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先进典型培养机制

2024-07-04

创新先进典型培养机制(共12篇)

创新先进典型培养机制 篇1

摘要:发展文化产业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正因为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在性质、功能、地位和发展道路上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 我们必须在思想观念、领导方式、组织机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上进行革新。只有以文化产业的方式去办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 才有利于先进文化的发展, 才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关键词:文化产业,战略性调整,机制创新

发展文化产业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正因为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在性质、功能、地位和发展道路上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我们必须在思想观念、领导方式、组织机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上进行革新。中国的先进文化,是由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文化公益事业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它们可以统称为先进文化产业。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经历了由计划体制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历程,而这一过程还将经历相当长的时间,所以把上述文化的三种形态作适当的区别和联系,正确处理其关系,是必要的。然而,它们不是绝对对立的,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和相互促进的,因为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的需要。它们之所以可以统一起来,是根源于文化产业产品的商品性与意识形态性可以相容,以及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可以统一。只有以文化产业的方式去办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才有利于先进文化的发展,才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我们认为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充分调动以党和人民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新型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战略性调整,并建立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相应机制,使主体创造的文化客体发生重大的变化和发展。尤其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更应该提倡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确立全球性视野和战略性思维,在全球化文化产业运动变化中把握其发展趋势,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研究和把握国际文化产业发展链上的新联系、新属性,探索其新本质和新规律,扬长避短,力争在更高层次和更大范围内,实现有中国先进文化产业的自主性、独创性和拓展性,开辟发展的新境界。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凸现,为文化产业的战略性调整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而我国体制创新、文化创新、科技创新的进一步深化则为建立发展文化产业的促进机制提供了保障。因此,推进中国先进文化产业的战略性调整和建立有效的促进机制,时机已经成熟。

一、实施三大战略性调整

1、战略性调整的第一个决策:

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遵循一般发展规律,建设我国较为完整的文化产业体系。必须确立精神产业战略新理念。文化产业是精神生产力的当代形态,有别于一、二、三次物质产业,在人类正在面临的“科技综合体革命”中,我们把它命名为“精神产业”,以凸显其“精神”特征和“当代生产”特征,体现经济与文化的有机结合。文化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迅猛发展,相应的,其理论研究也走在前面,但其根本缺陷是,只停留在“文化工业”层面上,没有从基础理论和精神生产的现代形态上作深人研究。然而,在西方,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性观念已成为社会观念并深人人心。所以,一方面,我们要借鉴他们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和机制;另一方面,要在全社会倡导精神产业的战略性理念,形成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精神产业理论与实践的崭新体系,赶超人类文明的新水平。必须发挥优势,建构门类齐全的文化产业体系。诚然,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科技发达,文明程度高而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占得先机,并保持其超强势头。然而中华民族却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独特优势和丰富资源;有通过改革开放正在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制度;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良传统;有世界上无以伦比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有经过长时期努力奋斗而建立起来的成建制、成规模的精神生产技术设备和硬件设施。因此,按照六大支柱产业建构门类齐全的精神产业体系正值其时。

必须推进“两大创新”,做好制度创新这篇大文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产业的重要一环。我们推进体制创新,目的是要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我国的精神产业,总体上处于后发状态。但从辩证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后发未尝不是一种优势。比如我们的科技、教育比较落后,但因为后发,可以少走弯路、多走捷径,直接借鉴当代科技和教育的最新成果,不必走漫长之路。而且,落后可以激发奋力拼搏、勇于超越的进取精神,这正是促进落后向先进转化的重要动力。只要我们勇于突破阻碍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把办文化事业转变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努力学习和认真借鉴世界各国先进技术、科学管理经验,充分发挥后发优势,那末,有中国特色的精神产业必定能在实现中国第三步战略目标中发挥中坚作用。必须跟踪当代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前沿信息。我们不单要了解文化产业过去的历史和当今的现状,更要明了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走向,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提高主动性,避免盲目性,决心在未来竞争中先拔头筹。

2、战略性调整的第二个决策:

结合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进程,按照特殊规律,突出有特色的文化产业系统中支柱产业门类。

首先,在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层面上,必须确立文化产业优先发展战略原则,从而实现宏观决策逐步由以物质生产为重心向以精神生产为重心的战略转移,迎接新世纪知识经济的大挑战。其次,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在战略上,清晰地规划对我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文化产业几大门类支柱,如教育产业、智力产业、技术产业。集中力量做强做大几个产业,实现大集团突破,抢占文化制高点,力争在国际上有更大的发言权。在战术上,集中全国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和信息力资源,瞄准方向,力争在某些方面、某些领域、某个战略性项目、某项战略性技术、某项关键性产品和某个枢纽环节,实现重大突破,抢占新兴产业、边缘产业的桥头堡,兴名牌、推精品、出力作。

三、战略性调整的第三个决策:

根据科学性、先进性、预见性和发展性原则,合理规划中国先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精神生产力布局。

文化产业战略性调整的科学性,指的是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蕴含在文化产品中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以及在产品、产业规划布局上的协调、合理、美观,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先进性,指的是生产技术的现代化,人的观念以及人自身的现代化和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预见性,指的是发展精神产品和精神产业要具有未来眼光、宽广视野和历史洞察力,能把握住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发展性,指的是要能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精神产业和文化产品永葆繁荣兴旺和长盛不衰。

据此,应当确定下列两大规划预期:预期之一,文化产业战略性调整的方向和目标:提升国民经济增长素质,促进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升级;提升精神产品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含量;提升社会和公民的文明程度。从而提升中华民族全面赶超先进文明的内蕴力和发展力,为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提供精神文化动力支撑。预期之二,文化产业战略性调整中的生产力布局。首先,根据我国精神生产力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发展的多层次性,按照“开展竞争和适度垄断”原则,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布局。在特区、沿海城市和发达地区,可利用原有优势,集中人才资源开展大规模的经济、社会和涉及国家安全的重大科研活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群、产业带,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集团,发展优势明显的文化支柱产业,还可设立文化产业发展特区,生产高、精、尖和具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顶级产品,参与国际文化产业竞争。在其他地区可凭借自己的优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契机,集合力量,嫁接国内外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发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一批文化名牌产品、一批文化企业集团和一批文化支柱产业;形成特色鲜明、利用一切显现的和潜在的文化资源优势的精神产业门类。其次,实行外延扩大再生产与内涵扩大再生产并重的方针,着力发展一批文化内涵丰富的产品。

二、建立四大发展机制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文化产业规律的导向机制。

其一,政治导向。文化产业的政治导向,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有利于促进改革、发展与稳定,有利于发展先进文化,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在实践过程中创新方式方法,一是变指令性为导引性。.文化政治导向的运作方式不能满足于以往的灌输、说教等形式,而要由硬变软,把思想教育和灌输的政治内容内化为人们思想意识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把以传播者为中心变为以接受者为中心,潜移默化地培养文化消费者的政治立场,使受众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接受。三是变狭隘的突击的政治宣传为广泛的持续的、春风化雨般的人文浸润和理性教育。其二,观念导向。其关节点是摆脱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认识上的误区,摈除把文化产业只作为政治附属物的观念;摈除把一切文化产品都意识形态化的观念;摈除文化只是娱乐休闲的观念;摈除文化非商品性的观念。从而确立文化产业具有必然性和现实性的观念确立经济文明观、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新观念;确立文化产业的市场观念;确立文化产业的全球观。其三,产业导向。其目的是尽快确立文化的产业化导向,构筑产业化发展框架,出台符合产业化发展的政策。产业向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要按加人WTO要求加快与国际接轨;要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要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参考文献

[1]钟阳胜:《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6年)

[2]于幼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论》, 人民出版社, 2《叉洲) 年

创新先进典型培养机制 篇2

廉洁之花香飘象州

中共象州镇委员会

近几年来,象州镇在县委、县政府和县纪委、监察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和区、市、县有关文件规定和会议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强化宣传教育,筑牢思想防线

象州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关口前移、教育在前、预防在前‛的方针,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采取不同方式,加强对全镇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教育,形成了农村基层‚大宣教‛工作格局。一是认真开展主题教育。利用镇党员电教室、村文化活动室等教育平台,先后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学习十七大精神、学习《中国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主题教育,使基层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增强‚廉洁从政,执政为民‛的意识。二是对镇直机关党员和村(社区)两委领导班子成员,通过组织观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举行党风廉政教育培训班等形式,开展廉政教育活动。2010年以来,举办了党政纪条规和各级领导在纪委会议上的讲话学习培训班;镇党委书记给党员、干部上廉政党课,给各村(社区)负责人进行廉政谈话等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观看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和反腐倡廉图片展等。三是对农村广大党员群众,主

1要以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为载体,利用农村文艺队演唱廉政节目、举办廉政山歌比赛等形式,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廉政教育。通过多层次、多领域、立体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廉政教育格局,进一步强化了党员干部的勤政廉政意识,筑牢了思想防线,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确保廉洁之花扎根基层。

二、营造廉政文化氛围,抓好党风廉政教育

在抓廉政教育的同时,加大了廉政文化的宣传力度。一是积极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进社区活动。为增强教育效果,我镇坚持‚三会一课‛制度以及通过宣传栏、横幅、警示标语、宣传单、廉政公益广告牌等形式开辟廉政文化宣传阵地,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工作;以营造廉政文化氛围为出发点,推进廉政文化进农村进社区,打造廉政文化长廊(龙富村);在龙富、城东、石贵村、镇政府机关设置警示标语牌,利用城东文艺小分队优势,编排廉政歌舞下村进社区弘扬正气,激浊扬清,大力营造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舆论氛围。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创建文明乡镇、树立文明村风、开展农村文明户评选、开展农村普法教育、村务公开以及开展科技、文化、教育‚三下乡‛等活动。结合构建村级党员干部防腐保廉体系工作,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利用农村文化阵地,组织开展群众性的廉政游园活动。二是组织开展‚以‘三求’文化惠农工程为载体,深入开展‘全会精神进千村,廉政文化进万家’‛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以在‚三求‛文化惠农工程中建设起来的农村文艺舞台和篮球场为阵地,通过文艺下乡演出和举行一场干群篮球友谊赛。大力宣传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扎实有效推进农村

廉政文化建设,从而进一步深化我镇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在镇机关设立宣传栏、设立廉政板报,在楼道、会议室、办公室张贴廉政警句,时刻提醒党员干部要廉洁从政,执政为民。

三、完善管理制度,深化制度改革

按照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要求,针对容易发生问题的部门和环节,建立健全系列制度,并不断深化改革,强化措施配套,取得了显著效果。一是完善干部管理制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结合本镇实际,建立、健全《象州镇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制度》、研究制定了《镇干部、站所工作人员行为规范》、《服务承诺》等规定。二是深化机关管理改革。对照作风建设、‚六条禁令‛的精神,制定了公务用车管理办法、接待审批制度、工作和学习制度、奖惩制度等,同时还出台了相关行为规范、纪律要求和责任追究,提高了基层干部的勤政廉政意识。三是推行财政制度改革。推行了‚村账镇代理‛制度,实行‚三统一,两不变,一分离‛的村级账务代理模式,成立村级账务代理室,取消原村会计岗位和银行账户,加强对村级财务收支的统一管理,实行‚村财镇管‛。四是积极完善监督制度。强化‚三项监督‛,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约束机制。认真组织学习、贯彻《党内监督条例》,对13名村(社区)干部进行了任职廉政谈话、诫勉谈话和警示谈话;镇村积极召开民主生活会;年终向干部、群众进行述职述廉,并进行党员民主评议;个人重大事项向组织报告;向干群公开廉政承诺,并建立领导干部廉政档案。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有效遏制了党员干部违法乱纪的行为,为民服务的意识不断增强,提高了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

四、抓好党政公开,强化民主监督

把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工作作为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农村基层民主监督的重要工作来抓。镇、村(社区)均成立公开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在全镇范围内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公开工作,并通过实践和探索,做到了‚三个规范‛,使公开工作逐步走上正轨。一是规范公开内容。在公开内容的选择上,我镇充分听取基层党员、群众的意见,选择最受关注的内容给予公开。在党务公开方面,主要公开党组织建设设置。党组织班子成员分工、党费收缴情况、发展党员情况、党员民主评议情况、党建工作开展情况等;在政务、村务公开方面,主要公开民政各类救灾救济物资及资金发放情况、计生各类奖励扶助发放情况、生育情况以及水稻良种补贴、甘蔗种植扶持政策、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粮食直补等各类财政补贴发放情况。坚持做到‚群众关心什么,就公开什么‛,尽量减少‚公开什么,群众就看什么‛,坚决避免‚虚、假、空‛现象,从而使得全镇的党务、政务、村务公开真正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二是规范公开时限。在公开时限上,分开为固定公开、定期公开、随时公开三种,如党组织设置和党员结构情况、领导班子成员分工情况、党建工作计划、党员发展工作流程等内容为固定公开;党委中心组学习计划和落实情况、党组织活动开展情况、发展党员情况、各类民政、计生、财政补贴发放情况、林改工作进展、为民办实事情况等内容为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进展情况、临时性重大工作安排等为随时公开内容。三是规范了对公开工作的监督。为了形成全社会对党务、政务、村务公开

广泛的局面,我镇结合实际,成立公开监督小组,在镇、村都设立了廉政监督员,镇监督员10名,村廉政监督员每村两名,监督员是由村民从本村群众中选出德高望重的党员和群众代表担任,强化了监督力度。通过加强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工作,使群众切身感受到监督加强了,办事方便了,程序简化了,也给群众一个明白,还了干部一个清白,有效地密切了干群关系,推进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五、案件处理促和谐,惩治腐败促工作

创新先进典型培养机制 篇3

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激发教师职业动力

郑州市实验高级中学由郑州市教育局专家团队共同规划设计,学校起点高、理念新,吸引了一批来自天南海北的教学精英和青年才俊。他们怀揣着教坛耕耘中积累的先进经验和丰富智慧,带着十几年寒窗里的知识积淀和理想追求,加入到实验高中这个优秀的团队中来。这样一批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战斗力强的教师队伍是我校的宝贵财富。如何激发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职业动力,做好价值取向和精神文化的引领,是学校领导班子一直思索和探究的问题,并采取了如下举措:

我校按照“高品质、现代化、实验性、示范性”办学思路,坚持奉行“科研兴校、品牌强校”的发展战略,以提高办学质量为中心,把教育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为此,学校确立了“三为本”的现代化教育理念,即以人为本,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对所有的学生负责,对学生的未来负责;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在这一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学校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充分考虑人的因素,注重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善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我校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学生,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因此,在教学工作中,要求广大教师要努力开发学生潜能,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优秀学生的培养和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观念,真正做到真心实意爱学生,真才实学教学生,真知灼见感学生,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我校以“全面发展、学有特长”为培养目标。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身心健康,使每个学生学会担当、学会求知、学会创造、学会生活,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并以此激励学生奋发进取。

我校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各项课堂教学比赛已形成制度,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也应运而生。新标准在考察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思维的开放,侧重体现教学基本功的扎实性、问题设计的启发性、知识处理的过程性和教学思想的开放性。这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供了舞台。

我校实行教学、科研、考核一体化,确立了“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的思想。要求广大教师边实践、边反思、边创造,在教科研工作上逐步实现“四个转变”:从教科研神秘化向大众化转变,从理论科研向实践科研转变,从个体科研向集体科研转变,从纯写教研论文向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转变。

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和活动,使学校师德建设有了重大进展,促进了良好教风的形成和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注重学习培训,开阔专业视野

我校根据学校实际和发展的需要,要求每位教师制定出个人三年发展规划,为每一位教师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引导教师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不断发展。为了强化教师的学习意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校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使大家树立了教育是学习,教学是学习,管理是学习,交流是学习,学习是工作的意识。我校每学期向全体教职工赠送一本教育专著,鼓励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在日常工作中开展班主任工作研讨会、干部培训会、备课组长研讨会、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工作交流会、师徒结对交流会、毕业班工作研讨会等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

开展校本教研,提高专业能力

我校校本教研工作坚持以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一线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研究向学校回归,向教师回归,向教学实践回归,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在此项工作中,主要开展了以下活动:

课例研究。课例研究大致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常态教学研讨;第二阶段,校本教研观摩会;第三阶段,专家听评课。课例研究活动的顺利开展,不仅为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而且为我校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契机,新课改精神正逐步深入人心,教师的课改意识大大增强。

专题研讨。校本教研产生于教学实践,同时也有效地解决了教学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使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攀升,我校组织年级组、教研组就“教学、德育、家庭与社会”等诸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不仅解决了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而且为老师在教育教学领域中进一步拓展教研能力指明了方向,加速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

教学案例。针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困惑,我校专门组织教师编写教学案例并进行研讨,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或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进行解析,寻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扬长避短。这种积极的研究模式不断地提高了教师的教研能力和教学水平,促进教师把课程观念转化为实际的教育教学行为,使新课程的实验过程成为教师自身不断成长的过程。

自我反思。注重教师自身的反思性发展是新课改的鲜明特色,近年来逐渐受到推崇。我校通过强调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的反思,立足于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的回顾、诊断、自我监控和自我调适,达到对不良的行为、方法和策略的优化和改善,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并加深对教学活动规律的认识理解,从而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教育要求。校本教研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加速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

创新教师合作机制,增强发展合力

教师与教师的交流合作,为教师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加速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我校强调从以往关注教师的个人发展,转向关注教师之间的同伴互助和合作。首先,增强教师的合作意识,强调教师之间同伴互助、相互合作与相互支持,确定同一目标,形成共同价值观。其次,增强团队凝聚力,强调构建教师团队,形成教师教育教学共同体,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对话、沟通、协作,共同分享成功经验。我校还尝试群体考核机制,改变以往个体评价方式,采取捆绑式的评价方式,将竞争扩展为团队与团队之间的竞争,用外力来促进教师间的合作。在教师之间,学校实行备课制度改革。在合作教学中,特别强调推广集体备课经验,并逐步加以完善,提倡不同学科之间、校际之间的交流,加强师徒结对工作,加强在校本课程建设中的合作。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改革传统的单打独斗教学模式和“以教师为中心”的备课方式,实行教案、学案、考案三位一体的“教学设计”,重点设置了教法设计、问题设计、情境设计、学生探究设计、信息反馈设计、规律总结设计等栏目,加强了教师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和规律性。教师之间相互合作、精诚团结、取长补短、集思广益,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我校建立了一支高效合作的教师队伍,要求“教学内容,互相渗透;教学方法,互相借鉴;教学难度,共同探讨”。

在日常工作中,我校也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在合作中,促进教师之间的互学、互帮。一是广泛结对。学校十分注重教师之间的广泛结对,并由学校将教师组合成对,进行传帮带,有党群结对、骨干与普通教师结对、教师灵活自由结对、临时结对等形式,通过结对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二是开放教学,开放管理。举办教学开放周是学校加强教师交流和合作的重要举措。我校将每月第一周定为教学开放周,届时教师可以到任何班级听课,吸取其他教师的长处和优点,课后共同研讨,找出优点和不足,共同提高。同时,教务处对教师的意见、建议进行收集、整理,有针对性地帮助讲课教师整改。三是举办教师论坛。为了能让交流合作深入发展,让交流合作成为教师工作的一种形式,每学期,我校都会开辟教师论坛,由不同年龄段的十几位教师结合自身研究,围绕不同主题,从不同角度为全体教师作自身教育教学观点的阐述。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激发了教师深入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了教师的快速成长,一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为学校的发展蓄足了后劲。

打造和谐校园,成就幸福人生

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成就教师的幸福人生,精心打造教师的精神家园,是学校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首先,我校注重营造良好的校内人际关系环境。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我们倡导尊重、合作与理解。学校经常组织一些文体活动、谈心活动、教工联谊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这在我校已形成了制度。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架起沟通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领导之间的桥梁,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使人与人之间多一分宽容,多一分理解,多一分信任,从而以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

其次,我校切实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关心教职工的工作和生活,为教师的终身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学校为教师装备了卡拉OK室、室内羽毛球、乒乓球馆和多媒体演播厅,形体室、健身房、淋浴室、保健室,让教师在轻松快乐中度过每一天;为教师修建了“书吧”,组织教师举办读书沙龙,让教师从咖啡的浓香和清茶的馨香中感受到学校的贴心关怀。通过构建和谐校园,进一步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极大地丰富了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目前学校呈现出一派生气勃勃的良好局面。

以人为本,创新教师发展机制,促进学校和谐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振兴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影响着民族的未来,提高全体教师素质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作为学校领导班子,尤其是校长,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发扬团队精神,努力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为构建和谐校园而努力奋斗。

创新先进典型培养机制 篇4

一、拔尖创新人才及其英语培养目标

拔尖创新人才被界定为在智力、创造力、艺术、领导才能或特殊学术领域具有显著成就和能力的个体[2]。按照这个定义,如果具有“创造力、和领导才能”的人才可以归入“创新人才”,那么具有“智力和特殊学术领域的人才”则可归属于具有卓越技能的专业人才。对于高等学校应该培养综合创新人才还是在某一领域有特殊造诣的专业人才,学界对此尚无统一意见,大多以“拔尖创新人才”笼统带过。国际教育界对创新人才的创造力与专业技能之间关系有深入探讨,一种观点认为,专业技能与创造力是相互促进关系,精湛的专业技能可以促进创造力的发挥,而创造力的发挥,可以提高专业技能。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系统的知识会产生固定的思维模式,从而阻碍创造力的发挥[2]。教育学家斯滕伯格(Sternberg)认为专业精英和创新人才在培养目标和路径上应该截然不同[3],而仁祖理(Renzulli)等学者则认为拔尖人才培养应该超越专业精英,向创新型人才方向发展[4]。

目前部分国内高校,特别是“985”和“211”高校把人才培养目标细化,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把培养对象分为三个不同类型:学术研究型人才、创新探索型人才和应用实践型人才。

学术研究型人才,就是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在本专业领域有较高的学术能力,将来在教学科研领域能独自承担相关课题研究,且具有较高学术发展前景的人才,这类人才中的拔尖人才,通常拥有卓越的技能,有可能今后成为该领域的大师,将其所致力的领域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创新探索型人才则是具有追求真理的志向和勇气,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保持强烈的创新欲望和探索未知领域的坚定意志,对新事物和新知识特别敏锐,敢于挑战权威和传统观念的人才,这样的人才通常具有强烈的团结协作精神,善于组织多学科专家学者、调动多方面的知识、领导创新团队在重大科技攻关和科技前沿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同时,他们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具有跨学科实践的能力,他们可以把一个学科或领域显著推进,甚至是开创出一个新的领域。

应用实践型人才则是对接现实、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这类人才应该具有“宽”“专”“交”的知识结构,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岗位适应性,不仅具有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技能,而且具有技术创新的能力,具有适应多种岗位的综合素质。与学术研究型人才相比,这类人才要有更强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能较快地适应岗位的需求,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不同类型的人才,对英语能力有差异化需求,这种差异体现在不同类型人才对英语应用能力水平的要求不同,并最终体现在英语教育目标的不同。对于学术研究型人才,在注重英语的工具性同时,不能忽视英语的人文性,英语教育目标是使这些人才在能够熟练使用英语的同时,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提高自己素养。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研究领域已经不再像过去局限于某一个学科领域,跨学科、国际化成为科技发展的重要特点,科技人才需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探讨和研究人类面对的共同威胁和挑战,在这一过程中,英语作为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成为各国科研人员相互交流的媒介,学术研究型人才作为高校拔尖人才培养群体,掌握英语和其他外语将会对他们学术研究中获取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布自己研究结论发挥关键作用。

对于探索创新型人才,英语教育的目标是使他们通过英语语言学习获得宽广的国际视野,在兼容并包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广博的知识、特别是对跨学科知识的掌握、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提升甚或缔造新的领域,要求创新人才对新问题、新概念创造革新,语言能力的提升,对于新知识的接收和掌握至关重要,因为语言作为知识和文化的载体,是联系个人与社会的桥梁,没有包括外语能力在内的语言能力,创新会成为一句空话。此外,良好的英语水平有助于创新人才获得第一手资料,这对帮助他们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各种制度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具有重大意义。

对于实践应用型人才,英语应用能力提升要根据这类人才所涉及专业领域区别对待。目前,英语教学不分专业、不分层次的问题依然突出,所有学生,无论其自身需求如何,都被要求花费大量时间学习英语,许多学校要求他们必须通过四、六级考试,否则拿不到毕业证书。这种状况值得思考。实际上,不是所有专业对外语都有非常高的要求,例如考古学和艺术学的相关专业,对英语水平要求相对较低。对于实践应用型人才的英语能力培养,要结合学科对英语的实际需求,例如国际金融、航空航天、医学以及工程技术相关学科对英语水平要求较高,对这类人才就应该强化英语作为基本技能的培训,帮助这类人才把英语作为工具,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工作之中。

二、拔尖创新人才英语能力的培养模式与途径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对人才的诉求转为需要高层次、国际化、复合型的人才。培养出具有全球视野,既懂专业知识、英语水平又高、同时具备创新精神的拔尖人才,成为当前大学英语界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也是大学英语课程打破目前面临困境的契机。

首先,大学英语课程大一统的格局需要破除。部分专家也认为,在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学生入学水平参差不齐,高校的办学和师资条件差异很大的情况下,让全国所有的高校根据一份统一的大纲办学未必合适。各高校要通过顶层设计,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分类制定适合不同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要求和相应教学大纲。随着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断细化,培养“学术研究型”“探索创新型”和“应用实践型”人才成为部分研究型高校教学细分的着眼点,以四川大学为例,学校在2012年根据三大类人才培养目标,全面细化并重新制定了各专业新的教学计划,重新规划了三大类课程。在这种情况下,大学英语作为服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也必须制定针对不同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要求和教学计划,适应并满足新形势下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其次,要科学设置课程,坚持“基础”与“扩展”并重。“基础”就是指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基本应用能力,强化语言作为工具的重要作用。英语作为一种世界通用语言,是获取知识和传递知识的重要媒体,也是三大类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之一,因此,在课程设置中,要保证教学针对性,帮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听得懂、说得出、能够读、可以写,摆脱过去的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以及无法使用英语有效交际的窘境。“扩展”就是在拔尖创新人才英语能力培养过程中,在兼顾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把英语能力培养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使英语能力切实服务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实际需求,因此在课程设置时,必须分析学术研究型、创新探索型和应用实践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有目的地开设相应课程。例如学术研究型人才,对于了解相关领域最新发展趋势以及发布自己研究成果的需求非常迫切,对信息输入和输出都有较高要求,对于他们,课程就不能再局限于基础英语,开设“学术英语写作”“英语文献阅读”“英语演讲技巧”等拓展课程,对他们学术研究能力的提高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第三,要完善教学模式。英语作为一门课程虽然归属于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但是英语语言是各领域知识的综合载体,是多学科融合的平台。高校应该充分应用语言教学内容的多学科性,通过加强文化素质公选课或第二学位课程等课程体系建设,使学生既能够掌握语言应用能力,也能够通过这一平台,灵活、熟练地掌握更多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为培养创新能力打下坚实基础。此外,还要采取个性化培养模式,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兴趣,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质,拔尖人才培养要贯彻“优中选优”“高端育人”的理念,采用有针对性的精英培养模式,例如开展探究式小班教学,加强课堂师生互动和讨论,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最后,要通过拔尖创新人才的国际交流,提高学生国际视野,提升学生英语能力。目前,许多学校与国外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通过联合培养等方式,使中国学生获得海外经历。然而,这种方式的受益面相对较小,且学生出国学习的花费不菲。国内部分高校开展的国际课程周,使更多学生有与来自国外高水平大学师生交流互动的机会。例如四川大学从2012年开始,每年六月底七月初设置国际课程周,邀请海外名校师生来学校与中方师生开展教学研究和文化互动,让中方学生直面国际高水平课程,这一措施,也使学生直接感知英语水平是否满足国际交流或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要求,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管理制度的创新是拔尖创新人才英语能力提升的保障

拔尖创新人才英语能力水平的提升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学籍管理、师资力量和教学管理等方面是否有相关创新的制度保障体系。在学籍管理方面,要给拔尖创新学生在“基础”课程学习和“扩展”课程学习之间自主决策的空间。有些高校英语课程虽然与四六级考试已经脱钩,但是还是要求学生必须修读大学英语一到四的所有基础课程;而另外一些学校则是四级达到一定分数,则完全可以免修英语。以上第一种情况,对于拔尖学生而言,可能课堂教学已经难以满足其英语水平提高的需要,课程缺乏吸引力;对第二种情况,学生则失去了英语学习的机会,而长时间不接触英语的后果,则是英语水平的大幅下降。部分学校在学籍管理方面的创新设计,值得借鉴。以四川大学为例,四级考试570分以上620分以下,只能免修大学英语一级和二级,620分以上可以免修所有四个级别的英语课,但是按照学校相关要求,非英语专业的同学,必须跨学科修学至少四个学分的公选课。这一要求,从制度上保障了拔尖学生在“基础英语”课程与“扩展”课程之间,自主选择的空间。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一支具有创新意识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大学英语师资队伍受历史影响,过去更多强调语言教学,教师知识面狭窄;同时,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也是近年才有长足进步,博士点逐渐增多,但师资队伍培养欠账太多,要很快完成师资队伍的知识更新,完成教师学历提升,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随着高等学校对教育质量意识的不断提高,师资队伍建设已经成为各高校的首要任务之一,各高校出台了许多强化队伍建设的举措,使师资队伍建设获得了强有力的保障。

创新先进典型培养机制 篇5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陈祥明 院长

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近几年,不少高职院校在产学研结合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为高职人才培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是,多数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还处于起步阶段,校企合作尚未建立起有效机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与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专业设置“同质化”。各个不同的高职院校所设置的专业大同小异,缺乏各自特色,社会需求已近饱和的专业如计算机、财经、管理、外语类等办的很多、招生规模也大,而企业所急需的工科类、技术应用类专业办的却较少、招生规模也小。这种专业设置就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毕业生就业也存在很大难度。二是人才培养方案“雷同化”。不同高职院校同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也都差异甚微,缺乏特色。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也就很难适应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企业、不同用人单位的多元需求。三是教育质量评价“内部化”。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对学生职业素质、能力的评价,主要是学校自己或学校聘请的专家学者。这种评价标准、方法、结果很难为社会、企业、用人单位所认同。四是教学内容陈旧化。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等不能及时纳入教学,这既反映了教学理念、教学能力的差距,也反映了教学手段、教学设施的落后。五是办学模式形式化。“以就业为导向” 已成为高职学院的共识,不少院校都进行了“订单教育”、“ 2+1 ”模式、“双证毕业”(毕业证、技能证)或多证毕业(毕业证、技能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外语等级证、驾驶证)等改革,但是专业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没有明显改观。总之,在人才培养方面“趋同化”现象比较严重,而个性化特色与创新不够明显。

要解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所存在的这些具有共性的问题,加强校企合作是一个重要途径。然而,校企合作本身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对校企合作存在认识误区。就高职院校层面而言,不少院校把校企合作视作权宜之计,简单地把所合作的企业作为自己的暂时补充,偶尔聘请企业人员上上课,或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他们并没有把校企合作看成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就企业层面而言,大多数企业把高职院校视作人才制造工厂和人才招聘场所,偶尔来校开个人才招聘会或选聘几名员工。他们甚至认为校企合作是额外负担。就政府层面而言,他们认为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自己的事情,不便多管,不愿多管,没必要也不能进行调控。因此只是在舆论上予以肯定支持,没有在政策上予以强有力支持。

其次,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障碍。由于学校与企业的性质类别不同,资产隶属不同,管理方式不同,追求目标不同,因此他们对校企合作的认知不同、态度不同、运作方式不同。这集中表现为体制机制障碍。一是人事管理制度方面的障碍。由于事业单位与企业的人事管理体制不同,企业人才与院校人才不能双向流动,院校想从企业引进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非常困难,按现行事业单位管理规定,不能解决从企业引进人才的编制、职称、待遇等问题。二是资产管理制度方面的障碍。由于事业单位与企业的资产管理体制不同,院校与企业资源共享就非常困难,共建教学、培训、实训、研发基地也受到极大制约。即便国有企业支持公办院校也受到政策限制。三是投资体制方面的障碍。因为国家资产管理与投资管理制度的限制,大中型国有企业和其他企业没有积极性,不愿意投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四是企业重组、院校重组造成的影响。近几年,企业改制与重组力度很大,这对行业企业所举办的高职院校影响很大;院校改制与重组力度也大,这对高职院校的办学格局影响也大,旧的办学壁垒被打破,新的办学藩篱因运而生。如国有企业所投入的办学资源尤其土地、房产等,在改制重组过程中往往移作它用。

就总体而言,多数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起步比较晚,层次比较低,形式比较单一,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产学研结合为支撑的新的办学机制和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尚未真正形成。其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究其主要原因,就宏观层面看,保障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促进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结合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建立;就微观层面看,多数高职院校并未形成学校制度,把校企合作作为办学基础与前提,将产学研结合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二、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办好高职学院,必须着力解决人才培养与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明确政府、企业、院校各自的社会责任。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政府、企业、院校各自都负有重要的社会责任。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走“政府主导型”路子,政府要依法领导、指导、协调、服务,要为高等职业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从而形成“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的环境氛围。而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中坚力量,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企业一方面可使自身获得技术进步与更好效益,另一方面又有效支持了高职院校,提供了实习、实训场所和试岗、就业机会等。高职院校要自觉主动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企业技术进步、提高效益、持续发展服务,以服务求得政府、企业的大力支持,以服务求得自身的不断发展。

其次,要进行制度创新,消除校企合作的体制性制度性障碍。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已经多元化,有的高职院校是地方政府举办,有的是行业举办,有的是国有企业举办,有的是民营企业举办,还有的是不同所有制单位联合举办。所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是校企合作的体制性制度性障碍:事业单位与企业人事管理体制不同,彼此人才资源共享、人才流动非常困难;事业单位与企业资产管理体制不同,彼此资产、设施共享互用非常困难;事业单位与企业经济—技术管理方式也不同,产学研结合所产生的技术成果、经济效益等要彼此共享也比较困难。因此,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消除校企合作的体制性制度性障碍。这种制度创新,在宏观层面需要政府主导和协调,在微观层面需要企业、院校的积极参与配合。

第三,要继续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多种实现形式。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的形式单

一、层次较低,不能适应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校企合作应该是多形式、多层次,比如建立与企业互惠互利的培训基地,建立与企业共管共用的实训基地,建立与企业共享互动的技术队伍、师资队伍,建立技术—经济成果与企业共享的研发基地,以及建立为企业生产、经营、技术推广、产品销售服务的工厂或公司等。高职院校进行校企合作的宗旨是培养高质量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这与企业的追求目标是经济效益和利润最大化有很大差异,如何做到共建共赢,各得其所,是需要深入探索的问题。

第四,围绕“三个符合度”,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要紧紧围绕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提出的“三个符合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优化专业培养方案,重组课程体系。高职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要真正体现重视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听取和吸收企业专家意见,在对职业岗位(群)进行深入的职业分析基础上,确定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职业主要素质、职业核心能力,从而确定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技能实训课程,以及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方法、手段等。要以职业分析为基础,围绕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的培养,优化专业培养方案,重组课程体系。要按职业的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整合,形成核心能力模块、通用能力模块、拓展能力模块,保证学生学会必备的基本技能并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潜能;还要适应企业技术进步的要求,开发新课程或拓新老课程,努力将职业所需要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等纳入教学过程,保证专业课程具有鲜明的技术特征和较高的技术含量。

二是重新构建质量标准,创新考核评价方法。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最新提出的分层化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以及各个行业(如电力、冶金、煤炭、交通、电信行业等)颁布的行业技术标准和职业鉴定标准,构建新的质量标准体系。参照常州大学城高职院校共同的成功的经验,这种新的质量标准体系,由职业特定技能标准、核心技能标准、行业通用技能标准、跨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四个模块构成。这是以适应社会需求与学生个体需求、以培养专业技术能力为主线的质量标准体系。与此相适应,要创新考核评价方法,要改变单纯以理论考试测定学习成绩、评价学生水平的做法。新的考核评价方法以考查学生能力与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因此,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再单凭一纸试卷来评定,而是以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工作实践能力来评定。要让企业的专家、工程师、技师等现场人员参与对学生的考核评定工作,以保证考核评定的权威性。三是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不少高职院校都开展了“订单式”教育、“ 2+1 模式”教育、学分制、工读结合等改革试点。但这些只是形式,关键是教学本身的改革。要贯彻“产学结合”思想,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行业和企业技能标准引入高职课程,这就要求改革我们原有的所习惯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那种知识讲授加上实验验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两张皮”,实训与生产现场实际严重脱节,实习往往形式化甚至走过场的做法必须彻底改变。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

创新人才培养观念机制和模式 篇6

【关键词】观念;机制;模式;创新人才培养科教兴国,人才为本。当今中国要发展,最缺乏的不是土地、资源、资金,而是人才,尤其是具有科技创新、知识创新的人才。我国教育改革的根本问题,是要从知识型人才的培养彻底扭转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上来。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我们的教育成为创新教育而不是过去和现在这种单一灌输式的知识型教育。而学校教育作为促进全民素质提高的主阵地,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阵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作为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地担负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本文拟结合本校的实际就创新人才培养观念、机制、模式等问题与同行作一探讨。

一、关于观念问题

1、确立人才培养理念,引导人才培养行为“人才培养,理念为先。”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办学理念对于学校办学行为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而办学理念是人们对办学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所持的教育观念或哲学观念,它是建立在对教育规律和时代特征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是学校办学历史的总结,亦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旗帜,对外昭示学校品性,彰显办学特色;对内引领精神家园,引导教育行为。它作为学校办学思想的核心,决定着学校的建章立制、组织运作及教育行为的实施。因此,办学理念中应将创新人才培养的观念融入其中,为学校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提供理念的导引、舆论的支持,从而浓郁学校人才培养的氛围。广东省韶关市第一中学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百年老校。早在1905年就办起了范家祠学堂,1918年为意大利天主教教办学校, 1978年被省政府定为广东省重点中学,1994年评为广东省首批省一级学校,2006年被广东省教育厅列为首批申报国家级示范高中的学校。作为百年老校,我校一直以来注重办学理念对办学行为的引领。在传承和弘扬学校百年育人文化精髓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形成了“文化育人,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结合新课程的改革和实施,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探究为主线”的教学理念。这些理念的提出是基于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全面要求和高素质要求,超越知识育人和制度管人的阶段,站在文化育人的高度,注重以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濡养学生,厚实人才发展的根基;用科学文化和当代思想文化导引学生,引领人才发展的方向;注重以探究的课堂组织模式发展学生,激发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教育主体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学校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创新人才观的要求,从“文化”和“探究”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引领,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文化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2、端正创新人才认识,浓郁创新人才氛围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他认为创新能力是人类普遍具有的素质,只要是正常的人,都具有创新的禀赋,都可以通过学习、训练得到开发、强化和提高,都有可能成为创新人才。而在许多人看来,创新是少数人的专利,是科学家的职责。这与人们对创新及创新人才的认识、评价标准存在偏移有关。在人们看来,创新人才就是“智商高,情商低”、业绩突出的人。这种创新人才特点的概括和评价标准的确立,影响着我们对创新人才的判断,引导着我们培养创新人才的举措和行动,甚至让我们武断地圈定创新人才的范围,从而将许多具有创新潜质的好苗子驱之于千里之外。这种评价标准与当今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全面要求和高标准要求大相径庭,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其实,我们所主张的创新,是指在前人或他人已经发现或发明的成果的基础上,能够做出新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创造新的事物,或者能够对前人、他人已有的成果作出创造性的运用。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发现式创新,即经过探索和研究从而认识以前的客观存在,是未被前人或他人认识的趋势、规律、本质或重要事实等,这种创新属于认识世界的范畴;另一种是发明式创新,即创造出以前不曾存在,并经实践验证可以应用的新事物、新技术、新工艺、新理论或新方法等,这种发明式创新属于改革世界的范畴。具有这种发现式创新或发明式创新能力的人就是创新人才。这种将形式创新与内容创新、过程创新与结果创新纳入创新领域的创新观念及创新人才的评价标准,能让人们能冲破观念的禁锢,激发创新的热忱,展开创新的翅膀,争做有益于社会的创新之人。在中学阶段,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尚处于不断的开发形成阶段;学生的创新能力尚处于不断培养的潜在时期。学校作为一个人才成长和发展各种潜能的地方,就应当为学生各种潜能的发展和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就应当“把每个学生当人才培养”,应当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

学生,更新我们的人才观念,扩大我们对人才的认同范围。因此,我们不应该有好学生与差学生的区分,而应该只有各有所长、各具特点、各具发展潜力的学生差异,而且要尽力去挖掘、培养学生的特长,发挥他们的潜力,形成他们的优势,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具备创新能力,进而成为创新型人才。因此,我们在学校的创新教育实践中重视端正广大教师对创新的认识,帮助教师确立科学的创新人才观,让教师们在内心中接纳所有学生,认同所有学生,把所有学生当作人才去培养,去引导他们,营造并浓郁人才成长的健康环境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创新动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关于机制的问题

1、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我们深知: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不仅能

让师生在评价中认识自我,寻找差距,而且能够通过评价,激发师生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和教育实践的积极性,导引师生的实践行为。在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时,应注意下面二个问题:首先,在建立创新与创新人才的科学评价激励机制中体现三个特点:一是评价的全面性:既顾及创新的过程,也考虑创新的结果;既接纳形式上

的創新,也肯定内容上的发明;既考虑创新的潜力,也追求创新的现实;既看重其创新意识和精神,也关注其创新能力及发展;

二是评价的层次性:既赞誉原创式的独抒己见,独创发明,也肯定发现性的推陈出新,古法新用;既盛赞学科竞赛中的精妙设计,也首肯课堂教学上的一题多解;既注重机器人制作的灵思妙想,也幸慰社会实践调查的独特视角;三是评价的激励性:既注意挖掘实践中的闪光点,也注意指出实践中的薄弱处;既注意正面的肯定激励,又注意负面的自尊保护;既指出现时的不足因素,也点明今后的努力方向;通过这种具有全面性、层次性、激励性的评价,肯定师生的创新努力和点滴成果,激发师生积极参与创新的内驱力,导引师生的创新行为,从而形成“人人创新,时时创新、处处创新”的环境氛围,进而促进学校的创新人才工程建设。其次,在建立创新与创新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时,注意二个结合:一是与教师的业务档案、学生的成长记录相结合:建立教师业务档案和学生成长记录本,将创新实践纳入教师业务登记和学生成长记录的范畴,作为教师业务考核、绩效考核和学生学段考核的一项具体内容。

二是与教师年度评优、评先及学生等级评定相结合:结合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业绩及学生在校的表现和学业情况,将创新人才培养的业绩及创新实践情况作为教师年度评优、评先及学生等级评定的一个重要依据。

2、建立长期追踪的监控机制俗语有云: “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更是一项艰难的工作。为加强培养的针对性,切实提高培养的实效,为多出人才、出创新型人才,建立长期的监控追踪机制就成为一项有力的举措。我校信息学教育、英语教育、数学教育屡创辉煌、屡出创新型人才就是一个生动的证明:自2000年以来,获国家级奖项的共计281人次,获省级奖励的共有371人次。其中信息学竞赛获得“全国信息学联赛优秀参赛学校”、“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优秀参赛单位”的荣誉称号,连续十一年位居全国信息学联赛广东赛区十强学校之列,连续五年位居广东省团体四强之列,连续两年获得团体总分第

一。

2006年张伟达同学因参加全国信息学奥赛夺得金牌提前被清华大学录取,2007年就读于高三的杨溢同学因竞赛中屡获金牌现已被复旦大学提前半年录取,就读于高二的刘家骅同学也因多次获取金牌,并在第一届亚太地区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赛区比赛中夺取银牌,被清华大学相中,拟邀请其保送清华。数学竞赛成绩也一样突出,自1999年以来,获得国家级奖项的共计有101人次,其中2006届高三级学生刘家旭在全国数学联赛中获全国一等奖,参加公派“留学法国考试”跻身全国前三名。英语竞赛也取得骄人成绩。2007年张敏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CCTV第七届英语风采大赛获广东赛区一等奖,进入北京总决赛;2008年王骏威同学在CCTV英语风采大赛北京总决赛获全国第五名。近几年来,英语学科共有64人获国家级奖励,其中有7人获国家级特等奖。这些创新型人才的涌现,与我校注重对人才培养的监控追踪有密切的关系,与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档案有关。从在小学生中进行苗子选拔开始,到进入初中、高中培养发展阶段,我校都密切关注苗子的情感、个性、品格及学科方面的悟性、能力发展

的变化轨迹,记录他们成长的点点滴滴,形成阶段性的初步评价,并以此作为实施下阶段培养计划的依据,加强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使我校的信息学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成为学校的三大品牌,省、市乃至全国的一面旗帜,培养了一批批在国家级、省级、市级比赛中斩金夺银的创新型人才。

三、关于培养模式的问题注意实现“四个转变”一是依托学校整体改革,实现主体角色的转变传统的教育注重的是教师的言传身教——言语传授,亲身示范,突出的是教师的主体作用和地位,这种现身说法、一言堂的传统教育方式与强调不囿于陈见,敢于突破框框的创新教育格格不入,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桎梏。为改变这种状况,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我校2004年开始实施了以“主体教育”为主题和特色的整体改革,从教育观念、教育机制、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方面实施了整体变革,重构新的理念,重建新的机制,变革新的模式,重塑新的评价体系。

以实现主体角色的转变,让学生成为教育实践的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自教、自治、自律、自评”的“四自管理”中彰显自我个性,塑造自我品质,锻造自我能力,提升自我素质,涌现了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一定创新能力的新时代人才:高三级学生曾婷的书法作品在“腾龙杯”第三届全国青少年儿童书法比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作品被送往在韩国大田举行的“韩国第三届儿童博览会”展出;刘文君同学在“南国书香首届中小学生书香作文比赛”中获省一等奖;高三级学生于海宁,04年在“百歌颂中华大赛”中获

韶关赛区“百歌颂中华大赛十佳”称号,05年9月获韶关赛区“旅游形象大使”亚军,05年12月获韶关赛区“百事新星大赛”冠军,06年12月获广东赛区“广东歌SLNG魅影歌唱大赛”亚军。主体改革结硕果, 创新教育出人

才。此项改革也因其意义深远,实效显著而获吴汉良教育创新奖。二是依托新课程改革,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新课程的实施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有力促进。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中,追求的是“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分层指导,发展个性;师生和谐,教学相长”。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探究,注重的是过程体验,关注的是个性和谐发展。其目的就是释放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在过程体验中培养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进而培养一定的创新能力。但这必须建立在实现教学模式转变的基础上。为此目的,我校进行了整体架构,实施了“分层教学,分类提高”的A、B班制的课堂组织形式,建构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探究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新模式,结合丰富的选修课程、多彩的综合实践课程和社团组织活动,以强化新课程实施的针对性,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在课程及活动的组织实施中贯彻落实,以达成新课程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探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的。三是依托德育改革,实现德育模式的转变有学者就非智力因素与创造力关系问题,对日本160名有突出成就的科学家或发明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这些人都具有与众不同的心理特征:具有恒心、韧劲,甚至在希望渺茫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到底;具有强烈的追求知识的欲望、鲜明的独立倾向和独创精神;凡事有主见,肯努力,不甘虚度一生。以上调查说明:非智力因素对创新能力及创新人才的培养影响巨大;非智力因素中意志品质及价值观念对创新人才的成长意義深远。这让我们深思:德育教育如何与创新人才培养相适应?如何有效地促进创新人才的成长?传统的德育教育,注重的是集体意识,忽略的是人的个性;注重的是外部灌输,缺乏的是自我审视。结合目前德育工

作及新课程改革,我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施了以年级组为管理实体的德育管理改革,赋予年级管理更大的责、权、利,将年级打造成为一个行为务实、针对性强、实效显著的管理实体,建构了“全员参与,全程育人,课程育人,活动育人”的德育新模式,用高效的课程发展人,用趣味的过程养成人,用丰富的活动培养人;让学生在体验中关注自身情感,审视自己内心,张扬自我个性,养成自我品格,实现德育模式的彻底变革,开创了德育工作的新局面,因而被授予“韶关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四是依托集体智慧,实现培养效能的转变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决非是教学或德育部门的单边行为,也

不是教师个体的独立行为,非依托集体智慧,难成其效。因此,既需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也需发挥教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既需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引导,也需学生的积极体验与探究;既需教师在教法上的巧妙设计与组织,也需学生在实践中的创新吸纳和运用。为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效,我校还通过组织专家团、智囊团,聘请外教专家,派出人员进行专业进修,以调研、培训、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对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的研究与诊断,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人员的理论提升,为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出谋划策,集众人之智慧,实现资源优化,优势互补。目前,我校相继在信息学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等方面组织成立了研究组,智囊团,并与美国“鹤庐亚洲文化中心”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美国“鹤庐”每年定期选派6-8名优秀教师利用暑假对我校师生进行三周封闭式英语培训。另外,经国家教育部考试公费选派了三位英语教师到英国进行了一学期的培训,有效提升了教师队伍的素质,增强了教师队伍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统领能力。我们相信:只要我们能端正对创新及创新人才的认识,充分利用科学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调动师生共同参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培养人才模式的革新转变,开拓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子,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我们一定会实现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创新人才培养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傅索科. 彭志军,袁东明:第五

项修炼 300 问 [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2.

2、张声雄. 姚国侃:第五项修炼实

践案例 [A]丰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2.

3、袁爱玲:知识经济呼唤创新教育

[J]. 教育研究 ,1999,(5)

4、姚燕平:创新教育呼唤教育创新

[J]. 教育研究 ,2000,(3).

5、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J],2000。

6、朱作仁. 创造教育手册[M]. 南宁:

创新先进典型培养机制 篇7

1. 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专门的服务。

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建立有助于以“科技创新”为中心来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工作, 按照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目标要求和实施内容, 把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整体方案之中, 贯穿大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 整合优化成有机的整体, 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我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主要由管理部门和专家指导委员会两部分组成。管理部门由教务处、团委、学生处、科研处、招生就业办公室等相关单位抽调专门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是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 整体规划和组织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规划和审查科技创新课题的开展、资金的使用等管理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由各系部抽调文化素质高、科研能力强的教师组成, 主要负责研究本校大学生科技活动发展的方向, 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进行甄别与推荐, 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技术指导, 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成果进行评估等指导工作。

2. 建立24小时开放的创新实验室, 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综合性高、应用性强的学术研究活动, 从而对实验场地、设备等条件的要求也比较高, 固定的实验场地和必要的仪器设备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基本保障。因此, 我校开放所有本科实验室, 建成了实验室网络化管理系统, 统一协调管理实验资源的使用。此外, 在整合现有设备资源的基础上, 建成了一个24小时开放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 除了购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外, 还采用了门禁、监控等安全防范装置, 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固定、便利、安全的场所。

创新实验室坚持开放性和自主性原则, 开放性是指实验内容、实验时间开放、实验仪器等资源全部开放, 由专职实验员负责实验室的资产管理、设备运行与维护等;自主性是指学生处于创新实验的中心地位, 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组队、选择课题、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分析结果等。创新实验使学生成为实验教学的主体,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 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解决必要的经费支出。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的设立, 解决了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必须的经费支出, 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前提。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 用于支持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创新基金的使用以课题为导向, 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 按照“理论结合实际、鼓励技术创新、突出研究重点、注重应用实效”的原则选择课题, 打破平均分配的传统思想观念, 按照课题的实际需要, 对立意新颖、实用性强的课题适当增加经费额度支持, 所批准的资助经费将按项目立项、中期检查合格、结题答辩三个阶段分别划拨50%、30%、20%。

近年来, 随着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每年都有较大的增幅, 但与学生人数和活动数量增加相比, 远不能满足深入开展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需要。因此, 我校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 邀请企业参与我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不仅为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提供了又一资金来源, 还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 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广泛的研究课题, 使得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可以转化为生产力, 以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和社会资源, 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4. 设立综合教育学分, 为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氛围。

根据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变化, 为了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我校结合本科教育教学发展实际制定了《综合教育学分管理办法》, 包括教育管理、科技文化创新、社会实践、职业技能及自选活动等五个方面, 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类型, 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综合教育学分方可毕业。综合教育学分每学年审定一次, 由所在系的学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评定审核, 院学生工作委员会最终审核确定, 并记入学生本人档案。综合教育学分是推荐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定奖学金等大学生评优活动的重要依据之一, 未修满当学年综合教育学分者, 取消该学年各种评优、评奖资格。综合教育学分的设立, 使大学生更多地参与创新活动, 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造热情, 培养创新思维, 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市场的要求。

5. 结语。

我校通过上述几项强有力的举措, 使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科技创新教育取得了优异的成果。2010年, 我校有近千人次参加了科技创新训练, 在各级科技创新竞赛中, 获得国家级奖励11项、省级奖励59项, 相比以往, 参与学生人数、获奖层次和数量有了大幅度提高。更令人可喜的是, 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层次有了明显的提高, 与生产实际的结合更加紧密。2010年, 我校大学生独立研制开发的“51单片机试验箱”、“PLC教学试验台”、“通用电工电子实验室成套设备”等实验设备已经在教学中投入使用, 累计为我校节约设备资金10余万元。通过所取得的成绩可以看出, 改变传统观念, 开拓多种途径, 建立长效的科技创新管理机制, 对于加速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邓春岩, 陈芳, 陈攀峰等.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4, (1) :106-108.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养机制创新 篇8

一、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养的重要性

1. 高职学生管理难度不断加大。

近年来, 高考人数逐年减少, 高校招生规模持续扩张, 在与本科院校竞争中, 高职院校生源质量整体呈下降趋势。高职院校学生思想不稳定、不成熟, 学习自主性低, 组织纪律涣散, 以自我为中心, 自尊心强, 生活自理能力弱, 自我控制能力弱、心理承受能力差等问题突出;部分受高考失败的影响, 往往伴有失落感和不甘心的不良情绪反应, 自卑而又自傲, 不愿融入新生活;部分学生存在严重的攀比显富等不良作风, 穿着饮食追求名牌, 对校园风气产生了消极的影响。高职院校招生已打破地域限制, 面向全国招生, 形成学生在家庭经济条件、生活习惯等差别较大的局面, 不稳定因素增多, 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压力不断加大, 管理难度也不断加大。

2. 学生干部是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中的不可取代的重要力量。

学生干部作为大学生生活的组织者、协调者, 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基本力量。在高职院校中, 学生干部的作用和地位十分突出和重要, 学生的核心力量是学生干部。辅导员要承担大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 又承担着其他方面的繁重工作任务, 时间和精力有限;学生干部则扮演了辅导员助手的角色, 帮辅导员分担了某些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辅导员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 指导学生干部开展活动, 既使学生干部接受了教育, 又发挥了学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而这一作用具有独特性, 是辅导员不能取代的。从这样的意义上说学生干部是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可或缺, 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

二、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养机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总体素质下滑。

高职院校学生生源质量不断下降, 需要加强高职院校思政工作队伍建设, 更加需要有更多的优秀学生参与到学生工作中来, 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随着生源质量的不断下降, 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工作能力也随着下降。部分学生干部存在功利主义思想, 追求物质享受。部分学生干部对权力过分热衷, 通过拉帮结派、请客送礼、走后门等腐败形式成为学生干部。还有一些学生干部搞形式主义, 大做表面文章, 不为同学服务, 失去了同学对学生干部的信任, 严重影响了学生干部在老师, 尤其是在同学心目中的形象, 学生干部总体素质下滑。

2. 学生干部培养周期短。

本科院校本科院系学制为4-5年, 还有研究生部, 学生干部培养时间较长, 可以是2年以上, 可以形成学生干部梯队, 有经验的学生干部也有充分的时间帮助老师培养下一届学生干部。相比之下, 高职院校学制多为3年, 大一新生加入学生组织担任部门干事, 大二时竞选为部门部长、副主席、主席, 大三时因要实习退出学生组织, 所以学生干部一年换届一次, 且培养周期较短, 大一时部长挖掘优秀学生干部的苗子, 大二时老师培养学生干部, 学生干部有了一定工作能力后, 能够担当重任的时候, 又到了退出学生会的时间截点, 且没有时间、精力去协助老师培养下一届学生干部, 导致工作衔接性很差, 会造成工作开展不顺畅, 所以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培养学生干部的压力比较大。对于主抓学生干部队伍的辅导员来说, 每年面对的都是新的缺少经验的学生干部, 都要从零开始培养。

3. 学生干部选拔机制不健全。

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选拔方式多采取往届部长推荐方式, 较为规范的再加上学生工作小组面试。往届部长推荐, 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 任人唯亲, 随意指定老乡或与自己关系好的干事, 做不到公平公开, 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竞选的积极性, 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高低, 存在很大的偶然性。学生工作小组面试, 虽然体现了民主, 但是由于面试时间限制的原因, 每位学生的展现不全面, 大多只展现自己的优点, 评委看不到竞选者的缺点, 导致经常会出现选拔了一些能说会道, 但是不踏实肯干的学生干部的情况。所以说, 往届部长推荐与学生工作小组面试这两种选拔方式结合的选拔机制是不健全的, 选拔上来的学生干部综合素质也参差不齐, 对于今后学生组织工作的开展非常不利。

4. 学生干部培训机制不健全。

缺少了系统的培训, 使得许多新的学生干部面对亟待解决的工作没有头绪, 无从下手, 他们只能凭自己从前辈学生干部的各类经验摸索进行工作, 这些经验中有些是正确的, 利于工作开展;而有些是错误的经验, 会造成学生工作的被动与盲目。有些高职院校安排了对学生干部的培训, 但是缺乏长远的计划和安排, 甚至认定实际的工作就是一种培训, 导致操劳忙碌过后的学生干部, 得到的只有体力的透支, 而没有能力的半点提高。一些学生担任学生干部后, 没有知识和能力的补充, 没有收获, 甚至成绩下降, 最终选择离开学生干部队伍。

5. 学生干部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

一些学生干部存在思想政治素质不过硬, 道德素质不高, 工作能力不强, 工作与学习两者无法统筹兼顾情况。由于缺乏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 学生干部表现不同, 没有得到相应的奖励或处罚, 工作积极与否、成效高低、示范作用发挥大小全部靠学生干部自觉, 大大降低了学生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也造成了学生干部整体队伍素质无法得到提升。

三、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养机制创新对策

1. 建立学生干部选拔机制。

建立学生干部“考、推、荐、竞、试”五大流程选拔机制。

考:加强过程考核。在大一第二学期时, 从第一学期学习成绩、班级出勤、会议出勤、策划活动、活动参与度等方面, 每个月对学生干部进行考核评分, 每月积分汇总作为第二学期末学生干部选拔依据之一。

推:班级推优与年级推优相结合。班级管理及年级管理过程中, 对于哪些同学是非常有发言权的, 班级、年级两个组织对学生干部的评价会使得评价更加全面。

荐:老部长推荐。老部长对于部门学生干部的表现比较熟悉, 他们可以帮助老师选拔出一批优秀的学生干部。

竞:参与学生工作小组面试竞选。学生工作小组的面试, 可以考查学生干部提炼总结能力及临场表现力, 学生干部是否有大将之风在未来学生管理工作中也是很重要的。

试:两个月的试用期。结合以上四种选拔方式, 也不可能十全十美, 学生干部上岗后, 才能发现学生干部是否适合该岗位, 态度是否有问题, 能力是否有欠缺。有些学生干部前期非常积极, 但是得到岗位后又不认真工作, 加上两个月的试用期, 对于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懈怠的学生干部可以予以批评教育帮助他们提高, 情节严重的要及时予以清退, 提高学生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2. 建立学生干部培训机制。

(1) 充分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学生干部具体的工作技能和深层次的价值理念需要通过培训来传递和固化, 通过培训达到提升学生干部综合能力、服务能力, 是广大学生干部的外在愿望和内在需要, 所以一定要高度重视学生干部培训工作。 (2) 合理规划培训的内容。要牢牢抓住思想政治素质、责任意识和组织能力这三点核心内容, 合理规划出一套丰富具体的培训内容, 培训学生干部工作意识、大局观意识、合作意识、活动策划能力、写作能力、待人接物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具体培训规划要分层次分阶段, 不同年级的学生干部有各自阶段的特点, 要分清层次制定培养规划, 不能“一刀切”。例如大一的学生干部, 刚刚步入大学, 比较有热情, 但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不足, 这一阶段的培养规划要侧重于提升他们的能力, 增强他们做事的韧性, 增强服务意识, 使他们尽快熟悉、认可学生干部工作, 提升服务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大二的学生干部是主席或者部长, 个人有一定的工作能力, 但是对于管理学生会、一个部门, 如何培养大一学生干部经验不足, 所以这一阶段培养目标是为他们树立一个新的高度, 针对管理能力的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培养规划中, 始终坚持培训不同阶段学生干部所需, 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培养好学生干部整体队伍。 (3) 创新培训方式。形式主义、单一枯燥的培训方式, 会大大影响培训效果, 要改变讲授形式, 增进互动, 采取案例式培训等新的培训方式, 提升培训效果。

3. 建立学生干部考核激励机制。

(1) 建立老师考核、学生干部互评、学生代表评价、新媒体四方考核与学习成绩评价体系。评价方法要多样化, 在定期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 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基础上, 建立老师考核、学生干部互评、学生代表评价、新媒体四方考核体系, 新媒体考核主要是指对于学生QQ空间、微博等媒体进行拓展评价, 因为学生干部媒体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 是否可以通过这些新媒体传递出正能量, 对于学校和谐向上氛围的创建非常重要。 (2) 建立学生干部激励机制。每月评选优秀学生干部并进行交流展示, 并作为学生干部是否留任、评奖评优、提拔、发展党员、就业推荐的依据。

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实践 篇9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职业通用能力,双轨并行,三证结合

当今社会,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信息化、国际化、城镇化的进程深刻地改变着社会生活与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进入新常态, 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运作模式也随之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导致对人才的需求发生根本的变化:一个人一生只要掌握一种特定专业 (岗位) 技能, 一个人一生只从事一份特定工作, 一个人一生就是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简单生涯发展模式已经完全颠覆。现代职业教育应使受教育者具备跨岗位、跨职业发展的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 以不断适应未来社会变化。

综观我国中职教育, 不少学校领导和教师更多地是片面理解以就业为导向, 片面认识技能大赛的意义, 用“应试教育”的方式强调技能培养, 中职生的文化基础教育不断压缩, 人文教育严重弱化, 导致中职学校教育停留在培养“熟练工”的状态。

进入新时期, 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以服务发展为宗旨, 以促进就业为导向, 适应经济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 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教学标准体系, 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制度, 推进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 以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

基于以上分析与思考, 为适应经济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 破除传统教育弊端、创新体制与机制建设势在必行。对此, 上海市西南工程学校作了一些实践探索。

一、系统架构, 构建中职教育新机制

为建立适应现代职业教育要求的体系, 西南工程学校坚持以人为本, 以“技德为本, 文理兼融”为办学理念。学生“就业有实力、升学有能力、发展有后劲、综合素质高”成为学校系统架构“双轨并行、三证结合”人才培养机制的出发点与目标 (见下页图1) 。

“双轨并行、三证结合”人才培养机制强调立德树人, 将人文素养教育与职业能力 (与专业能力不同) 并行培养, 使学生既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 又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既掌握熟练的就业技能, 又具有职业发展的潜能。其主要亮点在于引入职业通用能力培养和证书, 将传统狭窄的专业技能培养调整为更为合理的职业能力 (专业技能+职业通用能力) 培养。在各校普遍开始推行“双证”制的时候, 学校率先试行三证结合, 从办学、教育、教学模式到教育内容、教师队伍建设、管理和评价等方面整体推进教育改革, 不仅顺应了经济社会、科技发展与教育本身改革发展的需要, 也为全面履行学校教育职能, 科学处理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职业能力培养、文化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以及学生就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需求这三对关系提供了机制保障。

职业通用能力与岗位专业技能是学生将来职业生涯的必备能力:职业通用能力是基本能力, 能帮助劳动者在变化的环境中 (职业发生变更或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等) 获得新的职业技能和知识, 是伴随人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以重点建设专业为抓手, 先试先行“双轨并行、三证结合”

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牵一发而动全身, 必须把握全局、整体建构。本着小步试点、扎实改革、科学探索、稳步推进的科学精神, 学校从所有专业中选取有改革基础、满足基本条件的三个专业群的龙头专业——建筑装饰、国际商务和楼宇智能化设备安装与运行, 进行“双轨并行、三证结合”的先试先行。这三个专业均为上海市重点专业和精品特色专业, 分别承担着上海市职业教育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的专业试点, 上海市中高职教育贯通专业试点和上海市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能力, 实践“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理念的专业试点任务。几年来, 学校按照教育部的要求, 努力构建与产业结构、职业岗位对接的专业体系, 做到专业建设“五个对接” (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课程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与生产对接;学历与职业资格对接;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

目前, 这些专业不论是基础能力、设施条件还是师资队伍, 不论是改革意识还是创新的迫切需要都更加强烈。在这些专业开展“双轨并行、三证结合”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实践既具有标杆作用, 又具有引领示范意义。总体来说, “双轨并行、三证结合”在三个重点专业中先试先行的做法基本相似, 有所不同的是因各专业的特点而在具体内容和运作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以建筑装饰专业为例, 实施“双轨并行、三证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第一, 按照“五个对接”的要求, 准确定位人才培养所需要的职业能力 (专业技能+职业通用能力) 与人文素养内涵及要求。专业组按照确定生涯路径、分析岗位职业能力、选定职业能力对接对象、确定职业能力标准、设计核心课程等步骤开发制订国际水平的专业教学标准 (1) , 以突出职业能力提高与人文素养提升的同步培养。

第二, 构建满足相应要求的课程体系、活动平台与载体, 搭建本专业“双证并行、三证结合”的架构体系。

第三, 更新课程内容、开发教材。专业组开发上海市和校级精品课程“装饰设计”“音乐欣赏”等, 开发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职业能力提高的《艺术设计基础与欣赏》《音乐欣赏》《个人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校本教材, 为实施“双轨并行、三证结合”提供资源保障。

第四, 组织教学实施与开展评价。学校通过“引企入校、校企合作”、特聘企业兼职教师等方式, 引进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与新案例, 将实际工程和项目与学校教学任务相融合, 实现教学环境与工作情境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实施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通用能力证书三证结合, 保障双轨有效并行。

三、总结经验得失, 促进改革发展

西南工程学校开展“双轨并行, 三证结合”人才培养机制实践探索以来, 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职业通用能力课程建设基本成形, 部分教师的观念发生改变, 学生综合能力得以提升。但这一切还只停留在初级阶段, 还有诸多问题需要深入解决。目前, 至少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与解决。

第一, 加大宣传力度, 推动转变教育观念, 使广大教师自觉接受并乐于参与教育改革。因为实践“双轨并行、三证结合”新机制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 促进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等的改革。

第二, 从顶层设计角度来说, “双轨并行、三证结合”并不是简单引进几门独立的职业通用能力课程, 完成简单的“1+1+1”, 而是需要科学实施、准确把握三对关系、加强过程管理。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发展, 提高教育质量。

第三, 职业通用能力培养课程覆盖面还不够, 需要更加科学地完善课程体系, 特别是职业通用能力实际上在所有的课程、实践和活动中都有所涉及, 必须改革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 重视协同推进与渗透培养。

第四, 科学制订职业通用能力标准, 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科学评价模式 (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式方法等) , 有机衔接学校考试与职业资格鉴定, 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与综合素养。

在信息化时代, 我们不能停留在“能力为本”上, 把人作为工具, 把教育作为人谋生的敲门砖, 而必须树立努力培养身心健康、情感丰富、自信且人格完善的具备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劳动者的思想, 弘扬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创新先进典型培养机制 篇10

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生产力、竞争力, 这已成为新的发展共识。职业教育历经数年的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 目前正处于转型升级—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品牌发展的重要阶段。中职学校的特色和品牌影响力来自哪里?我们认为, 关键在于创新教学机制。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体, 教学机制与效果是一所学校的真正实力所在。中职学校的创新主旨, 集中反映在学校教学机制、体制和方法的创新上。因此, 如何构建、形成以学生为本位, 以学习为主体, “文化、专业、技能”并举, “知识与能力同构, 德才同一”的中职教育教学新机制、新模式、新方法, 乃是当前深入推进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命题。

为进一步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效益, 大力促进中等职业教育转型升级, 更好地适应我省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7月22日, 围绕“创新教学机制”这一主题, 省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协会在德清县召开了全省深入推进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研讨会议, 这也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全面推动我省职业教育的新一轮发展的会议, 具有重要意义。省教育厅副厅长、省成职教协会会长鲍学军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成职教协会职业教育分会会员学校校长、各设区市教育局分管局长和职成教处长共18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这次研讨会安排紧凑, 内容丰富。既有职教专家的学术讲座, 又有设区市、县 (区、市) 、一线中职学校等不同层面的职教教学改革典型经验介绍和交流, 还有专家对典型经验生动精彩的点评。以下, 选择部分典型经验材料和专家的点评予以刊登, 希冀借此可以使我们从中获得启迪、借鉴的作用与意义。

创新先进典型培养机制 篇11

关键词:新媒体人才;产业发展;供给分析;培养机制

一、网络新媒体兴起与行业发展

(一)网络新媒体的涵义

网络新媒体(Internet New Media),又称为“网络媒体”、“新媒体”或“第四媒体”,是指继电视电影、广播、报纸期刊(纸制媒体)等传统媒体之后,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网络和卫星等传播渠道,以电脑、手机及其他数字接受设备为终端进行信息传播的新媒体形态。作为传播技术进步的产物,网络媒体以其巨大的信息负载能力、数字化技术、超时空传播等卓越的优势成为媒介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从媒介进化过程来看,“新媒体”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媒体形态,而是一个不断更新的概念。随着无线网络的发展和多媒体技术的革新,传统媒体也在不断自我分化和创新,孵化出丰富多样的新媒体形态,如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已成功构建新媒体4i框架,即利用自身传统报业优势打造出手机报(i-news)、数码杂志(i-mook)、公共新闻视屏(i-street)和电子报纸(i-paper)四大新媒体。

(二)我国网络新媒体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网络媒体产业始于1994年因特网的接入服务开始。尽管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猛,短短15年时间就从当初单一的网站建设“热潮”发展到如今初具规模的产业。2005年以来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培育和推动新媒体产业的发展,先后建立了多个动画产业基地和动漫游戏产业基地,更加刺激了该产业规模的增长,如2005年12月31日,首个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在北京大兴区成立,如今已初显集聚效应:30余家新媒体及其相关媒体机构已入驻园区,项目投资总额将超过20亿元;50多个电视栏目在基地录制,800多部的影视作品在这里拍摄;已经完成300多部动漫作品的创作;50多家国内外电视台已把节目制作间落户在这里。

此外,从新媒体的受众规模(网名数量)来分析,如图1所示,据我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简称CNNIC)统计,2000年至2008年,我国网民规模增长速度逐年加速,截至2008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普及率达到22.6%,超过世界平均水平(21.9%);网民规模较2007年增长8800万,年增长率为41.9%,这说明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产业正保持较快的增长趋势,新媒体的市场份额在不断扩大。

此外,2005年以来我国无线网络媒体业务(WAP)也在迅速成长。截至2007年3月底,我国WAP活跃用户数约为3900万人;我国具有独立域名的WAP站点数量约为6.5万个;网页数量约为2.6亿个,特别是随着我国移动多媒体和3G网络的实现,通过手机、移动电视等数字终端来接收和传播信息会成为人们的时尚选择。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2月底,我国使用移动通信服务的用户已达6亿5978万,占全国人口的48.5%。此用户量比比2008年2月增长了16.73%。这预示着网络媒体正从“有线网络”向“无线网络”延伸和拓展,其发展已从最初“新经济”现象发展成为一个朝气蓬勃的产业。

二、我国网络新媒体人才供给分析

我国媒体产业正处于大分化和新整合的关键时期,新媒体发展突飞猛进,其惊人的技术革新速度和产业增长规模使得该行业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国内高校作为新媒体人才的主要供给主体,成功应对这一挑战首先需要对自身供给现状进行正确分析和判断。

(一)新媒体人才供给的高校规模分析

从1995年开始,国内的广播电台、报刊社、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纷纷上线组建门户网站,这一现象引起了国内媒体研究和教育机构的极大关注,不少高校开始进行网络传播和网络多媒体技术等相关研究并尝试进行网络媒体专业教育,总体数量经过短暂的平稳增长后于2003年开始大幅攀升,如图2所示:

1996年,仅有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一所院校率先在全国招收22名网络新闻传播专业的本科生;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全国也只有7所高校设立网络传播专业;到2003年发展成为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10多所。然而,截至2005年,国内开设有网络新闻传播专业(方向)的新闻院系却猛增到110多所,而且近些年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这说明:第一,网络新媒体人才备受推崇,属于行业的“稀缺资源”,供需缺口增大。第二,近几年开设新媒体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新媒体专业教育市场出现泛化趋势。事实上,这种泛化现象对传统的媒体教育市场是不利的,它使得媒体人才培养环境有所恶化,整体人才质量有所下降,致使输入市场的人才参差不齐,所学技能与现实需求存在一定的错位,导致人才供给难填企业“胃口”而出现“相对过剩”。正如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孙立军在“2006新媒体艺术系主任(院长)论坛——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上所言,为了人才先行,有些学校在没有条件,不了解市场和这一产业学科的前提下盲目上马,造成很多资源的浪费。

(二)高校新媒体专业办学模式分析

由于国内高校对新媒体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处于探索阶段,对于新媒体专业的院系所设置不敢大张旗鼓,多采取依托学校传统媒体院系的办学资源,采取挂靠方式进行办学,专业与相关院系所的设置一般通过两种途径进行,如图3所示:

第一种途径是从增设专业方向开始到试设新媒体专业再到开设系所和研究中心的途径,如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数字艺术系和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Institute of Digital Media Research of CUC)、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与网络传播系与新媒体营销传播研究中心等;第二种途径是通过先设置新媒体研究中心(部所)到开设研究生相关专业或研究方向,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候再下行延伸,开设本专科相关专业,如中国美术学院首先于2001年9月组建了新媒体艺术中心,在此基础上再于2003年6月设立了“新媒体系”。

(三)新媒体人才的培养层次分析

目前高校对于媒体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在研究生和本科生层次,在研究生层次中以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主,博士研究生培养占总体比重非常小,除此之外,还存在一些高校通过专业挂靠培养一些技术型专科人才。各层次比例如图4所示。

其中,具有本科办学层次的高校有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110多所;具备硕士生办学层次的有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广西大学、上海大学、福州大学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等科研单位30余所;博士生培养层次的高校仅有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专业)、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学专业新媒体传播方向)等几所。不难发现,当前新媒体高层次研究型教育急需加强,尤其在新媒体技术、新媒体产业运营和新媒体未来发展等领域的研究型和技术创新型人才培养上。

(四)新媒体专业培养模式差异性分析

1、培养目标定位差异性。突出表现在偏文和偏理的院校在新媒体人才培养目标上存在技术型人才(技术主义)和人文艺术型人才(产业主义)定位之争。

2、课程设置体系的差异性。以本科生为例,我国不少知名高校就显现出各自不同的倾向性,如表1所示。以上5所高校在网络传播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上代表3种典型:第一类以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其专业基础课和核心专业课总共19门,传统新闻学方面的课程有13门,网络信息传播方面的课程只有4门,课程设置特点是以传统新闻学训练为主,以互联网信息传播和应用为辅;第二类以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为代表,其总课程20门,其中互联网应用技能技术方面的课程9门,占课程总数近一半,课程设置突出特点是以互联网应用和技能训练为主,以传统新闻学训练为辅;第三类以复旦大学为代表,其16门专业核心课里,网络类课程只有2门,和传播学有关的课程有7门,其他课程大多以新媒体人才综合素养教育为主,如组织传播学、公共关系学等课程,课程体系突出以传播学训练为主,以媒体综合应用能力为辅。此外,高校对新媒体课程名称及所含内容也颇有争议,如将“新媒体基础”称之为“网络传播学”(南京大学)、“网络传播原理与应用”(复旦大学)、“电子传播”(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媒体导论”(清华大学)等多种。

3、培养方法的差异性。由于新媒体是一个新兴学科,其培养方法上大多是“摸着石头过河”,尽管不少高校都在呼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加大实训模块的比重,提出“课程外包”、“实地教学”等主张,但是这些方法大多因为办学条件不足、跨行业合作机制不完善、教学难以管理等原因而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优化新媒体人才供给,调节供需矛盾的途径

(一)强化对新媒体办学市场的监管

从公共经济学角度而言,高等教育是一个准公共物品。作为这一物品的最终供给者,政府拥有对高等教育市场供给进行调节和监管的权力。当前新媒体人才供给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导致人才供需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近些年高校“培养热”造成的,因此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制定完整的新媒体人才办学资质审核标准,对高校新媒体专业的办学现状进行全面核查,整顿现有办学市场并对后期申办相关专业的高校进行严格把关,设置准入门槛,控制办学质量,为新媒体人才的培养营造更加规范的教育环境。

此外,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与传媒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长期以来,我国的传媒管理主要靠方针政策和行政手段进行,有关传媒的法律法规数量相对较少,应当针对当前媒体产业发展新趋势完善传媒法律法规体系及依法管理的制度,这样行为能够对新媒体教育市场具有明确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二)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导入市场需求管理

尽管需求管理是企业管理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工具,但它对于企业剖析市场需求以及调节生产具有重大实践价值。需求管理是一个包含市场需求调研、市场需求分析、产品生产调节、产品需求反馈4个环节的循环管理活动,如图5所示。

需求管理可以实时发掘市场需求信息,通过调研和信息反馈一方面可以准确获取“售出产品”的反馈信息;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识别市场新需求,快速做出反应以调整生产线,制造新产品满足新需求。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化,高校培养的人才也早已通过市场机制来进行优化配置,高校培养出的“产品”能否符合市场需求直接决定该校的未来发展,因此,现今高校的职能已不能简单停留在培养上,而应该更加关注培养的学生市场竞争能力。要实现这种转变,除了更新教育理念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采取切实可行的行动。对于行业人才需求不断变化的新媒体专业教育而言,本文倡导的市场需求管理就是调节人才(包括新媒体人才)供需矛盾、提升学校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那么,在高校管理上如何导入人才需求管理呢?可以通过以下链接来实现:

1、在高校设立人才需求研究中心,建立职能机构,专门从事人才(包括新媒体人才)市场需求调研和信息处理工作,对行业人才需求进行及时地扫描和监控,对输出的人才开展调研反馈,评估培养成果。

2、实现人才需求中心与学校具体培养部门(系部)数据共享,确保人才需求信息能够快速传递到具体培养部门,其信息流程如图6所示。

如图6所示,高校设置人才需求中心后,该中心与各具体培养部门(系部)的数据信息交换是双向的。第一类数据交换是关于市场需求新信息的交换:一方面,研究中心将新媒体行业人才需求新信息和新媒体教育市场信息定期向本校承担培养任务的系教务机构和招生部门反馈,系(部)教务机构再传递至相关教研室并组织教师进行集体讨论和研究,提出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报告并报教务主管部门审批并下达执行;另一方面,研究中心将信息输出到招生就业部门,并报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招生专业和招生规模的调整并下达执行。第二类数据交换是内部调研需求信息的交换:相关系部教务机构和招生就业部门也需要定期将培养信息和就业信息以及调研需求输入研究中心,由中心根据部门调研需求指令组织市场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再次反馈到需求提出部门。

3、人才需求中心的调查方式可以采取定期和不定期两种方式进行。定期调查包括定期召开已就业学生座谈会、组织媒体用人单位联席会等方式。调查既可以通过在门户网站上设立调研窗口进行网络抽样调查和电子邮件调查,也可以通过电话约谈、电视会议等方式进行,还可以针对性地与相关媒体咨询公司和公关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委托调研和构建数据交换机制。

(三)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1、规范课程体系,实行层级模块管理。针对当前新媒体专业课程设置种类繁多、专业课程开发不规范的现状,当务之急是尽快构建高校间沟通合作机制,在规范课程设置、开发相关核心教材等方面密切合作,通过举办新媒体研讨会和论坛等活动加强国内外高校成功办学经验交流和学习,对新媒体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核心课程内容及创新性的教学方式等领域展开广泛探讨,使新媒体课程设置趋于规范化。新媒体专业的理论课程模块可以按照基本素养课程、新媒体专业课程(包含实训课程)和综合能力塑造课程3大部分来构建。现以本科为例,如图7所示。

总课程体系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分体系,以本科四年为例,人才培养随着学年的递增而实施不同的课程模块,其培养的目标层次也在不断由学科基础层向专业中心层以及综合提高层上升。大学第一学年主要修学基本素养课程,属于学科基础层次,包括大学英语和数学和政治等基础课外,还包括如新闻学导论、传播学概论、计算机基础等媒体基本理论课程;大学第二学年主要修学新媒体理论和技术课程,属于专业中心层,包括网络新闻采编、网络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动画等;第三学年的综合能力塑造课程及第四学年的实习模拟属于综合提高层,能力塑造课程包括新媒体运营管理、媒体市场营销、传媒法律、财务管理等课程。

2、创新人才培养过程。总体来说,新媒体人才培养包含3个重要过程:基础理论教育过程、实践教育过程、研究和再学习过程。基础理论教育过程指系统性的大学本科教育或研究生教育,这一过程主要完成新媒体的理论教学,过程创新点是积极探索教学新方法,在明确教学目标前提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另外,新媒体教育会涉及到网络和软件技术、媒体管理以及法律等非媒体专业课程,需要做好这些跨专业师资的调配和协调工作,开展诸如跨系研讨会来集体探讨新媒体教育问题。实践教育过程可以分为实验室教学、协助科研活动、创新竞技活动和实习活动等过程。高校可以通过开展新媒体相关的竞技、设计、成果展览和推介等活动,营造学习氛围,提升学生操作技能。研究和再学习过程是在工作实践中通过自我研习前沿理论技术以及参加继续教育活动来更新知识、提升从业技能以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过程。这一过程容易被忽视,但这是新媒体教育过程创新的重点。

3、拓展实践平台,强化实践教学。新媒体行业是一个技术性强、变化速度快的新兴产业,对人才技术操作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要求非常高,因此,新媒体人才的培养应重点放在实践能力培养上,关键在于探究实践教学新方法,而实践平台是构建实践教学的基础和硬件,它直接决定了新媒体人才实践教学的空间和效果,因而创新实践教学应该从如何搭建完善的实践平台入手。当前新媒体专业的实践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实践平台”的缺失或管理机制不完善,如果将为数不多的实验实习课程和学术活动等同于新媒体实践教学的全部内涵是不准确的,可以通过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来构筑融合性的“实践平台”,如图8所示:

内部平台建设可以通过课堂仿真教学、专业实验室建设、校园竞技及学术活动的开展以及校园产业基地建设来完成。在高校内部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硬件”。其中校办产业园建设尤为重要,尽管目前国内高校由于政策、资金和人才等条件限制而在此方面还少人问津,但产业园建设具有重大的长远价值:可以丰富教学资源,营造教学氛围;有利于产学研结合,便于开展新媒体研究及成果转化;为外部合作创造良好通道,有利于引进高端媒体机构、高端项目和高端人才,为新媒体产品的代工生产提供便利。外部平台建设主要包括校企合作、校际合作以及高校与科研培训机构合作3个平台。其中,校企平台可以为实训基地建设和新媒体产品“代工生产”提供支持,通过新媒体专业合作办学、参与内容制作和媒体管理运营;校际合作是便于教学资源互补利用,包括教学实验设备和优秀师资调配等方面;扩大与媒体科研机构以及媒体培训机构合作是便于新媒体项目协助研究、新媒体人才单项技能培训等业务开展。总之,新媒体人才的培养需要“多管齐下”,复合型人才培养更需要一个复合型“实践平台”。

4、构建继续教育和再学习机制。众所周知,在我国会计行业,由于会计准则和财务管理技术不断变化,为了不断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以适应变化的需求,我国政府通过委托财政部门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一年一度的综合素质继续教育和资质年检。从实践结果来看,这项举措效果斐然。那么,新媒体行业与会计行业具有相似的特征,都是技术不断革新的行业,如何使现有的新媒体人才保值增值并满足行业变化的需求,建立继续教育机制和资质定期审查制度无疑是一个很好的举措。事实上,当前不少媒体从业人员也正在为自身技能滞后于时代而四处问道,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委托或授权相关机构包括定点高校、私人培训机构、政府职能部门建立关于新媒体行业的正规化继续教育制度,构建新媒体人才再学习机制。

四、结束语

新媒体竞争实质是媒体人才的竞争。如何在媒体技术瞬息万变的时代探究新媒体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极具争议而又必需认真探究的课题。在历时半年的调研过程中,我们力求通过各种途径广泛猎取相关研究的最新资料,然而在研究过程中却发现一些当初很“新”的资料已经悄悄变得些许陈旧,新媒体发展之快令人叹服,对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更是时不我待!本文主张从宏观层面入手规范办学环境到微观层面进行创新培养模式、导入需求管理等两大层次来优化人才供给,这是一个系统的实践过程,更需要实践中进行检验和修正。

参考文献:

1、付荣校,杨福康.网络传播与教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闵大洪.网络传播学科发展报告[R].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1).

3、王灿发.中国新闻人才发展报告[J].现代传播,2006(2).

4、徐晓波.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应以新闻传媒发展变化为导向[J].今传媒,2007(8).

5、李永晖.北京大兴区新媒体产业基地初显集聚效应[N].文化创意产业周刊,2007-06-25.

6、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9(1).

7、2007年中国WAP发展状况调查报告(简版)[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7(5).

8、张芹,黄宏.高校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3).

*本文为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工程项目,项目编号:CX20080924。

创新先进典型培养机制 篇12

一、机制专业顶岗实习情况介绍

2011年1月13日至2011年7月7日, 西安理工大学高等技术学院机制5071班38名学生在蔡家坡陕汽汉德车桥有限责任公司参加顶岗实习任务。接受了一周的安全常识、公司概况、企业文化、制造工艺、产品质量等项目培训后, 38人全部被分配至新、旧车桥两个分厂的相关岗位, 在企业指定师傅的指导下进行由简单到复杂的技能训练。学生从事的工种不尽相同, 有立式或卧式加工中心、数控铣、数控车、磨床、立式钻床、钳工、检测等工种。公司先后在3月份、5月份对37名学生组织了上岗考试 (其中一名学生因违反纪律而被企业和学校终止了实习) , 有15名学生顺利通过并正式上岗, 其他学生继续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技能训练。

为确保实习顺利进行, 实习前由企业、学生、学校三方签订顶岗实习协议, 企业与学生签订安全协议书, 学校与学生签订安全纪律承诺书。实习期间对学生实施以企业管理为主按企业职工管理的方式, 学校指派相关专业老师和辅导员协助企业管理一周, 以后全部由企业按照工厂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对学生的实习考核实施以企业考核为主, 单独计算成绩的方式。企业为学生承担全部住宿费用, 并在学生独立上岗前按照600元/人/月的标准提供生活补贴, 学生独立上岗后按照正式员工的7折计件付酬。

二、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顶岗实习还处于发展阶段, 必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值得重视。

1. 学生纪律意识淡薄

根据工厂反馈:学生请假频繁, 普遍出现迟到、旷工、早退等现象;上班期间部分学生怠工、脱岗, 甚至扎堆闲聊抽烟;工厂相关部门多次教导, 收效甚微, 严重影响员工劳动纪律管理及生产。

2. 学生心理落差大

顶岗实习使学生有机会将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 同时可以体验独立工作取得报酬的成就感, 脱离了学校的纪律约束, 生活空间得到扩展, 这些让学生起初对顶岗实习充满了美好的向往和憧憬。然而, 现实的生产车间里充满了噪音、油腻甚至危险, 上班时间长, 劳动强度大, 现实与理想的反差使学生对顶岗实习产生了焦虑和抵触情绪, 在进入工厂第一个月, 有些学生产生终止顶岗实习的想法。

3. 学校管理制度缺失

我院顶岗实习属于初步尝试, 不同专业实习地点和单位不同, 不同单位对实习学生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顶岗实习条件多变导致学校难以制定出统一管理办法, 遇到随机出现的问题往往先想对策而后处理, 造成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例如, 如何考评学生顶岗实习效果、如何安排顶岗实习学生实习前补考不及格课程、如何核算顶岗实习带队老师工作量、如何补充由于学生顶岗实习导致部分教师偏少的教学工作量等等, 这些问题都还没有与之相应的政策制度。

4. 工厂内部信息渠道不畅通

在实习中, 学校直接面对的是工厂人力资源部门。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是由学校向人力资源部门反映, 再由人力资源部向工厂领导转达, 这样容易导致信息传递延缓或失真, 使存在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 学生怨言多。本次顶岗实习中学生多次向学校反映:希望能够在多个工种上实习以便学到更多知识;希望少干杂活多从事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工作;希望工资制度公开透明等。这些问题学校都在第一时间反馈人力资源部门, 然而均得不到预期解决。

5. 企业和学校对学生定位不同

实习过程中, 学生多次反映自己经常会干一些打扫卫生、挫毛刺、替师傅干私活之类与实习内容无关的事情, 或者从事重复性强即学即会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 因此学生认为自己成了“廉价劳动力”, 从而影响实习积极性。可见, 企业接收实习学生后, 没有把学生当成储备人才来培养, 却用员工的工作强度和规章来要求学生;而学生抱着为了适应将来就业, 希望尽可能去多个岗位实习的目的, 显然这两种不同的定位是冲突的。

6. 实习效果不理想

从企业反馈的《顶岗实习员工考核明细表》统计得知:能胜任岗位要求, 可以独立上岗, 表现优秀而被建议提前结束实习的学生人数为0人;能胜任岗位要求, 可以独立上岗, 表现良好而被建议继续实习的学生人数为15人;表现一般被建议继续实习但不安排上岗的学生人数为22人;不能胜任岗位要求, 表现较差被建议终止实习的学生人数为1人。由此可见, 经过半年的实习能独立上岗的学生占39%, 不能独立上岗的学生57%, 效果不尽人意。

三、顶岗实习的对策与建议

1. 提高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认识, 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

按教育部的要求, 高职院校学生的顶岗实习实训时间一般不应少于半年。这种较长时间的顶岗实习, 要求学生必须尽快从学生角色向学生和工人双重身份转变。为了尽快缩短顶岗实习不适应期, 十分有必要结合实习学生的工作环境及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深入细致的教育和培训学习, 提高学生对企业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的认识。通过教育, 使学生深刻认识自己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既是学生又是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 为此必须服从企业与学校的双重管理, 严格遵守企业规章制度, 不怕苦不怕累, 带着“学好技术, 夯实基础”的根本任务, 积极投入到顶岗实习中。

2. 加强顶岗实习的管理

顶岗实习是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具有管理主体多元化、实习地点分散化、实习内容多样化等特点。为保证顶岗实习顺利有序进行, 保障顶岗实习质量培养高技能人才富有成效, 加强顶岗实习过程的组织与管理十分必要。

(1) 加强学生、学校、企业间的互相交流。学校应定期 (至少两周一次) 指派相关专业老师和班主任前往企业, 多方面了解学生实习状况, 及时处理学生在实习中的具体问题或思想问题, 不断总结经验, 形成能持续改进的顶岗实习教学管理机制。在本次实习期间, 西安理工大学高等技术学院领导及机电系相关负责老师定期前往公司, 一方面, 慰问实习学生, 鼓励学生不怕苦不怕累, 夯实基础, 学好技能, 为建设祖国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 和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积极交流, 针对学生在公司遇到的问题共同制定或完善实习政策, 最大限度替学生分忧解难和保障学生利益。

(2) 发挥学生干部的先锋作用。学生干部作为学生中的排头兵, 认识、理解问题的角度和宏观把握、思考能力等表现相对优秀, 他们通过博学、慎思和笃行, 能够较快地适应新环境、确立新目标、找准新方法。因此, 学生干部在顶岗实习中具有很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发挥学生干部的先锋作用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实习积极性;同时学生干部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工作状况和思想动态, 在实习管理中可以成为企业和学校得力的“好帮手”, 使实习中一些潜在的问题提前被发觉和处理。本次实习中, 团支书和班长定期向学院反馈实习情况, 让学院掌握实习一线的最新动态, 也能将学院的意见及时传达给学生, 学生干部的桥梁作用为实习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3) 加强实习过程的监督与管理。在我院本次顶岗实习中, 大多数学生反映自己从事工种单一, 重复性劳动和体力劳动居多, 操作能力得不到提高, 还有部分学生反映虽然已通过独立上岗考试, 但由于缺乏岗位而不能独立上岗, 只能从事打毛刺之类的工作。为此, 学校应该细致入微地关注每位学生的实习情况, 应该具体到工种、机床、加工零件、上班时间、工资收入以及工资发放时间等细节问题, 发现问题及时和企业相关部门沟通解决, 使学生安心放心地实习。

(4) 严格顶岗实习的考核评价。顶岗实习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必须进行严格的评价与考核。企业是顶岗实习的主要组织与管理部门, 应该以企业对学生的评价和考核为主要依据来衡量学生实习的效果。陕汽汉德车桥有限责任公司对学生从日常工作表现、专业知识与技能、出勤情况等三项内容进行考核, 每项内容包含几个子项, 例如, 出勤情况包含迟到、早退、病假、事假、旷工等5个子项, 考核内容非常全面科学, 客观反映了实习学生状态, 为学校教育工作提供了富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3. 加强学生心理疏导

离开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进入紧张有序、管理严格、环境艰苦的工厂, 由意气风发的大学生转变成辛勤劳作的企业员工, 顶岗实习学生心理上受到很大冲击, 85%的学生最大困惑是上班时间太长 (10个小时) , 77%的学生感觉劳动强度太大, 46%的学生不适应严格的工厂管理制度, 35%的学生不能接受紧张的工作节奏。针对实习期间学生出现的状况, 学校要重视和加强心理疏导, 学会多让学生改变在校期间种种不良的生活习惯, 做好步入社会的各方面准备, 使学生能够投入到顶岗实习中去。因此, 学校应该要求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定期或者不定期到各顶岗实习企业与学生面对面进行沟通, 及时化解和消除学生的各种心理障碍, 帮助实习学生尽快适应工作环境。

4. 实习前做好学生知识、技能方面的充分准备

在本次实习中, 通过问卷调查得知:对于机械制造工艺知识, 58%的学生对此很欠缺了解;65%的学生认为实习期间应用最多;74%的学生认为要继续加强补充;而52%的学生认为机械设备知识和操作技能在学校学的少而在工厂应用多。由此可见, 学生在实习前的知识储备不够。学校应在学生顶岗实习前, 尽力采取调整教学计划或调整实习时间等措施, 根据实习企业特点有针对性地补充学生相关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从而缩短实习过渡期, 提高实习质量。

顶岗实习是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一种探索和尝试, 是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但由于各种因素影响, 目前尚未形成体系, 机制不健全。因此, 实习中存在问题在所难免, 只要及时发现并重视问题, 总结问题, 研究其本质使之得到有效解决, 这将会对培养人才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柴婷.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8) .

[2]谭辉平, 李芹, 廖俊杰, 等.做实高职顶岗实习有效推进工学结合[J].中国高教研究, 2008, (1) .

[3]陈峰博.学生顶岗实习问题及对策[J].石油教育, 2011, (1) .

[4]洪焕坪, 朱云岳, 柳国伟.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困境及破解对策[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0, (6) .

上一篇:血清瓜氨酸论文下一篇:中晚期肝细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