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保障内部机制(共12篇)
质量保障内部机制 篇1
一、民办高职院校面临重重危机
(一) 生源危机
研究生源问题离不开人口的历史变化和现实状况。笔者的“生源危机”论是从下面几个简单的事实得出来的:第一, 自独生子女政策实施后, 1989年至2000年中国出生人口下降近1 000万, 孩子的减少必然带来大学生的减少。据教育部年报统计数据显示, 2009年大学考生全国范围内首次大幅下降:与2008年比, 云南下降15%, 天津下降14%, 山东下降13%, 江西、西藏、内蒙古各下降9%……;2010年与2009年比, 湖南下降19%, 江西、内蒙古下降11%, 河北下降10%……。据教育部公示, 2010年全国高考考生报名数900多万, 根据上述数据推算, 两三年后全国高考考生可能只有600—700万。据四川省统计局2010年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 2009年, 四川普通小学在校学生人数创下了30年以来的最低, 仅617万人, 较最高的1980年的1 144.2万人减少了527.2万人, 下降46.1%。由此可以预见几年后四川的大学生生源危机。第二, 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 出国留学队伍日渐壮大, 其中, 本科生已经成为大学生源外流的主流。据教育部通报, 2009年留学人数为22.93万, 比去年增加4.95万, 增长了27.5%。按照这个速度, 几年后几十万留学生不是神话。第三, 争抢生源愈演愈烈。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计划内招生629万, 加上计划外招生如“3+2”等项目, 中外合作培养的计划外招生, 还有200万以上的成人本专科招生, 所以2009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新生人数近900万。按照目前中国大学的录取能力计算, 中国大学招生人数将大于或等于考生人数, 高考将失去意义, 理论上得“0”分也可以读大学, “空校危机”不可避免, 生源之战已经白热化。
(二) “产出”危机
如果从教育市场的视角看待民办高职院校, 那么民办高职院校就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企业”, 衡量一个企业的好坏是要看”产出”质量的。民办高职院校“产出”的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毕业生。毕业生的质量高低就是“产出”质量的高低, 毕业生的就业率就是“产出”质量的直接量表。从目前民办高职院校自报的就业率来看, 就业形势似乎令人鼓舞, 但其就业质量和内涵与企业和雇主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据麦可思研究资料显示, 高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不足50%, 就业后的“职场新人”离职率还特别高。据麦可思《中国大学生2009年就业报告》蓝皮书披露, 毕业半年后失业人数最多的10个高职高专专业失业人数为12.5万人, 占了高职高专失业总人数的30.2%。其中7个高职高专专业2007—2009连续三届失业人数最多。高校之间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产品”——质量人的竞争, 高职生本来就是低端就业, 其质量人的竞争力更低, 反映出来的就是高职院校的“产出危机”。
(三) “挤兑”危机
目前, 二三类本科院校正在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 努力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转换。他们的许多做法正在向高职院校看齐, 即以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来培养本科实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实行“3+1”的人才培养模式。如贵州财经学院和山西财经学院, 他们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走出了自己的路子, 最近两年他们的高考报名人数均是其招生指标数的五六倍。在此形势下, 高职院校原先所谓的优势就不再明显。对民办高职院校来说, 由于自身投入不足, 师资和实习实验实训设备条件有限, 他们更没有能力同本科的应用型院校竞争。民办高职院校事实上存在被“挤兑”的危险。
(四) “转型”危机
随着中国进入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中心, 国内经济发展模式必然实施战略调整和转移。肩负社会服务责任的高等院校, 也必须跟随国家的战略转移而转变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 随之而来的挑战就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对此反应最迫切的是与地方经济整合最密切的高职院校。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其他国办高职院校, 有国家和地方政府支撑, “转型”是不太难的。而民办高职院校因为年轻, 在各方面资质不够, 无法适应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和转型的需要, 而面临“转型”危机。另外, 为了破解高职招生的难题, 很多地方高职院校打起了中职毕业生的主意。2010年中职毕业生达到了800万, 预计高职招生320万, 假如中职的20%升入高职, 生源也达到了160万, 超过一半。生源结构的变化, 必然要求人才培养方案、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方式相应转变, 这是另一种“转型”危机。
(五) “红牌”危机
《教育部关于公布2010年暂停招生 (红牌) 和限制招生 (黄牌) 高等学校名单的通知》 (教发[2010]5号文件) 指出:“根据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结果和《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 (试行) 〉的通知》 (教发[2004]2号) 等有关规定, 经审核确定, 山西老区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高等学校因基本办学条件达不到有关规定要求, 确定为2010年度暂停招生 (红牌) 或限制招生 (黄牌) 高等学校。”“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高等学校各类招生管理工作的通知》 (教发[2007]13号) 有关规定, 经审核确认, 上海中华职业技术学院、武汉科技职业学院等2所高等学校因2009年招生、办学秩序不规范, 确定为2010年度限制招生 (黄牌) 高等学校。”这9所高等学校均属于民办院校, 亮过红、黄牌的高职院校可以肯定地判断其校内缺乏“质量文化”。缺乏质量文化的民办高职院校今后的生存道路将更加艰难。在民办高职院校中像这种“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达不到有关规定要求”和“招生、办学秩序不规范”的情况比较普遍。一旦政府“叫真”起来, 有几个不面临着关门的“危机”?
在重重危机面前, 民办高职院校想要寻找出路, 显然不能指望政府的恩惠, 不能希求别人的救助, 只能依靠壮大自身, 加强内涵建设, 努力“达标”和“规范”。“达标”和“规范”的核心是加强内部质量保障,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赢得国家、社会、家长和学生的认可。
二、改革民办高职院校体制, 确保内部质量保障主体优化
中国的民办职业院校的投入资金较独立学院少, 投入动机大多不在回报社会, 而是获取利润, 因此, 民办高职院校往往在利润和公众利益之间很难达到平衡。当学校行政管理人员按照教育规律执行权力时, 与老板 (主要投资人) 的权利发生了矛盾冲突, 往往是老板说了算:要么牺牲教育教学质量来化解这种矛盾冲突, 要么行政管理人员走人, 行政班子重启炉灶, 这就导致学校教学管理随时处于动荡不定之中, 内部教育教学质量也不能得到基本保障。
要摆脱民办高职院校面临的重重危机, 首先就要解决自己身上的危机, 解决质量保障主体问题, 也就是解决治本问题。只有解决了民办高职院校质量保障主体问题, 才能避免个人说了算, 才能使权力和执行有分有合, 才能形成一个覆盖全局全过程周而复始的质量保障体系, 才能建立起培养质量人和质量文化的机制。
要解决质量保障主体问题, 笔者认为可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
(一) 去老板化, 建立起内部质量保障决策层、执行层、监审层三权分合有度的管理体制
内部质量保障决策层自然由董事会承担, 但是董事会的组成除了老板 (主要投资人) 、院校领导外, 必须有适当比例的教授、教师、学生、校企合作单位的专家代表。内部质量保障的执行层由以院校长为代表的教务委员会承担, 其成员自然是各级主管领导。内部质量保障的监审层应该是董事会成员中不担任执行层职务且有监审能力的代表组成, 并常设一个监审办事机构, 除自身监审以外, 接受师生的举报。要解决质量保障主体问题, 首先必须解决体制问题。
(二) 去虚拟化, 走全员质量保证之路
国家通过教育部的教育评估手段来实施外部质量保障是有了, 但其效果程度有多大不在本文研究范围之内。针对个别民办高职院校的考察来看, 笔者认为其内部质量保障完全处于“虚化”、“虚拟化”状态。高职院校的质量究竟是什么?民办高职院校执行什么样的质量标准?怎样保障质量标准?没有几个人真正去思考和研究这些问题。虽然, 各级教育部门的文件都在“研究”这些问题, 也出台了一些应付的办法, 但是教育质量的“可有可无”论, 谈论质量的”无事找事”论, 不知如何着手保障质量的“避而不谈”的现象, 仍然屡见不鲜。民办高职院校要突破重重危机, 只有去虚拟化, 树立质量人和质量文化意识, 走全员质量保障之路, 才是出路。
(三) 去权力集中化, 确保院、系、教学团队三级质量保障和质量竞争分权体系
过去对付上级的教育评估的办法是对照评估标准, 用下行政命令的办法, 强制编造各种数据和资料, 强行训练师生以便应对评估人员的提问。这种办法显然不适用于民办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障工作中。笔者认为, 内部质量保障不是权宜之计, 也不是行政领导几个人的事, 而是全体教职员工的事。既然是全体教职员工的事, 就要权力分散, 分层承担, 分权竞争。院、系、教学团队, 应形成带有层级性质的教育质量目标和标准, 实施教育质量目标管理。这样也便于监审机构按照不同层级的教育质量目标和标准去监审。只有这样做, 全员质量保障之路才能顺利走下去。
如上所述, 民办高职院校如能实施决策层 (董事会) 、执行层 (教务委员会) 监审层之间分合有度的内部管理体制, 确保院、系、教学团队三级分权竞争体系, 使内部质量保障的主体优化, 走全员质量保障之路, 就解决了内部质量保障的根本问题。
三、制定高职院校质量标准, 对外部进行质量承诺
教育质量是教育部门的“产品”必须达到的水平。高职院校的主要“产品”就是高职毕业生。高职毕业生的质量水平, 体现着学院教学目标及学院培养规格的程度, 即体现着与用人单位和社会需求之间差距缩小的程度。
(一) 制定内部质量标准
到目前为止, 国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高职院校质量标准。这个标准短期内不可能由国家制定出来, 只能由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的定位和教育质量自身生存规律自己研制。
民办高职院校在制定内部质量标准的问题上, 要考虑这样一些因素:首先是价值观念和价值基础, 民办高职院校你的价值取向是做“公益”、争“一流”, 还是获取回报?其选择决定了学校的教育目标和使命;其次是办学投入能力, 即质量保障的条件, 民办高职院应科学合理地确定办学规模, 形成有控制的质量规模;最后是如何对考虑质量形成的核心过程给予保障, 并做出公正的质量评价, 以此来确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 实施具体的质量保障措施
在找准自己的质量定位以后, 就可研制具体的质量保障措施。首先, 通过调研或第三方资料, 掌握社会和企业对本院校各个专业培养的“质量人”从事相关职业工作的要求。其次, 从职业工作要求方面反推质量标准, 有针对性地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选择课程和制定课程大纲, 找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着力点, 从而明确“质量人”的质量标准。
在实施过程中如何加强质量保障?可以借鉴工商企业的办法, 如, 寻找影响质量的关键控制点, 制定关键控制点的质量控制标准, 实施关键控制点的质量评价, 运用质量信息反馈的质量管理调控措施, 对质量过程持续改进提高, 并把好质量出口关。
民办高职院校只有向社会实事求是地承诺自己能够生产什么质量的“产品”, 而不是虚假广告宣传, 才能赢得社会、企业、家长和学生的尊重。
四、建立质量保障机制, 提高民办高职院校的竞争力
如果良好的体制是民办高职院校成长的“骨骼”的话, 那么合理的机制就是民办高职院校成长的“血肉”。只有骨骼没有血肉的肌体不是健康的肌体, 同样只有良好的体制没有合理的机制的民办高职院校也不是有竞争力的民办高职院校。而目前有些民办高职院校确实因为资金紧张等问题, 而没有考虑过质量保障机制建设的问题或者考虑得很少。为此, 笔者提出以下几点主张。
(一) 树立变“要我评”为“我要评”的自主质量保障意识
过去很多民办高职院校把评估仅看成是上级的要求, 担心评估不合格, 招生指标就会减少, 因此, 他们想尽办法来应付, 其实这并不能解决问题。在重重危机面前, 民办高职院校应该更换观念, 即要意识到搞好自己内部质量保障, 是自己的需要, 而不是别人的要求, 是以“自律”换取“自主与自由”, 是免受政府和社会干预的一种“自我保护”手段, 更是自我生存的必要手段。
(二) 建立多元多样的质量激励机制
没有激励机制, 就很难走通三级质量保障和全员质量保障之路。既然质量保障体系的环节是多元的, 质量控制的关键点是多样的, 那么就应该建立多元多样的质量激励机制。比如学院一级实行奖金激励制度、职称低职高聘制度、骨干教师和教学名师特殊奖励制度、精品课程和教学团队奖励制度。同时放宽系 (部) 、教学团队的管理权限, 让他们自身有一些搞活资金和激励员工的权力和措施。只有肌体的各个系统活络起来, 才有整体的活力。
(三) 建立多方合作的投入保障机制
民办高职院校的投资主体大多不是上市公司, 没有雄厚的资金做后盾。相反, 太多的民办高职院校的运作资金全靠学费支撑, 有的连学费也分流出去, 不在投入保障之列。更何况民办高职院校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实验实习设备和实训基地建设的。没有投入保障, 哪来质量保障?因此必须要建立起多方合作的投入保障机制, 才能实现内部质量的保障。许多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成功实践证明, 这是解决投入不足矛盾的有效手段。但是也有许多校企合作不成功的例子证明, 没有平等合作和双赢的投资理念, 是实现不了多方合作的投入保障机制的。
(四) 建立时空纵横的质量监控机制
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呈现一个矩阵式的质量保障系统, 其质量准则和质量标准 (教育目标和培养模式等) 既有横向的专业和课程的区别, 又有纵向的时期和时代的演进;其质量实施过程 (教学计划执行、教学常规管理、实习实训管理等) 既有纵向的三年时间过程, 又有横向的课堂内外和校内外教学环境的演变;其产出质量关口 (课程考核或期末考试、综合素质测评、顶岗实习、毕业论文或设计、毕业生质量跟踪等) 既有时间上的延续点, 又有空间的把关点;这一切又都可以反映在具有时空变化特性的质量思想和质量文化上。所以必须建立起时空纵横的质量监控机制。比如建立“院、系、教学团队的教学工作质量年度分析报告制度”、“教师教学工作质量年度分析报告制度”、“计财等部门的教学投入保障情况年度报告制度”、“学生学习效果随机测评制度”, 与此相应的是进行监审机构的反馈信息的收集和不定期的考察、反馈和督导, 形成良好的矩阵式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系统。
(五) 引入第三方质量评估机制
自评自审和自主质量保障机制是完全必要的, 是向社会承诺的必要条件。但是自评自审和自主质量保障机制是有局限性的, 它的主观性较强, 客观性较弱。质量评价不能仅用分数显示, 不能说一百分就是好, 而应积极引入并参照社会和企业的评价, 由第三方提供的社会评价数据是有一定的说服力的。民办高职院校要想具有较强的公信力和竞争力, 就必须引入第三方质量评估机制。而我们强调引入第三方质量评估机制的主要原因在于, 第三方 (例如麦可思研究院) 具有科学的研究方法、完整的信息收集技术、专业的研究队伍、系统的运作和合作的资质, 他们给出的社会评价信息科学客观、系统真实、全面连贯, 能更好指导我们改进人才培养模式, 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民办高职院校想要单独完成评估工作, 并达到较高的水平, 是非常困难的。
如前所述, 民办高职院校必须正视自己面临的重重危机, 从自身的体制和机制入手, 积极探索解决内部质量保障体制机制问题的途径, 从而破解危机, 改善学校管理, 提高自身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麦可思研究[J].http://www.mycos.com.cn/Downs/list.action?category=10121, 2010 (29-49) .
[2]朱健, 罗建文.论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的构建[J].教学研究, 2008 (2) .
[3]戚业国.高校内部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理论框架[J].江苏高教, 2009 (2) .
[4]别登荣.高等学校内部质量保障问题[EB/OL].教育部评估中心网站, 2008-12-04.
[5]李延保.关于构建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思考[M].李延保教育文集 (精)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6.
质量保障内部机制 篇2
李康生
拉丁法谚:“执行乃法律之终局及果实”,法律的生命在于法律的实现,人民法院的生效法律文书只有通过执行才能体现其最终效果。因此,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不仅是贯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司法权威,确保司法为民,最终实现公正与效率司法主题的重要途径。生效裁判文书能够得到切实的执行,是保护当事人权益之根本所在,是每一位司法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和追求的永恒目标。造成我国目前“执行难”的现状,具有多方面的原因,从法院内部来讲,影响执行的思想基础是“重审轻执”,在执行中不能充分有效地调配法院的各项资源以求公正、效率。执行中由于审执不协调而导致的无法执行、立执不协调而导致的执行不能、执行员主办制导致的执行不作为、评估和委托权外移导致的执行效率降低、执行实施权的非警务化而导致的执行物质保障不力等都是造成“执行难”的内部因素和人民法院内部良好保障机制的建立,才能得以实现。本文仅就法院内部优化配置司法资源,建立民事执行程序内部保障机制方面作一阐述。
一、现代执行新理念的形成是建立法院科学民事执行程序内部保障机制的基础
所谓执行理念,是人们对执行制度存在和运行的价值判断和目的意识,体现了执行制度和执行实践所蕴涵的内在精神和根本原则。伴随着执行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在探索执行改革的过程中,不少地区成立了执行局,并依分权制约的模式在执行局内设立了相对固定的内设机构,还与此相适应制定了新的流程管理规则。但与此不相称的是,仍有部分执行人员的执行理念没有适时更新,以致执行改革措施落实起来还不时有变形走样的情形。理念制约甚至决定行为,适时更新和确立新的执行理念,对指导和深化执行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1、形成新的执行理念从整个法院来看就是转变“重审轻执”思想,树立审执并重思想。“重审轻执”思想的首要表现是在法院人力资源的调配上,传统上法院的“精华”人才都倾向于加强审判部门。而执行部门人员素质普遍较低。执行部门在社会上概念也就是“粗”、“蛮”、“横”,不加思索地依照裁判文书依样执行。受上述因素的影响一些优秀人才也不愿到执行部门工作。目前在“执行难”的大环境影响下,法院内部已意识到这一点并着力加强执行部门的人员配置,执行部门的整体人员素质已明显提高。但较之审判部门仍然不足,尚有差距。而且执行人员数量上在整个法院所占的比重也明显不足,按照中央11号文件,最高人民法院要求执行机构人员的数量应占整个法院控编人数的15%,但实际上在全国很少有法院能达到这一比例。
2、形成新的执行理念就执行机构和执行人员办理个案来看就是要在执行过程中树立如下观念:(1)树立准职权主义的观念。传统执行过分强调法院的主动性,执行的完成过分依赖法院的职权行为,当事人尤其是债权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挥,结果导致法院执行压力过大,执行效率不高,同时也使法院成为执行工作中各种矛盾的焦点,导致社会各界和债权人动辄将非因法院执行不力造成的“执行难”问题归咎于法院。因此必须树立职权主义和当事人主义相结合的准职权主义观念,并且应倾向侧重于当事人主义。(2)树立程序正义观念。在法律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执行活动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执行机构和执行人员履行职责过程中,也应当根据社会正义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3)树立执行公开观念。执行过程中应公开立案条件和执行人员、期限等,实行流程管理,设立听证程序公开涉及当事人重大权利、义务事项的处理,公开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以外的执行材料。(4)树立公平保护观念。执行机构和执行人员对在执行过程中涉及所有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应当一视同仁,予以同等保护。强制执行的直接目的固然是实现申请人的债权,但绝不意味着执行机构的使命仅仅是维护债权人的利益。(5)树立执行穷尽观念。法院对债权人请求实现的特定内容应当穷尽各种方法、措施和途径,若均不能使案件得以有效执行,而债权人也不能提供能够证明尚有执行可能的证据的,法院应当裁定终结执行程序。(6)应树立强制在先的理念。“强制在先”是指案件进入执行程序
后,执行人员首先应当想到依法适用何种强制措施以尽快实现债权人的保法权益,是在理论上对执行权强制性的一种先行认识,执行权本身的权力性质就决定了整个执行行为过程必须始终贯穿着国家强制性。
二、立、审、执协调统一是执行工作公正、高效的理性保障
1、审判和执行都是诉讼程序的一部分,他们应该保持一致。虽然立、审、执要分离,但案件在审理阶段主审法官就应把审判与执行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盘考虑,审判庭在审判时不能只管判、不管执。因此在审判程序中应充分运用审判程序的职能作用,正确引导债权人主张权利,及时采取保全措施,给以后的执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避免重复劳动,有效遏制各种逃债、躲债行为,有利于执行工作的顺利开展。例如:去年,莲花法院立案庭在受理刘某某诉刘某赡养案件中,该院立案庭的法官责任心很强,而不是简单立案就完事,而是在立案的同时,主动向原告了解被告刘某的财产状况,当得知被告刘某在县农行有存款2万元时,及时把立案的材料及被告存款情况移交给承办审判庭,并把原告刘某某带到审判庭,该审判庭引导原告刘某某主张权利,对被告刘某农行存款予以诉讼保全,为该院判决后及时执行此案创造了条件。立案庭是法院的关键庭,法院每年的案子都要经立案庭立案后,才进了审判程序,如果立案庭的法官责任心不强,或没有全局观念,在立案的关键时机,没有充分抓住立案这一首次机遇,没有主动地、全面地、认真地向原告了解被告的财产状况、存款情况、是否有股份、股权等,一旦当被告获悉原告已告状立了案,被告方就会立即转移财产。因此,法院要改变,虽然立、审、执的法官人员要分离,但负责立案、审判的法官要有全局观念,该保全的要保全,不能总把执行工作放在最后。要充分抓住立案、审判的环节,全院法官要全方位牢记“执行工作”,执行工作要靠前考虑。
2、在执行立案阶段应实行登记备案制度和执行风险提示制度。根据我们国家目前法制来看,虽未明确,但执行中实际实行的是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相结合并侧重于职权主义的方式。对此我们应借鉴香港法院判决执行制度,香港的执行实行的是高度的当事人主义,执行的启动由当事人发动,需要扣押的财产由当事人提供,没有财产就没有执行程序。但又不能完全照搬,考虑到我们国民的法律意识和社会法制现
状,在严格实行以当事人主义为主的准职权主义的同时,应建立完备的立案登记备案制度和执行风险提示制度,以便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权利,同时又不致引起法院执行资源的浪费。
实行执行风险提示制度可在申请执行人到法院申请执行案件时,让其知道申请执行案件有执行风险,如果被执行人无执行能力,那是当事人之间交易风险在案件执行人无执行能力,那是当事人当初选择交易对象的失误,这种情况下,申请执行人如果再举证不能,法院穷尽了各种执行手段仍然不能执行,那么,这种责任不应该归结于法院,而应由申请人自身承担执行不能的风险。
实行登记备案制度可使案件不直接进入执行程序,减少法院执行压力,提高执行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同时也有利于增强权利人的举证意识,更好地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在登记备案制度下申请执行人到法院申请执行案件可以有如下选择:一是对被申请执行人下落不明或没有可提供执行财产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在申请执行期限内到法院登记立案,以保持申请执行权,对此,法院不收取任何费用,给予立案登记。待找到被执行人或可供执行的财产时,再向法院申请执行,这时,人民法院将启动执行程序,采取执行措施;二是对仅发现被执行人部分可供执行财产的,可以以该部分财产为申请执行的标的,申请立案执行,其它财产可以登记立案,人民法院仅以申请的标的收取被执行人的执行费用;三是执行过程中,经申请人及执行法官调查取证,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领债权凭证,以保护申请人随时向人民法院申请启动执行程序的权利。
3、法院在立案、审判阶段,当事人不按办案规定提供自己的身份证,可由当事人自己交纳摄影费用,法院予以当场对该当事人拍照。收集当事人的全身、半身近照予以存入案卷,有以下好处:
(1)有利于执行时法院寻找被执行人。当前,国民诚信度偏低,当事人一旦输了官司,就人走楼空,到处逃债、躲债。由于立、审、执分离,所以,执行人员往往不认识被执行人,有时,好不容易找到了被执行人,但被执行人却一口否认,说法院的人找错了人。办案的执行人员由于与被执行人未见过面,也不敢强行执行,许多案子由于错过了执行机会,而成为“死案”。
(2)有了当事人的近期照片,有利于法院在公安机关查找该被执行人的身份证号码,以致查找出该被执行人全家人的身份证号码。在执行工作中,为了去金融系统查询被执行人及被执行人的妻子等的个人存款,就必须要有被执行人及其家人的身份证号码,由于有些案子,被告从一开始就准备逃债、躲债,被告的家庭住址故意提供假的或不详的,有时公安系统原登记在户口本的地址也有出入,因此,常常导致被执行人的身份证号码无法在公安机关找到,有了被执行人的近期半身照片,其本人及被执行人的家庭成员的身份证号码都可以找到,便于存款查询。
三、执行组织实行合议制度是执行工作公正、高效的程序保障
合议庭作为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主要审判组织,其产生是有其历史渊源。自古以来,不少有识之士对于处理案件,都提出了防止独断,公正处理的一些意见和好的做法。比如我国古代的“三司会审”、近代西方国家的陪审团制度,都是基于这种考虑而产生的,其目的是为了公正地决断案件。合议庭作为一个审判组织出现,也正是为了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可以说,公正是合议庭不变的灵魂。民事执行程序其实是民事审判的延续,在执行过程中更应该充分地体现公正,其途径就是在执行过程中切实实行合议制度。
1、必须改变目前执行案件执行员主办制,切实实行合议制。在我国目前状况,全国大多数人民法院在执行程序中对重大事项名义上虽然也实行合议制度,但实际上完全流于形式,表现为合而不议、不合不议、议而不合等,甚至有的基层人民法院执行程序中根本就没有合议制,完全由执行员独立办案。
2、在执行过程中贯彻合议制度,必须对审判委员会制度进行理性改造,取消请示汇报制度。审判委员会不能取消,只能理性改造。对目前审判委员会制度的改造成专业性的审判委员会,如民事审判委员会、刑事审判委员会等,建立专门的执行委员会,并按直接审理(执行)主义的要求,要求执行委员会直接执行案件,形成类似大合议庭形式的执行组织。请示汇报制度应予以取消,向院局长请示汇报实际上是司法身份制的体现,是行政职能和司法职能相混合的产物,严重影响执行法官独立办案,于法无据。向上级法院的请求汇报同样没有法律依据,它损害了当事人所享有的正当的审级利益,也应取消,以维护案件执行的公正。
3、在执行过程中克服程序功利主义,努力提高执行实效。在以前的执行过程中,程序虚无主义盛行,违法执行、野蛮执行时有发生,只求执行结果,不注意保护被执行人的合法权益。结果社会反响强烈,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均极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法律意识逐渐增强,法院系统也在注重并加强执行程序的合法性。但,在现今“执行难”局势压力下,法院强调只要程序走完,结果不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有些法院、执行人员为片面追求执行结案率而大走程序,程序走完就此结案。这样不仅严重地损害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是对法制的践踏,造成社会对法制的不信任。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因此执行中必须切实实行合议制度,防止程序走过场,提高执行实效,保护当事人的保法权益。
四、执行实施权警务化是执行工作公正、高效的物质保障
执行工作从其性质上来看具有司法性和警务性双重性质,而目前的执行人员在法律职务上等同于审判人员,在工作中执行人员手无寸铁,面对突发性暴力抗法行为束手无策,有的被殴打致伤致残,有的甚至牺牲了生命,这些惨痛的教训都提醒我们,在执行实施过程中必须实行警务化。
用体制机制改革保障出版质量 篇3
坚持一个原则。中国出版集团导向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导向正确、格调健康、质量合格。
搞好两手抓。我们既抓内容创新,促进出版繁荣,又抓质量管理,强化导向管理;既抓制度建设,又抓执行检查。比如在制度建设方面,我们编印了《编辑出版法律法规文件汇编》,出台了《出版物质量检查办法》《出版物重大选题备案办法》《出版物审读办法》等,最近又出台了《加强导向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同时,每年开展两次质量大检查。
提高三种能力。一是政治鉴别力。编辑要善于用政治眼光来看待问题,要从懂大局、知大势的角度来判断敏感话题的负面影响。二是学术把关力。研究无禁区,出版有纪律。学术讨论可以百花齐放,自由争鸣,但一旦落到出版环节,就要旗帜鲜明,激浊扬清。三是应急管理力。在发生质量险情时,必须在第一时间及时上报,处理措施要积极稳妥、果断及时、彻底有效。
明确四级责任。在质量管理体系中,首先明确集团、各单位、编辑室(分社、分公司)、责任编辑四级责任,总编室、印制部等都承担相应责任。我们要求各单位要把质量管理作为“一把手工程”,分管领导负直接责任。在此基础上,一级管一级,层层抓落实。
完善五个机制。一是预警机制。坚持选题论证制度,包括年度论证和平时论证,对存在导向隐患、格调低俗的选题坚决否决。二是合作机制。在与民营文化公司的合作方面,原则上不安排敏感类话题、时政类选题,在内容把关上实行政治导向、内容质量一票否决。三是激励机制。在“中国出版集团出版奖”奖项设计上,专门设置了“优秀校对奖”“优秀印制奖”“优秀编辑奖”三个奖项,表彰质量管理工作成绩突出的先进个人。四是约束机制。每半年开展一次质量大检查,对多次出现问题的,根据问题性质和影响程度,对初审、复审等相关人员进行处罚。五是培训机制。先后举办骨干编辑培训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培训班、“三个一百人才”培训班等。
增强六种意识。要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品质格调与规模增长的关系,增强大局意识、底线意识、阵地意识、担当意识、问题意识、表率意识,坚决守住出版物的政治导向、文化追求和质量品质。
质量保障内部机制 篇4
关键词: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内部机制,高校自评,教师管理
一、美国高校自评制度
美国高校根据评估主体的不同,可将其大致分为以下两种:
(一)机构制度性自评———以耶鲁大学为例
机构制度性自评的主体为校方,通常依据认证机构或学校自身的规章制度,由多个院系部门乃至举全校之力进行。耶鲁大学的制度性自评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规划与评估相结合。有学者指出,美国高校自我评估与战略规划的结合日趋紧密[1],耶鲁大学可谓此方面的切实践行者。该校事务几乎在各个层面均以“规划———评估”模式进行目标管理。以全校学术事务为例:首先,各院系制订年度计划;之后由教务长牵头,副教务长、各学院院长、系主任和学术资源服务部门(如图书馆)负责人等共同组成联席会议机制,对各个计划进行探讨汇总后上报校长;校长认可后,则在该学年校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汇报给理事会讨论通过。对有关规划的评估也同样定期以院系———教务长联席会议———理事会的层次顺序依次逐级进行。理事会每学年召开5至6次,最后一次会议则对首次会议所制定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分析和总结[2]。
2.行政部门与学术委员会相结合。一方面,该校有专门负责学术事务的行政部门管理日常事务,教务长办公室下设若干副教务长分管不同院系的学术事务,机构研究办公室负责开展调查、收集学术数据及认证事务等。另一方面,该校又有各类常设或临时委员会就专门事项进行指导和决策,其成员多以有关院系学科主管和学术带头人为主。委员会类似立法机关,对行政部门的决策有审议否决之权,体现了耶鲁大学“教授治校”的原则。以本科课程质量监管为例:耶鲁大学所有本科课程的日常督查由学科委员会负责。院系一旦提出开设新课或对旧课程做重大修改的要求,先要由该委员会从资源支撑角度进行审核,然后由学习课程委员会就课程内容进行审核,再报耶鲁学院审批。新课程实施一段时期(通常3至5年)后,又会成立特别委员会进行复审,其间院系还要进行自审。此外,一些特殊的学科还须经过大学科咨询委员会评估[3]。
3.认证自评与日常自评相结合。美国高校通常每十年要接受一次由地区教育认证机构组织的认证,该认证要求各校先行提交自查报告。耶鲁大学除了配合十年一度的认证而进行的自查外,自1998年起,每五年还进行一次全校自查,由两组委员会对学校管理机构和校长分别进行评估,评估方式是对教职员工、学生、重要校友及社区领导进行访谈。此外,文理学院(包括耶鲁学院和文理研究生院)执行委员会每年会对4至6个系进行评估,其程序与认证十分相似:以自评开始,继之以校外专家实地考察,最后形成报告给学院执行委员会和各系各专业的咨询委员会。其他12个专业研究生院(如法学院),除至少每十年一次的专业认证外,学校每年还会选2至3个学院进行评估,对其中一个会做深度评估。图书馆等学术资源服务机构也要接受类似的评估[4]。
(二)师生自发性自评———以哈佛大学为例
除校方组织的制度性自评外,美国不少高校师生还会自发对本校的教育质量进行监督、评估并提出整改建议。
1.缘起:1986年,哈佛大学时任校长波克(De-rek Bok)提出,哈佛大学的本科教育究竟好在哪里,不足又在哪里,需要搞清楚。为此,该校一批教授和管理人员就此课题自发形成了每月定期研讨机制。通过研讨,产生了许多关于促进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能力、加强辅导服务等方面的思路和建议。研讨机制每就一项措施达成共识,即派人就此找学生进行2至3小时的一对一深度访谈,并根据学生反馈向校方提出建议。研讨机制历时多年,已对全校2000多名学生做了深度访谈,影响还波及其他数十所高校[5]。
2.效果:研讨机制发现了不少对本科生学习有积极促进作用的方法,并将之应用到了哈佛大学的教学改革中,试举几例。发现一:学术互动效应(如与教授共同科研、与同学一起参与项目等)对学生成长有加速作用。学校据此改革了课程作业的设计方式,从原来的由学生各自完成更多地转变为分组协作完成。发现二:写作的提高需要交流点拨。研讨机制发现,写作进步最快者是那些与教授有合作或参加课题小组的学生。以此为据,该校在本科新生的写作课程中推广了学生同行评议制度。学生的有关反馈则称,从同学的建议中可获得大量启发,自己除态度更加认真外,水平也大有提高。发现三:学生的当场反馈很重要。有一位教授通过研讨机制介绍了自己的做法,即在课堂最后一分钟,向学生提出2个诸如“本堂课让你得到什么启发”或“本堂课哪里讲得不够清楚”之类的简单问题,让学生笔答并投入意见箱。在以后的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反馈加以改进。经过研究和访谈,研讨机制发现该方法确实效果很好,于是建议校方加以推广。现在当场反馈制度已应用在哈佛大学数百门课程的教学当中,在有些院系,如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几乎所有课程都采取了这种方法[6]。
二、教师管理制度
教师无疑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现以三所美国高校在教师管理不同环节的做法为案例,来说明其如何保证教师质量。
(一)聘任———以耶鲁大学为例
1.高度规范化的招聘程序。该校把从全球招聘最优秀的教师作为教育质量保障的根本之道,因而对招聘程序规定极为严格。以文理学院为例,招聘有三大原则:一是必要性原则。学校大学科咨询委员会和校外专家组首先进行评估,认为确有招聘需要和条件后,方由学院管理委员会(校长牵头)做出招聘决策。二是公开透明原则。新岗招聘必须公告,招聘全过程必须书面报告给机会平等项目办公室审核,并经教务长或其指定代表批准。三是教学科研平衡原则。耶鲁学院招聘的对象都是拥有世界一流科研成果的学者,但却专门规定,所聘的终身教职序列教师(ladder faculty)必须教授本科课程,以确保人才培养质量[7]。
2.渐趋人性化的晋升程序。仍以文理学院为例,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空额晋升制(slot-based promotion),即非终身教职的教师如果要谋求终身教职,必须由学院向校方申请资源配额,并且再走一轮全球公开招聘程序,才可能晋升有关教职,竞争极为激烈。此举本意是使教师队伍保持最高质量,但过大的职场压力也损害了教师的上进心。2007年,耶鲁大学进行重大改革,实施自然晋升制,即达到规定年限并通过考核即可晋升终身教职,无须等候配额,也不实施全球招聘(但仍要求与同领域指定人选进行比较)。当年该决议在管理委员会上获全票通过[8]。可见,即便有世界顶尖的实力与名誉,要促进教师队伍建设,除了以竞争机制保障水平外,还要以人性化管理维护稳定。
(二)评价———以马萨诸塞药科与健康科学学院为例
1.三大指标,教学为首:该校教师考核的指标内容包括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三方面。该校虽为研究型大学,但教学被视为首要职责,要求教学至少占教师总工作量的50%,科研和行政管理时间则由教师与系主任协商决定。当然,科研也不容忽视,尤其在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水平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学校地位。此外,所谓“行政管理”并不限于担任行政职务,还包括社区服务和学生服务。教师均有义务和需求为学生提供辅导、咨询等帮助,体现了美国高校对学生的重视。
2.两类评估,学生为主:该校对教师的评估分为即时评价和年终评价两种形式。前者是日常性措施,由学生不定期评估,如学生负面反应较大,可能两周甚至一周进行一次。系主任会与有关教师一起制定详细的限期改进计划和目标,如仍无明显改进,则报学院院长采取措施,严重者可能解除劳动合约或中止合同。后者每年一次,由三名教授组成委员会(全体教授投票选出,每年更换一人)督导实施。除学生填写问卷,对教师课前准备是否充分、是否调动了学生积极性、知识是否渊博等方面给予打分外,还包括教师间相互评价和课程协调人或系主任评价,彼此结合以减少偏颇。教师的合同续签、绩效工资等级及职称评定、学生选课预期及下年度目标等均根据考评结果制定相应决策。
(三)发展———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
1.教师充分参与学校管理。美国高校多教授治校,由资深教授组成的各类委员会几乎参与学校的每项重大决策。而麻省理工学院的特色,在于让青年教师也充分参与学校管理。例如,每月一度的全校教师会议对所有教师开放,该会议不仅研讨教育政策,而且讨论各院系的具体管理意见和建议。会议设问答环节,教师可与校长、教务长或校监直接对话。这些做法有力激发了教师强烈的参与感和主人翁精神,增强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意识[9]。
2.教师充分获得资源支持。在教学方面,该校设有教学实验室,为教师组织迎新、咨询、研讨餐会等活动,并支持各类教学实验项目;设有各类奖励教学法创新的基金;专设教育革新与技术办公室以资助教育技术开发项目等。在科研方面,学校设有资助项目办公室,为教师提供科研项目管理方面的指导和帮助;设有负责科研政策和管理的科研委员会;设有资源发展办公室,帮助教师培育理念、开发项目及争取商业基金支持等[10]。
3.教师充分享受政策鼓励。作为以工科为主的研究型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深知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理念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政策上充分鼓励教师的创新创业活动。例如,学校明文规定:允许教师平均每周抽出1天时间在校外从事商业或非商业性质的专业活动,只要不违反利益冲突原则并向系主任和院长提供年度汇报即可[11]。
三、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首先,要加强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机制建设。我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中包含“机制保障”要素的高校仅占研究样本总数的20.8%[12]。相比之下,美国高校在这方面发展得比较成熟。例如,几乎所有高校领导层中,都设“教务长”一职,主管包括教育质量保障在内的学术事务,其影响力仅次于校长。教务长下设若干机构,有副教务长协助分管。学术事务从规划到执行,从监督到考核,均有一套较为完整顺畅的机制。各校几乎都设“机构研究办公室”或具类似功能的部门,由教务长主管,对学校或学科评估、教育发展研究、政策调查及反馈等事务进行具体管理。笔者在考察美国高校管理的过程中,最深刻的印象之一就是各校对于自己各方面的现状和发展都有翔实的数据支撑。而我国高校建设有“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仅占全体高校的1%[13]。专门机制的设立,可以使得高校对质量保障做到“三有”,即有章可循、有的放矢、有序开展,进而更有效地组织全员性的教育质量保障。
其次,要充分发挥教师队伍的作用。有学者指出,我国高校学术权力弱化的情况普遍存在,行政人员代替教师行使教育质量保障职能,严重影响教师提高教育质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4]。从本文介绍的美国高校案例中,不难看出由专业学术人员组成的各类委员会在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过程中起到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不难看出美国高校在调动各级各类教师积极性方面所做的努力。概言之,美国研究型大学能达到今天这般高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以近乎企业竞争的精神去吸引最好的学者和科学家[15]。当然,由于国情不同,我国不能完全照搬美国所谓“教授治校”的体制,但在赋予教师更多管理权、提供教师更多职业发展帮助及调动教师积极性方面仍大有提高空间。
第三,要重视学生的体验及反馈。在我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结果保障”要素中,只有2.1%的高校含有“毕业生满意度调查”环节的建设内容[16]。这与美国高校重视在校生和毕业生体验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对于在校生的感情培养和毕业生对母校美誉度的关注,我国不少高校尚无清醒认识。
参考文献
[1]黄艳霞.美国大学战略规划评估的路径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10,(7).
[2][3][4][7][8]Levin,R.et al.2009.Yale Institutional SelfStudy Report[R].New Haven,CT.Yale University.
[5][6]Light,R.J.1992.The Harvard Assessment Seminars:Explorations with Students and Faculty about Teaching,Learning,and Student Life[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9][10][11]Susan,H.et al.2009.Institutional Self-Study[R].Cambridge,MA.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2][13][16]魏红,钟秉林.我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分析与未来展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6),
[14]朱健,罗建文.全面质量管理及其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的运用[J].教学研究,2008,(2).
质量保障内部机制 篇5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初级到高级纵向贯通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完整培养链条,是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统筹发展的横向贯通人才培养系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也明确指出:“‘十二五’时期,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迫切需要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构建灵活开放的职业终身教育体系。”此外,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加速安徽省产业转型以及经济快速发展,建设美好安徽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是可以拉动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是可以促进安徽省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和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促进“职教大省”和“高教强省”建设;
三是可以加快安徽省教育事业发展步伐,使人口资源大省转变为人力资源强省;四是可以为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和合芜蚌自主创新实验区建设,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近年来,安徽省一批示范院校在中高职衔接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尝试,但一直处于初级阶段。目前理论界对于中高职衔接过程中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面的研究较少,也没有形成全面而且科学的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随着省内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对于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已经成为目前职业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
1.中高职分阶段人才培养的定位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在职业教育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端技能型”人才,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终端技能型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中高职分阶段”人才培养的策略,使中高职在培养人才方面更具有衔接性,从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适应全社会、全方位不同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2.人才培养质量的构成中高职分阶段培养人才,必将会形成不同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和要求。对于高端技能型人才来说,主要强调高端技能与知识、个人素质的相结合;而对于中低端节能型人才来说,更加强调社会职业岗位的基础动手能力及标准。因此,中高职分阶段培养人才,除了具有中高职之间衔接的必要性之外,必须针对中高职阶段不同人才的培养特点,提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中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二、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原则
1.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应当促进
不同阶段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对于中高职分阶段衔接人才培养而言,必须把握住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特点,在给学生输送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要综合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社会、企业输送全方位、健康发展的中、高端技能型人才。
2.学科知识体系与中高职不同要
求的技能培养相适应原则中高职衔接过程中,中职学生与高职学生无论是在学科知识体系方面,还是在技能技术培养方面,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这就要求在构建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时,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特点,也要注重不同的学科知识体系要与不同阶段的学生技能技术培养相适应,这样才能为社会、企业提供相适应的分阶段人才。
3.中高职衔接过程中评价体系动态性原则
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在人才培养方面都是长期处于动态过程之中。而在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方面,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时期,都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因此中高职衔接过程中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应当遵循动态性原则。
三、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指标确定的方法
1.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中高职衔接过程中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过程、成效等几个方面评价指标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安徽省内十所中高职院校的20名院领导、专家教授进行了深度调查和访谈,最终确定了相应的一级、二级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指标。
2.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根据深度访谈和调研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四、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
1.通过行业指导委员会,加强对人才培养质量外部监督
中高职院校应当根据社会、企业的多方面、多层次需求,以及中高职学生的不同学情特点,统一规划在中高职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个人发展。通过对中高职衔接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效果的不断实践与改革,使中高职一体化适应区域、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在中高职衔接改革过程中,职业院校可以与本行业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组建中高职相关专业的一体化专业指导委员会、行业指导委员会等,对中高职衔接过程中的人才培养质量、目标、要求、过程进行指导,使一体化人才培养更加符合社会经济、企业发展的需求。
2.强调社会第三方评价,加强人才培养质量监督
2012年教育部指出“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必须面向社会公布人才培养质量报告”。这一要求标志着无论是高职还是中职,在人才培养质量监督方面,必须从社会、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根据社会需要培养高中端技能型人才。所谓“社会第三方评价”,就是在社会上具有一定权威性和独立性的单位或团体,这些团体可以不受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方面的约束,而能够独立地实施对中高职衔接过程中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这些独立的机构主要包括:行业协会、本专业已毕业学生协会、学生家长协会,等等。这些类型的社会第三方评价与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自身评价来说,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的良好作用。
3.职业院校的自我监控与调控机制
职业院校是人才培养质量的监督与监控的第一道关口,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没有职业院校自身的大力推行和实施,就不可能有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方案、过程、效果等各方面的全面建设和发展。职业院校要通过改进中高职衔接过程中的教材建设、师资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等措施,为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中高端技能型人才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且职业院校要定期对教材、师资、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质量测评,并且通过专业课程考核方案的改革,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考核,从而把好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第一道关口。随着安徽省内现代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对于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已经成为目前职业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建立和完善中高职衔接过程中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保障机制,是促进中高职衔接机制健康发展、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通过逐步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和建立保障机制,可以促进安徽省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和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促进“职教大省”和“高教强省”的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质量保障内部机制 篇6
关键词:顶岗实习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a)-0001-01
21世纪,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完善,依据“非基础教育事业”的现状,随着大学生源的扩招,造成基层工种的萎缩,从“两种教育制度”到“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再到“高校大扩招”,这种种的改革,都使中职教育的发展有了很大的冲击,受到了多重的压迫。因此,为了发展中职教育,为了保证顶岗实习质量,就必须保证非基础教育的质量,提高学生自身素养,都需要政府,社会,学校与学生的密切协作。
1 政府在中职教育发展中的作用
1.1 政府对中职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育要以人为本,发展素质教育,构建完备职教实习体系。(以下简称“职教”),激活职教的活力与构建完整的职教体系,需要国家提高职教的开放水平,通过颁布《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能够对中职教育起到更好的规范作用。正因如此,政府在职教体系的发展中是领军人物,需要政府加强政策规范,采取法律法规的监督,使职业教育能够不断更新发展。
1.2 政府在中职教育中的推动性
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的“2+1”教育模式,也就是要学生在校学习2年,学习好相应的理论知识后,再到相应的企业进行实习1年。期间付正常薪水。学生实习结束之后,再由学校统一安排就业。这就是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的法律基础。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能更加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保障学生就业,拉动国家经济的发展,同时,更能促进非基础教育事业水平的不断提高,也是为国家提供中等专门职业技术人才的保证。
2 社会因素是职业教育不可缺少的成分
2.1 中职学生顶岗实习为社会带来什么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研发与应用,为了适应企业岗位的需求,职教提供的是新型的复合人才,随着大量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不断的向社会流入,可以激发企业提供岗位的动力,从而焕发新的动力与生命。同时,也能促进经济的飞快发展。在国际竞争激烈的历史条件下,我国能够很快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内,壮大自身的力量。
2.2 社会是职业教育不可缺少的成分
社会不只是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也有各种困难与磨难的历练,社会需要的不是廉价的劳动力,而是专业知识对口的新型人才,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变更,并能推动其发展的思想,促使“校企结合”从而提高学生顶岗实习的积极性。社会也要保障职教学生在顶岗实习能够得到良好的实习环境,那么就需要社会提供基本的条件。安全重于泰山,《中国教育报》指出,要保证实习期间职业学校学生的人身安全,这是关系到广大学生的家庭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学校与老师要做好实习责任保险工作,各方代表协同工作。一定能够把这项制度建立健全并且能够有效的实施,这都将会进一步提高各不同方面不断晋升顶岗实习工作的管理能力和水平,要加强职业学校深化改革、并为其提高质量采用新的有力支撑。
3 职业学校是保障顶岗实习的有效单位
3.1 有效的法律是保证顶岗实习依据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为加强和规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工作的调查与开展,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据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的办法。学校应该根据相应的法律依据,贯彻落实国家规定的各项法律,现实存在的问题是各大职业学校误施、错解、滥用国家的法律规定,造成学生在顶岗实习中造成伤害,因此,学校应该树立起法律意识,尊重教育规律,以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为目标,使学生在顶岗实习中能够更加有兴趣参加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力。学校培养学生的能力,并不只是其在学校写到的理论,更加注重学生应用到实际实践中的效果。这样的教育也会更加有成效,笔者认为,学校是一个人个人学习目标奠定的基础,也是培养人生基点建立的重要地方,因此,学校的教育在职教中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3.2 职教学生在学校的成长
如何保障建立中职学生在顶岗实习质量的长效机制,就应该使学生夯实理论知识,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原有知识的匮乏,使自己更加适应新兴科学技术的应用,成为复合型人才。我国《中等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第五章、第十九条规定:由实习指导教师是由学校或实习单位派出,负责带领学生完成实习任务的学校教师和实习单位指定的具有相应专业技术的人员,其职责是负责对实习学生进行教育、指导和管理,组织带领学生完成实习任务。因此,学校指导教师需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学生在实习中克服各种困难,改变其在实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也要在生活中帮助同学解决一些问题,这样更能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使其“亲其师而信其道”。在此期间,教师也应该不断的学习与进步,提高自身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与老师共同进步。并在学生顶岗实习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从而达到共赢的目的。
3.3 学生自身因素在顶岗实习中的重要作用
中职学生由于学历比较低,因此,其自身拥有一些自卑性,带有消极性,无论是政府、社会、学校还是家庭都应该给学生足够的关心与关注,教育其树立自身的重要性。学生从其自身因素考虑,也要不断的进行自我超越与自我认可,而不是随波逐流。从而达到自身的超越与进步。这些都是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的重要条件。
4 结语
中职学生顶岗实习保障长效机制需要政府加强法律法规的实施,社会企业加强规范,学校的严格管理与教师的帮助,还有学生自身的因素。无论是社会实践,或是学习理论基础,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之下,帮助学生在顶岗实习中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汪洋,王宁.职教研究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
[2]毛峡,丁宽.论中职教育与社会发展[J].电子学报,2001,29(12A):23-27.
[3]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
质量保障内部机制 篇7
内部审计是国企实现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 内部审计之父索耶关于内部审计的定义是:对组织中各类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评价, 以确定是否遵循公认的方针和程序, 是否符合规定和标准, 是否有效和经济的使用了资源, 是否在实现组织目标。对于国企来说, 内部审计是对国企公司的经营活动执行监督, 规范其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开展。同时也推进了国企的管理与发展, 提高了经济效益。
2 国企内部审计独立性现状
(一)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活动中, 不存在影响内部审计客观性的利益冲突的状态。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最本质特性, 是实现其目标、履行其职能的必要保证。主要表现为两方面:
(1) 内部审计机构。国企内部按企业需要设置相应的审计机构, 同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该机构与其他职能部门一致, 专职专能, 为企业提供审计服务工作, 帮助企业规避风险。
(2) 审计工作人员。国企内部审计人员要持有端正的思想态度, 要有专业精湛的业务技能, 要有公平公正、忠于职守、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 要有善于变通的工作方法, 要站在国家的立场上独立地开展工作, 要以客观自然的态度评价国企的各项审计事项。
(二) 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
我国国企的内部审计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逐步发展起来, 因基础差、法律法规较弱等客观因素以及重视度不高等主观因素,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 国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存在诸多问题, 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 机构缺乏独立性。现实中, 部分审计机构只作为财务部门或监管部门的附属机构, 审计机构负责人的领导职权也相应低于其他职能部门的职权, 使得独立性缺失, 审计结果不客观。
(2) 人员缺乏独立性。受各因素限制, 使审计人员得不到全面的审计信息, 在执行工作过程能触及的领域很狭隘, 导致审计工作不够独立, 控制审查过程也就缺乏独立性。
(三) 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 内部审计经济不独立。目前我国国企的内部审计部门并没独立成部门, 没有一定的经济使用权, 这是其缺失独立性的主要原因。因经济的不独立, 导致内部审计工作经常受外界牵制, 影响了独立的审计程序。
(2) 内部审计工作规划不科学。国企因规模、业务范围等因素, 对内部审计机构的工作要求较高, 对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颇高。在切实开展审计工作中, 国企内部审计机构因诸多因素的限制, 在目标设定、工作分配、方法使用等方面缺乏统一的科学的规划。
(3) 内部审计程序不规范。我国国企的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较差, 素质较低, 审计质量不高。
3 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保障机制
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促进国企经营、管理有崭新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为此, 如何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空前的需要。本文从精神和组织两个方向提出建议。
(一) 精神上高度重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内部审计独立性对国企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必要性, 要加强国企负责人及内部审计人员对审计工作的尊重, 以合理合法、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国企审计, 避免一切违规现象的发生。
(二) 组织上建立健全相关保障机制
(1) 提高负责人责任意识, 健全国企内部规章制度
在制度的约束下, 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 让企业在健康的生产环境下实现效益最大化, 进而使得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有所保障。
(2) 从实际出发, 合理、优化设置内部审计机构
按照国际惯例, 企业内审机构按其内部隶属关系划分为四种设置情况: (1) 在董事会领导下, 各职能部门之上, 其独立性较强。 (2) 在总经理领导下, 各职能部门之上, 有一定的独立性。 (3) 在总会计师 (或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 领导下, 与其他职能部门同级, 独立性较低。
(3) 与时俱进, 促进国企内部审计与国家法律法规同步
国家及各监管部门需承担监督责任, 需根据经济发展, 制订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 规范国企审计, 包括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及审计人员的行为等, 保障审计的独立性。
(4) 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 实现职业化
就当前引起我国国企内部审计各问题的原因来看, 积极推进国企内部审计工作的职业化是大势所趋。所谓的职业化, 首先要实现内部审计经济的独立, 保证与内部审计工作相关的所有物资所需都有该职能部门自行控制, 包括薪资、培训等各方面, 只有经济独立了,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审计的独立性的缺失问题。其次, 从心理和技能两方面提升审计人员的职业化, 保证审计工作能公平公正的开展。还要推进内部审计程序的职业化, 只有规范了内部审计的相关程序, 由多方共同监督、管理与服务, 才能最终保证审计的独立性。
参考文献
[1]李延平, 华盛.论保险公司内部审计的重点[J].山东审计, 2003 (01) .
质量保障内部机制 篇8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保障机制
内部审计是通过对组织内部业务和控制进度的独立评价,对组织是否遵守公认的程序方针,是否违背相关的标准,是否科学合理地利用有效资源,是否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等方面进行判断的方法,由此可见对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既是对其经营活动的有效监督,又是保障其经营效益不断提升的重要途径,其独立性至关重要。
1 国有企业内部独立审计的发展现状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主要通过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参与审计工作的人员两方面体现,其要求内部审计机构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设置,并能够通过全面有效的审计工作规避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参与审计工作的人员不仅要具有全面熟练的审计技能,而且要有正确的思想,良好的工作作风,将国家的利益至于个人利益之上的觉悟。但现阶段大部分国有企业在机构设置、人员结构方面并不能满足内部审计独立性机制的要求,大部分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财务部门或监管部门,使其独立性无法得到保证,审计的权威性受到威胁。如果参与审计的员工受权限范围的限制,在审计的过程中就不能全面获取审计相关数据,审计工作的全面性、科学性、独立性都会受到严重的冲击。结合现阶段内部审计独立性较差的国有企业现状可以发现,其独立性无法得到全面保证主要是因为现阶段国有企业审计部门在经济方面的独立性较差,审计工作开展所需要的物资会受到财务等相关部门、公司领导等多方面的约束,致使其开展过程中必须结合相关制约因素进行,所以独立性较差。另外,国有企业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缺乏科学有效的工作计划也是其独立性缺失的重要原因,审计工作的开展不得不因为其他职能部门的实际需要而不断地发生调整,加大其审计效果与预期不符的可能。某些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和追责往往还会顾及和碍于相关部门的关系,流于形式,导致部分问题屡查屡犯,审计处理处罚力度不大,不能很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除此之外,缺少科学合理的审计工作程序也限制了其独立性,这主要受参与审计工作的人员专业技能、整体素养不达标的影响。
2 加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保障机制的建议
2.1 从思想上认识到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市场竞争逐渐激烈,国有企业要在市场中占有优势,必须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这对其持久发展至关重要,所以通过有效的宣传、教育等措施,使国有企业相关领导认识到内部审计独立性的重要性。另外,在国有企业内部必须对审计相关人员给予充分的尊重,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公平、公正的实现提供良好的环境,从而不断减少审计过程中的违规、违章现象。
2.2 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相关组织
首先,在国有企业内部通过激发相关负责人的责任意识,使国有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其不断健全的过程中,使国有企业内部职能部门在日常工作中有章可循,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实施营造整体良好氛围。其次,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不断进行优化设置,现阶段通常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构成划分为3 种情况:一种是处于董事长和各职能部门之间,具有较强独立性的组织构成;一种是处于总经理与各职能部门之间,也具有一定独立性的组织构成;另一种是处于总会计师或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之下,与其他职能部门同等级,独立性较弱的组织构成。我国国有企业应结合自身状况,通过不断地组织优化其内部审计的组织构成,使之向前两种形式发展。再次,尽可能保证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保持一致,国家及部分监管部门自身具有监督市场经济发展的职能,并要结合经济的发展变化程度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保证经济体制的持续稳定发展,其中包括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例如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标准、审计人员需要具备的综合素质等,如果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与法律法规保持高度一致,其独立性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得到保证。另外,还要不断提升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因为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对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产生直接的影响。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包括其在经济方面的独立,即与内部审计相关的物资,如薪金、福利的独立控制;心理和技能方面的独立,这要求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展开定期、有效的培训,使其在技能上、心理上具有全面完成审计工作的准备,进而在实际落实审计工作的过程中保持公平公正,这是提升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最直接有效的措施。
3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现阶段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影响了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所以国有企业应结合其发展状况,对自身内部审计相关方面进行改进,进而提升其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保证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洋.湖南省烟草公司内部审计独立性保障机制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1.
[2]刘朋.企业会计行为主体独立性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13.
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探究 篇9
一、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 内部教学质量保障指标体系缺乏科学性
目前高校教学评估内容多种多样, 就高校教学质量评估来说, 有些高校对内部教学质量评估也采用与外部评估相同或相似的质量标准进行, 没有针对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处理;有些学校甚至照搬其他高校的评价标准, 而没有充分考虑学校自身的办学情况和专业特点。这样制定出来的评价标准使学校容易混淆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 导致不科学和不客观的评估结果出现。
(二) 容易出现教学管理工作评估盲点区
尽管许多学校都设置了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 但是并没有密切联系各院系把实际工作开展到具体课程与教研室。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把开展内部教学评估的职能设置于日常教学教务管理部门, 这样做的优点是评估的权威性容易得到体现, 评估工作的信息采集和意见反馈周期可能会短一些。但问题在于, 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对教学教务管理特别是学校一级的教学教务管理的评估, 往往难以得到落实, 容易出现教学管理工作评估盲点区。尽管教学教务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自我总结、自我评估等方式进行自我纠偏, 但是由于评估的标准、计划是由其自行制定的, 且这种方式带有一定的随机性, 很难形成一个循环系统, 故很难保证评估的客观、公正和准确。因此, 这种不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还不能对学校教育质量做出有效保障。
(三) 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中评估对象的被动性
高校片面迎合政府评估需要, 内部并没有加强质量管理的动力, 欠缺提高质量的良好氛围。评估结束后进行的整改工作中, 即使部分高校已经建立了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部门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也仍然处于被动地位[1], 并没有主动加入到内部质量保障工作中来, 只是接受各种类型的评估, 缺乏评估者与被评估者之间的互动, 内部质量保障缺乏活力。
(四) 教学评估结果利用率低
与外部教学评估相比, 有些学校的内部教学评估在实践上缺乏相应的系统性和专业性, 因此对评估结果的处理并不能使其完全发挥应有功效。在教学评估结果的利用上, 或多或少地存在影响评估结果效应的现象, 如评估结果不公开或含糊其词;评估结果不与奖金、晋升挂钩;评估结果只给分数, 不能使教师明确如何改进教学;评估中发现的类似师资队伍、教学设备等问题无法解决等等。高校评估结果未能得到很好利用,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教师展开和参与教学评估的积极性。
二、逐步完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系统
(一) 制定符合校情的教学质量评估标准
各高校办学宗旨不同, 可分为教学型、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和研究教学型等几种类型, 其教学模式也不尽相同, 因此各高校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评估标准应该根据各高校不同的办学模式来制定。从图1中可以看出[2], 有28.4%的受调查者认为以本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为契机, 相对制定并固化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这就要求学校应依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 结合学校教学工作的实际, 按照“坚持有效的, 完善不足的, 补充需要的”原则, 充分吸收教学评价过程中创造的新鲜经验, 对现有的评估标准进行梳理整合, 对需要调整的进行必要的修订完善[3]。构建合理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高校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针对本校的地区、层次、类型, 明确培养目标, 明确人才观、价值观, 制定适合校情的质量评估标准。
(二) 正确处理学校内部机构职能关系
图1中显示, 有35.8%的受调查者认为高校应该建立健全校级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价机构。目前不少高校都专门成立了类似于“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的校内机构, 负责全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估工作, 但也有许多高校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工作是由教务处负责。这就凸显了应该如何正确处理教学管理部门 (教务处) 和教学质量监控部门 (评估中心) 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 管理与监控作为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两个方面, 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 二者从内涵和机理上相互对立, 但在功能上并不排斥;另一方面, 二者又统一在共同的质量保证和人才培养目标之中。在此关系基础上, 将日常的教学管理与专门的质量监控作为主管校领导处理教学工作的“左膀右臂”, 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作为教学咨询监督部门, 负责实施教学监督、组织教学评估、反馈教学信息、提供评价结果;教务处作为学校管理部门, 负责日常教学工作的管理与运行、处理各类教学信息、利用各类评估结果。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学质量监控部门既要明确各自职责, 分清各自职能, 摆正各自位置, 又必须注重双方沟通交流, 取得相互理解和支持, 密切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使学校的管理和监控、评估有机地结合起来,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 坚持评建结合, 深化内部教学改革
由于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的不断变化, 探索与完善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道路任重道远, 永无止境。学校应始终坚持贯彻评建结合的方针, 使评建工作长期化、规范化、制度化[4]。由图1可以看出, 有55.4%的受调查者认为高校应利用政策导向从根本上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有41.7%的受调查者认为应该集中人力、物力解决学校的薄弱环节, 有37.5%的受调查者认为高校应即时梳理现有专业情况, 缓招或停办与社会发展或办学条件不符的专业, 有43.7%的受调查者认为学校要注意新专业的设立应与教学条件相适应。学校内部教学评估对学校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其重点在于建设, 而整改工作是教学评估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应高度重视评估整改工作, 每一次评估结束后, 有关职能部门根据教学评估与监督的情况, 认真制定整改方案, 落实整改措施, 并进行检查验收, 确保整改到位, 取得实效, 使整改工作与评估工作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四) 培养学校教学质量保障文化氛围
质量文化是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灵魂, 培育和发展学校的“质量文化”, 是建立与完善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5]。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与运行仅有各级领导的重视是不够的, 还需要广大师生员工的支持和通力合作。因此, 质量管理要引导和组织广大师生员工积极参与教育全程的质量保障活动, 形成共同信奉的价值观, 树立质量意识和改善意识。只有当教学质量提高成为高校所有成员共同信奉的价值和高校全体成员的内在追求时, 才能形成学校的质量保障文化氛围。从根本上说, 学校保障教学质量的努力, 只有通过全体成员自觉的努力, 才能取得预期效果。只有全体成员不断提高质量意识, 树立质量求生存、求发展的共同信守的价值观念, 自觉地为提高质量而努力工作, 保障教学质量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以不断追求完美教育质量为核心, 受政府支持与资助, 校内外合作, 全面保障教育质量的组织与程序系统, 是现代教育评价的深化、结构化与体系化。第一轮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顺利完成充分证明, 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基本方针, 各被评高校通过扎扎实实地开展评建工作, 在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改善办学条件、推进教学建设和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6]。近年来, 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也在大跨步向前发展, 同时也要求作为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主体之一的高等学校, 必须建立健全自身的教学保障长效机制, 从机制上建设和完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促进高等教育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志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与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J].科学与管理, 2007, (4) .
[2]固化评鉴成果, 完善高等教育教学评价机制[R].广东省教育厅课题, 2009.
[3]林颖.关于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的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6) .
[4]李虎成, 陈利利.构建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经济师, 2005, (10) .
[5]高宇.论教学评估与大学内部制度构建[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3) .
高校自考助学的内部质量保障研究 篇10
有关质量的讨论永远是高等教育发展中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自1981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正式在中国建立以来, 自学考试就以其广泛的适应性、对象的开放性、投资少效益高等特点, 受到了社会的广泛欢迎, 也因此得到迅猛的发展, 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那些无法通过国家考试而进入大学受到全日制教育的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 也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自学考试是一种以国家考试为主导、以个人自学为基础、辅之以社会助学的教育形式。高校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独特的教育资源和优势, 让其成为学生报考自考助学班的第一选择。在今天的社会助学力量中, 高校已经成了助学的主体、助学的主阵地, 其在内部进行自我管理和保障的质量决定着整个自考助学的质量, 因此高校内部质量保障决定着整个自考的社会声誉和发展前途, 高校必须加以重视。
二、高校自考助学问题的凸显
随着自考规模的不断扩大, 我国高校自考助学质量中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助学招生相对混乱。招生是高校自考助学的第一个环节。招生对象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自考规模的大小和自考创收的高低。正因为如此, 为了能从竞争激烈的生源市场招到学生, 很多学校可以说是绞尽脑汁。有的学校为了能让自己更具有吸引力, 在招生宣传上大做文章, 如片面夸大办学条件, 有意模糊计划内全日制普通高校与自考助学的概念, 夸大考试通过率以及就业前景等。有些高校为了提高招生率, 聘请社会招生人员, 承诺给予其较大的招生提成或回扣, 以此来诱惑招生人员为了达到目的而向考生承诺一些不实条件。提成、回扣等商业手段的引入, 使得自考招生弥漫着浓烈的商业气息, 造成了高校自考招生的恶性竞争, 严重影响了学校自考助学的正常开展, 而这一切所引起的后果无非是要自考生来负担。这种不把助学工作的重心放在教学和管理上, 而是放在如何才能招到更多考生的高校自考助学, 本身就违背了高校自考助学的根本目的, 那么高校自考助学的质量又如何得以保障呢?
二是“以考统教”的问题凸显, 即以国家考试的权威性作为教育质量的唯一保证。作为一种高等教育形式, 自学考试是由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三个要素构成的。而国家考试的绝对权威性, 是使得自考得以合法存在的条件, 脱离了国家考试的形式, 自考仿佛脱离了一种与生俱来的保障, 其认可度和含金量将不复存在, 因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绝对捍卫了以考统教的绝对权威性。因此国家考试是自学考试教育存在的前提, 是自学考试教育的主导, 国家考试机构制定的专业考试计划、课程自学考试大纲和指定的自学教材及参考资料是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的标准。而当今社会许多高校助学机构则以国家考试为标准、为根本目的, 培养的是考生应对考试的能力, 而非全面发展的能力, 这不但不能充分满足自考生的教育需求, 最终反而影响了自学考试的质量。
三是专业设置比较陈旧。据调查, 在当前的高校自考助学中, 大部分专业的设置并非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而是根据自考学生的能力水平来开设专业, 这样开设专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学生记忆, 利于自考生通过考试以提高毕业率。而开设的专业大部分也是文史类, 这种专业的实践性不强, 动手操作能力要求不高, 有些仅凭单纯的死记硬背就能轻松通过国家考试, 在这种模式培养的学生毕业时学到的不是专业能力的发展和创新精神的提高, 而是一堆陈旧的知识, 他们拿到的仅是一张毕业证书而已。而到毕业时, 自考生毫无优势而言, 到处找工作受挫的现象就更加明显了, 因此, 对于自考生而言, 毕业即失业的说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四是考风考纪明显滑坡, 诚信危机一度凸显。近年来, 自考的考风考纪面临日渐严峻的形势, 主要表现在参加短线自学考试的考生身上。在国家考试中带小抄、互相偷看和对答案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舞弊手段, 这种考试时纸条神出鬼没, 考生交头接耳, 考试完后纸条满天飞的现象, 已经成为自学考试现场的一道独特的风景;而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 远程考试作弊的手段也在逐步兴起。在这种“考考考国家的法宝,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现象影响下的学生绞尽脑汁把心思放在如何通过考试上, 而不是自我的完善和提高上, 怎么能让自己在毕业时获得优势呢?二是由于考试时监考老师监管不力, 在考试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学生胡作非为, 这种纵容包庇考生的做法不但严重破败坏了考风考纪, 也严重损害了自学考试的权威性、公正性。三是高校助学机构为了提高通过率, 美其名曰考前划重点, 实则为考前泄题, 这种间接的舞弊形式不得不让我们反思自考的出路究竟在哪?
三、高校自考助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内部构建
1. 端正助学目的, 坚持健康发展。
要提高自考助学质量, 首先必须改变自考助学过程的功利主义倾向的思想。《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明确规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任务, 是通过国家考试促进广泛的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活动, 推进在职专业教育和大学后继续教育, 造就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 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偏离了这个助学目标, 自考助学就失去了它的意义。高校要真正把助学的目的和动机摆正, 在实践中做到真正为学生服务, 而不是为人民币服务。高校要把培养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作为办学的宗旨和目的, 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只有端正自考助学的目的, 自考助学的质量才能得到保障, 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市场的需求。
2. 改变助学观念, 明确助学任务。
许多高校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定位为一种考试形式, 只在乎如何帮助学生通过考试, 因此并不注重其教育过程。高校作为填补自学考试所欠缺的育人过程的主力军, 其应意识到自考助学的目标并不仅仅是助考, 并不仅仅是帮助学生如何考试过关, 帮助学生尽快地拿到毕业证, 而是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能力。自考助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 学生的学习底子一般比较薄弱, 在成绩上不占优势, 内心也更为敏感, 因此它不能单一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而且要充分考虑到自考生的特点, 要积极探索符合他们特点的助学模式。帮助树立自信心是高校助学的第一个关键, 高校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让他们在愉悦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和提高自我。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以知识, 还应教授学生如何学习, 使学生能够满足社会对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和新兴行业人才等多方面的教育需求。
3. 要重视学习硬件和软件环境的建设。
高校自考生由于层次低, 以及社会和学校对他们的偏见, 因此相对于全日制学生来说, 他们一般都比较自卑, 比较敏感, 他们渴望大学生活, 但却很难融入到大学的氛围中来。在学习环境的硬件方面, 他们的学习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许多学校在招生时允诺学生学校的教育资源共享, 可自考生一到学校, 他们就发现学校的图书馆不准进, 学校的好公寓不能用, 学校的一些多媒体教室不能上课, 等等, 这种教学条件相对简陋、配套设施相对欠缺的现实, 使得他们感到严重地被边缘化了, 这在一定程度上很不利于学生的培养和成长。在学习环境的软件方面, 最明显的是自考生的优秀教师资源的缺乏。自考生一般很少由优秀教师来任课, 许多优秀任课教师由于课时费低、讲课吃力也不愿来授课。由于自考队伍的学习基础和综合素质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 因此对他们的管理相对正规本科生而言难度更大, 如果没有一支经验丰富的、专职的管理队伍, 那么要教会这群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提高自我的综合素质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 助考高校应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硬件环境和和相应的软件环境, 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成长的土壤和校园氛围。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作为高等教育中一种特殊的形式而存在, 由于其日益突出的问题得不到改善而受到社会广泛的非议和责难。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并不会因此退出历史的舞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 提供多次选择机会, 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健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 办好开放大学, 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这意味着,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仍将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形式而存在和发展。因此作为助学考试主力军的高校要不断自我提高和完善自考助学的质量, 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使自学考试得到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秋丽.当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成人教育, 2010, (4) .
[2]盛文哲.社会助学与高教自学考试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J].教育与考试, 2010, (3) .
[3]杨小东, 李颖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其思考[J].教育学术月刊, 2010, (3) .
[4]王敏.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管理质量保证体系研究[J].继续教育, 2011, (4) .
[5]李飞云, 谈传生, 李志源.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质量保障策略[J].成人教育, 2013, (02) .
质量保障内部机制 篇11
关键词:学生党员 质量保障 评估机制
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因其教育类型的特殊性,在生源、培养方向、培养手段以及毕业生去向方面,都有别于一般的本科院校,在发展学生党员时对学生所在院系和学生支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及所面对的困难更多。另外为了让所发展的党员能在学生中起到一个模范带头作用,对学生党员作用发挥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进一步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积极探索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质量工程保障机制,对于促进高职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和教育重点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更具技术性、实践性和实用性,主要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社会各行业一线高技能专门人才。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学校教育重点,高职院校教育重点体现在:先学会做人,后学会做事,教学采用学中做和做中学相结合的原则。调查显示,高职院校学生敬业精神、学习意愿、法纪意识等素质指标比普通院校学生要差,但这却是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所首先看重的。如何加强这方面的培养,快速扭转学生的精神面貌和敬业精神,只靠老师的示范和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要发动学生,挖掘优秀的学生让他们带动和示范才能更好的改变。因此加强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让大学生党员成为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力量,才能真正发挥好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1 重视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思政教育工作
近年来,高校扩招,生源质量总体下降,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之后,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原因就是国家缺少高技能人才,但高职院校的学生更愿意进行办公室工作而不是车间。高职院校生源类型层次比较复杂,生源有三个方向:一是参加普通高考的学生;二是参加新高职的学生;三是学校自主招生的学生,因此学生基础相对较差,文化知识和个人素质参差不齐。对专业知识的接受存在一定难度,行为上自我约束力不强,尤其是高职和自主招生的学生思想活跃却相对散漫。管理难度无形增加,并且有些学生存在严重自卑心理,处理问题不冷静,爱走极端,逆反心理比较强,容易形成某些过激行为。因此思政教育工作面是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质量工程保障机制的基础、重点和关键。
2 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生党支部组织架构与制度体系
完善的组织架构与合理的制度保障是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运行的基础。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党在高校学生中的基层组织,它与学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也是学生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是新形势下以育人为本的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前沿阵地。只有把学生党支部建设好,才能保证高校学生党员队伍的高质量。因此对于高职院校党建工作来说,制定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与制度体系,是发挥党支部管理、教育、监督学生党员的基础。也是保障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质量的基础
3 建立公平公正的学生党员考核体系
以前高职院校大学普遍存在“重发展,轻教育”的不良现象。部分大学生党员发展前后两个样: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松一半。学生在入校后就积极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为了早日成为入党积极分子,表现的不缺课,不捣乱,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努力学习。但如果没有被发展为积极分子,立刻表现出和以前大相径庭的本色行为。或者有的学生之后被确定为党员后也同样,这些现象的出现与党员后续教育跟不上、对新发展的党员进行再教育力度不够有很大的关系。故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的重点在于建立公平公正的党员考核体系,加强对发展后党员的再教育。
4 建设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与评估机制
4.1 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
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必须遵循考核标准的先进性、考核内容的全面性、考核实施的整体性、考核结果的奖惩性等原则,而把握理想信念、能力素质和道德品质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本着“考核是手段,教育为目标”宗旨开展具体工作。一是引入德育量化表对学生的平时上课进行量化考评,周周公布,月月签字确认;二是对学生参加的各项活动进行细致的表格统计并根据学院和系部的考核等级进行量化加分;三是对学习成绩进行排名;四是对参加的党课学习进行量化;五是对学生的违纪行为按学院和系部的规定进行量化和视情节严重性进行一票否决制;六是对学生参加的志愿者服务和勤工俭学按规定进行量化;七是对学生的思想汇报及心得体会进行量化;八是引入学生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评议;九是引入任课教师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评议;十是引入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评议。所有以上十个环节必须对学生进行公示,让学生没有疑问或是抵触情绪,通过量化后所选出来的预备党员或是正式党员基本上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才能保证学生党员质量。
4.2 开展丰富多彩的组织生活
要让学生党员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因此改善和提高组织生活质量是关键,党的组织生活是党的生活的重要内容。它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基础工程和组织载体。首先,拓展学生党组织生活的内容,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设计每学期党组织生活的内容,比如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参加拓展活动并撰写心得体会进行组织生活讨论,参加志愿活动等等。其次,注重创新组织生活形式。除了现有一些形式,如组织参观活动、走近社区、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等。尤其是利用党员教师和入党积极分子下宿舍查宿对其他学生进行管理的同时让入党积极分子在宿舍中起到一名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最后让入党积极分子担任各楼层的楼长及各宿舍的宿舍长,让他们既管理了学生,又锻炼了自己。
当前高职院校,如何发展党员,如何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严格而又公平公正的进行量化考核,如何对预备党员进行长期的管理及再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经过我系在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的十项量化考评的运行看,情况比较良好。当然我们也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今后随着大家的努力,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与评估机制会更合理,更有操作性。
参考文献:
[1]赵菲.成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审美教学现状与对策研[D].西南大学,2009.
[2]王静.论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美学素养的培养[J].大众科技,2010(6).
[3]年仁德.论高职院校教师的美学修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5).
[4]陆君.国企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D].2008年5月.
[5]宋鲁.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与企业党组织建设[N].中国石油报,2005年2月.
[6]芦炜.国企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途径[N].中国企业报,2008-9-1(009).
[7]韩旭.国企中党的政治优势十大体现[J].政工研究动态,1999(13).
课题项目:宁夏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研究会课题项目资助,宁党教工委[2013]94号。
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研究 篇12
关键词:党员质量,理论基础,精神动力
党的路线和方针要依靠党员才能贯彻执行下去, 没有党员或者是没有高质量的党员, 党将失去生命力。我国的青年学生中有一大批的先进分子在读书期间就被吸纳为党员, 所以, 党在青年学生中的形象好坏, 通过大学生党员可以直接表现出来。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党建工作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每年都会有一大批有志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们是党的新鲜血液, 是党的活力源泉。但是大学生党员也不断凸显出一些问题, 如动机不纯、信念不坚定、党性原则性差等, 这些问题都眼中有影响了大学生党员的质量, 同时也影响了高校党组织的形象和党在高校青年学生中的号召力。因此, 本文将从科学的角度出发, 提出保障大学生党员质量的评估机制, 以求能为提高学生党员质量做出贡献。
一、建设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的理论基础
党要保持先进性, 就必须保障党员的质量。共产党是中国最先进生产力以及最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代表, 所以, 作为共产党人, 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要时时刻刻讲党性, 做表率, 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这些要求符合大学生党员质量建设的要求, 同时也为质量保障机制的建设提出了重要的核心思想。高校党建工作, 必须以保障大学生党员质量为终点。建设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 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 以毛泽东思想为原则, 再结合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党建理论为理论基础的。高校党建工作中, 为保障大学生党员的质量, 应该制定一整套的评估制度和筛选机制, 这就是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建立并将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坚决贯彻执行下去, 才能保证大学生党员队伍的质量。高校党支部应该积极调动所有因素, 实事求是, 根据不同高校的教育特点与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问题, 制定相应的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 这个机制应当包括教育机制、发展机制、标准机制以及评估机制。
二、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的建设
1. 提高思想认识是建设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的基础
要建立完善合理的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 高校党支部应该首先提高思想认识, 明确高校党建工作中, 学生党建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推动高校党建工作, 完善和健全高校党组织的必然要求, 也是在高校发挥党的领导性的重要前提。所以, 高校党委对学生党建工作必须高度重视, 要切实有效地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只有做好高校党建工作, 才能更好地贯彻和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以及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 深化改革, 维护高校教育工作的稳定进行。对于学生党建工作, 高校党委应该制定短期和中长期工作计划, 对学生党建工作应该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入手进行指导和监督。这些思想认识的提高, 为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的建设和创新提供了可靠的思想基础。
2. 建设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必须规范党员工作, 采用正确的方式方法
据调查和分析, 我国高校大学生党员的质量与大学生党员发展程序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直接关系。一般来说, 大学生党员发展分为入党前、中、后三个部分。首先, 入党前让入党积极分子与党组织充分接触, 促使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组织深入了解, 坚定入党的信念。这个过程中, 党委、党支部、党员以及辅导员都应积极与入党积极分子接触, 增加青年学生对党的了解。对入党积极分子的状况要积极反馈, 对他们的思想动态要随时掌握。要让大学青年学生在还没有入党前就能身体力行地依照党的纲领做事。其次, 建立完善规范的发展程序, 对预备党员要有完善的教育机制, 充分调动预备党员的积极性。再次, 大学生党员入党后, 要积极组织志愿服务等活动, 培养他们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3. 强化制度功能, 完善保障体系
第一, 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要保证大学生党员都能依照党的章程和纲领做事。第二, 建立约束机制, 保证大学生党员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按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保证大学生党员在青年学生中的先进性。具体可建立问卷评议制度、党员挂牌制度以及及时反馈制度。第三, 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只有赏罚明确, 才能激发学生党员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党员的质量, 做好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在具体执行过程中, 可以开展优秀党员、党员干部、党组织的评选活动, 对优秀的组织和个人进行表彰, 树立榜样, 带动其他的学生党员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4. 调动积极因素, 建立大学生党员保障机制
在提高思想认识和建立完善机制的基础上, 高校党建工作还要积极整合优势资源, 形成合力, 为建设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提供动力。首先, 建设应该建设高质量的辅导员工作队伍。由于辅导员是高校党建工作中最基层的党组织组成, 所以辅导员工作队伍的素质和质量非常重要, 在实际工作中要切实加强辅导员的教育培训, 提高辅导员的素质水平, 才能确实有效地提高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其次, 高校党委要积极整合优势资源,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 调动一切力量形成合力, 推动高校大学生党员质量的提高。实际工作中, 可以结合班主任和导师的力量对学生党员进行引导; 还可以在新是党员群体中树立先锋模范, 可以让高年级入党时间较长的党员带动低年级入党时间较短的党员, 先进带动后进, 促进学生党员质量的提高。
三、结语
大学生党员是高校青年学生的中坚力量, 承担着建设祖国的重要任务, 是党保持生命活力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提出, 在提高素质和增强党性的基础上对党员队伍加强教育, 提高管理, 才能激励党员创先争优, 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的建立应该以这个思想为指导, 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切实加强大学上党员质量的提高和评估工作。确保党在青年学生中的先进性, 要提高大学生党员队伍的素质, 提升思想觉悟。高校党委在党建工作中要对学生党员队伍的建设高度重视, 以正确的思想指导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工作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在党建工作中, 高校党委应该积极发挥自身优势,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确保大学党员的质量, 把大学生党员培养成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有过硬的政治觉悟的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汪风易.构建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的设想[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1, (01) .
[2]刘娜, 陈华娟.关于大学生党员质量问题的思考[J].民营科技, 2011, (08) .
[3]花艳, 王小莉.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和评估机制研究[J].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1, (09) .
[4]夏江雯, 徐永桢, 陈俊傲.发展大学生党员质量评估机制的构建[J].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1, (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