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策略(精选12篇)
地质灾害防治策略 篇1
0 引言
煤矿产业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推动了地区的工业化进程, 但是煤矿产业的盲目发展也给生态环境带来损害。人们依赖于地质环境存在, 如果栖息地受到破坏, 人们便会面临生命健康方面的威胁。煤矿生产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形式的地质构造, 如果无法妥善加以处理, 极易转变成地质灾害, 甚至对煤矿生产造成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
1 煤矿地质灾害的现状
我国幅员辽阔, 地理环境复杂, 地质条件多变, 特别是山地和高原地区, 地质构造活动频繁。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 各地区极易发生地质灾害, 且地质灾害的种类繁多, 分布不均匀, 对当地环境影响大。我国的工业化进程需要大量的能源条件作为支撑, 特别是对煤炭的需求。由于我国是煤炭消耗大国, 煤炭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我国的地质灾害研究及监测防治工作尚且未形成系统的监测评价体制, 对地质灾害的监测防治往往涉及到当地经济的发展, 需要综合各种条件和数据予以研究。传统上, 对煤矿地质灾害的经济评价基本上均是经济管理人员进行, 其参考的数据往往不够准确, 也并未对地质灾害本身加以研究, 因此, 国内的地质灾害研究还需要长时间的发展。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和能源交通等项目的启动, 某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与地质灾害之间的矛盾变得更加突出, 因而必须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防治。
2 煤矿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
2.1 煤矿开采时易发生的地质灾害
2.1.1 煤与瓦斯突出
煤矿区的地质环境复杂, 地质构造条件多样, 矿区内部瓦斯含量不等。在地表逐渐扩张形成的张型断层条件下, 瓦斯能够得到顺利排放;而压型断层则会具有相对较强的封闭性, 瓦斯在封闭空间内聚集, 不利于瓦斯排放。瓦斯能够在较封闭的系统内储气, 以吸附或者游离的状态储存在煤层的缝隙中。在应力对矿井内部环境的调整过程中, 易破坏储气的封闭系统, 使得煤层内积聚的气体向外释放。此类情况下, 瓦斯极易在自然或人力的作用下爆炸。
2.1.2 地面沉降
煤矿大量开采后, 地面沉降几率增大。煤矿往往需要地下开采, 地下开采到一定程度, 会对采空区围岩的初始应力构成破坏, 使这些部位的岩石破碎甚至发生地表位移。人们大量抽排地下水, 使得采空区不断扩张, 地下水的分布就会受到影响, 形成大面积的沉降漏斗, 地表由此发生沉降。
2.1.3 矿井突水
在挖掘矿井和采矿的过程中, 巷道穿插导致水层断裂, 大量的地下水涌入矿井中。矿井突水是煤矿经常发生的地质灾害, 对矿井的生产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2.2 煤矿闭坑后易发生的地质灾害
煤矿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具有短效性, 煤矿生产中大量的不确定因素会导致煤矿闭坑后存在大量的灾害隐患。我国当前的政策明确规定, 严禁露天开采。由于露天采场闭坑后会留下高边坡, 即使进行废石回填, 也无法恢复煤矿原有的平衡。煤矿的大量开采, 矸石的堆放使得坡体原有的平衡应力被打破, 就容易引发山体滑坡。在部分地区经常出现暴雨和山洪, 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 煤矿的煤矸石渣场拦堤就会被冲垮, 山石沿着坡体下滑则会对山坡上的居民造成安全威胁。
3 煤矿地质灾害的防治策略
3.1 遵照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 避免乱挖乱采的现象
即便是煤矿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突发性特点, 但综合历来发生地质灾害的情况表明, 矿灾的发生仍然存在着一些规律可循。对于煤矿的开采者来说, 在对某个范围的煤矿进行开采前最好先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规划, 从而避免乱挖乱采现象的出现。同时, 在煤矿开采的基础上对煤矿矿区及周边的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勘察, 并找出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各种因素。总的来说, 煤矿地质灾害的防治和管理策略是一项艰苦的且长期的工作, 只有重视并做好该工作, 才能保证煤矿的安全开采。
3.2 强化安全防范宣传, 提高群众防灾意识
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对煤矿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予以高度重视, 并定期开展宣传煤矿地质灾害的安全防治措施工作, 努力提高群众的防灾安全意识。与此同时, 政府还应积极主动地对有可能发生煤矿地质灾害的地区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 并及时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对策。
3.3 坚持资源合理开发,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对煤矿资源科学合理的开发, 并积极加强煤矿地质灾害的安全防治和管理工作, 同时要主动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这些都可以有效地避免煤矿地质灾害的发生。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各个煤矿的安全开采监管工作, 保证各个煤矿的开采工作都能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从而保障良好地质环境的形成, 最大可能的预防、避免煤矿地质灾害的发生。
3.4 规范地质资源开发, 确保因地制宜
煤矿资源在地域的分布上有着规律性, 因而围绕煤矿资源发生的煤矿地质灾害在地域分布上仍然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规律。所以, 应当切实根据煤矿资源生产的实际情形, 在先进科学技术的指导下, 着力提高煤矿区居民的建筑物质量。我们要对煤矿资源的开采工作进行全方位的考虑, 以煤矿生产的实际情况为标准, 逐步提高建筑物抗灾防范的能力, 以便于达到预先防止煤矿地质灾害发生的目的。
3.5 采取有效措施, 强化工程防治
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应当以不同的地质灾害类型为依托, 采用不同的工程防治措施。当前煤矿地质灾害的类型主要有崩塌、地面沉降与塌陷、泥石流以及山体滑坡等。对于这些情况, 我们可以这样做: (1) 对于危害影响十分严重的, 并且难以治理的, 或者治理成本投入巨大的, 对其直接采取搬迁处理措施较为适宜。 (2) 要加强对山体滑坡、崩塌的检测工作, 并且可以同时进行地表排水工作等。 (3) 对于地面沉降和塌陷, 必须要着力加大对煤矿采空区的监管, 最好对煤矿采空区进行填充处理, 最大限度地避免地面沉降破坏建筑物的状况发生。 (4) 应当加强对煤矿泥石流地质灾害的检测工作力度, 对于易于发生泥石流的地段进行栏渣、固坡等工程措施。
3.6 积极评测煤矿地质环境, 找出地质灾害隐患
通过积极、科学地对煤矿地质环境作出评价来及时发现地质灾害隐患, 并竭力防止地质灾害的蔓延, 由于这些工程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 并且具有一定的公益性, 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最好能够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从而保证地质环境评测工作能够有效及时地控制并减轻煤矿地质灾害的发生。
4 结语
煤矿生产蕴藏着巨大利润, 使得人们不断加大煤矿的开发力度, 甚至出现盲目开采、乱开滥采的不良状况。该非法开采的方式对煤矿的地质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 诸如山体滑坡、地面沉降、泥石流和矿井突水等。因此, 必须加强对煤矿地质灾害的研究和防治, 并且积极地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从而促进煤矿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武社文.煤矿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措施的探讨[J].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3, 12 (5) :52-53.
[2]梁兆松.煤矿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措施的解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12 (4) :85-86.
[3]沈德仁.关于煤矿地质灾害, 防治措施迫在眉睫[J].科技与企业, 2012, 22 (4) :156-158.
[4]王孝臣, 雷玲玲.煤炭地下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措施[J].科技资讯, 2012, 36 (1) :46-49.
地质灾害防治策略 篇2
根据市局安排,我局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为局里的一项重要工作,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重点检查重要灾害点有无变异,各乡镇防治责任及监测责任落实情况、信息网络畅通情况,特别是集中性强降雨时期,更是集中力量加强防灾工作,做到领导带班日夜值班,信息畅通,确保灾害点万无一失,为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尽最大努力。通过近阶段的努力工作,我县截止目前为止未增加新的灾害点,原有地质灾害隐患点也基本平稳。现将我局2008年1—4月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我县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我县地质灾害类型发育比较齐全,主要有崩塌、滑坡、变形斜坡(潜在崩塌或潜在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县内发现地质灾害点545处,其中崩塌(包括潜在崩塌)和滑坡(包括潜在滑坡)分别有309处和204处,占所调查灾害点总数的56.6%和37.4%,为本县主要地质灾害类型,经调查发现有隐患点491处,按规模等级分:有大型(泥石流)隐患点2处,小型隐患点489处(小一型崩滑点15处,小二型崩滑点467处,小型泥石流3处,小型地面塌陷点4处),其中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55处,近年来,经过整治和搬迁,已有5个重要隐患点消除,另有赤兴、马步等5个重要隐患点的村民已搬迁13户,大大减少了受威胁对象,为我县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起到了示范作用。
二、工作措施。(1)做好宣传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广泛宣传,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目的、意义和要求。我们围绕“善待地球,珍惜资源,持续发展”的主题,采取电视字幕、宣传车、现场咨询等方式进行宣传,做到家喻户哓,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做到人人明白。(2)、加强领导
每年编制了《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报县政府发布,《2008年汛期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已报县政府发布。在“应急预案”中明确成立了XX县地质灾害防灾指挥部,总指挥由县人民政府分管地质矿产工作的副县长担任;县地矿局局长、县人民政府分管地矿工作的副主任担任副总指挥;指挥部成员由各相关单位负责人担任。统筹规范和指导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为对突发性地质灾害防灾救灾工作责任落实到位,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应急分队等工作机构。由于工作和人员的不定期变动,我们及时调整、充实各级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机构,配齐人员,各负其责,切实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日程。(3)、完善制度
完善了《地质灾害巡查制度》等相关制度建设。经常到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检查,要求地质灾害隐患点防预区建立相关制度、监测记录;地质灾害危险处建立了警示标志,做好群测群防,使地质灾害防患于未然。
(4)、责任到位 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并把宣传工作做到灾害隐患点农户,把灾害隐患点农户组织起来让他们随时监测各自隐患点险情变化情况,做到有情况变化及时上报,责任到人,发挥群防体系功能。针对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威胁对象发放“二卡”1000多份,制定了地质防灾避险措施等,以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5)、加大检查力度
在4月初对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一次全面清查,对地质灾害点是否转移,是否消失做了全面的调查了解,并整理备案,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我们都指定专人负责。(6)、加强山区宅基地地灾评估工作
山区宅基地地灾评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这项工作开展与否,直接影响灾害点增减,所以我局拟定和土管一起在审批建房用地时,先要进行地灾评估,确保新建房屋不受地质灾害的威胁;另外严格控制山区农户切坡建房,以免地质灾害隐患点新增。(7)、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治理
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对我县滑坡等地质灾害点采取削坡减载、做挡土墙、建排水沟等;针对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受灾户实行集体搬迁,重建灾民新村,更好的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今年以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年初制定的“一个中心”、“两项活动”、“三项工程”等工作重心,不断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坚持依法治税,优化纳税服务,规范税收征管,强化队伍建设,落实党廉措施,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一个中心”,依法组织收入
今年XX县局收入形势依然严峻,税源不确定因素增加,重点税源增长缓慢,以双赢、鸿路、伊利为代表的重点企业税收有所下降。为此,我局加大了税收征管力度,中小税源取得一定增长,实现了税收总量平稳。1-10月份,我局共组织收入10.5亿元,同比增收9000万元,增长9.4%。其中增值税入库7.08亿元,同比增收2000万元,增长2.9%;企业所得税入库3.17亿元,同比增加6900万元,增长27.7%;车购税、消费税、个人利息所得税等有增有减,影响不大。累计完成出口退税1475万元、减免退税3038万元,免抵调累计达743万元。
主要做法是:一是加强税收预测分析。构建以收入核算、税源管理、其它相关部门的预测网络,运用市局重点税源预测平台、分局qq群,分层对145户重点企业和960多户中小企业进行测报,做到胸中有数。同时加强月度、季度分析,为征管选定主攻方向。二是强化稽查评估等手段。重点对金融、房地产业的税收稽查,1-10月份共查实入库1641万元。为切实加强纳税评估,针对近两年来基础税源管理薄弱的问题,我们筛选60户企业分批下达评估计划,评估追溯至2012年。三是开展序时考核、督促。从3月份起,将2014年收入总盘子分解到各相关部门,明确到各乡镇,并按序时进度进行考核。同时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的协调合作,县财政部门、各乡镇党委政府也都主动配合,发挥综合治税平台机制,开展辖区税户调查,解决漏征漏管等具体问题。
(二)开展“两项活动”,促进作风转变 1.有序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按照省、市局和地方党委要求,按部就班、切合实际抓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是细化工作措施。结合实际,制定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编排工作计划安排表,明确工作任务41项,参与活动党员78名,并将活动内容细化落实到每个周,统筹安排,有序推进。二是扎实开展学习。将集中组织学与分散分头学相结合,研读所有必学篇目。其中党组中心组集中学习五天,开展集中研讨;普通党员集中时间,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了入心入脑、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学习笔记本、学习记录和心得体会等内容详实,学习签到、讨论发言记录等齐全,市局督导组全程参加县局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会,领导班子成员和各科室负责人作讨论发言并留存书面发言提纲,党组书记、局长许建国还做了专题党课。三是广泛征求意见。结合工作实际,按照既定的征求意见工作方案,采用不同方式,面向纳税人、基层一线干部、地方党政部门、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建议。县局通过不同方式征求意见建议86条,并坚持把学习教育与查摆问题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边学边查,边查边改80条。2.扎实开展基层建设年活动。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踏上税收现代化新征程的起步年,也是加强基层建设的启动年。为此,XX县局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市局深化征管改革要求,结合长丰实际,实行工作人员岗位双向选择,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二是加强组织体系建设。结合机关党委换届,根据征管改革需要,对所属支部进行调整组合,优化了党的基层组织,选优配强了支部负责人,强化了基层组织建设。三是加强业务基础建设。根据教育培训工作安排,有序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开展每周一考、每季一赛等活动,在XX市国防教育基地举办的所得税业务知识培训班取得了丰硕成果。四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在机关党委及基层党支部换届中,结合群教活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开展广泛的谈心谈话活动,推动领导班子建设。
(三)实施“三项工程”,推动效能建设
1.实施“扎根工程”。一是开展“意见大走访”:县局班子成员深入企业、乡镇,通过召开座谈会、调研走访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同时广发征求意见表等,对收集上来的意见建议认真梳理,深入分析,及时反馈给责任单位。二是开展“换位大体验”:注重角色转变,局领导亲自深入办税服务厅受理涉税事项,税务干部们主动进行角色互换,切身体验纳税人的感受,查找工作中的不足。三是开展“落实大检查”:县局分管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各部门对上级部署的检查项目进行细化分解,列出检查清单,对发现的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并积极抓好建章立制。四是开展“作风大扫除”:在全系统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全面排查税务人员在行政执法、办事效率、服务态度、廉政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破“四风之害”,立为民之制,固服务之基。2.实施“绩效工程”。一是成立组织,加强领导。成立县局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了绩效办,分管领导兼任绩效办主任,办公室、人事教育科、政策法规和征收管理科、监察室、纳税服务科、机关党办负责人及相关人员为绩效办成员。二是学习文件,吃透精神。安排各部门认真组织学习总局和省市局关于绩效管理的相关文件,使全体干部职工理解绩效管理的意义、内容和精神实质,增强支持和参与绩效管理工作地主动性。三是草拟方案,制订计划。县局活动办对照上级文件要求,结合县局工作实际,着手草拟县局绩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制订2014年绩效管理工作计划,明确绩效管理工作的任务和目标。四是分解任务,落实指标。领导小组和活动办召开会议,讨论研究如何进一步细化分解市局下发的绩效考核指标,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确保任务分解到位,指标落到实处。
3.实施“通电工程”。按照总局王军局长全国税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关于“纪律是高压线,关键要通电”的要求,实施“通电工程”,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一方面结合廉政文化进机关工作,进一步加强廉政教育。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纳入2014年县局宣传教育总体规划,更新宣教展板,组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依托群教活动,巩固廉政教育成果;另一方面不折不扣完成税收执法考核、四个专项执法督察以及“红包风、吃喝风”专项整治等阶段性工作任务。通过抽调人员集中精力开展注销税务登记、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发票代开和委托代征税款四个专项执法督察,全面自查,积极整改,规范管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同时,机关效能建设和纠风工作也得以加强。上半年通过各级明察暗访,机关效能进一步巩固和提升;12345热线办理回复率100%,“执法回访”和“涉企检查备案”等工作均规范到位。
(四)推行“春风行动”,提高服务质量
按照“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实施方案要求,结合群众路线实践活动,加强组织领导,细化落地方案,优化便民举措,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各项便民办税措施落地生效。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统一领导、周密部署,以办税服务厅为活动开展主要阵地,各税源部门密切配合,确保了“春风行动”有序开展,扎实推进。同时,积极开展宣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动员干部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马上行动,增强做好便民办税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纳税人送去更好、更优质的服务。二是细化落地方案。坚持“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与群众路线教育相结合,牢固树立“最大限度便利纳税人、最大限度规范税务人”的工作理念,将推进征管改革与优化纳税服务相结合,有针对性地解决行政审批、办税效率、税收执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建立紧密的工作落实内控机制和持续改进长效机制,使制度安排更加优化,办税流程更加简化,服务方式不断拓展,服务平台更加完善,确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春风行动深入开展。三是优化便民举措。结合市局“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方案,深入基层调研,统筹谋划,优化业务流程,进一步明确岗责体系和业务规程,全面整理公开“行政审批、执法权力、当场办结业务、涉税业务资料、纳税人信用状况、纳税服务渠道”等六个清单,落实首问责任,加强办税服务厅管理,切实保障纳税人权益。四是建立长效机制。将“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各项措施纳入绩效管理,同时加大督导检查和监督落实,并及时反馈纳税人的满意度调查,根据纳税人意见建议不断加强工作改进。通过定期督查,建立便民办税长效机制,确保了“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取得实效。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回顾今年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内控制度需要完善。群教活动征求意见阶段发现的问题还需进一步整改落实,对应部门职能、岗位职责的风险防控机制还需改进和完善。二是征管基础有待加强。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人少事多,征管力量不足,纳税服务与税收征管等环节的衔接还不够紧密,对征管改革的认识还需进一步深化。个别人员工作的主动性不强,有待提高。三是组织收入任务艰巨。税源匮乏的矛盾在一定时期内仍很突出,部分重点税源企业的大幅减收对整体税收收入影响较大,新增税源难以弥补减收缺口。
三、2015年重点工作安排
一是狠抓组织收入。抓紧、抓实组织收入工作,重点是加强税收调研,统筹任务分配,严格进度考核,确保计划顺利完成。二是优化纳税服务。以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为契机,完善服务考核标准,梳理优化服务流程,提升纳税服务质量。加大网上办税一体化平台推广力度,扩大网上办税覆盖面,开展个性化纳税服务,推广纳税服务qq群建设,帮助企业做大做强,构建和谐征纳关系。
三是加强后续管理。在做好纳税服务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后续管理,提升征管水平,堵塞管理漏洞,尽力挖潜增收,充分运用信息管理,不断夯实税源基础,确保税收收入与经济发展协调稳定持续增长。四是严格执法行为。依托税收执法考核和执法管理辅助系统、税收执法督查等,全面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严肃责任追究,规范税务人员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和质量。加强税收法制宣传,营造诚信纳税良好社会氛围,构建公平、公正税收市场秩序。
五是强化队伍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税务文化建设,增强干部凝聚力和向心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反腐倡廉各项制度措施,坚决杜绝不廉洁行为发生,促进国税事业科学健康发展。
四、对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建议
我局全体人员一致表示坚决拥护并全力支持县委、县政府的工作,确保政令的畅通和坚决的贯彻执行。同时,在以后的工作中对领导班子充满信心和期待。本着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我局提出了如下建议:
1、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县各项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证明了县委、县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县委、县政府应继续坚持既定方针、政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园区建设应从扩大规模向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方面转变,凭借我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增强产业集聚程度和发展趋势,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打响长丰品牌,进一步提升我县工业发展在中部地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地质灾害防治策略 篇3
关键词:老坡锰矿;矿山;地质环境;地质灾害
引言
老坡锰矿区位于德保县城南东部足荣乡的老坡-孟棉村一带。地处摩天岭复式向斜北西翼,含矿层产于下三叠统北泗组中段含锰灰岩及锰质硅质泥岩中,为锰帽型氧化锰矿石。矿床规模达中型。
矿山自1996年开采至2014年,大大小小采矿点达20多个,先后建设5个采区共17个露天采场进行开采生产,均为露天机械开采。随着采矿工作的延续,部分矿体受地质、环境等因素影响而闭坑,目前剩下7个采场仍在开采中。
1.矿山地质环境
1.1矿区自然地理条件
矿区为中低山陡坡地形,山峦巅连起伏,局部为岩溶地貌。山脉呈南西西~北东东向延伸,山地坡度在20~60°不等;海拔最高为鸡冠山主峰905.00m,一般为490~720m,最低点老坡河下段415.00m,最大相对高差为490m,一般高差为100~200m。区内植被发育,覆盖广泛。残坡积层一般厚1~3米,局部大于3米。
矿区除最大的主干沟谷老坡河有常年的地表径流外;支沟多为旱沟,山坡及坡下地表出露的渗水泉点甚少,山间沟谷水流量受雨季控制,雨季有水(流量为28升/秒),均向老坡河排泄。
本区地处亚热带,年平均气温18~21℃,最高37℃,最低-2.6℃。年平均降水量为1461.4mm;年降水的分配具有明显的季候性特征,五~八月为雨季,十一月至次年三月为旱季。地表水多受采矿及人畜活动的污染,不能直接饮用;地下泉水露头较多,饮用水可解决。
1.2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为下、中三叠统、第四系。自下而上为:
(一)下三叠统马脚岭组:下部为灰色中层状泥质灰岩夹中~厚层状灰岩及深灰色厚层状~块状含燧石灰岩夹深灰色薄~中层状含硅质灰岩;中部浅色~灰色中~厚层状灰岩夹灰色中层状泥质灰岩,局部夹黄灰色薄层状泥灰岩;上部灰色层状含硅质灰岩、泥质条带状灰岩竹叶状灰岩、浅灰~灰色中层状状扁豆状泥质灰岩,顶部常相变为灰~深灰色块状~角砾状白云质灰岩。
(二)下三叠统北四组:为矿区之含锰岩系,自下而上可分为三段。第一段:下部为灰黄色薄~中层状泥岩夹少量薄层硅质岩、偶夹锰土条带。上部为黄绿色,灰黄色,(风化后呈灰白、灰黄色)中~厚层状含锰质泥岩、锰质泥岩与粉砂质泥岩互层,局部相变为含锰硅质岩或硅质泥岩。第二段:下部岩石以普遍含锰为特征,含锰矿5层,矿层间的夹层含锰(1 (三)中三叠统百蓬组下段底部长石英砂岩,局部相变为凝灰质砂岩,下部为灰绿、黄绿色中层状泥岩与粉砂质泥岩互层;中部黄绿色、黄褐色薄~中层状粉砂质泥岩互层;上部灰绿色、黄绿色中~厚层状长石质石英砂岩与泥质粉砂岩互层夹泥岩。 (四)第四系,矿区内第四系主要有洪冲积层和坡残积层。洪冲积层发育于小河两侧阶地及河漫滩,为砂土、砾石层。面积较小,厚度极不稳定。坡残积层主要发育于碎屑岩、钙质泥岩分布地区,为棕色、棕灰色、黄褐色含岩石碎块、碎石的粘土、亚粘土或亚砂土。锰矿层及其附近常含较多的锰矿碎块,可作为找矿的标志。 1.3构造-褶皱与断裂 矿区为摩天岭复向斜北西翼之次级构造。总体主构造线呈北西走向,与北东向构造反复接合,形成向西凸出的弧形褶皱;同时,次级褶皱发育,并叠加北西向、北东东向和北东向断裂,地质构造较为复杂。 区内褶皱宏观上受北西向构造和北东向构造的复合控制。矿区的主体褶皱为岜意屯背斜,背斜西翼,由于构造叠加,产生了多个次级褶皱,有领屯背斜、果福背斜等,形成了不同级次的次褶皱组。褶皱组主要有果福褶皱组、华屯褶皱组、朴素倾伏向斜。在上述褶皱的翼部,常发育有不同方向的裙饰褶皱。 区内断裂发育,有北西向、北东向和北东东向三组。其中北西向和北东东向形成较早,稍晚于褶皱期;北东东向断裂组,切断北西向断裂组,但为北东向断裂所截切。北东向断裂形成最晚,对氧化锰矿层的形成或破坏起到很重要的控制作用。 2.矿山地质灾害 一、灾害类型及其危害性 矿山地质灾害是由于人类开采矿山而直接诱发的人为地质灾害。矿山开采引起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包括:冒顶片帮、深部岩爆、采空区垮塌和地表塌陷、井下突水、崩塌滑坡、地下水破坏、矿震、环境污染等。其崩塌、滑坡、(人造)泥石流是本矿区常见或可能诱发的主要地质灾害灾种,它具有突发性强、分布范围广和一定的隐蔽性等特点。它的主要危害是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阻断交通道路、摧毁村庄矿山、淹没山地农田土地和水利工程设施等。 二、灾害的成因及相关因素 地质灾害的成因跟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有关。自然因素包括地质环境条件、气候条件、植被条件等;人为因素主要原因是不合理开采如采剥失调、边坡角度过陡等造成。 2.1 滑坡 滑坡是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结构面整体下滑的动力地貌现象。滑坡是矿山的突发性地质灾害之一。滑坡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地貌及地质条件:滑坡主要出现在松散沉积层。松散沉积物,尤其是粘土及黄土浸水后,粘聚力骤降,大大增加其可滑性。基岩区的滑坡和软弱岩层有关,当组成斜坡的岩石性质不一,特别是上覆松散堆积层,下伏坚硬岩石时,易产生滑坡;岩层的倾向与斜坡坡向一致时,也有助于滑坡发育。高陡的山坡或陡崖,使斜坡上部的软弱面形成临空状态,上部土体或岩体处于不稳定状态容易产生滑坡。 (2)气候条件及其他条件:持续的强降雨,活跃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地震,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等。 2.2 崩塌 崩塌是较陡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的动力地貌现象。崩塌现象的发生在矿山较为普遍,有土体崩塌和岩质崩塌(也称落石),规模较大小不一。崩塌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地貌及地质条件:地貌是引起崩塌的基本因素,一定的坡度和高差是崩塌发生的基本条件。由松散物质组成的坡地,当坡度超过它的休止角时可能出现崩塌,根据坡度和高差的不同出现崩塌情况不同。由坚硬岩石组成的斜坡,当坡度较大,一般大于50度,高差大于50米时,才可能发生崩塌。结构致密又无裂隙的完整基岩,在坡度很陡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崩塌。反之,结构疏松、破碎的岩石易发生崩塌。 (2)气候条件:在岩石风化强烈地区,风化层较厚,悬崖陡坡容易出现崩塌。暴雨、连日阴雨等也是崩塌的触发因素,岩体和土体中水分的大量渗入,增加了荷载,同时还影响岩土体内部结构,导致崩塌发生。 (3)人为因素:主要为不规范矿山开采。如采剥失调、边坡角度过陡,及水采方式开采矿石形成的人造成洪流极易冲蚀河岸、土体等,都导至崩塌的发生。 1996-2007年间,本矿区在人工采矿过程中,安全意识薄弱,盲目挖掘,至使边坡角度过陡而导致崩塌多起,造成1人死亡,轻伤12人的事故;自2007年至今,以机械采掘(兼水采)为主,因采剥失调、边坡角度过陡等因素而导致的大、小崩塌现象不记其数,造成死亡1人,轻伤6人及掩埋设备事故。 2.3(人造)泥石流 泥石流是一种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突然爆发,历时短暂,来势凶猛,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洪流。泥石流一旦发生,其造成的损失较大。泥石流的成因三项必要条件:特定的地形和坡度、丰富的疏松土石供给以及集中的水源补充。然而这些条件又受控于地质环境气候、植被等各种因素及其组合状况。 该矿区易诱发泥石流地段主要分布在朴素矿段的朴素屯、那腰屯及其北西向的朴素屯旱河一带。该地段特点:河道狭窄,两岸河谷有多个采矿点及排土场、堆渣场,呈递级的简陋尾矿坝。河道北岸及上游地层为松散的砂土、砾石层,厚3-60米。 图片2-1. 朴素屯尾矿坝与堆渣场一角. (照片说明:沿朴素屯旱河河谷拦截而成的简易尾矿坝,距村庄最近处仅50m,采矿点离村庄300m。冲沟从两村庄中间穿过,向东面的老坡河排泄。) 引起或诱发(人造)泥石流主要因素是:排土场、堆渣场边坡失稳,或者尾矿坝垮塌(溃坝);露天采矿场边坡失稳、洪流冲蚀引起的边坡失稳、及水采方式开采矿石形成的人造成洪流等,提供丰富的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和水源补充。如在雨季的强降雨,加简陋的尾矿坝,易引发的场库失稳导致尾矿坝溃决继而形成(人造)泥石流。如:2012年①号尾矿坝溃决形成(人造)泥石流,其大量的废泥污水涌向老坡河,造成淹埋沿岸农田、冲垮沿岸矿山设施、冲垮桥梁1座、污染下游人畜饮水。 3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及建议 根据矿山的地质条件和地形特点及矿山的开发利用方案,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对该区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及建议。 3.1合理设计边坡参数,加强边坡监测,建议作挡墙稳固边坡,开挖后如果出现开裂变形,建议做专门的工程地质勘察。对于原有的灾害点,做好边坡加固和预防工作,尽量消除因矿山开采而诱发灾害复发的隐患。 3.2渣场弃渣严格作好方量及边坡坡度的设计,作好挡墙设计,设置拦渣坝,防止(人造)泥石流的产生。特别是在朴素屯、那腰屯及其北西向的朴屯旱河一带易诱发泥石流地段更要加强监测,对该区的尾矿坝进行加固,防止(人造)泥石流的发生。建议在那腰屯小山包的北西方向400米的河道拐弯处进行人工河流改道,以消除或降低(人造)泥石流发生,以保障谷口处的村屯、学校的生命财产安全。 3.3在进场公路、矿山生活区建设中,会形成大量的边坡和一定数量的弃渣,可能形成边坡失稳,造成滑坡和塌方;加强工地管理,合理堆放弃渣,严禁随意弃渣;在险要地段建设拦挡滚石和飞石的设施。 3.4建议加强矿山复垦工作,防止水土流失、恢复植被和景观。在开采过程中,有计划地将弃渣回填到采空区。弃渣场经处理后再敷表土、植草种树,以恢复矿山生态功能。 4结束语 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保护矿山环境、加强监测与信息化管理、防止矿山地质灾害、实现矿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而重要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广西锰矿资源,新编《广西地质矿产志》 [2].《浅谈广西山区公路地质灾害分析及其防治措施》黄纯粹、农 良,2007 从江县位于贵州省南东部边缘。地理坐标跨东经108°14′00″~109°12′00″,北纬25°29′00″~26°03′00″。东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接荔波、榕江县,南邻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及环江县,北靠黎平县。全县国土面积3 244.9 km2。陆路交通线主要公路有横贯县境东西的G321国道,其余均为县乡村公路,水上交通线主要有都柳江,交通尚方便。 从江县行政区划现辖7个镇、14个乡,381个行政村,9个居民委员会。截止2002年底,全县总人口30.8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9.55万人。县内以苗族、侗族居多,全县人口密度95人/km2。 该县地层以青白口系变质岩系为主,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共存,属老风化壳地层。土层深厚,地下矿产也较丰富,境内初步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有:铜、锰、铅、锌、金、银、铁、锑、铀、钨、锡等金属矿和煤、大理石、花岗岩、石灰岩、水晶石、云母、石棉、陶土等非金属矿。 2 地质环境背景 2.1 地形地貌 从江县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地势西南高,北部次高,东北最低。东北部属雪峰山系,西南属低山丘陵地带,西北部系苗岭山脉东南端低山丘陵地带,南与西南面邻靠九万大山中山地带,东部为都柳江中游低山丘陵地带。全县无宽阔河谷坝子,只在北东部的贯洞镇及停洞镇新民、增冲乡有些平坦坡地。最高点为南部秀塘乡与广西交界的九万大山,海拔1 676.0 m,最低点为东部庆云乡都柳江出县境处,海拔153 m,相对高差达1 523 m。 2.2 气象水文 从江县气候类型属亚热带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并带有南亚热带气候。全境气候温热,雨量充沛,湿度适宜,年平均气温18.4 ℃。全县多年平均蒸发量1 165.5 mm,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 136.6 mm,降水年际变化较为明显。 境内河流均属珠江流域都柳江水系,主要河流为都柳江下游段。洪枯水位变幅大,涨落迅速,暴涨暴落,侵蚀作用较强烈,上游河床陡峻,中、下游比较平缓。由于地势高差悬殊,水流湍急,水能蕴藏量为20.76万kW,水资源总量33.2亿m3。 2.3 地层岩性 从江县境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青白口系与震旦系,其次为寒武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第四系。另局部有岩浆岩出露。以青白口系和震旦系地层分布较广泛,出露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90%以上,余者分布零星。 2.4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特征 1)交通工程建设:从江是贵州的出口之一,境内的G321国道长56 km,沿线岩土体性质较差,在修建过程中,普遍高角度切坡,形成高陡的人工边坡,导致岩石结构受损,山体的临空面增大,边坡失稳易引发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同时,由于大量弃渣不合理堆放,极易引发滑坡等地质灾害,交通工程建设引发地质灾害不容忽视。2)城镇、小集镇、农村居民点的建设:普遍高角度切坡,形成高陡的人工边坡,导致岩石结构受损,山体的临空面增大,边坡失稳引发滑坡。3)采矿活动:该县矿产资源较为贫乏,采矿活动主要为建筑用砂石矿等,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由于业主在采矿活动中乱采滥挖,导致山体开裂,甚至发生崩塌、滑坡地质灾害。4)农耕活动:从江县大部分为变质岩区,岩石易风化,由于过度垦植造成植被覆盖率下降,降低坡面土体固结能力,使边坡失稳,易引发坡面泥石流地质灾害。 3 地质灾害现状 从江县境内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发育。近年来,随着人类工程活动的加剧,地质环境不同程度受到破坏,每年均有不同规模、数量的地质灾害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较大的损失和危害。 经调查地质灾害点共64处(其中遥感解译点13处),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为滑坡,其次为泥石流。其中滑坡61处(大型2处,中型14处,小型45处),泥石流3处(巨型1处,大型1处,中型1处),64处地质灾害点中已经造成危害的地质灾害点有7处(目前仍然存在隐患),地质灾害隐患点55处,一般地质灾害点9处。 经过初步统计,近些年来地质灾害共造成7人死亡,毁坏房屋165间,迫迁34户,毁坏田地137亩等,直接经济损失329.3万元;此外,处于不稳定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威胁人口10 649人,威胁房屋1 088户,学校5所,教学点1处,乡政府办公楼2栋,G321国道2 080 m,S202省道50 m,县道500 m,乡道100 m,电站1座,水厂1座,田地200亩以及经贸局、市政局、县武警中队等房屋30栋等,威胁经济损失达10 220.8万元。 4 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4.1 建立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机构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行业主管部门应对下属部门、单位提出防灾要求。各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各级人民政府其他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部门有关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级部门和单位要积极配合做好项目安排、资金筹措、灾民搬迁、秩序维护等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建设工程主管部门应与国土资源部门加强对开展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相关建设项目进行检查,确保评估工作中提出的防灾工程措施在建设过程中得到落实。 4.2 搞好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地质环境保护意识 提高全民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地质环境保护意义和地质灾害知识的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治教育,采用各种媒介(如电视专栏、报纸、传单、文艺节目)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贯彻执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省政府颁布的《贵州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以及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土地法》《矿产资源法》等,使人民群众逐渐树立地质环境保护意识,清楚地认识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性,提高广大群众防治地质灾害的知识和能力,自觉保护地质环境。加大对地质灾害管理人员业务培训的力度,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学习地质灾害管理知识、方法,使其业务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适应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的要求。 4.3 加强技术和地质灾害防治管理 面对地质灾害的严峻形势,必须不断地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广泛应用地学科研成果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服务,除了采用传统的群测群防的方法外,重视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特别是现代遥感技术、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应用,尽快改变目前地质灾害防治科技含量不高的现状,努力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预报水平和综合防治能力。发生地质灾害时,应组织有关人员赴现场进行调查,了解灾害的成因、发展趋势,提出应急防治对策。 4.4 完善、管理、运行群测群防监测网络 完善各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预案,建立群专结合的预警系统。及时成立县、乡(镇)、村(组)三级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和管理机构,管理运行本次建立的三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预警监测网络,增强地质灾害管理职能,完善管理制度,使防治工作有序进行。 4.5 积极筹集资金,实施有效治理 1)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2)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3)争取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 4.6 规范工程建设活动、引导农民科学建房 城市建设和在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工程建设时,建设单位在施工前必须进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工程地质勘察评价,在设计、施工时应预测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尽量避开各种地质灾害,对避开的要采取相应的监测、预防措施和工程措施。 在农村居民建房选址时,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把好用地审批关,充分考虑综合防灾和应急疏散的要求,使农民建房避开洪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同时对农民切坡建房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 5 结语 为实现从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目标,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必须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国民经济建设的各项规划为依据,从保护自然生态和地质环境入手,大力宣传并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增加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矿山、厂矿企业、水利及交通部门的环保意识,采取多种措施和技术手段搞好环境保护工作,防止自然生态和地质环境进一步恶化,尽可能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将地质灾害的损失和危害降到最低限度,逐步改善自然生态和地质环境。总之,认识和反思我们以往先开发、再治理,急功近利等错误的做法,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家林.山区地质灾害治理探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06(1):71-72. [2]李战明,瓮纪昌,李文智,等.河南省禹州市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建议[J].地质调查与研究,2004(7):35. [3]吴富强,李后蜀,黎力,等.重庆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资源与环境问题刍议[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2(12):28-29. [4]谢玲琳,罗伟奇,王群.湖南省矿山生态环境污染防治现状及其恢复治理研究[J].地质科技情报,2005(2):33-34. (一)完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制度和群测群防体系建设 各乡镇、各部门将调整后的相关领导、相关责任人、监测人员电话号码收集整理后通知我局,由县气象局和我局通过移动短信平台以短信消息的方式共同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消息”。同时接到上级发布的气候变化通知,随即通知各国国土资源所,由各国土资源所传达至各个监测点检测人员,确保信息畅通。 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将各隐患点应急预案发放到相关责任人手中。特别要是监测人员电话有变化立马上报县局,便于查询。针对换届后个别领导工作业务不熟,我局还专门印发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小手册,发放到了乡镇各领导手中。 (二)严格遵守汛期地质灾害值班制度和速报制度 详细制定汛期值班人员须知和值班人员地质灾害速报须知,执行24小时值班,县局对值班情况和相关责任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要求相关监测人员和责任人必须高度负责,不能脱岗。各乡镇要严格按照《合江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要求,接到地质灾害灾情后要依照群测群防责任制的规定,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要在第一时间内报告县应急办和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并立即派人赶赴现场,进行现场调 1 查,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灾害发生或者灾情扩大,在30分钟内将灾情详细情况书面报告县应急办和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 (三)应急准备工作 一是提高了地质灾害应急能力。结合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加强了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加快组建专群结合的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交通、通信和专业设备,形成高效的应急工作机制。进一步修订完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制定严密、科学的应急工作流程。建设完善应急避难场所,加强必要的生活物资和医疗用品储备,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有关各方协调联动和应急处置能力。二是要强化基层地质灾害防范。充分发挥基层群众熟悉情况的优势,大力支持和推进村社地质灾害监测、巡查、预警、转移避险等应急能力的建设。要求雨天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安排专人盯守巡查。 (四)认真开展隐患调查和动态巡查 由于当前气候异常,要求各乡镇组织相关人员对本地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经常性巡回检查。对各辖区所有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所有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方(特别是旅游区、学校、人口聚集区、公路沿线、非煤矿山)逐一进行排查,重点检查隐患点变化情况、隐患点防灾预案的完善和防灾责任的落实情况、防灾避险措施及准备情况、预警预报信息的传送、汛期值班工作制度、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子的发放情况、监测人的监测情况等,做到不留死角,消除隐患,并将排查结果及时 反馈我局。特别是加强了对非煤矿山和在建工程项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检查,要求矿山和在建工程项目落实相关责任人和监测人员,完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防治方案,签订防灾责任书,落实相关防灾措施。对不合格的工地和矿山发出整改通知。 (五)地质灾害防灾意识和自救措施的宣传。 关键词:地质灾害;地质勘察;灾害防治 近年来,由于气候条件变化多端等原因,我国的地质灾害频发,造成无数人员伤亡,使国家经济遭受了极大损失。由于地质灾害具有较高的破坏性,灾害的发生会对国家建设、经济发展、人们生产生活等产生着巨大的损失及影响,所以提高地质灾害的防治研究具有生要意义。 1 地质灾害发育及分布特征 1.1崩塌。自身整体性遭破坏,发生过程中崩塌体脱离母岩下落速度快;而且发生过程突然,崩塌的发生机理主要受当地的地形地貌、地下水活动、地层岩性、气候变化、地表植被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但致使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还是人类工程活动。 1.2滑坡。滑坡体受自身重力作用沿软弱结构面作滑行运动,其水平位移大于垂直位移,下落速度相对较慢,下落过程中自身整体性较完整,但对其运行轨迹沿途破坏性较大。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除自然因素造成的外,人类工程活动也是其致灾的原因之一。 1.3 地面沉降、塌陷。地面沉降和塌陷主要成因为人工采矿并不规范过度采挖,在可溶性基岩地区也因地层溶蚀形成漏斗或近地表地下暗河导致地表沉降及塌陷。该类灾害影响范围为局部性,破坏性比较小。 1.4泥石流。山区沟谷中由于长时间受暴雨、冰雪融水等浸泡,致使山地表面土层变软,长时间后逐渐与石头层脱离分析,受地球引力的作用向滑动,大量的泥沙流受重力的影响加速前进,从而形成了含有大量的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 1.5地裂缝。地裂缝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一般情况下多因受地壳活动、地表土层受力不均、地下水或地表水下浸等作用影响,地受外力和内力的作用因素下,地表岩、土体会因整体受力不均产生开裂,从而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裂缝,如果发生在有人类活动区域内,也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灾害。 2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状 2.1复杂多变,工作量大。我国各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多样,从不稳定的地质区域较多;随着当前气候变化多样的影响,地质灾害发生率也逐渐多样和发生率较高起来,使得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量逐年增加变大,特别是一些偏僻地区的防治工作受交通不便的影响,更加加大了工作人员对地质灾害防治的工作量。 2.2防范意识不强。对于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大多数人群还不能正确认识,一些容易产生地质灾害的地区宣传工作的力度还不够强,不能让普通群众产生强烈的地质灾害的防治概念,对于防治地质灾害的意识还很淡薄,认为防治地质灾害是国家和当地政府的事,与自己无关,自身缺少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 2.3防范工作环节薄弱。由于受地区、城乡之间经济和技术的差异性大因素的影响,一些不发达的地区在对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上力度跟不上,特别是在人员配置上不能适应灾害防治工作的需要合理配置,防治人员缺乏,甚至在防治技术应用和防治标准应用上达不到有效防治地质灾害的标准。 3地质灾害的勘查方法 3.1 地球信息技術综合方法。目前的信息技术主要是利用遥感集合“3S”技术,及时掌握地质灾害可能的分布、发生地点与区域。如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对地质灾害发生的高危点位精确定位,并利用遥感卫星进行叠加分析,预测灾变发生趋势。 3.2 地球物理勘查方法。主要指应用物理手段,探测岩土圈层相关信息,确定断层位移、磁场变化等可能的灾害伴发信息,对地质灾害进行提前分析与预测。 3.3 环境化学勘测方法。在地质灾害预防过程中,人们也常常使用地球化学勘查方法。例如对勘测区环境污染的监测,化学探测方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这种方法的应用能够有效确定污染因素、预测污染趋势、追溯污染源、划分污染区,为污染治理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4 地质灾害防治原则 4.1积极维护资源和能源的平衡使用。要从环境开始,真正的环境保护是要使得当前的资源和能源两者之间保持相对于的稳定和平衡。对于地面的坍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情况,在进行地下矿山开采的过程中必须要首先对岩土层的结构进行勘察。 4.2保护和治理区域地质自然环境。根据不同区域的地质环境及条件,结合当地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等现状,切实有序、科学合理进行资源开发和工程建设,避免开发过度。 4.3提高现有地貌的遵循度。一些地区在进行工程建设时,要做地质工程勘测,确保地貌、地形、地质不受破坏的原则下开展建设,严格避免以牺牲原有的地形地貌为代价而换取经济发展的行为发生。 5强化地质灾害防范及管理的措施 5.1切实保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规范化。国家和当地政府在防治过程中要坚持实行分级管理,大力推进减灾工作的社会化、信息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建设,严格将地质灾害防治与当前的矿产资源开发、国土资源利用管理等地质管理工作相结合起来,科学建立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地质灾害管理体系。 5.2建立健全地质灾害信息网络系统。坚持灾害防治工作坚持权责义务相挂钩的原则,使权责部门和人员防治权责义务一环扣一环,形成良好无间隙的防治体系,同时在社会上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资金筹集机制与政策,从而利用有效机制和政策鼓励社会捐款、争取国家投资,确保防治资金得到有效保障。 5.3提高灾害的监测与预警。对于那些容易产生地质灾情的频发地点,当地部门要聘请有关地质灾害防治治理方面的专家和学者进行科学论证,对于那些不适合人们居住的区域,或者具有严重威胁和危害人口聚居区要及时进行搬迁。当地的政府部门要及时成立相关组织,对这方面进行特别关注,及时地了解当地的天气变化,在灾情降临前,准备好必要的应对突发状况应急措施。 6结束语 总之,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灾后治理工作很重要,但是主要要做好灾前预防工作,但要做这方面的工作需要各方面合力共进,特别是要重视地质灾害的试验设备与技术,以及地质灾害的分析、评价、计算等工程理论的研究开发工作。 参考文献: [1]薛丁炜,刘海涛,李婧。 地裂缝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 西部探矿工程,2013,(3)。 [2]梁耿。 浅谈玉林市常见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J]。 科技与企业,2013,(6) 一般情况下, 地质灾害是指由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所导致的灾害, 大多由两方面的综合作用导致, 进而导致地球表面少数岩土层出现移动地质灾害, 对自然环境与人类的生活环境、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危害。为了降低地质灾害的危险性, 并且实现地质环境的持续利用, 应当将地质灾害的防治与地质环境的利用进行有机的结合, 构建高效的防治利用体系, 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率, 提升地质环境的有效利用率。 2 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的形成 2.1 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地质的变化作用或是人为因素而导致的地质环境恶化现象, 从而对人类的生命与财产造成的损失, 即为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来源于自然, 是一种不可抗灾害, 几乎无法进行有效的预测与治理, 一旦发生灾害, 其所带来的后果必定十分严重, 所以, 我国政府一直很重视此方面的发展, 但由于经济基础与技术水平的限制, 到目前为止也无法对地质灾害进行全面的预防。面对大自然的力量, 人类仅能够尽量减少灾害所带来的损失, 全面分析地质环境, 熟练的掌握其各种运动规律, 以此来对可能出现的灾害进行一定的预测, 并且有针对性的制定防治措施。 2.2 地质环境 地质环境主要是指岩石、水与大气等物质所构成的体系, 即为岩石团及其所产生的风化物, 地球在不断变化与运动过程中, 其地质环境也在不断更改, 所以, 地质环境即为地球演化的结果, 岩石团、水圈、大气圈等进行作用, 相互交换能量, 从而形成了目前人们所看到的地质环境, 其是最后一次造山运动与冰期后形成的。地质环境发生于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 其中存在水圈、生物圈以及大气圈等, 各圈层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形成了最终的地质环境。由此可知, 通过地质环境, 可分析出地质运动的规律, 从而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科学的预测, 减少损失。 3 地质灾害的防治要点 3.1 调查、评价 在防治地质灾害时, 往往需要设计不同的防治方案, 构建一个多元化的防治体系, 并且还需要遵循全局原则, 有针对性的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防治, 每一项防治工作均存在自身的特征, 依据不同的灾害制定相应的预测方案。同时, 在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过程中, 还应建立相应的体制关系, 详细的调查并记录当地的地质条件、地质环境, 明确记录灾害发生时以及灾害发生前后, 地质条件发生的变化, 针对性分析其产生的危害性、危害等级, 然后对其进行相应的评价, 划分出明确的危害等级。通常情况下, 各种地质环境所产生的灾害等级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就需要根据不同的等级作出相对应的预警预案方案。 此外, 在进行地质灾害调查工作时, 应建立相应的区域划分体系, 划分区域主要是为了了解当地的地质环境特点, 确定导致地质灾害的因素, 分析灾害发生的危害性, 确定每个区域发生的地质灾害的等级以及灾害的破坏程度, 制定相对应的等级预案, 以此来为地质灾害的预防提供资料, 对周边的环境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对为地质灾害的管理提供更加可靠地数据性的支持。 3.2 完善监测预警手段 就当前情况来看, 地质灾害防治的有效方式主要包括行政方式与技术方式。其中, 行政方式主要是指当信息预测准确之后要根据预测预测的不同的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 利用行政手段对预测到的信息进行公布;技术方式即为利用科学技术产品, 在地质环境发生之时进行详细的检测, 检测准确的灾害位置, 以及当地的地理环境状况, 然后通过先进的仪器对灾害信息进行详细的捕捉, 从而作为行政方式的依据, 为灾害的应急、防范提供重要的依据。 3.3 完善应急处置方案 当前, 我国地质灾害的发生主要包括突发性、隐蔽性、破坏性强这三方面的特征, 在灾害发生之前, 人们往往无法预测。针对地质灾害的突发性特征, 在现有的经济科学条件下, 应建立整合的应急预案、完善的应急处理方案, 以及相应的信息收集平台, 为现场的工作提供信息上的支持。通过这些平台设施的建立, 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 为灾害应急提供最大限度的帮助, 科学有效的做好灾后防治工作。通过相应的调查与侦查, 可找出危害性最大、灾害性最严重的中心点, 经过调查后, 使得群众尽快搬迁, 以避免任何后续隐患的存在, 但在搬迁之前, 应做好相应的事前准备工作, 确保搬迁方式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在进行灾后治理时, 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实施, 与当地的实际情况有机结合, 做好后续工作。 4 地质环境的利用要点 4.1 区域地质环境的利用 对于区域地质环境的利用评价, 需要充分考虑该区域的特点, 如果该区域本身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公益性以及服务性等特征, 应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地质勘查与环境调查, 从而有效分析该区域地质环境的具体情况。通过区域地质环境的应用评价, 充分了解监测区域的地质情况, 对其进行合理的分类管理与建设, 以充分利用该地质环境。在地质环境实际利用过程中, 可有效发展经济建设与社会服务, 最大程度的降低地质灾害带来的影响。在区域环境评估中, 相关部门需要注重评价的实用性、可操作、可行性。当完成地质灾害危险性的控制监控工作之后, 还需要对当地的地质环境采用可持续发展战略, 从而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对于区域地质环境的体系建设的研究, 还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工程地质环境的质量、地质环境中的工程容量评价、工程功能的区域划分、灾害防治的调控。对于不同区域地质环境特征评价, 应选择合适的划分与对策。 4.2 构建工程地质环境安全 在工程地质环境中, 安全主要是指与环境相关的地质信息、区域内外等环境存在的风险性与安全性。对于工程地质环境安全的评价, 有利于最大程度避免工程中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风险。为了有效降低工程中的地质灾害风险, 相关部门应树立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环境的观念, 在地质环境利用过程中, 应注重大自然与人类的和平共处, 将人类本身的行为与自然改造进行有机的整合, 充分利用地质环境, 促进地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工程地质环境安全构建过程中, 不应局限于对工程评价体系与地质评价体系的建设, 还需要通过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开发利用地质环境。此外, 在工程地质环境安全体系构建时, 还应综合分析各个方面的数据与相关的要求、注意事项, 构建完善的地质环境安全体系, 规范建设, 提升地质环境的开发利用效率。 4.3 地质环境安全中技术层次 就当前情况来看, 地质环境安全主要涉及建设工程区域地质安全评价、建设工程场址地质安全评价、建设工程单体地质安全评价这三个技术层次, 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5 结语 综上所述, 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具有较大的难度, 需要长远的规划与建设发展。为了做好地质灾害的防治与地质环境的利用, 应建立更加主动的人类居住环境的地质安全服务体系, 为重大工程的建设及其安全运营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以确保地质环境利用效益达到最大化, 最大限度的降低地质灾害风险。 地质灾害防治策略 篇4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篇5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的探讨 篇6
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 篇7
参考文献
[1]潘飞.论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4 (14) :90~93.
[2]周志明.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理论与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5 (20) :98~101.
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 篇8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环境,利用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因为地质灾害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十分惨重, 灾害带给我们的是血的教训, 因此, 对于地质工作者而言肩负着国家和人民的重任。只有不断利用地质环境, 研究引起地质灾害的因素, 不断探索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 才能有效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的经济稳定。
2 地质灾害防治系统
2.1 区划调查
当一个地区由于各种因素而发生地质灾害会给当地的人民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从事地质相关工作的人员会经常到曾今发生过地质灾害的地区进行考察, 了解当地环境与自然气候, 分析引起地质灾害的原因, 并且做好数据资料的整理记录并归档保存, 这些资料将作为评价地质灾害发生概率的依据, 通过专业人员对其进行仔细研究, 评估风险因素、风险系数, 并且做区域划分。[1]之后统计人员对各地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和规模做好统一的整理和区划, 这样有效地收集资料并分析整理有利于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
2.2 监测警报
这里所说的监测是指监测区域地质环境的变化情况, 通过研究环境的变化进而分析和掌握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警报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报警系统, 通过监测系统我们可以及时了解地质变化情况, 进而在监测到灾害发生的预兆之前, 可以通过报警系统向居民发出防灾预警信号。监测警报是一项对技术有较高要求的系统, 只有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才能在监测到灾害之前及时发出报警信号, 保证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可以说, 完善的监测警报系统是后续防治工作的有利支柱。[2]
2.3 应急处理建设
只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应急体系, 在发生地质灾害后, 相关部门才能迅速做出对灾情的控制和救援, 立即安排相应的人员赶往灾害发生的地区, 进行一系列必要的救援, 调动各个相关部门, 保证受灾地区充足的食物供应, 配备专业的医疗团队, 给予足够的生活用品, 充分做好灾后救援工作, 尽可能地降低人员伤亡和当地的经济损失, 并且采取紧急预案, 防止灾害波及的范围扩大, 带来更加严重的损失。
2.4 完善科学技术研究体系
相对及时有效的救援而言, 有效的防治灾害发生更加重要。做到“预防为主, 整治为辅”这是地质灾害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想采取措施防治灾害的发生就要依靠先进的科技手段, 利用高科技的设备仪器监测灾害的诱导因素, 采取措施从根本上防治灾害的发生。[3]加强监测预警系统的升级开发, 报警设备能够为居民提供准确的信息, 使该区域的居民有时间进行撤离到安全的地方, 从而降低人员伤亡, 减少人们的财产损失。完善的科学研究体系可以为建立健全的应急处理系统奠定坚实的基础, 科学技术的力量是无穷的, 只有以先进的科技设备做基础才能建立更加优化的应急处理体系, 无论对灾后的重建还是地质环境的恢复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3.1 地质灾害一般发育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
地质环境是由于地球本身运动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在地质环境不断的演变过程中, 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因而带来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尤其是在近些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科学技术取得显著提高, 人们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环境下越来越追求经济效益, 而忽视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经济的增长刺激了越来越多的人改造自然的欲望, 在这种情况下, 地质环境的变化速度逐渐加快, 完全超乎人们的想象, 当这些变化不断加剧直至超出环境本身所能承受的范围时, 就导致了地质灾害的发生。地质灾害的发生必然是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 它不可能脱离地质环境而独立存在, 地质灾害发生的条件是必须具备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 这些条件在环境中的不断变化以及相互之间的作用成为了地质灾害发生的诱导因素。
3.2 地质灾害影响地质环境质量
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质量从专业的角度而言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 在这个区域空间内的整体环境或者局部环境的某些指标对于人类的生存和繁衍, 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同理, 地质环境质量就是指某区域的地质条件对于人类的生存和繁衍, 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正如我们上面所探讨的观点, 地质灾害的发生就是由于当地的地质条件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而我们所处的地质环境已经无法承受这种剧烈的变化, 因此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通常, 一个地方发生地质灾害, 其影响力是人类难以估量的, 它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 包括人员的伤亡, 财产的损失, 当地经济的发展。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同样也是一个地质形态多样的国家, 每个地区所处的地形、气候、自然环境都各不相同, 有的地区沿海, 有的地区环山, 有的地区临江, 这些特殊的地理位置都是地质灾害多发的地区, 研究资料表明, 我国每年因为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达到上百亿元人民币。总的来说, 地质灾害对于人类的影响主要有2方面:一方面是直接给人类的生命安全及财产造成威胁;另一方面是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通常来说, 一个地方发生过地质灾害对其地质环境质量就有非常大的影响, 降低该地区环境质量的指数, 也就是说它对于人类的居住和社会发展适宜程度降低。[4]
3.3 地质环境利用评价系统
地质环境利用评价系统就是根据当地的地质环境具体情况, 例如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变化等分析其发生地质灾害的概率以及风险级别, 在此基础上, 规划科学、合理地应对灾害的措施, 通过地质环境利用评价系统来降低质地灾害发生造成的损失。如果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切实利用好地质环境评价系统, 就可以通过提前预知地质灾害的发生时间和地点, 从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减少灾害波及的范围, 使居民得到妥善地安置, 降低人员的伤亡以及人民财产损失, 使当地经济发展受到较小危害。我们在实际运用地质环境评价系统时, 要根据不同地区地质情况灵活使用, 并且在工作中开拓创新, 勇于创造新的地质环境评价方法, 对地质环境利用评价系统进行更新和优化。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需要长远的规划和建设发展, 将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利用作为未来地质研究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 揭示两者的关系和内在联系,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实现灾害防治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双赢目标。
参考文献
【1】周惠.浅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山东工业技术, 2015 (10) :236.
【2】杨洪, 冯薪霖, 周芙蓉.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5 (2) :142.
【3】董懋.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城市地理, 2016 (4) :51.
浅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 篇9
1 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
1.1 我国目前地质灾害现状
我国国土面积较大, 边界线较长, 与此同时也深受地质灾害的困扰。从灾害的规模、强度和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的受灾程度看, 在世界范围内都相对严重。西南等山区地区常因暴雨等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严重损害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破坏了当地的经济建设和通信设备。制约了我国各地区的综合发展。为此, 政府不断加强山区建设, 尽力减少地质灾害的影响程度。目前构建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十分重要, 其包含调查区划、监测预警、搬迁治理、应急处置和科学技术研究等方面的体系建设。
1.2 调查区划建设
建设调查区划体系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是为了对频发区域做出准确科学的调查判断。通过调查地质情况和周边情况, 预测其危险程度, 进行危险等级区域划分。确定各个地区地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危害性, 提供相应的解决预警方案和理论依据, 配合相关部门作出第一时间的预警应急。
1.3 监测预警建设
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是直观反映地质灾害防治成效的一个指标。构建监测预警体系要在技术和管理上重点投入。在监测区域发生异动变化时, 通过实时的技术监测对其进行灾害信息收集和反馈, 第一时间做出灾害预警。争取最短时间内发现灾害, 从而赢取宝贵的救援避险时间。
1.4 搬迁治理工程建设
如果监测系统发出了报警提示, 要对相应的区域进行灾情分析。一旦发现其灾害波及程度较广, 危害较为严重, 就需要采取搬迁以及其他的避险措施。搬迁等措施可以有效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 防止出现意外不必要的人员损失和伤亡。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将灾害的治理和灾后的恢复等因素考虑在内, 将环境与重建相结合。
1.5 应急处理建设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提升, 在重大的地质灾害发生后, 建立相应完善的科学的地质灾害应急处理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在灾害发生后, 迅速做出回应, 安排相应人员和部门到达现场, 进行必要的前期和后期救援处理准备。尽量降低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程度, 减小灾害波及范围。
1.6 科学技术研究体系完善
针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 加强科学技术研究体系的建设显得十分重要。构建高效科学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 需要加强科学技术研究能力作为其技术支撑保障手段。无论是监测预警系统的开发, 应急处理的实况模拟、灾害成因分析, 还是后期的灾后重建和地质环境恢复重建都需要科学技术作为保障。
2 地质环境评价体系建设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首要的任务, 而地质安全的重要性直接影响到生存安全。为了保障地质安全性, 就需要加强对于地质环境安全性和变化性的了解。
2.1 区域地质环境利用的评价
对于区域地质环境利用的评价要考虑其自身特点。其本身具有公益、基础和服务等特性, 在地质勘查和环境调查中利用不同方式方法, 分析判断其地质环境的安全情况。通过区域地质环境利用评价体系充分了解监测区域的地质环境利用情况, 并对其实施分类建设, 充分利用其地质环境。加强地质环境的利用可以更好的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同时最大程度上降低地质灾害的波及范围和危害程度。在开展区域环境评价的过程中要注重其评价的实用性和可操作、可行性。在充分完成地质灾害危险性的控制监控任务后, 还要实现当地的地质环境可持续发展。在对其进行环境评价过程中不能局限于固定思维的研究视野, 勇于探求不同的新思路。区域地质环境评价体系建设基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工程地质环境的质量;工程功能区域划分;地质环境工程容量评价;灾害防治调控。依据不同的区域特征和对象进行工作任务划分和对策选择。
2.2 工程地质环境安全建设
工程的地质环境安全问题包括环境相关的地质信息和区域内外等因素以及存在的相关的可能性和风险性。地质环境安全性评价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规划避免工程带来的地质灾害风险。为了降低地质灾害的风险性, 要树立可持续发展利用地质环境的思想观念。在构建体系和利用地质环境中, 时刻注意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 将人类自身行为与顺应和改造自然相结合。不仅限于对工程和地质进行评价体系建设, 要充分以可持续利用的眼光来发展保护地质环境的利用。综合各方面的研究, 提炼出建设工程地质安全评价分析的相关要求和注意事项, 建立健全的工程地质环境安全体系。规范化建设, 促进地质环境的规范化开发利用。
3 结语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需要长远的规划和建设发展。将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利用作为未来地质研究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 揭示两者的关系和内在联系,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实现灾害防治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双赢目标。
摘要:地质灾害对于我们的生产生活的影响较大, 严重危害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无论是地质环境的利用还是地质灾害防治都需要深入研究, 以便为其地质开发和灾害防治提出相应的理论依据和对策。本文分析了我国的地质灾害的防治情况, 根据地质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整合利用, 提出了构建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防治体系。以期最大程度为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利用提供相应的经验。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环境利用
参考文献
[1]刘传正, 刘艳辉.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吉林大学学报 (地球科学版) , 2012 (05) :1469-1476.
[2]张朝月.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问题研究[J].科技展望, 2015 (06) :129.
[3]陈奇.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优化[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1994 (01) :402-404+401.
[4]李粮纲, 徐玉胜, 江辉煌, 刘晓朋.深圳地区地质环境特征与地质灾害防治[J].安全与环境工程, 2007 (04) :28-31.
地质灾害防治策略 篇10
1 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的类型
中国的地质灾害共可分类十类,分别为地震灾害、火山灾害、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变形、海洋(岸)动力、水质与环境污染、开挖工程、沙漠化、地方病、洪水与风沙[3]。在这十类地质灾害中,完全没有人类活动参与的地质灾害严格来说也只有火山灾害这一类,其它分类中的地质灾害都或多或少与人类的活动有关系,也就是说由于工程导致的诱发性地震、违规开山取石诱发的泥石流、山体滑坡等、非法开采地下资源或是开采缺乏科学性而导致的地面变形、开裂、沉降等、过度碳排放导致的全球温度上升,使得海水平不断提升等、人类活动形成的污染物排放超标、开采工程如煤、石油、天然气、金矿等开挖工程性地质灾害、沙漠化、地方病以及洪水和风沙,这些都是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的类型。因此,严格的说,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点主要是针对人类活动对地质构造造成的破坏进行弥补,以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减少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促进经济和整个社会可持续化发展。
地质工程就是研究人类的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以便认识评价,改造和保护地质环境。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的支撑下,更为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手段需要新的制度立法来支持,并对人类工程活动进行监督和限制,避免对地质环境造成过度破坏。所有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地质灾害都被包括其中,都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和法制化予以监督,才能更好的促进经济与地质环境的和谐统一。
2 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立法的重要意义
对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进行立法不但可以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力度,还可以完善和改进原来地质灾害防治立法体系的漏洞和不足,落实更为科学合理的防治制度规范,并为政府的权力运行和公民的权利保护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4],因此,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立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立法是现阶段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的客观要求
在地质灾害立法过程中,日本的立法值得我国借鉴。日本每一次地质灾害发生后,都会出台相应的防治法文。近年来,紧跟南方极冷天气灾害,四川汶川发生7.8级地震,而后甘肃周曲县又发生特大泥石流,以及部分石油、采煤矿区等发生重大地质灾害事故等,这些地质灾害给我国的经济造成非常大的损失,同进也夺去了众多同胞的生命。但值得庆幸的是,国家正不断地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力度,大量资金被用于防灾治灾,而且,国家非常重视通过立法徐径,以法律规范的形式,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赋予其强制性和权威性,通过“依法防灾”、“依法救助”、“依法治理”来进行综合性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这种以法防灾治灾举措的目的,就是要以制度法制化来减少地质灾害给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因此,仅靠一部《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进行规范和约束,很难达到理想要求,必须进行新的立法,才能完善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
2.2 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立法是多部门联合防治的纽带
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需要多个部门承担不同的权限和职能,这些不同的机构负责不同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事项,而对于同一地质灾害在防治过程中,可能涉及到所有机构的所有人员或部分人员,因此,必须要有一个带有强制性的纽带将这些机构联系起来,才能实现统一管理、统一防治的目的。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立法,可以将灾害防治制度法制化,强制要求所有机构或部门必须共同对同一地质灾害进行防治,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这种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法制化,能够将国土资源局、地震局、水利局、安全生产监察部门监管的矿山灾害等机构有机的统一管理,而又不影响各自的独立职能,从目前我国的国情来看,从立法角度来联合各部门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2.3 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立法是地质灾害防治法律体系的重要内容
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立法面对的是所有类型的地质灾害,包括地质工程中的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立法,而且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涉及到地质灾害类型的绝大多数,因此,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立法是地质灾害防治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虽然我国已经拥有相关的法规政策,但由于现代地质灾害的复杂性和防治手段的不断更新,原有的法规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对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进行法制化建设是充实和完善原法规的必经之路。
2.4 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立法是我国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
法制建设要延伸到社会每个领域,才能充分保障公民的权利和政府的权利运行,才能消除法律盲点,实现完善的法制化社会。而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必需响应现阶段国家减排低碳经济的号召,从法律上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制度,因此是尽快完善我国法制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为了减少人类活动对于地质环境的负面影响,必须从法律高度进行监督和约束,使人们能够依法减灾、依法防灾、依法救灾,最终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
3 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法规现状
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法规建设经历了十多年的历程,从1999年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到2004年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再到2011年的力务字印发的《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可以说从法制角度逐步实现了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法制化建设,使得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法可依。
但是,1999年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立法讲求的是“群测、群防、群治”[5]政策,这种群的特征法规明显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地质灾害的防治需要。尤其是目前的地质工程中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求准确、安全、可靠、科学,独立,这些特性要求现代化的立法来支撑,才能达到最佳的防治目标。而20 04年的地质灾害防治法规又过于笼统,不能起到很好的约束性,而且可行性也无法可靠保证,因此,必然针对目前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进行立法,才能更实际、更有效,更有可行性。2011年国务院印发的《决定》,是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立法的里程碑,它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对地质灾害防治制度进行法制化要求,提出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群专结合等五项原则,实现了地质灾害在理念、体制、机制、手段措施等方面的创新。
可见,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立法是对地质灾害防治法制建设的完善和补充,响应了2011年《决定》的原则,能够更好排除《决定》治理盲点,为地质工程所有地质灾害的综合防治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和强制措施,有效将地质灾害的不同机构进行联系作业,最大限度的调动政府职能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作用发挥,为灾后迅速有效的重建打下法律基础。
虽然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地质灾害防治的法律体系,但由于我国地质灾害类型多,分布广,灾害严重,而防灾救灾能力相对较弱,使得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仍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矛盾:(1)地质灾害防治立法层级太低,体系不完整,缺乏规范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的基本法;(2)现行法律对地质灾害管理部门的职能定位不明确;(3)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缺乏其应有的效用;(4)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来源规定不足;(5)众多问题得到不法律的规定和调整。这些问题不能从法律角度得以解决,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就难以有效开展,就不能从根本上化解矛盾,不能在地质灾害来临时采取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因此,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立法必须尽快完成。
4 完善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对策
我国目前的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没有核心的基本法作支撑,不能很好的解决地质灾害问题,若想改变现在地质灾害防治制度过于盲目,无核心法可依的现状,打破地质灾害防治制度过于松散和区域性的局面,必须尽快完成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立法,形成地质灾害防治的高层级法律,并以此为核心来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这样才能有效汇集防灾力量、防灾资金,采取有效的防灾预案,依法进行防灾工作。
4.1 加快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立法进程
只有最高层级的立法出台,才能将所有地方的地质灾害防治法规进行统一和调整,才能为各类型的地质灾害提供防治的基本法,实现依法防灾治灾减灾,并将以前无法解决的矛盾通过立法得以解决,使得单一地质灾害的法规以最高层级的基本法为核心,为依据来完善自身法制建设。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改变目前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法制独立化和混乱化的局面,必须加快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立法进程,为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提供核心法,实现法制化的防灾救灾制度,才能有效缓解地质灾害的破坏程度。
4.2 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立法化解所有矛盾
目前地质灾害防治制度存在的众多不足和矛盾,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基本法做防灾治灾依据,各地方出台的法规不具有统一性,过于独立,而且不能对地质灾害的防治上升为国家行为,而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立法,则将所有地质灾害防治进行了统一和调整,将地质灾害防治上升为国家统一管理防治行为,这一立法能够将目前存在的所有矛盾一一化解,真正实现人力、资金、方案、手段、措施、指挥等一体化、科学化、法制化,并对各地质灾害防治机构的职能进行定位和调整,以强制化手段实现对各机构的管理与指挥,对抗灾治灾提供了充足了资金支持。
4.3 在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立法中加强对管理机构的联合规定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并不是一个机构能够完成的,需要人力、财力、评估、预案等多方面的机构协调进行,才能将地质灾害危害降到最低。由于这种联合防灾体系没有法律做桥梁,很难通力合作,出现目前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时出现要人无人、要资金无资金、要预案无预案的尴尬境地。因此,只有通过立法的途径,通过法律的约束和定位,才能将所有地质灾害防治机构进行重新定位和调整,才能将它们联合起来,齐心和心来防治地质灾害。
4.4 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立法中要加强“五到位”建设
立法的目的就是对地质灾害防治制度进行细化规定,从细节解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因此,在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立法中,要加强“五到位”[6]建设,即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到位、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到位、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到位、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材料发送到位和地质灾害灾情险情人员到位。对于这“五到位”,需要所有机构如国土资源局、水利局、气象局、地下开采监察等都工作到位,才能将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加快这些工作的法制化进程,能够从根本上
5 完善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立法构想
鉴于地质灾害爆发日益频繁的现状以及我国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制度存在诸多的问题,对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完善立法已显得尤为必要与迫切。
5.1 制定《地质灾害防治基本法》,完善单一灾种立法
地质灾害防治基本法理应由全国人大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以提高其立法层级和立法效力,充分体现其权威性。同时,对于某些地质灾害内容如地震、泥石流、洪涝等应以地质灾害防治子法的形式在专门的立法文件中规定,对于已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在保持原有立法的基础上,只需做出些微相应的调整和合理的布局,就可以逐步建立起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立法体系,既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立法成本,又充分提高了地质灾害防治立法工作的成效。这种统一立法模式和分散立法模式相结合、中央立法和地方立法双管齐下的立法形式是我国现今地质灾害防治立法的较佳选择。
5.2 保障人权原则、公开公正原则、权利义务一致原则、权力监督原则
地质灾害防治法的基本原则可以归纳为保障人权、公开公正、权利义务一致、权力监督的原则,这几个基本原则体现了地质灾害防治立法的目的和要求,同时也是构建地质灾害防治法基本制度的重要基础之一。保障人权原则不仅要求保障公民的生命权和财产权等基本权利在地质灾害中免受侵害和挽救损失,在赋予国家紧急状态权的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如何防止权力被滥用的可能性,防止政府权责范畴的不作为,不履行给付义务或履行瑕疵,而给受灾民众的人权带来更大的损害。公正公开原则要求规范保护公民基本权利实现的行政程序;权利义务一致原则要求通过立法对政府权力进行合理的分配,警惕权力过分集中形成一家独大的场面,又要防止多头管理,权力太过分散而导致相互推诿扯皮,影响各部门职能的最大发挥,进而影响防灾救灾的工作进程。权力监督的原则要求规范政府的公权力,切实依法行政,以权利、监督、责任等制约政府公权
5.3 完善地质灾害应急法律机制
地质灾害应急法律制度包括应急机构的设置、应急预案的制定、应急响应的启动、应急的救援等机制。因此,就目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来看,需要对地质灾害应急机构的设置做出明确规定,要完善地质灾害预警系统,要完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制度。
5.4 建立地质灾害救济法律机制
法谚云:“无救济则无权利。”权利自始都是与救济紧密联系的,公民权利即使在法律中规定得再完备,列举得再全面,如若没有相应的救济措施、救济程序的规定,这些法律字面上存在的权利将变得毫无意义。因此,在立法中,需要完善地质灾害行政救济与补偿制度,需要完善地质灾害防治法中法律责任的规定,需要建立地质灾害保险法律制度,这一系列的法律制度的出台才能真正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立法工作。
6 结语
随着地质灾害发生频率的不断增加,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立法上升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依据和保障,是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政策引导和法律依据。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发生类型多,分布广的国家,地质灾害灾情越来越严重,靠以往的地质灾害防治法规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求,因此,必须针对目前地质灾害防治制度法规存在的问题,从立法角度来提高地质灾害法制层级,形成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基本法和核心法,为当前我国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提供一个法律平台,对地质灾害防治机构进行职能的重新定位和调整,将所有机构联合起来,加强细分防治措施的法制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机制,才能为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有效可靠的法律依据。
参考文献
[1]周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浅谈[J].深圳土木与建筑,2009(3).
[2]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J].地质装备,2011(4).
[3]涂怀奎.中国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分布特征[J].矿产与地质,2000(2).
[4]秦前红,熊威.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立法研究[J].洒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4).
[5]孙珊珊,齐富强.中外地质灾害防治立法比较研究[J].煤炭技术,2011(8).
浅谈地质灾害的防治 篇11
关键词:地质灾害;前兆;成因分析;防治;检测
一、常见地质灾害及发生前兆
1.滑坡。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体由于某种原因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滑坡前兆是:滑坡前缘出现横向及纵向裂缝,前缘土体出现隆起现象;滑体后缘裂缝急剧加宽加长,新裂缝不断产生,滑坡体后部快速下座,四周岩土体出现松动和小型塌滑现象;滑带岩土体因摩擦错动出现声响,并从裂缝中冒出气或水;在滑坡前缘坡角处,有堵塞的泉水复活或泉水、井水突然干涸;动物出现惊恐异常现象;滑坡体上的观测点明显位移;滑坡前缘出现鼓丘;房屋倾斜、开裂和出现醉汉林、马刀树等。
2.泥石流。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于降水而形成的一种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条件的特殊洪流。中游沟身长不对称,参差不齐;沟槽中构成跌水;形成多级阶地等。泥石流发生的前兆是:沟内有轰鸣声,主河流水上涨和正常流水突然中断。动植物异常,如猪、狗、牛、羊、鸡惊恐不安,不入睡,老鼠乱窜,植物形态发生变化,树林枯萎或歪斜等现象。
3.地面塌陷。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的自然现象。地面塌陷的前兆:泉、井的异常变化;地面变形;建筑物作响、倾斜、开裂;地面积水引起地面冒气泡、水泡、旋流等;植物变态;动物惊恐。
4.崩塌。崩塌是指较陡的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的地质现象。崩塌前兆是:崩塌的前缘不断发生掉块、坠落、小崩小塌的现象;崩塌的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不时偶然听到岩石的撕裂摩擦声;出现热、气、地下水异常;动物出现异常。
二、诱发地质灾害的成因分析
地质灾害都是在一定的动力诱发(破坏)下发生的,诱发动力有的是天然的,有的是人为的。据此,地质灾害也可按动力成因概分为自然地质灾害和人为地质灾害两大类。自然地质灾害发生的地点、规模和频度,受自然地质条件控制,不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转移;人为地质灾害受人类工程开发活动制约,常随社会经济发展而日益增多。诱发地质灾害的因素主要有:采掘矿产资源不规范,预留矿柱少,造成采空坍塌,山体开裂,继而发生滑坡;修建公路、依山建房等建设中,形成人工高陡边坡,造成滑坡;山区水库与渠道渗漏,增加了浸润和软化作用导致滑坡泥石流发生;其它破坏土质环境的活动如采石放炮,堆填加载、乱砍乱伐,也是导致发生地质灾害的致灾作用。
三、简易地质灾害检测方法
地质灾害简易监测,是指借助于简单的测量工具、仪器装置和量测方法,监测灾害体、房屋或构筑物裂缝位移变化的监测方法。
1.埋桩法。埋桩法适合对崩塌、滑坡体上发生的裂缝进行观测。在斜坡上横跨裂缝两侧埋桩,用钢卷尺测量桩之间的距离,可以了解滑坡变形滑动过程。对于土体裂缝,埋桩不能离裂缝太近。
2.埋钉法。在建筑物裂缝两侧各钉一颗钉子,通过测量两侧两颗钉子之间的距离变化来判断滑坡的变形滑动。这种方法对于临灾前兆的判断是非常有效的。
3.上漆法。在建筑物裂缝的两侧用油漆各画上一道标记,与埋钉法原理是相同的,通过测量两侧标记之间的距离来判断裂缝是否存在扩大。
4.贴片法。横跨建筑物裂缝粘贴水泥砂浆片或纸片,如果砂浆片或纸片被拉断,说明滑坡发生了明显变形,须严加防范。与上面三种方法相比,这种方法不能获得具体数据,但是,可以非常直接地判断滑坡的突然变化情况。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方法除了采用埋桩法、贴片法和灾害前兆观查等简单方法外,还可以借助简易、快捷、实用、易于掌握的位移、地声、雨量等群测群防预警装置和简单的声、光、电警报信号发生装置,来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临灾的快速反应能力。
四、常见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1.对滑坡的防治措施。滑坡是一种山区建设中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是一种斜坡变形形式,主要发生在山地、丘陵地区的斜坡上。抗滑工程是防止山体滑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对于人们活动频繁的就近坡体来说,意义非同寻常。抗滑工程包括削坡卸载、抗滑桩、抗滑挡墙、加筋挡墙、锚定板挡墙、预应力锚索挡墙、锚杆挡墙、锚杆格构、预应力锚索格构等。抗滑桩大截面积排式抗滑单桩、抗滑链、钢管桩、承台式抗滑桩、抗洪桩、桩基挡墙、椅式挡墙、排架式抗滑桩、抗滑刚架桩、板桩抗滑桩和锚固桩、土质改良注浆、微型桩。
2.对泥石流的防治措施。随着人为活动的加强,泥石流暴发的频率、规模越来越大,灾害碎石越来越严重,致使泥石流沟谷水土流失不断加剧,区域地质环境逐步恶化。对泥石流的治理主要采取的是工程治理,通过工程措施的治理以减少灾害的发生频度,降低灾害的危害程度,一般是拦挡、排导和支护措施。对物质来源即上游的废石、弃土松散体进行拦挡,阻拦了泥石流的物质来源。修建拦挡坝或谷坊,同时,布置合理的排水措施使土水分离。中下游进行排导,疏通沟道防止沿途淤积漫流冲毁田地,对沿途沟道边坡进行支护,防止塌方和道路毁坏,合适的地点修建速流通道,加速泥石流的排导。
3.对地面塌陷的防治措施。地面凹陷是土层在重力作用下竖直下落的结果,所以我们要降低地面负荷,停止不合理的开挖,如过度的矿石地下资源开采、地下轨道交通的违规建设、地下水的无节制开采等。从加固、改良地质体和消除或削弱动力地质作用着手,对于有地质缺陷的岩层采用焙烧法、压浆法等加强地面土石的物理化学性质。采用合适的减重卸载、填土反压的方法来增加地面的稳定性,同时在该路段路基两旁设置不同的排水设施,并通过加强后期养护,以提高该段地质的防灾能力。
4.对崩塌的防治措施。山体崩塌严重威胁山下居民的人身安全,应加强对山体崩塌的防治,具体是道路、桥梁、隧道建设工程选线时,应先对于发生大、中型崩塌的的路段,要优先采用绕避方案,如果必须要在其建设时,我们应当选用科学的施工方案,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应对措施,维持山体的地质平衡。
五、结语
总之,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加速期,稳定的国内环境对于经济的发展相当必要,为此我们一定要做好常见地质灾害的预防工作,平时注意观测易发生地质灾害地区的地理环境,避免地质灾害前兆发生而被忽略,更要开发先进的灾害检测监控系统,还可以从其他相关方面进行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努力将地质灾害的影响降到最小,将地质灾害引发的损失降到最低。只要切实落实预防地质灾害的工作,将预防措施做到实处,才能保证人们的生活少受损害。
参考文献:
[1]胡茂焱.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9-9
[2]汪耀武.常见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研究[J].河南建材,2010(06)
煤矿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研究 篇12
关键词:煤矿,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0 引言
中国是世界上主要产煤国家之一, 是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煤炭储量分布面积55×104m2, 预测深度2 000 m以内的煤炭储量为45 521×108t, 中国煤炭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是, 中国每年的煤矿地质灾害呈上升趋势, 2014年上半年全国煤矿企业发生伤亡事故1 797起, 死亡2 668人, 其中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3起, 死亡106人。
1 煤矿地质灾害的特点
1.1 煤矿地质灾害具有群发性特点
由于煤矿的不合理开采, 使得采煤工程破坏了地质环境的平衡, 引起地质环境的连锁反应, 而这种连锁反应所导致的灾害往往不是孤立的, 常在同一煤矿区某一时段形成灾害群, 如顶板灾害、塌陷灾害、井下水灾害、煤尘爆炸灾害等可能在同一煤矿的某一时间段同时或相继发生[1]。
1.2 煤矿地质灾害具有衍生性特点
煤矿地质灾害具有衍生性, 常常由原生环境地质灾害衍生出一连串次生灾害, 形成一系列有成因联系的灾害链。如发生顶板事故灾害可能导致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可能导致地裂缝, 地裂缝可能导致耕地被毁, 从而破坏地表建筑物和改变地表径流条件;开采煤矿资源产生的有害矿井水随便排放会引起水体污染, 用污染的水浇灌农作物可能导致土壤污染和有害元素进入农作物, 人食用污染的农作物可能导致地方病。
1.3 煤矿地质灾害具有区域性特点
就各种煤矿地质灾害的内部联系而言, 煤矿地质灾害受区域性构造条件、煤系岩性组合特征、煤变条件、区域性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的控制和影响, 因此, 煤矿地质灾害在时空演化和分布上表现出区域性特点。如煤矿区岩溶塌陷和矿井突水灾害, 主要发生在石灰岩广泛分布和岩溶发育的区域;煤矿酸性矿井水污染灾害事故, 主要分布在煤层含硫较高的华南地区[2]。
1.4 煤矿地质灾害具有不可避免性和防御性特点
就目前的科技发展水平来看, 煤矿地质灾害是按一定规律, 达到一定程度后发生的, 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些灾害又是可防御的, 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和应对煤矿地质灾害经验的积累, 我们可依靠科技进步进行煤矿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和积极治理, 对地质灾害进行监控, 提前做出防范准备可减轻灾害的损失。
2 煤矿地质灾害的类型
2.1 顶板事故灾害
顶板事故是指在地下采煤过程中, 顶板意外冒落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生产中止等事故。煤矿开采现场经常出现顶板事故, 主要是因为采空区顶板支撑不好, 悬顶面积过大;顶板中存在断层、裂隙、层理等地质构造, 导致回柱后岩块失去稳定力推倒支柱;回柱操作顺序不合理;工作面上、下出口连接风巷和运输巷的控顶面积过大等。
2.2 煤与瓦斯事故灾害
瓦斯是指煤矿井下从煤、岩层中涌出的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以CH4为主的有毒有害气体总称。满足瓦斯爆炸的基本条件:一定的瓦斯浓度, 瓦斯浓度在5%~16%之间;一定引火温度, 点燃瓦斯的最低温度在650°~750°之间, 且存在时间必须大于瓦斯爆炸的感应期;充足O2含量, O2浓度不得低于12%。2014年6月3日, 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南桐矿业公司砚石台煤矿重大瓦斯爆炸事故, 造成22人死亡、2人受伤。
2.3 矿井火灾事故灾害
矿井火灾就是在井下作业的过程中, 由于工人操作失误或意外而引起的火灾事故。矿井火灾事故不仅会造成资源损失、设备损坏, 而且发生火灾可能诱发瓦斯和煤尘爆炸等一连串连锁反应, 产生的有害气体直接威胁着矿工的生命安全[3]。引起火灾的因素有很多, 主要包括外部火源引起的外因火灾、煤炭自燃引起的内因火灾及人为意外发生的火灾。
2.4 矿井水害事故灾害
矿井水害事故是指凡事能够影响矿井安全生产活动和矿工生命安全的矿井局部或全部被淹没的矿井涌水事故, 都属于矿井水灾。降雨、地表水、第一个融水层的潜水及断层水都可能从井筒、断层破碎带、开采挖掘形成的裂缝、采空区或井下巷道的钻孔等处慢慢汇聚, 当水量超过地层压力的承受范围时, 就会爆发矿井水害事故。2014年9月23日, 曲靖市宣威市倘塘镇小河边煤矿发生一起透水事故, 初步调查井下有8人被困。
2.5 煤尘爆炸事故灾害
煤尘爆炸是指在地下开采煤矿时产生的岩尘、煤尘和水泥粉尘, 悬浮在矿区内空气中或沉落在矿区内的矿尘, 当达到引爆程度, 而引起的煤尘爆炸事故。引起煤尘爆炸的三个条件: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 而且浮游煤尘要达到一定浓度, 上限为1 500~2 000g/m3, 下限为45 g/m3;有点燃煤尘的热源;空气中O2的含量大于18%。
3 导致煤矿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
3.1 客观原因
原始地层, 地球表面和岩石圈是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状态, 煤矿开采一般是指在地球表层和岩石圈之间的范围内进行。然而随着煤矿的开采, 地壳内大量煤层、矿石和岩石被挖走, 大量抽排地下水, 破坏了地球表层与岩石圈的自然平衡状态, 破坏了地面的均匀沉降, 破坏了采空区围岩的初始应力场, 导致顶板塌陷、瓦斯爆炸、矿井火灾、矿井水害及煤尘爆炸的煤矿地质灾害事故, 威胁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3.2 主观原因
煤炭资源是有限的, 国家为了控制煤炭资源的开采采取了很多措施, 但是地方和民营小煤矿为了谋求自身发展, 不顾国家政策和法规, 为了与国营大矿山争夺资源, 胡乱开采, 导致一个大矿山会出现很多被挖的小矿山, 这样很容易导致透水和瓦斯泄露等煤矿地质灾害事故。此外, 有的矿山一味追求经济利益, 谋求高产, 忽视安全生产的法令, 也相继引发了煤矿地质灾害。
4 煤矿地质灾害的防治
4.1 顶板事故灾害防治
顶板事故灾害防治工作要全面掌握开采区域的地质资料和开采条件, 合理设计采煤工作面的支护, 进行顶板断层情况的预测预报, 选择合理支护技术,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施工, 加强支护质量管理工作, 炮采是合理布置炮眼, 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中顶板安全检查制度, 制定顶板施工灾害抢救计划, 尽量避免顶板事故灾害的发生。
4.2 煤与瓦斯事故灾害防治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a) 消除火源, 严禁烟火进入井下;井下严禁使用灯泡取暖或使用电炉;禁止打开矿灯外壳;进口房、瓦斯抽放站及通风机房周围20 m内禁止使用明火;井下使用的电器设备及供电网络要符合《规程》要求, 消除电器火花;在摩擦发热的部件上安设过热保护装置和温度报警断电装置, 防止摩擦火花引燃瓦斯;严格放炮制度;
b) 防止瓦斯集聚, 准备开采和正在开采的矿井必须建立一个完善合理的矿井通风系统, 保证瓦斯和粉尘及时排出;煤矿企业要加强管理, 组织专人每天严格检查和监测井下瓦斯浓度, 并安装先进的瓦斯自动监测报警装置, 及时处理集聚的瓦斯, 从根源上预防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
4.3 矿井火灾事故灾害防治
矿井火灾以“预防为主”, 预防矿井火灾的一般性技术措施:井口房、井架和井口建筑物、进风井筒、主要生产水平的井底车场、主要巷道的连接处及厂区变电所等都应该在岩层中开凿或采用不燃性材料进行支护和填实;在进风口和进风平硐口都应该安设防火门, 防止井口火灾和附近的地面火灾波及到井下;每个矿井必须在井口设置消防材料库, 井下每个生产水平的主要运输大巷中也要配置消防材料库, 储备消防器材;每个矿井都有建筑消防水池, 井下可用上一水平的水仓做消防水池。
4.4 矿井水害事故灾害防治
预防矿井水害事故。
a) 要了解开采挖掘工作面透水的预兆, 如煤岩出现挂红、挂汗, 采挖区的空气变冷, 煤壁渗出的积水会蒸发形成雾气, 顶板裂隙的淋水增加、地板鼓起, 水色发黄有臭味, 有毒有害气体增加;
b) 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 改善作业环境, 定期检修排水设备和清挖水仓, 加强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的意识;
c) 在进行开采挖掘之前, 要深入了解区域的水文地质情况, 设计合理的开采计划, 杜绝乱挖乱采的情况。
4.5 煤尘爆炸事故灾害防治
预防煤尘爆炸的技术措施主要有防尘措施, 防止煤尘引燃的措施及隔爆措施。
a) 在采煤和掘进之前, 利用钻孔向煤层注入压力水, 使煤体和其内部的原生煤尘都预先湿润;给采空区灌水也是一种有效预先湿润煤体的防尘方法;在使用电钻或风钻打眼时, 将压力水从钻杆中央的水孔送到炮眼底部, 将粉尘湿润后再从炮眼中冲洗出来;在进行煤矿开采工作之前, 进行喷雾洒水降尘工作;工作面的风速要控制在1.2 m/s~1.6 m/s最好, 定期清理巷道中的浮煤和煤尘, 对主要大巷道要定期刷浆;
b) 使用不易燃的材料作为施工场地的支架, 注意机器设备和人的衣物等的摩擦静电, 做好防范工作;
c) 在煤矿开采的场地要设置被动式隔爆装置和采用自动抑爆装置, 对于已经发生的煤尘爆炸或瓦斯煤尘爆炸的现场控制在一定的区域, 尽量减少爆炸产生的危害及避免连锁反应[4]。
5 结语
近年来, 煤矿地质灾害频发, 给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损害, 有关部门要做好预防煤矿地质灾害发生的安全预警机制, 采取合理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从源头上防止煤矿地质灾害的发生, 保证煤矿开采的安全、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郭孝炫.煤矿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探讨[J].科技创业家, 2013, 5 (5) :82.
[2]毛敏芬, 叶丽.浅析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技术建议[J].科技风, 2014, 7 (6) :246.
[3]雷志明.煤矿地质灾害特征分析及防治措施[J].专题研究, 2014, 7 (21) :3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