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地质风险

2024-05-14

灾害地质风险(精选12篇)

灾害地质风险 篇1

1 构造背景及历史震害

临夏市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与黄土高原交界的地貌梯级带上,大地构造属祁连山褶皱系中祁连隆起带东段。区内早期构造活动比较强烈。周边区域地形切割强烈,河流阶地发育,断裂活动明显,表明其新构造活动十分强烈。区内及周边地区受拉脊山北缘断裂带和西秦岭北塬断裂带下乍—太子山段的影响,地震活动较为强烈。历史上对临夏市有影响的破坏性地震共有13次。其中,1920年海原Ms8.5级地震造成市区内损毁民房242间,四周山体崩裂,滑坡分布,其中东、北部受灾较重,北山万寿冠乾元塔1-3层震裂;1927年古浪Ms8.0级地震造成南山崖崩裂,邓家村后、苏孟村陡崖滑塌落土;1936年康乐南63/4地震和兰州—临夏5级地震均造成市区民房倒塌。

2 试样、试验方法及结果

通过现场调查,选取了5个场地取备土样进行室内试验。试验中按照SL 237—1999土工试验规程进行了土的主要物性指标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对LX-1试样进行静强度试验。试验前首先将土样加工成直径为39.1 mm、高度为80 mm的圆柱体试样。试验方法为CU。试验时围压分别为100 k Pa,150 k Pa和200 k Pa。在上述各级围压作用下,对试样施加轴向压力进行剪切直至破坏。试验结果见表2。

对LX-2组的4个原状黄土试样进行震陷试验。试样均在σ1c=200 k Pa,σ3c=118 k Pa的固结压力下进行固结,待固结变形稳定后,向不同的试样的轴向施加不同幅值、频率为1 Hz的等幅正弦荷载,测定试样的残余变形εP。震陷试验结果如图1所示。

分别对LX-1,LX-2组原状黄土试样和LX-4,LX-5组砂土试样进行液化试验。试验采用反压饱和和等压固结,固结压力分别按照取样实际地层的固结压力选取。循环剪切动荷载为频率为1 Hz的正弦波。饱和砂土的液化标准采用Ud/σ0=1.0;而饱和原状黄土的液化破坏标准为动应变εd=3%,且动孔隙水压力系数Ud/σ0>0.2。根据试验结果整理得到不同振动破坏次数对应的液化应力比值,如表3所示。

3 地震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3.1 地震滑坡灾害风险评价

运用ABAQUS软件对LX-1场地斜坡建模,通过调整折减系数对斜坡的静力稳定性进行分析,求得斜坡的静力稳定性安全系数Fs。为了考虑斜坡在动力作用下的稳定性,通过采用在模型底部输入水平向地震波的方法,计算了地震作用下边坡的稳定性安全系数Fsd。结果表明,Fsd=0.646。由此可知,该边坡在地震作用下会发生破坏。

根据试验和计算分析结果,对研究区未来地震中的滑坡灾害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7度地震作用下,区内北部、东部斜坡、陡崖处可产生零星的小规模滑坡,滑体可能压埋房屋或堵塞道路;2)8度地震作用下,区内北部、东部斜坡、陡崖处易产生中等规模的滑坡,陡崖处黄土极易崩滑,斜坡、陡崖下部的民居被压埋破坏的风险较大,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地震滑坡灾害危险性较大;区内南部山区植被覆盖率较低的地区易产生小规模的滑坡;3)9度地震作用下,区内北部、东部可能出现较大范围的滑坡,不少滑体规模较大,距离滑坡较近的民居被压埋、破坏的风险性较高,可能造成较为严重的人员伤亡,滑坡易造成大规模的道路堵塞,局部公路可能被摧毁,危害十分严重;区内南部山区植被覆盖率较低的地区也易产生中等规模的滑坡。

3.2 黄土震陷灾害风险评价

研究表明,黄土震陷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地基土的天然含水率、干密度以及动力荷载的类型等。土的天然含水率对土的震陷性有着决定性作用,震陷量随天然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大。干密度对震陷系数有较大的影响,在动应力相同时,震陷系数随干密度的增大而减小。此外,动荷载类型对黄土的震陷也有一定影响:冲击型荷载作用下土的残余应变主要发生在最大峰值处;而对等幅循环荷载,残余应变则发生在有效持时的整个震动过程中。

根据LX-2组原状黄土试样的震陷试验结果,对该黄土场地的震陷量进行了计算,计算预测结果如表4所示。

震陷量预测结果表明,在目前含水率状态下,在地震烈度7度的作用下,该场地地基土基本不存在震陷问题;在地震烈度8度的作用下,场地将产生严重破坏的震害;在地震烈度9度的作用下,场地地基基础将产生严重—失稳破坏的震害。因黄土的震陷性与湿度变化有密切关系。如果上述场地上因上下水等管理不当,使黄土湿度增大时,在地震烈度7度的作用下场地可能产生震陷灾害。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结合临夏市区地形地貌特征及黄土的物理力学特性,对研究区黄土地基不均匀震陷灾害进行了预测,结果如下:1)7度地震作用下,区内基本不存在震陷问题,但因上下水等管理不当使黄土湿度增大时,可能产生震陷灾害;2)8度及以上地震作用下,区内覆盖层厚度较大的场地将产生严重的震陷灾害,特别是在覆盖层厚度超过15 m的地区,未经过抗震陷处理的场地地基基础将产生失稳破坏。

3.3 地震液化灾害风险评价

研究表明,饱和黄土的抗液化强度受土的密度和塑性指数的影响较大。在其他指标相近的情况下,密度越大,抗液化强度越高;对于密度相近的黄土,塑性指数越大,表明黄土越偏粘性,抗液化强度相应增大。饱和砂土的抗液化强度主要受粒径和密实度的影响。细砂的粒径比粉砂的粒径大,其颗粒之间的咬合作用更强,内摩擦力更大,从而使其抗液化强度更高。对于粒径相近的饱和砂土,其抗液化强度主要受密度的影响,相比于密砂,松砂的抗液化强度更低,更易产生液化。

根据动三轴液化试验结果,计算不同等效地震烈度下土的抗液化剪应力τ和地震作用下的平均剪应力τe,并根据Seed-Idriss简化判别法判别其液化势,结果如表5所示。

根据表5可知,所取的土样饱和后,在烈度为7度的地震作用下,所有土样均不产生液化。在烈度为8度的地震作用下,LX-4细砂试样不液化,其余土样均产生液化。在烈度为9度的地震作用下,所有试样均产生液化。相对于砂土,黄土在饱和状态下由于起胶结作用的盐类溶解而使其物理力学性能发生了变化,胶结性变弱,所以更易产生液化。

根据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临夏市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峰值加速度为0.1g),潜在地震危险性较高。根据气象部门的统计结果,近年来临夏市区的年降水量有增加的趋势,特别是夏、秋季节降雨集中。降雨入渗导致的地层含水率瞬时增大以及农田灌溉、生活给排水渗漏等导致局部地层含水率过高使得未来该地区遭遇地震时的液化灾害风险性较大。

综合动三轴液化试验分析结果和研究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特征,未来临夏市地震液化灾害预测结果如下:1)7度地震作用下,不考虑地震液化风险;2)8度地震作用下,塬边、山区和高阶地上的饱和黄土地层易产生液化,从而导致地震液化滑坡、泥流土流以及建筑地基沉降等地震地质灾害;大夏河河谷和一级阶地的粉砂层容易产生地震液化灾害,并导致喷水冒砂、地面竖向不均匀沉降和地层横向滑移等地震地质灾害,但对于粒径较粗、级配良好的砂土,可不考虑地震液化灾害风险;3)9度地震作用下,饱和土体均会产生液化,由地震液化导致的山体滑坡、泥流土流以及河谷地区喷水冒砂、竖向不均匀沉降和横向滑移区导致的地震地质灾害风险性高。

4 结语

本文基于现场调查和室内试验,对临夏市主要地震地质灾害风险进行了评价。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1)地震作用下临夏市北部、东部斜坡、陡崖处地震诱发黄土滑坡灾害危险性较高;高烈度地震作用下南部植被覆盖率较低的山区可能发生地震滑坡灾害。

2)7度地震作用下临夏市内天然含水率较高的黄土阶地、台地可能产生震陷灾害;8度及以上地震作用下,区内覆盖层厚度较大的场地将产生严重的震陷灾害。

3)8度及以上地震作用下临夏市区潜在地震液化灾害风险较大,地震液化导致的山体滑坡、泥流土流以及河谷地区喷水冒砂、竖向不均匀沉降和横向滑移区导致的地震地质灾害风险性高。

4)地震地质灾害防治应进一步调查地震地质灾害危险区,加强地震滑坡监测预警,居民点和建设工程应当规避地震滑坡危险区;建设工程应做好震陷性和液化风险评估,并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对易产生震陷、液化灾害的场地地基进行处理;区内应坚持生态恢复和植被保护,减轻地震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1]邓龙胜,范文.随机地震荷载作用下黄土震陷的影响因素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30(9):1924-1931.

[2]Ishihara K,Okusa S,Oyagi N,et al.Liquefaction-induced flow slide in the collapsible loess deposit in soviet Tajik[J].Soils and Foundations,1990,30(4):73-89.

[3]孙军杰,王兰民,龙鹏伟,等.地震与降雨耦合作用下区域滑坡灾害评价方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30(4):752-760.

[4]王峻,王兰民.地震荷载作用下黄土地基震陷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07,23(4):44-47.

[5]王鼐,王兰民.河谷地区黄土地震滑坡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3,35(S1):434-438.

[6]郑颖人,赵尚毅.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在土坡与岩坡中的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19):3381-3388.

[7]Manzari M.T.,Nour M.A..Significance of soil dilatancy in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J].Journal of Geotchnique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2000,126(1):5-80.

灾害地质风险 篇2

为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我县安全生产工作有序推进。根据《**》文件工作要求,结合农村削坡建房风险排查整治工作,摸清底数,建立台账,作出整治的计划,按目标任务完成排查整治工作。

(一)全面排查、建立台账。

**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各镇(街)2020年1月1日前已建成并入住使用的农村削坡建房进行风险排查,并认定风险等级,建立农村削坡建房风险点整治工作台账,锁定既有存量,我县农村削坡建房风险点隐患共**户,其中极高风险**户、高风险**户、中风险**户、低风险**户。

(二)制定方案、落实责任。制定我县农村削坡建房风险排查整治工作方案,明确落实各镇(街)村工作责任,落实整改措施、明确整治,从2020年开始,按三年时间完成整治风险点工作任务。

(三)分类整治,有序推进。

按照风险等级,精准施策,分类处理,有序开展农村削坡建房风险隐患的整治。通过实

施削坡减载、边坡防护、挖砌排水沟等能消除或降低风险点,在镇(街)职能部门指导下,委托专业技术施工队伍治理工程,对中低一般风险的、引导村民采取削坡减载、坡面防护、挖排水沟、筑挡土墙等技术措施自行治理、降低风险。

(四)加强宣传,提高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印发宣传单,普及农村削坡建房整治知识。在极高风险和高风险点拉警戒线,竖立警示牌,警示牌上明确削坡危险等级。完成整治时间,避险责任人等内容。今年以来还印发宣传单**多份,组织发放宣传**个场次。

灾害地质风险 篇3

关键词: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危险;风险管理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力度逐年增加,直接加剧了地质灾害发生几率,且地质灾害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从地球诞生起从未间断过。近几年地质灾害频发,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消极影响,特别是我国西南地区,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往往处于孤立无援境地。因此加强对地质灾害进行风险管理显得尤为必要,不仅能够增强民众自我保护意识,还能够有效防范地质灾害。

1、西南地区常见地质灾害

西南地区位于我国第三级地貌单元,部分居于第二、三级地貌单元过渡位置,以高原、山地及丘陵为主。地貌类型呈现多样化,地形高差悬殊,且地质活动较为复杂,活动断裂发育,导致该地区地质灾害种类较多,发生频率高,是我国最严重的地质灾害区。据调查,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面临的危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滑坡

滑坡的形成主要是受到地貌、地层岩性等因素的影响。一般多见于西南地区中、高山地区,高原、平原及丘陵等地区较少,为滑坡崩塌地质灾害提供了良好的滑落空间条件[1]。由于西南地区人们多居住在平缓的古滑坡体上,因此常常遭受滑坡的危害。

1.2崩塌

坚硬块状岩体作为该区域易崩塌岩体,崩塌主要集中在变质岩、碎屑岩中,占整个区域的崩塌的90%,一旦发生崩塌,将会对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产生一定影响。据数据统计,能够发现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崩塌等地质灾害发生频率明显增加,且危害极大。

1.3泥石流

泥石流形成主要是地形地貌、松散物质等条件的影响。西南地区地形较为复杂,尤其是西部地区,地势高亢、地形陡峻,增加了泥石流发生几率。

1.4采空区

近年来,西南地区频繁发生“天坑”现象,即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面塌陷地质灾害,被称为采空区。由于西南地区煤矿资源较为丰富,人们大肆开发过程中,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过度开采地下煤炭等资源,留下的空洞和空腔,影响人们正常生活[2]。地质灾害频发不仅影响当地居民正常生活,且不利于当地经济健康发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对本地区地质灾害的风险管理势在必行。

2、加强西南地区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

2.1积极实施责任制,消除灾害隐患

西南地区地质灾害较为频繁,为此,基层政府应积极成立地质灾害防治小组,坚决落实责任制,将地质防治工作层层落实,促使相关人员能够各司其职,严格落实乡镇村组责任,逐级签订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书。同时,还应积极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及时查找灾害隐患。通过城市地质灾害调查等手段,了解和掌握地质灾害威胁程度,对地质灾害进行危害性评价,明确划分重点防治区及点,提高地质灾害防范针对性,制定科学、合理防范措施,实现减灾、防灾目标,从源头上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2.2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人们防灾意识

宣传部门应结合本地常见地质灾害,加强地质灾害知识普及工作,特别是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护法等相关保护条例及风险管理工作开展对自身的重要性,动员公众力量,使之参与到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工作当中,增强人们防灾意识,保障人们人身、财产安全。

2.3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提高针对性

对于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应贯彻落实“及早发现、预防为主”原则,结合边坡失稳等相关因素,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防止外围地表水进入到滑坡区,在滑坡边界修建截水沟;另一方面,采取人造植被进行铺盖处理,避免地表水下渗。

对于泥石流灾害,可以根据本地区泥石流发生规律及强度,全面、综合规划,采取远近结合形式,进行综合治理,如禁止乱砍乱伐等不良行为,加大对地面及地下资源开发单位及个人的管控力度,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降低人为水土流失[3]。

对于采空区灾害的治理,可以采取全部充填法,彻底消除地基陈沉陷问题,同时,还可以通过注浆加固和强化采空区围岩结构等途径,保证地表构筑物的安全。

2.4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构建动态信息监控体系

计算机、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地质灾害监测提供了极大支持。因此,国家应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在西南地区引进先进技术,构建动态信息监控体系,实现对整个西南地区地质变化情况的全面监督和控制,并通过公共平台,告知公众,通过及时、科学的预警预报地质灾害信息,提高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能力,从而为西南地区人们生产和生活提供保障。如利用3S技术,建立地质灾害动态空间数据库,主键实现对地质灾害的动态预测。

结论:根据上文所述,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在保障西南地区人们日常生活等方面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应重视风险管理工作,积极实施责任制,将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并坚持合理原则,提高地质灾害防范能力,最大程度上避免和减小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从而促进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庆华,孙炜锋,张春山.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方法研究——以陕西凤县为例[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4,(05):118-124.

[2]张卫星,周洪建. 灾害链风险评估的概念模型——以汶川5·12特大地震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2013,(01):130-138.

[3]易静,徐永进,杨世琦. 区县级滑坡灾害预测预报系统研究与应用[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2):30-33.

灾害地质风险 篇4

岩溶隧址区常常有着断层发育、高水压、富水等特点,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隧道而言, 发生风险的几率比较高。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隐患出现, 比方说出现坍塌、突水等状况, 导致施工过程受到影响, 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在建设隧道的过程中, 预报地质灾害是岩溶隧道施工过程中的主要内容, 得到了隧道工程以及地质工程界的注意, 然而目前并没有有效的方法进行解决, 地质分析往往是在预报工作过程中进行的应用, 将技术作为基础, 并科学合理地展开分析。而地球物理方法则是具体化进行相关预报工作, 是进行精细探查所必须的方法。不同的物理方法有着不同的应用, 在地质、溶洞以及断层等方面有着非常广泛的运用, 对于探测酣睡构造的有效度比较高。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发现, 由于如今的预报并没有办法准确定位距离较大的地下水以及溶洞, 可能会导致突泥或突水灾害的发生, 导致抵制不良或水害等问题的出现。所以应当研究有效的手段, 预报研究其中的不良地质, 并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这是未来一段时间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

1 超前地质预报概述

超前地质预报依照现场所具有的实际状况, 进行各种手段的合理应用, 并分析各种手段的优劣, 通过一定的补充和印证方法, 多参数和角度地预报相应的地质状况, 在实施过程中具体的方法是进行宏观超前预报的建立, >50m<200 m的超前地质预报,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使用TSP探测以及工程地质等方法, 或者使用红外探水、经验法、地质雷达、超前钻探、瞬变电磁以及超前溶洞等方法进行<50 m的短期超前地质预报, 以及结合临近施工地质灾害预报的相关机制, 实现多步预警预报的方法, 从而构成相应的岩溶隧道施工的预报体系内容, 从而超前预报一定的不良地质体。在进行这种超前预报的过程中, 应当结合洞内洞外、结合长短、结合物探和地址内容, 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案和预报体系, 在选择的过程中, 应当贯穿全洞、合理搭配, 并且因地制宜, 进行科学地管理, 并针对不同的地址特点, 选择相应的预报流程以及预报方案, 对于所有的超前方法而言, 都应当有一定的优点缺点和相应的适应条件, 应当针对重点预报的相关地质条件, 选择较为合适的搭配方案, 从而保证能够获得较好的预报效果。

2 施工超前地质预报风险评估内容和手段

2.1 突水突泥

对掌子面前方有没有突水和用水情况进行预测, 并预测是否有隐患的出现, 探明突水和用水量的大小、位置以及规模等内容, 并对于相关影响进行评价。通过地质分析的方法对于全洞段有可能出现的突泥、突水、涌水规模和位置进行预测, 并利用TSP方法进行预报, 利用红外探水、瞬变电磁以及地质雷达等方式进行短期预报, 利用经验方法以及超前钻探等方法, 对于突泥、突水、涌水的规模以及位置进行预测。

2.2 断层破碎带

对断层的性质、产状、位置以及宽度进行预报, 判断断层之中是否有充水的情况以及对于稳定性进行判断, 利用地址分析方法对于断层的位置和规模进行预测, 并且正确预测破碎带的相关位置, 利用TSP方法进行长期的预报, 并利用地质雷达短期辅助预报相应的破碎带位置以及断层位置, 利用超前钻探的方法对破碎带的规模和位置进行预测, 或者对于断层的规模和位置进行预测。

2.3 岩溶

对掌子面前方是否存在岩溶发育段进行预测, 利用TSP方法进行长期的预报, 并利用地质分析法辅助预报全洞段岩溶位置和相关规模, 利用地质雷达方法进行短期预报, 并对岩溶规模和岩溶位置进行准确预测。

2.4 围岩类别及稳定性

对掌子面前方围岩类型进行预报, 判断其是否稳定, 并进行支护类型的调整, 提供相应的变更内容, 并确定相应的时间, 利用相关方法对全洞段的桩号和种类进行预测, 并利用TSP方法进行长期预报。

3 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在隧道预报的过程中, 基础工作就是地质, 应当对相关地质条件进行探明, 从而依照相应的资料, 对选址区的地层构造、成分和相关条件进行了解, 其地质工作包含了超前开挖、靶段分级以及构建相关三维地质模型等内容。

3.1 隧道风险靶段分级

依照风化程度、地层岩性以及地质构造等内容对隧道的风险等级进行划分, 其目的是对隐患的分布进行区分, 从而采取有效手段进行预报, 建立一定的防范手段以及预警机制, 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 应当依照分级原则, 依照相关危害将隧道风险进行等级划分。

3.2 超前开挖隧道的地质编录

在开挖隧道的时候, 某一隧道的开挖速度比较快, 这是对地址条件进行判定的最有效方法, 而且相对于其他手段而言更为有效, 通过相关编录能够对水体规模和产状进行探索从而进行平面地质图的绘制。

1) 分类以及检测超前开挖洞的岩性和地层等内容, 并对主要地质界限和工程的宽度位置等分布关系进行核对。

2) 定性以及测量洞壁岩体所具有的主要结构, 包括节理、断层以及层理等内容, 并对结构面的充填、地下水、性质以及粗糙程度进行查明, 了解围岩稳定性产生的影响状况。

3) 详细记录构造对岩体的影响和节理发育等情况, 并调整相应的围岩级别以及其他参数内容。

4) 调查并了解一些重点地段, 比方说节理密集带、断层带以及岩性接触带的软硬变化和相关地址情况, 并进一步展开相应的评价以及分析。

5) 通过了解边墙的地质以及掌子面的地质情况, 预防不良地质体的危害出现, 并进一步进行不良地质体的定性判断和探查。

3.3 TSP探测方法

3.3.1 TSP探测方法组件

数据采集系统包含了起爆装置、接收仪以及记录仪等装置内容。探测过程中, 所需要的材料包括:炸药、雷管、导线、接收器套管。记录仪:对震波进行收集记录的仪器。它实际上是由一个用来进行震波信号数模转换的电子部分和一个用来操作记录单位、打印记录和储存数据的HUSKY数据记录仪组成。系统通常配备4个输入通道 (配置B) , 如有其他应用 (折射和反射震波, 桩测试和振动监测) 也可以扩展至12个通道。震波预报 (TSP) 的有效性主要依靠记录数据的质量, 尤其是解决方案以及探测范围。数据记录器 (Husk 16/80) 是记录系统的一个附带部分, 它具有防水、防尘作用, 即便在隧道掘进的极恶劣情况下仍可以工作。接收仪:用来获取震波信号的接收系统, 由一个特殊的机壳和接收单位组成。机壳通过水泥胶合物牢固地和岩层相连接, 接收单位在开始探测前插入接收机壳。可以采用单接收型和双接收型, 如果采用单接收型, 则将接收器钻孔与爆破孔布置在同一侧, 此方法能减少套管材料, 但需要解译人员有丰富的解译经验和较全面的地质知识;如果采用双接收型, 则将接收器钻孔与爆破孔布置隧道两侧, 此方法对构造复杂和溶洞、暗河地段的探测或解译人员经验不足时, 采用较为理想。启爆装置:启爆装置由一个带有插入发射环路的外部触发盒组成。一旦记录单位准备记录一次震波, 就可以执行点火, 触发箱上指示灯变为绿灯时, 就可以启爆。然后, 爆破手可以根据自己的决定进行点火, 通过电子爆破雷管触发炸药。炸药:建议使用爆速不低于6 000 m/s的高爆炸药。若有困难, 也可以采用一级岩石乳化炸药或二级岩石乳化炸药。一般情况下, 前10个孔的装药量为20~30 g, 后10个孔的装药量为30~40 g。雷管和导线:建议使用电爆破雷管, 延期时间越短越好。接收器套管:由瑞士安伯格公司提供, 标准的接收器机壳本身由正方形截面为22 mm×22 mm, 长为2 400 mm的薄壁钢管组成, 它和接收器有着良好的连接, 所以它能把接收到的震动信号不失真地传递给接收器。为了避免震动过程中钢管本身所产生的回音, 在其表面按一定方式排列着小的加劲肋。探测过程每次使用l或2支。由于接收器套管价格比较贵, 每次使用1或2支会增加很多费用, 如何进行套管的重复利用是人们一直关心的问题。

3.3.2 TSP探测方法数据处理

TSPwin属于在TSP处理系统之中的核心内容, 能够处理相应的采集数据。在处理的过程中, 主要包含的步骤包括对于反射波的收集。在TSP所记录的各种波之中, 从隧道旁边的反射以及掌子面前方的反射所携带了岩石性质的则属于有效的反射波。通过滤波器可以分离相应的反射波, 并且进行S波以及P波的分离, 在不同方向上进行的记录能够转换为品波、尸波以及P波等内容。尸波是一种纵波也是压缩波, 而S波则属于横波也可以说是剪切波。其中S波所表示的就是质点运动在垂直面之中的横波, 而品波则是在水平面之中进行运动的一种横波。进行反射面的提取并进行一定的图像分割和处理, 进一步进行S波以及P波反射面的提取。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利用如下方法对反射面的岩石性质展开判断:有较大反射系数以及振幅的出现, 弹性阻抗并不大, 表明反射面岩石有着较高的波速和密度内容。而如果说波纹的中心有正反射振幅的出现, 表现反射面的岩石较为坚硬。如果说反射振幅是负的话, 则表明岩石较为软弱。如果有着较强的S波而没有较强的P波的话, 表示反射减免有着丰富的水分。Vp或者Vs出现突然增大或者微弱增大的情况, 往往是因为存在流体而导致的问题。如果说K降低的话, 表明孔隙度以及裂隙比较大。结果表明, 在处理完地震数据之后, 能够在2D窗口或者在3D窗口处进行反射面的查看。2D窗口属于水平分开的状态, 有两个面板的显示, 分别是顶视图、侧视图或者岩石属性。而3D窗口通过已经确定好的剖面显示了相关反射面位置以及隧道位置, 并且能够使发射孔以及接收器的位置得到显示。

4 总结

目前,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发展速度和水平都是前所未有的, 主要依托地质分析、钻探分析以及物探预报而进行, 另外还包含了钻孔摄像以及红外探水法。在相关预报方法之中, 仅是物理探测设备就有上百种, 如TSP、陆地声纳、瞬变电磁等, TST、TRT在工程中得到了应用。目前相关工作人员对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的研究正在火热进行中, 在此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展, 科学指导隧道工程的进行, 虽然隧道工程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广泛应用于工程中, 但是仍然不能避免由于水平技术的有限以及错报漏报的状况、出现塌方冒顶或者突水突泥等状况, 会造成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的出现。所以对于隧道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以及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是坚信在科学技术的带领下, 会取得与世瞩目的成果。

摘要:随着我国交通路网的不断完善, 各项道路工程也随之在全国各地展开。其中隧道工程是公路的关键节点, 所以隧道工程的顺利建设以及后期的灾害预报、养护等方面成为了研究的重点。本文介绍隧道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内容, 并对超前地质预拌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隧道,地质灾害,风险评估,超前地质预报

参考文献

[1]李术才, 李树忱, 张庆松.岩溶裂隙水与不良地质情况超前预报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26:217-225.

[2]尚彦军, 杨志法, 曾庆利.TBM施工遇险工程地质问题分析和失误的反思[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26 (12) :2404-2411.

[3]李术才, 薛翊国, 张庆松.高风险岩溶地区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综合预报预警关键技术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7 (27) 1297-1307.

地质灾害与地质构造关系浅析 篇5

摘要:长沙市是湖南省地质灾害的多发区之一。地质灾害不仅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而且对当地的投资环境乃至社会的持续发展都构成威胁。长沙位于湘江和浏阳河交汇的河谷阶地,周围为地势较高的山丘,其地形属于盆地,经过漫长的地质变化,形成了一些明显的地貌特征,同时也形成了一些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岩溶地面塌陷等)发生的地质条件。

关键词:地质灾害;地貌特征;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地质条件。

前言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如滑坡、泥石流、岩溶地面塌陷、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城市的建设需要防止地质灾害的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也需要避免受地质灾害的危害,因此我们应知道引起这些地质灾害的地质因素,以更好的预防潜在的地质灾害。

1.滑坡形成的地质条件:

定义: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流水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滑坡形成的前兆有:滑坡前缘坡脚处,岩土体出现上隆或凸起现象,并形成放射状裂缝;滑坡后缘出现张性裂缝,并迅速扩展;滑坡体周围岩土体出现松弛和小型坍滑现象;地表及深部岩石发生开裂或被剪切挤压有时还发生异常声响等。(1)岩土地质类型

长沙市东北侧为花岗岩低山丘陵地带,地表发育的土壤多为沙土,结构松散,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低,在水作用下容易发生变化的松散覆盖层是产生滑坡的内在物质基础。岩石力学强度较弱与较坚硬岩层互层结构的碎屑岩组亦有利于滑坡的形成。(2)地形地貌

相对高差大,山体坡脚陡,特别是在斜坡向于岩层结构面倾向一致时易于滑坡的形成。长沙位于湘江和浏阳河交汇的河谷阶地,周围为地势较高的山丘,其地形属于盆地,较易于滑坡的形成。

(3)地下水作用

地下水可以使岩土软化,降低岩土的抗剪和黏结强度。长沙市常年降水丰沛,地下含有丰富的地下水,这就为滑坡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2.泥石流形成的地质条件

定义:泥石流是山区界于夹沙水流与滑坡体之间的固液气混合液体。它既不同于夹沙水流,又不同于滑坡体,但同时兼有夹沙水流和滑坡体的某些特征的特殊流体。泥石流发生的前兆有:沟内有轰鸣声,主河流水上涨和正常流水突然中断。动植物异常,如猪、狗、牛、羊、鸡惊恐不安,不入睡,老鼠乱窜,植物形态发生变化,树林枯萎或歪斜等现象。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短时内有大量的水源。这三个条件主要是由地貌、地质、气候、水文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有机组合形成的。长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春末夏初多雨,河流纵横,水源充足。群山环绕,以岳麓山为代表的群山为泥石流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地貌基础。因此在多雨期,松散的山坡就可能形成泥石流。

3.形成岩溶地面塌陷的地质条件

定义:岩溶地面塌陷是指覆盖在溶蚀洞穴之上的松散土体,在外动力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的突发性地面变形破坏,其结果多形成圆锥形塌陷坑。形成岩溶地面塌陷的前兆:井、泉的异常变化:如井、泉水位的骤然升、降,水色突然浑浊或翻砂、冒气。这些现象反映岩溶地下水动力条件自然发生急剧改变,从而为塌陷作用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地面变形:如地面出现环状裂缝并不断扩展,产生局部的地鼓或下沉现象。它们一般是土洞扩展达到一定规模后其顶板已接近极限平衡状态的现象,这时地面已处于临近塌陷的危险状态。

岩溶地面塌陷是地面变形破坏的主要类型,多发生于碳酸盐岩、钙质碎屑岩和盐岩等可溶性岩石分布地区。激发塌陷活动的直接诱因除降雨、洪水、干旱、地震等自然因素外,往往与抽水、排水、蓄水和其他工程活动等人为因素密切相关,而后者往往规模大、突发性强、危害也就大。岩溶地面塌陷发现于碳酸盐岩分布区,其形成受到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湘西地区分布着大面积的碳酸盐岩,因此也是岩溶地面塌陷较发育的地区。长沙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城市建设,各种工程项目给长沙的土地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人类的活动规模巨大,再加上原有的一些地质条件,岩溶地面塌陷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参考文献

【1】 商真平魏玉虎等著,滑坡防治技术理论探讨与工程实践,黄河水利出版社,第一章2—6页;

【2】 科学之友,第503期 2012年4月(上旬刊)16—17页; 【3】 程星著,岩溶塌陷机理及其预测与评价研究,地质出版社;

【4】 王裕宜 詹钱登等著,泥石流体结构和流变特性,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一章1—4页;

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的调查 篇6

关键词:地质环境;地质灾害;调查

1.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应用模式分析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现阶段地质环境调查工作在技术层面有了显著的进步,空间遥感、地位技术以及其他数字技术的应用全面提升了地质调查的准确性。当前,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应用主要包含以下三种基本模式:

1.1传统调查评价方法+数字地质图模式

该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调查技术模式是将传统地质勘测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录入软件系统,借助软件制图成为数字化的地质图,便于相关地质调查人员的信息查阅和使用。在当前的地质调查工作中,这种模式的应用较为普遍,提升了地质图制作的准确性和效率性。但这种模式在是对传统地质制图方法的改进,属于工具应用方法层次的改变。其使用的软件仅仅调用了图形编辑功能,没有全面发挥出当前信息化软件的整体技术优势,对于地质调查工作整体性提升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就整体趋势而言,这种模式将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形成更具规模的空间数据库,在充分引入融合数字地形模型后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1.2基于RS、GIS的地质灾害数据库调查评价模式

该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调查技术模式综合了RS、GIS勘测获得的相应区域的地质水文、及其他相关空间地理信息,以此为基础将相关信息录入软件系统,借助图形处理技术,形成一系列的地质环境空间数据库。在改模式的应过程中,在上述数据库内信息的支持下,GIS系统能够对调查区域进行综合性的智能化分析,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对地质灾害进行预测,专业人员通过预测结果的运用形成相应的地质灾害图或调查报告。这种模式的应用全面提升了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调查的水平,在数据规模和分析预测能力等方面体现出了明显的优势,是当前核心技术形式。

1.3 智能化的GIS、RS、GPS整合的调查评价模式

该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调查技术模式是将以GIS,RS和GPS三种技术进行了全面的优化整合,实现标准化统一性的空间数据和信息处理与使用系统,通过三维可视化的形式进行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调查分析。该模式实现了地质数据的动态化监测与更新,有效保证了信息的实效性,智能化GIS系统的功能支持,在分析结果准确性方面达到了专家级识别处理水平。这种模式是当前科研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研究和实验的重点。随着网络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数据处理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这种技术模式的覆盖性必将全面提升。

2.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的调查中的注意事项

2.1调查的类型与精度的确定

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工作中,相应调查类型的选择与精度的确定是基础性环节。地质环境调查相应数据和灾害预测结果的应用是以所在区域实际需求为出发点的,其目的在于降低地质灾害对于区域建筑物、功能性设施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损害。在具体的选择过程中,调查人员可对区域建筑密集程度、功能性设施的重要性以及人口规模等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对地质调查对象等级进行划分,从而选择相应的调查类型。在此基础上,选择适用的相应精度标准,具体的精度标准包括:小比例尺、中比例尺、大比例尺和详细比例尺等。在确定调查模式和精度的基础上,按照相应的指导规范展开调查工作。

2.2地质灾害风险分级

地质灾害风险分级工作是在调查预测结果的基础上,综合对所在区域可能形成的系列性影响所划分的,主要判断依据为生态环境损害和构筑物与经济损害的整体水平,执行标准为危害发生可能性与破坏损失两方面参数。在具体判定过程中,对于地质灾害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主要衡量准则为相应灾害的发生几率和与受影响目标的空间距离,而破坏损失则可通过地质灾害所在区域经济价值和承灾脆弱性判别。对于地质灾害分级,当前行业主要执行依据为:按照《澳大利亚地质力学联合会规定》( AGS, 2007a)进行6个层级灾害划分,按照《滑坡崩塌泥石流灾调查规范》等系列国家标准进行4个层级灾害划分,最终结果根据两者进行综合性判定。

2.3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调查方法的选择

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在完成类型精度设置与灾害分级后,可确定具体的调查方法,调查方法的选择主要依据调查项目二确定,除去传统的灾害成因、灾害规模以及发生变化趋势外,应包括一下部分数据内容:①达到一定体积规模的地质灾害发生的年频率;②潜在地质灾害隐患的滑距和滑速;③承灾体及经济价值;④承灾体时空概率和⑤承灾体易损性。上述信息内容共同构成了地质环境与灾害调查的整体目标,以此为基础结合调查精度与类型确定调查方法。当前,较为通行的调查方法分类如下:低精度的调查适用于中小比例尺(<12.5万),采用的方法也是一般性的收集资料、遥感解译、地面调查等;中精度的调查适用于大比例尺(1:2.5万-1:5000),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工程地质测绘、经验办法、走访知情者、简单模型、统计技术等;高精度的调查适用于详细比例尺(> 1:5000),采用的方法主要有详细比例尺工程地质测绘、钻探、物探、山地工程、测试与试验、承災体资产评估等。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现实需要的促进之下,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要点内容之一。多种新型地质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调查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在地质灾害预测评价方面水平的提高,有效保证了地区对于地质灾害的控制,进一步降低了地质灾害发生对于经济生产和人员安全的损害,为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张像源,曾青石,陈辉.地质灾害野外调查数据采集系统数据模型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7,05:98-101.

[2]陈亮,曹恺.信息量模型在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中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03,12:170-172.

[3]钮亮.灾害调查信息系统的建立——在娄烦县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02.

新平县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及架构 篇7

我国是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2006年至2010年,我国平均每年因突发性地质灾害死亡和失踪1 116人、直接经济损失182.9亿元。最高年份的2010年死亡和失踪2 892人(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除外;2010年数据截止9月30日)。人类生产活动改变自然环境,也加剧了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而自然灾害的发生又进一步破坏了环境。为了防止或减缓这一恶性循环的发生和延续,就必须充分发挥人类社会的调控机能,遵循自然规律,在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寻求和谐的关系,改善环境,加强地质灾害的评价、预警与防治的研究工作。

1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基本概念

1.1地质灾害

根据2004年国务院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通常指由于地质作用引起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灾害。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指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六种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表1为2010年全国地质灾害发生的数量[1]。图1为根据http://www.emdat.be/统计的灾害报导数量[2,3]。

1.2风险

一般的狭义风险表示为不确定性,其基本的核心含义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或损失”。如果提前通过专业的分析和理性的判断,继而采取及时而有效的防范手段,就有概率使这种不确定性或不确定的损失降低。因此,研究如何防范风险以达到降低损失的目的成为了大家研究的重点方向。

1.3风险评估

在外国文献中Risk assessment就是指风险评估,它包括了风险分析(Risk analysis)和风险评价(Risk evaluation)两个内容,详见图2。风险分析就是用有效的信息估计灾害对个人、社会、财产或环境造成的风险,而风险评价(Risk evaluation)是指通过风险分析后,将分析数据直接或间接纳入决策过程的阶段,目的是确定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的方法[4]。在此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国内文献中评价和评估这两个概念经常混淆,无论风险评价或是风险评估都是指的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同理危险性评价和评估一般也都指的是危险性评估。

一般认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是指在单体或是一定区域面积内,根据地质条件背景、地质灾害触发因素及人类活动状况等影响因子,对地质灾害发生的机率及其对人类社会产生危害的程度进行定量描述的系统过程[5]。个体评价对认识灾害活动的发展阶段,预测未来灾害活动程度,决策是否进行防治以及防治的重要等级和防治的手段类型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区域地质灾害评价是制定区域性地质灾害宏观政策、部署预防减灾工程的依据,因此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6]。

2新平县风险评估研究

新平县隶属云南省玉溪市,地理坐标北纬23°39′—24°27′,东经101°17′—102°36′。面积4 223 km2,2000年人口26万人。县政府驻桂山镇。地处哀牢山脉中段的分水岭以东,最高海拔为哀牢山主峰大磨岩山的3 185.9 m,最低海拔为漠沙镇南蒿村的422 m,最大高差2 743.9 m。境内群峦叠嶂,林海苍茫,河流纵横,峰高谷深。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元江自西北向东南斜贯而下,将县境分为东西两部分。特殊的地质条件和地理环境以及人类工程活动频繁造成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

2.1地质灾害类型与分布特征

新平县地质灾害灾种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和不稳定斜坡等5种,共有713处地质灾害点。其中,滑坡431处,泥石流沟62条,不稳定斜坡215处,崩塌4个,地裂缝1条。

灾害分布图见图3。新平县地质灾害受构造、水系流域控制明显。从构造上看,地质灾害主要密集分布于西部的红河断裂带两侧,中部的新平向斜构造带及北部的海资底向斜和新化背斜上。从流域上看,元江西岸的地质灾害较东岸发育,上、中游较下游发育;元江西岸地质灾害最为集中。主要原因是,元江西岸为哀牢山山前地带,地形上,高差大,纵坡降大,沟谷水流势能相对较大,搬运能力强,为泥石流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输沙搬运势能。从行政分布上来看,见图4。新平县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者竜、水塘、夏洒、老厂、新化5个乡镇。

2.2风险性评估架构

地质灾害区域风险评估流程见图5,可见地质灾害区域风险评估由图5上几个步骤组成。其中,易发程度评价是危险性评价的基础,危险性评价和易损性评价是风险性评价的核心,分析过程加上评价结果才组成了风险评估这个大系统。

易发性程度评估、危险性评估、易损性评估这三方面的分析评价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最终形成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系统[7]。

风险性评估吸收了危险性评估和易损性评估的成果。最早是Laird等人(1979)以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地区为例,对土地利用潜力进行的定量化分析,目的是为规划者提供更多有用的地球科学信息,这样可以根据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更好地确定土地利用方式,根据总社会成本对不同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分类。

评价分区方法可以简单地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类。一般情况下,自然灾害的定量化风险评估(QRA,quantitative risk analysis)要优于定性分析。因为定量化风险评估往往都会有更加明确客观的输出对象,为技术层面和政策层面上的决策制定,提供了更加完善的信息交流基础[8]。但是,地质灾害是没有明显的衰减规律的。导致崩滑流的地质灾害评价会形成有限点群的散点点分布,完成区划要依赖于数学模型上的过渡插值方法,结果与实际情况有一定误差。因此,区域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一定要强调定性分析为主,定量计算为辅的基本原则。根据多年跟踪研究,提倡在定性分析评价的基础上,采用简单实用的模型和方法,例如基于GIS平台,进行定量评价,以定性分析决定定量计算的评价流程。

结果按照可公式

风险度(Risk)=危险度(Hazard)×易损度(Vulnerability) (1)

将危险性评价结果与易损性评价结果相乘。不过更为普遍的做法是将两者用一定方法叠加。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很多学者改进了公式(1),例如我国学者将防灾减灾能力也考虑进了风险评价当中(金江军等 2002),Van Westen(2006)提出的滑坡风险评估技术框架目前在国际上应用广泛。

风险(Risk)=∑(危险度(Hazard)∑(易损度(Vulnerability)×损失量(Amount or cost of the particular elements at risk)) (2)

2.3风险性评估管理及灾害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是对存在的各种地质灾害风险进行识别、计算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优化各组合部分期望以最小成本达到最大的安全保障,从而对防灾减灾的方案做出评估和决策[9,10]。为降低风险大体可以从降低危险性、降低易损性等方面入手。

2.3.1 工程措施

地表排水、削坡减载、拦挡工程、排导工程等都是常用的防治工程措施。针对不同地区和相对的经济水平采取相应的治理手段保护人民和其财产的安全。

2.3.2 搬迁避让

利用工程措施治理地质灾害有时难度和投入会比较大,政府组织的预防为主,避让结合的方法也是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实践表明,搬迁避让能非常有效地防治地质灾害。相应的,合理确定项目选址、布局,切实避开危险区域变得尤为重要。

2.3.3 监测预警与群测群防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包括时间和空间两大部分,做好监测工作,及时采取解决措施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手段,做好监测预警就必须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合作、加强值守和应急准备以及协调好各部门的职能。群测群防工作是群众直接参与地质灾害点的监测和预防,及时捕捉地质灾害前兆、灾体变形、活动信息,迅速发现险情,及时预警自救,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一种防灾减灾手段。我国近年来在积极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的同时,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专业能力也已得到了显著提升。云南省新平县已建立了汛期洪涝地质灾害避险专用无线电通信系统的一级预报预警通信网络,逐步形成了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监测预警体系。

3结语

本文在研究国内外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理论的基础上,对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与国外的地质灾害的研究相比,我国尽管起步晚,但进步很快。尤其是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面做了很多经典案例探讨。

同时,在不断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来加强地区风险性评价的同时,我们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在未来阶段做更多的研究:

(1) 一个区域评价的结果与其他区域评价结果不具有可比性,并且结果是静态值。一般作为长时段大区域地质灾害预测的方法与参考。

(2) 软件方面,我国自主开发的地灾专用软件较少,一般使用的是Arcgis等软件作为架构平台。可以将国外先进评价系统引进与我国自主开发相结合,二次开发和完善后设计出适合我国地质灾害特点的风险评价系统,实现优势互补。

(3) 技术方面,积极使用高分辨率的遥感图像、多时段卫星图像(ASTER和LIDAR)和雷达图像、GPS全球定位系统、利用雷达差分干涉测量(SAR和DinSAR)技术获得的地面卫星图像,可以提升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4) 规章制度方面,我国对于地质灾害风险评价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建立统一的风险评估标准,有利于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更好服务于人民。

(5) 信息的维护以及软件后期的更新方面,对于已经建立和制定好的风险评估系统应当重视信息的维护,保证即时更新,在灾害来临之前发挥更多效用。

(6) 建立更健全的保障系统。国人的保险意识相对于国外来说是很低的,尽管灾难惨绝人寰,但理赔金总额却极少。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的自然灾害险,利用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结果与相关保险相结合,可以适当减轻政府压力,对灾后援助也有一定帮助。

摘要: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是从国外引进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国内目前对此的理解和应用,经常有概念混淆之处,对其评价也有诸多困难。根据当今国际上通用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以新平为例,综述了国内外在这些难点上进行量化和评价的技术方法,架构了风险评估系统。

关键词:GIS,易发性评价,危险性评价,风险评估

参考文献

[1]中国环境监测院.地质通报,http://www.cigem.gov.cn/,2010

[2]黄崇福.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5

[3]乔建平,石莉莉,王萌.基于贡献权重叠加法的滑坡风险区划.地质通报,2008;27(11):1787—1794

[4] Fell R,Corominas J,et al.Guidelines for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haz-ard and risk zoning for land-use planning.Engineering Geology,2008;102(3—4):99—111

[5]黄润秋,向喜琼,巨能攀.我国区域地质灾害评价的现状及问题.地质通报,2004;23(17):1078—1082

[6]马寅生,张业成,张春山,等.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地质力学学报,2004;10(1):7—18

[7]张春山.汶川地震重灾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重要意义和方法.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0;3:54—58

[8] Uzielli M,Nadimb F,Lacasse S,et al.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quantitative estimation of physical vulnerability to landslides.Engi-neering Geology,2008;102:251—256

[9] Glade T,Anderson M,Crozier M J.Landslide hazard and risk.Wi-ley,Chichester,England,2005;802

灾害地质风险 篇8

1 采矿导致的地质灾害现状

矿产是保证当前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 但是在目前很多地区的采矿工作中由于在采矿中各种技术的使用不到位或者是对各种问题没有加强重视, 导致目前我国采矿中各种地质灾害频发, 不仅影响到采矿工作本身的顺利进行, 也对采矿周边的地质结构以及矿区周边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产生了极大威胁。从当前我国各个采矿区域内来看, 采矿造成的地质灾害是比较严重的, 很多地区的地表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下面我们就采矿导致的地质灾害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根据调查, 在目前由于采矿导致的地质灾害主要分为两个大的方面:一方面是环境破坏;另外一方面是地质滑坡。

1.1 环境破坏

土质破坏主要是因为在采矿的过程中要进行挖掘, 尤其是在深层矿产资源的开发中, 大规模的挖掘势必会造成土地内部空虚, 造成土地的塌陷。一般来说, 要开采10000 t的矿产平均就能导致0.2 ha的土地塌陷, 大规模的土地塌陷不仅能影响采矿的继续进行, 而且能对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的影响, 因为在采矿的过程中是随着矿产资源的走向进行的, 很多居民区地下已经被掏空了, 一旦遇到地震, 就会引发更大的事故。

水资源破坏主要是因为在采矿的过程中, 由于矿资源埋藏较浅, 加上冲积岩的厚度较大, 那么水资源就通过裂隙带将水分导入矿产资源采空的地区, 这样地下水的水分就会逐渐遗失殆尽。

植被破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采矿过程中引发的土地塌陷, 很多地表的植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 或者是在土壤塌陷的地方造成很多根系发达的植物根系断裂, 从而引发植物死亡。另外一方面是由于采矿中造成地下水资源的无形流失, 造成地表植物没有足够的水分, 影响其生长。

大气污染主要发生在一些煤矿开采区, 因为在煤矿开采区, 很多煤炭本身质量较轻, 而且煤炭开采出来之后要有足够的场地堆放, 在堆放中遇到有风的天气, 小的煤粒就会在空气中漂浮, 从而造成环境污染。

1.2 地质滑坡

地质滑坡的表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边坡滑坡;另外一种是岩体崩落。

边坡滑坡主要是发生在露天矿的开采中, 由于在采矿的过程中没有对边坡进行加固, 确定的边坡角度不合理造成的, 边坡角与土层有摩擦的时候就能导致边坡的移动。在边坡滑坡的时候, 往往是顺着土质弱面进行的移动, 边坡滑坡会损害周围的建筑物, 还有可能对采矿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产生影响。

岩体崩落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是集中在丘陵地区, 因为在丘陵地区土质弱层是普遍存在的, 一般进行顺坡开采的时候就容易发生滑坡事故, 而在一些土质有裂隙存在的情况下进行开采工作就会导致岩体崩落事故, 这种滑坡的形式造成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

2 采矿导致的地质灾害发展及治理

2.1 采矿导致的地质灾害发展

采矿引发的地质灾害是普遍存在的, 当前采矿引发的地质灾害在未来不断扩大, 从目前的形式来判断, 各个矿区的开采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 很多矿区的资源已经开采完毕, 没有了矿产资源, 这些矿区就成为了无人看管地区, 因为很多采矿企业在采矿的过程中并没有做好保护措施, 所以这些老矿区在很大程度上有危险, 一旦发生地震等灾害往往会发生塌陷。同时因为在当前我国对采矿的管理工作不断加强, 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未来采矿过程中各种地质灾害的发生也会逐渐降低。

2.2 矿区地质灾害的治理

根据目前我国矿区地质灾害的情况, 在未来要保证采矿工作的顺利进行就需要在采矿中加强保护措施, 制定科学的治理制度对矿区进行治理。

第一, 加强对矿区各种资源的管理, 尤其是对水资源要进行保护。在未来采矿的过程中要加强采矿工作人员的节约用水意识, 利用先进的节水技术, 加强对水资源的利用, 在采矿过程中对水资源造成破坏的要及时进行治理, 相关部门要对采矿主体征收合理的治理费用。

第二、采矿中使用先进的技术, 在未来的采矿工作中要有效减少各种地质灾害的发生就需要不断提高采矿的技术, 采矿工作者要在日常的采矿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 相关研究人员要加强对各种采矿技术的研究, 例如,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目前主要使用的是“三下”采掘技术, 这种技术的使用有效加强了对煤矿区建筑物的保护。所以在未来所有采矿的过程中要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就需要研究新的技术和开采设备。

第三, 在采矿过程中要实施谁开采谁治理的模式, 在采矿工作中要对由于采矿造成的各种隐形威胁有及时的了解, 并且对采用科学的技术进行解决, 从而将地质灾害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四, 针对采矿过程中出现的掩体崩裂问题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锚固, 在矿区采矿之前要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分析, 尤其是对岩体特征要特别注意, 运用数学和物力方法对其变形趋势进行分析, 必要的时候要采取岩体锚固技术进行治疗, 这样能有效防止岩体在采矿的过程中发生崩裂和移动, 对矿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失。

第五, 在采矿过程中由于地下的地质结构遭到严重的破坏, 引发地面下陷, 给矿区的土地使用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所以在采矿之前就需要制定严格的生产计划,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将采矿与治理结合起来, 例如, 一些开采完的矿井要进行回填, 避免塌陷。同时对一些受到污染的耕地, 应该采用科学的技术进行治理, 开展复垦工作。

3 结语

采矿导致的地质灾害主要是因为采矿中使用的技术不恰当, 没有将环境保护工作做到位, 目前我国采矿工作中各种地质灾害的发生是比较普遍的, 在未来的采矿工作中要降低地质灾害风险的发生采矿单位提高技术水平, 加强管理, 从而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

摘要:矿产是保证当前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 但是在目前很多地区的采矿工作中由于在采矿中各种技术的使用不到位或者是对各种问题没有加强重视, 导致目前我国采矿中各种地质灾害频发, 不仅影响到采矿工作本身的顺利进行, 也对采矿周边的地质结构以及矿区周边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产生了极大威胁。本文主要对目前采矿导致的地质灾害现状进行了分析, 并且对如何防止未来采矿导致的各种地质灾害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采矿,地质灾害,环境污染

参考文献

[1]赵崇清, 邓金灿, 孟中华.高峰矿区新洲地表大沟地质灾害综合治理[J].采矿技术, 2009 (4) .

[2]潘春华.采矿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及冶理设想[J].现代物业 (上旬刊) , 2011 (8) .

[3]陈耀论.采矿引起的地质危害及治理技术的应用[J].企业科技与发展, 2009 (8) .

[4]张成立, 徐晓章.地质灾害治理中边坡移动监测成果的整理及分析[J].浙江国土资源, 2009 (4) .

[5]李凤明, 谭勇强.采矿活动引发的滑坡及工程治理实践[J].煤矿开采, 2002 (2) .

浅议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 篇9

要想明确环境地质的内涵首先要先明确环境的含义, “环境”一次来源已久, 并且国内外的专家与学者对其有不同的认知, 比如, 我国的《环境科学大辞典》当中, 对“环境”是这样描述的:“相对于中心事物来说的一种背景。”在环境科学中指出了人类的各项活动以及外部世界的所有都是环境, 环境是地球表面与人类发生了相互作用的关系下产生的自然要素的总体。”在上述理论中, 将人类作为了环境的主体, 将能够对自然产生作用的要素总体称之为“环境”。

在《环境学导论》一书当中, 对环境的理解为:“环境科学当中对环境的研究, 将人类的活动与行为作为核心, 并将人类作为了外部世界的主体, 人类的生存、生产等相适应于环境, 是各种物质条件结合的总称, 并以此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与物质条件的综合体两种。本文将“环境”内涵划分为三大类, 分别是: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地质环境, 并提出了人类是环境当中的重要组成, 是与环境共同发展的主体, 并且, 人类是在自然地质形成过程中出现的。环境地质就是对人类的生存、发展环境形成影响的地质、地质问题及其相关变化信息的集合。

2 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当前, 随着资源开采程度的加深, 人们面临的环境地质问题也逐渐增多, 主要包括:淡水资源短缺;土地流失、土地荒漠化等问题;地质灾害日渐频繁, 引发了环境问题;地球化学循环对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环境地质问题逐渐增多。

上文已经提到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是根本条件。同时, 水资源也是维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保障。其中, 每一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淡水资源, 淡水资源不仅是使用最为广泛的资源同时也是国家经济建设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

2.1 我国淡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是:地区分布不均衡, 东部多西部少。北方水资源占有率为全国的18.27%, 而南方地区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72.2%。为此, 从水资源的分布上看, 我国北方的水资源与南方的水资源分布比例为1∶5。此外, 北方的年降水量比南方少, 年平均的降水量为300毫米, 最多为700毫米;但南方地区的长江流域年降水量每年都在1500毫米以上, 最高可以达到200毫米以上。由此可见, 我国南北方水资源相差较大。为此, 北方经常发生淡水资源紧缺的情况, 但南方因为年降水量多, 再加上气候特征, 会经常发生洪涝灾害。

2.2 土地资源流失与荒漠化问题较为严重

我国很多地区都存在较为严重的土地资源流失与荒漠化问题。最为严重的土地资源流失是土壤的侵蚀。土壤侵蚀是在特定的自然地质作用下产生的, 加上人为因素的影响, 比如土地资源的利用不合理等更使土壤的侵蚀加剧了。比如, 我国南方地区的岩溶山地区、红土地区等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必须加大对其的整治力度。

3 地质灾害种类的论述

以地质动力活动或地质环境异常变化为主要成因的自然灾害。在地球内动力、外动力或人为地质动力作用下, 地球发生异常能量释放、物质运动、岩土体变形位移以及环境异常变化等, 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生活与经济活动或破坏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环境的现象或过程。不良地质现象通常叫做地质灾害, 是指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造成的恶化地质环境, 降低了环境质量, 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安全, 并给社会和经济建设造成损失的地质事件。

地质灾害的种类有很多, 笔者在这里进行一个简单的分类:

广义的地质灾害是指, 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 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 (现象) 。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层自燃、黄土湿陷、岩土膨胀、砂土液化, 土地冻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 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狭义的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这一类的地质灾害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这一类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很大, 而且所造成的影响和破坏也十分大, 它们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 比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会造成交通系统瘫痪、人员和财产损失等。

4 环境地质灾害整治措施

4.1 对于自然灾害, 要做到提前预防和防治

很多自然灾害, 比如像地震、火山等, 因为破坏性极大, 所以一定要做好提前的预防工作, 例如要投入大量经费, 打造一套完整的预警预报监测系统, 并聘请专业的学者专家, 在预防防治工作上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4.2 对于由人为造成的灾害, 要从人自身找问题

其实很多环境地质灾害, 都是由人类自身造成的, 比如像土地酸化或盐碱化是由于对于化学肥料的滥用, 地面沉降则是对于地下水的过度取用,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泥石流等问题则是乱砍乱伐等原因造成的, 还有水资源短缺则是浪费和污染造成的等等一系列人为灾害。

因此, 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关键, 还是得从人类自身找原因。第一, 需要对人们进行宣传教育, 使其从自身做起, 在生产生活工作能够尽量不要对环境造成危害, 从而形成一个保护自然的良好氛围, 这是一个长期过程, 需要坚持。对于用此方法无效的个人单位企业, 则需要用法律的形式加以约束甚至处罚, 这里就需要立定各种法律法规。第二就是要对已经遭受破坏的环境进行科学的治理, 比如绿化来治理土地流失和荒漠化, 退耕还林来保护耕地等。总而言之, 要从人的身上去找问题并解决问题。

5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5.1 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现状认识不清

鉴于我国没有构建出完善的地质灾害调查机制, 并且投入的地质灾害调查经费较少, 致使人们对地质灾害隐患的认识不够全面, 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刚起步, 水平较低。对灾害分布状况、灾害的危险程度、影响因素都缺少足够的认识, 评价开展的非常不系统、不科学。从当前人们对地质灾害的认识上看, 鉴于地质因素了解的不是非常清晰, 不能构建出灾害预警机制, 预警信息掌握不足, 地方建设、工程布局缺少合理性、可靠性的依据。

5.2 监测方法落后, 监测网络构建不全面

全国除了部分区域外, 地质灾害监测信息网络建设的步伐非常缓慢, 并且原有的监测信息网络还经常出现损害。在平原地区因为缺少地面沉降监测网络, 不能及时对灾害的损失率做出分析, 不能对其做出客观的评价, 更不能做出技术上的决策支持;因为很多地区地质灾害预警缺少科学技术的支持, 设备较为老化, 不能做出真实、有效的预警, 不能及时对灾害做出补救规划。

(1) 地质灾害监测与调查研究的水平和国外的发达国家相差很多, 在预警预报工作开展上起步较晚;

(2) 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 在地质灾害的成因机制、诱发因素调查上有一定优势, 但在灾害的评价与分析上与发达国家存在差异, 尤其是在模拟预测技术上、风险评估、监测的新技术上有很大差距。我国初步启动的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上, 应急体系与反馈机制需要不断完善与改进。

5.3 经费投入不足

我国用于地质灾害调查的经费非常有限, 监测与预警工作更是以公益形式开展的, 缺少全面性与延展性。长期以来, 因为经费的不足很多灾害报警工作或者是灾害的预防不能有效开展, 并且加剧了重视抢救轻视防控的思想。

针对上述问题, 需要加强的工作有:不断加强对我国地质灾害易发生地的地质、水文地质等因素的分析, 做好对风险的控制与管理, 并结合地质特征以及灾害发生的程度制定出灾害的预防与控制方法;还要构建出城镇重大突发性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网络预警系统, 对突发地质灾害及时作出分析与防控;建立全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机制与预案。

6 结语

浅析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 篇10

造成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有两方面: (1) 自然因素; (2) 人为因素。而现阶段, 地质灾害的发生都是两种因素综合的情况居多。因此, 相关科研人员不仅要注重降低地质灾害的影响范围方面的研究, 还要对当前的地质环境进行可持续性发展利用的研究, 以便将人为和自然因素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2 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意义

所谓的地质灾害就是因为在自然地壳运动或者人为不合理作用下, 使土地出现移动的事件, 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伴随着人的生命以及财产的损失。现如今, 地质灾害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科学研究的课题, 也是社会公共学的重大研究课题。从宏观的角度来看, 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减灾, 不只是要解决灾害危险的问题, 还得实现地质环境的可持续性利用, 以便于从根本上缓解地质方面的问题。到目前为止, 现在大家提出的普遍是如何防治的问题, 当然, 这种想法也是很受大家认同的, 但是, 如果从长远的角度来看, 如何促进地质环境的安全性才是最为关键的问题。所以说真正正确的想法应该是, 不只要讨论研究如何防治地质灾害, 如何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危害, 还要深入研究与地质相关的减灾问题。从不同的两个方面, 如何将防治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的可持续利用问题结合起来, 将保护与防治两个问题并列在一起,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实现防治地质灾害的目的。

3 我国地质灾害基本状况

中国地质灾害的活动强度、暴发规模、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等方面的数据均居世界前列。特别是山地丘陵区突发性的滑坡泥石流等常常摧毁淤埋城镇、危害村寨、冲毁道路桥梁、破坏水电工程和通信设施、淹没农田、堵塞江河、劣化生态环境、危及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 严重制约我国山地丘陵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据统计, 1995~2011年17年中, 全国因突发性地质灾害累计死亡或失踪17578人, 平均每年1034人, 估计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年均约120~150亿元。特别是2010年, 全国因地质灾害造成2915人死亡或失踪534人受伤, 其中仅甘肃舟曲县城“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就造成1765人死亡或失踪。

随着我国山地丘陵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 区域经济存量、人口密度、社会财富将大幅度增长, 地质灾害风险程度和危害数量也将显著增加。人类减轻灾难是有成效的, 但也会出现逆流 (2010年, 图1) 。

对图1进行分析不难得知, 长期趋势过程反映出3个方面要素的积累效应:

(1) 地球表层内外动力作用过程的累积效应, 包括持续作用的程度与松散体的积累。

(2) 多重外动力引发因素的耦合激发, 如太阳11年的周期活动 (主要表现为磁场极性倒转及太阳耀斑、太阳黑子活动异常而影响地球) 、月球引潮力的迭加作用、局地降雨的激发作用等。如陕西西安市灞桥区白鹿塬黄土斜坡的自然休止角约为30°, 20世纪90年代人为取土形成70°的高陡边坡, 2011年9月上旬降雨渗透的累积效应和17日42mm局地降雨激发作用终于酿成滑坡灾难, 造成32人死亡。

(3)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 包括地质灾害防治行动的正负效应。2010年的重灾事件频频出现, 虽然存在局地降雨引发作用的异常, 也明显存在建设者无知、不懂地质风险的积累效应, 不知避开“河 (沟) 道、河 (沟) 漫滩”地质环境的悲憾, 而绝非技术层面的监测预警或工程防范问题。同样地, 2011年全国只有277人死亡或失踪也不代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很到位, 而是与中国大陆全年的降雨量创自1951年以来60年来最少 (年均值556.8mm) 、局地强降雨事件显著低于2010年、外部激发动力显著弱化相关。从更大视野看问题, 由于2011年总降雨量不足, 造成或衍生的旱灾、火灾、污染、农业和生态环境退化等损失明显高于常年, 或者说财富的生产量也明显降低。

4 地质灾害的防治要点

我国深受地质灾害的侵扰,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倍受众人所关注。我国的地质防治工作通过不断的摸索和探索, 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从上级到下级都有较为合理有效的安排, 形成较为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系统。我国通过对国民普及地质灾害的防治常识以及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的宣传工作等方式, 强化国民意识, 避免因慌乱使地质灾害中人员伤亡率上升。我国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心放置在“预防”上面, 有利于对地质灾害做出及时有效的整治方案, 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4.1 区划调查

地质灾害发生会给当地的地质环境造成影响。有关人员调查地质灾害发生地的地质环境情况, 并做好记录整理归档, 作为评价地质灾害潜在危险系数的资料依据, 然后对评估风险并做区划。统计各地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和规模, 做好区划调查工作, 有利于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4.2 监测警报

监测指的是监测地质环境的变化, 并对环境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掌握可能诱发灾害的隐患资料。警报是构建灾害报警系统, 依据监测的结果, 向居民发出防灾预警信号。监测警报对技术和行政有较高的要求。监测警报系统的完善支撑着后续防治工作。

4.3 搬迁整治

上述两个系统为搬迁治理系统奠定了基础。搬迁是指对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地区, 采用搬迁避让的方式, 确保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将该地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治理是运用工程治理措施, 从根本上治理地质环境, 清除灾害隐患。二者主要以调查监测地质灾害的数据为根据, 评价地质勘测的结果, 分析诱发地质灾害的隐患, 确定灾害隐患地点。

4.4 相关的应急处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 对于突发性地质灾害的灾后处理和重建工作内容, 要建立其相关的应急处理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 能在灾难发生后按照科学合理的流程迅速做出回应。把地质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程度降到最低, 同时还为灾后的重建提供了一定的物力和人力方面的资源。

5 地质环境的利用要点

5.1 工程地质环境的安全建设

工程地质环境的建设: (1) 要对工程所处环境的地质信息和周边区域的地质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只有在充分了解工程建设的地质环境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出现的类型后, 才能实现对其的安全建设。由此可以看出, 对工程地质环境的安全性评价能够在最大限度上, 避免工程建设所带来的地质灾害发生。 (2) 工程的建设人员要树立起地质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观念, 这也是降低地质灾害发生风险性重要内容。就目前来说, 人为因素的影响已经成为造成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此, 对于工程地质环境的利用就要注重人与自然资源的有效融合。这一目标的实现, 使得人们在进行的经济发展建设的过程中降低了与生态环境的利用冲突。 (3) 在构建工程地质利用体系的过程中, 不能仅限于对工程方面和地质方面进行安全评估, 还要以可持续利用的长远发展眼光来提高地质环境的利用效果。工程建设者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后, 还要提炼出工程进行地质安全建设的要求和施工注意事项。

5.2 区域地质环境的利用

对于区域地质环境利用的评价过程, 要充分考虑到工程建设的自身特点: (1) 要做的是分析和判断工程建设地质环境的安全情况, 并通过区域地质环境利用评价体系充分的了解所监测区域的地质环境。这样一来, 工程建设就可以按区域且具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分类建设。 (2) 在充分了解地质资源的前提下, 就可以将其他的地质环境进行科学利用。事实证明, 细化地质环境的利用能够使自然资源更好的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服务。在此过程中, 对于地质环境容易发生灾害的区域就可以进行区别建设, 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地质灾害的波及范围和存在的危害程度。由此可见, 区域性地质环境的开发建设方法, 具有操作可行性、实用性。 (3) 在完成了地质环境利用的灾害危险性调查后, 就要着手进行当地地质环境的可持续性建设。这一过程不能局限于传统的价值思维和研究视野, 要勇于探究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思路。在分区域进行地质环境建设的过程中, 可对工程地质环境的质量问题、工程地质区域的功能性划分以及地质环境工程的建设范围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6 结语

总而言之,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需要长远的规划和建设发展。将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利用作为未来地质研究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 揭示两者的关系和内在联系,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实现灾害防治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双赢目标。

参考文献

[1]高平, 张帆一.粗煤泥分选和选煤工艺[J].选煤技术, 2011 (5) :46~49.

[3]李宇.探究粗煤泥分选及对选煤工艺的影响[J].能源与节约, 2014 (5) :101~103.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研究 篇11

关键词:地质灾害;灾害防治;环境利用

导致地质灾害的原因主要是由自然等外力因素导致的,地质灾害会引起岩土层的移动,从而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一定的威胁,因此防治地质灾害的问题成为我国自然灾害问题的焦点,从长远来看,地质灾害会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给我国经济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如何防治自然灾害成为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要将地质灾害与环境利用问题放在一起研究,在减少危险源的前提下,建立科学的防治地质灾害防治体系,从而提高我国地质的环境利用率。

一、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

(一)我国目前地质灾害现状。我国国土幅员辽阔,南北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南方与北方的地质灾害还呈现细微的差别。例如我国西南部山区比较容易发生泥石流以及滑坡的现象,给交通运输带来严重的影响,有时还会破坏西南部地区的通信系统,给救援行动带来一定的阻碍。从受灾程度看来,南方尤其是西南地区受灾害的影响是远远高于北方的,因此一定程度上地质灾害限制了南方某些地区的发展,给当地的人民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针对受灾的强度与规模制定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尤为重要,要针对地质灾害防治的地区,进行地区性的检测,深入研究地质灾害与当地地质水文条件的辩证关系,并制定应急处理方式,从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二)调查区划分。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首先要从调查区域的划分开始,只有明确研究目标,才能保证地质灾害防治的有效性。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划定调查区域的基础上,对研究目标开展地质勘探,从而对当地的环境与地质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并根据研究结果,将调查区根据危险的等级进行重新划分,从而明确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地区,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三)检测预警建设。地质灾害的防治要以预警工作为主,因此检测预警系统的建设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核心。正因检测预警建设的重要性.要求相关部门在预警系统的建设上增加投入力度,从而保证预警系统的高效性与灵敏性。预警系统要做到第一时间发布灾情信息,以便发展后续的救援疏散工作。同时预警系统还需要根据地质灾害的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给救援团队提供较多的信息,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不利影响,给救援工作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四)搬迁治理工程建设。一般来收,地质灾害一旦发生,受波及的范围较广,受灾人群也较为密集,因此针对地质灾害开展搬迁治理工程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受灾程度较重的地区,采用搬迁的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规避地质灾害发生时的影响,给周边居民的安全性添加了一層保障。同时,搬迁治理还要将灾后重建的工作考虑在内,在最大限度内减少地质灾害对当地居民的影响,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五)应急处理建设。应急处理指地质灾害防治系统对突发情况的处理能力,地质灾害通常没有任何预兆,具有速度快、破坏力强的特点,因此针对地质灾害建立应急处理措施的建设,也是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水平的有效途径。迅速反应是地质灾害发生时减少损失的具体方式,同时安排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对地质灾害的情况与影响做出一定的评估,根据地质灾害的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救援措施,是减少事故伤亡的最有效的对策。还应该组织专家进行现场的勘探,从而减少事故的波及范围,规避地质灾害造成二次伤害,迅速组织救援的有生力量,并且对后期的救援进行一定程度的规划。

(六)完善科学研究体系。地质灾害的发生是具有一定的规律的,目前我国对地质灾害发生成因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许多领域还具有突破的空间,这就给我国科研部门提出了挑战。研究地质灾害的发生的原因,能够给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提供技术与理论的支援,从而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科学性,不断的针对地质灾害进行应急处理的模拟,从而保证减少地质灾害波及范围。

二、地质环境评价体系建设

(一)区域地质环境利用评价。在保证区域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基础上,提高对区域地质环境的认识,是提高环境利用率的重要举措之一。因此要对目标区域的地质进行深入勘探,从而判断地质的机构与运动规律,从为环境利用工作提供安全保障。建立高效的评价体系是对环境充分利用的前提,因此要加强环境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这样才能满足环境利用的相关研究的需要。在进行环境利用可行性分析之后,要考虑怎样将经济建设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从而迎合我国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环境容量的评价是环境系统的重要标准,其大小将直接影响环境的利用率,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还对我国灾难的调控能力提出一定的挑战,因此能否取得良好的环境利用效果,还要看能否选择正确的发展对策,从而保证环境利用在地质灾害防治基础上的开展。

(二)工程地质环境安全建设。地质环境的利用伴随着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开展地质环境安全建设,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规避地质灾害对我国经济建设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千百年来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如何提高环境利用率在于能够在多达程度上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影响。因此改造自然是工程地质环境安全建设的有效途径,通过监理工程地质安全体系,能够有效的规避风险,从而规范相关工作人员的操作,增加地质环境的利用率。

结语:综上所述,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工作,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综合素质,从而在统筹当地发展情况的基础上,规避地质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加地质环境的利用率,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迎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战略。

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 篇12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环境,利用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因为地质灾害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十分惨重, 灾害带给我们的是血的教训, 因此, 对于地质工作者而言肩负着国家和人民的重任。只有不断利用地质环境, 研究引起地质灾害的因素, 不断探索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 才能有效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的经济稳定。

2 地质灾害防治系统

2.1 区划调查

当一个地区由于各种因素而发生地质灾害会给当地的人民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从事地质相关工作的人员会经常到曾今发生过地质灾害的地区进行考察, 了解当地环境与自然气候, 分析引起地质灾害的原因, 并且做好数据资料的整理记录并归档保存, 这些资料将作为评价地质灾害发生概率的依据, 通过专业人员对其进行仔细研究, 评估风险因素、风险系数, 并且做区域划分。[1]之后统计人员对各地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和规模做好统一的整理和区划, 这样有效地收集资料并分析整理有利于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

2.2 监测警报

这里所说的监测是指监测区域地质环境的变化情况, 通过研究环境的变化进而分析和掌握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警报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报警系统, 通过监测系统我们可以及时了解地质变化情况, 进而在监测到灾害发生的预兆之前, 可以通过报警系统向居民发出防灾预警信号。监测警报是一项对技术有较高要求的系统, 只有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才能在监测到灾害之前及时发出报警信号, 保证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可以说, 完善的监测警报系统是后续防治工作的有利支柱。[2]

2.3 应急处理建设

只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应急体系, 在发生地质灾害后, 相关部门才能迅速做出对灾情的控制和救援, 立即安排相应的人员赶往灾害发生的地区, 进行一系列必要的救援, 调动各个相关部门, 保证受灾地区充足的食物供应, 配备专业的医疗团队, 给予足够的生活用品, 充分做好灾后救援工作, 尽可能地降低人员伤亡和当地的经济损失, 并且采取紧急预案, 防止灾害波及的范围扩大, 带来更加严重的损失。

2.4 完善科学技术研究体系

相对及时有效的救援而言, 有效的防治灾害发生更加重要。做到“预防为主, 整治为辅”这是地质灾害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想采取措施防治灾害的发生就要依靠先进的科技手段, 利用高科技的设备仪器监测灾害的诱导因素, 采取措施从根本上防治灾害的发生。[3]加强监测预警系统的升级开发, 报警设备能够为居民提供准确的信息, 使该区域的居民有时间进行撤离到安全的地方, 从而降低人员伤亡, 减少人们的财产损失。完善的科学研究体系可以为建立健全的应急处理系统奠定坚实的基础, 科学技术的力量是无穷的, 只有以先进的科技设备做基础才能建立更加优化的应急处理体系, 无论对灾后的重建还是地质环境的恢复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3.1 地质灾害一般发育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

地质环境是由于地球本身运动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在地质环境不断的演变过程中, 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因而带来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尤其是在近些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科学技术取得显著提高, 人们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环境下越来越追求经济效益, 而忽视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经济的增长刺激了越来越多的人改造自然的欲望, 在这种情况下, 地质环境的变化速度逐渐加快, 完全超乎人们的想象, 当这些变化不断加剧直至超出环境本身所能承受的范围时, 就导致了地质灾害的发生。地质灾害的发生必然是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 它不可能脱离地质环境而独立存在, 地质灾害发生的条件是必须具备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 这些条件在环境中的不断变化以及相互之间的作用成为了地质灾害发生的诱导因素。

3.2 地质灾害影响地质环境质量

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质量从专业的角度而言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 在这个区域空间内的整体环境或者局部环境的某些指标对于人类的生存和繁衍, 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同理, 地质环境质量就是指某区域的地质条件对于人类的生存和繁衍, 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正如我们上面所探讨的观点, 地质灾害的发生就是由于当地的地质条件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而我们所处的地质环境已经无法承受这种剧烈的变化, 因此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通常, 一个地方发生地质灾害, 其影响力是人类难以估量的, 它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 包括人员的伤亡, 财产的损失, 当地经济的发展。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同样也是一个地质形态多样的国家, 每个地区所处的地形、气候、自然环境都各不相同, 有的地区沿海, 有的地区环山, 有的地区临江, 这些特殊的地理位置都是地质灾害多发的地区, 研究资料表明, 我国每年因为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达到上百亿元人民币。总的来说, 地质灾害对于人类的影响主要有2方面:一方面是直接给人类的生命安全及财产造成威胁;另一方面是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通常来说, 一个地方发生过地质灾害对其地质环境质量就有非常大的影响, 降低该地区环境质量的指数, 也就是说它对于人类的居住和社会发展适宜程度降低。[4]

3.3 地质环境利用评价系统

地质环境利用评价系统就是根据当地的地质环境具体情况, 例如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变化等分析其发生地质灾害的概率以及风险级别, 在此基础上, 规划科学、合理地应对灾害的措施, 通过地质环境利用评价系统来降低质地灾害发生造成的损失。如果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切实利用好地质环境评价系统, 就可以通过提前预知地质灾害的发生时间和地点, 从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减少灾害波及的范围, 使居民得到妥善地安置, 降低人员的伤亡以及人民财产损失, 使当地经济发展受到较小危害。我们在实际运用地质环境评价系统时, 要根据不同地区地质情况灵活使用, 并且在工作中开拓创新, 勇于创造新的地质环境评价方法, 对地质环境利用评价系统进行更新和优化。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需要长远的规划和建设发展, 将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利用作为未来地质研究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 揭示两者的关系和内在联系,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实现灾害防治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双赢目标。

参考文献

【1】周惠.浅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山东工业技术, 2015 (10) :236.

【2】杨洪, 冯薪霖, 周芙蓉.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5 (2) :142.

【3】董懋.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城市地理, 2016 (4) :51.

上一篇:门诊服务台下一篇:飞机运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