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保障机制

2024-06-13

持续保障机制(精选11篇)

持续保障机制 篇1

西安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辖9区4县, 常住人口830万, 户籍人口764万, 其中农业人口409万。辖区内有各级各类学校和办学机构7175所, 在校学生277万人, 全市教育人口296万, 占全市户籍人口的38.72%。属西安市教育系统管理的各级各类学校3269所, 在校学生134万人, 其中农村地区幼儿园、中小学、职业中学2321所, 在校学生68万余人。

为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实现教育公平, 提高全市教育的整体水平, 多年来, 西安市始终围绕实现农村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 认真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 切实加大投入力度, 取得了显著成效, 提高了农村教育质量和水平, 促进全市基础教育的教育均衡持续发展。但是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主要做法与成效

1. 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力度, 切实提高保障水平

(1) 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努力确保教育经费的不断增长。特别是一些财政困难区县, 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 每年在安排财政预算时, 首先保证教育经费, 切实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和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十五”期间, 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119.70亿元, 年均递增14.58%, 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占教育总投入的一半以上。2007年市本级专项用于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资金1.42亿元, 占市本级教育投入总额的85.2%。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改革中, 西安市将实施范围扩大到城市学校中具有农村户籍的学生, 2006年和2007年, 各级财政投入农村新机制资金约3.36亿元。

(2) 认真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在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中, 坚持以流入地的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为主, 落实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在相关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城市学校) 就读与当地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同等政策。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及时解决了进城务工农民托留在农村的“留守儿童”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和困难。

(3) 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2004—2006年市级财政投入专项资金2亿元, 用于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危改清欠、布局调整、寄宿制学校改造、远程教育等, 此外, 还将农村税费改革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50%以上用于农村教育。

(4) 加强教育经费的监督管理。为了切实管好、用好教育经费, 西安市相继制定了中小学预算、财务管理办法等10余个配套文件, 严格规范资金管理, 并定期进行专项督导检查, 确保教育经费专款专用, 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同时, 西安市本级和区县财政都开设了教育专户, 实现了教育资金拨付的“直通车”。

2.集中财力办大事, 促进均衡发展

西安市是一个教育大市, 又是一个经济总量相对较小、正处于发展中的城市。为了尽快改变农村教育相对落后的现状, 他们按照布局调整方案, 统筹安排财力, 统一规划, 集中建设, 严格实行项目管理和预算管理, 以规划定项目, 以项目定投入, 资金随着项目走, 项目随着规划边走, 改变了过去校舍建设盲目无序, 多点投入, 使用效率低的弊端。

(1) 实施农村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2006年以山区为突破口, 启动了农村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2006—2008年市级财政共投入7000余万元。建设61所标准化寄宿制学校。项目建设实行一次投资全部到位, 除校舍建设外, 还包括校园整体改造, 并配备生活及教学仪器设备等。

(2) 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十五”期间, 西安市用于危改工程的总投资达7亿多元, 改造项目共1954个, 改造面积188万多平方米。2006—2007年各级财政安排1.08亿元危改专款, 改造137所中小学危房, 市财政安排9000万元偿还2001年—2002年危改欠账。

(3) 实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从2001年开始, 西安市每年安排500万元专款, 用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装备。引导支持西安市中小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发展。2005年投资5053万元启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为全市10个县区1784所学校配备了远程教育设施。2007年又投入1573万元在9个区县的405所学校进行了远程教育工程建校。目前西安市“农远工程”已覆盖到了所有农村中小学。

(4) 实施薄弱学校治理工程。为加强薄弱学校建设, 西安市实行倾斜政策, 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或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 按照分步实施, 逐校一次投入到位的办法对薄弱学校实施标准化改造和建设, 均衡配置教育资源, 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十一五”期间, 全市计划重点治理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80所 (其中农村学校56所) , 近两年来, 西安市已投资4500万元完成了21所治理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的任务。

(5) 启动区域内基础教育设施整体建设工程。为促进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 西安市从2008年开始, 采取以区县财政投入为主, 市级财政补贴的方式, 集中进行区域内义务教育基础设施整体规划和建设。2008年市、区财政一期投资1.4亿元进行了未央区义务教育基础设施整体规划、集中建设试点, 并以此来带动全市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设施的整体建设和发展。

(6) 加强职教中心建设。近两年, 西安市十分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以建设区县职教中心为着力点, 全市共投资4800多万元, 用于改善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条件, 极大地改变了农村职业教育基础设施陈旧的状况, 进一步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培养能力, 扩大了办学规模。

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方面存在的问题

(1) 当前义务教育投入经费总量仍满足不了教育发展的需求。新机制全面实施后, 西安市学校经费保障水平相对2006年前的“一费制”水平全面提升, 经费保障机制运行良好, 缩小了城乡差别, 有利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总体水平的提升, 新保障机制公用经费基本能维持学校运转, 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实际困难:一是财政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偏低, 区级财政无力按照相关标准予以补助提高;二是学校寄宿学生逐年增加, 应补助对象有增无减, 但县级财政财力有限, 造成部分贫困学生无法享受到政策实惠。

(2) 农村县镇中小学经费收入减少, 影响学校正常运转。实施新机制后, 乡镇以下农村中小学经费保障水平相对2006年前的“一费制”水平全面提升, 每生每学期平均上升25元;县镇中小学经费保障水平相对2006年前收费水平下降, 每生每学期平均下降75元。城镇中小学收入的下降, 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影响了学校的运转水平, 县级财政每学期不得不从预算中安排专项经费补充学校公用经费, 维持县镇学校的正常运转。

(3) “危改”资金严重不足。而县级维修资金严重不足, 乡镇以下学校大规模修缮和校舍建设资金无法保障, 需进一步建立经常性财政投入保障机制。

(4) 县域教育事业发展受限制。根据当前的经济发展、物价指数等预测, 维持学校正常运转, 学校日常公用经费需求总量增长;完成新一轮布局调整和寄宿制学校建设需新增校舍投入资金;全面消除危漏校舍、充实完善教学仪器设备和生活设施、完成远程教育工程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全面促进西安市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当前的经费投入标准明显满足不了县域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寄宿制学校师资严重不足。据报道, 蓝田县某学校现在共有学生330人, 在编教师16人。如今农村的班额越来越小, 开设科目却不断在增加, 如信息技术、健康、远程教育等, 于是出现了一名老师跨年级教学的状况, 而多头备课、上课造成工作量大增, 有时很难用上课节数来计算。为了调剂师资配备, 学校所在的街办中心校规定, 对辖区内的所有学校的教师进行量化积分, 鼓励自愿支教行为。到目前为止, 学校每年都要聘任两位代课教师, 而薪资则由学校自己解决。

(5) 公办学校不太愿为农民工提供“一视同仁”的义务教育

公办学校承担了接收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责任, 是出于对维护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益的考虑, 更由于公办学校办学规范、教育质量有保障, 中央政府进行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力主”的制度设计。然而, 客观地来说, 处于“教育市场”中的公办学校, 为了追求办学效益的最大化, 公办学校往往都不太愿意招收农民工子女。因而, 不少公办学校会拒收或少收农民工子女。有的公办学校则采取农民工子女与本地学生“分校”、“分班”、“划块”的办法。此外。由于城乡地缘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差异, 公办学校招收农民工子女的行为在短时间内很难得到城市学生和学生家长群体的广泛认同。因此, 公办学校还未从被动接收农民工子女到主动接纳农民工子女的态度转变。

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的建议与对策

1. 切实加大义务教育经费投入, 尽快实施“全面免费”的农村义务教育。

可以采用区别对待的办法, 对县以下、特别是乡镇以下的农村中小学所有学生全部实行“两免一补”, 即既免学杂费, 又免教科书费和寄宿生活费。

为此, 需要构建以财政为主、以政策性金融和教育彩票为辅的多元投资模式。各级政府都必须继续加大财政的投入, 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 使财政投资在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 促进义务教育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同时可以采用政策性金融手段来进行教育融资, 扩大教育资金的来源;发行教育彩票, 通过彩票来吸纳社会资金, 使其成为增加教育投入的新渠道;利用产业优惠、税收减免鼓励民间捐款、赠与等手段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筹措资金, 还可以由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共同分担教育经费。

2. 改革教育经费的管理运行机制, 建立规范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

建立规范的义务教育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应通过因素法测算义务教育标准支出和标准收入, 并确立各级政府的经费负担责任, 同时要对转移支付资金加强监督管理, 防止义务教育经费被挪作它用。各级政府要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积极筹措资金, 增加转移支付资金规模, 加大对财政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为了确保新保障机制教育专项资金安全有效使用, 从管理体制和资金运行上来看, 教育资金专户应设在教育主管部门, 建立“校财局管”或“教育系统分级预算”体制, 同时建立财政、审计监管制度, 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各项资金, 严格实行专户管理, 各级经费保障资金全部纳入“基础教育资金专户”, 专户管理, 专款专用、封闭运行, 新机制改革各项资金通过专户直接拨付各中小学, 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

3.制定适应新机制的学校人事编制制度及政策。

新的人事编制标准不符合山区教育的实际, 农村学校课程改革很难按照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课程。

建议按照农村中小学的实际按班额标准和师生比综合标准重新制定教师编制, 同时给农村中小学有寄宿制的学校落实炊事人员的编制。建议全省出台规范统一的“校长岗位责任制”和“教师聘任制”实施细则, 改变目前校长“有职无权”、“教师无竞争意识、无危机意识”的现状。

4. 建立完善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

实行“两免一补”的政策后, 义务教育教师p队]伍的�待遇与非义务教育的教职工相差很大。从教育事业的发展考虑, 除了从事业留住人才外, 从待遇留人做起也很重要, 国0家_应建�立一个统一的义务教育教职工的激励机制, 使其更好地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稳定义务教育的教职工队伍, 更好地促进基础教育的稳步发展。

据此, 建议增加以下津贴标准:适当提高班主任津贴标准;由县财政按各校教师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 把教师各种病事假及进修培训等发生的费用及其绩效劳务费等项目, 纳入财政预算;根据教师工作情况利用学校收入发放教育教学质量奖、课时津贴、代课费等, 以形成比较完善的管理激励机制, 保证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 有效地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5. 改革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机制, 确保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来源

(1) 市政府应该打破户籍制度的限制, 不再以户籍人口的适龄儿童少年为基数来划拨义务教育经费, 而应以实际在校学生数为基数划拨义务教育经费。

(2) 如果条件许可, 可以按照农民工子女户口所在地进行登记统计, 按照其一定比例, 将农民工子女户口所在地的部分教育资金回收中央, 由中央将这部分资金用于输入地政府的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

(3) 可以逐步引入“教育券”制度, 作为现行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补充。输入地政府把对输入儿童每学期的投入通过“教育券”的形式发给学生, 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学校可以凭“教育券”到当地教育行政部门领取资金, 解决因为学生的频繁流动而无法准确分配农民工子女教育投入的问题。

同时, 建立财政监督制度, 保证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的专款专用。也可以考虑将这部分教育投资服务等教育问题, 纳入政府采购的范围, 保证转移支付的方向和效果。

持续保障机制 篇2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国有企业独特的政治优势,在企业中是客观实在和普遍存在的,并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是群众工作,因此,在认真分析员工思想动态的基础上,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实行并轨发展,是将这一国有企业独特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途径。本文拟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为例,从员工思想分析、思想价值观的统一及和谐企业建设等方面,探讨思想政治工作如何保障企业持续发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价值观 国有企业 和谐企业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思想政治工作我们耳熟能详,熟到无法用简练的语言来加以概括和表述,也很少思考它到底有多大能耐。不管我们承认不承认,思想政治工作都是客观实在和普遍存在的;不管我们是否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劣已经实际影响着我们企业的发展。因此,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能建广东院”)在谋求企业持续发展中,特别关注思想政治工作在员工思想价值观的统一和创建和谐企业的作用,保障企业的持续发展。

1.开展员工思想动态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前提是对人要知根知底。

目前中国能建广东院员工构成多元化,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在重点与重大工程的勘测设计以及国内外市场开拓等繁重的工作任务面前,员工的思维活动十分活跃和复杂,表现出来的形式多种多样。我们认为,对已存在的思想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对将要或将来可能发生的思想问题,要能够事先做到科学预测,有针对性地做好预防工作。因此,通过调研来了解和分析员工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为公司管理决策提供客观的事实参考。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与探索中,中国能建广东院形成了一套相对固定的调研长效机制,即上半年广泛收集员工对院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下半年与各部门的中层干部、党员和员工代表个别访谈,然后召开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形成书面意见提交院党政联席会议进行决策参考,为及时做好疏导和化解工作,也对缓解员工压力、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和谐企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统一员工思想价值观,保证员工和企业步调一致

用社会主义价值观和企业价值观统一员工思想价值观,是中国能建广东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员工思想价值观的基本统一,公司领导更自觉地做出符合企业长远利益和员工个人利益战略、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决定;员工更易理解和接受企业的各项方针政策;员工更愿意以企业的价值取向而调整自己的利益追求和个人偏好,服从企业全局性利益。

2.1 坚持用正确的理论武装人

社会主义?r值观,体现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里,体现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里,体现在党和国家的方针和政策里。因此,中国能建广东院坚定不移地组织员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著作、学习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精神等。在学习上特别注意落实“两学一做”的要求,防止表面文章,做到学以致用,让企业的员工世界观基本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要求。

2.2 培育执行力强的团队文化

2011年,在国务院国资委的有力推动下,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挂牌成立,中国能建广东院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企业的重组是实现企业快速成长和低成本扩张的一种重要方式,但纵观历史上的企业并购重组,往往以失败者居多。美国默瑟管理咨询公司对300多次企业企业并购重组进行了调查,结论是2/3的公司并购重组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双方企业文化不能很好融合是一个重要的因素[1]。因此,在加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以后,中国能建广东院尤其注重与集团公司进行文化融合,在已有的企业文化系统中导入中国能建企业文化理念,形成了“能者善为,建则善成”的了核心价值观,“共赢致和,行稳致远”的企业精神,“服务客户 创造价值 崇尚奋斗 成就卓越”的管理理念。在这种企业文化的感召下,中国能建广东院在奋力开拓海外市场,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为将中国富余产能带出国门的航母,不辜负李克强总理的期望。

2.3 用企业价值观引领员工思想价值观

理念与习惯正式文化取得结果的两个领域,用企业价值观引领员工的思想价值观也必须从这两个领域出发,让企业的行为习惯落实到每一个员工的自觉行动中,最终成为员工的行为习惯[2]。中国能建广东院地处改革开放最早的广东,比邻港澳,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1978年蛇口工业区提出“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在广东影响巨大和深远。中国能建广东院在这种强调效率、服务和回报的大环境下,实实在在地熏陶了二十多年,也受惠了二十多年。正是在这种特殊地域环境和独特人文环境下,员工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体现在员工的效益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和团队意识比较强烈,这也是中国能建广东院员工的行为识别标志。我们将员工这种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诠释为“共赢致和,行稳致远”的企业精神,为企业发展战略的推进提供着生生不息的价值导向、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对企业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2.4 做到激励机制直接体现企业价值观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中国能建广东院既然提倡“共赢致和,行稳致远”的企业精神,就要明确地、直接地表彰那些为顾客、为企业做出贡献的员工,让这些员工得到实惠。有些企业为什么没有凝聚力?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只有企业本身发展的目标,而无员工发展的目标;或者说是,企业倡导的价值观和实行的激励机制不一致。而中国能建广东院的企业文化建设初步地解决企业目标和员工目标这一问题。

持续保障机制 篇3

【关键词】 耕地质量 问题 对策

龙江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地处大兴安岭南麓与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耕地面积540万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占80%以上,2010年全县粮食总产突破50亿斤,是全国粮食生产的标兵县。但由于多年来,农民重用地,轻养地,耕地质量呈严重退化,已成为限制全县粮食增产的重要因素。

1.耕地质量现状

1.1耕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大幅下降 有机质含量已由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的37.5克/公斤,下降到现在的28.6克/公斤。按黑龙江省统一划分标准,龙江县耕地有机质含量处于四级水平,已很难满足农作物稳产高产的需要。

1.2耕层土壤养分失衡加剧 同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相比,耕层土壤速效氮含量相对稳定略有下降;有效磷含量增长迅速,全县约50%耕地富磷;速效钾含量下降,全县80%土壤不同程度表现缺钾。同时,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缺,玉米、水稻田缺锌和大豆田缺钼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1.3土壤物理、生物性状趋于恶化 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减少,土壤的物理性状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是土壤容重增加;二是总孔隙度减少;三是田间持水量降低;四是土壤粘粒含量增加,通透性下降,导致了土壤粘重、板结,犁耕阻力越来越大。土壤微生物组成也发生变化,细菌、真菌数量增加,放线菌数量减少,生物活性降低,作物病虫害相对加重。

1.4耕层厚度变薄 经过连续三年测土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全县有效耕层厚度在15~20厘米,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相比厚度降低3~5厘米。

2.耕地质量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

耕地质量建设基础差,田间必要的工程损毁严重,村屯基本没有农肥积造设施,耕地质量建设缺乏必要的物质条件,资金投入不足;有机肥源和种植农户分离,加之传统的农家肥生产方式落后,有机肥已经被大多数农民所抛弃,向耕地返还有机质减少,使耕地有机质含量下降;没有建立起良好的耕地质量建设激励机制,农民的積极性没有调动起来;测土配方施肥补贴少、实施面积小。由于项目采样单元过大,使得测土数据针对性不强,很难达到最佳效果;农业项目规划和耕地质量保护法制建设滞后。一是缺乏土地质量建设规划。二是缺乏耕地质量建设的质量标准体系。三是耕地质量管理主体不明,没有相关法律规定谁对耕地质量建设最终结果负责。

3.耕地质量建设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3.1增加有机肥投入 开展群众性积造肥活动。目前,大幅度增加有机肥投入,必须从积、采、造三个方面狠下功夫;互助合作开展场地化造肥活动。以村屯为单位,积极发展村屯间、农户间联合互助,采取农户拿原料入股,按场地集中积造肥、分户供肥的积造肥组织模式;专业化生产有机肥。在大型养殖场或专业养殖比较集中的地区,依托养殖场(区),建立有机肥生产车间,开展工厂化生产;因地制宜地进行农作物秸秆还田。

3.2提高科学施肥水平 测土配方施肥信息共享。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建立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科学制定不同区域、不同土壤类型、不同作物的肥料施肥配方,并建立起相应的测土配方施肥信息查询系统。同时要全方位、多层次进行宣传,提高全县农民科学施肥水平,自觉做到种地与养地相结合。

3.3建立耕地质量激励机制 制定相应的政策,对自觉进行耕地培肥的农民给予适当的补助和奖励,鼓励农户向耕地投入有机肥料,培肥地力;要逐步完善有机肥产业化运行机制,制定商品有机肥生产、销售、推广补贴实施办法,加快推动有机肥应用的步伐。

节约集约用地保障持续发展 篇4

土地的粗放利用, 已经对国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潜在的巨大威胁,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已经刻不容缓。为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中央把“地根”与“银根”一道当成宏观调控的两个重要闸门。2008年1月, 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 明确规定了节约集约用地的具体措施, 可见节约集约用地, 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紧迫任务。

一、土地利用中的粗放现象

坐在车上, 给人最大的感受是这个地方又发展了, 城镇又扩大了。望着年复一年, 一圈一圈不断扩张的城镇, 我陷入了沉思, 这就像吹气球一样的城镇建设, 是否也有限度呢?

城镇建设发展的另一面, 是平坦成片的耕地资源逐年消失。有的地方, 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建设用地指标已提前消费10年, 且布局不尽合理, 宽马路大广场太多, 高标准超大面积住宅鳞次栉比。有的工业园、开发区规划面积太大、闲置土地太多。没有引进几个好的项目, 引进的部分项目也是在城市中淘汰下来, 又在城郊乡镇继续发展, 投入资金往往不足, 开发程度不够。有的甚至是个人注册一个公司, 到工业园、开发区先圈一块地放在那里, 从而使工业园、开发区显得冷冷清清, 土地利用率太低。

另外, 农村建设用地分布零散、面积大, 闲置超占多。大部分农村村民追求独立自主、功能完善齐全的生产生活场所, 使人均农村宅基地达220平方米左右, 农村宅基地是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3倍左右, 特别是农村家家户户修公路, 已占到土地总面积的0.7%左右, 都是各自从自己的责任田、责任山中修, 没有统一规划, 土地利用率太低。

二、产生土地粗放利用的原因

1、各类规划编制前瞻性不强。

受编制人员业务水平、调查的深度和广度影响, 规划实施的操作实用性不强。交通、水利、城镇建设、旅游规划等许多专项规划, 各编各的套, 各吹各的号, 各唱各的调, 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相衔接, 造成实地已在用, 建设偷着搞, 不敢全面建, 批又批不了的尴尬格局。

2、受利益驱使, 节约集约用地意识差, 节约集约用地机制还没完善。

都知道拥有土地, 就拥有了资本、拥有了财富, 因此, 都想拥有土地, 却很少有人思考怎样利用好拥有的土地。加之少数领导者为了追求片面政绩, 盲目引进项目较差、效益不高的工业企业, 部分管理者为了取得较高的土地收益, 将土地拍卖给出价高的使用者, 多数使用者凭着多占地升值, 占好地投资成本低、见效快的观念使用土地, 造成土地利用率低。

三、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途径

1、冲出闲置浪费圈, 向土地要效率

土地资源是有限的, 特别是耕地资源稀缺。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 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 “一要吃饭, 二要建设”的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凸显, 日趋严峻, 而太多的闲置土地是浪费土地最突出的表现。

向土地要效率, 盘活农村、改造城镇, 变被动节约为主动挖潜, 变自发行为强力推动, 形成在农村整理、到城镇挖地、向开发区要地的节约集约用地新格局。一要坚守耕地红线, 促进耕地资源的永续利用;二要按照“重点项目保障用地, 优质项目优先供地, 所有项目节约用地”的原则, 引导企业节约集约用地。同时从“招商”向“选商”转变, 将有限的土地资源向优势项目倾斜;三要不断完善完善建设用地储备制度, 优先储备盘活闲置、空闲和低效利用土地,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四要大力推广节地经营模式, “向上要地, 向下要地”, 鼓励建高层大楼、建地下车库, 实行地下、地面、空中协调发展。

2、强力推行节约集约用地

强化规划的龙头作用, 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土地利用规划, 要对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系统评价和全面检查, 加强建设用地指标管理, 严格控制增量, 坚持“节流”与“开源”并举, 把节约用地放在首位, 重点在盘活存量上下功夫。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林地、草原和湿地, 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废弃地和荒地, 少占好地, 特别是少占耕地。

加大宣传力度, 广泛宣传节约集约用地的意义、经验模式, 牢固树立土地忧患意识和节约用地意识。

加大土地利用动态监管, 不断丰富和发展“一张图”工程, 切实推行“天上看、地下查、网上管”的监管模式, 加大非法用地的打击力度, 确保依法用地、合理用地。

大力推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 通过拆旧建新, 确保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 耕地数量不减少, 促进布局更加合理。

加大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征收管理力度, 为土地整理、开发耕地后备资源积累资金, 同时探索激励节约集约用地的利益机制, 充分调动节约集约用地的积极性。

3、优化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市场机制是实现土地集约利用的基本途径。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 完善市场规则, 加大信息公开。

充分发挥地价的杠杆作用, 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严格控制划拨用地范围, 合理确定出让土地的宗地规模, 实行经营性用地有偿使用, 通过招标、拍卖、挂牌出让, 运用价格机制抑制多占、滥占和浪费土地。同时强化用地合同管理, 严格约定建设项目投资额、开竣工时间、规划条件、价款、违约责任等内容。

4、大力推进土地整治

由于土地的粗放利用, 土地整理复垦潜力较大。土地整理的重点要放在基本农田整理、低丘岗改造和村庄改造上, 土地复垦的重点是废弃矿山、砖瓦窑、取土场、采石场等废弃闲置土地。以乡镇为单位, 以项目建设为载体, 实行大规模、有计划地土地整理和复垦, 将农村分散、闲置、低效土地进行整理, 通过移土填沟改造梯田, 改河取直整理造地, 移民搬迁整治村庄, 退宅还田, 使其成为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耕地资源, 提高整体利用效率。

大数据保障油田可持续发展 篇5

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能源,开采一天,就少一天。辉煌的背后,大庆油田正在逐渐步入产量衰减期,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今后大庆油田能否进一步发展的核心。

可持续发展 打造百年油田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王玉普曾任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他曾经专门撰文指出,“大庆油田要抓住历史机遇,创建百年油田。”

王玉普认为,创建百年油田,不仅是基于当前发展形势的分析,也是借鉴了国内外油田开发的历史经验,更是结合了大庆油田自身数十年开发的理性思考。

《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纲要》(下称纲要)指出,大庆油田的发展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它联接着50年的辉煌历史,联接着百年油田的长远未来”。当前大庆油田发展面临“五大挑战”:一是资源接替的问题。油田每年提交的油气储量,还不能满足原油稳产、天然气上产的需要,实现储量有序接替、储采基本平衡,困难多、任务重;二是稳产效益的问题。目前长垣主力油田三次采油成本较高,外围低品位储量动用难度大,在保持原油稳产的同时,把投入降下来、效益提上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三是优化结构的问题;四是经济质量的问题;五是发展空间的问题。

如何应对上述五大挑战,《纲要》提出,“大庆油田要建设成一个资源探明率最大、油田采收率最高、分阶段持续稳产,在国家能源布局中始终保持重要地位的百年油田。实现原油4000万吨持续稳产,2020年油气当量保持在4000万吨以上,本世纪中叶、油田开发100周年之际,大庆油田本土油气当量保持在2000~2500万吨。”

从数据下手 确保稳产高产

保证稳定的油气田产量,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集中发展油气勘探开发业务。而随着勘探手段越来越先进、计算处理能力不断提高,油气勘探相应的勘探数据进入到“大数据”时代。当前,地震波法勘探收集的数据通常都以TB计,甚至近年来海洋油气勘探所采集的数据都已开始向PB级的规模发展。

付喜春是大庆钻探一公司研究院副院长 ,20多年来他一直工作在石油物探的第一线。“当年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在野外地震队,所采集的地震波数据也就120道,现在我们下属规模较小的勘探队采集的数据都在3000道至5000道之间。另外就是数据采集频率也不断提高,5年以前,采用二毫秒采样,现在已经变成了一毫秒,甚至变成了每间隔0.5毫秒进行数据采集。这还只是野外采集的原始数据,一旦进入数据处理阶段,数据又会大幅度增加。例如,之前我们在对一块约700平方公里地区进行勘探时,原始数据大约有17TB,整个处理过程完成,要经过10?18个步骤,这么多的步骤下来以后,整个数据量就是原始数据量的10?12倍左右,也就意味着针对这样一个项目至少需要170TB的存储空间。我们一年会有这样七八个大的区块项目,可想而知后面的数据量还是非常大的。”

付喜春透露,目前在其所工作的研究院,存储容量已经达到了2PB(注:相当于2048TB)左右,计算处理能力达到了3000颗CPU。“我们采用的都是英特尔至强服务器平台,在数据处理系统主要用的是两路服务器,在I/O节点上用的主要是四路至强服务器。”

付喜春还表示,为了将如此大量数据更好地为勘探工作服务,他们一方面针对提高存储空间利用率对存储系统进行了整合,另外一方面对系统性能也进行了优化。“我们根据数据特点,采用分级自动存储技术,在整个存储共享系统里面实现了分级自动存储,这样满足了数据对存储速度和存储容量的要求。针对不同类型的数据,选用不同的存储设备。例如一些需要经常调用的地震数据,就把它们保存在高速的光纤的存储设备中。那些不频繁调用的数据,可能短期内,例如6个月、或者多长时间就不需要调用的,我们就把它们存储到到相对价格便宜的存储设备中中。剩下一些长时间都不会使用历史数据,我们就会它们存到磁带库中。”

在实际工作中,付喜春注意到,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大,数据的传输在I/O传输上出现瓶颈。“针对这方面的问题,我们在近期采用了高性能万兆核心交换机线速端口聚合技术,再辅以并行存储磁盘系统,对存储系统进行了扩充。改造后,系统速度大大提高,从600MB/秒提升到900MB/秒,提高了1.5倍,随着今后不断地优化,性能还会进一步提高。”付喜春说。

在付喜春的脑海中,将数据保存好,接下来很重要的就是要把这些数据管理好。为此,付喜春考虑采用云计算的服务模式的作业调度系统,对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所涉及到数据,进行自动调度管理,实现对相应数据存储空间和计算节点的自动分配。“这样的调度系统一旦实现起来,使我们有限的存储空间更加灵活,针对不同的处理解释工作,根据数据量大小和供需任务的紧急程度,更加高效、合理地分配存储资源也就成为可能。”

付喜春表示,有了数据的保证,同时随着高性能计算和可视化技术的发展,正在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全新的工作模式。“依托复杂的数据模型、海量的数据资料,正在形成对复杂地质构造的快速计算和图形展示。以油层模拟为例,其中就会涉及到一些非结构化的三维图形显示数据,根据我们的实际测试,采用至强四路或八路服务器进行三维可视化解释工作的效率,比采用双路服务器的效率要高很多,如果再配合相应的瘦客户端,相应的成本也会降低。”付喜春说。

持续保障机制 篇6

信息化绝不是信息技术, 信息化是先进的生产力, 是国有企业商业创新、管理革新的重要驱动力量, 也是国有企业成长壮大、基业长青的不竭源泉。在实际上不平等、不对称的国际竞争格局中, 中国企业要想加速赶超、后来居上, 就必须充分利用信息化, 使自己耳聪目明、反应灵敏、运作有序。对于席卷全球的信息化浪潮, 决不能被动适应, 而是要挺立潮头、走向前列。

近年来, 中国五矿在战略转型过程中, 把推进信息化作为重要战略举措, 通过信息化夯实管理基础、创新管理手段、优化业务结构、提高管控能力。初步构建了以覆盖全球营销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网络, 形成了以IT治理为中枢, 以ERP系统和协同办公为核心的应用体系, 基本实现了集团公司业务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三流合一”的目标。

1中国五矿信息化的主要做法

(1) 运用国际先进理念和技术, 打造高水准信息系统。2006年5月, 正式启动“V5工程”, 牵手国际领先企业SAP公司和IBM公司, 打造按照“一个五矿、一套流程、一个系统”的原则统一管理集团各业务板块和所属企业的信息系统。“V5工程”一期已于2007年全部提前上线运行。

(2) 集成管控关键数据, 为决策提供高效支持。现代企业的科学决策不仅来自组织架构等合理的制度性安排, 也来自对全面信息和关键数据的精准把握。数据标准是信息系统的语言。在制定数据的标准上下功夫, 对财务、业务、人力资源等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要求同类数据只能有一个标准, 充分保证信息共享。

(3) 实时监控运营动态, 有的放矢强化风险管理。ERP的效果是明显的, 对于市场风险、资金风险、库存风险和客户信用风险等诸多风险的管理产生了及时反应和预警作用。

(4) 完善资金操作平台, 用信息化管好“钱袋子”。对业务资金采取集中管理, 就是以全面预算为龙头, 以集中结算为手段, 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基础。无论是集中结算, 还是全面预算, 哪一样都离不开信息系统。2007年, 集中结算的资金达5 600多亿元, 节省财务费用几千万元。由于财务信息质量提高、信息处理及时、反应速度加快, 使得财务决策能力显著增强。现在, 集团财务管理初步实现了“预算—结算—核算”的协调与统一, 也实现了由事后反应向事前安排、事中控制的转变。

2信息化工作的几点体会

(1) 一把手重视是信息化的前提。企业信息化是一场深刻的管理变革, 要触动和改变很多历史上形成的思维定势和习惯做法, 阻力很大, 必须得到来自企业一把手的支持, 自上而下强力推行才能奏效。

(2) 健全工作机制是信息化的基础。中国五矿建立了一个由三级管理架构组成的信息化长效机制:最高决策主体是信息管理委员会, 管理主体是信息管理部, 执行主体是各二级单位的信息化工作组。设立临时机构负责信息化重大项目的执行, 如由ERP工程项目指导委员会负责重大事项的决策, 由项目实施组负责具体项目实施。这种矩阵式的分工协作机制, 保证了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有人做、问题有人管、责任有人负。建立一个有效的考核机制也非常重要。

(3) 足够的投入是信息化的保障。信息化需要大投入, 在实施ERP时, 充分保证人、财、物等各项投入, 集团领导班子为ERP花费了大量时间, 就是再忙也要把时间留出来, 工程项目组及实施人员分秒必争地抢抓时间, 夜以继日地工作。

持续保障机制 篇7

1 县级政府牵头, 组织协调好各部门的职责

从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成功的经验可以看到,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良性运行, 涉及多个部门的多项工作任务。而各个部门之间基本上属于平级关系, 任何一个部门出来协调该项工作都可能遭到其他部门的不理睬, 况且有些时候部门之间互相推卸责任, 最终导致无人管的状态。这就需要县级政府充分做好各项协调工作, 通过组织、技术、经济等多种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全力的支持。以县级政府的名义成立饮水安全办公室, 专门负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 联络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 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的可持续运行。

2 完善各项组织管理工作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建成后, 要及时组织竣工验收, 验收合格后要及时办理交接手续, 明晰工程产权, 明确工程管护主体和运行管理模式。由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点多面广分散的特殊性, 应在各乡镇设置管理机构, 配备与工程规模及数量相适应的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 制定和执行各项管理制度, 保管好工程的相关档案资料。

3 积极宣传, 提高农民的参与度

饮水安全工程最终受益者是农民, 一切工作都是为农民服务的。但是, 有些地方由于比较偏僻落后, 农民的思想意识较差, 甚至到达了愚昧的地步。作为惠民工程的饮水安全工程, 在有些地方不但得不到农民的支持, 有时甚至还受到农民的阻碍。如对修建工程占的田地要赔偿费、安置管理经过他家田地也要补偿费等等, 使得工程刚开始无法实施。工程运行后, 完全没有主人公的意识, 工程能运行就用, 一遇到各种小问题就找政府, 加大了政府的工作量, 且工程注定不可能运行良好。这些都是由于农民的愚昧和远程造成的。因此, 政府必须加大宣传力度, 把国家的政策贯彻到农民心中, 普及健康用水知识, 加强法制宣传。明确农民在工程建设和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扩大农民对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从而调动和鼓励农民参与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尤其是工程规模较小, 交通十分不方便的地方, 农民的参与更是至关重要。只有唤起用水户的责任感、拥有感和主人翁意识, 才能消除损害工程可持续性的人为因素, 确保工程的可持续运行。

4 政府加强扶持力度

农村供水作为农村公共事业的一项基本内容, 和农村义务教育、医疗保障一样, 是由政府提供的农村公共产品, 具有较强的公益性, 需要公共政策扶持。对供水成本较高、农民经济承受能力低的工程实行财政补助, 包括资金补助、优惠电价、税费减免等;对不能计提折旧和大修理费的, 财政要提前考虑工程达到设计年限后的更新改造资金。建立饮水安全运行维护专项资金投入机制, 地方各级财政按照一定的比例共同负担, 专项资金用于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日常的设备维护运行、工程核定的水价与执行水价之间的差价部分、管护人员工资等给予一定的补贴和投入, 以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实现农村居民长期吃上安全水、放心水的愿望。

5 加强水质检测

饮水安全工程的目的不仅是从量上解困, 还要从质上保证安全。由水质问题引发的疾病随处可见, 而从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十一五”规划中可以看到, 我国农村饮用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污染水、铁、锰等其他饮水水质超标人口达2亿多, 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农民的生命受到极大的威胁。因此, 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卫生计生委、环境保护部于2013年11月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 拟从2014年起, 在全国稳步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能力建设。因此, 县级政府部门按照指导意见, 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建设水质检测中心, 按农村饮用水卫生标准定期对农村饮用水进行检测, 以保证农村的身心健康。只有确保了水质的安全, 才能达到饮水安全工程解决问题的初衷。

6 结论

要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可持续运行, 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而各个地方出现的问题也各不相同, 因此, 各个县市应因地制宜, 根据实际情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摘要:国家从“十一五”以来不断加大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投入, 极大地解决了人民群众的饮水要求。然而在运行管理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工程建成后还不能保证其可持续运行。本文通过作者在基层工作的所见所闻, 提出了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持续运行的几点建议。

持续保障机制 篇8

关键词:土地经济,土地征用,失地农民,经济权益,可持续保障

0 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发展,大量农村土地被征用,农民被城市化,失地农民的生活条件发生了根本变化,村民与政府、开发商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村民的合法权益保障问题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

笔者认为,对于农民来说,土地就是他们的全部,失去土地就失去了一切。要根本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经济保障问题,必须从土地本身入手,从保障农民的土地所有权、使用权、支配权、以及经营权等方面深入研究,深化改革。必须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土地价值增值收益分配问题。

1 我国现行征地制度的缺陷

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所有制问题是生产关系的根本问题,与所有制相关的主要是所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及经营权等问题。其中所有权是核心,其它权利行使都会受到所有权的制约。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实施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国家在保持重要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同时,可依据法律对生产资料使用权进行转让、买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的规定就体现了这一原理。

但是,在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征用过程中,这一原理却遭到摒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三条却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第四十四条规定,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国家及地方政府可以凭借自己掌握的权力,变集体所有制土地为国有土地。因改变土地用途,形成的土地价值增值收益,大量装入各级政府及开发商的腰包。地方财政很大部分变成了土地财政,一个个开发商因此获得大量超额利润。不少农民因为失去土地,失去了经济依靠,变成了无所事事的城市居民。

事实上,现有土地管理的法规政策,本身就存在弊端。一是为各级政府采用强制力量,剥夺农民集体所有制土地的权利提供了合法依据;二是否定了不同所有制主体之间的平等权利。

North曾说过,国家是唯一一个具有暴力潜能的垄断组织,它既是保护个人权力和节约交易费用最有效的工具,又是个人权利最大和最危险的侵害者[1]。改革开放后,农村集体所有制征用过程存在的侵害农民合法权益的问题。其根源就在于此。

从理论和实践方面看,政府征收集体土地这个环节,也存在严重问题。

1.1 否定了不同所有制主体之间的平等权益

集体所有、国家所有和私人所有,都是平等的所有制主体,现行土地管理体制,保证了其它所有制主体的建设权和发展权,却限制了农民集体所有制主体的建设权和发展权。这一体制是国家和政府通过限制一个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而满足另外一个主体经济利益的法律歧视。

1.2“公共利益”本身就界定不清

一个村的利益可以是公共利益,一个乡、一个县、一个市的利益也可以看作是公共利益,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可以为了任何一级的政府的“公共利益”而被剥夺。地方社会发展、文化发展、生态环境改善是公共利益,招商引资,开发建设也可以看成是“公共利益”,任何意图都可以看成是“公共利益”需要[2],对“公共利益”的解释变成了职能部门和主要行政领导自由裁量的权力[3]。

1.3 为有关管理人员权力寻租提供了便利和通道

从土地征收到出让,再到转让,任何用地都必须办理近百个手续,每道手续一道坎,道道都为权力寻租开辟了通道。

1.4 严重损害农民的合法权益

农民没有权利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投资开发建设。而政府却为开发商提供便利。大量的超额利润,诱发开发商私欲膨胀,不惜铤而走险,暴力剥夺农民的土地所有权,侵害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损害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

1.5 农民的合法经济权益得不到持续保障

在我国,现行政策对农民的征地补偿一般是一次性货币补偿,之后让农民自谋出路这种措施无法保证农民的“可持续生计”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官网公布数据显示,当前法定最高补偿标准大约为24000元/亩,按最低生活标准每人300元/月计算,当前法定的征地补偿费仅够农民维持不到7年的生活需要。而失地农民由于文化水平低,缺少现代工业所需的劳动技能,加之生活习惯差异,很难真正融入城市社会,有些甚至走向违法犯罪,形成现代城市不安全隐患。

2 研究现状

根据目前土地征用过程农民权益保障研究的现状来看,业内人士主要提出了以下几种观点:一种观点是改革征收制度,将符合土地利用规划的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纳入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用地单位与农民集体通过谈判,以市场价格达成土地使用权出让协议,在国家土地管理部门登记备案即可。另一种观点是改变土地增值分配格局,增加农民的分配份额。在现有的土地征收制度下,即国家作为征收主体,可以因“公共利益”需要征收土地所有权,对于农民的赔偿价格要以市场价为准。第三种观点是对于征收集体土地,赔偿时可以借用使用年限趋于无穷时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价格代替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出让价格,从而维护农民可持续性经济保障对于以上观点我认为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对于第一种观点,我认为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对于农民来说,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第十条规定:加强村镇建设用地的管理,禁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非法出让、出租集体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第十一条规定:要严格保护基本农田。但由于农民缺乏法律知识,他们可能会将更多的基本农田非法用于非农业建设,再进行自由转让,进而获取更大的利润。其次,就地方政府而言,土地征收是其主要财政收入,是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公益建设的资金来源,地方政府不可能将这部分土地的主动权交给农民。

国家征收土地是垄断行为,具有强制性,非竞争性,既不符合市场交易原则,也不符合市场价格规律,那么第二种观点提出的市场价到底应该以什么为准则来衡量,也难以确定,而且不具备可持续性。

第三种观点虽然提出了土地可持续性补偿,但无穷年限土地价格的确定,要考虑通货膨胀以及国家经济发展速度,难以计算。而且一次性货币补偿不利于农民的可持续生计,这中补偿也会给国家带来巨额的资金压力。

3 维护失地农民经济权益的几点建议

3.1 国家征收集体土地使用权,保留农民土地所有权

国家征收集体土地使用权,保留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保证了政府参与征收,获取财政收入,防止农民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同时农民享有永久土地收益权。《宪法修正案》第10条第4款:“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可分为“首次流转”和“再次流转”[4]。上文所提及征地制度不完善是基于所有权的征收,如果征收过程只涉及使用权,不涉及所有权。国家按一定使用年限(70年)征收农民土地使用权,再通过收取转让金,将土地使用权转让出去进行开发建设。这样既符合现有法律规定,也可以在不触动农民土地所有权的同时,保证农民享有永久土地增值收益。这与小产权不同,开发商仍旧以买国有土地的模式进行开发,国家仍就颁发产权证,只是国家对于买卖土地的资金应和拥有所有权的农民进行合理分配。

3.2 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集体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土地增值主要是指政府征收后的建设用地价格与征地前的农业用地价格的差额,扣除必要的土地开发成本以及征地过程中交纳的有关税费后的余额[5]。

农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一般需要经过两个阶段,即国家先把农用地的使用权征收,然后再出让给开发商,开发商对其进行开发利用,获取利润。其流程如图1所示:

3.3 合理确定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比例

目前大部分土地增值收益是分配给国家的.李英强在座谈会上也指出,学界公认的分配格局是地方政府占到20-30%,开发商占40-50%,村集体占到25-30%,农民大概只占5-10%。笔者认为,要保证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合理性,就必须:

3.3.1 实现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有偿有期转让

保障农民对土地的永久所有权,国家保留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征收其土地使用权,并保证其在使用者之间有偿有期转让(一般以建筑使用年限为标准确定土地使用权转让期限),并根据此期限进行补偿。这一观点解决了上文提出的无穷年限的土地补偿弊端。

3.3.2 土地首次转让增值收益应该在农民和政府之间合理分配

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地租虽然可以以级差地租和垄断地租形式存在,但其根源都在于土地所有权。政府规划土地,改变土地用途,使其经济位置变化,有了更大的交换价值,其地租就应该在农民和政府之间进行分配。

其实,政府作为土地利用规划及其管理者,只不过是国家利益的“守门员”,农民和开发商之间的利益“调解员”。政府行使其职能所产生的地价增值及其分配,只能通过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予以保证。

3.3.3 土地转让的二次增值收益应该在农民和开发商之间进行合理分配

农民作为土地的最终所有者,应该是土地收益的首要受益人,开发商作为投资人,只能获得投资利息和资本利润,获得经营管理回报。在转让年限到期后,由开发商投资所产生的土地价格增长,归享有土地所有权的农民所有。如此进行循环,保证农民土地永久性收益。

4 结论

农村土地征用,主体是政府,客体土地,最大的利益相关者是农民。为了社会和谐发展,政府必须对其进行科学,公平,公开,公正管理,使农民对土地合法权益得到落实。土地征收转让过程中,必须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国家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应该按照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原则,征收农民土地使用权,保留其土地所有权。保障国家规划权收益和开发商投资收益,保证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及地价增值收益分配权,通过地价增值收益的合理分配,实现农民经济权益的可持续保障。

参考文献

[1]North Doglass,Tomas Robert.The rise of the west world:Anew economics histry[Z].W.W.Norton&Conpany.Inc.1973,(5):17-20.

[2]陈利根等.土地征用制度改革于创新:一个经济学分析框架[J].中国农村经济,2003(6):23-26.

[3]黄东东.土地征用工益目的性理解[J].中国土地,2003(1).

[4]里延荣.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J].法学杂志,2007(6):66-69.

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 篇9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是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控制性要素, 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增长, 全球水资源形势日趋严峻。目前, 全球有8.84亿人没有安全的饮用水源, 每年有约5万多亿m3水体被污染,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水旱灾害事件呈突发频发并发重发趋势。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摆在关系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 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 推动我国水资源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目前, 我国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和制度框架基本建立, 水资源配置和调控能力不断提高, 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但要清醒地看到, 与世界大多数国家相比, 我国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水资源形势。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生产力布局和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的基本国情和基本水情仍将长期存在;水资源配置能力整体上仍然偏低, 现状人均供水能力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3;水资源利用率还不高, 单方水GDP产出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 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48左右。

解决我国日益复杂的水资源问题, 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大力推进水资源管理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 从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向合理开发、有序开发转变, 从粗放利用向高效利用转变, 从事后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变, 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实行用水总量控制, 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等成果, 明确未来一个时期全国、各流域、各省区、各市县用水总量控制指标, 建立流域和区域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 作为需水管理的重要依据, 实施流域、区域用水总量控制。各行政区要严格年度计划用水管理, 严格取水许可审批和水资源论证, 强化取水计量监管, 对超过取水总量控制指标的, 不再审批新增取水。同时, 要积极探索水权流转的实现形式, 不断健全水权制度,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 优化配置水资源。

二是建设节水型社会, 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强化行业用水定额管理, 用水效率低于最低要求的, 依法核减取水量;用水产品和工艺不符合节水要求的, 限制生产取用水。加大重点行业和关键环节的节水力度, 在农业领域, 继续抓好大中型灌区和井灌区节水改造, 大力推广喷灌、滴灌和管灌等先进适用节水灌溉技术, 发展现代旱作节水农业;在工业领域, 优化调整区域产业布局, 重点抓好钢铁、火电、纺织、化工等高耗水行业节水;在城市生活领域, 加强供用水管理, 提高公众节水意识, 大力推广节水器具, 减少跑冒滴漏。

三是强化水功能区达标管理, 有效保护水资源。根据不同水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和水质现状, 确定未来一个时期各流域、各省区不同功能区的达标率要求, 强化水功能区达标监督管理。按照水功能区目标要求, 科学核定水域纳污能力, 依法提出限制排污的意见, 加强省界和重要控制断面水质监测以及入河排污总量监控。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监测, 完善突发性供水安全应急预案, 保障饮用水安全。严格地下水开发利用总量控制。

四是推进河湖水系连通, 增强水资源配置能力。从国家层面看, 加快南水北调工程建设, 构建我国“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战略配置格局。从区域层面看, 加快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 继续搞好引江济太、引黄济津济淀、珠江压咸补淡等应急调水, 提高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从相邻河湖看, 综合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治理、水系连通、科学调度等措施, 恢复河湖生态系统及其功能, 构建引得进、蓄得住、排得出、可调控的江河湖库水网体系。

五是加强工程科学调度, 提高水资源保障水平。针对我国高坝大库日益增多, 调蓄功能不断增强的新情况, 加强水库调度和梯级水库联合调度, 兼顾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 正确处理防洪、供水、航运、生态与发电的关系, 正确处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保障水库中下游地区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科学确定蓄水时间, 向洪水要资源, 确保蓄水过程必需的下泄流量, 统筹解决蓄水过程与下游用水矛盾。

六是抓好水域岸线管理, 促进水生态系统修复。制定流域开发和保护的控制性指标, 合理确定主要江河、湖泊的生态用水标准, 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生态影响评估论证, 保持河流的合理流量和湖泊、水库的合理水位。编制河湖岸线利用规划, 划定水域岸线控制利用分区, 落实河道分级管理责任。加强涉河建设项目管理, 严禁围垦、挤占水域和河道。严厉打击非法采砂活动, 严禁乱采滥挖。推进重点江河湖库综合整治, 促进水生态系统修复。

七是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 推进水管理体制改革。继续完善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规划、配置、调度和管理。加快城乡水务一体化进程, 统筹城乡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水源地建设、供水节水、排水治污及中水回用等工作, 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八是夯实行业管理基础, 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搞好水资源调查评价, 及时掌握水资源变化及其开发利用状况。围绕全球气候变化、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保护, 开展水资源重大专题研究, 加强实用技术研发和先进成果应用。加快水资源监控体系建设, 建立与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提高、水功能区管理和水源地保护相适应的监控设施和管理平台, 为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条件。

持续保障机制 篇10

【关键词】社会保障 就业 保险

社会保障工作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大事。近年来,辽宁省沈阳市始终把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工作放在实现科学发展的优先位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持续深化“科学打造民生链,着力形成大循环”的理念,突出“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以稳定和扩大就业为重点,以人才强市战略为推力,纵深拓展社会保障体系,统筹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不断促进工资收入科学分配,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新提升。

一、在就业工作方面,一是继续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为首位

开展全市人社系统“送岗位、送项目、送技能、送政策”进校园、现代服务业企业高校毕业生专场洽谈、高校毕业生技能提升培训系列活动启动仪式等系列活动,举办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超过100场。起草了《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目前文件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针对全市219名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继续开展局级领导一对一帮扶,确保其年底前100%就业。二是继续加强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走访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帮助就业困难人员享受政策。开展沈阳市2013年“春风行动”。为广大农民工兄弟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实现农民工的高质量就业。召开民营企业周专场招聘活动。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提供就业岗位。三是突出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举办沈阳市“创业大讲堂”和“创业明星巡演”启动仪式,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力度,提供资金支持。计划出台《沈阳市全民创业援助行动三年计划实施方案》。已完成了《方案》的起草、征求意见和修改工作,待与相关部门协调沟通后转发此文。四是深入开展高级人才服务工作。组织各区、县(市)开发区)对沈阳市55家重点企业高层次人才需求开展调查,并做好跟踪落实。同时,对沈阳市有高级人才需求的20户重点企业进行入户调研。筹建市级高层次人才数据库和网络平台,宏观掌控高层次人才就业状况。五是进一步深入基层调研就业创业工作。局领导班子带队深入基层单位走访调研,深刻把握各区县市就业工作新变化,进一步提高就业创业服务质量。六是加强机关建设作风建设。深入开展窗口工作人员培训、建言献策、查找工作风险点等一系列活动,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

截止2013年9月末,全市实名制就业17.2万人,完成省计划15.1万人的114%;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5.5万人,完成省计划5万人的110%;援助就业困难群体人员实现就业2008人;完成扶持创业带头人2489人,带动就业14797人,分别完成省计划1830人和11000人的136%和13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为551186名劳动者发放了《就业失业登记证》,其中:当年发证130969本;开展就业登记的374084人,其中:当年就业登记146870人;期末开展失业登记人数93734人;进行就业援助对象认定5090人。

二、在完善养老工伤保险体系方面, 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扩面征缴工作深入推进

召开全市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征缴百日行动工作调度会,对全市扩面征缴工作进展情况进行通报,扩面征缴工作进入集中推进阶段。

(二)经办管理工作扎实有序

一是确保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完成了具有高级职称的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待工作;按新的在岗平均工资重新核定了新增退休人员养老金;继续做好新增在职转退休人员使用社保卡领取养老金工作。二是不断强化个人账户管理,做实率继续保持100%;做好跨统筹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工作;做好个人权益记录发放的前期准备工作;做好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选档工作。三是做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日常申报核定、个人账户记清工作。做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发放工作;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确保转制职工养老保险关系及时接续。四是企业退休人员待遇调整。按照国家提出的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10%的基本原则完成了普调,涉及企业退休人员94.6万人,人均增加168元。同时,将新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范围的“五七家属工”每人每月养老金增加55元,其中2011年底前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每人每月再增加50元。五是继续做好企业整体移交工作;按时与公安部门进行了退休人员户籍对接,对户籍注销人员全部进行养老金停发处理;完成了整体移交复转军人报销医疗补助费上报工作。六是做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征缴和养老金发放工作,创新形式做好参保宣传工作;做好保费收缴、养老金发放及冒领追缴的核查工作。七是继续推进实名制工作的做实;研究制定无缴费能力企业工伤保险管理办法,细化待遇审批手续,并进行了资格认定。

截止到2013年9月末,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330.5万人,同比增长8.0%,按省考核口径完成指标331.4万人的99.7%,其中在职参保人数为230.8万人,同比增长8.6%。统筹基金收入达到91.9亿元,同比增长13.4%,按省考核口径完成指标145.87亿元的63.0%;个人账户收入38.3亿元,同比增长7.2%。统筹基金支出达到163.0亿元,同比增长17.9%;个人账户实账支出为3.5亿元,同比增长34.6%。当年统筹基金收支逆差为68.6亿元,同比增长24.1%。社区管理企业及个体退休人员105.8万人,完成省任务指标的101.7%;各区、县(市)集中管理退休人员档案64万,完成省任务指标的102.7%。

事业单位在职参保人数为7.8万人,同比减少4.9%;离退休人数为5.6万人,同比增长3.7%。基金收入为5.7亿元,同比减少 1.2%;基金支出为7.2亿元,同比增加1.6%。基金当期结余-1.4亿元,基金滚存结余1.4亿元,同比增加11.4%。

新农保参保人数为105.2万人,其中领取待遇人数35.4万人;城居保参保人数为7.7万人,其中领取待遇人数5.8万人。

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176.6万人,同比增长5.4%,按照省政府考评指标口径,完成省任务指标177.8万人的99.3%;享受待遇人数2.0万人,同比增长7.1%。基金收入为4.7亿元,同比减少11.0%;基金支出为3.9亿元,同比增长8.6%;当期结余0.8亿元,滚存结余7.8亿元,同比增长21.0%。

三、在医疗保险工作方面,一是进一步调整完善医保政策

人社局相继出台了“取消残疾人员参保待遇等待期”、“减轻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压力,将缴费比例统一调整为6.8%”等政策。二是进一步加强“两定”监管。对定点药店奖惩实施办法进行修订,目前正在修改阶段,拟在近期出台新的举报奖励办法。在参保管理上,调取了未足额缴费单位信息,准备对该类单位进行欠费提醒;完成了生育生活津贴账号网上采集的前期准备工作;在个体参保中及时解决居民及个体人员参保业务出现的各种问题。

截至2013年9月末,沈阳市职工医疗保险参保户数为62755户,参保人数为356.06万人(不含省直9.9万人),其中市本级在职职工231.69万人,市本级退休职工124.37万人。居民参保人数为1220048人,其中大学生359542人。职工和居民合计参保478.06万人,完成省任务指标的100.43%(职工和居民不含省直参保人员任务数为476万人)。

生育保险参保户数为56515户,参保人数为281.42万人,其中市本级在职职工182.79万人,市本级退休职工98.63万人,不含省直任务数为276.7万人,完成省任务指标的101.71%。

四、在失业保险工作上,一是进一步完善失业预警监测工作

按照市政府领导的要求,人社局对用人单位人员状况预警监测的基础上,对失业预警监测工作进行调整和完善。在对我市在经济发展和就业总量中具有规模性、代表性、特征性企业人员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及时掌握企业产生的减薪、待岗、裁员等情况,实行月报制度的基础上,重点对样本的数量和数据质量上下功夫,确保数据的质量和真实性。二是继续做好失业人员总量的宏观调控。即根据《就业促进法》和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对用人单位一次性裁员10%或20人以上及年度内裁员占职工总数20%以上的,通过审核职工安置方案、职工代表大会决议、参保缴费信息等,规范企业的裁员行为,也有效地控制了失业人员的数量,为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计划内起到重要作用。

截至2013年9月末,沈阳市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134.1万人,参保人员个人缴费记录建账率达到100%。

基金收入118621万元,支出19540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滚存结余为386415万元。全市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8万人。2013年1-9月,新增领取失业保险金15422人,由于待遇期满、就业、退休等原因停止领取失业保险待遇15844人。

五、在稳定劳动关系工作方面,一是劳动关系管理不断规范

全面加强劳动合同管理,截至9月底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5%,集体合同覆盖率达到95%以上,积极引导和规范劳务派遣企业依法依规经营。二是劳动关系调解仲裁创新开展。扎实推进基层劳动调解组织建设,截至目前,在街道(乡镇)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组建率已达到95%;国有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组建率为98%;全市民营企业调解组织组建率达到40%;全市事业单位及主管部门调解组织组建率达到74%。全市共受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6966件,结案率98.25%。三是劳动监察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先后开展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情况、劳动保障专项执法监察等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加大投诉举报和重大违法案件查办力度,主动监察用人单位共主动监察各类用人单位10112户,涉及职工76.8万人。依法责令用人单位与2.1万名职工补签劳动合同。纠正违法单位2328户,结案率100%。书面审查用人单位26526户。全年实施行政处罚91件,罚款316万元。责令用人单位补缴社会保险费6237万元。四是积极维护农民工权益。加强与建委和行政审批大厅等有关部门的配合与联动,协同做好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征收管理工作,重点抓好新开工建设项目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的征收工作。清欠拖欠农民工工资7125.2万元,涉及农民工1.41万人,农民工工资清欠率100%。五是全力做好民生信访稳定工作。按照“压倒一切、解决问题、着眼属地、亲力亲为、即接即办、协调联动”的原则,动员全系统的一切力量回应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认真做好排查摸底和积案化解工作。

六、在收入分配改革方面

一是积极开展贯彻落实国家即将建立和完善的公务员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优化工资结构的具体办法、职务与级别并行制度和地区附加津贴制度的准备工作。二是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部署要求,结合实际,扎实推进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对试点城区开展县级公立医院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其完善了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同时,结合实际,继续开展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管理办法的研究制定工作。

七、在人才引进工作方面

围绕沈阳市先进装备制造、信息、生物医药、航空、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园区及其重点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吸引一批“985”、“211”工程院校硕士、博士、博士后人才来沈服务,邀请清华大学博士后团、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和博士后团对接洽谈,与用人单位,企事业单位和地区进行了对接洽谈,取得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持续保障机制 篇11

住房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 大部分城市虽已初步建立了住房保障供应体系, 但还存在与低收入家庭需求不匹配、与长期稳定资金需求不匹配、与完善的分配机制不匹配、与项目供应目标不匹配等一系列问题。

1、保障性住房发展缓慢, 与庞大的需求相比差距较大。如北京市符合住房、收入双困户标准的 (即民政部规定的最低收入家庭) 家庭数量大约为近4万户, 如果扩大廉租住房覆盖面, 低收入家庭数量与最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户的数量约为8万户。目前, 只解决了1.5万户居民家庭 (包括发租金补贴) , 还有6.5万套的缺口。

2、缺乏以财政为主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渠道, 公积金增值收益和土地出让净收益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当前, 住房保障资金来源主要是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和土地出让净收益等, 而公积金增值收益受房地产市场形势、贷款比例与总额、资金运作成本以及存贷款利率变化影响, 土地增值收益则受出让土地数量和众多成本变化影响, 都不具有稳定性。

3、实现方式单一不利于住房保障制度的长期持续。目前, 各地的住房保障方式仍然比较单一。经济适用住房以实物销售为主, 租售并举虽已提出几年, 但仅在个别城市进行试点, 目前还没有进入大规模的实践阶段。特别是针对收入弹性较高的低收入群体的租赁性质的保障性住房还未建立。而贴租、贴息等国外比较成熟的做法, 目前尚未得到推广运用。以销售为主的供应方式导致政府供地能力日益困难, 而空间布局的拓展又受制于公共交通、配套设施、区域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影响。

住房保障供应体系还不健全, 难以形成退出与回购机制。腾退机制是保障住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由于住房保障供应体系还不健全, 廉租住房家庭的收入超过廉租标准后, 因缺乏从廉租住房到经济适用房的过渡住房产品, 这部分家庭很难退出或根本无法退出。另外, 对于经济适用房的回购资金也未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

5、住房法律体系有待完善, 住房制度改革的重心未能及时向住房发展目标转化。目前, 在住房制度建设中, 还缺乏一部基本法, 即住宅法。大部分规定是以政策和规章制度体现的, 立法层次不高, 缺乏长远性和长效机制。

6、缺乏住房保障的基础条件, 住房保障供给与实际需求错配。由于住房档案和收入信息系统不健全, 目前, 在住房保障制度实施过程中, 无论是补“砖头”还是补“人头”, 都面临无法准确界定住房保障对象的尴尬境地, 从而出现保障供给与实际保障对象错配的问题。如一些地方虽然制定有廉租住房准入标准, 但由于无法真正掌握收入和住房状况, 无法准确审核保障对象的实际收入, 造成了保障供给与保障对象存在一定程度的错配, 影响了保障政策的有效性。

基层管理力量薄弱, 人员缺乏也是影响住房保障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香港只有600多万人口, 但房屋署的工作人员最多时达1万人, 现在依然保持在8000多人的水平。而我们5亿多城镇人口, 从事住房保障工作的人员仅3000人, 其中专职人员仅有1000多人。如北京市虽然在住房保障工作中, 初步搭建了市、区、街 (乡镇) 三级审核的架构, 但基层管理力量薄弱, 尤其是街道一级住房保障职能不明确, 没有独立的部门对保障性住房进行政策宣传、入户调查、审核公示等基础性工作进行管理, 尤其是廉租住房制度, 其主要工作在于加强后期管理, 如后期动态监管、定期审核、物业管理等工作人员缺乏, 影响了廉租住房工作的推进。

健全并完善住房保障制度的创新思路

以现有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为基础, 加大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和供应力度, 同时, 创新保障性住房的供应机制, 建立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性住房供应机制。

1、租售并举、产权多样的经济适用住房。根据七部委颁发的《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精神, 经济适用住房是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政策体系的组成部分。经济适用住房的供应对象要与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相衔接。经济适用住房可采用销售和租赁两种方式。其中, 经济租赁房可借鉴江苏一些试点城市的经验, 采取共有产权方式, 既为低收入家庭解决了住房问题, 又可随着产权的赎回, 逐步减轻政府负担。另外, 经济租赁房还为住房保障体系建立了一个庞大的资源库, 形成了长期稳定的房源。

2、建补结合、切实改善双困家庭住房条件的廉租住房。目前, 廉租住房保障方式以发放租赁住房补贴为主, 实物配租为辅。廉租实物住房采取新建和收购方式筹集, 主要包括政府出资建设、政府出资收购、社会捐赠及其他渠道筹集的住房。但是, 从实际反馈效果看, 很多双困家庭拿到住房补贴后, 未必真正用于房租上, 没有切实实现专款专用的目标, 漏洞较多。因此, 从目前来看, 要切实解决双困家庭的住房问题, 而不是变相地发放生活补贴, 还是要建设一定数量的廉租住房。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是与经济适用住房同时招标, 在经济适用住房小区建设一定比例的廉租住房。

3、建立以财政资金为主渠道的资金保障机制。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 财政是住房保障的主要资金来源。住房保障制度的建立, 一方面需要稳定的财政支出的保障, 另一方面也要按照不同的财税体制, 分清各级政府的责任。中央财政资金为住房保障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撑。英国和德国都有相应的部门或机构负责居民住房保障问题, 这些机构根据法律设立, 承担法律规定的职责。

目前, 我国财政在住房保障中的作用尚有待进一步发挥。例如, 虽然制度规定了地方政府在住房保障上的事权, 但是没有赋予相应的财权。住房保障的资金来源主要还是公积金增值收益和土地出让金净收益的一定比例, 公共财政支出并没有被列为主渠道, 而公积金增值收益和土地出让金净收益的变数较大, 有没有、有多少增值收益都处在不断变化中, 并且极不稳定。因此, 应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资金来源渠道, 这样才有利于形成一个稳定、长期的保障机制。要先行试点, 逐步推进。

建立中央及省级财政对困难地区廉租房制度建设的专项政策。从全国总量来看, 廉租住房保障资金基本能满足低收入家庭住房需要。但是, 我国东、西部差异较大, 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加快建立对西部财政困难地区廉租住房制度建设的支持政策。

4、加大住房金融的支持力度, 鼓励各类机构投资者投资和经营保障住房的出租业务。创新住房金融对保障性住房的支持机制:一是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在住房保障中的作用, 对低收入家庭采取低利率、贴息、长期等贷款支持方式;可用于支付房租支出等;二是充分发挥现有的住房贷款担保机制, 支持低收入家庭的资信能力;三是对于建设租赁型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 金融机构提供长期政策性低息开发贷款。

建立长期有效机制吸引包括开发商在内的机构投资者从事保障住房的租赁业务。对于持有租赁型保障房产权的投资者, 在营业税、房产税、所得税等方面给予优惠。对出租房屋用于政策性保障用房的出租人实行个人所得税减免等优惠政策。

5、实行差别化的税收政策, 鼓励各类机构投资者投资和经营保障住房的出租业务。目前, 从开发到交易, 特别是二手房交易, 税赋较重, 不利于促进形成梯度住房消费模式。在各项税收政策中, 应对低收入家庭甚至是中低收入家庭购买90平方米以下普通商品住房实行税收减免。对于低收入家庭购买保障性住房或商品房, 应实行所得税抵扣制度, 鼓励这部分家庭通过市场化途径改善住房条件, 减少保障人群数量。

上一篇:幸福的哲学下一篇:合同法的归责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