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创新和保障

2024-05-26

机制创新和保障(精选12篇)

机制创新和保障 篇1

湖南省湘阴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 曾多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近年来, 全县以创建全省农药监管试点县为契机, 着力创新农药监管模式, 全面实施高毒农药定点经营, 大力推广高效、低毒生物农药和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 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 为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保驾护航。

1 创新机制, 强化行政推动

1.1 成立领导机构, 强化政府行为

全县农药监管工作得到了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 县政府将农药监管工作列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 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成立了县长任组长, 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形成了政府牵头组织、农业局为主体、相关部门密切配合, 各级行政领导负责制的长效监管机制。

1.2 构建三级体系, 建立激励机制

在强化县级农药管理站专业技术人员配备、监管手段、经费投入的同时, 在19个乡镇和418个村分别配置了乡镇农药监管员和村级农药监督员, 形成了县、乡、村三级监管体系, 乡、村两级人员统一发放“两员”工作证, 做到持证上岗;在实行农药监管“分级责任”与“划片包点”责任人制度的基础上, 对乡镇农药监管员和村级农药监督员分别实行目标考核, 将监管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责任人, 实行量化考核、综合测评, 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干部调整的重要依据;同时, 按大乡镇3 000元、小乡镇2 000元、村级1000元的标准, 设置“下不保底”的年度乡、村人员考核奖励资金, 探索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1.3 加强队伍建设, 完善监管措施

农业局党委按照“优化、配强”的原则, 建立了一支政治合格、作风过硬、高效廉洁的监管队伍。为有效加强农药监管, 县政府颁发了一系列文件和通告, 农业局制定详细工作方案, 将农药监管试点县建设与高效、低毒生物农药推广项目有机结合, 为全县农药监管实现生态化、可持续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 控高促低出新招, 确保监管实效

2.1 全面实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管理

对全县农药经销商进行农药经营条件审查, 积极开展农药经营示范门店创建, 在实行农药生产、经营、使用主体自律责任管理的基础上, 进一步强化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管理。按照“安全第一、合理布局、方便群众、动态管理”的原则, 确定26个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单位, 实现了经营单位核定规范化、购买农药实名化、流向记录信息化、定点管理动态化的“四化”目标;实行了统一进货渠道、统一销售票据、统一印发经营档案、统一印制制度并上墙的“农药经营管理四统一”。据统计, 2013年全县高毒农药销售量同比减少50%。

2.2 大力推广低毒生物农药和科学用药技术

借助农业部低毒生物农药补贴示范推广试点项目, 全力推进低毒生物农药推广使用和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 探索建立了适应双季稻区的低毒生物农药补贴模式;创建了低毒生物农药补贴示范区1万亩、绿色防控示范区10万亩, 在全县广泛推广使用苏云金杆菌、申嗪霉素、氯虫苯甲酰胺、苯甲丙环唑、吡蚜酮等低毒生物农药;优化农药轮换、交替使用、混合使用和安全使用技术。

2.3 强力推进农药市场执法监管

2.3.1 加强部门联动 牵头组织开展农药市场联合整治行动, 切实发挥农资打假“排头兵”作用。

2.3.2 严格市场准入

对县域内近500家农药经营单位全面清理核查、登记造册, 逐一建立电子档案;摸清全县农药生产、流通、销售网络, 做到底子清、数据实、情况明。2013年, 会同工商、公安等部门采取联合行动, 对不符合法定资质的农药经营户, 限期整顿36家, 依法吊销营业执照2家, 取缔无证无照经销户6家。

2.3.3 狠抓监督检查

2013年, 全县开展了4次农药产品抽查, 重点检查高毒、高风险农药品种, 累计出动执法人员425人 (次) , 检查经营门店1 500个, 整顿市场8个, 抽检农药45批 (次) , 受理举报案件1件, 查处农药经营违法案件15起、违规农药3.6t, 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800余万元。

2.4 竭力做好农药经营与使用三项服务

2.4.1 技术服务

2013年该县组织专家在湘阴电视台开展“科学、安全、合理使用农药”专题电视讲座, 累计播出12晚 (次) ;结合粮食高产创建、低毒生物农药示范推广、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和绿色防控, 进村入户开展农药安全使用和乡村两级农药监管与经营从业人员业务培训48堂 (次) , 印发资料20余万份。通过科技下乡向种植大户赠送“农药识假辨劣系列丛书”2 000余册。

2.4.2 农药监管信息服务

全县利用创建的湘阴县农药监管QQ群、农药监管手机短信平台, 将农药管理政策法规、农药监管工作与农药质量抽查等信息, 第一时间发布给广大农药经销人员, 实现监管和服务有机结合。

2.4.3 规范化管理服务

全县创新实行农药经营规范化管理“六统一”服务, 即:统一农药经营管理制度上墙、统一农药经营购销台帐、统一农药经营承诺书和国家禁限用农药名单、统一农药产品分类摆放、统一挂牌明示农药监管片区责任人、统一印发农药使用技术资料。

3 保障安全, 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近年来, 通过创新监管机制, 有效地提升了全县农药监管与执法地位, 树立了严格、公正、文明监管执法和热情服务的良好形象。农资经销商诚信经营意识明显增强, 假冒伪劣农资案件明显减少, 全面防止禁用农药流入市场, 有效扼制限用农药、高毒和高残留农药的使用, 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得到大力推广。目前, 全县15万亩水稻和10万亩藠头基地获得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认定;建成了4个国家级园艺作物标准园, 98个农产品品牌获“三品一标”认证。基地农产品农残合格率达100%, 特别是稻谷抽检合格率达100%, 入市农产品检测合格率达99.1%, 促进了全县农业生产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生态效益显著的现代农业发展新局面。

机制创新和保障 篇2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3日 11:0

4来源:《求是》期号:2005.4作者:武长顺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新修正的《宪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的重大发展,也为公安机关和公安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公安机关尊重和保障人权必须具备正确的公安职能观。

公安机关作为上层建筑,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之一。公安机关依法履行人民民主专政职能的警务活动,主要体现在“打与防”两个方面:通过依法对少数违法犯罪人员的打击和惩治,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例如公安部提出“命案必破”的要求,就是对人的生命权的尊重;通过防范各类违法犯罪和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彰显“人权保障”的时代精神,有效消解社会对立,维护社会稳定。法律赋予公安机关限制人身自由的特殊权力,因而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比其他政府部门负有的责任更加重大。在宪法精神指导下,确立正确的公安职能观以及相应的职责观和职权观,是公安警务行为在最大程度上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思想保证;而创新和完善公安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则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制度保证。创新和完善公安管理机制,加强公安法制化建设,是贯彻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精神的必然要求。2003年以来,一批以公安机关为执法主体或与公安工作密切相关、体现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精神的法律法规应运而生。如《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颁布,体现了国家对弱势群体人权的尊重与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颁布,有效地保障了公民的人身安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这些立法活动,都为创新完善公安管理机制、规范警务行为、体现宪法精神奠定了基础。天津市公安局在制定和实施绩效考核的制度中,从单纯关注刑事、治安案件的发生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管理指标,向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延伸。我们在全市范围内试行“社会安全度”和“公众满意度”的科学评估系统,强调要“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这些措施对坚持公安工作的公开、公平与公正,体现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精神,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创新和完善“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警务运行机制,充分体现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精神。公安机关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是在违法犯罪行为对公民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形成侵害事实之后实施的,是被动的惩治措施;而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旨在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利不受侵害,是主动的保护措施。近年来,我们积极构建以巡逻堵控和社区警务为主要方式的警防网,构建以群防群治、保安队伍和单位内部安全保卫为主要形式的民防网,构建以电子监控报警、要害部位防护装置和GPS移动目标监控为主要形式的技防网,构成了全时空、全方位、立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为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犯罪,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打下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我们大力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并陆续推出了一系列亲民、爱民、助民、便民的服务措施,进一步密切了警民关系,得到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更多的群众也逐步认识到,积极参与群防群治工作,配合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从根本上就是保护自己的人权不受侵害。由于动员了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整合了各种社会力量,因而在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使天津市的社会治安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局面。

创新和完善公安队伍管理机制,努力把人民警察队伍建设成一支富有人文精神的队伍,保证公安警务行为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公安队伍建设要站在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新起点上,按照正规化标准,建立和健全教育培训、奖惩激励、执法过错和错案追究等管理机制,促进队伍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的提高。多年来,天津市各级公安机关开展警务公开活动、聘请特邀监督员、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不断增强了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自觉性,塑造了公安机关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整体社会形象。特别是从2003年开始实行的“天津市公安机关四级(市局局长、分局长、派出所所长和社区民警)接待群众来访日”制度,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社会效果良好。近两年来共接待来访群众44981人次,解决了许多难度很大的历史遗留问题。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来访群众人数已大幅度下降,这从一个角度充分说明了这项工作机制的成效是显著的。通过与群众的直接对话,也开辟了公安决策层同人民群众直接沟通的渠道,使我们对在公安执法中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情况有了真切的了解,从而为实现“从人民满意的地方做起,从人民不满意的地方改起”的承诺提供了前提条件。我们创建的公安局职位标准管理系统,被公安部评为质

量管理标准,实现了“从严治警”与“从优待警”相结合,关注干警个人的全面发展,改善干警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维护干警合法权益,充分体现对广大干警的关怀,同时也有效地增强了广大公安干警的人权观念,并以此促进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精神全面贯彻到公安工作之中。

用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精神规范警务行为,最重要的是教育全体公安干警,摆正“公权”与“私权”的位置。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程中,公安警务行为要充分体现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精神,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第一,要处理好执法管理同服务的关系。治安行政管理是公安机关法定的警务活动,是为社会公众服务的政府行为,这种执法管理的目的是依法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在依法管理的具体警务活动中,公安机关警务活动的服务性要体现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文明进步等方面。治安管理与服务是相统一的,那种为了服务而放松、放弃甚至取消管理的做法是错误的。尤其是对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要旗帜鲜明、坚定不移地予以打击和取缔。同时,管理又不等于服务,强调在管理中服务,在服务中管理,就是要求干警主动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服务职能是新世纪新阶段公安机关的重要职能,尊重和保障人权在很多情况下是通过延伸服务来实现的。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提高执法能力、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从而使公安警务活动既对法律负责,又使人民群众满意。

第二,要处理好治安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治安效益,是指社会治安状况持续良好,其中的主要衡量指标是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社会效益,是指警务活动产生的社会影响,其中的主要衡量指标是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这些年来,天津市公安局强调治安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坚决克服片面追求治安效益的倾向,认真实践“为了人民管治安”,而不是“为了治安管人民”的执法思想,从尊重和保障人权出发,促进了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三,要处理好“后盾”与“前矛”的关系。国家法律赋予公安机关刑事司法权和行政执法权。当税务、工商、市容、质量监督等其他行政部门的执法活动受到不法妨碍时,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予以支持和保障。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公安机关这一“后盾”职能是十分重要的。但这一职能如被扩大化,致

使各种非警务活动大量增加,不仅影响公安机关的人权保障形象,有的还会引发行政诉讼。因此,必须严格依法行政、依法执法、依法办事。在打击犯罪、维护治安方面,公安机关是当然的“前矛”,要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树立威武之师的形象;在配合其他行政部门执法方面,公安机关既要做好“后盾”,又必须把握好尺度,坚持到位不错位、到位不越位,把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精神落到实处。

机制创新和保障 篇3

(一)装备编制规划必须与辖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特点相适应

消防部队主要是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的。因此,装备规划建设必须与辖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特点相适应,坚持因地制宜,既注重装备数量的积累,更注重装备结构和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必须根据整个城市或地区的消防保卫形势和特点,对辖区进行战区划分,按战区布局编制规划,然后再根据战区规划制定各行政区(支、大队)的购置计划。

(二)装备编制规划要进行专家论证,避免重复建设

有些地区虽然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购置消防装备,但盲目购置的一些高技术装备,常导致装备结构极不合理。因此,要组织专家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听取基层中队官兵的意见,征求驻地政府保卫部门的建议,避免重复建设。

(三)装备编制规划要尽量保证各类装备的系列化供应

所谓装备的系列化供应,是指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保证质量和合理价格的前提下,同一类装备尽可能选配同一个品牌优质的和成熟的产品,以便于广大官兵根据以往经验和习惯在最短时间内熟练驾驭新装备,形成战斗力。

二、质量监督管理机制的建立

(一)成立消防装备专家评估库

专家评估库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装备建设规划,负责在全国范围内、在众多消防品牌内,选择质量优良、技术先进、价格合理、售后服务周到的消防产品,组成本省的消防产品采购库。全省消防部队只能采购消防产品采购库里的品牌,消防装备专家评估库对消防产品采购库负全责。

(二)成立消防产品采购库

设立消防产品采购库,可以减少各支队重复挑选论证消防产品的麻烦,既能保证消防车辆装备的质量和价格,又能促进全省各支队装备器材结构、类型、操作的一致性,有利于全省跨区域灭火救援和战勤保障。

(三)重视装备建设与管理的人才队伍建设

装备建设事关部队建设大局。装备管理事关灭火救援战斗成败。因此,必须培养造就一支精通业务、善于钻研、懂得管理、廉洁自律的人才队伍方能胜任。

三、装备维修保障机制的建立

(一)建立可靠的售后服务和技术保障体系

签订车辆器材采购合同时,必须明确厂家售后服务的范围、时间及方式,明确厂家定期巡检、定期培训、定期回访制度。一旦车辆器材出现问题,确保第一时间得到维修,不影响执勤备战。

(二)尝试建设消防装备维修的网络系统

以总队为单位,开通消防装备维修网站,组织专家队伍开展网上维修技术指导,在线诊断车辆装备病因,实时解决疑难杂症,形成资源共享,提高对消防装备的管理水平。

(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维修人才队伍

以支队为单位,依托战勤保障大队,组建专业的装备维修保障分队,邀请地方专家专业培训,打造过硬的专业维修队伍,负责定期巡检维修各中队车辆装备。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构建战勤保障新体系

(一)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保障力就是战斗力”的思想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发生特大火灾、特大交通事故、大型抢险救援、大规模群体事件等的几率增大。面对日益严重的灾害事故,单靠公安消防部队现有的警力和常规、普通的器材装备,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应急救援的需要,因此,建立现代、高效、快速的应急救援机制及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战勤保障机制已迫在眉睫。

(二)依托政府领导,实现部门联动,实现大保障

消防战勤保障必须纳入政府应急保障范围之内,要请求政府从政策上、经费上给予支持,保证战勤保障大队的正常运转。同时,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组织公安、城建,安监、卫生、市政、供水、供电和供气等政府职能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组织演练,将消防战勤保障纳入到政府应急救援体系中,确保实现社会化战勤大保障。

(三)依托社会资源,实现社会化保障

要掌握社会相关信息,将本地区、周边地区和全省范围内的社会救援力量、社会应急救援体系等相关信息建立数据库,与大型食品超市、帐篷商店、消防器材经销商等签订代供保障协议,建立社会联勤保障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当作战需要时,通过启动社会保障预案,调集相关联动单位的装备、机械、物资等,为作战提供保障。

(四)改革传统保障模式,发挥最大效益

中小微企业创新人才保障机制研究 篇4

一、中小微企业创新人才保障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1. 对人才不够重视

在城市发展与建设的过程中, 企业是实现城市进步与创新源源不竭的动力, 企业人才的培养是实现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在此基础上, 要想进一步加快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就要重视起创新人才在中小微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并且将其放在主要的位置上,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达到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目标。就目前而言, 一些中小微企业还没重视到人才的必要性, 在具体的人才管理方面, 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2. 缺乏健全的创新人才保障机制

当前, 中小微企业已经成为城市发展与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但是其发展却十分缓慢。之所以会这样, 主要是因为中小微企业缺乏创新人才保障机制, 使得企业无法留住更多的创新人才, 这大大削弱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创新力量和市场竞争力, 极大的阻碍了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未来的竞争中, 必然是人才的竞争, 如果人才流失了, 那么企业的发展也会失去核心的力量。另外, 即使有些企业制定了一些创新人才保障机制, 却没有真正落实到位, 使得很多创新人才都纷纷跳槽到人才保障机制更健全的大企业。

3. 创新人才管理工作不到位

对创新人才的管理不到位是影响创新人才保障机制建立的重大阻碍。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是企业得以创新的重要保证, 中小微企业的人才之所以会流失, 一是相关的招聘制度不够健全, 人才得不到长期有效的培养, 当企业缺少员工时, 就随意进行招聘, 并没有注重所招聘人员的专业素质, 一切单凭招聘者的主观意愿。另外, 员工的福利待遇也达不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使得员工纷纷转向待遇更加优厚的企业中工作, 长期处在这种情况下, 创新人才的流失就会陷入恶性循环中, 影响中小微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中小微企业人才创新保障机制的建立

中小微企业要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就要在创新人才的保障机制上多下功夫, 只有建立了系统的创新人才体系, 才能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中主要以创新人才保障机制的建立为重点论述的内容, 而要想实现这一发展的目标, 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 还要依靠中小微企业的大力拥护, 这样才能源源不断的吸引高品质的人才, 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思路, 真正意义上实现创新发展的目标。

1. 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

中小微企业的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政府的支持。这是实现企业人才创新培养最基本的措施,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因此, 人才的创新培养也需要政府在政策以及资金等多方面的供应。其中, 某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积极的在政府的指导下建立起了一个信息服务的平台, 提供给各行业的人才,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人才提供一个免费展示自身才华的机会, 真正的将自身的价值发挥出来, 以此达到创新发展的目标。同时, 公共人才平台的建立还能有效的降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本问题, 中小微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 而将中小微企业、政府以及各大高校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可以大大缩短企业寻求人才信息的目标, 从高校中直接选取相适应的人才, 以达到创建更多企业人才的目标。

2. 吸纳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创新性人才是中小微企业稳定性发展的重要保障, 之所以这么说, 是因为未来我国的市场经济会愈发激烈, 同样, 在国际市场中也是如此, 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认可, 就需要进一步确定企业的人才核心竞争力, 并且将这一竞争力发扬光大。基于这一目的, 在稳定企业发展的前提下, 企业就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 并且人才会主动的前往发展水平较好的中小微企业中, 形成一种相互吸引的模式。对于今后的中小企业发展, 这是实现企业核心凝聚力的重要表现形式, 也是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得以实现的。创新人才保障机制的建立实际上就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 为中小微企业服务, 并且在今后发展中形成更强的竞争力, 同时也能间接实现中小微企业所在城市的发展与经济的建设。

3. 创新人才在招募渠道上应多样化

可以说只要企业肯下功夫吸收人才, 就能真正的实现创新型人才的供给。本文中主要从四种渠道进行论述, 以实现创新人才保障机制的建立。

首先, 高校是发展人才的重要场所, 因此, 从高校的发展出发, 进一步落实创新人才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中小微企业可以与广大的高等院校合作, 专门对创新性的人才进行培养, 这样不仅解决了企业中缺少人才的问题, 同时还解决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困境, 实现了双赢的目的。在众多的高校中, 还可以专门建立起相应的实践基地, 对人才进行有计划性的培养, 这样就可以有效的解决企业缺少创新人才的问题。另外, 在高校中积极的开展一些创新大赛, 使同学们积极的发挥自身的价值, 在比赛中培养创新能力, 企业也能在比赛中挖挖掘具有潜质的人才, 直接招入麾下。

其次, 外来人才的引进是企业创新人才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人才招聘的过程中, 不要单纯的看学历, 更重要的是是否具有扎实的技能, 将实践操作性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 创新目标的实现都是从企业人才处获得的灵感, 因此在外出人才的招聘方面, 应该看中是否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例如改革的意见或是对企业发展现状所具有的独到的见解, 以此实现发展与建设的重要目标。

第三, 采用柔性引才的发展方式。众所周知, 中小微企业在发展中更加需要高层次的人才, 而要想获得这方面的智力支持, 就不应该单纯的局限在单一的平台中, 而是应该将眼光放在更加长远的目标上, 灵活的改善企业人才的引进制度, 保障创新人才不外流的根本性举措就是以开放性的姿态积极的对外引进人才, 并且吸引更多的资金以及智力支持, 健全创新人才的保障制度, 这样不但会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经济效益, 同时也为中小微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最后, 实现创新人才的引进还可以依靠项目, 项目引才的实现主要是针对企业项目而得以实现的, 中小微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新形式的项目进行创新发展, 借此实现企业的创新发展之路, 从而为企业提供更加崭新的活力, 从这点出发, 真正实现企业人才的创新性发展。

4. 小微企业应创新特色化的灵活薪酬制度

创造吸引人才的先决条件, 可采取“基本工资+绩效奖金”的模式来吸引人才。基本工资主要是满足人才的日常生活需要, 使他们能够安心和专注于本职工作;绩效奖金则是对处于不同岗位、不同工作性质的人才的业绩奖励。例如:对于从事技术工作的人才:可以根据他参与的项目为企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以项目提成的方式给与奖励;对于从事管理工作的人才:可以采取“目标管理”的方式。制定一定的管理目标, 并根据目标完成程度以及效果来确定奖金数额。对于目标的制定和考核标准则由企业来制订, 也可以由企业与人才双方协商制订。对于从事市场销售方面工作的人才, 可以采取以市场业绩为依据来确定绩效。

5. 制定灵活多样且具有吸引力的股权政策

通过股权政策将增强人才的责任心, 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参与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和建设, 按照法律的规定, 根据自身条件, 努力建立较为完善的福利保障制度。并尽可能地为人才解除后顾之忧, 以增强人才对企业的归属感。可以结合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 根据人才自身的素质与经验, 依照企业的目标策略, 为人才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或职位, 使员工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动力。股权政策的确立一方面可以保留企业中有实力的人才, 另一方面也起到了激励性的作用, 将人才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变得更为密切, 只有重视起团结的力量, 才能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为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 在一定时间内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稳定、独立的价值观以及以此为核心而形成了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群体意识, 风俗习惯。文化创新能够增强员工的素质和、凝聚力。小微企业一方面要在企业内部倡导创新, 让每名员工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另一方面, 要大力倡导团结协作的精神, 在科技创新和发明方面团结合作。要丰富员工的文化生活, 激发员工的热情, 统一员工的意念和欲望, 提升企业凝聚力。

三、结语

中小微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未来发展建设的重点部分。无论对地方还是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起着重大的作用, 针对当前中小微企业所面临的人才流失的问题, 企业应该予以重点关注, 这对中小微企业的持续发展具有尤为关键的作用。由此可见, 加强创新人才保障机制的建立, 对于其在未来的发展具有无可取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娣.新经济环境下的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危机管理[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2]段美慧.中小企业人才流失问题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 2013.

[3]李凯旭, 李玉红, 杨柳.黑龙江省三江地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创新驱动模式研究[J].经济师, 2015, 11:198-199.

[4]姜政, 金鑫.我国中小企业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激励[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5.

机制创新和保障 篇5

为经信事业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队伍保障

推行竞争性干部选拔,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公务员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激发干部工作活力,具有积极作用。近年来,我委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在机关内部实行科级干部竞争上岗机制,使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走上了科级领导岗位。据统计,近年来,我委共组织了4次竞争上岗,推出了37个职位,其中正处长(主任)职位22个,副处长(副主任)职位15个,59人参加竞争,选拔出正科级领导干部19名,副科级领导干部12名。同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组织了3次公务员调任工作,在符合条件的委直单位副科级干部中选拔了3名副处长。通过创新机制,竞争择优,进一步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调动了积极性,提高了战斗力,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和信息化事业健康持续和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委在全省经信系统目标综合考核中,连续2年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在市级机关作风建设和目标管理综合考评中多次荣获“十佳单位”。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我委组织的历次竞争上岗,能够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相关要求,充分准备、大胆创新、精心组织,力求实效。一是统一思想认识。委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学习《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及《XX市党政机关推行竞争上岗实施细则(试行)》的有关内容和要求,充分认识科级干部竞争上岗工作的重要意义,在思想上保持高度统一,为做好科级干部竞争上岗工作奠定了基础。二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委竞争上岗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委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和纪委书记具体抓,委纪检监察部门对竞争上岗的全过程实施监督,确保竞争上岗工作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三是科学制定方案。根据我委所定编制、内设机构和干部队伍的实际情况,对竞争职位、参与竞争的人员范围、操作程序等进行详细分析和认真研究,科学制定科级领导职位竞争上岗实施方案。委党委对方案认真讨论,并向市人社部门汇报,确保方案科学、合理、可操作性。

二、规范操作,竞争择优。在竞争上岗工作中,我委按照实施方案,严明纪律,规范操作,确保“公开、公平、公正、择优”。重点抓好以下8个环节:(1)公布职位。在机关和委直单位公布竞争职位、任职条件以及竞争上岗的程序、办法等事项,确保人人知晓。(2)公开报名和资格审查。采取个人自荐为主、群众举荐相结合的报名方式,经竞争上岗工作领导小组对审查,报党委研究确定参加竞争的人选。

(3)笔试。采取闭卷方式,委托市考试中心出题和评分。考试题目现场开封,考生的手机由专人负责保管,监考由人事处和监察室共同参与(4)演讲答辩。机关全体公务员参加演讲答辩会,考生以抽签的方式决定演讲答辩顺序,演讲答辩现场分设侯考室和休息室,并安排专人负责,每个考生演讲答辩结束均进入休息室休息,直至最后一名考生完成演

讲答辩。(5)民主测评。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评议竞争者能否胜任职位。民主测评票设“胜任”、“基本胜任”、“不胜任”三种等次,胜任和基本胜任票不到三分之二的不能选拔任用(6)综合评价。对竞争者进行综合评价,形成组织评价意见。组织评价意见由委主要领导、原职位分管领导和其他班子成员的意见组成。(7)组织考察。由人事处和监察室组成考察组,通过个别谈话,全面了解竞争者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情况,客观反映竞争者的德才素质高低,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8)决定任用。根据竞争上岗的成绩和组织考察的结果,由委党委集体研究决定上岗人选。调任公务员还采取了票决制。拟任人选正式任命前,在委内公示7天,再次听取群众意见。公示无异议,报市人社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后,正式下发任职文件。

三、示范带动,激发活力。作为全市经济综合部门,我委承担着工业经济、民营经济、社会信息化、节能降耗等18大项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为确保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推动经济和信息化事业进档升位,加快提升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至关重要。我委通过竞争上岗选拔出的干部,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努力工作,圆满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表现出了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基层企业的充分肯定,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干部队伍的工作活力,增强了“对标找差、创先争优”的意识,全委上下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务实作为的氛围越来越浓,有力地

促进了全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水平加快提升。近年来,我委的节能、春运、信息动员、墙材革新、散装水泥、投资、安全生产、依法行政和网站建设等工作均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

四、加强教育,严格管理。所有竞争到科级领导岗位的人员均实行任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为一年,试用期满后由人事处组织考核,党委会根据考核情况研究决定是否正式任职。对这些同志委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还要与其进行组织谈话,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对做好今后的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委纪检部门对新上任的干部开展集体廉政谈话,加强干部队伍的廉政建设,杜绝干部带病上岗。

机制创新和保障 篇6

[关键词]职技高师,研究生培养,创新体系,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9)04-0022-04

当前,我国教育正处于不断深化改革的时期,这场具有历史意义的教育改革无疑会影响到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作为师范教育组成部分的职技高师,近年来办学层次不断提升,2003年,首批职技高师院校获硕士学位授予权,截至目前,全国相继有8所职技高师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面对21世纪职业教育对创新型师资的要求,既有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竞争。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它直接担负着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任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既是一个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志,也是学校科学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标志。

1研究生层次职教师资培养的背景及存在的问题

1.1相关背景

教师专业化发展使学历层次提高被纳入到教师职业发展历程之中,社会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随着职业教育大发展,职教师资专业化问题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职业技术院校教师除了通过攻读普通学术性学位外,还可以攻读专业学位、申请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简称“中职硕士”)等途径来提升学历。但是,职业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类型,硕士层次职教师资在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质量评价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性。

在硕士层次职教师资培养模式方面,很多院校和学者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主要集中在职业教育学硕士和“中职硕士”方面的研究,不能满足职教师资实际需要。近年来,我国相继有部分职技高师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填补了长期以来职业教育没有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空白,使职技高师在研究生培养方面进入了一个新领域。

1.2存在的问题

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是培养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摇篮,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认清职技高师院校在研究生培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和探索,是当前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1)培养目标的从众性。一是教育目标向综合院校看齐,培养人才的规格脱离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二是只重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而忽视学生从教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三是强调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忽视学生的创新品质的教育;四是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实践技能的应用和锻炼,职业教育特色不够显著。

2)课程设置的延时性。一是教学内容比较陈旧,不能跟上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特别是缺乏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课程,如创新思维的知识及方法训练等;二是教学内容比较单一,与企业及市场需求有差距,造成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狭窄,影响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三是课程设置脱离职业教育实际,没有针对培养合格的中等职教师资所需要的全面素质。

3)教育方式的单调性。一是教学方式相对单一,教师是主角,学生在教学中扮演的是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角色;二是缺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相应活动,致使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更好的培养;三是导师研究课题数量不足,尤其是高水平研究项目缺乏,经费投入不足;四是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创新基地、试验中心、实践基地等条件有限,资源不足,影响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开展。

4)教育评价的局部性。一是教育评价形式单一,重视学生思想、知识的评价,而忽视学生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评价;二是重视结果的评价,而忽视过程的评价,致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教育能力、教学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三是对学生的考核中,重视笔试,忽略实践能力的评估,运用学科理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题目少,让学生动手创作的考核形式更少。

5)研究生教育制度的不完善性。职技高师研究生教育制度包括入学招考制度、学位制度、导师制度、教育教学管理、评价制度等,这些制度在实际的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地方,还需作进一步的改革和探索,以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

2研究生层次职教师资培养创新体系的要素构成

职技高师培养研究生已有数年,构建研究生培养创新体系就显得更为重要,它为研究生教育的深入开展,培养更多满足社会需求的高层次职教师资提供保证。

2.1培养目标和能力定位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2002~2010)》提出,要树立有时代特征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观。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应该涵盖高等教育的所有功能和活动。将这一高等教育质量概念引入到职技高师研究生教育中来,则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能力定位应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培养的高层次人才满足社会需求和人的发展需求,也就是人才培养的质量;二是研究生培养单位创造的知识满足现在和未来的学校需要、社会需要和人的需要的程度,即表现在取得科研成果的质量;三是研究生教育所提供的服务满足社会需求和人的个性发展需要的程度,主要体现在服务社会的质量。

因此,职技高师研究生层次职教师资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既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水平,又有较高的实践指导能力,是兼备专业能力、科研能力和教育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2.2创新课程体系

根据研究生培养目标和能力定位,积极探索灵活的、有利于复合能力培养的模块式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时,必须从职技高师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紧密结合职业教育的教学实践特点,设计一些专业性较强而对教育具有指导意义的实践型课程,增加实践教学、实训实习等环节内容,进一步加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积极探索创新课程体系,构建“学位课程+选修课程+实践与科研训练”的模块式课程体系。其中,学位课程包括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和学位专业课;实践与科研训练包括教学改革及科研、实践技能、学术报告和论文设计等;选修课设置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关的课程;专业课教学要结合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沿,将最新研究成果与教学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不断拓展和充实教学内容。

2.3改革选拔制度和培养体系

职技高师研究生招生的入学考试和招生标准并没有体现出生源属性的差异性,仍然采用统考形式,这既不利于职业教育对教师需求的多样化和灵活性,也与多元化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形式不相符和,造成招生制度的同一性与所需生源差异性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有效途径一是在生源选拔的过程中,应当规范生源属性,减少由于生源性质的差异所带来的在培养过程中的影响,同时有利于学校制定更为合理规范的培养计划和相应的学位授予标准;二是在录取标准方面,应当符合研究生培养的多元性,扩大选拔招生途径,建立适合职技高师人才培养特色的研究生教育机制。探索出一种不同于普通研究生的选拔制度,特别是招考制度要向实践能力考核倾斜,使培养形式进一步灵活和多样化。

2.4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

我国对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有不同的具体要求。学术人才的培养主要侧重于科研能力和实验操作,在设计这类人才的培养质量评价指标时应着重体现培养学校的科研条件、科研水平和科研成果,以及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的评定上;对于专业学位人才的培养主要侧重于其从事某职业的技能和方法训练,在设计评价指标上要重点反映培养单位具有满足技能训练的基地和条件,达到的技能要求以及考核的具体方法。

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定位决定了其办学性质的不同,形成了风格各异、特色鲜明的办学宗旨。在制定评价标准时,应根据学校自身的定位和层次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根据职业教育特点,架构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建立起有效可行的教学质量考评机制。

3实施研究生培养创新体系的现实策略及保障

国务委员陈至立在第22次学位委员会上强调,要提高研究生质量,必须改革运行机制,建立教育质量的长效保障机制和提高质量的内在激励机制。研究生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建立起有效的研究生培养创新体系保障机制,成为职技高师研究生教育的迫切任务。

3.1创新教育观念和教育制度机制

职技高师在研究生教育发展中,要树立质量观念和特色意识。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核心就是要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品质。按照《学位条例》的要求和《高等教育法》的精神,树立以教育创新为基础,以培养和提高研究生创新品质为内涵,以出创新成果和创新人才为导向的创新教育观念,通过舆论宣传、政策引导和制度规范,将创新教育观念体现在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

创新教育要求教育制度创新,通过建立和完善创新教育制度,推动创新教育实践。教育制度创新应当在继承、完善的基础上进行,建立过程管理,强化过程监控;对于符合创新教育方向并尚在试行中的制度,应当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和质量监督的管理机制。培养目标只是给出方向性的总体设计,要使之有实效性,必须层层转化。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其制度创新应具有如下几点:①清晰的质量评价标准;②学生自我评价的可持续性;③有效的激励奖惩机制;④体现特色可操作性强。从研究生招生录取、专业培养、教学实践、科学研究到论文答辩、学位授予、就业指导等工作,都建立科学的管理评价体系,推进研究生教育的制度化。

3.2研究生课程建设机制

职技高师在研究生教育培养中,必须在课程建设上下功夫。改革课程教学,既要重视课程调整和内容更新,又要重视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保证课程教学的前沿性和交叉性,推动研究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要有利于研究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逐步形成动态发展的,同时又要符合职业教育的要求,体现“师范性+职业性+专业性”的培养特色,并鼓励研究生通过课程教学和科研活动自主完成知识的构建。此外,课程设置还要注意为研究生出创新成果服务,使部分课程教学与学位论文、科研工作结合起来。在课程教学上,应当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注重问题式、研讨式教学,围绕问题查阅文献,研究思考,讨论交流,撰写论文。这样不仅可以及时更新知识,保证知识的前沿性和交叉性,也有助于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

3.3研究生导师队伍的遴选机制

导师队伍是研究生教育的中坚力量,是保证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化。导师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第一负责人,从招生、培养,到科研训练,直至论文的撰写都有导师的责任。从某种意义上说,保证导师队伍的质量,就能够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研究生导师队伍的遴选指标主要包括:队伍结构和规模、科研项目和经费、学术成果、教学与人才培养水平、实践技能水平等内容,以形成满足职业教育的研究生培养导师梯队,确保研究生的教育质量。

3.4科研环境建设机制

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善办学条件,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优化和营造科研环境,不仅需要大量投入的物质和建设先进的硬件设施(即硬环境),如先进的教学设施、实验基地等,更需要转变对人才培养教育的观念、情感、态度以及由此构建的各种规章制度及模式等(即软环境),如经费保障、教育理念、规范科学的管理制度等。

加强科研环境建设机制,促进研究生科研活动的开展,其一,把拥有研究课题作为导师遴选的必要条件,构建导师动态管理体系,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努力建立一支“双师型”特色导师队伍,保证研究生导师的数量和质量,从制度上确保研究生进入论文阶段后能直接参与科研活动;其二,使研究生有一个正确的角色定位,了解职业教育的特点,让他们明白自己既是学生又是研究者,参与科研活动是他们学习的另一种重要方式;其三,学校、企业和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合作,共建科技园、研究生实践创新基地,并设立专项奖学金、风险投资基金等等,为研究生广泛参与科研活动创造条件,在项目、技术、资金以及场地方面提供支持;其四,严把论文质量关,着重抓好选题、开题、中期检查和评审等工作,以便带动研究生的科研活动,使之成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

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职技高师研究生培养教育管理创新对于提高研究生教育的效益和质量至关重要,质量和管理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研究生培养创新教育保障体系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系统。职技高师在更新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通过规章制度的不断创新与完善,规范和加强对研究生培养的管理,进一步增强研究生教育管理决策的科学性。逐步实现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把工作重点放到建立和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上,做好宏观管理与质量监控,使研究生质量保证与监控保障机制落到实处,切实提高职技高师研究生教育质量,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文修.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中的几个问题的看法[J].教育改革与管理,2003,(1):1-5.

2 朱琦,陈铭德.从教学管理视角看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J].上海研究生教育,2004,(4):9-12.

3 房剑森.高等教育发展论[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88-189.

4廖文武.改革创新努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上海研究生教育,2003,(1):37-43.

5 王意洁.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3):33-35.

Study on security mechanism of innovation system for post-

graduates cultivation 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normal colleges

FAN Quan-xin,MIAO De-hua,WANG Ru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Tianjin,300222,China)

AbstractThe first group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normal colleges were granted the right to confer master's degrees which has greatly upgraded the levels and standard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Then there comes the issue of how to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postgraduates education.This essay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eaching resource cultivation at the postgraduate level and then lists the composing elements of the innovation system for postgraduates cultivation 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normal colleges;it also discusses the strategies and security system in practicing the innovation system for postgraduates cultivation.

机制创新和保障 篇7

一、我国企业人才培训机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人才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现代很多企业也都逐渐认识到这一点, 从而开始加大对企业人才培训工作的投入。但随着企业培训工作不断全面地深入开展, 也使很多企业人才培训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逐渐暴露出来。

1. 缺乏先进的培训理念。

虽然现在很多企业和员工都能认识到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尤其是企业在其中投入了较多的人力和物力, 但由于缺乏先进的培训理念, 致使培训工作的效果往往大打折扣。从员工方面讲, 由于国有企业用工形式的影响, 企业中很多员工岗位危机意识淡薄, 再加上培训中缺乏一些有效的引导、激励、鞭策手段, 使员工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不够, 很多人把参加培训当成了应付差事, 尤其是在生产任务繁忙和长期缺乏学习动力的情况下, 甚至对培训工作出现排斥和抵触的情绪;从企业方面讲, 由于培训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 员工对培训内容的学习和掌握也需要一个过程, 培训工作的效果和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促进作用不是马上就能体现出来的。有的企业无法在短期内看到培训工作的回报时, 就降低了对培训工作的热情和投入, 难以形成培训工作的长效机制, 最终使企业的培训工作逐渐流于形式。

2. 培训方式单一。

现代很多企业的培训工作还是以培训人员的讲、授为主要的培训方式, 培训过程中缺乏与受培训人员必要的沟通和互动, 属于一种机械式的、灌输式的培训方式。由于员工的文化水平不一、理解能力不同, 这种单一的培训方式使有的员工在培训中出现了“跟不上课”的情况, 难以对培训内容进行理解和消化。长期的、单一的、机械式的培训方式也容易使员工感到厌烦、产生排斥心理, 继而影响到学习的兴趣和培训工作的效果。

3. 培训内容与工作实际存在差异。

培训内容往往是培训人员根据培训对象的岗位工作内容, 参照一些书籍和相关理论知识为主而制定的。由于培训人员一般不是一线操作人员, 缺乏实际的操作经验, 再加上所培训的岗位较多、内容繁杂, 致使培训内容缺乏足够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条理性, 并且与岗位生产工作实际存在一定的差异, 导致培训内容缺乏实用性, 培训工作效果较差。

二、如何在新形势下创新企业的培训机制

1. 创新培训工作理念。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永久内动力, 一个企业要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实现企业科学发展, 需要各种企业人才的培养和企业人才竞争力的提高。而企业的教育培训工作是满足企业人才需求、加强人才储备、发挥人才优势的重要途径。在新形势下开展企业培训工作的基本前提条件是企业管理者和职工都要树立起正确的培训理念, 企业管理者要把企业培训工作上升到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 加大对培训工作的宣传力度和学习氛围的渲染, 使企业管理者和员工清楚教育培训工作对企业未来发展、对个人工作和发展前途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从而使企业加强对培训工作的持续投入, 使员工形成自主学习的持久动力, 形成企业培训工作的长效机制。

2. 创新培训工作机制。

企业培训工作在培养人才的同时, 应注重对培训机制的探索、研究和创新, 完善、强化培训机制。在原有的培训约束机制基础上, 根据员工岗位工作需求建立培训应需机制;根据员工个人发展需求建立培训发展机制;根据员工受培训情况建立培训竞争机制;根据企业生产情况建立培训协调机制等。通过培训考试、知识技能竞赛等方式对培训工作的效果和员工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把学习成绩同个人绩效考核、岗位竞聘、晋升提拔等机制紧密结合起来, 同时采取物质奖励、荣誉奖励相结合的方式, 提高员工培训的主动性和培训工作的效果, 对于学习优秀、通过企业培训脱颖而出的职工应加大奖励、大胆提拔。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实行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的培训方式, 以满足不同职工的个人情况和培训需求, 从而充分发掘职工的潜能, 使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 充分发挥培训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3. 创新培训工作内容。

机制创新和保障 篇8

纵观世界各国发展历史, 科技的重要发展都会引领经济甚至社会各方面的重大变革, 而科技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法律制度对它的规范和保障。因此, 我国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同时, 必须要下大力气开展并尽快完善科技法制的建设工作, 充分的发挥法律对创新驱动的机制保障功能。

一、创新驱动发展的法律保障机制的相关理论概述

1) 创新驱动的概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是新常态的时代背景, 是经济与社会发展新的动力, 其核心思想是以市场需求和产业化发展为导向, 提高全社会的创新意识, 加强对创新活动外部环境的设计和优化, 推动产学研合作, 确实企业在创新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不断提高创新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 推动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2) 健全创新驱动法律保障机制的必要性。科技创新需要资金投入、创造研发条件、成果推广应用等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 需要很多方面尤其是法律制度的激励和保障;需要通过法律手段保护科技创新成果, 承认创新主体的合法权益, 保障创新主体的积极性, 使社会形成自觉的、普遍的创新热情;需要通过完善知识产权法来保护科技研发者的成果, 需要加强落实保密法来维护我们国家通过不懈努力才在某些方面确立的科技领先地位, 要通过完善的法律保障制度确保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最主要手段;我们不但要在立法中明确保障资金投入、研发条件, 而且要对成果应用进行制度规范, 要避免对科技成果的不当应用, 确保科技成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最恰当的使用。

二、我国创新驱动法律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

1) 创新保障和激励制度落实不到位。目前, 虽然中央层面已经出台了关于科技创新的法律法规, 但在制定具体的配套实施措施方面, 各地、各单位之间做得参差不齐。相对而言, 沿海发达省市和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做得稍好, 中西部地区和传统行业的配套措施制定的不够完善。在配套政策落实方面, 问题更加突出, 大部分省市、科研单位、大型企业都缺乏完善的成果应用和创新奖励落实机制, 没有充分发挥出制度应有的激励作用, 这种现象非常不利于深层次挖掘技术创新的潜力, 不利于新兴产业的长远发展, 不利于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2) 创新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在当今时代条件下, 单纯依靠资源禀赋和企业实力是无法保持持久强劲的创新动力, 创新环境对创新能力的提升尤为重要, 甚至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前, 我国创新环境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 缺乏高效的政务环境。近年来, 我国一直努力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但因受落后行政观念的影响, 有些政府部门仍然存在官僚主义作风, 主动服务地方创新发展的意识不强, 行政效率低下;其次, 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不能有效满足国家创新发展的需要。此外, 市场环境建设不够完善, 诸如假冒伪劣、交易欺诈、不守诚信等市场败德行为还依然很多;最后, 金融环境也不容乐观, 企业创新活动需要一定的资金保障, 但由于创新活动风险较高, 企业在这方面的融资相当困难。

3) 对创新成果保护力度不够。虽然国家近年来加大了对侵害知识产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但侵害知识产权的现象仍然触目惊心。其根源在于, 国家虽然加大了宣传力度, 也加大了查处力度, 但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 对这种行为的处罚并不太重, 侵权者的侵权成本低、责任小, 因此屡禁不止。与之相反的则是知识产权维权成本高、诉讼举证难, 科技工作者没有精力和时间去放下手头的工作去应对这些, 只能寄希望于监管部门, 而监管部门的工作不力更严重挫伤了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

当然, 知识产权有它的特殊性, 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要求相关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关知识产权的监管执法、司法审判都要求有一支相对专业的队伍来专门处理, 除按照正常的执法、司法程序运行外, 还要运用其特有的工作程序, 遵照其特有的程序要求。发达国家和地区因市场经济运行的时间较长, 在处理知识产权问题时也相应的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 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专门设置了有知识产权法院专门处理知识产权纠纷案件。

4) 对科技工作的细化评价机制尚不完善。目前, 国内不少大中专院校和专门科研单位的评价导向都存在着论文打天下的现象, 在对科技创新的奖励方面、在职称的评定方面, 都将发表论文情况放到了决定性位置, 对科技成果的实用型和可操作性关注不够, 没有建立产学研一体的科学分配机制, 缺乏对科技成果的细化评价和奖励机制, 有些单位虽然制定了一些奖励政策, 但在落实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体制的障碍, 这严重影响了科技工作者主动面向社会需求开展科研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 国家对孩子从小树立创新意识、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能力的努力还十分不够, 国家的教育体制还相当落后,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还需要国家和教育工作者下更多的力气才能有所成效。在人才成长发展的过程中, 对创新人才宽容、保护和激励的社会环境需进一步优化, 动态有序的人才配置市场需要真正建立。

三、创新驱动法律保障机制的改革路径研究

1) 提高对创新驱动法律保障机制的认识。要在不断深化各级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相关人员对创新驱动重要性认识的同时, 加大普法知识的宣传力度, 提高人们关于科技创新类法律法规对于促进科技创新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

2) 完善创新驱动发展的相关立法工作。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 一定要逐步健全完善科技法律法规尤其是配套落实制度, 要充分发挥创新评价和激励机制的重要作用, 想方设法营造出易于自主创新生存的优化环境, 不断壮大科技创新工作者队伍, 提升创新成果的质量, 积极推进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营造出宽容、鼓励和帮助科技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

3) 重点健全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制建设。健全、细化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 要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处罚力度, 提高损害赔偿的标准, 增加侵权者的违法成本, 完善赔偿制度, 降低科技工作者的举证标准, 加大监管部门的举证义务, 完善司法审判程序, 提高判决执行的可操作性, 完善维权机制。

4) 切实加强反垄断执法。对于垄断行业, 要加快改革步伐, 引入竞争机制, 建立适合科技创新的竞争有序的行业环境。推动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 研究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推动确立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反垄断执法, 投入更多的精力对市场竞争状况进行分析研究, 密切关注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经营者涉嫌垄断行为, 执法人员要具有较高的业务能力, 能够及时发现和制止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垄断行为, 要依法查办有广泛影响的价格垄断案件, 并公开曝光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典型案件, 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拓宽空间。

5) 以法律形式健全人才考核评价制度。以法律制度的形式明确科技创新人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健全公平合理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打破各行业、各部门、各地域之间人才流动的体制障碍, 务必使人尽其用, 安心的扎根于创新工作。

6) 依法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加强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行政综合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 相对集中执法权, 推动综合执法和执法力量下沉。实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推进事业单位综合设置, 逐步减少财政供养人员总量。要切实加大简政放权力度, 加快推进省管县的改革步伐, 最大限度向县级政府放权分权, 凡是能下放到县级政府的职权全部下放。深化提升审批效能的体制革新, 落实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再造, 动态清理审批事项, 进一步推进服务提效。健全审批中介组织监管机制, 限期实现与行政机构脱钩, 着力规范中介机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秩序。

参考文献

[1]冯之浚.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与政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

[2]李远.政策导向与外向型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

[3]王家庭.建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条件研究[J].开发研究, 2007, 6.

[4]高新才.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嬗变与展望[J].西部论丛, 2007, 6.

[5]洪银兴.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型[J].经济问题, 2010, 11.

[6]陈大勤.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与实践[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4, 3.

[7]柳卸林.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4.

机制创新和保障 篇9

一、培养创新型人才

“科技创新, 人才为本”。人才是知识的主要载体, 是创新的决定性因素。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富有主动性、创造性和进取精神的高素质创新型科技人才梯队, 是风电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保障[2]。因此, 为实现风电企业自主创新的成功, 必须着力实施人才战略。

1、加快引进创新人才

加强对风电前沿技术及骨干人才信息的了解, 建立国内行业领军人才信息库, 加强对研发团队的引进工作;建立高校与企业联系的远程面试系统, 组织较大规模的招聘活动, 提高人才引进效率;加大赴海外招聘力度, 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网络, 畅通国际人才供需信息渠道;重点加强对国家级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家科学技术奖主要完成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实施成果转化的研发、管理人才等高级创新人才的引进, 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创建博士后工作站引进博士。

2、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体系

风电企业应该通过建立教育培训基地、完善内部培训机制和加强外部合作等方式,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体系。建立以科技项目为主要载体的创新人才实践、培养机制, 支持高级创新人才争取参与国家和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在实践中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加强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沟通和合作, 建立培训点, 以学术交流、技术培训、挂职锻炼等形式, 定期选送骨干科技人才参加培训;加快紧缺专业人才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资助专技人员出国培训, 提升人才创新能力;积极引进国外著名资格认证和培训机构, 强化对企业研发人员的培养, 拓展国际眼光, 加快培育一支能力强、素质高的研发队伍, 以满足自主创新活动的人才需求和智力资本支持。

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对创新型人才进行恰到好处的激励, 是一门具有战略特色的综合艺术。企业应根据不同年龄、人才层级、不同学历水平, 因人而异, 采用不同的激励方法, 努力提高他们的满意度[3]。为此, 根据激励性质的不同, 我们把激励分为四类:成就激励、能力激励、环境激励和物质激励。

1、成就激励

一是组织激励。在组织制度上给员工充分授权、委以重任, 以激发其内在潜能, 焕发出巨大的创造性。二是榜样激励。为创新成绩突出的员工赋予荣誉称号, 树立成榜样, 倡导其他员工向他们学习, 强化对优秀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品质的认可。三是绩效激励。及时让员工知道自己的绩效考评结果, 促使员工清醒地认识自己的差距和努力的方向以产生激励效果。四是目标激励。企业应该了解员工的思想, 努力将企业目标与员工的理想结合起来, 从而实现单位和员工共同发展。

2、能力激励

一是岗位激励。让员工自主选择工作岗位, 做其最喜欢的工作, 用工作本身来激励员工, 从而提高效率。二是培训激励。培训激励对青年人尤为有效, 为其承担更具挑战性的工作、更大的责任及提升到更重要的岗位创造条件。

3、环境激励

一是塑造人本、创新、合作的企业文化。企业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营造充满信任与亲密感的文化氛围, 让员工心甘情愿地为企业奉献自己的才能与忠诚。二是良好的沟通和信息共享。良好的沟通和信息共享机制能够获得更佳更多的合作、减少误解、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客观环境激励。企业的客观环境, 如办公环境、办公设备、环境卫生等都可以影响员工的工作情绪。在良好的环境中, 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率都会有所提高。

4、物质激励

一是可实行谈判工资制度。依据每个人的技术成果和可替代性, 同时参考经济发展程度和企业利润等指标, 通过谈判确立创新员工的工资。二是项目奖金激励。对工作成绩优秀和按时或超额完成任务的员工进行奖励, 可以促进员工抓紧项目进度和提高项目质量。三是实行股权激励:股票期权、员工持股、利润共享等, 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等, 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四是自选式福利。由企业设计出一系列合适的福利项目, 由员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提高员工在福利方面的满意度。

摘要:自主创新是我国风电企业的必由之路, 建立自主创新的人才保障机制成为一个必要前提。本文从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两个方面探讨了我国风电企业自主创新的人才保障机制。

关键词:风电企业,自主创新,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管志杰:《常州中小型企业自主创新机制研究》,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 2009年。

[2]孙健、葛文红:《海信研发队伍的自主创新保障机制》,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7年。

住房保障:完善管理和退出机制 篇10

其中, 有委员提议, 应将“审”、“批”保障房的职责划分清晰, 形成监督机制;也有委员呼吁, 要尽快出台《住房保障法》, 赋予各级住房保障部门行政强制权, 使其在执行强制退出时有法可依。

完善管理和退出机制

“近年来, 我国各地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成效显著。但是, 在推进过程中, 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矛盾。”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郑惠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 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快速推进过程中, 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矛盾。

以租赁型保障性住房为例, 一方面, 我国现有廉租房和公共租赁房的两类产品和两种体系, 二者管理方式差异较大, 导致产品衔接不顺畅, 行政管理成本较高;另一方面, 各地租赁型保障性住房申请准入和供应分配机制相对完善, 但是配租后的管理机制和退出机制则相对薄弱。发达国家经验表明, 为有利于建设和管理, 租赁型保障性住房一般只有一个产品或体系。

在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副主席杨天怡看来, 保障性住房的后期管理, 尤其是退出管理将逐步成为各地住房保障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据调查, 目前许多地方的保障性住房尤其是公租房存在违规、违约、取证难及强制执行退出难等问题。

“保障房的原意是要保障中低收入阶层的基本居住需要。但贪腐的出现令真正有需要的人得不到帮助。”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南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赛娥在提案中指出:“要将负责审、批保障房的两个职责划分清楚。使调查者和最终批准者权力制衡, 确保收入认定的客观性。”

全国政协委员、台盟南京主委胡友青则建议, 实现保障房“自然退出”, 就应建立分步退出机制, 在保障房和商品房之间建立一种过渡方式, 这种过程必须是分步的、缓和的、层层推进的。

他认为, 对租赁型保障房, 则应建立随承租人收入提高逐步提高其租金支付比例, 直至缴纳市场租金的机制, 以经济手段引导退出, 即采取更加人性化的方式, 允许因家庭收入增加不再符合配租条件的住户, 适当提高房租, 使其能继续租用保障房, 以有效解决退出难的问题。

推进廉租房与公租房并轨

除了有相应的退出机制外, 郑惠强认为要推进廉租房与公租房并轨。他建议, 首先要统一房源筹措, 分类安排使用。廉租房实物配租房源的建设筹措应全部纳入公租房体系, 统一公共租赁住房准入标准或廉租房实物配租准入标准。其次统一资格审查, 分类供应配租。第三, 统一租赁价格, 分类补贴租金。

“建议不再提供产权型保障房。”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红云表示, 我国现有的保障房包括经适房、廉租房等多种类, 建议保障房全部改成公租房。

“经适房、廉租房等类型的保障房, 是过去政府财力不够时的过渡办法, 以土地收益等方式建经适房、限价房, 但是这种产权型保障房容易滋生腐败。”李红云说, 保障房是公共资源, 住房困难家庭一旦拥有经适房、限价房等保障房, 等于就拥有了产权, 在其购房条件改善时可以出售, 这就势必占用了公共资源造成社会不公。从国外来看, 一般也不提供这种产权型保障房。

他建议以后用公租房来解决住房保障问题, 现在国家财力足够, 可以救助住房困难家庭, 甚至可以提供租房补贴, 而不要再提供产权型保障房。

李红云的观点得到不少人大代表的认同, 全国人大代表、建业地产董事长胡葆森在“两会”上就保障房建设、分配问题表示, 应取消经适房和限价房, 大力发展公租房。

机制创新和保障 篇11

【关键词】 农村 社会保障 存在问题 解决途径

1.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农村社会救济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后一道防线

由于农村财政汲取能力低、社会集资能力低、个人支付能力低,从而使社会保障基金缺口大、筹集资金贫乏、社会保障的物质基础薄弱,虽然有关部门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面做过种种努力, 从以下两方面分析可以看出农村社会救济依然存在种种问题:

1.1.1农村弱势群体的保障问题 农村弱势群体是低收入农户或农民的集合,其中包括大量的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绝对贫困人口。其弱势程度反映了收入分配严重不平均的社会问题。在我国经济收入差距巨大、层次分明的社会结构中,最明显且最大的一个弱势群体就是相对于城市居民而存在的农村居民。而农村居民中为温饱问题所困扰的人口,是社会结构中最底层的弱势群体。

1.1.2 农村五保户救济制度农村五保户救济制度是我国农村社会救济事业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由集体经济组织统包统养的五保供养形式 。近年来,我国的农村五保救济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村经济形势、经营管理方式的变化,五保供养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逐步解决。我国从2001年就进入了老龄型阶段,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1.2亿人,其中80%的老人在农村。五保对象的比例增加的可能性更大。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五保对象的供给标准相应提高;五保供养形式与减轻农民负担有所矛盾。国家为稳定农村社会,增加农民收入,各级政府强调乡镇统筹费不超过上年农民人均收入的5%,且统筹金额几年不变。而《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五保供养的实际标准,不应低于当地农民一般生活水平。在筹集五保对象供养钱粮的过程中,政策有矛盾,认识不统一,工作难度大,困难重重。

1.2农业生产保障

土地在农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作为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农业大国,我国传统的农村社会保障实质上就是以土地保障为核心的。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社会保障形式出现了新的特征,但土地保障的核心地位并没有改变。然而,目前土地保障功能正在的弱化,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土地保障作用已日渐减弱,土地这一最后保障因而出现“虚化”。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可以看出:

1.2.1农业收入比重下降,非农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考察土地保障功能的强弱,可以从农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分析得出。从农民收入增长的来源结构看,农民收入的增加主要依赖非农业收入的增加,并且非农业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大。可见农业收入比重的下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所表现的持续下降趋势,反映了土地保障功能的弱化。

1.2.2工业化、城鎮化导致耕地减少,失地农民增加农村社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目前我国农村社区发展的一种普遍流行趋势。但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所带来的另一结果是耕地的减少。

1.2.3土地提供的就业保障不充分,农村居民失业风险产生且加剧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为农村居民所提供的就业保障不充分。随着农业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必然越积越多。而加入WTO后,在农村就业方面,总体影响是负面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1.3农村医疗保障现状

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障主要是医疗保险和大病统筹,以及基于亲情、友情而形成的社会网络资源所提供的非正式保障,这种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相结合,共同构筑了一个健全的社会医疗保障网络。然而在农村,长期以来一直是依靠家庭的互助互济来提供医疗保障,随着家庭小型化以及农民所面对的医疗风险日益增多,家庭的保障能力显得力不从心,所以迫切需要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然而建立社会医疗保险的条件尚不成熟,在现阶段只能建立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合作医疗制度,来解决农民就医看病难的问题。但合作医疗制度在实际运作中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1.3.1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与每日的吃饭、穿衣不同,侥幸的心理广泛地存在于农民之中,看病的花费不属于刚性支出,这些随机潜在的风险尚不能使没有多少余钱的他们产生固定的医疗消费投入意识。刚刚开始宣传的时候,农民的积极性非常之高。但是,叫农民真正拿钱的时候却非常困难。

1.3.2合作医疗报账难、程序复杂这一直是困扰农村合作医疗发展重要瓶颈之一。

1.3.3农民与医疗机构间的信任危机许多群众对卫生院、乡村医生的医疗技术、职业道德和乡镇一级医院的管理服务水平缺乏信任,认为尽管国家给了补助,但定点后,医生可以小病开大处方,随便多开药,最终付出的药费比不参加合作医疗的费用还要多,得不偿失。如果这种歪风不禁止,农民微薄的合作医疗报销资金势必在短期内可能消耗殆尽,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积极性同样受到影响。

2.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机制的措施

2.1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土地保障功能,再造土地保障能力,首先就是要改变土地保障功能的持续弱化状态,而土地保障功能呈持续弱化状态的深层次原因是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决定土地保障功能的发挥,进而决定农村社会保障状况。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主要存在两个主要问题:对于土地利用上侧重于公平而忽视效益,导致土地的利用效率低下、生产功能不高,农民通过劳动而取得生产性土地收益有限;对土地的实际价值反映不利,农民基本上不能通过土地流转等形式而取得土地的财产性收益。现行的土地制度导致农民不能获得应有的土地收益,土地收益的低下使得土地不能发挥应有的保障功能,土地保障功能呈现弱化状态。土地的生产功能是土地保障功能的基础,土地生产功能的有效发挥有利于土地保障功能发挥,完善的土地制度应该能够合理协调二者关系。完善现行农村土地法律制度,要本着这样一个基本思路:引入市场机制,将农村土地资源定位为一种可资本化的生产要素,以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对农村土地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2.2积极探索资金筹措的有效途径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难度大的工作,只有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才能保证这项事业的顺利发展。从目前的实际状况出发,解决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途径主要有:建立稳定的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的制度,筹集资金要从单一主体化走向多元化;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财政投入力度;要打破城乡分治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框架,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改变目前政府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扶持微乎其微的状况;要引导和鼓励农民自身积极投入参保,完善补贴政策;要提高政府和集体对农民参保的补助比例,通过政策激励,吸引农民参保。

2.3健全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合作医疗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三项制度

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需要建设的具体制度很多,但就目前而言,广大农民的基本要求与愿望是实现“生有所靠、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因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村医疗保险三项制度建设是重点。

2.3.1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它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社会救济制度。建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科学确定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正确界定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据调查,需要保障的对象一般占农村人口的5%~6%。

2.3.2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目前我国农村的医疗保险大致有合作医疗、统筹解决住院费、预防保健合同等多种形式,其中合作医疗是最为普遍的形式。实践表明,村办村管、村办乡管、乡村联办、乡办乡管等多种形式的农村合作医疗,是广大农民通过互助救济,共同抵御疾病风险的好办法。需要注意以下两点:正确选择合作医疗的形式及内容;合理补偿医疗费用卫生系统在相关政策、运作机制、公示制度、报帐规程等方面的工作还有待完善。

2.3.3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需要注意以下两点:正确规定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和缴纳方式;切实做好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及保值增值工作。

2.4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要从实际出发,妥善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在国家的支持和帮助下,依靠社会力量和社区组织来发展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障社会化,强化农民积极参与意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关系。长远目标应实行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近期既要正视这种现实差别的存在,又要努力缩小差别,特別在制定农村社会保障办法时,应对参保农民转移到城镇后,其社会保障关系如何向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接轨做出明确规定;保障项目、保障办法、保障水平等要切实可行,既与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又能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水平;物质保障与服务保障的关系。既要保障物质上的基本生活,又要完善社会保障服务,建立一个功能齐全、覆盖面广、规范透明的农村社会保障信息服务网络,应处理好社会保障制度与其他转移支付之间的关系,国家财政可以根据财力的状况,在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一方面将转移支付资金用于对农村的教育投入,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提高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一方面要不断增加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实际上,与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一样,政府在这两方面所做的工作,其本身就是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一种有效的财政政策手段。

2.5大力加强社会保障立法工作

社会保险作为整个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和核心,是以强制性为基本特征的,而社会保险的这一强制性又必须通过国家立法才能得到保证。目前,社会保险在农村进展不力,举步维艰,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社会保险立法滞后,因此,必须加快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加快农村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主要应该抓好以下两项工作:要抓好单项法规的建设,如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法、农民医疗社会保险法、农村工伤社会保险法、农村扶贫法与灾害救济社会保险法和农村残疾人保险法等;要抓好地方性法规的建设,鼓励与提倡各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的保障办法。

机制创新和保障 篇12

作为欧共体内第一经济大国, 德国经济实力位列世界第四。德国在医疗领域和技术创新上名列世界前列, 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汽车品牌奔驰、宝马、大众都位于德国, 德国还是世界第二大商品出口国和第三大商品进口国, 在对外贸易方面处于世界的绝对领先地位, 被誉为“出口冠军”。尤其是在2008年欧债危机和金融危机的连续冲击下, 德国经济水平仍然保持了总体稳定、稳中有升的态势, 这一切有赖于德国在多年发展制造业过程中积累的工业基础, 有赖于德国经济发展体制下一贯提倡的创新体系, 也有赖于德国政府在大力发展中小型企业上长期以来的保障机制。

德国企业对于创新的认识

德国是一个典型的以科技立国的国家, 在2013年欧盟创新能力排行榜上高居第一位, 在全世界范围内也仅仅略逊于美国和韩国。德国企业一直以其严谨、精细的工作作风闻名于世界。“德国制造”在100多年前曾经是伪劣、假冒、低劣、廉价的代名词, 但是德国人在100多年后为这一名词增添了上乘的质量、可靠的服务、精细的细节与长久的使用期等诸多的光环。在这一蜕变的背后, 凝聚了德国企业专注做产品的创新精神。

在德国人看来, “创新”是一个广泛的定义, 这其中既包括新发明、新发现, 也包括对同样的问题找出新的解决途径。据调查, 全世界的创新产品中, 只有10%是新发明, 20%是产品开发的新系列, 26%是产品系列的补充, 7%是老产品的改头换面, 可见创新范围之广泛。一个产品存在着四个周期:发明、成长、成熟、衰退。产品在这生命的四个周期中均可以进行创新。这里所说的创新不仅仅是产品的创新, 而是围绕着产品的所有环节, 例如营销、服务、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等等。加快一个产品进入市场, 是创新;使企业能够推陈出新, 也是创新;缩短供货期、降低成本、加强和零配件供货单位的合作, 提高客户满意度, 节约科研研发成本等, 都可以有创新。创新思维贯穿于产品发展的全周期中。

德国创新体系的构成

在创新主体上, 创新并不仅是一位科学家或一家企业的自身行为, 它是一个系统工程, 是一个多方面共同保障的集合体, 其中包括了企业内部创新、研发体系建设、教育资源配置、科研融资体系、政府政策性指导、劳工和税收政策等多元化因素。这六大模块彼此之间相辅相成、开放协作, 且与时俱进、均衡发展, 构成了德国整体的创新机制, 即NIS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一个完善的创新机制能够决定一个经济体的质量和发展速度, 能够引领这个经济体的发展方向, 能够展现这个经济体与其他经济体的合作关系, 也可以昭示这个经济体改革和改良的方方面面。六大模块的均衡发展, 保证了创新过程的顺畅运行。

德国的创新体系机制由多个层面的制度及辅助组织构成, 主要有欧盟及德国政府层面, 州政府层面, 大学院校、研究所及企业层面等。各层面对企业创新的鼓励政策的最终目的都是促进企业不断发展, 保证区域及国家经济的繁荣。在政府层面, 欧盟、德国、地方政府等每个层面都有相应的创新促进规划和发展目标, 并且有相应的创新网络机构、咨询机构、协调科研机构、企业创新项目的申报, 负责向企业进行信息传播、为企业提供咨询、提供科研招标等。这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创新申请欧盟、德国政府、地方政府经费支持提供了方便;在辅助层面, 为能使企业充分了解和利用这些政策, 德国政府在国内还专门设置了咨询、委托机构, 接受政府委托, 为当地企业提供资本投入, 针对企业进行培训, 或免费提供信息及牵线业务, 如州投资发展银行 (Nbank) 、NGlobal咨询服务公司、工商联合会等, 在欧盟政府的组织下, 帮助企业实现一体化。

技术创新体系的保障机制

德国2020年的科技创新规划指出:到2020年德国在国际竞争上要从一个科学型国家转化为一个可持续发展性国家;在环境和能源、健康和食品工业、交通、通讯、安全五大领域完成创新, 实现重点项目的突破;兼顾工业和科研机构的紧密配合, 形成科研的联合体。在这一创新规划的背后, 完善的技术创新保障机制是重要的推动力。

在德国的技术创新体系中, 政府作为不可或缺的一个单元, 对于企业的创新有着重要的引导意义。首先, 政府为了保证经济发展, 为技术创新创造了很好的法律和制度框架条件, 保障企业有效竞争而避免垄断无序。联邦政府在100多年前制定的一系列有关鼓励技术创新的政策仍然沿用至今, 包括1877年从英国颁布的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中借鉴而来的德国专利保护制度在现在仍然发挥着积极作用。其次, 政府围绕城市、企业创新发展的战略, 搭建创新发展平台, 形成协同创新模式。德国各级政府不仅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同时支持高校科研机构以经济发展为导向开展科学研究, 并在政府层面上给予金融、税收、补贴等各项政策的支持, 促进高新技术的转化。更为重要的是, 政府能够引导优势资源围绕创新战略而集中。

以不来梅州为例, 闻名世界的梅赛德斯—奔驰第二大生产基地、贝克啤酒、空客等均位于不莱梅地区, 但不来梅州政府却并未局限于此, 而是围绕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历史优势确立“航空航天业、风能和海事”三大产业集群, 并围绕这三大集群产业建立了完善的创新保障机制。在科研机构上, 不来梅州拥有两所综合性大学、一所艺术大学、两所应用技术大学和20余家科研机构, 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的各类项目绝大多数均与三大集群产业相关, 保证了城市持续发展的后劲, 其中仅风能相关就有140余家风电企业、15家科研机构和400余名科学家, 空客在不莱梅拥有5000余名员工, 而其中3500名均是研发人员。在行业协会上, 270家当地企业和研究机构共同组建了不莱梅港风力能源协会, 其宗旨是推动和促进岸基风电与离岸风电的发展。在政府指导上, 不来梅州政府建立了隶属于政府经济发展部的投资发展银行、咨询服务机构、工商联合会、技术转让服务机构等。

柏林阿德勒斯霍夫产业园, 被誉为“德国最成功的高科技产业园区之一”, 也是“柏林最著名的媒体区”, 同时又是“全球最大的15个工业园区之一”, 还是“欧洲最大的综合性一体化技术园区”。目前, 园区内积聚的企业900余家, 其中有大部分从事高科技行业, 还有11家科研机构和洪堡大学的6所自然科学研究所, 年产值超过20亿欧元。该园区在1909年建立了德国第一个飞机场和国家飞行研究所, 一度是德国军工基地。但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后该场地被禁止军工产业发展, 直至1990年德国统一。在转型过程中, 柏林市政府迅速建立了由政府指定管理公司管理、由应用科学研究所、大学教育基础研究、高科技中小企业孵化器组成的“1+3”模式。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 已经形成了航空航天、激光及测量技术、能源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主的高技术研发与产业群体, 成为欧洲最成功的高科技产业园区之一。

上一篇: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下一篇:异曲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