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保障机制

2024-09-24

评估保障机制(精选12篇)

评估保障机制 篇1

近日, 在湖南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成立大会上, 湖南156所中小学校接受授牌, 成为全省首个教师专业发展联盟学校成员。

据湖南科技大学校长刘德顺介绍, 该校目前有16个教师教育专业, 在校师范生有五千五百多人。此次建立教师专业发展联盟, 目的是搭建高校教师教育与中小学教师培养、教育科学研究合作的有效平台, 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被授牌的学校将与湖南科技大学成为“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培养的共同体、教师发展专业的共同体、教育科学研究的共同体”, 学校与这些中小学在基础教育研究、优质生源推荐、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将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

评估保障机制 篇2

一、主要做法

(一)健全组织,强化领导

局党组高度重视妇女儿童工作,成立商务局妇女工作委员会,选拔思想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同志任妇儿工委主任。负责全局的妇女儿童工作。同时,要求各基层单位设立相对应的组织机构,使妇女儿童工作有领导、有组织,层层压实责任,保障发展规划的落实。

(二)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推进机关妇联文化建设

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有关妇女儿童工作会议精神及文件要求,把妇女儿童工作与政府法制工作摆在同等重要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是主题活动形式多样。3月15日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进一步提升妇女维权意识;

二是组织开展了“向家暴说不”主题宣传活动,掀起了学法用法,依法维权的热潮。三是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建立关爱服务队,开展结对帮扶工作,为3名贫困儿童送去慰问金每人300元。局机关志愿者深入塔山社区开展尊老助老活动,志愿者来到孤寡老人家,帮老人擦玻璃、清扫室内卫生。此次活动不仅拉近了志愿者与老人的感情距离,也培养了志愿者们尊老助老的爱心和服务公益事业的品德修养,志愿者们也纷纷表示,要多创造、多参与类似的公益活动,为更多的空巢老人给予关心和帮助,用实际行动来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三)坚持依法维权,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推进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行动,调解和化解家庭矛盾。传承好家风、凝聚正能量主题宣讲,集中开展家风家教宣传、弘扬家风正能量。推动形成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浓厚社会氛围。做好来信来访工作。通过法律援助中心积极为妇女儿童提供免费法律援助。做到了事事有答复,件件有落实,为维护社会的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适应时代潮流,创新工作方法

(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树立新世纪妇女形象。女同志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要肩负起家庭的重负,让她们以良好的心态处理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至关重要。

(二)大力选拔任用妇女干部。几年来,局党组大力培养妇女职工入党,选拔任用政治过硬、能力强、水平高的妇女干部,先后有有2名女同志被提拔到科长岗位。

(三)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促进商务工作进步和发展。今年我们在加强女职工精神文明和思想政治建设的同时,要求全体女职工要切实搞好本职工作,在工作中争当先进、在科室中争当模范。

(四)对全局女职工情况进行调查登记造册,了解她们的家庭,身体和婚姻状况,做到底数清、状况明,工作有针对性。

三、进一步加强妇女儿童工作自身建设

1、坚持党建带妇建的方针,积极立足自身。强化服务,履行职责,适应发展,学习是长期的,学习是全方位的,提高素质唯有学习是根基性的。鼓励机关干部特别是女职工提高业务知识,工作技能,争当学习型人才。

评估保障机制 篇3

一、对评估准则的需求

一个有效的资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对不动产或其他相关资产进行独立且合理的评估,无论是服务于公众还是服务于个人。正是评估准则在最大程度上帮助保障专业的、独立与合理的评估。对准则的需求有以下几点:

首先,评估准则非常重要,因为他使整个行业保持更大程度的胜任能力和独立能力。评估准则对全中国的评估师提出了承担每一项评估业务所必需的胜任能力和独立性的最低要求。如果没有准则,结果就会出现最低要求的参差不齐。一些评估师可能在业务上技高一筹,他们就会以高标准执业,而其他人甚至达不到最低要求。这些最低要求包括从事评估业务中的程序性和实务性胜任能力,以及职业道德水平。正是全行业优良的评估支撑了安全有效的资产市场,进而为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的有效运转提供支持。

其次,评估为银行业提供支持。通过依靠恰当的评估以及周期性的再评估以确保贷款价值的合理。如果没有一个健全的系统来确保全国范围内的合理评估,整个银行体系将会遭遇风险。评估师不得不担当重要的角色,例如,他即使承受着来自客户的巨大压力,以及那些自贷款核准初期至整个贷款期限内所涉及的当事人所施加的压力,也必须保持诚实守信。整个流程所涉及的这些当事人,有监管者、专业咨询师、审计师或放贷机构,都要通力合作以支持评估系统良好运转。一味地允许客户给评估师施加压力,出错时又让评估师做替罪羊的做法是不恰当的。相关各方应当研究并理解评估准则。错误的评估业务应当在早期阶段就被察觉并撤销。

第三,企业价值评估满足了资产负债表上的价值应真实客观地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的需求。而且随着公允价值会计被用于财务报告,企业价值评估事实上也变得更加重要。这类评估业务也被用于公司交易,比如国有资产转让,个人与公司之间资产的买卖交易,以及并购。

第四,在当今许多现代经济中,不动产领域债务和债权的证券化要求有高度专业技能的评估服务,因为不动产领域的潜在业务通常都是一系列复杂的所有权交易。这些评估业务只有当具备一套完善的评估准则时才能实现。一旦准则体系构建起来,及时连续的更新也是非常必要的,以保证准则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另一方面,随着金融体系的发展,越来越多新生的金融产品被引入,其中也包括资产衍生品。此衍生品有助于提高整个资本市场体系的深度和多样性。经济学家们也毫无例外地同意这类衍生品能够分散和化解风险。这种高度复杂的工具却需要一个健全的评估体系,而完善的准则就是评估体系的基石。

第五,对中小投资者而言,其中包括房产业主和机构投资者,不动产成为一个重要投资媒介。同时,不动产也逐渐被认为是除债券和股票等投资形式之外首要的替代选择。事实上,逐步老龄化的人群喜欢不动产投资的可见性,以及从拥有不动产和相关财产中获取收益。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对不动产价值恰当并且标准化的测量方法。

第六,当评估师以专业过失原因被起诉时,一套完善的评估准则就是其在法庭上最有力的辩护。如果评估师已经遵守了评估准则的要求,就可以在法庭上指明他们的做法是依据准则的,起诉方就很难证实评估师存在专业过失。另一方面,客户、第三方以及公众也是被准则保护的对象,他们可以根据评估准则对那些没有遵守评估准则的评估师采取行动。

第七,伴随着专业评估服务的发展,对准则的需求成为专业责任的必然。一套良好的准则能够使保险公司评价他们的风险并量化损害赔偿的保费,同时能够明确在专业疏忽指控时采取的相应行动,使保险公司十分满意。如果保险公司不能做到这些,专业损害保险的保额将会定得尽可能低,这样也将会导致评估行业的低效率。

二、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的有关情况

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于2007年7月出版了最新版《国际评估准则》(第八版)。这些准则的产生,获得国际上的一致认可,不仅被全世界越来越多的评估从业人员接受,而且也在以各种方式被世界上多数主要国家的评估准则制定者所采纳。然而,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并不满足于目前所取得的成就,仍在积极推动深层次的革新以满足全世界评估从业人员对更加清晰、更加实用的评估准则的需求。这些准则不仅涉及不动产,还包括企业价值、无形资产、矿产、机器设备以及金融权益等领域。

为与以上要求相适应,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也在进行重组,以达到在准则制定方面最有效的运作模式。此次改组将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更名为国际评估准则理事会,主要包括以下构架:

(1)全新的准则委员会,一个独立、自治的决策机构;

(2)解释委员会,以同样独立、自治的方式协助准则委员会;

(3)管理委员会,全职负责机构的管理和财务,并监督准则委员会和解释委员会;

(4)更广泛的会员资格:国家评估协会、评估公司、评估使用方、学术界代表,以及有兴趣并参与不动产、企业价值、动产及金融权益等领域利益相关方;

(5)为管理委员会提供专业事务方面咨询的专业委员会。

在2007年11月19日于伦敦最后一届管理委员会会议和年度会员大会上,已批准对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条款和结构的修改,以及新提议的章程细则。并且,改组程序也已启动。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一直都是管理委员会的中坚会员,我们非常自豪地看到,中评协在过去十年中所展示出对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密切的关注和积极的参与。我们也十分期望得到中评协一如既往的支持。

评估保障机制 篇4

一、开展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义

按照教育部的部署,2013年4—5月对南京大学、同济大学、黑龙江大学和五邑大学等四所院校进行了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试点工作。这是教育部继1993年以来先后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进行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教学工作优秀评估、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估的又一次评估,2004年8月成立了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2004年3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实行“5年一轮”的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水平评估制度,标志着我国“5年一轮”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体制正式建立。经过上一轮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评估专家和学校一致认为,审核评估工作条件已经成熟,新一轮的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已拉开了序幕,本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时间为2014—2018年。这是继我国1993年开始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以来,在全面总结以往本科教育评估经验,学习与借鉴国外高等教育先进评估思想、理念、办法与措施基础上,结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状况,注重以学校本科教育、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运行体制的又一次评估。在激烈的竞争中,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不断提升育人环境,使本科人才培养与知识结构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建设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求,逐步建立起取信于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自我保障机制。

开展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对于构建与完善我国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加强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不仅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教育规划纲要和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精神的具体要求,改进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进一步加强与完善本科教育质量保障监控和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随着世界高等教育事业快速而全面发展,高等教育已从社会边缘走向了社会中心,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参与热情和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并开始积极参与到高等教育本科各项评估工作当中,保障和提高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界和广大市民普遍关注的议题。所以,高等学校开展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有利于强化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与教育观念的更新,使高等学校专业特色和办学特色更加鲜明,以推动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促进高等学校整体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增加社会对高等教育监督与了解的透明度,加快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社会发展对高校改革的新要求

普通高等教育连续多年逐年扩大招生规模,一方面满足了人们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与愿望,相应改变了人们的知识结构,提升了科技水平与管理水平,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普遍提高了公民综合素质。另一方面高等教育连续多年快速发展,生源数量逐年增加,部分高等学校由原来的专科晋升为本科院校,或其他几所相同层次,或不同层次学校合并组合成本科院校,部分学校在办学条件、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教学与实践教学经费,以及教学实习(生产)基地等投入不足,甚至个别学校因某种原因出现教学质量滑坡等状况,不同程度影响了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与高新工业化进程不断深入,地方经济与产业结构的快速发展,对本科教育人才需求量增加,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也趋于多样化,社会迫切需求学校培养出具有知识面宽、综合能力强、素质好的本科毕业生,以适应工作岗位需要的应用型、实用性、技能型、复合型本科人才。但由于部分高等学校对本科教育不顾自身定位和市场需求而盲目设置专业、开设课程,导致教育结构不尽合理,无论是专业设置、教学内容还是学生知识结构等方面,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与需求。虽然本科生毕业人数众多,确难以找到适合自己就业工作岗位,或处于“学非所用”的境地,而用人单位又难以招聘到所需人才矛盾性的尴尬局面。导致有些人纷纷把矛头指向高等学校,主要原因是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与实践环节等方面,存在着重学术、重理论,轻应用、轻实践,使得本科毕业生知识结构不合理。所以,高等教育在改革与发展进程中,应结合学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明确“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既要强化本科特色专业设置,及时调整其他本科专业方向,加强本科教育教学对人才知识结构与人才质量的培养,又要考虑到高等教育对社会人才需求的满足程度,也要关注科学研究对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对人才培养的贡献。注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本科特色专业,从我国经济社会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实际需求角度出发,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结构,以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本科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

三、保障高校教育质量的策略

(一)加强本科教学改革,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是新形势下国家依据《高等教育法》对以社会需要和实现国家的高等教育目标为准绳的评估。它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建立质量保障体系与监控机制的有效途径。教育部提出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坚持以“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建设”为原则,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为依据。开展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不仅是国家对高等教育质量和本科办学水平进行监督的有效手段,是高等学校通过评估自我诊断和不断提高的过程,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建立获得和维持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可信度,逐步建设人力资源大国强国,全面提高我国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重要表现和时代的要求。高等学校应以本科审核评估工作为契机,全面推动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加大高等教育与教育体制改革力度,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为保证和提高学科建设与教学质量提供基本的制度保障。在专业设置方面,既要体现高等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办学定位,又要重视对本科教育知识结构与人才质量的培养;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求高等学校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能够肩负起着为民族意识培养和社会主义精神培养的专门人才;在办学质量方面,必须达到国家教育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各项要求,肩负起国家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任,以能够满足社会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要。在办学理念方面,加强与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紧密联系,服务于社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1]。着力围绕服务国家创新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更多创新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意识,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打牢知识根基,拓宽学术视野,推动科技创新[2]。

通过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加快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步伐,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传统的办学体制,增加学校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完善现代高等教育运行机制,建立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与时俱进的现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学校教育质量外部监控体系和内部质量保证制度建设,促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学风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与基础设施等建设。改革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优化学校治理结构,建立健全教学制度,提高管理效率。坚持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与高等教育建设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本科审核评估最终达到推动学校工作全面发展的目的。并以现有教育资源满足社会需求和经济社会变化对培养人才知识结构的需要,使高等教育由传统单一人才培养模式向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由传统知识型人才培养向知识技能型培养转变。

(二)完善专业结构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为指导,坚持突出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发展;强化办学合理定位,强化教学中心地位,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等学校在教育改革进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社会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对本科人才知识结构需求的转变,也对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和本科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更好地解决目前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不同程度存在着供需与就业失衡的问题。一方面,高等学校培养的大学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和高新产业快速发展,推动着高等教育人才与知识结构多样化的需求大量增加,形成高等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在不同程度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本科专门人才的需求,也成为影响高等教育发展与教育质量的一个突出性问题。

本科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具有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的重任。本科专业设置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切入点,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它体现了高等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办学定位,直接影响着本科学生知识结构与人才培养的质量。构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是优化教育结构,合理调整学科专业布局,主动进行自我调节的专业建设与发展机制,是建立适应社会需求与市场经济对各类人才培养竞争的必然选择,也是高等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举措。高等学校应把特色专业建设与改革本科专业设置、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育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切入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设置,要立足于本校现状,在全面分析本校学科优势、办学定位、办学条件、办学环境、师资结构状况和现有教学水平等基础上,结合学校本科教育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立足实际,确立本科专业发展特色,围绕学校特色和学科优势,优化结构办出特色,集学校优质资源创建多学科交叉交融、协调发展的本科专业或学科体系,形成以本校优势、特色专业为核心的有机联系的学科专业群,避免一味追求大而全的本科专业设置,把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和工作的重心投入到建设与发展特色专业上来,使学校特色专业整体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适应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所形成的工业化、信息化、学科交融发展的新时代对高等教育本科人才的需求,努力构建具有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教育的课程体系和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持续发展潜力、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本科人才的需求。对学校原有本科专业,应根据国家对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的具体要求,学校在学科建设与改革方面不仅要考察专业整体布局,还要结合本校自身的条件和办学特色确定自己的定位,在认真总结本校各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基本状况,深入进行市场与社会需求调研,结合本地区经济和产业结构,近期和中长期建设与发展规划等综合情况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本校在一定时期内的目标定位、类型定位、层次定位、学科定位、服务定位。不断修订本科专业设置、专业整改与建设方向,积极推进专业内涵式发展,不断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出在素质、能力、知识等诸方面都适应工作需要的新型本科人才。

四、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评估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其最终目的不是评估本身,而是通过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促进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规范教育教学管理,提高办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有效地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外部监控体系和内部质量保证制度建设,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促进学校质量文化的形成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开展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通过对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进行监控,确保学校“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对加快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强化特色专业建设,加强本科专业整改建设,促进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进一步得到提升与增强,为提高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生存与发展潜力,提高自身生存与发展,也是推动高等学校加快本科教育教学全面改革步伐的一种手段。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高等学校应在认真贯彻党教育方针,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基础上,促进学校建立自我约束与监督机制,构建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良性运行环境。总结本科专业设置与教学改革总体思路,紧紧围绕本科教育人才质量培养这一根本任务,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核心,以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本科专业结构调整,增置特色专业,拓宽专业口径的建设,明确本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制定出具有改革、建设规划及相应配套的措施,大力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和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努力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坚持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加强对学校整体布局的考察与调整,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理念,找准学校的发展方向,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树立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大教育观。在学习与借鉴国外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实际情况与特点,建立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和新时期人才质量培养的目标和课程体系[3]。

摘要:文章从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实施的意义出发,阐述了当前社会发展对高校的新要求,并提出了进一步保障高校教育质量的策略。

关键词:本科教学,高校,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伊继东,张绍宗,铁发宪.高等教育评估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李克强.深化教育改革激发更大活力,贯彻创新战略赢得未来[EB/OL].中国政府网,2016.

后勤保障机制 篇5

医院信息科是全院工作的重中之重,信息工作的共同的工作目标,医务科、药剂科、设备科、消毒供应中心、后勤办公室、检验科等职能部门,树立为临床一线服务的意识,按照岗位职责做好服务,尽可能减少病房护士从事非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直接护理服务。确保“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顺利开展。

一、职责及分工

1.优质护理服务支持小组:负责全院各病区的服务支持工作。

2.后勤科:负责水、电、暖、被服的及时供应和维修,并将物品、常用办公室用品送至病房。增添相应的基础护理用具,为护士顺利开展生活护理提供便利和保障。

3.设备科:负责试点病区需要添置设备,并定期检修。如:治疗车、护理车等。

4.药剂科:负责示范病房的药品领取及配送。

5.消毒供应中心:负责示范病房的无菌物品供应,并负责下收下送。

6.检验科、输血科、医学影像:负责各种化验、检查报告单及交叉配血单等应在规定时间内出具,并有专人及时送到病房。

7.膳食科:负责病房的膳食,保证供应,提供送饭到病房。

8.医务科:加强对医生和医技科室的管理,争取临床医生支持配合。开展临床路径,规范分级护理标准并准确下达医嘱。

9.财务科:保证示范病房购买各种设备、物质资金到位。

10.人事科:负责示范病房的护理人员配备,规范人员管理,保障工作人员待遇。

11.信息部:负责示范病房所需各种公示牌及温馨提示牌的制作;病房的新闻宣传及报道。

二、工作措施

(一)优质护理服务支持小组

1.负责病人入院、出院的护送工作。

2.负责病人检查的护送。

3.负责对本病区来访者的热情接待。

4.负责本病区急测标本的送检。

5.负责本病区每天中药的领取。

6.协助维护本病区正常工作秩序。

7.宣传医院特色科室、特色治疗及专家情况,宣传科室特色服务项目。

(二)后勤科

1.实行24小时值班,保持电话通畅,随叫随到。

2.建立巡视机制,定时巡视病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3.保证水、电、暖的及时供应和维修。

4.根据医院计划增加和更新相关的护理用具设备,做好临床科室的物资配备,保证病区临床工作需求。

5.常用办公用品满足病房工作要求送至病房。

6.加强保洁工的管理,保持病区临床工作需求。

7.做到“三下”(下送、下收、下修),为临床提供及时、便捷、高效服务;保证“三通”(水通、电通、气通),及时处理“三漏”(漏水、漏电、漏气)做到定期巡查,处理及时,保证安全使用,记录完善。

8.医疗废物暂存处工作满足临床病区需求,医疗废物初步分类、收集、暂存规范管理。

(三)设备科

1.认真执行医疗设备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根据科室需要采购合格的医疗用品,保障医疗安全。

2.建立全院应急调配机制,重点部门抢救设备运转良好随时待用。

3.接到维修电话,30分钟内到达现场维修,接到急修电话,15分钟内到达现场维修,有记录。

4.做好物品的下送工作。

(四)药剂科

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保证配发药品质量合格安全有效。

2.严格执行处方调剂操作规程,发出药品准确无误。

3.每日下午按时将各病区次日所需大液体送至病区。

4.落实基本药物使用制度,临床药师定期查房,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五)消毒供应室

1.严把质量关,保证消毒灭菌用品合格使用。

2.及时下收下送,满足临床物质的需要。

3.加强与科室的协调沟通,每月1次下临床争取科室意见,改进工作方法。

4.保证夜间急诊外来器械的灭菌工作,满足临床一线科室工作需求。

5.遵守消毒隔离制度,认真执行下收下送的各项操作流程。

6.在全院范围内进行下收下送。

(六)医技部门(检验、输血科)

1.为临床各病区提供各种采集标本用物。

2.全天候接收标本,必要时提供床旁采血服务,以免延误病人的手术和治疗。

3.急症化验、医技检查,接到电话或报告单位应立即到床边采集标本和实施检查(如床边B超、床边X光、床边心电图等)

4.各种化验、检验报告应在规定时间内出具,设立危急值报告制度,并有专人及时送至病房。

(七)膳食科

1.制定并落实基本膳食服务制定,开展订餐,提供营养配餐、基本膳食,满足临床治疗护理工作需要。

2.提供送饭菜到病房服务

3.定期下病房征求病人的意见并及时改进。

(八)医务科

1.加强临床医生和医技科室的管理,规范医嘱行为。

2.加强医师培训,严格落实《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和陪护制度,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能力开具护理级别医嘱。

3.加强医护协作和有效沟通,特殊情况下保证医嘱正确执行。

(九)人事科

1.贯彻落实国务院《护士条例》及湖南省《中医医院护理工作规范》,结合医院实际情况,保证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的配备。

2.执行国家有关工资、福利待遇等规定,保证护士岗位同工同酬。

3.建立护理人员绩效考核制度,调动广大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十)医学影像科室

1.开辟绿色通道,实行24小时值班制,及时有效地为患者提供就诊服务。

2.急诊和病危病人优先检查,检查结果立即电话通知临床医生。

3.住院患者检查诊断报告单及时送回病区。

4.为受检患者提供便民服务,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5.加强科室与临床科室之间的联系,树立“医技围着临床转”的中心服务思想,根据临床需求更好地改进科室工作。

(十一)财务科

1.认真执行物价部门公布的医疗收费项目、标准,不分解收费、不自立项目收费、不超标准收费。

2.主动为患者提供每日收费清单和出院总清单。对患者由于不理解所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解释;若发现收错费用,应及时给予办理退费手续。

3.节假日照常办理出入院手续。

4.保证示范病房购买物品的资金供应。

(十二)信息部

负责示范病房所需各种公示牌及温馨提示牌的制作。

下病房采集新闻并及时报道。

应用驱动机制保障 篇6

黑龙江大学长期以来对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极为重视,2012年获批成为第一批本科院校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围绕“信息化条件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的试点选题,全校师生员工统一思想,齐心协力,逐步达成试点建设目标,试点建设成果得到有关方面的充分肯定和认可,所形成的有关经验和特色发挥了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近年来,学校从网络基础运行环境、数据中心、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入手,逐步夯实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基础。学校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建设为契机,在整合现有资源,实现数据集成的基础上,共实施了十个平台和二十多个业务系统的建设工作。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逐步实现了“以产品为导向”向“以应用为导向”,再向“以服务为导向”的战略转变,信息化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学校在开展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以“应用驱动,机制保障”的基本原则为路径指引,使得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长足进步。

二、应用驱动

以应用为驱动,师生员工从“不适应”到“离不开”,从“要我用”到“我要用”,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要求”,用户观念产生的积极变化对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增需求成为推动信息化建设的内在动力。以应用驱动为指导原则,学校从以下层面开展工作。

1.应用驱动服务

学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注重方式方法,明确服务对象,权衡多方利弊,加强对已建成应用的使用和推广力度,保持其稳定性和便利性,实现了服务质量和服务内容的双丰收。在纵向上,以小粒度应用、受众广应用、基础应用为先导,分期建设,步步为营;在横向上,以信息化建设中的“人、财、物、文、事”中的活动主体“人——师生”为主体,以其信息在业务系统间的流转为主线,由点到面,全局共享;在整体上,围绕信息化生态,逐步构建完成了黑龙江大学校园信息门户和应用门户,师生可根据自身的喜好、兴趣来定制个性化门户,集中、简洁地展示“个人事务、我的应用、待办提醒”等信息,使得用户能够快速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访问到符合当前用户权限的业务,节省查找信息的时间,更快了解内部动态和各种业务信息,实现焦点效应以及信息被关注的价值,提高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协同效率。学校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积极推进应用系统互联互通,加强业务系统的关联性,将各类业务系统连成一体,大幅提高工作效率,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业务的需要。

构建师生个人数字档案。学生可以查询个人的电子信息,包括基本信息以及个人相关的学习信息、任职的学生干部信息、参加过的社会实践活动信息、奖励信息和发表的论文信息等;教职工可以查询个人的电子信息,包括个人相关的基本信息、科研项目、人员工资、财务津贴等信息。

2.应用驱动数据

通过应用的建设与推广,学校积累和提炼有价值的数据,为决策提供支持,为教学和人才培养提供支撑。学校初步实现了核心业务部门的一体化办公。学工、教务、人事、研究生等业务部门基于统一的业务平台实现业务管理,并实现了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事前计划提醒:设定业务参数进行状态触发,提供事前预警,提升业务管理的计划性;事中状态了解:提供自动化的判定,智能化的提供各类数据,以便业务人员进行事务性的决策判断。原本需要行政工作人员查阅大量信息才能做出判断的问题,系统能够自动、智能化的执行判定,并告知结果,以减轻行政人员查阅、核实数据的工作量,节约人力成本;及时发现问题:通过邮件、站内信、短信网关等多种通知机制帮助用户之间的协同,将业务过程异常情况反馈到用户;规范管理过程:实时、透明的监控学校各类业务过程,办事进度、审批记录等一目了然,使学校业务流转的规范性大大提升,部门之间互相推诿的现象明显减少;事后分析:了解业务的总体进程与状态,有助于业务的提升和改善。学校通过规范的业务运行管理、历史数据导入,以及公共数据平台的建设与维护,积累沉淀了相应的全局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智慧数据决策支持平台建设的探索与研究。

3.应用驱动需求

随着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校对服务于最广泛师生的新增需求予以重点支持,使应用的研发方向应师生所需,想师生所想。学校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始终以教学信息化建设为重点,积极建设教学应用,应用驱动需求并逐渐成为发展动力。学校围绕新增需求,重点建设了“数字化教学管理平台”、“教师教学协作平台”、“学生自主学习平台”。2013年开始,学校将原有8个教学管理平台,18个管理信息系统,49个管理模块,158个教学管理功能进行了整合与集成,建成了“数字化教学管理平台”。学校积极建设信息化教学环境,提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软件工具,鼓励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优质的多媒体课件应用于课堂教学,先后开展了“网络课教学”、“混合教学”、“慕课教学”、“网络辅助教学”等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活动,逐步探索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学校积极应用成熟技术和平台,集成教学、学习、管理等功能,拓展课堂外延,搭建了自主学习平台。

学校学工一体化平台的建设历程,实证了应用驱动需求的强大动力。学校2010年启动建设学工管理信息系统,初步实现了学生信息的数字化管理。随着学校全面开展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建设工作,为更好地满足工作需求,2013年学生处经过阶段经验总结及系统功能调研后启动学生工作系统的版本升级与研发工作,开通了数字迎新平台、数字学工平台、数字离校平台、学生公寓管理及“i黑大”移动学工系统,建立了各业务数据库及共享数据库,整合了学籍管理、奖惩管理、资助管理、公寓管理等19个围绕学生管理与服务的业务系统和70余个功能模块。突出“互联网+服务”优势,以“学生”为中心,构建覆盖学生全生命周期、一站式综合数字服务平台。

为满足广大师生获取泛在、个性化的综合信息服务的广泛需求,学校在进行数字校园应用系统建设的同时同步建设完善了移动校园平台——“i黑大”,实现了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与交换。学校以“i黑大”为基础,开发完成了22个移动业务应用,共34个服务模块,100多个子模块,围绕“应用驱动、开放共赢”的移动校园平台建设指导思路,致力于打造学校、软件厂家、商家共同参与,良性循环的生态链。

“i黑大”于2013年11月上线,目前系统注册用户数为53889人。2015年访问量超过180万次,应用日启动次数破5.8万次。其中成绩查询模块,在2015年7月和12月考试季,平均日访问次数达到12721次。

三、机制保障

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尽管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同时在快速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其长期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部分同志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缺乏统筹规划,管理机制落后;缺乏保障,资源配置不合理;业务部门与技术部门角色定位认知错位;对建设的困难估计不足;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重视不够等。要解决以上问题,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就必须从机制保障入手,科学规划,夯实基础,应用驱动,突出重点,探索高校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建立信息化组织保障体系

学校于2010年成立了信息化工作委员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统筹规划全校信息化建设工作,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机制分为三个层面。

(1)领导决策层

信息化工作委员会是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决策层,对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和重大事项进行决策。信息化工作委员会的主任委员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常务副主任由学校党委副书记担任并负责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其他校领导担任副主任。信息化工作委员会每年召开1-2次例行会议,审议学校信息化工作的重大事项。为了支持信息化工作委员会的科学决策,学校设立了信息化专家委员会,由教育管理专家、信息技术专家和信息化专家组成,负责对学校信息化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咨询意见。

(2)统筹协调层

信息化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信息化办公室是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协调层,也是信息化工作委员会的日常办事机构,在常务副主任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该机构现挂靠党委宣传部,日常工作相对独立,负责学校信息化工作的日常管理与组织协调,学校设立信息化建设专项经费,由信息化办公室统筹支配。

(3)贯彻执行层

执行层包括三个方面:学校职能部门、院系和信息化技术支持部门。学校各职能部门都必须明确本部门的分管领导和具体负责人,负责推进学校总体规划中与本部门相关业务系统的建设工作,以及应用推广工作。院系同样要设置信息化的负责领导和具体负责人,负责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中的应用,从院系角度提出信息化需求等工作。网络中心等相关部门是学校信息化建设与运维的技术支持部门,承担学校信息化规划的实施,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系统建设、信息资源管理、网络运维等工作。

学校以三层管理体制为基础,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校领导作为决策层,真抓实管,将学校的事业发展战略与信息化战略相结合,总领全局,强力推进。“十二五”期间,学校组织召开校长办公会专门研究信息化重要工作4次;校长办公会审议信息化专项议题10次;召开信息化工作推进会议80余次;校领导签批信息化相关申请、文件、管理规定、专家咨询共150余份;校领导带队外出考察、学习10余次。

信息办作为协调层,很好的实现了管理、业务与技术的对接,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业务的深度融合,协调好部门、院系与技术服务部门的关系。“十二五”期间,信息办共制定建设规划方案6个,规章制度16个;组织建设完成14个学校信息化重大项目的建设任务;配合、协调相关业务部门完成29个信息化重大项目的建设工作;组织信息化培训、学术会议、调研共计近20次。

职能部门、院系和技术支持部门作为执行层,围绕学校制定的统一规划和建设目标,在项目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明确责任,通力配合,分工协作。“十二五”期间,职能部门、院系负责推进信息化重大项目29项,召开信息化项目工作推进会、讨论会、座谈会400余次;技术支持部门负责集中管理服务器、存储等硬件资源,保证网络环境安全、稳定,负责项目研发、教学资源采集与制作、技术支持、运行维护等工作。

高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基础性和经常性的工作。学校不断加强组织保障,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群策群力,协调配合;统筹全局,大力推进。圆满完成了“十二五”期间的建设任务和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建设目标。

2.科学规划,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规范

杜占元副部长指出:做好教育信息化工作要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要从顶层设计开始,强调全局设计,特别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制定规划,要制定目标和基本的标准,促进公平,优化布局,鼓励强强联合,加强协调。

学校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规划工作。所有信息化规划类文件,最终由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在规划制定的过程中,重点做到以下方面。

(1)明确规划制定的主体。教育信息化规划制定的主体不能只是信息化管理部门,学校的业务部门和教学院部也需要参与、支持。规划的内容必须取得广泛共识,能够充分体现大家的诉求和学校的利益,需要较强的系统性。

(2)规划有可操作性。在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针对不同的分项建设工作,形成具体方案,明确建设目标、要求和路径。

(3)规划有执行力。制定规划只是前提,良好的执行力才是保障。信息化规划应纳入学校总体规划,作为各项工作评估的重要指标,并进一步完善其评估与督导机制。

(4)在规划中明确保障,确保资金的投入与支持,资金重点投向应用、服务与培训,而不仅仅是投入设备维护与更新,还需要不断增加购买信息化服务、开展信息化培训、定制开发应用的费用。

(5)在规划中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工作。

学校先后制定了《黑龙江大学数字校园建设规划方案》、《黑龙江大学“数字校园试点学校”实施方案》、《黑龙江大学教育信息化试点院校实施方案》等工作规划与方案并经校长办公会审议后执行,有效地避免了盲目建设、信息孤岛、资源浪费等问题,明确了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标准、规范与建设方向,使得信息化的需求者、开发者有的放矢。

学校在工作推进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信息化制度与规范:基础设施规范3篇,应用系统规范4篇,信息标准1篇,用户规范6篇,验收制度1篇,运行制度3篇。在不断完善管理制度的同时,着力增强制度的执行力,培养信息化管理人员的制度意识,将规范制度落到实处。

3.加强经费保障,合理配置资源

学校自2012年以来信息化建设共投入2000万元,包含软件建设费用1200万元,硬件建设费用800万元,软件与硬件建设经费配比均衡,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分配;企业投入3000万元,学校本着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与中国联通公司、中国移动公司、中国银行合作,建设了有线宽带网、无线宽带网、校园“一卡通”系统。通过校企合作,机制创新,节省了大量建设经费,为地方高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开展校企合作积累了经验。

4.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人才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没有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信息化人才队伍,信息化建设将会停滞不前。人才队伍包括三方面:信息化教师队伍、信息化理论研究队伍、信息化管理与维护队伍。信息化教师队伍要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信息化素养的培养。教师应具备信息系统的使用能力和信息获取、处理及表达能力。信息化理论研究队伍要对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新任务、新问题、新趋势进行总结、研究、探索,为信息化建设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信息化管理与维护队伍帮助教育管理者增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管理效率,保障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稳定运行。

学校对相关人员进行不同形式、不同内容、不同要求的分级培训:将信息技术培训纳入到每位新教师的岗位能力培训中,共32学时;师资培训部门每年多次组织专业或骨干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技术、信息化相关培训;组织全校信息员采用课堂讲授、在线学习、移动学习等多种形式开展专题培训近50次;制作信息化培训专题学习门户,制作学习视频,提供学习资源。在开展信息技术培训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通过政策引导和课程设置,培养教育信息化急需的各个层次的专门人才。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制定积极有效的激励机制,使他们迅速掌握信息理论和技术,为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保障。

四、结束语

面向未来,学校“十三五”时期教育信息化的总体目标为“应用驱动,开放共赢,构建面向服务的智慧校园”,即全面提升学校的“本研一体化”、“文理一体化”、“师生一体化”、“人、财、物综合管理一体化”平台能力。在着力打造“一体化”的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同时,建设“一体化”的网络教学与网络学习平台,构建“互联网+创业教育孵化平台”,探索新型网络化、虚拟化孵化平台,支持大学生创业。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网络学习智慧空间。学校未来的智慧校园能够有效地支撑教与学的开展,支持社交与互动,支持基于互联网的泛在学习,注重向教职工和学生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化、感知化、移动化、集成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大发展的背景下,学校未来的信息化建设将充分借鉴兄弟院校的技术、经验和模式,立足于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建设的基础,从运营机制、技术水平、建设模式、应用效果等方面着手,构建面向服务的智慧校园,争取早日跻身国内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先进行列。

装备调配保障能力评估研究 篇7

1 装备调配保障能力评估的指标体系

装备调配保障能力, 是指通过计划、筹措、储存、供应、运输和管理等工作环节, 装备调配满足部队训练和作战需求的有效程度。 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装备筹措、储备、补充、换装、调整及退役与报废等。

建立装备调配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通常在遵循科学性、 完备性、独立性、客观性、可比性、可测性、简明性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 紧密结合装备调配保障能力的影响因素, 通过专家咨询法, 构建装备调配保障能力的多目标型评估指标体系, 即总目标层为装备调配保障能力C, 单目标层分别为装备筹措能力C1、装备储备能力C2、装备补充能力C3、 装备换装能力C4、 装备调整能力C5以及装备退役与报废能力C6, 具体如图1 所示。

2 装备调配保障能力评估的模型

从前面的指标体系可以看出, 装备调配保障能力涉及众多定性与定量的因素, 有些因素易于量化, 而有些因素难以量化。 对此, 本文采用客观赋权的熵权法和理想点法相结合的思路构建装备调配保障能力评估模型, 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评估人员的主观随意性, 促使评估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2.1 基于熵权法与理想点法建立评估模型

(1) 基于熵权理论的权重确定。 设有n个待选装备保障分队, 每个分队涉及到装备调配保障能力有m个评价因素, 建立原始数据矩阵:

式中, bij表示第i个分队、第j项评价因素值, i=1, 2, …, n, j=1, 2, …, m, 以下各式i, j取值与此相同。

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 形成归一化的评价指标矩阵。规范化决策矩阵:。将规范化的决策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有:。

对装备保障分队中的某个指标, 其信息熵为:

则, 可定义第j个指标的熵权为:

由式 (3) 可以看出, 决策指标信息熵的大小决定了该指标的重要程度。 如果某个指标的信息熵越小, 就表明指标提供的信息量越大, 在综合评价中所起的作用就越大, 则其权重就越大;反之, 某指标信息熵越大, 就表明指标提供的信息量越小, 在综合评价中所起的作用就越小, 则其权重就越小。

(2) 确定理想装备保障分队。 理想点法就是要在众多待选装备保障分队中优选出一个最佳的保障分队, 使其与理想保障分队的距离最小。 首先, 根据规范化矩阵和式 (3) 计算得到的权重值, 计算得到加权规范矩阵:

则对于式 (1) , 设理想保障分队为B*0, 负理想保障分队为B-0, 则:

其中:

(3) 待选保障分队与理想保障分队的距离。 一般情况下, 一个待选保障分队与理想保障分队的距离最近, 应该与负理想保障分队的距离最远。 定义待选保障分队与理想保障分队的距离为b*, 与负理想保障分队的距离为b-[3]。 则:

用待选保障分队与理想保障分队的接近程度来评价各保障分队的优劣。 定义评价系数ci如下:

ci越大, 说明待选保障分队与理想保障分队的接近程度越大, 与负理想保障分队的接近程度越小, 当ci=1 时, 待选保障分队就是理想保障分队。

对各待选保障分队与理想保障分队和负理想保障分队的欧几里德距离计算后, 根据式 (6) 计算各待选保障分队与理想保障分队的接近程度, 确定最优保障分队。

2.2 算例分析

设有4 支装备保障分队 (即B1, B2, B3, B4) , 要求选择其装备调配保障能力最强的一支。 对此, 邀请相关领域部分专家给上述4 支待选保障分队基于上述16 项指标进行打分 (打分采用10 分制, 对效益型指标分值越大越好, 对成本型指标分值越小越好) , 其结果如表1所示。

将以上数据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和归一化处理后, 按照式 (2) ~ (5) 相应计算出4 支待选保障分队与理想保障分队和负理想保障分队相应距离, 如表2 所示。

根据表1 按照式 (6) 计算每支待选保障分队与理想保障分队的接近度:

c= (0.3780, 0.4783, 0.584, 0.5595) 。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4 支待选保障分队各有优势, 以保障分队B3与理想保障分队的接近度最大, 是4 支保障分队中装备调配保障能力最强的一支。

3 结束语

装备调配保障能力评估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 运用熵权法和理想点法相结合的方法对装备调配保障能力进行综合评估, 有利于装备机关综合考察各装备保障部队的调配保障能力状况, 对促进装备保障部队的装备调配保障工作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摘要:建立了装备调配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构建了基于熵权法与理想点法的评估模型, 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关键词:装备,调配保障,能力评估

参考文献

[1]李智舜.军事装备保障学教程[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2012.

评估保障机制 篇8

关键词:本科评估,主体,中介机构

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是国家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高低进行评判的一种形式, 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规范标准, 通过对学校教学情况的系统检测与考核, 评定其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 并作出相应的价值判断以期改进的过程。我国的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工作始于20世纪的80年代中期开展的学科、专业、课程教学评估, 历经20多年的发展, 逐渐形成了5年一轮的评估制度。虽然目前的评估制度很不完善, 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反对之声不绝于耳, 但纵观评估的整体效果和国际评估的实践, 实施高等教育评估是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保障高校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所以如何完善评估制度, 提高评估质量才是当务之急。

1 评估主体的不合理性

我国《高等教育法》第44条指出, “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 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和其他组织的评估。《普通高等教育评估暂行规定》第六章第十八条规定, “在国务院和省 (自治区、直辖市) 人民政府领导下, 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务院有关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和省 (自治区、直辖市) 高校工委、教育行政部门建立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领导小组, 并确定有关具体机构负责教育评估的日常工作。按照规定, 我国教学评估由政府主导, 评估专家由教育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组织遴选和委派。在遴选环节, 一般由评估中心将专家名额分配至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 , 由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推荐, 然后进入评估专家库。评估专家的构成基本是高等学校的校领导、教务处长、教授和高等教育专家。据统计资料, 2005年确定了1369名专家作为第一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库成员。他们分别来自559所本科高校, 31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相关单位, 其中有教授职称的占95%, 有教育管理工作经历的约占97%。2006年7月又对原专家库进行了扩充, 在部分专业领域增聘一批专家为专家库成员。在组织对高校评估时, 由评估中心从专家库中遴选专家委派到相应的院校, 委托的专家一般由9-15人组成。 (1)

由上述可见, 我国高校评估主体存在以下不合理性:

第一, 外部性。我国目前开展的评估工作, 是政府组织的, 具有明显的外部性, 体现的是国家或政府的意志。而在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下, 政府既是办学者, 管理者, 又是评价者, 即“管、评、办”三位一体, 外部评估的结果是政府自己评价自己, 不仅难于摆脱立场及其价值偏好, 而且容易将评估活动及其信息只局限在政府与高校内部, 社会参与度低, 客观性和开放性不够。

第二, 单一性。我国的评估专家都是由来自高等教育系统的教学人员和教育管理者构成, 基本没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及其他社会机构的专家。一次评估的专家组成员一般为11~13人, 人员相当有限, 不具有广泛代表性。评估专家组成员只是精通某个领域的专家, 他们中的许多人对评估理论知之不深, 仅凭评估者的个人知识和经验难免受局限。

第三, 不稳定性。评估专家组是根据某项评估的需要临时组织起来的, 没有一个稳定的组织和团体从事某类高等教育评估的专门活动, 由于缺乏稳定的队伍, 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无法形成体系, 一些评估者也无法潜心于评估的研究。 (2)

2 优化评估主体的措施

2.1 现有模式下优化评估专家队伍

我国的《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是1990年由教育部颁布的, 距今已有二十年。它强调的是政府对高等学校的管理, 能够比较充分地体现国家的教育价值观, 引导评估客体按照国家的要求办学, 对高校有较强的约束力, 权威性高。但他毕竟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高等院校也历经了飞跃式的变化, 仅仅依靠政府单一主体进行的高等教育评估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越来越多样化的要求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但在政府主导的评估模式在相当长时间内仍会运行, 对评估方案的设计和优化是目前保障评估质量的重点。

评估专家队伍的构成是否科学合理, 直接关系到评估结果是否权威, 是否能够反映我国当前本科教学质量的真实水平。西欧发达国家的评估机构在遴选评估专家时、注重专家来源的多样化, 其成员包括社会的教育专家、学者、工商业人士等。如匈牙利高等教育院校认证机构拥有一批专业的、高素质的认证专家, 分属于不同的专业委员会, 在社会、人文和宗教神学领域, 生命科学领域, 以及技术和自然科学领域设立了19个专业委员会。于2002年设立了匈牙利顾问委员会, 以帮助匈牙利认证委员会与工业、农业和商业领域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从而避免了纯学术认证方面的倾向。完善的认证专家体系对顺利完成认证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 我国目前在评估专家队伍建设方面还处于初步阶段, 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所以, 建立专家认证体制、从多渠道、多领域来建设评估专家人才库是现有模式下优化评估主体的重要措施。

2.2 建立中介机构开展评估

政府参予评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评估的权威性, 但这种自己评价自己的模式毕竟不是最佳选择。明智的办法是政府摈弃事必躬亲的做法, 权力下放, 由第三方评估机构对高校进行评估。政府负责把握大方向, 一方面为第三方评估机构的建立创造条件, 另一方面对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元评估。这样既顺应了当前的国际趋势, 也符合近年来大众对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 即变管理者为服务者。 (4)

评估中介机构可以由政府委托、授权, 经费以政府拨款为主, 社会捐资和自主筹资为辅, 但政府与机构之间不存在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另一方面, 这种中介机构每年必须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估与认证, 包括考核其评价标准是否合适、评估程序是否科学、能否保证评估活动的客观公正的进行等。

高校教学评估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活动, 需要评估主体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熟练地评估技能。中介组织进行的专业性评估, 在政府的宏观管理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下, 其评估工作会更具客观性、科学性和公正性。中介组织在性质上是具有独立地位的法人实体, 更加具有中立性和客观性, 不依附于政府也不归属于高校, 既能体现政府意图, 又能传达高校的意愿, 因此是高校与政府、社会之间沟通的桥梁。

我国现阶段已涌现了不少社会评估形式, 如以国际权威刊物发表论文的数量为依据的“学术榜”和各种“大学评价排行榜”, 引起了较大争议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但其存在评估指标体系不科学, 受商业利润的诱导等不科学性, 但这些机构是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新生事物, 政府应加强扶持、规范和约束, 促进这些中介性评估组织的健康发展, 促进多元评估主体的形成和完善, 共同保障高等教育质量。

3 优化评估主体的制度保障

3.1 建立评估专家认证制度

在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评估模式下, 评估专家进校考查是评估过程中十分重要和关键的一个环节, 直接影响着评估的结果。我国评估专家主要由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挑选确定, 而仍定标准主要是其研究和从事教学、管理的经历, 且只在高等教育领域范围内进行。这种认定的方式缺乏社会公认的科学的客观标准, 容易造成主观随意性, 不利于选拔高素质的专家人员, 实行评估专家资格认证制度则可以有效提高专家成员的专业水准, 从而保障本科教学评估质量。

评估专家认证制度可以借鉴其他行业如律师行业、会计行业的从业资格证书制度。具体做法即由国家教育部组织统一的资格考试和相关考核和鉴定而取得高校本科教学评估资格证, 实行持证上岗。持有合格资格证的专家都可纳入评估专家库, 每次评估则可以根据相关要求随机挑选, 按照年龄、来源、专业等组成科学的评估队伍, 从而保障评估的公平性及社会公信力。实行从业资格证书制度还可以吸纳社会各界的优秀人才加入到高校评估队伍中来, 使社会上有志于从事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的优秀人员都能参与, 从而拓宽本科教学评估人员的来源和渠道, 进一步加强高校和社会的联系。

此外, 由于本科评估工作并不是常年性的工作, 从2003年开始我国形成了5年一轮的教学评估制度, 因此对评估专家要举行定期的培训, 以提高其专业水平。随着高等教育的大力发展, 高等教育评估中会不断涌现出许多新问题, 必修用新的知识和新的办法去解决, 否则将很难适应高等教育评估发展的要求。另外, 还要加强对评估专家的职业道德培训, 使其提高自我约束力, 免受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 (5)

3.2 立法保障中介机构独立性

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是介于政府、社会和高校之间的、独立的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客观评判并作出权威性鉴定的专门评估组织。它主要通过接受委托的方式、对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作出评判和鉴定, 为政府提供咨询决策、为社会提供公正, 从而促进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它具有中介性、独立性、公正性和专业性等特点。

我国目前建立的教育评估中介组织多依附于政府部门, 成为从属于政府的职能执行机构, 没有自己的社会独立性, 其教育评估结果地信度会大大降低。为保证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的独立性, 政府必须重新划分和规范政府、学校和教育评估中介组织各自的职能、功能, 从根本上改变政府包揽一切的传统管理体制。政府除依照有关法规对教育评估中介组织进行登记、日常管理和监督外, 不应直接干涉其具体事务。

笔者建议, 应该在我国的《高等教育法》中对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作出专门规定。法律应该承认中介机构作为独立的公共服务机构在高校评估中的合法地位, 并对中介机构的使命、任务、资金来源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使其既不受政府控制, 又独立于学术界, 从而保障中介机构在本科教学评估中有法可依, 从而避免受政府机构、高等教育机构和其他社会团体的干预或影响, 保证本科教学评估的公正性。

参考文献

[1]曾冬梅, 刘冰.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重在机制的完善.黑龙江高校研究, 2007 (6) :117-120.

[2]黄爱华.高等教育评估主体及其行为研究.现代教育科学, 2004 (3) :82.

[3]张德启.借鉴匈牙利院校认证经验完善我国本科教学评估制度.中国高校研究, 2009 (3) :33.

[4]杨铭.欧洲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探析.理工高校研究:92.

评估保障机制 篇9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信息系统,风险保障,效果评价

1引言

住房资金管理中心作为类似商业银行管理模式的组织, 在迫切需要提高自身管理和服务水平的现实要求下, 通过分析管理机构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战略, 认识到管理中心如果想在资金管理和公共服务这两个基本职能上有所作为, 必然要以信息化建设作为组织创新的首要途径。成功的信息化建设, 对于管理中心的管理工作以及服务水平的提升, 能够有极大的助力。但是, 信息化建设在实际案例反映出来, 在建设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风险, 如果在项目建设初就对其进行完整地风险预测分析, 并且制定相应地保障措施, 那么就可以有效地防范、规避风险的发生。所以, 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制定保障措施、效果评价就是管理中心信息化建设项目中必有的过程。

2风险

根据管理中心信息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组织状况, 组织中心信息化建设工作小组成员和建设实施单位一起分析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风险点, 通过研讨可以发现项目中的风险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组织发展战略目标发生改变 , 从而引发信息化建设失败。随着管理中心内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 组织发展的战略目标也在不断发生改变, 如果在这个变化的过程里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无法随动配合, 必然有一定的失衡存在, 造成信息化建设与组织战略目标相背离的情况。虽然从管理中心当前的发展状况分析, 这种风险发生的可能较小, 但作为一种可能性, 也要加以一定的注意。

(2) 新建网上信息基础平台和管理中心当前使用的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共享风险。在这两个信息系统之间存在着数据结构、系统架构方面的差别, 新平台系统建设完成后,两个系统间会存在持续大量的信息交换, 所以在建设新的网上平台系统时需要密切关注系统的衔接。

(3) 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根据规划方案 , 要持续长达一年半的时间, 这期间信息技术也会不断发展, 新建的信息化系统的设计基础会随之产生改变。

(4) 新建网上信息基础平台与管理中心组织变化的相互影响。随着项目的建设进展, 管理中心会在特定时间窗口调整业务流程, 变更组织机构模式, 以适应系统对业务流程的重造, 而这种变更和再造与新建系统是否相互配合协调, 效果如何, 有待我们持续观察。同时对系统的推广使用也需要管理中心制定周密地计划安排, 并组织人力配置。

(5) 管理中心内部人员有限, 技术力量储备不足, 可能对信息化建设产生的影响。此次系统建设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 如何在有限的技术力量配合下完成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 并在以后的工作中保障运行, 需要引起一定的关注。

(6) 管理中心信息化建设工作小组与项目建设实施者之间的良好沟通, 决定了信息化建设实施的成功与否。只有系统设计者充分理解管理中心的业务需求, 才能设计出符合管理机构发展目标的信息管理系统。这就要求管理中心调配组织人力资源, 与项目实施方保持良好的配合协作。

通过严密完整的分析, 双方一致认定,(1)、(4)、(6) 这3个风险点是建设中的主要风险 , 要求管理中心和项目实施方高度重视, 并采取有效措施来防范风险发生;(2)、(3)、 (5) 这3项风险属于次要风险 , 通过人员培训、组织交流等手段可以消除。 经过识别风险, 发现风险, 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方法, 就可以防范、规避、控制、降低风险。

3风险保障措施

管理中心通过对风险的认识, 采取不同的风险控制手段来应对上述识别出来的风险。

(1) 上述识别出的主要风险 , 管理中心实施的措施为 :分期分批建设实施, 并按照实施的难易程度的不同, 先期建设简单易行并且不会阻碍业务工作进行的部分, 而难点和会引起管理中心机构变化的则要认真研讨, 组织好实施步骤和工作计划安排, 力求在不影响工作开展的情况下稳步实施,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组织业务交流会, 及时调整完善。

(2) 至于分析出的次要风险 , 首先要和建设实施单位加强沟通协作, 并邀请业务系统技术支持和网上系统开发人员积极配合, 协助管理中心项目实施; 其次要安排中心工作人员参加培训学习, 全面掌握网上业务系统应用知识, 协助开发人员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在项目建设实施的过程中, 按照已经识别出的风险因素,管理中心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制定并实施了风险保障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 持续观察管理中心的发展环境 , 保持信息化建设目标与管理中心的发展方向一致。通过设定“整体规划方案、分期分批建设、 保持业务平稳”的建设策略, 分散可能的风险损失, 这样在万一的风险出现时, 可以减少损失。同时,在系统设计架构时, 对项目实施方开发人员提出要求, 采用适应性高的系统架构技术, 以利于所建设的网上业务系统能够灵活满足不断发展变化的业务工作需求。

(2) 一切以充分满足业务工作需求为主, 适用而且实用,在此基础上,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满足管理中心一定时期内的工作需要, 并保证系统的完善成熟和较好的性价比。

(3) 组织管理中心全体人员培训学习 , 统一认识。此次项目实施需要全体工作人员的大力配合以及主动参与, 并且需要各业务部门从业务规范、业务流程、运营组织上提供全面和精细的需求。从中心领导层到具体工作人员都要清醒地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关系到中心的长期发展需要, 是中心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的需要, 是缴存单位和职工的需要, 从而能够在中心内部形成自觉自愿参与建设、提高业务素养、学习掌握新知识的良好氛围。

(4) 全面优化资源配置 , 提高行动力。在管理中心内部要让领导层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并亲自体验信息化建设工作, 以利于完善加强信息化建设的管理组织工作, 从人财物等各方面提高管理控制的力度, 强化系统运行和维护的制度建设, 完善服务管理体系, 定期检查信息化组织建设工作, 对建设实施情况跟踪监督。

(5) 重视提高中心工作人员的信息化运用水平 , 采取定期和不定期、专项和通用等涉及不同应用层面以及工作类型的信息技术培训班的形式, 全面提高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技能和网上业务系统应用能力, 制定切实有效的人员培训和绩效考核办法, 督促帮助中心工作人员提升自身素质,从而全面提高管理中心的整体水平。

(6) 充分保证信息化建设项目资金和系统运维资金 , 全面规划中心信息化建设各阶段的配套资金, 科学预算、精细投入、杜绝浪费, 确保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7) 项目建设过程中 , 严格按照“整体规划方案、分期分批建设、 保持业务平稳”的保障措施, 按实际工作需求指导信息化建设, 有效规避、防范风险的发生。

通过执行拟定的系统建设实施保障措施, 经过管理中心和项目建设方的共同努力, 管理信息平台系统顺利完成建设,但是, 网上业务系统能否提高管理中心的资金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 能否满足管理中心的业务工作实际需求, 这些问题就需要通过系统评估来得以解决,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就是一种能够把定性的问题通过数学方法转变成为定量的问题来解决难以定量分析事件的信息系统评价方法。

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可以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于信息系统的组织评价、基础设施条件、系统的实际应用性能、信息系统整体安全性评价、 人力资源影响评价这5个方面的因素, 按照其对于整体评价影响程度的大小, 分别计算综合得分, 并根据得分值判定其建设效果。

在评价体系中, 这5个指标还可以细分出二阶指标来从更精细的角度, 通过综合评分得到一阶指标的分值。对于信息系统的组织评价这一指标可以建立二阶指标, 分别是信息系统建设在管理中心的战略地位、管理中心组织系统成效、信息系统建设规划设计方案优劣、系统整体预算; 基础设施条件这一指标可以分别建立二阶指标是软件技术、硬件设备、基础设施水平; 系统的实际应用性能指标可以建立二阶指标是门户网站建设水平、数据交换性能、数据标准度、业务处理水平、 数据共享性能、系统建设目标实现度; 信息系统整体安全性评价指标可以建立二阶指标是信息系统安全设备投入比例、信息系统安全措施; 人力资源影响评价指标可以建立二阶指标是工作效率对比、管理机构组织形式影响度、业务流程优化度、组织绩效提高度。 通过专家组的对比评价,可以分别计算出评价体系中每个评价因素的得分, 由此就可以得知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成效, 如表1所示。

经过对比和分析, 计算出的综合评价分值为N1=67.82,N2=75.34, N3=71.56, N4=81.68, N5=71.75。

保障性住房地产评估方法研究 篇10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资产评估,批量评估

一、保障性住房评估的价值类型

保障性住房评估目的是提供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 满足编制“政府资产负债表”的需要, 属于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公允价值评估业务。会计准则等相关规范涉及的主要计量属性及价值定义包括公允价值、现值、可变现净值、重置成本等。在符合会计准则计量属性规定的条件时, 会计准则下的公允价值等同于中国资产评估协会颁布的《资产评估价值类型指导意见》的市场价值;会计准则涉及的现值、可变现净值、重置成本等可以理解为《资产评估价值类型指导意见》的市场价值或者市场价值以外的价值类型。

凡是资产评估都离不开市场比较法、成本法、收益法的评估原理。因此, 我们应充分借鉴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公允价值评估的经验, 结合我国保障性住房法规政策规定和资产评估有关法律法规、准则的规定, 建立以市场法、成本法、收益法三大传统评估方法为基础的保障性住房评估方法体系。

二、保障性住房评估的基准日及周期

(1) 评估周期。评估周期的长短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 即资产价值变化的程度、频率;二是受制于重新进行评估的成本。作为发展中国家, 中国经济仍将持续增长, 人民币升值将是一个长期过程, 中国的金融资产价格、大宗商品价格将在波动中上升, 房地产价格将在波动中呈长期增长趋势, 一年作为评估周期能及时反映房地产价格变化对公允价值的影响。

(2) 评估基准日。由于保障性住房公允价值评估, 很大程度是为编制政府资产负债表服务的, 评估基准日应与国家会计年度一致, 定于每年12月31日比较合适。

三、保障性住房评估的基本理论

中国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特点是市场创造需求, 实践先于理论, 在开拓探索阶段并无成熟的理论指导。借鉴西方比较成熟的资产评估理论并加以改造, 以适用于中国国情变成了首要选择, 主要源于经济学中价值理论的西方资产评估理论, 也因此成为中国资产评估理论框架建立的逻辑起点。

经济学是社会关于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自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开始奠基, 现代经济学已经有200多年的发展历史。随着数理统计方法的引入, 经济学的研究由静态分析发展为动态分析, 产生了计量经济学, 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出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经济学派, 并应用于社会经济计量中, 指导人类社会的财富积累与创造。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价值的发现与价值的实现, 由于对价值本质及成因的研究不同, 经济学的价值理论分成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和均衡价值论三大板块理论。这三大价值理论构成了资产评估三种基本评估方法的理论基础。

1.劳动价值论

以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提出了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的论断, 从而建立了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在概念上严格区分了价值与使用价值, 提出了商品的二重性问题, 指出商品的二重性取决于劳动的二重性, 即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价值是无差别的人类抽象劳动的单纯凝结, 提出了交换价值即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价值规律。劳动价值论关于资产价值由生产该项资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思想, 是资产评估中使用成本法评估资产价值的理论基础。

2.效用价值论

与劳动价值论相对立的效用价值论最早形成于17世纪中叶。1776年法国经济学家孔迪亚克提出, 经济学的中心问题是价值问题, 价值由效用和稀缺性决定, 效用决定价值内容, 稀缺性决定价值量的大小, 孔迪亚克被认为是效用价值论的开创者。由于资产的效用表现为获利能力, 在效用价值论看来, 资产价值应以其所带来的收益来衡量。这一理论成为资产评估中使用收益法评估资产价值的理论基础。

3.均衡价值论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把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和效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结合起来, 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考察了市场条件下的商品及资产价格, 提出了均衡价值论。商品或资产的价值由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 生产成本决定了供给曲线, 效用需求决定了需求曲线。短期内, 价格可能会由于供需双方的不平衡而产生一定的波动, 但长期看, 在自发的市场调解下, 供需会回到均衡状态, 供给价格会与需求价格将趋于实现均衡价格。因此, 资产估值不仅要考察资本成本, 还要考虑市场需求状况。均衡价值论是资产评估中使用市场法评估资产价值的理论基础。

四、保障房评估的基本方法

我们应结合我国保障性住房法规政策规定和资产评估有关法律法规、准则的规定, 充分借鉴以财务报告为目的公允价值评估的经验, 建立以市场法、成本法、收益法三大传统评估方法为基础的保障性住房评估方法体系。

1.以购建成本为基础的成本法

成本法是对保障性住房的各项成本构成进行分析, 求取评估估价时点的重新构建价格, 然后扣除折旧, 以此估算房地产的客观合理价格或价值的方法。计算公式为:

房地产的价格= (基准地价+开发建设成本+税费+利润) 折旧。

(1) 基准地价:基准地价采用系数修正法进行评估, 基准地价是各种用途土地的使用权区域平均价格, 是地价总体水平和变化趋势的反映。其基本公式如下:基准地价=可比基准地价× (1+∑各因素修正系数) ×期日修正系数×土地使用权年限修正系数×容积率修正系数+开发程度修正值。

(2) 开发建设成本:采用重建价格计算开发建设成本, 重建价格是指采用与估价对象建筑物相同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建筑设备、建筑技术等, 在评估时点的市场价格体系下, 重新建造保障性住房的全新建筑物所必需的支出。开发建设成本=建筑安装工程造价+前期费用及其他费用+资金成本。

(3) 税费:建筑施工企业应交的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税费= (建安工程分部分项工程直接费+措施项目费用+规费) ×税 (费) 率。

(4) 利润:经济适用房按不超过3%计算;限价商品房按不超过5%计算;企业或单位自建属棚户区改造住房销售给所属职工的不得盈利, 利润率为零;企业或单位将土地交由开发经营企业开发建设属棚户区改造的住房, 销售给本企业或单位职工的利润率按不超过3%计算;政府主导建设的廉租房、公租房销售价格不得赢利;政府与企业共建的廉租房、公租房的销售价格, 政府投资的部分不得赢利, 企业投资的部分利润率按不超过2%计算;企业或其他机构投资建设的廉租房、公租房的销售价格利润率按不超过2%计算。

(5) 折旧:由于各种原因而造成的建筑物价值损失, 其数额为建筑物在估价时点的市场价值与重新购建价格的差额, 折旧包括物质折旧、功能折旧、经济折旧三大类, 可通过市场提取法、分解法、年龄寿命法等方法求取。

成本法适用于可供出售保障性住房、可供出租保障性住房、租售转化房、棚户区改造住房。

2.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的市场比较法

市场法是将待估保障性住房与其所在区域近期内已经成交的类似保障性住房进行比较, 以这些保障性住房的成交价格作为参考进行修正, 从而估算待估保障性住房在正常市场情况下的价格或价值的一种方法。选定一个“标准保障性住房”作为区域典型单元, 可以将保障性住房内的其他单元与“保障性住房”的各种影响其市场价值的因素及特点作比较调整, 确定评估保障性住房的市场价值。这种评估方法运用前提条件是存在市场与交易, 并能找到同类或类似参照物, 其产权发生变动, 这是一般资产评估普遍使用的方法之一。

由于经济适用房和限价商品房 (以下简称“两房”) 无论是在建筑流程还是销售、出租流程都不具有市场特性, 因此用市场法难以在市场上直接找到与“两房”特性相似的交易实例。因此, 本次定价模型先假定保障性住房为商品房, 在商品房市场上找到与“两房”近似的交易实例, 再对“两房”与一般商品房的差异进行因素修正, 得出市场环境下“两房”的价格, 最后利用“两房”定价相关条例对得出的市场价进行修正, 进而得出最终的“两房”价格。

(1) 选取交易实例及修正因素。根据保障性住房与商品房的差异选择相应的修正因素, 由于商品房交易市场的活跃度越来越高, 各房地产相关政府部门及房地产中介机构掌握了足够的房地产交易数据。本次模型的建立选择保障性住房附近的商品房进行修正, 因此, 无交通及区位因素的修正。本次模型选择n个交易实例及临街深度、建筑结构、楼间距、层高、楼层、面积、朝向、装修等m个因素进行修正。

(2) 建立模糊矩阵。利用梯形分布对上述n个交易实例进行隶属度计算, 并得出模糊矩阵。设待估房地产 (保障性住房) 为S, 交易实例个数为m, 临街深度、建筑结构、楼间距、层高、楼层、面积、朝向、装修分别用表示, 则n个交易实例的修正因素值如下表:

即,

市场法主要适用于经济适用房和限价商品房等可供出售的保障性住房。

3.以收益计量为基础的收益法

资产评估的收益法又称收益还原法或收益本金化法, 收益法是通过估算被评估资产对象在未来期间的预期收益, 选择使用一定的折现率, 将未来收益折成评估基准日的现值, 用各期未来收益现值累加之和作为待估对象重估价值的一种方法。其适用条件要求是:待估对象使用时间较长且具有连续性, 能在未来相当年内取得一定收益;待估对象的未来收益和待估对象的所有者所承担的风险能用货币来衡量。很显然, 资产评估的收益法涉及预期收益额、未来收益期、折现率这三个基本参数。收益法的核心问题就是确定预期租金、未来租期期、折现率。

其中:P――评估基准日的保障性住房评估价值

Ri――企业未来第i年预期租金收入

r――折现率

i――收益计算年

n――折现期

(1) 预期租金的确定。可以根据政府公布的租金价格, 或者用历史年度的租金及公租房租金增长幅度, 用线性回归测算未来租金。

(2) 收益期的确定。收益期应该涵盖保障性住房的受益期限, 即法律规定的受益期。

对于一般可投资性商品房, 折现率可以通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法、风险累加法、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法、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等方法确定, 使用上述方法计算折现率均需在市场中获得相关计算因素值, 如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法需要考虑企业资产回报率、风险累加法需要考虑经营风险及财务风险报酬率、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法则与企业运行情况有关、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系数获取则需要大量的市场数据。由于公共租赁住房的非市场性、非商品性、非投资性, 因此上述求取折现率应考虑到公共租赁房的特殊性, 在实际运用中, 保障性住房期望回报率E[Rm]、保障性住房长期市场预期回报率Rf2会相差较小, 贝塔系数也会趋近于1。

收益法主要适用于可供出租保障性住房、租售转化房价值的评估或估算租值。

4.批量评估技术

在保障性住房评估中, 往往存在大批量的保障性住房, 如何进行快速而准确地评估, 是资产评估主体需要考虑的问题。《国际评估准则2005) 对批量资产的解释是“应用系统的、统一的、考虑到统计检验结果和结果分析的评估方法和技术评估多项财产确定日期价值的活动。”

(1) 批量资产评估的原理。现实世界各种现象之间往往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某些现象变化时另一现象也随之变化, 这些变化有些是遵循函数关系, 有些则遵循相关关系。回归分析技术就是分析这些相关关系的统计分析技术。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商业决策、金融分析和自然、社会科学等许多领域中。回归分析技术用于资产评估在评估方法上来讲属于市场法, 运用得好, 就有比较高的可信度。利用回归分析评估批量税基价值, 就是根据数理统计分析的原理, 对影响税基价值的相关关系进行数量变化规律的测定, 确立一个回归方程, 并对所建立的回归方程进行有效分析、判断, 形成可靠的税基价值模型。

(2) 保障性住房批量评估基本程序。

①建立样本。既然批量评估必须利用数理统计的原理, 所以必须选取样本。在实际应用中, 样本的建立主要采取抽样方式。抽样方法主要有两种: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

②分析样本。市场上的交易案例的价值类型有可能和保障性住房评估的价值类型不同。评估时必须对选取的案例进行价格调整, 使其符合保障性住房评估的价值前提。

③建立保障性住房的价值评估模型。因为影响保障性住房的因素比较多, 所以其价值模型为多元回归模型。可以采用多元一次回归模型, 有些情况下, 也可采用多元多次回归模型。

多元一次回归模型的一般表达式为:

其中:Y――保障性住房价值

A0――回归常数

A1――自变量1的偏回归系数

A2――自变量2的偏回归系数

A3――自变量3的偏回归系数

An――自变量n的偏回归系数

X1――自变量2

X2――自变量2

X3――自变量3

Xn――自变量n

n――自变量个数

K――误差修正值

④对回归模型进行检验, 并分析回归模型的合理性。

⑤利用经检验通过的回归方程对批量资产进行估价。

研发项目的机制保障 篇11

为主的企业

其项目管理之失败

在于缺乏一套

有效的运作机制

而不是部门主管

缺乏执行力

上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国防部曾立题专门研究软件项目做不好的原因,发现70%的项目是因为管理不善引起的,而并不是因为技术实力不够,进而得出一个结论,即管理是影响软件研发项目全局的因素,而技术只影响局部。可见在研发项目中管理的重要性。

而笔者在本土软件公司协助建立项目管理制度时发现,以项目工作形态为主的企业,其项目管理之失败在于缺乏一套有效的运作机制,而不是部门主管缺乏执行力。

以研发项目为例,由于项目管理方法及软件已经相当普遍,大部分的项目经理都知道如何展开工作计划及分配工作项目,比较常遇到的,反而是下列问题:

研发人员未主动向项目经理汇报工作情形与遭遇到的困难,导致项目经理无法及时掌握进度,并将问题排除。

项目经理未在适当的时间请其它部门提供必要的支持,或是这些支持事项到后来石沉大海,没有下文,影响到项目的进度。

大部分的研发人员不愿意制作项目管理所需之文件,例如:填写会议记录、工作计划、产出成果文件等,导致后来执行类似项目的人员,没有资料可以参考。

决议事项未被遵守,没有人执行后续工作,导致事情延宕。

项目相关文件资料未适当整理及保管,甚至遗失。

当项目规模不大,或只是一两个项目时,这些可能只是小问题,项目经理只要提高意志力或执行力即可解决。一旦项目规模扩增,变成有数十个单位共同参与 ,而且同时有数十个项目一起进行时,这些小问题的影响就会累积成大问题。所以对于拥有较大规模研发团队的制造业,必须建立一套项目管理机制,让项目管理成为每个人的责任,便利各项产品开发工作的推动。

资源管理机制

X企业是一家ERP系统开发公司,接到订单后,必须依据客户要求列出待开发的功能项目,交由研发部门执行程序开发,并整合成为系统功能的一部分,再由客服部门提供导入的服务,工程师协助客户安装系统,以及提供使用者教育训练。

这天,负责A客户系统导入的项目负责人李勇拿着手上的单子,怒气冲冲地朝着研发部门走去,原来他已向客户承诺明天前往安装新系统功能,但是刚刚手下的工程师通知他研发部门还没将功能开发完成,情急之下就想找研发主管理论。

李勇见到研发主管齐威时,强压下心中怒火,以还算委婉的语气询问两周前即已提出的功能开发需求,为何到今天尚未完成。由于李勇面色不善,一向不喜与人争执的齐经理耐着性子向李勇解释:“由于这两周的开发项目比较多,其中有大型客户预定的开发项目,必须到下周一才能将A客户的功能需求完成。”齐经理解释后,李勇怒气未消,质疑着说依过去的经验,A客户所需的功能只要60个工作小时即可完成,研发部门有那么多人,为何已花了两个礼拜的时间还无法完成。齐经理说:A客户所需功能的开发时数不只60小时,此外由于研发人员擅长的项目不尽相同,而且还有新人要训练,所以研发部门会将预计开发的项目与人员的专长作调配,再来排时程,不太可能直接将工作时数换算成天数来交件。另一方面李勇当时只是传来一张联络单要求开发的功能项目及日期,并未与研发部门进一步确认这些功能开发的难易度及时程。齐威进一步质疑A客户的需求早在上个月中即已收集完毕,李勇为何不早点提出,造成研发部门上个月有2名人员闲置,而这个月所有人员都得加班的不平衡现象,增加其管理上的困扰……

企业在资源管理方面常遇到下列问题:

规划项目应完成的工作时,无法合理估计需要多少资源,包含:人力、设备、共同资源及其它辅助单位的支持;项目执行时,原本预定的资源遭挪用,由于人力断层导致项目进度中断或延后;或是提供支持的部门迟迟无法将工作完成,影响到研发部门后续工作的进行;部门人力资源分配不均,有些人员业务繁重,有些人员则游手好闲;对部门资源的需求未作适当安排,造成某些月份工作量大,某些月份人员闲置;缺乏客观的数据来评估部门或人员执行工作的效率,也没有预计与实际工作时数的比较数据。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资源管理方面则应建立以下制度:

标准工时制度。将参与研发流程的相关部门区分为主体部门、共享资源部门、支持部门。再由各个部门依据详细工作清单,估计每个项目的标准工时,或工时范围。

部门资源分配制度。评估人员的素质,初步计算部门对于每个工作项目所能提供的最大产能;设计资源分配表,显示资源分配及耗用情形;应重视人员的能力、成长性,使实际执行情形与标准工时相符;运用作业研究等资源分配工具;律定资源挪用的权限、判断标准与机制。

部门/人员工作时程规划。规定时程变更的机制;设计各部门及人员的工作程序和方式;将此信息以及时的方式提供给其它部门。

资源耗用统计。设计工时报告并要求人员填写;累计资源耗用时数。

进度管理机制

企业在进度管理方面经常遇到以下问题:

第一, 对于整个项目包含了哪些工作、如何完成、执行的顺序等,缺乏通盘的规划。

第二,未针对每个项目指定专责的管理人员,导致发生问题或需要协调时,没有人愿意主动出面处理。

第三, 高阶及相关部门主管无从得知项目进行到哪个阶段,以及执行的情形。

第四, 由于突发事件的冲击,项目计划未能妥善应变,导致项目工作中断或胎死腹中。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进度管理方面应建立以下制度:

选定项目经理。 建立项目经理的遴选制度;明确定义项目经理的权力与责任(与矩阵式组织结构的设计互相搭配);建立项目成立及项目启动会议的机制。

提出项目计划。展开工作计划及时程,并律定标准化作业流程;建立指派项目成员的机制;建立项目团队的管理模式;设立项目管理中心,可与研发资料中心搭配。

进度报告。规定项目各项进度的检查时点,并予以标准化;规定进度报告的内容及格式;规定定期会议的机制。

建立项目计划变更的程序。明确定义在何情形下可以变更项目计划;指派项目计划变更的评估人及决策人;制定变更的程序;建立变更后项目执行情形监督的机制。

通讯管理机制

企业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常发生以下协调问题:

不晓得哪个项目有哪些人员参与,遇到问题时找不到该工作项目的负责人。

有重要信息必须通知项目成员时,由于不知道要通知哪些人,所以只好所有可能有关的人员都通知,造成高阶主管每天都有收不完的E-mail,不但浪费时间,而且易因疏忽而遗漏了重大事项。

总是有人不知道项目会议重要决议事项的相关信息,未依决议事项立即调整工作方向及内容,导致项目成员间工作步调不一致,以及工作上的混乱。

遇到问题时各吵各的,不知如何解决争议。

针对各项问题召开会议讨论解决方案后决定的事项,没有执行,导致问题一直延迟未解决,进而衍生出更严重的问题。

设计审查的文件丢出去后石沉大海,不知道文件传到哪里,也不知何时审查作业才会完成。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通讯管理方面应建立以下制度:

第一, 制作项目人员的联络数据,包含:项目组织图、项目成员名单、项目及相关人员通讯簿、项目及相关单位联络窗口等。

第二, 规定信息公布与通知的主要管道。

第三, 规定会议作业程序,包含:临时性协调会召开的程序,以及决议事项的处理及跟踪。

第四, 规定工作传递机制,包含审核作业的数据传递。

文件管理机制

“拜托你们赶快找一找好不好,总经理已经在发脾气了!就是D客户的服务计划书与合约书啊!三个月前签约的那一家,找到了赶快拿过来。”电话的另一边周秘书匆忙挂掉电话,项琳手上拿着话筒愣了一下,刚刚的声音彷佛还在脑海里盘旋,嘴里反复念着“服务计划书?与合约书?”按了一下电话又切掉,“这该找谁要啊!D客户……,先问业务吧!”

拨通电话到业务部,找到负责D客户的冯刚业务员,得到的答复是:“服务计划书怎么会问我呢!又不是我写的,你找客服部吧,看当初是谁写的,或是找一下他们的档案夹,可能会有。”项琳碰了个钉子正有点恼火,电话又响了:“对了,除了刚刚那些,总经理还要客户的需求数据,赶快拿过来,不然待会挨骂的可是您喔!”再次传来周秘书急切的声音,项琳满肚子不高兴,反驳着说:“为什么都找我?我又没参与客户项目,何况我们从来没有整理过什么客户需求资料啊!”周秘书看情况不对,稍稍把语气放缓:“反正你们就什么都管嘛!不然怎么会叫做管理部呢?如果没有客户需求数据就找类似的,总经理要看一下客户所提的是否有超出当初答应的范围,拜托拜托啦。”项琳也没辙,只好去找客户部助理小容。

小容说:“我帮你问一下李勇,他是项目负责人,应该知道哪里有,你等一下。”转身走到座位上打电话。项琳趁这个空档瞄了一下资料柜,不小心看到一个机械业的档案夹,随手拿出来翻了一下,内心嘀咕着:“流程图、计划书、窗体清册、系统分析,这不是上次唐副经理想要参考的数据吗?原来这里有。”转过头顺口问了小容一句:“是不是每一个案子都会有流程图、窗体清册、系统分析这些资料。”小容答道:“不一定啊!要看项目负责人,他们放了哪些资料,档案夹内就有哪些。啊!你要的计划书有着落了,李勇那边有,你去跟他拿。”“那客户需求数据呢?帮我想一下,有没有类似的数据?”项琳像是抓到救生圈一样,紧黏着小容不放:“客户需求哦!客户服务记录表里应该是有啦,不过都零零星星的,你整份拿去好了。”

20分钟之后,项琳找齐了所有数据,满心欢喜地交给周秘书。回到座位才坐下喘了两口气,看着窗外有一只黑色的鸟飞过,电话铃声又响了:“你合约书拿错了……”

以上的问题在你企业的项目执行过程中,是否也经常发生呢?相关人员不知道公司内部有哪些文件数据可供参考。而人员在找数据时,不知道应向哪个单位查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文件管理方面应建立以下制度:

第一,以档案流程、信息流程为基础,逐步检讨企业应产生的档案及文件等数据。第二,建立文档类别及清单。第三,制度标准的档案格式。第四,建立和统一文件编辑的方式。第五,档案数据产生和归档的方式。第六,建立文件管理中心。

数据管理机制

企业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由于数据管理不善而产生的问题也常常困扰着管理者。比如:人员未依规定产生电子数据、电子数据未集中保管。由于文件数据没有适当的编号,造成管理与查询的困扰。机密的电子数据外泄,或是重要的电子档案遭到修改等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数据管理方面应建立以下制度:

评估保障机制 篇12

一、保障性住房政策评估标准的选取和确定

(一) 保障性住房政策评估标准选取的原则

保障性住房政策的评估既是一个事实和技术判断的过程, 也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通过对政策演变和评估背景的分析, 遵循“以人为本”和“以社会公正为基础”的价值理念, 以推进社会公平和实现保障性住房资源优化配置为宗旨, 制定保障性住房政策评估标准的选取和确定原则。

1. 合理性原则

保障性住房政策评估的本质在于价值判断, 因此科学合理的评估标准是评估活动的正确导向, 这就要求在制定评估标准时应体现形式和内容两个层次的合理性。

2. 合法性原则

政策的合法性是指政策具有的某种特性, 这种特性不仅来自正式的法律或规范, 更主要的是来自依据某种特定的价值体系所判定的、得到相关群体支持和认可的政策规范的可能性或正当性。其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策能否以及如何以社会价值观念和价值规范所认可的方式有效运行;二是政策有效性的范围、基础以及来源。由于政策具有强烈的社会性特征, 在对其评估的标准设定中引入“合法性”的概念也是恰当的。

3. 现实性原则

政策现实性是针对政策的可实现性和可操作性而言的, 其内涵应该包括三个内容:一是每种政策都要与它的历史发展阶段相适应;二是每种政策都应该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和可运作性;三是每种政策都必须关注其制定、运行及实施成本。对保障性住房政策评估标准的选取也要在理论研究和探讨的基础上, 重视其体现的现实价值和实际意义, 提高评估标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二) 保障性住房政策评估标准的选取与阐释

在对政策评估标准的历史演进和综合比较的基础上, 按照“以人为本”和“以社会公正”为基础的评估标准价值导向, 结合保障性住房政策评估的特点, 可以把保障性住房政策的评估标准划分为事实标准和价值标准两个层面。根据保障性住房政策评估的阶段, 其评估标准的确定包括政策方案、政策过程和政策结果三个方面。

1. 保障性住房政策方案评估标准

政策方案评估是保障性住房政策评估的首要环节, 从范畴上属于执行前的预评估, 从实质上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特定分析对象的政策活动。由于保障性住房政策方案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因此有必要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对其作出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在政策方案评估标准的构建中, 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几点:是否有利于“元政策”的精神;是否有利于政策目标的实现;是否有利于成本的降低;是否有利于负影响的消除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有关政策目标的评估标准;二是有关政策方案可行性的评估标准。

(1) 目标标准

确定政策目标是规划保障性住房政策方案的基础和前提, 为保障性住房政策的评估提供了直接的标准和依据。政策目标的设定与政策要解决的相关问题有直接关系, 在评估标准的确定过程中要明确目标是否具体、明确和恰当等, 另外还要分析政策对非目标领域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影响程度。概括起来, 评估保障性住房政策目标的标准设定可以重点考虑以下三点:

①政策目标的可行性

政策目标首先要具备合理性和可行性, 即在现有的背景和条件下, 通过多方面努力可以实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直接影响保障性住房政策目标实现的各种资源条件, 如人员、资金和技术等;二是间接制约保障性住房政策目标实现的诸多环境因素, 如政治环境、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

②政策目标的具体性

政策目标还要体现实际的价值和意义, 即政策目标必须具体化、明确化。考察和评估保障性住房政策目标的具体性应该主要考虑三点:一是政策目标的描述和界定要清晰;二是政策目标的设定要有明确的时间期限;三是政策目标的设定要有具体的约束性条件。

③政策目标的针对性

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基本目标是为了解决中等收入和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 因此每一项相关政策在确立政策目标时都应该针对实际问题, 切中要害。对保障性住房政策目标针对性的评估要看其政策目标的范围是否正确, 指向是否明确。

(2) 可行性标准

保障性住房政策方案的可行性评估是政策执行前的预评估, 主要用于对保障性住房政策方案进行考察, 并对其发展趋势和前景作出预测等, 其标准的设定主要应该包括:政治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两个方面。政治可行性, 主要考虑政策方案是否能够得到政治资源的支持及其支持程度。经济可行性, 主要考虑政策方案能否拥有足够经济资源的支持及其支持程度。

2. 保障性住房政策过程评估标准

保障性住房政策过程评估主要指的是对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所涉及问题的评估和分析, 其标准选取和制定也是针对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执行环节, 主要考虑政策执行者的态度、政策执行是否按预期计划、政策的宣传力度以及相关信息反馈等方面。

3. 保障性住房政策结果评估标准

政策结果的评估是保障性住房政策评估的重要内容, 也可以说是整个政策评估过程的核心部分, 政策目标的评估和政策过程的评估等都是围绕政策结果评估为中心开展的。

(1) 事实标准

保障性住房政策的事实是在政策运行后形成的, 因此其事实标准 (技术标准) 是一种“回溯性”标准, 是针对保障性住房政策实施后的资源利用和产出等情况设立的评估标准。

①经济

保障性住房政策评估的经济标准, 即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来考虑的政策成本和政策收益的比较标准。其设立源于住房资源的稀缺性, 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基本问题:政策资源投入的使用及分配问题;政策资源的投入和分配是否正确。

②效率

构建保障性住房政策评估效率标准就是为了考评产生一定绩效的某项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状况、资源投入和产出是否达到了最佳状态, 或者说测算某项政策取得一定效果时所需要的资源数量。效率标准的设立包括技术效率和经济效率两个方面。

③效果

在目前我国的住房市场上, 对住房资源的需求与供给存在巨大矛盾, 这就需要大量的保障性住房资源的供给, 但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和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可控因素的制约, 使得政策难以充分地解决相关问题, 不能满足相关人群对保障性住房资源的需求。因此, 必须构建效果标准来衡量政策目标实现后对特定问题解决和消除的程度。

④回应性

回应性标准是与社会理性和行政管理理性相联系的, 是政策实施结果满足特定社会群体需要的程度。保障性住房政策评估的回应性标准属于指向性标准, 主要用以考察某项保障性住房政策对其特定受益目标群体 (如低收入人群) 需求的满足情况。

(2) 价值标准

对保障性住房政策进行事实判断后, 还需要对保障性住房政策的价值、执行程度、因政策实施而引起的利益分配格局的转化等问题作出判断和分析。因此, 需要构建保障性住房政策评估价值标准 (社会政治标准) 以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 从而透视和反映保障性住房政策发展的整体状况。

①公平性

经济、效率和效果等事实标准关注的重点是“如何使政策获取更多的收益”, 而公平性标准则更多关注“所获取的更多收益到底为了谁”。因此, 保障性住房政策评估的公平性标准主要指保障资源利益分配的公平性。也就是说, 公平性标准是用来衡量由特定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执行而引起的资源、价值、收益及成本在不同社会群体与成员之间的分配和配置是否符合社会公正价值取向的基本原则。

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公平性标准具体表现为水平公平和垂直公平两个层面。水平公平也称为横向性公平, 其理念表达为“相同者受相同待遇”, 即同样的群体和个体要享有相同的资源分配。垂直公平也称为纵向性公平, 其内涵反映的是“不同者受不同待遇”, 即对于特殊人群或者有需要的区域允许分配额外的保障性住房资源。保障性住房政策中纵向性公平的具体要求应该是多元的。例如不同收入水平人群之间和不同发展阶段地区之间保障性资源的分配就需要考虑纵向性公平。

②充足性

充足性标准衡量的是特定的政策效益对该政策问题、政策诉求及目标人群的需要、价值和机会的契合程度与满足情况, 它明确了对政策方案和有价值的结果之间关系强度的期望。这一标准具有事实标准的性质, 包含着事实与价值的互动, 但对于保障性住房政策的评估来说, 更多的是对价值标准的体现。另外, 充足性标准可以设计为一种相对标准, 即充足性标准既与政策本身的规划目标相关, 也和人们的主观意愿相关。也就是说, 如果某项政策符合现实中解决问题的主观意愿, 即使实施效果不能满足政策设计的目标要求, 在评估中也可以认为该政策具有充足性。

③适宜性

适宜性标准要衡量的问题是所需的政策结果是否真正具有价值或者值得去做, 对于政策的适宜性评估一般遵循效率与公平兼顾。保障性住房政策适宜性的标准有较强的复合性特征。构建适宜性标准的目的是对保障性住房政策目标的价值以及支持特定目标的前提和假设是否可靠进行分析, 从而综合评判某项政策的目标与政策本身对社会是否适宜和合理。由于适宜性标准是超越任何一套现存的标准, 是衡量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元标准, 因此不存在适宜性的标准定义与衡量指标。但是, 可以针对政策自身的特点在构建评估标准时, 考虑以下主要问题:政策目标的设定是否有价值、是否必要, 设定目标所提出的假设是否合理等。

二、保障性住房政策评估体系构建

在“以人为本”和“以社会公正为基础”的价值取向指导下, 设定了保障性住房政策的评估标准后, 就需要构建保障性住房政策评估的综合体系。一个完整的政策评估体系应该能体现整体性和特殊性、静态和动态以及多方面综合效益等, 评估体系界定了评估的内容和范围, 也决定评估结果能否全面、客观地反映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实际价值和效果。依据保障性住房政策评估的标准, 本文尝试构建了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评估的综合体系 (见图1) 。

保障性住房政策从问题的提出、政策的制定到政策的执行、最后产生的结果和影响, 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环节。在保障性住房政策方案评估、政策过程评估和政策结果评估三个不同阶段, 政策评估都有其相应的内容, 评估体系的构建充分考虑了各个环节的特点和要求。对保障性住房政策结果的综合评估是对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后产生的政策效果和相关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价, 这个环节的评估是整个政策评估过程的重要内容。评估体系是保障性住房政策评估的核心内容, 它不仅是评价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基本工具, 也体现了一定时期和背景的特点以及特定的价值取向, 不仅为衡量政策效果和影响提供了依据, 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保障性住房政策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结论与建议

保障性住房政策评估体系中的诸多评估标准是保障性住房政策评估过程不同环节和各个层次评估依据的集合, 其中既有定性标准也有定量标准。因此, 这是一个涉及到多因素、多层次的综合评估过程。由于各个指标及其影响因素的判断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政策相关者主观意愿的影响, 故这种评估和分析不可避免地带有结论上的模糊性。尤其对于定性标准的相关分析, 以及涉及到专家访谈和调查的因素, 对保障性住房政策某些评估指标的判断会存在差异, 客观上难以通过统计学的方法来测算相关指标的具体评估数值。因此, 对评估标准的进一步具体化和细化, 是接下来要做的重要工作, 也是评估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1].贠杰杨诚虎.公共政策评估:理论与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威廉.N.邓恩.公共政策分析导论 (第二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林水波张世贤.公共政策.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7

上一篇:起源与兴衰下一篇:怎样教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