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地质灾害(精选12篇)
预防地质灾害 篇1
0 引言
中国有着非常丰富的煤炭资源, 产量也非常之大, 然而, 中国煤炭资源采掘时, 不但采掘手段与技术设施不够先进, 而且也存在很多体制和管理制度环节上的不足之处。由于中国对煤炭的需求大, 造成了过度地采掘煤炭资源现象的出现, 非法采掘与技术上的不够先进造成了地质灾害的出现, 这严重地威胁与损害了中国人民的生命安全与经济稳定。
1 煤矿地质灾害概述
煤矿地质灾害就是在煤矿采掘过程中, 因大量采掘井巷破坏和岩土体变形及矿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与自然环境发生严重变化, 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安全, 破坏采矿工程设备和矿区资源环境, 影响采矿生产的灾害。煤矿地质是出现概率较大的灾害, 它不但对煤矿产业造成非常大的损失, 而且还会对人们的财产和生命构成危害[1]。从整体上来讲, 煤矿地质灾害涵盖以下方面:a) 因为采掘煤矿导致的泥石流、地面坍塌和山体滑坡灾害;b) 因为采掘煤炭导致的地下水污染和地下水位下降等水资源危害;c) 因为采掘煤矿导致的矿井突水、地震、瓦斯爆炸等灾害。这都属于比较常见的煤矿地质灾害, 为此, 治理煤矿地质灾害非常紧迫, 只有最大程度地减少煤矿地质灾害的出现, 才可以使煤矿采掘变得更加科学、安全、有序、正常。
2 煤矿地质灾害的特点及形成原因分析
2.1 煤矿地质灾害的特点分析[2]
煤矿地质灾害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不可预见性, 因此, 在对矿山关井处理时, 会导致灾害隐患的遗留, 其中, 地面的坍塌、地裂、地面的沉降等是主要的地质灾害, 还会导致一些更加严重的地质灾害, 像是滑坡与山体的开裂。这样的地质灾害常常不是迅速出现, 而是在关闭矿山一定时期之后才加以显现, 倘若出现这样的地质灾害, 会对地方的居民带来比较严重的伤害。另外, 露天采掘的煤矿在闭坑之后也能够造成滑坡与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露天采掘的煤矿在实施回填的过程中, 会导致高度差的出现, 矿坑愈加深, 愈加导致高度差的出现, 这是导致煤矿出现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
2.1.1 衍生性
原生环境地质灾害还常常衍生一连串的次生灾害, 形成一系列有成因联系的灾害链。例如煤矿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可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但是两种类型的环境影响结果可以认为是一种链锁反应。
2.1.2 区域性
就煤矿地质灾害的内部联系而言, 它们受一定区域性条件控制, 如受区域性构造条件、区域性煤系岩性组合特征、区域性煤变质条件、区域性地理条件和区域性气候条件的控制和影响。因此在灾害时空演化和分布上表现出区域性的特点。例如, 煤矿区岩溶塌陷和矿井突水灾害, 主要发生在石灰岩广布和岩溶发育的区域, 煤矿酸性矿井水污染, 主要分布于煤层含S较高的华南地区。
2.1.3 发灾持续时间的多样性[3]
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矿井突水、顶板冒落等灾害, 往往具有突发性, 发灾时间短、强度高、破坏性大。采煤塌陷、煤层与煤矸石自燃、煤矿区地方病、矿区土地盐渍化等灾害则往往具有渐发性, 发灾持续时间长。如采煤塌陷, 开采深度为200 m~400 m时, 地表移动时间可持续2 a~3 a, 而塌陷区最终稳定时间可距停采时间数十年。
2.2 煤矿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
出现煤矿地质灾害的原因很多, 具体来讲, 主要体现在下面的一些方面:a) 在采掘煤矿的过程中, 不规范的采掘与不科学的管理, 导致出现地质灾害;b) 因为某些历史遗留问题, 在多年之前, 一部分农民参与到采掘煤矿的行业中, 且遗留了一些地质灾害的隐患;c) 在采掘煤矿的过程中, 一味地注重产量最大化与利润最大化, 仅仅重视经济效益的提高, 而不重视安全与科学的采掘方法;d) 在采掘煤矿时, 未能够结合制度和规范实施采掘, 在采掘的过程当中未能够有效地预防地质灾害。
3 煤矿地质灾害的预防策略
3.1 科学地管理煤炭工作
近些年以来, 因为不断地出现煤矿地质灾害, 有关部门也引起了足够重视和关注, 一些煤矿生产企业设置了煤矿生产管理内容, 进而增强管理人员的能力, 提高预防工作的高效性[4]。各种各样的地质灾害都具备相应的属性, 不存在绝对的偶然性与规律性, 在日常实际生产中应当认真地遵循煤矿安全生产规章, 坚决不允许乱挖和乱采。
3.2 做好预测工作 减少矿井煤和瓦斯突出
认真地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要求采掘煤矿, 创建瓦斯检查机制, 实时地对瓦斯矿井积存与超限情况进行处理, 坚决不允许携带点火工具下井, 在瓦斯矿井选择安全火花、防爆型、安全型电器装置, 在放炮前后要检测瓦斯。并且应当搞好相应的预防及预测策略:a) 实时关注固有不危险煤层或是威胁煤层发生的危险信号, 发现险情需要迅速地将矿井工作者撤出;b) 在井田或煤田搞好煤层突出危险性的评价工作, 对能够出现的临界深度进行圈定, 对揭开煤层之前采取的危险性进行预测。
3.3 注重采掘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在具备条件的采掘区, 采取边界需要借助充填式的采掘策略进行。采区边界拉伸变形位置有着比较大的变形值, 不应当在相同区域布置多煤层采区边界, 确保互相错开相应的距离, 进而最大程度地降低破坏影响与沉陷变形。倘若不留或少留煤柱, 那么不但能够使资源回收效率得以提高, 而且还能够使地表的移动变形情况减少。适宜地增加单采工作面使得大面积采掘与多煤层采掘的时空间距延长。
3.4 加强宣传 增强广大员工的忧患观念[5]
煤矿的上级主管部门及各地方政府务必大力宣传煤矿地质灾害, 让广大煤矿工人宣传预防观念, 即使在自己眼前发生灾害, 也需要具备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在宣传中提高员工的自身保护技能。另外, 煤矿广大员工及各级领导还应当全面地把握自身煤矿特点, 并且仔细地了解和认知一系列预防地质灾害的策略和方法。针对一部分经常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考察, 进而明确出现灾害的规律, 最终更加有效地预防灾害。
4 结语
中国有着十分广泛的煤矿分布, 并且规模也存在着差异性, 受到经济效益、管理能力、采掘技术等一系列要素的制约, 在采掘时会出现十分多的地质灾害, 这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财产生命、企业的健康发展及整个社会经济的增长。与此同时, 任何煤矿的地质状况都较为复杂, 仅仅实施某种策略及太过注重一种诱发要素都不够全面。为此, 这就要求我们系统和认真地探究煤矿地质灾害特点, 有目的性地分析预防策略, 以推动煤矿企业的稳定发展。
摘要:首先对煤矿地质灾害的特点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 重点论述煤矿地质灾害的预防策略, 为煤矿地质灾害的预防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煤矿,地质灾害,预防策略
参考文献
[1]孙娟, 贡常青, 都文辉, 等.河北唐山开滦赵各庄煤矿采空区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措施[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1, 22 (3) :58-60.
[2]沈德仁.关于煤矿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迫在眉睫[J].科技与企业, 2012 (2) :54-56.
[3]孙娟.河北唐山开滦赵各庄煤矿采空区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措施[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1 (3) :25-29.
[4]郑振华.新邵煤矿地质灾害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 2010 (5) :25-26.
[5]穆志宏.浅析煤矿地质灾害及其防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8) :82-83.
预防地质灾害 篇2
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预案
矿
长:
总工程师:
编
写:
弘财煤矿 2008年5月4日 地 质 灾 害 应 急 救 援 预 案
一、地质灾害分类:
弘财煤矿矿区地处高原山区地带,地面植被破坏不严重,且矿区井口标高设在山腰上,远远低于历史上最高洪水位,在井田范围外的巴浪河离本矿井开采距离较远,对本矿的安全生产威胁较小,但随着小煤矿历年来的开采,对地面地基带来一定的影响,发生洪灾的威胁来自于上部小窑和雨季地面渗水,针对以上情况分析,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有:山体滑坡,垮塌,泥石流等。为确保我矿的安全生产,特编制以下地质灾害应援预案供灾变时用。
二、矿成立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
长:肖致江
付组长:詹忠伦
陶汝军
成员:朱恒平
段玉康
王继鹏 刘成周 封维祥
彭杰
张清玉
杨永才
安如俊
王明昌
下设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办公室在矿调度室,张清玉任办公室主任,杨太吉、罗春林为办公室工作人员,负责地质灾害应救援工作的协调、调度,及时传达领导的指示精神,收集反馈相关信息供领导决策,并作好相关记录。
三、地质灾害的治理措施:(一)洪灾治理措施:
1、每周对地面的供电线路、输配电设备、避雷设施进行一次详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各项性能满足要求,各项保护装置动作灵敏可靠,各项检测数据达到规定。
2、定期对主扇机房、配电室、压风机房、绞车房、库房、办公楼、锅炉房、宿舍等场所进行巡视,要求排水水沟畅通无阻,供电、通讯正常。
3、井下所有供配电设备、输配电线路都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短路、漏电、过流、接地保护装置齐全可靠,接地装置有效。
4、地面防洪措施:
(1)、清理疏水渠道,由杨永才组织人员将矿区范围的水渠疏通,确保水渠内无杂物杂草,无煤矸块堵塞疏排水渠道。(2)、由王明昌、张清玉、杨永才组成联合地面检查组,每周进行一次对矿区范围及邻近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勘察,查看露头线有无采空区、裂隙、垮塌、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如有要立即汇报地质灾害救援领导小组,组织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不能充填、封闭严实的,要修筑拦水墙(坝),开掘疏水渠道,将水引开。
(3)、准备足够的防洪沙袋,放置在仓库待用,在地面水较大,流经工业广场时修筑临时拦水坝(墙)。防止洪水威胁井下安全。
(4)、在通往井下的四个入口处(主斜井、副斜井、风井 防爆门、行人通道。)挖掘排水沟或砌筑挡水墙,放置备用防洪砂袋等,防止洪水威胁井下安全。
5、井下水的防治措施:
(1)、由安如俊负责对井下所有密闭进行检查,如发现密闭内有水,水温增大,有害气体渗出时,必须及时向地质灾害救援领导小组汇报,以便及时处理。
(2)、由彭杰负责对井下的排水设备及排水管路进行检查维护,确保水泵、备用水泵,能正常运转。其排水能力满足24小时正常涌水量20小时之内能排完的要求。
(3)、由陶汝军负责安排人员对水仓、沉淀池、排水沟进行清理,确保水仓内无浮物、矸煤块,保证水仓容积,确保排水线路畅通。
(4)、由机电工汤泽荣、皮顶祥、范孟云负责检查备用电源及供电线路开关等,确保发生停电时备用电源能正常供电开动排水设备进行排水工作。
(5)、井下采掘作业,必须“预测预报,有凝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认真执行探放水专项设计的相关规定,认真落实“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防治措施。
6、地质灾害救援领导小组每季度结合“雨季三防”工作召开一次地质灾害分析会,落实防治措施的执行情况和防灾救灾物资的准备工作,制定和修改《地质灾害求援预案》。
(二)、山体滑坡、垮塌、泥石流灾害防治措施:
1、每周进行一次对矿区范围及邻近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勘察,查看露头线有无采空区、裂隙、垮塌、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如有问题要立即汇报地质灾害救援领导小组。
2、暴雨季节来临之前,地质灾害救援领导小组要组织一次全面检查,对有可能发生山体滑坡、垮塌、泥石流灾害区域的人员进行撤离或疏散工作。
3、矿井在开采设计上,要结合地面公路、铁路、主要建筑物、工厂、学校、民房等情况,按规定预留保护煤柱,防止因矿井开采引发地质灾害。
4、对已经引发的山体滑坡、垮塌、泥石流灾害矿要采取极积措施进行处理,防止地质灾害的扩大,本矿不能处理的要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处理。
四、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人员组织:(1)领导协调小组: 组
长:肖致江
付组长:詹忠伦
陶汝军
成员:朱恒平
段玉康
王继鹏
刘成周 封维祥
彭杰
张清玉
杨永才
安如俊
王明昌
(2)第一抢险组: 组
长:刘成周
付组长:杨永才
冯灿龙 成员:马安平柏征友 阵庆红 张光远 吴道立 黄石全
谢志辉 谢志坤 夏平前 王毕军 刘荣稳 阵二红 冯如峰 李庭付 阵明达 陶仕贤 李向云 雷志达 刘开平黄华友
(3)第二抢险组: 组
长:王继鹏
付组长:夏华仁
将明贤
成员:李忠毕 安仕雨 安仕学 张天丛 王建平付宁雨
周文斌 付
强 杨关平何
华 蒋开应 彭兴安 马友军 曾
宇 阵曹贵 王育举 张敬贵 蒋明于 王启仁 马维祥 杨登科 朱勋章 聂发军 何
平
(4)第三抢险组: 组
长:段玉康
付组长:杨福万
安如俊
成员:李选云 袁明约 宰顺兆 钱光顺 刘大长 张朝白
宁立功 宰加立 王喜平雷应松 陈顺海 陈顺宇
宁德云 陈顺祝 胡德庆 顾泽选 李孔灯 祝周虎
祝华万 紫廷勇 伍先平伍先举 陈万毕 黄
军
黄先红 祝华彪 范
永
(5)机动抢险组: 组
长:朱恒平
付组长:彭
杰
皮顶祥 成员:张天陆 雷百岁 皮剑平陈正阳 袁光学 王明刚
罗
伟 陈大勇 杨和平杨平举 王
军 杨永才 余学友 徐永龙 汤泽云 蔡定刚 胡正友 陈
良 冯灿平潘志强 王方义 王方雷 范朝银 付令达 王志全 汤立祥 谢志雄 陆元西 王光学 王礼学 陈明洪 严万林 黄明荣 陈显华 范忠俊 舒才美 沈书洪 范孟云
(6)后勤保障 : 组
长:王明昌 付组长:许启东
成员:代大军 许启春 陈应德 封八能
五、地质灾害应救援程序:
地质灾害事故→调度室→协调小组→撤出受灾人员→地面→启动自救方案进行自救→自救无效时请示报告上级领导→请求援助→救援结束→总结。
预防地质灾害 篇3
关键词岩体;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TD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71-0193-01
矿业的大力发展为中国成功进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资源保障。近年来,我国各类矿山建设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开采能力和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地质问题也日益突出。由于对矿山建设工程地质条件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研究,造成投产后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对矿山工程进行维护和翻修的例子不胜枚举。因此研究工程地质条件和将要遇到的地质工程问题非常重要。
1岩体的赋存环境和特征
研究矿山工程地质,必须首先对岩体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岩体是地质体,它的形成过程延续了漫长的地质年代,在岩体形成和存在的整个地质历史中,它经受着各种地质构造力的作用,因此,即使是相同物质组成的岩体,也会存在差异,这是岩体性质非常复杂的原因。岩体是非均质各向异性的,这一特点是由于它的形成和存在均受地质构造力作用的结果。岩体内存在着原始应力场,主要包括重力和地质构造力,重力场是以铅锤应力为主,构造应力场通常以水平应力为主。岩体内存在着一个裂隙系统。岩体既是断裂的又是连续的。当岩体承受的应力超过其强度时,就会使原有的断裂进一步扩展或形成新的断裂,而旧断裂的扩展和新断裂的形成又会导致岩体的应力重新分布。
2矿山建设中经常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
矿区采矿后留下了大量的弃土、弃石,雨水冲刷极易发生岩体移动、滑坡、崩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据资料统计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种类的地质灾害在我国发生的比较多。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范围约占国土面积的一半左右,其中以西南地区、西北地区比较严重。
1)滑坡。滑坡是最为常见的地质灾害,这种破坏是在较大范围内边坡沿某一特定的画面发生的滑移。一般在滑坡前,滑体的后缘会出现张裂隙,而后缓慢移动,或周期性的快慢更迭滑动,最终突然滑落。各类滑坡的共性是滑坡发生前一般都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前兆现象。滑坡体积运距不远,故滑体各部分相对层次在滑动前后变化不大。
2)崩塌。崩塌现象主要发生在边坡,由于局部岩体受重力、水以及爆破作用,表层岩体脱离母体突然下落,堆积在坡脚。
3)泥石流。泥石流是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
4)地面塌陷。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
3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标准及防治措施
3.1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
分析边坡发生的变形破坏现象可以看出,他们就发生的条件、时间和性质都有一定的共性:历次变形破坏是随剥离工作的进程自上而下发生;都发生在雨季或雨后;发生的地点和形成的规律虽有不同但大多以顺层滑移为主。由此可以认为边坡本身是一个不稳定边坡,其所以一再失稳以至变形破坏是由于岩体内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决定的,至于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形成的规模等又往往取决于外界因素的诱发。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地质构造、地下水、爆破和地震。
3.2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防治措施
1)做好防治工程设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必须根据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的成因机制、运动模式、易发性及防治目标制定。根据致灾的成因确定主要防治途径;根据灾害的易发程度、防治目标确定防治工程的强度和工程量。
2)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由工程防治措施和生物防治措施两部分组成。工程防治措施的适用条件及方式:大多数房后切坡造成的小型土质滑坡,选用滑坡后缘地表排水、前缘支挡或削方减载护坡等工程措施较为适应;对于中型以上滑坡,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选择工程防治措施。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现行行业规范,技术标准及资料分析,国内防治地质灾害的主要工程类型有:排水疏干、控制爆破、修坡减载以及人工加固等。排水疏干,应以排为主,以挡为辅,排挡结合,事半功倍。疏干的目的是要将积水和地下水疏干。控制爆破是维护矿山边坡稳定比较有效的方法,其中预裂爆破和光面爆破是主要的,是20世纪50年初于国外兴起的主要手段。修坡减载是在生产过程中根据边帮岩体情况和积累的經验对边坡及时平整和刷帮,改善边坡轮廓形状,是提高边坡稳定性必不可少的工作。人工加固露天边坡,不仅对已移动的不稳定边坡是一项有效的防滑措施,而且经过加固的边坡角可以提高度数,从而渐少剥离量,充分回收地下资源,降低开采费用。人工加固包括设置挡墙、抗滑桩、安装锚杆或钢锚索、边坡注浆加固以及坡面敷设金属网伙喷砂浆护坡等。
生物防治措施就是以植被恢复为主,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由于矿山在开采过程中,对已有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如平台开采、坡面形成导致原有地貌发生变化,具有价值的地貌景观遭到破坏;钻孔和爆破产生的粉尘滞留植物叶片,影响植物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正常进行,对附近植被的正常生长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露天采坑的形成影响了大气降水的自然排泄,矿区采矿后留下了大量的弃土、弃石,雨水冲刷易发生岩体移动、滑坡、崩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需要利用植被恢复有效发挥固土保湿,防灾减灾的作用。矿区植被恢复治理的关键是植物选择,它关系到生态治理成败。树种选择以“适地适树、生态价值、经济实惠、速生”为原则,以乡土树种为主,引进树种为辅。对覆土的要求,先将原表层土壤做适当清理,清除10cm以上石块和大树根,石砾含量应小于20%;尽量采用含有机物高的土壤,清除未风化的岩石母质,其含量不得超过10%,以确保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肥力。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有的措施中还没有一个完善的解决办法,所以不能只用一种方法,而应根据矿山的不同条件,经过周密的现场调查和实验室研究,采用综合措施来防治地质灾害。
参考文献
[1]刘飞,魏强.浅议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J].价值工程,2011,06:28.
[2]陈秀峰.论矿山地质灾害及其防治[J].煤,2009,09:51.
滑坡地质灾害预防与处理措施 篇4
关键词:边坡,地质灾害,防治对策,迁移式影响
地质灾害指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本文针对由于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由此产生的愈发突出的边坡地质环境问题进行探讨。自1999年至今,南京市连续多次发生了工程边坡失稳滑坡地质灾害事故,如燕子矶太平小区山体崩塌滑坡、古平岗滑坡、水西门市民广场防洪墙段滑坡、广州路与宁海路交界位置高层建筑工地深基坑坍塌、江浦区某边坡下滑导致上部建筑破坏等等。
鉴于上述原因,在工程建设中应高度重视边坡的防治工作,保证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二者的和谐发展。
1 工程边坡特征
1.1 边坡分布特征
南京市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由削坡、岗地开挖等方式形成的路坡、河坡、深基坑等永久性或非永久性工程边坡,具有分布较广,数量众多且规模不大等特征。
1.2 工程边坡特点
天然边坡在长期的剥蚀、搬运后一般都处于平衡状态。而在目前城市化建设进程中,为了扩大建设用地,会采取高位削坡的措施来达到目的。这就势必会打破天然边坡的原有平衡体系,使得坡体坡度变得更加陡直,临空面进一步增大,稳定性大大降低,如果不加处理或处理措施不当,容易发生坍塌事故,特别是遭遇雨水冲蚀和浸润时,危险性更大。
1.3 边坡结构特点
南京地区工程边坡多数是单一结构的土质边坡,仅少数为土质和岩石组成的二元结构混合边坡。土质边坡由下蜀土组成,近水平产出,厚度数米到数十米不等。而下蜀土主要矿物组分是蒙脱石、高岭石等亲水矿物和石英、长石、云母等轻矿物。
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土体的物理性能发生很大变化。夏季炎热干燥,使土体层龟裂,形成柱状节理,遇暴雨沿裂隙渗入,边坡土体湿化、膨胀,粘聚力、抗剪强度降低,重量增大,边坡的稳定性差。混合边坡上部为亚黏土、下部为岩石的二元结构和顶部土层厚度小、底部岩石层厚度大的特点,边坡的稳定性较高。
2 滑坡特征及类型
在南京市的工程边坡失稳事故中,所涉及的滑坡多数是土质边坡,且雨季是易发、多发时期。边坡失稳一般都是以势能释放为主。
在边坡事故中,很多影响是连锁反应所致,即迁移式影响。原来稳定的边坡在开挖一部分后,由于开挖部分未进行加固或未及时加固,开挖部分产生变形或破坏,产生的变形或破坏逐步转移,对临近边坡造成稳定性降低并产生变形甚至发生破坏的现象。边坡开挖造成的迁移式影响是由开挖部分影响的变形、破坏逐渐发展,并逐步对临近边坡造成影响。由于开挖坡体呈现局域性的应力应变集中,当应力超过材料的强度时,其状态不能稳定,必然造成局部破坏使坡体发生应力释放、应力转移和应力调整,在临近区域所受到的影响最大,该临近区域超过强度值又发生破坏,破坏面不断延伸,这种过程继续进行,最后将有两种可能性:1)破坏面完全贯通,直接造成临近边坡也形成贯通面,坡体发生大规模破坏;2)破坏面没有完全贯通,在伸展到临近边坡某一区域后就停止扩展,其前方区域的应力应变均未超过强度值。考虑迁移式影响,对于滑坡特征及类型的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3 影响工程边坡失稳滑坡的因素
3.1 自然因素
降雨是影响工程边坡失稳滑坡的主要自然因素。雨季是滑坡地质灾害易发和多发季节。大量降雨渗入土体裂隙,使土体软化膨胀,抗剪强度降低。土体自重和土体上建筑物荷载对边坡产生很大的侧应力,对滑坡可起到诱发和促进作用。
3.2 人为因素
不良工程作用是导致发生滑坡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
1)高位切削坡脚,形成陡立的工程边坡,边坡的临空面增大,边坡失去平衡后失稳。
2)在陡立的边坡上或附近大量兴建构筑物,给边坡增加荷载。
3)边坡岗地上生活区没有合理的排水系统,使生活用水、降雨不能及时排出,长期浸泡土体,强度降低。
4)防范措施不合理,工程建设开挖斜坡时,没有按有关技术要求放坡,护坡墙位于滑移面之上,防滑作用不明显。
4 工程实例
4.1 实例一: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中学斜坡地质灾害治理
燕子矶中学处在丘岗凹谷地中,南、北、西为岗地,地层主要由上更新统下蜀土粉质黏土组成,植被发育,岗面起伏不平,校区岗前段已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切坡,局部地段切坡后坡面陡直,特殊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致使学校周围部分岗地斜坡在雨季常有小型滑坡发生,对坡下建筑物的安全构成了较大的威胁,为了保障学校及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有色华东局华建总公司于2005年,通过针对性采取排水、毛石挡土墙及混凝土挡土墙、人工挖孔灌注混凝土桩和锚杆等方法对斜坡进行了加固处理。图1为现场挡土墙照片。
4.2 实例二:江苏科学宫一期工程A挡墙工程
江苏科学宫A挡墙工程位于石头城路江苏电视塔西侧,西临秦淮河,地处古林公园西侧的山坡上。该段边坡治理工程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南段15 m为原塌方段。该区护坡工程由预应力锚杆、混凝土挡墙、人工挖孔桩及树根桩等组成。华东局于1999年9月对此护坡进行施工,于2003年3月结束。图2为施工现场照片。
5 工程边坡防治措施及对策
首先是经济效益方面。在工程边坡防治中,对防治方案的选择,一般以最低价中标的方式作为择优标准。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工程边坡不放坡,采取高位切削坡脚,留下陡立的工程边坡。由此引发的事故而造成的损失远远超过合理方案的费用,此类教训已经不胜枚举。其次是重工程地质勘察,轻地质环境评价误区;重地质灾害治理,轻地质灾害防治。各有关管理部门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治理工作非常重视,抓得及时,监管力度大。而对防治地质灾害的监管力度不够,在工程边坡防治方案的审批、施工质量的管理和工程验收等重要环节上管理不严,出现了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对防治方案说了算的被动局面,缺乏严格的管理程序和措施。第三是管理误区。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完善组织架构,构建专业骨干网络;信息化管理,动态监测,这是加强管理必须要加强的方面。最后是技术方面,技术措施一定要科学合理、系统规范、针对性强。既要重视对边坡现状的分析研究,又要重视研究对边坡可能产生潜在影响的各种因素。工程边坡防治工程要纳入整个工程建设项目之中,统筹安排。建设布局要充分考虑建设项目对边坡的影响,边坡的防治措施也一定要满足工程布局对边坡的要求。
6 结语
工程边坡是不可避免的,由此产生的滑坡地质灾害后果也是严重的,甚至是长久的,但它是可以防治的。随着市场运作的规范化,行政管理部门重视程度的提高,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技术手段的进一步发展,地质灾害将被有效地防治,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将能和谐、可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毛瑞.江苏地质灾害与防治对策[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4(5):54-56.
[2]2007年度江苏省地质环境公报[R].南京:江苏省国土资源厅,2007.
[3]刘国恩.南京市区工程边坡特征与滑坡地质灾害防治对策[J].江苏地质,2000,24(4):229-231.
[4]崔志勇,李为民,钟鸿.青海省地质灾害现状及预防对策[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256-257.
国土所地质灾害预防工作措施 篇5
一、基本情况
xx辖区共22个地质灾害点,其中xx8个,xx11个(2011年6月20日新增回龙上场口滑坡),太平2个,都督1个。危重点5个,分别是xx的xx滑坡,xx的回龙上场口滑坡和取水口危岩。
二、工作措施
(一)、当地政府坚持地灾属地管理和群测群防原则,制定了“防灾方案”和“避险应急豫案”。
(二)、落实了巡查人、监测责任人和具体监测人。
(三)、落实了工作经费,给监测人一年200元的电话费。
(四)、设立了警示标志牌。
(五)、发放了防灾工作明白卡110份和避险明白卡188份。
(六)、督促监测人做好监测记录,每半年检查一次(非汛期,监测人必须每月作一次监测记录;汛期必须至少每半月作一次监测记录;危重点根据需要作好监测记录)。
(七)、坚持每年3月组织一次村社干部宣传培训会。
(八)、坚持年初和每季度一次大排查,每月一次巡查。
(九)、坚持汛期24小时值班和通讯畅通制度。
(十)、做到及时发现灾害并上报确认。
(十一)、坚持重大险情及时上报和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及时组织按预案疏散排险。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篇6
【关键词】地质灾害;地质环境;保护
0.前言
地质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经济、文明发展的基础,而地质灾害则是由于自然环境和人类行为不当使地质环境遭到破坏。地质灾害的频发与地质环境的日渐恶化,都不同程度的制约着社会经济发展,阻碍人类文明的进步。因此,防治地质灾害和保护地质环境刻不容缓,有效的防治措施亟待采取,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工作提供可靠保障。
1.地址灾害频发的原因及造成的影响
1.1地质灾害频发原因
地质环境是一个动态系统,由于自然和人为的作用常超出生态环境允许的程度,使地质环境恶化,最终给人类自身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也就是地质灾害。可以看出,地质灾害是由于自然和人为地质作用使地质环境恶化,并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毁损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严重破坏的事件。
1.2地质灾害造成的不良影响
近年来,虽然在地质环境保护、预防地质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由于在地质环境开发利用与保护方面至今还没有一部较为完善的法规来进行规范,人们对地质环境的认识及重视还停留在较为初级的阶段,加之某些地区地质环境条件较差,不合理人类工程活动等日益加剧,从而导致地质环境问题日渐突出。经济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在频度、程度上都大大加强,进而导致对地质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频发的地质灾害和恶化的地质环境,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防治地质灾害和保护地质环境的主要问题
2.1人类活动使地质环境遭到破坏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对自然改造能力的迅速提高,人类在利用地质环境的同时,其活动作为一种日益强大的动力因素对地质环境的破坏也越演越烈。水土流失,土地砂化,土地盐碱化,冻融,地震等现象发生频繁。地质环境质量日趋下降,自然资源损失严重,人为地质灾害频繁发生,整个地质环境向紊乱、衰退的演替趋势发展。再加上“三废”抛掷无度等等一系列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已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地质环境问题。
2.2保护意识薄弱
我国具有许多在国际和国内都享有盛名的地质遗迹。但由于保护不得力,开发利用粗放,管理滞后,破坏地质遗迹现象屡有发生。例如,嘉荫龙骨山的恐龙化石有的被风化破坏,有的被江水冲走;五大连池火山地貌被开辟为采石场,碎石成堆;勃力硅化木被推土机推出,弃之如粪土。诸如此类事件比比皆是,几乎省内的每个地质遗迹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地质遗迹的破坏不仅使地质环境改变了,同时也使得经济发展受到了阻碍。增强保护地质环境意识刻不容缓,所有公民都有义务参与其中。
2.3矿产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在大规模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同时,也大大改变了矿山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产生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给矿山地质生态环境和资源带来巨大压力。矿山整体地质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天然植被覆盖面积降低,裸露岩石增加,地下水资源枯竭,水质恶化,降低了整体防风固沙、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地质灾害。对矿山开发建设构成威胁,严重制约矿山地区的发展[1]。另外,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又是发展中国家,资源需求量极大,出现掠夺式开发与利用矿产资源的现象。尤其省内许多不登记的集体和个体企业技术落后,装备差,回采率低,布局混乱,产品结构不合理,造成资源浪费严重。
3.地质灾害防治的方法措施
3.1建立地质灾害监控体系
建立健全适应不同建设需要的地质灾害监测体系,评价地质灾害的稳定性及动态趋势,以达到预防的目的。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遥感技术(RS)及全球定位技术(RS)等[2],在这一领域的技术优势,包括有关高等院校、国家专业实验室及科学研究机构,对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现状开展系统的大规模调查与建档工作,重点查明重要城市、经济带、交通干线及人口密集区地质环境状况及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为防灾减灾决策提供基础依据。建立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监测及监控体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的信息系统、危险性分析评价系统和防灾减灾决策支持系统,并通过网络传输的手段,实现信息的全社会服务体系,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2改善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环境恶化和破坏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没有充分认识到环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在于人类忽视甚至违背自然规律而对环境进行的不恰当的过分干预。因此,当务之急是改变人类的基本观念,增强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建设符合人与自然和平共处、协调发展的新环境文明。建立同步发展观,即应该追求人、社会、经济和环境同步发展的观念;建立整体效益观,即把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作为社会的发展目标;因为惟其如此,人类的整体生活质量与其所处的环境质量才会得以保障和提高。环境质量的提高,消除了地质灾害滋生的土壤,从根源上抑制了地质灾害的发生。
3.3合理利用资源降低灾害发生平率
自然界承受人类活动的冲击是有限的,也就是說,在特定的地质空间里,地质环境的容量是有限度的。人类所有生产和生活的消费物质,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取自地质环境。同时,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废弃物,又都直接或间接地排放到地质环境中[3]。然而,地质环境系统供给人类利用的一切物质都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对人类排放的有害废物的容纳能力和自净力也不是无限的。地球上资源和环境有限的客观存在,迫使人们不得不改变资源和环境无限的传统看法,改变掠夺式开采资源和利用环境的方式,必须有节制性,合理性地利用资源和环境,这样才能使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统一,逐步改善已被人类破坏了的地质环境,从而有效的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程度。另外,对于地质遗迹也要进行合理利用,并加大保护力度。
4.结语
防治地质灾害和保护地质环境都是不可忽视的环节,人类长期以来自私地只为自身利益而不顾身边环境的恶化,造成了地质灾害频频发生的严重后果。因此,在实现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务必注意合理利用资源,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率,从而有效地保护地质环境不遭到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翟伟峰,等.黑龙江省可持续发展与21世纪减轻地质灾害策略分析[J].灾害学,2004,19(4):30-35.
[2]科技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灾害综合研究组.灾害、社会、减灾、发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
预防地质灾害 篇7
矿产资源开发活动能够产生大量的物质财富,促进了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但是由于露天采矿破坏矿区周围的自然环境,而广泛、直接地影响生态系统平衡。露天采矿的矿山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问题,包括因采矿、疏干排水引起或诱发地面裂缝、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和地下水含水层、地貌景观破坏等地质环境问题;还有因采矿过程中剥离覆盖层土壤和岩石、排放的废石堆和选弃的尾矿,形成废弃碴石堆的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破坏了大量的林地,挤占大片的土地和农田,污染矿山及矿山周围的地表地下水和对土地资源破坏、地貌景观等地质环境问题。矿山企业露天开采所产生的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问题,极大地危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日益引起国家的重视。
1 朝阳市露天开采矿山基本现状
朝阳市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朝阳县、建平县、北票市、凌源市、喀左县都有大量的矿山企业存在,其中以铁矿、金矿及膨润土矿居多,还有大量的露天采石场。很多矿山的发现都是村民在地表发现了矿脉或原有的老旧矿坑,再由专业地质单位勘察确认、核实,一般矿体埋藏较浅,矿石的开采方式则以露天开采居多。
矿产资源的开发是朝阳市的支柱产业,曾经极大地促进了朝阳市的经济繁荣。但是由于早期矿产开发,矿山地质灾害预防与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相应法律制度不健全,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分离,矿山企业只讲经济效益,不顾生态环境,由此产生了大量的矿山地质灾害隐患和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目前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采矿活动破坏了大量耕地和山坡林地,且严重破坏了矿山周边的地貌景观;二是,采矿诱发地质灾害,矿山在开采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引起崩塌、滑坡、地面裂缝等地质灾害问题,极大地危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三是,采矿破坏了地下水层,影响整个地区环境的完整性,致使生态环境恶化。发生如此多矿山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朝阳市矿业长期以来实行的粗放型资源利用模式,以牺牲矿山环境为代价进行大规模超强度矿产资源开采,换取经济增长。解决矿山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社会的长远发展,从根本上进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1]。
2 露天采矿产生的地质灾害和对地质环境的破坏
矿石的露天开采是人类活动对矿区最为显著的外力地质作用,它强烈影响和改变了矿山的地质结构和矿区及其邻区地质环境,产生并可能诱发地面之上不同空间位置的复杂多样的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问题。截止2016年3月18日,据不完全统计(未包括双塔区、龙城区及喀左县),朝阳全市矿山露天矿坑1257个,面积30839986平方米;其中生产矿山:露天矿坑390个,面积16900201平方米;无主矿山:露天矿坑867个,面积13939785平方米。排岩场396个,堆放量138536245立方米。生产矿山排岩场188个,堆放量75287231立方米。无主矿山排岩场208个,堆放量6324904立方米[2]。
2.1 矿山地质灾害
2.1.1 矿山露天采坑形成地质灾害隐患
朝阳市个体矿山企业较多,早期矿石开采过程中,尤其个体小矿山的开采,没有设计,没有规划,或有规划设计也没有按照规划设计开采,多沿矿脉走向随意挖掘,现存露天采坑最深达30多米,且多数露天采坑边坡没有支护,没有放坡,甚至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矿体开挖影响了山体、斜坡稳定,导致存在地面开裂、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
2.1.2 废弃碴堆形成地质灾害隐患
矿山企业在排放废弃碴石时,为节约成本,常常采用少征地,高堆碴,随意增加废弃碴堆高达30-40米,或就近填充山谷,且一般没有挡土墙,排水沟等防护、排水等安全措施,废弃碴堆本身就极其不稳定,有的矿山企业距离村民居住区、道路只有几十甚至十几米,在雨水充足季节,极容易形成滑坡地质灾害,造成人员财产损失。
2.2 地质环境问题
因露天采矿活动挖损、废弃碴堆压占,或采矿后地表变形,破坏了原来的地形地貌景观和植被,损毁农田及林地,损坏了矿区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对土地资源破坏较严重,且大部分地质环境的破坏是不可逆的,给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损害。无科学规划,开采过程中尾矿处理不当,破坏地貌景观和植被;采矿结束后不进行回填复垦恢复植被工作,破坏自然环境[3]。
3 露天采矿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状
由于进行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所需的费用通常要远大于避让所需的费用,朝阳市的经济技术又不够发达,对于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地区,为保证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少受损失,特别是崩塌、滑坡、地的地裂缝区隐患地区,朝阳市前几年多采取了“预防、避让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进行了避让,但遗留许多的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治理问题。
近三年来,对于历史遗留问题,朝阳市政府国土局等相关部门为阻止矿山地质灾害发生和矿山地质环境的恶化,近几年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以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
3.1 闭坑矿山地质灾害预防和地质环境治理
2013年朝阳市国土资源局按照《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青山工程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11〕30号)要求,以及《辽宁省“青山工程”闭坑矿山破损山体治理工程技术管理要求》的通知(辽国土资发[2013]60号)的要求:在2013年组织实施了朝阳市范围内的33个闭坑矿山环境治理工作,列为“辽宁省青山工程”治理项目,治理总面积1318584平方米。主要对露天采坑进行了回填、废弃碴堆进行了清运、削坡减荷等,并对治理后的采坑和碴堆,进行土地平整、客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绿化或复垦;有些矿山在废弃碴堆坡脚或回填采坑坡脚砌筑挡土墙,对废弃碴堆坡脚或回填采坑坡脚加固,预防地质灾害发生;有些矿山在采坑坡顶和废弃碴堆坡脚砌筑排水沟,对降水进行有效导流,防止地质灾害发生。比较普遍的问题是各标段的树木成活率不高。
3.2 生产矿山地质灾害预防和地质环境治理
生产矿山地质灾害预防和地质环境治理是朝阳市国土局按照国土资源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省政府及省国土资源厅的相关要求组织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以返还矿山企业部分地质环境保证金方式对项目进行支持。主要对露天采坑进行了回填、废弃碴堆进行了清运、削坡减荷等,并对治理后的采坑和碴堆,进行土地平整、客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绿化或复垦,防止地质灾害发生。
朝阳市生产矿山地质灾害预防和地质环境治理从2013开始已经连续实施3年。主要存在问题是部分治理场地又被矿山企业自身施工占用,或矿山企业自身问题,没有并对治理后的采坑和碴堆进行客土覆盖,没有进行绿化、复垦或绿化、复垦效果不好,树木成活率不高。还有一个共性问题是,存在高陡边坡露天采坑的矿山企业没有对采坑边坡进行削坡或边坡加固措施。
3.3 北票市矿产资源枯竭城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
2010年8月,北票市人民政府根据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重点工程的通知》(财建[2010]175号)的相关精神,为了加快解决历史遗留或责任人灭失矿山因矿产资源开采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影响,促进重点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明显改善,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增加土地供给,改善当地人居环境质量,向中央财政申请矿产资源枯竭城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专项资金。
项目规划分三期实施(2010年度、2011年度、2012年度),实际在2012年度、2013年度、2014年度实施。主要对露天采坑采坑边坡削坡治理和采坑底部回填、对废弃碴堆或煤矸石堆进行了清运、削坡减荷等,并对治理后的露天采坑和碴堆、煤矸石堆进行土地平整、客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绿化或复垦,预防地质灾害发生,恢复地质环境。主要存在问题部分治理场地绿化效果不好,树木成活率不高。
3.4 目前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治理主要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设计存在问题,尤其废弃碴堆的削坡减荷。削坡减荷只是削降了废弃碴堆的坡度,再在废弃碴堆上客土、绿化或复垦,只是暂时缓解了废弃碴堆破坏地貌的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废弃碴堆的不稳定性和压占土地,对原来破坏了的地形地貌景观和植被,损毁农田及林地,损坏了的矿区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并没有起到恢复作用。
第二是施工存在的问题,尤其是生产矿山地质灾害预防和地质环境治理项目,一般都是矿山企业自己实施,县区级国土局监督,部分矿山企业认识不足,敷衍了事,致使矿山地质灾害预防和地质环境治理施工时,场地客土不足,绿化效果不好,树木成活率低。
4 加强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及地质环境保护的措施
加强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及地质环境保护的措施,重要的是管理好现在的矿山企业,防止更加严重的破坏。
1)完善并严格执行矿山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目前,国家、省及各相关部门已经制定了比较完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范、要求,但有的规范、要求有一定的时限性,应根据时代发展、技术进步,及时更新。并加大矿山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执行力度,完善并严格执行矿山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是加强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和环境保护预防的前提条件[5]。
2)必须的做到减少开矿用地,重视矿山复垦。要求矿山企业设计和编制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恢复治理与复垦工程技术和植被恢复技术相结合的矿山恢复方案,并严格控制矿山企业执行,对矿山破坏的土地进行复垦,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使矿山地质环境达到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与有关规划相吻合,复垦的土地达到可供利用的状态。
3)提高对矿山地质环境、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意义的认识。朝阳市矿产资源丰富,采矿历史悠久,矿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但在长期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由于观念、法制、体制、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矿山环境问题非常严重,产生的矛盾在一些地区和领域相当突出,成为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制约因素,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6]。
4)要加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的管理与监督。加强矿产资源整合和规范管理工作,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模开发的原则,出台资源整合规范管理的政策措施。设立财政专户管理,严格审查《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严格签订《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承诺书》(以下简称《承诺书》),由采矿权人在办理占用征收林地行政许可时送达林业部门。严格执行保证金缴纳的规定,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对不缴纳或不足额缴纳保证金、不按《方案》恢复矿山地质和生态环境,未达到《承诺书》要求的采矿权不予年检,对环境资源破坏严重的依法吊销采矿许可证,并不再向其发放新的采矿许可证。要定期组织开展本地区青山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加强青山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监管,加强青山生态环境恢复与建设工作[7]。
5)在矿山规划设计时做到:依据地质勘探阶段资料,查明矿区环境地质条件,作出现状评价,预测开发后可能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提出防治对策建议,为矿山生产期的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治理提供依据[8]。
6)真正落实“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生态环境保护新机制。在不超过环境容量的前提下发展矿业。
7)努力营造出监督机制,实现群众、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多种监督。由于人们现在对矿山的环境破坏认识还不够,进而没有再认识到矿业的发展给我们生存的环境带的长期的危害。也要通过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进而促使政府,企业以及个人之间相互的监督,从而实现资源的开发与环境美化的协调与发展[9]。
5 结语
朝阳市矿山环境问题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出现的。从根本上看,它是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矛盾的具体表现。近几十年来,朝阳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由于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科学技术与生产方式落后,所以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十分严重。在矿产开发中,政府和社会的资源环境意识淡薄,把矿产开发作为本地区的支柱产业,为了实现短期经济快速增长,对矿产资源实行掠夺式开采,不但造成矿产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导致矿山环境的严重破坏。朝阳市是矿业为主的地区,今后一段时间矿山环境问题仍比较突出。因此,必须加强矿山环境保护与矿山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改善矿山环境和矿区周边人民的生活质量,全面推进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朝阳市矿山露天开采现状,以及朝阳市矿山企业早期露天采矿产生的矿山地质灾害隐患和对矿山地质环境的破坏,分析了朝阳市目前对矿山地质灾害和矿山地质环境的破坏治理现状,提出了加强矿山露天开采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治理的措施。
关键词:矿山,露天开采,地质灾害,地质环境,治理措施,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李新.矿山环境污染现状及恢复治理初探[J].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张兴伟.朝阳市开展露天矿坑、矸石山、排岩场地质环境调查工作情况报告[R].朝阳市国土资源局.
[3]叶镇杰.矿山环境工程[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7.
[4]崔振民,覃家海.浅析我国矿山环境保护[J].矿产保护与利用,2009(3).
[5]陈丽新.对我国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若干建议[J].中国矿业,2011(2).
[6]魏风华,梁振杰,张木梁.解决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对策建议[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5(2):25-47.
[7]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青山工程的实施意见[J].2011-11-28.
[8]曹学兵.矿山存在的环境问题以及矿山环境保护与整治建议[N].科技创新导报,2012(13).
预防地质灾害 篇8
地质灾害的发生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地下水环境发生变化也是产生和诱发地质灾害的原因之一, 并有可能出现一些异常的地下水运动, 进而引发不良的地质现象产生地质灾害。所以, 为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 本篇文章主要是探讨地下水环境变化对地质灾害所带来的影响, 并且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
1 对地下水环境变化的分析
水文地质就是指自然界中地下水以不同方式变化和运动的现象, 包气带以下的地层中一般都储存着地下水。在通常的情况下, 地下水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1) 岩石裂隙;2) 孔隙;3) 溶洞。在农业灌溉、工矿用水以及城市用水方面地下水是一种重要的水源。但是, 在一些人为或自然情况下地下水环境发生变化有可能会引起多种自然灾害, 其原因主要有人类过量开采地下水以及使用的方式不合理, 长时间便会使得地下水的水位下降, 进而使地面产生沉降的现象;或是修建水库、大坝、隧道等地上地下工程造成地质环境变化, 使地下水水文环境改变;还有某些地区大量的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源源不绝的流入到地下水中, 使地下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从而导致地下水资源也受到严重的危机, 影响到地下水水质;另外就是洪水、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也会对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这些地下水环境变化有一些是可控或可预测的, 有一些则事先没有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和科学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 出现环境变化后没有正确方法和手段排除影响因素, 就可能引发地质灾害。
2 对灾害产生的影响
2.1 地下水环境变化对岩溶坍塌的影响
地下水环境变化对岩溶坍塌有很大的影响, 岩溶坍塌的出现直接诱因除降雨、洪水、干旱、地震等自然因素外, 往往与抽水、排水、蓄水和其他工程活动等人为因素密切相关, 这些会使地下水动力改变, 导致地下水的平衡遭到破坏, 实际上都是改变了地下水存在的地下水环境, 换句话说地下水环境异常变化是碳酸盐岩、钙质碎屑岩和盐岩等可溶性岩石分布地区出现岩溶坍塌地质灾害的先兆条件。
2.2 地下水环境变化对砂土液化的影响
砂土液化是饱和的细砂以及疏松粉土在一定的作用力下瞬间的破坏从而产生的液态流动现象。然而实际上饱和的砂土一旦受到震动, 均呈现出密实的现象, 使得砂土空隙间的水压力增大, 在一些作用力下使空隙的水压不断增大而导致土粒产生漂浮, 几乎接近于液体状态。产生砂土液化, 规模大小, 震害轻重, 都和土的类型及地下水位埋藏深度有密切的关系, 原来不会发生砂土液化的地区, 由于地下水位的上升就可能发生液化现象, 出现地质灾害。
2.3 地下水环境变化对地面沉降的影响
地下水环境变化对地面沉降发生有很大影响, 一般情况下引起地面沉降的具体原因很多, 几乎无法数清, 例如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都会造成地面的沉降, 人为因素主要是过量的对地下水的开采, 以及对石油资源的过量开采所引发的。但造成地面沉降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对于地下水的过量开采, 由于地下水位的不断变化, 同时地面沉降的速率也随之不断的发生变化, 最终导致地面沉降的产生。无节制或者是过量的开采地下水是产生地面沉降最主要的原因。
2.4 地下水环境变化对地基变形的影响
地基的变形同样也和地下水环境变化有关系, 地基变形由瞬时沉降、固结沉降和蠕变沉降 (次固结) 所组成。地下水位变化对岩土体承载力有很大影响, 建筑施工中软土地基仍然是地质开发过程中最为常见的问题, 因为这种土质结构中缺乏稳定性, 受地下水运动的影响很大。例如, 软土存在着一定的触变特性, 一旦受到震动, 很容易使其结构连接遭到破坏, 并且使土质的强度遭到降低, 导致土形成稀释状态, 所以, 加载地基中存在较高的空隙水压力, 就会导致地基的强度受到影响。在排水固结之外剪应力作用下, 也会对土体产生变形影响。
3 对灾害的预防措施
现如今对于地质灾害, 我国相关部门主要是采用“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原则, 在最大程度上去控制这些灾害的发生。因此为了更好更有效的控制灾害, 首先就要了解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 因地制宜, 并且根据科学的办法进行防控等措施。
3.1 检测措施
对于检测措施来说, 就是需要对地下水环境变化进行监控, 如地下水水质、水位方面进行验查和控制。在水质上, 地质工作方面的人员要详细准确确定污染的根源, 并及时的掌握污染情况以及范围, 在地下水中建立健全一个完善的检查预报系统, 这样可以方便的及时掌握水质方面的情况, 并作为依据, 从而进行科学合理性的调整和预测, 最终使地下水的污染得到有效的防治。对于一些高发区域, 要及时设置检查系统, 一旦出现异常信号, 及时的通知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 以便可以更好的采取紧急措施, 如果在雨季, 工作人员要加强对地下水的监控, 防止地下水超标, 一旦出现这种状况, 必须马上采取措施并且改变水流的方向, 避免地质遭到破坏。在水位上, 要统筹规划监测站网。地下水监测网就是以有限的点源取得的监测资料, 对全区域的地下水动态变化进行可靠的判断。监测站网的建设是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其他客观因素的限制下, 根据国家相关规范的要求, 合理规划监测站及其数量, 合理布置监测井位、监测项目及监测频次, 以发挥监测站网的最大功能, 并根据监测成果与资源管理的发展需求, 对站网进行修正及增设, 逐步建立起一个布局科学、经济、合理、完整的研究地下水的水文要素变化, 探索地下水运动规律, 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的地下水监测网络。在监测水位的同时还要摸清地下水位变化规律, 设定异常限值, 对水位发生的异常变化做好分析研究, 查清源头, 对可能出现的地下水环境变化做出科学的预测预报。
3.2 开发和利用措施
对于这项措施主要是由地理位置所决定的, 在我国南方, 地下水资源长期处于饱和的状态, 并且水资源的储量也很大, 将会对地质结构产生冲击, 这样很容易引发地质灾害, 所以要对地下水积极的进行开发和利用, 这样对于防止发生灾害有着显著的效果。开发和利用地下水会使灾害发生降低, 并使地质结构得到稳定, 还能对地下水更好的充分利用。
3.3 在紧急处理方面的措施
在紧急处理措施中, 对于开采区环境的水文灾害, 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其研究, 建立起相应的动力学预测模型, 对将要发生的灾害尽可能的提前预报, 从而使一些地质灾害降到最低, 并且可以为一些突发性的地质灾害提出科学的治理措施。例如, 在地质灾害发生之后, 现场的工作可以根据上述的科学依据进而采用一些合理的措施, 从而杜绝一些不良影响的发生, 又可以最大程度的来保证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等。对于灾害的不同, 所以应急的处理办法也不同, 但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科学的救灾, 并且要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4 结语
很多地质灾害的发生都和当地的地下水环境改变有密切的关系, 一旦出现地质灾害不论是对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还是对社会的经济发展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 首先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 认识地下水环境变化与地质灾害关系, 长期有效的监控地下水环境变化, 为有关部门所制定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合理有效的解决地质灾害所带来的影响, 保证国家社会正常生产生活, 减小灾害造成的损失。
摘要:分析了地下水环境变化对地质灾害的影响, 并从溶岩塌陷和地面沉降等几方面进行了分析, 同时制定了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 为相关部门进一步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地下水环境,地质灾害,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徐平.三峡库区涉水滑坡体稳定性的可靠度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 2011.
[2]徐继山.华北陆缘盆地地裂缝成因机理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 2012.
[3]陈远川.山区沿河公路水毁评估与减灾方法研究[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 2012.
[4]马常春.青岛地区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现状、机理及预报预警[D].吉林:吉林大学, 2013.
[5]沈小辉.复杂地质条件下山区公路边坡稳定性评价及加固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 2012.
预防地质灾害 篇9
1 概述
1.1 地质灾害定义
由于自然地质或者人为地质作用, 也或者两者兼有作用下发生的灾害被称为地质灾害, 通常也被称为不良的地质现象。地质灾害不但能够降低环境的质量, 还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给社会经济建设造成严重的损失。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土地冻融、地震、火山等都是地质灾害。现阶段, 人为的地质作用已经成为城市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经济活动集中的城市, 人为地质作用的成灾性更大。
1.2 城市地质灾害主要类型
1) 滑坡, 崩塌, 地裂。在城市发生的地质灾害中, 形成滑坡、崩塌以及地裂的原因主要是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 在地表进行采矿活动, 以及场地的平整、路桥建设等一系列的切坡开挖活动引起的。2) 地裂, 采空区地面塌陷、沉陷, 地面岩溶塌陷沉陷。地下采矿以及隧道洞室的开挖等工程都会引起采空区地面塌陷、地面岩溶塌陷沉陷以及地裂等城市地质灾害的发生。3) 滑坡, 崩塌, 渗漏, 堤坝滑动开裂, 堤坝溃决。在城市地质灾害发生中, 滑坡、渗漏以及堤坝的溃决、崩塌等地质灾害通常都是由人类向水库中蓄水以及从渠道中引水等蓄水引水工程建设所引起的。4) 井泉枯竭, 地表水漏失, 矿山地震。城市用水量不断加大, 无论是城市生活用水还是矿山的抽排水、农业灌溉抽水等活动, 都会造成井泉的枯竭, 地表水漏失以及矿山地震等城市地质灾害。5) 泥石流, 废石尾砂流, 滑坡。在矿山城市, 矿物的开采以及选矿, 包括开挖隧道隧洞等人类工程活动, 由于弃渣以及堆土的加载都会引发泥石流、滑坡以及沸石尾砂流。天津市大部分位处平原地区, 且为沿海城市, 面临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危害: (举例) 地震;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海面抬升等。
2 天津地质灾害人为原因及基本类型
2.1 天津地质灾害的基本类型
天津的地质灾害类型多种多样, 根据过去天津市地质灾害的类型分析来看, 天津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震、软土地基、地面沉降、洪涝盐碱、风暴强潮以及水土体污染等地质灾害。
1) 地震。天津市处在华北平原沉降带的东北部, 地跨黄骅拗陷、沧县隆起、冀中拗陷构造单元。北与东西向燕山隆起带相接, 为唐山、滦县地震活动密集带;东临渤海拗陷、郯庐深大活动断裂, 为渤中地震活动带;西南为河间、沧县地震活动带;西北为三河、平谷强震带。从区域地震带特征分析, 震中主要沿活动断裂带呈条带状分布。据统计, 近几十年来, 天津遭受到地震灾害比较严重的有:a.1967年3月27日河间6.3级地震, 震中烈度为7度。天津市位于震中东北94 km, 基本烈度为6度。b.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大震, 震中烈度为11度。天津位于震中西南约100 km, 与塘沽相距80 km, 离宁河、汉沽45 km, 基本烈度8度, 局部高异常区为9度。据不完全统计, 此次地震给天津带来重大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
2) 地面沉降。在我国城市中, 出现地面沉降现象最为严重的就是天津市, 是我国城市之首, 在世界城市地面沉降中排到第七位。近几十年来, 由于大量的工业以及生活用水对地下水超量的采集, 造成天津市区以及周边的塘沽、汉沽、军粮城等地形成了大面积的地面沉降漏斗。据统计, 天津市区的地面沉降面积扩展了约400 km2, 并且地面沉降的幅度还在不断扩大。从统计的数据来看, 在1959年—1988年间, 最大的累积沉降量为2.628 m, 市区累积沉降量大于1.5 m的有河北大街、大王庄、大直沽、陈塘庄、北站外五个地区。近些年来, 天津市区采取了一些强制性的措施, 天津地面沉降现象有所好转。
3) 软土体地基。天津地区很多地区都是土质松软、承载力低、压缩变形大、地基稳定性差的软土体地基。天津的滨海平原第四系沉积厚500 m~600 m, 是海面与陆地相互交互层的松软沉积物, 大多都是河口、滨海以及河流的沉积, 由粘性土、砂土、淤泥质土以及粉土为主要构成的软土体, 其土层工程的地质物理力学特性差。由此而造成的建筑物沉降量大、开裂倾斜甚至倒塌。除此之外, 一旦发生地震, 这种软土体会因为震动而容易液化, 加重建筑物的震害。因此, 天津市的软土地基灾害容易引起一系列的地质灾害。
2.2 天津地质灾害的人为原因
在天津这个平原城市面积众多的城市地质灾害中, 现如今人为因素已成为诱发地质灾害的主因, 人为因素及造成的后果:
1) 大面积人工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 地下管网渗漏造成水土流失, 引起地裂缝。
2) 现今工程的“高、大、深”向发展, 尤其是复杂的城市地下工程的开展, 使得地质条件复杂化。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促进了城市建设中的各种高层建筑工程的发展, 各种高架桥以及地下隧道、跨海隧道工程等立体交通建设层出不穷, 加强油气输送管道、港湾工程、海岸防护工程建设等各种各样大规模的建筑工程类型, 这些大规模的工程对城市的地质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与破坏, 使得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逐渐趋向复杂化、多样化。
3) 规划时对地质灾害评估不详尽, 工程地质条件调查不清, 导致工程开展后困难重重, 延误工期、增加安全隐患。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 往往都忽略了施工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 从而引发了城市地质灾害。从根本原因上来讲是对工程地质条件资料的缺乏以及勘察精度不够准确, 许多建筑工程忽略了对工程地质条件的勘察, 或者没有足够的重视, 还有些工程地质勘察人员能力水平有限。因此, 人为地质灾害也是由于工程设计不当或者对工程地质勘察不清而造成的。
4) 施工质量差、野蛮施工导致工程事故、安全事故。施工中的倒土、建筑垃圾乱排放现象, 不仅造成环境破坏, 对后来施工项目造成极大的困扰及经济损失。在建筑工程施工中, 不恰当的施工方法或者是施工质量不合格也是引起人为城市地质灾害的一部分原因, 有些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粗心大意, 造成工程质量不过关, 一旦发生地震现象, 不合格的建筑工程就会造成倒塌、歪斜, 还有一些私自改变设计方案的, 这些都会引发城市地质灾害。
5) 深基坑项目地理位置集中、同时开工、集中降水, 不仅导致市区内地陷频发, 也导致临近现有建筑地基基础造成破坏。
3 天津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
针对众多的人为因素及其所能引发的严重后果, 应以预防为主, 积极主动的采取措施以降低灾害的发生以及所带来的风险。针对城市地质灾害中的人为因素提出以下几点预防措施:
1) 政府应完善城市工程建设中的地质灾害防治相关的法律、法规, 严格执行相关规定, 加大处罚力度, 摆脱如今亡羊补牢的现状。根据天津市地质灾害的特征, 制定以防为主, 防治结合, 综合整治的总体规划以及有效对策, 充分调动和组织科技力量进行天津地质灾害的防治。2) 规划时应充分进行地质灾害评估, 收集各类信息, 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灾害状况, 加强对灾害的监测、分析预报, 论证评估灾害的潜在危险性和防治对策, 做到有备无患。3) 重视勘测工作, 保证、提高勘测的准确性及精度, 为设计的安全性提供保证。做到勘测、设计、施工紧密衔接, 减少因沟通不畅、互不理解造成的人为误差, 减小灾害发生的可能性。4) 加强施工规范化治理、处罚, 使其按照设计、规范、环保法规等相关要求进行施工。5) 加强实时监测及预报, 做到预防灾害发生, 灾害发生时处置及时, 减小生命、财产损失;建立地质灾害数据库, 对灾害高发地区重点关注, 对工程项目集中地区做好统筹联动施工组织安排, 并就加强对市区以及塘沽、汉沽、大港滨海工业区的地面沉降发展趋势的监测预报工作。6) 加大相关科学研究和防治措施的投入, 做好城市地质灾害科普工作。利用现代化的通讯设施, 包括电脑、电视、手机以及电子屏等, 对天津市主要的地质灾害进行宣传, 做好市民对地质灾害的应对以及预防工作。
4 结语
城市人为地质灾害的成因是人类在工程活动中因为开发利用资源而对自然环境、土地产生破坏而造成的。从对天津地质灾害的类型以及人为原因来看, 人为活动会直接或加速地质灾害的发生, 并且人为地质灾害无论是在发生的频率或者是产生的危害, 都远远大于自然性的地质灾害。因此, 天津市人为地质灾害主要是完善法律法规, 将人类建筑工程活动付诸于法律的管辖之下, 加大对建筑工程的合理规划, 以及对工程地质的勘测, 还要加强对人民群众的地质灾害危害的认识, 从各方面努力的将天津地质灾害中的人为原因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李迎新.地质灾害分类与防治[J].西部探矿工程, 2009 (4) :42-46.
[2]王存玉.人为地质灾害成因及其对策[J].工程地质学报, 1999 (9) :231-236.
[3]杜国云, 孙祝友.渤海湾莱州湾东岸海岸带人为地质灾害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5 (4) :225-230.
[4]王群, 杨顺泉, 魏军才, 等.湖南省人类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的现状与防治对策[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2 (6) :56-59, 62.
[5]李克庆.普安县楼下镇人为地质作用与地质灾害的关系[J].贵州地质, 2007 (24) :142-146.
[6]李雪峰.兴山县地质灾害形成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初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2) :95.
预防地质灾害 篇10
论文对黄土湿陷区油气管道地质灾害预防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对保障管线的正常施工,保证安全运营,以及对后续管道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1 黄土地区地质结构特点及对石油化工管线安全运行的影响
湿陷性黄土的性质决定了黄土层遇水发生湿陷,形成黄土陷穴、黄土裂隙、黄土桩等地貌,给管道施工,尤其是黄土沟谷地段的穿越造成困难,威胁和破坏管道的正常使用。湿陷性黄土结构上具有垂直节理,遇水浸泡即失去强度。在雨季易发生滑坡、塌方、空洞,进而形成陡峭的冲沟;同时由于水沿黄土垂直节理渗透,易形成地质潜流,导致新的冲沟分支发育。此外,还有可能导致地层不均匀沉陷、裂缝等,或者诱发崩塌和滑坡,对油气管道构成极大危害,会导致管道裸露、悬空、管线移位、不均匀沉降变形及扭曲变形,甚至导致埋设管道被拉断或切断等。
2 黄土地区油气管道灾害预防和治理技术
2.1 黄土小型滑坡、滑塌和崩塌的治理措施
大、中型滑坡规模大,处理工程费用高,在选线、定线时均应绕避。油气管道线路经过小型滑坡、滑塌和崩塌地段时,一般情况下应尽量不触动滑坡体,并采取以下措施:
(1)把防排水设计作为设计的重点之一,做好导流排水措施,以防止水力侵蚀造成土坡的滑坡、滑塌和崩塌。结合具体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可以采取削方降坡、挡土墙、护坡等措施;
(2)管道深埋到滑动面以下1.5~2.0 m;
(3)管沟底铺设灰土垫层,管沟用灰土分层夯实回填;
(4)平整滑坡体表面,夯实回填坑、洼、裂缝。
2.2 高陡边坡的治理措施
黄土陡坡在黄土梁峁区广泛分布,主要在油气管线上下黄土梁峁段对管道安全影响较大,在管道上下弯头处易产生应力集中;水易沿陡坡段管沟泄流,侵蚀管道周围填土,导致管道悬空;陡坡植被在受到施工影响后,加剧水土流失,影响陡坡的稳定性,管道安装施工困难。若高陡边坡整体稳定性较差时,只对地基进行处理,还不能根本上确保管道安全,还应需采取治坡措施。工程措施以提高边坡稳定为目的,根据边坡具体条件,因地制宜采用[2]。
(1)阻、排水:对边坡外的地表水以拦截旁引为原则;对边坡内的地表水以防渗为原则。坡顶设环形截水引流排水,在坡内,充分利用自然沟谷布置成排水系统,汇集后旁引。整治边坡表面,填平坑洼,防止集水下渗。
(2)放坡:改善边坡受力条件,增强边坡的稳定。边坡较高时宜采用台阶式以释放应力,台阶分段高度应根据边坡坡度、稳定程度、当地降雨强度等条件确定。平台宽度一般为1.5~3 m,并应设置排水、截水沟。
(3)护坡:一般可采用浆砌片石护坡,型式有满砌、门拱形、网格形等;坡度较大的特殊地段高陡边坡下部采用浆砌块石护坡并设置排水沟,管沟内设灰土挡土坎,管道作业带两侧设置纵向排水沟,上下坡段用草袋装土或3∶7灰土夯实护坡,在垂直高度上每间隔10 m设平沟渗流排水,同时管沟两侧空地各50 m范围内设置鱼鳞坑栽种植物(柠条、沙棘等黄土地区易生植物),在下弯头处设灰土基础并采取排水措施将汇水引流至安全区域外排放。
2.3 对黄土冲沟的治理措施
(1)油气管道线路附近冲沟的治理:对于管道中心距冲沟头较近(5 m左右),填方量不大的小型冲沟采取修筑挡土墙,灰土回填的措施;对于管道中心距冲沟头边缘5m以上,冲沟头平均深度大于4 m,填方工作量较大的冲沟治理采取沿沟顶部边缘设置阻水墙或截水沟的处理方法,以防止地表径流侵入岸坡的节理,抑止冲沟继续发育。
(2)管道穿越冲沟头的治理:对于冲沟头植被条件较好,深度较小(<3 m),沟头稳定的冲沟,采取沿沟顶部边缘设置阻水墙或截水沟的处理方法,以抑止冲沟继续发育。对于冲沟边坡较稳定,但沟底植被条件较差,冲沟深度有可能下切的情况,除了设置阻水墙或截水沟以外,还要在管线下游一定位置处设置地下防冲墙(浆砌石结构)、淤土坝(灰土夯实)等拦淤措施,抬高冲沟底部侵蚀基准面,防止冲沟底部深切发育。
(3)管道穿越冲沟边坡时的处理:
方式一:采用浆砌块石挡土墙+护坡。挡墙高度应视边坡高度而定,一般在3~5 m范围内,挡土墙以上边坡应取夯实、削坡和做成阶梯台面,边坡可采用网格种草,阶梯台面一般性种草。作业带两边应设排水明渠,两侧裸露边坡应削坡、夯实、种草,也可以采用铁丝网格种草或穴状种草[3];
方式二:坡脚修挡土墙(土坎),高2~5 m,挡土墙上部边坡夯实、削坡、修筑台阶(边坡较高时)、一般性种草种树,作业带两侧裸露部分削坡、夯实、种植林草;
方式三:方案二中的挡土墙采用草袋土建筑,草袋土表层撒播草籽。对较高边坡,坡面也可呈梯级台阶状,作业带裸露部分整地、种植林草。作业带边坡削坡、夯实,种植林草。
2.4 崾岘的治理
根据管道通过黄土崾岘的具体特点,进行针对性的专项设计,特别是崾岘宽度及边坡稳定不能满足管道设计要求以及管道长期运行安全要求时,就必须拓宽崾岘和进行边坡处理,采取修建截排水沟、植被恢复等水土保护措施;在设计、施工中还要考虑施工产生的弃渣的集中堆放和保护;采用导流排水、填堵、深埋、阻水墙等适宜的工程施工措施,确保管道安全通过,减轻水土流失。设计措施如下:
(1)根据该处崾岘地形地貌,在施工前做好临时性截、排水措施,防止发生原有沟头继续发育和大面积积水侵蚀黄土的事故。
(2)清除需处理一侧崾岘坡面的浮土及植被,如发现有漏斗或塌陷,应用3∶7灰土回填夯实。然后在坡脚稳定部位砌筑混凝土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分阶设置灰土护坡,每阶护坡坡高应不大于10 m,灰土的夯实系数不应小于0.95;对于高度在20 m以上的崾岘护坡上、下部均采用加筋土以保证护坡稳定性。灰土护坡的两侧应嵌入原状土层不小于0.5 m。在雨季、冬季进行灰土夯填时,应采取防雨、防冻措施,防止灰土受雨水淋湿或冻结,并应采取措施防止出现“橡皮”土。
(3)待护坡沉降相对稳定后(一般要2~3个月),管道按设计标高通过崾岘护坡,其管顶埋深不得小于1 m,外侧管壁边缘至崾岘边缘应大于2 m。
(4)在护坡坡面上砌筑门拱形浆砌石护面,拱形内铺垫一层厚不小于250 mm的素土,并在素土内播撒草籽使其尽快成活生长,以利配合当地的绿色环保工程。
(5)崾岘两端高陡边坡每隔50 m左右,均应根据地形修筑截、排水沟,尽量将山体汇水排至远离崾岘50 m以外的沟底稳定位置。
(6)在崾岘其余空余位置设置鱼鳞坑或集水池,以拦截地表汇水、让地表水就地下渗、防止形成汇流,其位置及数量应根据实际地形、汇水面积和方向现场确定;同时查清崾岘两端及冲沟内距沟头长度100 m内所有漏斗,并用3∶7灰土分层夯实,防止管道附近灾害性地貌的继续发育。
3 黄土区油气管道施工环境保护技术研究
3.1 植被恢复
黄土地区管道施工环境保护主要措施就是对征占地范围内可能恢复植被的区域及时进行恢复。为此,必须研究不同地貌情况下植物品种的选择和待恢复场所所有与植被生长发育有关的环境因子等立地条件,并明确栽植技术要求。植物种类的选择是项目植被恢复技术的首要环节,要从生态适应性、和谐性、抗逆性和自我维持方面选择适合于当地生长的植物品种。
3.1.1 黄土盖沙区植被恢复
根据油气管道设计资料可知,管线埋深一般在2~3 m,管线扰动的地表就是植被恢复区域。但在管中心线两侧5 m范围内不宜培植穿透力强、根系分布深的乔本,否则管线可能因受到根系的挤压而变形,产生泄漏事故。可见,植被在管线区的恢复,只能向灌草方面发展。如前所述,管线所在的盖沙区,沙丘基本处于固定或半固定阶段,而这个阶段基本上是处于沙柳演替沙蒿的阶段,因此适宜选择半灌木、灌木为适宜盖沙区的植被。
结合油气管道工程特性与管道穿越地区当地条件的要求,以下植物品种比较适宜黄土盖沙区栽培生长条件:(1)梭梭:梭梭可栽培于管线区地下水位高、含盐量较高的盖沙地带;(2)花棒;(3)蒙古岩黄蓍;(4)沙蒿。
3.1.2 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
由黄土区地理条件、次生演替规律可知,在自然植被砍伐殆尽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地表裸露,不适于喜阴树种的生长。同时,为了保护管道,管线上部不宜栽培深根性乔木。而黄土区的立地条件又要求苗木适应性广泛,不宜栽植较难培育的苗木。根据这些情况,确定在不同的立地类型条件下适宜种植的栽培品种,如表1所示。
3.1.3 土石山区植被恢复
土石山区由于地形条件、土质条件基本一致,缩小了环境的差异性而增加了相似性,从而增加了物种生态分布的广泛性与生态位的重叠度,使得立地条件相似,最适宜在这种条件下生长的植物,占据了主导地位,形成了物种的相对单一性,荆条与黄刺玫占据了总盖度的80%以上。因此,荆条与黄刺玫就成了首选的物种。
3.2 黄土区地貌恢复
为满足施工和土地整治的要求,当管道工程在湿陷性黄土地段进行施工作业带清理时,应将管道中心线两侧各10 m范围内的暗穴、地洞等用2∶8灰土或装土编织袋填实,防止塌陷。同时考虑作业带迹地恢复的需要,管沟开挖时,应将挖出的土石方堆放在与施工便道相反的一侧,距离沟边不小于1 m,并将下层生土和表层熟土分别堆放,生土堆放在靠近管沟的一侧,按1∶1边坡堆放,熟土堆放在生土外侧,以便恢复地貌时使用。管道敷设完后,将管沟开挖料按照开挖堆放的顺序逆向分层回填,最后把原地面熟土回填管沟表层,回填后管沟顶可高出原地面约30 cm,利用回填料的自然沉降或逐年耕作恢复至原地面高程。
4 结论
针对黄土地区滑坡、高陡边坡、黄土冲沟、崾岘等特殊危险地质条件,提出了油气管道地质灾害预防治理措施;鉴于黄土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针对黄土盖沙区、黄土丘陵沟壑区、土石山区等地形条件提出了植被恢复措施。
摘要:黄土地区地质结构具有湿陷性、黄土潜蚀和陷穴及低承载能力的特点,在该地区进行建设的石油化工原料输送管道具有极大的安全风险。针对黄土地区滑坡、高陡边坡、黄土冲沟、崾岘等特殊危险地质条件,提出了油气管道地质灾害预防治理措施;鉴于黄土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在石油化工管道施工完毕后必须采取有效的植被恢复策略,针对黄土盖沙区、黄土丘陵沟壑区、土石山区等地形条件提出了植被恢复的措施。
让人们远离地质灾害 篇11
山崩、地裂、地面塌陷、泥石流、火山爆发、洪水淹城……”电影《2012》为人们描绘出世界末日场景的同时,也为当今世界敲响了警钟,即频发的自然灾害正越来越多地对人类带来巨大破坏。
6月24日,国土资源评价成果展在北京国家博物馆举行。调查结果显示,国土资源部门已初步查明全国地质灾害现状,建立起了重点地区的预警预报系统,在防灾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悉,在2010年举行的全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研讨会上,株洲就曾作为湖南唯一代表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地质灾害防治经验。
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平台
7月21日,株洲市地质环境监测站站长傅坚打开电脑,进入到株洲市地质灾害隐患点自动雨量站管理系统。通过这一管理系统,傅坚可以看到株洲市22个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雨量信息。
“如果雨量过大,我可以即时通知各级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的责任人。”傅坚举着手中的一份名单说。
2004年8月起,在地质灾害发灾率高,灾情和隐患相对严重的山区县炎陵县建立株洲市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试点。
“应该是我市乃至全省第一个县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平台。”傅坚介绍。
据了解,到目前止,株洲市初步建立了“市—县—乡(镇)—村—隐患点”五级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网络,落实群测群防工作。
根据省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信息,结合本地具体的气象变化情况,用群发手机信息和电话的方式进行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初建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平台面向的预警人员仅200余人。
近年,随着该市地质灾害防灾面不断扩宽,在总结炎陵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又陆续建立起了市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平台,株洲县、 醴陵市和城市四区也相继建立了各自地质灾害预警平台,全市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接受对象由最初的200余人发展到了2010年的2000多人,预警预报的范围由点扩大到面,建设了覆盖全市的监测网络,其及时性、准确性都有了很大提高。
据悉,株洲市政府拨出专项资金用于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平台建设。国土资源、气象、广播电视、电信等部门在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中通力合作,制订实施方案。
傅坚介绍,在每次灾害性天气(特别是汛期强降雨期间)发生前与发生中,都及时进行会商。在会商会上,气象部门将监测到的灾害性天气发生的时段、区域范围、强度等信息进行通报,气象专家和地质灾害防治专家,对地质灾害易发区或隐患点所在区域进行认真的分析、比对,确定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经双方专家会商后联合发布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呈阅件和预警预报消息,报市委、市政府领导,同时抄送县(市)区政府及相关部门,供防汛抗灾参考。
株洲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何若愚说:“为了有效减少或避免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我市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气象等防灾部门都非常重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在全方位大力开展各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同时,把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作为防灾减灾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我市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进而快速发展的建设过程。”
成功预警个案
2010年6月22-24日,株洲市突发了今年最强的一轮降雨,在这次强降雨期间,株洲市国土资源局根据省国土资源厅预警信息和市气象预报,每天向市辖各县(市)区发出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消息。
6月24日凌晨1点21分,傅坚接连收到何若愚的地质灾害红色预警信息。该信息提示在株洲县和醴陵市境内极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傅坚迅速检查醴陵市国土资源局和株洲县国土资源局的值班岗,要求值班人员坚守岗位,随时待命,同时电话通知各县局长做好应急准备。
而在6月23日,醴陵市国土资源局得知其城区的西山街道办事处万宜村耿塘组出现地质灾害发生的前兆。国土资源中心所立即组织布防,连夜安排现场值班,随时监视险情。
24日凌晨,醴陵市国土资源局接到傅坚的预警和指令后,该局在6点30分,召开紧急会议,布置应急处置工作。
随着险情漫延扩大,醴陵市国土资源局、办事处、村组人员齐心协力,当即果断组织隐患区内受威胁的23户116人疏散转移到安全地带避险,当最后一名不愿撤离的七旬老人被强行背到安全地点后,不到5分钟,随着山崩树倒的轰鸣声,百米多高山上数万方泥石流倾泻而下,将七旬老人家的一栋占地16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的三层新房夷为平地。周边10多户村民房屋受到不同程度损坏,村前6 口鱼塘和13亩多水田被掩埋。
据了解,此次灾情虽然造成经济损失达200余万元,但无一人因灾伤亡。该成功避险的案例被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编入了《湖南省地质灾害避险应急手册》。
难题待解
“我们和市气象局联合建立的22个地质灾害隐患点气象监测站,能即时掌握雨季的第一手资料,从目前的运行来看,效果非常好。”傅坚说。
傅坚介绍:“从5月份汛期开始至今,我们已经向各有关职能部门和下级通报地质灾害预警信息6期,发出地质灾害预警信息约1万多条,及时准确地将地质灾害预警信息传达给监测单位和监测责任人。”
记者调查发现,虽然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已在株洲市逐渐得到了巩固和发展,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
一是技术规范与技术支撑较弱。市、县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尤其是县级,还缺少可靠的与地方实际相适应的技术支撑和技术规范。
二是经费难到位。市、县两级特别是县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费未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经费短缺是制约市、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顺利开展的瓶颈。
浅析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 篇12
造成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有两方面: (1) 自然因素; (2) 人为因素。而现阶段, 地质灾害的发生都是两种因素综合的情况居多。因此, 相关科研人员不仅要注重降低地质灾害的影响范围方面的研究, 还要对当前的地质环境进行可持续性发展利用的研究, 以便将人为和自然因素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2 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意义
所谓的地质灾害就是因为在自然地壳运动或者人为不合理作用下, 使土地出现移动的事件, 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伴随着人的生命以及财产的损失。现如今, 地质灾害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科学研究的课题, 也是社会公共学的重大研究课题。从宏观的角度来看, 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减灾, 不只是要解决灾害危险的问题, 还得实现地质环境的可持续性利用, 以便于从根本上缓解地质方面的问题。到目前为止, 现在大家提出的普遍是如何防治的问题, 当然, 这种想法也是很受大家认同的, 但是, 如果从长远的角度来看, 如何促进地质环境的安全性才是最为关键的问题。所以说真正正确的想法应该是, 不只要讨论研究如何防治地质灾害, 如何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危害, 还要深入研究与地质相关的减灾问题。从不同的两个方面, 如何将防治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的可持续利用问题结合起来, 将保护与防治两个问题并列在一起,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实现防治地质灾害的目的。
3 我国地质灾害基本状况
中国地质灾害的活动强度、暴发规模、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等方面的数据均居世界前列。特别是山地丘陵区突发性的滑坡泥石流等常常摧毁淤埋城镇、危害村寨、冲毁道路桥梁、破坏水电工程和通信设施、淹没农田、堵塞江河、劣化生态环境、危及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 严重制约我国山地丘陵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据统计, 1995~2011年17年中, 全国因突发性地质灾害累计死亡或失踪17578人, 平均每年1034人, 估计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年均约120~150亿元。特别是2010年, 全国因地质灾害造成2915人死亡或失踪534人受伤, 其中仅甘肃舟曲县城“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就造成1765人死亡或失踪。
随着我国山地丘陵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 区域经济存量、人口密度、社会财富将大幅度增长, 地质灾害风险程度和危害数量也将显著增加。人类减轻灾难是有成效的, 但也会出现逆流 (2010年, 图1) 。
对图1进行分析不难得知, 长期趋势过程反映出3个方面要素的积累效应:
(1) 地球表层内外动力作用过程的累积效应, 包括持续作用的程度与松散体的积累。
(2) 多重外动力引发因素的耦合激发, 如太阳11年的周期活动 (主要表现为磁场极性倒转及太阳耀斑、太阳黑子活动异常而影响地球) 、月球引潮力的迭加作用、局地降雨的激发作用等。如陕西西安市灞桥区白鹿塬黄土斜坡的自然休止角约为30°, 20世纪90年代人为取土形成70°的高陡边坡, 2011年9月上旬降雨渗透的累积效应和17日42mm局地降雨激发作用终于酿成滑坡灾难, 造成32人死亡。
(3)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 包括地质灾害防治行动的正负效应。2010年的重灾事件频频出现, 虽然存在局地降雨引发作用的异常, 也明显存在建设者无知、不懂地质风险的积累效应, 不知避开“河 (沟) 道、河 (沟) 漫滩”地质环境的悲憾, 而绝非技术层面的监测预警或工程防范问题。同样地, 2011年全国只有277人死亡或失踪也不代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很到位, 而是与中国大陆全年的降雨量创自1951年以来60年来最少 (年均值556.8mm) 、局地强降雨事件显著低于2010年、外部激发动力显著弱化相关。从更大视野看问题, 由于2011年总降雨量不足, 造成或衍生的旱灾、火灾、污染、农业和生态环境退化等损失明显高于常年, 或者说财富的生产量也明显降低。
4 地质灾害的防治要点
我国深受地质灾害的侵扰,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倍受众人所关注。我国的地质防治工作通过不断的摸索和探索, 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从上级到下级都有较为合理有效的安排, 形成较为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系统。我国通过对国民普及地质灾害的防治常识以及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的宣传工作等方式, 强化国民意识, 避免因慌乱使地质灾害中人员伤亡率上升。我国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心放置在“预防”上面, 有利于对地质灾害做出及时有效的整治方案, 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4.1 区划调查
地质灾害发生会给当地的地质环境造成影响。有关人员调查地质灾害发生地的地质环境情况, 并做好记录整理归档, 作为评价地质灾害潜在危险系数的资料依据, 然后对评估风险并做区划。统计各地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和规模, 做好区划调查工作, 有利于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4.2 监测警报
监测指的是监测地质环境的变化, 并对环境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掌握可能诱发灾害的隐患资料。警报是构建灾害报警系统, 依据监测的结果, 向居民发出防灾预警信号。监测警报对技术和行政有较高的要求。监测警报系统的完善支撑着后续防治工作。
4.3 搬迁整治
上述两个系统为搬迁治理系统奠定了基础。搬迁是指对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地区, 采用搬迁避让的方式, 确保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将该地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治理是运用工程治理措施, 从根本上治理地质环境, 清除灾害隐患。二者主要以调查监测地质灾害的数据为根据, 评价地质勘测的结果, 分析诱发地质灾害的隐患, 确定灾害隐患地点。
4.4 相关的应急处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 对于突发性地质灾害的灾后处理和重建工作内容, 要建立其相关的应急处理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 能在灾难发生后按照科学合理的流程迅速做出回应。把地质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程度降到最低, 同时还为灾后的重建提供了一定的物力和人力方面的资源。
5 地质环境的利用要点
5.1 工程地质环境的安全建设
工程地质环境的建设: (1) 要对工程所处环境的地质信息和周边区域的地质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只有在充分了解工程建设的地质环境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出现的类型后, 才能实现对其的安全建设。由此可以看出, 对工程地质环境的安全性评价能够在最大限度上, 避免工程建设所带来的地质灾害发生。 (2) 工程的建设人员要树立起地质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观念, 这也是降低地质灾害发生风险性重要内容。就目前来说, 人为因素的影响已经成为造成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此, 对于工程地质环境的利用就要注重人与自然资源的有效融合。这一目标的实现, 使得人们在进行的经济发展建设的过程中降低了与生态环境的利用冲突。 (3) 在构建工程地质利用体系的过程中, 不能仅限于对工程方面和地质方面进行安全评估, 还要以可持续利用的长远发展眼光来提高地质环境的利用效果。工程建设者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后, 还要提炼出工程进行地质安全建设的要求和施工注意事项。
5.2 区域地质环境的利用
对于区域地质环境利用的评价过程, 要充分考虑到工程建设的自身特点: (1) 要做的是分析和判断工程建设地质环境的安全情况, 并通过区域地质环境利用评价体系充分的了解所监测区域的地质环境。这样一来, 工程建设就可以按区域且具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分类建设。 (2) 在充分了解地质资源的前提下, 就可以将其他的地质环境进行科学利用。事实证明, 细化地质环境的利用能够使自然资源更好的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服务。在此过程中, 对于地质环境容易发生灾害的区域就可以进行区别建设, 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地质灾害的波及范围和存在的危害程度。由此可见, 区域性地质环境的开发建设方法, 具有操作可行性、实用性。 (3) 在完成了地质环境利用的灾害危险性调查后, 就要着手进行当地地质环境的可持续性建设。这一过程不能局限于传统的价值思维和研究视野, 要勇于探究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思路。在分区域进行地质环境建设的过程中, 可对工程地质环境的质量问题、工程地质区域的功能性划分以及地质环境工程的建设范围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6 结语
总而言之,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需要长远的规划和建设发展。将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利用作为未来地质研究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 揭示两者的关系和内在联系,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实现灾害防治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双赢目标。
参考文献
[1]高平, 张帆一.粗煤泥分选和选煤工艺[J].选煤技术, 2011 (5) :46~49.
[3]李宇.探究粗煤泥分选及对选煤工艺的影响[J].能源与节约, 2014 (5) :101~103.
【预防地质灾害】推荐阅读:
预防地质灾害12-25
地质灾害预防预警方案11-11
煤矿地质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12-08
地质灾害05-16
地质灾害应急05-09
地质灾害问题05-12
滑坡地质灾害05-14
灾害地质风险05-14
地质灾害影响07-07
地质灾害调查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