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报道的创新

2024-09-24

人物报道的创新(共12篇)

人物报道的创新 篇1

网络媒体的迅猛崛起, 使得人们能以一种快捷的方式来处理信息, 但同时深刻思考的空间也被挤压。传统媒体为提升竞争力、克服新闻报道追求短平快而流于表面的现状, 不断改进新闻报道的节目形态。人物报道作为众多媒体报道形式之一也不断以平民视角、人文关怀和回归真实获得观众的关注与认可。

一、弘扬主旋律

大兴安岭广播电视台《视点·人物》栏目从2007年开办, 8年里两度获得黑龙江省新闻奖名专栏奖, 栏目以人物遴选多元化、关注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 颇受观众的认可, 开办至今报道了400多位普通林区人的故事, 他们中有终日与松涛林海为伴的护林人、有披星戴月辛勤劳作的环卫工人、有在滚滚车流中用标准化的手势指挥交通的交通民警、有每天行走在空旷野外、荒凉深山的巡道工……他们爱岗敬业、敬老爱家, 每篇报道都紧扣时代发展的主题:《大山深处“夫妻塔”》的周子山夫妻25年以瞭望塔为家守护绿色;《半路夫妻同“肝”共苦》纪冬梅和彭林相本是半路夫妻, 纪冬梅在丈夫彭林相生命垂危之时毅然捐肝救夫, 演绎了一段不一样的人间真情;《特殊的家》任志成30多年照顾一对和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精神病母女, 用全心全意的付出支撑起一个家, 感动了无数人。把这些人物作为采访对象, 作品的主题和意义不言而喻, 通过对这些作品可以发现, 记者不是靠简单的说教与演绎, 而是运用客观报道的手法, 巧妙地、隐匿地实现着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的价值取向。

二, 小细节大情怀

人物报道打动人心的力量之一就是用细节烘托人物的思想和性格。这些细节是通过深入地调查采访形成的, 没有夸夸其谈, 没有刻意造作, 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和娓娓道来的手法挖掘人物的闪光点, 比如在《大山深处“夫妻塔”》中, 写他们吃水“夏天到5公里外的河叉子提, 冬天就舀一盆雪, 坐在炉子上化开, 写他们的工作“他正在塔顶瞭望, 一动不动, 像一尊雕塑。她穿着看不出性别的迷彩服, 皮肤黝黑, 脸和手上裂出许多口子”;在《特殊的家》中, 写清明节任志成来到烈士陵园, 在战友的墓碑前低低诉说:“我心里很难受, 没照顾好她母女俩, 我都不好意思来见你, 她俩有病了, 我心里很难受, 你也别怪我”。在《山村教师的守望》中, 一天, 呼玛江湾村小学教师张英敏正在书写板书, 回头时发现四个孩子不见了, 她走出教室后发现, 四张小脸正朝着天空看, 原来一架飞机刚刚飞过, 正是山沟里的孩子对外面世界的渴望让张英敏放弃了调到县里任教的机会。每篇人物报道, 记者从他们的生活点滴入手, 通过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对人物情感的剖析, 细致入微的将作品的主题一点点揭示出来, 在一个个细节、一个个故事中记录这些林区小人物的情怀, 体现了新闻报道的温度和人性化, 展现林区人的精神和品性之美。

三、文学性和创造性

新闻学者戴维·加洛克说, 一篇杰出的新闻首先应具备高度的文学性和创造性, 文学性和创造性是新闻构成的重要因素, 它不仅展现了记者的功力, 更体现了宣传报道中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在《半路夫妻同“肝”共苦》这篇人物报道中, 记者调动了全部感官, 用精当的语言向人们讲述了一对半路夫妻生死相依、不离不弃、捐肝救夫的感人, 记者采用“主编寄语”、“主人公心录寄语”的报道方式, 深化主题, 使人耳目一新, 语言热情洋溢, “爱情是什么, 是热恋时的相依相偎, 还是深陷绝境时的不离不弃, 当曾经的海誓山盟变成柴米油盐, 当往日的激情幻化成平淡日子里的争吵, 甚至当另一半徘徊在死亡的边缘, 我们是否还能坚守住曾经的誓言?”作品通篇都是诗一般的韵律和风格, 使观众能“被女主人公的善良深深地打动, 跟着她一起流泪, 一起经历内心的痛苦与折磨”, 正因为作者与节目主人公的思想感情产生强烈共鸣, 从而调动作者的思维、情感等各方面能力, 让人捧起来就放不下, 这是文学性和创造性的魅力体现。

四、个性化的标题

有人说:“标题是传神而富有魅力的眼睛”。在人物报道中, 个性化强的标题非常重要, 能起到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内涵、画龙点睛的作用。《大山深处“夫妻塔”》、《半路夫妻同“肝”共苦》、《山村教师的守望》、《特殊的家》、《今生不悔》、《永不消逝的北极光》、《大森林的女儿》、《两代“土豆梦”父子黑土情》、《踏着歌声的记忆》, 这是《视点·人物》的几篇作品的标题, 与人物的身份、所处的地域、传达的内容与情感契合, 看似随意, 却是经过精心地“打磨”, 每一个标题都“坐实”, 最大力度呈现作品的个性化。在大学生土豆专业户夏志成这篇报道中, 标题是《两代“土豆梦”父子黑土情》。以“土豆”为切入点讲述了夏志成父子在大兴安岭这片黑土地上创业成功后带动乡亲致富, 把便宜的土豆变成了金豆, 在广袤的黑土地上书写自己人生理想的故事。这篇人物报道将切入点“土豆”很好地融入到标题中, 又与大学生回乡创业有机结合, “以点凝神”, 产生了一个貌似简单、平常, 实则丰厚、传神的标题。在《鄂伦春小调》词作者王肯这篇人物报道中, 从标题《踏着歌声的记忆》可以洞悉作品的个性化内容, 报道在娓娓的讲述中带我们走进了红遍了大半个中国的作品“高高的兴安岭, 一片大森林, 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的词作者, 让我们了解了老人半个多世纪来对大兴安岭、对鄂伦春人的深厚情缘。《永不消逝的北极光》以神奇的自然天象北极光为标题, 讲述了战士丛云龙为救落水妇女献出年轻生命的感人故事, 北极光美丽迷人, 在我国只有大兴安岭可以观测到, 以北极光喻人, 十分巧妙融合事件发生地、人物的人格美及留给人们永远的感动等要素, 展现出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当代军人的至情大爱。

五、触动灵魂的力量

一篇好的新闻作品总是能给人以启发的。《视点·人物》关注的都是小人物, 虽然他们普通平凡得就像大兴安岭的一棵树一样, 但是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具有引人深思的力量。在《大山深处“夫妻塔”》中, 虽然工作生活单调枯燥, 但是夫妻俩却把守护绿色看成是”他们最滋润的生活”, “林海, 成了他们的宗教, 看作了能够放置灵魂的地方, 夫妻以自己的虔诚、执着, 意想不到地收获了越来越多的荣誉和关注”, “在大山里, 他们显得很渺小, 但很多人都能看见他”。《今生不悔》这篇报道讲述在大兴安岭奋战了整整20年的老铁道兵战士们重返大兴安岭再走嫩林铁路的故事, 作品饱蘸情感, 以铁道开发建设大兴安岭历史为时间主线用老兵们回忆过去的同期声串起过去与现实的时空记忆, 让人们进一步深入了解了曾经生活、工作在大兴安岭的这个群体的付出和奉献, 对弘扬大兴安岭精神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殊的家》报道四川小伙任志成几十年如一日照顾在1987年大兴安岭5·6特大森林火灾中不幸牺牲的烈士于金水妻女, 为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患病母女支撑起一个家, 折射出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彼此温暖的真情。

一篇引人入胜的人物报道, 常常令人有所思有所感有所启发, 如啜香茗余香满口, 这些普通又不普通的人物之所以打动人心, 因为它反映了时代潮流趋向特点的人和事, 因为它来自于对主旋律的弘扬、细节的张力、以情感人的力量以及构思的巧妙、意境的隽永和思想的精粹, 使受众在事实的观照中, 得到一种隽永的回味、深刻领悟的认识。

摘要:本文通过大兴安岭广播电视台《视点·人物》专栏来分析人物报道吸引受众、实现人物报道新闻价值需要点准的五个“穴位”。

关键词:《视点》,人物报道,穴位

参考文献

[1]刘红.人物通讯贵在情真[J]新闻爱好者, 2011年第4期。

[2]曹刚.如何做好先进人物报道, http://home.51.com/tenxin/diary/

人物报道的创新 篇2

在主流媒体报道中,乐于助人、爱岗敬业、英勇牺牲的典型人物报道一直占据一个重要地位,通过典型人物的光辉事迹和伟大精神对广大群众进行积极引导,能够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社会氛围,也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需要。由此可见,对于典型人物的报道方式也是非常有技巧的。

一、从平视角度看待典型人物

印象中在过去看到的典型人物无一不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无一不是一副“高大全”的形象,在这些英雄人物身上,我们很难用“凡人”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在我们心中,他们就是一个个的超级英雄。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辨别能力也在与日俱增,我们可以很明显的察觉到典型人物其实也是一个个平凡的人,我们的媒体视角也已经从仰视切换成了平视,我们在看待这些人的时候,已经在用一种辩证的思维去审视他们,看待他们,我们可以理解了孔繁森为了工作可以放弃家庭,可以容忍张建明这个昔日的打黑英雄沦落为黑社会的保护伞,他们也是凡人,也有七情六欲,也食人间烟火,他们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他们也可能会一失足成千古恨。

在今天,人们心中的雷锋依然是那个一直在“为人民服务”的雷锋,新时代的典型人物们却也一直活跃在公众的视线中,只不过,他们不再显得那般高大,不再那般非同一般,他们也是平凡人,平时也在做着平凡的事,只不过在他们的身上流淌着一股叫做“雷锋精神”的热血,并将这种精神继续传承下去。而编辑记者所做的便是将这份真实呈现在我们面前。

二、突出典型人物的典型事迹

在对典型人物的报道中,公众们可能更加关心的应该是每位典型人物究竟做了哪些事迹,换句话说,正是这些典型事迹成就了一位位的典型人物。半岛都市报2011年12月27日的报道《“最美妈妈”接坠楼女童:伸出双手救人同时自救》中写到“7月2日下午,杭州滨江白金海岸小区。两岁女童小妞妞翻出阳台从10楼突然坠落。就在这一瞬间,小区住户吴菊萍伸开了双臂。营救之前踢掉高跟鞋、微弯腰部的预备动作并不能抵消上百公斤重的冲击力,在接住孩子的一刹那,吴菊萍左臂断成三截。正是这个缓冲,让妞妞有了生还的可能。”在平常的生活当中,没有人会注意到这么一位平凡的女性,但就是这么短短的几秒钟,便产生了一位 “最美妈妈”。

对于典型人物的事迹的报道,我们注意到,编辑作者们更多的是通过一种场景再现的手段进行报道,将整个事件和典型人物丰满、真实、深刻的表现出来,虽不需刻意雕琢,只一番白描淡写,便足以达到报道宣传的效果。

三、多角度、全方位展现典型人物

在对典型人物进行报道的时候,编辑们往往也会对其进行最全面的、最真实的描写,他们会先报道一个个鲜活丰满的“人”,进而将其塑造成一个“典型人物”。阿里木因卖烤羊肉串赚钱捐助孩子上学而获得“感动中国2012十大人物”荣誉称号,引起众人的广泛关注,贵州都市报在对他进行报道时,采用了全面报道的方式,将其走南闯北的艰辛历程、将其再穷也不放弃道德底线的可贵精神统统述诸纸上,也将其平日生活中的可爱一面展现给大家。

典型人物们终归也是有着区别所在的,他们的典型事迹不会是如出一辙的,他们的人生历程更不可能是雷同的,通过对一系列典型人物的报道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对典型人物进行报道时,一定要进行深刻、细微的观察,而且观察不能仅仅停留在事情表面,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典型人物活动的基本情况,去捕捉他们的思想境界、行为动机,从而挖掘出人物不同层面的性格与特点。这样展现出的人物是丰满鲜活的,是立体的,也是能够为广大读者所喜爱的。

四、报道要坚持主次矛盾相互统一的原则

在诸多报道典型人物的新闻中,编辑记者们无一不坚持了主次矛盾统一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到,典型人物的典型事迹在整篇报道中会占据最多的篇幅,而这些典型人物的一些平凡生活片段也会充斥其中,成为一片片绿叶,以衬托整片花海。

在典型人物报道中,主次分明是极为重要的一点,典型人物的典型事迹就是整篇报道中的主要矛盾,就是典型人物之所以成为典型人物的关键所在,所以,浓墨重彩的一笔笔也就自然而然的落在了对于典型事迹的报道上。

而典型人物在平凡的时候做的平凡的事,也就是我们的次要矛盾,一般的新闻报道常常是以一件件很平常的事为开端,再以一件件很平常的事来收尾的,这能够比较好的体现了典型人物报道的真实性。由此可见,如何将报道的主次矛盾进行排兵布阵,对于整篇报道的社会反响也会是大相迳庭的。

五、以情动人,以理服人,避免一味说教

论企业报的典型人物报道 篇3

典型人物需要挖掘

典型人物身上所具有的高尚情操、思想品质、卓越贡献,的确能感染人、激发人,引起人们心灵的碰撞和思想的火花。偌大一个企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忠于职守、淡泊名利这样的典型,可以说为数不少。但是,在选树典型的时候,一定要把那种能代表企业精神、职工面貌的人物“选拔”出来。

然而,典型人物的树立,还要得到职工群众的认可和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因为企业报是企业自己的报纸,典型人物到底怎样,不是光靠媒体吹嘘,典型人物身边的人也会口口相传,不胫而走,因此,典型人物一定是各方面都能经得住考验的人物。如果有一点瑕疵,就会在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的传播中被放大、走样,影响典型人物的宣传效果。

如果把宣传部门的选择比成经线,把职工群众的认可比成纬线,那么,典型人物就是经线和纬线交叉点上的产物。在即将步入新世纪之时,我们选择了电焊工张玮这样一个既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忠于职守、淡泊名利,又刻苦钻研技术、有多项发明专利的典型,进行大规模、立体式的宣传报道。由于张玮同志是我们企业十几年来一直宣传、报道的先进人物,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因此,职工的认可度比较高。张玮同志戴一副近视眼镜、手拿焊枪面带微笑的镜头,一改往昔人们对煤炭企业职工的印象,特别具有时代特色。我们持续不断地对其前前后后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追踪报道”,时刻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使其年年处于职工群众的视野里、媒体报道的范围内,最后他才得以从媒体报道的先进人物到媒体宣传的典型人物。

典型人物需要打造

常言说,“玉不雕不成器”。同样,宣传典型人物也需要雕琢。这里的雕琢,不是人为粉饰、造假,而是打磨、上光,使典型人物更具光泽,更符合上头、下头这两头的需要。这里面有两层含义:一是典型人物推出后,要不停地“翻焙”,直至熟透。不仅要通过媒体本身持续不断地采访报道,而且要通过各级党组织的号召发动;不仅要采访典型人物本人,而且要采访典型人物的同事、朋友、家人以及各级领导等;不仅要形成潮流,而且要出现高潮。纵观各家媒体对典型人物及重大事件的报道,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经过认真策划,步步深入的,通过采用连续报道、追踪报道等方式,立体地交叉地全方位地多角度地对典型人物进行报道,调动采编主要力量,在一个时期形成宣传攻势,这样,典型人物的形象才能慢慢丰满和高大起来,也才能使读者对典型人物逐渐熟知、接受、认可,进而崇拜、敬仰。二是典型人物推出后,要不停地 “锻锤”,不断提升其品质和境界。典型人物是人,不是神,虽说典型人物经媒体报道前,其自身有不同于常人的地方、有令人学习的地方,但是,有不少典型人物的敬业和奉献,在我们进行宣传报道前,仅是缘于一种朴素的个人追求。而我们的报道,通过运用综合手段,在对典型人物事迹进行宣传的同时,还及时把群众的反响、评价报道出来,这样在宣传报道的同时,也使典型人物重新认识和审视自我,最后以更高的标准要求和提升自己,典型人物就会在宣传和报道中“成长”、“成熟”起来。比如,我们这些年选树的一批典型人物,记者在采访他们的时候,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提到了“别人学我,我怎么办”的问题。最后,我们的宣传报道就成了典型人物和读者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过程。

典型人物宣传需要与时俱进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同样,我们的宣传手段和方式也要发展和进步。随着电脑、手机的普及,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网站论坛、短信已成为新的信息交流、沟通联络的手段。因此,我们典型人物的宣传手段也要与时俱进,除运用传统的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外,还要运用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网站论坛、短信等形式,占领网络、手机这两大领域,通过纸质媒介和网络、通信的联动,拓展我们的宣传空间,扩大典型宣传的影响,取得典型宣传的最佳效果。2006年4月26日,我们平顶山矿工报社经过精心策划,成功组织了一次典型人物网上聊天活动,我们将这次活动的名称定为“与吴如面对面——吴如做客本报网站”。事先,我们将这一活动的时间、主题、目的、意义等,在报纸、网上告知读者和网友,再加上各基层宣传科的发动,使读者、网友对这一新颖的形式产生好奇和期待,踊跃参与,一时间,我们的网上竟然出现“爆棚”现象。虽然典型人物与网友聊天这种形式对我们这个企业报来说是第一次吃螃蟹,先前没有经验可借鉴,但由于我们组织充分,最后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宣传效果,上线最高峰时达140人,网友争先恐后向典型人物吴如同志发问,有的网友问:“吴如,支撑您25年如一日工作的精神源泉是什么?”、“您为党员干部树立了标杆,您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也有的网友问:“吴劳模,您知道‘超女’和刀郎吗?”、“您有没有业余爱好?”……网友的兴致极高,提问五花八门。这说明,此种形式深受大家喜爱,因为这样大家可以直接向典型人物发问,典型人物就显得更加真实亲切;同时,也更大程度地满足了大家的参与欲望。因为现在的读者文化程度都比较高,尤其是如今的年轻人,凡事都想亲身体验一下,比如当不了歌星,可以花钱到KTV里去大吼几声,检验自己的歌唱水平,陶醉于高歌的快乐。同样,当不了记者,报社提供一次网上发问的机会,体验一下采访的感觉,可以直抒胸臆,把自己心中的问题直接提出来,也非常痛快,酣畅淋漓。

活动结束后,我们又拿出一个整版,通过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及时把此次典型人物网上面对面的全过程进行了报道。由于我们的活动新颖,报道的表现形式也很活泼,其中既有典型人物与网友的对话实录,也有网络主持人的现场发问,还有网络在线人数的适时报道,可以说,这一个版面,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前所未有的。事后,我们报社领导班子认为,此次活动收效甚好,我们不敢夸多大的口,但可以肯定地说,这一活动拓宽了本报典型人物报道的形式,开了平顶山市典型人物报道网上宣传的先河。

之后,由于读者、网友余兴未尽,我们还在网上保留了网站论坛及电子信箱,在报纸上连续进行了几期《网友热评吴如》网评摘编,效果非常不错。

(作者单位:平顶山矿工报社)

提升人物报道传播效果的策略分析 篇4

新形势下, 面对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 如何提升人物报道的传播效果, 弘扬主旋律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更好地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结合见诸报端的一些鲜活报道, 笔者认为要想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需要从几个方面着力。

1 着眼于时代特点体现人物个性特征

作为一个典型人物, 其本身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我们在报道时, 要根据时代的需要, 有现实针对性地提炼报道主题, 取舍他们典型事例, 使其具有深刻的时代内涵。

这要求记者在采访中, 精心选择那些个性鲜明、寓意深邃、情节细腻、入情入理, 富有生活气息, 能够铭记人心、耐人回味的典型事例和个性化语言。抓住典型人物的个性特征, 把其事迹围绕其思想与个性去挖掘, 写出的报道, 才会有血有肉、形神兼备、丰富生动, 引起读者共鸣。

兰州军区某工兵团官兵常年驻守在高海拔的雪域高原, 担负着繁重的国防施工任务。官兵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在高原书写了一曲献身国防工程的时代壮歌。为了让读者如临其境, 在脑海中浮现出这一英雄群体的形象, 《解放军报》记者采写的人物报道《雪山上, 好大一棵“英雄树”》, 采用了“英雄树”这个比喻法, 采用细节刻画和白描相结合的手法, 塑造了“生命禁区”一群有血有肉的军人风骨和情感世界。许多读者表示这篇报道让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随州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的通讯《大孝无声——记随州市道德模范、随县公路养护女工王何林》, 写了王何林数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养父母, 虽然历尽艰辛, 负债压力大, 却无怨无悔。记者在采写时, 着重选取了一些反映她价值观念和精神境界的事例, 让读者看到人性光辉的流露和诠释, 引起了社会的共鸣。

2 语言生动传神让人物“活”起来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古人云:“言, 心声也。”典型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往往可以通过其语言表现出来。一篇好的典型人物报道, 都不乏精彩的人物语言。在实际生活中, 每个人的语言总是受自身地位、社会经历等影响而不同。我们在采写人物通讯时, 如能注意把握这一点, 将使报道增加冲击力和感染力。通讯《方永刚:真情传播真理》, 写到方永刚对理论工作的热爱时, 引用了他的一句话, “如果有一天, 我的生命之钟停摆了, 我愿意把他定格在自己的岗位上, 永远保持一个思想理论战线英勇战士的冲锋姿态, 让有限的生命为太阳底下最壮丽的事业而燃烧”。语句不多却情真意切, 方永刚带着真挚的信仰, 真情宣传、真诚实践党的创新理论, 书写精彩人生的光辉形象跃然纸上。由此可见, 只有抓住人物的个性化语言, 让采访对象展示出一个真实的自己, 才能把握住人物的鲜明个性。要避免人物语言一般化、雷同化, 记者必须深入采访, 熟悉人物, 捕捉那些能体现报道主题、体现人物个性与光辉的新闻素材。

3 用典型细节刻画塑造人物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告诉我们, 细节看起来似乎是些细小末节的东西, 但是选择运用得好, 就可以小中见大。因此, 记者深入基层采访, 要细心寻找并挖掘能体现人物精神的闪光点。记者在采访中, 遇到的大多数先进典型, 可能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 但每个人肯定都有着一段段感人的故事。《都市快报》刊发的通讯《吴菊萍:勇敢的妈妈伟大的母亲》, 全文大处立意、小处着手, 善于用细节来展现人物性格, 丰富事件内涵, 深化作品主题。例如, 记者在病房首次见到吴菊萍时, 病友说她是个大英雄, 流了很多血, 记者写道:“吴菊萍听了有些害羞, 轻声说:‘哎呀, 没什么, 没什么。’”一个“害羞”, 一个“轻声”, 主人公的品性为人跃然纸上。通讯的结尾:“我们让吴菊萍说说自己, 她想了半天, 说:‘我是个农村来的孩子。我一直蛮普通的, 没啥特别的。’”记者另起一行续了一句:“吴菊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 2000年入党, 党龄11年。”戛然而止, 意味深长。这种四两拨千金式的细节性描写, 在这篇通讯中用得很多, 让读者的认知与记者的认知产生共鸣, 对吴菊萍充满敬意。笔者曾经报道过石嘴山市惠农区南街矿务局社区里的一位高龄老人高继堂。这名老矿工, 为了践行自己对党组织的诺言, 不计个人得失, 倾尽所有地照顾瘫痪在床的工友王怀亮。稿件里, 记者抓住了很多细节。例如, 高继堂的住所简陑、狭小, 面积不到50平方米。屋里家具漆面斑驳, 唯一像样的家电是一台电视机。与生活上的不富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老人的精神很“富足”。客厅木桌上荣誉证书、奖牌一字排列, 嵌有金婚纪念照的相框引人瞩目。这一切, 无言诉说着高继堂情义无价的人生。

王怀亮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 有时还会便秘。对此, 高继堂不嫌脏不怕累。王怀亮大小便失禁弄脏衣物, 他赶忙为其擦洗, 换上干净的卧具和裤子。有时一天就要换洗三四次。王怀亮便秘, 他就用手指往外抠大便。一个月下来, 原本身体健壮的高继堂瘦了一大圈。为了照顾好王怀亮一家人, 高继堂把自己的供粮关系迁到了王怀亮家, 粮本上多年结余的存粮全都给了这一家人。此外, 每月高继堂还拿出一部分工资补贴王家。这些细节描写, 生动地刻画出了高继堂把个人物质生活降到最低点, 却把助人的能量释放到极限的崇高思想境界。整篇报道通过各种细节描写让人真切地感受到高继堂灵魂深处所折射出来的一种人格力量。

4 创新传播方式拓展典型人物精神内涵展示平台

借助其他媒体的优势, 也是提升人物报道的传播效果的有效途径。近年来, 在我国传播方式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人物报道呈现多媒体传播态势, 除了党报, 都市报、新闻杂志、网络媒体等纷纷加入报道队伍, 为典型人物的精神内涵展示, 提供了广阔平台。西安女孩熊宁自愿赴青海省玉树救助雪灾群众时, 遭遇车祸身亡, 将青春的热血洒在了青藏高原这片热土上。纸质媒体、网络媒体等发挥自身优势, 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了她的事迹。有的从熊宁亲朋好友的角度对她进行报道, 有的从社会各阶层人们对其缅怀追思进行报道。华商网还为熊宁开辟了网上纪念专区。《华商报》在报道熊宁时采用网友的留言来增加人物报道的魅力。与此同时, 央视、《人民日报》等一批中央媒体以及搜狐网、腾讯网等也报道了熊宁的事迹, 产生了联动式的传播效果。华西都市报社为传播生态文明建设成效, 推出大型系列报道“林语者:走近大山中的最美护林员”。在报道方式上, 采用“先网后报”这一立体传播手段。以“城里姑娘与农村小伙的纯美爱情故事”为主线, 首轮传播热潮在网络上掀起。报社官方微博发布《村民英雄救美美少女隐居深山18年》, 微博发布一小时后阅读量超过20万次, 加上新浪置顶, 阅读量突破了120万次。紧随其后, 《华西都市报》推出系列报道, 大力宣传护林员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执着坚守与默默付出, 文笔细腻感人, 网络阅读总量超过5 000万次, 有效传播和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方式的创新还体现在报道形态的创新, 报道机制的完善。如, 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等“人物榜单”, 关注度高, 从而使典型人物的社会认同度大大提高。“人物榜单”的评选是新时期人物报道创新的一个显著成果。总而言之, 深刻理解人物报道对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引领作用, 把握新闻规律, 通过报道产生涤荡心灵、催人奋进的震撼力, 才能使人物报道常报常新, 永葆青春。提升人物报道传播效果, 需要我们不断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罗毅.聚焦“小人物”释放“大能量”[J].新闻战线, 2014 (9) :59-61.

[2]黄新宇.鲜明的时代主题个性化的人物语言——通讯《方永刚:真情传播真理》写作特色分析[J].采写编, 2010 (5) :54-58.

[3]王珩.用讲故事的形式报道新闻——以通讯《吴菊萍:勇敢的妈妈伟大的母亲》为例[J].传媒, 2013 (8) :67-68.

[4]谭成兵.如何强化人物典型报道的传播效果[J].群文天地, 2012 (24) :111-112.

人物报道 篇5

陈其伟2003年以来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边远贫困老区山村第一线黄田村担任村支书,他认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舍小家为大家、一心为公、无私奉献,凭着让黄田村富起来的信念,团结带领全村人民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顽强拼搏、艰苦创业,创造出令人信服的辉煌业绩,实现了该村“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带领发动群众养牛1000头,养猪12000头,养黑山羊600头,养蜂1000多箱。种植橄榄150亩,龙眼350亩,油柿500亩,造林10000亩。同时还办起黄田村矿泉水厂、大雾山茶叶厂和3家服装加工企业、2家包袋加工企业,解决劳动力就业160多人。陈其伟带领全村群众艰苦创业,铺筑了8.8公里6米宽的通村水泥路、9.5公里3.5米宽通往8个自然村组的水泥路,新建老人活动中心和架设有线电视,建设小型水库水坝以及村主干道路灯亮化工程等。黄田村也由2002年泉州市贫困村逐步走向2007年泉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同时还被福建省委、省政府评为文明村。陈其伟也先后两次荣获省“优秀共产党员”、省“五一”劳动奖章、泉州市劳动模范、农村实践“三个代表”基层干部标兵和服务“三农”工作先进工作者,并被群众称为“大山深处的领路带头人”。2008年陈其伟被福建省委、省政府授予“福建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人物报道的创新 篇6

【关键词】媒介叙事;环球人物;时代周刊;国际人物报道

【作者单位】杜友君,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传播与外语学院。

在新闻传播中,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都能对传播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对外传播也不例外。就当前我国媒体对外传播的发展状况来看,传播方式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正如习近平主席曾经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的:“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采取什么样的传播方式来讲好中国故事?怎样才能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媒介叙事:〈环球人物〉和〈时代〉周刊新闻话语研究》(以下简称为《媒介叙事》)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该书以国际人物报道为研究对象,借助新闻话语这个理论工具,从新闻叙事建构视角出发,对国际人物报道的叙事特征进行了深入阐释与详尽分析,给改进对外新闻传播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一、选题巧妙、资料翔实

《媒介叙事》以国际人物报道作为具体研究对象,透析人物背后錯综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探索叙事架构的不同特征。为了使这些特征更加明晰,作者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选择两本有较高权威性和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杂志作为考察对象:一份是人民日报社的《环球人物》杂志,另一份是美国的《时代》周刊。样本选择具有很好的代表性,而且选取的资料较为翔实。

一方面,从资料的占有数量来看,《媒介叙事》从《环球人物》杂志和《时代》周刊中选取了丰富的人物报道进行量化统计和深入分析,使得研究结果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媒介叙事》对2006年3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的《环球人物》杂志和《时代》周刊的国际人物报道进行了科学统计,分别搜集了1662篇和748篇国际人物报道。面对如此多的资料,应该从何着手进行分析?作者认真研读了荷兰著名学者阿姆斯特丹大学教授范·戴克的新闻话语结构理论著述,从中归结出具体详细的文本分析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文本进行系统分析。在宏观层面上,将文本放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逐层分析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人物报道特点;在微观层面上,从人物称谓、叙事模式、表达方式等进行客观分析与量化统计。如此一来,有助于读者全面立体地了解国际人物报道中所蕴含的深层含义。在此基础上,作者采取分总归纳的方式,对不同领域新闻人物的报道特色进行归纳,并且运用框架分析进行探究,总结出国际人物报道的报道规律。

另一方面,从资料的归总方式来看,全书的结构较为科学合理。《媒介叙事》全书共分为七章。首先是全景式的概括,使得读者对《环球人物》和《时代》周刊这两本杂志的国际人物报道能够有整体的了解。其次是分层式展示,运用叙事学相关知识,对这两本杂志国际人物报道的叙事视角、叙事模式、修辞手法等进行了梳理,让人一目了然。最后是进一步做深层次的动因分析,将这两本杂志放在新闻传播学的历史长河中加以审视,展现了国际人物报道的发展趋势和特征。在此基础上,作者专门对两本杂志中的国际人物报道规律进行总结,并且得出20个显著特征,体现了作者对研究对象的理性、深入思考;从文化学视角对我国的国际人物报道进行反思,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具有较好的现实指导意义。

学术研究的目的不仅要对事物进行全面客观的陈述,还要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的阐释。《媒介叙事》很好地将二者统一起来。纵观全书,既有对研究对象的文本分析和详细描述,体现了描述性研究的特征,又有对国际人物报道发展规律的深入学理分析,解释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突出了客观的论述和阐释。因而,该书很好地将研究对象的外部表现和深层特征展现出来,具有较强的理性思辨力度。

二、方法科学、引证规范

首先,《媒介叙事》研究方法较为科学,研究引证也比较到位。

一方面,该书主要采用文本抽样的方法,注重样本内容的可比较性。《环球人物》和《时代》周刊在我国和美国都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两本杂志都较为注重国际人物的报道。《环球人物》创刊于2006年3月1日,在抽样的时间周期内报道了近两千位国际人物,《时代》周刊在该段时间内也报道了近千位国际人物,为研究提供了较为充分的分析内容。在抽取的样本中,该书对所报道的国际人物进行类型统计,以报道区域、报道类型、报道内容、人物特征等为标准对国际人物报道进行分类汇总,并且从新闻理念、国家利益、意识形态和新闻政策四个方面对影响国际人物报道的因素进行分析。同时,该书还选取了个案研究的方法,选择三个较为典型的国际人物报道个案作为分析对象。这些个案既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各自报道的典型特点,又具有共性,便于对两本杂志的报道特点进行比较。譬如对同一个国际人物的相关报道,通过分析《环球人物》和《时代》周刊各自的观察视角、报道手法、价值观念等来观察两者之间的区别,从而得出一些具体的结论。

另一方面,《媒介叙事》主要采用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立足于国际人物报道的样本分析。透过报道内容,我们能够看到媒介与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互动,以及媒介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反过来,国际人物报道也能够使国际受众对中国新闻媒介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等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其次,从研究引证来看,该书比较规范到位。该书作者参阅了大量中英文参考资料,并将这些内容和观点融入写作中,很好地扩展了研究视野。而且,出于研究的需要和便于读者阅读考虑,作者翻译了大量《时代》周刊的报道,翻译精准规范,得到了人民出版社英文评审编辑的认可,有助于读者更为准确地把握《时代》周刊的报道特点。

最后,从研究的扩展工作来看,该书作者也投入了较多精力,做了大量的采访和访谈,如采访了人民日报社时任副社长何崇元先生、《环球人物》杂志社的第一任总编辑刘爱成先生及现任总编辑谢湘女士等。通过这些深度访谈,作者较好地掌握了《环球人物》的新闻生产流程和内部运作特征,为该书的撰写提供了较为翔实的背景资料和实践认识,也使该书更为贴近新闻业务实际。

nlc202309090313

三、分析理性、深入全面

《媒介叙事》的整体分析架构比较理性,对国际人物报道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首先,该书从叙事架构出发,对国际人物报道的发展动因进行总体阐释,分析较为理性、深入。该书对国际人物报道的发展现况进行了深度思考,分析了影响人物报道传播方式的主要动因,展现了国际人物报道与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之间的深层联系。对国际人物报道规律的归纳和总结,有助于大众传媒较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并且积极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具体来说,《媒介叙事》立足于国际人物报道,把《环球人物》杂志和《时代》周刊两本杂志进行比较,从人物选择、办刊理念、编辑手法、表达方式、叙事建构、主题设置、措辞风格、语义结构、言语再现等方面比较异同,并且联系当前全球化的时代背景,详细论述中美主流媒体对世界的关注点以及价值导向,从而总结它们各自的报道特征。与此同时,该书通过中美国际人物报道的对比研究,发现并归纳了中美人物报道的差异,进而探讨中美的文化差异以及价值观念差异,提出在政治权力、经济力量、民间话语等方面的新闻报道需要采取不同的传播方式。

其次,《媒介叙事》从话语分析视角,对国际人物报道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索,让读者对国际人物报道的整体特征和规律形成较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透过国际人物报道,作者向我们展示了媒介与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互動,以及媒介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到,国际人物报道能够使国际受众对我国新闻媒介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关注重心等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最后,《媒介叙事》通过中美国际人物报道的对比,总结出两者在报道方式、写作风格、叙事模式等方面的不同,能够帮助读者认识中美两种文化的差异以及不同价值观念的取向。譬如中美在国际人物报道中,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评判就存在明显的差异。就我国媒体而言,在对不同国家的社会群体进行传播时候也需要考虑这些文化差异,从而进一步增强媒介报道效果,塑造良好的中国形象。

综上所述,《媒介叙事》广泛联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背景,结合学界和业界对国际人物报道的众多著述,对《环球人物》和《时代》周刊的国际人物报道规律进行科学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该书还进一步对国际人物报道的发展动因进行探索,并就国际人物报道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具有很好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人物报道的创新 篇7

一、从雷锋到雷锋式人物的塑造

如今媒体关于雷锋的报道基本分为两种:一种是对雷锋的事迹的报道, 包括领导人对雷锋的题词和讲话、社论、评论员文章、来论和理论文章等;一种是对“雷锋式人物”的报道, 主要是形式多样的学雷锋活动以及各地涌现出的学雷锋标兵和典型的报道。[1]

(一) 雷锋形象的塑造手法

关于雷锋本人的报道, 早在他去世之前就已经有了, 既有他本人在报纸上发表的文章, 也有媒体对他的报道。

雷锋的相关报道, 讲述了他照顾老大娘、给战友送饭盒、给伤员送月饼等一个个小故事, 还描述了他的外貌特征、衣着服饰、姿态神情、语言动作等细节, 其形象跃然纸上。提起雷锋的事迹, 自然而然就会想到这些描写。媒体在建构雷锋媒介形象的过程中, 从正面宣传的目的出发, 人为地拔高了其形象, 让雷锋承载了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爱憎分明等品德特征。对雷锋持续不断的宣传报道使得雷锋的形象深入民心, 雷锋成为全民学习的人物楷模。

(二) 雷锋式人物的塑造模式

虽然雷锋已经去世, 但每年的3月5日被定为“学雷锋日”, 成为媒体既定的议程。媒体不断寻找“活雷锋”作为典型人物, 作为继续传播雷锋精神的载体加以报道, 这就出现了一个又一个雷锋式人物。在塑造这些人物时, 媒体习惯性地沿用了宣传雷锋的模式。

1. 刻板化。一直以来, 媒体在塑造雷锋式人物时都是“一好百好”, 做好事做到忘记自己, 现实中的好人被塑造成为“神人”。他们褪去了普通人的光环, 脱离了生活, 远离了公众, 完全不食人间烟火。早期的雷锋式人物都是按“刺激—反应”的模式来塑造的, 开始是“党的号召—人物行动”, 后来是“毛主席的话—人物行动”, 活学活用, 立竿见影。这样一来, 塑造的雷锋式人物大多是英雄式的人物形象。雷锋式人物的塑造也逐渐有了一个固定的“成熟”模式:列一个大框架, 分四五个大段落, 挑几个感人小故事, 找一些周围人的评价, 一篇人物通讯就基本上完成了。

2. 贴标签。根据“议程设置”理论, 由于主题先行的因素在里面, 记者根据宣传主题的需要, 容易挖空心思对号找典型, 让其为政治服务。一个典型挖掘出来, 怎么报道, 完全取决于宣传者主观的意愿。每年3月5日“学雷锋日”, 媒体都要去寻找与雷锋精神相符的典型人物, 然后给他贴上“雷锋”的标签。在塑造这些先进典型的事迹时, 再贴上“学雷锋”的标签, 将其行动和思想都归结到学雷锋上。

3. 记者缺席。新闻传播理论强调“新闻传播必须客观”。新闻传播的客观性, 是指新闻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如实报道的特性, 包括内容和形式的客观。内容上的客观, 指新闻所报道的事实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人物或实践;形式上的客观, 指新闻所显示的倾向性, 是通过其所报道的事实的逻辑力量实现的, 作者采用的是“客观陈述”的方法。[2]然而, 在新传播环境和受众接收理念的影响下, 传统典型人物报道中有一个问题日益凸现出来, 那就是记者的缺席:一是缺乏记者的真实采访, 二是缺乏记者的真情实感。

(三) 雷锋形象被重新描述

从20世纪80年代起, 社会进入转型期, 典型报道作为宣传工具, 逐渐走入困境。典型人物报道塑造的“高大全”式的人物, 已经得不到读者的信任。于是, 雷锋形象被重新还原, 原有的形象遭到颠覆。

首先是主流媒体通过讲述雷锋的故事, 将雷锋还原为一个普通的个人, 或者说重新塑造为一个与当今时代合拍、容易为人接受的人物。例如, 2012年3月5日, 《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研讨雷锋精神的当代价值》, 其中一段写道:“雷锋生前战友冷宽等深情回顾了雷锋生前的点点滴滴, 向大家还原了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学习、乐于助人、艰苦奋斗、甘于奉献、阳光灿烂的真实雷锋。”其实这种“还原”也是一种重新塑造, 使雷锋精神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紧密相连。

其次是当年宣传雷锋形象的典型照片受到质疑。2012年是雷锋去世50周年, 网络上出现了雷锋的“花边新闻”, 塑造雷锋典型的“拍摄小组”和“日记指导小组”被挖出来, 连疑似雷锋初恋情人的照片也被曝光。于是, 便有了重新塑造, 出现了《雷锋做好事照片有摆拍后人称雷锋没送过他奶奶》、[3]《乔安山回忆雷锋:每月30多元工资, 花44元买皮夹克》等报道。[4]《武汉晚报》更是在2013年开展学雷锋活动50周年之际, 设立《寻找雷锋》专版, 刊发了《雷锋是那个年代照片最多的名人》、《雷锋从小就讲究, 特别爱美》、《雷锋和王佩玲的一段情》[5]等报道。当年塑造雷锋形象的照片, 确实存在摆拍问题。

再者就是在网络媒体上, 雷锋形象已经成为大众消费的对象。LC风格网在2012年3月5日打出了“让我们以雷锋的名义消费吧!”的大旗, “雷锋帽”、“雷锋皮夹克”、“雷锋戴的英纳格手表”、“雷锋装”、“雷锋笔记本、钢笔”、“雷锋用的‘友谊牌’的雪花膏”等都被狠狠消费了一把, 这种现象完全解构了雷锋原有的典型人物的象征意义。

雷锋由原来被政治控制所塑造的单一、呆板的革命形象, 逐渐还原为立体、可触的文艺时尚青年。雷锋本人的形象遭到颠覆, 也直接影响到大众对其所承载的精神的态度。面对雷锋很多照片是摆拍、补拍的问题, 媒体的职业操守不被认同, 大众也开始怀疑媒体所报道的雷锋背后的故事是否真实。

(四) 雷锋式人物塑造手法的变化

主流媒体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变化, 开始重新审视典型人物报道, 尝试从传播策略到报道手法进行创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拓展新闻形式, 媒体与受众进行多层面、多渠道的互动交流, 典型人物平民化策略的实施等, 呈现出多层面报道、多体裁助阵、多媒体联动的发展态势, 力图以全新的手法重新适应媒介环境。[6]

在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 传媒构架也在发生变化。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网络适时而生, 传统的由官方发布信息、受众被动接受的格局悄然发生改变, 变成了受众主动发现身边普通人的不平凡。这样发现的人物可学性也更强。

近年来, 雷锋式人物报道中引入“最美”一词是在关于“最美妈妈”吴菊萍的报道中。随后, “最美撑伞姐”、“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等最美人物及群体被报道。这些雷锋式人物紧扣时代主旋律, 他们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和社会主流思想道德的真实写照。“最美”一词被频繁使用, 成为一个具有规范性内涵和价值取向的符号, 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和认同。

二、“雷锋精神”传播:从雷锋到雷锋式人物的演变

雷锋是20世纪60年代媒体塑造的典型人物之一, 也是最为成功、影响力最大、最久远的一个。从1963年《人民日报》正式报道雷锋开始, 迄今已经53年。以雷锋的品质为基础总结出的雷锋精神, 也传承至今, 并继续影响着全社会。

(一) “雷锋精神”的基本含义

1963年3月5日, 《人民日报》发表毛主席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同时发表多位国家领导人的题词, 对“雷锋精神”进行归纳和表述, 成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具体内容。例如, 周恩来总理将“雷锋精神”系统地概括为:“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雷锋是中国典型人物报道中的一面旗帜, 他的思想和行动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 雷锋精神也在一定层面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 雷锋式典型人物——“雷锋精神”的延续

半个世纪过去了, 雷锋精神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在不同时期被赋予了不同的时代内涵并加以传播。刘英俊、姚虎城、张华、李素丽、杨善洲、丛飞、王顺友、郭明义等雷锋式人物不仅践行了基本的“雷锋精神”, 还不断地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成为“雷锋精神”得以延续的载体。

雷锋精神源于雷锋形象的塑造, 但在不同时期, 媒体又相继塑造了很多雷锋式人物, 作为新的载体传播着雷锋精神, 使得“雷锋精神”能够与时俱进, 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除了为政治服务, “雷锋精神”成为涵盖所有主流价值观的道德符号, 成为时代精神和道德风范的代名词。

三、典型人物报道面临的挑战及改进措施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刻变革对大众传媒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传播理念、媒介格局和受众心理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媒体时代到来后, 社会转型带来的价值多元化导致传播环境不同以往, 受众心理了发生变化, 典型人物报道面临着许多冲击和挑战。“典型报道消亡论”和新时期的挑战在宏观和微观、表层和深层共同影响着典型人物报道。重新审视典型人物报道, 改进典型人物报道, 成为主流媒体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 内容选材上需改进

1. 把握受众认知。在一定的历史时期, 社会公众对典型有不同程度、不同心理层面、不同实际功用的需要, 雷锋式典型人物报道如能恰如其分地回应、满足这种需要, 便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2. 紧扣时代主题。原来媒体塑造的“高大全”的雷锋式人物形象, 使大众觉得学习、效仿起来有一定难度, 他们需要的是身边的普通人、普通事的报道, 这样才可以有现实的参照作用。在雷锋式典型人物的塑造上, 媒体更应注重挖掘在自己本职岗位有突出贡献, 又切合时代主题的普通群众, 紧扣时代主题, 积极挖掘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在树立雷锋式人物时, 媒体应揭去正面人物符号化、神圣化的标签, 向受众还原真实的普通人, 使人物精神融入报道之中, 达到不言而喻的效果, 进而达到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图。

(二) 塑造人物手法需改进

1. 平民化、人性化视角。一直以来, 媒体报道的典型人物被贴上标签, 塑造为雷锋式人物, 难道他们主观上也认为自己是在学雷锋吗?未必。他们可能只是本能地去做好人好事。原有的雷锋式人物在塑造时经常以一个固定的模式来刻画, 事实上, 受众对于赞美歌颂和居高临下的评价语言越来越不买账, 这些报道反而会给他们留下虚假、空洞、夸大的印象。在发掘雷锋式人物时, 如果仍然按图索骥, 根据宣传主题的需要去寻找符合的典型, 那么这样写出的报道不仅没有说服力, 还会让受众反感。寻找身边的普通人, 报道身边的普通事, 更有可能被受众所接受。今后, 媒体塑造人物时一定不要刻意拔高, 给他贴上雷锋的标签, 而要反映其真实的一面, 把他还原成一个普通人, 向人们展示人物的缺点、错误和喜怒哀乐。同时, 要注重精心提炼生动、具体的细节, 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通过环境来侧面衬托人物形象, 增强人物的立体感和感染力。

2. 突破原有的表达方式。以往的典型人物报道以消息和通讯的文体格式为主,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可以改变原来的文体, 采取以下形式, 进一步提高新闻的可读性, 增强报道效果:一是新闻访谈, 通过与访谈对象的深度交谈, 了解其内心世界, 还原事情的真相, 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缘由, 揭示事件的现实意义;二是新闻漫画, 以形象化的宣传手段, 融评论性、新闻性、艺术性于一体, 运用简明扼要、形象生动、尖锐泼辣的语言, 将典型人物的事迹以画面的形式表达出来, 清晰简洁地传达给受众信息;三是日记体和章回体, 以轻松平实的语言, 层次分明的叙事结构, 清晰地叙述一个较完整的故事, 既有独立性, 又承上启下, 比较适用于讲述故事性较强的典型人物报道;四是新闻评论, 对人物本身报道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从可读可信到有触动、引发思考、催人向上, 以传播意见性信息对公众进行引导, 激励他们采取正确的行动, 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最终实现典型的引导力、权威性和震撼力。新闻宣传与文学创作相结合, 以场景描写入手, 以间接评价体现人的品质, 以真实叙述取代说教, 怀着真情实感采访写作, 提升报道的可读性、可听性、可看性。

3. 借助网络手段。目前, 雷锋精神的传播渠道不再限于主流媒体, 网络逐渐发展成传递正能量的重要渠道。对于雷锋式典型人物的报道, 可以是一条微博的发布, 也可以是一张照片、一段视频的发布。网络媒体中产生的好人形象脱去了雷锋的外衣, 离开了宣传的议程, 被还原成一个单纯做好事的好人, 这种形象被人们认同。各媒体之间可以互动, 利用网络视频、长博文进行宣传, 也可以打造专题专栏和网络论坛, 建立典型人物报道的官方网站等。媒体应该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建立与受众直接沟通、交流的平台, 第一时间接收来自受众的反馈信息, 从而进一步调整报道思路, 改善传播效果。

(三) 新闻从业者的理念需改进

当前已经不是媒体传播所谓的“魔弹论”时代了, 媒体看似击中了受众, 但受众可以选择倒下或者不倒下。媒体如果不改变传者本位的思想, 依然提前设置议程, 在描写和塑造人物时贴上标签, 雷锋精神的传播效果可想而知。而且, 媒体总是在三月“雷锋月”对好人好事进行集中宣传, 让人们有了“雷锋是三月里来, 四月里走”的印象。雷锋照片被曝有补拍和摆拍的做法, 也使媒体的公信力滑坡。这需要从业人员反思, 进一步改进以往的观念。

媒体应该坚持新闻客观真实的原则, 积极践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报道。媒体引导正面能量, 不一定非得围绕一个人物展开集中拔高的宣传, 普通人身上也可以有闪光点。在学雷锋日之外的时间, 也可以多搜集一些阐释“雷锋精神”的普通人物来报道。典型的形成其实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媒体应该从电闪雷鸣中走出来, 开展日常的雷锋式典型人物报道, 持续关注人物命脉, 用春风化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不仅要满足受众对于典型人物报道后期宣传的信息需求, 还要消除他们对于典型人物报道只是迎合特定时期内政治需要的顾虑。典型人物报道的宣传节奏, 应尽量与受众的接受心理保持一致, 既不能采取狂轰滥炸式的报道, 也不能采取零碎松散式的报道。要根据受众的接受能力和特点制定有组织、有计划的策划方案, 系统、有序地开展宣传报道。这样既保证了受众对典型的深刻记忆, 又避免了受众因信息过度而产生厌烦情绪, 防止传播负效应的出现。

对于媒体而言, 发现什么样的人物, 怎么样去塑造人物才能让受众接受, 同时引导正面的价值, 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正面的能量, 还需要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王辰瑶.嬗变的新闻[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109.

[2]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78.

[3]罗竖一.中国需要雷锋精神然不必设立“雷锋奖”[DB/OL].汉网, http://www.cnhan.com/content/2012-03/09/content_1382472_2.htm.2012-03-09.

[4]徐思.浅议典型报道的发展[J].学理论, 2011 (3) :132-133.

人物报道的创新 篇8

重庆日报农村版从2010年起, 专门开设了人物版, 每周都会推出一些典型人物的报道, 挖掘发现出了众多“感动中国”、“感动重庆”人物, 以及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最美乡村教师”等殊荣的大批典型人物。本人作为重庆日报记者, 长期参与农村版稿件采写。本文就以重庆日报农村版人物版为例, 就如何做好典型人物报道的问题, 从“典型人物的选取”、“如何把握好细节描写”、“创新报道形式”等三个方面, 浅谈自己的一些感受和想法。

一、典型人物的选取, 需要具有时代特征

成功的典型人物报道为何能取得巨大的社会反响?我认为, 其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稿件真实的还原了当时条件下, 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优秀典型。同时, 特定环境和时间的限定, 让典型人物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让读者能够形成共鸣, 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莫不如此。正如我国著名记者郭梅尼所说:“如果你抓住了时代的‘兴奋点’, 时代就会对你的报道产生强烈的反响”。

因此, 在典型人物的选取上, 应优先考虑其是否符合时代特征, 这也是做好典型人物报道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在具体的判断上, 可以按以下标准进行初步挑选:一是可作为学习和效仿的对象。二是可集中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主流价值观。三是位于时代前沿, 能够获得社会认同和共鸣的。四是既是崇高的精神象征, 又是平凡的社会角色。

2013年11月, 重庆日报农村版人物版稿件《与时间赛跑的母亲姚厚芝:只想多为孩子留点什么》, 该典型的选择就充分符合了以上典型人物选择的标准。

该文讲述的是农妇姚厚芝在身患重症的同时, 与时间赛跑, 拖着重病的身躯进行《清明上河图》刺绣, “想多为家中的孩子留点什么”的感人故事。不仅展现出了伟大的“母爱”, 也体现出了“坚忍不拔、无悔奉献”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作为一位偏远地区贫困家庭中的普通农妇, 实实在在的来自我们身边, 也让读者有了一个可以学习和效仿的榜样。该文见报后, 典型宣传效果非常好, 各地都掀起了学习姚厚芝的热潮, 姚厚芝也被评为2013年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二、把握好细节描写, 是稿件成败的关键

一个典型人物报道, 在真实的基础上, 如何做到突出主题、让人“难以忘怀”, 是其报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如果稿件只是把典型人物的前前后后等情况, 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 那么, 文章就没有了重点, 只能让读者知道人物每一步所做的内容, 且容易形成流水账, 篇幅冗长, 乏味而平淡。这也是典型人物稿件写作过程中, 最容易出现的问题。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 就要把握好细节描写, 可以是语言、动作的细节描写, 也可以是肖像、神态、服饰等的细节描写。其目的就是通过对细节的展现, 显示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等等, 进而给读者留下强烈而深刻的印象。

2010年重庆日报农村版刊发的稿件《山村教师赵世术:12年里靠妻子背送坚守讲台》, 文中就采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只有多识几个字, 多懂得一些道理, 这些山里的娃娃们才有希望”, “吃饭时梁言书总是先给丈夫把饭盛好、菜夹好后才自己端碗, 遇到炖排骨、猪脚时, 她总是仔细地将骨头上的瘦肉撕下来, 放到丈夫碗里……”这些典型的语言、动作细节描写, 虽然没有直接点明赵世术的工作生活状况, 但却巧妙生动的从侧面刻画出了赵世术的“内心世界和思想品质”, 让这一个个画面能够长久定格在读者心中, 起到了较好地典型宣传效果, 赵世术也被评为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三、创新报道形式, 引起读者感情共鸣

在现今的网络时代, 人们的阅读习惯逐渐在变化, 精炼的文字以及鲜明的图片成为了许多人的阅读的主要方式。那么, 作为传统媒体的纸媒, 如何实现传播效益的最大化?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创新报道形式, 从目前来看, 图文并茂、新颖的版面设计、全媒体播报是三个较为有效地提高传播效果的方式。

首先, 要做到图文并茂。从原有报道来看, 图文组合的成功宣传案例数量远远大于单独的文字宣传, 因此, 如果要想达到最好的宣传效果, 图片必不可少。通过优秀图片的展示, 形成视觉冲击, 在方便读者阅读的同时, 让读者有一种强烈的“带入感”, 引起读者感情共鸣。

其次, 通过核心提示、感言、资料小链接、记者手记、图片群等各类栏目的组合设计, 达到了简单易读的效果, 让读者可以清晰地判断稿件的内容和价值, 进而实现深度阅读, 扩大传播效益。

第三, 全媒体传播。在纸媒发布的同时, 通过网站、微博微信等多渠道发布, 让读者受众覆盖面更广。

人物报道的创新 篇9

遵循新闻规律, 杜绝策划新闻

“新闻报道最好的策划就是没有策划。”笔者在和一位老记者交谈中, 他一语道破天机。新闻的发生是客观的, 组织报道应该按照事态的进展进行。如果刻意地去策划报道, 将新闻报道固定在一个既有的模式下, 这样有悖于新闻报道应遵循的客观规律。尤其在典型人物报道中, 决不能为了达到某种宣传效果, 人为地“摆拍”去拔高报道对象。美军深陷伊拉克战争泥淖, 为鼓舞士气策划的“拯救女兵林奇”不仅是一个典型的人物报道, 也是一个典型的策划新闻。在这个新闻报道中, 记者、编辑人为地添加了许多虚构的成分, 所塑造的“英雄林奇”和真实的林奇出入很大。为了达到一定的宣传效果而去策划含有虚假成分的新闻, 这种“策划新闻”令人不齿, 只要是有责任感的新闻工作者都会毫不犹豫地拒绝。

《郑州晚报》是最早也是最全面对洪战辉事迹进行系列报道的媒体之一。该报社在运作这个新闻报道时并没有一个预设的报道策划, 完全是按照事态的进展、受众的反响去组织报道。在一系列报道中不仅有洪战辉感人的事迹, 还有公众的反映、社会各界的讨论, 全方面、多角度地去报道、去还原一个真实的榜样。在过去的典型人物报道中, 为了宣传而去塑造不切实际的“完美榜样”形象, 这不仅不能取信于受众, 对所报道的典型人物也是一种亵渎和曲解。可见, 必须改变旧有的那种报道手法才能使报道可信、榜样可学。因此, 我们在典型人物报道中一定要做到遵循新闻规律、还原事实真相, 而不能刻意去策划典型、策划新闻。更重要的是新闻报道要有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党的事业的高品位出发点。

注重受众反馈, 切忌新闻炒作

在推出典型人物后, 媒体往往关注最多的就是社会各界如何掀起学习典型的高潮, 很少去关注受众其他方面的反响, 也没有相关的后续报道。来自受众方面的反馈信息不能得到及时的解答, 使受众对所报道的典型人物产生怀疑, 甚至抵触, 最终导致达不到预期的宣传效果。《郑州晚报》在报道洪战辉事迹时对这方面的处理就做得比较成功, 既有前期的系列报道也有后期的反馈报道, 针对受众的疑问一一解答, 真正地做到关注典型、关注受众。

在洪战辉成名的三年之后, 开始淡出公众视野之时, 《郑州晚报》及时地采写了《洪战辉名人光环下的普通人生》这篇后续报道。在报道中给受众讲述了洪战辉成名后的普通人生, 他并不是靠“名人光环”去赢得他人的尊重, 而是一直在自我奋斗, 靠自身的努力赢得尊重。这样的后续报道不仅消除了公众的疑惑, 同样再一次树立了洪战辉自立自强的形象, 展示了“恒星”的风采。

在典型人物报道中, 我们要做好后续报道, 但是做好绝不是极度地追逐典型、炒作典型。这样既不利于宣传典型, 也容易滋生不良的社会风气, 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些媒体在报道典型时往往不惜人力、物力、版面, 长篇累牍地去报道一些鸡毛蒜皮、无关痛痒的小事, 为满足受众的好奇心, 极度地追逐受众, 与报道主旨无关甚至相悖。这种追逐受众的行为, 仅仅是在追求短期利益。从长远讲, 这会对媒体的信誉度和美誉度造成不良影响, 也不利于媒体的成长。

媒体协同作战, 新旧媒体联动

当今, 各类传统媒体及网络新媒体对受众市场的竞争已到了“白热化”阶段, 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元化, 单一媒体对受众的影响较之以前相对弱化。过去, 报纸一直是典型人物报道的阵地, 但是在现代社会仅靠一家或是一类媒体的单打独斗, 要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已很难实现。在典型人物报道中, 媒体间要全方位、立体化地协同作战, 这样才能够拓展报道的广泛性, 增加典型的影响力, 优化传播效果。同时, 我们还要积极地与网络新媒体联动。网络的出现整合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 它发布信息及时、信息反馈多渠道、受众参与度高, 集合了传统媒体的诸多优点, 但网络也存在着信源的不可靠性、权威性方面不及传统媒体等劣势。因此, 新旧媒体的联动必能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 增强传播效果。

近些年, 洪战辉、任长霞等一些典型人物的推出与网络媒体不无关系。《郑州晚报》在推出洪战辉这个典型人物时, 就借助了网络媒体力量, 其采写的《穷大学生携妹求学12年》、《携妹求学, 感动你我》等一系列相关报道都在第一时间被新浪网发布, 这让洪战辉走出河南、走进全国公众的视野。网络媒体是新闻报道的新阵地, 我们一定要运用好这种新的传播手段, 抢占新的宣传阵地。

当今, 信息爆炸、大众价值取向多元化。典型人物报道要想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 让受众去主动接受已是非常困难, 但是政治需要典型引路、文化需要典型传承、生活需要典型鼓励、时代的价值取向需要典型引导, 而媒体又要靠典型去担当道义、弘扬正气, 所有的这些都为新时期典型人物报道提供了客观支撑。只有传播理念和传播方式的创新才是新时期典型人物报道的出路。这将使典型人物报道枯木逢春, 不仅能激发人们学习典型、追逐典型的热情, 并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为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8级硕士生)

人物报道的创新 篇10

新闻故事化在现代新闻写作中是一种受到广泛认同的写作手法。富兰克林将“新闻故事化”解释为“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等手法, 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 从而突出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1]“新闻”与“故事”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

众所周知,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除此之外的数种对新闻的定义也都在“事实”的基础上加以修饰和描述而形成。可见, 新闻的基础就是真实客观的有价值的事实。而《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故事”的解释:“其一, 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 有连贯性, 富吸引力, 能感染人。其二, 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体的情节。”可见真实的故事同样也是真实的事实。

在新闻学的知识体系中, 新闻的根源就是事实, 新闻事实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实范围内, 根据报道的需要进行人为选取并以合理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客观事实。新闻对事实的要求更为严格, 客观、真实、全面、有价值。而故事的形成同样是需要有事实依据的, 几乎所有的故事都是以日常生活为蓝本的, 抑或是事实原型, 抑或是在事实的基础上加以生动化、形象化, 真实的故事同样是以富有戏剧性和吸引力的事实为根源的。

二、人物报道故事化写法的特征表现

(1) 善用冲突, 巧设悬念。新闻框架理论被引入文化社会学和大众传播学领域之后, 框架已经成为研究者对文化、传播效果等进行定性考量的重要工具。所谓框架, 指的是人们用来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心理模式。[2]新闻框架其实就是新闻的态度和外部环境, 新闻框架如何, 新闻报道也就如何。在故事化新闻中, 冲突应该算一种重要的框架, 制造冲突和悬念也是现代新闻报道普遍运用的手法。具体说来, 报道者现将新闻的一个侧面或者关键点抛出, 引起读者的兴趣, 使读者自觉参与故事线索的展开, 接下来, 再利用情节和细节进行层层铺垫和深入, 使故事具有跌宕起伏的错落感和戏剧性, 让故事在冲突波折中发展。对于新闻报道而言, 冲突和悬念是引发读者兴趣的最关键的部分, 也是最容易引发读者思考的部分, 故事化新闻在这方面的优势十分突出。

(2) 抓住感性情节, 细致描述场景。相对于电视、互联网等媒体而言, 报纸在现场感的表现上具有先天劣势, 过度的平面化是制约纸质媒体发展的一大瓶颈。而在故事化新闻中, 记者在报道中加入文学的元素, 将采访中捕捉到的感性情节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调动读者的视觉、听觉、触觉, 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设身处地地分享故事主人公的感受。同时, 对场景的描写也是至关重要的。把事件发生的场景真实地描述出来, 为新闻报道烘托出特定的气氛。对场景的描述首先有取舍的, 只选取对新闻报道有利的场景, 舍弃无关场景。其次是场景描述要追求细致, 任何有利于表现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的场景都不要轻易放过。

(3) 善于捕捉现场细节, 塑造人物的立体形象。在一篇新闻报道中, 只有部分能够触动读者神经的语言甚至是词汇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部分语言或者词汇多以细节描写的身份出现, 细节通常是指人物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神态或者事件中的某一个特殊情节, 往往能反映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和心理变化, 展现人物的个性, 塑造出立体的人物形象。由于细节都是由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判断而取得的, 属于“最贴近事实真相的事实”, 所以对细节的合理运用就能给整篇新闻报道增加引人注目的亮点和感染力, 也能拉近读者与所叙述事实的距离, 博得读者在情感上的认同, 从而为新闻主题的表达做好铺垫。

(4) 语言朴实而生动, 体现真情实感。新闻的首要功能是传递信息, 让受众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其次才是感染受众, 让受众有所启发。因此, 对新闻报道并不刻意要求拥有华丽的辞藻和深刻的文学内涵。通俗易懂的语言往往能使新闻报道更接地气儿, 获得广大受众群体的青睐。运用故事化写法的初衷是使新闻事实表达得更清楚, 更具感染力, 更易于读者接受, 在语言上追求真实而具体、生动而形象。只有朴素平实的语言, 才能传达出真情实感, 这正是读者所期待的, 能引起读者共鸣的。抒情是文学中的表达方式, 同样是新闻报道中可以运用的。

(5) 采用平视视角, 以人物为中心, 彰显人性美。信息的传播是一个由单边传播发展到双边传播和多边传播、由线性传播发展到网状传播的过程, 但是无论是什么样的传播形式, 都无一例外地遵循一个规律——信息只能从渠道的一端传递到另一端, 也即线性传播是基础。在新闻传播过程中, 传播者处于信息优势端, 想让自己的观点得到认可, 最好的办法就是降低姿态, 和受众平等地对话。选择平视视角, 有助于增强新闻的可信性和亲和力。故事化新闻的核心还是要关注人物, 突出人物的个性特点, 通过各种表达方式塑造人物形象, 使人物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发展相互推动, 最终归结于一个理性的新闻主旨。在这一过程中, 务必要坚持以人物为中心, 以人物的活动为中心, 处处彰显人性之美。

(6) 重视人物语言和对话的作用。人物的语言是最能体现人物个性和思想的。让新闻中的人物自己“发声”, 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 让读者直接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在这一点上, 对话具有独特的优势。对话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思想沟通的最直接的方式, 能直观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和心理活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背景等等。将人物对话直接引入报道中, 可以直接反映人物, 使读者经过自己的分析形成自己的判断和评价, 避免被动接受记者的观点, 也增加了新闻的可读性和可信性。

摘要:人物报道是新闻报道中最具特色的形式之一。随着社会转型的不断推进, 人物报道理念和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以新闻与故事的异同为始, 深入分析故事化写法在人物报道中的运用所体现出来的主要特征, 望有益于业界。

关键词:冰点,人物报道,故事化写法,人性关怀

参考文献

[1]杨继东.创新报道手法追求新闻故事化[J].新闻窗, 2009 (5) :115.

谈广播新闻报道的语言创新 篇11

【关键词】广播 新闻报道 语言 创新

老舍先生曾说过:“世界上最好的文字,是最亲切的文字。”,我想这一点对于广播来说尤其重要。因为广播是给人听的,看起来顺眼的文字,听起来不一定顺耳。

多年前,我们广播新闻界的前辈就总结了八个字,叫“通俗易懂,朴实无华”,用这八个字来概括广播新闻的语言特点。但是在如今信息爆炸的年代,如果我们广播新闻语言仅凭“通俗易懂”显而易见是不能留住听众的。声音传播本来就稍纵即逝,在一闪而过的时间里,仅凭“朴实无华”也不可能让听众对报道留下印象,广播新闻报道的语言必须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时俱进。

但在目前的广播新闻采写中,还有很多广播记者把“通俗易懂,朴实无华”当作不二法则,有的甚至已经到了“墨守陈规,保守僵化”的程度,有些记者年龄不大,但写起报道来“公文式语言”是信手拈来,而“个性化语言”却难觅踪影。这里举个制作广播新闻标题的例子:在广播新闻报道中,大家最常见的标题无非是某某会议在某某地方召开、某某工作成效显著、某某领域成就斐然……这种标题当然谈不上错,但只要有心人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新华社每天发稿数以千计,可几乎看不到类似的标题表述!广播新闻语言风格呆板由此可见一斑,构建新的广播语言风格势在必行。

当然,构建“新”,并不代表否定“旧”,这里的“构建”指的是在“旧”的基础上,对广播新闻语言体系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这既符合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的实际,也适应媒体竞争加剧,广播自身改革发展加快的形势,更是广播的服务对象——广大听众文化层次和接受信息的水准不断增强的现实需要。

那么,新广播语言风格中的“新”到底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去体现呢?笔者认为,“平和、理性、具体、形象”,这八个字应是新广播语言风格的灵魂所在。

平和,指的是文风。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全能记者必备——新闻采集、写作和编辑的基本技能》,这本书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再版了7次,它的作者有两位,一位是美国田纳西大学传播学院的院长凯利·莱特儿,另一位是他的同事,美国田纳西大学传播学院公关部主任朱利安·约翰逊,为什么给大家推荐这本书呢?因为两位作者在成为学院派之前,都有着丰富曲折的新闻实践经历,如凯利·莱特儿,他在成为院长之前,当过机动记者、政治记者、娱乐记者、特稿记者和美术编辑,因此,这本书是一本对新闻实际工作具有较强指导意义的书籍。在这本书里,两位作者就用一种很幽默的方式提醒我们:不是所有的午餐都是美味的,不是所有的新娘都是可爱的,不是所有的晚会都是本季度最大的社交活动,“诚邀每位人士参加”或“对所有人都是美妙的时刻”之类的表述也是不可能实现的。那么,我们也可以把它引申一下,不是所有的会议都是重要的,不是所有的讲话都是需要强调的等等,总之,在广播新闻报道中,我们应避免使用夸张和过分的语言,平实就好,不能讲“满话”。此外,作为记者,我们也应当避免在报道中对新闻事件进行主观评价,如某某人作了精彩演讲,令人心动的表演,大家踊跃参与等等,要牢记自己客观报道的角色定位。即使需要评价,也应由观众来完成。

理性,指的是表述要得体。如何做到表述得体呢?笔者认为有两点:

1、导语开门见山、简洁凝炼

在新闻界,导语的写作有第一代新闻导语和第二代新闻导语之称。所谓“第一代新闻导语”,就是在导语中,“5个W”——who、what、when、where、why一应俱全。而“第二代新闻导语”则主张用最简洁精炼的语言,或勾勒出新闻的全貌,或点出新闻中最新鲜、最重要、最有趣的要素。这样的导语开门见山,直接切入主题,在第一时间内将最核心的新闻事实呈现给受众,避免了繁冗拖沓和穿靴戴帽,显得精炼、简洁。

2、新闻主体以“倒金字塔结构”为主,采用断裂行文法

新闻主体,承担着对新闻导语进行解释和补充的作用。现在流行的做法是根据事实的重要程度安排新闻主体的段落顺序:将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安排在最前面,然后是较重要的新闻事实,最后才是较次要的新闻事实。上面“大”,下面“小”,呈现一种“倒金字塔”状态。这种行文结构具有简洁、明快的特点。从听觉上来说,采用了这种结构的新闻听起来结构紧凑、富有动感。为了和“倒金字塔结构”相契合,广播新闻在叙述方式上也应该相应地作出调整,现在流行的趋势是采用“断裂行文法”。所谓“断裂行文法”,就是新闻报道打破时空限制、以事实的内在逻辑行文,段与段之间相互独立但又环环相扣;段落短小精悍;段与段的衔接,不靠关联词,而是靠内在的逻辑联系,造成跳跃的感觉。有这样一篇经典之作:(路透社达拉斯1963年11月22日电)急电:肯尼迪总统今天在这里遭到刺客枪击身死。总统与夫人同乘一辆车中,刺客发三弹,命中总统头部。总统被紧急送入医院,并经输血,但不久身死。官方消息说,总统下午1时逝世。副总统约翰逊将继任总统。这是一件经典的倒金字塔结构兼断裂行文法的新闻作品,大家可以从中体会这种手法的魅力。

笔者认为,广播新闻表述得体还有以下几条简单技巧:

广播新闻一般不用倒装句。

广播新闻要尽量用短句子,起码也要长短结合,不能一长到底。

广播新闻每一个句子中最好只有一个要点。

广播新闻主谓语之间不能有很长的“插入语”,应尽量连接紧密。

广播新闻中人物身份说明尽可能短,并且要放在人名的前面而不是后面。

具体,指的是尽量把抽象的信息具象化。

比如说,数据是抽象的,广播新闻中,如果充斥着大量数据,就会使新闻报道枯燥乏味,听众收听这样的报道也会厌倦不堪。如果涉及到抽象的,又不是特别重要的数据,可作回避或模糊处理。而对一些回避不了的关键性数据,建议可以采用类比的手法,如将“十多吨”转化为“像汽车一样重”等来表述。

形象,就是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段增强广播新闻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细节描写,指的是对新闻发生现场的场景、周围环境、现场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的描写,它更多地是挖掘个性化的东西。有精彩的细节描写的广播新闻,可以把发生新闻的场面、情景、人物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听众面前,并且牵引着听众的情感随着新闻事件的发展而跌宕起伏。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2001年7月13日在莫斯科申奥现场发回的《漫长的瞬间》现场报道,就成功地运用了丰富的细节描写,增强了新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仿佛把听众带进了申奥现场:

听众朋友,我们看到,他把信封拿起来,现在要折叠成比它(原来)小一点。这是最后的结果?还是不是最后的结果呢?我们再看,他在认真地审视着这张票上边的每一个数字,把它叠起来。啊,要装信封了,一个蓝色的信封。装进去!封口吗?我们看看他封不封口。封口啦,封口啦! 是封口啦?呵,他把它叠起来,揣在怀里。这次是要很郑重地……从(往)他的西装的右手的内侧的兜里面(揣进去)。这位委员,通过长长的通道,多么漫长的通道啊,走到(萨马兰奇)主席的前面。

在这篇报道中,记者通过“拿起”、“折叠”、“审视”、“叠”、“装”、“封口”、“揣”、“走”等一连串动作性细节描写,把申奥现场的紧张气氛和人们期待、渴望、紧张的心态惟妙惟肖地勾勒出来。由于记者运用了丰富的细节和对细节细致入微的描摹,增强了广播的可视性,使听众眼前浮现出申奥现场的一幅幅画面,让听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总之,平和、理性、具体、形象,锻造“新”广播新闻语言风格的形成,实际上也是力求新时期广播新闻口语化和科学化完美结合的过程,它围绕和服务的中心依旧是提升“宜听性”,强调“伴随性”,让广播新闻的优势更加突出。□

参考文献

①[美]凯利·莱特尔 等著,宋铁军 译:《全能记者必备——新闻采集、写作和编辑的基本技能(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

责编:周蕾

人物报道的创新 篇12

1 典型人物报道的界说

典型人物报道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传记报道样式,指的是报道者对社会生活中先进而具有普遍的社会指导意义的人物所做的深度报道。从理论上而言,典型人物应该有先进和落后之分,但从实际写作报道来看,所谓的典型人物报道是特指的先进典型。

典型人物报道分为个人典型报道和集体典型报道两大类。典型人物报道中的人物不同于艺术典型,不能进行艺术虚构,新闻的典型人物报道必须完全真实,报道者只能根据大量的真实材料塑造新闻人物形象。文学典型讲求文学的审美价值,着重于人物的性格典型,而新闻典型则讲求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不追求人物性格的丰满、复杂,而是追求人物能否集中的表现某一宣传思想或时代精神。当然,新闻的典型人物报道也讲求生动性,但是这个生动性必须建立在报道的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之上。

在社会转型、价值观念多元化、亟需重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语境下,人们需要积极向上的主流意识引领,需要正确理性的价值体系帮助分清是非,冲破价值判断的迷惘,走出价值选择的误区。央视最美系列典型人物报道注重先进观念的传播和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挖掘,注重文化导向,通过先进人物事迹为人们树立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榜样,树立人生的精神航标,营造一个浓郁的主流意识氛围,以此带动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推动社会现代化进程。从中更是能看出新时期典型人物报道的话语转型。

2 典型人物报道的人物本色化

以往典型人物报道的最大缺陷就是神化典型人物,不真实,与此相关的是典型人物缺乏普通人的“人味”。新时期典型人物报道改变了以往典型人物报道靠刻意塑造的办法,用平视的眼光写典型,还原人物本色。

2.1 表现典型人物的个人需求

过去我们所熟知的典型人物是没有个人需求的。例如《吴运铎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一文,报道中写吴运铎在病榻上坚持阅读、回复来自各地的信件;写他如何通过书信的形式关心青年人的成长;写他在人生旅途的最后岁月里发起组织北京市第一个关心青少年协会,呼吁社会各界资助建起了拥有4000多册藏书的残疾人书室;写他坚决不住高干病房,不用贵重医药,坚持和普通病号吃一样的饭。在报道的最后写道:“……直到他去世,家里除了几个沙发是用他的工资置买的外,一台单开门冰箱和一台电视机还是用孩子们的钱置办的。吃饭用的小桌子、小凳子以及碗橱等,是他住院前用仅剩的一只右手制作的。”主人公把一切献给党和人民的高尚人格深深感动了读者,但是典型人物也是人,也有属于人的需求,典型人物不应该是遥不可及的,而应该是切切实实的。

新时代环境下,社会提倡个人通过合法的、辛勤的劳动满足生活的需求。个人在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自身的生活也应获得改善和提高,人人都生活好了,社会才会更好。在央视最美系列的报道中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到这一点。个人需求的描写使读者感到面前的先进人物不再是一尊“神像”,不是遥不可及的,只要付出努力人人有希望成为“典型”,这样表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要比单纯的写奉献、写付出大的多。

2.2 表现典型人物的亲情和人味

新时期的典型人物报道写典型人物的家庭、亲情,写先进人物的普通人的情感,先进人物有了“人情味”。

例如在报道四川大巴山身处最美乡村教师廖占富和张兴琼的报道中,着意表现了二人坚守深山,想念在山外读书的儿子时就去看看儿子儿时经常坐的小树。还有二人分处两个山头的两所小学,夜幕中用手电筒互相照向对方的山头,聊解相思。通过这些平常人的平常事,观众看到了有人情味的典型人物。注重展示先进人物的人性美、人情美,反映他们多彩的人生,能够使他们的形象更为丰满可亲、可信,亦使他们的高尚风格得到充分的展现。

2.3 表现典型人物的“落后”思想

以往的典型人物塑造大都强调其“伟大”、“无私”,新时期的典型人物塑造则注重全方位的塑造人物,包括其“落后”思想,以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可信。

当表现廖占富被调动到山对面20公里外的石庙子村小学工作,不得不离开妻子,并因劳动力不足要放弃家里的耕地和养殖的猪牛时,廖占富表示“我心里真的很难受”。

而在讲述二人分守两个山头时,微弱的烛光下,寂寞的廖占富独自在灯下批改着学生的作业,画外音抒倩的讲述:“现在,他们分别已经三年了,虽然他们所在的山头直线距离不过3000米,也能隐约看到对面的山头,白天孩子们在还显得热闹些,一入夜,大山一片漆黑,最难忍受的就是寂寞。”廖占富的声音响起:“不习惯,真的不习惯,最初的时候,也会……怕。一个大院子,一到晚上特别特别的安静,既没有电视看,那时候也没有什么书看。”3典型人物报道表现形式的艺术化

央视“最美”系列典型人物报道采用了纪录片的创作方式,对典型人物身上折射的精神闪光点进行了艺术化的展示。在真实记录的前提下,叙事利用矛盾冲突,通过利用铺垫、悬念、兴奋点等技巧设置。综合运用抒情诗式手法、宣教式手法、戏剧冲突式手法塑造典型人物的血肉。

如寻找最美乡村医生——罗海香篇里,解说词抒情的讲述了20年前罗海香放弃乡卫生院的工作回到村里开办诊所的原因,是受到一对老人为一点小病辗转一整天求医的经历触动。接下来画面记录了罗海香到一对患有风湿的老人家里出诊的情形,抒情的音乐中,罗海香轻轻为老人放下衣袖以及老人饱受风湿折磨而蜷缩的手指特写为观众酝酿了深厚的情绪,这时画外音突然揭示:“罗海香告诉我们,眼前的两位,正是20年前的那两位老人,也许他们根本就不知道,罗海香之所以回到村里开卫生室,就是因为他们。”之后老人浑浊的泪水和罗海香深情的讲述立刻产生了一个情绪高潮。

4 典型人物报道形式的全媒体化

最美系列的报道是由中央电视台主办,各地方电视参与联合推出的,有严密的组织和发布流程,如有启动仪式、宣传展播、评选、颁奖仪式等。播出媒体也进行了优化组合,采用全媒体报道形式,形成地毯式覆盖,大大拓宽了报道传播面,有效增强了宣传效果。

5 结语

从央视最美系列典型人物报道中我们能够看到,新时期典型人物报道已经开始探索和捕捉新时代的媒介特点、受众心理和新闻规律,逐渐克服了原有“高、大、上”的形象,走向人性化、多元化、丰富化的形象建构。未来我们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报道形式、充分挖掘内容、丰富报道手段,在展现典型人物时代精神的同时着力挖掘传统人文精神,使典型人物报道成为弘扬主旋律、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形式。

参考文献

(1)李慕寒.典型人物报道的平民化[J].《记者摇篮》,2011,(11)

(2)李颖.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先进典型报道[J].《传媒》,2013,(01)

(3)魏少华.新媒体崭露典型人物报道力量[J].《传媒观察》,2010,(05)

上一篇:普法教育的必要性下一篇:存在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