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应急

2024-05-09

地质灾害应急(共12篇)

地质灾害应急 篇1

1 引言

地质灾害应急机制构建是相比较紧急性的等概念, “行政应急”更侧重指地质灾害的突发突发事件发生时由政府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行政应急权力的法治正当性, 无论是从行政权力的属性, 政府的应急责任, 还是应急管理的特征进行分析, 都可以得到验证。我国面积比较大, 地质灾害发生比较多。现行的地质灾害应急机构的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但是还需要完善。

2 建立统一的联动应急平台

国家减灾委员会在2014年成立了一个下属机构:国家减灾中心。减灾救灾的信息管理是国家减灾中心的一大职能, 他还有另一大主要职能为灾害及风险评估, 当然他的职能远远不止于此, 更多的不在这里阐述。这个中心的一大特点便是他完善的体系以及雄厚的物质基础。地质灾害联动应急平台的内容为中心的工作性质做了充分的研究与声明。由于其下属于国家减灾委员会这一特殊身份, 使其能够有足够的组织基础。由于国家先前在此方面的众多投入以及已经成熟的多项成果也使得其有足够的物质实力。国家减灾中心是由民政部前救灾中心演变过来的, 成立后秉承“减灾”为宗旨。

虽然成立时间不算长, 但是其在救灾工作上是有一定经验的老同志。这些条件使得这些技术资源恰好可以在国家减灾中心的应急功能定位再调整为对地质灾害预防与应急准备做充足的协助, 能够更完善的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科普宣传, 地质灾害自救教育、培训等活动;建设资源共享和信息联通的统一监测预警系统需要各个相关部门的技术以及已有的资源的支持。灾后救援工作的统一协调是重要的, 为了能够更好的做好灾后救援工作, 需要做好以下几件事, 集合国土资源部、地震局与安全生产部门等专业救援能力, 相互补充, 相互借鉴学习来提高;统一应急预案, 以防突发情况时意见不统一。灾后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工作也是不容忽视, 这将直接影响一个城市, 一个地区的今后发展。

3 提高地方政府的应急能力

中央与地方在地质灾害方面的行政应急方案必须一致。这是由于, 能够给地质灾害最大程度的支援是地方政府的灾害应急能力。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水平所限是地方政府应急能力差的一大原因, 但究其根本则为集权体制下中央地方分工不明确导致地方政府应急管理积极性差。这就决定了人民代表大会设立法律时必须依据中央地方不同的职责、不一样的资金安排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来明确中央与地方各自的应急权力与应急职责, 目的是让地方政府能够积极组织地质灾害的救援。

中央政府也应该将其拥有的先进的技术资源向下传授, 并组织各地区相互传输, 相互学习, 来支持、帮助地方政府地质灾害应急能力的提高。为了使地方政府地质灾害应急能力提高, 中央可从以下方向入手:加大对相关资金的输入、培训专业人才、建立相关信息平台、结合地区实际组建适合的救援队伍、普及相关知识。

4 地质灾害预防与应急准备

以“事件”为中心是现在的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应急思路, 这种思路是应该改变的。应该将灾前预防工作作为重心, 应通过按照规定执行评价程序, 评估确认可能在未来引发突发事件的风险, 并采取相应的积极措施消除风险, 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来规避风险, 如若风险无法阻挡, 则应尽可能地减少其带来的影响。这种方法的核心是将风险常态化, 淡化对其的恐惧, 积极面对, 寻找可能存在的一切风险, 并将其消灭。这种提前预防措施的方式有:设立专门的机构, 制定相应制度, 加大投入, 深入研究应对灾害的形成机理、技术的研究, 加强预防和地质环境调查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灾害评估的基础上, 提高建筑物抗震检测, 加强灾害防治工程的建设和推广, 一个明确的法律责任, 加强监督和执行措施的实施。

在行政方面, 各级政府应根据相应的法律规范并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具体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进行合理的地质灾害应急物资储备。同时还应开展相关情况演练来切实提高防灾意识, 做好减灾准备。

5 建设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由于法律建设仍不健全致使执行能力不够。为了能够科学高效的建设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应大力加大对地质灾害发生机理以及相关方面的研究, 将地质灾害的先进的监测技术全面推广, 使全国范围能都拥有对地质环境调查与地质灾害危险评估的能力。尤其要更大程度的做好重点防治地区的危险评估, 建立监测信息平台, 实时进行多区域监测。整合相关各部门技术资源, 借助国家已有的相关平台, 实现对地质灾害最大程度的检测应急体系。

同时还应吸取国外先进经验。利用中华民族团结统一这一优势条件, 适量允许授权或委托符合资质条件的科研机构或社会组织, 进行相关工作。这样既可以提高社会中相关技术水平的发展, 又可以节约开支。不过这些活动都应在政府的监管下开展, 当其有违法行为时, 仍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6 发展多元合作救援体系

因为地质灾害的救援是多方面的系统性工程, 这使得灾后救援必须由本地作为主力军, 这可以使得救援最大程度结合实际需求。救援中政府应起到组织能力, 以避免资源的浪费。最基础则为救援队的专业救援能力, 这需要平日的研讨以及训练。

为了解决救援中所出现的管理问题, 可以将救援队员以及相关志愿者分配各级来管理。这能使得相关人员最大程度得到利用。相关机构还应积极组织社会救援组织参加并设定详细规程, 建立完善的体系。使得救援水平能够在各方面得到十足的提高。

城市化建设是我国的一大目标, 随着脚步的不断加快, 基层单位的防灾救灾功能变得更加重要。社区作为基层单位最根本的单位承担了人力资源储备的作用, 是灾后救援的社会救助的主要单位。在未来, 社区急体系将在灾后救助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这点是毋庸置疑的。社会组织因其丰富性将在社区救援体系中起到重要的帮衬作用。这样可以使得救援更结合实际, 同时还将社区救援资源最直接的输入到社会组织中实现共赢, 壮大综合救援力量, 推动多元合作救援体系的建设。

7 结束语

灾区的重建规划决定灾区未来的走向。灾区的重建规划可谓及其重要, 所以必须要立足长远, 有长久战略发展的眼光。这决定了必须以地质环境调查评估为基础, 以本地区地质灾害风险的实际情况为基础, 结合实际, 高效发展。还必须吸收本次经验教训, 充分考虑该地区的地质环境及其承受能力。其次, 必须制定好相关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以防灾害再次发生。

摘要:政府对地址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 以及快速高效的应急联动平台是否能够及时的建立, 是目前的应急机制存在着协调性较差和联动性不够等一系列问题。尽管能够在地址灾害发生后各司其职, 相互支援, 但是问题的出现仍不能忽视。设立统一联动的减灾中心或常态化统一应急管理机构, 可以高效且更受欢迎的提高各相关区域地质灾害行政应急能力。为此, 就我国地质灾害应急机制构建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地质灾害,应急机制,构建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倩.我国生态补偿法律责任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 2016.

[2]殷跃平.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再思考[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3, (05) .

[3]薛成有.玉树地震应急处置与灾后重建的法律思考[J].攀登, 2012, (03) .

地质灾害应急 篇2

为了建立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学校防灾抗灾应急体系,避免和最大程度地减轻因地震、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和雷击等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全县师生生命安全,维护校园和谐稳定,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成立防地质灾害、洪水和雷击灾害领导小组:

组长:高武国

副组长:王相平李军

成员:杨秀权吴波吴贵桐桂腾益王汝珍贺光统

谢兴定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学校安全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本学年度的地质灾害安全工作。

二、明确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1、制定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保障应急经费和准备应急物资。

2、协调、指导、督促各学校迅速、有效地开展抗灾应急处置工作。

3、及时向教育主管部门、县政府请示报告。贯彻落实教育主管部门和县政府的抗灾有关指示部署。

三、防地质灾害、防洪和防雷击应急处置实施方案

(一)、雷雨、暴风雨天气应急处置

1、各校要求任课老师必须把学生留在教师,不得放学,听从学校安排(广播通知)。

2、学校领导和班主任必须立刻到教师稳定学生情绪,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3、班主任老师迅速电话联系家长,等等家长到来接学生回家。或待狂风、暴雨过后方可让学生回家。

(二)、在主汛期期间,因连续降雨,一旦校舍发现隐患或发生山体滑坡、洪水、泥石流或发生地震等灾害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1、全校失身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进行抗灾自救。

2、各校在第一时间将受灾情况报告中心学校,中心学校召集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召开紧急会议。

3、各校迅速、有序地组织学生转移、疏散。

4、***负责联系医疗机构开展受伤师生的救治。

5、***负责将开展抗灾自救情况用文字形式报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6、后勤处置工作

1)认真做好受灾师生的善后工作,要疏导、安抚师生情绪,做好受伤人员的医疗、救助工作、慰问受害者家属、帮助联系保险理赔。

2)尽快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

3)认真总结应对和处置灾害的经验教训。

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的调查 篇3

关键词:地质环境;地质灾害;调查

1.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应用模式分析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现阶段地质环境调查工作在技术层面有了显著的进步,空间遥感、地位技术以及其他数字技术的应用全面提升了地质调查的准确性。当前,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应用主要包含以下三种基本模式:

1.1传统调查评价方法+数字地质图模式

该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调查技术模式是将传统地质勘测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录入软件系统,借助软件制图成为数字化的地质图,便于相关地质调查人员的信息查阅和使用。在当前的地质调查工作中,这种模式的应用较为普遍,提升了地质图制作的准确性和效率性。但这种模式在是对传统地质制图方法的改进,属于工具应用方法层次的改变。其使用的软件仅仅调用了图形编辑功能,没有全面发挥出当前信息化软件的整体技术优势,对于地质调查工作整体性提升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就整体趋势而言,这种模式将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形成更具规模的空间数据库,在充分引入融合数字地形模型后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1.2基于RS、GIS的地质灾害数据库调查评价模式

该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调查技术模式综合了RS、GIS勘测获得的相应区域的地质水文、及其他相关空间地理信息,以此为基础将相关信息录入软件系统,借助图形处理技术,形成一系列的地质环境空间数据库。在改模式的应过程中,在上述数据库内信息的支持下,GIS系统能够对调查区域进行综合性的智能化分析,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对地质灾害进行预测,专业人员通过预测结果的运用形成相应的地质灾害图或调查报告。这种模式的应用全面提升了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调查的水平,在数据规模和分析预测能力等方面体现出了明显的优势,是当前核心技术形式。

1.3 智能化的GIS、RS、GPS整合的调查评价模式

该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调查技术模式是将以GIS,RS和GPS三种技术进行了全面的优化整合,实现标准化统一性的空间数据和信息处理与使用系统,通过三维可视化的形式进行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调查分析。该模式实现了地质数据的动态化监测与更新,有效保证了信息的实效性,智能化GIS系统的功能支持,在分析结果准确性方面达到了专家级识别处理水平。这种模式是当前科研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研究和实验的重点。随着网络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数据处理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这种技术模式的覆盖性必将全面提升。

2.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的调查中的注意事项

2.1调查的类型与精度的确定

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工作中,相应调查类型的选择与精度的确定是基础性环节。地质环境调查相应数据和灾害预测结果的应用是以所在区域实际需求为出发点的,其目的在于降低地质灾害对于区域建筑物、功能性设施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损害。在具体的选择过程中,调查人员可对区域建筑密集程度、功能性设施的重要性以及人口规模等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对地质调查对象等级进行划分,从而选择相应的调查类型。在此基础上,选择适用的相应精度标准,具体的精度标准包括:小比例尺、中比例尺、大比例尺和详细比例尺等。在确定调查模式和精度的基础上,按照相应的指导规范展开调查工作。

2.2地质灾害风险分级

地质灾害风险分级工作是在调查预测结果的基础上,综合对所在区域可能形成的系列性影响所划分的,主要判断依据为生态环境损害和构筑物与经济损害的整体水平,执行标准为危害发生可能性与破坏损失两方面参数。在具体判定过程中,对于地质灾害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主要衡量准则为相应灾害的发生几率和与受影响目标的空间距离,而破坏损失则可通过地质灾害所在区域经济价值和承灾脆弱性判别。对于地质灾害分级,当前行业主要执行依据为:按照《澳大利亚地质力学联合会规定》( AGS, 2007a)进行6个层级灾害划分,按照《滑坡崩塌泥石流灾调查规范》等系列国家标准进行4个层级灾害划分,最终结果根据两者进行综合性判定。

2.3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调查方法的选择

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在完成类型精度设置与灾害分级后,可确定具体的调查方法,调查方法的选择主要依据调查项目二确定,除去传统的灾害成因、灾害规模以及发生变化趋势外,应包括一下部分数据内容:①达到一定体积规模的地质灾害发生的年频率;②潜在地质灾害隐患的滑距和滑速;③承灾体及经济价值;④承灾体时空概率和⑤承灾体易损性。上述信息内容共同构成了地质环境与灾害调查的整体目标,以此为基础结合调查精度与类型确定调查方法。当前,较为通行的调查方法分类如下:低精度的调查适用于中小比例尺(<12.5万),采用的方法也是一般性的收集资料、遥感解译、地面调查等;中精度的调查适用于大比例尺(1:2.5万-1:5000),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工程地质测绘、经验办法、走访知情者、简单模型、统计技术等;高精度的调查适用于详细比例尺(> 1:5000),采用的方法主要有详细比例尺工程地质测绘、钻探、物探、山地工程、测试与试验、承災体资产评估等。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现实需要的促进之下,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要点内容之一。多种新型地质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调查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在地质灾害预测评价方面水平的提高,有效保证了地区对于地质灾害的控制,进一步降低了地质灾害发生对于经济生产和人员安全的损害,为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张像源,曾青石,陈辉.地质灾害野外调查数据采集系统数据模型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7,05:98-101.

[2]陈亮,曹恺.信息量模型在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中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03,12:170-172.

[3]钮亮.灾害调查信息系统的建立——在娄烦县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02.

徐州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研究 篇4

徐州是江苏省突发性地质灾害较严重的城市之一, 并以采空地面塌陷、崩塌、滑坡等为主,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影响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随着矿产资源的开采、人类不合理的工程建设活动的增加, 在气候异常、降雨增大的影响下, 徐州市主要地质灾害点的隐患程度逐年增大。自2003年以来, 全市累计发生地质灾害36起, 其中崩塌4起、滑坡3起、地面塌陷29起, 无人员伤亡, 但直接经济损失约778万元。

1.1 采空地面塌陷

采空地面塌陷是人类采矿活动造成的, 对于正在开采的煤矿、铁矿、石膏矿等矿区, 发生采空地面塌陷是必然的。对于已塌陷区而言, 往往还有一定的残余变形, 如果受到外界因素的扰动 (抽水、振动、附加荷载等) 后, 则有发生活化塌陷的可能性。近年来, 徐州市采煤塌陷地累计总面积约23345公顷 (35万亩) , 已复垦整治1万公顷 (15万亩) , 尚有1.34万公顷 (20万亩) 未复垦, 尚未复垦采煤塌陷地除极少数可以正常耕种外, 绝大部分为低产田或绝产田, 存在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隐患, 给矿区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是矿地工作中的主要难题。邳州北部石膏矿区总面积5千公顷 (7.5万亩) , 虽已停产整顿, 但地质条件复杂, 存在时刻发生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的可能。

1.2 崩塌滑坡

在徐州市低山丘陵区, 因开山采石和道路切坡形成的大量高陡岩质边坡, 存在不同程度的崩塌、滑坡隐患, 在降雨、冻胀、振动等多种因素作用下, 容易发生地质灾害。徐州市开山采石矿山占用土地面积1641公顷 (2.46万亩) , 破坏土地面积953公顷 (1.43万亩) , 其中位于禁采区 (带) 内有464个关停的开山采石矿废弃矿山, 闲置土地面积667公顷 (1万亩) 。徐州市废弃开山采石矿山数量多, 分布广, 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 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2 徐州突发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现状分析

2.1 应急预案体系逐步完善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包括5个层次:①总体应急预案;②部门应急预案;③地方应急预案;④专项应急预案;⑤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目前, 徐州市及各县 (市、区) 政府都已经编制了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基本包含了各种常见的突发公共事件。2006年徐州市国土资源局联合相关部门制定《徐州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2013年委托徐州市矿业协会对预案进行了修编, 县 (市区) 、乡 (镇) 政府和有关矿山企业根据《徐州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编制了各自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徐州市国土资源局制定了部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全市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体系。

2.2 应急管理体制逐步形成

应急管理应遵循属地管理为主、分级负责和分类管理为辅, 并强调综合协调的原则。目前, 徐州市各级政府已经成立了各级各类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办事机构。其中, 针对突发地质灾害建立了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包括以下5个机构:①领导机构;②工作机构;③办事机构;④地方机构;⑤专家组。这些机构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下, 并依据事前制定的应急预案开展应急管理工作, 构成一个组织运转高效、机构协调有序、部门分级负责、上级统一指挥的应急联动体系, 并在地质灾害的防治过程中不断强化应急管理机构的应急指挥与协调职能。

2.3 应急管理机制不断完善

徐州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对灾害应急管理运行机制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 主要从以下5个环节体现:①地质灾害预防;②地质灾害预测预警;③地质灾害信息报告;④地质灾害信息发布;⑤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和处置。在徐州地区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工作中, 突发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和灾害监测网络日趋完善, 能够确保地质灾害的信息发布和报告快捷, 地质灾害的应急响应迅速高效。

2.4 应急保障不断加强

徐州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地质灾害防治, 市国土资源局配备了数码相机、滑坡监测仪、裂缝报警仪等装备, 为应急工作提供了资金和技术保障;徐州市国土资源局会同气象局、矿业协会实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方法和石膏矿区地面塌陷机理与防治措施等研究, 为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 利用“422地球日”“512防灾减灾日”等节点开展地质灾害科普宣传, 邀请专家专题讲座, 对基层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提高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和广大民众防灾避险能力。

2.5 徐州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2.5.1 工作经费不足, 地质灾害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滞后

一是资金缺口大, 主要地质灾害点得不到应有的治理, 灾害隐患无法消除;二是群测群防队伍工作经费没有保证, 仅国土局每年象征性的给予补贴 (从2011年开始) , 主要靠行政命令部署群测群防工作, 影响了群测群防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成效;三是应急装备配置比较弱, 应尽快提升地质灾害应急装备保障能力。

2.5.2应急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与评估的技术方法研究不够

目前的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多是专家在现场根据经验进行分析判断, 有针对性的应急监测、处置和评估方法研究很少, 需要投入一定的技术力量和经费开展相关理论方法研究。

2.5.3 应急机制不完善, 专业队伍和物资保障缺乏

目前, 地质灾害灾情速报制度已经形成并得到有效执行, 但市、县级的应急响应统一指挥、综合协调、有序高效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 部分县 (市、区) 国土资源局缺少专业人员, 难以承担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工作。

2.5.4 应急培训演练不够, 应对突发地质灾害能力亟待提高

地质灾害应急工作要求有序、快速、高效, 因此, 需要开展各种训练和不同规模的应急演练。

3 完善徐州市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的对策

3.1 总体思路

以全市地质灾害应急防治需求为导向, 以专业支撑、专家咨询为基础, 以规范管理为保障, 完善群测、群防与专业监测相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防治网络体系, 提升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的技术支撑能力, 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培训, 全面提高地质灾害应急工作水平。

3.2 基本原则

一是以人为本, 预防为主。建立健全群测、群防机制, 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是立足实际, 按需建设。立足已有资源, 围绕防灾需求, 突出快速响应与机动处置能力, 均衡协调建设发展。

三是强化服务, 实用高效。强化服务意识, 严格规范管理, 务实高效地提供应急保障与技术支撑。

四是开展演练, 平战结合。兼顾日常应急工作的同时开展应急演练, 检验应急体系建设成果, 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3.3 应急体系建设内容

3.3.1 应急队伍建设

立足现有条件, 适当充实技术人员, 精细选聘应急专家, 合理调整优化市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队伍, 促进和带动重点县 (市、区) 国土资源部门建立规模适度的地质灾害应急工作队伍。依托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 面向县、乡 (镇) 国土资源系统, 定期开展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和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知识培训, 全面提高基层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

3.3.2 应急支撑平台建设

按照《国土资源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工作方案》, 制定应急预案, 建设应急技术平台, 配置完善的应急装备, 形成可支撑应急预案快速、高效运行的基础系统。

一是应急技术平台建设。运用计算机、网络、通信、GIS、GPS等高新技术手段, 构建一个各级应急指挥机构和相关部门互联互通的基础平台, 形成满足应急响应协调指挥和应急管理需要的应用技术系统。

二是应急装备建设。根据地质灾害应急技术工作的装备需求, 分轻重缓急配置必要应急装备, 建成基本满足应急需求的装备系统。

3.3.3 社会化应急网络建设

依托群测群防体系, 结合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和基层国土所“五到位”活动, 推进地质灾害应急防灾减灾进社区, 以点带面推进社会化应急处置网络建设, 广泛发动社会各界群众参与, 全面提高基层地质灾害防灾避险能力。

4 徐州市地质灾害的保障措施

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 目前徐州市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仍然有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有:一是缺乏对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了解, 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人员的配备和装备建设也亟待完善;二是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还相当落后, 应急管理相关机制不够完善, 灾害科学决策的能力亟待提高等。因此, 为了确保完善徐州市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的措施有效实行, 下一步工作中还需提供以下保障:一是提高认识, 充分意识到灾害应急管理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完善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的监督管理体系, 增强应急体系建设的权威性和实效性, 为地质灾害应急体系建设提供机制保障;二是争取多方支持, 形成以财政为主导的多元化经费来源渠道, 为地质灾害应急体系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三是优化地质灾害应急专家组, 开展地质灾害应急防治科学技术研究, 为应急体系建设提供技术保障;四是在市应急办的统一指挥下, 加强同建设、交通、水利、气象等部门联系, 建立全市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信息网, 并实现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 为应急体系建设提供运行保障。

摘要:文章对徐州市地质灾害的类型、特征、成因作了简要的概述, 阐述了强化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的必要性, 在分析徐州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徐州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对策

参考文献

[1]周民.我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预案体系基本形成[J].中国个体防护装备, 2004 (6) :7-8.

[2]顾林生.国外基层应急管理的启示[J].中国应急管理, 2007 (6) :36-40.

[3]刘传正.重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基本问题[J].自然灾害学报, 2006 (3) :24-30.

[4]王宏伟, 吴博进.军地结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新探索[J].中国减灾, 2008 (5) :28-29.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篇5

(一)编制目的

为高效有序地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394号令)、《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xx市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xx县20xx年地质灾害防御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县范围内所有突发地质灾害,尤其是场镇、各中小学校、重要工程设施、主要交通干线、居民集中地等重点区域和部位,处置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地质灾害。

(四)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的原则。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健全群测群防机制,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2.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在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

3.分级管理,属地为主的原则。建立健全按灾害级别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地方xx为主的管理体制。

二、组织体系和职责任务

(一)县国土资源局负责全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

(二)县xx调整充实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负责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和抢险工作的指挥和部署。

县指挥部的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有关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指示精神,确定应急防治与救灾工作方案,组织、领导、指挥、协调全县范围内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抢险救灾工作;部署和组织各部门紧急救援;协调武警、消防中队参与地方抢险救灾;处理其它有关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的重要工作。

县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汇集、上报险情灾情和应急处置与救灾进展情况;提出具体的应急处置与救灾方案和措施建议;贯彻县指挥部的指示和部署,协调有关乡镇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县指挥部成员单位之间的应急工作,并督促落实;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分析灾害发展趋势,对灾害损失及影响进行评估,为县指挥部决策提供依据;组织应急防治与救灾的新闻发布;起草县指挥部文件、简报;负责县指挥部的日常事县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汇集、上报险情灾情和应急处置与救灾进展情况;提出具体的应急处置与救灾方案和措施建议;贯彻县指挥部的指示和部署,协调有关乡镇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县指挥部成员单位之间的应急工作,并督促落实;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分析灾害发展趋势,对灾害损失及影响进行评估,为县指挥部决策提供依据;组织应急防治与救灾的新闻发布;起草县指挥部文件、简报;负责县指挥部的日常事务以及各类文书资料的准备、整理归档;指导各乡镇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

各乡镇xx参照县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的组成和职责,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成立相应的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三、预防预警

(一)已有地质灾害危险点的治理

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土资源部、交通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公路沿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规定,对公路建设形成的高陡边坡、不稳定斜坡以及易发生石块崩塌的.路段,责成建设或项目法人单位及时治理,确保安全。

风景区管理部门按照国土资源部、国家旅游局《关于加强旅游区(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对风景区内的地质灾害危险点进行工程治理。

相关乡镇应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本辖区内的地质灾害危险点进行治理。

(二)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监测

县国土资源局和相关乡镇xx要充分发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和专业监测络的作用,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监测,发现险情要及时向县xx和上一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及时划定灾害危险区,设置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根据险情变化及时提出应急对策,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情况危急时,应强制性组织避灾疏散。

(三)发放防灾明白卡

为提高群众的防灾意识和能力,县国土资源局和乡镇xx根据当地已查出的地质灾害危险点、隐患点,将群测群防工作落实到具体单位,落实到乡镇长和村委会主任以及受灾害隐患点威胁的村民,要将涉及地质灾害防治内容的“明白卡”发到村民手中。

(四)建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制度

县国土资源局和气象局要加强合作,联合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并将预报预警结果及时报告县xx,同时通过媒体向社会发布。当发出某个区域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后,当地xx要依照群测群防责任制的规定,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各单位和当地群众要做好防灾的各项准备工作。

(五)地质灾害速报制度

1.速报时限要求。县国土资源局接到出现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报告后,必须在第一时间内速报县xx和市国土资源局。县国土资源局接到出现中型、小型地质灾害后,应在1小时内速报县xx和市国土资源局。

2.速报内容。灾害速报的内容主要包括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出现的地点和时间、地质灾害类型、灾害体的规模和发展趋势等。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速报内容还要包括伤亡和失踪的人数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四、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分级

地质灾害按危险程度和规模大小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地质灾害灾情四级:

(一)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ⅰ级)

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0人以上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亿元以上的地质灾害险情为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

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地质灾害灾情为特大型地质灾害灾情。

(二)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ⅱ级)

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在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为大型地质灾害险情。

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为大型地质灾害灾情。

(三)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ⅲ级)

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为中型地质灾害险情。

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为中型地质灾害灾情。

(四)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ⅳ级)

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为小型地质灾害险情。

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为小型地质灾害灾情。

五、应急响应

地质灾害应急工作遵循分级响应程序,根据地质灾害的等级确定相应级别的应急机构。

(一)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应急响应出现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中型地质灾害灾情的乡镇xx县xx立即启动相关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指挥系统。

地质灾害发生地乡镇xx依照群测群防责任制的规定,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对是否转移群众和采取的应急措施做出决策;及时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立明显的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根据险情和灾情具体情况提出应急对策,情况危急时应强制组织受威胁群众避灾疏散。

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的应急工作,在县xx的领导下,由本县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具体指挥、协调、组织县公安、武警、国土、建设、交通、水务、民政、气象、救灾等有关部门专家和人员,及时赶赴现场,采取应急措施,加强监测,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避免抢险救灾可能造成的二次人员伤亡。

(二)中型、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应急响应

出现中型、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的乡镇xx立即启动相关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指挥系统,依照群测群防责任制的规定,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对是否转移群众和采取应急措施做出决策;及时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根据险情和灾情具体情况提出应急对策,情况危急时应强制组织受威胁群众避灾疏散。

中型、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的应急工作,在县xx的领导下,由辖区乡镇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具体指挥、协调、组织本地国土、建设、水务、民政、救灾等有关部门专家和人员,及时赶赴现场,采取应急措施,加强监测,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避免抢险救灾可能造成的二次人员伤亡。

(三)应急响应结束

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已消除,或者得到有效控制后,经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批准,撤消划定的地质灾害危险区,应急响应结束。

六、部门职责

(一)紧急抢险救灾。县公安局负责调动公安、武警、消防部队帮助受灾害威胁的居民以及其他人员疏散、转移到安全地带,情况危急时可强制组织避灾疏散;对被压埋人员进行抢救;对已经发生或可能引发的水灾、火灾、爆炸及剧毒和强腐蚀性物质泄漏等次生灾害进行抢险,及时消除隐患。县规划和建设局、水务局、安监局、县供电有限公司、天然气公司、消防等部门负责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可能发生的灾害隐患,保护供水、供气、供电等设施免遭损毁;组织抢修受损毁的供水、供气、供电、水利等设施,保障正常运行。县旅游局负责指导、督促相关部门做好旅游服务设施的保护和排险,做好旅游景点游客的疏散工作。县教育局负责指导、督促和帮助灾区修复受损毁校舍或应急调配教学资源,妥善解决灾区学生上学问题。

(二)应急调查、监测和治理。县国土资源局负责提供地质灾害发生实况、地质灾害监测等相关资料信息,组织应急调查和应急监测工作,并对灾害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提出应急防治与救灾措施建议;组织专业技术和施工队伍,实施必要的应急治理工程,减缓和排除险情灾情进一步发展。县水务局、防洪办负责水情和汛情的监测以及地质灾害引发的次生洪涝灾害的处置。县气象局负责提供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所需的气象资料信息,对灾区的气象条件进行监测预报。如发生的地质灾害可能造成次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时(水、气、渣),县环保局负责配合进行水、气、辐射环境应急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减轻环境污染危害。

(三)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县卫生局负责医疗救治工作,做好灾区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预防和有效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并根据需要对灾区卫生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县畜牧局负责组织灾区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和扑灭工作,加强动物疫情的监测,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动物疫病的暴发流行。县药监局负责组织应急疫苗、药品、医疗设备和器械、防护用品。经济和商务局负责组织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储备和调度,保证供应,维护市场秩序。

(四)治安、交通和通讯。县公安局负责协助灾区有关部门维护社会治安,打击恶意扩大传播地质灾害险情的违法活动;迅速疏导交通,必要时对灾区和通往灾区的道路实行交通管制。县交通局负责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修损毁的交通设施,保障交通干线的安全,确保道路畅通。县电信分公司、县移动分公司、县电力公司负责尽快恢复受破坏的通信和电力设施,保证应急指挥信息通信电力畅通。

(五)基本生活保障。县民政局、救灾办负责协助灾区做好受灾群众的临时安置,妥善安排避险和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加强对救灾款和救灾物质的分配、发放工作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六)信息报送和处理。县国土资源局负责组织调查、核实险情灾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规模、潜在威胁、影响范围以及诱发因素;组织应急监测,实时掌握险情灾情动态,及时分析、预测发展趋势;根据险情灾情变化提出应急防范对策、措施并报告县指挥部;县广电局根据县指挥部的要求,发布应急防治与救灾工作进展情况,做好舆论引导和宣传工作。

(七)应急资金保障。县财政局负责应急防治与救灾补助资金的筹集和落实;做好应急防治与救灾补助资金的分配及使用的指导、监督和管理等工作。

七、其它职责

县武警中队按照《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规定,参与地质灾害抢险救灾等工作。

八、应急保障

(一)应急队伍、资金、物资、装备保障。加强地质灾害专业应急防治与救灾队伍建设,确保灾害发生后应急防治与救灾力量及时到位。专业应急防治与救灾队伍、武警部队、乡镇(村、社)应急救援志愿者组织,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防治与救灾演练,提高应急防治与救灾能力。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按《财政应急保障预案》规定执行。各乡镇xxxx县级相关部门要储备用于灾民安置、医疗卫生、生活必需等必要的抢险救灾专用物资,保证抢险救灾物资的供应。

(二)通信与信息传递。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系统建设,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手段,把有线电话、卫星电话、移动手机、无线电台及互联等有机结合,建立覆盖全县的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信息,并实现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研究 篇6

关键词:地质灾害;灾害防治;环境利用

导致地质灾害的原因主要是由自然等外力因素导致的,地质灾害会引起岩土层的移动,从而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一定的威胁,因此防治地质灾害的问题成为我国自然灾害问题的焦点,从长远来看,地质灾害会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给我国经济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如何防治自然灾害成为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要将地质灾害与环境利用问题放在一起研究,在减少危险源的前提下,建立科学的防治地质灾害防治体系,从而提高我国地质的环境利用率。

一、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

(一)我国目前地质灾害现状。我国国土幅员辽阔,南北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南方与北方的地质灾害还呈现细微的差别。例如我国西南部山区比较容易发生泥石流以及滑坡的现象,给交通运输带来严重的影响,有时还会破坏西南部地区的通信系统,给救援行动带来一定的阻碍。从受灾程度看来,南方尤其是西南地区受灾害的影响是远远高于北方的,因此一定程度上地质灾害限制了南方某些地区的发展,给当地的人民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针对受灾的强度与规模制定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尤为重要,要针对地质灾害防治的地区,进行地区性的检测,深入研究地质灾害与当地地质水文条件的辩证关系,并制定应急处理方式,从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二)调查区划分。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首先要从调查区域的划分开始,只有明确研究目标,才能保证地质灾害防治的有效性。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划定调查区域的基础上,对研究目标开展地质勘探,从而对当地的环境与地质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并根据研究结果,将调查区根据危险的等级进行重新划分,从而明确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地区,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三)检测预警建设。地质灾害的防治要以预警工作为主,因此检测预警系统的建设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核心。正因检测预警建设的重要性.要求相关部门在预警系统的建设上增加投入力度,从而保证预警系统的高效性与灵敏性。预警系统要做到第一时间发布灾情信息,以便发展后续的救援疏散工作。同时预警系统还需要根据地质灾害的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给救援团队提供较多的信息,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不利影响,给救援工作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四)搬迁治理工程建设。一般来收,地质灾害一旦发生,受波及的范围较广,受灾人群也较为密集,因此针对地质灾害开展搬迁治理工程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受灾程度较重的地区,采用搬迁的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规避地质灾害发生时的影响,给周边居民的安全性添加了一層保障。同时,搬迁治理还要将灾后重建的工作考虑在内,在最大限度内减少地质灾害对当地居民的影响,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五)应急处理建设。应急处理指地质灾害防治系统对突发情况的处理能力,地质灾害通常没有任何预兆,具有速度快、破坏力强的特点,因此针对地质灾害建立应急处理措施的建设,也是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水平的有效途径。迅速反应是地质灾害发生时减少损失的具体方式,同时安排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对地质灾害的情况与影响做出一定的评估,根据地质灾害的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救援措施,是减少事故伤亡的最有效的对策。还应该组织专家进行现场的勘探,从而减少事故的波及范围,规避地质灾害造成二次伤害,迅速组织救援的有生力量,并且对后期的救援进行一定程度的规划。

(六)完善科学研究体系。地质灾害的发生是具有一定的规律的,目前我国对地质灾害发生成因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许多领域还具有突破的空间,这就给我国科研部门提出了挑战。研究地质灾害的发生的原因,能够给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提供技术与理论的支援,从而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科学性,不断的针对地质灾害进行应急处理的模拟,从而保证减少地质灾害波及范围。

二、地质环境评价体系建设

(一)区域地质环境利用评价。在保证区域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基础上,提高对区域地质环境的认识,是提高环境利用率的重要举措之一。因此要对目标区域的地质进行深入勘探,从而判断地质的机构与运动规律,从为环境利用工作提供安全保障。建立高效的评价体系是对环境充分利用的前提,因此要加强环境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这样才能满足环境利用的相关研究的需要。在进行环境利用可行性分析之后,要考虑怎样将经济建设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从而迎合我国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环境容量的评价是环境系统的重要标准,其大小将直接影响环境的利用率,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还对我国灾难的调控能力提出一定的挑战,因此能否取得良好的环境利用效果,还要看能否选择正确的发展对策,从而保证环境利用在地质灾害防治基础上的开展。

(二)工程地质环境安全建设。地质环境的利用伴随着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开展地质环境安全建设,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规避地质灾害对我国经济建设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千百年来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如何提高环境利用率在于能够在多达程度上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影响。因此改造自然是工程地质环境安全建设的有效途径,通过监理工程地质安全体系,能够有效的规避风险,从而规范相关工作人员的操作,增加地质环境的利用率。

结语:综上所述,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工作,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综合素质,从而在统筹当地发展情况的基础上,规避地质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加地质环境的利用率,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迎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战略。

地质灾害应急 篇7

我国是受地质灾害影响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大, 其中尤以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这四类突发性的灾害最为频繁, 破坏性最大。它们不仅会对受灾地的基础设施与资源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构成极大威胁[1]。结合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响应体系, 依托信息技术, 为紧急撤离与救援提供决策支持,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突发性地质灾害一经发生, 要求应急指挥人员根据实地道路交通、人口分布、水利气象、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受灾程度等多方面的信息, 采取快速、高效、准确的应急处置措施。具体包括划定灾害危险区, 设立警示标志, 制定撤离路线, 组织群众转移避让, 监测灾情发展趋势等内容[1,2]。研究建立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系统, 在对区域二维地图与三维地形数据一体化管理的基础上, 及时获取应急处置所需的各方面信息。如此, 提供快速准确的空间辅助决策支持, 成为地质灾害应急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体系以档案式管理为主。由于预案内容不完整、信息化程度低、数据表现与分析手段单一, 难以在短时间内汇总受灾地多方面信息。应急处置措施在现场操作中显得被动[3,4]。前人研究的地质灾害管理信息系统主要面向二维地图, 灾害点数据库, 灾害点查询统计, 以及危险性分区、预警预报信息获取与发布等内容[4,5,6]。没有涉及相关的二维地图与三维地形数据的一体化管理, 以及气象降水、应急预案等与空间位置紧密关联内容的集成。本文根据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业务流程, 分析了系统总体需求, 阐述了系统建设目标、总体结构和主要功能模块, 论述了一种集数据库层、Web服务层、WebGIS应用服务层和客户端应用的实现方法, 以及二三维地图联动、预报雨量数据处理与表达方面的关键技术。

1 系统分析与设计

1.1 需求分析

调查分析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业务流程, 及其各类与地理空间紧密关联的信息[2], 提出系统总体需求如下:

(1) 快速定位突发性地质灾害。由于上报信息的表达形式难以统一, 系统需要根据以下四种形式之一在区域二维平面图和三维场景中快速定位受灾地。包括灾害点坐标、受灾地所处乡镇名称、受灾地周围标志性地名、结构化的上报信息。以此获得实地道路交通、人口分布、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灾害易发区等背景信息。

(2) 快速绘制防灾避险示意图, 为现场应急处置提供指导。需要参考附近已备案灾害点的防灾预案、群测群防信息, 以及实时与预报雨量, 应急响应方案等。同时, 提供方便的地图量测、打印输出功能。最终将灾害上报信息、应急处置决策、防灾避险示意图统一备案管理。

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有效组织和管理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所需的各类空间与属性数据;快速获取受灾地各方面的背景信息, 绘制防灾避险示意图, 为现场应急处置提供空间辅助决策支持;提供应急响应方案与部门专家信息, 辅助建立领导小组, 指导现场抢险救援与人员撤离。

1.2 结构设计

系统需要具有部署灵活、维护方便、操作简单等特性, 同时, 在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后能够快速响应[3]。因此, 采用B/S体系结构, 运行于地质灾害应急管理部门的政务内网中。系统采用三层体系结构, 如图1所示。逻辑上划分为数据服务层、业务逻辑层和表现层。

数据服务层部署在Windows Server 2003服务器上, 以SQL Server 2008存储二维底图、地质灾害专题图、各类业务及文档数据;以Skyline TerraGate 4发布三维地形数据。业务逻辑层包括IIS 6中的Web服务, 基于ArcGIS Server 9.3与ArcSDE 9.3的二维GIS服务, 以及Skyline TerraExplorer Pro 5.3三维GIS服务。表现层基于Asp.Net, 并融合Ajax、Flex技术。

1.3 功能模块设计

依据总体需求, 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系统分为四个主要功能模块, 如图2所示。

对各模块的责任概述如下:

(1) 基础信息管理。对应急处置所需的各类基本数据进行管理、维护、显示, 是整个系统的运行基础。主要功能包括:

①二维GIS与三维GIS基本功能。二维GIS包括地图浏览、缩放、量测、要素查询、图层控制、打印输出。三维GIS包括场景漫游、量测、图层控制、示意图绘制与输出、通视分析、剖面分析、等高线生成。二维底图包括行政区划、道路交通、河流水系、居民区、学校、医院, 以及注记图层。三维场景中预加载的矢量图层包括行政区界线、行政区注记、乡镇自然村注记、居民区、学校、医院等。系统具有三种地图显示状态:只显示二维地图、只显示三维场景、同时显示二维地图与三维场景。最后一种状态要求两类地图在视域范围内能够联动, 以不同角度观察分析受灾地情况。

②地质灾害专题图管理。分为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布图与防治规划图。前者包括易发分区、等高线、地质构造线、地层界线、道路水系等关键图层。后者包括防治规划分区、等高线、地质工程岩组界线、断层线、道路水系等关键图层。两类专题图均可叠加在二维底图上。

③已备案灾害点的管理与显示。具体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这四类地质灾害的调查表、防灾预案表、工作明白卡、避险明白卡、群测群防调查表[1]。查询受灾地周围其他已备案的灾害点, 获得相应背景参考。

④应急响应方案的管理与下载。根据应急响应方案, 启动相应等级的防灾预案, 并快速汇总相关专家与人员的联系方式, 成立不同职责的应急小组。

(2) 突发灾害点定位。在紧急情况下, 根据多种形式的上报信息, 在二维地图与三维场景中定位受灾地。具体包括:

①根据灾害点坐标定位。若上报人提供了灾害点经纬度、类型、方向、规模等信息, 可以在二维地图与三维场景中定位, 并以相应符号渲染表达。地质灾害符号如图3所示, 第一排左起依次是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未知类型, 第二排依次是对应灾害的潜在类型。突发性地质灾害在三维场景中的定位如图4所示, 该滑坡灾害点经度119.6度, 纬度21.9度, 方向126度 (从正北方向顺时针旋转) 。

②根据乡镇名称定位。若上报人只提供了受灾地所在乡镇或自然村的名称, 可以根据系统中记录的各级行政区名称及中心点坐标在三维场景中定位。同时, 根据周围地形地貌与上报的附加描述判断突发性灾害点的具体位置。

③根据标志性地名定位。同理, 如上报人只提供了受灾地周围标志性地名, 可以根据系统的地名库定位。

④查询速报库定位。接到下级地质灾害应急管理部门提交的规范化信息后, 可以通过查询速报库定位。

(3) 雨量信息管理与显示。通过查询受灾地附近雨量站获得的实时雨量, 辅助判断灾害规模及稳定性。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预报雨量, 判断灾情发展趋势。主要功能包括:

①实时雨量查询显示。访问远程气象数据库, 获取所有雨量站的编号、名称、经纬度。生成并发布雨量站点状要素图层, 加载在三维场景中。点击受灾地周围雨量站, 实时访问气象数据库, 获得近1小时、2小时、3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的降雨实测数据。图5显示了三维场景中, 杜泽镇附近的雨量站;图6显示了2011年8月16日5时里考坑雨量站的实时降雨数据。

②预报雨量等值线生成显示。基于气象专网中预报雨量下载服务, 可以获得未来3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预报降雨量数据包。将其上传至服务器端, 生成未来各时段的预报降雨量等值线图层, 并在三维场景中分层设色显示。

(4) 应急处置案例管理。定位突发性地质灾害, 并获取各类背景信息后, 可以利用三维GIS提供的量算与绘图功能, 绘制防灾避险示意图。对其快速截图输出, 指导现场应急处置工作。本模块可将灾害上报信息、应急处置决策、防灾避险示意图汇总作为案例保存, 从而展现系统功能, 学习处置经验。图7显示了新桥乡北侧泥石流灾害点的防灾避险示意图, 其中包括泥石流汇水区、危险警戒区与人员撤离方向。

2 系统实现及关键技术

2.1 系统实现

(1) 数据库层

基于SQL Server 2008存储管理系统二维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前者包括二维底图、专题图、雨量站图层。通过ArcS-DE将其导入数据库, 并调用服务对象实现数据存取[7]。非空间数据包含各类属性数据, 文档、图片、视频资料, 分别以关系表及大二进制字段存储。三维地形数据基于DEM与DOM, 在Skyline TerraBuilder中渲染合成, 输出MPT文件, 并通过TerraGate发布为数据服务。

(2) Web服务层

总体基于Spring.Net IOC框架, 通过XML配置文件, 在IIS中注入实体类与业务处理类, 以在系统层面解决代码耦合问题。具体包含MVC模式中的模型、视图、控制器, 以及各种业务处理逻辑。模型层基于NHibernate ORM框架, 使用MyGeneration自动生成与关系表对应的实体类。视图层基于Asp.Net动态页面, 使用Web控件与富客户端框架, 并以母板页技术避免资源的重复加载。控制器基于Asp.Net MVC, 通过返回视图控制页面跳转, 或调用各类业务处理逻辑。

(3) WebGIS应用服务层

通过ArcGIS Server软件平台发布二维底图、专题图、灾害图层、雨量站图层。它们均可根据需要叠加在二维底图或三维场景中。还提供ArcGIS API for Flex与Skyline TerraExplorer Pro SGAPI供客户端调用, 完成空间数据的业务处理。

(4) 客户端应用

基于ExtJS、ArcGIS FlexViewer两种富户端框架, 采用Asp.Net、HTML、CSS、Javascript、Flash等技术实现。IE7或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安装TerraExplorer与Flash插件后 (TerraExplorer插件基于微软ActiveX技术, 只支持IE内核的浏览器) , 可在政务内网里访问本系统。使用具体模块与功能时还需进行角色权限认证。

2.2 二三维地图联动

传统应用性地理信息系统多以二维地图为载体, 具有坐标定位、距离量算、拓扑分析等功能。但其本质上是抽象的符号系统, 无法给人以自然界的本原感受。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与深入, 三维GIS在场景漫游、地形分析、三维建模等领域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系统可以将二维地图与三维场景联动。二维地图显示受灾地精确位置、道路交通、人口分布、所处易发区等信息, 三维场景显示附近地形地貌、地层岩性、视域范围等信息。二三维联动具体包含两部分内容, 一是地图显示范围的联动, 二是灾害点定位的联动。

地图显示范围的联动基于两者的事件响应机制实现。在二维地图中添加监听显示范围变化的事件处理方法, 控制三维场景飞行。具体内容如下:

(1) 判断三维场景是否存在, 存在则进行下一步, 否则终止;

(2) 获取二维地图当前显示范围的经度最大、最小值, 纬度最大、最小值;

(3) 计算显示区域中心点经纬度。比较经度最大、最小值之差与纬度最大、最小值之差, 取两者中的较大值作为显示范围参数, 并推算获得三维场景的视角高度;

(4) 在三维场景中, 以垂直向下的视角飞到上述位置。

在三维场景中添加监听视角变化的事件处理方法, 控制二维地图显示范围变化。具体内容如下:

(1) 判断二维地图是否存在, 存在则进行下一步, 否则终止;

(2) 移除二维地图中的事件响应机制;

(3) 获取三维场景的中心点经纬度与视角高度, 并推算获得二维地图的显示比例尺;

(4) 移动二维地图显示范围至上述位置;

(5) 恢复二维地图中的事件响应机制。

灾害点定位的联动是将二维地图与三维场景同时定位至受灾地, 并渲染灾害点符号。二三维地图显示范围联动如图8所示;灾害点定位联动如图9所示, 其中显示了林峰寺北侧的泥石流灾害点, 以及西北侧的汇水区域。系统二维地图采用西安80坐标系, 三维地形采用WGS84坐标系, 在视域范围的对应上存在少许误差, 但不影响灾害的定位与分析。

2.3 预报雨量处理与表达

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一方面是由于不良的地质条件和岩土结构等内因, 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各种外力的作用, 特别是短时间内的暴雨[1,2]。因此在系统中定位灾害点后, 急需获取气象部门的实测与预报雨量数据。以此分析灾害诱因, 判断灾情发展趋势, 为现场避险撤离提供依据。

基于气象专网中的预报雨量下载服务, 获得每小时更新的数据包, 其中包括两个关键文件latlon.txt与wrfout.txt。前者包含所有降雨采样点的坐标, 格式如表1所示。lat表示采样点矩阵的纬度值, lon表示经度值。后者包含所有采样点未来3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的预报降雨量。2011年5月9日20时未来12小时的降雨预报值如表2所示, 单位毫米。

等值线是反映具有空间连续分布特征的自然现象与社会经济现象的重要手段, 可以直观精确地表现数据的空间变化和强弱差异[5]。因此, 通过处理上述预报雨量数据, 在三维场景中加载分层设色等值线图, 形成降雨预报的直观表达。技术路线如图10所示。

以latlon、wrfout、等值线间距值 (单位毫米) 、预报范围面状要素为输入。首先, 将latlon转化为采样点坐标集合, 导入ArcMap, 获得点状要素图层;将wrfout转化为与采样点对应的预报值集合。然后, 基于ArcToolbox的IDW空间插值算法生成预报雨量的栅格图层, 并将其转化为等值线。接着, 叠加预报范围面状要素, 裁剪区域外的等值线。逐条计算等值线长度, 删除接近0的碎小要素, 保证其输出不过于稠密。最后, 采用ArcToolbox中的线状要素平滑工具, 处理输出上述结果。基于ESRI ModelBuilder实现上述处理过程, 并发布为ArcServer Geoprocessing服务。

客户端上传数据包, 并选择预报时刻后, 系统自动调用服务, 生成等值线。2011年6月18日20时杭州市附近未来24小时预报降雨等值线如图11所示, 单位为毫米。

3 结语

本文根据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业务流程及决策参考信息, 分析了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系统的总体需求。阐述了系统建设目标, 设计了系统体系结构, 以及基础信息管理、突发灾害点定位、雨量信息管理与显示、应急处置案例管理这四大功能模块。论述了一种集数据库层、Web服务层、WebGIS应用服务层和客户端应用的具体实现方法, 分析了二三维地图联动、预报雨量数据处理与表达方面的关键技术。

运用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系统于实际工作中, 相比传统档案式的应急响应模式, 能够快速直观地反映受灾地的各方面情况。迅速汇总应急预案与人员资料, 使排险救援工作得以更加科学、合理、高效的开展。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各级地质灾害管理部门信息化水平的逐渐提升, 如何在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系统中有效融入现场应急指挥、远程视频会商等内容, 是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

摘要:对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系统的总体需求、体系结构、功能模块、实现方式和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与论述。提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需在存储和管理多种地质灾害应急数据的基础上, 满足迅速掌握受灾地各方面情况, 辅助制定应急处置决策的功能需求。通过阐述系统基础信息管理、突发灾害点定位、雨量信息管理与显示、应急处置案例管理四大功能模块, 给出一种集数据库层、Web服务层、WebGIS应用服务层和客户端应用的具体实现方法, 并分析二三维地图联动、预报雨量数据处理与表达方面的关键技术。相对于传统档案式管理, 该研究成果有利于应急管理人员快速响应与处置突发性地质灾害。

关键词: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二三维联动,WebGIS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S].2006.

[2]刘传正.重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基本问题[J].自然灾害学报, 2006, 15 (3) :24-30.

[3]刘传正, 陈红旗, 韩冰, 等.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技术支撑体系研究[J].地质通报, 2010, 29 (1) :147-156.

[4]唐川.城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系统探讨[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5, 16 (3) :104-110.

[5]曹修定, 阮俊, 郑宝锋, 等.GIS技术在地质灾害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7, 18 (3) :112-115.

[6]李伟, 王卫红.基于WebGIS的突发性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设计与实现[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09, 37 (6) :602-606.

地质灾害应急 篇8

0、概述

我省是全国最为严重的暴雨型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易发区之一, 也是我国碳酸盐岩岩溶地面塌陷灾害比较严重的地区。近年来, 全省每年发生地质灾害几千处, 造成了人员伤亡, 经济损失较为严重。因此, 为了实现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决策指挥的远程化、可视化、现代化, 有效应对突发地质灾害, 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依托卫星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 我省于2011年建设完成了江西省地质灾害应急指挥平台, 实时接报突发地质灾害信息和现场图像, 以及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 完成了与省政府应急指挥中心和国土资源部应急指挥系统的互联互通, 实现对地质灾害现场的应急指挥。

当出现地质灾害时, 部、省领导和专家实现对地灾现场的远程会商与应急指挥非常重要。因此, 地灾现场音视频信号能否通过视频会议系统传输到省地质灾害指挥大厅主会场, 并实现与省政府应急指挥中心、国土资源部视频会议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就成为我们省地质灾害应急指挥平台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现就如何实现不同网络、不同视频会议系统之间在地灾应急指挥中应用进行探讨。

1、我省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中的视频会议系统建设需求

本次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中视频会议系统必须实现单兵在地灾现场拍摄的音视频信号通过视频会议系统传输到省地质灾害指挥大厅主会场, 并完成与已建成的部视频会议系统、省政府应急指挥视频会议系统、省国土资源视频会议系统的有效对接, 实现基于不同网络、不同设备构建的视频会议系统无缝融合, 完成国土资源部应急指挥中心、省政府应急指挥中心、省地灾应急指挥中心对地灾现场指挥中心的应急指挥, 并实现相互之间的远程会商。

2、我省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中的视频会议系统的具体实现

2.1 各视频会议子系统的建设概述

2.1.1 省地灾应急视频会议系统

该系统属于新建系统, 主要在省地灾应急指挥中心配置1台内置MCU功能的视频会议终端 (华为View Point 8036-M) , 与配置在车载/便携两用站的1台视频会议终端 (华为View Point 8036) 组成省地质灾害应急指挥视频会议系统, 该系统运行于基于租用国土资源部卫星通信网络构建的固定站至车载/便携站的点到点的视频会议。

2.1.2 省国土资源视频会议系统

2009年, 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建成了覆盖全省国土资源部门的省国土资源视频会议系统, 该系统依托于江西省电子政务信息内网建设, 实现了从省厅到11个设区市128个节点的省、市、县三级的视频会议, 实现远程会议功能、远程培训功能等。在省国土资源厅中心机房配置一台电信级架构、主控单元热备、冗余电源的View Point 8650 MCU, 该MCU支持720P和1080P的高清晰图像, 基于标准的H.323架构, 采用业界最通用的H.263编码和H.264编码, 提供16画面会议模式。在12个设区市分会场采用了View Point 8650C-24 MCU实现数字级联, 在116个县级分会场采用View Point 8036会议终端。系统支持H.329双流和SXGA输入输出特性, 用户直接通过带内方式就可以实现全景式管理。该系统运行于江西省电子政务内网上, 实现了省、市、县三级视频会议系统, 主要采用华为公司产品。

2.1.3 部视频会议系统

2005年国土资源部依托国土资源部业务网, 建成了部视频会议系统, 覆盖部、省两级, 部设置两台高性能的华为MCU, 各省配发1台华为View Point 8030视频会议终端。实现部、省两级的视频会议的召开。

2.1.4 省政府应急指挥视频会议系统

2010年, 江西省政府应急办建成了省政府应急指挥视频会议系统, 省政府应急办设置1台中兴的MCU, 各市级人民政府、省直各有关部门自购1台中兴ZXV10 T502视频会议终端, 完成与省政府应急办视频会议系统的互联互通。

2.2 视频会议系统在地灾应急指挥中的具体实现

随着省地质灾害应急指挥平台的建成, 省地灾应急指挥中心已接入4套视频会议系统, 分别是省地灾应急视频会议系统、省国土资源视频会议系统、部视频会议系统、省政府应急指挥视频会议系统。在省地灾应急指挥大厅配置4台视频会议终端, 1台中兴ZXV10 T502 (以下简称省政府应急办终端) , 2台华为View Point 8036 (以下其中1台简称部会议终端, 另1台简称省国土资源会议终端) , 1台华为View Point8036-M (以下简称卫星固定站终端) 。其中中兴ZXV10 T502终端连入省政府应急指挥中心视频会议系统, 作为省政府应急办终端;1台华为View Point8036终端连入国土资源部视频会议系统, 作为部会议终端;1台华为View Point 8036终端作为省国土资源会议终端连入省国土资源视频会议系统。而1台华为View Point 8036-M固定站终端与车载/便携站的华为View Point 8036视频会议终端实现点对点呼叫组成省地灾应急视频会议系统。

为了解决不同视频会议系统之间的连接, 并最终将卫星车载/便携站接收到的单兵拍摄的音视频信号传输给省政府应急办和部应急办。我们采用模拟转接的方式, 将卫星固定站终端、省政府应急办终端、部会议终端、省国土资源会议终端的音视频信号输入、输出线缆全部接到应急指挥大厅的32*48路的音视频矩阵的输出和输入端子上, 再通过矩阵切换的方式, 实现了所有视频会议终端进行背靠背连接。

2.2.1 地灾现场的音视频信号传输给其他视频终端

卫星固定站终端接收到的地灾现场的的图像和声音在省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中心大厅进行显示和扩声, 并通过矩阵切换输出给其他3台视频会议终端的音视频输入, 实现与部终端、省政府应急办终端、省国土资源会议终端的模拟转接, 这样国土资源部、省政府、市、县国土资源部门都能收看到地灾现场的实时图像。

2.2.2 地灾现场如何接收其他视频终端的音视频信号

省政府应急办终端把省政府应急指挥中心的图像和声音在省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中心大厅进行显示和扩声, 并通过终端背靠背的方式将音视频信号通过矩阵切换输出给卫星固定站终端的音视频输入, 卫星固定站终端通过省地灾应急视频会议系统转发给车载会议终端, 这样, 地灾现场通过显示设备和扩音设备就能收听收看省政府应急指挥中心的图像和声音。给合3.2.1中所述的通过矩阵和音频数字管理中心把省地灾应急指挥中心大厅的音、视频信号及卫星固定站等终端的音、视频信号输送给省政府应急办终端, 这样, 省政府应急指挥中心通过省政府应急指挥视频会议系统对地灾现场实现了应急指挥和远程会商。与国土资源部视频会议系统、省国土资源视频会议系统的连接同样使用与省政府应急指挥视频会议系统的方式一样, 这里不再描述。

3、总结

通过建设地质灾害应急指挥视频会议系统, 采用模拟对接的方式实现了基于不同网络、不同厂商的视频会议互联互通, 完成了实时接报突发地质灾害信息和现场图像, 以及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 实现省、部两级领导和专家对地质灾害现场的应急指挥, 通过技术手段增加了应对现场突发地质灾害的能力, 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今后, 将进一步在应用中完善视频会议系统建设, 提高应用水平, 更好地为省地质灾害应急指挥服务。

参考文献

[1]徐世亮.江西省地质灾害应急指挥平台建设研究[D].南昌大学, 2011.

[2]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平台-基础支撑体系建设技术要求[S].北京:国土资源部, 2009.

[3]龚迪铮.浅析基于H.323的IP视频会议系统[J].海峡科学.2009 (7) .

浅议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 篇9

要想明确环境地质的内涵首先要先明确环境的含义, “环境”一次来源已久, 并且国内外的专家与学者对其有不同的认知, 比如, 我国的《环境科学大辞典》当中, 对“环境”是这样描述的:“相对于中心事物来说的一种背景。”在环境科学中指出了人类的各项活动以及外部世界的所有都是环境, 环境是地球表面与人类发生了相互作用的关系下产生的自然要素的总体。”在上述理论中, 将人类作为了环境的主体, 将能够对自然产生作用的要素总体称之为“环境”。

在《环境学导论》一书当中, 对环境的理解为:“环境科学当中对环境的研究, 将人类的活动与行为作为核心, 并将人类作为了外部世界的主体, 人类的生存、生产等相适应于环境, 是各种物质条件结合的总称, 并以此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与物质条件的综合体两种。本文将“环境”内涵划分为三大类, 分别是: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地质环境, 并提出了人类是环境当中的重要组成, 是与环境共同发展的主体, 并且, 人类是在自然地质形成过程中出现的。环境地质就是对人类的生存、发展环境形成影响的地质、地质问题及其相关变化信息的集合。

2 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当前, 随着资源开采程度的加深, 人们面临的环境地质问题也逐渐增多, 主要包括:淡水资源短缺;土地流失、土地荒漠化等问题;地质灾害日渐频繁, 引发了环境问题;地球化学循环对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环境地质问题逐渐增多。

上文已经提到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是根本条件。同时, 水资源也是维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保障。其中, 每一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淡水资源, 淡水资源不仅是使用最为广泛的资源同时也是国家经济建设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

2.1 我国淡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是:地区分布不均衡, 东部多西部少。北方水资源占有率为全国的18.27%, 而南方地区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72.2%。为此, 从水资源的分布上看, 我国北方的水资源与南方的水资源分布比例为1∶5。此外, 北方的年降水量比南方少, 年平均的降水量为300毫米, 最多为700毫米;但南方地区的长江流域年降水量每年都在1500毫米以上, 最高可以达到200毫米以上。由此可见, 我国南北方水资源相差较大。为此, 北方经常发生淡水资源紧缺的情况, 但南方因为年降水量多, 再加上气候特征, 会经常发生洪涝灾害。

2.2 土地资源流失与荒漠化问题较为严重

我国很多地区都存在较为严重的土地资源流失与荒漠化问题。最为严重的土地资源流失是土壤的侵蚀。土壤侵蚀是在特定的自然地质作用下产生的, 加上人为因素的影响, 比如土地资源的利用不合理等更使土壤的侵蚀加剧了。比如, 我国南方地区的岩溶山地区、红土地区等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必须加大对其的整治力度。

3 地质灾害种类的论述

以地质动力活动或地质环境异常变化为主要成因的自然灾害。在地球内动力、外动力或人为地质动力作用下, 地球发生异常能量释放、物质运动、岩土体变形位移以及环境异常变化等, 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生活与经济活动或破坏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环境的现象或过程。不良地质现象通常叫做地质灾害, 是指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造成的恶化地质环境, 降低了环境质量, 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安全, 并给社会和经济建设造成损失的地质事件。

地质灾害的种类有很多, 笔者在这里进行一个简单的分类:

广义的地质灾害是指, 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 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 (现象) 。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层自燃、黄土湿陷、岩土膨胀、砂土液化, 土地冻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 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狭义的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这一类的地质灾害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这一类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很大, 而且所造成的影响和破坏也十分大, 它们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 比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会造成交通系统瘫痪、人员和财产损失等。

4 环境地质灾害整治措施

4.1 对于自然灾害, 要做到提前预防和防治

很多自然灾害, 比如像地震、火山等, 因为破坏性极大, 所以一定要做好提前的预防工作, 例如要投入大量经费, 打造一套完整的预警预报监测系统, 并聘请专业的学者专家, 在预防防治工作上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4.2 对于由人为造成的灾害, 要从人自身找问题

其实很多环境地质灾害, 都是由人类自身造成的, 比如像土地酸化或盐碱化是由于对于化学肥料的滥用, 地面沉降则是对于地下水的过度取用,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泥石流等问题则是乱砍乱伐等原因造成的, 还有水资源短缺则是浪费和污染造成的等等一系列人为灾害。

因此, 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关键, 还是得从人类自身找原因。第一, 需要对人们进行宣传教育, 使其从自身做起, 在生产生活工作能够尽量不要对环境造成危害, 从而形成一个保护自然的良好氛围, 这是一个长期过程, 需要坚持。对于用此方法无效的个人单位企业, 则需要用法律的形式加以约束甚至处罚, 这里就需要立定各种法律法规。第二就是要对已经遭受破坏的环境进行科学的治理, 比如绿化来治理土地流失和荒漠化, 退耕还林来保护耕地等。总而言之, 要从人的身上去找问题并解决问题。

5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5.1 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现状认识不清

鉴于我国没有构建出完善的地质灾害调查机制, 并且投入的地质灾害调查经费较少, 致使人们对地质灾害隐患的认识不够全面, 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刚起步, 水平较低。对灾害分布状况、灾害的危险程度、影响因素都缺少足够的认识, 评价开展的非常不系统、不科学。从当前人们对地质灾害的认识上看, 鉴于地质因素了解的不是非常清晰, 不能构建出灾害预警机制, 预警信息掌握不足, 地方建设、工程布局缺少合理性、可靠性的依据。

5.2 监测方法落后, 监测网络构建不全面

全国除了部分区域外, 地质灾害监测信息网络建设的步伐非常缓慢, 并且原有的监测信息网络还经常出现损害。在平原地区因为缺少地面沉降监测网络, 不能及时对灾害的损失率做出分析, 不能对其做出客观的评价, 更不能做出技术上的决策支持;因为很多地区地质灾害预警缺少科学技术的支持, 设备较为老化, 不能做出真实、有效的预警, 不能及时对灾害做出补救规划。

(1) 地质灾害监测与调查研究的水平和国外的发达国家相差很多, 在预警预报工作开展上起步较晚;

(2) 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 在地质灾害的成因机制、诱发因素调查上有一定优势, 但在灾害的评价与分析上与发达国家存在差异, 尤其是在模拟预测技术上、风险评估、监测的新技术上有很大差距。我国初步启动的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上, 应急体系与反馈机制需要不断完善与改进。

5.3 经费投入不足

我国用于地质灾害调查的经费非常有限, 监测与预警工作更是以公益形式开展的, 缺少全面性与延展性。长期以来, 因为经费的不足很多灾害报警工作或者是灾害的预防不能有效开展, 并且加剧了重视抢救轻视防控的思想。

针对上述问题, 需要加强的工作有:不断加强对我国地质灾害易发生地的地质、水文地质等因素的分析, 做好对风险的控制与管理, 并结合地质特征以及灾害发生的程度制定出灾害的预防与控制方法;还要构建出城镇重大突发性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网络预警系统, 对突发地质灾害及时作出分析与防控;建立全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机制与预案。

6 结语

浅析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 篇10

造成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有两方面: (1) 自然因素; (2) 人为因素。而现阶段, 地质灾害的发生都是两种因素综合的情况居多。因此, 相关科研人员不仅要注重降低地质灾害的影响范围方面的研究, 还要对当前的地质环境进行可持续性发展利用的研究, 以便将人为和自然因素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2 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意义

所谓的地质灾害就是因为在自然地壳运动或者人为不合理作用下, 使土地出现移动的事件, 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伴随着人的生命以及财产的损失。现如今, 地质灾害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科学研究的课题, 也是社会公共学的重大研究课题。从宏观的角度来看, 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减灾, 不只是要解决灾害危险的问题, 还得实现地质环境的可持续性利用, 以便于从根本上缓解地质方面的问题。到目前为止, 现在大家提出的普遍是如何防治的问题, 当然, 这种想法也是很受大家认同的, 但是, 如果从长远的角度来看, 如何促进地质环境的安全性才是最为关键的问题。所以说真正正确的想法应该是, 不只要讨论研究如何防治地质灾害, 如何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危害, 还要深入研究与地质相关的减灾问题。从不同的两个方面, 如何将防治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的可持续利用问题结合起来, 将保护与防治两个问题并列在一起,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实现防治地质灾害的目的。

3 我国地质灾害基本状况

中国地质灾害的活动强度、暴发规模、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等方面的数据均居世界前列。特别是山地丘陵区突发性的滑坡泥石流等常常摧毁淤埋城镇、危害村寨、冲毁道路桥梁、破坏水电工程和通信设施、淹没农田、堵塞江河、劣化生态环境、危及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 严重制约我国山地丘陵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据统计, 1995~2011年17年中, 全国因突发性地质灾害累计死亡或失踪17578人, 平均每年1034人, 估计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年均约120~150亿元。特别是2010年, 全国因地质灾害造成2915人死亡或失踪534人受伤, 其中仅甘肃舟曲县城“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就造成1765人死亡或失踪。

随着我国山地丘陵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 区域经济存量、人口密度、社会财富将大幅度增长, 地质灾害风险程度和危害数量也将显著增加。人类减轻灾难是有成效的, 但也会出现逆流 (2010年, 图1) 。

对图1进行分析不难得知, 长期趋势过程反映出3个方面要素的积累效应:

(1) 地球表层内外动力作用过程的累积效应, 包括持续作用的程度与松散体的积累。

(2) 多重外动力引发因素的耦合激发, 如太阳11年的周期活动 (主要表现为磁场极性倒转及太阳耀斑、太阳黑子活动异常而影响地球) 、月球引潮力的迭加作用、局地降雨的激发作用等。如陕西西安市灞桥区白鹿塬黄土斜坡的自然休止角约为30°, 20世纪90年代人为取土形成70°的高陡边坡, 2011年9月上旬降雨渗透的累积效应和17日42mm局地降雨激发作用终于酿成滑坡灾难, 造成32人死亡。

(3)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 包括地质灾害防治行动的正负效应。2010年的重灾事件频频出现, 虽然存在局地降雨引发作用的异常, 也明显存在建设者无知、不懂地质风险的积累效应, 不知避开“河 (沟) 道、河 (沟) 漫滩”地质环境的悲憾, 而绝非技术层面的监测预警或工程防范问题。同样地, 2011年全国只有277人死亡或失踪也不代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很到位, 而是与中国大陆全年的降雨量创自1951年以来60年来最少 (年均值556.8mm) 、局地强降雨事件显著低于2010年、外部激发动力显著弱化相关。从更大视野看问题, 由于2011年总降雨量不足, 造成或衍生的旱灾、火灾、污染、农业和生态环境退化等损失明显高于常年, 或者说财富的生产量也明显降低。

4 地质灾害的防治要点

我国深受地质灾害的侵扰,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倍受众人所关注。我国的地质防治工作通过不断的摸索和探索, 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从上级到下级都有较为合理有效的安排, 形成较为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系统。我国通过对国民普及地质灾害的防治常识以及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的宣传工作等方式, 强化国民意识, 避免因慌乱使地质灾害中人员伤亡率上升。我国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心放置在“预防”上面, 有利于对地质灾害做出及时有效的整治方案, 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4.1 区划调查

地质灾害发生会给当地的地质环境造成影响。有关人员调查地质灾害发生地的地质环境情况, 并做好记录整理归档, 作为评价地质灾害潜在危险系数的资料依据, 然后对评估风险并做区划。统计各地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和规模, 做好区划调查工作, 有利于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4.2 监测警报

监测指的是监测地质环境的变化, 并对环境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掌握可能诱发灾害的隐患资料。警报是构建灾害报警系统, 依据监测的结果, 向居民发出防灾预警信号。监测警报对技术和行政有较高的要求。监测警报系统的完善支撑着后续防治工作。

4.3 搬迁整治

上述两个系统为搬迁治理系统奠定了基础。搬迁是指对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地区, 采用搬迁避让的方式, 确保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将该地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治理是运用工程治理措施, 从根本上治理地质环境, 清除灾害隐患。二者主要以调查监测地质灾害的数据为根据, 评价地质勘测的结果, 分析诱发地质灾害的隐患, 确定灾害隐患地点。

4.4 相关的应急处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 对于突发性地质灾害的灾后处理和重建工作内容, 要建立其相关的应急处理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 能在灾难发生后按照科学合理的流程迅速做出回应。把地质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程度降到最低, 同时还为灾后的重建提供了一定的物力和人力方面的资源。

5 地质环境的利用要点

5.1 工程地质环境的安全建设

工程地质环境的建设: (1) 要对工程所处环境的地质信息和周边区域的地质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只有在充分了解工程建设的地质环境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出现的类型后, 才能实现对其的安全建设。由此可以看出, 对工程地质环境的安全性评价能够在最大限度上, 避免工程建设所带来的地质灾害发生。 (2) 工程的建设人员要树立起地质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观念, 这也是降低地质灾害发生风险性重要内容。就目前来说, 人为因素的影响已经成为造成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此, 对于工程地质环境的利用就要注重人与自然资源的有效融合。这一目标的实现, 使得人们在进行的经济发展建设的过程中降低了与生态环境的利用冲突。 (3) 在构建工程地质利用体系的过程中, 不能仅限于对工程方面和地质方面进行安全评估, 还要以可持续利用的长远发展眼光来提高地质环境的利用效果。工程建设者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后, 还要提炼出工程进行地质安全建设的要求和施工注意事项。

5.2 区域地质环境的利用

对于区域地质环境利用的评价过程, 要充分考虑到工程建设的自身特点: (1) 要做的是分析和判断工程建设地质环境的安全情况, 并通过区域地质环境利用评价体系充分的了解所监测区域的地质环境。这样一来, 工程建设就可以按区域且具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分类建设。 (2) 在充分了解地质资源的前提下, 就可以将其他的地质环境进行科学利用。事实证明, 细化地质环境的利用能够使自然资源更好的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服务。在此过程中, 对于地质环境容易发生灾害的区域就可以进行区别建设, 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地质灾害的波及范围和存在的危害程度。由此可见, 区域性地质环境的开发建设方法, 具有操作可行性、实用性。 (3) 在完成了地质环境利用的灾害危险性调查后, 就要着手进行当地地质环境的可持续性建设。这一过程不能局限于传统的价值思维和研究视野, 要勇于探究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思路。在分区域进行地质环境建设的过程中, 可对工程地质环境的质量问题、工程地质区域的功能性划分以及地质环境工程的建设范围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6 结语

总而言之,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需要长远的规划和建设发展。将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利用作为未来地质研究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 揭示两者的关系和内在联系,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实现灾害防治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双赢目标。

参考文献

[1]高平, 张帆一.粗煤泥分选和选煤工艺[J].选煤技术, 2011 (5) :46~49.

[3]李宇.探究粗煤泥分选及对选煤工艺的影响[J].能源与节约, 2014 (5) :101~103.

怀化抗击地质灾害写真 篇11

“百姓安危高于一切,一定要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按照怀化市委书记彭国甫的要求,怀化市国土资源系统党员干部吹响了抗击地质灾害的集结号。各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地质灾害防治人员严阵以待,24小时坚守工作岗位,收传预警预报,调度传送灾险情。广大乡镇基层党员干部紧急奔赴第一线,全面展开抗灾救灾工作。截至7月20日,全市国土资源系统传送预警、预报2307次,配合当地政府转移群众15870人,成功避险32次,避免人员伤亡3232人。

“好悬啊!要不是你们,我们就‘报销’了!”

5月8日,暴雨横扫芷江侗乡,全县28个乡镇254个村(居委会)不同程度遭灾。

芷江侗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县级领导迅速靠前指挥,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全部到岗到位,24小时值守,千方百计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岩桥乡是该县灾情严重的乡镇之一。当天清晨6点30分,正在巡查的岩桥乡国土资源所所长肖宗友发现四方园村皂角渡组村民杨洪顺家后面的山体明显开裂。

情况不妙!经验丰富的肖宗友有种不祥的预感。他立即将情况上报县局和乡党委主要领导,并迅速通知杨洪顺一家转移撤离。然而,杨洪顺和老伴却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家,不耐烦地说:“我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都没事。你们走,莫要管我。”

面对杨洪顺的固执,肖宗友一边将手机拍摄到的山体裂缝图片给他看,劝其马上离开,一边帮他收拾物品,与乡、村干部一起,将杨洪顺及家人转移到安全地带。

当天晚上,杨洪顺家后面的山体滑坡发生了,卧室的后墙被冲倒,数百立方米的泥土和墙砖淹没了整个卧室,整栋房子也发生了倾斜。面对触目惊心的情景,杨洪顺对身旁的村干部感动地说:“好悬啊!要不是肖所长,我们就‘报销’了!”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会同县金龙乡茶溪村村民梁任远等人身上。

“要不是国土员林长生,我现在就不能站在这里与你们说话了。”会同县茶溪村村民梁任远讲起此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5月8日,会同县暴雨如瓢泼,引发了滑坡等一系列地质灾害。当天上午11点左右,金垅乡驻乡国土员林长生发现石其村一处山坎有滑坡迹象,他迅速向会同县局和乡政府报告,并立即组织村民疏散转移。下午1点多钟,他得知山下茶溪村还有8户人家没有撤离,又冒着大雨奔向茶溪村,挨家挨户通知村民转移。就在他们撤离后不久,滑坡瞬间夷平了山下房屋。

“这是职责所在,以后有这样的情况,我还会上!”

6月20日,倾盆而下的暴雨再一次席卷会同,导致全县1500多人无家可归,2.48万人被迫转移。

20日凌晨4点左右,正在金子岩乡政府值班的国土资源所所长林国久虽彻夜未歇,此刻仍未有一丝松懈,打着手电筒坚持每隔10来分钟察看一次雨势水情。

天刚蒙蒙亮,林国久就带领人员到元贞村巡查,途中他们发现一根电线杆斜倚着挡在路中央。原来,塌方撞歪了电线杆,阻断了村道。“这条路是几个村的必经之路,一旦中断……”林国久来不及多想,立即打电话叫来铲车和附近村民,一起紧急抢通村道。

暴雨如注,林国久等人顾不上个人安危,艰难地挪动着路中的电线杆。不料,电线杆突然滑落,林国久头部被打伤成粉碎性骨折。

路抢通了,林国久却住进了医院。会同县委书记杨陵俐,县长周立志,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欧阳海丰等领导专程到医院看望林国久,对他奋不顾身抗洪抢险的英勇行为给予了高度表扬。

面对领导的关怀和赞扬,他谦虚地说:“这是职责所在,以后有这样的情况,我还会上。”朴实的语言,饱含着人民利益至高的公仆情怀。

“宁愿事前听骂声,不愿事后听哭声!”

6月19日,地处怀化东部的溆浦县也遭受了猛烈暴雨的袭击,最大降雨量达264.2毫米,各乡镇普遍遭灾。全县上下紧急投入抢险救灾工作。

当天晚上8点,该县地质环境股股长奠波再次接到省国土资源厅应急中心地质灾害预警电话,溆浦县南部将有大暴雨。他立刻眉头紧锁,龙潭片区葛竹坪镇和大华乡是全县的地质灾害易发区,点多面大,人口密集。他一边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请求启动应急预案,一边带领人员火速赶赴大华乡。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大家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要实现全乡地灾隐患点2300多名群众转移,实在不容易。他与乡、村干部们分工合作,逐村疏散转移,再加上一些村组停电,夜黑雨大,行动异常不便。一些群众产生了抵触情绪,对前来组织疏散的国土工作人员说:“我不要你们管。你们怕担责任的话,我给你们写张条子,保证死了也不关你们的事。”面对群众的不理解,奠波苦口婆心地劝导群众:“我宁愿事前听你们的骂声不愿事后听哭声。”对实在不听劝的群众,他只有组织人员进行强制转移。

经过县、乡、村三级党员干部的一番苦苦努力,全部群众成功转移了,这时已将近20日凌晨2点。突然奠波又接到一个消息,大华乡红丰村9组村民王在连还在家中。老人已经80多岁,瘫痪在床,当晚恰逢儿子外出有事,老人一人在家。

时间就是生命!奠波已经顾不上多想,拔腿就朝老人家中跑去,并顺利把老人背到了安全地带。半个小时后,王在连的房子被屋后崩塌下来的土石砸塌了。事后,老人的家人专程跑到乡政府来表达了深深的感谢。

奠波只是国土战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岗位上普通的一员,他们承上启下,身兼数职,既是地灾防治工作的“指战员”,又是抗灾救灾部队“先锋队”,还是人民群众的“安全员”,他们用坚实的臂膀、忠诚的心灵牢牢地守护着广大人民群众。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国土卫士

“群众的利益是首位的,牺牲我们小部分的利益,保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完全值得的!”这是我们在采访中经常听到的声音。

据了解,目前怀化市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人员已达3000余人,他们用责任与担当编织着五溪大地地质灾害防治的安全防护网,正盯守着全市1953处地灾隐患点,践行着“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国土卫士”的庄严承诺。

地灾无情人有情。这些只是怀化市国土资源系统基层党员干部在本次抗灾救灾中的几个缩影。平日里,他们默默无闻,勤勤恳恳;关键时,他们冲锋在前,不怕牺牲。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个在暴雨地灾来临之时挺身而出的国土卫士,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才有了安全保障。他们用最朴实的言语、最真挚的情感、最扎实的行动践行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崇高宗旨,为实现中国梦谱写华章。

(作者单位:怀化市国土资源局)

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 篇12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环境,利用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因为地质灾害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十分惨重, 灾害带给我们的是血的教训, 因此, 对于地质工作者而言肩负着国家和人民的重任。只有不断利用地质环境, 研究引起地质灾害的因素, 不断探索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 才能有效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的经济稳定。

2 地质灾害防治系统

2.1 区划调查

当一个地区由于各种因素而发生地质灾害会给当地的人民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从事地质相关工作的人员会经常到曾今发生过地质灾害的地区进行考察, 了解当地环境与自然气候, 分析引起地质灾害的原因, 并且做好数据资料的整理记录并归档保存, 这些资料将作为评价地质灾害发生概率的依据, 通过专业人员对其进行仔细研究, 评估风险因素、风险系数, 并且做区域划分。[1]之后统计人员对各地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和规模做好统一的整理和区划, 这样有效地收集资料并分析整理有利于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

2.2 监测警报

这里所说的监测是指监测区域地质环境的变化情况, 通过研究环境的变化进而分析和掌握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警报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报警系统, 通过监测系统我们可以及时了解地质变化情况, 进而在监测到灾害发生的预兆之前, 可以通过报警系统向居民发出防灾预警信号。监测警报是一项对技术有较高要求的系统, 只有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才能在监测到灾害之前及时发出报警信号, 保证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可以说, 完善的监测警报系统是后续防治工作的有利支柱。[2]

2.3 应急处理建设

只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应急体系, 在发生地质灾害后, 相关部门才能迅速做出对灾情的控制和救援, 立即安排相应的人员赶往灾害发生的地区, 进行一系列必要的救援, 调动各个相关部门, 保证受灾地区充足的食物供应, 配备专业的医疗团队, 给予足够的生活用品, 充分做好灾后救援工作, 尽可能地降低人员伤亡和当地的经济损失, 并且采取紧急预案, 防止灾害波及的范围扩大, 带来更加严重的损失。

2.4 完善科学技术研究体系

相对及时有效的救援而言, 有效的防治灾害发生更加重要。做到“预防为主, 整治为辅”这是地质灾害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想采取措施防治灾害的发生就要依靠先进的科技手段, 利用高科技的设备仪器监测灾害的诱导因素, 采取措施从根本上防治灾害的发生。[3]加强监测预警系统的升级开发, 报警设备能够为居民提供准确的信息, 使该区域的居民有时间进行撤离到安全的地方, 从而降低人员伤亡, 减少人们的财产损失。完善的科学研究体系可以为建立健全的应急处理系统奠定坚实的基础, 科学技术的力量是无穷的, 只有以先进的科技设备做基础才能建立更加优化的应急处理体系, 无论对灾后的重建还是地质环境的恢复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3.1 地质灾害一般发育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

地质环境是由于地球本身运动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在地质环境不断的演变过程中, 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因而带来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尤其是在近些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科学技术取得显著提高, 人们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环境下越来越追求经济效益, 而忽视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经济的增长刺激了越来越多的人改造自然的欲望, 在这种情况下, 地质环境的变化速度逐渐加快, 完全超乎人们的想象, 当这些变化不断加剧直至超出环境本身所能承受的范围时, 就导致了地质灾害的发生。地质灾害的发生必然是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 它不可能脱离地质环境而独立存在, 地质灾害发生的条件是必须具备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 这些条件在环境中的不断变化以及相互之间的作用成为了地质灾害发生的诱导因素。

3.2 地质灾害影响地质环境质量

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质量从专业的角度而言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 在这个区域空间内的整体环境或者局部环境的某些指标对于人类的生存和繁衍, 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同理, 地质环境质量就是指某区域的地质条件对于人类的生存和繁衍, 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正如我们上面所探讨的观点, 地质灾害的发生就是由于当地的地质条件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而我们所处的地质环境已经无法承受这种剧烈的变化, 因此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通常, 一个地方发生地质灾害, 其影响力是人类难以估量的, 它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 包括人员的伤亡, 财产的损失, 当地经济的发展。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同样也是一个地质形态多样的国家, 每个地区所处的地形、气候、自然环境都各不相同, 有的地区沿海, 有的地区环山, 有的地区临江, 这些特殊的地理位置都是地质灾害多发的地区, 研究资料表明, 我国每年因为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达到上百亿元人民币。总的来说, 地质灾害对于人类的影响主要有2方面:一方面是直接给人类的生命安全及财产造成威胁;另一方面是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通常来说, 一个地方发生过地质灾害对其地质环境质量就有非常大的影响, 降低该地区环境质量的指数, 也就是说它对于人类的居住和社会发展适宜程度降低。[4]

3.3 地质环境利用评价系统

地质环境利用评价系统就是根据当地的地质环境具体情况, 例如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变化等分析其发生地质灾害的概率以及风险级别, 在此基础上, 规划科学、合理地应对灾害的措施, 通过地质环境利用评价系统来降低质地灾害发生造成的损失。如果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切实利用好地质环境评价系统, 就可以通过提前预知地质灾害的发生时间和地点, 从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减少灾害波及的范围, 使居民得到妥善地安置, 降低人员的伤亡以及人民财产损失, 使当地经济发展受到较小危害。我们在实际运用地质环境评价系统时, 要根据不同地区地质情况灵活使用, 并且在工作中开拓创新, 勇于创造新的地质环境评价方法, 对地质环境利用评价系统进行更新和优化。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需要长远的规划和建设发展, 将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利用作为未来地质研究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 揭示两者的关系和内在联系,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实现灾害防治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双赢目标。

参考文献

【1】周惠.浅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山东工业技术, 2015 (10) :236.

【2】杨洪, 冯薪霖, 周芙蓉.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5 (2) :142.

【3】董懋.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城市地理, 2016 (4) :51.

上一篇:初中物理启蒙教学策略下一篇:舌癌术后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