮皮虾,用嘴吹了吹,仍然很烫手。这时爸爸也快步赶来。只见爸爸熟练地拿起皮皮虾,随意地将脑袋和尾巴掐掉,只留下了中间包着一层带刺甲壳的肉。为了不扎嘴,整个倒着放进嘴里。他为了不弄脏衣服,低下头,接着桌子上的碗,一只手抓住皮皮虾的一端。同时,上下两排门牙不停地快速张开合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将肉完整地挤进嘴里。又像打印机一样,将空壳小心翼翼地吐了出来。空壳仍完好无损,只是一丁点肉也不剩。

转眼间好几个皮皮虾变成了空壳儿。我被爸爸一连串的动作惊呆了。忘记了剥手中的皮皮虾。此时爸爸已经站了起来,拿起一张纸擦擦嘴,说:“我吃完了。”随即快走到电脑旁,又开始埋头工作。

啊,爸爸太辛苦了,吃皮皮虾这样的美味也能如此的快,顾不得享受,只为能多挤出时间来工作。

描写人物动作作文 篇6

海涛找到了麻雀窝后,就把电筒往腰里一别,往手心里吐了口唾沫,吭哧吭哧地往上爬。爬到了麻雀窝前,他头一低,对我们说:“喂,看准了,准备接麻雀!”说完,就站在另一枝树杈上,直起身子。不料,头正好碰到麻雀窝,把麻雀们吓惊了。只听得窝里一阵蠕动声,接着,几只麻雀不顾一切地冲了出来,海涛一急,伸手一抓,才抓得一只。他用手电筒往窝里一照,还剩下一只,大概因为挤不出来,叽叽喳喳地乱叫着。海涛伸手一捉,又得一只,他用塑料袋装好,朝下一扔,正好扔在小胖面前,小胖高兴地捡起来,把麻雀从袋里掏出来,看着麻雀扑腾着,扇着翅膀,他高兴地叫:“真好玩儿,真好玩儿……”

描写人物动作作文 篇7

“动作”,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词语,但又有哪些人能看透它其中的奥秘呢?看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动作,或许能让迷茫的人找回生活前进的方向;看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也许能让人去反复思考,去品味。动作不仅仅是一个单调的颜色,更是一个充满五颜六色的颜料盘,它包含的意义很多,需要你细细地去体会它......自从我上了小学开始,妈妈就变得严格了。他对我的期望很高,但不会太苛刻。他对我说的每一句话,我也会铭记在心,但唯独那句话,那个动作,我却怎么也记不住。

“背,挺直!”我正在写作业,妈妈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了我身后。无奈!我只好挺了挺背,妈妈这才走开。每次妈妈对我说这句话时,她总会用她那温暖的手拍拍我的背,时间一长,妈妈只需要拍拍我的背,我就会条件反射般的挺直腰杆。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妈妈始终重复着这个动作,不厌其烦。而我呢?却非常烦,也很无奈。

妈妈又来了。她用她粗糙的手拍了拍我那已经成了一座拱桥的背,我立刻挺起身子,妈妈这才出去。我手上的笔忽然停了下来,我的大脑也愣了一下。哦!我想起了这些年妈妈一直用同样的动作让我的背挺直,我似乎也体会到了妈妈对我的无限关爱。也包含着一丝批评:“为什么总是不把背挺直?!”当然,我还感受到了一丝淡淡的讽刺,似乎在嘲笑我连背都挺不直。我有些羞愧,但我却更加懂事了。我再也不会认为妈妈烦了,因为我已不再是那无知的小女孩!

专家点评:

本文以“一个动作”开篇展开叙述,作者运用了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使人物形象突出,如“她用她粗糙的手拍了拍我那已经成了一座拱桥的背”,引起读者的思考,不露雕琢痕迹而颇有情韵。

描写人物动作作文 篇8

男孩吃饭

中午十二点,王小明的肚子已经饥肠辘辘了。他悄悄的拿起勺子,紧紧地捏在手心里,怎么也不放开。他的屁股慢慢浮上来,沉下去,身体半蹲着,眼睛四处张望,竖耳倾听着下课的铃声。终于“叮铃铃”下课铃响了,他伸好长脚,准备冲刺,老师终于说了一声下课,他焦急万分,一个箭步冲出教室,快速跑向食堂,大地被他那脚步声蹬得好像山崩地裂一样。他跑到食堂,食堂已经有许多人在吃饭了,那排队拿饭的人就像一条长龙,他不顾一切地冲到第一,抢到饭,找了个位子坐了下来开始吃饭。他把脸埋进碗里,狼吞虎咽地吃着,嘴巴旁边全沾上了米饭。接着,他抓起一只鸡腿,塞近嘴巴里开始啃起来,他就像一匹饿狼一样贪婪地吃着,鸡腿进嘴里时还是一只完好无损的鸡腿,可被他取出来时,已经是一根干净的骨头了。他又把头埋进饭里,端起汤开始喝。吃完后,他响亮的打了一个饱嗝,可他还没吃饱,他的眼睛盯住了旁边同学碗里的鸡腿,目不转睛的盯着,忽然,一把抢住那同学碗里的鸡腿,塞进嘴里,开始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女孩吃饭

中午十二点该吃饭了,可李小红因为十一点半时,刚刚吃过两个面包,所以她不想吃饭,可是为了避免老师的催促,只好慢悠悠地拿起勺子走进食堂。她瞥了一下菜,说:“哎,怎么又是鸡腿啊!都吃腻了。”说完他盛了一点青菜和汤,找了一个位子坐下来。她左手托着腮帮子,右手拿着勺子,舀了半勺汤,放进嘴里,细嚼慢咽地吃,又过了好一会儿,她吃了两口饭,实在吃不下去了,只好推掉盘子,走出食堂。

老人吃饭

一个八十岁的老人生病了,躺在病床上,听到粥煮熟的声音,慢悠悠地爬起来,拄着拐杖,颤悠悠地走到厨房,掀开锅盖,吹了吹,用勺子一勺一勺地盛起来,她的手颤抖着,忽然半勺粥掉到衣服上去了,他喝完碗里的粥,伸长脖子舔了舔衣服上的粥,舔得一滴都不剩。

指导老师 吴老师

上一篇:办公文员实习周记下一篇:江油市方水学校召开学生家长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