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数据

2024-10-03

地质灾害数据(共9篇)

地质灾害数据 篇1

0 引言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数据库系统 (以下简称TGGD) 是以收集到四大类 (滑坡、塌岸、边坡、危岩) 400余处工点资料为数据基础, 集查询、统计、模拟计算等功能为一体的地质灾害数据库及辅助设计决策系统。TGGD数据库系统包含两大数据库:分别是属性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库存储的是地质灾害发育区域的基础地理、地质空间数据以及灾害点本身的空间数据。在空间数据库的建设过程中, 将不同来源的数据格式转换为系统支持的数据格式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GIS中最常用的空间数据结构可分为两种:矢量数据结构和栅格数据结构, 两种数据结构都可以用来描述地理实体的点、线、面三种基本类型。TGGD空间数据库采用的数据结构是矢量数据结构。

TGGD空间数据库是以GIS组件Map Objects为开发平台建立起来的。Map Objects可以使用的数据文件的格式主要有Shapefile、Coverage、SDE、VPF、Street Map和各种CAD文件[2]。TGGD空间数据库支持的空间数据文件格式是Shapefile。

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将TGGD空间数据库建设过程中收集到的不同来源的矢量数据格式转换为Shapefile文件。

1 空间数据库内容、数据来源及数据格式

1.1 数据库内容

在本系统中, 主地图map1由17层地质地理信息图层和8层地灾图层 (边坡周界图层备用, 实际是7层) 组成, 图层文件格式为ESRI-Shape, 每个图层由.dbf (文字数据) 、.prj (投影坐标) 、shp (图形) 、.shx () 组成。根据图形不同, 又分为域/区 (zone/area) 、线 (line) 、点 (point) 三种, 叠放次序必须域在下 (先放) 、线在中、点在上 (后放) 。

概括起来, TGGD空间数据库的图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图件资料。

1.1.1 基础地理图件

包括省 (市) 、县 (区) 、乡 (镇) 、村、自然村的边界、居民点等。

1.1.2 地物图件

包括河流、湖泊、铁路、公路、高速公路等。

1.1.3 基础地质图件

包括构造、地层、岩性。

1.1.4 灾害点图层

包括四大类灾害点的分布图、标注图。

TGGD空间数据库包含的所有图层及图层层序见表1所示。

1.2 数据来源

TGGD空间数据库的矢量数据来源主要有外业测量、跟踪数字化及栅格数据转换。

1.2.1 外业测量

TGGD空间数据库的灾害点周界和部分基础地理、地质图件一般是利用外业测量仪器自动记录形成的测量成果。

另外, 灾害点坐标和灾害点周界可以在野外调查过程中, 用GPS测得。

1.2.2 跟踪数字化

利用跟踪数字化仪或在计算机屏幕上, 将地图图形或图形栅格数据转换为矢量数据[3]。部分灾害点周界是通过这种方法获取的。

1.2.3 栅格数据转换

TGGD空间数据库的部分矢量数据是通过栅格数据转换得来的。栅格数据包括一些遥感图像和地图图像。

1.3 数据格式

采集的各种空间数据来源有很多种, 其数据格式也就各不相同。

TGGD空间数据库的数据格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1.3.1 坐标矢量格式文件

坐标矢量格式文件包括投影坐标矢量格式文件和地理坐标矢量格式文件。

TGGD空间数据库支持地理坐标矢量格式文件, 如收集到的是投影坐标矢量格式文件, 则需要将投影坐标矢量格式文件转换为地理坐标矢量格式文件。

更进一步, TGGD空间数据库支持的空间数据格式为Shapefile, 则地理坐标矢量格式文件需转换为Shapefile文件。

1.3.2 CAD软件矢量数据

CAD软件矢量数据是空间数据的一个主要来源, 如河流、湖泊、地层、岩性等图件, 其原始数据格式是CAD矢量数据。

1.3.3 栅格 (图片) 数据

收集到的地图图像、遥感图像等图片。

2 坐标矢量格式文件转换为Shapefile

TGGD空间数据库中坐标格式为地理坐标, 即经纬度坐标。收集到的一些数据坐标为投影坐标时, 首先需要将投影坐标转换为地理坐标, 然后将地理坐标矢量格式文件转换为Shapefile文件。

2.1 投影坐标转换为经纬度坐标

投影坐标和经纬度坐标的转换公式如式 (1) 所示。

式中:X、Y———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纵;

λ、φ、———椭球面上地理坐标系的经度、纬度 (分别自赤道和投影带中央经线起算) ;

s———由赤道至纬度φ的经线弧长;

N———卯酉圈曲率半径 (可据纬度由制图用表查取) ;

η———η2=e'2cos2φ, 其中e'为地球的第二偏心率。

2.2 地理坐标矢量格式文件转换为Shapefile文件

地理坐标矢量格式文件可利用一些软件直接转换成Shapefile文件。如可利用Map Info软件实现数据之间的转换。

3 CAD矢量数据转换为Shapefile文件

TGGD空间数据库表的数据来源一部分是CAD矢量数据, 要建立空间数据库, 需将这些CAD矢量格式数据转换为空间数据格式Shapefile文件。

CAD是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英文缩写。常用的CAD文件有DXF、DWG、DNG等。在CAD的数据模型中, 点、线、面等几何要素以二进制形式保存于文件中, 相关的注记、颜色、线型等属性也跟几何数据放在一起, 故其具有强大的绘图功能和处理矢量图形的能力[1]。但从空间地理信息系统角度来看, CAD缺乏较强的对空间数据信息的描述和分析功能。而GIS却能对空间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和管理。因此, 可将CAD图形作为已有的数据源, 将CAD图形转换为适用的GIS数据。

CAD的数据格式地形图要素的表现形式有多种, 鉴于其面状要素不一定完全闭合, 线状要素有交叉等原因, 不能满足GIS的要求, 因此, 在转换成GIS空间数据之前, CAD图形需做编辑修改等工作。

CAD一个图层中可以放置所有的地物信息, 但GIS空间数据库的一层只能放置点、线、面中的一种, 所以转换之前要做图层分层的检查。另外, 要将图层上不符合GIS空间数据拓扑结构要求的实体过滤掉。

CAD与Shapefile的数据转换:数据转换分为直接转换和中间转换。由于CAD与GIS系统描述统一空间对象的数据模型与语义存在一定的差别, 建议通过间接转换的方法实现数据转换。

1) CAD清理有定位对齐的文字, 转存为R12/R14 dxf文件。

2) 用Map Info将dxf文件转换为.TAB文件。

3) 用Global Mapper将TAB文件转换为Shapefile文件。

4 栅格数据转换为Shapefile文件

栅格数据是GIS空间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 栅格数据的收集实际上就是栅格数据矢量化的过程。将栅格数据转换为矢量格式数据后, 再将矢量格式数据转化为Shapefile格式文件。

4.1 栅格数据转换为矢量格式数据

图片校准的原理是从原始图像阵列出发, 依次对其中每一个像元分别计算其在输出 (纠正后) 图像的坐标, 其纠正公式为:。式中, x, y为P点原始图像的行数和列数;X, Y为P在新图像中的坐标 (即地面坐标) [2]。

可用Ozi Explore软件矢量化图片, 操作时至少要对图片中三个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点的坐标进行校正。

4.2 矢量格式文件转换为Shapefile文件

1) 可用Ozi Explore软件载入矢量化的图片, 在图片上创建轨迹或航点, 保存轨迹或航点文件。

2) 用Map Info等软件将矢量格式文件转换为Shapefile文件。

5 结语

本文介绍了TGGD空间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如何将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数据转换为Shapefile文件的方法。鉴于数据转换只针对于TGGD空间数据库建设, 所以数据转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仅供参考。

摘要:以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数据库系统的空间数据库为背景, 详细阐述了本系统空间数据库建设过程中的数据来源及数据转换过程。

关键词:GIS,MapObject,Shapefile,AutoCAD,栅格数据

参考文献

[1]陈能, 施蓓琦.AutoCAD地形图数据转换为GIS空间数据的技术研究与应用[J].测绘通报, 2005 (8) :11-14.

[2]蔡孟裔, 毛赞猷, 等.新编地图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3]黎夏, 刘凯.GIS与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地质灾害数据 篇2

班级:资勘1011姓名:姜定学学号:2010118512145

【摘要】地质环境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空间, 同时, 地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 尤其是近年来,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强度加大, 地质环境的改变与变化更是超乎想象。如果地质环境的改变超出了本身的适应能力, 就产生了灾害现象, 地质灾害就是其中之一。地质灾害的产生, 离不开地质环境。地质灾害总是发育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 在这个环境中, 一系列的条件控制着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严重程度、危险程度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地质环境控制着地质灾害的产生与发展。

关键字:环境地质,地质灾害,研究方法,发展趋势,研究成果

一、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的关系及形成机制研究

地球上的自然变异, 包括人类与生物活动的诱发作用所引起的自然变异在内, 无时无刻不在地球表层这一人类活动场所表现出来, 当自然变异的强度威胁到我们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时, 便构成了自然灾害。在各种自然灾害中, 地质灾害是常见的一类。我国地质灾害分布广泛、频繁而多发, 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的重大损失。环境与灾害的形成主要受两大因素控制:一是自然变异,二是人类社会活动。地球在不停地运动着、变化着,其环境也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并导致自然灾害的发生。从表面上看,地圈的运动和变化导致了地质环境的变迁和地震及地质灾害的产生;水圈的运动和变化导致了水环境的变化和水灾害(包括海洋灾害)的发生;气圈的运动和变化导致了气候环境的变化和气象灾害的发生;地球表层系统和生物圈的运动和变化导致了生态环境的变化和生物灾害的发生。然而,从深层次看,由于地球是一个开放的自组织系统,各个圈层自身运动变化的同时彼此也在发生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流,各个圈层的运动和变化又受控于全球运动与全球变化,并受着太阳及其他天体运动和变化的影响。由此看来,地球各个圈层的环境与灾害的产生都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彼此相关形成环境灾害系统,作为地球系统的一个分支,属于全球变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基于这一认识,环境灾害形成机制的研究需要以现今地壳运动理论研究为基础,尽管目前对现今地壳运动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尚有分歧,但针对环境灾害这一特定的研究对象,天地生相结合的系统论整体观应作为基本的指导思想

二、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的研究方法

地质环境为我们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资源和条件。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和杜绝地质灾害的发生,遏制生态恶化,已成为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因为环境地质与灾害地质两者是相互依存的,那么解决好灾害地质的防治工作也为环境地质的稳定做出一定的贡献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下面以边坡为例。

1、地质灾害体防治工程技术方案

1.1防治目标

如:滑坡治理的总体目标是:采用积极有效的防护工程措施,防止风化和雨水冲刷及下渗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避免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确保居民有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保障周围居民区的正常生活秩序。

1.2、边坡地质灾害防治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边坡地质灾害防护工程应具有明确的针对性,突出对重点地段和部位的治理;

(3)边坡防护的各项工程措施,应尽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技术可行,经济合理且施工方便,可操作性强。

2、工程监测设计方案

在边坡土石方开挖过程中,在边坡顶设置简易监测措施,实时监控削方工程和防护后的边坡动态,检验放坡及防护效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设置简易监测措施,主要以坡体表部地表变形观测为主。简易地表位移监测派专人进行,定期巡查,超前预报,主要以肉眼观察为主,必要时设置简易观测桩、点。特别是在降雨过后应巡视坡体及防护工程措施是否有明显变形或位移。若发现坡体出现宏观变形或防护工程有明显位移变形,应迅速上报主管机构,以便及时妥善处理和决策,确保边坡区生命财产设施的安全。

3、边坡环境现状

(1)社会环境:封开县塔山二路边坡位于封开县城内,坡体有民居10余户,共居住30余名群众,居民房屋多为简易两~三层混凝土砖房结构,室内生活设施简陋。居民日常生活沿山体年久踩出的小道及踏步出行,居民总体生活环境较差。

(2)水环境:坡体表面无明显截、排水沟设施,雨季坡体排水不畅,靠居民自行修建的保护房屋的简易排水沟,将雨水引致无民居建筑物的坡面排放。雨水自坡顶沿坡面无序排放,携带大量坡积物、残积枯草、生活污水和泥沙,汇入坡脚江口镇中学教学楼地面排水沟,进入城市排水系统,对城市水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3)生态环境:坡面植被覆盖率较低,尤其是坡体下部分坡面几乎完全裸露,零星分布几株灌木拦截部分雨水冲刷下来的坡体残积枯草和生活固体垃圾,生态景观较差。坡面的水土流失严重,雨水冲刷痕迹明显。坡面房屋结构形式不一,零星分布,生活生产物资堆积坡面,对坡面生态景观也有一定的影响。

4、治理前环境影响预测

封开县塔山二路边坡排水设施不良,坡面植被覆盖率较低,对周围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5、施工期间的环境影响

在本项目施工期间,拆迁、工程占用土地、施工扬尘、施工噪声等都会给城市的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环境空气质量和环境噪声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本工程施工期较短,对该地区的环境影响是短暂的。同时,只要施工期间制定严格的环境评价体系,合理优化施工工艺,精心组织施工,严格管理,采取各种相应的环境污染预防和缓解措施,可将工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不会对坡体周围环境带来不可恢复的永久性影响。

6、治理后环境影响预测

通过对边坡进行加固防护处理,可明显改善坡面的环境状况。工

程完工后,坡体整体处于稳定状态,坡面排水设施良好,可防治滑坡和

泥石流自然灾害的发生。

一、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

从地质环境保护角度来说, 地质灾害的产生与发展, 影响了反映地质环境质量优劣的地质环境各要素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适宜程度。地质灾害越严重, 发展速度越快, 危险性越大, 对地质环境质量的影响也就越大。

1、地质灾害的形成及类型

灾害地质主要是指由于自然地质作用、人为地质作用使地质环境恶化, 并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或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遭受破坏的灾害事件。按其致灾地质作用的性质和发生处所进行划分, 常见的地质灾害共有 11 类、48 种, 它们是: 地壳活动灾害, 如地震、火山喷发、断层错动等;斜坡岩土体运动灾害, 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面变形灾害, 如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面开裂(地裂缝)等;矿山与地下工程灾害, 如煤层自燃、洞井塌方、冒顶、偏帮、鼓底、岩爆、高温、突水、瓦斯爆炸等;水库灾害, 如塌岸、淤积、渗漏、浸没、溃决等;海岸带灾害, 如海平面升降、海风暴潮等;海洋地质灾害, 如水下滑坡、潮流沙坝、浅层气害等;特殊岩土灾害, 如黄土湿陷、膨胀土胀缩、冻土冻融、沙土液化、淤泥触变等;土地退化灾害, 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潜育化、沼泽化等;水土污染与地球化学异常灾害, 如地下水质污染、农田土壤污染、地方病等;水源枯竭灾害, 泉水干涸、地下含水层疏干等。

2,环境地质

环境地质指由岩石、水和大气物质组成的体系。或仅指岩石团及其风化产物。环境地质是地球演化的产物。地质环境是处在不断变化中的, 而且这种变化也影响着地球表面各个圈层的发展。是处在不断变化中的, 而且这种变化也影响着地球表面各个圈层的发展。环境地质变化常表现为一定的周期性,一定地域在一定时间段完成一个渐变到突变过程, 从而破坏地质环境, 产生地质灾害, 这就是地质灾害的地带性、突发性与准周期性。

二.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的研究成果

环境保护是研究和防止由于人类生活、生产建设等使自然环境恶化,而寻求控制、治理从而消除各类因素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并努力改善环境、美化环境、保护环境,使它更好的适应人类生活和工作需要。换句话说,环境保护就是运用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深入认识地质环境破坏的根源及危害,有计划地生产,预防地质环境恶化,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

1、地质灾害防治也须遵循防止致灾作用发生和防止其与受灾对象遭遇这两种途径。防止致灾地质作用发生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在灾害险情出现之前, 事先采取预防措施, 杜绝或减少致灾作用发生的条件和机会, 这是“防”;二是当有险情出现后, 根据保护受灾对象的需要, 采取工程治理措施, 制止其发展成灾, 这是“治”。

2、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对于矿山企业来讲,除了政府出台各项法律、法规外,还要从科学技术上加大投入,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从源头上杜绝对地质环境产生破坏的因素,严把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门槛,要将国家政府职能部门深入到环境治理当中,泛泛而论的治理方案编制,要从技术上体现谁编制谁负责的原则,空洞无效的方案要追究法律责任。总之,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因此积极推进《矿山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出台,建议将《矿山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列入国务院法制办公立法计划,使矿山地质环境管理工作早日纳入法制轨道。各级人民政府要依据《环境保护法》、《矿产资源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矿山环境保护管理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技术规范,为加强矿山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使矿山环境保护工作尽快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 1] 陈静生.环境地学[ M].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86.[ 2] 游东泉.地质灾害防治的有关问题分析及治理方案.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

局九三三队。

[ 3]段秀铭,郑庭明.山东省地质灾害分区与防治对策研究[J].山东国土资源,2007,23(4):1-6.张进德,张作辰,刘建伟,张德强.我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S].

[ 5 ] 马宗晋,方蔚青,高文学,等1中国减灾重大问题研究[M]1北京:地震出版社,19901132-1381

[ 6 ] 马宗晋,高庆华,张业成,等1灾害学导论[M]1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163-951

[ 7 ] 科学技术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灾害综合研究组1灾害#社会#减灾#发展

[M]1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134-50,166-1781

[8] 侯恩科,郝珠成,王向阳,等1凤县铅锌矿区矿山地质环境现状与治理对策1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01,(05): 12-141

[9] 徐友宁,何芳,袁汉春,等.西北地区不同类型矿产开发环境地质研究120021

[10] 李长洪,任涛,蔡美峰,等1矿山地质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对策与方法1中国矿业, 2005, 14(1): 29-331

[11] 唐春,李波1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土地复垦1中国水土保持, 2007,(2): 25-271

[12] 梁凯,兰井志,郑伟1对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对策建议1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7,(11): 19-211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等.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1.[14] 张维宸,刘建芬,张春花.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的问题及对策[J].[15] 张维宸,地质灾害防治对策,河北省遥感中心,河北石家庄 050021

地质灾害数据 篇3

1地质灾害防治监测信息系统分析

数据运筹技术是地质灾害防治监测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技术手段, 该技术注重将新型数据库技术与监测信息工程进行有机结合, 更好地发挥合力作用。同时, SGIS地理信息系统注重对监测信息的有效分析, 并将数据信息进行集成管理, 能够利用数据库查询功能, 更好地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几率进行计算和分析, 达到实时监测的目的[1]。SGIS是集工程地质信息系统、工程布局系统、地质信息系统、工程信息系统四大板块为一体的地理信息系统, 该系统在地质灾害防治监测领域应用较为广泛。SGIS应用过程中, 注重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构建监测信息系统, 能够对相关监测信息进行有效管理, 并以可视化技术更好地对监测区域的情况进行把握。 SGIS信息系统, 还实现了评价与预测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能够为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在对地质灾害防治监测信息系统研究过程中, 注重从SGIS这一角度出发, 探讨了SGIS在监测信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

2数据运筹技术分析

数据运筹技术是一种新型数据库技术, 该技术手段在监测信息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并且发挥了一定的功能和作用。在对数据运筹技术分析过程中, 本文主要从应用需求、 编程技术、数据库技术、数据仓库技术等方面, 对该技术手段进行分析和探究。

2.1应用需求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地质灾害监测呈现出一种复杂化发展趋势, 基于这样的背景环境, 数据运筹技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数据运筹技术在监测信息工程中的应用, 能够解决复杂的问题, 通过构建有效数据库, 可以对监测信息问题进行分析。数据运筹技术注重立足于问题的整体, 对涉及到的各个部分内容进行分析, 从而选择有效技术手段, 更好地实现对信息源的高效化管理和运用[3]。

2.2编程技术

数据库是数据管理的最终地点, 同时也是数据处理的一个关键环节。数据库在监测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能够对数据冗余、数据再利用问题进行有效处理, 更好地提升数据利用效率。结合传统数据库发展情况来看, 数据处理技术较为落后, 导致运算速度较慢, 在实时处理过程中, 难以满足对数据的实际需要。数据运筹技术在这一领域的应用, 能够有效实现数据提取和筛选, 实现数据库与计算机语言的有机结合。 数据运筹技术在这一领域的应用, 可以更好地对数据信息进行维护和拓展, 从而满足监测信息工程的需要[4]。

2.3关系型数据库技术

查询语言SQL是监测信息工程领域应用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 但是SQL要想更好地发挥功能和作用, 必须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有效计算, 这样使得数据运筹技术得到了有效应用。关系型数据库技术是以数据运筹技术为基础的一种数据库技术, 能够为决策提供必要依据[5]。

2.4数据仓库技术

数据仓库即数据的集合。该数据具有独特功能和数据更为集中的发展特点,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数据仓库概念的提出, 为数据运筹技术应用创造了更为便利的条件[6]。数据运筹技术能够对信息进行高效、综合利用, 并且具有再造功能。数据运筹技术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工程决策当中, 并且保证数据结构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集成性, 可以满足数据库需要, 并为监测信息系统决策提供必要支持。

3地质灾害防治监测信息工程数据运筹技术实际运用分析

在对地质灾害防治监测信息工程数据运筹技术问题分析过程中, 结合实际案例, 可以对数据运筹技术进行更好地了解, 从而发挥数据运筹技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3.1案例信息

XX水电站位于南环水干流, 该地地形条件较为复杂, 并且时常出现一些地质灾害, 例如滑坡、泥石流等。该地区的岩体呈现出破碎化发展状态, 稳定性较差, 在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监测信息工程建设过程中, 需要构建合理的监测系统, 并且从动态角度出发, 更好地对该地区地质灾害进行检测和预防。在地质灾害防治监测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 需要对边坡地质条件进行把握, 并利用信息资源, 进行高效分析和评价, 保证地质灾害防治监测信息工程发挥应有作用。

3.2需求分析

从该地区地质灾害监测情况来看, 需要合理应用SGIS, 把它作为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的重点工具。在检测地质灾害过程中, SGIS负责信息汇集和发布任务, 利用相关数据信息, 更好地实现监测控制功能。在应用SGIS系统过程中, 要注重发挥以下功能。

第一, 能够对地质体的应力、位移、地下水等环节因素进行有效控制, 并根据实际情况, 对监测数据信息进行录入和整理[7]。

第二, 要保证SGIS数据信息库存储量足够, 能够为决策提供有效数据支持。

第三, 注重构建完善的数据分析模型和地质力学模型, 在地质灾害预测过程中, 能够实现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的方式。

第四, 对数据信息的有效利用, 能够生成数据表, 根据数据信息进行管理决策。

3.3监测数据库开发

监测数据库的开发, 是实现XX水利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监测目标的关键, 在进行数据开发时, 要注重对Microsoft Access 07软件的有效应用。在应用Microsoft Access 07软件过程中, 要注重发挥Access的功能, 保证使人机交互节目设置更加清晰, 并且保证系统具有较快的执行速度, 能够使维护更加简便。监测数据库开发过程中, 还要注重实现网络化这一发展特点, 能够更好地管理和控制数据资源。这一过程中, 就需要应用Access的Visual Basic 5.0开发工具, 并能够对电子表格、文本文件、d BASE文件、Btreve和Foxpro数据进行有效处理。同时, 还需要对SQL服务进行有效应用, 能够根据Access建立窗口应用程序, 这样可以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较好分析和处理[8]。

3.4数据库管理功能

监测数据库开发完成后, 需要其具备相应的数据库管理功能, 从而更好地满足地质灾害预测和防治的实际需要。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看出:

第一, 对监测数据进行录入, 并能对数据信息进行有效检验, 最后对数据信息进行存储;

第二, 对数据信息进行有效计算, 并把计算结果生成相应的图形信息, 反映监测情况;

第三, 用户可以对数据信息进行有效查询, 并根据SGIS系统, 对数据进行有效调用;

第四, 对数据项目进行备份, 可以对原始数据安全进行有效保护;

第五, 可以对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维护, 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数据信息进行更新处理。

SGIS监测数据库管理系统在应用过程中, 有效解决了XX水电站的地质灾害监测问题, 其运行状态良好, 并且性能稳定。SGIS系统有效保证了XX水电站边坡的安全, 降低了重大地质灾害的发生几率, 实现了环境保护目的。

4结语

结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SGIS系统应用于地质灾害防治监测信息工程中, 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 通过对数据运筹技术的有效应用, 更好地实现对数据信息的有效管理, 可以反映监测的实际情况。同时, 数据运筹技术的有效应用, 更好地提升了监测数据库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保证数据信息可以为决策提供必要依据。因此, 在应对地质灾害问题过程中, 要注重对数据运筹技术进行较好应用, 使之能够更好地促进地质灾害防治监测信息工程的发展和进步, 更好地解决地质灾害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军, 李进财, 马维峰, 等.重庆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J].国土资源信息化, 2013 (4) :47-51.

[2]张鸣之, 喻孟良, 王勇, 等.国家级地质环境数据仓库的设计与实现[J].地球科学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 2013 (6) :1347-1355.

[3]王佳佳, 殷坤龙.基于WEBGIS和四库一体技术的三峡库区滑坡灾害预测预报系统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 (5) :1004-1013.

[4]李术才, 刘斌, 孙怀凤, 等.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 (6) :1090-1113.

[5]韦天仙, 张军, 张时忠.基于三维GIS的地质灾害信息查询统计系统设计与实现[J].自然灾害学报, 2014 (5) :38-44.

[6]杜金星, 夏燕秋, 马金辉.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白龙江流域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兰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4 (5) :757-764.

[7]黄健, 巨能攀, 何朝阳, 等.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J].工程地质学报, 2015 (1) :140-147.

主要地质灾害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了解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四种灾害的成因以及各地质灾害之间相关性的原因和表现;了解地质灾害对人类造成的重大危害,认识防御地质灾害的重要意义,了解人类目前防御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

【教学重点】

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的分布特征;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教学难点】

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

讲述法 分析法

【教学过程】

地质灾害──陆地环境在地质作用的长期影响下不断变化着。陆地环境的变化有时表现得异常激烈,当这些自然现象破坏了人类生存的环境,危及人类生命财产的时候,便形成了地质灾害。

一、主要地质灾害

(一)地震

1.定义: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

2.地震构造(教材图4.24):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等震线。

3.地震大小:里氏震级表示。震级每增加一级,释放能量增加约30倍。按震级分类为:微震(3级以下)、破坏性地震(5级以上)

4.分布:与地质构造有关,有活动性断层的地区。

①环太平洋地震带。②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二)火山喷发

1.定义: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的现象。

2.火山构造教材图(4.26):火山锥、火山口及火山通道。

3.按活动情况可分为:

活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作周期性喷发的火山。

死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以前喷发过,迄今为止没有喷发过的火山。

休眠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长期熄灭,有时又突然喷发的火山。

强烈火山:喷发有很大的.危害性,主要是由火山灰、火山熔岩造成的。

(三)滑坡和泥石流

1.定义:

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它含有泥砂、石块以至巨大的砾石,破坏力极强。

2.危害:

滑坡会破坏或淹没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泥石流可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3.滑坡和泥石流是我国分布较广的自然灾害。

其原因有:①我国山区面积占陆地国土总面积的2/3,地表的起伏增加了重力作用;②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地表结构遭到破坏。

二、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1.一个地区的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它们在成因上是有关联的。

如我国川滇黔接壤地区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

2.在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由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他灾害。

如地震诱发地裂、火灾、海啸、滑坡、疫病蔓延等。

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直接或间接诱发地质灾害。

如破坏植被,泥石流日益频繁;大规模的工程活动造成滑坡等。

三、地质灾害的防御

1.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如监测世界100多座火山活动,掌握火山喷发前兆(地震频繁、地温升高等),力求预测火山喷发的时间。我国正在启用27个地震监测台网。

2. 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如我国一半以上的省区颁布了防震减灾的地方性的法规。

3.实施一些预防措施。

浅议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 篇5

要想明确环境地质的内涵首先要先明确环境的含义, “环境”一次来源已久, 并且国内外的专家与学者对其有不同的认知, 比如, 我国的《环境科学大辞典》当中, 对“环境”是这样描述的:“相对于中心事物来说的一种背景。”在环境科学中指出了人类的各项活动以及外部世界的所有都是环境, 环境是地球表面与人类发生了相互作用的关系下产生的自然要素的总体。”在上述理论中, 将人类作为了环境的主体, 将能够对自然产生作用的要素总体称之为“环境”。

在《环境学导论》一书当中, 对环境的理解为:“环境科学当中对环境的研究, 将人类的活动与行为作为核心, 并将人类作为了外部世界的主体, 人类的生存、生产等相适应于环境, 是各种物质条件结合的总称, 并以此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与物质条件的综合体两种。本文将“环境”内涵划分为三大类, 分别是: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地质环境, 并提出了人类是环境当中的重要组成, 是与环境共同发展的主体, 并且, 人类是在自然地质形成过程中出现的。环境地质就是对人类的生存、发展环境形成影响的地质、地质问题及其相关变化信息的集合。

2 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当前, 随着资源开采程度的加深, 人们面临的环境地质问题也逐渐增多, 主要包括:淡水资源短缺;土地流失、土地荒漠化等问题;地质灾害日渐频繁, 引发了环境问题;地球化学循环对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环境地质问题逐渐增多。

上文已经提到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是根本条件。同时, 水资源也是维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保障。其中, 每一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淡水资源, 淡水资源不仅是使用最为广泛的资源同时也是国家经济建设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

2.1 我国淡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是:地区分布不均衡, 东部多西部少。北方水资源占有率为全国的18.27%, 而南方地区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72.2%。为此, 从水资源的分布上看, 我国北方的水资源与南方的水资源分布比例为1∶5。此外, 北方的年降水量比南方少, 年平均的降水量为300毫米, 最多为700毫米;但南方地区的长江流域年降水量每年都在1500毫米以上, 最高可以达到200毫米以上。由此可见, 我国南北方水资源相差较大。为此, 北方经常发生淡水资源紧缺的情况, 但南方因为年降水量多, 再加上气候特征, 会经常发生洪涝灾害。

2.2 土地资源流失与荒漠化问题较为严重

我国很多地区都存在较为严重的土地资源流失与荒漠化问题。最为严重的土地资源流失是土壤的侵蚀。土壤侵蚀是在特定的自然地质作用下产生的, 加上人为因素的影响, 比如土地资源的利用不合理等更使土壤的侵蚀加剧了。比如, 我国南方地区的岩溶山地区、红土地区等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必须加大对其的整治力度。

3 地质灾害种类的论述

以地质动力活动或地质环境异常变化为主要成因的自然灾害。在地球内动力、外动力或人为地质动力作用下, 地球发生异常能量释放、物质运动、岩土体变形位移以及环境异常变化等, 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生活与经济活动或破坏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环境的现象或过程。不良地质现象通常叫做地质灾害, 是指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造成的恶化地质环境, 降低了环境质量, 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安全, 并给社会和经济建设造成损失的地质事件。

地质灾害的种类有很多, 笔者在这里进行一个简单的分类:

广义的地质灾害是指, 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 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 (现象) 。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层自燃、黄土湿陷、岩土膨胀、砂土液化, 土地冻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 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狭义的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这一类的地质灾害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这一类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很大, 而且所造成的影响和破坏也十分大, 它们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 比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会造成交通系统瘫痪、人员和财产损失等。

4 环境地质灾害整治措施

4.1 对于自然灾害, 要做到提前预防和防治

很多自然灾害, 比如像地震、火山等, 因为破坏性极大, 所以一定要做好提前的预防工作, 例如要投入大量经费, 打造一套完整的预警预报监测系统, 并聘请专业的学者专家, 在预防防治工作上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4.2 对于由人为造成的灾害, 要从人自身找问题

其实很多环境地质灾害, 都是由人类自身造成的, 比如像土地酸化或盐碱化是由于对于化学肥料的滥用, 地面沉降则是对于地下水的过度取用,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泥石流等问题则是乱砍乱伐等原因造成的, 还有水资源短缺则是浪费和污染造成的等等一系列人为灾害。

因此, 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关键, 还是得从人类自身找原因。第一, 需要对人们进行宣传教育, 使其从自身做起, 在生产生活工作能够尽量不要对环境造成危害, 从而形成一个保护自然的良好氛围, 这是一个长期过程, 需要坚持。对于用此方法无效的个人单位企业, 则需要用法律的形式加以约束甚至处罚, 这里就需要立定各种法律法规。第二就是要对已经遭受破坏的环境进行科学的治理, 比如绿化来治理土地流失和荒漠化, 退耕还林来保护耕地等。总而言之, 要从人的身上去找问题并解决问题。

5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5.1 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现状认识不清

鉴于我国没有构建出完善的地质灾害调查机制, 并且投入的地质灾害调查经费较少, 致使人们对地质灾害隐患的认识不够全面, 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刚起步, 水平较低。对灾害分布状况、灾害的危险程度、影响因素都缺少足够的认识, 评价开展的非常不系统、不科学。从当前人们对地质灾害的认识上看, 鉴于地质因素了解的不是非常清晰, 不能构建出灾害预警机制, 预警信息掌握不足, 地方建设、工程布局缺少合理性、可靠性的依据。

5.2 监测方法落后, 监测网络构建不全面

全国除了部分区域外, 地质灾害监测信息网络建设的步伐非常缓慢, 并且原有的监测信息网络还经常出现损害。在平原地区因为缺少地面沉降监测网络, 不能及时对灾害的损失率做出分析, 不能对其做出客观的评价, 更不能做出技术上的决策支持;因为很多地区地质灾害预警缺少科学技术的支持, 设备较为老化, 不能做出真实、有效的预警, 不能及时对灾害做出补救规划。

(1) 地质灾害监测与调查研究的水平和国外的发达国家相差很多, 在预警预报工作开展上起步较晚;

(2) 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 在地质灾害的成因机制、诱发因素调查上有一定优势, 但在灾害的评价与分析上与发达国家存在差异, 尤其是在模拟预测技术上、风险评估、监测的新技术上有很大差距。我国初步启动的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上, 应急体系与反馈机制需要不断完善与改进。

5.3 经费投入不足

我国用于地质灾害调查的经费非常有限, 监测与预警工作更是以公益形式开展的, 缺少全面性与延展性。长期以来, 因为经费的不足很多灾害报警工作或者是灾害的预防不能有效开展, 并且加剧了重视抢救轻视防控的思想。

针对上述问题, 需要加强的工作有:不断加强对我国地质灾害易发生地的地质、水文地质等因素的分析, 做好对风险的控制与管理, 并结合地质特征以及灾害发生的程度制定出灾害的预防与控制方法;还要构建出城镇重大突发性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网络预警系统, 对突发地质灾害及时作出分析与防控;建立全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机制与预案。

6 结语

浅析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 篇6

造成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有两方面: (1) 自然因素; (2) 人为因素。而现阶段, 地质灾害的发生都是两种因素综合的情况居多。因此, 相关科研人员不仅要注重降低地质灾害的影响范围方面的研究, 还要对当前的地质环境进行可持续性发展利用的研究, 以便将人为和自然因素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2 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意义

所谓的地质灾害就是因为在自然地壳运动或者人为不合理作用下, 使土地出现移动的事件, 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伴随着人的生命以及财产的损失。现如今, 地质灾害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科学研究的课题, 也是社会公共学的重大研究课题。从宏观的角度来看, 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减灾, 不只是要解决灾害危险的问题, 还得实现地质环境的可持续性利用, 以便于从根本上缓解地质方面的问题。到目前为止, 现在大家提出的普遍是如何防治的问题, 当然, 这种想法也是很受大家认同的, 但是, 如果从长远的角度来看, 如何促进地质环境的安全性才是最为关键的问题。所以说真正正确的想法应该是, 不只要讨论研究如何防治地质灾害, 如何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危害, 还要深入研究与地质相关的减灾问题。从不同的两个方面, 如何将防治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的可持续利用问题结合起来, 将保护与防治两个问题并列在一起,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实现防治地质灾害的目的。

3 我国地质灾害基本状况

中国地质灾害的活动强度、暴发规模、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等方面的数据均居世界前列。特别是山地丘陵区突发性的滑坡泥石流等常常摧毁淤埋城镇、危害村寨、冲毁道路桥梁、破坏水电工程和通信设施、淹没农田、堵塞江河、劣化生态环境、危及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 严重制约我国山地丘陵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据统计, 1995~2011年17年中, 全国因突发性地质灾害累计死亡或失踪17578人, 平均每年1034人, 估计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年均约120~150亿元。特别是2010年, 全国因地质灾害造成2915人死亡或失踪534人受伤, 其中仅甘肃舟曲县城“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就造成1765人死亡或失踪。

随着我国山地丘陵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 区域经济存量、人口密度、社会财富将大幅度增长, 地质灾害风险程度和危害数量也将显著增加。人类减轻灾难是有成效的, 但也会出现逆流 (2010年, 图1) 。

对图1进行分析不难得知, 长期趋势过程反映出3个方面要素的积累效应:

(1) 地球表层内外动力作用过程的累积效应, 包括持续作用的程度与松散体的积累。

(2) 多重外动力引发因素的耦合激发, 如太阳11年的周期活动 (主要表现为磁场极性倒转及太阳耀斑、太阳黑子活动异常而影响地球) 、月球引潮力的迭加作用、局地降雨的激发作用等。如陕西西安市灞桥区白鹿塬黄土斜坡的自然休止角约为30°, 20世纪90年代人为取土形成70°的高陡边坡, 2011年9月上旬降雨渗透的累积效应和17日42mm局地降雨激发作用终于酿成滑坡灾难, 造成32人死亡。

(3)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 包括地质灾害防治行动的正负效应。2010年的重灾事件频频出现, 虽然存在局地降雨引发作用的异常, 也明显存在建设者无知、不懂地质风险的积累效应, 不知避开“河 (沟) 道、河 (沟) 漫滩”地质环境的悲憾, 而绝非技术层面的监测预警或工程防范问题。同样地, 2011年全国只有277人死亡或失踪也不代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很到位, 而是与中国大陆全年的降雨量创自1951年以来60年来最少 (年均值556.8mm) 、局地强降雨事件显著低于2010年、外部激发动力显著弱化相关。从更大视野看问题, 由于2011年总降雨量不足, 造成或衍生的旱灾、火灾、污染、农业和生态环境退化等损失明显高于常年, 或者说财富的生产量也明显降低。

4 地质灾害的防治要点

我国深受地质灾害的侵扰,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倍受众人所关注。我国的地质防治工作通过不断的摸索和探索, 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从上级到下级都有较为合理有效的安排, 形成较为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系统。我国通过对国民普及地质灾害的防治常识以及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的宣传工作等方式, 强化国民意识, 避免因慌乱使地质灾害中人员伤亡率上升。我国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心放置在“预防”上面, 有利于对地质灾害做出及时有效的整治方案, 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4.1 区划调查

地质灾害发生会给当地的地质环境造成影响。有关人员调查地质灾害发生地的地质环境情况, 并做好记录整理归档, 作为评价地质灾害潜在危险系数的资料依据, 然后对评估风险并做区划。统计各地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和规模, 做好区划调查工作, 有利于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4.2 监测警报

监测指的是监测地质环境的变化, 并对环境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掌握可能诱发灾害的隐患资料。警报是构建灾害报警系统, 依据监测的结果, 向居民发出防灾预警信号。监测警报对技术和行政有较高的要求。监测警报系统的完善支撑着后续防治工作。

4.3 搬迁整治

上述两个系统为搬迁治理系统奠定了基础。搬迁是指对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地区, 采用搬迁避让的方式, 确保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将该地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治理是运用工程治理措施, 从根本上治理地质环境, 清除灾害隐患。二者主要以调查监测地质灾害的数据为根据, 评价地质勘测的结果, 分析诱发地质灾害的隐患, 确定灾害隐患地点。

4.4 相关的应急处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 对于突发性地质灾害的灾后处理和重建工作内容, 要建立其相关的应急处理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 能在灾难发生后按照科学合理的流程迅速做出回应。把地质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程度降到最低, 同时还为灾后的重建提供了一定的物力和人力方面的资源。

5 地质环境的利用要点

5.1 工程地质环境的安全建设

工程地质环境的建设: (1) 要对工程所处环境的地质信息和周边区域的地质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只有在充分了解工程建设的地质环境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出现的类型后, 才能实现对其的安全建设。由此可以看出, 对工程地质环境的安全性评价能够在最大限度上, 避免工程建设所带来的地质灾害发生。 (2) 工程的建设人员要树立起地质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观念, 这也是降低地质灾害发生风险性重要内容。就目前来说, 人为因素的影响已经成为造成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此, 对于工程地质环境的利用就要注重人与自然资源的有效融合。这一目标的实现, 使得人们在进行的经济发展建设的过程中降低了与生态环境的利用冲突。 (3) 在构建工程地质利用体系的过程中, 不能仅限于对工程方面和地质方面进行安全评估, 还要以可持续利用的长远发展眼光来提高地质环境的利用效果。工程建设者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后, 还要提炼出工程进行地质安全建设的要求和施工注意事项。

5.2 区域地质环境的利用

对于区域地质环境利用的评价过程, 要充分考虑到工程建设的自身特点: (1) 要做的是分析和判断工程建设地质环境的安全情况, 并通过区域地质环境利用评价体系充分的了解所监测区域的地质环境。这样一来, 工程建设就可以按区域且具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分类建设。 (2) 在充分了解地质资源的前提下, 就可以将其他的地质环境进行科学利用。事实证明, 细化地质环境的利用能够使自然资源更好的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服务。在此过程中, 对于地质环境容易发生灾害的区域就可以进行区别建设, 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地质灾害的波及范围和存在的危害程度。由此可见, 区域性地质环境的开发建设方法, 具有操作可行性、实用性。 (3) 在完成了地质环境利用的灾害危险性调查后, 就要着手进行当地地质环境的可持续性建设。这一过程不能局限于传统的价值思维和研究视野, 要勇于探究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思路。在分区域进行地质环境建设的过程中, 可对工程地质环境的质量问题、工程地质区域的功能性划分以及地质环境工程的建设范围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6 结语

总而言之,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需要长远的规划和建设发展。将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利用作为未来地质研究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 揭示两者的关系和内在联系,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实现灾害防治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双赢目标。

参考文献

[1]高平, 张帆一.粗煤泥分选和选煤工艺[J].选煤技术, 2011 (5) :46~49.

[3]李宇.探究粗煤泥分选及对选煤工艺的影响[J].能源与节约, 2014 (5) :101~103.

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 篇7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环境,利用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因为地质灾害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十分惨重, 灾害带给我们的是血的教训, 因此, 对于地质工作者而言肩负着国家和人民的重任。只有不断利用地质环境, 研究引起地质灾害的因素, 不断探索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 才能有效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的经济稳定。

2 地质灾害防治系统

2.1 区划调查

当一个地区由于各种因素而发生地质灾害会给当地的人民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从事地质相关工作的人员会经常到曾今发生过地质灾害的地区进行考察, 了解当地环境与自然气候, 分析引起地质灾害的原因, 并且做好数据资料的整理记录并归档保存, 这些资料将作为评价地质灾害发生概率的依据, 通过专业人员对其进行仔细研究, 评估风险因素、风险系数, 并且做区域划分。[1]之后统计人员对各地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和规模做好统一的整理和区划, 这样有效地收集资料并分析整理有利于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

2.2 监测警报

这里所说的监测是指监测区域地质环境的变化情况, 通过研究环境的变化进而分析和掌握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警报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报警系统, 通过监测系统我们可以及时了解地质变化情况, 进而在监测到灾害发生的预兆之前, 可以通过报警系统向居民发出防灾预警信号。监测警报是一项对技术有较高要求的系统, 只有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才能在监测到灾害之前及时发出报警信号, 保证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可以说, 完善的监测警报系统是后续防治工作的有利支柱。[2]

2.3 应急处理建设

只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应急体系, 在发生地质灾害后, 相关部门才能迅速做出对灾情的控制和救援, 立即安排相应的人员赶往灾害发生的地区, 进行一系列必要的救援, 调动各个相关部门, 保证受灾地区充足的食物供应, 配备专业的医疗团队, 给予足够的生活用品, 充分做好灾后救援工作, 尽可能地降低人员伤亡和当地的经济损失, 并且采取紧急预案, 防止灾害波及的范围扩大, 带来更加严重的损失。

2.4 完善科学技术研究体系

相对及时有效的救援而言, 有效的防治灾害发生更加重要。做到“预防为主, 整治为辅”这是地质灾害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想采取措施防治灾害的发生就要依靠先进的科技手段, 利用高科技的设备仪器监测灾害的诱导因素, 采取措施从根本上防治灾害的发生。[3]加强监测预警系统的升级开发, 报警设备能够为居民提供准确的信息, 使该区域的居民有时间进行撤离到安全的地方, 从而降低人员伤亡, 减少人们的财产损失。完善的科学研究体系可以为建立健全的应急处理系统奠定坚实的基础, 科学技术的力量是无穷的, 只有以先进的科技设备做基础才能建立更加优化的应急处理体系, 无论对灾后的重建还是地质环境的恢复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3.1 地质灾害一般发育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

地质环境是由于地球本身运动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在地质环境不断的演变过程中, 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因而带来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尤其是在近些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科学技术取得显著提高, 人们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环境下越来越追求经济效益, 而忽视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经济的增长刺激了越来越多的人改造自然的欲望, 在这种情况下, 地质环境的变化速度逐渐加快, 完全超乎人们的想象, 当这些变化不断加剧直至超出环境本身所能承受的范围时, 就导致了地质灾害的发生。地质灾害的发生必然是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 它不可能脱离地质环境而独立存在, 地质灾害发生的条件是必须具备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 这些条件在环境中的不断变化以及相互之间的作用成为了地质灾害发生的诱导因素。

3.2 地质灾害影响地质环境质量

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质量从专业的角度而言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 在这个区域空间内的整体环境或者局部环境的某些指标对于人类的生存和繁衍, 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同理, 地质环境质量就是指某区域的地质条件对于人类的生存和繁衍, 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正如我们上面所探讨的观点, 地质灾害的发生就是由于当地的地质条件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而我们所处的地质环境已经无法承受这种剧烈的变化, 因此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通常, 一个地方发生地质灾害, 其影响力是人类难以估量的, 它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 包括人员的伤亡, 财产的损失, 当地经济的发展。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同样也是一个地质形态多样的国家, 每个地区所处的地形、气候、自然环境都各不相同, 有的地区沿海, 有的地区环山, 有的地区临江, 这些特殊的地理位置都是地质灾害多发的地区, 研究资料表明, 我国每年因为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达到上百亿元人民币。总的来说, 地质灾害对于人类的影响主要有2方面:一方面是直接给人类的生命安全及财产造成威胁;另一方面是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通常来说, 一个地方发生过地质灾害对其地质环境质量就有非常大的影响, 降低该地区环境质量的指数, 也就是说它对于人类的居住和社会发展适宜程度降低。[4]

3.3 地质环境利用评价系统

地质环境利用评价系统就是根据当地的地质环境具体情况, 例如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变化等分析其发生地质灾害的概率以及风险级别, 在此基础上, 规划科学、合理地应对灾害的措施, 通过地质环境利用评价系统来降低质地灾害发生造成的损失。如果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切实利用好地质环境评价系统, 就可以通过提前预知地质灾害的发生时间和地点, 从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减少灾害波及的范围, 使居民得到妥善地安置, 降低人员的伤亡以及人民财产损失, 使当地经济发展受到较小危害。我们在实际运用地质环境评价系统时, 要根据不同地区地质情况灵活使用, 并且在工作中开拓创新, 勇于创造新的地质环境评价方法, 对地质环境利用评价系统进行更新和优化。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需要长远的规划和建设发展, 将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利用作为未来地质研究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 揭示两者的关系和内在联系,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实现灾害防治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双赢目标。

参考文献

【1】周惠.浅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山东工业技术, 2015 (10) :236.

【2】杨洪, 冯薪霖, 周芙蓉.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5 (2) :142.

【3】董懋.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城市地理, 2016 (4) :51.

地质灾害数据 篇8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人们对于地质资源得到过度开采和利用, 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 由于人们对于量的耗竭, 也造成了地球本身的自身素质也不断发生质的变化, 地下岩土结构变更, 性质改变, 这也是造成自然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所在。

1 浅析地质灾害的类型

1.1 滑坡。

滑坡是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结构面整体下的动力地貌现象。我国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为山区, 有些山区山高陡, 且岩石破碎, 在遇到暴雨或地震的时候, 滑坡非常容易产生而人类工程活动, 如采石、修路、依山建房等, 也成为引发滑坡的重要因素。

1.2 崩塌。

崩塌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动、堆积在坡脚的动力地貌现象崩塌造成的危害非常严重。此外, 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也造成了大量崩塌的发生。

1.3 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 由暴雨、冰雹、融水等水源激发, 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其特征为突然爆发, 浑浊的流体在陡峻的山沟中前推后拥奔腾而下, 将大量泥沙石块在很短时间内冲出沟外漫流堆积在宽阔的堆积区。

1.4 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分为岩溶塌陷和非岩溶塌陷两种。岩溶塌陷是可溶岩地区岩溶洞隙上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活动的作用下发生形变破坏, 向下陷落后在地面形成的塌陷。隐伏岩溶的发育是形成岩溶塌陷的基础, 导致塌陷的根本原因是人类过度抽、排岩溶区地下水。

1.5 地裂缝。

地裂缝按照成因可分为构造地裂缝和非构造地裂缝。构造地裂缝包括地震地裂缝和活动断层蠕动产生的地裂缝, 非构造地裂缝是指由于自然或者人类工程活动原因而引起的各类地裂缝, 多为采矿和过度抽取地下水资源所致, 其中资源型城市又是地裂缝发生的主要区域。

1.6 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指在自然或人为超强度开采地下流体 (地下水、石油天然气等) 造成地表土体压缩而出现的大面积地面标高降低的现象。面沉降的特点是生成缓慢、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成因机制复杂和防止难度大。由于长期干旱、过量开采地下水、采矿及地壳变形, 我国地面沉降灾害已十分严重, 所以解决此类问题已是迫在眉睫。

总体来讲, 地质灾害的涉及面非常广泛, 一旦发生影响深远, 直接影响着世界各国人士的生命财产安全。当然, 它是地质环境改变的产物, 只有弄清楚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才有可能准确把握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2 剖析地质环境改变与全球地质灾害频发的关系

从前文讲述的地质灾害的种类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是因为岩石层等受到破坏等一系列地质环境的改变而造成的。但是反过来讲, 正因为地质灾害不断的发生, 才使得地质环境不断的发生变换, 所以二者是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的。

大家都知道, 现在环太平洋地震带进入了活跃期, 地壳活动频繁, 地质环境的改变必然会连带地质灾害的频发。强降雨的不断发生会形成较强的地表径流, 导致地表松散堆积, 最终形成泥石流。而且随着雨水的不断下渗, 岩土体的含水也会日渐饱和, 随着自重的不断增加, 自身的应力状态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久而久之软弱结构面将失去平衡, 最终伴随的将是滑坡,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当然, 这些灾害都是很严重的, 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不可预期其后果。

当然, 地质灾害的不断发生必然引发地壳活动的不断改变, 长此以往也会导致地质环境的不断变化, 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的关系。只有在保证地质环境不被破坏的情况下才有可能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当地质环境相对稳定的时候, 地质灾害的发生次数也将降低。这也从侧面告诉我们, 要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 就要保证地质环境的相对稳定。

目前正处于全球地质灾害频发的年代, 全世界都在为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努力, 都在为改善地质环境做多方探讨, 其实, 这是一个趋势, 作为中国人, 我们也应该结合自己的国情, 做出相应的对策, 这样才能减少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

3 地质灾害的防治和治理措施

既然地质环境跟地质灾害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那么解决好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也可以为地质环境的稳定做出一定的贡献。关于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3.1 重视地质灾害的调查和规划工作。

作为工作人员, 我们在做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时候, 首先自己应该心里有数, 要掌握地质灾害的分布情况, 并对其发展趋势有所预测,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因地制宜, 做出合理的规划, 找出最好的防治方法。工作人员应准确划分地质灾害的重点防治区, 对于易发区做重点安排, 要准确区分出轻重缓急, 做出最有效的防治方案和防治部署。

3.2 加大地质灾害监测力度与预报强度。

由于地质环境不断变化, 地质灾害的发生是无法控制的, 所以我们必须加大检测力度, 尽量让有情况在自己的预料之中。我们可以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 对于地质灾害进行实时监控。尤其是在重点防治区, 更要加强预报力度, 并对周围的人群做相应的工作, 让他们知道地质灾害的危害性, 在必要时刻保证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

3.3 制定有效的地质灾害治理措施。

对于像滑坡这样的灾害, 我们可以采用排水措施, 组建比较完善的排水系统, 这样可以促进岩体稳定, 达到有效抑制滑坡现象的目的;总之, 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的状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一样的问题。同时, 要学会总结, 没发生一次情况, 就要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找出问题的根源, 制定相应措施, 力争同样的问题不会重复发生。

结语

现在人们渐渐意识到了自己欠缺考虑的行为所带来的严重的后果, 国家的相关部门也加大了力度和措施采取了相关的方法对防治地质灾害和降低灾难危害等方面做了很多实质性的工作, 但从长远解决问题的角度来说, 关键在于加强人们思想的认识和觉悟, 从根本上强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最近几年的地质灾害频发, 有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人们没有协调好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乱砍滥伐, 能源过度开采, 环境污染, 自然环境极度恶劣, 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 这些原因很容易对地质环境的改变产生影响, 最终会造成灾害的发生, 地质环境改变与全球地质灾害频发是有必然关系的。作为地球, 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意识, 加快提高自身觉悟,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改善地质换进恶化的程度, 保护环境, 保护地球, 协调好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 降低灾害发生几率, 减少对于人类自身的危害, 保护地球, 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参考文献

[1]黄润秋.20世纪以来中国的大型滑坡及其发生机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3) .

[2]韩金良, 吴树仁, 李东林, 等.秦巴地区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与成因[J].地质科技情报, 2007 (1) .

[3]冯自立, 崔鹏, 何思明.滑坡转化为泥石流机理研究综述[J].自然灾害学报, 2005 (3) .

[4]孙再鸣, 袁敬, 孙强.地震滑坡影响因素分析[J].铁道建筑, 2010 (12) .

工程地质勘察研究与地质灾害防治 篇9

1 工程实例分析

以在某市建立的钢厂区项目工程为例。该项目工程所在地原是斜坡地貌, 整体发生滑动, 为了满足修建厂区的需求, 在场地的平整处理中依据规划进行大开挖坡脚位置, 形成高度为8~10 m的高陡临空面。开挖完成后, 由于自重力的作用, 有少量裂缝出现在坡体位置, 但是相关人员并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在进一步的开挖过程中出现了降雨, 最终导致在2014-11-23日产生整体滑动, 进而形成了圈椅地貌, 有多条裂缝产生于滑坡内。这样, 宽为2 m、切割深度为1.4~2 m的裂缝就形成了。在滑坡产生滑动后, 工程人员立即停工前缘开挖, 滑坡状态区域稳定。后来, 随着雨季的到来, 滑坡再次产生滑动。滑坡极大地影响了前缘钢渣综合利用工程。如果进一步产生失稳滑动, 就容易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将对场区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滑坡北侧为边坡, 为斜坡地带, 从下至上的地貌分别为平台、陡坡、斜坡。后部为12°~17°的斜坡, 局部陡坎高度为0.8~1.5 m。由于开挖放坡, 边坡前缘产生了高为10 m的陡坡, 坡度为30°~40°之间, 坡脚处为粉砂质泥岩。下部为坡度为2°~5°的平台, 是厂址区的所在地。边坡长度为85~110 的, 有105°~114°的坡向。后部山脊下为最高点, 分布高程为1 879~1 980 m, 坡脚处为最低点, 分布高程分别为1 950~1 951 m。在该土质边坡中, 边坡高度在10~15 m之间。如果发生失稳破坏问题, 周围建筑物安全就会受到威胁。

2 工程项目的地质勘察分析

2.1 区域地质构造

以上述工程为例, 该工程所在地构造复杂, 两条南北向大断裂分别位于南北面, 受易门大断裂和普渡河大断裂共同夹持, 中南部黑风洞背斜是最大的褶皱构造, 经鸣矣河乡东西向轴线向昆阳延伸。上元古震旦系底层在轴部露出, 古生界底层位于两翼, 产生的背斜宽缓舒展。在断裂活动影响下, 区域内较为发育的有滑坡、崩塌、温泉。两条大型断裂带位于工程区附近, 在断裂带影响下, 区域内产生较为破碎的岩体。区域内主要有两条裂隙发育。勘察区的地质结构方面, 普渡河大断裂和易门大断裂之间的地质结构较为复杂, 有多个小型断裂层存在。

2.2 变形破坏机理

滑坡原始地形坡度按照工程地质曾辉和钻探揭露为六至十二度, 该种状态较为稳定。与此同时, 在坡脚初露含碎块石粉质黏土层, 局部地段还有较高含量的石料, 架空现象较为严重, 并产生地表水下渗问题, 但下伏粉砂质泥岩的隔水性较好, 活跃地带更易在地基覆界面形成, 这样地下水运移就更容易实现。

2.3 工程地质灾害防治

在计算和分析各个滑坡的整体和局部稳定性中运用了合适的坡面, 并选择勘察确定的滑动面对该滑坡的整体稳定性进行计算。根据相关数据分析, 实际上造成边坡稳定性不高的主要因素是降雨逐渐增加了边坡土体含水量, 进而降低了抗剪强度。这就说明了什么才是决定边坡稳定性的主要控制因素。所以, 应当强化边坡区和周边环境中的地表水排水, 将支挡结构设置于边坡坡脚处, 并且根据计算合理确定边坡结构形式, 然后进一步确定边坡的稳定性。

3 工程地质灾害治理

3.1 设计目标与原则

基于变形机制的角度, 前缘开挖过程中由于地表水侵蚀、前缘开挖影响形成临空面, 这样就会改变原有坡体内部应力, 进而导致应力重分布等效应的产生, 斜坡变形最终产生。在地表降水入渗的过程中, 会长时间浸泡斜坡土体, 尤其是降低土体抗剪强度, 进而降低变形体稳定性。因此, 应当充分贯彻“根治变形”的原则, 将基本目标设定为防治前缘继续强烈变形。

工程布局的目标是防治滑坡继续发展, 避免发生灾难性地质灾害, 在治理过程中应当采用设置抗滑桩, 进而为变形区内设施和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证。在灾害防治中, 为了预防滑坡的继续发展应当采用有效的治理措施, 继而有效控制其形成的诱发因素。同时, 还应当尽量降低植被在治理工程中受到的破坏, 并且在绿化坡面的过程中还应当合理利用各项措施, 并且根据地质单元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处理措施的应用。

3.2 治理工程总体设计

应当从滑坡的发展趋势、影响因素、变形情况、破坏特征出发, 在治理过程中应用前缘设置支挡措施和坡面截排水处理方法: (1) 应当将其中的一排抗滑桩设置于滑坡体前缘拟建在公路内侧。 (2) 应当将截水沟设置于滑坡后缘1 m处。其规格应当为0.5 m×0.6 m, 砌筑厚度应当为0.3 m。 (3) 应当将截水沟设置与滑坡体上, 截水沟截面为0.4 m×0.5 m, 排水沟截面应当为0.5 m×0.6m, 砌筑厚度为0.3 m。 (4) 从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和地形特征出发, 在坡面防护中应用通过在边坡前缘设置抗滑桩桩和混凝土菱形格构, 并在相对应的边坡坡面防护中在坡脚应用护脚墙和钢筋混凝土菱形格构, 还应当将截排水沟设置在边坡外设置, 其中截水沟为0.4 m×0.5 m。在公路外侧的边坡治理中应当采用局部放坡、桩板墙的措施, 其中桩板墙设计桩长为12 m, 1.0 m×1.5 m的界面, 并且设置厚度为0.3 m、高度为6.4 m的挡土板。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内容可知, 工程建设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工程地质勘察, 建设单位在应当对此给予充分的重视, 并且积极研究和分析勘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进而为工程建设的有序开展提供保障。本文对工程地质勘查和灾害预防措施进行了探索, 但仍存在一定局限性, 希望同行们能够强化专业知识, 实现对各种地质灾害的有效预防。

摘要:各种类型的工程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 要想保证这些工程建设的有序进行和后期功能的有效发挥, 就应当开展有效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进而对可能产生的地质灾害进行事前有效的预防, 最终保证工程有序建设和运行。但是, 实际上我国工程地质勘察开展的时间较短, 在各个方面的经验和技术还不够成熟, 所以工程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当采取有效的地质勘察措施, 进而形成对各类地质灾害的有效预防和治理。

关键词:工程建设,地质勘察,地质灾害,灾害防治

参考文献

[1]蔡富军, 万光毅.工程地质勘察中相关问题的研究与分析[J].硅谷, 2013 (22) :131, 135.

[2]王磊, 张继成, 李成明.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地质勘察的影响重点探讨[J].大科技, 2015 (10) :166-167.

[3]李顺明, 杨力容.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四川某滑坡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J].勘察科学技术 (电子版) , 2012 (2) :54-56.

[4]徐永杰, 栗燊, 许俊伟等.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地质勘察的影响要点研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5 (20) :5670-5671.

[5]吴永立, 张子涛, 赵继伟.工程地质勘察中钻探技术的选用探究[J].地球, 2014 (10) :194-195.

上一篇:场地管理下一篇:继续教育途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