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新闻

2024-08-07

灾害新闻(精选5篇)

灾害新闻 篇1

本文针对灾害事件的特殊性, 分析了新闻工作者在报道灾害事件时所需要把握的新闻规律, 主要体现在把握新闻的时效性、透明度及舆论导向等方面。基于新闻规律的分析, 提出了新闻媒体在灾害情景下需要启动的应急策略, 包括组织保障策略、机制保障策略、设备和后勤保障策略及人才保障策略四个方面。

近些年来, 我国接连遭受了雨雪冰冻、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及雅安地震等自然灾害。一序列自然灾害的发展绷紧了全国人民的神经, 也受到了全球的高度关注, 成为了中华民族近年来面临的严峻考验之一。这些自然灾害的发生, 不仅考验了我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 考验党能否带来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共度难关。同时也考验了我国新闻各界媒体的应急报道能力, 考验他们能够在灾害情景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迅速作出有效反应, 及时发布权威信息, 有效稳定群众情绪, 主导社会舆论, 建立起党和人民在信息沟通、情感交流和凝聚力量的媒体桥梁。

当灾害发生时, 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是将灾害现场真实地呈现给对应的观众, 让观众能够了解灾害事件的发展过程。以地震灾害为例, 新闻工作者应该就地震发生概况 (时间、地点、震级等) 、伤亡情况、政府应急救灾进展、次生灾害等问题作出详细报道。本文就灾害背景下, 分析了新闻报道所应遵循的规律, 就新闻工作者应该如何启动应急策略而有效应对新闻报道工作提出建议。

把握灾害背景下的新闻规律

1.尊重新闻规律, 把握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透明程度, 占领舆论引导的制高点

随着全球信息化发展的不断加速和网络媒体、移动端媒体的快速发展, 人民获取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 渠道也越来越多。因此, 新闻工作者应根据形势发展, 创新理念, 在灾害事件发生后, 能及时准确地发布灾害事件的动态信息, 把握新闻报道的时效性, 控制信息发布和信息主题设置的主动权, 避免谣言的散播。如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在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7.0级地震, 在有关部分核实之后, 以中央电视台为代表, 各大主流电视台均在半小时以内对雅安地震进行了报道。截至下午14时30分, 包括央视、湖南卫视、东方卫视, 浙江卫视、四川卫视、宁夏卫视都将播出节目变成了关注雅安地震的新闻直播。在透明度方面, 新闻报道工作需遵循中央统一部署, 如实报道灾情。针对灾情严重程度、伤亡人数、救援进展、困难情况, 都要及时反应、尊重事实, 向全国人民明确党和政府的决心, 让人民了解与灾害作斗争的全过程。

2.注重新闻报道的积极性特征, 提升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把握舆论导向

针对灾害背景下的新闻工作, 新闻报道的关键在于把握舆论导向, 其难点也在于如何把握舆论导向。因为舆论导向的正确与否, 直接影响了党和国家的公信力。因此, 新闻工作者必须从政治导向和责任根本出发, 扎根新闻阵地, 把握新闻大局, 坚持正面报道, 坚持以人为本。新闻报道的内容要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灾害事件的快速反应和积极救援, 反映党和国家对人民的生命和利益的高度关切。报道中还需积极挖掘正面新闻素材, 针对灾害下涌现的感人事迹、顽强精神事迹, 体现新闻报道的积极性特征。

雅安地震后,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时间做出了重要指示, 对全国抗震救灾工作做出了统一部署。李克强总理在灾害在短时间内赶到灾区, 并在赶往途中对救援工作进行指挥部署。各大媒体在直播节目中针对总书记和总理在抗震救灾的决心和行动上进行了滚动式报道, 强化了党和政府的决心, 对于稳定民心、促进团结, 起到了重要作用。随后, 各新闻节目全面反映了人民军队、灾区干部及群众对救援工作的迅速行动和救援过程中的奋不顾身, 体现了生命是一切根本的主旋律。

3.注重新闻与舆情与民情的契合度, 对热点问题进行有效引导, 有针对性地增强舆论引导效果

灾害事件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也促使了各类消息的传播, 特别在大型灾害面前, 容易引起各类谣言的散播, 影响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干扰了救援行动的统一部署。因此, 新闻报道要做到贴近舆情和民情, 做足预案工作, 有效引导热点问题, 提升舆论导向的时效性。如在雅安地震救灾报道中, 央视根据救灾进展, 充分考虑了人们对不同阶段的关注重点, 明确了各个阶段的宣传侧重。具体而言, 地震发生后, 第一阶段报道地震基本情况, 接着报道党和国家的应急部署、救灾队伍的行进情况;第二阶段报道救援中遇到的困难及党和人民不畏艰难的决心。同时进行各方面专题节目的报道, 将灾情报道逐渐深入, 积极提升了舆论导向的效果。

灾情背景下新闻工作的应急策略

把握灾情背景下的新闻规律, 是深刻认识灾情新闻的新闻特点, 明确灾情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新闻工作者同时应该明确, 针对灾害新闻的特殊性, 为了能让全国人民及时获取有效信息, 防止谣言的传播, 有效引导舆论发展, 还应制定有效的应急机制, 提出应急策略。

1.完善组织保障策略

在灾害情景下, 组织保障是新闻工作者对灾情科学有序做出迅速反应、推出导向积极正面新闻的重要保证。雅安地震发生后, 各大媒体单位快速成立了抗震救灾报道的小组, 包括领导小组和新闻小组, 明确提出暂停部分节目特别是娱乐节目的正常报道, 迅速派出阵地记者团, 实现新闻宣传、人员调度等方面的统一安排。可以说, 有效的组织保障策略对于新闻报道的时效性、高效性及舆论导向性等方面均起到了重要作用。

2.完善机制保障策略

各大新闻媒体单位需就灾害情景指定有效的文件, 完善灾害下新闻报道的机制保障。如央视于2006年指定了《关于突发事件和重大活动报道管理规定》, 明确提出了针对灾害事件的性质、针对灾害事件的响应机制、宣传架构、人员调度、协调管理及设备保障等方面的各项要求。此外, 央视还针对灾害报道的特殊性, 于2008年对新闻中心进行了机构调整, 凸出整点新闻的重要性, 完善新闻采集、新闻编制和新闻报道的统筹策划, 有效促进了灾害情况下的新闻报道效率。这些机制的完善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及雅安地震等灾害事件中经受了考验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地方媒体单位可以央视为标杆, 完善自身的机制建设, 提升其在灾害情景下的新闻工作能力。

3.完善技术和后勤保障策略

在科技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 新闻报道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如央视在汶川地震新闻报道中, 调动了8套海事卫星设备、10余辆卫星车及便携式地面卫星站, 保障了在信息通讯及运输不畅的情况下进行有效地新闻采集及报道工作。在记者保障方面, 可以通过提供特殊环境下的相关设备, 如将军用帐篷、水壶等生活物品及时投放至记者营地, 保证记者的阵地生活, 提高其阵地战斗力, 促进新闻工作的进行。

4.完善人才保障策略

灾害背景下的新闻报道具有特殊性, 其特殊性决定了灾害新闻工作对人员的高要求, 在组织保障、机制保障、技术和后勤保障完善的基础上, 建立一支召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人才队伍, 是促进灾害背景下新闻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要求。针对灾害事件的发生, 媒体单位对派往阵地的记者, 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技能, 以便发出时效性强、舆论导向性积极、亲和力强、契合度强的高价值新闻, 还必须能够有健康的体魄保证连续作战的能力, 而且需要不畏艰险、不怕牺牲, 能够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 充分体现新闻工作队伍的职业化程度高、专业化程度高和奉献精神程度高的素质要求。实践证明, 只有完善人才保障策略, 建立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精、纪律性强、作风过硬的新闻工作队伍, 才能够完成灾害情况下的艰巨新闻报道工作。对于人才保障的工作, 媒体单位可以通过队伍建设、政治学习、业务培训、纪律整顿、作风考核等方式进行训练培养。

灾害新闻 篇2

政府对媒体参与提供了各种条件, 给国内外记者进出灾区进行报道的相对自由本身就是给予媒体自由, 在中国这次像这样的巨大灾难中, 面对媒体, 政府有这样的举措, 无不见其胸襟和志在发展我国自由民主进程的实际行动和决心。总之, 整观此次灾害报道全局, 政府与媒体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共识, 形成了合力, 使得媒体在言论出版自由、知情权、采访权、信息发布权等方面, 在新闻自由上的分歧和矛盾冲突减小和弱化, 同时也使媒体在争取新闻自由的进程中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面临像5·12地震这样的巨大灾难, 社会失调、民心不稳、舆论失控的危机时刻潜伏着。从政府的角度考虑, 为了社会稳定, 进行必要的宣传引导和舆论控制是必须的。因此, 在这个时候, 无论是新闻传播的学者还是从业者都不应该向政府苛求可能导致舆论失控甚至更大危机的过度自由。而媒体此时的审时度势、顾全大局本身就是一种遵守职业道德、勇肩社会责任和道义的表现。就像在这次报道中, 南方日报某记者进入灾区后, 发现自己的存在对灾区并不能作多大贡献, 反而因需要接待、食宿给灾区带来负担时, 毅然离开灾区, 放弃了展现才能、抓取机会的绝佳时机和舞台。这也说明新闻自由不但可以向统治者争取, 也可以适当放弃, 而这时的放弃展现了在整个媒介环境中更显理智和人文关怀的新闻自由话语语境。遗憾的是, 在我国当今的媒体工作者圈子中, 能作此举动的还屈指可数, 说明整体上要达到这种境界还需时日, 但有像如此一类的先行者亦可谓欣慰。

在任何国家政体和社会制度下的新闻自由都不是绝对的, 而我这里所谓的“非绝对”, 不仅仅是常说的那种所谓西方新闻自由是资产阶级的新闻自由而不是真正的自由的论调。我所言及的“非绝对”, 如果把新闻自由的内涵和外延延展开来, 那么我们对新闻自由的讨论也可以置于政体、体制、阶级以外的话语背景下, 而从人性和社会责任出发。我想, 面对像5·12这样的巨大国难, 甚至可以说是人类的灾难, 我们在对其进行新闻传播时, 将新闻自由话题的探讨放在人性和社会责任的出发点上是有意义的。因为不管是此次灾难, 或者是面对以后可能出现的更大灾难, 媒体参与事件, 经受考验是必然的。到那时, 媒体争相报道事件本身的出发点也许会因为共患难、人性的光辉, 因为“同情”而得到升华。而这种升华是存在巨大空间的, 因为现在的媒体竟相报道、介入事件以及要求新闻自由与媒体本身的利益是有极大关联的事实是不可否认的, 即使这种利益的追求行为往往被冠之以本职工作或职业道德或责任道义的美誉。只要看看在此次灾难中不断出现在版面或屏幕上的感人故事、英雄模范之类并逐渐形成对他们的夸大和消费, 就大体可以从中对媒体多么频繁利用“职责、道德、道义”这些字眼以各种方式有意无意造成不职责、不道德、不道义的影响和后果的行为看出一些端倪。

将新闻自由和媒体对新闻自由的争取的话题放在人性和社会责任的基础上来探讨, 就意味着媒体对新闻价值的判断也要从对人性和社会责任的衡量出发。若在这样的前提下考量媒体在此5·12灾害报道中的表现, 那么其要受到的质疑和责难就很多了。比如为了争取新闻素材, 记者在救人现场不顾救援行动是否会因其受阻, 拼命扑向施救点;记者为了追求新闻价值对那些失去亲人的痛苦的灾民实施轮番采访轰炸。当然这些还只是从业者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对细节处理的过失, 但若在整体和宏观上出现失误, 则其带来的危害就更大。像出现将郎铮的事迹不断宣传和扩大, 甚至导致了媒体和受众对其人、其事集体消费的现象, 我们不能不说, 在这个报道案例中, 媒体在把握了新闻价值、宣传价值和价值导向的同时, 还次生了对当事人的困扰、对事实和情感的夸大、审美疲劳、反感心理和抵触情绪恶果。那么, 报道是否适度的问题就值得我们去思考。如果将这种非理性的传播方式持续下去, 久而久之, 是否会造成媒体和公民价值失范、人性异化的后果, 则谁也不敢保证。在本需要真诚、关爱、善良和同情的灾害报道中, 显而易见的不善良当然不会在这风口浪尖自寻死路, 而更需要我们注意和提防的是隐藏着不善良的善良, 并使我们在粗心大意和潜移默化中逐渐对这种所谓的善良习以为常并将其视为同类, 致使我们变得麻木和失去判断力。

灾害新闻 篇3

中国气象频道不仅是一个专业提供公共气象服务的电视频道,更是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尤其是重大天气事件应急响应的信息发布平台。

中国气象频道在灾害性天气预警、现场直播报道等方面一直处于行业的前列。灾害性天气直播报道不同于普通现场直播报道。由于台风、沙尘暴、暴雨、冻雨等极端天气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同,直播现场的情况也纷繁复杂,工作人员需要面对可能发生的多种不同情况和更高的危险性。同时,多样的环境因素也对设备的安全运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应对不同情况,现场直播设备如何进行贴合业务需求的优化是亟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1灾害性天气现场报道无线传输技术需求

中国气象频道灾害性天气现场报道,主要是对台风、暴雨、泥石流、沙尘暴等天气进行现场的追踪报道。通过现场记者出镜报道,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将灾害性天气的情况和造成影响在气象频道进行视频直播。与普通直播报道设备有所不同,灾害性天气现场直播设备使用环境恶劣,因此对安全性、即时性、稳定性有着更高的要求。

目前现场直播系统主要由摄像机、视音频编码器、传输设备通过同轴线缆连接组成。有线连接方式虽然有利于信号传递的稳定性,但摄像人员拍摄时受连接线限制,摄像机、编码器、传输设备需都放置在风雨中的拍摄地点,雨水容易进入编码器和传输设备,常发生编码器等设备因进水损坏。同时摄像机位受限,目前主要为定机位拍摄,若需大范围调整机位,所有设备需一同调整位置,拍摄灵活性较差。基于对安全性及灵活性的考虑,摄像机与编码器间采用无线传输方式代替传统有线方式可优化系统,更贴合灾害性报道需求。

灾害性报道对无线传输设备的要求苛刻,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支持HDSDI高清传输,延时小,声画同步,编解码技术满足广播电视播出技术要求;

2.高便携性:灾害性报道时效性要求高,一有灾情即刻出发,直播人员及设备需在最短时间赶到天气现场,且在追踪报道台风等天气情况时,需实时跟进天气,不断转移直播报道场地,因此对收发单元便携性、集成度要求非常高;

3.供电便捷:灾害性报道现场通常无市电电源,要求设备可通过摄像机电池供电;

4.抗雨衰雪衰:天气环境恶劣,常见为雨雪天气,该无线技术要求具有良好的抗雨衰雪衰功能;

5.性能稳定可靠:该设备应用于气象频道直播节目中,要求性能稳定,传输过程中无黑场、跳帧、画面马赛克等现象。

2多种传输方式技术选型比较

目前广电领域主流无线传输技术为采用编码正交频分复用(COFDM)的传统微波传输,近几年新型无线家庭数字接口(WHDI)传输技术也逐渐应用。为了充分满足灾害性报道需求,对这两种无线传输方式分别进行了技术选型比较。有线、无线微波、WHDI无线传输这三种传输方式优缺点区别如下:

1.有线连接传输方式

优点:抗干扰性强,信号传输链路较稳定,对于周围环境内高压电、无线电信号屏蔽效果好。

缺点:执行外出直播任务时,工作人员携带的设备一般遵循从简、够用的原则。因此,携带的线缆通常为10m左右。由于海事卫星天线在工作时,对周围电气环境及遮挡情况有要求,直播时海事卫星设备的选位要优先于其它设备。

摄像机与海事卫星编码器通过线缆连接,限制了机位拍摄地点,可能无法拍摄到最佳的现场效果。直播中也摄像无法随记者进行大范围移动拍摄。

同时易造成设备损坏及人员安全隐患。在户外直播时,受线缆限制,摄像机、编码器、海事卫星传输设备均置于风雨中,极易造成设备进水受损。现已有多台设备出现进水故障。

2.微型微波传输方式

经调研,针对广电专业COFDM数字微波系统中体积较小的设备进行了测试。

优点:COFDM微波设备因其多载波等技术特点,传输信号稳定、传输距离远、受环境影响小、具备“非视距”“绕射”传输优势。可保证直播信号画面稳定。发射单元非常紧凑便于携带。

缺点:发射单元天线比WHDI无线设备的天线体积更大。接收机设计用途为室内使用,且需使用支架安装固定。支架尺寸较大(约70cm×40cm×5cm),不可折叠,不便于携带,防水也不易实现,还需额外配备固定附件以固定在其它物体上。且极端天气情况下,容易成为雷击目标等不安全因素。供电需使用市电转接适配器。整套设备体积偏大、零碎配件较多、集成度不高,无法适应灾害性天气现场无交流供电的恶劣工作环境,不满足灾害性报道设备高便携性和集成度需求。

3.WHDI无线传输方式

优点:便携性好、集成度高,发射机可直接安装于小型摄像机上并与其共用电源,信号具有一定的穿透性。

缺点:与COFDM数字微波相比,传输距离较短,穿透性较弱。

3 WHDI无线传输设备业务应用测试

经初步比较,无线传输方式优于传统的有线传输方式。技术参数方面,无线微波传输优于无线WHDI传输方式,但就灾害性天气现场新闻报道需求来说,WHDI无线传输设备更贴合实际业务需求。随后对WHDI无线传输设备进行了进一步的业务应用测试。

测试所使用的WHDI设备采用MIMO-OFDM无线技术,基于WiFi(802.11n)但对其进行了创新和改进。使用5GHz自由频段,40M带宽。调制解调器采用video aware以视频为中心的编码技术,通过对信号进行分析和重排、并采用不等的误码保护,采用信源信道联合编码(JSCC)技术进行信号交织和组合,生成合适的OFDM (正交频分复用)符号,后再结合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进行编码,最终将信号调制在5G频段。在整个信号处理过程中都基于非压缩算法进行信道编码和调制。

1.测试方案

使用松下AG-HPX265MC摄像机拍摄现场画面,通过WHDI无线设备将现场画面无线传输至编码器,编码后通过海事卫星直播系统上星传输至中心机房进行接收。通过对画面质量、声画同步、延时量、视频流畅度进行主观评价以判断其是否符合灾害性现场报道业务需求。

测试环境见表1,设备参数见表2,测试数据见表3。

2.测试结论

测试画面格式设置为1080/50i,画面清晰,颜色还原真实,声画同步,延时量小。设备操作无需进行设置,点对点传输信号质量正常。无遮挡情况传输可达到100m以上,画面移动无马赛克,符合播出标准。当传输过程中出现遮挡,如玻璃、弯道、较窄的障碍物,会缩短信号传输距离至50m以内,如出现承重墙遮挡会出现马赛克现象。雨天拍摄现场,使用防雨罩对发射机和接收机进行覆盖,画面传输流畅,无明显影响。

因此无线WHDI设备更适合极端天气情况下的信号传输需求:(1)画面质量满足播出要求,运动、雨中拍摄无马赛克;(2)无线传输距离满足要求,一般情况下极端天气外拍小组只有3~4个人,相距不会太远,几十至一百米距离足够摄像师与记者灵活拍摄;(3)具有穿透性,技术人员可以在建筑物内或车内工作,保障设备安全,防止雨水侵蚀或风沙损坏;(4)设备操作简单快捷,节约了直播前的准备时间;(5)设备体积小、集成度高,外拍小组方便携带;(6)防水设施简单,风雨不大的情况下,仅用塑料袋等软性材料隔离即可;(7)电池可与小型摄像机互用或共享。

图1为摄像机安装无线发射机后的图片,便携性与集成度很高。

4无线传输设备的实际应用

根据多年灾害性报道的经验及设备参数对比,选定了无线WHDI技术传输设备应用于灾害性天气现场报道。2015年9月末,台风“杜鹃”登陆的直播报道中,首次使用该设备传输记者出镜画面。图2为台风直播现场。

直播报道总时长约2小时左右,直播过程中发射机安装在摄像机上,接收机在随行车内,信号透过车窗玻璃传输,画面稳定,无马赛克、卡顿等现象,设备散热量小,符合台风直播报道需求,顺利完成直播任务。

无线设备可以在几十米到几百米的距离内将摄像机拍摄的声音画面传输到海事卫星直播设备、3G/4G直播设备所在的建筑物或随行车内。摄像师可以跟随记者一起行走,拍摄移动画面,极大的解放摄像师和记者在外拍直播时的范围限制。同时可以和记者一起进入拍摄现场周围室内进行现场室内采访。

灾害新闻 篇4

关键词:比较文化,《纽约时报》,报道特征,成因

“自然灾害”指人类所依赖的自然界中发生的异常现象和极端事件, 是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天敌, 既包括地震、泥石流、台风等突发性灾害, 也涵盖干旱、土地荒漠化等渐变性灾害以及水体污染、酸雨等由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难。每一次重大自然极端事件的发生都会带来触目惊心的伤害, 洗劫着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因此, 关于灾害的新闻报道也成了媒体一项重要的议程设置, 成为衡量一家媒体新闻队伍素养、组织指挥水平和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尺之一, 报道好坏及水平高低也直接塑造着媒体自身形象和影响力。美国主流媒体的报道特征成了近年来学术研究的热点, 这是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和现代大众传媒技术迅猛发展的产物。从报纸的地位来看, 《纽约时报》是美国国内最具权威性与公信力、最具影响力的报纸, 集中体现着美国主流媒体的报道风格、价值选择以及舆论倾向。本文以前人研究为基础, 从比较文化视阈出发, 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文献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 协同定量和定性研究, 通过实证分析《纽约时报》自然灾害新闻报道的普遍化特征, 并探讨其形成原因, 希望从本质的源头上廓清中西新闻报道视野和内容存在差异的必然性, 走出将表象之差异归于社会体制和新闻自由的认识误区, 以非颜色化视角去关注新闻报道本身的内在价值。

一、《纽约时报》灾难新闻报道普遍化特征

1. 报道以负面为主, 突出天人分裂

负面性冲突新闻往往构成美国媒体报道选择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报道社会性重大事故还是自然灾难事件, 都遵循着这一不成文的逻辑规则。以汶川地震为例, 地震发生后不久, 《纽约时报》就迅速反应, 把它视为国际报道的重头戏, 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全程跟踪报道。中国学者朱秀凌在《纽约时报四川地震报道样本分析》中对该报网站5月12~26日的四川地震报道专题中的所有稿件 (共计55篇) 进行了文本分析。研究发现, 关于灾难本身及其恶劣影响的报道 (共计25篇) 、灾情反思的报道 (共计7篇) 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分别为46.26%和12.73% (1) , 反常性报道、刺激性新闻共占了58.99%的比重, 强烈表达了自然灾害的残酷性以及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无能为力。

2. 报道选材多为微观、平民视角, 弱化政府作为

仍以《纽约时报》报道汶川地震为例, 在2012年5月12日—26日期间的55篇相关报道中, 主题涉及中国政府抵抗灾难以及各地方支援灾区的稿件数量非常少, 分别只有6篇和3篇, 政府在地震中的主导作用被人为地弱化了。而对于一些微观事件、普通民众的反应却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如“采用多方信源和直接引语形式, 援引67岁农民、36岁工人、39岁志愿者等普通民众的话, 表达了中国民众对政府赈灾措施的称赞及团结一致抗灾的决心” (2) 。显而易见, 《纽约时报》报道主要聚焦于地震对人们生存状态的影响和灾民的生活处境、生存危机等方面。平民视角一直是美国媒体报道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张以个体感受表现社会主流价值, 这一点是有别于我国媒体报道宏观素材居多的现实作为的。《纽约时报》的微观报道视角在对2014年5月2日发生的阿富汗重大山体滑坡的报道中同样得到了极大展现。

3. 报道形式和体裁呈现多样化

《纽约时报》善于综合运用消息、通讯、评论、图片等多种体裁形式报道事实, 以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在表现手法上, 报道力求图片与文字的紧密结合, 图片成为与文字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更能揭露问题本质的新闻文本。这与中国媒体直陈观点以评论文本为主导的实践路径是截然相反的, 某种意义上也是对新闻客观性原则的有意践行。无论是报道2005年8月的“卡特里娜”飓风、2011年3月的日本大地震, 还是2014年5月的阿富汗山体滑坡以及发生在中国中部地区的大旱, 图片新闻、深度报道、预测性新闻等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实际上《纽约时报》采用多样化的报道体裁和平民视角, 根本上都是服务于表现自然灾害的残酷性以及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无能为力的目的, 本质上依然是烘托天人分裂主题的手段而已。

二、《纽约时报》报道特征形成机制的比较文化透视

新闻传播实践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能动性的活动, 通过生产和传播独特的新闻信息, 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同的国家制度、社会形态以及实践活动所根植的内在文化环境先天性地决定了传播主体在新闻价值创造活动中持有不同的信念和倾向, 使新闻价值取向必然地发生偏差。互联网的高度普及和跨国媒体传播的流行既极大地缩短了人们接收和了解不同国家地区新闻报道的时间和空间, 又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异质性传播土壤背景下的受众对“他者”报道及其价值观的怀疑和曲解, 最终引发传播障碍和隔阂。作为中国民众, 我们应该以正常的视角去关注新闻报道本身的价值, 从理性的源头看待两国媒体内容生产和选择视野存在差异的必然性, 科学地认识美国媒体自然灾害报道突出负面性冲突新闻的 (下转第113页) 特征及动因。笔者以为, 只有树立比较文化视野, 突破文化系统界限, 才能公正地、全面地认知他种文化形态下的文化实践活动。

比较文化研究简单地讲就是立足于某一种形态的文化, 从比较对照中考察他种文化形态, 以探讨人类文化的共同性和异质性, 增进人类的相互理解, 推动世界文明进程。因此比较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点是承认文化形态的多元性, 认为每一种文化系统都有各自独立的源头、价值及外在表现。这种独立性从根本上框架了文化系统下的个人及群体文化实践活动的特征, 不可避免地烙上了所属文化的痕迹。美国媒体和中国媒体新闻报道特征呈现的显著性差异, 从根本上讲, 是两国不同文化积淀和惯习的外在性透射。

西方社会是宗教社会, 教会在国家统治和人民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按照霍布斯的说法, 宗教是人类无知和恐惧的产物, 源起于人类生产力极度落后、自然科学无法战胜神明的时期。在西方哲学史上, 从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开始, 就主张主、客二分, 即人与自然、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是分裂的、无法统一的。他们肯定在人类世界之外存在着一个主导人间的外在的、第一性的东西, 即上帝或绝对精神。虽然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以及宗教改革等启蒙式运动的兴起, 客观上导致传统哲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上帝在哲学世界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使科学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东方社会不同的是, 西方社会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充分显示和赞颂人的价值时, 依然保留着以宗教为核心的信仰体系, 社会大众依然以信奉和敬畏上帝为依归, 肯定超自然力量的存在和人类的弱小无助, 这种“救赎”式的信仰机制和畏惧传统根植和浓缩于生活、工作、情感以及社会的各个方面。投射到新闻报道领域, 这种文化心理就演变成了美国媒体非常关注事件的反常性、冲突性, 热衷报道自然灾害的残酷无情以及个体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助, 以此来证明主、客是分裂的,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是不能统一的, 生成了强烈的向上帝寻求“救赎”的意识。因此《纽约时报》在报道汶川地震时, 用入微的描写、大幅的图片来展现“天人分裂”的苦难场景, 渲染大自然对人类的折磨, 这与中国媒体报道和谐、宏大素材、突出政府主导性, 彰显“人定胜天”的理念和做法有着迥然的不同。从文化根源而言,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和谐、道德、理想和教化, 道家追求的无为而治、儒家的大一统思想和王权礼制观念以及佛教的修为精神在几千年文明史的迁变中杂糅于中国社会, 相生相长, 根深蒂固。“天人合一”、“以德报怨”以及“集体力量”的大爱情怀也只有在中国的国土上能够生根发芽 (3) 。中国文化的特质就定格了我国媒体的报道基调, 突出集体的精神力量, 以正面报道为主, 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注释

11 朱秀凌.纽约时报四川地震报道样本分析[J].青年记者, 2008, 第63页.

22 朱秀凌.纽约时报四川地震报道样本分析[J].青年记者, 2008, 第64页.

灾害新闻 篇5

实现信息即时性、全过程传递,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对新闻事件现场信息的需求

2012年7月21日,61年一遇的特大自然灾害突降北京:中午时分,持续的狂风暴雨过后,城市道路积水,下凹式立体桥被淹,汽车被泡,司机被困……房山、门头沟等山区山洪暴发、泥石流肆虐,一棵棵大树被连根拔起,一栋栋房屋被推倒,正在行驶的汽车被掀翻……

这是个周末,住在北京城区的人们只是觉得这只是一场持续时间相对较长、雨量相对较大的降雨,没人过多地在意。然而当下午一点多钟打开北京电视台新闻频道,《雨中进行时》直播目睹到上述一幕幕惨状后惊呆了,直播过程中不断有多路记者用3G包回传的现场实时灾情画面,有交管局的探头实时路况和下凹式立体桥被淹情况,有气象局的最新会商实时数据,还有市民通过微博和微信传来的补充信息,有市防汛办的专家第一时间解读,这种多点多角度全景式的报道,将北京的灾情即时的、直接的、多角度的和全方位的呈现给电视机前观众,让广大市民足不出户就能知晓全市受灾情况。一些打算出行尤其是到郊区或经过下凹式立体桥的市民改变了出行计划,正在外面的市民接到家里或朋友忠告也做到提防。这一切都是源自电视直播全景式、多角度呈现暴雨灾情。

这场直播由于山区桥毁路断,卫星直播车根本开不进去,小巧轻便的3G包派上了大用场,14路记者,每路配置一个3G包,奔波在大街小巷、郊外山区采访一线,即传回的现场实时音视频。与此同时,适时切入市交管局散布在全市各个路口听路况摄像头画面,滚动播发热心市民通过微博、微信不断发来视频、图片、文字,全市雨情灾情即时全方位呈现在荧屏上。这种全景式的现场直播动用了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全部最新成果:在暴雨中,为抢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而触电身亡的房山区李方洪所长的感人画面是3G技术实时传输回台的;在广渠门桥下一位越野车被淹,司机被困车中,救援人员施救,交管局的一处路况摄像头正好对准被淹车辆,演播室一边观看,一边解说;房山一座村庄被山洪围困,危及村民生命,这一场景是市民手机拍摄、3G回传到演播室的……这些第一现场的画面是传统的直播设备难以实现的,在全媒体时代变得方便、容易多了。

全媒体时代带来技术手段的多样性、互补性,才能实现现场直播的全方位、高速度、贴近性

长期以来,由于技术障碍、运营模式的限制,电视直播一是录制难,必须依靠直播车,除记者、摄像外,还有技术保障,最主要的是移动、架设不便。二是传输难,必须依靠卫星、光缆和微波等手段。三是互动难,没能与观众进行直播互动交流。这些均大大制约了电视媒体直播规律作用的发挥。即使现在直播设备小型化,如,SNG(卫星新闻采集车),甚至微型化,如FLYAWAY(便携式箱载直播设备),但遇到暴雨、大雪、地震等灾害天气,点多、线长、道路不畅,需要频繁转换现场直播报道点,这些设备还是显得笨重,人员涉及多,启动速度慢,制作成本高。

2009年,随着电信3G技术的出现,尤其是3G技术渗透到音频信号传输中,这无疑给电视直播带来革命性变化。2013年底,4G技术的商用和普及,带宽成倍数增加,全媒体电视直播更可谓如虎添翼。

所谓“全媒体”可理解为:综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如文、图、声、光、电,来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来传输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一直以来,广播电台通过电信传输声音直播,电视台直播使用直播车通过卫星、光缆传输视频信号,网络通过文字图片直播,再后来,微博、微信的出现,则通过网络和电信直播文字、图片和声音。这些直播有其优势,但也有各自缺陷。但如果将其综合在一起,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效果就会发生重大变化,速度更快、信息量更大、现场感更强。使用全媒体现场直播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电信技术和智能手机的突飞猛进才得以实现。全媒体伴随着电信3G和4G技术的商用和普及,尤其是这项技术渗透到电视直播中,电视直播便捷化,随时化。一位记者和一位摄像肩背3G或4G包即可实现现场出镜报道和现场直播,有手机信号的地方就能直播。市民手持手机除了传输文字、图片、语音外,还可向电视台传送实时音视频,这时小小的手机就变成了一个应急直播点了。除了移动技术传输信号外,网民在家中通过宽带QQ语音、视频与电视台互动交流。

全媒体时代,新媒体快速发展给电视台带来的不仅是冲击更是机遇,关键是传统电视人要学会拿来

时下,微博、微信已经渗透到每个人的工作生活中,微博控、微信群、朋友圈已经成了人们生活的一种常态。网络随时上,手机不离手,心中的感慨写上两句与大家一起分享,发现感兴趣的场景拍下来发送出去与朋友共享。渐渐地,每个人、每个单位成为自媒体。尤其是随着政府纷纷开通微博、微信,来自公安、交管、消防、城管等部门的突发事件第一时间通过微博发布出去,国务院公报通过微信发布,让全社会通过新媒体及时了解相关信息。2012年4月20日,在“雅安地震”刚发生的一段时间内,由于通讯中断,灾区与外部的联系被切断,微博成为反映灾区灾情、沟通内外最便捷有效的工具。8点2分53秒,也就是地震发生后不到1分钟,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发出了“四川雅安芦山发生地震”的第一条微博,而在随后的将近一小时内,有1300余条微博发出了雅安发生较为剧烈地震的最新消息。2013年08月22日,济南中级人民法院通过微博对薄熙来案庭审情况进行了现场直播,受到网友广泛关注。2014年3月1日,云南昆明暴力恐怖事件,第一个发出消息的则是来自微信,并不断有最新消息从微信向微信群传播。这标志着新媒体抢占传统媒体高地开始进入重大新闻事件的直播。2014年3月马来西亚航空公司飞机失事,新浪、搜狐等门户网从马航发布消息那一刻起,天天图文置顶直播……

这些新媒体对新闻事件的迅速反应进而通过自媒体进行直播,已经吸引了更多的网民。许多电视台的从业人员坐不住了,惊呼“狼来了”。新媒体对传统电视的冲击是不争的事实,也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关键是要学会拿来主义,充分吸纳新媒体,利用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电视台要搭建信息共享平台,这个平台如同一张大网,突发事件发生后,自媒体上的普通人,则成为消息网上若干个点,网罗最新的消息源。在直播中,有效利用这些最新的消息源并及时为我所用。

北京电视台新闻频道从新媒体的应用中尝到了甜头,2011年京沪高铁通车、2012年“7.21”北京特大暴雨灾害、2013年特大暴风雪以及地铁新线通车现场直播过程中,新媒体已经嵌入其中并充当主力。其它电视台包括中央媒体也纷纷引入新媒体。江苏电视台首批招募的120名全媒体记者来自总台新闻中心、江苏卫视、城市频道、综艺频道等多个部门。传播渠道涵盖电视、广播、网络、报刊、手机等。全媒体记者在奔赴新闻现场同时,可使用最新配备的通讯设备,借助运营商提供的高质量网络传输支持,随时随地将最新的消息、资讯用图文、视频、实时现场直播等手段上传到江苏总台全媒体平台,供各频道、频率新闻栏目以及网站等选用,同时受众也可以根据所处环境的不同,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了解最新鲜快捷的资讯。中央电视台也在引入微博微信,甚至“新闻联播”中都经常有来自自媒体的声音和画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微博粉丝总数已经达到265万人。

【灾害新闻】推荐阅读:

海洋灾害07-14

治理灾害07-17

塌陷灾害07-21

灾害预防07-21

灾害抢险10-15

大风灾害05-13

旱涝灾害05-15

地质灾害05-16

工业灾害05-29

灾害教育06-05

上一篇:北京燕京啤酒集团公司下一篇:矿山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