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报道

2024-08-15

人物报道(共11篇)

人物报道 篇1

去年学雷锋月到来之际, 濮阳大学生孟瑞鹏救人事件被媒体曝光后, 两次遭遇反转。人们讨论最多的是要不要学雷锋, 敢不敢学雷锋?面对社会转型下的“诚信缺失”、“道德滑坡”, 人与人之间更需要关怀、渴望奉献, 社会呼唤“雷锋精神”回归。从媒体角度来说, 通过雷锋式人物报道重塑“雷锋精神”, 显得尤为重要。

一、从雷锋到雷锋式人物的塑造

如今媒体关于雷锋的报道基本分为两种:一种是对雷锋的事迹的报道, 包括领导人对雷锋的题词和讲话、社论、评论员文章、来论和理论文章等;一种是对“雷锋式人物”的报道, 主要是形式多样的学雷锋活动以及各地涌现出的学雷锋标兵和典型的报道。[1]

(一) 雷锋形象的塑造手法

关于雷锋本人的报道, 早在他去世之前就已经有了, 既有他本人在报纸上发表的文章, 也有媒体对他的报道。

雷锋的相关报道, 讲述了他照顾老大娘、给战友送饭盒、给伤员送月饼等一个个小故事, 还描述了他的外貌特征、衣着服饰、姿态神情、语言动作等细节, 其形象跃然纸上。提起雷锋的事迹, 自然而然就会想到这些描写。媒体在建构雷锋媒介形象的过程中, 从正面宣传的目的出发, 人为地拔高了其形象, 让雷锋承载了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爱憎分明等品德特征。对雷锋持续不断的宣传报道使得雷锋的形象深入民心, 雷锋成为全民学习的人物楷模。

(二) 雷锋式人物的塑造模式

虽然雷锋已经去世, 但每年的3月5日被定为“学雷锋日”, 成为媒体既定的议程。媒体不断寻找“活雷锋”作为典型人物, 作为继续传播雷锋精神的载体加以报道, 这就出现了一个又一个雷锋式人物。在塑造这些人物时, 媒体习惯性地沿用了宣传雷锋的模式。

1. 刻板化。一直以来, 媒体在塑造雷锋式人物时都是“一好百好”, 做好事做到忘记自己, 现实中的好人被塑造成为“神人”。他们褪去了普通人的光环, 脱离了生活, 远离了公众, 完全不食人间烟火。早期的雷锋式人物都是按“刺激—反应”的模式来塑造的, 开始是“党的号召—人物行动”, 后来是“毛主席的话—人物行动”, 活学活用, 立竿见影。这样一来, 塑造的雷锋式人物大多是英雄式的人物形象。雷锋式人物的塑造也逐渐有了一个固定的“成熟”模式:列一个大框架, 分四五个大段落, 挑几个感人小故事, 找一些周围人的评价, 一篇人物通讯就基本上完成了。

2. 贴标签。根据“议程设置”理论, 由于主题先行的因素在里面, 记者根据宣传主题的需要, 容易挖空心思对号找典型, 让其为政治服务。一个典型挖掘出来, 怎么报道, 完全取决于宣传者主观的意愿。每年3月5日“学雷锋日”, 媒体都要去寻找与雷锋精神相符的典型人物, 然后给他贴上“雷锋”的标签。在塑造这些先进典型的事迹时, 再贴上“学雷锋”的标签, 将其行动和思想都归结到学雷锋上。

3. 记者缺席。新闻传播理论强调“新闻传播必须客观”。新闻传播的客观性, 是指新闻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如实报道的特性, 包括内容和形式的客观。内容上的客观, 指新闻所报道的事实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人物或实践;形式上的客观, 指新闻所显示的倾向性, 是通过其所报道的事实的逻辑力量实现的, 作者采用的是“客观陈述”的方法。[2]然而, 在新传播环境和受众接收理念的影响下, 传统典型人物报道中有一个问题日益凸现出来, 那就是记者的缺席:一是缺乏记者的真实采访, 二是缺乏记者的真情实感。

(三) 雷锋形象被重新描述

从20世纪80年代起, 社会进入转型期, 典型报道作为宣传工具, 逐渐走入困境。典型人物报道塑造的“高大全”式的人物, 已经得不到读者的信任。于是, 雷锋形象被重新还原, 原有的形象遭到颠覆。

首先是主流媒体通过讲述雷锋的故事, 将雷锋还原为一个普通的个人, 或者说重新塑造为一个与当今时代合拍、容易为人接受的人物。例如, 2012年3月5日, 《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研讨雷锋精神的当代价值》, 其中一段写道:“雷锋生前战友冷宽等深情回顾了雷锋生前的点点滴滴, 向大家还原了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学习、乐于助人、艰苦奋斗、甘于奉献、阳光灿烂的真实雷锋。”其实这种“还原”也是一种重新塑造, 使雷锋精神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紧密相连。

其次是当年宣传雷锋形象的典型照片受到质疑。2012年是雷锋去世50周年, 网络上出现了雷锋的“花边新闻”, 塑造雷锋典型的“拍摄小组”和“日记指导小组”被挖出来, 连疑似雷锋初恋情人的照片也被曝光。于是, 便有了重新塑造, 出现了《雷锋做好事照片有摆拍后人称雷锋没送过他奶奶》、[3]《乔安山回忆雷锋:每月30多元工资, 花44元买皮夹克》等报道。[4]《武汉晚报》更是在2013年开展学雷锋活动50周年之际, 设立《寻找雷锋》专版, 刊发了《雷锋是那个年代照片最多的名人》、《雷锋从小就讲究, 特别爱美》、《雷锋和王佩玲的一段情》[5]等报道。当年塑造雷锋形象的照片, 确实存在摆拍问题。

再者就是在网络媒体上, 雷锋形象已经成为大众消费的对象。LC风格网在2012年3月5日打出了“让我们以雷锋的名义消费吧!”的大旗, “雷锋帽”、“雷锋皮夹克”、“雷锋戴的英纳格手表”、“雷锋装”、“雷锋笔记本、钢笔”、“雷锋用的‘友谊牌’的雪花膏”等都被狠狠消费了一把, 这种现象完全解构了雷锋原有的典型人物的象征意义。

雷锋由原来被政治控制所塑造的单一、呆板的革命形象, 逐渐还原为立体、可触的文艺时尚青年。雷锋本人的形象遭到颠覆, 也直接影响到大众对其所承载的精神的态度。面对雷锋很多照片是摆拍、补拍的问题, 媒体的职业操守不被认同, 大众也开始怀疑媒体所报道的雷锋背后的故事是否真实。

(四) 雷锋式人物塑造手法的变化

主流媒体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变化, 开始重新审视典型人物报道, 尝试从传播策略到报道手法进行创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拓展新闻形式, 媒体与受众进行多层面、多渠道的互动交流, 典型人物平民化策略的实施等, 呈现出多层面报道、多体裁助阵、多媒体联动的发展态势, 力图以全新的手法重新适应媒介环境。[6]

在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 传媒构架也在发生变化。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网络适时而生, 传统的由官方发布信息、受众被动接受的格局悄然发生改变, 变成了受众主动发现身边普通人的不平凡。这样发现的人物可学性也更强。

近年来, 雷锋式人物报道中引入“最美”一词是在关于“最美妈妈”吴菊萍的报道中。随后, “最美撑伞姐”、“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等最美人物及群体被报道。这些雷锋式人物紧扣时代主旋律, 他们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和社会主流思想道德的真实写照。“最美”一词被频繁使用, 成为一个具有规范性内涵和价值取向的符号, 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和认同。

二、“雷锋精神”传播:从雷锋到雷锋式人物的演变

雷锋是20世纪60年代媒体塑造的典型人物之一, 也是最为成功、影响力最大、最久远的一个。从1963年《人民日报》正式报道雷锋开始, 迄今已经53年。以雷锋的品质为基础总结出的雷锋精神, 也传承至今, 并继续影响着全社会。

(一) “雷锋精神”的基本含义

1963年3月5日, 《人民日报》发表毛主席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同时发表多位国家领导人的题词, 对“雷锋精神”进行归纳和表述, 成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具体内容。例如, 周恩来总理将“雷锋精神”系统地概括为:“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雷锋是中国典型人物报道中的一面旗帜, 他的思想和行动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 雷锋精神也在一定层面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 雷锋式典型人物——“雷锋精神”的延续

半个世纪过去了, 雷锋精神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在不同时期被赋予了不同的时代内涵并加以传播。刘英俊、姚虎城、张华、李素丽、杨善洲、丛飞、王顺友、郭明义等雷锋式人物不仅践行了基本的“雷锋精神”, 还不断地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成为“雷锋精神”得以延续的载体。

雷锋精神源于雷锋形象的塑造, 但在不同时期, 媒体又相继塑造了很多雷锋式人物, 作为新的载体传播着雷锋精神, 使得“雷锋精神”能够与时俱进, 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除了为政治服务, “雷锋精神”成为涵盖所有主流价值观的道德符号, 成为时代精神和道德风范的代名词。

三、典型人物报道面临的挑战及改进措施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刻变革对大众传媒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传播理念、媒介格局和受众心理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媒体时代到来后, 社会转型带来的价值多元化导致传播环境不同以往, 受众心理了发生变化, 典型人物报道面临着许多冲击和挑战。“典型报道消亡论”和新时期的挑战在宏观和微观、表层和深层共同影响着典型人物报道。重新审视典型人物报道, 改进典型人物报道, 成为主流媒体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 内容选材上需改进

1. 把握受众认知。在一定的历史时期, 社会公众对典型有不同程度、不同心理层面、不同实际功用的需要, 雷锋式典型人物报道如能恰如其分地回应、满足这种需要, 便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2. 紧扣时代主题。原来媒体塑造的“高大全”的雷锋式人物形象, 使大众觉得学习、效仿起来有一定难度, 他们需要的是身边的普通人、普通事的报道, 这样才可以有现实的参照作用。在雷锋式典型人物的塑造上, 媒体更应注重挖掘在自己本职岗位有突出贡献, 又切合时代主题的普通群众, 紧扣时代主题, 积极挖掘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在树立雷锋式人物时, 媒体应揭去正面人物符号化、神圣化的标签, 向受众还原真实的普通人, 使人物精神融入报道之中, 达到不言而喻的效果, 进而达到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图。

(二) 塑造人物手法需改进

1. 平民化、人性化视角。一直以来, 媒体报道的典型人物被贴上标签, 塑造为雷锋式人物, 难道他们主观上也认为自己是在学雷锋吗?未必。他们可能只是本能地去做好人好事。原有的雷锋式人物在塑造时经常以一个固定的模式来刻画, 事实上, 受众对于赞美歌颂和居高临下的评价语言越来越不买账, 这些报道反而会给他们留下虚假、空洞、夸大的印象。在发掘雷锋式人物时, 如果仍然按图索骥, 根据宣传主题的需要去寻找符合的典型, 那么这样写出的报道不仅没有说服力, 还会让受众反感。寻找身边的普通人, 报道身边的普通事, 更有可能被受众所接受。今后, 媒体塑造人物时一定不要刻意拔高, 给他贴上雷锋的标签, 而要反映其真实的一面, 把他还原成一个普通人, 向人们展示人物的缺点、错误和喜怒哀乐。同时, 要注重精心提炼生动、具体的细节, 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通过环境来侧面衬托人物形象, 增强人物的立体感和感染力。

2. 突破原有的表达方式。以往的典型人物报道以消息和通讯的文体格式为主,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可以改变原来的文体, 采取以下形式, 进一步提高新闻的可读性, 增强报道效果:一是新闻访谈, 通过与访谈对象的深度交谈, 了解其内心世界, 还原事情的真相, 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缘由, 揭示事件的现实意义;二是新闻漫画, 以形象化的宣传手段, 融评论性、新闻性、艺术性于一体, 运用简明扼要、形象生动、尖锐泼辣的语言, 将典型人物的事迹以画面的形式表达出来, 清晰简洁地传达给受众信息;三是日记体和章回体, 以轻松平实的语言, 层次分明的叙事结构, 清晰地叙述一个较完整的故事, 既有独立性, 又承上启下, 比较适用于讲述故事性较强的典型人物报道;四是新闻评论, 对人物本身报道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从可读可信到有触动、引发思考、催人向上, 以传播意见性信息对公众进行引导, 激励他们采取正确的行动, 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最终实现典型的引导力、权威性和震撼力。新闻宣传与文学创作相结合, 以场景描写入手, 以间接评价体现人的品质, 以真实叙述取代说教, 怀着真情实感采访写作, 提升报道的可读性、可听性、可看性。

3. 借助网络手段。目前, 雷锋精神的传播渠道不再限于主流媒体, 网络逐渐发展成传递正能量的重要渠道。对于雷锋式典型人物的报道, 可以是一条微博的发布, 也可以是一张照片、一段视频的发布。网络媒体中产生的好人形象脱去了雷锋的外衣, 离开了宣传的议程, 被还原成一个单纯做好事的好人, 这种形象被人们认同。各媒体之间可以互动, 利用网络视频、长博文进行宣传, 也可以打造专题专栏和网络论坛, 建立典型人物报道的官方网站等。媒体应该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建立与受众直接沟通、交流的平台, 第一时间接收来自受众的反馈信息, 从而进一步调整报道思路, 改善传播效果。

(三) 新闻从业者的理念需改进

当前已经不是媒体传播所谓的“魔弹论”时代了, 媒体看似击中了受众, 但受众可以选择倒下或者不倒下。媒体如果不改变传者本位的思想, 依然提前设置议程, 在描写和塑造人物时贴上标签, 雷锋精神的传播效果可想而知。而且, 媒体总是在三月“雷锋月”对好人好事进行集中宣传, 让人们有了“雷锋是三月里来, 四月里走”的印象。雷锋照片被曝有补拍和摆拍的做法, 也使媒体的公信力滑坡。这需要从业人员反思, 进一步改进以往的观念。

媒体应该坚持新闻客观真实的原则, 积极践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报道。媒体引导正面能量, 不一定非得围绕一个人物展开集中拔高的宣传, 普通人身上也可以有闪光点。在学雷锋日之外的时间, 也可以多搜集一些阐释“雷锋精神”的普通人物来报道。典型的形成其实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媒体应该从电闪雷鸣中走出来, 开展日常的雷锋式典型人物报道, 持续关注人物命脉, 用春风化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不仅要满足受众对于典型人物报道后期宣传的信息需求, 还要消除他们对于典型人物报道只是迎合特定时期内政治需要的顾虑。典型人物报道的宣传节奏, 应尽量与受众的接受心理保持一致, 既不能采取狂轰滥炸式的报道, 也不能采取零碎松散式的报道。要根据受众的接受能力和特点制定有组织、有计划的策划方案, 系统、有序地开展宣传报道。这样既保证了受众对典型的深刻记忆, 又避免了受众因信息过度而产生厌烦情绪, 防止传播负效应的出现。

对于媒体而言, 发现什么样的人物, 怎么样去塑造人物才能让受众接受, 同时引导正面的价值, 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正面的能量, 还需要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王辰瑶.嬗变的新闻[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109.

[2]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78.

[3]罗竖一.中国需要雷锋精神然不必设立“雷锋奖”[DB/OL].汉网, http://www.cnhan.com/content/2012-03/09/content_1382472_2.htm.2012-03-09.

[4]徐思.浅议典型报道的发展[J].学理论, 2011 (3) :132-133.

[5]丁迈.典型报道的受众心理实证研究[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117.

人物报道 篇2

人物报道在新闻报道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有着其他新闻报道不可比拟的影响力。相对于日常新闻事件对人的采访而言,人物报道,是就某个新闻事件中的人物或新闻人物本身展开的专题报道。那么,什么样的人物能成为新闻,成为报道对象?采访有没有通则可言?我们如何采访如何写作?笔者在此结合工作实践谈一下体会,期望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三种人物能成为新闻

根据一个人物之所以值得报道的原因和人物自身的新闻价值,笔者认为可把人物报道分为名人、公共人物和普通人物三种。

(一)名人任何时候都是新闻,其价值在于人格魅力和他们的事业成就,他们的出现就是一条新闻。当然这也要抓住他们身上的亮点做出有特色的新闻,否则就只能沦为一般的四五百字消息了。

(二)公共人物因新闻事件的发生而具有新闻价值,其价值在于公共人物对社会的影响力。

这些人物包括官员、艺术家、公共知识分子等等。他们本身的新闻价值不大,但很多有价值的新闻与他们有关,他们是新闻事件的参与者、策划者或反对者。因为他们的公共性,所以他们在新闻事件中的一举一动都能成为新闻。

(三)普通人物因为经历和遭遇而成为新闻,其价值在于他的故事性。

如2004年,笔者采写的系列报道《张剑欲转让青春救治女友》一举获得2004全国晚报新闻奖一等奖。2004年3月,记者偶然获悉了张剑不离不弃照顾女友的荡气回肠爱情故事后,立即从多角度深入采访了张剑这一普通人物的心理历程和事情经过,并陆续采写了近30篇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中央电视台、湖南电视台、江苏卫视等先后闻讯来徐进行采访。最后,张剑的爱情故事入选央视举办的“中国当代十大经典爱情故事”。采访的通则

三种不同类型的人物采访有没有可以通用的技巧?在采访中,我们会碰到两种情况,一种是常规式的预约采访,一种是突发式的即兴采访。前者需要充分的准备,后者需要机智、需要一语中的的提问能力。

先说说常规式的预约采访,它的准备工作可从以下着手:

(一)尽可能多地了解被采访对象,他的生平、价值观、作品、业绩,特别是最新的动向,可能的话请他提供一些材料,或请他建议寻找哪些有用的材料。

(二)拟定采访提纲,设计问题。问题的拟定是建立在对采访对象的了解上的,问题的设计不应过于琐碎,最好是在拟定问题时,要先问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围绕主题和采访目的设计问题。

至于即兴式的采访,更多的是在记者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偶遇采访对象。这种采访比预约式采访难度大,它要求记者一句话问住对方,或者引起对方说话的欲望。

(一)准备是同样需要的。这种准备可能更多的是平时在阅读和生活中的有意无意的关注,当然如果有个预判,平时做些资讯收集自然更好。

(二)因为事先没有设计问题,最好根据当时的场景提问。

(三)抛出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吸引被采访者的注意力。

采访注意要点

有技巧的新闻人让采访看起来很容易。他们很快地让他们的受访者如鱼得水,而且鼓励他们自在地说话。他们的问话会诱导出答案,而且倾听他们在说什么,在他们听的同时,已经在想下一个问题,同时把刚才所听到的,与他们对背景资料的研究所得加以融会贯通。

他们从漫不经心的人口中诱出答案,套住口若悬河的人,让紧张的受访者稳定下来,认清捏造的事件,查证不清楚的事。他们让采访看起来很简单,其实不然。如果新闻学是工艺品,那么采访就是一种艺术。其中也有许多不相关的技巧需要娴熟掌握。采访就像学开车一样,一开始有点害怕而且很难。但是经过练习,平稳地起动,打信号灯、换挡,控转方向盘,查看仪表,变得很自然。对于采访的学习也如同这般。

笔者以为,采访人物之前可做到以下几点:

计划:基本上是你要知道,你想要知道什么,接着规划你的问题,或准备话题。

研究:在会见你的采访对象之前,尽你所能地找出有关他的资料。有时候是不可能的,但是事前准备能加强你的知识,而且在采访经济、政治新闻时更是必需的。

倾听:不多说话的新闻从业人员能做出好的采访———沉默真的是金。

同情:这并不是指你必须喜欢你的受访者,而是你要深入了解他们,而且查明你的问题可能造成的影响。

这四大原则支撑了所有成功的采访。

另外,你一直要记得:受访者是主角;保持怀疑的态度而不是对立的态度。人物报道的两种写法

人物报道的写法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对话体,一种是叙述体。

(一)对话体。对话体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人物报道的题材,它有三大优势:讲究对话的精彩;基于对话者能说会说,或者说的欲望被调动起来,被访者极具个性;新闻事件或被访者极具争议性。

试论人物典型报道转型路径 篇3

【关键词】典型报道 转型路径 媒体融合 整合报道

随着我国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传统新闻报道方式面临严峻挑战,人物典型报道正在经历一场深刻而痛苦的转型。如今,这场转型正在进行,出路尚不完全明朗,“典型报道难”依然是新闻界的一个共识。

作为全国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中国新闻奖可以看作我国新闻媒体与新闻工作者的“风向标”。在历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人物典型报道都占有重要比重。这些人物典型报道构成了一个流动的人物画廊,折射了人物典型报道理念和实践的深刻变迁。本文试结合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研究人物典型报道的最新变化,以此对人物典型报道的转型路径作一轮廓式的勾勒。

报道理念革新

1、从宣传本位回归新闻本位

我国典型报道滥觞于上个世纪40年代,新闻性弱是传统人物典型报道的一大软肋,特别是真实性和时效性的问题。“主题先行”、“合理想象”、“陈年旧事”等,削弱了人物典型报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人物典型报道转型的核心在于回归新闻本位,遵循新闻规律。正如著名学者丁柏铨指出,“按新闻内在规律办事(在新闻形成和新闻传播两个层面上严格遵循新闻规律),确保典型报道进入受众心智并最终实现其价值,这正是典型报道发挥其作用的最关键之处。”①

在第二十届和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楚天都市报》两组系列报道《大学生结梯救人》、《信义兄弟接力送薪》分别荣获一等奖。这两组典型报道之所以获得成功,“秘诀”就在于打破“主题先行”模式,而是“事件先行”,以事实、事件的面孔吸引读者,随事件的冲击波“冲”入读者视野,然后才抓住人物美德的亮点,进一步扩大传播效果。②

2、从传者中心转向受众中心

长期以来,我国新闻媒体作为“指导工作教育群众的武器”,形成了以传者(记者、编辑和主持人)为中心、以传者意志为转移的传播定势。传统人物典型报道往往从政治需要出发,是“活化了的时代精神、社会规范或政治主张”。③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新闻传播大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其中一个重大变化就是从传者中心向受众中心过渡。只有把受众作为新闻传播的主体,深入研究各类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主动站在受众的角度选择和报道典型,切实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让人物典型报道真正深入人心。

带着强烈的受众意识进入采写状态,深入探究人物典型的内心世界,是许多人物典型报道获得成功的不二法门。上海《文汇报》首席记者江胜信在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奖作品《方永刚:真情传播真理》一文采写体会中说道:“写凡人英雄说难其实也不难,只要动笔的时候把自己当作读者而非记者就行,说服自己才能说服读者,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读者。在表达主观情绪和进行评价议论的时候,要先往后退一退,用读者的视角,让自己的心理循序渐进,情感逐渐累积。”④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才能心灵相通,才能打动读者。

3、从理想主义转向现实主义

传统人物典型报道一大缺陷就是高、大、全,把英雄抬上“神坛”,让公众仰视,敬而远之。随着体制转轨、社会转型、价值重估,社会对人物典型的要求不再是“道德完人”,人为拔高的道德标杆逐渐回归正常。

据《人民日报》2007年5月9日报道,一项关于“我心目中的英雄”的网络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的人认为,平凡人也可以是英雄,六成多的人则希望自己能成为英雄。在和平年代,日常生活中有着闪光点的人,都可认为是时代的英雄。这一现实主义的价值取向具有无可置疑的合理性。

一些优秀人物典型报道不再回避英雄“缺点”,而是予以恰当处理,使英雄更可亲、可敬、可信。比如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奖作品《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公安局长的楷模任长霞》,其中写道:“只有完美的神,没有完美的人!”“作为一个普通的人,一个普通的女人,如果说任长霞也有她的不足和缺陷,那无疑是一种英雄的残缺,残缺的美丽,美丽的崇高!”英雄人性化的一面,在许多人物典型报道中都得到了有意强化。

报道手法转换

1、典型选择:一元化转向多元化

人物典型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载体。选择什么样的人物典型体现社会主流价值标准。当今时代,先进人物不再是政治或道德的一把尺子量到底,而是有了更为多样的衡量标准,体现了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和主流价值的包容性。

新时期,我国人物典型报道的最显著变化,就是普通百姓中的优秀人物越来越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2008年11月13日,一篇小人物的典型报道登上了《兵团日报》的头版头条。报道对象吴兰玉是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钢铁厂的职工家属,她用9年时间捡废品卖钱来偿还5.5万元借款。“吴兰玉老人还不能完全称得上一个楷模式的人物,她只是恪守诚信这一传统道德的普通群众,她的感人之处在于此,突出特点也在于此,所以,我写她不能求全,不能求完美,只能展现她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一面。”⑤这篇报道一举夺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自立自强的贫困学生、爱心助学的山村教师、做人厚道的农民工等“小人物”,在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不断涌现,极大拓展了新时期人物典型报道的领域。

2、报道层次:平面化转向立体化

有人将一些不好的人物典型报道概括为“雕像式”、 “画像式”、“神像式”、“蜡像式”四种面目。一言以蔽之,这些报道都是平面化的,缺乏人性的深度,没有精神的升华,没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典型是类的样本”,同时必须是“这一个”,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个性,才有旺盛的生命力。“还原典型”是一个重要的报道手法。比如新华社记者张严平采写《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第一眼见到王顺友,感觉他就像深山里一块未曾面世的石头,没有任何当下社会见惯了的概念烙印,真实得就像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望着他,我第一次失去了固有的思维方向”。面对着这个一年有330天独自行走的、没有任何修饰的、原生态的人物,“要了解他、懂得他、走进他心灵的唯一办法,就是走进他的邮路。因为邮路就是他的生活,邮路就是他的心!”⑥

只有深入发掘人物典型的时代意义,立体呈现人物典型的精神风采,才能实现人物典型报道的真正突破。走近孟二冬教授系列报道,是《光明日报》近年来组织的最有影响、力度最大、形式多样的重大报道。这一系列报道采用消息、通讯、评论、图片等多种报道手段,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地向读者呈现北京大学教授孟二冬的为学之德、为师之德、为人之德、为志之德,展示出孟二冬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彰显了当代知识分子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人生价值。目前人物典型走向深度报道,主要有实录性典型报道、传记性典型报道、解释性典型报道、调查性典型报道等四种类型,在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3、报道框架:模式化转向特色化

多年来,人们对人物典型报道总结出一套“常用公式”:先进=“奉献牺牲”+“亏待家人”+“几十年如一日”+“最后累倒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模式化的结果就是死板僵化,导致读者“审美疲劳”。

近年来,一批优秀典型报道打破传统模式,以特色风格见长,一时好评如潮。以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获奖作品《雪山上,好大一棵“英雄树”》为例,这篇通讯4个小标题都是人物的直接引语:“军人,站着时为国家尽忠,倒下后才能陪陪父母尽孝”;“雪山上,不弯的是脊梁骨,不断的是顶梁柱”;“艰险中,有敢登刀山的排头,就有敢下火海的排尾”;“退伍时,带不走一身军装,但雪山已把我炼成一块钢”。如此带有血性、富含哲理的话语,令人怦然心动。

再如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奖作品《英雄赞歌——记独臂英雄丁晓兵》,在文法运用上打破了平铺直叙的老套,更多地选择了跳跃的结构、跳跃的思路和跳跃的文词。“当今时代,是一个合着强劲节拍前进的时代。当今的人们,是喜欢大跨度激发兴趣和热情的人们。文字与文法的跳跃,视野与思维的跳跃,知识点与兴奋点的跳跃,都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时代性的偏好。这种偏好,还由于人们的网络阅读、交叉阅读、忙里偷闲式的阅读,变得越来越强了。”⑦

从叙述方式到逻辑结构,从个性语言到时尚笔法,获奖的人物典型报道越来越有特色,从一个侧面呈现了中国新闻界执著探索的丰硕成果。

运作模式变化

1、从单一媒体转向媒体融合

媒体融合是指各种媒体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正如彭兰教授指出,“从总体上看,报道便不再是单媒体、单平台、单落点的,而是在多平台上进行多落点、多形态的传播。”⑧一个典型在多类媒体上同时出现、相互配合、整体联动,可以形成立体整合传播之势,实现媒体融合和全媒体时代的整体效果。

2004年,从全国重大典型许振超的集中报道开始,典型报道的运作模式有了新的突破。时任中宣部新闻局副局长刘汉俊强调,典型报道首先要考虑新闻规律和受众的接受规律,据此对新闻信息资源和媒体资源进行整合,改变以往的操作模式。这一新的运作模式,本质上就是媒介融合下的整合传播。报纸与广播、电视、网络等整体联动,使人物典型在报纸上有文图、广播上有声音、电视上有图像,特别是网络上有全部信息的总汇,容易达到“铺天盖地”的传播效果。

2、从封闭运行转向开放互动

新闻传播的本质是信息的互动交流。传统人物典型报道习惯以传者为中心,封闭性强、互动性差,虽然有社会反响的笼统报道,但受众参与程度比较低。新形势下,创新人物典型报道必须注重人物典型、新闻报道与广大受众的全面互动。正如胡锦涛同志在考察人民日报社时深刻指出,新闻宣传要“注重在报道新闻事实中体现正确导向,在同群众交流互动中形成社会共识,在加强信息服务中开展思想教育”。从全国重大典型许振超、袁隆平、任长霞等报道实践来看,全方位互动对于形成舆论冲击波、扩大典型影响力,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当然,这种开放互动包括媒体与受众、媒体与媒体、新闻与非新闻互动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媒体与受众的互动交流。从《人民日报》对任长霞典型的宣传报道来看,既有记者采写的长篇通讯,也有评论文章,还有读者的文章,任长霞丈夫的文章,网友的感言摘登,诗人的赞美诗等等,全面互动集聚强大声势,使任长霞事迹很快家喻户晓。

3、从经验主义转向科学策划

传统人物典型报道运作,多数采取经验主义办法,按照传统套路来操作:宣传部门确定典型—新闻媒体集中采访—按照指令同步宣传—领导机关命名表彰—有关部门号召学习—组织报告扩大影响—媒体报道社会反响等。这一套路曾有不俗的表现,但任何模式一旦形成,不再创新突破,就很难再现辉煌。要打破这一困境,关键在于发挥各个媒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科学策划催生“金点子”,以有效执行带来好效果。要对人物典型报道进行系统谋划,研究制定最佳报道方案,按照科学规律分步实施,以期取得令人满意的传播效果。比如,《大学生结梯救人》、《信义兄弟接力送薪》两组系列报道,都是《楚天都市报》举全报之力精心策划的结果。试想,如果不是富有战略眼光的科学策划,这两个典型即使不被埋没,也不会产生多大社会影响,更不会摘得中国新闻奖的桂冠。

重大典型报道不能按部就班地完成宣传指令,不能没有章法地零敲碎打,也不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必须“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天津日报专门抽调精兵强将组建“重中之重工作室”,以工作室的机制专事思想政治工作和重大典型报道,实践证明非常有效。调查研究、人物选取、组织策划、深入采访、集中推出、媒体互动、跟踪报道……重大典型报道要探索优化流程控制,实施精细管理,真正确保典型过得硬、报道打得响、社会影响大。

当然,人物典型报道转型还在路上,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将在实践中创造更多新鲜经验,值得我们从理论上全面总结、深入提炼,以此推动人物典型报道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参考文献

①丁柏铨:《新闻理论新探》,新华出版社,1999

②张征,《从新闻性、事件性看典型报道传播效果变化——〈楚天都市报〉几篇人物报道案例启示》,《中国记者》2010(12)

③李良荣:《宣传学导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

④江胜信,《真心感悟真情——谈集体采访中地方记者的作为》,《新闻实践》,2010(1)

⑤王遐,《写出小人物的大境界——〈我要做一个诚信的人〉采写感悟》,《中国记者》,2010(3)

⑥张严平,《最震撼的一条路——采访四川木里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札记》,《中国记者》,2005(7)

⑦人民日报记者冯春梅在“2006年度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和长江韬奋奖获奖作者经验交流研讨班上”的发言《典型人物写作:发掘核心价值 激昂时代旋律——创作通讯〈英雄赞歌:记独臂英雄丁晓兵〉的一些收获》

⑧彭兰,《媒介融合方向下的四个关键变革》,《青年记者》,2009(2)

(作者:安徽日报社首席记者)

点准人物报道的“穴位” 篇4

一、弘扬主旋律

大兴安岭广播电视台《视点·人物》栏目从2007年开办, 8年里两度获得黑龙江省新闻奖名专栏奖, 栏目以人物遴选多元化、关注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 颇受观众的认可, 开办至今报道了400多位普通林区人的故事, 他们中有终日与松涛林海为伴的护林人、有披星戴月辛勤劳作的环卫工人、有在滚滚车流中用标准化的手势指挥交通的交通民警、有每天行走在空旷野外、荒凉深山的巡道工……他们爱岗敬业、敬老爱家, 每篇报道都紧扣时代发展的主题:《大山深处“夫妻塔”》的周子山夫妻25年以瞭望塔为家守护绿色;《半路夫妻同“肝”共苦》纪冬梅和彭林相本是半路夫妻, 纪冬梅在丈夫彭林相生命垂危之时毅然捐肝救夫, 演绎了一段不一样的人间真情;《特殊的家》任志成30多年照顾一对和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精神病母女, 用全心全意的付出支撑起一个家, 感动了无数人。把这些人物作为采访对象, 作品的主题和意义不言而喻, 通过对这些作品可以发现, 记者不是靠简单的说教与演绎, 而是运用客观报道的手法, 巧妙地、隐匿地实现着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的价值取向。

二, 小细节大情怀

人物报道打动人心的力量之一就是用细节烘托人物的思想和性格。这些细节是通过深入地调查采访形成的, 没有夸夸其谈, 没有刻意造作, 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和娓娓道来的手法挖掘人物的闪光点, 比如在《大山深处“夫妻塔”》中, 写他们吃水“夏天到5公里外的河叉子提, 冬天就舀一盆雪, 坐在炉子上化开, 写他们的工作“他正在塔顶瞭望, 一动不动, 像一尊雕塑。她穿着看不出性别的迷彩服, 皮肤黝黑, 脸和手上裂出许多口子”;在《特殊的家》中, 写清明节任志成来到烈士陵园, 在战友的墓碑前低低诉说:“我心里很难受, 没照顾好她母女俩, 我都不好意思来见你, 她俩有病了, 我心里很难受, 你也别怪我”。在《山村教师的守望》中, 一天, 呼玛江湾村小学教师张英敏正在书写板书, 回头时发现四个孩子不见了, 她走出教室后发现, 四张小脸正朝着天空看, 原来一架飞机刚刚飞过, 正是山沟里的孩子对外面世界的渴望让张英敏放弃了调到县里任教的机会。每篇人物报道, 记者从他们的生活点滴入手, 通过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对人物情感的剖析, 细致入微的将作品的主题一点点揭示出来, 在一个个细节、一个个故事中记录这些林区小人物的情怀, 体现了新闻报道的温度和人性化, 展现林区人的精神和品性之美。

三、文学性和创造性

新闻学者戴维·加洛克说, 一篇杰出的新闻首先应具备高度的文学性和创造性, 文学性和创造性是新闻构成的重要因素, 它不仅展现了记者的功力, 更体现了宣传报道中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在《半路夫妻同“肝”共苦》这篇人物报道中, 记者调动了全部感官, 用精当的语言向人们讲述了一对半路夫妻生死相依、不离不弃、捐肝救夫的感人, 记者采用“主编寄语”、“主人公心录寄语”的报道方式, 深化主题, 使人耳目一新, 语言热情洋溢, “爱情是什么, 是热恋时的相依相偎, 还是深陷绝境时的不离不弃, 当曾经的海誓山盟变成柴米油盐, 当往日的激情幻化成平淡日子里的争吵, 甚至当另一半徘徊在死亡的边缘, 我们是否还能坚守住曾经的誓言?”作品通篇都是诗一般的韵律和风格, 使观众能“被女主人公的善良深深地打动, 跟着她一起流泪, 一起经历内心的痛苦与折磨”, 正因为作者与节目主人公的思想感情产生强烈共鸣, 从而调动作者的思维、情感等各方面能力, 让人捧起来就放不下, 这是文学性和创造性的魅力体现。

四、个性化的标题

有人说:“标题是传神而富有魅力的眼睛”。在人物报道中, 个性化强的标题非常重要, 能起到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内涵、画龙点睛的作用。《大山深处“夫妻塔”》、《半路夫妻同“肝”共苦》、《山村教师的守望》、《特殊的家》、《今生不悔》、《永不消逝的北极光》、《大森林的女儿》、《两代“土豆梦”父子黑土情》、《踏着歌声的记忆》, 这是《视点·人物》的几篇作品的标题, 与人物的身份、所处的地域、传达的内容与情感契合, 看似随意, 却是经过精心地“打磨”, 每一个标题都“坐实”, 最大力度呈现作品的个性化。在大学生土豆专业户夏志成这篇报道中, 标题是《两代“土豆梦”父子黑土情》。以“土豆”为切入点讲述了夏志成父子在大兴安岭这片黑土地上创业成功后带动乡亲致富, 把便宜的土豆变成了金豆, 在广袤的黑土地上书写自己人生理想的故事。这篇人物报道将切入点“土豆”很好地融入到标题中, 又与大学生回乡创业有机结合, “以点凝神”, 产生了一个貌似简单、平常, 实则丰厚、传神的标题。在《鄂伦春小调》词作者王肯这篇人物报道中, 从标题《踏着歌声的记忆》可以洞悉作品的个性化内容, 报道在娓娓的讲述中带我们走进了红遍了大半个中国的作品“高高的兴安岭, 一片大森林, 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的词作者, 让我们了解了老人半个多世纪来对大兴安岭、对鄂伦春人的深厚情缘。《永不消逝的北极光》以神奇的自然天象北极光为标题, 讲述了战士丛云龙为救落水妇女献出年轻生命的感人故事, 北极光美丽迷人, 在我国只有大兴安岭可以观测到, 以北极光喻人, 十分巧妙融合事件发生地、人物的人格美及留给人们永远的感动等要素, 展现出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当代军人的至情大爱。

五、触动灵魂的力量

一篇好的新闻作品总是能给人以启发的。《视点·人物》关注的都是小人物, 虽然他们普通平凡得就像大兴安岭的一棵树一样, 但是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具有引人深思的力量。在《大山深处“夫妻塔”》中, 虽然工作生活单调枯燥, 但是夫妻俩却把守护绿色看成是”他们最滋润的生活”, “林海, 成了他们的宗教, 看作了能够放置灵魂的地方, 夫妻以自己的虔诚、执着, 意想不到地收获了越来越多的荣誉和关注”, “在大山里, 他们显得很渺小, 但很多人都能看见他”。《今生不悔》这篇报道讲述在大兴安岭奋战了整整20年的老铁道兵战士们重返大兴安岭再走嫩林铁路的故事, 作品饱蘸情感, 以铁道开发建设大兴安岭历史为时间主线用老兵们回忆过去的同期声串起过去与现实的时空记忆, 让人们进一步深入了解了曾经生活、工作在大兴安岭的这个群体的付出和奉献, 对弘扬大兴安岭精神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殊的家》报道四川小伙任志成几十年如一日照顾在1987年大兴安岭5·6特大森林火灾中不幸牺牲的烈士于金水妻女, 为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患病母女支撑起一个家, 折射出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彼此温暖的真情。

一篇引人入胜的人物报道, 常常令人有所思有所感有所启发, 如啜香茗余香满口, 这些普通又不普通的人物之所以打动人心, 因为它反映了时代潮流趋向特点的人和事, 因为它来自于对主旋律的弘扬、细节的张力、以情感人的力量以及构思的巧妙、意境的隽永和思想的精粹, 使受众在事实的观照中, 得到一种隽永的回味、深刻领悟的认识。

摘要:本文通过大兴安岭广播电视台《视点·人物》专栏来分析人物报道吸引受众、实现人物报道新闻价值需要点准的五个“穴位”。

关键词:《视点》,人物报道,穴位

参考文献

[1]刘红.人物通讯贵在情真[J]新闻爱好者, 2011年第4期。

党性标杆师德楷模人物报道 篇5

党性标杆师德楷模

----下埠镇中李德志见义勇为化解重大灾难11月14日傍晚,下埠街教师楼的一住户家里发生了严重的液化气泄漏,煤气中毒乃至屋毁人亡的惨剧正在酝酿。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机关头,途经该楼道的下埠镇中教师李德志,听见屋内小孩和女主人的惨烈呼救声,立刻奋不顾身地冲进该住户屋内。这时,厨房里已经燃起了明火,烟雾弥漫,气味呛人。还在厨房里的女主人罗某身上已经点燃,她正惊慌失措,惨叫连连。见此情景,李德志老师不顾一切地冲进厨房,用力推走罗某和小孩,又返身迅速拧紧气罐阀门,避免了更大灾难的发生。但是李德志老师自己却被火焰灼得面目全非。事后,他被紧急送往赣西医院治疗,诊断为脸部与手部中度烧伤,目前已转萍雅医院住院治疗。据悉,李德志老师经常帮助同事与邻里,助人为乐,那天,他刚刚参加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归来。李德志老师真不愧是见义勇为的党性标杆与师德楷模啊!

(下埠镇中汤本军 报道)消息核实电话:3413268

人物报道 篇6

【关键词】典型人物 典型报道 《感动中国》

典型报道,也称经验消息,是指针对社会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普遍意义的事件或人物所做的新闻报道。我国典型人物报道起源于于20世纪40年代,至今已经走过70多个年头。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和媒介工具的演变,典型人物报道也呈现出不同的方式。新闻工作者一直在努力寻找,并利用新的媒介环境,力求将典型人物报道推向新的发展高度。

一、我国早期的典型人物报道特点

典型人物报道在我国新闻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在我国不同的社会时期都曾产生一批典型先进人物,如:王进喜、张海迪等等。人们对这些先进人物的了解往往是通过媒体报道获知的。但是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据调查显示,人们对“先进典型宣传报道”的关注率普遍较低,并且信任度也低。分析其原因发现,长期以来,一些媒体工作者在典型人物报道中存在的主观倾向, 是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由主观意识产生的报道使得典型人物不再“典型”,有了刻意拔高、虚假的成分,有些甚至被扭曲了形象,也使公众对于典型人物的报道内容产生怀疑心理并逐渐产生审美疲劳。总结起来,笔者归纳为以下两点:

1、刻意拔高, 典型人物缺乏真实可信度

典型人物报道的生命在于人物的真实性。由于以前特殊的历史环境,许多典型报道并不是以真实客观为基础,而是以宣传为本,任意想象,借题发挥。有的媒体在典型人物宣传中, 为达到某种轰动效应,对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 刻意渲染,反而使典型人物失去了真实性和感染力,达不到应有的宣传效果。典型人物报道的目的在于挖掘这个普通人身上不普通的事迹,用他不平凡的精神来感动大众,让这种不平凡的精神鼓舞大众,而有的新闻工作者,弃新闻真实性而不顾,这样伤害的不仅仅是受报道的典型人物,也是对新闻事业公信力的一种伤害。

2、人物被“神化”,缺少亲和力

在以往的典型人物报道中,形成了一个模式化写作套路。例如,要报道一个领导的先进事迹,最常见的报道内容往往是这位领导几天不回家,坚持工作,废寝忘食,有病不医。这类报道一般在一些突发性事件报道中很常见。曾经有这样一个报道,一位村长在地震后坚持在现场抢救被废墟掩埋的群众,并坚持了整整三天,而他的亲人却在地震中丧生。这位村长的事迹是让人感动的,但是有位记者为了增加报道的力度,增强“新闻性”,肆意编造说,该村长为了抢救同村的村民,来不及回家看看,他的父母、孩子均在地震中丧生。结果报道出来后不久就遭到了投诉,原来该村长根本就没有孩子。大众想看到的是普通人的身上究竟有哪些闪烁的光芒值得去学习,去尊敬。而不是过分地渲染、“神化”典型人物,这样会让人敬而远之,难以给人亲切感。①

二、《感动中国》在典型报道上的创新

如何才能克服在典型人物宣传中的“高、大、全”问题,脱离典型人物报道的模式化、公式化,增强典型人物的信任度,增强公众的关注度?经过对2003-2011年《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评选的分析,我们发现,这一时期典型人物报道与以往的典型人物报道相比较,呈现出一些明显变化,笔者认为这个节目有以下几个创新点值得借鉴与学习。

1、典型平民化

《感动中国》栏目自播出后,人们发现,典型人物的形象选取由以往的“高大全”开始趋向“草根化”、“平民化”。大众的质疑和淡漠,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典型报道所面临的尴尬困境,《感动中国》采取“亲民”的策略,正是对以往典型报道误区的规避。

以前的典型人物报道经验告诉我们,“高大全”“完美神化”并不能打动大众,只有那些平凡的人经历过的不平凡的事,平凡的人有着不平凡的精神和意志,才能引起大众产生心灵共鸣。以“感动”为节目核心,《感动中国》节目的风格定位及其制作环节都体现出了情感的力量,从候选人的网上故事发布,到现场的挥泪颁奖,给观众留下了许多心灵的冲击。分析2003年到2011年度《感动中国》的获选人名单,我们很容易发现,《感动中国》的获奖者来自社会各个阶层,一类是党政企业、学者专家、文体明星等;一类是普通民众,草根阶层。据调查显示,九年来《感动中国》评出的人物,其中有半数都是普通老百姓,2010年的数百名正式候选人有70%的普通百姓。这些普通而平凡的人们,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更能得到大众的认可。

2、典型人物报道逐渐转向公众和集体模式

当今典型人物的塑造淡化了政策宣传的痕迹,逐步过渡到以受众心理认同的。人物的选取和呈现方式更为真实,模式更为接近人物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触及的“现实形象”原貌。②《感动中国》中的每个人物的推选,都是通过对观众、读者和网友的投票进行统计,在全国范围征集候选人。显然这种典型人物产生的过程,都是大众参与的,而不是由媒体刻意挑选的。这些典型人物注入了大众集体认同的元素。

从这些获得年度感动中国的当选人中,我们可以看到,既有看不到世界,偏要给盲人开创一个新的天地,为一群不相识的孩子,付出心血,为孩子带来光明的萨布利亚·坦贝肯,也有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了保护滇池,不惜牺牲全家的利益,更不惜付出骨碎身残的代价的农民张正祥。既有花了15年,终于研制出高性能复合材料制成的大型民用飞机刹车片,使我国成为继英、法、美之后第4个拥有航空制动材料生产技术的国家的黄伯云,也有马班邮路,在一个普通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奉献的铁汉王顺友。这些人物有的曾经被媒体报道宣传过,有的从未走进过大众的视野,可是他们能用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让观众感觉到典型人物就在自己身边。

三、典型报道的未来发展

从以上对《感动中国》节目的分析来看,洪战辉、张荣锁、刘姝威、陈小川等人,他们以普通人身份频繁在媒体曝光、引起受众广泛的关注与热论。这种方式打破了传统典型报道的传播模式,体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些普通人的出现,标志着典型人物报道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在新的发展时期,笔者认为,典型报道将呈现出以下特点:

1、报道的主角以草根阶层为主

在新时期,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将成为典型报道的主角。他们是茫茫人海中普普通通的一员,有的可能是大学生,如李灵;有的是普通的小市民,某个背着妹妹上学的邻家大哥,如徐占辉;有的可能是祖祖辈辈生活在深山之中的淳朴农民兄弟,如唐山13义士。他们和每个普通人一样,过着忙碌、拼搏的日子。他们即使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可能也不会注意到他们,然而他们身上所散发的光芒,那种不平凡的精神让所有的人为之震撼。他们没有华丽的容颜、没有居傲的身世,而正是这样的人,他们带来的感动更让人铭心刻骨。

2、网民推选典型成主流

现在越来越多的被受众所熟悉的典型人物最早是出现在网络上的,是由网民发现并推选出来的,如2006年感动中国候选人——文花枝。2005年8月28日的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中,为了让游客先得到救治而延误了宝贵救治时间的文花枝,这个才23岁正值青春年华的姑娘失去了自己的一条左腿。这条新闻在网上发布后立即引起全国公众及海外华人强烈反响,众多网友留下了热情洋溢的话语,当天网络评论就达到近千条。此后,新华网、中青网、中华网等60 多家网站纷纷转载。一个平凡的女导游就这样走进了万千人的视野。网络传播具有互动性、自主性、广泛性,网民通过网络,可以自主选择心目中的典型,可以在网络这个自由的平台上发出大众的声音。因此发源于网络中的典型人物可能更代表民意。通过网络良好的互动,一种自然形成的主流舆论影响力产生了。

参考文献

①孙艳,《典型人物报道“三要三忌”》[J].《青年记者》,2006(20)

②葛倩,《探析典型人物报道的创新》[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学版)》,2007

③韦建松,《浅谈先进典型宣传报道如何走出遭遇冷落的困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学版)》,2007年10月

④昌慧东,《挖掘平民典型的时代价值》[J].《传媒观察》,2007(4)

(作者: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09级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突发事件中典型人物报道反思 篇7

在应对各色各样的突发事件时,报道和挖掘事件中的典型人物,也成了很多新闻团队经常使用的手法。这里所说的“典型人物”,首先他们不是事件的旁观者,不是分析家、专家、研究者,而是当事人,是事件的真正参与者,他们要么促成了事件的发生,要么受到事件的直接影响;其次,他们的所作所为或者他们的言语中,必须有一些令人感兴趣,又与事件紧密相连的信息。这两个要素同时具备,才能为这个“典型人物”的深入、生动挖掘做好足够的准备,甚至也会影响到日后突发事件报道本身的走向。

在突发事件的应对上,地方电视台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突发事件中“典型人物”的报道,在形态、样式,以及立意等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深刻地变化。地方电视台虽然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初,有着反应迅速的优势,但却经常因为对于这种变化在认识和把握能力上有限,导致后续在典型人物挖掘上的乏力。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作为一名地方电视台从事一线新闻报道近十年的记者,不得不对此有所反思。

1 全媒体时代,让人回归为“人”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有七情六欲和多面性,一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着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而恰恰是这些“角色”构建成了立体的人。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媒体对于“典型人物”的报道,始终摆脱不了“高、大、全”的状态:英雄永远是高大的,英雄的思想和行为永远是正确的,英雄的心里始终装的是祖国和人民,甚至为了凸显典型人物的高大形象,不惜违背常识,牺牲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而这种“遗风”也一直影响着随后几十年,中国媒体对于典型人物报道的价值取向。当然,这种现象的产生,跟当时媒体业不发达,以及信息传播不通畅、不丰富有关,人们只能接受单一的价值取向和判断,而在当时媒体的眼中,受众就像是一个“靶子”,只要子弹上膛,受众就会应声而倒。

当然,这种“靶子理论”在如今的媒体环境下,几乎很难实现。即便这个媒体再权威,再有公信力,如果发布的信息缺乏客观求证、理性判断,同样会遭到受众的质疑。因为信息爆炸的时代,除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还有网络、微博、微信更加迅速、实时而又多面性的新兴媒体,人们获得信息的方式更加轻而易举,渠道也更加地多样化。当对于同一突发事件的各种信息被人轻易获得时,人们就开始利用自己的价值判断,对新闻事件进行个体化的重构。因此,对于突发事件中的典型人物而言,在新闻事件发生之初,“典型人物”就被置身于公众的视野之中,他的“一举一动”、甚至“前世今生”都被各种渠道挖掘捕捉,人的多面性也在这个过程中暴露无遗。此时,如果有媒体还是以“高、大、全”的方式塑造典型,而不将“典型人物”回归到“人”,观众就会拿此与自己通过各种途径掌握的信息进行比较,如果出入巨大,那么媒体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就会遭到质疑,媒体的公信力也会在受众的心目中大打折扣。

2 诸多因素导致地方媒体难作为

面对突发事件,地方电视台可以说虽然占尽天时、地利的优势,但在新闻报道的呈现上,总是显得力不从心。这固然有思想认识不到位、策划能力有限等一系列的主观原因,也有来自地方宣传主管部门的客观因素。

地方宣传主管部门大多因为考虑到本级政府的公众形象,容易忽视新闻规律,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地方媒体报道呈现“台风眼”效应

随着中国进入社会转型期和改革深水区,突发事件越来越多,地方媒体面对此类突发事件时,常常会出现一种报道上的怪现象,那就是越接近事件发生地的媒体,越集体失声,受众只能通过外地媒体来满足信息需求,就像气象学上的“台风眼”,越接近事件中心的媒体越是平静。地方媒体却丢失了突发事件中最具价值的新闻源和话语主动权,反而给外地媒体(尤其是在该地区设立记者站的媒体)极大的施展空间。

其二,“高大全”思维让典型人物“失真”

最为常见的一类突发事件就是见义勇为。对于此类突发事件,地方宣传主管部门大多会尽力组织当地媒体进行报道。但由于深受“高大全”思想的影响,往往是弄巧成拙,导致典型人物的失真。见义勇为是值得肯定的一种高尚品质,但是现在的新闻报道,往往把这种品质描写成英雄人物与生俱来的品质,对英雄的缺点主动忽视,对英雄的优点无限放大,导致报道中的英雄人物失真。

3 新兴媒体冲击,提防炒作

对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互联网的兴起,微博、微信等个人信息交互平台的崛起,是颠覆性的,传统媒体不再是新闻信息的唯一发布者。这也根本性地改变着传统媒体记者的工作方式,记者所得到的新闻线索,不再是第一手的,更多时候,是记者追着网络上的信息源在跑,在跟普通网民获得信息的时间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去核实采访。一边是信息源直接面对受众,一边是记者掌握线索之后的调查采访,然后写成新闻稿,或拍成新闻片。这两者之间的时间差,在信息传播如此快捷而又多元化的今天,让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疲态尽显、被动不堪。但由于媒体的公信力以及专业记者调查采访的能力,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初,网络信息源庞杂,甚至不确切的谣言满天飞的时候,传统媒体的确做到了还原事件本来面目、正视听的作用。

即便如此,网络依然是传统媒体不可忽视的重要新闻线索来源之一,不少地方报社、电视台还设专人,从微博、微信、论坛等网络平台中搜寻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以免遗漏掉了一些实时发生的重要新闻。正是因为网络渠道的重要性,传统媒体在使用网络信息源时,很容易被一些“炒作高手”所利用。比如,2013年4月,一张名为标题为“深圳90后女孩当街给残疾乞丐喂饭”的照片,通过微博引发了人们的关注,随即这篇被无数网友点赞的报道被多家媒体引用,这名被网友称为“深圳最美女孩”甚至还上了央视。不过几天后,央视播出了标题为《“最美女孩”给残疾老人喂饭原是摆拍》的新闻,将记者对该新闻事件的核实过程一一呈现,以示更正。这样的例子还真不少,信息爆炸时代,选择就是一种观点,传统媒体根据受众的喜好来选材,也要提防网络炒作高手的操纵,多加甄别。

从细微处做“活”人物报道 篇8

一、什么是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主要包括动作描写、穿着描写、场面环境描写、言语描写、心理描写等几大方面。细节描写, 顾名思义就是对细枝末节的描写, 它一般是构成人物性格、形象、故事环节等要素的基本单位。细节描写看似简单, 给人可轻可重的感觉, 然而, 若想真正地做到细致入微并将细节描写得生动形象也并非容易的事情。在文学创作中, 文学大家都非常青睐对于细节的描写, 他们会将细节处理得相当到位, 只有这样的文学作品才能够打动人心。在艺术上, 无论是歌曲作品还是绘画作品, 细节的处理都是传神的点睛之笔。没有细节就不可能得到一幅令人瞠目的绘画艺术作品。新闻报道与文学、美术一样, 如果轻视对细节的描写就会给人一种不真实感, 当整个故事大概都被人了解后却无法得到一个全面立体的人物报道, 总会给人一种缺失的感觉。新闻报道中没有细节就会失去报道的内涵和底蕴, 一个好的故事只有平铺直叙, 而没有对细节的描写也会使人总觉得像隔了一层纱, 也无法感动, 没法震撼心灵, 内容只是新闻报道的一部分, 细节才是新闻报道的重要部分, 二者缺一不可地存在于新闻报道中, 同时细节的描写也能给内容增光增彩。细节描写甚至会影响整篇新闻的好与坏, 新闻的内容就像新闻的骨干, 而细节就是依附在骨干上的肉, 只有这样才能够组成一个完整的身躯。新媒体时代已经来临, 而我国的新闻报道已经从原来的单纯的文字报道转变为图片、声音、视频等多手段报道。对于这些而言, 文字报道的确会显得相对逊色了许多, 然而, 单一的文字报道也不一定是一个过时的报道方式。文字报道能够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 新闻报道有时候也像文学一样, 他们在真实的基础上经过语言的升华就会给新闻报道更多可读性。文字虽然不能像图片、影像那样给人直接了当、形象真实的感觉, 但是文字的魅力就在于描绘出不同的空间, 它能够创造出图片所表现不了的想象空间, 它也能够深刻的剖析人物的内心特性, 给新闻阅读增添了可思考性和趣味性。

二、如何抓住人物报道的细节

那么, 细节描写的具体分类又对整个新闻有什么影响呢?

动作细节。不用多说, 动作描写的重要性一定是所有人都了解的, 因为动作细节描写是将人物的语言、动作用恰当的词语描绘出来, 这才能首先从视觉上给人以冲击感。新闻报道不可能全部都用电视画面来表现, 也有可能是全文字报道, 这样的新闻往往就需要笔者将被采访者的动作细节恰如其分地描绘出来, 这样才能让读者在头脑中映射出整个人物的形象。

穿着描写。穿着描写是对人物的外在, 包括服装、其他修饰等的描写。在新闻报道中新闻工作者往往会忽略掉这一点的重要性, 然而, 对于穿着的细节描写是完全不能够轻视的。例如, 一篇报道中如果想描述一个出门务工、穷困潦倒的农民工时, 就必须提到他的穿着是如何的破旧以及他的外在是什么样的。如果这些描写都被省略了, 那么这篇报道一定是不完整的。

场面环境细节描写。就是作者在现场看到、听到、感受到的声音、形象、气氛以及心态等的刻画, 是事件发生的再现, 这样的描写能够将现场发生的情况原汁原味地呈现给观众, 从而震撼人们心灵。

语言描写。对于人物描写的另一个重点就是语言的描写。了解一个人就要通过沟通的方式, 通过语言, 人们能够看到被采访者的语言方式, 文化底蕴, 能够增强报道的文化厚度。

心理细节描写。通过心理描写能够描绘出人物的内心活动, 使整个报道拥有一定的真实感和灵动感, 通过对人物内心的剖析能够最直接地揭示、披露、刻画人物性格, 给人一种真实的人物感, 能够让读者感受到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站在眼前一样。例如, 我们都知道对“人民的好警察”任长霞的报道, 很多人是在任长霞死后才了解她的事迹的, 但看过报道后他们仍会被她的事迹所感动。当时的很多记者并非是直接通过任长霞本人的内心活动来描写她的事迹的, 而是侧面地通过百姓之口来讲述任长霞的英勇。

三、细节描写的意义

典型人物报道的议程设置策略分析 篇9

关键词:典型人物报道,议程设置,策略

典型报道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一种独特的新闻报道类型, 兼顾新闻性与宣传性双重属性。虽然, 在改革开放初期, 学术界曾对典型报道的发展趋势有过较为消极的展望, 有人提出“典型报道的观念是文明程度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的产物, 它将随着文明的发展而逐渐消亡。”[1]但至今不论是在新闻学术探讨中还是在新闻实践中, 典型报道并没有过时更没有消亡。在当前大力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背景下, 典型人物报道作为典型报道中的“拳头”作品, 近年来, 随着“感动中国”“时代先锋”等一批系列连续典型人物报道作品的推出, 备受政府关注和受众喜爱。

从1942年延安时期的《解放日报》刊登第一个典型人物“模范农村劳动英雄吴满友”以来, 由先进典型人物组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群像, 引领了一代又一代的价值追求, 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果。典型人物报道往往通过对一定时期一定行业中的突出代表人物进行重点集中报道, 剖析典型人物的普遍价值与意义, 传播主流价值观, 引导民众、指导工作。虽然当前典型报道面临一些问题, 但是从典型人物报道的不可或缺性来看, 有必要通过借鉴西方媒体中常用的议程设置理论, 积极寻求政策议程、公众议程和媒体议程的三方互动, 提升典型人物报道效果。

一、掌握政策议程导向, 增强典型人物报道的引导力

从典型人物报道的历史来看, 一个较为明显的趋势是各个时期的典型人物报道, 与当时的政治需要之间存在的密切的关联。革命战争期间的典型人物报道是以服从和服务于革命战争需要, 以鼓舞斗志坚定信仰为主题。例如,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日报》对八路军359旅的战斗、生产宣传, 塑造了一个典型人物群体, 起到了鼓舞士气的积极作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典型人物报道是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各条战线上的自力更生优秀代表为对象。例如, 在我国工业建设战线上以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精神”, 在我国农业战线上上以陈永贵为代表的“大寨精神”, 在我国科技战线上以“两弹一勋”元老为代表的献身科技事业群体。特别是共产主义战士、为人民服务的楷模雷锋的出现, 既与当时经济建设要求的艰苦奋斗精神相关, 更与当时意识形态领域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需求相关。改革开放后的典型宣传, 一开始与经济建设密切相关, 20世纪80年代中期, 以关广梅、鲁冠球为代表的经济改革典型, 掀起了人们对经济改革的广泛讨论;随后,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确立,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开始显得日益重要, 典型宣传开始围绕着“三个代表”思想、“和谐社会”建设等主题选材。

可以说,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 党的宣传部门针对不同的政治需要塑造了一大批的各种各样的典型, 并通过发挥典型的榜样作用和示范效应, 有效地宣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2]所以, 对于媒体和记者而言, 在典型人物报道中其主题的选择, 其对人物事迹材料的把握, 都要求紧跟政策议程导向。新华社前总编辑南振认为, 当前, 客观存在两个舆论场, 即党报、国家通讯社、国家电视台组成的官方舆论场, 都市报特别是互联网构成的民间舆论场。[3]面对较为错综复杂的舆论引导环境, 媒体和记者只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政策议程导向本质, 并政策议程精神贯彻到典型人物报道的主题之中, 才有可能提升典型人物报道的引导力, 从而担负起新闻媒体应有的社会责任。

具体来说, 在掌握政策议程导向的过程中, 媒体记者应该做到不跑题、不硬套。所谓不跑题, 是指应该结合握政策议程导向采写典型人物报道, 对于不同时期的不同题材, 媒体记者应该紧紧扣住政策议程主题, 体会政策议程实质, 并争取建立政策议程与典型人物之间的关系。所谓不硬套, 是指媒体记者不应该在典型人物报道中强扭角度, 甚至曲解典型人物事实, 而应该深刻理解政策议程主题, 深入把握典型人物事实材料。一般而言, 媒体记者在典型人物报道中做到政策议程主题不偏移较为容易, 但是做到将政策议程主题融入典型人物报道中较难。因此, 在一些政策议程主题的典型人物报道中, 常常见到新闻报道以“榜样”、“代表”、“梦想”等为标题, 类似的标题多了, 受众就有些审美疲劳, 不仅典型人物的宣传不能起到应有作用, 也影响了政策议程的宣传效果。

二、紧贴公众议程动态, 增强典型人物报道的贴近性

随着媒体环境的变化, 公众获取信息与发表意见的渠道开始增多, 特别是网络和自媒体技术的出现, 公众议程的自我构建能力与传播能力, 都有了较大提升。而我国在典型人物报道历史中, 媒体和记者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坚持以政策议程为主, 固守“传者本位”的传播理念, 典型人物题材与所蕴含的思想与公众接受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 由此导致典型人物宣传效果不佳。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中, 宣传部门强调媒体记者应该通过“走基层”的方式, 密切与群众之间的联系, 改变之前的文风与作风。可以说, 媒体记者“走基层”实际上是了解公众议程动态的一个过程一种方式。媒体记者在“走基层”过程中“树典型”, 就是要将政策议程与公众议程结合起来, 既要体现政策议程的导向性, 又要追求公众议程的贴近性, 尽量寻求政策议程与公众议程之间的交汇处, 争取在典型报道中实现政策议程与公众议程的共振, 使典型人物报道既叫好又叫座。宣传思想战线上一直强调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三贴近”是解决典型人物报道有效性不足提升报道引导力的一个有力方法。具体来讲, 媒体记者紧贴公众议程动态, 增强典型人物报道的贴近性, 可以通过从热点中寻找亮点、从争议中探寻方向来解决。

从热点中寻找亮点, 就是说媒体记者应该时常留意公众议程的热点、难点等问题, 通过基层寻访发现典型人物身上的亮点恰好是解决公众关注热点的突破口, 从而将典型人物报道至于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背景下, 提高公众对典型人物的关注度, 提升典型报道的引领力。2006年, 光明日报推出了记者唐湘岳采写的“为民医生”胡卫民典型人物系列报道。在当时医疗改革失败的情况下, 医疗行业的腐败问题较为严重, 也因此成了公众议论的一个热点问题, 而胡卫民医生坚守医生职责, 不收红包等行为竟然收到医院同事的排挤, 在典型人物胡卫民医生身上, 记者让读者感受到了医疗行业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 也让读者感受到了医疗事业的希望, 因为有胡卫民这样的医生存在, 更值得可贵的是, 记者还通过胡卫民典型事例的剖析, 对医疗改革的方向进行了探讨, 并引发了政策议程的关注, 随后, 政府启动了新一轮的医疗改革。

从争议中探寻方向, 要求媒体记者在采写典型人物时关注人物背后带有争议的社会话题, 既通过争议性社会话题, 树立典型人物形象, 又要通过话题的探讨, 引发社会公众思考, 起到在争议中引领舆论的作用。2011年, “小悦悦事件”和“扶老人被讹”等新闻事件的出现, 引发公众对于社会道德的争议。同年, 笔者和光明日报记者唐湘岳一起采写了《圆助学老人一个梦》的系列报道, 推出义务助学典型陈自绪, 并从老人义务帮助学子圆大学梦, 但一些学生在获得资助后连一封信也不愿意给老人寄, 引发了公众对于“知恩不报”这一争议话题的关注。该报道既树立了陈自绪这一义务助学的典型, 更通过采访受助贫困学生, 咨询心理道德问题专家, 探讨了应该如何面对帮助和如何帮助人这一争议性话题, 提出应该保护贫困学生心理, 改变助学方式, 提高道德教育实效等措施。

三、改善媒体议程方法, 增强典型人物报道的可信度

从政策议程中选题, 从公众议程中选材, 能够有效增强典型人物报道的引导力与贴近性, 当典型人物报道的主题与材料选择完成之后, 媒体和记者需要考虑的是如何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变化, 适应“受众本位”理念的树立, 既要在典型人物稿件的写作上下功夫, 也要改变典型人物报道策划模式, 改变媒体议程设置方法, 增强典型人物报道的可信度。

在典型人物稿件中, 媒体记者首先要改变典型人物“十全十美”的塑造目标, 人无完人, 这是生活事实, 但一些媒体记者在典型人物报道中, 习惯于将典型塑造成一个完美无缺的形象, 一来导致了典型人物的不可信, 同时, 也与塑造典型人物的目的引发群众思考学习相违背, 因为, 不少受众可能因此觉得自己做不到像典型人物一样。在《圆助学老人一个梦》的报道中, 对于义务助学的陈自绪, 记者在随后的报道中暗示性的指出, 老人其实不必强求受众学子给他写信, 因为按照现代慈善观念, 资助者和受助者应该是平等关系, 资助者应该体谅受助者采用其意愿的方式表达感恩, 而不应该指定某种方式。例如, 写信, 又如拍照和上电视。正是因为陈自绪本身具备的一些“缺陷”, 反而使得这一人物的事实与精神更为可信。

其次, 媒体记者在典型人物报道中一定要注意体现人物的独特性。不少典型报道中, 常见的模式是工作中抱病拼命, 生活中乐趣不多, 舍小家为大家, 对同事热血情长, 对家人留有遗憾。这种模式化的典型人物报道, 不仅不会让受众信服, 反而会引发受众的反感。在塑造典型人物的独特性时, 一定要从人性化的角度去考量事实、细节。例如, 《警察任长霞》中, 任长霞为了考取警校, 穿上高跟鞋, 再穿上长筒裤, 以达到体检身高标准。而另一篇写任长霞的通讯中, 记者将在任长霞办公室发现女性化妆用品写进了稿件中, “一瓶忘记拧盖的化妆品仍散发着淡淡的芳香”, 从人之常情角度显示了任长霞的独特性。

最后, 媒体记者在典型人物稿件中, 要注意增强典型报道的情感力度。典型报道中, 一些媒体记者为了体现典型人物的政策议程主题, 常常采用概述方式, 在报道中行文生硬, 没有感情色彩。而优秀的典型人物报道, 则注重从典型人物故事中发掘情感因素, 并通过构思, 将感人至深的情感故事传达给受众, 受众在感动中引发了对典型人物行为、精神的共鸣。《楚天都市报》在推出“信义兄弟”典型时, 追求报道的情感诉求, 从“游子归来父老乡亲泪成河”、“泪雨成河白发高堂心已碎”、“义举撼天两度骤雨送英魂”等报道的标题中可见媒体记者的情感倾向。而近年来, 光明日报为增强典型人物报道的情感力度, 创造性的采用了第一人称方式报道方式, 消除了典型人物与受众群体之间沟通交流的距离,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而从典型人物报道的新闻策划来看, 近年来, 媒体在典型人物报道中, 越来越注重媒体之间的联动, 特别是当宣传部门认准一个典型人物的价值后, 往往会打破媒体、地域之间的限制, 在一段时间内广泛的采用多种类型媒体联动方式, 形成典型报道的热潮。对于一般媒体而言, 在典型报道中也应该注意通过报网联动、台网互动等方式, 在典型报道的初期阶段, 就采用多种媒体互动的议程设置方式, 增强典型报道的广度, 提高典型报道的可信度。

参考文献

[1]陈力丹.典型报道之我见[J].新闻学刊, 1987 (1) :5.

[2]尕锋盘山.中国共产党典型宣传工作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11:1.

人物报道 篇10

重庆日报农村版从2010年起, 专门开设了人物版, 每周都会推出一些典型人物的报道, 挖掘发现出了众多“感动中国”、“感动重庆”人物, 以及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最美乡村教师”等殊荣的大批典型人物。本人作为重庆日报记者, 长期参与农村版稿件采写。本文就以重庆日报农村版人物版为例, 就如何做好典型人物报道的问题, 从“典型人物的选取”、“如何把握好细节描写”、“创新报道形式”等三个方面, 浅谈自己的一些感受和想法。

一、典型人物的选取, 需要具有时代特征

成功的典型人物报道为何能取得巨大的社会反响?我认为, 其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稿件真实的还原了当时条件下, 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优秀典型。同时, 特定环境和时间的限定, 让典型人物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让读者能够形成共鸣, 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莫不如此。正如我国著名记者郭梅尼所说:“如果你抓住了时代的‘兴奋点’, 时代就会对你的报道产生强烈的反响”。

因此, 在典型人物的选取上, 应优先考虑其是否符合时代特征, 这也是做好典型人物报道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在具体的判断上, 可以按以下标准进行初步挑选:一是可作为学习和效仿的对象。二是可集中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主流价值观。三是位于时代前沿, 能够获得社会认同和共鸣的。四是既是崇高的精神象征, 又是平凡的社会角色。

2013年11月, 重庆日报农村版人物版稿件《与时间赛跑的母亲姚厚芝:只想多为孩子留点什么》, 该典型的选择就充分符合了以上典型人物选择的标准。

该文讲述的是农妇姚厚芝在身患重症的同时, 与时间赛跑, 拖着重病的身躯进行《清明上河图》刺绣, “想多为家中的孩子留点什么”的感人故事。不仅展现出了伟大的“母爱”, 也体现出了“坚忍不拔、无悔奉献”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作为一位偏远地区贫困家庭中的普通农妇, 实实在在的来自我们身边, 也让读者有了一个可以学习和效仿的榜样。该文见报后, 典型宣传效果非常好, 各地都掀起了学习姚厚芝的热潮, 姚厚芝也被评为2013年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二、把握好细节描写, 是稿件成败的关键

一个典型人物报道, 在真实的基础上, 如何做到突出主题、让人“难以忘怀”, 是其报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如果稿件只是把典型人物的前前后后等情况, 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 那么, 文章就没有了重点, 只能让读者知道人物每一步所做的内容, 且容易形成流水账, 篇幅冗长, 乏味而平淡。这也是典型人物稿件写作过程中, 最容易出现的问题。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 就要把握好细节描写, 可以是语言、动作的细节描写, 也可以是肖像、神态、服饰等的细节描写。其目的就是通过对细节的展现, 显示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等等, 进而给读者留下强烈而深刻的印象。

2010年重庆日报农村版刊发的稿件《山村教师赵世术:12年里靠妻子背送坚守讲台》, 文中就采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只有多识几个字, 多懂得一些道理, 这些山里的娃娃们才有希望”, “吃饭时梁言书总是先给丈夫把饭盛好、菜夹好后才自己端碗, 遇到炖排骨、猪脚时, 她总是仔细地将骨头上的瘦肉撕下来, 放到丈夫碗里……”这些典型的语言、动作细节描写, 虽然没有直接点明赵世术的工作生活状况, 但却巧妙生动的从侧面刻画出了赵世术的“内心世界和思想品质”, 让这一个个画面能够长久定格在读者心中, 起到了较好地典型宣传效果, 赵世术也被评为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三、创新报道形式, 引起读者感情共鸣

在现今的网络时代, 人们的阅读习惯逐渐在变化, 精炼的文字以及鲜明的图片成为了许多人的阅读的主要方式。那么, 作为传统媒体的纸媒, 如何实现传播效益的最大化?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创新报道形式, 从目前来看, 图文并茂、新颖的版面设计、全媒体播报是三个较为有效地提高传播效果的方式。

首先, 要做到图文并茂。从原有报道来看, 图文组合的成功宣传案例数量远远大于单独的文字宣传, 因此, 如果要想达到最好的宣传效果, 图片必不可少。通过优秀图片的展示, 形成视觉冲击, 在方便读者阅读的同时, 让读者有一种强烈的“带入感”, 引起读者感情共鸣。

其次, 通过核心提示、感言、资料小链接、记者手记、图片群等各类栏目的组合设计, 达到了简单易读的效果, 让读者可以清晰地判断稿件的内容和价值, 进而实现深度阅读, 扩大传播效益。

第三, 全媒体传播。在纸媒发布的同时, 通过网站、微博微信等多渠道发布, 让读者受众覆盖面更广。

浅论新常态下企业典型人物报道 篇11

关键词:企业典型人物,平民化视角,矛盾点

作为媒体职业素养的试金石, 如今的企业典型人物新闻报道越来越呈现出全新视角和不一样的写作与思考维度。在今天的中国, 身居风口浪尖的央企更需要用自己的笔去发现、挖掘更多的典型人物, 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为典型人物鼓与呼的责任。

一、沉下身子, 到生产一线挖掘典型

人物典型来源于群众, 来源于生活。只有深入到群众的火热生活中去, 体察群众的情感, 倾听群众的呼声, 才能发现时代需要、群众欢迎的典型。因而, 记者不能两眼只盯着上级要典型, 更应当深入实际, 调查采访, 主动到生活中去发现典型。

事实上, 有很多典型都是记者在深入生活时无意中发现的。7月15日,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党组做出《关于向田明、薛梅同志学习的决定》, 号召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田明, 现为中国石化江苏油田井下作业处高级技师、油田首席技师、中国石化技能大师。参加工作30年来, 他坚持立足岗位、刻苦钻研、大胆创新, 先后在国家核心期刊独立发表论文28篇, 完成革新成果92项, 获奖44项。薛梅, 现为中国石化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营二采油管理区营8更9井站采油工。驻岗20年来, 薛梅与作为家属的丈夫一起精心管护小站的7口油水井和一座计量站, 不惧孤独寂寞, 不畏条件艰苦, 不计个人得失, 累计巡井、巡线42000多次, 行程30多万公里, 安全贡献原油12万吨。2015年, 在国务院国资委开展的寻找“最美央企人”评选活动中, 薛梅成为中国石化唯一入选的候选人。

田明和薛梅都是从基层成长起来的优秀职工代表。他们的事迹, 体现了一线员工的优秀品质, 展示了新时期石油石化人“严细实”的作风和拼搏奉献的精神, 彰显了当代企业劳动者的风采, 是广大干部员工学习的楷模。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党组决定, 在全系统广泛开展向田明、薛梅两位同志学习的活动。这两位来自基层一线的典型人物, 都是由基层作者在长期的采访中挖掘出来的, 非常具有典型性。

二、以平民化的视角, 真实再现典型背后的故事

选择典型时, 必须克服采访中的片面性。典型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里的, 采访时就应把他放在这个环境里去观察。既要采访典型本人及其领导, 又要采访典型周围的人;既要了解活动的主体, 又不能忽视活动的环境。

今年, 安庆石化宣传部历时四个月, 制作《劳模风采》电视栏目, 分别对2014年度10个劳模进行典型宣传。10个劳模宣传前, 都做了精心策划和前期采访。几乎对每个劳模的前期采访和策划都在一周左右, 常常是聊了一下午, 一个镜头没有拍摄, 不仅仅是与劳模本人聊, 还将更多的目光投向劳模的父母、妻子、孩子身上, 从而挖掘劳模不为人知的一面。

在采访和制作劳模高存刚时, 连有着几十年电视工作经历的记者潘群都捏了一把汗, 见过不配合拍摄的职工, 但没见过如此不配合拍摄工作的劳模。摄像机一来, 高存刚就躲, 表现得很不耐烦, 跟我们眼里的劳模形象落差很大。

怎么办?姜还是老的辣, 潘群语出惊人, “这个劳模有特点, 做得好, 说不定是最出彩的一期呢!”我们立即转换思路, 将镜头对准他的领导、同事, 因为前期有准备, 得知他妻子也在一线上班, 就赶到他妻子的工作岗位, 渐渐地, 一个工作认真、较真, 有点孤僻, 对妻子孩子却是分外体贴的劳模形象, 自然而然地展现出来了, 而这一期的劳模风采标题就定为《不愿面对镜头的劳模》, 这样一个“高存刚”给观众留下的印象无疑更加深刻。

三、采访中的“矛盾”是记者深入挖掘的杠杆

任何人都具有“矛盾”的因素, 有正确也会有错误, 有优点也有会缺点, 有成绩也会有不足。记者在采访的时候, 必须努力挖掘典型人物的“矛盾”, 绝不可只片面地追求某一个侧面。有的记者对其要表扬的对象, 只愿收集肯定的意见和事实。其实采访中遇到“矛盾”, 不仅是正常的, 而且是记者深入挖掘的杠杆, 有时, 一个矛盾点的展现恰恰能让这个人物更加生动, 起到画龙点睛之用。

电视劳模宣传过程中, 我们较多地运用了多侧面报道, 通过深层次、多角度挖掘, 让人物更加真实。例如, 劳模赵云怒是一位机关劳模, 我们采访他非常难, 不是在出差, 就是在加班, 我们只好趁着他晚上加班的功夫去采访他, 外面夜色甚浓, 而灯下的赵云怒正埋头工作。在这种情形下, 我们问了一句:“你是如何看待加班的?”赵云怒回答:“老实说, 我真不愿加班, 但为了工作, 又不得不加班。”这样的回答看似与劳模无怨无悔的时代楷模形象有点出入, 但细细品来, 却是最真实的, 真实的东西才最感染人, 我们要展现在观众面前的, 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而不是一个假大空的“圣人”。事实上, 这种宣传方式是成功的, 也更容易让读者接受。

而另一位劳模王立新也同样具有“矛盾性”。在很多人眼里, 企业普通的一线工人与高大上的生活扯不上边, 可这位劳模可不一般。他是普通的技校毕业生, 却常常站在中石化高级技师培训班的讲台上授课, 他通过自学给色谱仪器编程, 他的技术论文在国家级核心杂志上发表, 他还是个古典音乐发烧友……这期节目一开始就是以美妙的音乐作引子, 展现在观众面前的, 是王立新夫妇正在听古典音乐的场景。

从受众心理学角度说, 人们总是对那些与自己的地位相仿、经历相似或者职业相同、地理位置接近的同类更加关注, 新闻价值中的接近性、趣味性等要素即因这种心理因素而生。只有取得受众关注, 新闻信息才是有效信息, 才能取得效果。因此, 从普通人中发现典型, 然后通过不一样的矛盾视角展现人物内心真实的心理, 显然是一种正确的、明智的传播策略。

上一篇:建筑工程评估基础下一篇:体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