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报道

2024-07-10

灾害报道(精选8篇)

灾害报道 篇1

摘要:超强台风“莫兰蒂”, 作为建国以来最大台风、2016年以来全球最强台风, 它给厦门“满目疮痍”般的重创让人始料未及。在这样的大灾大难面前, 对于当地的一张都市报——海西晨报来说, 如何精准地传达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生动地讲述抗灾中的好故事, 又能为公众答疑解惑、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在融媒体报道背景下, 这些挑战也是空前的。

关键词:灾害报道,舆论,正能量,传播

海西晨报是厦门的主流都市报。在抗击“莫兰蒂”台风的报道中, 发挥都市报生动、鲜活的特色, 充分按照融合创新、讲好故事的报道思路, 重点围绕“小”、重点突破“小”, 以小见大。通过“小镜头”“小故事”“小策划”生动展示了这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灾大片, 凝聚了一座城市众志成城面对风雨最可贵的精神财富, 也突出了一张主流都市报应有的特色和影响。

一、“小”镜头, 统筹引领灾中舆论正能量

在迎战“莫兰蒂”台风的夜晚,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通宵坐镇厦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 可以说, 防患、抗击台风的一个个决策主要是从这里向全市部署。如何用一种更自然、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 准确将党委政府的决策经过、决策意图公之于众?晨报用“解密”的方式, 通过几个精彩的“小”镜头来折射党委科学有序的部署。在9月15日, 晨报的《彻夜值守一道道指令迅速发出》一文, 晨报记者通过探访防汛抗旱指挥部, 为读者揭秘防抗台风信息如何“上传下达”。“莫兰蒂”登陆后的第一天, 海西晨报在《科学调度24小时指挥救灾》专题报道中, 通过厦门防患台风中的“疏散、封桥、登陆、救人、抢险”等一个个小镜头, 全程直击、生动地记录下指挥中枢24小时争分夺秒的运作情景。这些文章, 没有生硬, 只有生动。以“解密”的巧妙方式, 既能展现灾中的有序调度、科学决策, 又充分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

在重建家园进入新的节点, 各界在总结、反思抗击台风的经验和不足时, 晨报又及时推出《八大镜头见证厦门速度十天奋战谱写厦门奇迹——厦门抗击超强台风“莫兰蒂”重建家园的史诗点读》专题报道。报道依然是通过“小”镜头来折射一座城市如何科学而有效地迎对大灾害。

二、“小”故事, 创新文本讲好灾中鲜活好故事

在此次抗击“莫兰蒂”台风的系列报道中, 海西晨报之所以做出了自身的特色, 就是紧紧围绕大灾难背后的这些发生在百姓身边感人的“小”故事, 并通过文本创新讲好这些“小”故事。

这方面, 此次系列报道中, 海西晨报有一系列成功的尝试。在《台风宝宝欢迎来到温情厦门》中, 其报道了“众人爱心接力, 翔安一名产妇在台风夜顺利产下‘小公主’”的小故事, 生动地展现了台风来袭时的不眠之夜, 大家热情相助, 展开了一场场爱的接力赛。《人体红绿灯守望风雨中》一文, 通过报道一位交警在红绿灯被破坏的十字路口值勤, 展现民警用生命来维持交通畅通的感人故事。《一场没有旗杆的“升”国旗仪式》, 则通过灾后第一课, 讲述学校以不同形式教孩子们感恩与成长。通过一个个小故事, 传递大爱。

最有代表性的是晨报9月18日的《感动全城的红鸡蛋》图文专题报道。9月17日, 仙阁社区侨建花园外的休息点, 救灾官兵发现两排军用包上都放着一个红色福袋。打开一看, 里面是两颗红鸡蛋。这是一位妈妈带着小孩把这些红色福袋悄悄放在兵哥哥背包上的。在军民携手重建家园的关键时刻, 这样的暖心事, 这颗凝聚着城市体温的红蛋, 折射出的是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的厦门背后深深的军民鱼水情。

可以说, 大灾难中, 到处都是新闻, 到处都有鲜活的新闻素材。如何取舍?对于都市报来说, 就是拿着放大镜, 去寻找这些灾害背后的小故事, 记录这些小故事、记录身边的小感动, 来展现大灾害中最触动人心的画面。这些画面, 鲜活而富有生命力, 通常也能被广为传播, 成为最有力量的报道。

三、“小”策划, 搭建与读者互动的大桥梁

如果说, 在此次的抗击“莫兰蒂”台风报道中, 当很多媒体还停留在报道中时, 海西晨报在报道的同时, 还用具体的策划、具体的行动来展现一家媒体的社会担当、有效作为。这些策划, 踩准了政府的决策步调, 帮忙而不添乱, 为读者互动搭建了一座大桥梁。这些行动, 正是灾害性报道中体现媒体影响力、公信力的最好注脚。

从灾后报道开始, 海西晨报主动与有关部门对接, 在灾后第二天, 与厦门市委文明办在全市率先联合发出“重建家园你我行动”的倡议, 掀起了“满城都是志愿红”的高潮。在厦门发布防台风防汛3号动员令后, 又在第一时间与市委文明办、厦门市红十字会发起“点对点直接帮”行动, 发动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爱心单位, 为身边的受灾群众送去爱心、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之后短短的几天里, 募集的近5万瓶矿泉水, 真正帮一些停水小区的困难户“解渴”;为遇害环卫工募集的近10万爱心款, 给这个不幸的家庭送去了温暖。

同样的策划, 还在于重建家园进程中关键节点的及时策划。在各界纷纷点赞厦门速度时, 晨报策划推出的《昨天, 痛你的满目疮痍;今天, 欣慰你的快速伤愈》图文报道, 引起了广泛反响, 被人民日报官微等媒体转载使用;当厦门号召各界积极扶树时, 晨报策划推出的《受伤树木的一封“求救信”》, 介绍了科学的扶树过程;而在灾后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时, 晨报在9月27日推出《绿色希望》图文报道, “断树上的新芽”的图片刷爆了大家的朋友圈。大家纷纷为灾后重建的厦门速度, 以及在困难面前厦门依旧能保持难得的淡定从容而点赞。在灾后生产生活恢复阶段, 发起的“寻找重建家园中的最美志愿者”和“寻找重建家园中的经典瞬间”征集评选活动, 再次用一个个抗台的身影、一幕幕感人的瞬间、一段段美丽的故事, 传递着重建家园进程中的正能量。

在灾害报道中, 在这一全国关注的大事件面前, 围绕“小”做文章, 不管是“小”镜头, 还是“小”故事“小”策划, 正是紧扣抗灾、重建家园这篇大文章、这条主旋律, 坚持用文本创新的方式、百姓的视角讲好抗灾中的好故事、好经验、好做法, 才使得都市报的影响力、感染力、传播力得以进一步凸显。

浅谈媒体对灾害性事件的报道对策 篇2

一.建立快速反应机制,采编联动,进行深入报道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地震后两个小时左右,中央电视台就开始了直播报道,反应速度不可谓不快。在随后的时间里,央视直播的规模不断扩大,除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几个主要栏目外,《新闻会客厅》、《东方时空》、《新闻1+1》等栏目全部停播,整个频道全天24小时对灾情进行直播。由此可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样迅速、全面、强大的直播报道,事先如果没有一套专为突发事件准备的应急预案是断然无法完成的。

通常情况下灾害事件的发生都无法提前预测,这需要媒体内部应建立一套完整的应对机制,一旦发生重大突发事件,立即启动,迅速反应,及时策划,做出预案,并且随着事件的进展而不断地跟进策划,后方编辑部宏观调控策划,前方记者挖掘跟进,前后方联动,制订出整体报道方案。后方整合相关的背景资料,直接指挥前方记者的采访;前方记者随时根据后方提供的报道方案以及相关背景,有针对性地开展采访,特别是配合报道方案的宏观指导,重点挖掘现场的微观细节,将报道做深做透。

二.及时、准确、全面地进行报道,满足受众知情权的同时,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面对灾害,新闻媒体必须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准确、及时、全面地做好报道。在灾害报道中,媒体应着力于发掘新闻素材,以敏锐的触角,从不同角度入手,力争多侧面地为受众呈现出一个全景式的灾难现场。报道内容应涵盖救生常识、灾情、赈灾救援、灾后重建、评论分析等各个方面,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关于灾难的任何一类信息。从新闻报道的题材角度看,除了一般性的灾情速递、救援情况等叙述性报道外,记者还应独辟蹊径,从个体、家庭、伦理等不同的视角展开报道。

一般发生灾害会引起社会的恐慌,媒体应在有关灾害误导性信息还没有影响人们正常生活之前,快捷、及时、有效地进行报道,阻止谣言和虚假信息的蔓延。为此,新闻工作者应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参加权威部门组织的灾情新闻发布会,较全面地掌握有关灾情的第一手材料,保证灾害的有关信息,及时、准确地得以报道,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确保社会稳定。以汶川地震为例,地震发生后除了震中,绝大多数人都处于“无知”的状态,信息变的稀缺,此时,央视对于汶川灾情的报道成为人们获取灾情信息的主要途径,直播报道使人们对灾情从无知变成了解、从了解变为感动、从感动变为牵挂,最终一场轰轰烈烈的支援灾区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度艰难,表现出强大的中华民族凝聚力,而央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三.注重人文关怀,体现“以人为本”的情感倾向

灾难报道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体现人文关怀。因此,媒体在报道灾情的同时,更要注重对抗灾的报道,展示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科学调度、靠前指挥、强化责任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要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心系群众,执政为民的工作作风;反映广大干部群众抗灾自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奋力拼搏、齐心协力、团结互助主人翁精神;报道全国各地、社会各界的有效援助,体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同时,报道中还应关注灾难事件中的生命个体,尤其是困难群体,关注老人妇女儿童等,展示他们的悲苦和恐惧,引发人们的同情和关注,进而打动受众;弘扬灾难中人性善良的一面,批判人性中的丑恶残酷和冷漠。

综上所述,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媒体在灾害性报道中不仅只是给受众提供受灾信息,而应融入抗灾救灾的斗争中,成为斗争的鼓动者和组织者,同时还承担着塑造国家形象、引导社会重建的责任。因此,更好的完成灾害事件的报道是媒体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灾害报道 篇3

政府对媒体参与提供了各种条件, 给国内外记者进出灾区进行报道的相对自由本身就是给予媒体自由, 在中国这次像这样的巨大灾难中, 面对媒体, 政府有这样的举措, 无不见其胸襟和志在发展我国自由民主进程的实际行动和决心。总之, 整观此次灾害报道全局, 政府与媒体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共识, 形成了合力, 使得媒体在言论出版自由、知情权、采访权、信息发布权等方面, 在新闻自由上的分歧和矛盾冲突减小和弱化, 同时也使媒体在争取新闻自由的进程中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面临像5·12地震这样的巨大灾难, 社会失调、民心不稳、舆论失控的危机时刻潜伏着。从政府的角度考虑, 为了社会稳定, 进行必要的宣传引导和舆论控制是必须的。因此, 在这个时候, 无论是新闻传播的学者还是从业者都不应该向政府苛求可能导致舆论失控甚至更大危机的过度自由。而媒体此时的审时度势、顾全大局本身就是一种遵守职业道德、勇肩社会责任和道义的表现。就像在这次报道中, 南方日报某记者进入灾区后, 发现自己的存在对灾区并不能作多大贡献, 反而因需要接待、食宿给灾区带来负担时, 毅然离开灾区, 放弃了展现才能、抓取机会的绝佳时机和舞台。这也说明新闻自由不但可以向统治者争取, 也可以适当放弃, 而这时的放弃展现了在整个媒介环境中更显理智和人文关怀的新闻自由话语语境。遗憾的是, 在我国当今的媒体工作者圈子中, 能作此举动的还屈指可数, 说明整体上要达到这种境界还需时日, 但有像如此一类的先行者亦可谓欣慰。

在任何国家政体和社会制度下的新闻自由都不是绝对的, 而我这里所谓的“非绝对”, 不仅仅是常说的那种所谓西方新闻自由是资产阶级的新闻自由而不是真正的自由的论调。我所言及的“非绝对”, 如果把新闻自由的内涵和外延延展开来, 那么我们对新闻自由的讨论也可以置于政体、体制、阶级以外的话语背景下, 而从人性和社会责任出发。我想, 面对像5·12这样的巨大国难, 甚至可以说是人类的灾难, 我们在对其进行新闻传播时, 将新闻自由话题的探讨放在人性和社会责任的出发点上是有意义的。因为不管是此次灾难, 或者是面对以后可能出现的更大灾难, 媒体参与事件, 经受考验是必然的。到那时, 媒体争相报道事件本身的出发点也许会因为共患难、人性的光辉, 因为“同情”而得到升华。而这种升华是存在巨大空间的, 因为现在的媒体竟相报道、介入事件以及要求新闻自由与媒体本身的利益是有极大关联的事实是不可否认的, 即使这种利益的追求行为往往被冠之以本职工作或职业道德或责任道义的美誉。只要看看在此次灾难中不断出现在版面或屏幕上的感人故事、英雄模范之类并逐渐形成对他们的夸大和消费, 就大体可以从中对媒体多么频繁利用“职责、道德、道义”这些字眼以各种方式有意无意造成不职责、不道德、不道义的影响和后果的行为看出一些端倪。

将新闻自由和媒体对新闻自由的争取的话题放在人性和社会责任的基础上来探讨, 就意味着媒体对新闻价值的判断也要从对人性和社会责任的衡量出发。若在这样的前提下考量媒体在此5·12灾害报道中的表现, 那么其要受到的质疑和责难就很多了。比如为了争取新闻素材, 记者在救人现场不顾救援行动是否会因其受阻, 拼命扑向施救点;记者为了追求新闻价值对那些失去亲人的痛苦的灾民实施轮番采访轰炸。当然这些还只是从业者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对细节处理的过失, 但若在整体和宏观上出现失误, 则其带来的危害就更大。像出现将郎铮的事迹不断宣传和扩大, 甚至导致了媒体和受众对其人、其事集体消费的现象, 我们不能不说, 在这个报道案例中, 媒体在把握了新闻价值、宣传价值和价值导向的同时, 还次生了对当事人的困扰、对事实和情感的夸大、审美疲劳、反感心理和抵触情绪恶果。那么, 报道是否适度的问题就值得我们去思考。如果将这种非理性的传播方式持续下去, 久而久之, 是否会造成媒体和公民价值失范、人性异化的后果, 则谁也不敢保证。在本需要真诚、关爱、善良和同情的灾害报道中, 显而易见的不善良当然不会在这风口浪尖自寻死路, 而更需要我们注意和提防的是隐藏着不善良的善良, 并使我们在粗心大意和潜移默化中逐渐对这种所谓的善良习以为常并将其视为同类, 致使我们变得麻木和失去判断力。

灾害报道 篇4

1 灾难性事件概述

所谓灾难性事件,也成为危机事件、风险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理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而灾难事件往往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当灾难发生后,“人的好奇心表现为一种对不幸事件的倾向性,相对于好事而言,灾难总是更容易成为某个社区的谈资。”因而,在主流信息供给不足,或信息模糊不清,或信息传播不对称时,流言就会乘虚而入,引起公众的焦虑、恐慌。

2 灾难性事件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

2.1 重视领导举动,忽视他人行为

当前,灾难性事件爆发后,新闻报道工作中常会犯有重视领导的行为和举动,而忽视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行为和举动,不对灾难性事件现场进行真实的报道,而是热衷于报道领导的言辞,夸张和渲染,甚至与事实不符,只是为了迎合少数领导干部热衷于搞“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的目的,忘记了新闻工作者的根本职责。

2.2 重视新闻亮点,忽视救助生命

报道重大事件和灾难性事件的媒体与国家政策及公众之间存在着彼此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旦遇到重大灾难时,媒体必须遵循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在灾难性事件报道中,一切报道以国家利益为首要,与政府一同为救灾、重建而不遗余力,辅助政府官方。但是,有的个别新闻工作着一门心思只为突出报道新闻事件的亮点,不停地爆料,而忽视人的价值和生命,不积极投身于社会和国家救助中,人文关怀极度缺失,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传播了负能量。

2.3 重视客观变化,忽视感情波动

诸多灾难性事件报道过程中面临这样那样的客观的因素,比如说时间紧急、任务较重、持续时间相对长等。新闻工作者赶赴现场后,第一要关注的是事件的进展和变化,自顾自地认为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主体乃至全部应该是事件进展的客体本身,这是硬新闻,往往在这上面下很大工夫,生怕遗漏任何细节,因此就会容易忽略了一些人文关怀的内容。

3 消除灾害性事件新闻报道中负面影响的具体策略

3.1 以人为本,着力挽救他人生命

灾难性事件报道尤其是非人为的自然灾难事件相关报道,报道的第一原则就是以人为本,同时帮助受难群众尽快脱离险境,挽救他人生命。新闻工作者必须尽可能地多帮助受难者获得生活的希望,重树生活的信心,彰显人文关怀。对于一些表现极端、情形惨烈的灾难性性事件,以及犯罪手法残忍、情节极其恶劣的犯罪案件,在报道时要隐去那些可能在受众心理上产生恐惧、血腥感受的细节,避免暴力与色情,对犯罪方法和案情的描述越简单越好,避免他人仿效,对社会和公众造成不良的影响。

3.2 加强教育,提升自身素质能力

每一名新闻工作者都要始终树立终身勤奋学习的观念,将学习理论运动到新闻工作中,传播正确的思想和舆论,提升广大人民群众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水平,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水平,打牢从事新闻工作的思想根基,增强识别和抵制错误、反动思想侵蚀的能力,坚决杜绝“有偿新闻”和“有偿不闻”的现象的发生,决不徇私隐匿应报道新闻的事实,不利用新闻报道来发泄个人私愤和渲染个人情绪,不利用采访报道之便以任何形式牟取任何私利,树立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确保新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3.3 政府带头,形成有效管理格局

新闻媒体的职责使命重于泰山,而且呈逐年递增趋势,只有加大国家政策管理制度,形成宏观管理模式,这样,新闻媒体才能具有强大的公信力,为党和国家的工作服务,为广大群众传播正能量,起到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同时,对于违反新闻职业道德和不顾新闻行业社会责任的现象,要及时进行反馈、追责、惩戒,通过建立新闻从业者监督网站,把违反职业道德的新闻工作人员通过网站公布给广大人民群众,营造一个监督的互动平台,确保灾难性新闻事件的真实报道,新闻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4 结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灾难性事件新闻报道工作越来越需要彰显人性关怀,在新闻报道的同时尽所能帮助灾难性事件中受害人,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真正发挥新闻报道的正面导向作用。

摘要:在灾难性事件中,人们普遍会产生危机感,急需了解事件的具体情况和发展趋势。媒体及时完整地发布信息的同时,必须彰显人文关怀力度,从受难群众、政府机制和新闻工作者个人本身三个不同角度出发,发挥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桥梁作用。

关键词:灾害性事件,新闻报道,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灾害报道 篇5

在我国2008年新春伊始发生的南方冰雪灾害中, 广播媒体冲在了各种媒体的前面, 爆发了巨大的威力并成为突发事件应急的主力军。中国人民大学周小普教授用“广播的拐点”来形容其所带来的冲击, 认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频率的《爱心守望风雪同行》特别直播确实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在稳定人心、信息沟通、鼓舞士气方面, 广播起到了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作用。

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广播更是彰显了它的作用, 建立了良好的公信形象。《快讯:温家宝总理抵达贵州8天内第三次亲赴灾区》、《胡锦涛关心灾区群众生活强调坚决打胜抗灾硬仗》等系列报道, 更是通过电波带给埋在地下的灾民一种精神力量, 就是主席、总理在我们身边、国家在我们身边, 高效地传递了党和政府的声音。

广播媒介在重大突发事件管理中的优势地位其实自广播媒介产生之日起就已经得到充分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讲, 重大突发事件管理是广播媒介出生的摇篮。“泰坦尼克”沉船事件直接刺激了第一台收音机与广播事业的诞生。美国为了避免民众因核弹攻击而受害, 建构了紧急广播系统, 希望以广播与电视网络来传递紧急信息。“9·11”恐怖袭击与卡特里娜飓风带来的灾难之后, 美国的紧急广播系统通过更多外围与通讯网路, 希望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紧急讯息的发布和传达。

中国广播电视体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并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一种体制。因此中国广播电视体制也反映了中国的国情, 它基本上与我国国情是相适应的。自然, 目前的体制有他必然的优势, 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变化, 特别是国际环境的变化, 原来的电视体制也出现了与新情况不相适应的地方, 在新的竞争环境中, 也必然呈现出其不足的地方。

当前我国的广播电视体制在面对突发性自然灾害时, 由于媒体国有性质, 在具体的报道中能够很好地完成信息传递、引导舆论的任务, 有利于政府对危机过程的管理;但由于目前国内媒体合作主要是垂直合作, 在南方暴风雪灾害中, 中央级媒体成为媒介资源整合的主要平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湖南、江西、广州、贵州人民广播电台以及各地的交通广播电台并机联播, 相形之下, 区域性媒体横向合作较少。由于区域性媒体相比中央级媒体有更大的灵活性、贴近性和亲和力, 也有更多的时段和节目资源, 因此在报道当地受众关注的灾情变化和民生方面, 理应比中央台有更好的表现。而雪灾中的各级电台的节目暴露出区域媒体跨省合作联动能力不足, 各个区域媒体各自为阵, 尤其是相邻省市间 (如贵州、四川、广东、湖南) 未能形成一个跨区域协作的新闻联动网络, 从而无法实现相互之间对交通、电力、生活必需品等共同关注问题的信息交流, 从而产生咫尺天涯的“信息屏蔽”现象。

在面对突发性自然灾害时, 广播媒介一方面要自行纳入到国家施政系统内, 同时广播媒介自身也在探索构建一套立体的应急机制。部分地方媒体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 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的要求, 起草了相关的广播电视面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但只是把广播从媒体角度发挥的应急媒体效应纳入国家应急管理的总体框架中, 预案中涉及到的内容更多从政府角度起草, 对媒体实践缺乏指导意义。

我国广播系统的灾害报道应急机制在此次汶川地震中崭露头角。大部分电台还以自己的应急预案作为报道依据, 但整体看来, 广播在灾害报道中的应急机制已具雏形。针对具体实践操作, 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一) 建立突发事件报道的领导机制

国家危机管理组织在很多西方国家也成为单独的政府部门, 一旦发生突发性自然灾害等公共事件时, 迅速调配各部门进行救助工作。广播系统也应该在特定组织的支持下, 建立广播在灾害报道中的应急机制, 并在国家危机管理组织的调配下, 由受灾地区的广播电台迅速响应执行。广播电台应成立突发事件领导小组, 确保对事件的准确判断和快速反应, 该机构无需专人专岗, 仅在危机时刻启动。

(二) 报道人员配备中以“一线”为重

在面对突发性自然灾害时, 采访队伍必须集合奔赴现场。因此作为应急机制中的重要单元——广播电台, 要加大对编辑、记者、主持人的培训, 提高记者的灾害报道水平。在日常的工作中, 着重加强编辑、记者、主持人的统筹调配, 协调配合。常规报道中一般是把导播系统设置在后方的编辑部, 但是面临重大突发事件的时候, 如汶川地震, 中央电台把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设在都江堰的尝试是非常成功的, 报道主题的策划, 包括人员的后期资金、车辆这些方面的保障, 都由指挥部作为运作中枢在前方做决断、决策, 对指令的传达节省了时间, 能够做到及时高效, 在这样准战时的条件下, 是可行的、也是必须的做法。

(三) 预案提前策划并随时更新

危难事件总是突然发生, 但应急报道预案应当早作策划。根据自身和特点, 有多套方案在手, 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危难都能自如应对。同时灾害发生后, 随着事态的发展, 媒体报道重点随之转移, 这对电台的报道策划及团体的通力合作要求大大提高。广播电台在日常的节目编排中应把防灾救灾的知识作为常规进行普及, 也就是说广播电台自身就应该对此类突发性自然灾害前的自然现象、灾难中受众的防护救助方法等进行资料汇总, 通过广播电台和其他媒介平台向受众传递应急知识。

(四) 灾害报道中的技术支持

广播电台内的设备要有应急的设置。记者的装备也要能提供应急时的必备支持。同时根据技术的发展, 将最新的技术支持广泛用于突发性自然灾害中的营救, 媒体要根据最新的营救技术进行装备的更新。广播电台在常态工作状态下, 加强采访人员对装备的使用, 提高其使用的熟练程度。

(五) 建立机制内部的信息流通网络

日本的广播电台为建立灾情信息收集系统, 有的建立了“出租车防灾报告人制度”和“美容美发店防灾联络制度”, 有的在一些单位和学校建立安全信息服务系统。西方广播媒体将校园等社区广播纳入到整体的突发报道系统。近年来广播在很多中心城市得到了复兴, 但边远地区的有线广播和中短波广播的发展却停滞不前, 甚至还在退步。许多地区的“村村通”简化为“电视通”, 农村广播受众正在不断流失。由于信息基础设施的薄弱和媒介结构的单一, 一旦遭遇突发事件, 这些最需要救助的地区往往成为信息孤岛, 从而使得救助难度加大。在我国, 农村基层广播的恢复和发展是建立传递灾害信息网络的关键。

(六) 灾后总结得失进一步完善机制

灾害报道 篇6

关键词:比较文化,《纽约时报》,报道特征,成因

“自然灾害”指人类所依赖的自然界中发生的异常现象和极端事件, 是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天敌, 既包括地震、泥石流、台风等突发性灾害, 也涵盖干旱、土地荒漠化等渐变性灾害以及水体污染、酸雨等由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难。每一次重大自然极端事件的发生都会带来触目惊心的伤害, 洗劫着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因此, 关于灾害的新闻报道也成了媒体一项重要的议程设置, 成为衡量一家媒体新闻队伍素养、组织指挥水平和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尺之一, 报道好坏及水平高低也直接塑造着媒体自身形象和影响力。美国主流媒体的报道特征成了近年来学术研究的热点, 这是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和现代大众传媒技术迅猛发展的产物。从报纸的地位来看, 《纽约时报》是美国国内最具权威性与公信力、最具影响力的报纸, 集中体现着美国主流媒体的报道风格、价值选择以及舆论倾向。本文以前人研究为基础, 从比较文化视阈出发, 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文献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 协同定量和定性研究, 通过实证分析《纽约时报》自然灾害新闻报道的普遍化特征, 并探讨其形成原因, 希望从本质的源头上廓清中西新闻报道视野和内容存在差异的必然性, 走出将表象之差异归于社会体制和新闻自由的认识误区, 以非颜色化视角去关注新闻报道本身的内在价值。

一、《纽约时报》灾难新闻报道普遍化特征

1. 报道以负面为主, 突出天人分裂

负面性冲突新闻往往构成美国媒体报道选择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报道社会性重大事故还是自然灾难事件, 都遵循着这一不成文的逻辑规则。以汶川地震为例, 地震发生后不久, 《纽约时报》就迅速反应, 把它视为国际报道的重头戏, 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全程跟踪报道。中国学者朱秀凌在《纽约时报四川地震报道样本分析》中对该报网站5月12~26日的四川地震报道专题中的所有稿件 (共计55篇) 进行了文本分析。研究发现, 关于灾难本身及其恶劣影响的报道 (共计25篇) 、灾情反思的报道 (共计7篇) 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分别为46.26%和12.73% (1) , 反常性报道、刺激性新闻共占了58.99%的比重, 强烈表达了自然灾害的残酷性以及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无能为力。

2. 报道选材多为微观、平民视角, 弱化政府作为

仍以《纽约时报》报道汶川地震为例, 在2012年5月12日—26日期间的55篇相关报道中, 主题涉及中国政府抵抗灾难以及各地方支援灾区的稿件数量非常少, 分别只有6篇和3篇, 政府在地震中的主导作用被人为地弱化了。而对于一些微观事件、普通民众的反应却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如“采用多方信源和直接引语形式, 援引67岁农民、36岁工人、39岁志愿者等普通民众的话, 表达了中国民众对政府赈灾措施的称赞及团结一致抗灾的决心” (2) 。显而易见, 《纽约时报》报道主要聚焦于地震对人们生存状态的影响和灾民的生活处境、生存危机等方面。平民视角一直是美国媒体报道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张以个体感受表现社会主流价值, 这一点是有别于我国媒体报道宏观素材居多的现实作为的。《纽约时报》的微观报道视角在对2014年5月2日发生的阿富汗重大山体滑坡的报道中同样得到了极大展现。

3. 报道形式和体裁呈现多样化

《纽约时报》善于综合运用消息、通讯、评论、图片等多种体裁形式报道事实, 以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在表现手法上, 报道力求图片与文字的紧密结合, 图片成为与文字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更能揭露问题本质的新闻文本。这与中国媒体直陈观点以评论文本为主导的实践路径是截然相反的, 某种意义上也是对新闻客观性原则的有意践行。无论是报道2005年8月的“卡特里娜”飓风、2011年3月的日本大地震, 还是2014年5月的阿富汗山体滑坡以及发生在中国中部地区的大旱, 图片新闻、深度报道、预测性新闻等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实际上《纽约时报》采用多样化的报道体裁和平民视角, 根本上都是服务于表现自然灾害的残酷性以及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无能为力的目的, 本质上依然是烘托天人分裂主题的手段而已。

二、《纽约时报》报道特征形成机制的比较文化透视

新闻传播实践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能动性的活动, 通过生产和传播独特的新闻信息, 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同的国家制度、社会形态以及实践活动所根植的内在文化环境先天性地决定了传播主体在新闻价值创造活动中持有不同的信念和倾向, 使新闻价值取向必然地发生偏差。互联网的高度普及和跨国媒体传播的流行既极大地缩短了人们接收和了解不同国家地区新闻报道的时间和空间, 又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异质性传播土壤背景下的受众对“他者”报道及其价值观的怀疑和曲解, 最终引发传播障碍和隔阂。作为中国民众, 我们应该以正常的视角去关注新闻报道本身的价值, 从理性的源头看待两国媒体内容生产和选择视野存在差异的必然性, 科学地认识美国媒体自然灾害报道突出负面性冲突新闻的 (下转第113页) 特征及动因。笔者以为, 只有树立比较文化视野, 突破文化系统界限, 才能公正地、全面地认知他种文化形态下的文化实践活动。

比较文化研究简单地讲就是立足于某一种形态的文化, 从比较对照中考察他种文化形态, 以探讨人类文化的共同性和异质性, 增进人类的相互理解, 推动世界文明进程。因此比较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点是承认文化形态的多元性, 认为每一种文化系统都有各自独立的源头、价值及外在表现。这种独立性从根本上框架了文化系统下的个人及群体文化实践活动的特征, 不可避免地烙上了所属文化的痕迹。美国媒体和中国媒体新闻报道特征呈现的显著性差异, 从根本上讲, 是两国不同文化积淀和惯习的外在性透射。

西方社会是宗教社会, 教会在国家统治和人民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按照霍布斯的说法, 宗教是人类无知和恐惧的产物, 源起于人类生产力极度落后、自然科学无法战胜神明的时期。在西方哲学史上, 从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开始, 就主张主、客二分, 即人与自然、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是分裂的、无法统一的。他们肯定在人类世界之外存在着一个主导人间的外在的、第一性的东西, 即上帝或绝对精神。虽然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以及宗教改革等启蒙式运动的兴起, 客观上导致传统哲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上帝在哲学世界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使科学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东方社会不同的是, 西方社会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充分显示和赞颂人的价值时, 依然保留着以宗教为核心的信仰体系, 社会大众依然以信奉和敬畏上帝为依归, 肯定超自然力量的存在和人类的弱小无助, 这种“救赎”式的信仰机制和畏惧传统根植和浓缩于生活、工作、情感以及社会的各个方面。投射到新闻报道领域, 这种文化心理就演变成了美国媒体非常关注事件的反常性、冲突性, 热衷报道自然灾害的残酷无情以及个体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助, 以此来证明主、客是分裂的,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是不能统一的, 生成了强烈的向上帝寻求“救赎”的意识。因此《纽约时报》在报道汶川地震时, 用入微的描写、大幅的图片来展现“天人分裂”的苦难场景, 渲染大自然对人类的折磨, 这与中国媒体报道和谐、宏大素材、突出政府主导性, 彰显“人定胜天”的理念和做法有着迥然的不同。从文化根源而言,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和谐、道德、理想和教化, 道家追求的无为而治、儒家的大一统思想和王权礼制观念以及佛教的修为精神在几千年文明史的迁变中杂糅于中国社会, 相生相长, 根深蒂固。“天人合一”、“以德报怨”以及“集体力量”的大爱情怀也只有在中国的国土上能够生根发芽 (3) 。中国文化的特质就定格了我国媒体的报道基调, 突出集体的精神力量, 以正面报道为主, 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注释

11 朱秀凌.纽约时报四川地震报道样本分析[J].青年记者, 2008, 第63页.

22 朱秀凌.纽约时报四川地震报道样本分析[J].青年记者, 2008, 第64页.

灾害报道 篇7

2008年1月, 全国发生了罕见的雪灾, 尤其以湖南等地最为严重, 上海虽然不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 但也经受了百年不遇冰雪灾害的考验。这次雪灾虽然已经过去了3年多, 但对于目前或今后的灾害报道依然有借鉴意义。之所以选择这一天, 是因为在2008年1月29日当天, 温家宝总理前往湖南视察灾情, 那里是当时全国受雪灾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 作为地方媒体的东广新闻台怎样甄选稿件, 在即时报道本地抗灾救灾的同时, 也使本地听众了解其他地区的灾情;怎样平衡本地报道与全国其他地区报道, 凸显了一个媒体自身的定位以及报道倾向。

2008年1月29日全天, 20分钟为一个轮盘滚动播报新闻的东广新闻台全天共播出了45档, 共计15个小时的新闻。其以动态消息为主, 即时更新的栏目《新闻快报》, 在每个20分钟的轮盘中占据5分30秒, 以下仅以《新闻快报》播出的动态消息为研究对象。

从频次上分析:作为全天乃至当时一个时期最重要的新闻事件, 东广新闻台对雪灾的报道具有强烈的连续性。全天45档新闻, 没有提到雪灾的仅有11:40、13:20、18:40三档。东广新闻台在2008年1月29日当天共播出了132条与雪灾有关的新闻, 以全天直播15小时, 每小时播出三档计算, 平均每档新闻播出了2.9条关于雪灾的动态消息。播报的内容非常广泛, 涵盖气象、交通出行、医疗卫生、工农生产、市政建设、旅游、电力、供水、房屋维修、运输、救灾、补助等12个方面。除关注上海本地的灾情外, 还涵盖浙江、江苏、安徽、湖南、广东等省抗灾救灾情况。其中对上海本地受雪灾影响的报道总共有9大类, 包括天气、除雪、上海运输、物资供应、安全生产、雪灾中受到的伤病情况、旅游、领导关怀等87条, 占65%。而对除上海外全国其他地区的报道涉及交通运输、天气、高速公路、旅游等, 占35%。

本地新闻中, 以交通运输、物资供应、除雪为主要报道内容, 对于本地天气和交通的报道占据了绝对的头条位置, 分别为9次和8次头条。可见, 东广新闻台在选择新闻时, 对本地新闻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全国新闻的关注, 尽管其他地区的灾情比上海本地的更加严重, 但是从地域性的角度来说, 本地的生产生活才是东广新闻关注的重点。但同时, 东广新闻台对全国的天气、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等方面的消息也相当关注, 全国灾情在这些方面的进展会相应影响到上海。值得注意的是, 东广新闻在一些时段, 专门编排了一系列的消息, 集中报道雪灾。如当天17:20的《新闻快报》, 连续用5条新闻组成了一个单元, 报道全国各地受雪灾影响造成损失的情况, 先后报道了南方部分输电设施受损、江苏4座长江大桥恢复通车、安徽因雪封闭的高速公路开始通行、广西输电线路发生故障、广西旅游因雪停止。类似的单元式报道还可见当天16:00的《新闻快报》, 用3条消息集中报道了雪灾对全国交通运输造成的影响。

可见, 东广新闻台在报道雪灾时虽然将关注的着力点放在了本地资讯上, 但也采取了一些编排手段保持了自己对其他地区的关注度。

从新闻类型上分析:基本上以短新闻为主, 按照我们目前的广播电视普遍要求, 播报时间在1分30秒以内的消息类新闻都属于广播短新闻。东广新闻台的《新闻快报》栏目基本上以播报短新闻为主。新闻以短为主, 这是新闻台的立台原则。以东广早新闻早上9:00~9:20的新闻为例, 该档《新闻快报》中共有5条消息报道雪灾, 共1121个字, 平均每条224个字;14:00~14:20, 4条新闻共782个字, 平均每条195个字;19:00~19:20, 4条新闻共802个字, 平均每条200字。东广新闻台编辑采取6小时一个轮班的形式, 截取的这三个时间点恰好是三班编辑交接时的第一档新闻, 选取这三个时间段, 可以排除每个编辑个人风格的因素。由此可见, 东广新闻台每条新闻大约在200~220个字, 如果按照目前的播音语速每分钟大约180个字来计算, 每条新闻播出时长约在1.11~1.22分钟之间。字数决定信息量, 字数也决定了一档新闻的节奏。由此可以看出, 东广新闻台在播出节奏上, 密度较大, 播报较快。广播短消息也可以使每条消息主题更为集中, 做到一事一报, 背景材料更为精简, 语言运用得更为简洁准确。

新闻来源范围广, 但大部分来源于报纸、网络, 本台自采新闻极少。对于其他媒体采集信息的依赖性较强, 一些自身可以完成的采访任务也由其他媒体代劳, 显现出广播媒体采访人手不足的缺点。

全天关于雪灾的新闻总共181条, 来源包括:本台记者14条, 新华社31条, 《解放日报》4条, 《文汇报》7条, 《新民晚报》14条, 《新闻晨报》5条, 《东方早报》6条, 东方网5条, 上海卫视4条, 上海电视台12条, 气象台、客运站6条, 外省市纸媒73条。

通过以上统计可以发现, 本台记者自采雪灾新闻仅为14条, 其中10:20一档关于铁路上海站出现晚点现象的新闻用的是人民网的稿子, 11:00使用了新华社的稿子, 地方媒体采用中央级媒体作为新闻来源本无可厚非, 但细看这两篇稿子的内容便可发现, 关于交通和电力的消息完全可以由本台记者自己采访, 记者的缺失让广播成了名副其实的读报机。对于气象信息的播报尤其如此:

以气象信息为例:9:00:申城遭遇24年来最大降雪。来源为《新闻晨报》。

9:40:申城今天暂时告别雨雪天。来源为《东方早报》。

11:20:气象专家表示, 气温偏低和降水偏大是导致本次雨雪天气的直接原因。来源为《人民日报》。

12:20:申城降雪过程开始减弱, 明天阴到多云, 并伴有积雪和结冰。来源为东方网。

13:40:与12:20档稿子完全相同。来源为东方网。

14:40:未来3天, 南方将持续降雪。来源为中新社。

15:40:未来3天, 南方将持续雨雪。来源为新华社。

16:40:本市当晚天气。来源为新华社。17:40:本市当晚天气。来源为新华社。18:00:本市当晚天气。来源为新华社。18:20:未来3天我国气象趋势。来源为新华社。

19:20: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最新气象。来源为新华社。

19:40:本市未来天气状况, 来源为《解放日报》。

21:20:未来3天我国气象趋势。来源为中央气象台。

21:40:持续雨雪将告一段落。来源为东方卫视。

23:00:未来3天我国气象趋势。来源为东方卫视。

23:40:持续雨雪将告一段落。来源为东方卫视。

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 东广新闻台对天气的报道不可谓不频繁, 先后采用了《新闻晨报》、《东方早报》、《人民日报》、东方网、中新社、新华社、《解放日报》、中央气象台、东方卫视等中央和地方媒体的消息。事实上, 对于气象报告来说, 新闻的官方来源只有两个———中央气象台和当地 (上海) 中心气象台, 其他纸质媒体的新闻来源大抵亦是如此。这样看来, 东广新闻台完全可以由本台记者自行前往采访本地气象台的有关专家、首席预报员等, 而不用坐等使用其他媒体的二手消息, 从人力上来说, 也并没有多大的浪费。

从以上分析中, 我们同时发现了东广新闻台在本次雪灾报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注度高, 播报内容广泛, 但不深入。对雪灾的影响虽然报道了12项大的方面, 但每项都泛泛而报, 没有形成纵横交错的广度与深度。仅就气象报道来说, 受众不仅希望了解正在发生的气象信息, 而且希望了解未来的气候变化走势、全球的气候趋势;了解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对个人生活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因此, 客观准确而不失时机地将气候变化的真相告知受众, 推动全社会成员在全球气候变化的时代逐步树立气候意识, 知晓我们每个人能为减缓气候变暖做些什么等都可以成为广播报道的重点。但东广新闻台目前的报道内容相对来讲比较单一, 从以上的列举中可以看出, 东广新闻台目前还只停留在对气象预报的低层次水平上, 报道的层面不够深入, 报道的范围不够广泛。多局限在传统的天气预报范畴, 往往只充当了转播员的角色, 无法对气象部门提供的信息作一定的解读, 也鲜见从全球气候变化的视角来分析气候事件的报道。这种状况, 显然很难适应当今气候变化的现实对气候报道的新需求。

播报节奏较单一, 容易造成听觉疲劳。面对越来越多的信息, 人们的注意力被极度分散, 因此, 受众的选择显得越来越重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所谓注意是指人类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的基本功能是对信息进行选择。面对大量的信息, 人要正常地工作和生活, 就必须选择重要的信息, 排除无关的信息。当传播内容能够满足人们的动机和需要, 并能够带来愉悦的心理和生理体验时, 人们的注意力就会指向和集中到这些内容上来。东广新闻台是以提供海量信息为主要媒介定位的频率, 在海量信息中如何不失时机地抓住受众的注意力, 将那些“重要”的信息准确地传达出来, 非重要的信息只是“一听而过”非常重要。这就需要在编辑稿件时能够通篇考虑整个栏目的主题, 在新闻的条数和字数上强调那些期待受众重点关注的“重要”信息, 或者利用多样的声音素材, 如记者直接出面报道新闻, 而不是播音员念稿, 或者利用一些采访对象的声音, 而不是新闻稿件中的直接引语或间接引语。

在丰富的声音素材方面, 与东广新闻台播报模式相同的纽约1010wins电台的做法值得借鉴, 1010wins拥有专门的气象记者和交通记者, 在每一时段都会由这些记者播报当前的信息, 既有权威性, 又丰富了声音来源, 还能使新闻的节奏富于变化, 适当地消除受众的听觉疲劳。除了侧重变动事实、新鲜数字的“快新闻”外, 也可以转换角度, 做一些科学性强的“慢新闻”。

信息量貌似很大, 但重复率多, 更新不够。有国外记者说:新闻的生命力只有6小时, 过了这6小时, 任何新闻都变成旧闻了。网络的诞生更加缩短了新闻的生命力。在各路媒体纷纷争夺第一时间报道权的时代, 对新闻的过多重复, 不仅会造成听觉疲劳, 也会让受众对这个媒体失去关注度。仅以气象信息为例, 东广从14:40~23:00共8个多小时内, 将同一条新闻“未来3天的天气趋势”重复了5次, 尽管新闻来源不同, 但播报的内容基本无二。这样的重复, 也有违东广新闻台“即时滚动, 随时播报”的口号。笔者认为, 如果新闻内容有重复, 不妨将其改为提要式, 在随后的新闻中播出, 从而腾出更多的板块时间在新闻的深度上做些文章。

缺乏深度新闻的挖掘, 没有纵深感。比如, 上述对气象的报道中, 可以做些解释性或分析性的新闻, 解释一下目前气候巨变的成因, 分析抗灾救灾过程中我们的救援机制是否合理, 有哪些有待改进的方面, 虽然新闻台是以动态消息为主, 但将解释性或分析性的消息放在动态短讯之后, 并不会影响时效性, 反而会增加受众的收听兴趣, 新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传授知识、普及教育。据笔者统计, 在2008年1月29日全天, 东广新闻台仅有一条新闻涉及了这一功能, 该条消息提到了本次灾害性天气的成因。新闻事业的功能并不是单一的, 除了其承担的主要功能告知新闻、影响舆论之外, 还应当兼顾其他, 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可信任的、能够让多数受众各取所需的媒体。“窄播”是广播未来的发展方向, 但不意味着限制自己的视野。受众对信息类型有着多元化的诉求, 探究灾难发生的根源、了解救灾的运作体系、关注灾民的生活情感。媒体需要更广阔的视野来快速从容地传播信息。

综观近30年我国传媒的灾害报道, 从20世纪70年代的灾害事件较少进入传媒报道视野到“灾害不是新闻, 抗震救灾才是新闻”的80年代, 再到如今的信息自由流动时代, 媒体对灾害的表达进化了许多, 但要真正实现转型, 必须拥有更为完善而灵活的灾害事件报道机制和模式。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灾害报道 篇8

实现信息即时性、全过程传递,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对新闻事件现场信息的需求

2012年7月21日,61年一遇的特大自然灾害突降北京:中午时分,持续的狂风暴雨过后,城市道路积水,下凹式立体桥被淹,汽车被泡,司机被困……房山、门头沟等山区山洪暴发、泥石流肆虐,一棵棵大树被连根拔起,一栋栋房屋被推倒,正在行驶的汽车被掀翻……

这是个周末,住在北京城区的人们只是觉得这只是一场持续时间相对较长、雨量相对较大的降雨,没人过多地在意。然而当下午一点多钟打开北京电视台新闻频道,《雨中进行时》直播目睹到上述一幕幕惨状后惊呆了,直播过程中不断有多路记者用3G包回传的现场实时灾情画面,有交管局的探头实时路况和下凹式立体桥被淹情况,有气象局的最新会商实时数据,还有市民通过微博和微信传来的补充信息,有市防汛办的专家第一时间解读,这种多点多角度全景式的报道,将北京的灾情即时的、直接的、多角度的和全方位的呈现给电视机前观众,让广大市民足不出户就能知晓全市受灾情况。一些打算出行尤其是到郊区或经过下凹式立体桥的市民改变了出行计划,正在外面的市民接到家里或朋友忠告也做到提防。这一切都是源自电视直播全景式、多角度呈现暴雨灾情。

这场直播由于山区桥毁路断,卫星直播车根本开不进去,小巧轻便的3G包派上了大用场,14路记者,每路配置一个3G包,奔波在大街小巷、郊外山区采访一线,即传回的现场实时音视频。与此同时,适时切入市交管局散布在全市各个路口听路况摄像头画面,滚动播发热心市民通过微博、微信不断发来视频、图片、文字,全市雨情灾情即时全方位呈现在荧屏上。这种全景式的现场直播动用了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全部最新成果:在暴雨中,为抢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而触电身亡的房山区李方洪所长的感人画面是3G技术实时传输回台的;在广渠门桥下一位越野车被淹,司机被困车中,救援人员施救,交管局的一处路况摄像头正好对准被淹车辆,演播室一边观看,一边解说;房山一座村庄被山洪围困,危及村民生命,这一场景是市民手机拍摄、3G回传到演播室的……这些第一现场的画面是传统的直播设备难以实现的,在全媒体时代变得方便、容易多了。

全媒体时代带来技术手段的多样性、互补性,才能实现现场直播的全方位、高速度、贴近性

长期以来,由于技术障碍、运营模式的限制,电视直播一是录制难,必须依靠直播车,除记者、摄像外,还有技术保障,最主要的是移动、架设不便。二是传输难,必须依靠卫星、光缆和微波等手段。三是互动难,没能与观众进行直播互动交流。这些均大大制约了电视媒体直播规律作用的发挥。即使现在直播设备小型化,如,SNG(卫星新闻采集车),甚至微型化,如FLYAWAY(便携式箱载直播设备),但遇到暴雨、大雪、地震等灾害天气,点多、线长、道路不畅,需要频繁转换现场直播报道点,这些设备还是显得笨重,人员涉及多,启动速度慢,制作成本高。

2009年,随着电信3G技术的出现,尤其是3G技术渗透到音频信号传输中,这无疑给电视直播带来革命性变化。2013年底,4G技术的商用和普及,带宽成倍数增加,全媒体电视直播更可谓如虎添翼。

所谓“全媒体”可理解为:综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如文、图、声、光、电,来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来传输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一直以来,广播电台通过电信传输声音直播,电视台直播使用直播车通过卫星、光缆传输视频信号,网络通过文字图片直播,再后来,微博、微信的出现,则通过网络和电信直播文字、图片和声音。这些直播有其优势,但也有各自缺陷。但如果将其综合在一起,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效果就会发生重大变化,速度更快、信息量更大、现场感更强。使用全媒体现场直播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电信技术和智能手机的突飞猛进才得以实现。全媒体伴随着电信3G和4G技术的商用和普及,尤其是这项技术渗透到电视直播中,电视直播便捷化,随时化。一位记者和一位摄像肩背3G或4G包即可实现现场出镜报道和现场直播,有手机信号的地方就能直播。市民手持手机除了传输文字、图片、语音外,还可向电视台传送实时音视频,这时小小的手机就变成了一个应急直播点了。除了移动技术传输信号外,网民在家中通过宽带QQ语音、视频与电视台互动交流。

全媒体时代,新媒体快速发展给电视台带来的不仅是冲击更是机遇,关键是传统电视人要学会拿来

时下,微博、微信已经渗透到每个人的工作生活中,微博控、微信群、朋友圈已经成了人们生活的一种常态。网络随时上,手机不离手,心中的感慨写上两句与大家一起分享,发现感兴趣的场景拍下来发送出去与朋友共享。渐渐地,每个人、每个单位成为自媒体。尤其是随着政府纷纷开通微博、微信,来自公安、交管、消防、城管等部门的突发事件第一时间通过微博发布出去,国务院公报通过微信发布,让全社会通过新媒体及时了解相关信息。2012年4月20日,在“雅安地震”刚发生的一段时间内,由于通讯中断,灾区与外部的联系被切断,微博成为反映灾区灾情、沟通内外最便捷有效的工具。8点2分53秒,也就是地震发生后不到1分钟,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发出了“四川雅安芦山发生地震”的第一条微博,而在随后的将近一小时内,有1300余条微博发出了雅安发生较为剧烈地震的最新消息。2013年08月22日,济南中级人民法院通过微博对薄熙来案庭审情况进行了现场直播,受到网友广泛关注。2014年3月1日,云南昆明暴力恐怖事件,第一个发出消息的则是来自微信,并不断有最新消息从微信向微信群传播。这标志着新媒体抢占传统媒体高地开始进入重大新闻事件的直播。2014年3月马来西亚航空公司飞机失事,新浪、搜狐等门户网从马航发布消息那一刻起,天天图文置顶直播……

这些新媒体对新闻事件的迅速反应进而通过自媒体进行直播,已经吸引了更多的网民。许多电视台的从业人员坐不住了,惊呼“狼来了”。新媒体对传统电视的冲击是不争的事实,也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关键是要学会拿来主义,充分吸纳新媒体,利用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电视台要搭建信息共享平台,这个平台如同一张大网,突发事件发生后,自媒体上的普通人,则成为消息网上若干个点,网罗最新的消息源。在直播中,有效利用这些最新的消息源并及时为我所用。

北京电视台新闻频道从新媒体的应用中尝到了甜头,2011年京沪高铁通车、2012年“7.21”北京特大暴雨灾害、2013年特大暴风雪以及地铁新线通车现场直播过程中,新媒体已经嵌入其中并充当主力。其它电视台包括中央媒体也纷纷引入新媒体。江苏电视台首批招募的120名全媒体记者来自总台新闻中心、江苏卫视、城市频道、综艺频道等多个部门。传播渠道涵盖电视、广播、网络、报刊、手机等。全媒体记者在奔赴新闻现场同时,可使用最新配备的通讯设备,借助运营商提供的高质量网络传输支持,随时随地将最新的消息、资讯用图文、视频、实时现场直播等手段上传到江苏总台全媒体平台,供各频道、频率新闻栏目以及网站等选用,同时受众也可以根据所处环境的不同,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了解最新鲜快捷的资讯。中央电视台也在引入微博微信,甚至“新闻联播”中都经常有来自自媒体的声音和画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微博粉丝总数已经达到265万人。

上一篇:实训课设计下一篇:师生的言语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