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地质灾害规划(精选8篇)
州地质灾害规划 篇1
藤州中学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实践
结合广西藤县藤州中学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实例,介绍了滑坡地质灾害治理的施工工艺及其注意事项,重点介绍了后锚式抗滑桩和锚杆格构梁等施工技术.
作 者:梁政林 韦兴标 徐桂平LIANG Zheng-lin WEI Xing-biao XU Gui-ping 作者单位: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广西,柳州,545006刊 名: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ISTIC英文刊名:EXPLORATION ENGINEERING(ROCK & SOIL DRILLING AND TUNNELING)年,卷(期):200835(3)分类号:P642.22关键词:滑坡 地质灾害 综合治理 质量控制 位移量
州地质灾害规划 篇2
1 实例概况
重庆规划地块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峡口镇大兴村, 规划区为三峡库区吴淞高程175.00 m (黄海高程173.32 m) 水位线以上, 面积约0.345 km2, 调查范围为评价范围外延至长江, 调查面积约0.423 km2。滨临长江右岸, 南东侧为苦竹溪, 西侧紧靠茶园新区的通江大道, 交通条件较好。
2 工程所在区域的地质环境概况
2.1 评估区实际地形地貌情况
评估区地貌特征为侵蚀剥蚀丘陵地貌。地形呈呈半岛状, 北东侧临江, 南东侧为苦竹溪, 西侧紧靠茶园新区的通江大道, 总体地形北西高, 南东低, 地面高程为162.34~230.46 m, 相对高差69.12 m。苦竹溪一侧斜坡自然坡角一般在10°~20°间, 长江一侧岸坡自然坡角一般15°~45°间。
2.2 评估区实际地质构造及地层结构
广福寺向斜穿越调查区外东侧, 向斜南东翼岩层倾向为285°, 向斜北西翼岩层倾向为115°~133°, 倾角为16°~30°。
评估区主要分布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土 (Q4ml) 、统残坡积 (Q4el+dl) 粉质黏土以及统冲洪积 (Q4al+pl) 粉质黏土, 其中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 (Q4al+pl) 粉质黏土当中的下伏基岩属于侏罗系里面统沙溪庙组, 岩性为泥岩以及砂岩等类型。
2.3 评估区域内的水文地质条件
经过对该区域的水文条件进行评估发现地下水较为贫乏。在整个区域内大部分地区被残积物以及填土层所覆盖, 每年的雨季都会出现上层滞水现象, 但是并不严重, 而旱季的水量大多会经由蒸发或者下渗等逐渐消耗流失。基岩裂隙含水岩层本身属于侏罗系当中的统沙溪庙, 岩性主要包括泥岩以及砂质泥岩等。水文地质条件总体简单。
2.4 评估区地震情况
根据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评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 g,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 5 s, 另据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评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2.5 评估区域内的不良地质现象及主要人类工程活动
经现场调查, 调查区内在长江、苦竹溪侧库岸带, 存在塌岸现象 (影响面积0.050, 占规划区面积14.48%) 。此外, 未见泥石流、地下采空区等其他不良地质现象。
评估区西侧修筑的茶园新区通江大道侧, 形成了一般高约5~15.00 m的人工填土边坡和一般高约7~20.00 m的人工挖方边坡。人工边坡按公路设计的坡比自然分阶放坡, 填土边坡取1∶1.50~1∶1.75, 挖方岩质边坡取1∶0.50左右。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小, 边坡分布规模小, 影响面积为0.0008 km2, 影响面积小于调查区面积10%。综上所述, 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总体不强烈。
地质环境复杂程度综合总体划分为中等。
3 致灾地质体类型及稳定性评价
(1) 滑坡现象:通常滑体的外形都呈现阶梯状, 后缘部分裂缝发育, 通常都是呈现圈椅状, 局部位置会出现下错变形现象, 严重的话甚至出现滑塌问题, 坡体的裂缝一般情况下会与坡向斜交, 主要呈现的状态有直线以及之字形等, 长短程度各不相同。一些滑坡的前缘部位会出现鼓丘。根据物质组成情况可以将滑坡划分为土质以及岩质滑坡两个主要类别, 通常土质滑坡的滑体厚度都会保持在2~5 m之间, 上部较下部薄一些, 滑面呈现单一状, 并且滑动面跟坡面几乎呈现一致。在评估区域内, 滑坡灾害影响的规模较小, 但是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危害, 会对居民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等造成极大的威胁。一般滑坡主要表现为将居民居住房屋拉裂进而出现变形甚至倒塌等现象, 处于滑坡上的房屋所处地基发生变形、院坝也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开裂下错问题, 给居民的生命安全带来较大的威胁。根据相关调查发现, 该规划区域内滑坡的一些地攻会出现较大的蠕滑变形问题, 虽然目前能够保持稳定, 但是在遇到降雨季节、库水涨落较大时节以及受到人类工程活动的较大影响后, 都容易出现整体滑动问题。在还没有进行滑坡问题的评估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之前, 需要实时监测滑坡的稳定性程度, 减少人员伤亡以及财产的损失。
(2) 危岩 (崩塌) 现象:这一问题大多数是由一些自然因素引起的, 一般都会出现在高陡边坡坡肩的坡角超出70°的一些高临空面上, 通常会在沉积岩地层当中进行发育, 在遭遇强降雨等季节时会受到重力卸荷营力的影响从而引起崩塌问题。通常在陡崖位置处都会发育多组陡倾裂隙, 而且这些裂隙的排列非常杂乱, 大多都呈现不规则状态, 在降雨等的影响下岩体的裂隙会不断加大, 最终引起崩塌。在评估区域内危岩 (崩塌) 都是具有较强的突发性以及隐蔽性的岩质, 会带来较大的危险隐患, 一般都会在持续降雨过后出现, 它的发育过程是非常缓慢的, 人们很容易对其产生松懈情绪。在发生这类型的崩塌问题时会伴随非常大的势能, 直接顺坡而下, 并且不断的翻滚撞击, 会将其下方的所有建筑物全部摧毁, 造成较大规模的破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崩塌灾害会产生较大的危害性, 而且防治起来难度较大, 在重庆境内受该灾害的影响较大, 陡崖地貌经常可以见到, 所以需要将该区域作为主要的防治对象。
(3) 不稳定斜坡及人工边坡现象:该问题具有较为明显的变形迹象, 而且潜在一定的不稳定因素。在该评估区域内发育有土质不稳定斜坡以及岩质不稳定斜坡, 前者一般都会在连续强降雨时发生, 与此同时还会受到人类工程活动的较大影响;相对于滑坡来说, 土质潜在不稳定斜坡的变形迹象会小一些, 变形体通常会在应力较为集中的地方发生拉裂缝甚至局部坍塌等问题, 位于变形体位置上的建筑物基础普遍下沉, 斜坡上面的房屋会发生歪斜, 地基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变形。调查区主要为构造侵蚀剥蚀丘陵地貌, 斜坡坡角一般10°~25°, 局部可35°~45°。斜坡上土层薄, 主要为可~硬塑状粉质粘土, 一般厚度0~2.00 m, 局部洼槽内3.00~10.00 m。通过调查, 斜坡地表覆盖层无滑移变形现象, 区内斜坡体未发现滑坡, 地表无变形、开裂等不良迹象, 斜坡天然整体稳定性好。通过岩体结构面的赤平投影分析人工挖方边坡, 不存在沿外倾结构面滑移, 故边坡不易发生整体沿结构面滑移破坏, 仅坡面风化严重 (如图1) 。
(4) 塌岸现象:塌岸是指河湖岸坡, 在地表水流冲蚀和地下水潜蚀作用下所造成的岸坡变形和破坏现象。调查区位于长江与苦竹溪之间, 库岸长2.65 km, 库岸均为土质岸坡。根据岸坡工程地质条件与变形机制, 调查评价范围内的库岸再造主要为冲蚀、剥蚀型。本次调查评估采用图解法进行塌岸预测及库岸再造分级, 预测结果为塌岸主要发生于长江库岸一带, 塌岸高程为186~203 m, 高于城市准建线182 m, 最大塌岸宽度为68.04 m, 塌岸程度较强烈;而在苦竹溪库岸一带, 塌岸高程为179 m, 低于城市准建线182 m, 最大塌岸宽度为23.05 m, 塌岸程度轻微;冲蚀、剥蚀型塌岸规模较小, 危害、影响范围小。综合上述, 调查区库岸塌岸强烈程度总体为长江库岸较强烈~强烈, 苦竹溪库岸轻微。
4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根据调查区内地质环境条件的异同、致灾地质体发育程度的异同和诱发、加剧地质灾害可能性的异同及降水量, 结合易发程度指数并配合宏观判断进行。本次将调查区划分为19个小区。
再根据地质环境易发程度指数计算, 将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为地质灾害低易发、中易发和高易发三类区, 其中低易发区 (Ⅱ) 面积0.2487 km2, 占评价区面积的72.02%。该区地质环境条件简单, 易发程度指数Y=0.517~0.560;中易发区 (Ⅲ) 面积0.0466km2, 占评价区面积的13.50%该区地质环境条件中等复杂, 易发程度指数Y=0.690~0.721;高易发区 (Ⅳ) 面积0.050 km2, 占评价区面积的14.48%, 其地质环境条件复杂, 易发程度指数Y=0.838~0.88 1。
5 结语
通过本次规划用地地质灾害调查评价, 评估区内地质灾害低易发区 (Ⅱ) 规划基本不受限制, 在规划区外围的临江一线进行规划建设时, 应注意基础形式的选择和埋置深度。地质灾害中易发区 (Ⅲ) , 一般不宜规划可能导致高切坡、高填方、深开挖的建设项目;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Ⅳ) , 该区规划应慎重, 不宜规划人群集中及可能导致高切坡、高填方、深开挖的建设项目, 宜作绿地建设。
摘要:对于拟建工程来说, 在提供防止灾害发生、进行工程用地等方面规划的过程中, 需要收集大量的有关区域地质环境的相关资料和数据、调查和分析工程建设场地附近潜藏的地质灾害情况, 并有效的评估拟建工程所在地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具有的危险性、易发性。基于此, 本文主要结合实例对规划用地地质灾害调查评价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规划用地,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分析
参考文献
[1]郑颖人, 赵尚毅.岩土工程极限分析有限元法及其应用[J].土木工程学报, 2005 (1) :91-98.
[2]邱向荣, 袁仁茂, 许伟文.公路边坡灾害危险性预测模糊综合评判法[J].水土保持研究, 2003, 10 (3) :26-28.
[3]左三胜, 赵志祥.规划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初步研究[J].灾害学, 2004, 1 9 (2) :4 7-5 0.
州地质灾害规划 篇3
关键字:地质灾害;土地利用;土地规划
地质灾害发生受到地质构造、地形地貌以及气候和人口分布等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地域,其发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地域特性。所以,加强地质灾害分区及其土地利用规划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下面将对该课题开展详细的论述。
一、地质灾害防治现状与形势
(一)地质灾害现状
湖北省地质灾害发生的地区中,恩施市灾情极为严重,通过对以往发生的严重灾情的调查得出,恩施市内地质灾害点共有471处,分别包括土质滑坡、岩质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以及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
恩施市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主要在于复杂的地质条件,由于区内不断开展的城镇、道路、矿山建设及居民建房等人类经济工程活动,虽然对全市经济和和市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不当大量的建设活动,导致上述多种地质灾害灾情严重,在很大程度上给恩施市的国民经济建设及社会安定造成危害和影响。
因此,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视,相关的地质工作人员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适当减少工程建设,同时在工程建设中保护原生地质环境,合理利用和保护地质环境资源,给充分考虑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减轻地质灾害的发生率,全面提升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和决策水平,从而促进和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
随着恩施市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不断完善,城镇建设、交通建设以及矿山工程建设等各方面大型的建设计划项目的进行,如果不进行合理的控制规划,新的地质灾害将不可避免的出现,而已经产生的严重地质灾害也严重的影响到了工程建设的实施,给施工人员和周边居住人群的安全造成威胁。
二、常见地质灾害分析方法
通过以上对地质灾害产生原因和发展趋势的研究,我们将采用定性分析和点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地质灾害发生区进行划分。
(一)定性分析法
结合地质灾害的调查结果,以及区内地理环境、地形地貌、气候、植被、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和人类活动等,将地质灾害发生区划分为地质灾害低发区、中发区、高发区[2]。其中,低发区分布在离城区较远,人口密度较小,且植被覆盖率较好的的偏远山区;高发区则主要分布于人类工程活动频繁、人口密度大的地区。
(二)定量分析法
1.点线分层矢量法
在进行点线分层矢量化之前,要引入MAPGIS制图软件作为平台。利用“MAPGIS输入编辑”系统,根据图像所表现的内容进行跟踪分层矢量化。具体包括地理内容(如水系、交通、居民点等)、地质内容(如地形地貌等)等。矢量化过程根据不同点、线,录入相同的参数,并进行分层处理。在跟踪的过程中,将图像放大30倍以上,以确保矢量线划处在栅格线划中心。然后进行矢量化误差校正。校正要注意以下几点[3]:第一,确定图形的控制点,控制点的选取尽量能覆盖全图,且分布均匀对称。第二,对于编制“思茅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的成果图,要至少16个以上的控制点,确保控制精准度。第三,正确区分图形中控制点的实际值和理论值。
2.GIS空间分析技术法
GIS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已经逐渐推广开来,其在地质灾害分区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主要是可以使地质灾害分区的评价结果图形化,能直接根据影像图对地质灾害危险区进行规划。该技术能在一个统一空间的参照系统条件下,将空间图叠加,计算图形运算和属性运算,得到新的空间图形[3]。
三、地质灾害分区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意义和作用
其应用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设用地空间规划布局。建设用地分为适宜建设区、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各分区划分依据、土地利用条件及地质环境特征如下。适宜建设区:城市发展优先选择的地区,是工程地质条件、区域稳定性较区好的区域,地基承载力较高,适合建设用地发展的需求,对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建设成本、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要科学合理的开发。限制建设区:地质条件较差、地理环境较为严重,应科学合理地引导开发建设行为,城建用地应尽量避让。它与城镇建设区重叠的区域,应按照相关的保护要求提出具体建设限制标准,严格实施相应的保护措施。禁止建设区:工程地质条件较差,不宜作为建设用地的地区,以及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作为生态培育生态建设的地区。
2.农用地空间布局。目前,我国将生态农业区和农林牧综合区划分为农用地,各分区划分依据,都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土地利用现状和地质环境的特征,进行规划。其中生态农业区主要位于地质比较好,地表植被丰富,泥石流和沙化灾害发生较少的区域。农林牧综合发展区则主要在地表植被少,明显沙漠化,生态环境破坏,急需加強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不利于作物生长的区域。所以,要针对具体情况,合理对农业用地进行布局和利用。
结语:
通过分析地质灾害分区来研究其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有利于合理的分配和利用土地资源。对我国土地资源的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提出的基于地质灾害分区的建设用地和农用地规划方案,对土地利用及其管理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可进一步提高规划对未来区域土地利用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恩施市2013——2020年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2]马玲玲.MAPGIS软件在县(市)级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制图中的应用.华北国土资源,2012,(4);108-111
[3]刘明冲.浅析卧龙自然保护区地质灾害的危害[J]. 四川林勘设计. 2011 (04) 125-126
州地质灾害规划 篇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已经部务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根据本地区的情况,按照规划纲要的要求,做好本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附件: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2001年--2015年 目录 前言
一、我国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治工作进展
二、指导思想、规划原则与目标
三、总体部署
四、主要任务
五、主要措施
地质灾害是指各种地质作用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造成的危害。科学规划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环境资源,避免和减轻致灾地质作用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对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990年2月,地矿部、国家计委、国家科委联合向各省(区、市和有关部门印发了地矿部组织编制的《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规划纲要实施10年来,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1998年机构改革,国务院赋予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的职能。为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
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在基本完成原规划任务的基础上,编制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2001-2015年》。
一、我国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治工作进展(一地质灾害现状
我国致灾地质作用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活动频繁,危害严重。
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分布范围占国土面积的44.8%,其中又以西南、西北地区最为严重,平均每年造成1000多人死亡,经济损失巨大。
地面塌陷(含岩溶塌陷和采空塌陷主要分布在岩溶地区和矿区。岩溶塌陷分市广泛,自1 949年以来,已在24个省(区、市发生近千起,塌陷坑总数3万多个,其中尤以中南、西南地区最多。矿区(以采煤为主采空塌陷十分严重,仅华北、华东地区的煤矿区采空塌陷每年就达10.5万亩。地面塌陷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几十亿元。
地面沉降主要发生在东部平原地区,全国已有上海、天津、苏州、无锡等40多个大中城市出现较为严重的地面沉降灾害。地面沉降虽不致直接造成人员伤亡,但由于它多出现在经济发达地区,所以造成的经济损失尤为严重。
地裂缝已在17个省(区、市200多个县(市发现400多处,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较为严重。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展
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特别是自1988年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履行“对地质环境进行监测、评价和监督管理”职能以来,各级地矿行政主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的监督管理,使我国为防治地质灾害而开展的调查、评价、监测预报和治理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1.基础工作得到了加强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地质灾害现状调查;先后完成了长江、黄河等11条大江大河和成昆铁路、宝成铁路、川藏公路等交通干线的环境工程地质普查;特别是完成25个省(区、市1: 50万以地质灾害为重点的环境地质调查。初步掌握了全国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2.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和法制建设有了明显进展
各省(区、市普遍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防灾预案制度、灾害速报制度、险情巡查制度、汛期值班制度;全国已有17个省(区、市颁布实施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或规章;1999年国土资源部第4号部长令颁布实施《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并开始实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
3.治理工作成效显著
进行了长江三峡链子崖危岩体、黄腊石滑坡、鸡扒子滑坡、重庆豆芽棚滑坡等200多处危害较大的地质灾害的勘查治理,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监测网络初具规模,预报工作卓有成效
初步建立起全国地质环境监测网,对一些危害较大的滑坡、危岩、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开展了专门的监测预报。通过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提高了受灾害威胁地区干部群众的减灾防灾意识,适合中国国情的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正在稳步推进,汛期地质灾害检查和应急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5.实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单位资质管理制度
从1993年开始,先后颁布实行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办法。目前已有铁道、建设、煤炭、水利、电力、交通、化工、有色、冶金、建材、地矿等1 1个行业所属的400多个单位获得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监理资质等级证书。此外,举办了多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工程师
培训班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培训班,培养了一大批地质灾害防治的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尽管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法制不够健全、投入保障机制尚未建立、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全国地质灾害分布状况与危害程度尚未完全查清;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十分严重,每年1000多人死亡,经济损失高达200多亿元。因此,编制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指导各地、各部门编制本地区、本部门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积极主动有效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二、指导思想、规划原则与目标(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以突发性致灾地质作用为重点,以群测群防为主要手段,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保障社会稳定为主要目的,把地质灾害防治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处理好长远与当前、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二规划原则
1.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2.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究实效,东、中、西部防治重点各有侧重的原则;3.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分阶段实施的原则;4.坚持各级政府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负责的原则;5.坚持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谁诱发谁治理;自然形成的地质灾害谁受威胁谁出资的原则。
(三规划目标
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总体目标是:用15年的时间,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体系,严格控制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加强基础调查工作,在基本掌握我国致灾地质作用分布状况与危害程度的基础上,建立并逐步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和群测群防体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强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力度,使危害严重的重大地质灾害点基本得到整治。通过这一阶段工作,将地质灾害防治从过去分散的、被动应急的状况,转变为有组织的、专门的、主动的和有预见性的工作。到2005年,使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日益突出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到2015年,基本改变我国地质灾害日
趋严重的局面,使我国地质灾害的发生率和损失量有明显降低。分段目标是: 到2005年: 1.进一步掌握我国致灾地质作用的分布规律、主要致灾危险点的分布状况、危险性、危害程度等。
2.群测群防监测网络覆盖到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700个县(市、占国土面积约50%的范围,并初步形成全国专业监测骨干网络,在三峡库区等重要地区实行立体监测。
3.建成相对完善的全国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提供主要地质灾害信息适时查询。4.建立规范的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严格控制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
到2015年: 1.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以群测群防为基础,现代化专业监测为主导的覆盖全国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网。
2.在防治技术方法和地质灾害体综合开发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使一些危害特别严重并需要治理的致灾危险点得到有效治理。
三、总体部署
根据我国地质环境条件和致灾地质作用分布特点,结合全国国土总体规划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防治工作重点放在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密集区和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区,按东、中、西部进行部署。
(一东部平原地区
即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一线以东,衡山--黄山一线以北,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大部、河南、湖北中东部、湖南中东部、江西北部、安徽、江苏、山东、浙江北部。这一地区,总体上地势低平,经济比较发达,生态环境相对较好,主要的问题是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大量超采地下水引起严重的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海水入侵等致灾地质作用。采矿特别是采煤造成的地面塌陷也是这一地区比较常见的致灾作用。除此之外,在部分丘陵区有小型崩塌、滑坡、泥石流,规模虽不大,由于人口密集,所以其危害也比较严重。这一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首先是要加强行政管理,科学部署地下水开采井位和开采层位,通过高效的全自动监测网络,严密监测,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减缓地面沉降。其次,要做好以国土经济开发区为重点的环境地质综合评价和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并据此及时调整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建设布局,避免将重大工程和重要设施建在岩溶地面塌陷危险区和矿山采空区,杜绝人为诱发地质灾害。
(二东南丘陵区
即雪峰山--十万大山一线以东,衡山--黄山一线以南地区,主要包括:浙江南部、江西大部、福建、广东等地区。这一地区内丘陵区的小型崩塌、滑坡、泥石流是主要的致灾作用。除此之外,广东等地采石场常常发生崩塌。针对这一地区人口密度大,寸土寸金的现实,要加强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勘查、防治,特别要注意将防灾与土地、矿产开发利用紧密结合起来,走开发性治理的道路,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的经济
效益。对农村丘陵山区的点多面广的致灾地质作用,要研究其形成机制,普及基本知识,建立健全群测群防网络,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三中西部山区
即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一线以西,祁连山--岷山--龙门山--玉龙雪山一线以东,龙首山以南地区。包括河北西部、甘肃、陕西、山西、四川大部、重庆、云南大部、贵州、广西等地区。这一地区,地形上,以切割强烈的山地、高原为主,新构造活动强烈,气候条件复杂。这一地区不仅是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交通和城镇建设的重要地带,也是农、林、牧业生产的主要基地。区内以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最为常见,是我国地质灾害防治部署的主要地区。这一地区要在全面开展相应的环境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加强国土经济开发区和大江大河、交通干线等突发性致灾地质作用多发区段的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工作。要特别注意加强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紧紧围绕重点工程展开,要建立并严格执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避免将城镇、重要设施建在受致灾地质作用严重威胁的地区,确保重点工程的安全。二是要针对这一地区崩塌、滑坡、泥石流点多、面广,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的特点,在防治区划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群专结合的监测预报系统,加强监测预报;分轻重缓急,有计划地对危害严重的隐患点采取防治措施。三是矿产资源的开发应在“保护中开发”和“开发中保护”的方针指导下,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保护矿山地质环境,防治矿山地质灾害。
(四西部地区
主要包括内蒙、新疆、西藏、青海、云南西部地区。矿产、能源、森林资源丰富,国土开发程度较低,地壳活动频繁。这一地区可分为两部分。
南部山地、高原区以自然形成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致灾作用为主。这一地区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密度小,经济欠发达,而致灾地质体的规模又很大,所以防灾工作的主要手段是避让,对少数民族地区和城镇集中居民区危害重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治理。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有关各省(区应尽快编制本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重点要加强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工作;对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建设
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做好长江上游、黄河上游经济区的环境地质评价与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对可能开发的大型矿产基地、大型水能基地,提前做好环境地质综合评价。
北部内陆盆地区主要问题是荒漠化和盐渍化。主要的防灾手段是加强地下水的勘查和合理开发利用。特别要注意在沙漠边缘地区寻找地下水源,建立绿色屏障,并逐步向沙漠区推进。
四、主要任务
(一基础调查评价与区划 2001年--2005年
1.全面完成分省(自治区、直辖市1:50万环境地质(以灾害地质为重点调查工作。此项工作自1991年开始,到2000年底,共完成27个省(区、市的调查,2005年底以前完成全国的区域环境地质调查(以灾害地质为重点工作。
2.2005年底以前基本完成全国以县(市为单元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通过这项工作,可以全面掌握我国地质灾害的发育规律、主要致灾危险点的分布状况、危险性、危害程度等,为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和实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奠定基础。
(1对受致灾地质作用威胁十分严重的700个县,由国家和地方共同出资,按《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技术要求》开展调查工作,将所有对主要居民点和重要设施有较大威胁的灾害危险点基本调查清楚。2002年底以前完成400个县(市,2005年底以前全部完成。
(2受致灾地质作用威胁较为严重的500个县(市的调查与区划工作,由地方各级政府出资完成。
(3其余受致灾地质作用威胁较轻的县(市的调查与区划工作,由各县出资完成。
2006年--2015年
1.完成全国地质灾害多发城镇、经济开发区地质灾害隐患调查与土地利用控制区划。
2.完成全国规划交通干线地质灾害隐患调查与土地利用控制区划。(二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网络体系建设 1.群测群防网络建设
在开展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时,采取专业队伍与当地村镇干部混合编队的方法组成联合调查组,每发现一个隐患点,即由当地政府领导指派当地群众按调查组提出的方法和要求进行监测。重要隐患点,则由乡镇政府在技术人员的协助下制定防灾预案。2005年以前,监测机构落实到县(市。县(市地质灾害调查全部结束时,全国所有调查出来的灾害隐患点都要有明确的防灾负责人和监测责任人,由此形成一个覆盖全国主要地质灾害多发区的群测群防网络。
2.专业骨干网络建设
对一些危害相当严重,将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的灾害隐患点,由专业人员利用现代化仪器进行站网式监测。
2005年以前,以三峡库区崩塌滑坡、苏锡常地区(苏州、无锡、常州地面沉降监测为主。监测数据达到适时传输、自动处理。
2015年以前,建成覆盖全国的以站网式监测为骨干的立体监测网络。建成比较完善的地
质灾害防灾预警指挥系统。3.应急反应系统建设
2002年底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建成以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为主体的地质灾害应急反应系统。每年汛期前对主要灾害隐患点进行险情巡查;汛期中加强监测;汛后进行复查。发现险情或接到险情报告,要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赶赴现场,进行险情鉴定,提出处理对策措施。
(三信息网络建设
在进行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时,按统一要求填写调查表,由此形成地质灾害基础信息,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网络。
2002年底,建成主要地质灾害的空间数据库结构,提供动态查询的主要地质灾害信息。
2003年以前完成整个信息网络的骨架建设,建立基于GIS系统的地质灾害状况和地质灾害管理公众自由查询系统。
2005年底,建成相对完善的全国地质灾害的空间数据库,使一般民众能通过互联网查询任何一个目的区的地质环境状况、地质灾害历史和致灾隐患点的分布、危险性和可能的危害范围;提供主要地质灾害信息适时查询。〈br〉〈br〉(四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及防治示范区建设
为提高区域地质灾害监测预报水平,为探索开发性治理地质灾害的途径,2015年以前,分别在三峡库区、陕西关中地区、太行山地区、龙门山地区、江西宜春地区、云南东川地区、广东深圳市建立示范区。
1.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示范区建设
2001年,全部完成库区19个县(区地质灾害调查,建立19个县级监测站,初步建成群测群防监测预报网。建立全库区的RS监测系统,完成首次1:1万航摄飞行;建立全库区的GPS控制网、基准网。
2002年,建成库区以60个危害严重的致灾隐患点的自动化监测为主体的监测预报网络。实现监测数据的自动采集、适时传输和自动分析。〈br〉〈br〉长江三峡
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示范区的建成将为全国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网络的建设提供最直接的经验。
2.陕西关中、太行山、龙门山、江西宜春地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及群测群防示范区建设2 005年以前分建成上述四个示范区,主要是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环境调查并对当地灾害历史情况进行分析,掌握各地区地质灾害主要诱发因素特别是降雨在灾害发生中所起的作用,研究不同地区的临界暴雨强度,通过与气象部门的合作,利用较为精确的天气预报进行区域性灾害预报。在此基础上,建立群测群防网络,完善监测预报系统。
3.云南东川泥石流灾害治理示范区建设
2003年开始启动,在我国泥石流博物馆一云南东川选择危害面较大造成大量土地无法利用的泥石流沟,采取国家给予优惠政策和少量资金补助,鼓励企业、个人出资治理,获得土地使用权。通过示范,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探索地质灾害治理与土地开发利用相结合的新路,以减轻政府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经济压力。
4.深圳市岩溶塌陷灾害预防示范区建设
充分收集深圳市多年来工程勘查中积累的大量资料,特别是钻孔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补充勘查和详细研究,进行深圳市岩溶塌陷危险性的详细分区,建立深圳市地质环境状况公众查询系统,一方面,利用该项成果调整城市规划布局;另一方面,也可作为单位、个人投资工程建设时的参考依据。该项示范区建设2001年启动,2003年建成。
(五开展全国地质灾害风险区划
以省(区、市1:50万环境地质调查等已有资料为基础,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研究中国致灾地质作用活动程度与各地区社会经济易损程度,分析地质灾害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评价我国地质灾害风险程度与地区差异,为国土开发和地区经济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2005年以前: 1.完成三峡地区地质灾害风险区划;2.完成我国七大经济区域(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西南及华南部分省区、东北地区、中部5省地区、西北地区地质灾害综合风险区划;3.完成我国规划的主要交通干线地质灾害综合风险区划;4.完成全国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6种常见的、多发的致灾地质作用的危险性评价、易损性评价和风险性评价。
2015年以前完成全国地质灾害严重的700个县的以县(市为单元的地质灾害风险区划。
(六实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1.2005年以前对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实行谁诱发、谁治理的原则;对自然作用形成的地质灾害,则实行国家、地方和受威胁单位共同出资治理的方式。使一些危害特别严重并需要治理的地质灾害危险点得到有效治理。〈br〉〈br〉
2.在逐步完善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除对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依旧实行谁诱发、谁治理的原则外,自2006年开始,对自然作用形成的地质灾害逐步推行政府强制性限期治理的方法。治理经费除极个别的特殊情况由政府补贴以外,原则上由受威胁的单位和个人出资。使危害严重并需要进行治理的地质灾害危险点大部分得到有效处理。
五、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强化管理
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性事业,是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职责之一。要严格贯彻执行国土资源部第4号令《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加强管理,确保规划的实施。在各级地方政府机构改革过程中,省、地、县三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均应设置地质环境管理机构,并规定其主要职责,认真落实中央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政策,全面履行职责,开拓创新,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把地质灾害监测机构落实到县(市,地质灾害严重的乡村要有地质灾害监测员。
(二大力加强法制建设
把法制建设放在首位,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集中力量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基本建立起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体系。2001年-2005年拟制定以下法规、规章:(1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条例(法规;(2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章;(3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规章;(4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管理办法(规章;(5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管理办法(规章;(6修订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监理资质管理办法(规范性文件;(7完善汛期地质灾害预报防灾制度(规范性文件。
2006-2015年拟制定地质灾害防治法及其相配套的城镇与基础设施建设地质灾害防
治管理条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管理条例等法规、规章。〈br〉〈br〉在努力推进全国性的法律、法规建设的同时要积极引导、促进地方性法规的建设。
(三把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应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协调。国家、地方及部门在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时,要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主要指标纳入相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
(四建立健全防治经费的投入机制
要保证规划实施,必须要有相应的经费保证。遵照各级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和“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实行分级防治。国家地质灾害防治管理能力建设经费和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区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的投入,以中央财政为主;各产业部门所辖建设区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由各部门负责;广大城乡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的投入以地方政府和部门、企业为主,中央财政为辅,多渠道投入。
(五依靠科技进步
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的综合能力。特别要做好致灾地质体的综合勘察、评价和评估,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提高灾害信息采集和快速处理水平,建立灾害防治信息共享机制;加强灾害防治研究,提高抗灾应急能力。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科学技术研究。特别要分轻重缓急解决地质灾害防治中关键性的技术问题、难题。近期首先要通过专门的研究,总结出斜坡稳定性、岩溶分布区地面稳定性判别的宏观标志等,迅速提高群测群防的科技含量;其次,要在较长时间资料积累的基础上,开展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判据的研究,逐步使高科技的监测技术从试验阶段逐步过渡到实用阶段。第三要逐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理论研究、致灾地质作用过程模拟与过程控制研究以及地质灾害监测仪器的研究。积极推广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2005年以后要特别注意加强开发性治理地质灾害的新技术、新方法研究。
要充分发挥科研单位与院校的技术力量,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组织科技攻关,解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难题。
要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吸收先进的地质灾害防治理论和技术方法。
(六完善管理手段,建立健全基本制度
日前推行的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单位资质管理制度,已为社会认可,效果明显。为尽快完善管理手段,还必须推行地质灾害防治目标责任制度、地质灾害限期防治制度。
地质灾害与地质构造关系浅析 篇5
摘要:长沙市是湖南省地质灾害的多发区之一。地质灾害不仅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而且对当地的投资环境乃至社会的持续发展都构成威胁。长沙位于湘江和浏阳河交汇的河谷阶地,周围为地势较高的山丘,其地形属于盆地,经过漫长的地质变化,形成了一些明显的地貌特征,同时也形成了一些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岩溶地面塌陷等)发生的地质条件。
关键词:地质灾害;地貌特征;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地质条件。
前言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如滑坡、泥石流、岩溶地面塌陷、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城市的建设需要防止地质灾害的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也需要避免受地质灾害的危害,因此我们应知道引起这些地质灾害的地质因素,以更好的预防潜在的地质灾害。
1.滑坡形成的地质条件:
定义: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流水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滑坡形成的前兆有:滑坡前缘坡脚处,岩土体出现上隆或凸起现象,并形成放射状裂缝;滑坡后缘出现张性裂缝,并迅速扩展;滑坡体周围岩土体出现松弛和小型坍滑现象;地表及深部岩石发生开裂或被剪切挤压有时还发生异常声响等。(1)岩土地质类型
长沙市东北侧为花岗岩低山丘陵地带,地表发育的土壤多为沙土,结构松散,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低,在水作用下容易发生变化的松散覆盖层是产生滑坡的内在物质基础。岩石力学强度较弱与较坚硬岩层互层结构的碎屑岩组亦有利于滑坡的形成。(2)地形地貌
相对高差大,山体坡脚陡,特别是在斜坡向于岩层结构面倾向一致时易于滑坡的形成。长沙位于湘江和浏阳河交汇的河谷阶地,周围为地势较高的山丘,其地形属于盆地,较易于滑坡的形成。
(3)地下水作用
地下水可以使岩土软化,降低岩土的抗剪和黏结强度。长沙市常年降水丰沛,地下含有丰富的地下水,这就为滑坡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2.泥石流形成的地质条件
定义:泥石流是山区界于夹沙水流与滑坡体之间的固液气混合液体。它既不同于夹沙水流,又不同于滑坡体,但同时兼有夹沙水流和滑坡体的某些特征的特殊流体。泥石流发生的前兆有:沟内有轰鸣声,主河流水上涨和正常流水突然中断。动植物异常,如猪、狗、牛、羊、鸡惊恐不安,不入睡,老鼠乱窜,植物形态发生变化,树林枯萎或歪斜等现象。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短时内有大量的水源。这三个条件主要是由地貌、地质、气候、水文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有机组合形成的。长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春末夏初多雨,河流纵横,水源充足。群山环绕,以岳麓山为代表的群山为泥石流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地貌基础。因此在多雨期,松散的山坡就可能形成泥石流。
3.形成岩溶地面塌陷的地质条件
定义:岩溶地面塌陷是指覆盖在溶蚀洞穴之上的松散土体,在外动力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的突发性地面变形破坏,其结果多形成圆锥形塌陷坑。形成岩溶地面塌陷的前兆:井、泉的异常变化:如井、泉水位的骤然升、降,水色突然浑浊或翻砂、冒气。这些现象反映岩溶地下水动力条件自然发生急剧改变,从而为塌陷作用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地面变形:如地面出现环状裂缝并不断扩展,产生局部的地鼓或下沉现象。它们一般是土洞扩展达到一定规模后其顶板已接近极限平衡状态的现象,这时地面已处于临近塌陷的危险状态。
岩溶地面塌陷是地面变形破坏的主要类型,多发生于碳酸盐岩、钙质碎屑岩和盐岩等可溶性岩石分布地区。激发塌陷活动的直接诱因除降雨、洪水、干旱、地震等自然因素外,往往与抽水、排水、蓄水和其他工程活动等人为因素密切相关,而后者往往规模大、突发性强、危害也就大。岩溶地面塌陷发现于碳酸盐岩分布区,其形成受到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湘西地区分布着大面积的碳酸盐岩,因此也是岩溶地面塌陷较发育的地区。长沙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城市建设,各种工程项目给长沙的土地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人类的活动规模巨大,再加上原有的一些地质条件,岩溶地面塌陷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参考文献
【1】 商真平魏玉虎等著,滑坡防治技术理论探讨与工程实践,黄河水利出版社,第一章2—6页;
【2】 科学之友,第503期 2012年4月(上旬刊)16—17页; 【3】 程星著,岩溶塌陷机理及其预测与评价研究,地质出版社;
【4】 王裕宜 詹钱登等著,泥石流体结构和流变特性,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一章1—4页;
地质灾害读书报告 篇6
《地质灾害》读书报告
浅谈斜坡变形六大影响因素
姓名:
学号:
学院:
日期:
成绩:
评语:
浅谈斜坡变形六大影响因素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斜坡变形、分析斜坡变形主要的六大影响因素,进而得出相应的应对方案和预防措施。
关键词:斜坡变形的概念 影响斜坡变形的因素 有效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正文: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关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的有关新闻。这些灾害频频发生,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全球平均每年就有近600人死于这些灾害。这些灾害对人们的生命健康产生了不小的威胁,同时也为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它们被统一称为:斜坡变形破坏。
对于这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形式,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但只有从地质灾害学的角度进一步理解其概念,才能更好地帮助我们认识和了解这种灾害。一.斜坡变形的概念
斜坡变形(slips deformation),指天然斜坡或者人工边坡在各种动力作用下,外部形态或内部结构产生变化以致发生严重位移破坏的现象。
其中,斜坡物质的快速失稳,导致相对整体的土体岩块向下运动,表现为滑、塌落以及滑移这三种形式;而岩土体和水的混合物向坡下的流动,则有沉积物流动,岩土坡移以及浊流等诸多表现形式。
上述多种多样的形式,都属于斜坡变形的范畴。因为几乎所有的土体运动都需要在斜坡上进行,故而无论是自然斜坡还是人工的边坡,斜坡变形灾害的发生,都可以认为是由地理环境、地质和人文环境的综合作用导致的。
斜坡变形灾害为人们带来的损失可见一斑,尤其是在土地资源紧缺的当下。面对当下的严峻形势,只有知道了影响斜坡变形的因素,我们才能有效地应对这种不必要的损失。
二.斜坡变形的六大影响因素
影响斜坡变形的因素主要有六个大类。(1).地形地貌
斜坡地形的高差和坡度决定着土体岩块因为重力而产生下滑力的大小,也决定了滑坡,崩塌体的规模和速度。而滑坡和崩塌,则是山地斜坡变形的一种类型。
以我国西南地区为例,当地泥石流灾害较为严重。而分析其地势,我们不难发现:西南地区山地沟谷较多,沟谷坡降有效地为泥石流的产生堆积了大量的“原 料”,再加上山地沟谷区地形高差较大,坡度较陡,土体稳定性本来就比较小,因此泥石流的灾害便十分频繁。
(2).地质构造与新构造活动
地质构造控制着山地的格局,而新构造的活动频繁程度,则反映着这个区域地质结构的稳定性。不同的构造体系有着各自的运动规律,故而难免造成地质构造之间存在着断裂。断裂的性质和断裂处的发育程度,决定着存在构造断裂的区域中频发灾害的种类。
比如崩塌和滑坡集中分部在不同构造体系的结合部位,崩滑流主要产生在地震频发带,而地震频发带(如天水-武都-汶川地震带)还是泥石流、山体滑坡和崩塌的密集分布区。
(3).地层岩性和岩体结构特性
如果说前两者都属于造成斜坡变形的外在因素,地层岩性和岩体结构面以及其组合形式,则是形成斜坡变形的内在条件之一。岩体结构的分类多种多样,而具有层状碎裂结构,碎裂结构和散体结构的岩体则更容易引发滑坡。
同时,岩体结构对斜坡变形的影响,还在于软弱结构面对其稳定性的制约作用。比如土体滑坡则一般在土质松散,且存在透水或不透水层于其底部的地方发生,因为这些结构,构成了能够允许滑体滑动的一切条件。
(4).地下水
斜坡地带地下水状态,对变性破坏有着显著的影响。地下水的存在,大大降低了岩体,尤其是软弱岩结构面的强度。与此同时,地下水的压力可以降低滑面上的抗滑力,同时增加其下滑力,使岩体的稳定性大幅度下降。当富含黏土的微粒沉积物饱水之时,其内部压力就会上升,从而造成滑动。
(5).暴雨和连续降雨
斜坡变形对水的敏感性很强,崩滑流的主要爆发期便是在多降雨季节。降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是诱发斜坡变形的重要因素。我国大多数的这类灾害,都是因为大量降雨下渗,导致土质结构松散、沉积物饱水、内部压力失衡而引起的。而这些变化主要集中在夏季,并且是多强降雨的时期。
由此可见斜坡变形与降雨的关系十分密切,而在中国,以西南、西北地区最为严重,危害程度也最大。
(6).人类活动
在人类文明飞速进步的今天,人类的活动已经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自然的本来 2 状态。由于我们大量开发和使用自然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现今各地的土壤结构、水资源乃至森林资源都发生了极大地变化。这些变化打破了自然平衡,让自然在“内分泌失调”的情况下,产生了一系列可怕的后果。
比如铁路建设,矿山开发,水利水电以及码头港口的建设,都会对当地的自然坡造成破坏,改变其原有结构,导致水的渗入以及稳定的土壤结构变得松散,从而诱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此外,对森林的滥砍滥伐,也使得树木对土壤的稳固作用大大降低,促使了事故的频发。
纵观上述的六大主要因素,地质因素无疑是斜坡变形的产生基础,而那些并非地质本身的因素,则成为了诱发斜坡变形灾害的诱因,加速着灾害的发生。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将这样的损失减到最低呢?在纵观斜坡变形的产生基础和诱因之后,专家们也想出了一系列可行的办法。三.如何有效应对和预防斜坡变形
鉴于这种灾害具有高速运动、高能、多发、多样化以及难以预测等多种特性,经常为人们造成许多猝不及防的损失,人们对这类灾害的防治主要分类为针对崩塌、滑坡以及泥石流的防治。
(1).对于崩塌的防治
防治崩塌的主要工程措施有:护墙或护坡,防止斜坡岩土剥落;镶补、填堵坡体岩石缝洞;削坡,人工消除小型危岩体或减缓陡峭高坡;锚固,加固危岩体,提高其稳定程度,防止崩落;排水,疏通地表水和地下水,减缓对危岩陡坡的冲刷和潜蚀;拦截,修筑挡石墙、落石平台、拦石栅栏等,阻止崩塌物对工程设施的破坏;建造明硐、棚硐等防护铁路、房屋等建筑设施。其具体措施主要包括:
①掌握崩塌活动分布规律,居民点和重要工程设施要尽可能避开崩塌危险区及可能的危害区;
②加强对危岩体监测、预测、预报工作,临崩前及时疏散人员和重要财产; ③实施必要的工程措施,加固斜坡或防护受威胁的工程设施。(2).对于滑坡的防治
滑坡防治是指在无法绕避滑坡地段或斜坡不稳定地段进行工程建设时所采取的防治措施。
其措施必须在详细调查分析和研究对比各种方案的基础上进行。调查的内容主要有滑坡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诱发滑动的主要和次要因素等。
防治方法有:①排水(拦截和旁引滑体以外的地表水,汇集和疏导滑体中的地下水;②改变斜坡力学平衡条件,如降低斜面坡度、坡顶减重回填于坡脚,必 要时在坡脚或其他适当部位设置挡土墙、抗滑桩或锚固等工程防治措施;③改变斜坡岩土性质,如灌浆、电渗排水、电化学加固、增加斜坡植被等。(3).对于泥石流的防治
预防和治理泥石流灾害所采取的各种措施,是一项由多种措施组成的系统工程。
它主要由四方面措施组成:①防止和削弱泥石流活动的防治体系--通过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保护和治理流域环境,消除或削弱泥石流发生条件;②控制泥石流运动的防治体系-采用拦挡坝、谷坊、排导沟、停淤场等工程措施,调整和疏导泥石流流通途径和淤积场地,减少灾害破坏损失;③预防泥石流危害的防护工程体系——修建渡槽、涵洞、隧道、明硐、护坡、挡墙、顺坝、丁坝等工程,对重要危害对象进行保护;④预测、预报及救灾体系一一对于遭受泥石流严重威胁的居民、企业和重要工程设施,及时搬迁、疏散,受灾时有效地抢险救灾,减少灾害破坏损失 从上述防治措施来看,对于斜坡变形灾害的防治,主要体现在通过工程和生物措施加固土体稳定性、建立防护设施、排除有害干扰,做好紧急预案和预防检测工作这几个方面。
我们也能够看出,对于不同类型的斜坡变形灾害,其防护措施虽然基本相似,却也有着各自的特点。而我个人认为,一味讲求防治并不是唯一的办法。人类的发展,已经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自然本来的平衡,虽然如今土地资源紧缺,可用的土地资源应当被有效利用。但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从自然的发展角度看待各类建设,尽量选址准确,尽量多的利用人类的智慧来避免这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努力进行科技研究,争取能够在发展的同时,给予自然母亲一定的治愈,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专著:ISBN:9787122019349 作者:蒋辉.书名:《环境地质学》.出版者,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出版日期:2008.02;
专著:作者: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书名:《斜坡变形破坏分析及边坡稳定性评价》.出版者,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出版 出版日期:1991.12;
浅议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 篇7
要想明确环境地质的内涵首先要先明确环境的含义, “环境”一次来源已久, 并且国内外的专家与学者对其有不同的认知, 比如, 我国的《环境科学大辞典》当中, 对“环境”是这样描述的:“相对于中心事物来说的一种背景。”在环境科学中指出了人类的各项活动以及外部世界的所有都是环境, 环境是地球表面与人类发生了相互作用的关系下产生的自然要素的总体。”在上述理论中, 将人类作为了环境的主体, 将能够对自然产生作用的要素总体称之为“环境”。
在《环境学导论》一书当中, 对环境的理解为:“环境科学当中对环境的研究, 将人类的活动与行为作为核心, 并将人类作为了外部世界的主体, 人类的生存、生产等相适应于环境, 是各种物质条件结合的总称, 并以此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与物质条件的综合体两种。本文将“环境”内涵划分为三大类, 分别是: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地质环境, 并提出了人类是环境当中的重要组成, 是与环境共同发展的主体, 并且, 人类是在自然地质形成过程中出现的。环境地质就是对人类的生存、发展环境形成影响的地质、地质问题及其相关变化信息的集合。
2 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当前, 随着资源开采程度的加深, 人们面临的环境地质问题也逐渐增多, 主要包括:淡水资源短缺;土地流失、土地荒漠化等问题;地质灾害日渐频繁, 引发了环境问题;地球化学循环对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环境地质问题逐渐增多。
上文已经提到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是根本条件。同时, 水资源也是维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保障。其中, 每一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淡水资源, 淡水资源不仅是使用最为广泛的资源同时也是国家经济建设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
2.1 我国淡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是:地区分布不均衡, 东部多西部少。北方水资源占有率为全国的18.27%, 而南方地区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72.2%。为此, 从水资源的分布上看, 我国北方的水资源与南方的水资源分布比例为1∶5。此外, 北方的年降水量比南方少, 年平均的降水量为300毫米, 最多为700毫米;但南方地区的长江流域年降水量每年都在1500毫米以上, 最高可以达到200毫米以上。由此可见, 我国南北方水资源相差较大。为此, 北方经常发生淡水资源紧缺的情况, 但南方因为年降水量多, 再加上气候特征, 会经常发生洪涝灾害。
2.2 土地资源流失与荒漠化问题较为严重
我国很多地区都存在较为严重的土地资源流失与荒漠化问题。最为严重的土地资源流失是土壤的侵蚀。土壤侵蚀是在特定的自然地质作用下产生的, 加上人为因素的影响, 比如土地资源的利用不合理等更使土壤的侵蚀加剧了。比如, 我国南方地区的岩溶山地区、红土地区等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必须加大对其的整治力度。
3 地质灾害种类的论述
以地质动力活动或地质环境异常变化为主要成因的自然灾害。在地球内动力、外动力或人为地质动力作用下, 地球发生异常能量释放、物质运动、岩土体变形位移以及环境异常变化等, 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生活与经济活动或破坏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环境的现象或过程。不良地质现象通常叫做地质灾害, 是指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造成的恶化地质环境, 降低了环境质量, 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安全, 并给社会和经济建设造成损失的地质事件。
地质灾害的种类有很多, 笔者在这里进行一个简单的分类:
广义的地质灾害是指, 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 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 (现象) 。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层自燃、黄土湿陷、岩土膨胀、砂土液化, 土地冻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 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狭义的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这一类的地质灾害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这一类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很大, 而且所造成的影响和破坏也十分大, 它们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 比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会造成交通系统瘫痪、人员和财产损失等。
4 环境地质灾害整治措施
4.1 对于自然灾害, 要做到提前预防和防治
很多自然灾害, 比如像地震、火山等, 因为破坏性极大, 所以一定要做好提前的预防工作, 例如要投入大量经费, 打造一套完整的预警预报监测系统, 并聘请专业的学者专家, 在预防防治工作上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4.2 对于由人为造成的灾害, 要从人自身找问题
其实很多环境地质灾害, 都是由人类自身造成的, 比如像土地酸化或盐碱化是由于对于化学肥料的滥用, 地面沉降则是对于地下水的过度取用,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泥石流等问题则是乱砍乱伐等原因造成的, 还有水资源短缺则是浪费和污染造成的等等一系列人为灾害。
因此, 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关键, 还是得从人类自身找原因。第一, 需要对人们进行宣传教育, 使其从自身做起, 在生产生活工作能够尽量不要对环境造成危害, 从而形成一个保护自然的良好氛围, 这是一个长期过程, 需要坚持。对于用此方法无效的个人单位企业, 则需要用法律的形式加以约束甚至处罚, 这里就需要立定各种法律法规。第二就是要对已经遭受破坏的环境进行科学的治理, 比如绿化来治理土地流失和荒漠化, 退耕还林来保护耕地等。总而言之, 要从人的身上去找问题并解决问题。
5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5.1 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现状认识不清
鉴于我国没有构建出完善的地质灾害调查机制, 并且投入的地质灾害调查经费较少, 致使人们对地质灾害隐患的认识不够全面, 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刚起步, 水平较低。对灾害分布状况、灾害的危险程度、影响因素都缺少足够的认识, 评价开展的非常不系统、不科学。从当前人们对地质灾害的认识上看, 鉴于地质因素了解的不是非常清晰, 不能构建出灾害预警机制, 预警信息掌握不足, 地方建设、工程布局缺少合理性、可靠性的依据。
5.2 监测方法落后, 监测网络构建不全面
全国除了部分区域外, 地质灾害监测信息网络建设的步伐非常缓慢, 并且原有的监测信息网络还经常出现损害。在平原地区因为缺少地面沉降监测网络, 不能及时对灾害的损失率做出分析, 不能对其做出客观的评价, 更不能做出技术上的决策支持;因为很多地区地质灾害预警缺少科学技术的支持, 设备较为老化, 不能做出真实、有效的预警, 不能及时对灾害做出补救规划。
(1) 地质灾害监测与调查研究的水平和国外的发达国家相差很多, 在预警预报工作开展上起步较晚;
(2) 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 在地质灾害的成因机制、诱发因素调查上有一定优势, 但在灾害的评价与分析上与发达国家存在差异, 尤其是在模拟预测技术上、风险评估、监测的新技术上有很大差距。我国初步启动的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上, 应急体系与反馈机制需要不断完善与改进。
5.3 经费投入不足
我国用于地质灾害调查的经费非常有限, 监测与预警工作更是以公益形式开展的, 缺少全面性与延展性。长期以来, 因为经费的不足很多灾害报警工作或者是灾害的预防不能有效开展, 并且加剧了重视抢救轻视防控的思想。
针对上述问题, 需要加强的工作有:不断加强对我国地质灾害易发生地的地质、水文地质等因素的分析, 做好对风险的控制与管理, 并结合地质特征以及灾害发生的程度制定出灾害的预防与控制方法;还要构建出城镇重大突发性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网络预警系统, 对突发地质灾害及时作出分析与防控;建立全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机制与预案。
6 结语
化学地质灾害 篇8
案例二:2004年11月28日上午7时左右,陕西铜川矿务局陈家山煤矿发生一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截止上午10时,在井下工作的273名矿工已被救出85人,剩下188人情况不明。中新网12月1日电:据中广网消息,陕西铜川陈家山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新闻发言人刚刚宣布,井下166名失踪矿工全部遇难,有21名矿工遗体今晨3点运出地面。
案例三:湖北省恩施市在上世纪60年代爆发了大规模的人畜硒中毒现象,1959-1963年间共发现硒中毒病人338人,其中90%集中在恩施市沙地、新塘和双河三个区,双河鱼塘村在1963-1964年间全村23人就有19人中毒。牲畜全部中毒死亡,全村居民不得不弃村外迁。沙地区5个村就集中了281个病人,占总人口的49.2%。
以上这些矿难事故和地方性疾病都是由化学地质原因引发的灾害,这些化学地质灾害影响深远,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危害,理应引起足够重视。
地质灾害是在地球的发展演化过程中,由各种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灾害性地质事件。其中在矿产开发过程中发生的重金属污染、瓦斯突出和瓦斯爆炸,石油和天然气开发过程中的井喷,还有由于地球生物因素造成的地方性疾病,都属于化学地质灾害。
化学地质灾害主要有两种类型:矿藏中的有毒及有害气体引发的化学地质灾害和地球化学元素缺乏或过剩造成的地方性疾病。
1矿藏中的有毒及有害气体引发的化学地质灾害
这类化学地质灾害主要是由于在矿藏开发过程中不遵循安全生产规定引发的事故,其中以瓦斯爆炸最为常见(如案例一)。
瓦斯是在矿床和煤炭形成过程中所伴生的天然气体产物的总称,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占90%以上),其次为二氧化碳和氧气,有时还有少量的氢、二氧化硫及其它碳氢化合物。瓦斯通常以游离态和吸附态两种形式存在,游离态瓦斯存在于煤层的缝隙和孔洞中,而吸附态瓦斯以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吸附于煤颗粒的表面。在采掘过程中,煤体内的瓦斯释放后便富集在炕道里,如果这些瓦斯得不到及时疏散,富集到一定程度,达到爆炸极限(空气中瓦斯的浓度在5.5%~16%之间),一旦有明火、电火花等就会引起爆炸。瓦斯爆炸或瓦斯与煤层联合爆炸产生的温度可达1850~2650℃,炕道里的压力可达初始压力的9倍,高温和高压会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炕道的严重破坏甚至跨塌。
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的十年间中国共发生瓦斯爆炸灾害200起以上,死亡1400余人,其中较为严重的省份有山西、贵州、广东等省。全国近年来发生的200多次瓦斯爆炸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9376万元。从2002年7月22日至2003年7月8日将近一年时间内,发生这类矿难79件,全国煤矿一年内因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导致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原国有企业重点煤矿2002年全年销售额的5%。
要预防井下瓦斯爆炸,必须做到:①严格检查制度,低瓦斯矿井每班至少检查2次,高瓦斯矿井中每班至少检查3次,发现有害气体超过规定,应及时采取封闭等必要措施。②加强井下通风,采用各种通风措施,保证井下瓦斯不超过规定含量。③每个矿工应注意,在下井作业时,严禁携带香烟和点火物品,不得使用电炉和灯泡取暖。④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矿用机电设备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对有关责任人员坚决依法严惩。
一旦发生瓦斯爆炸,应立即切断通往事故地点的一切电源,马上恢复通风,设法扑灭各种明火和残留火,以防再次引起爆炸。井下人员应背向爆炸地点迅速卧倒,如眼前有水,应俯卧或侧卧于水中,并用湿毛巾捂住鼻口。所有生存人员在事故发生后,应统一、镇定地撤离危险区。遇有一氧化碳中毒者,应及时将其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安全地区,如有心跳、呼吸,应立即在安全处进行人工心肺复苏,不能延误抢救时机。
2地球化学元素缺乏或过剩造成的地方性疾病
近二三十年来,科学界发现碘、氟、砷等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人体的新陈代谢及免疫功能有着巨大的作用,但由于地球生物化学链,地球上的化学元素经常在地壳、水、大气和生物之间迁移,各种化学元素分布的不均匀造成某些化学元素在一些地方过多或过少,最终导致人类在这个地球生物化学链中得到的某些化学元素过多或过少,引发某些地区的一些地方性疾病。据统计,全国地方性疾病总患病人数达3846万人以上。主要病种有由于缺碘引起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地甲病,重病者的后代患有较严重的克汀病);缺氟引起的地方性龋齿、摄入过量氟引起的地方性斑釉齿;重病者为氟骨症,统称地氟病;地方性砷中毒;地方性硒中毒(如湖北恩施),缺硒引起的地方性心脏病(克山病)、大骨节病等。
3地球化学元素缺乏或过剩造成的地方性疾病的防治
(1)缺碘。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国际推荐的碘营养素每天需要200微克,低于这个标准就会出现碘营养不良。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无论是尚在腹中的胎儿还是已降生的婴幼儿和少儿,碘都是最重要的影响智力发育的微量元素。碘在体内的作用是与酪氨酸等一起构成甲状腺素,而甲状腺素又是大脑细胞发育必不可少的重要激素。缺碘对于孩子来说,会造成对大脑的损害,出现智力障碍。
孩子碘缺乏重在预防。首先是孕期和哺乳期妇女要注意补碘,所以在每天食用适量的碘盐外,还可多吃些海带、紫菜、虾皮等含碘量高的食物。孕妇还可实行全程尿碘监测,掌握孕产期的碘营养水平,一旦发现碘摄人不足,必须及时补充。其次在哺乳期要科学合理地补碘,主要从食物中摄取,但孩子不宜过多食用碘盐,口味过咸会有损肾脏。
(2)缺氟及氟摄入过量。氟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必需微量元素。在人体必需元素中,人体对氟含量最为敏感,从满足人体对氟的需要到由于氟过多而导致中毒的量之间相差不多,所以要更加注意自然界、饮水及食物中的氟含量。
氟在人体中主要分布在骨胳、牙齿、指甲和毛发中,尤以牙釉质中含量多,正常人体骨骼中含氟0.01%~0.03%,牙釉中含氟0.01%~0.02%。在骨骼和牙齿中,氟均以氟化钙(CaF2)的形式存在。氟的摄入量或多或少也最先表现在牙齿上。当人体缺氟时,会患龋齿,氟多了又会患斑釉齿,如果再多,会患氟骨症等系列病症。
人体中氟的主要来源是饮水,有研究认为,饮水含氟量为1.0mg/L~1.5mg/L较为适宜,最高不得超过2.0mg/L。
市场上出售的加氟牙膏含有氟化钠、氟化锶等氟化合物,有防龋作用,适用于缺氟地区。但氟摄入过量地区的人就不能使用,否则会加重斑釉齿及氟骨症等系列病症的症状。
(3)缺硒及硒摄入过量。1984年联合国卫生组织将硒列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硒是使人长寿的独一无二的微量元素。据国际科学营养学会建议,每人每天应摄入50微克至200微克的硒。国内外临床已证明,包括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病、胃肠病、白内障、失眠、免疫力低下等40余种疾病与硒的摄入量密切相关。如果硒摄入量不足,体内的细胞则要遭受病毒、癌症、心脏病及早衰等折磨。科学家们建议,要长寿,就要适量地补硒。硒通过谷胱甘肽氧化物酶发挥强大的抗氧化作用,能对抗活性氧和自由基氧化细胞膜所产生的种种损害(如使DNA、tLNA、酶等生化异常),干扰核酸、蛋白质、粘多糖及酶的合成及代谢,直接影响细胞分裂、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从而保护细胞膜的稳定性、通透性,使机体的生命活动正常进行。另一方面,硒能激活体液免疫,提高免疫功能,硒能对抗汞、铅、砷等有毒元素的胚胎毒作用,防止镉引起胎盘坏死及畸形。胚胎及胎儿缺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代谢紊乱,抗自由基的能力减弱,自身保护机制降低,造成胚胎发育受阻。这可能是胎儿官内发育迟缓的原因。缺硒的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可能发生溶血性贫血。调查中发现,缺硒的孩子80%以上厌食、抵抗力弱、经常闹病。专家建议,应给儿童增加富含硒的食物摄入,如海鱼、动物内脏、粗粮等。
作者单位:①上海市金山区金盟中学(20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