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情况

2024-06-11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情况(精选8篇)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情况 篇1

九龙中心学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实施情况汇报材料

根据寿教计【2014】90号《寿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和寿教计【2014】21号关于《印发寿县2014年义保经费保障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的精神,我校积极行动,认真组织,狠抓落实,深入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的实施,现将我校贯彻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管理制度

为落实好、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学校成立了以张玉平为组长,教师代表参加的义保经费领导小组。下设民主理财和财务审核两个小组,做到职责明确,互相配合,互相监督。

学校制定并完善了《九龙中心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对象认定办法》、《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九龙中心学校发票报销审批制度》、《九龙中心学校招待费管理实施办法》等十余项相关制度。学校有章可循,按章办事,使得这项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提高认识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具体体现。学校组织广大师生学习义保经费政策的有关内容、悬挂宣传条幅、布置宣传橱窗、班级出黑板报、召开主题班会等,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使得这一政策深入人

心。教师通过学习,掌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具体内涵和精神实质。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及发放学生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向学生家长宣传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有关政策及文件精神。通过各种宣传方式,让广大师生及学生家长了解知晓义务教育经费机制改革有关内容和政策,起到社会监督作用,有力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三、加强预算管理,规范经费支出

1、严格编制预算。成立预算编制领导小组,从学校实际出发,按照“二上二下”的原则编制预算,提交教代会研究通过,并在公示栏公示,无异议后上报有关部门审批。

2、是严格收费管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免除学杂费后,目前,学校除每生收取20元的作业本费外,不再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学校为杜绝违规收费行为的发生,学校收费管理工作与教师的“先、优、模”评选挂钩,实行违规收费一票否决制。几年来,学校未发生一起违规收费行为。

3、是严格支出管理。学校支出实行校长负责制,推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日常经费支出中严格控制招待会、车旅费等非生产线开支,对于大额资金的使用,经学校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公示一周,无异议后实施。

四是严格设备管理。加强校产管理,实行校产登记造册,强化设备的过程管理,严格购置、验收、保管、使用、交接、维修等细节管理。实行谁主管,谁负责。降低管理成本。

4、做好“免费教科书发放及循环教材使用”工作,学校严格按照免费教科书发放办法,及时一个不少的把免费教科书发放到学生手中。科学、信息技术、音乐、美术等四门学科的循环教科书,学校按照《九龙中心学校循环教科书管理办法》管理规范有序,实行专人专柜保管。定期消毒。对自然缺损的,向教育局申请增补。

5、做好贫困寄宿生的补助工作,在贫困寄宿生工作中,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进行,程序规范、公开透明、过程合理,受到广大学生和学生家长的好评。

6、运行成效:第一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第二有利于促进学校的发展。

总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促进了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促进了农村学校的健康发展,为教育公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确保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

九龙中心学校

2014.12.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情况 篇2

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 (国发[2005]43号) 要求, 黑龙江省从2007年3月份开始, 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并从2008年春季学期开始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改革相关政策, 2009年全面实现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各项政策目标。目前保障的范围已经覆盖县以下 (含县)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校 (包括小学、初中、职业初中、九年制学校、特教学校) 和学生。保障的主要项目和内容包括:一是免除学杂费, 资金由中央和省级财政按6:4承担。二是学校运转暨公用经费, 按中央和地方6:4承担, 地方承担部分, 享受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地市、县 (市、区) 及国家、省扶贫工作重点县, 由省级财政全部负担;其他地市、县 (市、区) 由省级财政分担80%, 市县分担20%。三是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资金, 中央和省级财政按1:1比例安排资金, 不足部分, 市县安排;四是贫困寄宿制生生活补助经费, 由中央和地方按5:5比例分担, 地方分担部分黑龙江省由省级财政和地市、县 (市) 财政按照7:3的比例分担。五是向农村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资金, 由中央财政负担。六是教师工资由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按现行体制予以保证, 及时足额发放。

通过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 做到:一是把农村义务教育纳入政府公共财政保障范围, 结束了农村教育农民办的历史, 使2001年以来农村税费改革和免征农业税后逐步建立的“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终于有了政府财政投入的明确保障和支撑。二是新机制规定的分项目、按比例承担的办法, 明确了各级政府投入保障责任, 解决了多年来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责任不清、任务不明的问题。三是把农村义务教育所必需的基本保障经费, 包括用于学校运转所必需的公用经费、硬件建设急需的校舍维修改造经费, 用于教职工的工资和用于学生的教科书和贫困寄宿学生资助等都纳入了保障范围。除教师工资以外, 每一项都有各级政府具体分担的比例和办法, 保障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长期稳定和增长。仅就公用经费情况看, 2008年, 黑龙江省农村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小学为840.23元、初中为1 055.46元, 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前的2006年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小学361.7元、初中425.24元相比, 生均小学提高478.47元、初中提高630.22元, 小学和初中生均公用经费分别提高1.32倍和1.48倍。四是强化了省级政府统筹责任, 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机制分项目按比例承担的资金, 主要由中央和省级政府财政承担, 提升了政府财政保障的级次, 强化了省级统筹权。2009年, 黑龙江省共投入免学杂费并补助公用经费资金、免费教科书和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18.2亿元, 市县仅负担4 380万元, 占资金总数的2.4%。同时, 2007—2009年, 省级财政投入资金1.9亿元, 为农村中小学校采购课桌椅, 更新改造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和购置图书资料, 更新锅炉、修建围墙、平整操场、改造厕所等外部环境, 有效地改善了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同时, 投入1.8亿元, 引导市县合理调整农村学校布局, 整合教育资源, 进一步优化了农村义务教育的资源配置, 这些极大地引导和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五是提高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水平。改革后, 在继续实行教师工资统发制度的同时, 建立并逐步完善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管理制度、大宗物品政府集中采购制度、基建项目招投标制度、资金专户管理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中小学校财务公开制度。实行了财政、教育、审计、物价、监察等部门联合监督机制, 切实加强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执行、会计核算、学校经费管理及资产管理等方面的监督检查, 基本保证了专项经费及时足额到位、专款专用和安全高效。六是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改革前, 学生须普遍缴纳学杂费 (含信息技术和取暖收费等) 、教科书费, 寄宿学生还须缴纳住宿费。改革后, 首先免除了学杂费, 并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 这两项直接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生均减负:县镇小学生277.5元/年、初中生411.7元/年, 农村小学生157.5元/年、初中生281.7元/年。2009年, 又免除了寄宿生住宿费, 寄宿生每人每年减少住宿费支出250元。同时, 贫困寄宿生每年还可以得到生活费补助小学500元、初中750元 (目前已分别提高到750元和1 000元) 。目前, 除自愿在学校就餐的学生需缴纳伙食费外, 面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所有收费项目已经全部取消。这不仅极大地减轻了农村负担, 而且让广大农村学生直接沐浴了国家公共财政的阳光, 有效保障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的权益。七是巩固了“普九”成果, 降低了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率, 提高了入学率。2008年底, 黑龙江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辍学率0.22%, 比2006年的0.36%下降0.14%;初中辍学率0.78%, 比2006年的1.31%下降0.53%。小学净入学率99.39%, 比2006年的98.89%提高0.5%、初中入学率99.86%, 比2006的98.93%提高0.93%。八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政府财政保障机制的建立, 尤其是分项目、按比例分担责任的合理明确, 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 逐步建立其他各级各类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提供了引领、示范和借鉴。

二、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建立, 在稳定、长效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减轻农民负担、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取得了很好成效, 但就目前看, 还存在一些需要在进一步完善机制中解决的问题。

一是从保障的项目内容和各级政府责任分担来看, 存在三方面的问题。第一, 教师工资虽然纳入保障范围, 但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府间的分担比例并没有明确。各地工资差异较大。同时县级统发, 干好干坏一样, 学校难以用经济手段调动教师积极性, 绩效考评结果在工资收入上难以体现。第二, 学校硬件建设, 促进均衡发展所需的经费, 如校舍及其附属设施、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 目前只有校舍维修改造, 纳入了机制保障范围。目前, 国家正在实施的初中校舍工程、校安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等, 在校舍建设、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方面都有投入, 但都是属于阶段性的项目, 缺乏长效性。这些阶段性项目, 中央和地方投入责任如何划分, 有的明确, 有的也不明确, 即使明确的比例, 有的已超出地方财政承受能力。第三, 取消住宿费后, 没有明确资金来源和各级政府负担比例办法。2009年, 按照国家要求, 黑龙江省取消了住宿生住宿费, 将相应开支纳入公用经费支出, 但没有安排相应的资金来源和各级政府的分担比例和办法。

二是从保障标准和水平看, 存在着保障水平不高和没有体现地区办学成本差异两个方面的问题。如公用经费, 改革伊始, 国家是按各省2004年实行“一费制”时出台的公用经费标准平均数给予补助的, 2009年国家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统一为小学300元/年, 初中500元/年, 2010年生均提高100元。2004年实行“一费制”时, 黑龙江省财政、物价、教育三部门依据《中小学公用经费实物消耗定额》测算和实地调研并通过广泛听证, 确定的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生均标准为县镇小学390/年、农村小学305元/年;县镇初中500元/年、农村初中470元/年。与2009年 (5年后) 国家确定的小学300元/年、初中500元/年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生均标准相比, 县镇和农村小学分别高于国家标准90元、5元。考虑到时间跨度和物价上涨因素, 再加上取消农村义务教育住宿生的住宿费后相应增加公用经费开支等因素, 应当说, 目前的标准还是偏低的。同时, 国家在确定公用经费标准和对地方的补助中, 还没有充分考虑各地办学成本的差异因素。如黑龙江省地处高寒地区, 冬季取暖期长达6个月以上, 特别是近两年原煤价格连续涨价, 已由2006年平均400元/吨左右, 涨到800元/顿以上, 同时, 司炉工 (平均每校2人以上) 工资支出也由2006年500元/月, 涨到1 500元/月以上, 致使取暖费支出已经占到学校公用经费支出的50%以上。据对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绥化4个市地所属8个县的41所农村中小学抽样调查, 41所学校校舍建筑面积264 891平方米, 在校生36 701人, 2010年公用经费支出2 253.32万元, 其中取暖费支出1143.77万元。每平方米取暖费支出43元, 生均公用经费614元, 其中生均取暖312元, 取暖费支出占公用经费支出总额51%。除去取暖费开支后, 学校用于教育教学的公用经费开支十分紧张,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进而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是从经费管理情况看, 存在政府管理层面部门职责不明确和学校层面管理水平不高问题。第一, 各级政府财政、教育部门等部门职责权限不明确, 运转机制不规范, 存在越位和缺位问题。中央下达的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资金, 有的是财政部和教育部联合下达的, 有的是财政部单独下达的。省级部门基本上是上行下效, 资金 (指标) 文件到县级后, 有的县级财政与教育部门共同协商, 按照规范的预算、支付和采购等制度去管理, 有的财政部门不与县级教育部门协商, 直接对学校行使经费管理权, 预算、支付、采购等都直接对学校, 导致了县级财政部门教育财务管理越位和县级教育部门财务管理缺位的现象, 致使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事权与财权脱节, 影响了有限资金的整体效益。第二, 学校财务管理水平不高。一方面表现在, 学校从事财会工作的人员, 很多是非财会专业毕业或兼职作财务工作, 业务水平不高, 又没有很好地进行培训提高, 致使财务管理水平不高, 有的甚至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另一方面是,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后, 改革框架内的管理办法多是约束确保资金及时足额投入到位和规范资金的管理使用的, 而学校财务管理制度方面的一些规定, 还不够健全、规范和精细, 上级工作指导也不够及时、到位,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政策建议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 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1. 扩大新机制保障内容范围, 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财政资金分担比例和办法, 落实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责任。

一要按照《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加强标准化学校建设、促进均衡发展的要求, 把保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均衡发展的发展性经费纳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范畴。目前, 国家正在实施的校舍安全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初中校舍改造、校园安全技防等工程项目, 应当说对改善农村学校硬件条件、促进均衡发展, 都有极大的推进作用。但这些工程, 内容比较分散, 又有交叉重复, 而且都是阶段性的, 资金分担责任也不尽明确合理, 不利于发挥整体长效作用。应整合起来, 按照保障机制的办法, 统一起来, 设定为农村学校标准化暨均衡发展资金, 纳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并按照保障机制中已明确的校舍维修改造长效资金中央、省和市县分担比例和办法, 确定资金分担比例和办法, 由县级政府按照“以县为主”的体制, 统筹安排用于标准化学校建设, 促进均衡发展。二是明确取消住宿费取消后, 各级政府财政应承担的资金比例和办法。建议按照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的分担比例和办法, 明确各级政府财政分担比例和办法。三是对教师工资, 应结合教师绩效工资改革, 充分考虑各级政府财力情况, 分不同地区合理明确各级政府财政分担比例和办法。同时, 完善工资统发制度, 给学校一定自主权, 建立奖励制度, 以教师工作量和所取得的业绩为奖励依据, 进行奖励, 调动教师积极性。

2. 考虑地区办学成本差异, 建立价格联动机制, 提高保障水平。

一是在保证目前保障水平的基础上, 根据目前各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现状和建设成本、教师工资水平、学校运转所需公用经费、保证学生最低营养生活费需求等情况, 认真测算纳入经费保障机制的各项经费地区差异, 提高各项经费保障标准和水平。二是建立经费保障与价格上涨指数联动机制, 保证纳入机制保障的各项经费年度增长幅度明显高于物价上涨指数, 做到“三个增长”, 为实现《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提供殷实保障。

3. 规范政府部门管理行为, 切实加强教育经费管理, 提高理财水平。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情况 篇3

一、全省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进展情况

(一)领导高度重视,出台政策措施

1.确定总体原则,下发实施意见

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精神,中部地区从2007年起实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认真研究我省贯彻落实国务院文件精神的具体措施、意见,确定了“全省同步实施、标准相对统一、经费分级分担、逐步实施到位”的总体原则,下发了《关于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2.加强组织领导,依法推进改革

为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各地成立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发改委、教育、财政、监察、人事、农业、扶贫开发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出台了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办法、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贫困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及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工作管理暂行办法、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暂行办法等,印发了《关于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学校收费问题的通知》《义务教育阶段免收杂费实施管理办法》《确保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加强财政预算管理的通知》《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等配套文件,从政策上对城乡义务教育机制改革实施进行了规范。

(二)实行“两免一补”,实现“四个同步”

1.实行“两免一补”

2007年以来,根据国务院部署,结合我省实际,省委、省政府决定,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即免除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学杂费,免费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教科书,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建立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巩固和完善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

在确保国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政策落实到位的基础上,我省还结合实际,进一步把城市义务教育纳入改革范围,使全省城乡义务教育同步实行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部免除了569万名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生学杂费;为136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春季教科书,为569万名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生免费提供秋季教科书;并补助34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维修改造中小学危房约80万平方米,其中D类危房约60万平方米;巩固和完善了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等。

2.实现“四个同步”

我省深化改革工作开展以来,不断扩大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覆盖范围,实现了“四个同步”,即:

“城市与农村同步”——免除了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生学杂费,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

“城市职工子女与农民工子女同步”——对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子女,与所在地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同等政策,免交学杂费,免收借读费;

“免除学杂费与免费提供教科书同步”——2008年,我省在继续免除城乡义务教育公办中小学生学杂费的基础上,又扩大到为全部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

“公办与民办同步”——比照公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提供教科书费标准,对民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个人补助学杂费,并免费提供教科书。

这“四个同步”使国家这项惠民政策惠及到每一个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对义务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三)健全配套机制,规范收费行为

1.提高补助标准

在扩大“两免一补”覆盖范围的同时,2008年,我省调整和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改革有关政策,提高了“三个标准”:

一是提高了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标准,将年人均补助标准由300元提高到小学生均500元、初中生均750元;

二是提高了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即小学生均300元、初中生均500元;

三是提高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单价标准,由每平方米300元提高到400元。

总体来看,实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人民群众、广大师生等反响较好,成为党和政府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2.提高教师待遇

各地在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体制改革过程中,坚持依法办事、以人为本,高度重视解决中小学教师待遇问题,为稳定教师队伍,促进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创造了积极的条件。如南昌市政府2007年在市财政原负担教职工人均6600元津贴补贴的基础上,对未达到公务员平均水平的学校最高增加3600元,而在2008年就实现了教师各种政策性津补贴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水平的目标。武宁县在做好免除学杂费和提高公用经费水平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2001年9月以来,该县已实行教职工工资上卡发放。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后,该县着力在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确保教师工资水平不低于公务员工资水平等方面下了功夫。

近年来,各地进一步加大教育改革的统筹和推进力度,着力促进教育公平,积极推进城区内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施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统筹城市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学校师资。在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建立了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义务教育评价体系,努力提高城市义务教育质量。

3.规范收费行为

按省政府的要求全面清理了现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政策,全面取消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各种行业性收费,严禁“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并严格执行收费公示制度,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增强学校收费的透明度。同时,在春秋两季学期开学后,对学校收费工作进行了明察暗访式的督查检查,对发现的乱收费行为进行了坚决纠正和严肃查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费问题

1.部分县区经费不能及时足额到位

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免除杂费后,财政补助资金能否及时足额到位,事关中小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从2007年全面实行义务教育经费改革开始,财政的经费便按季度开始拨付。各地每个季度末或者是第二个季度初经费才能到位。2008年上半年,由于年初雪灾,有些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4月份才到位,所以学校开学初的经费非常紧张。财政补助资金到位的时间,最好是在每个季度之初,因为学校没有其他任何收入,主要依靠该项经费维持学校正常运转,如每月的水电、通讯、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费用都是必须按时缴纳的。

2.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点正常运转问题

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点的公用经费保障水平较低。2008年我省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提高到了小学每生每年300元,初中每生每年500元,同时取消了各项收费。随着这一政策的实施,绝大部分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但有少数农村小学和教学点由于学生数少,按学生数计算所得到公用经费总额较少,难于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

3.义务教育的持续发展问题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生均公用经费尽管有所提高,但学校办学经费仍然存在很大压力,改善办学条件、添置教学设备设施(如实验室、微机室、信息技术设备更新等)建设资金缺口很大,制约着学校的持续发展。

如南昌市第二十八中学2007年学校公用经费支出情况:水电费30万元,编外教师代课费40万元,其他费用(维护费、办公费、差旅费、业务培训费、交通费、印刷费等) 156.4万元,学校硬件配置等占的比例很低。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一些教育教学必需的经费开支,如教研活动、观摩教学、教师培训等费用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教育事业需要,一些校本教研活动难以开展,客观上影响了教师知识的更新和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4.学校预算编制问题

由于学校经费管理制度建设滞后,经费管理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县(市、区)的学校试编了预算,但由于县(市、区)部门预算编制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特别是学校编制部门预算处于起步阶段,学校财务人员普遍业务素质不高,学校预算编制和执行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一是预算收支项目比较粗,编制依据不科学、程序不规范等;其二是经费实际支出没有按照预算执行,导致学校预算编制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公用经费支出随意性较大,没有充分发挥效益。据调研,各校在公用经费预算方面存在很大差别,随意性较大。如九江市第十一中学2007年度学校开支情况如下:办公费9%,水费3%,电费7%,邮电费5%,取暖费2%,差旅费3%,房屋维修(护)10%,培训费6%,专用材料费9%,劳务费(招待费)5%,福利费3%,其他支出38%。九江双峰小学2007年公用经费开支情况是:水电、通讯费18.7%,教师培训费11.1%,校园文化建设费用18.7%,物业管理(含临时工)15.6%,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7.5%,自筹教师工资28.4%。

(二)教师待遇问题

1.政策性开支如何解决

根据要求,学校应承担的政策性开支有教师基本医疗保险(由学校负担教师基本工资的3%)、事业单位失业保险(学校负担教师年基本工资和津贴的2%)、住房公积金(学校负担教师年基本工资和津贴的5%)、工会经费(根据《工会法》规定,按教师年基本工资和津贴的2%上交),加上教师大病医疗保险每人每年42元,养老保险、残疾人就业社会保障基金每人每年120元。这些政策性开支总计为教师年基本工资的13%左右。以教师年工资12000元计,13%为1560元。新机制实行以前,大多数学校是从收取的学杂费和财政拨给的学校公用经费中开支。新机制实行后,按规定公用经费不得用于这部分开支,导致部分地区和学校这部分经费没有开支来源。

2.教师津补贴问题

义务教育学校的公用经费明确规定不得用于教师的津贴补贴发放。当前,我省各县(区)财力十分有限,要落实“教师的津贴补贴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水平”的政策,单靠本级财政在短时间内解决还有一定困难。根据调研,中小学教师工资按国家标准都会按时足额发放,但教师的地方性津贴、补贴发放出现了不少问题。我省现行的地方性津贴补贴,每人每月平均348元。由于有些地方县级财力不足,原来这些地方津贴补贴,都转由学校自行解决。新机制实行前,我省许多地方不同程度存在用公用经费开支教师津贴补贴的现象。新机制实行后,按照规定公用经费不能用于教师津补贴发放,导致部分地方教师津补贴没有经费来源。另外许多学校为激励教师设立的岗位津贴,如班主任津贴、超课时津贴、考核奖励等,原来都在公用经费中开支。实行新机制后,这些都不能开支;即使从中支付,学校也难以承担这笔费用。

(三)规范收费问题

1.体检防疫费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是疾病的易感人群,而且是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定期体检可以了解学生生长发育状况以及早防治疾病。所以,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体检防疫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2.保险费

购买学生团体平安险,既可以保障学生的安全,对学校也是一个有力的保护。此项费用虽然建立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但总有个别家长不理解,导致学校工作上的被动,以至于造成了现在媒体及网络上所说的“看管”学生,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张扬和发展。

3.关于教学辅助资料和课外读物

要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有一定的教学辅助资料,学生也必须阅读丰富的课外读物。当前,由于收费政策的限制,广大学生,特别是偏远的农村学生购买教学必须的教学辅助资料和课外读物的渠道也随之受限,会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三、几点建议

(一)加大财政投入,加强资金管理,确保经费需求

加强资金的统筹,确保补助资金及时到位。加强对县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履行《义务教育法》规定的职责和贯彻落实《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的督导评估,提高经费保障的评估分值,将乡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估分值适当提高;同时,确保补助资金应在春、秋季开学前拨付到校。如省补资金未能及时下拨,各级财政予以垫付。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落实不到位、侵占挪用义务教育经费的和向学校非法收取或者摊派费用的实行“一票否决”。

合理编制预算,依法强化管理。学校预算编制工作是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我省各地编制了中小学预算,但由于这项工作业务性强,预算编制总体水平参差不齐。各级财政部门要成立专门机构,切实加强指导,帮助各地做好学校预算编制工作。同时,科学、合理使用生均公用经费,要对教育教学必需的费用进行倾斜,既要考虑当前的日常教学支出,也要着眼长远,规划学校硬件建设资金以及校园建设等费用,保障各项经费有合理的比例。建议政府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立教学设备专项经费,确保学校的持续发展。

调整网点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由于大量农民工子女进入城镇学校就读,造成城镇热点学校资源紧张,而农村学校空置浪费。建议各级政府进一步增加教育投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中小学校网点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布局调整,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办好乡镇中心小学,有计划地撤并村小;以创办优质学校、缓解入学压力为重点,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要均衡公办民办教育资源。统筹整个教育资源,在考虑教育网点布局的过程中,将民办学校纳入其中。否则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重复建设,不光是资源的浪费,还会导致临近的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均因生源不饱和而变成薄弱校。民办学校在义务教育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果听任民办学校自生自灭,将会留下许多后遗症,给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带来影响。

(二)提高教师收入,确保教师待遇

制定统一的分配制度。按照新机制的总体要求,将教师合理收入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建立省、市、县(区)的分摊机制,将教职工应享受的津补贴项目纳入绩效工资核定范围,纳入财政统一发放范围。协调各级人事、财政、教育等部门做好工资改革方案,做好教职员工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工作,确保各地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系统解决教师津补贴发放及资金来源等问题。制定统一的、合理的、有利于奖勤罚懒的收入分配制度,使教师收入得到有效保障,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三)规范收费行为,满足群众需求

在现有基础上,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将目前未纳入免费教科书范围、且原来为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与国家课程教科书相配套的音像课程教材、地方课程、图册教材、文字作业本等教学用书尽早纳入免费教科书范围。目前不能办到的,可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在上级主管部门监管协调下,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由学校或有关部门对上述教学用书集中代为定购,以利于教育教学正常开展。

建立优质教辅资料和课外读物的推荐选用制度。为了更好落实素质教育,学生在完成课业后,丰富课外阅读也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允许学校推荐经省教育厅教辅材料目录中认定的优质教辅资料和课外读物,由新华书店或教育行政部门许可的服务机构向自愿订阅的学生收费。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情况 篇4

为了全面构建我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巩固“普九”成果,加快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促进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意见》(甘政发〔2006〕6号)和全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暨“两基”

攻坚工作会议精神,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深刻理解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

农村义务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以来,确立了“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精神,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认真实施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两基”攻坚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积极落实农村贫困家庭中小学生“两免一补”政策,使我市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促进了全市农村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但是,随着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凸现,主要是:各级政府投入责任不明确,缺乏合理的经费分担机制;财政投入总量不足,经费保障水平较低;教育资源配置不尽合理,供需矛盾突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缴费上学,农民负担较重等。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普九”成果的巩固,不利于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必须深化改革。在全国上下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中央做出了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重大决策,从理顺机制入手,解决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经费投入等问题,这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执政为民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农村发展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证;是贯彻落实“多予少取放活”方针,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完善以人为本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是科学、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完善“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加快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中,中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这不仅是对我市农村义务教育的极大支持,而且对提高我市农村义务教育水平,更好的发挥农村义务教育在推动全市农村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各县(区)必须按照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精心组织,扎实工作,把中央、省上的这项惠民政策和改革任务落到实处。

二、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按照中央确定的“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将逐步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省、市、县(区)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经费省级统筹、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

(一)全部免除农村地区(包括县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免学杂费资金由中央和省级财政共同分担,中央财政承担80,省级财政承担20%。免杂费标准为:农村初中每生每年200元,县镇初中每生每年230元,农村小学每生每年150元,县镇小学每生每年180元,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免杂费标准按照县镇初中标准执行;贫困家庭寄宿生按县(区)寄宿生总数的50%掌握,补助资金由市、县(区)财政按2∶8比例共同承担,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39元,并逐年有所提高。县(区)财政部门要调整支出结构,积极筹措经费,足额落实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资金。开学后新增学生的免杂费资金和补寄宿生生活费资金由县(区)财政自行解决好范文

(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在免除学杂费的同时,要落实市财政局、教育局转发的省财政厅、教育厅《关于下达甘肃省中小学公用经费和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的通知》(平市财教〔2005〕98号)规定的农村中小学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承担80%,省级财政承担20%,具体补助标准为:初中每生每年32元,小学每生每年24元。

(三)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中央将根据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在校生人数和

校舍生均面积、使用年限、单位造价等因素,分省测定每年校舍维修改造所需资金,并由中央和地方按照5∶5比例共同承担。

(四)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中央继续按照现行体制,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经费给予支持。省级也将继续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按照国家标准按时足额发放。

(五)逐步完善

城市及农垦、林场等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城市义务教育也要逐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在平凉城区学校就读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中,属于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子女、残疾人子女、家庭困难的残疾学生及农村二女结扎户学生全部享受免学杂费政策。享受城市“低保”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学杂费所需资金由市、区财政按3∶7比例共同承担;残疾人子女、家庭困难的残疾学生及农村二女结扎户学生免学杂费所需资金,按照学生所在学校的隶属关系由市、区财政分别承担。符合条件的学生需提供相关有效证件,由所在学校登记造册并公示无异议后,享受免学杂费政策。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在平凉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与所在学校城市学生享受同等政策。

农垦、林场等所属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与本县(区)教育部门办学校执行同等政策,所需经费按照现行体制予以保障。

三、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步骤

全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从2006年春季开学起全面实施,分逐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

(一)2006年,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安排公用经费补助资金,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启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校舍维修改造资金保障新机制;市、县(区)财政补助困难寄宿生生活费,免除平凉城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子女、残疾人子女、家庭困难的残疾学生及农村二女结扎户学生学杂费。县(区)财政要科学合理调动资金,保证运转资金及时到位,确保农村中小学正常运转。

(二)2007年,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做好各项改革工作,巩固2006年全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成果,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综合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2008年,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全部达到市财政局、教育局转发的省财政厅、教育厅《关于下达甘肃省中小学公用经费和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的通知》(平市财教〔2005〕98号)规定的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中央财政安排资金扩大免费教科书覆盖范围。

(四)2009年,中央出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我市执行的省定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低于中央基准定额的差额部分,当年安排50,所需资金由中央和省级财政按照8∶2比例共同承担。

(五)2010年,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按国家制定的基准定额全部落实到位。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改革政策落实到位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任务十分艰巨。各县(区)、有关部门必须充分认识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重大意义,增强工作责任感、紧迫感,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统筹安排,落实到位。

(一)成立工作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了全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见附件),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各县(区)政府也要成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财政和教育等有关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密切配合,协同工作。各县(区)要按照市上的实施意见,认真制定本县(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

(二)明确责任,强化资金管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实行由省级政府统筹落实、管理“以县为主”的制度。市政府负责制定全市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各项具体政策和配套管理办法,确定市、县(区)政府的具体责任,安排转移支付和市级承担的资金。县(区)政府作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直接管理者和使用者,要根据政策规定,建立科学规范的专项资金管理、学校经费预算、公用经费管理等各项制度,管好用好各项义务教育经费,具体内容包括:将农村中小学各项经费全部纳入预算,科学合理分配资金;建立健全科学规范、高效快捷的资金拨付制度,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严禁挤占、截留、挪用教育经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全面清理现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政策。学校按“一费制”规定收取课本费、作业本费两项代收费项目和寄宿生住宿费外,不得向学生收取其它任何费用,坚决杜绝乱收费。县(区)财政原来安排的义务教育经费要继续保留,并加大对贫困寄宿生的生活补助,防止发生经费投入上的“挤出效应”,确保中央、省、市和县(区)同步增加教育投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

(三)加快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依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加强农村中小学编制管理,加快清退不合格和超编教职工;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提高农村中小学师资水平;完善城镇教师、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支教、任教服务制度,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支持力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快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推进农村办学模式改革,进一步加强“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严格控制农村中小学教科书的种类和价格,推行教科书政府采购,逐步建立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强化学校内部管理,严格执行教学计划,规范教学秩序;建立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义务教育评价体系。促进教育公平,防止教育资源过度向少数学校集中。

(四)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改革政策落实到位。各县(区)政府在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时要切实做到公开透明,要把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责任与投入情况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并向社会公布,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财政、教育、物价、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安排使用、贫困学生界定、中小学收费等情况的监督检查。积极推行农村中小学财务公开制度,主动接受师生员工监督。切实改进和加强教育督导工作,把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和教育综合改革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教育督导部门督政、督学的职能。通过齐抓共管,真正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成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和阳光工程。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情况 篇5

实施方案

一、编制依据

根据省审计厅统一部署和《关于印发<全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情况专项审计工作方案>的通知》(鲁审行字[2008]44号)的要求,结合我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基本情况(一)改革总体实施情况

我市从2007年起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市政府成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逐步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农村学校范围按2003年市政府确认的莱城城市建成区范围以外的学校。具体包括177所小学(其中:莱城区114所,钢城区41所,高新区8所,雪野区13所,泰钢1所),在校学生人数55104人;

41所初中(其中:市直1所,莱城区28所,钢城区8所,雪野区3所,泰钢1所),在校学生人数35610人(以上数据为2008年6月末数据)。

(二)改革主要内容

1、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免杂费标准按农村初中每生每年300元,农村小学每生每年210元执行。所需资金由省(含中央)、市、区共同承担。省财政负担60%,莱城区市与区的分担比例为6:4;其他区市与区的分担比例为5:5。

2、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2007年我市农村中小学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莱城区农村初中不低于65元,农村小学不低于60元,其他区农村初中不低于95元,农村小学不低于90元(省定标准:农村初中不低于40元,农村小学不低于30元)。所需资金由省、市、县按照免杂费资金的分担比例共同承担。

2008年,省定农村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含免杂费)标准由240元提高至295元,农村初中由340元提高至445元,所需资金省与市仍按农村义务教育改革确定的分担比例执行。

3、免费提供教科书。从2007年秋季开学起,向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国家课程的教科书,补助标准为小学每生每年35元,初中每生每年70元;从2008年春季开学起,向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地方课程的教科书,补助标准为小学每生每年15元、初中每生每年20元,所需资金全部由省级财政负担。

4、继续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免费标准按“一费制”规定执行;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贫困家庭学生补助生活费,补助标准每生每年不低于300元;莱城区补助比例为12%,所需“一免一补”资金由省、市财政安排,其他区补助比例为8%,所需资金由市、区财政负责安排。

我市从2007年下半年起,提高“一免一补”学生比例,莱城区、雪野旅游区提高到16%,其他区提高到12%。

从2008年春季开学起,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由每生每年补助300元提高到小学500元、初中750元,享受补助的困难学生占寄宿生的比例为8%,所需资金由省、市按免杂费的分担比例执行。

5、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

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以地方为主,省根据各市财力状况、义务教育规模、危房改造完成情况等因素给予奖励性补助。校舍维修改造资金实行项目管理。

6、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按照“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全额纳入区本级财政预算,统一县域内中小学教师工资标准,统一津贴、补贴和社会保障政策等,并及时、足额发放。确保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三)资金投入情况(2007年省、市级)

1、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经费省、市两级共投入2667.3万元。其中:中央、省财政分担1796万元(免杂费1464万元、公用经费210万元,免教科书81万元,补助寄宿生27万元,特教14万元);市财政负担871.3万元(免杂费496万元,公用经费249万元,免教科书40万元,补助寄宿生63.3万元,特教23万元);资金分配去向:市直138.44万元,莱城区(含雪野区)2010.28万元,钢城区418.66万元,高新区34.33万元,泰钢工业园65.59万元。

2、秋季学期免教科书省转移支付资金493万元,资金分配去向:市直13.85万元,莱城区341.83万元,钢城区93万元,高新区14万元,泰钢工业园7.81万元,雪野旅游区22.51万元。

3.农村中小学校校舍维修改造资金730万元,其中:省级专项资金430万元,市级配套资金300万元。资金分配去向:钢城区所属15所学校资金290万元,莱城区所属学校12所学校400万元,高新区1所学校20万元,雪野区1所学校20万元。

三、审计目标

通过专项审计,促进我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实施,全面落实各项保障政策;强化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完善“校财局管”的教育财务管理体制,健全农村中小学预算资金支付管理制度;促进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促进我市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四、审计范围和对象

对我市和所辖莱城区、钢城区、三个功能区及所属农村中小学校2007和2008年1至6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情况进行审计,重大问题向以前追溯,重要事项延伸至审计日或有关单位。

五、审计内容与方法

(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组织实施情况。通过查阅各级政府、财政、教育部门出台的文件、规定等,检查各级政府是否成立了组织领导机构,是否制定了改革实施方案并建立了必要的工作机制;是否制定了关于确保经费投入、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免收杂费、增加教育公用经费支出,增加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等管理办法。

(二)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情况。检查各级财政部门编制的预算表,检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专项资金是否在各级财政预算中单列;运用计算、分析性复核等审计方法,剔除“两免一补”财政补助资金因素,比较2007与2006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增长比例,判断是否高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分析有无用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专项资金抵顶教育经费正常增量问题;检查农村中小学编制经费预算是否科学合理,准确完整,有无漏编少编或不切实际超编问题。

(三)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情况。了解各级制定的有关教师工资方面的文件规定,索取区级及不同乡镇教师工资表,比较同等级别教师工资水平,检查是否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全部纳入区本级财政预算,是否统一县域内的中小学教师工资标准,是否统一津贴、补贴和社会保障政策;有无拖欠、扣发教师工资问题。

(四)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及教科书费情况。通过检查财政拨款文件、学校财务帐及问卷调查表等方式,检查相关政策落实情况:自2007年春季开学起,是否全部免除了农村中小学杂费,有无继续收取杂费问题,2007年春季预收学杂费是否全部退还学生;免杂费后财政补助生均公用经费是否达到市(省)定拨款标准;省级财政补助资金是否到位,市、县级财政是否按配套比例落实资金并拨付到位,有无资金不到位和拨付不及时问题,有无挤占、截留、挪用等问题。自2007年秋季开始,是否全部免除国家课程教科书费用,已预收书费是否全部退还学生;自2008年春季开始,是否免费提供地方课程教科书;免教科书后中央补助资金是否及时足额到位,应由各市、县(市、区)级补足的资金是否落实到位。

(五)免除农村贫困家庭学生课本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情况。通过了解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工作流程、查阅贫困学生登记表、抽查部分家庭困难学生等方法,检查接受资助的贫困家庭学生人数是否达到规定比例,补助寄宿贫困家庭学生生活费是否达到规定标准;省财政扶持的财政困难县资金是否到位,其他县是否由市、县级财政落实资金;是否成立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有无专职工作人员和相应办公场所;是否采取向贫困生发放“政府助学券”的办法,有无向学生发放现金情况;资助政策、范围和工作程序是否公开透明,资助对象和时间是否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有无弄虚作假、照顾亲属、骗取补助等问题。

(六)义务教育专项资金管理支付情况。检查各区是否开设了农村义务教育地方专项资金特设专户;索取专户银行帐、银行对帐单,填写专户情况表。检查省级补助的各项资金是否按规定及时拨付到区开设的农村义务教育专项资金特设专户;区级财政部门是否及时办理各项资金直接支付业务,有无滞留、挤占挪用问题;查清账户累计结余资金数,分析结余资金性质和结余原因;区级是否建立了“校财局管”财务管理体制,已建立的“校财局管”财务管理体制是否正常运行,会计核算是否规范;是否还存在乡教办未撤销或虽已撤销但资金未上交“县管”问题,乡级有无截留、滞留、挤占、挪用教育经费和私设“小金库”问题。

(七)收费情况。通过检查财务帐、调查表等方式,检查教育主管部门有无以各种名义违规收费问题。检查学校是否按“一费制”规定的额度收取寄宿学生住宿费;是否借代购课本费、作业本费名义额外收取手续费、服务费;有无以自费生、转学生、旁听生等各种名义乱收费问题;有无以校中校、校中班、特长班或者以举办辅导班、提高班、实验班、快慢班、超长班、竞赛班等名义乱收费问题;有无以教师节、校庆等名义向学生摊派捐款、向家长乱拉赞助等问题;有无强制安排学生购买指定物品、教辅材、参加保险等;检查学校有无强制性代收费和代收费不据实结算问题;查处以代购学习用具、生活用品收受供应商“回扣”问题。

(八)学校管理使用教育经费情况。对照《山东省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检查学校是否制定公用经费内部管理办法并按规定办理支出,是否定期公布公用经费使用情况接受师生和群众监督;公用经费支出是否符合规定的开支范围,有无用于人员经费、基本建设投资、偿还债务等问题;检查专项资金是否专款专用,有无挤占、挪用、转移资金问题;对符合政府采购条件的仪器设备、教学办公用品及图书资料是否编报政府采购预算并执行;学校有无私设账外账、“小金库”、公款私存等问题。

(九)校舍维修长效机制建设情况。索取项目立项、预决算等资料,对照《山东省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检查区级教育部门是否组织编制了校舍维修改造总体规划,有无编制规划不切实际或编制虚假项目骗取财政资金问题;中央及省安排专项资金是否及时到位,市、区财政是否根据规划安排了专项预算资金;改造项目是否执行政府采购,公开招标,有无工程预算和决算审计;资金结算是否执行报账制,有无直接拨付到乡(镇)和项目学校问题;专项资金是否专款专用,有无挤占、挪用、虚列成本、转移资金问题。

六、组织分工和时间安排

(一)组织分工。本次审计由审计和教育部门联合、以审计部门为主组织实施,采取“同级审”和“上审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市审计局、教育局联合组成审计组,对市本级和钢城区、高新区、泰钢工业园、雪野旅游区进行审计;莱城区审计、教育部门联合组织对莱城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情况审计。各区对农村中小学校的抽查审计面要不低于50%(对有维修改造专款的学校要全部抽查)。审计组由审计和教育部门人员共同组成。审计通知书由审计机关制发,采取“上审下”方式的主送下级人民政府。

(二)时间安排。

1、审计准备阶段

2008年6月20至2008年7月10日,对区财政、教育部门进行审前调查,安排区教育部门、学校按照审计方案内容开展自查,形成自查报告。起草并下发审计通知书。

2、审计实施阶段

2008年7月10至2008年8月20日,按照审计实施方案内容要求,全面展开审计。根据学校自查情况,抽查部分学校

3、审计报告阶段

2008年8月20至2008年9月30日,整理审计资料,起草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莱城区9月10日前完成审计任务并向市审计局报送审计报告、有关报表

(同时报送纸质和电子版)。9月底前市审计局会同教育局完成全市汇总审计报告并报省厅。

七、工作要求

(一)认真学习法规,准确把握政策。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政策法规多,涉及面广,更新快,各级参审人员要认真学习,熟练掌握,准确运用。

(二)严谨细致审计,确保审计质量。实施审计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审计程序,围绕审计内容,把问题查深查透,做好审计取证,全面如实反映农村义务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综合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从机制、体制、政策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和完善的意见和建议。

(三)密切配合协调,按时完成任务。此次专项审计由审计、教育部门联合组织,审计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时间和工作计划,注意上下联动,横向交流。参审的人员要密切配合,相互学习,确保按时完成审计任务,按规定时间和要求报送审计报告。

小学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总结 篇6

在本月初,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群众知晓度和满意度》和中心校《2016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宣传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老山小学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方案。在全体小组成员的不懈努力下,经过一个月大张旗鼓的宣传,群众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现将本阶段宣传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1、宣传进村。重点向本村村民、学生宣讲政策,解答问题,向全社会进行深入集中宣传。

2、向在校学生发放“义保知识宣传卡”。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知识统一印制在“宣传卡”、“宣传单”上,简单、清晰地标明国家免补的项目,发到每一个学生手中。

3、发布公开信。给每位学生家长写一封公开信,介绍新机制的具体内容,2016年春秋季开学后不再收费的项目和仍然收费的项目、依据和标准。

4、悬挂条幅和张贴标语、口号。在村部、繁华路段和人口密集地区利用标语、横幅多种方式,对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进行宣传。

5、在校内利用班级黑板报、校内宣传栏、晨会、校会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宣传义保政策。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情况 篇7

关键词: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现状分析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我国长期发展的战略国策,经费保障又是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基础,构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程。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要求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本文拟在分析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现状的基础上,就如何构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问题提出若干思考。

一、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现状

(一)政府对教育投入总量不足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要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到2000年底达到4%。尽管政府教育投入总量持续增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却仍然徘徊在2%~3%之间。自2004年,这一比例已连续三年呈上升趋势,但距离4%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7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3.32%,离4%的比例尚有0.68%的差距,以2008年我国30万亿元的GDP计算,这0.68%的差距,就是2 000亿。与国际相比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一直偏低。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为6.2%,发展中国家约为4.0①。因此,我国目前的水平不仅与发达国家无法相比,与发展中国家的投入力度相比亦有差距。

(二)投资主体的重心仍旧偏低

根据义务教育经费在各级财政中分担比例的大小,人们把承担义务教育经费比例较大的那一级财政,称为义务教育的财政重心。它反映了各级政府在义务教育中投资责任的大小②。我国的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由“以乡镇为主”转变为“以县为主”,重心有所上移,把教职工工资发放、教育经费筹集等职责从乡镇上收到##先,是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之举,是解决拖欠教师工资顽症的治本之策,是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按时足额发放,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措施。但县级财政事实上面临着种种困难。

首先,分税制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锐减,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收入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我国62.43%的人口在农村,农村要用仅占全国14.53%的GDP比例去承担占全国适龄儿童大多数的教育投资任务,超出了农村应用的经济承受能力。

2005年,我国财政总收入为31 649.3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收入是16 548.5亿元,占总量的52.2%。2005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为5 161亿元,其中中央仅为409.59亿元,占7.9%,而地方为4 751.48亿元,占92.1%。从数据上看,地方绝对是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主力③。得到中央财政收入大头的中央只承担教育支出的小头,而得到财政收入小头的地方则承担教育支出的大头,明显很不合理。有人形象地称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的这种投入成为“小马拉大车,大马拉小车”。

其次,税费改革后,县级政府在教育经费投入上出现缺口

农村税费改革前,维持农村义务教育运转的经费,除了国家财政拨款之外,由农民提供的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是仅次于国家预算内拨款的第二大经费来源。农村税费改革之后,这两项收费被取消,县乡税费总量普遍减少,虽然《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规定“对因取消农村教育费附加和经批准的教育集资而形成的经费缺口,要从增加的农业税收入和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中予以安排”,但如果经费没有一个固定的来源和固定的比例规定,即使增加了农业税收入和上级的转移支付资金,义务教育从财政拨款中所得到的仍然只不过是一个浮动的数字④。目前,县级财政大部分是“吃饭财政”或者“欠债财政”,难以担当起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主要责任者的重任。特别是中西部一些极端贫困县,即使全县收入都不足以全额发放教师工资

(三)经费配置失衡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不仅总量投入不足,而且分配结构不合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费配置水平差异大。

就城乡而言,2006年全国义务教育经费总投入约4003亿元,其中用于城市的义务教育经费为1796亿元,占全国义务教育总投入的比例为44.9%,而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占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比例仅为14.3%。用生均义务教育经费来衡量,城市的生均支出大约是农村生均支出的3.9倍。由《2005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和《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可知,2005年城市和城镇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1544.77元,农村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1204.88元,前者为后者的1.28倍。城市和城镇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1649.1元,农村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仅为1314.64元,前者为后者的1.25倍。即使考虑了城乡居民的需求水平以及城乡办学成本差异等因素,城乡间义务教育经费差距仍相当大,城乡间义务教育经费的不均衡不容忽视。

就区域间而言,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主要由地方政府承担,而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水平及财政收入水平都存在巨大差距。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教育投入有较强的财政支持能力,投入义务教育的经费自然充裕;而中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财政收入十分有限,教育投入杯水车薪。《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当年上海市小学和初中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用分别为9409.78元和10325.89元,而河南省这两项费用仅为948.57元和1195.42元,前者分别为后者的9.92倍和8.64倍。这种巨大的地区差异,会导致长久的负面效应。

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建议

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建立,义务教育投入问题面临着喜忧参半的局面。喜的是,在公共财政体制下,财政支出将全面退出直接生产领域,公共财政中的教育支出将是重要保障对象。忧的是,在公共财政体制下,教育投入将与文化、卫生等其他事业在公共财政体制投入中展开竞争。文化、卫生等部门都在呼吁加强财政支持力度,教育投入的增量空间必将在新的财政支出结构中受到多方竞争,教育投入不可能是社会永远关注的焦点。

(一)加大中央政府义务教育的支出总量

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小福利走向大福利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中国GDP总量达300670亿人民币;按照2008年平均汇率6.948:1美元,折合43274亿美元。2008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80 2亿,人均GDP已达到3258.5美元。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意味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也意味着一个国家发展社会福利发展的经济能力明显增强。另外,随着GDP的快速增长,我国的财政收入增幅显著,2008年全国财政收入6.13万亿元,比2007年增长19.5%。在现代社会中,政府是社会福利供给主体中的主导力量,政府掌握和拥有的公共财政资源越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能力就越强,利用再分配机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条件越好。

(二)农村义务教育公共投资主体重心上移,均衡义务教育发展

从理论上看,义务教育经费应由中央政府集中提供。一是当一国政府比较注重义务教育的分配和统一功能时,多由中央政府提供义务教育经费。因为,资源配置政策应该根据各地方居民的偏好不同而有所差别;而分配与稳定政策则主要归中央一级负责。二是义务教育具有巨大的外部效应,应由中央政府提供可以讲外部效应内部化,提高效率。

从西方各国义务教育投资责任的变革实践来看,具有明显的公共投资主体重心上移的趋势。美国、法国、德国、日本在19世纪末推行义务教育之初,义务教育公共投资的责任主要由基层政府承担。当时出现的普遍问题是,这种低重心的投资体制给基层地方财政造成沉重压力,甚至使地方财政长期处于贫困状态,而义务教育的推进则困难重重。面对困境,各国政府的对策是适时调整和改革公共投资体制的内部机制,加大高层次地方政府的投资责任,使政府投资主体的中心上移。总的趋势是义务教育公共投资主体从原来的三级行政当局上移至一级或二级行政当局,使中央财政和州、省、邦等高层次地方财政在义务教育公共投资中负有主要责任,成为投资主体。

(三)改革教育经费来源是解决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问题的根本办法

由于中国城市的发展水平总体来说要高于农村,城市的财力一般高于农村,城市义务教育投入不足的现象不像农村义务教育那样严重。解决城市义务教育投入不足问题的一个办法是开征新的税源:教育税,将教育费附加及各类教育收费改为征收教育税⑤。教育税在全国实行差别税率,由国家规定税率的总体征收范围,具体税率由各城市根据当地教育的发展情况来确定。对于教育税收入,应专款专用,以扩大教育经费的资金来源,在保证正常预算拨款的基础上,将教育税收入的一部分作为中央政府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来源,专门用于教育领域的转移支付,以补偿地方政府因教育的外溢而遭受的损失。

(四)改变融资体制,扩大义务教育经费来源

首先,可借鉴福利彩票、体育彩票的成功经验,通过发行教育彩票,吸引社会闲散资金,以扩大义务教育经费的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份研究报告表明,随着人均收入水平逐年提高,到2010年中国人均彩票支出可达到收入的0.48%,潜在的人均彩票支出将达到62元,中国彩票发行的潜在规模将达到864亿元。这说明中国彩票市场的潜力极大,用于教育投资的潜力也很大、

其次,鼓励和提倡社会捐赠,扩大公益事业融资渠道。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在年度纳税所得额3%以内的部分,准予免除;个人向慈善公益组织的捐赠,没有超过纳税额的3%的部分,可以免除”。这种原则性的规定,由于缺少操作细则,难以具体实施,造成了“捐款还得纳税,捐得越多税纳的越多”的现实。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法律实施细则,对参与社会捐赠单位与个人进行税收优惠,推动厂矿企业、私营企业、社会团体和各界友好人士对教育事业提供资助和捐赠。

(五)明确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机制问题

义务教育投入责任首先应当是国家承担,中央财政要对地区不平衡负责。应按照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几大块”(教职工工资、学校建设和校舍维护经费、公用经费)来规定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经费的分担责任机制,改变当前中央、省、地(市)政府仅通过转移支付等方式支持义务教育的做法,使中央、省、地(市)、县各级政府都依法承担起相应的义务教育投入责任,并列入本级政府预算。

首先,教师工资由中央政府负担

在坚持义务教育经费由多级政府共同分担的同时,应以中央政府投资为主。在世界各国,教师工资历来是义务教育公共经费的主要的支出,一般达到政府公共投资的80%左右。因此,在法国、泰国、韩国、埃及等国,均将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全额纳入中央财政预算,由中央财政独立负担。日本的国力学校教师工资全额由中央财政独立负担,地方学校教师工资由中央和都道府县财政各负担一半。美国教师工资虽然由地方学区支付,但由于地方学区经费的半数以上来自州政府的财政补助拨款,实际上教师工资是由州和地方学区共同负担。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改革实践经验,我国义务教育教师的工资应由中央政府负担,通过立法将义务教育全部纳入公务员系列,其工资一律由中央财政支付。这种模式不仅有利于保障教师的社会地位,保证每位教师工资在工资、生活、工作、医疗和退休等方面的合法待遇,而且有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和质量提高,有利于中央对教师的统一管理和考核。除此之外,由于工资支出往往占到义务教育公共支出的75%以上,这部分支出应由国家直接转移到教师个人账户上的,可降低义务教育经费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力度和规模,减少运行成本,方便易行。

其次,义务教育的校舍建设与学校行政经费,应由地方政府分级负担,在此基础之上,再由省、市财政对确实有困难的县、乡、村实行专项转移支付。

再次,充分关注处境不利的地区和群体。任何一个国家,即使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各地区之间的发展也不可能是完全平衡的,在实施义务教育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地区和特殊的人群。对于特别困难的问题,必须予以特别关注,并采取特别的办法解决。否则,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的普及。对于那些地方应给予适当的补贴,设立优先教育区,对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发放各种补助,为其就学提供直接财政援助,主要包括设立政府助学金,免费提供课本和学习用品及交通、午餐补助等。对于在不利地区工作的教师确立不同的岗位津贴,以缩小地区之间义务教育服务水平的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注释

1杨会良.当代中国教育财政发展史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4.

2常万新,吕建国,潘洪建.提高义务教育财政重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12)40-43.

3张茂聪,侯娓娓.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的问题与思考[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96-101.

4何小方.新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情况 篇8

地方政府;教育经费;保障与统筹机制;健全

【关 键 词】

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颁布以来,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呈现出三个显著特点:一是财政性教育投入增长速度大大超过经济的增长速度,近三年来财政性教育经费每年以超过23%的速度递增,教育财政状况大为改善;二是投资主体已形成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崭新格局;三是投入重点开始转向基础教育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中央和县以上各级政府对贫困、边远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明显增大。但源于多种因素,我们尚未建立起科学的现代教育拨款体系与财务管理体系,由此造成教育部门“缺钱花”(“虚增”)和“乱花钱”(“滥用”)现象并存,并有形成新的恶性循环的危险。又鉴于历史欠账太多,2012年实现教育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4%的目标,无疑是一项特别艰巨的任务。因此,地方政府增大教育投入,尽快建立科学有效的教育经费投入保障和统筹机制,显得格外紧迫和重要。

一、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投入政策,确保教育经费有效增长

国家《纲要》明确要求:“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并规定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现阶段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的80%出自地方政府。教育投入是地方政府制定和实施国家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的关键指标,也是衡量这一规划是否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为此,在强调中央政府加大转移支付的同时,地方各级政府应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投入政策,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同时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实现教育投入持续大幅度增长,提高保障水平。这里说的是“全面落实”,并非“部分”或“虚假”落实。

(一)严格落实教育经费法定要求,实现“三个增长”

为保障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教育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落实“三个增长”是现阶段教育经费稳步增长的法律保障和可靠基础。要严格按照教育法律法规规定,保证年初预算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收入分配都要体现法定增长要求,保证教育财政拨款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国家督导办和地方督导机构的报告都揭示,中西部尚有相当数量的市(州)、县(市)未做到“三个增长”。有的地方居然把学校门前修一条路的数千万投入也计入“三个增长”。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应坚持从“预算和决算”、“地方预算和中央预算”等方面促进教育投入到位。

(二)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依法专项用于教育事业

《教育法》规定:“税务机关依法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主要有于实施义务教育”。现在国家已统一了内外资企业和个人教育费附加制度,按照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3%比例,全面、足额征收后,专项用于教育事业。这是国家拓宽教育经费渠道,有效提高教育保障水平的重大举措,执行中应不折不扣。从各地实际情况看,还应在“一足两严”(足额征收、严格管理、严格使用方向)三个方面不断努力。

(三)全面开征地方教育附加,落实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按比例计提教育资金

《教育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可以决定开征用于教育的地方附加费,专款专用”。吉林省根据《财政部关于统一地方教育附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要求,及时印发了《吉林省地方教育附加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已从2011年起全面开征地方教育附加,统一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实际缴纳税额的2%比例征收;同时,从当年以招标、拍卖、挂牌或者协议方式出让国家土地使用权取得的出让收入中,按照扣除征地和拆迁补偿、土地开发等支出后余额10%的比例,计提教育资金。有效拓宽了教育经费渠道。应防止教育投入“挤出效应”和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基数“缩水”现象。

(四)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教育的积极性,扩大社会资源进入教育的途径

吉林省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开征地方教育附加、土地出让收入提取教育基金后年增加教育投入29亿元,其中教育费附加增加6亿元,全面开征地方教育附加增加11亿元,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教育资金增加12亿元,长春市仅土地出让收益可提取7亿多,但与教育实际需求仍有较大距离。社会投入是各国(包括各发达国家)教育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予高度重视。我国近年来教育社会投入绝对数不断增加,但占教育总投入的比重却逐年下降,亟应采取措施应对。一是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办学;二是完善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分担机制,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培养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调整学费标准;三是完善捐赠教育激励机制,实行个人所得税税前全额扣除,对企业捐赠、出资教育的支出,按一定比例从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捐赠教育。借鉴国内外经验,通过改善外部社会环境和调整自身发展理念,增加社会捐赠幅度,扶持民办教育发展。

(五)实施重大项目,带动地方政府增加投入

《纲要》实施以来,国家以加强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为重点,组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包括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农村学前教育推进、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高等学校创新提升行动、中西部高等学校基础能力建设等。地方各级政府应抓住机遇,一方面根据国家的统一安排与部署,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积极申报,做好项目;另一方面采用配套资金等方式增加本级政府所必需的财政性教育投入。省本级应加大对欠发达地区、民族院校的经费支持力度。

(六)教育投入占GDP比例4%不是终点目标而是底线目标

2012年实现教育财政投入占GDP比例4%的目标是国家为保证教育事业发展规定的一个硬指标。地方各级政府要采取一切有力措施予以落实。财政部门应妥善处理好结构性减税与筹集教育资金的关系,在采取措施减轻企业税费负担以及土地出让收入可能因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大幅减少的情况下,按照政策规定,努力完成教育资金筹集任务,保障教育投入的需要。相关部门应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全力。尤其还要明确,实现财政性投入占GDP比例4%,不是教育投入的终点目标,而是2012年底的底线目标。各地应在此基点之上,围绕“两基本、一进入”的教育事业发展总目标,保证教育经费持续稳定增长。

二、健全科学的教育投入机制,切实提升经费保障水平

国家《纲要》指出,要“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教育服务职责,完善各级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保障学校办学经费的稳定来源和增长”。目前,国家和地方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呈现大幅度增长态势,我认为应抓住有利机遇,通过各种实验,使有效政策固化,突出“一个建设、三个完善”,抓紧建立健全更为科学有效的地方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使之成为公共财政体制和政府教育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教育经费保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一,依据国家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和教育教学基本需要,制定并逐步提高区域内各级学校学生人均经费基本标准和学生人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尽快实现“标准化”建设。这无疑是一项异常艰巨而紧迫的任务,也是完善地方教育投入机制的必解之题。2006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首先被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中央和地方财政依据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财政拨款具体标准,按照比例每年不断提高农村中小学人均公用经费保障水平,2008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也被纳入公共财政保障,实行了免收学杂费政策,是固化地方政府投入责任的基础建设。我这里呼吁国家层面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围绕实施《纲要》,按照新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目标和发展任务,尽快完善已出台的学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学生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并抓紧制定公办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以及其他类教育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学校内部岗位的某些标准,如班主任津贴等也应及时调整。一些地方已展开这项工作,为建立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奠定基础。

第二,完善国家义务教育投入机制。国家《纲要》已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投入机制”。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仍是教育投入的重中之重。据吉林省调查,目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生均公用经费500、700元的标准,学校正常运转学校必须达到一定规模,千人以上规模学校可基本满足,500~800人规模勉强运转,500人以下则运转困难。东北冬季供暖长达5月(中小学校去除假期也有4月),由于燃煤涨价等因素,目前生均取暖费90元远远不足,应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高水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把提高均衡水平与提高发展水平结合起来。美国义务教育经费占教育财政性教育支出的60%以上。我国应尽快出台城市义务教育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具体标准相关政策。我省历史形成的农村“普九”债务,经多方努力已全部化解;应采取最严厉的措施,坚决遏制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发生“新债”。

第三,完善非义务教育投入机制。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既增大政府投入,又完善成本的合理分担以及捐赠教育激励等机制,充分鼓励社会资本以不同的方式进入教育领域。学前教育建立政府投入、社会举办者投入、家庭合理负担的投入机制,在农村应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建立起以公共财政为支撑的农村学前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中等职业教育实行政府、行业、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依法筹集经费的机制;高等教育实行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学校设立基金接受社会捐赠等筹措经费的机制。应尽快启动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工作,建立起科学的教育成本分担比例和收费标准动态调整规则;支持公办普通高校减轻债务负担、化解债务风险。吉林省将通过省财政加大投入、建立奖励机制等,在2012年底将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债务风险降至合理区间,浙江省已将高校银行贷款转为省财政的借款(实为减免贷款利息),同时建立健全防范高校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尽快出台普通高中债务化解办法。

第四,完善对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教育以及特殊教育的投入机制。这应当是国家教育投入的大政策。少数民族学校(班)、特殊教育学校(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应高于普通学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切实提高其经费保障水平,逐步全面实施残疾学生免费义务教育,完善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担比例,突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中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第五,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我们已初步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包括义务教育阶段施行“两免一补”(免学杂费和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的生活费)、扶持贫困学生就业、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学费、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减免等。当务之急是在已有的资助政策基础上扩大资助范围、提升资助水平。首先要扩大资助范围。目前,资助体系尚未完全覆盖学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逐步扩大资助范围并建立相应学段的资助制度。其次,要提高资助水平。提高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扩大享受生活费补助的寄宿生覆盖面,改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状况;完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体系和管理体系。这显然需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努力。美国《卫生保健和教育协调法》规定自2010年7月1日起取消运转40多年的联邦家庭教育贷款项目,所有的联邦学生贷款从此转向由联邦直接贷款项目提供,意味着学生贷款机制向偏向政府调整。这很值得关注。从长远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应纳入社会资助体系。这既可使政府教育投入更“物真价实”,又能促使地方政府统筹发展与民生,实现区域政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高校经济困难学生食堂就餐补贴应走“低保渠道”管理。

三、完善省级教育经费统筹机制,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

目前,地方各级政府正以教育法律法规为遵循,依法加大教育投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将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逐步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占各级财政支出的比例,尤其是公共财政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越来越大,学校办学经费不足问题较以往有很大改观。但一些地方办学基础弱,地方公共财政对教育的保障能力有限,没有建立科学的教育拨款体系与透明的学校财务管理体系,教育拨款和使用缺乏监督、约束机制。因此,必须健全省级政府对教育经费投入的统筹机制,作为完善教育投入机制的重要部分。综观世界各国,绝大多数国家的“省级”都在国家教育布局中扮演重要角色。我主张现阶段着力强化“五个统筹”。

第一,统筹学校公用经费保障渠道。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落实好各级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对各级各类教育已经按政策标准落实了的如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原渠道教育经费等经费项目和保障渠道,应相对固定下来,形成长效保障机制;对还没有实施的经费项目和保障渠道要积极落实,切实保证国家规定的各项教育经费保障政策和措施落实到学校。

第二,统筹生均公用经费保障标准。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学校公用经费的基础水平必然存在差距。如,一些地方城镇化程度低、学校办学条件差、学校生源规模过小,经费问题仍然是困扰这里发展的难题。省级政府应按国家颁布的学校公用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区别不同地域、不同规模、不同类别学校的特点,合理确定学校办学经费底线,并在保证落实国家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的情况下,做到逐步增加公用经费标准,加快缩小区域间、校际间的差异,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公平;完善高等学校财政预算拨款办法,细化学生综合定额拨款标准,体现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和高等学校不同专业办学成本差异,并随着财力的增长逐步提高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改变除义务教育之外各类教育政府投入责任模糊的状况。

第三,统筹学校经费预算制度。保证教师工资和学校基本建设经费由相关政府分项目、按比例承担,保证按规定标准的生均公用经费落实到位,保证学校教师培训、设备购置、取暖费等支出,保证教育教学科研活动的正常运转。义务教育学校实行预算制度是个新事物。县级政府作为义务教育经费的直接管理者和使用者,应按照各级政府的统一部署,按新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要求,全面履行职责,科学合理分配资金,将各项公用经费支出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组织开展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预算管理专题培训工作,内容包括农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政策与经费管理制度政策解读、中小学预算编制与相关软件培训及操作、审计案例等。吉林省中小学已全部按要求编制年度经费预算,基本达到依法理财、勤俭办学、预算执行到位的目的。

第四,统筹教育经费管理使用办法。严格执行国家财政资金管理法律制度和财经纪律,加强学校财务会计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学校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管理制度。加强基础信息管理,逐步分级建立中小学校资金拨付数据库。健全中小学校舍安全数据库,定期更新校舍数据,及时掌握校舍安全情况。加强财务资产管理及监督检查。督促各地财政部门按比例落实免学杂费资金和及时拨付资金,并全部用于学校公用经费支出,严禁截留、挪用或占用。强化教育收费“收支两条线”管理,注重检查环节,加大责任追究和整改力度。

第五,统筹教育经费绩效评价管理。强化重大项目经费使用考评,建立健全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增长考核制度、教育投入检查报告制度和年度公告制度,健全教育经费全过程监管制度,将教育经费绩效评价纳入三个体系: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年度绩效评估体系,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事业单位教育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体系,其结果应作为改进预算管理和经费管理的依据,作为资金分配和动态调整的依据,作为政绩考核、评级选优的重要依据。

四、健全教育经费监管机制,实现教育投入最大效益

国家教育经费审计发现,由于受地方财力困难等因素影响,个别地方存在未严格按照规定的分担比例落实义务教育经费或滞拨、滞留;教育财政拨款增长比例低于财政性经常收入增长比例;未将义务教育经费全部纳入地方财政预算;财政教育经费增长不实;国家政策落实不到位、中职学生学籍管理不够规范;经费管理薄弱、内控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这说明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监管机制,是科学有效使用教育经费发挥其最大效益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

第一,全面强化教育经费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在增加财政教育投入的同时,要优化支出结构,突出重点,统筹安排使用好教育经费。坚持促进教育公平,处理好存量与增量的关系,加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力度;认真研究普通高中取消择校后的投入体制问题,努力使财政资金使用得更加规范、安全、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尽早制定国家财政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严格教育收费审批管理,继续加大对地方政府教育收费项目的清理整顿力度,督促地方取消和纠正与国家规定不符的教育收费项目和政策;及时查处各种教育乱收费行为;搞好政策调研,完善学前教育收费政策,调整研究生教育收费政策体系;在投入项目上,尽可能改“专项”为“经常”,既可使投入更经济,又利于廉洁从政。

第二,建立健全教育经费内部监督制度。突出重点,强化对关键领域重点环节的监管和内部审计;切实做好专项资金审计,加强对“义务教育保障机制”、“985工程”、“211工程”、重大对外投资、合作办学、教育收费、科研经费等专项资金的管理与使用情况的审计,保证专款专用。认真开展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加强对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的指导和监督。高校将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列为年度常规工作。通过审计增强执行预算的严肃性,科学分配资金,控制支出、减少节余,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加大在重大经济决策及效果、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及执行情况等方面的审计力度,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在促进科学决策、推进依法治教、完善监督机制等方面的作用。开展高校教育资金效益审计,将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相结合,将审计控制和审计评价相结合,评价投入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一步促进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基建项目投资效益。对学校经费收支情况进行动态监管,使经费监管工作日常化,形成长效监管机制。应按照《审计法》的规定健全内部审计机构,配备相应人员,并保持其工作相对独立性。

第三,抓紧建立高素质的教育财务管理队伍。严格来讲,我们的教育管理大军存在“三少”:能进行财务分析决策的人少,能用财务为学校创造价值的人少,能履行财务总监的人少。应充分认识加强教育财务人员队伍建设极端必要性和紧迫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提升队伍整体水平,造就一支“政策强、业务精、敢探索、作风正”的队伍。教育财务管理人员严格遵守《会计法》和修订后的《事业单位会计规则》,做到爱业、敬业、专业、精业。坚持知识更新,努力掌握专业技能。认真落实财务从业人员资格准入制度和人员岗位资格制度,抓好后续教育工作,实行自学与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增强业务能力。领导干部应增强科学理财、依法理财、民主理财的观念。

第四,提高教育经费管理透明度,扩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发展教育、开发人力资源作为政府首要目标,决定了促进教育公平、提供公共教育服务是政府的第一责任。我们建议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含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地方基金)占GDP比重正式列入中央、省、市、县四级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约束性指标,将全社会教育经费占GDP比重作为预期性指标,定期公布、督查、评估其实施情况,向各级人大报告,并接受审议,强化人民政协和媒体对教育投入和使用情况的监督。上级人大应负有监督本级和下一级政府落实教育经费法定增长的职责,重视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各种诉求。各级各类学校都要严格财务公开制度,定期向教代会、职代会作出报告,自觉接受监督,逐步理顺政府相关部门财权与事权的关系,强化政府督政、督教、督学的力度。

目前我国教育进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面实施,各项改革实验工作正在落实,但是发展不够平衡,改革还不深入,人民群众企盼的诸多问题尚未根本解决,而新情况、新问题却大量出现。其深层次原因在于我国教育事业正伴随着社会的变化而经历着艰苦的转型,因而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对众多的利益相关体,这就使每种教育政策的出台都会引起不同视角的人们的审视,甚至引发相异的反响和评价,而教育政策(包括规划)本身又需要一个臻于完美的过程。此种社会转型期的困惑,无疑对我们如何正确回答现阶段中国面临的教育问题提出了严峻挑战。以上结合对《纲要》的学习和对实践的调研,提出了地方政府教育经费保障与统筹机制建设的“一个全面落实、建设三个机制”的构想,意在引起更加广泛、更加深入的讨论和探索,更希冀通过探索使我国在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真正成为世界最大的教育体系和内部结构较为合理的世界第二大教育投入国家。愿我们大家为此而不懈地努力。

参考文献:

[1]教育规划纲要学习辅导百问[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7.

[2]胡鞍钢,王磊.全社会教育总投入:教育发展的核心指标[J].新华文摘,2010,(18).

[3]吴水澎.对我国会计改革和发展中几个问题的认识[J].会计之友,2012,(2).

(作者为国家督学,吉林省人民政府参事)

上一篇:有关爱情的格言警句下一篇:王敬群个人简历 - 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