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现状(精选12篇)
地质灾害现状 篇1
1 概述
地质灾害监测的主要任务为监测地质灾害时空域演变信息、诱发因素等, 最大程度获取连续的空间变形数据。应用于地质灾害的稳定性评价、预测预报和防治工程效果评估。地质灾害监测是集地质灾害形成机理、监测仪器、时空技术和预测预报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技术。当前地质灾害的监测技术方法研究与应用多是围绕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进行的。
2 地质灾害监测方法技术现状
2.1 常规监测方法技术趋于成熟, 设备精度、设备性能都具有很高水平
目前地质灾害的位移监测方法均可以进行毫米级监测, 高精度位移监测方法可以实现0.1mm精度。
2.2 监测方法多样化、三维立体化
由于采用了多种有效方法结合对比校核, 以及从空中、地面到灾害体深部的立体化监测网络, 使得综合判别能力加强, 促进了地质灾害评价、预测能力的提高。
3 新技术新方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 合成孔径干涉雷达 (In SAR) 、激光扫描、光纤应变分析等技术相继不同程度的应用于地质灾害的调查与监测中。而光纤应变分析技术之布里渊散射光时域反射技术 (BOTDR) 应用于地质灾害监测, 处于刚刚起步阶段。BOTDR是目前国际上近几年才发展成熟起来的一项尖端技术。起初应用于航天领域, 发达国家相继应用于电力、通讯、工程等领域的应变检测和监控。工程领域主要应用于桥梁、大坝、隧道等大型基础工程的安全监测和健康诊断, 并取得了很多成功应用的经验;在日本, 开始将BOTDR技术应用于边坡工程的变形监测中;我国工程领域引入BOTDR技术相对较晚, 目前主要应用于桥梁、隧道等构筑工程的变形监测中, 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在三峡水库区巫山开始将BOTDR应用于滑坡监测。与常规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相比, BOTDR技术具有多路复用分布式、长距离、实时性、精度高和长期耐久等特点, 通过合理的布设, 可以方便的对目标体的各个部位进行监测;由于其具有很好的技术应用前景, 已经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加拿大、瑞士等国家竞相研发的课题。
4 地质灾害监测技术方法发展趋势
4.1 高精度、自动化、实时化的发展趋势
光学、电学、信息学、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同时, 给地质灾害监测仪器的研究开发带来勃勃生机;能够监测的信息种类和监测手段将越来越丰富, 同时某些监测方法的监测精度、采集信息的直观性和操作简便性有所提高;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技术提高远距离监测数据信息传输的速度、准确性、安全性和自动化程度;同时提高科技含量, 降低成本, 为地质灾害的经济型监测打下基础。
监测预测预报信息的公众化和政府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普及, 以及国家政府的地质灾害管理职能的加强, 灾害信息将通过互联网进行实时发布, 公众可通过互联网了解地质灾害信息, 学习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知识;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可通过所发布信息, 了解灾情的发展, 及时做出决策。
4.2 新技术方法的开发与应用
调查与监测技术方法的融合:随着计算机的高速发展,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数据采集、信号处理和资料处理能力大幅度提高, 可以实现高分辨率、高采样技术的应用;地球物理技术将向二维、三维采集系统发展;通过加大测试频次, 实现时间序列的地质灾害监测。
智能传感器的发展: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低造价的地质灾害监测智能传感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将逐渐改变传统的点线式空间布设模式;由于可以采用网式布设模式, 且每个单元均可以采集多种信息, 最终可以实现近似连续的三维地质灾害信息采集。
5 地质灾害监测技术优化
5.1 问题的提出
监测方法的适应性:对于各种监测方法所使用的监测仪器设施, 均有各自的应用方向和使用技术要求;针对不同地质灾害灾种、类型其使用技术要求 (包括测点布设模式、安装使用技术要求等) 不同。
地质灾害发展阶段:对于崩塌、滑坡等突发性地质灾害, 不同发展阶段所适用的监测方法和仪器设施各异, 监测数据采集周期频度不同。
监测参数与监测部位:实践证明, 一方面, 不同的监测参数 (地表位移、深部位移、应力、地下水动态、地声等) 在不同类型的灾害体监测中具有不同程度的表现优势;另一方面, 同一灾害体不同部位的监测参数随时间变化趋势特点并不相同, 即存在反映灾害体关键部位特征的监测点, 又存在仅反映局部单元 (不具有明显的代表性, 甚至是孤立的) 特征的监测点。因此, 监测参数和监测部位的优化选择, 是整个监测设计工作的基础。
自动化程度:决定于设备的集成度、控制模式、数据标准化程度和信息发布方式。
经济效益:决定于地质灾害的规模、危害程度、监测技术组合、设备选型等因素。
5.2 优化原则
监测技术优化原则:针对某一类型地质灾害, 确定优势监测参数和监测部位, 进行监测内容、监测方法优化组合, 使监测工作高效、实用。经济优化原则:首先, 不过于追求高、精、尖的监测技术, 而应选择发展最为成熟、应用程度较高的监测技术;其次, 对于危害程度较大的大型地质灾害体, 可选择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监测技术方法, 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维护, 对于危害程度低, 规模小的灾害体, 可选择操作简单、结果直观的宏观监测技术, 由群测群防级人员进行操作。
6 结束语
地质灾害监测是集多种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技术体系, 只有充分把握地质灾害的形成发展规律, 才能正确把握技术开发的方向, 只有充分掌握地质灾害的物质组成、动力成因类型、变形破坏特征、外形特征、发育阶段等因素, 依据不同监测技术方法的应用特点, 做好监测技术的优化工作, 才能保证监测效果, 同时, 应以科学的发展观实施地质灾害监测和技术开发。
地质灾害现状 篇2
地质灾害是擂由于地质作用(自然的、人为的或综合的)使地质环境产生突发的或渐进的破坏,并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的现象和事件.如地震、地面沉降、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目前,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加剧,使地质环境不断发生剧烈变化,导致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已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 者:乔小艳 杨军 作者单位:乔小艳(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广西柳州,545006)
杨军(广西桂林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广西桂林,541002)
地质灾害现状 篇3
【关键词】地质灾害; 现状;危害;防灾减灾;山西省吕梁市
【Abstract】Luliang city in western Shanxi Province, rich in mineral resources,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triggering a large number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serious threat to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has caused 188 deaths and direct economic losses 23635.0719 million, and was increasing trend. Article describes Luliang in the background based on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system describes the area collapsed, landslides, mudslides, ground fissures and land subsidence, loess collapsibility and other major featur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and analyzed the causes of various types of disasters, from the publicity , planning, administration, legal protection, monitoring and forecasting, high-tech applications, control measures, financing and other aspects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put forward a reasonable proposal.
【Key words】Geological disasters;The status quo;Hazards;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Shanxi Luliang
1. 引言
吕梁市地处晋西黄土高原,北、北东部与忻州市接壤,东南部与晋中市为邻,南接临汾市,西隔黄河与陕西省吴堡、佳县相望。总面积21158Km2。吕梁市地形高差起伏大,降水量集中,水动力条件充分,地质构造复杂,自然地质环境脆弱,加之区内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煤炭资源历来是当地支柱产业,且近年来发展迅猛,带动煤炭加工、运输、建筑、铁路、公路修建等也发展迅速,大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对环境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与地面塌陷,黄土湿陷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据不完全统计:已造成188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3635.0719万元;有114716人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潜在经济损失59278.025万元,且呈发展之势,目前已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2. 地质环境背景
吕梁市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391.0mm,年际变化悬殊;年内差异大,70~80%集中于夏秋两季。地处黄土高原,地貌类型多样,有中山、低山、丘陵、及河谷区等,最大相对高差1300m;大地构造位于燕山期内蒙古断块西端、吕梁——太行断块中部、燕山断块西南端,地质构造控制着山川水系、地形地貌及矿产资源的分布;水系属黄河流域,主要有黄河、北川河、湫水河、三川河、文峪河等;地震烈度为Ⅶ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15g;植被覆盖率具不均衡性,平均17%左右,生态系统结构差。
3. 地质灾害发育状况
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1764处,灾害类型比较齐全,崩塌849处、泥石流87处、滑坡389处、地裂缝309处、地面塌陷128处、黄土湿陷2处。地域上看离石区171处、汾阳市171处、孝义市132处、柳林县132处、中阳县198处、临县91处、兴县207处、方山县99处、岚县153处、文水县58处、交城县61处、石楼县148处、交口县143处。规模以小型居多,为691处;中型次之,为373处;大型有181处,巨型13处。已发生的869处中有786处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纯自然地质灾害仅83处。
3.1 崩塌。
是境内主要的灾害类型,共发现849处,其中有16处基本稳定,703处稳定性差,主要分布于兴县~中阳县~汾阳市~离石区~岚县~方山县~柳林县,其它县较少;规模以大中小型为主,小型133处;中型143处;大型130处;巨型9处;在地形坡度较大或采区边缘等地带较明显。
崩塌地质灾害造成较大危害的有:1970年离石区西属巴办事处上则焉崩塌,体积0.1万m3,毁窑2间,造成16人死亡;1975年离石区枣林乡三山集崩塌,体积400万m3,毁窑1间,造成5人死亡;1984年7月,中阳县暖泉镇桔槔村崩塌,造成4人死亡等。
3.2 滑坡。
调查发现389处,其中有27处稳定;208处稳定性差;规模以小中型为主,小型229处;中型121处;大型11处;巨型1处。地质环境背景是滑坡形成的基本条件,它控制了滑坡的分布、发育状况,对滑坡的影响表现为固有的、静态的,一般顺向坡易滑动,斜向坡次之,逆向坡不易滑动;自然与人为因素是滑坡形成的动力条件,表现为动态的、随机的,其中降水是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一方面使岩性分界面或软弱夹层软化,大大降低其粘聚力,另一方面增大滑体自重,当其超过抗滑力时便开始滑动。
滑坡地质灾害造成较大危害的有:1980年5月,兴县固贤乡固贤村井沟滑坡,死亡16人,直接经济损失68.73万元;2003年离石区红眼川乡霍家坡煤矿滑坡,毁房8间,造成9人死亡;1980年3月,岚县普明镇小赤土滑坡,死亡8人,直接经济损失23.6万元。
3.3 泥石流。
调查发现泥石流沟87条,其中巨型3条,大型12条,中型27条,小型45条;根据调查情况以反映其发育状况的15项代表性因子[1]划分等级对其易发程度进行综合评判:高易发7条,中易发38条(其中20条为潜在发生),低易发36条。沟域形态大部分呈树枝状,部分呈树冠状、狭长型;形成区、流通区、堆积区界线不明显;汛期是泥石流的高发期,发生频率差异较大,多数每年汛期都有发生,具有同一沟谷多次重复发生的特点。
境内山区面积达2/3,山高坡陡,沟谷发育,为泥石流汇水、运移创造有利地形条件;大面积分布的残坡积物及大量的采矿弃渣堆积,为泥石流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源,区内森林面积仅13%,且集中分布于测区东部;中西部以灌木、草本植物为主,沟域内植被覆盖率为3~12%,滞水性能极差,有利于水流汇集;该区降雨集中在6~9月,多暴雨,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充足的水源和强大的水动力条件。
造成较大危害的泥石流灾害主要有:1988年,汾阳市杏花村镇小相村泥石流,造成13人死亡;汾阳市杏花村镇黄沙沟泥石流,造成8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974.4万元。
3.4 地裂缝与地面塌陷。
共发现309处地裂缝、128处地面塌陷,其中有23处稳定;规模以小中型为主,小型282处,中型82处,大型28处。危害较大的地裂缝与地面塌陷灾害有:2005年,岚县梁家庄乡万泰铁矿地面塌陷,造成13人死亡;方山县峪口镇韩家山村地裂缝,造成3人死亡,900间房屋、600眼窑洞损坏,13眼水井干枯,直接经济损失530.6万元;孝义市兑镇郝家寨地裂缝毁坏房屋、农田,直接经济损失387.56万元;方山县大武镇则山村瓦窑嘴地裂缝损毁农田,直接经济损失375万元。
3.5 黄土湿陷。
共发现2处,均为小型。湿陷性黄土在吕梁市13个县(市、区)分布广泛,因黄土湿陷造成的房屋损害和道路损毁较为常见。黄土湿陷一般产生缓变地质灾害,自然降水引发的黄土湿陷危害程度一般较轻,由人类不合理的工程活动引发的危害程度相对较重。如2004年,岚县白家庄村村民打井,4眼水井自流引发黄土湿陷,37户居民住宅地基下沉,直接经济损失52.25万元,受威胁人数137人;1983年,岚县楼坊坪村修坝拦水引发黄土湿陷,造成30多间房屋出现不同程度裂缝,直接经济损失7万元。
4. 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
已发生的869处地质灾害中,有786处是采煤、修路盖房等人类工程活动引发,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工程活动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可见地质灾害与其所处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和人类的工程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地形地貌、岩土体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结构面特征等是产生各类地质灾害的内因,气象条件和人类工程活动等是诱发各类地质灾害的外因[2]。为此,建议采取以下防治对策:
4.1 加强地质灾害宣传工作,增强广大群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观念,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
4.2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行政管理,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协调各方工作,实行行政负责制,责任到人,层层负责,制定明确的奖惩制度。
4.3 兼顾资源开发、工程建设,合理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根据地质灾害的发育情况、危害程度,分轻、重、缓、急进行防治,做到重点先治,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
4.4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将地质灾害的防治纳入法制化轨道,做到以法促管、以法促治,特别是矿山开发一定要规范管理,严禁私开乱挖,同时国家、地方政府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环境保护、资源管理和生态建设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
4.5 运用现代高技术和设备快速、准确地预报地质灾害,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增强各类地质灾害的防御反应、应急救援能力。
4.6 针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广泛性、不易预测性及系统性等特点,建立群专结合的防治体系,准确及时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4.7 本着最优化的原则,坚持工程、生物措施并举,实现综合科学治理。
4.8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制定相关政策,吸引多方面资金、技术、人才,保障工程顺利进行。
5. 结论
吕梁市自然地质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裂缝与地面塌陷及黄土湿陷等地质灾害不断发生。这些地质灾害冲毁农田、交通干线、毁坏桥梁,造成人员伤亡,严重阻碍了当地经济发展,威胁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应充分认识灾害的严重性,积极做好各项防治工作,统一规划,采取各种有效防治措施,完全可以避免、减少各类地质灾害发生,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提高人们生产、生活环境质量,促进当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 刘传正..地质灾害勘查指南 .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
[2] 黄运飞,冯静.计算工程地质学[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2,21~25.
[文章编号]1619-2737(2015)06-22-166
地质灾害现状 篇4
1 采矿导致的地质灾害现状
矿产是保证当前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 但是在目前很多地区的采矿工作中由于在采矿中各种技术的使用不到位或者是对各种问题没有加强重视, 导致目前我国采矿中各种地质灾害频发, 不仅影响到采矿工作本身的顺利进行, 也对采矿周边的地质结构以及矿区周边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产生了极大威胁。从当前我国各个采矿区域内来看, 采矿造成的地质灾害是比较严重的, 很多地区的地表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下面我们就采矿导致的地质灾害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根据调查, 在目前由于采矿导致的地质灾害主要分为两个大的方面:一方面是环境破坏;另外一方面是地质滑坡。
1.1 环境破坏
土质破坏主要是因为在采矿的过程中要进行挖掘, 尤其是在深层矿产资源的开发中, 大规模的挖掘势必会造成土地内部空虚, 造成土地的塌陷。一般来说, 要开采10000 t的矿产平均就能导致0.2 ha的土地塌陷, 大规模的土地塌陷不仅能影响采矿的继续进行, 而且能对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的影响, 因为在采矿的过程中是随着矿产资源的走向进行的, 很多居民区地下已经被掏空了, 一旦遇到地震, 就会引发更大的事故。
水资源破坏主要是因为在采矿的过程中, 由于矿资源埋藏较浅, 加上冲积岩的厚度较大, 那么水资源就通过裂隙带将水分导入矿产资源采空的地区, 这样地下水的水分就会逐渐遗失殆尽。
植被破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采矿过程中引发的土地塌陷, 很多地表的植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 或者是在土壤塌陷的地方造成很多根系发达的植物根系断裂, 从而引发植物死亡。另外一方面是由于采矿中造成地下水资源的无形流失, 造成地表植物没有足够的水分, 影响其生长。
大气污染主要发生在一些煤矿开采区, 因为在煤矿开采区, 很多煤炭本身质量较轻, 而且煤炭开采出来之后要有足够的场地堆放, 在堆放中遇到有风的天气, 小的煤粒就会在空气中漂浮, 从而造成环境污染。
1.2 地质滑坡
地质滑坡的表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边坡滑坡;另外一种是岩体崩落。
边坡滑坡主要是发生在露天矿的开采中, 由于在采矿的过程中没有对边坡进行加固, 确定的边坡角度不合理造成的, 边坡角与土层有摩擦的时候就能导致边坡的移动。在边坡滑坡的时候, 往往是顺着土质弱面进行的移动, 边坡滑坡会损害周围的建筑物, 还有可能对采矿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产生影响。
岩体崩落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是集中在丘陵地区, 因为在丘陵地区土质弱层是普遍存在的, 一般进行顺坡开采的时候就容易发生滑坡事故, 而在一些土质有裂隙存在的情况下进行开采工作就会导致岩体崩落事故, 这种滑坡的形式造成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
2 采矿导致的地质灾害发展及治理
2.1 采矿导致的地质灾害发展
采矿引发的地质灾害是普遍存在的, 当前采矿引发的地质灾害在未来不断扩大, 从目前的形式来判断, 各个矿区的开采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 很多矿区的资源已经开采完毕, 没有了矿产资源, 这些矿区就成为了无人看管地区, 因为很多采矿企业在采矿的过程中并没有做好保护措施, 所以这些老矿区在很大程度上有危险, 一旦发生地震等灾害往往会发生塌陷。同时因为在当前我国对采矿的管理工作不断加强, 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未来采矿过程中各种地质灾害的发生也会逐渐降低。
2.2 矿区地质灾害的治理
根据目前我国矿区地质灾害的情况, 在未来要保证采矿工作的顺利进行就需要在采矿中加强保护措施, 制定科学的治理制度对矿区进行治理。
第一, 加强对矿区各种资源的管理, 尤其是对水资源要进行保护。在未来采矿的过程中要加强采矿工作人员的节约用水意识, 利用先进的节水技术, 加强对水资源的利用, 在采矿过程中对水资源造成破坏的要及时进行治理, 相关部门要对采矿主体征收合理的治理费用。
第二、采矿中使用先进的技术, 在未来的采矿工作中要有效减少各种地质灾害的发生就需要不断提高采矿的技术, 采矿工作者要在日常的采矿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 相关研究人员要加强对各种采矿技术的研究, 例如,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目前主要使用的是“三下”采掘技术, 这种技术的使用有效加强了对煤矿区建筑物的保护。所以在未来所有采矿的过程中要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就需要研究新的技术和开采设备。
第三, 在采矿过程中要实施谁开采谁治理的模式, 在采矿工作中要对由于采矿造成的各种隐形威胁有及时的了解, 并且对采用科学的技术进行解决, 从而将地质灾害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四, 针对采矿过程中出现的掩体崩裂问题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锚固, 在矿区采矿之前要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分析, 尤其是对岩体特征要特别注意, 运用数学和物力方法对其变形趋势进行分析, 必要的时候要采取岩体锚固技术进行治疗, 这样能有效防止岩体在采矿的过程中发生崩裂和移动, 对矿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失。
第五, 在采矿过程中由于地下的地质结构遭到严重的破坏, 引发地面下陷, 给矿区的土地使用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所以在采矿之前就需要制定严格的生产计划,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将采矿与治理结合起来, 例如, 一些开采完的矿井要进行回填, 避免塌陷。同时对一些受到污染的耕地, 应该采用科学的技术进行治理, 开展复垦工作。
3 结语
采矿导致的地质灾害主要是因为采矿中使用的技术不恰当, 没有将环境保护工作做到位, 目前我国采矿工作中各种地质灾害的发生是比较普遍的, 在未来的采矿工作中要降低地质灾害风险的发生采矿单位提高技术水平, 加强管理, 从而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
摘要:矿产是保证当前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 但是在目前很多地区的采矿工作中由于在采矿中各种技术的使用不到位或者是对各种问题没有加强重视, 导致目前我国采矿中各种地质灾害频发, 不仅影响到采矿工作本身的顺利进行, 也对采矿周边的地质结构以及矿区周边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产生了极大威胁。本文主要对目前采矿导致的地质灾害现状进行了分析, 并且对如何防止未来采矿导致的各种地质灾害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采矿,地质灾害,环境污染
参考文献
[1]赵崇清, 邓金灿, 孟中华.高峰矿区新洲地表大沟地质灾害综合治理[J].采矿技术, 2009 (4) .
[2]潘春华.采矿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及冶理设想[J].现代物业 (上旬刊) , 2011 (8) .
[3]陈耀论.采矿引起的地质危害及治理技术的应用[J].企业科技与发展, 2009 (8) .
[4]张成立, 徐晓章.地质灾害治理中边坡移动监测成果的整理及分析[J].浙江国土资源, 2009 (4) .
[5]李凤明, 谭勇强.采矿活动引发的滑坡及工程治理实践[J].煤矿开采, 2002 (2) .
地质灾害现状 篇5
为了加强我乡2012年地质灾害的防治监督管理工作,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相关要求,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建立和完善连群连片的乡村防御系统,加强汛期地质灾害检测和治理工作,把重点活动区、重要隐患区的预防措施落实到个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努力构建安定和谐的新农村。
二、防治措施
我乡处在林区,因为植被损坏严重,极易引发地质灾害,去年的“5.19” 冰雹事件和“5.25”暴雨事件都与植被破坏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加强林区的保护和植树造林显得尤为重要。我乡地处山区,山高沟深,自然条件恶劣,村民居住区域分散,加上交通建设滞后,遇上大灾就会增加救援难度。
为有效防治地质灾害,我乡及时的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并组织村民学习预防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为灾后自救积累了许多有效的方法和经验。我乡根据应急的需要,在相关地质灾害频繁区都安装了预警系统,并在各村组建了党员先锋队和原有的巡防联队组成联防机制,形成了“一户受灾,全村响应,一村受灾,全乡响应”的救援体系。
针对去年的灾害形势,我乡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以应对各种突发性灾害及时得到救援、汇总、上报。建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对全乡7个村进行了巡查检查督查,并负责人员的调动和物资的支配。
三、明确责任、加强监管
(一)坚持三条原则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坚持三条原则:一是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原则;二是坚持“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人民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原则;三是坚持“统一管理,分工协作”原则。
(二)落实四项制度
汛期值班制度—我乡的汛期时间较长(每年5月1日至9月31日),地质灾害频发。乡直部门和各村要建立汛期值班制度,明确值班地点、联系电话,保障通讯畅通。汛期期间,各值班负责人要24小时开通手机;保持与乡政府的联系,做好汛期值班工作。
灾点监测制度—加强地质灾害隐患区的监测。根据地质灾害气象预报信息、地质环境条件等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监测时间,做到适时监测;主要观测降雨强度和雨量、地面土体开裂与坡体蠕动、树干倾斜、山洪暴涨、惊响异常等灾害前兆和引发因素;对监测点定期进行观测记录。
险情巡查制度—村干部和巡防联队应根据地质灾害情况,适时组织开展区域内灾情险情巡查。发现灾害发生前兆或异常情况,要立即上报和采取转移避让群众等应急措施。
灾情速报制度—包括灾前的险情报告和灾后的灾情速报两方面。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群众在巡查、监测和日常生活过程中,如发现灾害前兆或异常情况,要尽快向乡政府报告并组织避险;灾情一旦发生,乡政府应立即组织应急抢险队伍开展应急处置和施救,同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做到“情况准确、上报迅速、续报完整”。
(三)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加强领导是搞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关键,我乡成立了地质灾害防灾领导小组。
组
长:何韩成(乡党委书记)
副组长:权剑南(政府乡长)孙林成(乡人大主席)
成员:王缠平(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杨新有(政府副乡长)李金宝(政府副乡长)
赵贵义(乡武装部长)
杨永清(综治办副主任)
何卫东(司法所长)赏建鹏(派出所所长)
牛小林(**林场场长)
许正礼(学区校长)
王建明(卫生院院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乡人民政府,权剑南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行政秘书严秉国负责具体办公。
(四)各行政村一把手是本村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第一责任人
各行政村干部要提高对地质灾害的特殊性和危害性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相应的机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落实领导责任制,做到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切实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五)突出重点,切实抓好汛期地质防治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是预防地质灾害的重要手段,抓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是全乡工作的关键,为了深刻汲取“5.25”阴山沟洪灾事故的教训,落实汛期防灾、减灾措施,避免灾害发生,减少损失。一是做好工作部署,重点预防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减少损失。二是突出群测群防,对隐患点实施简易监测,发挥群测群防的突出作用。三是保持信息畅通。要坚持汛期24小时值班,完善值班制度,落实值班人员,保证险情和灾情信息在第一时间送达。
汛期是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时期,各村、各有关部门要早安排、早布署、早行动;同心协力,齐抓共管,一旦发生地质灾害,乡地质灾害领导小组要迅速了解灾情,立即报告上级并通报有关部门,迅速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应急救援措施,组织干部群众进行自救、互救,安置和疏散灾民,维护社会安定,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012年3月1日
**乡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为建立健全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紧急救助行为,提高救灾应急工作能力,确保我乡在可能遭受特大地质灾害时,能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各项紧急救助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维护灾区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组织
地质灾害救助应急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部门分工、综合协调的原则。乡政府成立抗灾救灾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全乡的抗灾救灾工作。抗灾救灾指挥部:
组
长:何韩成(乡党委书记)副组长:权剑南(政府乡长)孙林成(乡人大主席)
成员:王缠平(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杨新有(政府副乡长)李金宝(政府副乡长)
赵贵义(乡武装部长)
杨永清(综治办副主任)
何卫东(司法所长)赏建鹏(派出所所长)
牛小林(**林场场长)
许正礼(学区校长)王建明(卫生院院长)
1、成立**乡后勤保障小队 队
长:杨新有 副队长:杨永清
成员:刘
波
严秉国
申俊良
袁苏花
王小红
张雪梅
2、成立**乡医疗救助小队 队
长:李金宝 副队长:王建民
成员:**乡卫生院全体职工
3、成立**乡救援小队 队
长:赵贵义 副队长:何卫东
组
员:张靖琳
豆乾杰
韩建龙
王义成 范志琪
党卯为
3、成立村救助抢险分队
队 长:各村支部书记 副队长:各村主任
成 员:党员先锋队、各村民组长、共青团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乡政府办公室,权剑南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当特大灾情发生时,指挥部办公室移到灾情发生地。
二、职责分工
1、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指挥部日常工作,及时掌握灾情动态,督促检查灾害救助措施落实情况;负责研究灾害救助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和临时应急事项,制定具体对策,为指挥部制定灾害救助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负责搜集、整理、汇总灾情,经指挥部同意后负责向上级政府和救灾主管部门汇报灾情,统一把握上报灾情损失和救灾救济工作情况。
2、后勤保障小队:负责物资的发放、车辆的调配,并及时统计灾情,做好村民的自救宣传工作。
3、医疗救助小队:负责伤员的救治、转移等工作。
4、乡救援小队:负责地质灾害发生后人员财产安全转移,组织村民自救,帮助村民开展转移工作,并协同村级救援组织开展救援工作。
5、派出所:负责灾害救助期间的社会治安工作。
6、**学区:负责开展对学生的疏散、宣传、转移工作。
7、**林场:协同救援小组救援。
8、民政办:负责地质灾害发生后的灾情统计和生产自救工作。
各单位必须按照分工,在指挥部的统一调度和指挥下,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尽最大努力把灾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三、救灾款物的筹备
在请求上级相关部门支持的同时,广泛发动社会各界捐款捐物,乡政府划拨救灾经费,积极筹备救灾资金、物资。
救灾经费、物资的具体安排原则是:统盘考虑,突出重点。根据灾情,首先确保紧急期间救助需要,其次重点安排口粮救济、倒塌房屋的恢复需要。
四、灾后救灾工作 灾情稳定后,指挥部成员各单位各负其责,尽快帮助灾民重建家园,开展生产自救。
1、召开生产自救工作会议,迅速组织恢复生产,开展生产自救,组织劳务输出等工作。
2、认真组织查灾核灾工作,重点是因灾造成房屋倒塌、农田绝收、财产损失较大的重灾户及其它方面的损失情况。
3、制定灾民倒房恢复重建,灾民吃饭、穿衣等总体安排方案,并分步组织实施。
4、广泛开展捐赠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捐款、捐物、捐衣、捐被,切实解决灾区群众缺衣少被少粮困难。
5、加强对救灾款物的监督管理,确保救灾款物专款专用,重点使用。
6、组成指导组深入灾区,检查督促各项救灾措施的落实,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灾区群众安度难关。
五、抗灾救灾纪律
1、主汛期和抗灾期间,各村各单位要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通讯、联络畅通。
2、抗灾抢险期间。全乡各村、乡直各单位及全体居民都应无条件服从乡抗灾救灾指挥部指令。对玩忽职守影响抗灾救灾工作,造成严重损失或责任事故的,将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在地质灾害发生期间,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拟报县政府给予表彰。
地质灾害之痛 篇6
汶川大地震刚刚过去不久,地球就又经历多次“震怒。:智利8.8级大地震、海地7.3级大地震,还有我国青海玉树的7.1级大地震。
放眼全球,世界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一些地方遭到高温炙烤,另一些地方洪水肆虐,由此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更加剧了洪灾的破坏力。
回望中国,各地的灾害也是此起彼伏,众多潜在的灾害更是成为悬在人们头顶上的利剑。
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之后,有专家称,我国的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省市至少还有1.6万个与舟曲类似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着700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接连发生的诸多灾难不免令人困惑:今年上半年我国发生地质灾害的数量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0倍,灾害如此集中爆发,原因何在?这些地质灾害中,有三分之一发生在人们已经确定的隐患点之外,让人防不胜防,这是为何?有些地方原本是汶川大地震时的重灾区,为何祸不单行今年又遭重创?
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慢慢了解地质灾害吧。
灾难频发的原因
2010年,因洪水暴发造成的地质灾害主要是崩塌、滑坡、泥石流(业界合称其为“崩滑流”)。通常来说,这三类灾害都是突然发生、事先难以准确预料到的,我们称为突然性地质灾害。可是,这样的地质灾害是如何形成的呢?简单来说,就是“天”、“地”、“人”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天”是指天气,一般指暴雨、强降雨或连续性降雨等,它们通常起到诱发作用,并且决定了地质灾害分布的时间规律。从我国历年的统计数据看,一年12个月中都有地质灾害发生,但主要集中在5~9月,尤以27~8月频次最高,其在时间上与各地区的雨季基本吻合。
“地”是指地质地貌条件,它决定了灾害发育的程度和特点,也决定了灾害分布的空间规律:崩塌、滑坡、泥石流这样的灾害基本上都出现在山地环境中,如我国西南地区的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省(市)。
“人”是指人类工程活动,越来越多的人类工程活动加剧了灾害的发生,如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对地质环境的扰动破坏加剧,大大增加了地质灾害的发生几率,也加大了引发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的可能性。
今年的地质灾害多发频发问题,当然应首先归咎于极端的天气气候变化,暴雨、强降雨或连续性降雨是罪魁祸首。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也应负一定责任。研究发现,1998年之所以出现危害巨大的洪灾,除了长江流域降雨量比较大之外,生态失衡也是重要诱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长江流域植被、湿地的破坏,降低了自然界的水源涵养调节能力,加大了地表径流,进而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二是时湖泊、河道的不合理利用,盲目围湖造田使得大量湖泊萎缩、干涸甚至消失,结果使得自然环境的调洪能力直接下降。据调查,目前我国有近70%的城市受到各种灾害的威胁,今后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数量激增,如果要保障城市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地质因素是必须要考虑的。
地质灾害隐患点
有报道说,截至2009年,我国共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20万处,威胁数千万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1200多亿元财产安全,其中受泥石流危害与威胁的县级及以上城镇达150余个,分布在20个省级行政区及特别行政区内,占省级行政区划总数的58. 82%。这里所说的灾害隐患指的是什么?在现实中,确定地质灾害隐患点有什么具体意义呢?
为了减少地质灾害的危害,自2004年3月1日起,我国就颁布实施了《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条例中明确规定,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建设、水利、交通等部门结合地质环境状况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的地质灾害调查”,并要“依据本行政区域的地质灾害调查结,果和上一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在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中,应包括地质灾害现状和发展趋势预测、地质灾害易发区、重点防治区以及防治措施等内容。
实际工作中,地质工作者以“望、闻、问、切”的调查方式为主,并结合钻探、先进的地球物理勘探和遥感解译等手段,所成的结果一般是比例尺为1:10万的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图,上面标注有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位置、类型等,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灾害隐患点。
以泥石流调查为倒,需要调查的内容包括:当地的冰雪融化和暴雨强度;地层岩性、地質构造、松散堆积物的物质组成和分布;泥石流沟谷的历史;开矿弃渣、修路切坡、砍伐森林、陡坡开荒及过度放牧等人类活动情况等等。然后根据《泥石流沟严重程度(易发程度)数量化评分表》对最后调查的结果进行打分,依据总分的多少并对照《泥石流易发程度分级表》,将某地列入高易发(严重)、中易发(中等)、低易发和不易发四者之间的一种。最后,根据灾害的分布情况对调查区进行分区,将其划分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三类;如果某地没有灾害发生,则被列入非易发区。
今年8月7日夜至8日凌晨发生的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特大泥石流灾害算是一次惨痛的教训。资料显示,此次重灾区之一的舟曲三眼峪沟过去曾三次暴发泥石流。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这里就被断定为泥石流易暴发区,2003年被地矿部门认定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可见这次灾难其实早有警示,只是发生得太突然让我们猝不及防。
既然地质灾害区划图上对地质隐患点都作了详细标注,那我们是不是拥有一张地质灾害区划图就万事大吉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实际上,在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中,所谓的高、中、低都是相对的,高易发区并不代表一定会发生地质灾害,低易发区也不代表灾害一定不发生,这是一种概率统计的方法,因为对地质灾害预测的最大困难就在于虽然我们能够确定哪个地方可能发生灾害,但何时发生仍然不能完全准确把握。同时,地质灾害又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随着时间的发展,高、中、低易发区也会互相变化。
事实上,如果只将眼光放在危险性高的地方,而忽视了极端特殊因素可能导致的灾害发生情况的变化,往往是要吃苦头的。像今年,我国天气气候极为异常,部分地区前旱后雨,瞬时暴雨、持续性强降雨天气给突发地质灾害创造了条件,结果有三分之一的地质灾害居然都发生在隐患点之外,实在是出人意料。
截至目前,我国在地质灾害易发区部署完成了1640个县(市)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查明24万处隐患点,1998年以来我国已经成功避让地质灾害5100多起,避免了23
万多人伤亡。
不过,由于我国幅员辽阅,地质地形条件复杂,再加上现有技术、资金和人员配备的限制,在地质灾害隐患的详细分布和精确程度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灾害链效应
近期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使得汶川有些灾后重建成果毁于一旦。四川绵竹清平、汶川映秀、都江堰的龙池3个乡镇,都曾是地震重灾区,也是今年8月受灾最严重的地方。
通常情况下,在地震发生后,我们所关注的只是房倒屋塌引起的人员伤亡情况和财产损失情况,其实这只是地震灾害的一种形式,即原生灾害。除此之外,地震还有两种破坏形式,一种是次生灾害,如地震使水库大坝溃决引起的灾害:另一种就是衍生灾害。在今年汛期大暴雨诱发下,汶川地震重灾区的地质灾害集中暴发,就可以看作是地震衍生灾害的一种形式,而且这种灾害还可能会持续数年时间。
这场灾难也提醒人们,地震发生之后,我们的目光不能只是集中于治理该种灾害本身,必须充分考虑到灾害之间的连锁反应,即灾害链效应,防止灾害的进一步发展变化。因为这种灾害链效应不仅长期存在,而且还是处于潜伏状态,难以确定何时会突然暴发,造成危害。
灾害链,简单地说,就是一种灾害能够引发出一系列灾害,并從一个地域空间扩散到另一个更广阔的地域空间,就像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一样,形成一连串的反应。如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发生9.O级地震,这场地震居然引起了威力惊人的印度洋海啸,波及到世界上20多个国家,造成近30万人死亡,其中,因海啸死亡的人数远远超过死于地震者。
在汶川地震后,我国政府颁布实施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其中规定,需要在开展地震灾害调查评估基础上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国土资源部也明确要求,灾后重建的城镇村选址,必须切实避让地质灾害危险区;确实无法完全避让的,必须安排防治工程排危除险。
可是,一些地震灾后重建的新区竟然再次蒙难,这着实让人心痛。在城市规划建设的前期,人们首先应该作的工作就是避灾,即避开地质灾害危险区域,选择适宜区域。我国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选址也必须经过这样的科学论证,即通过权威部门出具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方可进行规划建设。对工程建设中、建成后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也要作出评价,并提出具体的预防治理措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在为编制灾后重建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未经评估的选址不得纳入到规划中去。
然而,灾后重建面临着诸多困难。首先,缺乏新选城址的土地;其次,我们中国人对家乡都怀有深深的眷恋,故土难离,重土难迁。如果在世世代代生存的地方发现了地质灾害隐患,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搬迁避让,可是相对于长期自然形成的居民点来说,搬迁所需的新选城址可能会面临更多的来知灾害。在找不到出路没地方可搬的情况下,那就只好千方百计去防灾。如我国西南有些地方,山地多平原少,自然形成的居民点在不断发长壮大之后即使发现有灾害隐患也是难以实施移民搬迁,如若防灾不慎便有可能惨遭不幸。
舟曲,便是一个突出的例子。这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小县城,在汶川大地震中遭受重创,但当地建设用地严重不足,人口却在不断增长,舟曲城区东西不到2千米,南北不到1.5千米,在这个狭小空间里,人口却接近5万,城区人口密度位居全省县级城市之首,和兰州相近,只因这里山地多平地少,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极其有限。尽管汶川大地震之后有专家建议舟曲搬迁,但新选城址问题难以解决,原址新建便成了最好的选择。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必须想方设法提前治理灾害及隐患,将灾害消除在萌芽状态,方可保障一方平安。
地质灾害现状 篇7
地质灾害, 通常指由于地质作用引起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灾害, 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目前根据地质灾害的成灾特点, 将地质灾害分为二类: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为突发性地质灾害;地裂缝、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为缓发性地质灾害。
中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灾种类型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灾害损失大。初步调查显示, 全国大约有中型以上灾害点3万多处, 小型灾害点多达10万甚至100多万处。有300多个县的上万个村庄、100余家大型工厂、50多座大型矿山、3000余km铁路线受崩塌、滑坡、泥石流的严重危害;全国岩溶塌陷总数近3000处, 塌陷坑多达3×1 0 4多个, 塌陷面积达300km2;全国17个省 (区、市) 出现裂缝, 共400余处, 1000多余条, 16个省 (区、市) 的46个城市出现了地面沉降问题;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达262×104余km2, 土地沙质荒漠化面积每年以2460km2的速度扩展, 水土流失面积超过180×104km2。
我国地质灾害由于形成条件、活动过程、破坏方式不同, 使之具有独特的成灾特点。弄清这些条件, 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非常必要的。
(1) 地质灾害数量特别多, 但单点灾害的危害范围比较小, 因此属于漫布的“星点状”灾害。
(2) 在一定条件下, 某些地质灾害与其它自然灾害同时或连续发生, 形成破坏比较严重的灾害群或灾害链。
(3) 地质灾害分布广泛, 但不同地区地质灾害发育水平和成灾规模不同, 且具有比较严重的潜在危险性。
(4) 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条件是地质灾害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方法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对地质灾害的活动程度进行调查、监测、分析、评估的工作, 主要评估地质灾害的破坏能力。总体上评价灾害体的危险性, 评价每种灾害的地理分布、发生间隔及影响程度, 评价最重要的人口密集区和资源集中地的易灾性。根据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的范围和面积, 将地质灾害评估分为点评估、面评估和区域评估。
地质灾害评估时首先要了解其构成, 现状, 分析把握灾害体的成灾特点, 分析地质灾害活动的基础条件和动力条件, 根据灾害规模确定危害区, 并深入分析灾害活动的危险性。对于不规则的周期性和不断严重化趋势化且具有严重潜在危险性的的地质灾害, 需要将历史分析和趋势分析相结合起来, 并有充分的前瞻性, 这样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
对于点的危险性评价, 一定要弄清地质灾害点的地理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地质环境, 地质面貌, 形态特征, 边界条件。采用经验法与灾害活动的动力分析和条件分析方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力学平衡的计算, 得出稳定系数 (K) , 用来指示斜坡失稳的可能性。在计算现状环境下斜坡稳定系数时, 应根据今后可能出现的情况设定相应的参数, 计算稳定系数, 从而确定导致斜坡失稳的因素, 这些因素出现的频率多大, 进而可以确定灾害发生的概率。最后根据形成条件及诱发因素的综合分析, 并结合稳定性、危害范围及其发生概率计算的结果, 对整个地质灾害点进行危险性分区。
对于面评估特别是区域评估的危险性评价, 首先要分析灾害产生的因素, 即岩体工程条件, 构造条件, 地形地貌条件和气象水文条件, 以这四种因素作为危险性评价的基础。评价方法一般可采用单元面积评价法, 即将研究区域划分为若干个面积相等的单元, 按照统一的评价标准, 对每个单元逐一评价, 然后再作整体评价。危险性评价的统一标准的制定是通过对各地质灾害群成生原因及新出现的灾害活动特征进行研究, 找出地区至灾因素而实现的。评价时, 将此四项因素用系统工程层次分析法, 求出各自的权值, 然后以专家评分方法, 将分值乘以权值, 求出各单元的危险性指数。再根据本区地质灾害发育特点, 考虑到可能发展为灾害的现状及预测的内容, 将该区危险性分为极重、重度、轻度、无危险四级。
3 对当前地质灾害治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目前,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的任务日益繁重, 相关的法制建设、业务基础建设、管理队伍建设及依法行政力度, 有待加强。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在资金投入等方面, 还不能满足防灾减灾的需要。分析主要问题如下。
(1) 地质灾害治理工作缺乏统一的规划, 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常处于“应急”状态。
(2) 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没有稳定的投资渠道, 治理工程的经费无保证。
(3)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管理体系不完善, 严重影响有关项目的工程质量。
(4) 适应重大地质灾害治理项目配套的技术规程与规范尚不够健全。
(5)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队伍还不适应需要。
(6) 重大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的评估机制不完善, 适用评估模型有待建立。
4 对当前地质灾害治理工作中应采取的措施
(1) 进一步修订完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年度防治方案。
(2) 加强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工作。
(3) 组织地质灾害巡查, 落实群测群防责任制。
(4) 开展小流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调查评价试点工作。
(5) 加强地质灾害勘查治理。
(6) 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地带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7)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队伍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潘懋, 李铁锋.灾害地质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2]郭富贇, 宣世进, 张永军.地质灾害评估技术研究[J].甘肃科学学报, 2003 (S1) :60~63.
[3]宗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半定量评价方法[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3 (2) :51~53.
[4]卢全中, 彭建兵, 赵法锁.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价) 研究综述[J].灾害学, 2003 (4) :60~64.
[5]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2006年总目录[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6 (4) :182~186.
[6]张梁.减轻地质灾害与可持续发展[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1999, 10 (4) :1~5.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4]69号文件附件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试行) [Z].2004.
地质灾害现状 篇8
1 地质灾害现状
齐齐哈尔市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塌岸等突发型地质灾害;水土侵蚀、土地沙化、盐渍化、湿地退化、地下水污染、冻土冻融等缓变型地质灾害。从地形地貌分布情况看, 突发型地质灾害以点状出现, 主要发生在低山、丘陵区, 缓变型地质灾害以面状形式出现, 主要分布在平原区。
1.1 崩塌。
崩塌灾害主要发生在丘陵区交通干线两侧、江河岸边、矿区和基岩裸露的山区, 直接影响公路、铁路的正常运行和人民的生产生活。
1.2 滑坡。
滑坡是齐齐哈尔市所有地质灾害中发育较轻的灾种, 但潜在危害较大。随着人类工程活动的增加, 人为因素诱发滑坡次数将有上升趋势。
1.3 泥石流。
齐齐哈尔市共发现泥石流11处。已发生的泥石流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
1.4 塌岸。
塌岸主要发育在嫩江及其支流和大小河流转弯处。水库也存在塌岸问题。
1.5 水土侵蚀。
齐齐哈尔市水土侵蚀主要分布在西部低山丘陵区和东部高平原地区, 东部重于西部。
1.6 土地沙化。
齐齐哈尔市是黑龙江省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是国家沙地治理的重点地区, 每年有1333.33km2农田草原遭受风沙侵害。齐齐哈尔市沙化区主要包括龙江、甘南、泰来、富裕及市区。
1.7 土地盐渍化。
齐齐哈尔市盐渍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泰来、龙江、富裕及市区。2007年盐渍化总面积15892.06hm2。
1.8 湿地退化。
齐齐哈尔市湿地退化有2处, 扎龙和哈拉海湿地。地表水逐年减少, 湿地面积缩小, 水质较差, 已达到Ⅳ类, 局部为Ⅴ类。土壤局部沙化、盐渍化, 生态环境失去平衡, 湿地功能减弱。
1.9 冻土冻融。
冻土冻融地质灾害在齐齐哈尔市平原区比较发育。
1.1 0 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蓄水以后可引起周边的环境地质问题。
水库蓄水以后, 讷河市部分村屯有可能被淹没;还可能导致周边盐渍化、沙化等;库岸岩土体稳定性变差危及两岸农田和建筑物;还可能产生水质恶化、植被退化等环境地质问题。
1.1 1 地下水污染。
由于工业“三废”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农药及化肥的大量使用, 导致齐齐哈尔市地下水污染。中心城区潜水已不能饮用, 受其影响, 其下部第四系孔隙承压水也受到了中-轻度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齐齐哈尔市区第四系孔隙潜水中的“三氮”、总硬度和溶解性总固体含量较高。
齐齐哈尔市各县 (市) 地下水也有不同程度的污染。部分地区地下水中硝酸盐含量过高, 超过饮用水水质标准。龙江、依安、富裕、克山、拜泉等县地下水中氟离子含量普遍较高, 多超过饮用水水质标准。
2 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划定
地质灾害易发区是指容易产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基于地质灾害现状, 齐齐哈尔市地质灾害易发区可划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三级。
2.1 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划分为:
2.1.1 以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为主的高易发区 (A1)
该区分布于碾子山、龙江县北部地区。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崩塌、滑坡。区内潜在的危害程度、危险性很大, 均有再次发生崩塌、滑坡灾害的可能性, 威胁上述地区人员、财产及交通安全, 应重点防范。该区人类工程活动较为强烈, 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面积为434.90km2, 占全市总面积的1.02%。
2.1.2 以泥石流地质灾害为主的高易发区 (A2)
该区分布于龙江县西部。区内潜在的危害程度、危险性很大, 均有再次发生崩塌、滑坡灾害的可能性, 威胁上述地区人员、财产及交通安全, 应重点防范。该区人类工程活动较为强烈, 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区内潜在的崩塌、滑坡灾害危害程度也较大。面积为578.96km2, 占全市总面积的1.36%。
2.1.3 以水土侵蚀地质灾害为主的高易发区 (A3)
该区呈面状分布于龙江县西南部、甘南县东南部、讷河、依安、克东、克山, 拜泉等地的部分地区。地貌类型为丘陵及高平原区。地形起伏较大, 表层岩性结构疏松, 下部岩体透水性差, 为水土侵蚀 (冲沟) 高易发区。面积为9494.40km2, 占全市总面积的22.37%。
2.1.4 沙化、湿地退化、盐渍化灾害高易发区 (A4)
分布于泰来县, 哈拉海湿地南侧, 富裕县、铁锋区扎龙乡等地。地貌类型为丘陵及高平原区。地形起伏较大, 表层岩性结构疏松, 下部岩体透水性差, 为水土侵蚀 (冲沟) 高易发区。面积为9494.40km2, 占全市总面积的22.37%。面积为4763.59km2, 占全市总面积的11.22%。
2.2 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划分为:
2.2.1 沙化中易发区 (B1) 。
主要分布于富裕县友谊达斡尔族和梅里斯区瑞廷乡-卧牛吐一带。地貌类型为丘陵及高平原区。地形起伏较大, 表层岩性结构疏松, 下部岩体透水性差, 为水土侵蚀 (冲沟) 高易发区。面积为689.49km2, 占全市总面积的1.62%。
2.2.2 盐渍化中易发区 (B2) 。
分布于泰来县宏升乡、龙江县的东北部及梅里斯区西部。该区地形平坦低洼、土质粘重、水位浅藏、径流滞缓, 蒸发强烈、地表植被稀少。土壤盐渍化的发生与发展制约着土地开发利用, 有的土地已被迫弃耕, 严重影响了农牧业生产的发展。为盐渍化中易发区。面积为656.06km2, 占全市总面积的1.54%。
2.2.3 水土侵蚀 (冲沟) 中易发区 (B3) 。
主要分布于齐齐哈尔市东部地区。地形起伏较大, 降雨集中, 人类活动影响较强烈。为水土侵蚀 (冲沟) 中易发区。面积为9124.58km2, 占全市总面积的21.49%。
2.3 地质灾害低易发区:
该区地形平坦低洼、土质粘重、水位浅藏、径流滞缓, 蒸发强烈、地表植被稀少。土壤盐渍化的发生与发展制约着土地开发利用, 有的土地已被迫弃耕, 严重影响了农牧业生产的发展。为盐渍化中易发区。
摘要: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地质灾害类型较多、分布广泛、危害较大。近年来随着人类工程活动的加大, 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明显增多, 面积不断扩大, 地质灾害已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构成越来越严重的威胁, 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安定。在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上, 结合分析地质灾害的类型、时空分布、形态特征、发育规律、危险性和危害程度。
地质灾害现状 篇9
陆丰市位于广东省东南沿海, 北回归线以南, 东西长76.0km, 南北宽47.2km。东西狭长, 地势西北高东低向南东倾斜;中~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 东南侧以平原地貌为主;西北部为低山~丘陵地貌区, 与揭阳市和陆河县分界山娥眉嶂为本市最高峰, 海拔高程为980.0m, 中部笔架山海拔352.0m, 相对高差300~650m, 中南部以丘陵地貌为主, 分布有剥蚀成因的陇岗地貌, 山体的延伸方向主要为NW320~340°, 海拔高程500~600m, 丘陵高程200~445m之间, 山顶地貌多为浑圆状, 少数呈锥状;东南部为平原~台地地貌, 一般海拔高程20~50m, 山形似馒头状, 地势较平坦, 逐渐向河流倾斜, 河床高程一般≤10m。
2 地质灾害发育现状
陆丰市地处粤东南地区, 地势西北高东低向南东倾斜, 地形相对高差较大, 地质构造复杂。区内在公路建设、切坡建房等人类工程活动与暴雨的影响下, 地质灾害时有发生。
本市主要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 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损失。
2.1 滑坡
滑坡地质灾害点主要分布在陆丰市的北部、中部和南部, 规模较大。主要是自然因素和人为的修建公路、削坡建房造成的, 目前危害性及危险性大, 稳定性较差。
2.2 崩塌
崩塌地质灾害点主要分布在陆丰市的北部、中部、东部地区, 规模较小。主要是人为的削坡建房造成的, 目前危害性及危险性较小, 稳定性较差。
2.3 泥石流
泥石流地质灾害点主要分布在陆丰市的北部、中部地区, 规模较小。主要是自然因素造成的, 目前危害性及危险性小, 稳定性较差。
3 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主要特征
3.1 分布规律
3.1.1 空间分布规律。地质灾害主要沿地质构造线, 公路、铁路沿线
及江河岸坡地段呈条带性分布。在相对高差大且上陡下缓的斜坡地带, 地质灾害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性。斜坡上部常发生危岩崩塌, 下部易形成滑坡或泥石流的分布特点。在城镇及人口密集区, 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 切破、加载等人类工程活动增强, 加大了对斜坡的改造力度, 从而造成边坡失稳或诱发地质灾害, 使地质灾害具有相对集中性的特点。
3.1.2 时间分布规律。汛期, 当降雨时间较长或大暴雨时, 易发生地
质灾害, 地质灾害具有随降雨同步或滞后发生的特征。非汛期, 因岩体差异风化和人类不良工程活动形成的危岩 (崩塌) 具有随机性。
3.2 主要特征
3.2.1 点多面广, 类型多, 规模以中小型为主, 危害大。
3.2.2 顺层斜坡产生的地质灾害数量较多。在坡度大于25°顺层斜坡的局部地段, 地质灾害较为集中分布。
3.2.3 旱季地质灾害基本稳定, 雨季欠稳定至不稳定, 长时间降雨及特大暴雨易诱发地质灾害。
3.2.4 随着我市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 对自然地质环境的影响日趋加大, 由不良人类工程活动诱发地质灾害也日益增多。
3.2.5 危岩崩塌突发性强, 危害性大。
4 地质灾害诱发因素
4.1 道路交通建设引发新的地质灾害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近20年来, 工作区除修建有深圳~汕头高速公路, 还对区内的省道、市道、村道进行了不断修建和改造, 如:陆风~陆河路段、陆风~湖东~碣石路段、陆风~八万~陆河路段等。因此, 近20年来的各种等级公路修建和改建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形成有许多高陡边坡, 大部分人工边坡无防害措施, 雨季厚强降雨过程易诱发崩塌、滑坡地质灾害。
4.2 矿山开采加剧地质灾害发生
陆丰市矿山和石料开采主要以个体开采为主, 据统计开采各种矿山石料和石场20多处。长期以来, 由于各种矿产开采过程中由于最求经济效益, 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有效防灾治理, 使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时有发生, 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4.3 工业与民用建房潜在滑坡、崩塌灾害
陆丰市属平原~丘陵地貌, 中部和南部平原区范围大, 人口密度也较大, 工作区北部属低山~丘陵, 局部为低山地貌区, 由于山区镇多耕地少, 居民建房地基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 削坡建房随处可见, 形成有许多高陡斜坡, 这些人工斜坡大部分均为采取有效防灾措施, 地面呈裸露状, 在雨季和强降雨的诱发下易发生部稳定斜坡、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据不完全统计, 由城乡建设诱发的不同类型地质灾害隐患点占工作区总灾害点60%以上。这些人工边坡一般都具临空面大、高、陡等特点, 属危险人工斜坡, 强降雨极易发生灾变, 给周边居民构成了对生命、财产威胁。由此可见, 削坡建房是引发本区地质灾害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4.4 水利水电工程设施建设引发新的地质灾害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加快, 电力需求也越来越大。据统计, 陆丰市近30年来新建有水库、水电站20多座。在兴建水库、水电站过程中, 也不可避免形成高陡边坡和弃土, 这些不稳定人工边坡易产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水利、水电工程设施沿线, 人工边坡广布, 松散弃土堆积零乱, 雨季或强降雨过程引发大量崩塌、滑坡地质灾害, 沟谷淤积严重, 因此, 水利水电工程设施的建设也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
5 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5.1 区内防灾主要措施
重点防治区的地质灾害发育, 主要为不稳定斜坡、崩塌、滑坡和泥石流, 多由农林水电建设、城乡建设、公路建设等人类工程活动诱发, 潜在的危害和危险大。
5.1.1 对滑坡、崩塌的防治措施有避让、坡面防护和坡后地表排水,
对于小型崩塌可采取清除措施, 临空面较大、规模较大的滑坡和崩塌采用削方减载等工程治理, 并结合种草、树、竹等生物治理措施。
5.1.2 泥石流防治方法: (1) 植树种草; (2) 地表排水, 在坡面上要进行
开挖排水沟, 使强降雨时造成的洪水不要直接从坡面流下; (3) 要筑拦砂坝、稳定砂土冲入下游造成损失。
5.2 防治工作重点
5.2.1 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和群专结合的监测预报体
系, 建立健全地质灾害应急反应系统, 加强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工作, 严格执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
5.2.2 对区内主要地质灾害点作好监测预报工作。
5.2.3 危险程度和危害程度小~中等、主要威胁分散居民点安全及乡
村简易道路的灾害点, 采取非工程治理 (生物措施) 为主、非工程治理与工程治理相结合的措施防治。
5.2.4 各级政府部门对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应有足够的认识, 特别是
在城乡建设、道路修建、农林水电设施建设、矿山、石场开采等对本区地质环境有危害的项目立项、审批要严格把关, 制订相应的治理措施。教育山区村民在削坡建房的过程中, 尽可减少危险斜坡, 有条件的地区, 政府有关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规划中心村建设, 改善山区居民的居住环境, 也可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6 结束语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一项关系到陆丰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公益事业。科学地规划和指导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环境资源, 积极主动有效地开展灾害防治, 避免和减轻致灾地质作用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对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摘要:概述了陆丰市地质灾害现状、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主要特征, 分析了地质灾害形成的诱发因素, 并提出区内防灾主要措施, 为该市今后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地质灾害,分布规律,特征
参考文献
[1]陆丰市人民政府.陆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 (2011~2015) .[1]陆丰市人民政府.陆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 (2011~2015) .
[2]徐恒力.环境地质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9.[2]徐恒力.环境地质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9.
地质灾害现状 篇10
每年汛期都是会昌县地质灾害泛滥成灾的集中时期。本文所指的地质灾害是指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会昌县的地质灾害大多是由局部暴雨和短时强降水诱发的, 它具有突发性强、点多面广、成灾迅速、破坏力大等特点, 往往导致房屋倒塌, 田地、道路、桥梁等被冲毁, 造成人员伤亡等, 给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危害。认真分析会昌县地质灾害防御工作现状, 研究进一步改进防御工作的相关措施, 对于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损失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基本概况
1.1 自然地理
会昌县位于江西省东南边境, 武夷山余脉西麓, 南岭余脉北端, 赣江一级支流贡江上游。地理范围:东径115°29'至116°03', 北纬25°09'至26°55'。全境东西宽56km, 南北长85km, 总面积2 709.91 km2。属中亚热带东南季风气候区, 县内气候温暖、湿润多雨, 降水季节长, 历年各月基本都有降水, 无降水月份偶尔出现, 春季多阴雨, 汛期雨量大。常年平均降雨量1 653.7mm。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4月~6月降水集中, 平均可达697.1mm, 占全年降水量的42.2%, 常引起洪涝和地质灾害;而11月至翌年1月降水量仅占全年雨量的10%。
会昌县绝大部分是低山和丘陵。地势大致南高北低, 成掌状倾斜。贡水及湘水纵贯南北, 两岸多河谷盆地交错的低丘, 其余地区广布300m~1 000m的丘陵和低山。山体走向错综复杂, 西南边境的盘古嶂为最高峰, 海拔1 184m。
1.2 地质概况
会昌县境内出露的地层为:元古界震旦系, 古生界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 二叠系, 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及新生界第四系, 分布面积为1 736.91km2, 占全县总面积64.1%, 散布于全县各地。岩浆岩分布县域中部清溪圩、珠兰、富城一带, 为燕山期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和加里东期花岗岩, 分布面积973km2, 占全县总面积的35.9%。
县域内以珠兰、高排为界, 北西属安远龙南缓慢上升区, 处于相对宁静阶段;南东为东南沿海地震区的邵武河源地震亚区, 地应力较集中, 地震活动频繁, 其活动方向, 主要受邵武河源主干断裂控制, 呈北北东向展布。根据江西省建设厅、江西省地震局2003年编制的《江西省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一般场地条件下, 可能遭遇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值Ⅶ-Ⅵ度, 地震动参数为0.05g~0.1g。
1.3 地质灾害现状
至2011年11月统计, 会昌县境内已发生地质灾害点184处, 主要由人类工程活动及持续降雨或暴雨、强降水诱发。其中崩塌点25个、滑坡点157个、泥石流点1个、地面塌陷点1处。县内已发生地质灾害主要以滑坡为主, 威胁人口2 148人, 威胁财产9 574.3万元。
县内地质灾害隐患点共783, 威胁人口7 237人, 威胁财产37 580.71万元。其中定性差、较差的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隐患点130处;稳定性差、较差的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点81处;稳定性差、较差的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点570处;较易发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点2处。
从地质灾害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地貌及岩性是决定地质灾害分布的主导因素, 汛期强降水和人为工程经济活动是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
2 地质灾害防御工作现状
2.1 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
会昌县政府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江西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和赣州市防汛工作部署, 结合县情况, 制定了《会昌县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落实了县内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治理、监督等责任、措施和制度, 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和汛期应急指挥系统, 制定了年度地质灾害害防治方案,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制度, 灾害速报制度, 险情巡查制度, 汛期值班制度。初步建立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
2.2 地质灾害调查
近年, 会昌县矿产资源管理部门组织了专业技术人员, 对全县范围内2003年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中所调查的507处地质灾害及其隐患点进行了访问或复查, 排查了373处已搬迁避让或工程治理的点, 新增了83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目前, 县内有地质灾害及地质灾害隐患点共967处, 其中崩塌106处, 滑坡727处, 泥石流3处, 地面塌陷1处, 不稳定斜坡130处。
2.3 群测群防体系建设
会昌县已经初步建成了县、乡 (镇) 、村、组四级地质灾害管理和群测群防的网络体系。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均落实了监测责任人, 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责任层层分解, 一级抓一级, 层层抓落实, 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协作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体系。
2.4 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
地质灾害点所在乡 (镇) 、村建立并逐步完善了地质灾害监测网络, 群测群防突出以巡察和简易监测为主。监测信息定期上报, 县矿产资源管理局负责对全县地质灾害监测信息的收集与管理, 并根据监测信息确定具体的预警和防治措施。加强了气象、水文、防汛等部门的联系, 必要或紧急时与相关部门开展联合会商分析, 提高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成功率。
2.5 勘查治理工作
县政府根据各地质灾害体的稳定程度、规模大小、危害轻重等因素, 按轻重缓急确定了对危害严重、危险性大的地质灾害点进行优先治理或搬迁。至2011年11月, 实施地质灾害点搬迁移民80户430人, 正在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2处。
2.6 地质灾害防御存在的主要问题
会昌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还难尽人意,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目标欠明确, 缺少对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分期治理的整体规划, 目前仍处在哪里有灾, 哪里治理的阶段, 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处于被动状态;2) 尚未建立有效的省、市级层面上地质灾害防治网络, 包括各级政府中专职管理人员的配置;3) 技术力量薄弱, 监测手段陈旧落后, 预警指标科学性、针对性不强。主要表现在专业人员缺乏、技术和监测设备原始、预警指标粗糙且简单化等;3) 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缺乏;4) 各部门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协调配合不够。如建设用地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城镇居民楼房建设用地的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估等工作推动困难、进展缓慢, 在建设用地审批等环节中缺少必要的防范性制度等;
3 会昌县地质灾害防御工作对策思考
3.1 地质灾害防御形势分析
地质灾害的孕育、发展、成灾一方面受自然地质环境条件的控制, 另一方面还取决于气候变化趋势、人为工程活动方式和强度的变化、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等。在一定时期内, 自然地质环境条件发生显著变化的可能性极小, 气候因素和人为工程活动是影响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随着人为工程活动强度和方式的变化, 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呈上升趋势。主要表现在:1) 目前境内有地质灾害隐患点967处, 稳定性较差的有679处, 稳定性差的288处;危害程度为重大级1处, 较大级247处, 一般级719处。在一定的触发条件下有可能发生或再次发生崩滑流;2) 城镇化建设、房地产开发、村民建房、开山种果、基础设施建设等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加剧, 工程建设引发的滑坡、崩塌等人为地质灾害有增加的趋势;3) 公 (铁) 路建设及其改造与拓宽, 存在大量的人工切坡, 边坡大多未进行工程治理及坡面防护, 在一定诱发条件下存在滑坡、崩塌隐患;4) 露采矿山、石 (料) 场存在高陡的开采面, 遗弃了大量的废石、废渣, 极易发生滑坡、崩塌和泥石流;地下开采矿山, 存在大量地下采空区, 极易诱发地面塌陷等次生地质灾害;5)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极端天气频繁出现。持续降雨、暴雨及强降水会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
3.2 防御工作对策思考
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也是推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具体措施。最大限度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损失,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和“合理避让、重点治理”的原则, 进一步健全、完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 增强其监测预报预警和应急救灾能力, 提高防治水平。
1) 尽早制定《2010-2020年会昌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明确近 (远) 期地质灾害防治的目标、任务和有关保障措施等, 使该规划成为会昌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宏观性、指导性、政策性的重要文件, 成为县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各乡 (镇) 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主要依据;2) 加强会昌县“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建设。对此, 气象部门责无旁贷。要通过增强防治区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能力, 气象服务和预警信息发布能力, 显著提升气象防灾减灾水平, 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有力的气象保障。一是要尽早完成全县地质灾害多发区自动气象站布点建设任务, 实现对防治区局地突发性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准确、可靠的监测;二是建设山洪地质灾害精细化预报系统县级预报平台, 进一步提高定量降水预报和强降水落区的精细化临近预报水平;3) 将地质灾害的预报预警信息迅速传递到灾害可能发生的乡村及农户。一是要依托先进科技手段, 在已有手机短信预警平台中拓宽服务面, 横向到边。二是运用传统的鸣铜锣、高音喇叭、喊话等报警方法, 解决预警信息传输“最后一公里”, 实现预警信息纵向到底, 在地质灾害来临前灾区有预警、够准备、能避让, 从而减免灾害损失;4) 完善以行政首长责任制为核心的防灾责任制。实行县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村领导包组以及联户防范责任制和部门分工负责制, 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指挥体系。重点防治区要落实一名县级领导、一名部门负责人、一名乡镇领导、一名村干部、一名看守人员“五绑定”的较为完善的基层地质灾害防御责任体系。同时建立县、乡、村应急联动机制。为防御地质灾害提供有力组织保障;5) 常年开展地质灾害及防御宣传工作, 提高全民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地质灾害的危险性, 形成原因、日常防范和自救措施等方面的宣传, 收集历史地质灾害和当地灾害典型范例等并制作影像、图片类通俗易懂的宣传警示资料, 对重点灾害点的群众进行科普宣传, 不断消除人们的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 提高灾害意识和危机意识, 增强群众的避灾和自救能力;6) 加大源头治理力度, 建立农村公共设施和农民建房审批否决制。一是有关部门在审查、审批中要对不符合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防灾避灾要求项目实行否决, 特别要坚决制止新的切坡建房。二是建立审批责任制, 谁批准谁负责, 对违规审批人员制定问责处罚制度, 对违规建筑该叫停的立即叫停, 该拆除的予以拆除。三是对因灾倒房的重建应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 科学规划灾民新村。四是对涉及地质灾害的规划和选址, 应充分征询当地防汛、矿管、气象、水文等部门的意见;7) 整合资源, 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预警系统。据了解, 赣州市气象、水利、水文部门都各自建有监测预报系统。要尽快组建由气象、水文、水利、矿管等部门组成的县级地质灾害防御技术中心, 发挥其分析、制作各乡 (镇) 气象、水文——地质灾害预报、发布预警信息和提供技术指导作用。从而进一步整合多部门资源, 实行信息资料共享, 预测预报共商, 预警信息统发。要加强对本县地质灾害发生特点和规律的研究, 科学确定各隐患点灾害发生的临界日雨量, 准确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时段、量级及范围。
4 结论
地质灾害的防御是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 也是一项非常艰巨的长期任务。本文提出的一些对策思考主要侧重于地质灾害防治的非工程性措施, 同样需要各级政府的坚强领导, 并要有足够的经费保障。还需要防汛、水利、气象、水文、国土、矿管等多部门的密切配合。要不断总结本县地质灾害防御工作的经验教训, 及时跟踪并运用最新技术手段, 逐步扩大监测的广度, 提高预测预警的精度和应急响应的速度。积极探索有效防御地质灾害的新路子, 努力提高地质灾害防御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明荣, 陈光平, 杨小明.赣州市山洪地质灾害特征研究与防治对策[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7, 4.
地质灾害与生态移民 篇11
且不论地质灾害的发生是七分天灾,三分人祸;还是七分人祸,三分天灾。今天人类面临的地质灾害本质上是生态问题或生态灾难,应当以生态治理的方式来对待地质灾害,而生态移民可能是解诀问题的重要出路2_--。因为,无论地质灾害的发生是大自然的因素还是人类的因素。发生灾害的地方有很多是不适宜于人类居住的。
说到生态移民,一是要有地盘,二是要有钱财。即使可以找到地方进行生态移民,资金也困挠着人们,这次遭受特大泥石流灾害的舟曲就是一个例子。汶川大地震后地质专家就提出过警告,舟曲必须迁址,以免受到泥石流冲击。但是,由于舟曲迁址需要花费800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所以迁址的建议—直未被采纳。
其实,如果以人的安全和生命为第一,这些問题都不难解决。中国无论是西部还是东部,都有可供生态移民的空间。资金的来源也不是问题,每次大灾难之后,国内外的捐赠资金都可用于生态移民。例如,目前仅中央和全国民众已向舟曲捐款逾两亿元。舟曲迁址所需费用应是绰绰有余。
在科学调查的基础之上,通过生态移民,把不适宜人类居住地的人群移居到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方能彻底解决地质灾害问题。
浅议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 篇12
要想明确环境地质的内涵首先要先明确环境的含义, “环境”一次来源已久, 并且国内外的专家与学者对其有不同的认知, 比如, 我国的《环境科学大辞典》当中, 对“环境”是这样描述的:“相对于中心事物来说的一种背景。”在环境科学中指出了人类的各项活动以及外部世界的所有都是环境, 环境是地球表面与人类发生了相互作用的关系下产生的自然要素的总体。”在上述理论中, 将人类作为了环境的主体, 将能够对自然产生作用的要素总体称之为“环境”。
在《环境学导论》一书当中, 对环境的理解为:“环境科学当中对环境的研究, 将人类的活动与行为作为核心, 并将人类作为了外部世界的主体, 人类的生存、生产等相适应于环境, 是各种物质条件结合的总称, 并以此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与物质条件的综合体两种。本文将“环境”内涵划分为三大类, 分别是: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地质环境, 并提出了人类是环境当中的重要组成, 是与环境共同发展的主体, 并且, 人类是在自然地质形成过程中出现的。环境地质就是对人类的生存、发展环境形成影响的地质、地质问题及其相关变化信息的集合。
2 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当前, 随着资源开采程度的加深, 人们面临的环境地质问题也逐渐增多, 主要包括:淡水资源短缺;土地流失、土地荒漠化等问题;地质灾害日渐频繁, 引发了环境问题;地球化学循环对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环境地质问题逐渐增多。
上文已经提到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是根本条件。同时, 水资源也是维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保障。其中, 每一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淡水资源, 淡水资源不仅是使用最为广泛的资源同时也是国家经济建设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
2.1 我国淡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是:地区分布不均衡, 东部多西部少。北方水资源占有率为全国的18.27%, 而南方地区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72.2%。为此, 从水资源的分布上看, 我国北方的水资源与南方的水资源分布比例为1∶5。此外, 北方的年降水量比南方少, 年平均的降水量为300毫米, 最多为700毫米;但南方地区的长江流域年降水量每年都在1500毫米以上, 最高可以达到200毫米以上。由此可见, 我国南北方水资源相差较大。为此, 北方经常发生淡水资源紧缺的情况, 但南方因为年降水量多, 再加上气候特征, 会经常发生洪涝灾害。
2.2 土地资源流失与荒漠化问题较为严重
我国很多地区都存在较为严重的土地资源流失与荒漠化问题。最为严重的土地资源流失是土壤的侵蚀。土壤侵蚀是在特定的自然地质作用下产生的, 加上人为因素的影响, 比如土地资源的利用不合理等更使土壤的侵蚀加剧了。比如, 我国南方地区的岩溶山地区、红土地区等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必须加大对其的整治力度。
3 地质灾害种类的论述
以地质动力活动或地质环境异常变化为主要成因的自然灾害。在地球内动力、外动力或人为地质动力作用下, 地球发生异常能量释放、物质运动、岩土体变形位移以及环境异常变化等, 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生活与经济活动或破坏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环境的现象或过程。不良地质现象通常叫做地质灾害, 是指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造成的恶化地质环境, 降低了环境质量, 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安全, 并给社会和经济建设造成损失的地质事件。
地质灾害的种类有很多, 笔者在这里进行一个简单的分类:
广义的地质灾害是指, 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 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 (现象) 。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层自燃、黄土湿陷、岩土膨胀、砂土液化, 土地冻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 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狭义的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这一类的地质灾害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这一类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很大, 而且所造成的影响和破坏也十分大, 它们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 比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会造成交通系统瘫痪、人员和财产损失等。
4 环境地质灾害整治措施
4.1 对于自然灾害, 要做到提前预防和防治
很多自然灾害, 比如像地震、火山等, 因为破坏性极大, 所以一定要做好提前的预防工作, 例如要投入大量经费, 打造一套完整的预警预报监测系统, 并聘请专业的学者专家, 在预防防治工作上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4.2 对于由人为造成的灾害, 要从人自身找问题
其实很多环境地质灾害, 都是由人类自身造成的, 比如像土地酸化或盐碱化是由于对于化学肥料的滥用, 地面沉降则是对于地下水的过度取用,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泥石流等问题则是乱砍乱伐等原因造成的, 还有水资源短缺则是浪费和污染造成的等等一系列人为灾害。
因此, 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关键, 还是得从人类自身找原因。第一, 需要对人们进行宣传教育, 使其从自身做起, 在生产生活工作能够尽量不要对环境造成危害, 从而形成一个保护自然的良好氛围, 这是一个长期过程, 需要坚持。对于用此方法无效的个人单位企业, 则需要用法律的形式加以约束甚至处罚, 这里就需要立定各种法律法规。第二就是要对已经遭受破坏的环境进行科学的治理, 比如绿化来治理土地流失和荒漠化, 退耕还林来保护耕地等。总而言之, 要从人的身上去找问题并解决问题。
5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5.1 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现状认识不清
鉴于我国没有构建出完善的地质灾害调查机制, 并且投入的地质灾害调查经费较少, 致使人们对地质灾害隐患的认识不够全面, 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刚起步, 水平较低。对灾害分布状况、灾害的危险程度、影响因素都缺少足够的认识, 评价开展的非常不系统、不科学。从当前人们对地质灾害的认识上看, 鉴于地质因素了解的不是非常清晰, 不能构建出灾害预警机制, 预警信息掌握不足, 地方建设、工程布局缺少合理性、可靠性的依据。
5.2 监测方法落后, 监测网络构建不全面
全国除了部分区域外, 地质灾害监测信息网络建设的步伐非常缓慢, 并且原有的监测信息网络还经常出现损害。在平原地区因为缺少地面沉降监测网络, 不能及时对灾害的损失率做出分析, 不能对其做出客观的评价, 更不能做出技术上的决策支持;因为很多地区地质灾害预警缺少科学技术的支持, 设备较为老化, 不能做出真实、有效的预警, 不能及时对灾害做出补救规划。
(1) 地质灾害监测与调查研究的水平和国外的发达国家相差很多, 在预警预报工作开展上起步较晚;
(2) 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 在地质灾害的成因机制、诱发因素调查上有一定优势, 但在灾害的评价与分析上与发达国家存在差异, 尤其是在模拟预测技术上、风险评估、监测的新技术上有很大差距。我国初步启动的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上, 应急体系与反馈机制需要不断完善与改进。
5.3 经费投入不足
我国用于地质灾害调查的经费非常有限, 监测与预警工作更是以公益形式开展的, 缺少全面性与延展性。长期以来, 因为经费的不足很多灾害报警工作或者是灾害的预防不能有效开展, 并且加剧了重视抢救轻视防控的思想。
针对上述问题, 需要加强的工作有:不断加强对我国地质灾害易发生地的地质、水文地质等因素的分析, 做好对风险的控制与管理, 并结合地质特征以及灾害发生的程度制定出灾害的预防与控制方法;还要构建出城镇重大突发性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网络预警系统, 对突发地质灾害及时作出分析与防控;建立全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机制与预案。
6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