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管理

2024-09-15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精选12篇)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 篇1

0 引言

在地质学领域, 我们将地质活动的异常以及因地质环境变化而表现出的不良地质现象称为地质灾害。例如, 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出现裂缝、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不仅会破坏社会环境, 而且会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幅员辽阔, 地理位置独特, 地质构造复杂多变, 生态环境不断变化, 加之经济相对落后, 抵抗灾害的能力相对较弱, 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 形成了灾害类型多、强度大、频度高、分布广、影响严重的格局。

1 地质灾害特征分析

以地质动力活动或地质环境异常变化为主要成因的自然灾害, 目前, 较为常见的主要包括泥石流、滑坡、崩塌、地表变形等, 不同的地质灾害类型有着不同的特征。

1) 泥石流地质灾害类型是降水作用下, 沟谷以及山坡等出现的携带大量石块及泥沙物体的洪流, 主要表现为固体流动和液体流动相结合的混合物, 这一地质灾害类型受到弃土弃渣的防护不合理所致, 或者在开挖过程中没有做好防护。

2) 滑坡类地质灾害比较常见, 主要是地下水以及河流的冲刷等, 使得斜坡的岩体或者土地的软弱地带发生的下滑情况。滑坡地质灾害主要由于强降雨或者强降雪所致, 还有就是受到地表水冲刷、浸泡等也比较容易发生滑坡地质灾害。

3) 崩塌也是比较常见的灾害类型, 这种地质灾害常发生在较陡的坡体上, 由于坡上岩体或是土体的根部空虚或局部滑移, 从而使得这些岩土体失稳突然由母体上向下翻滚或倾倒, 并堆积在坡脚。崩塌地质灾害主要是受到矿产资源开采及道路边坡开挖影响比较严重。

4) 地面变形也是常见灾害之一, 这类地质灾害常见的表现形式包括地表塌陷、沉降和裂缝等。地面变形的地质灾害受到区域内地表水的大量抽取以及表面的熔岩和对矿产的不合理开采的影响比较严重, 所以在对岩土工程中地质灾害的防治过程中就要能够结合实际进行处理。

2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措施分析

2.1 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机制

(1) 加强地质灾害勘察。成立专门的勘察与调查小组, 对地质灾害发育状况与潜在安全隐患进行调查。 (2) 建立专门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 并由政府部门主管领导担任组长, 主要负责成员由国土、水利、林业、气象、卫生、公安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来组成。同时对各部门的职责做好明确的分工, 组成多曾向的地质灾害预防和抗灾救灾体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置在国土资源局, 提供组织性保障给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2.2 建立地质灾害预警系统

通过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建立灾害预警系统, 更便于预防地质灾害。在此过程中, 建立起动态灾情预警系统, 充分利用GIS以及测量动态变形监测技术。通过对GIS以及测量变形数据的分析处理, 建立起完善的灾情档案与应急方案数据库。一旦发生异常状况, 将信息及时发布出去, 并启动应急方案, 以得到多方支持, 切实提升灾情防治水平。

2.3 做好地质环境勘察

利用科学技术深入地对地质环境调查和地质灾害进行调查, 跟具有资质性的部门协作, 编排地质规划, 勘察矿山地质环境, 对矿业开发、土地资源、地质地貌景观、植被和水资源的破坏程度进行详细调查, 详细勘察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规模及危害, 结合本地工程申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 建立并健全良好的生态环境, 重视并加强治理矿山地质环境项目工程。

2.4 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

政府职能部门逐级签署工作责任状, 通过层层监督, 一级抓一级, 设立相应的巡查员, 对一些存在地质灾害的隐患区域加强巡查, 划分责任制, 做到防治灾害人人有责, 逐级对地质灾害防灾工作责任进行划定, 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易发区, 设置警示牌。

2.5 优化工程防治措施

工程防治措施是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类岩土工程施工中可以选择一些适用的防治措施, 对降低岩土工程施工中地质灾害的发生率及影响范围有着重要作用。例如, 在房后切坡施工过程中, 为了防治小型土质滑坡, 可以采用滑坡后缘地表排水、削方减载护坡以及前缘支挡等工程措施, 针对岩土工程中型以上的滑坡要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来选择防治措施。

2.6 优化生物防治措施

岩土工程施工中可以利用生物防治措施来消除或降低地质灾害, 其应用原理为通过植树造林、种草护坡以及合理耕牧等方式促进生态平衡, 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率。同时, 生物防治措施在应用中具有持续时间长、投资少以及应用范围广等特点, 对改善岩土工程施工场地及周围的自然环境条件有着重要作用。

3 结语

在我国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过程中, 一方面要做好地质灾害前的预防工作;另一方面要做好地质灾害后的治理工作。因此, 在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中, 要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机制, 并将先进的地质灾害预警监测系统运用到地质灾害的防治中去, 以便于在地质灾害发生之前, 能够快速准确地做出预警工作。

参考文献

[1]郭守权.浅论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与减灾策略[J].黑龙江国土资源, 2012 (5) .

[2]雷林.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及防治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 2013 (15) .

[3]编委会.地质工程勘察、检验监测及设计施工与灾害防治技术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知识出版社, 2007.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 篇2

为了防止因采矿引起的地面塌陷、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危险,根据矿井实际情况,制订本管理制度:

第一条 成立领导机构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唐计生(矿 长)副 组 长:任德珍(总工程师)

成 员:付成东(防治水副总)唐计中(生产矿长)师安平(安全矿长)靳立全(通防矿长)张俊鹏(机电矿长)

领导组下设地质灾害防治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地测防治水科。办公室主任由地测科科长担任,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的日常管理工作。

(二)领导组职责:

1、对本矿的地质灾害防治全面负责;

2、负责组织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

3、处理因采矿引起地质灾害的纠纷工作;

4、组织开展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

(三)各部门职责

1、地测科:负责牵头组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责组织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

2、矿办公室:负责牵头开展地质灾害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牵头处理因采矿引起的纠纷工作。

3、调度指挥(信息)中心:负责接受传递隐患,协调有关各部门的工作。

4、其它科室:负责按照职责分工及领导组的分配,配合有关工作。

第二条:地质灾害隐患排查

1、地质隐患排查时间规定:

每年10月至第二年5月每月(非汛期)对全矿区巡查一次;汛期(每年6月至9月)对全矿区巡查一次,每月对回采的地面区进行巡查一次。

2、矿井开始生产时,对开采区地面的地貌、建筑、公路等拍照留存,以便对比和观测。

3、工作面开始回采后,重点对开采影响区范围内的村庄进行巡查。对采矿塌陷造成的地质灾害进行调查和拍照、观测。第三条 地质灾害隐患预防制度

1、发现地质隐患后,根据地测科划定的危险区,由办公室牵头要书面通知业主,设置警示标志,不得随意进入危险区。

2、矿办公室要书面在危险区边缘显著的位置,设置避险明白卡,注明危险区域、可能出现的隐患及引起的后果。

3、矿办公室要根据情况在各村设置业余地质灾害监测员,培训有关基本知识,辅助日常的监测。第四条 地质灾害隐患值班报告制度

1、矿值班长为矿当日的地质灾害隐患接受、协调处理值班长。矿值班调度员为地质灾害隐患值班员,实行24小时值班。

2、值班期间,调度员接到矿区任何地方的地质灾害汇报(出现裂缝、地表崩塌滑坡等),要及时通知地测科部长并同时汇报矿长、总工程师,由地测科及时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核查情况。

3、地测科根据核查的情况,确定是否可能立即发生险情,对于可能立即发生险情的地区,由调度室协调,安全科要立即通知危险区的所有人员撤离险区,妥善安置,并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4、对于日常的巡查及监测,地测科汛期每周将新增隐患、原地质灾害隐患的变化、危险区的警示标志情况、受危险区的人群掌握避险情况等进行总结,书面汇报矿长、总工程师,并发放至安全科。安全科要根据情况组织制定防治措施,并将情况上报至上级有关部门。第五条地质灾害治理

1、对于因采矿引起的可能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严重地质灾害,由矿办公室负责牵头,协调进行立即治理,不得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

2、矿井生产后,安全科要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按照边生产、边治理的原则,组织开展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并按规定向国土部门进行上报。

图纸的审批、发放、回收和销毁制度 地测部门的各类图纸资料是全体测绘人员辛勤劳动的结果,是国家的财富,同时也是我矿各级领导指挥生产必不可少的重要技术资料,为使各类图纸资料准确无误,不断完善,防止资料丢失,规范图纸的审批、发放、借阅、回收、移交、销毁等程序,特作如下规定:

1.地测科建立填图、打印、审批、发放、借阅、回收、移交、保管、销毁等台帐,认真记录,规范程序。

2.图纸审核是保障矿图质量的先决条件,各种矿图、各专业成果图成图后,要按照规程、图例的要求,由专业组技术负责人审查,根据不同报送对象和用途,经地测科长、总工程师、矿长签字、盖章后,方能供生产单位使用、对外提供。

3.各类图纸资料将组织有关人员对不同性质的图纸进行定期审查,不断充实积累完善各类图纸和资料,以提高其使用价值,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地测科内部所有图纸的打印需经科长同意后方可打印,并做图纸打印记录。

5.各单位打印图纸时必须首先向地测科长联系,并写图纸打印申请单,经科长同意后打印,在图纸打印记录上登记图纸打印名称、数量、使用单位等。

6.所有工作人员未经科长批准,不得随意答复或将图纸发放、借给他人使用,图纸的发放要建立发放记录。

7.各单位(包括矿级领导)索取或借阅图纸资料必须首先向地测科长联系,然后由科长通知资料保管人员或有关业务组长,准备所需相关图纸资料的名称、数量和使用时间,才可提供资料。索取资料人员事先必须本人办理借阅登记手续后才可带图纸资料出室。

8.公司及公司外单位来矿索取图纸资料时,必须持有正式公函,写明索取调阅抄录名称、范围、用途,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并经地测科长同意签字后,方可借阅,否则一律拒借。

9.矿图必须设专人保管,统一编号,分类登记,有目录索引,查找方便,达到档案化管理要求;图纸存放在金属柜内保管,防止资料受潮发霉,保管室内配备防火器材,以保证图纸资料的安全。

10.基本矿图、技术报告附图每年应移交矿档案室管理,并办理移交手续。

11.对经常使用图纸的单位采取以旧换新的方法及时回收图纸,应当收回的图纸一律收回,不能收回的做好登记,注明原因。对公司反馈来的交换图、矿领导退下来的旧图纸,建立登记记录。收回的图纸确实没有利用价值的,经科长批准及时销毁。

资料收集、整理、定期分析、保管、提供制度

1、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必须认真搜集整理,长期保存。

2、地测防治水图纸资料须填写登记,设置专柜归档,有目录索引,借阅图纸资料须经管理人员同意并办理登记、归返手续。

3、提供地测防治水资料由施工单位和技术部门,以委托书方式,经分管副总批准,地测科科长签字认可后按《矿井地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规定的内容和时间提供。

4、提供采区设计、采掘作业规程等地质资料可根据有关部门的要求内容规范提供。

5、地测防治水人员必须坚持资料定期会审制度,研究有关地质、测量及水文地质疑难问题。

6、每月对收集、整理的水文地质资料及时填图进行分析,评定资料的准确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分析的内容做好记录存查。

7、采区、工作面开采完毕后,要及时对所揭露的地测资料进行系统、全面、认真的分析总结,提交采后总结报告并备案。

8、分析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对已揭露证实的地质构造,评定其正确性,如与原判断不符,应分析原因,认真总结经验,提高预测预报的水平。

9、图纸资料的保管必须做好“五防”工作(防盗、放火、防潮、防霉、防蛀),对确无继续保存价值可以摧毁。图纸资料保管不善,出现责任事故者,要根据具体情况对责任人进行处罚。

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制度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

2、矿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范围: ⑴地表防洪灾害的排查

①相关科室对矿内及矿区周边的地表径流、塌陷裂隙区渗水情况、暴雨过后地表塌陷裂隙区积水情况进行详细的排查勘测并在本矿相关图纸上及时准确的绘制出具体的位置。

②相关部门对矿周围的防洪排水沟每月进行一次全面的排查工作,及时清理防洪沟,保证防洪沟内的清洁,发现有损坏的地方及时进行修复,保证防洪排水沟的完好。

③在雨季期间加强防洪沟的巡查工作,对井口附近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防止强降雨期间,积水涌入井筒内,发生事故。⑵井下隐蔽致灾因素排查 1)采空区

①经常深入井下现场,负责每月对全矿范围内采空区的监控检查,负责协调施工单位经常性地对矿山重点部位及井巷工程进行监督监测,协调本系统人员对重点部位的监测资料整理,圈定地表及井下采空区范围,并做好相关图件的归档工作。

②及时准确的绘制当前采空区位置实测图,对在实测或井下隐患排查过程中,对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可能诱发大的地质灾害时,应及时向调度室汇报。

③根据采空区与我矿重点场所影响关系,以及井巷工程、保安煤柱、矿体的相互位置及影响程度,从技术上进行论证,确定我矿当前监测重点。

④在采掘活动开始前确定矿区范围内地表采空区、地表塌陷区、地表错动区关系及影响范围。

⑤编写地质预报时要结合相关资料与矿山施工单位负责对矿山内地表塌陷区、错动区进行监测预报。

⑥确定的采空区影响范围,圈定并标识通知相关人员,防止人员误入。

⑦在回采过程中,对地表采空区塌陷范围进行现场观测,对塌陷情况及时汇报矿总工程师,并制定出采空区塌陷超前情况或者老顶空顶面积大未垮落情况的相关技术措施。

2)废弃老窑(井筒)、井巷和封闭不良钻孔普查 ①对矿区内及矿区周边的可能影响本矿的老窑及废弃井巷进行摸底,并在本矿的相关图纸资料上绘制出具体位置,并定期进行观测及排查。

②对井下已采完的工作面的防火密闭进行观测,并及时汇报出现的问题。

③井筒、工业广场及附近汇水沟每年雨季前要清理附近杂物,疏通排水通道。

④在井下发现涌水量有变化时或降特大暴雨,要及时对井筒周边水位进行观测。

⑤若矿井后期对对井田范围内废弃井筒进行充填,对井筒充填方案和回填工程监督。

⑥在工作面采掘工程接近钻孔之前,必须对钻孔资料进行查阅,全面了解钻孔的封闭情况,编制采掘工程过钻孔设计方案。

⑦在设计中明确告知施工单位,所要揭露的钻孔数量及位置,以及钻孔的封闭情况,让施工单位提前做好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

3)断层、裂隙、褶皱、陷落柱、导水裂隙带等地质构造普查

①建立年预报、月分析的地质构造预报制度,年初按照采掘工程计划,对采掘工程可能遇到的断层、裂隙、褶皱、陷落柱等地质构造进行预报;每月根据月度采掘工程计划,和井下采掘巷道揭露情况对各掘进头面,进行逐头逐面分析,准确分析巷道层位关系,对可能穿层巷道、或过老空老巷、断层等地质构造要提前通知生产区队,提出建议,并督促区队制定、落实安全技术措施。

②建立钻孔资料分析制度,在巷道超前钻探结束后,要及时根据钻探资料,进行钻场分析,对钻孔中发现的层位变化等情况,分析前方可能存在的地质构造情况。

③建立井下采掘活动先探后掘制度,对掘进巷道采用物探先行,钻探验证的方法,探明前方地质构造情况和水文地质情况,并且保证30m超前探测距离。

④建立井下收集地质资料制度,岩巷工作面每掘进10m收集地质资料一次,收集地质资料包括岩层倾斜角度和巷道正前走向角度,如发现地质层位变化及时分析可能遇到的地质构造。煤巷掘进工作面每掘进20m收集一次,收集煤层倾斜角度和巷道正前走向角度外,还应收集煤层厚度情况和顶底板岩性,煤层破碎情况。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 篇3

关键词:地质灾害;现状;原因;对策

引言:山东省鲁中地区包括淄博市、莱芜市及泰安、潍坊等部分地区,是山东省重要的经济交通枢纽,对全省乃至全国的经济有较大的影响。鲁中地区包括山区丘陵地带,大部分地区均为绵延起伏的山区,地表覆盖土层较薄,每年都遭受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破坏。 据不完全统计, 近年来由于地质灾害引发的滑坡、 崩塌、 泥石流,冲毁损坏桥梁30座, 道路157.83Km, 塘坝及涵洞225处, 并有近14000间房屋倒塌或损坏,造成 36.396 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 18530余万元。

一、山东地质灾害特点

山东地质灾害的特点一般具有链发性、隐蔽性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在山区分布的范围比较广泛,而且伤害性特别大,主要是泥石流、滑坡和崩塌。在山区地方人为开采和一些山区工程的活动增多,从而加强了地质灾害的发生。人工开采的石渣,以及崩塌、滑坡都会成为泥石流的固体物源,同时泥石流在流动过程中又会冲刷、侵蚀沟岸坡,造成滑坡、崩塌的发生,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因而一旦发生灾害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二、发生地质灾害的原因

1、地形的原因

鲁中地区东部及西部均为岩溶微弱发育的侵蚀构造中低山,山域广阔,为陡峭之尖顶山,山势陡峻,峡谷幽险,切割深度可达数百米。山坡凸形,坡角 20°-40°,基岩大部裸露地表,覆盖土层较薄,植被发育一般。谷底为坡积、洪积物,主要由砂卵石及砂土组成,山谷出口发育有小型洪积扇,在山坡上,常见崩塌堆积物。山顶与谷底间的高差较大,一般都在 200m 以上。这种地形地貌很容易发生崩塌、滑坡灾害。

2、新构造运动。地震活动区新构造运动相当强劲,不仅规模大,而且非常活跃。旧体制奠定了新的结构的基础上,继承了旧体制的新结构的主要特征。

3、植被条件

淄博及莱芜大部分地表出露岩石主要为中奥陶石灰岩及寒武系石灰岩、页岩层。在中奥陶出露岩地区,由于大部分是石灰岩,所以植被生长较差,因此也加大了地质灾害的发生,而在寒武系出露地区,相对地表土层较厚,因而植被较为发育。鲁中植被发育的地区地质灾害明显差,而植被不发育的地区则有利于地质灾害的发育,多年生木本植物发育有利于抵抗地质灾害,而人为堆积形成的梯田,由于松散层较厚,且一般发育季节性植被,根系不发达,容易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4、地震和区域地壳稳定性。地震是地质灾害的新构造运动的重要体现,导致山体滑坡等,都可能产生直接的影响。地质灾害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是间接的,渐进的,但突如其来的大地震,破坏力极大,不仅破坏了斜坡的稳定性,而且直接引发山体滑坡,塌方,泥石流和岩石破碎,裂缝,形成大量碎屑物质,增加地质灾害。

三、地质灾害防治区的管理措施

1、基本的注意事项。(1)对新类型的项目应做好示范。大,中型矿山, 水利设施,工厂规划建设相应的选址,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做好现场演示,评估。(2)对山体绿化的保护要加强,不允许随意破坏山体种植物地,也不可以过度的伐木,这也可以有效防止灾害的发生。(3)人工斜坡由于人类活动和经济工程的形成, 因此应以预防性保护工程为主。尽量减少道路建设,维修的种类和渠道形成高陡边坡开挖自由表面,由于这些地质灾害的部分及时防微杜渐人工切坡。

2、监测和防范体系。建立监测和预防体系。根据地质灾害的区域,分期的危险的大小和控制部的风险,预防重点,建立地质导致受灾害监测网络,预警,在“监测组,组特异性结合”的原则,实施分类管理,县乡村三级监督政府组织,发动群众自觉监测灾区,共同防御。

3、加强山体绿化,预防植被被破坏。

在一些山区地区一定要加强植被的保护,并且应大量种植能够常年生存的植物以保持水土不被流失,减少地质灾害的伤害,通常,一些种植植被较多的山区要比种植植被少的山区的受地质灾害的影响要少很多。

4、退耕还林,减少人工梯田

在山区地区梯田较多,这也正是增加了地质灾害的发生,因此要减少人工梯田,尽量多种植一些能够常年生存的植被,要定时对梯田塘坝进行维修,加强整固,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

5、山区住房选址要科学

在山区地区住房选址一定要科学性选择,住房要避开行洪方向,以及沟道凹岸或面积较小而低平的凸岸及陡峻的山坡下等危险地段,同时要加固地基及基础,要注意加强与上部结构的整体性连接,增加其抗冲刷、抗冲击能力。

6、突出重点,对地质灾害威胁大,面积广的地灾点政府应拨出专款,在汛期进行专人检查,易便在制定预案、落实责任人、简测人以及抢险时做到有的防失尽量减少意外损失。

7、防灾意识还不够深入民心,一定要大大的加强宣传防灾的知识,使每个村民都能够认识地质灾害的严重性,和怎样预防地质灾害。有关各级部门应该重视宣传防灾的这项任务,要采取各种措施和宣传方式,使防灾意识深入民心,树立牢固的防范意识。

8、加强地灾防灾抗灾队伍建设,切实履行好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和工作水平,引进人才组织专业培训,制定应急方案真正建设起各部门,各层面的快速反应机制

9、修复、建设一些蓄洪工程

修建水库、塘坝可以有效的减少和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要定时的修复水库和塘坝,它们能够保持水分,涵养植被,以减少雨水对山有效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在很久以前修建的水库和塘坝,由于当时的技术落后,再加上经过多年的自然伤害,和维修资金的不足造成的水库、塘坝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尤其是山区地区的塘坝。所以一定要加强对水库和塘坝维修加固,特别是山区地区。这样可以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巴岱,李涛,李辉,马长慧.新疆巴楚县工业园区地面塌陷工

程地质条件分析与治理[J].西部探矿工程,2011。

[2]门妮,余学鹏,李平,于晓辉.重庆市城区地质灾害分级评价

研究[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2。

[3]张泳,孙文卿,张玉东,马殷仓.开采活动对肥城矿区生态的

影响及治理对策[J].山西焦煤科技 2011

地质灾害档案管理工作浅析 篇4

地质灾害档案是指在地质灾害防治活动中形成的作为原始记录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字和声像材料, 主要包括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调查档案;地质灾害鉴定档案;重大事故、重要事件档案;规划安全转移预案档案;地质灾害防治档案;群众自救、互救、灾后恢复生产生活档案等。目前, 地灾档案工作还不能满足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的需要, 如有的单位领导档案意识较薄弱, 对地质灾害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未把地质灾害档案工作摆上领导的议事日程;有的单位没有设立专门的地质灾害档案门类, 与文书档案等混装在一起;有的单位在地质防治活动中, 不注意收集积累地质灾害档案材料, 管理手段落后, 未能实现计算机管理, 上级主管部门也很少检查地质灾害档案工作。鉴于以上情况, 笔者认为应当重视和加强地质灾害档案的管理。

1. 深入学习贯彻《档案法》, 提高地质灾害档案社会意识。

地质灾害档案是各级党委、政府及人民群众在地质灾害的预防、抗害、自救、重建等防治工作中形成的档案资料, 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土资源部门要深入持久地学习、宣传、贯彻《档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并认真执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法规文件;大力宣传地质灾害档案在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中的作用, 不断增强社会档案意识和档案法制观念, 使更多的人了解、支持和关心这项工作。

2. 推进地质灾害档案的制度化管理。

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 各单位要加强领导, 配备专兼职档案人员, 添置设备, 改善档案保管条件。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维护地灾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同时, 档案主管部门要加强乡、村两级地灾监测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 提高其档案业务水平。要建立健全地灾档案管理制度, 按照国土资源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系统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结合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和特点, 制定档案工作规章制度, 如文件材料归档制度、档案管理利用制度等, 促使地质灾害档案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3. 切实做好地质灾害档案的收集归档工作。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涉及的部门多, 既有县、乡政府部门, 又有村 (居) 及其他行业部门, 使得所形成的档案内容十分广泛。因此, 地质灾害档案收集归档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调查档案。要以县、乡镇为单元, 全面收集所有地质灾害点的资料, 如 (1) 分布状况:所在乡镇、村; (2) 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地层、坡度; (3) 灾害类型:水土流失、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4) 灾害规模:小型、中型、大型、特大型; (5) 危害程度和危险范围:需转移安置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受威胁人数和可能经济损失; (6) 其他:如该乡村在历史上有无发生过地质灾害, 若有发生要收集其发生的时间、类型、规模等文件材料。二是地质灾害鉴定档案。聘请行业专家对地质灾害点进行现场分析鉴定, 对其过程中形成的档案材料要特别注重收集。三是重大事故、重要事件的档案。在防灾过程中如有重大事故、重要事件发生, 应及时将灾害发生过程中形成的文字、声像、材料与处理情况及时跟踪收集起来, 以便存档。四是规划安全转移预案档案。预案档案收集内容包括: (1) 编制依据:各乡镇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和年度全县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2) 各灾点防灾方案表:影响户数、人数、疏散转移路线、临灾应急安置地点等; (3) 防灾网络图和责任分解表; (4) 防灾避险卡和防灾明白卡; (5) 警示标志牌内容:类型、影响范围、防护措施、责任人、联系电话等。五是地质灾害防治档案。要注意收集地质灾害点在防治工作中形成的所有档案材料。六是群众自救、互救、灾后恢复重建的档案。七是地质防灾水文、气象档案。主要收集降雨量、台风情况等有关资料。八是地质灾害防治行政管理档案。主要包括上级下发的法律、法规、规章等文件以及领导讲话、会议材料等。

4. 强化地质灾害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工作。

福建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 篇5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防治地质灾害,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第三条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需由政府承担的地质灾害防治经费在划分事权和财权的基础上,分别纳入省级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财政预算。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制度,加强地质灾害防治队伍建设,组织并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相应职责做好本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住房城乡建设、规划、水利、交通、铁路、气象、民政、教育、旅游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有关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第七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地质灾害防治的相关义务,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增强公众地质灾害防治意识,提高防灾避险、自救互救能力。

第二章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住房城乡建设、规划、水利、交通、铁路、教育、旅游等部门根据地质环境状况,组织开展所辖领域的地质灾害调查。

地质灾害调查范围包括城镇、乡村、医院、学校、集市等人员集中区,矿山开采区,水库库区,旅游景区,铁路、公路等线性工程沿线和重要工程建设活动区域等。

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同级住房城乡建设、规划、交通、水利、铁路、教育、旅游等部门,依据本行政区域的地质灾害调查结果和上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经专家论证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并报上一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备案。

修改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应当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十一条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包括以下内容:

(一)地质灾害防治现状;

(二)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三)地质灾害易发区、危险区划定;

(四)总体部署和防治项目;

(五)防灾预警体系建设;

(六)资金渠道;

(七)保障措施等。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人口集中区、矿山开采区、水库库区、旅游景区、线性工程沿线和重要工程建设施工区域等作为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具备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构造、地形地貌等条件且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应划为地质灾害易发区;对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或地段,应及时划定为地质灾害危险区,予以公告,并在地质灾害危险区的边界设置明显警示标志。

第十三条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应当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作为其组成部分。

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以及水利、铁路、交通、能源等重大建设工程项目规划,应当充分考虑地质灾害防治要求,落实防治措施,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单位,依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制订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

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应当分析辖区内地质灾害易发区情况,标明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说明其威胁对象和范围,明确重点防范期,制订具体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确定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等。

第三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第十五条 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可行性研究报告未包含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的,不得批准其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时,应当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采矿权申请人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时,应当对矿山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地质灾害易发区内村(居)民自行建房时,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组织对场址进行简易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第十六条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时,应当对评估对象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建设中或建成后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危害性做出评价,提出具体的预防治理措施,并对项目用地适宜性做出评价结论。

第十七条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机构应当按照资质等级和技术规范开展评估业务,按规定备案,并对评估结果负责。

第十八条 建设业主单位或矿山企业应当根据评估报告提出的防灾避险措施和建议,落实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和有关防灾措施。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应当与主体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同时进行。配套建设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的,主体工程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第四章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

第十九条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原则,建立以预防为主的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监测巡查体系,形成组织健全、责任到人、全面覆盖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应当建立雨情、水情、灾情会商制度和临灾预警信息发布制度。各有关部门要按照防汛抗旱指挥部的部署,落实好各项工作。

第二十一条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易发区的情况,将群测群防工作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

第二十二条 县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登记造册,建立群测群防体系基础台账,组织配备必要的监测、报警工具。

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气象主管部门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预警预报结果应当及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通报相关部门,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发布。

当发出某个区域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后,县级人民政府应当适时启动应急预案,有效运转群测群防体系,做好防灾的各项工作。

第二十四条 在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以及受地质灾害威胁单位应当组织群测群防人员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易发区开展排查、监测和巡查。发现灾情、险情,应当立即组织人员转移,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第五章 地质灾害应急

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参照上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并适时组织应急演练。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应当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第二十六条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主要内容包括:

(一)本区域地质灾害分布及特点;

(二)应急机构和职责;

(三)地质灾害险情与灾情分级;

(四)监测、预防与预警;

(五)应急响应及处置;

(六)信息管理;

(七)应急保障;

(八)善后恢复等。

第二十七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在县级人民政府领导下,组织编制隐患点和易发区所在地的村(居)汛期地质灾害群众转移预案(简称群众转移预案),并纳入当地村(居)防汛抢险救灾应急预案,群众转移预案应在相关村(居)公布。

群众转移预案应当报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八条 群众转移预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汛期地质灾害危险区域范围和转移对象;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三)应急响应;

(四)转移工作的实施,包括预警信号、转移负责人、转移路线及自然灾害避灾点或者临时避灾场所;

(五)保障措施,包括生活安置及供给、医疗防疫、治安保卫等;

(六)其他相关内容。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对地质灾害险情状况、转移路线和自然灾害避灾点(或临时避灾场所)等定期组织评估,依据评估结果修订群众转移预案并及时公布。

第二十九条 地质灾害隐患点所在的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群众转移预案,制订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发放到有关单位和个人。

防灾明白卡应当载明地质灾害位置、类型、规模、威胁对象、预警信号等内容。

避险明白卡应当载明转移负责人、转移路线、自然灾害避灾点(或临时避灾场所)、应急联系方式、联系人等内容。

第三十条 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乡村、街道、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

第三十一条 发现地质灾害险情或者灾情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立即采取必要措施,并向当地人民政府或者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其他部门或者村(居)民委员会接到报告的,应当立即转报当地人民政府。

当地人民政府或者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派人赶赴现场进行调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灾害发生或者灾情扩大,并按照灾情分级报告的规定,向上级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

对成功预报地质灾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奖励。

第三十二条 地质灾害发生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启动相应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划定危险区,组织做好人员转移、灾(险)情评估和救援工作。情况紧急时,可以强行组织避险疏散。地质灾害险情未消除前,被转移人员不得擅自返回。

相关部门应当按照本部门的职责和应急预案的规定,及时组织人员赶赴现场,有效提供应急保障。

灾(险)情所在地的村(居)民委员会和有关单位应当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协助维护社会秩序。

第三十三条 地质灾害险情消除或者得到有效控制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公布撤销原划定的地质灾害危险区。

第六章 地质灾害搬迁避让

第三十四条 对危害程度高、治理难度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县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受威胁的村(居)民实施搬迁避让。

第三十五条 县级人民政府组织村(居)民实施搬迁避让时,应当在充分听取村(居)民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搬迁安置实施方案,明确搬迁范围、安置地点、补助政策等事项。

安置点的选址和规划应当与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造福工程、旧宅基地复垦等相结合,按照有利于防灾避险和发展生产、方便生活的要求,做到科学合理、配套完善、节约用地。

第三十六条 受地质灾害威胁的村(居)民实施搬迁,并拆除旧宅退还旧宅基地使用权的,地方政府可给予适当补助。

第三十七条 搬迁安置实施过程应当严格执行公示制度。搬迁补助对象的确定、补助资金发放等重要事项应当及时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第三十八条 受地质灾害威胁的村(居)民搬离旧宅后,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督促搬迁人限期拆除旧宅。

第七章 地质灾害治理

第三十九条 因自然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确需治理的,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由县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地质灾害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有关单位组织治理。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积极参与治理。

第四十条 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方组织治理并承担治理所需费用。造成他人损失的,责任方应当依法给予赔偿。

第四十一条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勘查、设计、施工和监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确定承担单位。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程,现场应急指挥部可以在充分调查及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直接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并予以实施。

第四十二条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质量管理依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三条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勘查、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应当具备相应资质,并承担相应责任。

第四十四条 政府出资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竣工后,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竣工验收。其他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竣工后,由业主单位组织竣工验收,验收时应当有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参加。

政府出资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后,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指定的单位负责管理和维护;其他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后,由负责治理的责任单位负责管理和维护。

第八章 责任和奖惩

第四十五条 对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相关规定进行表彰、奖励。

第四十六条 对引发地质灾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相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

对地质灾害防治中失职、渎职的有关人员,应当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责任追究。

第九章 附 则

第四十七条 本管理办法由省国土资源厅负责解释。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 篇6

关键词:城郊煤矿;水文地质;防治水技术;地质特征

城郊煤矿位于河南省永城市境内,隶属于永煤集团,现有三对投产的大型矿井, 城郊煤矿建立于1999年12月29日,直至2003年10月11日竣工,并经经国家发改委验收正式投产,设计生产能力240万吨/年,当年投产,当年达产。2009年核定矿井生产能力为500万吨/年。井田位于永城隐伏背斜西翼中段,南北长约12km,东西宽约11km,勘探面积约103km2。地质储量75078万吨,保有储量75078万吨,其中可采储量40229万吨,设计服务年限118.2年。为防止煤矿突水淹井事故发生,尽量避免经济损失,解析城郊煤矿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而对城郊煤矿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系统了解,做好对防治水的管理工作。

1.城郊煤矿水文地质条件

1.1矿井的地层简介

城郊井田位于北北东向的永城隐伏背斜的西翼中段,北北东向断层构造居主导地位,其次是近东西向构造,局部发育有北西向构造。矿井地层根本构造同区域地层相差无几,根据钻孔揭露自下而上可分为:中奥陶统,中、上石炭统,二叠系和新生界。含煤地层自下而上为上石炭统太原组,下二叠统山系组、下石盒子组,上二叠统上石盒子组,含煤情况差别较大

1.2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城郊煤矿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主要含水层为顶底板砂岩水,由于砂岩含水层富水性不均一,主要以消耗静储量为主,补给条件一般。矿井周边无小窑及其他老空积水区,矿井内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存在少量老空积水区,这样可以减少对矿井的威胁程度,但因为矿井采掘活动面积大,顶底板砂岩水及老空水占矿井正常涌水量比重较大,实测矿井正常涌水量在576m3/h左右,根据矿井实际揭露水文地质情况结合《煤矿防治水规定》相关规定,经永城煤电公司批复,城郊煤矿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类型。

1.3矿井岩浆岩组成结构

井田内岩浆岩活动频繁,精查时共有69个钻孔(占钻孔总数的20%),穿见82层次岩浆岩。主要集中分布在31勘探线以北,F14断层以东与陈四楼井田比邻处,侵入煤组影响煤层者为较薄的岩脉(岩席)。钻孔穿见厚度多在3m之内,仅在001孔见到43.24m厚的钠长石化花(斑)岗岩侵入在O2灰岩中,在3409孔K6砂岩以上地层中见到辉绿岩,厚度达25.45m。

2.城郊煤矿水文地质特征

主要依据相关的勘察结果及生产期的水文地质资料进行分析,可以得知城郊煤矿水文地質特征为:

2.1岩溶水分布具有不均匀性

由于从岩溶水的补给区一直到排泄区域,岩溶的发育强度也在不断改变,逐渐的由弱到强,这样水文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岩溶发育的不均匀,导致岩溶的含水层含水性也有不均匀情况出现,并且会出现东强西弱的特点。比如说,为了可以快速疏放煤层底板太原组岩溶水,在一井二水平暗主副斜井西泄水巷布置了泄水孔,只有少部分的泄水孔泄水速度比较大,其余泄水量接近为零。

2.2岩溶水受到构造的管控

矿井的大断层管控着整个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同时也是岩溶水进入矿区的主要通道。小断层生长的区域岩溶含水层的水容量比较多,这样就会致使地板突水的概率大大提升。除此之外,小断层同时也是每层地板岩溶水的输水通道。

2.3岩溶水可以从底板天然裂隙和采动裂隙进入矿井

煤层顶底板砂岩裂隙水是矿井主要充水水源,但由于井田范围内砂岩具有富水性弱,渗透性差,易于疏干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城郊煤矿近几年实际揭露水文地质资料分析,煤层顶底板砂岩裂隙水多为滴水形式出现,并且水量相对比较少,疏干期大约在五个月左右。由于隔水层的岩性特征,在隔水层中有着很多的小断层和裂隙,如果在采动破坏的原因下,就会形成很多的采动裂隙,从而形成导水通道,这样岩溶水就可以通过通道进入矿井中。除此之外,白云岩岩溶水和灰岩岩溶水的关联性非常强,这样通常可以看作为相同的含水层。

3.城郊煤矿防治水方案

在煤矿防治水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及《煤矿防治水规定》留足防隔水煤柱,煤层露头25m范围内严禁采动,防止表土层水直接向采面补给,掘进期间如顶板淋水较大,需施工顶板放水孔。防治水时,要严格按照公司防治水管理规定的要求,采区工作面掘进期间排水设施紧跟迎头,并具备不小于180m3/h的排水能力,回采期间排水设施随工作面推进即时前移,并具备不小于300m3/h的排水能力,这样可以保证工作面掘进、底板改造工程施工以及其他施工安全、稳定的进行。

煤层露头区和灰岩都是矿井水的关键补给来源,基于此,我们制订了泄水降压同注浆堵水相结合的防治水方法。实施防治水过程中不但要增加泄水力度,还要在矿井周围的岩溶水补给区域中应用地面三维地震、探钻等方法来对地下水补给通道进行勘察,勘察完成后用地面注浆的办法堵住地表水对岩溶水的补给,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升泄水降压的效果,从而减少了排水的成本。

4.总结

通过对矿井水文地质概况和生产实际的了解,我矿防治水部门对矿井防排水系统进行了完善,矿井周围及各采区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留设防隔水煤柱,并加强水害预测预报,实施底板注浆改造工程。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地板岩溶水突水淹井事故的发生,促进了煤炭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新军,翟加文,潘国营.朝川矿水文地质特点与防治水对策[J].煤矿安全,2006(05).

[2]陈新明.大埋深复杂水文地质条件工作面防治水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04).

[3]李松营.新安煤田小浪底水库下采煤地表水防治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08).

[4]李世卿.立足本安 防治水患 全面提升煤矿防治水技术和管理水平[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3(11).

广东省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探讨 篇7

一、地质灾害应急管理

(一) 概念

1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而形成的, 会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 其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土地冻融、土地荒漠化、地震及火山等不同表现形式的灾害。广东省最常见的是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灾害。

2地质灾害应急管理

地质灾害的应急管理是涵盖了多个领域、部门, 同时要根据不同的地质灾害的不同发展阶段提出不同管理目标及具体措施的系统, 该系统具有全方位性、复杂性等特征。目前, 全国针对地质灾害的应急管理已经形成了全国、省、市、县等各级联合国土资源部 (局) 、民政部 (厅、局) 、卫生部 (厅、局) 及公安部 (厅、局) 等各个部门组成的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体系, 在地质灾害勘查、预估及救援等各个环节中均使用了卫星遥感、接收等信息技术, 对地质灾害的防控影响深远。对地质灾害现场评价, 应急方案措施, 后期监测, 群防群治诸多方面长期积累了一定经验, 工程治理施工也日趋成熟。

(二) 对应急工作的发展思考和建议

1发展思考

当前我省各级政府已经形成了各自的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体系, 且出台了较为科学的应急方案, 从应急常态及应急状态等两种机制的应急监督、信息管理、预测预报、科学研究、宣传教育及快速反应应急、应急调查评估、应急指挥、信息发布、社会动员、应急救援、区内及相邻区域联动、后期灾害评价监测、维护秩序等各个方面展开工作。形成了省、市、区 (镇) 应急办专职管理, 灾害点日常固定巡查的纵横联动, 上下呼应的良好态势, 势必对防灾减灾, 提升政府管理职能及形象产生重大影响作用, 对科学处置突发、应急救援奠定了组织保障措施基础。

从近年来我国地质灾害的频发及灾害带来的损失可知, 我国各地区的地质灾害应急工作仍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对整个应急工作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例如, 各地区的教育宣传不足, 致使很多百姓缺乏灾害防护意识, 在面临灾害时不能保持冷静使救援工作困难加大;有的灾害点的评估不足致使还有可能面临危险性更大的二次灾害或次生灾害的破坏。

2发展建议

(1) 加大宣传力度, 强化应急知识的普及教育

应急管理体系中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要采取举行应急灾害科普知识讲座、构建社区或乡村科普知识宣传栏、深入基层发教育传单并实际讲解等方式, 强化第一响应人对地质灾害的应急知识的掌握程度。百姓在面临突如其来的灾害时会丧失冷静, 没有正确方向的逃窜和混乱, 会给救援工作增加难度, 因而宣传人员要进行宣传教育, 使其在灾害中或后均能保持冷静以配合救援人员的工作, 服从指挥, 减小各种损失。

(2) 加大对灾害点的评估, 使大家了解危害性, 会合理避让。

灾害发生后, 应急管理体系应积极组织地质专家对引发灾害的具体原因及各种诱发原因展开调查研究, 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详细的治理或预防措施, 以避免二次灾害或次生灾害对灾害点造成一次或多次的破坏。例如, 引发灾害的原因是由于山体裸露, 植被稀疏造成的岩石等滑落, 就要适当的增加山体的植被覆盖率, 降低山石受洪水、风力等的影响。

(3) 加强应急装备及应急体系建设

应急管理体系要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 确保引进的是最先进的实效性更强的应急设备, 以加大应急的高效性。如探地雷达、三维激光扫描仪等, 将这些更先进有效的设备应用到应急监管或救援当中去, 能有效的强化监管或救援的能力。

应急救援管理体系要从勘测、分析预算、评估、紧急救援等各个环节入手, 切实强化各环节在工作中实质作用的发挥。地质灾害勘探部门要结合各种数据资料详细掌握信息内的地质灾害的分布及程度情况, 以制定详细的应急防控及管理机制;应急救援中要尽快组建事件处置政府指挥部。主要人员及组织要快速到位, 救急设备要对口、先进, 通讯交通工具也要先进、实用, 联动、警示工作也要跟上, 救援物资要有保障。

二、广东省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及主要治理措施

(一) 滑坡

重力作用下, 斜坡岩土体沿着剪切破坏的坡面下滑形成的自然灾害便是滑坡。

治理滑坡的措施有:

1采用削坡减重、修建支挡工程及来改变滑坡体的外形, 增强坡体的抗水阻击能力;

2减轻水的危害主要是通过设置滑坡体外截水沟、设置排水沟、设置截水及支撑盲沟等措施排除地表水和地下水, 降低水质对松动及冲刷坡体的影响, 在坡脚采用重力式挡墙;

3利用焙烧、爆破灌浆等理化方法改善滑动带土石的性质, 以降低其滑移作用, 对于重要的或大型深层滑坡常设置大直径抗滑桩 (桩底一定要穿过滑动面达到一定的安全深度) 。

(二) 崩塌

崩塌是重力作用下陡峻山坡的眼岩块、土体突然剧烈倾落的地质运动, 根据引发崩塌的土质或发生区域可具体的分为土崩、岩崩、山崩及岸崩等。

对于崩塌的防治工程措施主要有:

1中小型边坡中用明硐、棚硐等遮挡斜坡上部崩塌物, 也可采用柔性网、刚性栏网;

2在易风化的边坡地段, 修建护墙、对缓坡进行水泥护坡等护墙、护坡措施;

3在陡坡山地地区, 采用消坡技术以放缓边坡及清除松散岩块。

(三) 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地区, 由于暴雨、雪融水等水源的突然爆发, 引发的携带大量泥沙、石砾等倾斜的特殊洪水。

减轻或避防泥石流的工程主要有在物源区采取种植植物固土, 搬运区加宽和清理河床搬运物。

1跨越工程, 在泥石流沟的上方修建桥梁、涵洞等, 避免泥石流对交通道路的影响;

2穿过工程, 在泥石流的下方修隧道、明硐等保证交通运输安全;

3排导工程, 修建导流堤、急流槽或束流堤等泄水通道, 改善泥石流的流势;

4防护工程、采取护坡、挡墙、顺坝及丁坝等工程措施低于泥石流对主体建筑物的冲击与侧蚀。

(四) 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是人类工程的不合理运作导致的地下输送、底层骨节压缩, 进而形成的地壳表面标高降低的局部下降运动。

控制地下水及油气的开采, 及时进行地下水回灌或灌注水泥浆加强地面整体性, 制定均衡的开采模式是针对地面沉降问题的基本治理措施。在岩溶区域采石场附近危险的要及时搬迁人员, 轻度危险的可采用基础加固措施。

(五) 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向下陷落, 并致使地面形成塌陷坑的地质现象。

地面塌陷的治理主要靠预防, 对已经发生地面塌陷且稳定性差的地段尽量避让, 避免大重型设备的施压或震动作业;原则上要使建筑物避开有采空区的地段;工程设计及施工时也要避免地表水的大量渗透并对以塌陷的地方进行填堵。严禁在塌陷区过量抽吸地下水。

(六) 地裂缝

地裂缝是地表岩层、土体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与宽度的地表破坏现象的地质灾害, 土体的压缩固结、承载能力不足、超采地下水、岩溶渗漏地面塌陷、山体滑坡、气候的变化等均能引发地裂缝。

限制地下水的过量开采、通过裂缝灌一定压力的水泥浆、设置监测点严密关注裂缝地区的发展动向并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以避免裂缝的扩大, 并及时向上级主管单位报警。

结语

地质灾害是影响人们生活的重大诱因之一, 各级部门应在现有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强化各种具体措施的实施, 以切实的防控地质灾害的发生。本文通过对地质灾害的应急管理及广东省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及治理措施的分析, 呼吁更全面的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以强化工作的实效性, 保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安定。

摘要:广东省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极易发生自燃灾害, 因而更应强化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本文从地质灾害的应急管理与广东常见地质灾害类型及其治理措施两方面探究了广东省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问题, 希望能为相关部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广东省

参考文献

[1]刘勇帅, 张维宏.城市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平台的设计与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2, 4 (04) :79-85.

[2]肖进.地质灾害应急管理集成系统研究与开发[J].科技通报, 2013, 4 (04) :1-3.

浅析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 篇8

造成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有两方面: (1) 自然因素; (2) 人为因素。而现阶段, 地质灾害的发生都是两种因素综合的情况居多。因此, 相关科研人员不仅要注重降低地质灾害的影响范围方面的研究, 还要对当前的地质环境进行可持续性发展利用的研究, 以便将人为和自然因素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2 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意义

所谓的地质灾害就是因为在自然地壳运动或者人为不合理作用下, 使土地出现移动的事件, 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伴随着人的生命以及财产的损失。现如今, 地质灾害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科学研究的课题, 也是社会公共学的重大研究课题。从宏观的角度来看, 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减灾, 不只是要解决灾害危险的问题, 还得实现地质环境的可持续性利用, 以便于从根本上缓解地质方面的问题。到目前为止, 现在大家提出的普遍是如何防治的问题, 当然, 这种想法也是很受大家认同的, 但是, 如果从长远的角度来看, 如何促进地质环境的安全性才是最为关键的问题。所以说真正正确的想法应该是, 不只要讨论研究如何防治地质灾害, 如何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危害, 还要深入研究与地质相关的减灾问题。从不同的两个方面, 如何将防治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的可持续利用问题结合起来, 将保护与防治两个问题并列在一起,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实现防治地质灾害的目的。

3 我国地质灾害基本状况

中国地质灾害的活动强度、暴发规模、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等方面的数据均居世界前列。特别是山地丘陵区突发性的滑坡泥石流等常常摧毁淤埋城镇、危害村寨、冲毁道路桥梁、破坏水电工程和通信设施、淹没农田、堵塞江河、劣化生态环境、危及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 严重制约我国山地丘陵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据统计, 1995~2011年17年中, 全国因突发性地质灾害累计死亡或失踪17578人, 平均每年1034人, 估计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年均约120~150亿元。特别是2010年, 全国因地质灾害造成2915人死亡或失踪534人受伤, 其中仅甘肃舟曲县城“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就造成1765人死亡或失踪。

随着我国山地丘陵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 区域经济存量、人口密度、社会财富将大幅度增长, 地质灾害风险程度和危害数量也将显著增加。人类减轻灾难是有成效的, 但也会出现逆流 (2010年, 图1) 。

对图1进行分析不难得知, 长期趋势过程反映出3个方面要素的积累效应:

(1) 地球表层内外动力作用过程的累积效应, 包括持续作用的程度与松散体的积累。

(2) 多重外动力引发因素的耦合激发, 如太阳11年的周期活动 (主要表现为磁场极性倒转及太阳耀斑、太阳黑子活动异常而影响地球) 、月球引潮力的迭加作用、局地降雨的激发作用等。如陕西西安市灞桥区白鹿塬黄土斜坡的自然休止角约为30°, 20世纪90年代人为取土形成70°的高陡边坡, 2011年9月上旬降雨渗透的累积效应和17日42mm局地降雨激发作用终于酿成滑坡灾难, 造成32人死亡。

(3)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 包括地质灾害防治行动的正负效应。2010年的重灾事件频频出现, 虽然存在局地降雨引发作用的异常, 也明显存在建设者无知、不懂地质风险的积累效应, 不知避开“河 (沟) 道、河 (沟) 漫滩”地质环境的悲憾, 而绝非技术层面的监测预警或工程防范问题。同样地, 2011年全国只有277人死亡或失踪也不代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很到位, 而是与中国大陆全年的降雨量创自1951年以来60年来最少 (年均值556.8mm) 、局地强降雨事件显著低于2010年、外部激发动力显著弱化相关。从更大视野看问题, 由于2011年总降雨量不足, 造成或衍生的旱灾、火灾、污染、农业和生态环境退化等损失明显高于常年, 或者说财富的生产量也明显降低。

4 地质灾害的防治要点

我国深受地质灾害的侵扰,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倍受众人所关注。我国的地质防治工作通过不断的摸索和探索, 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从上级到下级都有较为合理有效的安排, 形成较为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系统。我国通过对国民普及地质灾害的防治常识以及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的宣传工作等方式, 强化国民意识, 避免因慌乱使地质灾害中人员伤亡率上升。我国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心放置在“预防”上面, 有利于对地质灾害做出及时有效的整治方案, 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4.1 区划调查

地质灾害发生会给当地的地质环境造成影响。有关人员调查地质灾害发生地的地质环境情况, 并做好记录整理归档, 作为评价地质灾害潜在危险系数的资料依据, 然后对评估风险并做区划。统计各地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和规模, 做好区划调查工作, 有利于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4.2 监测警报

监测指的是监测地质环境的变化, 并对环境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掌握可能诱发灾害的隐患资料。警报是构建灾害报警系统, 依据监测的结果, 向居民发出防灾预警信号。监测警报对技术和行政有较高的要求。监测警报系统的完善支撑着后续防治工作。

4.3 搬迁整治

上述两个系统为搬迁治理系统奠定了基础。搬迁是指对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地区, 采用搬迁避让的方式, 确保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将该地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治理是运用工程治理措施, 从根本上治理地质环境, 清除灾害隐患。二者主要以调查监测地质灾害的数据为根据, 评价地质勘测的结果, 分析诱发地质灾害的隐患, 确定灾害隐患地点。

4.4 相关的应急处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 对于突发性地质灾害的灾后处理和重建工作内容, 要建立其相关的应急处理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 能在灾难发生后按照科学合理的流程迅速做出回应。把地质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程度降到最低, 同时还为灾后的重建提供了一定的物力和人力方面的资源。

5 地质环境的利用要点

5.1 工程地质环境的安全建设

工程地质环境的建设: (1) 要对工程所处环境的地质信息和周边区域的地质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只有在充分了解工程建设的地质环境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出现的类型后, 才能实现对其的安全建设。由此可以看出, 对工程地质环境的安全性评价能够在最大限度上, 避免工程建设所带来的地质灾害发生。 (2) 工程的建设人员要树立起地质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观念, 这也是降低地质灾害发生风险性重要内容。就目前来说, 人为因素的影响已经成为造成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此, 对于工程地质环境的利用就要注重人与自然资源的有效融合。这一目标的实现, 使得人们在进行的经济发展建设的过程中降低了与生态环境的利用冲突。 (3) 在构建工程地质利用体系的过程中, 不能仅限于对工程方面和地质方面进行安全评估, 还要以可持续利用的长远发展眼光来提高地质环境的利用效果。工程建设者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后, 还要提炼出工程进行地质安全建设的要求和施工注意事项。

5.2 区域地质环境的利用

对于区域地质环境利用的评价过程, 要充分考虑到工程建设的自身特点: (1) 要做的是分析和判断工程建设地质环境的安全情况, 并通过区域地质环境利用评价体系充分的了解所监测区域的地质环境。这样一来, 工程建设就可以按区域且具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分类建设。 (2) 在充分了解地质资源的前提下, 就可以将其他的地质环境进行科学利用。事实证明, 细化地质环境的利用能够使自然资源更好的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服务。在此过程中, 对于地质环境容易发生灾害的区域就可以进行区别建设, 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地质灾害的波及范围和存在的危害程度。由此可见, 区域性地质环境的开发建设方法, 具有操作可行性、实用性。 (3) 在完成了地质环境利用的灾害危险性调查后, 就要着手进行当地地质环境的可持续性建设。这一过程不能局限于传统的价值思维和研究视野, 要勇于探究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思路。在分区域进行地质环境建设的过程中, 可对工程地质环境的质量问题、工程地质区域的功能性划分以及地质环境工程的建设范围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6 结语

总而言之,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需要长远的规划和建设发展。将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利用作为未来地质研究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 揭示两者的关系和内在联系,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实现灾害防治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双赢目标。

参考文献

[1]高平, 张帆一.粗煤泥分选和选煤工艺[J].选煤技术, 2011 (5) :46~49.

[3]李宇.探究粗煤泥分选及对选煤工艺的影响[J].能源与节约, 2014 (5) :101~103.

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 篇9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环境,利用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因为地质灾害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十分惨重, 灾害带给我们的是血的教训, 因此, 对于地质工作者而言肩负着国家和人民的重任。只有不断利用地质环境, 研究引起地质灾害的因素, 不断探索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 才能有效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的经济稳定。

2 地质灾害防治系统

2.1 区划调查

当一个地区由于各种因素而发生地质灾害会给当地的人民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从事地质相关工作的人员会经常到曾今发生过地质灾害的地区进行考察, 了解当地环境与自然气候, 分析引起地质灾害的原因, 并且做好数据资料的整理记录并归档保存, 这些资料将作为评价地质灾害发生概率的依据, 通过专业人员对其进行仔细研究, 评估风险因素、风险系数, 并且做区域划分。[1]之后统计人员对各地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和规模做好统一的整理和区划, 这样有效地收集资料并分析整理有利于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

2.2 监测警报

这里所说的监测是指监测区域地质环境的变化情况, 通过研究环境的变化进而分析和掌握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警报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报警系统, 通过监测系统我们可以及时了解地质变化情况, 进而在监测到灾害发生的预兆之前, 可以通过报警系统向居民发出防灾预警信号。监测警报是一项对技术有较高要求的系统, 只有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才能在监测到灾害之前及时发出报警信号, 保证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可以说, 完善的监测警报系统是后续防治工作的有利支柱。[2]

2.3 应急处理建设

只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应急体系, 在发生地质灾害后, 相关部门才能迅速做出对灾情的控制和救援, 立即安排相应的人员赶往灾害发生的地区, 进行一系列必要的救援, 调动各个相关部门, 保证受灾地区充足的食物供应, 配备专业的医疗团队, 给予足够的生活用品, 充分做好灾后救援工作, 尽可能地降低人员伤亡和当地的经济损失, 并且采取紧急预案, 防止灾害波及的范围扩大, 带来更加严重的损失。

2.4 完善科学技术研究体系

相对及时有效的救援而言, 有效的防治灾害发生更加重要。做到“预防为主, 整治为辅”这是地质灾害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想采取措施防治灾害的发生就要依靠先进的科技手段, 利用高科技的设备仪器监测灾害的诱导因素, 采取措施从根本上防治灾害的发生。[3]加强监测预警系统的升级开发, 报警设备能够为居民提供准确的信息, 使该区域的居民有时间进行撤离到安全的地方, 从而降低人员伤亡, 减少人们的财产损失。完善的科学研究体系可以为建立健全的应急处理系统奠定坚实的基础, 科学技术的力量是无穷的, 只有以先进的科技设备做基础才能建立更加优化的应急处理体系, 无论对灾后的重建还是地质环境的恢复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3.1 地质灾害一般发育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

地质环境是由于地球本身运动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在地质环境不断的演变过程中, 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因而带来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尤其是在近些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科学技术取得显著提高, 人们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环境下越来越追求经济效益, 而忽视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经济的增长刺激了越来越多的人改造自然的欲望, 在这种情况下, 地质环境的变化速度逐渐加快, 完全超乎人们的想象, 当这些变化不断加剧直至超出环境本身所能承受的范围时, 就导致了地质灾害的发生。地质灾害的发生必然是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 它不可能脱离地质环境而独立存在, 地质灾害发生的条件是必须具备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 这些条件在环境中的不断变化以及相互之间的作用成为了地质灾害发生的诱导因素。

3.2 地质灾害影响地质环境质量

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质量从专业的角度而言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 在这个区域空间内的整体环境或者局部环境的某些指标对于人类的生存和繁衍, 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同理, 地质环境质量就是指某区域的地质条件对于人类的生存和繁衍, 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正如我们上面所探讨的观点, 地质灾害的发生就是由于当地的地质条件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而我们所处的地质环境已经无法承受这种剧烈的变化, 因此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通常, 一个地方发生地质灾害, 其影响力是人类难以估量的, 它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 包括人员的伤亡, 财产的损失, 当地经济的发展。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同样也是一个地质形态多样的国家, 每个地区所处的地形、气候、自然环境都各不相同, 有的地区沿海, 有的地区环山, 有的地区临江, 这些特殊的地理位置都是地质灾害多发的地区, 研究资料表明, 我国每年因为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达到上百亿元人民币。总的来说, 地质灾害对于人类的影响主要有2方面:一方面是直接给人类的生命安全及财产造成威胁;另一方面是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通常来说, 一个地方发生过地质灾害对其地质环境质量就有非常大的影响, 降低该地区环境质量的指数, 也就是说它对于人类的居住和社会发展适宜程度降低。[4]

3.3 地质环境利用评价系统

地质环境利用评价系统就是根据当地的地质环境具体情况, 例如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变化等分析其发生地质灾害的概率以及风险级别, 在此基础上, 规划科学、合理地应对灾害的措施, 通过地质环境利用评价系统来降低质地灾害发生造成的损失。如果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切实利用好地质环境评价系统, 就可以通过提前预知地质灾害的发生时间和地点, 从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减少灾害波及的范围, 使居民得到妥善地安置, 降低人员的伤亡以及人民财产损失, 使当地经济发展受到较小危害。我们在实际运用地质环境评价系统时, 要根据不同地区地质情况灵活使用, 并且在工作中开拓创新, 勇于创造新的地质环境评价方法, 对地质环境利用评价系统进行更新和优化。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需要长远的规划和建设发展, 将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利用作为未来地质研究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 揭示两者的关系和内在联系,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实现灾害防治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双赢目标。

参考文献

【1】周惠.浅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山东工业技术, 2015 (10) :236.

【2】杨洪, 冯薪霖, 周芙蓉.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5 (2) :142.

【3】董懋.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城市地理, 2016 (4) :51.

工程地质勘察研究与地质灾害防治 篇10

1 工程实例分析

以在某市建立的钢厂区项目工程为例。该项目工程所在地原是斜坡地貌, 整体发生滑动, 为了满足修建厂区的需求, 在场地的平整处理中依据规划进行大开挖坡脚位置, 形成高度为8~10 m的高陡临空面。开挖完成后, 由于自重力的作用, 有少量裂缝出现在坡体位置, 但是相关人员并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在进一步的开挖过程中出现了降雨, 最终导致在2014-11-23日产生整体滑动, 进而形成了圈椅地貌, 有多条裂缝产生于滑坡内。这样, 宽为2 m、切割深度为1.4~2 m的裂缝就形成了。在滑坡产生滑动后, 工程人员立即停工前缘开挖, 滑坡状态区域稳定。后来, 随着雨季的到来, 滑坡再次产生滑动。滑坡极大地影响了前缘钢渣综合利用工程。如果进一步产生失稳滑动, 就容易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将对场区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滑坡北侧为边坡, 为斜坡地带, 从下至上的地貌分别为平台、陡坡、斜坡。后部为12°~17°的斜坡, 局部陡坎高度为0.8~1.5 m。由于开挖放坡, 边坡前缘产生了高为10 m的陡坡, 坡度为30°~40°之间, 坡脚处为粉砂质泥岩。下部为坡度为2°~5°的平台, 是厂址区的所在地。边坡长度为85~110 的, 有105°~114°的坡向。后部山脊下为最高点, 分布高程为1 879~1 980 m, 坡脚处为最低点, 分布高程分别为1 950~1 951 m。在该土质边坡中, 边坡高度在10~15 m之间。如果发生失稳破坏问题, 周围建筑物安全就会受到威胁。

2 工程项目的地质勘察分析

2.1 区域地质构造

以上述工程为例, 该工程所在地构造复杂, 两条南北向大断裂分别位于南北面, 受易门大断裂和普渡河大断裂共同夹持, 中南部黑风洞背斜是最大的褶皱构造, 经鸣矣河乡东西向轴线向昆阳延伸。上元古震旦系底层在轴部露出, 古生界底层位于两翼, 产生的背斜宽缓舒展。在断裂活动影响下, 区域内较为发育的有滑坡、崩塌、温泉。两条大型断裂带位于工程区附近, 在断裂带影响下, 区域内产生较为破碎的岩体。区域内主要有两条裂隙发育。勘察区的地质结构方面, 普渡河大断裂和易门大断裂之间的地质结构较为复杂, 有多个小型断裂层存在。

2.2 变形破坏机理

滑坡原始地形坡度按照工程地质曾辉和钻探揭露为六至十二度, 该种状态较为稳定。与此同时, 在坡脚初露含碎块石粉质黏土层, 局部地段还有较高含量的石料, 架空现象较为严重, 并产生地表水下渗问题, 但下伏粉砂质泥岩的隔水性较好, 活跃地带更易在地基覆界面形成, 这样地下水运移就更容易实现。

2.3 工程地质灾害防治

在计算和分析各个滑坡的整体和局部稳定性中运用了合适的坡面, 并选择勘察确定的滑动面对该滑坡的整体稳定性进行计算。根据相关数据分析, 实际上造成边坡稳定性不高的主要因素是降雨逐渐增加了边坡土体含水量, 进而降低了抗剪强度。这就说明了什么才是决定边坡稳定性的主要控制因素。所以, 应当强化边坡区和周边环境中的地表水排水, 将支挡结构设置于边坡坡脚处, 并且根据计算合理确定边坡结构形式, 然后进一步确定边坡的稳定性。

3 工程地质灾害治理

3.1 设计目标与原则

基于变形机制的角度, 前缘开挖过程中由于地表水侵蚀、前缘开挖影响形成临空面, 这样就会改变原有坡体内部应力, 进而导致应力重分布等效应的产生, 斜坡变形最终产生。在地表降水入渗的过程中, 会长时间浸泡斜坡土体, 尤其是降低土体抗剪强度, 进而降低变形体稳定性。因此, 应当充分贯彻“根治变形”的原则, 将基本目标设定为防治前缘继续强烈变形。

工程布局的目标是防治滑坡继续发展, 避免发生灾难性地质灾害, 在治理过程中应当采用设置抗滑桩, 进而为变形区内设施和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证。在灾害防治中, 为了预防滑坡的继续发展应当采用有效的治理措施, 继而有效控制其形成的诱发因素。同时, 还应当尽量降低植被在治理工程中受到的破坏, 并且在绿化坡面的过程中还应当合理利用各项措施, 并且根据地质单元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处理措施的应用。

3.2 治理工程总体设计

应当从滑坡的发展趋势、影响因素、变形情况、破坏特征出发, 在治理过程中应用前缘设置支挡措施和坡面截排水处理方法: (1) 应当将其中的一排抗滑桩设置于滑坡体前缘拟建在公路内侧。 (2) 应当将截水沟设置于滑坡后缘1 m处。其规格应当为0.5 m×0.6 m, 砌筑厚度应当为0.3 m。 (3) 应当将截水沟设置与滑坡体上, 截水沟截面为0.4 m×0.5 m, 排水沟截面应当为0.5 m×0.6m, 砌筑厚度为0.3 m。 (4) 从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和地形特征出发, 在坡面防护中应用通过在边坡前缘设置抗滑桩桩和混凝土菱形格构, 并在相对应的边坡坡面防护中在坡脚应用护脚墙和钢筋混凝土菱形格构, 还应当将截排水沟设置在边坡外设置, 其中截水沟为0.4 m×0.5 m。在公路外侧的边坡治理中应当采用局部放坡、桩板墙的措施, 其中桩板墙设计桩长为12 m, 1.0 m×1.5 m的界面, 并且设置厚度为0.3 m、高度为6.4 m的挡土板。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内容可知, 工程建设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工程地质勘察, 建设单位在应当对此给予充分的重视, 并且积极研究和分析勘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进而为工程建设的有序开展提供保障。本文对工程地质勘查和灾害预防措施进行了探索, 但仍存在一定局限性, 希望同行们能够强化专业知识, 实现对各种地质灾害的有效预防。

摘要:各种类型的工程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 要想保证这些工程建设的有序进行和后期功能的有效发挥, 就应当开展有效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进而对可能产生的地质灾害进行事前有效的预防, 最终保证工程有序建设和运行。但是, 实际上我国工程地质勘察开展的时间较短, 在各个方面的经验和技术还不够成熟, 所以工程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当采取有效的地质勘察措施, 进而形成对各类地质灾害的有效预防和治理。

关键词:工程建设,地质勘察,地质灾害,灾害防治

参考文献

[1]蔡富军, 万光毅.工程地质勘察中相关问题的研究与分析[J].硅谷, 2013 (22) :131, 135.

[2]王磊, 张继成, 李成明.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地质勘察的影响重点探讨[J].大科技, 2015 (10) :166-167.

[3]李顺明, 杨力容.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四川某滑坡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J].勘察科学技术 (电子版) , 2012 (2) :54-56.

[4]徐永杰, 栗燊, 许俊伟等.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地质勘察的影响要点研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5 (20) :5670-5671.

[5]吴永立, 张子涛, 赵继伟.工程地质勘察中钻探技术的选用探究[J].地球, 2014 (10) :194-195.

地质灾害防治株洲样本 篇11

如何有效地预防、最大限度地消除地灾隐患,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株洲市国土资源局坚持民生为重、民生为先,建网络、强预警、重防治,充分履行“组织、协调、指导、督促”的职能,开展了一系列实打实的工作,在“预防、应急、治理”3个环节奏响地质灾害防治“三部曲”。

预防:简易评估,搬迁避让

在株洲市已发生的地质灾害中,切坡建房已成为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村民无疑要为这一巨大的损失“买单”。

眼睁睁地看着村民辛苦一辈子的成果毁于一旦,甚至无家可归,市国土资源局的工作人员备感焦急。为此,他们有了一个让村民能够“花小钱,办大事”想法,并于2013年在芦淞区、炎陵县试点,免费为村民开展建房简易地灾评估。

自己新房子就要建好了,家住芦淞区五里墩乡新庄村的易英明高兴的同时也多了份踏实,他不用再担心滑坡会对房子造成危害。

2013年7月,易英明选址建房,地质灾害专家对其选址进行了踏勘,结果发现易的新房选址距离边坡太近,而且坡度较陡。

于是,专家建议易英亮放坡时,不能从上往下一刀切,而是要逐级放坡,并在山顶挖排水沟,对坡脚进行支护建挡护墙;同时,将选址往外移至安全距离。最终,易英亮按照专家的建议建采取了措施。“虽然前期投入大点,但以后住得安全、住得放心,值得。”易英亮说。

据悉,以炎陵县为例,全县已查明的167处重大地灾隐患点中,就有35处是由于切坡建房和选址不当造成。市国土资源局负责人介绍,村民建房引发的地质灾害,危害性大,点多面广,且治理难,因此,开展村民建房简易评估非常必要。

2013年的试点工作,共审批村民建房285户,其中采取简易评估的37户,经专家现场踏勘、不适宜建房需另行选址的2户,另有3户专家提出了防治指导意见,有2户按专家意见采取了防治措施,保障了5户27人生命安全,避免约300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在地质灾害预防方面,国土资源部门还开展了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

2011年至今,株洲市对炎陵县鹿原镇炎陵村、水东村、船形乡新生村共70户地灾隐患实施避险搬迁,对茶陵县枣市镇东岭村共55户整体搬迁。

该项工作避免村民经济损失,投资效益比在1∶10以上,经济效益显著;维持了现有的生态平衡,节约集约了土地,改变了农村居住村容村貌,改善了居住环境,有效地保护了生产生活设施。

同时,这项工作也切实消除了受灾害威胁隐患,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保障了受灾害威胁周边群众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居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为全面摸清株洲市地灾实情,国土资源部门计划投入资金800万元,开展1∶50000地质灾害祥查。目前,茶陵县、炎陵县已完成,预计该项工作将于2015年全面完成。

应急:群测群防,预案周全

地质灾害具有隐蔽性、偶然性、突发性的特点,因此需要不断完善制度,做好应急处理。

2013年4月,因连续降雨,株洲市石峰区石峰头社区石峰头一村4、6栋房屋后出现滑坡。

该滑坡造成安全隐患重大。4、6栋有居民72户,居民约300人。滑坡前缘距4、6栋北墙约3米,且滑坡体坡脚处有煤气管道通过。若滑动面受雨水浸泡,滑坡体随时可能下滑,将造成煤气管道破裂引起煤气泄漏和爆炸,同时,山体滑坡有可能冲垮4、6栋房屋。

滑坡发生后,株洲市国土资源局及时组织专家现场调查并出具了调查报告,制定应急预案。从自有资金中拨出10万元用于应急处置,向居民发放防灾避灾明白卡,在滑坡坡脚堆放沙袋防止滑坡继续下滑,立警示牌和警戒线等,并迅速进行治理。

近年,株洲市不仅规范和完善了地质灾害防治相关制度,制定了应急预案,而且严格落实“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制度。

据介绍,市、县(市)国土资源部门已相应设立了地环科(股)和地质环境监测站,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均组建了应急队伍。建成了市—县—乡(镇)—村四级群测群防网络,人员达到500多人,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

还成立了由省、市、县三级100多名专家组成的地质灾害应急专家库,为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提供专业技术支持;构建了组织指挥、群防群测、技术支持三方稳固的组织支撑体系,确保了“隐患早知道、险情早发现、灾害早预防、应急早准备”。

特别是在2013年汛期,市国土资源局形成了排查、巡查、复查常态化,汛期24小时值班,同时会同市气象局发布地灾气象预警会商报告9期,确保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

治理:拯救空灵寺,保护炎帝陵

地质灾害治理,拯救了千年古刹空灵寺。

空灵寺位于天元区雷打石镇,地处湘江之滨,空灵岸陡壁下,依崖而建,故名空灵寺。古有“观音射箭镇九狮”的传说,故此寺亦称观音岩。空灵寺历经千载,堪称千年古刹。

空灵寺所伴的陡崖,为白垩系砂砾岩,砂砾岩为泥质胶结,抗风化能力弱,经历千年风雨沧桑和风化,岩体裂缝逐渐加大,随时可能造成危岩崩塌等灾害;加上寺内道路修建、寺外挖石填坝等活动,增加了大量人工裂隙和危岩体,随即构成一个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空灵寺崩塌群体。

该隐患点直接威胁的房屋有3栋,价值4500万元以上,并直接威胁寺内人员、香客、游客的生命安全;如果发生地质灾害,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进行彻底的治理防护,已经刻不容缓。

2012年空灵寺塌群治理工程启动,总投资742万元。克服重重困难,今年该工程全部完工,彻底根治了寺庙内危岩崩塌的问题,确保了整个寺庙的建筑群及游人生命财产安全,对寺庙宗教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创造了条件,对保护名胜古迹和发展名胜旅游作出了贡献。

炎陵县鹿原镇鹿原陂(炎帝陵)滑坡群地质灾害治理项目,保护炎帝陵风景名胜区、水东村和炎陵村48栋居民房屋、市学生实践教育学校的财产、群众生命安全。目前工程完工已两年,运行良好,使日均1500余游客及陵区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免受威胁,学生能正常教学,居民能安居乐业,保证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利于社会稳定,社会效益巨大。

据株洲市国土资源局统计,近3年来,株洲市争资立项,共争取上级地灾治理资金3000余万元,市级落实资金1500万元,县(市)区投入3000余万元,治理好地质灾害隐患40余处,搬迁455户、1917人。

目前,已完成的重大工程还有茶陵县枣市镇东岭村、攸县湖南坳乡龙井村滑坡治理项目、醴陵市西山办事处耿塘村不稳定斜坡治理项目、株洲县伏波岭滑坡治理等项目。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 篇12

1 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的类型

中国的地质灾害共可分类十类,分别为地震灾害、火山灾害、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变形、海洋(岸)动力、水质与环境污染、开挖工程、沙漠化、地方病、洪水与风沙[3]。在这十类地质灾害中,完全没有人类活动参与的地质灾害严格来说也只有火山灾害这一类,其它分类中的地质灾害都或多或少与人类的活动有关系,也就是说由于工程导致的诱发性地震、违规开山取石诱发的泥石流、山体滑坡等、非法开采地下资源或是开采缺乏科学性而导致的地面变形、开裂、沉降等、过度碳排放导致的全球温度上升,使得海水平不断提升等、人类活动形成的污染物排放超标、开采工程如煤、石油、天然气、金矿等开挖工程性地质灾害、沙漠化、地方病以及洪水和风沙,这些都是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的类型。因此,严格的说,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点主要是针对人类活动对地质构造造成的破坏进行弥补,以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减少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促进经济和整个社会可持续化发展。

地质工程就是研究人类的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以便认识评价,改造和保护地质环境。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的支撑下,更为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手段需要新的制度立法来支持,并对人类工程活动进行监督和限制,避免对地质环境造成过度破坏。所有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地质灾害都被包括其中,都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和法制化予以监督,才能更好的促进经济与地质环境的和谐统一。

2 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立法的重要意义

对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进行立法不但可以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力度,还可以完善和改进原来地质灾害防治立法体系的漏洞和不足,落实更为科学合理的防治制度规范,并为政府的权力运行和公民的权利保护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4],因此,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立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立法是现阶段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的客观要求

在地质灾害立法过程中,日本的立法值得我国借鉴。日本每一次地质灾害发生后,都会出台相应的防治法文。近年来,紧跟南方极冷天气灾害,四川汶川发生7.8级地震,而后甘肃周曲县又发生特大泥石流,以及部分石油、采煤矿区等发生重大地质灾害事故等,这些地质灾害给我国的经济造成非常大的损失,同进也夺去了众多同胞的生命。但值得庆幸的是,国家正不断地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力度,大量资金被用于防灾治灾,而且,国家非常重视通过立法徐径,以法律规范的形式,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赋予其强制性和权威性,通过“依法防灾”、“依法救助”、“依法治理”来进行综合性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这种以法防灾治灾举措的目的,就是要以制度法制化来减少地质灾害给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因此,仅靠一部《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进行规范和约束,很难达到理想要求,必须进行新的立法,才能完善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

2.2 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立法是多部门联合防治的纽带

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需要多个部门承担不同的权限和职能,这些不同的机构负责不同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事项,而对于同一地质灾害在防治过程中,可能涉及到所有机构的所有人员或部分人员,因此,必须要有一个带有强制性的纽带将这些机构联系起来,才能实现统一管理、统一防治的目的。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立法,可以将灾害防治制度法制化,强制要求所有机构或部门必须共同对同一地质灾害进行防治,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这种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法制化,能够将国土资源局、地震局、水利局、安全生产监察部门监管的矿山灾害等机构有机的统一管理,而又不影响各自的独立职能,从目前我国的国情来看,从立法角度来联合各部门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2.3 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立法是地质灾害防治法律体系的重要内容

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立法面对的是所有类型的地质灾害,包括地质工程中的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立法,而且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涉及到地质灾害类型的绝大多数,因此,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立法是地质灾害防治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虽然我国已经拥有相关的法规政策,但由于现代地质灾害的复杂性和防治手段的不断更新,原有的法规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对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进行法制化建设是充实和完善原法规的必经之路。

2.4 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立法是我国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

法制建设要延伸到社会每个领域,才能充分保障公民的权利和政府的权利运行,才能消除法律盲点,实现完善的法制化社会。而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必需响应现阶段国家减排低碳经济的号召,从法律上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制度,因此是尽快完善我国法制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为了减少人类活动对于地质环境的负面影响,必须从法律高度进行监督和约束,使人们能够依法减灾、依法防灾、依法救灾,最终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

3 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法规现状

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法规建设经历了十多年的历程,从1999年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到2004年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再到2011年的力务字印发的《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可以说从法制角度逐步实现了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法制化建设,使得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法可依。

但是,1999年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立法讲求的是“群测、群防、群治”[5]政策,这种群的特征法规明显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地质灾害的防治需要。尤其是目前的地质工程中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求准确、安全、可靠、科学,独立,这些特性要求现代化的立法来支撑,才能达到最佳的防治目标。而20 04年的地质灾害防治法规又过于笼统,不能起到很好的约束性,而且可行性也无法可靠保证,因此,必然针对目前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进行立法,才能更实际、更有效,更有可行性。2011年国务院印发的《决定》,是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立法的里程碑,它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对地质灾害防治制度进行法制化要求,提出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群专结合等五项原则,实现了地质灾害在理念、体制、机制、手段措施等方面的创新。

可见,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立法是对地质灾害防治法制建设的完善和补充,响应了2011年《决定》的原则,能够更好排除《决定》治理盲点,为地质工程所有地质灾害的综合防治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和强制措施,有效将地质灾害的不同机构进行联系作业,最大限度的调动政府职能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作用发挥,为灾后迅速有效的重建打下法律基础。

虽然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地质灾害防治的法律体系,但由于我国地质灾害类型多,分布广,灾害严重,而防灾救灾能力相对较弱,使得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仍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矛盾:(1)地质灾害防治立法层级太低,体系不完整,缺乏规范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的基本法;(2)现行法律对地质灾害管理部门的职能定位不明确;(3)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缺乏其应有的效用;(4)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来源规定不足;(5)众多问题得到不法律的规定和调整。这些问题不能从法律角度得以解决,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就难以有效开展,就不能从根本上化解矛盾,不能在地质灾害来临时采取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因此,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立法必须尽快完成。

4 完善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对策

我国目前的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没有核心的基本法作支撑,不能很好的解决地质灾害问题,若想改变现在地质灾害防治制度过于盲目,无核心法可依的现状,打破地质灾害防治制度过于松散和区域性的局面,必须尽快完成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立法,形成地质灾害防治的高层级法律,并以此为核心来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这样才能有效汇集防灾力量、防灾资金,采取有效的防灾预案,依法进行防灾工作。

4.1 加快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立法进程

只有最高层级的立法出台,才能将所有地方的地质灾害防治法规进行统一和调整,才能为各类型的地质灾害提供防治的基本法,实现依法防灾治灾减灾,并将以前无法解决的矛盾通过立法得以解决,使得单一地质灾害的法规以最高层级的基本法为核心,为依据来完善自身法制建设。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改变目前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法制独立化和混乱化的局面,必须加快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立法进程,为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提供核心法,实现法制化的防灾救灾制度,才能有效缓解地质灾害的破坏程度。

4.2 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立法化解所有矛盾

目前地质灾害防治制度存在的众多不足和矛盾,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基本法做防灾治灾依据,各地方出台的法规不具有统一性,过于独立,而且不能对地质灾害的防治上升为国家行为,而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立法,则将所有地质灾害防治进行了统一和调整,将地质灾害防治上升为国家统一管理防治行为,这一立法能够将目前存在的所有矛盾一一化解,真正实现人力、资金、方案、手段、措施、指挥等一体化、科学化、法制化,并对各地质灾害防治机构的职能进行定位和调整,以强制化手段实现对各机构的管理与指挥,对抗灾治灾提供了充足了资金支持。

4.3 在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立法中加强对管理机构的联合规定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并不是一个机构能够完成的,需要人力、财力、评估、预案等多方面的机构协调进行,才能将地质灾害危害降到最低。由于这种联合防灾体系没有法律做桥梁,很难通力合作,出现目前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时出现要人无人、要资金无资金、要预案无预案的尴尬境地。因此,只有通过立法的途径,通过法律的约束和定位,才能将所有地质灾害防治机构进行重新定位和调整,才能将它们联合起来,齐心和心来防治地质灾害。

4.4 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立法中要加强“五到位”建设

立法的目的就是对地质灾害防治制度进行细化规定,从细节解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因此,在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立法中,要加强“五到位”[6]建设,即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到位、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到位、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到位、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材料发送到位和地质灾害灾情险情人员到位。对于这“五到位”,需要所有机构如国土资源局、水利局、气象局、地下开采监察等都工作到位,才能将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加快这些工作的法制化进程,能够从根本上

5 完善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立法构想

鉴于地质灾害爆发日益频繁的现状以及我国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制度存在诸多的问题,对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完善立法已显得尤为必要与迫切。

5.1 制定《地质灾害防治基本法》,完善单一灾种立法

地质灾害防治基本法理应由全国人大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以提高其立法层级和立法效力,充分体现其权威性。同时,对于某些地质灾害内容如地震、泥石流、洪涝等应以地质灾害防治子法的形式在专门的立法文件中规定,对于已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在保持原有立法的基础上,只需做出些微相应的调整和合理的布局,就可以逐步建立起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立法体系,既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立法成本,又充分提高了地质灾害防治立法工作的成效。这种统一立法模式和分散立法模式相结合、中央立法和地方立法双管齐下的立法形式是我国现今地质灾害防治立法的较佳选择。

5.2 保障人权原则、公开公正原则、权利义务一致原则、权力监督原则

地质灾害防治法的基本原则可以归纳为保障人权、公开公正、权利义务一致、权力监督的原则,这几个基本原则体现了地质灾害防治立法的目的和要求,同时也是构建地质灾害防治法基本制度的重要基础之一。保障人权原则不仅要求保障公民的生命权和财产权等基本权利在地质灾害中免受侵害和挽救损失,在赋予国家紧急状态权的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如何防止权力被滥用的可能性,防止政府权责范畴的不作为,不履行给付义务或履行瑕疵,而给受灾民众的人权带来更大的损害。公正公开原则要求规范保护公民基本权利实现的行政程序;权利义务一致原则要求通过立法对政府权力进行合理的分配,警惕权力过分集中形成一家独大的场面,又要防止多头管理,权力太过分散而导致相互推诿扯皮,影响各部门职能的最大发挥,进而影响防灾救灾的工作进程。权力监督的原则要求规范政府的公权力,切实依法行政,以权利、监督、责任等制约政府公权

5.3 完善地质灾害应急法律机制

地质灾害应急法律制度包括应急机构的设置、应急预案的制定、应急响应的启动、应急的救援等机制。因此,就目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来看,需要对地质灾害应急机构的设置做出明确规定,要完善地质灾害预警系统,要完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制度。

5.4 建立地质灾害救济法律机制

法谚云:“无救济则无权利。”权利自始都是与救济紧密联系的,公民权利即使在法律中规定得再完备,列举得再全面,如若没有相应的救济措施、救济程序的规定,这些法律字面上存在的权利将变得毫无意义。因此,在立法中,需要完善地质灾害行政救济与补偿制度,需要完善地质灾害防治法中法律责任的规定,需要建立地质灾害保险法律制度,这一系列的法律制度的出台才能真正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立法工作。

6 结语

随着地质灾害发生频率的不断增加,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立法上升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依据和保障,是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政策引导和法律依据。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发生类型多,分布广的国家,地质灾害灾情越来越严重,靠以往的地质灾害防治法规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求,因此,必须针对目前地质灾害防治制度法规存在的问题,从立法角度来提高地质灾害法制层级,形成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基本法和核心法,为当前我国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提供一个法律平台,对地质灾害防治机构进行职能的重新定位和调整,将所有机构联合起来,加强细分防治措施的法制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机制,才能为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有效可靠的法律依据。

参考文献

[1]周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浅谈[J].深圳土木与建筑,2009(3).

[2]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J].地质装备,2011(4).

[3]涂怀奎.中国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分布特征[J].矿产与地质,2000(2).

[4]秦前红,熊威.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立法研究[J].洒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4).

[5]孙珊珊,齐富强.中外地质灾害防治立法比较研究[J].煤炭技术,2011(8).

上一篇:化妆形象下一篇:大学生专业技能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