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控制(共10篇)
灾害控制 篇1
1 常见的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类型以及产生的原因
1.1 生产采区冒顶片帮及其成因
冒顶片帮是矿山工程地质灾害中最常见也是最经常发生的灾害之一。冒顶片帮主要分为岩层脱落、块体冒落、不良地层脱落等几个类型。
造成冒顶片帮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 第一点:人为因素。由于人们在开采过程中选择的方法不合理, 开采过程中生产采区的布置方式与该地的矿床地质条件不能相互适应, 对顶板管理的方法不正确, 极易引发冒顶片帮事故的发生;第二点:自然因素。由于地质情况时常会发生变化, 自然条件相对不好也会引发冒顶片帮事故的发生。
1.2 生产采区地表塌陷及其成因
地表塌陷在矿山工程地质灾害中发生的比较普遍而且危害非常大。在现代采矿生产中空场法与崩落法是非常常见的两种方法, 但是采用这两种方法开采地下矿山会形成非常大的采空区和崩落区, 采空区和崩落区在达到一定的规模以后就会造成大面积的地表塌陷。
造成地表塌陷的主要原因是采空区没有被及时的填充, 作业人员将地下的矿层采出以后, 采空区的顶板岩层则在自身的重力等压力作用之下, 就会发生向下的弯曲和移动, 当这种压力超过了它的承受能力时, 就会引发大规模的地表塌陷。
1.3 生产采区井下突水及其成因
井下突水在矿山工程地质灾害中比较常见, 是指在对矿产挖掘开采过程中, 大量的水流突然涌入矿井中的现象, 它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采矿设备的安全危害是非常大的。
造成生产采区井下突水的原因是由于断裂构造造成底板强度不够, 断裂带破碎又相对软弱极易形成导水通道;开采过程中又存在违规操作和不正当开采, 使得采矿过程中常常出现突水的灾害。
1.4 生产采区深部岩爆及其成因
岩爆又被称为冲击地压, 是矿山工程地质灾害中常见的动力破坏现象, 往往能够造成挖掘工作的严重破坏, 经常发生在煤矿、金属矿中。生产采区深部岩爆的原因是由于在矿山开采过程中, 矿山开采到一千米以下深度之后, 集中过高的高应力使周围岩层承受力达到极限, 进而引发岩爆。
2 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特点
(1) 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类型多、分布范围广、危害大。根据相关部门不完全统计, 我国因为采矿发生塌陷灾害的城市差不多有40个左右, 由于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渣、废石以及尾矿堆置等受到侵占的土地约20000平方千米, 并逐年以200平方千米的速度增加。
(2) 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类型与矿山的规模、矿产类型、开采方式以及所处的地域密切相关。如前所述, 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常见的类型基本分为:冒顶片帮、地表塌陷、井下突水以及深部岩爆等几个类型。在开采过程中, 矿产的类型多样化、开采方式不当以及所处的地域受自然环境影响的不同, 引发的地质灾害类型也随之多样化。
3 我国应对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控制手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我国通过法律、社会、经济、政治等多种手段结合, 依靠先进的防治技术, 对矿山工程地质灾害进行有效的控制, 以保证矿山生产的顺利进行。
(1)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控制矿山地质环境破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行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很多企业忽略了对矿山生产的安全管理和环境的保护。我国要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闭坑, 谁复垦;谁破坏, 谁治理”的方针来保护和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目前, 我国已经相继出台了《矿产资源法》、《土地法》以及《环境保护法》等等, 但是对于矿产开发引发的地质灾害以及地质环境问题还没有明确的责罚规定, 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来控制矿山地质的环境破坏。
(2) 对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控制,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方针。我们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方针来对矿山工程地质灾害实施有效的控制, 要坚持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地质环境的保护两手抓, 保证二者同步进行。企业要对防治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 控制风险, 加强内部管理, 做好监督与管理的工作, 来控制矿山地质的环境破坏。
(3) 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实现矿山工程的安全生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矿山填充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矿山填充是从采矿工艺方面人手, 从根本上消除矿山工程的灾害。矿山充填新技术能够充分利用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渣、废石以及尾矿, 使回采空间随矿石的采出而被充填, 能够有效的保护周围的岩层不发生大面积塌陷, 实现矿山工程的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 建立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监测系统。我们要加强对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控制, 建立一套完整的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监测系统。对矿山以及其周围的地质环境进行有效的监测, 对可能发生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地段定期观测、分析, 为企业及相关管理部门提供有效的信息, 及时的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问题, 最大程度的减少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发生。
(5) 政府要加强监督和管理机构的完善, 加强科学研究和人才的培养。我国政府要提高对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重视, 加强对相关监督和管理机构的完善, 促进我国保证矿山生产的顺利进行。我们要全面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 来适应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的需要。
4 总结
综上所述, 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类型多种多样, 引发的原因也各有不同。它所造成的危害是非当大的, 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以及经济财产损失, 严重威胁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矿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坚持“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基本方针, 结合法律、社会、经济、政治等多种手段, 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 对矿山工程地质灾害进行有效的控制, 以保证矿山生产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玉子庆, 蔡汉迁, 罗一忠.大厂铜坑矿岩层活动监测预报研究[J].采矿技术, 2003, 3 (01) .
[2]王春来, 徐必根, 李庶林.凡口铅锌矿深部岩体声波测试研究[J].采矿技术, 2003, 3 (01) .
[3]邓红卫, 周爱民, 黄筱军.采场地质灾害分析与控制[J].采矿技术, 2004, 4 (01) .
灾害控制 篇2
摘要:本文从目前我国林木病虫灾害控制现状出发,分析其中已经取得的防范成果以及尚且存在的不足之处,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大控制林木病虫危害的防范力度,并深入探索能够有效控制病虫灾害的新措施,提出一些力所能及的建议,对未来林木资源稳定发展起到贡献作用。
关键词:林木技术;病虫灾害;控制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飞速提升,而森林资源又是重要的环境资源,市场对林业资源的要求在数量上一直处于增加趋势,因而林业在实践中是否保持健康发展状态,引起了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林业资源扩展和建设时,最大的威胁就来自于病虫等方面的灾害,且危害程度也日益严重,对我国森林林木资源造成了极大损害。
一、关于林业技术对林木病虫灾害的控制现状
我国林木资源在控制病虫灾害方面,主要是通过采取措施来进行防治,包括在拓展和利用林木资源的一系列过程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尽量将预防和治理病虫灾害的效果达到最佳,在采取了相关手段措施后,把因病虫灾害而带来的林业损失价值控制到最低范围。当前我国在林木病虫灾害控制工作中的防治措施可以概括为事前预防与灾后治理两阶段,事前预防最关键的地方就是必须要落实在栽种环节中,妥善安排高质优良的树苗培育工作,以及林木种植后的幼苗抚育管理工作。这些都能够在以后丰富林木资源,并保证其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得林木可以最大程度避免发生病虫灾害。同样,灾后治理工作的重点落脚于重点突出灾害救治方面的林业技术,一般都是采用技术水平较高、科学效果良好的技术措施。比如生物方面的林业技术、物理林业方面的技术以及化学林业方面的技术等。运用一切科技手段来有效控制病虫灾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抑制病虫灾害恶化扩散,充分保证林木品质的积极作用。
1.病虫灾害防治重视不够
林木病虫灾害防治本身有着较高的紧迫性和严重性,需要工作人员在这方面有着极其敏锐的观察力。再加上,病虫灾害从事前预防到灾后治理过程都是非常复杂的防治程序,工作人员必须投入许多耐心和精力到这些项目中,且做出的努力在短时间内是很难看到有明显效果发生,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对防治作用失去信心,导致在工作中其被忽视。另一方面,相关林业部门和单位领导对病虫灾害防治工作没有在根本上引起重视,其思想上对工作态度产生了松懈,使得病x害控制项目在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上都远远不够。最终导致大部分病虫害事前预防与灾后治理工作都只是表面功夫,完全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更谈不上对病虫灾害进行有效控制。
2.相关防治措施较为落后
目前我国在林木病虫灾害的控制和防治方面仍然存在技术手段落后的不利因素,不仅无法在实践中达到实现病虫灾害防治的作用,还会严重影响到大部分林木资源的正常生长,且不利于森林树木长期健康的发展。林木病虫灾害预防和治理技术主要是因为受到传统模式限制,才会使得现行防治技术措施停滞在基础薄弱水平,很难取得较大的技术性发展和突破。造成防治与控制的手段和技术跟不上日新月异的现实情况,不具备高价值的实用性,最终收获的防治效果也很不理想。
3.管理人员不具备专业素质
此外,当前我国在林木病虫灾害预防和治理各个环节中的管理工作人员存在一个普遍问题,即工作人员的素质都处于较低阶段,更加缺少专业化的系统教育,在林业病虫灾害控制与防治方面的理论知识也知之甚少,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其次,管理工作人员还非常缺乏实践操作经验,无法熟练掌握新型灾害防治技术,在实践中会形成很多妨害和阻碍。使得病虫害防治工作效率被整体拉低,给林业未来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还在无形之中减少了林业的.经济和生态两方面的效益。
二、加强林业技术对林木病虫灾害的控制措施
1.提高对林木病虫灾害控制的重视程度
国家和政府应该在林业病虫灾害防治方面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和设立,在制度保障方面为其建立完善、有效的机制。同时,加大在林业灾害控制与防治环节中投入的资金数额,以此增强各部门对病虫灾害预防和治理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促进一系列防治工作有序进行。尤其是林业部门和领导必须充分明确在防治病虫灾害中相关手段和措施起到的作用和效果,从思想深处对林木病虫灾害防治引起高度重视,把这些病虫灾害预防和治理的所有控制措施都及时落实。
2.积极创新病虫灾害防治的技术和方法
积极创新在林业病虫灾害预防和治理的专业技术和紧急手段,能够使林业灾害控制和防治水平更上一层楼,还是保证病虫灾害控制动力充足的关键。当前病虫灾害防治的技术和方式都受到传统模式的深刻影响,不仅手段落后,还在很多方面缺少专业、科学的理论支持,非常不利于防治作用的有效发挥。而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林业病虫灾害控制和防治完全能够吸收科学技术的优势特点来创新和改革老旧的技术方法和措施,在不断完善病虫灾害控制、预防、治理手段的基础上,继续丰富相关灾害防治的外在形式。
3.努力提升病虫灾害防治管理人员素质
目前,我国相关林业部门管理病虫灾害防治的工作人员大部分都缺少专业素质,没有熟练掌握病虫灾害防治的新型技术,因而在工作中经常达不到最佳的效果,甚至无法胜任林业病虫灾害防治的本职工作,必须加强林业部门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培训和考查。所以,相关部门应该定期对内部员工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特别是从事病虫灾害防治的工作人员必须拥有过硬的系统理论知识,以及相应理论技术的实践操作训练,并积累足够的时间经验,才可能使其工作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同时,管理工作人员在日常也应该主动强化自身的学习范围,不断深化专业知识的掌握水平,熟练操作相关病虫灾害的控制和防治的手段和技术,便于各部门更好地实施这些林业灾害防控制措施,为林业资源未来可持续发展和利用提供重要保障。
三、结语
我国社会结构不断改革进步,对于深入建设生态环境工程有着广泛关注,而林业资源保护正是实现环境改善和优化的有效途径和关键环节,其重要性在环境保护进程中日益突出。林木病虫灾害对林业资源来说是致命的威胁,其直接导致林木资源质量降低,甚至败坏死亡,对林业资源发展造成了重大危害。针对目前病虫害防治的不足作出补救完善是至关重要的,我国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应该引起重视,积极展开相关改革措施。
参考文献:
[1]蔡彬彬.关于林业技术对林木病虫灾害的控制[J].科技与企业,2016,(05):202.
[2]莫斌.林业技术对林木病虫灾害的控制研究[J].科技展望,2015,(04):79.
[3]安小琳.林业管理与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J].中国林业产业,2016,(10):14.
灾害控制 篇3
关键词:地质灾害;治理;施工;措施
我国地域辽阔,地质、地理条件十分复杂,气象条件在时间、空间上差异很大,近年来,地质灾害在我国时有发生,阻断交通、破坏公共设施,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造成了损失。随着对地质灾害治理的投资力度加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管理工作也逐渐的成熟起来。施工工作作为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质量是施工治理的关键,保证施工质量就是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地质灾害的含义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地质灾害的形成是致灾地质作用与受灾对象(人、物、设施)相遭遇的结果。没有致灾作用,灾害无法发生,若作用遇不到有价值的受灾对象,造不成损失,也不能称为灾害。目前,常见的主要类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二、我国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基本防治措施
1.1地质灾害特征
在我国,地质灾害主要表现形式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范围约占国土面积的50%,其中以西南、西北地区最为严重。引起这些灾害的发生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原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资源的渴求也随之增大,滥采乱伐现象时有发生,人为活动加剧或加速地质灾害的发生所带来的危害性大大超过正常状态下产生的地质灾害所带来的损失。
1.2基本防治措施
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十五”国土资源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明确防治基本原则: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根据本原则,在我国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综合起来有抗滑(抗滑桩、抗滑键)、锚固(预应力锚索、锚杆)、支挡、拦挡、护坡、阻排水、削坡减载、压脚、改变岩土体性质和植草种树等。
二、施工质量控制
2.1抗滑桩施工
抗滑桩主要用于不同规模的滑坡,在我国是地质灾害治理经常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多采用灌注桩,施工质量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控制:
桩位控制:桩位要求准确,桩位的偏差容易引起桩体自身抗剪受力的改变。因此在每个桩位周边做引点和基准点,以便在施工过程中及时校核。
桩孔开挖:成孔有人工程控和机械成孔,开孔前首先要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每位工作人员掌握施工方法、工艺流程,人工开挖时要确保孔内工人生命安全。孔径控制不小于设计孔径,桩孔垂直度控制人工挖孔偏差为0.5%以内,机械钻孔为1%,深度不小于设计深度。
钢筋笼安装:有些抗滑桩成孔后钢筋笼直接吊装入孔,大桩径抗滑桩直接在孔内制作。钢筋笼入孔时要对准孔位、挺直、牢固、不变形,避免碰壁导致钢筋受损,到位后,要进行校核,符合规范后固定。
混凝土灌注:灌注前应对孔内的沉渣、孔径、孔深和垂直度进行认真检查。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由于抗滑桩比较深度,灌注时采用导管(或串筒)灌注,水下灌注保证导管埋深水下至少2米,串筒干灌孔口离混凝土面不大于2米。混凝土的振捣要到位,大桩径桩应人孔下空振捣。灌注期间应现场取样,每桩每台班至少一组样品,对于样品应指派专职人员保管好养护好。对于需要二次灌注的抗滑桩在二次灌注时,结合面应凿毛并清理干净。
2.2锚固施工
锚固在地质灾害中主要用于边坡加固、滑坡治理、挡土结构锚固和结构抗倾等,施工质量主要从以下方面控制:
材料控制:锚固材料要求强度高、耐腐蚀、易于加工和安装。不管采用何种材料都要有出厂合格证明、现场抽样试验报告单,二者都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材料的加工应符合设计要求,焊接要符合规范。注浆材料包括水泥浆和水泥砂浆应通过试验合格后使用。
施工成孔:施工主要采用螺旋钻、冲击钻、回旋式钻机进行成孔。成孔主要从成孔深度、成孔直径、成孔角度、成孔距离进行控制,成孔深度不小于设计深度,孔径允许偏差为±5mm,
孔距偏差为±100mm,成孔倾斜度±5度,在施工过程中,每个钻孔应做好详细施工记录。
注浆:注浆要保持管路畅通,注浆时,注浆泵将浆液压送到孔底后返到孔口,待浆液溢出时,停止注浆。浆液填充不充分时,要进行补浆,充盈系数为1.1—1.3。
检测:注浆完毕后,待砂浆强度达到70%后,进行拉拔试验,普通水泥必须养护8天,早强水泥4天左右。张拉试验结果应满足设计要求。
2.3挡墙施工
挡墙主要适用于规模小的滑坡支挡和崩塌滚石拦挡。拦挡措施包括支档(挡墙等)、拦挡(拦挡沟、拦挡桩、拦挡棚和柔性拦挡网等),可根据崩塌的具体情况灵活应用。此处主要介绍浆砌石挡墙施工。
测量定位:按照测量规范和设计要求,做好基准点和控制点,确定好开挖边线,待监理工程师校核合格后在进行开挖。
基槽开挖:开挖深度和宽度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宽度要开挖到位,基础埋深应大于1.5米,根据地层情况要进入新鲜岩体。若地层变化较大,出现不良地质现象,要进行换填处理,或者及时联系设计部门,按照设计部门意见进行处理合格后,进行下一环节。
砌筑:砌筑时,石块应分层卧砌、上下错缝、内外搭砌,要求平整、稳定、砂浆密实饱满。砌筑时应设置伸缩缝,每10m放置用沥青浸泡过的2cm厚的木板,木板要竖直,伸缩缝要上下贯通。泄水孔主要控制安装位置与墙后滤水材料,进水孔口应用土工布捆绑牢固,避免破坏后,杂土进入,影响排水。
墙后回填:砌筑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后才能进行回填。回填时应分层回填,分层碾压,分层厚度控制到30cm。回填材料要求纯净,禁止掺杂垃圾树枝等杂物。每层要进行压实度检测。有些挡墙为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按照有关规范进行施工,主要控制为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混凝土灌注、后期养护等,具体步骤和抗滑桩施工质量控制一样,不在进行叙述。
2.4排水沟施工
排水沟主要用于滑坡体上缘部位,用于阻拦滑坡体外的地表水,使之能够及时的排出。排水沟有混凝土排水沟和浆砌石排水沟,在施工过程中从以下几方面控制放线:按照设计要求,确定出滑坡体滑移面的边线,在周围做好基准点和控制点,监理检验合格后进行开挖。
开挖:开挖主要控制好开挖边线和沟底高程两个方面,开挖好的排水沟沟底要人工清理干净并且夯实后才能进行砌筑。
砌筑:钢筋混凝土施工应符合相关规范,浆砌石施工要素控制和挡土墙一样。砌筑过程中重点控制要素为渠底坡度的控制,坡降只有控制准确,雨水才能及时排除。
回填:砌筑完成后排水渠两侧要及时回填,回填厚度控制在20cm—30cm,两侧对称进行夯实,回填土要纯净,禁止掺杂杂物。后期运行过程中,要派人及时清除渠中得杂物,使得雨水排泄通畅。
三、建议
加强完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和运行;严格审批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和控制措施;加强现场所有人员的思想意识,特别是质量控制意识,认真学习法律、法规、管理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强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施工单位要接受政府监管部门和社会监督;做好后期工程维护与监测工作,保证工程安全稳定运行。
四、结论
由于地质灾害的形式不同,因此处理办法也不相同。着科学的进步与施工技术的不断提高,新的施工工艺和材料必定会在地灾治理中得到运用和发展。施工质量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保证好施工质量,就是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保证。
参考文献:
灾害控制 篇4
关键词:工程爆破,爆破灾害,安全控制措施
1 引言
工程爆破最初的应用是修路、造田、掘石、采矿、开山, 发展到今天, 已广泛运用于房屋、桥梁、工业建筑、大跨型建筑和特高层建筑的拆除, 以及城区道路和机场的平整等建设中。爆破的环境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人迹罕至的荒郊野外, 甚至很多工程爆破处于人口密集的城镇之中。目前, 由于工程爆破的规模越来越大, 工程建设的速度不断加快, 费用大大节省。但是还存在着爆破理论不成熟、爆破控制措施不合理以及其产生一系列灾害等问题。这些灾害主要有爆破地面震动、爆破个别飞散物、冲击波、烟尘等, 它们的存在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 爆破地面震动
爆破地面震动是伴随工程爆破产生的地震效应, 也是一种无法完全去除的严重爆破灾害, 它不仅引起地表和建筑物、构筑物不同程度的开裂破坏以及各种民事纠纷, 甚至直接严重威胁着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2.1 影响地震强度的因素
爆破地震波在岩土介质中的传播与衰减, 既取决于爆源条件, 又受地形和岩石介质性质的影响, 如各向异性、非均匀性、节理裂隙等地质构造的影响。其产生的影响大小与多方面因素有关, 如地质因素、震速、频率、炸药量、炸药爆破能力、爆心距、爆破方法等。
一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爆破地震安全性应当满足安全震动速度, 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1], 按下式计算:
式中, R为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 m;Q为炸药量, 齐发爆破为总药量, 延时爆破为最大单段药量, kg;V为保护对象所在地安全允许质点振速, cm/s;K, α与爆破点至保护对象间的地形、地质条件有关的系数和衰减指数。
爆破振动监测时, 应同时测定质点振动相互垂直的3个分量。一般情况下, 振动速度V要符合爆破安全允许标准, 见表1, 表中质点振动速度取3个分量中的最大值, 振动频率为主振频率, 频率范围根据现场实测确定。另外, K, α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在无试验数据的条件下, K, α值见表2。
2.2 工程爆破减震措施
现阶段, 爆破作业无论采取多么精细的计算, 都将不可避免地会伴随着地震动, 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地震效应, 对人身安全、设备或建筑物的性能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为了控制爆破地震动产生的灾害,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限制一次起爆最大一段的起爆用药量, 采用微差爆破技术降震。在总装药量相同的条件下, 相较于齐发爆破振速, 微差爆破可降低30%60%, 根据不同的时间间隔、延发段数、爆破类型和爆破条件, 其震速降低程度有所差异。
2) 爆破地震波的强度随爆破作用指数的增大而减小。爆破作用指数一般为1.5左右的抛掷爆破与爆破作用指数一般为0.8左右的松动爆破相比, 抛掷爆破震速平均降低5%10%, 因此需要考虑降低爆破地震效应, 应当避免盲目追求降低装药量。
3) 充分利用爆破点周围的地形条件。在爆破地震波传播的途径中, 遇到地面渠道、深沟、小河沟、断层等这些地形, 都将会起减震作用。所以, 在爆破埋没于地下的构筑物时, 应将爆破四周的土壤清除, 挖成沟槽, 形成一个人为的减震带。
4) 人工设置减震沟、减震孔和预裂缝。在爆源和被保护建筑物之间, 可以开挖一定宽度和深度的减震沟, 其深度最好能超过建筑物基础的深度, 可明显地降低地震波强度;若采用预裂爆破, 应当先炸出会有明显的减震作用一条预裂缝;或者钻一排或两排不装药的小孔距的减震孔, 也能够有效地降低爆破地震波的强度。
5) 改变装药结构, 构造合适的临空面减震。在爆体周边开挖临空面, 可以有效地减震, 如每增加一个临空面, 其爆破地震危害可降低10%~15%[2]。这是因为随着临空面面积越大, 岩石的夹制作用越小, 有利于爆破。也就是说, 爆破同样体积的岩石, 单位耗药量会降低, 起到减震的作用。
6) 选择最小抵抗线方向。一般在最小抵抗线方向上, 爆破地震的强度最小, 反向最大, 侧向居中, 最小抵抗线方向又是抛掷的主导方向[3]。综合考虑控制飞石危害和减震的要求, 被保护目标物最好处于最小抵抗线的两侧位置上。
7) 选择合理的起爆顺序, 控制地震波传播方向。在深部开采中, 利用爆破改变围岩结构稳定, 产生分区破裂, 分区破裂的存在, 起到了“盾牌”的隔离、保护作用, 改变了地应力传递路径, 使得高地应力“绕过”巷道, 有利于巷道围岩和支护的稳定, 能够有效防止支护结构由于受高地应力载荷发生损坏, 从而达到保持巷道稳定的支护效果[4]。
8) 控制单次爆破震动强度, 减少炮次和累积效应。对于爆破量大的岩土工程或土石方工程, 要根据被保护目标的抗震强度要求, 减少单次爆破震动的危害, 把震动量在控制安全范围之内, 减少震动持续的时间, 使结构尽量处于弹性响应阶段。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爆破方案时, 要尽可能减少炮次, 避免结构因反复加载卸载而引起的疲劳破坏。
3 爆破个别飞散物
爆破个别飞散物是被爆物体中产生的脱离主爆堆而飞散较远的个别碎块, 而触地飞石是指被拆除的建筑物在倒塌过程中撞击地面产生的飞石[5]。爆破个别飞散物飞行方向具有不确定性, 其飞行距离和方向难以精确计算, 往往会给爆区附近的工作人员、建筑物和设备设施的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3.1 造成个别飞散物的原因
造成岩石碎块过度抛掷, 产生个别飞散物的原因有:地质断层和节理区存在脆弱部分和孔隙, 降低了岩石的抵抗力;不适当的爆破设计或不适当的爆破施工;炸药分布集中, 使炸药爆炸能量过多释放, 使岩石碎块获得较大的动能而向外飞射形成飞散物;装填的炸药质量不好;延时类型和点火顺序不当等。
3.2 个别飞散物的控制措施
实践证明, 只要精心设计和施工, 充分利用有利地形和器材, 就完全可以控制大部分飞散物的飞散距离与方向, 使其不至于飞散到安全警戒范围以外, 造成安全事故。控制个别飞散物的方法有:
1) 选择合适的临空面, 控制个别飞散物方向。个别飞散物主要是沿最小抵抗线方向飞出, 可以选择较好条件的合适方向作为临空面方向, 处在其他方向的建筑物就不会受到个别飞散物的危害。
2) 合理控制排间微差时间, 做好爆破起爆网路设计。一般情况下, 相邻排间延迟时间以控制在25~50ms为好, “V”形起爆顺序的爆岩飞散较“一”形顺序的少[6]。
3) 控制实际抵抗线大小。炮眼法爆破要合理选择前沿抵抗线大小, 装药前要实地核实抵抗线大小, 调整装药量, 以防止个别飞散物沿小抵抗线方向飞出[7]。
4) 控制装药量。控制个别飞散物和减少个别飞散物的关键是控制装药量。
5) 合理的装药结构和良好的堵塞, 是防止爆破个别飞散物飞出的重要技术措施。
6) 做好防护工作。在石方控制爆破中, 选择强度高、质量大、韧性好的覆盖材料来防止个别飞散物。
4 爆破空气冲击波
炸药爆炸, 其高温高压的爆炸产物瞬间冲入周围空气中, 强烈地压缩邻近的空气, 使其压力、密度、温度突然升高, 形成空气冲击波。大部分常规爆破中, 大地震动速度按等于或少于7cm/s设计, 产生的空气冲击波不会对周边的建筑物产生危害。
空气冲击波对人员的损伤程度不仅仅取决于超压 (峰值) , 而且还受一些冲击波特性参量的影响。冲击波的波形不同, 对人员的损伤程度亦不相同, 其峰值、正相作用时间和上升时间等, 是空气冲击波对人员和动物造成损伤的主要制约因素。如果超压越限, 损伤就越严重, 正相作用时间变长, 上升时间变短, 危害变大。
主要有4种控制空气冲击波的途径:在起爆前, 采取科学的技术手段, 防止产生强烈的空气冲击波;在起爆时, 设法削弱爆破产生空气冲击波;在空气冲击波传播过程中, 采取有效技术措施进行消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扩大通道或设置“泄波”通道, 使冲击波泄入大气。
构筑阻波墙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削弱空气冲击波, 除采用水力阻波墙、沙袋阻波墙、防波排柱、木垛阻波墙、防护排架等控制措施外, 还可在爆源上加盖砂、草袋、皮轮胎、脏皮帘等覆盖物。对建筑物而言, 还可设法直接固定打开的窗户或摘掉窗户, 也可用厚木板或砂袋密封门、窗, 从而保护室内设备。
另外, 避免裸露爆破和爆破时间太长, 保证堵塞质量, 避免过量装药, 微差爆破等都可有效降低温破空气冲击波强度。
5 有毒气体与粉尘
在许多情况下, 爆破粉尘烟气产出源是炸药, 其产出强度取决于多种因素, 而主要的因素是所爆碎的介质, 如岩石硬度及其矿物组分。
爆破毒气产生的原因:炸药为非零氧平衡;炸药的组成影响;爆炸反应的不完全性;爆炸产物与周围介质的相互作用等。
通过采取组织和技术措施降低有毒气体向大气中的释放量。主要方法是推广使用最简单的带有中性或近似中性氧平衡的炸药, 如硝铵炸药、乳化炸药等。在使用低爆能炸药时, 正确选择炸药单耗, 作为直接靠近炸药包的主要尘源的过粉碎区将大大地缩小。
设计合理的爆破参数也是降低爆炸有毒气体和粉尘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挤压爆破技术和具有高锁固能力的炮孔封泥的方法, 降低爆破中有毒气体产出量。为了控制爆破产物极力冲入岩石裂隙中进一步破碎岩石, 提高爆破效率, 可以采用堵炮泥的方法。
爆破工作中, 一般降低爆破粉尘和有毒气体产出量的有效方法, 主要包括合理地选择炮孔装药结构、缩小药包直径、起爆地点和起爆方向等。采用带空气间隔和孔内填炮泥的装药结构, 可以缩小塑性变形区, 降低爆破时产生的粉尘量。研究证实, 药包的对向式起爆, 减小60%~71%爆破产物从炮孔中飞出的速度, 降低33%~50%的飞扬高度。
在爆破工程中, 洒水法可大大降低尘气云的上升高度和降低粉尘和有毒气体的总浓度, 填塞材料的类型和长度可以影响尘气云形成的高度, 往爆区内尘气云运动的相反方向喷撒气水混合物, 能抑制粉尘和有毒气体的产生, 这就能大大降低了爆破邻近地区的粉尘对大气的污染。
6 结语
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在基础建设和矿山开采之中运用的工程爆破越来越广泛, 这就要求有关专家和学者对爆破安全及防护技术进行深化研究。
1) 从事工程爆破的研究人员要针对工程爆破的安全评判、安全实施和安全爆破技术的改进及防护措施进行可行性研究, 提出合理化的评估意见和改进措施, 从而提供更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的技术措施和控制方法。
2) 广大的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应加强自身能力, 深化对爆破防灾减灾的学习理论, 加大对爆破灾害控制措施和污染控制措施的研究, 通过精心设计和施工, 采用新型环保型炸药和新的技术措施, 降低爆破噪声、烟尘等灾害, 减少工程爆破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3) 有关部门应当大力加强对工程爆破施工的监管力度, 确保工作人员与工作单位能够在资质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安全的爆破作业, 避免因操作不当和防护不到位而产生各种安全事故。
参考文献
[1]GB6722-2014爆破安全规程[S].
[2]方向, 高振儒, 李的林, 等.降低爆破地震效应的几种方法[J].爆破器材, 2003, 32 (3) :22-25.
[3]马陆宝, 杨溢, 李鹏飞, 等.某露天矿开采爆破振动测试与分析[J].矿冶, 2013, 22 (4) :18-21.
[4]逄焕东, 高文乐, 郭得福, 等.爆破方法改变分区破裂巷道围岩应力传递[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5, 11 (5) :1351-1354.
[5]叶洲元, 马建军.爆破拆除高耸建筑物触地危害分析与控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0, 20 (2) :150-154.
[6]卢文波, 赖世骧, 李金河, 等.台阶爆破飞石控制探讨[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 2000, 33 (3) :9-12.
自然灾害地理知识点生物灾害 篇5
表现:病害、虫害、草害、鼠害等
危害:给农业、林业、畜牧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害
(二)森林、草原火灾
原因:人们生活用火、生产用火或雷电、煤自燃所引起的森林林木或草原牧草失去控制的大范围燃烧现象。
危害:烧毁大量林木、牧草;造成不同程度的人畜伤亡;对特定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正确应灾方法:
1.应对洪水灾害的正确方法 :
防洪准备:①听汛期天气预报;②准备救生包(药品、食品等)、预备木制家具;③训练爬高能力、快跑能力;④暴雨季节不去山区郊游或探险;⑤学习救生演习的知识;⑥学会游泳、划船。
洪水应急:①尽量逃向高处,登上坚固建筑的屋顶、大树、山丘和高坡等。②借助木制家具或尽可能抓住木板、树干等漂浮物尽量不让身体下沉,等待救援。③警惕和防止被毒蛇、毒虫咬伤以及倒塌电杆上电线的电击。
洪水中的救助 方法:抛救生圈、救生衣等,或划船、游泳去救人。
抢救溺水人员最主要的方法:科学地控水和进行人工呼吸。
2.应对地震灾害:
平时要注意防震知识学习和防震技能训练;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在短时间内做出避险抉择;适当进行自救并保持体力等待求援。
震后互救应遵循的原则 :①先救近,后救远;②先易后难,先救轻伤员和青壮年、医务人员,以增加帮手壮大救助队伍;③先救“生”,后救“人”;④ 听仔细(注意倾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声);⑤要仔细确定被困人的位置,不要盲目乱挖、乱刨,以防止意外伤亡。
3.其他自然灾害的自救和预防:
风灾:不要外出,尽快回家,隐蔽在室内或地下,或野外的低洼处。
大雾:大雾天气,尽可能减少驾车出行或减速慢行。
沙尘暴:遇到沙暴天气,出行时准备好防风用品,如风镜、口罩等,用以保护眼睛和口鼻。
4.注意:
山区、半山区暴雨过后应格外警惕滑坡现象的发生。
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泥石流的面积一般不会很宽,根据现场地形,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逃避。
在山区扎营,不要选在谷底排洪的通道,以及河道弯曲、汇合处。
拓展:
治理对策
生态灾害是制约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危及国家安全、企业生存和人们身心健康的瓶颈。所以保护生态环境及生态减灾就是保护及发展生产力。
灾害控制 篇6
重庆市奉节县某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地处三峡库区中部长江北岸, 该项目设计了18根矩形阻滑桩, 其桩顶海拔高程141m, 桩底103.4m, 每根桩芯截面积为3.8×2.8m, 开挖截面面积4.2×3.2m。桩身平均净长37.6m, 其中入岩锚固段16.5m。阻滑桩主要是为了防止因水位上升浸泡夹层后, 使该面层的含水量增大失去原有的稳定成为蠕变状态, 而引起山体下滑并造成灾害。
2. 工程施工难点
2.1 工期紧。合同工期为150天。由于相邻两桩间的净距不足2m, 为避免因施工扰动引发滑坡体滑动, 设计要求每作业流水段按“隔二 (桩) 挖一 (桩) ”进行, 共分3段流水开挖, 每节护壁模高1.5m, 每流水段按常规操作需60天。
2.2 地质构造复杂。自桩口向下3m进入粘土砾石夹杂层, 向下6m左右为完全破碎状的泥质粉砂岩层, 在地勘报告中探出岩石夹软泥滑面多次, 且逐层加厚, 致使部分桩的最终桩深达42.7m。
2.3 地下水极为丰富。施工前在桩位的上部开挖了3个直径1米深15米的降水井和1个60米深钻孔进行抽排, 桩内仍然水量很大。
2.4 工程所在施工场地坡陡, 场外道路弯急, 雨天无法运输, 现场无堆场。
2.5 桩内钢筋密度大, 桩孔内操作较困难, 且用时长。设计平均每桩仅桩芯的钢筋用量为43吨, 纵向钢筋间水平净距离不足10㎝, 纵向净距12㎝, 三根焊成品字形束 (四排布置) , 单根筋接长后重量近300㎏。
3. 施工方法与技术组织措施
工艺流程:放线定位→清理孔口→安装提升设备→机械通风、挖孔 (排水) 、出渣→护壁→成孔检验→钢筋制安→浇筑混凝土→拌制混凝土、取混凝土试块、分层振捣→测量桩顶高程→成桩→养护。
3.1 测量定位
(1) 使用全站仪进行观测, 可同时测得三维数值, 且准确。
(2) 首次测定的桩中心位置不可作为工程用定位, 必须待桩区场地平整, 道路通顺后再次使用全站仪复测定位, 防止场地平整过程中滑坡蠕变体移动发生位移。同时在沿桩的长轴方向每隔20m左右测定若干个复查控制桩备用。
(3) 每个桩在首模护壁定位时均利用控制桩和相邻桩位进行复查定位。
(4) 在桩体土方开挖深度在5m以内时应加强观察, 严防地表土层因雨或施工扰动等因素产生桩护壁下沉或偏移。
3.2 挖孔
(1) 开挖前平整孔口, 做好施工区的地表截、排水和防渗工作, 采用固定吊机提送物料和弃渣, 井下松散层段以人工开挖为主, 基岩或坚硬孤石段采用多炮眼、少药量的松动爆破方式破碎, 但每次剥离厚度不大于30cm。
(2) 开挖过程中, 应确保孔壁垂直, 壁面光滑, 并经常吊线检查桩位中心, 发现有偏差应及时修整。桩孔开挖, 分段进行, 根据实际开挖土石情况, 一次最大开挖深度为1~1.5m。在开挖过程中应及时排除孔内的积水。
(3) 每挖一段, 应及时进行岩性编录, 仔细核对滑面情况, 综合研究分析, 发现异常地层变化, 要及时向监理、业主和设计报告, 及时变更设计。实挖桩底高程应会同设计、勘察单位现场确定。
(4) 挖孔弃渣吊出后应及时运往弃渣场, 不可堆放于桩孔周围地带, 以防诱发次生灾害。
(5) 桩体开挖到位后, 立刻进行封底混凝土的浇筑, 防止桩底渗水, 要注意预留好集水坑。
(6) 准确界定滑移层为桩的锚固段长度确定提供依据。滑移层位置的确认关系到桩体锚固段的确定, 直接关系到阻滑桩能否发挥起到阻滑作用。在桩体开挖中, 原设计确定的滑移层面极有可能在深度上出现变化, 或是出现数个滑移层面, 具体情况应由勘探 (设计) 方现场确认, 使其定位于最佳层面位置。施工发现, 在离勘探孔水平距离30m以上的桩, 滑移层与地勘资料极有可能发生2~3m的深度或是多个层厚、含水率不同滑面的差异。相应采取了如下措施:
(1) 对各个层面分别取样和对比;
(2) 在可疑为滑层部位的护壁上预留窗口;
(3) 采用相邻桩滑面位置类推的办法。
3.3 护壁
(1) 护壁模板:经过多次改进, 我们采用了定型钢模及可调对撑螺栓支撑体系, 此支撑系统无需固定式的对撑, 支拆方便、易操作, 浇筑完成拆除临时支撑即可开挖, 缩短了工期。
(2) 施工时, 模板高度控制在0.75~1.5m间, 小于此值影响进度, 过大时开挖易产生塌壁, 且不易控制垂直度。
(3) 使用定型钢模及可调对撑螺栓支撑体系后, 浇筑完混凝土即可进行下一层土方开挖, 但是当采用爆破作业时, 仍要待混凝土达到70%的强度后才能实施。
(4) 在穿过透水层段时, 在护壁透水量大的一侧预埋φ50水管, 排出护壁背的渗水以减小背压, 防止爆壁。
(5) 距离开挖面5模高6m以内的模板不能拆除, 保护护壁混凝土在爆破施工时不受损伤。
(6) 若改隔二桩为隔一桩开挖时, 每模高1.5m应做双向4柱顶撑, 谨防爆壁。
(7) 护壁混凝土应保证与孔壁岩土接触良好, 其护壁模板应在所浇筑混凝土达一定强度后方可拆除。在穿过破碎状地层时, 采用配双层双向φ14@150布筋, 同时增加护壁砼厚度10㎝。
(8) 护壁后的桩孔应保持垂直、光滑、并保证桩孔中心位置的精度和孔径精度, 桩孔达设计深度后, 应清除孔底残渣和积水。
3.4 钢筋混凝土工程
(1) 钢筋在桩内制安过程中宜采用搭设可吊升的多层制作平台, 每次平台提升在高差相距2m左右, 便于主筋螺纹连接操作。
(2) 根据桩体开挖中的岩石面变化情况, 将护壁钢筋及时进行变更。在穿越透水层、滑面段时改为双层钢筋配置, 将上下节挂钩连接改为焊接连结, 护壁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级。
(3) 桩口架设净高大于5m的三角架吊放主筋。固定主筋保护层所使用的钢筋应带止水环, 采取“四边十点”焊接后定位。
(4) 钢筋制安完成后, 冲洗所有钢筋的表面的粘垢, 将集水坑内的桩底渗水抽排干净, 清扫干净桩底焊剂及杂物。
(5) 护壁混凝土:将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8~10cm之间, 保证振捣密实。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装入斗车, 使用吊机将其吊放至与模板顶部同高的浇筑平台上, 混凝土要对称入模后均匀振捣, 随时注意模板的垂直度。护壁混凝土可视开挖岩层具体情况减小或加大每模高度随挖随浇。
(6) 桩芯混凝土:必须保证连续性不得间断。在浇筑时采用四台350L的搅拌机同时搅拌浇筑, 尽量缩短浇筑时间。使用串筒下料, 振捣均匀。如混凝土表面因护壁渗水出现积水现象, 须使用滤网过滤出清水后排出。
(7) 桩身混凝土灌注完后, 经养护到规定龄期后进行成桩检测。检测采用两种方法: (a) 小应变动测法全数检测桩身。 (b) 在全数15%的桩身四角 (距两边各20cm的位置) 上安装了与桩身等长的镀锌管, 采用超声波检验桩身质量。
3.5 施工监测
3.5.1 施工期间对滑体的监测
(1) 在滑体的上、中、下部位各设置观测墩2个, 在各桩口设观察点, 在滑移体外设置镜点5个。
(2) 在桩口定位后随即进行对各观测 (桩) 点进行测量其三维读数, 并将其数据作为今后观测对比的依据。
(3) 编制应急预案, 向所有施工人员交底。除日常观测外, 在连日的雨中、雨后以及桩体开挖入岩的连续爆破作业后, 增加观察次数, 一旦发现有桩点数据变化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3.5.2 工程桩监测装置的安装和保护
设置在桩体内部的钢筋计、压力盒是监测阻滑桩在库区水位上涨、下降、连续雨天等不同时段承受推力、剪力大小的重要装置。在装置安装前应对其所处位置进行再次确认。
钢筋计焊接时, 必须使钢筋计与钢筋保持同轴, 同时需保证钢筋计本体不得过热。其读数引线须全部穿入密闭的金属管内, 防止浇筑混凝土时震捣器使线路受损、受潮。钢筋计上引线在桩顶部要做专用加锁盒保护和保护牌。
3.5.3 监测结果
本工程在交工后一年期的监测中表明, 阻滑桩的位移量及桩身内的钢筋计读数相对应, 符合设计要求。该阻滑工程已经历了三峡水利枢纽一期海拔135m蓄水和海拔139m发电运行水位两个水文年的监测, 结果表明原滑坡体状态稳定。
4. 结语
阻滑桩具有抗滑能力强、施工安全简便、速度快、投资少、适用范围广等优点。施工时建议还要注意下列事项。
(1) 地质灾害发生地的水、电、地材一般都难以保证正常施工要求, 所以在开工前应尽量完善其功能和储备, 并且要有应急预案。
(2) 对进场道路进行踏勘和维修, 确保道路全天候通行。
(3) 对于市场不易采购到的材料必须提前落实采购供应渠道。
(4) 桩口的护拦和桩内爬梯必须牢固、适用, 不得使用简易装置。
(5) 爆破作业前, 对震动影响区内的建筑物需事先进行实地考察, 对有不良征兆的房屋做好标记, 派专人观察严防不测。
灾害控制 篇7
关键词:城市隧道,施工,诱发,地面塌陷,灾害机制
0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城市隧道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隧道施工塌方事故时有发生。隧道塌方具有偶然性强、危害性大的特点, 直接影响到施工人员和城市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导致城市地铁隧道施工塌方事故发生的因素是多样化的, 主要原因在于施工单位没有透彻理解塌方的诱因、形成过程和演变规律, 并对此作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因此研究地铁隧道施工塌方的形成机制和规律, 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方案,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 城市隧道施工地面塌陷机制分析
地面塌陷的成因及形成过程十分复杂, 本文将其诱因分成三大类: (1) 施工过程中, 机械设备以及人员在隧道上方造成负荷过重, 引发隧道塌陷; (2) 隧道施工处土质条件较差, 难以承受工程受力, 导致地面塌陷; (3) 隧道工程引起地下水渗透, 导致土层松软发生塌方。
1.1 隧道施工直接导致的地面塌陷
根据普氏理论, 在土层中开挖隧道涵洞后, 如果在没有支称外力的情况下, 土层力学结构会遭受严重破坏, 如果隧道上方土层较厚, 就会导致隧道塌方, 之后会形成围岩, 产生自然平衡的压力拱, 此时土层结构重新进入平衡当中。普氏理论主要适用于开挖较深的隧道, 比较浅的涵洞则不会产生压力拱。普氏压力拱理论可以很好的解释隧道开挖直接导致塌方的情况, 压力拱会根据隧道开挖深度发生相应变化, 是一个重新形成拱形平衡的过程。随着隧道开挖深度的增加, 其压力拱平衡会在受力增大的情况下打破, 如果没有提供足够的支撑力, 就会发生塌方。
1.2 地质层受力结构被破坏导致地面塌陷
地质结构破坏导致塌方形成的主要由空洞导致, 空洞的存在会导致土层受力不均匀, 当隧道掘进到空洞处时, 就会导致土层支撑平衡力被破坏, 从而发生塌方。如果没有隧道施工活动的影响, 土层中的空洞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一旦施工活动接近这个区域时, 空洞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因此, 地质层受力结构被破坏导致地面塌陷属于一种间接施工引起的地质灾害。
1.3 管线渗水导致的地面塌陷
城市地铁隧道施工十分容易遇到地下渗水的情况, 其中管线渗漏是主要原因。有专家统计发现, 管线渗漏水通常会诱发地下层流沙运动, 流沙在隧道周边形成水囊或空洞;当隧道工程掘进到管线附近时, 施工活动就会导致更加严重的管线渗漏水情况发生, 严重的情况还会造成管线破裂, 引发大量涌水, 在渗漏水的影响下地质物理结构会发生明显变化, 导致地质受力结构失衡, 从而诱发塌方。
导致管线遭受破坏的原因十分多样化。以供水管线为例, 根据建设部颁发的CJJ92-2002J187-2002《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估方法》, 一般来说, 城市生活用水管线渗漏率低于12%是符合使用规范的。当前, 自来水供水管网中, 管线接头漏水情况也十分普遍, 在渗漏水长期浸泡下, 管线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会对管线周边的地质条件产生重大影响, 降低地基的负荷能力, 严重的甚至会架空管线, 管线断裂也多为这种情况引起。
2 城市隧道施工地面塌陷控制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 引起城市地铁隧道塌方的因素十分多样化, 其演化过程也异常复杂, 因此隧道工程地面塌方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工程实践经验告诉我们, 导致城市隧道施工地面塌陷最主要的两类原因分别是不良地质体和管线渗漏水, 本文现针对这两类塌陷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2.1 不良地质体应对方案
不良地质体塌方防护方案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事先进行地质条件检测, 为后期施工提供准确数据;另一种是针对不良地质土层进行加固处理, 提高其结构稳固性。广州地铁12号线在三元里站施工时, 遇到了不良地质, 工程部立即组织了地质超前检测。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 例如松散区、富水区和空洞区制定了相应的技术处理方案: (1) 地质松散区易发于回填区域, 且隧道深度不大, 可以采用钻井灌浆的方法来加固; (2) 富水区主要是由充沛的地下水和管线渗漏导致的, 由于该区域存在大量的水分, 在处理之前要探明是否有补充水源存在, 例如泉水、排水管等, 如果存在就要对其进行封堵处理。处理完毕之后再对底层进行钻孔, 将渗漏水全部抽离。富水区由于长期受到水浸泡, 抽离水分之后土层依然松软脆弱, 因此要采取灌浆加固处理, 以提高地质的稳固性; (3) 导致空洞产生的原因也很多, 主要是因为地下构筑物密实度不够高以及管线漏水严重形成的, 因此要对空洞区域进行灌浆处理, 提高其结构的稳定性。
2.2 地下管线安全控制技术
地下管线渗漏会导致塌方, 严重威胁城市隧道工程施工安全, 对施工人员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为此, 广州地铁12号线三元里工程采用了以下几方面措施:
1) 掌握施工区域管线总体分布情况。要安全控制地下管线, 首先就要全面掌握施工区域管线分布情况。由于管线采用地下埋设, 且所属单位各不同, 这给管线摸排工作造成了巨大困难。因此, 不仅要在施工图纸上掌握地下管线的布置情况, 还要对地下管线进行实地探测工作。目前, 主要有三种地下管线探测方法, 即明显管线点实地调查、隐藏管线点物探探查和开挖调查法。
2) 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线保护及加固方案。根据管线排查结果, 结合施工现场具体环境特点, 同时对管线的受力和弹性指标进行测量, 根据管道埋设深度、使用寿命设计选择合适型号和材质的管道。根据现有的管道施工技术检测标准来进行管道分类, 并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线调整方案, 以保证管线施工符合地下隧道施工要求。对于破损严重、使用年代久远的管线要进行加固或者更替处理。对于无法达到安全施工要求的管线, 要及时进行加固或者清除处理。对于渗漏严重的管线, 且使用年限不长的, 可以采用灌浆加固的方法。
3) 采取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法。检测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间接测点;另一种是直接测点。直接测点是通过在管线周边埋设测量装置来测量管线沉降, 这种检测方法需要在不同的取样点进行开挖布设测量设备, 测量所需时间较长, 选样点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测量的精确性, 因此实际工作中很少采用这种方式。一般常用到综合管线监测方法, 即对部分关键管线进行直接监测, 对其他管线进行间接监测, 通过综合分析两种测量数据来提高测量的精确度, 保证管线沉降测量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3 结论
1) 通过分析广州地铁12号线隧道施工发生的45起安全事故分析发现:地面塌陷达到15起, 占比达到33%;如果将因施工管理纰漏导致的20起事故排除在外, 地面塌陷事故占比将会高达67%, 由此可见, 地面塌陷是广州地铁施工事故中的主要安全影响因素。
2) 本文抽取了国内几大重要城市地铁施工安全事故数据, 发现隧道塌方事故主要有四种原因导致:恶劣的地质条件、管线渗漏水、地下复杂的地层结构以及施工现场管理纰漏。因管线渗漏水导致地面塌陷事故11起, 占比为38%;因不良地质条件导致地面塌方事故9起, 占比为31%。上述两种因素诱发的塌方事故占比达到69%, 可见不良地质条件和管线渗透是导致地铁隧道施工塌方事故的主要诱因。
3) 根据前面的数据统计结果, 本文将导致隧道施工塌方事故的原因归结三类: (1) 因人为施工后导致地层结构受到破坏形成的塌方; (2) 因地下恶劣的地质条件造成地层受力不均匀导致的塌方; (3) 因为管线损害渗透造成的塌方。前一种属于隧道施工直接导致地面塌陷, 后两种方式属于间接施工导致地面塌方。
4) 揭示了上述三种塌陷的成因和变化规律:第一种塌陷成因是因为人为施工活动破坏了地层受力平衡, 由于隧道处缺乏有效的支撑导致地面出现塌陷;第二种塌陷的成因是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扰动下上覆地层不良地质体结构遭受毁坏, 主要是因为空洞断面的扩展或空洞间的中空地带导致上层地质结构遭受破坏, 从而引起空洞上方底层结构失衡造成地面塌方;第三种塌陷成因是因为人为扰动因素导致管线渗漏引发流沙导致地面塌陷。
最后, 本文针对两种最主要的引起城市地铁隧道施工地面塌陷的成因———不良地质体和管线渗漏水进行了深入分析, 针对其原理和演化规律进行了全面研究, 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希望能够给国内隧道工程施工提供有益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王立峰, 熊鹤鸣.广州地铁施工塌方事故原因分析及应对对策[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7, 41 (3) .
[2]和平高, 章力.刚性管线纵向应变安全研究[J].土木工程, 2008 (11) .
灾害控制 篇8
汶川“5·12”特大地震后, 四川省人民政府已经全面启动了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勘查、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治理施工的项目任务, 目前项目已进行到第三批。对于国家全额投资针对地震灾后重建地质灾害防治的项目, 如何进行成本控制, 达到有效分配和利用国家有限的治理资金, 在不改变规模、范围、标准、工期和不降低治理效果、质量等条件下, 降低治理工程造价, 节约投资成本, 以提高投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强化对项目进行全过程成本控制已经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次地质灾害应急治理是配合党中央提出的两年内完成灾区重建, 项目分灾害体勘查、可研、设计、施工等4个阶段进行, 前三阶段是定投资规模, 在各个阶段实现成本控制与优化就能达到节约投资的目的。
2 勘查阶段成本控制优化
勘查的目的在于查明地质灾害的成因、特征、稳定状况, 并预测其今后的发展变化趋势, 为治理工程方案选择和治理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地质灾害勘查不同于岩土工程勘察, 常用的勘查手段主要包括地形测量、地质测绘、钻探、物探、试验等, 通过这些手段查明灾害体规模、形态、结构特征, 计算分析评价其稳定性, 对灾害体发展趋势和危害性进行分析预测, 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灾害体工程治理方案, 进行投资估算, 为政府决策提出科学理论依据。
勘查阶段主要通过合理地布置勘查手段、勘查工作量, 来实现这一阶段的成本控制。按现行国土资源部于2006年6月5日颁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勘查、设计、施工行业标准, 对灾害体测量比例尺精度, 勘探线布置 (间距、孔深) 等按不同勘查阶段都作了明确规定, 如对滑坡复杂场地, 可研阶段勘查不少于1纵1横剖面, 主勘探线间距为40~80m, 辅助勘探线间距为40~120m;设计阶段勘探纵向不少于3条剖面, 勘探线间距为40~60m。按此设计阶段勘查技术要求, 仅钻探工作量对于茂县德胜寨滑坡勘查来讲, 共布置钻孔23个, 总进尺965m, 按计价格[2002]10号文《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计算, 钻探勘查费为119.44万元。但通过我院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现场调查、测绘分析, 由按技术要求布置的23个孔减至15个孔, 后通过省内专家经验打分评比, 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优化, 最终确定的钻孔12个, 总设计进尺518m, 经收费标准计算, 钻孔勘探费为68.98万元, 仅此一项比按规范原勘查设计方案费用减少了53%。
3 设计阶段成本控制优化
勘查工作后, 根据灾害体的特征提出治理工程比选方案即可研方案, 根据两方案比选或多方案比选, 推荐最佳方案, 进行优化后做为初步设计方案;在初步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再优化, 进行分项工程设计、工程布置等, 提出施工工序、施工方法和施工要求, 并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等, 完成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
3.1 有效地控制工程成本
在明确工程功能的前提下, 充分发挥设计创造精神, 在可研阶段, 提出各种实现治理目的的方案, 经过价值分析, 从中选取最合理的经济方案。建筑材料费用通常占工程造价的50%-70%, 同时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因此尽量选用质优价廉的材料, , 从而提高价值。
该阶段控制成本的关键在于勘查报告结论的准确可靠性, 如岩土力学参数选取的正确性, 所计算稳定性与宏观表象判断是否一致, 进而证明计算的下滑力、推力等的准确性。工程结构设计大多沿用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的弹塑性理论, 该过程对成本控制所起作用不大。另外, 工程项目的重要性决定工程结构和岩土力学安全系数的取值, 因此, 设计人员还应对拟建工程规划有所了解, 如位于茂县回龙村2组的回龙滑坡在可研方案中, 提出抗滑桩和锚索两种不同方案, 从技术上都可行。从经济上比较, 在取设计工况1.15安全系数下, 方案一比方案二总投资少92.30万元, 推荐抗滑桩方案。考虑到该滑坡目前只威胁到前缘居民5户20人和进沟1条机耕道, 专家评审时提出, 安全系数可按1.05防治, 工程治理费用节约42.20万元。采取同样的抗滑桩方案, 在不同安全系数取值情况下, 工程治理费用比原来减少了54%。
3.2 优化使用功能
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功能分析, 对分项工程每项功能进行分析, 比较各项功能之间的比重, 在达到防治地质灾害目的的同时, 尽量达到美化、工程措施与自然景观和谐的效果, 尤其是在风景名胜区。目前在震后灾区重点地质灾害治理设计中, 除治理灾害本身外, 还应兼顾城区、集中人口区生态环境的美化, 提高灾区人民生活质量。
4 施工阶段成本控制优化
治理工程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优化可以从控制措施方面着手, 即从合同、施工组织、管理、技术几个方面采取控制措施。
4.1 施工组织方案的优化
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是一个动态而又复杂的过程, 要从根本上解决成本控制的问题, 首先要有一个稳定的项目管理组织, 其次成本控制的思想深入人心, 最后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与到建筑项目的成本控制工作中,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说, 组织措施是解决成本控制问题的关键。
4.2 加强质量和工期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严把工程质量关, 采取防范措施, 消除质量通病, 做到一次成型, 一次合格, 杜绝返工现象所造成的人、财、物等大量的投入。可通过制定详尽的节约增效的管理制度, 减少材料浪费, 降低工程成本;对材料操作损耗特别大的工作, 由生产班组设专人负责成本监督。
实行奖罚措施, 调动节约积极性。结合施工方法, 进行建筑材料使用的比选, 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 通过代用、改变配合比等方法降低材料消耗。结合施工方法, 进行施工机械设备选型设计, 确定最优化的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案。严格控制建筑项目施工的进度计划, 根据施工的进度计划及时组织材料、构件的供应, 保证项目施工顺利进行, 防止因停工待料造成损失;定期进行成本核算, 对施工项目的各项费用实施有效控制, 发现偏差则分析原因, 并采取措施纠正, 从而实现成本目标。
4.3 采取技术措施加强成本控制
采取技术措施是在施工阶段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对合同中主要技术方案作必要的技术经济论证, 以寻求较为经济可靠的方案, 从而降低工程成本, 包括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节约能耗, 提高机械化操作等。
5 结语
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前几批任务的勘查、可研、初设、施工图设计已基本完成, 目前招投标工作正在进行中。从目前开展的三批项目情况来看, 由具备甲级勘查、设计资质的单位具备从事地质灾害勘查、设计、施工的经验, 在四川省地质灾害专家组的技术指导下, 勘查与治理成本是完全可控的。这一点从近几年四川省已经开展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得到了很好的证实, 相信“5·12”震后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的安全和工程质量将会在未来3-5年内得到检验。
摘要:地质灾害的治理是一个动态信息化过程, 汶川“5·12”特大地震后, 四川省39个重灾市 (县) 均不同程度地发生大规模地质灾害, 直接经济损失数千亿。为配合震后灾区恢复重建, 国土资源部、四川省两级政府联合开展震后重灾区地质灾害应急勘查治理, 规划治理工程项目2200多个, 工程总投资约114亿元。地质灾害实施过程分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可对项目成本进行控制优化, 尤其是前两个阶段, 关键在于项目调查单位的专业经验水平和专家经验, 茂县德胜寨滑坡勘查成本的优化、茂县回龙村滑坡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方案的优化说明了项目投资成本优化的方法步骤。
关键词:地质灾害治理,专业经验,组织管理,成本控制优化
参考文献
[1]唐菁菁.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2]郑连庆.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
[3]周开福, 任喆.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方法.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7, 10.
[4]刘路.地质经济管理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3, 6.
[5]四川省“5.12”地震灾区茂县德胜寨滑坡应急勘查报告.四川省建筑设计院, 2009, 3.
灾害控制 篇9
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和中国煤炭学会主办,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承办的“2009煤矿瓦斯灾害预防与控制国际研讨会”于2009年5月21—22日在重庆召开。此次会议得到了国家科技部、重庆市科委的大力支持,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院、日本JCOAL能源集团、河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煤炭产业集团公司、贵州水城矿业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给予了大力协助。
参加此次会议的政府部门、国内外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煤炭企业共有61家, 24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共录用论文106篇, 28位专家学者在研讨会上作了专题报告。
此次会议的成功召开, 进一步推动了国内外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业之间的交流, 为煤矿瓦斯预防与控制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灾害控制 篇10
1.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社会福利效应
生态公益林是以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水源涵养、国土保持以及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环境支持为主要目的的森林类型, 在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障国土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能为人类社会提供初级生产等支持功能, 燃料等供给功能, 水源净化等调节功能, 旅游、美学等文化功能, 其生态绩效极为显著。如浙江省自2001年开展生态公益林建设以来, 经过多年的努力, 3000万亩重点公益林在涵养水源、改良土壤、改善小气候等生态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仅2005年就发挥生态效益722.66亿元, 其中, 涵养水源223.79亿元, 固土保肥、改良土壤92.02亿元, 固碳释氧295.38亿元, 森林储能16.98亿元, 森林减灾25.35亿元, 森林生态旅游69.14亿元。2006年共发挥生态效益816.57亿元, 其中, 涵养水源241.36亿元, 固土保肥、改良土壤97.91亿元, 固碳释氧340.65亿元, 森林储能19.58亿元, 森林减灾32.32亿元, 森林生态旅游84.75亿元, 同2005年的生态效益相比, 增加了93.91亿元, 增幅为13.00%。
2.自然灾害风险诱导生态系统退化
由于生态公益林大多位于江河源头、自然保护区及水土流失地等区域, 生态区位非常重要, 但生态状况却极为脆弱, 暴风暴雨、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常对其生态效益的发挥构成较为严重的威胁。2008年初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就造成福建、安徽、广西等我国南方部分省区的生态公益林区大面积受灾, 导致林木遭受倒伏、劈裂, 林分结构大面积破损。以浙江省为例, 全省公益林受灾面积1172.30万亩, 占公益林总面积的39.64%, 受灾程度中度以上的面积为702.61万亩, 需恢复重建, 占公益林受灾总面积的59.93%, 其中重度、强度受灾面积为350.00万亩, 占受灾总面积的29.86%。平均郁闭度从原有的0.57下降到0.52, 降幅为8.77%;建成面积下降到1776.00万亩, 降幅为18.38%;生物总量减少到12235.37万吨, 降幅为8.75%。生态功能显著退化。因受灾公益林绝大部分位于海拔较高的地区, 故自然恢复能力不强, 而人工恢复和重建的难度也较大。
然而, 目前关于生态公益林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研究, 大多集中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建立林业风险基金及政策性保险制度的构建等外部因素的分析上。这些对策建议虽然富有较强的建设性, 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自然灾害对生态公益林造成的损害, 但却存在着两方面的不足:一是没有把生态公益林看作是一个有机的系统, 忽视了生态公益林建设主体通过自身努力提高生态公益林抗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 未能触及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核心与根本;二是由于这些外部因素需要通过生态公益林建设主体而起作用, 因而也不利于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健康发展。因此, 本文从内部控制的视角出发, 探讨生态公益林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
二、组织治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链接
1.生态公益林自然灾害风险内部控制的需求
生态公益林主要是以提供森林生态和社会服务产品为其经营目的, 建设生态公益林, 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顺利实施的基础。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战略方向指明了一个组织如何去实现其目的, 而目标则将目的转换为一个可衡量的、可操作的且可实现的创造生态效益的措施。许多因素影响到生态公益林建设及其自然灾害风险的防范, 进而决定了组织能否合理地追求并完成生态公益林的建设战略。一个严格的创造生态价值的方法要求组织能有效地管理所有重大的和可能发生的生态公益林自然灾害风险, 既包括生态公益林的林地及林分结构等的风险管理, 也包括宏观层次上的整个组织的风险管理, 还包括各个部门或小班层次上的微观的生态公益林自然灾害风险管理。这就需要充分认识和恰当分析生态公益林自然灾害的成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脆弱性及灾害恢复力等因素, 进而设置具有预警作用的各种控制措施, 用于衡量具体的指标, 提出必要的修正, 并以汇总和整合的方式进行反馈, 以便做出恰当的决策。有效的管理需要借助内部控制来监督和防范生态公益林自然灾害风险, 以实现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战略目标。
2.组织治理和风险控制
组织治理是有效的生态公益林自然灾害风险控制不可或缺的过程, 监控风险、确认控制措施能够适当减缓这些风险, 有助于生态公益林建设目标的实现。组织治理始于对组织提供各种资源的广泛受益主体, 这些相关主体是生态公益林建设组织治理的直接或间接的受益者。一些相关主体对组织治理的参与, 导致在各权力主体间形成不同的权力边界。针对不同的权力主体, 需要确立相应的控制权, 建立分权与制衡的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
组织治理可以置于组织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及组织与其利益相关者关系的背景下来理解。较早的治理研究Cadbury (1992) 报告中, 将治理定义为指导和控制公司的系统。[1]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DC) 认为, 组织治理提供了一个结构, 通过该结构制定组织的目标, 确定实现这些目标以及监督业绩的手段。[2]理性的治理主体追求的是治理效率, 而理性的经营者则追求经营效率。良好的组织治理能有效地化解分歧, 凝聚力量, 降低各利益相关者的治理成本, 在生态公益林建设中获得相应的回报。
不同的内部利益相关者以及不同的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信息和治理可能有着不同的、有时甚至是差异较大的需求, 而且, 组织和各利益相关者之间也存在着各不相同的潜在利益冲突。有效的治理需要足够的资源来监督和控制风险, 实现生态公益林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治理目标, 这需要借助内部控制。如果一个组织遭遇重大的内部控制失败, 则实现其目标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近年来, 组织治理的质量一直受到质疑, 众多学者对这类失败的研究表明, 治理不善是导致问题出现的根源。2008年初南方的大雪灾, 更加凸现了在生态公益林建设的独特模式下, 加强对生态公益林自然灾害进行风险控制的紧迫性。
3.内部控制理论的演进
内部控制产生于实际管理的需要, 根源于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内在需求, 从最初的内部牵制发展而来。在内部控制理论的历史演进过程中, 先后经历了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等几个阶段。
按照代理理论的观点, 组织是契约的综合, 是以契约形式组成的具有多层次委托代理关系的集合体。内部控制实质上就是组织内部契约的体现, Fama (1980) 依据契约理论, 认为组织内部的谈判、监督、执行和约束等, 必须有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来维持契约的有效性, 从而保证组织实现其目标的效率。[3]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组织的契约关系特征是决定其治理有效性的关键因素, 而组织治理的有效性则取决于信息的沟通与协调及组织控制风险的能力。现实中, 组织的文化差异以及环境因素都对内部控制的运行产生显著影响, 因而激励、监督及控制权市场等经济学措施在解决组织利益冲突这一问题上, 并不都是十分有效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如果没有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 组织治理的目标就难以实现。或者从另一个层次上, 组织治理的核心问题, 是以运行良好的内部控制为前提。COSO (1992) 的内部控制模型正是提供了组织能够评估其控制系统、并决定如何加以改善的标准, 实现了管理和控制的有机结合, 把组织治理包含在内部控制的环境要素之中, 强调控制要以提高效率、降低资源损失风险和对法律法规的遵循为目标。[4]
管理学视角下的内部控制, 在实践上源远流长。但是, 最初的管理控制主要是靠经验进行, 缺乏系统的管理制度和控制标准, 过度依赖对过程或事件的忠实记录。组织内部控制的概念是法约尔 (2007) 在1908年提出的, 他认为控制是一种证实各项工作是否与原定计划相符的管理功能, 其目的是为了各部门工作及组织运营的顺利进行。[5]Mia (2000) 的研究表明, 运用广泛的管理控制系统措施, 可以提高组织的业绩。[6]Ittner和Larcker (1995) 通过对问卷调查的分析发现, 如果缺乏相应的质量管理、非财务绩效评价和激励手段, 全面质量管理并不能对绩效产生明显的效应, 尽管其已被组织广泛采用。[7]内部控制尽管贯穿于组织的所有管理活动, 并渗透到组织各部门的工作之中, 但Ruefli和Sarrazin (1981) 注意到, 环境的不可预见性和模糊性使得长期计划往往成为短期控制的难题。[8]Lorange和Murphy (1984) 通过研究发现, 组织内部抑制战略控制有效实施的障碍因素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系统障碍及其控制系统的复杂性, 二是由管理者的认知能力限制和既得利益约束而产生的行为障碍。[9]Sage和Rouse (1999) 认为, 面对混沌环境的影响, 即使是确定性的系统也有其内在的随机性, 组织只能在远离平衡的状态下稳定, 因而组织需要采取具有自我引导性质且能进行实时调整的计划、管理和控制方法。[10]虽然管理视角下的内部控制引入了不少新的控制手段和方法, 以此来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但是与丰富多样的管理实践相比, 管理控制理论的发展还是相当缓慢的, 还有待进一步地深化。
4.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在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发布以后, 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 组织面临的风险因素日益复杂, 对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原有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存在的一个最主要缺陷就是缺乏对组织风险管理的重视。因而无论理论界还是实务界, 都一致认为内部控制应与风险管理相结合。于是, 在原有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基础上, 结合萨班斯法案和SEC规则的相关规定, COSO于2004年9月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主要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个要素构成, 而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则由内部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八个要素组成。与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相比, 增加了目标制定、事项识别和风险反应三个风险管理要素, 并扩大了相关要素的范围。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强调风险管理不是一个事件或环境, 而是一系列渗透到组织各项活动的行为, 因而需要从组织层次、经营单元层次以及经营过程等所有层次上进行管理。
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建立在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基础上, 并将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纳入其中, 使内部控制成为风险管理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组织不仅可以借助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来满足其内部控制的需要, 还可以转向一个更为全面的风险管理过程。因此, 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范围要比内部控制整合框架更为宽泛, 是对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扩展。
COSO (2004) 认为, 风险管理是否有效, 是在对内部控制基本构成要素是否存在和有效运行的基础上所做出的判断, 构成要素同时也成为有效内部控制的判断标准。不同规模、行业的组织在实施这些构成要素时可能存在差异, 但是, 这些基本的概念都应该存在。[11]与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相比, 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不仅使内部控制的内容更加全面, 还能使其更充分地反映、揭示和应对风险, 从而促使内部控制更为健康地运行。这就为生态公益林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三、生态公益林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一个分析框架
1.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影响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各内部要素的集合, 是内部控制所有其他要素的基础, 为其他要素提供约束和结构。内部环境影响生态公益林经营活动的开展及对自然灾害风险的识别、评估及反应。受历史因素的影响, 生态公益林大都位于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 基础设施薄弱, 至今还有不少生态公益林区不通公路、不通电、不通电话, 有的林区还不在移动通讯的覆盖范围之内。在网络信息日益普及的今天, 这些林区逐渐被边缘化, 与外界的沟通渠道少且相对不畅, 同林区附近村民的交往也比较少, 并且常常因山林权归属等问题而发生纠纷。这都对生态公益林建设者的道德价值观、护林员的胜任能力以及管理层的风险理念产生较大影响。生态公益林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必须首先考虑这些因素。
2.目标制定
目标制定是生态公益林风险管理的起点和事项识别、风险评估及风险应对的前提。确定生态公益林建设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战略超出了生态公益林建设单位风险管理的范畴。然而, 战略和经营过程中对内在的各种潜在重大自然灾害风险的评估, 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评价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及其背景也是必不可少的。灾害性的自然事件是生态公益林建设者无法控制的, 但是生态公益林建设者可以通过技术研发、林区规划、树种和种植的选择等形式,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自然灾害对生态公益林的影响。风险管理为生态公益林建设者提供了一个将生态公益林建设目标、组织的任务和风险偏好有机结合起来的过程。
3.事项识别
由于目标的实现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 生态公益林建设者需要对影响战略目标实现的潜在事件进行识别。生态公益林建设的自然特性与其所占用资源的数量、质量以及地形地貌密不可分,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生态公益林的福利效应。此外, 生态公益林自然灾害风险管理需要考虑的事项还包括:生态公益林区常见的或偶发的自然灾害, 气候变化特征, 干旱、台风、洪水、泥石流等灾害种类以及灾害发生的频率等;林木树种选择、林分结构特征以及地形地势对森林的影响;生态公益林补偿的绩效评价以及林权制度改革等。
4.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 对生态公益林自然灾害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对生态公益林绩效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和评估, 尤其是在特定的区域尺度上描述和评估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及人类活动对生态公益林系统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的大小。这些事件的发生可能导致生态服务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损伤, 危及生态系统的安全和健康。因而在评估时需要考虑参与评估的风险源、危害的结果、以及评估受体的空间异质性。一些风险是离散的, 而另一些风险则是连续的, 有的还会导致次生灾害的发生。因而还需要考虑两个或更多事件联合发生的风险。
5.风险反应
对于经过识别和评估的每一种潜在的重大自然灾害风险而言, 都经过了风险与收益的权衡。在此基础上, 根据生态公益林建设目标、风险发生的诱因、风险的可接受程度和风险的重要性水平, 结合各林区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实际, 做出接受、规避或缓解的风险应对策略。缓解的措施包括分摊、转移和减少风险, 这取决于风险和收益的比较及组织对风险的偏好。有效的风险管理, 是能够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都包含在一定的风险容忍度之内的风险反应方案。
6.控制活动
许多生态公益林自然灾害风险都可以通过建设和经营过程中的合理规划进行适当控制, 这些规划能够限制或减少生态公益林所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量值。控制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强化生态公益林建设者的风险管理意识, 使相关的风险控制活动成为其自觉的选择;针对各林区的不同情况, 通过造林方式及树种的选择、幼苗林分管理和施肥等, 减轻自然灾害风险的危害程度;采取发行相关证券、使用衍生工具等金融创新, 分散生态公益林自然灾害风险。从而将一些不可接受的系统性风险转化为剩余风险。
7.信息与沟通
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和控制活动能够提供生态公益林建设单位各个层面的必要风险管理信息, 这些来自于内部和外部的相关信息, 需要以一定的格式和时间间隔等形式进行确认、捕捉和传递, 从而使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各个层面都能各司其职。为使生态公益林自然灾害风险信息能够及时有效地传递给相关人员, 有效的沟通通常包括向下的信息流动、平行的信息流动和向上的信息流动。但是, 特定的风险信息在生态公益林建设单位内部, 可以采用适当的形式进行沟通, 而受生态公益林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及现实通讯条件的制约, 风险评估信息应采取何种方式传递给外部利益相关者, 值得关注。
8.监督
在生态公益林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系统建立起来之后, 为了确保其能够切实有效地执行并适应情况的变化, 还需对风险管理要素的内容和执行质量进行评估。对生态公益林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监督, 可以采用两种方式来进行:持续监督和个别评估。持续监督存在于日常的经营过程中, 并对情况的变化做出动态的反应;而个别评估则关注例外事项的观测和检查。通过对已识别风险的变化进行监督, 还能够发现生态公益林经营环境中新的风险和动态, 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摘要:现有的生态公益林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外部影响因素的分析, 本文从内部控制的视角出发, 借鉴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理论, 从内部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八个方面, 探讨了生态公益林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
关键词:生态公益林,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Cadbury Committee.The Committee on the Financial Aspect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Report of the Financial Aspect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R].London, 1992.
[2]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 Principle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R].Paris, 1999.
[3]Fama E.Agency Problem and Theory of the Firm[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ic, 1980, (88) .
[4]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 (COSO) .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 Framework[R].New York, 1992.
[5]法约尔著, 迟力耕, 张璇译.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6]Mia.Just-in-time Manufacturing, Management Accounting Systems and Profitability[J].Accounting and Business Research, 2002, (02) .
[7]Ittner, C.D., D.L.L arcker.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and the Choice of Information and Reward System[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Supplement1995, (33) .
[8]Rufil T., J.Sarrazin.Strategic Control of Corporate Development Under Ambiguous Circumstances[J].Management Science, 1981.
[9]Lorange P., D.Murphy.Considerations in Implementing Strategic Control[J].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 1984, (04) .
[10]Sage A.P., W.B.Rouse.Handbook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M].New York,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