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典型人物的报道

2024-10-24

创新典型人物的报道(精选10篇)

创新典型人物的报道 篇1

摘要:为提高典型人物报道效果, 媒体记者可以借鉴西方议程设置理论, 通过掌握政策议程导向选取主题, 贴近公众议程动态获得素材, 适应媒体环境变化改善典型人物报道媒体议程设置, 在典型人物报道中寻求政策议程、公众议程、媒体议程的共振, 提升报道的引导力、贴近性和可信度。

关键词:典型人物报道,议程设置,策略

典型报道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一种独特的新闻报道类型, 兼顾新闻性与宣传性双重属性。虽然, 在改革开放初期, 学术界曾对典型报道的发展趋势有过较为消极的展望, 有人提出“典型报道的观念是文明程度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的产物, 它将随着文明的发展而逐渐消亡。”[1]但至今不论是在新闻学术探讨中还是在新闻实践中, 典型报道并没有过时更没有消亡。在当前大力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背景下, 典型人物报道作为典型报道中的“拳头”作品, 近年来, 随着“感动中国”“时代先锋”等一批系列连续典型人物报道作品的推出, 备受政府关注和受众喜爱。

从1942年延安时期的《解放日报》刊登第一个典型人物“模范农村劳动英雄吴满友”以来, 由先进典型人物组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群像, 引领了一代又一代的价值追求, 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果。典型人物报道往往通过对一定时期一定行业中的突出代表人物进行重点集中报道, 剖析典型人物的普遍价值与意义, 传播主流价值观, 引导民众、指导工作。虽然当前典型报道面临一些问题, 但是从典型人物报道的不可或缺性来看, 有必要通过借鉴西方媒体中常用的议程设置理论, 积极寻求政策议程、公众议程和媒体议程的三方互动, 提升典型人物报道效果。

一、掌握政策议程导向, 增强典型人物报道的引导力

从典型人物报道的历史来看, 一个较为明显的趋势是各个时期的典型人物报道, 与当时的政治需要之间存在的密切的关联。革命战争期间的典型人物报道是以服从和服务于革命战争需要, 以鼓舞斗志坚定信仰为主题。例如,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日报》对八路军359旅的战斗、生产宣传, 塑造了一个典型人物群体, 起到了鼓舞士气的积极作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典型人物报道是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各条战线上的自力更生优秀代表为对象。例如, 在我国工业建设战线上以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精神”, 在我国农业战线上上以陈永贵为代表的“大寨精神”, 在我国科技战线上以“两弹一勋”元老为代表的献身科技事业群体。特别是共产主义战士、为人民服务的楷模雷锋的出现, 既与当时经济建设要求的艰苦奋斗精神相关, 更与当时意识形态领域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需求相关。改革开放后的典型宣传, 一开始与经济建设密切相关, 20世纪80年代中期, 以关广梅、鲁冠球为代表的经济改革典型, 掀起了人们对经济改革的广泛讨论;随后,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确立,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开始显得日益重要, 典型宣传开始围绕着“三个代表”思想、“和谐社会”建设等主题选材。

可以说,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 党的宣传部门针对不同的政治需要塑造了一大批的各种各样的典型, 并通过发挥典型的榜样作用和示范效应, 有效地宣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2]所以, 对于媒体和记者而言, 在典型人物报道中其主题的选择, 其对人物事迹材料的把握, 都要求紧跟政策议程导向。新华社前总编辑南振认为, 当前, 客观存在两个舆论场, 即党报、国家通讯社、国家电视台组成的官方舆论场, 都市报特别是互联网构成的民间舆论场。[3]面对较为错综复杂的舆论引导环境, 媒体和记者只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政策议程导向本质, 并政策议程精神贯彻到典型人物报道的主题之中, 才有可能提升典型人物报道的引导力, 从而担负起新闻媒体应有的社会责任。

具体来说, 在掌握政策议程导向的过程中, 媒体记者应该做到不跑题、不硬套。所谓不跑题, 是指应该结合握政策议程导向采写典型人物报道, 对于不同时期的不同题材, 媒体记者应该紧紧扣住政策议程主题, 体会政策议程实质, 并争取建立政策议程与典型人物之间的关系。所谓不硬套, 是指媒体记者不应该在典型人物报道中强扭角度, 甚至曲解典型人物事实, 而应该深刻理解政策议程主题, 深入把握典型人物事实材料。一般而言, 媒体记者在典型人物报道中做到政策议程主题不偏移较为容易, 但是做到将政策议程主题融入典型人物报道中较难。因此, 在一些政策议程主题的典型人物报道中, 常常见到新闻报道以“榜样”、“代表”、“梦想”等为标题, 类似的标题多了, 受众就有些审美疲劳, 不仅典型人物的宣传不能起到应有作用, 也影响了政策议程的宣传效果。

二、紧贴公众议程动态, 增强典型人物报道的贴近性

随着媒体环境的变化, 公众获取信息与发表意见的渠道开始增多, 特别是网络和自媒体技术的出现, 公众议程的自我构建能力与传播能力, 都有了较大提升。而我国在典型人物报道历史中, 媒体和记者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坚持以政策议程为主, 固守“传者本位”的传播理念, 典型人物题材与所蕴含的思想与公众接受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 由此导致典型人物宣传效果不佳。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中, 宣传部门强调媒体记者应该通过“走基层”的方式, 密切与群众之间的联系, 改变之前的文风与作风。可以说, 媒体记者“走基层”实际上是了解公众议程动态的一个过程一种方式。媒体记者在“走基层”过程中“树典型”, 就是要将政策议程与公众议程结合起来, 既要体现政策议程的导向性, 又要追求公众议程的贴近性, 尽量寻求政策议程与公众议程之间的交汇处, 争取在典型报道中实现政策议程与公众议程的共振, 使典型人物报道既叫好又叫座。宣传思想战线上一直强调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三贴近”是解决典型人物报道有效性不足提升报道引导力的一个有力方法。具体来讲, 媒体记者紧贴公众议程动态, 增强典型人物报道的贴近性, 可以通过从热点中寻找亮点、从争议中探寻方向来解决。

从热点中寻找亮点, 就是说媒体记者应该时常留意公众议程的热点、难点等问题, 通过基层寻访发现典型人物身上的亮点恰好是解决公众关注热点的突破口, 从而将典型人物报道至于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背景下, 提高公众对典型人物的关注度, 提升典型报道的引领力。2006年, 光明日报推出了记者唐湘岳采写的“为民医生”胡卫民典型人物系列报道。在当时医疗改革失败的情况下, 医疗行业的腐败问题较为严重, 也因此成了公众议论的一个热点问题, 而胡卫民医生坚守医生职责, 不收红包等行为竟然收到医院同事的排挤, 在典型人物胡卫民医生身上, 记者让读者感受到了医疗行业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 也让读者感受到了医疗事业的希望, 因为有胡卫民这样的医生存在, 更值得可贵的是, 记者还通过胡卫民典型事例的剖析, 对医疗改革的方向进行了探讨, 并引发了政策议程的关注, 随后, 政府启动了新一轮的医疗改革。

从争议中探寻方向, 要求媒体记者在采写典型人物时关注人物背后带有争议的社会话题, 既通过争议性社会话题, 树立典型人物形象, 又要通过话题的探讨, 引发社会公众思考, 起到在争议中引领舆论的作用。2011年, “小悦悦事件”和“扶老人被讹”等新闻事件的出现, 引发公众对于社会道德的争议。同年, 笔者和光明日报记者唐湘岳一起采写了《圆助学老人一个梦》的系列报道, 推出义务助学典型陈自绪, 并从老人义务帮助学子圆大学梦, 但一些学生在获得资助后连一封信也不愿意给老人寄, 引发了公众对于“知恩不报”这一争议话题的关注。该报道既树立了陈自绪这一义务助学的典型, 更通过采访受助贫困学生, 咨询心理道德问题专家, 探讨了应该如何面对帮助和如何帮助人这一争议性话题, 提出应该保护贫困学生心理, 改变助学方式, 提高道德教育实效等措施。

三、改善媒体议程方法, 增强典型人物报道的可信度

从政策议程中选题, 从公众议程中选材, 能够有效增强典型人物报道的引导力与贴近性, 当典型人物报道的主题与材料选择完成之后, 媒体和记者需要考虑的是如何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变化, 适应“受众本位”理念的树立, 既要在典型人物稿件的写作上下功夫, 也要改变典型人物报道策划模式, 改变媒体议程设置方法, 增强典型人物报道的可信度。

在典型人物稿件中, 媒体记者首先要改变典型人物“十全十美”的塑造目标, 人无完人, 这是生活事实, 但一些媒体记者在典型人物报道中, 习惯于将典型塑造成一个完美无缺的形象, 一来导致了典型人物的不可信, 同时, 也与塑造典型人物的目的引发群众思考学习相违背, 因为, 不少受众可能因此觉得自己做不到像典型人物一样。在《圆助学老人一个梦》的报道中, 对于义务助学的陈自绪, 记者在随后的报道中暗示性的指出, 老人其实不必强求受众学子给他写信, 因为按照现代慈善观念, 资助者和受助者应该是平等关系, 资助者应该体谅受助者采用其意愿的方式表达感恩, 而不应该指定某种方式。例如, 写信, 又如拍照和上电视。正是因为陈自绪本身具备的一些“缺陷”, 反而使得这一人物的事实与精神更为可信。

其次, 媒体记者在典型人物报道中一定要注意体现人物的独特性。不少典型报道中, 常见的模式是工作中抱病拼命, 生活中乐趣不多, 舍小家为大家, 对同事热血情长, 对家人留有遗憾。这种模式化的典型人物报道, 不仅不会让受众信服, 反而会引发受众的反感。在塑造典型人物的独特性时, 一定要从人性化的角度去考量事实、细节。例如, 《警察任长霞》中, 任长霞为了考取警校, 穿上高跟鞋, 再穿上长筒裤, 以达到体检身高标准。而另一篇写任长霞的通讯中, 记者将在任长霞办公室发现女性化妆用品写进了稿件中, “一瓶忘记拧盖的化妆品仍散发着淡淡的芳香”, 从人之常情角度显示了任长霞的独特性。

最后, 媒体记者在典型人物稿件中, 要注意增强典型报道的情感力度。典型报道中, 一些媒体记者为了体现典型人物的政策议程主题, 常常采用概述方式, 在报道中行文生硬, 没有感情色彩。而优秀的典型人物报道, 则注重从典型人物故事中发掘情感因素, 并通过构思, 将感人至深的情感故事传达给受众, 受众在感动中引发了对典型人物行为、精神的共鸣。《楚天都市报》在推出“信义兄弟”典型时, 追求报道的情感诉求, 从“游子归来父老乡亲泪成河”、“泪雨成河白发高堂心已碎”、“义举撼天两度骤雨送英魂”等报道的标题中可见媒体记者的情感倾向。而近年来, 光明日报为增强典型人物报道的情感力度, 创造性的采用了第一人称方式报道方式, 消除了典型人物与受众群体之间沟通交流的距离,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而从典型人物报道的新闻策划来看, 近年来, 媒体在典型人物报道中, 越来越注重媒体之间的联动, 特别是当宣传部门认准一个典型人物的价值后, 往往会打破媒体、地域之间的限制, 在一段时间内广泛的采用多种类型媒体联动方式, 形成典型报道的热潮。对于一般媒体而言, 在典型报道中也应该注意通过报网联动、台网互动等方式, 在典型报道的初期阶段, 就采用多种媒体互动的议程设置方式, 增强典型报道的广度, 提高典型报道的可信度。

参考文献

[1]陈力丹.典型报道之我见[J].新闻学刊, 1987 (1) :5.

[2]尕锋盘山.中国共产党典型宣传工作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11:1.

[3]南振中.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改进新闻报道的着力点[J].中国记者, 2003 (3) :11.

创新典型人物的报道 篇2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壮举,一个时代造就一个时代的英模。鄂栋臣、余笑予、邱应发、陈艳书、聂志娥、熊斌、段逸群、彭开勤、潘兰英、张海燕„„他们爱岗敬业、埋头苦干、勇于创新、乐于奉献;他们,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脊梁。“铸劳模风采,写无悔人生”,由湖北省总工会和武汉电视台联合打造的全国第一个劳模大型谈话节目《劳模人生》,从历年特别是近年湖北劳模中精选出各条战线上的代表人物,真实展现劳模的人生旅程和心路历程,为我们刻写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特点鲜明的劳模形象。

众所周知,典型性先进人物报道很容易陷入模式化的误区,溢美之词太多,但实质内容并没多少,容易引起人们“这是吹捧阿谀”的判断,从而产生群体性“审美疲劳”。

那么,新时期先进典型人物报道的出路何在?《劳模人生》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努力和创新。

1.还原“劳模”为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人

劳模也是人,也会有情绪的起伏,也有爱有恨,有其脆弱一面。《劳模人生》的采编人员在采写劳模时,尊重当事人,把当事人当“人”来写,而不是当“神”或者“异类”来写。在节目摄制过程中,他们经常会深入到当事人的工作和生活中去,客观展现先进典型的楷模形象,而不是一味拔高,将当事人异化为“高大全”,因此节目生活气息非常强,富有感染力。

2.巧用细节烘托渲染

好的细节展示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教辅大师王后雄——劳模人生黄冈总教头》这一集,在开篇设置了这样一个细节:上世纪90年代,一位新疆的石油工人,为了给儿子买一本名叫高中化学重难点手册的教辅书籍,一连在火车上熬了三天三夜。“从乌鲁木齐到武汉,铁路里程3595公里;从武汉再到湖北东部的团风县城,还要辗转两趟车,行程50多公里。”这段描写,有力刻画出节目当事人——教辅大师王后雄的巨大社会影响力,也吊足了观众的观看兴趣。

3、赋予旁观者发言权,强调客观印证

客观真实乃新闻之本;典型报道亦要坚持让事实说话。《劳模人生》非常注重外围采访,强调给旁观者发言权,借他人之口,见证劳模人生。《教辅大师王后雄——劳模人生黄冈总教头》这一期节目中,作者就通过采访团风中学的保安、教师、在校学生;曾用过王后雄教辅书的大学生,以及出版社的相关工作人员,精选材料、印证己说,全方位、立体化的展现了当事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人生的历程。

4、追踪热点人物,深化贴近性

典型报道虽然从表面来看是“对上宣传”,但表扬并不是其主要目的所在;而是要借助光辉形象的树立,引起全社会的仿效,从而使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长期以来,我们的楷模生产都是应社会需求和宣传需要而行。在一定时期内,要推动某项工作,要弘扬某种精神,要贯彻落实某个政策,中心工作一来,传媒就会纷纷对号找典型,树楷模。这样的劳模,其实很多时候会与受众的关注重心和收视预期存在一定偏差,这也使得类似节目的收视率被打折扣。

创新典型人物的报道 篇3

[关键词]人物典型报道;议程设置理论;《广西日报》;样本分析

[作者简介]周燕琳,广西财经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基金项目]2013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项目和2013年广西财经学院校级课题之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广西区内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议程设置理论应用研究与拟态环境建设——以《广西日报》为例(项目编号:SK13LX340);地方区域主流媒体新闻议题设置与拟态环境构建研究——以《广西日报》为例(项目编号:2013B049)

先进典型人物报道在不断印证大众媒体新闻议程设置的假说。即便是在互联网分众化、碎片化、小众化时代,典型人物报道这种类别依然成为时代的强音,在新中国成立至今60多年仍经久不衰。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一直寻求一种与新媒体融合的生存发展之路。从产业的角度,尽管调查表明,报纸在2012年迎来冬天,整体出现广告额下滑的业态形势。尽管如此,党报仍然尽自己所能,引导舆论,担负起传播的社会责任,引导社会舆论的健康和谐发展。本文以《广西日报》作为研究平台,抽取样本进行议程设置假设实践的论证与分析,从人物典型报道的角度出发进行探索。

一、样本抽取

样本随机抽取:《广西日报》2012年4月1日至2012年10月1日之间一版典型人物报道的篇数与文本。分析这6个月内所报道典型人物的选取、版面区位的安排、报道密度分析、内容分析及议题设置的相关问题。

从文本内容的角度来看,典型人物的选取切合一个时期内宣传的大主题,并使之配合发展。从报道的角度与人物选择来看,典型人物报道传播正能量,倡导社会新风尚。

二、样本分析

1. 版面区位分析

版面是一页报纸的整体编排形式。“版面语言”是报刊特有的传播符号,在版面空间内,信息的安排体现出编辑的意图,因为版面空间存在强势差异问题,其强弱度判断在于能否迅速抓住读者眼球。读者的第一视觉区域在报纸的左上角(头条),读者的终极区域在报纸的右下角(倒头条)。这两个区域相对于其他区域显得特别重要。

从表1的统计来看,人物典型报道所在“版位”仅在头条、倒头条重要区位占了总量的一半。不在这两个区位的新闻设置,通常会通过加蓝框和加粗字体的方式吸引受众注意,让受众一眼就能看出是关于“榜样”的报道。人物典型报道在这方面的编排与设置是比较讲究的。一般情况下,在优势版位上,图文并茂,彩页图片注重色彩的对比度,文字所占版面的比例通常在1/4—1/2个版,并以长通讯的形式展现。这种形式不仅体现在《广西日报》的纸媒形态上,同时存在于“数字报刊”的网络媒体形态中。

表1 《广西日报》2012年4月1日至10月1日一版人物典型报道版位及篇数统计一览表

版位篇数

头条9

倒头条9

其他19

小计37

2. 报道密度统计与分析

表2 《广西日报》2012年4月1日至10月1日一版人物典型报道密度情况一览表

月份4月5月6月7月8月9月

篇数7724512

如表2样本抽取的总体情况来看,6个月内《广西日报》一版共发表人物通讯37篇,一个月最高达到12篇,最低2篇。从周报道数来看,以6个月24周来计算,平均每周的报道量是1.5篇。尽管每周的报道数量不尽一致,甚至出现周“零报道”的情况,但是不可避开的一个事实是,根据一个时期议题设置情况来看,在议题设置的语境下,人物典型报道出现持续增长的情况,有时连续数周报道数达到4~5篇,一般情况是每周3篇。人物典型报道的“零报道周”一般是在议题设置下安排了其他类别,如工作通讯、深度报道、短消息及评论等新闻报道形式。从报道密度的总体看,人物典型报道强密度特点仍然明显,密度越大,议题设置下的传播效果就越强。

3. 报道主题的设置问题

第一,《广西日报》一版的人物典型报道都是对先进人物的报道,设置主题反映社会正能量与主旋律主题作为人物通讯的灵魂,凸显时代灵魂。新闻报道皆有主题,在大方向的议题设置下,各种报道施展才能,各显神通。《广西日报》在第一版的人物典型报道都是对先进人物典型的报道,以人物通讯的形式展现出来。如《80后警花书写无畏传奇》报道女缉毒警察英勇搏斗毒贩的精神,《闪亮青春耀“五菱”》报道上汽通用五菱团员青年风采群像,《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报道湘桂铁路扩改工程V标段永福梁场拌和站站长钟钢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新闻写在崇山峻岭间》则是追记大新县新闻中心原副主任农曾伟献身于新闻事业的崇高灵魂等。这些先进典型人物来自各行各业,体现出强烈的人本思想。每一篇人物通讯都有强烈的主题性,因此,议程设置下所设置的主题反映社会正能量与主旋律。

第二,议程设置下的热点专题及报道持续性形成强大的舆论场域。在热点专题下,报道出现持续性,形成强大的舆论场域,舆论影响力不断深入。这一时期包括的热点专题有:“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深入开展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八桂人才面对面”“学习践行广西精神”等。

浅谈写活典型人物报道的艺术 篇4

一、脱离虚幻, 创造真实美

电视报道中塑造的人物是真实的, 她 (他) 不能脱离我们的生活, 这是人物可以在受众面前站立起来的必备条件。我们在电视创作中把典型人物塑造得尽善尽美, 突出完美的戏剧性, 就会丢掉真实的感觉, 这是不科学的。我在报道生活在爱的集体中的残疾少年纪岩时就深有感触。

一次, 在海铁二校采访中无意间听到刘淑艳老师和她所教班级的学生帮助残疾少年纪岩的事。我通过采访了解到, 这是一个充满爱的集体, 从小患脑瘫, 生活自理困难的纪岩上学后就在这个班级, 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爱护, 使他克服了自卑, 成为身残志坚的好少年。采访后, 我制作了专题片《真爱无价》, 片子中, 我没有一味地唱赞歌, 那样观众会认为你报道的不是活生生的人, 而是神。我看到了纪岩脆弱的一面, 身体残疾、智力比同龄孩子低下等等问题都深深地困扰着他, 纪岩也产生过悲观、厌世的心理, 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才使他摆脱桎梏, 走出自卑的阴影, 这也真正地体现了本片的主题———真爱无价。真实的报道, 使该片真挚、感人。使该片产生美感。

二、脱离浮华, 创造感人的美

记者采访典型人物时不能仅满足于事实加上概念, 而应力求做到对其有一种情感上的体察, 细心体会人物所具有的情感、所有过的感受。有的记者作风不深入, 不了解报道对象的情感世界, 采访片面、不深入, 他的报道将如同嚼蜡, 索然无味。记者带着感情去采访, 典型人物才能将他的真情传递给你, 记者为真情所动, 心灵受到震撼, 才能将自己的情与人物的情糅合起来, 创作出感人的作品, 向广大电视观众传递, 使人们受到感染, 其教育意义不言而喻。

同时要注意, 记者在报道正面的情感时, 不能忽视了负面的情感, 尤其是所报道的人物做出重大抉择的时候, 一点不涉及人所难免的情感曲折和情感世界中的负面东西, 会令人难以置信。报道全局十大杰出青年、全路青年岗位标兵、铁道部火车头奖章获得者、青年列车长王春霞时, 我就被她那种无私奉献, 用真情书写人生的感人事迹所感染。在王春霞的一次乘务中, 我踏上了列车, 我从王春霞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哪怕是一个眼神中都感受到了这种真情, 在写这部专题片的稿子时, 笔端饱含深情, 一气呵成。以情感人, 打动千万人的心, 这才能恰如其分地起到用优秀的电视作品鼓舞人的目的。同时, 报道中我也没有回避情感世界中负面的东西, 我看到了王春霞事业辉煌的背面, 她给予家庭的毕竟太少了, 从这一点看, 观众对王春霞更会叹服。该片被编入哈尔滨铁路局党员电化教育教材中, 在全路好新闻评比中, 获专题类三等奖, 在全盟好新闻评比中获好新闻一等奖。

三、脱离从众, 创造个性化的美

创新典型人物的报道 篇5

探究典型人物报道的出路-以《郑州晚报》洪战辉事迹报道为例

我国的典型人物报道始于上个世纪40年代,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其源于苏联时期的.“典型宣传”.典型人物报道自产生之日起,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当今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到上个世纪90年代,典型人物报道却表现出式微趋势.中国人民大学陈力丹教授认为:典型人物报道的观念是文明程度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的产物,它将随着文明的发展而逐渐消亡.但也有学者认为典型人物报道在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笔者比较赞同后者观点,典型人物报道不会也不能消亡,我们只要敢于创新,改变旧有的报道手法、报道形式等,新时期典型人物报道就能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 者:高坚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刊 名:新闻爱好者(下半月) 英文刊名:JOURNALISM LOVER 年,卷(期): “”(12) 分类号:G21 关键词: 

创新典型人物的报道 篇6

重庆日报农村版从2010年起, 专门开设了人物版, 每周都会推出一些典型人物的报道, 挖掘发现出了众多“感动中国”、“感动重庆”人物, 以及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最美乡村教师”等殊荣的大批典型人物。本人作为重庆日报记者, 长期参与农村版稿件采写。本文就以重庆日报农村版人物版为例, 就如何做好典型人物报道的问题, 从“典型人物的选取”、“如何把握好细节描写”、“创新报道形式”等三个方面, 浅谈自己的一些感受和想法。

一、典型人物的选取, 需要具有时代特征

成功的典型人物报道为何能取得巨大的社会反响?我认为, 其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稿件真实的还原了当时条件下, 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优秀典型。同时, 特定环境和时间的限定, 让典型人物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让读者能够形成共鸣, 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莫不如此。正如我国著名记者郭梅尼所说:“如果你抓住了时代的‘兴奋点’, 时代就会对你的报道产生强烈的反响”。

因此, 在典型人物的选取上, 应优先考虑其是否符合时代特征, 这也是做好典型人物报道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在具体的判断上, 可以按以下标准进行初步挑选:一是可作为学习和效仿的对象。二是可集中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主流价值观。三是位于时代前沿, 能够获得社会认同和共鸣的。四是既是崇高的精神象征, 又是平凡的社会角色。

2013年11月, 重庆日报农村版人物版稿件《与时间赛跑的母亲姚厚芝:只想多为孩子留点什么》, 该典型的选择就充分符合了以上典型人物选择的标准。

该文讲述的是农妇姚厚芝在身患重症的同时, 与时间赛跑, 拖着重病的身躯进行《清明上河图》刺绣, “想多为家中的孩子留点什么”的感人故事。不仅展现出了伟大的“母爱”, 也体现出了“坚忍不拔、无悔奉献”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作为一位偏远地区贫困家庭中的普通农妇, 实实在在的来自我们身边, 也让读者有了一个可以学习和效仿的榜样。该文见报后, 典型宣传效果非常好, 各地都掀起了学习姚厚芝的热潮, 姚厚芝也被评为2013年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二、把握好细节描写, 是稿件成败的关键

一个典型人物报道, 在真实的基础上, 如何做到突出主题、让人“难以忘怀”, 是其报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如果稿件只是把典型人物的前前后后等情况, 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 那么, 文章就没有了重点, 只能让读者知道人物每一步所做的内容, 且容易形成流水账, 篇幅冗长, 乏味而平淡。这也是典型人物稿件写作过程中, 最容易出现的问题。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 就要把握好细节描写, 可以是语言、动作的细节描写, 也可以是肖像、神态、服饰等的细节描写。其目的就是通过对细节的展现, 显示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等等, 进而给读者留下强烈而深刻的印象。

2010年重庆日报农村版刊发的稿件《山村教师赵世术:12年里靠妻子背送坚守讲台》, 文中就采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只有多识几个字, 多懂得一些道理, 这些山里的娃娃们才有希望”, “吃饭时梁言书总是先给丈夫把饭盛好、菜夹好后才自己端碗, 遇到炖排骨、猪脚时, 她总是仔细地将骨头上的瘦肉撕下来, 放到丈夫碗里……”这些典型的语言、动作细节描写, 虽然没有直接点明赵世术的工作生活状况, 但却巧妙生动的从侧面刻画出了赵世术的“内心世界和思想品质”, 让这一个个画面能够长久定格在读者心中, 起到了较好地典型宣传效果, 赵世术也被评为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三、创新报道形式, 引起读者感情共鸣

在现今的网络时代, 人们的阅读习惯逐渐在变化, 精炼的文字以及鲜明的图片成为了许多人的阅读的主要方式。那么, 作为传统媒体的纸媒, 如何实现传播效益的最大化?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创新报道形式, 从目前来看, 图文并茂、新颖的版面设计、全媒体播报是三个较为有效地提高传播效果的方式。

首先, 要做到图文并茂。从原有报道来看, 图文组合的成功宣传案例数量远远大于单独的文字宣传, 因此, 如果要想达到最好的宣传效果, 图片必不可少。通过优秀图片的展示, 形成视觉冲击, 在方便读者阅读的同时, 让读者有一种强烈的“带入感”, 引起读者感情共鸣。

其次, 通过核心提示、感言、资料小链接、记者手记、图片群等各类栏目的组合设计, 达到了简单易读的效果, 让读者可以清晰地判断稿件的内容和价值, 进而实现深度阅读, 扩大传播效益。

第三, 全媒体传播。在纸媒发布的同时, 通过网站、微博微信等多渠道发布, 让读者受众覆盖面更广。

创新典型人物的报道 篇7

1 典型人物报道的界说

典型人物报道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传记报道样式,指的是报道者对社会生活中先进而具有普遍的社会指导意义的人物所做的深度报道。从理论上而言,典型人物应该有先进和落后之分,但从实际写作报道来看,所谓的典型人物报道是特指的先进典型。

典型人物报道分为个人典型报道和集体典型报道两大类。典型人物报道中的人物不同于艺术典型,不能进行艺术虚构,新闻的典型人物报道必须完全真实,报道者只能根据大量的真实材料塑造新闻人物形象。文学典型讲求文学的审美价值,着重于人物的性格典型,而新闻典型则讲求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不追求人物性格的丰满、复杂,而是追求人物能否集中的表现某一宣传思想或时代精神。当然,新闻的典型人物报道也讲求生动性,但是这个生动性必须建立在报道的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之上。

在社会转型、价值观念多元化、亟需重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语境下,人们需要积极向上的主流意识引领,需要正确理性的价值体系帮助分清是非,冲破价值判断的迷惘,走出价值选择的误区。央视最美系列典型人物报道注重先进观念的传播和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挖掘,注重文化导向,通过先进人物事迹为人们树立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榜样,树立人生的精神航标,营造一个浓郁的主流意识氛围,以此带动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推动社会现代化进程。从中更是能看出新时期典型人物报道的话语转型。

2 典型人物报道的人物本色化

以往典型人物报道的最大缺陷就是神化典型人物,不真实,与此相关的是典型人物缺乏普通人的“人味”。新时期典型人物报道改变了以往典型人物报道靠刻意塑造的办法,用平视的眼光写典型,还原人物本色。

2.1 表现典型人物的个人需求

过去我们所熟知的典型人物是没有个人需求的。例如《吴运铎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一文,报道中写吴运铎在病榻上坚持阅读、回复来自各地的信件;写他如何通过书信的形式关心青年人的成长;写他在人生旅途的最后岁月里发起组织北京市第一个关心青少年协会,呼吁社会各界资助建起了拥有4000多册藏书的残疾人书室;写他坚决不住高干病房,不用贵重医药,坚持和普通病号吃一样的饭。在报道的最后写道:“……直到他去世,家里除了几个沙发是用他的工资置买的外,一台单开门冰箱和一台电视机还是用孩子们的钱置办的。吃饭用的小桌子、小凳子以及碗橱等,是他住院前用仅剩的一只右手制作的。”主人公把一切献给党和人民的高尚人格深深感动了读者,但是典型人物也是人,也有属于人的需求,典型人物不应该是遥不可及的,而应该是切切实实的。

新时代环境下,社会提倡个人通过合法的、辛勤的劳动满足生活的需求。个人在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自身的生活也应获得改善和提高,人人都生活好了,社会才会更好。在央视最美系列的报道中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到这一点。个人需求的描写使读者感到面前的先进人物不再是一尊“神像”,不是遥不可及的,只要付出努力人人有希望成为“典型”,这样表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要比单纯的写奉献、写付出大的多。

2.2 表现典型人物的亲情和人味

新时期的典型人物报道写典型人物的家庭、亲情,写先进人物的普通人的情感,先进人物有了“人情味”。

例如在报道四川大巴山身处最美乡村教师廖占富和张兴琼的报道中,着意表现了二人坚守深山,想念在山外读书的儿子时就去看看儿子儿时经常坐的小树。还有二人分处两个山头的两所小学,夜幕中用手电筒互相照向对方的山头,聊解相思。通过这些平常人的平常事,观众看到了有人情味的典型人物。注重展示先进人物的人性美、人情美,反映他们多彩的人生,能够使他们的形象更为丰满可亲、可信,亦使他们的高尚风格得到充分的展现。

2.3 表现典型人物的“落后”思想

以往的典型人物塑造大都强调其“伟大”、“无私”,新时期的典型人物塑造则注重全方位的塑造人物,包括其“落后”思想,以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可信。

当表现廖占富被调动到山对面20公里外的石庙子村小学工作,不得不离开妻子,并因劳动力不足要放弃家里的耕地和养殖的猪牛时,廖占富表示“我心里真的很难受”。

而在讲述二人分守两个山头时,微弱的烛光下,寂寞的廖占富独自在灯下批改着学生的作业,画外音抒倩的讲述:“现在,他们分别已经三年了,虽然他们所在的山头直线距离不过3000米,也能隐约看到对面的山头,白天孩子们在还显得热闹些,一入夜,大山一片漆黑,最难忍受的就是寂寞。”廖占富的声音响起:“不习惯,真的不习惯,最初的时候,也会……怕。一个大院子,一到晚上特别特别的安静,既没有电视看,那时候也没有什么书看。”3典型人物报道表现形式的艺术化

央视“最美”系列典型人物报道采用了纪录片的创作方式,对典型人物身上折射的精神闪光点进行了艺术化的展示。在真实记录的前提下,叙事利用矛盾冲突,通过利用铺垫、悬念、兴奋点等技巧设置。综合运用抒情诗式手法、宣教式手法、戏剧冲突式手法塑造典型人物的血肉。

如寻找最美乡村医生——罗海香篇里,解说词抒情的讲述了20年前罗海香放弃乡卫生院的工作回到村里开办诊所的原因,是受到一对老人为一点小病辗转一整天求医的经历触动。接下来画面记录了罗海香到一对患有风湿的老人家里出诊的情形,抒情的音乐中,罗海香轻轻为老人放下衣袖以及老人饱受风湿折磨而蜷缩的手指特写为观众酝酿了深厚的情绪,这时画外音突然揭示:“罗海香告诉我们,眼前的两位,正是20年前的那两位老人,也许他们根本就不知道,罗海香之所以回到村里开卫生室,就是因为他们。”之后老人浑浊的泪水和罗海香深情的讲述立刻产生了一个情绪高潮。

4 典型人物报道形式的全媒体化

最美系列的报道是由中央电视台主办,各地方电视参与联合推出的,有严密的组织和发布流程,如有启动仪式、宣传展播、评选、颁奖仪式等。播出媒体也进行了优化组合,采用全媒体报道形式,形成地毯式覆盖,大大拓宽了报道传播面,有效增强了宣传效果。

5 结语

从央视最美系列典型人物报道中我们能够看到,新时期典型人物报道已经开始探索和捕捉新时代的媒介特点、受众心理和新闻规律,逐渐克服了原有“高、大、上”的形象,走向人性化、多元化、丰富化的形象建构。未来我们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报道形式、充分挖掘内容、丰富报道手段,在展现典型人物时代精神的同时着力挖掘传统人文精神,使典型人物报道成为弘扬主旋律、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形式。

参考文献

(1)李慕寒.典型人物报道的平民化[J].《记者摇篮》,2011,(11)

(2)李颖.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先进典型报道[J].《传媒》,2013,(01)

(3)魏少华.新媒体崭露典型人物报道力量[J].《传媒观察》,2010,(05)

突发事件中典型人物报道反思 篇8

在应对各色各样的突发事件时,报道和挖掘事件中的典型人物,也成了很多新闻团队经常使用的手法。这里所说的“典型人物”,首先他们不是事件的旁观者,不是分析家、专家、研究者,而是当事人,是事件的真正参与者,他们要么促成了事件的发生,要么受到事件的直接影响;其次,他们的所作所为或者他们的言语中,必须有一些令人感兴趣,又与事件紧密相连的信息。这两个要素同时具备,才能为这个“典型人物”的深入、生动挖掘做好足够的准备,甚至也会影响到日后突发事件报道本身的走向。

在突发事件的应对上,地方电视台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突发事件中“典型人物”的报道,在形态、样式,以及立意等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深刻地变化。地方电视台虽然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初,有着反应迅速的优势,但却经常因为对于这种变化在认识和把握能力上有限,导致后续在典型人物挖掘上的乏力。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作为一名地方电视台从事一线新闻报道近十年的记者,不得不对此有所反思。

1 全媒体时代,让人回归为“人”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有七情六欲和多面性,一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着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而恰恰是这些“角色”构建成了立体的人。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媒体对于“典型人物”的报道,始终摆脱不了“高、大、全”的状态:英雄永远是高大的,英雄的思想和行为永远是正确的,英雄的心里始终装的是祖国和人民,甚至为了凸显典型人物的高大形象,不惜违背常识,牺牲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而这种“遗风”也一直影响着随后几十年,中国媒体对于典型人物报道的价值取向。当然,这种现象的产生,跟当时媒体业不发达,以及信息传播不通畅、不丰富有关,人们只能接受单一的价值取向和判断,而在当时媒体的眼中,受众就像是一个“靶子”,只要子弹上膛,受众就会应声而倒。

当然,这种“靶子理论”在如今的媒体环境下,几乎很难实现。即便这个媒体再权威,再有公信力,如果发布的信息缺乏客观求证、理性判断,同样会遭到受众的质疑。因为信息爆炸的时代,除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还有网络、微博、微信更加迅速、实时而又多面性的新兴媒体,人们获得信息的方式更加轻而易举,渠道也更加地多样化。当对于同一突发事件的各种信息被人轻易获得时,人们就开始利用自己的价值判断,对新闻事件进行个体化的重构。因此,对于突发事件中的典型人物而言,在新闻事件发生之初,“典型人物”就被置身于公众的视野之中,他的“一举一动”、甚至“前世今生”都被各种渠道挖掘捕捉,人的多面性也在这个过程中暴露无遗。此时,如果有媒体还是以“高、大、全”的方式塑造典型,而不将“典型人物”回归到“人”,观众就会拿此与自己通过各种途径掌握的信息进行比较,如果出入巨大,那么媒体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就会遭到质疑,媒体的公信力也会在受众的心目中大打折扣。

2 诸多因素导致地方媒体难作为

面对突发事件,地方电视台可以说虽然占尽天时、地利的优势,但在新闻报道的呈现上,总是显得力不从心。这固然有思想认识不到位、策划能力有限等一系列的主观原因,也有来自地方宣传主管部门的客观因素。

地方宣传主管部门大多因为考虑到本级政府的公众形象,容易忽视新闻规律,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地方媒体报道呈现“台风眼”效应

随着中国进入社会转型期和改革深水区,突发事件越来越多,地方媒体面对此类突发事件时,常常会出现一种报道上的怪现象,那就是越接近事件发生地的媒体,越集体失声,受众只能通过外地媒体来满足信息需求,就像气象学上的“台风眼”,越接近事件中心的媒体越是平静。地方媒体却丢失了突发事件中最具价值的新闻源和话语主动权,反而给外地媒体(尤其是在该地区设立记者站的媒体)极大的施展空间。

其二,“高大全”思维让典型人物“失真”

最为常见的一类突发事件就是见义勇为。对于此类突发事件,地方宣传主管部门大多会尽力组织当地媒体进行报道。但由于深受“高大全”思想的影响,往往是弄巧成拙,导致典型人物的失真。见义勇为是值得肯定的一种高尚品质,但是现在的新闻报道,往往把这种品质描写成英雄人物与生俱来的品质,对英雄的缺点主动忽视,对英雄的优点无限放大,导致报道中的英雄人物失真。

3 新兴媒体冲击,提防炒作

对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互联网的兴起,微博、微信等个人信息交互平台的崛起,是颠覆性的,传统媒体不再是新闻信息的唯一发布者。这也根本性地改变着传统媒体记者的工作方式,记者所得到的新闻线索,不再是第一手的,更多时候,是记者追着网络上的信息源在跑,在跟普通网民获得信息的时间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去核实采访。一边是信息源直接面对受众,一边是记者掌握线索之后的调查采访,然后写成新闻稿,或拍成新闻片。这两者之间的时间差,在信息传播如此快捷而又多元化的今天,让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疲态尽显、被动不堪。但由于媒体的公信力以及专业记者调查采访的能力,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初,网络信息源庞杂,甚至不确切的谣言满天飞的时候,传统媒体的确做到了还原事件本来面目、正视听的作用。

即便如此,网络依然是传统媒体不可忽视的重要新闻线索来源之一,不少地方报社、电视台还设专人,从微博、微信、论坛等网络平台中搜寻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以免遗漏掉了一些实时发生的重要新闻。正是因为网络渠道的重要性,传统媒体在使用网络信息源时,很容易被一些“炒作高手”所利用。比如,2013年4月,一张名为标题为“深圳90后女孩当街给残疾乞丐喂饭”的照片,通过微博引发了人们的关注,随即这篇被无数网友点赞的报道被多家媒体引用,这名被网友称为“深圳最美女孩”甚至还上了央视。不过几天后,央视播出了标题为《“最美女孩”给残疾老人喂饭原是摆拍》的新闻,将记者对该新闻事件的核实过程一一呈现,以示更正。这样的例子还真不少,信息爆炸时代,选择就是一种观点,传统媒体根据受众的喜好来选材,也要提防网络炒作高手的操纵,多加甄别。

创新典型人物的报道 篇9

一、从雷锋到雷锋式人物的塑造

如今媒体关于雷锋的报道基本分为两种:一种是对雷锋的事迹的报道, 包括领导人对雷锋的题词和讲话、社论、评论员文章、来论和理论文章等;一种是对“雷锋式人物”的报道, 主要是形式多样的学雷锋活动以及各地涌现出的学雷锋标兵和典型的报道。[1]

(一) 雷锋形象的塑造手法

关于雷锋本人的报道, 早在他去世之前就已经有了, 既有他本人在报纸上发表的文章, 也有媒体对他的报道。

雷锋的相关报道, 讲述了他照顾老大娘、给战友送饭盒、给伤员送月饼等一个个小故事, 还描述了他的外貌特征、衣着服饰、姿态神情、语言动作等细节, 其形象跃然纸上。提起雷锋的事迹, 自然而然就会想到这些描写。媒体在建构雷锋媒介形象的过程中, 从正面宣传的目的出发, 人为地拔高了其形象, 让雷锋承载了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爱憎分明等品德特征。对雷锋持续不断的宣传报道使得雷锋的形象深入民心, 雷锋成为全民学习的人物楷模。

(二) 雷锋式人物的塑造模式

虽然雷锋已经去世, 但每年的3月5日被定为“学雷锋日”, 成为媒体既定的议程。媒体不断寻找“活雷锋”作为典型人物, 作为继续传播雷锋精神的载体加以报道, 这就出现了一个又一个雷锋式人物。在塑造这些人物时, 媒体习惯性地沿用了宣传雷锋的模式。

1. 刻板化。一直以来, 媒体在塑造雷锋式人物时都是“一好百好”, 做好事做到忘记自己, 现实中的好人被塑造成为“神人”。他们褪去了普通人的光环, 脱离了生活, 远离了公众, 完全不食人间烟火。早期的雷锋式人物都是按“刺激—反应”的模式来塑造的, 开始是“党的号召—人物行动”, 后来是“毛主席的话—人物行动”, 活学活用, 立竿见影。这样一来, 塑造的雷锋式人物大多是英雄式的人物形象。雷锋式人物的塑造也逐渐有了一个固定的“成熟”模式:列一个大框架, 分四五个大段落, 挑几个感人小故事, 找一些周围人的评价, 一篇人物通讯就基本上完成了。

2. 贴标签。根据“议程设置”理论, 由于主题先行的因素在里面, 记者根据宣传主题的需要, 容易挖空心思对号找典型, 让其为政治服务。一个典型挖掘出来, 怎么报道, 完全取决于宣传者主观的意愿。每年3月5日“学雷锋日”, 媒体都要去寻找与雷锋精神相符的典型人物, 然后给他贴上“雷锋”的标签。在塑造这些先进典型的事迹时, 再贴上“学雷锋”的标签, 将其行动和思想都归结到学雷锋上。

3. 记者缺席。新闻传播理论强调“新闻传播必须客观”。新闻传播的客观性, 是指新闻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如实报道的特性, 包括内容和形式的客观。内容上的客观, 指新闻所报道的事实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人物或实践;形式上的客观, 指新闻所显示的倾向性, 是通过其所报道的事实的逻辑力量实现的, 作者采用的是“客观陈述”的方法。[2]然而, 在新传播环境和受众接收理念的影响下, 传统典型人物报道中有一个问题日益凸现出来, 那就是记者的缺席:一是缺乏记者的真实采访, 二是缺乏记者的真情实感。

(三) 雷锋形象被重新描述

从20世纪80年代起, 社会进入转型期, 典型报道作为宣传工具, 逐渐走入困境。典型人物报道塑造的“高大全”式的人物, 已经得不到读者的信任。于是, 雷锋形象被重新还原, 原有的形象遭到颠覆。

首先是主流媒体通过讲述雷锋的故事, 将雷锋还原为一个普通的个人, 或者说重新塑造为一个与当今时代合拍、容易为人接受的人物。例如, 2012年3月5日, 《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研讨雷锋精神的当代价值》, 其中一段写道:“雷锋生前战友冷宽等深情回顾了雷锋生前的点点滴滴, 向大家还原了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学习、乐于助人、艰苦奋斗、甘于奉献、阳光灿烂的真实雷锋。”其实这种“还原”也是一种重新塑造, 使雷锋精神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紧密相连。

其次是当年宣传雷锋形象的典型照片受到质疑。2012年是雷锋去世50周年, 网络上出现了雷锋的“花边新闻”, 塑造雷锋典型的“拍摄小组”和“日记指导小组”被挖出来, 连疑似雷锋初恋情人的照片也被曝光。于是, 便有了重新塑造, 出现了《雷锋做好事照片有摆拍后人称雷锋没送过他奶奶》、[3]《乔安山回忆雷锋:每月30多元工资, 花44元买皮夹克》等报道。[4]《武汉晚报》更是在2013年开展学雷锋活动50周年之际, 设立《寻找雷锋》专版, 刊发了《雷锋是那个年代照片最多的名人》、《雷锋从小就讲究, 特别爱美》、《雷锋和王佩玲的一段情》[5]等报道。当年塑造雷锋形象的照片, 确实存在摆拍问题。

再者就是在网络媒体上, 雷锋形象已经成为大众消费的对象。LC风格网在2012年3月5日打出了“让我们以雷锋的名义消费吧!”的大旗, “雷锋帽”、“雷锋皮夹克”、“雷锋戴的英纳格手表”、“雷锋装”、“雷锋笔记本、钢笔”、“雷锋用的‘友谊牌’的雪花膏”等都被狠狠消费了一把, 这种现象完全解构了雷锋原有的典型人物的象征意义。

雷锋由原来被政治控制所塑造的单一、呆板的革命形象, 逐渐还原为立体、可触的文艺时尚青年。雷锋本人的形象遭到颠覆, 也直接影响到大众对其所承载的精神的态度。面对雷锋很多照片是摆拍、补拍的问题, 媒体的职业操守不被认同, 大众也开始怀疑媒体所报道的雷锋背后的故事是否真实。

(四) 雷锋式人物塑造手法的变化

主流媒体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变化, 开始重新审视典型人物报道, 尝试从传播策略到报道手法进行创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拓展新闻形式, 媒体与受众进行多层面、多渠道的互动交流, 典型人物平民化策略的实施等, 呈现出多层面报道、多体裁助阵、多媒体联动的发展态势, 力图以全新的手法重新适应媒介环境。[6]

在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 传媒构架也在发生变化。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网络适时而生, 传统的由官方发布信息、受众被动接受的格局悄然发生改变, 变成了受众主动发现身边普通人的不平凡。这样发现的人物可学性也更强。

近年来, 雷锋式人物报道中引入“最美”一词是在关于“最美妈妈”吴菊萍的报道中。随后, “最美撑伞姐”、“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等最美人物及群体被报道。这些雷锋式人物紧扣时代主旋律, 他们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和社会主流思想道德的真实写照。“最美”一词被频繁使用, 成为一个具有规范性内涵和价值取向的符号, 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和认同。

二、“雷锋精神”传播:从雷锋到雷锋式人物的演变

雷锋是20世纪60年代媒体塑造的典型人物之一, 也是最为成功、影响力最大、最久远的一个。从1963年《人民日报》正式报道雷锋开始, 迄今已经53年。以雷锋的品质为基础总结出的雷锋精神, 也传承至今, 并继续影响着全社会。

(一) “雷锋精神”的基本含义

1963年3月5日, 《人民日报》发表毛主席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同时发表多位国家领导人的题词, 对“雷锋精神”进行归纳和表述, 成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具体内容。例如, 周恩来总理将“雷锋精神”系统地概括为:“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雷锋是中国典型人物报道中的一面旗帜, 他的思想和行动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 雷锋精神也在一定层面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 雷锋式典型人物——“雷锋精神”的延续

半个世纪过去了, 雷锋精神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在不同时期被赋予了不同的时代内涵并加以传播。刘英俊、姚虎城、张华、李素丽、杨善洲、丛飞、王顺友、郭明义等雷锋式人物不仅践行了基本的“雷锋精神”, 还不断地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成为“雷锋精神”得以延续的载体。

雷锋精神源于雷锋形象的塑造, 但在不同时期, 媒体又相继塑造了很多雷锋式人物, 作为新的载体传播着雷锋精神, 使得“雷锋精神”能够与时俱进, 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除了为政治服务, “雷锋精神”成为涵盖所有主流价值观的道德符号, 成为时代精神和道德风范的代名词。

三、典型人物报道面临的挑战及改进措施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刻变革对大众传媒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传播理念、媒介格局和受众心理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媒体时代到来后, 社会转型带来的价值多元化导致传播环境不同以往, 受众心理了发生变化, 典型人物报道面临着许多冲击和挑战。“典型报道消亡论”和新时期的挑战在宏观和微观、表层和深层共同影响着典型人物报道。重新审视典型人物报道, 改进典型人物报道, 成为主流媒体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 内容选材上需改进

1. 把握受众认知。在一定的历史时期, 社会公众对典型有不同程度、不同心理层面、不同实际功用的需要, 雷锋式典型人物报道如能恰如其分地回应、满足这种需要, 便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2. 紧扣时代主题。原来媒体塑造的“高大全”的雷锋式人物形象, 使大众觉得学习、效仿起来有一定难度, 他们需要的是身边的普通人、普通事的报道, 这样才可以有现实的参照作用。在雷锋式典型人物的塑造上, 媒体更应注重挖掘在自己本职岗位有突出贡献, 又切合时代主题的普通群众, 紧扣时代主题, 积极挖掘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在树立雷锋式人物时, 媒体应揭去正面人物符号化、神圣化的标签, 向受众还原真实的普通人, 使人物精神融入报道之中, 达到不言而喻的效果, 进而达到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图。

(二) 塑造人物手法需改进

1. 平民化、人性化视角。一直以来, 媒体报道的典型人物被贴上标签, 塑造为雷锋式人物, 难道他们主观上也认为自己是在学雷锋吗?未必。他们可能只是本能地去做好人好事。原有的雷锋式人物在塑造时经常以一个固定的模式来刻画, 事实上, 受众对于赞美歌颂和居高临下的评价语言越来越不买账, 这些报道反而会给他们留下虚假、空洞、夸大的印象。在发掘雷锋式人物时, 如果仍然按图索骥, 根据宣传主题的需要去寻找符合的典型, 那么这样写出的报道不仅没有说服力, 还会让受众反感。寻找身边的普通人, 报道身边的普通事, 更有可能被受众所接受。今后, 媒体塑造人物时一定不要刻意拔高, 给他贴上雷锋的标签, 而要反映其真实的一面, 把他还原成一个普通人, 向人们展示人物的缺点、错误和喜怒哀乐。同时, 要注重精心提炼生动、具体的细节, 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通过环境来侧面衬托人物形象, 增强人物的立体感和感染力。

2. 突破原有的表达方式。以往的典型人物报道以消息和通讯的文体格式为主,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可以改变原来的文体, 采取以下形式, 进一步提高新闻的可读性, 增强报道效果:一是新闻访谈, 通过与访谈对象的深度交谈, 了解其内心世界, 还原事情的真相, 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缘由, 揭示事件的现实意义;二是新闻漫画, 以形象化的宣传手段, 融评论性、新闻性、艺术性于一体, 运用简明扼要、形象生动、尖锐泼辣的语言, 将典型人物的事迹以画面的形式表达出来, 清晰简洁地传达给受众信息;三是日记体和章回体, 以轻松平实的语言, 层次分明的叙事结构, 清晰地叙述一个较完整的故事, 既有独立性, 又承上启下, 比较适用于讲述故事性较强的典型人物报道;四是新闻评论, 对人物本身报道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从可读可信到有触动、引发思考、催人向上, 以传播意见性信息对公众进行引导, 激励他们采取正确的行动, 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最终实现典型的引导力、权威性和震撼力。新闻宣传与文学创作相结合, 以场景描写入手, 以间接评价体现人的品质, 以真实叙述取代说教, 怀着真情实感采访写作, 提升报道的可读性、可听性、可看性。

3. 借助网络手段。目前, 雷锋精神的传播渠道不再限于主流媒体, 网络逐渐发展成传递正能量的重要渠道。对于雷锋式典型人物的报道, 可以是一条微博的发布, 也可以是一张照片、一段视频的发布。网络媒体中产生的好人形象脱去了雷锋的外衣, 离开了宣传的议程, 被还原成一个单纯做好事的好人, 这种形象被人们认同。各媒体之间可以互动, 利用网络视频、长博文进行宣传, 也可以打造专题专栏和网络论坛, 建立典型人物报道的官方网站等。媒体应该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建立与受众直接沟通、交流的平台, 第一时间接收来自受众的反馈信息, 从而进一步调整报道思路, 改善传播效果。

(三) 新闻从业者的理念需改进

当前已经不是媒体传播所谓的“魔弹论”时代了, 媒体看似击中了受众, 但受众可以选择倒下或者不倒下。媒体如果不改变传者本位的思想, 依然提前设置议程, 在描写和塑造人物时贴上标签, 雷锋精神的传播效果可想而知。而且, 媒体总是在三月“雷锋月”对好人好事进行集中宣传, 让人们有了“雷锋是三月里来, 四月里走”的印象。雷锋照片被曝有补拍和摆拍的做法, 也使媒体的公信力滑坡。这需要从业人员反思, 进一步改进以往的观念。

媒体应该坚持新闻客观真实的原则, 积极践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报道。媒体引导正面能量, 不一定非得围绕一个人物展开集中拔高的宣传, 普通人身上也可以有闪光点。在学雷锋日之外的时间, 也可以多搜集一些阐释“雷锋精神”的普通人物来报道。典型的形成其实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媒体应该从电闪雷鸣中走出来, 开展日常的雷锋式典型人物报道, 持续关注人物命脉, 用春风化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不仅要满足受众对于典型人物报道后期宣传的信息需求, 还要消除他们对于典型人物报道只是迎合特定时期内政治需要的顾虑。典型人物报道的宣传节奏, 应尽量与受众的接受心理保持一致, 既不能采取狂轰滥炸式的报道, 也不能采取零碎松散式的报道。要根据受众的接受能力和特点制定有组织、有计划的策划方案, 系统、有序地开展宣传报道。这样既保证了受众对典型的深刻记忆, 又避免了受众因信息过度而产生厌烦情绪, 防止传播负效应的出现。

对于媒体而言, 发现什么样的人物, 怎么样去塑造人物才能让受众接受, 同时引导正面的价值, 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正面的能量, 还需要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王辰瑶.嬗变的新闻[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109.

[2]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78.

[3]罗竖一.中国需要雷锋精神然不必设立“雷锋奖”[DB/OL].汉网, http://www.cnhan.com/content/2012-03/09/content_1382472_2.htm.2012-03-09.

[4]徐思.浅议典型报道的发展[J].学理论, 2011 (3) :132-133.

浅论新常态下企业典型人物报道 篇10

关键词:企业典型人物,平民化视角,矛盾点

作为媒体职业素养的试金石, 如今的企业典型人物新闻报道越来越呈现出全新视角和不一样的写作与思考维度。在今天的中国, 身居风口浪尖的央企更需要用自己的笔去发现、挖掘更多的典型人物, 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为典型人物鼓与呼的责任。

一、沉下身子, 到生产一线挖掘典型

人物典型来源于群众, 来源于生活。只有深入到群众的火热生活中去, 体察群众的情感, 倾听群众的呼声, 才能发现时代需要、群众欢迎的典型。因而, 记者不能两眼只盯着上级要典型, 更应当深入实际, 调查采访, 主动到生活中去发现典型。

事实上, 有很多典型都是记者在深入生活时无意中发现的。7月15日,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党组做出《关于向田明、薛梅同志学习的决定》, 号召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田明, 现为中国石化江苏油田井下作业处高级技师、油田首席技师、中国石化技能大师。参加工作30年来, 他坚持立足岗位、刻苦钻研、大胆创新, 先后在国家核心期刊独立发表论文28篇, 完成革新成果92项, 获奖44项。薛梅, 现为中国石化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营二采油管理区营8更9井站采油工。驻岗20年来, 薛梅与作为家属的丈夫一起精心管护小站的7口油水井和一座计量站, 不惧孤独寂寞, 不畏条件艰苦, 不计个人得失, 累计巡井、巡线42000多次, 行程30多万公里, 安全贡献原油12万吨。2015年, 在国务院国资委开展的寻找“最美央企人”评选活动中, 薛梅成为中国石化唯一入选的候选人。

田明和薛梅都是从基层成长起来的优秀职工代表。他们的事迹, 体现了一线员工的优秀品质, 展示了新时期石油石化人“严细实”的作风和拼搏奉献的精神, 彰显了当代企业劳动者的风采, 是广大干部员工学习的楷模。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党组决定, 在全系统广泛开展向田明、薛梅两位同志学习的活动。这两位来自基层一线的典型人物, 都是由基层作者在长期的采访中挖掘出来的, 非常具有典型性。

二、以平民化的视角, 真实再现典型背后的故事

选择典型时, 必须克服采访中的片面性。典型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里的, 采访时就应把他放在这个环境里去观察。既要采访典型本人及其领导, 又要采访典型周围的人;既要了解活动的主体, 又不能忽视活动的环境。

今年, 安庆石化宣传部历时四个月, 制作《劳模风采》电视栏目, 分别对2014年度10个劳模进行典型宣传。10个劳模宣传前, 都做了精心策划和前期采访。几乎对每个劳模的前期采访和策划都在一周左右, 常常是聊了一下午, 一个镜头没有拍摄, 不仅仅是与劳模本人聊, 还将更多的目光投向劳模的父母、妻子、孩子身上, 从而挖掘劳模不为人知的一面。

在采访和制作劳模高存刚时, 连有着几十年电视工作经历的记者潘群都捏了一把汗, 见过不配合拍摄的职工, 但没见过如此不配合拍摄工作的劳模。摄像机一来, 高存刚就躲, 表现得很不耐烦, 跟我们眼里的劳模形象落差很大。

怎么办?姜还是老的辣, 潘群语出惊人, “这个劳模有特点, 做得好, 说不定是最出彩的一期呢!”我们立即转换思路, 将镜头对准他的领导、同事, 因为前期有准备, 得知他妻子也在一线上班, 就赶到他妻子的工作岗位, 渐渐地, 一个工作认真、较真, 有点孤僻, 对妻子孩子却是分外体贴的劳模形象, 自然而然地展现出来了, 而这一期的劳模风采标题就定为《不愿面对镜头的劳模》, 这样一个“高存刚”给观众留下的印象无疑更加深刻。

三、采访中的“矛盾”是记者深入挖掘的杠杆

任何人都具有“矛盾”的因素, 有正确也会有错误, 有优点也有会缺点, 有成绩也会有不足。记者在采访的时候, 必须努力挖掘典型人物的“矛盾”, 绝不可只片面地追求某一个侧面。有的记者对其要表扬的对象, 只愿收集肯定的意见和事实。其实采访中遇到“矛盾”, 不仅是正常的, 而且是记者深入挖掘的杠杆, 有时, 一个矛盾点的展现恰恰能让这个人物更加生动, 起到画龙点睛之用。

电视劳模宣传过程中, 我们较多地运用了多侧面报道, 通过深层次、多角度挖掘, 让人物更加真实。例如, 劳模赵云怒是一位机关劳模, 我们采访他非常难, 不是在出差, 就是在加班, 我们只好趁着他晚上加班的功夫去采访他, 外面夜色甚浓, 而灯下的赵云怒正埋头工作。在这种情形下, 我们问了一句:“你是如何看待加班的?”赵云怒回答:“老实说, 我真不愿加班, 但为了工作, 又不得不加班。”这样的回答看似与劳模无怨无悔的时代楷模形象有点出入, 但细细品来, 却是最真实的, 真实的东西才最感染人, 我们要展现在观众面前的, 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而不是一个假大空的“圣人”。事实上, 这种宣传方式是成功的, 也更容易让读者接受。

而另一位劳模王立新也同样具有“矛盾性”。在很多人眼里, 企业普通的一线工人与高大上的生活扯不上边, 可这位劳模可不一般。他是普通的技校毕业生, 却常常站在中石化高级技师培训班的讲台上授课, 他通过自学给色谱仪器编程, 他的技术论文在国家级核心杂志上发表, 他还是个古典音乐发烧友……这期节目一开始就是以美妙的音乐作引子, 展现在观众面前的, 是王立新夫妇正在听古典音乐的场景。

从受众心理学角度说, 人们总是对那些与自己的地位相仿、经历相似或者职业相同、地理位置接近的同类更加关注, 新闻价值中的接近性、趣味性等要素即因这种心理因素而生。只有取得受众关注, 新闻信息才是有效信息, 才能取得效果。因此, 从普通人中发现典型, 然后通过不一样的矛盾视角展现人物内心真实的心理, 显然是一种正确的、明智的传播策略。

上一篇:涂层改性下一篇:如何上好英语预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